- 580.50 KB
- 38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目次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总则34.1论证原则44.2论证内容44.3论证成果44.4论证工作程序54.5论证依据54.6论证等级54.7论证范围84.8论证重点85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115.1通则115.2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115.3论证采用的技术标准136项目用海基本情况146.1通则146.2用海项目名称、性质、规模和地理位置146.3项目用海必要性146.4主要建设内容、平面布置和主要结构、尺度156.5项目主要施工工艺与方法156.6项目用海要求157项目所在海域概况157.1通则157.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概况167.3自然资源概况167.4海洋环境概况167.5海洋生态概况167.6项目所在海域开发利用现状168项目用海资源环境影响分析168.1通则168.2项目用海环境影响分析178.3项目用海生态影响分析178.4项目用海资源影响分析178.5项目用海风险分析189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18I
9.1通则189.2海域开发利用影响分析189.3利益相关者界定189.4利益相关者协调分析189.5项目用海对国家权益和国防安全的影响分析1910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和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1910.1通则1910.2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的符合性分析1910.3项目用海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2011项目用海合理性分析2011.1通则2011.2项目用海选址合理性分析2011.3用海方式和平面设计方案合理性分析2111.4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2211.5用海期限合理性分析2311.6项目用海宗海图绘制2312海域使用对策措施2312.1通则2312.2对策措施2413结论与建议2413.1论证结论2413.2建议2513.3资料来源与附件25附 录 A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格式和内容1附 录 B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表格式与内容1附 录 C资料来源说明1I
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的内容、范围、程序、技术方法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用海项目的海域使用论证工作;区域用海和其它用海论证工作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7108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GB/T19485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17378.1~17378.7海洋监测规范GB12763.1~12763.7海洋调查规范GB12898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319中国海图图式GB12342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图式GB123431∶25000、1∶5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GB/T14477海图印刷规范GB50026工程测量规范GB17501海洋工程地形测量规范GB183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3097海水水质标准GB18421海洋生物质量GB18668海洋沉积物质量GB3552-1983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4-2008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GB/T13909海洋调查规范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GB/T14914海滨观测规范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Y/T123海域使用分类HY/T124海籍调查规范HY/T078海洋生物质量监测技术规程1
1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1.1 海域使用seaareause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持续使用固定海域三个月以上的排他性用海活动。[HY/T123定义2.1]1.2 海域使用类型typeofseause根据不同的海域使用方式和特点所形成的海域差异性划分的海域类别。[HY/T123定义2.2]1.3 用海方式seausepattern根据海域使用特征及对海域自然属性的影响程度划分的海域使用方式。[HY/T123定义2.3]1.4 海籍seaareauseregister记载用海的位置、界址、权属、面积、类型、用途、用海方式、使用期限、海域等级、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等基本情况的簿册和图件。[HY/T124术语和定义3.1]1.5 宗海parcelsea被界址线所封闭的的同类型用海单元。[HY/T124术语和定义3.2]1.6 宗海内部单元internalcellofparcelsea宗海内部按用海方式划分的海域。[HY/T124术语和定义3.3]1.7 宗海图chartofparcelsea精确记载宗海位置、界址点、界址线及与相邻宗海关系的图件,包括宗海位置图和宗海界址图。1.8 宗海位置图chartofparcelseasite反映宗海的地理位置和毗邻陆域与海域要素(岸线、地名、等深线、明显标志物等)的图件。1
1.1 宗海界址图seaboundarymap反映各宗海内部单元的图斑、界址线、界址点及其编号、界址点坐标、用海面积等要素,并能反映相邻宗海图斑、界址线、界址点及已有用海设施、构筑物及项目名称等要素的图件。1.2 界址点boundaryinflexionofparcelsea用于界定宗海及其内部单元范围和界线的特征点、拐点。[HY/T124术语和定义3.4]1.3 界址线parcelseaboundary由两个界址点按照顺序连接而成的线段。[HY/T124术语和定义3.5]1.4 海洋功能区marinefunctionzone根据海域及海岛的自然资源条件、环境状况、地理区位、开发利用现状,并考虑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所划定的具有最佳功能的区域,是海洋功能区划最小的功能单元。[GB/T17108,术语和定义3.2]1.5 海洋基本功能marinebasicfunctions依据海域自然属性和社会需求程度,以使海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所确定的海洋功能。1.6 海洋功能区划divisionofmarinefunctionalzonation按照海洋功能区的标准,将海域及海岛划分为不同类型的海洋功能区,是为海洋开发、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基础性工作。[GB/T17108,定义3.3]1.7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ersofseause与项目用海有直接利益关系和受到用海项目影响而引发利益关系的开发、利用者。1.8 用海风险riskofseause项目用海引发的、对海域功能或相邻开发利用活动可能造成损害、破坏的突发性意外事故。2 总则1
1.1 论证原则海域使用论证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a)科学、公正、客观;b)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c)与人民群众利益相一致;d)保护海域资源和生态,促进海域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e)节约集约用海;f)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国防安全。1.2 论证内容海域使用论证应在全面掌握项目所在海域自然与社会条件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用海基本情况及所在海域资源、环境和开发利用现状,科学客观地进行项目用海必要性分析,项目用海资源环境影响分析,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和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项目用海合理性分析,提出海域使用对策措施,给出海域使用论证结论和建议。1.3 论证成果海域使用论证工作成果为论证报告书和论证报告表,报告书格式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报告表格式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申请用海者(业主)委托开展论证工作用海项目初步分析用海项目的详细分析收集数据资料,开展现场踏勘开展现场勘查和先祖昂调查1.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海域使用论证工作大纲2.研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项目的其它技术文件3.明确论证技术路线和方法4.选择确定项目的论证等级、论证范围、论证内容第一阶、段筛选论证重点明确现状调查、现场勘查和论证工作的具体内容1.汇集、分析所获数据、资料2.开展项目用海影响分析3.开展相关利益者调查4.绘制宗海位置图、宗海界址图5.开展用海选址、用海方式、用海面积、用海期限合理性论证5.第二阶段1.提出海域使用管理对策2.编制海域使用论证报告3.给出项目用海可行性结论和建议第三阶段图1 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程序框图1
1.1 论证工作程序海域使用论证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见图1)。第一阶段为准备工作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研究与海域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研究与海域使用论证有关的其他技术资料和技术文件,搜集历史资料,开展用海项目初步分析,明确论证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确定论证等级、论证范围和论证内容,筛选、判定论证重点,明确现状调查和现场勘查内容等,制定海域使用论证工作方案。第二阶段为分析论证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依据项目用海基本情况和海域的自然资源环境概况,开展用海项目的详细分析,按照确定的论证范围、论证内容和论证重点,组织开展现场勘查和必要的现状调查;依据论证技术要求,分析所获数据、资料,开展宗海位置图和宗海界址图绘制、项目用海影响分析、项目用海合理性分析和可行性论证等工作。第三阶段为论证报告编制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根据现场勘查、现状调查数据和用海影响预测分析结果,阐明项目用海与自然环境的适宜性分析结论、项目用海对周边海洋资源与海域功能的影响分析结论、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结论、项目用海与利益相关者协调分析结论及项目用海合理性分析结论,提出海域使用对策措施,编制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编制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表的用海项目可简化论证工作程序。1.2 论证依据1.2.1 法律法规依据应完整、准确地给出海域使用论证的法律法规依据,并标明法律法规的批准文号、批准时间、引用时的状态等内容。1.2.2 技术标准和规范依据应完整、准确地给出海域使用论证所依据的、现行有效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并标明技术标准和规范的标准号(文号)、实施时间、引用时的状态等内容。1.2.3 工程基础资料应给出相关工程基础资料依据(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相关的水文、地质、生态等专题研究报告等),并标明相关技术资料、文献的提供单位、完成时间、引用时的状态等基本信息。1.3 论证等级1.3.1 论证等级划分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实行等级划分制度。论证工作等级依照项目的用海方式、用海规模和项目所在海域特征,按表1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表1中未包括的用海方式,可参照表1中相近的用海方式界定用海项目的论证等级。同一用海项目由多个用海方式构成,按用海方式、用海规模、项目所在海域特征所判定的等级不一致时,采用就高不就低原则确定论证等级。1
表1 用海项目论证等级判定用海方式用海规模所在海域特征论证等级填海造地用海冶炼、石油、化工、造船、造纸、火电、核电、海上机场等填海造地用海所有规模所有海域一其他填海造地用海填海大于等于30公顷所有海域一填海(5~30)公顷敏感海域※一其他海域二填海小于5公顷所有海域二非透水构筑物用海构筑物长轴长度大于500m或用海面积大于等于5公顷所有海域一构筑物长轴长度(100~500)m或用海面积(2~5)公顷敏感海域一其他海域二构筑物长轴长度小于100m或用海面积小于2公顷所有海域三跨海桥梁、海底隧道用海跨海桥梁长度大于等于2km所有海域一长度(2000~200)m敏感海域一其他海域二长度小于200m所有海域三明挖海底隧道所有规模所有海域一暗挖海底隧道所有规模所有海域二海底仓储所有规模所有海域一海底水族馆等所有规模所有海域二透水构筑物用海人工鱼礁类透水构筑物用海固体物质投放量大于等于5×104m3敏感海域一其他海域二固体物质投放量(5~1)×104m3敏感海域二其他海域三固体物质投放量小于1×104m3所有海域三其他透水构筑物用海构筑物长轴长度大于1000m或用海面积大于10公顷所有海域一构筑物长轴长度(1000~200)m或用海面积(10~4)公顷敏感海域一其他海域二构筑物长轴长度小于200m或用海面积小于4公顷所有海域三港池、蓄水等用海港池用海用海面积大于等于50公顷所有海域二用海面积小于50公顷所有海域三蓄水用海用海面积大于等于100公顷所有海域一用海面积(100~10)公顷敏感海域一其他海域二用海面积小于10公顷所有海域三盐田用海用海面积大于等于100公顷所有海域一用海面积(100~10)公顷敏感海域一其他海域二1
用海面积小于10公顷所有海域三围海养殖用海用海面积大于等于100公顷所有海域一用海面积(100~10)公顷敏感海域一其他海域二用海面积小于10公顷所有海域三开放式养殖用海用海面积大于等于700公顷所有海域二用海面积小于700公顷所有海域三浴场、游乐场用海用海面积大于等于30公顷或者占用岸线大于等于500m所有海域二用海面积小于30公顷或者占用岸线小于500m所有海域三专用航道、锚地及其他开放式用海专用航道开挖、疏浚量大于等于300×104m3或长度大于等于5000m所有海域一开挖、疏浚量(100~300)×104m3或长度(1000~5000)m敏感海域一其他海域二开挖、疏浚量小于100×104m3或长度小于1000m所有海域三危险品锚地所有规模所有海域二温排水等开放式用海海水取排水量大于等于50×104m3/d所有海域一海水取排水量(20~50)×104m3/d敏感海域一其他海域二海水取排水量小于20×104m3/d所有海域三油气开采用海人工岛油气开采用海填海大于等于30公顷所有海域一填海(5~30)公顷敏感海域一其他海域二填海小于5公顷所有海域二平台式油气开采用海所有规模所有海域二海底电缆管道海底电缆、海底输水管道、无毒无害物质输送管道等长度大于等于20km敏感海域一其它海域二长度(20~3)km敏感海域二其他海域三长度小于3km所有海域三海底石油天然气等输送管道、有毒有害及危险品物质输送管道、海洋排污管道等。长度大于等于3km敏感海域一其他海域二长度小于3km所有海域二固体矿产开采用海所有规模敏感海域一其他海域二取、排水口用海所有规模所有海域二污水达标排放污废水排放量大于等于30000m3/d所有海域一污废水排放量(10000~30000)m3/d敏感海域一其他海域二1
污废水排放量小于10000m3/d所有海域三倾倒用海倾倒(工程)量大于等于500×104m3所有海域一倾倒(工程)量(500~100)×104m3敏感海域一其他海域二倾倒(工程)量(50~100)×104m3敏感海域二其他海域三倾倒(工程)量小于50×104m3所有海域三防护林种植用海面积大于等于100公顷所有海域一用海面积(100~20)公顷敏感海域一其他海域二用海面积小于20公顷所有海域三注1:并行铺设的海底电缆、海底管道等的长度,按最长的管线长度计。注2:用海项目施工过程中包含海洋(水下)爆破,炸岛等内容的,论证等级提高一级。注3:新增温排水和污水达标排放应考虑原排放规模。注4:敏感海域是指: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海洋功能区划确定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海洋自然保护区等需要特殊保护的海域,特殊用途的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红树林、珊瑚礁等海洋生态系所在海域,重要的河口、海湾、海峡、通航水道、潮流通道等。1.1.1 分级论证要求一级、二级论证的用海项目,应编制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三级论证的用海项目,编制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表,依据用海项目的特点、用海海域的特征,必要时可对相关内容开展专题论证并提供专题报告。一级论证应内容齐全,论证范围应覆盖项目用海所涉及到的全部区域,论证重点突出,应根据用海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用海选址比选分析和用海布置、用海面积的比选分析,并提供用海选址的备选方案和用海布置、用海方式的替代方案;应进行详细现状调查、调访和全面的资料收集;采用定量方法系统深入分析项目用海各方面影响。二级论证重点突出,应通过相关调查、调访和资料收集,尽可能采用定量方法分析项目用海各方面的影响。三级简要阐述项目用海的必要性,与功能区划及规划一致性,对资源环境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用海合理性等内容。1.2 论证范围论证范围应依据项目用海特点、项目所在海域特征及周边海域开发利用现状等确定,论证范围应覆盖用海项目可能影响到的全部范围。一般情况下,跨海桥梁、海底管道等类型的用海项目一级论证的论证范围:垂直于轴线两侧的宽度,每侧不小于5km;二级论证范围不小于3km。其他类型用海项目论证范围应以用海项目的平面型心(圆心)为起点计算,一级论证范围最小边边长不小于30km(或半径不小于15km),二级论证范围边长不小于20km(或半径不小于10km)。依据项目用海的具体特征和要求,可适当扩大或缩小论证范围。三级论证的用海项目可以适当缩小论证范围。论证范围应以平面图方式表示并给出控制点坐标,说明其地理位置、范围、面积等内容。1.3 论证重点1
一般情况下海域使用论证工作中宜关注的论证重点应参照表2选择。根据项目用海具体情况和所在海域特征,可适当增减论证重点。依据项目用海类型、用海方式和用海规模,结合海域资源环境现状、周边利益相关者等特点,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的论证重点还应关注下述内容:——永久性、重大改变海域、海岸线类型和现状的建设用海,应将项目用海必要性列为论证重点;——项目用海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与规划时,应将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和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列为论证重点;——项目用海选址不存在选址唯一性时,用海选址合理性分析应列为论证重点;——大规模填海造地用海或者用海项目所在海域为重要泄洪区和潮流通道时,用海方式和用海平面布置合理性、用海面积合理性应列为论证重点;——项目用海范围内存在其他用海者和已确权用海项目时,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应列为论证重点;——用海项目位于敏感海域或项目用海对海洋资源、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时,项目用海资源环境影响分析应列为论证重点;——海底隧道采用明挖(沉管等)方式时,宜将项目用海资源环境影响分析作为论证重点;——跨海桥梁、海底管道、海底场馆等类型的用海项目或者项目施工内容包含水下爆破和炸岛等施工方式时,宜将用海风险分析作为论证重点;用海项目的后续建设为石油、化工和其他危险品建设用地时,宜将用海风险分析作为论证重点;——填海造地用海应将海域使用对策措施列为论证重点。表1 海域使用论证重点选择表用海类型用海内容论证重点用海必要性选址(线)合理性用海方式和布置合理性用海面积合理性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资源环境影响※用海风险渔业用海渔业基础设施用海,如渔业码头、引桥、堤坝、渔港港池、渔港航道、附属的仓储地、重要苗种繁殖场所及陆上海水养殖场的取排水口等▲▲▲▲围海养殖用海,如海珍品围海、人工设附着物养殖等▲▲▲▲开放式养殖用海,如大型深水网箱、底播增养殖、苔茷养殖、提水养殖、各类人工鱼礁等▲▲工业用海盐业用海,包括盐田、盐田取排水口、蓄水池、盐业码头、引桥及港池等用海▲▲▲▲固体矿产开采用海,如海砂勘探开发、海洋底矿产资源开发、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等▲▲油气开采用海,如海洋石油(气)平台、油气开采用栈桥、浮式储油装置、海底管线、油气开采用人工岛及其连陆或连岛道路等▲▲▲▲▲▲▲1
船舶工业用海,包括船厂的厂区、码头、引桥、平台、船坞、滑道、堤坝、港池及其它设施等的用海电力工业用海(一),如火电厂、核电厂的厂区、码头、引桥、平台、港池、堤坝、机座墩和塔架、水下发电设施、取排水口、蓄水池、沉淀池及温排水区等▲▲▲▲▲电力工业用海(二),如潮汐发电、波浪发电、温差发电、地热发电、海洋生物质能等海洋能源开发利用用海▲▲电力工业用海(三),如海洋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的厂区、码头、引桥、平台、港池、机座墩和塔架等▲▲▲▲海水综合利用用海(一),如生活海水利用,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海水热泵,高位池(提水)养殖等▲▲▲海水综合利用用海(二),如利用海水降温、增温,海水脱硫,工业海水利用等▲▲▲其它工业用海,如水产品加工厂、化工厂、钢铁厂、海上各类工厂用海,促淤冲淤、浅海水库、海床底温泉、海底地下水开发用海等▲▲▲▲▲交通运输用海港口用海(一),如集装箱、煤炭、矿石、散杂货码头及引桥、平台、港池、堤坝、堆场等▲▲▲▲港口用海(二),如液体化工、原油、成品油、天然气(含LNG、LPG)、其它危险品码头及引桥、平台、港池、堤坝、堆场等▲▲▲▲▲航道、锚地用海,如主航道、支航道,锚地、避风锚地等(含灯桩、立标及浮式航标灯等海上航行标志所使用的海域)▲▲路桥用海,如跨海桥梁(含顺岸路桥),栈桥等▲▲海上机场及其附属工程用海▲▲▲▲▲旅游娱乐用海旅游基础设施用海,如旅游码头、游艇基地、水上运动基地、海洋(水下)世界、海洋主题公园、滨海生态公园、漂浮式旅游设施等的引桥、港池、堤坝、设施、景观建筑、旅游平台、高脚屋、旅游用人工岛及宾馆饭店等▲▲▲▲浴场、游乐场用海,如海洋浴场、滑泥(泥浴)场、游艇、帆板、冲浪、潜水、水下观光、垂钓、海洋地质景观、海洋动植物景观等▲▲海底工程用海电缆管道(一)用海,如海底电(光)缆、海底输水管道、无毒无害物质输送管道等▲▲电缆管道(二)用海,如海底石油天然气等输送管道、有毒有害及危险品物质输送管道、海洋排污管道等▲▲▲▲▲1
海底隧道用海,如海底交通隧道及其附属设施、海底管线隧道及其附属设施等海底场馆用海,如粉煤灰和废弃物储藏、海底资源物资储藏、海底水族馆、海底仓库及储罐等▲▲▲▲▲排污倾倒用海污水达标排放(一)用海,如低放射性废液排海、造纸废水排海、大型温排水等▲▲▲▲▲污水达标排放(二)用海,如工业和市政达标污废水排海,其他污(废)水海洋处置等▲▲▲疏浚物倾倒区用海,如海洋倾倒、疏浚物多次吹填、无毒无害固体废物海底填埋等▲▲▲造地工程用海城镇建设填海造地用海,如城镇建设填海,城区扩建填海,城镇景观填海,人工岛填海等▲▲▲▲▲工业填海造地用海,如临港工业区建设、扩建填海,交通与物流工业区建设、扩建填海,基础设施建设、扩建填海,码头和港区填海,规划(区域)开发建设填海等▲▲▲▲▲农业填海造地用海,如滩涂围垦填海造地,海湾围垦填海造地,河口围垦填海造地,滩涂、河口、海湾围垦养殖等▲▲▲▲废弃物处置填海造地用海,如劈山填海,平岛礁填海,无毒、无害固体废弃物填海等▲▲▲▲▲▲特殊用海科学研究、实验及教学用海▲▲▲海岸防护工程用海,如沿岸防浪堤、护岸、丁坝等▲▲▲海洋(水下)爆破用海,如水下炸礁(岩)、爆破挤淤、基础爆夯、海水中和海床爆破等▲▲▲※:资源环境影响分析可依据项目用海特点和所在海域环境特征,选择水动力环境、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生态环境中的一个或数个内容作为论证重点。1 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1.1 通则海域使用论证工作应取得论证范围内的海洋水文动力现状、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现状、海水水质现状、沉积物质量现状、海洋生物质量现状、海洋生态(含渔业资源)现状等内容的数据资料;通过现场勘查获得论证范围和周边相关范围内的海域开发利用现状和用海权属状况等资料。海域使用论证工作要充分利用现有海洋调查资料,凡是现有海洋调查资料不能满足论证工作需要的,应进行必要的现场调查。三级论证可只收集现有资料,不再进行现场调查。1.2 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1.2.1 基本要求5.2.1.1资料有效性要求1
获得的数据资料有效性应符合下述要求:——由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等具备资质认定单位提供的数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资料以所在区域人民政府职能部门最新发布的数据资料为准;——海洋功能区划和相关规划应经过正式批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海域使用现状资料应实地调访、踏勘获取;——所有引用数据资料应说明来源。5.2.1.2资料时效性要求获得的数据资料时效性应符合下述要求:——除长期历史统计数据外,数值模拟计算所使用的海洋水文等实测资料时效不应超过5年;——海洋生态、环境现状等资料时效不应超过3年;——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现状和工程地质资料时效不应超过5年;——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海洋资源等资料时效不应超过2年;——海岸动态采用项目用海论证前2年内的资料(区域构造、岩性等除外);——卫星、航空等遥测、遥感数据资料时效不应超过3年。1.1.1 现场勘查勘查内容应包括用海范围和周边海域内的现状海岸线、海域开发利用现状和用海确权状况等,同时对现场勘查进行记录,记录的格式和内容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具体调查论证范围内的海域开发利用主体基本情况,开发利用活动的内容、规模、用海情况,以及与申请用海项目的位置关系;对已确权的用海活动还应调查权属来源、权属内容(包括用海类型、方式、面积、期限等)、界址坐标、宗海图等。1.1.2 现状调查1.1.2.1 海洋水文气象调查断面和站位的布设应满足数值模拟或物理模型试验的边界控制和验证的要求;一级论证项目一般不应少于6个调查站位,二级论证项目一般不应少于4个站位。调查内容应包括:水温、盐度、潮流(流速、流向)、波浪、潮位、悬浮物、水深、气压、气温、降水、湿度、风速、风向、灾害性天气等项目。调查方法应参照GB/T12763的要求执行。1.1.2.2 海底地形地貌与冲淤根据随机均匀、重点代表的站位布设原则,调查断面和站位应基本均匀分布并覆盖于整个论证海域。一级论证项目应不少于3条调查断面;二级论证应不少于2条断面。每条断面不应少于2个站位。调查内容包括项目所在海域及其周边海域的海洋地形地貌、海床、滩涂、海岸等的现状,蚀淤现状、蚀淤速率、蚀淤变化特征等,海底沉积环境和腐蚀环境等现状。的调查时间一般不受年度丰、枯水期的限制,可与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海洋生态和生物质量等评价内容的调查时段一并考虑。调查方法应参照GB/T12763中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的要求执行。5.2.3.3海洋水质调查站位应按照随机均匀、重点代表的布设原则,覆盖整个论证海域。一级论证水质1
调查站位不少于20个;二级论证水质调查站位不少于12个。当用海项目特殊,或者位于敏感海域,水质调查站位应适当增加。根据当地的水文动力特征和海域环境特征,确定水质环境现状的调查时间和频次。一级论证项目至少应进行春季和秋季的调查;二级论证项目至少应进行一个水期(或季节)的调查。调查要素(因子)应按照GB/T19485的要求选择,依据用海项目的特点可适当调整。调查方法参照GB17378.4的有关要求执行。5.2.3.4海洋沉积物调查断面方向大体上与海岸垂直,在影响主方向设主断面。一级、二级论证项目的沉积物调查断面布设与相应论证等级的水质断面布设相同,调查站位数量不低于水质调查站位的50%。调查时间应与海洋水质、海洋生态和生物质量调查同步进行,一般进行一次现状调查。调查要素(因子)应按照GB/T19485的要求选择,依据用海项目的特点可适当调整。调查方法参照GB/T12763.8、GB17378.5的有关要求执行。5.2.3.5海洋生物质量一级、二级论证项目海洋生物调查断面布设应与相应论证等级的水质断面相同,调查站位数量不低于水质调查站位的60%。海洋生物调查内容包括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重要经济生物体内重金属及石油烃的含量等。调查时间应与海洋生态调查时间同步进行。调查方法参照GB17378.6、GB17378.7和GB/T12763.6中海洋生物质量调查的有关要求执行。5.2.3.6海洋生态调查断面和站位均匀分布和覆盖整个论证海域,调查断面方向大体上与海岸垂直,在影响主方向设主断面。一级、二级论证项目调查断面的布设数量与相应论证等级的水质断面相同,调查站位数量不低于水质调查站位的60%。调查内容应根据用海项目所在海域的环境特征,选择下列的全部或部分项目: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潮间带生物、底栖生物(含污损生物)、游泳动物、鱼卵仔鱼等种类与数量等。调查时间应根据项目所在海域,合理选择代表季节特征的月份。一级论证项目一般应在春、秋两季分别进行调查;二级论证项目可进行一个季节的调查;有特殊物种及特殊要求时可适当调整调查频次和时间。调查时间可与水质调查同步;同时应尽量收集调查海域的主要调查对象的历史资料给予补充。调查方法参照GB17378.6、GB17378.7和GB/T12763.6中海洋生物调查的有关要求执行。1.1 论证采用的技术标准1.1.1 现场勘查标准现场勘查、图件编绘等工作,应符合GB12343;GB12898;GB50026;GB12319;GB17501;GB18314;HY/T124等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1
1.1.1 海洋环境质量与调查标准用海项目所在海域及其周边海域的功能区环境质量,应采用下述技术标准:GB3097;GB18421;GB18668;GB3552-1983;GB4914-2008;GB8978-1996等。用海项目所在海域及其周边海域的环境现状及其评价,应符合下述技术标准的要求:GB/T19485;HJ/T169-2004等。用海项目所在海域及其周边海域的调查监测,应符合下述技术标准的要求:GB12763;GB13909;GB14914;GB17378.1~17378.7;HY/T078等。1.1.2 其他技术标准开展海域使用论证工作还应参照并符合下述相关标准的要求:GB17108;GB12342;GB12319;GB/T14477;HY/T123;HY/T124等。1.1.3 标准选用原则采用的技术标准中的某项(某要素)指标不一致时,应以最严格的标准为准。当论证海域的同一功能区中依据不同的区划或规划,有不同的标准要求时,应当采用符合海洋功能区划要求的技术标准。可采用行业的相关技术标准和地方的相关技术标准作为论证工作的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及其它相关标准时,应明确所采用的标准名称、类别和标准值。2 项目用海基本情况2.1 通则给出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平面布置、主要结构及尺度、施工方案等。明确项目用海必要性、用海类型和用海方式以及用海要求等内容。2.2 用海项目名称、性质、规模和地理位置清晰、明确地给出用海项目的名称、性质和地理位置(应附项目位置图);阐述用海项目的建设内容、规模及分期建设规模。当用海项目属于改建、扩建性质时,应给出已建项目的建设规模、总体布置、用海规模、用海方式、用海已确权状况等的基本情况。2.3 项目用海必要性2.3.1 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建设必要性应包括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与用海需求等内容,主要包括:——依据用海项目的前期工作成果,给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产能的需求预测分析内容;——明确用海项目规模、产能的预测方法、预测时段;——给出用海项目的区域产业布局和同类竞争分析内容,说明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2.3.2 项目用海必要性结合用海项目的性质、特征,给出项目建设总体布置、用海布局的必要性,应主要包括:——依据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与区域产业布局的关系,明确项目用海理由;——依据项目的整体布置、用海工程布局,说明项目用海的必要性;1
——需要围填海的建设项目,应依据当地有效的土地利用规划,阐明围填海用海与当地土地资源的供需关系,充分分析项目围填海的理由和必要性。1.1 主要建设内容、平面布置和主要结构、尺度依据工程基础资料,准确地给出用海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附属工程等)、用海平面布置和主要结构、尺度,主要包括:——给出有水深的项目总体布置图,标明用海项目各组成部分的用海平面位置、主要平面尺度和相互关系等;——明确用海项目各主要建设内容的典型结构型式和尺度等;——明确基础工程的平面位置、结构、尺度等;——给出的项目用海平面布置,典型纵、横剖面,主要结构形式和尺度等,应能满足项目用海分析论证和准确界定界址点、界址线的需要。1.2 项目主要施工工艺与方法明确用海项目中各部分用海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包括:——用海项目中各部分用海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含工艺流程框图)、施工机具、施工辅助设施的布置、尺度、典型剖面、工程量等;——水下基础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包括:基础开挖、物料回填、开挖土石料处置方法等;——针对基础开挖、港池航道疏浚、吹填等工程,应明确开挖、疏浚、吹填的平面布置、工程量、施工方法、溢流口位置、施工进度安排等内容;——针对水下炸礁的基础处理工艺,应按照松动爆破的控制要求,关注炸礁的炮孔布设,明确孔深、孔距、单孔装药量、一次起爆总药量、起爆方式等关键参数;并明确礁渣的处置范围、处置量、处置方法、处置地点及其可行性分析内容;——针对护岸、防波(浪)堤类工程采用爆破挤淤基础处理工艺,堤脚、填海基础等采用爆夯加固工艺的用海项目,除应按照相应爆破的控制要求明确相关内容外,还应关注爆破挤淤、爆夯的处置范围、处置工程量,明确挤出淤泥的处置量、处置方法、处置地点等内容;——用海项目土石方平衡分析内容;——明确施工围堰、栈桥等辅助设施使用的建筑材料、规格、尺度及拆除方法,材料的处置方法、处置地点等;——用海项目中各部分用海工程的建设(施工)计划进度表,明确各部分用海工程的建设(施工)计划进度和时序。1.3 项目用海要求阐明项目用海要求,应包括:——明确用海方案的用海类型、用海方式、用海面积和宗海图等内容;——明确用海项目控制或利用海水、海床、海岸线(包括大陆岸线和海岛岸线)和底土的位置、数量、范围,给出占用(利用)海域、海岸线、滩涂等的数量、范围等基本要素。2 项目所在海域概况2.1 通则1
给出项目所在海域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概况、自然资源、海洋环境及海洋生态概况。明确项目所在海域及周边海域内海域开发利用现状及现有用海项目的权属状况。1.1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概况简要阐述项目所在海域的波浪、海流等水文动力状况,区域的气候与气象状况,海域海岸线、浅海、滩涂等现状,海域地形地貌与冲淤状况,工程地质状况,自然保护区和自然景观等的概况。简要阐述项目所在海域和周边海域的台风、风暴潮、海啸、巨浪、淤积、冲刷、潮流通道骤淤等的历史记录和风险概率等概况。简要阐述项目所在区域内的社会经济状况,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包括海洋产业及相关陆域产业发展状况,海洋资源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等。1.2 自然资源概况简要阐述项目所在海域及其周边海域的海洋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海岸线资源、湿地和滩涂资源、港口资源、渔业资源、油气资源、矿产资源、景观资源、野生生物资源等现状,简要分析各种海洋资源的规模和潜力、分布特征等。1.3 海洋环境概况简要阐述项目所在海域和周边海域的海水水质环境,海洋沉积物环境等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和评价结果,给出环境质量现状的数据表和评价指数表。1.4 海洋生态概况简要阐述项目所在海域及其周边海域的海洋生态(包括渔业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类型、规模和程度等;明确给出重要的海洋生态系和特殊生境,例如海湾、河口、红树林、珊瑚礁等;明确主要经济生物产卵场,重要天然渔场水域,重要海水增养殖区等的分布和特征;明确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和物种,例如海洋自然(特别)保护区,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等;明确重要物种及其生境的分布和特征。1.5 项目所在海域开发利用现状1.5.1 开发利用现状准确给出各相关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的位置、内容、规模、用海情况,以及与申请用海项目的位置关系等;绘制准确、清晰的海域开发利用现状图。1.5.2 海域使用权属现状清晰、准确地给出项目所在海域及周边海域内现有用海项目和设施的类型、用海方式和规模等基本要素;已经确定海域使用权的海域开发利用项目,应给出其权属来源、权属内容(包括用海类型、方式、面积、期限等)、界址坐标、宗海图等内容。2 项目用海资源环境影响分析2.1 通则1
依据用海项目前期专题研究成果,阐述项目用海环境影响分析、项目用海生态影响分析、项目用海资源影响分析和项目用海风险分析简要过程,给出准确、全面的影响分析结论。当用海项目属于改建、扩建性质时,应对已建项目用海的主要影响进行简要分析。当论证工作需要进行项目建设各阶段对所在海域和周边海域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时,其预测范围、预测内容、预测要素、预测时段、污染要素和非污染要素的特性、采用的预测与评价技术方法,预测模式的边界条件、初始条件、计算域、计算参数、计算条件的选取及简化、有关参数的估值、预测结果要求、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结果的表述等,均应符合GB/T19485和其它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当论证工作需要进行项目建设各阶段用海风险的预测、分析时,应阐明预测分析内容、预测分析要素、预测分析范围、预测分析时段、污染要素和非污染要素的特性,采用的预测与评价技术方法、预测模式的边界条件、初始条件、计算域、计算参数、计算条件的选取及简化、有关参数的估值、预测结果和准确度等,应符合HJ/T169、GB/T19485和其它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1.1 项目用海环境影响分析明确给出项目用海对所在海域和周边海域的水文动力环境、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的影响分析过程和结果,并应符合下述要求:——结合项目所在海域和周边海域的波浪、潮流、余流等的动态特征和时空分布,阐述工程后的潮流和余流的时间、空间分布性质与变化;工程前后流场、潮位的特征与变化;对位于海湾的用海项目还应给出大、小潮的纳潮量及其变化,海湾水交换量、物理自净能力及其变化等分析结果;——结合项目所在海域和周边海域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的基本特征,阐述项目建设对海岸线(岛屿岸线)、地形地貌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等主要特征的定量或定性的预测、评价结果,包括:工程前后的地形地貌的形态变化(包括海岸、滩涂、海床等地形地貌),波浪输沙特征,冲刷与淤积变化,泥沙运移趋势变化、极端水文和气候条件下的冲淤特征等分析结果;——明确各主要污染因子预测浓度增加值与水质环境现状值的浓度叠加分布,污染物(含悬浮物)扩散的各标准浓度值的最大外包络线、最大外包络面积及其平面分布,污染物排海混合区的范围、最大面积及空间位置等分析结果;——明确各主要污染因子预测浓度增加的影响范围与程度;给出污染物长期连续排放对排污口、扩散区和周围海域沉积物质量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等分析结果;——当项目涉及到通航安全、防洪泄洪等问题,应根据相关专题报告,简要给出通航安全、防洪泄洪等方面的研究结果。1.2 项目用海生态影响分析项目用海对所在海域和周边海域的海洋生态影响分析应符合下述要求:——给出项目所在海域和周边海域工程前后因海岸线、栖息地变化,海床(滩涂)冲刷与淤积和污染物排放等引起的海洋生态(含底栖生物、游泳生物、浮游生物、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群落与结构等)的影响;——尽量采用定量方法分析海洋生态环境受到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1.3 项目用海资源影响分析项目用海对所在海域和周边海域的海洋资源影响分析应符合下述要求:——给出项目用海导致海洋生物资源(包括渔业资源)受到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并估算1
项目用海导致生物资源(包括渔业资源)的损失量;——阐述项目所在海域和周边海域工程前后海岸线、浅海、滩涂等海洋空间资源的定量影响分析结果;并对项目建设占用海床、水体等海洋资源进行定量分析。1.1 项目用海风险分析项目用海风险分析应符合下述要求:——阐明用海风险分析内容,风险危害识别与风险分析(潜在危险性)方法,风险概率(事故频率)等;——给出各种风险分析因子(溢油、化学危险品等)的规模与源强;并预测或分析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路径与范围;——明确风险预测因子的扫海面积与时空分布特征,给出用海风险的分析结论。2 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2.1 通则依据用海项目所在海域的海域开发利用现状、用海权属状况和项目用海对周边海域影响的分析,全面、准确地界定利益相关者;针对项目用海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影响特征,分析并给出相关利益协调方案;协调方案应具有合理性、可操作性;分析用海利益的矛盾是否具备有效的协调途径和协调机制,并给出项目用海是否会引发重大利益冲突和矛盾等论证结论。2.2 海域开发利用影响分析结合项目所在海域及周边海域内海洋开发活动,分析项目用海对周边开发活动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等内容。若项目用海严重影响周边开发活动的开展,应提出调整项目用海选址、用海平面布置或取消用海方案的建议。2.3 利益相关者界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应符合下列要求:——根据海域开发利用影响分析结果,科学、合理地界定利益相关者;——详细地分析、界定各个用海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相关内容(利益冲突内容)、涉及范围、相关性质、是否涉及第三方和其他各方利益等基本要素;——重点分析项目用海对利益相关者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影响方式、影响时间以及影响范围和影响强度等;——对于分阶段实施的用海项目,应按照项目用海的各个实施阶段分别分析论证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并给出总体影响的论证结论;——根据项目的用海特点、平面布置和施工工艺等的不利影响因素,定量或定性给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损失量(包括范围、面积、数量等)。应列出利益相关者一览表,一般宜包括:利益相关者名称、利益相关内容、具体位置、涉及范围(面积等)、利益相关性质等内容。针对港口、航道、渔业捕捞作业等用海矛盾,应明确用海矛盾的内容、范围及影响程度等基本要素。2.4 利益相关者协调分析根据利益相关者界定及影响分析,明确给出项目用海利益相关者协调方案,协调方案应全面、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并符合下列要求:1
——根据已界定的用海利益相关者和影响特征,分别给出具体的协调方案,包括协调内容、协调方法等;——给出的具体协调方案中应明确协调责任部门或责任人,明确具体协调责任和协调结果的要求;——对项目用海可能产生的潜在不利影响,也宜给出协调意见或建议;——项目用海者如已经与利益相关者签署了协调协议或补偿协议,应判别签署的协调协议或补偿协议等是否有效(包括时效性),是否涉及或损害第三方利益(包括国家利益);其中有效文件可作为附件;——根据利益相关者一览表,给出相关利益协调分析一览表,一般宜包括:利益相关者名称、利益相关内容、协调内容、协调方法、协调责任部门或责任人、对协调结果的要求、已签署的协调协议或补偿协议等内容;——针对项目用海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影响特征和协调方案,应分析用海利益冲突和矛盾是否具备有效的协调途径和协调机制,并给出项目用海是否会引发重大的利益冲突和矛盾等分析论证结论。针对港口、航道、渔业捕捞作业等用海矛盾,应明确协调部门及协调方式等内容。1.1 项目用海对国家权益和国防安全的影响分析1.1.1 对国家权益的影响分析分析项目用海与国家权益之间的关系,论证项目用海是否有碍于国家权益、国防安全。若项目用海有碍国家权益,应提出调整项目用海选址、用海平面布置或取消项目用海方案的结论。1.1.2 对国防安全和军事活动的影响分析分析项目用海与国防安全、军事活动之间的适宜性,论证项目用海是否有碍于国防安全、军事活动。若项目用海有碍于军事活动的开展,应提出调整或取消项目用海方案的结论。2 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和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2.1 通则给出项目用海所在海域及周边海域的海洋功能区划及其相关内容,分析项目用海对周边海洋功能区的影响,明确项目用海与所在海域海洋基本功能的符合性及其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结论。2.2 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的符合性分析2.2.1 项目所在海域及其周边海域海洋功能区划根据现行有效的省、市(县)海洋功能区划,阐述项目所在海域及其周边海域海洋功能区名称、类型、位置、范围和管理要求等内容;给出功能区登记表;明确与项目用海有关的各功能区情况及与项目用海的位置关系;附以最新的海洋功能区划图件。2.2.2 项目用海对周边海洋功能区的影响分析项目用海对周边海域海洋功能区的影响分析应符合下述要求:——项目用海不应有悖于周边海洋功能区的目标管理要求;不对周边海域的海洋基本功能造成重大不利影响;1
——项目用海应当不改变或很少改变周边海洋功能区内水动力条件及底质类型、地形和地貌,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及沿岸泥沙平衡;——若项目用海可能导致周边海洋功能区内底质类型、地形和地貌的改变及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时,应提出施工期和营运期的防范对策措施。1.1.1 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的符合性分析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的符合性判断原则如下:——功能区开发利用应受到本省(区、市)区划目标指标的约束。涉及围填海用海的,应受围填海控制总量的约束;涉及农渔业区(主要是增殖区、养殖区)用海和保护区调整的,应受渔业用海和保护区面积最低保有量指标的约束。——一切开发利用活动均不能对海域的基本功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改变。在海域的基本功能未开发利用之前,可以在保证不对海域基本功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改变的前提下,进行其它类型的开发利用活动。——功能区开发利用必须符合所在功能区的用途管制要求、用海方式控制要求。——海域开发利用必须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执行规定的环境质量指标和保护标准,切实保障功能区生态保护重点目标的安全。1.2 项目用海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分析论证项目用海与国家产业政策、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区域用海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关行业用海规划等国家、地区和行业相关政策和规划的符合性。2 项目用海合理性分析2.1 通则依据项目用海要求、海域资源环境特征、周边海域开发利用现状及其项目用海对自然环境条件适宜程度等,分析论证项目用海选址合理性,用海方式和平面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用海面积的合理性以及用海期限的合理性;必要时应给出用海合理性分析的多方案比选及其优化过程;同时应清晰、准确地绘制项目用海宗海位置图、宗海界址图。2.2 项目用海选址合理性分析2.2.1 用海选址的区域社会条件适宜性根据项目用海类型、用海方式和用海规模等,分析选址区域的基础设施、区位条件等能否满足项目建设和营运的要求。2.2.2 用海选址的自然资源、生态和环境条件适宜性根据用海项目所在海域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条件,分析、论证项目用海选址的合理性,并应关注下述内容:——养殖用海选址应当进行海洋生物、海水和沉积物环境质量、海洋水动力条件、海域生态和初级生产力条件等的适宜性分析。——交通运输用海、渔业基础设施用海应着重论述水深、海底地形地貌及其动态变化、工程地质条件等对项目用海的影响;上述分析内容可以直接引用与项目用海有关的港口规划、模型试验、可行性研究等相关结论。1
——工业用海选址应着重分析工程地质条件的适宜性、水动力条件的适宜性;分析海底地形地貌及其动态变化对工业用海的适宜性;分析海水动力条件对污(废、温)水排放量和排放浓度的适宜性等。——旅游娱乐用海的选址适宜性分析应充分考虑游客安全和舒适条件,分析、论证项目所在区域自然环境条件的适宜程度。——海底工程用海选址应根据具体工程的特点,着重分析工程安全以及工程施工的难易程度的适宜性。——排污倾倒用海选址的自然条件适宜性分析主要包括排污倾倒区水深条件、海洋水动力条件、水体交换能力、海洋纳污能力等内容。——填海造地用海选址应当从地形、地貌、岸滩冲淤变化态势、海洋水动力条件、泥沙输移特征、工程地质条件等方面,对填海造地的适宜性开展详细分析。——滨海火电厂和核电厂的取排水应符合沿海省市级的海洋功能区划。对于滨海(含潮汐河口地区)火电厂和核电厂,应将规划规模的温升水排放用海面积及其环境可行性作为项目选址合理性的先决条件之一,对各候选厂址进行比较分析和优化。按照规划规模,初步分析(可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温升水达标排放用海的最大外包络线面积、低放射性废液排放用海面积、余氯排放用海面积及其环境可行性;取排水口宜选择在水文动力条件好、水交换能力强的海域,应避免在各类海湾内和滩涂设置取排水口;取排水口宜采用深取深排方式,取排水口宜考虑设置在对海洋生态影响小的位置,宜选择在受风浪影响及岸滩演变小的位置,并避开漂沙、拦门沙位置。——特殊用海中的科研教学用海选址,应充分分析、论证海洋自然环境的适宜性,周边海域环境的适宜性等;自然保护区用海选址应当根据保护目标和对象,分析、论证拟建保护区区位条件和自然环境条件适宜性等。1.1.1 用海选址与周边海域其他用海活动的适应性分析结合项目所在海域附近的涉海开发活动情况,从项目用海对相邻海域资源、环境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等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对周边产业、相关涉海开发活动的影响,同时分析项目选址与周边海域其他用海活动的适应性。1.1.2 用海选址方案比选、优化及备选方案详细了解用海项目前期研究成果中各个选址方案比选的主要要素和比选结果,根据项目用海类型、用海方式、用海规模等条件,以自然岸线特征、水深和水文动力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与冲淤特征、周边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周边海域开发活动与分布特点、项目占用海岸线长度、占用浅海和滩涂等资源的数量、项目用海风险等用海要素作为比选条件,对不同选址方案进行综合比选和优化,详细、客观地给出项目用海选址方案的比选和优化分析结果。一级论证应在项目用海选址方案比选和优化分析的基础上给出项目用海选址备选方案。用海选址备选方案应明确用海规模、用海布置方式、用海性质、总体布置和具体的平面布置尺度等基本要素。若项目用海选址不尽合理,应依据分析论证结果,提出调整项目用海选址或采用选址备选方案的建议。1.2 用海方式和平面设计方案合理性分析1.2.1 用海方式合理性分析1
根据用海项目所在海域的海洋资源、生态、环境条件,分析论证项目用海方式的合理性,并应关注下述内容:——用海方式是否符合区域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用海方式是否与海域资源有效利用相适应;——用海方式是否有利于保护和保全区域海洋生态系统;——用海方式是否与周边其他用海活动相适应。——开展不同用海方式的比选分析,一级论证应提出用海方式的替代方案及其可行性分析。1.1.1 用海方式比选和优化在用海项目前期专题研究成果中各个用海方式方案必选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海洋比选要素,采用用海方式多方案比选和优化的分析方法,分析、比较各个用海方式方案的优点、缺点,详细给出项目用海方式的多方案比选及其优化过程和结果。依据用海方式比选和优化结果,明确优化方案的用海平面布置的特点,利用海岸线和用海面积等基本用海特征。若项目的用海方式不尽合理,应依据分析论证结果,提出调整用海方式的建议。1.1.2 填海造地平面设计方案优化填海造地用海项目应当进行平面设计方案的比选,给出优化结果。填海造地工程的平面设计,应当以贯彻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集约、节约使用海域空间资源、保护海洋生态和环境为目标,以减少占用岸线长度、新增有效人工岸线长度、增加岸线曲折度、减低对水流交换的影响、不增加海洋环境容量负担及填海工程实施后的经济效益和景观效益等为评判指标,对填海工程的平面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分析和优化。填海造地的平面设计应当在遵循保护自然岸线、延长人工岸线、提升景观效果等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海岸自然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填海造地的平面布置方式。一般情况下,平面设计要体现离岸、区块组团和曲线的设计思路,核心是要由海岸向海延伸式填海逐步转变为人工岛式和多突堤式填海,由大面积整体式填海逐步转变为多区块组团式填海。若填海造地平面设计方案不尽合理,应依据分析论证结果,提出调整平面设计方案的建议。1.2 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1.2.1 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依据项目用海性质、建设规模和产能、行业技术标准等,结合项目用海的平面布置,在项目用海方式和平面设计方案的多方案比选和优化分析基础上,采用量化方法给出项目用海面积比选和优化的过程。项目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应包括下述主要内容:a)项目用海面积是否满足项目用海需求;b)项目用海面积是否符合相关用海控制指标要求;c)项目用海面积是否符合相关行业的设计标准和规范;d)项目用海类型、用海方式的确定,界址点的选择以及面积的量算,是否符合HY/T123、HY/T124的要求;e)项目用海占用的岸线是否合理(不占用岸线的项目用海除外);f)分析、论证减少项目用海面积的可能性。1
一级论证要求通过方案比选、生产工艺改进等,分析、论证和阐述项目减少海域用海面积的可能性。二级、三级论证根据项目用海改变海域属性或者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程度,选做f)。海砂等海洋矿产开发用海项目应关注日开采强度的分析和控制指标、年开采总量的分析和控制指标,并据此论证用海面积的合理性。1.1.1 项目用海面积量算应明确用海项目论证后的各个用海类型、用海方式的用海面积,阐述各个用海面积的确定方法。并注明用海项目各个用海面积的用海底面积(指用海结构或计算边缘与海床相交的界址线所围成的平面投影面积)、用海表面积(指用海结构或计算边缘与海面的平面投影面积)。项目用海面积的分析、量算应符合HY/T124的要求。1.2 用海期限合理性分析明确给出项目用海申请期限是否合理的分析结果。应以项目用海的主体结构主要功能的设计使用(服务)年限作为依据,以法律法规的规定作为判断标准,分析项目用海期限的合理性。1.3 项目用海宗海图绘制项目用海宗海图包括项目用海宗海位置图和宗海界址图。应给出分析、论证后的项目用海面积、界址点、宗海位置图和宗海界址图。项目用海宗海图应全面、准确、清晰地绘制和表达项目的用海具体位置、用海范围、用海形状、界址点、界址线、用海面积等基本要素。界址点的选取、标识和宗海图绘制采用的坐标系、投影方式、说明和标注等都应符合HY/T124的要求。1.3.1 典型界址点项目用海典型界址点应具有代表性,应能够合理反映项目用海的平面位置,一般选择用海结构折点、拐点和结构边缘有变化的典型控制点。针对具有斜坡结构的用海项目,应依据项目的用海总体布置、典型的结构设计剖面,并结合典型剖面所处的水深地形或海岸线特点,按照结构的垂直投影关系,准确界定典型结构剖面边缘线与海床或海岸线的交点(界址点)位置和坐标。1.3.2 项目用海宗海图宗海位置图应准确、清晰地绘制和反映宗海的地理位置,并应反映毗邻陆域与海域要素等。项目用海宗海界址图应全面、准确地绘制和表达项目的用海类型、用海具体位置、用海范围、用海形状、典型界址点、用海面积等基本要素,文字和图中要素应准确、清晰地反映项目用海方式和特征。项目用海宗海界址图应能反映项目海域周边重要的人居和交通等地物、地貌、特殊地形单元等要素,并采用合适的比例尺。2 海域使用对策措施2.1 通则按照项目用海类型、用海方式和规模,结合周边海域资源环境特征,根据论证分析结果,提出具体的项目用海协调对策措施、生态环保对策措施、、风险防范对策措施和1
海域使用监管对策措施。提出的对策措施应切合实际,有利于海域使用的监督管理,并具有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及可操作性。1.1 对策措施1.1.1 项目用海协调对策措施根据海域开发利用现状和用海权属情况,结合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结果,提出项目用海(特别是利用相关者)的协调对策和协调方案。1.1.2 项目用海生态环保对策措施针对项目用海类型、用海方式和施工方案等,结合海域生态、环境特征和项目用海影响分析结果,提出减轻生态和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制定有针对性的跟踪监测计划。1.1.3 项目用海风险防范对策措施根据海域特征和项目用海具体情况,结合项目用海风险预测分析结果,提出降低或避免用海风险的防范对策措施,并简要给出风险应急预案,内容应包括应急设施和器材类型、规格和数量,配置地点,应急组织及反应程序等;同时应分析应急设施器材的机动性和有效性。1.1.4 海域使用监管措施针对项目用海类型、用海方式和规模,提出项目建设期、运营期和使用期终止后的海域用途、用海面积、用海方式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具体要求,一般应包括监督管理的项目、方法等内容。对于需要后评估的项目,为后评估的评估范围和重点内容提出建议。2 结论与建议2.1 论证结论根据用海项目的分析论证内容,归纳给出用海项目的论证结论;论证结论应清晰、简洁,一般应包括下述内容:a)项目用海必要性的结论;b)项目用海资源环境影响分析结论;c)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的结论;d)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和相关规划符合性的结论;e)项目用海合理性分析结论。综合分析后,给出项目用海可行性结论。当用海项目存在下述现象之一时,属项目用海不可行:——建设项目的性质、主要技术设备与水平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建设项目的规模、性质、内容不符合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整政策;——用海项目的类型、规模和选址不符合现行有效的海洋功能区划;——用海项目的用海方式、用海平面布局等不符合国家集约、节约用海政策;——用海项目的内容、规模不符合国家的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等相关政策的要求;——无具体建设项目的填海或以其他建设项目名义变相进行的围填海的用海活动;——用海项目本身存在重大的用海安全风险;——用海项目用海会严重损害生态环境、生物资源、渔业资源等;1
——用海项目存在重大利益冲突或对国家权益和国防安全造成影响;——用海项目的建设或运营对周边的主要海洋功能区和海洋开发利用活动具有较严重的不利影响等;——用海项目存在其它的严重问题。1.1 建议当出现项目用海选址不合理,或用海方式不合理,或用海面积不合理,或设计方案存在较大资源、生态损害或其它风险时,提出项目进行重新选址或重新设计等方面的建议。当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不一致时,给出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结论,或者提出调整海洋功能区划的建议。当施工工艺对海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损害时,应提出施工方法的调整、优化、修改等方面的建议。1.2 资料来源与附件给出资料来源说明。资料来源说明包括引用资料和现场勘查资料两部分,具体内容和格式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附件一般应包括:用海项目论证工作委托书(合同书)、内审专家意见表、与利益相关者的合同(协议)、现场调查的计量认证(CMA)分析测试报告或实验室认可(CNAS)分析测试报告的影印件等;附件中还应包括其它应附的附图、附表等。1
附 录 A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格式和内容A.1 文本格式A.1.1 文本规格用海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的文本外形尺寸为A4(210mm×297mm)。A.1.2 封面格式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封面格式如下:第一行书写项目名称:××××项目(居中,指建设项目立项批复的名称,不超过30个汉字);第二行书写: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居中);第三行落款书写:论证单位全称(居中);第四行书写:地名(居中);第五行书写:××××年××月(居中)。以上内容字体字号应适宜,各行间距应适中,保持封面美观。A.1.3 封里1内容封里1为海域使用论证资质证书1/3比例彩印件,同时应写明证书持有单位的全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传真电话、电子信箱等内容。A.1.4 封里2内容应写明海域使用论证委托单位全称,海域使用论证承担单位全称(加盖公章),海域使用论证资质证书等级与编号,海域使用论证单位负责人姓名、职务、职称,技术负责人姓名、职务、职称,项目负责人姓名、职务、职称,校核、审核、审定和批准人的姓名、职务、职称等。A.1.5 封里3内容封里3为技术签署页,应给出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主要编写(制)人员的姓名、专业、技术职称、岗位证书编号、负责编制的责任章节并签名,明确校核、审核、审定和批准等人员的姓名、职务、职称、岗位证书编号等内容并签名;明确论证协作单位及其所承担的专题内容和主要参加人员情况并签名。A.2 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章节和内容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应包括表A中所列的全部或部分章节内容。如有需要,其中的有关章节内容可另行编制成册。依据用海项目的特点和论证工作的具体要求,可对下列章节内容适当增设或删减。1
表A.1 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章节1.0概述1.1项目用海事由1.2论证依据1.2.1法律法规1.2.2技术标准和规范1.2.3工程基础资料1.3论证工作等级和范围1.3.1论证工作等级1.3.2论证范围1.4论证重点2.0项目用海基本情况2.1用海项目名称、性质、规模和地理位置2.2项目用海必要性2.3主要建设内容、平面布置和主要结构、尺度2.4项目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2.5项目用海要求3.0项目所在海域概况3.1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概况3.2自然资源概况3.3海洋环境概况3.4海洋生态概况3.5项目所在海域开发利用现状4.0项目用海资源环境影响分析4.1项目用海环境影响分析4.2项目用海生态影响分析4.3项目用海资源影响分析4.4项目用海风险分析5.0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5.1海域开发利用影响分析5.2利益相关者界定5.3利益相关者协调分析5.4项目用海对国家权益和国防安全的影响分析6.0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和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6.1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6.2项目用海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7.0项目用海合理性分析7.1项目用海选址合理性分析7.2项目用海方式和平面设计方案合理性分析7.3项目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7.4项目用海期限合理性分析1
8.0海域使用对策措施8.1海域使用协调对策措施8.2项目用海生态保护对策措施8.3项目用海风险防范对策措施8.4海域使用监控措施9.0结论与建议9.1结论9.1.1项目用海基本情况结论9.1.2项目用海必要性结论9.1.3项目用海资源环境影响分析结论9.1.4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结论9.1.5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和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结论9.1.6项目用海合理性分析结论9.1.7项目用海可行性结论9.2建议资料来源说明1、引用资料2、现场勘查记录附件1、建设项目论证工作委托书(合同书);2、专家内审意见表;3、现场调查的计量认证(CMA)分析测试报告或实验室认可(CNAS)分析测试报告的影印件;4、与利益相关者的合同(协议)等;5、其它应附的附图、附表和参考文献等。1
附 录 A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表格式与内容A.1 文本格式A.1.1 文本规格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表文本外形尺寸为A4(210mm×297mm)。A.1.2 封面格式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表封面格式如下:第一行书写项目名称:××××工程(居中,指建设项目立项的名称,不超过30个汉字);第二行书写: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表(居中);第三行落款书写: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表编制单全称(居中,加盖公章);第四行书写:××××年××月(居中);第五行书写:地名(居中)。以上内容字体字号应适宜,各行间距应适中,保持封面美观。A.1.3 封里1内容封里1为海域使用论证资质证书1/3比例彩印件,同时应写明证书持有单位的全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传真电话、电子信箱等。A.1.4 封里2内容封里2中应写明:海域使用论证委托单位全称,海域使用论证承担单位全称(加盖公章),海域使用论证资质证书等级与编号,海域使用论证单位负责人姓名、职务、职称,技术负责人姓名、职务、职称,项目负责人姓名、职务、职称,校核、审核、审定和批准人的姓名、职务、职称等。A.1.5 参加论证人员基本情况参加论证工作所有人员的基本情况应按照表B.1内容填写。表B.1论证人员基本情况姓名从事专业技术职称上岗证书号本项论证职责签名A.2 论证报告表格式1
用海项目概况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点项目设立部门文号项目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工程总投资万元资源补偿投资万元所占比例%论证报告表编制单位论证经费万元建设规模(按工程性质可增减下列内容)总工程量m3陆域挖方量m3海域挖方量m3填海工程量m3海域使用面积m2开挖、疏浚量m3滩涂使用面积m2占用岸线长度m申请用海面积m2其中填海面积m2……………………项目用海基本情况和用海必要性分析(可附图、表格和填加页)项目所在海域概况(可附图、表格和填加页)项目用海资源环境影响分析海域开发利用协调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和相关规划符合性项目用海合理性海域使用对策措施结论与建议预审意见:预审单位公章经办人(签名):年月日审查意见:审查部门公章经办人(签名):年月日审批意见:审批部门公章经办人(签名):年月日1
A.1 论证报告表内容要求1、项目用海基本情况与用海必要性分析应包括:用海项目地理位置(应附项目位置图),建设规模、平面布置(应附平面布置图)和主要建筑物结构、尺度;用海项目基础施工工艺和方法;项目用海要求;项目用海必要性应给出项目建设必要性和用海必要性内容。2、项目所在海域概况:应简要阐述用海项目所在海域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概况,论证范围内的海洋自然资源现状,项目所在海域及周边海域的海水水环境概况、沉积物环境概况和海洋生态概况,项目所在海域开发利用现状和用海权属,并附于开发利用现状图。3、项目用海资源环境影响分析:应依据用海项目有关专题研究成果,简要、定性的分析和阐述项目用海对所在海域和周边海域的水动力环境、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的影响预测和分析、项目用海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结果、项目用海对海洋资源的影响分析结果和项目用海风险分析结果。4、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应结合项目所在海域及周边海域内海洋开发利用现状和用海权属,定性分析项目用海对海域开发利用活动的影响。简要分析项目用海对界定的利益相关者的影响;针对利益相关者及其受影响程度,分析给出协调方案。5、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和相关规划符合性:应简单介绍用海项目所在海域及周边海域海洋功能区情况,明确各功能区与用海项目的位置关系,附以最新的海洋功能区划图。定性分析项目用海对周边海洋功能区划的影响。明确项目用海是否符合项目所在海域的海洋功能区划的分析结论。应给出项目用海与国家产业政策、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区域规划、相关行业用海规划等的符合性分析。6、项目用海合理性:应根据项目用海性质,分析选址区域的社会条件、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区域生态系统、周边用海活动等的适宜性。项目用海方式合理性分析应简要给出是否与区域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与海洋资源有效利用、有利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及与周边用海活动相适宜的分析结果。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应主要论述项目用海面积是否满足项目用海需求;是否符合相关行业设计标准和规范;界址点的选择和面积量算是否符合《海籍调查规范》和《海域使用面积测量规范》等。项目用海期限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的相关规定。7、海域使用对策措施:应简要给出项目用海协调对策措施、环保对策措施、风险防范措施和海域监控措施等内容。8、结论与建议内容包括:用海基本情况结论,用海主要影响结论,用海项目与海洋功能区划符合性及相关规划分析结论,项目用海利益相关者协调分析结论,项目用海总体可行性的明确结论。1
附 录 A资料来源说明A.1 基本要求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均应给出资料来源说明。资料来源说明应具备完整性和有效性,同时应符合下述要求:a)提供的调查数据资料应完整、有效,符合主管部门的要求;b)提供的调查数据资料应符合相关调查、监测技术标准的要求;c)论证报告中的所有现状调查数据资料均应以有效的计量认证(CMA)或实验室认可(CNAS)的分析测试报告(即有CMA字样和CNAS字样的分析测试报告)形式提供,可作为论证报告书和论证报告表的附件,或单独成册;d)论证报告引用的文献、资料应标明技术资料、文献的提供单位、完成时间、引用时的状态等基本信息;e)论证报告应说明论证范围内的现有海岸线、水深地形现状、海洋地质与工程地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海域使用(利用)现状、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海岛海岸带开发利用现状等勘查和调查数据、图件等的获取方法,同时给出现场勘查的具体内容和证明材料。A.2 资料来源说明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中引用和使用的数据和资料,都应在资料来源说明中给予说明。资料来源包括引用资料和现场勘查资料。A.2.1 引用资料来源说明引用的数据资料,应明确说明数据资料出处、数据资料形成时间和引用时的状态等要素,关键数据资料还需要提供来源说明材料。如,引用项目所在地省、市、县(市、区)政府统计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公布的权威性数据,应提供数据资料来源说明。引用的数据资料标识应按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中引用的数据资料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顺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放右上角。在数据资料来源说明中,按引用的顺序号排列,序号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加方括号,不用标点。各类引用资料的编排格式如下:1)引用的期刊文章[序号]作者.题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2)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序号]编者.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3)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专题研究报告等技术文件[序号]编者(或编写单位).题名.编写年.起止页码(任选),技术文件引用时的状态。4)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A.2.2 现场勘查资料1
现场勘查应当填写海域使用论证现场勘查记录,记录事项包括勘查时间、内容、主要参与人员、使用设备和勘查情况等,并由论证项目负责人、论证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现场勘查记录,应按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和论证报告表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顺序号置于圆括号中,放右上角。在数据资料来源说明中,现场勘查记录目录按报告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序号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加圆括号,不用标点,如(1)…(10)等。数据资料来源说明后按目录顺序附具原始的现场勘查纪录。现场勘查记录的格式应符合表C.1要求,内容包括序号、勘查人员(前2人)、勘查责任单位、勘查时间、勘查地点、勘查内容简述等。表C.1现场勘查记录表序号勘查概况1勘查人员勘查责任单位勘查时间勘查地点勘查内容简述(例如:海岸线和控制点测量)2勘查人员勘查责任单位勘查时间勘查地点勘查内容简述(例如:用海权属、利益相关者调查)…………………………………………………………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
- 供热计量技术导则
- 浙江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 聚氨酯硬泡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导则
-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钢铁建设项目》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 《输变电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 《楼宇计量装置设计、安装技术导则》大纲
- 浙江省《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技术导则》(试行)
- 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导则
- 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 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技术导则编写说明
- 山东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技术导则(试行)
- 2011年环评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5)-中大网校
- 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
- 5兰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导则(试行)
- 江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导则
相关文档
- 20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章节习题集答案.doc
- 环评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历年05-13真题及答案(整理打印).doc
- 环评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打印).doc
- GBT14909-2005能量系统用分析技术导则.pdf
- GBT15512-2009评价企业节约钢铁材料技术导则.pdf
- GBT18857-2008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pdf
- GBT22413-2008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pdf
- GBT25738-2010核电厂电动机调试技术导则.pdf
- GBT25739-2010核电厂阀门调试技术导则.pdf
- GBT25875-2010草原蝗虫宜生区划分与监测技术导则.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