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0 MB
- 54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
摘要在城市建设取得极大发展成就的同时,城市景观文化建设也面临着日渐严峻的调整。那么,如何结合城市道路建设提升城市景观的文化内涵?由于城市道路景观的建设具有周期长、牵涉面广的特点,设计意图在实施中往往难以被充分贯彻,常规的设计成果面临着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严重不足的巨大挑战。许多国家的城市道路都开始主动吸引其他行业的专业人才来完善道路景观现有的不足。例如,瑞士景观达到设计中大量增加历史、文学方面的人员,加拿大城市环路的设计团队从其他行业引入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各行业的专业人员和专业知识汇聚在一起,使城市道路景观的发展开始转入了多方位、综合发展的新阶段。这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人才占有很大的比重,因为未来的城市道路景观,必将形成一个兼具交通的功能和园林艺术的外貌的综合体。城市道路景观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其规划设计唯有突出文化特色、地方特色,体现社会、文化、观赏和交通功能,才能符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城市道路景观的文化底蕴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表达和实现,例如:植物造景、环境小品、街头绿地等,同时应该注意因地制宜,灵活变通,从而努力提高道路景观的文化品味。本文通过对相关案例的梳理,将文化单元对城市道路景观的文化内涵的表达方式大致概况为两类:一类是在城市道路空间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文化表象,比如道路的命名、沿街建筑与立面装饰、出入口的形式、街头小品设施、绿地景观、标志招牌、文化古迹等;另一方面,还有一些隐性的文化特征,如道路上发生的民俗风情、道路通行主体的礼仪交往、服饰及饮食文化等,也都蕴含并表达着一定的文化个性。期待为后续完善文化单元在城市道路景观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提供些许参考,与此同时期望可以得到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可以为城市道路景观文化建设发展提供些许贡献。关键词:文化单元;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AbstractIntheurbanconstructionhasachievedrapiddevelopmentatthesametime,ecologicallandscapeofthecityisalsofacingagreatcrisis,howtocombinetheurbanroadconstructionandprotectionofurbanecologicalstructureandecologicalprocessesarethefocusofthecurrenturbanroadlandscapedesign.Duetotheconstructionofurbanroadlandscapewithcyclelength,involvingawiderangeoffeatures,designintentintheimplementationareoftendifficulttobefullyimplemented,theconventionaldesignresultsfacingseriousshortageofpracticabilityandeffectivenessoftheenormouschallenges.KevinLinchin"urbanform"abookreferredto"agoodplace,thatis,bysomeofthepeopleandcultureareveryappropriate,makingpeopletounderstandtheircommunities,theirpast,socialnetworks,anditcontainsthetimeandspaceoftheworld".Intoday"sgloballandscapestyleconvergence,thegraduallossoflocalcharacteristicsoftheculturalbackground,thedesignershoulddoistodigthehistoryofprecipitation.Toawakenthetraditionalspiritandsoulofthecity,andtoincreasetheregionalcharacteristicsandtheuniquefeelingofthepeople.Asoneofthemostimportantpublicplaces,urbanroadisanimportantspatialcarrierofregionalspirit.Intheroadlandscapedesignshouldfullyconsiderthelocalnaturalgeographicalenvironmentandhistoricalandhumanisticspirit.Urbanroadistheskeletonofthecity,occupiesanimportantpositionintheurbanstructure,urbanroadlandscape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imageofthecity.Urbanroadlandscapedesignplaysapartintheprocessofurbanizationcannotbemissing,urbanroadbetweenthecity"svariouscomponents,mainfacilitiesofthecityresponsiblefortransportationandalsoorganizationofurbanroadspacehasadirectimpactonthespatialmorphologyofthecityandurbanlandscape,becomeanimportantcarrierofurbanlandscape.Basedonurbanroadlandscapedesigncasestudyofroad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culture,applicationresearchofcellcultureinthelandscapedesignoftheroad,inordertofurtherimprovetheconstructionofurbanroadlandscapeculture.Keywords:CultureunitsCityroadLandscapedesign
目录1引言.........................................................................71.1研究背景...................................................................71.2研究目的与意义.............................................................71.2.1研究目的...............................................................71.2.2研究意义...............................................................81.3研究内容与方法.............................................................81.3.1研究内容...............................................................81.3.2研究方法...............................................................91.4技术路线..................................................................102文献综述.....................................................................12.1文化单元...................................................................12.1.1文化综述...............................................................12.1.2景观的文化内涵..........................................................12.1.3景观设计中的文化结构...................................................32.1.4文化单元的定义.........................................................32.2文化景观...................................................................42.2.1文化景观的含义.........................................................42.2.2文化景观研究发展.......................................................52.2.3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52.2.4文化景观的分类及要素...................................................72.3文化景观中的文化单元.......................................................82.3.1文化景观的表现形式.....................................................82.3.2文化单元对文化景观设计的影响...........................................92.4国内外道路文化景观发展情况.................................................92.4.1国外发展情况...........................................................92.4.2国内发展情况..........................................................112.5现状与思考................................................................122.5.1文化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22.5.2文化景观设计方式探索..................................................122.6相关案例..................................................................132.6.1美国波特兰西南12大街绿色街道景观设计.................................132.6.2法明顿郊区林荫大道景观设计............................................162.6.3瑞金城北迎宾大道景观规划设计...........................................183文化单元在城市道路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研究......................................20
3.1文化单元应用背景..........................................................203.1.1城市文化背景回归......................................................203.1.2道路景观文化建设......................................................203.2景观文化体系构建原则......................................................213.2.1针对性原则............................................................213.2.2标准化原则............................................................213.2.3可拓展原则............................................................213.3城市道路文化景观设计策略..................................................223.3.1城市道路文化景观的设计理念............................................223.3.2城市道路文化景观设计方法与途径........................................223.4文化单元的表达方式........................................................223.4.1文化单元的表达过程....................................................223.4.2文化单元的表达手法....................................................234文化单元策略的应用与实践....................................................254.1项目概况与思考............................................................254.1.1怀远县概况............................................................254.1.2基地区位分析..........................................................254.1.3规划定位与思考........................................................274.2规划理念..................................................................274.2.1景观规划理念..........................................................274.2.2文化景观设计理念......................................................294.2.3文化体系设计..........................................................294.3运用文化单元表达文化景观案例..............................................304.3.1稻花香岸..............................................................314.3.2绿游..................................................................334.3.3扇舞盛世..............................................................354.3.4榴恋忘返..............................................................365结论与讨论..................................................................385.1项目小结..................................................................385.1.1设计反思...............................................................385.1.2总结评估..............................................................385.2讨论......................................................................39
1引言1.1研究背景在城市化、现代化、工业化和商业化为主的“四化”进程中,时代的发展趋势对道路景观文化的影响日益突出,呈现出不同作用过程下的空间特征和形成机理。随着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地展开,同时伴随了民族文化的觉醒和认知发展的进步,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世界文化与地域文化不断的冲突,既互相矛盾又互相联系。面对当今世界人工景观大同化的现象,城市道路景观设计领域存在着难题,景观设计师也感受到了迷茫和困惑。许多国家的城市道路都开始主动吸引其他行业的专业人才来完善道路景观现有的不足。例如,瑞士景观达到设计中大量增加历史、文学方面的人员,加拿大城市环路的设计团队从其他行业引入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各行业的专业人员和专业知识汇聚在一起,使城市道路景观的发展开始转入了多方位、综合发展的新阶段。这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人才占有很大的比重,因为未来的城市道路景观,必将形成一个兼具交通的功能和园林艺术的外貌的综合体。城市道路景观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其规划设计唯有突出文化特色、地方特色,体现社会、文化、观赏和交通功能,才能符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在城市建设取得极大发展成就的同时,城市景观文化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危机。那么,如何结合城市道路建设提升城市景观的文化内涵,已经成为当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焦点。由于城市道路景观的建设具有周期长、牵涉面广等特点,设计意图在实施中往往难以被充分贯彻,常规的设计成果也面临着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严重不足的巨大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什么方法能够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发挥作用,赋予景观生动的灵魂,引发了设计者的思考。1.2研究目的与意义1.2.1研究目的千百年来,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们一直在寻求一个精神文化内涵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接点。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是三个普遍的社会现象:第一是一对矛盾,是城市发展和城市居民之间的矛盾。城市用地寸土寸金,城市功能区规划饱受争议。另一方面,环境污染和各种各样的城市病,形成了一群精神压抑的现代城市人,市民渴望在日复一日两点一线的生活中得到赏心悦目的轻松体验,需要密集城市空间中触手可及的自然享受。第二是城市景观同质化问题,尤其是城市道路景观。例如外滩景1
观大道,是上海的一个文化标志,可是这两张图片一个是温州小外滩,一个是苏州小外滩,没有一个在上海。我国幅员辽阔,城市数量庞大,各个城市在景观设计上盲目抄袭,缺乏特色,是对空间和资源的极大浪费。第三个问题是我们常见的,效果图反映的不是实际效果,不知道是效果图太假还是施工方太差。的确,城市道路景观的地形往往是狭长的空间,设计意图在实施中难以充分贯彻,导致设计不能落地。当今,很多城市道路景观都在进行丰富文化内涵的尝试,凡此种种,都在通过一些丰富文化内涵的单元的打造,提升城市道路景观文化水平,从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研究,力图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尽可能的满足人们社会文化生活的需要。1.2.2研究意义(1)以文化单元丰富城市道路景观的城市服务功能近年来,城市交通道路兴起了路侧游园的景观模式,将城市道路绿带作为重要的景观空间加以打造。研究文化单元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顺应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占据着城市道路景观发展的主要空间。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不容程度的环境污染和各种各样的城市病,长期备受钢筋混凝土的围困、精神受到压抑的现代城市人,渴望得到精致的园林景观、希望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得到赏心悦目的轻松体验。与此同时,城市用地寸土寸金,城市功能区规划饱受争议。在此意义上,人们对城市绿地的需求量大增,对城市道路景观的景观文化服务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避免城市道路景观同质化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大体上都是以路侧绿带为主要载体,进行艺术处理。这样就免不了会走向千篇一律的歧途。我国地域范围较广,城市成千上万,以城市的文化资源为主导形成各自地区特色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文化单元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在规划和建设中运用文化单元来体现城市的人文情怀,突出没一条道路其独树一帜的特色,增强个城市道路之间的文化差异性,在文化单元的鲜明特色中形成相应的文化认知,也让各地的道路景观在文化单元设计中各有侧重、各有突出,可以有效地避免城市道路景观同质化,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和物质资源。1.3研究内容与方法1.3.1研究内容本文设想以“文化单元”概念为切入点,以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理论、生态学等学科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案例实践,进行归纳总结,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文化单元”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首先,结合文化单元理论的相关内容,探讨文化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相互作用,归纳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文化结构的各类2
特征,从而明确文化单元的概念和意义,进而讨论文化单元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构建文化体系、体现文化内涵的效应。其次,总结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文化体系的构建规律,阐释文化单元在规划设计中的一般应用流程,结合大环境下社会对城市道路景观的功能诉求,讨论文化单元在具体体现手法上的重点与难点。再次,结合文献资料整理和相关案例分析,总结归纳出文化单元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体现手法的指导思想,概括应用中需要注意的核心问题。最后,以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实践项目为应用对象,对以上理论进行实践验证,探讨理论应用的可行性,并收集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障碍,以及实践成果的反馈,检验并完善以上结论。1.3.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植物园规划设计、生态规划、景观规划设计和文化设计等方面的书籍、文献,对相关理论的历史发展沿革、现在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比较、总结与提炼,并对时间里中相关理念的应用进行提炼分析,批判的继承和吸收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是论文的基本研究方法,同时为本论文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2)实地调查法对植物园规划设计中文化的体现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其在植物园设计中存在的意义,以及有关的文化体现手法在规划设计中的操作手法和应用手段。(3)跟踪调研法在实际应用中结合相关理念进行实践,并通过长期跟踪反馈,了解实践成果,分析理念落实到应用中是暴露出的问题,并尝试进行解决,最后进行总结、完善和提升。(4)归纳总结法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分析具体案例中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归纳总结出文化单元理论在植物园规划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体现手法和意义等。(5)辩证分析法多角度的进行研究和调查,以多重角度综合分析理论的优势与不足,客观的认识到理论的两面性,用于自我质疑,从而丰富论点与论据,完善理论的综合性和思辨性。3
1.4技术路线4
2文献综述2.1文化单元2.1.1文化综述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同时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从广义的概念来说,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同时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文化的狭义概念没有确切的描述,但是大多数文献的表述中将文化表现为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一种意识形态。在国内现存的文化理论中,有一种说法是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另一种说法则把文化理解为“人的生存样态”。就词释意来说,文就是“记录,表达和评述”,化就是”分析、理解和包容“。文化一定有一个特点,有历史,有内容,有故事。科学家钱学森说“文化是精神文明的客观体现”。城市文化学者饶会林先生将文化解释为“一定历史条件下以一定的生产力和社会结构为基础反映出来的又反作用于一定生产力和社会结构的主要表达人的认知、思想感情和追求的社会意识形态”。总而言之,文以化人,文化就是可以融化在人身上的精神文明方面的东西。2.1.2景观的文化内涵景观文化是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所谓的景观文化,是指人们在与景观长期互动的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文化表现。人类发展的历史历尽沧桑,其发展历程就是人类不断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样的进程中,就产生了景观文化这种相互作用的附属产物,可以抽象的理解为人类在大地上的记忆。景观文化的土壤是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在这样的联系中,人类为了自身的需要,对自然物质加以利用和创造,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往往下意识的注入自己的思想,从而使创造的成果贮藏着文化,从而形成一些流露出人文精神的景观,这就产生了景观文化。例如:单一的一座山是没有文化的,而一旦山上出现一座寺庙、或是一段传说,这种有形或无形的人为因素就形成了景观文化。神奇的埃及金字塔是景观文化,一片片的稻田同样也是一种景观文化。我们身边的景观都是人地作用的产物,它们展现出一种人与地球生态环境相和谐的景象,使得人们能够体验到某个地理空间所承载的超出物质的和感官上的特征的东西,并且能够感受到精神上的理解、欣赏、甚至依5
恋。图2-1农耕文化景观—稻田景观来源:互联网图2-2历史文化景观--布达拉宫来源:互联网Fig2-1Farmingculturelandscape,paddyfieldsFig2-2Historicallandscape,thepotalapalace景观文化的内涵从内容的角度研究,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讨论:(1)景观的历史渊源:大多数的文化景观都是特定历史时期与相应大环境条件下的产物,是时代的文化符号。景观因为其所附着的历史人文价值而拥有不可忽视的文化意义,富有经久不衰的生机和活力。可以说,失去历史人文价值的景观将变得空洞而乏味,毫无存在的必要。同时,景观的历史人文价值也是随着时间而发展变化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景观文化的内涵首先在于发现、保存和丰富这种文化内涵,从而提升景观的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2)景观的代表符号:研究景观的代表符号,对研究者提出了细致全面的要求,需要以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为切入点,同时注重以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为核心,从而建立起解读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完整架构;接下来,通过分析文化景观结构,系统研究风景园林的地方性,从而提炼和归纳总结出景观的代表符号,以景观的代表符号为切入点,研究景观文化。而这也将成为未来生态景观研究的重要方式,也是可持续景观营造的主要发展前景。(3)景观的独特仪式和活动:现代游客对旅游景观的使用诉求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在特定的景观中看到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相应表演和活动,增添景观的代入感,动静结合,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比如,在平遥古县衙演义的县官断案场景,在晋城皇城相府举行的皇帝入城仪式,还有一些旅游景观开发的民俗表演项目等。这些也是景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文化活动的表达形式也是当下游客们喜闻乐见的景观活态文化内容,使景观文化的表达更生动、更具象。文中所举的案例在实践中都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下图是平遥古城和晋城的相关仪式活动,通过人文文化元素,大大增强了景观的代入感。6
图2-3平遥古城“皇帝断案演绎”来源:互联网图2-4晋城“皇帝入城”仪式来源:互联网Fig2-3PingyaoancientcityemperorFig2-4Jinchengritualperformance2.1.3景观设计中的文化结构文化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它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所有范围,文化借助于文化单元的运用得以延续。人类通过文化单元学习文化、传播文化,不同地域的不同群体形成不同的文化单元。这些文化单元在历史的进程中可能演变、发展,有所改变,但总是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反映着某一地方群体不同于其他地方群体的历史和生活方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单元表达,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每新到一个地方就会有一种异样的新鲜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兴奋的情绪,那是一种接触到新的文化单有的认知感,和对该文化单元达到理解和共鸣的认同感。结构,顾名思义,结而构,结是结合之义,构是构造之义,合起来即结合构造,可以理解为主观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结合构造。结构作为一个结合而来的整体,其中包含着自为一组或自成系统的独立单位,这就是单元。单元是结构的单位,是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能够独立工作的组合体,单元是结构的具体构成。景观规划设计是人类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产生的一种满足高级精神的需求的产物。景观规划设计包含生态结构、空间结构、文化结构等多重体系。其中文化结构是源于其它所有结构并依附于其他结构进行展现的一条脉络,一种没有实际形态的存在于景观内涵中的结构。从文化的角度来说,景观就是一种文化建构。它包含了现有的自然环境与自然景观,但通常又在文化层面上被进行着描述和分类。《欧洲景观公约》中指出“景观的性格”,将其描述为人类与周边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人类生产生活与物质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文化结构将景观进行细分,搭建景观的骨架和血肉。2.1.4文化单元的定义7
有结构必然有单元,文化景观的结构就是有文化单元来表现。人类学的基本概念认为,一个家庭、一支足球队、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等等,这些群体都是文化形态的种类,并扩展到同一领域,如宗族、体育等等。这一结构层次上的形态,也可以说是由物质精神和制度组成的,是有做出决定的能力的,那么这种存在形式就被界定为文化单元。其中,功能性是单元的实质,也是其作用与意义之所在。图2-5荷兰现代文化艺术景观来源:互联网图2-6美国街头文化单元来源:互联网Fig2-5HollandmodernarticlelandscapeFig2-6Americanstreetcultureunit除了上述的广义概念,我们还可以明确文化单元的一个相对狭义的概念。文化单元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作为一个系统,必然是以多重结构的形式存在,其中文化结构则包含了一定数量的文化单元,同时整个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精神文明与意识形态也通过一个个文化单元而得以具象化。文化单元,顾名思义,是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中独立的文化单位,每个文化单元自成系统,凝聚着一定的文化理念,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各个文化单元集合在一起又构建了整个规划设计的精神内涵。文化单元具有符号单元的标志性,是一个城市道路景观区别于他者的突出特征。道路景观文化的结构可以理解为文化单元的排列组合,即文化单元具有组织、结构道路景观文化的功能,与此同时,通过一定的结构使其区别于他者,而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2.2文化景观2.2.1文化景观的含义文化景观指人类在地表上的活动的一切客观的产物,是区别于景观文化的另一概念。在研究文化景观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需要明确,即场所精神。8
场所精神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当时的含义是一种场所感。在罗马人看来,要自然环境中生存,就需要人与环境之间在灵与肉上得到公明,其中所谓的灵指的是人的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概念。这一理念发展至今,则演变成人与场所之间相互的认同感,即人对场所文化的认同感,和场所文化对人物的容纳。城市道路恰恰就是当代社会中的一个提供场所精神的重要载体,当人们置身于有一定特色的城市道路景观中时,总会被某种强烈的场所感与场所精神所打动,这样的场所中的景观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即文化景观。例如:荷兰圩田历史文化景观,这种人造环境就属于荷兰的文化景观,景观设计师在进行道路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尊重“文化景观”,使用独特的“圩田语法”对狭长的场地进行适应性设计,保留历史文化景观的同时,植入多种的外部景观标准植物,创造多样活力四射内部生境,打造有着鲜明文化烙印的文化景观。图2-7荷兰圩田历史文化街鸟瞰来源:互联网图2-8荷兰圩田文化街总平面图来源:互联网Fig2-7Bird’sviewofHollandculturalstreetFig2-8MacroplanHollandculturalstreet2.2.2文化景观研究发展文化景观的发展是由于经过长期的管理,人类的个体或团体在土地上辛勤耕作,对场所注入了特殊的人文意义,而产生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景观。自然界与人类的文化始终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状态,如果我们假定自然界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塑造的作用应该存在,那么在新的文化景观发展的过程中这种塑造会是怎样的呢?因为景观被认为是“文化的”,研究的发现支持这样的观点,文化景观的概念是依赖景观实践与社会历史发展演进的。那些今天享用着社区森林的人们,正通过许多方式重塑景观,反过来,社区景观可以通过影响社区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很清楚,景观的认同感和特点与社区的文化特点交织在一起,社会塑造了景观的同时也被景观所塑造,这一过程涵盖了从家庭到区域的大部分范围,直至大尺度的景观。2.2.3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文化景观的准确含义是指一类“可呈现出的人类干预所产生的景观,且这种9
景观与自然进程之间的系统关系非常密切”,综合讨论空间和横向轴和时间的纵向轴,我们可以发现,文化景观存在于连续的时空中,从史前到未来,从本土尺度到景观尺度。(1)功能性文化景观,虽然是精神层面的存在,没有物质形式,但却对人类社会具有深远的功能意义。例如:现代的城市雕塑具有美学享受的功能;古代的烽火台可以传递战争信息;寺庙景观是宗教活动的场所等等。这些都是文化景观的功能性的体现,文化景观作为景观的一种,是具有文化功能、同时不丧失景观功能的一类复合型景观。图2-9儿童游乐功能文化单元来源:互联网图2-10框景功能文化单元来源:互联网Fig2-9ChildrenfunctioncultureunitFig2-10landscapesquarecultureunit(2)空间性文化景观的空间性有两类典型的具体表现:一方面,任何文化景观都占据了一定的空间,空间可大可小,这是文化景观的空间性的直接表现。不同文化景观占据的空间不同,甚至其规模相差很大。如不同的城市,虽属同类文化景观,彼此也可能相差很大。又如雕塑景观,不同的雕塑景观在空间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美国的拉什莫尔山的雕塑高约百米,上海市雕塑之一"金钥匙"则不到一米,两者相差数百倍,这是文化景观的空间性体现的差异。二是每个文化景观都有特定的空间位置,该空间位置往往相对固定,很少发生空间上的转变。例如北方的旱田与南方的水田景观,因为地理环境的差异,而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景观风格,这种景观风格的差异就表达了不同的地域生态文化和地理环境文化。(3)时代性不同时期的文化景观反映了相应的时代特征,这就是文化景观的时代性。如果文化景观的功能发生了变化,那么这种变化往往反映着其所在地区文化的变迁。例如,北京的居庸关在历史上是长城沿线的重要关隘,是表现军事功能的文化景10
观,近年来随着军事的发展,不再具备军事功能,成为了旅游观赏的对象,即军事功能消失,而具有了旅游景观的功能,其自身的发展也反映了当地文化的变迁。这一文化景观其功能的变迁和文化性质的改变,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变迁。(4)物质性众多的物质性文化景观种类众多,凡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文化景观都是物质性文化景观,其中一类需要讨论的是景观建筑。可以说,景观建筑是文化景观中最直接的表现方式,也具有极大的文化表达空间。不仅建筑家,美术家也对文化景观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例如雕塑,埃及的纪念性建筑和雕塑一直是尼罗河两岸的主要景致,见证着岁月的变迁,文化积淀历久弥新。(5)非物质性非物质性文化景观不是绝对的脱离物质而存在的,只要是精神性文化景观都具有非物质性,它们的共性是没有实际存在的物质形态,如语言、法律、道德、宗教、价值观,还有某些艺术,如音乐、香味、气氛等,这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氛围,是该文化景观独一无二的个性。文化景观具有很多潜移默化的功能,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帮助人们认识世界的语言、科学思想、哲学、教育等。实际上,文化景观是同时兼具非物质性与物质性的一种存在,也是一种具有灵魂的景观。以上的五点分析对文化景观的特性进行了举例讨论与分析,根据这五类特性,简单进行总结,可以将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归纳为下表:表2-1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特性说明举例功能性文化景观对人类社会是具有功能意义的城市雕塑、烽火台空间性文化景观占有一定的空间,且空间位置相对美国拉什莫尔山雕塑、北方旱田与南方水田固定时代性文化景观反应其产生时代的特征,且随时代寒山寺、居庸关发展而发展物质性文化景观是在自然环境提供的物质基础上所服饰、建筑创造出来的文化凝聚物非物质性文化景观是在客观物质环境的作用下所创造气氛、音乐、语言的一些看不见、却可以感知的文化创造物2.2.4文化景观的分类及要素(1)文化景观的分类在不同的背景和前提下,文化景观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但忽略一切客观因素,单一就文化景观的构成来说,可以将文化景观分为自然和人文两大类。11
上文中论述了文化景观的历史性、空间性等特性,自然文化景观和人文文化景观都可以同时兼具各类特性,互不冲突。自然文化景观是以自然产生的实体为载体的景观,如古木、河流、山川等,表现景观的自然风韵、自然历史、自然生态特征等文化。人文文化景观则是以人为干扰产生的实体或非物质实体为载体的景观,如建筑、碑刻、传说、神话故事、风土人情等,表现景观的历史、人文精神、信息等文化。图2-11城市公园人文文化景观来源:互联网Fig2-11Cityparkhumancultureunit(2)文化景观的要素构成文化景观的自然因素,给人类物质文化景观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物质空间。与此同时,一些特定情况下,自然因素本身的独特组合也能形成奇特的自然景观,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系列独特的文化景观。地貌、动植物、水文、气候和土壤等都是构成文化景观基底的自然因素,这些因素在景观中的作用各不相同。在乡村田园景观、园林景观、森林景观和草原景观中,生物因素是文化景观中很鲜明的要素之一。2.3文化景观中的文化单元2.3.1文化景观的表现形式怎样才能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让环境更好的为人类生活服务?经历了自然决定论——相互作用论——文化适应论这三个发展阶段,文化景观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万紫千红的繁荣场面。由于景观构成的复杂性,划分文化景观表现形式的方法有很多。这对景观设12
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灵活运用若干类型的表现形式,充分阐释景观的文化内涵,避免表现形式单调而导致景观文化欠缺,多方面的综合运用多种多样的文化景观表现形式,可以丰富景观的文化价值,打造成熟的文化景观。图2-12澳大利亚当代文化景观来源:互联网Fig2-12Australiacurrentculturelandscape2.3.2文化单元对文化景观设计的影响文化单元具有组织、结构某一文化景观的功能,通过一定的结构组织各个文化单元,使各个单元区别于他者而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文化单元是文化景观的基础,若干个文化单元相互联系、相互区别,构成了文化景观的整体。在一个文化景观的设计中,一部分文化单元的叠加形成文化景观的基调,一部分文化单元的组合构成文化景观的内涵,一部分文化单元的传承形成文化景观的因果关系,一部分文化单元的递进构成文化景观的叙述脉络。文化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不可能脱离表达而存在,因此,文化单元是文化景观的表现形式。同时,文化单元也是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正如任何一个宏大的系统都由若干个零件组成,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由若干个细胞组成。文化单元就是文化景观的细胞。景观与文化单元的关系是相互的。文化单元通过景观来形成,而又改变着景观。它们在一个反馈的循环中相互影响,密不可分。而这种作用与影响都是通过人的媒介完成的。文化景观是文化单元的集群表现形式,也是文化单元中蕴含的文化理念的由来,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为因果、密不可分。2.4国内外道路文化景观发展情况2.4.1国外发展情况13
世界范围内主要的道路文化景观潮流是以人为本的精神,众多学者强调城市道路空间绝不是冷冰冰的二维线性空间,更不是缺乏生活情趣的工程堆砌体,而应该是在分析研究的过程中,把道路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来考虑,深入分析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从而力图在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中尽可能的做到满足社会文化生活的需要。图2-13城市道路景观创意来源:互联网Fig2-13Urbanroadlandscapecreation在英国,几乎每一个城市都在主动的倡导和建立地方认同感,反映出以另一种文化认同的新方式管理邻里关系的新模式。最新的思想提出新的“文化的”道路景观,可以作为城市道路景观再生和恢复的积极行动之一。如果道路文化景观是“人类和环境在地球上共存的交汇点”和“人类在土地利用为了使环境空间结构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变化而持续进行改造,并产生了相应的结果”,那么,思考我们可以怎样利用这些概念创造“新”的文化景观就是道路景观设计是目前国际发展趋势中的首要问题。图2-14欧洲城市街头绿地来源:互联网Fig2-14Europeancitystreetgreen14
目前,欧洲道路文化景观建设主要侧重生态保护方面,打造生态恢复文化和环境友好型文化。例如意大利的Lambro河谷绿道建设,将线性交通空间进行系统的生态规划,不仅对生态环境起到恢复、保护与利用的综合影响,同时也继承了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发扬了文化景观。亚洲的道路文化景观建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新加坡和日本。日本的筑波科学城道路规划是城市道路景观文化设计的一次全新实践,是将城市的主干建立在绿地空间上,结合旅游、休憩、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集中在一起进行应用与保护,它大大的提升了道路景观文化的借鉴价值。图2-15伦敦绿道来源:互联网Fig2-15LondonGreenWay2.4.2国内发展情况在道路文化景观规划设计中,世界文化与地域文化不断交织和冲突,既互相矛盾又互相联系。面对当今世界人工景观大同化的现象,道路景观规划设计领域存在着前所未有的难题,景观设计师感到了迷茫和困惑。图2-16城市道路绿化形式单一来源:互联网Fig2-16Singlegreeningofurbanroads当今,我国道路文化景观的建设侧重对城市的普化和美化,却对道路文化景观的综合功能认识不足。例如,很多城市以旅游为目的,将近郊或郊区的道路打造成旅游景点,结合郊区的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为郊区与城市的结合做出了贡献。但是,单纯的景观层面的郊区道路开发,同质化严重,缺乏精神内涵。15
2.5现状与思考2.5.1文化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道路在拓宽,城市绿地被辟出,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俨然形成新的植物群落和景观。大多数城市道路平整开阔,一派繁荣气象,技术上是满足了人、车流对道路的各项要求,道路绿化率指标有所提高,基础设施与市政设施等硬件标准日益提升,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满足目前对“行”的实用、经济、美观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排除地区发展差异,其实城市道路景观及设施建设是令人欣慰的。但是,千篇一律的道路空间形态,大同小异的城市景观,各地纷纷出现了微缩上海“外滩”,翻版北京“王府井”,或是搬来大连“五一广场”,宁波大道⋯⋯不结合当地文化、直接“拿来主义”,对其他城市的设计理念和表现形式进行照搬照抄,造成了一种集趋同景观为一体的城市风貌正在弥漫开来。这种表观上的繁华和视觉效果却更会让人难过,我们的城市故事、街情风貌,以及本土的人文的真实都市原型都丧失了,我们的创造力也在丧失。例如:上海的外滩作为国内较为成熟的景观,广受好评的同时也成为诸多城市抄袭的范本,仅长三角一带就有“苏州小外滩”、“温州小外滩”等诸多翻版,景观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图2-17苏州小外滩来源:互联网图2-18温州小外滩来源:互联网Fig2-17SuzhouminiWaitanFig2-18WenzhouminiWaitan除了文化同质性的问题,目前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并没有完整地体现出景观的内涵,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文化的缺失。大多数城市道路景观的文化表达途径还停留在命名、植物配植甚至LED灯箱这种较肤浅的层次,缺乏对精神内涵的挖掘,表现形式也缺乏深度和创意。好的城市道路景观在文化方面需要满足多种功能,例如相关文化的普及、特定精神思想的传播、想象的空间、甚至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思考等。本文从上述的问题出发,讨论解决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文化缺失问题的路径和方法,研究城市道路景观中文化单元的应用和表现手法。2.5.2文化景观设计方式探索文化景观的诞生过程贯穿于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整个过程,景观的文化思想16
可以通过文化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单元来表达。文化单元包括很多种形式,例如:植物造景、环境小品、街头绿地等。图2-19植物造景文化单元来源:互联网Fig2-19plantslandscapeunit通过对相关案例的梳理,可以将文化单元表现城市道路景观文化内涵的方式大致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城市道路空间中,可以直观的描述的文化表象,包括道路的命名、道路出入口的形式、沿街的建筑、商业广告、街头小品、配套服务设施、古树名木和文化古迹等;另一方面,文化单元也可以通过一些隐性的文化特征来进行景观文化的表达,如道路周边的民俗风情、道路使用者的礼仪交往、服饰及饮食文化等,也都间接地蕴含并表达着一定的文化个性。无论是两类文化景观设计方式中的哪一类,都体现了文化景观的结构性和单元性。任何文化景观都包含负责的结构体系,由若干文化组成主体结构和延伸拓展。所以,文化景观的设计过程包含一下4个主要步骤:整体文化理念的规划——文化结构的建造——拆分文化单元的逐个设计——文化单元汇集成文化系统,从而表达文化景观。在文化景观设计的4个主要步骤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文化单元的设计。由此可见,大多数问题的解决方式都是化整为零、逐个突破,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也不例外。2.6相关案例2.6.1美国波特兰西南12大街绿色街道景观设计(1)项目背景该项目主要是针对当地城市空间布局,为打造连接WestHills和威拉米特河的道路而建,是一个城市街道景观设计项目。(2)文化体系构建17
通过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实施多功能的设计的计划,运用海绵城市的重要概念,利用街道雨水处理系统将雨水分散到一系列渗透性种植池中,打造可循环的环境友好型生态文化景观。将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技术作为规划设计的核心文化,指引景观设计宏观把握,同时落实到景观的每一处细节。图2-20波特兰西南12大街绿色街道总平面图来源:互联网Fig2-20GeneralplanofGreenStreet,12mainstreet,southwestofPortland(3)文化单元应用分析设计师在综合分析场地现状存在的排水问题后,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文化背景,以生态文化为设计的指导思想,进行街道规划设计。项目设计了渗透性种植池,巧妙的解决了道路排水的问题,同时代表并传达着该道路景观设计的文化核心。在实用性影响方面,这种种植池约可处理该街区60%的地表径流;在文化性景观方面,打造了水循环文化单元,落实海绵城市理论,阐释该道路景观设计理念的生态文化图2-21生态渗透性种植池来源:互联网图2-22西南12大街绿色街道景观来源:互联网Fig2-12EcologicalpermeabilityplantingpoolFig2-22Southwest12StreetLandscape18
图2-23生态渗透性种植池分析图来源:互联网Fig2-23Ecologicalpermeabilityplantingpoolanalysis波特兰12大街每年有大约800立方米的降雨量,每年汛期,会有面积大约740平米的雨水滞留在区域内,沿着现有的道路面流到4个面积分别约25平米的暴雨种植池中。当第一个种植池中的雨水达到饱和时,积水就会流入第二个,依此类推,四个种植池互相连通。当大暴雨来临时,超出所有种植坛容纳能力的雨水会流向暴雨排放系统。利用这些种植池内植被的吸附和阻碍作用,雨水的流速被大大降低,从而提高渗透率,使积水缓慢渗透入地表,避免城市内涝。与此同时,设计师还创作出更多步行、停车、街道景观、照明和标语空间,将生态设计的相关理念和手法提炼成文字、图像加以介绍,对景观细节中蕴含的生态文化进行二次表达。图2-24法明顿郊区林荫大道文化概念来源:互联网Fig2-24SuburbanFarmingtonAvenueculturalconcept19
2.6.2法明顿郊区林荫大道景观设计(1)项目背景法明顿的城市景观总体规划计划将郊区原有五条车道的商业大道改造成为可种植瓜果蔬菜的复合型林荫大道,从而让这个拥有5000人口、曾经繁荣一时的农业区重新焕发新的活力。该规划项目的目标是从三个方面构造出一个经典且具有普适性与发展性的城市网络,这三个方面分别是:1.农业城市化;2.环境敏感性的公路设计;3.公共艺术规划。(2)文化体系构建该项目突破性的在城市公共通行道上发展农业景观,通过若干农业文化单元营造农业文化氛围,重新唤起法明顿已经丢失的农业文化。通过这一生态系统,设计诗打造了一个环境敏感性的公路设计模型。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对该设计做出了如下评价:“这样一个环境敏感性的解决方案,是在保证交通安全性和连通性的同时,把开发一个交通建设项目相关的所有元素(如自然环境、景观,历史,美学,和环境资源等)都考虑周全的设计方案。”该项目将原有的高速公路改建成为一条能够与沿路的学校、机构部门和商业区和谐相融的林荫大道,构建了一个服务于居民的交通、生态、文化多重结构体系。设计师通过拓展环境文化的表达范围,通过景观节点的连续性组织,形成文化单元的连续性结构。在初始阶段,设计诗将普通元素的结构进行重构,对象性特征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制造出独特的城镇风景。通过文化景观设计,道路景观的艺术功能增大了这些普通元素的可塑性,避免了公共艺术的孤立感,大大的增强了景观文化的可达性。(3)文化单元应用分析法明顿门户通道图2-25林荫大道门户通道来源:互联网Fig2-25Boulevardportalchannel20
该节点为食品生产和加工而设计,通过景致迷人的街道系统勾勒出的门户通道,展示相关的农业生产文化。在一定的空间中采用“留白”处理,为区域的未来补充性发展准备空间。此处的农业文化单元和发展文化单元都成为林荫大道景观设计中画龙点睛之处。景观桥设计师运用城市农业元素和新的桥渡元素相结合,开发了公路和河岸绿色通道之间的交叉区域。通过对地块东部门户通道的分散的城镇结构进行有序地组织,把建筑、桥梁、停车场和河流等通过桥梁的展现,表达连贯且文化特征明显的城市区域,从而以景观桥为文化单元,结合周边环境,表达设计中蕴含的农业文化和渡桥文化。公共艺术——环路图2-26环路设计来源:互联网Fig2-26circleroaddesign对基地交通进行疏导,关键节点采用环路的设计,使公立学校区域附带的广场的环路将运动设施和被公路分隔的教学楼连接起来。同时,结合了公共艺术和城市农业树墙的指示性地标,强化了街道的美学特征,强调了街道主题文化。服务设施新的“食物设施”与普通的街道设施共同塑造了一个文明化的走廊,通过路灯、指示灯、辅路、蔽荫处等单元表达农业文化,创造了一个以步行为主导的临街系统,引领了郊区农业土地开发利用的良性发展。21
图2-27综合服务设施来源:互联网Fig2-27Boulevardportalchannel2.6.3瑞金城北迎宾大道景观规划设计(1)项目背景迎宾大道位于瑞金市城区的北部,项目通过塑造道路景观,保护自然生态资源,同时打造开敞道路景观空间。此外,还通过塑造人性化道路空间,提高道路品味。图2-28基地现状来源:互联网图2-29迎宾大道效果图来源:互联网Fig2-28currentsiteFig2-29imageoftheYingbinRd(2)文化单元分析设计师通过对城市背景文化的分析,将项目区域作为城市道路主线的起、承、转、合进行发挥,营造富有文化内涵的城市线性空间。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战略性、标志性地点,结合用地现状和规划主题的相关内容,设置多处文化单元,从东到西依次以“红都印象”、“映山春晓”、“城市之窗”等景观节点为文化单元,连接成—条城市文化主题线,组合成为景观文化体系。22
“映山春晓”在“映山春晓”单元中,设计师规划一处郊区小游园,以观赏杜鹃花为主。未解决实用功能与美观和文化功能兼具的难题,配套一些休息坐凳、小茶楼及餐厅、公厕、登山路等,于细节之处体现主题,功能性服务于景观性,功能辅助文化表达。同时,在文化表达方面,运用主题雕塑,直观展示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核心。“城市之窗”“城市之窗”节点位于迎宾大道通往市区的交叉路口,在交通组织上是重要的交叉环节。设计者在该节点处设计以观赏游玩性质为主的综合小游园,同时,游园作为文化单元展示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风貌,营造现代生活的气息;通过配套主题雕塑、休憩坐凳、景石等打造丰富景观层次。在游园的文化单元打造上,有着浓厚的地域特征的专属烙印,从而使该文化单元成为迎宾大道的文化标签。图2-30“城市之窗”效果图来源:互联网Fig2-30effectpictureofChengshizhichuang总而言之,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单元千变万化,而文化景观的表达方式万变不离其宗,正如本文第一章的分析所述,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结合不同的文化背景、场地条件和项目要求等进行适应性设计。而文化单元,无疑是打造具有标志性、独特性、且具有文化价值的景观的有效途径。23
3文化单元在城市道路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研究3.1文化单元应用背景3.1.1城市文化背景回归当一座城市失去文化背景的时候,建筑就不再是具有灵性的建筑,道路也不再是服务人民的道路,绿地和环境不再属于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居民。可以说,失去了文化创造力,就没有了文化再生的土地,设计便不再是设计,只剩下复制、步人后尘、和东施效肇了。城市的形成源自五千多年前,人类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不断发展,改善了城市现状和组成,从而产生能够滋生出城市的物质、社会与文化土壤。城市沉淀了大量的有着强烈的地域本土特征的文明经历,保存了缓慢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种种鲜明印记。与此同时,道路又作为城市的机体大动脉,为城市全方位的生存和发展供给营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最有意义的保存对象也就是是道路和街道了。城市结构的布局依据前人的决策而发展生长,在其上流动着多样的人事场合,即便发生了变化,却总是沉淀在同一个空间位置。可以说,道路是集体活动事件所要求的空间结果,一旦形成了便不容易散去,并且不可复制。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环境多元化的全球发展大趋势,科学技术的能量得到了空前的释放,城市各种功能在科学技术的引领下,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和装备。道路已成为城市的视觉窗口,全方位的体现着城市的夜与昼、古与今,以及未来的发展契机和文明程度。3.1.2道路景观文化建设城市道路景观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发展阶段后,面临的是“从好到精”的阶段。精品城市道路景观不仅要满足实用诉求、美观诉求,更要满足独特性以及社会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如何让城市道路的使用者,如步行者、骑行者乃至司机,都能感受到道路景观的文化思想?这就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承上一阶段发展所得的经验成果的同时,需要更多的思考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我国地域范围较广,城市成千上万,使用相同的语言,拥有相同的祖先,文化的一致性较强,所以地方文化特色的发掘成为难中之难、重中之重。怎样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突出文化设计?这要求设计师在研究设计过程中以当地的文化资源为主导,形成特色线性空间。这一过程需要通过文化单元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在规划和建设中运用文化单元来体现城市的人文情怀,突出没一条道路独树一帜的特色,增强个城市道路之间的文化差异性,在文化单元的24
鲜明特色中形成相应的文化认知,也让各地的道路景观在管理养护中各有侧重,从而有效的避免城市道路景观同质化,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和物质资源。图3-1纽约城市道路景观来源:互联网Fig3-1NewYorkroadlandscape3.2景观文化体系构建原则3.2.1针对性原则通过对城市道路的文化体系的梳理,从繁杂的文化背景中筛选和提炼出文化单元,结合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体系的理论实践,有针对性的在城市道路中相应的文化设置文化单元。根据城市核心文化特征,提炼文化主题,整理文化脉络,归纳文化特点,从而构建针对相应城市道路景观的文化体系,具有独特性和适应性,根据项目背景和周边环境量身打造,使城市的文化体系能够落实到若干个载体单元上,从而为城市道路建设服务。3.2.2标准化原则如果文化体系中的各个文化单元不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指标,会导致整体文化景观的失调与失衡,因此,景观文化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化原则,以标准为尺度,合理的进行设计创新。一个文化体系中的各个单元应该有其内在的联系,存在一定的一致性,从而构建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形成文化体系。3.2.3可拓展原则一个完整的体系应当包含多个层次,每个层次都可以衍伸出多个精彩的单元,各个单元都由体系的核心拓展而来,从不同方面诠释文化体系的核心思想,25
3.3城市道路文化景观设计策略3.3.1城市道路文化景观的设计理念如今,城市道路空间的环境质量急剧恶化,而人们的生态意识又在不断增强。因此,城市道路的绿地景观建设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逐渐成为评价城市形象和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城市道路是城市居民生活和培育城市公共精神的重要场所,但这种场所感不是凭空而来,它来源于对城市街道的精心设计。可以说,城市道路绿地是与城市居民生活关系最密切、最复杂的人工化生态系统。图3-2城市道路生态配植景观举例来源:互联网Fig3-2urbanroadecologyplants3.3.2城市道路文化景观设计方法与途径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文化底蕴的营造是贯穿设计过程始终的一项工作,整体方案的制定阶段需要文化体系的引导,细节方案的敲定也需要与文化单元相结合。街头绿地及其它街景元素是城市道路文化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城市文化底蕴的重要窗口。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已突破了“一条路两行树”的布局模式,而是“以线串点”或“以线带面”,其中,街头绿地及其他借景元素对展现城市风貌和表达道路文化内涵发挥了重要作用。3.4文化单元的表达方式3.4.1文化单元的表达过程从多元文化中搜集、整理出宏观的文化目标指向,再落实到每一个具象的文化单元载体之上,可以分为以下5个步骤来实现:26
(1)从挖掘场所精神的角度开展前期调研;(2)打造文化品牌以支撑总体功能定位和规划目标;(3)通过文化空间要素的融合控制整体空间形态格局;(4)以文化符号进行详细规划引导,明确规划管理的控制要求;(5)提出资金、时序和机制等实施建议。按照规划设计的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文化目标指向,见表2:表3-1文化单元构建步骤规划编制阶段文化目标指向前期调研阶段文化意境与场所精神功能定位阶段文化品牌与功能定位空间规划阶段文化策略与空间规划引导控制阶段文化符号与规划指引实施机制阶段文化管理与规划实施3.4.2文化单元的表达手法文化单元的表达手法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以落实文化内涵到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目的,主要可以概括以下5类手法:(1)独树一帜的地标性单元在道路景观设计中,需要设置突出地方特色的文化单元。例如在当地的适生、特色植物的应用方面,通过特色文化单元,形成地域标识,营造文化氛围,推广地方文化,培养家乡情思和归属感。同时,可以打造特色文化构筑物,如雕塑、屏风、景观小品等,打造地标性文化单元,强化地域形象认知,普及历史学、社会学、文学等方面的文化,打造有标签的文化景观。(2)亲身体验的文化感受通过打造亲身体验的文化单元,将文化互动建设融入景观建设,从而增强景观的互动性。使得景观建设与文化建设相辅相成,景观文化表达与游人体验相对应,二者相得益彰。从互动形式设计到文化单元设置,充分满足市民亲近自然的使用诉求,做到仿效与创新相结合,努力维护生态环境平衡,做到资源的永续利用,打造道路景观的特色游憩文化体验。(3)积少成多的实施过程在规划设计和文化单元分布上,分期分批,逐步形成规模。对于工程量较大的项目,采取近期投入与远期回报相协调的方法,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以社会公益性为主,经济效益为辅;不好大喜功,不打造徒有虚名的浮夸节点,而是从文化的角度入手,细分若干个单元,将文化理念娓娓道来,寓教于游、寓教于景、寓教于细节,循序渐进,积少成多,最终将景观文化内涵表达完整,深化升华。(4)一脉相承的文化线索27
在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中,文化景观的设计往往是由景观节点或景观元素形成文化单元,再沿着游览路径形成文化思路,从而构成景观的文化体系。通过文化单元的组合,串联流畅自然的文化思路,体现道路景观的规划设计理念。(5)古今结合的文学表达在城市道路的整体规划设计中,要坚持高起点、高品位、高技术,力求新、奇、异、无,具体到细节便是每一个单元的匠心独运。正如园林手法中有借景、对景,文化单元的表达也有感慨、暗喻等文学化的手法;有含蓄隽永的温婉暗示,也有慷慨激昂的感慨警醒,有的包罗万象,有的具有视觉震撼性,也有的需要细细回想才能品出个中真谛。文化单元在具体的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应用工作中,可将以上五条作为指导思想,延伸出千差万别的具体措施,激发出复杂多变的创新与突破。下文将结合怀远县乳泉大道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实践,具体加以阐释。28
4文化单元策略的应用与实践4.1项目概况与思考4.1.1怀远县概况怀远位于安徽省北部,是蚌埠市西部的一个县。怀远县兼有南北方气候特点,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地处淮北平原南部,淮河流贯县境。在多重使用功能充斥于城市的背景下,怎样打造一条城市交通廊道、景观廊道、文化廊道,成文本项目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没有文化内涵的城市道路景观必然索然无味,但是文化的打造并不是几座建筑获雕塑就能表现出来的,而必须通过城市道路景观整体氛围的营造来承载。图4-1基地现状来源:现场拍摄Fig4-1currentsite通过对现状的考察调研,得出结论,现状植被状况差,道路车流量较小,周边地块目前容积率不高,大多在建,规划未来人口密度较大,景观提升空间很大。如何反应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如何再线性空间中满足市民的文化生活诉求?结合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进行研究与讨论,用假设推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归纳出城市道路景观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处理方法,使得道路景观文化与城市环境得到融合。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这是道路景观从文化的层面服务于市民的一次实践,通过城市道路景观的文化设计,可以使景观文化肩负起传承与延续城市文脉的使命。4.1.2基地区位分析乳泉大道周边位于新城区,两侧建筑大多为新规划建设的,用地类型以居住用地为主,兼具绿地、商业和行政办公用地。城市中心轴线明显,交通性和连接性较强,城市的带状公园功能明显,既能衔接周边绿地成网,也能为城市新区提29
供一个生态型功能性的开敞空间。怀工业新城汴远乳泉大园迎区老区河宾道城路路区图4-2怀远县区位分析图来源:自制Fig4-2siteanalysisofHuaiyuan图4-3周边用地性质分析图来源:自制Fig4-3siteanalysisofsurrounding乳泉大道作为东西方向的一条大道,一方面满足新城区交通需求以及作为城市带状公园满足休闲游憩的需求,另一方面作为连接新城区和工业园区的交通要道。乳泉大道是怀远县涡北新城区道路路网建设的重要项目,本次绿带设计范围为乳泉大道的一部分,从汴河路至迎宾路段,长约为2.2km,道路北侧宽为50米,道路南侧宽10米,总计20万平方。乳泉大道周边现状缺少公共开放空间,未来规划绿网明显,乳泉大道为主要绿色轴线。如何将乳泉大道景观建设成怀远最具代表性和竞争力的文化景观,在怀远城市文化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是设计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关键,也是文化单元在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中应用的结合点。城市的文化品位最根本的条件恰恰在于道路景观的打造。结合道路景观文化的若干表现手法,探讨打造一条有品位、有文化价值、有发展前景的景观大道,使规划基地重获新的价值。30
4.1.3规划定位与思考基于上述分析,结合怀远县当地文化特色,对基地进行绿化景观提升设计,与城市绿廊系统相承接,以将项目地块设计成生态型城市精品绿色轴线空间为指导思想,将文化单元的概念实践于项目之中,展现怀远县当地历史文化特色与当代社会经济建设成果,实现创建慢生活和运动型美好生态园林县城的目标。建立完善的怀远乳泉大道景观文化机制,打造系统完整、层次分明的文化结构,可以更好地打造乳泉大道的景观文化,在怀远的城市形象、历史文化和旅游经济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图4-4示范段鸟瞰图来源:自制Fig4-4birdview因为道路景观文化是形成一个城市的个性和特色的条件,所以道路景观文化其本身当然要更加的注重特色、突出特色。这个特色主要是景观文化特色,而这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地方特色。对于地域文化内涵特质的挖掘是体现该区域的文化主题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也是展现城市精神形象的重要窗口。如何打造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的道路文化景观?如何展现怀远积淀雄厚、内涵丰富的文化?什么样的道路文化景观才能代表怀远城市文化色彩?从这三点思考入手,在怀远城市建设文化体系中,展现出乳泉大道独具非凡的魅力,才能为怀远城市精神文明的塑造奠定根本的基调。4.2规划理念4.2.1景观规划理念通过本章第一节对基地背景的分析,可以确定景观规划设计中生态设计与文化设计的整体方向。“居山水之间是中国人最高的人居理想”,在城市中营造一个31
绿意盎然的自然山水空间,融合城市功能,实现现代都市人渴望自然的一种回归。本次规划设计以集中体现中国城市文化精髓为主要理念,嵌入本土文化景观,力求呈现一个大隐于市的方案,给市民提供一个自然运动休憩的生境场所。根据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分析、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态研究、以及调研他们对城市绿地开展活动的要求,结合道路景观文化建设手法的相关理论,我们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图4-5绿带种植效果图来源:自制Fig4-5imagepictureofRuquanRd方案通过分析怀远县相关历史文化与城市产业文化,进行文化景观的规划设计,打造一条文化景观道路,形成城市线性标签。在营造和谐人居环境的同时,营造丰满的人文氛围,形成内容丰富、体系成熟的文化景观,以期随着时代的发展,乳泉大道的文化景观可以历久弥新。图4-6模式段种植设计图来源:自制Fig4-6plantingdesign32
4.2.2文化景观设计理念在本文的第一章中对文化景观进行了理论分析,归纳整理了文化单元在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在此且不赘述。结合相关的理论分析,在乳泉大道道路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中,运用了文化单元进行文化景观的表达,以期分析理论的实践效果,找出其中的不足和遗漏,从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来完善理论。通过分析怀远县历史文化、调查市民文化相关兴趣点、与怀远县规划局沟通交流等方式,概况并提炼出若干文化意象,理清文化脉络,在植物造景、环境小品、街头绿地等具体设计中对文化理念进行落实。对于文化景观的打造,方案在营造自然山水城市空间的同时,嵌入若干个文化单元,打造有灵魂的城市道路景观。在运用文化单元对文化景观进行表达的同时,注意结合基地现状的条件,因地制宜、灵活变通,打造与环境相协调的文化单元。图4-7文化定位结构图来源:自制Fig4-7culturestructure4.2.3文化体系设计道路景观文化设计的要点在于文化的定位与表达。景观文化的意蕴往往不是局限于景观自身,而是在于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市民对环境的诉求所能在景观中体验和创造的东西才是我们力求打造的。城市道路文化景观就要提供给市民一种环境,让他们在悠闲自得的漫步中去体验万物运行的规律,感受景观的和谐和生长。具体的文化体系设计从有针对性的阐释各个文化单元的理念开始,再由一部分单元的组合与连接,构建景观文化体系的结构,最后由所有的文化单元串联成33
整个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构成一套完整、系统的文化结构,丰富景观文化层次。在概念设计阶段,分析当地本土文化,了解市民文化兴趣点,提炼出“大禹文化”、“淮河文化”、“石榴文化”和“花鼓灯文化”四个文化主题,确定四条文化脉络并行、分区逐个阐释,再细化各个文化主题的精神内涵,落实到具体的文化景观。图4-8文化景观体系来源:自制Fig4-8culturestructure4.3运用文化单元表达文化景观案例在乳泉大道的设计过程中,主要对如何突破道路景观的限制进行研究,找到特定街道景观文化的深层文化结构,从而构建景观的文化体系。落实到具体的设计中,针对乳泉大道的基地条件,结合道路景观空间的文化结构,立足文化感染、交通服务和视觉体验等方面,打造文化单元,从而表现文化景观。图4-9景观文化分区来源:自制Fig4-9landscapeculturepartition根据本项目的文化景观设计理念所指引的四个文化主题,在空间上将乳泉大道分为四段,分别通过不同的植物配植、景观节点等文化单元,形成四条文化脉34
络,体现各个主题。各个主题段落间既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既流畅贯通,又高潮迭起,共同构成整个文化景观的文化体系,从而表达丰富的文化内涵。下文将结合部分文化单元的设计,进行举例说分析,具体阐释文化单元在在道路景观设计中产生的效果。4.3.1稻花香岸(1)文化单元创意人与景观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这一互建过程通常包含营造阶段和使用阶段两个主要过程。营造阶段是前期理念体现的过程,表达一定的文化理念,体现社会形态、经济民生和地域特性等等。建成的文化景观又对使用者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使用者的地方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掌握了这一相辅相成的过程,即可以控制景观文化的设计,由设计者的主观意志作用于文化单元,再由文化单元反作用于文化受体,从而实现景观文化创意。图4-10稻花香岸单元平面图来源:自制Fig4-10nodeplanofDaohuaxiangan在淮河文化主题段落中,正是运用上述手法,根据著名歌词:“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启示,将这一人文元素作用于景观中,采用稻花的造型,抽象成代表淮河流域农耕文化的意象,打造一连串景观小品,取名“稻花香岸”。作为淮河文化景观的景观单元之一,由稻花意象反映淮河流域千百年来风调雨顺的,人民安居乐业的灿烂历史成就。35
图4-11稻花香岸单元效果图来源:自制Fig4-11effectofDaohuaxiangan(2)文化单元表现手法这一文化单元的打造,通过反作用于文化受体,形成乳泉大道文化景观结构中的重要文化单元。行人游览至稻花香岸节点,会发现步行道中出现很多绿岛,这些绿岛将游步道形成多个路口,影响行人的游览节奏,从而引起对节点内涵的关注。这样做一方面打破步行道的形态节奏,使游径富于变化;另一方面也提示行人进行思考,想象道路的结构,由道路围合出的一块块稻花形状的绿岛,串联成穗状结构,联想到稻花的意象。图4-12稻花香岸单元意向图来源:自制Fig4-12intentiontofigureofDaohuaxiangan这种以形传神的表达方式,通过形态单元表达该节点蕴藏的文化单元,抽象的表达出歌词中唱到的稻花香,由“稻花香岸”的节点命名点明文化单元的主题,让人联想到淮河水哺育的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象征着淮河流域的生活、淮畔人家的幸福。36
怀远人民经历长期的积累与发展,形成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脉,累计和继承了大量的地方文化,并逐步形成了代表地方独有的特色的文化体系。怀远地方文化的形成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人与人之间不断交换自己的认知并逐步固定下来的自然崇拜、以及当地生产生活历史沿袭下来的人类崇拜、文化崇拜以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地方文化是地方人民的文化,更是地方自然生态的文化。这一单元的设计将地方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与景观相融合,作为乳泉大道文化景观体系中的淮河流域特色文化单元,与其他文化单元共同构建了乳泉大道景观文化结构的主要框架。4.3.2绿游(1)文化单元创意各种有益文化和谐共生的文化状态,都是以文化的多样性为前提的,与城市生活的丰富性、多元性、教育性、民主性、流动性互利共生,是城市道路景观文化的一大特点。在乳泉大道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考虑空间布局外,还需注重以恰当的方式和比例反映各种不同文化,如古今中外的文化,民间文化、商业文化,民风民俗等,以体现多种文化的和谐共存的文化氛围。对文化单元的打造也注重多样性与丰富性。图4-13绿游单元设计图来源:自制Fig4-13nodeplanofLvyou“绿游”是大禹治水主题段的一个隐性文化单元,没有通过景观节点进行表达,而是以贯穿游步道的景观设计元素和植物配植方式,进行文化表达。这种设计元素与配植方式,也是运用文化单元对文化景观进行阐释和表达的手法之一。大禹改“堵”为“疏”的治水方式顺应自然,正是现代生态恢复设计的雏形。生态恢复设计理念要求对自然最少干预,此处以植物替代构筑物,打造休憩驿站,兼具服务功能的同时具备极高的观赏价值。37
图4-14绿游单元效果图来源:自制Fig4-14effectofLvyou(2)文化单元表现手法在进行文化单元设计之前,设计者应当首先从人的生存需求角度探求,城市道路景观作为居民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单元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场所主体——人,分析其使用需要和心理期待,从满足生理诉求的角度设计景观节点,从满足精神诉求的角度设计文化单元,二者合二为一,即能构成道路景观中的亮点。“绿游”就是这样一个节点,集使用功能与文化引导功能于一体,营造一种美好的意象,指引一种文化氛围。在游步道的设计中,运用生态恢复的手法打造自然的绿色走廊,从而营造原生态的自然游憩体验。图4-15绿游单元意向图来源:自制Fig4-15intentiontofigureofLvyou夏日,绿廊可提供遮阴纳凉的场所;雨天,行人可在绿廊内避雨、观景、休憩。通过自然的手段,恢复道路绿带局部生境,行人畅游其中犹如在绿色的通道中穿行,故将该单元命名为“绿游”。“绿游”自成一个具有可达性的景观单元,同时形成一个具象展示生态恢复设计理念的文化单元,贯穿行人通行的全部过程,将生态恢复设计落实到具体细节,通过直观感受表达文化理念。这一文化单元在空间上没有明确的界限,在物质上也没有具体的构筑物,运用文化单元的非物质38
性,营造文化氛围,这也是文化单元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4.3.3扇舞盛世(1)文化单元创意结合怀远县的人文特征,选取花鼓灯这一人文文化元素,融入道路景观文化结构中,打造重要的文化单元,使景观“人文化”;这样一来,每一位乳泉大道的游客、每一个融入这一文化单元的欣赏者、花鼓灯艺术传承者、花鼓灯艺术爱好者,都是这一景观单元中的“文化人”。图4-16扇舞盛世单元设计图来源:自制图4-17扇舞盛世单元意向图来源:自制Fig4-16nodeplanofShanwushengshiFig4-17intentiontofigureofShanwushengshi怀远是花鼓灯文化的故乡,花鼓灯艺术作为怀远文化的瑰宝,作为地方文化的标签,花鼓灯文化成为本方案文化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花鼓灯艺术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如今已经成为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面对更加庞杂的景观文化系统、更大规模的社会人口与消费、更加深入的设计影响方式,文化单元设计成为道路景观设计的核心。通过总结花鼓灯艺术形式、提炼花鼓灯文化象征,取艺术家舞动着扇子和花鼓等标志性道具为文化标签,在道路景观节点的广场设计文化单元,表达庆祝丰收的文化氛围,寓意五谷丰登文化愿景。图4-18扇舞盛世单元效果图来源:自制Fig4-18effectofShanwushengshi39
(2)文化单元表现手法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需要合理组织植物的空间分布,并且对植物的可感知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植物自身的形态及质感、颜色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分析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和特征,确保能够将植物自身的特征表现出来,并且能够与人的视觉感相互统一,与景观的文化相辅相成。在广场树池种植石榴,与石榴文化体系互相协调呼应,同时借石榴花开繁茂、色彩艳丽,以其装点在扇形广场边缘,俯视犹如一把舞动的彩扇,穿行其间也能感受到喜庆的文化氛围。这一文化单元以乳泉大道景观设计中的扇形广场节点为依托,打造一个标志性文化象征,对怀远花鼓灯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4.3.4榴恋忘返(1)文化单元创意乳泉大道作为怀远城市文化的重要显现部分,既是城市文化底蕴最直观生动的反映,又是市民的情感寄托和乡情符号。相对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形成与人类的行为更加密切,蕴藏着更深、更多的文化,因此也就更应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图4-19榴恋忘返单元设计图来源:自制图4-20榴恋忘返单元意向图来源:自制Fig4-19nodeplanofLiulianwangfanFig4-20intentiontofigureofLiulianwangfan我们要了解自然景观的形成,同样,对于人文景观,我们要清楚其历史。我门的文化挖掘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全方位的思考,而对城市人文景观中的历史文化资源的整理和提炼也理应如此。因此,在综合考虑城市文化背景中丰富多彩文化元素的过程中,要进行筛选、比对、总结、提炼和概括,接下来有针对性的提取适用于道路景观、设计范围的文化元素,进行系统的编排,从而打造若干个文化单元,构成完整且条理清晰分明的文化结构。在怀远经济文化范畴的分析中,根据对怀远石榴产业的文化价值的评估,由此选用石榴多籽、寓意多子多福的文化概念,打造石榴景观节点,赋予文化单元40
意象。(2)文化单元表现手法古来今往,怀远当地的石榴产业驰名中外,成为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石榴文化也成为深入怀远市民心中的地域文化标签。在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中,通过表达石榴意象的景观单元,祝福石榴之乡怀远繁荣富强,成为打造石榴文化体系的重要文化单元。这一节点的方案设计在起初的阶段存在一定的不足,文化单元塑造不成功,没有将人性化的因素融入到其中,更多注重的是植物的美观度及个人的感官经验等。同时,设计主要以城市发展作为主要的中心,缺少人性化因素,无法达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真实目的。图4-21榴恋忘返单元效果图来源:自制Fig4-21effectofLiulianwangfan通过方案修改,重新打造了这一节点,成功塑造了“榴恋忘返”这一文化单元。该文化单元通过打造园路回转曲折,步移景异,在道路绿带中设置微缩的园林景观,从而提升景观品味,丰富景观。精致的园林小品结合回环往复的步行道,吸引游客的注意,让人流连忘返。景观植物搭配石榴树打造群落变化万千,以石榴文化的主题,取流连忘返的谐音,给这一景观单元命名为榴恋忘返,耐人寻味。通过园路设置、命名的谐音与植物造景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设计表达石榴主题的文化单元。41
5结论与讨论5.1项目小结5.1.1设计反思文化单元在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范围广泛,除了在怀远乳泉大道景观规划设计中讨论的几例应用之外,还有千变万化的丰富内涵。文化单元的表现手法并不局限于一定空间范围内具体的景观单元,也可以是贯穿整个景观设计作品的某种景观元素。例如在乳泉大道景观规划设计中,我们广泛的运用石榴树这一当地适生树种,通过独具特色的植物配植打造地方特有景观,避免城市道路景观趋同这一问题,成为一个能够提炼和代表怀远石榴文化的文化单元,形成独一无二的地域景观文化。同时,这也是乳泉大道景观规划设计中一个贯穿始终文化单元,以石榴树这一载体表达的地方特色植物文化。这一文化单元不是某个具体的景观节点,而是在整体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一个细节,从细节之处体现文化思想,也是一个文化单元的表现方式。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文化及审美观念是一定时代和社会环境的产物,时代与社会环境变了,文化自身及人们的审美观念也会跟着变化,唯有承载丰富文化内涵的景观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历久弥新。传承优良的符合当代审美情趣的文化单元,变更或改进过时的不符合当代文化需求的部分是必要也必须的。在道路景观设计中,正确的做法应是用文化单元的设计替代空谈文化的生搬硬套,使城市居民在享受社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享受城市文化建设的繁荣。在运用新的理念、方式方法进行道路景观设计的同时,还可以在发掘城市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运用文化单元的手法,将城市人文内涵表现出来。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普遍过度注重生产、流通等经济功能的发挥,而忽视了人民生活的本质需要,精神生活建设存在盲区,城市设施缺少人性化。在这种情况下,呼吁城市道路景观建设注重景观文化建设,实际上就是要求城市建设充分方便市民的生活需要,体现人文关怀,营造宜人空间,在城市景观的打造中融入文化单元的塑造,建设城市景观文化,因此具有积极的意义。5.1.2总结评估在对项目的文化设计效果进行评估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当代规划支持系统(PlanningSupportSystem)。这一评价体系最早由哈里斯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在可持续性城市环境规划设计的项目中,人们需要较为明确地了解到道路景观项目的实施42
对未来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服务设施的影响、对城市居住人口密度的影响、以及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的影响等等。通过PSS,进行分析评估,能够对这些影响能够做出准确的预测和综合的分析,从而对景观规划设计作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通过对怀远乳泉大道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显示,就文化景观塑造这一方面,存在着很多突破性的亮点和具有历史发展性的文化单元,但是,部分文化单元的效果有待考证,对于文化单元表达方式的运用还不够成熟。这就对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设计中需要对服务功能、环境功能和原本抽象含混的文化功能进行综合考量。5.2讨论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交通框架的基础和城市空间中最主要的公共场所之一.是地域性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空间载体。在道路的景观设计中,应当注意充分考虑本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精神,根据对特定地域条件的分析,确定特定的文化理念。城市道路因其使用功能,构成了城市景观的视觉走廊,影响着城市给每一个经过或使用该道路的人的影响,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反映着一个城市的历史、经济、文化形象,是城市生活的主要依托和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一个好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应当能创造出景观艺术化与功能现代化相结合的高品质的城市道路景观,从而打造出文化氛围与生态氛围包容并序的人居环境,实现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个性化的城市道路景观的目标。本文通过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相关案例的研究,探讨文化单元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期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景观文化设计方法。通过探讨文化体系的构建与文化单元的关系、分析文化单元的表达过程与手法等问题,借鉴国内外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案例,研究其中文化单元的应用案例,归纳文化单元在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方法。根据以上理论研究的成果,将相关设计思想应用到怀远乳泉大道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中,得出了相关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不足与问题,通过进一步思考与探讨,深化了对文化单元在景观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手法的认识。由于研究条件的局限,使研究成果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我国地大物博,道路文化景观建设情况复杂,在经济、环境、人文方面各不相同,在文化景观设计方面出现的问题可能会有所差异,尽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笔者参阅了大量的资料,但在内容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设的复杂性和场地环境的多样性也给研究带来了困难。同时,由于笔者自身的理解能力和学识水平存在局限性,必然导致本文的研究存在浅薄之处,有待今后在实践研究中进一步完善。43
参考文献[1]JiaLiyan.OnInfluenceofCulturalElementsonIdioms[A]XiAn:XiAnTrafficUniversity,2011.[2]ZhanHuali.TheC-ETranslationofCulturalElementsinTouristMaterialsfromSkopostheorie[A]ShaoXing:ShaoXingXuebao,2011[3]FangYangang,LiuJisheng.CulturalLandscapeEvoluionofTraditionalAgriculturalVillagesinNorthChina[A]CollegeofUrbanandEnvironmentSicences[D].Changchun: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2008.[4]JinHui.OntheHistoricalandCulturalElementsImpliedintheLastoftheMohicansfromthePerspectiveofCross[A]Haerbin:EasternLanguageCollege,HarbinNormalUniversity,2013.[5]YaoShuang,CenXiuwenandSunNairong.CulturalElementsintheTranslationofTouristMarterials[A]TianJin:TianjinUniversity,2013[6]EugeneaNida.CustomsandCultures.HarperandRow.1954.[7][意]安贝托·艾柯:《符号学理论》,卢德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8]NaylorS,RyanJR.TheMosqueintheSuburbs:NegotiatingReligionandEthnicityinSouthLondun[J].SocialandCulturalGeography,2002,3(3).[9]HowoN.SecularIconoclasm:Purfying,Privatizing,andProfaningPudlicFaith[J].SocialandCulturalGeoraphy,2009,10(6):639-56.[10]MaddrellA.APlaceforGriefandBelief:theWitnessCairn,IsleofWhithorn,Galloway,Soctland[J].SocialandCulturalGeoraphy,2009,10(6):675-93[11]KongL.Mapping‘New’GeographiesoffReligion:PoliticsandPoeticsinModernity[J].ProgressinHumanGeography,2001,25(2):252-60[12]PeachC.SocialGeography:NewReligionsandEthnoburbs-ContrastswithCulturalGeography[J].ProgressinHumanGeography,2002,26(2):252-60.[13]EllisM.‘Markoneormore’:CountingandProjectingbyRaceonUSCensus2000andBeyond[J].SocialandCulturalGeography,2000,1(2):183-195.[14]孙湉.中国古代宗教神邸文化及其空间分布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9.[15]田涛.西安市文化资源梳理及古城复兴空间规划[B]西安,2014.[16]宋洁.城乡规划领域文化体系构建模式研究[B]武汉大学城市规划论坛,2014.[17]李卓辉.风景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性利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18]汤正翔.文化结构层次上的五种形态[A]芜湖,2005[19]唐德根.跨文化交际学[M]武汉: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20]杨慧敏.功能美化天人合一——浅谈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设计[D]江西:江西园艺,2003(5)33-35[21]陈从周.说园[M].上海:同济大学教材科出版,1985[22]付军.风景区规划[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23]江权.山岳型风景区中寺院文化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4[24]江龙.庐山风景区文化物质及规划应用初探[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25]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人民出版社,1987[26]翁经方,朱义禄.从蒿山看风景区的文化内涵[J].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1,2(2):25-31.44
[27]曾宪.试论文化的本质及分类[J].理论学刊,1999,3:94-98.[28]黄玉茹.现代城市植物园设计新形式的探讨[M]<西北园艺)1997.[29]李幼蒸《符号学全球化和跨文化符号学的认识论意义》,《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30]李小青.郭涛.李开正.浅谈城市道路景观设计[D].北京:现代交通技术,2008(2)22-25[31]闫玉晓.郭明.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D].南京:小城镇建设,2004(04)26-28[32]侯少恩.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D].河北:农业研究与应用,2011(1)75-76[33]李晓勇.甄学宁.森林文化结构体系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第5卷第4期2006.12.[34]秦亚青.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A]北京,2003.[35]魏晓芳.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D]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13.[36]马润潮.人文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兴起及西方新区域地理学之发展[J].地理学报,1999,54(4):365-372.[37]李蕾蕾.当代西方“新文化地理学”知识谱系引论[J].人文地理,2005,20(2):77-83.[38]周尚意,吴莉萍,苑伟超.景观表征权力与地方文化演替的关系[J].人文地理,2010,25(5):1-5.[39]周尚意,沈小平.北京美术产业对地方文化嵌入性程度分析[J]人文地理,2008.23(2):26-32[40]王浩,毛锋,苏文松,等.植物同规划设计的地域性特色塑造方法[J].规划师,2009(2):44—48.[41]刘晓红.本土植物在现代城市地域特色同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分析[J].中外建筑,2009(8):126—128[42]方尉元.粱伊任.黄洪模.体现地域植物特色,延展功能内涵一福州植物园规划设计[D].中国园林,2006(10):64—70.[43]周正.城市绿道文化性表达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5[44]陈春华.线性休闲空间与动态景观创造[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04:32一50[45]王向荣.林等.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2005(6):16一24[46]李炳权.论文化心理学在心理学方法论上的突破[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27(4):40-45.[47]田浩.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困境与出路[J]心理学探新.2005(4):7-10.[48]韩忠太.论文化人类学研究中的主位方式与客位方式[J]云南社会科学2006(3):83-87.[49]黄文霞.国内旅游业的文化营销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12.[50]阮仪三.张松.产业遗产保护推动都市文化产业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2004(4)53-57.[51]魏民.关于风景资源价值观的思考[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议论文,43-45.[52]张霖.方佳佳.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D].陕西:陕西林业,2008(3)28-29[53]赵晓冬.赵晓峰.浅谈城市道路的空间及景观设计[D].北京:城市交通,2000(1)10-1145
[54]何小艳.浅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点[D].上海:科技创新导报,2013(11)111-111[55]彭岚.搭建城市景观骨架——浅谈城市道路景观设计[D].株洲:株洲工学院学报,2013,17(5)122-124[56]张春英,林从华,林晓枝,何春玲,胡赛强著.福州市绿地景观的绿道功能分析[J].福建建筑,2009(2).21-26[57]曾嵘,文祥凤,蒋冬敏,门媛媛著.南宁市绿色通道建设自议[J].现代农业科技.2007(16).18-19[58]邢忠,徐晓波著.城市绿色廊道价值研究[J].重庆建筑,2008(5).28-30[59]张燕.城市道路景观与城市形象识别[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60]梁伟,谷晓旭,孙海涛,等.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初探[J],陕西建筑,2007(3):33—34.[61]张彦军,朱丽红.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若干问题探讨[J]交通标准化.2006(12):138—140.[62]薛安顺,史静.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分析[J].山西建筑,2007(27):272—273.[63]李山.浅谈城市道路景观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1):7—9[64]周年兴,俞孔坚,黄震方.绿道及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4,09:3108-3116.[65]胡剑双,戴菲.中国绿道研究进展[J].中国园林,2014,12:88-93.[66]谭少华,赵万民.绿道规划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园林,2013,02:85-89.46
致谢首先感谢我的导师李春涛老师,本文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关怀下完成的。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对学术研究的兢兢业业,对本领域科学前沿敏锐的洞察力使我受益匪浅。整个硕士的学习期间,导师对论文选题、结构安排、方案设计到最终完稿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此对导师两年来的指导及其生活上的关心表示由衷的感谢!由衷的感谢林学与园林学院的教授对我学业上的指导,特别感谢黄成林老师、李静老师、许克福老师、陈永生老师、张云彬老师、汪兴毅老师、王嘉楠老师、刘慧老师,感谢你们孜孜不倦的教导,你们在学术及生活上给与的帮助将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同时感谢学院及母校对我的培养。感谢陪伴我学习和成长的学长学姐和同学们,感谢你们在论文修改上给予的帮助,也感谢你们生活中的陪伴和分享。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感谢他们的帮助、体谅、包容,没有他们的支持,我的硕士生活不会有现在这般灿烂无论今后身在何方,我都会珍藏这段美好的硕士经历,怀揣对你们的感激走好今后的人生道路。47
作者简介董柳岑,女,汉族,1992年5月出生于安徽省淮南市。2010年-2014年就读于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园林专业,2014年6月获得学士学位,保送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学院,师从李春涛副教授,专业为林业,方向为园林规划设计。在校期间参与的主要项目安徽省安庆市菜瓜山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项目(负责平面图绘制、文本制作)安徽省淮南市宏学雅居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项目(负责设计、绘图和文本制作)安徽省毛集区焦岗湖湿地景观规划设计项目(负责项目汇报)安徽省固镇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项目(参与设计、绘图)安徽省桐城县桐城一中景观规划设计项目(负责方案设计、绘图)安徽省桐城县百神庙小学景观规划设计项目(负责方案讨论与设计、制图)安徽省蚌埠市丰乐大道景观提升项目(参与前期调研、方案设计与文本制作)安徽省怀远县乳泉大道绿道景观提升项目(参与设计、制图,负责文案制作)安徽省合肥市富华生态园景观规划设计项目(参与前期调研、文案制作等)4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探究视角评述
- [精品]基于植被选择的城市公园道路景观设计浅论
-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方法探析
- 基于植被选择的城市公园道路景观设计浅论
- 浅谈道路景观设计答辩人郑世伟
- 道路景观设计(附图片).
- 道路景观设计(附图片).
- 浅谈道路景观设计(终搞)
- 浅析道路景观设计说明.doc
- 简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原则.doc
- 西安市开发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问题探析.doc
-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理念与工程实践探讨.pdf
- 华南地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探讨.pdf
- 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以北九路道路两侧绿化工程为例.pdf
- 基于生态设计研究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理论探析.doc
- 浅析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设计.doc
- 浅谈成都市人民南路道路景观设计.pdf
- 浅谈道路景观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