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 KB
  • 18页

一标沥青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一章原材料基本要求1.1一般规定(1)本工程项目沥青路面使用的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必须取样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得以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或商检报告代替现场检测,运到现场的每批沥青材料都应有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和产品数量及生产批号等。(2)除沥青供货单位按合同文件要求检测外,驻地监理工程师对所用的沥青材料的产品质量和产品数量进行把关。当对沥青材料质量有怀疑时,可选择外委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复核,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不合格的沥青材料应用到施工中。(3)施工单位对进场沥青材料每批都应进行取样和试验。取样和试验方法应符合《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的规定。(4)不同厂家、不同品牌、不同批号的沥青必须分开存放,不得混杂,并应有防水措施。(5)沥青路面集料的选择必须经过认真的料源调查,确定料源应尽可能就地取材。质量符合使用要求,石料开采必须注意环境保护,防止破坏生态平衡。1.2沥青材料本项目上、中面层采用SBS(I-D)类改性沥青,下面层采用A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要求分别见表1、表2及表3的规定。A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表1项目规定指标试验方法针入度(25℃,100g,5s)(0.1mm)60~80T0604针入度指数PI-1.5~+1.0T0604延度(5cm/min,10℃)(cm)≥20T0605延度(5cm/min,15℃)(cm)≥100T0605△蜡含量(蒸馏法)(%)≤2.2T0615软化点(℃)≥45T0606△动力粘度60℃(Pa·s)≥160T0625闪点(COC)(℃)≥260T0611溶解度(%)≥99.5T0607TFOT或RTFOT后质量变化(%)≤±0.8T0609 针入度比25℃(%)≥61T0609、0604△延度10℃(%)≥6T0609、0605注:表中带“△”指标在控制沥青质量的关键指标。SBS(I-D)类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表2项目规定指标试验方法针入度(25℃,100g,5s)(0.1mm)60~80T0604针入度指数PI≥-0.4T0604延度(5cm/min,5℃)(cm)≥30T0605软化点(℃)≥70T0606运动粘度135℃(Pa·s)≤3T0625闪点(COC)(℃)≥230T0611溶解度(%)≥99T0607离析,软化点差(℃)≤2.0T0661弹性恢复25℃(%)≥75T0662RTFOT后质量变化(%)≤±1.0T0609针入度比25℃(%)≥60T0609、0604延度5℃(%)≥20T0609、0605沥青材料试验时取样要有代表性,规范选样方法,确保沥青各项指标的真实性。1.3粗集料(1)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形状接近立方体,且无风化、无杂质,并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粗集料的质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当单一规格集料的质量指标达不到表中的要求,而按照沥青混合料中各种规格粗集料的比例计算的质量指标符合要求时,工程上允许使用。对受热易变质的集料,宜采用经拌和烘干后的集料进行检验。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4指标单位规定指标试验方法上面层中下面层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426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30T0317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602.50T0304吸水率,不大于%2.03.0T0304坚固性,不大于%1212T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其中粒径小于9.5mm,不大于%151218181520T0312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1T0310软石含量,不大于35T0320(2)粗集料的粒径规格应按规范的规定生产和使用。并根据公称粒径的大小选择适宜的筛孔尺寸。 (3)采石场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彻底清除覆盖层及泥土夹层,生产碎石用的原石不得含有土块、杂物,碎石成品不得堆放在泥土地上。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面层的碎石,应采用高性能的联合破碎机加工,其最后二级的细破阶段必须选用反击式或锤式破碎机加工,不得采用颚式破碎单机加工的产品。(4)直接接触车轮荷载的沥青路面表面层应选用坚硬、耐磨、抗冲击性好的碎石或破碎砾石的粗集料,不得使用筛选砾石、矿渣及软质集料,以满足抗滑等表面功能的要求。根据不同气候区的需要,粗集料的磨光值应符合表5的要求。(5)粗集料与沥青应有良好的粘附性,根据不同气候区的需要应符合表5的要求,当使用达不到粘附性要求的粗集料时,必须采用抗剥离措施,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对液体抗剥落剂,必须按现行试验规程进行粘附性试验,当掺加消石灰、水泥作抗剥落剂时,不进行与沥青的粘附性试验,只要求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检验。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磨光值的技术要求表5项目规定指标试验方法表面层粗集料的磨光值PSV,不小于42T0321表面层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5级T0616中下面层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4级T06631.4细集料(1)细集料可采用机制砂或天然砂,也可以采用机制砂和天然砂的混合料。中、上面层不允许采用天然砂,下面层天然砂使用量应严格控制在5%~8%之间。(2)细集料应干净、坚硬、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具有适当的级配。细集料规格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要求。(3)细集料的技术指标应满足表6的规定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技术要求表6项目单位规定指标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50T0328坚固性(>0.3mm部分),不小于%12T0340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不大于上面层中下面层%13T0333砂当量,不小于%70T0334 亚甲蓝值,不大于g/kg25T0349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30T0345(4)天然砂采用粗粒河砂,砂的含泥量超过规定时应水洗后使用。(5)机制砂的规格应符合表7的规定。沥青面层用机制砂规格表7规格公称粒径(mm)水洗法通过各孔筛的确质量百分率(%)9.54.752.360.600.300.150.075S143~510090~1000~150~3S150~510090~10060~9020~557~402~200~10S160~3—10080~10020~508~450~250~101.5矿料(1)矿粉必须采用现场干净石灰岩碎石加工或用水泥厂生产的生石灰岩粉得到。(2)矿粉要求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石粉仓流出,其质量应符合表8的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表8项目单位规定指标试验方法表观密度,不小于t/m32.50T0352△含水量,不大于%0.5T0103烘干法粒度范围<0.6mm<0.15mm<0.O75mm%%%10090~10075~100T0351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0.6~0.8T0353△塑性指数—<4T0354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T0355注:表中带“△”指标在控制矿粉质量的关键指标。(3)沥青路面中、上面层同意采用矿粉用量的40%普通硅酸盐水泥代替矿粉。(4)沥青混合料严禁利用回收粉作为矿粉使用。1.6改性剂(1)改性剂产品的名称、代号、标号与质量检验单,以及运输、贮存、使用方法和涉及环保、安全的有关资料,应符合各自的质量标准。 (2)改性剂存放应防晒、防潮、防尘,包装内袋宜用黑色热压密封,防止结块、降解(吸收紫外线),每批材料应注意检查颜色、外观形状、手感度等。(3)改性剂以SBS为主,为了保证改性沥青品质不排除同时掺入其他类型的改性剂,但必须应予以说明;在特殊情况下,为了避免离析,在保证不降低改性沥青品质的前提下,可掺入适量稳定剂。(4)改性沥青的改性剂剂量以改性剂占改性沥青的百分数(改性剂与基质沥青之和为100%)计算,必须通过试验和实践经验论证确定。第二章配合比设计要点2.1一般规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就是将沥青路面所要使用的各种原材料进行科学且合理的定量组合,使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技术规范或设计文件要求。其目的是确保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施工性能和路用性能。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是沥青路面建设过程中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为了配制和生产出优质的沥青混合料,在配合比组成设计时,应严格按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比验证三阶段进行,必须采取积极的控制措施。2.2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应符合工程规定的设计级配范围。并根据《陕西省沥青路面车辙防治指导意见》(DBJTJ/T-002-2005)及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推荐级配如表9所示,在此基础上适当调整确定工程的级配范围。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表9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AC-25推荐级配10095~10075~8765~7955~7045~5930~4022~3115~2412~208~156~104~6AC-20推荐级配10095~10082~9471~8655~6935~4525~3415~2412~208~156~104~6AC-13推荐级配10095~10065~8035~4525~3015~2412~208~156~104~62.3沥青混合料关键性筛孔通过率控制 本项目所采用的AC-25、AC-20和AC-13型沥青混合料,其关键筛孔通过率和粗细型控制要求如表10所示。粗型和细型沥青混合料关键性筛孔通过率表10混合料类型公称最大粒径(mm)关键性筛孔(mm)粗型密级配名称关键性筛孔通过率(%)AC-2526.54.75AC-25C<40AC-20194.75AC-20C<45AC-1313.22.36AC-13C<402.4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1的技术标准,并有良好的施工性能,试件尺寸及成型击实次数按公称最大粒径选用标准马歇尔试件进行各项技术指标进行试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表11试验指标规定指标击实次数(双面)75试件尺寸Φ101.6mm×63.5mm空隙率VV深约90mm以内3~5深约90mm以下3~6稳定度MS不小于(%)不小于8流值FL(mm)2~4沥青饱和度VFA(%)55~702.5混合料性能检验要求(1)高温稳定性检验高温稳定性检验必须在试验温度为60℃、轮压0.7MPa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不同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应符合表12的要求。当交通量特别大,超载车辆多的路段、纵坡较大的长距离上坡路段、厂矿专用道路,可以适当提高对动稳定度的要求,并对下面层提出相应的动稳定度技术指标要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表12 混合料类型动稳定度(次/mm)不小于试验方法上、中面层改性沥青混合料3000T0719下面层普通沥青混合料1000T0719(2)水稳定性检验沥青路面各个层次的各种类型沥青混合料都必须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以检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不同沥青混合料的浸水马歇尔试验的残留稳定度以及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强度比应符合表13的要求,达不到要求时必须掺加消石灰、水泥或采取相应的抗剥落措施。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指标表13混合料类型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不小于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强度比(%),不小于试验方法上、中面层改性沥青混合料9085T0709下面层普通沥青混合料8580T0729(3)低温性能检验低温性能检验在试验温度-10℃、加载速率50mm/min的条件下进行弯曲试验,测定破坏强度、破坏应变、破坏劲度模量,并根据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综合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不同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弯曲试验的破坏应变宜不小于规范的要求。(4)渗水性能检验沥青混合料的渗水性能检验宜利用轮碾机成型的车辙试验试件进行渗水系数检验,分析渗水性能与沥青混合料的类型、路面现场空隙率、结构层厚度及路面表面构造深度关系。2.6配合比设计阶段控制2.6.1、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按现行部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规定的方法,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计算各种集料的用量比例,目标配合比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其合成级配应符合工程设计矿料级配的要求,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检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指标,经对配合比设计检验合格后,以此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2.6.2、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对间歇式拌和机,应在干拌若干次以后,将二次筛分进入各热料仓分别放出的材料,取样进行筛分,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同时选择适宜的筛孔尺寸,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各料仓的供料大体平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0.3%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2.6.3、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铺筑试验路段)通过拌和机对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通过试验路达到以下目的:(1)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进行级配检验、油石比检验、马歇尔试验检验,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标准配合比应作为生产上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级配检验应保证O.075mm、2.36mm、4.75mm及最大公称粒径筛孔的通过百分率接近优选的设计级配范围的中值左右波动,并避免在O.3~0.6mm出现驼峰。油石比检验主要检查拌和楼的沥青计量精度。马歇尔试验检验检查标准配合比的适用性,特别使空隙率在设计空隙率的中值左右波动。当所有指标经检验均合格后即可正式施工,如果有的指标不合格应分析原因,进行适当调整后再进行验证。(2)钻芯检测厚度结合施工压实厚度与松铺厚度,确定摊铺机的松铺系数。(3)建立用钻孔法及核子密度仪法测定压实度的相关关系,对核子仪进行标定,以便利用核子仪进行过程控制。确定现场空隙率和压实度的双重控制模式。(4)通过试验段施工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型号、数量、组合方式、落实技术培训、技术岗位及最佳工艺流程和生产效率。(5)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时间、拌和温度、集料变化与波动的调控手段等施工工艺。(6)通过试铺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初步振捣夯实的方法、自动找平方式等施工工艺、梯形摊铺时两台摊铺机的摊铺厚度和宽度协调方式。(7)通过碾压确定适宜的压路机类型和数量、碾压温度、碾压顺序、碾压速度和遍数等施工工艺,施工缝处理方式等。(8)建立、健全质保体系,探索一套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通过对各道工序的偏差分析,提出合理的工艺控制参数和改进措施。2.6.4、确定施工级配范围根据沥青混合料的标准配合比及质量管理要求中各筛孔的允许波动范围,制订工程施工用的级配控制范围,用以检验和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质量。第三章施工工艺技术要点3.1施工温度控制 石油沥青的贮存温度、加热温度及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应根据沥青标号及粘度、气候条件、铺装层的厚度确定。试验室的试验温度应与施工温度相同,参照表14、15、16中的各项指标,宜满足现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对沥青材料和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规定。施工温度小于10℃时或雨天不得进行施工。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表14施工工序石油沥青的标号70号90号沥青加热温度155~165150~160矿料加热温度间隙式拌和机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30连续式拌和机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5~10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145~165140~160混合料贮料仓贮存温度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混合料废弃温度195190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145140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正常施工135130低温施工150140开始碾压的混合料内部温度,不低于正常施工130125低温施工145135碾压终了时的表面最低温度,不低于钢轮压路机7065轮胎压路机8075振动压路机7060开放交通的路表温度,不高于5050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正常施工温度范围(℃)表15工序规范规定指标沥青加热温度160~165改性沥青现场制作温度165~170成品改性沥青加热温度,不大于175集料加热温度190~220混合料最高温度(废弃温度)195混合料贮存温度拌和出料后降低不超过10摊铺温度,不低于160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150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90开放交通时的路表温度,不高于50 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表16下卧层的表面温度(℃)相应于下列不同摊铺层厚度的最低摊铺温度(℃)普通沥青混合料改性沥青混合料<50mm(50~80)mm>80mm<50mm(50~80)mm>80mm<5不允许不允许140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5~10不允许140135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10~1514513813216515515015~2014013513015815014520~2513813212815314714325~30132130126147145141>301301251241451401393.2混合料的拌和加强拌和厂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原材料的管理工作,对沥青混合料生产的要求是级配准确并持续稳定,以及混合料的均匀性和出厂温度等符合要求。(1)堆放不同规格料的堆料仓应用足够高的砖墙隔离,防止不同规格料互混影响矿料级配。(2)堆料仓的地面以及运料车行驶道路的路面都要硬化处理,保持各种规格料清洁,不受污染。堆料仓的周围应设排水沟,防止雨水流入堆料仓。(3)堆放细集料的料仓顶上应搭篷覆盖,防止细集料受雨淋及变成潮湿,严重影响矿料级配。(4)冷料仓之间应用高达0.8~1.0m的隔板隔离,防止装冷料时不同规格料相混。(5)先进的沥青混合料拌和机并具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是确保沥青混合料以及沥青面层质量的关键。采用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设备应配有电子重量传感器和红外线温度传感器。计算机控制实现生产流程、配合比控制和称料数量的自动化,保证矿料级配和油石比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稳定。(6)拌和机的标定:应充分重视拌和机的标定,开工前进行标定,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自校,发现级配、用油量异常应停止拌和查找原因。 (7)矿料加热温度和沥青加热温度决定着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混合料出厂温度又决定沥青混合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温度、摊铺碾压温度。因此控制好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非常重要。每车混合料在出厂时均需检测温度,凡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混合料不得出厂。(8)混合料的均匀性应逐车检测,若出现花白料,应废弃停机,分析以下原因:①矿料、沥青加热温度不够;②沥青用量不够;③搅拌时间不足;④搅拌锅叶片磨损;⑤细集料用量偏多;⑥回收粉用量比例偏大;⑦温度过高或不均匀等。(9)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经试拌后确定,以沥青均匀裹覆集料为度。间歇式拌和机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45s,其中干拌时间不小于5~10s,改性沥青混合料应适当延长。3.3混合料的运输对运输的要求是应确保混合料的温度及不产生离析,应略有富余的运输能力。(1)根据拌和机和摊铺机生产能力以及运距计算运输车辆数,采用大吨位运输车,保证运力满足要求。(2)运输前对车辆性能进行检测,应使用性能良好的运输车,防止运料过程中发生故障。(3)车厢应清扫干净,并涂刷适当的防粘剂,严禁有泥沙或其他杂物残留车厢。(4)装车过程中,料车应前后移动,以免形成锥形料堆,使混合料离析。(5)不管是否刮风、下雨,均应以足够大篷布(保证下雨时不淋湿混合料)覆盖混合料。(6)运输途中不得随意停驶,尽量匀速进行避免突然刹车。(7)摊铺过程中运料汽车应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空档等候,由摊铺机推动前进开始缓缓卸料,不得撞击摊铺机。(8)卸料过程中运料汽车挂空当,靠摊铺机推动前进,以确保摊铺层的平整度。3.4混合料的摊铺沥青混合料正式摊铺前,下承层的清扫、修补、处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必须予以重视,该项工作应在摊铺前1天完成,并验收确认。在施工过程中各作业人员严格按试验路段要求,认真、有序作业非常重要,应确保每一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1)沥青混合料前,彻底清扫、冲洗下承层的污染物,砂浆和其它浮渣应用钢刷擦清,如有水迹,则不得在路面潮湿的情况下进行摊铺。(2)下承层的坑槽、松散和其它病害应按规范规定用沥青混合料修补。(3)对下承层的标高、横坡、平整度要进行检测,对影响质量且无法在上面层消除的缺陷地段进行调平。 (4)中、上面层施工前,在无污染的情况下,都要洒布粘层沥青,粘层油用量按规范洒布,且应洒布均匀,局部少洒或多洒的地段应用人工补洒或清除,以确保各层沥青层之间的粘结。(5)混合料摊铺温度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为确保摊铺质量,低温时不宜施工。(6)每次摊铺前,均应检测并调整熨平板,确保平直。开始摊铺混合料前,应预热熨平板,以免出现粘料现象。(7)由于摊铺速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平整度,因此,摊铺必须根据混合料的产量情况确定一个恰当的速度,整个摊铺必须连续、匀速,不能随意改变速度。(8)除非特殊原因,严禁停机待料。摊铺机每次启动后,需行驶一定距离后才能恢复正常,因此停机必然影响平整度。(9)随时观测摊铺质量,发现离析和其他不正常现象应及时分析原因,予以处理,料车在摊铺区散落的料必须及时清除。3.5混合料的碾压(1)应配备足够的性能良好的压路机,对碾压的基本要求是保证摊铺层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和平整度。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应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碾压速应符合表17的规定。压路机碾压速度(km/h)表17压路机类型初压复压终压适宜最大适宜最大适宜最大钢筒式压路机2~343~563~66轮胎压路机2~343~564~68振动压路机2~3(静压或振动)3(静压或振动)3~4.5(振动)5(振动)3~6(静压)6(静压)(2)碾压按“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进行,应严格控制压实温度。实践证明,温度不够的情况下,即使反复碾压也达不到要求的压实度,因此,保持碾压温度是压实质量控制的关键。(3)为确保面层的平整度,压路机折返时严禁刹车急停,应慢开起步,以免引起摊铺层表面的推移。两端折回处的位置应呈阶梯状,随碾压路段向前推进,以免影响面层的整体平整度。(4) 在接近缘石处司机要小心驾驶,速度放慢,避免出现缘石被压坏或移位的现象,但亦应防止漏压。(5)严格控制纵坡较大的路段、弯路段等特殊路段的碾压,碾压速度应放慢。(6)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应保持洁净,有混合料粘轮应立即清除。对钢轮可涂刷隔离剂或防粘结剂,但严禁刷柴油。当采用向碾压轮喷水(可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的方式时,必须严格控制喷水量且成雾状,不得漫流,以防混合料降温过快。轮胎压路机开始碾压阶段,可适当烘烤、涂刷少量隔离剂或防粘结剂,也可少量喷水,并先到高温区碾压使轮胎尽快升温,之后停止洒水。轮胎压路机轮胎外围宜加设围裙保温。(7)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路段上转向、调头、加水或停留。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3.6路面接缝处理(1)沥青路面的施工必须接缝紧密、连接平顺,不得产生明显的接缝离析。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0mm(热接缝)以上。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接缝施工应用3m直尺检查,确保平整度符合要求。(2)摊铺时采用梯队作业的纵缝应采用热接缝,将已铺部分留下100~200m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续部分的基准面,然后作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3)不允许采用冷接缝,当半幅施工或因特殊原因而产生纵向冷接缝时,宜加设挡板或加设切刀切齐,也可在混合料尚未完全冷却前用镐刨除边缘留下毛茬的方式,但不宜在冷却后采用切割机作纵向切缝。加铺另半幅前应涂洒少量沥青,重叠在已铺层上50~100mm,再铲走铺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碾压时由边向中碾压留下100~150mm,再跨缝挤紧压实。或者先在已压实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150mm左右,然后压实新铺部分。(4)上面层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中、下面层可采用自然碾压的斜接缝,沥青层较厚时也可作阶梯形接缝。(5)斜接缝的搭接长度与层厚有关,宜为0.4~0.8m。搭接处应洒少量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颗粒应予剔除,并补上细料,搭接平整,充分压实。阶梯形接缝的台阶经铣刨而成,并洒粘层沥青,搭接长度不宜小于3m。(6)平接缝宜趁尚未冷透时用凿岩机或人工垂直刨除端部层厚不足的部分,使工作缝成直角连接。当采用切割机制作平接缝时,宜在铺设当天混合料冷却但尚未结硬时进行。刨除或切割不得损伤下层路面。切割时留下的泥水必须冲洗干净,待干燥后涂刷粘层油。铺筑新混合料接头应使接茬软化,压路机先进行横向碾压,再纵向碾压成为一体,充分 压实,连接平顺。3.7开放交通及其他(1)沥青路面雨季施工应注意天气预报,加强工地现场、沥青拌和厂及气象台之间的联系,控制施工长度,各项工序紧密衔接;运料车和工地应备有防雨设施,并做好基层及路肩排水。(2)铺筑好的沥青层应严格控制交通,做好保护,保持整洁,不得造成污染,严禁在沥青层上堆放施工产生的土或杂物,严禁在已铺沥青层上制作水泥砂浆。(3)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需要提早开放交通时,可洒水冷却降低混合料温度。第四章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工程承包人应针对本项目制订质量保证体系、质量动态控制模式、施工组织计划、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前应进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施工过程中应跟踪检查工程质量,工程完工应进行质量检查评定。4.1取样抽检规定4.1.1、沥青混合料抽样检验(1)每个拌和楼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取一次沥青混合料样,以测定级配、油石比、稳定度、流值、标准密度、最大理论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等物理力学指标。必要时检验动稳定度、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2)每个拌和楼每天对各热料仓筛分一次,然后检验热料级配是否满足要求,如果不满足要求应调整热料仓的材料比例并重新试拌,直到满足要求为止。(3)针对不同的原材料和不同的结构形式进行油石比的检测。(4)沥青路面取样时间规定为施工后的第2天按照规定的点位进行。4.1.2、压实度的检测路面压实度测定时建议施工单位、监理和业主三方共同进行,减少钻芯对路面的破坏,其试验检测数据共用。 (1)采取压实度和空隙率双重控制标准。压实度评定以钻芯样为准,取芯后用混合料回填芯洞并予以夯实。压实度和空隙率的计算所采用当天的马歇尔标准密度和最大理论密度,当天的马歇尔标准密度和最大理论密度与配合比设计时的标准密度及最大理论密度的偏差必须小于1%;(2)为提高检测速度,加强过程控制,应使用核子密度仪现场检测压实度。核子仪测试结果只能作为现场控制的参考,不能作为质量评定的依据。使用核子仪检测前,应对每种混合料做核子仪法和芯样法检测的对比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建立压实度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大于O.90时方可使用。试验样本数不少于15个。4.1.3、厚度的检测(1)充分利用摊铺过程在线控制,即不断地用插尺或改锥插入摊铺层测量松铺厚度。(2)利用每天拌和楼沥青混合料总量与实际铺筑的面积计算平均厚度进行总量检测。(3)在钻孔检测压实度的同时测量厚度并计算平均值和代表值。5.1.4、平整度的检测施工过程中可用5米直尺跟踪重点检查摊铺机停机处、接缝处等。施工完毕后用颠簸仪或连续式平整度仪测定平整度。4.2质量控制标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标准如表18所示,质量检查的内容、频度、允许偏差和方法应符合规定。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标准表18序号项目检查频度规定值或允许偏差试验方法1外观随时表面平整密实,不得有明显轮迹、裂缝、推挤、油汀、油包等缺陷,且无明显离析目测2接缝随时紧密平整、顺直、无跳车目测逐条缝检测评定3mmT09313施工温度摊铺温度逐车检测评定符合表14、表15、表16的规定T0981碾压温度随时插入式温度计实测4厚度总厚度每2000m2一点,单点评定设计值的-5%上面层每2000m2一点,单点评定设计值的-10%中面层每2000m2一点,单点评定设计值的-8% 下面层每2000m2一点,单点评定设计值的-8%5压实度每2000m2检查1组逐个试件评定并计算平均值最大理论密度的94%试验室标准密度的98%试验段密度的99%T0924、T09226平整度上面层连续测定0.8mmT0932中面层连续测定1.0mm下面层连续测定1.2mm7空隙率-现场钻件空隙率≤7%每200m每车道1处8油石比逐盘在线监测±0.3%计算机采集数据计算逐盘检查,每天汇总1次取平均值评定±0.1%总量检验法每台拌和机每天1~2次,以2个试样的平均值评定±0.3%抽提T0722、T07219矿料级配偏差0.075mm逐盘在线检测±2%计算机采集数据计算≤2.36mm±5%≥4.75mm±6%0.075mm逐盘检查,每天汇总1次取平均值评定±1%总量检验法≤2.36mm±2%≥4.75mm±2%0.075mm每台拌和机每天1~2次,以2个试样的平均值评定±2%拌合厂取样,用抽取后的矿料筛分≤2.36mm±5%≥4.75mm±6%10宽度检测每个断面±20mmT09ll11纵断面高程检测每个断面±10mmT091112横坡度检测每个断面±0.3%T091113渗水系数不大于每1km不少于5点,每点3处取平均值150ml/minT097l4.3动态质量管理施工单位应将试验结果和施工进度以日报的形式传真指挥部,同时输入计算机数据库,建立质量动态波动图和进度横道图,便于宏观地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1、对重要的试验检测项目绘制波动图和直方图,进行质量动态控制。当某一指标超出允许范围时,即施工不合格应分析原因,并对施工路段进行处理。2、动态管理项目包括:油石比、空隙率、级配、压实度、现场空隙率和厚度。3、利用沥青拌和厂打印结果复核试验检测结果,进行总量检测控制。(1)利用沥青拌和厂当天生产的混合料总量与实际铺筑的面积计算平均厚度,复核取芯厚度的准确性,并进行总量检测和厚度复核与总量控制。 (2)利用沥青拌和厂当天生产的混合料总量与所用沥青总量计算平均油石比,复核实测油石比的准确性,进行总量检测和油石比复核与总量控制(3)利用沥青拌和厂当天所用沥青总量和矿粉总量之比计算粉胶比,复核O.075mm通过率,进行粉胶比复核与总量控制4、指挥部材料处应在不同阶段统计全线所用沥青总量,与沥青供应商的进口总量进行比较,宏观上防止沥青供应以次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