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3.54 KB
- 40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八、混凝土工程8.1基础混凝土浇筑基础混凝土浇筑包括有筋和无筋基础,形式有台阶式矩形基础、条形基础、杯形基础和锥形基础等。其施工特点是:深坑作业,施工条件差,工程较零星分散,工程量较小,对质量要求严格。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一般混凝土基础工程。一、材料要求1、水泥采用325号或32.5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要求新鲜无结块。2、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3、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5~40mm,含泥量不大于2%。4、大卵石或块石粒径不大于150mm,质地坚硬,无裂缝、表面无水锈、污泥杂质等。二、主要机具设备1、机具设备混凝土搅拌机、皮带输送机、推土机、散装水泥罐车、自卸翻斗汽车、机动翻斗车、插入式振动器等。2、主要工具大、小平锹、铁板、磅秤、水桶、胶皮管、手推车、串筒、溜槽、贮料斗、铁钎和抹子等。三、作业条件1、基础模板、钢筋及预埋管线全部安装完毕,模板内的木屑、泥土、垃圾等已清理干净。钢筋上的油污已除净,经检查合格并办完隐、预检手续。2、浇筑混凝土的脚手架及马道搭设完成,经检查合格。376
3、水泥、砂石及外加剂等材料已经备齐,经检查符合要求。试验室根据实际情况,已下达混凝土配合比,并进行开盘交底,准备好混凝土试模。4、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灌和振捣机械设备检修、试运转,情况良好,可满足连续浇筑要求。5、检查复核基础轴线、标高,在槽帮或模板上标好混凝土浇筑标高;大面积浇筑的基础,每隔3m左右钉上水平桩。四、施工操作工艺1、混凝土拌制应认真计量,按配合比投料,每罐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水。严格控制加水量,搅拌要均匀、最短时间不少于90s。2、混凝土搅拌完后,应及时用手推车、机动翻斗车或吊斗运至浇筑地点。运送时应防止离板或水泥浆流失;如有离析,应进行二次拌合。3、浇筑时如高度超过2m,应使用串筒、溜槽下料,以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4、浇筑台阶式基础,应按每一台阶高度内分层一次连续浇筑完成,每层先浇边角,后浇中间,摊铺均匀,振捣密实。每一台阶浇完,台阶部分表面应随即原浆抹平。5、浇筑现浇柱基础应保证柱子插筋位置的准确,防止位移和倾斜。浇筑时,先满铺一层5~10cm厚的混凝土,并捣实,使柱子插筋下端与钢筋网片的位置基本固定,然后再继续对称浇筑,并避免碰撞钢筋。6、浇筑条形基础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一般不留施工缝。各段各层间应互相衔接,每段长2~3m,使逐段逐层呈阶梯形推进,并注意先使混凝土充满模板边角,然后浇筑中间部分,以保证混凝土密实。7、混凝土捣固一般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其移动间距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8、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注意观察模、支撑、管道和预留孔洞有无走动情况,当发现变形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才能继续浇筑。9、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一般接缝不应超过2h,如间歇时间超过水泥初凝时间,应按规范规定留置施工缝。10、在厚大无筋的基础混凝土中,经设计同意,可填充部分大卵石或块石,但其数量一般不超过混凝土体积的25%,并应均匀分布,间距不小于10cm,最上层应有不小于10cm厚的混凝土覆盖层。377
11、混凝土浇筑完后表面应用木抹子压实搓平,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应在12h内覆盖并适当浇水养护,一般养护不少于7d。12、冬期浇筑基础,可根据环境温度情况,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参见“8.3现浇混凝土框架浇筑”一节有关部分。五、质量标准(一)保证项目1、混凝土所用水泥、砂、石子、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2、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3、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试块,并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评定标准的规定。(二)基本项目21、混凝土应振捣密实,每个检查件蜂窝面积不大于400cm,孔洞面积不大2于100cm。2、无露筋和缝隙、夹层、裂缝。3、对设计不允许有裂缝的基础,不得有裂缝;设计允许出现裂缝的基础,其裂缝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三)允许偏差项目混凝土基础尺寸、位置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表8-1。混凝土基础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8-1项次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轴线独立基础101尺量检查位移其他基础152标高±10用水准仪或尺量检查基础±153尺量检查截面尺寸-10用2m靠尺和楔形4表面平整度8塞尺检查378
5预留洞中心线位置偏移15尺量检查六、成品保护1、施工中,不得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准在吊帮的模板和支撑上搭脚手板,以保证模板牢固、不变形。2、基础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棱角和表面不受损伤时,方可拆模。3、混凝土浇筑完后,待其强度达到1.2Mpa以上,方可在其上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4、基础中预留的暖卫、电气暗管,地脚螺栓及插筋,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得碰撞,或使产生位移。5、基础内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或埋设螺栓和预埋铁件,不得以后凿洞埋设。七、安全措施1、基础混凝土浇筑应检查基坑、槽帮土质边坡变化,如有裂缝、滑移等情况,应及时加固;堆放材料和停放机具设备应离开坑边1m以上,深基坑上下应设坡道,不得踩踏模板支撑。2、其他有关安全措施与“8.3现浇混凝土框架浇筑”相同。八、施工注意事项1、浇筑台阶式基础,施工时应注意防止上下台阶交接处混凝土出现脱空和蜂窝(即吊脚和烂脖子)现象,预防措施是:待第一台阶浇筑完后稍停0.5~1h,待下部沉实,再浇上一台阶;或待第一台阶捣实后,继续浇筑第二台阶前,先沿第二台阶模板底圈做成内外坡度,待第二台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将第一台阶混凝土铲平、拍实、拍平。2、浇筑杯形基础,应注意杯底标高和杯口模的位置,防止杯口模四周混凝土。3、浇筑锥形基础,应注意杯底标高和杯口模的位置,防止杯口模上浮和倾斜。浇筑时,先将杯口底混凝土振实并稍停片刻,待其沉实,再对称均衡浇筑杯口模四周混凝土。3、浇筑锥形基础,如斜坡较陡,斜坡部分宜支模浇筑,或随浇随安装模板,并应压紧,注意防止模板上浮。如斜坡较平坦时,可不支模,但应注意斜坡部位及边角部位混凝土的捣固密实,振捣完后,再用人工将斜坡表面修正、拍平、拍实。4、基础混凝土浇筑如基坑地下水位较高,应采取降低地下水措施,直到379
基坑回填土完成,始可停止降水,以防浸泡地基,造成基础不均匀沉降或倾斜、裂缝。5、基础拆模后应及时回填土,回填时要在相对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进行,分层夯实,以保证基础并有利于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8.2构造柱、圈梁、板缝混凝土浇筑构造柱、圈梁、板缝,为砖混结构中的主要连接构件。具有提高整体性、抗震性、强度和耐久性的作用。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和全现浇大模结构的构造、圈梁、板缝现浇混凝土工程。一、材料要求1、水泥用32.5强度等级或42.5强度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要求新鲜无结块。2、砂中砂或粗砂,细砂亦可应用,含泥量小于5%。3、石子、构造柱、圈梁用粒径40mm卵石或碎石,板缝用5~20mm细卵石或碎石,含泥量小于1%。4、外加剂根据要求选用减水剂或早强剂,应有出厂合格质量证明,掺用时应通过试验确定掺加量。二、主要机具设备1、机械设备混凝土搅拌机、洗石机、皮带输送机、回转振动筛、机动翻斗车、提升井架、卷扬机、插入式振动器等。2、主要工具大小平锹、铁板、磅秤、胶皮管、手推车、串桶、溜槽、混凝土吊斗、贮料斗、铁钎、抹子等。三、作业条件1、应根据现场使用材料,由试验室提出满足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380
2、现场准备足够的砂、石、水泥等材料,以满足连续浇筑的需要。3、各种机具设备经检修、维护保养、试运转,处于良好状态;电源可满足施工要求。4、模板已支设完毕,标高、尺寸及稳定性符合要求;板缝已堵严,并办完预检手续。5、钢筋已绑扎完成,并经检查办完隐检手续6、搭设好必要的浇筑脚手架,并备好适当的垂直运转设备和机具。7、构造柱、圈梁及板缝施工缝接槎处的松散混凝土和砂浆残渣剔除、清理干净,模板内的垃圾、木屑、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杂物已清除干净。8、常温施工时,在混凝土浇筑前适当浇水湿润,但不得留有积水,钢模板应涂刷隔离剂。四、施工操作工艺1、混凝土配制应用磅秤计量,按配合比由专人进行配料,在搅拌地点设置混凝土配合比指示牌。2、混凝土正式搅拌前,搅拌机应先加水转湿润后再行加料搅拌,开始搅拌第一罐混凝土时,一般宜按配合比少加一半石子,以后各罐均按规定下料。加料程序是:一般先加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如掺入粉煤灰等掺合料,应在倒水泥时一并倒入如掺加外加剂,应按定量与水同时加入。3、搅拌混凝土应使砂、石、水泥、外加剂等完全拌合均匀,颜色一致为止。混凝土搅拌时间,自落式搅拌机一般不应少于1.5min。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5~7cm,每台班应做两次试验。4、混凝土搅拌完后,应及时用机动翻斗车、手推车或吊斗运至现场浇灌地点。运送混凝土应防止离析,或水泥浆流失。如有离析现象,应在浇灌前进行二次搅拌或拌合。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灌完毕的延续时间,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及其以下,气温高于25℃时不得大于90min;C30以上时不得大于60min。5、构造柱混凝土浇灌前,宜先浇灌5cm厚减半石子混凝土。混凝土供料可用塔吊吊斗或手推车,宜先将混凝土卸在铁板上,再用铁锹灌入模内,不应用吊斗或手推车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内。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50cm。381
先将振动棒插入柱底部,使其振动,再灌入混凝土,边下料边振捣,振动棒尽量靠近内墙,连续作业直到顶部,并用木抹子压实压平。6、较梁混凝土应分段浇筑,由一端开始向另一端进行,用赶浆法成阶梯形向前推进,与另一段合拢。一般成斜向分层浇灌,分层用插入式振动棒与混凝土面成斜角斜向插入振捣,直至上表面泛浆,用木抹子压实,抹平,表面不得有松散混凝土。7、板缝混凝土浇筑应先用1:2水泥砂浆封底,厚度为板厚的1/4~1/3,然后从一端向另一端灌细石混凝土,边浇边用铁钎(或φ30mm小型振动棒)插(振)捣密实,最后表面压实、抹平。8、浇灌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随时检查模板是否变形移位,螺栓、拉线是否松动、脱落或出现胀模、漏浆等现象,并有专人修理。9、在混凝土浇筑完12h内,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适当护盖并洒水养护,常温每日浇水二次,养护时间不少于7d。10、冬期施工参见“8.3现浇混凝土框架浇筑”一节。五、质量标准(一)保证项目1、混凝土所用水泥、水、砂、石外加剂,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有关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2、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3、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规定,对混凝土进行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试块,并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评定标准的规定。(二)基本项目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层等现象,检查构析数量及方法应符合《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的要求。(三)允许偏差项目构造柱、圈梁、板缝混凝土浇筑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表8-2。382
构造柱、圈梁、板缝混凝土浇筑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8-2允许偏差(mm)项次项目检验方法砖混多层大模高层大模1轴线位移885尺量检查2标高(层高)±10±10±10水准仪或尺量+8+5+53截面尺寸尺量检查-5-2-24垂直度(每层)555用2m托线板检查用2m靠尺和楔形5表面平整度844塞尺检查6预埋件中心线偏移1010107预埋螺栓中心线偏移555尺量检查8预留洞中心线偏移151515六、成品保护1、浇筑混凝土时,防止漏浆掉灰污染清水墙面。2、混凝土振捣时,避免振动或踩碰模板、钢筋及预埋件,以防模板变形,钢筋位移或预埋件脱落。3、混凝土浇筑完后,强度未达到1.2Mpa,不准在其上进行下一工序操作或堆置重物。4、撒落在楼板和墙面上的混凝土应及时清理干净。七、安全措施安全措施与“8.3现浇混凝土框架浇筑”相同。八、施工注意事项1、构造柱浇筑应注意加强对砖直槎砌筑定位的检查,保持进出齿垂直,以防止出现柱截面尺寸不足和轴线位移超差,这将影响构造柱在地震力作用时水平侧力和剪切力的均匀传递,导致产生集中应力破坏。2、混凝土浇筑应注意振捣密实,防止漏振或振捣使钢筋产生位移,特别是避免出现蜂窝、孔洞、露筋、夹渣等庇病,这些庇病将降低结构强度。3、每根构造柱、每条板缝应连续浇筑,避免留施工缝;圈梁应分段浇筑,383
施工缝宜避免留在内、外墙交接、外墙转角及门窗洞口处,以避免影响其受力性能和整体性。8.3现浇混凝土框架浇筑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基础、柱、主梁、次梁、楼板、屋盖等。其混凝土浇筑的特点是:构件种类数量较多,连接节点复杂,钢筋较密集,操作面狭小,施工难度较大。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民用住宅、高层建筑及多层厂房框架的混凝土浇筑工程。一、材料要求1、水泥32.5强度等级或42.5强度等级以上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新鲜无结块。进场时,必须有质量合格证。2、砂中砂或粗砂,细砂经试验亦可使用,含泥量不大于5%,高于C30混凝土,含泥量不大于3%。3、石子用卵石或碎石,粒径5~40mm,含泥量不大于1%。4、粉煤灰采用GB1556-88标准中级以上粉煤灰,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5、混凝土外加剂根据要求选用减水剂或早强剂、抗冻剂,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其掺量应经试验符合要求,方可掺用。二、主要机具设备1、机械设备混凝土搅拌上料设备有混凝土搅拌机、拉铲、抓斗、皮带输送机、推土机、装载机、散装水泥罐车、振动筛和水泵等;混凝土运输设备有:自卸翻斗汽车、机动翻斗车、提升架、卷扬机、塔式起重机或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泵和布料杆等;混凝土振捣设备有:插入式振动机器和平板式振动器等。384
2、主要工具磅秤、水箱、胶皮管、手推车、串筒、溜槽、混凝土吊斗、贮料斗、大小平锹、铁板、铁钎和抹子等。三、作业条件1、根据工程对象、结构特点制定混凝土浇灌方案,并向参加施工人员进行细致交底。2、根据现场实际使用材料,由试验室经试验提出设计、施工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3、各种机械设备经安装、就位、维修保养和试运转,处于完好状态;电源可满足需要。4、现场准备足够数量的砂、石、水泥、掺合料以及外加剂等材料,可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筑的要求。5、模板内的垃圾、木屑、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已清除干净;木模在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但不许留有积水;钢模板内侧已涂隔离剂。6、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支设、钢筋绑扎、预埋的件及管道埋设等工序全部施工完成,经检查符合设计和验收规范的要求,并办完隐蔽和预检手续。7、混凝土搅拌站至浇筑地点间的道路已经修筑,能确保运输道路畅通。8、浇筑混凝土用架子及走道已搭设完毕,并经检查符合施工和安全要求。四、施工操作工艺1、混凝土拌制根据配合比确定每罐各种材料用量。后台要认真按每罐的配合用量投料。投料顺序为:先倒石子,再装水泥,最后倒砂子、加水及外加剂;如需掺加粉煤灰掺合料时,应与水泥一并加入。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90s,要求搅拌均匀,颜色一致。2、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应及时用翻斗自卸汽车或机动翻斗车或泵送到浇灌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降低以及出现初凝等现象。如运到浇灌地点产生离析现象,应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当混凝385
土强度等级为C30及其以下,气温高于25℃时,不得大于90min;C30以上时不得大于60min。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连续浇筑,如出现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min或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3、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的一般要求是:(1)浇筑混凝土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而定,一般为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2)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均匀振实,不得遗漏。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mm,以消防两层间的接槎;平板振动器的移动距离,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3)浇筑应连续进行,如有间歇应在混凝土初凝前接缝,一般不超过2h,否则应按施工缝处理。4、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应按结构层次和结构平面采用分层分段的方法施工,一般水平方向以伸缩或沉降缝分段,垂直方向以按层次分层。框架结构的浇筑顺序是:先浇筑柱子,再浇筑梁、板。一排柱子的浇筑顺序是从两端向中间推进,以防止横向推力使柱子发生倾斜。5、基础的混凝土浇筑同“基础混凝土浇筑”。柱的混凝土浇筑应先填以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半石子混凝土。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时振动棒不得碰动钢筋;柱高在3m以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3m时,应用串筒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浇筑后将门子洞封严并箍牢。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有间歇,施工缝应留在主梁下面;无梁楼板应留在柱帽下面。柱浇筑完后,应停歇1.0~1.5h,使混凝土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上部梁、板。6、梁、板混凝土的浇筑,对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进行,浇筑时应顺次梁方向。先将梁的混凝土分层浇筑,用“赶浆法”由梁一端向另一端作成阶梯形向前推进,当起始点的混凝土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的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连续向前推进直至完成。与板边成整体的大截面梁,亦可将梁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以下386
2~3cm处。浇筑时应从大截面梁的两端向中间浇筑。浇筑与振捣应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宜慢,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都应先振实后下料,梁底与梁帮部位要充分振实,并避免碰动钢筋。7、浇筑柱梁交叉的混凝土时,一般钢筋较密集,宜用小直径振动棒从梁的上部钢筋较稀处插入梁端振捣,必要时,可辅以用细石子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并用人工配合捣固。8、浇筑楼板(屋盖)时,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式振动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板厚度较大时,亦可用插入式振动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并用铁插钎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用长木抹子压实抹平。浇筑悬臂板时,应注意不使上部负弯矩筋下移,当铺完底层混凝土后,应随即将钢筋提到设计位置,再继续浇筑。9、楼梯混凝土浇筑应从楼梯段下部向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至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压实抹平。10、梁、板施工缝位置的留设,当沿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时,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楼梯段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成,多层楼梯的施工缝应留在楼梯段三分之一的部位。11、施工缝处须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1.2Mpa以上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浇筑前应将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松动石子,用水冲洗干净,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先浇一层水泥浆,然后正常浇筑混凝土,仔细振捣密实,使结合良好。12、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铁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理良好。13、混凝土浇筑完后,应在12h以内加以适当护盖浇水养护,正常气温每天浇水不少于二次,同时不少于7d。14、冬期浇筑混凝土,当气温在5℃以内,一般可采用综合蓄热法,用32.5387
强度等级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水灰比控制在0.65以内,适当掺加早强抗冻剂,掺量应经试验确定。氯盐掺量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1%,最好同时掺入水泥用量1%的亚硝酸钠阻锈剂,表面适当覆盖。当气温在+5℃以下,混凝土搅拌用水应适当加热,并掺加适量的早强抗冻剂,使混凝土浇灌入模温度不低于+5℃,模板及混凝土表面应用塑料薄膜和草袋、草垫进行严密覆盖保温,不得浇水养护。混凝土应待达到规范要求抗冻强度(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配制的混凝土,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40%),且温度冷却到5℃,保温层,模板始可拆除。当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20℃,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作适当临时性覆盖,使其缓慢冷却,避免出现裂缝。框架结构长度大于30m时,宜在中间适当位置留设后浇间断缝带,待后,再浇筑间断缝带,以防止出现温度收缩裂缝。15、冬期混凝土试块除正常规定组数制作外,还应增做二组试块与结构同件养护,一组用于检验混凝土受冻前的强度;另一组用于检验转入常温养护28d的强度。冬期施工过程中所有各项测温记录,均应填写“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和“冬期施工混凝土日志”五、质量标准(一)保证项目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砂、石子、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有关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2、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3、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应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规定。4、结构裂缝允许宽度应符合设计规范的规定。(二)基本项目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层等现象;检查构件数量及方法应符合《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的要求。388
(三)允许偏差项目现浇框架混凝土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表8-3。现浇框架混凝土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8-3项允许偏差(mm)项目检验方法次单层、多层高层框架轴线1柱、墙、梁85尺量检查位移标层高±10±5用水准仪或2高尺量检查全高±30±+83柱、墙、梁截面尺寸尺量检查-5每层55用2m托线板检查柱墙4垂直度H/1000,且H/1000,且不用经纬仪或吊线全高不大于20大于30和尺量检查用2m靠尺和楔5表面平整度88形塞尺检查6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偏移1010尺量检查预埋管、预留孔中755心位置偏移尺量检查8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偏移559预留洞中心线位置偏移1515尺量检查+25+25电井筒长宽对中心线-0-010梯吊线和尺量检查H/1000,且H/1000,且不井并筒全高垂直度不大于30大于30六、成品保护1、浇筑混凝土时,防止踩踏楼板、楼梯弯起负筋、碰动插筋和预埋铁件,保证钢筋和预埋铁件位置正确。2、不得用重物冲击模板;过道应搭设跳板,不得在梁和楼梯踏步模板吊帮上行走或踩蹬,保证模板牢固和严密。3、混凝土浇筑完毕,强度达到1.2Mpa以上,方准在其上进行下一工序操作和堆放少量物品。389
4、冬期施工,在楼板上铺设保温材料覆盖时,要铺设脚手板,避免直接踩踏出现较深脚印或凹陷。七、安全措施1、混凝土搅拌开始前,应对搅拌机及配套机械进行无负荷试运转,检查运转正常,运输道路畅通,然后始可开机工作。2、搅拌机运转时,严禁将锹、耙等工具伸入罐内,必须进罐扒混凝土时,要停机进行。工作完毕,应将拌筒清洗干净。搅拌机应有专用开关箱,并应装有漏电保护器,停机时应拉断电闸,下班时电闸箱应上锁。3、搅拌机上料斗提升后,斗下禁止人员通行。如必须在斗下清渣时,须将升降料斗用保险链条挂牢或用木杠架住,并停机,以免落下伤人。4、采用手推车运输混凝土时,不得争先抢道,装车不应过满;卸车时应有挡车措施,不得用力过猛或撒把,以防车把伤人。5、使用井架提升混凝土时,应设制动安装装置,升降应有明确信号,操作人员未离开提升台时,不得发升降信号。提升台内停放手推车要平稳,车把不得伸出台外,车轮前后应挡牢。6、使用溜槽及串筒下料时,溜槽与串筒必须牢固地固定,人中不得直接站在溜槽帮上操作。7、浇筑单梁、柱混凝土时,应设操作台,操作人员不得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上操作,以免踩滑或踏断支撑而坠落。8、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振动器进行试运转,振动器操作人员应穿胶靴、戴绝缘手套;振动器不能挂在钢筋上,湿手不能接触电源开关。9、浇筑无板框架结构的梁或墙上的圈梁时,应有可靠的脚手架,严禁站在模板上操作。浇筑挑檐、阳台、雨篷等混凝土时,外部应设安全网或安全栏杆。10、楼面上的预留应设盖板或围栏。所有操作人员应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应系安全带,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八、施工注意事项1、框架的浇筑应注意施工缝的留设,避免留在受力最大和钢筋密集处。2、在浇筑深梁、剪力墙、薄墙等深而狭的结构时,为避免结构上部大量泌水,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宜在浇筑到一定高度后将混凝土水灰比适当调整。390
3、浇筑肋形楼板时,要注意倾倒混凝土的方向应与浇筑方向相反,不得顺着浇筑方向浇筑,以免混凝土离析。4、框架混凝土浇筑,操作控制不严,常易出现一些质量通病,一旦发生,应分析产生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消除,以确保混凝土质量。如出现蜂窝,主要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钢筋过密而混凝土石子过大,坍落度过小;基础、柱、墙根部下层台阶浇筑未停歇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致使上层混凝土根部砂浆从下部挤出而造成的;又如露筋,主要原因是钢筋垫块产生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或混凝土振捣不实而导致的;又如梁、柱结点处截面尺寸太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不够,变形所致;再如楼板和楼梯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未用抹子压实抹平,或冬期施工在覆盖保温层时,操作人员在其垫板上行走造成的等等,应针对原因,精心操作,加以控制和防止。5、雨期施工应有防雨措施,及时对已浇筑混凝土的部位进行遮盖,避免雨淋、冲届,降低强度;下大雨时应停止露天作业。8.4地下室混凝土浇筑地下室结构包括底板、墙和顶板等。其混凝土浇筑特点是深坑作业,结构尺寸体积较大,钢筋较密,质量要求高,防水要求严,施工难度较大。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地下室的现浇混凝土底板、墙和顶板的混凝土浇筑工程。一、材料要求所用的水泥、砂、石子、外加剂和掺合料的质量要求与“8.3现浇混凝土框架浇筑”相同。二、主要机具设备所用主要机具设备与“8.3现浇混凝土框架浇筑”相同。三、作业条件1、清理地下室垫层上、模板内的泥土、垃圾、木屑、积水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修补嵌填模板缝隙,加固好模板支撑,以防漏浆。2、对钢筋模板进行总检查,办理隐检、预检手续;并在模板上弹好混凝土浇筑标高线。391
3、各种混凝土搅拌、运输和浇灌、振捣机具经维修、试运转,处于良好状态;电源、道路等满足浇灌要求。4、如地下水位较高,应采取排水,降水措施,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底0.5m以下。5、搭设好必要的进入基坑的脚手马道和浇筑脚手平台,以及铺设底板上操作用马凳、跳板等,并经检查合格。6、水泥、砂、石及外架剂等材料经检查,质量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并备足足够数量,可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灌的需要;试验室根据现场实际材料,已下达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四、施工操作工艺1、地下室混凝土浇筑一般采取分块进行,浇筑顺序为先底板,后墙壁、柱,最后顶部梁板,其施工缝的留设如图3-24,外墙水平施工缝应在底板面上部300~500mm范围内和无梁顶板下部300~500mm处,并作成企口型式(图8-1),有严格防水要求,应在企口中部设镀锌钢板(或塑料)止水带,内墙与外墙之间可留垂直缝。2、大型地下室,长度超过40m,为避免出现温度收缩裂缝和减轻浇灌强度,可采取分段(块)进行,在中间留600~800mm宽的后浇缝带,主筋按原设计不切断,经28d后,再在预留的后浇缝带用高一强度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掺水泥用量12%的U型膨胀剂)灌筑密实。3、混凝土配料、拌制、运输、浇筑和振捣的一般要求与“8.3现浇混凝土框架浇筑”基本相同(略)4、底板混凝土浇筑,一般沿长方向分2~3个区,由一端向另一端分层推进,分层均匀下料。当底板面积很大,宜分段分组浇筑;当底板厚度小于50cm,宜水平分层或斜面分层浇筑,每层厚25~30cm,分层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固密实,防止漏振,每层应在水泥初凝时间内浇筑完成。地下室高3m以内,应先用锹下料,待底板混凝土厚度达到一定厚度,再用手推车下料,以免将钢筋压弯变形。对深3m以上的底板,要用串筒或溜槽送料。5、墙体混凝土浇筑一般先浇外墙,后浇内墙(柱),或内外墙同时浇筑,分支流向轴线并排前进,各组兼顾横墙左右宽度各半范围。浇灌墙壁要在内模适当392
高度上留置混凝土浇灌口,设串筒或溜槽送料,外墙浇筑可采取分层分段循环浇筑法,即将外墙沿周边分成若干段。一般分3~4个小组,绕周长循环转圈进行,周而复始,直至外墙浇筑完成。6、施工中如有间歇,外墙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凸缝;垂直施工缝(后浇缝带)宜用凹缝;内墙的水平和垂直施工缝多采用平缝;内墙与外墙之间可留垂直缝。7、地下室顶板混凝土的浇筑方法与底板浇筑基本相同。8、地下室底板、墙和顶板浇筑完后,要加强覆盖,并浇水养护;冬期要保温,防止温差过大出现裂缝。9、地下室混凝土浇筑完毕应防止长期暴露,要抓紧基坑的回填,回填土要在相对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进行,分层夯实。五、质量标准(一)保证项目保证项目与“8.3现浇混凝土框架浇筑”相同。(二)检验项目检验项目与“8.3现浇混凝土框架浇筑”相同。(三)地下室混凝土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表8-4。地下室混凝土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8-4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独立基础101轴线位置尺量检查15±10用水准仪或尺2标高量检查±30基础+153尺量检查截面尺寸-10用2m靠尺和楔4表面平整度8形塞尺检查5预留洞中心线位置偏移15尺量检查六、成品保护1、地下室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回填四周基坑土方,避免长期暴露出现干缩裂缝。2、其他与“8.3现浇混凝土框架浇筑”相同。393
七、安全措施安全措施与“8.3现浇混凝土框架浇筑”相同。八、施工注意事项1、地下室混凝土浇筑留设后浇缝带,必须是在底板、墙壁和顶板的同一位置上部留设,使形成环形,以利释放早、中期温度应力。若只在底板和墙壁上留后浇缝带,而在顶板上不留,将会在顶板上产生产力集中,出现裂缝,且会传递到墙壁后浇缝带,也会引起裂缝。2、混凝土浇筑要根据施工条件、设计要求合理选择浇筑方案,根据每次浇筑量,确定搅拌、运输、振捣能力,配备机械人员,确保均匀、连续浇筑,避免出现过多的施工缝和薄弱层面,影响结构抗渗性和耐久性。3、底板、墙壁、顶板混凝土浇筑均应在全部钢筋绑扎完,包括插筋、预埋铁件、各种预埋穿墙管道敷设完毕,模板尺寸正确,支撑牢固安全,经全面细致检查无误,各专业汇签办理预检后进行,避免错误和遗漏,而造成事故。4、地下室施工基坑降水必须持续到全部混凝土浇筑完成,基坑四周回填土完毕后,始可停止排降水,以避免地基浸泡,造成不均匀沉陷。5、对大而深的地下室,停止降水时,应验算地下室的抗浮稳定性;地下水对地下室的浮力,一般不考虑折减,抗浮稳定系数不宜小于1.2,如不能满足要求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防止地下室上浮或倾斜。6、其他施工注意事项同“8.3现浇混凝土框架浇筑”有关部分。大型设备基础混凝土浇筑大型设备基础是工业建筑施工主导工程之一,混凝土浇筑的特点是:结构造型复杂,尺寸和混凝土工程量庞大,内部设有大量的各种管沟、孔洞、埋设件,种类、数量众多,螺栓固定精度要求高,钢筋布置密集,混凝土浇筑困难,质量要求严。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建筑大、中型设备基础混凝土浇筑工程。一、材料要求1、水泥采用低热或中热32.5强度等级或3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或抗硫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亦可应用,但不得几394
种水泥混合使用。2、砂用一般中粗砂,细度模量μf=2.6~3.4,细砂亦可应用,砂含泥量应在5%以内。3、石子用级配良好的卵石或碎石,料径为5~40mm或5~60mm,含泥量在2%以内。4、粉煤灰采用II级粉煤灰,细度0.080m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5、外加剂根据要求,选用缓凝型或早强型、减水剂,掺量通过试验确定。二、主要机具设备1、机械设备混凝土搅拌上料设备有: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皮带输送机、推土机、装载机、散装水泥罐车、振动筛和水泵等;混凝土运输浇灌设备有:自卸翻斗汽车、机动翻斗汽车、机动翻斗车、混凝土输送泵车、搅拌运输车等;混凝土振捣设备有插入式振动器、平板式振动器等。2、主要工具磅秤、水箱、胶皮管、手推车、串筒、溜槽、混凝土吊斗、贮料斗、大小平锹、铁板、铁钎、抹子、建筑电子测温仪等。三、作业条件1、组织图纸学习与会审,熟悉施工图纸,详细了解各部分内容、结构情况和设计要求,明确各工序各专业间的配合关系,并向参加施工人员作进行细致的技术交底。2、编制混凝土浇筑方案,制订施工指示图表,确定流水分段划分、浇筑程序、原材料运输、混凝土配料、搅拌、输送、浇筑、捣固方法以及齐备移动、施工平面布置等。3、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要求,进行场地整平、清理;修筑现场内临时运输道路;敷设供水、供电、照明线路;搭设临时设施,布置浇灌场地,确定车辆进出395
次序及停放位置,以确保混凝土浇筑有条不乱和顺利进行。4、准备好混凝土搅拌、运输和浇筑机具设备,并进行一次全面检修,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安装就位和试运转,施工需用工具亦按数量作好准备,放在规定地点备用。5、基础内埋设的水、电、风、油、润滑管道已铺设好;一次埋设的地脚螺栓已经固定好,并经检查办理预检手续。6、基础内外模板已支设好,并支撑牢固;板缝已堵严,并涂刷隔离剂;在模板上已弹好混凝土浇筑标高线。7、配制混凝土用水泥、砂、石及粉煤灰、外加剂等材料,经检验质量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并准备足够数量,能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需要;试验室已按实际材料提供混凝土配合比。8、根据混凝土浇筑方案,搭设好进入基坑的脚手马道和浇灌脚手平台。四、施工操作工艺1、大型设备基础浇灌混凝土的运输浇灌方法常用的有:(1)搭设满堂红脚手架,用手推车运输浇灌;(2)用起重机吊振动吊斗浇灌;(3)用天车吊振动吊斗浇灌;(4)用1t机动翻斗车运输、浇灌;)用混凝土泵车配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浇灌;(6)用固定式混凝土输送泵浇灌。2、大型设备基础一般要求一次连续浇筑完成。由于大型设备基础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高、积聚内部热量不易散发,温度峰值常在45~55℃,而表面散热较快,使内外产生较大温差,受混凝土自约束,易使基础产生表面温度裂缝;在混凝土降温阶段,混凝土逐渐冷却,加上混凝土本身的收缩,当受到外部基岩或厚大混凝土垫层的约束,亦会产生裂缝,有的贯穿整修截面。因而在大体积设备基础浇灌时,应采取降低水泥水化热温度、混凝土浇灌入模温度、减少地基约束、加强温差控制以及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等措施,以控制裂缝的出现。3、常用防裂技术措施有:(1)选用中低热矿渣水泥、火山灰质水泥、粉煤灰水泥或抗硫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减少混凝土凝结时的发热量;(2)掺加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量,减缓水化速度;或掺加缓凝型减水剂,除有以上效果外,还可减缓浇灌速度和强度,以利散热;(3)掺加灰煤灰,可减少单方水泥用量50~70㎏,显著推迟和减少发热量,降低温升值20%~25%;(4)396
合理配料和优选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收缩,降低水泥用量;(5)利用混凝土后期(60d、180d、360d)强度,可降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水泥用量;(6)在基础内预埋冷却水管,通循环低温水降温;(7)热天施工,砂石堆场设遮阳装置,必要时喷冷水雾预冷却,或利用冰水拌制混凝土;运输工具加盖,防止日晒,以降低混凝土初始温度;(8)混凝土采取薄层浇筑,以加速热量散发;(9)加强通风,基坑内设多台风机通风散热,降低浇灌入模温度和升温;(10)在垫层上设置滑动层和缓冲层(涂刷3~5mm沥青玛帝脂后撒砂或粘贴二毡三油卷材),以减少约束作用;(11)配制优质混凝土、控制砂、石含泥量,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提高极限拉伸;(12)制定合理的温控指标,控制混凝土表面与内部最高温差不大于25℃;内部温差不大于20℃;温度陡降不大于10℃;(13)做好混凝土的养护,适当片长拆模时间,提高混凝土强度,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梯度;必要时采取保温养护,使缓慢降温,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徐变松驰效应,削减温度收缩应力;(14)掺加U型混凝土膨胀剂,配制补偿收缩混凝土,以部分或全部抵消干缩和冷缩在结构中产生的约束应力,防止或减少温度与收缩裂缝的出现;(15)加快基础回填土,避免基础结构侧面长期暴露;适时停止降水,避免降温收缩与干缩共同作用,导致应力累加;(16)实行情报、信息化施工,加强测温监测与管理,及时进行研究分析,采取相应措施,使温差控制在允许的限度内。由于大型设备基础裂缝的原因是复杂的、综合性的,因此以上控制裂缝的措施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不补充,又互为联系,互相影响,施工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采取一种或数种措施同时使用。4、混凝土浇灌方式,可根据面积大小和搅拌能力采取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或斜面分层连续浇筑完成(图8-2),不留施工缝,分层厚度20~30cm。分段分层多采取踏步式分层推进,推进长度由浇灌能力而定,一般为1.5~2.5m。斜面分层浇灌每层厚30~35cm,坡度一般取1:6~1:7。5、混凝土浇灌顺序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推进,逐层上升。亦可采取中间向两边推进,保持混凝土沿基础全高均匀上升。浇筑时,要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上一层混凝土,不使产生实际的施工缝,并将表面泌水及时排出。397
6、对地脚螺栓、预留螺栓孔、预埋管道部位等的浇灌,四周混凝土应均匀上升;同时避免碰撞,防止造成位移或歪斜。7、大型设备基础的浇灌,如因突然性停水、停电、混凝土搅拌设备发生故障、运输道路堵塞等原因必须留设施工缝时,施工缝的留设必须符合以下规定:(1)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互不相仪的设备与机组之间,输送辊道与主基础之间,可留垂直施工缝,但与地脚螺栓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得少于250mm,并且不小于五倍螺栓直径;伸入相邻基础块体的钢筋必须留出。(2)在地脚螺栓底部以下150~200mm处,或能包住螺栓1/3L或3/4L(L一地脚螺栓埋入深度)以上部位,或基础底板与上部块体或沟槽交界处,可留水平施工缝。(3)标高不同的两个水平施工缝,其高低结合处,应留成台阶形,台阶的高宽比不得大于1。8、混凝土浇灌完毕应进行保湿和保温养护。前者采取表面洒水养护,使强度正常增长;后者在表面用保温材料(塑料薄膜、草垫)护盖,使缓慢降温,并通过测温,控制基础内外温差在25℃以内,降温速度在1.5℃/d以内,提高混凝土的早期抗拉强度,防止基础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深进的或贯穿的温度收缩裂缝,确保基础混凝土质量。9、测温系在设备基础上沿中心线呈L形布置测温点,点与点距离不大于4m,在高度方向,点与点距离一般以0.5~1.0m为宜,在混凝土浇筑完升温阶段,开始5d,每隔1~2h测温一次,以后每4~8h测温一次,时间不少于14d;做好测温记录和分析,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10、其他有关混凝土的拌制、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的一般要求和规定,与“8.3现浇混凝土框架浇筑”相同。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工艺的有关要求和规定,参见“8.6泵送混凝土应用混凝土输送泵车浇筑”和“8.7泵送混凝土应用固定式混凝土泵浇筑”二节(略)。五、质量标准(一)保证项目保证项目与“8.3现浇混凝土框架浇筑”相同。(二)基本项目398
1、基础混凝土质量,进行外观检查,要求外表光整,内部密实,蜂窝面积2一处不大于400cm,无露筋、空洞、夹层、裂缝渗漏、起壳等缺陷。2、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必须达到设计要求。(三、)允许偏差项目大型设备基础混凝土浇筑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表8-5。设备基础混凝土浇筑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8-5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用经纬仪或拉线和尺1坐标位移(纵横轴线)±20量检查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2不同平面的标高+0,-20量检查平面外形尺寸±20尺量检查3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0-20尺量检查凹穴尺寸+20尺量检查平面水每米用水准仪或水平和楔4平度形塞尺检查全长10每米5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尺5垂直度量检查全长10预埋地标高+20-0在根部及顶端用水准6脚螺栓中心距±2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中心线位移+10尺量纵横两个方向预埋7地脚深度尺寸+20,-0尺量检查螺栓孔孔铅垂直10吊线和尺量检查标高+20拉线和尺量检查预埋中心线位移+5活动8地脚螺带螺纹孔锚板2用直尺和楔形栓锚板平整度塞尺检查带槽锚板平整度5六、成品保护成品保护与“8.1基础混凝土浇筑”相同。七、安全措施399
安全措施与“8.1基础混凝土浇筑”相同。八、施工注意事项1、大型设备基础混凝土浇筑,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和不出现质量事故,施工前应周密地规划解决好混凝土配制、运输、浇筑、下料,捣固、浇筑次序、质量控制、现场布置、运输道路、路线、车辆调配以及劳动组织、统一指挥、各专业工种协调配合等一系列问题,制定详细的方案,认真实施,使施工有条不紊和有节奏的进行。2、混凝土浇筑,为便于沿水平逐层上升并方便检查,应在基础内模板上每隔一定距离,测上标高,划上分层线,使之便于观测和控制;同时应注意使各浇灌区浇筑、下灰,进度应大体均衡,以避免各区层次不一,高低不平,造成较大高差,而使模板走动;或振动低处,使高处已振实的混凝土受侧振振而松塌。3、振捣混凝土要避免振动地脚螺栓和固定架,当浇筑到地脚螺栓长度的三分之一时,应对主要螺栓中心线进行一次复查,发现走动,应及时纠正,以保证螺栓中心线标高正确。4、混凝土分层浇筑,应严禁大流动性混凝土与低流动性混凝土混合浇筑,或两种不同品种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混合浇筑,以免造成强度不均。5、混凝土浇筑应注意使中部的混凝土略高于四周边缘的混凝土,以便使经振捣产生的泌水从四周侧模板缝隙、孔洞中渗出或排出,以避免混凝土表面产生大量浮浆,损害各层之间的粘结力,造成混凝土强度不均,影响混凝土质量。6、在整个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各工种都要设专人加强对钢筋、模板、螺栓、预埋铁件的看管、修复,防止走动。8.6泵送混凝土应用混凝土输送泵车浇筑系且一台或多台混凝土输送泵车(简称泵车),通过全液压布料杆或连接管,将混凝土压送到基础或结构模板内浇筑。本工艺具有机械化程度高,准备工作少,操作灵活,机动性强,浇筑方便,工效高,能大量节省搭设脚手架的人力和机具,质量好,施工速度快,施工费用较低等优点。但需一定数量的专用机械设备,一次性投资较高。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现浇结构应用泵车进行混凝土浇筑划等号。400
一、材料要求1、水泥用32.5强度等级或42.5强度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或粉煤灰水泥,进场时,必须有质量合格证。2、砂宜用中砂、要求通过0.315mm筛孔的占15%~30%;含泥量小于5%,砂率宜控制在40%~50%。3、石子用卵石或碎石,粒径一般不得超过管径的1/3~1/4(如管径为150mm,粒径宜为5~40mm;管径为125m,粒径宜用5~30mm),最大粒径不应大于40mm,含泥量小于1%。4、粉煤灰用工业II级粉煤灰,细度0.080m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8%。5、外加剂用木钙或其他NNO、UNF减水剂,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二、主要机具设备主要机具设备有:混凝土输送泵车(带360°全回转三段液压拆叠式布料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空气压缩机、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12″~15″活扳手、电工常规工具、机械常规工具、对讲机、铁锹、铁钎等。三、作业条件1、编制泵送浇筑作业方案,确定泵车型号、使用数量;配备搅拌运输车数量、行走路线、布置方式、浇筑程序、布料方法。2、灌注混凝土前的各道工序,经隐、预检合格并办理验收手续。3、全套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机械设备经试车运转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并配备足够的泵机易损零件,以便出现意外损坏时,及时检修;电源能满足连续施工的需要。4、现场已准备足够的砂、石子、水泥、掺合料以及外加剂等材料,能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筑的要求。5、模板内的垃圾、木屑、泥土、积水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已清理干净;木模401
在混凝土浇筑前洒水湿润,钢模板内侧刷隔离剂。6、根据现场实际使用材料和含水量及设计要求,经试验测定,试验室已开具泵送混凝土配合比。7、浇筑混凝土必须的脚手架和马道已经搭设,经检查符合施工需要和安全要求。混凝土搅拌站至浇筑地点的临时道路已经修筑,能确保运输道路畅通。8、泵送操作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可持证上岗;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细致的技术交底。四、施工操作工艺1、泵送混凝土前,先将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用以湿润和清洁管道,然后压入纯水泥浆或1:1~1:2水泥砂浆滑润管道后,即可开始泵送混凝土。2、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第一次装料时,应多加二袋水泥。装运混凝土后,筒体应保持慢速转动,卸料前,筒体应加快速转~30s后方可卸料。3、泵车开始压送混凝土时速度宜慢,待混凝土送出管子端部时,速度可逐渐加快,并转入用正常速度进行泵送。压送要连续进行,不应停顿,遇到运转不正常时,可放慢泵送速度。当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需降低泵送速度。泵送暂时中断供料时,应每隔5~10min利用泵机进行抽吸往复推动2~3次,以防堵管。混凝土因故间歇30min以上者,应排净管路内存留的混凝土,以防堵塞。4、泵送混凝土浇筑入模时,浇筑顺序有分层浇筑法和侧堆浇筑法两种,要将端部软管均匀移动,使每层布料厚度控制在20~30cm,不应成堆浇筑。当用水平管浇筑时,随着混凝土浇筑方向的移动,每台泵车浇筑应考虑1~2人看管布料杆并指挥布料,名工人拆装管子,逐步接长或逐渐拆短,以适应浇筑部位的移动。5、混凝土分层铺设后,应随即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1台泵车应配备3~4台振动器(其中1~2台备用)。当混凝土坍落度大于15cm时,应与普通混凝土一样振捣,以机械振捣为主,人工捣固为辅,捣固时间以15~30s为宜。6、泵送混凝土入模用水平管或布料杆时,要将端部软管经常均匀地移动,以防混凝土堆积,增加压送阻力而引起爆管。当浇筑壁板、沟槽部位时,管口应放在沟、槽模板中间,并采用引浆法浇捣。当混凝土浇到最后阶段,对泵车采取“分段停泵”的办法。402
7、泵车铺管向下倾斜输送混凝土时,若倾斜度为4~7°,应在下斜管的下端设置相当于5H(H—落差)长度的水平配管(图8-3a),若倾斜度大于7°,还应在下斜管的上端设置排气活塞,以便放气(图8-3b)如因施工长度有限,下斜管无法按上述要求长度设置水平配管时,可用弯管或软管代替,但换算长度仍应满足5H的要求。8、沿地面铺管,每节管两端应垫50mm×100mm方木,以便拆装;向下倾斜输送时,应搭设宽度不小于1m的斜道,上铺脚手板,管两端垫方木支承,因压送时输送管会产生较大的振动,管子不应直接铺设在模板、钢筋上,而应搁置在马凳或临时搭设的架子上。9、泵送将结束时,应计算好混凝土需要量,以便决定拌制混凝土量,避免剩余混凝土过多。10、混凝土泵送完毕,应进行混凝土泵、布料杆及管路清洗。管道清理可采用空气压缩机推动清洗球清洗。方法是先安好专用清洗管,再启动空压机,渐渐加压。清洗过程中,应随时敲击输送管,了解混凝土是否接近排空。管道拆卸后按不同规格分类堆放备用。五、质量标准1、泵送混凝土必须计量准确并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要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2、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18cm,各罐拌合物的坍落度应均匀。六、成品保护1、混凝土表面泌水和浮浆应排除,待表面无积水时,宜进行二次压实抹光。2、泵送混凝土一般掺有缓凝剂,宜在混凝土终凝后才浇水养护,并应加强早期养护。3、泵送混凝土水泥用量较大,对厚大体积混凝土,宜进行保湿保温养护,以控制温度与收缩裂缝的出现。七、安全措施1、泵车浇筑混凝土,泵车外伸支腿底部应设木板或钢板支垫,以保稳定;泵车离未护壁基坑的安全距离应为基坑深再加1m;布料杆伸长时,其端头到高压电缆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应不小于8m。403
2、泵车布料杆采取侧向伸出布料时,应进行稳定性验算,使倾覆力矩小于反倾覆力矩。严禁利用布料杆作起重使用。3、泵送混凝土作业过程中,软管末端出口与浇筑面应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埋入混凝土内,造成管内瞬时压力增高,引起爆管伤人。4、泵车应避免经常处于高压下工作,泵车停歇后再启动时,要注意表压是否正确,预防埋管和爆管。5、拆除管道接头时,应先进行多次反抽,卸除管道内混凝土压力,以防混凝土喷出伤人。6、清管时,管端应设安全挡板,并严禁在前方站人,以防喷射伤人。7、清洗管道可用压力水冲洗或压缩空气冲洗但二者不得同时使用。在水洗时,可中途改用气洗,但气洗中途严禁转换为水洗。在最后10m应将泵压或压缩机压力缓慢减压,防止出现大喷爆伤人。严禁用压缩空气清洗布料杆。八、施工注意事项1、泵送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20,除满足一般混凝土要求外,还必须满足可泵性要求,即有良好的和易性和合适的坍落度,以避免堵管。为提高和易性和配制大坍落度(大于15cm)的混凝土,一般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和减水剂。泵送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宜为300㎏/m3,水泥用量低于下限应掺加适量粉煤灰来改善和易性;水灰比应限制在0.4~0.6,砂率控制在38~45%;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要求为10~,常用为8~15cm,以9~13cm为佳。2、泵送混凝土在运输、卸料过程中如发现坍落度损失过大(超过2cm),严禁向搅拌车或储料斗内任意加水,但可在搅拌车内加入与混凝土相同水灰比的水泥浆或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经充分搅拌后才能喂泵。3、在泵车受料斗上应装孔径50mm×50mm的振动筛,防止超规格骨料混入,以加快卸料和防止堵管。当气温高时,在管上遮盖草包,泡水润湿。4、泵送混凝土时,输送管内有压力或成弱喷射状态,易造成混凝土出现分离现象,浇灌时,要避免对侧模板直接喷射,混凝土输送管口应保持距模板50~100cm的距离,以免分离骨料堆在模板边角,导致出现蜂窝等质量问题。5、泵送中途停歇时间,一般不应大于60min,如超过,应予清管或添加自拌混凝土,以保证泵机连续工作。404
6、泵送为多机连动作业,距离较远,应配有远距离控制机构和通讯联络设施,以保证畅通可靠,浇筑连续作业。7、泵送混凝土应搞好现场组织工作,配备精干劳动力,每台泵车需配备的劳力,视浇筑速度和结构复杂程度而定,一般每台泵车配备7~10人(其中混凝土工4~5人,辅助工2~3人,表面抹平1~2人);使用输送管时,要增加辅助工4~6人,负表装拆、洗管子。8、泵送过程,要做好各项记录,如开泵记录、机械运行记录、塞管及处理记录、泵送混凝土记录、清洗记录,检修记录以及混凝土坍落度抽查记录等,以备作为评定质量、交接验收的资料。8.7泵送混凝土应用固定式混凝土泵浇筑系用固定式混凝土输送泵通过管道直接将混凝土送入基础或结构模板内浇筑。本工艺具有机械化程度和效率高,用工少,劳动强度低,施工速度快,设备投资较泵车输送浇筑工艺少,所需的支承结构简单,节省材料,可降低施工成本等优点。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现浇结构应用固定式混凝土泵浇筑工程。一、材料要求对水泥、砂、石子、粉煤灰和外加剂的要求与“8.6泵送混凝土应用混凝土输送泵车浇筑”相同。二、主要机具设备主要机具设备有:型混凝土输送泵、自卸翻斗汽车、空气压缩机、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1215″活扳手、电工常规工具、机械维修常规工具、对讲机、铁锹、铁钎等。三、作业条件作业条件与“8.6泵送混凝土应用混凝土输送泵车浇筑”相同。四、施工操作工艺1、用固定式混凝土输送泵泵送混凝土前,应先选好泵机位置,使泵机距浇筑地点最近,附近有水源和电源,无障碍物,以便于运送混凝土的汽车行走喂料。混凝土由设在工程附近的集中搅拌站直接供应,或用翻斗汽车从较远的集中搅拌405
站将混凝土运到泵机处供应。2、泵送管道的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1)管道的配置应最短,尽少量用弯管和软管,避免使用弯度过大的弯头,管道末端活动软管不得超过180度;(2)泵机出口应有一定长度的水平管,然后再接弯管;(3)管路布置应使泵送的方向与混凝土浇筑方向相反,使在浇筑过程中容易拆除管段而不需增设管段;(4)输送管道不得放在模板、钢筋上,以避免振动产生变形,应用支架、台垫或吊具等支承并固定牢固;(5)当管路向下配管时,应在转弯处设置气门。3、泵送前要对泵机进行全面检查,进行试运转及泵送系统各部位的调试,检查输送管道敷设是否合理、牢固,以保证泵送期间运转正常。4、泵送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与混凝土泵车输送工艺相同。刚开始泵送混凝土时,应缓慢压送入模,同时应检查泵机是否运转正常,管道接头是否严密,有无漏气、漏浆、漏水,如有异常情况,应停泵检查,修理好后再转入正常工作。5、泵送浇筑大体积基础,应分块分层进行,用钢管退缩布料,每层高纸900mm,每次浇筑宽1.5m左右,以一定的坡度循序推进(图8-4a、b),从A到B,每层保持盖住下层混凝土不超过初凝;为防止混凝土自流,使表面不平,采用支设模板隔挡(图8-4c),每段浇筑完后,立即拆除支挡模板。6、浇筑混凝土落灰高度不宜超过2m,如超过2m,应先铺一层10cm厚的原混凝土配合比无石子的砂浆。7、泵送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如混凝土供应不上,暂时中断泵送时,应每隔10min反泵一次,使管中混凝土形成前后往复运动,保持良好的可泵性,以免混凝土发生沉淀堵塞管道。8、泵机作业完成,应立即将泵罐和管道清洗干净。清洗管道可用压缩空气输入管道清洗,其压力不应超过0.7Mpa。9、其他与“8.6泵送混凝土应用混凝土输送泵车浇筑”的浇筑工艺要求相同。五、质量标准质量标准与“8.6泵送混凝土应用混凝土输送泵车浇筑”相同。六、成品保护成品保护与“8.6泵送混凝土应用混凝土输送泵车浇筑”相同。七、安全措施406
安全措施同“8.6泵送混凝土应用混凝土输送泵车浇筑”有关规定。八、施工注意事项1、泵送混凝土采取在现场外运送混凝土时,要组织好混凝土汽车输送,保持优先装混凝土,交通畅通无阻,同时运距不宜过长,以免混凝土离析影响泵送。如运输过长,最好能进行二次搅拌。2、搅拌站混凝土生产能力与泵的输送能力要相适应,以保证连续浇筑,避免间歇。3、泵机料斗前应设专人值班,拾出拌合物中的大石子和杂物。在泵送过程中,料斗中的混凝土量保持不低于上口20cm,以免泵机吸入率低,以至吸入空气,形成阻塞。4、泵送混凝土由于一次浇灌量大,速度快,混凝土流动性高,再加上振动混凝土产生较大的水平推力,故对模板的支设,钢筋的绑扎、架立,应比通常更牢固。5、夏季施工时对曝晒管道应采取覆盖、淋水降温等措施,防止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冬期施工要有防冻措施,如用3~4层草袋包扎管道等。6、混凝土在输送过程中,常会发生管道堵塞事故,主要原因有:(1)骨料级配不合理,混有超径石子;细骨料用量太少;(2)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泥用量过多,水灰比太大,或坍落度太小;(3)管道敷设不合理,管道弯头过多,水平管长度太短,管道过长或固定不牢;(4)泵送停歇时间过长,管道中混凝土发生离析。防治管道堵塞措施一般是:(1)选用可泵性的材料和级配,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计量准确,严禁在料斗内加水,使混凝土坍落度不发生较大的变化;(2)在料斗上加装金属滤网,不使过大的石子和异物进入料斗;压送前用砂浆润滑管道;(3)用翻斗车运输时,运输速度要使混凝土的搅拌1.5h内泵送完毕,最好经二次搅拌后再喂入料斗内;(4)泵机操作时,如发现泵压升高,管路发生抖动现象,应对管路中的弯管、锥形管等易堵塞部位,用木槌敲击;放慢压送速度,或使泵进行逆转(反泵)将混凝土抽回料斗,搅拌后再压送;如多次反泵无效,则应停止泵送,拆卸堵塞管道,取出管内混凝土,清洗干净后再开始压送;(5)如发生堵塞,可采取侧车回流与缩短活塞行程强力压送的办法;同时对Y形管、弯管或变径管、软管等进行检查,迅速排除故障。407
7、在泵送过程中有时发生爆管,共防治措施是:混凝土坍落度应符合泵送要求;避免使用有裂缝或表面凹陷的管子,加强输送管的管理,定期更换;配管连接必须符合规定。8.8混凝土真空吸水工艺混凝土真空吸水是在浇筑刮平的混凝土表面铺上真空腔(吸垫),在真空机组的抽吸作用下形成负压,将刚成形的混凝土中的多余游离水排出,从而使混凝土水灰比降低,密实度增加,早期强度提高,并使多项物理力学性能得到改善。经真空作业处理的混凝土,较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20%~50%;表面强度提高50%~60%;抗冻性提高~2.5倍;耐磨性提高30%~50%;与钢筋握裹力提高20%~25%,并提高抗渗性、抗裂性;同时成形方便,可立即表面压光抹平,加快模板周转,缩短养护期限,节约水泥10%,降低工程造价(20%~25%)和施工成本。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道路、机场跑道、楼地面、水池、桥墩、水坝及高层建筑现浇楼面以及平面较大的预制构件真空吸水作业工程。一、材料要求1、水泥:宜用32.5强度等级或42.5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新鲜无结块。2、砂、石子质量要求同普通混凝土。二、主要机具设备1、机械设备HZJ或HZG型混凝土真空吸水机组、混凝土振动梁、平板式振动器,插入式振动器,抹光机等。2、主要工具真空腔(构造见图8-5)或柔性吸垫(规格有3m×5m4m×6m,上面装有吸水管)、尼龙过滤布、吸水软管、清洗槽、胶水、吸布、扳手等常用维修工具以及毛刷、抹子、靠尺、小桶等。三、作业条件1、真空吸水机组及辅助机具经检修、试机,情况良好,符合使用要求;电408
源可满足需要。2、设置好排水管道及排水沟,可保证现场排水。3、操作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可持证上岗;并向具体操作工人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4、真空作业试模已准备齐全。四、操作工艺1、混凝土配合比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相同,水灰比宜为0.45~0.53,砂用中砂,砂率可比普通混凝土提高5%~10%,混凝土坍落度一般为2~4cm。混凝土的配料应准确计量。搅拌运输和浇筑操作要求均同普通混凝土。2、混凝土浇筑入模后用振动器仔细振捣密实,提浆刮平,并立即进行真空作业。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完成,避免留施工缝。3、铺设真空吸水垫应按层次顺序进行,作到平整紧贴。一般先铺过滤面,如需要搭接时,应搭接2~3cm,以防止水泥浆吸入真空泵内;然后盖上柔性吸垫,用毛刷将四周密封边刷平,使其紧贴于混凝土表面,周边形成一密封带。如采用组装好的刚性吸盘,由直接盖上,周边用橡胶垫封严。吸管应位于密封垫中间,如有缝隙,应用橡胶布封严,以免漏气影响吸水效果。4、吸水前,先接通真空吸管,检查电机运行方向及吸垫周边密封情况,一切正常后,方可开机作业。开机前,先向水箱和真空室中灌入洁净水,与箱内管口齐平后,再开机,要随时观测真空度、作业时间及集水箱内情况,发妯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5、真空吸水时,真空度要求达到65~80kpa;吸水时间一般15min左右,待混凝土表面明显抽干,手指压下无指痕,即完成吸水。此时,掀起吸垫边缘,露出底垫约2cm,继续进行短时间的真空吸水,待吸垫底层的残留水分排除以后,再停机。6、停机后,即拆去橡胶吸管,再依层次顺序揭去吸垫、尼龙网片,移至下一部位作业。409
7、在完成真空吸水作业的混凝土表面上,用抹光机提浆、压抹平。抹光机的叶片或圆盘应与顺时针方向一致,前后运动方向通过推拉扶手控制。8、真空作业时间与构件厚度、所采用的真空度、环境温度、水泥品种以及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水灰比等有关。真空吸水深度最大可达30~40cm,一般真空吸水的混凝土层以15~20cm厚较合适,厚层则宜分层进行。真空泵的真空度是混凝土吸水作业的重要技术参数,一般可根据混凝土的厚度按表8-6选用。混凝土厚度与真空度的关系表8-6混凝土厚度(cm)5~1010~1515~25(kpa)60~66.766.7~73.373.3~86.7真空度(mmHg)(450-500)(500-550)(550-650)9、真空吸水完毕,表面宜覆盖塑料薄膜养护。10、吸水作业结束后,应及时将吸垫、尼龙网片上的水泥残渣冲洗干净,晾干卷好集中保管。用洁净水放入真空泵内,开动冲洗1~2min除去泵机水箱内的泥砂后,将泵体内的水全部去尽,存库备用。五、质量标准1、各吸水部位吸水量应均匀一致,边角部位不得出现漏吸。2、按真空吸水同样条件制作试块,经试压其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3、抹压后,表面应平整、光滑,达到水泥砂浆地面的质量标准。六、成品保护1、铺设吸垫后,严禁在上面行走和作业,以免损伤吸垫和影响混凝土表面质量。2、吸垫转运、移动时,应卷好用手推车装运或人力抬运,不得拖拉,以防损伤吸垫。吸垫如发现局部损坏、漏气,应用胶水,胶布修补好。3、冬期施工,真空泵作业完毕,要将泵体内的水排除干净,以避免将泵体冻裂。4、混凝土抹压完毕,,应进行覆盖洒水养护,待混凝土达到1.2mpa强度后,方准在其上进行下道工序作业。七、安全措施1、真空吸水作业机械应安设触电保安器,并接地良好,以防止触电伤人。410
2、其他均应遵照有关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施工。八、施工注意事项1、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真空吸水作业,间隔时间不得过长,以免影响吸水效果。2、吸水时应经常检查吸水软管、吸垫周边、水箱盖密封垫及接头部位有无损坏、漏气及堵塞等情况,如有,应及时排除,以保证吸水质量。3、在吸水完毕,如混凝土过干或高洼不平,应加适当与原混凝土同一配合比较干硬的砂浆,用抹光机提浆、抹平,不宜撒水泥抹光,以免造成表面起皮。4、直空吸水混凝土,若从原浆抹面考虑,脱水率宜控制在12%~15%较合适,如脱水率过高,表面过分干硬,会给抹光带来困难。5、真空吸水作业,有时会出现一些故障,应针对产生原因,及时排除。如空载真空度低,产生原因可能是水箱盖密封不严和盖垫老化,以及循环水管道不畅;应采取调节水箱搭扣,更换密封垫或调节旋塞,增大回水量等办法;又如吸水时真空度不够(高),造成原因主要是吸垫或管道漏气,吸垫铺放不平、不严;处理方法是:检查漏气部位,进行修堵,使吸垫与混凝土表面铺贴平整严实;再如作业噪声大,一般是由于水管流量大而引起的,此时应适当减少回水量。8.9混凝土太阳能养护工艺太阳能养护是在结构或构件周围表面用塑料薄膜或透光材料搭设的棚覆盖,用以吸收太阳光的热能,对结构或构件混凝土进行加热蓄热养护,使混凝土在强度增长的过程中有足够的湿度,促进水泥水化,获得早强。本工艺具有方法简单,劳动强度低,投资少,养护质量好,节省施工费用(如自然养护的45%~65%,蒸汽养护的30%),缩短养护周期30%~50%;节省能源和养护用水等优点。但需消耗一定量塑料薄膜材料,而棚罩式不便保管,占场地较多。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中、小型混凝土构件的养护,亦可用于现浇混凝土楼板、路面、机场跑道等的太阳能养护作业。一、材料要求1、塑料薄膜,采用0.12~0.14mm农用薄膜,黑色或透明,要求耐老化。2、方木,用一般白松方木,规格25mm×50mm、12mm×80mm或25mm×411
100mm。3、木板,用一般白松板,厚10~25mm。4、透明聚酯玻璃钢,根据需要尺寸做成双坡形状。二、主要机具设备用一般木工用加工装钉用机械和工具。三、作业条件1、太阳能养护材料和设施已经齐备,经检查,符合使用要求。2、制订养护制度,确定养护方法,并进行技术交底。3、操作人员经技术培训,可以上岗操作。四、施工操作工艺1、太阳能养护应根据结构、构件形状、大小、气温情况和强度要求等,选用不同的养护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覆盖式养护法系在结构、构件成型表面抹平后,在构件表面覆盖一层厚黑色(或透时)塑料薄膜。在冬期再加盖一层气被薄膜或一层气垫薄膜,使气泡朝下(图8-6),塑料薄膜接缝采用热粘合(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四周应紧贴构件,用砂袋或土压紧盖严,防止被风吹开而降低湿度。本法当气温在20℃以上时,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养护,温度可达65℃,湿度可达65%以上,1.5~3.0d,可达设计强度的70%;缩短养护期40%以上。(2)棚罩式养护法系在浇筑完的构件上加养护棚罩或再在构件上加一层黑色塑料薄膜。棚罩材料多用透明玻璃钢和塑料薄膜,亦可用玻璃、聚脂薄膜、聚乙烯薄膜等。罩的型式有单坡、双坡、拱形等(图8-7),每节长4m,搭接长300mm,罩内空腔宜比构件略大一些。本法养护,在夏季罩内温度可达60~75℃;春、秋季可达35~45℃;;冬季为15~20℃;罩内湿度一般在50%左右。(3)箱式养护法1、箱式太阳能养护罩,由箱体和箱盖两部分组成(图8-8)。箱体是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箱盖主要反向聚光,以增加箱内的太阳辐射能量,定时变换角度,基本可达到全天反向聚光效果。本法养护,当白天气温15~18℃,夜间气温1~412
16℃时,箱内白天温度可达80℃左右;夜间保持32℃左右。2、混凝土的浇筑按常规方法进行,浇筑完毕1~2h内应即进行太阳能护盖养护,覆盖时不得损伤已浇筑的混凝土。3、采用太阳能集热箱养护混凝土,应注意使玻璃板斜度与太阳光垂直,或接近垂直,射入效果最好;反射角度可以调节,以反射能全部射入为佳;反射板在夜间宜闭合,盖在玻璃板上,以减少箱内热介质传导散热的损失;吸热材料要保持干燥,避免受潮。4、养护时要加强管理,定时测温,根据气温高低和混凝土强度发展情况,随时调整养护制度。当混凝土湿度不够时,可于24h后揭开塑料薄膜,充分洒水一次,再按原样覆盖密封好。5、混凝土养护达到标准条件下养护28d强度的60%左右,即可卸除养护装置,卸除的塑料薄膜材料及棚罩等要清理灰渣、覆盖集中存放备用,不得乱丢乱放、踩踏使其遭到损坏。6、当构件养护温度与外界气温温差超过℃以上时,卸去养护装置应逐层进行,使缓慢降温,避免出现温度收缩裂缝。五、成品保护1、铺设太阳能养护塑料薄膜及棚罩时,避免在构件上踩踏。2、防止碰冲、踩踏、硬物拖拉,损伤塑料薄膜。3、构件卸去养护装置设施时,应使温差在允许范围内,以防温度骤降,使松件产生裂缝。六、施工注意事项1、太阳能养护的塑料薄膜较易损坏,要经常检查修补。修补方法是:将损坏部分擦洗干净,然后用刷子蘸塑料胶涂刷于破损部位,再将事先剪好的塑料薄膜贴上去,用手压平即可。2、采用覆盖式或棚罩式养护,塑料薄膜之间和棚罩之间必须搭接严密,与地面接触部位用土或砂压住使密闭,以保持构件湿度和温度,同时棚罩外应有排水沟。3、当遇阴雨天气,收集的热量不足时,可在构件上加铺黑色薄膜,提高吸收效率。413
8.10混凝土养护剂养护工艺养护剂养护又称喷膜养护,是在结构构件表面喷涂或刷涂养护剂,溶液中水分蒸发后,在混凝土表面上结成一层塑料薄膜,使混凝土表面与空气隔绝,阻止内部水分蒸发,从而使水泥水化作用完成。本工艺具有结构构件不用浇水养护,节省人工和养护用水等优点。但28d龄期强度要偏低8%左右。本工艺标准适用于表面面积大、不便浇水养护的结构(如烟囱、水塔、筒仓壁等)、地面、路面、机场跑道等的养护剂养护作业。一、材料要求混凝土养护液常用的有过氯乙烯、氯乙烯一偏氯乙烯(LP-37)、醇酸树脂、合成橡胶溶液、水玻璃水溶液等,以前两种使用最广,有商品供就,应有出厂合格证,品质符合产品标准要求。二、主要机具设备主要机具设备:喷涂有空气压缩机、高压容罐、高压橡胶管、喷枪或农用喷雾器等;人工涂刷有:板刷、铁桶等。三、作业条件1、结构构件分段(节)浇筑完毕,并经检查表面修整符合要求。2、养护剂材料已运到现场,质量符合标准要求。3、喷涂或刷涂机械、工具已准备齐全,经试用,能满足施工需要。4、操作人员经技术培训,可以上岗操作。四、施工操作工艺1、喷涂或刷涂结构上表面,可于混凝土浇筑后2~4h,在不见浮水,用手指轻按无指印时,即可进行喷洒或涂刷,立壁于脱模后立即进行。2、喷(刷)涂用喷枪或喷雾器由一端到另一端、由上而下地连续喷洒在混凝土表面上,喷头距表面30cm左右,操作人员站在上风处,按顺序逐行喷洒,向前推进。一般喷两遍,每遍互相搭接,厚薄一致,无漏喷(刷)、透底等情况。3、喷洒时,空气压缩机的工作压力以0.4~0.5Mpa为宜;容罐压力以0.2~0.3Mpa为宜,溶液喷洒厚度以2.5㎡/㎏为度,厚薄要求均匀。4、刷涂先槽刷一遍,再竖直从上往下涂刷,要刷轻刷快,以作到均匀、厚度一致,不带刷痕,每遍宜一气呵成,无流淌、漏刷等现象。414
5、工作完毕,应将设备及工具清理干净,避免腐蚀、堵塞。五、成品保护1、溶液喷洒涂刷后会很快形成薄膜,应加强保护,防止硬物在表面拖拉碰撞损坏。2、混凝土未达到要求强度,不得在其上行驶车辆或临时堆放材料。六、施工注意事项1、养护剂使用前要充分拌匀,如有杂质、结块,应过2200孔/cm2筛。使用时应经常摇动容器罐,不使沉淀,再使用时不得随意加水。2、喷(刷)涂料应掌握合适时间,过早会影响薄膜与混凝土表面的结合;过晚则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过多,影响水化作用。3、养护剂在未形成封闭薄膜前,如遇雨,混凝土表面会出现麻点,待雨停后,需重新喷洒;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已喷(刷)涂薄膜损坏,应及时补喷养护液。4、配制的养护剂有毒、易燃,操作要有防护、防火措施和设施。41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空心砖墙砌筑工程工艺标准
- 施工工艺标准汇编
- 一般砖砌体砌筑工艺标准
- sgbz0502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 预制外墙板构造防水施工工艺标准
- 07 水泥土搅拌桩支护施工工艺标准
- 1.06 水池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
- 2—9 封闭插接母线安装工艺标准(209—1998)
- 油纸绝缘电缆接头制作工艺标准
- 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隔断、顶棚工程
- 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幕墙工程
- 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地下防水工程
- 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墙体工程
- 室外给水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 暖、卫、燃气、通风空调工艺标准中常用机具
- 室内燃气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 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饰面砖、饰面板工程
- 管道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