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8.39 KB
- 36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27.140P58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839—2011海堤工程爆炸置换法处理软基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sonblastingreplacementmethodforsoftfoundationtreatmentinseawallengineering2011-10-09发布2011-11-09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839—2011目次前言.................................................................................................................................................II引言................................................................................................................................................III1总则.........................................................................................................................................12术语.........................................................................................................................................23基础资料.......................................................................................................................................33.1水文气象............................................................................................................................33.2地形测量............................................................................................................................33.3地质勘察............................................................................................................................43.4石料勘查............................................................................................................................44设计...........................................................................................................................................64.1一般规定............................................................................................................................64.2上部结构............................................................................................................................74.3软基置换处理设计............................................................................................................84.4龙口置换设计....................................................................................................................84.5稳定分析..........................................................................................................................105施工.........................................................................................................................................115.1一般规定..........................................................................................................................115.2施工组织..........................................................................................................................115.3施工程序..........................................................................................................................125.4施工工艺..........................................................................................................................136质量检验和评定.........................................................................................................................156.1一般规定..........................................................................................................................156.2施工质量检验..................................................................................................................156.3施工质量评定..................................................................................................................157建设管理.....................................................................................................................................17附录A整体稳定计算方法.........................................................................................................18附录B爆炸处理参数计算方法.................................................................................................21附录C爆填堤心石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和爆炸处理软基工程检验单...................................23附录D海堤标准断面参考图例...................................................................................................25附录E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28I
DB33/T839—2011前言本标准是根据浙江省水利厅2007年度科技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SI0703)和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2009年第二批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浙质标发〔2009〕189号)的要求,由浙江省围垦技术中心、浙江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中心及宁波科宁爆炸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并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本标准共7章17节114条和4个附录,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础资料、设计、施工、质量检验和评定、建设管理等。本标准由浙江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有关意见和建议请反馈给主编单位(地址:杭州市中山北路588号东风大厦13F,邮编:310014),以便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副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及主要起草人名单:主编单位:浙江省围垦技术中心副主编单位:浙江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中心宁波科宁爆炸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参编单位:浙江中水工程技术咨询中心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勘测设计院温州市水利局温州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洞头县农林水利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利军吴保旗朱小敖华伟南江礼茂陈玲袁文喜陈秀良潘桂娥郑烨庄峥嵘林登荣蒋昭镳方子杰沈林杰II
DB33/T839—2011引言本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和指导爆炸置换法处理软基技术在浙江省海堤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促进海堤工程技术的进步。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到2.0.2、4.3.6、5.1.4、7.0.4条款及附录B中“爆炸处理参数计算方法”与“控制加载爆炸挤淤置换法”(专利号:ZL03119314.5)相关的专利的使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该专利的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保证,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获得:专利持有人姓名:江礼茂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科学园708楼401室,邮政编码100101。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III
DB33/T839—20111总则1.0.1为规范和指导爆炸置换法处理软基技术在浙江省海堤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促进海堤工程技术的进步,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主要适用于石料来源有保障、工程建设影响范围内不存在环境制约因子的海堤工程,防波堤、促淤坝、丁坝等其它类似工程建筑物可参照使用。1.0.3爆炸置换法处理软基技术应用时应根据工程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建筑材料及经济、社会环境情况等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确定。1.0.4在海堤等工程建设中应用该项技术时,应充分发挥该技术的优点,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和管理方便。1.0.5采用爆炸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海堤工程建设除要求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和我省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的规定。1.0.6本规范主要引用标准如下:《爆破安全规程》(GB6722);《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范》(JTS204);《滩涂治理工程技术规范》(SL389);《海堤工程设计规范》(SL435)。1
DB33/T839—20112术语2.0.1爆炸置换法——采用炸药爆炸的方法一次或数次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地基一定深度和范围内的软土置换成抛石体(或石渣、砂石等混合物,预先抛填在软土地基表面,下同)的一种软基处理施工方法。2.0.2控制加载爆炸挤淤置换法——简称“爆炸挤淤置换法”,通过控制堤身抛填高度、宽度、进尺及爆炸参数,利用炸药爆炸产生的能量对地基和抛石体的综合作用效果,使抛石体在自重荷载及炸药爆炸产生的附加动载作用下,将抛石体“挤压”入软土地基中;经过一次或数次爆炸置换作用,最终形成设计要求的抛石断面结构的一种施工工法。2.0.3爆破排淤填石法——在抛石体外缘一定距离和深度的软土地基中埋放药包群,起爆瞬间在淤泥中形成空腔,抛石体随即坍塌充填空腔形成“石舌”,从而使抛石体一次到达硬土层达到泥石置换目的的一种施工工法。2.0.4爆填堤心石——在设计海堤上预先抛填并经爆炸置换法处理的抛石体之总称,是一个由抛石混合料组成的松散体结构,包括爆炸置换作业后形成的涂面以下基础抛石混合体与涂面以上兼作堤身抛石混合体之和。2.0.5落底式结构——爆填堤心石基础落在基岩、砂性土、老黏土等硬土层上时的海堤断面结构型式。2.0.6悬浮式结构——爆填堤心石基础全部落在淤泥、淤泥质土等软土层中时的海堤断面结构型式。2.0.7土石混合过渡层——将爆填堤心石与未被置换土层接触面间的土石混杂区域统称为土石混合过渡层,简称混合过渡层。2
DB33/T839—20113基础资料3.1水文气象3.1.1采用爆炸置换法处理软基的工程建设应具备的水文资料包括水位、潮汐、波浪、流速、流向、泥沙等。3.1.2采用爆炸置换法处理软基的工程建设应具备的气象资料包括工程当地气温、风况,雨、雾、雪等。3.2地形测量3.2.1各设计阶段的地形测量资料要求应符合表3.2.1的规定。表3.2.1各设计阶段的地形测图要求图设计建筑物类别比例尺图幅范围及断面间距备注别阶段项目建1:1000~横向自堤中心线向两侧带状展开如临水侧为侵蚀性滩岸,应海堤议书1:20000不小于200m;纵向应闭合至自然地形扩至深泓或侵蚀线外。1:1000~1:10000高地或已建海堤。图交叉包括建筑物进出口及两岸连接范1:100~1:500初步设计宜取大比例尺。建筑物围。竖向1:50~—纵断可行性1:200海堤初步设计宜取大比例尺。面图研究、横向1:1000~—初步设1:5000计横断每100m~200m测一断面,测宽初步设计断面间隔宜取下海堤面图1:50~1:500200m~600m。限。曲线段断面间距宜缩短。3.2.2工程施工阶段,施工区域地形图应满足施工总平面布置要求,比例一般为1:1000~1:2000;爆炸区域地形图应满足药包布置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3.2.3地形测量成果中应完整反映出爆炸施工安全影响范围内的居民点、油气站、文物、军事设施、码头、航道(锚地)、桥梁、水产养殖场、水上旅游区及海底设施的位置和重要性等有关信息。3.2.4遇深泓、潮流沟或侵蚀性岸滩等特殊地形区域,地形图测量应加大比例尺;断面测量间距应适当加密,比例适当加大。3
DB33/T839—20113.3地质勘察3.3.1采用爆炸置换法处理的海堤等建筑物地基必须进行地质勘察,勘察精度要求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程规范的有关规定,勘探成果必须能分别满足各阶段的应用要求。3.3.2地质勘察应按照经设计确认的勘察工作大纲进行,重要的地质勘察成果应经评审通过。3.3.3地质勘察应重点揭露出软土层的厚度、下卧持力层埋深等地层特征参数,各软土层土工试验成果应包括土常规参数和灵敏度等关键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3.3.4地质勘察应根据勘察方案与地区经验采取地质钻孔取样试验与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等原位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3.3.5各设计阶段的地质勘察要求应符合表3.3.5的规定,表中未规定部分可参照《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进行。表3.3.5各设计阶段的地质勘察要求设计阶段勘探孔位勘探孔间距和数量孔深备注规划拟建海堤轴线上孔距控制1000m左右。一般为建筑物高项目建议或建筑物中心位置。每一条海堤或每一个建筑物宜至少有度的3~5倍。书一个勘探孔。拟建海堤轴线上及堤每一条海堤或每一个建筑物至少有两一般为建筑物高在陆海连接处、岛礁周围轴线两侧控制地基处个钻孔及相应的静力触探孔等;度的3~6倍或或地形突变处等地层条可行性研理范围内;钻孔间距海堤纵向一般为500m~深至持力层止。件复杂范围内应适当加究建筑物中心及附属建1000m,横向一般为50m~100m;其它以布钻孔。筑物基础范围内。建筑物中心点为基点,纵横向均控制50m~100m。推荐和比较方案海堤每一条海堤或每一个建筑物至少有两一般为建筑物高在陆海连接处、岛礁周围轴线上及堤轴线两侧个钻孔及相应的静力触探孔等;度的3~6倍或或地形突变处等地层条控制地基处理范围钻孔间距海堤纵向一般为100m~300m,深至持力层止。件复杂范围内应适当加初步设计内;横向一般为30m~100m;其它以建筑物或根据设计需要布钻孔。建筑物中心及附属建中心点为基点,纵横向间距均控制20~确定。如临水侧为侵蚀性滩岸筑物基础范围内。100m。或陡坡应深至基岩面。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补同初步设计。同初步设计。同初步设计。施工图勘。3.3.6地质勘察应同时查明地表浮泥厚度和特性及其变化情况。3.4石料勘查3.4.1采用爆炸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海堤工程必须进行石料勘查。3.4.2石料勘查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相对应,划分为普查、初查、详查阶段,在招标设计与施工图设计阶段可视需要进行补充勘察与复查。3.4.3石料勘查要求1项目建议书——普查阶段4
DB33/T839—2011对拟选石料场应根据天然露头草测1/10000~1/5000综合地质图,还宜布置少量勘探和取样试验,初步确定材料层质量。2可行性研究——初查阶段初步查明石料场岩层结构及特性、夹层性质及空间分布、剥离层(无用层)厚度及方量,可用材料(有用层)储量、质量、开采运输条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块石料应实测1/2000~1/1000料场地质剖面,应编制1/50000~1/25000料场分布图,1/5000~1/2000料场综合地质图(勘察储量不得少于设计需要量的3倍)。3初步设计——详查阶段应详细查明石料场岩层结构及特性、夹层性质空间分布、剥离层(无用层)厚度及方量,可用材料(有用层)储量、质量、开采运输条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块石料应实测1/2000~1/500料场地质剖面,应编制1/50000~1/10000料场分布图,1/2000~1/1000料场综合地质图;进一步优选料场(拟定料场勘察储量不得少于设计需要量的2倍)。4招标设计与施工图设计——补充勘察与复查阶段应对实际采用的石料场有关遗留问题进行复查,有针对性地进行勘探与取样试验。3.4.4在石料勘查中,应对石料的质量(包括石料等级、强度、可开采的块石级配等)提出定性和定量意见。3.4.5根据石料勘查探明的品质和储量,选择满足设计要求距工程较近的石料场,并根据选定石料特点分析确定抛填和爆炸参数。5
DB33/T839—20114设计4.1一般规定4.1.1采用爆炸置换法进行软基处理的海堤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级别、堤身高度和当地水文地质条件,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选择最优的断面结构方案。堤身断面结构示意见下图:堤顶总宽(围区侧)(外海侧)堤轴线挡浪墙内挡墙消浪设施(亦可设在护坡表面)堤身原涂面以上高度h堤顶路面堤顶填护角护坡(兼作消浪设施)护坡筑区陡墙防冲设施回填闭气土(爆填堤心石)淤泥包隔离反滤层大方脚淤泥包原涂面原涂面原涂面软土层最大腰宽BD软土层(爆填堤心石)软土层置换深度基底高程软土层软土层土石混合过渡层基底宽度b硬土层硬土层图4.1.1爆炸置换法堤身结构示意图4.1.2海堤堤线布置宜避开海底陡坡、深泓等地形地质不良地段,并考虑风浪因素,尽量保持堤线顺直。4.1.3海堤采用爆炸置换法进行处理软基时,置换的软土层厚度宜控制在5m~35m范围内;当置换软基深度大于35m时,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经过充分论证后可酌情使用。4.1.4爆填堤心石设计断面顶部高程应高于多年平均高潮位1m以上;涂面以上部分可根据堤上部结构轮廓要求设定,涂面以下部分断面设计应尽可能与其爆填成形规律相吻合。4.1.5海堤整体稳定分析时爆填堤心石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取值和浸润线确定时应充分考虑堤心石料质量及其强透水性的特点。4.1.6爆炸施工时爆填堤心石两侧产生的淤泥包可用作闭气土,单侧淤泥包总量约为被置换软土体积的1/3;具体利用情况应根据工程当地的地形和水文、波浪情况研究酌情考虑确定。4.1.7海堤结构断面设计应与地质勘探断面充分结合。4.1.8海堤工后沉降量一般落底式结构可取5cm~10cm;悬浮式结构需经单向分层总和法计算和实际监测结果综合分析后确定,初估时可取20cm~40cm。4.1.9堤身断面设计应依据地基条件、筑堤材料及运行要求分段进行,设计断面间距要求见下表。在地形、地质条件突变处应加密。6
DB33/T839—2011表4.1.9各阶段设计断面间距要求设计阶段断面间距备注项目建议书不大于2000m。每一条海堤至少有1个断面。可行性研究不大于1000m。每一条海堤至少有1个断面。初步设计不大于500m。每一条海堤至少有2个断面。施工详图不大于200m。每一条海堤至少有2个断面。4.2上部结构4.2.1海堤上部结构断面型式选择应根据堤重要程度、潮汐特性、施工条件、运用和管理要求、环境景观、工程造价等因素,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确定。4.2.2采用爆炸置换法处理软基的海堤堤身上部结构可根据需要选择各种常规断面结构型式。一般海堤堤身上部结构包括堤顶路面、防浪墙、挡(陡)墙、护坡(大方脚)、消浪和防冲设施、防渗土体等建筑物。4.2.3堤顶高程可按照我国现行有关规程规范计算确定;堤身上部可选择宽平台消浪结构型式以降低堤顶高程。4.2.4同一条海堤上部结构断面型式应尽量一致。4.2.5堤顶结构1堤顶路面结构设计可不必考虑堤基不均匀沉降因素的影响。2堤顶两侧宜设置混凝土或浆(灌)砌块石挡墙,外侧挡(陡)墙高度可取3~5m,内侧挡墙高度不宜超过3m,挡墙基础均要求筑在爆填堤心石上。3堤顶排水宜设计排向外海侧,坡度1%~2%,通过在防浪墙底部设排水孔直接排入大海。4.2.6爆填堤心石堤身外侧暴露表面应设护坡,坡度一般取1:1.5~1:2.0,护坡材料常用混凝土或浆(灌)砌块石、干砌块石(加混凝土消浪块)等;爆填堤心石堤身内侧土石交接面须设置碎石或石渣结合土工布反滤过渡层,厚0.2m~0.4m,边坡坡度一般取1:1.2~1:1.8。4.2.7堤身外护坡坡脚应设置护坡大方脚,大方脚基础要求筑在爆填堤心石上,底面高程不宜低于年平均低潮位,大方脚所在平台总宽度不小于3m。4.2.8爆炸置换法处理的海堤外海侧一般不设抛石镇压层,但在护坡大方脚外边须加设抛石护脚,护脚基础宜铺机织高强土工布,具体可根据堤脚滩涂冲刷稳定情况研究确定。4.2.9堤前风浪较大的海堤,临水侧结合护坡可设置消浪平台,消浪平台顶高程宜设在设计高潮位附近或略低于设计高潮位,宽度宜采用1~2倍设计波高,但不宜小于3m。消浪平台顶面一般采用混凝土或灌砌块石保护,外端设混凝土或浆(灌)砌块石挡墙,基础均要求筑在爆填堤心石上。4.2.10有防渗要求的海堤应设置防渗结构并进行防渗稳定分析和计算。海堤一般采用土体防渗结构,土体防渗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1海堤的防渗土体应满足堤身浸润线和内坡的渗流出逸比降降低到允许范围以内,并满足施工和构造的要求。防渗土体顶部宽度应不小于1.0m,土体顶部高程应高于设计高潮位至少7
DB33/T839—201160cm。2海堤堤身的防渗土料应就地取材,当采用多种土料时,宜将抗渗性好的土料填筑于靠外海侧。3浸润线从内坡逸出时,可采取放缓内坡坡度,设内坡戗台、或设置排水设施。防渗土体与排水设施或护坡之间应设置反滤层。4淤泥包用作闭气土时,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可根据堤两侧滩涂表(上)土层的土工试验成果分不同工况再考虑一定的排水固结因素考虑确定。4.3软基置换处理设计4.3.1海堤软基设计采用爆炸置换法处理时,被置换的软土层厚度不宜小于5m。4.3.2爆炸置换法处理堤基范围一般只处理主石坝基础部分(包括堤身和迎潮面护坡基础)。必要时抛石护脚和子堤基础也可进行爆炸置换处理。4.3.3爆填堤心石断面结构涂面以上部分可根据海堤上部结构布置要求确定;涂面以下部分断面结构与抛石料特性、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和上部载荷有关,设计时可近似先按梯形和矩形组合折线结构简化初拟,再根据整体稳定分析结果调整爆填堤心石断面尺寸,直至满足稳定安全要求。4.3.4爆填堤心石基础根据其特点分落底式和悬浮式两种结构,设计时应根据工程特点和经济性综合考虑确定。1当堤基础软土层厚度较小,下卧硬土层坚实可靠或基岩埋藏较浅时,宜将爆填堤心石基础设计成落底式结构;落底宽度可根据整体稳定分析结果和海堤上部结构布置要求确定。2当堤基础软土层较深厚,爆填堤心石基础落在坚实可靠的硬土层或基岩上将造成爆填堤心石断面和投资过大时,在满足海堤整体稳定要求的前提下,可考虑将爆填堤心石基础设计悬浮式结构。悬浮式爆填堤心石断面结构涂面以下起置换作用部分一般上部为正梯形,坡度在1:0.8~1:1之间;中部为矩形,高度约3m~6m左右;下部为倒梯形结构,倒坡在1:0.8~1:1.5之间(置换深度较大时,可设置2个连续的倒梯形结构)。初拟时可按置换深度为堤原涂面以上总高度的2~2.5倍,最大腰宽为置换深度的2~3倍控制。4.3.5爆填堤心石底部水平段宽度不宜小于2.5倍堤顶宽,并尽量上、下对齐。4.3.6爆填堤心石断面结构设计须结合考虑施工方法进行;当软基置换厚度较深厚或采用“悬浮式”结构及石料不能陆运抛填时,设计应采用爆炸挤淤置换法。4.3.7爆填堤心石最大腰宽以上部分的混合过渡层一般可以忽略;最大腰宽以下部分的混合过渡层厚度及抛石含量需根据置换深度和落底情况综合研究确定;底部的混合过渡层厚度一般可取1m~2m,爆填堤心石含量可取50%~80%。4.3.8爆填堤心石两侧涂面设计高程可按隆起的淤泥包稳定情况适当抬高考虑。4.4龙口置换设计4.4.1为减小单个龙口的泄流量和减小其它龙口过水流速,在堤基采用爆炸置换法处理的海堤上可采用龙口置换方式设计。8
DB33/T839—20114.4.2龙口置换就是指在地基进行爆炸置换法处理施工完成后的海堤上,选择一段或若干堤段将上部爆填堤心石挖除(保留下部爆填堤心石)作为辅助龙口,以达到减小其它龙口过水流速、分担龙口过水流量的目的;(一般)最后再将该堤段上部复建的组合龙口设计方案。4.4.3在爆填堤心石堤身中开挖而成的辅助龙口一般可设置在相应海堤的任意堤段;但其位置须与其它龙口、水闸间距不小于200m。4.4.4辅助龙口规模需与其它相关龙口联合进行水力计算或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后确定,计算方法可按照《滩涂治理工程技术规范》(SL389)或《海堤工程设计规范》(SL435)中的有关规定进行。4.4.5辅助龙口底槛高程应根据分流量、施工条件、工程量及投资控制等要求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确定,一般取略高于年平均低潮位。4.4.6辅助龙口最大允许流速根据堤心石料情况确定,一般可按5m/s~6m/s控制。4.4.7辅助龙口应进行龙口保护设计;若爆填堤心石料基本能满足运行期的稳定和抗冲要求,则其保护设计可适当简化。4.4.8堤基采用爆炸置换法处理的海堤基础合龙设计时,合龙堤段断面设计应充分考虑龙口流速增大及堤基冲刷等不利因素的影响。4.4.9堵口截流堤断面设计应与施工方法、顺序及海堤断面结构设计相适应,并满足堵口期挡潮和施工交通等要求,其顶高程应超过施工期度汛设计潮位0.5m。4.4.10堵口截流材料一般用块石。截流堤单块石在水力的作用下,其抗冲稳定临界流速Vc按下式计算:VK2gS0dcos(当<φ)(4.4.10)c0式中:K—稳定系数,垫层块石直径小于抛投其上块石直径时取0.8,垫层块石直径大于或等于抛投块石直径时取1.2;2g——重力加速度,g=9.81m/s;3γs——单块石容重,kN/m;33γo——海水容重,kN/m,取γo=10.3kN/m;d——块石当量直径,m;α——抛投体垫层倾角,°;φ——堆石体休止角,°。当单块石不能满足稳定要求时,可采用其它辅助工程措施解决。4.4.11置换龙口堵口施工应安排在非汛期小潮汛、风浪不大的日期和时段进行。并应满足以下要求:1非龙口堤段施工已基本达到安全度汛的挡潮标准;2龙口段基础部分施工已达到设计要求;3水闸及其上、下游连接建筑物水下部分已完建并可通水,闸门已安装并能正常启闭运行。4堵口材料、设备、人员准备就绪。5堵口申请报告(应有应急备用方案)已获批准。9
DB33/T839—20114.5稳定分析4.5.1采用爆炸置换法进行软基处理设计的海堤,稳定分析时应根据地形、地质、断面结构、荷载等条件基本相同的原则,划分为若干堤段,每段选取代表性断面进行稳定分析计算。4.5.2海堤整体抗滑稳定分析方法可采用瑞典圆弧滑动法和简化毕肖普法,用容重替代法考虑渗流的影响。计算方法详见附录A。4.5.3海堤整体抗滑稳定计算分为正常运用情况和非常运用情况;各种运用情况下的计算工况及临海侧、背海侧水位组合可按表4.5.3采用。表4.5.3海堤整体抗滑稳定设计工况及水位组合运用情况计算工况计算边坡临海侧潮位背海侧水位设计高潮位背海坡设计高潮位常水位正常运用情设计低潮位临海坡设计低潮位或滩涂面高程设计最高水位况设计高潮位降落至多年平均低潮位或水位降落临海坡设计最高水位滩涂面高程非常运用情背海坡施工期度汛设计高潮位施工完建期最低水位施工完建期况I临海坡施工期度汛设计低潮位施工完建期最高水位非常运用情地震背海坡多年平均高潮位常水位况II(竣工后)临海坡多年平均低潮位常水位4.5.4海堤整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应不小于表4.5.4规定的数值。表4.5.4整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方法海堤工程的级别12345正常运用条件1.301.251.201.151.10瑞典圆弧法安全系数非常运用条件I1.201.151.101.051.05非常运用条件II1.101.051.051.001.00正常运用条件1.401.351.301.251.20简化毕肖普法安全系数非常运用条件I1.301.251.201.151.10非常运用条件II1.251.201.151.101.05注:地震计算方法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执行。4.5.5海堤整体抗滑稳定分析时,爆填堤心石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取值应根据石料品质和潮水位情况分析确定,一般黏聚力近似取零,内摩擦角可取35°~45°。4.5.6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指标选用应考虑工程实际及各种不同运用条件下土的固结特性经综合分析研究后确定;高灵敏度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指标选用时应充分考虑爆炸置换施工的影响。4.5.7海堤整体抗滑稳定分析时,土石混合过渡层可按相应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进行设计。4.5.8海堤爆炸置换施工完成后,若经检测发现爆填堤心石断面结构与设计值差异较大,应采用现场地质勘测资料及相应的土工试验成果对堤身进行分析和复核计算,并按实际情况酌情修改。10
DB33/T839—20115施工5.1一般规定5.1.1海堤爆炸置换法施工应严格按照规范和相应的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并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实际编制爆炸置换法施工组织设计或说明书,批准后方可进行正式爆炸置换法施工。5.1.2置换软基的抛石料一般采用从石料场开采的块石混合料抛填,石质要求强度高、质地弱风化或新鲜、耐风化且具有良好抗水性,含泥砂量小于15%,石块单重宜在1kg~1000kg之间,级配连续。当缺乏石料时,经过论证也可使用其它替代材料。5.1.3在进行爆炸置换法处理软基施工作业前,应完成下列准备工作:1掌握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填筑材料、堤身总体结构设计资料等;2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了解当地地基处理经验和施工条件;3调查邻近建筑、地下工程和有关管线等情况;4了解工程周边的其它环境情况。5.1.4施工工法选择爆炸置换法处理软基施工目前分爆破排淤填石法和控制加载爆炸挤淤置换法(简称“爆炸挤淤置换法”)两种施工工法。根据不同的软基置换厚度和工程实际情况,可按以下规定选用不同的施工工法:1当置换深度不大于12m时,可采用爆炸挤淤置换法或爆破排淤填石法;2当置换深度大于12m时,宜采用爆炸挤淤置换法;3当海堤设计采用“悬浮式”堤身结构、在无水的滩涂或石料不能陆上抛填施工时,应采用爆炸挤淤置换法。5.1.5海堤采用爆炸置换法处理地基长度大于300m时,宜设试验段,获取合适的抛填、爆炸施工参数后再全面铺开施工;试验段长度可取50m~200m。5.2施工组织5.2.1爆炸施工组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施工前,应编写细化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制订应急预案;然后向爆炸作业所在地有关机关申请爆破作业许可。2在城市、风景名胜区和重要工程设施附近实施的爆破作业,应经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安全评估,取得公共安全评估报告。3施工前应设立符合精度要求的测量控制点、施工标志、水尺等。4爆炸施工开始前,应按规定发布爆炸施工通告。5爆炸施工前,应做好下列各项工作:①准备救生设备,临水作业人员应穿好救生衣;11
DB33/T839—2011②检查爆炸作业设备的技术性能;③危险区的船舶、设备、管线及临水建筑物的安全防护;④水域危险边界上警告标志、警戒岗哨等的设置;⑤检查水域中遗留的爆炸物和水中带电情况。6爆炸工作负责人应根据爆区的地质、地形、水位、流速、风浪和环境安全等情况布置爆炸作业。5.2.2布药施工机具选择采用爆炸挤淤置换法处理软基时,根据不同的软基厚度和水深条件,可采用不同的布药施工机具。炸药布设施工机具宜选用陆上布药设备(一般采用挖掘机改造的设备),当堤身较高或埋药深度太大时,可采用吊机配套的震动装药设备。1当水深(含淤泥包)小于5m时,宜采用直插式布药机施工;2当水深(含淤泥包)在5m~12m之间时,宜用吊机振冲式布药机施工;3当水深(含淤泥包)大于12m或因工程及环境需要时,可使用船载海上布药机施工。5.2.3爆炸器材爆炸处理软基应使用防水的或经过防水处理的爆炸器材;起爆器材一般使用导爆索、电雷管或非电雷管,禁止采用导火索起爆。5.3施工程序5.3.1确定堤心石抛填参数,抛填过程中经常检查,若发现有偏差及时纠正。1堤心石抛填高度的确定堤心石抛填高度系指各控制断面首次爆炸施工前的原涂面以上最大抛填高度。应根据需置换的地基软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厚度和堤身设计高度,经过理论分析计算后再研究确定。堤心石抛填高度确定原则是——在抛填施工方便、高潮位时堤顶不过水、爆后堤顶不超高的前提下,抛填高度尽量高,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挤淤效果;一般以高于设计断面顶面高程1m~3m为宜。2堤心石抛填宽度的确定堤心石抛填宽度是指爆炸施工前要求抛填的石堤顶面控制宽度,其值可由设计的最大腰宽、抛填高度和石料自然安息角等参数计算确定。3抛填进尺的确定抛填进尺需根据软基处理厚度及其它环境情况和施工设备条件分析确定。5.3.2堤头爆炸处理当堤头按照设计的抛填参数抛填达到一个进尺时,即可进行堤头爆炸处理施工。爆炸处理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药包应紧贴抛石体前沿埋入;2药包间距可用皮尺等简易测量手段控制;3药包埋深的控制可用装药器导杆刻度和水面(或涂面)高程来控制;4爆炸处理参数的计算方法可参见附录B。若遇到特殊地质情况或环境因素影响等,发现爆后下沉量不理想,可能影响堤身质量时,12
DB33/T839—2011应及时调整循环进尺或改变爆炸参数(爆炸参数调整应事先征得监理同意,并做好详细施工记录)。5.3.3堤侧爆炸处理堤头爆炸循环进尺向前延伸一定距离,后部堤身沉降趋于稳定时,应及时进行堤身侧面的爆炸处理施工。一次侧爆长度一般为30m~60m,药包埋入泥下深度一般比堤头稍浅,单药包重量也略小,这些参数均应根据堤身断面及爆炸处理的要求确定。两侧的爆炸处理可同时进行,也可分次进行。未进行侧爆处理的长度可根据当地风浪、抛填石料等情况确定,一般为50m~150m;大风浪来临前为减少损失,应及时进行侧爆,尽量缩短未侧爆长度。侧爆后应进行测量,了解堤身沉降情况,判断爆填堤心石基础断面成形状态。而后再按设计堤身高程和宽度补抛,并根据实际情况预留沉降量(对于“悬浮式”堤身结构或堤底下卧土层不良的海堤,应适当增大预留沉降量)。5.3.4堤外海侧护坡大方脚平台爆炸处理堤外海侧护坡设计有坡脚平台时,在堤侧爆完成后,须在堤坡脚平台处再进行爆夯处理,以增强坡脚平台密实度和保证堤身坡面稳定性。堤坡脚平台爆夯可进行一次或多次,一次爆夯长度一般为30m~60m。堤坡脚平台爆夯水深不宜小于3m。5.3.5合龙堤头段爆炸处理当堤身即将合龙、堤头爆炸处理效果明显变差时,应及时改变抛填和爆炸施工方法。在保障抛填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可将堤身抛填宽度适当缩小,按较短的循环进尺、相对增大炸药量实施堤头爆炸处理,以求快速将堤身合龙。而后再将抛填和爆炸处理方向改为堤侧向,并适当缩短爆炸循环进尺,按堤头爆炸处理方式逐步将堤身加宽至设计宽度。5.4施工工艺5.4.1抛填石料质量的要求爆炸置换法处理软基所采用石料应尽可能就地取材,其强度、石质、单体重量、级配、泥砂含量、容重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5.4.2爆炸工艺布药设备的选择爆炸工艺布药设备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用陆上或水上设备,设备性能应满足施工要求。主要设备性能包括设备功率、布药半径长度、装药室尺寸、布药深度等。5.4.3抛填参数的控制在爆炸处理软基础施工时,抛填参数要根据地质条件、爆填效果、淤泥包高度、波浪水流等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以保证堤心石断面达到设计要求。1抛填高程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计算的抛填高程,其允许偏差范围应在±0.5m之内。2抛填宽度抛填宽度的计算取决于断面总的宽度、抛填高程、泥面高程(包括淤泥包高程)等参数;但需留有适当的安全余地,一般断面总宽度比计算值加大2m~4m。13
DB33/T839—20113抛填进尺采用陆上抛填时抛填进尺最小不宜小于3m,最大不宜大于10m,一般可取5m~7m,允许偏差范围应在±0.5m。5.4.4爆炸参数的确定和控制1对爆炸作用有影响的爆炸参数主要包括单药包重量、单炮总药量、单药包间距、药包埋深、药包和堤头的距离5个参数,可按附录B计算或根据实际确定。2下列爆炸参数确定后,施工中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中规定:表5.4.4爆炸参数允许偏差爆炸参数允许偏差单药包重量±6%单炮总药量±5%单药包间距±0.3m药包埋深±0.3m3药包和堤头的距离控制——应尽可能将药包布置在距堤头最近的位置。14
DB33/T839—20116质量检验和评定6.1一般规定6.1.1采用爆炸置换法处理软基的海堤,应采取合适的方法检验爆填堤心石成形断面施工质量。6.1.2项目法人应组织设计、施工及监理等单位进行工程项目划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爆填堤心石部分应划分为其所在单位工程的主要分部;单元工程可结合堤段施工和质量检验情况,每50m~100m长堤段划分为一个单元;爆填堤心石单元应确定为关键部位单元工程。项目划分结果由项目法人书面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确认。6.1.3爆填堤心石施工初期应进行爆炸工艺评定和抛填试验及评定,经监理组织审核后,合理确定抛填、爆炸控制参数。6.1.4爆填堤心石(成形)断面质量检验主要检测其形成断面与设计符合情况,并为质量评定提供必要的质量数据。其检验方法由项目法人组织监理、设计及施工等单位研究确定,并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确认。6.1.5爆填堤心石成形断面质量检验宜以钻孔探摸、物探为主要的手段进行检测,并采用体积平衡、沉降位移观测等方法分析核验。6.1.6钻孔探摸、物探(及沉降位移观测)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6.2施工质量检验6.2.1一般要求每单元作一次体积平衡检验。6.2.2一般要求每50m~100m采用物探检测一个横断面,按落底宽度、深度和最大腰宽等要求分别在堤中、落底宽度两侧边缘检测三个纵断面。6.2.3一般要求每100m~300m采用钻孔探摸法检测一个横断面,钻孔一般布置在堤轴线、底部有效宽度及最大腰宽两端点处,钻孔须穿过爆填堤心石并深入基础土层2m以上。每一条海堤或每1000m海堤须至少有测点不少于5点的断面一个,对地质情况变化较大或复杂的堤段应加密钻孔进行检测。6.2.4在爆填堤心石爆炸施工全部完成后,须在爆填堤心石上部设置沉降位移观测设施,进行定期原位沉降位移观测。要求沿堤长方向每30m~50m设置一个沉降位移观测点,单点观测连续时间不少于6个月,每点测量次数不少于15次,并及时进行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6.3施工质量评定6.3.1单元工程质量评定1爆填堤心石单元工程质量经施工单位自评合格、监理单位复评后,由项目法人(或委托监理)、监理、设计、施工、工程运行管理(施工阶段已经有时)等单位组成联合小组,15
DB33/T839—2011共同检查核定其质量等级并填写签证表,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2质量检测项目和标准见附录C。3质量评定:在主要检查项目符合本标准的前提下,凡一般检查项目基本符合本标准,且检测点总数中有70%及以上符合上述标准的评为合格;一般检查项目符合本标准,且检测点总数中有90%及以上符合上述标准的评为优良。6.3.2分部工程质量评定1分部工程质量经施工单位自评合格后,由监理单位复核,项目法人认定。项目法人将分部工程验收的质量结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2质量评定:所含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原材料、中间产品合格评为合格;所含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90%以上达到优良等级,原材料、中间产品合格,且未发生过质量事故的评为优良。16
DB33/T839—20117建设管理7.0.1爆炸置换法进行软基处理的海堤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工程全方位的管理和协调工作,设计和施工、施工和监理、爆炸施工和其它相关施工工序之间等均应加强联系和配合,以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7.0.2爆填堤心石单价由堤心石开采、运输、抛填费和爆炸置换施工费两部分合价而成。堤心石开采、运输、抛填费可按常规施工方法进行组价,爆炸置换施工费应根据工程特点按照有关行业规定进行编制。7.0.3爆破施工企业应具有爆破资质;每个施工项目均应配备取得相应资质的爆破工程技术人员、爆破员、安全员等爆破作业人员,其中爆炸员与安全员岗位不得兼任。7.0.4在海堤爆炸置换正式施工前,工程监理应对施工总承包商和爆炸置换施工企业资质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批准进行海堤爆炸置换施工;若涉及专利技术的,爆炸置换施工企业应取得该项专利技术拥有单位的授权书面文件。7.0.5施工监理应对爆填堤心石开采、运输、抛填和爆炸置换施工作业全过程进行现场施工质量监理,按规定进行施工质量抽检,并将抽检结果及时向业主、设计等有关方面反馈;相关单位应尽快对反馈意见研究处理。7.0.6施工安全要求按照《爆破安全规程》(GB6722)的有关规定执行,同时可参照《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范》(JTS204)中的有关规定进行。爆填堤心石爆炸置换作业前除做好施工人员、设备的安全生产工作外,还应对工程施工影响区范围内的人员、车船、设备、房屋等做好必要的撤离及其它安全防范工作;对已出现的因爆炸置换施工造成的问题应妥善处理,以免影响工程建设的正常顺利进行。重要或敏感的工程,建设单位还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监理企业进行爆炸置换施工作业安全监理。7.0.7工程建设中除按常规做好环境保护设计、环境保护设施施工等工作外,还应注意爆炸置换施工飞溅物的必要清理,在设计爆炸参数时,尽可能研究采用减小噪音和震动的方法和措施。7.0.8爆填堤心石料场选择在石料品质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应遵循就近和相对集中的原则,以尽量缩短运距和减少对山体表面植被的开挖破坏;在不影响石料场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应按照水土流失防治方案要求对开挖裸露面采取工程和植物措施,对石料临时堆置场、弃石(渣)场、施工道路等均需做好必要的水土保持工作。7.0.9工程建设中应注意节能和低碳化要求。设计在满足规范规定的安全要求前提下,应充分利用爆填堤心石的特点,尽可能优化海堤结构,爆填堤心石置换施工中海堤两侧产生的淤泥包应尽量予以利用;施工应选用能耗比最优的施工工艺和设备,爆炸置换作业严禁采用主要依靠增加炸药量来达到爆填堤心石置换深度目的施工方案。17
DB33/T839—2011附录A整体稳定计算方法A.0.1瑞典圆弧滑动法1总应力法""[(W1iW2iW3i)cositaniCibiseci]K(A.0.1-1)"(W1iW2iW3i)sini2有效应力法"""{[(W1iW2iW3i)cosi(uiWZi)biseci]taniCibiseci}K"(W1iW2iW3i)sini(A.0.1-2)式中:K——抗滑稳定安全系数;""W、W、W、W——第i个土条浸润线以上的土体的天然重量、浸润线与外坡水1i2i2i3i位线之间的土体的饱和重量、浸润线与外坡水位线之间的土体的浮重量、外坡水位线以下的土体浮重量,kN;——第i个土条底面中点的径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i、C——第i个土条底部土体的总抗剪强度指标,(°)、kPa;ii""Ci、——第i个土条底部土体的有效抗剪强度指标,(°)、kPa;ib——第i个土条的宽度,m;iu——第i个土条底部的孔隙水压力,kPa;i3——水的容重,kN/m;WZ——坡外水位线高出第i个土条底面中点的距离,m。i18
DB33/T839—20110bi浸润线W1i,W2i(W2i),ZiW3iαi图E.0.1圆弧滑动法示意图图A.0.1计算示意图A.0.2简化毕肖普法(见图A.0.1):1总应力法:""[(W1iW2iW3i)secitaniCibiseci][1/(1tanitani/K)]K"(W1iW2iW3i)sini(A.0.2-1)2有效应力法:""""{[(W1iW2iW3i)seci(uiWZi)biseci]taniCibiseci}[1/(1tanitani/K)]K"(W1iW2iW3i)sini(A.0.2-2)式中K——抗滑稳定安全系数;""W、W、W、W——第i个土条浸润线以上的土体的天然重量、浸润线与外坡水位线1i2i2i3i之间的土体的饱和重量、浸润线与外坡水位线之间的土体的浮重量、外坡水位线以下的土体浮重量,kN;——第i个土条底面中点的径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i、C——第i个土条底部土体的总抗剪强度指标,(°)、kPa;ii""Ci、——第i个土条底部土体的有效抗剪强度指标,(°)、kPa;ib——第i个土条的宽度,m;iu——第i个土条底部的孔隙水压力,kPa;i3——水的容重,kN/m;WZ——坡外水位线高出第i个土条底面中点的距离,m。iA.0.3各计算工况可参考下述方法选取相应的土层抗剪强度指标:1采用爆炸置换法的堤塘施工速率较快,地基不发生固结排水,施工完建期地基土应取19
DB33/T839—2011直接快剪指标C、或三轴不固结不排水指标C、或十字板强度指标C。对于强度qquuuuu很低的软土(例如天然含水量在60%以上),一般宜用十字板强度指标C。u2正常运行工况可考虑地基土体已部分完成附加荷载的固结过程。各土层抗剪强度指标选取应综合土层位置、运行环境及时间等因素,在直接快剪指标基础上适当考虑固结增长效应。20
DB33/T839—2011附录B爆炸处理参数计算方法B.0.1堤身自重挤淤深度确定自重挤淤深度D0通过如下公式(B.0.1)确定:32[(2)Cu2sD0(4CusD0)D0/B2sD0/(3B)]/hD0(B.0.1)式中:Cu——淤泥抗剪强度,kpa;B——抛填堤顶宽度,m;D0——堤身自重挤淤下沉量,m;h——堤身原涂面以上高度,m;3γs、γ——淤泥、填料容重,KN/m。B.0.2堤头爆炸下沉平均高度D1按如下公式(B.0.2)计算DK(DD)(B.0.2)110式中:K1为经验系数,一般取0.2~0.6;D——为设计挤淤置换深度,m。B.0.3单药包重量Q计算2QKbD(kg)21(B.0.3)式中:K2=为经验系数,一般取0.2~0.4;b——每炮进尺,m。B.0.4堤头爆填药包的间距a应满足如下关系1/3a1.4K(0.062Q)3(m)(B.0.4)式中:1/3K3为经验系数,一般取8~12m/(kg)。B.0.5堤头爆填布设的药包的个数M应满足如下关系:MMM1221
DB33/T839—2011Mint[K(BB)/a]1,M2int[Kb/a](B.0.5)14m25式中:M1——为堤头前面所布设的药包的个数;M2——为堤头两侧所布设的药包的个数;Bm——为抛填时堤身在涂面处的宽度,m。K4、K5均为经验系数,一般取K4=0.4~0.8、K5=1.0~1.5;若设计爆填堤心石最大腰宽处位置埋藏不深时,K5可以取零。B.0.6药包埋深1/3Hy=K6Q(m)(B.0.6)式中:1/3K6——为经验系数,一般取1~4m/(kg);埋深计算应按容重将覆盖水的深度折算为土层的厚度;当水深较大时,可将药包直接布设在涂面上。22
DB33/T839—2011附录C爆填堤心石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和爆炸处理软基工程检验单表C.0.1爆填堤心石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单位工程名称单元工程量分部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单元工程名称、部位检验日期年月日项次检查项目质量标准检验记录弱风化或新鲜石料,级配连续;含泥砂量小于15%,软化1△抛填石料系数满足设计要求。块石单块重1~1000kg,大于1000kg的总量小于10%,1kg2密实性以下的不大于15%。3表面形态稳定,不架空,无杂物,无冲淘。4△抛填参数符合抛填试验要求。5△爆炸参数符合爆炸工艺评定要求。设计值合格率项次检测项目允许偏差(m)实测值(m)(%)1基底高程不高于设计置换深度D的-5%,且不大于0.5m。2基底宽度b不小于设计置换宽度的-5%,且不小于-0.5m。差值不大于设计置换深度D的5%,且不大于3最大腰部高程0.5m。4最大腰宽B不小于设计置换宽度的-5%,且不小于-0.5m。检测结果共检测点,其中合格点,合格率%。施工单位自评意见自评质量等级监理单位复评意见复评质量等级主要检查项目符合质量标准,一般检查项目符合质量标准。检测项目实测点合格率%。初检负责人年月日施监理单位工名称复检负责人年月日单位终检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工程师年月日23
DB33/T839—2011表C.0.2爆炸处理软基工程检验单单位工程名称单元工程量分部工程名称堤头桩号单元工程名称检验日期年月日项次检查内容设计值一抛石料检查/检测情况1石料规格和含泥沙量二抛填参数1抛填高程(m)2抛填宽度(m)三爆炸参数1开始布药桩号(m)2结束布药桩号(m)3布药长度(m)4药包平均埋深(m)5药包间距(m)6水深(m)7单药包重量(㎏)8左侧药包个数(n)9右侧药包个数(n)10布药总重量(㎏)施工单位检验意见监理单位验收意见施工单位名称监理单位名称初检负责人复检负责人终检负责人监理工程师24
DB33/T839—2011附录D海堤标准断面参考图例18009004001200707801194150300300120580805096010084堤轴线c25钢筋砼挡浪墙c25砼路面厚20M10浆砌块石挡墙(120*70)c25埋石砼挡墙,埋石量20%c10砼稳定层厚10碎石垫层厚20底面及迎水面30范围内不得埋石石渣垫层厚20c25砼预制块护坡厚12(围区)碎石垫层厚207.0堤顶c25细石灌砌块石护坦厚60(外海)残坡积土回填6.06.05.954.8抛石护脚,每延米25m,3单块重不小于250kg1:33563.853.75草皮护坡3.1下垫一层60KN/m机织高强土工布总宽12m1.20围区最高水位1:62.02140.501:1.50.01:15≥300-2.00(开挖控制底高程)(淤泥包)100碎石垫层厚2035050(淤泥包)原涂面-4.80-4.80原涂面淤泥回填闭气土1:0.8淤泥淤泥质粉质黏土1:0.8(爆填堤心石)淤泥质粉质黏土淤泥淤泥-16.50淤泥质黏土-18.00淤泥质黏土粉沙粉沙混合过渡层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工程特点:1.堤前为无限风区。4.海堤为3级建筑物,上部结构挡潮结合码头和旅游岸线开发设计。2.堤轴线处为低滩涂。5.迎潮面采用宽平台消浪。3.地基置换土层以淤泥和淤泥质黏土为主,基底为粉质黏土层。6.爆填堤心石属落底式结构。图D.0.1海堤标准断面参考图例1(落底式结构)25
DB33/T839—20111384016801000300080010003001200800/2800/220040030060022401202008401400堤轴线c25砼路面厚20(外海)c10砼稳定层厚10c25砼挡浪墙(围区)碎石垫层厚20c20细石砼灌砌块石挡墙,C25砼消浪隔栅厚60150/300/150g/m2二布一膜防渗复合土工布一层c20砼挡坎高40c20细石砼灌砌块石护面厚120,碎石垫层厚30碎石垫层厚308.00c20砼灌砌块石挡墙7.00路缘石防冲抛石护脚,单块重要求不小于800kg草绿色40×40×15mm立体聚乙烯护坡网1:0.4抛理两层大块石护面,单块重4.01:0.4撒播草籽要求不小于1000kg3.02设计高潮位(P=2%)1:41.50大塘养殖控制最高水位1.502302.01:201:1.51.14多年平均高潮位0.00(回填残坡积土)1:1.5(回填石渣)c25砼底板厚500.00.22多年平均潮位-1.001:1.5碎石垫层厚20430-0.80多年平均低潮位1:3(挡土石渣子堤)(淤泥包)1:1.5200c25砼护角(100120)(原涂面)-5.60-5.60-5.60(原涂面)1:0.8-7.101-8.6-8.61:0.8-12.6-12.62淤泥(爆填堤心石)淤泥-18.6-18.6-19.6-22.63—1淤泥质粘土-24.1淤泥质粘土混合过渡层-33.0粘土3—2粘土3806001155180090048024048352405315工程特点:1.堤前为无限风区。4.海堤为3级建筑物,上部结构挡潮结合码头岸线开发设计。2.堤轴线处为低滩涂。5.迎潮面采用砼灌砌石和隔栅组合消浪。3.地基置换土层以淤泥和淤泥质黏土为主,基底为淤泥质黏土层。6.爆填堤心石属悬浮式结构。图D.0.2海堤标准断面参考图例2(悬浮式结构)26
DB33/T839—20111013543208001000600600800/2800/2400375280800160堤轴线c25砼路面厚20c10砼稳定层厚10(外海)c20细石砼灌砌块石挡墙,c25砼底板厚40(围区)碎石垫层厚20c25砼挡浪墙c20砼加筋梁(60×40)c25砼预制块护坡厚15M10浆砌块石挡墙c20细石砼灌砌块石护面厚40c25砼压顶厚10380/230g/m2机织高强复合土工布一层9.00块石理砌护面厚808.001:37.50抛石护坦厚150,下垫420g/m2机6.80设计高潮位(P=2%)草绿色40×40×15mm立体聚乙烯护坡网6.00织高强土工布一层(总宽1000)植草皮护坡1:46.5(闭气土)4.01多年平均高潮位2.78设计洪水位(P=5%)3.503.6淤泥包2.00正常蓄水位1:121:1.82.01.97多年平均潮位(淤泥包)3401.50-0.10(涂面)-0.20-0.20(原涂面)碎石垫层厚20-3.10淤泥质粉质粘土-3.201:0.8-3.20淤泥质粉质粘土300g/m2无纺土工布一层c25砼撑脚-4.701:0.8-4.70-5.70淤泥碎石垫层厚20~40(6080)淤泥eeee贝壳粘土混合夹层ee-7.70-7.70贝壳粘土混合夹层eeee淤泥(爆填堤心石)淤泥-18.7-20.70-24.10-21.20混合过渡层粉质粘土106690012001030粉质粘土36034763604196工程特点:1.堤前为有限风区。4.海堤为3级建筑物,上部结构挡潮结合旅游岸线开发设计。2.堤轴线处属中滩涂。5.迎潮面主要采用砼灌砌石挡墙、护坡挡潮防浪。3.地基置换土层以淤泥为主,基底为淤泥及粉质黏土层。6.爆填堤心石属接近落底的半落底半悬浮式结构。图D.0.3海堤标准断面参考图例3(半落底半悬浮式结构)27
DB33/T839—2011附录E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E.0.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E.0.2条文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规范或其他规定执行时,写法为“可参照„„”。2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3T780-2010动物血吸虫病快速诊断技术规范.pdf
- DB33T785-2010肉用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规范.pdf
- DB33T794-2010黄姑鱼养殖技术规范.pdf
- DB33T795-2010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技术规范.pdf
- DB33T796.1-2010血鹦鹉养殖技术规程第1部分养殖技术规范.pdf
- DB33T820-2011克氏原螯虾池塘养殖技术规范.pdf
- DB33T831-2011视频设备运行监测系统技术规范.pdf
- DB33T832-2015三门青蟹养殖技术规范.pdf
- DB33T836-2011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规范.pdf
- DB33T846-2011海洋底栖贝类增殖放流技术规范.pdf
- DB33T847-2011有机鲢鳙鱼养殖技术规范.pdf
- DB33T849-2011池塘底充式增氧技术规范.pdf
- DB33T857-2012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技术规范.pdf
- DB33T865-2012农用单体钢架大棚安全技术规范.pdf
- DB33T868-2012发布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发布稿.pdf
- DB33T874-2012叶用紫苏生产技术规范.pdf
- DB33T875-2012鲢鳙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pdf
- DB33T876-2012蝴蝶兰盆花栽培技术规范.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