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2.16 KB
- 9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65.025DB13B16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1241—2010草地螟防控技术规范2010-07-20发布2010-08-10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1241—2010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张家口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张家口市植保植检站、河北省植保植检站、康保县植保植检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成、康爱国、张莉萍、杨彦杰、张玉慧、勾建军、张利增、任自忠。I
DB13/T1241—2010草地螟防控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草地螟名词术语、调查方法、防治指标、防控技术和防治效果检查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辖区范围内草地螟适生区的综合防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草地螟(LoxostegesticticalisL.)又称黄绿条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为完全变态昆虫,发育过程经历4种虫态:卵、幼虫、蛹、成虫。以幼虫危害,取食藜科、菊科、蓼科、豆科、茄科等16个科近300种植物。河北省主要在北部发生和危害。3.2草地螟虫茧草地螟老熟幼虫入土后在土中结成丝质袋状的茧,长20mm~50mm,直径3mm~4mm,中部略粗,一般在土质坚硬处结茧较短,土质松软处结茧较长。茧外面粘有细土或细沙粒,外观颜色与结茧处的土壤颜色一致。茧垂直于土壤表层,羽化口与地面平行,状似小的枯草(木)棍。3.3发生世代采用以一个世代卵开始出现时间,作为一个世代的始期。对全年成虫、蛹发生世代的表述,分别为“越冬代,第一代”;对全年卵、幼虫发生世代的表述分别为“第一代,第二代”。4调查方法1
DB13/T1241—20104.1成虫调查4.1.1灯光诱蛾在常年适于成虫发生的场所,设置1盏多功能自动虫情测报灯或20瓦黑光灯诱蛾。要求其周围没有高大建筑物或树木遮挡,灯管下端与地表面垂直距离为1.5m。诱蛾时间从越冬代成虫始见期(一般为4月下旬)开始,到末代成虫终见期(一般为9月30日)结束。定时检查诱到的成虫,辨别雌、雄蛾并计数。4.1.2百步惊蛾在各世代成虫发生期,于上午9时~10时选择有代表性的农田、草地和林地等不同类型生态环境,正常步幅百步,目测统计惊起的蛾量。4.2卵的调查选择草地螟成虫产卵田块作物和杂草,每种作物类型各选择2块~3块田进行调查。于各代成虫始盛期至盛末期,每3天进行一次。每块田随机取10个样点,密植作物和杂草每点3302mm×330mm;稀植作物每点5株~10株,最后按株距和行距折算1m的卵量。4.3幼虫调查选择草地螟幼虫为害作物田,每种作物类型各选择2块~3块田进行调查。于各代卵孵化期开始至老熟幼虫入土作茧,每3天调查一次。每块田随机取10个样点,每点330mm×3302mm;稀植作物每点5株~10株,最后按株距和行距折算1m的幼虫量。4.4虫茧调查草地螟老熟幼虫入土结茧后,在不同生态环境区域,选择适合草地螟幼虫越冬的各种寄主植物田进行。每种寄主植物至少取5块田,按田块大小、地形或地貌及草地螟越冬虫茧的发生分布特点(参考因素见附录A),每块田随机选取4个点。每点按330mm×330mm取样,将样点内0mm~60mm深的土壤挖出过筛,拣出虫茧,计数。5防治指标25.1亚麻田草地螟幼虫15头/m以上。5.2甜菜田草地螟幼虫3头/株以上。25.3马铃薯田草地螟幼虫30头/m以上。25.4豆类作物田草地螟幼虫20头/m以上。25.5蔬菜类作物田草地螟幼虫10头/m以上。25.6小麦、莜麦等禾本科作物田草地螟幼虫25头/m以上。6防控技术6.1防控对策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准确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建立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技术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控机制;合理运用深耕灭虫、灯光诱杀成2
DB13/T1241—2010虫、中耕除草灭卵和科学用药相结合的方法。根据虫情发生程度,科学应用各项防控技术(发生程度划分及防控技术见附录B)。6.2农业防治6.2.1深耕深耕灭虫要求在越冬代幼虫入土作茧后(秋季),越冬代成虫羽化前(春季),完成农区草地螟越冬区田块的耕翻,耕深170mm~210mm。6.2.2灌水对草地螟末代幼虫发生较重的田块,如有灌溉条件,于封冻前进行灌水。6.2.3中耕除草于成虫产卵前期和卵期进行,铲净田间和地边杂草,并带出田外沤肥或埋掉。在卵孵化期,幼虫高密度田块应先采取药剂防治再中耕除草。6.3物理防治采用灯光诱杀,于草地螟成虫始见期至发生末期,自每天日落至翌日日出采用频振式杀22虫灯开灯诱杀成虫,每4hm~6.7hm设置一盏杀虫灯。6.4生物防治6.4.1利用天敌防治保护利用对草地螟种群具有控制作用的寄生蜂、寄生蝇、真菌、细菌、步甲、蜘蛛、蚂蚁、鸟类等自然天敌。创造利于天敌种群增长的环境条件,如在草地螟幼虫低密度时不使用化学农药;在农田边种植一些保护林、绿肥或牧草等,提供天敌所需的补充营养或庇护场所。6.4.2生物药剂防治卵孵化盛期使用生物制剂Bt(8000IU/mg)可湿性粉剂600倍~800倍液或白僵菌(400亿孢子/克)可湿性粉剂300倍~400倍液喷雾;幼虫3龄期前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2500倍~3000倍液或其它生物药剂喷雾。6.5化学防治防治草地螟使用的农药应符合GB4285和GB/T8321(所有部分)规定及农业部公告第199号《关于禁用农药品种的公告》要求。草地螟幼虫3龄期前,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2500倍液,20%三唑磷乳油2000倍~25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7防治效果检查7.1取样方法按照4.3的调查方法进行。3
DB13/T1241—20107.2效果计算在喷药后24小时和72小时分别检查虫口密度,按下式计算虫口减退率:P=(L1-L2)/L1×100%........................................................................(1)式中:P——虫口减退率,%;2L1——防治前密度,头/m;2L2——防治后密度,头/m。根据各点的平均虫口减退率反映防治效果。7.3效果评定平均防治效果要求达到95%以上。对单项技术措施达不到防治效果的区域和地块,及时采取补治,确保草地螟总体控害效果。4
DB13/T1241—2010AA附录A(资料性附录)不同生态环境草地螟越冬调查选点参考因素在秋雨较多的年份,末代草地螟幼虫多选择地势相对较高的土内结茧,如草原的波状缓坡和凸起地带、丘陵山地向阳荒坡、农牧交界带的地埂、坡梁地农田等。在少雨年份多选择植被茂盛处的土内结茧,如网围栏草库伦、人工牧草地、撂荒地、休闲地、地埂、喜食作物田及其周围等。在低湿草甸草原、茂密森林、雨后积水的低洼地带、植被稀疏的荒漠草原和砾石质荒坡等,一般草地螟虫茧较少。草地螟幼虫结茧处或者附近,应有藜科、菊科、苋科、豆科、蔷薇科等一年生或多年生阔叶植物。草地螟幼虫在多种土质中均可结茧越冬,但以壤土、轻壤土、沙壤土为宜。5
DB13/T1241—2010BB附录B(资料性附录)草地螟越冬虫量、有效盛(峰期日)诱蛾量、幼虫发生程度划分标准及防控技术表B.1草地螟越冬虫量划分标准及防控技术越冬面积平均虫茧密度发生程度防控技术22(hm)(头/m)(级)≤33333≤51结合秋(春)耕灭虫、灭蛹33333~400005~102结合秋(春)耕灭虫、灭蛹40000~5333310~153需对越冬区农田深耕和非耕作区虫源耙耱53333~6666715~204需对越冬区农田大面积深耕灭虫、灭蛹,非耕作区虫源耙耱或冬灌灭虫、灭蛹>66667>205需对越冬区农田全部深耕灭虫、灭蛹,非耕作区虫源耙耱或冬灌灭虫、灭蛹表B.2草地螟成虫有效盛(峰)期日诱蛾量划分标准及防控技术卵巢发10日气候条件日诱蛾量发生程度育级别防控技术(头/灯)温度℃湿度%(级)(级)通过采取中耕除草灭卵,保护利用天敌压低种≤2000217左右501群2000~50002~317~1945~602可采取中耕除草灭卵,保护利用天敌控制种群5000~70002~319左右50以上3需采用中耕除草灭卵,保护天敌,对达到防治指标地块重点进行化学挑治控害7000~319~2255以上4需采取灯光诱成虫,结合中耕除草灭(避)卵,10000对草地螟幼虫达到防治指标地块开展化学防治>10000322左右60~805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通过灯光诱杀成虫,中耕除草灭(避)卵和科学用药等迅速控制虫灾表B.3草地螟幼虫发生程度划分标准及防控技术虫量防治面积比发生程度防控技术2(头/m)率(%)(级)≤10≤51不需化学防治11~306~102一般不需要化学防治,通过农业措施和保护天敌可控制为害31~8011~303需要开展重点化学挑治,控制局部为害成灾81~20031~404需要大面积进行除治,及时控害减灾>200>415需要普遍严防严治,使之不成灾、不蔓延、不减产或不造成绝收注:卵巢发育级别是对草地螟成虫雌蛾卵巢发育进度的划分。可分4级。1级:腹内有大量脂肪体,卵巢管呈透明状或卵黄沉积在1/3以下;6
DB13/T1241—20102级:腹内有较多脂肪体,卵巢管卵黄沉积在1/3以上或卵黄沉积已完成;3级:腹内脂肪体明显减少,卵巢管内有大量成熟待产的卵粒或部分卵已产出;4级:腹内脂肪体很少,卵巢管已萎缩或仅有少量遗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13T 1126-2009 中华绒鳌蟹增殖放流技术规范.pdf
- DB13T 1127-2009 中华鳖穿孔病防治技术规范.pdf
- DB13T 1129-2009 鲆蝶鱼类盾纤毛虫病防治技术规范.pdf
- DB13T 1130-2009 刺参人工育苗技术规范.pdf
- DB13T 1159-2009 果品质量安全追溯 产地编码技术规范.pdf
- DB13T 1201-2010 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操作技术规范 除尘设施.pdf
- DB13T 1208-2010 规模猪场口蹄疫风险评估技术规范.pdf
- DB13T 1210-2010 禽类屠宰检疫技术规范.pdf
- DB13T 1212-2010 兔场消毒技术规范.pdf
- DB13T 1246-2010 主要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规范.pdf
- DB13T 1253-2010 虾蟹固着类纤毛虫病防治技术规范.pdf
- DB13T 1254-2010 对虾养殖病毒病防疫技术规范.pdf
- DB13T 1255-2010 鱼类指环虫病诊断与防治技术规范.pdf
- DB13T 1259-2010 鲆鲽鱼类爱德华氏菌防治技术规范.pdf
- DB13T 1260-2010 白斑狗鱼池塘养殖技术规范.pdf
- DB13T 1261-2010 罗非鱼鱼种越冬管理技术规范.pdf
- DB13T 1282-2010 玉米抗旱性鉴定技术规范.pdf
- DB13T 1283.6-2010 医学影像学诊疗技术标准 第6部分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应用质量等级评定技术规范.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