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 MB
- 47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1048-2000代替YDN091.1-1998800MHz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总技术规范:交换子系统部分MOM&CDMADigitsCelularMobileCommunicationNetworkEquipmentTechnicalSpecification:SwitchingSub一System2000-02-29批准2000-02-29实施.www.bzxzk.com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
YD(P1048-2000目次前言范围2引用标准名词术语一4概述一业务与功能一6基本业务数据和性能指标11213巧23接口与信令要求计费要求9传输要求10同步要求11话务统计与网管要求12操作维护要求13硬件要求14软件要求巧机械结构与工艺要求16过压保护17环境要求18电源与接地附录A(提示的附录)验收测试································⋯⋯.www.bzxzk.com附录B(提示的附录)技术文件、培训、售后服务及技术支援.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YD/T1048-2000前言本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我国CDMA数字移动通信网能正常运行、方便运营者的管理,以及为实现我国移动交换子系统的开发生产提供依据。技术指标主要依据YDN065-1997《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和YDN091.1-1998(800MHz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设备总技术规范书》第一分册《交换子系统(SSS)设备技术规范书》,并结合我国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建设的实际,参考了美国已有CDMA标准对交换子系统的要求和ITU的有关建议。本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业务与功能、基本业务数据和性能指标、接口与信令要求、计费要求、传输要求、同步要求、话务统计与网管要求、操作维护要求、软/硬件要求、机械结构与工艺要求、过压保护和电源与接地等。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代替YDN091.1-19980附录A、附录B均为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太标准卞要润草人:王立言吴立贞.www.bzxzk.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800MHz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总技术规范:交换子系统部分VO汀1048-2000800MHzCDMADigitsCellularMobileCommunicationNetworkEquipmentTechnicalSpecification:代替YDN091.1-1998SwitchingSub-System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800MHz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交换子系统(SSS)设备的技术要求。适用于800MHz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交换子系统(SSS)设备的研制开发、生产、引进和购买。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定,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7611-87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络数字接口参数YD/T1026-1999800MHz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接口技术要求:移动交换中心与基站子系统间接口YD/T1031-1999800MHz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应用部分技术要求YDN043-1997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No.7ISUP信令技术规范YDN065-1997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YDN066-1997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一运行、维护和管理部分((OMAP)YDN068-1997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一消息传递部分(MTP)YDN094-1997800MHz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交换中心与PSTN网接口技术要求GF018-95公用电话网自动电话编号GF001-9001中国国内电话网No.7信号方式技术规范GF010-95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一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ANSITl114-1988SignallingSystemNo.7-TransactionCapabilityApplicationPart(TCAP)3名词术语A接口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与基站子系统间接口AC鉴权中心BSS基站子系统CDMA码分多址GMSC关口移动业务交换中心HI.R归属位置寄存器IMS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IWF互通功能.www.bzxzk.com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2000-02-29批准2000-02-29实施.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YDIT1048-2000MS移动台MSc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TP消息传递部分OMC操作维护中心PIN个人识别码PLMN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SCCP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SD共用保密数据SSS交换子系统TLDN移动用户临时本地电话号码VLR拜访位置寄存器VMSC拜访移动业务交换中心4概述(1)交换子系统(SSS)主要包括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拜访位置寄存器(VLR)、归属位置寄存器(HLR).鉴权中心(AC)几个功能实体。这几个功能实体可以合设在同一个物理实体中,也可以所有功能实体都分开设,各自成一独立的物理实体。如何配叠,主要取决于网络结构、话务情况和对互通、可靠性及成本的要求等诸多因素,要保证最佳性能价格比。(2)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在网中可以与国际局、长途局相连,也可以与市话汇接局、端局相连,因此本规范既包括了端局功能,也包括了汇接局功能,可以用在端局、汇接局、端局/汇接局。(3)根据我国通信技术政策和目前网上的实际情况,交换子系统不仅考虑了在CDMA数字网中运行的需要,也考虑了在数、模混合网中的需要。(4)公用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最终应向用户提供用户终端、承载、补充3类业务,但初始阶段可先提供电话及一些对电话业务的补充业务。公用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还应能向用户提供全国范围的全自动漫游功能,并具有国际自动漫游的能力。(5)各功能实体的功能,应能随着新业务的引入而不断增强,以满足我国800MHzCDMA数字移动通信网的要求。5业务与功能5.1交换子系统应能支持的业务5.1.1用户终端业务能向用户提供电话业务、短消息业务、语音信箱业务、传真业务和交替语音与传真业务等用户终端业务。5.1.2承载业务应能提供以下承载业务:1200^14400bitls异步数据,1200-14400bids的分组数据以及交替语音与1200^14400bit/s数据。但目前可暂不提供上述业务。今后应能根据用户要求陆续向用户提供CDMA标准所定义的数据业务。5.1.3补充业务5.1.3.1补充业务的种类CDMA数字蜂窝系统第一阶段应能向用户提供11种补充业务:遇忙呼叫前转、无条件呼叫前转、无应答呼叫前转、隐含呼叫前转、呼叫等待、三方呼叫、主叫号码识别显示、主叫号码识别限制、呼叫.www.bzxzk.com转移、取回语音信息、消息等待通知.
YD/"r1048-2000可提供的任选补充业务如下:会议电话、免打扰业务、用户群提示、消息等待通知、移动台接入寻线、口令呼叫接受、优选语言、远端业务控制、选择呼叫接受、用户PIN码拦截、用户PIN码接入。每种补充业务都应能向100%的用户提供。5.1.3.2补充业务的操作应能支持CDMA系统中所定义的7种业务操作:提供、撤消、登记、删除、激活、去活及请求。5.1.3.3用户的操作在上述操作中,提供和撤消一般是由业务提供者进行,其余操作可由用户在移动台上操作。5.2MSC应具备的功能数字移动交换设备除应具有固定网中交换设备所提供的一般功能外,还必须具有移动交换设备所特有的如下功能5.2.1呼叫处理功能5.2.1.1呼叫连接功能(1)我国800MHzCDMA数字移动网将采用等级结构。在CDMA网中,MSc负责疏通移动用户与移动用户之间、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业务,处理目前在它所管辖区中的移动用户的通信业务,又通过局间中继线路与固定网长途局、市话汇接局以及其他MSc相连。因此MSc应具有本局呼叫、出局呼叫、入局呼叫及转接呼叫功能(某些汇接中心可为仅起汇接作用的交换中心)。MSc能对处在本MSc区中的合法用户,完成来话与去话的呼叫处理。根据用户的签约,为其提供相应的业务。(2)MSC应具有关口MSC(GMSC)的功能,即根据移动号码薄号码DN查询被叫移动用户的实际位置,再选择路由,将呼叫接至拜访MSC(VMSC)中。(3)MSC应具有对被叫移动用户进行寻呼所必需的特殊呼叫处理功能。(4)目前在长途接续时,MSc应能向长途局发主叫用户类别和主叫用户号码(详见YDN094-1997((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与PSTN网的接口信令要求》)。MSc亦应能向其它MSc发主叫用户类别和主叫用户号码。在将来条件成熟时(例如在所有的局向都采用ISUP时),MSc向所有的局向的任何呼叫都发送主叫用户类别和主叫用户号码。(5)MSc应能保证其呼叫不被其它呼叫插入或强拆。(6)关于追查恶意呼叫和主叫号码显示的功能。当移动用户呼叫固定用户且固定用户已登记追查恶意呼叫和主叫号码显示业务时,MSc应能向终端局(固定网中)提供主叫用户的号码。(7)MSC在接续过程中,如遇空号(改号同样)、临时闭塞、用户使用不当或移动用户不可及等时,应能自动接到录音通知设备送出录音通知,但不发送应答信号,其中遇空号时也可送空号音。录音通知至少要保证用户听到完整的一遍。(8)MSc自动接续遇被叫忙时不能插入或强拆,立即释放电路,向主叫送忙音。(9)MSc应能通过人机命令建立64kbit/s的半永久连接。(10)MSc应支持维护操作呼叫。这种呼叫是由测试设备或其它特殊设备产生,MSc应能支持这种呼叫。用户不能也不允许产生这种呼叫。(11)应能连接到各种特服台,提供特服业务。刘某些特服业务,MSc应能打印出主叫号码、被叫号码、通话日期、通话时间,并能告警。同时呼叫应能向下一个局或相应的特服台发送主叫用户号码和主叫用户类别。(12)HLR应有限制用户国际、国内漫游功能。(13)MSC应能对用户进行长途呼叫限制。.www.bzxzk.com(14)MSC应能提供固定公用电话网的各种智能网业务(如800.300和600等业务)。.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YD/T1048-2000当MSc通过连接到固定公用电话网的SSP而向移动用户提供各种智能网的业务时,由于移动用户的漫游,所得到的移动用户的主叫用户号码并不能表明主叫用户的地理位置。为了费用结算和分摊,在呼叫中应把位置号码传送给SCP。如果在无线路径上能直接把主叫用户的位置号码传送给MSc,则MSc应把相应的号码通过ISUP传送给SSP.如果在MSc和SSP之间采用MFC和七号信令的TUP协议时,由于不包含位置号码而只有主叫用户号码。为了计费,发端MSc应产生一个标志该移动用户地理位置的虚假主叫用户号码"xl"x2"+13x00000(对CDMA用户)。xl"x2‘是BSC所在城市的长途区号,该区号由MSc根据入中继产生。由于是放在主叫用户号码的位置,发端MSc应能存储10位号码。如果局间采用ISUP时,在IAM消息中应包含主叫用户号码和位置号码。如果固定网用户呼叫移动用户时,SCP向SSP传送的是移动用户的号码,为了避免在网上兜圈子,SSP将呼叫接至同一城市的MSc。如果它们之间采用TUP和MFC信令,如是300号业务,则应送虚假的主叫用户号码“30000000";如果采用ISUP,则在通用号码中传送“30000000"。对于其它IN业务,采用类似方法处理。(巧)考虑到移动网用户呼叫固定网时的多运营者的情况,对移动用户选择长途运营者时的要求应符合信息产业部文件的规定。5.2.1.2号码存储和译码能力(1)号码接收和存储的位数MSc应根据号码方案及信令方式接收并存储有关各种接续的全部数字信息,数字存储容量应满足通信所需的位数要求。目前应能接收和储存16位号码,将来可能增加到24位以上。(2)号码的增加、删除及转译MSc应能根据入中继业务类别的需要,在号码分析范围内(至少能分析8位),在任意位置增加或删除或转译若干位号码并且能方便地适应今后网络改变对号码增、删、转译的能力。(3)号码的转发MSc采用成组发码方式,但也应能按重叠发码方式工作。(4)具有处理同一地区不等位长度号码的能力(5)GMSC接收到被叫用户的DN号码后,应能根据该号码,查询相应的HLR,得到移动用户的移动用户临时本地电话号码TLDN.5.2.1.3释放控制方式(1)为有效利用无线频率资源,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互不控制释放工作方式。(2)在与主控复原工作方式的PSTN交换局配合时,当移动用户为被叫且首先挂机时,移动系统将立即释放无线信道并同时向主叫方送忙音,在主叫挂机或发端局定时器逾时(正常市话接续60s,长途接续90s)后,释放局间中继线路。(3)对于119,120,110,122等特服业务,为互不控方式,即当移动用户主叫且首先挂机时,移动系统立即释放无线信道和局间中继线路。(4)作为转接局的MSc应具有立即转发挂机信号的能力。5.2.1.4时间监视和通话强迫释放MSc的交换设备应有时间监视装置,监视各种接续状态,当监视时限(可调)己到时,应按各种接续状态要求,或立即强迫释放电路,并向相关用户送忙音(或指令),或建立相应的连接。(1)在未设置补充业务时,被叫用户应答(CSA)计时器时限为:45s.(2)在数字传输系统进行倒换时,传输系统中断6s以内,要求MSc八"LR交换设备不应造成通话释放;传输系统中断12s以上,必须告警并允许释放话路。.www.bzxzk.com5.2.1.5路由选择功能.
YD厅1048-2000(1)在额定的出线范围内,中继路由数及每路由上的电路数应能根据实际需要任意分配,并能压人机命令加以改变。(2)对来、去中继电路群数的要求:2000条中继及以下:各不少于100个中继电路群;2000-8000条中继:各不少于250个中继电路群:8000^30000条中继:各不少于500个中继电路群;30000条中继以上:各不少于1000个中继电路群。(3)一个交换设备对一个目标局可选择的路由数应能达到5个口(4)MSC应具有对同级电路话务分担的功能,话务分担比例精度应为1%0(5)对每一路由电路群的选择应能全利用度选择,以提高电路利用率和保证服务质量。(6)局间电路的每群内电路的选择应使每条电路被选择的机会均等。(7)MSC交换设备应具有选择直达路由和迁回路由的功能。首先选择直达路由,次选迁回路由,最后选择最终路由。(8)应能满足同级迁回一次的要求,并防止循环迁回。(9)呼叫再试接。MSc在呼叫建立过程中,如果由于设备拥塞等原因使呼叫不能接通,交换设备应能重复试接,经过两次或多次试接仍不成功,再向用户送拥塞音。再试接的次数应能根据需要进行调整。(10)应具有分析8位被叫号码后决定路由选择的能力。对于被叫移动用户,应能根据TLDN来选择路由。5.2.1.6回声控制MSc中应该具有回声消除器并能使用信令控制其接入。其控制接入的程序取决于采用的信令方式,详细的规定见相应的规定(YDN043和YDN094).5.2.1.7过负荷控制(1)接入过负荷控制MSc应能与BSS配合操作,避免出现接入过负荷。处理器过负荷控制应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即保护通话中的呼叫,拒绝建立阶段的呼叫。应能自动地逐级限制普通用户的呼出,被限制的用户应均匀地分布在普通用户之间,不允许每产生一次过负荷控制要自动切断全部处理机所属的普通用户。(2)内部过负荷控制MSc应有自动拥塞控制系统。当MSc内部检测出拥塞状态信号时,MSc应动态响应进行控制,当拥塞状态消失时迅速撤消。交换设备软件应提供内部过负荷控制措施。当出现在交换设备上的试呼数超过它的设计负荷能力的50%时,允许交换设备呼叫处理能力下降至设计负荷能力的90%05.2.2移动性管理功能5.2.2.1切换MSc应能支持同一MSc不同BSC之间的信道软/硬切换,以及不同MSc之间的信道硬切换(包括不同厂家的BSC之间的切换及不同厂家的MSc之间的切换)。MSc还应支持CDMA向模拟系统的切换,不必支持模拟系统向CDMA的切换5.2.2.2登记MSc应能支持不同生产厂家设备间的移动用户国内和国际全自动漫游。原则上讲,移动用户的漫游应不影响对其所提供的业务。MSc应能支持登记和取消登记。其中登记包括开机登记、关机登记、基于定时器的登记、基于距离的登记、基于区域的登记、参数变化的登记、业务信道的登记和隐含登记。如果MSc从HLR收到对此用户的“批准否定参数”,在MSc中应产生相关报告。.www.bzxzk.com5.2.2.3移动台去活.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YD厅1048-2000MSc应支持移动台去活功能。当MSc确定一个己登记的移动台不再活动后,MSc应能在它的内部数据结构中标记移动台去活,并通知VLR此移动台去活。5.2.3安全保密功能5.2.3.1鉴权MSc应支持用户鉴权功能。移动用户在CDMA系统中可能进行鉴权的场合如下:·移动台登记·移动台始呼·SSD更新鉴权移动台被叫数据突发鉴权·独特查询鉴权鉴权算法为CAVE(蜂窝鉴权及语音加密)算法中的鉴权部分。如果MSc从AC收到“接入否定”,MSc应能产生相关报告5.2.3.2用户信息加密MSc应能支持在BSS中对话音信息及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应能支持在BSS中不同的加密算法5.2.4TLDN的分配MSc应支持依每次呼叫进行的TLDN分配,若需要还可进行TLDN的重新分配。在分配TLDN的同时,启动约20s的释放定时器,以保证在故障的情况下能及时释放TLDN.5.2.5无线资源管理应能向BSS指示,对不同处理阶段所使用的无线信道的种类,并应能控制无线信道的释放。为支持测试呼叫,可强行否决BSS所做的无线信道选择。5.2.6BSC与MSc间信道管理MSc负责分配选用BSC与MSc间的信道。应能接收来自BSS或向BSS发送闭锁信道消息。5.2.7数据通信待定。5.2.8电子序号(ESN)的管理待进一步研究5.2.9DTMF转换由于DTMF信号在无线路径上传递是非透明的,故而MSc应能配合BSS进行DTMF信号的转换。5.2.10分时隙寻呼应能支持系统分时隙寻呼的操作。5.2.11排队功能今后应能支持呼叫(移动台始发的或终接的)在BSS中进行排队的功能。5.2.12空中激活功能待定。5.3VLR应具各的功能5.3.1用户数据的存储VLR中存储当前活动在MSCNLR区域中的移动用户的有关数据。存储数据的内容目前至少应包括如表1所示的内容。.www.bzxzk.com.
YDIT1048-2000表1存储数据的内容参数类型IMSI(在不支持IMSI的情况下,可存储MIN)永久DN水久ESN永久移动台协议版本永久时隙周期索引Ir)时SSD-A(SSD共享的情况下,用于鉴权)Ir时SSD-B(SSD共享的情况下,用于VP/SME)临时呼叫历史计数器(SSD共享的情况)临时服务项目清单(应包括“始发指示”、“终端限制码”等参数)临时承载业务信息永久HLR号码永久最后登记的基站识别码临时最后登记的类型临时最后登记的时间临时无应答定时器(补充业务)临时应能随着业务的发展增改相应存储内容。存储容量应能适应向每个用户提供所有补充业务的要求。5.3.2用户数据的检索在呼叫建立时,根据MSc的请求,VLR应能依IMSI,TLDN向MSc提供用户的信息。通常当移动台为主叫时,依据IMSI:移动台为被叫时,依据TLDNo5.3.3登记当移动用户出现在一个新的位置区,或从移动台收到登记、呼叫建立、补充业务操作消息后,若需要则应能向HLR发起登记通知。VLR应具有完成登记、取消登记的功能,并能向HLR检索用户的信息。根据HLR的请求,或当移动用户在24h内没有在MSCNLR区域中出现时,VLR应能删除该用户的有关数据。5.3.4移动台去活当VLR收到MSc发来的移动台去活通知后,VLR应能删除此用户的数据,并通知相应的HLR此移动台去活。5.3.5鉴权当SSD共享时,VLR应能支持鉴权操作。应能根据AC的要求存储鉴权参数。VLR能通过MSc要求移动台进行鉴权,鉴权场合见5.2.3.1节,并比较从移动台返回的和自己所存的鉴权参数。当比较得到的结果不一致时,应有告警,并进行不成功鉴权的计数。5.3.6提供TLDNMS被叫时,终接VLR应能根据HLR请求,要求VMSC分配TLDN,并将TLDN发往请求的HLR,即支持对每次呼叫进行TLDN分配。5.3.7VLR的恢复当VLR发生数据错误的时候,VLR应能通知相应的HLR,删除与其相关的数据。.www.bzxzk.com5.4HLR应支持的功能.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YDlf1048-20005.4.1用尸数据的存储HLR必须存储其归属用户的有关数据,存储数据的内容目前至少应包括如表2所示内容。表2存储数据的内容参数类型IMSI(在不支持IMSI的情况下可存储MIN)永久DN水久ESN永久移动台等级标志水久移动台协议版本水久时隙周期索引I[.-时服务项目清单(应包括“始发指示”、“终端限制码”等参数)I}i时漫游限制Ir},时承载业务信息水久用户终端业务信息水久补充业务信息1庙时MSc号码1临时MSCNLR的厂家类型临时MS去活标记临时HLR还必须存储由运营者选择的不向用户提供的业务数据,并应能随着业务的发展,增改相应跳存储内容。5.4.2用户数据的检索任何时候当VLR请求时(例如登记时),HLR应能依要求向VLR提供有关的用户数据。当某些用户数据有变化时(例如签约的变化,服务项目清单的变化),HLR要能将这些信息通知VLR.5.4.3提供TLDN当MS为被叫时,HLR应能依GMSC(关口MSc)或始发MSc的请求,要求VMSC分配TLDN,然后将TLDN发往请求的MSc,即支持每次对呼叫进行的TLDN分配。5.4.4鉴权HLR应能支持用户的鉴权操作。5.4.5登记HLR应能配合VLR完成登记功能和向前一个VLR发起取消登记等功能。5.4.6移动台去活当HLR从VLR得到移动台去活的通知后,HLR应能设置此移动台为去活状态。5.4.7HLR的恢复应能周期性地拷贝HLR中的数据(一般在24h以内),拷贝可存在磁盘或磁带中。当HLR重新启动后,在前一次拷贝的基础上,执行HLR恢复的程序,尽量得到正确的移动用户位置与补充业务的信息。为避免错误数据的扩散,HLR应通知相关的VLR,使VLR删除与此HLR有关的数据,同时HLR应撤消MS的登记,等待MS的重新登记。5.5AC应具备的功能5.5.1数据的存储应能存储鉴权参数和鉴权算法,即存储每个双模移动台在模拟系统中及在CDMA系统中的鉴权参数(A键、SSD.IMSIIESN等)、保密参数(SMEKEY.VPMASK)和鉴权算法。.www.bzxzk.com5.5.2产生、传送鉴权参数.
YD/"r1048-2000应能依CDMAMSC的请求或模拟系统中的MSc的请求,产生、传送相应的鉴权参数。5.5.3对鉴权参数的安全性要求AC应能保证各种保密参数的安全性当保密参数(例如SSD,A键等)在AC与某些管理中心间传送时,应具有加密措施;在线接入AC应依操作者的等级,控制不同等级的接入,若出现非法接入应有告警5.5.4AC应使用人机命令设置SSD共享或不共享的情况。6基本业务数据和性能指标6.1基本业务数据下述业务数据均为参考数值,各地可根据实际统计值,做相应调整。6.1.1MSC业务数据6.1.1.1来话局间中继电路上的参考负荷①参考负荷AMEW线J陀时试呼次数42/忙时/来话电路②参考负荷B0.85ErU线忙时试呼次数57忙时/来话电路6.1.1.2MS参考负荷①参考负荷A,见表30表3MS发出呼叫的话务模型表」TAiu*Al平均第3层信令消息平均BHCA1Hri/"uh每户/S八钊八曰n0.030.060.101(注)0203注暂定值。此值不包括话务测量数据的发送。{②参考负荷B负荷:C1+25%)ABHCA:(1+35%)A6.1.1.3MS始发、终接呼叫比例MS--固定用户57%固定用户一MS40%MS--MS3%6.1.1.4登记2/用户/忙时6.1.1.5切换1.35-2/用户/忙一时其中MSc局间切换0.05^-0.1/用户/忙时6.1.1.6鉴权2/用户/"忙时6.1.2VLR参考负荷呼叫处理1.5处理/用户/忙时.www.bzxzk.com移动性管理8.5处理/用户行亡时.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YDIT1048-20006.1.3HLR参考负荷呼叫处理0.5处理/用户/忙时移动性管理2处理/用户/忙时6.2MSC性能指标6.2.1呼损指标损失呼叫与超时延呼叫指标,见表4表4损失呼叫与超时延呼叫指标连接类型参考负荷A参考负荷B本局呼叫510-i-<4X10-"出局呼叫55X10-"53x10-"入局呼叫52X10-"<-2X10"转接呼叫共10-"蕊lo26.2.2时延概率①用户信令确认时延,见表5.表5用户ft令确认时延参考负荷A参考负荷B平均值5250ms5MOMS0.95概率不超过300msl000ms②信令转接时延,见表6。表6信令转接时延参考负荷A参考负荷B平均值5200ms5350ms。.95概率不超过400ms700ms③连通连接时延(出局),见表7.表7连通连接时延(出局)参考负荷A参考负,简B没有辅助功能有辅助功能没有辅助功能有辅助功能平均值5250ms5350ms5400ms5500ms0.95概率不超过300ms500ms600ms600ms④连通连接时延(本局、入局)见表80表8连通连接时延(本局、入局)参考负荷A参考负荷B平均值5250ms-400ms0.95概率不超过300ms600ms.www.bzxzk.com⑤来话呼叫指示发送时延.
YD厅1048-2000来话信号系统重叠发送的情况下,见表90表9来话信号系统重叠发送的情况下来话呼叫指示发送时延盯‘-一一}参考负荷A}参考负荷B平均值<400ms<600ms0.95概率不超过600ms1000ms来话信令系统成组发送的情况下,见表10.表10来话信令系统成组发送的情况下来话呼叫指示发送时延「一一}参考负荷AI参考负荷B平均值毛600ms-100MRTIE(S)=(as+(1/2)bs2+c)ns参数a,b,c的取值如表15所示。表15参数a,b,c的取值丽一一一}t?4h}}一一二级时钟一}0.5(注1)1.16x105(注2)b5.8x106(注3)c1000注:(1)相当于初始频率偏差5x1010(2)相当于频率偏移;x109/Rc(3)相当于频率偏移5x10一10/天总的规范要求示于图3最芥//大相二f翩对一‘’}丫/l/时间/:务间Ag隔/误一时v差I川除///仁/10"2lal11010210310110310610"观察周期(S)图3在保持工作情况下,从钟由于长期相位变化引起的可允许的最大相对时间间隔误差(MRTIE)与观察周期的关系10.4.1.4第二级时钟的可靠性(I)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对于第二级时钟,每个时钟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10年(2)时钟的备用冗余度具有二级时钟的设备应设置两个性能相同的独立的时钟(主用和备用),当一个时钟发生故障时,另一个时钟应能立即正常工作。10.4.1.5时钟的可维护性时钟应具有频率粗调、微调功能,生产厂家应提供维护方法,应尽可能在现场调节频率。10.4.2帧定位设备帧定位设备的容量为256位(125us)。要求滑动控制滞后应>18ps,则帧定位设备的容量至少为.www.bzxzk.com(256+37)位。.18
YDIT1048-200010.4.3频率基准的保护倒换具有二级时钟的设备应至少具有两条同步链路的输入口,即主用和备用。当失去主用频率基准后,设备时钟自动转入保持工作状态,如果在24h内不能修复,则以人工方式倒向备用频率基准。倒换过程中,不应产生滑动。10.4.4同步性能的监测、告警和控制数字设备与数字链路或信令链路相连,除接受输入的频率基准外,它应发出用于维护的告警和工作状态的显示,并能接受控制信息,其中大部分功能由同步设备来完成10.4.4.1告警对下述情况应能从控制中心和本局自动检测并发出告警。(1)对任何输入的2048kbiUs数字信号,每24h发生4次滑动,产生一般性告警(2)对任何输入的2048kbiUs数字信号,每24h发生滑动次数)255次时,产生严重告警(3)二级节点失去输入频率基准IOmin或连续错帧lOmin,产生一般性告警。(4)二级节点失去频率基准24h或连续错帧24h,产生严重告警。(5)锁相环路频率调节范围的临界告警由于时钟晶体的老化而导致固有时钟频率偏离锁相环的控制范围(控制信号超出时钟调节范围的3/4)时,发出一般性告警。(6)时钟本身发生故障,例如恒温槽故障、时钟停止工作等,发出严重告警。10点4.2工作状态显示为了解同步设备的运行情况,以便正确维护交换设备,应对下列项目进行监测并给出可见的显示信号(1)时钟的工作方式,即快捕、跟踪、保持和自由运行。(2)在使用的频率基准(3)在使用的时钟。(4)上一次频率基准的倒换时间。(5)输入频率基准的错帧率(错帧次数/h或min).(6)人为强制状态应给予显示。(7)相位变化达到或超过限值应计数10.4.4.3控制(1)在本地或控制中心,可实施下列人工控制功能:①选择时钟的工作状态(快捕、跟踪和保持);②倒换时钟;③倒换频率基准;④切断自动倒换(2)第二级设备的输入频率基准的功能第二级设备应提供人工倒换频率基准的功能。(3)同步设备应有自检、诊断和适用于维护的功能。(4)对于10.4.4.1(1).(2)项可根据需求修改软件。10.5设备同步链路接口要求10.5.1设备输入端允许的输入信号抖动和漂移设备输入端允许的正弦信号抖动和信号漂移应符合GB7611-87《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中相应的要求,。.52传递特性.www.bzxzk.com设备传递功能规定了设备输出端的信号漂移对于输入端信号漂移的限值,如图4所示.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YDfI’1O48es~2000dB02增益图4交换机的传递特性了。.5召设各输出端的相对时间间隔误差(RTIE)当输入端频率基准为无信号抖动、无信号漂移和频率偏离时,设备输出端的相对时间间隔误差符合图5的要求。a.(l0()S)ns+1/SUIS<10b.10(X)nss)10其中ul是单位时间间隔,它是每个脉冲单元(比特)所占用的时间,其值为接口比特率的倒数。对于2048kbit/s数字信号,IUI=488ns。心一令罗子丫岁时间间隔1一:1,二l】.—1i:l二丁一一习「甲误、+告/差(}洲一巴「l1l二汀IE)口一/了LIl1护1护10111口10210310410,10‘10,10.10,5观察周期(s)aZ叭skhi口5bs心口skh卫」25图5交换机输出端的峰一峰相对时间间隔误差1话务统计与网管要求11.1话务统计与测量1111一般要求.www.bzxzk.com(l)系统应具有话务测量与记录的功能。.20
YD/T1048-2000(2)可提前一周预定话务测量项目,应在规定日期及时间自动开始及停止测量,也可取消预定的测量项目。(3)对预先规定的话务测量项目,能每隔5min(5-15nmin可调)测量一次,连续进行24h测量,或1和每天测量2-3段时间(忙时),连续多天,天数可由人机命令设置。(4)能单独测量一个项目,也可同时测量几个项目。话务测量项目可根据需要组合。这些项目可同时进行测量,也可顺序进行测量。(5)话务数据的输出方式,可在本局输出到磁带上,也可由打印机输出,并能通过数据链路送到操作维护中心或网管中心。11.1.2呼叫次数测量11.1.2.1全局各类接续的呼叫次数的统计(1)接续类型移动一固定的呼叫固定一移动的呼叫移动一移动的呼叫中转呼叫国内长途呼叫国际长途呼叫本地呼叫(本局呼叫、出局本地呼叫、入局本地呼叫)漫游呼叫非话业务呼叫特服业务呼叫补充业务呼叫短消息业务呼叫(2)测试项目试呼次数、接通次数、寻呼响应次数、应答次数(分来话应答及转话应答)用户早释、振铃早释、久叫不应、中继忙(分局间中继忙、至BSS中继忙)、被叫忙等。11.1.2.2按目的码呼叫次数统计试呼次数、占用次数、接通次数、应答次数、寻呼响应次数、MS去活、中继忙(分局间中继、至BSS中继忙)、被叫忙等。考虑到至同一目的码的中继路群中可能采用凡种信令方式(中国一号信令、七号信令的TUP和ISUP),交换机应能按不同信令方式的要求分开进行统计。交换机厂家应提供在这方面的能力。11.1.2.3按去话电路群呼叫次数统计(包括至BSS中继)测试项目同11.1.2.211.1.3话务量统计11.1.3.1全局各类接续的话务量统计(1)接续类型同11.1.2.1(1)(2)测试项目占用话务量、接通话务量、应答话务量11.1.3.2按目的码话务量统计同时统计的数量至少为400用户测试项目同11.1.3.1(2).www.bzxzk.com11.1.3.3按去话电路群话务量统计.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丫D/T1048-2000同时统计至少为400用户测试项目同11.1.3.1(2)11.1.4平均占用时间测量系统应能测量中继(分局间中继、至BSS中继)、用户呼出和呼入的平均占用时间、以及公用设备平均占用时间。11.1.5话务拥塞统计(1)系统应能对所有交换设备、中继线群、信令链路作拥塞统计(2)统计项目有拥塞的延续时间和遇忙呼叫的次数。(3)通过人一机命令可以预先设定呼损率的阀值,当拥塞超过指定阀值时,系统能自动告警,并将拥塞的设备群的有关信息输出打印,同时将此信息送至操作维护中心或网管中心。11.1.6服务质量的统计应具有对系统服务质量直接测量与连续监视的性能。应能对各服务质量指示器预置不同的阀值,以便在预定时间内,当超越预定的阀值时,系统能送出告警并输出统计结果,同时将此信息送至操作维护中心或网管中心。服务质量统计至少须包括:(1)各类呼叫的延迟;(2)对各个不同接续阶段的呼叫完成率;(3)无线接口、A接口、MAP接口等信令规程错误和各种定时器逾时情况。11.1.7移动性能统计(1)与切换有关的统计系统应能对同一MSCNLR内不同小区间的、同一BSC内不同小区间的、不同BSC内小区间的软/硬切换、不同MSc内小区间的以及CDMA向模拟系统硬切换尝试、切换成功次数、切换失败原因做出统计。(2)与登记有关的统计系统应能对移动台开机登记、关机登记、基于定时器的登记、基于距离的登记、基于区域的登记、参数变化的登记、受命登记、业务信道的登记和隐含登记的登记尝试、登记失败次数、失败原因、国内漫游用户登记次数、国际漫游用户登记的次数做出统计。(3)与鉴权有关的统计系统应能对鉴权尝试次数、鉴权失败次数和失败原因做出统计。11.1.8网络状态的监视系统应能自动地、即时地监视各种信号设备、交换链路、中继电路、信令链路等的状态,哪些在处理话务,哪些被阻塞了或正在进行测试。并要求能监视单个电路的利用率,对占用时间特别长或特别短的或几乎没有话务负荷的电路,要能记录并输出其设备编号口11.1.9VLR测试系统应能提供VLR下列监测数据:登记的用户数事务处理的接入次数事务处理的排队长度事务处理的响应时间、时延分布各类登记(如开机登记、关机登记等)次数11.1.10HLR/AC测试应能提供HLR/AC下列监测数据:.www.bzxzk.com注册的用户数.
YD/T1048-2000事务处理的接入次数事务处理排队长度、响应时间和时延分布至HLR/AC信令链路的负荷与状态HLR/AC各种定时器的逾时次数,规程差错的比率HLR/AC处理器负荷、硬件设备、存储器等的利用情况11.1.11定期报告各MSCNLR,HLR/AC的各种业务量和监视的结果,应能定期输出打印报告,报告的内容和周期应能用人一机命令(或维护人员)选定,定期报告应能每小时一次,连续24h,也能每5min一次,连续4h以上。11.2网络管理要求11.2.1基本配合要求(I)每个MSCNLR,HLR/AC应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于网络管理的数据接口。接口要求见11.2.3节。(2)通过网络管理数据接口,各网络单元能接受、执行来自操作维护中心或网管中心的指令,并将执行结果存储或回报给相应中心。(3)各网络单元能对呼叫测试统计结果至少存储24h,对告警信息至少存储72h.11.2.2主要网管功能要求MSCNLR,HLR/AC网络单元,应能与操作维护中心或网管中心等合作完成对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和网络的各项管理功能。11.2.2.1行政管理HLR/AC应能与网管系统配合,完成对用户与用户数据、移动设备数据的登记、修改、查询、生效、废止等管理功能。MSCNLR应能与计费中心配合完成用户计费管理功能。HLR/AC,MSCNLR应能通过人一机命令完成对某项业务的开放、停止或恢复等的管理功能。11.2.2.2安全管理MSCNLR,HLR/AC网络单元应能配合网管系统对用户((IIMSI)及其设备((ESN)的接入安全和业务使用安全性进行监视、控制和管理。11.2.2.3性能管理MSc应能支持网管系统所采取的网络性能管理行动(保护性行动与扩一展性行动),以及路由控制措施,测试统计并回报其效果。MSCNLR,HLR/AC网络单元应支持用户跟踪(IMSI/ESN)操作。11.2.2.4维护管理MSCNLR,HLR/AC网络单元及其相关的传输链路、信令链路发生严重故障或严重过负荷时,应能以故障报告形式向操作维护中心或网管中心发送告警信息,当告警原因消除时,亦应有报告。各网络单元应能配合操作维护中心或网管中心对故障进行测试诊断与定位,按指令完成软件/硬件的重新配置。11.2.2.5配置管理MSCNLR,HLR/AC应能支持网管系统对各网络单元的更新、升级、日期/时间修改等的配置管理,按指令完成软件/硬件的重新配置。11.2.3数据接口MSCNLR,HLR/AC网络单元的网络管理数据接口应符合CCITTRecV24及RecX.25,执行Q3接口协议,应允许采用专用数据链路或公用分组交换网传送网管数据。如不能提供Q3接口,厂方应提供其网络单元与操作维护中心间接口的详细描述,特别是用于通信.www.bzxzk.com的电接口、协议和消息。.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丫D/T1048-200012操作维护要求12.1人一机子系统12.1.1人一机语言(MML)(I)人一机语言应符合ITU-T建议。(2)人一机语言应易于学习和理解,对常用命令应能在无需查阅手册情况下进行输入,命令的内容及数量应能满足交换子系统局日常操作维护的要求。(3)人一机命令应按功能分类,能以菜单的形式进行显示和查阅。12.1.2人一机语言的安全检查(I)系统应对输入的人一机命令进行严格的语法语义检查,对错误的命令应拒绝执行,并以短语或代码的形式给出提示。(2)能以通行字控制的方式进行人一机命令的权限检查,以防止无权人员使用可能影响整机系统运行或对通信影响较大的那些命令。(3)通行字的修改和分配应仅由掌握最高级通行字的人员进行,通行字不允许在打印机和显示器上输出显示。12.1.3人一机操作记录为便于检查,系统应保存全部人一机操作的流水记录,并能通过人一机命令进行查阅和输出打印。12.1.4系统应能对某些命令具有存入后定时或延时自动启动的功能。对某些命令(例如测试命令)具有中止执行的功能,对尚未执行的命令具有修改的功能12.1.5所有人一机命令输入后均能在打印机和显示器上输出显示(通行字除外)12.1.6输入/输出设备(I/O设备)系统至少应能接入下列的输入/输出设备:(I)打印终端(2)光盘驱动器和磁带机(3)操作维护终端(4)磁盘(软盘和硬盘)、光盘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的接口编码格式采用ITU-T建议或其他国际上公认的标准。12.2MSCNLR的操作维护要求12.2.1概述所提供的系统硬件除输入、输出设备外,都应不需要任何预防性的维护,系统应具备各种在线自动测试和自动诊断功能,同时应具备各种自动测试手段,以便在必要时或定期进行自动测试。只有大容量局在白天才需要少量维护人员值机。晚上和夜间的维护工作由操作维护中心来控制。在大多数情况下,维护工作仅限于调换电路板。常规的障碍应由一般维护人员进行处理,重大的系统障碍需由专门知识的维护人员处理,应配备能在操作维护中心遥控地进行障碍调查的有关设备。12.2.2维护测试功能交换系统MSCNLR的维护测试功能应力求自动化,绝大部分的维护测试应能通过人一机命令启动自动进行,系统应提供以下维护测试功能。12.2.2.1一般要求系统应具有对MSCNLR中各种电路功能进行测试的测试系统,以便在维护中根据需要,随时或定期进行自动测试。在测试中通过的设备,应能在系统中正常投入使用,经一次或重复测试仍不能通过的设备或电路应自动闭塞或通过人一机命令闭塞。测试系统应包括专用的测试软件模块和必要的硬件测试电路。测试软件只有在需要时才由人一机命令启动执行,并不得影响交换系统的正常运行。在测试过程中,应能根据需要可用人一机命令停止测.www.bzxzk.com试。.24
丫D/T1048-2000测试应有完整的测试记录,并能通过打印机输出测试记录信息。12.2.2.2测试功能(1)交换网络的自动测试系统应具有对交换网络进行自动测试的功能,可对正在使用的网络进行测试,也可对处于备用状态或脱机状态的网络进行诊断测试,经测试通不过时,对双网结构的系统应能控制自动倒换至无故障的网络,并打印输出故障信息和发出告警信号。(2)信号设备测试①信号接收器自动测试信号接收器测试内容是测试多频记发器信号的接收是否正常口②信号发生器的测试对交换系统中的各种信号发生器,卖方应提供详细的测试方法的说明资料和测试手段,配备必要的专用测试仪器。(3)各种中继电路的自动测试对各种出、入中继器,来、去话中继器及其他中继器的功能,系统均应能进行自动测试。测试可连续进行,也可指定一中继电路进行测试,对未通过功能测试的中继器电路应自动闭塞并输出打印测试结果。在测试期间,由于电路退出业务导致的告警,应予以避免。当新的呼叫不能在启动例行测试的电路上建立时,应向远端节点发出信息,己建立的呼叫不应被阻断。(4)信令功能的测试①系统应能按No.7信令方式ITU-T建议的要求检验信令功能的操作是否正常的能力:·Q.707和Q.755:MTP和的测试和维护(自动测试),今后应提供SCCP和TC的测试和维护。·Q.752:SS7网路的监视与测量·Q.751.1,Q.753和Q.754:OMAP(包括利用MTP路由检验测试(MRVT)进行网络路由数据一致性的校验),今后应提供SCCP的路由检验测试(SRVT)o②信令缓存器监视③规程缺陷监视,例如无线和A接口的定时器逾时,MAP监视定时器逾时,从远端实体收到过量的规程差错信息,包括MAP,OMAP,TUP,ISUP等规程。(5)组网功能或单元和回声消除器的测试(6)用户跟踪测试系统应能根据人一机命令,启动对移动用户(IMSI)和移动设备((ESN)的不同内容的跟踪测试,并详细记录呼叫过程和/或呼叫路径的信息。12.2.3障碍检测及处理12.2.3.1一般要求系统应备有诊断软件和障碍检测硬件,以便自动诊断和检测软件和硬件的障碍,对各种障碍应具有记录和输出打印的功能。硬件障碍的检测应具有障碍定位的功能,以便维护人员及时准确地处理障碍。在发生硬件障碍时,应能隔离有障碍的硬件或自动倒换至无障碍的备用硬件,保证系统继续正常运行。在发生软件故障时,系统应具有一定的自纠能力和自动恢复功能,其中包括再启动和再装入等。当发生软件或硬件障碍时,除应能打印输出障碍记录报告外,对于重要故障还应发出可闻、可见信号,并应立即向本局操作维护中心送出报告。在无人值机时,本局的输出设备可以关闭,但相应的告警信号仍可送至操作维护中心。12.2.3.2障碍的容错性当发生软件或硬件障碍时,一般不应产生系统阻断。当发生的障碍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降低服务等级和服务质量时,系统应能继续运行。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应具有备份或“n+x”的兀余。保证在发生障.www.bzxzk.com碍时能自动脱离并进行倒换或进行系统再配置.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YDrF1048-2000系统对某一硬件障碍应经重复检测后进行确定,以防止偶发性障碍造成系统的再配置或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12.2.3.3硬件障碍的定位系统对硬件障碍应具有自动诊断定位的能力。在诊断并识别有障碍的印刷电路板时,应立即打印输出,一般应在无需查阅手册情况下识别有障碍的印刷电路板。硬件障碍的定位精度,对于中继电路及信号设备应能测试定位至每一电路。对于公共控制部件的电路,如处理机,交换网路,接Q电路,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要求70%的故障能定位至1块板,90%能定位至2块板,100%能定位至3块板。故障部位的显示应能通过打印机输出。如打印显示一块以上的印刷电路板可能发生故障时,应能显示可能发生故障的电路板的检测顺序,以减少不必要的插拔电路板次数。12.2.3.4障碍的恢复当发生一般性软件和硬件障碍时,系统应具有自纠能力,例如硬件发生障碍时能立即倒换至无障碍的电路继续正常运行,软件发生障碍时能进行局部再装入等。当系统发生的全系统中断或电源中断恢复后,应能迅速地自动再启动运行。卖方应说明系统的恢复和再启动所需的时间。(1)再启动①系统应提供不同等级的人工和自动再启动功能。系统再启动应有记录,并打印输出相关资料。②当系统产生自动再启动时,应有告警提示。(2)再装入①系统应提供不同等级的人工和自动再装入功能。低等级再装入时,系统中断不超过30s,最高等级再装入时,系统中断不超过分钟。系统的再装入应有记录,并能打印输出相关资料。②通过人一机命令进行的不同等级的人工再装入,包括全部或部分软件、数据和参数的再装入③在必要时,系统有能力进行适当等级的自动再装入,并有告警提示。当低等级再装入不能解决问题时,系统应能自动升级再装入。若仍不能正常,则应给出进一步提示告警,维护人员应能通过人一机命令阻止再装入的自动升级。12.2.3.5障碍记录系统应将所发生的各种障碍进行及时记录,不允许隐匿故障,每月按障碍种类输出障碍统计表,也可以用人一机命令索取前一天或前一周的障碍记录。因障碍而闭塞的电路数量超过预定值时也应作记录并送出警报。障碍记录信息可在本局也可在操作维护中心输出。12.2.4系统状态监视(1)设备状态监视本局或操作维护中心应可随时显示各种设备的状态信息和使用情况,并能打印输出统计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信号设备,公共控制设备以及MSC/YLR至PSTN交换机、其它MSc和BSS的中继电路和相关信令链路等的空闲、占用、闭塞等不同状态和统计信息。对中继电路应设有路由全忙显示,应能实时显示64个以上主要路由的路由名称、路由序号、总数量、占用数量、闭塞数量等信息。路由全忙显示信息除可随时通过人一机命令查阅输出打印或显示器显示外,还可通过接口送到集中的全忙显示牌。(2)本局服务观察性能系统应提供的本局服务观察性能应至少能同时观察40个用户的呼入和呼出,也能观察本局的出、入中继线、无线信道。服务观察的内容有:接续过程中的各种时长、被叫号码、接不通的原因等,观察的结果应能打印输出。12.2.5系统实时控制(1)设备闭塞.www.bzxzk.com系统应能通过人一机接口命令对中继线、信号设备和公共控制设备等进行闭塞和闭塞解除。对入.
YD/T1048-2000中继和来话电路闭塞时,应能向上一级发送闭塞信号,以防止被占用。设备被闭塞后,应能通过人一机命令在打印机和显示器上输出打印和显示。某一设备被闭塞时,受其控制的所有附属设备亦能自动闭塞,而其上级公共控制设备应能与其断开。(2)接续的保持应能通过人一机命令使系统保持指定的接续。(3)专用通路的选择应能通过人一机命令指定网络中的某一通路建立接续。(4)清除虚假占用系统应能在夜间通过人机命令统计长时间占用的链路和中继线,能打印出相应的主、被叫号码,确认其长时间未进行通话后,应将其强迫释放,并修改该设备的状态。(5)话务/信令负荷超载控制系统应有动态话务/信令负荷超载控制功能,以确保系统在超载时能维持最大的呼叫处理能力。超载时可以自动地或通过人一机命令划分几个等级减轻处理机的负荷,在任何情况下不应由于不正常的话务造成全系统中断。卖方应提供每一类型处理机超载控制方式的说明和BHCA的计算方法、超载的检测方法、处理机超载保护方式、超载检测恢复周期等。(6)业务实时控制应能通过人一机命令对某项业务的开放、停止、恢复等进行控制。(7)网管控制MSC/VLR应能执行网管中心下达的网管控制指令。12.2.6软、硬件更新系统设计应方便其软硬件的更新。(1)在更新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降低中断业务的时间。卖方应提供具体的更新方法及相应的业务中断时间口(2)所有更新的或修改过的软硬件应与原有的其它软硬件相兼容。(3)在软件更新之前,对命令、数据或输出格式的修改应事先书面提出修改内容并征得买方的同意。(4)新软件引入后,根据需要,旧软件应能被重新装入,并能够重新产生原有的局数据或其它数据。可以允许的数据丢失仅限于新软件引入至恢复旧软件期间产生的数据。(5)更新的软、硬件只有通过测试后方可投入运行。12.2.7局数据的修改(1)设备开通使用后,凡是可能需要修改或补充的局数据,如路由、话费费率等,均能通过人一机命令进行修改或补充。在修改或补充局数据时,应不影响交换系统的正常运行。(2)新的局数据输入后,老的局数据应能予以保留。新数据只有在输入及测试完成后才能投入运行。当新数据使用后不满意时,系统应具有恢复老数据运行的功能。在确认新数据使用稳定后,老数据才可以清除。(3)系统应能通过人一机命令经打印机或/和显示器输出所需查阅的局数据,也可转储于外存。(4)系统应具有将内存中的程序或数据输出至外存储器的功能,当系统中断或在必要时能再装入内存投入使用。(5)当需要大量输入数据时,交换系统应提供快速准确的输入手段口(6)输入和输出局数据应能在本局也能在操作维护中心进行。12.2.8告警要求(1)告警分类及告警信号.www.bzxzk.com①告警分类.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YDIT1048-2000交换局的告警应按照障碍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一般至少应分为两大类,即紧急告警和非紧急告警。告警系统中,除交换设备本身外,还包括其它告警,例如电力室设备告警、空调设备告警、外线电缆障碍告警、无人值守局开门告警等。②告警信号告警信号应具备可闻和可视信号。以不同响铃方式和不同灯色表示严重程度。交换局中对某些非紧急告警或一般提示性的技术信号告警,可以只设灯信号而不同时出现可闻信号(2)告警设备交换局中应设有专用的告警控制电路设备。系统中各级设备发出的告警信号均集中于告警控制电路,以便送出不同级别和不同层次的告警信号。①告警的层次交换局的告警层次应分为机架(柜)告警,列架告警和总告警3部分。告警信号应逐级重复,即列/架告警重复机架(柜)告警信号,总告警重复列架告警信号。对于规模较小的交换局,因设备数量较少,允许只设机架(柜)告警和总告警两种。在多层建筑的交换局中,可视和可闻总告警应接入不同楼层。紧急告警信号应能送至集中的告警中心或操作维护中心。②告警设备告警系统的设备一般包括告警控制电路、机架(柜)告警信号灯、列/架告警灯盘、总告警信号盘,其中警铃只设于总告警信号盘内,各机架(柜)告警信号灯种类可根据需要设置。(3)告警处理①维护人员处理障碍时,应能切断可闻告警信号,但可视信号要在障碍被消除后才能消失。对无人值守的交换局告警指示应予停用。②在告警发生后,系统应能通过人一机接口给出告警提示信息,并可根据维护人员要求进一步提供告警详细信息。例如,故障产生的起止时间,告警类别及故障的详细原因,以及用于排除故障的文件手册名称、页号等。12.2.9专用测试设备和维护备件(1)专用测试设备及仪器用于交换系统的专用测试设备或仪器以及特殊工具,卖方必须配套提供,并需详细说明这些配套的专用设备的性能,测试所能达到的水平,应用范围及使用操作说明。卖方应提供专用测试设备及仪器的清单。(2)维护各件卖方应提供系统维护中需要的主要或专用的维护备件清单、参考价格等,供买方订购。12.3HLR/AC操作维护要求12.3.,一般要求HLRIAC的操作维护功能特性应符合CDMA系统技术规范各相关部分的规定以及下述要求。12.3.2测试与诊断功能12.3.2.1一般要求HLR/AC应提供测试和诊断的手段和功能,用来进行故障检测和定位。厂家应给出其细节,至少应包括:(1)采集扰动统计值,以便确定告警门限;(2)当扰动发生时,具有打印输出诊断信息的能力;.www.bzxzk.com(3)硬件的例行测试和诊断;.
YD汀1048-2000(4)人工闭塞用于测试的路由和装置;(5)检查和改变存储器内容的能力。12.3.2.2性能管理(L)当HLR/AC与操作维护中心间的链路中断时,HLR/AC至少应能存储24h以上的测量结果。(2)性能测量项目最低要求①信令统计:MAP统计,7号信令MTP,SCCP,TUP,ISUP测量等。②信令功能:监视定时器逾时,TCAP定时器异常逾时等。③规程差错数量(按每一规程分别统计)。④数据库监视:数据接入率、排队长度、事务处理到达率、事务处理响应率等(3)用户相关事件监视①HLRIAC应提供对用户相关事件和呼叫数据的监视能力②HLR/AC应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和存储介质,能有效防止内存溢出和系统再启动,并设定告警门限,以便及时把数据转存或送往操作维护中心。(4)资源使用情况测量HLR/AC应能测量和记录系统中各种资源的使用情况,并能设置告警门限。①处理机负荷②硬件装置③每个信令终端上的信令负荷④存储器使用情况⑤业务一按每个路由同时测量(包括内部的/软件的)⑥事务处理统计内容至少有:鉴权尝试鉴权失败登记尝试登记失败登记成功率业务激活/变更请求业务激活j变更请求失败12.3.3告警要求(1)当出现能引起操作上的扰动,或需要人工干预,或性能超出预定操作门限时,应当产生告警指示。子系统内的全部实体,亦应能以告警的形式指出某些差错条件。(2)应能对告警依其影响严重程度进行分类,一般应分为紧急告警、延迟告警和告警指示信息(3)系统应各有外部告警接口。(4)系统应对当前告警分类列表。通过人一机接口可以检查告警表、指定/修改告警严重程度、设置/清除告警条件,以及规定外部告警信号的含义。(5)对应产生的告警消息,首先应提示操作人员注意已发生异常事件,然后再提供充分的用于故障定位和诊断的信息,指导操作人员查找、排除故障(6)发生告警后还应通知操作维护中心的操作人员注意。其方式有:声音告警(可由操作人员关闭或经人一机接口控制)可视告警(告警灯,可经人一机接口控制)打印出告警源及其严重程度向操作维护中心发送告警消息(告警报告).www.bzxzk.com(7)如有不足以引起告警的扰动出现,例如在内部网络业务或信令链路上,系统应能把它作为一个.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29
丫Dfr1048-2000事件加以记录,并进行周期性转储,以供网络管理系统做进一步分析。(8)为防止告警消息丢失,HLR/AC应具有存储告警事件数据72h以上的能力。12.3.4安全要求(1)HLR/AC关键硬件的配置,应全部为双备份,或有适当冗余,系统应能自动控制倒换。卖方应给出备份和冗余的利用策略细节。(2)HLR/AC应对人一机接口指令有适当的接入控制能力,限制无权接入和错误接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厂家应提供接入控制的细节。(3)有关HLR/AC的各种操作维护功能,均不得危及保存在其内的和正在往来传送的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厂家应说明其保障安全的具体措施。(4)为保证安全传送某些保密信息,例如ESN.IMSI等,HLR/AC应提供传输加密设施。13硬件要求13.1硬件系统基本要求13.1.1硬件应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容量扩充和引入新的硬件模块容纳新业务和新技术13.1.2提供的设备应全部采用经过老化测试和严格筛选的优质元器件。硬件的组装过程应有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长期使用的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13.1.3系统构成应具有冗余和容错等安全措施。13.2交换网络的要求13.2.1交换网络应为模块化结构,以便于扩充。13.2.2交换网络应具有半水久连接性能,连接及释放可通过人一机命令执行。13.2.3交换网络应为双网结构,如为单网结构,则应有一定的安全措施,以保证网络的可靠性。13.2.4应具有网络故障和硬件故障告警功能、具有导通核对性能以及环路测试等测试性能。13.2.5交换网络的每条出入线应能承受的平均话务量为0.8ErL,呼损在规定范围内。13.3数字中继13.3.1数字中继应采用30/32路,2048kbit/sA律13折线编码的PCM一次群,其规范应符合GB7611-87《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日参数》第3节。13.3.2具有帧失步、复帧失步(本局或它局)等故障告警信号,并能将这些告警信号插入到TSO中,送入网络以便通知处理机控制系统。13.3.3应有出中继、入中继及中继环路测试功能。13.3.4应具有可接入监视、测试所用的数字仪表的一次群或高次群接口。13.3.5数字中继应适应采用No.7信号工作,也应适应采用数字型线路信号工作。13.4处理机的要求13.4.1处理机系统(集中控制、分级控制或分散式控制)均要有冗余度,遇处理机、软硬件故障时,具有倒机、分级再启动及系统再生成等性能,以保证其安全可靠。13.4.2处理机系统应具有故障脱机自动诊断功能13.4.3处理机系统应具有软、硬件故障告警信号。13.4.4处理机系统的处理能力应满足买方要求。卖方应说明达到所要求处理能力时处理机的占用率及过负荷控制措施。13石输入、输出设备的基本要求13.5.1人机命令尽可能采用菜单方式,用作人一机命令输入的设备应具有冗余度。13.5.2应提供用于存储程序、局数据、移动用户数据以及各类话务统计数据的外存设备。计费信息的存储设备应单独设置,以便话费分拣。以上外存设备均应有备份。.www.bzxzk.com13.5.3应提供打印机。用于打印故障信息、话务统计信息及输入的人一机命令等。.
丫D/T1048-200013.5.4显示器。各类告警信号除由打印机打印外,还应在显示屏上显示,且能用不同彩色显示出各类故障的严重程度。14软件要求14.1基本要求14.1.1要求软件采用分层的模块化结构,模块之间的通信应按规定接口进行。任何一层的任何一个模块的维护和更新以及新模块的追加都不应影响其它模块。14.1.2局数据和用户数据与处理程序应有相对的独立性。局数据和用户数据的任何变更都不应引起运行版本程序的变更。处理程序应与任何局数据和用户数据相适应。14.1.3软件应有容错能力,一般小的软件故障不应引起各类严重的系统再启动。14.1.4软件设计应有防护性能,某一软件模块内的软件错误应限制在本模块内,而不应造成其它软件模块的错误。14.1.5应具有软件运行故障的监视功能。一旦软件出现死循环等重大故障,应能自动再启动,并作出即时故障报告信息。14.1.6在未达到设备的终局容量时,增加或减少用户或交换设备时,只需使用一般的人一机命令变更用户数据或局数据即可,不应影响正常通信。14.1.7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同种型号的交换设备,应采用同一种软件版本。同一种型号交换设备不同时间的软件版本应能兼容。14.2软件功能要求14.2.1要求有完善的实时操作系统。14.2.2要求有完善的各类常规呼叫的接续处理功能。要求可以与电话交换网中使用的各类信号系统的设备相配合的处理功能14.2.3要求具有完善的计费处理功能及费率变更控制功能。要求具有与计费处理中心相配合的功能。(详见“计费要求”一章)14么4要求具有网管子系统及处理相应业务的功能。要求具有路由变更控制功能和出入局话务量控制功能。14.2.5要求具有完善的系统结构控制功能,可以灵活地组合交换子系统中完好的设备,构成运行系统。14.2.6要求具有对各种硬件设备测试的功能。14.2.7要求具有对软件、硬件运行故障的监视功能。有完善的故障告警及障碍后处理功能。要求具有与集中维护管理中心相配合的控制功能。14.2.8要求具有完善的、方便的人一机通信控制功能。14.2.9要求具有完善的维护管理功能,具有局数据和用户数据的维护管理、话务观察管理、软件维护管理、设备维护管理及计费管理等功能。14.2.10要求具有故障诊断和故障定位功能14.3软件语言的要求14.3.1机器所用的高级语言应尽量采用ITU-T推荐的CHILL,SDL,MML分别作为编程语言、功能描述语言和人一机通信语言。若未采用上述ITU-T推荐的标准语言,则所采用的高级语言应基于英文,且应易读,使用方便,并说明其与标准语言的区别。14.3.2要求对所使用的语言提供语言规范及其说明资料。14.4软件维护管理功能要求14.4.1要求具有在不中断处理呼叫接续的情况下,完成程序打补丁的功能.www.bzxzk.com14.4.2要求对于全部局数据和用户数据都可以在不影响呼叫接续处理的情况下,用人一机通信方式进.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YD汀1048-2000行下述操作:(1)数据查询(2)数据修改变更(3)数据追加(4)由软盘或其它媒介进行批量数据的引入运行(5)原运行数据的暂存、重新运行,使用删除14.4.3若对修改后软件不满意或将修改后软件引入系统后,对系统有副作用或发现新版本有问题,应能方便而迅速地(在lmin内)恢复到原来的程序。14.4.4故障诊断软件的诊断精度要求故障诊断软件能对硬件故障进行诊断和定位,故障诊断定位后应能显示或打印,报告故障设备的物理位置等有关信息。对硬件故障诊断定位的精度要求如下:(1)用户电路(若装有用户子系统的话),中继电路应可定位至每一电路。(2)对于各公共部件电路,如处理机、交换网络、接口电路、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的硬件故障应能达到:70%的故障能自动定位至1块板,90%能自动定位至2块板,100%能自动定位至3块板。15机械结构与工艺要求15.1基本要求设备的总体机械结构应充分考虑安装、维护的方便和扩充容量或调整设备数量的灵活性,实现硬件模块化。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设备的安装固定方式应具有防振抗震能力,应保证设各经过常规的运输、储存和安装后,不产生破损、变形厂方应提供设备的机械结构、品种规格及安装规程等方面的详细说明。15.2机架要求15.2.1设备在预防意外撞击部位、可接触至布线的部位和危险电压的部位,均必须提供罩盖,对高压等危险部位应有特殊标志。15.2.2每列机架走道边上,及每一个机架在前方或背面必须有清楚的标志15.2.3插入模块应有导向装置15.2.4厂方应提供为安装该系统所必需的铁架、支撑件、电缆支架、电缆走道、底座、底盘及全部连接件、紧固件和维护设备所需的梯子。15.3接插件、端子板15.3.1接插件必须接触完全可靠,结构坚实,借助手或简单工具易于插入或拔出,并有定位和锁定装置。15.3.2厂方应提供除总配线架以外的必需的端子板、连接条等。15.4布线及连接电缆15.4.1机架之间、机架内各机框之间应采用接插件实现电连接。连接电缆的接插件应符合本规范书15.3.1条的要求。15.4.2线缆在机架内排放的位置应设计合理,不得妨碍或影响日常维护、测试工作的进行15.4.3设备内的所有焊点不得有虚焊、假焊、漏焊和混线。厂方应保证不使用具有腐蚀性的助焊剂。15.4.4厂方应提供与设备有关的全部布线及局内电缆,电缆两端应有编号标志。应提供布线及连接电缆的详细说明及有关的规范。15.5机械加工工艺15.5.1零部件的形状尺寸、表面光洁度等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www.bzxzk.com15.5.2活动部分(如:门及指示、控制面板等)应动作灵活、位置准确。.
YD/T1048-200015.6表面涂复处理15.6.1设备的表面涂复,应满足安装地区的环境和气候对防腐、防蛀的要求。15.6.2所有喷漆(塑)零件的表面应光滑平整、色泽一致,不允许有划痕、斑疵、流挂、脱落和破损。电镀零件的表面应有金属光泽,不允许有裂纹、锈点、毛刺和缺陷。15.6.3机架(盘)、机台的外观应色彩协调,色调柔和,色泽一致。15.7印刷电路板15.7.1所有印刷电路板,均应有防霉喷涂层,如采用深色覆盖涂层,需要在涂层外加〔因青楚的电路连接线条。15.7.2印刷电路板上的接插件必须满足本规范书16.3.1条的要求,并应有印刷电路板插错保护功能。15.7.3印刷板板面应平整,其翘曲的程度应以不影响印刷插件的顺利插拔或不造成插拔困难为限15.7.4每一印刷电路板均应标出名称或代号。安装在印刷板上的部(器)件,应有明显的与图纸一致的标志。其标志应方便维护人员查看并应将所有部(器)件列表说明15.7.5各种印刷电路板均不允许有飞线。15.7.6印刷电路板上应有插拔及锁定位置。15.7.7同一品种的印刷电路板应具有完全的互换性。15.8机架电源15.8.1应有交、直流配电和控制机架(盘、柜),其中应有分路保险器及可视、可闻告警装置。15.8.2设备所需的直流变换电源,应由厂方提供,其稳定性、可靠性和主要技术参数应满足整机正常上作。相同品种规格的直流变换电源应具有完全的互换性。其结构万式、固定方式应充分考虑更换方便,宜于散热,并且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15.8.3机架地线种类应包括:基础电源地、工作地、保护地15.9机台各种机台的造型设计和人工操作部位的布局,均应符合人类工程学原理。台面板上各种标志应清楚醒目,各种符号的含义应准确。应有测量台测试所使用的测试塞孔、测试塞绳、联络电路等附件。各种机台应配有必要的专用工具15.10可闻噪声及震动厂方应对所提供设备在忙时所产生的噪声及震动作出说明,以便于设备的使用维护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15.11冷却、通风设备的冷却一般应采用自然通风散热方式。厂方应对设备的散热要求提出详细说明16过压保护数字中断接u应满足ITU-T建议G.703的附录B关于过压保护的规定16.1对于同轴线对接u使用图6所示的最大幅度为u的雷电脉冲发生器,产生1.2/50ps的10个标准的雷电脉冲((5个负脉冲和5个正脉冲),以差模电压方式加到数字中继接口的输入和输出端,接日应能承受这一测试而不受损伤。注.www.bzxzk.com图6用于差模电压测试的1.2/50p:脉冲发生器.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YD/T1048-200016.2对于对称线对接口16.2.1使用图6所示的最大幅度为U的雷电脉冲发生器,产生1.2/50us的10个标准的雷电脉冲(5个负脉冲和5个正脉冲),以差模电压方式加到数字中继接口的输入和输出端,接口应能承受这一测试而不受损伤。注16.2.2使用图7所示的最大幅度为U的雷电脉冲发生器,产生1.2/50us的10个标准的雷电脉冲(5个负脉冲和5个正脉冲),以共模电压方式加到数字中继接口的输入和输出端,接口应能承受这一测试而不受损伤。注注:过压保护测试必须小心进行。首先要检查被测接口是否有过压保护设计,保护装置是否正确接入:其次检查测试装置(仪表)是否合乎规定。50QU{‘”F下76Q甲。“’”丫OC工eswewe—图7用于共模电压测催的‘2/5011s脉冲发生器17环境要求17.1机房温、湿度要求程控交换子系统应在以下温湿度条件下正常工作,见表160表16机房温、湿度条件要求}设备及机房名称}温度‘℃)}相对湿度(%)③长期工作条件短期工作条件长期工作条件}短期工作条件①②程控交换机及外围设备}15-300^4540-6520-90注①交换机正常工作环境下,温、湿度的测量点指在地板以上2m和在设备前0.4m处测量的数值(机架前后没有保护板时测量)。为保证交换机能正常工作,机房设计时要求按严格的温、湿度条件进行。其测量点位置与上述略有不同,即在地板以上1.5m和在设备前方0.4m处测量的数值。②短期工作条件是指连续不超过48h和每年累计不超过15天③对于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特别是20%以下),应采用抗静电地面17.2交换子系统的防尘要求交换子系统应能满足下述清洁度的机房正常工作:①直径>Sum灰尘的浓度蕊3X104粒/m.②灰尘粒子为非导电、导磁性和非腐蚀性的。17.3防电磁干扰要求*注:*防电磁干扰要求也可按欧洲标准执行17.3.1交换子系统产生电磁干扰应满足以下要求。(1)由交换子系统发射出的无线电电磁干扰要求应符合表17规定。(2)由交换子系统进入到交流馈线的干扰要求应满足表18规定.www.bzxzk.com(3)由交换子系统进入到直流馈线和信号线上的干扰要求应符合表19规定。.
丫Drr1048-2000表17交换子系统发射出的无线电电磁十扰应符合的要求频率MHz电磁强度dBPVfm0.01-0.024148.6-601ogd0.024^0.8116.2-601ogd-201ogf0.8-1.594118.2-601ogd1.59--47.7126.2-601ogd-401ogf47.7-8859.1-201ogd88-21663石-201ogd216-1000066.6-201ogd注:1d为测试天线与靠近被测物间水平距离单位为米(m),d限于30m内2f为频率,以MHz为单位3dB[IV表示微伏(IN)为参考单元的分贝数表18由交换子系统进入到交流馈线的干扰应符合的要求频率MHz最大线路电流dBPA0.000061-0.0011-201ogf--84.40.001-0.01(124.4-I)logf+348.8-2I0.1--0.8-21.051ogf+57.90名一10060注1f为频率,其单位为MHz2I为接入到交流电D处的输入线路电流电平3dBPA为以微安(uA)为参考单元的分贝数表19由交换子系统进入到直流馈线和信号线上的一「扰应符合的要求频率MHz最大导线电流dBuA0.01-0.8-21.OSlogf+57.90.8-10060注:1f为频率,其单位为MHz2dBPA为以微安(uA)为参考单元的分贝数17.3.2交换子系统抗电磁干扰的能力(1)交换子系统在受到0.01~l0000MHz频率范围内电场强度为140dBPV/m的外界电磁干扰时,交换子系统本身应不出现故障和性能的下降(2)在交流、直流电源线对和信号线受到表20所示(频率范围为。t01一]OOMHZ)的外界电磁干忧电流时,交换子系统应不出现故障和性能的下降.www.bzxzk.com.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YDfI’1048一2000表20外界电磁干扰电流频率MHz最大导线电流dB叭0刀1~0名一1.05logf+67月0.8~10070注:If为频率,其单位为MHz。ZdB“A为以微安(“A)为参考单元的分贝数18电源与接地18.1交换子系统直流电源电压要求移动交换子系统应在下述电源性能范围内正常工作,见表21。表21电源性能霜一一一巡哩址一交换机用的直流电源(Dc)标称值(V)}一一8电压波动范围(V)}一一。一_570一300Hz}一簇lomv峰一峰值杂300一340Hz}一书蕊Zmv杂音计衡重杂音音3.4一150曰2}一单频蕊smv有效值,宽带城lomv有效值电150一20OkHz}一单频续3mv有效宽带压200一sookHz}.一单テ频딨(Zmv有效一}15ok一3oMHz500k~3OMHz单频蕊lmV有效}‘30mv有效值1氏2接地要求1氏2.1新建局应采用最佳接地方案。若为扩建局,考虑到局所场地的实际情况,再增加接地装置往往有一定的困难,故应尽可能与现有设备合用现有的接地装置。la2.2接地电阻各机房的工作地、保护地、建筑防雷接地应采用联合接地,接地电阻应蕊IQ。.www.bzxzk.com.
丫D!f1048-2000附录A(提示的附录)验收测试A1出厂测试A1.1设备出厂前应进行整机的系统测试(包括软件、硬件及附属设备)。出厂测试的设备应是买方实际购买的设备。A1.2买方认为有必要时,可派人员参加出厂测试,出厂系统测试的规模应以能独立工作的整机系统为单位。包括:(1)处理机或中央处理机、中继电路、交换网络、接口电路、信号音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构成的一个整机系统。(2)对设备数量较大的机架可抽样部分机架进行联通测试。抽样数应大于被抽样设备数量的20%,但每个品种不得少于3个机架。A1.3测试前卖方向买方提供出厂系统测试的详细计划(包括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指标及相关规程)。AlA出厂测试后,应由卖方整理提出表明测试结果的出厂系统测试记录,送交买方审定同意后,设备方能出厂。A2交货日程安排卖方提交一份有关交付每批安装的设备材料、工具、软件包和技术文件的日程安排,该安排需经买方同意方可执行。A3安装及系统测试安装及系统测试在卖方人员指导下按卖方所提供的设计进行,安装系统测试由卖方负责,买方派人员配合。卖方要编排计划进度表定期(每星期至少一次)向买方报告进展情况及遇到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措施。安装时,卖方应提供技术资料、安装规程等。系统测试时,卖方应提供系统测试详细内容、测试方法、必要仪器及测试指标等卖方经仔细严格的系统测试后,认为稳定性可达到移交要求时,则由卖方将测试记录及最新版软件移交给买方。其流程如图8所示。A4移交测试卖方应拟定一个移交测试计划和技术内容,提供给买方作参考,买方可作必要的修改。卖方应提供必要的移交测试专用仪器。移交测试要求所有设备均投入使用。移交测试时间为一个月左右,可根据具体情况延长或缩短。A4.1移交测试基本要求移交测试应包括下列内容。(1)障碍测试:大话务量模拟测试,采用模拟呼叫器和人工拨号相结合,并要做综合拨号测试(2)性能测试:基本功能、补充业务、维护管理、计费、局间配合、例行测试等。(3)各类处理机能力,过负荷保护测试。(4)模拟故障,自动诊断。.www.bzxzk.com(5)交换子系统接通率测试.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YD厅1048-2000(6)传输指标测试。(7)信号配合测试。(8)环境及抗干扰测试。(9)同步时钟性能测试。(10)各类人机命令的测试。(11)各项配套设备的测试,如电力室和总配线架室内设备的测试。(12)点收文件资料,备件检查,仪表、设备数量清点。(13)工艺检查(14)可靠性验证。A4.2移交测试不合格移交测试中产生问题,卖方应及时解决。当主要指标及性能达不到规范书规定时,买方可将整个系统退交卖方,除由卖方再作系统测试外,按合同有关条款处理,直到卖方认为有条件通过移交测试。A5割接开通移交测试通过后,即开始割接准备工作准备上作包括用户数据全部输入、测试内外线,维护管理上亦做好必要的准备割接步骤由双方协作编写。Wl1接山买方作总指挥,卖方作技术辅助,交换孚系统本身产生的问题由卖万负责解决。A6试运转验收测试用户开放使用的实际质量是检验交换子系统最直接的标志。因此,在开通试运转3-5个月中产生的再启动次数、软硬件故障、各种功能在实际使用中的效果等均作为验收测试的内容。此外,在实际使用时还应增加人工的模拟测试项目,其内容为:(1)障碍率测试;(2)各项性能和功能测试;(3)增加模拟话务,观察系统在满负荷时的可靠性和各种功能,处理机处理能力的验证;(4)维护功能测试,如例行测试、话务统计、服务观察、控制台及申告台等的测试;(5)传输指标测试;(6)人一机命令功能写(7)修补软件数量检查、修改印刷板跳线检查;(8)其他。试运转验收不合格,由双方商定重新试运转时限,并重新进行试运转验收测试。试运转验收基本合格,但还遗留一些问题,视其处理情况,并核查全部合同,以确定是否最终验收。A7验收测试的内容与指标要求厂家应提供对MSC.HLR,VLR,AC等交换子系统验收测试文件,经买方审定后,作为验收的依据。.www.bzxzk.com.
YD厅1048-2000图8安装、移交和测试流程.www.bzxzk.com.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YD/T1048-2000附录B(提示的附录)技术文件、培训、售后服务及技术支援日1技术文件B1.1基本要求B1.1.1卖方应能提供交换子系统的全套技术文件。技术文件应包括计划文件、系统文件、硬件设备技术文件、软件系统技术文件、安装和测试文件、维护和操作文件及与交换子系统有关的买方认为必要的其他技术文件。文件要求用英文或中文或双方商定的文字书写。B1.1.2卖方应提供一份包括全套技术文件在内的文件清单,所有文件均应有简洁明了的名称和编号。各种文件的文字说明应通俗易懂,所有图纸的图幅及图形符号等均应规范化。B1.1.3所有提供的技术文件的内容必须与所提供的设各相一致。在双方商定的某一时期内由于软硬件的修改而导致文件的任何修改,卖方均应提供6份修改更正或补充的印刷文件及1份CD-ROM,其内容应包括:(1)修改的内容:(2)修改理由;(3)设备可能受到的影响。软件每作一次修改,都应将该段程序老版本及新版本的软件清单、流程图及说明交于买方,并说明原因。B1.1.4在设备交货前8星期,卖方应免费提供6套(或双方商定的数量)印刷本文件及一份CD-ROM主版本的资料。B1.1.5买方有权复制卖方提供的资料作为设各的维护管理使用。B1.2技术文件标准所有提供的技术文件最好按照文件的技术说明要求用CD-ROM作主版本。若有些技术文件不能提供CD-ROM作主版本(如软表等),卖方应说明除CD-ROM以外其他技术文件的形式,以及将用何种形式提供这些技术文件及其数量。B1.3技术文件的主要内容要求日1.3.1计划文件计划文件内容应包括:(1)计划手册;(2)工程计算设计手册;(3)应用工程手册;(4)话务工程设计手册;(5)设备和技术规范;(6)预算价格;(7)设备更新布局;(8)其他。日1.3.2系统文件系统文件的内容一般应包括:(1)交换子系统的适用性及其容量;(2)交换子系统各功能实体的系统、子系统、外围设备等相关设备的说明和规程;.www.bzxzk.com(3)主要业务性能和呼叫处理功能;.40
YD厅1048-2000(4)所采用的编号及信号方式、网同步方式;(5)中继方式;(6)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7)对外接口和局间配合性能;(8)计费性能:(9)维护测试功能和过负荷控制功能;(10)主要技术指标和传输指标;(11)电源品种要求及耗电量;(12)环境要求及机房条件;(13)机架或机柜及机台等的结构形式;(14)其他。B1.3.3硬件设备技术文件(1)各部份硬件电路的技术说明和使用说明,其内容包括:电路的主要功能、电路构成、电路原理说明、电路动作流程、本电路与其他电路接口说明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2)电路原理图;(3)印刷电路板图;(4)元部件明细表:(5)各种机架、机柜及机台设备的位置图、台面布置图及相应的使用操作说明资料。B1.3.4软件系统技术文件软件系统技术文件应包括:(1)软件系统总体结构;(2)软件系统/子系统技术说明;(3)软件模块化程度和模块之间通信方式的技术说明;(4)软件流程图和状态迁移图:(5)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机器码清单及其说明:(6)汇编编译程序和其他应用/支持软件的详细说明;(7)程序员手册和人一机语言规范;(8)局数据和用户数据的说明;(9)软件测试和验收说明:(10)对系统产生的各类统计文件(如:计费信息、话务统计、障碍记录等信息)的格式以及所用代码的详细说明。B1.3.5安装设计和测试文件安装设计和测试文件应包括:(1)安装手册;(2)各机架机台名称代号,各机架机台所装设备清单及其位置图,设备材料清单及价格:(3)电缆布线连接端子板图;(4)馈电线和地线连接图、接地要求;(5)安装工艺说明及相关图纸:(6)安装件名称、品种及配套说明:(7)机房设备平面布置图;(8)测试计划和测试规程;(9)测试方法说明:.www.bzxzk.com(10)调测验收标准。.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丫D/T1048-2000B1.3.6维护和操作文件维护和操作文件应包括:(1)操作维护手册;(2)人一机命令手册;(3)故障报告和故障诊断手册;(4)维护测试要求和规程;(5)话务测量说明;(6)局数据和用户数据编辑及修改说明:(7)备品、备件、维护工具、测试仪表清单及其使用说明:(8)其他与维护有关的技术文件B2培让}!B2.1培训的目的及要求为了保证卖方所提供的设备能良好运行,必须培训一批质量合格的维护人员、A级工程技术人员(包括能培训新工作人员的教师)和少量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日2.1.1维护人员经培训后应能熟练地掌握包括人一机通信在内的软件及硬件维护工作,并能及时排除大部分的设备故障。82.1.2A级工程技术人员经培训应能担任班长工榨,指导维护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维护运行工作能熟练地排除设备故障,熟练地管理设备,并能阅读软件清单,分析软件故障等工作。B2.1.3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后,除熟悉相关的数字交换子系统、数字传输系统的操作维护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总体概念外,还应掌握交换子系统内部及外部的接口标准,不同制式设备间信号接口关系,具备组织管理网络和扩建网络的能力。B2.1.4管理人员(领导人员)负责全面的技术管理工作。B2.2培训方式B2.2.1国内培ail国内培训包括只在国内培训和派往国外培训前先在国内预培训。卖方应提供预培训的详细计划(包括人数、时间、课程、入学要求等)及培训所需的教材和教师讲解说明。教材和讲解说明要求用英文(或其他经双方商定的文字)编写预培训在国内进行,地点及开课日期等由双方商定。B2.2.2国外培训或培训中心培训为得到进一步培训及维护操作的实践经验,由买方选派一批人员送往厂方培训中心进行培训。人数由双方商定。卖方负责提供详细培训计划及课程内容。有关国外培训计划具体执行方法另行商定日2.2.3现场培训为使维护人员能独立进行设备的安装、测试、运营、维护及元部件的修理等,要求卖方负责对维护人员进行现场培训。现场培训可在安装调测阶段及移交后进行。对于服务观察员、话务观察员等也要卖方负责现场培训工作。B2.3培vi}教材日2.3.,培训用教材应包括相关设备的安装调测和维护技术。B2.3.2培训用教材应提供最新的并和供给的设备相一致,保证每学员一整套。B2.3.3卖方应提供培训人员实习所需的设备、工具、测试仪表及器材等。B2.3.4培训课程的细则和详细计划、人数等由双方协商解决。.www.bzxzk.com日2.3.5培训内容应包含:.
YD/T1048-2000(1)为维护及安装工作所必需的全部工作文件的讲解;(2)设备的安装和测试:(3)局数据和用户数据的装入和变换;(4)设备的操作和维护;(5)印刷电路板和其他设备的修理;(6)设备的结构及与工程计划有关的知识;如为便于将来对在用设备进行调度和再安排所需知识等。(7)对系统及子系统的了解掌握;(8)对高级语言及汇编语言阅读:(9)对硬件电路及软件主要程序的理解。B2.4培训中心(若不建立培训中心,可不列此节。)若买方希望建立自己的培训中心,卖方应帮助建立并提供支援关于培训中心的规模及培训内容,卖方提出建议后,双方协商决定。其初步目标为培训维护及L程工作人员。B2.4.1卖方提供教师的培训,具体的计划与内容由双方另行协商。在买方的教师还未能独立工作前,卖方应提供教师支援。B2.4.2卖方应提供培训中心所需的设备、上具、测试仪及器材等,并于培训开始前一个月装置妥当日2.4.3培训中心所需教材,包括教师所用讲解说明,至少在培训开始前3个月交给买方的培训部门。B2.4.4培训中心所需的辅助教具,如电影胶卷、软片、幻灯片、透明投影薄膜、图表、磁带、复印机等应在买方指定的日期内移交给买方培训部门。由卖方提供给教师用的资料、辅助教具等不得迟于培训后1个月移交给买方培训部门。B2.4.5卖方应提供培训中心所用设备的操作、维护、修理等人员的培训。B2.4.6恋方应提供关于各项培训蒂用的计算方法。B3售后服务及技术支援B3.1修理服务及维护备件B3.1.1卖方所提供的设备在安装期、试运转期及最终验收后的保修期内,由于设备在系统设计、设备制造上等技术和质量问题而产生故障影响设备正常运转,以及买方无法处理的主要问题,卖方均应免费提供修理服务,及时解决设备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设备的修理问题。B11.2在设备保修期满后,卖方仍应提供对任何再出现障碍的设备进行修理B3.1.3卖方应按买方要求及时提供维护中所需的各种修理用零配件和备件。B3.1.4维修中心维修中心为任选项日,根据双方协商,卖方可在买方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维修中心。(l)卖方应提出设立区域维修中心的建议和实施办法等详细情况,经双方协商后,在条件较好的地方设立维修中心。(2)卖方应负责对维修中心人员进行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培训。维修中心所需的各种专用测试设备和修理工具、零配件以及各种技术文件等应由卖方提供,费用可由双方商定(3)维修中心应能修理绝大部分印制电路板障碍和解决设各中大部分的障碍问题,扩充和修改局数据和用户数据等。维修中心无法修理的印制电路板或设备及在维修时发生困难的设备仍应山厂力负责修理B3.2技术指导及技术支援B3.2.1卖方提供可能提供的技术指肆及技术支援的范围和程度,包括可提供的系统支援设备的详情,.www.bzxzk.com如能否提供用于网络规划的计算机程序.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YDIT1048-2000日3.2.2网络规划及设计工作技术支拨(1)在引进设备时,卖方应说明提供计算机辅助规划及设计工作的可能,尤其是在业务预测、网络规划、交换设备及中继线计算、局所规划等方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2)在引进设备时,卖方所提供的计算机程序在网络规划方面希望能完成下列任务:a.交换局的局址选择;b.中继网络最优化;c.话务矩阵的计算;d.其他各种方案的选择等。(3)当买方对卖方提供的设备需要扩充、调整时,卖方应帮助准备预算、规范书、设备数量及工程有关事项。如:a.新安装与将扩建的交换子系统的安排;b.中继分配的详细说明;c.设备连接的说明;d.局数据及用户数据的编辑;e.软件的修改等。其目的为使交换子系统的安装/扩建能顺利进行。该支援应除需要购买设备的费用外,不增加工程/服务费用。买方打算逐步掌握初装、扩建和调整工程的独立设计能力,当需要时卖方需派人员指导和帮助。日3.2.3安装技术指导如前面附录B所述,卖方需提供安装、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调测的技术,提供安装、调测的有关设备,并在本期工程内提供安装调测的技术指导。B3.2.4系统硬件及软件的局部修改(D设备在安装期与运营期内,任何因系统设计、系统制造、程序汇编、安装工程等缺陷而发生的设备修改和软件更换,卖方应免费提供并负责修改工作。(2)买方需改进所供系统的执行情况和可靠性时,卖方应免费提供软件与硬件的修改。(3)对系统硬件及软件的任何修改,卖方应提供全部所需部件、零件、特殊工具和设备。(4)所供系统,在今后利用新技术从硬件或软件方面有任何性能或功能的改进以及产品革新,卖方需免费书面通知买方其改进的详细情况,并提供以优惠价格为基础的修改报价,以便买方选择。B3.2.5维护技术支援所提供的设备在运营期内发生任何主要问题(或操作问题或系统全阻),卖方应免费及时提供所需的技术与其他支援。.www.bzxzk.co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YDN100-1998 ATM网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网元管理层部分(暂行规定)_.pdf
- YDN108-1998 V5.2接口一致性测试技术规范.pdf
- YDN108-1998 V5.2接口一致性测试技术规范_.pdf
- YDN121-1999 SDH网的同步状态信息技术规范_.pdf
- YDT1021-1999 VB5.2接口技术规范.pdf
- YDT1021-1999 VB5.2接口技术规范_.pdf
- YDT1041-2000 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SIM-ME应用工具箱技术规范.pdf
- YDT1041-2000 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SIM-ME应用工具箱技术规范_.pdf
- YDT1045-2000 网络接入服务器(NAS)技术规范_.pdf
- YDT1048-2000 800MHz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总技术规范 交换子系统部分_.pdf
- YDT1079-2000 800MHz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No.7ISUP信令技术规范_.pdf
- YDT1085-2000 B-ISDN ATM适配层(AAL)类型2信令技术规范(能力集-1).pdf
- YDT1085-2000 B-ISDN ATM适配层(AAL)类型2信令技术规范(能力集-1)_.pdf
- YDT1086-2000 B-ISDN ATM适配层(AAL)类型2技术规范.pdf
- YDT1093-2000 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隧道协议技术规范.pdf
- YDT1096-2001 路由器设备技术规范--低端路由器.pdf
- YDT1101-2001 用户接入网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规范-V5管理与通用部分.pdf
- YDT1101-2001 用户接入网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规范-V5管理与通用部分_.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