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4 MB
- 370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关于批准发布《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SL172—96的通知水科技〔1996〕327号根据部1992年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订计划,由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司主持,四川省水利电力厅主编制订的《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于以发布。标准的名称和编号为;《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SL172一96本标准自1996年11月1日起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各单位应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司,并由其负责解释。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一九九六年七月三十日
11总则1.0.1为加强小型水电站的施工技术管理,加快施工速度,达到优质、安全、经济的目的,特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装机容量50000~500kw及坝高50m以下、库容1000万m³以下的4、5级水工建筑物。装机容量小于500kw及4、5级临时水工建筑物可参照执行。1.0.3小型水电站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按现行国家标准执行;工程地质按SL55—93(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规定执行;施工安全按SLJ53—89(水电施工技术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执行;水工混凝土试验按SD105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的规定执行;凡本规范未规定的部分,应按现行有关规范执行。l.0.4小型水电站施工前,应根据批准的设计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中应建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控制;施工中应积极采用经过试验和鉴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1.0.5必须按设计图纸施工。加需修改。应有设计单位的修改补充图及修改通知书。1.0.6工程质量评定与工程验收,应按本规范及《小型水电站建设工程验收规程》的规定执行。凡本规范未作规定的按现行SDJ249—88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的规定执行。
第一篇上建工程的基本规定2施工测量2.1一般规定2.1.1小水电工程平面控制测量应采用五等,高程控制测量应采用四等,Ibm以上的水工隧洞,其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应作专门技术设计。2.1.2在施工准备阶段及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下列测量工作;(1)对设计所交付主要水工建筑物的轴线桩(坝、闸等)、中心线桩(机组中心线等)、三角网基点桩等及其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校对,发现不稳妥或测量精度不符合要求时,应按规范要求进行补测加固、加密或重新测量。(2)在施工过程中,测定不同施工阶段的水工建筑物的位置和标高,并经检查校验后,才可开挖,立模、填筑和金属结构机电设备安装。2.2平面控制测量2.2.1一、二级小三角测量,三角网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2.1的规定(注:一级小三角即为水电五等控制网)。2
32.2.2一、二级小三角三边网的光电测距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2.2的规定。2.2.3一、二、三级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2.3的规定。(注:一级导线即为水电五等控制网)2.2.4—、二、三级导线,普通钢带尺量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2.4的规定。
4
52.3高程控制测量2.3.l四、五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31的规定。2.4建筑安装施工测量2.4.1开挖阶段测量精度,应符合表z41的规定。2.4.2立模、浇注、填筑阶段测量精度,应符合表2.4.2的规定。2.4.3高层建筑物混凝土浇筑及预制构件拼装的竖向测量偏差,应符合表2.43的规定。2.4.4建筑物的模板架设后,应利用测放轮廓点进行检查,其偏差应符合表6.1.6的规定。
2.4.5金属结构、机电设备安装阶段测量精度,应符合本规范18、19的规定。6
77
3施工导流3.1一般规定3.1.1施工导流贯穿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导流工程施工应妥善解决从初期导流到后期导流施工全过程中档、泄水问题,处理好洪水与施工的矛盾,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可靠。3.1.2导流工程应按已批准的设计文件选定导流标准。当按规定标准导流有困难时,经充分论证并报主管部门批准,可适当降低标准,但应加强气象与水情预报,在汛期前,工程应达到安全渡汛的要求。3.1.3整个施工过程中应按主管部门审批后的设计规定,妥善处理通航、过木、向下游供水与排泄冰凌等问题。3.1.4施工过程中应拟定天然来水流量超过导流设计洪水标准时的应急措施,尽量减少失事损失。3.2围堰施工3.2.l围堰施工及拆除进度应满足工程施工总进度的要求。导流泄水建筑物施工时宜提前施工围堰部分堰体及防渗体,以利于均衡围堰施工强度。并应在汛前修筑到设计渡汛高程。3.2.2围堰施工宜充分利用永久建筑物施工机械设备和劳力,堰体填料要尽量使用永久建筑物基础开挖料。围堰宜尽可能与永久建筑物相结合。3.2.3应重视围堰基础防渗处理。围堰覆盖层防渗处理方式应安全可靠,并尽可能简单易行。3.2.4围堰拆除范围及拆除断面(宽度及高程)应满足永久建筑物的运行要求,对分期导流的一期围堰拆除还应满足二期导流及截流泄水要求。8
9对前期导流的一期围堰拆除料宜尽量考虑用于二期围堰提前进占抛填的部位。3.3截流3.3.1在施工截流前应周密设计,做好水情预报,并做好人力、物力与技术上的准备。3.3.2截流时间的选择应综合分析水文、气象、河道综合利用要求、前期工程的实际进度、汛前围堰及基坑的施工强度后经论证确定。3.3.3截流方式直采用立堵方式。3.3.4非岩基河床截流段;一般应事先在整个龙口部位或困难区段进行平抛护底。护底长度在战堤轴线以上可取最大水深的2倍;在战堤轴线以下,可取最大水深的3~4倍。龙口抛投时可用石串、块体串联或栓锚大块石抛投进占,以保证抛投料投到需要位置,防止流失。截流备料总量应根据截流料物堆存条件、运输条件,可能流失量及褴堤沉降量等因素综合分析,并适当增加备料量,其增量系数可为0.15~0.25。3.3.5合龙过程中。应随时测定龙口的水力特征值,-4时改换抛投料种类、抛投强度,改进抛投技术,以改善截流条件。3.3.6应做好闭气的备料工作、保证闭气的质量。用土石料闭气时,在成堤迎水坡应按反滤层的铺料原则抛填闭气料,直到基本堵死为止。抛填各层填料时,应使各层填料铺得稳定、均匀。也可采用铺油布、帆布、土工合成材料再抛填土闭气、多砂性河流截流后的闭气,可采用人工造淤或放淤办法闭气。3.4安全渡汛3.4.1受洪水影响的建筑物应在汛前达到设计要求的渡汛高程和形象面貌。3.4.2土石坝型的围堰工程,除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外,上游围堰应尽可能与坝体相结合,以坝体拦挡第一个夏汛洪水。
3.4.3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当未浇筑混凝土面板之前,应对上游坝坡采取碾压砂浆或喷混凝土水泥砂浆等固坡处理措施,使坝体提前拦洪渡汛。若采用坝体过流,对坝面和下游坝坡百分别采用大块石、钢筋石笼等加固。3.4.4混凝土坝及浆砌石坝无论采用断流围堰或分期围堰,均可利用坝体临时断面或预留底孔、缺口等或与其它导流泄水建筑物组合导流。3.4.5电站厂房可以用围堰或坝体临时断面形成小基坑渡汛。当用厂房结构挡水时,应校核厂房围护结构的稳定和应力,并应作好进水口及尾水管出口处的封堵设施。3.4.6围堰拆除前,需由坝体或厂房等建筑物直接挡水时,必须对建筑物挡水位以下部分进行阶段(中间)工程验收。3.5导流建筑物封堵施工3.5.1导流建筑物封堵应在工程已具备可靠的渡汛泄洪措施、可满足下游用水要求并经主管部门在蓄水前中间验收通过后方可进行。3.5.2下日封孔宜在枯期进行,设计流量采用重现期5~10年的当月或旬平均流量。3.5.3封孔方式可采用闸门封孔,也可用围堰封孔。采用何种方式,应按设计要求和工程条件具体选定。3.5.4堵头施工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并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堵头应满足稳定、抗裂、与围岩或老混凝土结合紧密、抗渗等要求。堵头应分段施工,分段长度以10~15m为宜。堵头内宜埋设灌浆管及冷却水管,必要时设置灌浆冷却廊道。也可采用低热微膨胀水泥或外掺氧化镁混凝土。混凝土层厚一般以15m为宜。当温度达到年平均温度后应进行接触灌浆。3.6基坑排水3.6.1初期排水应控制基坑水位下降速度,一般为0.5~1.0m/10
以保证围堰及地基的稳定性。基坑排水设备容量可用试抽法确定。应充分利用地形布置排水泵站,避免施工干扰,并应与永久排水统一考虑。对过水围堰,泵站的布置与结构形式,应有利于渡汛和从基坑撤退。3.6.2开挖施工前应进行周密的排水系统布置和合理选择排水设备。排水系统布置应兼顾基坑开挖与主体建筑物施工两个时期使用。3.6.3建筑物基础置于土壤及细砂等透水软基土层,基坑开挖时,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办法。11
4土石方开挖与填筑4.1软基开挖4.1.1软基开挖应优化施工方案,正确选定降、排水措施,做好挖、填平衡计算,并合理调配。4.1.2基坑边坡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降低地下水位措施和施工条件等情况,经稳定验算后确定,并应制定保护边坡稳定措施。4.1.3开挖前应降低地下水位,使其低于开挖面0.5m。4.1.4基坑开挖宜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逐层设置排水沟、层层下挖。4.1.5根据土质、气象和施工机具等情况,基坑底部应留有一定厚度的保护层,一般为0.3~0.5m,在底部工程施工前,分块依次挖除。4.1.6水力冲挖适用于粉砂、细砂、砂壤土、中轻质墩上、淤工和易崩解的粘性土。4.1.7在负温下,挖除保护层后应即采取可靠的防冻措施。4.1.8当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合时,应会同有关单位及时研究处理。发现文物古迹、化石及测绘、地质、地震、通讯等部门设置的地下设施和水久性标志时,均应妥善保护,及时报请有关部门处理。4.1.9弃土不得妨碍开挖基坑及其他工作,或影响坑壁稳定并应避免二次出渣。弃渣场地应结合当地条件合理布局。不得恶化水流条件或造成下游河道淤积;力求不占或少占耕地;在施工安排有条件时,弃渣应结合造田,以利农业耕作。弃土宜与其他建设相结合,并注意环境保护与恢复。12
4.1.10软基开挖工程,应尽量在雨季或冬季前完成。雨季施工时,对保证工程质量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等,均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雨季前,应根据地形将施工场地的排水系统进行疏浚、加固或修建,以保证水流畅通,不形成积水,并须防止四周邻近地带的地面水流入场内。4.2岩石基础开挖4.2.1基础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当岸坡和河床底部同时施工时,应确保安全。否则,必须先进行岸坡开挖。未经安全技术论证和主管部门批准,严禁采用自下而上的开挖方式。4.2.2岩石基础开挖应根据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方法。(1)设计边坡轮廓线开挖,应采用预裂爆破或光面爆破方法。(2)基础岩石开挖,应主要采用分层的梯段爆破方法。(3)紧邻水平建基面,应采用预留岩体保护层并对其进行分层爆破的开挖方法。4.2.3基础面的开挖偏差,应符合下述规定。对节理裂隙不发育、较发育、发育和坚硬、中等坚硬的岩体:(1)水平建基面高程的开挖偏差,不应大于土20cm。(2)设计边坡轮廓面的开挖偏差,在一次钻孔深度条件下开挖时,不应大于其开挖高度的士2%;在分台阶开挖时,其最下部一个台阶坡脚位置的偏差,以及整个边坡的平均坡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对节理裂隙极发育和软弱的岩体、不良地质地段的岩体,以及在坑槽部位和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其开挖偏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4.2.4出渣运输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并符合4.1.9要求。4.2.5紧邻设计建筑基面、设计边坡、建筑物或防护目标,应采用中小孔径爆破方法。13
4.2.6钻孔质量应符合下述要求;(1)钻孔孔位应根据爆破设计确定;其开孔位置的偏差,不宜大于钻头直径的尺寸,实际孔位应有记录。(2)钻孔角度和孔深,应符合爆破设计的规定。(3)已造好的钻孔,孔内岩粒应予清除,孔口必须盖严。钻孔经检查合格才可装药。4.2.7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4.2.7.1爆破效果,除其开挖偏差应符合423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述要求;(1)在开挖轮廓面上,残留炮孔痕迹应均匀分布。残留炮孔痕迹保存率,对节理裂隙不发育的岩体,应达到80%以上;对节理裂隙较发育和发育的岩体,应达到80%~50%;对节理裂隙极发育的岩体,应达到50%~10%。(2)相邻两炮孔间岩面的不平整度,不应大于20cm。炮孔壁不应有明显的爆破裂隙。4.2.7.2对于倾斜、垂直建基面上的预裂爆破参数,可结合工程实际参照附录B的经验确定,并在生产性试验中验证与调整,以确保预裂效果。光面爆破的参数,亦需根据地质条件通过试验确定,或参照同类工程的经验数值。4.2.7.3对主要水工建筑物的设计建基面进行预裂爆破时,预裂范围应超出梯段爆破区。(1)当预裂孔与梯段爆破孔方向平行时,两者间的距离宜取梯段爆破孔排距的50%~70%。(2)当预裂孔与梯段爆破孔方向不平行时,两孔距离最小处的孔底装药部位的距离应不小于0~30)D(D为预裂孔孔径)。14
(3)一预裂缝深度宜等于梯段孔孔底垂直破坏深度,可按表4.2.9选取。预裂缝两端的超长宜为(100~200)d(d为炮孔装药直径)。14(4)预裂缝缝宽度应符合以下规定:对坚硬岩石应为0.5cm;15对中等坚硬岩石与松软岩石不宜小于10cm。并应根据爆破试验确定。4、2.7.4预裂炮孔和梯段炮孔若在同一爆破网络中起爆,预裂炮孔先于同一梯段相邻炮孔起爆的时间,不得小于75~100ms。4.2.8梯段爆破。4.2.8.1梯段爆破的效果,应符合下述要求:(1)爆破石渣的块度和爆堆,应能适合挖掘机械作业。爆破石渣如需利用,其块度或级配还应符合有关要求。(2)爆破对紧邻爆区岩体的破坏范围小,爆区底部炮根少。(3)爆破地震效应和空气冲击波(或噪音)小,爆破飞石少。4.2.8.2紧邻设计边坡的一排梯段炮孔,其孔距、排距和每孔装药量,应较其他梯段炮孔的小。4.2.8.3若采用预留岩体保护层开挖方法,其上部的梯段、炮孔不得穿入保护层。4.2.8.4梯段爆破的最大一段起爆药量,不得大于500kg,邻近设计建基面和设计边坡时,不得大于300kg。在建筑物或防护目标附近,以及在坑、槽部位或有特殊要求一、的部位Z水下开挖等进行爆破最大一段起爆药量,应由爆破设计规定。4.2.9紧邻水平建基面的爆破。(1)紧邻水平建基面的岩体保护层厚度,应由爆破试验确定,无条件进行试验,表4.2.9可供参考。
2)对岩体保护层应分层进行小爆破。对节理裂隙不发育、较发育和坚硬、中等坚硬的岩体,炮孔不得穿过建基面;对节理裂隙极发育和软弱的岩体,炮孔不得穿人距水平建基面0.2m的范围,剩余0.2m厚的岩体应进行撬挖。4.2.10沟槽爆破。对廊道、截水墙、齿槽和渠槽等开挖应慎重地确定其爆破参数。一般应先在两侧设计坡面进行预裂,随后按留足底部保护层进行中部开挖。无条件采用预裂爆破时,则应按留足两侧保护层和底部保护层的方式,进行光面爆破。沟槽中部的爆破,应符合下列要求;(1)留足保护层的剩余中部槽体尺寸决定爆破方式(梯段或拉槽)。进制(2)采用梯段爆破时,最大一段起爆药量应不大于300kg。(3)当只能用拉槽爆破时,可用小孔径钻孔、延长药包毫秒爆破,最大一段起爆药量应不大于200kg。(4)当留足保护层后,其剩余中部槽体尺寸不能满足梯段或拉槽爆破时,应采用手风钻逐层钻孔爆破,其药卷直径不得大于32mm(散装药卷不得大于36mm)。4.2.11高边坡开挖与处理。个良地质地段的高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应提出相应解决的办法t,并注意以下问题:(1)选择合理的开挖施工程序。(2)选择合理的梯段开挖高度。(3)必须采取预裂等防震措施。(4)确定合理的爆破参数;严格控制一次起爆的装药量。(5)对局部受构造影响、切割的严重岩体应研究采取适宜的开挖方法及加固处理措施。(6)对已挖的坡面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及时加固。(7)加强地面与地下排水,降低外水压力。岩质边坡加固可采用挂网喷锚方式。强风化与土质边坡可采用混凝土或砌石网格梁内镶砌石或填土,并在网格节点设深锚杆或锚索。还可按设计要求分别采取重力挡墙和坡脚压重、抗滑桩、16
预应力锚索或锚杆、沉井等处理方法。42.12在建筑物及其新浇筑混凝土附近进行爆破时,必须遵守表4、2.12中的规定进行施工,减小爆破震动的影响。在邻近建筑物10m以内进行爆破时,必须严格控制浅孔火花起爆的最小装药量,并采取打防震孔或其他防震措施。如需在新灌浆区,新预应力锚固区、新喷锚(或喷浆)支护区等部位附近进行爆破,必须通过试验证明可行,并经主管部门批准。17
4.3土石方填筑4.3.1填方基底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开挖到设计基底后清除杂物,排除积水,在基础处理及隐蔽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才能填筑。4.3.2填筑上石料的种类、级配。含水量、土块大小、超径颗粒等均须符合设计规定。4.3.3粘性土料填筑应严格控制含水量。当土料天然含水量大于施工控制含水量的上限时,应做好料场四周的截流沟及料场内的纵横排水沟;应采取分层取土或用机械松土等措施翻晒土料;也可利用含水量低的土料掺入含水量高的土料进行调整。对于土料天然含水量小于施工控制含水量的下限时,宜采用料场加水或坝面洒水调整含水量。凡不符合要求的土料,不得运人填筑面。4.3.4各层填筑前,应对各料填筑部位的设计尺寸和外边坡测量放样,确保其断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4.3.5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等合理选择压实机具,并确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进行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试验。无试验条件可参照表4.3.5选用。4.3.6振动平碾适用于填料为开挖石渣、碎石、卵石类土。使用80—130kN重的振动平碾压实时,铺土厚度一般为0.6~10m,最大粒径不得大于铺料层厚的专;并应根据料质、岩性适当洒水。碾压时,宜先静压,后振压,碾压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一般碾压4~6遍。4.3.7机械碾压应控制行驶速度。一般不宜超过下列规定:18
平碾、振动碾Zkm/h;羊足碾3km/h。4.3.8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压实参数。压实合格后始准铺筑上层新料。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做成斜坡形,碾迹重叠0.5~1.0m。上下层分段位置应错开,错缝距离不小于1m。土料填筑层之间的结合应良好,除用羊角碾或凸块碾压实外,其他机具压实的层面都应进行刨毛和洒水润湿处理,才能铺筑新料。4.3.9土料的碾压,应平行填筑体轴线方向进行,不得垂直其轴线方向碾压。填筑面如出现“弹簧”、层间光面、松土层等现象时,应认真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始准铺筑新料。4.3.10填筑时,每层内外边坡必须按规定留足余量,填筑至设计高程后削坡到设计要求断面。各层预留压实超填宽度一般为30~50cm.4.3.11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陷量。如设计无规定时,可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压实系数和地基情况等与建设单位共同确定。4.3.12质量控制与检查必须贯穿整个填筑过程。检查填筑料、检测含水量变化、铺土厚度、碾压遍数。层间结合、压实后的干密度,以及边坡尺寸等,应达到设计的要求。19
5地基处理5.1基础面的清理和处理5.1.1地基开挖达到建基面,必须对基础面进行认真地清理及处理。5.1.2清理建筑物软土地基时,应将地面上的草皮、竹、木、树根、乱石、淤泥、腐植土、泥炭、坟墓及各种建筑物全部清除。对坡残积物、滑坡体等,应按设计要求消除。5.1.3对基础面欠挖的处理,应符合4.2.3规定。5.1.4基础面沿流向倾斜时,只允许向上游方向缓倾,其坡度以不大于1:1口为宜,岸被基础如有反坡,应处理成为顺坡。尖角应处理成钝角。按此确实不易处理,则应采取结构措施,用浆砌块石或混凝土填平补齐,以满足上述要求。5.1.5基础面上的松动岩块和破碎岩石以及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岩体,必须清除或处理。5.1.6前期地质勘探和试验中遗留的钻孔、平调、竖井、探措等,应按设计要求回填和处理。5.1.7开挖之后基础暴露出来的裂隙、断层破碎带、溶洞、岩穴。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问题,应按设计要求认真处理。当设计无规定时,可参照下列措施处理:(1)对一般节理裂隙可喷砂浆或喷混凝土封闭c对于较宽的裂隙,应将裂隙充填物清除一定深度,再回填水泥砂浆或混凝土。(2)对断层破碎带的处理,应视其具体情况,在清除一定深度后,宜先浇筑混凝土板、混凝土塞或用浆砌石封堵,再作固结灌浆处理。(3)对溶洞、岩穴宜用混凝土塞堵塞洞穴,再进行充填灌浆或固结灌浆。20
(4)软弱夹层埋深浅,应将软弱层挖除。软弱夹层倾角较陡,嵌入较深,应在清除一定深度后,回填混凝土封闭。5.1.8基础面出现泉眼或渗水,应妥善封堵和导排。不得因基础渗水而影响清基。回填或浇筑质量,更不得因渗水而进一步恶化基础条件。5.1.9对极易风化、软化和冻裂的软弱基础面,在上部结构暂不施工覆盖时,应及时用砂浆或混凝上封闭。或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5.1.10基础工程属隐蔽工程。基础处理结束后,必须及时进行基础检查验收。基础验收合格以后,勘测、施工单位应及时测绘基础竣工地质囹。未经验收签证,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回填或浇筑等作业。5.2土地基5.2.1适用条件。建筑物基础系塑性粘土层、粉细砂层、淤泥层或流砂层等不良地基时,宜采用换基方法处理。一砂t垫层)基础、碎石基础、石渣基础、灰渣基础。砂砾石基础等换土地基宜用于理深不大的浅层基础。5.2.2换基土料。(1)换基土应为规划勘探料场质量相同的土料、砂砾料和石渣料。储量应能满足要求。(2)换基土的颗粒粒径级配曲线应与设计的理论粒径级配曲线基本一致。(3)换基上的于密度、含水量、含泥量及有机物含量应符合设计规定。5.2.3换基施工应按清基开挖、回填压实两道工序进行。(1)在开挖线范围进行清基开挖,清除被置换的地层。根据开挖的长度和面积,确定采取分段开挖或全面开挖。当开挖达到设计高程,被置换地层还未完全挖除,应征求设21
计意见,确定是否继续开挖。(2)换基回填应符合4.3的规定。若清基面需设反滤层、过渡带时,应按设计要求铺填。5.2.4换基开挖和回填的质量应符合本规范4和910有关规定。5.2.5换基回填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在不能避开时,应符合9.3.4有关规定。5.3振冲地基5.3.1振冲法适用条件。振冲碎石桩法适用于砂土、砂砾石和不排水抗剪强度不小于0.2MPa的粘性土。粉土、饱和黄土及人工填土(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建筑物地基的加固。振冲加密法应适用于含泥量小于10%的中。粗砂和砂砾石地基加固。5.3.2振冲施工机械设备。(1)振冲器的功率和频率、振幅、振动力应满足设计要求。(1)起重设备的起重能力应根据振冲器、土质和孔深来选定,宜为50~200kg。(3)水泵应与振冲器、土质和孔深配套。宜选用流量20~70m³从、扬程40~80m的水泵。(4)根据工艺、单位填料耗量和运距选择填料机具。宜用铲斗载重8~30kN的单斗轮胎式或履带式装载机填料,也可用翻斗车、皮带运输机和手推车填料。(5)控制质量的装置必须灵敏、准确,应定期进行校核。5.3.3振冲施工顺序。按设计桩孔布置图,宜采用由里向外或由一边向另一边的顺序施工。当加固区附近有建筑物时,应先从建筑物这边制桩;若加固土的抗剪强度很低时,宜采用“间隔跳打”法制桩。5.3.4施工要求。(1)振冲碎石桩法应按成孔、清孔。填料和振密的工艺流程施工。振冲加密法应按成孔、振密两道工序施工。22
(2)成孔。成孔速度直为1~2m/min,密实电流不得超过振冲器电机的额定电流,在成孔过程中必须使振冲器自由悬垂,否则应适当降低成孔速度。成孔水压力宜为0.4~0.6MPa,水量为200~500L/min。振冲碎石桩法应重复造孔1~2次,振冲器的提升速度宜为5.8m/min.易垮孔的软弱土层宜采用边造孔边固壁的方法成孔。孔位偏差应小于10CC,桩顶中心偏差应小于20C。振冲碎石桩成孔深宜小于设计孔深0.3~0.5m,振冲加密法在达到设计深度时,应关小水量,再振至设计孔深0.5rn以下。(3)振冲碎石桩法必须清孔1—2min。(4)填料。根据土质不同,粘性土宜用振冲器提出孔口的间断加料法;孔壁不稳定的其他土层,宜用振冲器不提出孔口的连续加料法。碎石、卵石、砂砾、矿渣、碎砖、粗砂等填料,粒径宜不大于5cm,含泥量应不大于10%。每次填料应均匀对称,_填料量应控制在0.15~0.5m/次或孔内厚度不大于lin。(5)振密。填料、振密过程中,必须减少供水量,以维持孔口有一定的回水即可。振冲器每次提升高度不得超过振冲器锥头长度,宜为0.3~0.5m。振冲加密法每提升一次必须留振30~60S。密实电流和留振时间必须符合设计要求。(6)振冲加固完工后,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场地平整和表层处理。(7)施工时,必须使水(压力、流量)、电(密实电流、留振时间)、填料(每次填料量、每十桩长填料量)符合设计要求。5.3.5质量检查要求。23
(1)检查施工质量的三要素:填料量,密实电流和留振时间应符合规定。对于砂砾石或砂性地基应着重检查留振时间和填料量,对于软弱粘土地基应着重检查密实电流。(2)加固效果检查。每300~500根桩抽样1根进行检查,不足300根时至少抽检1根。重要部位,应增加抽检数量。粘土、砂壤土和砂砾石地基分别在加固20d、15d、7d后,方可进行效果检查。5.3.6施工记录和资料整理。施工记录应有专门的表格,采用等距孔深或等距间隔时间记录。资料整理的内容包括:(1)原始记录资料。(2)效果检查资料。(3)制桩成果统计图。(4)证体施工电流图。(5)竣工报告。5.4钻孔灌注桩5.4.1适用范围。钻扎灌注桩适用于各种松散砂层、淤泥层、土层等软基加固;各类级别的岩石和砂砾石、卵石等地基加固。5.4.2施工准备。(1)按照工程的设计文件和图纸,进行施工设计。确定成孔机械、配套设备、合理选择工艺方法。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和施工顺序。(2)根据场地条件,合理布置供水、排水、供电和混凝土拌制、钢筋笼制作等临时设施。5.4.3造孔方法。钻孔灌注桩常用螺旋钻、冲击钻、冲抓锥、振动沉管、潜水电钻、正循环和反循环钻进等成孔方法。本规定仅侧重正循环钻24
进和泵吸反循环钻进成孔。其它钻进成孔方法可参照执行。5.4.4正循环钻进成孔法。(1)钻机安置应平稳,不得产生位移或沉陷。(2)根据岩土情况,合理选择钻头和调配泥浆性能。(3)正常钻进时,合理调整和掌握钻进参数,应注意岩土变化情况并作记录。(4)在同一桩孔中采用多种方法钻进时,应注意使孔内条件与换用的工艺方法相适应。(5)加接钻杆时,应先将钻具提离孔底50~80cm,待冲洗液循环3~5mm后,再拆卸加接钻杆。5.4.5泵吸反循环钻进成孔法。(1)钻机安置应平稳牢固,地面管路和孔内钻具不漏气、不堵塞。(2)钻进时应合理掌握钻进速度和砂石泵的排水出渣情况。(3)钻进参数应根据不同的地层、桩孔直径、深度,井以砂石泵的排量和钻速进行选择和调整。(4)加接钻杆时,应先将钻具提离孔底80~100mm待循环液循环3-5min后,以清洗孔底并将管道内的钻渣携出排净后,再停泵加接钻杆。5.4.6护筒埋设。(1)在土层、砂砾层和卵石层等软基造孔,应埋设护筒、正、反循环钻进时,护简内径宜大于钻头直径20cm;用冲击、冲抓钻机时,宜大于30Cm。(2)护筒中心线与拉位中心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5Cm,护筒埋设深度不宜小于1~3m,护筒埋设应稳定,四周应分层回填粘性土,对称夯实。(3)护简顶端应高出地面30Cm以上;当有承压水时,应高出承压水15~2.0m。5.4.7泥浆护壁和排渣。(1)在粘土和壤上中造孔时,可注人清水以原土造浆护壁。排渣泥浆的比重应控制在1.1:1.2;容易坍孔的地段,排出泥浆的比重可增大至1.2~1.4。25
(2)在砂土、夹砂土层、砂砾层、卵石层中成孔时,排渣泥浆的比重应控制在1.2~1.5。(3)护壁泥浆宜选用塑性指数IP羊18的粘土调制,泥浆控制指标:粘度18~26.3含砂率不大于4%~8%;胶体率不小于90%。5.4.8清孔。(1)孔壁岩土较好不易坍孔时,可用真空吸泥泵或潜水抽砂泵清孔。(1)用原上造浆的孔,清初后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3左右。(3)孔壁岩土较差易坍孔时,宜用泥浆循环清孔,清孔后的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15~1.25;泥浆含砂率控制在8%。(4)清孔过程中,必须保持浆面稳定。(5)清孔标准:摩擦桩的沉渣厚度应小于30Cm,端承桩的沉渣厚度应小于10cm。5.4.9钢筋笼制作及安装。(1)钢筋鲶的制作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分段制作的钢筋笼放入孔中适当位置后,应从钢筋笼两侧对称施焊,并保持其垂直度。(2)钢筋笼下放到设计位置后,顶端必须固定,并保持其垂直和稳定,避免上浮。(3)必须满足保护层厚度,可在钢筋笼的加强箍筋上设置定位钢筋环、混凝土垫块。5.4.10水下混凝土浇筑。水下混凝土浇筑除应符合6.3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导管下口至孔底间距宜为30—50cm,初灌混凝土时,宜先灌少量水泥砂浆,导管和储料斗的混凝土储料量应使导管初次埋深不小于1.0m。26
(2)灌注应连续进行,导管理人深度应不小于2.om,并不应大于6.0m,混凝土进入钢筋骨架下端时,导管宜深埋,并放慢灌注速度。(3)随时测定坍落度,每根桩留取试块不得少于一组。(4)终准时,混凝土的最小灌注高度应能使泥浆顺利排出。桩顶灌注高程应高于设计标高10~30cm。5.4.11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标准亡符合表5.4.11的规定。5.4.12常见事故的处理。当发现坍孔、钻孔偏斜、堵管、断桩等事故时,应查明情况,分析原因,制定事故处理方案,有条不紊地排除故障。孔内事故重在预防。处理事故应谨慎从事,要防止事故套事故,增大处理难度。5.5挖孔桩5.5.1适用范围。在软基地段,建筑物的基础多设计为桩式基础。基础桩一般要求嵌人基岩,并扩大桩脚,以改善基础的传力条件。挖孔桩适用于:27
(1)承载桩、抗滑桩。(2)基础覆盖层较浅,深度不宜超过20m。(3)基础地质情况比较简单,不存在厚度较大的淤泥质土层和流砂层。地下水位较低。(4)开挖直径lin以上,便于人力施工。5.5.2施工方法。(1)孔桩施工按“分段开挖,分段护壁,循环深人”的原则进行。在桩孔开挖到底后,一次浇筑桩身混凝土。(2)桩孔开挖采用人力施工。在软基中,开挖分段宜为0.5~1.0m。在基岩中开挖桩孔同一般竖井施工。挖到设计高程后,再清基并用混凝土封闭。孔内废渣,利用井口提升架提升出孔外,再运至弃渣地点。出渣的提升设备可选用调度绞车或人力绞磨。(3)桩孔可采用现浇混凝土井筒护壁或砖砌体护壁,护壁厚度宜为15~20cm。井筒尺寸必须保证孔桩断面要求。在基础比较软弱,地下水比较丰富,特别是存在淤泥、流沙的不良地质地段开挖桩孔时,护壁方式难以奏效,宜采用沉井施工方法建造桩孔。5.5.3施工排水。在富水地层开挖桩孔,必须认真做好排水工作,若地下水连通性较好,应设置专门集水井,集中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或将一个桩孔作为集水井,待其余桩孔施工完成后,最后再浇筑该桩孔。5.5.4桩身混凝土浇筑。桩身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桩孔进行检查验收。孔桩混凝土应自桩底一次连续浇筑到桩顶,以保证孔桩质量。渗透水严重的桩孔,应按照6.3.19水下混凝土施工工艺浇筑桩身混凝土。5.5.5质量控制应符合:28
.(1)桩位纵横轴线偏差不得超过土5cm。(2)桩孔深度应达到设计高程。嵌人基岩的孔桩,嵌人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桩顶标高误差不得超过士5cm。(3)桩孔开挖、护壁施工中,每段均应校正桩孔中心,检查桩孔垂直度。桩孔偏斜不得超过口.5%(桩长比)。桩孔偏移超过允许值时,应采取技术措施进行纠偏。(4)桩身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指标。桩身混凝土浇筑应按设计规定取样。每桩取样不得少于1组。5.5.6施工安全应注意:(1)防止井内坠物,井口应作围栏并锁定。(2)防治孔内涌水涌沙,应加强排水,降低地下水位。(3)防触电。井下应采用36V低压照明。灯具应有防护罩。(4)防窒息。桩孔开挖较深时,应加强通风排烟。5.5.7挖孔桩施工应作好施工原始记录和井下地质素描。及时进行资料编录工作。5.6高压喷射灌浆.5.6.2适用范围。高压喷射灌浆适用于粘性土、壤土、砂土、砂砾石类土层或由几种土层组成复合地基的防渗和加固。井要求:(1)卵(漂)石粒径不宜大于4口Cm,且不得集中。(2)地下水应处于静止状态或流速较小。(3)用于防渗工程,喷灌的深度超过40m、承受的压力水头超过30m时,必须经过试验研究论证。5.6.2高压喷射灌浆材料。(1)高压喷射灌浆宜用325号或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其水泥浆的水次比为1.1~0.6。(2)(1)常用1.1。(2)灌浆用水应符合634要求并经筛网过滤。(3)根据需要可加入速凝剂、减水剂、防冻剂等外加剂和粘性上、粉煤灰等掺合科。所加外加剂和掺合料应符合SL62—9429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4)钻孔护壁的泥浆,其性能指标,必须根据地层特性、施工部位、造孔方法等,通过试验加以选定。在砂卵石地层中造孔时,可参照表5.6.2的标准。5.6.3高喷灌浆机具设备。高压喷射灌浆钻孔。灌浆设备除应满足规定外,其数量应与工程量和施工进度相适应,同时设备配套应尽可能优化。(1)高压泵、空气压缩机的压力和排量,应能满足高压喷射灌浆设计要求。(2)拌浆机必须装筛网;且在整个灌浆过程中,应能连续均匀地拌合浆液,其拌合能力应大于最大设计灌浆量。(3)灌浆机应优先选用多缸活塞式,并有足够的排浆量,其压力应不小于最大设计压力的1.5倍。(4)喷塔必须牢固、平稳,制成高架,宜保证整个钻孔能连续喷灌结束。(5)喷杆必须平直;接头处应有锁紧装置,并有足够的强度,其总长度应大于最大设计孔深05m以上,且应有长度、定向标记。(6)水、气嘴的直径和加工、装配精度应符合规定。浆嘴必须设在水、气嘴的下方,并隔~定的距离。(7)提升装置应有足够的提升能力,保证喷杆能匀速、平稳提升,并能在0~25cm/min间实现无级或多级调速。30
(8)孔口装置应有足够的输出扭距,保证喷杆在孔内能平稳旋转或摆动,并能在0~20次/min和0~25次/min实现无级或多级调速,摆动角也应在0~50°间无级或多级调控。(9)高压水、气、浆系统分别应有压力、流量监测仪表,提升装置应有提升速度仪表或标记,孔口装置应有旋转速度、摆动频率、摆动角度的仪表或标记。(l)提升装置与高压泵、空气压缩机、拌浆机、灌浆机、孔口装置间宜设联动装置。5.6.4喷灌方式。高压喷射灌浆按防渗和加固的不同要求分别采用旋喷、定喷和摆喷三种方式。防渗板墙的联接宜采用折线型,也可采用直线型。5.6.5施工程序。高压喷射灌浆施工分为四个程序;造孔、试喷和下喷杆、喷射灌浆和喷射结束静压灌浆。5.6.6造孔作业。(1)钻孔宜分二序施工,先钻一序,后钻工序。(2)钻孔方法和护壁方式的选择。应与地层条件和处理要求相适应。(3)钻孔孔径必须大于喷杆直径,以能使喷杆顺利下至设计深度。(4)孔位偏差:防渗板墙应不大于5cm,旋喷桩应不大于10cm。孔斜率应不大于1%。(5)钻孔过程中应对漂(块)石、腐木、洞穴、涌水、漏水等层段作好详细记录。5.6.7试喷和下喷杆。(1)喷塔就位后,必须试喷1~2min,待水嘴、气喘、水、气、浆路及监测装置和其他机具均正常后,才能向孔内下喷杆。(2)下喷杆时,应对水、气、浆嘴采用保护措施。31
(3)喷杆必须下至设计深度。(4)高压胶管及接头,其承受的极限压力应不小于工作压力的三倍。(5)水、气、浆路必须畅通无阻,输送距离不宜大于50m。水、气必须同轴喷射。(6)摆(定)喷的喷射方向角误差应不大于1°。5.6.8喷射灌浆。(1)先向孔内送浆,待浆液冒出孔口,并达到规定的浓度或送入不少于1.om3浆量后,才可依次送人高压水和压缩空气。(2)必须在水、气、浆压力和流量及旋转速度或摆动频率、摆动角度、喷射方向均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按要求提升喷杆。(3)水泥浆必须搅拌均匀,随拌随用,超过4h的余浆不宜使用。(4)不同地层的提升速度,应通过试验确定,宜取6-15cm/mln。(5)喷灌作业应连续进行,如喷杆分段提升,其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0°。(6)喷灌至设计高程后,应用水灰比为0.5:1~o.8:1的浆液进行静地灌浆,直至终喷高程浆跟不下降为止。(7)喷灌结束后,应将所有设备、机具清洗干净。(8)喷灌过程中,应有专人控制、观测和记录。对施工工艺参数和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异常现象应作详细记载。5.6.9喷灌中断的处理。(1)尽可能缩短中断时间,及早恢复喷灌。(1)中断时间较短,且中断时未变换浆液,恢复喷灌时,应(2)措接10cm以上。(3)中断时间较长,但未超过24h,恢复喷射灌浆时,应搭接100cm以上。(4)中断时间超过24h应会同设计单位一起研究处理办法。5.6.10漏失孔段的处理。(1)喷射灌浆前,应先作静压灌浆,待漏浆停止才进行正常喷射灌浆。32
(2)喷射灌浆过程中发现漏失孔段,则应降低提升速度或停止提升,进行静灌或在漏浆地段重复喷射灌浆,直至恢复正常为止。(3)若漏失严重,应加浓浆液或经设计同意加入速凝剂或河沙、粉煤灰、碳灰等掺合料。5.6.11墙(桩)缺陷的处理。(1)缺陷部位喷灌后时间未超过24h,可将喷杆下至该部位进行重复喷射灌浆,其上、下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00cm。(2)缺陷部位喷灌后时间超过24h,应采取加孔的方法处理,加孔位置和数量与设计研究确定。5.6.12墙(桩)体质量检查。5.6.12.1灌浆过程经常性质量检查内容包括:钻孔和喷灌过程中的各参数及各种特殊情况的处理是否符合要求。5.6.12.2高压喷射灌浆结束28d后,应对墙(桩)进行质量检查。(1)检查项目有:开挖检查;对桩、柱、板墙的形状、尺寸、整体性和均匀性观测和量测。抗渗性检查:围井、钻孔庄(抽)水试验。物理力学性检查:取样或钻孔取芯的密度、比重、抗压和抗剪强度、声波和标准贯入法检测。以上检查项目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重要企,有针对性地进行一项或数项的检查。(2)检查部位:帷幕中心线上;建筑荷载大的部位;施工中出现异常情况的部位;地质复杂的部位。,(3)检查点数量应为喷灌孔数的5%~10%,但应不少于2个检查点。5.6.13施工记录和资料整理。(1)施工记录应有专门的表格。施工记录应如实、准确、完整。33
(2)资料整理内容主要包括;原始资料成果;竣工总平面图及剖面图;质量检查验收资料;质量评定资料;竣工报告。5.7水泥灌浆5.7.1一般要求(1)本规定适用于小型水电站基岩帷幕灌浆、团结灌浆、建筑物与基岩接触灌浆和水工隧洞灌浆。混凝土坝接缝灌浆可参照SL62—94(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执行。(2)水工建筑物基岩水泥灌浆,应在蓄水和电站运行前完成。部分灌浆工作如需延至蓄水和电站运行之后施工,设计和施工单位必须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灌浆质量。(3)基础表层段的固结灌浆和接触灌浆,必须按设计要求,在有足够的盖重下进行,混凝土覆盖重必须达到50%以上的设计强度,才允许进行钻孔灌浆工作。(4)灌浆试验工作不得在帷幕中心线上进行。(5)在灌浆地段应安设一定数量的抬动变形观测装置。灌浆过程中加强观测记录,对抬动变形进行监控。(6)坝基排水孔、扬压力观测孔必须在相应部位的灌浆质量检查合格后才能施工。5.7.2灌浆施工程序。各类灌浆必须严格按灌浆程序进行。(1)同一地段的基岩灌浆必须按先团结后帷幕的顺序施工。(2)团结灌浆按围、挤、压的原则,先周边孔后中间孔,逐排逐序加密施工。(3)帷幕灌浆必须按分次序加密的原则进行。单排帷幕应按三次序加密施工。由双排孔组成的帷幕,应先灌下游排,后准上游排,每排孔宜分为三次序施工。由三排孔组成的帷幕,应先灌下游排,再灌上游排,最后灌中间排。上、下游排直分为三次序施工,中间排可分为两次序施工。34
(4)水工隧洞灌浆包括回填灌浆、团结灌浆和钢衬接触灌浆。隧洞灌浆应按照先回填灌浆后团结灌浆的顺序进行。有钢板衬砌的隧洞,各类灌浆的顺序按设计规定进行。隧洞顶拱回填灌浆宜分两次序进行。斜洞应自较低的一端向较高的一端推进。隧洞固结灌浆应按环间分序、环内加密的原则进行。环间可分为二次序,地质不良地段可分为三次序。环内宜为二次序加密。5.7.3灌浆材料及设备。(1)水泥灌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大坝水泥,标号不低于425号。其细度要求为通过80Pm方孔筛的筛余量不大于5%。灌浆水泥应保持新鲜,受潮结块和仓储超过三个月不得使用。不同生产厂、不同标号、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杂储存、混合使用。基岩裂隙宽度小于0。2mm的微细裂隙及设计对基础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可采用超细水泥灌浆处理。超细水泥比面积应在8500c㎡培以上,平均粒径为23mm。(2上灌浆用水的水质应符合拌制混凝土用水的要求。(3)灌浆使用掺合料应通过试验论证确定。掺合用砂、粘性土、粉煤灰等的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在浆液中掺入外加剂时,外加剂凡能溶于水者,均应以水溶液状态加入,其最优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4)水泥浆液搅拌时间不得少于3min。水泥浆从制备到用完时Iul不得超过4h。(5)在基岩中钻孔,宜选用体积小、重量轻、组装紧凑、便于搬迁的回转式油压钻机。孔深较浅的固结孔和隧洞灌浆孔可用风钻造孔。(6)灌浆机应优先选用多缸活塞式,并配有双层搅拌机和筛网,有足够的排浆量,灌浆机压力应大于最大灌浆压力的15倍。使用超细水泥灌浆时,应配备高速搅拌机拌制浆液。35
(7)灌浆管路应能承受最大灌浆压力的1.5倍,宜选用销装胶管或钢丝编织胶管。管径选择应能保证浆液流动通畅,不至发生沉淀堵管。(8)灌浆机与灌浆孔口处安装的压力表,使用压力应在压力表最大标值的1/4~3/4之间。压力表使用前应进行检校,精度不合格和已有损坏的压力表严禁使用。压力表与管路之间应装有隔浆装置。(9)灌浆栓塞之胶球(塞)应具有良好的压缩性能和膨胀性能,栓塞应有可靠的止浆、止水效果。5.7.4钻孔作业。(1)所有钻孔应按灌浆分类统一编号,并注明施工次序。(2)钻孔工艺应优先选用硬质合金和金刚石钻进,也可采用碾砂钻进。(3)钻孔的孔位、孔斜、孔深的偏差,应符合设计规定。(4)钻进中,应对孔内混凝土厚度、岩层变化、断层破碎带、洞穴、裂隙、涌水.漏水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作为分析孔内情况的依据。(5)钻孔穿过松软地层或遇有洞穴、塌孔、掉块、集中漏水等情况,应立即停钻,查明部位,必要时先做灌浆处理,然后再继续钻进。(6)钻孔结束待灌浆或灌浆结束待加深时,孔口均应妥加保护。5.7.5钻孔及裂隙冲洗和压水试验。(1)灌浆前应进行钻孔及裂隙冲洗,将孔壁、裂隙、洞穴中的岩粉、碎屑、充填杂物冲洗出孔外,或推移到灌浆范围以外,以提高灌浆效果。(2)帷幕灌浆孔冲洗,可根据不同地层情况,选用压力水冲洗、脉动冲洗、风水联合冲洗等方法,直到孔内回水澄清为止。总的冲洗时间不得少于30min。冲洗压力可为灌浆压力的80%,该压力若大于IMPa时,采用IMPa。36
岩溶、断层破碎带、大裂隙等地质复杂地段,帷幕灌浆孔的冲洗方法,应根据试验确定。如不冲洗,应有专门论证。团结灌浆(包括隧洞固结灌浆,下同)的冲洗要求同帷幕灌浆孔。隧洞回填灌浆不要求进行钻孔和衬砌与基岩触面的冲洗。(3)钻孔及裂隙冲洗之后,在灌浆之前应进行压水试验。帷幕灌浆的先导孔各灌浆段须进行五点正规压水试验;各次序孔的各灌浆段可作单点简易压水试验。简易压水试验的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若该值大于IMPa采用IMPa。五点法和单点法压水试验方法按附录C执行。固结灌浆的简易压水试验应在裂隙冲洗之后进行。试验孔数不少于总孔数的5%。5.7.6灌浆方法和注浆方式。5.7.6.1灌浆施工方法有以下几种:(1)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2)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3)综合灌浆法。(4)全孔一次灌浆法。(5)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应优先选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5.7.6.2注浆方式有循环式和纯压式两种。帷幕灌浆和固结灌浆应优先采用循环式。采用循环式灌浆,射浆管距离孔底不得大于0、5in。水工隧洞灌浆可采用纯压式。5.7.6.3灌浆段按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划分。帷幕灌浆,段长一般控制在5m。如遇特殊地质情况,可以缩短或加长,但不得大于10m。固结灌浆在基岩内的深度小于sin时,可全孔一次灌浆;大于5n时,应分段灌浆。坝体与基岩接触段的段长不得大于2m,并应单独进行灌浆,灌浆塞应于基岩以上0.5m。37
5.7.6.4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孔口无涌水的孔段,灌浆结束后可不待凝。在断层破碎带及涌水等地质条件复杂的孔段,灌浆后必须待凝,其待凝时间应根据孔段具体情况确定。5.7.7灌浆压力和浆液变换。(1)灌浆压力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定控制。各灌浆段的压力一值系指安装在孔口回浆管上的压力表所指示的压力值。一般情况下,压力读数为压力表指针摆动的中值。在灌浆压力超过5MPa时,可读峰值。(2)帷幕灌浆和固结灌浆应在灌浆开始后较短时间内达到设计压力。由于注入率大等原因不能立即达到设计压力,则应在保证正常操作的条件下,尽快达到设计压力。(3)隧洞回填灌浆压力视混凝土衬砌厚度和配筋情况确定。素混凝土衬砌可采用0.2~0、3MPa;钢筋混凝土衬砌可采用0.3MPa0.5MPa。钢材接触灌浆压力必须以控制钢衬变形不超过设计规定值为准。可根据钢衬壁厚、脱空面积和脱空程度等情况确定。一般不宜大于0.1MPa。(4)酒浆装液的浓度应遵循由稀变浓、逐级改变的原则变换。浆液的水灰比可采用5:13:1、2:1、1:1、0.8:1、o.6:1、0.5.I(重量比)七个比级。开谁浓度可用5:1采用高速搅拌和掺外加剂的稳定浆液,其水灰比为2:1、1:1、0.8:1、0.6:1四个比级。(5)灌浆过程中,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法人率均匀减小,或注入率不变,压力均匀升高时,灌浆工作应持续下去,不得改变水灰比。当某一水灰比的浆液注入量已达400L以上,而灌浆压力与注入率无改变或变化不明显时,应加浓一级浆液灌注。当注人率大于30%/min时,应视其情况越级变i;当改变浆液浓度后,灌浆压力突增,或注38
入率突减,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帷幕灌浆和团结灌浆,在规定压力下,孔段的注人率不大于0.4L/min,持续30min灌浆即可结束。隧洞回填灌浆和钢衬接触灌浆,在规定压力下,灌浆孔停止吸浆,延续灌注5min,灌浆即可结束。全孔灌浆工作完成之后应及时封孔,宜采用“机械压浆封孔法”或“压力灌浆封孔法”进行封孔。隧洞灌浆孔可采用“喷浆法”封孔。579特殊情况处理。5.7.9.1地表冒浆的处理。灌浆过程中,发现地表冒浆、漏浆,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表面封堵、嵌缝、降低庄力、加浓浆液、限流限量、加速凝剂、停灌等措施处理。5.7.9.2串浆的处理。(1)如串浆孔具备灌浆条件,可对申浆孔同时灌浆。(2)串浆孔不具备灌浆条件,则应将串浆孔堵塞,待灌浆孔灌浆结束后,对申浆孔扫孔冲洗后,再继续钻进和灌浆。5.7.9.3灌浆中断的处理。灌浆工作必须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可按下述原则处理;(1)应及早恢复灌浆。否则应立即冲洗、扫孔,而后恢复灌浆。(2)恢复灌浆时,应使用开灌比级浆液进行灌注。如注入率与中断前相近,即可用中断前的浆液比级继续灌注;如注入率减少较多,则按逐级加浓继续灌注。(3)恢复灌浆后,如注人率减少很多,且在短时间内停止吸浆,应采取补救措施。5.7.9.4孔口涌水孔段的处理。对孔口有涌水的孔段,在灌浆前应测记涌水压力和涌水量,根据情况可选用下述措施处理:(1)自上而下分段灌浆。(2)采用较短的段长、较高的灌浆压力。(3)掺速凝剂,浓浆灌注。39
(4)适当延长屏浆、闭浆、待凝时间。(5)压力灌浆封孔。5.7.9.5特大耗浆孔段的处理。灌浆孔段注人量特大,灌浆难于结束,可采用下列措施处理;(1)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隙灌浆。(2)浆液中掺速凝剂。(3)灌注稳定浆液或掺人沙、灰渣的混合浆液。经以上措施处理后,仍应扫孔,重新按技术要求进行灌浆。5.7.10i浆质量检查。基岩灌浆质量应以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为主,结合分析各序孔的透水率与单位水泥注人量成果、灌浆前后物探成果和钻孔岩芯、大口径钻孔观测、孔内电视摄像资料等综合评定。帷幕灌浆检查孔压水试验在该部位灌浆结束14d后进行。团结灌浆检查孔压水试验、岩体波速检查、静弹性模量检查应分别在灌浆结束7d、14d、28d后进行。隧洞回填灌浆质量检查应在该部位灌浆结束7d后进行;钢衬接触灌浆结束7~14d后进行质量检查。各类灌浆孔的封孔质量应进行抽样检查。5.7.11检查孔布置的原则应包括以下内容。(1)帷幕中心线上,沿轴线20m范围应布置有一个检查孔。(2)岩石破碎、断层、大孔隙等地质情况复杂的部位。(3)注入量大的孔段附近。(4)钻孔偏斜过大,灌浆情况不正常和灌浆过程发生事故及资料分析认为对灌浆质量有影响的部位。(5)帷幕灌浆检查孔的数量宜为总孔数的10%,一个坝段或一个单元工程内,至少应有一个检查孔。团结灌浆检查孔的数量不宜少于灌浆孔总数的5%。隧洞回填灌浆检查孔数量为灌浆孔总数的5%。5.7.12检查孔压水试验及质量标准。5.7.12.1帷幕灌浆、固结灌浆检查孔的压水试验按五点法或单40
点法压水试验的方法和要求进行。隧洞回填灌浆质量检查可采用压浆法,也可以采用压水试验法。5.7.12.2各类灌浆质量合格的标准:1)帷幕灌浆质量的压水试验检查,坝体与基岩接触段及其下一段的合格率应为100%;再以下各孔段的合格率应为90%以上。不合格段的透水率值不超过设计值100%,且不得集中。(2)团结灌浆质量的压水试验检查,孔段合格率应在80%以上,不合格孔段的透水率值不超过设计规定值的50%,且不得集中。(3)隧洞回填灌浆质量的注浆法检查,用2。l的浆液灌注,在规定压力下,初始10min内的注入量不超过10L,即认为合格。孔段合格率应在90%以上。(4)隧洞钢材接触灌浆采用锤击法进行质量检查,脱空范围和脱空程度满足设计规定即为合格。5.7.I3施工记录和资料整理。5.7.I3.1钻孔灌浆施工过程,必须用规定的记录表格进行如实、准确的记录;对灌浆资料必须及时整理,绘制成图表;单元工程结束后,应及时进行质量检查、评定和验收。5.7.13.2灌浆工程施工记录资料和成果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1)钻孔、测斜、钻孔冲洗、裂隙冲洗、压水试验和简易压水试验记录,灌浆记录等。(2)抬动变形观测记录,灌浆材料试验资料。(3)灌浆孔成果一览表。(4)灌浆孔分序统计表,各次序孔灌浆成果表。(5)灌浆完成情况表。(6)灌浆孔平面布置图(展开图)。(7)帷幕灌浆综合剖面图。(8)各序孔透水率频率曲线和累积频率曲线图。(9)各序孔单位水泥注入量频率曲线和累积频率曲线图。(10)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一览表。41
(11)检查孔岩芯素描图。(12)岩石波速检查成果资料,静弹性模量检查成果资料。(13)工程录像、照片和岩芯实物等。5.8其他方法处理地基5.8.1混凝土防渗墙。主要用于透水地层的防渗,其技术要求按SDJ82—79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5.8.2预应力锚固。预应力锚固主要用于建筑物地基锚固、挡土边墙锚固高边坡山体锚固以及地下洞室岩体锚固等,其施工要求按SL46—94(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的规定执行。5.8.3化学灌浆。化学灌浆主要用于防渗堵漏和补强,适用于粉细砂土、岩石及混凝土的细小裂隙。其施工技术要求可参考已建工程的经验自行编制。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42
6混凝土工程6.1模板6.1.1模板型式的选择。(1)模板的型式应与建筑物结构特点和施工方法相适应。(2)对结构比较简单的大体积混凝土(重大坝、重力拱坝等)宜采用大型组合钢模板,并宣优先选用悬臂式钢模板;对板、梁、柱结构,亦宜采用组合钢模板。(3)对曲线断面且要求表面光滑平整的结构(闸墩、薄拱坝、溢流坝面、井筒等)宜优先选用滑动钢模板。(4)对建筑物较长且断面不变(隧洞、厂房顶拱等)的,宜采用移动式模板(如隧洞钢模台车)。(5)对非标准异形结构(进水口扭曲面、蜗壳、肘管等)无法采用组合钢模板时,方采用木模。(6)对闸墩过流面抗冲耐磨损部位、有美观要求部位和坝体内廊道的承重等部位,可选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模板。(7)在条件适宜处,可使用土胎修建拱圈或盖板。(8)组合钢模板的设计、制作和施工应符合现行GBJ214《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的规定,滑动模板设计和施工应符合SL32一92《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6.1.2对模板及支架的要求。模板及支架应符合下列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2)保证混凝土浇筑后结构物的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符合图纸现定,各项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3)模板表面光洁平整、接缝严密。(4)制作简单、装拆方便、经济耐用,尽量做到系列化、标准化。6.1.3模板及支架材料。模板及支架的材料宜选用钢材、木材或其他新型材料制作。应尽量少用木材。钢材可使用3号钢。木材不宜低于皿等材,腐朽、严重扭曲或脆性木材不得使用。44
6.1.4模板及支架设计。模板及支架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6.1.4.1重要结构物的模板,承重模板,移动式、滑动式及永久性模板,均需进行模板设计,并提出对材料、制作、安装、使用及拆除工艺的具体要求。6.1.4.2设计模板及支架时,应考虑下列荷载:(1)模板及支架自重;(2)钢筋的重量;(3)新浇混凝土的重量;(4)人、浇筑设备、运输工具等荷载;(5)振动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6)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7)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动力荷载;(8)风荷载;(9)其他荷载。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可参考附录D。6.1.4.3在计算模板及支架的强度和刚度时,应根据模板种类,按表614选择可能发生的最不利的荷载组合进行。6.1.4.4承重模板及支架的抗倾稳定性应该核算倾覆力矩、稳定力矩和抗倾稳定系数。应分别计算风荷载、实际可能发生的最大水平作用力和作用于承重模板边缘1.5kN仰的水平力产生的倾覆力矩、并采用其中的最大值。在计算稳定力矩时,模板及支架的自重应取0.8的折减系数,如同时安装钢筋时,应包括钢筋的重力。抗倾稳定系数应大于14。6.1.4.5验算模板及其支架的刚度时,其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数6.1.6模板的安装。4546值:
(1)结构外露表面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400。(2)结构隐蔽表面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250。(3)支架的压缩变形或弹性挠度,为相应的结构计算跨度的1/1000。6.1.5模板制作的允许误差,应符合模板设计规定,一般不得超过表6.1.5的规定。
模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模板安装必须按设计图纸测量放样,重要结构应多设控制点,以利检查校正。(2)支架必须支承在坚实的地基或老混凝土上,并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斜撑应防止滑动。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必须有防水措施;如系冻胀土时,尚必须有防冻融措施。(3)支架、脚手架各立柱之间,应有足够数量的杆件牢固连接。(4)模板的钢拉条不应弯曲,直径宜大于8mm,拉条与锚环的连接必须牢固。锚固件(螺栓、钢筋环等)在受荷载时,必须有足够的锚固强度。(5)多层支架的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中心线上,支架的横垫术应平整,并应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确保稳定。(6)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2/1000~3/1000。(7)模板接缝要严密不漏浆。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涂肥皂7k签附植剂.w刊拆掉重何体平的模板.必须将模析卜的泥浆、水泥浆、油污清除干净。(8)浇筑时,应有专职值班人员随时检查模板,如有走样或漏浆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处理。(9)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表6.1.6的规定。6.1.7模板拆除。拆除模板的期限,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以下规定。6.1.7.1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伤时,方可拆除。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所需的时间参考附录E。6.1.7.2承重模板及支架,应在混凝土达到下列强度后(按设计强度的百分率计算)方可拆除。
47(1)悬臂梁、悬臂板:跨度≤2rn70%跨度>2m100%(2)其他梁、板、拱;跨度≤2m50%2m<t跨度<8rn70%跨度>8m100%(3)桥梁、胸墙等重要部位的承重支架,除强度应达到以上规定外,龄期不得少于7d。6.1.7.3有温控防裂要求的部位,拆除期限应专门确定。温度、龄期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参考附录F。6.2钢筋6.2.1钢筋材料。钢筋材料的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混凝土结构所用的钢筋种类、钢号、直径等,应符48
合设计文件的规定,热轧钢筋的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热轧钢筋的力学性能见附录G。(2)钢筋应有出厂质量保证书;使用前,仍应校规定作拉力、延伸率、冷弯试验。需要焊接的钢筋,应作焊接工艺试验,钢号不明或使用中发现性能异常的钢筋,经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但不得在承重结构的重要部位上使用。(3)钢筋需要代换时,应符合现行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6.2.2钢筋加工。钢筋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筋表面应洁净,加工前应将表面的油渍、浮皮等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伤痕不得使钢筋截面面积减少5%以上;钢筋弯曲角度、半径及形状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如设计来作规定,所有受拉光面圆钢筋的末端应作180的半圆弯钩,其弯钩的内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2)钢筋加工的允许误差,应符合表6.2.2的规定。6.2.3钢筋接头。钢筋的接头应符合以下规定。6.2.31直径10mm以上的热轧钢筋,可采用焊接。在加工厂中,钢筋的接头应采用闪光对焊,无条件采用闪光对焊时,宜采用电弧焊(搭接焊、帮条焊、熔槽焊等);钢筋的交叉连接,宜采用电阻点焊;现场竖向和斜向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在条件许可48
时,宜采用电渣压力焊;现场焊接钢筋直径在28mtn以上时,宜用馆槽焊或帮条焊接,气压焊应用于直径40mm以下1、亚级的钢筋纵向联接,其技术要求执行口B12219—89(钢筋气压焊)的规定。6.2.3.2轴心受拉构件、小偏心受压构件和承受震动荷载的构件,钢筋接头均应焊接。6.2.3.3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应符合JGJ18—8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规定。电弧焊常采用搭接焊和帮条焊。当采用双面焊缝时,1级钢筋的焊缝长度应不小于4dU为钢筋直径);l、见级钢筋应不小于sd;采用单面焊时,焊缝长度加倍。一般宜采用双面爆。焊缝高度应不小于0.3d,焊缝宽度不小于07d。帮条焊时,两主筋端头之间,应留2~5mm的间隙。搭接焊时,钢筋宜预弯,以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一直线上。电弧焊接头的外观检查,要求焊缝表面平整,不得有较大的凹陷、焊瘤、咬边和气孔,不得有裂缝,用小锤敲击接头时,应发出清脆声。6.2.3.4$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焊工必须有考试合格证明。6.2.3.5直径在25mm以下的钢筋接头,可采用绑扎接头。绑扎接头,应遵守下列规定:(1)搭接长度不得小于表6.2.3规定的数值。49
2)受拉区域内的光面圆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带肋钢筋的绑扎接头末端可不做弯钩。(3)对梁、柱钢筋的绑扎接头,其搭接长度范围内应加密钢箍:当搭接钢筋为受拉钢筋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sdU为两搭接钢筋中较小的直径);当搭接钢筋为受压钢筋时,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二口d。(4)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位置应互相错开。在受力钢筋直径30倍区段范围内(不小于500mm),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的百分率,在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6.2.4钢筋安装。(1)钢筋的安装位置、间距、保护层及各分部钢筋的大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规定。其偏差不得超过表6.2.4的规定。(2)钢筋安装时,应严格控制保护层厚度。钢筋下面或钢筋与模板间,应设置数量足够、强度高于构件设计强度、质量合格的混凝土或砂浆垫块。侧面使用的垫块应埋设铁丝,并与钢筋扎紧;所有垫块互相错开,分散布置。(3)在双层或多层钢筋之间,应用短钢筋支撑或采取其他有50
效措施,以保护钢筋位置的准确。6.3混凝土6.3.1水泥。水泥的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6.3.1.1水泥品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运至工地的水泥,应有制造厂的品质试验报告。试验室还应对水泥的安定性及强度进行复验,其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注:①每200t同品种同标号的水泥为一取样单位,不足200t也作为“取样单位,可从20个不同部位水泥中等量取样,混合均匀后作为样品,其总量至少10kg。②根据需要可采用水泥快速检验方法预测水泥28d强度,作为混凝土生产控制和进行配合比设计的依据。6.3.1.2水泥品种按设计要求和使用条件进行选择,其原则如下:(1)水位变化区或有抗冻抗冲刷、抗磨损等要求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2)水下不受冲刷部位或厚大构件内部混凝土,宜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硅酸盐水泥。(3)水上部位的混凝土,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6.3.1.3水泥标号应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相适应,且不低于325号。水位变化区的混凝土和有抗冻、抗渗、抗冲刷、抗磨损等要求混凝土,标号不宜低于425号。6.3.1.4水泥应按不同品种、标号及牌号按批分别存储在水泥库房内。运输、保管过程注意防雨、防潮,如因存储不当引起质量有明显降低或袋装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散装水泥超过六个月,应在使用前对其质量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的结果使用。6.3.1.5每一分部工程所用水泥品种不宜多于三种。未经试验论证,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51
6.3.2碎石或卵石。碎石或卵石粗骨料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6.3.2.1碎石或卵石宜质地坚硬、粒形、级配良好,不得使用未经分级的混合石子。其质量标准应符合表6.3.2的规定。6.3.2.2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混凝土结构截面尺寸的1/4及钢筋最小净距的3/4;素混凝土板厚的1/2。对少筋或无筋混凝土结构,应选用较大的粗骨料粒径。6.3.2.3施工中宜将碎石或卵石按粒径分成下列几个粒径级;(1)当最大粒径为40mm时,分成5~20mm和20~40mm两级。(2)当最大粒径为80mm时,分成5~20mrn、20~40mm和40~80mm三级。52
(3)当最大粒径为150域120)mm时,分成5~20mm、20~40mm、40~80mm和80~150(或120)mm四级。6.3.2.4应严格控制各级骨料的超逊径含量。以原孔筛检验,其控制标准:超径小于5%,逊径小于10%。6.2.2.5碎石或卵石含有活性骨料、黄锈等必须进行专门论证6.3.3砂料。砂料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砂料应质地坚硬、粒径洁净、级配良好,质量符合表6.3.3.的规定。53
(2)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3~30范围内。为改善世料级配,可将粗细不同的砂料分别堆放,配合使用。(3)对于用细度模数为0.7~1.5或平均粒径为0.15~0.25mm的特细砂配制C20及以下混凝土时,其细度模数不得小于0.7且通过0.15mm筛的量不得大干30%,或平均粒径小于口.15mm。配制C25或C30混凝土时,宜采用细度模数等于或大于0.9且通过0.15mm筛的量不大于15%,或平均粒径大于0.18mm。(4)砂中有话性骨料时,必须进行专门试验论证。6.3.4水泥拌制和养护混凝土用水应符合下列规定;(1)凡适宜饮用的水均可使用,污水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不得使用。(2)水中不得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氯离子含量不超过300。g/L,硫酸盐含量(以硫酸根离子计)不大于2700mg/LpH值不小平4。6.3.5掺合料。(1)掺入混凝土内的掺合料,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2)当掺用粉煤灰时,应符合GBJ146—90《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对于一些小型建筑物粉煤灰的掺量可按表5454
3)除常用的粉煤灰外,可因地制宜选择其他掺合料(如硅粉、凝灰岩、磷渣等)。6.3.6外加剂。使用外加剂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掺用外加剂的品种,应按照建筑物所处环境条件、混凝土性能要求和施工需要合理选用。(2)外加剂的技术指标应符合GB8076—87《混凝土外加剂})及SD108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标准》的规定;对其选择及正确使用按GBJllg—8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非正式产品,又无充分的试验论证,不得在工程中使用。(3)对于小型建筑物外加剂的掺量可按表6.3.6选用。55
6.3.7混凝土强度等级与配合比。6.3.7.1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的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混凝上强度等级,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MPa计)表示。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56常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有c10、C15、C20、C25、C30、C35、C40等。对按SDJ20—78《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设计的工程(采用混凝土标号),使用本规范进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时,应按表6.3.7刁的规定,将设计采用的混凝土标号换算为混凝土强
57度等级,施工时的配制强度,也应按同样原则进行换算。6.3.7.2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计算和试验选定,除应满足设计强度、耐久性和施工和易性外,还应做到经济合理。混凝土配制强度可持下式计算:
6.3.7.4.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钢筋含量、混凝土的运输、浇筑方法和气候条件决定,尽可能采用小的坍落度。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可参照表6.3.7-5的规定。58
6.3.8混凝土拌制6.3.8.1拌制混凝土时,必须严格遵守试验室签发的混凝土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6.3.8.2水泥、砂、石、混合材均应以重量计,水及外加剂溶液可按重量折成体积。称量的偏差:骨料不得超过3%;水泥。混合材、水及外加剂溶液不得超过2%。6.3.8.3混凝土应搅拌至组成材料混合均匀,颜色一致。加料程序和拌和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表6.38所列自落式搅拌机的连续搅拌最短时间,可参照使用。当采用强制性搅拌机时,表列时间可适当缩短。掺加混合材、外加剂或冰清时,宜适当延长搅拌时间。6.3.9混凝土运输。运输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要求:(1)运输设备和运输能力的选定应与拌和、浇筑能力、仓面具体情况及钢筋、模板吊运的需要相适应。(2)应以最少的转运次数,将拌成的混凝土送至浇筑仓内;如因故停歇过久,混凝土产生初凝时,应作废料处理。(3)运输道路力求平坦,避免发生离析、漏浆及坍落度损失过大的现象;如运至浇筑地点有离析现象,应进行二次拌和。(4)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不宜大于2m;超高时,应采用溜管、串筒或其他缓降措施。(5)采用不漏浆、不吸水的盛器。盛器用前要用水润湿,用后应洗刷干净。6.3.10混凝土浇筑。59
6.3.10浇筑前应详细检查仓内清理、模板、钢筋、预埋件、永久缝及浇筑准备工作等,并做好记录,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基岩面的浇筑仓和老混凝土上迎水面浇筑仓,在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前,必须铺一层2~3cm的水泥砂浆,其水灰比应较混凝土水灰比小0.03~0.05。6.3.10.2混凝土浇筑应按一定的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浇筑面应大致水平。混凝土应随浇随平,不得使用振动器平仓。有粗骨料堆叠时,应将其均匀地分布于砂浆较多处,严禁用砂浆覆盖。在斜面上浇筑混凝土,应从低处开始;逐渐升高,保持水平分层。6.3.10.3混凝土浇筑厚度,应根据搅拌、运输和浇筑能力、振捣器性能及气温因果确定,不应超过表6.3.10-1的规定。6.3.10.4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中断,且超过允许的间歇(注:混凝土能重塑的标准:用振捣器振捣30s,周围10crn内时间,应按施工缝处理,若能重塑者,仍可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60
泛浆且不留孔洞者。)允许间歇时间(自加水搅拌时起,到覆盖上层混凝土时为止)应控制在混凝土初凝前并通过试验确定,或参照表6.3.10-2的规定执行。6.3.10.5施工缝应符合下列要求:(1)施工缝的位置和形式应在无害于结构的强度及外观的原则下设置。(2)应按混凝土的硬化程度,采用凿毛、冲毛或刷毛等方法,清除老混凝土表层的水泥浆薄膜和松弱层,井冲洗干净,排除积水。(3)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进行浇筑上层混凝土的准备工作;临浇筑前,按6.3.10.1现定铺筑水泥砂浆。(4)新老结合面的混凝土应细致捣实。6.3.10.6捣实混凝土应使用振捣器为主,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振捣器应按一定顺序报揭,防止漏振、重振;移动间距不应大于振动器有效半径的1、5倍;当使用表面振动器时,其振捣边缘应适当搭接。(2)振捣器头宜垂直插人并深入下层混凝土中5cm左右,振捣至混凝土无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浆并不产生离析后徐徐提出,不留空洞。(3)振捣器头到模板的距离应约等于其有效半径的l/2,并不得触动钢筋、止水片及预埋件等。(4)在无法使用振捣器或浇筑困难的部位,可采用或辅以人工捣固。6.3.10.7在混凝土中埋块石应符合下列要求;(1)凡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和设计文件允许埋放块石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埋放块石,其施工方法与操作程序应能保证混凝土与块石之间紧密结合和混凝土本身的密实性,不允许单纯为了提高埋石率而降低混凝土的浇筑质量。61
(2)块石尺寸一般以30~40cm为宜。最大尺寸不得大于混凝土浇筑块的最小尺寸的1/4,长条状或片状(长宽比大于2,5:1)不宜采用。凡质地脆弱、风化、有裂缝、夹砂泥层以及强度低于混凝土粗骨料的块石均不得采用。(3)块石应均匀埋放在新浇筑的混凝土层上,不得抛扔。块石与模板及结构的边界的净距离不小于30c。,在距基础lin,距迎水面2m以内以及受拉区混凝土中不宜埋放块石。块石与块石之间的距离(水平的和垂直的)应以不影响对混凝土进行充分振捣为原则。(4)块石四周的混凝土应仔细振捣,施工时应视振捣设备的强度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法。6.3.10.8浇筑中应做好下列事项:(1)应及时排除泌水,但不得带走灰浆。(2)应随时检查践板、支架等稳固情况,如有漏浆、变形或沉陷,应立即处理。相应检查钢筋、止水片及预埋件的位置,如发现移动时,应及时校正。(3)应及时清除粘附在模板、钢筋、止水片和预埋件表面的灰浆.浇筑到顶时;应即抹平,排除沙水,待定浆后冉抹一遍,防止产生松顶和表面千缩裂缝。6.3.11养护。(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覆盖以防日晒,面层凝固后,应即洒水养护,使混凝土面和模板经常保持湿润状态。(2)混凝土连续湿润养护时间,在常温下,可按表6.3.11执行。重要部位的混凝土以及干燥、炎热气候条件下应延长养护时间。62
6.3.12质量控制与评定。6.3.12.1混凝土制备时原材料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运到工地的砂石料必须检验,每批至少一次。(2)水泥、外加剂和混合材等应有质量保证书,并应取样检验。袋装水泥储运时间超过3个月,使用前应重新检验。袋装水泥进库前抽样检查包重。(3)混凝土拌和及养护用水如水源改变或对水质有怀疑时,应重新检验。6.3.12.2混凝土浇筑时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砂、小石子的含水量每班至少检验一次,气温变化较大或雨天应增加检验次数,根据实测含水量随时调整配料单。(2)混凝土各种原材料的配合量,每班至少检验2次,衡器随时抽查,定期校正。(3)混凝土拌和时间,每班至少检验2次。(4)现场混凝土坍落度,每班在机口至少检验2次,在仓面至少检验2次;在制取试件时,应同时测定坍落度。(5)外加剂溶液的浓度,每班至少检验2次,引气剂还应检验含气量,其变化范围应控制在土08%以内。6.3.12.3固化后混凝土的质量检验以在标准条件(即温度20“士3C和相对湿度95%以上的潮湿环境或水中)下养护28d的试件抗压强度为主。必要时尚需作抗拉、抗冻、抗渗等试验,抗压试什的组数应按下列规定留置;(1)不同强度等级、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应分别制取试件。(2)厚大结构物,28d龄期每200~500m’成型试件1组。(3)非厚大结构物,28d龄期每50~100m‘成型试件1组,每一分部工程至少成型试件1组。(4)每一工作班至少成型试件卫组。混凝土试件应在机口随机取样、成型,不得任意挑选,并宜在浇筑地点取一定组数的试件。一组3个试件应取自同一盘混凝土中。63
6.3.12.4评定混凝土强度的混凝土试件,应按下列规定统计:(1)现场混凝土试件28d抗压强度按强度等级以配合比相同的一批混凝土作为一个统计单位;工程验收时,可按部位以强度等级相同的混凝土作为一个统计单位。(2)除非查明原因,确系操作失误,不得任意抛弃一个数据。(3)每组三个试件的平均值为一个统计数据。当一组三个试件强度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之一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强度的代表值。当一组三个试件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试件的强度不应作为评定的依据。6.3.12.5混凝土试件强度怦定标准:根据每批试件组数,按表6.3.12l列出的五种情况,如某种情况中的两式能同时满足,则该统计单位的混凝土强度应判为合格。
-6.3.12.7当混凝土的试块强度不符合表6.3.12-1规定时,可以从结构中钻取混凝土试样或采取非破损检验方法进行检查。如仍不符合要求,应对已完成的结构,按实际条件验算结构的安全度,或采取必要的补强措施。6.3.12.8混凝土缺陷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混凝土出现缺陷后应加强检查观测,分析成因、性质、危65害程度,作为制定修补加固方案的依据。
(2)混凝土的微细表面裂缝、钢筋混凝土的浅层缝宽度小于表6.3.12-3中所列数值者可不予处理。缝宽大于允许值的裂缝及影响结构性能的蜂窝和缺陷等应按规定处理。(3)修补混凝土缺陷所用材料的强度应高于原混凝土,其变形性能宜与混凝土接近。活动性裂缝应采用柔性材料修补。(4)混凝土裂缝应在基本稳定后修补,并宜在开度较大的低温季节进行。6.3.12.9混凝土施工期间,应及时做好以下记录:(1)每一构件、块体的混凝土数量,原材料的质量,混凝土强度等级、配合比。(2)各构件、块体的浇筑顺序,浇筑起迄时间,发生的质量事故以及处理情况,养护及表面保护时间、方式等。(3)浇筑地点的气温,原材料和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各部位模板拆除日期。(4)混凝土试件的试验结果及其分析。(5)混凝土缺陷的部位、范围、发生的日期及发展情况。(6)其他有关事项。6.3.13雨季施工。6.3·13雨季施工应做好下列工作:(1)掌握天气预报,避免在大雨、暴雨时浇筑混凝土。(2)砂石料场的排水设施应畅通无阻。(3)运输工具及道路宜采取防雨、防滑措施。66
(4)浇筑仓面直有防雨设施。(5)加强骨料的测定工作。6.3.13.2无防雨棚仓面.在小雨中浇筑,应采取下列措施;(1)减少混凝土拌和的用水量。(2)加强仓内的积水的排除工作,但不得带走灰浆。(3)防止外水入仓。(4)做好新浇混凝土面的保护工作。6.3.13.3无防雨棚仓面,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如遇大雨或暴雨,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将仓内的混凝土振捣好,使仓面规整后遮盖。雨后须先排除白内积水,清理表面软弱层,继续浇筑时应铺一层水泥砂浆。如间歇时间超过规定,应按施工缝处理。6.3.14低温季节施工。6.3.14.1当室外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低于SC或最低气温稳定在一3C以下时,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本条规定。当日最低气温至0℃时,即应采取防护措施。6.3.14.2必须有专门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可靠的措施。6.3.14.3未加抗冻剂的外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允许受冻的临界强度不低于10MPa,大体积内部混凝土不低于5MPa。6.3.14.4注意天气预报,混凝土浇筑宜安排在寒流前后气温较高的时间进行。6.314.5在岩基或老混凝土上浇筑混凝土,如有冰冻现象,必须加热处理,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浇筑。6.3.14.6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6.3.14.7低温季节浇筑的混凝土,宜使用引气型减水剂,含气量宜为4%一6%;有早强要求者,可使用早强剂,但在钢筋混凝土中不得用氯盐作早强剂。6.3.14.8低温季节混凝土的施工,在温和地区可以不采用暖棚法;寒冷地区在日平均气温为一5℃以下时;不应露天浇筑。6.3.14.9混凝土浇筑入仓温度不宜低于10C。浇筑大面积的混凝土时,在覆盖上层混凝土以前,底层混凝土的温度不宜低于67
3C、施工时,应综合考虑气候条件、材料温度、保温方法、运输过程的热量损失等因素,通过计算和试验,合理确定混凝土的出机温度。6.3.14.10为提高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应首先考虑用热水拌制。不能满足要求时,再考虑加热骨料。水泥不得直接加热。拌和用水的温度一般不宜超过80C;骨料加热不宜超过60C。拌和混凝土时,应先将热水与骨料混合,然后再加水泥,并控制拌和物的温度不超过35C。63、14.11当室外最低气温高于一15C时,表面系数不大于5的结构宜首先采用蓄热法或蓄热和掺外加剂并用的方法。当蓄热法不能满足强度增长的要求时,可选用蒸气加热、电流加热或暖棚保温的方法。6.3.14.12采用蓄热保温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随浇筑、随捣固、随覆盖,减少热量失散。(2)保温保湿材料必须紧密覆盖模板或混凝土表面,迎风面宜增设挡风措施,形成不透风的围护层。(3)对细西结构的棱角部分,应加强保温。(4)结构上孔们应暂时封堵。6.3.14.13避免在寒流袭击、气温陡降时拆模;当混凝土与外界气温相差20℃以上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加以覆盖。6.3.14.14冷天施工时,必须做好下列各项温度的观测和记录;(1)室外气温和暖棚内气温每个工作班测量24。(2)水温和骨料温度每个工作班测量4次。(3)混凝土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每个王作班至少测量4沈(4)在混凝土浇筑后3~5d内尤须加强观测其养护温度,并注意边角最易降温的部位。用蓄热法养护时,每昼夜测量4次;用蒸气或电流加热时,在升降温期间每小时测量1次,在恒温期每两小时测量1次。室外气温及周围环境温度每昼夜至少定时定点测量4次。68
6.3.15高温季节施工。6.3.15.1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混凝土最高浇筑温度不得超过28℃。6.3.15.2为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减少温度回升,宜采取下列措施:(1)预冷原材料,骨料适当堆高(一般高于6~sin),堆放时间适当延长,使用时由底部取料;采用地下水喷洒粗骨料;采用地下水或掺冰的低温水拌制混凝土。(2)尽量安排在早晚或夜间浇筑。(3)缩短混凝土运输时间,加快混凝土人仓覆盖速度。(4)混凝土运输工具设置必要的隔热遮阳措施。(5)仓面采取遮阳措施,喷洒水雾降低周围温度。6.3.15.3为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升可采用发热量小的水泥和采取综合措施减少单位水泥用量。综合措施包括使用外加剂、加掺合料、加大骨料粒径、改善骨料级配,以及低流态或干硬性混凝土等。6.3.15.4混凝土浇筑完后宜及早覆盖养护,在高温季节,有条件时还可采用表面流水冷却的方法进行散热。6.3.15.5结合实际并参照11规定执行。6.3.16永久缝。6.3.16紫铜止水片应符合下列规定:(1)止水片应平整,表面的浮皮、锈污、油漆、油渍均应清除干净。如有砂眼、钉孔,应于焊补。(2)宜用压模压制成型,转角和交叉处接头,应在场内制作,并留有适当长度的直线段,以利现场搭接;接缝必须焊接牢固,焊前宜用紫铜铆钉铆定,焊后应检验是否漏水。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mm。6.3.16.2塑料和橡胶止水片应避免油污和长期曝晒。塑料止水片的接头宜用电热熔接牢固。橡胶止水片的接头可用氯丁橡胶粘接,重要部位应热压粘接。69
6.3.16.3止水片的安装可用模板嵌固,不得留有钉孔,紫铜止水片的沉降槽,应用沥青灌填密实。6.3.16.4油毡板的制作和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据气温情况,选用30甲或10号的建筑石油沥青,防止高温流淌。(2)预制时,要求场地平整,一层毛毡一层沥青应涂刷均匀。(3)油毡板宜安设在先浇筑部位的模板上,使其与两次浇筑的混凝土都能紧密结合。(4)止水片的沉降槽和油毡片应在同一立面上。6.3.165浇筑止水缝部位的混凝土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水平止水片应在浇筑层的中间,在止水片高程处不得设置施工缝。(2)浇筑混凝土时,不得冲撞止水片,当混凝土将淹埋止水片时,应再次清除其表面污垢。(3)振捣器不得触及止水片。(4)嵌固止水片的模板应适当推迟拆模时间。6.3.16.6预留沥青孔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几任温使上狠制忏的外壁,必观西方,弹头村增粥头。(2)预制件宜逐节安设,逐节灌注热沥青,如一次灌注沥青孔,应在孔内设置热元件。6.3.17管道埋设。埋入混凝土内的管道应符合下列要求:(1)各种管道应按设计文件规定的规格、型式、数量和位置进行埋设。(2)埋设的管子应没有砂眼及堵塞现象。管子表面的浮锈、油渍、浮皮或油漆等要清除于净。(3)管子的联接可用丝扣、法兰、焊接等方法。联接接头必须牢固。焊接时焊渣不得堵塞管路或减小管路截面。(4)管道埋设好后应以压力水或压风检查管道是否畅通或有否漏水漏气现象,如有应即处理完好。70
(5)各种管道进出口应作好识辩标志,如油漆颜色、编号挂牌。特别对成组集中的管道应仔细核对避免发生错误。管道口应临时妥善封闭(木塞、焊封、丝扣盖等),防止杂物掉人管内堵塞。(6)管道弯曲部分的截面应不小于原截面。(7)管道埋设安装必须牢固,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受震或碰撞损坏。(8)混凝土浇筑时,当班有专人看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6.3.18预制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1)预制混凝土技术要求见8.1~8.3。(2)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遵照国家规范GB50204—gi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6.3.19水下混凝土。6.3.19.1水下混凝土适用于围堰、水下建筑物局部破坏后的修补、防渗防漏和墩台基础等工程(不宜在动水流速大于1m/s情况下采用)。水下混凝土的施工,除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外,并应有专门的操作规程。6.3.19、2水下混凝土一般均采用直升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为保证工程质量,应遵守下列规定;(1)导管的数量与位置,应根据浇筑范围和导管作用半径确定、一般导管的作用半径不大于3m。(2)在浇筑过程中,导管只应上下升降,不得左右移动。(3)开始浇筑时,导管底部应接近地基面5~10cm,并应尽量安置在地基的低洼处。(4)混凝土的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导管内径的l/4或钢筋净间距的1/4,亦不宜超过6cm;坍落度以15~18cm为宜,开始时可较小,结束时酌量放大,以使混凝土表面能自动坍平。(5)浇筑过程中,导管内应经常充满混凝土,并保持导管插入已浇筑的混凝土内,使混凝土与水隔离。(6)如混凝土的供应因故中断,则应设法防止管内出空。如中断时间较长,则应待其浇筑的强度达到25MPa及清理混凝土71
表面软弱部分后,才允许继续浇筑。(7)浇筑的混凝土表面应高于设计标高约10cm,以便清除强度低的表层混凝土。6.3.19.3待浇区的基础亡情理干净,旁侧岸坡应稳定。6.3.19.4所有导管应在使用前进行密闭试验,密闭情况良好才可投入使用。6.3.19.5水下混凝土应有详尽的施工记录。6.3.20预填骨料压浆混凝土(压浆混凝土)。6.3.20.1压浆混凝土适用下列情况;(1)结构物钢筋稠密、埋设件复杂的部位。(2)水下浇筑混凝土。(3)修补、加固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物。(4)其他不易浇筑和捣固的部位。庄在寒冷地区使用压装混凝土时,应通过试验,证实其抗冻性合格后,才能使用。6.3.20.2压浆混凝土的施工,应按设计规定和操作规程进行。6.3.20.3待压浆的工程部位应清理干净。修补工程应将其松动部分凿除。6.3.20.4压浆混凝土使用的模板,除遵守本规范有关规定外,尚需有专门设计,保证不漏浆和在压浆时不发生过大变形。6.3.20.5压浆混凝土所用的骨料,其最小粒径不应小于20mm;应按设计级配填放密实,尽量减少空隙率。采用的细砂,其粒径超过2.5mm者,应子筛除。6.3.20.6压浆混凝土之砂浆,应掺人混合料和外加剂,使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在较低压力下,砂浆尚宜掺入适量膨胀剂(其掺量通过试验确定),使其在初凝前略有膨胀性。为防止杂质混入砂浆,砂浆在入京前应通过smmX5mm筛网。6.3.20.7压浆程序应由下而上,逐渐上升,不得间断。灌浆压力采用0.1~0.5MPa,浆体上升速度以50~100crn/h为宜。在灌浆过程中,应加强对模板的观测。72
6.3.20.8压浆部位应埋设观测管、排气管,以检查任浆进行情况。压浆混凝土凝固后应按设计规定钻孔压水检验,并取样(或留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6.3.21泵送混凝土。(1)最大骨料粒径应不大于导管管径的专,并不得有超径骨料进入混凝土泵。砂率宜控制在40%~50%。(2)混凝土坍落差宜在b~18cm。(3)jfe凝土内宜掺加适量的外加剂。(4)最小胶材(包括水泥及掺合料)用量宜为300kg/m²。(5)安装导管前,应彻底清除管内污物及水泥砂浆并用压力水冲洗;安装后要注意检查,防止漏浆;在泵送混凝土前,应先在导管内通过水泥砂浆。(6)应保持泵送混凝土工作的连续性,受料台应有足够的混凝土,以防吸人空气产生阻塞。如因故中断时,则应经常使混凝土泵转动,以免导管堵塞。在正常温度下一D间歇时间超过45min时,应将留存在导管内的混凝土排出,并加以清洗。6.3.22碾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的施工与试验,按SL53—94《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和SL48—94〈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的规定执行。73
砌石工程7.1石料7.1.1砌体所用石料必须质地坚硬、新鲜、完整。砌体石料按其形状可分为毛石、块石、粗料石和卵石四种。毛石:无一定规则形状,块重应大于25kg,中部厚不小于15cm。规格更小的也称片石,可用于塞缝,但其用量不得超过该砌体重量的10%。块石:上下两面大致平整,无尖角,块厚宜大于20cm。粗料石:包括条石及异形石,要求棱角分明,六面大致平整,同一面最大高差宜为石料长度的l%~3%。石料长度宜大于50cm,块高宜大于25cm,长厚比不宜大于30cm卵石:要求外形以椭圆形为宜,其长轴不小于20cm。7.1.2砌筑石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应符合表7.1.2的规定。7.1.3石料使用前,必须鉴定其标号,同时宜进行有关物理力学指标的测定,无试验资料时,可参照附录1选用。7.2胶结材料7.2.1浆砌石的胶结材料主要有水泥砂浆和混凝土。此外用干不74
重要的砌石工程还有水泥混合砂浆和石灰砂浆。7.2.2水泥沙浆强度等级采用符号M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MPa计)表示。浆砌石体常用的水泥砂浆强度等级有MS、M7.5、M10、M125四种。砌石体常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有C10、C15两种。水泥混合砂浆有水泥石灰砂浆和水泥粘土砂浆两种,常用的强度等级有MZ.5、MS、M7.5、M10四种。石灰砂浆强度为0.l~1.0MPa。7.2.3胶结材料使用的水泥、砂、石和水应遵守本规范6.3.1~6.3.4的规定(其中水对氯离子含量不作规定)。水泥混合砂浆和石灰砂浆中使用的石灰,生石灰必须加水熟化成灰,再用孔径6~8mm的筛子过筛。7.2.4胶结材料的配合比(1)应采用重量比。当采用水泥混合砂浆和石灰砂浆时可由重量折算为体积。(2)对配制原则、配制强度和水灰比应符合637的规定。(3)土配合比中的含砂率应略高于试验的含砂率。(4)胶结材料的和易性,用沉入度(或坍落度)、沁水性、离析及可砌性综合评定。水泥砂浆沉入度宜为4~6cm,混凝土坍落度宜为5~8cm。(5)砌石用混凝土配合比可参考附录J、水泥砂浆的配合比,可参考附录K、水泥混合砂浆及石灰砂浆配合比可参考附录L,但均应根据试拌试验进行调整。7.2.5拌和及运输。(1)配料单、称量允许偏差应符合63.81及63.82的规定,其他材料允许偏差:土为5%,石灰为3%。(2)胶结材料的拌和时间:机械拌和不得少于2min,人工拌和应至少干拌三遍,再湿拌至色泽均匀方可使用。工程集中且量大的工程,应采用机械拌和,以保证胶结材料的均匀性。(1)胶结材料应随拌随用。其允许间歇时间(自出料时起(2)至砌筑完时为止),应符合表6.3、10.2的规定75
7.2.6胶结材料质量控制与检查(1)水泥的检查除应符合6.3.1、6.31.2.1规定外,试验检查项目应有:水泥标号、凝固时间、标准稠度及细度等。(2)砂、石、水的检验及砂浆与混凝土制备时质量检验除应符合63.12.1、6312.2规定外,对砂浆沉人度每班至少抽查2次。(3)胶结材料试件留置为同一强度等级的28d龄期每100~200m’砌体成型试件卫组;每一分部工程至少成型试件1组。(4)试件强度的合格标准应符合6.3.12.5的规定。7.3砌体与基岩的联按双层面处理7.3.1砌体基础按设计要求开挖后/应进行清理,敲除尖角,清除松动石块和杂物,并用水冲洗于净,积水排干。7.3.2浇筑基础垫层混凝土前,应先湿润基岩表面,铺设一层厚3~5cm大于M10的水泥砂浆,铺设面积应以混凝土浇筑强度相适应,再按设计规定浇筑垫层混凝土。若设计无规定,垫层混凝土面层应大致平整,厚度宜人于0.3m,强度等级不直低于Cis号。7.3.3已浇好的垫层泪凝土,或层面上的胶结材在抗压强度未达2.5MPa前不得进行上层砌石的准备工作。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所需的时间见附录E。7.3.4砌体层面表面的浮渣必须冲洗干净,且无积水,对光滑的胶结材料表面应凿毛处理。7.4浆砌石一般规定7.4.1砌石结构物放样测量的精度应遵守2.1的有关规定。7.4.2浆砌石应采用铺浆法。其基本要求是平整、稳定、密实和错缝。(1)平整:应分层砌筑,同一层面要大致砌平,相邻砌石块76
高差宜小于2~5cm。(2)稳定:石块安置必须自身稳定,要求大面朝下,适当摇动或敲击,使其平稳。(3)密实:严禁石块直接接触。座浆及竖缝砂浆或混凝土填塞应饱满密实。混凝土砌石座浆(平缝)要防止缝间被大骨料架空,铺浆应均匀,竖缝填塞砂浆后应插捣;混凝土用机械振捣,相邻两振点间的距离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当竖缝宽度在5cm以上时,可填浆后塞片石。(4)错缝:同一砌筑层内,相邻石块应错缝砌筑,不得存在顺流向通缝。上下相邻砌筑的石块,也应错缝搭接,避免竖向通缝。可每隔一定距离,立置丁石。7.4.3一般墩、墙、坝及拱圈砌体的砌缝宽,应符合表7.4.3的规定。7.4.4浆砌石体结构尺寸和位置的砌筑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4.4的规定。7.4.5砌体外露面宜在砌筑后12~18h之内及时养护,经常保78
79持外露面的湿润。养护时间;水泥砂浆砌体,一般为14d,混凝土砌体,一般为21d。7.5浆砌石墩、墙的砌筑7.5.l浆砌石墩、墙的临时间断处高低差应不大于10m,并留有平缓阶台。7.5.2浆砌石墩墙的砌筑顺序应先砌角石,再砌镶面石,最后砌筑填腹石;镶面石的厚度应不小于30crn。7.5.3浆砌石墩、授的组砌形式应内外搭砌,上下错缝;丁砌石分布均匀,面积不少于墩墙砌体全部面积的1/5,且长度大于60cm;毛块石分层卧砌,不得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砌法;每砌筑70~120cm高度找平一次,砌缝一致,宽度符合表7.4.3规定;毛石挡上墙错缝间距应大于8cm。7.6浆砌石拱当设计无规定时,按本规定执行。7.6.1拱因石料均需用样板加工,按排按位编号。拱石厚度不应小于20cm,宽度不应小于30cm,长度不应小于50cm。7.6.2拱架应经过计算,按设计规定架立,经检查合格,才开始砌筑。7.6.3拱石砌筑,必须两端对称进行。各排拱石互相交错,错缝距离不小于10cm。当拱跨在sin以下,一般可采用块石砌拱,用砌缝宽度调整拱度,要求下缝宽不得超过1cm,水泥砂浆强度不低于M75号。拱跨在10m以下,可按拱的全宽和全厚,自拱脚同时对称连续地向拱顶砌筑。拱跨在10m以上时,应作施工设计,明确拱圈加荷次序,并按此次序施工。7.6.4拱架的拆除,需待砂浆达到静荷强度,并在拱顶回填完毕后始能进行。拱架拆除时间应符合6.1.7的规定。
7.7浆砌卵石浆砌卵石应用于靠挤浆法,即先铺3~5cm厚砂浆,后将卵石挤浆嵌砌,互相靠紧。卵石长轴应与砌筑坡面垂直。勾缝时应使水泥砂浆低于卵石2~3cm。7.8干砌石7.8.1具有框格的干砌石工程,宜先修筑框格,然后砌筑。7.8.2干砌石工程的砌筑应符合下列要求:(1)砌体缝口应砌紧,底部应垫稳填实,严禁架空。(2)不得使用一边厚一边薄和石块边口很薄而未修整掉的石料。(3)宜采用立砌法,不得叠砌和浮塞;石料最小边厚度不宜小于15cm。7.8.3铺设大面积坡面的砂石垫层时,应自下而上,分层铺设,并随砌石面的增高分段上升。7.9浆砌料石水泥砂浆勾缝7.9.1防渗用四q股炒项必现单血样制,小得与激巩炒级润用。超过初凝时间的砂浆严禁使用。7.9.2砂浆材料:水泥宜采用425号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料宜用细砂;灰砂比可选用】7.9.3清缝宜在料石砌筑24h以后进行,缝宽不小于砌缝宽度,缝深不小于缝宽的二倍(水平缝深度不小于4cm,竖缝深度不小于5cm)。勾缝前必须将槽缝冲洗干净,不得残留灰渣和积水,并保持缝面湿润。7.9.4将拌制好的砂浆向缝内分几次填充压实,直至与外表齐平,然后抹光。勾缝面应保持21d湿润。7.10冬、夏季和雨天施i7.10当最低气温在0~5C时,砌筑作业应注意表面保护;最80
低气温在OC以下时,应停止砌筑。在养护期内砌石体的外露表面,应采取保温措施。7.10.2对大体积的重要砌体最高气温超过30C时,应停止砌筑作业。夏季施工应加强砌体的养护,外露面在养护期必须保持湿润,宜加草袋等物遮盖,以防日晒。7.10.3雨天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无防雨棚的仓面,遇小雨砌石时,应适当减小水灰比,及时排除仓内积水,做好表面保护。(2)无防雨棚的仓面,遇大雨、暴雨施工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妥善保护表面。雨后应先排除积水,并及时处理受雨水冲刷的部位,如表层砂浆或混凝土尚未初凝,应加铺水泥砂浆继续砌筑,否则应按工作缝处理。(3)抗冲、抗磨或需要抹面等部位的砌体和混凝土,不得在雨天施工。7.11砌体的质量检验7.11.1胶结材料的质量检验应符合7.2.6条的规定。7.11.2砌体尺寸及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4.4的规定。7.11.3砌缝砂浆应密实,砌缝宽度符合表7.4.3的规定。81
7混凝土构件的预制与吊装8.1一般规定8.1.1本节适用于中小型重力装配式水闸。现浇混凝土水闸的上部构件、渠系建筑物的渡槽排架、薄壳槽身、拱形结构的装配构件、小型桥涵及倒虹管、电站预制梁板、升压站发输配构架及混凝土模板等预制构件的施工。8.1.2混凝土执行本规范6的有关规定。8.2N件预制8.2.1预制和堆放构件场地应平整坚实,注意排水畅通,防止地基沉陷变形,如采用土模预制,应有压实指标要求;其表面应作专门处理;并防止水对土模浸湿沉陷,引起构架变形开裂。8.2.2构件预制场的位置,应按材料路线、作业顺序,堆放场地给台币贷和应缴路线发香女排,避免订科或刚?的小生埋但输和工序间的干扰,并尽可能设立集中预制场地生产,减少现场设施并提高质量。8.2.3重量较大的构件预制场地,应从运输和吊装方便出发,优先安排。转向困难的大型构件,场地位置应注意浇筑方向。大跨度拱肋以采用立式预制为宜。8.2.4预制构件的吊环或扣环,一般用3号钢制造,不许采用冷拉钢筋,多个吊点应考虑吊环拉力的不均匀性。吊环在混凝土中的锚固长度应不少于30dU——吊环钢筋直径)。8.2.5预制构件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浇筑前,应检查预埋件的数量和位置。(2)每件构件应一次浇筑完成,不得中断,并应采用机械捣实。(3)构件外露的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蜂窝麻面。(4)重叠法预制时,其下层构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5MPa,方可浇筑上层构件,层间应有隔离措施。(5)构件浇筑完毕,应标注型号、混凝土强度、预制日期和上下面,无吊环的构件应标明吊点位置。82
8.2.6小型定型构件,可采用于硬性混凝土,脱模后应及时进行修整,构件下得有掉角、扭曲和开裂等缺陷。8.2.7预制构件的混凝土质量检查,除按本规范6有关规定执行外,对于重要构件,必要时,应作荷载试验。8.2.8预制构件允许偏差,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表82.8规定。8.3构件移位和堆放8.3.1构件移位时的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8.3.2长构件移位时,一端撬起的高度一般限在2cm以内,先松后撬,边撬边垫,防止构件开裂。8.3.3构件移位方法和吊点支承位置,应符合构件的受力情况,防止损伤。8.3.4构件堆放应符合下列规定;(1)堆放场地应平整夯实,并有排水措施。(1)构件应按吊装顺序以刚度较大的方向堆放。(3)重叠堆放的构件,标志应向外,堆放高度应按构件强度、地面承载力、垫块强度和堆垛的稳定性确定,各层垫块的位置应一致,上下层4)构件的堆放应考虑吊装的先后次序。.4.1吊装方法应根据工程规模、地形、设备条件、技术水平和经济83合理综合考虑优选决定。8.4混凝土预制构件吊装垫块应相互对齐。83
84
858.4.2吊装前应根据吊装部位、构件长度、重量、运输道路和吊装设备制定吊装措施计划。8.4.3吊装前,应对吊装设备、工器具的承载能力作系统检查(负荷试吊试验);并对构件进行外形复查,标注纵横中心线;支承结构也应校测并标划中心线及高程。8.4.4水利水电无支架施工通常采用缆索吊装。缆索吊装应对地锚、塔架、主索、牵引索、卷扬设备进行计算确定,其安全系数应符合表8.4.4的规定。8.4.5构件吊装的支承结构的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0%。8.4.6构件起吊应符合下列规定:(1)构件应按标明的吊点位置或埋设的吊环起吊。(2)起重绳索与构件水平夹角不宜小于45”。(3)构件起吊要求平稳并能正确就位。8.4.7模壳或砌体预制构件吊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构件的层间接触面应凿毛并刷洗干净。(2)构件层间缝隙宽度应为2~3cm,应用不低于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的水泥砂浆填塞密实。(3)构件安装砌筑l~3层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4)各层混凝土接触面应按工作缝处理。8.4.8刚架构件吊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埋插构件的杯形基穴在平面上的位置和底部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在基础杯口上应标出纵横轴线,底板高程应低于设计高程2~5cm,以适应预制构件难以避免的长度误差留有调整余地。
(2)杯槽的四壁与构件柱脚四边之间应留出不少于3cm的间隙,以便校正位置和灌注二期水泥砂浆或混凝土。(3)埋插构件的杯形基穴应凿毛并清洗干净。(4)构件定位后应及时支撑牢固并锚固方可脱钩。8.4.9薄壳槽身吊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对支座顶面的高程进行测量校正,并划出纵横中心线。(2)对槽底高程和平面位置的检测校正。(3)槽身接头缝隙应满足设计阻水材料的安设要求,最小缝隙不低于20mm。8.4.10拱形预制构件吊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吊装前,应校核净跨径,起拱线位置、标高和拱座倾斜面,并应在拱座处标出起拱线及拱轴线位置。(2)检查各拱形构件弦长及接头倾角,在拱块上应设置标尺。(3)端段拱块吊至安装位置后应检查水平和轴线位置,端头中轴位置左右偏移不大于30mm,高程比设计高程高20~30mm,后用墩扣或悬扣固定并用横向浪风固牢。(4)拱肋接头采用粘接力强、稳定性高、收缩率小的高分子化学粘合剂如环氧树脂水泥砂浆充填。要正确掌握配方,严格控制配料温度(不高于30℃),构件接头处应干燥、无水、洁净。8.4.11构件与构件的外露主筋应焊接牢固,防止焊接高温对混凝土的损坏。8.4.12装配式构件的接头和接缝应用不低于构件设计强度的混凝土或砂浆填筑,并可掺用适量的快硬水泥或膨胀水泥。8.4.13构件安装允许偏差见表8.4.13。86
8.4.14认真做好构件安装的技术安全工作。安(吊)装前,应对所使用的工具设备及构件等进行详细检查87
第二篇水工建筑物施工9碾压式土石坝9.1基础处理9.1.1坝基处理应参照本规范5有关规定执行。从12坝基和岸坡。(1)坝肩和岸坡的开挖和清理,应在填筑前完成,不宜边清理边填筑。(2)与岩基结合的防渗体和坝体必须采用斜面联结,不得以台阶、反坡联结。(3)凡清理后不能立即填筑而又易于风化的坝基,应预留保护层或喷水泥砂浆保护。(1)坝基防渗灌浆应在水库蓄水前完成。9.1.3铺盖。(1)利用天然土层作铺盖,应查明有否透水层存在,已确定为天然铺盖的区域,严禁取土或破坏。(2)人工铺盖地基应按设计要求清理、平整和压实;砂砾地基必须做好反滤层,有贯通上下游的通道应截断。(3)铺盖建成后,应及时进行表面保护。9.1.4大坝填筑前,坝基处理及隐蔽工程应验收合格。9.2灌筑前应完成的前期工作9.2.1白蚁危害调查及防治。(1)在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地区,应注意预防白蚁草生繁殖及其危害中小土石坝的安全运行。(2)在坝基岸坡开挖时,应组织专业人员观察,查找泥线、泥88
被、蚁路、苗圃等。(3)制定防治白蚁措施,如设置毒土沟,喷洒药液和投放毒饵诱杀等。9.2.2坝料复查9.2.2.1料场复查应有下列内容:(1)土料:天然含水量、颗粒组成、土层结构、储量、压实特性和物理力学指标。(2)砂砾石料:级配、含泥量、物理力学指标、料场分布及储量、开采条件。(3)石料:岩性、节理、强风化层、软弱夹层分布、物理力学指标、开采运输条件。9.2.2.2经过复查的料场,应提出料场地形图、地质剖面图,试坑或钻孔平面图,试验分析成果,有效开采量和适用填筑范围的结论说明。9.2.3料场规划。9.2.3.1一般原则;(1)少占耕地,多用库内淹没区料场。(2)充分利用建筑物开挖料。(3)枯季多利用河滩料。(4)合理使用上下游料场,尽可能做到高料高用,低料低用。(5)充分考虑机械作业条件,发挥机械最佳效能。9.2.3.2土料场规划:(1)优先选用土质均匀,含水量适宜的料场。(2)含水量偏大料场,它安排在干燥季节使用,含水量偏小料场,宜安排潮湿季节使用。9.2.3.3砂砾石料规划;(1)填筑料、筛分料和反滤料应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开采。(2)水上、水下分别开采或混合开采,应选择适用的开采设备和方法。9.2.3.4石料开采规划:89
岩性单一,覆盖层较薄,开采运输条件较好,施工干扰较小的料场应优先开采。9.2.3、5料场规划应考虑必要的加工和储备料场。9.2.4施工试验9.2.4.1施工试验宜在坝外试验场进行。9.2.4.2坝面试验,应在已选定压实机具和设计有关技术指标的前提下,调整施工方法和施工参数。9.2.4.3通过施工试验,应确定铺料厚度、压实方法和遍数,施工控制含水量和最优于密度等施工参数。9.2.5坝料开采9.2.5.1土料开采方式:(1)丘陵或山坡取土,可自上而下,由近而远,采用立面开来。(2)料场开阔平坦,士层较薄,宜采用平面开采。(3)土层厚、土质变化大、含水量不匀,宜采用立面开采。9.2.5.2砂砾石开采方式:(1)水上开采可采用推土机平集料,装载机挖装。(2)水下开采可采用反向铲立面开采。(3)混合开采可采用反向铲或索铲开采。9.2.5.3石料开采一般采用钻爆法和洞室爆破法。两种方法宜采用台阶开采,爆破参数通过试验确定。9.2.5.4料场开采结束后;应注意平整还耕和危岩处理,并做好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工作。9.2.6坝料运输9.2.6.1运输方式的选择,应考虑下列因素:(1)直接上坝,减少倒运环节。(2)注意挖、装、运、卸四个环节的合理匹配,发挥机械最佳效能和提高机械利用率。(3)应与坝料性质和上坝强度相适应。(4)机型尽可能少,方便管理与维修。90
9.2.6.2运输道路规划应考虑下列因素:(1)各阶段运输道路布置,应与上坝填筑相协调.(2)应充分考虑由坝坡上坝方案的合理性。(3)充分利用地形,尽可能使重车下坡。(4)施工道路尽可能与永久道路相结合。(5)道路宽度、坡度、弯道和视距应符合行车要求,井尽量避免平面交叉。(6)加强道路的保养维护工作。9.3土料防渗体施工9.3.1土制防渗体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4.3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用汽车运输上坝卸料时,必须采用‘进占法”卸料。(2)防渗体一般可不分区或分段填筑,宜全面平行上升,井应同上下游反滤层、过渡带和部分坝壳料平起填筑,骑缝碾压。9.3.2防渗体与岩石地基、岸坡和混凝土结合时,必须按下列要求施工:(1)清除表面的泥土、污物、粉尘、松动岩石等。(2)接触面应洒水润湿,并边涂刷浓泥浆,边填筑,边夯实。(3)邻近坝基0.5m的防渗体填筑,与岸坡结合处1.5m范围内或边角处和混凝土齿墙周围及其顶部0.5m范围内填土,都必须薄层填筑和使用轻型机具压实,齿墙两侧填土尚应平行上升。9.3.3风化料防渗体施工。9.3.3.1风化料应按设计规定的料场开采,料质应符合设计要求。9.3.3.2风化料与岩基(基础、岸坡)之间填筑一层0.5m的粘性料,其压实干密度应符合设计要求。9.3.3.3风化料应采用凸块振动碾压实。9.3.3.4风化料的施工参数,可参照下列经验参数试验调整;92
(1)最大粒径应小于15cm。(2)含水量控制在8%~12%。(3)铺层厚度30~40cm。(4)碾压遍数一般为10~14遍。9.3.4土料防渗体雨季施工应注意下列事项:(1)填筑表面的松土层,应用平碾压实,保持光面平整,并略向上游倾斜,防止雨水下渗利于排水。(2)对狭窄填筑面,可采用塑膜或帆布遮盖。(3)雨中和雨后禁止车辆通行和行人践踏。(4)施工机械停置填筑面之外。9.4钢筋混凝土面板防渗体施工9.4.1钢筋。(1)钢筋制造安装的规格、位置、间距、保护层均应符合设计图纸和6.2的规定。(2)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趾板锚筋,趾板锚筋可用作面板钢筋网的架立筋。锚筋应用膨胀水泥砂浆或预缩砂浆紧密填塞,先注浆后插筋,水泥砂浆强度不应低于M20。(3)钢筋安装宜采用手工操作。为准确固定钢筋位置,须沿坡面有规则地增设插筋,使之形成架立筋,增强稳定,避免变形。(4)现场绑扎好的钢筋网,应对全部钢筋交叉点扎牢,部分交叉点的连接在下损坏钢筋截面时,可采用细焊条手工电弧点焊代替绑扎,以增强其整体刚度。9.4.2模板。9.4.2.1面板混凝土浇筑应首先选用无轨滑模施工。滑模须经专门设计,滑模可分段组合,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条块浇筑要求。9.4.2.2滑模制造偏差,一般不得超过表942的规定。9.4.2.3滑模设计应考虑;(1)各种最不利施工荷载组合下保持整体刚度和稳定,面板坡度较陡时,应有配重。93
(2)混凝土运输、人仓、操作、辅助作业等布置c(3)组装.移动、拆除及安全措施。(4)滑模宽度必须与提升速度及混凝土凝结脱模时间相适应。9.4.2.4无轨滑模的侧模宜由型钢或钢木加工制造,其设计应考虑:(1)方便阻水设施的安装。(2)面板的厚度变化。(3)适应坡面人力搬运的单件重量。(4)拆装灵便。(5)侧向稳定。9.4.2.5侧模宜加工~定数量,在混凝土浇筑滑升中边拆除边安装,以充分提高其周转次数。侧模的固定可在坝面浇筑或预制混凝土垫梁,在垫梁上立柱安轨或在坡面打钢钎固定。侧模安装,应坚固牢靠并不得破坏止水设施。其允许偏差:偏离设计线为3mm;不垂直度为3mm;20m范围内起伏差为5mm。9.4.2.6滑模浇筑混凝土,应注意下列各点:(1)在正式浇筑之前,应先对滑模系统进行空滑试验。(2)拉动模板时不得振捣混凝土。(3)模板滑升速度应与混凝土达到预定脱模强度的时间相适应,且滑升速度不能过大,以免拉裂混凝土表面。(4)拉模的牵引动力可采用慢速卷扬机,手动葫芦、液压千斤顶和爬轨器等。94
(5)拉模边缘与老混凝土接触时,宜采用薄扁钢铺垫作滑道,防止卡模。9.4.3混凝土。面板混凝土除参照本规范6有关规定外,尚应满足如下要求;(1)面板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适当的凝结时间,并应在长距离坡面输送不分离,滑模不拉裂,出模不泌水、不下坍等特性6(2)面板混凝土一般采用二级配,并须渗人适量掺和料和外加剂,坍落度直控制在5~7Cth,水次比一般为055~060。(3)面板混凝士一般采用坡面油槽输送的方法。溜槽输送混凝土宜增设阻滑板,减缓混凝土在湖槽中的速度,防止混凝土分离。(4)混凝土入仓应按一定厚度、方向、秩序薄层进行,每次铺料厚度以不超过滑模高度的厂3为宜,随铺随振。(5)混凝土振捣宜选用小直径插入式振捣器,防止直接振捣钢筋和模板,振捣器插入深度以不超过前一层混凝土内5~10Cm为限。(6)出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润湿,下变形,有外软里硬的手感。每次滑升高度以1/3滑模宽度和滑升速度以l~2.6m/h为宜。(7)脱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及时辅以人工抹平整修。(8)面板混凝土以纵向分成若干条块,由下而上浇筑。(9)面板混凝土宜选在降雨量小,气温不高于30C时浇筑。(10)面板混凝土浇筑后至水库蓄水浸没之前应当覆盖湿润全期养护。9.4.4止水和伸缩缝。9.4.4.1止水设施的形式、位置、尺寸及材料的品种规格等,均应符合设计规定。9.4.4.2紫铜止水的制作与安装除符合6.3.16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95(1)搭接长度不得少于20.m。金属止水片中心线与设计的最大偏移量不得超过5mm。止水片的平面应平行于面板,其翼缘端部的上下倾斜值应不大于10rum。(2)不能弯曲撕裂、折断、扭压变形。(3)对后浇块和预留外露的山水铜片和橡皮,应先进行清刷于净修补完整后再行浇筑,以保证止水的完好性。(4)对外露的钢片或橡皮应进行保护。防止被填筑垫层时的石块滚落击破。(5)安装好的止水片应加强保护。架立金属止水片时,不得在金属止水片上穿孔,应用焊接铅丝或其他方法加以固定。9.4.4.3塑料和橡胶止水带除符合6.3.16.2外,塑料止水片的连接按厂家技术资料要求进行。橡胶止水带的接头宜采用硫化热粘合。橡胶塑料上水片应利用模板固定。其中线与设计线的最大偏差不得大于5mm。9.4.4.4面板垂直缝的施工,应先铺设5~10cm砂浆垫层,人工抹平,其表面平整度宜用经纬仪控制,拉钢丝检查。待垫层砂浆凝固后,将胶带粘结在砂浆平面,再在胶带上徐刷3mm粘胶,将“W”型紫铜片压平,使其牢固粘贴在胶带上,不留空隙。9.4.4.5周边伸缩缝止水的施工顺序,宜先清理洗净和吹干预留槽,徐刷冷底子油,嵌入具有适度塑性的填料,夯击密实并堆高成圆弧状,再覆盖平板橡皮,后用压条和螺栓固定。9.4.4.6嵌缝填料:(1)成品嵌缝填料,应抽样检验其主要技术指标。就地配制的应对原材料与加工成品抽样检验。(2)同嵌缝填料接触的混凝土表面,必须平整、密实、洁净、于燥。充填填料之前,应在缝槽混凝土表面涂刷与嵌缝填料相同基料的稀释材料,干燥后方可进行热法或冷法嵌填。(3)当采用热法施工时,应有加热、保温措施,并严格控制加热温度,注意操作安全。(4)热浇填料时应由下向上逐段进行,并尽量减少接头,浇
筑过程随时驱赶气泡,使其充填密实。(5)填缝表面,应及时加设密封塑胶盖片保护。9.4.4.7浇筑止水缝部位的混凝土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要有专人负责保护。(2)混凝土不得冲撞和振捣器不得仙及止水片,防止轧破、变形或错位。(3)大径骨料不能靠近止水片,避免产生蜂窝、麻面或空洞。9.5土工合成材料防渗体施工9.5.1一般规定。(1)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合成材料的选择。(2)运至工地的合成材料对重要工程应复测其物理力学性能指标。(3)进行粘接试验:施工现场按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室内外的试验。冬季施工为了加快粘固时间,还应进行粘结剂中加人固化剂的粘接试验。粘接的固化时间应满足施工强度的要求。当变换粘结剂时,应重新进行粘接试验。土工隔膜为热塑性材料时,可用热熔粘接,也可用脉冲热合焊接器进行热熔接。反滤层的土工织物采用缝接法连接。(4)妥善运输保管,严禁露天堆放,防止土工膜日晒老化,并做好防潮工作。上工合成材料,富余量一般为铺设面积的25%~100%。(5)认真进行原材料的表面检查、观察。发现有破损,必须进行修补或更换,破损严重的不得使用。在施工中应避兔人为的损坏。9.5.2土工隔膜和复合土工膜的铺设。(1)施工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对土工隔膜、土工织物进行清理丈量、裁剪、卷叠,搭设粘合平台,按现场的实际需要进行加工制作,粘合时保证接头的宽度和接头平整。(2)整平膜基:应按设计要求将铺膜基底整修成一定形状或
坡度,井要求碾压平整,地基上应无积水,无杂草,无碎石,没有棱角的硬物。若基底需设保护层时,应先铺筑,防止刺穿土工隔膜。(3)正确定位,宜自下而上进行铺设,留出必须的放松量和接缝重叠量。(4)现场拼接粘接缝宽度应按设计要求进行,但不得少于8cm。粘接时将粘结剂拌匀刮平,粘缝中严禁混人砂石、上粒等杂物。接缝粘结后立即加压静置自然凉干。如因天气寒冷影响施工进度要求,粘结剂可适当加温,但不得超过60℃。(5)心墙土工隔膜垂直铺设时,应按“之”字形折曲铺置。如设计上要求沿坝轴线设有纵向伸缩节时,为减少伸缩节被拉开时层面之间的摩擦,应尽可能采用复合土工隔膜。如采用单一土工隔膜,应在土工隔膜两侧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如加细颗粒过渡层或加土工织物)。回填两侧镇料在距土工膜50~100cm范围内不许用振动机械碾压,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士工隔膜一侧为粘土时,可采用“挡板法”施工。土工隔膜轴线偏差不大于10cm。9.5.3坝坡及斜墙上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1)在坝坡上铺设时一般将卷材自上向下滚铺,并做好接缝处理。(2)铺设土工隔膜时,工作人员应穿软底鞋。铺好后应及时覆盖,以免光照老化或风吹撕破。坝坡上的土工隔膜可用混凝土板护坡或块石护坡。库盘或池底的土工隔膜可用土砂砾石、碎石等覆盖,覆盖厚度至少30~40crn。在严寒地区,土工隔膜铺设后应迅速覆盖防冻。在坝坡和库盘的死水位以上范围,还要采用永久性的防冻覆盖措施。冬季水位变动区,需要较厚的保护层,其厚度宜等于地面冻层深度。覆盖材料宜选用粗颗粒骨料,如碎石、碎砾、卵砾石等。在坝坡或库盘较陡岸坡上,不宜用粘性土做保护层。9.5.4土工隔膜的周边连接施工。(1)土工隔膜必须铺设在周边不透水层上。
(2)土工隔膜与下部防渗墙的连接,当设计上要求土工隔膜与下部混凝上防渗墙连接时,应将土工隔膜直接埋入,埋入深度不小于10~30cm,并将土工隔膜呈“弓”字形状折皱,埋设土工隔膜部位的混凝土也可按二期混凝土施工。当土工隔膜直接与坝基岩石基础连接时,必须清除基岩上的风化层并深入到完整的不透水基岩内30~50cm,浇筑混凝土将土工隔膜埋设在内。当基础为粘土齿槽时,土工隔膜应呈“弓”字形折曲状器设,人工分层夯实。(3)土工隔膜与岸坡连接:当设计无规定时,可采用先浇混凝土刺墙埋设土工隔膜,或深人岩基不透水层埋设土工隔膜。9.5.5保护层的施工。当土工隔膜用于斜墙防渗时,应在铺设好的土工隔膜上铺设保护层。(1)土保护层铺筑,应自下而上分层填筑。其铺上厚度、干密度按设计要求施工。(2)硬质材料(如混凝土、石板、块石等)保护层的铺筑,应处理好硬质材料的基础,以控制基础变形,防止保护层滑动而拉裂膜料,并做好周围铺设和顶部压力的结合施工,以确保铺设工程的完整性。如采用喷混凝土护面,应保证混凝土厚度均匀一致。9.5.6施工质量检验。(1)建立质量检验制度,应有专职人员对原材料、材料试验、粘结剂配制及使用、接缝、铺设面的平整度,周边连接等作经常性的检查和控制。(2)随着土工隔膜两侧填料每升一层,均应进行外观检查,如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认真处理。坝高每上升2~4m,应沿膜两侧抽样开挖探坑槽检查土工隔膜的平整度、把皱、顶破、断线、漏缝、粘缝脱裂等情况,如发现情况严重,应研究补救措施。深孔深l~1.5in,沿坝线不少于2~4个探孔。(3)做好施工记录,质量检查施工资料、气温、各种原材料
99试验以及质量事故报告等。(4)施工期间应对土工膜铺设、周边连接等分部工程进行中间验收。9.6坝壳料施H9.6.1当用汽车上坝时,砂砾石或堆石料应用“退铺法”或综合法(先退铺后进占)卸料。9.6.2坝壳料铺料后应充分洒水,洒水量砂砾料约为15%~25%,堆石料(含石渣)约为12%~30%。9.6..3铺料应平整,并严格控制铺料厚度。9.6.4最大坝料块径不得超过层厚的2/3。9.6.5坝壳料宜选用牵引式振动碾压实,压实遍数由试验确定,一般为6~8遍。9.6.6坝壳设计断面的边坡填筑,应留有30~50cm余量,为方便削坡,紧靠边坡30~50cm范围内宜填筑坝壳细料。9.6.7振动碾压实不到的岸边和边角部位,宜填筑l~1。sin宽的细料,使用夯板压实或薄层填筑,蛙夯压实。边角压实干密度不得低于设计干密度的95%。9.7反滤料施工9.7.1砂料反滤层。(1)砂料的级配、含泥量、细度模数应符合设计规定。(2)砂料反滤层宜由装载机运输卸料,人工整坡平料,充分洒水后,振动平板夯或平板振动器压实。9.7.2土工织物反滤层:参照95有关条款规定施工。9.8面板防渗体的垫层料、过渡料施工9.8.1垫层料、过渡料的铺筑宽度、级配、不均匀系数、渗透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9.8.2每层铺料厚度应为堆石料的1/2,牵引式振动碾压实;每
填筑两层应与坝壳料骑缝碾压一次;边坡应留有30~50C。余量;每填筑10~15m高度后进行坡面修整和压实。修正后的坡面应高出设计线5~10cm。坡面碾压宜采用80~100kN牵引式振动碾,先静碾后振碾,上振下不振,碾压遍数由试验确定。9.8.3经压实后的上游坡应用人工摊铺5~8cm厚、50~75MPa的水泥砂浆固坡护面,其不平度不应大于5cm。9.8.4水泥砂浆应与座块周边的止水铜片下的沥青材料严密结合,不得出现漏铺部位。9.8.5砂浆护面应注意保护,并洒水养护不少于15d。9.9排水设备和护坡施H9.9.1排水设备施工应注意下列事项:(1)用于排水设备的石料必须质地坚硬,其力学指标及几何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2)人工堆筑石料的厚度不应大于lin,上下层面应犬牙交错,不得有水平通缝;分区堆筑的应逐层错缝,不得垂直相接;表面砌石应平整美观。(3)坝内排水设施的地基必须分实;排水设施的纵坡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接头应接好并应铺设反滤层;坝外排水设施的接头应不漏水并有防冻措施。(4)减压井和深式排水沟等其他方式排水设备的施工应遵照设计要求进行。9.9.2上游护坡应遵守下列规定:(1)护坡石料须质地坚硬,抗压强度和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2)抛石护坡应与坝体填筑配合进行,随抛筑随整坡。(3)砌石护坡应自下而上,错缝竖砌,密实稳固,大块封边,表面平整。(4)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应自下而上,错缝安砌,表面平顺,并做好排水孔。
9m9m3下游草皮护坡宜选用易生根、能蔓延、耐干旱的草类,铺植要均匀,并洒水养护。如无粘性土护面,应先铺填一层腐植土,再种草皮。9.10施工质量控制9.10.1质量控制应按本规范及有关标准、技术文件执行,质检仪器和操作方法应遵照SD128—84《土工试验规程》进行。9.10.2强化工序、工艺管理,施工中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进行。9.10.3料场设立质控站,对坝料质量进行监控,凡不合格坝料不得装运上坝。料场质量检测以目测、手试为主,并取一定代表样进行试验,其鉴别项目与指标是;(1)防渗土料:含水量上、下限,粘粒含量下限,土质和粒径。(2)反滤料;级配、含泥量、风化颗粒含量。(3)过渡料;级配、最大粒径、含泥量。(4)坝壳砂砾料;含砾量、含泥量。(5)堆石料:最大块径,小于5mm含量,风化软弱颗粒含量。9.10.4坝体填筑质量控制,重点检查下列项目:(l)土料防渗体:层间创毛、含水量、铺上厚度,碾压参数、光面、剪力破坏、“弹簧”土、漏压或欠压,与坝基岸坡混凝土等结合及坝坡控制情况。(2)反滤层、过渡带、坝壳料:主要控制压实参数,接缝情况和保护措施,应经常对铺层厚度和碾压遍数进行检查统计分析,研究改进措施。坝体压实检查项目及取样试验项目,见表9104。9.10.5应对土料防渗体选定若干个固定取样断面,沿坝高10m取代表性试验大样进行室内物理力学性能试验,作为校核设计及工程管理之依据。
10310砌石坝10.1一般规定10.1.1砌石坝施工除遵守本章规定外,还应符合本规范7的规定。10.1.2砌石坝基础处理应符合本规范5的现定。10.1.3砌石作业,应根据胶结材料凝固情况进行。(1)在胶结材料初凝前,允许一次砌筑两层石块。(2)胶结材料介于初凝至终凝之间的砌体不允许拢动。(3)砌体胶结材料终凝以后,若需继续砌筑,对胶结材料强度及砌体层面的要求,见7.3.3和7.3.4的规定。10.1.4砌体应按设计要求分块施工,同一坝块内的坝体砌筑,宜逐层全面连续上升,相邻砌体高差宜在15m以内,且按石料规格及上下错缝要求砌成阶梯形。10.1.5及有关细部结构砌筑10.2.1坝体面石与腹石砌筑,一般应同步上升。如不能同步砌筑,其相对高差不宜大于lin,结合面应作竖向工作缝处理。不得在面石底面垫塞片石。10.2.2坝体腹石与混凝土结合面,宜用毛面结合。10.2.3当坝体外表面为竖直平面时,其面石宜用粗料石,按了顺交错排列。当为顺坡斜面时,宜用异形石砌筑,如倾斜面允许呈台阶状,可以采用粗料石水平砌筑。10.2.4溢流坝面的头部曲线及反弧段,宜用异形石及高标号砂浆砌筑。廊道顶拱宜用拱石砌筑,如用粗料石,可调整砌缝宽度成拱形。10.2.5拱坝、连拱坝内外弧面石,可以采用粗料石,调整竖缝
宽度成弧形,但同一砌缝两端宽度差:拱坝不宜超过Icm,连拱坝不宜超过2cm。10.2.6坝体横缝(沉陷缝)表面应保持平整竖直。10.2.7连拱坝砌筑应遵守下列规定:(1)拱筒与支墩用混凝土连接时,接触面按工作缝处理。(2)诸拱筒砌筑应均衡上升。当不能均衡上升时,相邻两拱筒的允许高差必须按支墩稳定要求核算。(3)倾斜拱筒采用斜向砌筑时,宜先在基岩上浇筑具有倾斜面(与拱筒倾斜面垂直)的混凝土拱座,再在其上砌石,石块的砌筑面应保持与斜拱的倾斜面垂直。10.2.8坝面倒悬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1)采用异形石水平砌筑时,应按不同倒悬度逐块加工、编号,对号砌筑。(2)采用倒阶梯砌筑时,每层挑出方向的宽度不得超过该石块宽度的专。(3)粗料石垂直倒悬面砌筑时,应及时砌筑腹石或浇筑混凝土。10.3混凝土防渗体施工10.3.1浆砌石坝的防渗,可采用混凝上防渗面板、混凝土防渗心墙、浆砌料石水泥砂浆勾缝和土工隔膜等型式。10.3.2混凝上防渗体,必须按设计要求伸入基岩。齿槽开挖,应采用小爆破结合撬挖的方法,距设计基础面50cm内的岩石,应采用撬挖,以避免振裂基岩。10.3.3混凝土防渗体与砌石的施工顺序,应先砌石,后浇防渗体。防渗体的浇筑,宜略低于砌石面。10.3.4防渗体混凝土。必须满足抗裂、抗渗、抗冻、抗侵蚀和强度等方面的设计要求。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必须遵守本规范6的规定。
10.3.5严禁在防渗体混凝土中埋石。10.4溢洪道溢流面的砌筑104.1溢流面砌体所用的石料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粗料石要求10.7.1.1对外露面宜修琢加工,其平面高差宜小于02cm。10.4.2砌体组砌形式应上下错缝,全部丁砌(与坝体接触面不应形成平顺面)或下顺相间;相邻砌面高差小于05cm;灰缝宽度一致,且不大于20cm;砌缝砂浆饱满、密实。10.4.3溢流面砌体结构尺寸和位置的砌筑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4.4的要求。10.5坝体的质量检查10.5.1砌体质量检查应符合7.11的规定。10.5.2坝体砌体密度的检查,宜在坝高专以下每砌筑5~10m高,至少挖试坑一组;坝高专以上砌体,试坑数量由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研究决定。10.5.3坝体砌体密实性的检查,每新砌一层次,均需进行简易试验(如插针灌水试验)。
11混凝土坝11.1混凝土坝浇筑前应完成的前期工作11.1.1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根据坝型特点和现场实际适应各期导流渡汛、基础处理、金属结构安装和蓄水发电等要求。应特别重视安排好第一个枯水期的坝体混凝土施工进度。应优先安排浇筑下述混凝土的部位,包括与导流和渡汛有关的部位;结构复杂和控制工期的部位;有温控要求的接触灌浆部位;与帷幕灌浆有压重要求的部位等。11.1.2混凝土砂石骨料系统、拌和系统和运输系统,应按11~11.13的要求安装调试完成并开始试生产。11混凝土温控系统应按11.6的要求已经准备完毕。11.1.4坝基开挖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经验收合格。11.2混凝土分红分块和浇筑巨匠11.2.1分缝分块应符合下列原则;(1)分缝位置应符合结构布置要求和地质条件。(2)纵缝布置应符合坝体断面应力要求,并使分块较均匀和便于并仓浇筑。(3)分块大小应与浇筑能力相适应。(4)分块大小除应满足质量和进度要求外,尚应符合经济原则。11.2.2混凝土浇筑分段、分缝分块均应符合设计的规定。设计无规定时,横缝间距一般可采用15~20m,在电厂坝段可放宽到20~25m;纵缝间距一般可采用15~30m。11.3混凝土浇筑层厚度应根据允许温差,通过计算确定。在基础约束范围内层厚一般宜为l~2m,基础约束区范围以外一般
为3~6m。同一块段相邻浇筑块水平施工缝的高程应错开。当水平施工缝与廊道顶拱相交时,一般应以1.1~1.1.5的坡度与拱座连接,或廊道以上的水平施工缝离廊道顶不小于15m。11.2.4上下层混凝土间歇时间一般直控制在5~7d,最大不宜超过10d。11.2.5在施工过程中各坝块应尽量均匀上升,相邻坝块的高差一般不宜大于6m,最大不得超过10m。对特殊部位(如钢管埋设仓号)预计会超过规定时,要采用保温措施,如在顶加钢筋网或加强保温等。夏季施工要持续养护至覆盖上层混凝土为止。11.3砂石料生产系统11.3.1砂石料生产系统主要由料场和砂石加工厂组成。砂石原料需用量应根据混凝土和其他砂石用料计及开采加工运输损耗和弃料量确定。砂石加工处理能力可按混凝土高峰时段月平均骨料所需用量及其他砂石需用量计算。11.3.2砂石原料的质量应符合6.3.2、6.3.3的规定。有碱活性的骨科一般应避免使用,当采用低碱水泥或掺粉煤灰等掺合料经试验证明对混凝土不致产生有害影响时,也可选用。11.3.3砂石料场的选择应本着优质、经济、就近取材的原则。当在主体工程附近无足够合格天然砂石料时,应研究就近开采加工人工骨料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应尽量利用质量符合要求的碴料;料场选择应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11.3.4砂石加工厂址选择原则如下:(l)一般宜设在料场附近;当砂石利用率高、运距近、场地许可时,亦可设在混凝土工厂附近。(2)砂石人工骨料加工的粗碎车间宣尽可能靠近混凝土系统,以便共用成品堆料场。(3)主要设备的地基稳定,有足够的承受能力。(4)与居住区保持必要的防护距离,以减少噪声和粉尘的影响。
11.3.5砂石料的总储量一般可按高峰时段月均值的50%~80%考虑,汛期、冰冻期停采时须按停采期骨料需用量外加20%裕度校核。成品堆料场容量尚应满足砂石自然脱水要求。当堆料场总容量较大时,宜多堆毛料或半成品;毛料或半成品可采用较大的堆料高度。11.3.6成品骨料堆存和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1)有良好的排水系统。(2)必须设置隔墙避免各级骨料混杂,隔墙高度可按骨料动摩擦角340~370超高05m确定。(3)尽量减少转运次数,粒度大于40mm的骨料抛料落差大于3m时,宜设缓降设备。11.4混凝土制备系统11.4.1混凝土系统小时生产能力可按式(11.4.1-1)计算:
109站,用若于台小型拌和机组成。11.4.3混凝土系统布置应遵守如下原则;(1)拌和楼(站)尽可能靠近浇筑地点,并应满足爆破安全距离要求。(2)妥善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拌和站应设在稳定、坚实的地基上。(3)统筹兼顾前、后期施工需要,尽量避免中途搬迁,不与永久性建筑物干扰。11.4.4混凝土系统应尽可能集中布置,下列情况可考虑分散设站:(1)水工建筑物分散或高差悬殊、浇筑强度过大,集中布置使混凝土运距过远、供应有困难。(2)两岸混凝土运输线不能沟通。(3)砂石料场分散,集中布置时骨料运输不便或不经济。11.5混凝土系统砂石成品堆料场总储量一般不超过混凝土浇筑月高峰日平均3~sd的需用量,特别困难时可减少到id的需用量。水泥在工地的储备量陆运时为混凝土浇筑月高峰日平均4~7d,水运时为5~15d,当中转仓库距工地较远时,可增加2~3d。11.46水泥应力求固定厂家计划供应,品种以2~3种为宜,应积极创造条件,多用散装水泥。11混凝土运输11.5.1混凝土运输应符合6.3、9的要求。11.5.2选择混凝土运输方式宣根据工程量的大小、供料地点的分布与远近、浇筑场地的大小及条件等因素确定。
混凝土供料的水平运输对于工程量较大的工程宜采用汽车运输、铁路运输等;对于工程量较小的工程可考虑窄轨铁路翻斗车和手推架子车等方式。对于供料集中运距短的情况,可考虑皮带输送机运输。11.6.3混凝土运输的入仓方式宜根据浇筑部位的具体条件选择。(1)浇筑面积不大和结构较简单的低层坝段及基础部位混凝土,宜采用汽车栈桥或汽车皮带机入仓。(2)有较好地形利用的紧邻两岸坝段,宜采用汽车转溜槽油筒入仓。(3)地形狭窄的拱坝和河床式问坝,宜优先考虑采用简易缆索吊运混凝土罐入仓。(4)重力坝和宽敞河床式问坝,宜采用起重机吊混凝土罐人仓。11.6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11.6.1高温季节温度控制的要求除符合6.3.15外,尚应符合本节的规定、低温季节的温尼控制见6.3.14。11.6.2为了防止裂缝,必须从结构设计、温度控制、原材料选择、施工安排和施工质量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施工中应以严格的温度控制,作为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措施。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和最高温升均应满足设计要求,否则不宜浇筑混凝土。11.6.3必须改进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提高混凝土质量。混凝土除满足强度保证率的要求外,离差系数应尽量小于018。并应避免过分超强。在选择混凝土配合比时,应妥善解决泌水问题,施工中应严格控制仓面泌水。在施工缝处理时,对仓面乳皮、油渍、结合不良的骨料及泌水造成的软弱层均应清除干净。11.6.4混凝土浇筑的分段、分缝和分块,均应符合设计及11的规定。
11.6.5混凝土浇筑应尽量采用平浇法。使用台阶法施工时,要保持明显平台及较缓的台坡(一般不大于1:2),平台接合面应注意振捣。11.6.6采用冷却水管进行初期冷却时,埋管应在被覆盖一层混凝土后开始通水,通水时间由计算确定,一般为10~15d。混凝土温度与水温之差,以不超过25℃为宜。对于直径为25mm水管,管中流速以0.6m人为宜。水流方向应每天改变一次,使坝体冷却比较均匀。初期冷却日降温速度不应超过1℃,连续通水10~15d,降温幅度以6~5C为宜。11.7有条件时,宜配制外掺氧化镁混凝土或采用低热微膨胀水泥等新技术,以防混凝土产生裂缝。11.7混凝土坝接缝灌浆11.7.1混凝土坝接缝灌浆时间,一a在坝体内部温度达到稳定温度以后进行,常在气温最低的冬末春初施工。11.7.2蓄水前应完成蓄水初期最低库水位以下各灌区的接触灌浆及验收工作。蓄水后,各灌区的接缝灌浆应在库水位低于灌浆底部高程时进行。11.7.3混凝土坝接触灌浆的技术要求按SL62—94(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11.8混凝土坝基础处理与模板11.8.1混凝土基础处理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并按本规定4.2及5的有关规定执行。11.8.2混凝土坝的模板的型式可按6.1.1的规定选择。119混凝土闸坝施工混凝土闸坝施工,可参照SL27—91《水闸施工规范》的规定进行。
11212进水口及明渠12进水口12.1.1进水口的开挖与浇筑按本规范4、6和8的规定执行。12·1.2对于在水库取水的水工隧洞首部修建的深式进水口,应根据其地形、地质和建筑物的特点,处理好防洪渡汛、高边坡开挖和混凝土浇筑。12.1.3深式进水口防洪渡汛。(1)水下混凝土应在一个枯水季内汛前完成。(2)闸门应具备在汛期运行的条件。(3)施工围堰应在汛前拆除。12深式进水口高边坡开挖。(1)深式进水口高边坡开挖,必须采取保护措施,使其稳定与安全。(2)宜参照4.2.11的规定结合工程特点进行开挖与加固。12.1.5深式进水口混凝土浇乳1)宜充分利用地形条件优先选用由上而下溜筒简易方式输送混凝土。(2)结合上部预制构件吊装,也可采用塔式、履带式等其他运输工具。12.1.6进水闸在松软地基上浇筑混凝土,宜先浇筑基面较深的,后浇筑较浅的;先浇筑重大结构,后浇轻薄结构。12.2明渠12.2.1挖方渠道。(1)挖方渠道应根据地形、地质、施工等条件,宜分区分段开挖,并应正确选择开挖程序。
(2)土方渠道开挖必须预防边坡失稳。在坡顶不得堆渣;坡顶排水必须畅通,不得有水流流入坡内,破坏边坡结构;应采用边挖边砌快速施工。(3)一般土方渠道直全断面开挖一次成型。大型渠道机械化开挖宜采用先挖中间槽,后挖左、右边坡,最后人工检底削坡成渠。(4)软基渠道(指承载力很低的流沙或淤泥质地层)开挖时应加强排水,使地下水位保持低于开挖面目.5~10m。机械化施工时,宜采用垫钢板或用石渣换基方法,使大型机械置于其上,采用后退法开挖,边开挖边削坡,一次成型。(5)石方渠道应遵循边坡预裂、由上而下开挖、每隔一定高度设置马道的原则进行开挖施工。渠槽中部宜采用水平分层、松动爆破。水平分层厚度按满足挖装机械发挥效率等因素确定。中槽到渠底时,预留20~30cm人工检底,以免造成超挖。傍山渠道先开挖渠道平台以上边坡,做好边坡处理,保证边坡稳定。12.2.2.1方渠道。(1)全填方渠道。全填方渠道清基后,可采用全断面回填至渠底以上一定高度,中槽石渣可不振动压实,再开挖中间槽,将渣弃于左、右岸渠堤上,分层碾压密实,最后正向削内外坡。全断面回填的高度,以中槽弃渣满足左右渠堤需渣为宜。(2)半挖半填渠道。半挖半填渠道清基后,在填方区地基先用平碾碾压密实,将开挖区内的土弃于填方上,进行分层振动压实。(3)填筑要求按4.3执行。12.2.3渠道防渗工程施工一般要求。(1)渠道防渗主要包括土料、砌石、上工隔膜、混凝土等。材料技术要求见有关规定。(2)渠道基槽断面的高程、尺寸和平整度,其偏差值应满足在12.2.3-1的要求。
11412.2.4砌石防渗。(1)砌筑顺序。梯形明渠宜先砌渠底后砌渠坡。砌渠坡时,应从坡脚开始,由下而上分层砌筑。U型和弧形明渠、拱形暗渠,应从渠底中线开始,向两边对称砌筑。矩形明渠,可先彻两边侧墙,后砌渠底;拱形和箱型暗渠,可先砌侧墙和渠底,后砌顶拱或加盖板。各种明渠渠底和渠坡砌完后,应及时砌好封顶石。(2)石料安放要求。浆砌块石应选择较大,较规整的块石砌
在渠底和渠坡下部。浆现料石和石板,在渠坡应纵砌(料石或石板长边平行水流方向);在渠底应横砌。必须错缝砌筑,料石错缝距离宜为料石长的1/2。浆砌卵石相邻两排应错开茬口,并选择较大的卵石砌于渠底和渠道坡脚。大头朝下,挤紧靠实。(3)石料砌筑要求可按本规范7有关要求执行。12.2.5混凝土防渗。12.25.1模板、钢筋、混凝土等施工要求,参照本规范6及8有关规定执行。12.2.5.2现浇混凝土。宜采用滑动或移动式(翻板)模板,并按分块跳仓法施工。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及时抹面。细砂及特细砂混凝土还应进行二次扑面。抹面后,混凝土表面应密实、平整、光洁,且无石子外露。12.2.5.3喷射混凝土防渗。喷射混凝土的强度、厚度按设计要求施工。喷射混凝土的施工可参考附录P7~Pg的规定。12.2.54混凝土预制板防渗。(1)混凝土预制板砌筑应预防砌缝开裂。对填方渠堤宜在填方体沉陷基本终止后开始砌筑;砌缝砂浆强度不宜低于M10;分块尺寸不宜过大,长宽比直为1:1~1:15。(2)混凝土预制板应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砌筑,水泥砂浆勾缝。安砌应平整、稳固,砌筑缝砂浆应填满、捣实、压平和抹光。(3)安砌预制板前应先挖基槽并安基石后,才能安砌。对土坡渠道,安砌时预制板与土坡之间宜用山砂或壤土筑实,对石坡渠道,预制板与石坡间直用砂浆或混凝土填实。顶上的一块预制板应用砂浆填平,再安封顶石。12.2.5.5土工隔膜防渗。施工工艺可参照95执行。
12.2.5.6伸缩缝。1)当设计无规定时,可按下列规定施工:现浇钢筋混凝土及预制板横向伸缩缝间距宜采用8~10m。现浇混凝土横缝间距宜用5~8m。(2)伸缩缝宜用粘结力强、变形性能大、耐老化的材料。有特殊要求的伸缩缝,宜采用塑料止水带等材料处理。
12隧洞13.1隧洞开挖13.1.1超技允许值。地下建筑物开挖,不应欠挖,尽量减小超挖,其开挖半径的平均径向超挖值当隧洞开挖直径大于3m时,不得大于20cm,隧洞开挖直径小于或等于3m时,不得大于15cm。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容许值可由业主(监理)、设计和施工单位商定。13施工支洞。13.2.1施工支洞的数量应依据地下建筑物的布置、工程量、总进度、地形、地质、施工方法及机械化程度等因素确定。一般支洞间距宜在2km内;竖井与斜井的施工支洞,高差宜在100m以内。需自内向外开挖或衬砌洞口时,可在洞口附近设置施工支洞。13.2.22支洞断面尺寸,应满足支护、运输、各种管线布置尺寸及人行安全的要求。支洞洞线一般应与主洞正交,交叉洞口应满足运输线路最小转弯半径要求。有条件时,支洞应有向外3%。左右的下坡。13.3因受地形限制,必须采用竖井或斜井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斜井的倾角不宜大于250,井身纵断面上不宜变坡与转弯,下水平段长度不宜小于20m。(2)竖井一般设在隧洞一侧,与隧洞的净距宜为15~20m。(3)斜井或竖井井底,应布置回车场及集水井。13.3洞口开挖。洞口削坡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垂直作业。做好危石清理、坡面加固、马道开挖及排水。洞口应设置防护棚等安全措施。在不稳定和极不稳定的W、V
类围岩中,开挖前可先将附近一定范围的山体加固或浇筑明拱,然后再开挖洞口。围岩分类见附录M。洞口施工宜在雨季之前完成。当洞口明挖量大或岩体稳定性差时,可利用施工支洞或导洞自内向外开挖。13.14洞身开挖。13.41洞身开挖的方法应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围岩类别、断面尺寸、支护方式、工期要求、施工机械化程度和施工技术水平等因素选定。中、小隧洞应优先采用全断面开挖方法。13.14.2IV类围岩中开挖大、中断面隧洞时,宜采用分部开挖方法,及时做好支护工作。13.14.3在下列情况下开挖隧洞时,可采用预先贯通导洞法施工。(1)地质条件复杂,需要进一步查清时。(2)为解决通风、排水和运输时。(3)断面大、长度短、机械化程度较低时。(4)经论证确有经济效益又不影响总工期时。13.5不良地质地段开挖。13.1在不良地质地段开挖洞身时,应通过隧洞开挖面内的导洞超前开挖或采用大口径水平钻机在掌子面沿掘进方向钻水平孔等超前勘探方法,加强地质预报。一般应做好排水、锁好洞口、尽早村砌,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的方法,勤检查、勤观测、勤反馈,及时采取加固等措施。13.2从工作面加固围岩主要使用超前支护方法,即插入锚杆、钢管(有时兼作灌浆管)、钢板或木板,以防止掘进时顶拱围岩失稳坍塌。13.1.5.3对于破碎和软弱的粘土岩等,可从施工支洞加固主洞周边围岩,再进行主洞开挖。加固范围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决定。加固措施为锚杆、板桩或钻孔桩等,视工程具体条件决定。13.5.4根据不良地质地段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可采
用灌浆达到加固围岩、止水及止水兼加固三种目的。13.15.5地下水活动较严重地段,宜采用排、堵、截、引的综合治理措施。13.6在岩溶地段开挖时,应查明岩溶类型、溶蚀形态、充填及堆积物性质、分布范围及地下水的活动规律。根据岩溶的规模、稳定程度、确定开挖方法和处理措施。穿过溶洞时,不要破坏其稳定性。宜采用封堵、隔离、清除或支护方法处理溶洞中的危石。对漏水通道,应采用弱透水材料回填或水泥灌浆封堵。13.7发生塌方时,应查明塌方原因及其规模、规律,提出措施,迅速处理。防止塌方范围的延伸和扩大。(1)对裂隙扩张造成的小塌方,宜采用喷锚法、挑梁法、替换支撑法等进行处理。(2)对塌方体窄长的小塌方,可采用对顶支撑法、挑梁法等处理。(3)对中塌方宜用喷锚法、插筋排架法、护顶法、钢管棚架法等处理。(4)对大塌方可采用灌浆法,环形导洞法,混凝土纵梁法等处理。(5)地下水活动强烈时,宜先治水后治塌。131·6钻孔爆破。13.6.1隧洞开挖,应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技术。其效果应达到下列要求:(1)残留炮孔痕迹应在开挖面上均匀分布。炮孔痕迹保存率,一般硬岩不小于80%,中硬岩不小于70%,软岩不小于50%。(2)相邻两孔间的岩石平整,孔壁不应有明显的爆破裂隙。(3)相邻两茬炮之间的台阶或预裂爆破的最大外斜值,不应大于20cm。(4)预裂缝的宽度,一般不应小于05cm。13.2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的主要参数,应通过试验确定,试验参数可用工程类比法或参照附录N选取。
13.6.3施工前应作出施工布置图,确定合理的掏槽形式,严格控制钻孔质量,并应根据围岩情况及时调整爆破参数。13.1.7临时支护。1)需要支护的地段,除特殊地段外,应优先采用锚喷支护。锚喷支护可按SDJS7—85《水利水电地下工程锚喷支护施工技术规范》及附录P的规定执行。(2)构架支撑,包括本支撑、钢支撑、混凝土支撑及混合支撑,其技术要求见附录口。(3)开挖与支护的间隔时间、施工顺序及相隔距离,应根据地质条件、爆破参数、支护类型等因素确定。一般应在围岩出现有害松动变形之前支护完毕。稳定性差的围岩,应先护后挖或支护紧跟工作面。13.8渣运输。13.8.1有轨运输:1)小断面隧洞出渣,宜采用有轨运输方式。当使用机车牵引时,应优先采用电瓶机车。(2)采用装岩机装渣时,应使轨道紧跟开挖面,调车设备亦应及时向前移动。(3)洞内运输一般宜设双道。如用单道时,须设错车道。(4)机车在洞内行驶的时速不得超过10km,在调车或人员稠密地段行驶,时速应减至3km,通过弯道、道岔或视线不良地段,时速不得超过5km。两列列车同方向行驶时,列车间距不应小于60h。(5)纵坡一般为3%。一10%0,洞外运渣轨道为3%0~20%,会车、编组站<5陆,卸渣线终端上坡道i一10%0。13.1.82无轨运输:(1)在开挖断面容许时,宜采用装载机或挖掘机配自卸汽车的出渣方式。(2)出渣道路行车路面宽度,应按所用设备型号和车型确定。当采用单车道时,应间隔适当距离(150~300m)设置错车道,其
121长度应为4~6借车长。道路最大纵坡不应超过9%,最大纵坡限长150m,会车视距宜为400。(3)汽车在洞内行驶时速不得超过10km。13.19通风与防尘。根据开挖洞的布置特点、选用的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法、洞的长度、断面尺寸、使用的施工设备等因素,选择适宜的通风方式和防尘措施。13.2现浇混凝土衬砌13.2且洞身衬砌施工程序。隧洞衬砌作业可与开挖作业顺序进行或与其平行交叉进行,采用何种方式应根据隧洞长度、断面尺寸、围岩特性、施工设备与工期要求等因素具体分析确定。13.2.2混凝土浇筑分段。混凝土浇筑分段应根据围岩条件、混凝土供应能力、浇筑速度和模板结构,以及水工结构要求等综合分析确定。当设计无规定时,一般可采用9~15m。13.2.3混凝土分块。隧洞衬砌断面上的分块,应根据围岩条件,隧洞断面型式及大小、模板结构、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等条件确定。(1)全断面不分块一次衬砌:适于要求浇筑速度快、地质条件好的中小型断面隧洞;地质条件差时,可先进行喷锚支护,再行全断面衬砌(二次衬砌)。(2)分底拱及边顶拱两块先浇底拱,后浇顶拱适合于地质条件好的各种断面隧洞;先浇边顶拱,后浇底拱适合于各种地质条件和大断面隧洞。(3)分顶拱、边墙、底拱四块:在地质条件差,需边挖边拱时,则先浇顶拱(设有托梁)后浇边墙和底拱。
13.244J砌的接缝处理。13.24.1环向缝:(1)无防渗要求的无压隧洞的环向工作缝,分布筋可不穿过缝面,不设止水,但缝面应作凿毛处理。(2)有防渗要求的无压隧洞及有压隧洞的环向工作缝,缝面要求作凿毛处理,分布筋应穿过缝面,并应设置止水。(3)环向伸缩缝应按设计要求处理。13.24.2纵向缝:(1)圆形隧洞衬砌分块的底拱圆心角应控制在1000左右。(2)纵向施工缝必须进行凿毛处理,并应设置在衬砌结构拉应力及剪应力较小的部位,并应设键槽,如有防渗要求,应设置止水片。(3)先衬砌边顶拱后衬砌底拱时,应对反缝缝面妥善处理。13.25钢筋施工。1325.1钢筋分段:(1)圆形隧洞环向筋可按顶拱、边拱、底拱三部分分段。对大直径断面,还应根据加工。运输、安装条件再行分段。(2)门洞型隧洞环向筋可按顶拱、边墙、底板水平筋加边墙“L”筋分段。高边墙钢筋可按每层浇筑高度分段。(3)轴向筋应按浇筑段长分段。13.25.2钢筋安装:钢筋均应在现场安装。顶拱及圆形隧洞边拱钢筋,一般应在模板架立后安装钢筋。门洞形隧洞边墙和圆形隧洞底拱,一般应在模板架立前安装钢筋。13.26模板。(1)隧洞衬砌模板应根据衬砌施工程序、施工条件、设计要求、围岩情况和断面形状与尺寸,分别采用普通模板、钢模台车、滑模、拉模、刮板模等。围岩较好的长隧洞,应尽可能采用全断
123面钢模台车。(2)计算模板荷载时,应将允许超挖值或塌方段超填混凝土的重力计入。用混凝土泵封拱时,应计及泵送混凝土传给模板的附加压力。(3)钢模拆除时间除应遵守617的有关规定外,还应考虑隧洞围岩稳定程度、断面形状、跨度及外部荷载等因素;在有计算及试验论证时,拆模时间可适当提前。13.2.7混凝土浇筑。13.2.71入仓方式:*)边顶拱混凝土人仓应优先选择泵送或气送方式。(2)底拱混凝土可用运输车辆直接入仓或通过带式输送机送料入仓。13.27.2泵送混凝土的要求见63.21。13.27.3带式输送机运输混凝土时,最大倾角不应超过表132.7所列数值。13.27.4混凝土浇筑直注意下列事项;(1)边墙拱浇筑时应分层,两边应对称均匀上升。(2)浇筑因故中断,工作面应打凿成径向缝面。(3)底拱采用拉模施工时,应有防止浮起的措施。
13.3浆砌块石(料石、混凝土预制块)衬砌与混凝土预制构件衬砌13.3.1浆砌块石(料石、混凝土预制块)衬砌。(1)浆砌施工应符合本现范7的有关规定。边墙上下层砌体的垂直错缝不得小于10crn。墙后超挖部分用砌体填实。(2)先墙后拱法砌筑拱圈时,宜在边墙顶部左右两侧伸出了石或留出孔洞或设立柱作为安设拱架的支承。砌筑时应从两侧拱脚开始对称安砌,拱顶超挖部分应填塞密实。(3)先拱后墙法砌筑拱圈时,宜在拱脚处浇筑钢筋混凝土托梁作为拱圈的支承。13.3.2混凝土预制构件衬砌。(1)构件的分块:构件在横向或纵向宽度的分块应根据围岩的稳定性、构件的受力状况、预制构件的预制、运输、安装及背面回填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2)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安装,宜用安装台车进行。运输时,构件合拢放在台车的低部位,至安装地点后升高撑开安装。(3)预制构件的接头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对刚性接头,施工时应在接头处预留台阶缺口,伸出钢筋,构件就位后,钢筋对中焊接,接头处灌注二期混凝土。构件接头处允许微小压缩或转动变形的宜用柔性接头。(4)止水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参照6316有关规定执行。(5)缝的接触面在安装前应打电、清洗、填筑与构件混凝土同强度等级的砂浆,并在环缝表面勾缝。13.4隧洞灌浆隧洞灌浆按57的现定执行。13.5隧洞施工作业安全13.5.1爆破材料的运输、储存、加工、现场装药以及瞎炮处理
等,均应按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执行。选用的爆破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技术标准,使用前应进行性能检查。新型的爆破材料,经验证其性能符合规定,并经安全技术部门同意后,方能使用。13.3.2放炮后应保证足够的通风量和通风时间,不得过早进入爆破工作面,不得打残眼,并应有防止杂散电流和静电造成危害的措施。13.3.3放炮后,进洞作业前,应检查岩石及岩层的稳定性。在洞顶衬砌完成前,均应认真检查危石情况,并认真处理。13.5.4通过特殊地层或在施工中发现异常征兆时,应结合具体施工条件,编制预防灾害的专门技术措施。
14渡槽14渡槽基础14基础开挖、回填及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本规范4和5有关规定处理。14砌石基础及混凝土重力墩式基础允许偏差应符合74.4的规定。14挖孔桩、灌柱桩,施工应按本规范5有关规定处理。14.21承结构14.21墩式支承。混凝土墩或浆砌石墩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本规范6和7有关规定。其允许偏差应符合7.44的规定。14.2.2现浇混凝土排架。排架混凝土浇筑应妥善安排浇筑顺序,适当控制混凝土上升速度,一股为IUm巾。排架混凝土浇筑前,应加强模板支撑,保持模板稳定。浇筑过程中,应随时观测。如有偏斜,应随时纠14.14.2.3预制吊装排架。排架吊装应符合本规范8的有关规定。14.2.4现饶与预制排架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6312.6及8.4.13的规定。14.2.5浆砌石或混凝土预制块拱砌筑要求见76及有关规范的规定。14.2.6装配式肋拱。肋拱预制、运输、吊装应遵照本规范6、8有关规定。14.3槽身施工14.3.1现浇混凝土槽身。
(1)现浇混凝土槽身的模板支承结构应符合61的有关规定。(2)槽身混凝土浇筑顺序可以从槽身的一端说向另一端,也可从两端浇向中部或从中部浇向两边。断面较小的渡槽则应均匀平起浇筑。(3)施工中应根据槽身型式,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分层。应慎重确定槽身浇筑分层高度,尽量少分层,一般不宜超过四层,并应提高第一层的浇筑高度。14.3.2运输设备选择。渡槽施工属高空作业,应根据每座渡槽的实际情况对起吊运输设备作出选择。有条件时,应优先选用缆索。14.3.3渡槽两岸接头及伸缩缝止水施工。(1)渡槽两岸进出口接头;渡槽进出口与填方渠道相接时,接头处的填筑质量,除符合规定外,尚应进行填士的预沉。必须重视槽端截水环与填土接触面的施工质量。(2)伸缩缝止水:伸缩缝止水型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63.16有关规定。
15调压井15.1调压井施H方法(1)调压井(下称竖井)施工方法应根据围岩的稳定性,开挖断面尺寸,竖井上、下通道情况,顶部的结构型式,下部扩大开挖后对上部结构施工的影响以及施工设备等因素确定。(2)流水作业适用于1、I类围岩或皿类围岩采用喷锚支护可保持围岩稳定的中、小断面竖井或稳定性好的大断面竖井。(3)分段流水作业适用于M、N类围岩的大中断面竖井或局部条件差需要及时衬砌的竖井或I、皿及W类围岩,开挖大断面竖井。15.2竖井开挖15.2.1竖井的开挖方法,可根据其断在尺寸、深度、围岩特性及施工设备等条件选定。15.2.2小断面竖井及导井。15.2.21自上而下开挖适用于深度小于30m的小断面的竖井或井的下部通道未形成的深井。15.22.2自下而上开挖适用于下列情况:(1)深孔分段爆破法适用于井深30~80m,下部有运输通道的竖井。(2)爬罐法适用于上部没有通道的盲井或深度大于80m的竖井。15.2.3大、中断面竖井扩大开挖。(1)自上而下分段扩挖方法适用于各类岩体的大断面竖井。(2)自下而上辐射孔扩挖方法适用于1、瓜类围岩的中、大断面竖井。
(3)竖井通过不良地质地段或因施工需要可采用在导井开挖后,根据地质条件分段开挖,上部扩挖一段先行衬砌,待围岩稳定后,再自上而下爆破开挖的施工程序。(4)竖井扩挖可以采用全断面扩挖或分台阶扩挖等方式,视竖井断面尺寸、围岩状况及机械设备等情况综合确定。15.3井口加固15.3.1露天井口。(1)井口边坡应按照围岩稳定边坡要求进行加固。井台开挖尺寸根据施工条件及上部建筑需要确定。一般每边应留3-sin台地。边坡坡脚处设排水沟,防止地表水排人井内。(2)大断面竖井井口上部开挖到一定深度后,应根据围岩稳定条件加固或按永久建筑物要求,预先衬砌,以保证下挖时上部围岩稳定。15.3.2埋藏式井口。1)竖井上部采用混凝土结构时,为便于支立模板及下部施工安全,宜在下部开挖前,进行顶部混凝土施工,有利于围岩稳定。(2)竖井与高压管道斜井连接段处的围岩,一般受力条件较差,应在井身施工前加固。15.4临时支护15.4.1竖井开挖后的临时支护应遵循13的有关规定。15.4.2小断面竖井岩石破碎时,可采用现浇混凝土井筒护壁方法,参见5.5.2(3)。15.4.3N、V类围岩地段,应及时支妃可边挖边衬或预灌浆加固岩体。15..4.4井壁有不利的节理组合时,应及时进行锚固。
15.5钢筋施工15.5.1钢筋分段。(1)用普通模板施工时,环向钢筋按实际分块大小分段,竖筋按每次模板支立高度分段。(2)用滑模施工时,竖筋(或轴向筋)不宜超过6m,环向筋不宜超过7m。15.5.2钢筋安装。(1)用普通模板施工时,竖向钢筋在模板支立前安装;环向钢筋在模板支立后安装。(2)用滑模施工时,竖井井身钢筋分段安装,环向筋边浇筑边安装。15.6混凝土衬砌15.6.1竖井混凝土衬砌分段高度,应根据围岩稳定条件,衬砌结构形式及浇筑方法确定。(1)围岩稳定性差的竖井宜分段开挖、分段衬砌。(2)衬砌结构型式有变化时,变动处宜分段浇筑。(3)大断面的竖井采用普通模板浇筑时,可根据模板结构。拌和及运输能力,分成对称的偶数块浇筑。15.62混凝土入仓方式应按施工条件确定。当井深在15m以内时,可采用直接利用缓降筒输送混凝土入仓;井深为15~100m时,宜用振动溜管输送混凝土至下部架设的浇筑平台,再经缓降筒入仓;井深过深时,或混凝土拌和站布置于井下时,宜采用吊罐输送混凝土。15.6.3竖井混凝土衬砌宜采用滑动模板。模板可按照竖井直径及断面形状做成整体或装配结构,并用围圈固定在一起。模板高度取决于混凝上凝结时间和模板滑升速度,滑升速度一般宜为10~14m川。模板应做成上大、下略小的锥体,锥度一般采用l%,滑模的脱模混凝土强度宜为0.7~0.3MPa。
15.6.4混凝土衬砌的环向及纵向工作缝,除按一般施工缝的规定作凿毛处理外,并应设键槽;如有防水要求,应设置止水片。15.7施工安全作业15.7.1竖井导井和井身或井口同时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封闭措施,防止物体落入导井,影响作业安全。15.7.2竖井采取提升设施时应设置井深指示器,防止过卷、过速,并应设过电流和失电压等保护装置及制动系统。应设置可靠的通讯和信号联系,信号应声光兼备。15.7.3竖井内应设置有护栏的人行爬梯,每隔5min设一个休息平台。
13216压力管道16.1地下埋管开挖16斜井开挖方法。(1)斜井的开挖方法,可根据其断面尺寸、深度、倾角、围岩特性及施工设备等条件选定。(2)倾角60~250的斜并,可采用自上而下的全断面开挖方法。(3)倾角为250-450的斜井,可采用自下而上挖通导井,自上而下扩大开挖的方法,并应有扒渣或溜渣措施。(4)洞的倾角小于60时,可按平洞开挖的规定执行;倾角大于450时,可按竖井开挖的规定进行。16.1.2斜井出渣。1)自上而下掘进时,装法机械宜采用耙斗式装岩机,斜井倾角小于120时宜用带式输送机提升;斜井倾角小于250时,宜采用斗车提升出渣;倾角大于250的斜并宜采用箕斗提升出渣。(2)自下而上掘进时,重力自动溜渣的最小倾角为450,倾角小于450时,应采用钢溜槽、振动溜槽、水力冲渣等辅助设施。(3)斜井的井底出渣可采用平洞装渣运输方式或竖井棚架漏斗装渣运输方式。16.3斜井的临时支护可参照附录P和附录Q施工。16.4斜井通过稳定性差、不稳定的N~N类围岩时,参照13.l.5的规定以保证围岩稳定。16.15斜井井口加固与施工安全作业要求参照15.3和15.7的规定。16.16有钢板衬砌的斜井应安排好开挖、钢管安装、混凝土回填和灌浆的施工程序。
16.2无钢板衬砌的地下埋管混凝土施工16.2.l斜井混凝土衬砌宜用滑模浇筑。钢模板应做成前端大、尾端略小的锥形,圆锥度为3%。~8%,面板应平整,凹凸度允许偏差为2~3mm。滑模启村方式分为套模启村与对口启衬,宜优先采用套模启衬。16.2.2混凝土性能除满足设计要求外,初凝时间应不小于15h终凝时间不大于4h,坍落度4~6cm。16.2.3斜井坡度为300~450时,利用溜槽浇筑混凝土,溜槽应加盖,每隔5~5m加一金属挡板。溜槽尾部也应加设挡板,防止混凝土分离。斜井长度较大时,应采用斗车或箕斗输送混凝土至浇筑仓顶部.,再利用馆槽人仓。16.2.4用滑模浇筑混凝土,应注意以下事项。(工)宜先浇筑顶拱;左、右两边应对称浇筑。(2)滑模间隔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一般应保持在0.5h左右,最大不得超过lh。每次拉模行程5~10cm、日进尺2m为宜。(3)滑模时应随时调整模板位置,但每次不宜超过10cm(径向)。(1)模板表面必须保持光滑,防止滑模时刮掉混凝土。(2)16.3地下埋管钢管安装的条件与程序16.3.1钢管安装前,应具备以下条件。(1)洞内岩石开挖完毕,水平管顶部及两侧宜留40cm净空,底部宜留50c。净空。斜井钢管四周应留有40cm净空;管径小的净空应适当加大。(2)支持钢管的混凝土支墩或墙具有70%以上的强度。(3)钢管四周埋设的锚筋直径不小于20mm,埋设孔内的砂浆应具有70%以上的强度。(4)测量控制点要设置牢固,标志明显。控制点设置数量位置应满足安装要求。
(5)搭设脚手架,设置安全防护装置,设立明确的联络讯号。斜井较长时,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排烟措施。163.2安装程序及安装原则。1)钢管安装程序应考虑钢管运入、混凝土进料方向、作业面个数、施工期及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2)在吊装、运输条件允许时,宜尽量采用大节安装。钢管安装和混凝土浇筑宜分段交替进行,每段长度应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为前提。宜采用泵送混凝土入仓。(3)钢管安装技术要求按18.5的规定执行。16.4明钢管16.4.1钢管管线开挖应符合4.210有关规定,管槽周边应采用预裂爆破,清除危石,做好排水和边坡处理措施。16.4.2镇、支墩施工应按设计要求并符合本规范6.7和4.2的有关规定。16.4.3钢管安装的程序与要求。(1)压力钢管在制造及安装过程中,应避免发生变形或损伤。(2)应选择正确的安装程序,即先安装并固定弯管,再根据伸缩节的位置,由下而上(伸缩节紧临镇墩下游时)或向上、下游侧(伸缩节在两个镇墩中间时)安装。(3)安装中应及时测定钢管的温度,据以正确确定伸缩节的余裕长度。(4)相邻管节的纵向缝不应排列在一条直线上。(5)钢管安装可根据施工条件选用索道吊装或钢管轨道平车运输钢管。(6)为便于安装和检修,钢管底部应高出地面至少60ctn。(7)为了减少日照(温差)造成的误差,施工时宜采用定时或日照不强时进行测量。(8)其他要求应按185规定执行。
13516.5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16.5.1管床与管座施工。(1)管床开挖应遵照本规范4的有关规定。(2)土基管床应分层夯压密实。刚性管床座垫应座落在良好的岩基上。混凝土或浆砌块石施工应遵照本规范6和7有关规定。埋式管管顶填土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3)管道与管座间涂抹的沥青或敷设的沥青油毡应符合设计要求。16.5.2镇墩施工要求参见16.4.2。16.5.3管道的分段及接头。现浇钢筋混凝土伸缩缝缝距,对土基宜为15~20m,对岩基宜为10~15m。管道接头分平口式与套管式两种,宜优先采用套管式接头。伸缩缝宽度宜为1.5~2cm,管道接头及伸缩缝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6的有关规定,做到密封止水。16.5.4预制钢筋混凝土管。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管节长度根据制作、运输和安装条件具体确定,一般不宜超过5mn。管节型式应优先采用承插式管。管节吊装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70%。沉陷缝、伸缩缝的位置、形式、止水材料以及管节接头止水材料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止水材料应粘接牢固,封堵严密,无渗漏现象。预制管节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6.5.4规定。
17厂房17开挖与地基处理17.1地面厂房开挖宜结合尾水渠开挖进行布置,开挖及地基处理应按本规范4和5的规定执行。17.1.2地下厂房开挖。(1)应合理布置施工支洞,并充分利用永久洞作为施工通道。(2)应首先开挖导洞,其位置可按采用的施工方法确定。(3)一般可采用下列方法施工;对于I~N类围岩,可采用先拱后墙法。对于m~w类围岩,可采用先墙后供法;如采用先拱后培法时,应注意保护和加固拱座岩体。对于W~V类围岩,宜采用肋培法或肋拱法,必要时应预先加固围岩。中间岩体可采用分层开挖或全断面开挖的方法。(4)施工期间,应做好施工观测,了解岩体和支护结构的应力,围岩破坏区的范围,量测岩体及支护中的位移及变形。(5)当有相邻平行洞室时,应先加固岩墙,再往下挖。(6)在厂房交叉部位施工时,应先对交叉部位进行加固,加固长度应结合围岩条件,控制住软弱面的延伸范围等确定,一般不短于sin。17.2渡汛17.2.1渡汛措施除应符合z4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经过计算确定,保证汛期安全。17.2.2厂房水下混凝土应在当年汛前达到相应的安全渡汛高程并封堵与渡汛有关的所有孔洞。136
17.2.3尾水检修闸门不得用于汛期的孔口封堵。如需使用,必须按封堵条件,进行加固处理。17.3厂区排水17.3.1厂区排水应按设计图施工。在永久排水系统未形成以前,应做好施工期间厂区排水系统的布设。17.3.2厂区界外临时排水宜直接引入上下游围堰之外。17.3.3厂房渗漏集水井宜在厂房施工时提前施工,并作为厂房施工排水的主要措施。17.4厂房混凝土的分层分块17.41分层分块的原则。(1)根据厂房结构特点、形状、应力情况和设备安装等因素进行分层分块,避免在应力集中、结构薄弱部位分缝,几何形状应力求避免锐角和薄片;分块时应尽量使施工缝与结构缝相协调,力求不削弱结构的完整性。分层分块还应考虑到模板、钢筋、预埋件、混凝土振捣及二期混凝土施工方便。(2)分层厚度应根据结构特点和温度控制要求确定,基础约束区层厚宜不大于2m,约束区以上可适当加厚,但不得超过3.5,散热面大的部位,可视具体情况适当增加分层厚度,但不Jq超过4.0m。(3)根据混凝土施工能力、温度控制要求确定分块面积的大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施工缝。块体的长宽比不宜过大,一般以小于25:1为宜。(4)对于确需分缝且可能产生裂缝的薄弱部位,应布置防裂钢筋。17.4.2分层分块的形式及要求。(1)厂房下部结构分层分块一般采用通仓、错缝等形式,小型水电站厂房宜采用通仓浇筑。(2)分层直按底板、尾水管、蜗壳、水轮机层、机墩和发电137机层进行分层施工。贯流式和冲击式机组厂房可以参照分层。
(3)纵向宜以机组为单元进行分缝。(4)下部结构的上下游和左右侧墙混凝土可分块浇筑,有防渗要求部位的缝面须设止水设施。(5)分期安装水轮机埋件的发电机层可以机组为单元分块浇筑。(6)分缝缝口应做到横平竖直,避免在外露面形成可见的不规则接缝。(7)错缝分块的上、下层浇筑块搭接长度一般取浇筑厚度的1/2~1/3,且不宜小于50cm。错缝施工应采取措施防止施工缝继续延伸。(8)相邻块应均匀上升,当采用台阶缝施工时,相邻块高差一般不得超过4~5m。(9)蜗壳的边墙与顶板不宜一次浇筑。17.5钢筋混凝土蜗员及尾水管模板17.5.1蜗壳及尾水管正圆锥管、弯管模板宜采用木模,尾水管扩散段模板可采用钢木模板或其它材料代替,但钢模与本模结合部位必须有可行的详细措施,以保证在模板安装、混凝土施工等过程中不产生超过表17.56的规定的偏差。尾水管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直线段可用混凝土模板、砖或砌石代替钢木模板。尾水管扩散段顶板,在具备吊装条件时,宜采用预制倒T型梁进行吊装施工。17.5.2木模应在加工场内制作,避免日晒雨淋,模板长度根据模板大小、制作、起吊、运输、安装施工能力确定,可采用整体或分段制作。一般应优先采用整体制作,蜗壳锥体可按1/4圆锥面制作。模板制作的允许误差,应符合模板设计规定,一般不得超过表17.5.2的规定。17.5.3尾水管模板放样可采用图解法、数解法或放大样制作。数138
17.5.7模板的拆除应符合617规定。139解法可参考附录R进行计算、采用图解法应作图精细,误差精度能满足工程设计和表17.5.2的要求。17.5.4模板运输应注意避免碰撞和变形,模板尺寸较大时应有加固措施。17.5.5蜗壳锥体模板安装应在座环安装完成后进行,其模板上口须紧贴下锥体。17.5.6模板就位后应测量复核与机组纵横轴线、安装高程的吻合精度,其安装误差不得超过表17.5.6的规定。
17.6下部混凝土施17.6下部混凝土施工应以浇筑混凝土为主,机电安装配合;上部混凝土施工则应以机电安装为主,土建施工配合。17.6.2主要运输、浇筑混凝土机械的配备及其可能达到的生产率,应根据厂房结构形状复杂、埋件多,辅助工作量大等特点决定。17.6.3下部混凝土的温控措施可参照6.3.14、6.3.15和11.6的有关规定执行。17.6.4下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遇到气温骤降时,应加强已浇混凝土结构暴露表面的保护,在低温季节应封闭已浇筑的孔洞。17.7上部混凝土施工17.71上部结构应在吊车运行前完成。17.72安装间宣超前主机房施工,在封顶前利用外部设备使行车吊入.就位,为机组部件的检测和预组装创造条件。17.7.3与第一期发电有关的部位应提前施工。17.7.4行车梁宜采用简支梁结构,便于预制吊装施工,吊装要求按本.规范8的规定执行。17.7.5屋顶大梁宜采用劲性骨架自承法、上承式承重构架或下承式承重构架施工。具有吊装条件时,应优先采用预制吊装施工。17.7.6采用劲性骨架自承法或承重构架施工时,应对劲性骨架和构架进行强度设计、刚度校核,保证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施工方便。施工时还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施工预拱度。17.7.7屋面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并做好屋面防水。17.7.8升压站发输配钢筋混凝土排架宜采用预制吊装施工。17.8厂房HN混凝土施工17.8.1厂房H期混凝土除满足本规范6规定及设计现定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140
(1)二期混凝土的强度宜高于一期混凝土强度8MPa。(2)二期混凝土的骨料不得大于二期混凝土最小结构厚度的1/4或钢筋(或预埋件)最小净间距的1/2。(3)当二期混凝土最小结构厚度小于30cm时,与原一期混凝土相邻的二期混凝土最小结构应设置连接钢筋并以之固定二期混凝土预埋件。(4)H期混凝土浇筑前所有预埋件应按设计和有关规定埋设完毕,其浇筑仓面已按规范作有效处理。(5)在进行二期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入仓不得冲击预埋件和模板,尽量避免冲击钢筋。混凝土振捣机械机头不得在与模板、预埋件及支撑的距离为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2范围内振捣,并不得触动理件、止水片和与预埋件、止水片相接的钢筋等。无法使用振捣器的部位,应进行人工捣实。17.8.2厂房二期混凝土施工,应注意以下问题。(1)模板安装和钢筋绑扎与预埋件安装交叉作业时,应注意对预埋件进行保护。(2)在厂房顶封顶后浇筑H期混凝土应注意解决好混凝土的运输和入仓方法,应避免混凝土运输通过已经运行或正在安装机组的上空。(3)座环安装应在尾水管层混凝土完成后进行,使水轮机展、机墩和发电机层依次序施工。水轮机层预留的二期混凝土尺寸应满足座环安装作业的足够空间。(4)锥管里衬、转轮室和应环预埋件宜一次安装完成,便于整体安装精度调控,其二期混凝土也直一次浇筑完成。(5)H期混凝土与一期混凝土不能很好结合部位应在二期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对缝面进行水泥灌浆,灌浆时应注意避免灌浆压力对预埋件产生抬动。(6)狭窄断面和混凝土不易到达部位的H期混凝土可采用预填骨料庄浆混凝土法施工,此法见6..3.20的规定。141
17.9厂房其他房建工程凡设计无特殊要求的木结构、钢结构、砌体、楼地面、屋面、装饰等工程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执行。142
第三篇金属结构和水轮发电机组安装18水i金属结构安装18.1.1技术资料。18.1.2金属结构安装前,应具备下列资料:(1)金属结构制造、安装的有关图样和技术文件。(2)(2)产品出厂合格证。(3)有关水工建筑物布置和测点图。18.1.1.2金属结构安装必须按设计图样和有关技术文件进行,如有修改应有设计修改通知书或经设计部门书面同意。18.2材料。18.1.2.1金属结构安装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图样规定,其性能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如无出厂质量证明书或标号不清应子复验,复验合格方可使用。18.22焊接材料必须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其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和扩散氢含量等各项指标应符合GB5117《碳钢焊条})、GB5118低合金钢焊条)、GB983《不锈钢焊条})的规定。18基准点和测量工具。18用于测量高程和安装轴线的基准点及安装用的控制点,均应明显、牢固和便于使用,应由测量部门在现场向安装单位和质量检查部门交清,并提供简图。18.13.2金属结构安装所用的钢尺和测量仪器的精度必须达到下述规定:(1)精度为万分之一的钢尺。(2)JZ型经纬仪。143
(3)S3型水准仪。金属结构安装所用量具和仪表应在使用前送法定计量部门予以检定。18.1.4连接。18.1金属结构的重要连接焊缝(如分段闸门的工地拼接焊缝、压力钢管的工地纵缝和环缝等),其焊接要求与制造的同类焊缝等同,必须符合相应的规范。18.l.42永久性螺栓连接,其螺孔和螺栓制备及螺栓紧固,应符合DL/T5018—94《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18.1.5金属结构防腐蚀。18金属结构的表面预处理、涂料涂装及金属热喷涂必须按照设计图样要求由制造单位完成。安装焊缝两侧100~200mm范围内的涂装工作,应在焊缝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18.5.2被涂装工件表面温度低于露点以上3C或相对湿度大于85%时不得进行涂装。如涂料说明书另有规定时,则应按其要求施工。18.15.3涂料涂层和金属徐层的质量检查,应符合DL5017(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和DL/T5018《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18.2闸门及埋件安装18.2.1埋件安装。18.2.11预埋在一期混凝土中的锚板、锚筋应按设计图样制造和埋设。土建施工单位在混凝土开仓浇筑之前应通知安装单位进行检查、核对。18.21.2埋件安装前;门槽中的模板等杂物必须清除干净。一、二期混凝土的结合面应全部凿毛,二期混凝土的断面尺寸和预埋锚板、锚筋的位置应符合图样要求。18.21.3平面闸门埋件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8.2.1l(见插页)的规定。144
18.2.1,.4升卧式闸门埋件安装的允许偏差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轨的转弯半径安装偏差不应大于转弯半径的1/1000,且不大于Zmm,圆弧中心位置允许偏差2。mo(2)主轨垂直平面度误差应符告图样规定,无规定时应小于Zmmo(3)止水座板宜凸出混凝土表面3~smm,其平面度允许误差为Zmm。18.2.15弧门铰座的基础螺栓中心和设计中心的位置偏差不应大于lmm。18.2.16弧形闸门埋件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8.2.l-2的规定。18.2.17深孔弧门的止水装置若设置在门槽周边上,侧止水座基面中心线三孔口中心线的距离允许偏差为士Zmm;侧止水座基面的曲率半径允许偏差上3rum,并与门叶面板外弧的曲率半径偏差方向一致。18.2.18埋件安装调整好后,应将调整螺栓与锚板和锚筋焊牢,并将螺母点焊住。若设计要求另行加固,应按设计图样执行。18.2.19埋件过流面、工作面上的焊疤和焊缝加强高应铲平磨光,凹坑应补平磨光。18.2.1.10埋件安装完,经检查合格后,应在5~7天内浇筑H期混凝土。如过期或有碰撞,应予复测,复测合格方可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防止撞击。1821、11埋件的二期混凝土拆模后,应对埋件进行复测,并作好记录。同时检查混凝土面尺寸,清除遗留的钢筋头和杂物,以免影响闸门启闭。18.21.1.2工程挡水前,应对全部检修门槽和共用门槽进行试槽。18.22平面闸门安装。18.2.2.1整体到货的闸门在安装前,应对其各项尺寸按闸门制造的有关规定进行复查。145
146
147
14818.22.2分节到货的闸门组装成整体后,除应按有关规定对各项尺寸进行复查外,并应满足下列要求:(1)节间如采用螺栓连接,螺栓应均匀拧紧,节间橡皮的压缩量应符合设计要求。(2)节问如采用焊接,则应按闸门制造有关焊接的规定进行焊接和检验,焊接时应监视变形。18.22.3止水橡皮的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GB10706《水封橡胶密封件》的规定。18.22.4止水橡皮的螺孔应按门叶或止水压板上的位置定出,然后进行冲孔或钻孔,孔径应比螺栓直径小lmm,严禁烫孔。当螺栓均匀拧紧后,其端头应低于止水橡皮自由表面5mm以上。18.22.5止水橡皮表面应光滑平直,不得盘折存放。其厚度允许偏差为土lmm;其余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为设计尺寸的2%。18.22.6止水橡皮接头可采用生胶热压等方法胶合,胶合接头处不得有错位、凹凸不平和疏松现象。18.22.7止水橡皮安装后,两侧止水中心距离和顶止水中心至底止水底线距离的允许偏差为上3mm,止水面的平面度九2mm。闸门处于工作部位后,止水橡胶的压缩量应符合设计图样规定,其允许偏差为2mm。18.2.2.8平面闸门应作留平衡试验,试验方法为:将闸门吊离地面100mm,通过滚轮或滑道的中心测量上、下游与左、右方向的倾斜,倾斜度不应超过门高的1/1000,且不大于smm;当超过上述规定时,应予配重。18.2.3.弧形闸门安装。18.2.3.1圆柱形、球形铰座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8.23的规定。18.2.3.2分节到货的弧门门叶组装成整体后,除按有关规定对各项尺寸进行复查外,并应按有关焊接的规定进行焊接和检验,焊接时应采取措施控制变形。
14918.23.3弧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臂两端的连接板和铰链、主梁组装焊接时,应采取措施减少变形,焊接后其组合面应接触良好。抗剪权应和连接板顶紧。(2)铰轴中心至面板外缘的曲率半径R的允许偏差:露顶式弧门为土5rn。,两侧相对差不应大于5mm;潜孔式弧门为士4mm,两侧相对差不应大于3mm。(3)顶、侧止水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止水橡皮的质量要求应符合18.22.3~18.22.7的有关规定。18.24闸门试验。18.24.1闻门安装好后,应在无水情况下作全行程启闭试验。试验前应检查挂钩梁自动挂钩脱钩是否灵活可靠,充水间在行程范围内的升降是否自如,在最低位置时止水是否严密;同时还须清除门叶上和门槽内所有杂物并检查吊杆的连接情况。启闭时应在止水橡皮的滑动摩擦面浇水润滑。有条件时工作闸门应作动水启闭试验。18.24.2闸门启闭过程中应检查滚轮、支铰等转动部位的情况,闸门升降有无卡阻,止水橡皮有无损伤现象。18.24.3闸门全部处于工作部位后,应用灯光或其他方法检查止水橡皮的压紧程度,不应有透亮或有间隙。如闸门为上游止水,则应在支承装置和轨道接触后检查。
18.24.4闸门在承受设计水头的压力时,通过橡皮止水每十长度的漏水量不应超过ofL/S。18.3拦污栅又埋件安装18.3.1活动式拦污栅埋件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31的规定。18.3.2对于倾斜设置的拦污栅埋件,其倾斜角的允许偏差为土10018.3.3固定式拦污栅埋件安装时,各横梁工作表面应在同一平面内,其工作表面的最高点或最低点的差值不得超过3mm。18.34活动式拦污栅的栅体吊人搬槽后,应作升降试验,检查栅槽有无卡滞,栅体动作和各节间的连接是否可靠。18.35使用清污机清污的拦污栅应满足设计图样的规定。18.4起重设备安装18.41轨道安装。18.41.回钢轨如有弯曲、歪扭等变形,应按下列规定矫形,合格后方可安装:(1)钢轨正面、侧面的不直度不应大于二十,全长不应大于]50
(2)钢轨的两端面应平直,其倾斜值不应大于lmm。18.41.2轨道基础螺栓对轨道中心线距离的偏差不应超过土Zm。轨道安装后,螺纹应露出2~5扣。18.41.3轨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8.41的规定。18.4.1.4轨道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头左、右、上三面的错位均不应大于linm。(2)两平行轨道接头的位置应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应等于起重机前后车轮的轮距。(3)接头间隙应为l~3mrn。伸缩接头间隙应符合图样现定,其偏差不应超过土lmm。18.4.2起重设备组装的一般要求。18.42.1产品一般均应在工厂进行组装,如果设备较大,工厂组装有困难,也可放到现场进行组装。18.42.2所有零部件必须经检验合格,外购件、外协件应有合格证明文件方可进行组装。151
18.42.3各零部件就位准确后,拧紧所有的紧固螺钉,弹簧垫圈必须整圈与螺母及零件支承面相接触。18424松动的键应更换,以防止壳部产生裂纹,禁止在键槽内放置垫片。18.42.5制动器的铰轴不应有锈住现象,制动轮和闸瓦之间的间隙应符合要求。18.42.6快速启闭机的离心式调速器制动锥面的间隙应四周均匀,其初始值为0.75mm。18.4.27制动器和离心式调速器的摩擦面不应有油污,其接触面应均匀,并不得少于全面积的75%。18·42、8减速器加油前,应进行清洗检查。减速器内润滑油的质量应符合厂家设计要求,油位应与油标尺的刻度相符,无油标尺时,其油位不得低于大齿轮最低齿的齿高,但亦不应过高。减速器应转动灵活,运转时其油封和接合面处不得漏油。18.42.9固定钢丝绳用的螺钉和卷筒上螺孔的螺纹均应完好无损,螺钉上应有防松装置。18.42.10钢丝绳表面应涂防锈油脂,不应有腐蚀、硬弯、扭结和被夹或被砸成扁平状算缺陷,具型号、长度均叵符合图样规定,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如无合格证,应切下一段长1500mm左右的钢丝绳,作单丝的抗拉强度试验,再算出整绳的抗拉强度,其强度符合图样要求,方可使用。18.42.11卷筒上缠绕多层钢丝绳时,钢丝绳应有顺序地逐层缠绕在卷筒上,不得挤叠和乱槽。18.42.12过负荷装置或荷重指示器,其主要零部件在出厂前应进行调试。对于采用弹簧杠杆式的过负荷装置,其杠杆应动作灵活,弹簧应进行刚度试验,井将试验数据作为技术文件提供用户,以便现场安装调整;对于采用荷重指示器——电子称,其杠杆压力中心线必须通过传感器的轴线,避免产生水平推力。为保护传感器不受损伤,应单独装箱出厂。18.42.13组装车轮时,车轮的位置应对称于轴承箱的垫板。轴152
承箱两支承面必须放在互相平行于车轮中心的两垂直面上,其不平行差不超过009mm。轴承处应注满黄油。18.42.14电气设备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18.43固定卷扬式启闭机安装。18.43.1产品到达现场后,亡进行全面检查,其内容包括:*)对因包装、运输等原因造成锈蚀、变形、碰伤和动作不灵活的零部件等缺陷时,必须进行清洗和矫正,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1)检查机器各部件的装配质量是否符合要求。(2)(3)仔细清除机件上的积灰、油污、铁屑等杂物。(3)检查所有电气设备和电线是否完整无损,绝缘是否良好。18.43.2检查基础螺栓埋设位置是否准确。18.43.3检查启闭机平台高程,其偏差不应超过士smm,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5/1000。18.43.4启闭机的安装应根据起吊中心线找正,其纵、横向中心线偏差不应超过士3mm。18.43.5根据设计图样穿绕钢丝绳,钢丝绳端部的固定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采用锥形套筒灌铅或锌,应经拉力试验。采用绳卡固定,其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18.43.6缠绕在卷筒上的钢丝绳长度,当吊点在下极限时,留在卷筒上的钢丝绳圈数一般不少于4圈(其中2圈作固定用,另外2因为备用圈数)。当吊点在上极限时,卷筒上的空槽不得少于二圈。18.43.7钢丝绳的极限导角不得超过土6;多层缠绕时,出绳角应在0.5~25范围内;每层返回角应在05~25范围内。18.43.8双吊点启闭机,吊距误差一般不超过土3mm,钢丝绳拉紧后,两吊轴中心线应在同一水平上,其高差不得超过smm。18439快速启闭机过速限制器上离心飞摆弹簧的长度及摩擦片间隙,应按图样尺寸进行初调。试运转时,再按实际关闭时间,最后调整弹簧的松紧。153
18.44液压启闭机里装。18.44.1液压启闭机机架的纵、横向中心线与从门槽实际位置测得的起吊中心线的距离偏差不应超过土2mm,高程偏差不应超过土6inm。双吊点液压启闭机,支承面高差不应超过土02mm。18.44.2机架钢梁与推力支座的组合面不应有0.05。m的通隙,其局部间隙不应大于0.ltnm,深度不应超过组合面宽度的工/3,累计长度不超过周长的20%,推力支座顶面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2/1000。18.44.3存放、运输和吊装活塞杆时,应根据活塞杆直径和长度决定支点和吊点个数,以防止变形。18.44.4在活塞杆竖直状态下,测定活塞杆的直线度,其值应符合图样规定。如无规定,则其直线度不应大于0、5/1000(每个测一点),且全长不超过杆长的1/4000。18.44.5活塞上的缓冲套筒与活塞杯之间的间隙以及缓冲套筒的节油孔,均应清洗,使其畅通。18.44.6缓冲环应灵活动作,其限位压环螺栓应有防松装置。18.44、7检查缸体。活塞杆、吊头连接器等部件上的螺纹,要求其表面光滑,不允许有裂纹、凹陷和断扣,局部微小的崩扣不得超过两圈,螺纹和螺母的支承面在安装前应涂防锈润滑脂。18.44.8安装油封时,油封应压缩至设计尺寸,相邻两圈的油封接头应错开90”以上。18.44.9油缸组装后,应按囹样规定的压力和稳压时间试压。如无规定,则按额定压力(启门力或持住力)试压10min,活塞沉降量不应大于0.5mm,上、下盖法兰不应漏油,缸里不得有渗油现象。18.44.10活塞杆与闸门吊耳连接时,在活塞与油缸下端盖之间应留有50_m左右的间隙,以保证闸门能严密关闭。18.44.11径向柱塞油泵或径向叶片油泵等,根据情况需分解清洗时,柱塞或叶片严禁互换。装配后,以手转动泵轴,应灵活而无别劲现象。154
15518.44.I1电磁操作阀、差动配压阀、逆止阀、起动日及手动阀等,根据情况需分解清洗时,则在分解、清洗所恻出的各阀的行程值应符合图样规定。阀内弹簧不得有断裂,阀体应能自由升降而无别劲现象。装配后,各阀应按图样规定试压,如无规定,则可按125倍工作压力试压,其漏油量应符合图样要求。18.44.13油桶和贮油箱的渗漏试验以及管道弯制、清洗和安装均应符合SDJ8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中的有关规定,管道设置应尽量减少阻力,管道布局应清晰合理。18.44.14初调高度指示器和主令开关的上下断开接点及充水接点。18..44.15试验油过滤精度:柱塞泵不低于20Pm,叶片泵不低于30Pm。1844.16移动式启闭机安装。本标准适用于台车式启闭机、桥式起重机和门式启闭机。
156
157其倾斜方向互相对称。如用其他方法能保证启闭机跨度时,此项可不作为考查项目。5)轨道居中的对称箱形梁,小车轨道中心线直线度不大于3m(带走台时,只许向走台侧凸曲)。
(6)小车轨道应与大车主梁上翼缘板紧密贴合,当局部间隙大于0.5mm,长度超过200mm时,应加垫板垫实。(7)小车轨道接头应满足18.41.4要求。(8)小车轨道在侧向的局部弯曲,在任意2m范围内不大于lmmo18.4.5.3大车轨道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1)大车车轮应与轨道面接触,不应有悬空现象。(2))钢轨铺设前,应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得铺设。(3)轨道安装符合要求,应全面复查各螺栓的紧固情况。(4)轨道上的车挡应在吊装桥机(门机)前装妥;同一跨度的两车挡与缓冲器均应接触,如有偏差应进行调整。18.45.4走行机构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1)当桥机跨度小于或等于10m,其跨度偏差不大于土3mm,158
159(6)同一端梁下,车轮的同位差:两个车轮时不得大于2mm;三个或三个以上车轮时不得大于3mm在同一平衡梁上时不得大于lmm(见图18.4.5-13)。18.4.6螺杆式启闭机安装。
18.46.1螺杆式启闭机运到现场后;应对其主要零部件进行复测,必要时,应对设备进行分解、清洗、检查。18.46.2螺杆式启闭机安装应根据起吊中心线找正,其纵、横中心线偏差不应超过士3mm.高程偏差不应超过土2mm,水平偏
差不应大于0.5/1000。18.46.3螺杆与闸门连接前,其不垂直度不应大于2/1000,螺杆下端则与沿块装置连接时,具倾斜方向应与滑块槽倾斜方向一致。18.46.4对于装有过载保护装置和行程开关的螺杆式启闭机,该装置的动作应灵敏、准确、可靠。18.47试运转。18.47.1固定卷扬式启闭机试运转。(1)电气设备的试验要求。接电试验前应认真检查全部接线并符合图样规定,整个线路的绝缘电阻必须大于0SMQ才可开始接电试验。试验中各电动机和电气元件温升不能超过各自的允许值。试验应采用该机自身的电气设备,试验中若有触头等元件有烧灼者应予更换。(2)无负荷试验。启闭机无负荷试验共上下全行程往返三次,检查并调整下列电气和机械部分:1)电动机运行应平稳,三相电流不平衡度不超过土10%,并测出电流值。160
2)电气设备应无异常发热现象。3)检查和调试限位开关(包括充水平压开度节点),使其动作准确可靠。4)高度指示和荷重指示准确反映行程和重量,到达上下极限位置,主令开关能发出信号并自动切断电源,使启闭机停止运转。5)所有机械部件运转时,均不应有冲击声和其他异常声音,钢丝绳在任何部位,均不得与其他部件相摩擦。6)制动闸瓦松闸时应全部打开,间隙应符合要求,并测出松问电流值。7)对快速闸门启闭机,利用直流电源松闸时,应分别检查和记录松闸直流电流值和松闸持续Zmin时电磁线圈的温度。(3)负荷试验。启闭机的负荷试验,应在设计水头工况下进行,先将闸门在门槽内无水或静水中全行程上下升降两次;对于动水启闭的工作闸门或动水闻静水启的事故闸门,还应在设计水头动水工况下升降两次;对于快速闸门,应在设计水头动水工况下机组导时开度100%甩负荷工况下,进行全行程的快速关闭试验。负荷试验运转时应检查下列电气和机械部分:1)电动机运行应平稳,三相电流不平衡度不超过土10%,井测出电流值。2)电气设备应无异常发热现象。3)所有保护装置和信号应准确可靠。4)所有机械部件在运转中不应有冲击声,开放式齿轮啮合工况应符合要求。5)制动器应无打滑、无焦味和冒烟现象。6)荷重指示器与高度指示器其读数能准确反应闸门在不同开度下的启闭力值,误差不得超过土5%。7)对于快速闸门启闭机,快速闭门时间不得超过设计允许值,宜为2min。
快速关闭的最大速度不得超过5m/min;电动机(或调速器)的最大转速一般不得超过电动机额定转速的两倍。离心式调速器的摩擦面,其最高温度不得超过200℃。采用直流电源松问时,电磁铁圈的最高温度应不得超过100C。(4)在上述试验结束后,机构各部分不得有破裂、永久变形、连接松动或损坏。电气部分应无异常发热现象等影响性能和安全的质量问题出现。18.4.7.2液压启闭机试运转。(1)试运转前的检查:l)门槽内的一切杂物应清除干净,保证闸门和拉杆不受卡阻。2)机架固定是否牢固,对采用焊接固定的,应检查焊缝是否达到要求;对采用地脚螺栓固定的,应检查螺母是否松动。3)电气回路中的单个元件和设备均应进行调试,并应符合GB1497《低压电器基本标准》的有关规定。(2)油泵第一次起动时,应将油泵溢流阀全部打开,连续空转30~40min,油泵不应有异常现象。(3)油泵空转正常后,在监视压力表的同时,将溢流阀逐渐旋紧使管路系统充油,充油时应排除空气,管路充满油后,调整油泵溢流问,使油泵在其工作压力的25%、50%、75%和100%的情况下分别连续运转15min,应无振动、杂音和温升过高等现象。(4)上述试验完毕后,调整油泵溢流阀,使其压力达到工作压力的1.l信时动作排油,此时也应无剧烈振动和杂音。(5)油泵阀组的起动阀应在油泵开始转动后3~SS内动作,使油泵带上负荷,否则应调整弹簧压力或节油孔的孔径。(6)在无水时先手动操作升降闸门一次,以检验缓冲装置减速情况和闸门有无卡阻现象,并记录闸门全开时间和油压值。
(7)调整主令控制器凸轮片,使主令控制器的电气接点接通,断开时,闸门所处的位置应符合图样要求,但门上充水阔的实际开度应调至小于设计开度30mm以上。调整高度指示器,使其指针能正确指出闸门所处位置。(8)第一次快速关闭闸门时,应在操作电磁阀的同时,做好手动关闭阀门的准确,以防闸门过速下降。(9)将闸门提起,在48h内,闸门因活塞油封和管路系统的漏油而产生的沉降量不应大于200mm。(10)手动操作试验合格,方可进行自动操作试验。提升和快速关闭闸门一次试验时,准确记录闸门提升、快速关闭、缓冲的时间和当时库水位及油压值,其快速关闭时间应符合设计规定。18.47.3移动式启闭机试运转。(1)试运转前的检查:l)检查所有机械部件、连接部件、各种保护装置及润滑系统等的安装、注油情况,其结果应符合要求,并清除轨道两侧所有杂物。2)检查钢丝绳绳端的固定应牢固,在卷筒、滑轮中缠绕方向应正确。3)检查电缆卷筒、中心导电装置、沿线、变压器以及各电机的接线是否正确和是否有松动现象存在,并检查接地是否良好。4)对于双电机驱动的起重机构,应检查电动机的转向是否正确和转速是否同步;双吊点的起重机构应使两侧钢丝绳尽量调至等长。5)检查走行机构的电动机转向是否正确和转速是否同步。6)用手转动各机构的制动轮,使最后一根轴(如车轮轴、卷筒轴)旋转一周,不应有卡阻现象。(2)空载试运转。起升机构和走行机构应分别在行程内上、下往返三次,并检查下列电气和机械部分:
J64(1)电动机运行应平稳,三相电流应平衡。(2)电气设备应无异常发热现象,控制器的触头应无烧灼现象。(3)限值开关、保护装置及联锁装置等动作应正确可靠。(4)当大、小车行走时,车轮不允许有啃轨现象。(5)当大。小车行走时,导电装置应平稳,不应有卡阻、跳动及严重冒火花现象。(6)所有机械部件运转时,均不应有冲击声和其他异常声音。(7)运转过程中,制动闸瓦应全部离开制动轮,不应有任何摩擦。(8)所有轴承和齿轮应有良好的润滑,轴承温度不得超过65C。(9)在无其他噪声干扰的情况下,各项机构产生的噪声,在司机座测量(不开窗)测得的噪声不得大干85dB(A)。(3)静荷载试验。静荷载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启闭机各部件和金属结构的承载能力。在上述静荷载试验结束后,起重机各部分不能有破裂、连接松动或损坏等影响性能和安全的质量问题出现。(4)动荷载试验。动荷载试验的目的主要是检查启闭机构及其制动器的工作性能起升额定荷载(可逐渐增至额定荷载),在门架或桥架全长上往返运行,检查门机和桥机性能应达目设计要允卸去荷载,使小车分别停在主梁跨中和悬臂端,定出测量基准点,再分别起升1、25倍额定荷载,离地面100~200mm,停留不少于10min。然后卸去荷载,检查门架或桥架是否有永久变形。如此重复三次,门架或桥架不应再产生永久变形。将小车开至门机支腿处或桥机跨。
起升11倍额定荷载作动荷载试验。试验时按设计要求的机构组合方式应同时开动两个机构,作重复的起动、运转、停车、正转、反转等动作延续至少应达lh。各机构应动作灵敏,工作平稳可靠,各限位开关、安全保护联锁装置、防爬装置应动作正确可靠,各零部件应无裂纹等损坏现象,各连接处不得松动。(5)荷载试验用的试块,一般采用专用试块,当额定荷载超过2000kN,若采用试块有困难时,可用液压测力器只作静荷载试验。(6)凡未在制造厂进行试验的启闭机,出厂前应符合下列要求:(1)总体预装。小车(除钢丝绳、吊钩外几支腿与下横梁、支腿与主梁、走行机构等,应分别进行预装,检查零部件的完整性和几何尺寸的正确性,并标有预装标记。支腿与主梁如不进行预装,则应采取可靠的工艺方法,保证其几何尺寸的正确性。(2)空运转试验。对走行机构是在将车轮架空的情况下进行试验,对起升机构则是在不带钢丝绳及吊钩的情况下进行试验。进行空运转试验,分别开动各机构,作正、反向运转,试验累计时间各30min以上,各机构应运转正常。18.47.4螺杆式启闭机试运转。(1)空载试验一般在工厂进行,若螺杆太长,厂内试运转有困难,经双方协议,也可到使用现场进行,但出厂前,应将螺母绕螺杆全行程旋转,保证良好接触,无卡阻现象。空载试验应检查;(l)零部件组装是否符合图样及通用技术标准的要求。(2)手摇部分应转动灵活平稳、无卡阻现象,手电两用机构,其电气闭锁装置应完全可靠。(2)检查行程开关动作是否灵敏准确。(4)检查机箱接触面有否漏油现象。(5)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时,有否振动或其它不正常现象。
166(6)对双电机驱动的启闭机,应分别通电,使其旋转方向与螺杆升降方向一致。(2)负荷试验是将闸门在全行程内启闭两次。制造厂一般不进行负荷试验,只有在新产品试制或用户有要求时,根据双方协议,可以在工厂内或在使用现场进行负荷试验,试验时应检查:(1)手摇部分应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2)传动零件运转平稳,无异常声音、发热和漏油现象。(3)高度指示刻度是否准确,上下行程开关动作应灵敏可靠。(3)对于装有超载保护装置、高度显示装置的螺杆启闭机,应对发送、接收等进行专门测试,保证动作灵敏,指示正确,安全可靠。(5)对于双吊点启闭机,两螺杆同步运行应进行测试,应确保两螺杆升降行程一致。对于双电机驱动启闭机,应检查运行是否平稳,电流是否平衡。18.5压力钢管安装18.5.1埋管安装。18.5.11钢管支墩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保证钢管在安装过程中不发生位移和变形。18.5.12埋管安装中心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8.511的规定。始装节的里程偏差不应超过土5mm。弯管起点的里程偏差不超过士10mm。始装节管口垂直度偏差不超过士3mm。18.5.1.3钢管安装后,管口圆度偏差(指相互垂直两直径之差
167的最大值)不应大于5D/1000,至少测量2对直径。18.5.14钢管环缝对口错边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8.5.12的规定。18.5.1.5环缝焊接除图样有规定者外,应逐条焊接,不得跳越,不得强行组装。管壁上不得随意焊接临时支撑或脚踏板等构件,不得在混凝土浇筑后再焊接环缝。18.5.1.6拆除钢管上的工卡具、吊耳、内支撑和其他临时构件时,严禁使用锤击,应用碳弧气刨或氧一乙炔火焰在其离管壁3mm以上处切除,严禁损伤母材。切除后钢管内壁上残留的痕迹和焊疤应再用砂轮磨平,并认真检查有无微裂纹。18.5.17钢管安装后,必须与支墩和锚栓焊牢,防止浇筑混凝土时位移。18.5.18钢管内、外壁的局部凹坑深度不超过板厚10%且不大干2mm的可用砂轮打磨,平滑过渡,凹坑深度超过2mm的应用碳弧气刨或砂轮将回坑创成或修磨成便于焊接的凹槽,再行补焊。18.5.l.9灌浆孔应在制作过程中完成。堵焊灌浆孔前应将孔口周围的积水、水泥浆、铁锈等清除于净,焊后不得有渗水现象。18.5.1.10上建施工和机电安装时,未经允许不得在管壁上焊接任何构件。18.5.2明管安装。18.5.2.1鞍式支座的顶面弧度,用规定的样板检查,其间隙不应大于Zmm。18.5.2.2滚轮式和摇摆式支座支墩垫板的高程和纵、横向中心的偏差,不应超过土5rnm,与钢管设计轴线的平行度不应大于2/
1000。如图样对垫板高程偏差另有规定,则应按图样规定执行。18.5.2.3滚轮式和摇摆式支座安装完后,应能灵活动作,无任何卡阻现象。各接触面应接触良好,局部间隙不应大于0.5mm。18.5.2.4明管安装中心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8.5.1显的规定,相邻管节的纵缝距离应大于板厚的5倍且不小于100mm。明管安装后管口圆度应符合18.5.1.3规定,环缝对口错边量允许偏差应符合18.5.1.4的规定。18.5.2.5环缝的焊接和内支撑、工卡具、吊耳等的清除检查,以及钢管内、外壁表面凹坑的处理、补焊应遵守18.5.1节埋管安装中的有关规定。18.5.3压力钢管焊接。遵照DL5017(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第6章压力钢管焊接的规定执行。18.5.4水庄试验。18.5.4.1水压试验的基本规定如下:(1)试验压力值按图样或设计文件规定执行。(2)明管或岔管试验时,应缓缓升压至工作压力,保持10mln,对钢管进行检查,情况正常,继续升至试验压力,保持5.h,再下降至工作庄力,保持30min,井用05~Ikg/J2锤在焊缝两侧各15~20mm处轻轻敲击,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无渗水和其他异常情况。(3)试任时水温应在50口以上。18.5.4.2岔管水压试验。新型结构的岔管、高水头岔管和用高强钢或首次使用新钢种制造的岔管应作水压试验。一般岔管是否需作水庄试验,按设计规定执行。18.5.4.3明管水压试验。(1)明管应作水压试验,可作整体或分段水庄试验。分段试验时,分段长度和试验压力由设计单位提供。(2)明管安装后,作整体或分段水压试验确有困难,当采用
的钢板性能优良、低温韧性高,施工时能严格按评定的焊接工艺施焊,纵、环缝按100%无损探伤,需焊后热处理的焊缝进行了热处理,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可以不作水压试验。
19发电机组安装19.1适用范围19.1本章适用于下列条件的水轮发电机组的安装及验收:(1)单机容量3000kw以下。(2)其水轮机为混流式、冲击式时,转轮名义直径10m以下。(3)其水轮机为轴流式、斜流式、贯流式时,转轮名义直径14m以下。当水轮发电机组等于和大于上列三个条件之一者,按GB8564—88《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19.1.2水轮发电机组和它的主要附属设备,设备制造厂由整装部件(如蜗壳、轴承、水轮发电机、调速设备、主问等)运往工地的,其设备按本规范要求安装及验收。19.1.3水轮发电机组及主要附属设备在电站组合安装时,应根据制造厂已审批的安装图样及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及本规范进行。凡本规范和制造厂技术文件均未涉及者,应有建设单位会同制造厂及有关单位拟定补充规定,并报主管部门备案。19.2一般规定19.2.1水轮发电机组设备,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技术标准(包括本规范)和订货合同规定,应有出厂检验记录和合格证件,设备到达接收地点后,应在与制造厂商定的期限内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开箱、清点、检查、并按“水轮发电机组包装、运输、保管条件”执行。19.2.2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所用的装置性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对主要部位的主要材料,必须有检验或出厂合格证明书。19.2.3安装场地应能防风、防雨、防火,并保持清洁和有足够
;71的照明,受温度影响的部件及设备,其安装场地的温度,不宜低于5℃。对湿度有要求的设备,其安装场地的空气相对湿度一般不高于75%。19.2.4设备在安装前应进行全面清扫、检查。对重要部件的主要尺寸及配合公差应进行校核,具有制造厂保证的整装到货设备可不分解。19.2.6埋设部件安装后应加固牢靠。基础螺栓、千斤顶、拉紧器、楔子板、基础板等均应点焊固定。埋设部件与混凝土结合面,应无油污和严重锈蚀。19.2.7调整用的楔子板应成对使用,搭接长度在2/3以上。19.2.8设备安装应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0%后进行。基础板二期混凝土应浇筑密实,一般宜使用微膨胀水泥。19.2.9设备组合面应光洁无毛刺。合缝间隙用0.05mm塞尺检查,不能通过;允许有局部间隙,用0lmm塞尺检查,深度不应超过组合面宽度的1/3,总长不应超过周长的20%;组合螺栓及销钉周围不应有间隙。组合缝处的安装面错牙~般不超过0.10mmo19.2.10部件的装配应注意配合记号。多台机组在安装时,每台机组应用标有同一系列号码的部件进行装配。同类部件或测点在安装记录里的顺序编号,对固定部件,应从十二开始,顺时什编号;对转动部件,应从对应于转子磁极两引线中间的位置开始,除轴上盘车测点为反时针顺序外,其余的为顺时针编号;与这规定不一致的制造厂标号应注明。19.2.11细牙连接螺栓安装时应涂润滑剂;连接螺栓应分次均匀紧固;有预紧力要求的螺栓应测量紧度,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应超过土10%。采用热把合工艺紧固的螺栓,紧固后应在室温时抽查
20%左右。螺栓、螺母、销钉均应按设计要求锁锭或点焊牢固。各部件安装定位后,应按设计要求钻铰销钉孔。11.2.12机组安装用的X、y基准线标点及高程点,测量误差不应超过土lmm。中心测量所使用的钢琴线直径一般为0.3一0.4mm,其拉应力应不小于1200MPa。19.2.1.3现场制造的承压设备及连接件进行强度耐压试验时,试验庄力为15倍额定工作压力,但最低压力不得小于04MPa,保持10min,无渗漏及裂纹等异常现象。设备及其连接件进行严密性耐压试验时,试验压力为125信实用额定工作压力,保持30ruin,无渗漏现象。冷却器应按设计要求的试验压力进行耐压试验,设计无规定时,试验压力一般为工作压力的两倍,保持60min。19.2.14设备容器进行煤油渗漏试验时,至少保持4h,应无渗漏现象;阀门进行煤油渗漏试验时,至少保持5min,应无渗漏现象。19.2.11单根键应与键槽配合检查,其公差应符合设计要求;成对键配合后,平行度应符合设计要求。19.2.16轴承安装后,在转动部件上进行电焊时,应把电焊机地线直接联到要焊的零件上,井采取安全保护措施,保证电焊飞溅物不掉人轴承。19.2.17水轮发电机组各部件,均应按要求涂漆防护。19.3立式反击式水轮机安装19.3.1埋人部件安装。(1)吸出管里衬安装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931-1的要求。(2)转轮室、基础环、座环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931-2的要求。(3)蜗壳的安装与焊接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现定时,按GB8564—88的要求执行。(4)埋设件与混凝土过流表面应平滑过渡。(5)机坑里村、接力器基础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9.31-3
19.3.2转轮装配。(1)转轮应无裂缝,必要时用超声波检查。叶型应符合设计要求。(2)主轴与转轮联结后,应无间隙。转轮各部位的同轴度和
174圆度,以主轴为中心进行检查,各半径与平均半径之差应符合表19.3.2要求。19.3.3导水机构及接力器安装。
(1)导水机构预装前,复测座环上平面高程、水平、铝口圆度,应符合19、31-2的要求6(2)导叶机构安装应符合表1933-2的要求。门)导水机构装配后,动作应平稳灵活。
175(4)接力器应进行分解、清洗、检查各配合间隙和行程应符合设计要求。活塞移动平稳灵活。组装后按19.13要求进行严密性耐压试验。接力器安装的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0mm/m,压紧行程一般为2~4m0。(5)调速轴垂直误差应不大于lmm。上、下轴颈与轴套和配合间隙符合设计要求。调速轴应转动灵活。19.3.4转动部件就位安装。19.3.4.1主轴和转轮吊装的放置高程,一般应较设计高程略低,其主轴顶面与吊装店的发电机轴法兰止口底面,应有2~6mm的间隙。对于推力头装在水轮机轴上的机组,则应较设计高程略高,使推力头套装后与镜板背面有2~5mm的间隙。主轴垂直度偏差一般不大于0.05mm/m。当水轮机或发电机按实物找正安装时,应调整转轮的中心和主轴垂直,使其业漏环间隙符合19.3、4.2款的要求,其主轴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002mm/m。
19.3.4.2转轮安装的最终高程,各止漏环间隙或装好与转轮室间隙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9.34-1的要求。19.3.4.3机组联轴后,两法兰组合缝应无间隙,用0.05mm塞尺检查,不能塞入。19.3.5水导及主轴密封安装。19.3.5.1轴瓦应符合下列要求;1)橡胶轴瓦表面应平整,无裂纹及脱壳等缺陷。巴氏合金轴瓦应无密集气孔、裂纹、硬点及脱壳等缺陷,瓦面粗糙度应优(2)橡胶瓦和筒式瓦应与轴试装,总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每端最大与最小总间隙之差及同一方位的上下端总间隙之差,均不工历应大于实测平均总间隙的10%。
(3)筒式瓦符合(1)、(2)两点要求时,不再进行研刮。分块轴瓦除设计要求不研刮外,一般应研刮。轴瓦研刮后,瓦面接触应均匀,每平方厘米面积上至少有一个接触点;每块瓦的局部不接触面积每处不应大于5%,其总和不应超过轴瓦总面积的15%。(4)轴瓦的抗重垫块与轴瓦背面垫块座,抗重螺母与螺母支座之间应接触严密。19.3.5.2轴瓦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轴瓦安装应在机组轴线及推力瓦受力调整合格、水轮机止漏环间隙及发电机空气间隙符合要求的条件下进行。(2)轴瓦安装时,一般应根据主轴中心位置并考虑盘车的摆度方位和大小进行间隙调整,安装总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但对只有两部导轴承的机组,可不考虑摆度而调间隙。(3)分块式导轴瓦间隙允许偏差不应超过土002mm。筒式导轴瓦间隙允许偏差,应在分配间隙值的士20%以内,瓦面应保持垂直。19.3.5.3轴承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稀油轴承油箱,不允许漏油,一般应按19.2.14条要求作煤油渗透试验。(2)轴承冷却器应按19.2.13条要求作耐压试验。(3)油质应合格,油位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偏差一般不超过土10m0。19.3.5.4主轴检修密封应符合下列要求;(1)空气围带在装配前,应通0.05MPa的压缩空气,在水中做漏气试验,应无漏气现象。(2)安装后,径向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偏差不应超过设计间隙值的f20%。19.3.5.5主轴工作密封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平板橡胶密封安装的轴向、径向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允
许偏差不应超过实际平均间隙值的土20%。(2)轴向端面密封安装,其转环密封面应与大轴垂直;密封件应能上下自由移动,与转环密封面接触良好;供排水管路应畅通。19、3.6附件安装。19·3.6.1真空破坏门和补气阀应做动作试验和渗漏试验,其起始动作压力和最大开度值应符合设计要求。19.3.6.2蜗壳及尾水管排水闸阀或盘形阀的阀座安装,其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2mm/m。盘形间安装后,检查密封面应无间隙,阀组动作应灵活。19·4卧式水轮机安装19.4.1安装前应检查一期混凝土基础预留孔位置、高程、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19.4.2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蜗壳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06mm仰,偏斜小于0.5m。/min(2)水轮机主轴水平度允许偏差不应超过002mm。转轮端面跳动量不应超过005mm/m。(3)转轮与转轮空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不应超过设计间隙10%。(4)导水机构全关闭后,导叶密封面局部间隙不应超过00.8mm。(5)导叶密封与前后盖板之间的端面间隙不应超过025mm。19.4.3轴瓦检查与研刮,应符合19.9.1的要求。19.4..4轴瓦与轴承外壳的配合应符合19.9.7.4的要求。19.4.5轴瓦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密封良好,回油畅通。19.5轴伸贯流水轮机安装19.5.1需在现场预装的部件,在翻转900吊装时向防十有形和
倾覆。埋设部件在安装调整后应加固牢靠。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并控制上升速度以防止部件变形。19.5.2有配合关系的部件在吊装前应进行预装或配合尺寸检查,超过允许的偏差应在安装前修正。19.5.3尾水管安装应符合表19.5.3的要求。
18019.5.6导水机构。(1)内配水环(也称底环)与主轴距离应考虑主轴承受转轮重量后引起的变化,一般上部较下部小,两侧相等。(2)导叶端部间隙调整,在关闭位置的例量,内外端间隙分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导叶每端两边间隙要基本相等,导叶转动灵活。(3)导叶立面允许局部间隙0.25mm,其总长度不应超过导对高度的25%。19.5.7主轴和转轮安装。(1)主轴及转轮安装应符合表19.5.7的要求。(2)主轴水平度不应超过004mm/m。
19.6冲击式水轮机安装19.6.1机壳安装。19.6.1.1机壳组合时,组合面应涂铅油或密封胶,不加垫的组合缝应符合19.2.9的要求,运行时不得漏水。19.6.1.2机壳安装时,与机组x、y基准线偏差不应大于lmm,高程偏差不应超过土2mm,机壳上法兰面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05mm/m。19.6.2喷嘴及其接力器安装。19.6.2.1喷嘴、接力器应按19.2.1.3条的要求做严密性耐压试验。19.6.2.2喷嘴和接力器组装后,在16%额定工作压力的作用下,喷计及接力器的动作应灵活,在接力器关闭腔通入额定工作压力,喷针头与喷针口间应无间隙,用0.02mm塞尺检查不能通过。19.6.2.3喷嘴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喷嘴中心线应与转轮节圆相切,径向偏差不大于2mm,与水斗分刃的轴向偏差不应超过土lmm。(2)折向器中心与喷嘴中心偏差,一般不大于4mm。(3)缓冲弹簧压缩长度对设计值的偏差,不应超过土lmm。(4)香喷嘴的喷针行程的同步偏差,不应大于设计行程的2%。19.6.3转轮安装。转轮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转轮水斗分刃旋转平面应通过机壳上装喷管的法兰中心,其偏差不大于2mm。(2)轴水平或垂直偏差不应大于0,02mm/m。(3)转轮端面跳动量不应大于0.05mm/m。(4)转轮与档十林间隙.一般十4~10mm。
18219.6.4卧式水轮机轴承装配,应符合19.9l、19.9.2、19.9;的有关要求。19.6.5止漏装置与主轴间隙应大于轴承间隙0.3~0.5mm,安装后各间隙与实际平均间隙之差,不应超过实际平均间隙值以士40%,其排水孔应通畅。19.6.6控制机构的安装与调整。(1)控制机构各元件的中心偏差,不应大于2m。,高程偏差不应超过士15mm,水平或垂直偏差不应大于0.10mm,安装后动作应灵活。(2)调整折向器与喷针行程的协联关系使之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喷针在任意行程时,折向器开口都大于该行程时射流半径3mm,但不超过6mm,各折向器动作应同步,其偏差不应超过设计值的2%。绘制调速器开度与喷针行程、喷针行程与折向器开口的关系曲线。(3)做紧急停机模拟试验,记录喷针和折向器自全开至全关的动作时间,其数值应符合设计要求。19.7调速系统的安装19..71油压装置的安装应符合表19.7.1的要求。
19.7.2油泵、电动机弹性连轴节安装找正,其偏心和倾斜值不应大于0.08mm,在油泵轴向电动机侧轴向窜动量为零的情况下,两靠背轮间应有l~3mm间隙。全部柱销装入后,两靠背轮应能稍许相对转动。19.7.3调速系统所用油的牌号应符合设计规定,经过化验,质量必须符合GB2537—81《汽轮机油》的要求才能使用,使用油温不得高于50C。19.7.4油泵电动机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动机的检查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关于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要求。(2)油泵一般空载运行lh,并分别在50%、100%的额定压力下各运行15min,应无异常现象。(3)运行时,油泵外壳振动不应大于0.05mm,轴承处外壳温度不应大于60℃。(4)在额定压力下,测量并记录油泵输油量(取三次平均值)不应小于设计值。19.7.5压油装置各部件的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1)安全阀、压力信号器的调整,应符合表19.7.5的要求,压力信号器的动作偏差不得超过整定值的土2%。183
(2)安全阀动作时,应无剧烈振动和噪音。(3)油压降低到事故低油庄时,紧急停机的压力信号器应立即动作,其整定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动作偏差不得超过整定值的士2%。(4)连续运转的油泵,其溢流问的动作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5)压油罐的自动补气装置和集油槽的油位发讯装置,动作应准确可靠。(6)压油泵及漏油泵的起动和停止动作,应正确可靠,不得有反转现象。19.7.6压油罐在工作压力下,油位处于正常位置时,关闭各连通阀门,保持sh,油压下降值不应大于0.15MPa,并记录油位下降值。19.7.7调速器柜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9.7.7的规定。19.7.8凡需进行分解的调速器,其各部件清洗组装、调整后,应符合下列要求:(1)飞摆电动机和离心飞摆连接应同心,转动应灵活。菱形离心飞摆弹簧底座相对于钢带上端支座的摆度,径向和轴向均不应大于0.04。(2)缓冲器活塞上下动作时,回复到中间位置最后lmm所需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上下两回复时间之差,一般不大于整定时间值的10%。184
测量调速器的缓冲托板位于中间及两端三个位置时的回复时间,缓冲器支持螺钉与托板门应无间隙。缓冲器从动活塞动作应平稳,其回复到中间位置的偏差不应大于0.02mm。(3)调速柜内各指示器及杠杆,应按图纸尺寸进行调整,各机构位置误差一般不大于lmm。(4)导叶和转轮接力器处于中间位置时(相当于50%开度),回复机构各拐臂和连杆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垂直或水平偏差不应大于lmm/m。19.7.9调速器机械部分调整试验。(1)调速系统第一次充油应缓慢进行,充油庄力一般不超过额定油压的50%,接力器全行程动作数次,应无异常现象。压油装置各部油位,应符合设计要求。(2)手动操作导叶接力器开度限制机构,指示器上红针与黑针指示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20%,调速器柜上指示器的指示值应与导叶接力器的行程一致,其偏差不应大于活塞全行程的1%。(3)导叶、轮叶之紧急关闭时间及轮叶的开启时间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应超过设计值的土5%,但最终应满足调节保证计算的要求。导叶的开启时间一般比关闭时间短20%~30%。关闭与开启时间一般取开度75%~25%之间所需时间的二倍。(4)事故配压阀关闭导叶的时间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应超过设计值的土5%,但最终应满足调节保证计算的要求。(5)从开关两个方向测绘导叶接力器行程与导叶开度的关系曲线,每点应测4~8个导叶开度,取其平均值,在导叶全开时,应测量全部导叶的开度值,其偏差一般不超过设计值的土2%。(6)从开关两个方向测绘在不同水头协联关系下的导叶接力器和轮叶接力器行程关系曲线,应符合设计要求,其随动系统的185
不准确度,应小于全行程的15%。(7)检查回复机构死行程,其值一般不大于接力器全行程的0.2%。(8)在额定油压及无振荡电流的情况下,检查电液转换器差动活塞应处于全行程的中间位置,其行程应符合设计要求,活塞上下动作后,回复到中间位置的偏差,一般不大于002mm。(9)电液转换器在实际负载下,检查其受油压变化的影响,在正常使用油压变化范围内,不应引起接力器位移。(10)在蜗壳无水g4,测量导叶操作机构的最低操作油压,一般不大于额定油压的16%。19.7.10调速器电气部分的检查与调整。19.7.10.1电气柜应进行下列检查:1)检查所有元件有无碰伤及损坏,固定螺丝及端子接线是否松动。(2)检查变压器、电感及电位器等可调元件的调整位置是否符合出厂标记。19.7.10.2系统各回路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其绝缘测定和耐压试验,应按现行GB10150—gi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有关要求进行。19.7.10.3检查稳压电源装置的输出电压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输出电压变化一般不应超过设计值的士1%。19.710.4调速器电气装置各单元回路特性,如制造厂有要求或按19.710、l条检查中发现异常现象,则应根据需要进行有关单元的调整试验使其特性符合设计要求。19.710.5检查电气调节器的输入频率与输出电流的关系曲线,其死区、放大系数、线性度应符合设计要求。19.7.11调速系统整体调整和模拟试验。(1)接人振荡电流,检查电液转换器(包括电液伺服阀结构的)活塞的振荡应符合设计要求。(2)录制电液转换器的静特性曲线,其死区和放大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186
(3)测定反馈送讯器的输出电压与接力器行程关系曲线,在接力器全行程范围内应为线性。(4)按设计要求调整开度限制机构,频率给定、功率给定电位器的行程接点,并测量其电动机全行程的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5)调速器应进行手动、自动切换试验,其动作应正常。(6)校验永态转差系数和暂态转差系数的方向应正确。(7)缓冲装置特性应为指数衰减曲线,线形应平滑。时间常数偏差和两个方向输出值的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8)录制调速系统的静态特性曲线;其试验方法和特性要求(转速死区、非线性度永态转差系数)应符合《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技术条件》的要求。(9)对有起动线圈的电液转换器,应调整起动电流,使之符合设计要求。(10)模拟调速器各种故障、保护装置应可靠动作。(11)以手动、自动方式进行机组开停机和紧急停机模拟试验,调速系统的动作应正常。17.8立式.轮发电机安装19.8.1轴瓦研刮。19.8.11推力轴瓦应无裂纹、夹渣及密集气孔等缺陷;轴承合金局部脱壳面积总和不超过瓦面的5%,必要时可用超声波检查。镜板工作面应无伤痕和锈蚀,粗糙度和硬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必要时应按图纸检查两平面的平行度和工作面的平面度。19.8.12推力轴承的研刮应符合下列要求;(1)瓦面每k2内应有l~3个接触点。(2)瓦面局部不接触面积,每处不应大于轴瓦面积的2%,其总和不应超过轴瓦面积的5%。(3)进油边按设计要求刮削。187
(4)支柱螺栓式推力轴承瓦面的刮低,可在支柱螺栓周围约占总面积1/3~1/2的部位,先刮低约0.01~0.02mm;然后再缩小范围,从另一个方向再刮低约0.01~0、02mm。无支柱螺栓的轴瓦可不刮低。(5)机组盘车后,应抽出推力瓦检查其接触情况,如发生磨平及连点现象,应加以修刮。19.8.1.3导轴瓦的研制、应符合19.3.5.1的有关要求。19.8.2定于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9.8.2的要求。19.8.3测量定子绕组对机壳和绕组间绝缘电阻,当满足下列条件时,可不进行干燥或停止于燥,按表19.8.3要求进行交、直流耐压试验。188
189
19.8.4定于绕组于燥时,应逐步升温,每小时不超过8℃。线圈最高温度,以酒精温度计测量时,不应超过70℃,以埋入式电阻温度计测量时,不应超过80C。于燥时定子电流在额定值的25%~50%为宜。19.8.5转子装配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转子圆度,各半径与平均半径之差不应大于设计空气间隙的土5%。转子吊人机坑前,绝缘电阻组合合格后,应按表19.8.5的要求作交流耐压试验。19.8.6上下机架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9.8.6的要求。19.87制动器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9.8.7的要求。1.8.8转子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9.8.8的要求。19.8.9用盘车方法检查调整机组轴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90(1)盘车前,大轴应垂直,机组转动部分处于中心位置。
(3)盘车前,推力瓦面应涂L无杂质猪油(室温高于25℃时,可用牛羊油)或二硫化用润滑剂。(4)推力轴承刚性盘车前,各瓦受力应初调均匀、镜板水平一般应符合19.8.8条的要求。轴线调整完毕后,机组各部摆度值,191
19.8.10推力瓦受力应在大轴处于垂直、镜板水平、转子和转轮处于中心位置的情况下进行调整。各瓦受力均匀,其误差不应超过平均值的土10%,推力轴瓦最终调整定位后,各部间隙均应符合设计要求。19.8.11推力油槽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推力油槽应按19.2.14的要求进行煤油渗漏试验。(2)油槽冷却器应按1.213的要求进行耐压试验。(3)油槽内转动部分与固定部分的轴向间隙,应满足顶转子的要求,其径向间隙应符合设计规定,沟槽式密封毛毡装人槽内应有lrnm左右的压缩量。(4)挡油管外圆应与机组同心,中心偏差不大于03~10mm。(5)油槽油面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偏差一般不大于土5mm。润滑油牌号应符合设计要求。(6)悬吊式机组推力轴承各部绝缘电阻应不小于表19.8.11的规定。192
19.8.12导轴承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机组轴线及推力瓦受力调整合格。(2)水轮机止漏环间隙和发电机空气间隙合格。(3)分块式导轴承的每块导轴瓦在最终安装时,绝缘电阻一般在50Mfl以上。(4)轴瓦安装,应根据主轴中心位置并考虑盘车的摆度方位和大小进行间隙调整,安装总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对采用弹性推力轴承的发电机,其中一部导轴承轴瓦间隙的调整可不考虑摆度值。(5)分块式导轴瓦间隙允许偏差不应大于士002mm。(6)油槽安装应符合19.8.11条的有关规定。19·8·13发电机测温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测温装置的总绝缘电阻,一般不小于0,SMO,有绝缘要求的轴承,在每个温度计安装后,对瓦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表19.8.11之3的要求。(2)定子线圈测温装置的端子板,应有放电空气间隙,一般为0.3-0、5mrn。(3)轴承油槽封闭前,应对测温装置进行检查,各电阻温度计应无开路、短路、接地现象,信号温度计指示应接近当时的轴承温度,测温引线应固定牢靠。(4)温度计及测温开关标号,应与瓦号、冷却器号、线圈槽193
号一致。19.8.14永磁发电机与机组同心,各空气间隙与平均间隙之差,不应超过平均空气间隙值的土5%。机座装配后,对地绝缘电阻一股不小于03MO。19.9卧式水轮发电机安装19.9.1轴瓦研刮。19.91.1轴瓦按19.81要求进行检查。其研刮工作,一股分两次进行,初刮在转子穿入前进行,精刮在转子中心找正后进行。19、91.2座式轴承轴瓦研刮,应符合下列要求:(1)轴瓦与轴颈的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顶部间隙为轴颈直径的(0.3~l)/1000,(较大的数值适用于较小直径),两侧间隙各为顶部间隙的一半,两端间隙差,不应超过该间隙的10%。(2)下部轴瓦与轴颈的接触角,一般为600左右,沿轴瓦长度应全部均匀接触,每平方厘十应有1~3个接触点。(1)采用压力油循环润滑系统的轴承,油沟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合缝处纵向油沟两端的封头长度不应小于15mm。19.9.13推力瓦研刮,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平方厘米应有1~3个接触点,接触面积应达75%。(2)无调节螺栓的推力瓦厚度应一致,同一组各块瓦的厚度差不应大于0.02.m。19.9.2轴承座安装应符合表19.92的要求。194
19519.9.3转子主轴法兰按水轮机主轴法兰找正,其偏心不应大于004mm,倾斜不应大于002mm。19.9.4定子与转子空气间隙应均匀,每个磁极的间隙值应取3~4次(每次将转子旋转90”)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各间隙与平均间隙值之差,不应超过平均间隙值的士10%。19.9.5定子与转子的轴向中心调整,应使定子相对转子向永磁机端偏移10~15mm。19.9.6主轴联接后,盘车检查各部分摆度,应符合表1996的要求。19.9.7轴承各部分间隙调整。19.9.7.1轴线调整后,盘车检查轴瓦的接触情况,应符合下列要求;1)主轴与下轴瓦的接触面,应符合19.9.1.2的要求,不合格时应进行修刮。(2)推力瓦与推力盘的接触面,应符合19.9.1.3的要求,不合格时应进行修刮。19.9.7.2轴颈与下轴瓦的侧面间隙,轴颈与上轴瓦的顶部间隙应符合19.9.1.2项的要求,轴瓦两端与轴肩的轴向间隙,应按每米热膨胀0.5。m考虑,保持足够间隙,以保证运行时转子能自由膨胀。19.9.7.3推力轴承的轴向间隙(主轴窜动量)一般为0.3~06mm(较大值适用于较大的轴径)。
19.9.74轴瓦与轴承外壳的配合应符合下列要求;(1)圆柱面配合的;上轴瓦与轴承盖间应无间隙,且应有0.05mm紧量;下轴瓦与轴承座接触严密,承力面应达60%以上。(2)球面配合的,球面与球面座的接触面积为整个球面的75%左右,且分布均匀,轴承盖把紧后,瓦与球面座之间的间隙一般为士0.03mm(即有紧力或留有间隙)。19.9.7.5密封环与转轴间隙,一般为0.2mm左右,安装时,其分半对口间隙不应大于01mm且无错牙。19.9.8风扇安装。(1)风扇片与导风装置的间隙应均匀,其偏差不应超过实际平均间隙值的上20%。(2)风扇端面和导风装置的端面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规定时,一般不小于5mm。19.10轴伸贯流水轮发电机安装19.10主要部件的组合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9.10.1的要求。196
19.10..2.2主轴联接后,盘车检查各部分摆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各轴颈处的摆度应小于0.03mm。(2)推力盘的端面跳动量应小于0.05mm。(3)联轴法兰的摆度应不大于0.10mm。(4)滑环处的摆度应小于0.20mm。19.10.2.3N定空气间隙,使各间隙与平均间隙之差,下超过平均间隙值的土10%。19.10.3水轮发电机安装完毕,要求机组两轴的同轴度不大于0.05mm。联轴器的轴向间隙不大于5mm。19.11管子R附件安装19.11.1管子弯制后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无裂纹、分层、过烧等缺陷。(2)管子截面的最大与最小外径差,一般不超过管径的8%。(3)弯曲角度应与样板相符。(4)弯管内侧波纹精皱高度一般不大于管径的3%,波距不小于4信波纹高度。(5)环形管弯制后,应进行预装,其半径偏差,一般不大于设计值的2%;管子应在同一平面上,偏差不大于40mm。19.11焊接三通的支管垂直偏差一般不大于其高度的2%。19.11管道安装时,焊缝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直管段两环缝间距不小于100mm。(2)对接焊缝距弯管起弯点不得小于100mm,且不小于管外径。1)焊缝距支、吊架净距不小于50mm;穿过隔墙和楼板的管道,在隔墙和楼板处不得有焊口。(4)在管道焊缝上不得开孔,如必须开孔时,焊缝应经无损探伤检查合格。19.11.4焊接弯管的曲率半径;一般不小于管径的15倍。900弯头的分节数,一般不小于4节;焊后弯头轴线角度应与样板相符。197
19.11埋设管路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路不宜采用丝扣和法兰联接。(2)油、气管路一般采用埋设套管的办法。(3)管路过伸缩缝时,其过流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19.11.6明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l)安装位置(坐标及标高)的偏差,一般不大于10m0。(2)水平弯管弯曲和水平偏差,一般不超过0.15%,立管垂直度偏差,一般不超过0.2%。(3)成排管应在同一平面上,偏差不大于5mrn,管间间距偏差不应超过5mm。(4)自流排水管和排油管的坡度应与液流方向一致,坡度一般在0.2%~03%。19.11法兰密封垫的材质应与工作介质及压力要求相符。1911、8管子、管件及阀门安装前,内部应清洗干净。调速系统管路及机组润滑油管路必须严格清洗干净,用白布检查不应有污垢。安装后,应保证管内无脏物。19.11.9埋设的压力管路,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按19.2.13条要求作严密性试验。19.11、10风、水、油系统管路安装后,一般应进行通气、通水或充油试验,试验时逐步升至工作压力,应无渗漏现象。19.12蝴蝶阀、球阀及伸缩节安装19.12蝴蝶阀安装。(1)蝴蝶阀上、下游侧的压力钢管或蜗壳管口,露出混凝土墙面的长度,一般不小于500mm。(2)蝴蝶阀安装时,沿水流方向中心线,应根据蜗壳及钢管中心确定;横向中心线(上、下游位置)与设计中心线的偏差,一般不大于15mm;蝴蝶阀的水平和垂直度,在法兰焊接后测量,其偏差不应大于lmm/mm(3)为便于检修时将蝴蝶阀向伸缩节方向移动,基础螺栓198
199螺孔间应有足够距离,其值不应小干法兰之间橡胶盘根的直径。(4)蝴蝶阀组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9.12、1的要求。(2)球阀的活门转动应灵活,与固定部件应有足够间隙,一般不小于2mm。
19.12.3伸缩节安装。(1)伸缩节的内外套管间隙,应调整均匀,不应有卡阻现象。(2)伸缩节与内外套管的伸缩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一般不超过土6mm,井应考虑凑合节焊接的收缩尺寸。19.13水轮发电机组试运行19.13一般规定。(1)根据有关技术文件和本规范的规定,结合电站具体情况,编制机组试运行程序,试验检查项目和安全措施。(2)对机组及有关辅助设备,应进行全面清理、检查,其安装质量应合格。水轮机、发电机、调速系统及其有关附属设备系统,必须处于可以随时起动的状态。(3)输水及尾水系统闸门、阀门均应试验合格,处于关闭位置。进人门、闷头等应可靠封堵,有关机组起动的各项安全措施应准备就绪,以确保机组安全运行。19.13.2机组充水试验。(1)向尾水充水至平压,检查各部位,应无异常现象。(2)分阶段向引水、输水系统充水,监视、检查各部位变化情况,应无异常现象。(3)静水下进行工作闸门或蝴蝶阀球阀的手动、自动启闭试验,启闭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4)检查机组供、排水系统,其工作应正常。19.13.3机组空载试运行。19.13.3.1机组首次手动起动应进行下列工作:(1)记录起动开度、空载开度及上下游水位。机组起动过程中,监视各部位,应无异常现象。(2)测量各部轴承瓦温、油温及水温,记录轴承油面波动情况。(3)测量水导、上导摆度应小于轴承间隙;支持盖、上机架。200
201推力支架、定子铁芯机座的振动值不超过表19.13.3的规定。(4)记录水轮机各部压力值和真空值。(5)测定顶盖排水泵运行周期,检查水导主轴密封工作情况(漏水量)。(6)测定油压装置油泵输油周期。(7)测量手动运行时的机组周波摆动值。(8)测量永磁机电压和频率关系曲线,在额定转速下,测量绕组电压。(9)测量发电机残压及相序。(10)检查自动控制回路和温度巡检回路应正常工作。(11)打磨某电环使之平整。19.13.3.2机组空载运行下调速器的调整和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飞摆电液转换器工作应正常。(2)测定导叶接力器摆动值及摆动周期。记录油压装置油泵输油时间及工作周期。(3)在自动调节状态下,机组转速被动相对值,不应超过额定转速的土0.3%。(4)进行手动和自动切换时,接力器应无明显摆动。(5)频率给定(变速机构)调整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19.13.3.3调速器空载扰动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扰动量一般为土8%。(2)转速最大超调量,不应超过转速扰动量的30%。(3)超调次数,不应超过2次。19.13.3.4停机过程及停机后应检查下列各项:(1)记录从加问开始至机组停止转动的时间。(2)转速继电器动作应正常。(3)机组各部位无异常现象。19.13.35机组应根据设计规定的过速保护整定值进行过速试验,并检查下列各项:(1)测量各部位运行摆度及振动值。(2)监视并记录各部轴承温度。(3)整定过速保护装置的动作值。(3)停机后检查机组各部位应无异常现象。19.13.3.6机组的自动起动,应检查下列各项:(1)记录从发出开机脉冲到机组达到额定转速的时间。(2)调速器和自动化元件的动作情况应正常。19.13.3.7录制励孩空载特性曲线.并测定强励顶值电R。19.13.3.8在发电机短路试验应检查试验下列各项:(1)逐步升流,各电流回路不应开路,各继电保护装置接线及工作情况和电气测量仪表指示应正确。(2)录制发电机短路特性曲线,在额定电流下测量发电机轴电压。(3)在发电机额定电流情况下,跳开灭磁开关,其灭磁情况应正常。(4)进行自动励磁调节器的复励和凋差部分的调整试验。19.13.3.9机组自动停机,应检查下列各项:(1)记录自停机脉冲发出至机组停止转动的时间。(2)当机组转速降至规定加闸转速时,转速继电器的动作应正确。(3)停机过程中,凋速器及各自动化元件的动作应正确。202
19.13.3.10发电机的升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额定转速下测量发电机残压。(2)分阶段升压至额定电压,发电机及发电机电压设备带电情况均应正常。(3)H次回路的电压、相序及仪表指示应正确,继电保护装置工作应正常。(4)在50%、100%额定电压下,跳开灭磁开关,其天磁情况应正常,录取发电机在额定电压下的灭磁示波图,并求取时间常数。(5)在额定电压下测量发电机轴电压,观察励磁换向情况应正常。(6)机组运行摆度、振动值应符合19.13.3、3规定。19.13.3.11在额定转速下,录制励磁负载特性及发电机空载特性,当发电机的励磁电流升至额定值时,测量定子最高电压。对有匝间绝缘的电机,最高电压持续时间为5min。19。13.3、12发电机空载情况下励磁调节器的调整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具有起励装置的可控硅励磁调节器,起励工作应正常。(2)检查励磁调节系统的电压调整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3)测量励磁调节器的开环放大倍数。(4)在等值负载情况下,录制和观察励磁调节器各部特性,对于可控硅励磁,还应在额定转子电流情况下,检查整流桥的均流系数和均压系数,其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均流系数一般不小于0.85,均压系数一般不小于0.9。(5)检查励磁调节器投入,上下限调节,手动和自动切换(以额定励磁电压的10%为阶跃量作干扰),带励磁调节器开停机等情况下的稳定性和超调量,其摆动次数一般为2~3次,超调量,对可控硅励磁一般不超过10%,调节时间一般不超过5S。(6)改变转速,测量发电机端电压的变化,频率变化1%时,自动励磁调节系统应保证发电机电压变化符合下列要求:203
对半导体型,不超过额定电压的士025%5对电磁型,不超过额定电压的2%。(7)可控硅励磁调节器应进行低励磁,过励磁、断线、过电压、均流等保护的调整及模拟动作试验,其动作应正确。(8)对于采用三相全控整流桥的静止励磁装置,还应进行逆变灭磁试验。19.13.3.13发电机应做单相接地试验及消弧线圈的补偿试验。19.13.4机组并列及负载下的试验。19.13.4.1机组并列试验应具备下列条件:(1)发电机对变压器高压侧经短路升流试验应正常。(2)发电机对变压器递升加压及系统对变压器冲击合问试验应正常。(3)用相同的一次电压检查同期回路应正确。(4)与机组投入有关的电气设备的一次和二次回路均已试验合格。19.13.4.2以手动和自动准同期方式进行并列试验应正常。19.11.4.3机组带负荷试验,有功负荷应逐步增加,各仪表指示正确,机组各部位运转应正常。19.13.4.4机组负载下励磁调节器的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负载工况下,励磁调节器的调节范围,应满足运行需要,同时,观察调节过程中负荷分配的稳定性。(2)测定并计算发电机电压调差率,应符合设计要求,调差率整定范围分档数不小于10点,调差特性应有较好的线性度。(3)测定并计算发电机电压静差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型,对半导体型,不应大于0.2%~1.0%;对电磁型,不应大于1.0%~3.0%。(4)可控硅励磁调节器应分别进行各种限制器及保护的试验和整定。19.13.4.5机组甩负荷试验,应在额定负荷的50%、100%下分别进行,按表19.13.4所示表格形式记录有关参数值。204
205
观察励磁调节器的稳定性和超调量,甩去100%负荷时,发电机电压超调量不大于15%~20%额定值,调节时间不大于5S,电压摆动次数不超过3~5次。调速器的调节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1)校核导叶接力器紧急关闭时间,蜗壳水压上升率及机组转速上升率,均不应超过设计规定值。(2)甩去100%负荷时,在转速变化过程中超过稳态转速3%以上的波峰,一般不应超过2次。(3)机组甩满负荷后,从接力器开始关闭动作到机组转速摆动值不超过土0.5%为止的调节时间,一般不应大于405。(4)轴流式水轮机协联关系,分段关闭时间的应符合设计要求。抬机量不应超过机组转动部件与固定部件的轴向配合间隙。19.13.4.6在额定负载下一般应进行下列试验:(1)低油压关闭导叶试验。(2)事故配压阀关闭导叶试验。(3)根据设计要求和电站具体情况,进行动水关闭工作间门或主阀试验。19.13.4.7在额定负载下,机组应进行72h连续运行。受电站水头和电力系统条件限制,机组不能带额定负载时。可按当时条件在尽可能大负载下进行上述试验。19.14工程验收19.14.、1水轮发电机组安装达到本规范规定的质量要求,并经试运行合格后,应进行交接验收。19.14.2水轮发电机组交接验收时,应按照附录S的要求移交资料。206
20720水力机械辅助设备及系统管路安装20.1.1辅助设备安装20.1一般规定。20.1辅助设备基础的质量要求,应符合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20设备就位前,必须将设备底座面的油污、泥土等脏物擦净,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模板及杂物除去,并凿出麻面,以保证灌浆质量。20.1.13地脚螺栓和灌浆应符合下列要求;(1)地脚螺栓的不垂直度应小于1/100。(2)地脚螺栓离孔壁的距离应大于15mm。(3)地脚螺栓上的油脂和污垢应清除干净,但螺纹部分应涂油脂。(4)螺母与垫圈间和垫圈与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均应良好。(5)拧紧地脚螺栓应在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的75%后进行。传拧紧螺母后,螺纹必须露出2~5扣。(6)灌浆前,灌浆处应清洗洁净。灌浆一般宜用细碎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其强度应比基础混凝土强度高一级。当其要求较高时,应尽量采用膨胀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或水泥砂浆)。(7)辅助设备安装位置允许偏差按表20.1.l的规定。
20820.2空气压缩机安装。20.2.1空气压缩机在安装前应对机体进行检查和更换润滑油,必要时应进行拆卸检查。20.2.2整体安装空气压缩机的允许偏差按表20.2的规定。20.3空气压缩机的附属设备(如冷却器、气水分离器、储气罐)就位前,应按施工图样核对管口方位,地脚螺栓孔和基础的位置是否相符。20.1.2.4承受压力的附属设备应按设备图样或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压力进行强度的严密性试验。无规定时,强度试验压力可按125J9额定压力进行,严密性试验压力可按额定压力进行。20.1.2.5空气压缩机试运转。(1)空气压缩机试运转前应符合下列要求:气缸盖、气缸、机身、十字头、连杆、轴承盖等的紧固件,应全面复查是否紧固。(2)仪表和电气设备应调整正确,电动机的转向应符合空气压缩机的要求。(3)润滑油脂的规格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供油情况应正常。(4)进、排气管路应清洁。(5)进、排水管路应畅通。(6)盘动压缩机数转,应灵活无阻滞现象。(7)各级安全阀应灵敏。
(2)空气压缩机无负荷试运转4~sh,应符合下列要求:(1)润滑油压不低于0IMPa。(2)曲轴箱油温不超过60C。(3)运转部件声音正常,无较大振动。(4)各连接部件无松动。(3)空气压缩机带负荷试运转按额定压力25%运转业,50%、75%各运转Zh,额定压力下运转4~8h。除达到无负荷运转的要求外,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无渗油、漏气、漏水等现象。(2)冷却水排水温度不超过40℃。(3)各级排气温度和压力符合设计规定。(4)各级安全阀动作压力正确,动作灵敏。(5)自动控制装置灵敏可靠。20.1.2.6空气压缩机试运转合格后,应换润滑油。20.13水泵安装。20.3.对水泵设备完整,不应有缺件、损坏和锈蚀等情况,管口保护物和堵盖应完好。20.3.2离心水泵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0.1.3才的要求。20.3.3深井水泵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0.3-2的规定。20920.4离心水泵就位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动机与泵连接前,应先单独试验电动机的转向,确认
(2)主动轴与从动轴找正、连接后,应盘车灵活。(3)管路与泵连接时,法兰中心应对准,不应强行连接,产生别劲现象。20.5深井水泵就位应作下列检查:(1)井管内径和不垂直度应符合泵入井部分外形尺寸的要求;井管内径一般应比泵人井部分的最大外形尺寸大50mm左右,使泵体在井内能自由上下。(2)井管管口伸出基础相应平面不应小于25mrn,井管与基础间应放软质隔离层。(3)井管内应无露出的钢管头和杂物。(4)泵的传动轴端面应平整,传动轴在两端支承的情况下,中部的径向跳动不应大于0.2mm。螺纹不应碰伤,并应清洗干净。(3)轴承支座和橡胶轴承应完好无损。橡胶轴承不应沾染油月旨。20.6水泵试运转前应作下列检查;(1)电动机的转向应符合泵的转向要求。(2)各紧固连接部位不应松动。(3)润滑油脂的规格、质量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210(4)橡胶轴承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用水预润滑。
(5)管路应冲洗干净,保持畅通。(6)安全、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7)深井水泵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调整叶轮与导流壳之间的轴向间隙。(8)深井水泵检查止退机构是否灵活、可靠。(9)水泵出口阀门应处于开启位置(离心水泵出口处于关阀位置,先冲水至泵壳顶以上)。(10)盘车应灵活、正常。(1l)水泵试运转应在各独立的附属系统运转正常后进行。20.3.7水泵在额定负荷下试运转不小于2h,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填料函压盖松紧适当,只有滴状泄漏。(2)运转中无异常振动和响声,各连接部分不应松动及渗漏。(3)滚动轴承温度不超过70℃,滑动轴承不超过70C。(4)电动机电流不超过额定值。(5)水泵压力、流量符合设计规定。(6)水泵轴的径向振动不超过表20.3-3的规定。20.8深井水泵试运转后20min,应停泵再次调整叶轮与导流壳之间的轴向间隙。20.9离心水泵不应在出口阀门全关情况下长期运转。20.13.10水泵试运转结束后,应作好下列工作:(1)关闭出口阀11(2)放净泵内积水,防止锈蚀和冻裂。20齿轮油泵安装。20齿轮油泵安装应符合表20的规定。211
20.2齿轮油泵在无压情况下运行lh及额定负荷的50%、100%各运行15mm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运转中无异常振动及响声,各连接部分不应松动及渗漏。(2)齿轮油泵外壳振动不大于0.05mm,油泵轴承处外壳温度不超过60℃。(3)齿轮油泵的压力波动小于设计值的士15%。(4)齿轮油泵输油量不小于设计值。(5)齿轮油泵电动机电流不超过额定值。20.5水力量测仪表安装。水力量测仪表安装应符合表20.5的规定。20.1.6油箱、气罐等容器安装。20.1箱、罐等容器上附件齐备,其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212
求。20.2箱、罐等容器进、出管口规格、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20.6.3油箱出厂前必须作渗漏试验,并具有合格证。20.6.4气罐出厂前必须按设备技术要求作渗漏试验和耐压试验,并具有合格证。20.6.5箱、罐等容器就位前内部应清洗干净,无杂物。20.l.6.6箱、罐等容器安装应符合表20.6的规定。20.17通风机安装。20.1通风机安装前应作下列检查:(1)核对叶轮机壳和其它部位(如地脚孔中心距,进、排气口法兰孔径和方位及中心距、轴的中心、标高等)的主要安装尺寸是否与设计相符。(2)进、排风口应有盖板严密遮盖,防止尘土和杂物进入。(3)叶轮旋转方向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4)检查通风机转子是否发生明显的变形或严重锈蚀、碰伤,如有上述情况应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20.1.7.2心通风机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0.7十的规定。20.7.3o流式通风机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0.1.7.2的规定。20.1.7.4通风机安装完毕应作下列检查:213
(1)风机的进、排风管,问件、调节装置等均应有单独的支撑并与基础或其他建筑物牢固联接,各管路与风机联接时法兰面应对中贴平,不应硬拉和别劲。(2)风机机壳不应承受其它机件的重量,以防止机壳变形。20.5通风机试运转不小于2h,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叶轮旋转方向正确,运行平稳,转子与机壳无摩擦声音。(2)转动部分径向振动不超过表20.17-3的现定。214
(3)轴承温度对滑动轴承不超过60C,滚动轴承不超过80℃。(4)电动机电流不超过额定值。20.2系统管路安装20.2、二管子材料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明确规定时,则工作压力在l、6MPa以上的管路应采用无缝钢管。20.2.2管路制作标准。20.2.2.l系统管路的管件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0.22-1的要求。20.2.2.2管路冷弯时,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径的4倍,热弯时则不小于3、5倍。热弯应用木炭、焦炭、石油或煤气加热,不得使215
用煤炭加热,加热温度不得超过8500C。20.2.2.3通风管制作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0.2.2-2的要求。20.2.4.2埋于混凝土内的管路,管口端部露出的中心与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设置临时管日封堵,防上浇筑过程中杂物进入。20.2.4.3管路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0.2.4的要求。20.2.4管路安装。20.2.4.1管路安装前应采用喷砂法或其他方法清洗管内壁,不20.2.4.4安装后的管路内不应有任何杂物和阻塞情况。20.2.4.5埋设管路安装完毕,应进行规定的压力试验合格后才允许进行浇筑混凝土。20.2.4.6.发电机风洞内部水管路应该用白布带缠绕两层,以防止外壁凝水和滴水现象。20.2.5管路支架的设置,一般在管道转弯处应增设一支架,在建筑物的每个间隔内至少应设一个支架。管路支架间距不得小于表20.2.5的规定。216允许管内有杂物和锈。油管路更应要求清洁,用白布检查管内壁清洁程度。
20.2.6管件、阀门及管路系统水压试验应符合表20.2.6的规定。21
21920.2.8在建筑物每个单独间隔内的管段上,和在每个分支管段上均用黑色磁漆标明管中介质的规定流动方向,在有两个相反流动方向时,则标注两个相反方向的箭头。20.2.9介质流动方向的箭头后面还应该用文字注明管路的去向。字体尺寸为管子外径的0.6倍。阀门的手轮上应标明开关的方向。
221
222
附录C灌浆工程压水试验CI压水试验方法使用单点法或三级压力五个阶段的五点法。CZE水试验压力压力宜选用表CZ中的规定值。224
c3压人流量稳定标准在稳定的压力下,每3~5min测读一次压入流量。连续四次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10%,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时,本阶段试验即可结束,取最终值作为计算值。C4单点法压水试验成果计算和表示的方法压水试验成果以透水率q表示,单位为吕容(Lu)。定义为:压水压力为1MPa时,每米试段长度每分钟注入水量10%时,称为1Lu。若压水压力小于IMPa时,按直线延伸方式换算。压水试验成果按公式(C4)计算C5五点法压水试验成果计算和表示的方法以压水试验三级压力中的最大压力值u)及其相应的庄人流量Q)代人公式(C4),即可求出透水率值(LU)o根据五个阶段的压水试验资料绘制尸~Q曲线,而后参照表CS确定p~Q曲线类型。压水试验的成果用透水率和广~Q曲线的类型表示。例如,23(A)、8.5(D)等,2.3和8.5为试段的透水率值(LU);(A)和(D)表示该试段P~Q曲线为A(层流)型和D(冲蚀)型。C6坝基岩石压水试验全E力的组成和计算C6、1压力表安设在孔口处的进水管上,如图C6.l所示。225
C6.3压力起算零线的确定方法如下:当地下水位在试段以上时,压力起算零线为地下水位线;当地下水位在试段以下时,压力起算零线为通过试段中点的水平线;当地下水位在试段以内时,压力起算零线为通过地下水位以上试段中点的水平线,即图c6.3中X=(L-1)/2。226
227
C7.2级压力五个阶段任水试验的P~Q曲线类型及曲线特点三级压力五个阶段压水试验的p~Q曲线类型及曲线特点,见表C7。228
附录D普通模板及支架的计算荷载D1计算模板和支架荷载在计算模板和支架时,可采用下列荷载数值:D1.1模板及支架的自重,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木材容重:针叶229
230
231
232
234
235
236236
237
238
240
241242
243附录P隧洞喷锚支护P1喷锚生护类型喷锚支护类型,应依据围岩特性、断面尺寸、施工方法等,通过现场应变观测确定。P2锚杆材料及类型选择(1)杆体材料宜选用20锰硅钢或5号钢。(2)应优先选用钢筋砂浆锚杆,亦可根据施工条件选用楔缝式、胀壳式或树脂锚杆等类型。p3锚杆参数及布置P3.1锚杆参数应根据施工条件,通过工程类比或试验确定。一般可参照下列规定选取:(1)系统锚杆,锚人深度为1.5~3.5in,其间距为锚人深度的1/2,但不得大于1.5m。单根锚杆锚固力不低于50kN。局部布置的锚杆,须锚人稳定岩体,其深度和间距,根据实际情况而定。(2)大于sin的深孔锚杆和预应力锚索,应结合永久支护做出专门设计。(3)锚杆直径一般为16~25mm。P3.2锚杆布置应与岩体主要结构面成较大的角度。当结构面不明显时,可与周边轮廓线垂直。P3.3为防止掉块,锚杆间可用钢筋、型钢或金属网联结,其网格尺寸宜为5cmX(5~8)cmX5cm。P4t设全属网(或钢筋网)时应遵守下列规定P4。1金属网应随岩面敷设,其间隙不小于3cm。
P4.2喷混凝土的金属网格尺寸宜为20cmX(20—30)cmX30cm,钢筋直径宜为4~10mm。P4.3金属网与锚杆联结应牢固。P5杆的检查P5.1楔缝式锚杆安装后24h应再次紧固,并定期检查其工作状态。P5.2锚杆锚固力可采用抽样(抽样是每300根锚杆为一组,每组抽取3根,当围岩条件或原材料变更时须另做一组)检查,抽样率不得少于1%,其平均值不得低于设计值,任意一组试件的平均值不得低于设计值的90%。P5·3施工中,应对其孔位、孔向、孔径、孔深。洗孔质量、浆液性能及灌入密实度等分项进行检查。P6砂浆锚杆的安设应符合下列要求对P6.1砂浆。(1)砂子宜用中细砂,最大粒径不大于3mm。(2)水泥宜选用标号大于3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3)水泥和砂之重量比宜为工。1~1:2,水次比宜为038~0.45。P6.2安设工艺。(1)钻孔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孔位误差不大于20。m,孔深误差不大于5cm。(2)注浆前,应用高压风、水冲洗干净。(3)砂浆应拌合均匀,随拌随用。(4)应用注浆器注浆,浆液应填塞饱满。(5)安设后应避免碰撞。P7混凝土的材料及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P7.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244
P7.2宜选用不低于4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P7.3选用中、粗砂,小石粒径为5~15mm。骨料的其他要求,应按6.3.2~6.3.3有关规定执行。P7.4速凝剂初凝时间不大于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10min。p7.5配合比可按下列经验数值确定:(1)水泥和砂石之重量比直为1:4~1:4.5。(2)砂率为45%~55%。(3)水次比为o4~050(4)速凝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2%~4%。P8喷射混凝土的工艺要求P8,1喷射前,应将岩面冲洗于净,软弱破碎岩石应将表面清扫于净。P8.2喷射作业,应分区段进行,长度一般不超过6m。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P8.3后一次喷射,应在前一次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望凝后lh以上再次喷射,应用风水清洗混凝土表面。P8.4一次喷射厚度:边墙4~6cm,拱部2~4cm。PS.5喷射2~4h后,应洒水养护,一般养护7~14d。p8.6混凝土喷射后至下一循环放炮的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一般不小于4h。放炮后应对混凝土进行检查,如出现裂纹,应调整放炮间隔时间或爆破参数。P8.7正常情况下的回弹量,拱部为20%~30%;边墙为10%~20%。注;80年代在四川渔子溪H级电站引水隧洞的喷锚衬砌中,采用水泥裹沙法、双裹一列法和潮料掺浆法喷射混凝土的新工艺,具有明显降尘、减弹效果,生产效率高、施工质量稳定等显著优点。P9喷混凝土的质量标准,应按下列要求控制P9.1喷混凝土表面应平整,不应出现于斑、疏松、脱空、裂隙、245
露筋等现象。如出现上述情况,应采取补救措施。P9.2强度。(1)每喷50m³混凝土,应取一组试件。当材料或配合比改变时,应增取一组。每组三个试块,取样要均匀。(2)平均抗压强度不低于设计的强度标准值,任意一组试件的平均值不得低于设计的强度标准值的85%。(3)宜采用切割法取样。(4)喷射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246
附录Q隧洞构架支撑Q1构架支撑构架支撑应符合设计规定。架设时,应满足下列要求:(1)支撑应有足够的整体性,接头要牢固可靠,各排之间应用剪刀撑、水平撑及拉条连接。(2)每排支撑应保持在同一平面上,在平洞中应与洞轴线相垂直。(3)支撑柱基应放在平整的岩面上。在斜井中架设支撑时,应挖出柱脚平台或加设垫梁。(4)支撑和围岩之间应用板、楔等背材塞紧。(5)支撑应定期检查,发现杆件破裂、倾斜、扭曲、变形及其他异常征状时,应立即加固。(6)预计难以拆除的支撑,宜采用钢支撑,其位置应在衬砌断面以外,需侵占衬砌断面时,应与设计商定。(7)支撑拆除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8)采用棚架漏斗出碴时,下导洞支撑应按棚架需要的高度和间距一次架好,且横梁端部应与岩壁顶紧。QZ斜井支撑斜井支撑除满足1。1有关的要求外,尚须遵守下列规定二(1)应加设纵梁或斜撑防止其下滑。(2)在倾角大于300的斜井中,支撑杆件连接宜用夹板,倾角大于450时,支撑应采用框架结构。(3)当斜井倾角大于底板岩层的稳定坡角时,底板应加设底梁。(4)柱腿与基岩应结合稳固。247
249
250
251
252
附录S水轮发电机组交接验收应提供的技术资料SI唆H国及资料(1)水轮发电机组(包括调速系统和励磁系统)安装竣工图。(2)风、水、油系统及辅助设备安装竣工图。(3)随设备到货的出厂记录、证明书、技术说明书等。(4)设计修改文件。(5)主要设备缺陷处理一览表及有关设备缺陷处理的会议文件。SZ水轮机部分安装z测验记录1)吸出管里衬安装记录。(2)座环蜗壳安装记录。(3)接力器安装记录。(4)转轮上下止漏环圆度记录。(5)固定止漏环安装国度及中心记录。(6)导时上下端部及立面间隙记录。7)水轮机各部止漏环间隙记录。(8)水导轴承安装间隙记录。(9)转轮室安装记录。(10)转轮与转轮室间隙记录。(11)冲击式水轮机机壳安装记录。(12)冲击式水轮机喷嘴安装记录。(13)斜流式水轮机转轮与转轮室间隙记录。S3调速系统部分安装试验记录(1)叶接力器耐压试验记录。(2)导叶接力器压紧行程记录。(3)压油罐耐压试验记录。(4)导叶紧急关闭时间记录。(5)事故配压阀试验记录。(6)导水机构最低动作油庄记录。(7)导叶开度与接力器行程关系曲线(8)压油装置试运行记录。(9)频率与输出电压、电流关系曲线。(10)调速系统静特性。253
(11)调速器开度与喷针行程关系曲线。(1)喷针行程与折向器开口关系记录。(13)喷针、折向器全开关时间记录。S4发电机部分安装试验记录(1)机架安装记录。254(2)定于组装记录。(3)转子组装记录。(4)推力轴瓦装配间隙记录。(5)机组轴线调整记录。(6)各部空气间隙记录。(7)导轴瓦间隙记录。(8)制动器耐压试验记录。(9)制动器安装高程记录。(10)轴承绝缘电阻测量记录。11)冷却器耐压试验记录。(12)卧式机组轴承安装记录。(13)永磁机安装记录。S5蝴蝶阀、球阀安装试验记录1)问体安装记录。
(2)橡胶水封耐压试验记录。(3)止水装置间隙记录。(4)旁通阀水压试验记录。5)接力器行程、安装记录。(6)无水及静水下操作试验记录。1)伸缩节焊缝检查记录。S6其他安装试验记录(1)油质化验记录。(2)风、水、油系统试验记录。切机组电气部分试验记录s6试运转部分试验记录255
256
257
附录U本规范用词说明Ull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UI.0.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UI.O.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UI.0.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正面同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UI.1条文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亡按…执行”258
附加说明主管单位:水利部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司主编单位:四川省水利电力厅参加单位: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省水利电力工程局编委会主任;谢成荣编委会副主任:秦寿远主要起草人:贝权清叶俊美骆继明何荣凡胡振华沈亨荣钟维昭钟国林刘定亨黄永沾阳举平刘昭宗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条文说明
262
263编制说明1992年12月水利部原农村水电司委托四川省水电厅组织编写《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1993年10月批准编写大纲后,编写组于1994年4~6月对7个小水电发达省区进行了调查研究,1994年底完成“征求意见稿”。1995年3~5月送到各省征求意见,根据各方意见于9月修改完成了“送审稿”。10月“送审稿”通过审查,根据审查意见再修改补充,于1996年4月完成“报批稿”。本规范主要是根据小型水电站施工的需要选择内容。其内容共有三篇20章,第一篇为土建施工的通用部分,第二篇为土建施工的专用部分,第三篇为金属结构及水轮发电机组安装。电气装置安装部分全部采用现行国家标准,不再编入。对工程地质、施工安全、土工及混凝土试验按专用规范执行。本规范侧重编入的是小型水电站最常用的施工技术,包括一些新技术,对引用大中型规范的某些规定,也根据近年施工经验局部作了修改。在地基处理章,除水泥灌浆外,还编人换土地基、振冲地基、挖孔桩、钻孔灌注桩和高压喷射灌浆。混凝土工程章,采用了新的混凝土强度分级方法,用混凝土强度等级取代了混凝土设计标号;在现行SDJ207—82(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的基础上修改了水灰比、砂、石含泥量和人工砂石粉含量的最大允许值,补充了混凝土试块30组以下评定标准公式,编入在小型水电站还常用的块石混凝土等。在砌石工程章,除对砌石的基本要求外,还编入墩、墙、拱的砌筑,增加水泥混合砂浆、石灰砂浆。混凝土构件的预制与吊装章,编入了从预制到吊装全过程的技术要求;碾压土石坝章,除土料防渗外,还编入混凝土面板和土工合成材料防渗的内容;输水建筑物从进水日起,对明渠、隧洞、渡槽、调压井、高压水道至厂房等各种水工建筑物,根据现有施工水平及经验并从建筑物特性出发拟定最基本的技术要求。在金属结构及水轮发电机组安装篇
中亦是从小型水电站的需要出发选择内容,并编人了水力机械辅助设备安装。本规范为综合性规范,目前国内外尚未有一本可供参考的蓝本、且小水电站施工技术资料奇缺,大中型水电站对引水建筑物施工也没有这方面的规范。因此,编写的难度很大,编入的内容难以一应俱全,当涉及某方面的施工技术时,有一部分本规范仅作一个提示,对于小水电施工必不可少的则将引用的标准部分构成本规范的内容。希望今后能继续积累资料,进一步修改完善。264
1总则1.0.1编制本规范的目的,是在于修建小型水电站时,有一个法定的依据,以便加强对小水电站施工的管理,从而达到优质、高速、安全和经济的要求。10.2本规范适用范围规定为5万kw以下及库容1000万m3以下,是根据国家标准GB201—94(防洪标准)对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别的规定(装机容量5~l万kw,总库容1000~100万m3为W等,即小1型,装机容量1万kw以下,总库容100~川万m’为V等,即/J\2型)拟定。坝高50m以下,是根据SDJ213一83《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和SD120—84t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定》(试行)坝高等级的划分相衔接的。适用于水工建筑物4、5级的规定,则是与现行大中型规范相衔接的。10.3本规范为综合性行业规范,包括土建施工、金属结构安装和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因此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与几十个规范包括国家、行业标准相联系,本规范难于编写得十分详尽,故必须对本规范未能编人的需按相关规范执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已有完整的全套国家标准’t其适用范围包括小型水电站工程,全国过去的实践证明,继续使用这套规范是适宜的,故本规范不再编入。本规范水工建筑物施工部分,仅择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编入,其他未编人的,可按第一篇土建工程的基本规定并参考近似的建筑物技术要求进行施工。1.0.4小型水电站工程,要求在施工前作好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中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积极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1.0.5设计是工程施工的依据,对设计的修改应持慎重态度,要求有充分的论证并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设计单位应出具修改图纸和修改通知书。265
1.0.6工程质量评定和质量验收,按本规范和帅型水电站建设工程验收规程》执行,本规范未规定的应按SDJ249—88《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的规定执行。质量检验及评定方法参照《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评定规程》执行。施工质量评定表格可参考部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拟定。266
第一篇土建工程的基本规定2施工测量2.1.1本条规定了施工测量的平面.高程网的等级,既适用于施工测量的开挖、填筑.安装阶段,也适用于局部地形测量、渠系测量。竣工测量、施工期间的外部变形观测等。平面控制点位中误差说明,五等控制网点位中误差为5cm,由于小电站工程面积小,多数情况布设五等口能一次到位,经过大量检测资料证明,一般在2~3cm内。因此,五等同能满足小电站施工测量的需要。2.12因施工测量只是本规范中的一章,故概括性的扼要编写。2、1.3本条系将CJJS—85城市测量规范》平面控制测量三角网、基线网、一、二级小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统~于一个表格内。T2.2~2.2.4是采用q拍一85的主要技术要求。一种是三角网的测距指标,一种是光电测距导线要求,另一种是普通钢带尺量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2.2.5测角中误差计算、光电测距任一边精度评定,是测角和光电测距的最基本要求。三角网的测角中误差是采用菲列罗公式计算。导线测角和光电测距任一边精度的计算是采用CJJS—85的计算公式。2.2.6距离测量改正、长度和量距的精度计算是测量工作的最基本要求,特别是长隧洞测量、安装工程测量、距离测量改正的精度计算尤为显得重要。本条附录是采用JTJ041—8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公式计算。267
2.3.1~2.4.3均采用SL32一9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的技术标准。268
3施工导流3.14洪水系偶发性水流,出现超标准洪水的机遇可能性小,但也很难避免。汛期应加强防护,并准备一定的后备力量与物资,随时注意水情变化。一旦工程安全受到威胁时,以利及时抢救。3.23基础防渗处理方式有截水墙、铺盖、灌浆、高压喷射灌浆或泥浆槽等,其适用条件如下;(1)当土石围堰覆盖层较薄,水深较浅时,可设临时低围堰挡水开挖齿槽,或在水下开挖齿槽修建截水墙,截水墙底宽根据施工条件及土和岩石接触面的允许渗透比降确定。(2)铺盖防渗是利用增长渗径来减少堰基渗透水力坡降和渗流量。所用铺盖土料的渗透系数不宜大于10-11cm/s,且应小于堰基覆盖层渗透系数的50~10四倍,水中抛填铺盖以壤土为宜。铺盖厚度由所用土料的允许水力被降确定,干地填筑顶端不宜小于05~10m,水力抛填不宜小于2.0m。铺盖长度根据削减渗透压力和防止地基渗透变形的要求确定,一般为挡水水头的3~6倍。(3)&浆防渗应根据土壤颗粒组成及渗透系数来分析其可灌性,选择水泥或粘土浆液或粘土与水泥的混合浆液。灌浆帷幕厚度按允许被降2.5~10来确定,帷幕排数一般设置1~3排。(4)高压喷射灌浆适用条件见5.61,定喷墙厚一般为15~40cm,旋喷墙厚一般为150cm。孔距一般为0.8~15m。防渗墙的渗透系数为103~103cm/s。(5)泥浆槽防渗墙适用于厚10~30m的砂砾石覆盖层。泥浆槽宽一般为2~3m,回填渗透系数为103~10-3cm/。的粘性土料。防渗墙的允许渗透比降一般为7~12。3.3.4护底范围在大江大河中一般应通过模型试验拟定J型水电站如截流规模较小,也可参照类似工程拟定。立堵截流的护底长度与龙口水跃特性有关,轴线上、下游的护底范围,各种文献269
提法不一,本条提出的范围系根据SDJ338—89《施工组织设计规范》的规定。截流备料量国内一般多增加30%。但据资料统计,国内若干工程备料量往往超过实际用量的50%一200%以上。这是由于实际截流流量小于设计截流流量,设计提供的备料量包括冲失量及一些安全富裕量,施工单位在此基础上又增加的缘故。事实上由于采取了护底措施,冲失量很小。根据以上分析,本条提出,对小水电截流备料量多增加15%~25%。3.3.6截流抛石胡堤合龙后,仍有一部分河水穿过战堤孔降下泄,其水量可达来水流量的20%~30%,所以必须进行闭气工作,才能堵死渗透通道。截流后的闭气比合龙所花时间有时更长,因此应十分重视这项工作。闭气施工一般采取反滤层的铺设方法。抛填各层填料时,尽量使其铺得稳定、均匀,这在施工中很不容易。有些工程闭气是采用铺油市(或帆布)后,再在油布上铺砂砾料及粘土最后闭气,如广西大化电站、恶滩电站。战土应随进占段的伸展依次进行,合龙后全力加强俄土,免受渗流破坏。在加销、加高至堰身稳定后,才能按计划降低堤内水位。堰后平台宜在排水后层层工实,以增强防渗效果。3.4.5坝后武厂房在围堰的围护下,与大坝同时开挖与浇筑混凝土。汛前,应在围堰或大坝临时挡水断面防护下施工。当大坝基坑采用过水围堰时,则厂房上部混凝土应在厂房坝段达到担水高程后,且下游另修厂房围堰时,才允许浇筑混凝土。如果大坝基坑过水期长,应力争在第一个枯水期将厂房下部混凝土浇筑完成,待溢流坝上升到能够拦挡一定频率的全年洪水时,在下游过水围堰保护下;在枯水期把厂房下游墙浇筑到能够挡全年洪水的高程,并把尾水管临时封闭,厂房上部混凝土可继续施工直至封顶。河床式电站厂房为争取工期,应根据水文条件,施工进度确定采用厂房小基坑围堰或者利用厂房围护结构挡水,同样应注意对进水口或尾水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封闭措施应安全、可靠,防270
渗效果好,并应便于拆除。3.4.6本条是根据《小水电站建设工程验收规程》提出的当小水电施工达到一定的关键阶段时应进行阶段(中间)验收的规定拟定。3.6.2经常性排水的两种布置情况的要求不完全相同。开挖期排水布置是保证开挖方便,只要不影响出渣,临时泵站可设在基坑内任一位置。建筑物施工期的排水系统,必须布置在建筑物轮廓线以外,方能保证建筑物的正常施工。基坑开挖过程中排水系统的布置应以既考虑排水效果,又不妨碍开挖和运输为原则,集中、分散相结合,灵活布置。一般,排水干沟布置在基坑中部,以利两侧出渣。随基坑开挖工作的进展,逐步加深排水干沟及支沟,通常保持干沟深度为10~10.m,支沟深度为0.3~0.5m。集水井布置在建筑物轮廓线外侧,井底深度不低于干沟深度。基坑开挖深度不一时,可采用层层拦截,分级抽水。建筑物施工期,排水系统通常布置在基坑四周。排水沟布置在建筑物轮廓线外侧,距坡脚不小于0.3~0.5m。排水沟的尺寸和大小,取决于排水量的大小,底宽一般不小于0.3m,沟深不大于10m,底坡不小于0。002。土层中的排水沟需用木板或麻袋装砂土加固。集水井底低于于沟沟底l~2m,容积应保证抽水和停机10~15mm不致漫溢,深度通常2~3m,平面尺寸1.5~20m见方。土壤中挖井,底面应铺反滤料以防冲刷,井壁用木板桩加固。集水井的位置应同泵站位置的选择一起确定,既利于汇水,又应满足泵站的设置要求。3.6.3渗透系数大的粗颗粒结构的土层,宜于明式排水。渗透系数小,颗粒较细的土层,采用明式排水会产生较大的动水压力,使开挖边坡坍塌,产生管涌,这种情况下宜采用不同类型的井点降低水位的排水方法。各类井点的适用范围列入表3.6.3。271
272
3土石方开挖与填筑4.1软基开挖4.1.1软基开挖工程应根据工程地质和实际施工条件,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软土开挖如采用机械化施工,需考虑土层的承载能力。当采用水力冲挖时,应考虑士的类别及排泥场地。正确选定降、排水措施是保证质量和进度的前提,特别在有承压水影响的粉细砂或砂壤土地基中,更需高度重视。否则开挖可能达不到设计高程,甚至使地基发生渗流破坏。四川省几个电站工程,由于堰基防渗处理及降排水措施不当,开挖中大量涌砂,造成很大损失。无粘性土渗流出选面无反滤的基坑,防止渗透变形的允许坡降应以土的临界坡降除以1.5~2.0的安全系数确定。也可参考表4.1.1选用。2734·1。2据SD216—87水利水电枢纽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平原.滨海部分)的规定,基坑边坡稳定的安全系数一般不小干1·05,但在实际施工中,还应考虑施工方法(采用人工或机械开挖)、渗流、降雨等因素。坑底工作面放宽尺度视地质条件、施工
条件等而定。若改变降水措施(如将集水坑降水改为井点降水)使地下水位下降情况发生变化和采取其它工程措施,对坑壁作加固处理,也可改陡边坡。4.1.3降低地下水位可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选用集水坑或井点降水。必要时,可配合采用截流措施。集水坑适用于无承压水的土层,井点降水适用于砂壤土、粉细砂或有承压水的土层。4·2岩石基础开挖本节内容主要参照SL47—94《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与SDJZll—83编写。部分数据按小水电施工实践资料作了调整。4.2.1开挖顺序的规定,目的是为了保证施工安全。上指岸坡,下指基坑。石方开挖程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地形条件、水文条件、导流程序、地质条件等,并应把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作为安排开挖程序的前提,尽量避免在同一垂直空间同时进行双层或多层作业。表4·2.1“石方开挖程序及其适用条件”可供参考。274
2754.2、7预裂爆破与光面爆破。4.2、7.1关于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的爆破效果:(1)开挖轮廓面上残留炮孔痕迹保存率,我国铁道部门一些资料提出为不小于80%,本规范提出的规定系引用规范SL47一94的成果,考虑了岩石条件,更适合于小水电施工的情况。(2)不平整度(也称为起伏差),是衡量相邻两炮孔间岩面凹凸程度的一个指标。SL47—94规定为不大于上15cm。考虑到小水电施工技术水平较低及国内其他部门的技术要求,本规范确定不平整度不大于士20cm。天生桥H级电站厂房高边坡预裂面不平整度达到一士20cm。4.2.7.3预裂范围应超出梯段爆破的范围,本规范根据国内工程的实践,作出了具体规定,以利小水电施工。(1)预裂孔与梯段孔平行时,H者距离应根据梯段孔孔径与岩石情况决定,孔径小或岩石完整、坚硬时取小值。四川双溪水库溢洪道边坡在砂岩中,取排距0.5倍,预裂效果很好。瑞典高斯塔夫提出为梯段爆破区排距的50%,并认为这一原则适用于各种直径的炮孔。工程实践经验指出,邻近预裂孔的梯段孔的装药量应减少
25%~20%,孔距也减少25%~50%。(2)当预裂孔与梯段孔(或主爆孔)不平行时,孔底距(10~30)d,数值大小视岩质条件而定,破碎的岩石取大值。当孔底距满足(10~30)d时,若孔口距过大,则应增加辅助孔以保证上层岩石的破碎,辅助孔孔底与预裂孔的距离应不小于10m。(3)预裂缝缝宽系根据我国水电工程实践资料统计而出。预裂缝缝宽取决于地质条件、岩体特性和爆破装药量,只要它能起到应有的减震效果,对缝定不宜苛求,否则将对设计建基面岩体质量有不利影响。(4)预裂炮孔与梯段炮孔应在同一爆破网络中起爆,以保证预裂爆破的质量。预裂炮孔先于相邻梯段炮孔起爆的时间各个工程规定不同,H滩坝基开挖采用25~50ms,铁道部门认为对坚硬岩石应大于50~75m。,软岩中应大于150ms,实际上只要不会发生预裂爆破破坏梯段爆破孔的起爆网络现象,就应尽可能加大间隔时间,间隔时间太短,可能在预裂缝还未完全形成前,梯段孔的爆破作用就在预裂缝处引起破坏。岩石越软,间隔时间应该越长。由于无统一规定,本规范引用了SL47—94,规定为75~100mmo4·2·11高边坡开挖与处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边坡失稳现象极为严重,边坡变形破坏类型很多,影响边坡稳定因素多种多样。目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稳定研究已列为国家重点科研攻关项目。本条提出的边坡开挖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常用的处理措施系根据我国小水电施工经验归纳而成,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对边坡稳定分析,提出具体的边坡加固措施和施工方案。4.3土石方填筑土石方填筑主要参照SDJ213—83《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GBJ201—83《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四川省渠道工程质量评定标准》(试行)(1993年)的有关规定及工程施276
工技术资料综合编写,适用w、V级工程除碾压式上石坝之外的其他土石方填筑工程。4.3·3控制好施工含水量是保证填筑质量的主要参数之一,因此应从料场规划、开采、加工等环节,提供合格的填筑上料,凡不合格的土料都不应运人填筑面。4·3.6防洪堤、明渠渠堤和土石围堰等建筑物的填筑宽度都较窄,只适用于中、小型振动庄实机械碾压,铺料厚度和最大石料块径应有所限制,否则,易造成架空和虚层,因此,规定铺层厚度一般为0.6~1.0m,最大石料块径不得超过层厚的2/11石料碾压前洒水,可以润滑颗粒,提高其压实密实度,但不同的岩质洒水量是不同的,因此,应根据料质和岩性而定。4.3、9当土石方填筑的宽度小时,则只限于长度段填筑,每层接缝应做成斜坡形,石渣应不陡于稳定坡度,土料不小于l:3。4·3.10碾压机械不能沿填筑体外缘作业,为保证填筑体设计断面内的压实密实度,其外坡应留有超宽余量,超宽多少,随碾压机械而不同。277
5地基处理5.1基础面的清理及处理基础面的清理及处理,是基础处理中最常碰到的,相对比较容易,但又要求必须处理好。本节主要参考SDJ213—83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5.2换土地基5.2.1换土地基多用于埋深不大的浅层基础。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一是开挖浅,施工容易;二是开挖浅,换基工程量小,造价较低。当需要换基的深度较大时,应与其他处理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最优方案。5.2.2换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主要是指抗压强度、颗粒结构、于密度、内摩擦角和凝聚力几项指标。若换基部位处于边坡位置,要求使用块度较大、内摩擦角较大的弱风化石渣,以提高技基土的稳定性。5.2.3换基施工一般包括清基开挖、回填压实两个程序。若在置换基础下部需作处理,如设置基础桩、梁格系统时,须在这些处理工作完成后,再进行回填。5·2.3(1)换基深度不大,被置换的土层不厚时,一般将被置换的土层全部挖除。当被置换的土层厚度较大,经过验算,一般挖到一定深度即可。清基开挖范围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较大时,采取分段开挖,分段回填,是为了保证基坑的稳定,避免造成边坡滑动、以至增大清基开挖工程量。清基后,建基面一般要铺填0、3~0.5rn砂砾料或内摩擦角较大的块石料作过渡带。在地下水活动地段,常设反滤层或铺设278
土工布作反滤层,避免填料被冲刷。5.3振冲地基5.3.1根据加固机理的差异,振冲法分为振冲碎石桩法和振冲加密法。振冲碎石桩法是在地基土中制造一群由各种散粒材料组成的桩体,这些桩与桩间土一起构成复合地基,使承载力提高。振冲加密法是利用振动力和压力水使砂层发生液化,砂、砂砾等颗粒重新排列,其孔隙率减小,使地层的承载力和抗液化能力提高。在制桩过程中,填料在振冲器水平振动力的作用下被挤人土层,使桩体直径逐渐增大,土层的阻力也随之增加,当阻力与挤人力平衡时,桩径不再扩大。若土层的强度很低,其阻力始终不能平衡填料的挤入力,就无法形成桩体,也就是说振冲法在该种地层中使用无效或效果不佳。日本和英国提出用于振冲地基土的强度不低于0.2/h。1979年国内一些专家指出地基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应大于019MPa;JGJ79—9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规定,地基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应不小于0.20MPa。因此,本规范参照执行。JGJ79—91和《地基处理手册》中规定,振冲加密法加固地基的粘粒含量应小于10%,超过此范围,其振密效果明显下降。5.3.2不同地层获得最佳加固效果,对振冲器的振动频率、振幅和振动力的要求是不同的,而这三者间的函数关系决定了振冲器的功率。目前国内振冲器的规格不多,故也可以只要求振冲器的功率,而对振动频率、振幅和振动力不作明确规定。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在选择起重设备、水泵和填料机具时,其容量均应留一定的余地。起重设备可根据施工单位现有的设备选用起重机、自行井架或施工平台或抗扭胶管式专用汽车。施工用水泵最好是离心式清水泵。5.3.3如果采用由外向里的顺序施工,在外围地基加固好后,里面的桩就很难振下去,给施工带来困难,在有淤泥时,还会把淤泥包围在中间,影响加固效果。279
当加固土的抗剪强度很低时,为了减小振动对地基土的扰动,故采用“间隔跳打”法施工。在建筑物附近振冲时,为了减少振动力对建筑物的影响,采取先从建筑物这边制桩。且桩中心至建筑物间应留一定的距离,粘性土不小于2m,其他土不小于5m。5.3.4(2)在成孔时,振冲器必须自由悬垂,否则影响桩的垂直度。在易跨孔的地层中振冲时,可先成孔1~2m,将振冲器提出孔口,加人一定量的填料,放下振冲器振至原深度以下l~2m,由于填料被挤人孔壁,上面的l~2m孔壁就被困住。循环上述过程直至孔底。在压力水和振冲器的作用下,振冲器锥头以下一定深度的土仍被置换,故振冲碎石桩成孔深度可小于设计孔深0.3~0.5m。为了减少粗颗粒带出孔外,振冲加密法在成孔至设计深度以上0.3~0·5m时,应减小送水压力,继续下振。(3)孔内泥浆不应太浓,否则填料在孔内下沉速度很慢,为了降低泥浆浓度,需进行清孔。(4)填料粒径过大,不仅容易十孔,而且加速振冲器的磨损。粘粒含量也不应过高,否则影响桩体质量和加固效果。如每次填料量过多,会造成桩体质量不稳定,故对填料粒径、粘粒含量和每次加料量作出规定。(5)振密时,振冲器锥头部分始终接触孔底,埋在填料里面,挤入土层的填料能够保证,在该段达到密实时,其上段可能还未达到,因此振冲器每次提升高度应不超过锥头长度。(6)由于表面10m左右,其上履压力较小,施工密实电流很难达到要求。故一般需将该层挖去或进行碾压处理。经表面处理后,为使基础承载更加均匀,还宜在上面铺一层填料,并进行碾压。7)在振冲法施工中,水是不可缺少的,控制好水的压力和流量尤为重要。过小的水量,在振冲碎石桩施工中,成孔速度慢、置换率低,孔壁易垮塌面堵住孔道;在振冲加密法施工中,不仅280
使成孔速度慢,而且不能使土层饱和,直接影响加固效果。但若水量过大,就会将原地基中的砂料或填料带出孔外,影响振冲效果。密实电流是衡量地基振密程度的依据,同时,不能以振冲器刚接触孔底的瞬时电流作为密实电流。故振冲器每次提升一定高度必须留振一定的时间(称为留振时间),使振冲器的电流逐渐稳定,此时的电流称为密实电流。每次填料量和每米桩长填料量是衡量振冲碎石桩加固地基效果的主要参数。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孔底段,达到现定的密实电流所需要的填料量要占全孔的1/4~l/3,这是正常的。5.3.5检查施工质量,着重是检查填料量、密实电流和留振时间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但在具体操作时,也要灵活掌握它们在不同地层中所处的地位。在较硬性或砂性地基中,密实电流很容易达到要求,而填料量和留振时间要达到规定值的难度就要大得多,因此,应着重检查之。在软弱粘土地基中,填料量和留振时间很容易达到要求,而密实电流就不易达到规定值,故应着重检查密实电流。在制桩过程中,原样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在制桩结束后,需要静置一段时间,待其强度恢复后,方可进行效果检查。而不同地层的恢复时间是不同的。对此参照了SL27—91《水闸施工规范》。5.4钻孔活注桩5.4.1钻孔灌注桩在水闸基础、堤防基础、渡槽基础、桥涵基础和治理滑坡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不仅适合于土层、砂层、砂卵(砾)石层软基加固,也适用于岩基加固。5.4.2钻孔灌注桩施工,主要有造孔、清孔、安装钢筋骨架、灌注水下混凝土四个工序。并要求各工序应连续快速完成。实践证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是钻孔灌注桩施工顺利进行的保证,不可忽视。
281
5.4.3根据不同地层和设备条件,钻孔灌注桩成孔有多种方法。本条侧重正循环钻进和泵吸反循环钻进两种成孔方法及其造孔要求。5、4.6护筒埋设要求,参照SL27—91《水闸施工规范》拟定。5.4.7护壁和排渣泥浆的性能指标,系参照SL27—91《水闸施工规范》拟定。各类钻进方法可以按表547选用。在地下水位较高或流速较大时,取表5.4.7中上限值,反之取下限值;地质条件较好,孔径较小,孔深较浅时取下限值。5.4.10灌注水下混凝土的规定,系参照SL27—91和JTJ041一8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拟定。5.4.12常见事故的处理,仅列出两种钻孔事故和两种灌注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1)坍孔事故处理。遇有坍孔,应查明原因和位置,然后进282
行处理。坍孔不严重时,可回填至坍孔位置以上,并采取改善泥浆性能,加高水头、埋深护筒等措施,继续钻进。坍孔严重时,应立即将钻孔全部用砂或小砾石夫粘土回填,暂停一段时间后,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重钻。坍孔部位不深时,可采取深埋护筒,将护筒周围填土夯实,重新钻孔。(2)钻孔偏斜的处理。。当钻孔发生偏斜和弯曲时,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处理。可在钻孔偏斜处吊住钻锥反复扫孔,使钻孔正直。偏斜严重时,应回填粘性土到偏斜处,待沉积密实后再钻进。(3)卡管、堵管事故处理。发现卡管、培管应及时处理。可用钢筋或长杆冲捣,或者用振动器振动导管,排除堵塞物。若灌注开始不久发生卡管、堵管,用前述方法处理无效时,应及时将导管拔出,将已灌注的混凝上吸出,抽出钢筋架,然后重新清孔,吊装钢筋骨架和灌注混凝土。(4)断桩事故处理。因故中断灌注过久或注入的混凝土质量差而造成桩体断层或夹层的事故应谨慎处理。若灌人混凝土量小或桩身较浅时,应先将混凝土全部清除干净,重新灌注o如断拉位置较深,而且灌人的混凝土量较大时,可在放顶中心和靠近桩外壁各打一个孔,用2002水泥砂浆灌注桩的中心孔,待另一孔上出砂浆后,把两孔同时堵封以进行补救。5·5孔桩5·5.1挖孔桩适用范围。(2)基础覆盖层较浅,一般不超过20m。这是综合各地的工程资料来规定的。湖北宜昌某建筑工程,孔桩深9~14m。四川的升钟水库伏虎隧洞进出口暗渠,孔桩深5~10m。四房坪渡槽基础挖孔桩一般8~14m,最深17rn,升钟水库西充于渠的袁家咀渡槽、观音堂渡槽、青龙桥渡槽等,挖孔桩深8—16m。四v武都引水工程的梨儿园渡槽基础挖孔桩最深达到22m。挖孔桩过深,孔内工作条什差,施工难度大,进度相对慢,283
不经济。(4)开挖直径lm以上。孔桩开挖系人力施工,直径过小,不便人工操作。从各地的资料看,孔桩直径一般12~L5m,最大3.5m,最小1.0m(不衬护)。5.5.2(3)桩孔护壁可采用现浇井筒护壁或砖砌体护壁。根据地层特性和孔桩直径确定护壁厚度。综合各地的资料,孔桩直径1.2~1.5m时,其护壁厚度一般为15~20cm。现浇井筒亦称倒挂井法。每段井筒之间设有拉筋,上下井筒联挂在一起。上下井筒间用混凝土或浆砌块石填塞。砖砌体护壁简单快捷,湖北宜昌某建筑工程基础挖孔桩用砖砌体护壁非常成功。四川武都引水工程梨儿园渡槽和桑家坝渡槽挖孔桩也采用砖砌体护壁。在基础比较软弱,地下水比较丰富,特别是存在淤泥、流沙的不良地质地段,用现浇井筒和砖砌体护壁均难以凑效,宜采用沉井施工方法建造桩孔。升钟水库西充干渠的袁家咀渡槽、刘家沟渡槽,挖孔桩即采用沉井施工方法。5.5.3若地下水渗透量较大且连通性好,可设置专门集水井集中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或将一个桩孔作为集水井排水。武都引水工程梨儿园渡槽接近河床段的旷、6#、7#、10#桩孔连通性好,渗透水量105~150L/min。施工中将7”桩孔作为集水井排水。待5#、6#、10#桩孔完成后,最后浇注7#桩孔。5.5.5挖孔桩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控制。(4)桩身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指标。桩身混凝土浇注应按规定取样。取样组数是参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要求拟定的。鉴于挖孔桩注成桩后,拆除上工极为困难。对于试件标号未达到强度指标的桩段,应先考虑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经钻孔取芯采样,验证桩身混凝土后期强度能满足设计要求,则该桩可以利用。若该桩段混凝土后期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应采取补救措施。284
5.5.6挖孔桩施工系并下作业,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加强防范,以保证施工安全。(2)桩孔开挖出现涌水涌沙时,应迅速采取措施,将竹蔑芭、蒿杆、稻草等嵌人井壁界限以外,起沙水堵砂作用。此方法在升钟水库的袁家咀渡槽、刘家沟渡槽和武都引水工程的梨儿园渡槽应用,效果很好。5.6高压喷射灌浆5.6.1高压喷射灌浆可分别用单管、双重管、三重管和多重管法实现定、摆、旋喷三种形式,从而形成墙壁状、扇形和圆柱形三种团结体,本规范以三重管法为基础,其余几种喷灌方法可参照执行。高压喷射灌浆是利用高压泵使水获得20~40MPa的高压后,从孔径很小的喷嘴中喷射出来,以极高的速度冲击破坏土体,从土体脱落下来的土粒在喷射流的冲击力、离心力和重力作用下,与浆液混合,从而形成一定形状的团结体,起到加固或防渗的作用。它主要适用于软弱土层。卵(块)石粒径不宜过大,否则团结体的连续性将受到影响,由于瞬间凝固的材料受工艺、机具的限制,所以地下水和涌水的流速不应过大。当用于防渗工程时,因钻孔无法保证绝对不斜,而喷灌的距离是有限的,所以高压喷射灌浆的深度不宜太深,目前,国内喷灌深度达到40m就较困难了。高喷固结体的强度和厚度不是很大,能承受的压力水头也不大高。根据一些试验和资料,一般取30m为宜。但若采用高标号水泥或增加墙体厚度,所能承受的压力水头可不受本规定的限制。5.6.2高压喷射灌浆在无特殊要求时,一般均用325号或425号普通硅酸盐或硅酸盐纯水泥浆,其水灰比常用工。卫,若小于0·8:1时,施工就较困难。根据工程需要也可在水泥浆中,加入各种外加剂和掺合料,来285
改善水泥浆或因结体的性能。其掺量除有足够实践经验外,应通过室内和现场试验确定。5.6.3高压喷射灌浆除高压泵、孔口装置、提升装置、喷杆外,其余均为通用设备,只要能满足高喷灌浆的需要,无特殊要求。水嘴是将水压能转换成喷射流动能的一个装置,水。气喷射流的同轴度,直接影响喷射流的质量,也就影响喷灌质量。所以水、气喘的直径、加工、装配精度尤为重要。由于各地层结构的差异,为达到良好的喷灌效果或满足不同的要求,就必须改变施工参数。除改变水、气、浆的压力和流量外,改变提升、旋转速度或摆动频率和摆动角度也是必要的。故要求它们均能在常用区间实现无级或多级调控。高压喷射灌浆的设备较多;高压泵、空气压缩机、拌浆机。灌浆机、孔口装置任何一台或几台出现故障,如不及时停止提升,就影响喷灌质量。故最好能将这些设备与提升装置联动,以保证团结体的连续性。5.6.6土层的结构和种类与加固效果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钻孔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各层的地质情况,喷灌时及时调整工艺和参数,确保施工质量。5.6.7影响高压喷射灌浆质量的因素较多,所以在喷杆下入孔内之前,必须进行试喷。主要检查;高压泵、空气压缩机、灌浆机的压力和排量是否符合规定,水、气、浆路是否有堵塞、泄漏现象,水、气是否同轴喷射,各种监测仪表是否灵活、准确。待这些设备和监测仪表均正常后;才能下喷杆。水、气、浆嘴的直径都较小,为了防止在下喷杆的过程中,孔内泥砂进入而堵塞,造成事故,故下喷杆时,应对水、气、浆嘴采取保护措施。水、气、浆在管路中流动时,将产生压力损失,过长的管路将使实际庄力和表压力相差很大,影响喷灌质量。在大面积施工时,可移动输送设备的位置,使其输送距离不超过50m。5.6.8孔壁垮塌,浆液难以冒出孔口,在送入不少于10m2浆量286
后,可送人高压水和压缩空气,但若此时孔口仍不返浆,观察孔周围是否有冒浆现象。如没有冒浆现象则应按漏失孔段进行处理。相反,可进行正常喷灌6超过4h的水泥浆,其性能会变差,故不宜使用。不同地层,要达到良好的喷灌效果,其提升速度等参数是不同的,这些参数应通过试验或设计确定。高压喷射灌浆,均自下而上进行,为了保证团结体的整体性,最好能连续喷灌,如喷杆分段提升,卸管后喷射应有一定的搭接长度。为防浆液漏失和凝固收缩,可采用浓浆静灌或冒浆返回孔内捣实和超高喷灌措施。高压喷射灌浆属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控制并记录下各项参数和各种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以便分析判断喷灌质量,同时为效果检查提供依据。5.6.9中断时间较短,就如卸喷杆,恢复喷灌时,只需搭接10。m以上即可。中断时间较长,(但未超过24h),应及时用清水或泥浆将管路和孔内水泥浆冲洗或置换干净,井抽出喷杆,水灰比为l:l的水泥浆的终凝时间一般为24h,水泥浆刚凝固,强度很低,此时恢复喷灌,仍能将地层切割.搅拌均匀。但因中断喷灌时变了浆,影响范围较大,故恢复喷灌时,其搭接长度应在100cm以上。中断时间超过24h,水泥浆已全部凝固,并有一定的强度;高压水难以将地层切割、搅拌均匀,故应与设计人员一起研究处理办法。5.6.10漏失孔段在设计喷灌高程以上,可不处理,但如在设计高程以内,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5.6.11在水泥浆还未凝固或刚凝固而强度很低时,从资料分析发现或怀疑墙(桩)有缺陷时,可将喷杆插入缺陷部位进行复喷,但因一般边界不很准确,其上、下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00cm。5.6.12在喷灌过程中或喷灌结束,应经常或及时检查各孔的施287
工参数和各种特殊情况的处理是否符合规定,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处理。高压喷射灌浆团结体的强度低,一般28d,强度为2~10MPa,强度增长速度较慢。为了保证固结体在检查时不受到破坏,而影响检查的可靠性,故检查时间应在喷灌结束28d后。质量检查方法和项目应根据设备条件和工程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进行一项或数项的检查。开挖检查直观易行,但通常在浅层进行,难以对整个团结体进行全部检查。抗渗性检查主要是在工程有防渗要求时采用,在取芯、采样较困难时,压水试验也可用来检查固结体的强度指标。物理力学试验,主要用于承载地基的检查,但部分指标也可间接地反映高喷防渗墙的质量,载荷试验能直观、真实地反映建筑物地基的承接能力,但复杂、难度较大。取样或钻孔取芯和标准重人法是检查单孔团结体质量的常用方法,它简单、易行。超声波试验能间接地检查墙(桩)的连续性和团结体的强度。5.7泥灌浆5.711)混凝土坝接缝灌浆在小型水电站修建中相对使用较少,故未列入本规定范围。(4)灌浆试验系指施工前设计阶段在现场进行的灌浆试验或施工初期在灌浆现场进行的生产性灌浆试验。(5)由于对灌浆压力使用不当,或没有变形监控而导致已成建筑物底板、坝体裂缝的情况时有所见。为引起设计。施工对抬动变形问题的住意,规定在灌浆地段安设一定数量的变形观测装置,经常观测记录,对抬动变形进行监控。观测装置的数量、位置和允许抬动量,视工程具体情况确定。5、7.2严格按灌浆程序施工是保证灌浆工作顺利进行、保证灌浆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条特别强调各类灌浆必须严格按灌浆施工程序进行。并分别规定各类灌浆施工程序、分次加密的原则,供掌握。288
5.7.3(1)明确各类灌浆对水泥品种、标号细度要求。标准筛规格改用国家现行标准GB6005—85。80Pm系指方孔筛网号,即筛孔的净边长。(7)规定灌浆管路应能承受15倍的最大灌浆压力,是为了保证管路安全。(9)灌浆栓塞质量不好,止浆止水效果差,不仅影响灌浆质量,还经常造成胶塞破裂、翻塞、埋塞等孔内事故。本条提出对栓塞的原则要求,施工单位应重视胶塞的产品质量。5.7.5(2)对冲洗方法、冲洗压力和要求作了原则规定。70年代以来,某些工程如乌江渡水电站对岩溶、断层破碎带,通过试验论证,采用不冲洗灌浆工艺,效果也不错。所以规定采用不冲洗灌浆时,应有专门论证。过去的隧洞灌浆规范,对顶拱回填灌浆冲洗与否很含糊。本规定明确隧洞回填灌浆不要求进行钻孔和衬砌与基岩接触面的冲洗。这主要基于以下两点:l)顶拱浇筑之前,按要求对仓面的围岩进行了较彻底的清洗。2)灌浆前大量冲洗液进人回填空隙,不易排除,反而影响灌浆质量。(3)对灌浆前的压水试验分别明确了要求。为了与SL62—94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和SL25—92(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取得一致,五点法和单点法压水试验均按附录C规定执行。同时把压水试验成果单位吸水量。(单位L/min·m·m)改为透水率q(单位Lu,)。5.7.7将过去规范中的单位注入量(L/min)改为注入车,主要是为了与规范SL62—94统一。5.7.8帷幕灌浆和固结灌浆,在规定压力下,孔段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持续30min灌浆即可结束。对帷幕灌浆而言,本规定的标准较规范S562一94有所放宽。但并不影响灌浆质量。封孔方法强调了采用机械封孔,主要是为了保证封孔质量。因为封孔质量不好,封填不密实,有水渗出,这不仅封填物的强度289
和抗渗性不能满足要求,还会使阻水帷幕受到冲蚀破坏而过早失效。喷浆封孔法是80年代开发出来的一种隧洞灌浆封孔新方法。这种方法机理清晰、操作方便、封孔质量可靠,建议采用。5·7、10—5.7.12及前面的5.7.2、57.5诸条,把各类灌浆的施工程序、技术要求、质量检查条件,检查孔布置原则、检查压水方法和质量标准,并列起来,便于区分和掌握。290
6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工程的编写主要是参照SDJ207-82(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27—91水闸施工规范》、SDJ249—88《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SL/T191—96t《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以及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和一般构筑物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国家标准,如GB50204—9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并结合小水电站的需要拟定。其中对某些规定作了修改和补充。6.1 模板6·11模板型式的选择模板在混凝土施工中,其费用占有相当的比重,模板型式的选择正确与否,不但对费用,特别对工程进度有很大的影响。组合钢模具有通用性强,可灵活组装,装拆方便,接缝严密,表面光洁,适于组合拼装成大块,周转次数多的特点,故在条件许可时,均应推广使用组合钢模。滑动模板已广泛应用于水工建筑物的施工中。对提高工程质量、加快进度和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模板滑动分液压滑动和牵引滑动两种类型,前者多用于问墩、桥墩和井筒等;后者多用于溢洪道溢流面和堆石坝混凝土面板等。在实际施工中,模板的滑动不用牵引而用人工移动模板的方法,叫移动式模板,在缺乏牵引机械或工程不大时也可采用。采用土胎修建拱圈或盖板时,要求填土必须密实,土的压实度应在90%以上;土胎表面应设保护层,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光滑度并易于脱膜;应防止土胎被水浸蚀。6 2钢筋6、2.互钢筋混凝土所采用的热轧钢筋的质量应附合以下现行国291
家标准:1.GB1499—9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2GB13013—9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在过渡期间,当采用原有热轧钢筋时,其质量应附合GB1499—84《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标准的要求。6 .2.3钢筋的接头,应尽量采用焊接。焊接的方法有:闪光对焊。电弧焊(搭接焊、绑条焊、熔槽焊)、电渣压力焊、电阻点焊和气压焊接等。其中最普遍使用的为电弧焊(又称电焊)及闪光对焊。闪光对焊具有质量好、工效高、节省钢材等优点,应首先考虑将钢筋在加工场内一次用闪光对焊接好后运往现场安装。当无此条件时才使用电弧焊。现场对钢筋的交叉连接,目前是以绑扎为主,采用电阻点焊较少;考虑到采用电弧焊进行点焊时,将会烧伤钢筋,故一般情况不宜采用。电渣压力焊对竖向及斜向粗筋很适用,有条件应当使用。气压焊接已制订有GB12219—89钢筋气田焊》标准,但目前在我国水电工程中尚未普及,需通过试验论证后才可正式使用。对于钢筋的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等内容在JGJ18—8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中有详细的规定,小电站施工可按此执行。6.3混凝土6.3.1本条1)运至工地的水泥耍作安定性及强度试验是由于生产厂家工艺水平不一,产品波动大,根据GB50164—9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规定有必要做这两项试验。又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水泥快速检验方法预测28d的强度。本条(5)每一分部工程所用水泥品种不宜多于三种,是由于实际施工管理水平较低,容易在施工中混杂,故要求在可能条件下尽量少用水泥品种。6.3.2本条门)碎石或卵石含泥量是根据JGJ53—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拟定的。该规范对292
293含泥量的最大允许值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分为二级。混凝土大于或等于C30的,含泥量为小于1%;混凝士小于C30的,含泥量为小于2%。本规范将C30分界,调整为C20,因为水电站的混凝土,超过C20的数量不多,且是主要的受力构件,故作此调整,以保证其质量。6.3.3(1)砂中含泥量的规定是根据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现定拟定的。以混凝土强度等级将含泥量允许值为二级,本现范将混凝土分界等级由C30调整为C20,其理由见6.3.2说明。另砌石用砂含泥量根据SDJ249.7—91《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碾压土石坝砌石坝工程)规定应小于50%,其中粘土含量小于2.0%。故6.33规定也适用于砌石工程。人工砂的石粉含量拟定为8%~17%,比SDJ207—82规定(6%~12%)有所提高,主要依据有:1)贵州水电厅1985年《中小型水利工程渠道施工技术规定}}(试行)规定;人工砂、山砂小于0.15mm颗粒的含量小于25%。结合该省多年水利实践的经验认为,控制在25%以内较好。(2)SL53—94f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中2.0.8条“使用人工砂时,砂中石粉(d一0.16mm的颗粒)含量以8%~17%为宜。”的规定。(3)《人工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与应用》(电力工业部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科学研究所,1994年1月),该报告论证了石粉有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和提高密实性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及耐久性。对于人工砂石粉含量范围的结论是:采用石灰岩加工的人工砂的含量在17.2%时,混凝土各项性能均较优;花岗岩加工的人工砂石粉含量在15%时较优;白云岩石粉含量在20%较优。a认为石粉含量宜控制在17%士2%之间。(4)云南省1993年建设厅发布的DBJ53—2—932普通混凝土293
技术规程》规定“人工砂中粉末含量(指小于0.16mm筛孔)不大于20%”。6.3.3(3)凡砂子细度模数在1、5以下或平均位径在0.25mm以下者,称为细砂。用这种砂配制的混凝土,称为特细砂混凝土。按本条(3)规定配制的特细砂混凝土其轴向抗压、弯曲抗压、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及钢筋的粘结力均接近于同一强度等级的用中砂配制的混凝土。特细砂混凝土耐磨性能较差,当应用于耐磨较高的工程时,应采用相应的工程措施;特细砂混凝土水泥用量略高于粗、中砂配制的混凝土;砂率必须低于中砂混凝土,砂子愈细,用砂量应愈少。特细砂混凝土宜配制流动性混凝土。6.3.5(2)粉煤灰掺量(表635)参照SL18—91《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仅适用于一些小型建筑物。当混凝土数量较大时,其掺量按GBJ146—90的规定通过试验确定。6.3.5(3)硅粉是从生产硅铁和其他硅金属工厂排出的废气(烟)中回收到一种副产品,其主要成分是a;,颗粒极细,活性很高,硅粉掺入混凝土中不仅能改善新拌混凝土的性能、节约水泥,而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耐久性,有效地控制碱洼反应。凝灰岩是由火山灰沉积形成的致密岩石,掺凝灰岩粉的混凝土拌和物具有良好的粘聚性,砂浆与石子不易分离;具有较强的抗泌水能力。掺凝灰岩粉的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低,徐变大。极限拉伸变形大,抗渗性强,但干缩性大,应在施工中加强潮湿养护。磷渣是磷化工厂的粒化电炉磷渣(废渣)经磨细后而成掺合料,云南省是我国磷生产基地,经过多年试验研究已用于大型水利工程,另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1988年发布ZBQll008—88磷渣硅酸盐水泥》的专业标准。云南省研究表明,掺磷渣的混凝土具有节约水泥、降低水化热、后期强度高、抗裂性耐久性能良好和初凝时间延长等特点。6.3.6常用混凝土外加剂及其掺量(表63.6)参照SL18—91的规定,仅适用于一些小型建筑物,对混凝土数量较大时,应按有294
295关规范通过试验确定。6.3、7.1由于在SL/T191—9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已按国标规定将混凝土标号改为混凝土强度等级,因此本规范也相应作了修改。本条对混凝土强度等级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并对混凝土等级与标号的换算关系也作了规定,以适应新旧规范过渡期使用。6.3·7、2混凝土配制强度由设计强度加标准差组成,标准差增加的倍数,依据设计混凝土强度保证率而不同。标准差的大小与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有关,GB50164—9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对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现场不同生产管理水平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列于表6.3.7-1。当施工单位无近期同一品种混凝土强度资料计算标准差时,表6.3.8给出的是按一般生产管理水平考虑计算试配强度。待生产管理水平提高后,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调整标准差的取值。6.3.7.3本规范水灰比与SDJ207—82相比增大0.05~0.10;对温和地区不受侵蚀及冲刷情况的最大水灰比定为0.8,其主要原因及依据说明如下:(1)水灰比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主要参数,水灰比的确定主要是必须满足设计强度和耐久性(抗冻、抗渗、抗蚀)的要求。本规范在SDJ207—82的基础上调整水灰比,是考虑了混凝土工程所处的客观条件、水泥市场供应情况以及小水电站工程的实际提出的。目前市场多是供应425号以上的水泥,在配制C15以下的混
296
297
297凝土时,虽加入掺合料和外加剂,按SDJ207—82规定的水次比,仍要超过设计的强度标准值,实际上有些小水电站工程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掺掺合料和外加剂,故实际使用的水次比早已未能达到规范的要求。(2)本规范水灰比的拟定,参考了近年出版的有关规范,见表637-2。(3)本规范水灰比的拟定,还参考几个工程使用水灰比的情况,见表63.7-3。(4)内部混凝土及无抗冻、抗磨、抗蚀要求的混凝土水灰比,只需满足抗渗和强度的要求由试验确定但不宜超过08。此规定是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不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前提下拟定的。(5)小水电站工程施工宜强调双掺(掺粉煤灰、掺外加剂),以控制水次比来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6.3.107由于小电站工程为节省水泥,多有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填块石的要求,故参照原水电部《水工建筑物及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暂行规定》(1964年)拟定。6312.5施工现场浇筑的混凝土是否合格,由该批混凝土试298
强度来评定。本规范根据试件的数量及混凝土的构成或重要性分为五种情况进行评定。(1)试件总数大于30组的两种情况的标准,是按照SDJ249.l—88《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的规定。建国以来水工混凝土一直采用此种统计方法和标准评定混凝土试件。(2)试件总数小于30组的四种情况的标准,是参照其他行业的规范拟定的。这些行业的规范有:GBJ301—88《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41—8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冶金部YBJ210—86{普通混凝土生产技术条件及质量评定标准}等。10-29组为统计的方法,有条件时均应采用此法,其标准可达强度保证率85%的水平。91以下为非统计法,对不具备统计法评定的零星工程,可采用此法,但此法检验产生错判的可能性较大。6、3.15.1混凝土浇筑温度系指混凝土经过平仓振捣后,覆盖上层混凝土前,在5~10cm深处的温度。6.3、2.1泵送混凝土的含砂率、坍落度及最小水泥用量系参照GB50204一92《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210—86增通混凝土生产技术条件及质量评定标准》拟定。299
7砌石工程砌石工程主要参照的规范有SD120—84(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定)、SL25—91《浆砌石坝设计规范》、SDJ2497—91《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碾压土石坝及砌石坝工程)、GBJ203—83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TJ41一8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和JDJ/T98—96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此外,还参考了《贵州省中小型水利工程渠道施工技术规定》试行n等有关资料。7.1.1粗石料的种类中,增加了卵石类,这是由于有些地区用卵石修建小电站工程,因此,也相应作出一些现定。7、2.4配合比材料重量可以用重量折算为体积,仅适用于混合砂浆和石灰砂浆。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的材料必须以重量计,以保证配合比的准确性。7.2.5特别强调用机械拌和砂浆,是根据许多工程在施工中用人工拌和的砂浆质量极不均匀,不合格率太高的缘故。7.2.6砌石用混凝土和砂浆的评定标准系按SDJ249.7—91的规定与素混凝土的要求相同。300
混凝土构件的预制与吊装8.1一般规定小水电常采用的预制装配工艺在闸坝墩墙、启闭机检修及工作平台板梁、渡槽排架与槽身、肋拱与模壳等。闸坝墩墙和挡水结构都可推广水闸的预制装配经验,采用预制各种不同体型的模壳构件、分层装配后再在其中现浇混凝土,这种施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外表质量好、降低造价,利于机械化作业之优点,国内小水电站采用预制装配工艺的实例很多,技术经济效益显著,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的新工艺。8.2构件预制8.2.1水工建筑物的混凝土构件预制,大多设置临时户外场地,因此对预制场地应进行平整和压实,并有良好排水设施,对土模预制应有压实指标要求,并在其表面抹1~2cm厚的水泥砂浆,避免在预制或养护过程发生不均匀沉陷,引起构件变形或开裂。8.2.2~8.2.4施工经验总结。8.2.5为节省预制场地,通常采用重叠法预制。构件重叠预制的层间隔离材料可采用塑料布、油毛毡、废机油等粘结力较小的材料。下层构件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方可浇筑上层构件的要求是参照SL27—91《水闸施工规范》提出的。8.27小水电的预制构件质量一般都采用常规方法检查,除非对重要构件的质量隐患存在疑点,才有必要进行荷载试验。8.2.8构件预制的主要项目的允许偏差,采用(SL27—91)标准,个别项目的允许偏差是根据施工经验提出的。8.3构件移位和堆放8.3.1是根据日一27—91提出的。由于小电站的各类预制构件断面和长度相对都较小,其移位时的混凝土强度不再区分构件的类别和结构受力与起吊受力方向的关系等因素,一律简化现定为混凝土强度不低于70%,这是可行的。301
8.4混凝土预制构件吊装8.4、4小型电站预制构件吊装一般吊件少、重量大,采用大型定型吊装设备吊装造价昂贵,技术性强,非一般施工队伍所能采用的。一般都采用制造容易、操作简单、吊装费用低廉的吊装设备,普遍采用的有独脚拔杆、人字拔杆、双人字悬臂拔杆,摇臂拔杆、门式起吊设施和桥式拖架起吊设施等,吊重由几十吨到二百多吨,吊高可达40~50m。84.5参照SL27—91构件吊装时,建筑物尚未承受全部设计荷载,自重荷载只占全部荷载的一部分,因此构件吊装支承结构的混凝土强度不低于70%的设计强度是安全的。8.4.6起重索与起吊构件夹角较小时,绳索对构件将产生较大的偏心受压应力,改变了构件的受力状况,一般吊装工程都规定不小于45#的要求。8.4.7本条是对重力或闲墩和挡水建筑物的预制模壳安装提出的,是为了达到具有较好的整体性。8.4.8刚架构件长度预制偏差是难以避免的,为方便吊装偏差的消除,一般都采取降低基础杯口底板高程的措施。至于降低多少合适,可根据构件预制质量水平自行确定。杯槽四壁应留出不少于3cm的间隙,这只是满足灌注H期水泥砂浆必须的最小宽度,如果浇筑二期混凝土,留出的间隙应不小于6cm,这应视实际情况选定。8.4.9为适应变形和防止漏水,槽身接头通常采用橡胶或塑料材料阻水,槽身固温差产生的线变形一般都在10mm以上,因此槽身接头缝隙最小不应低于20rum,这是根据经验提出的。8.4.10拱形预制构件吊装要求,参照《公路双曲拱桥施工技术规范》》和施工经验提出的。302
8.4.13构件安装允许偏差,主要参照GB50204—9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L27—91水闸施工规范》和《公路双曲拱桥施工技术规范》并结合施工经验提出的。303
第二篇水工建筑物施工9.1碾压式土石坝9.2填筑前应完成的前期工作填筑前应完成的前期工作,这是碾压上石坝施工很重要的准备工作内容,本规范根据低坝的工程特点、SDJZ13—83(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规范和有关工程施工经验中必须遵守的主要条目加以编写。9.2.1我国南方由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坝区周围常为森林覆盖,植被条件较好,且水质略呈酸性,很适宜白蚁事生繁殖。四川某地区曾对50年代修筑的土坝进行调查,70%有白蚁危害,千里之堤损于蚁穴,可见白以对堤坝的危害性,因此本规范增列白蚁调查防治这一条。对白蚁的防治,一般是寻找蚁路、挖巢灭蚁,蚁道灌浆,坝面喷洒CCA复合剂药液、坝基药费、灌M八AS口水剂药液,坝坡边沿设毒土沟和对坝左右岸的山林、田野、山坡投放诱饵包。9.3防渗体施工本节已包括了最常采用的三种心墙斜墙和面板等防渗体材料,已能适用低坝施工的要求。对于沥青混凝土防渗,按SD220一87《石坝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的规定执行,本规范不再编入。9.3.3风化料防渗体的采用,我国始于云南鲁布革高土石大坝,之后国内推广应用迅速。四川省的双河水库、双溪水库、油房拗水库相继采用。风化料作防渗体易于施工,受气候影响较小,少占用田地,有很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土石坝应尽可能推广风化料,作为新的防渗体坝料。304
风化料的施工参数:双溪水库铺上厚40cm,最大粒径不大于2/3铺土厚度,凸块碾压10~12遍;鲁布革工程铺土厚度25cm,碾压12遍。9.4.11筋混凝土面板防渗体施工我国在1981年以前完成坝高41.5~95m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8座,1990年以后,规划设计和开工的已达45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我国起步较晚,但由于这种新坝型具有坝体断面小、安全性好、导流简化、施工简便、工期较短和造价较低等优点而越受重视,发展迅速。9.4.1钢筋混凝土面板属传力结构,中、低面板坝在水压力作用下,大部分面板处于双向受压状态,仅顶部及周边缝附近存在局部拉应变。受压区混凝土配筋仅为了防止蓄水前混凝土温度变化,于缩应力和裂缝开展而设置温度筋。局部存在的拉应力也不控制面板的配筋率,一般也按温度筋配置。因此,中。低面板坝均采用双向单层配筋。面板钢筋的加工和安装都较简单,其施工质量应体现在钢筋网的平、直、牢而不变形,即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间排距的局部误差的接头质量。9.4·2模板9.4·.1面板坝混凝土陶筑,国内外都采用滑模施工,这也是成功的经验。滑模制作简单,浇筑速度快,质量高,成本低。国内采用无轨滑模施工较普遍,因此本规范给予优先推荐。9.4.2、2混凝土面板是一种防渗结构,无高速水流对混凝土表面平整度的特殊要求,因此,用于面板混凝土浇筑的滑模制造精度应该记异于其它泄流建筑物的滑模结构精度。9.4.2.4无轨滑模的侧模既为纵缝模板成型,又为顶楼导轨,还应适应面板变厚度和方便安设阻水的要求。因此,一般采用型钢或钢木结构分段制作螺栓联结,插筋打入坡面固定,方便搬运和305
装拆,实践证明是成功的经验。9.4.3混凝土。(1)面板混凝土应通过试验进行配合比设计,在满足工程特性的前提下,还必须满足施工特性,这是面板混凝土需要在长距离斜坡上输送和采用滑模施工所决定的。(2〕~(7)国内面板坝施工的经验。(9)选择恰当的浇筑时段,可避免混凝土浇筑期间遭遇不利的气候条件,简化施工防护措施,使浇筑顺利进行,也有利于新浇混凝土的养护,防止面板开裂。面板浇筑每块面积可达1000。’以上,完成一块需要几天。因此,不能选在雨季施工,也不宜在严冬或高温季节施工,否则,防护较困难或者费用太高。(10)混凝土面板浇筑分块大而且薄,从浇筑到蓄水相隔时间较长,可能经受悬殊的气候条件变化,容易发生裂缝,损坏面板的完整性。因此,对面板混凝土的养护要求很高。国内外工程实例都采取覆盖湿润全期养护,取得较好效果。9.4·4止水和伸缩缝。周边缝是面板坝可能渗漏的主要部位,承受三向变形,是面板坝运行成败的关键部位,施工上应认真对待,保证质量。面板周边缝止水,我国一般都设有三道止水,即缝的下部为铜片,中间塑料或橡胶止水,顶部为柔性嵌缝,低坝一般取消中间止水,减为两道止水。对上水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应严格符合设计要求。钢筋混凝土面板防渗体对止水和伸缩缝的施工技术要求,是综合了SDJ207—82、SL27—91和SL49—94《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规范和关门山、成屏、小干沟、广蓄、铜街子等面板坝施工经验,综合编写而成的。9.5土工合成材料防渗体施工上工合成材料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新型的岩土工程材料。其类型有土工织物、土工隔膜和复合土工膜等。土工织物系指透水306
的合成纤维织物,用于岩土工程中排水、反滤等。土工隔膜系指不透水的薄膜,用于岩土工程阻水防渗;复合士工膜系指由土工隔膜同土工织物集合的复合体。对土工合成材料的要求,通常情况下,主膜抗拉强度>12kNP,复合膜(附膜)>18kN仰;伸长率>30%;主膜厚度>0.15~0.3mm,渗透系数K一10-11~10-11rn八,并需满足设计上的要求,土工隔膜具有柔性大、适应变形能力强、防渗性能好的特点。利用土工隔膜作防渗结构,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土石坝防渗。SDJZ18—84(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修改和补充规定1。0.4条指出:对皿级及其以下的低坝,经论证可采用土工膜作为防渗体材料。9.5.1(1)根据国内土石坝工程上采用土工膜防渗的实践,建议采用复合土工膜(即一布一膜或二布一膜)的结构形式。其中土工隔膜起防渗作用,而一侧或两侧土工织物起保护薄膜、提高薄膜工程特性,井起垫层作用。由于它是一种复合材料,故它比单一的土工隔膜的力学特性好,抗渗性强。土工隔膜、复合材料的幅宽和卷长规格,除遵照设计上提出的要求外,施工单位还应根据工程实际,在尽可能减少在坝体或坡面的焊(缝)接工作量、降低成本和便于铺设操作的前提下自行选定其规格和数量。9.5.1(2)对于较重要的工程或设计上提出必须对运至施工现场的土工合成材料进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复测的,其复测项目为:1)物理性能:单位面积重量、厚度。2)力学性能:纵横向抗拉强度及伸长率。3)水力性能:抗渗、水力鼓破试验。作为反滤的土工织物,应进行保砂性和透水性试验。4)摩擦性能:在干湿两种情况下进行摩擦性能试验。关于物理、力学、水力特性技术指标的试验,在抽样数量、试验项目等应同设计部门、试验单位密切配合。根据工程所在环境,307
S口8有的工程还增加了耐热性、低温性试验和耐久性试验。测试时应按粘结和非粘结两种情况,分别对宽条(20cm)、窄条(5cm)的纵横向进行测试,并同时进行顶破强度(圆头、平头)、纵横向撕裂强度的测试。摩擦性能试验中,干湿两种情况的“湿”,应为饱和条件,且应该是塑膜面和土工织物分别进行。作为起反滤作用的土工织物保砂性和透水性,试验成果必须符合两个基本条件:1)滤层的透水性应大于被保护土的透水性,供其通畅地排泄渗透水流;(2)滤层应使被保护土不发生渗透变形。这项试验则包括心培土料与上工织物、颗粒滤层与土工织物滤层的透水性试验,以及土工织物淤堵性试验。对于上述这些试验项目,如工程规模小、坝高低,征得设计部门同意,试验项目可以减少。9.5.1(3)在粘接性能试验中,要分别对土工隔膜与土工隔膜、土工织物与土工隔膜、土工织物与土工织物的粘接进行测试。通常只进行抗拉试验,如有必要应增加抗渗性能测试。其粘接长度为5~8cm。如作为较低的围堰、渠堤工程粘接长度可减少为3cm。粘接试件的宽度不小于20-30cm;每次不少于5组。粘接试件应先在80C水中浸泡8min,并在常温流水中浸泡24h后进行试验。复合膜的粘接,抗拉强度复测成果应在纵向不低于母材90%、横向不低于95%,此要求主要是参照水电五局在宝珠寺水电站施工中应用复合土工膜施工工艺试验的资料。该资料还表明在进行拉力试验时,试件全在母材处断裂,说明按5cm的粘接长度可满足其抗拉强度要求。撕裂过程中只出现轻微的接头滑移现象。951(4)规范中规定的富余量为25%~100%,是以设计铺设净面积为基数计、四川省凉山州竹寿水库坝高60.22m、为复合材料同粘土心墙组合体防渗,富余量高达25%,尚不能满足施工。水口工程围堰土工隔膜富余量达100%。因此,富余量的决定,应根308
据各具体工程试铺决定。9.5、2土工隔膜的接缝,对于维持整个结构的完整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复合材料的抗拉试验表明,复合材料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土工织物。因此复合材料的接缝,除了布粘布、膜粘膜,还必须注意将土工隔膜同土工织物的界面上粘合牢固,保证接缝不漏水。其接缝的抗拉强度应大于母材强度。关于土工隔膜的热熔焊接;江苏临城水库土工膜施工,坝面焊接采用美国CADPIL片30型自动热风焊机,嵌槽内的焊接用手提式热风焊枪进行。自动焊机持续热空气温度可调至0~750C,行走速度1~4m/min(根据施工现场的气温、坡度、风速等进行调整)。但焊接行走路线,不能出现跑偏现象,其误差不得超过土05Cm,且要求每天开焊前进行小料试焊接,将焊机温度、速度调整到最佳时才进行大面积焊接。当气温低于一4℃时,需用电热吹风机对土工隔膜进行预热处理。在小型工程中,也可用脉冲热合焊接器,它是利用低压脉冲电流加热熔热塑料。焊接时,在铺好土工隔膜的接头处,焊头沿着接缝移动。在夏季气温条件下,如焊接0.15~0.20mm的塑膜,需用焊接工作电压24V,脉冲电流延时4S,则焊缝就可取得良好质量。焊接薄膜,还可用电熨斗热合,热合前先在膜底放一木板(200CmX30Cm).板面铺毛毡,确保板面平整,先用干净毛巾擦净膜面,再用电熨斗逐段热合。关于粘结剂问题:应选择定点厂生产的土工隔膜专用强力粘结剂。粘接前,应将土工隔膜两侧附膜剥离5~8cm制作粘合面。当复合材料的主膜同土工织物人工剥离困难时,可用四氢映哺与丙酮门:1)混合液或丙酮等脱膜剂浸透织物后;再进行剥离。有的工程上采用在复合膜两侧预留5cm粘结带(该宽度内的主膜与一侧的织物未粘结)。温度、时间和压力是固化三要素。粘接时要求涂刷粘胶均匀,防止带人气泡或出现气眼。待胶干至不粘手时再均匀除刷一层,凉干或吹风吹干至不粘手时粘合。粘结好后,用装有1/2~2/3砂料袋依次压在接缝上静置;其静置时间,一般夏季3h左右,冬季6~8h。压袋时应注意缝面受力均匀、经过加压,309
以赶出接缝中的空气,使粘结剂流动界面上的胶剂和被粘接物分子充分渗透和扩散。粘接完毕,要仔细检查胶层周围有无翘曲、突起、剥落、脱胶、裂缝、缺胶、错落等不良现象。发现上述问题,应及时处理。如遇冬季施工粘结剂过稠,可适当稀释。竹寿水库采用在桶外热水加温软化的办法,效果较好。也可以在粘结剂中掺入10%的固化剂混合均匀后进行主膜粘接。土工织物的连接,不宜采用搭接法。此法虽施工简单,但整体性差,又增加用量。故常用缝接法连接。缝接方法有对面缝合、折叠缝合、搭接缝合三种。其中对面缝合、折叠缝合应用移动式缝合机缝合,根据工程的重要程度选定单道线或双道线缝合。搭接缝合可用手工缝合,搭接宽度不小于7Cm。缝合用的尼龙线要求直径05mm,拉力不小于7kg。缝合完毕,要检查是否有漏线、断线等现象,以便及时修补。在铺设与粘土心墙防渗组合体的土工复合材料时,竹寿水库采用了“挡板法”施工。即先在粘土心墙一侧设木挡板挡住粘土,人工夯实成型后,去掉挡板,再将土工复合材料紧贴粘土面,继后回填过渡料,依次循环上升。此法施工方便,易于保证质量。9.3.3坝坡或斜墙上的铺设:一般采用滚铺法施工。即把卷材的一端固定在坝顶,卷材中心的轴(一般为钢管)的两头系于安装在坝顶的绞车上,绞车慢慢将卷材向下滚铺,然后将相邻的土工隔膜卷材向下滚铺,幅边按规定尺寸搭叠,并进行焊接。如果坝较高,在筑坝过程中有渡汛挡水的要求,则先铺设挡水位以下坝坡土工隔膜,而后砌好土工隔膜上的护坡体,即可先蓄水。待上部坝体填筑完成,再滚铺到上部,并与已铺设的土工隔膜顶部互相搭叠并焊接。在水库盘或池底上铺设土工隔膜时,同样在钢管上把拼接好的宽幅上工隔膜卷成卷材,放于地面并系在拖拉机后附设的横杆上。随拖拉机前进,土工隔膜铺开。相邻的土工隔膜铺设时,与铺好土工隔膜搭叠7cm进行焊接。也可用人力推滚卷材摊铺。9.5.4周边联接结构是保证土工隔膜同上石坝防止渗透效能的310
重要措施,也是施工中的薄弱环节,要特别注意质量。其连接形式,一般应由设计部门提供图纸,做到按图施工。对于岩基,通常采用直接粘接、齿墙粘接、齿槽粘接三种结构形式。如设计结构为直接粘接,须将基岩打平,并清除岩屑尘末,用粘结材料将土工膜粘接在基岩上。如为齿墙粘接,齿墙高、宽不得小于0.5m。如设计上要求设置塑料止水带或胶皮带,应首先将止水带用木挫打毛,清除粉尘,粘结后要用木方夹紧加压,使之粘接牢固。必要时还可喷2~3。2厚,配合比为1二1的水泥砂浆封闭。在围堰或部分堤坝工程中,为适应其工程结构的变形,施工时可在坡脚及坡面设置水平伸缩节及左右岸的坡面伸缩节,两面伸缩节相交处,则用多边伸缩节连接。其伸缩节的结构型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关于土工合成材料的耐久性问题;主要是指土工合成材料的老化和粘结力的衰退。对于土工隔膜的使用寿命,目前国内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仅在1983年出版的《水工设计手册》第19章中提及“在坝高50m以下,寿命在50年以内的坝,用塑料薄膜斜墙没有问题。”从原苏联、美、欧等国的研究试验,上工隔膜在土石坝内的寿命可达100年以上,国际大坝委员会筑坝材料分会第48届(1980年)执行会议批准土工隔膜可为水利工程的防渗技术。9.7反滤料施工9.7.1采用天然或人工砂作反滤料代替砂石级配反滤料,施工简便,反滤效果较好。四川升钟大坝,坝高79m,库容13.49亿m3;竹寿大坝,坝高60.22m,库容1130万m3;胜利水库,坝高585m,库容2050万m3,都采用天然砂或人工砂作反滤层,效果都很好。因此,本规范编入砂料反滤。9.7.2采用土工织物作滤层替代砂石级配滤层在低坝工程中可以推广,因其施工简便,造价低廉,使用效果好,国内在新建或整治工程中应用较多,仅列几例供参考,见表9.7.2。311
9、8面极防渗体垫层过渡带和斜坡护面的施工由于振动碾的出现,堆石棱体改用碾压填筑后,坝体变形得到很好的控制,面板坝的建设获得飞速的发展。面板坝的成功建设,主要取决于:(1)必须有效地控制面板所依造的堆石棱体的变形,使变形量减少。(2)改善面板混凝土的性能和结构,使其能适应堆石棱体所产生的变形。因而对面板下部的垫层和过渡料提出最基本的要求。9.8.2垫层振动碾庄后,存在虚边坡量,牵引式振动碾与自行振动碾其虚边坡量不相同,一般为30~50cm。因此,必须进行斜坡振动压实,经压实后的玻比应符合设计要求,不留余量。但必须考虑应留有虚坡量,当庄实后方能满足设计坡面。9.8.3垫层上游坡面防渗固坡是为了防止雨水冲刷所采取的一项临时工程处理措施。国外常采用喷洒沥青乳剂或喷射混凝土。因其施工工艺复杂,造价高,关门山水库面板坝试验成功碾压砂浆方法之后,国内广蓄、成屏、万安等面板坝相继推广,从而获得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工程成本低之优点。因此,本规范采用压抹水泥砂浆法。其砂浆标号和铺填厚度是国内施工单位推312
荐的范围。9.8.5砂浆初期强度低,易碰伤,故要求注意保护和加强洒水养护。9.9排水设备和护坡施工9.9.1排水设备施工,参照SDJ213—83规范井按低土石坝工程的特点编写。9.9·2、9·9·3护坡施工:上游护坡包括抛石、砌石、混凝土预制块等三种材料,下游为草皮护坡,这较适合低土石坝的实际情况。如设计有特殊要求,采用其他材料护坡,可参照有关规范编制施工技术要求或实施细则。9·10施工质量控制9·10.4坝体填筑质量控制表9.10·4中取样试验次数,没有采用压实方量而是要求每一压实层取样组数,是基于小型土石坝每一压实层的填筑量相差甚大,为控制填筑质量,每层压实密度都必须取样检验合格,方可铺填新料为前提。因此,规范规定每一压实层最少取样六组(不论碾压面积大或小,边角和主压区各三组)是必要的。对于防渗体压实,规范未要求分区,坝壳料分区压实时,每区必须分别取样不少于六组检验,这种规定适合低土石坝的情况。313
10砌石坝砌石坝编写主要参照的规范有SDJ128—84《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定》(试行)、SDJ2497—91《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碾压土石坝及砌石工程)和SDJZ13—83《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等。10。5.2用试坑法检查砌体密度的取样部位应使样品具有代表性。为简化施工,密度测定宜优先采用灌水法,并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地面仔细凿平,并用水平尺检查坑面是否平整。(2)试坑边长可为1~2m,深度以能挖出2~3皮砌石层,最小深度应大于lin。将坑内的料物仔细挖除,注意使开挖面尽量平整,称其全部重量。(3)将塑料薄膜铺子坑内(尽量防止塑料薄膜过多地重叠在一起)。(一向试坑内灌水至充满为止,记是每次加水的重量(重量法),并测量水温。当境内水接近盛满时,需用小量筒仔细将水注入,防止溢出。全部水重被水的密度除,即可得试坑体积,从而求得砌体的湿密度。塑料薄膜的重量一般可忽略不计。冬天负温时塑料薄膜变硬、脆,应将水加温,以满足试验要求。10·5.3砌体的密实性,关系到是否能达到设计密度,关系到大坝的安全。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性地进行简易质量检查是非常必要的。简易砌筑质量检查,包括:(1)钢钎插孔注水;竖向砌缝中的胶结材料在初凝后终凝前,以钢钎向竖缝插孔,待孔眼成型稳定后往孔中注入清水,观察5-10mm,如水面无明显变化则说明砌缝饱满密实,否则表明砌缝不314
密实。此外,也可以结合挖坑取样试验,在试坑中注入清水,从观察水面有无变化来判断砌体的密实度。(2)砌筑时抽样翻撬检查:在砌筑操作过程中,对已砌好的石料抽样翻起,检查砌体是否符合砌筑工艺要求,如有问题应及时返工处理。315
11混凝土坝本章主要参照文献有:SDJ207—82《水工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SDJ338—8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试行)。《关于大坝混凝土防裂措施暂行规定》〔1985年,(85)基水利字第70号文〕、SDJZI—78《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第3卷,施工技术)等。11·2 2合理的分缝分块可以减小温度应力,对于防止裂缝有重要的作用。横缝为伸缩缝时,缝面一般不设键槽,不灌浆,除上游面附近设置止水设备外,缝面一般不作处理。对于整体式重力坝和拱坝的横缝为灌浆缝,缝面设置键槽,埋设灌浆系统。纵缝是平行坝轴线的接缝。有直缝、斜缝和错缝等几种形式。错缝在坝体降温过程中容易被拉开,一般不宜采用。斜缝只适用于低坝。一般说来,纵缝以采用直缝为宜,其间距通常为15~30m,可根据气候条件、制冷能力及施工设备而定。缝面均设置健槽和预埋灌浆系统。在低温季节(或高温季节有足够的冷却设备)浇筑能力能满足时,可采用无纵缝通仓浇筑。但此时,需提出较严格的允许温差,一般要求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在10℃以下。在热天需进行预冷。11 2 4上下层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一般直控制在5~7d,最大不宜超过10人间歇时间太短不利于层面散热。如间歇时间太长,也容易出现裂缝。11·2、5施工过程中要求各坝块均匀上升的目的一方面是尽量减少混凝土侧面暴露时间,防止裂缝。另一方面是防止因相邻坝块过大的温度变形差值而引起接缝键槽被挤压,影响接缝灌浆。11·6 .1温度控制的基本目的是为了防止混凝土发生裂缝。高温季节施工温度控制的主要措施是:①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升:采316
317用各种措施减少水泥用量。②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包括降低原材料的温度、混凝土运输的隔热遮阳、仓面防晒洒水和避开高温时段浇筑。③合理分层分块:对散热有重要的作用。④表面保护:及时覆盖洒水。⑤人工冷却散热;对大体积坝体,其他措施不能满足时再采用。本节同63.15较全面地提出了温控措施,以防止混凝土坝出现裂缝。11·6.3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均质性指标,以现场试件28d龄期抗11.5平浇法的铺料接头明显,混凝土不易漏振,能较好地保持老混凝土面的清洁,保证新老混凝土的结合质量。铺料厚度多采用30~50cm,人工平仓时,厚度不宜超过30cm。当浇筑仓的面积较大,平铺法施工不能满足允许间隔时间要求时采用台阶法。在浇筑中要求台阶层次分明,铺料厚度一般为30—50cm;浇筑层厚度一般为1.0~15m,最大不超过2m;台阶宽度应大于10m,坡度不大于l。2。11.6.7外掺氧化镁混凝土,是将氧化镁同混凝土原材料一起放人拌和机内,在不改变拌和工艺和拌和时间的情况下拌制而成的,在水工建筑物中采用这种混凝土,是要利用氧化镁氧化时产生的延迟性膨胀特性,使温度在降温收缩时提供相应的膨胀,以此来补偿温度应力,从而达到防裂的目的。但氧化镁是水泥的有害物质,过量掺人会引起混凝土不安定,因此必须严加控制,确定施工掺量应根据温控要求,:同时必须使其在允许安全掺量以内。用低热微膨胀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具有如下特性:①水化热温升低,约比普通混凝土低33%。②早期强度高,7d龄期抗压强
度达到28d龄期的60%~80%。③有一定的补偿收缩能力。④施工性能较好。这些特性对通仓连续浇筑、提高混凝土质量和降低造价,具有重要意义。318
12进水D及明渠12.1进水口12按照SD303—88水电站进水口设计规范》附录一“进水口型式及其适用条件”,进水口型式分为:坝式进水口、河床式进水口、岸塔式进水口、竖井式进水口、岸坡式进水口、开敞式进水口、塔式进水口。前两种力坝、厂建筑物的一部分,其施工可参照本规范混凝土坝、厂房建筑物有关规定执行。岸塔式及岸坡式进水口,是依傍岸边山体修建的,属深式进水口,往往离挡水建筑物较远,故其施工有其独立性,并根据其地形特点,提出应处理好防洪渡汛、高边坡开挖和混凝土运输几个问题。12.1.4式进水口岸坡的稳定对施工、运行的安全、工期和工程造价的影响至关重要,开挖中必须注意防震及加固。甘肃某电站进水口,地处倾倒体岩体、断裂发育地段,由于没有认真研究地质条件,采取有效的边坡处理措施,施工过程中,发生过洞脸岩体塌落,堵塞隧洞进口,出现过山坡岩体错动,拉断已浇混凝土护坡。显然山坡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本条再次强调重视岸坡开挖与边坡处理。12进水闸在松软地基上浇筑混凝土宜先浇筑基面较深的,后浇筑较浅的;先浇筑重大结构,后浇筑轻薄结构的要求,是出于对工程安全的考虑。先浇深后浇浅的混凝土,指相邻两部位基面深浅不一时,若先浇浅部位的混凝土,则在浇筑深的部位时,可能会扰动已浇部位的基土,导致混凝土沉降、走动或断裂。先绕重大后浇轻薄混凝土,是为了给重的部位有预沉时间,使地基达到相对稳定,以减轻对邻接部位混凝土产生的不良影响。如邻接两岸挡土墙的消力池、铺盖等部位,应尽量推迟到挡土墙砌筑并回填一定高度后再开始浇筑,以减轻边荷载影响而造成消力319
地、铺盖混凝土边缘部位开裂。12.2明渠12.2.1挖方渠道。1)渠道开挖应根据人工或机械化等不同施工方法、渠坡上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活动状态以及渠系建筑物的布置情况进行分段。对窄而深的渠道,断面受两侧岩壁的约束力大,爆破效果一般较差,宜采用沟槽开挖方法,见4.2、10。渠身段可采用大爆破施工方法,但要注意渠首附近的最大起爆药量,防止破坏山岩,造成渗漏。(2)土方渠道开挖边坡失稳是经常容易发生并危害最大的rd题,费工费时,增大投资,故应引起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最主要的预防措施是玻顶的排水系统必须完善,并边挖边村,避免雨水冲刷已开挖的边坡。结合水久性排水,施工排水可采取以下措施;1)渠外导流撇水,利用地势开凿导流撇水沟,撇开地表水流,改变泄流条件,不让地面水流人渠道。2)渠上截流防渗,地下水影响严重的深挖渠段,可采取在渠线外两岸平行渠轴线开挖截水沟,沟距渠坡3~5m,沟深1.5一2,0m,底宽0.5~0.8m,沟内适当衬砌,渠道竣工后,可作为护渠措施。3)施工期渠内集流排水,沿渠轴线开挖一段较深主沟,经常保持低于开挖面0.5~1.0m,再每隔5~10m,垂直主沟开支沟,使浸水从支沟集向主沟,主沟水汇集至集水坑后用水泵抽排。(5)石方渠道开挖方法,除本条叙述外,尚有以下方法,供参考:l)分层分块钻孔爆破:根据施工机械化程度确定分层厚度和分块的尺寸。用于人工半机械化或中小型机械施工。2)楔形掏槽爆破;沿轴线方向进行掏槽爆破,两侧边坡钻预裂孔,底板留保护层。适用于开挖深度小于6m的浅窄渠道。320
3)扬弃爆破:先沿轴线开挖平导洞,然后两侧开挖药宝,爆破后的石渣可大部抛至开挖断面外。适用于揭露地表覆盖层或开挖渠身段。4)定向爆破:爆破石渣按预定的一侧或两侧抛至断面以外,通过爆破使渠道成型。适用于浅渠开挖。S)直接用机械开挖,利用带有松土器的重型推土机分层破碎,每次破碎厚度约0.5~10m。适用于软岩开挖。12.2.2填方渠道。填方渠道一般采用自卸汽车运土,推土机分段逐层铺土,配合人工耙平和洒水。根据填料情况,压实机械可用振动平碾、凸块振动碾或羊足碾。卸土、铺上、碾压三个工序采用流水作业。填筑顺序由下而上,碾压顺序由远而近。(1)全填方渠道。本条系根据四川省一些大型渠道的施工实践编写。韶山灌区南池塘填方渠道渠堤堤顶高程62.8m,堤脚高程49.8m,渠底高程57.0m,设计水位62、2m。背水坡边坡分为两级,马道高程为57.8m。施工时,高程57.8m以下采用大面积铺筑,高程57.8~62.2m为渠道过水断面,若左、右两边同时进土,行车、会车和碾压互相干扰,因而改用分段分边填筑;高程6.2.2~6.28m部分改用蛙式打夯机压实。这种方法是完全从该渠的实际情况出发选定的,可供参考。12.2.3渠道防渗工程施工一般要求。本条表12.2.3-1、12.2.3-2摘自SL18—91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0122、5、41)混凝土预制板防渗砌筑因块小缝多,最容易产生砌缝开裂的问题,查其原因一是因为填土沉陷未终止,、或垫层未压实;二是砌缝标号拉力不够;三是分块过大,难以适应基础的变形,故针对三个原因提出三个要求。321
14隧洞13.1隧洞开挖13超挖允许值。隧洞开挖的平均径向超挖值20cm,是引自SDJ212—83(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该规范是根据1983年以前施工的工程统计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我国自1986年开始,实行合同承包制后,施工企业非常重视经济效益,故超挖情况大大减小,对于小电站工程的小隧洞,如仍采用此数值,超挖回填量占衬砌量的比例将是很大,因此,本规范对直径等于3m或小于5m的,其允许超挖值定为15cm。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容许超挖值可由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商定。13施工支洞。13.1.2.1隧洞的工作面数量可参考表13。13洞口开挖。洞口岩层受地表水、地下水和自然冻融的影响大,一般风化较强,岩层破碎,卸荷裂隙发育,开挖后更削弱了洞口边坡的稳定。保证洞脸边坡稳定是洞口安全施工的基本原则。应特别重视各种工程地质现象。322
333
324
洞脸边坡一般设置马道,在马道外侧设挡渣墙或积石槽。为保证洞口安全.,洞口支护需伸出洞外B十(2~3)m,并在支护两侧设置2+(1~2)m的挡渣设施。B与Z分别为积石槽的宽度与深度,视岩石边坡倾角、坡高确定,一般,B采用5—7m,2采用1~2m。边坡开挖应自上而下,边开挖.边支护、边验收。边坡加固方式,可采用4.2、11建议的方法或混凝土(砌石)明拱、半明拱或明拱加挡石墙等方法。进洞方法视围岩条件而定。地质条件较好的中小型断面或1、宜类围岩的大断面洞室,可采用由外向内全断面开挖。特大断面洞室或D、瓜类围岩,可采用由外向内分部掘进方法。对洞口地质条件差,或明挖量大、洞口施工干扰大,而傍侧又有条件开挖支洞或其他人口则可采用由内向外,分部开挖方式。325水位以下的洞口,根据地质条件、地形和水深确定洞口的施工方法。一般可采用围堰、预留岩坎、岩塞爆破等方法。13、4洞身开挖。
洞身施工作业方式分为流水作业、平行作业、交叉作业三种,根据地质条件、断面大小、隧洞长度等确定。开挖方法可根据地质条件、断面尺寸、形状、施工方法等分别采用全断面开挖与分部开挖。分部开挖又有台阶法、中心导洞辐射孔法,下导洞辐射孔法以及支撑拱法、核心支撑法等。不同围岩中建议的开挖方法,见表13.1.4.1。断面尺寸按表13、4.2分类13、5不良地质地段开挖。13.1.5.1超前探测的内容,包括地质编录和测绘,探明掌子面前方地质构造、地下水涌水量、水压力、地热、岩爆、有毒气体、膨胀性地层等,测定围岩的初始应力、弹性被速和岩石物理力学参数,分析影响围岩稳定的不良地质因素,及时配合设计、施工人员研究预防措施等。若有条件时,应采用新奥法施工。新奥法的基本出发点是把岩体视为连续介质,充分利用地下洞室开挖后产生变形的时间效应及围岩的自持承载力,“适时”予以锚喷支护,控制围岩变形,达到洞室稳定的目的,锚杆和喷混凝土是其主要的支护手段,而支护时则需通过现场量测围岩变形的结果来确定。因此,本条提出要求勤检查、勤观测、勤反馈,即指采用新奥法施工。13.1.5.5
。应采用超前孔探明地下水活动规律,测定漏水量,防止突然暴涌,截断补给来源,降低地下水位、利用侧导洞、集水井或平行支们排除地下水。必要时,应对围岩进行灌浆,降低其渗透性或形成帷幕阻水。13.5.7(3)管棚法。管棚法在隧洞施工中用于极破碎地民坍方体、岩堆等地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现介绍四川太平驿电站穿越箩筐湾断层的支护方案:对V类围岩采用了管棚、格栅钢支撑、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联合初期支护体系。管棚采用外直径42m、长5m的钢花管,沿开挖轮廓周边以中心距40cm、外插角150布置;钢支撑采用15cmX15cm的正方形截面,由主筋和加强筋按适当形式构造的二向等刚度型式;钢筋网与钢支撑焊接,钢筋网钢筋直径6mm,间距20cmX20cm,喷C20混凝土,厚18cm。为确保钢支撑的稳定和发挥作用,采用长35rn、直径220m的锁脚锚杆,一端焊在钢支撑上,一端锚于围岩中。采用这种方法使隧洞施工顺利通过断层。有的工程,还利用钢花管对围岩压浆;效果更好。辽宁富尔江引水工程,根据浅埋围岩破碎情况,作了双棚,也取得很好效果。13·1·6钻孔爆破。13.16.1不衬砌隧洞采用钻爆法施工时,必须采用光面爆破,不仅对维护围岩的稳定性和原有的围岩强度等具有显著的作用,同时光面爆破可以减少洞壁的起伏差,大大降低隧洞的糙率系数,减少水头损失、近年来,我国一些隧洞的开挖,采用了光面爆破,给工程带来了很大效益。察尔森水库输水洞,洞壁的起伏差为327
和延误工期。1322浇筑分段段长9~15m系采用《施工组织设计手册》第二卷的建议数据。SD134—84《水工隧洞设计规范》中的建议值为6~12m。根据目前我国中小型电站的施工水平,本规范建议每段长采用9~15m较为合适。13、2 6模板。(1)钢模台车按使用方式分为穿行式(钢模台车可穿行立模段)、非穿行式;按钢模型式分为顶拱钢模;边顶钢模(包括圆形、城门洞型),全断面钢模(包括圆形、城门洞型);按台车型式分为轨道门架式,轮胎式(包括汽车底盘式、轮胎门架式)、滑撬液压推进式;按操作方式分为全手动,电动及手动、全液压。国内多采用穿行式、轨道门架式、电动及手动操作的顶拱、边顶拱、实腹梁结构的钢模台车。自从鲁布革水电站引水隧洞采用全液压、针梁武、全断面可收缩穿行钢模台车后,近年来我国又在西藏羊湖水电站、四川铜头水电站、太平驿水电站分别采用了直径 5.0、6.0、gm的全国穿行式钢模台车。太平驿电站使用这种台车,隧洞全断面平均月浇筑150m/台,最高达180m/台。密云水库九松山隧洞施工中采用了综合清模和外梁模板优点的针梁滑模,3m直径隧洞全断面衬砌月进尺达150m。(3)钢模拆除时间。327
隧洞顶拱衬砌的拆模时间可以按照结构力学的方法计算。这时作用在衬砌上的荷载,对1类围岩只考虑衬砌自重;对I类围岩,按照具体情况确定是否考虑山岩压力与衬砌自重的共同作用,对v、w类围岩均需考虑山岩压力与衬砌自重的共同作用。若有外水压力,只考虑作用在顶拱1200范围内的水压力。计算方法可参照SD134—84水工隧洞设计规范》进行。13.2.7混凝土浇筑。13、27.互人仓方式。(1)混凝土运输分为有轨运输与无轨运输。有轨运输适用于中小断面有轨运输掘进的隧洞,运输车辆可用斗车、搅拌罐车、专329用梭车,长隧洞应优先使用搅拌罐车。无轨运输适用于大中断面无轨运输掘进的隧洞,运输车辆为自卸汽车、搅拌运输车,以搅拌车较优。32813.2.7.2
混凝土泵的给料设备是保证混凝土泵生产率的重要配3套设备,应根据混凝土泵进料高度、运输车辆出料高度及工作面组织进行选择。常用的给料设备有带式输送机提升,提升箕斗提升,汽车卸料高台却料,搅拌仓给料等。边顶拱混凝土机械化配套示例。13.3.2混凝土预制构件衬砌。(1)构件的分块。确定横向分块尺寸的主要因素主要取决于地质情况并兼施工方便。如采用小块构件衬砌,必须先安拱架,不仅施工干扰大,而且使隧洞围岩暴露时间太长,容易造成围岩先稳。大构件重量较大,但衬砌成洞快,安装好后即可承受山岩压力。四川省中江磨子湾隧洞顶拱采用整圈预制安装,韶山灌区引水隧洞横断面分为4块,即侧墙2块,顶拱2块,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构件沿隧洞轴线的宽度愈宽,衬砌的整体性愈好,并可减少安装次数和接缝处理的工作量。便于边掘进、边衬砌。但宽度过大,增加了施工难度,背面回填不容易保证质量。一般应以0.5~l、2m为宜。(3)预制构件的接头。柔性接头可分为无垫层平面接头、定位钢筋无垫层平面接头、有垫层平面接头、圆柱面铰式接头。接头型式一般由设计决定。329(4)止水构造。
常用的止水构造有以下几种:1)联填式:在衬砌构件的环向接缝内,边缘设置防水嵌缝沟槽,填注防水材料或与构件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砂浆。常用的防水材料有石膏矾土膨胀水泥、沥青防水油膏、聚氯乙烯油育及沥青砂浆等。2)压注式:在构件侧面预留防水构造,用压浆机压人膨胀水泥或聚氯乙烯油膏。3)内缴式:在接缝内填筑构件混凝土同强度的水泥砂浆后,在隧洞内侧铺两层钢丝网,喷M40水泥砂浆,形成一个刚性防水壳。13.5隧洞施工作业安全13.5.2据统计,爆破施工作业事故主要原因为:爆破后过早进入工作面吸入有毒烟尘中毒;导火索质量不好,点火方法有问题;盲炮处理不当,打残眼造成事故;电气爆破事故;安全距离不够,警戒不严等等。爆破后产生的有毒气体,需要经过一定的通风和时间,才能将有毒气体排除或稀释到安全浓度。过早进入爆破工作面,还有可能国炮孔迟爆引起事故。铁路爆破安全规则中规定;明火起爆时,从最后一个炮孔响后算起,不少于20m,才允许进入爆破区检查。在爆破工作面附近,电气设备、金属管路较多,以及采用装药器、装药车向孔内装填粉状炸药时,应对杂散电流和静电的危害予以足够的重视。330
14渡槽14·2·2现浇混凝土排架。排架高度一般较大,构件较单薄,混凝土量不大。如上升速度快,容易造成走模事故;如果减缓速度,则下部已凝固的混凝土将因模板走动,可能产生裂缝。有些工程,曾采用分层浇筑,每层4~6m,但这对加快工程进度不利。一般都采用一次浇筑到顶的办法,本条对此作了一些具体规定。对混凝土浇筑次序,有些工程是这样安排的:当浇至联系梁底部时,柱的浇筑暂时停止,改从联系梁中部浇起,使梁的模板在浇至梁柱联结处时不产生变形,以保证联结处的混凝土质量,也减缓了柱的上升速度。142.5浆砌石或混凝土预制块拱。砌筑要求除参照7、6外,可再参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14·3。1现浇混凝土槽身。(3)浇筑分层。槽身混凝土浇筑分层将使槽身出现初应力,按结构要求最好不分层,一次整体浇筑。因施工条件限制,不易做到。如需分层,应尽量少分层,并提高第一层浇筑高度。按槽身不同型式,分别处理。331
1)矩形简支梁式渡槽;四川升钟水库右总干渠施工经验认为槽身直为H层浇筑,等第一层强度达70%时,才升高第H层,承重模板的支承能力,只考虑承受第一层槽身重量及施工荷载,第二层槽身重量由第一层槽身承担,应加强模板及支撑的强度与刚度,尽量减小沉陷变形。2)矩形双悬臂梁式渡槽:由于这种槽身纵向承受负弯矩,受力钢筋布置在槽身支座处侧墙顶部,分层浇筑时,第一、二层均不能将负弯矩钢筋饶人混凝土内,为了保证槽身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必须增加一定数量附加钢筋。分两层浇筑时,第一层槽身顶部铺设施工附加钢筋,当第一层槽身混凝土达70%强度后,才升高第二层混凝土。分三层时,同样在第二层顶部铺设施工附加钢筋。模板及支撑情况同矩形简支梁武渡槽。对一些槽身断面较小的渡槽则均用全断面一次平起浇筑。此时应采取一些措施二加强支撑基础的地基处理,力争减少走模变形,加快混凝土浇筑速度,底板及侧墙浇筑均采取全断面铺开,并保持均衡上升;避免因两侧上升不平衡而造成内模走动。为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宜尽量延长其初凝时间。3)U形薄壳双悬臂渡槽;采取全断面一次平起浇筑。为了便于振捣,保持浇筑质量,可先将外模及支架一次架立,内模则边浇筑边立模。332
15调压井15.2·3大、中断面竖井扩大开挖。(3)竖井通过不良地质段的大断面竖井或因施工需要,可在上室开挖完成后,混凝土衬砌时,同时在导井内自下向上钻辐射孔进行扩大开挖,此时需封闭导井上口,防止物体坠落伤人,同时处理上部危害。这种施工方法的施工程序为:导井开挖后,根据地质条件分段扩挖,上部扩挖一段后先行衬砌,待围岩稳定后再自下而上扩挖。碧口水电站竖井就采用了这种开挖方法。333(4)太平驿电站竖井开挖直径28m,专家建议将圆形的井身按1200角等分三部分顺序作业。有些工程,采用半机械化施工,提出了环形台阶开挖法,台阶高宽各2m,以利于手风钻钻孔,台阶坡度450,希望放炮后能有一半左右的石渣能自动漏入导井中,剩余的石渣逐层向下清理,清一层钻一层,清渣与钻孔平行作业。15.6.3混凝土衬砌采用滑动模板可以提高机械化程度,减轻劳动强度,节约木材和加快施工进度。竖井、闸门井等应尽可能采用这种施工方法。国内一些水电站采用这种方法施工,效果很好,表15.63列示了国内部分工程滑模施工进度。
33433416.6有钢板衬砌的斜井,其施工程序可见图16.1.6。
335
16.2无钢板衬砌的地下埋管混凝土施工16.2.1斜井滑模的启衬方式及混凝土要求。1)套模启村是在钢模安装前于斜井下部预浇一段2~3m长混凝土作启衬环,其内径略大于钢模外径,安装时将钢模尾端套入启衬环内,其优点是钢模定位方便,新浇混凝土受钢模保护,因而减少了模板启衬时的阻力。(2)对日启村是先将下弯段混凝土浇完,然后安装钢模,安装时钢模与已衬混凝土上口对接。为保证钢模准确就位,在钢模与已衬混凝土上口之间立一圈木模,木模长50~80cm,在木模与钢模的衔接处铺一圈白铁皮,以减少钢模启动时的阻力。这种方式启村时,阻力较大。(3)混凝土配合比要求:竖井与斜井多用滑模浇筑,必须有合适的坍落度、和易性及与滑模相适应的脱模强度。一般采用425号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一般混凝土水灰比为0.45~0.55,砂率为0.30~0.35。外加剂应通过试验选定。16.3地下埋管钢管安装的条件与程序16.3.1钢管与斜井开挖周边及底部间距值系根据鲁布革水电站钢管安装经验得出。该电站钢管环向缝焊接接头采用单面焊接接头方法。钢管套装不困难,焊缝根部缺陷可以避免,超声波探伤技术也容易掌握。采用单面焊接有以下优点。336
(1)可以减小开挖断面,减小开挖与混凝土工程量,斜井开挖周边与钢管间距为40cm,底部为50cm,实际看来略减。2)单面焊免去钢管外壁的炭弧气创和焊接工作,改善了焊工工作条件,保证了焊接质量。(3)由于加设了垫板,焊缝间隙的调整范围加大,钢管中心若有误差时一般可以调整间隙大小来解决,免去了因调整中心而切割管口的现象。16·4明钢管施工明钢管安装程序为;管槽及镇、支墩开挖一镇墩及支座一期混凝土浇筑一厂房处理管安装一厂房处埋管二期混凝土浇筑一厂房处至前池(或调压井)进水口建筑物间明管安装一镇域及支座二期混凝土浇筑。16、4.3钢管安装的程序与要求。(1)在制造及安装的运输过程中,为使管不发生变形和破损,当管径较大时,可使用适当的支撑和真圆保持器(例如星形撑架)等。对这些加固措施,应认真研究。(2
)安装时,将钢管中心线和中心高程在附近结构物上划出正确的对照点,据此来定中心。先安装弯管,将其固定于镇墩上,并按伸缩节的位置,确定钢管安装顺序。安装时,应采取措施保持钢管的真圆。定出中心线后顺次进行单位管段的临时安装和焊接。此时,应注意因焊接顺序的差错和焊缝歪斜造成中心线的离。(3)压力钢管的温度,在过水时主要受水的影响,不过水时由气温决定,在日光直接照射时受太阳直射影响。伸缩节的主要目的,是适应这些温度变化在管轴向方向可能伸缩,而不产生显著的应力。另外,在安装时,用来调整管长。空管时,受日光直接照射的最高温度可达60℃以上,安装时伸缩节的余裕长度必须保证钢管安装最后阶段受日光直射时所需要的伸缩长度。钢管温度可用表面测温计测得。(4)各管节和单位管段在工厂和现场焊接时,要按使变形及剩余应力最小来安排纵向缝和决定焊接顺序。纵向缝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时,管体上使十字形焊缝集中,必须绝对避免在纵向缝上336随时焊接产生的变形及剩余应力而局部集中。16·5N筋混凝土压力管道16·5.l管床与管座施工。(3)管道与管座间涂抹沥青或敷设沥青油毡时,为了加强沥青或沥青油毡与刚性座垫的结合,沥青或油毡施工前,应先涂刷冷底子油。刚性座垫的表面应平整,不得有突出的尖角或凹坑以及起砂现象。用ZmK靠尺检查时,直尺与表面间的空隙不应超过5mm,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涂刷冷底子油前,垫层表面应清理干净并使其于燥。冷底于油涂刷要求愈薄愈好,满刷空隙。若垫337
日表面过于粗糙,应先刷一道挥发性快的冷底子油,待干燥后再刷第二道冷底子油。垫层如于燥确有困难时,可在潮湿的垫层上徐刷,但其上有水珠时坝u不能涂刷。如急需垫层干燥,可用喷灯、吹风器吹于其表面。冷底子油是由30号或10号建筑石油沥青或软化点低于50~70℃焦油沥青加入溶剂(汽油、苯或柴油、煤油等)制成的溶液。以下几种配合比可供参考:①石油沥青40%,煤油或轻柴油60%;②石油沥青30%,汽油70%;③焦油沥青45%,苯55%。调制冷底子油时,先将沥青放入锅中溶化使其脱水至不再起沫止。再把熬好的沥青倒入料桶中,加入溶剂。对慢挥发性的溶剂,则沥青的温度不得超过140℃;对快挥发性的溶剂坝u沥青的温度不得超过110C。溶剂应分批加入,开始每次2~3升,以后每次5升。也可将熔化的沥青成细流加人溶剂中。加入时,应不停地搅拌至沥青全部溶解为止。338
17厂房厂房包括主厂房、副厂房和升压站。17.1开挖与地基处理17.2地下厂房开挖。3)地下厂房开挖断面实属特大断面,根据国内外经验,一般先开挖和衬砌顶拱(I、K类及部分皿类围岩),或先开挖和衬砌边墙(由下而上)后再开挖和衬砌顶拱。然后用台阶法开挖剩余部分。中、下部分可采用大台阶、小台阶、多导洞辐射孔法,视围岩稳定条件,施工条件等决定。(5)平行洞室的岩墙由于作用在其上的平均压应力及洞室周边切向应力增大,相应降低了岩墙的稳定性。岩墙两侧均受到开挖洞室带来的扰动,在较大的切向应力作用下,松弛区会较大幅度增大。当者墙内存在有受控制的软弱结构面时,容易产生沿软弱结构面滑动,因此,应采取预应力锚索、锚杆等加固措施,以保证围岩稳定。岩柱较岩墙开挖扰动更多,周侧都出现松弛区,稳定易遭破坏,施工中要及时加固。(6)交叉洞室当控制软弱面倾向岩体时,平洞与主洞室的交叉段承受较大荷载,需要同时加固平洞与主洞室。当控制软弱面倾向主洞室时,边墙可能产生滑动,主要加固高边墙。339
17.2潮汛17.2.1厂房施工一般需1~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有些厂房存在安全渡讯问题。渡汛方法很多,应通过计算选择方法可靠、经济合理的渡汛措施。17.2.2在进行厂房流道封堵和拆除封堵材料时,应避免封堵料进入流道。172,3在汛期下游水位多高于设计正常尾水位,已超过尾水检修闸门的运行条件,故尾水封堵不能利用尾水检修闸门进行封堵。如需采用检修闸门,必须根据封堵条件,进行加固处理。17、3厂区排水17.3、3厂房渗漏集水井一般处于厂房结构的最低点,加之小型水电站厂房基坑较小,应首先进行集水井施工,利用集水井排水作为厂房基坑排水的主要措施,辅以其他排水措施,即可满足厂房施工排水的要求。17.4厂房混凝土的分层分块17.4.1(2)基础的约束区分层厚度一般在10m左右,考虑到尾水管底板厚度一般大于1.0m,因此规定施工时基础约束区不应大于2、0m,混凝土厚度大于2.0m时宜分层。基础的束区以上部位在施工中一般在24m左右。(3)块体的长宽比一般为25:1为宜,由于小型水电站厂房面积较小,敌对其长度不作限制。340
17.4.2(1)通仓浇筑一般适用于顺水流向厂房尺寸为25m以内的中小型电站,混凝土浇筑宜安排在低温季节,或虽不在低温季节,但有必要的温控措施。分缝形式中,还有错缝、预留宽槽、封闭块和灌浆缝等,均用于大型电站的厂房。340(2)适用于立式机组厂房,贯流式和冲击式机组厂房可参照进行分层,井可对分层次数适当进行增减。(3)纵向(沿厂房长度方向)分缝宜根据施工能力、其它建筑物施工等因素以单台或多台机组为单元分缝,一般以单台机组为单元分缝可增加工作面,减轻对混凝土施工能力的要求。(7)为防止垂直缝面张开向上延伸,在混凝土蜗壳、进水口底板顺水流设缝时,可设置骑缝钢筋。(9)根据十余座电站的经验,蜗壳的边墙与顶板一次浇筑的均产生裂缝。17.5i筋混凝土蜗壳R尾水管模板17.5.1小型水电站结构较小,尾水管直段采用木模与钢模成型,应注意木模与钢模结合部位必须有可靠的连接措施以保证模板安装和混凝土施工不产生大的误差。尾水管直段侧墙可采用砌砖、砌石或预制混凝土模板代替钢木模板进行施工。蜗壳和尾水管的异型模板面板还可以采用层板或胶合板,钢框胶合板模板在蜗壳和尾水管施工中很少采用。341
17.5.2尽量采用整体模板,可减少施工偏差,缩短施工期。蜗壳锥体按1/4圆锥面制作,有利于模板安拆,施工时应注意模板间的连接和固定,不能产生超过规定的偏差。表17.5.2所规定的偏差值系根据多个电站的施工经验确定的,施工完全可以达到此标准。17.5.3尾水管模板放样可采用图解法和数解法。图解法是运用画法几何的原理,解算尾水管各部分尺寸,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须作图精细、数解法是运用初等数学和解析几何的原理,计算尾水管各部分尺寸,其优点是计算精确,便于测量施工;但计算工作繁琐,花费时间较多。附录R介绍尾水管模板数解法放样,可供参考。17、5.6表17.5、6所规定的偏差值系根据多个电站的施工经341验确定的。17、6下部混凝土施工主厂房混凝土施工通常以发电机层楼板顶面为界分为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17.6.3厂房结构复杂,孔洞、板、墩、墙等较多,暴露面积大,虽有利于散热,但不利于防裂。尾水管等基础底板,浇筑后受基岩面约束,顶面在施工期暴露于空气中,运行期处于水下,其温度应力较坝块更大,尾水管、蜗壳等立面框架结构,施工期温度应力状态复342
杂,因此厂房下部混凝土施工必须充分重视温度控制。177上部混凝土施工17.7.1机电安装通常从远离安装间的机组开始,上部混凝土完成才能保证行车的正常运行。177.4小型水电站行车梁宜采用预制吊装施工,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因此行车梁直按简支梁进行设计。17.7.5劲性骨架自承法:系利用型钢代替部分大梁钢筋,形成劲性骨架,利用劲性骨架作为大梁施工的承重构架进行混凝土施工的方法。代替后应进行截面校核。一般劲性骨架钢材用量约大于设计钢筋用量15%~20%,对大梁的承载能力更为有利。该方法也称为钢骨架自体支承法。上承式承重构架法:系利用置于准备施工的大梁上部的承重构架悬吊大梁自重混凝土及临时施工荷载的方法,亦称反吊法。构架为钢构架、木构架或钢木构架,构架一般为稍架。下承式承重构架法;利用置于准备施工的大梁下部的构架支承大梁自重混凝土及临时施工荷载的方法,由于构架一般为行投,亦称行架支承法。屋顶大梁和行车梁浇筑在施工中亦可采用分层浇筑的施工方法,一般分两次浇筑,分层位置在中和轴或中和轴下h/8u为梁高),在第一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再浇筑第二层,但由于施工期较长,故规范未推荐分层法。采用分层法施工应考虑施工期是否允许,且应征得设计部门同意。342
选择施工方法时有必要进行技术经济比较。17.7.6浇筑大梁时,在施工时和拆模后;大梁发生一定的下沉和产生一定的挠度,为使大梁在拆模后能获得设计规定的外形,须在施工时设置一定数值的施工预拱度。施工预拱度为梁在工作荷载(包括大梁自重)下的挠度与骨架(或横梁,在加支撑时还应包括支撑变形等因素)进行刚度计算所得垂度之和。17.7、7小型水电站机组较小,其屋面宜采用预制混凝土板,有利
343于缩短施工工期和施工方便,对于工程质量也无影响,但应做好屋面防水。I7.7.8升压站发输配排架在小型小水电站中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构架。其他型式的排架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施工方式。17·8厂房H期混凝土施工为了机电埋设安装和加快土建施工,通常把埋件周围的混凝土划为二期施工。二期混凝土并不是一次浇筑施工的,包括二期以后各期的混凝土。
344二期混凝土等土建施工和机电安装通常交叉或平行作业,一般施工程序见图17.8.2.1、,图17、8.2-2。17·8·1(1)厂房二期混凝土结构尺寸较小,其强度直高于一期混凝土5*Pa。整个结构断面均作二期混凝土进行施工时,二期混凝土强度不需提高。17·82(2)厂房未封顶时机组HM混凝土浇筑与一期混凝土相
同,已封顶的机组可采用以下方式:1)厂房屋顶预留进料孔或由邻近千封顶的机组段进料。混凝土料罐不能直接入仓的部位,用料斗和滑槽转料入仓。2)机车或汽车将混凝土运至厂用桥吊下,用桥吊转运入仓。3)胶带输送机通过厂房上下游门窗或吊物孔运进混凝土,再用胶带分料机或手推车人仓。4)混凝土泵直接入仓。5)混凝土搅拌车供料,再用其他形式入仓。(4)/J、型水电站水轮机尺寸较小,其谁管里衬、转轮室和座环预埋件所在混凝土结构断面也小,安装和混凝土施工均可一次施工。(6)预填骨料压浆混凝土法系先用骨料进行填充,再进行回填灌浆以代替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法。此法可用于如座环等阴角部位的施工。施工要求见63.20的规定。3556
第三篇金属结构和水轮发电机组安装18水金属结构安装本章编写的主要依据有原SLJ201—80、DLJ201—80《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的安装部分、DL/T5018一94《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DL/T5019—94《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和DL5017—93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等。当原SLJ、DI。J201—80与DL/T5018—94、DL/T5019—94、DL5017—93三规范的规定不一致时,按后面三规范作了修正。18.1一股规定18.1.1技术资料。18.1.1.1本条规定金属结构安装前应具备的资料。小型水电站的闸门、拦污棚和启闭机,多为整体发运出厂,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必须由持有生产许可证的制造厂家制造,并出具产品出厂合格证,同时必须提供安装工作必须的设计图样、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技术文件。分件发运的设备,必须具备设计单位提供的装配总图和文件。18.1.1.2为SLJ、DLJ201—80第1.0.3条的基本内容。18.2安装用的材料牌号和质量,特别是焊接材料,在小型水电站往往被忽视,从而引发质量事故,故条文强调对材料的质量要
,以保证工程质量。18.1.3为SLJ、DLJ201—80第2.2.3条的基本内容,增加量具和仪表在使用前送法定计量部门检定,如已按规定定期送检的,不在此例。18.1.4小型水电站金属结构安装,工地焊接和螺栓连接工作量不大,但其质量要求,在重要部位必须执行与制造等同的技术规范。18.15金属结构防腐蚀,大量工作均由制造厂完成,本条主要规定了工地涂装施工的环境条件,其技术要求按设计规定并参照SL105—95《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执行。18·2闸门及埋件安装18.2.1本条主要内容为DL/T5018—94第9.l节埋件安装,删除了链轮闸门、偏心铰弧门和弧门铰座钢梁等小型水电站极少见的部分。其中18.2.1、4升卧式闭门埋件安装的允许偏差摘自SL27—91《水闸施工规范》第1027条。18、2.2本条内容为DL/T5018—94第9.2节平面闸门安装,文字上略有修订。182.3本条内容为DL/T5018—94第9.3节弧形闸门安装。182.4本条内容为DL/T5018—94第9.5节闭门试验。18.3拦污栅及埋件安本节内容为DL/T5018一94第10.2节拦污栅安装。
18。4起重设备安装18.4、1本条内容为DLJ201—80第九章第一节轨道安装。18.4.2本条内容是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起重设备制造安装验收通用技术条件》(初稿)第五章第一节组装的一般要求编写,其中对电气设备安装执行有关国家标准,不另规定。18.4.3本条18·4.3.1。18.43.8为《水利水电工程起重设备制造安装验收通用技术条件》(初稿)第5·3·l条~第5·3·8条的主要内容,对基础螺栓埋设,按设计图样检查,不另规定。18。4.3。9为SLJ、DLJ201—80第9.3。2条。18.4.4本条主要内容为SLJ、DLJ201—80第951条~第9。5.1.3.条,并参照DL/T5019—94作了修订。346
18.4.5本条主要内容参考DL/T5019—94第72节移动式启闭机组装与安装,删除了电气设备安装。18.4.6本条主要内容为SLJ、DLJ201—80第9.31条和9.3,3条,并根据水利水电单元工程等级评定标准,增加了设备运到现场后的复测、清洗和对螺杆式启闭机过载保护装置、行程开关的安装要求。18.4.7本条内容摘自DL/T5019—94中各类启闭机的试运行条款。18.5E力钢管安装18.5.1和18.5、2两条,主要内容为DL5017—93第5.1节和第52节,增加了该规范压力钢管制造部分对纵、环缝对口错边量允许偏差的规定。18.5.3压力钢管焊接。压力钢管焊接为压力钢管安装工程的重要内容,在小型水电站的安装工程中易被忽视,从而影响工程质量。该部分包括了焊接工艺评定、焊工资格、焊接的基本规定和工艺要求、焊缝检验和缺陷处理等内容,均需子以重视;故本条规定遵照DL5017—93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第6章压力钢管焊接的规定执行。18·5、4本条主要内容均摘自DL5017—93第9章,文字略有删改。347
19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本规范主要依据为GB8564—88《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在此规范基础上,按小型水电机组特点进行取舍和补充。此外还参照SDJ249、3一88《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标准)(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程)以及一些制造厂部分水轮发电机组的安装说明书等。19适用范围本章规定的适用范围是按与国标GB8564—88相衔接的要求拟定。由于本规范装机范围为50000~500kw,故部分单机容量和转轮名义直径超出本章适用范围,此部分机组安装仍需按国标GB8564—88的规定执行。19·2一般规定水轮发电机组不论容量的大小、尺寸的差异及型式的不同,但对一般规定基本相同,故本节参照Gb6564—88的规定。19.2立式反击式水轮机安装(1)按本章适用范围,混流式水轮机由于尺寸不大,蜗壳一般为整体结构,为此不编写蜗壳拼装和蜗壳焊接部分的条文。348
(2)轴流式水轮机在本章中不具备转桨式水轮机的条件。因此条文中不编写转轮静平衡试验和转桨式水轮机转轮耐压试验和动作试验的条文。同时也不编写操作油管和受油器的条文。3)按本章适用范围,水轮机导水机构一般为整体结构,为此不编写底环、顶盖、支持环分瓣的条文。(4)型水轮机控制环一般靠传动轴驱动,接力器组合在小型调速器内部,更不可能出现环形接力器,为此也不编入这部分条文。
19.4卧式本轮机安装1)小型水电站中,其中、高水头出现卧式水轮机较多,为此本章新编入这一节。(2)卧式水轮机安装内容是依据水轮机制造厂部分水轮机安装说明书拟定。19.5轴伸贯流水轮机安装(1)结构尺寸小的贯流水轮机一般为轴伸贯流,因此未编入灯泡贯流水轮机,仅编写轴伸贯流水轮机安装。(2)尾水管、座环、轴承、导水机构安装条文参照GB8564一88灯泡贯流水轮机。(3)主轴水平度允许偏差系根据制造厂轴伸贯流水轮机安装说明书拟定。19.6冲击式水轮机安装小型冲击式水轮机一般为一个转轮,故有关布置在发电机两端双转轮布置型式来于编写。19.7调速系统的安装1)小型调速器一般为组合式,但设备到现场,一般有必要进行清洗、组装。其调速设备同样包括集油槽、压油槽及调速器柜等部分,编写时仍按各部件安装拟定条文。349
2)小型调速器试运转,其油泵空载试运行,一般只要求在50%、100%的额定压力下各运行15min。(3)小型调速器一般为机械调速器,其他类型的凋速器在本章中不详细编写安装条文。19.8立式水轮发电机安装4)小型水轮发电机主要部件一般为整体结构,有关部件19.1.3轮发电机组试运行参照规范GB8564—88的要求编写,部分条文进行了精减。19.14程验收工程验收除了安装、试运行质量达到合格外,还需提交竣工资料、安装试验记录,方能达到验收条件。本节参照GB8564—88的有关要求编写。瓣组合的条文在本章中也不编写。(2)转子装配小型水轮发电机一般由工厂进行,个别情况需在工地组装应与中型水轮发电机组装相同,本章不另行编写。(3)水轮发电机励磁目前采用可控硅励磁,故有关励磁机的要求无需再编入。19.9卧式水轮发电机安装本节系参照规范GB8564—88的规定。350
19.10轴仲贯流水轮发电机安装1)这一节为新编的一节,同样也未编入规范GB8564—88中灯泡式贯流水轮发电机安装部分(2)轴伸贯流水轮发电机安装一般与卧式水轮发电机安装相同,但由于转速低,尺寸比一般卧式稍大。故可能在现场组装。组装要求可按厂家规2)19.1.1子及附件安装参照规范GB8564—88的要求编写。19.1.2蝴蝶阀、球阀及伸缩节安装参照规范GB8564—88的要求编写20水力机械辅助设备及系统管路安装本章主要依据为SDJ—249.4—88《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水力机械辅助设备安装工程》(试行)L此外还参考《水力发电设备及验收技术规程》(1958年)等。
351352
353
353
354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旱地宽厢宽带高效栽培技术规范
- ebz悬臂式掘进机大修技术规范
- 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 gw23b-550技术规范
- 电信线路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考试题
- jt-c系列机车信号车载系统设备技术规范(暂行)20060726
- 病媒生物防制整改技术规范
- mdi-200技术规范书
- 3nb-2200直驱泵组技术规范
- aqt 4255-2015制药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
- axk%ulia刮板调速启动器技术规范书
- d32-2011年中国联通基站用热交换节能系统技术规范验证测试项目及要求
- gb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征...
- 《煤气隔断装置安全技术规范》条文说明
-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
- 《南方电网公司安全工器具技术规范(绝缘操作杆部分)》(征求意见稿)
- 中乳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 云南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