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1.00 KB
  • 86页

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8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目录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设计概况11.1编制依据11.2编制范围12工程概况12.1主要技术标准12.2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12.3征地数量情况23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点23.1自然条件23.2交通运输情况33.3沿线水源、电源、燃料可利用情况43.4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43.5其他与施工有关的情况44施工组织安排44.1建设总体目标44.2架子队组织机构、职责及架子队任务44.3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目标74.4施工准备和建设协调方案75施工方案、工序、工艺75.1施工方案75.2施工方法、施工工艺106资源配置方案37 6.1进场机械376.2组织机构及劳动力安排376.3施工用水、电、路386.4混凝土拌合站387管理措施387.1安全保证措施387.2质量保证措施457.3工期保证措施537.4环保、水保措施577.5文明施工、文物保护等措施607.6冬季、雨季和夜间施工安排658附件:试验段施工方案679附图:67 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设计概况1.1编制依据1、赵家塔装车站站场路基横断面设计图DK20+900~DK23+550.38,HDK0+475.73~HDK2+2392、路基个别设计图DK18+877.5~DK20+9003、路基通用设计图(府谷施-路通-01~25)4、赵家塔装车站站场设计图DK20+900~DK23+560,HDK0+000~HDK2+5055、赵家塔装车站环线纵断面设计图HDK0+000~HDK2+5056、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7、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8、工地调查资料。9、府谷煤业集团有限公司铁路建设指挥部下发的《府谷煤炭铁路专用线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10、建设单位下发的相关文件。1.2编制范围新建铁路府谷煤炭铁路专用线区间路基DK19+393.8~DK19+430、DK19+606.55~DK19+826.10、DK20+818.7~DK20+900,赵家塔装车站站场路基DK20+900~DK23+560、HDK0+000~HDK2+505。2工程概况2.1主要技术标准2.1.1铁路等级:工业企业Ⅰ级2.1.2正线数目:单线2.1.3限制坡度:上行6‰,下行14‰2.1.4最小曲线半径:一般800m,困难600m。2.1.5牵引种类:电力2.1.6机车类型:HXD、SS4型2.1.7牵引质量:10000t2.1.8闭塞类型:64D半自动闭塞2.2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地基处理形式有:换填土、石灰桩、强夯、冲击碾压等。 主要支挡和防护形式有:挡土墙、砌体及圬工、土工合成材料处理、栽植灌木等。路基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见表2-1。表2-1主要工程数量表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工程名称单位数量备注2路基工程区间土石方土方立方米119226石方立方米1685站场土石方土方立方米3416978石方立方米242585路基附属工程附属土石方及加固防护土石方土方立方米113899石方立方米37175砌体及圬工浆砌石圬工方70841混凝土圬工方13105钢筋混凝土圬工方577绿色防护栽植灌木株872858土工合成材料处理平方米1498600地基处理垫层立方米11981换填土立方米14858石灰桩米164800强夯平方米103173重型碾压平方米383890线路防护栅栏单侧公里9.33支挡结构挡土墙片石混凝土圬工方55092.3征地数量情况铁路永久用地约500亩,临时用地约30亩。3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点3.1自然条件3.1.1地形地貌 本线位于陕西省北部。线路所经地区属于黄土高原低山区,工点山坡区山体自然坡度较陡,植被覆盖率低,沟谷发育,地表水贫乏。沿线经过地区属黄土高原地貌,地势为西北高、东西低,由黄甫川、清水河、孤山川、石马川四条大川和相应的五道梁峁组成地貌骨架。3.1.2地层岩性大部分具有湿陷性,局部分布砂类土,碎石类土,下伏三叠系下统砂岩、砂岩夹泥岩,泥岩。砂质黄土(Q3dl):黄褐色,坚硬至硬塑,含少量姜石,具有大孔隙性,为Ⅱ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δzs=0.006~0.053,Ⅱ级普通土,基本承载力σ0=400kpa。砂岩(T3):灰白色,紫红色,强风化,细粒结构,泥质胶结,中厚层构造。3.1.3不良地质本标段范围岩性为砂岩、泥岩和湿陷性黄土。3.1.4水文地质地表水贫乏,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裂隙中,裂隙水较贫乏,多发育于浅层风化裂隙中,主要接收地表水及土壤中水下渗补给。3.1.5气象特征本标段区域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干温;冬夏长;春秋短;雨热同期;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年差与日差气温变化较大;降水年际变化大。年平均气温7.3℃;最冷月平均气温-12.6℃;历年极端高温气温38.3℃;历年极端最低气温-30.9℃;历年平均风速2.0m/s;年平均降雨量395.5mm;一日最大降水量181.8mm;历年年平均蒸发量2029.1mm;7-9月份为多雨季节,其他月份均属于少雨季节。沿线土壤最大冻结深度1.5m。.3.1.6地震动参数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标段地震动参数如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0.45s。3.2交通运输情况3.2.1神朔铁路在神木与包神铁路接轨,呼准线、大准线铁路均至准格尔旗薛家湾车站,为本工程道碴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3.2.2本区公路交通相对落后。 施工便道考虑充分利用既有道路,既有道路不能完全满足施工需要区段,对既有道路进行维修加固或新建汽车运输便道,本标段以魏哈公路和大庙公路作为施工运输的主干线,各工点修建临时便道引入工点,满足生产的需要。3.3沿线水源、电源、燃料可利用情况3.3.1施工用水:本地区地表水、地下水资源贫乏,临近河道地段与本标段桥梁、隧道共用水井,其余地段采用汽车运输用水。3.3.2施工用电:采用自发电的方式,施工现场配备1台75KW发电机。3.3.3油然料:施工所需油然料由地方石油公司供应。3.4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3.4.1石料:主要使用保德县尧圪台平顺石料厂石料,但运距较远。3.4.2河砂:主要使用府谷县园沟岔采砂场河砂。3.4.3红砖:红砖、粘土由沿线各乡镇就近供应。3.4.4白灰:白灰从府谷县运输。3.5其他与施工有关的情况本地区无地方性疾病4施工组织安排4.1建设总体目标4.1.1质量:全部工程达到铁道部新建铁路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满足设计使用功能,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4.1.2安全:无人身因工死亡事故,无重大火灾、交通、爆炸事故,无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4.1.3路基主体工程工期:2012年4月1日—2012年10月31日。路基附属工程工期:2013年7月1日—2013年8月31日。4.1.4环保、水保文明施工: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落实各项环保、水保措施。施工过程管理好废水、废气、废渣,达到文明施工。力争少占耕地,节约用地。4.2架子队组织机构、职责及架子队任务4.2.1架子队组织机构图见下页“架子队组织机构图” 路基架子队组织机构图架子队队长技术负责人试验员安全员质量员领工员工班长材料员4.2.2架子队人员职责4.2.2.1队长职责①宣传国家、铁道部和路局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并抓好贯彻落实。②负责组织完成项目经理部下达的施工任务。③负责所承担工程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文明施工。④负责本队的思想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和生活管理。⑤负责本队所有人员的工资、奖金核算和发放。4.2.2.2技术负责人职责①协助队长抓好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等各项工作。②向领工员、工班长进行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环保等书面技术交底,并将技术交底分类存档。③检查、监督、纠正施工中存在的质量、安全、工序、工艺方面的问题。④参加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4.2.2.3技术员职责①协助技术负责人做好技术交底。 ②跟班作业,纠正施工中安全、质量、环保、工序、工艺、文明施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发现重大安全、质量隐患立即停工并报告上级。③做好施工日志等相关技术资料的填写和收集整理工作。④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⑤对隐蔽工程、关键部位及重点工序的施工过程进行旁站。4.2.2.4质量员职责①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并制订相应的预防保证措施。②跟班作业,纠正施工工序、工艺方面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督促检查“三检制”的落实。③负责隐蔽工程自检、报检。4.2.2.5安全员职责①跟班作业进行施工安全巡视,发现不安全行为坚决制止,重大安全隐患要立即报告,并做好安全记录。②协助队长进行安全教育,接受专职安质人员的业务检查与指导。③负责本队安全器材、用具、设施的维修保养与标识。④制止违章作业,参加相关事故的调查、分析,并保护好事发现场。4.2.2.6试验员职责①参加开工前的地材调查与取样送检。②收集原材料,半成品的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并送试验室存档。③负责原材料、半成品、检查试件抽取、制作、标识、防护和送样。④负责管区内现场施工控制的检验与试验。4.2.2.7材料员职责①点验进场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按规定入库保管。②建立出入库台帐和逐日材料消耗台帐。③负责原材料进场后填写通知单,通知试验室(员)取样送检。④负责原材料、半成品状态标识。⑤采购所需辅助材料,并做好台帐。4.2.2.8领工员职责①组织工班完成架子队下达的施工任务。②负责工班施工的质量、安全、进度、环保和文明施工管理。 ③协助队长进行劳务人员的日常管理。4.2.2.9工班长职责①带领工班全体人员完成架子队下达的施工生产任务。②纠正所属人员施工中影响安全、质量的施作行为。③完成队、领工员交办的其它各项任务。4.2.3架子队任务负责本标段所有路基工程的施工。4.3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目标本标段路基工程竣工时间为2012年10月31日,第一阶段施工准备阶段2012年2月18日—2012年3月31日,任务是完成水、电、路等前期工作,保证路基工程准时开工;第二阶段施工阶段2012年4月1日—2012年10月31,主任务完成本标段路基主体、部分附属工程的施工;第三阶段2012年11月1日—2013年8月31日,主要任务是完成剩余附属工程。4.4施工准备和建设协调方案4.4.1征地拆迁推进计划和建设协调方案本工程永久征地约120亩,临时用地25亩。征地拆迁量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很强,难度大,相关部门和人员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紧紧依靠各级政府,认真细致的做好此项工作。4.4.1.1健全组织机构。在以煤业集团铁路建设指挥部安质部征迁小组的领导下,我项目设专人负责征迁工作。4.4.1.2做好调查摸底。开工前,征迁小组提前熟悉设计文件,摸清底数。临时占地做到一次解决。4.4.1.3以大局为重,维护稳定。征迁工作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做好说服工作,还要有适当的灵活性。避免发生群体性事件。4.4.2施工物资的供应本项目物资和设备采取甲供、甲控、我项目自行采购相结合的供应方式.5施工方案、工序、工艺5.1施工方案5.1.1施工总体方案 本线路路桥、路涵等过渡段多,为确保线路的平顺性、稳定性,不良地质段地基的处理与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是施工重点。施工准备完成后,优先安排特大桥桥台、隧道出口、涵洞基础、地基加固工程的路基施工,为路基本体填筑创造条件和争取时间。路基施工,分段分区作业,全面铺开。施工组织重点抓好地基处理施工进度和填料生产工作,并充分考虑雨季对路基工程填筑施工工期的影响。土石方施工与路基同步进行,施工前先对全线地质情况进行复勘,验证设计图中的地质资料,确保不因地质勘察原因造成路基沉降控制问题。为确保路基的压实与路基过渡段的沉降控制,土质路堑地段避开雨季施工,同时要抓紧桥台和涵洞工程的施工,路基、土石方填筑要与隧道开挖、涵洞施工统筹考虑,做好协调配合,为大面积路基施工创造条件。⑴地表处理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或推土机按不同的要求分段作业,处理后的基底密实、平整,无草皮、树根等杂物,且无积水,地面倾斜地段按设计要求挖出台阶。不良地质段地基的处理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固处理。⑵路堑开挖前,先完成截排水沟、挡护工程,然后分层开挖,及时进行边坡加固及防护,具体的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截排水沟和土方开挖→石方分层爆破开挖→基床以下处理→基床表层A组土填筑→路基防护工程。路堑开挖土方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输。路堑换填与堑堤过渡和相邻路基段填筑同步进行。⑶路堤填筑施工顺序: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清表和地基处理→路堤挡土墙施工→基床以下路堤和基床底层填筑→基床表层填筑。路基相关工程按设计位置与相应路基同步协调施工。路基填筑时严格控制填筑工艺(碾压机具、分层厚度、碾压遍数、含水量等具体要求)、检测频数及数量。路堤各部分应分层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工艺流程组织施工,并碾压至规定的压实标准。四区段是“填土、平整、碾压、检测”。八流程是: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整形,边坡整修。各区段流程单独作业,不许交叉作业。碾压的厚度及次数针对不同的压实机械、填土类别进行试验段,取得相关参数后再施工。填筑路堤时,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采取多种措施严格控制路基工后沉降与不均匀沉降,确保工后沉降达到设计要求。⑷ 路基填筑基床表层及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路基基床底层采用A、B组填料,路基基床底层以下采用A、B组填料。填筑路堤时,设置沉降观测设施,并按规范要求进行沉降观测;及时整理、分析观测资料,发现异常沉降及时反馈并采取措施,确保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A、B组填料生产采用集中拌和生产,路基基床表层采用推土机和平地机摊铺、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成型;过渡填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输,人工配合推土机分层摊铺,重型压路机配合小型冲击夯夯实。过渡段级配碎石:级配碎石采用厂拌法拌合,自卸汽车运输,人工配合推土机分层摊铺,重型压路机配合小型冲击夯压实。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采用厂拌法拌合,自卸汽车运输,摊铺机分层摊铺,重型压路机碾压施工。⑸路基加固与防护工程在稳定的地基和坡体上施工,路堑防护工程紧跟开挖施工,开挖成型一段,防护一段。一般路堤防护随路堤填筑,成型一段,防护一段,松软土路堤的边坡防护待路基沉降稳定后进行。⑹全线路基土石方调配充分利用挖方、隧道弃碴、移挖作填,在集中用土路基地段附近选取取土场,尽量采用运距较近的土源。合格的路堑石方或隧道弃碴在填料生产场经分解、破碎、筛分后生产成A、B组填料,不符合要求的填料与其他路基弃方均就近弃在隧道的弃碴场,取弃碴场坡脚设置浆砌片石挡墙,完工后平整并种植草皮。⑺路基开挖前须提前探明地下各类管线的详细位置,并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后再施工。⑻路基变形监测分四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路基填筑期间的监测,主要监测路基填筑期间地基沉降及路堤坡脚边桩位移,控制填筑速率;第二阶段:路基填筑完成后,自然沉落期及堆载预压期的变形监测,直到工后沉降分析可满足轨道铺设要求为止。利用实测数据推算最终沉降量;第三阶段:铺设轨道施工期间的监测;第四阶段:铺设轨道后及试运营期的监测。第四阶段监测由其他单位负责。5.1.2施工进度安排路基工程在施工准备完成后开工,综合考虑满足路基沉降期和铺架工期要求,路基工程尽早开工,尽量避开雨季,合理组织施工。5.1.3施工组织安排 根据施工总体安排及路基工程数量,全合同段配1个路基专业架子队,负责该区段地基处理工程、土石方开挖和路基填筑、路基附属工程等;配备1个路基填料集中拌合站负责该区段内路基填料的生产和运输。路基施工优先安排隧道进出口、特大桥两侧及先架梁通过区段路基施工,确保隧道和特大桥施工及运架梁通道畅通的施工工期需求。建立路基工程施工地质核查、试验检测、路基沉降监测、路堑高边坡变形监测的信息系统,实施“监测—分析—调整”的信息化和动态化管理。5.2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前,根据线路不同地质情况,选用N10轻型动力触探、N63.5重型动力触探、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四种原位测试方法结合室内土工试验进行地质核查。验证设计采用的地质资料,确保不因地质勘察原因造成路基沉降控制问题。在地基处理之前,均选择有代表性的一段路基作为试验段,进行重型碾压等工艺性试验,取得各项施工工艺参数。报经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再推广应用。路堤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路基各部位(包括基床底层以下、基床底层、基床表层)填筑前,均选择有代表性的一段路基做为试验段,进行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用以确定各项工艺参数。工艺试验成果经现场监理确认后再推广应用。若改变路基填料或压实设备,重新进行工艺试验。5.2.1地表清理组织人力,配合推土机、装载机及自卸汽车分区分块逐步清理地表,将表层杂草、腐植土、淤泥、垃圾、积水、树根等清理弃除。处理后的基底要求平整,无草皮、树根等杂物,且无积水。清表完成后用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原则上按照填筑计划顺序作业,根据含水量分段、分块合理组织施工,局部含水量偏高,则进行翻晒或改良。并随时检测压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施工。5.2.2地基处理施工前,应核查地质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必要时调整和优化设计,确保工程处理措施合理有效。进行工艺试验,满足设计及工艺要求方可施工,并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检测。5.2.2.1一般基底处理 对路基施工范围内的,已确定改移和拆迁的沟渠及其它构造物,按照设计比对现场情况进行改移和拆迁;对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进行砍伐,并清除树根,清除树根后的坑穴用路基填料夯填密实。需要用于复耕的耕植表土则运至待复耕地点,弃方则运至指定弃土场;清表后对暴露地表进行碾压夯实,并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坑穴填平夯实,清表后原地面压实度按设计文件标准执行,设计无规定时则按相应的路基或路床同等压实度标准执行。地面纵坡或横坡陡于1:5时,将地面做成向内4%坡度的台阶,开挖台阶在地面碾压工序结束后进行,纵坡方向台阶与路基轴线垂直或结构物台背面保持平行,横坡方向台阶面与路基轴线平行,台阶高度等于填方压实层厚度,宽度不小于2.0m。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纵、横向排水沟,排除积水,切断或降低地下水;护坡道外侧的排水沟,在沟的外侧填筑截水土埂,防止水流向路基;路基范围内开挖的横向排水沟,当为切断或降低地下水位作用时,应回填渗水性良好的砂砾料;路基施工临时排水应与永久性排水系统相结合,避免积水及冲刷边坡。5.2.2.2特殊基底处理本标段地基处理采用换填土、石灰桩、强夯、重型碾压等。(1)换填土A.根据设计和试验选择符合要求的换填材料。B.将软土挖除干净,并将底部整平。如软土底部起伏较大,报监理工程师现场查看制定方案后处理,视情况可设置台阶或缓坡。C.换填前,根据设计和技术规范对基底进行验收,并通过监理工程师签认。D.使用推土机初平,再用平地机精平。摊铺整平过程中配合人工消除粗、细集料窝,使每一摊铺层填料中的粗细料摊铺均匀、层面平整。E.压实时,注意不破坏基坑底面和侧面土的强度。(2)灰土挤密桩灰土挤密桩加固软土地基主要是利用机械打桩成孔时和石灰吸水膨胀、放热作用对周围的挤压力,将桩周土体挤密以及土体与石灰的化学反应、凝结作用改善桩周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使桩与桩周土脱水固结,共同承受荷载,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基础的沉降量,形成一种性能良好的复合地基。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1(见下页)。①施工要点A.平整场地,松软地段,可用钢板或垫木作为垫板。并清除地下障碍物,查明地下管线等原有设施。 B.试桩,确定施工参数。试桩时下管深度比设计加固深度深20~30cm。一次成桩的长度和振动锤功率、设计压实系数有关,在满足设计压实系数的情况下,振动的功率大,一次成桩的长度可以长些。一般情况下,一次成桩的长度为0.5m~1.0m。重复平整场地定桩位、放线振动套管至设计标高提升套管、露出桩孔投料每0.5-1.0m振动器压实拌合料达到设计长度、素土压顶进行其它桩的施工桩机就位机械设备进场材料进场石灰按比例拌制图6-1灰土挤密桩施工工艺流程图C.技术交底:施工人员要熟悉施工图纸、施工程序及标准。D.根据施工图纸做好现场定位、放样工作。E.桩机就位。在地面上确定好桩孔位置,垫好垫块,支好起吊架,使起吊架平稳坚固。F.启动振动锤。将套管一并打入土中至桩底标高。G.拔出套管,露出桩孔。H.将配制好的石灰料投入桩孔(每次投料深度在0.5~1.0m)。I.开动振动锤,将刚下的石灰料压实,完成一次投料。J.按上述步骤进行以下各次投料,直至达到设计桩顶标高。K.用素土压实封顶,一根桩即告完 ②质量保证措施A.原材料:生石灰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其粒径为5~7cm,含粉量不大于10%,CaO含量不低于80%。施工中应经常检查生石灰的含粉量,做好防潮防雨工作。B.灰料必须拌均匀,随拌随用。C.每次投料量必须保证相应的成桩长度,达到成桩长度后,停止锤击,各次成桩长度之和与设计桩长相吻合。D.套管(钻管)拔起前,应左右前后击套管,以防套管与土层粘连,难以拔出或造成塌孔等。E.桩位允许的水平偏差为半个桩位,允许的垂直度偏差为1.5%,施工中应严格控制。⑷强夯施工前按设计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试夯工艺性试验,确定适合的工艺参数后,进行大面积施工。强夯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2。平整场地设备就位对准夯点起吊夯锤到预定位置夯锤自由下落完成第一次夯击重复完成第二次夯击夯点测量放样设备移位完成该段第一遍夯击按规定间歇时间后完成第二、三遍夯击图6-2强夯施工工艺流程图 ①工艺要点与技术措施A.在施工前先做好临时排水沟,将地表水引出地基加固处理范围。B.准确定出夯点位置、夯击范围,清理并平整场地。C.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测量夯前锤点高程。将夯锤起吊至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夯坑内及周围地面高程,计算夯沉量。D.当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及时整平坑底。E.每点夯击两次,夯击点中心距按设计要求布置。F.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第一遍夯点的夯击。G.按规定的间歇时间,进行第二遍夯击,第二遍夯击点在第一遍夯击点中心,夯击点中心距按设计要求布置、最后一遍锤印彼此搭接,表面平整。H.施工时详细记录每一夯点的夯击能量、夯击次数和每次夯沉量。②质量控制与要求A.开夯前检查夯锤重量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满足设计要求。B.夯锤上必须设直径20~35cm的排气孔,避免产生“气垫效应”和“真空效应”。C.在每遍夯击前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及时整平坑底并补夯。D.低能量满夯的搭接面积按不小于四分之一夯锤面积控制。夯完最后一遍后,用推土机将场地整平。E.第一遍夯击完成后,根据测量的数据和结果,结合工程地质进行综合分析,对工艺参数进行必要的调整,更好的指导下一遍夯击。F.严格控制夯锤落点、夯锤落距、夯击击数、夯击遍数及间歇时间等。G.强夯夯坑中心偏移的允许偏差按不大于0.1D(D为夯锤直径)控制,每次夯击后按总夯击点的10%检验并记录。I.强夯后,在设计规定的检验时间检验加固地基的承载力和有效加固深度,按每一工点每3000m2抽样检验12点,其中:标准贯入试验6点,静力触探试验3点,载荷试验3点。⑸冲击碾压利用YCT25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6-3。 冲击碾压路段表面整平洒水及碾压检测压实度及平整度不合要求符合要求冲击碾压40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碾压遍数)检测碾压后沉降量及表层压实度不合要求补充冲击碾压5~10遍振动压路机、光轮压路机碾压1~3遍路基验收不合格合格验收符合要求清除多余土方、整理路基检测路基标高合格不合格图6-3冲击碾压施工工艺流程图①施工准备A画出区段检测点的平面布置图,图中标出试验范围、测量检测的断面桩号、观测控制点的布设位置。B测点位置断面图,应标出压实度等参数在各个观测断面中的平面与垂直检测位置。提出各种指标的检测时间、标准要求、施工配合要求及注意事项,试验前应根据试验内容编制原始记录表格。C测试仪器、设备等应经过检验,性能可靠,精度满足试验要求。观测用的所有仪器应于试验工程开始前准备完毕。 D对各类施工机械人员进行培训,熟悉操作规程、技术要求、施工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对参加试验有关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分工,使各类施工员各司其责。E施工前应熟悉相关的设计文件,收集现场资料,合适工作数量,按工期要求、施工难易程度、气候条件等,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合理安排冲击压路机的数量、型号与操作机手。F落实油料供应,准备维修场地、维修工具,易损件及相应的维修人员。G落实监测仪器设备,对各种仪器设备事先进行调试校核,确保其可靠性与准确性。②施工方法冲击碾压采用扩散分布的形状进行,行驶速度在10~15Km/h之间,行驶两次为一遍,每遍第二次的单轮由第一次两轮内边距中央通过,间隙双边各0.13m,当第二遍的第一次向内移动0.2m冲碾后,即将第一遍的间隙全部碾压。第三遍再回复到第一遍的位置冲碾,冲击压路机向前行驶在纵向冲碾地面所形成的峰谷状态,应以单双两遍为一冲击单元,当双数遍冲击时,调整转弯半径与波谷进行交替冲碾,使地面峰谷减小,表面接近平整。按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每五遍进行交换业。5.2.3路基填料生产本标段路基基床底层A、B组填料;基床以下路堤填料选用利用土填料和三七灰土、砾石类填料,其粒径级配应符合压实性能要求;当选用C组细粒土填料时,应根据填料性能改良。路堤浸水部分应采用渗水土填筑。利用路堑弃土或隧道弃碴时,首先利用弃碴,即使弃土(碴)时,先弃碴,后弃土,以土覆盖碎石,以利于造田或植被的生长。(1)级配碎石本标段基床表层及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填筑。级配碎石利用采购的25~45mm、16~25mm、7.1~16mm、小于7.1mm四种规格的粗细集料,分别按基床表层的粒径级配范围要求,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填筑工艺试验验证取得的配合比,进行配料,经具有自动计量装置的拌和机拌和,生产出级配稳定、质量合格的级配碎石混合料。为保证填筑压实质量,填料随拌随用。级配碎石厂拌法生产工艺流程见图6-5。 合格不合格调整配料25~45mm碎石16~25mm碎石7~16mm碎石<7.1mm石屑粉计量配料拌合加水出料室内配合比试验现场填筑工艺试验检验图6-5级配碎石生产工艺流程图水泥(按设计要求)①工艺要点A.外购25~45mm、16~25mm、7.1~16mm、小于7.1mm四种规格的碎石和石屑粉集料。B.贮存集料时用装载机及时转运,分层堆放,防止形成自然坡角的堆,避免颗粒发生离析,各种集料隔离堆放。C.根据各集料用级配碎石方孔筛的筛分结果,按规定的粒径级配范围要求,分别设计出三种基床表层级配碎石配合比。D.按设计的配合比进行室内击实试验和现场填筑工艺试验,从中分别优选出施工配合比并求得混合料颗粒密度和最优含水率。E.采用具有自动计量配料系统的拌和设备,按试验确定的施工配合比(加水量根据气候及运距在最优含水率基础上增加1~2%)进行配料和拌和,以获得颗粒级配稳定和含水率合适的级配碎石混合料。F.经检测混合料级配、含水率符合工艺试验确定的允许范围方可出厂。②质量控制与要求A.各种集料进场后,每2000m3检验一次黏土团和其他杂质含量,并进行试配混合料的颗粒级配、颗粒密度、重型击实的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试验。 B.级配碎石中掺入的水泥,以同一产地、品种、规格、批号每200t为一检验批(当不足200t时也按一批计),其品种、规格及质量符合设计要求。C.每工班生产混合料前测定粗细集料的含水率,换算施工配合比。级配碎石混合料拌和生产过程中,随时观察目测混合料级配和含水率变化情况,正常情况下,每一工作班抽检三次(每次不大于2000m3),第一次必须在拌和开始时检验,如发现生产过程有异常,增加抽查试验次数,根据颗粒级配、含水量检测信息及时调整配料比例,使混合料符合要求。5.2.4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基填筑在进行大面积填筑前,根据选用的填料和摊铺压实机械,选取有代表性的地段和部位,对不同性质填料分别进行填筑工艺试验,确定填料级配、含水量、摊铺厚度、压路机行走速率和碾压(夯实)遍数等关键的施工工艺参数。针对本线路过渡段多、部分路基工点长度较短的特点,以两个结构物或每200m路基为一个施工区段进行路基填筑,填筑按路基横断面全宽一次分层填筑,纵向分层压实,不同性质填料分别在不同段落或层次填筑。填料填筑压实施工工艺如下:⑴填料填筑压实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6。不合格合格,填筑下一层填料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路基整修碾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平整区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摊铺平整洒水或晾检验图6-6基床底层及以下填筑压实施工工艺流程图⑵工艺要点①测出基底处理后的原地面标高,依照设计资料精确测放路基边线及线路中心线,打桩标示;直线地段每20m一个桩,曲线地段每10m一个桩,并在桩上作出虚铺厚度的标记。 ②路基填筑采用横断面全宽一次分层填筑、纵向水平分层压实方法。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先从低处分层填筑,并由两边向中心填筑。③按工艺试验确定的所处部位(基床底层以下路堤或基床底层)的合理摊铺层厚,进行分层上土,虚铺厚度控制采用“方格网法”和“挂线法”,填筑时路基两侧各加宽50cm,以保证边坡压实质量。④使用推土机初平,再用平地机精平。摊铺整平过程中配合人工消除粗、细集料窝,使每一摊铺层填料中的粗细料摊铺均匀、层面平整。⑤洒水或晾晒填料的含水率应控制在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允许含水率范围内。填料运至现场含水率较低时,及时采取洒水措施;含水率过大时,采取摊铺晾晒措施降低填料含水量。⑥按工艺试验确定的碾压速率、碾压方式组合及遍数,用重型振动压路机按先两边后中间(曲线地段先曲线内侧后曲线外侧),先慢后快的原则进行碾压。各区段交接处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小于3m。如发现有凹凸不平现象,采用人工配合及时补平,使碾压好的路面平整度符合要求。⑦采用振动压路机按上述规定碾压,经检测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层填筑。⑧压路机不能直接碾压到的地方,采用冲击夯进行夯实。⑨填至基床底层底面、基床表层底面标高后,及时恢复中线,进行水平标高测量,检查路基宽度。按照设计结构尺寸进行表面整修后,达到表面平整,横向排水坡符合设计要求。⑩松软土路基填筑时,连续监测填筑期间地表水平位移和沉降速率,其控制数值为: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速率小于10mm/d,坡脚水平位移速率小于5mm/d,如果在填筑过程中超过变形速率控制值,停止填筑,停止填筑期间发生连续等速位移,及时采取卸载措施。在填筑高度接近填高时,加密沉降观测频次。⑶质量控制与要求①填料质量控制:对生产的填料除在填料生产过程中按规定进行取样检验外,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填料再按每生产10000m3抽检一次的频次检验颗粒级配。当发现运至路基填筑现场的填料级配有明显变化时,及时抽样复查,并将检测信息反馈给填料生产厂。 ②在每一层的填筑过程中,确认填料颗粒级配的含水量、松铺厚度、工艺试验参数符合后,再按工艺试验确定的碾压速率和碾压方式组合及遍数进行碾压。③路堤填筑按标准规定的检测频次和压实标准对压实质量进行检测和控制。5.2.5路堑开挖路堑开挖前,应先做好堑顶截、排水,堑顶为土质或有软弱夹层的岩石时,天沟应及时铺砌或采取其它防渗措施。开挖区应保持排水系统通畅,临时排水设施宜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并与原有排水系统相适应。排出的水不得损害路基及附近建筑物地基、道路和农田,并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影响边坡稳定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应及时引排,在路堑的表面设排水坡,以利排水。路堑开挖应根据地形情况、岩层产状、断面形状、路堑长度、施工季节和环境保护要求,并结合土石方调配等因素选择开挖方式,平缓地面上短而浅的路堑采用全断面开挖;平缓横坡上的一般路堑采用横向台阶法开挖;土质路堑采用逐层顺坡开挖法;纵向台阶开挖适用于傍山路堑,边坡较高时宜分级开挖;路堑较长时,可适当开设马口,对边坡较高的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宜采用分级开挖、分级支挡、分级防护的坡脚预加固措施。边坡防护、边坡平台及其上截水沟的施工与开挖紧密衔接,开挖一段,防护一段。路堑开挖至换填标高后,及时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按规定进行检测和验收,检测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⑴施工工艺流程土质及软质岩路堑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7。⑵工艺要点与技术措施①路堑开挖前,首先进行排水设施施工。作好截水沟,并做好防渗工作,保证边坡稳定。②开挖过程中经常检查边坡位置,防止边坡部位超挖和欠挖;边坡部位预留不小于30cm土层,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边坡修整,并紧跟开挖进行;施工中及时测量,开挖至边坡平台时,预留不小于30cm保护土层,待人工施做平台及其上截水沟时开挖,表面做成向外侧4%的排水坡。③防护紧跟开挖,随挖随护。刷坡修整随时检查堑坡坡度,避免二次刷坡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坡面坑穴、凹槽中的杂物清理后,嵌补平整。 否是测量放样山体稳定检查堑顶水沟施作预加固低于设计采用的地质资料检查设计,必要时变更设计机械开挖运输检查基床范围地基条件修整开挖底面与设计资料一致或好于设计资料基床施工(地基处理)开挖至距换填顶面60cm开挖至换填标高图6-7土质及软质岩路堑施工工艺流程图④当开挖接近路堑换填底面设计标高时,及时测量开挖面标高,预留30cm,对基床范围内的地基进行检测,检测土质和压实标准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满足要求,则继续开挖至基床底层顶面按设计要求同相邻路基段同步填筑基床表层;若地基条件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则按设计进行处理。⑤弃土至弃土场后,用推土机推平后,大致碾压平整,使之整齐、美观、稳定,周围砌筑防护设施,确保弃土堆周围及其上排水畅通,不对周围的建筑物、水源及其它任何设施产生干扰或损坏。⑶质量控制与要求①路堑开挖过程中始终保持排水系统畅通。②路堑基床换填宽度、深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面。③刷坡修整随时检查堑坡坡度,路堑边坡坡率不得偏陡。 ⑵石质路堑开挖石质路堑开挖时采用纵断面开挖,以增加开挖工作面。双边坡路基开挖时采用横断面开挖。对于风化层和松软岩石部位,用大马力推土机推挖。边坡用人工清刷。次坚石和坚石地段采用深孔控制爆破,在距离设计边坡面1~2米范围内及路槽结合部采用光面爆破;根据本标段石方开挖特点,计划采用以下两种爆破工艺:1)深孔控制爆破施工采用潜孔钻机进行深孔控制爆破是把一桩形药包分散在岩体内进行爆破,既控制飞石,又控制爆破振动波,最大限度消除爆破振动波对边坡稳定及山体滑坡地段对附近民房及构造物的影响,起爆方式采用毫秒微差起爆技术。利用微差挤压爆破可以辟开新的自由面,压缩波与反射波的相互迭加,石块粒径能够控制,爆破效果好,便于装运做填料。在深孔控制爆破施工中,按照设计要求对场地布局分梯段整平,规范布孔操作和孔位选择,钻孔孔向与坡面线的角度一致,严格控制装药量,注意装药与填塞质量及网络连接和起爆等工序,选择适宜时间作为放炮时间,避免作业干扰,提高爆破效率。选取和制造合适的监控面,确保爆破飞石方向,不影响附近居民。深孔控制爆破施工工艺详见“图6-8深孔控制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图”。爆破设计方法及参数清理潜孔钻机作业面指定方法布设炮孔钻孔与炮孔验收装药堵塞网络连接起爆检查分析爆破效果反馈设计安全警戒起爆药包制作图6-8深孔控制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图 A.爆破设计方法及参数梯段高度H:纵向掘进时开挖面较窄,梯段高度不宜太大,取H=6.0~7.0m为宜,横向开挖时可适当大些,取H=8~10m。炮孔平面布置,主爆孔采用梅花形布置,为提高爆破破碎效果,减少大块石,以适宜装运和用作填料,布置时采用宽孔距小抵抗线法,较大的孔距a,较小的排距b:a/b=2,本设计(w)=2.0~2.5m,a=4.0~6.0m,采用倾斜钻孔法,每次应超钻0.1~0.31wd,具体应根据现场实验而定。(wd—最小抵抗线)对强风化岩体,第一排和第二排装药量:Q=0.25~0.35ahtwd(kg)。对微风化岩体,第一排和第二排装药量:Q=0.35~0.45ahtwd(kg)。第三排至第五排装药量按10%~30%药量增加,具体增加多少,应根据现场实验而定。起爆采用塑料导爆管和毫秒雷管实施孔外延期微差挤压爆破。B.具体实施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由上而下,自左向右分层分台阶爆破的施工方法,以保证各工序间实行流水作业。C.钻孔与炮孔验收严格按照钻孔设计要求进行钻孔,在装药之前,首先检查炮孔位置、方向、深度是否符合要求,孔内是否有残渣、积水或堵孔。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及时处理,以免影响爆破效果。D.起爆药包的制作在现场工作时导爆管按孔深和孔外所需长度剪断,然后与雷管一起用胶布绑紧,将药卷与插好雷管的药管捆绑在一起放入孔底。E.装药与堵塞装药包括装药结构和装药方法,装药结构包括连续装药和间接装药,连续装药由于孔的上部不装药而产生大块,间接装药可以使爆炸能量在岩石上比较均匀的分布,深孔控制爆破采用两端装药,中间不装药的方法,部位长1~2米。F.网络的连接和起爆完成上述工序后进行网络连接,人员撤离危险区后进行爆破。2)光面爆破施工 光面爆破是在深孔控制爆破之后,利用布设在设计轮廓线上的光面爆炮孔,准确将预留的光爆层从保留岩体上切下来,形成平整的开挖断面。主要参数的选定(见表6-1)表6-1钻爆参数表深孔直径(mm)孔距(m)最小抵抗线(mm)装药量kg/m50~650.81.350.12—0.3575~901.11.500.18—0.70100~1151.32.000.35—1.00125~1461.62.301.00—1.40150~1652.03.001.40—2.10最小抵抗线:W=(7~20)D,D为钻孔直径。炮孔间距:a=(0.6~0.9)m装药量:Q=(0.12~2.1)L,L为光爆深度,装药量具体多少,应根据现场实验确定。单孔装药量:用线装药量QX密度表。QXX=q.a.wq为松动爆破单位耗药量。在光面爆孔装药时,使用小直径的药卷,沿深度间断绑在传爆线上,药卷置放于近正常装药炮孔方向的一边。5.2.6基床表层施工基床表层按路基横断面全幅拉开距离分层填筑,每层填筑厚度20~25cm。为保证基床表层施工质量,每一填筑区段不少于200m,并严格按“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工艺组织施工。在进行大面积填筑前,根据生产的填料和选用的摊铺压实机械,进行填筑工艺试验,确定填料施工配合比、施工控制含水量、摊铺厚度、压路机行走速率和碾压(夯实)遍数等关键的施工工艺参数。基床表层填筑工艺见图6-9基床表层填筑工艺流程图。⑴工艺要点①基床表层填筑前对基床底层的压实质量和几何尺寸进行复查确认。②依照设计资料精确测放路基边线及线路中心线;每10m一个桩,并在桩间挂线标识出填料分层摊铺厚度。③ 将拌和好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用自卸汽车尽快运输到现场,防止水分蒸发损失过多。运输验收基床底层区段拌和运输区段摊铺碾压区段检测修整区段测量放样检验修整基床底层拌和摊铺碾压夯实不合格合格,填筑下层填至顶层修整养护图6-9基床表层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测量放样检验检测试验④采用摊铺机按工艺试验确定的摊铺厚度铺摊。⑤摊铺时,在摊铺机后面配备人员及时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对于粗集料“窝”和粗集料“带”,应添加细集料并拌和均匀;对于细集料“窝”,应添加粗集料,并拌和均匀。⑥整形后,当表面尚处湿润状态时应立即进行碾压。如表面水分蒸发较多,明显干燥失水,在其表面喷洒适量水分,再进行碾压。⑦碾压时,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先采用轻型压路机静压几遍,然后再采用重型压路机振动碾压;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开始采用慢速,以后几遍逐渐加快,但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小于40cm,各区段交接处,纵向搭接压实长度不小于2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小于3.0m。⑧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按上述规定碾压后,经检测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层填筑。⑨表面修整养护。局部表面不平整时,要洒水补平并补压,使其外形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已施工的基床表层禁止任何车辆通行。⑵质量控制与要求① 对生产的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混合料除在混合料生产过程中按规定进行取样检验外,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级配碎石混合料还按每工班不少于一次的频次检验颗粒级配和含水量。当发现运至路基填筑现场的混合料级配或含水量有明显变化时,及时抽样复查,并将检测信息反馈给填料生产厂,以对配料比例作相应调整,使生产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符合要求。②在每一层的填筑过程中,确认级配碎石混合料颗粒级配、含水量、铺筑厚度、填层表面平整符合设计及施工工艺参数后,再按工艺试验确定的碾压速率和遍数进行碾压夯实。③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压实质量和检测频率均按设计要求控制。5.2.7过渡段施工本标段过渡段类型主要有路涵过渡段、路桥过渡段、路隧过渡段等形式。本标段施工过渡段结构类型多,施工工序复杂,需加强施工质量控制;过渡段填筑主要安排在旱季施工,填料来自填料生产厂或混凝土拌和站,压实标准及检测频率均按路基相应部位要求控制。小于100m的路基与过渡段同步施工,大于100m的路基尽量与过渡段同步,过渡段碾压要采用重型压路机配合小型冲击夯进行压实,保证满足设计要求。过渡段填筑前的地基压实采用冲击压实或重型机械碾压。过渡段台背以碎石分层填筑并用小型振动机械压实。过渡段路堤基床表层应满足基床表层的有关要求,并在与桥台或涵背两侧连接的20m范围内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内掺5%的水泥。过渡段与相邻路堤作为相同施工区段同步填筑。桥台后或涵背两侧4m范围内或设计要求范围内不能用大型压路机施工的部位,采用小型压路机配合冲击夯进行压实。路基施工过程中及时按沉降观测设计要求埋设沉降观测设备,并进行沉降观测数据采集、分析和沉降预测,指导施工组织安排。过渡段与相邻路堤作为相同施工区段同步填筑。填料摊铺按设计要求分段选用不同填料,过渡段长度大于4倍桥台后路堤高度,且不小于20m。距台后不小于2m范围内不能使用大型压路机施工的部位,采用小型压路机配合冲击夯进行压实,其它部位与路基同步采用大型压路机碾压。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10(见下页)。⑴工艺要点①过渡段基底处理与结构物及相邻路基的地基同时进行,过渡段填筑与相邻路堤按相同施工区段同步施工。②按设计要求对基底进行处理,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上层填筑。 ③将填料生产厂拌和好的混合料用自卸汽车尽快运输到现场,防止水分蒸发损失。④每层摊铺厚度为相邻路堤分层摊铺厚度的1/2,采用小型手扶式振动压路机和冲击夯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碾压夯实。⑤每层摊铺厚度与相邻路堤分层摊铺厚度相匹配,采用压路机按工艺试验确定的碾压遍数、行驶速率及碾压程序进行碾压。⑥在设计要求长度范围内进行分层填筑。基底处理基坑回填结构物背墙绘填筑线过渡段填筑埋设底层透水管过渡段与路基同步摊铺碾压或夯实不合格检测压实质量合格填筑至基床底层顶面填筑基床表层过渡段施工结束图6-10路桥、路涵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图⑵质量控制与要求① 对生产的级配碎石混合料除在混合料生产过程中按规定进行取样检验外,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级配碎石混合料还按每工班不少于一次的频次检验颗粒级配和含水量。当发现运至路基填筑现场的混合料级配或含水量有明显变化时,及时抽样复查,并将检测信息反馈给填料生产厂,以对配料比例作相应调整,使生产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符合标准要求。②在每一层的填筑过程中,确认级配碎石混合料颗粒级配、含水量的均匀性、铺筑厚度、填层表面平整符合设计及施工工艺参数后,再按工艺试验确定的碾压速率和遍数进行碾压夯实。③过渡段填筑压实质量与一般路基相同按相应部位要求控制。5.2.8排水工程施工前对照现场核对全线排水系统的设计,检查路基边沟、侧沟、天沟、急流槽、截水沟等地表排水设施与天然沟渠和相邻的桥涵、车站等排水设施及路基面排水、坡面排水、电缆沟槽两侧排水的衔接情况,确保设计的排水工程组成完整的排水系统。结合地质、地形情况,按照“永临结合”的原则规划临时排水设施,具备条件的地段按设计做好排水工程以及施工场地附近的临时排水设施,然后再做主体工程。不具备施作排水工程的地段,先做好临时排水设施,条件许可时及时完成永久排水工程。⑴施工方法①施工前对原地面复测,以核实图纸上设计排水位置是否符合实际。②路堑开挖过程中按设计图纸及时施作边沟、天沟等永久及临时排水设施,膨胀岩(土)路堑侧沟,要求沟基稳固,沟型整齐,沟水排泄不得对路基产生危害。③天沟的水要排到两端低处的涵洞或排水沟中。④砌体采用挂线挤浆法砌筑。块石及镶面片石由人工用花锤修面修边,块石分层砌筑,要求砂浆饱满,无瞎缝、通缝,勾缝采用平缝压槽工艺。浆砌片石砌筑时砂浆采用强制式拌和机拌和,施工做到砌体砂浆饱满,石料尺寸选配合理,强度满足要求,石料颜色一致,勾缝采用平缝压槽。⑤排水系统的浆砌砌体每隔10~15m设一道沉降缝,沉降缝缝宽1~2cm,缝内全断面填塞沥青麻筋。挖方段的天沟,以及路基填筑的临时排水工程,尽量在雨季到来之前完成。⑥小型构件预制方法 模板采用专用钢模做外模,台座的混凝土底板作为预制构件的底模。钢筋采用现场加工、绑扎。混凝土浇筑采用插入式振捣,初凝之前表面用较硬的钢丝刷拉毛。混凝土养护用土工布覆盖在表面,洒水养护,保证砼表面湿润。⑵施工要求与注意事项:①浇筑前,对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填塞严密,模板内面涂刷脱模剂。②浇筑前,检查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③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振动器振动捣实。振动器振捣应符合下列规定:A、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B、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C、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须采取保证质量措施或按工作缝处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用土工布覆盖并养护。④钢筋的制备:钢筋应具有出厂合格证。钢筋表面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腻、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2%。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各种钢筋下料尺寸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用I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末端应做弯钩,弯钩的直径应大于受力主筋的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5.2.9路基加固与防护工程本标段路基边坡防护形式主要有:拱形骨架,窗孔式浆砌片石、混凝土、栽植灌木、土工格栅等。各种防护设施在稳定的地基和坡体上施工,在设置排水设施地段,先做好排水设施,有地下水出露时先做引排处理,再施做防护工程。防护先将坡体表面浮土、石块清刷干净,填补坑凹部分,使坡面大体平整,施工时与土石坡面密贴结合,背后不留空隙,施工中加强现场监控。5.2.9.1浆砌片石⑴施工工艺①测量放样②清理修整边坡或地基,人工配合机械按设计要求刷坡。③边坡夯实,夯实坡面并人工平整。 ④搅拌水泥砂浆,拌和要严格按照配合比准确计量,机械拌和,确保砂浆标号不低于设计标准。⑤浆砌片石护坡,伸缩缝、沉降缝处挂线砌筑。⑵技术措施①石质应色泽均匀、质地坚硬、不易风化、无缝隙,片石厚度不小于15cm。②石块在砌筑前浇水湿润,表面泥土、水锈要清洗干净,片石分层砌筑,各工作层竖缝相互错开,杜绝通缝。③砌体均采用挤浆法施工,勾缝采用平缝压槽法(凹缝),在砂浆初凝后,养护7~14天,期间避免碰撞、振动和承重。④砌筑基础的第一层砌块时,先将基底表面清洗、湿润,再坐浆砌筑;砌筑上层砌块时,要避免振动下层砌块。⑤所用水泥、砂、片石质量符合规范的要求,并具有质量合格证,严禁使用受潮、结块、变质的水泥。⑥浆砌片石护坡砌筑厚度均匀,砌层片石纵、横向搭叠压缝,间缝塞满,外露面平整,水泥砂浆采用搅拌机拌和,后背按设计和暂行规定要求回填密实。5.2.9.2混凝土圬工混凝土圬工采用混凝土集中拌和,人工配合机械振捣,混凝土圬工几何尺寸一般都要支立模板,检查模板几何尺寸及加固措施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后,然后进行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洒水养生,炎热季节覆盖塑料薄膜,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5.2.9.3绿色防护⑴栽植灌木方法将苗木的根系或土球放入树穴内,使其居中再将树木立起,保证垂直,然后分层回填种植土。一般每层20—30cm,先填较肥沃的表土,填土后将树根稍向上一提,使根系舒展,用锨把将土捣实,直至填满穴坑。土痕略平稍高于坑口。(2)施工工艺 苗木准备: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列出苗木的品种、数量、规格、落实苗木供应来源,以及运到栽植地的运输情况及方法。对符合规格、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逐株做记号。高质量的苗木具备的条件:根系发达完整,主根短直,接近根茎范围内有较多的侧根和须根,起苗后根系无劈裂;苗木粗壮通直;主侧枝分布均匀,构成完美的树冠;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植前整地及放线: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栽植地土质基本满足植物生长需要,如发现土质太差,在栽植前换填种植土,以保植株成活。根据图纸,在现场找出苗木实际栽植位置,用白灰撒处灰点,进行定点放线。一般采用行列式放线法及等距弧线放线法。树穴的开挖:树穴开挖一般在运取苗木前1~2天进行。种植穴的大小依土球及根系情况而定,带土球的比土球大16~20cm,穴的深度一般比球高度稍深10~20cm,栽植裸根苗木保护根系充分舒展,树穴保证上下口径一致,避免出现上大下小的“锅底坑”,挖出的表土、心土分别堆放。栽植时间:尽量缩短起苗与栽苗之间的时间差,做到随起随栽。苗木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有植物有良好的包装,以保证不受太阳、风吹等不良气候的侵害。裸根植物的根系沾泥浆,并包在稻草袋中,常绿树及灌木有土球及草袋包装,到现场及种植前保持完好土球。苗木浇灌:新植苗木的浇灌以天然水为佳,之后48小时之内浇上一遍水,第二遍水随后进行,第三遍水在第二遍水后5—10天内进行。浇水浇足浇透,浇完第三遍后,及时封堰,并在树干基部周围堆成20~30cm高的土堆,以保持土壤内水分。5.2.9.4土工格栅的铺设土工格栅运到工地后,分批整齐堆放在料棚(库)内,防止日晒雨淋,保持料棚通风干燥,并逐批检查出场检验单、产品合格证及材料性能报告单,对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抽样检验,每批不少于一次。填高大于6m的路堤边坡自地表起每填筑0.6m高,于路堤边坡水平宽2.0~4.0m范围内铺设TGSG25-25土工格栅一层,直至基床表层底部;对于路堤填高大于25m地段基床底层以下边坡内每隔3.0m通铺一层TGSG25-25土工格栅。铺设土工格栅时,将下承层表面整平、压实清除表面坚硬凸出物后,按强度高的方向将土工格栅铺设在路堤主要受力方向。铺设时,拉紧展平后用插钉固定,消除褶皱扭曲后与路基面密贴,土工格栅需要连接时,采用U型钉连接。土工格栅铺设后及时填筑填料,其外缘距边坡保持0.1m的距离,避免土工格栅受阳光直接曝晒时间过长。 填筑第一层填料时采用后卸式汽车沿筋材边缘卸土,并用推土机或前置式装载机摊铺。在土工格栅拉紧展平后,填料的摊铺及填筑从两侧开始,平行于路堤中心线向中心对称进行。土工格栅上填料用轻型压路机压实,达到压实标准后,再铺设下层土工格栅,填筑时为避免土工格栅受损伤,运输车辆和碾压机具不能直接在土工格栅上行走作业。土工格栅属于隐蔽工程,每层铺设完毕后检查记录加筋铺设范围及位置。5.2.10路基支挡加固工程本标段路基支挡加固工程为片石混凝土挡墙。5.2.10.1挡土墙⑴片石混凝土挡墙施工工艺见图6-12。图6-12片石混凝土挡墙施工工艺流程图拆模搭脚手架测量放样混凝土拌和开挖基础支立模板灌注养护备料⑵工艺要点与质量控制措施①测量放线:测量人员准确放出挡土墙边线,用灰线撒出挡土墙开挖线,并每隔15~25米用木桩定位。②开挖前作好上方的截、排水及防渗设施。挡土墙基础施工时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及设计要求,采用分段跳槽开挖,跳槽开挖长度一般10~20m;当地形陡峻、堑坡较高的挡土墙基础,跳槽开挖长度小于5m。③基坑开挖至设计高程后,立即进行基底承载力检查,如承载力不足,立即上报设计、监理单位。④当基础为倾斜基底时,严格按设计准确挖凿,禁止用填补方法筑成斜面,确保墙体稳定。⑤ 混凝土挡墙按挡墙几何尺寸支立模板,并用脚手架加固模板和搭设施工作业平台;检查模板几何尺寸及加固措施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后,分层浇注混凝土,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和,混凝土罐车运送,泵送入模。⑥在挡墙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洒水养生,炎热季节覆盖塑料薄膜,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5.2.11线路防护栅栏钢筋混凝土防护栅栏的立柱、上槛、栏片,柱帽的预制,基础等要求均按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铁路线路防护栅栏图集》通线(2006)8001执行。隔离栅立柱基础采用人工挖孔埋设,防护栅栏在路肩、水沟面上高度和每一单元(相邻两立柱中心距离)间距按严格按设计执行,遇地形地物变化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安装时应以桥台台尾开始,以单元间距的整倍数距离放线安装。防护栏杆安装应考虑行车安全,不影响正常线路维护,防护栅栏安装位置距离线路中心不得小于4.5m。防护栅栏安装要做到“严、直、齐、美”,线路封闭严实,不留间隙;沿线路方向顺直,不忽远忽近;防护栅栏顶端与下端纵向过渡平滑整齐,不忽高忽低;整体效果美观,不给人凌乱感觉。安装前应先平整场地,栅栏底部距离地面高度按10cm考虑,最大不超过20cm,不满足时应进行回填处理。 施工立柱基础混凝土及安装立柱应严格控制好位置。埋入立柱时,应严格控制好位置,定位后支撑好立柱,用设计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回填,并保证立柱横向不移位,竖向要垂直,待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50%后方可撤去支撑。5.2.12路基综合接地5.2.12.1综合接地总体技术要求在250km/h以上的线路贯通地线采用截面铜当量70mm2的环保型耐腐蚀贯通地线;250km/h以下的线路采用截面铜当量35mm2的环保型贯通地线,分支引接线和横向连接线采用材质同贯通地线。综合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Ω。5.2.12.2路基综合接地技术要求路基地段综合接地贯通地线在线路的两侧各设一根贯通地线,位于通信、信号电缆槽下方的基床底层中。路堤、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地段的贯通地线距基床底层顶面-30cm~-40cm处,硬质岩路堑地段,将贯通地线埋设于通信、信号电缆槽下约-20cm,沟中回填细粒土。 贯通地线在每一个接触网支柱处、跨线建筑物处、桥梁与路基、隧道与路基过渡段各埋设一根分支引接线,材质同贯通地线。贯通地线通过分支引接线侧向水平引至路基边坡,沿路肩以及电缆槽底引至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的内壁位置,与电缆槽侧壁预留的接地端子引接线压接。在邻近过渡段的路基通信信号电缆槽内预留接地端子,并与预埋的分支引接线将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连接。桥梁、隧道地段的贯通地线沿通信信号电缆槽敷设至路基段,采用L型连接器将贯通地线与路基段通信信号槽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两侧贯通地线的横向连接:长度超过1000m的路基地段,每隔500m左右将上下行贯通地线连接一次;长度为500m~1000m的路基地段,在路基地段中将上下行贯通地线连接一次;长度小于500m的路基地段,不考虑贯通地线的横向连接。路基段的贯通地线、分支引接线、横向连接线的埋设应与路基工程同步施工。分支引接线、横向连接线的规格、埋设深度、埋设工序及工艺与贯通地线相同。5.2.12.3路基综合接地施工方案(1)贯通地线的敷设贯通地线采用两根70mm2的高分子护套贯通地线,沿铁路两侧各敷设1根。每间隔500m采用同材质、同规格的贯通地线将两根贯通地线横向连接,横向连接线的长度等同于路基宽度。在每个接触网支柱里程位置设1处6米的引接线,引接线采用同材质、同规格的贯通地线。(2)普通路基地段的埋设贯通地线位于路肩上通信、信号电缆槽下,距基床底层顶面-30cm~-40cm处敷设。见普通路基地段埋设图。 普通路基地段埋设图当路基铺设高度达到基床表层,我方材料准备充分时,站前施工单位首先打桩定位放样,量出距离中桩设计距离的线路两侧放线。接着土建单位向下开挖深0.3m,宽0.2m的沟。贯通地线敷设完,与横连线和引接线连接后,土建单位负责沟回填并压实。对含角粒块石粒径超过5mm的A、B组填料地段,允许开槽宽度适当放宽,大的石块必须清除。针对此类地段,先在开好的槽内铺设一层沙,再进行电缆敷设,待电缆敷设完毕,另外加盖一层沙土,以盖住电缆为原则,最后用原介质回填夯实。其他土质的A、B组填料地段直接用原介质回填夯实。对改良土地段,不得使用原介质回填,回填土必须采用细土,回填后夯实。夯实必须使用小型夯实机具,确保路基密实度。长度超过1000m的路基地段,每隔500m左右将上下行贯通地线连接一次;长度为500m~1000m的路基地段,在路基地段中将上下行贯通地线连接一次;长度小于500m的路基地段,不考虑贯通地线的横向连接。分支引接线在每个接触网基础里程设1处,分支引接线采用同材质、同规格的贯通地线。贯通地线在每一个接触网支柱处、跨线建筑物处、桥梁与路基、隧道与路基过渡段各埋设一根分支引接线,材质同贯通地线。贯通地线通过分支引接线侧向水平引至路基边坡,沿路肩以及电缆槽底引至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的内壁位置,与电缆槽侧壁预留的接地端子引接线压接。在地线分支接头处向边坡外挖一条与贯通地线沟相同的分支引接线沟。沟深与贯通地线沟一致。分支引接线长6m,采用C型连接器进行连接。接好的分支线放入分支线沟内,在接头处四周覆土0.1m左右,回填挖土。边坡沟只需回填到分支线填满即可。注意不得损伤接头和分支线。路基施工完,电缆槽建成后,从分支线埋设的边坡处挖沟宽0.1m到电缆槽,通过电缆槽的排水孔将分支线引入信号电缆槽。接地端子设置信号电缆槽内靠线路侧壁上,分支线施工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线径的25倍。将边坡所挖缺口分层回填夯实。(3)石质路基地段贯通地线的埋设在两侧信号电缆槽内敷设贯通地线,每间隔100米在电缆槽内设接地端子板与贯通地线可靠连接并进行防腐处理,将接地端子板固定在电缆槽边缘距槽顶面 100mm的地方。每隔500米对线路两侧的贯通地线进行一次横连。要求过轨采用HPDE管并且内径不得小于100mm,HPDE管两侧漏出钢轨外侧边沿不小于50mm。贯通地线施工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线径的25倍。在排水沟下方的路基上按设计要求设置接地极及引接线,引接线引入电缆槽。如图石质路基地段埋设图。石质路基地段埋设图5.2.13沉降观测⑴路基工程:根据不同的路基高度及不同的地质条件,主要内容有路基面的沉降变形观测、路基基底沉降观测、路堤本体的沉降观测。路基沉降观测器原则上不得少于6个月,如出现沉降异常,应综合分析,必要时延长观测期。⑵过渡段:主要包括路桥、路隧、路涵、堤堑过渡段沉降观测。过渡段沉降观测应以路面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观测为主,沉降观测期与路基相同,不少于6个月。沉降观测水准的测量精度不低于lmm,读数取位至0.1mm。沉降观测的频次不低于路基沉降观测频次的规定。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或数据异常时应及时观测。在对路基、和过渡段等不同结构物的基础沉降变形预测评估完成后,绘制区段或全线的沉降预测变形曲线,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工后沉降及不均匀沉降满足设计要求,达到铺轨的要求。6资源配置方案6.1进场机械进场机械一览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挖掘机ZX230-HHE122推土机CAT320B23压路机YZ2524自卸汽车CQ3253TMG245装载机50B66洒水车/27冲击式压路机YCT25型18平地机PY18019灰土桩成孔机DCB60-15310强夯机YTQH3000211路拌机WB-1800B112砂浆搅拌机UJ32526.2组织机构及劳动力安排路基架子队组织机构图架子队队长技术负责人试验员安全员质量员领工员工班长材料员成立一个土石方施工队负责本合同段全部路基土石方施工。投入的主要设备有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平地机、装载机、自卸汽车、洒水车等,人员80人。成立一个路基附属工程施工队负责本合同段全部路基附属工程,包括护坡、排水沟、侧沟、天沟、拱形骨架护坡、窗孔式护墙等。投入人员60人。 成立一个地基处理施工队负责本合同段全部地基处理,包括灰土挤密桩、强夯、冲击碾压等。投入人员20人。6.3施工用水、电、路6.3.1施工用水临近河道地段与本标段桥梁、隧道共用水井,其余地段采用汽车运输用水。6.3.2施工用电采用自发电的方式,施工现场配备1台75KW发电机。6.3.3便道情况施工便道考虑充分利用既有道路,既有道路不能完全满足施工需要区段,对既有道路进行维修加固或新建汽车运输便道,本标段以魏哈公路和大庙公路作为施工运输的主干线,各工点修建临时便道引入工点,满足生产的需要。新建便道标准:宽4m,选择有利地点设置错车道,按照平均200m控制,路基宽度按6m控制,为了便于错车车辆的驶入,在错车道的两端设10m过渡段,错车道段有效长度按20m控制,山区最大纵坡按10%控制。土石方量按平均填挖高0.3m计算,边坡1:1计,特殊地段根据现场情况调整。道路两侧设排水沟。6.4混凝土拌合站根据多次对本标段工程及周边的实地调查,在清水川特大桥DK20+074.867左侧约800m的附近设立混凝土搅拌站一座。规划拌和站占地面积约需要10000m2。根据搅拌站场地规划,将拌合站的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分成两个独立区域布置。生产区内设有碎石料仓4个,砂料仓2个,砂的储料区两个。分待检区、合格区,可储存碎石2000立方米和8000立方米砂(周边砂源较紧,考虑砂的存储),满足混凝土使用。7管理措施7.1安全保证措施7.1.1安全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安全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杜绝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消灭一切责任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7.1.2安全保证体系7.1.2.1安全组织领导机构 为实现安全目标,我项目部将在本工程中以《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职业健康及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从教育、组织到措施落实、把关检查各个方面层层负责、全员发动,并制定相应措施和办法,保证生产全过程安全监控到位,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见安全组织机构图和主要人员及各部门安全管理职责表。项目经理安全总负责项目副经理安全设施管理总工程师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工程师制定安全措施安全质量工程师安全措施检查设备工程师安全装备的检查各架子队长负责安全措施的实施施工员落实安全措施工地技术员制定安全作业方案工地安全员作业安全控制工地材料员安全装备的配备安全组织机构图主要人员及各部门安全管理职责表序号岗位职责1项目经理组织制定现场施工安全措施,确定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组织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及检查、评比、奖罚办法的兑现,向上级汇报安全情况,对现场施工安全负全部责任 2项目副经理对本工程的安全设施管理负全面责任,协助经理进行各项安全生产活动;负责组织安全设施的配备、检查、维修;负责组织制定安全生产制度、标准;负责组织劳动保护用品的采购、配备、检查。3总工程师确定现场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监督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情况、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对现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技术可行性、可靠性负技术责任。参加安全检查工作。4工程管理部部长协助总工程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及监督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情况。参加安全检查工作。严格遵照安全生产的要求编制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同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对于企业采取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认真编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认真解决生产中的安全技术问题。5安全质量环保部部长参加制订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的制订及论证,监督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对现场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组织(或参加)安全工作检查,对违反安全规定或措施的行为人提出整改意见并作出处理建议报领导(包括事故处理),直接负责现场安全工作。6安全员监督检查安全技术措施,执行安全管理制度,认真作好现场安全情况记录及资料整理工作,负责现场安全工作的跟踪监督检查。7工程管理部负责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检查、监督,参与制定安全措施,并对措施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牵头组织安全例会,例行安全大检查及工地巡回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汇总并制定措施组织实施。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处理上报,并制定针对此控制措施,避免事故重复发生。8架子队长在项目经理部的领导下,负责架子队安全生产管理、检查、监督、实施。组织架子队内部安全检查及工地日常检查,召开安全例会,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及时搞好安全信息统计和上报。7.1.2.2安全保证体系按照GB/T28001-2001劳动卫生保障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建立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制定安全包保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承包合同。达到全员参加,全面管理的目的,充分体现“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在编制施工技术方案的同时,编制各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针对本标段的工点多、线路长、重难点工程多、参战人员及机械设备多、前 后工序衔接紧密、施工干扰大等工程特点,从多层次、多方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研究项目安全生产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各级明确安全职责和安全目标,制定好各自的安全规划,达到全员参与,全面管理的目的,充分体现“安全生产、事事相关、人人有责”。施工生产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消除隐患,实现安全生产之目的。7.1.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根据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管理目标领导小组要求,项目部制定出以下安全制度及措施,以保证安全达到业主要求。7.1.3.1安全控制7.1.3.1.1安全控制程序办理资质审查手续,并向建设方提供营业执照、施工许可证、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及持证上岗等情况。7.1.3.1.2安全规章制度项目部建立安全领导小组和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建立和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建立相应的内部考核制度;积极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和事故整改制度。7.1.3.1.3安全检查制度与程序安全检查程序见图“安全检查程序框图”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检查执行以下制度:⑴常安全检查;旬安全检查;月安全检查。⑵项目经理部和架子队的安全监督检查人员都要对施工生产进行日常安全检查。⑶项目经理或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架子队旬安全检查,参加检查人员技术人员、安质人员、劳资管理人员等组成。⑷项目负责施工生产副经理带队,安全环保部负责组织项目经理的月安全检查,参加检查人员由工程管理部、物资设备部、综合部等部门人员组成。⑸有下列情况时项目经理部还要组织专项安全检查:1.当一种安全隐患出现频率较高时;2.当上级或相关单位对项目经理部进行检查前;3.当得到安全生产事故信息时; 4.当有危险性较大的施工方案实施前;⑹项目安全检查由项目副经理负责组织检查,由项目经理部和架子队管理人员中抽调组成。⑺安全检查、月安全检查都要事先制定检查重点。⑻项安全检查前,要制定检查方案。⑼查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7.1.3.2安全管理7.1.3.2.1施工前的安全管理安全检查程序框图安全工作总结检查安全会议记录检查安全法规配备安全检查制度制定落实检查安全奖罚条例执行检查日常安全活动检查安全目标规划检查预防安全事故措施检查防护用品使用情况检查安全制度落实情况检查安全宣传工作检查安全工作报表上报检查工作内容安全保证体系安全日常检查安全目标组织机构安全管理自检制度⑴要制订好安全生产保证计划,根据本合同段的特点,开列危险源清单,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再经有关部门批准,报安全监理审核。⑵ 项目负责人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总交底,其内容应做到面广,突出重点。交底内容除基本的施工情况外,还将包括设备安全、用电安全、防火、防爆、治安保卫、防暴雨、饮食卫生、季节性保护、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对特种作业人员要求。在具体施工期间应根据施工工艺流程,分期向作业人员进行分部(项)安全技术交底和操作规程交底,以上交底内容,要有双方签证,并纳入内业台帐。⑶场要有较浓的安全宣传气氛,布置安全标语,安全警告标示牌和指示牌,生活区设黑板报和宣传栏,并悬挂施工铭牌。现场有“五牌一图”。作业人员必须穿戴与其工作相适应的个人防护用品,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并有安全员巡视检查。7.1.3.2.2安全教育项目经理、安全员等施工管理人员应持证上岗,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和岗前教育,并建立好培训登记卡。外来劳务人员或转岗民工在经过安全培训教育后,进行上岗作业,并把教育的内容记录在案。7.1.3.2.3特殊工种管理⑴特殊工种人员(电工、焊工、架子工、起重工、打桩等)须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应认真审查特种作业人员的操作证件是否有效,无证或证书过期人员严禁上岗。⑵特种作业人员应进行登记汇总,正确填写已审日期及下次复审日期,并附每位特种作业人员的证件复印件。⑶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在特殊区域或特别危险场所工作,要先进行安全交底,并有可靠的对操作人员本人和对他人的安全防护措施。7.1.3.2.4用电安全管理⑴项目部制订安全操作规程、电气安装规程、电气运行管理规程和电气维修检查制度,做好交接班、电气维修作业、接地电阻、手持电动工具绝缘电阻、漏电开关测试记录。⑵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46-88),输电线路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电线(缆)必须按要求架设,不可随地拖拉,各类电箱必须是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电箱,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要安装在适当位置,并要有重复接地保护措施,重复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欧姆。执行“一机、一闸、一箱”制。⑶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相连接。 ⑷变配电室要符合“四防一通”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配置好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⑸电器设备及输电线路安装完毕后,必须经技术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运行。夜间施工必须有电工值班,工作完毕后要切断电源。⑹现场的手持电动工具和小型电器设备要有专人负责管理,电气设备进出仓库均要认真检查和验收,做好日常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不准带病运转。⑺低压线路架设和使用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照明线路,灯具等安装高度要符合规定高度。食堂和浴室照明要用防潮灯具,并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其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易燃易爆场所要安装防爆电器。⑻电工作业时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并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做到持证上岗。电工作业必须严格贯彻“装得正确,用得安全,修得及时,拆得彻底”的十六字方针。夜间电工值班必须两人同时上岗。7.1.3.2.5设备安全管理⑴各大、中型机具设备、压力容器、机动车辆(包括外借设备)的进场,均要进行认真检查验收,填写验收记录。验收不合格的不准使用。安全保护装置不全、损坏的设备待修复后方准使用,进场的设备要有安全操作规程。特种设备必须经过相关机构检测鉴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达不到此条件不准进场使用。⑵机具设备,使用车辆应有牌照(包括使用证)。⑶机操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佩戴个人劳保防护用品,做到持证上岗,每天要填写运转记录和例行保养记录。⑷机具设备及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维修和保养,不准带病作业,凡已维修保养的设备,车辆均应在设备台帐中如实记载。⑸现场的大、中型机具设备和车辆必须有专人负责,起重吊装作业必须有专职指挥,持证上岗。⑹外借或租用大、中型机具设备,双方必须签订协议,在使用、维修和保养方面,要明确各自的权力、义务和安全责任。⑺机操人员、驾驶员不得随意加班加点,要认真做好季节性的劳动保护和做好交接手续。7.1.3.2.6高空作业安全管理⑴ 附属工程施工时脚手架搭设要牢固,施工人员衣着要灵便,必须穿软底鞋,不得穿硬底鞋、塑料和带钉子鞋。高空作业人员要系好安全带,严禁上下抛物。⑵打雷、刮大风和雨雪天气禁止登高作业。⑶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拆除安全措施。⑷没有安全措施禁止在层架上弦、支撑和无固定物件上行走或作业。⑸高空作业人员要身体素质良好,如有恐高症、癫痫病、高血压病历者不得参加高空作业。⑹高空作业者严禁酒后作业7.1.3.2.7防火、防爆安全管理⑴项目经理针对施工现场的防火工作,要成立防火领导小组和群众义务消防队,建立各级领导责任制和消防检查制度。⑵建立电工、木工、危险品管理工、物资仓库管理工等防火责任制,明确重点防火部门,落实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灭火器材。7.2质量保证措施7.2.1质量目标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7.2.2质量保证体系项目部按照ISO9001系列标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并根据技术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相应的更新和完善该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得到应有的控制。质量管理体系中,强化质检机构,配置素质较高的质检工程师,保证质检工程师的工作权力。完善以质检工程师为骨干的自检体系,做到处处有检查。7.2.3质量组织机构见下页质量组织机构图。质量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中心试验室综合管理部安全质量环保部物资设备部QC小组轨道质检工程师架子队长专业工程师桥涵质检工程师专职质检员试验员计量测量员各施工班组兼职质检员操作工人工程管理部隧道质检工程师路基质检工程师圬工质检工程师计划财务部钢筋质检工程师QC小组7.2.4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项目经理部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环保部计划财务部思想教育技术措施制度保证物资供应保证施工保证机械保证经济责任制为用户服务思想质量第一思想监督检查制度制定质量目标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教育岗前培训制度材料购进制度材料保管发放制度技术交底制度实行三检制严密组织作业机械使用制度机械保养制度制定奖罚条例签定经济责任状完善考核手段取得上岗证施工作业质量评定信息反馈改进措施奖优罚劣考核兑现促进施工生产下道工序是用户制定创优规划成立QC小组先培训后上岗提高全员素质自检和监理检查制度质量监督机构检查明确作业程序及标准责任落实到人合理安排使用工地检测保障检测及时综合管理部中心试验室物资设备部质量保证体系图 7.2.5主要人员及部门质量职责7.2.5.1项目经理质量职责项目经理在施工生产、质量管理方面对本项目质量活动负总的组织领导责任。负责贯彻落实质量管理的规定、规程、制度和措施,组织有关部门结合本企业的质量目标、指标制定管理方案,并督促实施。负责组织布置项目部质量管理体制和人员,支持、指导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负责审查项目部质量目标的制定,并督促使目标得以实现。为项目部安排合理的质量管理人员和资金,确保对“四新”技术的推广使用。7.2.5.2副经理质量职责对本项目质量活动负责。及时传达、贯彻、执行上级有关质量活动的指示,坚持生产与质量控制同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组织指挥生产,及时制止违反质量制度和标准、规范、规程的行为。生产施工过程中发现质量不稳定因素、隐患时,应积极采取措施处理,并报告主管领导及时通知有关部门,积极制定纠正、预防措施,防止事态扩大。7.2.5.3总工程师质量职责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对项目部质量管理工作负主管领导责任。贯彻、落实质量管理的规定、规程、制度及要求。参与、指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及创优规划的编制。负责审核项目部质量目标的制定及实现目标指标的管理方案。协助项目经理召开项目部质量技术问题分析会(例会),严防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提出改进措施。指导开展工程创优活动,以及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组织本项目质量检查工作,做到检查有目的、有计划、有整改、有验证。7.2.5.4工程部质量职责认真执行有关质量管理的规定、规程、制度和措施。组织审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审查施工方案时,要保证质量技术措施可行性和有针对性,并随时检查、监督。组织制定技术措施计划和季节性施工方案的同时,严格审核关键、特殊过程的措施,并监督执行。 参加质量检查,对施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办法予以及时消除。对施工中使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要及时组织审查实施方案的制定,预防施工中可能引发的质量事故。参加、配合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事故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和意见。7.2.5.5安质环保部质量职责在项目经理、总工领导下,在公司业务部门指导下,贯彻执行质量管理的规定、规程、制度和措施。负责组织制定项目部质量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制定和修改项目部质量管理工作各项制度和规定,转发落办上级业务部门的有关文件。负责隐蔽工程及检验批的检查验收。参加分部、单位工程的验收。参加定期质量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并做好记录。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隐患,根据情况要下发红、黄色警告书、隐患整改通知书,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剖析,制定出整改措施,并验证整改情况。做好年终、季度工程质量情况汇总、工程质量验收汇总报表,准确及时上报公司。做好施工过程中质量情况信息汇总工作。做好工程创优的资料收集、申报工作。监督QC小组的日常活动,指导小组总结出高水平的QC成果。7.2.5.6试验室质量职责对本项目试验工作负全责。每月按施工计划编制试验计划。及时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试验。保证各种配合比、试验报告的准确率。对各类施工人员进行作业指导。编制监视和测量装置需求计划。建立本单位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 ,每年对台帐进行更新,并保存检定/校准证书的复印件。操作人员定期维护、保养监视和测量装置,保证在用监视和测量装置性能完好。7.2.5.7综合办公室质量职责负责项目部职工的劳动和工资管理工作。负责编制职工(民工)的施工技术教育规划及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日常工人队伍特别是重要工种比例结构及培训计划,做好工人、复转军人、工班长、特殊工种、行车有关工种的施工技术培训。负责按文件要求提取、支付质量奖罚款项。认真落实质量管理目标。7.2.5.8物资设备部质量职责物资人员负责采购、供应、验收符合设计标准和质量要求的物资、设备和器材。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负责。负责原材料、设备的进场验证,并向监理报验。负责原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7.2.5.9架子队长质量责任架子队长为施工现场质量完全责任人,负责所管辖施工点的质量职责。施工前,应按审定的方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除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教育外,必须要确认机具、材料齐全完好,各项质量措施已落实,方可发出施工命令。施工中,应严格按审定的方案及技术交底作业,随时掌握安全、进度与质量,监督施工人员执行各项质量规定,确保施工质量。对劳务队的施工质量负全责,起到盯控作用。7.2.5.10专/兼职质量员质量职责班组质量员接受项目部质量管理人员及项目分部质量员的业务指导,做好本班组质量管理工作。负责班组质量活动记录,提出质量改进意见和建议。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对违章作业有权制止,并及时报告。检查监督本班组岗位人员正确使用和管理好各种质量控制工具、仪器。发生事故时及时了解情况,保护现场,及时报告上级。 7.2.5.11生产操作人员质量职责项目部每个职工都应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履行各自质量职责,对本岗位的质量负直接责任。认真学习和掌握并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不违章指挥,对本岗位质量活动负直接责任。精心操作,严格执行工艺标准、操作规程,做好各项记录,交接班时交质量。严格遵守本岗位质量活动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作业纪律。有权拒绝违章作业指令,对他人违章及时劝阻和制止。7.2.6质量保证管理措施7.2.6.1组织保证措施建立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项目经理作为现场施工质量第一责任人。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强化施工管理,规范市场行为,明确各级责任,确保优质工程。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全员素质,坚持把“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宣传教育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认真搞好工地宣传,严格技术交底,强化参建职工的质量意识,使广大职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下道工序是用户,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的思想。对全体参建职工进场前要进行入场教育和有关的技术业务教育,使其掌握有关的施工规范、规则、标准,提高劳动技能。完善内部检查制度,配齐、配强质量管理人员。严格实行质检工程师派遣制、质量一票否决制,实行工程管理部门管理,质量检查部门监控的监管分离体制,立足自检自控,责任落实到人,严格考核奖罚。落实质量管理制度:完善制度,狠抓落实,制度落实是创优达标的主要途径。施工过程中坚持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制度,努力做到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工程试验:施工现场设中心试验室,设专职试验员,负责本标段的试验工作。对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严格检验控制确保材料质量合格、资料齐全、试验数据准确。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坚持技术复核制。工程技术人员做到图纸审核、技术交底、施工测量及时、准确、无误。实行复核签字制度,所有图纸交底,测量放样资料均由工程部长审核后方能交付施工。 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会审,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解决,杜绝技术指导错误而影响工程质量。根据施组安排及工艺要求,配齐配足各类机械设备和检验检测设备,尤其是路基的碾压设备、混凝土拌合和运输设备、隧道开挖设备。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使机械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制定详细的雨季、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气候对工程质量的影响。7.2.6.2质量保证技术措施施工中认真组织路基工程施工,严格把关,保证路基工程质量零缺陷,满足铺设轨道基础高平顺性要求。施工前组织参加施工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熟悉工程内容、特点、施工方案及各项要求,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编制路基重点(控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及路基各类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用于指导施工。在进行地基处理前,根据施工图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进行现场复核和补充地质勘探,并结合室内土工试验进行地基条件评价,确定地基处理措施。路基填筑施工前对设计利用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并在施工中对进场填料进行复查和试验,确保填料种类、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填料拌和、加工实行工厂化生产。填筑施工时选取有代表性的填料进行摊铺压实工艺试验,试验填料碾压含水量、摊铺厚度、碾压机械、碾压遍数等施工工艺参数,经检验地基系数K30、压实系数K、孔隙率n均满足设计要求后,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再进行大面积路基填筑。路基填筑施工严格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施工,严格过程监控和质量检验、记录。路基作为变形控制十分严格的土工构筑物,施工中根据设计要求对沉降变形进行动态监测,构筑纵横立体监测网络,对路基本体及地基沉降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并通过沉降预测、评估技术,达到优化设计、控制工后沉降。 施工准备复测正确,地基加固处理填料试验、基底检查合格,压实标准确定压实机具选型,现场压实试验,虚铺厚度,压实遍数已定制定施工作业指导书检查核对机具、填料性能与作业指导书是否一致基床以下路堤填筑碾压摊铺厚度不超标准,压实密度测定优良,中线宽度正确大型机械离开桥涵构筑物1m以上,作业方法正确分层填筑,到达基床底标高平整压实,根据指导书增加压实遍数,按基床工艺施工机具、填料性能、摊铺厚度、碾压遍数核对路基基床填筑碾压密实度测定优良,中线宽度符合要求检查是否达到设计标高平整、压实、修整边坡,附属工程施工完工修正修正修正修正路基施工质量检验试验程序流程图7.3工期保证措施7.3.1工期保证体系工期保证体系见图“工期保证体系框图”。 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项目书记工期保证体系框图编制实施性施组设计计财部施工队长物资设备部中心试验室安全质量环保部工程管理部保证机械完好率及时进行现场试验工作协调各工序衔接抓好现场施工管理保证试验资料及时准确制订落实进度计划合理调配资金实施监督避免返工保证既有公路施工安全保证材料供应提供施工技术保证及时检查签证实现工期目标 7.3.2保证工期的主要措施7.3.2.1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本工程实行项目法施工,为便于管理和组织施工满足施工需要,强化现场指挥调度,我们在项目部领导下,成立高效精干的路基施工指挥机构,就近调遣精兵强将,以最快的速度进场,投入到本项目的施工中。并成立由主管生产副经理领导的,由有类似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调度员和负责人及架子队长,加强施工现场的协调和指导,见图“工期保证组织机构框图”。(1)建立强有力高效运转的指挥管理系统、精干务实的施工队伍。(2)各区段主管生产的负责人为调度员,以各施工架子队为生产实施对象,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主管施工进度的组织体系。(3)由专人负责,加强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及当地群众的沟通,为施工全面开展创造有利条件。(4)对控制工期的重点工程建立工期领导负责制。(5)每月由主管生产的副经理或架子队长主持生产总调度会,调度室每周定期召开一次由各架子队有关负责人参加的生产调度会,各架子队坚持每天一次的生产布置会,及时总结上一施工周期的施工进度情况,安排下一施工周期的施工生产计划;对施工机械设备、生产物资和劳动力做出总体计划安排;并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保证施工进度的落实和完成。在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坚持“日保周,周保月”的进度保证方针,确保总工期的实现。(6)工程进度、施工质量,出现异常情况及处理方法,同时将劳动力使用人数,机械运转、材料供应等有关情况均记(7)必须“看一观二计划三”,提前为下道工序的施工,做好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的准备,确保工程一环扣一环地进行。对于影响工程总进度的关键项目、关键工序,主要领导者和有关管理人员必须跟班作业,必要时组织有效力量,加班加点突破难点,以确保工程总进度计划的实现。(8)建立奖罚严明的经济责任制,每季每月进行一次总结,对提前完成任务的相关责任人进行奖励;未能按时完成任务的按拖延的天数进行罚款,谁拖延谁受罚。多次完成任务不力者调离岗位,同时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流动红旗评比”等活动,激发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提高劳动效率,确保工期的实现。 7.3.2.2保证工期的计划措施(1)在工程开工前,必须严格按照《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总工期要求,提出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并对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能否满足合同工期的要求并有所提前等问题,进行认真审查。(2)在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的控制下,坚持逐月(周)编制出具体的工程施工计划和工作安排。制定周密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抓住重点难点工程及其关键工序,对影响到总工期的工序和作业给予人力和物力的充分保证,确保总进度计划的顺利完成。(3)缩短进场后的筹备时间,边筹备,边施工。工程计划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未能按期完成计划的情况时,必须及时检查分析原因,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调整下周的工作计划,使上周延误的工期在下周赶回来。在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坚持“以日保周,以周保月”的进度保证方针,实行“雨天的损失晴天补,白天的损失晚上补,本周的损失下周补,本月的损失下月补”的补赶意外耽误工期的措施,确保总工程进度计划的实现。7.3.2.3资源保证措施(1)将该工程列为我公司的重点工程,该工程所需的机械设备、技术人员、劳动力、材料、资金等资源给予优先保证。同时成立一个施工经验丰富、组织管理能力强,结构形式合理的项目领导班子,配备一批优秀的技术骨干,生产骨干和性能卓越、状况良好的施工机械,组成一个高素质、高效率的施工队伍。(2)施工机械做到统筹安排、统一调配、合理使用。尽可能组织机械化流水作业,做到施工机械的使用高效化,并做好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施工现场设置修理场,保证施工机械的正常运转。对重要的、常用的机械和机具应留有富余备用设备,以防万一。(3)制定严格的材料供应计划,根据现场的施工进度情况保证各施工段材料及时供应,杜绝停工待料情况的出现以免耽误工期。7.3.2.4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1)由项目部总工程师全面负责该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项目部工程技术部,负责制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工艺,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方案指导施工,防止出现返工现象而影响工期。 (2)实行图纸会审制度,在工程开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图纸会审,及时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澄清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和其它技术文件中的错误和可疑之处,使工程顺利进行。(3)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尽量压缩工序时间,安排好工序衔接和协调,统一调度指挥,平衡远期和近期所发生或将发生的各类矛盾,使工程按部就班地有节奏地进行。(4)保证重点、难点工程工期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各项工程的进度计划,确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做好施工场地布置及预制节段梁场的建设,做好便道施工和施工场地硬化。做好模板设计计算,确保合理的倒用次数,保证挡墙基础,墙身施工,形成平行作业和流水作业。投入足够的机械设备,对混凝土施工采用大型拌合设备,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进行水平运输,对较高墩台采用混凝土输送泵垂直运输,提高工作效率。(5)实行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技术人员应在施工之前及时向班组做好详尽的技术交底,勤到现场,对各个施工过程做好技术跟踪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现场就地解决,防止工序检验不合格而进行返工,延误工期。7.3.2.5其它保证措施(1)关心员工的生活,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施工强度相应调剂员工的饮食,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减少疾病。保证各个员工以健康的体魄、充沛体力,良好的精神状况投入到施工中。(2)做好冬、雨季、夜间施工的组织措施和周密的准备工作,做好防寒等工作,避免灾害损失,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3)搞好与业主、监理工程师、地方相关各部门及当地群众的关系,创造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施工环境,为尽早提供施工现场作努力。7.4环保、水保措施(1)设置环保机构见图“环保、水保组织机构图”。成立环保工作小组,配置环保专职人员,切实贯彻环保法规,该机构由项目经理任任组长。各架子队、班组派人参加,将环保责任和义务落实到人。 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规、方针、政策和法令,结合设计文件和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及时申报有关环保文件,按批准的文件组织实施,定期检查。环保、水保系组织机构图项目副经理中心试验室主任物资设备部部长综合管理部部长工程管理部部长财务部部长总工程师项目经理安质环保部部长架子队专职检查人员书记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主任,安全负责人为副主任,由工程部、安质环保部、物资设备部、财务等部门负责人和各架子队队长为委员的安全管理委员会。责任到人,督查督办。(2)重视环保工作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把施工生产和环保工作作为一项内容执行,严格遵守业主的环境保护政策,为使环境得到保护,随时准备按受监理工程师、业主的环保人员及政府有关环保机构工作人员的检查,认真按照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办事。制定详细的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方案,包括施工现场所必须的排泄系统、照明灯光、护板、围墙、栅栏、警示信号标志和保护措施等。(3)加强环保学习和宣传买环保书籍,加强学习环保知识、法律法规,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素质。以出黑板报、简报,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开展环保宣传工作。掌握特点实施环境保护。 开工前组织对全体员工进行生态资源环境保护知识学习,增强环保意识,保证环保工程质量,采取有效措施,使施工过程对生态环境的损害程度降到最低。强化环保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使环保意识全面深入人心,真正认识到环保的重要作用。生活垃圾、施工垃圾的清除及生产、生活环境的空气污染。施工废水采用沉淀池,或药物净化后排放、化粪池采用沉淀池或掩埋等方式处理,但不得污染水源。对生活垃圾一律运至环保部门指定处掩埋。施工便道要经常洒水,防止车辆通过时尘土飞扬。生活营区厕所设化粪池,生活污水和化粪池的污水排放到窨井中,防止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制定环境保护措施,保护施工现场和临近农田、水井、农业灌溉设施不受破坏,争取把因施工对附近村民的干扰降到最低。对由于施工管理不善对附近村民生产、生活造成不便的要积极改正,并尽可能的补救。施工期间,不影响当地道路和交通设施的使用,不干扰群众的通行方便,不影响群众的生活和工作。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爆破时采用控制爆破,不影响其它设施正常安全使用。施工通道经常洒水处理,弃土场洒水湿润,施工中产生的污水处理后,按指定的地方排放。工程完工后,拆除一切临时用地范围内的临时设施和临时生活设施,搞好租用地复耕,恢复原貌。退场时的场地清理,达到地方政府、群众及相关部门的要求。(4)噪声控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并依据《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合理安排工作人员轮流操作机械,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或穿插安排高噪声的工作。对距噪声源较近的施工人员,除配备防护耳塞或头盔等有效措施外,还应缩短其劳动时间。同时,注意对机械的经常性保养,尽量使其噪声降低到最低水平。将生活区布置在离噪声源较远的地方,保持施工人员的休息环境,切实保护参加施工人员的健康。(5)水土保持内容及措施 本工程施工作业战线长,为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施工场地应做到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为全体施工人员创造一个清洁适宜的生活劳动环境,制定如下措施:我单位按国家有关标准对本工程项目的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目标承诺如下:严格控制重要环境因素,施工污水排放、有害烟尘排放、固体废弃物、施工噪声符合标准要求,水土流失控制达到国家环保标准,严格遵守国家及行业标准。识别与本标段有关的地方、国家及行业法律法规,形成文件并贯彻执行。开工前识别所有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因素,形成文件,制订控制措施,对重要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因素制订管理方案。7.5文明施工、文物保护等措施7.5.1文明施工、文物保护目标创建安全文明标准工地,确保不发生影响社会治安的案件。做到“两通三无五必须”,即:施工现场人行道畅通;施工工地沿线单位和居民出入口畅通。施工中无管线高放;施工现场排水畅通无积水;施工工地道路平整无坑塘。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严格分隔,施工现场必须挂牌施工;管理人员必须佩戴胸卡上岗;工地现场施工材料必须堆放整齐;工地生活设施必须文明;工地现场必须开展以创文明工地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施工组织和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标准、业主规定来做,以“临房公寓化、管理现代化、现场工厂化、施工规范化、安全人性化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精神,与地方文物保护部门签订文物保护实施协议书,确保文物不被损坏或流失。7.5.2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针对本工程特点与要求,由项目部书记亲自负责,建立专门的文明施工督查小组,每月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各工点、各生活、活动场所对周围环境(自然、人文)的影响进行检查考核,每月评分总结,设立文明施工流动红旗,并加大奖惩力度,保证规范施工、文明施工、杜绝蛮干,使整个施工队伍和施工现场体现出“中国中铁”的精神面貌。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文明施工,文物保护的策和法令,结合设计文件和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及时申报相关,按批准的文件组织实施,定期检查。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主任,书记为副主任,由工程部、安质环保部、物资设备部、财务等部门负责人和各架子队队长为委员的文明施工,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责任到人,督查督办见图“文明施工、文物保护组织机构图”。文明施工、文物保护组织机构图项目副经理中心试验室主任物资设备部部长综合管理部部长工程管理部部长财务部部长总工程师项目经理安质环保部部长架子队专职检查人员书记7.5.2.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文明施工总体措施现场布局合理,环境整洁,物流有序,标识醒目.2制定责任明确、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施工前制定文明施工管理细则和各工序作业规程,标准工作程序。由现场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严格遵照执行。开工前做好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合理进行平面布置,现场统一规划管理,统一设置各类公告、标志等标牌,达到文明施工的目的。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主要包括:质量控制制度、施工安全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现场管理制度、职工管理制度等。定期开展职业思想、职业纪律、职业责任、职业技能为主要内涵的思想教育和劳动竞赛活动,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3施工现场场地管理措施工程施工必须在批准的施工场地内进行。需临时租用施工场地和临时占用道路的,依法办理报批手续,先批后用。 施工现场场地管理是为文明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为此,必须在开工前完成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的设计,施工中按平面布置图实施,现场内所有设施按图定位。根据工程进展,适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整理和整顿,或进行必要的调整。根据施工现场实际需要和环境保护的要求,采取隔离网或隔离围墙等措施围蔽施工。4临时设施管理措施临时生产和生活设施的布置,应便于组织生产和方便生活,尽量少占用地,临时设施一般不得占据在建工程位置,符合消防安全和工地卫生的规定。生活区与施工区要有明确划分。主要施工场区和临时施工运输便道及道路采用措施进行硬化。施工中派专人负责运输便道的维修保养,路面不得有坑洼积水,应保持平顺畅通。气候干燥时经常洒水养护,防止扬尘。临时房屋的布置要符合防火安全和工地卫生的规定,修建前报建设单位及监理部门审批同意。生活房屋采用双层彩钢板活动房屋,面积满足项目部及架子队办公和施工人员居住需要。生产房屋采用轻型钢立柱、屋架和彩钢板屋面。修建临时给水工程解决施工期间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的需要。用水量根据工地实际情况计算确定,临时给水水源由当地给水管道提供接口,施工用水采用河水,过滤沉淀并经检验合格后使用。现场建筑材料要按照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指定的区域范围分类堆放。散体材料要筑围堆放,杆料要立杆设栏堆放,块料要起堆交错叠放。材料应码放整齐,做到一条线、一头齐。大门旁要设置醒目、整洁的施工标牌,写明工程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驻地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工地施工及监理负责人姓名。现场施工人员一律要佩戴工作胸卡和安全帽,遵守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非施工人员一律不准擅自进入施工现场。5施工秩序管理措施工程项目开工前,根据施工承包合同的要求,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部门、业主部门批准后认真组织实施,重大变更需征得建设单位、设计与监理同意。 工程开工实行开工报告制度,项目开工前,提出开工报告,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执行,各分部工程开工前,向驻地监理提出开工申请,批准后执行。各分项工程开工,实行内部审核制度。施工阶段实施计划管理,按计划组织施工,对施工进行全面控制。指定专人随时收集有关施工信息,与计划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加以调整、实施调度,消除障碍,加强薄弱环节,使施工生产按原定计划有序进行。认真实施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检验验收,未进行检查验收和检验评定的工序或经验收为不合格的工序,按规定进行处置,处置结果应验证,并记录。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准开工。认真贯彻实施隐蔽工程签证制度,各道工序自检合格后报驻地监理检查签证,未经检查签证同意或检查不合格的隐蔽工程,均不得擅自隐蔽。对“关键工序”、“特殊工序”施工时,落实拟定的措施并加强控制,质检工程师要跟班监督、检查、指导,否则不允许施工。认真按上级主管部门和监理部门的有关技术法规和规章制度组织施工,杜绝一切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的现象,确保工程质量。6施工队伍管理措施服从当地公安部门规定,加强施工全面管理。积极同当地公安部门联系,签订“共建文明社区,支援铁路建设”的合作协议。所有施工人员办理暂住证,服从当地管理,严禁三无盲流人员窜入,同时做好防盗工作。积极主动地取得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便民、爱民活动,搞好与驻地政府、群众之间的关系,为工程施工创造有利条件。要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定期组织学习,树立职工热爱本职工作,安心工地施工的主人公思想,严防打架斗殴,酗酒闹事的事件发生。经常开展以防火、防爆、防盗为中心的安全大检查,堵塞漏洞,发现隐患立即向该工点架子队队长发出“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并督促解决。 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项目部治安消防办公室安排专人负责进行法制、规章制度、消防知识教育,对参加施工人员要进行审查、登记造册、申报临时户口、方可上岗工作。对可疑人员要进行调查了解,做到心中有数,防止流窜犯、逃犯等混入施工队伍。职工外出要实行请销假制度,外出办事一般两人以上同行,禁止无事外出。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尊重当地风俗,在言行举止上不得轻视和攻击当地风俗;当地居民遇到困难时,尽力帮助解决,建立起融洽的感情。7确保不发生影响社会治安案件的承诺加强职工管理,进行法制教育,积极宣传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经常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定期组织学习,树立职工热爱本职工作思想,确保不发生影响社会治安案件。8车辆、机械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编制车辆与机械设备文明驾驶守则,制定各种车辆、机械的操作规程,加强车辆与机械的维修与保养,提高完好率,保证出勤率。车辆与机械不得带故障上路,不得违规违章行驶,杜绝机械和车辆事故。车辆、机械设专人管理和操作。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杜绝无照驾驶,无证操作。保证操作人员做到“三定”(定人、定机、定岗位),“三好”(管好、用好、维修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维护、会排除故障),“四懂”(懂管理、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车辆、机械设备做到停放有序,保持清洁,在显著位置标注“单位名称”。在道路上行驶要遵章守纪,文明驾驶,礼让三先,保证交通安全和施工安全。运载散体、流体的车辆采取遮盖、防护措施,封闭缝隙,保证行驶中不污染道路和周围环境。9施工现场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图,修建生产和生活设施,合理布局。施工现场四周设置排水沟,及时完成“三通一平”,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建设文明工地。施工现场内加工场地、预制场地、材料堆放场地采用混凝土硬化。水电管线按照规范架设,生产、生活区分开布置。7.5.2.2文物保护措施组织所有施工、管理人员学习文物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管理,树立文物保护的观念,提高对文物保护的认识。让所有施工人员真正懂得文物和地下遗迹属国家所有,是珍贵的国家财产,保护文物人人有责。 遵守国家和当地有关文物考古、勘探、发掘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开工前针对性地制定文物保护措施和文物保护预案。施工前了解当地文物古迹、地下遗迹分布范围,在其邻近区域施工时,现场做出标志说明,并安排专人负责现场管理,谨慎作业。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或有考古、地质研究价值的物品时,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现场,并及时向当地政府、文物及有关部门报告。不得移动和收藏,防止文物流失,必要时请当地公安部门担任警戒,加大现场保护力量,待文物管理部门做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7.6冬季、雨季和夜间施工安排7.6.1冬季施工安排及保证措施自室外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低于5℃的时间起,至次年最后一阶段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低于5℃的期间应按冬季施工规定执行。当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采取冬季措施进行混凝土施工。浇筑完毕的混凝土面要清除泌水,及时用塑料薄膜遮罩表面后,再用麻袋覆盖,进行蓄热养护。鉴于现行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不能很好的反映结构实体混凝土温度、强度及弹性模量的发展,建议采用实体温度测量与匹配养护试件相结合,为合理确定养护方式、拆模时间提供参数。冬季开挖基槽时,周密计划,做到连续施工,以防基槽底层原土冻结。气温低于0℃时,预留30cm厚的原土或覆盖防冻物。高度重视冬季施工的组织管理。根据各单项工程特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施工工艺设计。切实落实各项冬季施工方案和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7.6.2雨季施工安排及保证措施成立抗洪防汛领导小组,建立雨季值班制度。在雨季来临之前,指挥部、施工单位要建立雨季施工领导小组,责任到人,分片包保。在雨季施工期间定期检查,严格雨季施工“雨前、雨中、雨后”三检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成立防洪抢险突击队,平时施工作业,雨时防汛抢险。每个施工现场均要备足防汛器材、物资,包括雨衣,雨鞋,铁锹,草袋,水泵等,做到人员设备齐整、措施有力、落实到位,防洪抢险专用物资任何人不得随意调用。 雨季及洪水期间,与当地气象水文部门取得联系,及时获得气象预报,掌握汛情,合理安排和指导施工,做好施工期间的防洪排涝工作。建立雨季值班制度,专人负责协调与周边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防汛事宜。在雨季施工时,施工现场及时排除积水,加强对支架、脚手架和土方工程的检查,防止倾倒和坍塌。对处于洪水可能淹没地带的机械设备、材料等应做好防范措施,施工人员要做好安全撤离的准备。长时间在雨季中作业的工程,应根据条件搭设防雨棚。施工中遇有暴风雨暂停施工。加强对深基坑边坡观测及邻近公路、施工等雨季汛期安全巡视。现场中、小型设备必须按规定加防雨罩或搭防雨棚,机电设备要安装好接地安全装置,机动电闸箱的漏电保护装置安全可靠;施工电缆、电线尽量埋入地下,外露的电杆、电线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雨季前对现场设备作绝缘检测。对停用的机械设备以及钢材、水泥等材料采取遮雨、防潮措施,现场物资的存放台等均应垫高,防止雨水浸泡。加强对临时施工便道维护与整修,确保路面平整、无坑洼、无积水。雨季时派专人在危险地段值班,重点加强对深基坑边坡观测,及跨河道、邻近公路、等施工的安全巡视,并派专人对施工区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排水系统排水通畅。汛期准备充足的防洪抢险物资,存放到指定地点,不得挪用。防洪材料、机械设备储备见表“防洪物资、机械设备储备表”。防洪物资、机械设备储备表名称数量地点备注草袋、编织袋1000个材料库内锹、镐等各50把材料库内照明用钨灯20个材料库内电缆200m材料库内碎石、砂子各200m³搅拌站装载机1辆搅拌站挖掘机2辆搅拌站汽车吊2辆搅拌站自御汽车4辆搅拌站防洪物资要按规定存放到指定地点、并堆码成方,四周设排水沟。 运送防洪物资的道路要保证畅通,周围不得堆放其他物品和杂物。防洪物资储备库安设消防器材。7.6.3夜间施工安排及保证措施1.在夜间施工时,主要是注意人身安全和机械设备安全。在时间允许或非赶工期的情况下,尽量不安排夜间施工。对于高空作业、双层作业、需要用颜色判定工艺参数的特殊工序不安排在夜间施工。安排夜间施工时,针对具体工点制订详细的措施。2.夜间施工时,照明设备必须齐全充足,确保不出现机械破损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确保工程顺利进行。3.参加夜间施工的人员不能连班作业,必须在白天休息好,有充足的精力和体力,酒后不得上岗。4.夜间施工的机械设备和使用的工具应在昼间充分检查,状态运转良好。5.夜间施工时,应在较高的桥涵上空安装醒目防撞标志。6.夜间施工必须加强质量检查,防止发生质量事故。混凝土施工,要严格控制配合比。7.主要管理人员夜间必须值班盯岗,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8.夜间施工,各交通路口要设置荧光标志,危险地段要有明显的警示标志,机动车辆照明设备完好。9.做好施工组织安排,确保机械、人员能各就各位,顺畅施工。8附件:试验段施工方案9附图:平面布置图土方调配图土方调配说明 附件:试验段施工方案8.1试验段施工8.1.1冲击碾压试验段施工1)试验目的、确认采用的冲击压路机型号是否合适;、确定冲击碾压的合适施工工艺;、确定合适的质量检测方法;、确定合适的质量控制标准。2)试验选址试验路段应选择土质、路基填高和路面状况均具有代表性,工作面平坦,交通及试验条件较好的路段。本次冲击碾压试验段拟选定DK22+526.18~DK22+575.89,长度49.71m路基回填地段。3)试验段准备工作(1)画出区段检测点的平面布置图,图中标出试验范围、测量检测的断面桩号、观测控制点的布设位置。(2)测点位置断面图,应标出压实度等参数在各个观测断面中的平面与垂直检测位置。提出各种指标的检测时间、标准要求、施工配合要求及注意事项,试验前应根据试验内容编制原始记录表格。(3)测试仪器、设备等应经过检验,性能可靠,精度满足试验要求。观测用的所有仪器应于试验工程开始前准备完毕。(4)对各类施工机械人员进行培训,熟悉操作规程、技术要求、施工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对参加试验有关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分工,使各类施工员各司其责。 (5)施工前应熟悉相关的设计文件,收集现场资料,合适工作数量,按工期要求、施工难易程度、气候条件等,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合理安排冲击压路机的数量、型号与操作机手。(6)落实油料供应,准备维修场地、维修工具,易损件及相应的维修人员。(7)落实监测仪器设备,对各种仪器设备事先进行调试校核,确保其可靠性与准确性。4)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1)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图(P9)5)施工方法(1)检验路基在冲击碾压前必须先检验(压实度、平整度)合格后,并进行高程检测。(2)测点布置按每10m一个横断面,每个横断面布置3个测点,分别是路基中线、距离左、右边线(包括加宽部分)1m处,并应在冲击碾压前测出所布每个测点的高程和压实度。(3)碾压方法冲击碾压采用扩散分布的形状进行,行驶速度在10~15Km/h之间,行驶两次为一遍,每遍第二次的单轮由第一次两轮内边距中央通过,间隙双边各0.13m,当第二遍的第一次向内移动0.2m冲碾后,即将第一遍的间隙全部碾压。第三遍再回复到第一遍的位置冲碾,冲击压路机向前行驶在纵向冲碾地面所形成的峰谷状态,应以单双两遍为一冲击单元,当双数遍冲击时,调整转弯半径与波谷进行交替冲碾,使地面峰谷减小,表面接近平整。按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每五遍进行交换作业。施工工艺见下页冲击碾压施工工艺图。 冲击碾压路段表面整平洒水及碾压检测压实度及平整度不合要求符合要求冲击碾压40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碾压遍数)检测碾压后沉降量及表层压实度不合要求补充冲击碾压5~10遍振动压路机、光轮压路机碾压1~3遍路基验收不合格合格验收符合要求清除多余土方、整理路基检测路基标高合格不合格冲击碾压施工工艺图(4)碾压遍数试验路段冲击碾压40遍,冲击碾压10、20、30、40遍后,需要在碾压前已布置好的同一测点位置,进行高程和压实度(测点30cm以下表面)监测。当沉降差值在50~70mm之内时,且压实度满足要求,就证明原路基质量优良。冲碾结束后,用推土机整平冲碾路段,然后用重型钢轮压路机将路基表面碾压密实平整。经验收合格后进行下层填筑。(5)验收 碾压结束后质检工程师即带领试验人员和测量人员对路基碾压进行随机抽样检查,试验人员主要对检测点进行压实度检测,测量人员要对路基监测点碾压后沉降高程、平整度等项目进行检测,若有不合格的部分立即进行补压或采用其它有效措施,直到达到合格为止。(6)总结试验段施工完成后,及时整理资料编制成果报告,并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指导后续冲击碾压路段施工。(7)冲击碾压示意图图1冲击轮重叠1/2后行驶冲压示意图图2冲击碾压示意图 (8)初拟试验参数组合试验内容填料名称碾压机具碾压遍数(n)高程测量和压实度点数冲击碾压试验土YCT25型1018201830184018(9)注意事项冲击碾压距路肩外边缘宜保持1m的安全间距,行驶速度应在10~12km/h。若工作面起伏过大,应停止冲压,用推土机推平后再继续施工。扬尘情况严重时应洒水。当土的含水量较低时,宜于前一天洒水湿润。冲击时应注意冲击波峰,错峰压实,冲压5遍应改变冲压方向。冲压施工场地附近有构造物时,应注意观察,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中断施工,以避免构造物损伤。施工中若出现“弹簧”现象,可暂停施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施工过程中须有专人负责记录,记录资料归档备案。冲压边角及转弯区域应采取其它措施压实,以达到设计标准。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噪声与振动对环境的影响。8.1.2强夯试验段施工1)试验目的明确地基处理范围内强夯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规范强夯施工作业,保证地基处理质量。2)试验选址选择DK21+600~DK21+692.99作为强夯试验段,强夯范围长度93m。 3)试验段准备工作(1)平整场地,修筑机械设备进出道路,排除地表水,施工区周边作排水沟以确保场地排水通畅。(2)查明强夯场地范围内有无地下构造物和管线及临近房屋,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因强夯施工造成损坏。(3)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强夯场地边线,标出夯点位置并测量夯前高程,在不受强夯影响地点,设置若干个水准基点。(4)机械和夯锤选择:强夯施工采用20t以上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他专用设备。采用履带式起重机时,在臂干端部设置辅助门架或采用其他安全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夯锤直径选用2.4m。夯锤中对称设置若干个上下贯通的气孔。自动脱钩采用开钩法或付卷筒开钩。(5)夯锤落距确定:影响深度=系数*(锤重*落距)1/2,落距根据单击夯击能和锤重确定,即锤重(KN)*落距(m)=单位夯击能(KN.m)(6)夯击遍数的确定及夯击能量:夯击遍数按2遍点夯1遍满夯和3遍点夯1遍满夯进行,在试验段分别取2个20m*20m范围,其中1个范围采用2遍点夯,1个范围采用3遍点夯。2遍点夯的第1遍隔1点跳夯,第2遍补第1遍空隙。3遍点夯的,第1遍横纵方向隔点跳夯,第2遍补第1遍空隙(第1遍的对角线空隙),第3遍补第1遍(第2遍)空隙。具体工程根据消除黄土湿陷性的要求,以实验结果确定。(7)单点夯击次数的确定:夯击次数用最后2击的夯沉量之差不大于5cm控制,根据实验数据编制夯击次数与夯沉量关系曲线。2遍夯击间歇时间为10~15天,以空隙水压力消散时间的长短来确定。(8)夯点布置采用正方形布置,第1遍夯点间距取6m。第2遍夯击点位于第1遍夯击点之间。(9)夯击遍数间隔时间确定 具体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凡是产生超孔隙水压力、夯坑周围出现较大隆起时,不能继续夯击。要等超孔隙水压力大部分消散后,再夯下一遍。在一遍中若干夯击次数后出现上述情况,也要遵循这一要求,停止夯击,等超孔隙水压力大部分消散后,再夯下一遍。4)施工程序对夯点依次夯击完成为第1遍强夯施工。在第1遍强夯完成后,用推土机将场地推平,压路机碾压两遍后进行测量布置夯击点位置及水准测量。第2次按设计选用已夯点间隙中间,依次补点夯击为第2遍,以后各遍均按设计在中间补点,最后1遍满夯,夯印彼此搭接不小于1/4夯锤直径。8.1.3灰土挤密桩试验段施工1)试验目的通过不同夯实机的回填组合,现场记录数据,处理后的试验检测数据,确定灰土挤密桩黄土地基处理施工各项控制指标、灰土的实际用量、夯实后的孔径变化、成孔及回填速度,从而分析灰土挤密桩黄土地基处理的效果。2)试验选址选择DK22+580~DK22+620作为灰土挤密桩试验段,地基处理面积578m2。灰土挤密桩668根,其中选择288根,每18个1组,分6组进行试桩。3)试验方案 采用履带式灰土打桩机沉管成孔、人工回填加杆夯实机,重锤机夯实,生石灰消解后用移动式灰土拌合机拌合。4)施工参数选定沉桩成孔采用履带式灰土打桩机锤重2.5T,管径为40cm,成孔深度8m,夯填用加杆式,锤重25Kg,重锤夯实机,锤重1500Kg。加杆锤回填厚度以10cm为控制分别设置夯击次数,重锤夯实机以120cm为控制分别设置夯击次数。以上厚度按灰土的自然方计算。5)施工方案及工艺(1)在施工前先将此段挖方范围内土方挖至灰土挤密桩设计高程以上30cm,并用平地机整平并洒水碾压。(2)施工前,选定一处地段分层取原状土进行试验检测,检测原状土的天然含水量、塑性指数、土的比重、击实标准。(3)布点:设计要求以1m*1m正三角形进行桩位平面布置,拟定以线路走向为纵轴、路基横断面方向为横轴对设计桩数进行编号,并实地放样。(4)成孔,采用1.2T柴油打桩机沉管成孔,孔深8m,孔径40cm,灰土挤密桩施工顺序为先外排后里排,同排内间隔1-2孔进行,以免因振动挤压造成相邻孔缩孔或坍孔。(5)检测,桩孔完成后,立即检查孔位、垂直度、桩径和深度,桩孔中心点的偏差横纵向为5cm。桩孔的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1.5%。(6)其中3组进行人工夯实,夯实次数为6次、7次、8次。另外3组进行重锤夯实,夯实次数为3次、4次、5次。每次的夯填填料严格按照每延米用灰土0.126m3计量(自然方)。同时记录回填时间、夯击深度。(7)成桩7天后对不同组合的桩孔进行桩身、桩间土及桩间土密实度和桩间土湿陷系数进行试验。28天后进行灰土挤密桩承载力检验。通过试验数据确定灰土挤密桩的施工工艺和参数。 路基土石方采用机械化施工。施工便道完成后设置临时排水系统,进行道路改移和地基处理。路基填筑前进行路基试验段施工,根据试验段总结的数据分段进行路基填筑。8.1.4路基填筑试验段在进行路基填筑前,先在标段内选择100m长的一段路基作为试验段,进行现场填筑压实试验,以选定合理的压实工艺参数、填筑层厚度,压实机械的组合方式,压实遍数等数据,以此作为路基填筑工艺的依据。1)试验段的设置根据本标段目前现场交通、水电情况等综合分析比较,将试验段定在DK22+0~DK22+100,全长100m,该地段原地貌为黄土梁,填筑范围内设计无涵洞等构筑物,具有填筑施工时连续、完整的优势。该段路基设计基本情况为:路基顶宽20~25m,位于直线段,平坡,平均填高14.64m。设计主要工程数量为路堤本体填筑55270m3,基床底层填筑4929m3,地表清土2227m3,总填方量为60199m3。2)试验范围(1)基床底层(基床下部1.9m范围内)填筑的施工工艺(含检测手段);(2)基床以下部分路堤本体填筑施工工艺(含检测手段);(3)路基基底沉降观测和路基面沉降观测。3)施工安排:投入试验段施工的机械设备试验段路基填筑主要采用挖掘机开挖土方,自卸车装运土方,推土机初步平整,振动式压路机碾压,平地机修整填筑表面。4)施工准备:(1)测量工作根据设计院的导线控制点进行施工复测,恢复线路中间桩位,加密水准点,测量路基横断面。 (2)开挖排水沟沿着坡脚线挖出排水沟,保证施工过程中防排水。(3)基底处理根据设计文件及现场实际情况,需要挖除原地面以下50cm厚的地表土。(4)填料选择和室内试验本标段内利用方填方,暂按C组填料考虑,满足《铁路路基施工规范》及其他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基床底层填料选择A、B、C组填料或改良土)。根据土石方调配方案,试验段土源定于DK21+793~DK22+000段路基挖方。(5)弃土场选择因基底处理需挖除大量非适用路基填料的种植土及淤泥质土,故需选取合适的地点作为弃土场地。本着环保、经济、合理的原则,经多次实地勘察,在DK21+745右侧1Km处有适用的弃土场储量约70000m3,运距1.2km。(6)填前碾压基底处理完成后,进行路基基床以下部分填筑。基底经晾晒待含水量适宜时进行填前碾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7)断面复测填前碾压完成并经验收达规定的压实度后,对原地面进行断面测量,以确定填方工程数量并作为以后计量支付的依据。断面经监理工程师复核签字认可后即可测设路基坡脚线及中线。5)填筑施工方法本次试验段施工内容包括基底处理、路堤本体填筑和基床底层填筑。6)填料来源和挖运方法本段土源来自于DK21+793~DK22+000线路经过处的土梁挖方,对该挖方段进行表土清理、树根挖除、清理非适用材料的工作。施工便道利用DK22+129处的冲沟经修正后使用。现场施工用电采用自备75kW 发电机一台,施工用水采用拉水车送水。7)工艺概述(1)基底换填挖掘机挖土,自卸汽车运送至弃土场,推土机整平。(2)路基填筑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按放样宽度及松铺厚度控制卸土量,检查含水量,含水量适宜时推土机摊铺整平,松铺厚度及平整度符合要求后用压路机按规定碾压。按以往施工经验,一般碾压三遍后开始检查压实度,之后每增加碾压一遍即检查一次压实度,直至达到要求的压实度标准。(3)卸土控制填筑前首先放出线路中桩和填筑边线,每10m钉出边线木桩,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边线应比设计线每边宽出30cm。按自卸汽车每车的方量和松铺厚度计算每10延长米范围内的卸土车数,以达到控制松铺厚度的目地。(4)埋设沉降桩开挖基底经碾压检测合格后,按10m间距在线路上埋设沉降观测桩,观测桩埋设在正线线路中心处。沉降观测桩由沉降底板、测杆、套管、套管接头、套管盖板、测杆头组成。沉降板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尺寸为500mm×500mm×30mm,用C15混凝土预制。测杆采用Ф40mm钢管制成,一端为外丝,另一端为内丝,每根长为50cm,套管采用塑料管。工作原理:埋在地表的沉降底板随地基沉降而下沉,通过连接在上面的测杆的传递测量其高程,测杆高程减去杆长即为沉降板高程,每次沉降差就是地表沉降值。(5)摊铺整平 首先检查填料的含水量,当填料含水量与其最佳含水量之差不超过2%时立即予以摊铺整平,本次试验段按松铺厚度30cm、40cm、50cm分别进行试验。填料的摊铺采用推土机,保证每一填层的平整度及层厚的均匀,摊平过程中不断用铁锹挖洞检查松铺厚度。原则上每一层填筑时均须形成2%~4%的人字形横坡,有困难时可在基床底层逐步形成。在相邻两区段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处须错开不小于3m的距离。在沉降观测桩周围1m范围内的路基采用人工填筑整平。(6)碾压摊铺整平后,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符合要求即开始碾压。本试验段采用18T(激振力为36T)振动压路机两台,两台压路机以中线为界,各压半辐路基宽度,分别记录各自的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碾压时采取从两侧向中心的顺序,纵向进退式碾压,行与行轮迹重叠0.2~0.3cm,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0.4~0.5m,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1.0~1.5m,以保证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的均匀性。碾压方法为:静压一遍,弱振碾压一遍,强振碾压2~6遍(同步检测结果定),弱振碾压一遍,最后再静压一遍消除轮迹。即:静压弱振强振弱振静压。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用慢速(宜为2-3km/h),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7)压实检测在每一填层碾压三遍后即用K30平板载荷仪、核子密度湿度仪检测地基系数K30、孔隙率n。在使用核子密度湿度仪进行检测的同时,采用灌砂法(或灌水法)进行平行对比试验,以核准核子密度湿度仪的测试数据,检测频率为每层每遍(自碾压三遍后开始)18个点,直至达到90%的压实度。试验过程中安排技术人员、检测人员记录压路机的碾压速度、碾压顺序、碾压遍数及压实度检测等情况,以便整理出指导大面积路基填筑施工的总结报告。 试验段第一层达90%的压实度,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同意后,在其上进行压实度为93%和95%的压实试验,从而确定填料在适宜的含水量和合适的松铺厚时,不同吨位的压实机械达到90%、93%、95%的压实度时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施工组织。8)试验成果(1)、对不同填层厚度,不同碾压遍数的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绘出碾压遍数与K30值和孔隙率n值变化曲线关系图,确定出不同填层厚度的海城碾压遍数。(2)对不同填层厚度的合理碾压遍数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确定最优的填层厚度和碾压遍数。(3)根据沉降观测结果计算整理观测数据,绘制填筑日期与沉降量的关系曲线图,以评估工后沉降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4)将以上各种施工记录和检测数据加以归纳总结,写出试验报告,报监理站和业主代表审查批准。 附图一、场地布置图 附图二、土方调配图 土方调配说明:本标段路堑挖土方数量大于路堤填土方量,路堑土方经土工试验检测合格后,即可移挖作填,不再另行组织取土。里程段填方(万m3)挖方(万m3)弃方(万m3)利用方(万m3)平均运距(m)最大挖(填)高度(m)平均挖(填)高度(m)备注DK19+606.55--DK19+826.12 10.0310.03 6001310弃方运至1#弃土场(左侧自然沟)DK20+816.00--DK21+130.00 16.116.1 150020.8715弃方运至2#弃土场(右侧河道旁)DK21+130.00--DK21+270.0018.88  20.923527.6723利用DK21+270.00--DK21+605.00段挖方20.9万m3DK21+270.00--DK21+605.00 61.77.44 100039.5924弃方运至3#弃土场(右侧河道旁)DK21+605.00--DK21+793.0014.2  15.420021.8715利用DK21+270.00--DK21+605.00段挖方15.4万m3DK21+793.00--DK22+000.00 12.61.6 100014.447.8弃方运至3#弃土场(右侧河道旁)DK22+000.00--DK23+080.0082.89  88 30.3426利用DK23+080.00--DK23+560.00段48万m3,利用DK21+793.00--DK22+000.00段11万m3DK22+426.00--DK22+840.00 9.831.83 2500  弃方运至4#弃土场(左侧自然沟) DK22+920.00--DK23+080.00 5.531.53    弃方运至4#弃土场(左侧自然沟),其余填至DK22+000.00--DK23+080.00段DK23+080.00--DK23+560.00 102.250.8 200030.3221弃方运至4#弃土场(左侧自然沟)DK23+260.00--DK23+296.004.5  5   利用DK23+080.00--DK23+560.00段挖方HDK1+239.00--HDK1+597.00 5.565.3 75011.657弃方运至4#弃土场(左侧自然沟)HDK1+149.00--HDK1+089.000.3  0.333   利用HDK1+239.00--HDK1+597.00段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