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0 KB
  • 7页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和提高措施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和提高措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日益发展,对市政道路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工程特点、质量要求、控制要点、关键程序四个方面着手,提出提高路基施工质量措施。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控制要点;提高措施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一、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工程特点准备期短,开工急。市政道路工程通常由政府出资建设,基于减小工程建设对城市日常生活影响的这一初衷,对施工周期的要求又十分严格,工程只能提前不得推后,施工单位往往根据工期倒排进度计划,难免缺乏周密性。动迁量大,场地小。由于市政道路工程一般在市内的大街小巷进行施工,旧房拆迁量大,场地狭窄,常常影响施工路段的环境和交通,给市民的生活生产带来诸多不便,也增加了对道路工程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难度。7 地下管线复杂。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经常遇到与供热、给水、煤气、电力、电信等管线位置交叉的情况,若一味盲目施工极有可能挖断管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同时,也给道路工程进度带来负面影响,增加额外的投资费用。原材料投资大。市政道路工程材料使用量极大,在工程造价中其所占比例达到50%左右。如何合理选择原材料是工程监理工作中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施工现场的分布、现场运距的远近都是选择原材料的重要依据之一。地质条件影响大,质量控制难度大。市政道路工程中,雨水、污水排水工程往往会受到施工现场地质条件的影响,如遇现场地下水位高、土质差就需采取井点或深井降水措施,待水位降至符合施工条件时才能组织沟槽开挖;如管道埋设深、土质差则还需沟槽边坡支护才能保证正常施工。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片面追求施工进度,不求质量只讲效益的情况,这也给工程监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二、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要求市政道路路基工程质量最重要的是结构稳定性、强度和水温稳定性,必须通过规范施工方案、严格施工程序,才能保证施工质量。结构稳定性为防止路基结构。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整体失稳,发生不允许的变形或破坏,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一定措施来保障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强度为保证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致产生超过容许范围的变形,要求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7 水温稳定性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其强度将会显著降低。特别是季节性冰冻地区,由于水温状况的变化,路基将发生周期性冻融作用,形成冻胀和翻浆,使路基强度急剧下降。应保证在最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强度不致显著降低,这就要求路基具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三、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控要点合理选择施工方法。目前,多采用机械化施工或综合机械化施工法,采用配套机械,主机配以辅机相互协调,共同形成主要工序的综合机械化作业的方法,能极大地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造价,保证施工安全。因此,所采用的机械必须满足路基施工的要求,特别是压实设备合理配备,是保证路基强度的关键。严格开展施工程序。必须认真按规定要求做好组织、物质、技术及现场四个方面的准备工作,小桥涵、挡土墙、盲沟等小型构造物通常是与路基施工同步进行,避免路基填筑后又来开挖修建这些构造物,影响工程整体进度和质量控制。施工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精心地开展工作,路基土石方施工程序:路堤基底处理→选择填料→确定路堤填(挖)方式→路基压实。四、市政道路路基质控关键程序1、施工测量7 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导线、中线及水准点复测,其操作要点如下:一是必须认真熟悉图纸,复测后检查与设计是否有误;二是为满足施工期间引用需要,在中线复测中增设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和加桩的地面标高;三是在每道工序施工测量放线时,测量误差要满足规范要求,必须保证纵横断面定位的精度,使施工路基及构造物的定位及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质量要求;四是要注意道路下面覆盖的管网路线,避免在施工中造成损失。2、路基土方施工填方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如下:一是分层填筑。满足上一层压实要求后,再填压下一层,压实前必须对含水量进行测定,含水量符合要求后再碾压,避免返工浪费。二是干密度试验标定要准确。对不同的土质要分别标定干密度,不可以用同一个干密度去评定不同土质的压实度。三是分段施工。若纵向搭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应按1:1坡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搭接长度≥2m,否则路基会出现不均匀沉陷,影响路面平整度。当路基稳定受到地下水影响时,应在路堤底部填以水稳性优良、不易风化的砂石材料或用无机结合料(石灰、水泥等固化材料)进行加固处理,使基底形成水稳性好的厚约20~30cm的稳定层。7 严格控制松铺厚度与路堤几何尺寸和坡度。松铺厚度与土质类别、压实机具功能、碾压遍数等有关,应根据实际情况,以保证压实度为原则,路床顶面层最小松铺厚度应≥8cm。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比设计宽度宽出30cm,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压实合格后,最后削坡不得缺坡,以保证路堤稳定性。掌握压实方法。压实应先边后中,以便形成路拱:先轻后重,以适应逐渐增长的土基强度;先慢后快,以免松土被机械推动。同时应在碾压前,先整平,由路中线向路堤两边整成2%~4%的横坡。在弯道部分碾压时,应由低的一侧边缘向高的一侧边缘碾压,以便形成单向超高横坡。前后两次轮迹需重叠12~20cm。应特别注意控制压实均匀,以免引起不均匀沉陷。合理安排机械作业。应根据工程地形地貌、路基断面形状,用土量、土方调配情况,合理地规定机械运行路线,应有全面、详细的机械运行作业图。土的含水量不够时,配洒水车洒水。含水量较大时,配翻晒机械翻晒并用压路机碾压。合理组织及调备机构是保证施工进程及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关键所在。五、提高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措施7 图纸会审,现场考察。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是组织施工的技术依据。施工前,施工人员应认真熟悉图纸,结合图纸仔细做好施工现场考察,这样可检查出设计依据是否充分、计算数据是否正确、与周围环境是否相符、工程地基处理和结构设计是否合理、设计是否符合规范、施工是否安全、施工图纸和说明是否清晰齐全等等。图纸会审后,各方提出的修改意见和研究确定的修改方案要由有关部门写成文件,并由设计部门签发设计变更通知单和设计修改图作为工程施工依据。落实质管计划,做好技术交底。做好技术交底是为了使施工技术人员和工人了解施工任务的工程特点、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及施工方法。技术交底的内容主要包括:讲解施工图纸及设计要求,施工操作方法与技术措施、质量标准及质量改进措施等等。对于重点工程、关键部位以及质量要求较高的特殊工程,还要做好书面交底工作。施工企业制订的质量管理计划和质量管理改进措施分别要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交底,或下达年、季、月施工计划,并及时进行工钱检查、复核工作。7 坚持按图施工,做好检验工作。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技术规范,坚持按图施工。结合施工和科研的实际需要建立相应的试验、检驻机构,配备适当的人员和仪器设备。对隐蔽工程和分项工程做好质量检查和验收是工程交工验收的重要凭证,也是工程交工后使用和维修改建的技术资料,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办理并妥善保管。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有专业检查,还要有社会群众的监督和各施工队间的互检等等。参考文献:[1]卢小兰:《浅谈路基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J]广东科技,2007(15).[2]徐晓军:《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民营科技,2009(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