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9 MB
  • 33页

272省道徐州至沛县段沛县段建设工程项目上跨桥首件桩基施工总结

  • 3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72省道徐州至沛县段沛县段建设工程项目承包单位:江苏路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XPPX-LJ1监理单位:江苏华宁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编号:承包人申报表(通用)A-27致(总监理工程师)先生:事由:我项目经理部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准备,于2014年9月24日,在303县道上跨桥0#桥台进行了0-1桩基础首件工程施工,经检测首件桩基础工程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项目经理部对桩基首件工程认真进行了总结并将各项数据进行了汇总,现将首件工程总结报告上报贵总监办,请予审查批准!申报内容:钻孔灌注桩基础首件工程总结报告承包人:年月日附件:1、钻孔灌注桩基础首件工程总结2、0-1桩基础中间检验报告单及附件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年月日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总监理工程师:年月日附注:本表适用于没有专用表格,根据合同规定和监理要求又必须书面向监理工程师提出的申请、报审、请示、申报和报告等。- 272省道徐州至沛县段沛县段建设工程项目(XPPX-LJ1标段)钻孔灌注桩基础首件工程总结报告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施工单位:  - 目录一、工程概况1(一)桩基总体概况1(二)桩基地质情况2(三)首根桩概况2二、施工工艺流程31、反循环钻孔示意图32、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4三、机械、人员、材料配备51、主要机械配备52、主要人员配备63、材料配备情况7四、施工前期准备工作71、技术交底72、原材料试验73、施工现场准备84、开工报告8五、0-1桩基施工过程总结81、施工全过程时间总结82、测量过程总结83、试验过程总结94、现场施工防护115、钻孔过程总结116、清孔总结127、钢筋笼制作及安装总结128、灌注水下混凝土总结169、内业资料总结与问题分析16六、钻孔灌注桩施工注意事项及解决方案171、施工前测量工作172、技术准备要点173、施工场地的要求174、护筒埋设的要求185、塌孔事故的原因及处理方法19- 6、钻孔缩径现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207、制作钢筋笼注意事项208、安装钢筋笼时注意事项219、钻孔桩成孔沉渣过厚的原因2110、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应做的工作2211、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应采取的质量保证措施2312、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项目方法2413、安全防护措施………………………………………………………………..2514、内业资料管理………………………………………………………………..28七、总结28- 272省道徐州至沛县段沛县段建设工程项目XPPX-LJ1标段桩基首件工程总结一、工程概况(一)桩基总体概况本标段为272省道徐州至沛县段工程沛县段路基桥涵工程施工项目XPPX-LJ1合同段,里程桩号为K25+284~K34+800,路线全长9516m。我标段共有桩基282根,均为摩擦桩,其中桩径φ1.2m共188根,计5300延米;桩径φ1.5m共94根,计3160延米。(详见表1.1桩基工程数量表)。表1.1桩基工程数量表序号桥梁名称桥梁中心桩号桩径(cm)数量(根)长度(m)1龙塘村大桥K26+267Φ120Φ15016164485762夹堤址中桥K26+951.6Φ120Φ15024126724803郭庄中桥K28+266.7Φ120247884孟庙中桥K29+264Φ120247685魏庙镇中桥K32+041.7Φ120328486大河崖中桥K34+210Φ120247127大河崖小桥K34+456Φ120205368阎庄北天桥CK0+391.140Φ120Φ150851281559五段河中桥K30+038Φ1502775910303县道上跨桥LK0+500.320Φ120Φ15082020070011201乡道上跨桥LK0+413.561Φ120Φ15081420049029- (二)桩基地质情况拟建场地原始地貌系冲洪积平原地貌单元,形成以粉土层及黏土层为主的地层,场地地形较为平坦。根据工程地质剖面图显示的地层情况,较适宜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地层条件良好。(三)首根桩概况1、首根桩选取初步选定303县道上跨主线桥0#台1号桩基为钻孔桩首件试验性桩基础。303县道上跨主线桥0#台1号桩基桩径为1.2m,桩长25m。本次选取该桩基作为桩基施工试验性首件制桩基础,首要原因是该桩所在位置的地质地貌代表了本标段绝大多数桩基础的地质地貌,对于桩基施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次该桩所在位置与本标段砼搅拌站间通行道路情况较好,施工组织较方便。303县道上跨主线桥位于AK0+202.911处跨越A匝道桥,桥梁中心桩号LK0+500.320并于MRK29+905.232处上跨272主线。303县道与主线交角为82°,桥位位于原303县道南侧。桥位处地形简单,均为田地。LK0+500.320303县道上跨主线桥上部结构为(6-20)+(5-20)m预应力砼空心板,下部为柱式墩、肋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全桥分两联。桥梁全长224.52m,全宽12.0m,净宽11.0m。全桥采用双柱墩,均设置桥墩系梁。2、总体施工方案根据设计图纸中要求,并经现场实地地质考察确定,采用反循环钻成孔,使用导管灌注水下C25混凝土,混凝土由拌合站提拱,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桩基钢筋笼材料采用光圆钢筋(HPB300)和带肋钢筋(HRB400),受力主筋采用套筒连接。0-1桩基础,桩顶标高34.777m,桩底标高9.777m,设计桩长25m。设计要求沉淀层厚度不大于24cm。29- 二、施工工艺流程1、反循环钻孔示意图29- 2、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29- 三、机械、人员、材料配备1、主要机械配备本次钻孔灌注桩基施工主要机械配备有反循环钻机钻1台、混凝土罐车3辆、备用120KW发电机1台、QY-205吊车1辆。下表为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机械名称规格或型号数量主要功能钻机ZJ200型1台反循环钻孔电焊机BZZ22/BXI-3002台焊接钢筋发电机120Kw1台给系统提供备用动力砼搅拌运输车60JB3辆运输砼,防止砼离析吊车QY-2051辆吊装钢筋骨架、模板等切割机QJ4012台切割钢筋、下料钢护筒2套钻孔、接桩弯曲机2台加工钢筋笼29- 2、主要人员配备现场主要技术管理人员见下表:主要技术管理人员一览表序号姓名职务主要责任备注1程相华项目经理负责施工中进度、质量、安全等协调工作施工负责人2袁敦生项目总工负责施工中生产与技术上的协调工作技术负责人3赵厚森桥梁负责人负责施工中技术指导控制工作质量负责人4张广印一处负责人辅助项目经理负责施工中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协调工作5李青质量安全部长负责施工中安全及质量检测工作质检负责人6张柱柱安全员负责施工中安全工作7魏明会领工员负责施工现场机械及人员调配工作8邱兆磊质检员负责施工中质量检测工作9李志国技术员负责施工中桩基钻进、泥浆性能、砼灌注等记录工作10李国帅实验员负责施工中泥浆比重、砼拌制、现场砼试验检测等11张振东办公室主任负责施工中生产调度工作12苏本建物资部长负责施工中物资供应工作13张峰技术主管负责施工中技术交底及交底落实工作14王凤学试验室主任负责施工中试验检测工作15赵后猛财务主管负责施工中资金保障工作16周庆雷测量主管负责施工中测量工作17王令群电工负责施工中电力供应工作29- 施工人员配备表序号工种数量备注1电焊工4仅为单个桩基施工人员。2钻孔作业人员63技术员34钢筋工45混凝土工43、材料配备情况施工材料准备表序号材料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HRB400钢筋Φ25t742HRB400钢筋Φ16t1.43HPB300钢筋φ10t12.74砂m38005石子m315007水泥t1008导管m45四、施工前期准备工作1、技术交底在开钻前,我项目部对施工队伍进行了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特种工安全技术交底等,并组织施工队、现场技术员学习,为施工奠定理论技术基础。2、原材料试验原材料进场后,由项目部报检工地试验室和第三方检测单位对原材料进行检测,包括钢材检测、拌合站砂石料原材检测、外加剂检测。各项原材料经试验检测均合格,且拌合站混凝土配合比验证试验通过,具备开工条件。29- 3、施工现场准备303县道上跨主线桥0-1桩基施工所处部位地势平坦,原县道303作为施工便道。钢筋加工棚,民工宿舍等临建设施已按标准化完成。桩基所需混凝土由拌合站运输至施工部位,钢筋笼加工在钢筋加工场地集中完成,经检验合格后运输至施工部位备用,运输路程大约150m。4、开工报告根据分部分项划分,钻孔灌注桩基础分项工程开工报告、桩基础首件施工开工申请已经上报总监办给予审批。五、0-1桩基施工过程总结本桩基施工于2014年9月24日7:03开工到2014年9月24日15:46灌注结束,用时约8小时43分钟,圆满、安全的完成了施工任务,是本标段开工的桩基首件工程,对此,根据施工流程对整个施工过程做出以下几方面的总结及问题分析:1、施工全过程时间总结钻孔时间:2014年9月24日7:03—2014年9月24日11:09,用时4小时6分钟(见附录)。清孔时间:2014年9月24日11:30—2014年9月24日12:40,用时1小时10分钟。下放钢筋笼时间:2014年9月24日13:15—2014年9月24日13:36,用时21分钟。灌注水下混凝土时间:2014年9月24日15:00—2014年9月24日15:46,用时46分钟(见附录)。2、测量过程总结(1)针对303县道上跨主线桥0-1桩基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如下:29- 1)加密控制点和引测水准点后上报,并由测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将数据用于施工中。2)复核已知点位坐标和标高无误后,由测量人员用全站仪放样桩位。在钻机就位前,进行护筒开挖,护筒直径为1.5m,高度为1.5m,埋设后高出原地面30cm,并测得护筒标高为36.493m,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为5mm,可以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护筒开挖埋设后,对其四周所填的粘土进行了分层夯实。桩位定测后设置4个护桩,且设在施工范围以外不易破坏的地方,大约在护筒外2m处,施工中由现场技术人员和施工负责人经常性检查护桩的稳定性和准确性。3)在上述工作完成后,由现场技术员和质检工程师自检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核,经监理检测桩位和护筒标高无误同意后开始施工。4)在成孔之前报监理进行护筒顶标高的水准测量,并做好原始记录。5)完善测量资料(监表1施工放样报样单;测表1,水准测量原始记录表;测表2,施工放样测量记录表)(见附表)。(2)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1)对资料格式不熟悉,测量资料不够及时、完整;措施:今后仍需加强桩基开钻前测量工作的及时性、系统性、连续性。2)成孔前复测护筒顶面,发现其随钻机振动略有下沉;措施:在埋设护筒时,对护筒底部和外侧四周所回填土分层夯实,使护筒底口处不致漏失泥浆;如有必要,可在回填土中掺入少量水泥,增加其稳定性。3、试验过程总结(1)除桩基施工前各项实验室检测项目外,现场做的试验有:1)导管气密性试验;对导管进行拼装工作,场地开阔平整,导管下垫支撑。如图所示,在连接完成以后进行试验工作。29- 管拼装合格后进行导管气密性试验2)泥浆指标试验(数据见附表);泥浆测试29- 含砂率测试3)混凝土现场施配试验;4)混凝土坍落度试验(见附表)。4、现场施工防护(1)根据桩位,定出泥浆池的位置,泥浆池以不占用耕地,不影响施工为原则在征地范围内进行开挖,开挖后按照《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要求采用钢管架进行防护。(2)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泥浆池稍小,流动不顺畅;泥浆池防护不完善。措施:对泥浆池进行修整,并在泥浆池四周搭设临边防护栏及防护网,防止人员意外跌落。5、钻孔过程总结(1)总结:29- 钻孔时间为2014年9月24日7:03—2014年9月24日11:30,用时4小时27分钟,桩孔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未出现不良质量问题。0-1#桩基终孔深度26.8m,由测绳量测(护筒顶标高往下反算),钻孔时泥浆指标控制如下:比重为1.06,含沙率为2.6%。(2)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1)钻孔过程中钻孔记录不够规范。主要原因如下:①记录人员对记录表格不熟悉,需填写的内容不够完整。特别是在对休整钻机的时间内的记录或其他原因说明不祥,导致对整个钻孔过程中工作效率分析不利。②记录表中的本次进尺与累计进尺记录不认真,数值精确度不够。措施:①对工人加强思想教育和技术交底;②现场技术员每天要定时、不定时的抽查原始记录,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6、清孔总结(1)清孔采用换浆法进行清孔,目的是逐步置换孔内粗颗粒钻渣悬浮物,保证沉渣厚度。本桩基一次清孔用时1小时10分钟。下钢筋笼前自检泥浆指标如下:泥浆比重为1.08,含沙率为1.9%。(2)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因反循环钻进过程中泥浆携带大量泥土块,所以现场安排了专人专机进行清理,确保清孔过程的顺利进行。清孔时应注意不能把泥浆比重调的太低,防止扩孔、塌孔的发生,在这方面仍需总结大量经验,以达到合理制作泥浆比重,缩短清孔时间,提高施工进度和效率。7、钢筋笼制作及安装总结(1)总结:1)钢筋堆放29- 钢筋按照不同钢种、等级、型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别堆存,并设立标识牌。钢筋存放时,垫高高度为50cm并加以遮盖,以防止锈蚀和污染。2)钢筋加工①焊工持证上岗,钢筋焊接前,根据施工条件进行了试焊,经现场技术和试验人员检验合格后开始正式施焊。②0-1#桩基受力主筋HRB400级钢筋接长采用机械套筒连接,套筒长度为6.0cm,且钢筋丝扣外漏皆控制在一个以内,套筒连接采用力矩扳手,更好的控制了连接质量。直径16mm加强箍筋HRB400级钢筋的焊接采用闪光电弧焊。焊缝采用了双面焊,经检验长度均大于80mm。③焊接使用了T506焊条。焊条使用前进行了烘干。④焊接前经现场技术人员确认,对焊缝上下30mm范围内的铁锈、油污、水气和杂物清除干净。⑤焊接时,严格控制了电焊机电流,以防止对钢筋的烧伤。⑥焊接后,及时敲掉了焊渣,焊缝饱满,经现场确认无漏焊,少焊。⑦钻孔灌注桩钢筋笼的制作,采用加筋成型法。制作时,按设计做好加强箍筋,标出主筋位置,把主筋摆在平整的工作台上,并标出加强箍筋的位置,焊接时,使加强箍筋上任一主筋的位置标记对准主筋中部的加强箍筋标记,扶正加强箍筋,并用木制直角板校正加强箍筋与主筋的垂直度,然后点焊;当一根主筋上全部加强箍筋焊好后,在骨架两端各站一人转动骨架,将其主筋逐一按照上述方法焊好,然后抬起骨架搁于支架上,套上螺旋筋,按设计位置布好螺旋筋并帮扎于主筋上,点焊牢固。经现场确认钢筋笼螺旋筋与主筋交叉处点焊数量不小于总数量的1/3。29- ⑧钢筋笼每2m设加强箍筋一道经现场检查全部符合要求,点焊牢固,增大钢筋笼刚度。钢筋笼外侧每隔2m在同一截面对称设置四个保护层垫块钢筋,保证钢筋笼保护层厚度。⑨钢筋笼制作完毕后,经现场技术人员自检合格后,报质检工程师自检,由质检工程师会同监理工程师验收,经检验判定为合格,同意进入下一道工序。3)钢筋笼的吊装①为确保钢筋起吊时不变形,采用两吊点起吊,第一吊点设在钢筋笼的上端,第二吊点设在钢筋笼的中点到三分之一点之间。同时起吊两个吊点,使钢筋笼离开地面2m左右,第二吊点停吊,继续起第一吊点,使钢筋笼垂直,解除第二吊点,将钢筋笼下入孔中。下放钢筋笼时注意对孔壁的影响。笼体就位后,用2根钢管穿在吊环上搭在孔口并施压,防止钢筋笼下陷移位及上浮和固定钢筋笼的位置。钢管两端放置方木。随后向技术人员及现场监理报检钢筋笼中心位置及顶部标高情况,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合格并同意安放导管。由于0-1桩基桩长较短,钢筋笼未分节。钢筋笼安装如下图所示29- 4)0-1桩基检测手段为小应变检测,不存在声测管的预埋。所以今后还要对桩基声测管的预埋进行经验总结。5)机械连接工艺流程:钢筋下料质量检查钢筋连接接头单体试件试验钢筋套丝钢筋连接时,钢筋规格和套筒的规格一致,0-1桩基主筋为Ф25HRB400,丝头和套筒的丝扣干净、无损。②先用扳手将套筒与一端钢筋拧紧,再将另一端钢筋与套筒拧紧。③被连接的两钢筋端面必须处于套筒的中间位置,然后用扳手拧紧,使两钢筋端面顶紧。④带套筒的钢筋必须绑扎牢固。⑤丝头螺纹连接长度采用红油漆作为依据。⑥丝头质量要求:丝头外观检查:经目测丝扣应牙形饱满,秃牙部分累计弧长未超过一扣螺纹周长1/2。丝扣长度要求:根据连接接头的长度得出丝头加工时丝扣数长度要求在3.0cm左右,外延3cm将螺纹磨平,在加工前尺量钢筋10cm后并涂红色油漆,以便检验其安装后的连接长度。钢筋在套丝前,对钢筋规格及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钢筋端头无弯曲,可以使用。⑦钢筋下料采用钢筋切断机,钢筋下料时,钢筋端面与钢筋轴线垂直,端头无弯曲、无马蹄形。⑧钢筋套丝:套丝机必须用水溶性切削冷却润滑液,不得用机油润滑或不加润滑液套丝。29- (2)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1)钢筋笼制作时出现个别钢筋间距超出规范要求、保护层垫块不够规范。措施:加强钢筋工的专业技术培训,不定期进行现场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严厉整改。在制作钢筋间距标准尺(等同钢筋间距的钢筋)的过程中要求钢筋工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加工,对保护层不够的位置进行重新整改,保证施工质量。2)在钢筋笼加工过程中套丝有个别发生滑丝、断丝、大小头现象,套筒连接处有少数存在外漏丝。措施:要求钢筋工按规范施工,经常性的对钢筋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使钢筋工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心中有工程,质量靠自己的心态,从而保证保量的完成工程任务。同时,现场技术人员严格自检,对有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逐一排查,发现一处整改一处,在自检合格后及时上报监理进行抽查,以此确保工程质量。8、灌注水下混凝土总结(1)总结:本桩基灌注水下混凝土于2014年9月24日15:00—2014年9月24日15:46,用时46分钟,理论混凝土用量为29.4m3(包含桩头预留1m),实际混凝土用量为32m3,扩孔系数为1.09,可见,此类地质扩孔并不大,没有出现塌孔及缩径现象。整个灌注过程相对顺利,没有出现堵管、脱管、钢筋笼上浮等现象。(2)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0-1桩基所使用导管大部分为每节2.65m,施工中若按埋管2~6m控制拆管频繁,需占用大量时间,不利于混凝土浇筑。现场实际控制以混凝土自然流入导管不堆积在集料斗为准,每次拆管1~2节导管,确保0-1桩基浇筑顺利进行。9、内业资料总结与问题分析(1)总结:29- 0-1桩基内业资料完成及时,数据准确,符合相关要求。(2)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因该项目推广使用的资料用表格式与以前项目有所不同,导致资料因格式问题多次更改。首件桩基资料整理规范后,可指导后续桩基资料填写。下一步施工过程中将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适应施工用表格式更改的情况。六、钻孔灌注桩施工注意事项及解决方案钻孔灌注桩基施工属于隐蔽性很强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施工要点,现对以下几方面进行说明。1、施工前测量工作(1)复测导线点和水准点,并对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检查和必要的加密,破坏严重的要重新布设。复测的特点是:检查原有桩点的准确性,而不是重新测设。凡是与原来的成果或点位的差异在允许限差以内时,一律以原有成果为准,不作改动。只有经过多次复测证明与原有成果或点位确有较大差异的才能改动,而且改动尽可能限制在局部范围内。施工复测的精度与定测相同。(2)在施工前还要熟悉设计资料,对桩基控制点位和标高进行仔细的复核。2、技术准备要点(1)对桩基图纸审核,掌握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2)具备桩基所用水、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材料及制品的质量检验报告;(3)按有关规定制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措施;(4)了解桩基场地及临近区内的危房等特殊建筑物分布情况基地下障碍物(旧基础、地下工程、管线等)的分布;(5)准备施工用的各种报表、规范。3、施工场地的要求及现状29- (1)本桩基场地为旱地,根据旱地处理要求,已做到清除杂物、换填软土和平整夯实工作。但由于施工现场作业面狭窄,吊车、砼搅拌运输车行驶缓慢,间断造成短时间交通堵塞。在今后的施工作业中,我项目部一定准备充足的施工作业面,安排专人进行交通秩序及行人的管理,避免造成交通拥挤,给桩基浇筑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4、护筒埋设的要求(1)护筒内径比桩径至少大200mm。(2)护筒中心竖直应与桩中心线重合,平面允许误差为50mm,竖直线倾斜不大于1%桩长且小于50mm,陆地可实测定位,水域可依靠导向架定位。(3)测量除定出桩位中心位置外,还应在护筒外围设置4个护桩,有条件可增设双重护桩,以最终校正桩位的准确性。保护桩设置示意图如下:ba钢护筒cd护桩c29- (4)旱地或筑岛处桩基护筒可采用挖坑埋设法,护筒底部和四周所填黏质土必须分层夯实。(5)护筒高度宜高出地面0.3m或水面1.0~2.0m。当有承压水时,承压水位不稳定或稳定后承压水位高出地下水位很多,应先做试桩,鉴定在此类地区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的可行性。当处于潮水影响地区时,应高于最高施工水位1.5~2.0m,并应采用稳定护筒内水头的措施。0-1桩基处护筒高度高出地面0.3m。(6)护筒的埋设深度应根据设计要求或桩径及水文地质情况确定,一般情况埋置深度宜为1.5~3m,有冲刷影响的河床,应沉入冲刷线以下不少于1.0~1.5m。本护筒埋设深度为1.2m。(7)护筒连接处要求筒内无突出物,应耐拉压,不漏水。5、塌孔事故的原因及处理方法(1)塌孔的判定:在钻孔过程中如发现井孔护筒内水(泥浆)位突然上升溢出护筒,随即骤降并冒出气泡,出渣量显著增加而不见进尺,钻机负荷显著增加,应怀疑是塌孔征象,可用测深锤进行探测。若在灌注混凝土中,原停留在孔内的测深锤不能上拔或放入测探锤测得的孔深相差较大,可证实属塌孔。(2)原因分析:塌孔原因可能是泥浆性能不符合要求,护筒底脚周围漏水,孔内水位下降,或在潮汐河流中涨潮时,孔内外水位差减小,不能保证原有的落水压力;施工操作不当,如提钻头、下钢筋笼时碰撞孔壁;在松软沙层中钻孔进尺太快;由于护筒周围堆放重物或机械振动等,均有可能引起塌孔。29- (3)处理方法:发生塌孔后,应查明原因,采取如保持或加大水头、移开重物、排除振动等相应的措施以防止继续塌孔。对少量塌孔,如不继续塌孔,可恢复正常钻进。塌孔不严重时,可回填土或片石到塌孔位以上1~2m,采取改善泥浆性能、加高水头、深埋护筒等措施;塌孔严重时,应立即将钻孔全部用砂类土或砾石土回填,无上述土类时,可采用黏质土并掺入5%~8%的水泥砂浆,应等待数日待回填土沉实后,重新钻孔,此次钻进要吸取教训,采用相应措施,如改善泥浆浓度、减缓钻进速度等。塌孔部位不深时,可采取深埋护筒法,将护筒填土夯实,重新钻孔。6、钻孔缩径现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1)缩径判定:当使用探孔器下方到某一部位时受阻,无法顺利检查到孔底。钻孔某一部位的直径小于设计要求,或从某一部位开始,孔径逐渐缩小。(2)原因分析:地质构造中含有软弱层,在钻孔通过该层中,软弱层在土压力的作用下,向孔内挤压形成缩孔;地质构造中塑性土层遇水膨胀,形成缩孔;钻头磨损过快,未及时补焊,从而形成缩孔。(3)处理方法:当出现缩孔时,可用钻头反复扫孔,直到满足设计桩径为止;若是钻头磨损缘故,采取补修钻头再进行扫孔。7、制作钢筋笼注意事项钻孔灌注桩的钢筋笼制作虽说比较简单,但也存在一些通病,在具体操作中需要加强管理。(1)钢筋笼需在硬化场地并铺方木(或枕木)或在钢筋笼模具上进行生产,不允许直接在泥土地上进行生产。(2)钢筋笼的加强箍筋的间距除按设计要求布置外,亦可根据现场钢筋笼制作长度而定,一般情况可参考设计,根据钢筋笼吊装长度而定间距较为合理。(3)加强箍筋必须设在主筋内侧,环形筋在主筋外侧。加强箍筋应同主筋进行焊接而不是绑扎。(4)钢筋笼保护层所用形式根据地质情况而定,软土地区尽量采用与孔壁接触面积较大的与桩基同等级水泥砂浆预制垫块,土质较好或挖孔桩可以用钢筋沿主筋并焊于主筋上,以保证钢筋笼保护层的厚度。29- (5)钢筋笼套筒连接处仍有少量漏丝现象,我项目部还要对钢筋工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和优质工程培训,务必使钢筋笼满足质量要求。8、安装钢筋笼时注意事项(1)起吊前应对清孔后的泥浆、孔底沉淀厚度进行检查。利用探孔器对孔内变形进行检测,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钢筋笼的安装。(2)钢筋笼可分一次入孔或多次入孔。在起吊设备、场地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采取一次吊装。为克服钢筋笼的起吊变形,除适当缩短加强筋的距离外,在起吊可能发生变形的最大变形处,应绑扎杂木来加强。分段吊装注意配合足够的满足施工要求的钢筋工、焊工。0-1桩的钢筋笼接长均为机械连接,但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时,注意丝口连接方式,必须将需连接的钢筋接触到位,保证轴线一致。(3)下放钢筋笼时要缓慢均匀,根据下笼深度,随时调整钢筋笼入孔的垂直度,尽量避免钢筋笼倾斜及摆动,以防塌孔。(4)起吊时要有专人统一,注意安全。钢筋笼下端宜提前绑2根拉绳,以便人工平衡其稳当入孔。(5)钢筋笼应牢固定位。提升导管时,须防止钢筋笼被拔起。(6)钢筋骨架吊放、制作允许偏差应满足以下要求: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骨架外径±10mm;骨架倾斜度±0.5%;骨架保护层厚度±20mm;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顶端高程±2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9、钻孔桩成孔沉渣过厚的原因(1)泥浆的性能不能满足要求,造成较大颗粒土下沉。(2)没有及时观察土层的状况,造成局部泥浆同土层不相适应,并没有及时调整泥浆成份,造成少量塌孔。(3)急于求成,直接用清水清孔,使较大颗粒土沉落或护壁发生问题造成少量塌孔。29- (4)钻孔完毕后,用检探孔器检查时,强行下放,造成孔壁滑落。(5)下放钢筋笼不垂直,挂掉孔壁上泥皮,造成沉淀过后。(6)清孔中所提高度不妥或钻机转速与土粒不相应,使土粒不能上浮,造成沉淀过后。10、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应做的工作(1)在灌注混凝土之前施工现场负责人合理安排反循环汽车钻、吊车、砼搅拌运输车等车辆机械的进场和离场时间,使施工过程环环相扣,节省灌注时间,从而保证灌注质量,防止扩孔、塌孔情况的发生。施工技术负责人要安排好现场技术人员和测量人员检测成孔后护筒标高,根据护筒顶标高、设计孔底标高、设计桩顶标高、设计钢筋笼顶标高、预留破除桩头的高度等数据,推算出钢筋笼顶标高、混凝土浇注顶标高及确定这两个控制面。一般是从护筒顶面向下反算、反测符合要求的米数。孔内有水头或淤泥时,用钢筋或其他硬质杆件测量。(2)检查砂、石、水泥用量及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并根据现场原材料含水量调整现场配合比。配合比用油漆写在牌子上,实行挂牌施工。(3)计算导管上端料斗的混凝土量是否满足第一次下料后封底深度的要求。埋深导管一般要求1m以上。(4)检查泥浆比重是否符合清孔中所提的指标,并检查下放钢筋笼的孔底沉淀层厚度,对不满足要求的要重新清孔,直到满足要求为止。(5)核定拌合及运输设备的性能及数量,要求必须有备用及备用发电设备,并组织足够的劳动力,以保证灌注的连续性。(6)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压试验。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1.3倍的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混凝土时最大内压力的1.3倍。29- (7)导管应事先编号顺序,每次使用时都应对法兰盘、橡胶垫圈、连接螺栓、阀门认真检查。拌合站的上料斗上应放置5~6cm的控制筛,以防极少量超粒径颗粒进入导管发生堵管现象。(8)孔内第一次混凝土浇注时,导管底悬空以0.3m-0.5m为宜。11、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应采取的质量保证措施(1)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满足首次埋管深度大于1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2)混凝土拌合物运至地点时,检查其和易性和坍落度等,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第二次拌合,第二次拌合后仍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必须提前与拌合站沟通好将所灌注桩混凝土的总方量,按罐车容量均分,然后把前几车混凝土发至现场,预留一车在拌合站等待现场最终通知是否需要补方。(3)首批混凝土下落后,应连续灌注混凝土。(4)在灌注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孔内水头。(5)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深宜控制在2~6m。导管内混凝土不满时,应徐徐地灌注,禁止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6)在灌注过程中,经常测探孔内混凝土面的高度,及时调整导管埋深,导管拆除要迅速。(7)为防止钢筋笼骨架上浮,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当混凝土拌合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8)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1.0m,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多余部分接桩前必须凿除,残余桩头应无松散层。(9)灌注过程中,随时测定混凝土上升量,以判定扩孔系数,准确计算出混凝土用量,保证不少灌及不浪费混凝土。29- (10)桩身混凝土灌注工作结束后,处于地面及桩顶以下井孔口的整体式刚性护筒立即拔出;处于地面以上并能拆卸的护筒,待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5MPa后方可拆除。12、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项目方法(1)桥梁桩基施工质量控制指标及试验检测项目方法如下表格:项次检验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和频率1受力钢筋根数(根)符合设计目测:全部直径(mm)符合设计游标卡尺量机械连接质量符合设计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试验:同批次原材500个接头检验一次间距(mm)±20尺量: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2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mm)±10尺量: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3钢筋骨架尺寸(mm)长±10尺量:按骨架总数30%抽查宽、高或直径±54保护层厚(mm)±10尺量: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钢筋安装实测项目29- (2)钻孔桩实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设计值、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混凝土强度(MPa)在合格标准内以边长150mm的立方体试件做抗压试验2桩位(mm)群桩100,排架桩50全站仪或经纬仪:每桩检查3孔深(m)不小于设计测绳量:每桩测量4孔径(mm)不小于设计探孔器:每桩测量5钻孔倾斜度(mm)1%桩长用测壁(斜)仪或钻杆垂线法:每桩检查6沉淀厚度(mm)(支承桩)不大于设计要求沉淀盒或标准测锤:每桩检查7清孔后泥浆性能相对密度1.03~1.1泥浆比重仪、粘度仪、含砂粘度17~20Pa·s率器:每桩检测含沙率≤2%13、安全防护措施1)临时用电安全防护措施303县道上跨桥处于原303县道南侧,因县道两侧存在高压线路,且过往车辆较多,所以本施工现场用电防护尤其重要。(1)临时配电线路按规范架设,架空线路采用绝缘导线,禁止使用素胶软线,成束架空及沿地敷设。(2)配电系统采用分级配电、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配电箱内保证电器可靠完好,其线形、定值要符合规定,开关标明用途,开关箱外观完整、牢固。满足防雨、防水、防尘的要求,统一编号外涂明显色标,停用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29- (3)各种电器设备有其电力施工机械与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座采取可靠接零或接地保护,同时设两极漏电保护装置。(4)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线、插头、插座保证完好,电源线不任意接长或调换,工具的外缘线完好无缺,维修保养有专人负责。(5)220V照明电源按规范布设,装设灯具,并加装漏电保护器,行灯照明电源电压小于36V,灯体与手柄坚固绝缘好,电源线使用橡胶套电线,禁止用塑胶线,行灯有防潮防雨水设施。(6)电焊单独设置开关,外壳作接零或接地保护,焊线保证双线到位,无破损。(7)处理机械故障时,应将设备断电、停水,送电前,应通知有关人员。(8)各类用电人员均掌握与安全用电有关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使用设备前应按规定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严禁设备带病运转。(9)用电人员各自保护好所用设备的负荷线、地线和保护线和发现问题及时找电工解决。各种特种作业人员均应持证上岗,防护用品安全有效,并服从电工的安全指导,非专业电器人员严禁乱动电器设备。(10)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与迁移、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专管,所有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漏电保护装置,一接一漏。各个桩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用和一闸多孔。孔上电缆、电线必须绝缘,并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2)施工机械安全防护措施(1)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不准操作与操作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操作证的人员操作。(2)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29- (3)工程设备施工前应进行性能检测,合格后才准许使用,并且应专人操作。(4)吊装作业中操作人员要集中精力,监视被牵引物,禁止将重物在空中悬挂。构件提升后,操作人员不得离开。(5)定期组织机械设备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总是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特定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3)临边防护(1)防护范围:结构物基坑、孔口防护、泥浆池(2)临边防护栏杆杆件的规格及连接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管栏杆及栏杆均采用φ48×(2.75~3.5)mm的管材,以扣件或电焊固定。2)以其他钢材如角钢等作防护栏杆杆件时,应选用强度相当的规格,以电焊固定。3)搭设临边防护栏杆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①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1.0~1.2m,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m。②栏杆柱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a.当在基坑四周固定时,可采用钢管并打入地面50~70cm深。钢管离边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0cm。b.当在结构物上固定时,可用预埋件与钢管或钢筋焊牢。采用竹、木栏杆时,可在预埋件上焊接30cm长的50×5角钢,其上下各钻一孔,然后用10mm螺栓与竹、木杆件拴牢。c.当在砖或砌块等砌体上固定时,可预先砌入规格相适应的80×6弯转扁钢作预埋铁的混凝土块,然后用上项方法固定。29- ③栏杆柱的固定及其与横相干的连接,其整体构造应使防护栏杆在上杆任何处,能经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当栏杆所处位置有发生人群拥挤、车辆冲击或物件碰撞等可能时,应加大横杆截面或加密柱距。④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cm的挡脚板或40cm的挡脚笆。挡脚板与挡脚笆上如有孔眼,不应大于25mm。板与笆下边距离底面的空隙不应大于10mm。4)加强事故易发点的检查和设备安全检查(1)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尤其要经常性检查,对所用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维修,以免事故发生。(2)施工现场道路、电器线路、材料堆放等要符合安全防火的要求,各种机具设备要定期维修保养,无安全设施的设备一律不得投入现场施工。(3)施工用电架搭设需经安全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期间指定专人维护和保养,发现有变形、倾斜、摇晃等情况,要及时加固完善。14、内业资料管理(1)为了确保内业资料准确、完整、及时地反映工程进程,根据交通部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内容完成;(2)签字要求:表格中需签名的人员均应签满,签字时不能补签、替签。(3)其他要求:内业资料手工填写的或签字必须完备,字迹清晰,不可用铅笔、圆珠笔、红墨水笔签字。七、总结303县道上跨主线桥0-1桩基在所有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严格按首件施工方案以及设计与规范的要求施工,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此次施工任务,为本项目后续施工奠定了基础。29- 以上是对首根桩基施工的总结报告,从钻孔灌注桩施工全过程,阐述了施工前期准备、施工工艺、人员机械配置、及施工中注意事项及要点,从施工过程中发现,所用施工方案和工艺正确,人员机械配置充足,施工注意事项可为以后桩基施工提供处理方法和措施,所以在接下来的桩基施工中,严格按照桩基施工工艺要求组织施工,确保桩基的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和相关规范的要求。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