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4.70 KB
  • 68页

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6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版)项目名称:华润榆社北寨50MW风电项目评价单位: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制编日期二〇一七年十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华润榆社北寨50MW风电项目建设单位华润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胡敏联系人韩桂民通讯地址太原市小店区长风街108号工商局大楼东座4层联系电话18535291100传真邮政编码030001建设地点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北寨乡立项审批部门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晋发改新能源发[2017]140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风力发电D4414永久占地面积(平方米)161900绿化面积(平方米)96400总投资(万元)42766.02其中:环保投资(万元)42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98建设规模(MW)50预期投产日期2018年12月一、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提出背景目前,国际上以煤炭、石油作为主要燃料的国家,化石燃料储量减少及环境污染的双重危机日益加深,因此,开发和利用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迫在眉睫,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风能的开发利用已形成规模,特别是风力发电在许多国家得到大规模利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明确指出,国家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通过制定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目标和采取相应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国家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电网企业应当与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或者报送备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定并网协议,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并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上网服务。山西水电资源贫乏,主要以燃煤发电为主,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煤炭资源消耗量大,16 燃煤排放的SO2、烟尘、氮氧化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因燃煤发电需水量大,加剧了地区干旱缺水的紧张局面。风电是一种清洁环保的能源,在山西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风电场,可减少对煤炭和水资源的消耗,保护环境,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山西省风电开发规划》,山西省风电开发规划总装机容量为3000万kW,其中十二五(2011年~2015年)期间共规划风电装机容量为1200万kW,十三五(2016年~2020年)期间共规划风电装机容量为1800万kW。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晋发改新能源发【2017】140号“关于下达山西省2017年中南部地区风电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文件(附件2),已同意本项目的建设。本项目符合山西省能源发展规划。华润榆社北寨50MW风电项目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北寨乡,场区海拔1200m~1550m,风电场中心坐标为北纬37°19′58.80",东经113°07′26.40"。装机容量为50MW,共布置容量2000kW的风机25台。据项目风电场内测风数据推算,场址内80m高度全年频率分布主要集中在W、WSW。场址80m高代表年平均风速为6.11m/s,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225.37W/m2,风能资源等级为3级;从风能分布来看,较大比例在可利用区间,风能品质较好。华润榆社北寨风电场建成后,不仅有效的利用了当地丰富的风能资源,节约常规能源、保护环境,符合清洁环保高效低耗的电力行业发展方向,还能对电网末端起到电源补充、改善能源结构的积极作用。本项目的投资方为华润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工程建设规模为50MW。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要求,华润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我院承担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附件1)。接受委托后,我院参评人员对工程所在区域自然环境进行了调查和了解,在工程分析和环境影响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华润榆社北寨50MW风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审版)。榆社县环保局于2017年9月13日在榆社主持召开了《华润榆社北寨50MW风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技术审查会,评价单位会同建设单位根据专家审查意见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完善。现提交建设单位,报请审批。2、风电场建设的必要性(1)可再生和清洁环保能源风能是一种洁净的、可再生的一次能源,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项目16 建成后,当地风资源将得到有效、充分利用,从而发挥降低一次能源消耗、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作用。(2)优化当地能源和电力结构风力发电是目前新能源开发技术最为成熟、最具有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已成为公认的战略替代能源之一,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项目充分利用当地的风能资源建设风电场,所发出的绿色无污染电力,有利于晋中地区传统的以燃煤发电为主的电力系统能源结构调整,实现电力供应的多元化,提高电网中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例,优化电源结构,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3)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风电场的建设将为当地提供一定量劳动就业机会。同时,风电场的顺利运营将为地方增加税收,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综上所述,从当地风力资源的充分利用、电力需求以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来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3、风电场位置华润榆社北寨50MW风电项目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北寨乡,风电场中心坐标为北纬37°19′58.80",东经113°07′26.40"。海拔高度在1200m~1550m之间。风电场交通位置见附图1、地理位置见附图2。4、风电场规模本工程拟建25台单机容量20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轮毂高度为80m。风电场装机容量为50MW,年等效利用小时数1881.98h,年上网电量9409.9万kWh。本项目风电场工程特征见表1。5、风电场接入系统方案华润榆社北寨风力发电项目规划容量50MW,升压站按规划容量考虑,变压器容量按1×50MVA,拟选场址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北寨乡。考虑风电厂性质、容量、在系统中的作用、送电方向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初步考虑接入系统方案如下:华润榆社北寨50MW风力发电项目以1回110kV线路接入当地电网。最终接入系统16 方案需在下阶段的接入系统设计中论证,经主管部门审查后确定。本评价不包括场外接入线路环评。本项目110kV升压站电磁辐射影响另行评价,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表1 风电场工程主要特征名称单位/型号数量备注风电场场址海拔高度m1200~1550经度(东经)113°07′26.40"中心坐标纬度(北纬)37°19′58.80"平均风速(测风塔)m/s6.1180m高度平均风功率密度(测风塔)W/m2225.3780m高度盛行风向W、WSW主要设备风电场主要机电设备额定功率kW 2000叶片数片3叶片直径m115切入风速m/s2.5额定风速m/s9切出风速m/s19安全风速m/s52.53s平均轮毂高度m80额定电压V690箱式变电站台256、主要工程内容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风电机机组、箱变基础构筑和安装、进场及检修道路建设、升压站建设,附属生产工程建设及场内集电线路敷设等。环保工程包括事故油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等设施。本项目基本组成列于表2。主要设备设施见表3。项目风机分布及检修道路见附图3。表2 项目基本组成一览表项目名称组成占地面积(hm2)主体工程风力发电机及箱变风力发电机组WTG2-2000kW型,轮毂高度80m。1.0基础底面直径约为20m,埋深约3.5m,钢筋混凝土圆形独立基础。基础主体采用C35混凝土浇筑,基础下设100mm厚C15素混凝土垫层。风机基础底部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80mm,侧部及顶部为50mm。开挖边坡拟采用1:0.5。箱变S11-2150/3536.75±2×2.5%/0.69kV,25台16 箱变基础底面按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进行设计。根据箱式变电站外形尺寸,基础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箱形基础,基础下设100mm厚C15素混凝土垫层,基础埋深3.4m,开挖边坡拟采用1:0.5。升压站新建110kV升压站,站内设置1台主变压器,单台容量为50MVA。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有生活楼、GIS楼、构架、主变压器基础、事故油池、附属用房、消防水池及避雷针等。1.06集电线路一机一变单元接线方式,25台风电机组拟分成3组,通过3回35kV架空集电线路接入升压站。集电线路总长度约为33.18km。0.4进站道路及施工检修道路进站道路新建一条进站道路,长0.6km、路宽5.5m,采用混凝土路面。13.73施工检修道路从现有乡村道路引接,新建场内检修道路总长度为30.5km,宽度为5.5m,为泥结碎石路面。施工道路通向各风机机位,并与各机位的吊装场地相连接,场内施工道路可以通往升压站,施工后期将施工道路改为永久检修道路,宽度为4.5m。辅助工程办公生活办公生活用房主要布置有宿舍、中控室、办公室、会议室、厨房、餐厅、标准间等生活用房。辅助生产设施综合泵房、备品备件及检修间、事故油池、消防水池、车库等。公用工程供水从附近村庄购买生活及消防用水,用罐车输送至升压站水箱,水箱容积为12m3。采暖采暖全部采用电暖气采暖,生活用热水由电热水器加热提供。供电施工供电:由附近的农用变电所引接,架设10kV线路引至110kV升压站施工区。风机基础施工可采用60kW柴油发电机作为施工电源和备用电源。接入系统通过一回110kV线路接入110kV当地电网。接入系统不在本次环评范围内。环保工程废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采用污废分流制,由各室内排水点汇集后排至室外污水管网,厨房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放。生活污水经室外污水检查井汇集后流至设在站区内的化粪池,沉淀后流至地埋式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经处理后达到绿化用水标准。固废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建设单位送至当地政府指定的生活垃圾处理场。危废暂存室建一座15m2的危险废物暂存室,废铅蓄电池采用聚乙烯桶收集于危险废物暂存室,定期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收集后处理。事故油池建设一座40m3事故油池,能满足事故情况下的废矿物油存储。废矿物油定期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收集后处理。生态保护措施风电机组区采用植物措施,植草5.5hm2。升压站区站内外采用植物措施,站内绿化面积0.07hm2。16 集电线路区采用植物措施,恢复植被面积0.52hm2。道路区道路两侧采取植物措施进行绿化,绿化面积为3.05hm2。表3项目主要设备设施一览表序号名称型号及技术参数单位数量一风机及箱变1风力发电机组2000kW台252箱式变电站35kV,2150kVA台25二升压站部分(一)主变系统1主变压器SZ10-50000/110,YNd11,115±8×1.25%/35kV,Ud=10.5%台1235kV中性点成套设备MT-ZJB-110套1(二)110kV配电装置1高压断路器LW-126台12高压隔离开关GW4-126台13高压接地开关JW-126台14电流互感器LVQB-110W2台35电压互感器TYD-110/台36避雷器Y10W5-100/260台3(三)35kV配电装置1高压开关柜KYN-40.51250A面32高压开关柜KYN-40.52000A面13PT兼避雷器柜KYN-40.5面14高压开关柜KYN-40.51250A面15高压开关柜KYN-40.51250A面16高压开关柜KYN-40.51250A面17接地变压器及接地电阻组合柜SCB10-250kVA/35kVR=202Ω面18管型绝缘母线35/2000三相米199站用变压器SCB10-400/3535±2×2.5%/0.4kV400kVADyn11台110SVC动态无功补偿装置10Mvar组116 7、工程占地本风电场用地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用地,总占地25.76hm2。永久占地包括风电机组及箱变基础占地、升压站占地、检修道路占地及35kV架空集电线路塔基占地等,其工程永久占地总面积为16.19hm2;临时用地包括临时吊装平台占地、35kV架空集电线路铁塔临时占地及场内检修道路临时占地、施工临建场地占地等,工程临时占地总面积为9.57hm2。本工程占地类型为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其他草地和裸地。工程永久和临时用地情况列于表4和表5。表4工程永久占地类型及面积表占地类型占地面积(hm2)风机及箱变检修道路集电线路升压站小计比例(%)有林地0.081.090.031.27.41灌木林地0.364.940.155.4533.66其他林地0.162.200.062.4214.95其他草地0.22.850.073.1219.27裸地0.22.650.091.064.024.71合计1.013.730.41.0616.19100备注风电机组单台按400m2计算,共25台长30.5km,宽4.5m单回按每杆塔20m2计,共112个;双回按每杆塔25m2计,共67个围墙内面积表5工程临时占地类型及面积表占地类型占地面积(hm2)吊装平台施工场地施工临时道路集电线路小计比例(%)有林地0.440.240.040.727.52灌木林地1.981.10.193.2734.17其他林地0.880.490.081.4515.15其他草地1.10.630.091.8219.02裸地1.10.50.590.122.3124.14合计5.50.53.050.529.57100备注单机按2200m2计材料加工、仓库及设备堆放区等长30.5km,宽5.5m,施工结束恢复至宽4.5m单回按每杆塔25m2计,共112个;双回按每杆塔36m2计,共67个从现场踏勘结果看,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和草地是本风场工程占地涉及占16 用植被的主体,不同海拔均有分布。草种多为一年、多年生禾草及蒿类草丛,包括针茅、蒿类、百里香等。灌木林地主要分布在山脊顶部及山脊阳面,灌丛种主要包括柠条、沙棘灌丛,部分石质山坡还有黄刺玫、虎榛子等灌丛分布。乔木主要有侧柏、油松、栎树、山杨、白桦等。本项目风机占地多均选在山脊顶部,且风场内道路均沿山脊分水岭修建,故不会对山脊背阴面的低矮乔木和灌木造成较大的破坏,风机点选位及风电场内道路选线设计时尽量避开林区分布,减少对林木造成破坏。8、风电场水源、采暖热源和定员本风电场运行期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消防用水。运行期拟采用从附近村庄购买生活及消防用水的方式解决站内人员生活、消防用水。本项目拟由附近村庄变电所引接一回10kV线路进入施工场地作为施工用电电源,线路引接长度约5km。并在每个混凝土系统附近设单台400kVA变压器,电压等级10kV/0.4kV,通过动力控制箱、照明箱和绝缘软线满足施工用电需要。同时配备60kW移动式柴油发电机作为风机基础的施工电源。施工结束后该电源作为升压站内的备用电源。本工程办公室冬季采暖采用分体式空调,职工宿舍采暖采用电暖气;生活用热水采用电加热方式。风电场的运行是通过计算机来控制完成的,可实现无人操作的程度,运行人员的工作主要是在综合控制楼内进行,本风电场定员15人。9、建设进度根据本风电场的气候条件和国内已有的风电场施工安装经验,依据有关勘测设计规程规定,本工程的施工期为12个月。预计该风电场的建设将从2017年12月开工,经土建工程、安装工程、调试、调配,最后于2018年12月底竣工。10、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列于表6。表6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名称单位(或型号)数量风电场场址海拔高度m1200~1550经度(东经)113°7"26.40"中心坐标16 纬度(北纬)37°19"58.80"年平均风速(80m高度)m/s6.11风功率密度(80m高度)w/m2225.37盛行风向W、WSW土建施工风电机组基础台数台25型式圆形独立基础地基特性天然地基箱式变电站基础台数台25型式钢筋混凝土条基结构工程数量土石挖方量万m318.89土石填方量万m318.89风电机组设备基础混凝土m314594风电机组设备基础钢筋t1630道路进站道路 m600施工检修道km30.5施工期限总工期月12人员工程定员人15经济指标装机容量MW50年上网电量万kWh9409.9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h1881.98估算指标静态投资万元42766.02静态单位造价元/kW8553.20动态投资万元43750.15动态单位造价元/kW8720.03平均上网电价元/kWh0.6投资收回期年10.79总投资收益率 %5.17资本金净利润率%13.5311、环保投资风力发电是利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风能,将风能转化成机械能,最后转化成电能的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不产生废气、废水和废渣,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仅在于改变部分土地的利用功能,产生一定的生态影响,因此,工程本身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本项目用于防治废水、废油、噪声、固体废物和生态恢复的投资合计42016 万元。该投资占项目总投资42766.02万元的0.98%。其中生态恢复措施包括升压站区、风电机组及箱变区、施工道路区、集电线路区和施工场地区的生态恢复。本工程环保投资见表7。表7本工程环保投资项目投资(万元)生活污水隔油池及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0.5m3/h) 10生活垃圾设生活垃圾暂存点,集中收集后由建设单位送往当地政府指定的垃圾处理场5废油事故油池(容积40m3),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7废旧铅蓄电池危废暂存间(15m2),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8生态升压站周边绿化工程16风机及箱变植被恢复30施工检修道路植被恢复58集电线路植被恢复30施工场地临时防治措施25场地平整、临时拦挡、弃土防风固沙措施206环境监理25合计42012、环保效益华润榆社北寨50MW风力发电工程年发电量9409.9万kW·h,与燃煤电厂相比,以发电标煤煤耗0.32kg/kW·h计,每年可节约标煤3.01万t。相应每年可减少多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其中减少NOx排放量32.93t/a(按0.35g/kW·h),SO2排放量32.93t/a(按0.35g/kW·h),烟尘排放量47.05t/a(按0.5g/kW·h),CO232.93t/a(按0.35g/kW·h),并可减少燃煤电厂产生的噪声及燃料、灰渣运输处置带来的相应环境和生态影响。因此风电场的建设具有明显的污染物减排的环境效益。16 16 二、风电场总平面布置1、风机分布针对该风电场风资源状况及交通运输条件、机组单位电量造价等,本项目风电机为WTG2-2000型风电机组。风电机组的布置按充分利用风电场场区的风能资源,并结合场区地形地貌、植被及土地利用规划进行风电机的布置。25台风机分布于榆社东部与和顺县和左权县交界的山梁上。2、道路布置进站道路:新建一条进站道路,长0.6km,路宽5.5m,采用混凝土路面。施工检修道路:从现有乡村道路引接,新建场内检修道路总长度为30.5km,宽度为5.5m,为泥结碎石路面。施工道路通向各风机机位,并与各机位的吊装场地相连接,场内施工道路通往升压站,施工后期将施工道路改为永久检修道路,宽度为4.5m。本项目场内风机分布和主要道路分布情况见附图3。3、集电线路布置每台风力发电机配套一个箱式升压变压器,采用一机一变单元接线方式,每台风力发电机经一台箱式升压变压器将极端电压由0.69kV升至35kV后,由场内集电线路汇合送至本风电场内110kV升压站的35kV配电室。本风电风机位置相对分散,与变电站距离较远,为减少集电线路长度,将25台风电机组拟分成3组,通过3回35kV架空集电线路接入升压站,集电线路总长度约为33.18km,共使用塔基179个,其中单回路塔基数为112个,双回路塔基数为67个。集电线路走向示意图见附图4。4、升压站平面布置本工程同期建设一座110kV升压站。该110kV升压站为整个风电场的中枢。集变电、控制、送电、监测、行政、生活为一体,成为风电场的指挥控制中心。本项目升压站位于19号风机西南侧600处,占地面积约为1.06hm2。升压站站区划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两部分。升压站西侧布置为生产区,包括35kV配电室、主变压器及构架、110kV户外16 装置配电区、无功补偿装置、事故油池等。构成了整个升压站的主体生产区。配电装置区均有环形道路,便于设备运输、安装、检修和消防车辆通行。升压站东侧布置为生活区,包括主控楼、生活楼、污水处理设置及危废暂存间等。其中主控楼布置在生活区中间,是集生产、生活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水泵房等布置在生活区的北侧,污水处理设置及危废暂存间布置在生活区的北侧。升压站区围墙高度为2.4m实体墙,外饰涂料色彩应简洁,与周围环境协调。站区出入口位于南侧,采用电动伸缩门,结合绿化统一布置。升压站平面布置图见附图5。5、施工生产生活区布置本工程施工生产生活区设置在110kV升压站西北侧,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两部分。生产区主要包括混凝土浇筑系统、材料库、机械修配及综合加工厂、仓库及设备堆放场等设施,临时办公生活区主要包括有餐厅、餐厅操作间、职工宿舍等。根据主体设计,施工生产生活区占地面积为0.5hm2,全部为临时占地,占地类型为裸地。16 三、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简况1、自然环境简况2、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声环境质量现状华润榆社北寨50MW风电项目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北寨乡。为了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声环境质量现状,山西佰奥环境监测中心有限公司于2017年9月29日对项目进行了环境噪声本底监测。①噪声监测分析方法:采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噪声测量和分析方法,测量仪器用AWA6228多功能声级计。②评价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1类标准。③噪声现状监测结果在升压站四周各设置一个监测点,共布设4个监测点,监测结果见表10。表10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编号监测点位2017年9月6日昼间dB(A)夜间dB(A)LAeqL10L50L90LAeqL10L50L901厂界四周1#36.338.435.634.433.634.633.232.62厂界四周2#36.638.035.233.833.534.833.231.83厂界四周3#37.138.836.833.832.133.231.230.44厂界四周4#36.338.035.034.032.033.631.430.2由表6可知:厂界四周昼间等效声级值范围为36.3dB(A)~37.1dB(A),夜间等效声级值范围为32.0dB(A)~33.6dB(A),均未超过《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标准的限值要求;(2)生态环境现状榆社县境土壤分为褐土、草甸土2个土类,总面积255万亩。褐土属地带性16 土壤,广泛分布在海拔1000~1901m之间,面积239.8km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94%;本县耕地、林地均属于褐土;草甸土俗称下湿地,发育在浊漳河源及其各支流两岸低平地,分布在海拔961~1000m之间,面积15.2万亩,占总面积的6%。县境属森林灌木草原地带,植被多属好阳性旱生类型,植被覆盖主要分为4种类型。高中山森林草灌类植被:分布在西北部海拔1500~1901m高中山上部,以白桦、山杨、油松、刺槐、山桃、山杏等木本植物为主,草灌类植被有沙棘、白草、黄刺玫为主;低山区旱生型草灌类植被:分布在海拔1200~1500m中山中下部,以山杨、白桦、桦树刺槐等木本植物和沙刺、酸枣、百里香、胡枝子等草灌植物为主;丘陵区草灌类植被:分布在海拔1000~1200m的丘陵沟壑区农田隙地和沟坡地,以草灌植物为主;河谷区草甸型植被:分布在海拔961~1000之间的河流两岸及潮湿地,以草类和人工林为主。榆社县野生动物较多,兽类有狼、狐狸、野猪、狍子等,鸟类有黄鹂、野山雀、喜鹊、啄木鸟等,啮齿类有黄鼠、家鼠等。调查中未发现场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植物。本项目所在区域植被以灌丛植被和草本植被为主,草本植被多为一年、多年生禾草及蒿类草丛,包括艾蒿、青蒿、百里香、针茅、车前、狗尾草等。灌木种类主要柠条,沙棘等,高山陡坡主要有针叶林覆盖,树种以落叶松为主,阳坡和半阳坡均有自生针叶林,以油松为主,植被盖度在65%左右。调查中未发现场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植物。(3)水土流失现状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项目区属于土石山区,土壤容许流失量为200t/km2·a。根据2000年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结合实地踏勘,项目区以轻度水力侵蚀为主,侵蚀模数背景值为1649t/km2·a。3、主要环境保护对象(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根据本阶段调研资料,风电场占地范围内无国家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也不是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场址附近无军事设施,无电台、机场及通讯设施;地下无文物保护区,与旅游发展规划无冲突。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评价范围内和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风电机组和升16 压站附近村庄的常驻居民。风电机组外侧500m范围、升压站外200m范围内无村庄等敏感点分布。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表11。表11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保护目标相对位置功能要求声环境郭家社村10号风机西北侧2.1km《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区标准石匣沟村23号风机西北侧1.9km水环境泉水河风机西侧710m《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生态环境风机及箱变区植被和土壤风机及箱变周围恢复生态功能防止水土流失集电线路区植被和土壤塔架周围检修道路区植被和土壤道路两侧升压站区植被和土壤升压站周围施工场地区植被和土壤施工场地16 四、评价适用标准本项目风电场环境影响评价中拟采用的标准如下:1、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即昼间55dB(A)、夜间45dB(A)标准值。2、污染物排放标准(1)噪声①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噪声限值,其标准值见表12。表12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污染物噪声昼间夜间标准值dB(A)7055②风电场运营期噪声排放标准以满足周围村庄环境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声功能区限值。即昼间:55dB(A)、夜间:45dB(A)的限值作为控制目标。③升压站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声功能区限值。即昼间:55dB(A)、夜间:45dB(A)。(2)食堂油烟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2-2001)中的标准,具体见表13。表13《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2-2001)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2.0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75(3)固体废物一般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有关要求,及环境保护部2013年6月8日第36号文公布的“关于发布《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等3项国家污染物控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危险废物分类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号,自2016年8月1日起实施)执行;临时储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46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工艺流程简述(1)施工期工程内容风电场的建设主要包括风电机组基础构筑及安装、35kV箱变安装、升压站建筑及附属生产工程施工、集电线路架空敷设施工、进场和场内道路施工。本项目采用的主要施工机械见表14。施工期主要工艺如下图1。施工期工程内容如下。图1风电场施工期主要工艺46 表14 主要施工机械汇总表序号设备名称及型号台数用途1600t履带吊1风机及主变安装2100t汽车吊2风机、箱变安装及基础环吊装卸车及施工配合3大型平板运输车4600t履带吊转场移位48t汽车吊4升变站及电力线路等施工5132kW推土机4场地平整及土石方开挖61m3反铲挖掘机2土石方开挖72m3装载机2土石方开挖及运输8小型振动碾(手扶式)4土石方回填916t振动碾2场地及道路施工1010t自卸汽车10土石方运输11插入式振捣器24混凝土施工12混凝土输送泵2混凝土施工1360kW发电机2移动、备用电源14垂直升降机1施工建材运输156m3混凝土搅拌车10风机、箱变基础施工1675m3/h混凝土搅拌站1混凝土施工17钢筋切断机3钢筋制安18钢筋弯曲机3钢筋制安19钢筋调直机3钢筋制安20电焊机3钢筋制安21空压机1土石方开挖及混凝土施工22平地机1道路施工23洒水车2道路施工24手风钻(风镐)4基础岩石钻孔爆破25电动打夯机4土石方回填施工期工程内容:①风电机组基础构筑和风电机组安装基础开挖:首先采用小型反铲挖掘机,配合132kW推土机进行表层土的清理,底层石方开挖采用手风钻钻孔爆破,1m3反铲挖掘机配合2m3装载机开挖,沿坑槽周边堆放,人工修整边坡;部分土石方装10t自卸汽车运输,用于平整吊装场地和施工道路。混凝土工程:由于风机基础施工分散,考虑施工场区地形及风机布置限制,可于场区设置设两处混凝土搅拌站。在搅拌站布设一座HZS75型混凝土搅拌站,设备铭牌生产能力为75m³/h,能满一台基础混凝土的连续施工浇筑。风机基础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原料进厂:生产用砂子和石子用汽车运输进厂,储存在三面围档原料仓库内,在运输时车辆用毡布遮盖,防止运输扬尘。水泥使用罐车运输进场后,使用软管46 连接料仓的进料口,使用运输车辆的动力系统将物料打进料仓。配料:铲车在原料仓库将砂子、石子装入配料斗,通过配料斗下边的计量系统计量后,经密闭输送廊道送到搅拌机前的集料斗暂存。水泥通过仓底卸料阀门进入密闭的输送设备和计量设备,计量后将物料输送到搅拌主机。配料需要的水由水泵从储水池抽入计量设备,计量后进入搅拌主机。搅拌工艺:将计量好的物料投入搅拌主机中,依靠旋转叶片对混合料进行强烈的搅拌,制成均匀的混凝土。基础浇筑:对于圆形扩展基础,基础开挖完成后,先清底浇筑混凝土垫层,进行基础环吊装就位,钢筋绑扎加固、架立模具;再进行C40钢筋混凝土浇筑。对于桩基础,首先采用小型反铲挖掘机挖土至离设计承台底标高300mm,然后用人工进行清理,桩基边角部分由人工挖土,以减少挖方和填土量;开挖土方沿坑槽周边堆放,其中一部分土石方可用于平整场地。基坑的开挖均以钢筋混凝土结构每边尺寸加宽1m,开挖拟按1:1放坡(最终开挖坡度以现场的地质情况为准)。开挖完工后,应清理干净坑内杂物,进行基槽验收。桩基础的施工工序:测量定位→压桩机就位→吊桩、插桩→桩身对中调直→静压沉桩→接桩→再静压沉桩→送桩→终止压桩→切割桩头。承台混凝土基础浇筑,先浇筑100mm厚度的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凝固后,进行钢筋绑扎(注意接地电阻的预埋),然后进行基础混凝土浇筑。基础钢筋混凝土要求一次性浇筑成型,无施工缝。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表温差不宜大于25℃。避免在冬季进行混凝土施工。土石方回填:应在混凝土浇筑7天后进行。回填时应分层回填,电动打夯机分层夯实,并预留沉降量。剩余土石方就近平整场地。塔筒吊装:吊装前,先将塔筒内电气、电缆及结构配件,按厂家技术要求安装固定。塔筒由三段组成,每段塔筒采用两台吊车配合吊装,三段塔筒分别在空中进行组装。主吊车选用600t履带吊,辅助吊车为100t汽车吊;用主吊车吊住塔筒的上法兰处,辅助吊车吊住塔筒的底法兰处,两台吊车同时起钩,离开地面30cm后,稳住检查吊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然后主吊车起钩并旋转大臂,当塔筒起吊到垂直位置后,拆除辅助吊车的吊钩,再用主吊车将塔筒平稳就位、紧固法兰连接螺栓,经检查无误后,松开主吊车吊钩及卸下吊具。整个安装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生产厂家规范要求进行。吊装现场风速不能大于10m/s。46 机舱吊装:机舱重约84t,按照厂家技术文件要求,将机舱的吊点用吊具与600t履带吊的吊钩固定好,并将用来调整固定方向位置的人拉风绳固定在机舱两侧,先将机舱吊离地面30cm,检查吊车的稳定性、制动性、可靠性。吊装现场风速不能大于8m/s。吊车起吊在空中将机舱与塔筒法兰进行对接,紧固螺栓后,方可将600t履带吊脱钩。发电机吊装与机舱吊装相同,先用吊具、手动葫芦和人拉风绳将发电机与600t履带吊的吊钩固定好,再将发电机吊离地面30cm,检查起吊稳定和吊具各点牢固可靠。吊装现场风速不能大于8m/s。然后起吊,指挥吊车把发电机逐渐靠近机舱。利用导正棒对准机舱底座法兰,用手动葫芦把发电机拉近。装紧固件及连接螺栓。安装完成后拆下吊具。待整台机组所有零部件安装完成后,去除发电机锁定,使其处于自由运转状态。。叶轮吊装:先将叶轮在地面组装,叶轮直径为115.448m,重约55t。叶轮组装时要按厂家技术要求执行。通过主辅两台吊车的共同协作进行组装。叶片组装完成后经检查无误、安全牢固后,方可实施叶轮吊装。叶轮吊装时,也按厂家技术要求执行,吊装现场风速不能大于8m/s。叶轮采用双车抬吊的方法将组装叶片吊起,主吊为600t履带吊提升,辅助100t汽车吊配合。为了避免叶片在提升过程中摆动,用圆环绳索分别套在三片叶片上,每片叶片用3~6名装配人员在地面上拉住,慢慢将叶轮竖立,然后将轮毂法兰与机舱的主轴法兰对接紧固。经检查安装无误、方可将600t履带吊脱钩。②箱式变压器箱式变压器基础施工包括基础土方开挖和基础混凝土浇筑。每台风力发电机组旁配有一台箱变。箱变由汽车运至风力发电机组旁,用汽车吊吊装就位,出入线做好防水措施。箱式变压器基础(混凝土平台)通过现场浇注,用砼罐车运送,人工振捣,经过7~14h的养护期,达到相应的强度后即可进行设备安装。每台风电机组旁配有一台箱变压器,变压器由汽车运至风电机组旁,100t汽车吊吊装就位。③升压站及附属生产工程本工程建设的110kV升压站,站内建筑包括:生活楼、车库、生活消防水泵房、35kV屋内配电室等。46 升压站建筑施工:生活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基础开挖—基础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构造柱、梁浇筑—楼板吊装—室内外装修及给排水系统施工—电气设备就位安装调试。屋面为上人屋面,按上人屋面的设计要求及做法施工。基槽土方采用机械挖土(包括基础之间的地下电缆沟)。预留30mm厚原土用人工清槽,经验槽合格后,进行基础砼浇筑及地下电缆沟墙的砌筑、封盖及土方回填。施工时,同时要做好各种管沟及预埋管道的施工及管线敷设安装,尤其是地下电缆、管沟等隐蔽工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对模板、支架、预埋件及预留孔洞进行观察,如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进行处理,以保证质量。浇筑完毕后的12个小时内应对混凝土加以养护。电气设备的安装:主变压器用吊车就位。吊装时索具必须检查合格,钢丝绳需系在油箱的吊钩上。主变压器的安装程序为:施工准备—基础检查—设备开箱检查—起吊—就位—附件安装—绝缘油处理—真空注油试验—试运行。35kV线路接线,与母线一同安装调试,分回路接线投产。④场内集电线路场内集电线路采用穿管直埋、架空和电缆沟三种敷设方式。场内集电线路敷设包含风力发电机组至箱式变压器低压电缆线路、35kV集电线路架空敷设与35kV集电线路进升压站线路。风力发电机组至箱式变压器低压电缆线路采用穿管直埋方式;35kV集电线路架设采用架空布置,架设时将开挖线塔基础并回填,同时完成线塔的安装组合,线塔安装完毕后将进行集电电线的架设工作,首先将输电电线沿集电线路走向布设于相邻的线塔之间,然后实现电缆上塔,并按照输电架设的有关规范对电缆进行张紧、固定,完成整个集电线路的架设工作;35kV集电线路进升压站线路采用低压电缆线路电缆沟宽0.8m,深0.8m,均按设计要求回填。每台风力发电机配套一个箱式变压站,采用一机一变单元接线方式,每台发电机经一台箱式升压变压器将机端电压由0.69kV升至35kV。本工程共25台风力发电机分为3个集电线路单元,并联风力发电机、箱式变压器,经3回35kV集电线路接至110kV升压站35kV母线。35kV集电线路长约33.18km,本项目集电线路示意图见附图4。⑤风电场道路46 进站道路:新建一条进站道路,长0.6km,路宽5.5m,采用混凝土路面。场内检修道路:从现有乡村道路引接,新建场内检修道路总长度为30.5km,宽度为5.5m,为泥结碎石路面。施工道路通向各风机机位,并与各机位的吊装场地相连接,场内施工道路可以通往升压站,施工后期将施工道路改为永久检修道路,宽度为4.5m。两旁临时用地及时进行植被恢复,设计标准参照四级公路。道路工程:a.路基工程路基宽度:采用四级公路标准,施工期临时拓宽1m,施工完毕后恢复至4.5m宽度,其中路肩宽各0.25m。路基边坡:路基边坡坡率采用1:1.5。路基排水:检修道路排水沟采用自然土基,断面采用梯形,排水沟底面尺寸为:顶宽35cm,底宽15cm,沟深20cm,纵坡为自然坡。b.路面工程:路面类型为泥结沙石路面,路面结构如下:面层:泥结灰碎石(1.5:0.5:8);基层:2:8灰土垫层;垫层:素土夯实。c.道路施工:施工中按地形选择合理的断面形式施工;边坡处理采用自然放坡,坡度1:1.5;碾压分层厚度不大于0.2m,土基压实度0.94。⑥施工电源施工供电由附近的农用变电所引接,架设10kV线路引至110kV升压站施工区长约5km。施工供电规模为400kVA。由于风机布置分散,风机基础施工可采用60kW柴油发电机作为施工电源和备用电源。⑦水源本风电场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从附近村庄购买,并用罐车输送。(2)运行期工程内容本风电场的运行过程如下:首先风力驱动风轮转动,风轮带动双馈异步发电机发电,升压变压器将发电机所产生的0.69kV机端电压升至35kV,然后采用35kV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穿PVC管敷设接至35kV集电线路,35kV线路采用LGJ导线接入风电场110kV升压站的35kV母线侧。风力发电的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46 图2风力发电运行工艺流程图2、主要污染源强(1)生态影响施工期:①征占地:本项目工程永久占地,需占用林地9.07hm2、草地3.12hm2,故项目建成后将改变这些土地原属性,均变为建设用地,从而使土地利用格局永久发生变化。另外施工临时占地也在短期内改变原土地类型,待施工结束后恢复到原地貌,还原原土地属性。②植被破坏:施工期对生态系统最直接的影响始于场地清理,用地范围内的林草、灌丛等植被在施工前均被砍伐或移植。其中临时占地可以通过人工绿化或建成后自然恢复等方式恢复植被;但永久占地将导致道路沿线和站场植被覆盖率和绿色生物量水平产生降低或变化,其影响可通过林地补偿和站场绿化得到部分弥补。③水土流失:建设项目线性分散,施工占地、表土剥离、土石方开挖等活动,破坏地表土壤和现有植被数量覆盖,在工程施工期若不采取适当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降雨期和多风季节易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尤其是上山道路的修建动用土石方,加重当地水土流失。(2)大气污染物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风机及箱变基础构筑及安装、集电线路敷设、道路铺设及综合楼修建等过程产生的扬尘。运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食堂排放的油烟。46 (3)噪声施工期的噪声源主要为各类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主要产生噪声的施工机械有起重机、挖掘机、推土机、搅拌机、装载机、压实机、振捣棒和振捣器、砂轮锯、空气压缩机等。这些噪声源的噪声级分别在79dB(A)~95dB(A)之间。运营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风力发电机组和升压变电站。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来自于叶片扫风的空气动力噪声和机组内部机械运转的机械噪声。升压变电站的噪声主要是变压器的噪声。(4)生活污水本项目施工期污水主要是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场地喷洒用水。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氨氮等,环评要求将以上废水收集到沉淀池中沉淀后用于施工现场降尘、喷洒,对当地水环境质量影响很小。同时要求在生活区严格管理,粪便废水由旱厕收集后用于周边农田施肥,盥洗废水经污水暂存池收集后用于场地洒水扬尘,则施工期基本不会对当地的水环境产生影响。运行期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升压站生活楼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本项目劳动定员15人,每人盥洗日用水量按80L计(已包含职工食堂用水),运营期盥洗用水量为1.2m3/d,年用水量438m3/a。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按照用水量的80%计算,则生活污水排水量0.96m3/d(350.4m3/a)。(5)弃土弃渣本工程施工期无取土场,土石方主要来源于新建道路、升压站、风电机组基础、箱变以及集电线路的施工。由于场内道路需要填方量较大,因此可以就近利用风电机组和箱变的余方,这样不仅有效利用了余方,使工程总的土石方挖填量基本平衡,又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施工过程产生的少量废弃的混凝土等可基本做到妥善处理。经计算,本工程土石方工程量挖方量为18.89万m3,填方量18.89万m3。(6)生活垃圾运行期升压站工作人员所产生的生活垃圾量按每人0.5kg/d计,工程运行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74t/a。升压站内设生活垃圾暂存点,集中收集后由建设单位送至当地政府指定的垃圾处理场。(7)铅蓄电池46 在升压站中,直流系统是核心,为断路器分、合闸及二次回路中的继电保护、仪表及事故照明等提供能源。而直流系统中提供能源是蓄电池,为二次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动力。运行期本项目使用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本风电场拟对废旧铅蓄电池统一收集,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回收集中处理。(8)废油本项目110kV升压站主变压器采用油浸式,变压器外壳内装有大量变压器油。一般来说只有当发生事故时才可能造成油泄露,针对此站内设事故油池,变压器下设集油坑,四周增设排油槽,排油槽、集油坑与事故油池相连,以防止检修时变压器内的油外流造成污染。主变和箱式变压器所用的油检修时会产生少量废变压器油,统一收集后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回收集中处理。3、选址合理性分析3.1工艺选址合理性分析风电场内2634#测风塔获得了各高度(10m、70m、80m)逐时平均风速、风向数据。根据已测得的资料,80m高年平均风速为6.11m/s,风功率密度为225.37W/m2。风功率密度等级为3级(GB/T18710标准),从风能分布来看,较大比例在可利用区间。本风场风能品质较好,具备较好的开发价值。3.2规划符合性、协调性分析①行业、区域规划符合性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晋发改新能源发【2017】140号“关于下达山西省2017年中南部地区风电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文件,已同意本项目的建设。因此本项目符合山西省能源发展规划。项目区位于农村地区,本项目选址不违背榆社县城市总体规划。本项目风电场址位于榆社县东部山体上,远离人居;升压站场址区域现为裸地,场址内较开阔,升压站周边200m范围内无村庄。项目选址符合国家《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的用地管理要求。②平行规划协调性根据《榆社县生态功能区划》,本工程所在地属于ⅡB-3-1-3北寨地区生态农业生态功能区。项目在切实落实了环评文件和水保文件提出的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后,真正发挥其环境效益时与榆社县生态功能区划相协调。46 3.3环境敏感性分析项目建设期充分依托已有道路,施工场地的布置力求紧凑,尽量减少征占地、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风电场选址于榆社县东部,施工期强化管理减少排污以避免污染物下渗;基础挖深不会触及含水层,建筑硬化面积比例较小,且配合植物水保措施,不会对泉域的补给量和补给通道产生较大影响。除此之外区域不属于自然保护区,也无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动植物和文物古迹等,区域不在候鸟迁徙通道之上,周围也无军事设施,适宜建设风电项目。升压站周边200m无敏感点存在;项目运营期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回用于站场自身绿化,生活污水不外排,不会对周围地表水体产生不良环境影响;噪声预测结果表明:升压站主要噪声源主变压器设备噪声较低、布置合理,经适当的隔声减振措施后,厂界噪声能够达标排放,不会对周围敏感点产生影响。项目固体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不会产生二次污染。项目永久占地面积16.19hm2,此部分植被的破坏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会减少一定生物量。项目运营期通过对林地补偿和站场绿化以补偿永久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上所述,该风电场选址方案合理,环境敏感程度较低,同时符合山西省能源行业和城市总体规划,因此,项目选址较合理。六、环境影响分析、拟采取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1、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1.1生态环境(1)植被环境项目区占地类型主要是林地和草地,无珍稀植物。经估算,永久占用林地面积9.07hm2。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的范围较小,影响方式为点和线,并且分散在很大的区域内,不会造成区域生态系统组分的显著变化;所破坏的植被均为本工程所在区域以及山西省内分布较广的常见种,资源丰富,较容易恢复;随着项目的建成,施工临时占地将进行有效地植被恢复,永久占用的林地采取相应的林地补偿措施,对植物种群的影响大大减轻。(2)动物环境46 施工期机械噪声和人员活动影响是对野生动物影响的主要因素,这种影响是短暂的,通常会随着施工结束随之结束。(3)水土流失分析风机基础及箱变区、集电线路区、施工检修道路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在施工准备阶段主要是清除植物根系、场地平整等,原地貌扰动,地表覆盖物被清除,大面积地表裸露。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施工期挖方和表土的临时堆放形成的边坡而产生的中度水蚀。根据采取《华润榆社北寨50MW风电项目水土保持报告书》中的水土保持措施,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可有效控制因建设而引起的水土流失问题,将项目建设对区域产生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以实现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障项目生产和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2声环境施工期噪声主要源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主要产生噪声的施工机械有起重机、挖掘机、推土机、搅拌机、装载机、压实机、振捣棒和振捣器、砂轮锯、空气压缩机等。这些噪声源的噪声级分别在79dB(A)~95dB(A)之间。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值列于表15。施工噪声源可近似为点源,根据点声源衰减模式,可计算出各施工机械的施工场地达标边界距离。Lp(r)=Lp0-20Log(r/r0)-△L式中:Lp-距声源r处声压级,dB(A);Lp0-距声源r0处声压级,dB(A);△L-各种衰减量(除发散衰减量外),dB(A)。室外噪声源△L取为零。计算时,Lp为符合GB12523-2011规定的施工场界噪声限值,Lp0为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值,计算出的各施工机械达标边界距离示于表15。表15主要机械设备噪声值及达标距离序号机械设备噪声值(dB(A))达标距离(m)1起重机90572挖掘机951003推土机94894搅拌机90575装载机88456压实机927146 7振捣棒79168砂轮锯951009空气压缩机9271由表15可知,施工边界噪声达标衰减距离最大为100m,风电场风电机组300m范围无村庄分布,因此施工期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不会对附近村庄居民产生影响。1.3水环境项目施工期污水主要是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氨氮等,环评要求将以上废水收集到沉淀池经沉淀后用于施工现场降尘、喷洒,对当地水环境质量影响很小。同时要求在生活区严格管理,旱厕粪便由周围村民定期清掏用于农田施肥,生活废水经污水暂存池收集后用于场地洒水扬尘,禁止向河内倾倒。故施工期基本不会对当地的水环境产生影响。1.4大气环境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二次扬尘的影响,施工扬尘的主要来源有:场地平整、易起尘物料装卸及存储、土方工程及运输车辆行驶等。下面简要分析施工期扬尘的产生及影响。①平整场地、挖填土方,从而使施工场地的地表和植被遭到破坏,表层土壤裸露,遇风可产生扬尘。土方的临时堆放会对生活区产生影响。②堆放易产尘的建筑材料,如无围档,随意堆放,会产生二次扬尘。③建筑材料的运输,如不采取有效的遮盖措施,会产生扬尘。④施工垃圾的清理会产生扬尘。⑤施工检修道路的修筑会破坏地表植被,土壤裸露,造成二次扬尘。⑥混凝土搅拌站的原料,随意放置会产生二次扬尘。施工活动将造成局部地区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增高,尤其是在干旱无雨的季节,当风力较大时,施工现场表层的浮土可能扬起,经类比调查,其影响范围可超过施工现场边缘以外50m远。1.5固体废物在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土石方。施工人员产生的垃圾量较少,统一收集后送往指定部门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土石方量较大,挖方量为18.89万m3,填方量为18.89万46 m3。施工过程中风电机基础和箱变以及集电线路施工产生的土方余方全部用于各施工工段的场地平整和回填,并恢复植被。本工程产生的土石方全部回用,不外排。1.6施工期污染治理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生态恢复与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风电场的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措施主要以施工期为主,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界限,避免不必要的开挖。风电场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根据不同的分区不同的水土流失特点分别加以实施。风电场场址区以绿化为主,同时考虑与工程措施的协调,水土保持措施要围绕风电场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本工程的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分为五个防治区,即风电机组区、升压站区、集电线路区、检修道路防治区和施工场地区。根据本工程水土流失特点,结合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主要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具体见“生态专章”中生态防护与恢复措施。①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扰动土地面积,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尽可能恢复因工程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破坏的耕地和林草植被,恢复土地生长力,对建设过程中扰动的土地面积进行综合治理。②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对开挖、排弃、堆垫等场地进行防护、整治、并采取必要的护坡、截排水措施。并对扰动土地及时整治,恢复植被和土地生产力。通过水土保持监测,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土壤流失。③对生产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裸露地表,具备绿化条件的尽可能恢复植被。(2)施工噪声的防治措施和预期治理效果①施工机械应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从噪声的源头上进行控制。②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使其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减轻因设备运行状态不佳而造成的噪声污染。③要优化施工时间,对强噪声的机械进行突击作业,缩短噪声污染的时间。(3)废水和污水采取合理安排和严格管理用水,基本没有废水产生。施工生活区会有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由于人员相对较少,污水量也较少,可集中后经沉淀等初步处理后喷洒抑尘。在生活区严格管理,严禁随地泼洒污水,保持生活区清洁卫生。46 (4)施工扬尘①施工作业应符合技术操作规程,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单位应有专人负责逸散性材料、垃圾、渣土、裸地等密闭、覆盖、洒水作业和车辆清洗作业,并记录扬尘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②施工现场设置稳固整齐的围挡,围挡高度不低于1.8m;围档间无缝隙,底端设置防溢座。③施工现场工程材料、砂石、土方或废弃物等易产生扬尘物质应当密闭处理。若在工地内堆置,则应采取覆盖防尘布、覆盖防尘网、配合定期喷洒粉尘抑制剂等措施,防止风蚀起尘。④施工期间,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的出入口内采用混凝土硬化,并设置洗车平台,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冲洗轮胎及车身,其表面不得附着污泥。洗车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溢座或废水收集坑、沉砂池等其它防治设施,防止洗车废水溢出工地。⑤进出工地的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装载的物料、垃圾、渣土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用苫布遮盖或者采用密闭车斗。若车斗用苫布遮盖,应当严实密闭,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公分,保证物料、渣土、垃圾等不露出。车辆应当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物料、渣土、垃圾的运输。⑥施工期间工地内建筑上层具有粉尘逸散性的工程材料、渣土或废弃物禁止从高空直接抛撒。工地建筑结构脚手架外侧设置有效抑尘的防尘网或防尘布。⑦施工期间土方、建筑等易产生扬尘工程应采用洒水湿式施工方式,天气预报4级风以上天气停止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⑧施工期间,对于工地内裸露地面,应地表压实处理并洒水。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在施工期间应当及时清运,并按照当地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置,防止污染环境。(5)搅拌站环境污染防治措施①有组织排放粉尘:原料料仓(如水泥仓)产生的粉尘。采用库底负压吸风收尘装置,与库顶呼吸孔共用一台袋式除尘器。搅拌机在原料填加过程及搅拌产生的粉尘,采用顶部安装布袋除尘装置处理后达标排放。污染量计算:根据项目可研设计施工期为12个月,从施工第1个月起到第3个月为施工46 准备期,因此,本次搅拌站的污染量计算按270天(9个月)计算。本项目设2处搅拌站,采用水泥、砂子、碎石等3种原料生产混凝土。每处搅拌站各设一台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9.5%,排放浓度为30%。其有组织粉尘产生及排放量见表16。表16有组织粉尘排放量筒库规格数量除尘设施粉尘产生、排放量入口浓度(mg/m3)粉尘产生量容量10t6座布袋除尘器(2台)6000124.41t/270d风量(m3/h)总风量(万m3/270d)除尘效率(%)排放浓度(mg/m3)粉尘排放量1600×62073.699.5300.62t/(270d)②无组织排放粉尘:对厂区内地面定期派专人进行路面清扫、洒水,以减少道路扬尘。砂子、石子在厂区使用密闭原料仓库仓储,原料的输送、计量、投料等方式均为封闭方式,无组织粉尘产生量可忽略。③废水:搅拌站产生的搅拌机清洗水、混凝土运输车辆清洗水和作业区地面冲洗水,集中收集后经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配料,生产废水不外排。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主要为职工饮用及洗手、洗脸用水,在搅拌站区设置防渗旱厕,定期清掏。④噪声:噪声主要来源于搅拌站、运输车辆、物料传输装置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声,通过合理的平面布置,将水泵等主要的高噪声设备均在室内,运输车辆禁止鸣笛,项目产生的噪声经过采取减振、隔声处理和墙体隔声及距离衰减后,工场界噪声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中相应标准。(6)固体废物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送往指定部门处理。施工过程中风电机基础以及施工生产生活区的土石方余方量及渣土,不得顺坡随意丢弃,全部用于吊装场地及升压站的回填用土,不产生工程土石弃方,故无需设立弃渣场;施工过程产生的少量废弃的混凝土等可基本做到妥善处理。表17风电场土石方量平衡表(单位:万m3)项目组成挖方填方调出方调入方风机箱变风机基础、箱变基础4.152.341.81吊装场地0.942.751.81升压站0.650.660.02施工生产生活区0.210.190.02输电线路0.450.45道路工程12.4912.5合计18.8918.891.831.8346 1.6环境监理环境监理是依据国家和相关主管部门制定、颁发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标准以及经批准的设计文件、投标文件和依法签订的监理、施工承包合同。按环境监理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履行环境监理义务,独立﹑公正﹑科学﹑有效的服务于工程,实施全面环境监理,使工程在设计﹑施工﹑营运等方面达到环境保护要求。施工期的环境监理由工程建设指挥部委托具有工程监理资质并经环境保护业务培训的单位对设计文件中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工程环境监理。为了保证计划的执行,建设单位应在施工前与监理单位签定建设期的环境监理合同。风电场施工中建设单位及施工监理应根据本报告表提出的监理类型及重点完善环境监理内容,将生态恢复措施落实在施工期环境监理日常工作中,确保施工期各项环保措施的实施。本工程环境监理的技术要点是:施工初期主要检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中期主要检查施工噪声、施工及生活污水排放,取弃土工程行为及其防护情况等;后期检查植被恢复情况等。本项目施工期监理要求见表18。表18施工期环境监理技术要点时段监理重点监理内容施工前期生态保护施工前应合理选址选线,以最小的生态破坏为施工前提,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禁止野蛮施工施工前对永久占地处原有覆盖植被区域的表层土壤进行剥离并暂时存放,作为施工结束后的植被恢复用土进场及检修道路两侧按需要设置护坡及排水沟,防止施工中水土流失加剧严禁顺坡倾倒各种固体废物,防止水土流失施工中期施工噪声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经常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夜间应停止施工,尽量减少施工噪声影响施工废水设沉淀池,废水经收集沉淀后可用于降尘洒水等;严禁随地泼洒污水,保持生活区卫生施工扬尘规范运输路线,运输加盖篷布,土方堆放点要相对集中,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大风时停止施工施工固废设生活垃圾暂存点,集中收集后送至当地政府制定的垃圾处理厂。合理安排工程土石方调度,做到土石方平衡,不产生土石弃方施工后期植被恢复施工结束后应立即进行临时用地植被恢复和绿化。植被恢复使用施工前剥离的表层土壤。项目建设中破坏的林地,应配合林业部门完成相关补偿措施2、运行期的环境影响分析46 2.1环境空气本项目运营后,升压站职工采暖期使用电暖器;食堂使用天然气和电等清洁能源,食堂灶头上方安装油烟净化器对油烟进行处理,对区域环境空气影响较小。2.2声环境(1)噪声影响分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依据建设项目声源计算得到的贡献值到200m处,仍不能满足相应功能区标准时,应将评价范围扩大到满足标准值的距离。本项目风机噪声在300m处噪声衰减值已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1类声功能区限值,因此风机噪声的评价范围为以风机为圆心,半径300m的区域范围。风电场内升压站噪声评价范围为厂界外200m。①风机噪声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来自于叶片扫风的空气动力噪声和机组内部机械运转的机械噪声。其中以发电机组内部的机械噪声为主,可研给出的WTG2-2000风力发电机组噪声源强为104dB(A)。本工程风力发电机组采用2000kW发电机组,噪声源强按104dB(A)考虑,由于风电机之间相距较远,每个风电机可视为一个点声源,对单台风电机噪声衰减进行预测。计算公式如下:按点声源的A声功率级,声源处于全自由空间,则其距离衰减公式LA(r)=LAW--20Lgr-11式中:LA(r)-距声源r处声压级,dB(A);   LAW-距声源r0处声功率级,dB(A);噪声衰减预测结果列于表19。表19单台风电机噪声衰减预测结果距离(m)100200300400500声压级(dB(A))53.047.043.541.039.0由表18可知,按单台风电机点声源考虑,风电机外300m噪声衰减值已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1类区标准要求。由于风场周边300m范围内无村庄分布,因此不会对村庄产生影响。风电场为开放形式,不设场边界,为避免新的声环境敏感点在风机附近建设引发新的噪声污染情况出现,应在风机周边300m范围内设置噪声隔离区,在划46 定的噪声隔离区内,禁止建设住宅、学校、医院等噪声敏感建筑物,并在风电机所在区域提高植被覆盖度,减小噪声影响。②升压站噪声影响分析华润榆社北寨风电场装机容量为50MW,风电场内规划建设一座110kV升压站,升压站内安装一台容量为50MVA的主变压器。升压站占地面积按终期规模考虑。升压站的噪声主要来源于站内变压器的噪声。变压器内的硅钢片,磁致伸缩引起的铁心振动而产生的噪声。参照变压器声级标准,50MVA变压器的噪声声功率按81dB(A)考虑。升压站周边无村庄等敏感点。变压器可视为一个点声源,对变压器噪声衰减进行预测,计算厂界噪声贡献值。计算公式如下:按点声源的A声功率级,声源处于半自由空间,则其距离衰减公式LA(r)=LAW-20lgr-8式中:LA(r)-距声源r处声压级,dB(A);LAW-点声源的A声功率级,dB(A);表20给出了项目运营期噪声预测结果。表20项目运营期噪声预测结果监测点位贡献值dB(A)标准值dB(A)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北厂界42.742.755452#西厂界43.6643.663#南厂界40.2640.264#东厂界41.3441.34从表20可知,本项目运行期升压站厂界昼间夜间噪声贡献值为40.26~43.66dB(A)。昼间和夜间升压站厂界噪声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1类区标准要求。考虑尽量减小升压站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升压站外围200m范围内划定噪声隔离区。禁止建设住宅、学校、医院等噪声敏感建筑物,并在升压站所在区域提高植被覆盖度,减小噪声影响。2.3水环境(1)生活污水项目定员15人,产生的生活污水(0.96m3/d,350.4m3/a)主要来源于升压站和生活楼产生的生活污水。根据《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T1049.1—2015),每人46 盥洗日用水量80L/人(已包含职工食堂用水),项目运营期工作人员15人,每日用水量为1.2m3,年用水量438m3。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按照用水量的80%计算,则生活污水排水量0.96m3/d,主要含有动植物油、COD、BOD5、SS和氨氮等污染物。非采暖季盥洗废水经地埋式一体化污水设施(0.5m3/h)处理达标后直接作为站内绿化用水;食堂油废水先进入隔油池,然后经地埋式一体化污水设施(0.5m3/h)处理达标后作为站内绿化用水。采暖季(按5个月的生活污水量考虑)盥洗废水经地埋式一体化污水设施(0.5m3/h)处理达标后储存在集水池(150m3)中用作来年非采暖季绿化用水,不外排;食堂油废水先进入隔油池,然后经地埋式一体化污水设施(0.5m3/h)处理达标后储存在集水池(150m3)中用作来年非采暖季绿化用水,不外排。由此可见,本项目生活污水全部实现综合利用,不外排,因此本项目不会对地表水造成影响。2.4固体废弃物(1)生活垃圾拟建项目运行期升压站生活楼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为2.74t/a。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2)废油本项目主变变压器型号为SZ10-50000/110型,箱变容量为2150kVA,变压器油为矿物绝缘油。变压器实行动态检修,5年检修一次。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8月1日),变压器产生的废油属于危险废物中的“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废物代码“900-220-08”。事故情况下主变压器可能造成废油泄漏,项目场区内建一座35m3事故油池,能满足事故情况下废油的存储。变压器四周设排油槽,集油坑、事故油池、排油槽四壁及底面均采用三层防渗措施。三层防渗措施为防水涂料一层,20mm厚防水砂浆(1:3水泥砂浆掺5%的防水粉)一层,柔性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能够满足防渗要求,防治废油渗漏产生污染。集油坑、排油槽与事故油池相连,以防止检修时变压器内的油外流造成污染。事故油池防渗基础的建设要求:①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46 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②堆放危险废物的高度应根据地面承载能力确定。③衬里放在一个基础或底座上。④衬里要能够覆盖危险废物或者溶出物可能涉及到的范围。⑤衬里材料与堆放危险废物相容。⑥在衬里上设计、建造浸出液收集清除系统。⑦应设计建造径流疏导系统,保证能防止25a一遇的暴雨不会流到危险废物堆里。⑧危险废物堆放防风、防雨、防晒。⑨不相容的危险废物不能堆放在一起。事故油池的废油以及定期更换的变压器油统一收集后送交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理。(3)铅蓄电池在升压站中,直流系统是核心,为断路器分、合闸及二次回路中的继电保护、仪表及事故照明等提供能源。而直流系统中提供能源是蓄电池,为二次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动力。运营期本项目使用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其正常寿命在10~15年间,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8月1日),本项目产生的废旧蓄电池属于危险废物中的“HW49其他废物”,废物代码为“900-044-49”。项目运营过程中的废旧免维护铅蓄电池(HW49),经聚PVC盒集中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10m2)。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暂存间应遵循以下原则:地面与裙角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相容;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堆放危险废物的高度应根据地面承载能力确定,设置警示标志等。本项目对运营期产生的废旧铅蓄电池统一收集后送往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集中处理。因此,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全部妥善处理处置,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2.5生态影响46 风电场运行期的生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鸟类活动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影响有风轮转动及产生的噪声对鸟类低飞起到驱赶和惊扰作用。根据鸟类的习性一般是在雾天和低云天气时,可能发生鸟类低空飞行碰撞风轮叶片的现象。但是,根据已运行风电场对鸟类影响的初步调查,风轮叶片击中飞鸟的现象很少发生,所以,风电场对鸟类飞行的影响很小。风电场所在区不是候鸟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不会影响候鸟迁徙。风电场运行后,采取生态恢复措施,生态环境与建场前基本相同,对野生动物基本没有影响。2.6区域景观影响风电场投入运行后,夏季场区为绿色的森林公园,冬季雪后为白雪覆盖,风电机点缀其间,风轮缓缓转动,可作为当地一处优美的景点。风电场在保证安全正常发电的前提下,可作为本区一个很好的高科技生态环保主题旅游景点,助于当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本项目施工期、运营期环保措施汇总表见表21。3、环保竣工验收建设单位签订的施工监理合同应明确环境监理内容,将生态恢复措施落实在施工期环境监理日常工作中。本项目施工期应有专人负责环境保护措施的监理工作,确保施工期各项环保措施的实施,对施工过程是否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和生态环境破坏,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等进行监理。本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竣工验收,编制验收报告。七、环境效益1、节能效益风电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风能资源是调整能源结构,实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工程装机容量50MW,年上网电量9409.9万kW·h,与相同发电量的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3.01万吨(以平均标煤煤耗0.32kg/kW·h)。相对目前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风电具有更强的生命力,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2、减排效益46 风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除了可节约能源外,与相同发电量的燃煤发电相比,本工程运行期每年可减排SO2约32.93t/a,可减排温室气体CO2约32.93t/a,此外,还可节约新鲜水用量,并减少燃煤电厂产生的噪声及燃料、灰渣运输处置带的相应环境和生态影响。因此,风电场的建设具有明显的污染物减排的环境效益。表21本项目施工期、运营期环保措施汇总表时间类型污染源生态恢复措施及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生态恢复措施风机机组及箱变区植物措施:在风电机组和箱式变压站基础周边的区域绿化,采用播撒草籽的方式进行植被恢复,草种选择披碱草,共需撒播草籽面积5.5hm2,需草种275kg。临时措施:每个风机及箱式变压器基础施工场地剥离表土和基础开挖回填土,在风机基坑一侧集中堆放。堆土四周用编织袋装土防护。升压站区施工期升压站场地采用施工临时防护措施,在站区未被硬化的裸露地表及围墙附近采用灌草、花卉相结合的防护体系,并剥离可利用的表土层用于站区绿化。集电线路区对于临时堆放的土方进行苫盖处理,植被措施采用灌、草结合,灌木选用黄刺玫,草种选择披碱草混播。检修道路区检修道路宽4.5m,道路两侧修建排水沟及护坡,同时采取植物措施对道路两侧临时占地进行绿化,乔木选用油松,灌木选用黄刺玫,草种选择披碱草。施工场地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土地整理和表土回填,用乔、灌、草结合方式进行植被重建恢复。环境监理建设单位签订的施工监理合同应明确环境监理内容,将生态恢复措施落实在施工期环境监理日常工作中。本项目施工期应有专人负责环境保护措施的监理工作,确保施工期各项环保措施的实施,对施工过程是否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和生态环境破坏,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等进行监理。施工噪声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要优化施工时间。施工废水经沉淀等初步处理后喷洒抑尘。在生活区严格管理,严禁随地泼洒污水,保持生活区清洁卫生。施工扬尘专人负责管理;设置围挡、防尘网等;运输车辆苫布遮盖;采用洒水湿式施工方式;建筑垃圾及时清运。施工固废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送往指定部门处理。土方余方量全部用于各施工工段的场地平整回填。运营期噪声风机各风机周围500m设置隔离带禁止建设学校、村庄等。废水生活污水经地埋式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0.5m3/h)处理后的达标水汇入集水池(容积150m3)。夏季作为站内绿化浇灌,道路喷洒等用水,不外排;冬季本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储存在集水池中,不外排,不对环境造成影响。固废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废油设事故池,排油槽与事故池(容积40m3)相连,排出的油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废旧铅蓄电池设危废暂存间(容积15m2),统一收回后送往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46 八、评价结论与建议1、项目概况华润榆社北寨50MW风电项目位于榆社县东部与和顺县、左权县交界的山梁上,场内有乡村道路通过,交通便利。本工程共布设25台风机,单机容量为2000kW,新建一座110kV升压站,工程总装机容量为50MW,一次建成,工程总占地面积16.19hm2。2、环境质量现状(1)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位于榆社县北寨乡东部山区,项目区环境幽静,噪声源较少,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2)生态环境现状项目所在地植被主要以林草、灌木植被为主,风场范围内草种多为一年、多年生禾草及蒿类草丛,包括针茅、蒿类、百里香等。其次为灌木林地,主要分布在山脊顶部及山脊阳面,灌丛种主要包括柠条、沙棘灌丛,部分石质山坡还有黄刺玫、虎榛子等灌丛分布。乔木主要有侧柏、油松、栎树、山杨、白桦等。据现场来看场区植被较稀,植被生物量较小。3、污染排放情况(1)施工期:①生态环境本项目工程永久占地16.19hm2,占地类型主要为林地和草地,项目建成后将改变土地原属性,变为建设用地:施工期对生态系统最直接的影响始于场地清理,用地范围内的地表植被在施工前均被砍伐或破坏,其次为施工过程带来的水土流失。②噪声施工期的噪声源主要为各类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噪声源的噪声级在79dB(A)~95dB(A)之间。③废(污)水施工期废水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及施工场所的施工废水。④固体废物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2)运营期46 ①噪声运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风力发电机组运转产生的噪声以及升压站运行中主变压器产生的噪声。②废水运营期废水主要为升压站内值班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值班人员为15人,生活污水产生量350.4m3/a。③固体废物运行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废旧蓄电池、废油。生活垃圾产生量约2.74t/a,站内设有垃圾箱,定期由环卫部门清运;废旧蓄电池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废油收集于事故油池。4、主要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1)噪声:项目运营期噪声,风机运行产生的噪声,经距离衰减300m外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1类区标准要求。升压站中变压器采取隔声减振等措施后,经预测分析厂界噪声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标准的要求。(2)废水:运营期生活污水经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储存于集水池内用于非采暖季绿化用水,不外排。(3)固废: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往当地环卫部门;废旧蓄电池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废油收集后送往有资质单位处理。(4)生态:风电场运行期的生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鸟类活动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据调查风电场所在区不是候鸟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不会影响候鸟迁徙。风电场运行后,通过采取生态恢复措施,生态环境与建场前基本相同,对野生动物基本没有影响。5、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为了保证本项目排放的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项目应设立环境管理部门,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环境管理工作,并由建设单位领导负责监督检查。生态环境监管是政府环境保护机构依据国家和地方制订的有关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条例、技术规范、标准等所进行的行政工作,应成为本项目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委托相关单位在施工期和运营期要积极开展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全方位监测,要派专人实施;对野生动植物要设计样线、样方,定期进行调查。实46 地考察调查要做到不缺失、不遗漏;在调查数据和观察结果的基础上,要定期进行分析对比,密切监测可能的生态系统变动情况,做出走势发展预测。对重点保护对象,要定点、定人全面控制,发出预报。有特殊情况时要及时上报。6、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本工程建成投产后,每年为国家和地方增加一定的税收,为地方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本工程投产后可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2)建设项目社会效益分析本项目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促进当地能源结构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当地能源结构调整。项目的建设将改变当地的能源供给现状,改善传统的以煤发电为主造成的环境污染,并充分利用当地优良的风资源,减少对煤炭和水资源的消耗,保护环境,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②地区经济发展、电力需求增长的客观需要本工程的建设可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带动地方经济,有效的体现了合理配置资源,拉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精神。③解决当地人口就业问题本工程从开工建设到投产运营期间,要完成基础工程、安装工程等各种工程设施。这就为当地人口提供了一定的就业机会。(3)建设项目环境损益分析①本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施工扬尘,经合理安排施工及采取挡覆措施后,对环境影响较小。本项目风电场运营期间不产大气污染物。②由于施工过程常驻人口不多,多少施工人员交班后就离开施工场地。因此,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量较少。运营期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升压站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站内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作为场区非采暖季绿化用水,综合利用不外排。③本项目施工期间将征用土地,通过相应的植被恢复措施及经济补偿,特别是在设计施工阶段合理甄选机位及施工路线,尽可能减少对林木植被的破坏。施工中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随着施工结束后植被的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恢复,水土流失逐渐趋于稳定,该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综上所述,华润榆社北寨50MW风电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山西46 省和榆社县的发展计划,项目选址合理,项目的建设具有节能减排效应,满足清洁生产要求,经采取报告表中提出的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后,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环境造成明显影响,从长远发展和环境保护角度看,该项目是可行的。46 预审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46 审批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46 注释1项目委托书2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晋发改新能源发【2016】143号“关于下达山西省2016年度中南部地区风电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3声环境现状监测报告4技术审查意见5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附图1交通位置图附图2地理位置图附图3检修道路图附图4集电线路走向示意图附图5升压站平面布置图附图6项目区水系图附图7土地利用现状图附图8植被类型分布图附图9山西省主体功能区划图附图10榆社县生态功能区划图附图11典型生态恢复措施示意图附图12生态恢复分区示意图46 华润榆社北寨50MW风电项目环境影响专项评价报告华润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二〇一七年十月 目录1生态影响评价11.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原则11.1.1评价目的11.1.2评价原则11.1.3评价等级11.1.4评价范围11.2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1.2.1土壤类型及分布21.2.2土地利用现状21.2.3土壤侵蚀现状31.2.4植被类型现状31.2.5动物资源现状调查31.2.6生态功能区划31.3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1.3.1项目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1.3.2项目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71.4生态影响的防护与恢复措施71.4.1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原则71.4.2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措施81.4.3生态环境管理141.4.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14 1生态影响评价1.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原则1.1.1评价目的通过对风电场项目所在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土壤、农作物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现状分析,结合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生态影响特征,采用恰当的方法,对评价范围内的主要生态因素及工程影响的相关性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和要求。1.1.2评价原则风电工程是由点(风机)和线型工程(集电线路、检修道路)组成的建设项目,跨越的地域广、面广点多,但单点工程量较小,占地面积不大。因而本风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遵循以下原则:(1)点线结合,以点为主,点是指工程点和环境敏感点。(2)注意一般性影响评价,关注特殊性问题的解决。1.1.3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划分方法,确定本风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具体划分依据为:①本工程拟建设25台单机容量2000kW的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50MW,同时在风电场内配套建设33.18km的35kV集电线路和30.5km检修道路。工程占地(含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面积为16.19hm2;②工程影响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生态敏感区。综上所述:工程占地范围<2km2、施工检修道路长度<50km,工程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为一般敏感区。因此,确定本风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1.1.4评价范围本次生态影响评价分为四个亚区:风机及箱变区(78.5hm2)、集电线路区(4.48hm2)、施工检修道路区(305hm2)、升压站及施工生产生活区(18.6hm2),合计406.58hm2。工程影响范围统计见表1.1-2。17 表1.1-1风电工程生态影响评价范围项目工程内容评价范围工程影响范围(hm2)风机及箱变风机和箱变基础施工以及风机吊装施工风机基础为中心半径100m的区域78.5集电线路线路的杆塔基础施工及线路的架设塔基基础及施工周边10m范围4.48检修道路施工检修道路施工道路中心线两侧各50m的区域305升压站及施工生产生活区升压站、施工区施工周边外延200m宽的范围18.6合计406.581.2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2.1土壤类型及分布榆社县境土壤分为褐土、草甸土2个土类,总面积255万亩。褐土属地带性土壤,广泛分布在海拔1000~1901m之间,面积239.8km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94%;本县耕地、林地均属于褐土;草甸土俗称下湿地,发育在浊漳河源及其各支流两岸低平地,分布在海拔961~1000m之间,面积15.2万亩,占总面积的6%。1.2.2土地利用现状拟建项目工程占地类型主要为林地和草地,工程永久占用林地面积约9.07hm2,临时占用林地面积约5.44hm2。表1.2-1给出项目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类型。表1.2-1工程占地面积汇总项目组成占地类型风机箱变升压站检修道路集电线路施工生产生活区合计永久占地有林地0.081.090.031.2灌木林地0.364.940.155.45其他林地0.162.200.062.42其他草地0.22.850.073.12裸地0.21.062.650.094.0总计1.01.0613.730.416.19临时占地有林地0.440.240.040.7217 灌木林地1.981.10.193.27其他林地0.880.490.081.45其他草地1.10.630.091.82裸地1.10.590.120.52.31合计5.53.050.520.59.571.2.3土壤侵蚀现状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项目区属于西北黄土高原区,为太行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土壤容许流失量1000t/km2·a。本风电场区范围内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649t/km2·a,属轻度侵蚀区。1.2.4植被类型现状榆社县县境属森林灌木草原地带,植被多属好阳性旱生类型,植被覆盖主要分为4种类型。高中山森林草灌类植被:分布在西北部海拔1500~1901m高中山上部,以白桦、山杨、油松、刺槐、山桃、山杏等木本植物为主,草灌类植被有沙棘、白草、黄刺玫为主;低山区旱生型草灌类植被:分布在海拔1200~1500m中山中下部,以山杨、白桦、桦树刺槐等木本植物和沙刺、酸枣、百里香、胡枝子等草灌植物为主;丘陵区草灌类植被:分布在海拔1000~1200m的丘陵沟壑区农田隙地和沟坡地,以草灌植物为主;河谷区草甸型植被:分布在海拔961~1000之间的河流两岸及潮湿地,以草类和人工林为主。经过现场实地调查结果,项目评价范围内植被以灌丛植被和草本植被为主,草本植被多为一年、多年生禾草及蒿类草丛,包括艾蒿、青蒿、碱茅、针茅、车前、狗尾草等。灌木种类主要以黄刺玫为主伴生有沙棘、柠条,胡枝子等,部分山坡有油松林分布,植被盖度在65%左右。调查评价区内未发现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也不属于野生动物和候鸟的栖息地、繁殖地和迁徙通道。经遥感解译得到植被类型分布图,见附图8。由植被类型图可知,项目风机及检修道路占地植被类型主要为灌木林地、草地和裸地,占用高大乔木林地极少,升压站占地植被类型主要为疏林地。项目永久占用林地类型及面积分别为:针阔混交林1.2hm2,灌木林地5.45hm2,疏林地2.42hm2,草地3.12hm2,无植被地段面积4.0hm2;项目临时占用林地类型及面积分别为:针阔混交林0.72hm2,灌木林地3.27hm2,疏林地1.45hm2,草地17 1.82hm2,无植被地段面积2.31hm2。1.2.5动物资源现状调查风场区域野生动物分布数量不多,大型野生动物较少见,常见野生动物主要为一些小型的爬行类、哺乳类以及一些常见鸟类为主。据现场踏勘及调查,本项目建设工程所占区域内无国家级或省级重点保护动物。1.2.6生态功能区划1.3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3.1项目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3.1.1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工程建设后项目区永久占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将发生变化,临时占地将恢复为原有地貌,工程永久征用土地面积为16.19hm2,从原来的林地、草地等地类变为建设用地。1.3.1.2对植被的影响工程永久和临时占用土地完全损毁了原有的植被类型,其上生活着的植物全部被清除,施工区临近区域的植被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毁。根据植被现状调查结果表明,评价范围内植被以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和草地为主,草种多为一年、多年生禾草及蒿类草丛,包括针茅、蒿类、百里香等。其次为灌木林地,主要分布在山脊顶部及山脊阳面,灌丛种主要包括柠条、沙棘灌丛,部分石质山坡还有黄刺玫、虎榛子等灌丛分布。乔木主要有侧柏、油松、栎树、山杨、白桦等。评价区域内自然植物群落结构较为简单,植被的自然恢复能力较强。随着项目的建成,施工临时占地将进行有效的植被恢复;永久占地损失的植被以林草、灌木为主,树种为当地常见种,在其附近就可见到相似的群落,物种适应性强,不存在因局部植被损失而导致种群消失或灭迹。故项目建设对植被影响较小。此外,施工期间,因施工产生的粉尘会附着在周围植物的叶面上,影响其生长,但项目建成后,随着降雨的来临,这种影响将会减轻。1.3.1.3对动物的影响17 施工期对区内动物的影响主要是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影响。施工期施工机械噪声和人员活动噪声是对野生动物影响的主要影响因素。各种施工机械,如运输车辆、推土机、挖掘机、打桩机、工程钻机、振捣棒、电锯等均可产生较强烈的噪声,虽然这些施工噪声属非连续排放,但由于噪声源相对集中,多为裸露声源,故其噪声辐射范围及影响相对较大。预计在施工期,本区的野生动物都将产生规避反应,远离这一地区,特别是鸟类,其栖息环境需要相对安静,因此本区的鸟类将受较大影响,而本区内无大型野生动物,主要有野鸡、野兔、鼠类等小型动物,施工期间,动物受施工影响,将迁往附近同类环境,动物迁徙能力强,且同类生境易于在附近找寻,故物种种群与数量不会受到明显影响。且施工场地相对于该区域建设基地面积较小,项目的建设只是在小范围内暂时改变了部分动物的栖息环境,不会引起物种消失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可见,施工期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较小。1.3.1.4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工程建设前,项目区主要景观结构由林地、草地等景观拼块类型。项目建成后,该区的景观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但变化不大,景观结构仍以林地和道路等主要景观拼块组成。工程的景观影响主要是道路造成的景观分割,会切断动物的通道。由于项目区人类的干扰程度大,大部分动物如兔子、鼠、蛙和蛇类等爬行动物,均具有一定的迁移能力和适应能力,且项目建成后食物来源也呈多样化趋势,该工程建设不会对它们的栖息造成较大的影响,景观割裂影响也较小。新建施工道路择线时,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选择隐蔽性好、易于恢复或便于今后留给当地村民作农耕通道的地方,减轻对自然景观的潜在影响。1.3.1.5道路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道路工程进站道路:新建一条进站道路,长0.6km,路宽5.5m,采用混凝土路面。施工检修道路:从现有乡村道路引接,新建场内检修道路总长度为30.5km,宽度为5.5m,为泥结碎石路面。施工道路通向各风机机位,并与各机位的吊装场地相连接,场内施工道路可以通往升压站,施工后期将施工道路改为永久检修道路,宽度为4.5m。(2)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①植被面积损失17 道路工程在施工期对植被的影响主要在于永久占地范围内的乔灌、植被等将遭受砍伐、铲除、掩埋等一系列人为干扰活动,使永久占地内的植被全部消失,周边的植被面积减少,生物量及生态服务功能下降。风电场道路工程临时占用面积为3.05hm2,占地类型为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其他草地和裸地,临时占用的林地植被在施工结束后就地恢复。风电场范围内没有较珍稀的植物,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当地植物的总体影响并不大。②道路建设对植物种类(多样性)及分布的影响道路工程永久和临时占用土地完全损毁了原有的植被类型,其上生活着的植物全部被清除,施工区临近区域的植被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毁。根据植被现状调查结果表明,风场涉及范围内植被主要是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其他草地。拟建道路区域内自然植物群落结构较为简单,以当地乡土乔灌植被为主,无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集中分布。项目的建成后,施工临时占地将进行有效的植被恢复,项目建设对植物种群的影响大大减轻。因此,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后,风电场的建设对场内植物种类及分布均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对区域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较小。此外,施工期间,因施工产生的粉尘会附着在周围植物的叶面上,影响其生长,但项目建成后,随着降雨来临,这种影响将会减轻。③道路建设对动物的影响施工期环境的迅速改变,噪声、植被破坏、密集的人为活动等均会对施工区域及附近的动物正常栖息、繁殖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这些影响是短暂的。但受影响的动物受扰动后将暂时离开寻找相似的栖息地。项目所在区为人为活动较少的土石山区,生境相似程度高,受惊扰的动物较易在附近找到新的栖息地。风场道路建成后,两侧进行绿化和植被恢复。风场运营期检修道路通行车辆很少,道路对环境的影响范围降低,在区域内动物对新环境逐渐适应后,区域内的鸟类、兽类等动物的种类、数量、分布也将得到逐渐恢复,原有生态格局又将重新建立,风场道路对区域的不利影响将逐渐减轻并达到新的平衡。可见,风场道路的建设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程度是可以接受的。1.3.2项目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3.2.1对植被的影响风电场投入运营后,永久占地内的林地、草地的植被完全被破坏,取而代之17 的是风机和集电线路杆塔的基础以及场内检修道路的路面。工程临时占地进行了植被恢复,风电机组区和集电线路区以及检修道路两侧实施植被恢复和绿化工程。项目运营期不会对植被造成不利影响。1.3.2.2对动物的影响(1)对野生动物活动的阻隔影响经过现场调查及查阅资料,风电场范围内未发现野生动物的迁移路线,并且场内检修道路的路面较窄、平时车辆较少,基本不会对野生动物的活动产生阻隔影响。(2)风机噪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因噪声强度的增加和人为活动的频繁,致使部分动物发生小尺度的迁移,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场区内及周围动物会逐渐适应于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噪声及场内道路,不会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活动空间,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不会产生影响。(3)风机对鸟类迁徙的影响风机风轮转动及产生的噪声可能对鸟类起到驱赶和惊扰作用,并且风电场所在区域不是鸟迁徙的必经通道。根据鸟类资料表明,一般鸟类的飞行高度为300m左右;在迁徒季节,候鸟的迁飞高度在300m以上,如燕为450m、鹤为500m、雁为900m,均远远超过风机的高度(风电机组的安装高度为80m,叶片的长度57.5m),因此,鸟类在飞行和迁徒时不会受到风电场风机的伤害。1.4生态影响的防护与恢复措施1.4.1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原则根据工程特点、影响程度、范围及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标准的规定,确定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原则为:1、目的明确一是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二是对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提出环保具体要求和提供科学建议;三是为各级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实行对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具有约束力的文件。2、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不仅保护、恢复因本项目开发活动造成的直接生态功能损17 失,还应该与区域或流域生态环境规划相协调。3、体现“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实施替代方案或减缓措施,预防或降低开发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遵循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原理选择适合本地区的生态恢复措施,选取本地区的土著种作为恢复的主要种。1.4.2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措施风电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升压站、施工检修道路、风电机组安装、集电线路架设等,这些工程在建设时均要占压地表并破坏地表植被,减少该区土地生物量。因此,施工结束后应立即采取恢复措施,减小项目施工期造成的生态影响。2017年8月山西亚图水利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完成了《华润榆社北寨50MW风电项目水土保持报告书》,根据水保报告里提供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将本工程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体系分为5个防治区,即风机箱变防治区、升压站防治区、集电线路防治区、道路工程防治区和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根据区域自然条件,采取本工程水土保持报告书中的生态恢复措施。1、风机箱变防治区(1)工程措施①表土剥离施工前,对风机箱变场占用有林地的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厚度30cm,剥离面积0.62hm2,共剥离表土约0.20万m3,将剥离的表土堆放于各风机箱变场地内。施工结束后将表土回覆于吊装场地及边坡,用于场地和边坡的植被恢复。②表土回覆施工结束后,将施工前剥离的表土回覆于吊装场地和边坡,用于场地的绿化。覆土厚度约30cm,表土回覆量0.20万m3。③边坡防护部分风机箱变场施工过程中,会形成边坡(按1:1.5放坡),对原地貌为较窄山顶和山顶较陡坡面的风机箱变场靠近坡脚处的边坡采用干砌石贴坡防护(片石现场捡取),按平均高度1.5m计算,干砌石贴坡护砌厚度为20cm。布置在较窄山顶的风机箱变场(6个)边坡平均护砌长度223m;布置在山顶较陡坡面的风机箱变场(3个)边坡平均护砌长度215m;风机箱变场吊装场地共护砌1983m,17 防护面积0.54hm2,需干砌石1080m3。④全面整地施工结束后,对风机箱变场临时占地(吊装平台)进行全面整地,整地面积为5.5hm2。(2)植物措施施工结束后,对风机箱变场吊装场地采取灌草结合种植的方式恢复植被,植被恢复面积为5.5hm2。灌木选用黄刺玫,种植标准为株行距1.5m×1.5m,采用40×40cm的穴状整地,采用植苗造林,苗木要求苗高50cm,生长健壮,无病虫危害;草种选择披碱草,种植方式为撒播,选择品质优良的一级草籽,播种量为50kg/hm2。风机箱变场防治区植被恢复工程量见1.4-1,整地、栽植和抚育等种植技术表见表1.4-2。表1.4-1风机箱变场防治区植被恢复工程量表栽植位置名称面积(hm2)株距/密度苗木规格穴状整地(个)栽植/撒播/抚育工程量需苗量风机箱变场吊装场地黄刺玫5.51.5m×1.5m苗高50cm2555625556株26067株无芒雀麦50kg/hm2一级种--5.5hm2275kg幼林抚育------5.5hm2--表1.4-2整地、栽植和抚育等种植技术表项目方式规格与要求整地穴状整地回填熟化土10~20cm,穴保证根系充分伸展不窝根。造林季节造林应尽早开始,春、秋季节。栽植植苗苗木要竖直,根系要舒展,深浅要适当,填土一半后提苗踩实,再填土踩实,最后覆虚土。苗木栽植深度超过苗木根颈处原土痕2~3cm即可。栽植后及时浇透水一次,以确保苗木成活。幼林抚育造林后连续抚育3年,松土、除草、追肥、防治病虫害,死苗及时清除,并补植。结合除草在幼树根部培土踏实,防止苗木露根影响成活。(3)临时措施风机箱变场扰动后,对剥离的表土及暂时不施工的场地及回填土采取彩条布苫盖的方式进行临时防护,初估,单个风机箱变场需彩条布3000m2,以5个风机箱变场为一个施工单元,彩条布循环使用,共需彩条布15000m2。17 2、升压站防治区(1)工程措施在升压站围墙外设置顺接排水沟与站内道路相连,将站内排水通过顺接排水沟排至自然沟道,排水沟采用浆砌石矩形断面,底宽0.4m,深0.4m。经初步估算,排水沟长150m,土方开挖165m3,土方回填48m3,浆砌石81m3。(2)临时措施根据施工工序,在升压站的空地设置一个临时堆土场地,堆放建筑物基础回填土,堆土场长20m、宽20m,堆土边坡控制在1:1.5,堆高不超过3m,堆土四周采用两排编织袋装土防护,编织袋长0.8m、宽0.4m、高0.2m,防护高度0.8m,堆土边坡及顶部覆盖彩条布。经初步估算,共需编织袋堆筑51.20m3,彩条布苫盖334.80m2。3、集电线路防治区(1)工程措施施工结束后,对施工临时占地进行土地平整和全面整地,整地面积0.52hm2。(2)植物措施施工结束后,对施工临时占地采用栽植灌木的方式恢复植被,种植面积0.52hm2。灌木选用黄刺玫,种植标准为株行距1.5m×1.5m,采用40×40cm的穴状整地,采用植苗造林,苗木要求苗高50cm,生长健壮,无病虫危害。输电线路防治区植被恢复工程量见表1.4-3。表1.4-3输电线路防治区植被恢复工程量表栽植位置名称面积(hm2)株距/密度苗木规格穴状整地(个)栽植/抚育工程量需苗量输电线路临时占地黄刺玫0.521.5m×1.5m苗高50cm23732373株2420株幼林抚育------0.52hm2--(3)临时措施①临时排水沟17 在简易道路有边坡段靠山体一侧开挖排水沟,排水沟长1200m,采用梯形断面,底宽0.4m,深0.4m,需开挖土方1344m3。②塔基临时防护为防止上游汇水对位于较陡坡面塔基的冲刷,本方案在部分塔基上边坡设置排水沟,采用开挖梯形断面形式,宽0.4m,深0.4m。经初步估算,截水沟长1500m,土方开挖1680m3。4、道路工程防治区道路工程包括场内检修道路和升压站进站道路。场内检修道路新建段,路长30.5km,路宽5.5m;升压站进站道路建设总长度0.6km,混凝土路面,路宽5.5m。(1)工程措施①排水沟为利于排水,同时避免对路侧土地造成冲刷,在进场道路和场内施工检修道路靠近山体一侧修筑排水沟;在进站道路两侧修筑排水沟,排水沟口连接天然排水沟道,填方段采用自然分散排水的方法。排水沟均采用浆砌石砌筑,共需设置排水沟13.52km,开挖土方量15142.4m3,土方回填4326.4m3,砌筑浆砌石7300m3,碎石垫层1352m3。②急流槽为了将排水沟汇水引入天然沟道,需设置急流槽连接达到消能及减少冲刷的目的。急流槽采用浆砌片石砌筑,进口设计为喇叭口,槽身段为矩形断面。需布设急流槽4处,每处急流槽设计浆砌石工程量130m3,浆砌片石工程量540m3。③边坡防护对道路开挖造成的高陡边坡,应采取砌护措施。上边坡设计采用浆砌石边坡砌护,需做砌护的路段共计5km,浆砌石工程量3134m3。对于道路开挖形成的下边坡,因坡面裸露,易受雨水冲刷而造成水土流失。应在边坡削坡的基础上,采取干砌片石砌护,避免边坡冲刷。下边坡需做砌护的路段约5km,干砌石工程量3200m3。④表土回覆利用道路路基施工前首先将施工区表土剥离,剥离厚度为20cm17 ,剥离面积为路基基础占地共计3.05hm2。为给路基施工扰动区植被恢复创造条件,可将剥离表土采用梯形断面堆放于路基外缘边侧夯实(升压站进站道路剥离表土堆放于升压站内空地),同时也可防止路基施工过程中挖填方对下游坡面植被造成破坏。待工程施工结束后,将道路临时占地、施工区占地面积覆土,为植被恢复创造条件。道路工程区表土剥离及表土回覆利用共35140m3。(2)植物措施对场内检修道路平整后的施工占地,为便于将来设备、风机拉运维修,不宜种植乔木,拟采用灌、草结合方式恢复植被。灌木选用黄刺玫,草种选择披碱草。对进站道路拟采用栽植乔木的方式恢复植被。乔木选用油松。在场内检修道路栽植黄刺玫。造林规格为:道路两侧单排栽植,株距2m,需黄刺玫36600株。整地规格为穴状40cm×40cm。其下条播种草,撒播量为50kg/hm2,共需撒播草籽面积3.05hm2,需草种152.5kg。升压站进站道路造林规格为:道路两侧单排栽植油松,株距3m,需油松苗400株。整地规格为穴状60cm×60cm。其下条播种草,撒播量为50kg/hm2,共需撒播草籽面积0.09hm2,需草种5.4kg。(3)临时措施为了防止开挖土石方滚落入沟道、山坡,影响沟道行洪和破坏山坡现有林草植被,应在道路施工前在易发生土石滚落区域布设临时拦挡工程,临时拦挡采用装土编织袋(0.6m×0.4m×0.2m)挡土墙进行拦挡。挡土墙为矩形断面高1m,宽0.8m。共需防护长度约为5500m,需编织袋装土4800m3。对于场内施工检修道路暂时无法回填的开挖土方,就近沿线临时堆存、防护。临时堆放的土堆均采用台体形(底宽3m,高1.5m,堆土长度按实际堆土量计算),边坡为1:1,坡面要平整、拍实,顶部采用彩条布苫盖,临时苫盖措施工程量共计1.5万m2。5、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1)工程措施①表土回覆利用施工前首次将施工扰动区表土剥离,剥离厚度为20cm,为给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扰动区植被恢复创造条件,施工场地剥离表土全部回覆利用,回覆利用为17 0.36万m3。②场地平整施工结束后,首先拆除施工临建设施,清理场地,把废弃的材料运到指定地点统一处理,对于土壤中夹杂的废石、砖块等需同时清理;其次进行场地平整,使用推土机对场地进行推高填低,做到挖填平衡;最后平整场地。共需平整土地面积0.5hm2。(2)植物措施该区以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恢复植被,在施工生产生活区种植油松、黄刺玫、披碱草。采用穴植乔、灌木林及条播草籽进行防护条播面积为0.5hm2,造林方式为带状混交,油松、黄刺玫带间条播种草。乔木选用油松,穴状整地,规格为0.6m×0.6m,株行距4.0×4.0m,规格为高1.5m左右带土坨苗,需油松苗量375株;灌木选用黄刺玫,穴状整地,规格为0.4m×0.4m,株行距2.0×2.0m,需黄刺玫苗量1500株;草种选择披碱草,条播密度为50kg/hm2,需草籽25kg。(3)临时措施①堆土场区临时挡护措施为给施工生产生活区植被恢复创造条件,将施工生产生活区清基土集中堆放在空地上,以供植被恢复时表土回覆利用。对临时堆放的土堆均采用台体外侧坡脚处设置编织袋(0.6m×0.4m×0.2m)挡土墙挡护,土袋堆砌高1m、宽为0.6m,坡面要平整,顶部采用彩条布苫盖。需土方32m3,苫盖面积500m2。②施工场地临时排水为防止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过程中场地积水,保护施工场地不受地表径流影响,沿施工生产生活区较高一侧设置临时排水沟,临时排水沟的防御标准为10年一遇1h暴雨量,采用土质梯形断面,底宽0.4m,深0.4m,边坡1:1。临时排水沟长300m,挖方量80m3。1.4.3生态环境管理生态环境管理是政府环境保护机构依据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有关自然资源与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条例、技术规范、标准等所进行的技术含量很高的行政管理工作。对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实施有效管理是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根据风电项目17 建设的性质、规模、生态影响的程度和范围、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社会、经济等一系列因素,提出的生态防护与恢复措施等,本评价提出生态管理建议如下:(1)生态环境管理目标①防止风电场范围内生境进一步破碎化和岛屿化。②防止区域自然体系生产能力进一步降低。③防止水土流失的日趋严重。④严格执行施工破坏的植被恢复措施,避免带来新的生态破坏和损失。⑤风电场建成后植被覆盖度不低于现状。(2)生态环境管理措施的落实①建立高效、务实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并接受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与管理。②建设单位与工程监理单位一起确保工程进程中生态环境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及时沟通、相互协调。③施工单位应合理进行施工布置,精心组织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季节和作业时间,优化施工方案,减少废弃土石方的临时堆放,并尽量避免在雨季进行大量动土和开挖工程,有效减小区域水土流失,并教育施工人员爱护施工场地周边的一草一木,从而进了能减小对景观环境的破坏。新建施工道路时,要尽量较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选择隐蔽性好、易于恢复或便于今后留给当地村民作农耕通道的地方,减轻对自然景观的潜在影响。1.4.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风电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升压站、施工检修道路、风电机组基础和塔架、集电线路杆塔基础及线路架设等。(1)土地利用:工程建设会改变评价区的土地利用格局,对植物生态功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有限。(2)对植被的影响:工程的实施均要占压土地破坏地表植被。本工程永久占地16.19hm2,占地类型为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其他草地和裸地,不会造成评价区生态系统组分的显著变化,也不会显著削弱其生态功能的发挥。随着项目的建成,施工临时占地将进行有效地植被恢复,项目建设对植物种群的影响大大减轻。项目评价范围内没有珍惜动植物集中分布地,而且风电场的风机机位和集电线路杆塔采用“点征”17 占地方式,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当地植被的总体影响不大。(3)对动物的影响:施工过程会对风电场区域野生动物的活动、栖息产生干扰,但不会引起物种消失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风电场在运营期基本不会对野生动物的生存和活动产生明显影响。(4)对景观的影响:风电场与区域景观的协调性较好,对景观的影响程度较轻。项目施工期会对景观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施工植被恢复,种植灌草、树木等措施,负面影响也随之消失。风电场建成后,风机白色塔筒和叶片与蓝天和白云结合效果完美,构成一个非常美观。独特的人文景观,同时也可将场区开发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5)根据风电场项目建设特点,制定了具体的生态影响的防护与恢复措施以及生态环境管理措施,最大程度减轻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7 17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