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7 MB
- 51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目录第1章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1建设项目地点11.2建设背景11.2.1建设规模31.2.2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31.2.3产品方案41.2.4项目总投资和服务年限41.2.5总平面布置和占地面积4第2章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62.1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概况62.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6第3章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控制措施83.1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83.1.1污染物类型83.1.2项目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133.2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143.2.1建设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43.2.2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83.2.3运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193.2.4矿山生态保护措施分析203.3污染防治措施及达标排放情况203.3.1建设期污染防治措施203.4环境风险预测评价223.4.1风险识别223.4.2爆破材料的风险性评价223.4.3废石堆场风险分析263.4.4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273.4.5应急预案303.5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3348
目录第1章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1建设项目地点11.2建设背景11.2.1建设规模31.2.2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31.2.3产品方案41.2.4项目总投资和服务年限41.2.5总平面布置和占地面积4第2章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62.1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概况62.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6第3章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控制措施83.1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83.1.1污染物类型83.1.2项目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133.2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143.2.1建设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43.2.2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83.2.3运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193.2.4矿山生态保护措施分析203.3污染防治措施及达标排放情况203.3.1建设期污染防治措施203.4环境风险预测评价223.4.1风险识别223.4.2爆破材料的风险性评价223.4.3废石堆场风险分析263.4.4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273.4.5应急预案303.5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3348
3.6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333.6.1环境管理333.6.2环境监测34第4章公众参与364.1公众参与调查364.1.1公众参与目的与意义364.1.2调查方式与内容374.2公众参与调查结果424.2.1调查结果统计424.2.2公众参与调查意见汇总444.3公众参与调查意见反馈和采纳444.4公众参与结论与建议45第5章环境影响评价结论465.1结论465.2建议46第6章联系方式4848
第1章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建设项目地点巴丘园矿区位于新余市仙女湖区,新余市区212°方位,中心地区距新余车站约23km。分属九龙山乡、九龙国营林场与塔前国营林场管辖。下坊铁矿区之西,巴丘—花桥铁矿区之北。新余方大九龙矿业有限公司九龙山巴丘园矿区由6个拐点圈定,其开采范围的坐标拐点为:(1)X3055325.38,Y38583443.55;(2)X3057172.38,Y38583430.92;(3)X3057192.42,Y38586309.87;(4)X3055807.16,Y38586319.67;(5)X3055789.95,Y38583851.72;(6)X3055328.20,Y38583854.90,东西长约3km,南北宽约1.4km,面积约4.1785km2;设计开采标高为-25m至-1000m。矿区地理位置坐标范围为:东经114°50′45″~114°52′30″,北纬27°36′30″~27°37′30″。项目区域地理位置见附图一。图一项目地理位置1.2建设背景48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省内钢铁公司对铁矿石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而近几年来随着分宜铁坑铁矿,永新乌石山铁矿、新余良山铁矿等一批省内骨干企业矿产资源日趋贫乏,省内铁矿自给率直线下降。每年要从广东、福建等省和澳大利亚、朝鲜等国进口大量铁矿石,以弥补铁矿不足的缺口。巴丘园矿区外围及深部铁矿详查区系新余铁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矿石物质组份简单,硫、磷含量略高,矿石选矿性能良好等特点。经选矿可获得TFe>65~66%的优、纯磁铁矿。同时,矿区地处萍—乐煤炭基地南缘,能源充足,紧靠江西新余钢铁总厂,西邻萍乡钢铁厂,地理位置适中,它必然成为钢铁企业生产的原料基地。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论从充分利用铁矿资源,还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一致,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江西省新余市九龙山巴丘园矿区外围及深部铁矿开采项目由新余方大九龙矿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巴丘园矿区位于新余市仙女湖区,新余市区212°方位,中心地区距新余车站约23千米。分属九龙山乡、九龙国营林场与塔前国营林场管辖,属赣中铁矿田东段的一部分。地理极坐标东经114°50′45″~114°52′30″,北纬27°36′30″~27°37′30。该铁矿区位于下坊铁矿区之西,巴丘—花桥铁矿区之北,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根据2013年4月江西省国土资源厅采矿登记处《划定矿区范围批复》(赣采复字[2013]0046号)文,新余方大九龙矿业有限公司九龙山巴丘园矿区由6个拐点圈定。东西长约3km,南北宽约1.4km,面积4.18km2;设计开采标高为-25m至-1000m。根据《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区九龙山巴丘园矿区外围及深部铁矿详查报告》(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西地质调查大队2012年4月),本矿区范围内铁矿资源储量(332+333)4586.44万吨,其中332铁矿石资源量1287.55万吨,333铁矿石资源量3298.89万吨,矿石主要为磁铁矿,TFe品位26.90%,平mFe品位20.54%,属贫矿。建设单位拟对巴丘园矿区外围及深部铁矿-25m至-1000m采用独立的开拓系统进行地下采矿作业。矿山分三期建设,一期对-300m以上矿体进行开采,本次仅对矿山一期开发建设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了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巴丘园矿区外围及深部铁矿资源,新余方大九龙矿业有限公司委托马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于2013年5月编制完成了《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区九龙山巴丘园矿区外围及深部铁矿开采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开采报告”)。根据开采报告,该项目只进行地下采矿工作,采矿规模为66万吨/年,不进行选矿作业,原矿石全部外售给中创48
矿业有限公司(已签协议,见附件七),因此本次评价仅针对九龙山巴丘园矿区矿山开采部分。1.1.1建设规模开采平均品位为TFe26.88%的铁矿石产品660kt/a(2000t/d)。1.1.2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主要建设内容见表1.3-1。表1.3-1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项目组成主要建设内容主体工程井下开拓工程主竖井(箕斗井)+副竖井(罐笼井)开拓方案:1、主井为箕斗井,布置在矿区的东北端,19勘探线附近,自地表200m~-300m,竖井深度500m,其净直径为d净=5m。主井内安装一套JKD-2.8/4-(1)型多绳提升机,3.2m3底卸式双箕斗提升,采用钢丝绳罐道,担负矿石提升任务。2、副井为罐笼竖井,布置在矿区的东北端,19勘探线附近,自地表200m~-300m,竖井深度500m,其净直径d净=5.5m。内安装一套JKM-2.25×4(Ⅲ)E型多绳摩擦轮提升机,单罐笼带平衡錘提升5#单层罐笼,提升2个0.7m3翻转式矿车,担负岩石、材料、设备和人员提升任务,内设梯子间、矿井安全出口,入风井,还担负主井粉矿回收的提升任务,同时也作为主要进风井。3、通风系统:拟在矿区南东端布置进风竖井,其净直径为5m,从地表225m掘至-50m,井深275m,下部各中段均以阶段斜井连通各中段;在110勘探线端部附近的下盘布置中中央回风井,其净直径为5m,自地表210m掘至-25m,竖井总深度235m,下部各中段均以阶段回风斜井及回风石门与中中央回风井连通。则可形成两端部进风中央回风的抽出式通风系统。工业场地主要由主井和副井、提升机房、井口房,变电所、空压机房和调车场等组成,占地面积约20000m2。主、副井分别布置在矿区的东北端,19勘探线附近,提升机房根据工艺要求分别布置在竖井的北面,空压机房靠副井西侧布置,井口房紧邻副井提升机房布置,竖井场地标高确定为200m,变电所布置在主井东北面。从北面修建公路进入场地。场地竖向布置型式为平坡式,平基标高200m,道路和场地排雨水采用明沟加盖板形式排出场外。废石场位于竖井北西侧距离约300m处,废石经副井提升后用600mm窄轨运至废石场,废石场容量约800000m3,占地面积61000m2,最终堆置标高175m。矿山基建和生产废石总量约760700m3,该废石场可满足矿山服务年限排废需要。辅助工程炸药库矿区炸药库占地面积200m2,最大存放量为3.0t。总仓库金属材料库、综合仓库、部分生产设备存放处。空压机房各采矿中段及工业场地内机修房位于矿区工业场地东侧生活设施工业广场设有倒班房,大部分人来自当地附近村庄的村民,均回周围村庄住宿。公用工程矿部包括矿山行政管理和职工生活等设施。生产供水、回用水系统首先利用矿井涌水,将处理后的涌水扬至采矿工作面,供生产用水;其余部分根据需要,施家溪和塔前溪汇聚于塔前分场,在该处(标高+83m)左右建设供水泵房,泵房内安装2台D155-67×4水泵,流量:155m3/h,扬程:268m,电机功率:200kW。通过水泵和2路DN300-ф325mm钢管,将水扬送到标高265m处1000m348
高位水池,供采矿生产用水。矿山用水水池设在主付井口西北侧的山坡上。生活供水系统主要来自矿区山泉水道路新建道路2000m,联络道路750m。供配电系统拟新建一座110kV/10kV中央变电所,110kV电源直接从珠珊线有良山1#变电站、白沙线有2#变电站(二座均为110kV区域变电站)进线柜引出。在中央变电所户外安装2台S10-5000kVA,110kV/10kV主变压器,变电所采用10kV两段母线分段连接两台主变低压侧,并通过联络柜实现相互联络,实现互为备用。环保工程坑道排水系统用水泵将处理后的坑道涌水从水仓扬至地面废水处理设施。废水处理设施在井下-300m水平设一个600m3水仓收集矿井涌水,泵至沉淀池处理;在废石场下游新建一个400m3的沉淀池收集淋溶水;生活污水采用SBR工艺处理装置。工业场地绿化占地面积约4000m2。1.1.1产品方案具体见表1.3-2。表1.3-2产品方案工程名称产品名称设计能力(kt/a)年运行时数(h)采矿工业场地原铁矿石66079201.1.2项目总投资和服务年限项目总投资2168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020.00万元,资金均为自筹,流动资金1660.00万元。本项目-25m至-1000m标高设计开采矿石储量为35995.5kt,矿山生产能力为660kt/a,回采率82%,废石混入率10%,计算矿山生产服务年限约为44.7a。矿山一期-25m至-300m设计开采矿石储量为8185.1kt,生产服务年限为12.4a。1.1.3总平面布置和占地面积(1)采矿工业场地主要由主井和副井、提升机房、井口房,变电所、空压机房和调车场等组成,占地面积为20000m2,为林地。主、副井分别布置在矿区的东北端,19勘探线附近,提升机房根据工艺要求分别布置在竖井的北面,空压机房靠副井东侧布置,井口房紧邻副井提升机房布置,竖井场地标高确定为200m,变电所布置在主井东北面。场地从北面修建公路进入场地,方便矿石运送至西北面废石场。场地竖向布置型式为平坡式,平基标高200m,道路和场地排雨水采用明沟加盖板形式排出场外。(2)中央回风井场地距竖井场地南750m处,设置风机房、值班室、配电室等,场地标高210m,占地面积为3000m2,为林地。(3)排土场(废石堆场)48
位于竖井北西侧距离约300m处,废石经副井提升后用600mm窄轨运至废石场,一期废石场容量约800000m3,占地面积61000m2,为荒地沟谷。最终堆置标高175m。矿山基建和一期生产废石总量约为760700m3,该废石场可满足矿山一期服务年限排废需要。工程对废石堆场周围设置拦石坝和截排洪措施,服务期满后进行覆土植被。采矿场地修建有一条窄轨铁路至废石场,单线600mm窄轨铁路200m。线路最小平曲线半径15m,采用钢筋砼轨枕,路基采用废石回填,压实密度需达到90%以上,道碴采用级配碎石道碴。废石由副井提升至+200m地表,用电机车送至废石场,运距约300m。(4)炸药存放点项目矿区炸药库占地面积200m2,最大存放量为3.0t。其所在位置为林地,周边500m范围内无居民点。(5)生活管理区生活管理区位于矿区北侧,斜井口附近,占地面积约660m2,为林地。(6)矿区道路采出的矿石采用汽车经乡间道路运输至中创矿业Ⅱ库区选厂,矿区运输道路宽约6m,长约5000m左右。采矿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二。矿山总平面布置紧凑合理,满足物流顺畅,各功能车间分区明确,满足有关安全防护距离的要求,选址可行。48
第1章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1.1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概况新余市环境监测站于2013年7月对项目所在地各环境要素进行了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在张家、永家设二个环境空气测点,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各测点环境空气中TSP、PM10日均浓度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在矿区废水入施家溪上游500m至下游5000m范围内以及施家溪汇入塔前溪500m处,共设五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现状监测数据表明,各断面水质中pH值、化学需氧量、氨氮、硫化物、铜、锌、铅、六价铬、镉和铁等指标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要求。在增家门前、增家岭设置二个地下水环境测点,监测数据表明,各测点地下水水质中pH、硫酸盐、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Cu、Pb、Zn、Cr6+、Cd等指标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要求。在矿区四周和年坑、增家门前各设置一个声环境测点,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各测点昼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值均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在增家门前和雷坛共设二个土壤环境监测点,监测数据表明,各测点土壤环境中Cu、Zn、Pb、Cd、As等指标均能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评价范围内地形为低山丘陵地貌,所在区域为农、林业复合生态系统,区内植被以松、杉及林草为主,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和水稻土。项目区属江西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重点监督区,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及森林公园,不属生态敏感与脆弱区,未发现国家及地方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1.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1)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废水排入施家溪上游0.5m,下游5km,共5.5km的范围。48
(2)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为以采矿工业场地、废石堆场所在沟谷分水岭为边界,至沟口下游塔前小溪地下水排泄区所围成的区域。(3)生态环境评价范围采矿工业场地(含废石临时堆场)范围外延1km。(4)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以排风口为中心,直径为5km的圆形区域。(5)声环境评价范围距厂界200m以内的区域以及矿石运输路线周边200m范围的区域。(6)环境风险评价范围以炸药库为中心周围3km,以及矿区错动线范围内。48
第1章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控制措施1.1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1.1.1污染物类型项目的主要污染类型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1.1.1.1环境空气污染源、污染物生产运营期产生的环境空气污染源及污染物很少。主要有:矿井废气、原矿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以及废石堆场扬尘。(1)矿井废气矿井废气主要为井下采掘作业面、凿岩爆破、矿岩装卸、放矿运输等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矿岩粉尘和含CO、NOx等有害气体的爆破炮烟(均为无组织排放)。本项目采矿工艺选用湿式凿岩工艺,在打眼之前和落矿之后,采取洒水抑尘措施,同时对各种易产生扬尘点及物料进行喷雾洒水,从源头上控制粉尘的产生量,大部分粉尘在巷道内沉积下来,只有极少的粉尘随通风系统从井下排至地面。井下废气粉尘初始浓度约6mg/Nm3,采取以上除尘措施后外排矿井废气中粉尘浓度降至1.0mg/m3以下,满足《铁矿采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1-2012)表7中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要求。矿井通风量为305280m3/h,从井下排出的粉尘约0.3kg/h,2.38t/a。炮烟中有害气体CO、NOx排放量与炸药量有关。本工程炸药用量264t/a,炮烟排放规律为每年330天,每天一次,一次持续时间近1小时,据有关资料,每吨炸药爆炸时产生CO为44.7kg,NOx为2.1kg,则全年CO排放量为11.8t/a、NOx排放量为0.56t/a。(2)运输扬尘本项目采用汽车运输原矿至附近的中创矿业II矿区选厂。转运矿石的过程中由于矿石扬散,将产生一定的扬尘,其产生强度与季节干湿、运输距离以及运行速度有关,各矿山条件不同,起尘量差异也很大。本项目矿石含水量较高,因此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无组织排放的扬尘较小。(3)废石堆场扬尘48
废矿石的堆放将产生扬尘,特别是在有风环境下,将对矿区周围环境空气造成影响。根据有关资料,一般85%回落在废石场,本评价类比新余良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某铁矿80万t/a采矿工程,废石场扬尘产生量约为47mg/s、1.34t/a。1.1.1.1水污染物排放情况生产运营期本项目水污染源主要为矿井井下排水和工业场地生产、生活污水。矿井水中含悬浮物较多,主要以各类矿物为主;生产、生活污水污染物以SS、CODCr和BOD5为主。拟采用的污染防治措施为:(1)矿井涌水一期工程建成后,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040m3/d,其主要污染物是SS。经井下水仓沉淀处理后部分回用于井下生产,其余部分采用水泵抽送至地面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部分供给工业场地设备等用水,多余部分(527m3/d)外排至塔前溪,最终汇入袁河(江口水库)。类比附近的新余良山铁矿良山矿区矿井涌水的监测数据(新余市环境监测站于2010年12月监测)计算得到矿井涌水污染物的产排情况(考虑到矿井涌水水质较好,因此污染物CODCr排放浓度仍按照出水浓度计算),具体见表3.1-1。表3.1-1矿井涌水产生及排放情况表污水类型污水量(万m3/a)污染物类别污染物排放情况产生浓度(mg/L)产生量(t/a)排放浓度(mg/L)排放量(t/a)生产废水17.39pH6.82/6.82/CODCr13.82.413.82.4SS6711.656711.65氨氮0.290.050.290.05石油类0.240.040.240.04Mn0.030.0050.030.005硫化物0.060.010.060.01(2)生活废水生活污水来源于职工宿舍、食堂、浴室、洗衣房等,矿山采矿生产及辅助生产人员398人,按照人均用水150L/d计,全矿区生活用水量为60m3/d,生活污水产生量按生活用水量的80%计约48m3/d,主要污染物浓度CODCr220mg/L、BOD5110mg/L、SS150mg/L、NH3-N20mg/L。生活污水经化粪池+SBR工艺装置处理后,经处理达到《铁矿采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1-2012)表248
中一级排放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后外排入塔前溪,最终汇入袁河(江口水库)。具体产排情况见表3.1-2。表3.1-2生活污水产生及排放情况表污水类型污水量(万m3/a)污染物类别污染物排放情况产生浓度(mg/l)产生量(t/a)排放浓度(mg/l)排放量(t/a)生活污水1.58CODCr2203.48450.71BOD51101.74150.24SS1502.37300.47NH3-N200.3290.14(3)废石堆场淋溶水废石堆场淋溶水产生量随降水量而变,与汇水面积、降雨量和地表径流系数等因素有关,废石堆场在旱季和晴天无废水排放,雨天和雨季有少量废水外排。本项目废石堆淋溶水汇水面积约61000m2,新余市年平均降水量为1594.8mm,经计算,废石堆场淋溶水平均排放量约为80m3/d(取地表径流系数为0.3),主要污染物pH6.32、SS58mg/L、CODCr15.3mg/L,项目通过修建环废石场排水沟减少雨水冲刷,并建立挡石坝、排水涵洞收集废石淋溶水,所收集的废水经沉淀后外排。类比新余良山铁矿良山矿区废石场淋溶水的监测数据(新余市环境监测站于2010年12月监测)计算得到废石淋溶水污染物的产排情况(考虑到废石堆场淋溶水水质较好,因此污染物CODCr排放浓度仍按照出水浓度计算),具体见表3.1-3。表3.1-3废石场淋溶水产生及排放情况表污水类型污水量(万m3/a)污染物类别污染物排放情况产生浓度(mg/l)产生量(t/a)排放浓度(mg/l)排放量(t/a)废石场淋溶水2.64CODCr15.30.4115.30.41SS581.53581.53经计算可知,全厂CODCr、NH3-N的年产生量分别为6.29t、0.32t,经厂内处理后,CODCr、NH3-N的年排放量分别为3.52t、0.19t。1.1.1.1噪声污染物排放情况本项目工业场地噪声来源于凿岩、爆破、通风机、提升机、各种泵等。设备噪声源大部分是宽频带的,且多为固定、连续噪声源。交通噪声主要是公路噪声,运输产生的噪声主要为线性、间断噪声源。48
工业场地噪声的主要类型为空气动力性噪声、机械性噪声和电磁噪声,噪声声级一般在85~115 dB(A)左右,经采取措施之后在85 dB(A)以下。采取措施以后的主要噪声源及强度见表3.1-4。表3.1-4主要噪声源强噪声源数量噪声级dB(A)防治措施治理后声级dB(A)备注空压机2100消音、防震、隔声85采矿工业场地通风机285消音、防震、隔声70泵类1085消音、防震、隔声70钻机1096~100井下对地面的噪声贡献值可忽略不计井下采矿场凿岩机28110~115井下爆破85~90(距爆破源20m处)—由于采用井下开采方式,钻机、爆破产生的噪声对地表环境影响较小。采矿工业场地产生工业噪声,大部分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为了改善工作环境,保护职工的身心健康,主要从噪声声源、传播途径和个人保护三方面对其进行防治。①对于生产系统中的电动机,采用隔声罩隔声;②对通风机等噪声污染严重的设备设置消声器,并在机房内壁作吸声处理;③机修车间安装隔声门窗;④对机壳、溜槽等机械噪声,采用贴阻尼材料等措施吸声降噪;⑤对生产人员采取有效的劳动保护措施,在产生强噪声场内为工人佩带耳塞、耳罩、防护头盔等个人防护用品,防止噪声对人体的危害。通过上述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场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1.1.1.1固体废物污染物排放情况(1)废石矿山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矿区开采过程中随着工作面的掘进和位置的转移而产生的废石,废石产出率约为10%,产生量约为6.6万t/a,约有4.3万t/a的废石用于井下充填,余下的约2.3万t/a堆存于废石堆场,定期外售给新余市河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综合利用(销售协议见附件七),该公司购买的废石主要用作铺路材料。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服务期限内总废石排放量约328万t,体积约11.8×105m348
(考虑了松散系数和沉降系数)。废石主要成分是二云石英片岩、磁铁石英岩、绿泥石英岩等。类比新余市良山铁矿太平山矿区废石性质的鉴定报告,本项目废石属第Ⅰ类一般固体废物。(2)矿井涌水及废石场淋溶水处理污泥矿井涌水及废石场淋溶水处理沉淀池污泥产生量约635t/a,主要成份与废石相类似,为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经脱水干化后与废石一并处理。(3)生活垃圾矿区的办公生活垃圾以0.8kg/d·人计算,产生量约为105t/a,定期用汽车运至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统一进行填埋处理。1.1.1.1水土流失及生态影响矿山开采、废石堆置以及一些配套设施和道路的建设破坏了地表植被,占压了原生地表。裸露的地表和松散的物料在水蚀、风蚀和重力的作用下将产生水土流失。矿井运营期间对生态产生的主要影响表现为开采区地面塌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运营期满后对生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矿区废石场在未综合利用的情况下,由于管理不善或洪水等外因影响可能导致滑坡等污染事故,将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生态环境、农田、林地及周边环境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2)矿区生态恢复措施不到位时,将进一步影响生态景观,并加重矿区水土流失。1.1.1.2拟建工程污染排放汇总拟建工程投产后,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汇总表3.1-5。根据表3.1-5可知,矿区废水产生量约21.61万m3/a,废水中主要污染物COD、NH3-N等产生量分别为6.29t/a、0.37t/a。经采取相应治理措施后,矿区废水排放量约21.61万m3/a,外排废水中主要污染物COD、NH3-N等排放量分别为3.52t/a、0.19t/a。表3.1-5拟建工程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一览表污染物治理前治理措施治理效率治理后削减量浓度产生量浓度排放量外排矿井涌水(527m3/d)mg/Lt/a地表澄清后用于井下生产、空压机用水等%mg/Lt/at/aCODCr13.82.4—13.82.4—48
石油类0.240.04—0.240.04—SS6711.65—6711.65—Mn0.030.005—0.030.005—NH3-N0.290.05—0.290.05—废石场淋溶水(80m3/d)mg/Lt/a收集沉淀后外排%mg/Lt/a—CODCr15.30.41—15.30.41—SS581.53—581.53Mn0.020.001—0.020.001生活污水(48m3/d)mg/Lt/a经化粪池+SBR工艺装置处理%mg/Lt/at/aCODCr2203.4879.5450.712.77SS1502.3780300.471.90BOD51101.7486.4150.241.50NH3-N200.3256.390.140.18固体废物—t/a%t/at/a弃土、废石66000全部综合利用100—066000废水处理泥渣、污泥635废石堆场100—0635生活垃圾105环卫部门处置100—01051.1.1项目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项目位于新余市九龙山乡,周边分布的环境敏感保护目标主要有农村居民点、农田和地表水体等,项目厂址周边居民点饮用水水源大部分为自来水,少部分为压水井。评价区域内无国家、省、市规定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基本农田保护区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见附件十)。项目采场周边及评价范围内主要敏感点主要为塔前分场、曹家、孙家、雷坛、增家岭、施家屋、年坑、雷家、鹅井上村等。评价范围内无地方病史,人群健康状况良好。具体见表3.1-6。表3.1-6采场周边主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名称方位距废石临时堆场(m)规模环境功能①龙忙岭S7203户15人48
环境空气、声环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②李树下S11002户9人③鹅井上S8006户27人④张家SW52010户46人⑤雷家SW60013户55人⑥年坑W6907户31人⑦施家屋W8504户19人⑧增家岭W105022户96人⑨雷坛W120012户51人⑩孙家W150017户73人⑾塔前分场W180014户62人⑿曹家SW190019户85人水环境施家溪SW650小溪《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塔前溪SW1900小溪仙女湖(江口水库)NW14000大型水库土壤农田SW、W300~2000约70亩《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风景名胜区仙女湖风景名胜区NW6000298km2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项目矿区范围内及周边的主要地表水体有施家溪、塔前溪(均为小溪)、仙女湖(江口水库)以及2座小山塘型水库,其中施家小溪自东南向西北流经约3km后与塔前小溪于塔前分场处汇合,再流经约11km后汇入仙女湖,江口水库是一座以防洪、发电为主,兼有灌溉、供水、养殖的大(2)型不完全年调节水库,总库容8.9×108m3,新余市的饮用水(市第三水厂)水源取水口位于江口水库坝址上游2.3km处,根据新余市环保局出具的材料,本项目废水排口距下游最近的新余市饮用水(市第三水厂)水源取水口约18km,取水规模为10万m3/d(见附件六),区域水功能区划图见附图六。本项目采场位于仙女湖东南面,采场距离仙女湖风景名胜区边界2.63km。项目废水处理达标后经排污渠排入山塘后排入施家溪,经与塔前溪汇合后,再流经约11km后汇入仙女湖水库(江口水库)。1.1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1.1.1建设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1.1.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施工作业面和施工交通运输产生的扬尘;(2)场地平整形成的裸露地表、地基开挖、回填以及散状物料堆放等扬尘;(3)推土机、挖掘机及交通工具释放的尾气会对环境空气产生影响。48
有关研究表明,施工工地的扬尘60 %以上是施工交通运输引起的道路扬尘。道路扬尘量的大小与车速、车型、车流量、风速、道路表面积尘量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运输弃土车辆的道路扬尘量约1.37 kg/(km·辆),运输车辆在挖土和弃土区现场的道路扬尘量分别为10.42 kg/(km·辆)和7.2 kg/(km·辆)。挖土区和弃土区的道路扬尘污染比弃土运输途经道路的扬尘污染严重。本工程大部分项目施工现场距离村庄等敏感目标较远,总体来看施工期扬尘对村民影响较小。施工期环境空气的影响是短时间的,随着施工结束而停止,在建设期间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开大风天气作业,加强施工管理,可以有效减轻对环境的影响。由于施工现场距离周围居民区较远,因而仅对厂区造成影响,为减少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必须采取以下防治措施:①散状物料装卸尽可能降低落差、轻装慢卸,车辆上应覆盖篷布;车辆出工地前尽可能清除表面粘附的泥土等。②施工场地、施工道路的每天洒水4~5次,并及时清扫道路,碾压或覆盖裸露地表。可使扬尘造成的TSP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 m范围。③散状易起尘物料应尽可能避免露天堆放,若露天堆放应加以覆盖。④临时性用地使用完毕后应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1.1.1.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1)对地表水体的影响由于本项目建设周期3年,在矿井施工现场需要为施工人员建设临时集中生活区,施工人员较多,会排放一定量的生活污水,此外还有井下初期少量涌水和施工废水。建设期间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SS和CODCr。这些污水若不进行处理不能满足排放标准要求。所以本评价提出在施工人员集中生活区要配置化粪池+SBR工艺处理,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后水质达到《铁矿采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1-2012)表2中一级排放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排放标准要求后外排。对于施工废水和井下初期少量涌水,采用临时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施工或场地降尘洒水。(2)对地下水的影响48
井巷掘进过程中会有井下涌水,对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资源可能产生影响。井巷掘进过程的淋水等井下少量涌水要抽排到地面沉淀池,与其他施工废水一并处理后回用。采取上述措施后,建设期对地表水体质量、以及地下水资源影响较小,而且是短期的。1.1.1.1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评价(1)建设期噪声源分析项目施工过程中,主要噪声源是地面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机械,以重型卡车、推土机等为主的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以及为井筒与井巷施工服务的通风机和空压机。类比同类建设项目的主要噪声源源强见表3.2-1。表3.2-1建设期间主要噪声源强度值序号声源名称噪声级dB(A)备注1推土机75~85距声源15 m2挖掘机65~80距声源15 m3混凝土搅拌机75~90距声源1 m4振捣机90距声源1 m5电锯105距声源1 m6吊车70~75距声源15 m7升降机70距声源1 m8扇风机90距声源1 m9压风机95距声源1 m10重型卡车80~85距声源7.5 m(2)建设期噪声预测结果及分析施工阶段一般为露天作业,无隔声与消减措施,故噪声传播较远,对工业场地周围的影响较大。由于施工场地内施工机械波动较大,要准确预测施工场地各场界噪声值较为困难,下面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施工机械组合情况,结合类比资料。分析给出不同施工阶段噪声超标范围,见表3.2-2。表3.2-2施工噪声影响预测结果序号施工期施工设备组合噪声叠加值最大值dB(A)影响半径(m)昼间夜间1井巷施工阶段92(1.0 m处)7.0712地面设施地基施工阶段83(15 m处)383773地面设施结构施工阶段90(1.0 m处)656从表3.2-2可以看出,地面设施地基施工阶段夜间影响范围达377 m,目前工业场地548
00 m范围内无居民居住。为了防止噪声扰民现象的发生建设方应尽量避免地面设施地基夜间施工。1.1.1.1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评价固体废物如随意堆放将占压土地,雨水冲刷可能污染土壤和水体,大风干燥季节可能形成扬尘污染。施工期间多余的弃土与井巷掘进废石用于整平工业场地、修路等,少量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运送到当地指定地点统一处理,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此外,施工期的岩土和废石用于平整填高工业场地、填筑进场公路路基等,多余的运往废石场暂时储存。1.1.1.2施工期生态影响分析(1)建设期对植被的影响分析项目建设期对植被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如作业道路的修建、工业场地平整等工程,这些施工活动过程均要进行清除植被、开挖地表和地面建设,造成施工区域内地表植被的完全破坏。施工运输、施工场地等临时占地也会使施工区及周围植被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植被种类来看,在建设期作业场地被破坏或影响的植物均为广布种和常见种,且分布也较均匀。因此,尽管矿区建设会使原有植被遭到局部损失,但不会使评价范围内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也不会造成某一物种在矿区范围内的消失。(2)建设期对动物的影响分析由于矿井的开发将破坏地表植被,必将对野生动物的生存与繁衍产生不利影响,使其群落组成和数量发生变化。但是在人工诱导自然恢复发生作用后,生态环境的改善将结束这种负面的影响。根据生态适应性原理,会产生与之相应的种群与群落,增加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此外,施工过程中,人为干扰如施工人员滥捕乱猎等现象的出现,将直接影响到这一地区的某些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如蛇、蛙、乌鸦等。这种影响通过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得到消除。48
总之,项目建设期不会使评价区野生动物种数发生变化,其种群数量也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况且,评价区野生动物种类较少,缺少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现有的野生动物多为一些常见的鸟类、爬行类等。只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不会造成大的负面影响。1.1.1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1.1.1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1)无组织排放粉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分析采取湿式凿岩工艺,在打眼之前和落矿之后,采取洒水抑尘及加强通风等综合措施降低矿井废气污染物浓度;同时对各种易产生扬尘点及物料进行喷雾洒水,从源头上控制粉尘的产生量,大部分粉尘在巷道内沉积下来,只有极少的粉尘随通风系统从井下排至地面;原矿和废石转运点设置洒水降尘系统、矿区道路地面硬化等措施降低道路扬尘,通过以上综合措施可降低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的浓度,满足《铁矿采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1-2012)表7中监控点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要求,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不大。(2)废石堆场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分析废石堆场起尘条件主要取决于废石的风化程度、粒度、表面含水量和风速大小,并与堆场位置、空气湿度和堆放方式等有关。通常废石在堆放过程中表面水分逐渐蒸发,遇到大风天气易产生风蚀扬尘。废石堆场经验起尘风速为4.8m/s,项目所在地年平均风速1.2m/s,风速大于4.8m/s的频率小,废石临时堆场自然条件下起尘的可能性较低。项目所在地年平均降雨量1594.8mm,年平均相对湿度较大,在采取废石分层堆放,顶部推平,并通过洒水增加废石的含水率后,可大幅度降低废石堆场扬尘的可能性,因此,一般条件下废石临时堆场不会产生扬尘污染。1.1.1.2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开采后的废水主要为矿井涌水、废石堆场淋溶水和生活污水。根据新余市环境监测站对邻近同类矿区的监测结果,矿井涌水及废石淋溶水水质较好,满足《铁矿采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1-2012)表2中一级排放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排放标准要求。经过沉淀池处理后,部分用于井下生产和工业场地,剩余部分经塔前溪汇入袁河。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SBR工艺处理,达到48
《铁矿采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1-2012)表2中一级排放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排放标准要求后,经塔前溪汇入袁河。因此,在采取以上环保措施后,项目废水可做到达标排放,且对纳污水体袁河水质影响较小。1.1.1.1运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矿区所在区域,村庄居民基本沿着施家溪、塔前溪分布于区内沟谷及坡角地带,其生活饮用水主要为自来水,少部分压水井取水,地下开采量较小且分散,井深基本在10~20m之间,开采第四系冲积、残积孔隙含水层,该含水层接受大气降水及地下潜水补给。区域上无集中开采地下水水源地。本矿区为未开采矿区,且区内无工业厂房等,地表水体除仅受农药、化肥的轻微污染,地下水未受到污染。矿区地表水体分类为Ⅲ类,矿区地质环境质量良好。铁矿开采过程中对地下水可能造成污染的主要水源是矿井涌水、废石场淋溶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本项目涌水部分用于生产回用、生活污水经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水量较小,主要污染因子COD和SS经土壤过滤、吸附后,进入地下水的量极少,因此项目污水排放对区域浅层地下水水质影响较小。1.1.1.2运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对声源进行简化后预测。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由预测结果可知,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后,项目场界四周噪声值昼间在45.3dB(A)~49.9dB(A)之间,夜间在39.8dB(A)~47.9dB(A)之间,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的要求,无超标现象。由于工业场地距离周围居民较远,因此,本项目噪声主要是对厂区内的办公及生活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外界的影响较小。1.1.2运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固体废物主要有废石和水处理污泥,工人生活垃圾等。防治措施出发点是合理处置、防治污染、综合利用和加强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固体废物带来的环境和生态问题。矿井在生产期间的掘进废石,主要用于井下回填,其次用于填垫工业场地和公路路基,多余量排入废石场。废石场设在竖井工业场地西北面约300m48
处的荒地沟谷,生产期井下废石排放量约为6.6万t/a;水处理废渣、污泥产生量约为635t/a,成分与废石类似,与废石一并排往废石场。建设环绕废石堆场的截洪沟及截水沟、堆积坝排渗设施、废石场下方设拦渣坝等措施,防止雨水对堆场的冲刷,减少淋溶水的产生量。生活垃圾用汽车定期运至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统一进行填埋处理。综上所述,本工程固体废物采取以上措施后均得到妥善处理,不会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1.1.1矿山生态保护措施分析评价区内自然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存在一定的水土流失问题。矿井的开采将引起一定面积的沉陷,主要影响地表生态环境,地面居民建筑、输电线路、公路等。因此本次环评提出以下综合治理措施:(1)公路、输电线路防治措施设计针对公路、输电线路等留设足够的保安矿柱,以避免或减小沉陷的影响。必须派专人对输电线路进行定期巡视,对出现问题的输电线杆及时加固和防护。(2)周边村庄和重要建筑防护措施根据地灾报告提供的资料,可对开采范围内的地表进行动态监测,特别是对采空区水体的空间分布进行调查,深部采区与断层采空区水体及相邻矿区之间要留足矿柱,避免突水事故的发生。地面塌陷易发区应设立明显标志,并加强动态观察。(3)建立岩移观测站为掌握井田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和岩移参数,对制定地表沉陷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矿山在生产期间应建立岩移观测站,按岩层及地表移动观测规程要求,对采动影响的地表移动变形情况——下沉、水平移动、水平变形、曲率变形和倾斜变形进行监测,观测站的位置选择在矿层综合厚度最大处附近地表,对于周边村庄、公路、输电线路等均应设置观察点。1.2污染防治措施及达标排放情况1.2.1建设期污染防治措施1.2.1.1地表生态环境保护措施48
由于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挖填土石方,同时矿井工业场地需要平整或处理,从而使原来地表结构及植被遭到破坏。因此本工程建设期,施工活动对厂址附近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表现在土地利用、水土流失、植被覆盖等方面。本工程建设期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局部地区植被覆盖度减少以及水土流失加剧两个方面。针对以上情况,具体保护措施如下:(1)建设活动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严格规定施工场所和运输线路,并设立明显标志,严禁随意扩大施工范围,征占土地。(2)本项目占地面积较大,建设期各场地平整、道路路基平整及临时弃土弃渣将会破坏原地表植被,这些破坏是可恢复的,随着施工的结束,这些植被将逐渐恢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场地的规划,明确弃土弃渣点和施工范围,尽可能减少施工带来的影响,施工结束后,要尽可能恢复临时占地的土地功能。(3)施工过程中,应将施工工人临时住所、材料堆放场设置在固定地点,减少扰动范围。(4)施工时注重植被保护,施工结束后,应立即种植植被实施绿化。1.1.1.1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为减小建设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必须采取如下防治措施:(1)散装物料装卸应尽可能降低落差、轻装慢卸,车辆上应覆盖篷布;车辆进出工地前应尽可能清除表面粘附的泥土等。(2)散装易起尘物料应尽可能避免露天堆放,若露天堆放应加以覆盖。(3)临时性用地使用完毕后应尽快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4)在建设期间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加强施工管理,可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此外,要求施工单位坚持加强对施工队伍环境保护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矿井建设期采取上述措施后,可显著减轻施工活动对环境空气质量带来的不良影响。1.1.1.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排放的生产废水要进行收集和处理,工地要设废水沉淀池,对施工废水进行沉淀处理,然后回用于场地浇洒或搅拌砂浆等施工环节中。48
施工人员集中居住地要设置经过防渗处理的厕所,对厕所应加强管理,定期喷洒药剂,并定期清理外运用于农肥。食堂污水经隔油后和洗漱水一并收集排入厕所统一进行处置。采取上述措施后,建设期对水环境影响较小,而且是短期的。1.1.1.1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建设施工过程中,主要噪声源是地面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机械,以重型卡车、推土机等为主的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以及为井筒与井巷施工服务的通风机和空压机等噪声。为将建设期的噪声影响减小到尽可能低的程度,拟采取如下措施:(1)应加强管理,文明施工,严格遵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有关要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工序,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夜间尽可能不用或少用高噪声设备。如因连续作业确需在夜间施工的,应在开工前报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以便取得谅解。(2)在村庄附近施工时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及施工方法。(3)运输车辆运行时间应妥善安排,避开居民点等敏感区。1.1.1.2固体废物处置措施(1)生活垃圾应统一堆放在固定的地点,及时运往垃圾场统一处理,以将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减到最少。(2)建设期的基建废石用于工业场地填埋或铺路。1.2环境风险预测评价1.2.1风险识别环境风险识别是对建设项目在失控状态下产生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灾害事故进行评价。本项目作为一个铁矿资源采掘建设项目,其开发强度大,影响延续时间长,且生产系统涉及地下和地上两部分,特别是地下开采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较多,各种风险事故多发于井下,严重时也会涉及到地面。矿山开采生产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危害主要有炸药库爆炸、废石场垮坝事故、及矿山开采产生的地质灾害风险。1.2.2爆破材料的风险性评价1.2.2.1爆破材料的风险性分析48
矿山采用的爆破材料(炸药、雷管、导爆管和导爆索)中,以炸药最具危害性。而在炸药的运输、储存和使用三个环节中,从炸药量来分析,又以运输和储存两环节的事故性爆炸最具危险性,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对爆炸性物质临界量的规定(硝铵炸药的临界量为5.0t,而本项目的最大存在量为3.0t),因此不属于重大危险源。通常情况下只要在管理上严格执行公安部门的有关规定,一方面防止炸药的流失,另一方面防止产生可能引起炸药爆炸的外部因素(高温、雷电、摩擦、火源等),那么事故性的爆炸是可以避免的。炸药在发生爆炸时,高温、高压的爆炸产物直接作用在其周边介质上,使邻近空气的压力、密度、温度突然升高,形成具有超高压的空气冲击波并将这种冲击波从爆炸中心传播出去,由于冲击波具有较高的压力和较大的流速,故不但可以引起爆炸点附近一定范围内建构(筑)物的破坏,而且还会造成人畜的伤亡。这里重点分析最大储存量(本项目的最大储存量为3.0t)的炸药在发生事故爆炸时对周围人群和建构筑物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和范围。空气冲击波对人群和建构筑物的危害程度与空气冲击波的超压有关,其相互关系分别见表3.4-1和表3.4-2。表3.4-1空气冲击波超压值对人体的伤害情况一览表序号超压值(×105N/m2)伤害程度伤害情况1<0.2安全安全无伤20.2~0.3轻微轻微挫伤30.3~0.5中等听觉、气管损伤;中等挫伤、骨折40.5~1.0严重内脏受到严重挫伤;可能造成死亡5>1.0极严重大部分人死亡表3.4-2空气冲击波超压值与建构筑物破坏程度的对应关系一览表安全等级超压值(×105N/m2)建构筑物的破坏程度10.001~0.05门窗玻璃安全无损20.08~0.10门窗玻璃有局部损坏30.15~0.20门窗玻璃全部损坏40.25~0.40门、窗框、隔板被破坏;不坚固的干砌砖墙、铁皮烟囱被摧毁。50.45~0.70轻型结构被严重破坏;输电线铁塔倒塌;大树被连根拔起。60.70~1.00砖瓦结构的房屋全被破坏;钢结构建筑严重破坏;行进中的汽车被破坏;大船被沉没。48
炸药在运输和存储环节的事故性爆炸可看作在地面的爆炸,其产生的空气冲击波的峰值超压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P=106/r+430/r2+1400/r3(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兆瓦和30兆瓦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新疆海瑞盛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葡萄酿酒副产物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年产万平米高精密多层及刚挠一体软性线路板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塔里木油田中古井试采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g4012溧阳至宁德高速黄山至千岛湖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唐山市德龙钢铁有限公司煤气发电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沣西新城总部经济园一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昌吉吉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45万吨年(二期12万吨年)新型硅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融大·湖地新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献县中医医院康复楼环境影响报告书环评报告
- 上海市某某化工公司年产1000t新型高效环保阻燃剂结晶态聚磷酸铵(app)和1000t高效工业杀菌剂pt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东运制版基地年产36000支标准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世外桃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农牧生态园存栏200头奶牛示范牧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亮甲店工业区区域开发环境影响报告书
- 大连松木岛铭源液体化工品码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九围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最终稿)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甘肃省瓜州柳园石盆沟饰面用花岗岩矿开采环境影响报告书等个环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