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2.00 KB
- 120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ENVIRONMENTALIMPACTSTATEMENT(送审本)成都科技大学环保科技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3217号二OO七年十月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录1总则11.1任务由来11.2评价依据21.3评价目的41.4评价原则51.5评价标准51.6环境保护目标71.7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81.8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101.9评价范围121.10拟采取的方法131.11评价水平年131.12评价程序142规划概况与分析152.1规划背景及意义152.2规划位置与范围152.3规划开发任务及供电范围162.4规划目标162.5规划原则162.6规划方案172.7本规划与地方相关规划之间的关系及一致性分析183环境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233.1自然环境233.2社会环境现状313.3生态环境现状353.4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现状453.5区域环境敏感问题分析513.6规划所涉及区域现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513.7流域规划实施后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制约因素…………………………………….513.8零规划方案环境发展趋势分析(无本规划实施情况)............................................52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4规划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分析与评价534.1环境质量影响预测评价534.2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604.3水土流失影响预测评价644.4环境地质影响预测评价664.5社会环境影响预测评价675规划方案与减缓措施735.1规划方案与规划目标符合性分析735.2规划方案与环境目标符合性分析............................................................................735.3环境保护措施应遵循的原则745.4环保目标755.5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765.6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785.7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水环境保护措施805.8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环境空气保护措施815.9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噪声防治措施835.10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社会环境保护措施835.11规划实施过程的环保限制条件..............................................................................865.12规划实施后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876环境监测与跟踪评价926.1环境监测926.2环境管理976.3环境监理996.4跟踪评价1007公众参与1007.1目的和意义1007.2调查对象100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7.3调查内容.................................................................................................................1007.4公众参与的实现1017.5公众参与调查结果1018不确定性分析1048.1工程建设内容的不确定性.....................................................................................1048.2流域规划环评方法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1049总结与建议1059.1规划综述1059.2规划的主要目标1069.3环境保护目标..........................................................................................................1079.4规划方案的符合性分析1079.5评价过程1089.6评价结论1099.7公众参与调查..........................................................................................................1129.8总体评价结论1129.8评价建议113附件: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2、四川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申报表3、达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力资源利用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划执行环境标准的批复(达市环建函[2007]213号)4、达州市水利局专家组关于万源市后河干流水力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报告的专家咨询意见5、万源市水利局关于规划电站的开发对下游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不产生影响的证明6、万源市水利局关于后河水电规划河段无珍稀保护鱼类及特有鱼类分别的证明7、万源市林业局关于后河水电规划不涉及珍稀动植物的证明8、万源市林业局关于后河水电规划范围内无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证明9、万源市文化局关于后河水电规划范围内无重点保护文物的证明10、万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后河水电规划范围内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及严重地方病的证明11、万源市后河水电规划环境现状监测报告12、万源市后河水电规划公众参与调查样表附图:1、规划河段地理位置示意图2、后河水系图3、后河干流(万源市境内)水力资源分布图4、万源市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及禁止开发区域类型区划图5、万源市功能区划图6、规划河段与花萼山自然保护区区位关系示意图7、规划河段环境现状监测布置与外环境关系图8、万源市小水电水力资源分布图9、万源市植被分布图附照片:1、后河源头2、观音峡取水点3、厂区发电枢纽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4、大坝拦河取水枢纽5、大坝左岸6、植被状况7、移民房屋8、初选渣场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一章总则1.1任务由来万源市后河属于渠江的二级支流,为州河的三大支流之一,是州河的主要水源。后河发源于大巴山南麓,距离万源市约45km的大横山(海拔1480m)。整个流域呈北高南低之势,由北东向南西方向流动,经皮窝、梨树、官渡、万源城、坪溪、青花、长坝、花楼、罗文等乡镇,在宣汉县普光场上游与中河汇合,再流至宣汉城与前河汇合而为州河。州河流经达州至渠县三汇镇与巴河汇合始称渠江,渠江和涪江两江均于合川与嘉陵江汇合。该流域属于大巴山暴雨区,流域上游属于深山区,植被良好,中、下游人类活动频繁,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河段多沙洲漫滩,冲淤现象严重。后河流域支流密布,主要有:白沙河在长坝乡丝坝处汇入,赵塘河在花楼镇汇入后河,河流短促,坡陡流急,属于典型的山溪性河流。整个流域呈树枝状分布。后河万源市境内控制流域面积1394km2,主河道长104.3km,天然落差1128m,平均比降8.09‰,多年平均径流深854mm,多年平均流量38.7m3/s。后河干流水资源理论蕴藏量5.48万kw。由于襄渝铁路、汉渝公路由北向南沿河而下,且与后河河床高差不大,便限制了后河干流上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致使该河流技术可开发量0.447万kw。本次水电规划位于万源市皮窝乡的白龙洞至罗文镇的旋坑坝之间长约104.3km河段。工程地理位置见附图1。2007年5月,项目业主万源市龙源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委托达州市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对规划电站做了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经多次现场踏勘、调查、研究后,达州市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于2007年9月编制了完成《四川省万源市后河水资源规划报告》。规划开发河段的水力资源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也符合四川省达州市及工程所在的万源市将水电开发作为支柱产业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但规划的实施,难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为考查本规划实施对环境的影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后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河水电规划应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受项目业主单位万源市龙源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成都科技大学环保科技研究所承担了万源市后河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所接受评价任务后,组织有关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实地踏勘,开展了环境背景调查以及环境现状资料收集等工作。在对流域规划区域的环境特征进行分析、确定评价范围、重点因子和工作深度的基础上,编制了万源市后河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1.2评价依据1.2.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修正);(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15);(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1);(9)《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04.8.28);(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1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8.29);(13)《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号,1988.6.10);(14)《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令第167号,1994.12.1)(15)《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年修正);(1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11);(17)《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2000.11.26);(18)《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议》(国发[1996]31号);(19)《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1998);(20)《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98.12)。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1.2.2部委规章及地方性法律、法规1、《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四川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1999年10月14日)2、《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1]4号)3、《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资源禁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通知》(国发明电[1998]8号)4、《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2月14日,环发2006[28号])5、关于印发《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河道生态用水、低温水和过鱼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的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评函[2006]4号)6、《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办法》(四川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73号),2000.5.1)7、《四川省地面水水域功能划类管理规定》(川府发[1992]5号)8、《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90年3月20日9、《四川省新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00年9月13日10、《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环[2004]24号)11、《关于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环发[2005]13号)12、《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1998.1213、《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1999.10.14)1.2.3技术规范(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200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6)《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7)《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国家环境保护局,1986年)(8)《水库渔业资源调查规范》(SL167-96)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1.2.4项目有关资料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2、四川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申报表3、达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力资源利用规划执行环境标准的批复(达市环建函[2007]213号)4、万源市水利局、万源市林业局、万源市文化局等相关单位的证明5、四川省达州市水产学会《工程水域鱼类和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价报告及渔业资源损失补救方案》6、《万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7、《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力资源规划报告》8、规划河段社会经济资料9、万源市后河水电规划环境现状监测报告10、众参与回收样表1.3评价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作为建设项目管理的一项制度,基本目的是贯彻“保护环境”这项基本国策,认真执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利用”的环境管理方针。通过评价查清规划河段的环境质量现状,并针对规划方案的特点,分析本河段水电规划与区域相关规划的相容性,识别本规划实施的环境制约因素,预测规划实施对当地环境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从而提出和制定避免污染、减少污染和防止生态环境破坏的对策,为规划实现合理布局、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保护规划河段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后河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目的如下:1、调查后河规划河段的环境功能、环境现状及其环境问题。2、预测、评价后河规划实施期间和规划电站运行期对规划地区的环境影响。3、针对规划开发利用及建设工程在施工期、运行期给工程地区带来的不利影响,制定可行的对策和减免措施,保证工程顺利施工和运行,充分发挥工程的效益,促进流域及工程地区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4、分析流域环境总体变化趋势,从环保角度论证对后河流域规划开发的可行性。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以上分析论述,对后河水电规划的环境可行性作出明确结论,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主管部门决策和工程设计提供依据。1.4评价原则1、科学、客观、公正原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必须科学、客观、公正,综合考虑规划实施后对各种环境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早期介入原则本规划环评在规划方案编制过程中介入,并将对环境的考虑充分融入到规划中。3、整体性原则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将与本规划相关的政策、规划、计划以及相应的项目联系起来,从环境相容性角度做整体性考虑。4、公众参与原则在评价过程中积极开展公众参与,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特别是规划河段其它用水行业的利益和主张。5、一致性原则本次规划环评的工作深度与规划的层次、详尽程度相一致。6、可操作性原则尽可能选择简单、实用、经过实践检验可行的评价方法,评价结论力求科学、客观,减免措施具有可操作性。1.5评价标准根据达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万源市后河干流水力资源利用规划执行环境标准的确认意见,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执行如下标准。1.5.1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后河干流源头至万源市梨树乡场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类水域水质标准;万源市梨树乡场镇至后河观音峡取水点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水域水质标准。后河观音峡取水点至万源市出境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水质标准。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2、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3、噪声:根据区域内不同功能区分别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2、4类标准。1.5.2污染物排放标准1、水污染物: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的一级标准。2、大气污染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3、施工期噪声: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中不同施工阶段标准执行。具体标准值见表1-1。表1-1评价所采用的标准及标准限值序号名称采用标准标准限值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GB3838-2002I类pH:6-9DO:≥7.5mg/LBOD5:≤3mg/LCODCr:≤15mg/L粪大肠菌群:≤200mg/L高锰酸盐指数:≤2mg/LNH3-N:≤0.15mg/L总磷:≤0.02mg/LGB3838-2002II类pH:6-9DO:≥6mg/LBOD5:≤3mg/LCODCr:≤15mg/L粪大肠菌群:≤2000mg/L高锰酸盐指数:≤4mg/LNH3-N:≤0.5mg/L总磷:≤0.1mg/LGB3838-2002Ⅲ类pH:6-9DO:≥5mg/LBOD5:≤4mg/LCODCr:≤20mg/L粪大肠菌群:≤10000mg/L高锰酸盐指数:≤6mg/LNH3-N:≤1.0mg/L总磷:≤0.2mg/L大气环境GB3095-1996二级SO2:1小时均值≤0.50mg/m3、日均值≤0.15mg/m3NO2:1小时均值≤0.12mg/m3、日均值≤0.08mg/m3TSP:日均值≤0.30mg/m3(以上均为标准状态)声学环境GB3096-93I类昼间≤55dB夜间≤45dBGB3096-93Ⅱ类昼间≤60dB夜间≤50dBGB3096-93IV类昼间≤70dB夜间≤55dB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物GB8978-1996一级BOD5:≤20mg/LCODCr:≤100mg/LSS:≤70mg/LpH:6~9大气污染物GB16297-96二级TSP:≤1.0mg/m3(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NO2:≤0.12mg/m3(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施工噪声GB12523-90土石方:昼间≤75dB夜间≤55dB结构工程:昼间≤70dB夜间≤55dB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1.6环境保护目标1.6.1近期环境保护目标(1)在方案的选择和设计上尽量减少对现有景观生态格局的干扰,把对环境影响的大小作为规划方案评定和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协调好河段水力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保护规划河段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2)防止加剧区域水土流失,减少对林地的破坏,并制定好迹地绿化与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使规划方案实施后,规划区域的植被覆盖率高于现状水平,并且不遗留水土流失隐患。(3)合理开发和配置水资源,加强管理,规范施工活动,强化对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将规划方案的建设和运行对水生物资源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4)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控制施工期噪声和大气污染物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1.6.2远期环境保护目标1、流域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以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维护流域生态平衡为目标,保护和改善流域自然恢复能力,遏制由于流域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维护流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3、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促进流域和相关区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4、合理制定规划电站运行方式,充分考虑景观及生态用水要求,保障景观生态用水。5、作好能源规划和调整,以清洁无污染能源电能为主,特别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保护好当地森林资源,并为进一步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创造条件。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1.7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后河水电规划实施对涉及区域的水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均会产生一定影响。其中,对声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中的地貌、环境地质、土壤侵蚀等环境要素和因子的影响主要发生在规划电站的施工建设期,具有水电工程的一般性,且多为可逆影响;而对水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因子影响主要发生在电站运行期,即规划实施后,多具有不可逆性和长期性,将对规划河段所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较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将以对水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为评价重点。要对某一特定规划方案实施后的环境影响进行客观评价,其前提条件必须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建立一个客观、合理的指标体系。水电规划的环境影响因子最主要在于规划方案本身的选择。同时,由于水电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该规划与本区域内其它规划的协调性和适应性分析以及规划方案的动态影响也应当考虑进去,这些特点应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得到充分体现。根据本水电规划及区域环境特点,归纳得出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2。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表1-2环境保护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表环境问题环境目标评价指标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河段的生物多样性是否导致物种消失保护现有的栖息地和种群结构,维持评价区域陆生、水生生态环境,维护区域的生产力是否因本规划的实施而发生陆生生态结构及功能性的变化是否因本规划的实施而发生水生生态结构及功能性的变化尽可能保持现有的生态景观体系与生态保护规划的协调程度工程开挖及弃渣影响保护花萼山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保护区功能及生态结构是否发生变化水环境将水污染物控制在最低水平之内,尽量减少水污染物的排放,评价区域水环境功能满足要求河流水质达标率生态景观用水保证率环境空气尽量减少废气污染物的排放,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达标评价区域环境空气满足二级标准施工废气排放达标声环境减轻噪声和振动施工交通噪声达标率区域声学质量达到2类区标准社会环境通过水能开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协调程度对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作用的大小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能资源水能资源利用率保护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的影响保护人群健康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水土保持保护土地质量和数量,防止土地退化;合理地进行弃渣堆放永久占地区、临时占地区及渣场新增水土流失量地质环境尽可能维持现有地质环境工程对地质环境的影响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1.8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1.8.1环境影响识别根据后河水电规划方案实施过程中及规划电站运行后的环境影响特点,结合规划河段及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分建设期和运行期进行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识别,详见表1-3。表1-3环境影响识别表影响源主要影响因子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规划实施期间工程占地陆生植物、水土保持改变土地利用结构,新增水土流失施工活动水质、大气及声环境、陆生植物、水土保持、景观对局部地区的水、气、声环境造成短时间的污染,破坏局部植被,扰动地表,增加水土流失施工队伍进驻水质、固废、社会经济、人群健康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短时间内污染局部环境,影响人群健康规划实施后拦水坝形成水生生物阻隔鱼类通道,造成水生生物分隔库区水文情势、水质、水生生物、陆生动物影响局地气候、水质、河流生境及水生生物用水发电社会经济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1.8.2评价因子筛选根据后河水电规划开发方案,结合规划河段所在区域环境现状和各类环境因子的重要性和可能受影响的程度,在环境影响识别的基础上,进行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和筛选,见表1-4。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表1-4评价因子筛选结果表环境要素环境因子建设期运行期备注地形地貌地貌☆★:重要评价因子;☆:一般评价因子地质环境边坡稳定★诱发地震浸没地表水环境水文水位☆流量★泥沙淤积★冲刷☆水温水温结构☆季节变化☆水质PH☆COD★★BOD★★DO☆地下水环境水位大气环境TSP★NO2★有害气体☆声环境LAeq★生态环境局地气候气温☆蒸发☆湿度☆土壤养分理化性状水土流失侵蚀量★陆生植物区系组成多样性☆覆盖度★野生动物区系组成栖息地☆分布密度☆水生生物水生植物☆浮游、底栖动物☆鱼类★景观景观生态体系★★社会环境社会经济人口密度☆就业机会★农业生产☆经济收入★经济结构☆★生活质量★社会环境资源利用综合用水☆旅游资源☆水资源★人群健康地方病☆传染病☆基础设施交通☆防洪安全医疗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由上表看出,本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水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主,着重评价具有综合性、深远性的指标,评价指标主要有水文情势、生态敏感区、社会经济、水资源利用等。具体评价因子主要如下:1、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因子:水温、BOD5、pH、DO、CODCr、NH3–N、高锰酸盐指数、粪大肠菌群、总磷;预测因子:水文情势。2、环境空气现状评价因子:NO2、TSP;预测因子:TSP。3、声学环境现状评价因子:昼间和夜间的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预测因子:昼间和夜间的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4、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因子:陆生动植物分布现状、种类和数量;水生生物(重点是鱼类)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水土流失现状;预测因子:区域生物多样性;区域水土流失。5、社会经济现状评价因子:能源结构及水资源利用;土地资源现状;林业现状;预测因子:能源结构变化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地方社会经济变化;规划占地及土地资源利用;交通及人群健康。1.9评价范围1.9.1地表水环境本次地表水环境的评价范围为:万源市皮窝乡的白龙洞至罗文镇的旋坑坝之间长约104.3km河段。重点是坝址回水末端至厂房尾水间约5.0km的河段。1.9.2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以规划电站闸坝、厂房、砂石骨料加工、混凝土拌和等主要工区为中心,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周边约2km的区域。1.9.3声学环境评价范围为工程主要施工区与施工营地、施工公路等边界以外200m范围内。1.9.4生态环境水生生态环境的评价范围与水环境评价范围相同;陆生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为规划河段正常蓄水位以上海拔高程100m以内的范围。1.9.5社会经济环境主要为规划河段所位于的万源市以及规划河段所流经的8个乡镇。1.10拟采取的方法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的要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技术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采取的,可适用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另一类是在经济部门、规划研究中使用的,可用于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综合上述两类方法,本项规划环评拟采用的评价方法见表1-5。表1-5本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采用的评价方法评价环节评价方法环境背景调查分析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和监测法规划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矩阵法公众参与调查表法、公众咨询法规划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价环境数学模型法、对比评价法累积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数学模型法、承载力分析法、专家咨询法1.11评价水平年本规划环境现状评价水平年分为两个部分,其中社会环境为2005年,水环境、生态环境以现状监测或调查时间作基准,为2005年。预测评价水平年为近期工程建成年2009年。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1.12评价程序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本工程环评工作分以下3个阶段:1、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任务是开展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相关资源调查,现场核实水电规划方案和初步调查规划河段环境状况,通过对初拟河流规划方案的分析,筛选和识别出本水电规划主要环境影响因子,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工作重点和技术路线,拟定工作计划。2、调查、测试阶段为全面了解规划河段的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我所组织相关人员多次深入现场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同时开展了以访问、座谈、发放调查表等多种形式的公众参与活动,广泛听取了各阶层人士对本规划的意见和建议。3、报告书编制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是在第一、二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进行规划河段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分析,并针对规划方案初拟了相应的环保措施,明确环境监测及跟踪评价,并对下阶段单个项目环评提出意见和建议,编制《四川省万源市后河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二章规划概况与分析2.1规划背景及意义1、万源市水力资源丰富全市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1条,以花萼山为分水岭,分属两大水系。东北角河流属江汉水系,主要河流有任河,西南部为渠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后河、中河、澌滩河、月滩河。全市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河流14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5条。境内多年平均径流深806.2毫米,地表径流总量32.773亿立方米(含地下水径流总量5.27亿立方米),过境水量27.868亿立方米,共计水资源总量60.641亿立方米。万源市水力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38.526万kw,可开发量20.676万kw。目前仅开发小水电站53处9091kw,仅占可开发量的2.36%,开发潜力较大,加之当地辐员面积较大、用电分散,适宜发展小水电。2、后河水电开发是万源市经济发展的需要万源市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受多种因素制约,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虽然近年来,该市的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全省、全国相比,发展速度仍然很缓慢。当地政府要求必须将丰富的水电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进行流域水电开发。因此,后河水电开发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3、后河水电开发是万源市电力发展的需要由于历史、地理、经济多方面的原因,万源市水能资源开发滞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县工农业经济的发展,用电矛盾更显突出。随着万源市电网的建设的发展趋势,后河规划电站的建设和开发将对万源市的电力发展发挥较大作用。2.2规划位置与范围万源市后河属于渠江的二级支流,为州河的三大支流之一,是州河的主要水源。后河发源于大巴山南麓,距离万源市约45km的大横山(海拔1480m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整个流域呈北高南低之势,由北东向南西方向流动,经皮窝、梨树、官渡、万源城、坪溪、青花、长坝、花楼、罗文等乡镇,在宣汉县普光场上游与中河汇合,再流至宣汉城与前河汇合而为州河。该流域属于大巴山暴雨区,流域上游属于深山区,植被良好,中、下游人类活动频繁,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河段多沙洲漫滩,冲淤现象严重。后河流域支流密布,主要有:白沙河在长坝乡丝坝处汇入,赵塘河在花楼镇汇入后河,河流短促,坡陡流急,属于典型的山溪性河流。整个流域呈树枝状分布。后河万源市境内控制流域面积1394km2,主河道长104.3km,天然落差1128m,平均比降8.09‰,多年平均径流深854mm,多年平均流量38.7m3/s。后河干流水资源理论蕴藏量5.48万kw。由于襄渝铁路、汉渝公路由北向南沿河而下,且与后河河床高差不大,便限制了后河干流上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致使该河流技术可开发量0.447万kw。本次水电规划位于万源市皮窝乡的白龙洞至罗文镇的旋坑坝之间长约104.3km河段。后河流域水系图见附图2。2.3规划开发任务及供电范围后河规划河段中,沿河两岸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大多利用附近小溪流就近解决,除梨树乡以下有自然流灌农田外,整条河流无防洪、航运及供水、过木等要求。因此,后河上、中游开发任务单一,除发电外,无其它综合利用要求。根据达州市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及万源市电力发展方向、电网建设规划,梓桐溪电站建成后接入地方电网,供电范围主要是万源市及邻近乡、镇。2.4规划目标遵循国家现行的各项政策法规,从西部大开发和后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出发,合理分配和利用水力资源。结合规划河段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处理好需要与可能、资源利用、水库淹没移民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国民经济各部门要求和电力发展规划,提出适合规划河段特征、有利于规划河段所在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水电开发方案。2.5规划原则1、合理规划、统筹兼顾,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流域规划要减少对生态和植被的破坏,尽量少占林地;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2.6规划方案根据达州市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四川省万源市后河水力资源规划报告》,后河干流实行梯级开发,均为坝后式电站,具体规划为两个电站,总装机4470kw。其中:沙坝水电站1270kw(该水电站已于1998年全部投产运行),梓桐溪水电站3200kw。故此次规划主要是梓桐溪水电站。规划河段位置详见附图1。1、梓桐溪电站:位于万源市罗文镇境内后河干流上,沙坝电站上游5公里,罗文镇上游约1.5km,距下游的毛坝水文站直线距离约16km,距万源市区约60km,控制流域面积1326km2。梓桐溪水电站是一座低水头河床式电站,按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本电站属小(2)型电站,为Ⅴ等工程。主要由拦河取水枢纽和发电厂枢纽两部分工程组成。其中首部拦河取水枢纽工程包括溢流坝、非溢流坝、进水口和上下游护岸及导墙工程等。发电厂区枢纽工程由主副厂房、尾水渠、户内式升压站组成。整个电站工程拦河取水枢纽与发电厂区枢纽根据开发方式布置在一起,设在后河罗文镇卧羊阁河段,厂房和冲沙闸布置在后河右岸,长29.0m,冲沙闸底坎高程378.0m;左岸为非溢流坝段,长26.0m,坝顶高程为402.85m;河道中段为溢流坝段,长60.0m,坝顶高程为388.50m。水库库容约240万m3,属于小(1)型水库。坝型为埋石砼重力坝加钢筋砼自动翻板闸,固定坝最大坝高25m,其中活动闸高5m。主坝区采用HB=5m×9.4m的自动翻板闸6道,闸顶拦水位高程为393.50m,闸底高程为388.50m,全主河道建闸。坝址河床宽度为80m,河床高程为377.00m,坝轴线右岸公路高程为398.20m,襄渝铁路罗文火车站高程为412.00m,发电厂房布置于河右岸,园筒式厂房,主厂房内空尺寸为20.0×12.3×8.5m(长×宽×高)。厂房地面高程374.0m,厂房顶部高程为382.45m。尾水渠总长90m,宽10.68m。上游正常蓄水位393.00m。下游正常尾水位376.85m.。电站共计利用水头14.5m,引用流量27.0m3/s,装机3200kw,年利用小时4679h,保证出力665.84kw,年发电量1497万kw.h。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2、后河二级沙坝电站:该水电站已于1998年全部投产运行。(略)后河水电开发规划梓桐溪电站主要动能经济技术指标见表2-1。表2-1后河水电开发规划梓桐溪电站动能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梯级电站分级级12调节能力日调节3引用流量m3/s27.04保证出力kw665.845多年平均出力万kw.h17096总装机容量kw32002台机组7年总发电量万kw.h14978年平均利用时数hr46799静态总投资万元2143.8610静态单位kw投资元/kw669911静态单位kw.h投资元/kw.h综上,本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的梓桐溪电站已被水利部批准为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电源建设点,已列入2007年建设投资计划。该规划符合水能资源规划要求,能充分利用河流水能资源,工程地质条件、动能指标较好,规划选址合理可行。2.7本规划与地方相关规划之间的关系及一致性分析2.7.1与产业政策及有序开发小水电通知的符合性分析根据2005年12月国务院批准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国家鼓励发展水力发电工程。后河水电规划以水力发电为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强小水电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防止不合理开发活动造成生态破坏,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发布了《关于有序开发小水电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通知》(环发[2006]93号)。后河水电规划实施后接入万源市地方电网,可以促进当地“以电代燃”工程的实施,建成后对解决当地用电需求,缓解电力供需矛盾,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规划区域不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划实施会对规划河段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其影响范围和程度有限,只要采取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保护及管理措施,其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控制在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综上所述,后河水电规划与《关于有序开发小水电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通知》精神是相符的,但为切实保护好当地生态环境,后河水电规划必须遵照《关于有序开发小水电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通知》(环发[2006]93号)要求及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落实好施工期和运行期各项环境保护措施。2.7.2与流域上游取水点的关系后河水电规划河段上游有一个万源市的取水点,即观音峡取水点,距离后河源头26km,而规划电站(梓桐溪电站)远离观音峡取水点,距离规划电站约67km,位于花萼山自然保护区外,距花萼山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外边界的距离约3km。因此,只要规范施工活动,后河水电规划的实施就不会对观音峡取水点产生不利影响。2.7.3与四川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关系四川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国务院于2007年4月6日批准建立(国办发[2007]20号)。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花萼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8203.39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1600.36公顷,缓冲区12987.79公顷,实验区面积23615.24公顷。保护区位于四川省万源市境内,范围在东经108°00′-108°27′,北纬31°55′-32°12′之间。东起重庆市城口县岔溪口,向南与重庆市城口县交界线延伸至东南角八台山北抠鼻子河源头地交合点,沿河谷线向南至八台乡椿树湾转向西至白沙镇下金鸡坪、老鱼泉、猫儿洞、张家口至茶垭乡辣子坪,西以茶垭乡巴桃圆、碾子坪、官渡镇诸葛坝、邓家湾、关门洞、寨子湾为界,西北以梨树乡耳厂湾、偏岩子、荆竹坝至皮窝乡七里扁为界,北以皮窝乡周家河至白龙洞、赵家河、庙坡乡龙放坪、上店子、陈家湾、小河滩、营盘至柳树河坝为界,东北以岔溪口沿大竹河流域经白果乡境内至韩家坪、落桥洞、麻圆子、石岭子与柳树河坝连接。根据《四川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后河规划河段上游20km在花萼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内,而规划电站(梓桐溪电站)远离花萼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距实验区外边界的最近距离约73km。后河规划河段与四川花萼山自然保护区区位关系见附图5。因此,只要规范施工活动,后河水电规划的实施就不会对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产生不利影响。2.7.4与万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关系根据万源市国民经济发展“十五”规划,万源市水力资源丰富,是达州市水电开发的重点,应加大对水电的开发。发展水电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缓解万源市地方电网供求矛盾将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由此可见,本规划符合万源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2.7.5与区域农业发展规划的关系本规划开发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占用耕地,减少现有的土地资源,使农业生产减产。但通过复耕以及水土保持措施后,对该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并不十分突出,不会产生明显的制约农业经济的条件。电站建成后,通过积极的复耕造林工程,仍将恢复部分受破坏的环境,故评价认为,本流域规划与区域农业发展规划不矛盾,不会带来明显的制约条件。2.7.6与当地交通建设发展的关系本工程位于国道210旁,对外交通由坝厂区至罗文镇,经罗文镇后分别到万源市城和达州市城,再由达州到成都,由万源可到陕西汉中,罗文镇以外的公路为三级砼路面,双溪镇至厂坝区为泥夹石山区四级路面。在此公路基础上按需要修建各主要施工工区的场内施工便道便能满足施工交通要求。由此可见,当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地交通建设发展可促进该流域水电资源的开发,有利于电站施工期的运输。电站施工修建的部分道路,可为今后该地区开展旅游活动提供方便,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二者具有互补性。但是,在施工期间由于施工运输量的增大,可能会在部分路面造成拥挤现象,影响当地正常的交通营运。从总体分析,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对发展当地交通具有促进作用。2.7.7与水资源利用规划的关系万源市水资源丰富,全县大、中、小水电蕴藏量约385MW,可开发量206MW,是达州三大小水电基地之一。截止目前,已建成中小型水电站14座,总装机容量为9.09MW。国家电网、县网等电力网络已覆盖大部分乡镇。规划干流河谷深切,耕地少而分散,沿河无通航史,远景规划亦无通航要求。后河干流域内的居民居住点和耕地的海拔高程均高于河道,引用的灌溉和人畜饮用水源均以后河两岸的山溪沟水。上、中游开发任务单一,无防洪、航运及供水、过木等要求。因此,后河水资源主要利用方向为发电,水电开发与区域水资源利用规划是协调一致的。2.7.8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关系在万源市水土流失现状分布图基础上,经现场调查,结合工程占地类型、地形、植被覆盖度等具体情况分析,规划区域耕地很少,多为坡耕地,林地植被较好,坡度在50~60°之间。根据万源市水土保持规划,规划河段属于水土流失中度流失区,流失强度为中度流失。后河水电规划开发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将将破坏原生地貌,产生占压、扰动和弃渣,如不采取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将加剧局部区域水土流失,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对此,本规划电站应严格执行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认真组织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加强施工管理和水保方案的逐项落实,控制取料、弃渣等重点部位的水土流失,绿化、美化施工营场地,工程建设对区域生态及水土流失的影响是可以得到控制、减免甚至改善的。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将水土流失影响尽量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严格按照经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及施工迹地恢复等生态环境建设,控制和消除实施本规划可能导致的水土流失危害。另外,后河水电规划的实施,将通过“以电代燃”改变当地能源结构,减少居民日常生活用柴对当地森林资源的破坏,实现“以水带电、以电养林、以林保水”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区域水土流失。所以后河水电规划及电站建设与与万源市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是相协调的。2.7.9与万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的关系根据《万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万源市发展目标为全面实施生态环境立市、工业项目强市、科教人才兴市、特色产业富市战略,突出“强工、重农、活商、建城、兴旅”的经济发展重点,发展战略包括培育五大支柱产业,即能源、农产品加工、建材、冶金和红色旅游;在能源开发建设方面,完成后河、月滩河、澌滩河、白沙河、任河梯级开发的水电建设,加快送电到村工程的建设。后河水电规划实施后,将供电万源市地方电网,不仅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必须的能源,还可以加快“以电代燃”工程的实施,有利于保护天然林资源。可见,后河水电规划同万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2.7.10与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的关系万源市旅游资源丰富,除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还有八台山风光、龙潭河风景区、大巴山第一漂、汉江第一漂、将帅故里游等景区(点)。根据《万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万源市将把旅游业建设成为万源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使旅游业真正成为万源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但是,由于当地交通闭塞,电力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滞后,加之宣传开发力度不够等原因,外来游客甚少,距离规划目标相去甚远。后河规划河段涉及区域目前没有制定相关的旅游发展规划,随着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区域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将得到较大的改善,各景区内能源供应得到保证,道路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因此进一步完善,促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万源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创造便利条件,有利于促进万源市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本规划与万源市旅游发展规划是相协调的。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3.1自然环境现状3.1.1地理位置万源市位于四川省东北边陲,大巴山南麓腹心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07˚28′~108˚34′,北纬31˚39′~32˚20′,南接宣汉,北与陕西省镇巴、紫阳县接壤,东与重庆市城口县相邻,西邻通江、平昌县,国道210线和襄渝铁路纵贯南北,是连接川、陕、渝三省(市)的重要交通要道,素有“秦川锁钥”之称,全市幅员面积4065km2,东西宽97.6km,南北长77.3km。万源市后河属于渠江的二级支流,为州河的三大支流之一,是州河的主要水源。后河发源于大巴山南麓,距离万源市约45km的大横山(海拔1480m)。整个流域呈北高南低之势,由北东向南西方向流动,经皮窝、梨树、官渡、万源城、坪溪、青花、长坝、花楼、罗文等乡镇,在宣汉县普光场上游与中河汇合,再流至宣汉城与前河汇合而为州河。规划的梓桐溪水电站位于万源市罗文镇卧羊阁后河干流上,其坝址在后河罗文镇以上约1.5km处,属渠江水系,地理坐标东经107°48′,北纬31°42′。坝址右岸有汉渝公路通往万源市,距离万源市约60Km,交通便利。详见附图一。3.1.2地形地貌规划区位于四川沉降盆地东北部,其地貌明显受岩性及构造控制,地势北高南低。拟建物位于后河中段的罗文镇以上直流段约1.5km处的峡谷中。河流蜿蜒状流向南东,两岸陡峭,阶地不发育。地形为高山深沟,河床狭窄,植被良好。河谷多呈“V”字型,河床中乱石林立,常见冲洪积物,两岸冲沟发育,坡脚坡麓常见崩坡积体,两岸植被茂盛,呈高山区构造侵蚀地貌形态。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万源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大巴山主脉自西北向东南绵亘于市境北部。后河以东山岭海拔1500~2000m,最高海拔2412.9m,后河以西山脊海拔多在1000~1400m之间,东南部山脊海拔1300m,相对高差700m。东北部山区石灰岩广泛出露,山势陡峭,地面崎岖,岩溶地形发育良好,中部和西北部山岭海拔1200~1600m,河谷海拔600m,相对高差600~800m,西南部山岭海拔1000~1300m,河谷海拔500~600m,相对高差500m。中部、西北部和西南部河谷地是主要农作物区,东北和东南是主要工业区。境内岩层以石灰岩、砂页岩、角砾岩居多,岩溶较为发育。全市地貌类型分为:深切割中山峰丛峡谷、中切割中山窄谷带坝、中切割单面中山窄谷、阶梯状台地—峡谷。3.1.3地质1、地质构造规划区位于位于大巴山歹字型构造中段的南侧与川东新华夏系构造复合交接部位,大巴山歹字型构造石窝向斜南翼、涪阳——五龙山背斜北翼,川东新华夏构造黄金口背斜之西翼。规划区内构造复杂。褶皱分布较多,与工程密切相关的有石窝向斜、涪阳——五龙山背斜、黄金口背斜。断层仅在石岸口发育一逆断层,规模小,延伸仅5公里,倾向SW,倾角65°,距离工程地较远,对工程影响很小。可见,工程区区域构造稳定性属基本稳定区。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400万)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1/400万)查得,规划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反应谱特周周期为0.35s,相当于基本烈度VI度。2、地层岩性规划区属扬子地层区四川盆地分区通江小区。库区出露地层除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外,与规划河段密切相关的地层是中生界侏罗系遂宁组、蓬莱镇组、白垩系苍溪组、白龙组、七曲寺组。侏罗系遂宁组(J3s)为坝区主要岩层,由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与粉砂岩不等厚互层。侏罗系蓬莱镇组(J3p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为库区左岸主要岩层,下段以长石石英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泥岩为主,上段以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泥质粉砂岩为主。白垩系下统(K1)为库区右岸主要岩层。苍溪组(K1c)为黄褐色厚层状中——细粒钙质长石石英砂岩夹薄层紫红色泥岩;白龙组(K1b)为黄灰色厚层状中——细粒钙质砂岩与棕红色粉砂质泥岩相间出现;七曲寺组(K1q)为灰白色厚层——块状钙泥质细砂岩夹粉砂质泥岩。第四系全新统(Q4)由河流冲积层、残坡积、崩积和人工堆积构成,岩性多变,成因复杂。3、物理地质现象规划区内物理地质现象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气候、水文、地形地貌控制,主要表现为基岩风化,岩体边坡卸荷及重力堆积,未见危及工程安全的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库区无泥石流发生,边坡较稳定。4、水文地质规划区内地下水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性等因素制约而类型各异,按赋存条件与出露形态可分为孔隙潜水、基岩隙水、岩溶水。(1)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河谷,漫滩及两岸斜坡堆积体中地层中。除河床及漫滩砂卵石层含水丰富外,其余一般水量贫乏,受大气降水补给,排泄于河谷中,季节性明显。(2)基层裂隙水赋存于玄武岩、砂岩等坚硬岩类裂隙中,水量小,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在含水层被切穿后,以泉的形式排泄。水量主要受裂隙宽度和长度控制而变化较大。(3)岩溶水规划区受大气降水、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与地表水补给,岩溶水赋存于白云岩、灰岩岩层中,岩溶顺层面及构造裂隙发育,岩溶水以泉形式长期排泄于后河中,流量稳定。区内地下水无色无味。据区内水文地质资料,工程区内地下水、地表水化学类型属重碳酸钙—镁型水(HCO3—Ca、Mg),不含侵蚀性CO2,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无侵蚀性的低矿化度中性水。对任何水泥拌制的砼和钢筋砼不具侵蚀性、腐蚀性。3.1.4水系万源市境内溪河遍布,水系发育,流域面积在20km2以上的河流有51条(其中流域面积20~50km2的河流有30条;50~100km2的河流有7条;100km2以上的河流有14条)。全市境内河流总汇水面积3564.89km2。以花萼山为分水岭,分属两大水系:东北角河流属汉江水系,任河(大竹河)系汉江上游最大的一级支流,市境内长35km,控流总面积460.7km2。其余广大地区属嘉陵江水系,主要包括后河、白沙河、中河、澌滩河、月滩河、喜神河等河流,市境内控流总面积3595.19km2,其中后河为境内最大河流,境内流长104.3km,控流面积1394km2。万源市后河属于渠江的二级支流,为州河的三大支流之一,是州河的主要水源。后河发源于大巴山南麓,距离万源市约45km的大横山(海拔1480m)。整个流域呈北高南低之势,由北东向南西方向流动,经皮窝、梨树、官渡、万源城、坪溪、青花、长坝、花楼、罗文等乡镇,在宣汉县普光场上游与中河汇合,再流至宣汉城与前河汇合而为州河。规划的梓桐溪水电站位于万源市罗文镇卧羊阁后河干流上,其坝址在后河罗文镇以上约1.5km处,属渠江水系。后河水系见附图2。3.1.5水文泥沙1、径流(1)径流特性后河径流主要为降水补给,其次为地下水和融雪化冰,径流年内分配与降水年内分配基本一致。据毛坝水文站资料统计分析,每年4月起径流随降雨的增多而增大,7-9月水量最丰,10月份次之,11月后由于降雨减少,地下水补给比重渐渐增大,径流逐渐以地下水和融雪水补给为主,稳定退水至翌年3月。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丰水期(5-10月)径流占年径流81.3%,其中7-9月占年径流39.5%。枯水期(11~4月)径流占年径流18.7%,最枯段(1~3月)只占年径流7.5%。径流年际变化不大,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最丰水年为1983年5月~1984年4月(年平均流量85.4m3/s),最枯水年为1962年5月~1963年4月(年平均流量为17.1m3/s),分别为多年平均流量的2.2倍和0.44倍。最小流量多发生在2月和3月,历年实测最小流量4.32m3/s(1963年2月28日)。(2)设计径流毛坝水文站是后河流域的控制站,是国家基本水文站,在梓桐溪水电站的下游,距梓桐溪水电站的直线距离约16km。控制集水面积1428km2。河床稳定,各级水位都有控制,测验正规,方法合理。历年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稳定,有1959~2002年长达44年的实测径流资料,经本次复核认为毛坝水文站历年水文资料合理、可靠、精度较高。说明毛坝水文站1959~2002年的径流系列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规划中的梓桐溪电站工程闸址处无实测长系列径流资料,根据州河流域径流实测资料特性及流域降水分布特点,拟定以毛坝水文站推求出的各径流成果,按面积比移至设计断面,换算系数K=0.9286。根据《四川省水文手册》等值线图查算得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854mm,由毛坝水文站1959~2002年共计44年的实测的流量资料计算出的多年平均流量,用流域面积比拟法将毛坝水文站径流系列移用至梓桐溪电站工程坝址处,则多年平均流量为35.9m3/s,Cv为0.42,Cs=2Cv,径流成果如下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2.2亿m3。根据梓桐溪水电站设计代表年日平均流量历时综合曲线图上查出P=90%时,保证流量为5.60m3/s。表3-1规划河段径流计算成果表项目均值(m3/s)CvCs/CvQp(m3/s)P=10%P=50%P=90%年平均流量35.90.42256.133.818.5汛期平均流量69.40.51211763.429.6枯期平均流量16.90.6230.514.95.9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2、洪水(1)洪水特性后河流域属于大巴山暴雨区,暴雨中心在规划流域内常出现在皮窝、曹家乡一带。由于暴雨中心的移动和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使暴雨在面上的分布呈现出不均匀性和不一致性。后河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主汛期一般为5-10月,年最大流量多出现在7、8月。流域内山高坡陡,河床比降大,集流迅速,洪水涨落快,历史时短,洪水过程尖瘦。(2)设计洪水规划梓桐溪水电站水库库容约240万m3,属于小(1)型水库,按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和《小型水利发电站设计规范》(CBJ71—84)两文件之规定,梓桐溪水电站洪水标准按30年一遇设计,200年一遇校核。其正常蓄水位为393.50m,设计洪水位为400.382m,校核洪水位为403.187m。梓桐溪水电站左岸紧靠汉渝公路,受特定地理位置限制,挡水工程采用固定坝体将会造成洪水位抬高,影响公路安全和淹没耕地及农房,决定采用水力自控翻板闸门活动闸坝与固定坝体相结合的建坝方案,该闸门运行特点是不需其它外加力量,仅靠闸顶水位的微小变化,闸门便能达到开启或关闭的目的,同时它具有上游超淹很微小的特点,除在中小洪水情况下闸坝上下游有一定水位差以外,中等以上洪水闸门全部开启泄洪,这时的水位基本便是洪峰流量的自然水位。因此,该种坝型因超淹现象对公路和房屋影响较小,同时它还有减少洪水期的超淹没占地和造价低廉的优点。由于后河流域无实测洪水资料,而洪水成因又是暴雨,毛坝水文站为后河基本控制站,位于梓桐溪电站下游16km处。梓桐溪电站坝址处集水面积为F梓桐溪=1326km2,F毛坝站=1428km2,毛坝水文站实测流量资料长、历史洪水调查可靠,又处于同一暴雨区,自然地理条件相似,能较好地反映该地区的洪水规律,且符合邻近各水文站洪峰频率参数的规律,故采用水文比拟法计算的洪水作为梓桐溪电站设计洪水成果。表3-2毛坝站各频率设计洪水成果表单位:m3/sP%0.5123.3351020Q(m3/s)6185560050104560419535602900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表3-3规划梓桐溪电站各频率设计洪水成果表单位:m3/sP%0.5123.335Q(m3/s)58905330477043403990梓桐溪水电站施工期分期洪水成果,仍采用毛坝水文站的计算成果,按集水面积比的n次方移用至梓桐溪电站闸址处。N的取值,根据各个时期的洪水大小不同来确定,主汛期和汛前、汛后过渡期按面积比的2/3次方移用,其余月份按面积比移用。成果见下表。表3-4规划梓桐溪水电站分期设计洪水成果表单位:m3/s月份均值CvCs/CvQp(m3/s)P=5%P=10%P=20%112.40.88234.126.919.5215.61246.835.925.1366.91.823031971034276.91.452.510637063965602.312.5181013609106~920650.48339903390276010542.41.22.5184013108161191.71.323322391511219.61.4274.652.732.23、水位流量关系对规划梓桐溪水电站工程,收集了两组水尺断面的观测水位和实测流量,低水部分采用实测流量建立,中高水位采用水力学公式计算水位流量关系,并用洪水调查成果作控制,糙率按《洪水调查》书中的天然河道糙率参考选用,设计洪水位见下表和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见附图。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表3-5梓桐溪水电站各频率设计洪水位成果表位置频率P(%)0.5%1%2%3.3%5%10%闸轴线设计洪水位(m)389.66389.00388.30387.75387.31386.464、泥沙后河山高坡陡,沟壑发育,每当山洪暴发,沟岸滑坡、崩塌等是沟道推移质沙的主要来源,而悬移质沙则主要来自域内表土冲刷。后河流域无实测泥沙资料,查《四川省水文手册》年平均悬移质输沙模数计算得后河多年平均含沙量约1.2kg/m3。相邻的毛坝水文站具有1959年~2002年共44年实测悬移质泥沙资料,测验精度及整编成果均符合规范要求。规划梓桐溪电站的悬移质沙量移用毛坝水文站的实测悬移质沙量。多年平均输沙模数为1043t/km2计算悬移质输沙量,悬推比取15%计算推移质输沙量。规划梓桐溪电站的气候、土壤、水文地质、地形等自然地理条件较为一致。本次设计直接移用毛坝水文站多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成果,经计算,梓桐溪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139万t。规划梓桐溪电站设计时,曾采用水科院与成勘院共同研究提出的非均匀卵石河床推移质输沙率计算公式,推移质与悬移质之比为6~17%。本次设计结合后河属于山溪性多沙河流的实际情况,取推悬比为15%,计算得梓桐溪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推移质输沙量为20.85万t。规划梓桐溪电站坝址处悬移质与推移质输沙量之和,即为本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输沙总量,计159.85万t。表3-6梓桐溪电站历年输沙量及含沙量成果表项目月123456789101112年输沙量(万吨)0.0060.0080.1045.9213.214.751.415.830.17.010.2860.006139含沙量(Kg/m3)0.0030.0050.0340.8261.111.392.461.251.210.5120.0560.0021.20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3.1.6气象特征规划河段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日照适宜,霜期长等特点。春季风多;夏季气候温和、降雨集中、光照充足、多伏旱;秋季温暖、多连绵雨;冬季冷、多云雾、霜雪较多。根据万源气象站历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4.7℃,极端最低气温—9.4℃(1975年12月15日),极端最高气温39.2℃(1953年8月18日)。多年平均降水量1176.1mm;多年平均蒸发量1468.9mm,多年平均风速1.9m/s,最大风速27.0m/s,相应风向为南风,多年平均湿度72%;多年平均无霜期236天,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480.4小时。后河流域地处大巴山暴雨区,雨量丰沛,降雨是径流的主要来源。由于降雨云系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致使降雨的空间上分布呈现出不均匀性,暴雨中心常出现在皮窝、曹家一带,降雨量从上游向下游呈现递减的趋势。降雨在时间分布上也具有不均匀性。根据万源气象站资料统计,5~10月为汛期,降水量965.7mm,占全年降水量的82.1%,其中7~9月降水量608.0mm占全年降水量的51.7%,12~2月为枯期,降水量25.4mm占全年降水量的2.2%;最大年降水量1673.2mm,最小年降水量771.2mm,相差达2.17倍。3.2社会环境现状3.2.1行政区划与人口万源市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腹心地带,界于北纬30。39,—32。20,,东经107。28,——108。31,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之间,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嘉陵江、汉江的分水岭,地处川、陕、渝三省(市)结合部,7个县市的交汇处,襄渝铁路、国道210线(包南路)及川东电网纵贯全市,是进出川的主要通道和重要门户,是连接川陕渝经济、文化、交通的重镇,素有“秦川锁钥”之称,享有“万宝之源”的美誉。全市幅员面积4065平方公里,辖12镇41乡,373个村,2480个社,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3.2.2社会经济万源市是国家第一批扶贫开发重点县(市)和革命老区,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市,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海拔高差大,相对高差达2000米,大部分地方海拔600—1400米,占幅员面积的83%。地形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地貌类型主要为山地,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是典型的盆周山区农业县(市),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洋芋等,境内盛产茶叶、香菇、木耳、蘑芋、中草药材等,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来源。工业以农副产品加工、冶金、建材、化工、煤炭为支柱产业。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8.5069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1.0156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8.8807亿元,增长25.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6106亿元,增长10.9%。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15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5518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14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3.5868亿元,粮食总产量28.5532万吨;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61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50元。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563所,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所,在校生人数1173人;普通中学47所,在校生数3.44万人;小学校512所,在校生数6.6万人;专任教师3746人。全市有卫生机构84个,卫生技术人员1178人,病床数1065张。全市卫星地面接收站有18954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6.0%,广播入户率70.0%。3.2.3土地利用现状万源市幅员面积4065km2,根据区域的自然条件和土地利用现状的特点,按土地类型的分区范围可分为低山河谷粮经区、中山粮经林区、高山林经区。其中粮经区面积518km2,粮经林区面积2016km2,林经牧区面积1531km2。按土地利用结构可分为农业用地、林业用地、牧业用地、水域用地、非生产用地和难利用地等。根据规划梓桐溪电站项目建设区现状调查,结合工程施工占地规划,工程区占地包括永久建筑物占地8.7亩、水库淹没占地265亩、施工临时设施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占地43.83亩、工程影响区72亩和渣料场占地3亩。工程区占地总面积为392.53亩,其中占用耕地面积为27.2亩,灌木林地、荒山13.7亩、河滩地面积为351.63亩。工程移民39人。3.2.4交通及通讯现状万源市是联结川陕两省的交通要道,早有“秦川锁钥”之称。交通建设方面,境内有襄渝铁路和公路210国道纵贯南北,302省道公路穿境而过,北上首都、南下重庆、东到武汉、西至成都。境内省、市、乡道公路纵横交错。2004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已达3178公里,其中一、二级公路153公里。全县已实现乡乡通公路。襄渝铁路二线正在建设中,达陕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建设。对外交通较为方便。规划河段位于万源市的交通网中,在后河右岸有国道210公路通过,规划电站只需修建从国道210至施工区的施工公路,大约500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市内通讯便捷。据统计,2004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54522户,移动电话用户37400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671户。3.2.5流域及规划河段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万源市水资源丰富,全县大、中、小水电蕴藏量约385MW,可开发量206MW,是达州三大小水电基地之一。截止目前,已建成中小型水电站14座,总装机容量为9.09MW。国家电网、县网等电力网络已覆盖大部分乡镇。根据达州市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四川省万源市后河水力资源规划报告》,后河干流实行梯级开发,均为坝后式电站,具体规划为两个电站,总装机4470kw。其中:沙坝水电站1270kw(该水电站已于1998年全部投产运行),梓桐溪水电站3200kw。此次规划主要是梓桐溪水电站。3.2.6旅游资源及旅游业万源市旅游资源丰富,除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还有“川东峨嵋”八台山-龙潭河省级风景名胜区、大巴山第一漂、汉江第一漂、将帅故里游等景区(点)。万源市已完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国工农红军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万源市境内有闻名海内外的“张建成石刻墓坊”、“《紫云坪植茗灵园记》岩刻”、境内有荔枝道、石冠寺、烟霞山、佛爷山、观音峡、大竹河、鱼泉山、曹家沟、项王溶洞、驼山亭榭、黑宝林海等众多交相辉映、声名远扬的风景名胜。根据《万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万源市将把旅游业建设成为万源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使旅游业真正成为万源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3.2.7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万源市受大巴山弧形构造和北西向影响,区内褶皱,断层发育,地层出露齐全,成矿地质条件好,矿产资源种类较齐全。截止目前,全市共发现20种矿产:能源矿产有煤、铀2种;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锰、钒3种;有色金属矿产有铝;贵金属矿产有铂;冶金辅助原料矿产有硅石、石英砂岩、耐火粘土3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有磷、硫、毒重石(钡矿)3种;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有水泥用灰岩、石膏、泥岩、砖瓦用页岩、河道砂砾石、建筑石料等6种。经调查核实,在本工程施工影响区及水库淹没范围内,未发现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资源。3.2.8文物根据调查,后河水电规划范围内目前没有发现已知的文物古迹。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下文物,应立及报告当地文管部门,以便采取保护措施。3.2.9人群健康据调查,后河流域未发现典型的地方病,而传染病与大多数地区相同,以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为常见病,发病率不高,多呈散在发生,未形成大规模流行。总的来说,规划流域人群健康状况较好。3.3生态环境现状为了充分了解规划河段的陆生生态环境现状,本次评价采用了达州市水产协会对后河规划河段鱼类和水生生物多样性的调查评价结果,重点参照了万源市《林业志》、《林业资源与区划》等相关资料,并进行了实地调查。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3.3.1陆生植物(1)区域植被万源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利于植物生长,加之地貌复杂及区域气候差异,因而植物种类繁多。主要树种有155种,中药材品种有1206种,其中萼山尖贝、巴山天麻、皮窝桔梗驰名中外。饲草有300多个品种。植被因地域分异而呈垂直分布:海拔10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带;海拔1400米为常绿阔叶林及落叶林及落叶林混生带;海拔1400~1800米为针落叶混交林带;海拔1800米以上为高山针叶林带。此外,植被水平差异也较为明显。东北部立体气候差异大,药材资源较丰富,全市中草药收购品种160个,东北山区就占140多个品种,其中巴山青岗林闻名中外。万源市被国家、省列为速生丰产林及“三木”药材基地县,也是全国174个退耕还林重点县和全国天保工程重点县之一。1999年全市实现基本绿化,200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为39.3%,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经初步调查,调查区域内的植物有54种,主要以壳斗科、杉科、松科、蔷薇科、槭树科、忍冬科、禾本科、桑科、杨柳科、樟科的植物为主。在规划河段区域,受垂直气候影响,森林植被呈现垂直带谱特征,由低海拔向高海拔依次分布着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针叶阔叶混交林~针叶、阔叶混交林~暗针叶林~高山灌丛。构成森林的主要阔叶树种有桦叶松属、松属等松科植物十余种,另外还有部分散生柏科植物。在森林下层随处密布着箭竹、杜鹃、胡枝子、忍冬等灌丛,常见的草本植物有和木科、豆科、莎草科、兰科等。调查区域内的森林植被主要为亚热带常绿和落叶阔叶林,特点是针、阔混交,乔、灌相间,荆棘杂草共生。主要群落分布有平坝竹林及路、渠植树,低山灌杂木分布带,次生落叶阔叶林、衫木混交林带,常绿阔叶林带和针阔叶混交林带。按起源分为天然林、人工林和混生林。天然林多为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多为荒山造林、退耕还林造林,林种以柳杉、白夹竹为主。按用途可分为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经济林。常绿针、阔叶与落叶混交林:主要分布在规划河段沿途的低山、深丘、浅丘,平坝仅有零星分布。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柏树、水杉、栎类、桉树、杨槐、香樟、楠木等,以马尾松为主的混交林面积最大。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乔木树种有300种左右;用材树种以松、杉、栎类为主。稀有珍贵树种有银杏、樟、楠、擦木、鹅掌楸、红豆杉、红椿、麦吊杉、铁坚油彬等。花萼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种类繁多:野生植物1000多种,其中珍稀植物有银杏、樟、楠、擦木、鹅掌楸、红豆杉、红椿、麦吊杉、铁坚油彬等10余种,最具特色的是在海拔1800米以上有数万亩的原始沙棘林、木竹林和千亩杜鹃林;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红豆杉、珙桐等五种。竹类有巴山木竹、若竹、箭竹等20多种,慈竹广泛分布于低山、深丘、平坝的溪河两岸、宅院周围、塘库背坎及坟园墓地,楠竹、斑竹、荆竹、苦竹、芦竹、黑竹、蓼叶竹、罗汉竹等也有零星分布。灌丛、草丛:灌木林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深丘、低山陡薄地带,亦广泛分布于耕地背坎、沟渠两旁和乡间道边。植被以马桑、黄荆、麻栋、栓皮栎、映山红、红籽、山麻柳等为主。草木植物有700多种,可作中草药的就有数百种,较名贵的有天麻、党参、黄莲等;木质藤本有猕猴桃、葡萄科、百合科等24种;草丛植被草种主要有白茅、青茅、野茅、蓑草、麦冬、蕨箕、鹅冠草、铁线草、地骨藤和各类花草等。经济林:规划河段沿途均有分布,部分系自然生长,部分为人工种植。主要有桐、桑、梨、柿、桃、李、杏、茶等。规划范围内农作物有红薯、小麦、水稻、玉米、土豆等,油料作物有菜籽、花生、麻籽等。调查区域内海拔约1000m以上基本无人居住,人类活动很少,植被较好。1000m以下人类活动逐渐增多,植被较差。规划区域植被分布现状详见附图5。(2)工程建设区建设点均在耕地和河滩地上,植物物种相对贫乏,主要是桑科、五加科的灌木和草本植物。根据调查,规划区域内没有发现受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和名木古树、母树等(附件8)。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3.3.2陆生动物根据调查,规划河段区域内动物有哺乳类15种,鸟类46种,爬行类3种,两栖类2种。常见的有松鼠、野兔、乌鸦、雀鹰、麻雀、乌梢蛇、菜花蛇、青蛙、蟾蜍等,冬季高山积雪后偶见野鸡、麂子。花萼山自然保护区有野生动物222种,其中珍稀保护动物有26种,是达州市珍稀动物最多最集中的地区,栖息着大鲵、牛羚、獐、鹿、野猪、野羊、锦鸡、豹等珍禽异兽100多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豹、林麝、金雕等。(1)兽类(哺乳类)根据有关资料,万源市的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m以上人迹罕至的密林深处。规划区域内仅有常见的兽类有15种,没有国家级保护动物和省级保护动物。(2)鸟类根据调查,规划河段的鸟类有红腹角雉、锦鸡、长尾山崔、黄鹂、杜鹃等46种,隶属5目13科。该地因地处中低山区,冬候鸟、夏候鸟、旅鸟均有分布。其中留鸟28种,占其总种数的一半多;夏候鸟13种,占28.2%;冬候鸟9种,占19.5%;旅鸟5种,占项式10.9%。而繁殖鸟(留鸟与夏候鸟)41种,占总种类的89.1%。规划区域内没有国家珍稀保护鸟类。工程河段常见鸟类以农林益鸟为主。(3)爬行动物根据调查,规划河段区域内的爬行动物共有3种,分隶1目、2科、3属。工程区没有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爬行动物。后河电站工程区海拔在1000m以下,植被覆盖率较低、频繁的人类活等影响,区内无大型兽类分布。(4)两栖动物根据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该区域两栖动物共有2种,即青蛙和蟾蜍,分隶1目、2科、2属。工程河段没有国家级和省级保护两栖动物,也没有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目录物种。但所有物种均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两栖动物(国家林业局7号令,2000年8月1日发)根据当地林业部门提供的调查资料和现场调查,可以得出,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划区域不是珍稀和受保护动物种类的栖息地,规划区内无野生珍稀动植物存在。(见附件8)3.3.3水生生物1、饵料生物多样性调查为了充分了解规划河段的水生生态环境现状,本次评价采用四川省达州市水产学会对后河规划河段鱼类和水生生物多样性的调查评价结果《工程水域鱼类和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价报告及渔业资源损失补救方案》和实地调查相结合。饵料生物调查的主要内容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生维管束植物、底栖动物区系组成和生物量。(1)浮游植物现状1)、浮游植物的区系组成及特点经过统计,流域共有浮游植物6门27科51属84种(表3-7),其中硅藻门有8科18属43种,约占总数的51.2%;绿藻门有11科17属24种,约占总数的28.6%;蓝藻门有3属3种,占总数的8.00%。轮藻门1科、1属、1种,占总数的1.19%;金藻门1科2属2种,占总数的2.38%,黄藻门1科1属2种,占总数的2.38%。数据表明,采样点的种类中以硅藻门、绿藻门为主,其次为蓝藻门,其它种类所占比例较少。表3-7后河规划河段浮游植物各门的种类数门类科属种占总数的百分比%1硅藻Bacillariophyta8184351.202绿藻门Chlorophyta11172428.603蓝藻门Cyanophyta4121214.34黄藻门1122.335轮藻门1111.196金藻门2222.38合计6门275184100%2)、浮游植物的种群密度和生物量表3-8后河规划河段水域主要水生藻类植物生物量单位:个/L,mg/L采样断面硅藻门绿藻门总生物量生物量生物量规划电站大坝上游200m数量529248007492重量0.04810.10230.1437规划电站大坝上游400m数量551857798697重量0.05280.12480.1709规划电站大坝上游600m数量557960118990重量0.05930.13510.1872规划电站大坝上游800m数量5545631122256重量0.07750.13690.2085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划电站大坝下游200m数量490046596959重量0.03890.10070.13273)、游游植物区系特点梓桐溪水电站工程水域调查区水生藻类从物种区系和种群数量上来看,以硅藻门、绿藻门、蓝藻门为主,其它种类甚为稀少。其中硅藻门包括卵形藻属、针杆藻属、侧结藻属、桥穹藻属、脆杆藻属;绿藻门的种类也比较丰富,有衣藻属、丝藻属、水绵属、小球藻属;蓝藻门成为工程水域第三大优势种群,主要有微囊藻属、念球藻属、颤藻属、螺旋藻属。(2)水生维管束植物现状水生维管束植物是水体中的生产者,能利用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营养物质,使之变成可供生物生长繁殖的能量,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基本环节。这次调查在梓桐溪水电站工程所在河段发现水生维管束植物共11种,从生态类群上划分有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飘浮植物四大类,以沉水植物较多,计5种。其次为挺水植物(计4种),浮叶植物和飘浮植物(分别为各一种)。具体为:挺水植物中有芦苇、白昌蒲、喜旱莲子草、苹等四种,其分布为工程水域部分河岸;浮叶植物中有眼子菜,分布于工程水域部分河段浅水处;沉水植物中有马来眼子菜、微齿眼子菜、茨藻、水车前、苦草等5种,分布于工程水域部份河段浅水处;飘浮植物中有凤眼莲,分布于工程水域河段部分浅水处。(3)浮游动物现状浮游动物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类群,包含无脊椎动物的大部分门类。在淡水水体中研究最多的是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四大类。浮游动物以水生细菌和浮游藻类为食,是属于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第二营养级,亦称次级生产力。由于浮游动物摄取了大量藻类,所以,使水体产生自净作用,它也是几乎所有幼鱼和成鱼的饵料基础。在这次调查中发现,该工程水域调查河段浮游动物的区系由3门、9目、22种组成。其中,原生动物有6目、15种,占总种数的68.2%;轮虫动物有5种,占总种数的22.7%;甲壳动物有4种,占总数的18.2%。工程水域调查区河段浮游动物的种类情况见表3-9规划电站工程水域浮游动物种群密度及生物量和表3-10规划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电站工程水域不同采样点浮游动物种类。表3-9浮游动物种群密度及生物量单位:个/mg/L断面原生动物轮虫类合计密度%生物量%密度%生物量%密度生物量电站大坝下200米平均7781.30.0018211618.90.006579930.0083电站大坝上200米和400米段平均8478.20.0026252210.10.0080751060.0107电站大坝上600米和800米段平均89750.00392527250.0114751160.0153平均83.30.002821.70.00871050.0115表3-10不同采样点浮游动物种类门目种取水点库区中段坝址原生动物表壳目方壳虫 Quadrulella++砂壳虫 Diffugiasp++普通表壳虫Arcellesp++暧昧砂壳虫Diffugia+针棘匣壳虫C.aculeaata++无棘匣壳虫Centropyxisecornis+冠冕砂壳虫Diffugia+变形目多核变形虫Pelomyka++太阳虫目太阳虫Actinophrys+++光还虫Actinosphaerium+裸口目板壳虫iiiHHBVGKKHNADFFFF5646FD+栉毛虫Coleps膜口目纤毛虫 sp+草履虫Paramecium+少毛目弹跳虫Halteria+轮虫动物单巢目裂足轮虫Schizocerca+++多棘轮虫Macrochaetus+++平甲轮虫Platyias+++甲壳动物无甲目丰年虫Chirocephalus+枝角目蚤水氵蚤+++无尾大眼氵蚤 +++圆形盘肠氵蚤++(4)底栖无脊椎动物1)、底栖无脊椎动物区系组成及特点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底栖无脊椎动物是第三营养级的主要组成,也是原河道形态饵料生物中生物量较大的类群,为江河中多数鱼类的饵料基础,并且与江河鱼类的生态类群和区系组成有密切关系。这次在调查断面对底栖无脊椎动物进行定性和定量采集,样本经室内鉴定,整理表明,底栖无脊椎动物区系由3门、11纲、21种组成。其中,节肢动物门有11种,占总数的52.4%;环节动物门有5种,占总数的23.8%;软体动物门有5种,占总数的23.8%。数据显示,调查河段底栖无脊椎动物以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种类最多,其次为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昆虫纲中的常见种类包括:蜉蝣目的扁蜉、灯蛾蜉、二尾蜉、细蜉和小蜉;翅目的大石蝇、短尾石蝇和石蝇;蜻蜓目的箭蜓、蜓;毛翅目的纹石蚕和低头石蚕;双翅目的按蚊、摇蚊等。其中,以二尾蜉和细蜉、蜻蜓为优势种,数量较多,分布广,在各采样断面均有分布。2)、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种群密度和生物量,由于调查河段底栖无脊椎动物以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种类占大多数,对所采集的底栖无脊椎动物定量分析主要考虑了昆虫纲的蜉蝣目、翅目、毛翅目和双翅目的种群密度和生物量,鉴定统计结果见表3-11。表3-11底栖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种类)种群密度及生物量(个/g/m2)序号断面蜉蝣目蜻蜓目毛翅目双翅目合计密度生物量密度生物量密度生物量密度生物量密度生物量1大坝下游200m处200.4020.3012.420.49253.592库区中段330.64100.542.431.01.646.45.783坝址561.22140.8046.461.78010.124平均36.300.758.700.552.503.93.93.850.56.50调查区河段底栖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种类)种群平均密度为50.5个/m2,平均生物量为6.50g/m2,从种群密度上看,蜉蝣目的种类占绝对优势,平均种群密度为36.3个/m2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占总种数的70.6%;而蜻蜓目、毛翅目、双翅目的种类的平均密度分别为8.7个/m2、2.5个/m2、3.95个/m2,总种数的比例分别为16.9%、4.9%、7.5%。从生物量来看,蜉蝣目种类的平均生物量为0.75g/m2,占总量的8.3%;毛翅目种类的平均生物量为3.9g/m2,占总量的43.3%;蜻蜓目种类的平均生物量为0.55g/m2,占总量的6.1%;双翅种类的平均生物量为3.80g/m2,占总量的42.2%。 (5)着生藻类着生藻类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能利用阳光和水体中的有机物进行光合作用。这次调查结果表明,在梓桐溪水电站工程水域河段所发现的着生藻类不是很多,主要是绿藻及轮藻,没有形成生物量较大的优势种群,专家组认为这与调查时间和季节有关。2、鱼类多样性调查根据四川省达州市水产学会2007年9月对后河流域两级水电站工程河段的实地调查与采样结果,整理获得后河鱼类资源状况。(1)鱼类分布现状通过调查和史料表明,梓桐溪水电站工程水域其有鱼类种类隶属2总目3目11科37属58种,该工程水域主要经济鱼类有鲤、鲫、鲢、鳙、中华倒刺鱼巴、南方大口鲶、白甲、四川白甲、马口鱼、华鲮、翘嘴红鱼白、蒙古红鱼白、黄颡鱼、长春鳊、中华间爬岩鳅、泥鳅、餐条等。(2) 鱼类资源特点 鲤科鱼类是优势种群,鲤科鱼类中鱼句亚科、鳊亚科为优势种群。工程区水域内有鱼类58种,分属鲤形总目(鲤形目和鲇形目)和鲈形总目(鲈形目)。科数最多的为鲇形目和鲈形目,各4科;鲤形目3科。在这11科鱼类中,以鲤科鱼类种类最为丰富,有28属34种,占总种数的58.6%;鳅科鱼类2属6种,占总种数的11.1%;平鳍鳅科鱼类为2属4种分别占总种数的6.9%和6.9%;虾虎鱼科、鲶科、鱼旨科、鱼央科鱼类同为1属2种,各占总种数的3.45%;鳢科、斗鱼科同为1属1种,占总种数的1.72%。鲤科鱼类中本地区有9个亚科,鲤亚科(3种)、鱼巴亚科(5种)、鱼句亚科(8种)、鱼旁鱼皮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亚科(1种)、雅罗鱼亚科(2种)、鳊亚科(8种)、鲴亚科(1种)、鲢亚科(2种)、鳅鱼它亚科(1种)。(3)区系组成较单一这次调查表明,根据鱼类地理区系划分,在我国分布的七个系类群中,在工程区水域仅有3个区系复合体的鱼类:即中国江河平原复合体、中印山区复合体、古代第三纪复合体。在整个工程区内,有中国江河平原复合体鱼句属等,古代第三纪复合体种类如鲤鱼、鲫鱼、鲇科鱼类、鱼旁鱼皮亚科等。中印山区复合体的种类平鳍鳅科的一些鱼类。(4)主要经济鱼类概况规划电站工程水域有主要经济鱼类鲤、鲫、鲢、鳙、黄桑鱼等。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经济鱼类:1)、鲤鱼又名鲤拐子、鲤子。特征:背鳍条3(4),15-22;臀鳍条3,5;背、臀都有硬刺,后缘呈锯齿形。侧线鳞33-39。脊椎骨34-36。咽齿3行,1、1、3/3、1、1。肠长为体长的1.5-2倍。体侧扁,腹略圆。体长为体高的2.8-3.5倍,为头长的3.4-4.3倍。口角有须两对。食性:鲤鱼是典型杂食性鱼类,偏动物性,摄食方式为吞食。分布:鲤鱼分别广泛,由于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培育的结果,发生许多变异,形成不同的亚种和品种。2)、鲫鱼地方名:鲫壳特征:背鳍条3,15-19;臀鳍条3,5-6;背、臀鳍都具有硬刺,后缘呈锯齿形。侧线鳞27-30。脊椎骨29-30。咽齿1行,4/4,齿体侧扁。肠长为体长的2.65-3.14倍,有的达5倍。形似鲤鱼,但身体较高。体长为体高的2.1-3.2倍,为头长的3.1-4.1倍。无须。食性:鲫鱼的食性是杂食性鱼类,偏植物性,摄食方式为吞食。分布:鲫鱼分布很广泛,适应能力强,生活在不同水域的鲫鱼,性状有一定的变异和分化。3)、鲢鱼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又名白鲢、鲢子。特征:背鳍条3,7;臀鳍条3,12-14。侧线鳞101-120。脊椎骨35-42。咽齿4/4,齿面有细纹和小沟。肠长约为体长的6-10倍。体侧扁,稍高。体长为体高的2.9-3.7倍,为头长的2.6-4.2倍。身体各部比例随个体大小不同,有较大的变化。腹棱自胸鳍下方直到肛门。胸鳍末端不超过腹鳍基部。食性:鲢鱼为典型的吃浮游生物类的鱼类,摄食物主要靠鳃耙,主要吃浮游植物。分布:鲢鱼分布很广泛,在梓桐溪水电站工程水域里有着大量的鲢鱼分布。4)、鳙鱼又名花鲢、胖头鱼。特征:背鳍条3,7;臀鳍条3,11-14。侧线鳞95-115。脊椎骨38-42。咽齿4/4,齿面光滑,无细纹和小沟。肠长为体长的5倍左右。食性:鳙鱼是吃浮游生物类的鱼类,摄食物主要靠鳃耙,主要吃浮游动物。分布:分布很广泛,在梓桐溪水电站工程水域里有着大量的鳙鱼分布。(5)鱼类的索饵场、产卵场、越冬场分布1)、索饵场梓桐溪水电站工程水域是鲤、鲫、鲢、鳙等鱼类的重要索饵场之一。2)、产卵场不同种类的鱼对产场的要求各有不同,如鲤、鲫、鳊鱼等产粘性卵,要求产场水流平缓、水草丰盛;鱼兆科、平鳍鳅鱼类要求有一定流速的石砾滩;四大家鱼产场在有一定流速的中深河道。由于梓桐溪水电站工程水域复杂多样,既有水流湍急、遍布石砾的浅滩,又有水流平缓、水草丰盛的河谷,能满足多种鱼类繁殖的需要,是后河鱼类重要的产场之一。3)、越冬场江河鱼类的越冬场,主要在江河的沱、槽、坑凼、水下岩洞、泉眼、地下河道及巨砾石、砾石间的洞缝隙处,并常随当年汛期的砾石堆积、河道改变、泥沙的淤积不同而有所改变。梓桐溪水电站工程河段水域由于深滩较多,故是后河鱼类重要的越冬场所之一。(6)其它水生动物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工程河段的其它水生动物有腹足纲中的肠肚圆田螺、中华圆田螺;瓣鳃纲中的具角无龄蚌、光滑无齿蚌、光滑无齿蚌;甲壳类的沼虾和毛蟹;两栖类的青蛙、蟾蜍等。经调查,规划河段的鱼类为常见的鲤、鲫、鲢等,无国家保护的珍稀水生生物(附件9)。3.3.4水土流失现状万源市幅员面积4065km2,土地面积609.76km2,水土流失类型包括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全市水土流失面积365.74km2,占幅员面积的60%。其中水力侵蚀以面蚀为主,面积达245.05km2,占流失面积的67%;沟蚀面积120.69km2,占流失面积的33%。土壤侵蚀量1518.82万吨/年。根据类型划分原则,万源市分为三个水土流失类型区:Ⅰ区为轻度流失区,Ⅱ区为中度流失区,Ⅲ区为中强度流失区。万源市水土流失现状统计见表3-12。表3-12万源市水土流失面积统计表侵蚀类型侵蚀面积(km2)占幅员面积百分数(%)轻度侵蚀3.090.08中度侵蚀123.723.04强度侵蚀209.135.14极强度侵蚀29.80.73剧烈侵蚀————合计365.748.993.4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现状3.4.1水环境质量现状1、污染源工程河段处于偏远山区,无自然污染源强和点污染源分布,农业面污染源和沿岸村民的生活污染较小。因此对河流水质影响极小。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2、水质监测为充分了解规划河段水质现状情况,本次评价于2007年10月委托环境监测站于2007年10月4、5、6日连续三天对后河规划河段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本底监测。根据流域特征,在评价河段内共设置4个监测断面,分别在对本流域水电规划范围内的后河干流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见附图6),水质监测成果见附件6。监测项目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基本参数,监测方法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析方法进行,监测结果见表3-13。表3-13规划河段水质监测结果单位:mg/L监测项目1#后河干流的源头(皮窝乡白龙洞)2#梨树乡场镇上游100m10月4日10月5日10月6日10月4日10月5日10月6日水温16.216.216.316.216.216.3pH7.818.058.118.037.768.21CODCr5.415.324.895.335.475.41BOD51.051.211.131.171.161.08DO9.59.69.89.29.59.4总磷0.0080.0070.0070.0080.0090.009NH3-N0.0710.0730.0740.0860.0840.087高锰酸盐指数0.960.970.960.980.970.99粪大肠菌群302535343836续表3-13规划河段水质监测结果单位:mg/L监测项目3#观音峡取水点上游100m4#梓桐溪电站厂址下游100m10月4日10月5日10月6日10月4日10月5日10月6日水温16.216.216.316.316.316.3pH7.918.068.138.237.968.41CODCr7.327.057.2110.209.879.79BOD51.011.151.211.651.731.67DO8.18.38.66.16.56.8总磷0.0510.0480.0450.0950.1050.112NH3-N0.1810.2030.2340.5660.6710.697高锰酸盐指数1.982.362.874.955.195.33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粪大肠菌群210200190650072006800硫酸盐115126120——————氯化物110114108——————硝酸盐4.65.25.0——————铁0.120.150.13——————锰0.0440.0520.050——————3、水质现状评价1)评价方法水质现状评价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与I、II、III类水域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各参数的标准指数计算方法如下:单项水质参数i在j点的标准指数的计算公式:式中:Sij——单项水质参数i在j点的标准指数;Cij——评价因子i在监测点j的浓度值(mg/L);CSi——评价因子i的地表水质标准限值(mg/L)。pH值标准指数的计算公式为:(pHj≤7)(pHj>7)式中:SpH,j——单项水质参数pH在j点的标准指数;pHj——水质参数pH在j点的实测值;pHsd——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的下限值(mg/L);pHsu——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的上限值(mg/L)。溶解氧(DO)标准指数的计算公式为: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式中:SDO,j——单项水质参数DO在j点的标准指数;DOj——水质参数DO在j点的浓度(mg/L);DOf——某水温、气压条件下的饱和溶解氧浓度(mg/L),其计算公式为:OS=468/(31.6+T);DOS——溶解氧的地表水水质标准限值(mg/L)。当各项参数的标准指数≤1时,表明该参数满足规定的水质标准;当各项参数的标准指数>1时,则不能满足。4、评价结果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计算得各参数的标准指数计算结果见表3-14。表3-14规划河段水质标准指数统计表单位:mg/L监测项目后河干流的源头梨树乡场镇上游100m10月4日10月5日10月6日10月4日10月5日10月6日pH0.410.530.560.520.380.61CODCr0.360.350.320.360.360.36BOD50.350.410.380.390.390.36DO0.130.080.010.260.130.16总磷0.40.350.350.40.450.45NH3-N0.470.490.490.570.560.58高锰酸盐指数0.480.490.480.490.490.50粪大肠菌群0.150.130.180.170.190.18续表3-14规划河段水质标准指数统计表单位:mg/L监测项目观音峡取水点上游100m梓桐溪电站厂址下游100m10月4日10月5日10月6日10月4日10月5日10月6日pH0.460.530.570.620.480.71CODCr0.480.470.480.510.490.48BOD51.011.151.211.651.731.67DO0.450.390.310.770.690.62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总磷0.510.480.450.480.530.56NH3-N0.360.410.470.570.670.69高锰酸盐指数0.490.590.710.820.860.88粪大肠菌群0.110.100.0950.650.720.68由上述水质评价结果来看,后河干流地表水水质各项标准指数均小于1,规划河段水质参数均达标,后河干流源头至梨树乡场镇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类水域水质标准、梨树乡场镇至后河观音峡取水点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水域水质标准、后河观音峡以下至万源市出境段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域水质标准,规划河段水质现状良好。3.4.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划工程区为河谷区,扩散条件好,区域内无大的工业企业,为进一步了解工程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次评价委托达州市环境监测站于2007年10月4-6日对工程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即在距离梓桐溪电站厂址60米居民点处布置1个监测点,对工程所在区域的大气背景值进行了采样分析,监测项目为TSP、NO2。监测结果见附件6,监测点位见附图6,评价结果见表3-12。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方法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中有关规定,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采用标准指数法,方法内容如下:Pi=Ciu/Caiu式中:Pi——大气质量评价因子i的标准指数;Ciu——大气质量评价因子i的实测浓度值(mg/m3); Caiu——大气质量评价因子i的评价标准值(mg/m3)。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3、评价结果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限值,采用标准指数法计算出环境大气监测点TSP的标准指数值,详见表3-15。表3-15规划河段TSP标准指数统计表监测日期10月4日10月5日10月6日监测项目TSPNO2TSPNO2TSPNO2实测值0.0520.0040.0730.0060.0650.005标准值(日平均)0.300.240.300.240.300.24标准指数0.170.0160.240.0250.220.021根据监测及标准指数统计结果,规划河段环境空气监测因子均显著低于二级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限值,规划河段地区空气质量良好,完全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由工程规划地区环境空气监测结果可知,工程地区TSP和NO2日平均浓度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稳定,空气质量良好。3.4.3声学环境质量工程所在区域无声污染型工业企业,声环境污染源主要为国道210线的交通噪声和后河流水声。为进一步了解工程区声环境现状,本次评价于2007年10月委托达州市环境监测站对规划河段的环境噪声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即在距梓桐溪电站厂址100米居民点布置1个监测点,对工程区的声环境背景值进行了监测分析,监测项目为连续等效A声级。监测结果见附件6,监测点位见附图6,评价结果见表3-16。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表3-16规划河段噪声背景值监测结果监测日期10月4日10月5日10月6日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实测值67.748.265.949.669.247.8标准值705570557055工程规划区噪声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4类标准,昼间70dB,夜间55dB。通过对上述监测点位的噪声值分析可知,后河水电规划工程区的声环境能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4类标准。3.5区域环境敏感问题分析本规划涉及的环境敏感问题主要包括规划实施对规划河段生态用水产生不利影响及可能加剧水土流失。规划实施后,规划电站坝址河段将形成水库,对水域环境及水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规划电站建设期间,工程永久占地、施工临时设施占地、开挖、弃渣、施工公路的新建及改、扩建等施工活动对地表的扰动或再塑,将使表层植被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和损坏,改变地形坡度和地表组成,产生新增水土流失。3.6规划所涉及区域现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工程区历史上受人为活动影响,工程区野生动物数量较少,工程河段鱼类区系组成简单,种类不多,不涉及珍稀动植物,区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本工程河段环境空气污染负荷较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声环境质量能够达到Ⅱ类标准。工程河段水质污染负荷低,水质状况良好。万源市自然条件较差,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经济较为落后,但水能资源蕴藏量丰富。总体而言,工程地区环境质量尚可满足现存各生态系统维持、发展需要,但仍然需对已有环境问题给予充分重视,避免人为活动对环境造成进—步不利影响。3.7流域规划实施后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制约因素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前面的分析,现将本流域规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和制约因素,以及相应的治理措施和可能涉及的影响范围归纳如下:表3-17规划方案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一览表序号工程内容环境问题制约因素及治理措施影响范围1厂房、枢纽、隧洞和支洞、施工便道施工涉及耕地占用、人口搬迁,局部区域水土流失,景观破坏,陆生动植物影响编制水保方案,提出植被恢复措施,人员搬迁安置工程区域2库区及减脱水段水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现有鱼类的生存环境受到明显影响;景观受到一定影响非鱼类捕捞区,无特殊保护种。应考虑旅游景观及生态环境用水,枯水期下泄一定的基流,补偿鱼类损失库区及减脱水段3渣场、料场土地占用、景观破坏、水土流失上下游河道两侧地形狭窄,合理选择渣料场,水土保河流两岸4施工期间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评价河段水质污染生产废水循环使用,严禁外排,生活污水采用旱厕,施工结束后对其进行卫生填埋施工区、生活营地5移民、水库淹没及土地占用移民39人。工程永久占用8.7亩,临时占地43.83亩,库周影响区72亩,水库淹没265亩制定补偿方案工程区6运输、施工扬尘局部环境空气污染,少量植被受到污染无特殊制约因素影响区域附近7运输、施工噪声局部声学环境质量受影响无特殊制约因素,但应重视噪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影响区域附近3.8零规划方案环境发展趋势分析(无本规划实施情况)1、如果该区域不开发现有的、丰富的水能资源,则地方经济发展难有新的增长点,当地经济仍以农、矿业为主,群众生活水平难以提高。从现实情况分析,该区域除了水利资源、林业及矿产资源外,目前当地尚难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2、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能源结构不改善,当地工业、旅游业的开发建设将不可能有较大程度的发展,对振兴县域经济、改变能源结构现状十分不利,当地居民仍以薪材为主要生活能源,对当地生态环境及水土破坏较大,不利于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3、水电开发后,虽然有利于发展当地工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但有可能带来新的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破坏。因此,协调好水电建设与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十分重要。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第四章规划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分析与评价4.1环境质量影响预测评价4.1.1水环境质量的影响1、对水文情势的影响规划电站具有日调节性能,库容为240万m3,水库洪水调节由坝闸控制,当来水量小于泄量时,按来量下泄,当来水量大于泄量时,闸门全开按下泄能力下泄。因此,水库建成蓄水后,下游河道日均径流量不会发生明显改变,但由于水库的日调节运行,将改变河道径流在日内时空上的分布,主要表现为日内径流分布不均,发电时段河道径流量比建库前会有明显的增加,不发电时流量明显减少,在枯水期甚至出现间歇性断流和脱水现象,从而对坝下水体环境、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根据本工程调度运行方式,按P=90%保证率进行径流调节计算,日平均发电段维持18小时左右,约有6个小时不发电。发电时河道径流量比建库前有明显的增加,不发电时径流量则会明显减少,在枯水期由于上游来水较小,为了蓄水发电,可能会出现间歇性断流和脱水现象。为了避免断流和脱水对下游河道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应在建坝后保证下游河道有一定的生态基流(也称环境流量或生态需水量)。生态基流原是为了保护因大规模水资源开发而日益衰竭的鱼类资源,到现在已发展成为一种平衡水资源多目标开发的重要手段。目前的方法大多从保护水生生物指示种角度出发,将生态需水量的问题转化为河道内流量与生物栖息地之间的关系问题。考虑到本工程涉及区中没有需要特别保护的水生生物指示种以及我国目前没有明确的标准规范可借鉴的现实,参考国内有关水利枢纽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实践中的最小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常用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或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作为生态需水量。根据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坝址设计枯水代表年(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为5.6m3/s,按上述方法即可取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5.6m3/s作为本工程的最小生态流量。因此,为了避免断流和脱水对下游河道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在电站不发电时,必须开闸放水,保证5.6m3/s最小下泄流量。2、泥沙情势的影响规划电站坝址处无实测泥沙资料,据坝址下游约16km的毛坝水文站1959—2002年实测泥沙资料,该站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139万t/a,多年平均侵蚀模数1043t/km2,属泥沙较多河流。泥沙淤积对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库尾回水会产生一定影响。由于在山区河流上建闸坝壅水形成的水库库容通常较小,使得水库泥沙淤积速率较快,泥沙淤积体以锥体形态向闸坝发展很快,造成首部枢纽的引水防沙问题较为突出,水库泥沙淤积平衡年限通常只有几年或更短。因此,须确定电站合理的水库泥沙调度以及同步排沙冲沙运行方式,并采取首部枢纽取水防沙措施。3、对水温的影响水库蓄水后,水体温度与建库前天然河道的水温可能有很大的区别,影响库水温变化因素除水文、气候变化,水体内部热能交换,还与水库特性和水库运用调度有关。水库水体温度受上述诸多因素制约,按其垂直结构形式分为分层型、混合型、过渡型。经分析,本水库水温为混合型,水库不会出现水温分层现象,建库后库区河段的水温与天然河道水温相差不大,水库下泄水温与天然河道水温基本一致。4、对水质的影响分析(1)施工期规划实施期间,采用外购砂石骨料成品料,因此无砂石骨料加工废水产生,生产废水主要产生于施工期的混凝土拌合冲洗和机械修理冲洗等施工过程,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各施工生活区。生产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SS和石油类,根据同类水电工程实测资料,其施工废水SS平均浓度值在10000~25000mg/L,冲洗废水中的石油类在50mg/L左右。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BOD5在200mg/L左右,COD在400mg/L左右,均超过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直接排入河道将使水质受到影响,需采取措施处理后达标排放。(2)运行期1)点面源污染分析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工程集水区内污染源调查结果来看,库区内无重大点污染源和工业污染源,水体污染源主要为沿河两岸人、畜日常生活污水和农田面源。规划河段沿途两岸居民虽较多,但生活污水基本不直接排入河流;农田面源主要是沿河两岸耕地施用化肥流失造成的污染,此外由于区域水土流失,部分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也将随泥沙进入水库,其影响水质主要成分是氮、磷。规划区域农田径流污染负荷水平低,不会对工程河段水质造成不利影响。根据现场调查结果,规划河段两侧无大型工业污染企业分布,根据《万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规划河段及上游近远期均无大型工矿企业布局,不会出现新的污染型企业。考虑到随着区域水土保持工作的加强,区间的年输沙量将有较大程度的降低。2)水库建成后,由于水体中含磷、氮浓度增加,引起藻类的异常增殖,在其长期反复作用下,使水质恶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此时水体中藻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异常繁殖,水体混浊,透明度降低,导致了阳光入射强度和浓度降低,溶解氧减少,大量的水生生物死亡,就可能使水体出现藻化,使水生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直接影响人蓄饮水质量,给人类健康和水产养殖带来威胁。在水库营养化水平预测中,采用水利部《城市供水水库水质调查评价》中“水库富营养化状况的磷、氮含量指标”,根据水库富营养化发生的时期的研究成果,水库营养化突发期主要发生在水库形成的头3~4年,同时根据本工程建设状况,在预测中选择预测水平年为2010年,以总磷、总氮的浓度大小作为判别营养化程度的指标。对比水库富营养化水平的判别标准,在工程建设后的预测水平年上游入库水体氮、磷浓度均处于贫营养化水平,新增加库区的氮、磷后仍处于贫或中营养化水平,不足以使水库出现营养化现象。因此,在梓桐溪水电站工程建设后,其水库不会产生富营养化。3)对库区水质的影响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库蓄水后,库区河段水流迟缓,更新期延长,加之水体增大、水面变宽、水深加大,改变了水与大气热量交换,将使水质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发生变化。有利于降低浑浊度,削减溶解矿物质,减少生化需氧量。但是由于库内流速减小,营养物(氮、磷等)易于积聚;特别在库弯死水区,由于排水不畅,易产生污染物富集现象,富集后可能再次悬浮、释放、造成二次污染。另外,水库下泄水的水量及水质的变化还将影响下游河段的水质。根据现场调查,库区范围内无人口分布,基本上不会对库区河段水体产生污染。规划河段上游人口主要分布在国道210线和支流沿岸,当地人畜粪便都进行集中处理,用作农用肥,对库区河段水体不会产生大的污染。由于库区污染负荷很小,加之上游入库水质较好,而本工程为日调节电站,库区水体交换频繁,库区水质与天然状况相比不会变化太大,仍然能够保持良好。4)对下游用水及水质的影响如前所述,库区水体水质不会有大的改变,其下泄水水质也可维持在天然状态水平。此外,由于水电站为日调节电站,水库建成运行后,没有减少水库下游河道的日均径流量,对水库下游河道的日纳污能力不会产生大的不利影响。经调查,坝址下游20km河段内没有集中的生活和工农业取水口,也没有珍稀名贵鱼类分布,因此本水库蓄水初期及运行期不会对下游生产、生活供水功能和生态环境用水造成大的不利影响,但应保证下游河道生态基流,避免断流对下游河道生态系统造成破坏。5)综合评价库区及坝下河段现状水环境功能为景观用水,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从上述分析可知,库区水体水质不会有明显的改变,其下泄水水质可维持在现状水平。水库建成运行后,没有减少水库下游河道的日均径流量,对水库下游河道的日纳污能力不会产生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工程的运行不影响地表水环境功能,可使其维持或优于水环境功能区划目标。施工期的水质污染源主要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两大部分,废水总体排放量较小,但污染物浓度较高,在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使之满足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排放标准后,对受纳水体水质影响较小,且随着施工的结束,污染源也将消失。因此,工程施工废水也不影响地表水环境功能,可使其维持水环境功能区划目标。4.1.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划电站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运行期无大气污染物产生。1、污染源分析施工期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机械燃油、施工土石方开挖、爆破、混凝土拌和、砂石料粉碎、筛分以及车辆运输等施工活动产生的扬尘、CO、NOx、烃类等引起的。2、影响分析(1)燃油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施工机械燃油排放的污染物量较小,由于这些污染物的排放具有流动、分散的特点,施工场地周围无集中式居民点,加之受风力作用,污染物扩散能力强,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问题不明显。(2)施工粉尘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施工区粉尘主要来自工程土石方开挖爆破、砂石料的开采和破碎、混凝土搅拌以及车辆运输等。在开挖过程中将导致局部空气中的粉尘量增大,对现场的施工人员将产生不利影响。工程实践表明,由于施工爆破是间歇性的排放污染物,对环境空气造成的污染较小。砂石料加工和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将产生粉尘,根据对有关混凝土搅拌楼的调查结果,混凝土拌和楼距倒料口2~5m处,粉尘浓度可达到112~114mg/m3,粉尘污染属间歇性、暂时性的无组织非点源排放。施工生活区和邻近区域均属二类区,区域应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为0.3mg/m3(TSP),为防止粉尘对邻近村落和施工生活区的影响,施工场地布置应尽量远离人口集中居住区这些敏感点。交通运输粉尘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汽车行使产生的扬尘;另一方面是装载水泥、弃渣等多尘物料运输时,汽车在行进中如防护不当易导致物料失落和飘散,将导致沿公路两侧空气中的含尘量的增加,对公路两侧的空气质量造成污染。据同类工程调查,扬尘的影响范围大致在公路两侧50m之内。工程区地处偏僻的山区地区,环境空气本底质量较好,根据现状评价结果,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坝址地处峡谷河段,施工区布置主要在两岸阶地。施工期的大气污染物是间歇性和流动性的排放,因此除作业区、施工生活区以及进场公路两侧的居民区可能受到扬尘影响外,一般不会有TSP超标问题。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由于施工人员常年处于施工区内,同时因工程开挖、土石料装卸、混凝土拌和等主要作业点和交通干线两侧粉尘和飘尘的含量有所增加,造成施工区域局部的空气污染,对施工人员有一定的影响,需对此采取必要的保护与预防措施。对扬尘的控制主要是通过管理来实施,如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硬化进出场地面,干燥天气状态下洒水湿润地面,抑制尘土飞扬等。4.1.3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规划电站对区域声学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规划电站施工期。1、噪声源规划电站施工期噪声源主要来源于爆破、钻孔、混凝土浇筑、砂石料筛分、混凝土拌和等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机械运行和车辆运输。从噪声源表现形式上看,既有流动声源又有固定声源。根据水电站建设施工特点、机械设备、运输车辆选型等情况综合分析,结合已建电站实际施工过程噪声监测结果,规划电站施工期主要施工机械的声压级详见表4-1。从工区各种施工机械噪声的叠加影响上看,闸坝混凝土浇筑区、混凝土拌和楼、砂石骨料加工系统等工区的等效连续声压级(距离主要施工机械5m处)分别为69、78、90dB(A),均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中土石方施工阶段的夜间噪声限值(55dB),混凝土拌和楼和砂石骨料加工系统亦均超过昼间噪声限值(75dB)。表4-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实测噪声级表噪声源声压级dB(A)监测地点噪声源声压级dB(A)监测地点吊筛106.1平台空压机95机旁座筛108平台筛分楼92地面近机处混凝土拌和67.4距机30m木材加工设备88.8机旁手风钻94距机8.8m施工爆破72~74距声源100m挖土机89距机5m施工运输车辆87.1路边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2、影响分析1)固定源噪声重点考虑砂石料加工系统、混凝土拌和系统、综合加工厂影响,预测情况如表4-2。施工噪声点源对施工区的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有一定的影响。根据预测分析,施工场地布置应充分考虑与邻近居民点和生活区的距离,按照现场实际情况,拟建的电站周围集中式人口较少,无特殊环境敏感点,因此噪声对人居环境影响不大。2)流动声源影响交通流动噪声的大小与车流量、车型、车速及路况等因素有关。规划河段右侧公路为国道210线,运输车辆多为重型车辆,车流量相对较多,流动噪声对当地声环境有一定影响。交通流动噪声影响对象为沿途居民,据调查,本工程运输车辆主要影响对象为沿路两侧的现有的少量零星居民。但由于公路沿线居民较少,居住较分散,周围较空旷,所以交通流动噪声对沿线居民的影响程度较小。表4-2施工区固定连续噪声点源预测值(单位:dB)声源源强(dB)离声源不同距离的噪声预测值(dB)达标距离(m)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20m50m100m150m200m250m400m500m700m昼间夜间昼间夜间砂石加工系统11076.068.062.058.556.054.050.048.045.12507006050混凝土拌和系统8854.046.040.036.534.032.028.026.023.120100综合系统10571.063.057.053.551.049.045.043.040.1150500基坑11278.070.064.060.558.056.052.050.047.1400>7003)爆破噪声爆破点主要在左、右岸坝肩、厂房、尾水渠,爆破噪声具有短时、定时、定点的特征。由于离居民点较近,因此爆破噪声会对附近居民点及野生和家养动物有一定影响。爆破源强大,在长距离衰减后污染影响较小。因此可通过合理布置爆破点,使其尽量远离施工生活区和邻近的环境敏感点,以最大程度地减小爆破噪声影响。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4.2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4.2.1对生态系统完整性影响分析规划河段地区土地构成以林地为主,规划实施过程中,主体工程、临时工程占地将改变原有的植被,降低区内的平均生物生产力。但总体来说,规划电站占地对植被面积的改变较小(小于整个评价区的1/),整个评价区因工程占地对生物生产力降低也是十分有限的,工程占地对自然体系生产能力的影响是评价区内自然体系可以承受的,随着各项植物保护措施的实施,这种影响将极其微弱。规划电站建设和运行后,土地利用拼块格局不会发生显著变化,对评价区自然体系质量的负面影响较小,区域陆生生态系统将维持稳定。又由于该电站采用的是坝后取水,虽然对水生生物有一定影响,但不会导致该河段生物多样性的明显变化。筑坝建库之后,由于坝的阻隔和水库调度运行带来的水文情势改变,库区河段原河流生态系统将变为水库生态系统,其生物种群结构和生物量都将发生一定演变;同时坝体的阻隔作用将影响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从而对区内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完整性产生一定影响。总体看来,规划实施不会降低规划河段区内物种的多样性,也不会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区域生态体系的性质和功能不会改变。4.2.2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水库蓄水运行后,淹没区原起伏不平的陆地及河流为平滑的水面替代,使下垫面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发生改变。因水库水体热容量大于陆地,淹没陆地同一地点,建坝前后的气温会有所不同。由于水陆气温差引起水平交换,导致库周附近陆地气温也发生变化。由于水库蓄水,库区河段水面面积和水体体积增大,蒸发量将增大,太阳辐射热得到调节,使库区及临近区域的温度场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局地气候的变化。根据近年来有关已建水库的气候效应类比分析,水库建成蓄水后,库岸附近冬季平均气温将比建坝前略有增加,夏季平均气温略有下降,气温年际变化将减少。经分析,水库蓄水后,库周1.0km范围内,年气温约增加0.3℃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同时,建坝后由于下垫面陆地变为水面,水体总蒸发量增加,年平均水气压有所增加,导致湿度状况改变。但由于本水库地处湿润气候区,水库对湿度的影响范围和程度都不会很明显。经分析,水库水体对库区湿度的影响,一般年平均相对湿度增加2%左右,各季增加幅度有所不同,夏季增加幅度最大,冬季最小,春、秋季介于两者之间。同时,由于下垫面阻力减小,库岸的风力和风的频率将有所增大。气温和湿度增加有利于库区的喜温经济作物生长。由于本水库蓄水位较低,水面面积增加十分有限,而且水库周围还有山体阻挡,所以仅对库区及库岸附近局部范围的小气候会有一定影响,对区域总体气候基本不影响。4.2.3对陆生动植物的影响后河干流因受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开发的影响,原生植被大多已不存在,特别是水库淹没线以下,多为以松、杉为优势的人工针叶林以及农田植被,植物种类均属一般常见种。水库淹没区等影响范围内无珍稀、濒危野生保护动物分布,仅存在一些普通的小型啮齿动物,这些动物的分布区域广泛,数量也多,淹没影响较小,水库形成后,水禽及鸟类数量将有增加。因此,工程对陆地自然群落影响甚微,对物种的繁衍和保存也无明显影响。4.2.4对水生生物及鱼类的影响浮游生物:规划电站开发后,库区河段水位的抬升将淹没部分土地、植被,为浮游生物提供大量的养分;水体流速减小,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截流;同时,水体变清,对浮游动植物的生长有利。预计,库区的浮游动植物生物量将有明显增长。在区系结构上,将出现更多的种类,特别是出现许多适应于缓流和静水生活的种类。浮游植物将以适宜静水的绿藻门、蓝藻门等种类占优势,原有的适宜流水的硅藻类的数量将会减少;而浮游动物在个体数量上可能是桡足类及其无节幼体占优势。底栖动物:该河道现底质多为泥沙,有机物沉积很少,底栖动物区系较为贫乏,只有少数几种耐清洁、适应流水生活的螺蚌类。规划电站建成后,库区淹没的农田、荒地多为淤泥,这为底栖动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了良好条件。预计无论在种类数上,还是个体密度上,底栖动物都将有明显的增加。鱼类:后河干流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经济鱼类以草鱼等草食性鱼类和鲤鱼等摄食底栖动物的鱼类为主,这些鱼类多为产漂流性卵。规划电站建成后,受大坝的阻隔作用,将导致鱼类产卵洄游通道受阻,干流上游河段内水文情势改变使产漂流性卵鱼类的产卵条件消失,即使有部分鱼类能产卵,产出的卵也将因漂流距离过短而不能孵化存活。因此,后河干流开发后,该河段产漂流性卵鱼类将显著减少。而另一方面,随着水流流速减缓,透明度增大,库区饵料生物量的增多,在该河段内喜欢缓流水和静水条件的鱼类种群将会明显增多,其种类将以摄食着生藻类和底栖动物且繁殖习性为适应静水或缓流水的鱼类为主。4.2.5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对陆生动植物的影响规划电站实施对植被的直接影响主要来自于工程施工、水库淹没、移民安置等活动,间接影响主要来自于局地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电站施工时,开挖、爆破、堆碴等活动将破坏坝址两岸、厂房附近、料场、施工道路沿线的地表植被,预计将改变的植被面积较小。工程施工破坏的植物种类主要为次生灌木林和荒草地,无珍稀植物。随着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上述扰动植被基本可得到恢复。本水库建成以后,水位上涨,将要淹没林地98亩,被淹没林地为次生林和灌木林。同时,由于本水库蓄水位较低,淹没影响范围较小,因此,工程建设对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和植被区系组成影响较小。同时将淹没部分低洼地区,将使生活在低洼地区的兽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等向地势更高的地方迁移。据调查,在本工程施工区、水库淹没区等影响范围内无珍稀、濒危野生保护动物分布,但存在一些普通的小型啮齿动物,这些动物的分布区域广泛,数量也多。工程施工期间受噪声和施工人员活动的干扰,可能使施工区的种类数量减少,并且可能会迁徙栖息地,但在施工结束以后,随着噪声和人为活动的减少,这种干扰随即消失,种群会很快恢复,对物种多样性影响较小。在工程运行期,由于水库的出现,水面面积(167亩)增加以及林地面积的恢复,库区水禽及鸟类数量将增加。2、对水生动植物的影响河流形态多样性是流域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水利工程可能引起河流形态的不连续化,从而降低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水平,造成对河流生态系统的一种胁迫。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拦河建坝对水生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将会比较明显。水库形成以后,因库区河段水面面积和水体体积增大,水流流速减缓、水深增加、加上局部库底营养物质的释放,其环境多样化,可适合不同种类浮游生物的繁衍。浮游植物中的适宜静水的蓝藻门、绿藻门等种类将会增加,原有的适宜流水的硅藻类的数量将减少。但总的来讲,水生植物的种类数量和生物量将有所增加。由于大坝对河流的阻隔作用以及水文情势的改变,将对河流水生动物特别是洄游性鱼类繁殖将产生明显的影响。本流域浮游动物主要为清洁水体种类,底栖动物种类中耐清洁种类也较多。浮游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浮游植物,因此浮游植物的种类、生物量等变化与浮游动物的变化情况密切。水库形成后,由于浮游植物的优势品种将由流水种类逐渐向喜静水种类变化,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也将随之发生变化。总的来讲,随着水体营养增加,浮游植物的种类数量和生物量的增加,水生动物种类和生物量均会有所增加。水库蓄水后,库区河段的水生植物的种群、生物量将有所增加,库区鱼类饵料生物生活条件会有所改善,这将促进库区鱼类的生长和繁殖。因此,库区河段鱼类的区系组成及数量将有所增加。3、对着生藻类的影响着生藻类是河流中的重要饵料之一。有的通过专门的结构或胶原柄固着于其它基质上,而有些种类如硅藻通常是附着于基质上,并常成为偶然性浮游种类,与浮游藻类并无严格的界线之分。工程完工后,工程完工后,工程区水流速度减缓,水位升高,泥沙含量增加,将会覆盖部分基质,降低着生藻类的附着条件和生长条件,其种类和生物量预计将有一定程度的减少。4、阻隔影响在规划河段修建水电站,导致上游水域连续的生态系统被分隔成不连续的环境单元,造成水域生态景观破碎,并使鱼类种群间遗传基因交流受到影响。5、对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的影响规划河段鱼类为常见鱼,数量少。这些鱼类主要在每年的8~9月产卵,对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没有严格要求。所以规划实施对该鱼类的产卵、越冬和索饵影响不大。规划河段鱼类资源不丰富,又无渔业生产,受影响的种类中没有受保护的珍稀种类,且在其它流域中分布广泛,规划的实施不会导致种群的灭绝。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4.2.6对花萼山自然保护区的影响根据《四川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后河规划河段上游20km在花萼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内,而规划电站(梓桐溪电站)远离花萼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距实验区外边界的最近距离约73km。因此,只要规范施工活动,后河水电规划的实施不会对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产生不利影响。综上所述,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利有弊,较大不利影响尚可采取一定补救措施,使之减少到可接受的程度。4.3水土流失影响预测评价根据水电规划施工及运行特点,规划电站的坝、厂区边坡开挖、施工道路建设、弃碴的堆放、料场的开采以及工程永久、临时占地等施工活动对地表的占压、开挖扰动或再塑,将使表层植被受到不同程度干扰和损坏,产生新增水土流失。另外,首部枢纽和厂区施工围堰的拆除,也将产生部分水土流失。电站运行期,无新增扰动和占压,不会带来新的水土流失。4.3.1工程建设期1、主体工程永久占地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工程永久建筑物及公路路基在施工过程中,将不同程度地损坏、改变原有地貌及地表植被,产生相应程度的新增水土流失。但永久水工建筑物等一旦形成后,将以混凝土或浆砌石的形式覆盖原地表,将不再产生水土流失。2、主体工程施工临时设施占地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电站主体工程施工临时占地产生的水土流失体现在施工准备期内,施工企业临时修建时,场地平整及工程完建期临时建筑物的拆除、迹地平整等施工活动都会引起水土流失。这些活动将改变原有地貌,并损坏或压埋原有地表植被,对原有水土保持设施造成损坏,在一定时期内可能使其水土保持功能降低而产生新增水土流失。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3、主体工程开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主体工程开挖包括永久建筑物的基础及边坡开挖、工程土、石料场开采等。开挖将使原地表、地面组成物质以及地形地貌受到扰动,表土裸露,土壤结构发生变化,失去原有植被的防冲、固土能力,也使其自然稳定状态受到破坏,可能在地面径流冲刷下产生垮塌现象,增加新的水土流失。工程土石方开挖和填筑使施工场地周边形成较陡的边坡,改变了原有坡面的产、汇流条件,易造成水蚀,使水土流失由原来的面蚀改变为沟蚀,形成新增水土流失。4、主体工程施工围堰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本工程的施工导流围堰有大坝和厂房尾水围堰。施工过程中采取的不过水的土石围堰在堆筑过程中,由于会采取措施,故不会产生水土流失,但在拆除过程中,在水流的作用下,会有部分的堆筑体被水流冲走,而产生水土流失。因为围堰在枯水期进行拆除,且围堰量不大,故水土流失不会太大。5、施工弃碴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由于弃碴场是一个松散堆积体,降水易于入渗,弃碴堆置过程中如处理不当,在降雨、径流等作用下,将可能造成碴场冲刷、滑塌和坍塌,增加新的水土流失。同时碴场的堆放,再塑了原地貌,形成较陡的边坡,改变了原来坡面的产汇流条件,若不解决好排水问题,不仅会造成碴体本身的流失,而且可能使碴体附近区域的水土流失由原来的面蚀逐渐转变为沟蚀或重力侵蚀。因此,不解决好碴体的防护和排水,则可能形成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6、施工公路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施工临时公路主要利用主体工程弃碴进行填方或采取半挖半填方式修筑,新增一定量的弃碴,其建设将使原地貌、植被、地面组成物质受到扰动,表层土裸露,失去防冲固土能力,产生新的水土流失。4.3.2工程运行期本工程建成后,电站运行初期,即在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未全面发挥效益时,施工开挖面、弃碴等区域各种水土流失形式延续,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土保持措施在充分发挥水保效益时,水土流失强度将随之减弱。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4.4环境地质影响预测评价规划工程区位于川东新华夏构造黄金口背斜之西翼,岩性单一,地质构造简单,未发现对各水工建筑物影响较大的不良地质构造,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之划分,工程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区域地震烈度较低,区域构造稳定性属基本稳定区。鉴于本工程水库规模较小,蓄水位较低,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工程对区域地质环境破坏程度很小,影响轻微。坝址处河道顺直、场地开阔,左岸基岩裸露,边坡稳定。但布局发电厂房处为人工堆积的块碎石夹粘土,库区蓄水后,边坡易失稳,威胁210国道及民房安全,建议在右岸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如修建挡土墙),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工程为低水头电站,水库回水区主要在河床内。水库两岸为低山侵蚀剥蚀地貌,山体较雄厚,库盆完整,呈狭长式展布。库区未发现有较大断裂通向库外和深切邻居谷存在,组成库盆、库岸的变质岩及花岗岩体岩性坚硬致密,透水性微弱。同时库区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潜水,含水性较贫乏,靠降水补给,排泄于河床。因此,库水外渗的可能性甚小,库区不存在局部崩岸、渗漏等地质问题。坝基、厂基条件良好,无不良地质现象。规划电站大坝和厂房处地质条件物理力学指标满足工程需要,引水渠道地质条件物理力学指标满足工程需要,由于渠道为顺向坡,场地开阔,边坡稳定,尽量保护边坡植被,以利边坡稳定。厂房布置于后河右岸河滩,地形平缓,基岩裸露,边坡稳定,地质条件较好,无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因此,工程对区域地质环境破坏程度很小,影响轻微。坝址处河道顺直、场地开阔,左岸基岩裸露,边坡稳定。库区蓄水后,边坡易失稳,威胁210国道及民房安全,建议在右岸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如修建挡土墙),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4.5社会环境影响预测评价4.5.1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流域规划的电站总装机容量约3200KW,年发电量1497万kW.h,有较明显的规模效应;工程静态总投资约2143.86万元,单位千瓦投资约6699元/kW,单位电能投资约1.43元/kW.h,电站成本电价0.151元/kW.h,以电代燃用电量按国家以电代燃料电价规定(每千瓦时0.22元)计算,富余电量按国家上网出厂电价计算,年发电销售收入总额大约为366.21万元,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9.6%,财务净现值323.4万元,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10.00%,资本金财务净现值2.4万元,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2.89%,经济净现值为95.15万元,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均可行,符合规程要求。本电站建成后,前5.32年用于还贷,以后微利运行,保证以电代燃料工程顺利实施。根据万源市县国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万源市应加大对水电的开发。发展水电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缓解万源市地方电网供求矛盾将起到一定作用。由此可见,本流域规划完全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战略要求。后河水电规划实施期间,使用当地剩余劳动力,可以解决社会剩余劳动力求职难的矛盾,增加当地群众经济收入和脱贫致富的机遇,减少社会治安隐患,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流域开发项目施工期施工人员的消费也将带动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改善。规划电站建成后每年不仅可给万源市带来直接财政收益,而且由于能源充足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社会效益十分明显。规划电站列为新开发的电源点,建成后接入万源市地方电网,以满足周边地区工农业和群众用电要求,促进和带动区内其他资源的开发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全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步伐,通过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将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状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4.5.2对能源结构的影响水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水电资源的开发,可替代煤炭和林材资源,为工业和城市生活提供清洁能源。本规划推荐方案总装机容量3200KW,年发电量1497万kw·h。全市2010年以电代燃料用电960万千瓦时,按60%的电量代替煤,40%的电量代替柴,按每千瓦时折算原煤0.25千克、折算柴草3.0千克计算,(万源市煤含硫量1.1%左右,燃料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10公斤/吨),每年可节省标煤约1440t,可节省柴草11520吨,可减少CO2排放量15.8吨,SO2排放量41.9吨),可避免燃煤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质(CO2、SO2、NOx、粉尘等)。因此,水电开发是保护煤炭资源和大气环境,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途径,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本规划实施后,对万源市能源结构的调整将起到一定的作用,能够解决6154户(24616人)燃料和照明问题,对农村燃料、照明及能源性质变化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将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4.5.3对道路交通设施及其他基础设施功能的影响根据流域水电开发规划,不涉及公路、输电线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改建,对输电线路、通讯等其他基础设施影响轻微。据现状调查,本规划工程施工中大部份可利用现有道路进行运输,将新建国道210至大坝、厂房首部枢纽的施工公路,以满足电站建设和运输的需要,因此本流域开发建设对道路格局及道路交通里程变化影响不大。但考虑施工期间,将以现有公路为依托,因施工期车流量的增加,对原公路的正常运输和公路基础设施产生一定影响。据类比调查,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进场车辆在公路边排队等候入场,对过往车辆带来影响。各种车辆,特别是重载车辆若不按有关规程装卸或行驶,有可能对公路的路基等设施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或者引起交通堵塞。为确保公路的安全畅通,建议施工中采取必要的车辆停放和运输管理措施以及交通疏导措施,减免对当地公路交通的影响。并对其进行边坡、路旁绿化以及迹地恢复后对环境影响较小。综上所述,本流域开发过程中工程运输造成的交通运输量和车流量的改变对现有交通影响不大,随着工程建设资金地不断投入以及道路交通管制措施地完善,区域内地道路交通路况会得到较大地改善。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4.5.4水资源利用指标根据现场踏勘,居民生活用水取自场镇自来水、附近的山泉或溪沟水,基本不引用后河干流的河水,故电站建设不会对沿岸居民的生活用水带来影响;根据现场调查结果,规划电站建设不会对当地工业生产造成任何影响;从农业用水的情况调查分析,灌溉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由于山沟溪水发育,并不需动力提升,仅靠自流灌溉即可满足农业生产用水要求,当地村民多数采用引支沟水进行灌溉,不会对农业生产用水带来明显影响。由此可见,规划河段无工业和农田灌溉用水需求,也无居民饮用水需要,本水电规划对河段用水不会产生影响。4.5.5对旅游及景观的影响目前后河规划区域尚未发现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工程影响区域也不涉及自然保区和风景名胜区,因此不会对万源市的旅游及景观带来不利影响。随着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区域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将得到较大的改善,电站施工修建的部分道路,可为区域开展旅游活动提供方便,随着旅游线路的不断完善,万源市旅游业将会得到较大的发展。4.5.6对人群健康及地方病的影响规划区域城镇区居民居住条件和卫生状况较好,乡村相对较差。从现场调查结果来看,后河流域无地方病。规划实施期外来施工人员及其它相关人员较多,因工区人员集中,人口密度增大,感染性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当地常发病的发生和相互感染的可能性降增大。此外,施工人员由于工作强度大,生活条件差,抗病免疫力下降,若不加强对外来施工人员的检疫工作,疟疾随施工人员带来,有可能在施工人群中造成疟疾发病率上升。水库蓄水初期,随着水位的抬升,鼠类将向库区上游迁移,使水库周边地区鼠密度增大,人鼠接触机会增加,尽管库区不是出血热病、钩端螺旋流行区,但不能排除在施工区和库周出现新的自然疫源地的可能性,使库区居住人员成为易感人群。同时,随着浅水区与静水区范围的扩大,蚊虫密度升高,可能导致病疟疾等疾病的发病率的提高。如果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有流行的可能。工程处于万源市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境内,该县已建立了较完善的医院卫生保健体系,可为外来施工人员提供医疗服务。施工单位在进驻施工区期间,应加强防疫和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以避免疾病的传播和流行,这对于区域防疫医疗体系的完善和对人群的健康有一定的正影响。4.5.7淹没占地及移民安置影响预测评价1、占地指标调查后河规划电站主要由拦河取水枢纽和发电厂枢纽两部分工程组成。其中首部拦河取水枢纽工程包括溢流坝、非溢流坝、进水口和上下游护岸及导墙工程等。发电厂区枢纽工程由主副厂房、尾水渠、户内式升压站组成,须占一些河滩地和耕地,同时须新修进厂公路、施工公路及便道。2、电站淹没损失影响分析由于规划电站属于坝后式,形成水库,且存在移民、淹没问题。其库区回水长度4.0km,正常蓄水位时水库面积为265亩,其中水域面积167亩,陆地面积98亩。陆地主要包括耕地、河滩地、灌木林地、村民用地等。该段河道坡降较大,耕地和住房位置较高,淹没区范围仅涉及水库水面高程以下的房屋、耕地和果园。工程洪水按30年一遇设计,200年一遇校核,其正常蓄水位为393.50,设计洪水位为400.382m,校核洪水位为403.187m,库区淹没处理范围以校核洪水位计。淹没区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人均占有耕地居中,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玉米、红苕、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油菜、花生、棉花、水果、核桃。电站淹没损失主要为农村耕地、果园和农村居民房屋,且淹没耕地面积较小,淹没区人均占有耕地指标较小,本工程不涉及其它淹没对象。总体来说,淹没损失较小。因此电站淹没对当地社会、经济影响甚微。3、电站淹没实物指标根据确定的电站淹没处理范围校核洪水位由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淹没区所在地人民政府抽调人员组成电站淹没实物调查小组对电站淹没进行了实物调查统计,其调查成果可靠、具体。电站淹没主要实物指标为:农村移民人口39人,淹没耕地3亩,水田4.2亩,果园15.0亩,房屋1385m2,600多根林木及小型设施。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4、移民安置规划电站淹没涉及农村移民39人,其安置原则为就近调剂安置。移民均在移民前所在的村组安置。住房考虑部分新修,部分就近购置,耕地、林山由所在村组自行调剂解决。5、占地处理规划(1)规划原则1)贯彻以土为本,以农为业的安置原则,使每个移民有一份土地为依托,积极发展多种经营。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移民安置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治理、经济发展相结合,兼顾社会、生态效益,促进整个规划范围内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区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2)处理方案影响规划电站淹没处理:根据达州市人民政府《达市府发(2000)233号》文规定执行,征地补助费按《四川省土地管理办法》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规范和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有关问题的意见》,经计算,整个工程移民安置补偿费估算投资为71.9万元。由于移民规模很小,又是就近搬迁,工程建设期可随时完成搬迁。具体规划和处理办法由建设单位负责。6、库区安全电站工程建成后,库区内形成长约4.0km的库容,电站引用流量稳定,库内水位变幅不大,对原河床影响甚微。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勘察资料,库区工程地质条件良好,不会发生大规模滑坡和泥石流,对自然环境不会产生根本性的改变。库区不存在渗漏、浸没问题,不会威胁电站的安全运行。本工程库区主要防护对象汉渝公路。由于该工程设计时以校核洪水水位不超过汉渝公路为基准,而上游的铁路又比公路还高十几米。根据实地调查、测量,在水库淹没影响范围内没有公路,可不采取工程防护措施。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表4-3规划方案环境影响分析表序号相互关系评述内容影响程度1对区域能源结构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调整能源结构中以薪柴为生活能源的现状,而改用电能有利于促进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有利影响2对区域交通规划的影响施工车辆将对公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影响主要集中在电站工区,而且时间短不利影响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3对区域旅游规划的影响规划河段内无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规划实施不会对它们造成的影响规划的实施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规划区的交通状况,为旅游发展提供基础设施4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陆生生态影响不大,鱼类种群间遗传基因交流受到影响对水生生物的物种不至构成质的破坏5对区域社会环境的影响施工期及运行期对地方经济分别带来短时间和长期的带动作用促进万源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本规划实施的主要有利影响、长期正效益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五章规划方案与减缓措施5.1规划方案与规划目标符合性分析万源市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丰富的水电资源和旅游资源。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万源市丰富水电资源被各地投资者看好。随着万源市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的实施,2005年底,万源市政府要求对后河进行规划。规划河段位于后河干流上,规划目标为遵循国家现行的各项政策法规,从西部大开发和后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出发,合理分配和利用水力资源;结合规划河段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处理好需要与可能、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国民经济各部门要求和电力发展规划,提出适合规划河段特征、有利于规划河段所在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水电开发方案。本规划河段开发建设可充分利用后河水力资源,具有较好的发电效益,对缓解万源市地方电网供求矛盾提供强有力的电力支持,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发挥重要作用。本规划符合万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符合达州市及四川省的总体发展计划,是实现本地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规划电站的建设可极大地改善万源市特别是罗文镇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状况,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解决社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当地群众经济收入和脱贫致富的机遇,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规划实施对陆生、水生动物资源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可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减免。规划工程涉及的砂、石、土料开采及弃渣堆放不得选择在库区范围内,以此将生态敏感区域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总体来讲,本次水电规划拟定的规划方案能够体现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基本符合规划目标的要求。5.2规划方案与环境目标符合性分析通过对水、气、声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环境要素的影响预测,将预测成果与制定的环境目标进行符合性分析(见表5-1),可知,规划方案的环境目标符合性分为四个层次,较好满足、满足、基本满足和不满足。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表5-1后河规划环境目标符合性统计表环境主题主要环境目标符合性水环境水文保护评价河段水质,确保其满足相应水域功能要求,维持河流景观及生态功能,使区域内的水、气、声环境质量良好,达到环境标准基本满足水温较好满足水质满足环境空气影响源较好满足影响分析声环境影响源较好满足影响分析生态环境局地气候减轻库周局地气候的变化,维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动植物资源,不减少区域珍稀动植物种类,避免或者减少对敏感对象的影响,制定合理的工程及环保措施恢复区域原有地形地貌,保持地质稳定较好满足水生生物基本满足陆生生物较好满足水土流失满足环境地质满足社会环境社会经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和保护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提高居民及移民的生活质量,加快城市化进程较好满足能源结构较好满足道路交通设施及其他基础设施功能较好满足水资源利用较好满足人群健康较好满足旅游及景观较好满足移民安置及占地补偿较好满足其中,水、气、声环境,生态环境中的局地气候、陆生生态,社会环境与环境目标均具有较好的符合性;其他的也大部分满足环境目标。但也存在与环境目标不相符合的地方,表现在生态环境中的水生生态受水文情势变化影响程度较大,具体原因是由于本水电规划的实施,水工建筑物的阻隔破坏了规划河段及周围水生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使生物生存环境片断化,影响水生生物迁移交流,导致种群遗传多样性下降。但如果通过采取诸如鱼苗放养等切实可行的补偿措施,以上不利影响可予以减免。5.3环境保护措施应遵循的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在工程布置、具体方案选择时,要广泛开展公众参与调查,征求公众对本次规划的意见和建议。2、生态优先原则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将生态影响作为规划方案选择的重要指标,优化布置,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3、协调性原则规划方案拟定时,充分考虑本规划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其他规划的相互影响。4、最小化原则在本规划方案的拟定和比选中应尽量减小工程占地对林业用地的占用和对植被的破坏。5、预防为主原则在规划过程中,对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的工程因素,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对规划方案进行调整,避免或减轻影响程度。6、修复补救措施在水电规划电站的建设运行过程中,对可能造成的负面环境影响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争取把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7、重建措施对于已经退化或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和重要生物生存环境,要按照退化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的原理恢复重建。5.4环保目标环境保护措施规划目标除满足本规划环境保护目标外,还需达到以下目标。1、以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及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标。2、环境保护措施规划目标与规划河段环境功能区划协调一致。3、景观恢复措施要考虑自然景观的整体性、连续性以及视觉效果,以最大程度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为目标。4、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使防治范围内的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强度低于项目建设前的水平,同时满足景观恢复要求,使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扰动土地整治率为95%,水土保持防治面积治理度为95%,水土流失控制率为90%,集中拦渣率95%,植被恢复系数30%,并满足区域生态协调性环境保护要求。5、生物多样性保护要以物种生存为下限,特别注意乡土特色物种的保护。6、区内传染病发病率应控制在正常水平以内。5.5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5.5.1陆生生态保护措施1、陆生植物保护措施(1)预防保护在规划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慎重、合理地选择坝、厂址和施工场地,减少对林地的占用,避免对植物的损坏。(2)植被恢复规划电站坝、厂房等的建设将永久占用一定面积的土地,并且会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植被造成影响。电站施工后期,需对受影响的植被进行恢复。对电站厂房等永久占地及周边进行绿化、美化,对于渣场等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全部进行复耕、绿化或植林种草。物种选择应从当地自然条件出发,既要达到快速恢复的目的,又要考虑适宜性以及恢复后植被的多样性。同时需要防止生态入侵问题。虽然本次规划环评阶段调查未发现拟使用林地中有国家保护植物和珍稀植物,但在项目施工中若发现保护植物,应及时采取挂牌就地保护或迁地保护措施。2、陆生动物保护措施(1)鸟类保护措施由于鸟类有较强的活动能力,电站的施工和运行不会对河谷地区的鸟类生存造成影响,但会迫使部分鸟类迁往别处,为保护当地鸟类生物多样性,提出保护措施如下:尽量减少对施工植被的破坏,尽可能在施工后进行植被恢复;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严禁非法猎捕珍稀鸟类和益鸟。后河水电规划实施后,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周围环境的水热条件。应加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营造适合鸟类栖息的生境,促进鸟类种群数量的增加。工程建设期间不可避免地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有些是暂时性的,随工程施工结束后而消失;有些影响则可以通过生态恢复予以消除。生态恢复的主要内容为:结合水土保持方案的生态恢复工程,确定生态恢复方案,包括恢复目标、地点、范围、面积、经费预算等,对恢复方案进行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评估。生态恢复地点主要为渣场、施工营地、施工道路沿线等。(2)两栖、爬行动物保护措施1)加强现有植被的保护保护好现有植被,只进行抚育性择伐,严禁生产性采伐,使之向稳定性发展;同时,要大量宣传两栖、爬行动物等对农林卫生业的有益作用,如蛙类、蜥蜴类和蛇类要摄食大量害虫、害鼠,对人类有益,呼吁当地居民自觉保护两栖、爬行动物。2)泄放适量的生态水规划河段所建的电站为日调节电站,枯水季节易形成减水河段,使河谷陆地扩大,从而使一些湿生、半湿生两栖爬行动物的种群数量减少,种群结构减化,生态系统的抗逆能力减弱。为了避免断流和脱水对下游河道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在电站不发电时,建议工程下放一定的流量,以减少工程对两栖、爬行动物的不利影响,以利于两栖动物生存和繁衍。5.5.2水生生态保护措施根据后河的水域环境特征,水生生物区系组成、数量和分布特点,水生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稳定性,结合水电开发规划,重点针对经济鱼类提出下列对策措施和建议。1、鱼类资源补偿措施鱼类保护及补偿措施应从本河段及流域的角度统一考虑,费用按《工程水域鱼类和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价报告及渔业资源损失补救方案》执行。2、加强施工人员鱼类保护宣传在规划电站建设期间应对入驻的施工人员进行鱼类保护的宣传,避免鱼类资源的人为破坏和损失。3、开展人工放流增殖的相关研究人工增殖放流是保护鱼类资源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使鱼类种群迅速增殖的重要途径。建设单位应与相关科研单位协作,投入适当资金,对特有鱼种的生物学特性、增养殖技术进行研究,为将来建立鱼类增殖站提供技术支持。4、防止水体污染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加强工程区域的环境管理,严格控制和避免新的污染源产生,防止规划河段水质污染对鱼类区系、资源量造成不利影响。5、维持河段的生态流量为维持规划河段水域生境,减免河道脱水或减水对水生生物及鱼类的影响,规划河段必须维持有连续的小溪状流水。根据现场调查和专家咨询,针对规划河段目前状况分析,两栖类动物及底栖类动物生态需水流量较小工程河段生态需水主要是满足水质、鱼类和景观用水的需要。为此本次规划环评初步拟定由后河下泄5.6m3/s的生态流量。同时建议在下一步的项目环评中,结合具体工程情况,对此作进一步的分析论证。5.5.3花萼山自然保护区保护措施根据《四川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后河规划河段上游20km在花萼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内,而规划电站(梓桐溪电站)远离花萼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距实验区外边界的最近距离约73km。本水电规划电站涉及河段和厂区建筑物均不在花萼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内,但为减小规划实施对花萼山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要求规划实施中,除做好上述陆生生态、水生生态及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之外,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及《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各项相关规定和要求,不得在保护区范围内进行砂、石、土料开采和弃渣活动。规划实施期间,严禁在保护区内设置储存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品的仓库。5.6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5.6.1防治责任范围后河规划电站在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道路、临时弃渣场等临时占用的林地对当地的水土保持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电站厂房、生产生活设施等永久占地造成土地、植被失去了原有的生产和水保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本规划方案实施过程中,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规定,电站设计时必须编制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然后报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批。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要求,结合规划河段工程实际,确定本规划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规划河段电站项目枢纽防治区、弃渣防治区、临时工程防治区。5.6.2水土保持主要措施1、枢纽防治区做到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和设施布置,严格控制占压、扰动范围。施工过程中各项施工活动应满足水保要求,并在可能造成流失的部位采取有针对性的临时防护措施,例如对主体工程在采取衬护、锚杆加固等工程措施,在符合水土保持技术要求的基础上,重点应加强对厂区和闸坝周围环境的绿化和美化,防止对植被的影响扩大。2、弃渣防治区①渣场的选择渣场的选择一定要结合工程的地质报告与实地考察的结果综合考虑,但基本原则是:场地应在较为平缓的台地上,地表本身应不存在滑坡等地质问题,基础必须是稳定的。同时,尽可能少占耕地,可充分利用荒地和经水保方案论证、且不会对行洪带来影响的滩涂地。由于规划河段属于典型山区河流,地势总体陡峭,渣场选择相对困难,但根据现场查勘,该河段附近也分布有阶地及相对平缓坡地,可作为弃渣场。②工程措施可以通过修建挡渣墙、护坡、护脚、护面、排水沟等措施将渣场的水土流失降到最低程度。根据渣体的稳定性计算,堆渣过程中要考虑适宜的堆放坡度,其原则是必须保证渣体稳定。另外,为防止堆渣时弃渣扩散影响到渣场占地范围以外的区域,需对渣脚进行适当的拦挡,一般考虑修建浆砌石挡墙或干砌石拦挡的防护措施。浆砌石挡墙是可以承受渣体压力的挡护形式,在堆渣面积不够的情况下,建此挡墙还可以提高堆渣高度,从而增加堆渣量。③排水措施对于堆放在平缓坡地和台地上的废渣,渣体在雨季将会受到坡面来水的冲刷,为保护渣体不受到冲刷,给下游安全及环境不带来危害,应在渣场渣体的内侧(靠近山坡处)设置排水沟,其大小可根据渣场的汇水面积确定。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④植物措施对于占用耕地、林地的渣场,在堆渣完毕后都应考虑相应的渣顶面植物恢复措施,如果作复耕恢复,则在占用前要作好相应的表土保护工作;作绿化恢复,则在引进的植被和草籽方面要注意与当地的环境相适宜,严禁引进外来物种,以防造成生物入侵。3、临时工程防治区主要针对施工区周边的临时防护措施,包括施工围堰、厂区枢纽永久占地、施工公路、料场等地的周边地区,利用开挖表土进行装袋码砌,先行堆砌于弃渣场周边,或者对开挖表土推至施工边缘进行覆盖,防止施工期间渣土散失。对于施工临时占地中的耕地部分,在施工完成后,进行复耕处理,以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施工完成后,对此部分土料转运至弃渣点或者进行覆土,再进行植被恢复。对于工程建设中的施工迹地,在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迹地的处理,对砂卵石料场进行推平处理,其他迹地采用植物措施恢复,以保证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和减轻水土流失的发生。4、施工公路本工程对外交通主要依靠国道210线,从国道210线至施工区需修建施工道路,应合理规划施工公路走向,减少扰动面积及开挖弃渣量。在公路设计中,应考虑路段的挖填基本平衡,减小弃渣量;严格按照规范设置排水沟;在公路开挖时,应控制开挖边坡,避免造成边坡失稳,引发水土流失;公路施工过程中应尽量控制在施工场地征地范围内进行,避免破坏以外的植被;公路弃渣应运至指定地点集中堆放,减小弃渣流失;对满足立地条件和土壤条件的公路边坡,采取植物措施进行防护,保持水土。5、迹地恢复电站施工后期,结合景观生态恢复要求,因地制宜地对各类施工迹地采取工程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处理。在植物措施实施过程中采用当地树种、灌草种,将工程施工对当地植被和景观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5.7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水环境保护措施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5.7.1基坑排水根据同类水电工程监测数据,经常性基坑排水的悬浮物浓度为2000mg/l左右,废水在基坑内静置2h左右,其悬浮物浓度便可降至200mg/l以下。因此,对基坑水不需采取另外的处理措施,仅向坑中加入适量的酸,调节pH值呈中性,并让坑水静止沉淀2h后抽出,作综合利用,禁止排入河道。此外,还应加强水质监测,如遇基坑废水中污染物浓度过高,适当延长静置时间。5.7.2混凝土拌和系统废水针对混凝土冲洗废水水量少,废水排放不连续,每台班冲洗一次,且悬浮物浓度较高等特点,通常采用间歇式自然沉淀的方式去除易沉淀的砂粒。由于废水中pH值较高,可在沉淀池中加入适量的酸,调节pH值至中性,再进行沉淀处理。经处理后的废水,可用于施工道路洒水、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用水等。5.7.3含油废水为防止施工机械保养与冲洗废水污染施工区土壤环境和水环境,拟在机械汽车修配保养场内设置集水沟,收集冲洗、维修含油废水,并采用油水分离器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5.7.4生活污水施工人员大部分租用附近民房,可作为农业肥料,较为集中的施工营地,由于排量较小,可采用化粪池处置,并就近用于农灌。5.7.5减脱水河段水质保护措施(1)本规划拟定下泄5.60m3/s的生态流量,以满足减水河段水质、鱼类等生态环境需求。同时,建议在下一步的项目环评中,对此作进一步的分析论证。(2)当地环保主管部门应严格监察和管理减水河段内污染物排放,禁止在减(脱)水段新建大型污染型工业企业。5.8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环境空气保护措施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5.8.1开挖、爆破粉尘的削减与控制措施1、施工工艺措施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使其排放的废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工程爆破采用产尘少、噪声低的爆破技术,如预裂爆破、光面爆破、缓冲爆破技术或深孔微差挤压爆破技术等,以减少爆破产生的粉尘和噪声。凿裂、钻孔以及爆破提倡湿法作业,降低粉尘量。2、降尘措施工程露天爆破时,尽量采用草袋覆盖爆破面,以减少爆破产生的粉尘。钻机应安装除尘装置,根据国内相关工程的经验,潜孔钻机作业时粉尘浓度高达317mg/m3,安装除尘装置后粉尘浓度可降低99.4%。3、施工人员防护施工过程中受大气污染影响严重的是现场作业人员,按照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发放防尘用品,如佩带防尘口罩等。5.8.2砂石骨料与混凝土系统粉尘的削减与控制措施1、施工工艺砂石骨料加工优先采用湿法破碎的低尘工艺,可以减少粉尘的产生量。人工粗骨料加工厂的砾石料采用闭路循环破碎后,再进入筛分场。水泥采用封闭式运输,减少粉尘传播途径。2、降尘措施选用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使其排放的废气达到有关标准。结合水保措施在加工系统外围种植植物,以降低粉尘污染影响的程度。5.8.3燃油废气的削减与控制措施施工期间应加强施工机械和车辆的维护和保养,避免汽、柴油的泄露,保证进、排气系统通畅。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5.8.4交通粉尘的削减与控制措施场内部分永久公路路面采用混凝土硬化,与土、碎石路面相比,车辆运输产生的扬尘较少,交通粉尘污染较为轻微。主要结合水保措施,在公路两旁进行绿化,栽种树木,降低粉尘的污染。5.9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噪声防治措施5.9.1噪声源控制1、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并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2、砂石筛分系统采用橡胶筛网、塑料钢板、涂阻尼材料以降低噪声。3、对振动大的机械设备使用减振机座降低噪声。4、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22:00~次日6:00时段尽量避免露天爆破。5、砼搅拌机操作人员、运输车辆和推土机驾驶人员实行轮班制,并配发噪声防护用具,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6、合理安排运输时间,当运输车辆经过村(镇)时,尽量减少鸣笛,避免车辆噪声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5.9.2传播途径的控制1、破碎机、制砂机、筛分楼、拌和楼、空压机等尽可能用多孔性吸声材料建立隔声屏障、隔声罩和隔声间;2、结合水土保持措施,在施工场界外围栽种树木以提高减噪效果,场内公路两侧在施工使用期间栽种行道树以减小噪声影响范围;5.9.3施工人员防护措施高噪声环境的施工人员应佩戴防噪声耳塞、耳罩或防噪声头盔。对具体声环境敏感点的保护措施将结合下一步项目环评中的预测结果逐一落实。5.10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社会环境保护措施5.10.1人群健康保护措施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工程所在区域居民居住条件和卫生状况较差。该区域可能的传染病主要有病毒性肝炎、痢疾等。施工人员由于工作强度大,生活条件差,抗病免疫力下降,患传染病和其它疾病的可能性增加。1、防疫措施(1)为预防施工区传染病的流行,在施工人员进驻工地前,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全面进行健康调查和疫情建档,健康人员方能进场作业。(2)施工队伍进场之前,做好预防服药和预防接种工作,严防传染病输入。(3)施工期间进行疫情抽检。在传染病可能流行的季节,对易感人群预防接种,若发现流行病患者,马上隔离治疗。(4)填平疏通施工区的坑凹地,以消除蚊虫栖息场所。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蚊虫、苍蝇、老鼠,以减少传染病的传播媒介。(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加强对集体食堂卫生管理。并对施工期市场销售的食物进行卫生监督和管理,严禁出售未经防疫部门检疫和发霉变质食品。2、防疫组织机构(1)工程施工期间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由建设单位成立卫生防疫机构,以保证上述防疫措施的具体实施。(2)卫生防疫机构建议从万源市卫生防疫站抽调一名医生组成,主管施工期卫生防疫工作。施工单位应明确卫生防疫责任人,按当地卫生部门制订的疫情管理制度及报送制度进行管理,并接受当地卫生部门的监督。(3))施工期设立疫情监控站,随时备用痢疾、肝炎等常见传染病的处理药品和器材。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对传染源采取治疗、隔离、观察等措施,对易感人群采取预防措施。3、生活垃圾处置措施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生活区按每100人1个垃圾桶进行设置,安排专职清洁工负责日常生活垃圾的清扫,并对其进行简单的筛选,将煤灰、建筑废弃物等无机垃圾就近选定专门的堆放场进行堆放。将厨房废弃物、果皮、树叶等有机垃圾及时运往邻近的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工棚,对其周围的生活垃圾、简易厕所、污水坑必须填平,并用石炭酸和生石灰进行消毒。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配备垃圾运输车进行垃圾的清运。施工区垃圾桶需经常喷洒灭害灵等药水,防止苍蝇等传染媒介孽生,减少生活垃圾对环境和施工人员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规划环评要求电站实施前必须开展项目环评,在项目环评中针对具体的环境保护目标,提出详细具体的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5.10.2道路交通影响减免措施因本规划实施后,施工高峰期可能造成交通堵塞的状况,施工单位应派专人指挥交通,并定期对道路进行养护,建议施工中采取必要的车辆停放和运输管理措施以及交通疏导措施,减免对当地公路交通的影响。5.10.3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措施1、防火安全措施由于施工过程中的生产用火不慎造成森林火灾,是施工单位安全防护工作中的重点。除加强施工人员的防火安全教育和意识外,施工单位必须配置必需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材等,各工区还要根据施工的内容制定具体的消防预案和防火管理员,确保工程防火安全。2、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在施工范围和施工活动中,如果发现出现野生动物的活动,应该立即停止施工,避免干扰动物的正常生活。严禁发生猎捕野生动物的行为。3、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各单位应该制定环境保护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如施工废水遭遇降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后的溢出处理措施。实行砂石料冲洗水和油污废水分开处理方法,除了设置沉淀池外,设置专门的油污废水沉淀池,在其坑内的四周及底部,采用编织袋进行铺垫隔油,过滤后的废水在进入其他的沉淀池进行沉淀。在暴雨和洪水期间,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及时回收编织袋,以免附着的油污扩散。砂石污水应立即进行排水作业,抽干沉淀池中的水量,以防止高浓度悬浮物废水溢出造成当地径流的含沙量增大。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各施工面和渣场、料场在暴雨期间除了采取水土保持临时措施外,应该做好对施工面和堆渣面的临时覆盖措施准备。可以利用编织袋和塑料薄膜对施工面和堆渣面的覆盖,以减少雨洪径流冲刷造成区域水土流失的发生。5.11规划方案实施过程的环保限制条件针对后河流域规划及当地社会、经济、自然和生态环境条件,结合影响预测分析的结果,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限制条件:1、花萼山自然保护区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以及《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各项相关规定和要求,严禁规划实施涉及花萼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区域。2、生态下泄流量严格按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的生态下泄流量自规定坝址下泄生态流量,以减免工程对生态环境和水域景观的影响。3、渣场选择:流域规划方案中电站的开发建设产生的工程弃渣和建筑垃圾的存放和堆放场地的选择,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和其他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工程渣场选择的原则满足“稳定、抗冲、水保、经济”原则,在地点选择时应结合当地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尽可能选择不影响行洪的难利用地,利用荒地、荒坡和滩地,少占耕地,不影响区域自然景观,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等。弃渣场的防护措施需进行水土保持方案论证,并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这样可以节约耕地,减少新开垦土地所带来的水土流失及景观影响,规划在实施过程中除永久占地外,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要进行复耕和复林,以维持和保护十分短缺的土地资源。4、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便道的选择要十分慎重,不能在陡坡和不良地质区选择。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带来危害。施工隧道和便道的选择应结合工程效益、施工难度等综合因素的基础上,施工范围应得到严格控制。5、为减轻爆破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吓,建议施工单位应采用目前较为先进的爆破技术进行施工,主要控制因素有两点:第一,爆破噪声低;第二,爆破产生的粉尘量少,影响范围窄等。以尽可能降低爆破噪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6、要求建设单位施工前必须制定突发性污染事故处理应急处理措施预案。7、砂、石、土料的开采规划流域河流无砂砾石料可开采,尽量外购。若要自行开采,开采过程中不得引起当地地形地貌的重大变化,不致形成新的自然灾害隐患;不致导致景观的严重改变和破坏;对当地的植被、动物等均不得构成明显的破坏和影响。5.12规划方案实施后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5.12.1运行期水库安全预警措施建立水库安全警示标记及预告管理规划,防止水库给当地带来的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规划方案实施后将形成水库,库区回水长度4.0km,水库库容约240万m3,电站的调节运行、冲沙将可能在部分时段使河道水量发生陡涨的现象,河道水位的迅速变化,可能威胁到当地村民和过往行人、车辆的安全。规划方案实施后,应在库区设立警示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在规划方案实施前,应对当地的居民进行安全教育,使其对电站运行方式有所了解,并引起乡镇政府和村民的重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5.12.2规划方案实施后生态保护措施根据《万源市水土保持总体规划》,拟采取还林、农耕及工程等多种措施进行全市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现已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有: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坡改梯、泥石流沟治理等整治措施。后河干流规划方案实施过程中进行的各项施工活动,应满足一定的水土保持要求。工程实施后,应结合万源市水土保持规划,并根据各地段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对各类施工迹地采取工程和植物措施予以及时处理,以保证规划方案实施后,植被覆盖率能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为此,对鱼类资源的保护、增殖应采取如下措施:(1)加强鱼类资源保护,除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外,应强化渔政管理,执行《渔业法》,在该流域内严禁捕鱼。随着后河水资源的开发,鱼类资源的保护工作难度将增大,因此,应从水能发电的效益中,补偿一定经费。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2)从梯级电站综合角度考虑,建议全流域设立鱼类增殖放流站和保护站,对鱼类资源的损失进行补偿。由业主实施执行,费用由各电站均摊。5.12.3规划方案实施后水污染源控制措施分析认为,规划河段主要的水污染源为沿途乡镇居民生活排污和农业非点源污染,尽管居民点距离后河干流有一定距离,但生活污水最终将排入后河干流,对后河干流的水质造成一定影响。工程实施后,为保护规划河段水质,建议沿途乡镇政府所在地及人口稠密点修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对废水进行处置,尽量循环利用,不能循环利用必须达到一级标准后再外排。同时提倡农民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以保证在规划方案实施后后河干流的水质仍满足国家Ⅱ类水质,保护规划河段水域功能不受破坏。5.12.4规划方案实施后工程管理措施1、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为利于电站的管理和安全,结合电站库区自然地理条件,根据《四川省水库管理条例》(1998年8月30日四川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结合电站库区自然地理条件,拟定规划河段梓桐溪水电站闸坝下游坡脚和坝肩外50m为管理范围,此范围以外100m的区域为保护范围。送电线路左右各5m为保护范围,库区校核洪水位以上5m为保护范围。2、工程管理规划根据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需要,有关规范和规定,电站工程管理区规划如下:(1)、电站生产、生活区建筑拟建在大坝右岸,占地面积约10亩,该处场地平坦、交通方便,根据工程级别,按照国家定员编制指标和生活、办公配置指标,生活、办公建筑面积拟定为860m2。(2)、为保护水源、稳定库岸、保持水土、美化环境,拟在库区管护范围内植树造林、栽花种草,具体措施为:1)、在电站上游库尾划定水源保护区,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在水源保护区堆放、排放污染物质。在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上沿库区周边15~20m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宽度范围内种植观赏林木,以保护库区水源,稳定库岸。其他范围内保护现有林木、培植新林木,达到美化环境,搞好生态建设为目的。2)、坝区除道路外广泛栽花种草,种植观赏型林木,达到公园式园林区。3)、生活、办公区以花草种植为主,重点以种植万年青等观赏花木及培植高级草坪为主,绿化系数不小于30%。在库区上游集雨区布设2个雨量、雨情监测站,坝区设气象、水位站,在库尾充水处设一座入库流量监测站,组成水(雨)情监测系统,同时在水库上、下游建立险情报警系统。3、工程调度运用根据梓桐溪水电站工程建设规模及任务,制订电站调度运行管理实施细则,建立电站供电调度自动化系统,配备供电计量设施,建立防汛渡汛设施和电站上、下游险情报警系统。电站发电上网后,由万源市龙源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统一调度。4、建筑物管理梓桐溪水电站所有建筑物及工程设施均应按有关规范及规程要求,本着“经常养护、随时维修、养重于修、修重于抢”的原则进行检修和维护,并制订出细则,并根据工程情况,重点检查维护主要建筑物和主要设备。5、工程监测电站工程管理单位负责监测工程运行情况及状态变化,掌握工程运行状态变化规律,防止工程事故发生,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工程监测分为常规检查观测和特别检查观测。常规检查观测按有关规范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进行,主要对电站库区水位、库容、流量、降雨、水温、大坝位移、沉陷、渗漏和各类水工建筑物、机电设备、动力通讯设备、观测设施、库岸等进行观测,特别检查观测主要是针对工程运行前后、汛前汛后或出现异常情况和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进行检查观测。常规检查观测和特别检查观测均应力求全面细致,并详细记录签字,发生重大问题;特别是影响工程安全运行的严重问题,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同时报上级有关部门。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第六章环境监测与跟踪评价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规划河段的环境特征及规划实施对环境影响的特点,拟定本规划的环境监测规划如下: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地表水水质监测、水文监测(或收集资料)和水生生态监测与调查,以及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情况调查等。通过监测,掌握后河水电规划工程地区建设前后各主要环境要素的变化情况和规律,并监督、检查具体项目施工过程中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6.1环境监测6.1.1监测布点原则1、统一规划原则监测计划从规划河段和涉及地区考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控制断面,统一规划,本阶段重点在于了解规划河段环境的本底情况。2、与规划紧密结合的原则监测工作的范围、对象和重点应覆盖规划河段及影响地区,社会环境调查应扩展到涉及地区,全面了解规划河段和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环境变化对规划实施的影响。3、针对性原则根据环境现状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果,选择影响显著、对区域或流域环境影响起控制作用的主要因子进行监测或调查,合理选择监测点位和监测调查项目,监测调查方案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4、经济性与可操作性原则按照相关专业技术规范,监测项目、频次、时段和方法以满足本监测系统主要任务为前提,尽量利用现有监测机构成果,新建站点的设置要可操作性强,力求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完整的环境监测数据。6.1.2监测因子和监测时段控制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后河河段规划环评环境监测分三个阶段进行:环境本底监测、规划实施过程中环境监测、规划电站建成后环境回顾评价监测。环境监测在时间上有跨度地进行,有利于动态了解流域水电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规划阶段的环境监测应与规划电站实施期监测以及后期监测在监测位置、监测机构、监测因子、监测频次和分析方法上尽可能协调一致,并尽可能选择同一监测机构进行。6.1.3水质监测1、环境本底监测(1)监测断面:在规划的后河干流源头(皮窝乡白龙洞)、梨树乡场镇上游100m、观音峡取水点上游100m、梓桐溪电站厂址下游100m各布置1个水质监测断面。(2)监测因子:水温、BOD5、pH、CODCr、DO、NH3–N、粪大肠菌群、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等,共计9项指标。(3)监测时段与频率:连续监测3天,每天1次。(4)监测与评价方法:按照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监测方法执行。评价方法为标准指数法。2、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测1)监测断面:在规划的梓桐溪电站厂房尾水出口下游100m、混凝土拌和废水和生活区污水排放口各布置1个水质监测断面。2)监测因子:水温、BOD5、pH、SS、DO、CODCr、NH3–N、石油类、粪大肠菌群、总磷、悬浮物、生活污水量等,共计12项指标。3)监测时段与方法: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有关规定,每年分枯、平、丰三个水期分别监测1次,具体要求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执行。(4)评价方法:评价方法为标准指数法。3、跟踪评价监测监测断面设置与环境本底监测基本相同,监测时间为规划电站建设基本完成时。6.1.4大气环境监测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1、环境本底监测(1)监测点位:在规划的梓桐溪水电站厂房附近居民点处布置1个监测点。(2)监测因子:监测项目为TSP、NO2。(3)监测时间和频率:连续监测3天,每天连续采样不小于18小时。(4)监测方法: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部分)中的有关规定进行。2、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测(1)监测点位:监测点选择规划电站爆破区、厂区及枢纽施工营地。(2)监测项目:监测项目为TSP、NO2。(3)监测时间和频率:在土石方开挖高峰监测1次,连续5天。(4)监测技术要求:按照《大气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方法执行。6.1.5环境噪声监测1、环境本底监测(1)监测点位:在规划的梓桐溪水电站厂房附近居民点处布置1个监测点。(2)监测项目:昼间和夜间的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3)监测时间和频率:分别测定昼间和夜间噪声,连续监测3天。(4)监测方法:按GB/T1462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规定的方法采样、分析。2、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测(1)监测点布设:监测点为规划电站厂区枢纽混凝土拌和系统、爆破区及厂区枢纽施工营地。(2)监测项目:等效A声级、累计百分声级(L10、L50、L90)。(3)监测频率及时间:在土石方开挖高峰监测1次,连续2天,监测时段为8:00~10:00、14:00~16:00、20:00~22:00。(4)监测技术要求:按照《噪声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方法执行。6.1.6水土保持监测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1、监测点布置根据规划电站水土流失预测结果,选择渣场布置监测点。2、监测项目建设期:降雨强度、降雨量、地面物质组成、顶面植被覆盖度、顶面坡度、坡面坡度和弃碴流失深、流失量及冲刷情况等,其中降雨和径流以收资为准。运行期:防护措施的实施效果及稳定性、植被盖度及林草存活率。3、监测时段及频率本规划水土流失监测分为两个时段,即规划实施期与规划电站运行初期。规划实施期:对渣场在堆置过程中每年雨季前、雨季和雨季后进行监测;施工生活区的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左右坝肩的监测主要集中在建设期内雨季前后进行流失监测。规划电站运行期:监测时段为工程运行初期3年。根据省内部分已建工程的经验,施工弃碴堆置结束后水土流失量将逐渐趋于减少,3年后将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因此运行期主要针对碴场的防护措施效果进行观测,每年雨季和雨季后各监测一次;对施工区施工迹地的观测主要监测生物措施实施后的效果,林草生长情况等,每年夏季监测一次。4、监测方法根据不同监测因子,选择下列方法进行监测。详见表6-1。表6-1水电站水土流失监测方法表监测因子监测方法降雨强度、降雨量、径流量以收集资料为主降雨强度、降雨量、碴料体积地形测量法弃碴流失深、流失量沟槽法*浆砌石挡墙、排水措施等工程措施效果及稳定性巡视、观察等实地调查法林草成活率、植被覆盖度以调查、测量等综合监测为主5、监测技术要求(1)水土保持监测由相应资质单位承担,其监测步骤和要求必须按照相关行业标准进行,监测设备必须正常运行。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2)监测人员必须具备操作监测仪器的能力,并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能对监测结果进行整理、简单分析和评价。(3)每次监测结果需报送业主及水土保持部门,当监测结果出现异常情况时,应通报业主、水土保持主管部门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以便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对水土保持方案设计进行调整,避免发生严重水土流失后果。(4)在水土保持监测结束后,编报完整的水土保持监测报告上报有关部门,经监测管理机构审查认定后存档。6.1.7生态调查与监测1、水生生态(1)调查范围:在梓桐溪电站库区及电站尾水出口下游100m设监测断面。(2)调查内容:调查流域鱼类种群数量变化情况。(3)在电站运行前一年进行一次现状调查和监测,便于与运行后进行对照。电站发电后第二年和第四年各为一个调查年,共调查、监测3次。(4)调查方案按有关规范执行。2、陆生生态(1)调查和观测范围:规划河段高出河面高程100m以内范围。(2)调查内容:调查和观测区域林地、植被面积、林种变化情况、植物生长情况等;调查和观测陆生动物种群数量、密度、分布范围等。(3)调查观测时段为调查年(同水生生物)的春季(3月~5月)和夏季(8月~10月)。(4)监测方法按有关规范执行。6.1.8水文情势监测1、水文情势本底监测本底监测以规划河段现有毛坝水文站为依托,并根据设计需要对代表断面作水文、流量观测。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2、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水文情势监测依托规划河段现有毛坝水文站进行观测。3、跟踪性水文情势监测重点监测库区水文情势,分丰、平、枯水期逐时监测。6.1.9社会环境调查监测在规划实施前后分别对规划涉及区域的社会经济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万源市的产业结构特征、财政收入状况、经济发展速度、基础设施水平;工程区居民、工程移民及移民安置区居民的就业状况、人均纯收入、人均粮食产量、燃料状况及消耗量等。6.1.10监测资料整编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水文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原始监测资料及整编成果4份,交水电开发环境管理部门存档备查,并抄送设计单位作为设计信息反馈。6.1.11监测机构委托当地具有相应监测资质的单位完成。6.1.12人群健康调查1、调查范围规划河段涉及的万源市沿途乡镇。2、调查时间规划实施前半年至规划方案实施后的5年内。3、监测内容由万源市卫生防疫站派出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重点对介水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疟疾、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传染性疾病进行监控。在上述监控的基础上,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和高发区域,对易感人群进行抽检和预防接种。6.2环境管理6.2.1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设置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文和《电力工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电力工业部1996年第九号令)的有关规定,本水电规划实施过程中应设置环境管理机构,专人负责完成工程环境管理任务。环境保护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环境保护工作能否实施的关键。本规划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应负责组织、落实和监督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6.2.2规划河段资源和环境管理任务保证水电规划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和监测规划的顺利落实,使规划电站的兴建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得以减免,并保证规划河段环保工作的长期顺利进行,维护区域生态体系的良性发展。6.2.3施工筹建期保证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措施列入工程最终设计文件。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保护设计报告,负责工程招投标文件及合同文件中相关环境保护条款的编制。6.2.4施工期主要是施工区环境管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及法规条件,制定工程环境保护管理具体规定与管理办法。按照国家有关环保法规和工程的环保规定,统—管理施工区环境保护工作。编制环境管理工作计划,整编监测资料,编制工程年度环境质量报告,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环保部门备案。加强环境监测管理,制定年度环境监测计划,委托有相应资质等级的环境监测等专业部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加强环境监理,委托有相应资质等级的环境工程监理部门对施工区建设和移民安置进行环境监理。会同地方环保部门检查、监督工程承包商执行环境保护条款的情况。负责协调处理工程引起的环境纠纷和环境污染事故。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负责组织实施环境管理培训工作,提高工程环境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6.2.5运行期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从流域环境保护角度,对工程提出环境保护要求,进行指导监督,并协调单项工程环境保护与流域环境保护工作的关系,使单项工程服从流域环境保护工作。从流域环境保护的角度,筹划、组织、实施单项工程难以承担、涉及流域性保护的环境保护计划措施,建立长期定时监测制度,组织对水质、水文情势、陆生动植物、水生生物等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处理因电站开发引发的单项工程难以解决的环境事故,解决环境问题。并且与地方政府协调划定管理区域,对管理区域内污水排放、水域开发利用、渔业、陆生生态建设、水土保持等进行综合管理,确保区域环境功能满足相应的要求。促使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促进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水电开发与区域内生态建设相互协调。6.3环境监理环境监理是工程监理的重要组成部门,应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由专业人员组成环境监理小组,监督、审查和评估施工区、移民安置点环境保护措施的执行情况。监理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为:1、监督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环保措施和地方对工程环境保护的意见与处理情况,包括施工区水质的保护,施工河段水生生物、陆生动植物、污水处理、空气污染控制、噪声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卫生防疫和弃土处置、水土流失防治、施工现场环境卫生等方面。2、监督承包商对于合同中的环保条款的执行情况,并负责解释环保条款。对重大环境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报告,通过工程总监理工程师责成有关单位限期纠正,参加承包商提出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的审查会议,就环境保护方面提出改进意见。审查承包商提出的可能造成污染的施工材料、设备清单及其所列的环保指标。3、对施工区出现的环境问题及时发现,进行妥善处理。对某些环境指标下达监测指令,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环境保护改善方案。4、监督与环境有关的合同条款的执行,签署环境监理意见,使工程施工符合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5、协调建设各方有关环保的工作关系和有关环境问题的争议。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6、记录现场出现的环境问题及处理结果,每月环境管理单位提交月报表,并根据积累的有关资料整理环境管理档案。7、参加单元工程竣工验收工作,负责组织和参加已完成工程的限期清理和恢复现场工作,调查评价工程区水土保持与河岸冲刷防护、施工迹地恢复及绿化等措施落实情况。6.4跟踪评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2003)要求,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的环境影响实行跟踪评价制度。根据规划河段的环境特点,经规划实施后的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估,虽然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可能性较小,但规划电站的实施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区域环境的某些因子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因此从全面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仍需对规划电站实施后的环境影响进行跟踪评价。6.5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和建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后河水电规划中的梓桐溪电站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限于规划阶段的设计工作深度,本河段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在于:河段水电开发规划实施可能对评价范围内的水文情势和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区生态系统及社会经济等的影响。有些内容限于现阶段工作的深度及资料的调查、收集程度,尚不够深入和细致,诸如规划电站各项指标、建筑物形式、坝厂址准确位置、工程占地、料场渣场详细情况和施工工艺等均为规划安排,随着设计阶段的不断深入,将会与规划阶段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为充分了解规划实施后的实际环境影响,采取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指导,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基准,分析和掌握工程实际造成的环境影响。为此,项目环评需作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出如下要求和建议:1、在对评价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和土地利用情况等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电站的选址、设计建设方案、工程布置和施工组织,以及电站运行调度方案等,从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其合理性、可行性,优化设计建设方案。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2、项目环评时,要结合工程施工组织规划设计,详细预测评价工程各类施工活动所产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废气、弃渣以及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结合工程场内及场外交通规划,分析施工公路建设和车辆运行对公路沿线环境敏感点的影响。4、结合工程永久和临时占地的具体统计资料,针对性地进行水土流失影响分析预测。对工程渣场位置、占地性质作进一步的确认和调查,结合当地地形条件及渣量产生情况,论证渣场选址的合理性,并结合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相应的恢复措施和要求。5、项目环评中进一步细化和深入进行水生生物的调查工作。6、项目环评阶段对工程区的水、气、声环境现状进行系统监测,以了解工程区域环境本底情况,并为环保措施的拟订提供依据。6.6规划环评建议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落实情况后河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和电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制订的具体实施方案,经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和批复后,成为规划电站实施过程中需采取保护措施的法规性文件。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与否是减免和消除不利环境影响的关键。因此在规划电站实施过程中,规划编制单位应在环境保护行政部门的监督下,实行环境保护措施的跟踪落实制度。6.7提高规划环境效益的改进措施后河规划河段水电开发作为万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全市能源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的实施将为万源市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通过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和有效治理,将会使规划区内自然资源利用、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为了使流域水电规划产生最大的环境效益,流域规划环境影响实行跟踪评价后,可通过规划环评所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电站项目具体的环境保护方案的不断改进和与水土保持措施、陆生生态保护措施、水生生物保护措施等紧密结合,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理,使其产生的环境效益最大化。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七章公众参与7.1目的和意义公众参与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向当地群众公布规划方案的有关信息,收集公众对规划实施的态度及所关心的环境问题,提高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同时,为使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各类影响分析更加全面详实,环境保护对策措施更加切实可行,需采取多种公众参与的方式,向有关专家和规划河段附近的公众及社会团体,收集和征询他们对方案实施前后影响的意见,通过公众参与可实现评价单位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交流,对全面、客观地分析与工程有关的环境问题,制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环境措施具有重要意义。7.2调查对象为了能广泛了解到当地居民和附近群众对本规划的看法,本次公众参与的调查对象主要有万源市的罗文镇等沿途乡镇的人群。7.3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①被调查对象对本规划所持的态度;②本规划实施对被调查对象的生活质量的影响;③本规划实施中被调查对象最关心的问题;④被调查对象认为规划各项目建设中应注意哪些问题;⑤被调查对象认为区域水能资源开发将对区域经济带来何种影响;⑥被调查对象对本规划实施过程中环境保护方面的建议等。具体调查表见附件5。7.4公众参与的实现为确保良好的沟通,使公众参与收到最佳效果。环评单位首先与工程涉及的万源市政府取得了联系,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在县政府的组织下与当地的水保部门、环保部门、林业部门等众多单位进行了沟通,为随后的社会调查提供便利。公众参与的沟通方式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社会调查:通过访谈、发放问卷调查表等方式收集信息。2、会议讨论:为了解水电规划主要关注人群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分别向万源市以及规划区内公众介绍本规划的特点和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同时回答公众提出的问题,听取公众意见,进行直接的双向交流。7.5公众参与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对主要影响区等敏感点进行了重点调查,其它区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表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调查表95份,占总数的95%。被调查人员年龄在11~60岁左右,其中30岁以下占39%,31~40岁之间占37%,41~50岁之间占20%,51岁以上占4%。被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组成是:大学2人、大专4人、中专7人、高中21人、初中35人、小学15人,其他11人,分别占总人数的2%、4%、7%、22%、37%、16%、12%。从被调查对象的职业、年龄和文化程度的组成看,被调查对象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基本上能够反映本规划河段所在地区公众的意见,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其人员构成见表7-1。表7-1调查对象人员构成统计表项目类别人数比例(%)民族汉族95100少数民族00年龄11~205521~30323431~40353741~50192051~601160以上33职业干部66工人33农民7074学生55个体工商业者67其他55文化程度大学22大专44中专77高中2122初中3537小学1516其他1112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本次公众参与调查的结果统计见表7-2。调查结果表明,本规划涉及区域的群众和单位,都认为本规划实施后对区域经济发展将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表示积极支持项目建设,并希望减轻不利影响。本次被调查对象还提出了一些关心和忧虑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划电站实施时,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尤其是施工期扬尘和噪声污染;(2)做好土地征用工作;(3)规划实施时,要保障库区的安全。根据公众参与意见,本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对水环境、环境噪声、生态和水土流失作了详细评价,并对规划方案实施工程中控制区域生态植被破坏及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噪声、扬尘等带来的环境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环保措施,以保证本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程度之内。因此,本报告书基本上回答了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表7-2四川省万源市后河水电规划公众参与调查结果问题答案人数比例(%)1、若本规划实施,您现在居住地属(1)工程影响区4547(5)其他地区50532、若本规划实施影响您的房屋和耕地,您是否同意搬迁或赔偿(1)同意9095(2)不同意553、本规划实施对您的生活质量影响(1)生活质量提高7175(2)生活质量下降77(3)生活质量不变17184、您认为规划电站实施对您及周围环境最大的影响是(1)水质污染1314(2)噪声1617(3)扬尘2425(4)植被破坏22(5)水土流失22(6)鱼类资源11(7)工农业用水影响00(8)占地搬迁37395、您认为规划电站兴建最不利的影响是(1)增加水土流失77(2)库区安全5255(3)搬迁、淹没占地3234(4)其他44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6、本规划实施后,您认为将会使您的收入(1)明显增加4446(2)有可能增加3436(3)无影响1516(4)减少00(5)有可能减少227、您认为本规划实施可能对当地社会经济产生(1)推动作用7680(2)无直接关系1718(3)消极作用228、本规划实施,造成的区域水土流失程度(1)严重22(2)较严重1112(3)较轻微82869、本规划实施,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1)严重00(2)较严重1516(3)轻微808410、本规划实施后,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否可以恢复(1)可恢复9297(2)难恢复3311、通过采取防止植被破坏的措施和施工迹地的恢复措施,本规划的实施对植被的最终影响是(1)难以恢复,影响严重00(2)只能一定程度的影响,影响较严重1718(3)完全可以恢复,基本无影响788212、本规划的实施,对河段工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等各类用水的影响(1)较大22(2)较小5962(3)无影响343613、您认为规划电站的兴建对当地环境影响的总趋势是(1)会提高当地环境质量4547(2)有一定影响,需采取环保措施加以控制和减免2021(3)不会有影响282914、对本规划的实施,您的意见是(1)支持7882(2)反对00(3)无所谓171815、您希望本规划(1)尽快实施6366(2)时机尚未成熟11(3)无所谓313316、您认为本规划在下阶段电站设计建设中,应注意的主要环境问题是(1)区域生态环境保护1314(2)洪水导致的安全3536(3)施工期的环境影响3133(4)环境地质1617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第八章不确定性分析8.1工程建设内容的不确定性受规划阶段设计深度限制,现阶段确定的开发方案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导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对某些环境影响仅能作定性分析,很难进行定量预测。随着规划设计的深入,工程建设内容将进一步明确,如施工方法、渣场的位置、占地性质、施工便道、进场道路的布置和长度、拟开采的土料、石料场及开采数量等,有待于在规划电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做进一步分析和预测,并提出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8.2流域规划环评方法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规划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自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出台后才正式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2003)也刚颁布不久,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较少。本流域规划环评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2003为指导,同时结合水电规划及区域环境特点确定了评价思路和重点,开展评价工作,编制完成了本报告书。但限于认识和经验以及受相关资料限制,定会存在某些不成熟的地方,有待在下阶段环评中进一步完善。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九章总结与建议9.1规划综述9.1.1规划背景四川省万源市水力资源丰富,全市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1条,以花萼山为分水岭,分属两大水系。东北角河流属江汉水系,主要河流有任河,西南部为渠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后河、中河、澌滩河、月滩河。全市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河流14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5条。境内多年平均径流深806.2毫米,地表径流总量32.773亿立方米(含地下水径流总量5.27亿立方米),万源市水能理论蕴藏量38.526万kw,可开发量20.676万kw。目前仅开发小水电站53处9091kw,仅占可开发量的2.36%,开发潜力较大,加之当地辐员面积较大、用电分散,适宜发展小水电。万源市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由于历史、地理、经济多方面的原因,万源市水能资源开发滞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县工农业经济的发展,用电矛盾更显突出。随着万源市电网的建设的发展趋势,后河规划电站的建设和开发将对万源市的电力发展发挥较大作用。9.1.2流域概况万源市后河属于渠江的二级支流,为州河的三大支流之一,是州河的主要水源。后河发源于大巴山南麓,距离万源市约45km的大横山(海拔1480m)。整个流域呈北高南低之势,由北东向南西方向流动,经皮窝、梨树、官渡、万源城、坪溪、青花、长坝、花楼、罗文等乡镇,在宣汉县普光场上游与中河汇合,再流至宣汉城与前河汇合而为州河。该流域属于大巴山暴雨区,流域上游属于深山区,植被良好,中、下游人类活动频繁,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河段多沙洲漫滩,冲淤现象严重。后河流域支流密布,河流短促,坡陡流急,属于典型的山溪性河流。整个流域呈树枝状分布。后河万源市境内控制流域面积1394km2,主河道长104.3km,天然落差1128m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平均比降8.09‰,多年平均径流深854mm,多年平均流量38.7m3/s。后河干流水资源理论蕴藏量5.48万kw。由于襄渝铁路、汉渝公路由北向南沿河而下,且与后河河床高差不大,便限制了后河干流上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致使该河流技术可开发量0.447万kw。本次水电规划位于万源市皮窝乡的白龙洞至罗文镇的旋坑坝之间长约104.3km河段。后河规划河段中,沿河两岸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大多利用附近小溪流就近解决,整条河流无防洪、航运及供水、过木等要求。因此,后河上、中游开发任务单一,除发电外,无其它综合利用要求。根据达州市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及万源市电力发展方向、电网建设规划,梓桐溪电站建成后接入地方电网,供电范围主要是万源市邻近以电代燃试点乡镇。9.1.3规划方案根据达州市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四川省万源市后河水力资源规划报告》,后河干流实行梯级开发,均为坝后式电站,具体规划为两个电站,总装机4470kw。其中:沙坝水电站1270kw(该水电站已于1998年全部投产运行),梓桐溪水电站3200kw。故此次规划主要是梓桐溪水电站。梓桐溪电站位于万源市罗文镇境内后河干流上,沙坝电站上游5公里,罗文镇上游约1.5公里,距下游的毛坝水文站直线距离约16公里,距万源市区约60公里。梓桐溪水电站是一座低水头河床式电站,按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本电站属小II型电站,为Ⅴ等工程。整个电站工程拦河取水枢纽与发电厂区枢纽根据开发方式布置在一起,设在后河罗文镇卧羊阁河段,厂房和冲沙闸布置在后河右岸,水库库容约240万m3,属于小I型水库。电站利用水头14.5m,引用流量27.0m3/s,装机3200kw,年利用小时4679h,保证出力665.84kw,年发电量1497万kw.h。后河干流水电规划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也具有较好的协调性。规划的梓桐溪电站已被水利部批准为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电源建设点,已列入2007年建设投资计划。9.2规划的主要目标1、协调好河段水力资源开发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关系,保证规划河段内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用水需求;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2、合理开发利用水力资源,创造经济价值,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优化开发方案,合理进行施工布局,保护土地,减少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4、)规划方案实施和电站运行过程中,确保规划河段及所在地区的水、气、声环境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防止“三废”污染;5、协调好河段水力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保护规划河段的植被、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防止加剧区域水土流失,减少对耕地的破坏,并制定好复耕、绿化与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使规划方案实施后,规划区域的植被覆盖率高于现状水平,并且不遗留水土流失隐患。9.3环境保护目标后河水电规划在主要开发任务为发电的基础上,将区域森林植被保护,保障规划河段的生态环境、Ⅱ类水域功能、沿途乡镇与居民点环境空气质量和声环境质量等,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目标。1、保护评价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植被和动物资源。结合当地林业规划和水土保持规划,制定复耕和绿化措施,使工程建成后,植被覆盖率能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2、确保必要的生态环境用水水量,将对水生生态的影响减小到最小。3、保护后河规划河段水质,采取措施,确保该水质满足(GB3838-2002)Ⅱ类水域功能。4、保护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采取措施,确保其满足(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不对区域乡镇与居民点带来大气污染危害。5、保护该区域声环境质量,采取措施,确保施工噪声不对该区域乡镇与居民点造成影响。6、尽量减少对耕地和自然植被的破坏,保护本流域内的现有耕地,确保其不因本流域规划的实施而受到重大影响。9.4规划方案的符合性分析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1、根据2005年12月国务院批准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国家鼓励发展水力发电工程。后河水电规划以水力发电为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关于有序开发小水电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通知》精神也是相符的。2、本规划实施后,将为万源市地方电网提供强有力的电力支持,为系统的稳定运行发挥重要作用,符合地方电网的发展规划。3、本规划符合万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符合达州市及四川省的总体发展规划。同时,规划电站的建设可极大地推动万源市“以电代燃”项目的实施进程,促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4、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将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解决社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当地群众经济收入和脱贫致富的机遇,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5、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合理利用,积极促进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更好地为万源市人民生活和社会全面发展服务。6、丰富的水能资源是培育壮大资源导向型支柱工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的关键。7、通过对水、气、声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环境要素的影响预测,将预测成果与制定的环境目标进行符合性分析可知,水、气、声环境,生态环境中的局地气候、陆生生态,社会环境与环境目标均具有较好的符合性;其他的也大部分满足环境目标。8、本规划的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产生占压、扰动地表和弃渣,加剧局部区域水土流失。但只要加强施工管理,逐项落实水保方案,规划电站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及水土流失的影响可得到控制、减免甚至改善。总体来讲,后河干流水电规划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是一致的,具有较好的协调性,本次水电规划拟定的规划方案能够体现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符合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符合规划目标的要求。9.5评价过程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2003)的要求,结合规划河段环境状况和规划方案实施的环境影响特点,本河段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如下:1、规划方案收集;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2、现场实际调查、资料收集;3、规划方案分析;4、规划河段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分析;5、主要环境影响因子识别与筛选、确定评价指标;6、补充收集相关资料、水生生物调查、公众参与调查;7、分析各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程度和范围;8、针对规划方案的特点,提出相应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9、得出评价结论,并对下阶段工作提出建议和要求。9.6评价结论9.6.1环境现状评价结论1、自然环境现状规划河段地处四川省东北部万源市,区内地形为高山深沟,河床狭窄,植被良好。河谷多呈“V”字型,河床中乱石林立,常见冲洪积物,两岸冲沟发育,坡脚坡麓常见崩坡积体,两岸植被茂盛,呈高山区构造侵蚀地貌形态。工程区区域构造稳定性属基本稳定区。基本烈度VI度。规划区内物理地质现象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气候、水文、地形地貌控制,主要表现为基岩风化,岩体边坡卸荷及重力堆积,未见危及工程安全的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库区无泥石流发生,边坡较稳定。根据调查,本规划河段无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规划区域内没有发现受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和珍稀保护动物,也没有已知的文物古迹。规划河段的鱼类为常见的普通鱼类,数量少,无国家保护的珍稀水生生物。2、环境质量现状目前评价区域地表水水质较好,各监测点分别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III类水域标准要求;环境空气质量良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2级标准;声环境质量良好,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Ⅱ类标准。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万源市幅员面积4065km2,全市水土流失面积365.74km2,占幅员面积的9.0%。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土壤侵蚀量1518.82万吨/年。在工程建设区河谷两岸地势较陡,土地利用现状以河滩地、林地为主。经现场调查,结合工程占地类型、地形、植被覆盖度等具体情况分析,耕地很少,多为坡耕地,林地植被较好,坡度在50~60°之间,流失强度为中度流失。综上所述,本规划河段自然生态系统较为完整,容量适度,整个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发展状态。规划河段环境质量较好,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没有制约规划实施的重大环境问题。9.6.2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1、对水文情势的影响规划电站为日调节电站,水库建成蓄水后,下游河道日均径流量不会发生明显改变,但由于水库的日调节运行,将改变河道径流在日内时空上的分布,主要表现为日内径流分布不均,发电时段河道径流量比建库前会有明显的增加,不发电时流量明显减少,在枯水期甚至出现间歇性断流和脱水现象,从而对坝下水体环境、生态环境产生影响。2、对水质、环境空气及声环境的影响根据工程集水区内污染源调查结果来看,库区内无重大点污染源和工业污染源,当地生活污水量较小,且基本不直接排入河流;规划区域农田径流污染负荷水平低,不会对工程河段水质造成不利影响。其水库发生富营养化的可能性较小。库区水体水质不会有大的改变,其下泄水水质也可维持在天然状态水平。此外,由于水电站为日调节电站,水库建成运行后,没有减少水库下游河道的日均径流量,对水库下游河道的日纳污能力不会产生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工程的运行不影响地表水环境功能,可使其维持或优于水环境功能区划目标。由于本规划电站施工期间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禁排,循环利用或修建生态厕所,故对当地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工程区地处偏僻的山区农村地区,环境空气背景质较好,施工区布置主要在右岸阶地。施工期的大气污染物是间歇性和流动性的排放,因此作业区、施工生活区以及进场公路两侧可能会有TSP超标问题。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将工程对环境空气的影响降至较小。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施工区周围环境敏感点较少,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除爆破产生的瞬间噪声可能对河岸两侧高山上的动物有一定影响作用外,还将对沿河居民点产生一定的影响。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根据初步估算,施工破坏的植被面积仅占评价区植被总面积小于1/,且在施工末期和施工结束后将对施工迹地进行植被恢复及绿化,可将其影响降低到较低的程度,区域植物生态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施工期不会导致物种变化或破坏生物多样性,对景观生态体系的完整性影响不大。4、水土流失的影响后河流域土壤侵蚀属中度侵蚀区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为主。本规划实施将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具体影响面积和流失量在项目环评中具体论述。5、主要有利影响后河水电规划实施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发电效益、社会效益及通过后期治理后体现出的生态效益等方面,其有利影响是长期的和永久的。规划方案中梓桐溪电站装机规模3200kW,枯期保证出力665kw,多年平均发电量1497万kW•h。规划的实施将促进“以电代燃”工程的实施,对万源市电力供应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地方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发挥重要作用。本规划的实施,将极大地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地方经济实力,带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同时,规划实施过程中,将提供一部分劳动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9.6.3规划方案环境影响减免措施本规划针对后河河段规划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主要环境影响,如水环境影响,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影响制定了相应的减免措施。1、生态环境:提出了规划实施期间陆生动植预防保护及植被恢复措施、加强施工人员鱼类保护宣传,运行期提出了鱼类资源补偿、开展人工放流增殖、防止水体污染等措施。2、水土流失:分别对永久占地区、渣场、临时占地区及直接影响区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3、水、气、声环境:结合水电工程的施工特点,分别就施工期“三废”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处理、环境空气中TSP防护以及噪声影响提出了改善和减免措施。总之,本规划的不可逆转的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河流水文情势的变化上,其他不利的环境影响均可通过一定措施降低和减免。因此针对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情况提出了具体的减缓措施,例如,枯水期下泄一定生态基流、采取水保措施等使得工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9.7公众参与调查绝大多数被调查居民对本规划持支持态度,认为本规划能合理利用该流域水能资源,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公众对本规划实施阶段及规划电站运行期环境保护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如规划实施时,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尤其是施工期扬尘和噪声污染;做好土地征用工作;要保障库区安全。本报告编制过程中,对公众的意见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就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9.8总体评价结论规划河段的开发任务为发电为主,兼顾景观生态用水需求。规划方案实施可充分利用规划河段的水力资源,促进“以电代燃”工程的实施,对于保护林地植被,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规划方案实施带来的主要不利影响是库区淹没、施工期施工活动对陆生植被破坏以及污染物排放对周围自然生态环境的局部、暂时性影响和新增水土流失。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万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符合流域可持续发展和规划目标的要求。根据环境影响预测,规划河段不存在制约规划电站实施的环境因素,后河水电规划方案为环境负面影响最小和经济技术指标较高的方案。建设单位在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落实好本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的前提下,各种不利影响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减免与改善。因此,从环境影响的角度分析,后河水电规划方案是可行的。9.7评价建议1、114
四川省万源市后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议地方政府编制该区域生态保护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对将来工业企业的引入和发展做出合理规划。建议不要在规划河段内,新建有污染的企业,以保护后河水质免受污染。2、规划环评时面临许多困难和不确定性因素,加之有些内容限于现阶段工作的深度及资料的调查、收集程度,尚不够深入和细致,有待项目环评作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在规划还评阶段不能具体落实解决的问题应在梓桐溪电站项目环评中解决,且项目环评要服从规划环评,并随着设计的细化和评价工作的深入对规划环评的结论进行复核、修正和深化。3、对梓桐溪水电站项目环评的建议;(1)在下一阶段项目环评中,针对具体工程与花萼山自然保护区的关系,落实好主管部门对工程建设的意见和要求,协调好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在对评价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和土地利用情况等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电站的选址、设计建设方案、工程布置和施工组织,以及电站运行调度方案等,从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其合理性、可行性,优化设计建设方案。(3)项目环评时,要结合工程施工组织规划设计,详细预测评价工程各类施工活动所产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废气、弃渣以及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4)结合工程场内及场外交通规划,分析施工公路建设和车辆运行对公路沿线环境敏感点的影响。(5)结合工程永久和临时占地的具体统计资料,针对性地进行水土流失影响分析预测。对工程渣场位置、占地性质作进一步的确认和调查,结合当地地形条件及渣量产生情况,论证渣场选址的合理性,并结合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相应的恢复措施和要求。11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滨海生态湿地围填海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专家评审意见
- 北京地铁9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精品】人民医院新建内科楼和外科楼、改建门诊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精品】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及附属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
- 【精品】年产1000万平方米陶瓷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
- 【精品】年产3万吨再生瓦楞纸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
- 【精品】年产60万吨机焦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
- 【精品】年产3000吨饲用酶制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
- 【精品】年综合利用5000吨稀土废料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
- 东山居住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东鹏陶瓷(清远)有限公司混合水煤气发生站环境影响报告书
- 中山市长江水库清淤扩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中山市明图灯饰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中石油60万吨年pta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中粮600模式生猪养殖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三明市贵溪洋安置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农药厂年产1000吨无卤阻燃剂mca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凤凰片路网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