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8.50 KB
- 20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一、 项目背景宁波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几年来,宁波铁路建设规模前所未有。目前,萧甬铁路电气化改造将完成,甬台温铁路建成通车,火车东站已建成、南站改扩建已开工,杭甬铁路客运专线在建等等,一系列大手笔将改变目前宁波铁路末端现状。火车南站今后要建成枢纽站,地面上通火车,地下是轻轨,中间是集散厅,集散厅里统筹考虑各方面换乘,打车、乘公交等基本不用出站,这种“零换乘”设计理念给旅客出行带来方便,不用像现在从火车南站到汽车南站要穿马路,真正能享受到“一站式服务”。火车南站改扩建之后将是宁波市单体面积最大的地标性建筑。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本次宁波市机场快速干道永达路连接线工程西起机场路永达路立交,东至宁波市火车站南站(苍松路以西约132m),主线全长约2.22km;西向东隧道需接至甬水桥路,终点桩号K2+291.429(甬水桥路与苍松路交叉口)。工程隧道采用双向4车道+地面双向4快2慢形式,地道主线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设计车速60km/h,地面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40km/h。本工程作为机场快速路与火车南站的快速连接线,将促进火车南站交通快速集散,为南站提供一条进入城市快速路系统的专用通道。本工程的建设是是宁波市适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求、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确立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地位的需要,是引导城市空间拓展、拉开城市发展框架的需要,是宁波市铁路南站交通枢纽集散的需要,是完善宁波市快速路网系统、扩大路网容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的有关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阐明建设项目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确保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接受建设单位委托,对上述工程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编制《宁波市机场快速干道永达路连接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二、 建设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宁波市机场快速干道永达路连接线工程2. 建设单位
宁波市城市交通建设有限公司3. 建设地点本工程主要位于宁波市海曙区段塘街道和白云街道。工程穿越宁波市海曙区城区段,西起机场路,东至宁波市火车站南站(苍松路以西约132m)。主线设计桩号为K0+000至K2+220,全长2.22km,西向东隧道需接至甬水桥路,终点桩号为K2+291.429(甬水桥路与苍松路交叉口)。4. 建设性质市政道路:建设内容含道路、隧道、桥梁工程和市政、交通附属设施。5. 建设内容5.1 功能定位(1) 主线使宁波市铁路南站枢纽交通快速连接城市快速路网,为南站提供一条进入城市快速路系统的专用通道。使宁波市机场与铁路南站枢纽快速连接,使得城市客运系统便捷快速连接,形成一个完善的客运系统。通过合理设置匝道,满足丽园路、环城西路等区域干道与快速路和南站枢纽的连接,即符合“满足枢纽集散需求,兼顾服务地区”高架快速路通道的功能定位。(2) 地面道路服务沿线区域交通出行,同时是快速路主线的集散通道。5.2 服务对象(1) 主线:客运专用通道,以客运交通为主,兼轻小型货车。(2) 地面辅道:沿线客运和货运均比较繁忙,其服务对象为客、货兼用。5.3 建设规模根据宁波市火车南站控制性详规的交通分析和本工程功能定位分析,结合路线周边建筑环境,采用“隧道+地面”的断面形式。依据交通流量分析,南站规划以及规划红线宽度,采用“隧道双向4车道+地面双向4快2慢”的建设规模。基本工程内容见表1。总体设计方案布置及线路走向附图。表1工程基本情况一览表项目名称宁波市机场快速干道永达路连接线新建工程建设单位宁波城市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建设地点工程穿越宁波市海曙区城区段,西起机场路,东至宁波市火车站南站(苍松路以西约132m)长度2.22km
占地m2道路工程范围主线地面道路设计标准城市快速路,客运专用通道城市次干路红线宽度主线隧道+地面道路一般断面规划红线32-70.25m设计车速主线60km/h,上下匝道40Km/h;互通立交匝道:40~50Km/h;互通立交辅道:20~40Km/h。40km/h横断面布置主线隧道双向4车道地面双向4快2慢匝道工程东向西接机场立交的上匝道设置于丽园路西侧,西向东下匝道设置于丽园路东侧;在丽园路和环城西路之间置一个供事故车辆使用的东向西出口匝道。立交工程在机场路高架与永达路高架丁字相交,设置双Y型立交形式。桥涵工程1座立交桥、1座高架桥、拆除1座老桥,新建6座中小桥,1座箱涵。排水工程雨水排水工程(设3座雨水泵站、雨水管道)、污水管道工程、给水管道工程、消防工程附属工程电力、通信管线、隧道(高架)配电及监控、照明、防汛墙工程、绿化等建设周期约24个月投资总投资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万元;其他工程费78309万元;不可预见费10665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15991万元。5.4 主要设计指标本工程主要设计技术标准详见表2。表2工程主要设计技术标准一览表项目技术参数道路工程道路等级地道主线:城市快速路,客运专用通道,双向4车道;地面道路:城市次干路,双向4车道。红线宽度32-70.25m设计行车速度主线60km/h;匝道40km/h;立交20-50km/h;地面40km/h路面设计荷载BZZ-100型标准车机动车道宽度高架道路:大车车道采用3.75m,小车车道采用3.50m;地面道路:大车车道采用3.75m,小车车道采用3.50m。
净空高度主干路等级以上道路,机动车道≥5.0m;横向道路次干路及以下等级道路,机动车道≥4.5m;非机动车道、人行道≥2.5m;高架段桥下净空≥7.0m桥梁工程设计荷载永达路主线及机场路立交桥梁:公路I级辅道及地面桥梁:公路I级结构设计安全等级高架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地面辅道桥梁为二级耐久性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100年。结构耐久性设计:环境类别I类。桥梁抗震标准本工程地区属地震基本烈度7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重要性修正系数1.3。隧道工程工程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一级结构设计荷载钢筋混凝土重度按γ=25kN/m3计;地面超载:按20kN/m2考虑;车辆荷载:公路I级;地震荷载:按6度设防烈度计;人防荷载:按六级人防计抗震设防标准按6度设防烈度计算,按7度考虑抗震构造措施。工程安全等级基坑为一级;环境保护等级一级~二级;地下工程防水二级;人防抗力等级为6级。排水工程设计暴雨重现期地面道路采用p=1年,隧道采用p=30年综合径流系数地面迳流系数0.60,机动车隧道迳流系数0.90防汛墙工程工程等别III等工程,主要水工建筑物暂定为三级防汛标准墙顶标高采用宁波市海曙区防汛标高特征水位设计高水位为1.66m,设计低水位为0.96m,设计常水位为1.36m安全系数防汛墙抗滑Ks≥1.25;防汛墙抗倾覆系数:Kt≥1.50;地基整体稳定系数:Kc≥1.20抗浮安全系数K≥1.05(不计侧壁阻力)结构允许最大裂缝开展宽度ωmax≤0.2mm抗震设防烈度6度5.5 线路方式工程线路方式见表3。表3工程线路方式统计一览线路方式起止里程号主要交点长度(m)高架K0+000~K0+850环科院850地面段K0+850~K1+030益民街180
地面敞开K1+030~K1+183阳光城附近153暗埋段K1+183~K1+944隧道控制中心761东向西(北线)K1+944~K2+220南郊水厂南侧276西向东(南线)K1+944~K2+291规划苍松路3475.6 预测车流量表4工程设计高峰小时pcu流量分类路段方向高峰小时流量PCU/h2012年2020年2030年主线快速路(高架+隧道地下段)机场路~益民街北线6249121224南线74410801464益民街~恒春街北线69610081368南线6489601296地面城市次干路机场路~丽园路北线347520706南线365539713丽园路~益民街北线6199201237南线444660888益民街~城西路北线5588251104南线5237771047城西路~恒春街北线495730978南线470693929三、 评价范围1. 声环境:工程沿线距红线两侧200m范围内带状区域;2. 振动:振动评价范围距红线两侧50m范围内带状区域;3. 环境空气:工程沿线距红线两侧200m范围内带状区域;4. 水环境:工程沿线相交河道桥梁下游1000m、上游100m范围;5. 生态环境:工程沿线距红线两侧不小于100m范围带状区域及临时用地等周边区域;6. 社会环境:项目涉及区域,主要为沿线所经的小区及宁波市海曙区范围。
四、 评价重点1. 声环境评价:本工程沿线现状敏感目标较多,工程建设前后区域内交通噪声将有较大增加,对此进行重点预测和评价。2.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主要评价车辆行驶废气对工程两侧敏感目标的影响。3.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环保对策:施工期间产生的污染强度较大,特别是对施工场地周围的生态环境、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需加强施工期环保措施。4. 公众参与:工程建设将改变区域居民或单位的生存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出行交通条件等,有必要广泛征求沿线受影响单位及居民的意见。5. 环境保护对策建议:对工程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有利于缓解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也是从技术层面论证项目建设可行性的重要方面。五、 主要环境敏感目标生态、水环境敏感目标主要是工程沿线跨越的河道。根据现场踏勘和初步的河道规划资料,工程沿线现状相交河道共涉及4条,主要为祖关河、庙前河和文台河等,规划均予以保留,并加以整治与疏浚;这4条河道均为排水河道,其中祖关河偶有水上清洁船只经过。声环境敏感目标主要是工程两侧沿线的居民住宅,此外还涉及一个酒店(宏通苑大酒店)、一个医院(友好医院)及两个科研单位。六、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 环境功能区划(1) 地表水: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项目涉及的祖关河为Ⅳ类水质功能区。(2) 环境空气:根据《宁波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技术报告》,本工程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为二类功能区。(3) 噪声:根据《宁波市中心城区三江片“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图》,本工程经过宁波市海曙区,沿线地块均为1
类标准适用区。由于本工程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次干路。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94)4a类标准适用区域的划分8.3.1.2的规定以及宁波市环境保护局相关管理要求,确定本工程红线外40m内区域执行4a类标准,40m外执行1类标准。2. 现状环境质量评估(1) 环境空气质量本次评价对3个大气现状监测点进行了现场监测,由监测结果可知,CO、NO2污染物浓度最大占标率分别为14.0%、24.58%,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2) 地表水环境质量本次评价对祖关河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由监测结果可知,祖关河水体的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指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氨氮、总磷、石油类指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达到劣5类水质指标。监测显示,祖关河受人类活动等影响较为明显,总体水质较差。(3) 声环境质量根据噪声监测结果,拟建道路沿线总体声环境质量较好,除了受环城西路交通噪声影响的金都嘉园第一排、南雅小区第一排以及受苍松路及小区前道路、恒春街等道路交通噪声影响的荣安佳境第一排、南都绿洲第一排敏感目标外,其他敏感目标第一排的昼间声级为47~55dB(A),可以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夜间声级除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为52dB(A),超过1类标准约7dB(A)外,其他敏感目标处为44~45dB(A),可以达到1类标准。金都嘉园第一排受环城西路交通噪声影响,昼间声级超过1类标准约6dB(A),夜间声级超过1类标准约7dB(A);南雅小区第一排受环城西路交通噪声影响,昼间声级超过1类标准约1~3dB(A),夜间声级超过1类标准约2~6dB(A);荣安佳境第一排受苍松路及小区前过境交通噪声影响,昼间声级超过1类标准约9dB(A),夜间声级超过1类标准约10dB(A);南都绿洲第一排受恒春街交通噪声影响,昼间声级超过1类标准约9dB(A),夜间声级超过1类标准约14dB(A)。沿线小区第二排建筑前昼夜声级均可达到1类标准。
根据统计,在进行现状监测的11个敏感点中,第一排昼间超标的为3个,占27.3%,第二排超标的为2个,占18.2%;第一排夜间超标的为7个,占63.6%。由此可见,拟建工程沿线夜间时段现状声级超标范围较广。(4) 振动环境质量根据振动监测结果,拟建工程沿线敏感目标处的环境振动昼间振级为55~61dB,夜间振级为52~56dB,均达到《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交通干线两侧或混合区、居民、文教区标准的要求。(5) 土壤及河道底泥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华家道地断面以南45m处土壤、华家道地断面、祖关河(环城西路)断面铅、锌、镍、镉、铜、总汞、总砷、总铬指标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95)三级标准。(6) 生态环境质量本项目实施范围西起机场快速干道,东至恒春街。沿线两侧基本属于城市生态系统,经实地踏勘和调查,工程沿线不存在濒危野生动植物,沿线无森林或较大面积的树林,也未发现珍稀野生动植物,植被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基本上为次生植被或人工栽培植被。七、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有噪声、振动、扬尘、施工机械与运输车辆产生的废气、以及施工废水、固废等。1.1 施工期噪声影响及控制措施施工噪声将对沿线声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噪声影响白天将主要出现在距施工场地50m范围内,而在夜间则需500m甚至更远。为减少施工期间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应加强管理,严格遵守GB12523-90关于《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规定要求;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在工程沿线经过敏感目标的地段,夜间(22:00以后)禁止进行对居民生活环境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相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并公告附近居民,以取得谅解。
1.2 环境空气影响及控制措施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物主要为汽车扬尘、堆场扬尘、搅拌扬尘。汽车扬尘如采取有效措施,其TSP污染距离可缩小到20~50m范围内;堆场扬尘的影响范围主要在扬尘产生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搅拌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建议采用集中式拌和站,对拌和设备应进行较好的密封,并加装除尘装置。由于施工期时间相对较短,其产生的影响属于临时性影响,一般情况下是可以逆转的。沥青烟主要来自于路面工程。本项目道路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采用商品沥青,因此只存在沥青铺浇路面时所产生的烟气。该烟气中含有THC和较多的五、六环的有机物质。由于不设置沥青拌合站,沥青均采用外购运往现场,因此对区域空气环境的影响明显减小,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是暂时性的。1.3 施工废水的影响及控制措施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作业中的生产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为减小工程施工对沿线水体水质的影响,本环评建议:地面桥梁施工时应采用围堰形式施工,堆置泥浆废水应进行沉淀处理,沉淀处理后上清液用于农灌、绿化等,不得排入附近水体,沉淀污泥作固化处理;砂石料冲洗废水经多级沉淀池净化处理后清水进行循环回用以及部分清水作为运输车辆和流动机械等冲洗、工地抑尘降尘喷洒用水;混凝土搅拌系统冲洗废水应经中和后与砂石料冲洗废水合并进行沉淀处理;汽车及机械设备冲洗废水应进行油水分离、沉淀处理;汽车及机械设备维护、检修废水应经隔油后与汽车和机械冲洗废水合并进行油水分离、沉淀处理。施工人员尽量租住工程附近现有居民住宅,施工期住宿时间生活污水纳入既有排水系统。但集中施工生活营地和作业场地施工人员将产生和排放生活污水包括施工人员粪便污水、洗涤污水、淋浴污水和食堂含油污水等,主要污染物为COD、BOD、SS、动植物油等,建议设临时厕所和化粪池,将各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收集并及时清理,用于农作物的肥料。采取上述防治措施后,本工程施工期对当地水环境影响较小。1.4 固体废物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除弃渣外,还包括建筑材料临时堆置产生的废料、生活垃圾等。主要是桥梁施工中灌注桩产生的固化污泥、祖关河北岸向南5m河道清淤产生的淤泥29250m3以及部分挖方,建议及时收集,能利用的要积极利用,如自身不能消化,则有三个可供消纳的途径,一是运至砖瓦厂制砖;二是利用废弃石塘填土;三是联系当地渣土办消纳。如此,项目产生弃渣的对环境的影响不大。建设中房屋拆迁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有部分可以再生利用,由居民、工厂在异地建设时作为建筑材料,如砖瓦、木材、钢材等,其它不能再利用的废土及废砖瓦等,对于属垃圾类的需运至垃圾填埋场作卫生填埋,建设单位在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标段合同中应含有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制约条款,只要处理措施具体落实,不任意倾倒,一般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杜绝生活垃圾到处乱扔,影响市容和景观。1.5 生态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本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表现在取弃土场、施工便道、临时堆场、跨河桥梁等处,影响方式主要为占用土地、引起水土流失、对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改变土地利用方式、造成景观破坏等。取弃土场、施工便道、临时堆场占地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破坏施工区域原有地貌和植被,造成一定的植被损失,导致地表裸露,扰动了表土结构,造成土壤抗蚀能力下降,在地表径流的作用下,会造水土流失,加大水土流失量,而且流失的土石有可能侵入和淤塞周边现存河道,对行洪排涝造成影响。本环评建议严格控制临时用地数量,对临时弃土场设置挡墙、护坡、护脚等水土流失防护设施,对堆场采取防冲刷措施,如采用袋装耕植土围护,在堆场四周设置截流沟等措施,以防止施工物质的流失,减少对附近河道水体的影响。
跨河桥梁下部结构施工作业可能搅动河床底泥使悬浊物增加而影响水质,对水生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河床底质是河流水体中悬浮物长期沉积的产物,其组成受该地区的气候、地质、地理、水文、土壤及水体污染历史影响很大。桥梁施工作业加剧了底泥的扰动,造成底泥悬浮、水体浑浊、水质污染。另外,桥梁施工时会产生含油废水、钻孔含渣废水等,这些废水可能直接落入河道中,甚至施工油料泄漏或使用后废油直接弃入水中,会使水体中石油类等指标值增加,造成水体污染。本环评建议桥梁水中桩基施工时应采用围堰形式施工,堆置泥浆废水应进行沉淀处理,沉淀处理后上清液用于农灌、绿化等,不得排入附近水域,沉淀污泥作固化处理。起点段华家道地北侧河道需改道,经咨询设计单位,原有河道不作清淤处理,直接覆土填实。改道工程设计应以不破坏原有河流水生生态环境、不降低原有河流功能、满足防洪需要为原则。隧道施工时,拟采用将基坑南侧的祖关河河道回填的方案。填河方案拟先将河道对撑方案中的对撑部分河道进行塘渣回填,再进行基坑施工。回填后,消除了基坑两侧的荷载不平衡,南侧施工便道可布置于回填土上,施工的作业面更加宽阔。待隧道和防汛墙结构施工完成后开挖河道至规划断面。河道全填方案设计应以不破坏原有河流水生生态环境、不降低原有河流功能、满足防洪需要为原则。河道改道及隧道施工时隧道南侧祖关河全填应征得宁波市相关水行政主管部门等管理部门的同意。2. 规划相符性分析2.1 宁波市中心城区快速路系统规划宁波市中心城快速路系统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路网为基础,顺应城市发展方向,提出更为切合“中提升”发展战略要求的中心城快速路系统格局及建设模式,达到完善城市道路系统,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缓解交通拥堵状况,提升城市建设品位的目的。根据宁波市中心城快速路系统规划近期建设规划,近期建设重点为内环快速路,在三江片将形成“三横三纵”的快速路系统,成为城市路网的骨架网络:1)机场路快速通道:建设范围为机场路全线,目前已进入实施阶段;2)通途路:建设范围由机场路至东外环;3)世纪大道:建设范围由北外环至南外环,常洪隧道以南段在现有地平式基础上进行立体化改造;常洪隧道以北段为新建路段;
4)环城南路:建设范围由机场路至东外环,机场路至世纪大道段为现状改造,改造形式以节点改造为主;世纪大道至东外环为新建工程;5)北环中路:在现有城市主干道基础上通过节点优化的模式提升通行能力,达到准快速路的标准,在规划北外环建成前作为城市快速路使用;6)永达路:配合南站铁路枢纽改造而专设的快速通道,由南站铁路枢纽至机场路。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宁波市中心城快速路系统规划。2.2 宁波市白云地段(HS05)控制性详细规划根据宁波市白云地段(HS05)控制性详细规划第7条道路交通规划,该区城市道路分为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和城市支路四个等级。其中城市快速路包括机场路、夏禹路。夏禹路所在位置就是本项目的建设位置。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宁波市白云地段(HS05)控制性详细规划。2.3 宁波市地段(HS06)控制性详细规划根据宁波市气象路地段(HS06)控制性详细规划第7条道路交通规划,该区城市道路分为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和城市支路四个等级。其中城市快速路包括环城南路、机场路、夏禹路。夏禹路所在位置就是本项目的建设位置。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宁波市气象路地段(HS06)控制性详细规划。2.4 宁波市火车南站地段(HS16)控制性详细规划根据宁波市火车南站地段(HS16)控制性详细规划第7条道路交通规划,该区城市道路分为高架快速通道、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和城市支路四个等级。其中高架快速通道为连接南站站房和机场路之间的高架快速通道,该快速通道就是本工程。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宁波市火车南站地段(HS16)控制性详细规划。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宁波市中心城区快速路系统规划,同时也符合宁波市白云地段(HS05)控制性详细规划、宁波市气象路地段(HS06)控制性详细规划、宁波市火车南站地段(HS16)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的建设能使铁路南站枢纽与城市快速路网快速连接,衔接了宁波机场、客运中心与铁路南站,使城市客运系统之间能便捷快速地构成整体,从而形成城市立体交通网络,打造一个完善的客运系统。
3.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3.1 噪声影响预测及评价道路工程噪声预测采用德国DataKustik公司编制的声场模拟Cadna/A计算软件。预测及评价内容包括:预测近、中、远期,昼、夜时段工程沿线噪声影响声场分布(1.5m高水平声场、50m高度典型断面垂直声场),分析工程噪声影响范围;预测近、中、远期,昼、夜时段各敏感目标影响声级,分析评价各敏感目标达标情况、及工程建设前后声级变化。根据预测得出如下评价结论:(1) 项目红线处预测声级及影响分析:Ø 由于车道与红线距离略有不同、明挖地下段受通风口噪声影响,同一路段南北两侧声级有1dB(A)内差异;Ø 昼间时段环城西路以东主线地下路段红线处近期满足4a类标准,其余路段有2dB(A)内超标;中期各路段最大超标1~3dB(A);远期各路段最大超标3~5dB(A)。Ø 夜间时段个路段、年份均超过4a类标准,近期各路段最大超标8~10dB(A);中期各路段最大超标9~11dB(A);远期各路段最大超标11~13dB(A)。Ø 主线高架段主线噪声影响为主,红线处在主线桥面以上5~10m高度影响声级最高,其他路段影响最大的高度约为离地5~10m。Ø 工程红线处2020年声级较2012年提高1.6~1.8dB(A);2030年较2020年提高仅为1.6~1.8dB(A),远期2030年较近期声级提高3~4dB(A)。(2) 工程沿线区域达标分析:Ø 丽园路以西路段工程沿线区域规划改建,现已完成拆迁待建,丽园路~益民街路南区域为待建老城区。按空旷区域预测如建设多层(或高层)建筑,近~中~远期昼间10m~25m~30m以远达到4a类区标准、夜间100m~150m~250m以远达到4a类区标准。200m评价范围内各年份、时段均超过1类标准。
Ø 丽园路以东路北、益民街以东路南均为已建成区,建成了连片的住宅区,及部分企事业单位,以多层建筑为主。昼间近中期红线10m以远、远期20m以远建筑达到4a类标准,夜间第一排均超过4a类标准。1类标准超标范围昼间近期为第一排,远期为第一、第二排;夜间二排建筑后才能达标。(3) 敏感目标噪声影响预测结果与评价:Ø 沿线敏感目标仅有位于后排的M5友好医院工程影响声级达标,其余15处各年份预测声级普遍超标,特别在夜间。第一排执行4类标准的敏感建筑夜间超标近期多在2~8dB(A)、中期最大超标10dB(A)、远期最大12dB(A);后排执行1类功能的敏感建筑夜间超标近期达2~9dB(A)、中期最大超标11dB(A)、远期最大13dB(A)。Ø 本工程建设后,将成为影响沿线区域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噪声源,使各敏感目标处声级较现状有明显提高。友好医院因受到东侧环城西路影响仅在远期略有提高;M12荣安佳境受现有小路影响、M14南都绿洲受相邻恒春街影响现状声级较高,工程建成后近期第一排提高2~5dB(A)外;其余敏感目标近期声级普遍提高7~19dB(A),中、远期在近期基础上再提高1~2dB(A)、3~4dB(A)。Ø 受工程噪声影响,宁波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中、远期夜间超标;宁波环科院、宏通大酒店、机电工业设计院、宁波市党校等单位近、中、远期均将超标,估算影响超标居民近期约1850户、中期约2270户、远期约2530户,其中650户位于沿路第一排4a类标准适用区。3.2 振动影响预测及评价预测采用日本建设省推荐的模式:预测方法为:高架段,分别计算高架及地面辅道的影响以及在敏感点处的叠加影响;地下段,分别计算地下段及地面辅道的影响以及在敏感点处的叠加影响。根据预测结果,工程建设后,红线处预测振级近期昼间47~53dB、夜间小于40dB;远期昼间昼间54~59dB、夜间40~46dB,均达到4
类标准及居民文教区标准,因此敏感目标处振级达标。工程建设后沿线区域振级昼将有所增大,昼间提高1~3dB、夜间基本维持不变,但均能达到居住区标准。3.3 废气影响预测及评价根据本工程近、中、远期的交通量以及各时段各车型的污染物排放因子,计算得到本工程各路段近、中、远期的高峰小时、昼间、夜间CO和NO2的排放源强。分析污染物源强可以得出,CO近期源强最大,中期、远期逐渐递减。由预测结果可知,近期2012年,各敏感点CO地面小时浓度最大值、日均浓度最大值预测结果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的二级标准;中远期,由于CO源强逐渐减小,其对敏感目标的影响将更小。NO2源强近期与中期一致,远期比近中期大。由预测结果可知,近中期2012年、2020年,各敏感点NO2地面小时浓度最大值、日均浓度最大值、年均浓度预测结果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的二级标准;远期各敏感点NO2地面小时浓度最大值、日均浓度最大值、年均浓度预测结果也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的二级标准。3.4 生态景观影响分析1)生态环境影响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道路建设还不可避免地要破坏农田、植被,造成现有自然景观的改变。②由于裸露的路面热容量小,反射率大,蒸发耗热几乎为零,下垫面温度高,升热快,形成一条“热浪带”。这些都将造成道路小环境的改变,局部小气候恶化。减轻这种不良影响的办法是种植行道树和绿化。绿化带具有降温、降噪、降低风速、减少土壤水份蒸发和风蚀以及减少污染物传输的作用,相应减少了道路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③本项目的建设可促进宁波市中心城快速路系统规划和沿线地区规划的实施,加快沿线区块开发程度和经济发展,使当地土地利用形式发生较大的改变,促进该区域的城市化进程,特别是城郊接合部分路段,从而间接地造成城镇景观代替农村景观或自然景观的巨变,部分原有的农村生态环境变成了城市生态环境。
2)景观环境影响本工程采用主辅相结合的建设形式,主线采用高架加隧道,按城市快速路标准设计,辅道采用地面道路,按城市次干道标准设计。因此,总体上道路景观的变化是高架桥的粗壮桥体造成,同时通过对道路人行道、广告牌、主线道路绿化和立交绿化等设计,也将造成一定的景观差异。本工程对景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形成新的人工景观②提供景观通道③增强城市空间的结构性3.5 社会影响分析本项目是宁波市中心城快速路系统规划近期建设规划中的“三横三纵”之一。工程的建设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达到完善城市道路系统,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缓解交通拥堵状况,提升城市建设品位的目的。3.6 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营运期水环境影响主要是路面径流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本工程路面径流占整个区域地表径流量的比例很小且较为分散,因此不会形成集中的径流污染源。从本工程线路走向可见,工程涉及河流4条,降雨期特别是初期雨水形成的路面径流分散在各条河流中,被迅速稀释。因此,路面径流基本不会对沿途地表水体造成明显的影响。八、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 噪声影响控制措施根据本环评报告中噪声预测及其声源分析,提出的需要加强的噪声控制对策措施包括:
(1) 落实工程设计,选用高性能低噪声路面:针对主线、辅道不同车速选用高性能低噪声路面,确保降噪效果不低于2~3dB(A)。(2) 限制地面道路重车通行,并加强监控:利用主线采用的高架、隧道形式有利于实施噪声控制措施,通过管理措施合理分配高架、地面道路的车流分配,可以有效减低复合道路的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建议地面道路禁止除公交车外的大中型车辆通行。(3) 主线高架、地面路段设置声屏障:根据工程沿线建设现状及近期规划。建议在丽园路以东住宅密布路段主线高架、地面敞开段两侧,以及丽园路以西路段路北(规划住宅区待建)建设单侧吸声屏障;局部路段中间加装高约3m的两侧吸声屏障;并预留全线加装声屏障的可能性。(4) 主线隧道风道、顶板内侧吸声处理:在风道及顶板内侧做吸声处理,在风口处形成消声通道,降噪声效果约在3dB(A)左右;近隧道口内壁避免采用瓷砖、光洁的混凝土等反射表面材料,应采用具有一定吸声、阻尼性能的表面,如多空吸声砖、膨胀珍珠岩、喷涂吸声材料等,减少峒内混响声外传。(5) 地面道路声屏障:地面道路贴近沿线住宅区,结合小区围墙建设高约5m的地面声屏障,对邻近红线的敏感目标有1~5dB(A)的降噪量,对较低楼层效果较好。(6) 第一排建筑面向道路一侧改建隔声窗:建议工程沿路第一排面向道路一侧卧室、起居室、书房等改装通风隔声窗,要求通风条件下隔声效果≥20dB(A),可满足室内估计约850户。(7) 加强工程沿线区域建设的规划控制管理:结合区域规划,建议加强道路两侧区域的规划控制,要求红线两侧120m范围原则上不建学校、医院、集中住宅区等声敏感目标,特别是邻道路第一、第二排建筑。否则该建设方有责任对其建筑采取影响的防护措施。针对工程丽园路以西路段两侧规划建设的住宅区,应充分考到本工程的影响,在建筑设计中合理化功能布局,第一排建筑朝向道路应尽量避免卧室、书房等需要安静的功能,而安排厨房、厕所、走道、起居室等;并根据住宅设计规范的要求外窗的隔声量不小于30dB(A),确保室内夜间声级不超过40dB(A)。(8) 交通管理措施:l 协同公安部门加强机动排放噪声的监管,禁止排放超标、超载车辆上路。l 工程涉及的桥梁及高架、匝道坡道等处不设减速带,避免车辆颠簸产生噪声、振动。l 加强道路的养护,保持路面平整。l 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加强辅道限速管理,并保持道路的畅通。l 定期对工程沿线噪声实施监测,发现影响严重应及时采取缓解措施。综合效果及环保投资:根据措施后既有敏感目标中期夜间室外预测声场,朝向道路第一排建筑窗外影响声级多在47~57dB(A),超过功能区标准1~6dB(A)。后排声级基本满足1类标准。采用隔声效果≥20dB(A)的通风隔声窗后,在保证通风的条件下,室内声级可低于40dB(A),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中一级住宅要求。
建议设置声屏障已考虑敏感目标两端必要的延长,估算总长度4.09km,总投资约2914万元;通风隔声窗约850户,投资约850万元。2. 生态景观措施与建议加强主线立交下、隧道段、地面道路的绿化,有利于使线路与外部沿线环境协调,形成新的景观轴,提高绿视率。总体上,工程建设对生态景观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3. 环境空气保护措施建议建设单位应加强道路两侧的绿化建设,可有效抑制汽车尾气对道路两边敏感目标的影响。4. 水环境保护与风险防范措施① 本项目道路属于客运专用通道,应全线禁止危险品的货车通行,并设立禁行标志牌。② 强路面保洁工作,严查散货车辆的货物洒落;③ 定期检查沿线过水桥梁的泥沙淤积情况,需及时清淤。④ 桥面两侧设置一定高度防护栏或防护网,防止杂物落入水中。⑤ 制定风险应急计划,加强事故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l上述所列的各项环保措施仅是初步结果,本报告将参考公众反馈的合理意见,并根据环评报告技术评估会专家意见作进一步修改。九、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本工程总投资约万元,其中环保投资共约3085.4万元,主要包括针对施工期环境保护、绿化工程、低噪声路面、预留声屏障、环境管理等方面措施的投资;根据环评结果,建议在工可基础上增加声屏障、隧道口及风道吸声处理、隔声窗投资共约2775.6万元。增加后工程环保投资共约5861万元,占增加后工程总投资(.6万元)的2.41%。十、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评价报告提出了各项降噪措施,使其对环境的影响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可得到合理保护。建议本工程实施后加强环境跟踪监测和调查,及时掌握环境影响状况并进一步完善必要的环保措施,在保障全局利益同时,保护道路沿线居民的利益。综上,本工程的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评价是基本可行的。
附图本工程总体方案布置示意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染整有限公司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hjt10.1-1995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格式双层pdf
- 秭归县桂花园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二次公示
- 广东省乳源县大布镇瑶婆山矿区铁多金属矿环境影响报告书
- 滦南县柏各庄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新建10kta海绵钛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无钙焙烧、铬渣零排放技术生产红矾钠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昆明市海源南路人民西路至明家地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昆玉河水景走廊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某医院传染病区环境影响报告书
- 某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武钢新建镀锡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武昌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盐酸阿比朵尔原料及制剂产业化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年产14000t电解铅(再生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年产2000吨光引发剂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新建油田油气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