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 MB
- 112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平顶山市化工城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37
目录1总论11.1规划背景11.2编制依据11.2.1国家和当地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1.2.2与本规划有关的文件21.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31.4环境影响界定31.4.1评价的物理范围31.4.2主要环境敏感区51.4.3与化工城选址相关的环境问题51.4.4化工城规模相关的环境问题61.4.5化工城功能区布局相关的环境问题61.4.6化工城产业结构相关的环境问题61.5环境目标与主要评价指标72平顶山市及化工城周边地区环境现状92.1自然环境概况92.1.1气候92.1.2矿产资源102.1.3地表水文102.1.4平顶山市区可开采水资源总量112.1.5区域水文地质条件122.1.6大气污染气象特征132.2社会经济概况142.2.1行政区划142.2.2人口现状142.2.3经济现状172.2.4能源172.2.5交通条件172.3环境质量现状172.3.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172.3.2水环境现状182.3.3固体废物管理192.3.4土壤环境192.4平顶山市现状主要环境问题2037
3规划方案与环境协调性分析213.1规划方案概述213.1.1选址方案213.1.2规划期限和目标213.1.3规划产业链223.1.4总体布局规划253.1.5基础设施规划263.1.6安全防灾规划273.1.7环境保护规划283.1.8拆迁人口与土地控制293.2化工城规划建设的环境必要性293.2.1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93.2.2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合理城区功能区布局的需要303.2.3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提供土地利用率的需要303.3规划的环境协调性分析313.3.1与上层位政策的符合性分析313.3.2与相关规划的资源环境协调性分析313.4资源环境制约因素与环境对策分析383.4.1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分析383.4.2应对资源环境约束的环境对策和措施384化工城选址的环境影响分析414.1化工城选址方案的形成414.2推荐选址制约因素及环境影响分析424.2.1化工城选址考虑的环境因子424.2.2土地利用424.2.3水文地质特征434.2.4防洪排涝对选址的影响434.2.5大气环境影响444.2.6地表水环境494.2.7生态环境敏感区分布504.2.8煤田分布504.2.9推荐的化工城选址环境评估意见505化工城规模的环境影响分析525.1矿产资源承载力分析525.1.1煤矿资源525.1.2盐矿资源5237
5.2化工城规划对土地资源的压力525.3水环境承载力535.3.1水资源承载力535.3.2水环境容量545.3.3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545.4大气环境容量555.4.1大气环境容量计算555.4.2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565.5关于化工城规划发展规模的调整意见与建议576化工城规划布局与环境限制要求586.1化工城总体布局的环境合理性586.1.1情景设计586.1.2情景环境比较分析586.2化工城主体布局的环境合理性606.3化工城环境准入条件607化工城产业结构与循环经济分析627.1与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关系627.1.1产业发展政策627.1.2产业规模限制因素627.2产业结构分析637.2.1拟发展产业链的资源能源消耗637.2.2煤炭利用模式的环境影响647.2.3循环经济分析657.2.4废物的环境管理667.2.5产业结构的环境合理性与调整建议688环境风险分析698.1化工区域风险识别698.1.1区域主要风险物质698.1.2区域主要风险源698.2典型风险事故及其环境风险预测738.2.1情景设定738.2.2事故后果预测758.3风险影响与防范重点768.3.1风险影响分析768.3.2风险事故处理过程中受污染的消防水的防护7737
8.3.3风险防范重点779社会环境影响分析789.1主要的有利影响789.1.1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789.1.2城市环境与生活质量799.2移民安置的主要影响799.2.1化工城占地与搬迁799.2.2搬迁安置的社会影响8010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与环境影响减缓措施8310.1关于化工城总体规划调整的建议8310.1.1化工城总体规划的调整建议8310.1.2关于发展产业的建议8410.1.3相关规划的协调与调整8410.2关于环境保护设施规划的修改意见8510.3环境目标的可达性与环境保护对策措施8610.3.1环境目标的可达性8610.3.2需要采取的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8610.4关于主要环境影响的跟踪监测计划9211公众参与9411.1公众参与的目的9411.2公众参与的形式与组织机构9411.3公众参与意见与反馈9511.3.1第一阶段9511.3.2第二阶段9611.3.3第三阶段9712环境影响评价结论9812.1规划的环境必要性9812.2关于选址的环境合理性9912.3关于发展规模的环境影响10012.4关于产业结构的环境影响10112.5关于总体布局的环境影响10312.6关于社会环境影响10412.7总体结论10412.8建议10637
1总论1.1规划背景平顶山市有着丰富的煤炭、岩盐资源。根据平顶山的资源和产业优势,结合化工产业发展特点,平顶山市政府借鉴国内外化工产业基地型布局和集约化的建设管理模式,按照“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的精神,在《平顶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中提出稳步发展煤炭工业、大力发展化学工业,优化工业经济布局的方针,以平煤集团、神马集团、中盐皓龙公司等企业为依托,以煤盐化工、煤基碳一化工、合成材料、特色化学品为核心,以煤炭、能源、建材等为补充的“煤-盐-电-化”一体化的煤盐化工工业园——中国中部化工城。本化工城总体规划由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设计院主持编制,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同期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2编制依据1.2.1国家和当地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95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1996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01/01);(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01/01);(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9)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10)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2003]159号;(11)《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发改工业[2006]1350号);(12)《“十一五”化学工业科技发展纲要》(2005);37
(13)《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1.1.1与本规划有关的文件(1)《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河南省人民政府,2005;(2)《平顶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平顶山市人民政府,2005年;(3)《平顶山市统计年鉴(2005)》,平顶山市统计局;(4)《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平顶山市人民政府,1999年8月;(5)《平顶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讨论稿),平顶山市人民政府;(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4]93号;(7)平顶山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2006-2010);(8)《平顶山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平顶山市环境保护局,2005年11月;(9)《平顶山市东南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可行性研究阶段),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2006年4月;(10)《河南省叶县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工程院,1999;(11)《河南省“十一五”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河南省人民政府,2006年7月;(12)《平顶山市矿产资源规划》,平顶山市人民政府,2003;(13)《平顶山市“十一五”盐化工发展规划》(讨论稿),平顶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10月;(14)《平顶山市“十一五”煤化工发展规划》(讨论稿),平顶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10月;(15)《河南省平顶山市水环境功能区划技术报告》,平顶山市环境保护局,2002;(16)《叶县县城总体规划(2002-2020)》,叶县人民政府,2004年;(17)《叶县环境保护“十五”37
规划和2015长远目标》,叶县环境保护局,1999年;(18)《河南省平顶山市城市用水供需预测与节水途经研究报告》,平顶山市计划供水节约用水办公室、河南省地矿厅第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1989年;(1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平顶山市城市节水治污及供水需求预测研究报告)》,平顶山市公用事业局;(20)《平顶山市第四水厂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1996年;(21)《河南省平顶山市城市供水研究报告》,平顶山市计划供水节约用水办公室、平顶山市自来水公司、平顶山矿务局供水总厂,1991年;(22)《平顶山市化工城总体规划》,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2006年12月。1.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本规划采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见图1-1。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平顶山市化工城总体规划的特点,以及当地资源环境特点开展工作,识别、界定化工城总体规划的主要环境影响,分析所在区域的环境资源制约条件、以及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对化工城总体规划目标、产业结构、规划规模及布局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分层次地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总体规划方案的调整意见和建议、以及预防或减轻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初稿,通过公众参与,征求专家和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环境影响评价成果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正本)、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图集。1.2环境影响界定1.2.1评价的物理范围化工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原则上应包括化工城及周边可能影响到的地域,各环境要素的评价范围见表1.4-1。37
规划环评环境影响界定实施方案规划环评环境资源制约条件分析专家咨询、研讨征询部门、公众意见规划环评环境影响识别、预测、评估与减缓措施专家技术审查准备最终环评报告规划环评实施方案文本规划环评报告初稿规划环评报告送审稿规划环评报告书政府有关部门规划编制部门规划方案编制与论证图1-1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37
表1.4-1化工城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评价要素评价范围生态环境化工城及周边5km空气环境以化工城中心为中心,南北长10km,东西宽10km地表水湛河汇入沙河段面至平顶山市出境断面地下水化工城规划用地范围声环境铁路专用线两侧200m1.1.1主要环境敏感区根据现场调查,拟建化工城及周围6公里范围内为农业区及乡镇,没有珍稀的野生动、植物,也没有国家和地方划定的各类保护区。主要环境敏感区为乡镇居民区、备用地下水水源地、沙河。具体敏感目标见表1.4-2。表1.4-2化工城周边6公里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区类型主要敏感区珍稀动植物无各类保护区无居住区叶县县城及化工城周边村镇地下水叶县东李村地下水源地地表水沙河1.1.2不与化工城选址相关的环境问题关于化工城选址,需要考虑的环境影响见表1.4-3。表1.4-3化工城选址可能涉及的的环境问题序号环境影响因素/行为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1)占用土地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对区域农业生态和农业生产能力产生影响。(2)液体化学品泄露由于包气带防护能力的差异,泄露的液体化学品可能进入地下水含水层,对地下水水质产生不利影响;事故状态下受污染的消防水可能对沙河水质产生影响;(3)工业废气排放化工城工业废气的排放可能对大气环境敏感区产生影响;(4)气体化学品泄露当有毒、有害气体发生泄漏,爆炸等,对周围居民的安全和健康产生影响;(5)防洪排涝选址区域地势较低,当发生瀑雨和洪水时,可能存在受洪水淹没而引发水污染的风险。(6)移民安置化工城占地范围内有4个村庄约4500人,需要移民安置。37
1.1.1化工城规模相关的环境问题关于化工城的规划规模,需要考虑的环境影响见表1.4-4。表1.4-4化工城规划的规模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序号环境影响因素/行为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1)矿产资源承载力平顶山市煤盐资源丰富,从可供资源量和质量适应性角度分析煤、盐资源对发展化工城的制约影响;(2)土地资源承载力化工城占用的土地大部分为耕地,耕地面积减少对区域土地承载能力产生影响;(3)水资源承载力化工城水源与平顶山市供水水源为同一水源,供水规模过大可能增加供水压力或影响城市的用水需求;(4)沙河水环境容量沙河(湛河汇入后断面-出境断面)现状水质为劣Ⅴ类,规划水质为Ⅲ类,水环境容量有限;(5)大气环境容量化工城选址区域现状大气环境为二类功能区,可能存在大气环境容量是否充足的问题。1.1.2化工城功能区布局相关的环境问题关于化工城功能区布局,需要考虑的环境影响见表1.4-5。表1.4-5化工城功能区布局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序号环境影响因素/行为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1)地下水防护性能化工城区域包气带防护能力存在差异,液体化学品储罐如果布局在防护能力较差的位置,一旦发生泄露,可能对地下水水质产生影响,因此包气带防护能力可能对功能区布局存在限制条件;(2)大气环境敏感区的分布大气环境敏感区与化工城的相对关系,可能对化工城功能区的布局和集中供热厂的位置存在限制条件;(3)污水处理厂位置污水处理厂臭气排放可能对大气环境敏感区产生影响。1.1.3化工城产业结构相关的环境问题关于产业结构,需要考虑的环境影响见表1.4-6。37
表1.4-6化工城产业结构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序号环境影响因素/行为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1)资源的合理利用当产业链设置不合理,可能产生资源浪费,并增加废物的产生量;(2)废物的综合利用当产业链设置不合理,固体废物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将产生大量的废物,如处置不当,特别是危险废物处置不当,会对环境产生影响;(3)水资源的梯级使用与中水利用当产业链设置不合理,水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可能增加新鲜水供水压力和废水的排放,加剧沙河的污染。1.1环境目标与主要评价指标根据识别的环境影响、规划可能涉及的环境敏感问题及主要制约因素,按照平顶山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确定本规划环评的环境目标及主要评价指标。具体见表1.5-1。37
表1.5-1平顶山化工城规划环境目标与评价指标影响因素规划环境目标评价指标水资源与水环境·节约用水,有效利用水资源·减少区域水污染物排放,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维持地下水水质·万元工业产值耗水量(m3/万元)·河流水环境功能达标率·污水集中处理率(%)·中水回用率(%)·废水排放量(t/a)·水污染物排放总量(t/a)空气环境·减少区域空气污染物排放,大气环境功能区达标·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常规大气污染物贡献值占标准比例(%)·特征大气污染物占标准值比例(%)·常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常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占可利用环境容量比例生态环境·确保对土地资源的有效规划与管理·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耕地损失·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土地开发利用率固体废物·使固体废物的生成量达到最小化或减量化及资源化·固体废物产生量·危险废物产生量·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固体废物无害化率声环境·声环境功能区达标·交通噪声控制资源与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资源消耗总量的减量化·集中供热(汽)率·合理的产业链·循环经济·废物综合利用率拆迁及居民生活质量·妥善做好拆迁安置工作·失地农民的安置与就业·拆迁居民的安置与就业环境风险·风险源与环境敏感区保持合理的空间距离·主导风向、次主导风向3km范围人口密度·化工城周围1km范围人口密度·环境风险源类型·环境风险控制措施37
1平顶山市及化工城周边地区环境现状1.1自然环境概况平顶山市地处河南省中部,全境东西长140公里,南北宽133公里,总面积7882平方公里。是中南地区最大的煤炭基地,又是河南省中部的经济重镇。中心市区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17公里,面积459平方公里。平顶山市地理位置见图2-1。化工城规划厂址位于平顶山市区东南部,规划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中心市区西北、西南地势较高,向东南逐渐降低,形似簸箕状。化工城所在区域地势平坦,多为耕地。1.1.1气候平顶山市地处暖温带,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雨水充沛,日照充足,热量资源丰富,四季明显。年平均气温为16.9℃。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雨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77.1mm,年最大降水量1383.9mm(1964年);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且多暴雨,占年降水量的70%左右;因雨季较集中,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叶县气象站代表化工城区域的气象特征。该区盛行东北风。冬、春季风速较大,秋季风速较小,8、9月达极小值。多年平均风玫瑰见图2-2。图2-2叶县气象站多年风玫瑰图37
1.1.1矿产资源1.1.1.1煤炭资源煤矿是平顶山市最具重要地位的优势矿产资源,其煤炭蕴藏量达78亿吨,主要分布在平顶山市的平顶山—韩梁煤田、汝州煤田及禹县煤田、登封煤田部分矿区。含煤面积767平方公里,截至2000年底,己累计查明煤炭资源储量40.06亿吨,保有煤炭资源储量31.5852亿吨,占河南省总保有煤炭资源储量的13%。煤种较齐全,有气煤、气肥煤、肥煤、1/3焦煤、瘦煤、贫煤、无烟煤,加工性能良好。1.1.1.2盐矿资源平顶山盐矿资源丰富,河南省已探明储量的四处盐矿产地中,两处位于平顶山市境内,到2000年底盐矿资源储量2076477千吨、储量620997千吨、基础储量2069987千吨、资源量6490千吨,分别占河南省盐矿资源的79.4%、79.9%、79.9%、26.8%。盐矿主要位于叶县东南部。含盐地层为下第三系始新统,岩性以暗灰色泥岩为主,夹膏泥岩、岩盐、膏盐及少量油面岩等。盐层主要矿物成分是岩盐,其次是硬石膏和钙芒硝。县城东南约5公里的舞参3号井,在井深2945米处发现高浓度的卤水。盐田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包括舞阳县一部分)初步探明储量2300亿吨。叶县境内含盐面积按300平方公里计,地质储量约1025亿吨,属特大型盐矿床,居全国井盐第二位。1.1.1.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目前平顶山市煤炭工业已形成以国有重点煤矿为主体、国有地方煤矿为骨干、乡镇煤矿星罗棋布的开发格局,集煤、电、化协调发展的工业体系,2000年煤炭采矿企业832家,年产原煤2437.9万吨。深加工产品有焦精煤,洗精煤,1/3焦精煤,筛混煤,混种煤,焦炭等10多个品种,其中洗精煤产量364.3万吨,焦炭产量223.7万吨。到2001年,由于国家实施关井压产重大举措,加之国内煤炭市场价格回升,煤炭行业一举扭亏为盈,2001年仅平煤集团年产原煤2166万吨,洗精煤409万吨,焦炭74万吨,集团实现工业总产值37亿元,上缴税金3.97亿元,利润9432万元。1.1.2地表水文平顶山市辖区属淮河流域的上游地带,分属洪汝河和沙颖河两个水系。化工城推荐厂址涉及的沙河、湛河属沙颍河水系,沙颍河水系分布见图2-3。37
沙河:发源于辖区内鲁山县西部的木达岭,流经鲁山县的上、中、下三汤后注入昭平台水库,而后经鲁山县城南,孙街后汇入白龟山水库,又流经平顶山市郊的梁李、叶县的汝坟店在襄城县与北汝河相汇,经漯河市后在周口市与颖河相汇流。沙河多年平均流量9.06亿m3/a。湛河:发源于平顶山市新华区的马跑泉,横贯平顶山市区,经武湾出市区汇如入沙河,是流经平顶山市区的一条主要纳污河流。白龟山水库位于平顶山市市区西南部的沙河上,控制沙河昭平台水库以下区间流域面积1318km2,总库容为9.27亿m3,兴利库容2.48亿m3。白龟山水库功能定位为:以防洪和城市生活、工业供水为主,兼顾农业灌溉。1.1.1平顶山市区可开采水资源总量根据对水资源的分析,平顶山市区可利用地表水资源总量为3.438亿m3(经优化调度),可利用的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66亿m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配置给平顶山市水量2.5亿m3,为平顶山提供备用水源。因此,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前,平顶山市区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5.1亿m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平顶山市区可利用水资源总量可达到7.6亿m3。根据《平顶山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可供城市水资源总量为122.68万m3/d(不包括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配置给市区东部开发区和平煤集团的水资源量)。可供城市利用的水资源总量的构成见表2.1-1。表2.1-1可供城市利用的水资源总量的构成水资源类型水源地2010年可利用水资源量(万m3/d)目前已利用水资源量(万m3/d)地表水资源白龟山水库61.2070.68(含昭平台水库联供)湛河4.00南水北调中线工程10.50--地下水资源沙北水源地22.42(自备井开采)沙南水源地14.00--湛北水源地2.30--矿务局井下深层地下水3.70岩溶-裂隙水4.56平顶山城市(主城区)122.68注:南水北调工程分配给平顶山市区的总水量为2.5亿m3/a,包括市区的10.5万m3/d,市区东部开发区的30万m3/d和平煤集团供水总厂15万m3/d。37
目前,平顶山市尚未建设城市中水处理厂。到2010年,污水再生利用率为20%,即将增加中水水量10万m3/d;若2020年能实现50%污水再生利用率,则可增加中水水量30-35万m3/d。1.1.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1.1.1.1含水岩组分布化工城选址及周边区内(叶县境内)地下水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组水是区内的主要含水岩组,划分为浅层含水岩组和中深层含水岩组。浅层含水岩组砂层厚度及底板埋深分布见图2-4。含水砂层厚度,以中更新统时期沙河沉积中心的寺庄-叶县县城附近-廉村一带为最大,一般厚度在40-50m,最大厚度达60.2m,呈二元结构。东北的遵化-洪庄杨-邓李-水寨东一带厚度小于10m。中深层含水层岩组均为下更新统的泥质砂层、泥质沙砾卵石层。顶板埋深33.2-87.3m,在寺庄-堤郑和县城以东广大地区顶板埋深大于60m,其它地带多为40-50m。含水岩组为多层结构、总厚度变化较大,从几米到数十米,一般在20-40m,最大达70.9m,区域上的分布大体与浅层含水岩组一致,见图2-5(中深层含水岩组顶板埋深及含水砂层厚度等值线图)。1.1.1.2含水岩组的富水性浅层地下水的富水性分区见图2-6。化工城规划区域位于弱富水区,单井出水量500-1000m3/d(详见图4-1区域浅层地下水富水性分区图)。中深层含水岩组的富水性分区见图2-7。强富水区分布于任店-叶县县城北-廉村-仙台-龙泉一带。弱富水区分布于栗林店-中邢沟-保安、汝汾店-龚店-穆寨等地。1.1.1.3浅层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有: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侧向迳流补给、河流侧渗补给及灌溉渗漏补给。沙河流域浅层地下水径流:沙河以北由于地下水的开采,总体上已改变了地下水的自然径流状态。在沙河以南,地下水运动基本保持自然径流状态,西半部地下水由西向东流,东半部地下水由西南向东北,水力坡度一般在0.3-2.0‰。37
该地区地下水的排泄主要是开采和蒸发,以及向径流排泄。地下水的开采主要在沙河以北区域。浅层水埋深大于6m的区块,蒸发量相对较弱,浅层水埋深小于4m的区块,具有一定程度的蒸发。在现状条件下,径流排泄出区途径分两个方向,一是在东北部的杨古寺至门楼张一带,地下水向沙河和湛河排泄,二是叶县城至孙湾一带,地下水径流排泄出区。1.1.1.1中深层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中深层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是侧向径流补给,在山前接受山区地下水的径流补给,沙河流域上游接受区外中深层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中深层地下水与浅层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较弱,中深层地下水的径流相对较弱,渗透系数介于3-7m/d之间,水力坡度小,地下水流向总体是流向北东。中深层地下水排泄方式有人工开采和径流排泄。北东部边界为其排泄边界,地下水向区外排泄。1.1.2大气污染气象特征1.1.2.1地面风向、风速特征根据叶县气象站2004年逐日逐时气象资料统计春、夏、秋、冬四季及全年各风向频率,其对应的风频玫瑰图见图2-8。2004年NW和NNW风向的平均风速相对较大,为3.3m/s和3.18m/s,SE风向的平均风速最小,为1.07m/s,年平均风速为2.02m/s。1.1.2.2污染系数按各风向频率及对应风向下的平均风速计算了污染系数,对应的2004年污染系数玫瑰图见图2-9。2004年S和NE风向的污染系数最大,分别为12.62%和11.75%,NNE和E风向的次之,分别为7.09%和6.98%;NNW和WNW风向的污染系数最小,分别为2.39%和4.02%。1.1.2.3大气稳定度表2.1-2是采用帕斯圭尔法计算出来的2003年和2004年年季各类稳定度频率。37
表2.1-22003、2004年大气稳定度分类统计表单位:%稳定度20032004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全年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全年A0.542.33000.731.092.26000.84B13.1317.6512.557.1812.6716.9818.4316.86.5914.72B-C1.860.811.420.281.092.170.771.010.921.22C8.475.654.357.136.46.845.754.624.625.46C-D0.590.220.270.140.310.50.180.410.230.33D44.9745.348.2644.9545.8738.3646.1138.0549.1842.92D-E0000000000E19.0218.7720.5126.5721.1920.4316.9423.1725.0921.39F11.419.2712.6413.7511.7513.639.5615.9313.3713.11由表2.1-2可见,冬、夏两季相比较,夏季由于湍流运动较强,大气层结不稳定程度大于冬季。从年稳定度来看,以中性的D类为主,2003年和2004年频率为45.87%和42.92%,其次是稳定的E类,2003年和2004年频率为21.19%和21.39%。1.1社会经济概况1.1.1行政区划平顶山市辖新华、卫东、湛河、石龙4区,宝丰、郏县、鲁山、叶县4县和汝州、舞钢2市。按照2005-2020年平顶山城市总体规划,平顶山市城市中心城区由主城区、宝丰县城和叶县县城组成。化工城选址位于平顶山东南部,沙河以南,与叶县县城直线距离7km。1.1.2人口现状2004年末,全市总人口490.4万人,人口密度为622人/平方公里。化工城占地范围内有4个自然村,约4500人。在化工城周围15公里范围内,西北方向约10km有人口比较集中的平顶山主城区,西南方向约7公里有叶县县城及马庄回族乡等居民点。人口密度在317.9~5022.7人/km2范围。37
图2-8叶县气象站2004年及各季风玫瑰图37
图2-9叶县气象站2004年及各季污染系数玫瑰图37
1.1.1经济现状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达470.7亿元,新增105亿元,增长15.6%,为1994年以来最高,总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6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9亿元,增长9%;第二产业增加值273.4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增加值136.3亿元,增长12.9%。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达到9616元,比上年增长15%。1.1.2能源平顶山市煤炭、电力等产业优势明显,截至2000年底,己累计查明煤炭资源储量40.06亿吨,保有煤炭资源储量31.5852亿吨,占河南省总保有煤炭资源储量的13%。同时平顶山又是华中地区重要的电力工业基地、河南电网重要火电基地。大型坑口电厂总装机容量3600MW。1.1.3交通条件平顶山市以东有南北大动脉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以北有新欧亚大陆桥东线~陇海铁路,以及连云港至霍尔木斯的国道主干线。国家干线铁路~焦枝铁路从平顶山市西部穿过,平顶山市区就坐落在京广铁路和焦枝铁路的连接线~漯宝铁路上。拟建化工城东临许平南高速公路,南侧3km为洛平漯高速公路,西侧3km为许南公路。1.2环境质量现状1.2.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1.2.1.1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2004年,平顶山市全市SO2排放总量为19.24万吨,其中达标排放量19.04万吨,达标排放率为98.97%;烟尘排放总量为7.76万吨,其中达标排放量6.38万吨,达标排放率为45%。其中,平顶山市区SO2排放总量为9.56万吨,达标排放量9.47万吨,达标排放率为99.04%;烟尘排放总量为3.81万吨,达标排放量3.17万吨,达标排放率为82.3%。1.2.1.2大气环境质量平顶山市区PM10和SO2超标,NO237
质量良好;城区东部的空气环境质量相对较好,中部和北部较差。近5年监测统计,平顶山市(市区)PM10年均浓度值呈逐年下降趋势;SO2和NO2浓度从2001年到2004年呈逐年上升趋势,仅在2005年有所降低。根据调查,在化工城选址范围及周边2~3公里范围内主要为农田和村庄,无大气污染源,SO2、NO2质量良好,但各点位的PM10和TSP均超标。1.1.1.1大气污染治理规划平顶山市“十一五”期间大气环境目标和污染治理计划如下:大气环境质量目标:2005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20天以上,以后逐年增加,到2010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55以上。污染防治目标:“十一五”期间,在2005年基础上SO2削减22.1%(即3.5万t/a),SO2控制在12.3万吨;排污单位持证排污率100%。1.1.2水环境现状1.1.2.1主要水污染物排放2004年,平顶山市全市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5133.6万吨,其中排入污水处理厂1969.3万吨,排放达标量4986.5万吨,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7.13%。COD排放量10610.72吨,氨氮排放量1423.48吨。2004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为9051万吨,其中COD排放量20710吨,氨氮排放量2724.5吨。化工城选址区域涉及的河流的水环境功能区划,以及现状水质见表2.3-1。1.1.2.2地下水环境质量根据平顶山市环境监测站于2006年6月26日对化工城周边4个井位地下水的pH、总硬度、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氯化物、硫酸盐、大肠菌群、汞、六价铬、铅、氟、镉、铁、锰、砷20项指标进行了采样监测,余王村的总硬度超标倍数分别为0.07、0.08,坡宋村的氟化物超标倍数为0.1,其他指标均符合标准,说明监测点处的地下水质量良好。1.1.2.3水污染防治计划平顶山市“十一五”期间水污染防治目标:在2005年基础上,水污染物COD削减量4.2万t/a,氨氮削减量0.48万t/a;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县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50%以上;排污单位持证排污率100%。37
表2.3-1化工城选址区域涉及的河流的水环境功能区划水体断面名称现状使用功能现状水质规划功能区规划水质沙河源头--昭平台水库入口源头、渔业Ⅲ渔业用水区Ⅲ昭平台水库饮用水源保护、渔业、灌溉Ⅱ饮用水源保护区Ⅱ昭平台水库出口--白龟山水库入口渔业、灌溉Ⅲ渔业用水区Ⅲ白龟山水库饮用水源保护、渔业、工业、灌溉Ⅲ饮用水源保护区Ⅲ白龟山水库出口—叶舞县境渔业、灌溉劣Ⅴ渔业用水区Ⅲ北汝河入平顶山市境—临宝公路桥渔业、工业、灌溉Ⅲ渔业用水区Ⅲ临宝公路桥—出平顶山市境渔业、工业、灌溉Ⅳ渔业用水区Ⅳ湛河源头—市区光明桥渔业Ⅴ渔业用水区Ⅲ市区光明桥—开发路二桥景观劣Ⅴ景观娱乐用水区Ⅳ开发路二桥—入沙河口灌溉劣Ⅴ农业用水区Ⅴ1.1.1固体废物管理2004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660.2万吨,综合利用量539.4万吨(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164.4万吨),综合利用率81.7%;处置量70.8万吨,其中处置往年贮存量18万吨;贮存量232.4万吨;处置利用率65.4%。2004年危险废物产生量1618.8吨,处置利用率100%;市区生活垃圾由焦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处置,全年共处置20万吨。医疗废物均由平煤集团医疗废物处理中心采用集中焚烧方式进行处理。实行分类收集、密闭运输。全年共处理医疗废物800余吨。1.1.2土壤环境37
在化工城区内按土壤类型共设2个点位,旱田、菜田各采1个混合样;按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农田土壤采样规范进行,每类土壤按梅花点法取混合样,对pH、铜、铅、锌、镉、镍、汞、铬、砷10项指标进行一期监测,各监测指标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良好。1.1平顶山市现状主要环境问题(1)平顶山市现有城市建设用地内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文化区混杂设置,城区工业布局不合理,在城市各方向形成了多个重工业企业。例如,在城区东部集中了一些化工和电力企业(如焦化厂、平东电厂、化肥厂、姚孟电厂等),由于东部是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对城市的大气环境影响较大。以总悬浮微粒为例,平顶山城区污染顺序依次为交通稠密区>商业区>居住区>文教区>工业居住区>工业区,出现了和一般城市相反的污染顺序。(2)城市能源利用效率不高,2005年万元产值的能耗指标为1.42吨标煤/万元。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工业布局不合理,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污染严重。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均超国家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没有大气环境容量。(3)平顶山市主城区可利用水资源总量有限,2020年以后的水资源需求需要靠南水北调工程补充。但同时,工业用水效率不高,万元产值的用水量为65m3/万元,高于淮河流域的平均水平;目前尚未实施建设城市中水回用工程。(4)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程度较低,大量工业废水和未经深度处理的城市污水排入水体,由于河流天然径流量较小,城市排放污水总量已超过受纳河流天然径流流量;城市河流湛河水质劣V类;湛河汇入沙河后,沙河现状水质劣V类,达不到规划的III类水质目标的要求,河流已无剩余的环境容量可以利用。(5)平顶山市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区内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平顶山市因矿业活动已损坏林草植被5990.3公顷,造成水土流失面积6081.5公顷;因采煤而引起的地表塌陷区面积约185.5平方公里,破坏耕地97776亩,受灾人数达96951人。煤矸石堆放处千余处,形成矸石山73座,矸石量约2亿吨,占地约1万余亩。近年来平顶山市十分重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九五”期间共投入治理资金4.8亿元,截止2000年,全市共治理人为水土流失面积3306.6公顷。复垦土地4722亩。年约60.9万吨煤矸石综合利用,综合利用率20.7%。10余座矸石山得到有效处置,但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重。37
1规划方案与环境协调性分析1.1规划方案概述1.1.1选址方案根据平顶山化工城总体规划(初稿),本化工城的规划范围为平顶山现有的市域范围及临近的叶县,在化工城总体规划中共考虑了7个备选厂址,在规划的筛选中,经过厂址建设条件优劣势比较、技术经济条件比较,得出基本满足化工城厂址要求的有沙河东南厂址、叶县东厂址两个方案。优先推荐沙河东南作为化工城的主厂址进行建设。沙河东南厂址东至许平南高速公路、南至南干渠、北面与西面边界为七支渠,占地面积约15.88km2。见地理位置图3-1。1.1.2规划期限和目标1.1.2.1规划期限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规划时间跨度为10年,项目建设与“十一五”、“十二五”两个五年计划同步,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2006年-2010年(“十一五”)二期:2011年-2015年(“十二五”)1.1.2.2规划目标近期目标(到2010年):打造约5平方公里发展启动区,规划完成后可基本实现资源的初级加工和利用,使化工城初具规模,初步形成布局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区框架。远期目标(2010年到2015年):规划完成后可实现资源的延伸加工和深度利用,使化工城具备相当的规模效益。建成以煤盐化工产业为先导,布局合理、专业化功能突出、经济聚集辐射能力强、基础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工产业基地。1.1.2.3重点发展方向平顶山化工城定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化工基地,以盐化工、煤基碳一化工、煤基烯烃、尼龙和综合利用等五大产业链为主体,构建以电力、化工原料、合成材料、特色化学品为核心的煤—盐—电—37
化一体化的产业布局。形成以煤化工产业为核心,以煤炭、能源、建材等为补充的生态工业园。1.1.1规划产业链1.1.1.1盐化工产业链以丰富盐岩资源为原料,建设联碱——复合肥——烧碱——聚氯乙烯——氯酸钠的盐化工产业(合理的规模配置为:80万吨联碱、100万吨复合肥、200万吨聚氯乙烯、10万吨氯酸钠),产业链概念图见图3-2。联碱、氯酸钠和烧碱盐化工产品都是耗能大户,其中联碱所需的合成氨、烧碱和氯酸钠所需的电力(盐电解)均来自煤化工,与煤化工进行了很好地结合。氯酸钠卤水合成气烧碱电石真空制盐氯酸钠联碱合成氨烧碱纯碱硅系列产品保险粉聚氯乙烯氯化铵复合肥煤蒸汽电氯气去精细氯产品电石电石保险粉图3-2盐化工产业链图1.1.1.2煤基碳一化工产业链规划建设甲醇——醋酸/醋酐及醋酸下游加工——甲醛下游加工的碳一化工产业链——二甲醚产品(合理的规模配置为:50万吨甲醇、40万吨醋酸、甲醛、60万吨二甲醚),碳一化工产业链概念图见图3-3。碳一化工产业链是以甲醇为龙头,醋酸、甲醛为核心的产业链。37
碳酸二甲酯醋酸乙烯醋酸酯醋酸纤维素氯己酸煤煤气化合成氨甲醇/电石1,4-氯气尿素甲醛醋酸/醋酐聚甲醛电石电石1,4-丁二醇氯气氯气有机硅尿素尿素二甲醚图3-3煤基碳一化工产业链1.1.1.1煤基烯烃产业链煤基烯烃产业链包括甲醇制烯烃装置及聚丙烯、乙二醇、丙烯酸等下游加工产品,产业链概念图见图3-4。甲醇MTO丙烯乙烯聚丙烯乙二醇EVA丙烯酸丙烯酸酯甲醇MTO丙烯乙烯聚丙烯乙二醇EVA丙烯酸丙烯酸酯煤醋酸乙烯图3-4煤基烯烃产业链1.1.1.2尼龙产业链尼龙66盐产业结合现有基础,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1)扩大规模,使尼龙66盐规模到30万吨;(2)发展配套原料,如合成氨及氢气、粗苯精制、硝酸、已二腈等项目;(3)进一步发展尼龙66盐后加工,发展市场前景好的安全气囊丝、特品工业丝、切片装置等。产业链概念图见图3-5。37
图3-5尼龙产业链37
1.1.1.1综合利用产业链化工城区内废渣主要有电石渣、气化炉渣、燃煤锅炉渣,废气主要有锅炉烟气。规划以电石渣为原料,配套碳酸钙(供塑料加工添加剂)、电石渣制水泥装置,电石渣制水泥装置还能消耗部分造气炉渣。燃煤锅炉排放的煤渣,主要用来生产墙砖等建筑材料。燃煤锅炉烟气通过氨法脱硫生产硫酸铵,再送复合肥装置作为原料。产业链概念图见图3-6。燃煤锅炉水泥烟气氨法脱硫硫铵去复合肥煤渣制砖电石渣煤渣碳酸钙合成氨制砖炉渣图3-6综合利用产业链1.1.2总体布局规划化工城总体规划布局如图3-7所示。主要规划用地类型为工业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仓储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市政基础设施用地和绿地。近期规划用地面积约7.6km2,竹园五路以西的区域及竹园五路以东的A5区块,远期规划用地约8.28km2:竹园五路以东约的区域。该用地范围内布置远期规划项目。化工城内道路系统主干路网为“三纵三横”,化工城拟建设铁路专用线,与舞阳钢铁厂铁路专用线区间地段接轨。规划仓储区分为:(1)液体化工原料及产品仓储区;(2)化学品仓库区;(3)化学品露天堆放区;(4)其他工业原材料、产品堆放区。在仓储区建设煤场及配套的装卸站。37
1.1.1基础设施规划1.1.1.1供水1、水源:可选择的水源有白龟山水库、沙河取水及化工城中水回用。2、化工城内总需水量约为55万m3/d,其中,新鲜用水量38万m3/d,中水回用水量17万m3/d。在化工城内建设水厂,原水引入化工城后,在水厂按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分质处理,给水泵站加压后,分别送入城内工业水和生活水给水管网。水厂建设规模按40万m3/d考虑,可根据需要分期建设,一期20万m3/d,二期20万m3/d。1.1.1.2排水(1)排水体制:化工城内采用雨、污分流制。(2)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15万t/d,占地约为10公顷。采用三级深度处理工艺,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作为区内的中水回用,污水处理厂中水处理的反洗水,经过污水泵站提升后,排入沙河。1.1.1.3中水回用中水处理装置的规模按21万m3/d设计,可分期建设,一期10万t/d,二期11万t/d,占地约3公顷。区内的中水供水管网为独立系统。绿化、道路广场冲刷和一部分工业水的补充水考虑采用中水回用。1.1.1.4供电外电源引自220KV贾庄变电站和计山变电站。近期考虑在化工城自备热电站内建一座220KV变电站,自备热电站220KV出线与220KV电源外线并网运行。1.1.1.5供热规划化工城拟建热电站,实行热电联产。化工城所需热负荷大部分为中低压蒸汽负荷,按照“以热定电”的原则,近期考虑安装六台41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配套四台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0万千瓦。37
远期考虑安装二台670t/h高温高压锅炉,三台41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配套空冷抽凝式汽轮机组和背压汽轮机组,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45万千瓦。1.1.1安全防灾规划1.1.1.1安全规划1、安全布局(1)沿竹园一路、沙河一路、竹园十一路、沙河七路规划建设50米宽的环绕化工城的绿化隔离带;在沙河与竹园一路、沙河一路之间的远期发展用地上建设沿沙河生态绿地;(2)区内项目布局要按照同类项目相对集中布置;(3)化工城沿边地块主要用于布置精细化工、卤水集中和污水处理、建材等火灾、爆炸等危险性小的项目;(4)各生产装置之间的距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2、安全控制区(1)化学危险品库的位置,由平顶山市统一规划建设。危险品仓库应设安全控制区。库区与其他建构筑物的距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石油库设计规范》(修订本)或有关设计规范;(2)高架火炬的防护距离、安全控制区应按照有关规范计算确定。1.1.1.2防洪排涝化工城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平顶山市已经规划按照100年一遇防洪标准对河堤进行加固整治。化工城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在当天排除。各区块正常雨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分散、重力流排入沙河。在化工城东北部地势较低处建设集中雨水收集池和排涝泵站,当发生暴雨时,启动排涝设施,将汇集的雨水排入沙河。雨水收集池和排涝泵站的位置及规模在详细规划阶段确定。37
1.1.1环境保护规划1.1.1.1水污染治理措施污水排放采用清污分流系统。区内建设集中污水处理厂,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和三级深度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作为区内的中水回用,除此之外,区内清洁废水经过中水处理后回用,中水处理的反洗水,排入沙河。设置事故水池或污水库,防止由于突发事故引发的大量事故排水或被污染的消防水等。1.1.1.2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建设集中供热设施;烟气排放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第III时段标准。严格控制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并对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实施监控。搞好规划区域内的绿化规划,保证区内绿化率达到30%以上,以净化空气。1.1.1.3固体废物处理措施配套规划建设水泥及建材生产装置,实现煤渣和电石渣100%的利用。1.1.1.4危险化学品处理平顶山市配套建设危险化学品处理装置,对各企业产生的有毒有害废物进行焚烧或化学处理。1.1.1.5环境质量控制指标(1)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为100%;(2)工业废水处理率和排放达标率均为100%;(3)中水回用率达到80%;(4)固体废物分类收集率达到100%,综合利用率达到80%;危险废物安全处理处置率100%;(5)化工城内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90%;(6)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7)清洁生产中的资源利用及污染物产生指标达到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37
(8)2015年化工城绿化率不低于30%。1.1.1拆迁人口与土地控制化工城直接占地范围内现有四个村庄,即常李、节庄、竹园、坡宋,人口约4500人,需要在化工城建设初期进行搬迁。化工城周边村庄人口应进行控制,随着化工城的开发建设,部分不再适宜长期居住,规划将逐步迁移其中村庄及居民,特别是化工城以北和以西、沙河南岸村庄需要逐步搬迁,作为生态绿化用地。1.2化工城规划建设的环境必要性1.2.1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平顶山市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型城市,城市规模的发展和产业规模的壮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煤炭工业为核心的能源工业的增长,尚未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向外输出服务产品能力有限,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水平低,核心竞争力向上演进缓慢。平顶山可持续发展程度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产业结构仍然以基础工业和传统工业为主,产业链在几十年中基本没有本质的变化,导致了产品单一,实物资源耗损大。(2)由资源和政策倾斜构成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城市环境的变迁而逐渐减弱。单纯依赖资源开采和初级加工来维持工业产值的增长,无益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产业结构单一、产业技术落后,资源、能源耗损大,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三废”排放量大,环境污染严重,市区的大气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地影响人居环境。建设化工城,可以充分发挥当地煤、盐资源优势,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发展和延伸煤、盐资源利用的产业链条,发展煤、盐化工下游产品,形成产业集聚区,提升行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建设化工城,为平顶山市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等生产能力落后企业,改变市区工业布局不合理,提供了条件。市区内的现有生产技术落后的污染企业,可以通过环保搬迁,迁出市区,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工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搬迁企业进入化工城,对搬迁企业进行产业技术升级和改造,提高清洁生产水平。计划在“十一五”37
期间发展煤盐化工城,在现有经济基础上适时地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形成包括煤化工、盐化工和精细化工的新兴化工产业基地,符合国家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要求,是平顶山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平顶山市未来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1.1.1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合理城区功能区布局的需要影响平顶山市环境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业布局过于分散。由于城市人口增加和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以及平顶山市区土地空间的限制,出现工业布局致使平顶山市区内工业区、居住区、商务区和文化区犬牙交错,混杂设置的状况。目前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普遍较差。需要对传统污染企业进行环境搬迁和产业的升级改造,使布局趋于合理,同时提升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清洁生产水平。现有建成区不适宜进一步发展煤、盐化工产业;建成区的东部位于市区主导风向的上方向,发展煤、盐化工将对市区环境质量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同时也限制了城市进一步向东的发展方向。选择适宜的区域规划建设化工城,在发展实现新兴化工产业的集聚区的同时,为城市现有城区的污染企业进行环保搬迁和产业升级找到落脚点。从根本上改善市区环境质量;化工城的建设不仅是新兴化工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更是“以新代老”对现有城区环境进行整治。1.1.2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提供土地利用率的需要现有的工业布局阻碍城市的发展空间,零散的工业布局致使工矿企业周边的土地利用率低,土地的使用功能、生态和景观等价值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土地的附加值低。建设化工城,形成煤、盐化工产业为主导的化工聚集区,可以改变目前平顶山市区三类工业用地分散布局的状况;在发展新兴化工产业的同时,通过对市区现有传统污染企业进行环保搬迁和产业升级,迁出的工业用地进行置换,一方面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面释放这些污染企业周边土地的使用功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37
1.1规划的环境协调性分析1.1.1与上层位政策的符合性分析《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将平顶山市定位为河南省重化工发展基地之一。《平顶山市化工城总体规划》将化工城产业发展定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化工基地,以盐化工、煤基碳一化工、煤基烯烃、尼龙和综合利用等五大产业链为主体。在定位、发展方向及规划的产业链上与《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是相协调的。1.1.2与相关规划的资源环境协调性分析1.1.2.1相关规划与化工城发展相关的主要规划有:1、《平顶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2、《平顶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3、《平顶山市矿产资源规划》4、《平顶山市土地利用规划(1997-2010)》5、《平顶山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6、《平顶山市“十一五”煤化工发展规划》7、《平顶山市“十一五”盐化工发展规划》1.1.2.2环境保护目标的协调性在化工城的发展中:(1)通过化工城发展促使功能区布局趋于合理;(2)在发展化工城的同时,逐步解决平顶山市区的环境污染问题;(3)化工城的环境质量目标不低于平顶山市的总体环境质量目标。化工城的环境保护目标与平顶山市环境保护目标(包括“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目标),两者是一致的和相互协调的。为确保平顶山市和化工城环境目标的实现,对于化工城规划,需要提出一些限制性的要求,具体见表3.3-1。1.1.2.3资源环境协调性分析总体上看,化工城规划在发展目标、选址、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与《平顶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37
》、《平顶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平顶山市矿产资源规划》、《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平顶山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平顶山市“十一五”煤化工发展规划》、《平顶山市“十一五”盐化工发展规划》是协调的。化工城占地将使农业用地面积减少0.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0.2%,因为改变比例较小,不会对平顶山市土地利用结构产生影响(见表3.3-2)。需要进一步协调解决的问题包括:(1)需要将化工城的用地纳入修编的“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叶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明确建设用地的规模,以及基本农田的规模和分布;(2)化工城的需水总量和供水水源需要在平顶山市水资源利用规划中安排;(3)提高沙河右岸的防洪标准至百年一遇。37
表3.3-1环境保护目标协调性分析影响因素区域环境保护目标化工城环境保护目标限制性要求与说明水资源与水环境·城市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十一五”期间COD削减0.48万t。·到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县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50%以上;到2020年,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地下水的污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湛河执行Ⅳ类标准·饮用水源地全部达到或好于Ⅱ类标准·节约用水,有效利用水资源,中水回用率达到80%·需要限制耗水产业和项目进入化工城;·规划建设中水利用设施。·减少区域水污染物排放,水环境功能区达标·污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控制需纳入《平顶山市环境保护规划》。·受沙河水环境容量的限制,化工城废水处理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沙河,沙河水环境功能也难达标,需要(1)化工城限制规模及耗水产业;(2)废水经深化处理后回用;(3)加大区域水污染治理力度。·不破坏地下水水质·化工城选址需要避开地下水水源地、具有开采价值的地下水含水层、以及地下水补给区。·根据地下水防护性能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化工城内不开采地下水。空气环境·2005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20天以上,以后逐年增加,到2010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55天以上·“十一五”期间平顶山市SO2削减量3.5万t/a。·市区大气环境功能区达标·减少区域空气污染物排放,大气环境功能区达标·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需入《平顶山市环境保护规划》。·在空间上,化工城应与城市其它功能区实现有效分隔。·需要限制大气污染型产业和项目进入化工城,或控制化工城的总体规模。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市郊区绿化率50%·完成白龟山库区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确保土地资源有效规划、控制规模、合理开发·化工城选址远离各类自然保护区,没有限制性要求·化工城用地需纳入“平顶山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37
·完成平顶山矿区生态恢复治理规划确定的40%的恢复治理任务·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平顶山城市总体规划”及“叶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化工城内功能分区明确,道路、绿地、公用设施配套得当。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源头削减,到2010年,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到2020年,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率达到100%;·危险废物分类收集回收处理,企业危险废物鼓励就近安全回收处理,不能就地处理的集中处理处置;·2020年城市垃圾无害处理率达90%·使固体废物的生成量达到最小化、减量化、资源化·煤渣、炉渣和电石渣综合利用率达100%·危险废物处理率达100%·需要化工城制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规划。·需要制定平顶山市危险废物处置规划,确保危险废物得到安全处置。声环境·城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90%,西部新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95%,交通干道环境噪声平均值不超过65dBA,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不超过55dBA·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合理布局对外交通连接走廊资源与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耗总量的减量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采取集中供热措施,集中供热规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合理设计产业链,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环境风险·风险源与环境敏感区保持合理的空间距离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对化工城周边人口密度进行限制。拆迁·妥善做好拆迁安置工作37
表3.3-2规划的资源环境协调性分析序号指标化工城规划区域规划说明1发展目标重点发展“煤-气-化”煤化工产品产业链和以卤盐为原料的盐化工产业链,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的煤盐联合化工产业基地。《平顶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中明确把化工、机电、食品等产业发展作为工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其中化工主要依靠煤炭和叶县的盐资源发展煤化工、盐化工和精细化工。《平顶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在经济发展战略部分提出:化工和机电是平顶山市两大主导产业,其中化工主要依靠煤炭和叶县的盐资源发展煤化工、盐化工和精细化工;全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总目标提出:重点建设以能源矿产合理转化为主的煤化工业,发展盐化工业、以钢材深加工为主的钢铁工业,以建材、耐火材料等为龙头的非金属深加工业;《平顶山市“十一五”煤化工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的战略重点是:构建“煤-焦-化”、“煤-气-化”煤化工产品产业链,坚持一体化、基地化、集约化、大型化、现代化的方针;《平顶山市“十一五”盐化工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的基本思路包括“注重盐化工产业结构优化”、“坚持大型化、园区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2土地资源化工城推荐选址位于叶县境内,规划占地1600公顷,属基本农田。《平顶山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明确提出化工产业可以考虑发挥叶县的盐资源和平煤的煤资源及两条高速公路的优势,在现城区东南部的叶县范围内进行重点建设;《平顶山市土地利用规划(1997-2010)》提出至2010年安排新增农业用地10.21%,建设用地减少1.75%,未利用土地面积将减少8.46%;需要在平顶山市土地利用规划予以明确。《平顶山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提出到2020年,平顶山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为11209公顷,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4534公顷。37
3矿产资源利用依靠平顶山矿区的煤炭资源和叶县境内的盐资源。平顶山市煤炭蕴藏量达78亿吨,叶县境内盐田地质储量约1025亿吨;《平顶山市矿产资源规划》中“十五”以及至2010年,全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总目标提出:重点建设以能源矿产合理转化为主的煤化工业,发展盐化工业、以钢材深加工为主的钢铁工业,以建材、耐火材料等为龙头的非金属深加工业。4水资源利用近期:可选择的水源有白龟山水库、沙河取水;中水规划规模为17万m3/d;远期:可选择的水源有沙河取水、昭平台水库供水、南水北调工程供水、平顶山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平顶山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提出:平顶山市城市现状水源为白龟山水库和沙北地下水源地,用水量为60万m3/d;远期发展用水量基本充足,水源主要来自白龟山水库,地下水源作为城市发展备用水源(包括沙北水源地、沙南水源地、湛北水源地),远期规划考虑将南水北调作为城市发展备用水源;化工城供水需要在平顶山市水资源利用规划中予以明确。目前白龟山水库可利用水资源量已全部分配,未来发展所需水资源主要依靠白龟山水库与昭平台水库联供水,周边燕山水库、孤石滩水库调水,南水北调中线供水以及中水回用解决。5能源与利用规划区为燃煤为主、电能为辅,集中供热。6交通运输铁路:在舞阳钢铁厂铁路专用线区间地段接轨,建化工城铁路专用线;公路:化工城东临许平南高速公路,南侧3km为洛平漯高速公路,西侧3km为许南公路河南省规定距高速公路1km范围内不允许建设工业污染型项目。7空气《平顶山市“十一五”37
环境空气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空气环境质量达标天数与市区持平。环保规划》提出平顶山市2005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20天以上,以后逐年增加,到2010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55天以上;二氧化硫削减量3.5万t/a。化工城需有总体规模限制,规划实施中需落实大气污染控制。8水环境化工城内采用雨、污分流制;建设规模15万吨/日污水处理厂,采用三级深度处理工艺,一级排放标准;化工城内中水回用,深度处理的反冲洗水排入沙河。沙河为淮河流域上游的二级支流,从白龟山水库出口—叶舞县境流域现状使用功能为渔业、灌溉,现状水质为劣Ⅴ类,规划使用功能为渔业用水区,执行Ⅲ类水环境质量标准。需规划化工城雨水系统排水能力/分析不影响沙河水环境功能目标的废水管理策略。沙河左岸吴寨沟至许南公路河段按百年一遇标准,右岸按五十年一遇标准需要将右岸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9地下水不开采地下水《平顶山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水环境保护目标:地下水的污染恶化趋势得到控制化工城规划实施中需要明确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措施10声环境划定化工城声环境功能区划《平顶山市“十一五”环保规划》声环境保护目标:声环境功能区达标11固体废物管理固废分类收集率100%;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率100%;煤渣和电石渣综合利用率100%。《平顶山市“十一五”环保规划》污染防治目标中:到2010年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平顶山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到2020年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城市垃圾无害处理率达90%;12生态环境化工城远离各类自然保护区和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实现化工城与城市区域的其它功能区的分隔。37
1.1资源环境制约因素与环境对策分析1.1.1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分析从土地利用、能源、水资源、大气及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分析,可能对化工城规划方案和目标形成制约的关键因素或条件,及可能的环境机会或途径。具体见表3.4-1。1.1.2应对资源环境约束的环境对策和措施在克服资源环境制约方面,化工城规划需采取的环境对策和措施,见表3.4-1。对于所列出的各种制约条件,均可采取相应的环境对策和措施应对。其中一部分需要在平顶山市层次上采取行动,一部分在化工城层次上采取行动,个别的需要在区域层次上解决(如水资源);一部分需要在规划编制阶段予以落实,一部分可以在规划编制中确定原则并在实施过程中予以落实。72
表3.4-1资源环境制约因素与规划需采取的环境对策和措施主题资源环境制约因素环境机会环境对策与措施土地·占用基本农田:永久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用地转化为工业用地,减少农业种植面积。·调整土地使用类型·耕地补偿·安排失地农民就业·在《平顶山城市总体规划》中,调整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化工城占地土地使用类型,实现区域农业用地的总体平衡。·合理规划化工城内功能分区,节约土地·耕地补偿,安排失地农民就业水资源·水资源相对短缺:依靠城市现有供水水源(白龟山水库),供水规模过大可能增加供水压力或影响城市的用水需求·限制规模·限制耗水产业·水资源梯级使用·中水回用·规划备用水源·做好区域的水资源规划和优化·调度昭平台等水库、南水北调(平顶山市)配水作为水源·限制发展耗水产业·水资源梯级使用,中水回用,回用率80%·保护具有开采价值的地下水源能源·热、电需求较大·规划配套供电、供热能力·利用平顶山市的煤电优势·热电采用清洁煤·配套建设热电联产燃煤电厂·采取集中供热地表水环境·防洪、排涝:化工城地面高程低于二十年一遇沙河洪水水位,化工城地势低洼区域可能存在排水不畅导致局部区域被淹,引发水污染风险·提高防洪能力·提高排涝能力·垫高基础·雨污分流·规划在化工城东部地势较低处建设集中雨水收集池和强力机械排涝泵站,提高防洪排涝能力·采取措施,提高近化工城沙河段防洪标准·垫高基础,但需研究技术及经济可行性·沙河枯水期径流量1.5-1.86m3/s,水环境容量有限;·若废水排放总量过大,可能对沙河水环境功能目标产生影响·污水处理回用,减排废水·废水一级排放·加强流域水污染源治理·化工城内建设集中污水处理厂,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化工城内建设与污水处理厂能力相匹配的深度处理设施,中水回用减少废水排放量·化工城一级排放废水仍不能解决沙河水环境功能区达标问题,需研究区域环境治理,削减市区水污染物排放,腾出水环境容量72
地下水环境·化工城所在区域包气带岩性防护性能差·浅层地下水埋深较浅,浅层地下水极易受到化学品泄漏的影响·合理布局,限制地块用途·基础防渗·不建设深埋化工设施·根据地下水防护性能采取工程措施·化工城内不开采地下水·化工城内化学品罐区、仓贮区合理布局·限制地块用途,做好基础防渗·不建设深埋化工设施·化工城内不开采地下水大气环境·化工城位于叶县主导风向上风向,对叶县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大·大气环境容量有限,入区项目污染控制力度不够导致降低空气质量或引起健康问题·限制规模·合理布局·限制产业类型·提高风险防范能力·限制规模·限制大气污染型产业·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加强区域大气污染源治理·限制化工城总体规模·限制产业类型,提高项目准入门槛,特别是限制大气污染严重的项目·控制化工城与叶县城区的空间距离·合理布局·提高污染物处理水平,严格控制生产过程大气污染物排放·加强区域大气污染源治理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需具备完全处理处置能力,并安全运输、管理·合理选址,建设处理设施,注重运输安全·由有资质的专业处理公司收集、并安全处置处理·安排相应的处置能力建设·规划安排综合利用项目,对废物进行综合利用风险·化工城周边1km范围内人口相对较稠密·化学品的泄漏对周边大气环境、沙河水环境、人群健康影响·限制化工城周边土地利用类型和人口密度·化工城合理布局·管线、防火满足规范要求·建立事故应急预案·限制化工城周边土地利用类型和人口密度·合理布局,规划化学品罐区、仓贮区,沿边地块用于布置危险性小的项目·建设区域化学危险品风险防范体系社会·村庄搬迁:原住居民失去土地,由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产生就业压力·人口向乡镇、城市转移·解决失地农民的居住及就业·化工城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人口向乡镇和城市转移,化工城内的4个村庄,4500人口,在化工城建设初期进行搬迁·需明确搬迁人口安置去向及就业安排72
1化工城选址的环境影响分析1.1化工城选址方案的形成化工城共四处备选选址,即:平顶山市区东部(沙河北)、沙河东南、叶县东、叶县西寺庄。这些不同“选址”分别反映了平顶山市政府的思路、平煤集团和神马集团两大企业的考虑。各选址的环境条件比较见表4.1-1。表4.1-1不同选址区主要环境制约条件比较ABCD位置平顶山市区东部(沙河以北)推荐选址区叶县寺庄(沙河南、叶县县城以西)叶县县城东部土地基本农田+城市规划用地基本农田,土地规划中拟转变为工业用地基本农田工业用地+基本农田地下水*富水区,具集中开采价值弱富水区,不具集中开采价值富水区,具集中开采价值,平顶山市后备水源地富水区,具集中开采价值径流区+排泄区排泄区强径流区径流区风向紧邻主城区,位于主导风向上风向叶县县城主导风向上风向,与叶县规划城区边缘的最近直线距离为5km平顶山主导风向下风向,叶县县城主导风侧风向,与叶县县城距离4km叶县县城次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与叶县县城相邻空气质量/污染源超标/半径5km范围有多个主要污染源满足二级/半径5km范围无主要污染源满足二级/半径5km范围无主要污染源满足二级/半径5km范围有少数主要污染源环境风险离主城区近,5km半径范围人口密度大(包含市区)离主城区和叶县县城均有相当距离,5km半径范围人口密度相对较小距叶县县城4km,5km半径范围人口密度较大距叶县县城近,5km半径范围人口密度大(包含县城区)受纳水体湛河/沙河沙河灰河灰河生态敏感区远离远离远离远离矿产不压矿不压矿不压矿不压矿对于平顶山市区东部(沙河北)选址,从平顶山城市未来发展空间、市区空气环境质量、地下水以及环境风险防护等考虑,市政府同意放弃;叶县西寺庄选址与平顶山市备用水源地冲突,予以否定;72
针对选址初期缺少沙河东南部水文地质资料的情况,在规划环评中特别要求对该选址进行了水文地质调查。对于沙河东南和叶县东两处选址,从环境上作进一步比较,确定沙河东南部为推荐化工城选址。在平顶山中心城区东南部范围内选址建设化工城,在环境方面是可以接受的选址。主要的大气环境制约可以通过对化工城的规模、产业结构及技术水平的要求来减轻;同时,可以考虑调整叶县城区的主要空间发展方向。推荐的沙河东南选址与城市规划的工业发展方向一致,在煤炭资源和盐田资源之间靠近资源,距离平顶山市中心区的直线距离约10km,车程在半小时左右,有利于居住市区的职工通过通勤车辆到化工城上班,以及对市区污染企业实施环保搬迁。在叶县县城东部发展化工城,地下水的制约作用较为明显,区块处于地下水的富水带和径流区,地下水的污染防护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化工城选址与叶县县城相距较近,大规模地发展化工产业,大气污染与环境风险是较为敏感的问题,需要建设足够宽的隔离防护带将其与叶县县城实现有效分隔。该地块不适宜发展污染较重,环境风险较大的产业。1.1推荐选址制约因素及环境影响分析1.1.1化工城选址考虑的环境因子从土地、地下水、大气影响,以及环境风险和移民安置等6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化工城选址的环境合理性。1.1.2土地利用推荐化工城用地属叶县龚店乡,按2000年人口(51819人)计,人均耕地面积为87.5公顷/千人。化工城规划实施将使全乡减少耕地面积32.8%。按2000年人口计,全乡人均耕地面积将减少至58.8公顷/千人,远低于该乡所在的叶县人均耕地平均值(95.3公顷/千人)。若按照保持人均耕地面积不变(87.5公顷/千人),在化工城占地面积1588公顷的方案下,需要安排约17000人向城镇转移。对于失地农民,需要妥善安排搬迁和再就业问题。并在总体规划中编制“搬迁和再就业”专项规划。在调整平顶山市和叶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安排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条件下,推荐化工城选址对所在区域土地利用影响很小。72
化工城占地规模调整后,占用耕地面积1006公顷,需安排1200公顷失地农民向城镇转移。在平顶山市的城市化进程中,2010年城市化水平将由现状33.5%提高到42%,2020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52%,逐步安排12000失地农民向城镇转移不会产生明显社会影响。在对城市部分工业用地进行置换的基础上,有利于土地的集约使用,提高土地利用率。1.1.1水文地质特征1.1.1.1地下水影响根据水文地质调查与勘探资料,推荐的化工城选址位于地下水的弱富水区(详见图4-1区域浅层地下水富水性分区图),中深层地下水主要靠地下径流补给,承压含水层上部隔水条件较好,浅层水与深层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较弱。天然条件下浅层地下水储存量约4320万m3。浅层地下水不具有集中开采价值。在化工城规划实施后,该区域的降水入渗补给将减弱,蒸发排泄作用将会明显减弱,主要排泄方式将转化为向沙河排泄。包气带岩性自沙河北向南由细砂渐变为粉土、粉质粘土,局部为粘土。包气带厚度在2.50~3.80m之间,包气带内只有0.2~2.2m厚的亚粘土层。包气带的防护性能差,浅层地下水易受污染。在承压含水层顶板不受破坏的情况下,短期内对承压含水层受影响的可能性较小。1.1.1.2防护要求推荐化工城选址区总体上避开了区域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径流区,位于浅层地下水的弱富水区。水文地质条件对化工城规划有一定的制约,应采取正确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对该区域地下水产生明显影响。主要表现为:为预防对地下水的污染,需要控制地块的使用。在规划布局时,避免布设地下、半地下储罐等措施;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需要做好地下水的防护,避免对地下水的污染。1.1.2防洪排涝对选址的影响1.1.2.1防洪能力对选址的影响化工城选址区域位于沙河以南,沙河自西南向东北从化工城外流过。72
在《平顶山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中的防洪规划,中心城区的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在沙河吴寨沟至许南公路河段按百年一遇标准筑堤,解决了沙河左岸的防洪问题。目前,沙河右岸河堤的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实施化工城规划,应按照防洪的要求,将沙河右岸防洪标准提高至百年一遇,以解除洪水对化工城选址区的威胁。1.1.1.1内涝风险对选址的影响推荐化工城(沙河东南)选址西南地势高,标高在76-78m左右,东北略低,标高在75m左右。沙河堤目前标高在82m左右,沙河正常水位在72m左右。因为化工城选址区域地面标高低于沙河堤标高,在发生较大暴雨和洪水时,化工城选址区域的雨水靠重力方式排除将受阻,存在内涝的威胁。一旦发生内涝,极有可能引发有毒有害化学品水污染风险。在《化工城总体规划》中,需要调整单纯的雨水重力排除方案,规划建设强力机械排水系统(节制闸、泵站),提高雨水系统的排水能力。1.1.2大气环境影响1.1.2.1大气环境敏感区的分布化工城选址周边6km范围内分布有22个四级乡镇,以及叶县县城边缘(按照平顶山城市总体规划,叶县县城为市中心城区的组成部分)。化工区与平顶山市中心区实现了有效的分隔。化工城南边界与现状叶县县城边缘的直线最近距离约6km,与叶县规划城区边界的最近直线距离约5km。叶县县城位于化工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污染系数最大的方向,可能对叶县县城区大气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需要在布局和产业结构方面进行限制,控制其大气污染物排放对叶县县城的影响;同时,叶县县城区作为平顶山市中心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平顶山市总体规划层次上做好叶县城区发展规划,避免在空间发展方向上出现冲突。沙河东南选址与大气环境敏感区的位置关系见表4.2-1。72
表4.2-1沙河东南选址与大气环境敏感区的相对关系风向敏感区名称级别人口直线最近距离主导风向下风向叶县现状城区二级城镇12万人(2005年)西南6km叶县规划城区20万人(2020年)西南4km白庄四级乡镇西南5km李村四级乡镇1398人西南4km草厂庾四级乡镇西南4km余庄、张庄四级乡镇西南4.2km湖庄四级乡镇西南2.8km十里铺四级乡镇西南3.1km史堂、蒋庄四级乡镇西南1.4km水牛杜、阎老张四级乡镇西南1.7km赵庄、司庄、王庄四级乡镇西南2.0km龚店乡四级乡镇南0.2km次主导风向下风向苏科四级乡镇东南1.5km边庄四级乡镇东南3.0km台刘四级乡镇东南2.0km台枥、穆寨四级乡镇东南4.0km高营、廉村四级乡镇东南2.2km1.1.1.1高架源的影响化工城热电站规模按总装机锅炉5000t/h,燃用硫份为1%的煤计,设定烟气量1900Nm3/s、烟囱高度210m。SO2排放速率2420kg/h(折合1.7万t/a),NOx和PM10排放速率分别为2736kg/h和342kg/h。按照下列计算方案进行大气影响预测:a、采用点源预测模式,预测稳定度为A、B、D、E,风速为1.4m/s、2.0m/s、3.0m/s时,污染源下风向SO2、NOX的最大落地浓度和位置;b、采用日均浓度模式,预测全年各关心点的SO2、NO2和PM10的最大日均浓度和日均浓度的年日分布情况;c、采用长期浓度模式,预测SO2、NO2和PM10的年均浓度分布、最大年均浓度及位置和主要影响区域;对各关心点的年均浓度贡献。高架源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1)最大落地浓度位置最大落地浓度点位于污染源下风向约1.3km处,位于化工城区内,距叶县规划县城东北边界6.5km,距现状县城东北边界8.7km。SO2、NOX72
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0.161mg/m3和0.182mg/m3,分别占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值的32.2%和75.8%。(2)日均浓度对敏感区的影响ØSO2SO2对各关心点日均浓度最大贡献值在15.1~32.7µg/m3之间,占空气质量标准值的10.1~21.8%;叠加背景值后,影响份额约占标准值的50%。日均浓度最大值出现在龚店乡位置。一年中,各关心点SO2日均浓度的逐日分布和频率分布(按浓度大小排序)见表4.2-2。表4.2-2各关心点SO2日均浓度贡献值频率分布关心点名称SO2日均最大值占标准值的比例(%)SO2日均浓度占标准值的比例(%)天数叶县10.15.0~10.157龚店21.810~21.8615~1087遵化店15.610~15.6225~1070蒲城店18.010~18.0285~10100ØNO2各关心点日均浓度最大贡献值在17.10~37.00µg/m3之间,占空气质量标准值的14.3~30.8%,对各关心点有一定影响,最大值出现在龚店乡境内。一年中,各关心点日均浓度的逐日分布和频率分布(按浓度大小排序)见表4.2-3。表4.2-3各关心点NO2日均浓度贡献值频率分布关心点名称NO2日均最大值占标准值的比例(%)NO2日均浓度占标准值的百分比(%)天数叶县14.310.0~14.3205.0~1083龚店30.810~30.81035~1023遵化店22.110~22.1565~1074蒲城店25.510~25.5765~108772
ØPM10对各关心点日均浓度最大贡献值在2.14~3.83µg/m3之间,占空气质量标准值的1.4~2.6%。该地区普遍存在PM10超标的问题,规划高架点源对PM10的影响不明显。Ø各污染物贡献值与现状值叠加后对控制点的影响在影响预测中的关心点只有叶县和遵化店作了现状监测,这两点的预测贡献值与现状值叠加后对叶县和遵化店的影响分析见表4.2-4。从表4.2-4可知,将贡献值与现状监测值叠加后,各控制点的SO2和NO2浓度占标准值的比例均小于50%,PM10的预测贡献值较小,但现状值超标严重。表4.2-4各控制点SO2的日均浓度最大值影响关心点名称污染物预测贡献值贡献值+背景值浓度(µg/m3)占标准(%)浓度(µg/m3)占标准(%)叶县SO215.110.174.149.4NO217.114.351.142.6PM102.11.4205.1136.7遵化店SO223.415.665.443.6NO226.522.148.540.4PM103.32.2335.3223.5(3)年均浓度对敏感区的影响ØSO2SO2年均浓度最大贡献值为8.96×10-3mg/m3,位于污染源下风向360m,浓度值相当于SO2二级标准年均值(0.06mg/m3)的14.9%。各敏感区SO2的年均浓度影响值见表4.2-5。各关心点的年均浓度影响份额占标准值的10%以下。表4.2-5各敏感区SO2的年均浓度影响预测值序号敏感区预测贡献值浓度(µg/m3)占标准(%)1叶县3.76.172龚店5.99.833遵化店4.98.174蒲城店5.49.072
ØNO2NO2年均浓度最大浓度贡献值为0.008mg/m3,位于污染源下风向690m,在化工城城区内。浓度值相当于NO2二级标准年均值(0.08mg/m3)的10%。NO2的影响比SO2的影响略为显著。ØPM10PM10年均浓度最大浓度贡献值为0.004mg/m3,位于污染源下风向690m。浓度值相当于PM10二级标准年均值(0.10mg/m3)的4%。各敏感区年均浓度其影响值占PM10二级标准年均值比例≤3%,影响很小。综上所述,沙河东南选址总体上位于叶县主导风向上风向,是选址的不利因素;但规划的化工城边界与叶县城区界可以保持在6km以上的距离,在按允许排放量控制高架点源污染物排放的条件下,不会对叶县县城的大气环境质量产生明显的影响。1.1.1.1特征大气污染物影响分析化工城内不同功能区(盐化工区、煤化工区)的特征污染物的类型,按照功能区界达标的假设,选择不利的典型日气象条件,采用面源模式预测其特征污染物的相对影响范围。盐化工区:主要特征大气污染物是HCl,以聚氯乙烯为主要排放源进行影响评价;煤化工区:特征大气污染物包括NH3、H2S、甲醇和甲醛,以合成氨和甲醇为主要排放源进行影响评价。(1)盐化工区特征大气污染物影响Ø日均浓度对敏感区的影响在典型日条件下,特征污染物HCL的日均浓度从功能区界到各敏感区的衰减率在93%以上,对各敏感区的浓度贡献较小,无明显影响。从厂界达标到居住区环境质量达标HCl需要的环境稀释度为92.5%,在实现厂界达标的前提下,各敏感区可以实现环境质量达标。(2)煤化工区特征大气污染物的影响Ø日均浓度对敏感区的影响在典型日条件下,煤化工区特征污染物从厂界到各敏感区的衰减率在86.3-99.7%之间,从厂界达标到居住区环境质量达标NH3和H2S需要的环境稀释度分别为86%和83%,由此可见,NH3和H2S在厂界达标的前提下,各敏感区可以实现环境质量达标。72
按盐化工区和煤化工区在区界特征污染物浓度达标的情况下,特征污染物的排放对各敏感区的影响可以接受。1.1.1地表水环境1.1.1.1地表水系和河流主要功能化工城选址区属沙河水系,与选址区域邻近的主要河流有沙河和湛河。沙河是淮河流域上游的二级支流。经查阅现有资料和寻访,沙河在平顶山市域段和许昌市域段范围,没有重要的珍稀鱼种或主要经济鱼种的栖息地/养殖场、产卵场和越冬场。在沙河平顶山市域段和漯河市域段没有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根据河南省新近调整的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沙河仅在周口市区前段规划有饮用水源地,该水源地距离化工城拟建排污口120km以上。按照平顶山市水环境功能区划,沙河平顶山段执行III类水质标准,湛河市区河段执行V类水质标准。1.1.1.2沙河的水环境风险在化工城选址区,沙河堤岸高程高于化工城选址区地表高程,区内没有河流或支流穿过,现状雨水靠自然形成的沟渠排入沙河。在化工城规划实施后,区内排水采取雨污分流制,雨水通过雨水系统收集后经节制闸才能进入沙河。在对装置区设置事故围堰、事故处理池的情况下,化工城的雨水系统节制闸可以起到堵截事故排水的作用,即对沙河而言,可以构筑三层水污染风险设防。液态化学品泄漏事故不会导致化学品直接进入沙河;过量的风险事故处理排水(消防水)亦可被有效地堵截,不会进入沙河。事故导致的水环境风险影响相对易于防范,对化工城选址不构成制约。在化工城总体规划中,需要规划服务于水环境风险处理的设施布局。1.1.1.3沙河的水环境质量沙河现状水质氨氮指标超标,不完全满足水环境功能目标的要求。选择沙河作为化工城污水排放的受纳水体,需要对化工城的废水处理深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化工城总体规划将化工城集中污水处理厂排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后进行深度处理,实现中水回用,深度处理装置的反冲洗水排入沙河。72
反冲洗水(浓水)的排入低流量河流的主要影响是可能导致河流的总溶解性颗粒物(TDS)浓度升高,从而对河流水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影响河水的利用。沙河位于淮河流域的上游,应尽可能地减少量高浓度的TDS排放。调整废水管理策略,(1)化工城的循环冷却排水可排往沙河,其它废水经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进行深度处理;(2)中水处理设施产生的反冲洗水(浓水)优先用于化工城固体废物(如气化炉渣、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和电石水解;(3)近期中水水量不足部分由平顶山市区中水系统解决。调整后的废水管理策略见图4-2。在此废水管理策略下,按近期规模,化工城的中水利用率可达100%。通过削减位于上游的市区水污染负荷,平衡化工城增加的水污染物排放量,对沙河水环境影响很小。城市中水4.5万m3/d深度处理化工城用水消耗11.3万m3/d污水处理原水10.1万m3/d中水2.78万m3/d循环冷却排水3.29万m3/d浓水0.69万m3/d工艺废水3.47万m3/d图4-2调整后的化工城废水管理策略(近期)1.1.1生态环境敏感区分布平顶山市域范围的生态敏感区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地、文物保护区,与推荐的化工城选址较远,选址方案对各生态环境敏感区无影响。1.1.2煤田分布本推荐化工城选址不在平顶山煤田的勘查区内,不存在压煤问题。1.1.3推荐的化工城选址的意见和建议关于化工城选址,根据第四章“化工城选址的环境影响分析”72
结论,在化工城总体规划的实施,需要注意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应将化工城的用地规划纳入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时解决好失地农民的搬迁和再就业问题。(2)为预防对地下水的污染,确保承压水的安全,在规划布局时,避免布设地下、半地下储罐等措施;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需要做好地下水的防护,避免对地下水的污染。(3)相应地将沙河右岸的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以解除洪水对化工城选址区的威胁。(4)调整单纯的雨水重力排除方案,规划建设强力排水系统(节制闸、泵站),提高雨水系统的排水能力。(5)叶县县城区作为平顶山市中心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平顶山市总体规划层次上做好叶县城区发展规划,避免在空间发展方向上出现冲突。在对热电站进行脱硫的同时,应增加脱硝的要求。(6)事故导致的水环境风险影响需要构筑多层设防,规划建设服务于水环境风险处理的设施布局。调整废水管理的策略,近期将反冲洗水全部利用。72
1化工城规模的环境影响分析1.1矿产资源承载力分析1.1.1煤矿资源按规划规模化工城共需消耗原煤约1600万t/a,占平顶山矿区2020年煤碳开采量的25%。同时考虑平顶山市计划推动的火电项目,可能出现煤电、煤化工的大宗用煤格局。按化工城规划产业链的合理规模配置发展,有可能出现竞争煤炭资源的局面。在目前已基本确定的煤电、焦碳规模对煤炭资源的需求格局下,需要慎重研究煤化工的发展总规模,平衡煤电、“煤-焦-化”煤化工、“煤-气-化”煤化工和其他行业对煤炭的需求。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需要控制“煤-焦-化”煤化工产品的规模,推动“煤-气-化”煤化工的发展。平顶山市煤种较齐全,目前的Shell工艺和GSP工艺对于煤种都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原料煤品质方面,不存在显著的限制。1.1.2盐矿资源平顶山盐矿资源丰富,盐矿主要位于叶县东南部,盐田面积约400km2(包括舞阳县一部分)初步探明储量2300亿吨。叶县境内盐田的平均品位89.6%,盐层稳定,是优质食用盐及制碱、塑料等化学工业理想原料。能满足拟发展的盐化工对盐矿资源的需求,不会影响其他用途的用盐。1.2化工城规划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平顶山化工城范围用地占用部分基本农田,将永久性地改变土地利用性质。土地利用形式的转变是城市化发展的预期结果。化工城规划用地1588公顷,其中工业用地1101公顷,占规划用地面积的69%,相当于主城区现状工业用地面积总和(1326.6公顷)的83.4%。这些土地利用指标需纳入平顶山市和叶县修编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在实施平顶山化工城规划的同时,需要对平顶山主城区内工业用地总量进行调整,通过对污染企业实施搬迁等措施,减少主城区内现有二、三类工业用地。企业搬迁后的土地将根据城市功能区的要求改变为符合城市功能要求的非工业或一类工业用地。72
由于平顶山市具备一定的后备土地资源,按照平顶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化工城占用的耕地可以“通过开发、改造未利用土地和改造中、低产田等途径,使农田在数量、质量上得到补偿”。化工城规划实施的同时,需要在修编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和未利用土地开发,并加大对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按照节约土地资源的原则,化工城宜进行紧凑布局,将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200公顷水平。1.1水环境承载力1.1.1水资源承载力1.1.1.1对水资源需求的评估根据《平顶山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可供平顶山市区发展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112.18万m3/d。此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配置给平顶山市区的总水量为2.5亿m3/a(按当前的分配方案,市区的10.5万m3/d,东部开发区的30万m3/d和平煤集团供水总厂15万m3/d)。2010年、2020年平顶山主城区需水量分别为60万m3/d、90万m3/d。在其他需水计划不变的情况下,支撑平顶山化工城的新鲜水资源总量不超过32万m3/d。水资源对化工城规划实施的制约是较为明显的。在目前水资源相对短缺背景下,在化工城大规模地发展高耗水的产业链是不现实的。规划编制组对总体规划方案进行调整后,需水总量由55万m3/d减至39.5万m3/d,其中新鲜水需水量27.5万m3/d,利用中水12万m3/d;近期(2010年)新鲜水需水量约10-12万m3/d,利用中水8万m3/d,其中利用城市中水4.5万m3/d。化工城需水量在平顶山市可利用水资源量可支撑的范围内。1.1.1.2水资源利用的限制要求(1)从平顶山城市可持续发展考虑,对于化工城的规模和产业结构宜采取“量水而行”发展的策略。原水资源总量需要进一步的分析论证;(2)在化工城总体规划中,规划两种水资源(新鲜水和中水)的供水系统是必要的措施;(3)严格限制高耗水产业和高耗水项目的进入;进入化工城发展的项目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须达到当时的国内先进水平;(4)提高化工城的中水回用水平,中水处理回用达到80%的水平。72
1.1.1水环境容量沙河接纳的城市排水量与河流天然径流量相当或略高于河流天然径流量,沙河下游河段水质氨氮指标超标,该河段剩余环境容量有限。就目前平顶山主城区废水总量及处理情况来看,即使采用一级排放标准,也难以实现河流水环境功能全面达标的目标。因此加强对平顶山主城区节水和废水处理特别是氨氮的去除,是必要的。化工城总体规划方案中拟将污水经处理后全部利用,将反冲洗水(浓水)排入沙河。由于反冲洗水中TDS指标较高,同时COD、NH3-N等也将远高于二级污水处理厂排水指标限值,将大量反冲洗水排入沙河将对沙河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按照推荐的化工城的废水管理策略,近期化工城排放循环冷却排水3.3万m3/d,CODcr和NH3-N的浓度将分别小于50mg/l和3mg/l,不会对沙河水环境质量产生显著影响,但由于沙河下游河段环境容量有限,氨氮总量超标,需要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区域平衡,同步安排削减相应的污染物排放量。1.1.2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淮河流域是我国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重点地区。国务院于2004年底下发了“关于加强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4]93号),特别强调了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合理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创建节水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设施建设等要求。平顶山市位于淮河流域的上游,在水环境保护方面,正确处理好上、下游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化工城规划完成后,平顶山市的万元产值排水量可望降至40-45吨/万元。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将新增的水污染物控制在较低的水平。按照《平顶山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的要求,2010年底,平顶山市COD排放总量控制在2.82万吨/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0.48万吨,削减率14.5%。化工城近期规划排水量规模为3.3万m3/d,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COD和NH3的排放量分别在594t/a和35.6t/a水平,其中新增的COD排放量占2010年平顶山市允许排放量的2.1%。在实施化工城规划的情况下,需要将COD总量削减率由“目标责任书”中的14.5%提高到16.4%。在建设化工城的背景下,将平顶山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由2010年规划目标的80%提高到85%,削减的CODcr和NH372
-N总量分别为15073吨/年和1406吨/年,增加削减量分别为2153吨/年和201吨/年。即化工城规划实施所需要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可以在平顶山市区范围内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中进行统筹。1.1大气环境容量1.1.1大气环境容量计算1.1.1.1大气环境容量方案采用大气环境质量模拟法确定允许排放量。单一高架源:规划的集中热电站高架源:烟囱高度210m;主要控制点:叶县县城、龚店、遵化店、蒲城店;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作为高架源的允许排放量对主要控制点的贡献值与现状值叠加后不超过二级标准的50%;365天逐日计算,同时检查日均值、年均值与现状值叠加。1.1.1.2SO2日均值计算结果在以高架源方式,SO2排放强度为2420kg/h时,在各控制点(关心点)SO2的日均浓度最大值预测结果分析见表5.4-1。将贡献值与现状监测值叠加后,各控制点的SO2浓度均小于50%。一年中,对各关心点日均浓度最大贡献值在15.13~27.07µg/m3之间,占空气质量标准值的10.1~21.8%,日均浓度最大值出现在龚店镇境内。因此,以高架源方式,SO2允许排放量控制在2420kg/h(折算为1.7万t/a)水平,可以满足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的要求。换言之,按大气环境质量日均浓度标准值的50%控制,化工城可利用的SO2大气环境容量为1.7万t/a。表5.4-1各控制点SO2的日均浓度最大值影响关心点名称预测贡献值贡献值+背景值浓度(µg/m3)占标准(%)浓度(µg/m3)占标准(%)叶县15.110.174.149.4龚店32.721.869.746.5遵化店23.415.665.443.6蒲城店27.018.072
1.1.1.1SO2年均值计算结果在SO2源强为2420kg/h时,年均浓度最大贡献值为8.96×10-3mg/m3,位于污染源下风向360m。相当于SO2二级标准年均值(0.06mg/m3)的23.3%。各控制点的SO2的年均浓度影响值预测结果见表5.4-2。表5.4-2各控制点SO2的年均浓度影响预测值序号敏感区预测贡献值浓度(µg/m3)占标准(%)1叶县3.76.172龚店5.99.833遵化店4.98.174蒲城店5.49.0以高架源方式(烟囱高度≥210m),排放强度为2420kg/h(折算为1.7万t/a),满足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要求。换言之,按大气环境质量日均浓度标准值的50%控制,化工城可利用的SO2大气环境容量略大于1.7万t/a。1.1.2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2005年,平顶山市域SO2排放总量为15.79万吨/年,其中,平顶山主城区的SO2排放量为9.08万吨。按照《平顶山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到2010年,平顶山市域SO2排放总量控制在12.3万吨/年,即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3.5万吨,削减量为2005年SO2排放量的22.1%。考虑到平顶山市正在推动发展总装机容量不小于8200MW的燃煤发电机组的计划,燃煤发电将占用相当一部分SO2排放总量指标。可以预见,在2010-2015年间,对SO2的削减需求将进一步提高。化工城发展规模需要在考虑资源约束、环境容量的基础上,考虑总量排放指标的限制。建议将化工城的热电站锅炉总吨位控制在3200t/h水平,同时,根据平顶山煤碳资源以低硫煤为主的情况,热电站应选用低硫煤(含硫量0.6%),脱硫效率不低于90%,将SO2排放总量控制在0.7万吨/年以下,占化工城可利用的环境容量41.2%;近期控制在0.4万吨/年以内,占化工城可利用的环境容量23.5%,占2010年平顶山市SO2排放控制指标的3.3%,增加的SO2排放总量有限。72
在实施化工城规划的情况下,需要将SO2总量削减率由“目标责任书”中的22.1%提高到24.7%。1.1关于化工城规划发展规模的调整意见与建议1、基于土地资源,建议将化工城的建设用地规模由15.8km2调整为10km2左右。同时,作为土地利用类型置换,安排接纳主城区环保搬迁企业的用地,原用地根据功能区的要求,改变为相应的非工业或一类工业用地。2、发展规模“量水而行”,按照利用两种水源进行给、排水规划。近期,将化工城新鲜水需水总量控制在10-12万m3/d水平,中水利用率达到100%。调整化工城的废水管理策略,化工城的循环冷却排水可排往沙河,其它废水经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全部回用;中水处理系统的反冲洗水(浓水)优先用于气化炉渣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以及电石水解。根据调整的废水管理策略,平顶山市相应调整水污染物控制计划,建议将平顶山主城区污水处理率由2010年规划目标的80%提高到85%。4、电力供给不存在大的制约。建议将化工城的热电站锅炉吨位控制在3200t/h,燃用含硫量0.6%以下的燃煤,采用脱硫效率大于90%的脱硫技术下,SO2控制在0.7万吨/年以下;近期控制在0.4万吨/年以内。将平顶山市“目标责任书”中SO2削减指标由22.1%提高到24.7%。。72
1化工城规划布局与环境限制要求1.1化工城总体布局的环境合理性1.1.1情景设计情景一:在推荐的沙河东南化工城选址布局煤气化工区、盐化工区、市区搬迁企业区,并布置集中供热热电站、供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市政配套设施。用地规模1588公顷(调整后的用地规模为1146公顷)。规划布局方案见图3-7。情景二:将推荐的沙河东南化工城选址作为化工城发展的主体,布局同情景一;结合平煤集团在叶县东部已形成的热电、盐田和约75公顷工业用地资源,将该工业用地作为化工城的一部分纳入化工城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布局一条符合国家经济规模要求的盐化工产业链,用地规模75公顷。规划布局方案见图6-1。1.1.2情景环境比较分析将情景一和情景二相应的资源、环境因素进行比较,见表6.1-1。由表可见,推荐的沙河东南选址发展化工城(情景一),需要的土地资源、热力资源等从“零”开始。在土地资源和热力资源供给能快速得到解决的条件下,在沙河东南选址布局发展煤盐化工(情景一)应是首选方案。将叶县东工业用地纳入化工城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情景二),可以弥补“情景一”在土地资源、热力资源的不能尽快解决条件下,加快化工城的实施速度,在切实做好环境风险防范和污染控制的前提下,“情景二”是可行的方案。叶县东工业用地规模有限,在具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需要根据拟建具体项目的特点详细分析论证其对地下水的影响和环境风险,以及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72
表6.1-1布局情景环境比较设计情景情景一情景二土地资源需要在平顶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用地指标,落实用地范围,分步实施;(1)同左;(2)叶县东部1400亩土地为工业用地,可直接实施建设规划。需要结合城镇建设规划和城市化进程,调整土地使用类型,划定绿化隔离带,防止村庄蔓延靠近化工城。(1)同左;(2)叶县东部分需要划分隔离带,限制土地的使用类型,与规划的居住区实施有效的空间隔离,防止村庄蔓延靠近化工城。热电电力部分由外部电网供给,热力部分通过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后在实施(1)同左;(2)叶县东部分以平煤集团控股的2x135MW热电站供热,满足其供热需求(约375t/h蒸汽需求量)。供水由平顶山市根据发展的情况统一安排分配供水总量,包括中水回用水量。同左。排水与水污染控制达标废水排入沙河,执行一级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总量计入平顶山市区允许污染物排放总量。(1)同左;(2)叶县东部分达标废水排入灰河,执行一级排放标准。大气污染控制执行二类区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计入平顶山市允许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同左。地下水保护不开采地下水,避免布设地下、半地下储罐设施。(1)同左;(2)叶县东部分需根据具体建设项目的特点详细论证对地下水的影响和防护措施的有效性。环境风险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影响半径一般在0.3-1.0km,个别达到1.9km;蒸汽云火灾、池火和蒸汽云爆炸的影响半径小于0.8km,通过合理布局能将影响范围限制在化工城内,但BLEVE的影响半径在3km左右,需要做好环境风险防范。(1)同左;(2)叶县东部分需根据具体建设项目的特点详细分析环境风险的影响,以及防范对策和措施的可行性。居民拆迁在化工城蒸汽云火灾、池火和蒸汽云爆炸影响范围内的居民将实施搬迁。(1)同左;(2)叶县东部分同样按此要求实施。72
1.1化工城主体布局的环境合理性化工城功能区布局涉及的环境影响因素/行为主要有地下水防护、大气环境敏感区的分布、污水处理厂的布局、环境风险等。1、化学品储罐布局的环境影响:化工城应避免布设地下、半地下储罐,且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需要做好地下水的防护,避免对地下水的污染。在采取上述措施情况下,在化工城区内,储罐区的布局不受地下水防护能力的限制。在按照安全布局的思想指导下,合理地安排好大型储罐的布局,总体上能够满足一般环境风险事故影响范围控制在化工城内的要求;煤化工区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泄露事故的影响半径可达1.9km,在布局中宜将有关厂区特别是储罐尽量远离村庄。无论是煤化工或盐化工区,在发生储罐爆炸的情况下,导致二次深度烧伤的影响距离在3.0-3.5km。不管储罐安置在化工城的哪个位置,其影响范围都将可能覆盖化工城并涉及周边地区。因此,一方面在布局中尽可能将其相应的储罐安置在对村庄影响相对小的位置,更重要的是依靠现场加强管理进行防范。2、热电站位置:热电站位于化工城内,供热半径小于3km,有利于提高热力利用效率;经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SO2日均值对各控制点的影响不超过二级标准的50%,可以满足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的要求;热电站位置在环境上是合理的。3、污水处理厂位置:从地势、主导风向、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等三方面分析,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在环境方面是合理的。4、对外交通线走廊:对外交通连接线总体上不会造成明显的不利环境影响;在对外交通中的铁路专用线从前棠和后棠村中间穿过,在未规划对该两村实施迁村并镇的情况下,铁路专用线走线需要调整,可将铁路线北移避开村庄,避免对村镇声环境、土地使用产生不利影响。1.2化工城环境准入条件按照化工城规划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在平顶山市建设有关煤盐化工项目均应优先安排进入化工城。对于已经完成环保审批尚未开工建设的煤盐化工项目建议考虑变更厂址,进入化工城实施建设。已经审批的、尚未开工建设的平煤集团50万吨/年甲醇项目位于平顶山市区东部沙北选址地块内,考虑到化工城(沙河东南)的各方面环境条件均优于市区东部沙北地带,建议将该项目移入化工城建设。对于化工城内新引进的化工项目,应本着“高水平、高起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提出环保准入门槛:72
1、产业(1)化工城为平顶山市化工产业聚集地,原则上仅允许化工产业进入区内。(2)化工城的煤化工以发展新兴煤—气—化化工及其后续产业为主,不宜在化工城建设煤—焦—化化工产业链上游产业,下游深加工产业视其工艺先进水平和具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而定。(3)盐化工产业链中涉及的上游原料电石,不允许在化工城建厂生产。2、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先进性要求(1)在工艺技术水平上,要求入驻化工城的项目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或具备国际先进水平;(2)建设规模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最小经济规模要求;(3)市区环保搬迁入住化工城的企业应进行产品和生产技术的升级改造,达到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3、清洁生产水平(1)应选择使用原料和产品为环境友好型的项目,避免化工城大规模建设造成的不良辐射效应,诱使国家明令禁止项目在化工城周边出现;(2)入化工城的新建项目的单位产品水耗、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等清洁生产指标应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3)市区环保搬迁企业的清洁生产指标应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或领先水平。4、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1)新建项目的大气和水污染物排放指标必须在提高区域内现有工业污染负荷削减量或城市污染负荷削减量中调剂;(2)属于环保搬迁的项目,污染物排放指标不能超过2005年现状污染物排放量(以达标排放计)。72
1化工城产业结构与循环经济分析1.1与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关系1.1.1产业发展政策化工城发展煤盐化工产业链涉及的关键性产业发展政策如下:1、国务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发改工业[2006]1350号)规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调整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规模,降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煤化工产业发展应“量水而行”,严禁挤占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发展煤化工产业。严格控制缺水地区煤气化和煤液化项目的建设。限制高耗水工艺和装备的应用,大力提倡废水、中水、矿井水回用等煤化工技术。2、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能源发展的优先主题包括:大力开发煤气化、煤化工等转化技术,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系统技术等。3、在《“十一五”化学工业科技发展纲要》中,“十一五”期间优先发展的六大领域包括发展新型煤化工,集中精力突破煤气化等关键共性技术,重点开发和实施煤的大型煤气化技术和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技术、碳一化工产品的产业化技术。总体上看,化工城拟发展的煤盐化工产业是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要求的。1.1.2产业规模限制因素根据当前国家产业政策,影响化工城发展的主要产业制约因素见表7.1-1。表7.1-1影响化工城发展的主要产业规模限制拟发展产业链限制内容碳一化工产业链一般不应批准100万t/a以下甲醇项目、100万吨/a以下二甲醚项目、2万t/a以下的(甲基)有机硅单体生产装置煤基烯烃产业链一般不应批准60万t/a以下的煤制烯烃项目尼龙66产业链常压法及综合法硝酸装置盐化工——联碱链30万t/a以下装置盐化工——氯碱链15万t/a以下烧碱装置注: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2——《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72
1.1产业结构分析1.1.1拟发展产业链的资源能源消耗将化工城上游产品的单位产值资源、能源消耗与配套的中、下游产品链进行比较,单位产值新鲜水消耗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真空制盐、合成氨、甲醇、二甲醚,均高于与之配套的中下游加工产品链平均水平。单位产值表观能耗从高到低依次为真空制盐、合成氨、甲醇、二甲醚,除二甲醚项目外均高于与之配套的中下游加工产品链平均水平。因此,在发展煤盐化工产业时,应有选择地发展耗水量相对小,并优先考虑延伸产品链,不宜大规模地铺开发展各种煤盐化工产业链中的初级产品。对化工城拟发展的产业链的水资源、能耗进行分析,见表7.2-1。表7.2-1化工城规划产业链资源消耗概况产业链1#2#3#4#5#6#7#8#9#单位产值水耗(m3/万元)4611224359138108单位产值能耗(t标煤/万元)1.631.881.210.571.700.440.590.330.42单位产品水耗(m3/t)3.72.35.636.32.54.947.95.34.9单位产品能耗(kg标煤/t)135420308488968236205196255注:煤-气-化工产业链部分:煤基碳一化工链--4#、5#、6#、7#,煤基烯烃链--8#,尼龙66产业链--9#;煤盐化工产业链部分:联碱产业链--1#,氯酸纳产品(1)--2#,烧碱产业链(2)--3#。1.1.1.1水资源消耗分析对于煤-气-化工部分,在平顶山化工城发展碳一化工产业链需要慎重研究水资源的支撑条件,发展煤基烯烃产业链和尼龙66产业链的水资源制约程度相对较小。在水资源的制约下,可以选择发展煤基烯烃产业链、尼龙66产业链。从煤炭利用流向分析可以看出,以原料煤消耗比较,煤基烯烃规模排序第一,碳一化工规模略高尼龙66规模。按设想的各产业链规模,碳一化工产业链的新鲜水消耗量占新鲜水总消耗量的56%。若不选择发展碳一化工产业链,对新鲜水水资源的需求量由38万m3/d下降至16.7万m3/d。在保持总体规模相当的前提下,选择发展其他的耗水链相对较低的煤化工产品,可以将总需水量控制在20万m3/d左右。换言之,调整压缩碳一化工,对于减轻水资源的压力是有效的。对于煤盐化工的三个产品链,与煤-气-化工产业链比较,单位产品新鲜水耗水量均较低,水资源不是其关键的制约因素。72
按规划的产业链组成和规模配置,化工城万元产值的综合用水量为28.2m3/万元,远低于平顶山市万元产值用水量和河南省万元产值用水量。对于降低平顶山万元产值水指标有积极作用。1.1.1.1能源消耗分析按规划的产业链组成和规模配置,化工城的平均综合能耗指标为0.68吨标煤/万元。万元产值能耗超过1.0吨标煤的产业链有盐化工的联碱、氯酸钠和碳一化工中的炭酸二甲酯,分别为1.63、1.88、1.21、1.70t标煤/万元,其他产业链的万元产值能耗均低于0.6吨标煤/万元。吨产品能耗最高的产业链是碳一化工中的炭酸二甲酯,吨产品能耗接近1t标煤/t;盐化工产业链的氯酸钠、聚氯乙烯,碳一化工产业链的有机硅,吨产品能耗在0.3~0.5t标煤/t之间;其他产业链,包括盐化工产业链的联碱,碳一化工产业链的醋酸/醋酐、甲醛/聚甲醛,煤基烯烃产业链,尼龙产业链的吨产品能耗在0.13~0.25t标煤/t之间。根据统计数据,2004、2005年平顶山市万元产值能耗分别为1.66吨标煤/万元和1.42吨标煤/万元。联碱产业链万元产值能耗与2004年水平相当,但比2005年的能耗值高;氯酸钠和炭酸二甲酯产品链的万元产值能耗均高于2004、2005年的平均值,烧碱产品链万元产值能耗均低于2004年和2005年的平均值。按照设想的发展规模,盐化工产业的电能消耗约占总电能耗量的90%,综合能消约占总能耗的47%,控制盐化工的总体规模,对于降低总能耗作用明显。1.1.2煤炭利用模式的环境影响1.1.2.1化工城的能源流模式按照总体规划,化工城的能源流总体框架如图7-1所示。1.1.2.2环境影响化工城拟建设热电站,集中解决工业用热的需求,按照以热定电的原则,生产部分电能供化工城使用,并与电网联网。化工城所需电能主要由区域电网提供。原料煤通过气化转化后,煤炭中的硫主要是以H2S的形式存在,通过煤气净化工艺处理,可以达到较高的硫去除率。如Shell煤气化工艺脱硫率超过95%。煤气化优先采用中、高硫煤。与燃煤发电比较,煤气化利用有利于硫的控制。72
电能燃煤外部电网蒸汽电能煤碳原料煤盐化工产业链煤化工产业链煤气化图7-1化工城规划的能源流总体框架热电站燃料煤的使用,存在多种选择,如原煤、洗净煤、煤矸石。平顶山矿区硫分含量在1.0%以下的煤炭储量接近总储量的90%,有足够的低硫煤资源,电厂用燃低硫煤的要求是有保障的。采用氨法脱硫(去除率90%),生成的硫酸氨直接用于复合肥的生产,实现废物的综合利用。从平顶山市大气环境质量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考虑,在化工城热电站不宜采用煤矸石或劣质煤作为燃料,应采用低硫煤。在采用低硫煤和集中热电站规模控制的前提下,化工城的煤炭利用模式在环境上是合理的。1.1.1循环经济分析1.1.1.1循环经济总体架构按照设想的产业链,依托区域的资源优势,以及盐化工和煤-气-化工为龙头,充分考虑副产品和废物的综合利用,形成较为合理的循环产业经济结构(见图7-2)。1.1.1.2实现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在化工城实现循环经济目标,需要一系列关键技术支撑,包括:洁净煤气化技术:采用适合于平顶山煤矿煤种的新型洁净煤加压气化技术,如Shell干粉煤气化技术、德国GSP气化技术等;72
合成气净化技术:包括高效低耗脱硫脱碳技术、微量杂质脱除技术、高效气体压缩技术等;高效合成技术:低压大型氨合成、甲醇合成、二甲醚直接合成技术等;卤水精制、电解技术:卤水精制后直接用于离子膜烧碱电解,电解后淡盐水回到井田用于卤水开采;氨法脱硫技术:氨法脱除锅炉烟气SO2用于生产硫酸铵技术;工业水利用技术:各种水资源重复利用和综合利用技术,广泛采用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技术,中水回用技术等;生产工艺的热联合(装置内、装置区、工序内、工序间)技术、中压产汽设备的给水使用除盐水、低压产汽设备给水使用软化水、闭路循环水汽取样装置。优化锅炉给水、工艺用水的制备工艺等。1.1.1废物的环境管理根据化工城总体规划发展的产业链,化工城将产生大量的气化炉渣、粉煤灰、石膏渣、盐泥、电石渣等一般固体废物,污水处理厂污泥,以及相当数量的危险废物。产业链与固体废物的相互关系见表7.2-2。按照设想的产业链规模,将产生一般固体废物量约900万吨/年,涉及的产业链主要是盐化工产业链、煤化工中的煤气化和合成氨。气化炉渣、粉煤灰、电石渣等适合做水泥、建材,化工城总体规划设想将其用于发展水泥,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对于盐泥、石膏和污水处理厂污泥,需要规划其处理处置的方式和去向。危险废物一般处理处置可分为三个去向:由厂家回收处理、委托有处理处置资质的单位接受处理、送区域危险废物处理中心进行处理。按照化工城拟发展的产业链和设想的产业规模,预计将产生危险废物约1万t/a,主要是各种废催化剂,其中约5000t/a可由厂家回收处理,其余部分均需结合平顶山市和河南省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采取相应的处理处置措施。72
表7.2-2煤盐化工产业链与固体废物特性分析项目名称名称特征组成类别盐化工真空制盐石膏渣主要含CaSO4H2O20%一般废物联碱5%盐泥NH3、NH4Cl、NaCl、CaCO3一般废物烧碱盐泥NaCl、Mg(OH)2、CaCO3、BaSO4一般废物聚氯乙烯扫地料PVC一般废物废催化剂废触媒、废活性炭危险废物电石渣氢氧化钙一般废物PVC型材加工废边角料一般废物4A沸石废渣碳酸钙一般废物氯酸钠盐泥一般废物碳一化工合成氨煤气化灰水处理粗渣含碳1%、H2O~20%一般废物煤气化灰水处理细渣含碳5%、H2O~20%一般废物变换废催化剂CoO、MoO、Al2O3危险废物甲烷化废、催化剂NiO危险废物氨合成废、催化剂Fe3O4一般废物硫回收废、催化剂Al2O3、TiO2一般废物甲醇气化废渣Si2O3、CaO一般废物废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危险废物醋酸/醋酐废渣焦油危险废物重组分酐、醇、酯类和水危险废物醋酸乙烯电石渣(含40%水)氢氧化钙一般废物废催化剂活性炭危险废物高沸物残渣醋酸乙烯、焦油等危险废物甲醛废催化剂铁、钼等危险废物聚甲醛废渣1,4丁二醇废催化剂含铜、镍、银等危险废物碳酸二甲酯塔底重组分有机硅单体废渣Si、C、Cu等危险废物甲醇制烯烃MTO废催化剂危险废物乙二醇聚丙烯尼龙66盐已二酸废活性炭一般废物废树脂已二胺废催化剂危险废物72
注:其中的危险废物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发[1998]089号)鉴别1.1.1产业结构的环境合理性与调整建议1、矿产资源利用:化工城规划产业链利用了平顶山市煤、盐资源优势,各产业链架构清晰,从物质流看,产业链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煤-气-化化工产业链的发展,丰富了碳资源的利用形式,使平顶山矿区部分中、高硫煤有了更为合理利用的途径。产业链的设计总体上反映了循环经济的要求,副产品和废物均可找到较为合理的利用方式。煤-气-化化工产业链利用的原料煤可以是占平顶山矿区一定比例的中、高硫煤,热电站燃用低硫煤,煤炭资源利用的模式在环境上是合理的。涉及的相关关键技术前提下(如煤气净化技术、高效脱硫技术等)已有大量工业化生产成功案例。目前二甲醚大规模生产经验较为缺乏,在未来随着技术进步成熟、区域条件具备情况下,再行研究。2、水资源利用:碳一化工产业链的单位产值和单位产品的耗水量均是较为突出的,碳一化工产业链的总体发展规模必须量水而行;在其它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煤基烯烃产业链和尼龙66产业链的发展。与煤化工产业链相比较,水资源条件对盐化工产业链不构成关键制约。3、能源利用:总体上,拟发展的煤、盐化工产业是属于高耗能型产业,这是由该地区资源禀赋所决定的。化工城规划实施后的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在0.68吨标煤/万元水平,明显低于平顶山市当前的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指标(1.44吨标煤/万元)。在拟发展的产业链中,盐化工产业的单位产值和单位产品的能耗相对较高,电能消耗约占总电能耗量的90%,综合能消约占总能耗的47%,控制盐化工的总体规模,对于降低化工城的总能耗作用明显。4、废物综合利用:设计的综合利用产业链结合了煤盐化工产业链大宗废物的特点,有利于对区域废物的环境管理,符合3R的原则要求。考虑到气化炉和热电站将产生大量的炉渣、粉煤灰,在发展煤-气-化化工产业链的同时,需要配套发展气化炉渣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产业。烧碱产业链中的PVC产品,将产生大量的电石渣(100万t/a的PVC将产生140万t/a的电石渣(湿基、60%)),需要建设相应的电石渣综合利用设施。总体上,化工城煤、盐化工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并且有一定的选择发展的余地和空间。依靠技术进步,采用大型化、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发展相对水耗低、能耗低的产业或产品是促进化工城及平顶山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72
需要明确的是,在平顶山化工城不宜发展煤-焦-化化工产业链的上游产品,亦不宜发展用于盐化工产业链(PVC)原料的电石生产。72
1环境风险分析1.1化工区域风险识别1.1.1区域主要风险物质化工区区域风险来自分布在区内各生产装置系统、储存系统、运输系统和公用工程系统。风险类型为化工生产、物料贮存和输送过程可能出现的火灾、爆炸、泄露事故风险。化工城规划有化工、精细化工等工业项目,这些项目所涉及物质包括原料、辅料、中间产品、产品和燃料等多类,其中不少属于危险物质,它们分布于生产装置、储罐、管廊、装卸等所在位置。化工城涉及的风险物质的有关特性见表8.1-1。1.1.2区域主要风险源化工城的储罐区、化工装置生产区、化工管廊等场所构成重大危险源。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的临界量判断,罐区和生产装置区的主要风险因子见表8.1-2。此外,在处理风险事故时的泄漏液体和消防水的处置也是区域环境风险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化工城总体规划中,需要规划防止风险事故处理处置过程中的消防水的处理处置系统,防止消防水不经处理地进入沙河水体。72
表8.1-1危险物质情况列表序号物质名称相态比重易燃、易爆性毒性闪点(℃)沸点(℃)爆炸极限%(V01)危险度危险特性危险分类急性mg/kg慢性毒物分级1乙烯气0.98-136-103.92.7~3612.3极度易燃易爆甲BLC50:75000有影响Ⅳ2丙烯气1.46-108-47.72.0~11.14.6极度易燃易爆甲ALC50:65000有影响Ⅳ3氢气气0.07/-252.84.1~74.217.1极度易燃易爆甲A4丁二烯气1.9-78-4.51.4~16.911.1极度易燃易爆甲ALC50:285000有影响Ⅳ5乙炔气0.62/-83.82.1~80.037.1极度易燃易爆甲ALC50:500000有影响Ⅳ6氨气0.59/-33.415.7~27.40.75可燃乙LC50:1390有影响恶臭Ⅱ7HCN气1.12-17.7825.75.6~406.1可燃甲LC50:357有影响Ⅰ8氯乙烯气2.15(气)/-13.43.8~296.6易燃甲BLD50:500Ⅱ9苯液0.9-1180.11.2~8.05.7易燃易爆甲ALD50:48致癌Ⅰ10氯化氢气1.19/-85.0LC50:4600mg/m3(鼠)有影响Ⅱ11甲醇液0.791164.85.5~447易燃易爆甲BLD50:5628有影响Ⅳ12氯气气2.48(气)/-34.59.2~11.50.25LC50:850mg/m3(鼠)Ⅰ13丁烯气0.67-80-6.31.6~10.05.25易燃易爆甲ALC50:420000mg/m3(鼠)有影响Ⅲ14甲醛液1.061.0-19.47.0~729.3易爆丙ALD50:800(鼠)致癌物Ⅱ15CO气0.79<-50-19112.5~74.24.94易燃乙11500mg/m3(5分钟)死亡有影响Ⅱ16水合肼液1.0372.81193.5~-可燃丙ALD50:129(鼠)有影响Ⅱ72
172-丁酮液0.81-979.61.7~11.45.7易燃易爆甲BLD50:3400(鼠)致突变Ⅲ18NO气1.27/-151LC501068mg/m3(鼠)致突变Ⅱ19NO2气1.45/22.4助燃LC50126mg/m3(鼠)有影响Ⅱ20醋酸液1.0539118.14.0~17.03.25易燃乙ALD50:3530(鼠)有影响Ⅲ21醋酸酯液0.92-1057.83.1~16.04.16易燃甲BLD50:5450(鼠)Ⅳ22乙酸乙烯酯液0.93-871.82.6~13.44.15易燃甲BLD50:2900(鼠)有影响Ⅲ23氯甲烷气0.92/-23.77.0~19.01.7易燃易爆甲BLC505300mg/m3(鼠)有影响Ⅳ24己二腈液0.96932951.7~5.01.9可燃丙ALD50:300(鼠)有影响Ⅱ25己二胺晶0.85812050.7~6.38可燃LD50:750(鼠)有影响Ⅲ26过氧化氢液1.46/158(无水)爆炸性氧化剂LC502000mg/m3(鼠)致癌Ⅲ27氯乙酸晶1.581261898.0~-可燃LD50:5076(鼠)有影响Ⅲ28丙烯酸液1.05501412.4~8.02.3可燃乙BLD50:2520(鼠)致突变Ⅲ29SO2气1.43/-10LC506600mg/m3(鼠)致癌Ⅳ30烧碱液2.13腐蚀Ⅲ31盐酸液1.18刺激腐蚀Ⅳ32硫酸液1.8--腐蚀Ⅲ33氯化铵晶1.55200LD50:1650(鼠)Ⅲ72
表8.1-2化工城罐区及生产装置区的主要风险因子事故位置事故装置危险因子危害途径相关产业链储罐区液氨球罐氨恶臭气体进入大气盐化工产业链尼龙化工产业链液氯储罐氯毒物进入大气盐化工产业链碳一化工产业链甲醛储罐甲醛毒物进入大气碳一化工产业链醋酸乙烯储罐醋酸乙烯毒物进入大气碳一化工产业链煤基烯烃产业链内浮顶罐甲醇蒸汽云火灾池火BLEVE盐化工产业链碳一化工产业链煤基烯烃产业链尼龙化工产业链低温储罐丙烯蒸汽云火灾、池火、BLEVE煤基烯烃产业链氯乙烯储罐氯乙烯蒸汽云火灾、蒸汽云爆炸BLEVE盐化工产业链立式储罐乙烯蒸汽云火灾、蒸汽云爆炸BLEVE煤基烯烃产业链生产装置区合成氨装置氨恶臭气体进入大气盐化工产业链尼龙化工产业链甲醇蒸汽云火灾、池火离子膜烧碱装置氯气毒性气体进入大气盐化工产业链甲醇装置甲醇蒸汽云火灾池火碳一化工产业链煤基烯烃产业链己二腈联合装置氰化氢毒物进入大气尼龙化工产业链己二酸联合装置苯毒物进入大气尼龙化工产业链PVC装置氯乙烯蒸汽云火灾、蒸汽云爆炸盐化工产业链醋酸/醋酐联合装置甲醇蒸汽云火灾、池火碳一化工产业链醋酸火灾、爆炸甲醛装置甲醇蒸汽云火灾、池火碳一化工产业链甲醛毒物进入大气MTO生产装置甲醇蒸汽云火灾、池火煤基烯烃产业链乙烯蒸汽云爆炸丙烯蒸汽云爆炸丁烯蒸汽云爆炸另外,煤基烯烃产业链中的乙二醇装置、EVA装置、聚丙烯装置以及丙烯酸/丙烯酸酯装置中的烯烃(乙烯、丙烯)含量均大于临界量,其危险途径同MTO装置。74
1.1典型风险事故及其环境风险预测1.1.1情景设定按照美国环保局发布的《RiskManagementProgramGuidanceForOffsiteConsequenceAnalysis》设定最坏情景和替代情景。1、危险物质从单一容器或生产装置中泄漏的最大量,发生爆炸事故或毒物泄漏入大气。2、实际生产中发生概率较大的典型泄漏情景,假定物质在泄漏后,安全系统报警,操作管理人员在10min内制止泄漏。管路系统或储罐阀门损坏危险物质泄漏为替代情景泄漏。1.1.1.1气象条件气象条件如下:风速3.0m/s大气稳定度D环境温度25℃湿度50%1.1.1.2风险源项事故地点取为储罐区、生产装置区两个典型位置;事故类型分别为火灾爆炸、毒物泄露入大气;事故源项根据统计经验按替代泄漏情景设定。选用风险性较大的典型事故进行预测,具体参数见表8.2-1。74
表8.2-1风险预测参数设定事故位置事故装置危险因子事故形态和源强危害途径储罐区液氨球罐氨5000m3氨罐出口管破裂,泄漏孔径100mm,泄漏10分钟恶臭气体进入大气液氯储罐氯1000m3液氯储罐阀门破损,泄漏孔径100mm,泄漏10分钟毒物进入大气甲醛储罐甲醛2000m3储罐出口罐破裂,泄漏孔径100mm,泄漏10分钟毒物进入大气醋酸乙烯储罐醋酸乙烯1000m3储罐出口破裂,泄漏孔径100mm,泄漏10分钟毒物进入大气内浮顶罐甲醇20000m3甲醇罐出口管破裂,泄漏孔径100mm,泄漏10分钟,形成液池,遇明火燃烧或爆炸。蒸汽云火灾池火BLEVE低温储罐丙烯3000m3储罐出口破裂,泄露孔径100mm,泄露10分钟,形成液池,遇明火燃烧或爆炸蒸汽云火灾池火BLEVE氯乙烯储罐(加压存储)氯乙烯10000m3储罐出口破裂,泄露孔径60mm,泄露10分钟,泄露物迅速汽化,遇明火燃烧或爆炸蒸汽云火灾蒸汽云爆炸BLEVE立式储罐(加压存储)乙烯2000m3储罐出口破裂,泄露孔径60mm,泄露10分钟,泄露物迅速汽化,遇明火燃烧或爆炸蒸汽云火灾蒸汽云爆炸BLEVE生产装置合成氨装置氨氨回收系统破损,破损等效直径15cm,泄漏时间10分钟恶臭气体进入大气离子膜烧碱装置氯气氯气收集管破裂,破损等效直径100mm,泄漏10分钟毒性气体进入大气甲醇装置甲醇甲醇精馏塔出口破损,破损等效直径20cm,泄漏时间10分钟蒸汽云火灾池火BLEVEMTO生产装置乙烯丙烯丁烯反应器出口破损,泄露孔径20cm,泄露10min,泄露量分别为1060kg、930kg、60kg,泄露物质遇明火燃烧或爆炸蒸汽云爆炸己二腈联合装置氰化氢氢氰酸回收系统破损,氰化氢泄漏,泄漏孔径等效为60mm,泄漏时间10分钟毒物进入大气己二酸联合装置苯苯罐阀门系统破损,苯泄露,泄漏孔径60mm,泄漏时间10分钟毒物进入大气注:BLEVE事故的假定条件为单罐容器中的所有物料均发生爆炸。以上所设事故源项中,氨、甲醛、醋酸乙烯、乙烯等瞬时浓度限值列于表8.2-2。107
表8.2-2主要有毒有害或易燃易爆物质的浓度限值序号物质名称毒域限值mg/L(轻度危害,ERPG-2)燃烧下限mg/L1氨0.14-2氯0.0087-3甲醛0.012-4醋酸乙烯0.26-5氢化氰0.011-6苯0.0024-7氯乙烯-928乙烯-319丙烯-3410丁烯-3711甲醇-721.1.1事故后果预测1.1.1.1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事故储罐发生泄漏事故时,采用RMPComp软件预测结果见表8.2-3,影响范围见图8-1。表8.2-3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事故预测结果物质扩散至毒域限值的距离(km)备注无缓和措施设围堰设置围堰,同时采取主动减缓措施氨3.20.50.3合成氨项目储罐区氯6.31.31.0离子膜烧碱项目储罐区甲醛15.03.41.9聚甲醛项目储罐区醋酸乙烯1.60.20.1醋酸乙烯项目储罐区氨0.6-0.3(无围堰)合成氨装置氯气1.0-0.8(无围堰)离子膜烧碱装置氢化氰7.11.61.0己二腈装置苯0.16<0.16低于设围堰己二酸装置1.1.1.2易燃易爆物质火灾爆炸事故生产装置区和储罐区易燃易爆物质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环境影响,采用RMPComp软件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见表8.2-4,影响范围见图8-2和图8-3。107
表8.2-4易燃易爆物质风险事故预测结果物质事故类型事故影响范围(km)蒸汽云火灾池火蒸汽云爆炸BLEVE氯乙烯无缓和措施0.2-0.23.4采取主动减缓措施<0.16-0.15乙烯无缓和措施0.8-0.62.4采取主动减缓措施0.6-0.5丙烯无缓和措施0.20.3-2.3设置围堰<0.160.05-设围堰及主动减缓措施<0.160.05-丁烯无缓和措施0.20.3-1.5设置围堰<0.160.05-设围堰及主动减缓措施<0.160.05-甲醇无缓和措施<0.160.105-3.1设置围堰<0.160.013-设围堰及主动减缓措施<0.16<0.013-甲醇(装置)无缓和措施0.160.177-0.6主动缓和措施<0.16<0.177-MTO(装置)---0.2-注:蒸汽云火灾事故的预测结果为蒸汽云浓度扩散至燃烧下限的距离。池火影响范围指扩散至热辐射限值(5kw/m2)的距离。蒸汽云爆炸影响范围指爆炸源到爆炸超压为1磅/平方英寸的距离。BLEVE的影响范围指爆炸导致二次深度烧伤(40s,5kw/m2)的距离。1.1风险影响与防范重点1.1.1风险影响分析根据预测结果,在设定的替代情景下,储罐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的影响半径在0.3-1.0km,甲醛储罐泄漏的影响半径达1.9km(见图8-1);在储罐区发生蒸汽云火灾、蒸汽云爆炸、池火,或装置区发生蒸汽云火灾、池火事故情况下,最大影响半径为0.8km;在采取主动减缓措施的情况下,最大影响半径为0.6km(见图8-2);储罐发生火灾爆炸的最大影响半径为3.4km(见图8-3);。化工城周边1km范围的村镇人口约2万人,人口密度为1000-1400人/km2,周边3km范围村镇人口达8.3万人,人口密度600-822人/km2,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南方位。通过合理布局,储罐区和装置区与化工城周边村庄的距离可以达到1km107
。因此,蒸汽云火灾、蒸汽云爆炸、池火事故对居民的影响有限,可以避免罐区或装置发生蒸汽云火灾、蒸汽云爆炸、池火事故对村庄居民的影响。储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可能影响到化工城周边3km范围,当地静小风出现频率以NE、S风向为最高,该风向的下风向的村镇是防范的重点。根据环境风险影响预测,化工城发生储罐爆炸事故的影响半径3.0-3.5km,将影响化工城及周边村庄,可能受到两种不同化学品储罐爆炸影响的村庄主要有:泥河张、余营、周庄、尚庄、金庄、楼马、河渡口、杨古寺、前棠、后棠和席庄。可能受到两种环境风险事故(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和储罐爆炸)影响的村庄有:泥河张、余营、周庄、尚庄、河渡口和席庄。因此,在考虑化工城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时,应将对泥河张、余营、周庄、尚庄、河渡口和席庄等六个村庄的风险防范列在首位进行关注,首先考虑搬迁;对金庄、楼马、杨古寺、前棠和后棠等村庄应为第二关注重点,制定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1.1.1风险事故处理过程中受污染的消防水的防护在对装置区设置事故围堰、事故处理池的情况下,化工城的雨水系统节制闸可以起到堵截事故排水的作用。因此,对于风险事故处理过程中的消防水的影响,具备构筑三层设防,避免消防水直接进入沙河的条件。在化工城总体规划中,需要规划服务于水环境风险处理的设施布局。1.1.2风险防范重点1、化工城规划以煤、盐化工及其后续产品加工为主要产业,涉及众多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的危险性物质。煤化工产业链中主要涉及易燃易爆类危险物质,尼龙化工产业链中主要涉及有毒有害类危险物质,这些物质分布在化工城的贮存、生产、运输等区域地块。储罐区和装置区均是化工城风险事故的防范重点。2、在总体规划阶段,需要解决好合理布局的问题。3、化工城边缘的1km范围内,应设置防护林隔离带。将风险源与主要影响范围内的居民点进行隔离。4、在发展化工城的大背景下,应结合城镇体系发展规划,做好叶县的龚店乡、邓李乡、遵化店镇、洪庄杨乡等乡镇的规划,控制好乡镇的空间发展方向。5、结合城市化进程,“撤村并镇”,将人口向化工城主导风向或次主导风向上风向集中,并与化工城周边保持2km的距离。6、研究化工区环境风险事故决策支持系统。107
1社会环境影响分析1.1主要的有利影响1.1.1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单一结构的资源能源经济已经影响到平顶山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综合竞争力。2004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蓝皮书中,根据“中国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分省排序,平顶山市在河南省内城市的排序中处于中偏下的位置。作为具资源能源优势的河南省重要工业城市,平顶山市急需改变这种状况。建设化工城,可以充分发挥当地煤、盐资源优势,以及能源优势,延伸煤、盐资源利用的产业链条,发展煤、盐化工下游产品,形成产业集聚区,提升行业集中度和竞争力,为逐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资源型城市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转型,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实现河南省将平顶山建成全省“能源基地”、“煤化工基地”、“盐化工基地”奠定基础。按照平顶山化工城总体规划的发展规模,在化工城规划实施完成后,将形成工业产值620.8亿元,人均工业产值净增12659元,占2004年人均工业总产值的87%(2004年人均工业总产值14549元)。在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提高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提升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避免城市走向衰退,在一定意义上也就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民的安居乐业提供了物质基础。1.1.1.1就业与再就业除基础设施建设外,化工城产业发展总投入预计在480亿元水平。化工城建设涉及多个工业生产部门和社会服务部门,如煤矿、盐矿、电力、热力、市政基础设施、钢铁、建材、建筑等,将强力地拉动平顶山市的经济,同时由此产生的产业集聚作用,将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提供多种就业机会。从1990-2004年,平顶山市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在2.1-3.9%间波动,在正常的范围;2004年平顶山全市在校中、小学生分别为34.0万和44.4万,在未来10-15年间,大批的就业新力军将陆续进入劳动力市场。对普通百姓来说,只有充分就业,才能安身立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可以预计,化工城的发展,以及其产生的产业集聚作用和区域经济驱动力作用,将为缓解这一强大的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107
1.1.1城市环境与生活质量平顶山市现有城市建设用地内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文化区混杂设置,城区工业布局不合理,在城市各方向形成了多个重工业企业,特别是一些化工企业。各企业紧邻居住区和商业、文化区,不仅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有较大影响,而且对周围的居民存在噪声影响和安全风险,对整个城市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影响都很大。按照化工城总体规划,化工城规划实施后,现有市区内的污染企业,将有步骤地进行环保搬迁和产业升级改造,达到化工城环境准入条件,迁入化工城内。这一规划安排将对市区人居生活环境质量产生积极的有利影响:(1)污染企业搬迁后,改变历史上由于工业布局致使平顶山市区内工业区、居住区、商务区和文化区犬牙交错,混杂设置的状况。这部分工业用地转换成其他类型的用地,例如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等,与周边用地性质和谐发展,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有利于促进平顶山市区的功能布局逐步趋于合理,城市景观的改善,为实现平顶山城市总体规划的环境目标提供基本条件。(2)城市建成区的东部位于市区主导风向的上方向,发展煤、盐化工将对市区环境质量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同时也限制了城市进一步向东的发展方向。在实施化工城规划的同时,原设想的在市区东部(沙河北)的工业用地将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重新安排。位于市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不再大规模布置重化工工业,有利于市区的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也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释放了土地空间。(3)随着现有污染企业的搬迁和升级改造,市区环境质量将得到较大的改善。市区居民不再受大气污染等的显著影响,提高人居生活环境质量。可以预计,由大气环境污染导致的呼吸道等疾病的发病率将会逐步降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将有所提高。(4)在居住区、工业区混杂的情况下,居住在化工企业周围的居民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潜在的安全风险和环境风险。不论对居民本身、政府、企业,都存在一种强大的心理压力。随着这些污染企业的环保搬迁和升级改造,这种安全和环境隐患随之消失,有利提高市区的人居环境质量。1.2移民安置的主要影响1.2.1化工城占地与搬迁推荐化工城用地属叶县龚店乡,直接占用土地面积约16km2107
,根据现场调查,占用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耕地和农宅,化工城内现有四个村庄,即常李、节庄、竹园、坡宋,占地约1.4km2,人口约4500人,需要在化工城建设过程中逐步进行搬迁。剩余14.6km2的土地均为耕地,按照保持龚店乡2000年人均耕地面积(87.5公顷/千人)不变情况下,则意味着将有17000人失去土地(包含因村庄搬迁的4500人)。既实施化工城规划,在占地规模15.88km2的情况下,共需要解决约17000人的再就业问题,其中包括约4500人的搬迁安置。将化工城用地规模控制在10km2左右,需要解决约12000人的再就业问题。此外,为满足防范环境风险,需要建设化工城绿化隔离带,化工城周边村庄需要后退。涉及需要后退的村庄见表9.2-1。表9.2-1化工城周边1km范围内需后退的村庄风向村庄主导风向下风向龚店、尚庄、周庄、杨庄、泥河张、席庄、下寨、小张庄、叶寨其他风向余营、金庄、楼马、河渡口、后棠、前棠房屋及地面设施的搬迁补偿按照国家和平顶山有关的搬迁安置办法进行。失地农民的安置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实施。根据化工城总体规划,化工城范围需搬迁的4500人结合平顶山市城镇发展规划,采取“撤村并镇”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的组织搬迁;失地农民全部安排农转非,通过提供社会保障、优惠自主创业,以及安排再就业等多种途径解决搬迁安置问题。1.1.1搬迁安置的社会影响1.1.1.1搬迁安置与城镇化平顶山市历年常用耕地变化情况见表9.2-2。表9.2-2平顶山市常用耕地变化时间1990199520002004年底常用耕地(千公顷)273.96268.32304.57315.42人均耕地(公顷/千人)74.5373.7483.1585.78107
安置人口的规模按保持现状人均耕地面积不变的原则确定,使人均耕地面积保持在86公顷/千人左右,在合理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安置后,化工城建设对化工城周边村庄居民的生活水平不会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2004年平顶山市城镇化水平为33.5%,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安排,2010年和2020年城镇化水平应分别达到42%和52%。在未来15年间,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有计划地安排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结合城镇化进程,采用有序地安置10000的再就业,替代一次性补偿顺应城市化发展的潮流。平顶山市区现状城市人口92.4万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在4.36-7.75‰波动。按每年安置2000人计,由此引起的城镇人口的增长率增量小于2.14‰,变化并不显著,在可接受的水平之内。1.1.1.1搬迁居民生活环境拆迁安置人员的社会和生活环境将发生变化,表9.2-3列出拆迁前后人居环境和谋生手段的比较。从对比可看出,拆迁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很大改善,人居环境有明显提高。表9.2-3拆迁前后居民生活情况比较拆迁前安置后居住生活环境房屋平房楼房或平房饮用水自打井,饮用水质没有保障市政自来水,水质有保障卫生条件没有卫生厕所和完善的下水道系统、没有固定的垃圾收集、清理有卫生厕所和完善的下水道系统,有固定的垃圾收集、清理出行无排水系统的乡间道路有规划市政道路商业服务只有小型商店和小卖部距叶县县城较近通讯、电视有有教育村镇小学、幼儿园较正规学校和幼儿园休闲没有正规的休闲场所有正规的休闲场所社会关系以村委会形式以街道形式谋生手段务农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失去土地的同时得到经济补偿,需要寻找其他谋生方式,或接受培训参与再就业竞争务工在城市和周边工作无影响1.1.1.2失地农民生活环境107
对于失地农民而言,其居住条件未受影响,由于失去土地,即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需要妥善安排解决,以避免这部分人员生活水平的明显下降。应安排失地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并提供再就业技能培训,参与再就业竞争;可提供小额贷款鼓励其自己创业;化工城的一些市政服务岗位可优先安排这部分人员的就业。这部分人员的再就业问题解决得妥当,他们的生活环境和质量将有有所提高。若解决不好,将给其生活带来较大的困难,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总体上,对于搬迁居民和失地居民来说,只要政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结合城镇化进程,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做好安置工作,这部分居民的生活质量将有所提高,化工城的建设对其生活质量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07
1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与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1关于化工城总体规划调整的建议1.1.1化工城总体规划的调整建议(1)用地规模:将化工城的建设用地规模由1588公顷调整为1200公顷左右。同时,作为土地利用类型置换,在化工城须留出足够的用地安排接纳主城区污染搬迁企业;原用地根据功能区的要求,改变为相应的非工业或一类工业用地。使平顶山主城区(包括化工城)人均工业用地指标满足标准要求。化工城用地应与高速公路保持一定的空间隔离距离。(2)总体规划中需要编入“搬迁与再就业”的内容。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安排农村向城市转移的人口数量,可以按照保持龚店乡人均耕地面积基本不变的原则确定。(3)水资源:将化工城原水需求量由38万m3/d减至27.5万m3/d、近期控制在10-12万m3/d水平。化工城发展规模需要“量水而行”,采用先进节水技术工艺。在化工城总体规划中,需要落实供水水源和供水方案。(4)中水回用: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实现中水回用,需要规划两种水资源(新鲜水和中水)的供水系统。(5)地下水防护:预防对地下水的污染,确保承压水的安全,在规划布局时,避免布设地下、半地下储罐等措施;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需要做好地下水的防护,避免对地下水的污染。(6)防洪排涝:应将沙河右岸的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规划建设强力机械排水系统(节制闸、泵站),提高雨水系统的排水能力。(7)废水管理:化工城的循环冷却排水可排往沙河,其它废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中水处理系统的反冲洗水(浓水)应优先用于气化炉渣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以及电石水解。(8)大气污染控制:建议将化工城的热电站锅炉总吨位控制在3200t/h水平,应选用低硫煤(含硫量0.6%),减少SO2排放总量(控制在0.7万吨/年以下)。在对热电站进行脱硫的同时,应增加脱硝的要求。(9)环境风险防范:化工城主要风险源包括煤盐化工产业的储罐区、装置区,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的影响半径最大达到1.9km;蒸汽云火灾、池火、以及蒸汽云爆炸的最大影响半径在1.0km107
以内;通过合理布局可以将环境风险的影响范围控制在化工城以内。总体布局时应注意到风险防范的距离要求,化工城边缘的1km范围内,应设置防护林隔离带,将风险源与主要影响范围内的居民点进行隔离。规划建设服务于水环境风险处理事故消防水的储存设施,构筑水环境风险防范的多层防线。1.1.1关于发展产业的建议(1)目前二甲醚大规模生产经验较为缺乏,在未来随着技术进步成熟、区域条件具备情况下,再行研究。(2)按设想的各产业链规模,碳一化工产业链的新鲜水消耗量占新鲜水总消耗量的56%。调整碳一化工产业链规模对于减轻水资源的压力是有效。在其它技术经济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选择耗水量相对较低的煤基烯烃产业链和尼龙66产业链的发展。(3)废物综合利用:需要配套发展气化炉渣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烧碱产业链中的PVC产品,需要配套建设相应的电石渣综合利用设施。需要规划石膏渣、盐泥、污水处理厂污泥,以及相当数量的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为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需要采用低硫煤+氨法脱硫技术。脱硫生成的硫酸氨直接用于复合肥的生产。(4)煤炭选择:在化工城热电站不宜采用煤矸石或劣质煤作为燃料,应采用低硫煤。1.1.2相关规划的协调与调整(1)将化工城的用地规划纳入平顶山市和叶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和未利用土地开发,并加大对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同时解决好失地农民的搬迁和再就业问题;(2)叶县县城区作为平顶山市中心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平顶山市总体规划层次上做好叶县城区发展规划,避免在空间发展方向上出现冲突。(3)在发展化工城的大背景下,应结合城镇体系发展规划,做好叶县的龚店乡、邓李乡、遵化店镇、洪庄杨乡等乡镇的规划,控制好乡镇的控制性空间发展方向。(4)在目前已基本确定的煤电、焦碳规模对煤炭资源的需求格局下,需要慎重研究煤化工的发展总规模,平衡煤电、“煤-焦-化”煤化工、“煤-气-化”煤化工和其他行业对煤炭的需求。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需要控制“煤-焦-化”煤化工产品的规模,推动“煤-气-化”煤化工的发展。(5)为实现河南省和平顶山市“十一五”确定的SO2107
控制目标,平顶山市在安排“十一五”期间削减计划时,应考虑到化工城对SO2排放指标的需求,在2005年的基础上,至少额外增加0.4-0.5万吨SO2削减量,即“十一五”期间安排削减SO2排放总量约4.0万吨。相应调整水污染物控制计划,将平顶山市主城区污水处理率由规划目标的80%提高到85%。1.1关于环境保护设施规划的修改意见对化工城总体规划中提出的环境保护设施规划提出的修改意见见表10.2-1。表10.2-1环境保护设施规划的修改意见一览表序号原内容建议修改或补充内容1中水处理的反冲洗水,排入沙河。循环冷却排水排入沙河,其它废水经深度处理后全部回用;中水处理产生的反冲洗水,应优先用于化工城内气化炉渣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电石水解。2设置事故水池或污水库,防止由于突发事故引发的大量事故排水或被污染的消防水等,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排入水体,造成重大污染事故,同时,区内应设置安全报警系统。设置专门用于贮存事故排水和被污染的消防水的事故水池,防止事故污水未经达标处理进入沙河。3在区内建设集中供热设施,对于锅炉烟气,采用电除尘等先进的除尘工艺,并采用脱硫、脱硝技术。在区内建设集中供热设施,对于锅炉烟气,采用高效布袋除尘或静电除尘,采用氨法脱硫、脱硝技术。4污水处理厂格栅间及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均产生固体废弃物。格栅产生的泥渣经传输压缩外运至废渣场填埋或进入焚烧炉方式处理。规划建设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污泥处置设施。5配套规划建设水泥及建材生产装置,实现煤渣和电石渣100%的利用。规划建设水泥及建材生产装置,实现煤渣和电石渣100%的利用;规划建设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盐泥、石膏的处置或贮存设施,实现固体废物100%处置。6平顶山市配套建设危险化学品处理装置规划建设符合环境安全处置要求的危险化学品管理体系和处置中心。7储罐布置避免布设地下、半地下储罐等设施。8环境监测规划建设化工城环境监测体系107
1.1环境目标的可达性与环境保护对策措施1.1.1环境目标的可达性按照化工城规划方案,规划的环境目标及主要评价结果见表10.3-1。由表可知,通过努力,各项环境目标均能实现。1.1.2需要采取的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为确保环境目标的实现,在化工城规划与实施过程中应采取表10.3-2中所列出的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107
表10.3-1平顶山化工城(沙河东南部)规划环境目标可达性评价影响因素规划环境目标限制性要求评价结果水资源与水环境·节约用水,有效利用水资源·减少区域水污染物排放,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维持地下水水质·需要限制耗水产业和项目进入化工城;·规划建设中水利用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控制需纳入《平顶山市环境保护规划》。·受沙河水环境容量的限制,化工城废水处理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沙河,沙河下游水环境功能也难达标,需要加大区域水污染治理力度。化工城选址需要避开地下水水源地、具有开采价值的地下水含水层、以及地下水补给区。·根据地下水防护性能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化工城内不开采地下水。(1)新鲜水用水量由原规划的38万m3/d减至27.5万m3/d,近期按10-12万m3/d控制,新鲜水需求总量在平顶山可利用水资源量之内,不对区域水资源平衡和市区发展需水构成威胁。(2)实施推荐的化工城废水管理策略,配套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能力和中水处理回用设施,中水处理的反冲洗水(浓水)全部利用,对河流水环境功能达标率没有影响。(3)中水回用率100%以上。(4)化工城近期排放循环冷却排水3.3万m3/d。(5)化工城新增CODcr、NH3排放总量分别在594吨/年和35.6吨/年以内,其中CODcr排放量占平顶山市允许排放总量的2.1%;将城市集中污水处理率由80%提高到85%,可满足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要求。(6)化工城位于弱富水区,地下水向沙河排泄,地下水不具备集中开采价值;包气带防护性能较差,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对地下水的污染。空气环境·减少区域空气污染物排放,大气环境功能区达标·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需入《平顶山市环境保护规划》。·在空间上,化工城应与城市其它功能区实现有效分隔。·需要限制大气污染型产业和项目进入化工城,或控制化工城的总体规模。(1)化工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不对平顶山市建成区大气环境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不对叶县县城的大气环境质量等级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实施污染企业环保搬迁将改善平顶山市建成区的环境质量,有利提高空气质量的达标天数。(2)化工城热电站由原规划的5000t/h锅炉规模减至3200t/h锅炉规模,燃用低硫煤(含硫0.6%),采用高效脱硫技术,SO2排放量控制在0.7万吨/年;近期SO2排放量控制在0.4万吨/年,占2010年SO2排放总量指标的3.3%。(3)在实施“十一五”107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加大对现有电厂脱硫、污染企业治理及升级改造等措施,进一步削减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4)特征大气污染物按厂界达标控制。生态环境·确保对土地资源的有效规划与管理·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化工城选址远离各类自然保护区,没有限制性要求·化工城用地需纳入“平顶山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平顶山城市总体规划”。·化工城内功能分区明确,道路、绿地、公用设施配套得当。(1)用地规模由1588公顷调至1146公顷,占用耕地面积1006公顷,全部转化为城市建设工业用地;用地指标需要在正在修编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予以确定。(2)化工城规划安排接纳市区部分污染企业环保搬迁用地,原有用地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的要求改变为其它用地类型;化工城用地指标计入城市三类工业用地。(3)市区现有污染企业实施环保搬迁,将改变存在多年的工业布局不合理、用地功能混杂的状况,提高市区土地的有效利用率。固体废物·使固体废物的生成量达到最小化或减量化及资源化·需要化工城制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规划。·需要制定平顶山市危险废物处置规划,确保危险废物得到安全处置。(1)按规划的产业链,化工城将产生大量以气化炉渣、粉煤灰、电石渣等为主的一般工业废物(414万吨/年),以及以废催化剂、废树脂为主的危险废物(约1吨/年);绝大部分均能进行综合利用。(2)化工城发展综合利用产业,消纳气化炉渣、粉煤灰、电石渣,以及采用氨法脱硫用于硫酸氨生产。(3)固体废物无害化率100%,综合利用率可达97%(污泥作填埋处置,不计入综合利用),达到或高于平顶山市规划的固体废物管理目标要求。声环境·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合理布局对外交通连接走廊(1)与外部的铁路线连接尽量地避免穿过现有主要村庄,具体走向由铁路专项可行性研究论证确定。资源与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资源消耗总量的减量化·采取集中供热措施,集中供热规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合理设计产业链,合理利用各种资源。(1)化工城热电站以热定电,发电装机容量可控制在200-300MW,集中供热率100%;所需电能大部分可由区域电网提供。107
(2)拟发展的煤盐化工产业链与其它产业相比较是属于耗能产业,但调整后的产业链以及合理的规模配置,可以使区域的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指标在0.68吨/万元以下,为平顶山市2004年万元产值综合指标的47.2%。(3)在采取先进的煤盐化工工艺技术和产业链搭配合理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循环经济的要求。(4)综合利用产业链的设置是提高废物利用率的关键。拆迁及居民生活质量·妥善做好拆迁安置工作·同左。(1)在将城镇化率达到52%,以及保持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平顶山市有能力安排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2)按现行的政策实施搬迁,在处理后如在就业培训、小额优惠贷款、非技术岗位优先安排失地农民的配套政策下,绝大部分搬迁农民的生活质量将有所提高。环境风险·风险源与环境敏感区保持合理的空间距离·同左。(1)化工城主要风险源包括煤盐化工产业的储罐区、装置区,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的影响半径最大达到1.9km;蒸汽云火灾、池火、以及蒸汽云爆炸的最大影响半径在1.0km以内;通过合理布局可以将环境风险的影响范围控制在化工城以内。(2)按照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镇发展规划,现有自然村庄将在城镇化进程中逐步并村建镇,人口向化工城主导风向和次主导风向的上风向转移,化工城周边1km范围内的常住人口将明显减低。(3)撤村并镇、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建立化工城与乡镇之间的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机制,需要优先安排周边村庄的城镇化。107
表10.3-2平顶山化工城应对资源环境约束的对策和措施主题资源环境制约因素环境对策与措施实施阶段土地·占用基本农田:永久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用地转化为工业用地,减少农业种植面积。·在修编《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调整化工城占地土地使用类型,实现区域农业用地的总体平衡。在修编《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过程中落实。·节约用地,调整规划方案,将用地规模由1588公顷调整为1146公顷。在化工城总体规划编制中已解决。·在总体规划中对搬迁和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已按照有关政策做出安排。在化工城总体规划实施时落实。水资源·水资源相对短缺:依靠城市现有供水水源(白龟山水库),供水规模过大可能增加供水压力或影响城市的用水需求·做好区域的水资源利用规划和优化,如调度昭平台等水库、南水北调(平顶山市)配水作为水源。在区域水资源分配中落实。·调整产业规模,减少对新鲜水的需求,将新鲜水的总需求量由原规划方案的38万m3/日调整至27.5万m3/日。在化工城总体规划方案中已落实,需在实施中落实。·建设污水处理厂和中水处理设施,废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仅循环冷却排水排入沙河。同上。·保护具有开采价值的地下水源。已通过化工城选址达到要求。能源·热、电需求较大·按“以热定电”的原则,将原规划的热电站规模的锅炉吨位由5000t/h调减至3200t/h。电力需求主要由区域电网提供。已在化工城总体规划中确定。·采取集中供热。同上。·对原方案的产业链进行调整。同上。地表水环境·防洪、排涝:化工城地面高程低于二十年一遇沙河洪水水位,化工城地势低洼区域可能存在排水不畅导致局部区域被淹。·规划在化工城东部地势较低处建设集中雨水收集池和强力机械排涝泵站,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在化工城总体规划编制中落实。·要求沙河右堤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在《平顶山城市总体规划》中落实。·沙河枯水期径流量1.5-1.86m3/s,水环境容量有限;·若废水排放总量过大,可能对沙河水环境功能目标产生影响·化工城内建设集中污水处理厂8万m3/日,同等规模的中水处理设施,中水全部利用,循环冷却排水排入沙河。在化工城总体规划编制中落实。·中水处理设施的反冲洗水全部用于化工城固废综合利用和电石水解。在化工城总体规划中予以确定。107
·要求在“十一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将平顶山市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10年规划目标的80%提高至85%。在《平顶山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篇章中落实。地下水环境·化工城所在区域包气带岩性防护性能差·浅层地下水埋深较浅,浅层地下水极易受到化学品泄漏的影响·不建设地下或半地下化学品储罐设施已在化工城总体规划中予以明确·化工城内不开采地下水同上。大气环境·化工城位于叶县主导风向上风向,对叶县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大·大气环境容量有限,入区项目污染控制力度不够导致降低空气质量或引起健康问题·SO2排放总量可控制在0.7万吨/年水平,近期控制在0.4万吨/年以内。已在化工城总体规划中确定。·进一步优化煤-气-化化工产业链,采用先进工艺、构建循环经济产业。在化工城规划实施中落实。·化工城由沙河、漯平洛高速公路、许平南高速公路与周边形成空间分隔,叶县城区的直线距离保持在6km。在化工城总体规划中确定·限制煤-焦-化产业中的上游产品项目等进入。已在化工城总体规划中确定·在“十一五”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的基础上,安排新增削减总量0.4万吨/年。通过产业技术改造、升级等实现该目标。在《平顶山化工城总体规划》环境保护篇章中落实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需具备完全处理处置能力,并安全运输、管理·安排相应的处置能力建设在《平顶山城市总体规划》和化工城总体规划中落实·规划安排综合利用项目,对废物进行综合利用在化工城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中落实风险·化工城周边3km范围内人口相对较稠密·化学品的泄漏对周边大气环境、沙河水环境、人群健康影响·结合城市化进程,撤村并镇,将人口向化工城主导风向或次主导风向上风向集中,并与化工城周边保持一定距离(2km)。在《平顶山城市总体规划》中落实·按照同类项目相对集中布置,沿边地块用于布置危险性小的项目的原则进行布局安排。在化工城总体规划和实施中落实·已规划接纳事故应急中污染消防水的蓄水池和配套设施,构筑水环境风险防范的第三道防线。在化工城总体规划实施中落实107
·建设区域化学危险品风险防范体系在化工城总体规划实施中落实社会·村庄搬迁:原住居民失去土地,由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产生就业压力·化工城内的4个村庄,4500人口,在化工城建设初期组织实施在化工城总体规划中明确。·采取多种途径解决12000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在化工城总体规划实施中落实1.1关于主要环境影响的跟踪监测计划在化工城规划实施过程中,需要跟踪监测与环境影响有关的主要事项见表10.4-1。表10.4-1化工城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主题跟踪监测内容跟踪实施阶段土地·在修编《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调整化工城占地土地使用类型,实现区域农业用地的总体平衡。在修编《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过程中落实。·安排土壤质量长期监测点位2个。在平顶山市环境保护规划中落实。水资源·新鲜水的总需求量控制在27.5万m3/日以内。在控制性规划和建设规划中落实。·建设污水处理厂和中水处理设施,废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仅循环冷却排水排入沙河。同上。·单位产品水耗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落实。能源·按“以热定电”的原则,热电站规模的锅炉吨位控制在3200t/h以内。电力需求主要由区域电网提供。在化工城控制性规划和建设规划中确定。·采取集中供热。同上。地表水环境·规划建设集中雨水收集池和强力机械排涝泵站。在化工城控制性规划和建设规划中落实。·沙河右堤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在《平顶山城市总体规划》中落实。·化工城内建设集中污水处理厂和中水处理设施,中水全部利用,循环冷却排水排入沙河。在化工城控制性规划和建设规划中落实。107
·反冲洗水优先用于化工城固废综合利用等。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落实。·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落实。·到2010年,平顶山市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5%。在平顶山环境保护规划中落实。地下水环境·不建设地下或半地下化学品储罐设施在化工城控制性规划、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落实。·设置长期地下水水质监测井3口在化工城控制性规划和建设规划中落实。大气环境·SO2排放总量控制在0.7万吨/年水平,近期控制在0.4万吨/年以内。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落实。·燃用含硫量小于0.6%的燃煤,脱硫效率大于90%。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落实。·化工城与叶县城区的直线距离保持在6km。在化工城控制性规划中落实。·限制煤-焦-化产业中的上游产品项目等进入。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落实。·在“十一五”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的基础上,安排新增削减总量0.4万吨/年。在平顶山市环境保护规划中落实。在化工城范围内安排常规大气监测站点一个在化工城控制性规划中落实。固体废物·安排相应的处置能力建设在《平顶山城市总体规划》和化工城总体规划中落实。·规划安排综合利用项目,对废物进行综合利用在化工城控制性规划、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落实。环境风险·村庄与化工城周边保持一定距离。在《平顶山城市总体规划》、化工城控制性规划中落实·合理布置具有环境风险的项目。在化工城控制性规划、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落实。·规划建设接纳事故应急中污染消防水的蓄水池和配套设施,构筑水环境风险防范的第三道防线。在化工城控制性规划和建设规划中落实。·区域化学危险品风险防范应急体系在平顶山市环境保护规划中落实。社会环境·化工城内的4个村庄,4500人搬迁安置后的生活质量。在化工城控制性规划中落实。·解决约12000失地农民再就业。在化工城控制性规划中落实。107
1公众参与1.1公众参与的目的为了提高化工城规划环评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使环评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决策、污染防治对策更为合理、可行,遵照国家《环评法》和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开展公众参与调查活动。通过公众参与公示,让环保专家、相关部门、单位和利益相关公众了解有关化工程规划建设内容,参与对化工城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以网上调查和举行听证会的方式,广泛征求公众对化工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将调查结果作为本次规划环评工作的重要参考。1.2公众参与的形式与组织机构根据《环评法》的要求,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规划的编制机关组织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采取其它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化工城总体规划由平顶山市政府组织编制,作为国家环保总局规划环评第二批试点项目,组成了规划环评领导小组。在环评工作过程中开展的公众参与活动均在市政府和领导小组的组织下开展。本次环评公众参与共主要分三个阶段开展:(1)第一阶段:规划环评报告初稿形成后,在化工城规划环评领导小组的组织下举行规划环评的交流会,会上邀请国家相关专业的环保专家、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机构的相关负责人以及平顶山市相关机构和企业代表50余人参加,征求对规划环评的意见和建议;(2)第二阶段:在第一次公众参与基础上吸纳各方意见形成规划环评报告初稿简写本,在平顶山市政府和河南省环保局、本次规划环评领导小组成员组织下,通过媒体发布公告,分别在平顶山市政府网站、河南省环境保护局网站和平顶山市环境保护局网站公布《平顶山化工城规划环评报告》(简写本),并在上述三个机构存放《平顶山化工城规划环评报告》(简写本)文本,以便公众通过网络或上门查阅。以了解河南省和平顶山市社会公众对平顶山化工城建设的意见;(3)第三阶段:在前两次公众参与基础上,由平顶山市政府组织平顶山市利益相关的企业代表、规划编制涉及的行政主管部门、市人大和政协代表和化工城所在地的代表约30余人参加,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107
1.1公众参与意见与反馈1.1.1第一阶段2006年11月18日在化工城规划环评领导小组的组织下,在平顶山市举行了平顶山化工城规划环评的交流会。此次交流会上,有近十人发言,收到书面意见15份。对环保专家、省环保局和平顶山市相关部门的意见汇总为:·化工城的建设应以①借机调整平顶山原有不合理的结构、布局;②改善平顶山市的环境质量为前提;(霍焕)·电石生产是煤-盐化工的重要环节,应介绍电石生产的来源,如是小电石,应严格淘汰,本规划即使是上最先进的工艺,全部达标排放,污染物总量也是净增的,本地区总量控制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从较大范围内淘汰小、老、落后,腾出环境容量支持此规划;(张庆)(3)叶县东拟布少量盐化工,实际上规模不可能太小,离子膜烧碱减少20万t/a以上,再往下延伸,规模就已经很大了。叶县东拟选厂址建这样一个项目,困难太大,HCl、Cl2的影响,地下水较发达,也会存在较大困难。(张庆)(4)拟选厂址的地下水系较发达,如无其他选址,要重点关注对地下水系统影响。该厂址在主导下风向,距离6公里,太近。(张庆)(5)煤制烃烯,煤炼油因目前技术尚不成熟,建议远期考虑。(张庆)(6)配合化工城建设,城市规划布局的控制与管理是重要的,卫生防护距离内严禁有居住区及社会关注目标。(张庆)(7)沙河属淮河水系,且位于上游,沙河将流经漯河,周口地区,目前沙河流经平顶山市已由III类变为劣五类,新城的建设将加重沙河水污染问题,应为化工新城的建设腾出容量。同时,规划环评还应分析与淮河水系规划的一致性或符合性。(陈伟业)(8)平顶山水资源不足,水资源将成为制约因素之一,环评报告应重点论证分析。(陈伟业)(9)根据资源的环境支撑力,对化工城规模进行合理分析。(易旭生)(10)市区内现有化工企业部分急需替代和搬迁如平顶山氯碱厂,建议纳入化工城近期规划。并明确除园区外其它厂址不得新、改、扩建化工项目。新增总量控制指标的来源应着眼与平顶山市总体的大气和水的综合整治。(李莉)(11)建议不仅要搞好生态林带建议,还要在规划区内,多留绿地,搞好绿化带建议,增加绿量。(市林业局)107
(12)由于化工园区内化工生产线要求供电可靠性高,同时排放废气腐蚀性强,所以在供电方面要规划合理的站址及线路走廊,供电建议采用双电源,并留有充裕的备用电量。供电方案和热电站接入系统应做专门研究。(市供电局)交流会后,根据各方意见,规划环评组与平顶山规划局、环保局和规划编制单位等进行沟通,对报告书进行了补充修改。对上述意见分类回馈:·缩小化工城规划规模,调整到10km2左右,减少土地占用;调整规划用水规模,由38万m3/d调整为27.5万m3/d;热电站锅炉总吨位由5000t/h调整到3200t/h水平,SO2排放量可控制在0.7万t/a,近期可控制在0.4万t/a以内;·按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50%控制,化工城可利用的环境容量为1.7万吨/年。近期规划规模下利用的环境容量占可利用的环境容量的23.5%。SO2排放对叶县的影响较小,可以接受;特征污染物的影响范围有限,对叶县影响小。·同意将现有市区内的污染企业,有步骤地进行环保搬迁和产业升级改造,迁入化工城内。同时对市区内搬迁企业的土地重新划定功能区,以改善工业用地原设想的在市区东部(沙河北)的工业用地将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重新安排,市区的功能布局将逐步趋于合理,人居生活环境质量将有较大的改善。·环评认为,叶县东不宜发展大规模的化工产业,适宜发展污染相对较轻、环境风险较小的产业,且需要在具体项目阶段根据项目的特点详细分析论证其对地下水的影响和环境风险影响,以及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增加化工城项目准入条件,明确提出不允许发展电石项目、煤-焦-化化工产业链的初级产品链。1.1.1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的公众参与调查以信息公开为主。首先平顶山市政府在《平顶山日报》(2006年12月16日星期六第2版)上刊登《关于平顶山化工城(产业聚集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公告》告知公众正在进行环评公示的信息,自2006年12月15日~25日在平顶山市政府网站(www.pds.gov.cn)、河南省环保局网站(www.hnepd.gov.cn)和平顶山市环保局网站(www.pdshb.gov.cn)上发布经第一阶段公众参与后修改的环评报告书简写本供公众参阅。同时还在河南省环保保局受理大厅、平顶山市环保局存放公示文本报告,供查阅。公示期间开通电话、传真和电子信箱听取公众意见。通过10天以上的公众参与,没有接到电话和传真意见,仅在电子邮箱收到两份意见。一位来自河南省的公众关注规划环评的技术问题,另一位来自平顶山的公众认为“比较同意推荐方案,如果环保做的好,选择市政规划方案也可以,但要再离现市区远些最好!”107
1.1.1第三阶段2006年1月7日在平顶山市政府的组织下召开座谈会,开展第三阶段的公众参与。在会上规划环评组首先介绍了修改后的规划环评的主要成果、要求采取的环保对策和措施以及有关化工城选址、规模、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并回答市人大、政协、规划局、国土局、水利局、环保局等部门代表提出的问题。主要讨论议题及意见采纳情况见表11.3-1。表11.3-1第三阶段公众参与意见与反馈部门讨论议题建议调整内容采纳情况规划局平顶山市城市人均工业用地指标考虑平顶山是工业、能源城市,工业用地相对较大,建议慎重考虑工业用地指标采纳环评提出的铁路专用线北移建议同意北移,并计划请专业部门做可行性研究采纳国土局、规划局化工城用地指标来源建议化工城用地指标由“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叶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解决采纳政协对于搬迁和失地居民就业安置认为环评中提出的安置方式可行,符合当前政策要求采纳水利局化工城新鲜用水量下调至27.5万m3/d可通过昭平台等水库协调调水和南水北调调水来解决,但需要进行专门的水资源评价。采纳提高沙河防洪能力白龟山水库防洪能力为百年一遇,千年一校核,其下游沙河防洪能力已相应得到提高,下游河道按百年一遇提高防洪能力有必要采纳叶县政府、政协化工城选址范围内搬迁4500人,按规划拟迁入叶县城东新区安置,并解决再就业问题建议不提具体的迁入地点,应按平顶山村镇规划统一解决。采用撤村并镇和分散安置两个途径解决搬迁安置,社会保障体系是当前解决安置的一个途径采纳环保局需将化工城近期新增的4000吨/年的SO2量纳入平顶山市“十一五”期间SO2的削减目标化工城新增污染物量虽不大,但要再增加区域削减量有一定难度,建议对入城项目提高门槛,提高化工城污染物排放要求,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采纳人大环资委内涝问题设强力机械排水泵站,能够解决排涝问题,暴雨对化工城影响不大;采纳平煤集团对二甲醚项目发展的限制条件。建议调整为在技术进步成熟时,可以发展二甲醚采纳神马集团同意报告书的结论,希望尽快上报审批,有利于神马集团上项目和企业搬迁107
1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1规划的环境必要性1、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平顶山市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型城市。城市规模的发展和产业规模的壮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煤炭工业为核心的能源工业的增长,尚未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向外输出服务产品能力有限,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水平低,核心竞争力向上演进缓慢。建设化工城,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发展和延伸煤、盐资源利用的产业链条,发展煤、盐化工下游产品,形成产业集聚区,提升行业集中度和竞争力,为平顶山市实现“十一五”及长远发展目标提供有力的基础和平台。建设化工城,有利于平顶山市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等生产能力落后企业,改变市区工业布局不合理,以及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依托煤、盐资源和能源优势,通过化工城这样的大型产业集聚区,可以有利地促进实现城市现有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循环经济,从节约资源中求发展,从保护环境中求发展,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建设节约型社会。在“十一五”期间发展煤盐化工城,适时地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形成包括煤化工、盐化工和精细化工的新兴化工产业基地,符合国家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要求,是平顶山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平顶山市未来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2、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合理城区功能区布局的需要工业布局过于分散、市区内各功能区犬牙交错、混杂设置是影响平顶山市环境质量的重要原因。需要对传统污染企业进行环境搬迁和产业的升级改造,使布局趋于合理,同时提升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清洁生产水平。现有建成区不适宜进一步发展煤、盐化工产业;建成区的东部位于市区主导风向的上方向,发展煤、盐化工将对市区环境质量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同时也限制了城市进一步向东的发展方向。107
选择适宜的区域规划建设化工城,以发展煤、盐化工产业为主导,实现新兴化工产业的集聚,拓展工业发展的空间;同时为城市现有城区的污染企业进行环保搬迁和产业升级找到落脚点。从根本上改善市区环境质量,改变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没有一个相对规模的产业集聚地为搬迁企业提供立足点,要实现市区污染企业的搬迁和有序安置是不现实的。化工城的建设不仅是新兴化工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更是“以新代老”对现有城区环境进行整治。3、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提供土地利用率的需要现有的工业布局阻碍城市的发展空间,零散的工业布局致使工矿企业周边的土地利用率低,土地的使用功能、生态和景观等价值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土地的附加值低。建设化工城,形成煤、盐化工产业为主导的化工聚集区,可以改变目前平顶山市区三类工业用地分散布局的状况;在发展新兴化工产业的同时,通过对市区现有传统污染企业进行环保搬迁和产业升级,迁出的工业用地进行置换,一方面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面释放这些污染企业周边土地的使用功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1.1关于选址的环境合理性1、土地资源:化工城选址将占用农业耕地,占地指标需要在修编平顶山市和叶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予以确定。按照保持人均耕地面积不变(87.5公顷/千人)的原则,按调整后的用地规模,占用耕地1006公顷,需要安排约12000失地农民向城镇转移。在平顶山市的城市化进程中,2010年城市化水平将由现状33.5%提高到42%,2020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52%,逐步安排12000失地农民向城镇转移不会产生明显社会影响。在对城市部分工业用地进行置换的基础上,有利于土地的集约使用,提高土地利用率。2、地下水:推荐化工城选址区避开了区域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径流区,位于浅层地下水的弱富水区。沙河东南选址区域包气带的防护性能差,浅层地下水易受污染。同时,浅层地下水富水性小,不具有开采价值,且属于地下水排泄区,浅层地下水污染可以控制。根据水文地质勘探的结果,承压含水层上部隔水条件较好,未发现浅层地下水与中深层承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在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如控制地块的使用途径,避免布设地下、半地下储罐,做好地下水的防护等,可以避免对地下水的污染。3、地表水:沙河是淮河流域上游的二级支流,现状水质不满足水环境功能目标的要求。选择沙河作为化工城污水排放的受纳水体,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和排放浓度都存在一定的限制。按照推荐的废水管理策略,化工城的循环冷却排水可排往沙河,其它废水经集中污水处理厂和中水处理厂处理后全部利用,中水处理产生的反冲洗水优先用于化工城的综合利用和电石水解。通过加强对平顶山市工业污染治理和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的建设,可以满足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目标要求。107
4、防洪排涝:按照城市区域的防洪标准,需将沙河右岸的防洪标准提高至百年一遇。推荐化工城(沙河东南)选址西南地势高,标高在76-78m左右,东北略低,标高在75m左右,但低于五十年一遇洪水水位高程;在发生较大暴雨和洪水时,化工城选址区域的雨水靠重力方式排除将受阻,存在内涝的威胁。在《化工城总体规划》中,需要规划建设强力机械排水系统(节制闸、泵站),提高雨水系统的排水能力。5、大气污染控制:沙河东南选址总体上位于叶县主导风向上风向,是选址的不利因素;但规划的化工城边界与叶县城区界可以保持在6km以上的距离,在有效控制高架点源污染物排放的条件下,不会对叶县县城的大气环境质量产生明显的影响;按盐化工区和煤化工区在实现功能区界特征污染物浓度达标的情况下,特征污染物的排放影响将限于化工城附近地段;即可以通过控制化工城规模、入城产业类型和调整布局来减缓影响,其影响程度可以接受。6、生态环境:推荐沙河东南选址距各生态敏感区均较远,选址方案对各生态敏感区生态环境无影响。1.1关于发展规模的环境影响1、从土地集约利用和节约土地资源考虑,化工城的建设用地规模已由原方案的1588公顷调整为1146公顷。同时,作为土地利用类型置换,安排接纳主城区环保搬迁企业的用地,原用地根据功能区的要求,改变为符合城市功能要求的非工业或一类工业用地。化工城用地与高速公路之间的距离也作相应的调整,保持在1.0km左右。2、按照原规划方案设想的规模,用于发展煤化工的原料煤总量约为770万吨/年,热电需求耗煤量800万吨/年,占现状平顶山市耗煤总量的65.7%,占平顶山矿区2010年规划煤炭开采量的30.7%,占2020年规划煤炭开采量的24.9%。对总体规模进行调整后,原料煤消耗总量约为1290万吨/年,热电需煤量约520万吨/年,燃煤需求总量分别占2010年、2020年规划煤炭开采量的25%和20%。煤炭就地转化利用的多样化对于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与河南省“十一五”煤化工等产业发展规划目标是一致的。但在发展化工产业时,需要注意对高耗能、耗水的产业总规模的限制。3、发展规模“量水而行”,按照利用两种水源进行给、排水规划。基于目前水资源的条件,对产业规模进行调整,将新鲜水的需水总量由原规划方案的38万m3/d减至27.5万m3107
/d,平顶山市区拥有的可利用水资源总量可支撑该需水要求,但需要作好水源利用规划方案。同时将化工城的新鲜水用水量计入城市供水计划,视城市供水水源能力安排化工城的用水。化工城近期规划建设新鲜水需求量可控制在10-12万m3/d,中水利用量8万m3/d,其中可利用城市中水4.5万m3/d。配套建设二级污水处理厂和中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100%;中水处理厂产生的反冲洗水优先用于气化炉渣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和电石水解,中水利用率100%;循环冷却排水3.3万m3/d排入沙河,COD和NH3-N分别控制在594吨/年和35.6吨/年以内。有关废水处理与利用的安排既节约了水资源,又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对受纳水体的影响。按《平顶山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中确定的水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到2010年底,平顶山市COD排放总量控制在2.82万吨以内,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0.48万吨,削减率14.5%。实施化工城规划,近期(2010年)需要平顶山市相应调整水污染物控制计划,增加COD削减量0.06万吨。即在化工城规划实施的情况下,需要将COD的削减率由原计划的14.5%提高到16.4%。这一目标可以通过将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由原规划的80%提高到85%来实现(即原规划的污水处理厂总规模由40万m3/d提高到45万m3/d)。4、电力供给不存在大的制约。煤炭总消费量的骤然增加,必然带来硫化物排放量的增加。作为原料煤消费部分,在煤气化过程中的硫主要以H2S存在,脱硫相对容易。热电站消耗的燃煤,煤碳燃烧过程中的硫主要形式为SO2。按原化工城规划的规模,在燃用含硫量小于1.0%的燃煤,并采用脱硫效率大于90%的脱硫技术下,SO2的排放总量约为1.70万吨/年,占2010年平顶山市SO2排放控制指标的13.8%,增加的SO2排放量是显著的,实现总量控制目标的任务艰巨。按照化工城热电需求量预测,化工城热电站锅炉总规模宜控制在3200t/h水平;SO2的排放总量可以控制在0.7万吨/年;近期化工城SO2排放量控制在0.4万吨/年水平,占2010年平顶山市SO2排放控制指标的3.3%,增加的SO2排放总量有限。按《平顶山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中确定的SO2控制目标,到2010年底,平顶山市SO2排放总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22.1%,控制在12.3万吨以内。在化工城规划实施的情况下,需要将SO2削减总量由原计划的22.1%提高到24.7%。5、考虑到煤炭矿产资源、水资源、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制约,在化工城总体规划中,对产业发展总规模进行了调整,在满足国家产业政策、规模经济前提下,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的需求减低,满足环境容量的要求。1.1关于产业结构的环境影响107
1、矿产资源利用:化工城规划产业链利用了平顶山市煤、盐资源优势,各产业链架构清晰,从物质流看,产业链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煤-气-化化工产业链的发展,丰富了碳资源的利用形式,使平顶山矿区部分中、高硫煤有了更为合理利用的途径。产业链的设计总体上反映了循环经济的要求,副产品和废物均可找到较为合理的利用方式。煤-气-化化工产业链利用的原料煤可以是占平顶山矿区一定比例的中、高硫煤,热电站燃用低硫煤,煤炭资源利用的模式在环境上是合理的。涉及的相关关键技术前提下(如煤气净化技术、高效脱硫技术等)已有大量工业化生产成功案例。目前二甲醚大规模生产经验较为缺乏,在未来随着技术进步成熟、区域条件具备情况下,再行研究。2、水资源利用:在目前的水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需要限制单位产值和单位产品耗水量较高的产业链或产品的发展。按规划的产业链组成和规模配置,万元工业产值的用水量为28.2m3/万元,远低于平顶山市万元产值用水量和河南省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对于降低平顶山市万元产值耗水指标有积极的作用。在拟发展的产业链中,碳一化工产业链的单位产值和单位产品的耗水量均是较为突出的,在具体项目论证时,应特别注意工艺选择,减低用水指标。从节约水资源考虑,应考虑煤基烯烃产业链和尼龙66产业链的发展。与煤化工产业链相比较,水资源条件未对盐化工产业形成关键制约。3、能源利用:拟发展的煤、盐化工产业是属于高耗能型产业,这是由该地区资源禀赋所决定的。与平顶山市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指标相比较,化工城的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0.68吨标煤/万元,为现状(2004年)万元产值的综合能耗指标的47.2%,对于降低平顶山市的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是有积极意义的。在拟发展的产业链中,盐化工产业的单位产值和单位产品的能耗相对较高,电能消耗约占总电能耗量的90%,综合能耗约占总能耗的47%,控制盐化工的总体规模,对于降低化工城的总能耗作用明显。从控制综合能耗指标考虑,控制盐化工产业链的发展规模效果显著。4、废物综合利用:设计的综合利用产业链结合了煤盐化工产业链大宗废物的特点,有利于对区域废物的环境管理,符合3R的原则要求。考虑到气化炉和热电站将产生大量的炉渣、粉煤灰,在发展煤-气-化化工产业链的同时,需要配套发展气化炉渣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产业。烧碱产业链中的PVC产品,将产生大量的电石渣(100万t/a的PVC将产生140万t/a的电石渣(湿基、60%)),需要建设相应的电石渣综合利用设施。总体上,化工城煤、盐化工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并且有一定的选择发展的余地和空间。依靠技术进步,采用大型化、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发展相对水耗低、能耗低的产业或产品是促进化工城及平顶山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107
需要明确的是,在平顶山化工城不宜发展煤-焦-化化工产业链的上游产品,亦不宜发展用于盐化工产业链(PVC)原料的电石生产。1.1关于总体布局的环境影响1、按照对布局情景方案的分析,在土地资源和热力资源供给能快速得到解决的条件下,在沙河东南选址布局发展煤盐化工应是首选方案;从迅速推动平顶山市化工城建设,以及对化工产业环境保护管理考虑,将沙河东南区域(约1146公顷)作为化工城的主体,将叶县东现有工业用地(约75公顷)作为化工城的一部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是可行的方案。2、化学品储罐布局的环境影响:化工城应避免布设地下、半地下储罐,且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需要做好地下水的防护,避免对地下水的污染。在采取上述措施情况下,在化工城区内,储罐区的布局不受地下水防护能力的限制;在按照安全布局的思想指导下,合理地安排了大型储罐的布局,总体上能够满足一般环境风险事故影响范围控制在化工城内的要求;甲醛储罐泄露事故的影响半径达1.9km,在布局中宜将厂区特别是储罐尽量远离村庄;无论是煤化工或盐化工区,在发生储罐爆炸的情况下,导致二次深度烧伤的距离在3.0-3.5km。不管储罐安置在化工城的哪个位置,其影响范围都将可能覆盖化工城及周边地区。因此,一方面在布局中尽可能将其相应的储罐安置在对村庄影响相对小的位置,更重要的是依靠现场加强管理进行防范。3、热电站位置:热电站位于化工城内,供热半径小于3km,有利于提高热力利用效率;经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SO2日均值(叠加现状值)对各控制点的影响不超过二级标准的50%,可以满足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的要求;热电站位置在环境上是合理的。4、污水处理厂位置:从地势、主导风向、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等三方面分析,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在环境方面是合理的。5、对外交通线走廊:对外交通连接线总体上不会造成明显的不利环境影响;在对外交通中的铁路专用线从前棠和后棠村中间穿过,在未规划对该两村实施迁村并镇的情况下,铁路专用线走线需要调整,可将铁路线北移避开村庄,避免对村镇声环境、土地使用产生不利影响。6、对于叶县东部分,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详细分析论证其对地下水的影响和环境风险影响,以及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7、对于可能受到两种环境风险事故(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和储罐爆炸)影响的村庄(泥河张、余营、周庄、尚庄、河渡口和席庄)应列入环境风险防范的首位,实施搬迁;对于可能受到两种不同化学品储罐爆炸影响的村庄(金庄、楼马、杨古寺、前棠和后棠等),应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结果确定防范措施。107
1.1关于社会环境影响1、化工城规划的实施将促进平顶山市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平顶山市具有丰富的煤、盐等矿产资源,但单一结构的资源能源经济已经影响到平顶山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建设化工城,发展煤、盐化工下游产品,形成产业集聚区,提升行业集中度和竞争力,为逐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资源型城市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转型,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化工城将形成工业产值600亿元,人均工业产值净增占2004年人均工业总产值的87%。在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2、除基础设施建设外,化工城产业发展总投入预计在480亿元水平,将强力地拉动平顶山市的经济,同时由此产生的产业集聚作用,将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提供多种就业机会。3、化工城规划实施后,现有市区内的污染企业,将有步骤地进行环保搬迁和产业升级改造,迁入化工城内。原设想的在市区东部(沙河北)的工业用地将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重新安排,市区的功能布局将逐步趋于合理,人居生活环境质量将有较大的改善。4、实行环保搬迁企业的原有用地将根据城市建设的需要改变用途,有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土地附加值将得到提升。5、按照化工城规划方案,需要解决约12000人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解决约4500人搬迁问题。搬迁补偿和再就业安置将按照国家和平顶山有关的规定进行。平顶山市区现状城市人口92.4万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在4.36-7.75‰波动。按每年安置2000人计,由此引起的城镇人口的增长率增量小于2.14‰,变化并不显著,在可接受的水平之内。对于搬迁居民和失地居民来说,只要政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结合城镇化进程,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做好安置工作,这部分居民的生活质量将有所提高,化工城的建设对其生活质量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2总体结论利用平顶山市的资源优势、结合城市污染企业环保搬迁,建设化工城,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发展以煤盐化工产业为主导的化工产品,对于平顶山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市区环境质量是必要的,迫切的。化工城主体(约1200公顷107
)的选址不存在难以克服的环境制约因素,在做好必要的大气污染控制和环境风险防范的基础上,上述选址是可行的;化工城叶县东部分(约75公顷现有工业用地)需要特别注意环境风险防范和地下水污染防范,将其纳入化工城统一规划管理有利于环境污染的控制。化工城拟发展的产业链总体上符合国家和河南省的有关产业发展规划、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在产品选择和规模上反映了“量水而行”的要求,在平顶山市可利用水资源量承载能力之内;综合利用产业链的建设,将使化工城产生的固体废物得到充分的利用。化工城主体煤、盐化工功能分区明确,并合理规划了接纳市区环保搬迁企业的工业用地,用地规模控制在1200公顷,占用的耕地指标由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落实;化工城叶县东部分控制在现有75公顷工业用地范围。热电站、污水处理厂、对外交通走廊等可能对化工城周围产生不利影响的基础设施的布局合理;热电站采取以热定电的原则建设,锅炉总规模控制在3200t/h以内,执行第III时段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采用氨法脱硫;近期SO2排放总量控制在0.4万吨/年以内;化工城新鲜水需求总量控制在27.5万m3/d,利用中水12万m3/d,其中城市中水4.5万m3/d;近期新鲜水需求量控制在10-12万m3/d;规划建设集中污水处理厂和中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率100%;中水处理的反冲洗水全部综合利用,中水回用率达到100%;规划建设用于水污染防范的第三道防线;规划建设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固体废物处理设施,消纳综合利用剩余部分固体废物。化工城的经济总规模可望达到年工业产值600亿元,所需资源、能源在平顶山市的资源能源承载能力之内;对平顶山市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以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显著,在处理好失地农民的安置再就业情况下,社会环境影响将是正面的。化工城发展涉及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平顶山市将在国家和省下达的总量削减指标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加强污染治理和产业升级改造来进行平衡。规划方案实施不会导致区域性的大气环境质量下降、不会对实现淮河水体环境功能目标产生不利影响,不涉及跨行政区的环境污染,不涉及各类生态环境保护区,不涉及地下水水源地、地表水水源地及保护区,环境风险的影响范围可控制在化工城范围。经过三轮公众参与调查,报告书充分反映了平顶山有关部门和专家所关心的化工城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采纳了相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通过努力,规划的环境保护目标均能实现。综上所述,在按照要求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的前提下,平顶山化工城建设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可行的。107
1.1建议按照化工城规划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在平顶山市建设有关煤盐化工项目均应优先安排进入化工城。对于已经完成环保审批尚未开工建设的煤盐化工项目建议考虑变更厂址,进入化工城实施建设。平煤集团50万吨/年甲醇项目国家环保总局以环审[2005]505号“关于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甲醇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通过环保审批,目前尚未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平顶山市区东部沙北选址地块内,考虑到化工城(沙河东南)的各方面环境条件均优于市区东部沙北地带,建议将该项目移入化工城建设。10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马鞍山江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民爆器材总库区布局调整及新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前公示3074.doc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简介:新华区环境保护局关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北院区(临时执业地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5913.doc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呼和浩特市辛辛板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环评公众参与1684环评报告
- 6-8英寸硅抛光片扩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同煤集团轩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刘家梁矿井升级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新增年产60万只小型启动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项目高新电池研发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宜阳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铁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昆山某商品住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安徽省凤阳县前力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年开采30万吨石英岩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王青公路(青化路~王家店)道路排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
- 10000头种猪工厂环境影响报告书
- 兰州西固新城工业园区环境影响报告书
- 四川省大渡河安谷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广东省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 青岛啤酒上海松江有限公司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浦东新区张家浜楔形绿地陆家宅河`北界浜河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xx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