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9.50 KB
  • 20页

重庆荣昌路孔古镇历史文化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重庆荣昌路孔古镇历史文化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路孔古镇文化园项目建议书题目:路孔古镇文化园项目建议书学院:建筑学院专业:景观建筑设计学号:20102497姓名:龚欣指导教师:朱贵祥2014年03月02日19 重庆荣昌路孔古镇历史文化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路孔古镇文化园项目建议书一.项目概况本项目路孔古镇位于荣昌县城东部,距县城8公里,东与峰高街道相连,南与昌元街道相依,西与古昌镇接壤,北与大足县珠溪镇相邻。全镇幅员面积24平方公里。路孔古镇以丰厚的历史文化和旖旎的水乡风光而闻名,曾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和中国特色镇旅游新干线试点镇,也是重庆市十大魅力小城镇、十大乡村旅游目的地、重庆市文艺创作基地。古镇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明代刑部尚书喻茂坚、革命先驱赵宗楷、抗日英雄柳乃夫、科学家赵宗燠等名人享誉古今。年猪节、龙舟赛、缠丝拳等民间习俗传承至今。二.项目建设的依据路孔镇的古文化遗址修护及人文旅游景点初具规模,每年到路孔的游人络绎不绝,而与之相匹配的古镇旅游才刚刚起步。为此,路孔镇党委、政府将旅游产业化做为今后几年的优先发展方向,尤其将路孔古镇开发做为荣昌文化旅游产业的延伸,使旅游产业真正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三.相关资料整理及要素分析1.重庆市项目选址重庆市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跨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地界渝东、渝东南临湖北省和湖南省,渝南接贵州省,渝西、渝北连四川省,渝东北与陕西19 重庆荣昌路孔古镇历史文化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省和湖北省相连。辖区东西长470千米,南北宽450千米,辖区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为北京、天津、上海三市总面积的2.39倍,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城市,其中主城建成区面积为647.78平方千米。重庆地处信封盆地东南部,其北部、东部及南部分别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环绕。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有“山城”之称。重庆地处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结合部,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运输等运输方式发展很快。重庆是中国长江上游地区唯一汇集水、陆、空交通资源的特大型城市,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2.荣昌县位于重庆市西部。东经105°17′-105°44′,北纬29°15′-29°41′。东邻大足、永川,西接四川省隆昌县,南邻泸州,北与内江、安岳接壤。总面积1079平方千米。全境地貌以浅丘为主,地势起伏平缓,平均海拔380米,全县最高点为古佛山主峰三层岩海拔711.3米。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099毫米,年平均气温17.8摄氏度。荣昌县历史悠久,素有“海棠香国”的美称,因此又称“棠城”。约在两万年以前,荣昌地域就有原始人群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时期,为巴国属地。西汉以后,县地基本上均为江阳和汉安两县属地。唐乾元二年正月(758年),始设昌州,下辖昌元、静南、大足三县,昌元县的设置便是今荣昌地域建县的开始,时为唐昌州府州治所在地。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因昌元县系置荣州、昌州之地,而更名为荣昌县,亦寓繁荣昌盛之意,县治今昌元镇,属重庆府。民国时期隶属重庆蜀军政府及四川省政府。荣昌交通便利,成渝铁路、成渝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横贯全境,开设高速公路进出口3个,有功能完善的三级车站和二级汽车站各一个。我县现有铁路34.8公里,境内有4个客(货)运火车站,铁路专用线2条,客货运输网络完善,成渝高速铁路即将建成,届时交通将更加便利。荣昌在重庆的位置19 重庆荣昌路孔古镇历史文化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3.路孔古镇开发区3.1古镇位置路孔镇位于荣昌县城东部,距县城10公里,距大足石刻县城仅40多公里,离渝中区也只需70多分钟,(并处于重庆磁器口古镇与成都黄龙溪古镇之间)交通较为便捷,旅游区域优势明显;镇域东北与大足县沙坝乡、珠溪镇交界,西北与古昌镇相连,南与昌元昌州街道接壤。3.2古镇历史背景宋明时期,在路孔自然建成一些供行商休息、住宿和堆放货物的店铺,叫水码头。清代,路孔属峰高里,有集市叫路孔场。清嘉庆五年,当地乡绅为了防患已成燎原之势的川东白莲教大起义,依山为势建成大荣寨。咸丰十一年,大荣寨进行补修。民国元年,建为路孔乡;解放后仍为路孔乡,1993年12月建为路孔镇。路孔置乡建镇与水运密切相关。“路孔河”由最初的“六孔河”、“漏孔河”19 重庆荣昌路孔古镇历史文化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演变而来,路孔场、路孔乡、路孔镇也因此得名。路孔古镇在其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留下了类型多样的文物古迹。古朴的城墙、简朴的祠堂会馆建筑、饱经沧桑的水乡码头、栩栩如生的千佛石窟、雅致的古寺古桥、近郊独具一格的民居大院和烈士故居、东汉岩墓群和明代尚书坟茔等。3.3古镇现有古建路孔古镇以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旖旎的水乡风光闻名遐迩,古镇青山环抱,濑溪河斜贯全镇,北宋时以水码头著称,清嘉庆五年,当地士绅为了防患川东白莲教大起义,以店铺客栈为基础,大规模扩建成大荣寨,成为了集镇。整个集镇为开有四城门的城墙环抱,坚固的城墙护卫着一华里长的主街与三条支巷,当地人称主街为明清一条街。明清一条街依山就势,层层叠叠,全长324米,街宽3。8米,青石路面蜿蜒而上,街梯共102级,居家132户,于清代嘉庆五年筑石质城墙长246米,高3.5—11米,现石质狮子门、日月门两处城门和位于码头处的清代“大荣桥”保存完好,繁华的街居至今保存着古老建筑持色,大青砖、小青瓦、硬山墙、穿斗墙、长板门、吊角廊、镶板窗、格子窗、抬梁柱、挑檐廊、石板街、禹王殿、古城墙艺术地构成了婀娜多姿的山地独特风貌,“山一水一城”交相辉映,相生相息。3.4古镇文化19 重庆荣昌路孔古镇历史文化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镇外万灵山上还有东汉岩墓群、宋代千佛窟、明代古寺、古桥等文物遗迹。古镇人文资源丰富,哺育了杨闇公夫人赵宗楷、抗日英雄柳乃夫,科学家赵宗燠等大批名人,土著巴渝文化与中原、蜀、湘楚等后期移民文化相互交融,民间传说丰富,舞龙舞狮、扭秧歌、喊号子、唱山歌、节气歌、划龙舟、打旱魃、座茶馆、跳巫舞、码头袍哥等民俗民风富有特色。古镇还是著名的武术之乡,缠丝拳便发源于此。古镇青山环抱,碧水萦回,古文化氛围浓郁,古色古香的水乡风韵让游人流连忘返,秀丽的风光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3.5古镇名字由来路孔,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即:一得道高僧真敖寻找风水宝地,因神仙婆婆指点而得名。真敖云游四海,到了濑溪河(古时叫赖婆溪)一带,发现这里山清水秀,林密草深,决定不再云游,拟择地建庙。一天真敖徒步几十里到了路孔这一带,正日当午,困倦之时,席地闭目而坐,朦胧中看见一个白发婆婆,牵着一只老虎,拄着拐仗向他走来,口里念着“路孔连体、路孔连体”。真敖猛然醒悟是高人点拔,便向空合什作谢一番后继续寻找。突然听见前方有潺潺之声音,他便拔开草树一看,原来是一个洞穴,不知有多深,只听见水波撞击之声。之后又发现五个这样的涵洞。真敖灵机一闪:六孔、路孔。想必是那神仙婆婆讲的是方音。连体也许是说这六孔相通,洞里有水声,说不定与溪河相通。为探究六孔是否真的连体,真敖找了些糠壳来,分别从六个洞里撒进去,不一会儿,果真从河心里冒出糠壳来了。真敖想神仙所示就是这里,忙睁眼打量,果然山钟灵水毓秀,灵光萦绕,水旁有麋鹿衔花,林间有百鸟朝凤,清溪浅濑,游鱼戏水,一派祥和之气,果真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真敖决定建庙于此,庙就是今天濑溪河畔的万灵寺,而路孔这个地名就因神仙婆婆的方音而流传开来。4.现状社会经济分析2009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74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50万元,级财政收入196.3万元,工商税收37.5万元,契税1.8万元,非税收入157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10元,粮食总产量达8725吨,农民人均纯收入5401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3‰以内。现状路孔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主要集中于路孔场,行政办公设施(镇政府、派出所、财政所、工商所)设在城镇;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农商行等在城镇设有网点;城镇设有1所小型超市、1个农贸市场;全镇设有初级中学1所(路孔中学),小学1所(路孔中心校);城镇设有老年人活动中心、篮球场等文体娱乐设施;城镇设有中心卫生院,各村设有卫生室。集贸市场成交额达到600万元/年。19 重庆荣昌路孔古镇历史文化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5.现状基础设施分析1.给水现状城镇现状用水由场镇来水厂供给,现状供水规模30立方米/天,占地100平方米,给水提升泵站情况正常,自来水普及率达95%。现状供水设施较为陈旧,现有自来水厂规模较小,供水量不能满足路孔镇(新区和传统街区)的用水量需求。2.排水现状现状城镇内无污水处理设施及相关排水系统,产生的污水及雨水均自然排放。由于城镇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未做任何处理就通过排水沟直接排入濑溪河,对水体造成一定的污染。3.供电现状城镇内现状供电质量较差,传统街区内,现状电力杆路走向混乱,纵横交错,电力网络结构薄弱,且严重影响街区景观。4.通信现状城镇内市话业务由现有路孔电信支局负责。城镇电话用户数量1200户,电视网络用户800户,普及率17%。城镇内移动通信基站、联通基站各1个,均位于大荣寨社区5社。城镇内移动通信(中移、联通)户数96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20%。城镇邮政网点一个,位于路孔场镇,建筑面积50米²。传统街区内,现状电话线、广播线、有线电视电缆均为架空杆路,走向混乱,严重影响街区景观。5.燃气现状现状城镇内无天然气管道,场镇居民使用燃料主要为液化气和煤。镇域内现有天然气站2座,位于尚书和玉顶村,日产天然气30万立方米。6.现状植被分析区内植物主要以西南地区绿林为主,植物种类极丰富,目前主要以重庆本土植物为主。基本没有人工植被,大部分为天然树种。乔木类有:小叶榕、黄葛树、柳树、香樟树、刺桐、广玉兰、红叶李、紫薇、红枫、桂花、桃花、樱花、腊梅、夹竹桃。19 重庆荣昌路孔古镇历史文化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灌木类有:蚊母、珊瑚、小叶黄杨、红继木、金叶女贞、西洋鹃、十大功劳、山茶花。地被类有:沟叶结缕草、麦冬、马蹄筋。攀援类有:九重葛、爬山虎。观花植物有:广玉兰、红叶李、紫薇、桂花、桃花、樱花、腊梅、夹竹桃、西洋鹃、山茶花、九重葛。观叶子类植物有:蚊母、珊瑚、小叶黄杨、红继木、十大功劳、小叶榕、黄葛树、柳树、香樟树、刺桐、红枫。重点保护树木有两颗千年古树。疏林和灌木林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虽植物呈多样性分布,但景观效果差异较大,整体质量不高,需在项目开发中进行梳理改造。7.水域现状分析濑溪河为沱江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重庆市大足区巴岩店,流经大足、荣昌、泸县和龙马潭区,于泸州市龙马潭区胡市镇注入沱江。河干流全长238公里,全流域面积3257平方公里,天然落差223米,平均坡降约1.1‰。荣昌县县境内流域面积708平方公里,从路孔镇进入,流经昌州街道、昌元街道、虹桥村、广顺镇、安富镇、清升镇,从清江镇流入四川省泸县境内。与古镇相伴的赖溪河更是荣昌文明的河流,两岸翠竹成林连片,荡舟于赖溪河可以隐约发现两岸陡峭的石壁上的一些洞,这就是被人们称之为蛮子洞的东汉崖墓。据统计,在古镇的狮子坡、庙儿坡、弯店、胡家滩有崖墓群,公家山、电杆坡有独墓,星星罗罗一百多。单室墓、双室墓乘游船观光低处可入室。沿河两岸茫茫翠竹和东汉崖墓群以及传说中的二十四个望娘滩形成特有的历史景观。古镇下游三华里处半山崖上,隐隐洞天,梯级而上便是一方佛地“朝阳洞”,又名“潮阳洞”,原为岩墓,后改凿为石窟,崖面长30米,高4.9米,明代造像3窟,共计36身。朝阳洞洞中有洞,洞洞相连,形成神迷奇观。山门楹联“朝阳山水千秋美美美,千洞菩萨万代灵灵灵”。虽带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人们祈求幸福的思想。8.气候分析荣昌路孔镇19 重庆荣昌路孔古镇历史文化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099毫米,年平均气温17.8℃,年总积温6482℃,平均气温稳定通过温度的总积温5633℃,无霜期327天,月极端最高温度39.9℃(1972年),荣昌县路孔镇月极温最低温度-3.4℃(1975年),历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为265天。年平均日照时获得1282小时。9.地形、地貌特征分析由于有特殊的丘陵地貌及河流贯穿全境等条件,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类型,为多种植物的生长和植被类型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里具有明显的生物多样性特点。特别是濑溪河两岸良好的植被,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对旅游的开发具有无限潜质。古镇的发展形成以老街为依托,以原东西干道为轴线,向东、向西北形成“一轴四片”的紧凑式布局结构形态。一轴:以路孔镇至荣昌县城道路为城镇发展轴四片:分别为古镇老镇区、行政中心与城镇绿心片区、城镇发展西北片区和城镇发展东片区。19 重庆荣昌路孔古镇历史文化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10.路孔镇旅游建设情况分析2012年,路孔镇按照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三二三”工作思路开展工作,即围绕“路孔古镇旅游开发建设”这个重点,做好“古镇路党建示范带、花卉苗木产业园、宜居城镇”三篇文章,打好“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历史文化名镇”两张牌子,实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渝西川东郊外旅游目的地和荣昌主城休闲功能区”三大目标。2012年7至9月,《填四川》影视基地一、二期工程建设竣工,主要建有县衙、商铺、广式家园、徽式家园和宁徙家园建筑。同年12月完成绕镇公路的毛坯建设,绕镇公路起于场镇入场口,止于《填四川》影视基地宁徙家园处。全面完成尚书和玉鼎村两个新农村康居点建设,启动大荣寨社区油榨湾农民新村康居点建设,提档升级沙堡新村,2012年6月,沙堡新村被重庆市城乡建委评为重庆市“十佳巴渝新居”,同年12月荣获荣昌县政府表彰“县级生态示范村”。农户自建巴渝新居160户,政府补贴完成农村D级危房改造80户,C级危旧房改造60户,完成古镇路沿线25户“插花”农房的风貌改造工程。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县级下达任务192亩,完成263亩,完成137%,实施面积居全县第一。四.路孔古镇项目综合分析——背景及必要性1.用地规划简况:19 重庆荣昌路孔古镇历史文化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路孔古镇项目位于重庆市荣昌县城东部,拟征用土地面积约11.6公顷。规划有宾馆,旅游换乘接待中心,商业购物街,休闲广场,民俗文化广场,娱乐城,餐饮区,特色展示区,行政管理区及特色滨水景观带。2.相邻区域功能规划关系分析:老镇区主要以原商业、文化为主体;行政办公区结合背后公园绿地形成城镇绿心;城镇发展西北片区形成一个居住小区和民俗文化区;城镇发展东片区也形成一个旅游和综合居住小区,配置较为完善的各种服务设施;沿濑溪河规划商业、休闲娱乐综合用地。19 重庆荣昌路孔古镇历史文化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4.道路交通规划分析:古镇外围以车行交通为主,各区间以干道连接,内部以支路串联,形成两横七纵的路网格局,整个道路横断面宽为18米、14米、12米三级类型。在东部发展新区设置汽车站,以避免过多车进入镇内,造成干扰。结合汽车站布置停车场,使游客可徒步游览古镇风貌。在西北新区北部规划一座濑溪河大桥,主要解决与濑溪河西岸地区的交通联系。6.用地规划指标分析:西北片区主要控制性规划指标如下:R2:二类居住用地G1:公共绿地C5:商业金融用地C3:文体教育用地东片区主要控制性规划指标如下:R1:一类居住用地R2:二类居住用地C1:行政管理用地C2:教育机构用地19 重庆荣昌路孔古镇历史文化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C3:文体教育用地C4:医疗保健用地C5:商业金融用地C6:集贸市场用地T:对外交通用地S1:道路用地S2:广场用地U:公共工程用地G1:公园绿地G3:防护绿地E:水域及其他用地7.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路孔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中国特色镇旅游新干线试点镇,重庆市文艺创作基地,重庆市十大魅力小城镇、十大乡村旅游目的地。2012年,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和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联合开展的“发现重庆之美”活动中,荣膺“重庆十大最美古镇”称号。历史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的路孔古镇先人创造了诸多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无价之宝大多已濒临灭绝边缘,保护、传承和开发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迫在眉睫。路孔古镇项目的实施,必将创新其生存与发展模式,创建传统艺术文化重现生机与活力的新平台,重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春天,推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五.SWTO分析1.优势1.地理优势路孔镇位于荣昌县城东部,距县城10公里,距大足石刻县城仅40多公里,离渝中区也只需70多分钟,交通较为便捷,旅游区域优势明显。路孔濑溪河为沱江左岸一级支流,古镇下游三华里处半山崖上,隐隐洞天,梯级而上便是一方佛地“朝阳洞”,朝阳洞洞中有洞,洞洞相连,形成神迷奇观。2.人文艺术,历史资源丰富路孔古镇以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旖旎的水乡风光闻名遐迩,古镇青山环抱,濑溪河斜贯全镇,北宋时以水码头著称,清嘉庆五年,19 重庆荣昌路孔古镇历史文化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当地士绅为了防患川东白莲教大起义,以店铺客栈为基础,大规模扩建成大荣寨,成为了集镇。整个集镇为开有四城门的城墙环抱,坚固的城墙护卫着一华里长的主街与三条支巷,当地人称主街为明清一条街。现石质狮子门、日月门两处城门和位于码头处的清代“大荣桥”保存完好,繁华的街居至今保存着古老建筑持色,大青砖、小青瓦、硬山墙、穿斗墙、长板门、吊角廊、镶板窗、格子窗、抬梁柱、挑檐廊、石板街、禹王殿、古城墙艺术地构成了婀娜多姿的山地独特风貌,“山一水一城”交相辉映,相生相息。附表:路孔镇文物建筑及历史遗迹整治重点一览序号名称地址建筑年代建筑规模整治措施规划用途备注1大荣寨路孔古镇老街清嘉庆元年现余古城墙246米寨门两座占地7000㎡复原维修环境整治休闲、观瞻恢复滨河古城墙2明清老街古镇大荣寨内少量明代多数清代主街全长324米,支巷105米复原维修环境整治生活用房整体保护3湖广会馆古镇大荣寨内清乾隆28年原占地600㎡有戏楼檐廊复原维修环境整治湖广会馆4赵氏宗祠古镇大荣寨内清乾隆年间1000㎡环境整治生活用房、游览5赵家花房子原万灵村二社清光绪年间5000㎡复原维修环境整治生活用房、游览6革命烈士柳乃夫故居原万灵村二社清道光年间400㎡复原维修环境整治纪念馆7赵家老房子原万灵村八社清嘉庆年间1500㎡立面保存环境整治生活用房、游览8万灵古寺万灵村南300米始建于明代700㎡复原维修环境整治教育、游览9宋代水码头古镇大荣寨外宋代1500㎡复原维修环境整治停泊10大荣桥古镇日月门外明永乐年间32跨长152米宽1.8米复原维修步行通道、观瞻11船闸古镇大荣寨内1952年长约45米宽约10米维修、加长环境整治水运通道观瞻12赵家龙桥原万灵村八社清嘉庆八年长8米宽2米环境整治步行通道、观瞻19 重庆荣昌路孔古镇历史文化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13济公桥原万灵村四社清乾隆23年长12米宽4米环境整治步行通道、观瞻14妃子桥原明月村六社清嘉庆18年长40米宽8米环境整治交通通道2.劣势1.居住性较差,功能退缩严重。很多古镇尤其是重庆古镇都是砖木结构,很多都已经失去了使用功能还在勉强维持,或者材料老朽必须及时更换,但是随着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逃离古镇到城市生活工作,古镇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各种生活便利设施失能或者根本上就没有筹建,采光、通风、卫生等设备很多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因此其居住性能较差,与日以现代化的生活需求严重脱节。2.生态性较差,环境破坏严重。作为古镇来说,其之所以成为古镇,一般都是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桑坚持特色到现代社会方能被称为古镇,因此其与当地的各种自然环境已经融为一体、互相依存,其历史文化性也已经和自然生态性融合起来,成为一个循环畅通的生物圈体系。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很多古镇的自然生态性不断被破坏,一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污染、过度开发利用等程度过深过多,二是古镇本身对现代生活的种种后果没有免疫性,导致整体存在状态显得破败和没落。3.机会2012年,路孔镇按照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三二三”工作思路开展工作,即围绕“路孔古镇旅游开发建设”这个重点,做好“古镇路党建示范带、花卉苗木产业园、宜居城镇”三篇文章,打好“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历史文化名镇”两张牌子,实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渝西川东郊外旅游目的地和荣昌主城休闲功能区”三大目标。2012年,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和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联合开展的“发现重庆之美”活动中,荣膺“重庆十大最美古镇”称号。4.威胁19 重庆荣昌路孔古镇历史文化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古镇内外的功能区划不科学、不合理,污染源不容易被控制,造成污染横行。二是工农业、服务业和居民生活产生的各种污染源,对古镇及其周边构成了严重威胁。一些人要么离开古镇去追求更现代化的生活条件,要么不顾历史文化背景地盲目改造,从而在两个方面都使得古镇的居住性和历史文化性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六.路孔古镇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建议1.明确项目定位基础:路孔古镇将在县文化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以保护、传承、发展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瑰宝为己任,以全新的文化内容和创新的运作模式进行策划与建设。它将成为荣昌县文化艺术保护、传承和繁荣农村文化的新地标;它将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上独辟蹊径,大胆创新,打造重庆众多古镇旅游中的文化名片。由此我将项目建设定位于:重庆古镇文化名片;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路孔民间艺术延续基地。将其重点打造成为重庆古镇文化名片。2.理清项目设置思路:项目位于荣昌县路孔古镇开发区内。按照“保护老街,开发新区”的思路,逐步恢复老街古建筑风貌,在新区建设传统特色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主体工程位于老区内。使项目建成后,与三街六巷交相辉映,成为路孔历史文化走廊。3.设定项目开发目标:“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这是十七大在关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容中提出的文化产业发展要求。以此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我设定了以下开发目标:1、打造路孔古镇集镇文化风情走廊。坚持“保护老街,开发新区”的思路,开发建设与三街六巷古镇风貌相协调的传统民间艺术保护、展演场所,展演场所主体工程修建展演楼一栋,配套建设农民文艺广场。组建、19 重庆荣昌路孔古镇历史文化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培养专业民间艺术表演队。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2、结合村庄整治,打造融古镇民间艺术表演为一体的休闲娱乐旅游中心,以此激发传统民间艺术的活力与张力。3、引领开发路孔古镇特色美食文化,在商业景观带上打造古镇特色餐饮业。4、引领古镇风貌恢复,推进老街保护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5、建设民居博物馆利用原有完好古建,建设奇石博物馆、中国折扇博物馆、中国西部陶艺馆、中国姓氏起源文化馆、巴蜀古床展览馆、乌木博物馆、巴蜀非物质文化展览馆、百寿、百福书画展览馆、福建、江西及湖广会馆、尔雅书院、村官博物馆。6、打造濑溪河两岸滨水景观带,复原码头船文化,还将在船甲附近修建游憩广场和特色展示区。7、打造沿古镇商业控制景观带,濑溪河沿岸的建筑要改造成土家吊脚楼,经营茶馆、戏楼、酒楼,再现濑溪河畔昔日繁华。4.定性项目开发模式:路孔古镇的开发模式可以定性为:“站在重庆古镇旅游业发展高度,充分发挥重庆及荣昌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主题古镇,开发高端主题产品,吸引商务活动,促进娱乐产业发展”的综合开发模式。将其打造成重庆古镇文化名片。五.路孔古镇功能设置构想:根据荣昌县《旅游规划指导思想》,综合前述各项分析,参照其他类似项目成功经验,针对路孔古镇实际情况,特提出以下具体项目设置构想供参考:1.打造三条景观带据规划,路孔古镇保护性开发将打造“一线三带四区七点”。一线:将濑溪河19 重庆荣昌路孔古镇历史文化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水体打造成“水巷风情”。三条景观带:古镇风情景观带、滨水景观带、商业控制景观带。   其中,路孔古街上将设置土家乌木、陶艺、折扇加工等手工艺作坊,保留禹王宫,恢复赵家祠堂,水运码头等历史遗迹,还将修建游憩广场和特色展示区。   濑溪河将恢复沿河古码头和古桥,在船闸区域设置休闲广场;修复万灵寺,打造古代特有的神祭祀文化,供游客参观体验。濑溪河沿岸的建筑要全部改造成土家吊脚楼,经营茶馆、戏楼、酒楼,再现濑溪河畔昔日繁华。  顺河街景观控制带,则规划成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色古镇街区。2.建设民居博物馆 在功能上,路孔古镇将划分为四大区:入口接待服务区、行政管理区、广场区和古镇景点游览区。其中,在古镇景点区内打造奇石博物馆、中国折扇博物馆、中国西部陶艺馆、中国姓氏起源文化馆、巴蜀古床展览馆、乌木博物馆、巴蜀非物质文化展览馆、百寿、百福书画展览馆、福建、江西及湖广会馆、尔雅书院、村官博物馆,向游客展示古镇的民居建筑艺术,以及古镇大院文化。路孔古镇开发好后,将隆重推出8条旅游线路:古镇风情游线、水上路孔游线、红色经典游线、民居大院游线、宫庙游线、路孔文化游线、市井文化游线等。3.具体项目控制指标:征用土地面积约11.6公顷。建筑有宾馆,旅游换乘接待中心,商业购物街㎡,其他还有休闲广场,民俗文化广场,娱乐城,餐饮区,特色展示区,行政管理区及特色滨水景观带(其中规划建筑面积14000㎡,集散停车位400个)。4.社会效益:1、路孔有着良好的发展旅游基础,赵氏宗祠等旅游景点已初具规模,年接待游客量突破30万人次,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旅游资源。 2、通过开发,把路孔镇打造成一个融“巴渝文化”、“濑溪河文化”为一体的具有明清时代重庆民居建设风貌的独特旅游文化古镇,必将成为人们旅游、兴业、经商、休闲、居家的理想场所。 3、通过资源整合,出让土地用作企业和综合用地开发。其土地开发价值和提供的古迹、文化等资源价值完全能补偿投资商开发投资。19 重庆荣昌路孔古镇历史文化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   4、出让20年的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经营权和无形资产(包括非物质文化、注册商标等)使用权,其旅游收益无法估量,是投资商最好的投资回报。随着路孔镇旅游文化产业的整体开发营销,路孔镇旅游文化产业在近期、中期、远期可分别实现:    1、近期:3—5年左右,将路孔镇打造成为重庆一流的旅游古镇(国家AAA级标准)。    2、中期:5—10年左右,将路孔镇打造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古镇(国家AAAA级标准)。    3、远期:10—15年左右,将孝泉镇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古镇(国家AAAAA级标准)。七、古镇改造应该坚持的保护与开发原则(一)科学规划,争取资源最优化配置。现今社会,古镇是一种稀缺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和物质双重资源结合体,因此,在使用好这一资源的过程中,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做好科学规划工作,争取将古镇的各项资源集中起来发挥作用,争取做到最优化配置。一是要坚持国际视野,将国外尤其是法国古堡保护经验引进中国,对规划部门提高要求,使得设计出来的古镇保护开发规划科学、合理通过高起点规划,使得人的生活工作和古镇的存在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真正做到保护性开发。二是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在理论层面上吃透上情、在实践层面上紧接地气,争取在科学的宏观理论指导下对微观的古镇现状进行研讨分析,并分阶段实施,坚决避免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错路。三是要力争工、农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争取各行各业都得到实惠,各种资源都能够参与到保护性开发的过程中来并得到相应的利益分配。(二)保护性开发中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古镇各种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因而需要保护的基础上再开展利用工作。对于这些需要保护的文明缩影,一是要提倡积极保护,结合本地实际和特点进行积极保护,而不是不顾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徒劳涂脂抹粉,这样只能显得故旧建筑丑陋不堪。二是在积极保护的基础上再尝试各种开发政策,通过合理利用促进进一步的开发,努力做到修旧如旧、保全韵味。19 重庆荣昌路孔古镇历史文化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三)注意生态环保原则。生态性是古镇的独特性质之一,只有坚持生态性,才能做到积极保护、保护性开发。因此,要坚持生态学原理,在环保治理、自然协调等方面做好文章、做足功课,一般坚持先试点、再扩大实践力度的方法,做到重点文物重点保护、现代与过去融为一体。(四)坚持人无我有的特色原则。目前古镇改造的思路有很多都是雷同的,造成古镇改造后的风貌也趋同一致,因此要广泛争取基层群众、专家群体的意见,在借鉴丽江、乌镇等成功保护性开发案例的基础上,坚持人无我有的特色原则,坚持走不寻常的改造之路,打造一些有独特韵味、不同特色的东西,增强古镇资源的吸引性。(五)中心和边缘同等重要原则。很多地区的古镇改造只限于中心地区、忽略了边缘地带,没有做到同等对待、对等保护,距离统筹兼顾、协调开发开发的要求甚远。因此,要采取措施坚持中心和边缘地带同等重要这一原则,全面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自然气息,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古镇整体的发展。八、小结  目前,虽然一些古镇改造比较成功,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但是还有更多的古镇没有得到保护性开发或者开发过度忽视了古镇的长远发展。因此,当前古镇保护的最急迫之事是按照保护第一的方针先保护好文物等资源,再将开发提上日程来研讨操作。古镇的韵味和风采是建立在其自然性、生态性、整体性等性质基础之上的,其改造的本质要求是与周围协调、与社会自然发展向统一。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古镇的改造必须加快进度,更必须坚持相关的原则和方针,只有古镇的内容和性质能够紧随时代潮流而变,其才能得到第二次生命、重塑辉煌。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