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2.49 KB
  • 34页

dl-t5097-1999火力发电厂贮灰场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

  • 3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P10备案号4019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50971999火力发电厂贮灰场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Technicalcodeforgeotechnicalinvestigationofashyardoffossilfuelpowerplant主编部门国家电力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文号国经贸电力199974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1999-08-02发布1999-10-01实施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综科教199828号文关于下达1997年制定修订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的通知要求对SDGJ7786火力发电厂贮灰场工程地质勘测规定进行修订而成的制定本标准是为了在火力发电厂贮灰场岩土工程勘测中统一标准明确要求确保质量实现贮灰场工程建设安全经济的要求本标准共分12章和4个附录对原规定作了修改和补充的主要内容有1对贮灰场岩土工程勘测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并规定了勘测的原则即不仅局限于提供地质资料还要更多地涉及场地地基岩土体的整治改造和利用的分析论证以体现岩土勘测服务于贮灰场建设的全过程为此将原规程更名为火力发电厂贮灰场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2将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两个勘测阶段和筑坝材料勘测单独列章编写增加了岩土工程分析现场检验和监测等章节3增加了干式贮灰场的岩土工程勘测内容4补充了贮灰场环境地质勘测的有关要求5增加了贮灰场岩土工程评价的针对性除规定了评价原则外还对各类岩土工程和各种岩土结合具体工程进行岩土分析计算和论证作了相应的规定6补充了坝轴线位置选择推荐坝型以及坝基处理方案的有关内容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B附录C和附录D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卫东黄益灵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负责解释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贮灰场岩土工程勘测的技术要求适用于汽轮发电机组容量为50MW600MW级新建或扩建的燃煤发电厂贮灰场岩土工程勘测其它机组容量的发电厂贮灰场岩土工程勘测可参照使用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500219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L/T504595火力发电厂灰渣筑坝设计技术规定DL/T50741997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DL/T50931999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资料整编技术规定DLGJ12596电力岩土工程监理技术规定DLGJ12696粉煤灰试验规程3基本规定3.0.1贮灰场岩土工程勘测应与设计专业配合考虑建(构)筑物布置坝型坝高库容和贮灰场的运行特点在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岩土工程评价和建议为设计施工提供依据3.0.2贮灰场岩土工程勘测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3.0.3贮灰场地按其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可分为三类1简单场地库区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和地质构造简单岩土性质均匀非特殊性土坝址区沟谷覆盖层较薄基岩裸露岩体完整强风化层较薄坝基无软弱层或强透水层如有也易处理坝肩山体较厚稳定性好无不良地质现象场地地震基本烈度小于7度2中等复杂场地库区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和地质构造较复杂岩土性质变化较大有特殊性土坝址区沟谷覆盖层较厚且在坝基勘探深度范围内有厚度较小的软弱层或强透水层需进行一般地基处理或采用一般坝体结构措施坝肩较单薄稳定性较差不良地质现象较发育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8度3复杂场地库区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和地质构造复杂岩土性质变化大有特殊性土坝址区沟谷覆盖层厚且在坝基勘探深度范围内有厚度较大的软弱层或强透水层需进行特殊地基处理或采取特殊坝体结构措施坝肩单薄稳定性差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9度3.0.4贮灰场岩土工程勘测阶段的划分应与设计阶段相适应分为四个阶段1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 2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3初步设计阶段勘测4施工图设计阶段勘测3.0.5对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贮灰场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可酌情简化3.0.6贮灰场勘测宜在初步设计阶段完成施工图设计阶段仅对未查明的岩土工程问题和设计方案变动的地段进行补充勘测在贮灰场主要建(构)筑物布置方案确定的前提下初步设计阶段勘测和施工图阶段勘测可合并进行其勘测成果必须满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要求3.0.7当贮灰场采用分期筑坝方式修建时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阶段的勘测工作应满足修筑本期坝的需要对后期坝的勘测应按本标准有关章节的要求进行当设计需要对灰坝的本期坝各级子坝及最终坝高进行局部或整体的稳定计算时应进行相应的勘测工作3.0.8对采用干式除灰方式的贮灰场勘测工作量可适当减少4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4.0.1贮灰场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应配合厂址初步可行性研究对拟选贮灰场地的适宜性进行岩土工程初步评价为推荐厂址方案提供资料4.0.2本阶段岩土工程勘测应考虑下列条件1选用筑坝工程量小库容大的山谷洼地河(海)滩地塌陷区和矿坑等做贮灰场地2对地质条件较好有利于筑坝的可能地段应预测其工程地质特性及其成库条件并推荐出较有利的筑坝地段3具有布置排洪构筑物有利的地形4在筑坝地段附近有足够的筑坝材料5贮灰场的灰水渗漏对环境可能产生的污染和危害4.0.3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应搜集已有资料和进行现场踏勘调查并符合下列要求1搜集分析资料的主要内容1)拟选场地附近的矿藏及开采情况有无采空区2)场地断裂构造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3)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及近期地震活动的资料4)当地的修堤筑坝经验2踏勘调查的主要内容1)了解拟选场地沟谷两岸的稳定性有无不良地质现象2)初步了解有无筑坝的有利地形可能筑坝地段的岩土性质和覆盖层厚度3)初步了解有无修库筑坝的不利地质因素并判断其处理措施的难易程度4.0.4拟选贮灰场地若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避开或需作技术方案比较1地下有可开采的矿藏拟建坝地段有较大的采空区2常发性泥石流沟谷3坝址和库区岩溶土洞特别发育有可能产生塌陷和不易处理的渗漏 4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7度坝基和坝肩存在抗震不利的工程地质因素的地段5坝址地段存在厚度较大的软土自重湿陷性黄土并有可能影响坝基及坝肩稳定需作特殊地基处理的场地5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5.0.1贮灰场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应对灰场的成库条件及坝址的稳定性作出评价分析预测可能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建议坝轴线位置和坝型推荐岩土工程条件较优的贮灰场5.0.2当拟定厂址有一个以上可供选择的贮灰场地时对条件较优越且可能被推荐的场地应按本标准进行勘测其余灰场也应进行勘测但勘测工作量可减少5.0.3本阶段勘测应初步查明和了解下列内容1贮灰场的地形地貌特征2灰场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坝肩谷坡的稳定性坝址区岩土分布及其主要性质坝址存在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地基处理方案建议3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当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7度时应分析坝址区的地震效应4灰场及附近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并预测分析灰场的渗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5危害灰场成库的不良地质现象分析其危害程度发展趋势并提出防治措施的初步方案6了解灰场附近矿藏开采情况采空区的分布及其对坝址稳定和渗漏的影响7筑坝材料及当地修堤筑坝的经验5.0.4本阶段采用的勘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简单场地应进行工程地质调查2对中等复杂和复杂场地当有资料时可进行现场踏勘在拟选坝址地段应进行重点复核当缺乏资料时应在库区作工程地质调查在坝址地段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必要时可沿坝轴线和坝址有关地段进行少量勘探工作3当研究场地区域稳定等问题时宜采用工程遥感5.0.5现场踏勘工程地质调查和工程遥感的范围应包括可能最大坝高所形成的库区坝址排洪设施筑坝材料及附近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地段工程地质测绘应在拟选坝址及存在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地段进行本阶段勘测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的比例尺可选用12000110000工程遥感图像资料比例尺航片宜采用15000120000卫片宜采用1250001500005.0.6本阶段应配合设计确定灰场建坝地段的位置灰坝轴线应选择在地形地质条件好灰坝造价低库容相对较大的地段坝轴线宜为直线5.0.7根据勘测成果推荐灰坝坝型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第四系地层厚度大或山谷较宽的地段应按当地筑坝材料的种类选用土坝堆石坝砂卵石坝或混合坝等柔性坝2当地基岩石强度较低或岩性不均匀可能产生较大差异沉降时应选用土坝堆石 坝等柔性坝当地基岩石强度较高山谷比较狭窄且其它筑坝材料储量不足时可选择砌石坝等刚性坝5.0.8对需采用隧洞进行排洪的贮灰场选择排洪隧洞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有利于排洪和总体布置情况下应缩短隧洞的长度2洞轴线宜大角度交于岩层走向构造破碎带岩溶发育等软弱地段并避开冲沟洼地水渠和其它地表水体3调查了解沿线的岩土性质和隧洞埋深及其成洞条件4选择厚的坚硬岩层作洞顶或选择强度高厚度大的土层作洞体5隧洞进出口宜选择坡度陡岩体完整基岩出露且强风化层或覆盖层较薄无不良地质现象的地段6初步设计阶段勘测6.1一般规定6.1.1贮灰场初步设计阶段勘测应按各建筑物总体布置方案进行着重查明坝基与坝肩的工程地质条件对灰场的成库条件坝址和各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及筑坝材料作出岩土工程评价为确定坝型地基处理方案及对不良地质现象的整治提供岩土工程资料6.1.2本阶段勘测前应取得下列资料1可行性研究阶段有关灰场的勘测资料2包括贮灰场最大库区范围以及与筑坝材料有关地段的地形图其比例尺应不小于120003灰坝轴线和有各建筑地段坐标的总平面布置图以及最终坝高的设计方案和本期工程的勘测任务书4拟定坝型坝高坝底宽度以及各建筑物地段基底尺寸和埋深要求5筑坝材料的用量和质量要求6.1.3本阶段勘测工作应按拟定的坝址排洪系统及筑坝材料等地段进行主要任务是1查明坝址区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岩土成因类型埋藏分布情况及物理力学性质2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和埋藏条件评价地下水的腐蚀性3查明与坝基坝肩稳定性有关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整治措施和稳定性评价4查明与排洪系统各建筑地段有关的岩土性质及其稳定条件并对排洪隧洞的成洞条件作出评价5进一步查明不良地质现象对主要的岩土工程问题应作出明确结论6查明土的最大冻融深度7查明筑坝材料的类型产地储量质量及开采条件8调查当地的筑坝经验特别是特殊土地区的修堤筑坝经验或灰坝地段原有土堤坝的施工运行情况9分析成库后灰水向邻谷或坝址下游渗漏的可能性并提出处理建议10对灰坝下游地段分析预测水文地质条件可能产生的变化6.1.4当坝址或建筑物地段地质条件复杂应在与坝址或与建筑物稳定有关的地段进行工 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的地形图比例尺不宜小于120006.1.5当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7度坝基存在软弱粘性土层粉土砂土和岩石软弱夹层时还应考虑场地地基的失稳或失效的可能性包括液化震陷滑坡等6.1.6当利用天然洼地洞穴塌陷区和废矿坑等作贮灰场地无需修堤筑坝时可作库区内的工程地质调查查明灰库向周围场地的渗漏情况排洪设施地段的岩土性质及库岸边坡的稳定性6.1.7库区工程地质调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基岩出露的库区应查明岩性分布岩层产状和断裂构造带2对有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的库区及附近地段应查明有无砂砾石层古河道砂卵石层和其它强透水层分布3在岩溶地区应查明岩溶发育程度和岩溶形态的延伸分布规律当工程地质调查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在库区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和少量勘探测试工作6.1.8本阶段筑坝材料的勘测应按本标准第9章的要求进行6.2坝址勘测6.2.1初步设计阶段坝址勘测应按堤坝高度场地和地基的复杂程度并结合初拟坝型和坝体稳定性计算需要查明坝基土层的结构厚度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基岩风化程度软土及强透水层的分布和埋藏条件并应查明坝肩(包括最终坝高的坝肩)的稳定性和不良地质现象及其危害程度对坝基的稳定和渗漏作出岩土工程分析和评价提出地基处理方案6.2.2坝址勘探线的布置原则应符合下列要求1坝址勘探线的布置一般应按下列要求确定1)简单场地应沿坝轴线和垂直坝轴线各布置一条勘探线2)中等复杂场地应沿坝轴线和垂直坝轴线各布置一条勘探线必要时可沿下游坡脚或上游坡脚附近岩土或沟谷形态变化较大处增布一条勘探线3)复杂场地除沿坝轴线和垂直坝轴线各布置一条勘探线外还应在上游坡脚和下游坡脚附近各布置一条勘探线2当坝基存在软弱土层或强透水层时应适当增加勘探线勘探线距布置以能查明其分布条件为原则3位于河海滩或平原的围堤灰场勘探线应沿堤坝的轴线布置当遇有河沟洼地等并存在软弱地基土时可在适当地段布置少量垂直于轴线的勘探线4当采用分期筑坝且坝基为软弱土层时为满足最终坝高整体稳定性验算的需要而布置的勘探线应考虑到能作出最终坝高的坝基与坝肩的岩土工程评价6.2.3坝址勘探点的数量和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条勘探线上勘探点数量应不少于3个勘探点的间距可为25m100m当沟谷宽度较窄土层结构复杂勘探点的间距可视实际情况适当减小在沟底必须有一个勘探点一般勘探点的间距沟谷部分宜小些靠近坡顶可大些2当属河海滩和平原洼地等围堤灰场时沿轴线的勘探点间距对复杂场地可为50m100m对中等复杂场地可为100m200m对简单场地可为200m300m垂直轴线的勘探点间距可为20m40m 3在岩溶发育地区尚应根据工程物探或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的成果对有岩溶土洞发育的可疑处增加少量勘探点6.2.4坝址勘探点的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沟谷基岩裸露岩体完整覆盖层较薄的简单场地勘探点深度应达到基岩面当基岩表面为强风化时部分勘探点还应适当加深2对山谷灰场在坝址基岩埋藏很深覆盖土层结构复杂的场地勘探点的深度可为0.5倍坝高在上述勘探点的深度范围内遇有硬土层时勘探点的深度可适当减少遇有软土层时勘探点的深度可适当加深但最深不宜超过1倍坝高当最终坝高远远超过初期坝高时控制孔的深度应适当加深3围堤灰场坝(堤)址或山谷灰场的坝肩土层很厚时为查明与渗漏稳定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勘探点的深度可按实际需要确定4灰坝建在水库湖海边或河滩地坝的一侧受常年或季节性水位影响的坝址其勘探点的深度除按上述原则确定外还应考虑冲刷的最大深度5坝址岩溶发育时为查明岩溶土洞的勘探点的深度应按物探异常点(带)的深度和坝基稳定渗漏的实际需要确定可深入基岩10m15m或异常点(带)下2m3m但最深不宜超过1倍坝高6.2.5当灰坝是利用已建水库堤坝作为坝体的一部分修筑时应对原堤坝布置适量勘探工作以查明堤坝填筑的密实度和坝基土的性质并评价其作为灰坝体的适宜性勘探点的深度应深入原坝基1m2m部分勘探点的深度应按6.2.4的要求确定6.2.6当坝址存在有软弱岩土层强透水层和危及坝址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如岩溶滑坡采空区等)以及遇水明显软化膨胀和湿陷的地层时宜进行专门岩土工程勘测当地基的变形和稳定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提出地基处理措施建议处理方案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结合施工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必要时应进行试验6.3排洪系统勘测6.3.1排洪系统地段包括竖井卧管消能设施斜槽明渠及隧洞以及干灰场的截洪沟等6.3.2排洪系统勘测应查明各建筑物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并作出稳定性和适宜性的岩土工程评价6.3.3每个排洪竖井应有一个勘探点勘探点的深度应达到基岩面或深入基岩一定深度当基岩埋藏很深时勘探点的深度不得小于基础底面以下5m6.3.4卧管勘测应沿管线作工程地质调查重点查明软硬土层的性质及埋藏分布情况必要时可作少量勘探勘探点的深度应达到卧管底部下3m5m6.3.5消能设施勘测应进行工程地质调查查明沟底及两侧有无易受冲刷侵蚀的软弱土层必要时可作少量勘探勘探点的深度宜达到基岩面或基础底面以下不小于5m并考虑冲刷淘蚀的影响6.3.6斜槽及排水明渠勘测应沿线作工程地质调查查明岩土的结构性质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及与稳定渗漏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必要时可作少量勘探勘探点的深度宜达基础底面或冻融深度以下2m3m 6.3.7排洪隧洞勘测应沿洞轴线进行工程地质调查必要时可作局部地段的工程地质测绘或勘探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采用的比例尺可为150012000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应查明1沿线地形地貌特征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及发育程度并分析对洞体稳定性的影响2沿线覆盖层的厚度岩层产状结构构造裂隙切割情况和岩体的风化程度岩土(包括特殊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3隧洞进出口的稳定性和岩土的成洞条件4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其活动特征并分析对洞体稳定和施工的影响6.3.8排洪隧洞勘测应着重查明隧洞进出口及浅埋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特别应注意附近微地貌的变化查明存在滑坡坍塌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可能性对洞体稳定有影响的断裂破碎带以及其它软弱结构面的位置规模与性质在浅埋和有旁山偏压地段还应查明覆盖层和风化层的厚度与性质分段给出隧洞岩体的坚固系数和提出进出口洞脸的放坡比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对压力隧洞宜按沿线围岩性质分段提出弹性抗力系数弹性抗力系数可用地质类比法经验值或弹性理论公式计算取得6.3.9当排洪隧洞出现上覆的岩体小于2倍洞径或上覆的土体(包括特殊土)小于3倍洞径的地段时应在该地段进行勘探查明上覆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特性并分析其成洞条件勘探点应沿洞轴线布置间距一般为20m40m勘探深度应达洞底以下3m5m当洞底有软弱地层或有影响洞体稳定的不良地质现象时应根据情况适当加深在岩溶发育地段可采用工程物探查明岩溶的发育情况及其对洞体稳定性的影响6.3.10当排洪隧洞进出口覆盖层较厚岩体风化破碎或存在偏压的旁山地段时应进行适量的勘探工作勘探点的深度应超过隧洞底3m5m当洞底有软弱地层或有影响洞口稳定的不良地质现象时勘探点的深度应根据情况适当加深6.3.11当排洪隧洞穿过软质岩层胀缩(岩)土及黄土层时应分析研究上述岩土在水的长期浸泡作用下产生软化膨胀及湿陷等现象对洞体稳定的影响6.3.12排洪隧洞勘测的岩土试样应根据需要选取选取时可在洞体附近或露头地段按不同层位选取有代表性的试样6.3.13干灰场的截洪沟勘测应沿截洪沟作工程地质调查查明岩土的结构性质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及与稳定渗漏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必要时可进行勘探勘探点的深度宜达基础底面以下2m3m或达到基岩面7施工图阶段勘测7.0.1贮灰场施工图设计阶段勘测应在初步设计阶段勘测资料的基础上对下列地段进行勘测1设计方案或建筑物的位置改变后初步设计阶段的勘测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地段2初步设计阶段勘测时某些配套设施方案或具体位置尚未落实的地段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初步设计阶段勘测存在尚未查明的岩土工程问题而应补充作专门岩土工程勘测的地段 对上述待查的建(构)筑物场地应查明其工程地质条件并对其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对存在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和不良地质现象应提出明确的结论和整治措施为建(构)筑物的稳定性验算和地基处理提供岩土工程资料7.0.2施工图设计阶段勘测工作前应取得下列资料1在比例尺为150012000的地形图上注有待查建(构)筑物坐标的平面布置图和勘测任务书2初步设计阶段有关灰场的全部勘测资料或与待查建(构)筑物场地有关的勘测资料3待查建(构)筑物的类型性质基础的基本尺寸埋深和荷载大小以及特殊结构对地基方面的特殊要求等7.0.3施工图阶段的坝址勘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坝轴线移离原坝轴线1倍设计坝底宽度以外时应按第6章的有关要求重新对坝址进行勘测2坝轴线移离原坝轴线0.51倍设计坝底宽度时对中等复杂和复杂场地应在坝轴线和上游坡脚(或下游坡脚)附近布置12条勘探线进行勘测3当坝轴线移离原坝轴线小于0.5倍设计坝底宽度时可在分析研究初步设计阶段勘测资料的基础上对坝址的稳定性适宜性作出工程地质评价与结论意见必要时可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进行少量的补充勘测工作7.0.4初步设计阶段后尚存在需进一步查明岩土工程地质问题的坝址应在初步设计阶段勘测的基础上加密待查地段的勘探点线的布置勘探点的间距以15m25m为宜勘探线的间距和勘探点的深度宜按所研究问题的实际需要确定7.0.5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勘测结果与原勘测资料差异较大时应提出有关处理方案或修改设计方案的建议7.0.6对贮灰场其它建(构)筑物地段和筑坝材料的施工图设计阶段勘测可按本标准有关章节的要求执行8灰坝加高勘测8.1一般规定8.1.1灰坝加高勘测包括前期坝(初期坝和已加高后的灰坝)的下游坝面贴坡加高和坝前灰渣土上加筑子坝的勘测灰坝加高的勘测工作应在前期坝勘测的基础上进行主要查明后期坝坝基与坝肩的工程地质条件并作出岩土工程评价8.1.2灰坝加高勘测工作前应取得下列资料1比例尺为150011000的地形图后期坝的平面布置图和勘测任务书2前期坝的勘测资料3灰坝加高的型式级数级高底宽及拟用的筑坝材料类型和用量4前期坝的施工和运行情况灰坝的现状以及坝体的变形渗漏和加固稳定等情况8.1.3初级灰坝加高应进行一次勘测其勘测成果应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灰坝多级加高必要时应在加高的中期补充进行一次勘测8.1.4灰坝加高勘测可在前期坝勘测资料的基础上在拟建后期坝的有关地段布置勘探工 作对曾产生变形渗漏和破坏的灰坝应查明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趋势评价其加高的稳定性和适宜性8.1.5当后期坝的筑坝材料与前期(级)坝的筑坝材料相同时可用前期坝的料场不再作筑坝材料勘测当原料场储量不够或与前期(级)坝的筑坝材料不同时应补充筑坝材料勘测其勘测工作应符合本标准的有关要求8.2下游贴坡加高勘测8.2.1下游贴坡加高灰坝的勘测应着重查明后期坝的坝基与坝肩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前期坝下游坝坡坝肩和下游坡脚附近有无渗漏变形等破坏并对其稳定性和加高的适宜性作出工程地质评价8.2.2当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用前期坝的勘测资料已能满足后期坝加高的要求时可进行现场踏勘或工程地质调查8.2.3当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用前期坝的勘测资料不能满足后期坝加高的要求或前期坝下游坝坡坝肩下游坡脚产生渗漏变形时均应布置适量的勘探工作查明后期坝基和坝肩的工程地质条件前期坝体填筑的密实性和产生渗漏变形的原因以及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和与渗漏稳定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8.2.4下游贴坡加高灰坝的勘测应沿后期坝的下游坡脚附近布置一条勘探线当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前期坝的下游坡脚附近存在厚度较大的软弱粘性土或强透水层时应在前期坝下游坡脚附近布置一条勘探线勘探点的布置和勘探深度应符合本标准的有关要求为查明前期坝产生渗漏变形和滑动等情况可在有关地段布置适量的勘探工作勘探点的深度应达到变形和渗漏范围及滑动带以下稳定坝体的2m3m8.2.5对产生渗漏变形的砌石堆石和石渣坝等坝体当不便于进行勘探工作时应着重进行坝体调查研究坝体结构施工与运行情况及原坝基坝肩勘测资料分析产生的原因和稳定性情况并结合后期坝的勘测结果作出加高的稳定性和适宜性的工程地质评价8.2.6对坝基每一主要土层均应取原状试样其数量不宜少于6件为查明坝体渗漏与变形的试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8.3灰渣筑坝勘测8.3.1灰渣筑坝勘测应着重查明拟建坝基地段灰渣的沉积特征物理力学性质和子坝肩的工程地质条件并评价其筑坝的稳定性和适宜性8.3.2灰渣筑坝勘测前应了解灰场排放系统建(构)筑物的布置和排放方式坝前积水或堆灰等情况8.3.3当属坝前积水的灰场时设计与运行应在勘测前有计划的改造灰场的排灰条件将积水排干后方可进行灰渣筑坝的勘测8.3.4灰渣筑坝勘测工作量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平行坝轴线的勘探线不宜少于3条第一条勘探线应沿坝轴线布置其余的勘探线可按相当于坝底宽度一半的间距平行坝轴线向上游布置当子坝底宽未确定时勘探线的间距宜为拟建坝高的23倍2勘探点的间距可为20m50m靠近坝肩和放灰口间距宜大靠近坝的中部和排洪竖井或斜槽附近间距宜小 3勘探点的深度应达到地基压缩层的计算深度当有多级子坝时应考虑各级子坝的相互影响必要时少数控制孔应达到堆灰的最大深度8.3.5为查明前级子坝出现的变形或检验前级子坝坝基的变化可在子坝坝基勘测的同时对前级子坝作必要的调查和勘探在有条件时勘探点的位置和勘探深度应与前级的勘探点接近8.3.6灰渣筑坝勘测应着重采用原位测试必要时可作载荷试验和跨孔地震波速试验原位测试和取样的勘探点宜一致不得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22/3且应在平面上均匀分布取原状样不宜少于10件取样和原位测试点的间距在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可为1m2m8.3.7在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7度的场地应对灰渣地基和灰渣坝体液化的可能性作出评价8.3.8在寒冷地区应查明灰渣的冻融深度冻结的灰渣不应作坝基试件和筑坝材料8.3.9灰渣筑坝勘测应根据灰渣的沉积特征物理力学特性和排水固结等情况对灰渣的建筑性能进行岩土工程评价灰渣的地基承载力宜按原位测试的综合成果和建筑经验推荐参考值8.3.10当灰渣地基不能满足直接加高子坝时应提出地基处理方案处理方案应根据灰渣的性质沉积特征有关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可采用填石碾压加固铺设加筋布排水砂井和振冲碎石桩等处理措施对推荐的处理方案应进行原体试验8.3.11当用灰渣作加高子坝的筑坝材料时对灰渣填筑料应进行颗粒分析击实渗透和剪切等试验9筑坝材料勘测9.1一般规定9.1.1筑坝材料勘测应查明作坝体用的粘性土粉土块石和作反滤层用的砂卵(砾)石料的产地储量质量及开采条件9.1.2筑坝材料场地的选择应符合就地取材先库内后库外由近及远地下水位要低和开采运输方便等原则9.1.3选择筑坝材料不宜采用下列材料1与坝基坝肩渗漏和稳定有关地段的土石料2库内岩溶土洞发育地段的粘性土及粉土天然铺盖层3淤泥冻土和有机质含量超过5%及水溶盐含量超过8%的土层4地下水位以下的土石料9.1.4筑坝材料勘测应进行工程地质调查所用地形图比例尺为1200110000当筑坝材料开采中有可能出现高边坡问题时应对边坡稳定性作出评价并提出工程建议9.1.5筑坝材料的勘探储量应大于设计需要量的1.5倍勘探储量的误差不应超过15%9.1.6当筑坝材料的质量或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根据实际勘测的结果及时提出另选料场或提出修改坝型设计的建议9.2石料勘测 9.2.1石料勘测可采用工程地质调查必要时可作实测剖面和少量勘探应查明1岩石的名称及其物理力学性质2岩层层厚产状裂隙切割状况及风化程度3有用层的埋藏条件分布范围以及开采运输条件9.2.2对用于坝体的砌石堆石和护面的石料宜选择新鲜岩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大于30MPa耐风化整体性较好的岩石9.2.3石料勘测应调查附近石料场的开采情况进行类比分析判断所选料场在爆破开采后的石块破碎情况9.2.4在有经验的地区石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可用经验值在缺乏经验的地区可在有代表性的地段选取不得少于3组的试件9.3土料勘测9.3.1筑坝土料勘测应进行调查与勘探工作查明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有用层厚度分布范围层位的稳定情况和地下水的埋藏条件9.3.2土料勘测的勘探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勘探点应按网格布置当场地较大地形平坦且层位稳定时勘探点的间距可采用50m100m当场地较小地形和层位变化较大时勘探点的间距可采用25m50m2当围堤灰场的土料场地与堤坝轴线平行呈带状分布时勘探点应根据料场的实际情况布置间距可采用200m400m3勘探点的深度应穿过有用层9.3.3采取试样的勘探点应在料场均匀分布每个主料场的主要有用层位均应有试样取原状样不宜少于3件取有代表性的混合料总重不得少于20kg对零星的小料场可视实际情况选取试样9.4砂卵(砾)石料勘测9.4.1砂卵(砾)石料应就近选取可采用现场踏勘和工程地质调查进行勘测必要时可作少量的勘探9.4.2砂卵(砾)石料勘测应了解可开采层的厚度分布范围和储量大小颗粒组成大致的级配和泥质含量有无胶结覆盖层和泥质夹层等情况当在江河滩地选取时尚应了解料场的地表和地下水位变化幅度9.4.3砂卵(砾)石料勘测可不选取试样必要时可选总重不少于10kg有代表性的砂样作颗粒分析及渗透性试验9.5储量计算9.5.1筑坝材料的储量计算应在确定的储量计算范围内计算有用层的总体积9.5.2各料场的储量计算应在平面图上圈定计算范围其最大的周边界限不应大于勘探线间距的0.5倍或工程地质调查及实测剖面的有用层范围计算的厚度应取实际勘探的有用层的厚度9.5.3常用的储量计算方法1在有用层厚度变化较大的场地应用三角形法2在有用层厚度变化较小的场地可用平均厚度法 3在勘探线近于平行排列的场地可用平行断面法10勘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10.1勘探和原位测试10.1.1贮灰场勘测应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结合岩土工程需要研究的问题采用合理的勘探与原位测试方法常用的勘探方法有坑槽探小麻花钻探钻探及工程物探常用的原位测试方法包括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标准贯入简易渗水与注水以及波速试验等10.1.2勘测方法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1场地基岩裸露地段可采用工程地质调查2坝基沟谷土层薄基岩埋藏浅且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段和坝肩浅部的勘探应采用坑探或槽探3为查明地基浅部的岩性界线暗沟与软土的分布范围及洞穴的位置等可使用小麻花钻探4当坝基沟谷土层很厚时为查明坝基深部地质情况控制地层变化取得符合技术规格的岩土试样及提供进行专门试验用孔应采用钻探5当贮灰场地有隐伏的岩溶洞穴暗浜采空区和构造破碎带及基岩面起伏较大时应进行工程物探工作并结合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或钻探成果进行综合判断6对冲积湖海相沉积的软弱土层坝基和灰渣子坝基应进行静力触探对结构性强灵敏度高的饱和软土还应采用十字板剪力试验7场地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7度在坝基15m深度范围内有饱和砂土饱和粉土的情况下或20m深度范围内的灰渣坝基应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或静力触探必要时应进行波速试验8在坝基表层存在透水性的砂土碎石土及灰渣的情况下宜进行现场简易渗水或注水试验对基岩不宜作渗透性试验有特殊要求时可作压水试验在岩溶发育的场地可作连通性试验9贮灰场库区勘探方法应按6.1.7的有关要求选用10.1.3贮灰场勘测采取岩土试样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应占勘探点总数的1/31/2且应在相应岩性范围内均匀分布采取试样和原位测试点的间距可按地基的受力状态和稳定性验算的需要确定在排洪系统建(构)筑物持力层范围内该间距可为1m2m下卧层范围内可为2m3m在坝基0.5倍坝高深度范围内间距不宜超过2m靠近坝基面间距宜适当增密遇有软弱夹层时应有试样或原位测试点加以控制在0.5倍坝高深度以下可视土层实际情况选取当围堤灰场坝址或山谷灰场坝肩的土层很厚又有可能产生渗漏和与稳定有关的问题时取样的深度和间距应根据实际情况加深和加密采取试样和原位测试点的数量可按岩土的性质和试验项目的需要确定排洪系统的建(构)筑物每一主要土层取土总数不得少于3件主要软弱土层的原位测试数据不得少于1个坝基每一主要土层取土总数不得少于6件主要软弱土层的原位测试数据不宜少于3 个岩样应在需要时选取并不得少于3组10.1.4当用原位测试方法判定地基土的承载力变形性质及液化的可能性时应经过综合测试成果分析和参考当地的建筑经验10.2室内试验10.2.1贮灰场勘测的室内岩土试验应按岩土性质建(构)筑物类型和筑坝材料进行确定室内岩石土工试验的项目见附录B和附录C当勘测中有特殊要求时应与土工试验人员共同研究确定试验的项目和方法10.2.2对特殊性岩土除应作常规的物理和力学性质试验外还应按现行有关的专门规定进行试验灰渣的室内土工试验应符合DLGJ12696的规定10.2.3对难于取得原状试样的砂土软土及灰渣土应综合运用原位测试方法对其性质进行测试对不易保持天然结构的试件应在现场进行土工试验10.2.4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方法应按下列条件确定1三轴剪切试验的试验方法1)对饱和粘性土当加荷速率较快或为确定地基承载力时宜采用不固结不排水(UU)试验2)对加荷速率较低或确定超固结土的地基承载力时可采用固结不排水(CU)试验3)当需验算坝体稳定性或需要提供有效应力抗剪强度指标时应采用固结不排水测孔隙水压力(CU-)试验4)对施工速率较慢或要求在稳态渗流条件下进行稳定分析的土坝(堤)可采用固结排水(CD)试验5)当土样较少且制备试样较困难时可采用一个试样多级加荷(UU)试验2对二三级堤坝或其它建筑物可采用应变式直剪仪进行剪切试验试验方法应根据荷载类型加荷速率及地基土的排水条件确定3对于饱和软粘土应采用应变控制式无侧限压力仪进行抗压强度试验4测定滑坡带等剪切破裂面的抗剪强度应进行反复剪切强度试验10.2.5灰渣的抗剪强度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强度计算采用总应力法时直接剪切采用固结快剪试验三轴剪切采用固结不排水(CU)试验2强度计算采用有效应力法时直接剪切采用慢剪试验三轴剪切采用固结排水(CD)试验10.2.6对筑坝土料应进行击实试验确定土料的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量及其相应条件下的抗剪强度与渗透性必要时还应考虑堤坝施工和运行的实际条件进行相应的击实试验及其相关试验10.2.7粉土砂土及灰渣的密实程度可按土工试验(天然孔隙比相对密度)和原位测试(标准贯入静力触探波速等)的结果综合判定10.2.8土(包括坝基土筑坝土料和灰渣)的固结试验其加荷等级和试验最大压力宜按土的性质和工程的实际需要确定必要时应提供一定数量的压缩特性曲线 灰渣的固结系数可采用间接测定法10.2.9堆石石渣和土石混合等坝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一般宜用经验值当条件具备时宜配合设计与施工人员在现场按粗粒土作模拟试验10.2.10在室内研究饱和粉土饱和砂土及灰渣的震动液化问题可采用动力特性试验方法用上述试验资料判定时应与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及波速试验等原位测试成果综合分析确定11岩土工程分析与勘测成品11.1岩土工程分析11.1.1贮灰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应在综合分析各项岩土工程勘测成果和测试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灰场建设条件和各类建(构)筑物特点按本标准和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可包括下列内容1贮灰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2岩土的工程性质设计参数地基方案设计的建议3预测贮灰场建设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4施工和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及其处理建议11.1.2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1了解贮灰场的总体布置坝型和坝高以及筑坝材料各建(构)筑物的类型特点和基础设计情况2正确划分工程地质单元和岩土层次对提出的岩土参数应考虑岩土材料的非均质性各向异性和岩土性质随时间施工影响改变的因素3参考类似的工程经验和当地修堤筑坝经验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的结果必要时需通过现场原体试验施工检测和监测数据进行校正和调整11.1.3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对贮灰场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的岩土工程分析可采用定性分析初步设计阶段和灰坝加高的勘测中定量分析宜采用定值法必要时可辅以概率法下列问题宜作定量分析1坝基坝体变形量的预测2各类地基的承载力的确定3其它各种临界状态的判定11.1.4岩土工程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1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堤坝体稳定坝址地基承载力和整体稳定性评价可按有关设计规范的规定用分项系数或总安全系数方法计算2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岩土体的变形透水性涌水量和渗入量等应以工程使用要求进行复核11.1.5岩土工程分析也可采用反分析反求岩土体的特性和有关参数11.1.6岩土参数分析应考虑取样方法试验方法和取值标准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测试方法所得的结果选取可靠适用的参数供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岩土工程设计施工和监测使 用11.1.7岩土参数统计应按DL/T50931999的有关要求进行统计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地质条件复杂场地较大各建筑地段分散时可按坝址排洪系统及筑坝材料场地划分成三大区段及层位分别进行统计同一层位或区段性质相差较大还可进一步划分成不同土质单元体进行统计2当灰场较小各建筑地段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相差不大时可少分区段并按层位及岩土性质进行统计3筑坝材料应单独进行统计11.1.8在贮灰场岩土工程勘测报告中应按下列不同情况提供岩土参数值1初步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可提供经验值2初步设计施工图和灰坝加高的勘测应提供岩土参数的平均值变异系数数值范围和数据的数量11.2勘测成品11.2.1贮灰场岩土工程勘测的全部原始记录和数据以及搜集的有关资料应按DL/T50931999的有关要求进行整理后才能作为编制勘测成品的基本素材11.2.2贮灰场岩土工程勘测报告编写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勘测工作概况贮灰场位置场地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及环境地质问题地基处理方案论证意见对各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筑坝材料的质量储量和开采条件的评价11.2.3贮灰场岩土工程勘测报告应根据不同的勘测阶段工程特点及其主要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编写并满足下列要求1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应阐明各贮灰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特征和岩土性质提出兴建贮灰场的有利和不利的地质因素初步判断处理不利岩土工程条件的难易程度对贮灰场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基本评价提出贮灰场方案的比较意见和建议2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应对灰场的成库条件及坝址的稳定性作出评价阐明坝基主要岩土性质及分布提供可能的筑坝材料产地开采条件和储量预测可能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建议坝轴线位置和坝型推荐岩土工程条件较优的贮灰场3初步设计阶段勘测应阐明坝基坝肩和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岩土结构分布情况及物理力学性质筑坝材料的质量和储量隧洞的成洞条件不良地质现象的影响和防治论述贮灰场的环境地质问题和处理建议对各建筑地段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作出评价提出地基处理等有关岩土工程建议4施工图设计阶段勘测应针对待查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评价对存在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和不良地质现象提出明确的结论和整治措施建议当坝址重新按初步设计阶段勘测时应按初步设计阶段勘测报告的内容要求编写5灰坝加高勘测对下游贴坡加高的灰坝应论述后期坝基和坝肩的岩土工程条件并根据前期坝的稳定情况评价加高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对灰渣筑坝应论述灰渣的沉积条件和特征坝基灰渣的物理力学特征排水固结情况及其建筑性能并根据前期坝的运行稳定情况评价灰渣筑坝的稳定性及其加高的适宜性 11.2.4贮灰场岩土工程勘测报告所附的图表可根据不同勘测阶段的任务要求以及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的实际需要确定附录D给出了贮灰场各勘测阶段应提交的主要图件各种图表的编绘应符合DL/T50931999的有关要求12现场检验与监测12.1现场检验12.1.1现场检验的方法以观察调查为主并根据施工中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必要时应进行施工勘测12.1.2坝基的现场检验应对基底的地层岩性地下水情况软土及强透水层的分布进行检查在岩溶发育地区还应对有岩溶土洞的发育情况进行核实12.1.3对坝肩应检验开挖后的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与勘测资料是否相符是否存在滑坡崩塌和危岩等不良地质现象12.1.4排洪系统各建筑地段的地基检验应对基槽底的岩土性质和分布进行检查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排洪隧洞必要时可配合设计与施工进行施工地质编录和检验12.1.5现场检验应提出检验报告其内容应包括施工揭露的岩土工程条件描述开挖实际情况与勘测资料的差异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和建议12.2现场监测12.2.1本节适用于贮灰场部分岩土工程施工过程和坝体建成灰场运行后的现场监测本节未规定的事项还应按照DL/T50741997的要求执行12.2.2贮灰场现场监测可根据需要选择下列内容1水力除灰方式的坝体(基)运行期间稳定监测2坝肩边坡稳定性监测3排洪隧洞监测4地下水监测12.2.3采用水力除灰方式的坝体(基)现场监测应根据灰坝的设计类型运行特点和岩土工程条件按要求选择运行期间的监测项目常见的有浸润线监测和坝体变形监测12.2.4浸润线监测应以灰坝体运行期间的渗流规律在渗流作用下坝体的稳定性和渗透破坏的可能性为重点监测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1浸润线监测的项目应包括灰场内灰面标高蓄水标高干滩长度坝体内各测压点水压下游水位及天气情况2监测设施主要为坝内埋设测压管或孔隙水压力计3山谷灰场测压点应沿坝轴线方向埋设在最大坝高及浸润线变化有代表性的部位不宜少于3排垂直坝轴线方向应能控制上游入渗点中间点下游逸出点及其它有代表性的位置不宜少于4点当围堤灰场需设置浸润线监测设施时不宜少于2排每排不少于3点4浸润线在正常运行时宜每月观测一次特殊情况下应增加观测次数测读时每次互测两遍其差值应不大于2cm5根据浸润线监测数据应及时绘出坝体浸润线 12.2.5坝体变形监测着重运行期间坝体表面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监测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1坝体变形观测应采用精密几何水准测量其精度控制应参照国家水准测量规范中一二等水准测量规定执行2山谷灰场的变形观测点应布置在最大坝高处设排水管处及地形地质变化较大地段的横断面上观测横断面不宜少于3个每个横断面上观测点不宜少于3个且应布置在坝顶下游坝肩及马道外缘当围堤灰场需设置变形观测点时应按地基及提高情况布置观测横断面不少于2个3坝体变形监测中基准点应布置在不受压力振动等影响的稳定地段并应在整个监测期内不产生变化基准点的数量在每一测区不应少于2个4坝体变形观测在初期宜每月测量一次特殊情况下应增加测量次数根据观测数据计算坝体沉降量和水平位移值当坝体沉降和位移基本稳定时可减少测量次数5在监测中发现坝体有裂缝或滑坡预兆时应立即报告并处理12.2.6坝肩边坡稳定性监测主要为变形和位移观测其监测工作应在获得完整充分的岩土工程勘测资料基础上选择相应的测试手段和仪器设备通过采集汇总和分析其观测数据最终提出稳定性评价结果12.2.7排洪隧洞监测应着重在围岩应力重新分布过程的观测并分析研究应力变化和变形规律预测预报围岩在施工运行中的稳定性监测工作应贯穿整个岩土施工全过程必要时应延长至运行期一定时间12.2.8在贮灰场岩土工程施工及其运行期间如预计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地下水监测1地下水位的变化有可能改变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并影响施工及建筑物稳定2由于灰水渗漏造成环境地下水水质严重污染3由于地下水压孔隙水压力变化对岩土工程施工产生严重影响并导致变更设计12.2.9地下水监测工作的布置应根据岩土体的性状和工程类型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监测工作应根据工程条件设专人必要时可设站(组)进行2对于简单场地监测点采用方格网布置点线的间距不宜大于400m3在地下水位变化大的地段上层滞水和裂隙水聚集地段应视情况加密监测其间距不宜大于30m4监测孔深度不应小于水位最大降深以下1m12.2.10地下水位应重点监测其变化幅度及与地表水的联系观测方法可采用民井钻孔探井地下水天然露头进行其观测时间对于系统动态观测时间不应少于1个水文年并应每周观测一次雨季应加密观测对于岩土工程施工所需的水位监测周期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12.2.11水质监测的重点是水的物理化学成分变化和污染源途径并应定期采集具有代表性样本进行测试和评价样本的采集次数全年不应少于4次12.2.12在岩土工程施工处理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和地下水压力的监测应根据工程的类型选择适宜的仪器设备进行其监测周期应满足工程需要对于岩土施工中的地下水压观测应 观测至竣工孔隙水压力应观测至其压力值降至某一安全值为止12.2.13地下水监测成果应及时进行整理并根据需要提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曲线(图)等水位线图地下水与降水量动态变化曲线(图)不同时期化学成分等值线图和地下水压动态变化图等资料并分析地下水的危害因素提出结论及建议附录A(标准的附录)标准的用词说明A.0.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A.0.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A.0.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A.0.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附录B(提示的附录)贮灰场室内岩石试验项目表B1贮灰场室内岩石试验项目单抗剪(断)强重力密度轴软度弹吸胀崩泊建筑岩石干比抗化性水粘摩缩解松类型类型天然燥重压系模率聚擦性性比状态状强数量力角态度坝基硬质000000及岩石其它软质000地基岩石硬质0排洪岩石隧洞软质000岩石硬质0000筑坝岩石材料软质0000岩石 注1表示一般应做的项目0表示需要时选做的项目2有条件时筑坝材料可按土工试验规程做粗粒土的击实渗透压缩和剪切等试验附录C(提示的附录)贮灰场室内土工试验项目表C1贮灰场室内土工试验项目重力密渗透系天建土颗度塑液相压压数临固然比饱孔液塑筑的粒天干性性对缩缩界结含和隙类分分然燥指指密系模垂水坡系水重度比限限型类析状状数数度数量直平降数量态态粘性0土坝粉0土基砂00000000土灰00渣粘性0排土洪粉系0土统砂000000000土筑粘坝性材土料粉土砂0000000土 卵砾00000石灰渣表C1(续完)无天然坡抗剪强击实击实后侧角度有水建土限灵机溶烧最最筑的水干内渗临压压内抗敏粘质盐失大优粘类分下燥摩透界缩缩摩压度聚含含量干含聚型类状状擦系坡系模擦强力量量密水力态态角数降数量角度度量粘性000土粉坝土基砂00土灰00渣粘性00排土洪粉系土统砂00土筑粘坝性0000材土料粉000000000土砂000000000土 卵砾00000000石灰00渣注1表示一般要做的项目0表示需要时选做的项目2筑坝材料中的砂土卵砾石为作反滤层使用当作坝体用时尚应作击实试验项目附录D(提示的附录)贮灰场各勘测阶段应提交的主要图件表D1贮灰场各勘测阶段应提交的主要图件灰坝初步可行性可行性研施工图设初步设计加图类图件名称研究阶段勘究阶段勘计阶段勘阶段勘测高勘测测测测灰场及筑坝材料地理0位置图平面图勘探点平面位置图综合工程地质图0工程地质剖面图剖面图地质柱状图0原位测试成果图表0岩土试验成果图表0综合筑坝材料勘测综合成000图表果图表工程地质勘测综合成00000果图表注表示应提交的图件0表示需要时提交的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50971999火力发电厂贮灰场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条文说明主编部门国家电力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1范围系原规定1.0.1的修订条文经十余年的实践火力发电厂贮灰场岩土工程勘测在地基处理岩土体整治地质病害预报和岩土工程监理等方面取得了广泛的经验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火力发电厂贮灰场建设的需要本标准对SDGJ7786火力发电厂贮灰场工程地质勘测规定进行了修订提出了贮灰场岩土工程勘测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关于汽轮发电机组容量50MW600MW级的规定是与DL500094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相一致的2引用标准新增条文按DL/T6001996电力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的要求列出了本标准引用的标准3基本规定3.0.1系原规定1.0.3的修订条文贮灰场不同类型的建(构)筑物对地形地质条件和建筑材料的要求不一样因此勘测人员应充分了解设计意图贮灰场岩土工程勘测不仅是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更重要的是依据设计方案并结合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岩土工程评价和建议3.0.2系原规定1.0.2的修订条文由于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和岩土特性差别较大本标准仅根据贮灰场的特点和经常遇到的岩土工程问题作出相应的规定在实际工作中遇到本标准未规定或未作详细规定的事项还应按照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执行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3.0.3系原规定1.0.5的修订条文贮灰场地按其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分为三类是为了贮灰场按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合理地开展岩土工程勘测工作在执行条文划分场地时对于简单场地各种因素都应满足对于中等复杂场地和复杂场地只要满足所列因素之一的即可判定3.0.43.0.5系原规定1.0.4的补充修订条文勘测阶段的划分与DL/T50741997的规定一致本规定充分考虑到贮灰场的建(构)筑物对建筑场地和地质条件的要求与电厂厂区建(构)筑物的不同的特殊性并根据电力系统勘测贮灰场大都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一次勘测完成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贮灰场的勘测宜在初步设计阶段完成施工图设计阶段仅对未查明的岩土工程问题和设计方案变动的地段进行补充勘测的原则3.0.7原规定1.0.6的保留条文3.0.8新增条文采用干式除灰方式的贮灰场由于其灰场运行方式坝体结构以及对地质条件的要求相对水力除灰方式的贮灰场简单因此勘测中为满足对场地进行岩土工程评价所需的工作量相应较小 4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4.0.1系原规定2.1.1的修订条文贮灰场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是厂址初步可行性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各拟选厂址方案的贮灰场的稳定性适宜性和主要工程地质条件要作出岩土工程初步评价和结论为选择和推荐厂址方案提供岩土工程建议和资料本阶段作出适宜建设的主要结论在下阶段不能推翻4.0.2系原规定2.1.2的基本保留条文由于贮灰场建设条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造价和经济效益因此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选择贮灰场在岩土工程方面就应考虑到条文所列的要求4.0.3系原规定2.1.3的基本保留条文4.0.4系原规定2.1.4的保留条文在条文所列的情况下建设贮灰场不仅在技术上处理难度较大投资较多有时甚至处理效果并不好直接影响灰场的建设和运行因此宜尽量避开否则应进行技术方案的比较为最终选定和推荐贮灰场提供依据5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5.0.15.0.2系原规定2.2.12.2.2的修订条文为适应贮灰场建设的需要根据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内容深度的要求本次修订了贮灰场可行性研究阶段岩土工程勘测的任务增加了分析预测可能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和建议坝轴线位置和坝型的要求当拟定厂址有一个以上可供选择的贮灰场地时对所有的贮灰场地均应进行勘测这是为了对每个贮灰场的建场条件进行对比的需要但是勘测工作量应根据各贮灰场场地条件的差别和是否可能被推荐来合理布置5.0.3系原规定2.2.5的保留条文5.0.4系原规定2.2.3的基本保留条文修订后补充了采用工程遥感的要求当研究场地区域稳定等问题时受时间人力和物力等多种因素限制大范围的开展工作难度很大通过采用工程遥感航片卫片图象解译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0.5系原规定2.2.4的修订条文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要获得11000的地形图难度较大修订后将本阶段勘测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的比例尺可选用的范围调整为12000110000这与实际工作是相符的工程遥感图像资料航卫片及其比例尺的选用应根据研究对象的需要确定5.0.65.0.7新增条文过去确定灰场坝轴线位置和坝型习惯于由设计人员单方面决定地质人员只负责勘测这样往往在地形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场地按所确定的坝轴线和坝型进行勘测后常因坝基坝肩地质条件不利需移动或另选坝址增大了勘测工作量或需就地修改坝体结构采取坝基特殊处理等措施增大了工程投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就要配合设计根据场地 的岩土工程条件筑坝材料的种类等因素合理确定建坝地段及坝轴线并按照不同坝型对场地条件的要求不同推荐出适宜的灰坝坝型5.0.8系原规定3.3.6的修订条文本条文原列在初步设计阶段勘测中修订后作为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的一项技术要求这是考虑到对需采用隧洞进行排洪的贮灰场排洪隧洞是一项重要建设项目它对工程投资影响较大而隧洞的成洞条件进出口和洞体的稳定性以及施工的难易程度等又与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的好坏密切相关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从岩土工程的角度选择合理的隧洞洞轴线就能为设计确定贮灰场总体布置方案和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时提供依据6初步设计阶段勘测6.1一般规定6.1.1原规定3.1.1的基本保留条文本条规定了贮灰场初步设计阶段勘测的任务增加了对需要进行地基处理的建(构)筑物确定处理方案的要求需要指出的是在初步设计阶段贮灰场与厂区的勘测目的和任务有较大不同厂区勘测的目的和任务在于为设计提供确定总平面布置和设计方案所需的地质资料而贮灰场勘测的目的和任务在于为全面论证拟定的灰坝设计方案和总平面布置方案的技术经济的合理性提供地质资料它不是一项带普查性质的勘测工作6.1.2原规定3.1.2的保留条文本条第3款的要求是为了当灰场采用分期筑坝建设时设计应在提交初期坝总体布置时同时提交最终坝高的设计方案布置图以便在查明本期坝岩土工程条件的同时初步查明最终坝高时的坝基和坝肩的岩土工程条件满足本期坝和最终坝高时灰坝的整体稳定性验算的需要6.1.3原规定3.1.33.1.4的修订条文对灰坝下游地段分析成库后灰水向坝址下游排泄或渗漏引起地下水条件可能产生的变化主要包括对地下水的水质和埋藏条件的影响其中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又是主要形式之一如永昌电厂儒家庙灰场灰水排渗至坝后原干沟内导致下方约2km处地下水位上升使住户房基墙基受浸润危及住房安全同时部分农田也受到影响最后采用截流方案进行处理类似这样的情况还不少因此为避免贮灰场运行中产生不利影响就必须在勘测设计中正确的分析和预测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处理建议6.1.46.1.5原规定3.1.4后半部分的基本保留条文当坝址或建筑物地段地质条件复杂进行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是查明场地基本地质情况的重要手段并为有针对性的布置勘探工作提供依据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7度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应进行场地地震效应的评价6.1.6原规定3.1.5的保留条文6.1.7新增条文在库区进行工程地质调查的目的是查明库区是否存在可能导致灰水渗漏的地质条件 6.2坝址勘测6.2.1原规定3.2.1的保留条文6.2.2原规定3.2.2的修订条文坝址勘探线的布置除了要查明坝基岩土的条件外还要考虑坝基的受力和坝体稳定性验算的需要因此它是与场地的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拟建坝型坝坡的稳定有关的根据这一原则就要求在坝高最大(坝基所受的荷载和受影响的深度最大处)的坝轴线位置布置一条勘测线而在下游坡脚或上游坡脚附近布置的勘探线是考虑上下游坝坡稳定性验算的需要位于河海滩或平原的围堤灰场当堤坝地基遇有河沟洼地或存在软弱地基土时布置少量垂直于轴线的横剖面是为了对堤坝进行地基强度和稳定性验算的需要6.2.36.2.4原规定3.2.33.2.4的基本保留条文由于灰坝大都是允许透水的因此其勘探点深度的确定主要是考虑坝基稳定性验算的需要根据对坝坡为12的均质土灰坝坝基稳定性验算表明当坝基下的土层为淤泥或呈流塑状态(内摩擦角相当于5)时其产生最危险的圆弧滑动面的深度一般相当于1/31/2倍坝高最大深度一般不超过3/4倍坝高的深度因此对于山谷灰场灰坝体及坝基的稳定来说勘探点深度超过坝基土出现最危险滑动面可能达到的最大深度就可以了所以本条规定对土层结构复杂的场地勘探点深度一般为1/2倍坝高遇有软土层时可适当加深但最深不宜超过1倍坝高但是围堤灰场坝(堤)址或山谷灰场的坝肩土层很厚时其勘探点深度就不应受坝高的限制而应按照需要解决的渗漏或稳定问题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在条文中对坝址勘探点的布置按场地条件的不同规定了范围值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情况下当堤坝等级为一级时其间距应取低值当为二三级时可取高值6.2.5原规定3.2.5的保留条文6.2.6原规定4.0.5的修订条文本条是根据岩土工程勘测的基本要求在对原规定4.0.5的前半部分进行修订后作为初步设计阶段坝址勘测需要注意的一项技术内容常见的地基处理措施和方案在DL/T504595中有较详细的规定勘测时可根据场地的岩土条件施工条件等方面情况参照选用6.3排洪系统勘测6.3.16.3.2原规定3.3.1的基本保留条文贮灰场排洪系统包括竖井卧管消能设施斜槽明渠隧洞以及干灰场的截洪沟等但是这些建(构)筑物不是在每一个灰场内均能遇到它是根据灰场的地形地貌和沟谷的水文条件的需要而选择设置的这些建(构)筑物对地基的强度和变形要求都不高一般地基土均能满足其要求因此对其勘测应在拟定的位置上进行勘测的重点是评价其稳定性和适宜性6.3.36.3.6原规定3.3.23.3.5的保留条文6.3.7原规定3.3.7的基本保留条文排洪隧洞勘测不能盲目的采取沿线的勘探工作这样势必造成很大浪费因为隧洞一般埋藏较大而其直径较小约2m5m其隧洞跨度小山岩压力就不大因此采用沿洞轴线进行工程地质调查就能满足要求没有必要采用钻探等手段对地质条件复杂的局部 地段如岩溶发育隧洞埋深较浅和对进出口稳定性不利等地段才需作工程地质测绘或勘探6.3.8原规定3.3.8的基本保留条文排洪隧洞勘测应着重查明隧洞进出口及浅埋地段的稳定性不良地质现象在这些部位的微地貌的反映对浅埋和有旁山偏压地段应重点查明覆盖层和风化层的厚度与性质这些地质因素有可能直接影响该地段隧洞的成洞条件为了便于施工和合理的设计隧洞的衬砌体应按不同的岩性情况分段给出隧洞岩体的坚固系数在有必要时还应考虑隧洞周围岩体的弹性抗力作用贮灰场排洪隧洞一般都是无压的在特殊情况下需要按压力隧洞设计隧洞才出现有压而设计中需要的弹性抗力系数要在勘测中进行试验直接获得较困难因此规定可用地质类比法经验值或弹性理论公式计算取得6.3.96.3.12原规定3.3.93.3.12的保留条文6.3.13新增条文采用干式除灰的灰场的主要排洪设施是截洪沟由于截洪沟具有断面较小呈带状布置和对地基要求不高等特点因此勘测中查明沿线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及与稳定渗漏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就是主要的工作7施工图阶段勘测7.0.17.0.2原规定4.0.14.0.2的保留条文实践经验表明贮灰场只有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才需要作施工图设计阶段勘测1初步设计阶段勘测后由于地质或设计上的原因需要改变某些建(构)筑物的场地或方案原初步设计阶段的勘测资料不能满足改变后的要求2初步设计阶段勘测后由于特殊原因需要改变坝型对已勘测的筑坝材料不能完全适应新坝型的要求需补充作筑坝材料勘测等3由于在初步设计阶段勘测时某些配套的排洪设施方案或具体位置尚未最后选定对遗留下的这部分建(构)筑物的场地需补充查明其岩土工程条件4由于建筑场地很复杂初步设计阶段勘测工作量不够尚存在某些主要岩土工程问题未查明勘测资料不能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从上面几种情况可看出贮灰场施工图设计阶段勘测在很大程度上是初步设计阶段勘测的补充勘测因此在勘测前应熟悉初步设计阶段勘测的全部资料7.0.37.0.4原规定4.0.34.0.4的保留条文施工图阶段的坝址勘测主要应根据坝址移动的情况进行确定条文中规定按新坝轴线移离原坝轴线的距离来确定是因为这样比较直观其实质是考虑新坝基与原坝基的重叠情况来确定补充工作量此外在施工图勘测中一些场地虽然坝址移动很少或没移动但是其工程地质条件很复杂初步设计阶段可能遗留一些未解决的岩土工程问题也需在本阶段进行补充勘测工作7.0.5原规定4.0.5后半部分的保留条文由于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勘测具有补勘的性质其勘测结果应即时与已有的勘测资料进行 对比发现有较大差异时就要提出有关处理方案或修改设计方案的建议8灰坝加高勘测8.1一般规定8.1.1原规定5.1.1的保留条文由于原有坝体的坝基和坝肩地质条件已勘测查明因此灰坝加高勘测不论是采取下游坝面贴坡加高还是坝前灰渣土上加筑子坝主要是查明加高部分坝基与坝肩的工程地质条件并作出岩土工程评价8.1.2原规定5.1.2的保留条文灰坝加高是建立在原有坝体的基础上前期坝坝体的现状好坏直接影响到加高的可能性和加高方式在勘测工作前除了要取得前期坝的勘测资料还要了解原有坝体的施工运行和渗漏变形等情况此外不同的加高方式有不同的勘测方法勘测前还要了解灰坝加高的型式和设计意图8.1.3原规定5.1.3的保留条文因为下游贴坡加高的坝基宽度一般不大又有前期坝的勘测资料灰渣地基虽然性质特别但其场地较单一且子坝的坝高和坝基宽度一般都不大大量工程实践表明灰坝加高进行一次性的勘测一般均能满足其灰坝加高的要求对采用多级子坝加高的贮灰场地由于后级坝的场地逐渐远离了初(前)级坝的场地根据情况就有必要在灰坝加高的中期(即初级与最终级坝加高之间偏中间一级)进行一次勘测8.1.4原规定5.1.4的保留条文8.1.5原规定5.1.5的保留条文8.2下游贴坡加高勘测8.2.18.2.6原规定5.2.15.2.6的保留条文采用下游贴坡加高灰坝的贮灰场相对较少但是采用这种方法加高坝体能增大坝体坝坡的稳定性而且一般不易在加高后的坝体出现渗漏变形等问题因此在筑坝材料丰富的地区也常采用此外有些山谷灰场在特定的地形地貌或设计运行上的原因造成坝前积水或灰渣呈过饱和状态无法形成一定长度的干滩只能由下游贴坡方式加高坝体下游贴坡加高灰坝的勘测着重点是查明后期坝的坝基与坝肩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前期坝下游坝坡坝肩和下游坡脚附近有无渗漏变形等破坏情况当场地地质条件简单用前期坝的勘测资料就能满足后期坝加高的要求时可不作勘探工作只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用前期坝的勘测资料不能满足后期坝加高的要求或前期坝下游坝坡坝肩下游坡脚产生渗漏变形时才布置适量的勘探工作下游贴坡加高灰坝的勘测沿后期坝的下游坡脚附近布置一条勘探线的目的是考虑后期坝坝基坝坡的稳定性验算的需要当前期坝的下游坡脚附近存在厚度较大的软弱粘性土或强透水层时就应在加高后坝体较高地基受力相对较大的前期坝下游坡脚附近布置一条勘探线予以查明勘探点的布置和勘探深度应按第6章的有关要求确定 8.3灰渣筑坝勘测8.3.18.3.3原规定5.3.15.3.3的基本保留条文在灰渣土上加筑子坝来加高灰坝是目前贮灰场分期建设灰坝加高的主要形式据1993年不完全统计全国现已建成贮灰场147座其中山谷灰场89座平原及江河湖海滩等围堤灰场58座采用灰渣筑坝的山谷灰场48座围堤灰场11座由于灰渣是煤经燃烧后的粉煤灰渣在贮灰场的特定环境下的沉积物具有密度小孔隙比大结构疏松和建筑性能差等特点采用水力除灰的灰渣其沉积特征与灰场内灰水的水流条件密切相关而不同的贮灰场地形条件和排灰口集水设施的位置是不同的在勘测前就要了解灰场排放系统建(构)筑物的布置和排放方式坝前积水或堆灰等情况并且对坝前积水的灰场要将积水排干后方可进行灰渣筑坝的勘测8.3.48.3.5原规定5.3.45.3.5的保留条文灰渣筑坝勘测平行坝轴线的勘探线不宜少于3条第一条勘探线位置主要考虑沿坝轴线坝体荷重最大第二条勘探线布置在子坝的上游坡脚附近是考虑子坝上游坝坡稳定验算的需要平行坝轴线向上游布置的第三条线目的是扩大勘测范围为子坝坡设计坝基处理和子坝基排水褥垫层等设计提供依据同时能为下一级子坝坝基提供前期资料一般靠近坝肩和放灰口灰渣颗粒较粗靠近坝的中部和排洪竖井或斜槽附近颗粒较细因此勘探点间距布置应有不同采用水力除灰的灰渣大都是欠固结的作为子坝坝基主要是产生压缩变形勘探点的深度就应控制到地基压缩层的计算深度8.3.6原规定5.3.6的保留条文灰渣土无粘性类似于砂类土大量的颗粒分析表明它的粒径一般在0.25mm0.01mm之间属粉细砂粒与灰水混合在一起要取得原状样进行室内试验难度较大所以规定应着重采用原位测试手段8.3.7原规定5.3.7的保留条文该条针对水力除灰方式的贮灰场采用灰渣筑坝加高子坝时要考虑在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7度的场地进行灰渣地基和灰渣坝体的液化评价工作8.3.8原规定5.3.11的保留条文8.3.9原规定5.3.8的修订条文灰渣地基承载力也可取样按DLGJ12696的规定进行室内试验后确定但应与其它手段获得的成果综合分析8.3.10新增条文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是需要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的考虑的因素是地基性质施工条件投资大小处理效果和进度要求等根据已有的经验填石碾压加固铺设加筋布排水砂井和振冲碎石桩等处理措施是有效的但具体采用哪种处理方案与实际条件相符并满足设计要求还应进行原体试验确定8.3.11原规定5.3.10的修订条文用灰渣作加高子坝的筑坝材料时应按筑坝材料所需的测试项目进行相应试验 9筑坝材料勘测9.1一般规定9.1.1原规定3.4.1的保留条文筑坝材料是指作坝体排水棱体护面防渗体反滤层等用的粘性土块石和砂卵(砾)石料9.1.2原规定3.4.2的保留条文选择筑坝材料场时应符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这样有利于扩大库容减少运输降低工程造价9.1.3原规定3.4.3的保留条文在坝基坝肩附近地段开采筑坝材料对坝基和坝肩的渗漏和稳定可能会造成不良影响一般不宜作料场在库内岩溶土洞发育地段的粘性土及粉土天然铺盖层是天然良好的防渗体破坏了这些土层易造成贮灰场的渗漏甚至直接导致漏灰由于有机质含量和水溶盐含量较大的土层其强度低孔隙比较大在一定条件下易分解和溶解其建筑性能差极易使坝体产生渗漏和破坏一般认为不能用作坝料地下水位以下的土石料不便于开采且土的湿度过大不利于筑坝一般情况下不宜考虑9.1.4原规定3.4.4的修订条文为了与不同设计阶段具有的地形图比例尺相适应对进行工程地质调查所用比例尺的范围作了相应的调整9.1.5原规定3.4.5的保留条文灰场筑坝材料的勘探储量一般应不小于设计需要量的1.5倍勘探储量的误差不应超过15%这是考虑到料场勘探的储量在施工和运输的过程中以及其它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有损失9.1.6原规定3.4.6的保留条文9.2石料勘测9.2.19.2.6原规定3.4.73.4.10的基本保留条文石料勘测一般采用工程地质调查为配合储量计算可进行实测剖面和少量勘探工作除了查明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外还应查明岩层层厚产状裂隙切割状况及风化程度这些条件与石料的开采尺寸和强度的大小有关直接影响到坝型的选择和结构设计不同的坝型和用途对石料的要求不一样在勘测中一定要了解石料的用途和对石料的要求对用于坝体的砌石堆石和护面的石料要求选择硬质岩石对于土石混合坝和石渣坝等其它方面的石料由于其对尺寸和强度的要求不高就未作具体规定需要时可参照有关设计标准的规定执行9.3土料勘测9.3.1原规定3.4.11的基本保留条文筑坝土料还包括了一些特殊土层如膨胀土黄土和红粘土等工程实践表明这些特 殊土完全能用于修堤筑坝9.3.2原规定3.4.12的修订条文筑坝土料勘测主要是进行勘探工作以查明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有用层厚度分布范围层位的稳定情况和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勘探点的布置应因地制宜在有条件时应按网格布置以便于储量的估算勘探点的深度应穿过有用层当有用层很厚时其深度则应考虑有利于开采和设计的需要量进行合理确定本次修订根据江苏电力设计院等单位的实际工作经验增加了围堤灰场的土料场地与堤坝轴线平行呈带状分布时的勘探点布置规定9.3.3原规定3.4.13的基本保留条文筑坝土试料的选取应在料场的有用层中均匀分布目的是使选取的土料具有代表性9.4砂卵(砾)石料勘测9.4.19.4.3原规定3.4.143.4.16的基本保留条文砂卵(砾)石料主要是用作反滤层用其用量一般较少可采用现场踏勘和工程地质调查的方法就近选取自然沉积的砂卵(砾)石料各种粒径的颗粒都有一般均能满足设置反滤层的要求在特殊情况下考虑到作反滤层的填料既要能排水又要能阻挡细小颗粒灰渣或土粒的流失就必须查明其颗粒组成大致的级配和泥质含量等情况9.5储量计算9.5.19.5.3原规定3.4.173.4.19的基本保留条文筑坝材料的储量计算实际上是一种估算平均厚度法平行断面法和三角形法无论采用哪种计算方法都不能达到很精确的程度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勘探工作的精度地形的变化有用层上下界面的起伏和层位的稳定等因此在确定储量计算范围时其周边界限和计算深度方面应适当留有余度为提高储量计算的可靠性在平面图上圈定计算范围的最大周边界限不应大于勘探线间距的0.5倍或工程地质调查及实测剖面的有用层范围10勘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10.1勘探和原位测试10.1.1原规定6.1.1的修订条文本条列出了目前贮灰场常用的勘探方法和原位测试方法强调应根据场地条件并结合需要解决的主要工程问题选用合理的勘探与原位测试方法10.1.2原规定6.1.2的修订条文本条列出了在不同场地地质条件下贮灰场勘测方法选用的基本原则在具体工作中勘测方法还要根据设计要求勘测阶段和需要解决的岩土工程问题等因素经综合考虑后合理选择对场地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7度需判别地基15m深度范围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是否会液化时按GB5002194的有关规定静力触探试验和波速试验的结果都可作为进一步判别是否液化的标准因此对原条文第七款作了相应修订 10.1.3原规定6.1.3的基本保留条文本条对贮灰场的勘测确定了取样和原位测试的基本要求对于围堤灰场土层很厚时采取试样和原位测试点的间距可按场地条件地基的受力状态和稳定性验算的实际需要确定不受0.5倍坝高深度的限制10.1.4原规定6.1.2的保留条文10.2室内试验10.2.1原规定6.2.1的基本保留条文贮灰场勘测的室内岩土试验在附录B和附录C中列出了一般需要做的试验的项目当勘测中有特殊要求时还应按岩土性质设计要求等与土工试验人员共同研究确定试验的项目和方法在附录C中删除了软土一项增加了粉土的试验项目10.2.2原规定6.2.1的修订条文对特殊性岩土除应作常规的物理和力学性试验外还应增加能反映其各自特性的试验项目查明其特殊性质不仅是为了区别于一般的土更主要的是要根据这些不同土的特性进行不同的设计并针对这些特性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10.2.3原规定6.2.3的保留条文10.2.4原规定6.2.4的修订条文贮灰场勘测中选择的抗剪强度试验方法既要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有关要求又要考虑到贮灰场各建(构)筑物的工程性质地基应力分布特点施工运行条件等实际情况对于二三级灰坝及贮灰场其它建(构)筑物一般情况下采用直剪仪进行剪切试验就可满足工程要求10.2.5新增条文灰渣的抗剪强度试验方法应按照坝体抗滑稳定性验算的需要确定这是与DL/T504595的有关要求相符的10.2.6原规定6.2.5的修订条文增加考虑实际工况条件下进行一定数量的击实试验和相关试验的规定是为设计施工提供符合于实际施工和运行条件下筑坝土料的有关物理力学指标10.2.7原规定6.2.6的保留条文10.2.8原规定6.2.76.2.8的修订条文10.2.9原规定6.2.9的保留条文10.2.10原规定6.2.10的保留条文11岩土工程分析与勘测成品11.1岩土工程分析11.1.1新增条文本条包括贮灰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基础分析评价的任务以及分析评价的四项主要内容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与原规定要求的工程地质评价相比有较大的不同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评价的任务要求在范围和深度上有所增加2分析评价时要求与工程密切结合解决工程问题3要求预测和监控贮灰场施工运营的全过程4要求不仅提供各种地质资料还要针对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处理建议11.1.2新增条文本条提出了在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时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岩土工程稳定和变形等问题的预测不可能十分准确因此对于贮灰场的复杂岩土工程问题必要时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测和监测并根据检测和监测资料建议调整和修改设计施工方案11.1.3新增条文贮灰场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的主要的目的是选择场址和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其勘测工作量较少因此这两个阶段的岩土工程分析以定性分析为主11.1.4新增条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指超过这一极限在岩土结构中即产生破坏机制其可靠性以分项系数或总安全系数保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是指超过这一极限时均会影响正常使用故应以工程使用要求进行复核不得超过使用标准11.1.5新增条文反分析适用于根据岩土体受力的实际状态或破坏状态反求岩土的特性参数或验证设计计算查验工程效果及事故的技术原因11.1.6新增条文岩土参数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岩土的结构受到扰动的程度不同的取样器和取样方法对结构的扰动是不同的此外对同一个物理力学指标用不同的测试手段得到的结果可能不相同因此选取可靠适用的参数应考虑取样方法试验方法和取值标准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测试方法所得的结果11.1.7原规定7.0.2的修订条文由于贮灰场地一般较大各类建(构)筑物分散岩土性质和使用情况相差较大岩土参数统计就应按场地条件建(构)筑物布置情况和岩土条件综合考虑后进行筑坝材料的参数大部分是作为建筑材料用扰动样测出的所以应单独进行统计11.2勘测成品11.2.1原规定7.0.1的基本保留条文11.2.2原规定7.0.5的基本保留条文本条列出了贮灰场岩土工程勘测报告应编写的主要内容11.2.3原规定7.0.6的修订条文根据贮灰场不同的勘测阶段其勘测目的和任务的不同本条规定了在不同勘测阶段岩土工程勘测报告中应编写的岩土工程分析和评价方面的重点内容11.2.4原规定7.0.7的基本保留条文 12现场检验与监测根据贮灰场岩土工程的需要修订后新增了本章内容12.1现场检验12.1.1本条规定了现场检验的任务现场检验是岩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贮灰场各建筑场地的设计施工符合场地工程地质的实际并可根据现场检验的结果总结勘测经验提高勘测水平12.1.212.1.4这几条规定了现场检验的方法和贮灰场各主要建(构)筑物地段现场检验应进行的主要内容在施工阶段的检验中应以观察调查为主若发现场地或地基土条件与原勘测资料有差别时可根据发现问题的性质及复杂程度决定是否进行施工勘测予以查明施工勘测的目的是为修改设计方案或建议处理措施提供资料12.2现场监测12.2.1本节根据岩土专业性质确定了开展贮灰场现场监测工作的适宜范围即部分岩土工程施工过程和坝体建成灰场运行后的现场监测对于坝体施工以及地基处理的施工质量监测在DLGJ12596中已有明确的规定本标准不再重复12.2.2本条列出了贮灰场现场监测的主要项目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设计施工或运行等方面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项目开展工作12.2.3由水力除灰方式的灰坝体设计施工及运行上的特点决定了浸润线监测和坝体变形监测是保证其在运行中安全稳定的前提是贮灰场监测的重要项目12.2.4本条规定了进行浸润线监测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方法12.2.5本条规定了进行坝体变形监测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方法未规定的事项可按DL/T50741997的有关要求执行12.2.612.2.7这两条对坝肩边坡稳定性监测和排洪隧洞监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作了原则性规定有关具体要求在DL/T50741997中已有明确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可按照这些规定开展工作12.2.812.2.13这几条规定了贮灰场地下水监测的主要项目及其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地下水监测从基本概念上讲不同于地下水观测监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不仅仅是只提出问题而是要制定处理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