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00 KB
- 4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千岛玉叶茶第1部分:栽培技术规程本文由xunion贡献淳安县DB330127DB330127农业标准规范××DB330127/T001.1—2007千岛玉叶茶第1部分:栽培技术规程2007-11-10发布2007-12-10实施发布淳安县质量技术监督局DB330127/T001.1—2007前言DB330127/T001《无公害千岛玉叶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栽培技术规程;——第二部分:加工技术规程;——第三部分:质量安全要求.本部分为DB330127/T001的第1部分.本部分代替DB330127/T001.2-2006本部分与DB330127/T001.2-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名称改为"千岛玉叶茶第1部分:栽培技术规程";——省略了原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省略原标准中的表1和表3;——修改了化学防治方法;——增加了第8章"鲜叶采摘".本部分由淳安县农业局,淳安县技术监督局提出.本部分由淳安县农业局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淳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茶叶技术推广站.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华建,胡多,上官法生,邵宗清,童义苟,余淑芳.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30127/T004-1999,DB330127/T001.2-2003,DB330127/T001.2-2006.IDB330127/T001.1—2007千岛玉叶茶第1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DB330127/T001的本部分规定了千岛玉叶茶基地的选择,规划,茶树种植,树冠管理,土壤,水分管理和施肥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本部分适用于千岛玉叶茶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1767茶树种苗NY5020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T5018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T227微生物肥料3基地选择,规划3.1茶园位于淳安县行政区域内,产地环境空气,土壤,灌溉水等条件应符合NY5020的要求.3.2基地规划与建设应有利于保护和改善茶区生态环境,维护茶园生态平衡,发挥茶树良种的优良种性,并便于茶园灌溉和机械作业.3.3基地选择酸性土壤(红壤或黄壤),非石灰岩发育成土.PH值4.5~6.0之间,土壤中含活性钙不超过0.5%,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2%,土层厚度60cm以上,地下水位离地表100cm以下,地面坡度25°以下.3.4道路与水利系统3.4.1根据基地规模,地形和地貌等条件,设置合理的道路系统,包括主道,支道,步道和地边道.3.4.2建立完善的水利系统,与道路系统相协调,做到能蓄能排.3.5茶园生态建设3.5.1茶园四周或茶园内不适合种茶的空地应植树造林.主要道路,沟渠两边种植行道树,梯壁坎边植草保土.3.5.2对缺丛断行严重,覆盖率低于50%的茶园,应补植缺株,提高茶园覆盖度;集中连片的茶园可适当种植遮阴树.3.5.3对土壤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的茶园应退茶还林还草.3.6选择适宜当地气候,环境条件及适制千岛玉叶茶的无性系品种,进行合理搭配.茶苗质量应符合GB11767中的规定.4茶树种植4.1茶园开垦4.1.1茶园开垦前规划和修筑好道路和排蓄水系统,开垦时应注意水土保持,根据不同坡度和地形选择适宜的时期,方法和施工技术.1DB330127/T001.1—20074.1.2对平地和坡度15°以下的缓坡地等高开垦;坡度在15°以上的,修筑内倾等高阔幅梯地,然后开垦.4.1.3翻垦深度50㎝以上,在此深度内有明显障碍层(如硬塥层或犁底层)的土壤应破除障碍层,清除土层内的竹鞭,芒萁,及茅草根等.4.2茶园与四周荒山,陡坡和农业田交界处应设置隔离沟.4.3种植沟4.3.1双条栽或单条栽规格.双条栽:大行距120㎝~150㎝,小行距25㎝~30㎝,株距33㎝;单条栽:行距100㎝~130㎝,株距33㎝.4.3.2按种植规格确定茶行,双条栽开沟宽50㎝,深50㎝,底层挖松10㎝;单条栽开沟宽30㎝,深50㎝,底层挖松10㎝.开沟时将表土与底土分别放于沟两边.4.3.3种植沟内施足底肥.底层每667㎡施入杂草1500kg或经腐熟的厩肥2000kg,覆表层土20㎝拌匀;第二层每667㎡施入饼肥200kg或茶叶专用肥100kg,与土拌匀,回填底土10㎝;待松土下沉后,等待种植.4.4栽种4.4.1种植时间: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或翌年2月中旬至3月上旬.4.4.2茶苗移栽时,将茶苗按大小分开,按种植规格,在预留好深20㎝的种植沟内排列好,扶正茶苗,理直根系填土,将土覆盖至泥门时,用手轻提茶苗,使根系保持自然舒展,再压紧踏实,浇足定根水.然后在面上每667㎡撒施茶叶专用肥100kg加尿素50kg,再覆上松土,一般要覆到高出泥门8㎝为适度,种植后沟表面要凹陷5㎝~10㎝.4.4.3茶苗移栽定植后要及时铺草覆盖,防旱保苗.材料可用嫩柴草,秸杆等,每667㎡用量1000kg~1500kg.4.4.4栽后定期检查成活情况,发现缺株,及时补齐.5树冠管理5.1根据茶树的树龄,长势和修剪目的分别采用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等方法,培养优化型树冠,复壮树势.5.1.1定型修剪:对象为幼龄茶树,一般分三次完成.a)在茶苗定植时离地15㎝处用整枝剪剪去主枝;b)栽后第二年,茶苗高度长至45cm以上时,离地25㎝~35㎝处修剪;c)栽后第三年春茶后离地40
㎝~45㎝处剪平.5.1.2轻修剪:对象为成龄茶园,一般一年1次~2次,于春茶后(5月上旬)或秋末(10月至11月上旬)进行,用篱剪或轻剪机剪去树冠面3㎝~5㎝的枝叶,剪去树冠突出枝,达到平整采摘面为度.5.1.3深修剪:适用于中产茶园,在春茶后进行,用深修剪机或重修剪刀将成龄茶树的鸡爪枝,细弱枝全部剪除,一般是剪去上部枝梢10㎝~12㎝,树高控制在80cm以下.5.1.4重修剪5.1.4.1对象为树枝半衰老的成龄茶园,一般在春茶后进行,用整枝剪将衰老茶树地上部分的枝条剪去1/2(离地30㎝~40cm),重新培育树冠.5.1.4.2适用于强枝壮芽技术的茶园,春茶后离地40cm处剪去上部枝条,夏,秋留养枝梢.5.1.5台刈:对象为衰老茶园,一般在春茶后进行.用台刈铗或锋利柴刀将衰老茶树地上部分枝条离地3㎝~5㎝全部刈去,重新全面塑造树冠.5.2剪后茶园应及时清理树冠.重修剪和台刈改造的茶园,建议使用波尔多液冲洗枝干,以防治苔藓和剪口病菌感染等.5.3剪后留养5.3.1生产茶园的以采叶为主,但必须采养结合,要求经轻修剪后的叶面积指数为3~4.2DB330127/T001.1—20075.3.2深修剪茶园的当年,以养为主,夏茶留养不采,三茶打头采,四茶留鱼叶采,第二年起进入生产茶园正常管理.5.3.3重修剪茶园改造后,在2年内要进行2次"整形修剪".修剪时间宜在3月上旬进行,程度为原剪口基础上提高12cm~15cm,在以上这一阶段要严格执行以养为主,此后则进入生产茶园正常管理.5.3.4台刈改造茶园在其后的3年内,每年春茶前需进行1次"整形修剪",修剪程度第一年为离地40cm,其后要求按5.3.3给出的细则.6土壤,水分管理和施肥6.1土壤管理6.1.1定期对土壤,水源进行监测,防止土壤污染,发现情况尽早予以排除.6.1.2采用地面覆盖等措施提高茶园的保土蓄水能力.杂草,修剪枝叶和作物秸杆等覆盖物应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污染.6.1.3采用合理的耕作,施用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一般每年或隔年于9月~11月(秋茶结束后)深翻一次.耕作时应考虑降水条件,防止水土流失.土壤深厚,松软,肥沃,树冠覆盖度大,病虫草害少的茶园可实行减耕或免耕.6.1.4幼龄或台刈改造茶园,宜间作豆科绿肥,培肥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6.2水分管理6.2.1茶树生长期要求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90%,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0%.6.2.2茶树喜水怕湿,对土壤相对含水量高低的反应见表1表1茶树对土壤相对含水量高低的反应土壤含水量过低适中过高指标<70%70~90%>90%茶树表现旱害正常湿害症状幼叶萎蔫,叶片泛红,出现焦斑,继而枯焦落叶,成叶变黄绿,淡红,叶质脆,自上而下枯死.生长旺盛.分枝少,芽叶稀,生长缓慢,枝条发白,叶色转黄,树冠矮小多病,逐渐枯死.6.2.3幼龄茶园应采取浅锄保水,护土保蔸,追施粪肥,铺草,灌水,种植绿肥等措施抗旱保苗.首选方法是茶园铺草,铺草厚度10cm以上.6.2.4易受旱害的成龄茶园应通过深翻土,铺草,灌溉,浅耕,种植遮阴树等办法保持土壤水分.6.2.5低洼积水茶园,应完善排水系统,每隔10㎝~15cm与茶行垂直开一排水沟,沟底宽10㎝~20㎝,沟深60㎝~80㎝,排水沟应纵横相连,使积水易于排出.6.3施肥7.3.1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茶树长势,生产类型和气候等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量及施肥时间,实施茶园平衡施肥,防止茶园缺肥和过量施肥.6.3.2宜多施有机肥料,茶树专用肥.化肥与有机肥应配合使用,避免单纯使用化肥和矿物源肥料.允许使用的肥料按NY/T5018执行.6.3.3茶园定植前一定要施底肥.底肥的种类,用量,方法按本部分4.3.3执行.6.3.4茶园每年施基肥,基肥施用时间宜早,高山茶园9月份,平地及低丘茶园不迟于10月份.基肥
种类有饼肥,厩肥,绿肥,并配施茶叶专用复合肥或适合茶园使用的单元化肥.6.3.5茶树生长季节要分季分次追肥.追肥时间:春茶在"立春"后至"惊蛰"前;夏秋茶在下一轮新梢开始生长前进行.6.3.6茶叶生产季节要勤施叶面肥.叶面肥以氮为主,磷,钾及微量元素应根据营养诊断.叶面肥浓度:一般大量元素类为0.5%~1.0%,微量元素类为5mg/kg~100mg/kg,综合性的叶面营养液为500倍~1000倍,或按产品说明.喷洒时间晴天宜选择在傍晚或阴天进行.3DB330127/T001.1—20076.3.7肥料用量及配比生产茶园氮肥施用量一般以每采100kg干茶施纯氮18kg-20kg为宜,其中1/3以有机肥或有机专用复合肥作基肥,2/3以无机肥作追肥.春,夏,秋三次追肥的比例一般以2:1:1为宜,全年氮,磷,钾的配比,应因园因地制宜,一般情况下以3:1:1为宜,其中磷,钾肥主要以基肥使用.幼龄茶园氮肥施用量一般按树龄来确定,一年生苗不宜施化肥,可在旱季追施稀薄农家肥;2年生施肥量为每公顷施纯氮45kg~60kg;3年生为每公顷75kg~120kg;4~5年生可按生产茶园执行.幼龄茶园氮,磷,钾三要素配比以2:1:1为宜.6.3.8使用微生物肥料应符合GB/T227要求.7病,虫,草害综合防治7.1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必要的化学防治,创造不利于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阀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7.2农业防治7.2.1换种改植或发展新茶园时,应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抗性较强的品种.7.2.2分批,多次,及时采摘,抑制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瘿螨,茶芽枯病等危害芽叶的病虫.7.2.3通过修剪将茶树高度控制在70cm以下,减轻毒蛾类,黑刺粉虱,蚧类等害虫的危害,控制螨类的越冬基数.7.2.4秋末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深耕,减少翌年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的种群密度.7.2.5将茶园根际附近的落叶及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有效防治叶病类和在表土中越冬的害虫.7.3物理防治7.3.1采用人工捕杀,减轻茶毛虫,茶丽纹象甲等害虫的危害.7.3.2利用害虫的趋性,进行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或异性诱杀.7.3.3利用机械或人工方法除杂草.7.4生物防治7.4.1注意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中的草蛉,瓢虫,蜘蛛,捕食螨,寄生蜂等有益生物,减少因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7.4.2宜有选择地使用生物源农药,如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7.5化学防治茶树病虫害化学防治按NY/T5018有关规定执行.7.6用药安全要求7.6.1农药防治安全要求按GB/T4285和GB/T8321执行.7.6.2严格执行农药的安全间隔期.8鲜叶采摘8.1鲜叶采摘应按标准选择式提手采,不能用指甲切采.8.2采下的鲜叶应使用清洁卫生,透气良好的篮,篓进行盛装,禁用不通气的塑料袋,布袋等软包装材料.8.3鲜叶运送必须及时,避免日晒雨淋,并不得与有异味,有毒的物品混放.8.4鲜叶验收,盛装,运输,贮存等操作须认真仔细,轻取,轻放,轻翻,禁压,避免机械损伤.9农事档案建立完善的农事活动档案,记载生产过程中如农药,肥料的使用情况及其他栽培管理措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