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0 KB
- 7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及安全管理【摘要】高层建筑工程由于投资大、参与主体多、组织关系复杂,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很多,所以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几率很大。本文从沉降测量、施工测量、混凝土浇筑三个方面介绍了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分析了高层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加强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建议。【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安全管理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及安全管理【摘要】高层建筑工程由于投资大、参与主体多、组织关系复杂,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很多,所以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几率很大。本文从沉降测量、施工测量、混凝土浇筑三个方面介绍了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分析了高层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加强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建议。【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安全管理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及安全管理【摘要】高层建筑工程由于投资大、参与主体多、组织关系复杂,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很多,所以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几率很大。本文从沉降测量、施工测量、混凝土浇筑三个方面介绍了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分析了高层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加强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建议。【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安全管理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近年来高层建筑的发展遍及全国的许多大中城市,高层建筑将成为国内外施工的主要内容。但由于高层建筑层数多,施工量大的特点,它的出现又给人们带来了更多安全问题。因此,加强对高层建筑施工的技术控制和安全管理的探讨非常必要。一、高层建筑施工沉降观测技术1、仪器设备的要求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作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铝合金水准尺。在不具备铝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2、观测时间的要求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而是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或数层)为一观测周期,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3、观测点的要求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通常情况下,建筑物设计图纸上有专门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4、沉降观测的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所谓“五定”
,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5、施测要求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连续使用3-6个月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6、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再未有特除要求情况下,一般性的高层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二、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及其控制措施1、根据建筑的形状设置内控点,比如对于矩形的建筑在靠近四个角的位置设置四个内控点即可,内控点位置避开各楼层的梁,保证从底层到顶层的通视。2、内控点做法。(1)在浇注底层楼板混凝土的过程中,按照内控点的位置预埋好钢板(100mm×100mm×3mm),保证钢板面与楼板面齐平。(2)底层楼板混凝土浇注完成后,用全站仪放出内控点的精确位置,并用红油漆在钢板上做好标记。(3)内控点经闭合后,即以红油漆为依据在钢板上凿出直径3mm左右的小孔,该孔即作为施工测量中用垂准仪竖向投点的基准点。3、上部楼层结构在每层相同的部位均预留200mm×
200mm的放线洞口,以便进行竖向投测。预留洞不得偏位,且不能被掩盖,保证上下通视。4、底层的轴线网须认真校核,经复核验收方可向上投测。5、底层的内控点钢板上不得堆放料具,顶板排架避开钢板,确保可以架设仪器。6、施工测量过程(1)在底层的内控点钢板上架设垂准仪,在需要投点的楼层放线洞口上平放一块画有十字丝的有机玻璃板,再将内控点位置通过激光引测到有机玻璃板上,
并用有机玻璃板上的十字交叉点对准激光点,然后根据有机玻璃板上的十字丝将内控点位置引至放线洞口四周的楼板混凝土上,并做好标记,最后撤除有机玻璃板,在放线洞口上钉一块小模板,重新将内控点位置引测回放线洞口上的模板上,并用墨斗弹好线。(2)将该内控点位置引测至放线楼层后,先用全站仪校核,闭合后再细部放线。以放线洞口处模板上的内控点位置标记为准,用全站仪放出该楼层的轴线控制网及墙、柱边线,用墨斗在楼板混凝土上弹好线,作为该层墙、柱模板安装以及上一层楼板梁、板模板安装的依据。(3)每层楼板放线完毕并经复核无误后,即可把该层放线洞口上钉好的模板拆掉,以保证上一层测量放线时的通视;不进行竖向测量投点时,各楼层放线洞口均须盖好防护盖板,防止坠物伤人。(4)轴线控制网布设原则:先定主控轴,再进行轴网加密。并应把建筑物轮廓轴线和楼梯间电梯井两侧轴线作为关键控制部位。(5)结构施工中每层施工完毕后,应检测建筑物外轮廓偏差并做好记录。三、高层建筑混凝土浇注技术及其控制措施1、泵送混凝土工艺。混凝土施工在同一部位应先浇注高标号,后浇注低标号;先浇注墙柱,后浇注梁板。浇注采取分区定点、一次浇注、麻袋覆盖、循序推进的浇注工艺。浇注时应在一个部位进行,直至达到设计标高,混凝土形成扇面向前流动,然后在其坡面上继续浇注,循序推进,使后浇注混凝土均浇注在前浇注混凝土形成的扇面坡面上,确保混凝土运输、浇注及每层混凝土之间浇注间隙的时间总和不超过初凝时间。(1)输送管的铺设应少用弯管和软管,保证施工安全,便于清洗管道、排除故障和装拆维修。(2)在同一条管线中,应采用相同管径的混凝土输送管;输送管的接头应严密,有足够强度,并能快速装拆;管段无龟裂、无凹凸损伤、无弯折。(3)在混凝土泵机y形管出料口三到六米处的输送管根部应设置截止阀,以防混凝土拌合物反流。(4)混凝土输送管不得直接支承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上;且管道接头卡箍处不得漏浆。(5)浇注混凝土时布料机所处的位置,其模板支撑纵横间距均应加密,并满布剪刀撑和扫地杆;布料机应架空,不得直接支承在钢筋骨架上。(6)在浇注墙柱混凝土时,布料设备的出口离模板内侧面不应小于五公分,且不得向模板内侧面直冲布料,也不得直冲钢筋骨架。(7)浇注梁板混凝土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两到三米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且宜垂直于模板布料。2、振捣。楼板采用斜向赶浆法浇注,表面及时平整;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固密实,防止漏振。3、表面处理。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注后初步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搓板反复搓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在初凝前再用铁搓板压实,表面扫毛。4、养护。应在浇注完毕后对混凝土用麻袋加以覆盖并浇水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七天。5、其他。(1)浇注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遇特殊情况超过初凝时间则需要用比该混凝土高一强度的水泥砂浆接缝。(2)柱混凝土浇注前,底部应先填以五到十公分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3)浇注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注,并应在已浇注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