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6.00 KB
- 95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晋中市殡仪馆项目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晋中市殡仪馆(二)项目性质:新建(三)承办单位:晋中市民政局(四)主管单位:晋中市人民政府、山西省民政厅(五)拟建地点:晋中市榆次区长凝镇南沙沟村(六)建设内容与规模:为满足自身发展及市场需求,拟建一处集生态化、文明化、人性化、园林化、功能合理化为一体的殡仪馆。总体规划建设包括办公生活区、业务区、殡仪区、火化焚烧区、骨灰存放祭奠区。拟建项目总用地面积92723.92m2(139.09亩),总建筑面积约16800m2,道路面积13929m2,广场面积19200m2,停车场面积5605m2,容积率0.181,绿化面积42706m2,绿化率46.06%。(七)建设年限: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八)概算投资:11704.12万元(九)资金来源:财政拨款(十)编制单位:北京中设泛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二、项目建设背景95
生老病死是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殡葬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殡葬事业的发展已有60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年龄结构的变化、资源的锐减和环境的恶化,人们对殡葬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倡导“低碳祭祀”、“绿色殡葬”、“忠孝感恩”、“倡导和谐”成为中国殡葬业发展的新方向。殡仪馆是为全社会服务的窗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阵地。使人们在殡仪活动中的悲伤得到慰藉、情感得以抒发、哀思有所寄托,倡导文明、健康、进步的殡仪活动,起到移风易俗和引导合理消费的作用,同时对集约、节约用地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实现意义。晋中市殡仪馆属晋中市民政局直属差额事业单位,是晋中市城区唯一的殡葬改革管理单位,地处榆次区南端,潇河桥以西。始建于1975年,原名榆次市火化厂,2005年上划晋中市,更名为晋中市殡仪馆,内设办公室、业务室、车队、火化车间、后勤、礼仪、骨灰寄存室七个二级机构。以“实践三个代表,争创一流殡仪馆”为目标,坚持“丧属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承担着榆次及周边地区死亡人员遗体的火化任务。该殡仪馆占地面积25857m2,建筑面积6690m2,现有大小告别厅两个,骨灰存放楼一座,平房两处,火化机三台,骨灰整理机一台,冷藏柜两台,运尸车两台;设施简陋、设备陈旧、功能不全、排放不达标、无发展空间。通过各项切实可行的举措,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水平,服务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社会,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跟不上行业发展、社会治丧和殡葬改革的需求。9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殡葬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人民群众对殡葬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晋中市殡葬设施滞后,地域环境狭小,严重制约了晋中市殡葬改革的发展。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晋中市榆次区长凝镇南沙沟村拟迁建新殡仪馆。一方面要大幅度提高火化率,响应国家殡葬改革号召,推进政策落实,大力倡导火葬,改革土葬,文明治丧。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落实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和提案。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此项目高度重视,因此迁建一处满足现代殡葬服务需求的殡仪馆势在必行。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一)晋中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晋中市殡仪馆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市发改社字【2011】619号)(二)晋中市规划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2013-26号(三)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山西省晋中市殡仪馆项目建设用地不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证明》(晋国土资储证字【2012】010号)(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晋中国土资环(灾)备(2012)31号(五)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布《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1983】116号(六)《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2002】15号(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八)《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九)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民发[2009]170号)(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殡葬管理条例》(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十三)《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JGJ124-99(十四)《民用建筑通则》GB50352-2005(十五)《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十六)《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95
(十七)《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十八)《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十九)《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二十)《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二十一)《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二十二)《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3号)(二十三)《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二十四)《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二十五)《山西省殡葬管理办法》(二十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二十七)《晋中市殡葬管理办法》等规范标准(二十八)项目委托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1、相关地块1:500地形图2、土地利用规划图3、其他相关资料四、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根据国家有关要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总论(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三)项目场址及建设条件分析(四)对项目的总平面布置、建筑、公用工程等工程技术方案进行专题研究(五)环境影响评价(六)节能分析(七)劳动安全研究95
(八)项目建设及运营管理研究(九)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十)项目建成后的效益分析预测(十一)结论及建议五、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总用地面积hm29.27合139.09亩2总建筑面积m2168003道路面积m2139294广场面积m2192005绿化面积m242706含停车场、广场绿化6水系面积m25247停车场面积m256058容积率0.1819绿化率%46.0610劳动定员人60不含间接就业人员11建设期年3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意义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建设是殡葬行业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95
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江西大学哲学教授郑小江认为:殡葬业不单单是社会公益事业和公共服务业,不是简单的烧死人埋死人的,而是生命传承的事业,是下一代人传承上一代人的血缘生命、人际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搞殡、搞葬、搞祭都是为了精神传承、传统忠孝、感恩文化。殡仪馆是生命文化的传承师。国外将殡葬行业列为服务行业范畴,从服务理念,服务要求,服务规范,服务水准都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国外现代殡葬发展首先表现出的是“绿色殡葬”概念的流行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绿色效应”;同时注重文化再造,体现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和谐殡葬文化。国外殡葬发展的核心在服务创新,积极把科技与殡葬融合,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研制出新型的殡葬服务产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殡葬业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和发展,特别是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区有较大的发展,一些地区投资建造了规模和档次较高的殡仪馆。而我市的殡葬业收设施条件影响发展缓慢,亟待创新。(二)项目建设是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殡仪馆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担负在殡葬改革的历史使命,也承担着解决困难群体“死无所葬”的重任,在为丧户提供运尸、火化、骨灰存储等基本需求的同时,还承担着政府指令性任务和突发事件、无名遗体的处理工作。殡葬事业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据权威部门统计,截止2012年年底,晋中市常住人口为328.6793万人,其中市城区人口约64.5万人,按自然死亡率6.0‰计算,每年死亡人口约有3870人,按目前火化率46%计算(现处于增长状态,5~10内年可达到60%以上),每年火化遗体可达178095
具,还不包括城区周边农村人口。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太原晋中同城化的发展,人口规模持续增长,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火化率不断提高,年火化遗体数量将逐年增加。现有的晋中市殡仪馆,是晋中市城区唯一的一所公益性殡葬服务单位。由于占地面积小,设施设备差,骨灰存放也趋于饱和,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丧葬需求和城市发展要求。(三)项目建设是完善殡葬服务环境,改善殡葬管理体制的需要殡仪馆是个特殊的服务单位,面向的是刚刚失去亲人的逝者家属,服务质量的高低与对生命的尊重相关联。改善殡仪馆服务环境,努力营造移风易俗、崇尚文明的社会氛围,是本项目建设的立足点;提倡更有效、更细心、更温馨的服务是项目建设的生命力。该项目的建设,从设施、设备、员工素质、管理制度乃至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服务水平、服务价格等因素综合考虑,不仅完善了殡葬行业的服务环境,而且可大力提高殡仪服务的水平,推进殡葬改革进程。随着晋中市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殡葬政策不断落实,人民对殡葬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各大中城市现在都把殡葬建设作为建设新型城市的一项大事,生态化、公园化、高品质服务建设理念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重视,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发扬忠孝传统,感恩先辈等方面最直接的体现。(四)项目建设是当地“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殡仪馆是为全社会服务的一个部门,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是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发展的。殡仪馆在我国又是殡葬改革的载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阵地,起到移风易俗,升华人们的思想的作用,使整个丧葬过程成为文明、健康、进步的活动,响应国家政策,倡导“低碳祭祀”、“绿色殡葬”,节约土地、保护环境。95
项目建设有利于破除落后的传统习俗,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由于我国封建社会历史漫长,殡葬陈规陋习至今尚未根除。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面临着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加之有些地方思想工作的薄弱,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现实情况的存在;导致当前殡葬活动中一系列问题的滋生和蔓延。大力推进殡葬改革,破除丧葬陈规陋习,对变革殡葬观念、破除封建迷信、树立殡葬新风,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都将具有重要意义。二、项目建设的意义晋中市殡仪馆的建立既顺利推进晋中市现代殡葬改革,响应国家政策,节约土地,推进城市生态园林化建设,顺应了中国殡葬业“低碳祭祀”、“绿色殡葬”的发展趋势,同时达到生者对死者寄予哀思的目的。晋中市殡仪馆的建立是对我国“入土为安、慎重追远”的殡葬传统文化的正确引导,对城市节约土地以及城市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殡仪馆的生态化建设,体现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生态理念,满足人们的纪念需求。晋中市殡仪馆的建立促进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响应国家政策,顺应民意,符合传统民俗;促进晋中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发展定位一、项目选址(一)选址晋中市领导、市民政局及相关部门多次组织专家,在市城区周边进行考察、选址,通过对土地利用、避占耕地、交通条件、植被环境等多方面的对比,最后将殡仪馆的地址选定在晋中市榆次区长凝镇南沙沟村的荒沟荒坡地带。根据“项目选址意见书”,基地位于榆次东南山区,潇河流域,涂河下游西侧,距晋中市区约95
13km,榆(次)左(权)公路穿境而过。基地地势为自然荒沟,东侧拟建晋中市公墓区,南面拟建烈士陵园;总用地面积:92723.92m2(139.09亩)。土地利用现状为林地,供地方式为划拨,土地权属类别为村镇集体用地。经综合考证是建设殡仪馆的理想场地。(二)对场地选址的评论1、拟建项目所选场址交通相对便利,便于丧葬活动。2、场地符合建设要求,利于改造。3、离市区距离合理,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4、附近无易燃、易爆及有害气体储存场所。5、所处方位、地势符合地域传统习俗,同时能够满足规划条件;处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并应有利于排水和空气扩散。6、根据晋中市殡仪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显示,项目所处地区,现状条件下未发现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经合理规划后,可满足排水、泄洪、固土的要求。7、此基地总体规划能够满足国家及各级民政部门、土地、规划、城建部门对殡仪馆用地、建设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另附:基地现状图片二、项目的理念、定位、目标(一)设计理念以倡导传统忠孝文化思想为核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市民提供一个合理舒适的办丧环境。新殡仪馆的设计以“生态化、文明化、人性化、园林化、功能合理化”为主导原则,营造理想纪念馆场,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殡葬服务的要求,与国内大中城市的殡仪馆建设接轨;同时注重与社会发展结合,尽量减少丧属的悲痛,增强纪念性。(二)设计定位95
打造示范性、纪念性、教育性、景点性、感恩性、文明性的殡葬服务场所。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科学建馆、生态环保、尊重生命、忠孝感恩、以人为本、倡导文明。1、公园化塑造:把殡仪馆建筑融入到整个风景园林环境中。2、生态环境化:重视自然环境与生态保护,并对视觉环境和心理环境进行综合考虑。3、建筑设计:自然、生态、园林,吸收江南建筑之秀,保留北方建筑之气势,融合民俗元素;简单、自然、大气。(三)设计目标立足晋中,为推动晋中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的方针,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这一服务宗旨。该工程将建成一座集业务、办公、火化、骨灰存放、祭奠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公园化、高效化殡仪馆;馆内基本实现“室外园林化,室内宾馆化,管理科学化,操作自动化”。殡仪馆设计改变传统殡仪馆恐怖、呆板的形象,淡化死亡概念,缓解生者悲痛压力,净化生者的心灵,并让其对生命价值产生深层的感悟力。第四章项目建设规模与条件一、项目建设规模拟建项目总用地面积92723.92m2(139.09亩),总建筑面积约16800m2,道路面积13929m2,广场面积19200m2,停车场面积5605m2,容积率0.181,绿化面积42706m2,水系面积524m2,绿化率46.06%。95
该基地位于荒沟荒坡地带,土崖、沟坡占一定比例。殡仪馆作为殡葬活动的主要区域,拟建主要项目有:殡仪馆主要建筑(行政办公楼、业务楼、接待中心、骨灰寄存楼、悼念楼、守灵楼、整理房、火化车间及其它附属用房等)、室外祭奠广场、服务设施、主次道路、绿化、景观小品、水电设施等。二、项目建设条件(一)行政区划与人口1、行政区划与人口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覆于太原市周边区域,地势东高西低,山地、丘陵、平川呈阶梯状分布,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市政府设于榆次区,全市总面积1.6408万km2,辖管1区(榆次),代管1市(介休),9县(太谷县、祁县、平遥县、灵石县、寿阳县、昔阳县、和顺县、左权县、榆社县),设有118个乡镇,17个街道办事处。根据《晋中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2012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3286793人,比上年末增加16768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36825人,人口出生率为11.23‰;死亡人口20050人,死亡率为6.12‰;自然增长率为5.12‰。2012年晋中市人口数及其构成单位:人指标年末数比重(%)全市常住人口3286793100其中:城镇155815747.41乡村172863652.59其中:男性169231051.49女性159448348.5195
建国以来,晋中市人口的发展基本经历了50年代(1950年—1958年)的高潮期(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95‰),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1959年—1961年)的低谷期(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79‰),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1962年—1972年)的第二次高潮期(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11‰),70年代中期以来的逐渐下降和稳定发展期这样几个阶段,截止2011年底晋中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控制在5.15‰2、老龄化状况根据六普结果显示:在全市总人口中,0-14岁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000年的23.68%下降为17.10%,15-64岁人口由69.23%上升为74.64%;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为26.8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比重为8.27%;与2000年相比,老年人数增加5.46万人,比重上升了1.18个百分点。说明市人口发展在2000年左右步入老年型人口发展阶段后,经过十年的发展,老年型人口特征已经非常明显。另据六普显示榆次区65岁及以上人口为50299人,占8.59%,比例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从总体上看,晋中市人口呈现出一下特点: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老年人口由2000年的7.09%上升为8.27%;老年人口城乡分布不均,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65%在乡村;高龄化趋势开始十分明显,80岁以上老年人口从2000“五普”时的2.44万人增长到4.23万人,增长73.36%;高龄老年人口性别比偏低,从2000年的82.28下降为80.68,下降了1.6个百分点。(二)近年来殡仪馆的火化及骨灰寄存情况1、殡仪馆遗体火化情况95
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市区人口死亡率在6.0‰左右,农村死亡率在4.0‰左右;5年来共火化遗体4839具,最高日火化量8具,最低火化量:连续7日无1具。2008—2012年晋中市殡仪馆火化遗体数量序号年份火化数量(具)增长数量(具)增幅(%)12008910————22009882-28-3.0832010943616.9242011109615316.22520121008-88-8.03根据以上统计数据显示:近五年来遗体火化数量虽有一定的反弹,但从整体上看仍属于增长趋势,年平均增幅2.69%;随着新殡仪馆的建设、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殡葬执法力度的加强,今后的遗体火化数量将大幅增加。2、殡仪馆骨灰寄存情况根据晋中市殡葬管理所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年底,殡仪馆骨灰寄存量为7300盒,相对于2007年年底减少了663盒。2008—2012年晋中市殡仪馆骨灰寄存数量单位:盒序号年份骨灰寄存量骨灰取走量净骨灰存量骨灰总存量12008531650-119784422009505545-40780432010522698-176762842011608820-212741652012600716-1167300根据以上统计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晋中市殡仪馆骨灰寄存量呈下降趋势,5年来共计存入2766盒,取走3429盒,骨灰寄存总量减少663盒,年平均减少量132.6盒。95
(三)区域社会经济条件1、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根据《晋中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全市生产总值98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0073元,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4779美元。2008-2012年晋中市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2012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681.8亿元,比年初增加232.7亿元,增长16.1%。各项贷款余额753.6亿元,比年初增加142.3亿元,增长23.3%。2008-2012年晋中市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及其增长速度95
2012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09.0元,比上年增长13.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996.0元,增长7.0%。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36.0元,增长14.8%。2008-2012年晋中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880.9元,增长12.4%。城镇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9972.2元,增长12.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0.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1.0%。2008-2012年晋中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95
2、城镇化进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晋中市城镇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市城镇化水平又有新的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截止2011年年底,全市城镇人口达149.57万人,城镇化率为45.74%,比2002年提高了10.6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06个百分点。平川六县城镇化水平平均为50.4%,东山五县平均为33.0%,平川高于东山17.4个百分点。其中榆次71.68%、介休58.91%、灵石44.45%、太谷39.82%、平遥35.83%、祁县32.11%;东山五县分别为和顺40.32%、左权37.78%、寿阳31.19%、榆社31.13%、昔阳27.77%。2002-2011晋中市城镇化率(%)近几年晋中市城镇化建设全面提速,紧扣太原都市圈发展要求,打造城镇化新市。全力提升城镇承载能力,按照“一轴两心两区四联”城镇空间布局,做大市城区,打造“大县城”,发展小城镇,建设中心村;今后晋中市的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四)民族宗教晋中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基本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有回、满、蒙、彝、土、俄罗斯、鄂伦春、藏、维吾尔、壮族、锡伯、哈尼、土家等26个少数民族,人口近5000人,分布在全市各地。晋中是全省宗教95
工作重点市,有5个全省宗教工作重点县,约13万信教群众分布在全市11个县的60余个乡(镇)、500余个行政村,有30余处经政府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以及140余名宗教教职人员。(五)自然气候条件晋中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变化明显。总的特征为: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由于受境内复杂的地形影响,气候带的垂直分布和东西差异比较明显,总体表现为热量从东向西递增,降水则自东向西递减,即气温西部平川较东部山区平均偏高2.2℃,降水东部山区较西部平川平均偏多95.7mm。自然气候条件分析表类别 名 称 指 标气候年日照时数平均2530.5小时(2330.8~2704.3小时)年辐射总量平均557KJ/cm2(545~581KJ/cm2)年平均气温平均9.4°C(6.6℃~10.8℃)最热月份平均气温23.5~24.5°C最冷月份平均气温-6.5~-5.0°C霜冻期无霜冻期151天初霜冻期10月初终霜冻期5月初降水年平均降水量479.6mm降水集中月份6~8月年平均蒸发量1718.4mm风年平均风速1.5~2.6m/s大风日数10~35天/年平均风暴3天/年主导风向以西北风为主,其次是东南风95
1、气象:晋中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变化明显。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2、气温:年平均气温9.4°C,其中平川区平均为10.4°C,东山区平均为8.1°C。3、风速:年平均风速1.5~2.6m/s。4、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479.6mm,其中平川区为437.4mm,东山区为530.3mm,东山区比平川区偏多93.9mm。5、霜:年平均无霜期151天,其中平川区为160天,东山区为140天。6、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显示:拟建项目所处位置抗震设防烈度:8度(0.2g)。(六)自然资源条件1、矿产: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种燃料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65种。主要有煤、铝土矿、铁、铬铁矿、钛铁矿、石膏、水泥用石灰岩、耐火黏土、石英岩状砂岩、水泥配料用黏土、电用石灰岩、硫铁矿等。其中钛铁矿和铬铁矿保有储量居山西省之首;石膏、煤炭分列全省第三、第七位。2、水文: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5.6亿m3,其中河流径流量10.3亿m3,地下水资源10.4亿m3。人均水资源58m3,土地亩均水资源297m3,均略高于山西省平均水平。该基地地下水流量为40m3/h。3、植被:有木本233种,隶属44科,99属;草本植物62科,500多种;古树名木有“油松之王-九杆旗”95
、茅庵杉、红岩松;常用木本树种有:枣树、苹果、槐树、玉兰、松、柏、元宝枫、黄栌等。贵树种主要有白皮松、杜松、核桃楸、翅果油松、刺五加、猕猴桃等,珍稀名贵中药材有绵贝、元胡、羽叶三七,野生油果植物以沙棘、辽东栎、榛子、山桃、山杏、酸枣为主,且分布广阔,面积较大。干果经济林以核桃、红枣、花椒、柿为主,且分布集中,栽培历史悠久。(七)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条件1、地形地貌:晋中地处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地理坐标为东经111°23′─114°28′,北纬36°39′─38°06′,地势东高西低,山地、丘陵、平川呈阶梯状分布,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m以上。因地质变化,境内总体表现为东部山地、中部盆地、西南部山地和西部汾河谷地四个地貌单元。境内地势高低相差悬殊,高差近2000米。2、地质构造:晋中所处的山西陆台中部,自古生代以来成生为总体向西倾伏的大型单斜相对稳定的地块的一部分。晋中市地层发育比较齐全,除缺失古生界志留系、泥盆系,中生界白垩系,新生界下第三系外,其它各时代地层均有出露。根据《关于拟建山西省晋中市殡仪馆项目建设用地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的专家论证意见》显示:拟建项目地处晋中新裂陷北东部边缘,压覆区域内被第四纪松散层所覆盖,松散层厚度260m左右,下伏地层为三叠系中统二马营组(T2er),山西组最上部煤层埋深约1950m。目前在压覆区域内没有国家与企业出资查明的重要矿产资源。区域内松散层较厚,黄土具湿陷性,在后期设计、施工中需进一步做地质勘察设计。(八)基础设施条件1、给水、排水:该项目位于晋中市榆次区长凝镇南沙沟村,远离市城区,缺乏相应的市政管道设施。拟在区域内打机井两眼,设水泵房及消防水池,满足日常生活、生产及消防用水。殡仪馆区排水,拟建污水处理设施,对污水、废水分别进行处理,达标排放。2、供电、供暖:用电拟由长凝镇内110kv变电站引入。采暖期预计最大供暖负荷720kw,自备锅炉房配1台1.5t锅炉解决。95
3、煤气:自购液化石油气解决。4、通讯:拟由长凝镇内程控电话支局解决。5、交通:拟建项目距东侧S318省道约2km,通过连接318省道与基地之间道路以及滨河道路、殡仪馆外围环路的修建可以满足初期项目的建设和经营需要。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一、总体布局(一)设计依据1、晋中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晋中市殡仪馆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市发改社字【2011】619号)2、晋中市规划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2013-26号3、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山西省晋中市殡仪馆项目建设用地不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证明》(晋国土资储证字【2012】010号)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晋中国土资环(灾)备(2012)31号5、《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JGJ124-996、《民用建筑通则》GB50352-20057、《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9、《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1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2、《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1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95
14、《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3号)15、《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16、其它相关设计规范(二)设计原则1、科学建馆、与时俱进殡仪馆建设规划要以管理科学化、设施现代化、环境公园化、生态化、服务人性化、治丧文明化为原则,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殡葬服务的要求,同时在整体建设和规划上要借鉴国内先进的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地殡仪馆的建设理念和经验。吸收、消化、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注重地域文化、设计环节和项目建设,力求功能合理、设施齐全,规划科学,创意新颖、品位高端、布局合理独到。营造空间布局有序、功能分区科学合理、利于人员的疏散、环境优美、动静分区明确、井然有序的氛围。2、尊重习俗、生态环保在总体环境和建筑设计时注重公园化、园林化和文化概念的塑造,增加纪念性,弘扬忠孝文化,注重人文观念,人性化设计。建筑和景观相结合,融合现代简约设计理念,吸收传统建筑的精华。3、增扩配套设施、纪念服务项目扩大悼念大厅,增加中小厅数量;增加守灵房,扩大室外祭奠区域;更换、增添殡葬设备,改善美化外部环境,扩大服务职能。(三)设计目标1、按民政部《殡仪馆等级标准(试行)》和《殡仪馆等级评定办法》要求,达到二级殡仪馆的建设标准要求。2、秉承人文理念、孝道观念,既方便丧主办事,又要减轻事主负担,突出园林式、生态型理念;95
努力建设成“绿色、环保、生态型”殡仪馆。3、项目运营初期,火化车间服务能力稳定在年火化遗体2000具左右,最高年服务能力能够满足7000具/年的工作负荷;项目运营后期,最高年服务能力能够满足10000具/年的工作负荷。综合服务楼可满足60人同时办公,餐厅可满足200人同时就餐;接待中心设置20个房间。悼念厅可满足8家同时开追悼会,大厅可满足400人使用,中厅可满足200人使用,中小厅可满足150人使用,小厅可满足80人使用。守灵房共设置大小17个守灵室,满足17家同时使用。整理房的冷藏室可存放遗体120具左右。骨灰寄存楼可满足8000—10000盒的骨灰级存量。4、项目建设满足消防、安全、卫生等技术要求,能够为全市群众提供高品质的殡仪服务,实现人性化亲情服务、星级化的先进管理、园林化的环境建设。(四)设计内容1、建筑工程(1)主体建筑:综合服务楼(含行政办公、综合接待、职工活动等)、悼念楼(含业务办理)、守灵房、整理房、火化车间、骨灰寄存楼等。(2)附属建筑:花房、车库、仓库等。3、公共配套工程殡仪馆区道路、给排水、污水处理、供电、供热、供暖、智能监控、照明系统、垃圾收集处、公厕、锅炉房、水泵房等。4、环境景观工程土崖绿化、荒沟荒坡绿化、围墙、停车场、景观广场、假山、喷泉、休息亭廊等。95
(五)总体布局1、总平面布置殡仪馆总体布局分为六个主要功能区,即入口区、综合服务区、殡仪区、火化焚烧区、骨灰存放祭奠区、停车场区。·殡仪服务流程图侧门正门接尸处置悼念业务行政车库火化祭悼寄存殡仪车丧主工作人员丧主工作人员骨灰丧主骨灰丧主丧主丧主遗体遗体遗体遗体丧主丧主骨灰骨灰(1)入口区:入口区是人员和车辆进出及停留活动区,根据基地特点及功能要求设置有主次两个出入口。主入口设置在基地北侧,有主通道和殡仪车辆出入专用通道;次入口位于基地东南侧。(2)综合服务区:综合区紧邻殡仪馆主入口,包括行政办公楼、综合接待、职工活动及相关配套设施等。设置有办公室、接待室、会议室、活动室、餐厅、职工宿舍、客房及相关附属用房。(3)殡仪区:是进行遗体处置及举行悼念活动的区域95
,处于殡仪馆整体布局的中心地带,包含悼念大楼、守灵房、整理房等,三者之间设有专用廊道。悼念楼拟设置大厅、中厅、中小厅、小厅共8个厅,可同时容纳8家丧户举行丧事活动。业务区:是进行业务洽谈并办理丧葬事宜的区域,位于悼念楼内,主要功能包括业务、接待中心等。设置有业务大厅、家属休息区、便民超市、花店等。守灵房拟设大小17间,可同时满足17家丧户进行守灵。整理房可满足遗体存放、整容、消毒、遗物处理等功能要求。(4)火化焚烧区:即火化车间区域,是进行遗体火化的专用区域;包括车间、更衣室、办公室、骨灰整理室、领灰室等。火化区拟建8个火化炉区,包括普通炉、豪华炉、高档炉3种类型。(5)骨灰存放祭奠区:是进行骨灰寄存并提供有关服务的区域。位于殡仪馆整体布局的最南端,紧邻次入口,包括骨灰寄存楼、室外悼念广场,骨灰寄存楼拟规划容纳8000-10000盒。(6)停车场区:停车区分为综合停车区、无障碍专用车位区、殡仪车辆专用停车区等,总面积:5605m2。主要分布在主次入口区域、行政办公区、业务区。专用停车区占地面积150m2,专为殡仪车进出及停放,同时设置10个殡仪车专用车库。综合停车区占地面积5455m2,能同时停放大小车辆270余辆。2、建筑布局(1)依据《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及相关国家建筑规范进行规划设计,功能分区合理,内外交通路网结构清晰,人流车流有序;例如:悼念楼、守灵楼都有安静的氛围,避免噪声和其它干扰,设专用通道,出入口方便,并有缓冲地带。95
(2)建设布局形式与景观相协调,结合自然地形与空间形状、周边环境、地域风貌、传统文脉等来确定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总体布局。布局合理美观,并具有一定文化内涵,采用轴线与片块围合相结合的布局形式。(3)按功能不同,满足日照、通风、采光等相应规范的要求。(4)供电、供水、供热有足够的场地,靠近服务对象和负荷中心,同时考虑节地、节能、节水、环保等方面的要求。(5)保障建筑的场地安全,在防火、防洪、防震、防滑坡等方面,全面考虑,并满足相应的设计规范。(6)保护自然植被、景观和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因地制宜进行改造。(六)竖向设计1、设计原则(1)安全、适用、经济、美观;(2)充分发挥土地潜力,节约用地;(3)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满足各项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4)减少土石方及防护工程量;(5)保护项目建设区的生态环境,增强整体景观效果。2、设计内容(1)场地设计本项目场地标高相差较大,根据用地的性质、功能,结合自然地形,规划地面形式可分为平坡式、台阶式和混合式。用地自然坡度小于5%时,规划为平坡式;用地自然坡度大于8%时,规划为台阶式,台地连接处设置挡墙、护坡。基地内各地块的规划高程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高程高出0.2m以上。基地内车行路边缘至相邻有出入口的建筑物的外墙间的距离不小于3m。拟建项目建筑物底层地面设计标高高出室外地面至少0.45m。95
(2)道路设计道路设计因地制宜,尽量减少土方量,道路横坡为1.5%~2.5%,具体坡度依据道路宽度及位置而定。道路纵坡设计最小纵坡0.25%,最大纵坡设计按照相关道路设计规范中的道路纵坡控制坡度进行设计。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道路,其纵坡按非机动车车行道的纵坡取值;在地形坡度较大的个别困难地段,道路最大纵坡不超过11%,且其坡长不大于80m,路面设置有防滑措施。(3)广场设计广场竖向规划除满足自身功能要求外,还与相邻道路和建筑物相衔接,广场的最小坡度为0.3%;最大坡度为3%。地面排水坡度设计为0.5%左右;坡度小于0.2%的地段采用多坡向或特殊措施排水。(4)挡墙、护坡设计台阶式用地的台阶之间应用护坡或挡土墙联接,相邻台地间高差大于1.5m时,应在挡土墙或坡比值大于0.5的护坡顶加设安全防护设施;挡土墙的高度宜为1.5~3.0m,超过6.0m时宜退台处理,退台宽度不应小于1.0m;高度大于2m的挡土墙和护坡的上缘与建筑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其下缘与建筑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5)排水方案基地内各地块的规划高程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高程高出0.2m以上。在道路两侧设置雨水口,场地雨水由道路雨水口收集后,进入道路边排水沟内排入馆区统一排水管网。场区主路采用暗沟排水,根据排水流量计算确定排水沟的断面形式及大小,沟底坡度在0.4%以上。在埋设雨水管(暗沟、暗管)不经济的地段,或山坡冲刷严重、管够易堵塞的地段设置明沟排水,根据排水流量确定明沟的断面形式及大小,沟底坡度在0.2%以上。95
(6)无障碍设计: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均大于2.5m,纵坡小于2.5%;在人行步道设台阶的同时设置轮椅坡道和扶手。二、建筑与结构方案(一)建筑设计1、设计依据(1)《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JGJ124-99(2)《民用建筑通则》GB50352-2005(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5)《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1-2013(7)其它相关规范、标准2、建筑风格本次建筑设计秉承“标志性、文化性、现代性、先进性、经济性”的原则,重点是功能区域的安排和环境氛围的营造,突出建筑群的整体性和美观性。吸收传统建筑元素,融合地域文化特征,富于时代和生态特征,简单、大气、新颖、功能布局合理,整体场区风格变化而统一,以和谐化、公园化、功能合理化作为殡仪馆的设计理念。建筑设计外表简洁大方,雍容稳重,内部空间丰富,使用方便。吸收传统文化、融合地域文化、运用现代材料,大巧若拙,蕴宝其中。同时建筑群体块大小呼应,虚实对比,突出建筑群纪念的意味。以总体构图和平面形式体现晋中文化的历史和内涵。本建筑群各单体极为重视细部处理,建筑物从基座到屋身、屋面都突出了本次建筑设计的传统性、时代感和地域性。95
3、设计内容在殡仪馆的规划设计中,将从各个业务环节进行了充分考虑。从业务区用房包括业务厅、休息室、丧葬用品销售处的面积,殡仪服务区用房包括悼念厅、音响室、休息室、遗体处置用房等的面积,火化区、骨灰寄存区用房的面积、通风排烟、防水采光等各个方面将作出了详细的设计。对卫生防护、噪音标准、公共绿化面积等也作了充分考虑,这也是改善殡仪服务条件、有利于群众治丧、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客观需要。殡仪馆在建设中也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确保殡仪服务和考虑各个服务流程的前提下,按照《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将各个建筑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以适应不同群体的丧葬消费需求和不断提高的丧葬服务需要。(1)综合服务楼:总建筑面积3700m2,建筑层数2层,局部3层。含行政办公、综合接待、职工活动等功能。其中行政办公区设置:办公室、书记室、馆长室、副馆长室、阅览室、展览室、小会议室、中型会议室、档案室、财务室、接待室、洗漱间、卫生间、门厅、楼梯间等;综合接待区设置:值班室、接待室、休息室、食堂、客房、职工宿舍、便民超市、花店、洗衣房、洗漱室、卫生间、楼梯间、门厅、布草间、库房等。(2)悼念楼:建筑面积4200m2,建筑层数1层,局部2层。悼念区设置悼念厅、休息室、音响室、库房等。其中悼念厅分大厅、中厅、中小厅和小厅,共8个厅。告别大厅1个,面积600㎡,可容纳400人,配套2个50㎡的休息室;2个400㎡的告别中厅,每个中厅可容纳200人,各配套2个休息室;3个300㎡的告别中小厅,每个中小厅可容纳150人,各配套1个50㎡的休息室;2个1295
0㎡的告别小厅,每个小厅可容纳80人,各配置1个30㎡的休息室。业务区:设置有业务大厅、业务结算、丧葬用品展厅、刻碑房、用品库房、电脑打字、挽联机房、告别设备、鲜花室、业务洽谈室、贵宾室、休息室等。(3)骨灰寄存楼:建筑面积3000m2,建筑层数5层,计划存放骨灰8000-10000盒。(4)守灵房:建筑面积1400m2,建筑层数1层。设大、中、小及单间4种规格,设置2个100㎡的大守灵室,2个80㎡的中型守灵室,8个50㎡的小型守灵室,以及5个30㎡的单间,共17个守灵室;可满足17家丧户同时使用。其中大、中、小12个守灵室为套间,配套有沙发、床、卫生间等。(5)整理房:建筑面积1400m2,建筑层数1层。包括:值班室、接尸间、遗体存放间、整容室、消毒间、遗物间、盥洗室、卫生间、更衣室、解剖室、休息室、工具室、物证室、电脑程控室等。其中:接尸间50㎡,遗体存放间设置1个150㎡的大间、8个20㎡的单间,4个20㎡的整容室,2个35㎡的消毒间,2个35㎡的遗物间,电脑程控室50㎡。(6)火化车间:建筑面积1400m2,建筑层数1层。包括值班登记室、消毒室、车间、风机室、更衣室、办公室、领灰室、整理骨灰室、洗漱室、卫生间、小澡堂、候灰室等。其中:车间拟建8个火化炉,包括普通炉、豪华炉、高档炉3种类型。(7)其它附属建筑:花房、库房、车库、水泵房、锅炉房、室外公厕、主次大门等:建筑面积1700m2,建筑层数1层。主要建筑物一览表序号名称层数建筑面积耐火等级结构选型备注95
1综合服务楼三3700m2二框架2悼念楼一4200m2二框架含业务3骨灰寄存楼五3000m2二框架4守灵楼一1400m2二框架5整理房一1400m2二框架6火化车间一1400m2二框架7附属建筑一1700m2二框架(二)结构设计1、设计依据(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3)《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10)《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003-2011(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1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1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95
(16)《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17)其他相关设计规范、标准2、设计要求(1)基本风压:wo=0.40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风压体型系数、高度变化系数及风振系数均按有关规范进行设计。(2)基本雪压:0.35KN/m2。(3)地震基本烈度: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g。(4)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3、结构楼面活荷载取值(1)普通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2.0KN/m2(2)业务大厅、展览室3.5KN/m2(3)公共走廊、门厅、楼梯3.5KN/m2(4)汽车通道及停车库4.0KN/m2(5)骨灰寄存室4.0KN/m2(6)档案室5.0KN/m2(7)卫生间、阳台2.5KN/m2(8)不上人屋面0.5KN/m2(9)人屋面2.0KN/m2(10)楼面二次装修荷载不应大于0.7KN/m2,屋面找坡层轻集料混凝土容重不超过10KN/m3;其他未注明的各类活荷载取值参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4、材料95
(1)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环境类别及耐久性的基本要求:地下及上部外露构件为二b类,卫生间等室内潮湿环境为二a类,其他部分环境类别为一类;混凝土强度拟为C15~C30,基础垫层C15,基础C30,框架柱、梁、楼板、楼梯C30,后浇附属构件C25。(2)钢筋:采用HPB300级、HRB335级、HRB400级,HRB335和HRB400钢筋的外观标记不明显,应严格管理以防混用。Φ6钢筋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一部分:热轧光圆钢筋》中HPB300级的各项化学、力学指标。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所用钢筋,钢丝,钢铰线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及国家有关其它规范。(3)砌体及砂浆:非承重墙±0.00以下土壤内及潮湿环境下可采用MU10实心烧结非粘土砖,M7.5水泥砂浆;地下室室内及±0.00以上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密度不应大于7.0KN/m3,干体积密度级别为B06;强度等级为A5.0,M5.0混合砂浆。砌筑砂浆宜采用预拌砂浆;卫生间四周用水泥砂浆。5、其它本项目建筑拟采用框架结构,各建筑的基础设计依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设计。三、公共配套工程(一)给排水工程1、设计依据(1)《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JGJ124-99(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95
(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8)《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0)拟建总体规划方案(11)其他相关设计规范、标准2、设计范围红线范围内的生活给水、消火栓系统、喷淋系统、灭火器配置、景观用水、生活排水、车间排水、雨水排水等。3、系统设计(1)给水设计①水源本工程由水泵房集中供水,满足日常生活及消防需求,水源为自备水源,拟在场区内打机井两眼。给水的水质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本项目给水方式拟采用集中加压供水方式,在正常情况下由变频调整加压泵供水,采用定压交流量方式,在用水高峰时由泵站进行自动调节。②设计水量项目设计水量表序号用水建筑名称用水量标准使用时间hr小时变化系数K最大时用水量m3/hr最高日用水量m3/d1行政办公区30L/人·班82.00.451.82职工宿舍150L/人·日242.50.313.03客房130L/人·次243.00.655.24食堂25L/人·次121.50.947.595
5悼念厅3L/m2·日61.52.7010.86业务区30L/人·日82.50.561.87守灵房100L/人·日241.51.8830.08火化车间30L/人·班61.50.040.159整理房30L/人·班82.50.090.310骨灰寄存楼30L/人·班82.50.050.1511花房15L/m2·日101.50.070.4512车库(地面冲洗)2L/m2·次81.00.080.613汽车冲洗40/辆·次81.00.151.214员工生活用水40L/人·班82.00.62.415浇洒绿地2.0L/m2·日81.011.2590.016浇洒道路2.0L/m2·日81.03.4827.8617水景补水天81.02.5020.018锅炉补水天241.00.6014.419未预见水按照10%2.5821.7620总计28.38239.37根据以上计算,最高日用水量239.37t,最大时用水量28.38t。场区自修深水井,供水方式为水泵自动启动供水,供水管线在场区呈环状布置,供水从主干管引到各用水点。主管线拟采用DN150的供水管,供水压力为0.30Mpa。管道埋深按照给排水设计规范执行,与其它管道交叉可做适当调整。③管材1)管径DN≤200mm者,拟采用钢塑复合钢管,卡压式连接。2)管径DN>200mm者,拟采用钢塑复合钢管,扩口式连接。3)管道、管件及阀门的工作压力为1.4MPa。95
4)阀门井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井盖拟采用球墨铸铁井盖和盖座,位于行车道上者为重型;位于非行车道上者为轻型。(2)排水设计①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的管道系统,雨污水经简易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达标后排至附近河流。生活污水排水量为生活用水量的90%,为64.70m3。室外排水管道采用双壁波纹管,橡胶圈柔性接口。本工程阀门井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井盖拟采用球墨铸铁井盖和盖座,位于行车道上者为重型;其余为轻型。基地雨水采用组织排水和场地排水相结合的方式排入场区总体雨水管。管道雨水量计算采用以下公式:Q=Ψ×q×F(L/s)其中:Ψ—综合径流系数,本次取采用Ψ=0.65,F—汇水面积,取9.27hm2q—暴雨强度公式,q=3680P0.4/(t+16.7)0.858式中:P—设计重现期,取P=1at—设计降雨历时:t=t1+mt2,t2—管内流水时间;m—延缓系数,取2,t1—地面集水时间:t1=10min。经计算,场区雨水量Q=1025L/s。室外道路边适当位置设置平箅式雨水口、收集道路、人行道及屋面雨水。雨水管拟采用双壁波纹管,橡胶圈接口,雨水口拟采用铸铁雨水口、雨水检查井拟采钢筋混凝土井。②室内排水:雨水、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分流排至室外,屋面雨水排放采用有组织排水。为保证较好的室内环境,污水管道系统设有伸顶通气立管。排水立管采用内螺旋UPVC管,支管采用普通UPVC管,粘接。吊顶内排水管道采用泡沫橡塑管壳进行防结露隔热。遗体清洗废水与生活污水应自成系统,且排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医院污水排放标准》(GBJ48-83)的规定。场区的水质评价、检测等参照9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规定。(3)消防用水设计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本项目室外消火栓用水量按消防用水量最大一幢建筑物计算,成组布置的建筑物按消防用水量较大的相邻两座计算;本项目室外消防用水量按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1次计算,一次灭火用水量25L/S,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5L/S,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同时在悼念楼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外采用临时高压消火栓灭火给水系统,消火栓加压给水泵设在单建的消防泵房内,共设2台消火栓给水加压泵,一用一备,互为备用。室外给水与消防合用,管道在场区内布置成环状,室外消火栓的栓口处水压从室外设计地面算起不应低于0.1Mpa,室外消火栓采取地下式,拟设置DN100mm和DN65mm的栓口各一个。室外消火栓每隔120m设置在道路的转弯或交汇处,距道路边不大于2.0m,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5.0m,并设有明显标志。室外设消防专用水池,消防水池的容量根据所在区域进行计算,可兼做景观水池,室外消防水池应采取防冻保护措施。4、环保(1)生活水箱出水管设紫外线消毒器等消毒设施。(2)采用变频调速泵供水装置,取消屋顶水箱,以消除屋顶水箱引起的二次污染。(3)生活水箱与消防水池分开,使生活供水系统与消防系统完全独立,以防生活水被消防水污染。(4)95
生活水箱材质采用不锈钢,并在人孔盖上加锁。水池通气管、溢流管口加防虫网罩。水池中的停留时间为16h,在用水淡季不超过1d。(5)给水管材采用钢塑复合管新型环保管材。(6)通气管顶部端口伸出屋面以上2m。(7)采用水封深(不小于50mm)且效果好的地漏,以降低水面蒸发对水封的不利影响,保证其使用功能与防污染效果。(8)地下层潜水泵坑均采用防臭密闭人孔盖,其中生活粪便污水潜水泵坑设独立通气管并伸至屋顶之外,使室内环境不受影响。(9)给水支管的水流速度采用措施不超过1.0m/s,并在直线管段设置胀缩振动传递。(10)二次生活给水泵采用防噪隔振措施。泵组采用隔振基础,水泵进水管、出水管设置可曲挠橡胶接头和弹性吊、支架,减少噪音及振动传递。水泵出水管止回阀采用静音式止回阀,减少噪音。(二)暖通工程1、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3)《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JGJ124-99(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0189-2005(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8)《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JGJ124-99(9)《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10)其它相关国家、地方法规、规范2、设计范围95
制冷机房设计、各单体建筑的采暖通风及防排烟设计。本项目设计制冷系统采用空调制冷,采暖系统采用场区锅炉房集中供暖。3、空调系统本项目拟建建筑面积16800m2,其中行政办公楼、业务楼、接待中心、悼念厅、守灵房、整理房、火化车间、门卫室、商店等需要设空调系统。行政办公楼、业务楼、接待中心、悼念厅、守灵房等拟采用多联机空调系统,整理房、骨灰寄存楼、火化车间等的办公区域以及主次大门门卫室采用分体空调。消防水箱间、厨房需采取防冻措施,拟设置智能电加热器,保证室内温度≥5℃。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度:冬季18~24℃,夏季22~28℃;相对湿度:冬季30%~60%,夏季40%~65%;风速:冬季不宜大于0.2m/s,夏季不宜大于0.2m/s。空气调节的室外计算温度、相对湿度、干湿球温度依据规范要求,结合晋中市当地的气候特点进行取值。空调系统的夏季冷负荷计算应根据所服务空气调节区的同时使用情况、空气调节系统的类型、调节方式,按空气调节区各项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或各空气调节区夏季冷负荷的计算确定,并应计入各项有关的附加冷负荷。4、采暖设计采暖热源来自场区自备锅炉房,采暖建筑包括行政办公楼、业务楼、接待中心、悼念厅、守灵房、整理房、门卫室、商店等,拟采用1.5t燃煤锅炉。5、通风设计95
会议室、业务大厅、悼念大厅等均设机械排风系统,排风量为新风量的85%~90%;卫生间设机械排风系统,厨房除设全面机械排风系统外,按工艺要求进行设计。骨灰寄存室根据工艺资料设置独立的恒温恒湿机组,空气相对温度不宜大于60%。设置机械通风的房间换气次数不应低于下表的规定。换气次数序号房间名称换气次数(次/h)序号房间名称换气次数(次/h)1消毒室86悼念厅62防腐室87休息室43整容室88火化间84解剖室89骨灰寄存室35冷藏室610卫生间106、防排烟系统设计按建筑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设置防、排烟系统。(1)会议室、悼念大厅、业务大厅等超过100平方米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无窗房间等设置机械排烟系统。(2)长度超过20米的封闭内走道设置了机械排烟系统。(3)悼念大厅、火化车间等超过300平方米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无窗房间等设置机械排烟系统。(4)火化车间烟囱留有烟道污染物排放测试孔,孔径尺寸和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5)其它①进、出空调、通风机房及其它重要机房的风管上设70℃熔断的防火阀。②风管穿防火墙及在与穿楼层风管系统的主管相接的支管上设70℃熔断的防火阀,通风系统的风管采用保温材料,消声设备均采用不燃材料。7、环保(1)合理划分暖通系统,减少输送距离。95
(2)暖通系统中的各设备均选择效率高、能耗低的产品。(3)空调水系统设压差旁通控制或变频泵控制,实现变负荷时的节能运行。(4)对暖通设备等运行工况实行监视、控制、测量。(5)充分评估空调、通风设备的噪声与振动对环境的影响,必要时采取消声、隔振措施,使之达到国家或当地有关标准。(6)冷冻机房、空调、通风机房、锅炉房墙面均做吸声处理。(三)电气工程1、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2)《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5)《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6)《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8)《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08(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GB50200—94(1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1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5)《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JGJ124-99(16)其它有关的规范、标准95
2、设计范围(1)供配电设计(2)电力设计(3)电气照明设计(4)建筑物防雷与接地保护3、负荷等级根据拟建项目特点,火灾应急照明、防排烟风机、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消防控制室、火化车间为二级负荷,其余普通照明及动力电力等为三级负荷。4、负荷估算根据拟建项目各建筑的功能及建筑面积不同,各用电负荷见下表。各建筑用电负荷估算表序号工程名称建筑面积/m2负荷密度指标/(W/m2)用电负荷/kW1综合服务楼3700602222悼念楼4200602523骨灰寄存楼3000401204守灵楼140060845整理房1400801126火化车间140050707花房30050158车库300154.59锅炉房180101.810水泵房(不含设备)30051.511室外公厕120404.812其他配套附属建筑5003517.513合计16800-------905.195
除建筑外其它用电负荷主要是室外照明光、供水设施、水系循环、建筑外轮廓及主要景观点的夜间亮化等。室外照明灯具主要包括:高中低三种类型路灯、庭院灯、草坪灯、地灯、水下灯、指向灯等,所有室外灯具拟采用LED节能灯;总用电负荷为约25Kw。供水设施用电负荷拟为5kW,景观水系循环20kW,建筑及主要景观点的夜间亮化的总用电负荷6kW。火化机用电负荷(按8台计算)176kW,焚烧炉用电负荷(按2台计算)36kW。根据以上计算,总用电量为1173.1kW,不可预见用电量为10%,拟建项目的总用电负荷约为1291kW。5、供电电源、电压、容量拟由长凝镇引入10kv高压电缆(须由两根电缆引来,每根电缆都能承受100%二级负荷),场区采用箱式变电站供电。根据负荷的分布,充分考虑场区用电负荷的特点,同时考虑今后的发展,设置1台500kv·A和1台1000kv·A的变压器,两台变压器之间低压联络。二级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末端配电箱双电源切换;当一台变压器故障或检修时,另一台变压器保证二级负荷正常供电。各楼供电电压为AC220V/380,各楼均在一层合适位置设置总配电箱,电源就近引自箱式变电站;各楼均采用TN-C-S系统供电。为确保供电的高可靠性,用电中的部分二级负荷设有间断供电时间≤0.5秒的蓄电池式应急电源EPS。应急疏散照明采用蓄电池式应急电源为第二电源,应急时间为90min。6、变配电系统95
各楼内供电以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配电至各层配电箱,以便分层分区管理。各楼总进线电源就近箱式变电站穿管埋地引来,无功功率补偿采取在变电站低压配电系统集中自动补偿方式。7、照明设计(1)各楼室内以节能荧光灯为主,走廊及卫生间选用吸顶灯具,水泵房及其他潮湿场所采用防潮型荧光灯具。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选用自带蓄电池的灯具,要求应急时间不少于90min。室外沿道路设置路灯(采用太阳能灯具),草坪设置草坪灯。室外灯具主要为庭院灯、高杆灯、草坪灯、水下灯、投光灯等。灯具选用高品质、节能型标准灯具,照度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园路照明:灯具在道路两侧对称分布、交错分布或道路单侧均匀分布,有诱导性的排列。主路采用道路灯时,灯高不小于4.5m,灯与灯间的排列距离在25~30m。采用庭院灯时,灯高不宜超过3.5m,灯与灯间的排列距离在15~25m。小路照明采用矮柱灯,灯高0.8~1m,间距6~8m,灯具布置采用沿道路单侧布置。景点照明:按实景配置,有选择的照明,灯光的设置应能表现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特征。一般采用在建筑物自身或相邻建筑物上设置灯具,或两者结合,也可将灯具置于地面绿化带,照明灯具选用高效节能小功率泛光灯。室外照明宜在值班室或变电室进行遥控,采用手动与定时自动控制。照明灯具控制,应考虑可分区灵活控制,另外要考虑重大活动、节假日和平时的区分。各建筑内照明标准:各部位参考下列照度标准各房间照度标准序号房间或场所参考面及其高度照度标准值(lx)眩光指数UGR显色指数Ra1普通办公室0.75m水平面300198095
2会议室0.75m水平面30019803休息室地面20022805业务大厅0.75m水平面30022805餐厅0.75m水平面20022806厨房台面200—807骨灰寄存室地面30019808悼念厅地面30022609防腐、整容、解剖室0.75m水平面300198010消毒室0.75m水平面150198011遗体存放室地面100198012车库地面75296013走廊地面50—6014一般门厅地面100—6015消防水泵房地面100—6016消防控制室0.75m水平面300198017风机房、空调机房地面100—6018楼梯间、电梯前厅地面75—60(2)导线选择:各楼电源进线拟采用YJV22-0.6/1kV电力电缆(消防采用耐火型),至各层配电箱拟采用YJV-0.6/1kV电力电缆,室内拟采用BV-0.45/0.75kV导线沿墙敷设。一般照明支线拟选用BV-0.45/0.75kV聚氯乙烯绝缘铜芯导线,应急照明的采用耐火型。消防配电线路暗敷时,穿管敷设在地板内或墙内,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明敷设时,应穿有防火保护的金属管或有防火保护的封闭式金属线槽。95
(3)灯具安装及控制方式:室内节能荧光灯吊装,距地2.8米;走廊及卫生间灯具吸顶安装;应急照明灯具走廊内距地2.5米安装,疏散指示灯距地0.5米安装。室内就近设置单联或多联开关,充分考虑利用自然光对灯具进行控制,走廊、楼梯间、卫生间灯具采用声光控;展厅、接待厅等大开间照明采用本区域配电箱内集中控制;室外灯具在室外照明配电箱处集中控制。6、建筑物防雷与接地(1)防雷等级:本工程根据单体建筑特点,按照规范及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结果确定各栋建筑的防雷等级(2)防雷措施:屋面设接闪带,突出屋面的金属体与接闪带可靠连接防直击雷。进出建筑物的水暖管、电线管等金属管道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防雷电波侵入。利用结构柱子主筋作防雷引下线。(3)接地装置:防雷和电气共同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Ω,利用建筑基础和桩中主筋作接地极。进出建筑物的水暖电等金属管做总等电位连接,设有洗浴设施的卫生间做局部等电位联结。弱电机房等设接地端子板,以备设备接地。(4)接地系统:各楼内采用TN-C-S接地形式。所有用电设备可导电外壳、插座PE线均可靠接地,插座回路设漏电断路器。进出建筑物的水暖电等金属管做总等电位连接。(5)防侧击雷和等电位措施:建筑物内钢结构件和混凝土内钢筋应相互连通,并与引下线连通。利用建筑物每层外轮廓圈梁内钢筋(二根不小于Æ20)焊成封闭环状,组成均压环,并与引下线连通。各层外墙上的金属栏杆,金属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体与均压环连通。建筑物屋面层顶板内钢筋焊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网格,并与引下线连通。应将进出建筑物内的各种金属管道与接地系统连通。(四)弱电系统1、设计依据(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95
(2)《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3)《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11(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08(6)其它有关的设计规范、标准2、弱电系统设计(1)设计范围本项目弱电设计包括:有线电视系统、电话与综合布线系统、广播系统、监控系统、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2)有线电视分配系统用户终端电平63-75dBuV,系统信噪比>43dB。业务厅、餐厅、会议室、休息室等设计电视出口。在行政办公楼设置前端箱,各楼首层设放大器箱,二层及以上分区域设分支分配器箱。各楼室外进线采用电缆穿管敷设,室内干线穿SC管吊顶或结构层暗敷,至末端出口分支线穿SC管吊顶或结构层暗敷。(3)电话与综合布线系统值班室、办公室、管理室、展厅等设信息插座。每层按区设置中间配线架,水平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配线至信息插座,走廊采用塑料线槽吊顶暗敷,再预埋穿线管至各信息插座。干线采用光缆沿弱电竖井弱电桥架或穿钢管暗敷,电话信号、网络信号由网络中心引入。(4)广播系统广播音响系统采用平时播放背景音乐系统以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可用于业务广播、会议广播和播放通知等。在发生火灾等紧急事件时,与消防系统联动,构成紧急广播系统,形成火灾和紧急事故广播。95
业务楼、悼念楼、骨灰寄存楼、守灵房等根据需要分别设置广播系统,广播主机设置在管理用房。(5)监控系统在场区主要出入口、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大厅、车库、骨灰寄存楼、业务大厅等重要场所可设置固定式摄像头和红外报警探头。监控机房与消防控制室合用,各监控点电源及信号线路穿镀锌钢管暗敷至弱电线槽,然后引至监控机房。(6)弱电系统接地强弱电系统与防雷联合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Ω。消防控制室、弱电机房、配电室、各设备机房设接地端子板,各设备保护接地、工作接地、信号接地共用接地板,分别与接地板可靠连接。(7)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本项目建筑为二类建筑,按照保护对象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信号源,包括不同地址编码烟、温感应控测器及手动报警按钮。设置火灾紧急广播系统,消防对讲系统。消防中心能接收所有火灾报警信号,并能对场区所有消防设备进行联动控制和手动控制,消防中心还设有直通消防队的专线电话。(五)消防工程1、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3)《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JGJ124-99(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6)其它相关设计规范、标准2、消防车流线95
殡仪馆内主次干道四通八达,用于消防车通行的转弯半径不小于9m;对于院落式布局的组团建筑,设消防车通道,满足消防需求;对于尽端式道路利用广场设置12mx12m的消防车回车场地。3、消防设计(1)消防用水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本项目室外消火栓用水量按消防用水量最大一幢建筑物计算,成组布置的建筑物按消防用水量较大的相邻两座计算;本项目室外消防用水量按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1次计算,一次灭火用水量25L/S,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5L/S,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同时在悼念楼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外采用临时高压消火栓灭火给水系统,消火栓加压给水泵设在单建的消防泵房内,共设2台消火栓给水加压泵,一用一备,互为备用。(2)消火栓系统室外给水与消防合用,室外消火栓的栓口处水压从室外设计地面算起不应低于0.1Mpa,室外消火栓采取地下式,拟设置DN100mm和DN65mm的栓口各一个。室外消火栓每隔120m设置在道路的转弯或交汇处,距道路边不大于2.0m,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5.0m,并设有明显标志。室外设消防专用水池,消防水池的容量根据所在区域进行计算,可兼做景观水池,室外消防水池应采取防冻保护措施。(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95
在悼念楼内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房设一组湿式报警阀,报警阀处的最大水压均不超过1.2MPa。水力警铃设于报警阀处的通道墙上。报警阀前的管道布置成环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每个防火分区均设信号阀和水流指示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共设二套消防水泵接合器,供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取水向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补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平时由屋顶消防水箱设专用水管至报警阀前供水管,保证系统压力,发生火灾时由给水加压泵从水池取水加压供水。为了保证系统安全可靠,每个报警阀组的最不利喷头处设末端试水装置。(4)移动式灭火装置本项目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根据不同功能设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式灭火器,每个放置点不少于2具。(5)气体灭火系统骨灰寄存室不能采用水灭火设施,按规模在明显位置设气体或干粉灭火设施,并设火灾探测器。骨灰寄存室与毗邻的其它用房之间的隔墙为防火墙,防火墙上的门为甲级防火门。骨灰寄存楼垂直连通的条形窗不应跨越上下防火隔层,水平连通的条形窗不应跨越相邻防火分区。骨灰寄存室内的寄存架采用阻燃型材料,内部装修材料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为A的阻燃材料。(6)电气消防各建筑设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悼念楼和骨灰寄存楼等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应急照明、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等按二级负荷设计。火灾应急照明、防排烟风机、消防水泵、消防控制室等消防用电设备均采用双电源供电,电源满足负荷等级要求。各建筑在疏散出口、超过20m的疏散走道设疏散指示标志灯。应急照明采用双电源供电,每层(每个防火分区)设置专用应急照明回路,消防值班室、弱电机房等重要场所设带蓄电池灯具,电池供电时间不少于180min。(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9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等级按二级设置。采用集中报警控制系统,悼念楼和骨灰寄存楼一层分别设置消防控制室。一般场所设感烟探测器,疏散走道的防火卷帘等处及有消防联动要求场所设感温、感烟探测器的组合;经常有水的等潮湿场所设置感温探测器。公共走道及出入口处设手动报警按钮、声光警报器、消防广播、火灾显示盘等设备。(8)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在配电房、消防控制室、电梯机房、空调机房值班室、消防水泵房、防排烟机房等处设消防专用对讲电话,消防控制室设有向当地消防部门直接报警的专用119外线电话消火栓按钮总线自动控制消防水泵的启、停;直接手动控制消防水泵的启、停;显示消防水泵的工作、故障状态;显示消火栓按钮的工作部位。喷淋系统控制总线自动控制系统的启、停;直接手动控制喷淋泵的启、停;系统的控制阀开启状态;喷淋水泵电源供应和工作状况;水池、水箱的水位;报警阀和水流指示器的动作状况;报警阀压力开关应控制喷淋水泵自动启动;气压罐压力开关控制加压泵自动启动。火灾报警后,停止有关部位空调送风,关闭电动防火阀,并接收反馈信号。启动有关部位防排烟风机、排烟阀等,并接收反馈信号。在消防控制室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机柜,采用定压式输出。当发生火灾时,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可根据火灾发生的区域,自动或手动进行火灾广播,及时指挥疏导人员撤离火灾现场。火灾警报与火灾应急广播系统采用分时播放控制,也可在疏散期间手动停止。火灾确认后,切断有关部位非消防电源,接通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灯。控制电梯停于首层,并接收反馈信号,切断客梯电源。9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联动:火灾确认后,应自动打开疏散通道上由门禁系统控制的门,并应自动开启门厅的电动旋转门和打开庭院的电动大门。开启相关层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摄像机监视火灾现场。4、其它(1)暖通风管穿防火墙及在与穿楼层风管系统的主管相接的支管上设70℃熔断的防火阀。(2)进、出空调、通风机房及其他重要机房的风管上设70℃熔断的防火阀。(3)电气: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应急照明和应急疏散诱导照明。(4)锅炉房设有泄压口及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入口;锅炉房与贴邻部位采用防爆墙、现浇楼板隔开;锅炉房内设有独立的机械送排风设施及消防设施。(5)燃气管道设有燃气泄漏报警及自动切断气源的系统。其它未叙之处按规范执行。(六)管线综合管线综合设计,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对各种有关的管线专业起综合管理作用,协调解决各种管线在平面及竖向布置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在设计中坚持以下原则:1、尽量满足各专业管线规范要求。2、尽可能满足各专业管线最小覆土深度要求。3、管线交叉在一般情况下遵守以下原则:小管让大管,支管让主干管,非重力流管让重力流管,可弯曲管让不可弯曲管,设计管让现状管。4、保证各专业管线与道路行道树之间的距离。95
5、管线平面、竖向设计兼顾工程分期实施需要。四、环境景观工程(一)道路设计1、设计依据(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D40-2011(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5)《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TD33-2012(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7)《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B04—201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9)其它相关设计规范2、设计原则及控制因素(1)正确应用技术标准,力求道路功能齐全,景观协调,线型流畅。在遵照规划红线的基础上合理的调整和布设线位,做到既优化线位,减少土方,又符合规划,与远期规划协调。(2)拟建道路连接既有道路,设计中考虑与既有道路的平顺衔接。(3)在结构处理上加强科学研究,积极采用先进的勘察设计手段,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3、整体设计场区道路设计按使用性质分为主路、次路、支路三类。 主次道路人车路线系统,兼做消防车道,满足消防通道设计要求,支路作为各分区内的道路,根据地形做相应处理。(1)主路:殡仪馆95
与外部道路之间的连接道路以及园区内部的环行主道。外部干线按相应的国家公路等级进行设计。内部干线路基宽度拟按5.0~7.0m进行设计,其纵坡不大于8%。在地形坡度较大的个别困难地段,道路最大纵坡不超过11%,且其坡长不大于80m,路面设置有防滑措施,平曲线最小半径30m。(2)次路:殡仪馆内内通往各功能分区的道路。次路路基宽度拟按3.0~5.0m进行设计,其纵坡不得大于11%,平曲线的最小半径15m。(3)支路:殡仪馆内各功能分区内部主要道路。根据自然地势设置自然道路或人工修筑阶梯式道路。支路宽度一般按1.0~3.0m进行设计,不设阶梯的人行道纵坡宜小于12%。 4、路面设计(1)沥青混凝土:主要用于园区环道及与外围道路连接的道路,以车行为主,具体设计按照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2)花岗岩:主要用于主、次入口道路地面铺装,一般车行为主时,花岗岩设置为50厚;花岗岩铺装还用于园路镶边及分段,此时花岗岩厚度一般设为20或30厚。(3)混凝土砖或透水砖:主要用于支路道路铺装,混凝土砖或透水砖必须质地密实,质感细腻。(4)水洗石:主要用于人行小径铺装,一般粒径为Ø5-8,颜色为米黄色或白色。(5)鹅卵石:主要用于人行小径铺装,适时行走有健身保健功效,一般粒径为Ø30-50,颜色为米色或黑色。(6)青石板碎拼:主要用于人行小径铺装。5、路基设计95
路基设计并参照相关规范、规定进行设计,在详细设计前对沿线工程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进行较为深入的调查,在充分收集现场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路基填料,路基压实度设计要求,并根据填挖、水文、地质等情况对路基防护工程进行综合设计。路基设计高度满足规划防洪排涝要求,路基填料为砂性土。沿线路床内旱地路段应清除表面耕植土30厘米并换填砂性土,路基填筑前应排水、晾晒,并进行填前压实。路基应分层填筑,每层厚度不大30厘米,应注意控制填料的最佳含水量。耕植土路段、路基应清除耕植土50厘米后,回填砂性土,填前夯实地基。6、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除满足总体规划要求外,同时兼顾土方平衡。在满足规范规定的坡度、坡长、竖曲线半径及长度,平曲线及竖曲线组合等因素的基础上,还考虑了主线线型流畅,有条件处避免过大起伏。尽量减少土方开挖量,并保持较高的道路纵断面设计线形标准。在较开阔平坦地势处,为便于路面排水,最小纵坡按0.3%控制;道路纵坡小于0.3%时,设置锯齿边沟加快路面排水。7、横断面设计综合分析本项目道路等级、功能,拟定道路的标准横断面如下:(1)园区主路3.5m(车行道)+3.5m(车行道)=7.0m(2)次路2.5m(车行道)+2.5m(车行道)=5.0m(3)支路支路宽度为1.0m~3.0m,根据具体路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断面形式。(二)广场及停车场设计1、广场设计95
广场设计包括:入口广场、室外祭奠广场、悼念广场、景观广场等。入口广场,作为主要入口,视觉引导区,公共活动区,人车分流区。室外祭奠广场,馆区最大广场,满足祭奠需求。悼念广场,悼念楼前面的广场,满足公共文化、纪念活动区域。广场设计除满足功能和工程技术要求外,还要有足够的铺装硬地供人活动,同时也应保证不少于广场面积25%比例的绿化地,为人们遮挡夏天烈日,丰富景观层次和色彩。广场的小品、绿化、物体等均应以“人”为中心,时时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广场设计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设计新颖、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2、停车场设计殡仪馆停车场主要位于殡仪馆入口及室外祭奠广场旁。机动车停车场地面铺植草砖,平整、坚实、防滑,并满足排水要求,有遮阳树木。停车场用地面积按每车位25m2~30m2,停车位尺寸以2.5mx5.0m划分。停车场的停车方式根据地形以占地面积小、疏散方便、保证安全为原则,停车方式主要以斜列式式和垂直式为主。停车位分组设置,每组停车数量不超过50辆,组与组之间的间距为6m。停车场出入口设计符合行车视点要求,右转出入车道。停车场的坡度不超过0.5%,避免发生溜滑。同时考虑设置残疾人停车位,在残疾人停车场设置明显指示标志,并靠近建筑物出入口处;残疾人停车位与相邻车位之间留有轮椅通道,其宽度不小于1.2m。非机动车停车场和机动车停车场分别布置,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不交叉,并与场区主道路衔接。停车位面积计算:自行车停放按每个停车位1.5m2~1.8m2计算,电动车停车位按每个2.5m2~2.7m295
计算,电瓶车停车位按每个停车位20m2~25m2计算。非机动车停放分段设置,每段长度20m,每段设一出入口,出入口宽度为2.5m。(三)绿化设计1、设计理念主要遵循适地适树、适树适地的大原则,通过对称、重复、变化、对比、节凑、渐变等造景手法相结合,达到物种多样化、环境生态化,景观自然化且四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景观效果。2、设计特色(1)乡土化:采用的植物植物大都是本地树种,易成活,便于养护,节省成本。(2)生态化:场区围墙采用生态围墙;分场区之间采用植物做绿篱,自然分离,这样既生态环保又消除了钢筋水泥的僵硬感;大量采用吸收有毒气体和降低噪音的植物,有利于场区内小环境空气的净化和安静舒适的氛围。(3)统一与变化相结合:场区的植物有主要树种与辅助树种相结合。整个场区的植物既统一又与其他树种相结合,树种统一中又有变化,形成物种的多样性。(4)韵律感:主干道采用一乔一灌、常绿与落叶相结合,体现很有节奏的韵律感。3、植物配置(1)常绿阔叶乔木:大叶女贞、珊瑚树、广玉兰(2)落叶阔叶乔木:银杏、红叶李、国槐、元宝枫、白蜡、龙爪槐、黄山栾树、樱花、华北卫矛、枳、西府海棠、七叶树、楸树、沙枣、山桃、黄栌、核桃、杏树95
(3)常绿针叶乔木:白皮松、侧柏、圆柏、蜀桧、油松、沙地柏、塔柏、雪松(4)花灌木:珍珠梅、红瑞木、平枝栒子(5)色叶树:银杏、元宝枫、黄栌(6)攀援植物:常春藤(7)竹类:竹子(8)球类:黄杨球、火棘球、海桐球、枸骨绿地在设计时注重利用微地形设计来营造一种高程变化丰富的景观,以丰富了绿地的空间形态,同时结合给排水与植物造景需要。(四)护坡挡墙及防灾设计1、防灾设计该项目建设在基建施工和生产运行中,由于所处位置及建设中损坏地面和弃土等易遭洪水危害,需布置防洪排导工程。当山坡及沟道洪水以及项目本身的地表径流与道路、建筑物交叉时,采用涵洞或暗管排洪。排洪沟采用梯形断面,沟内过水断面水深按均匀流计算。在排洪沟两侧修筑防护堤和营造防护林,可以避免或减轻因泥石流溢出沟槽而造成伤害或经济损失。在基地土崖的上部、根部利用截水暗沟做法,引导排水,以防止冲刷土崖,同时处理好周边区域的洪水汇流,转流入市政主泄洪河道。另外切忌在冲沟中随意弃土、弃渣、堆放垃圾,将给泥石流的发生提供固体物源、促进泥石流的活动;当弃土、弃渣量很大时,可能在沟谷中形成堆积坝,堆积坝溃决时必然发生泥石流。因此,在雨季到来之前,最好能主动清除沟道中的障碍物,保证沟道有良好的泄洪能力。95
另外根据项目所在地理环境分析找出更具体和详细的防汛薄弱环节及易产生积水的部位,事先进行预防性修缮。对重点防汛区段和部位,派专人看守,落实雨前、雨中、雨后检查巡视制度,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及处理。2、护坡挡墙设计本拟建项目建设后对堆置物或山体不稳定处形成的高陡边坡,或坡脚遭受水流淘刷的采取工程护坡措施;对边坡高度大于4m,坡度陡于1.0:1.5的边坡采用削坡开级工程。对于边坡缓于1.0:1.5的坡面可采取植物护坡工程,选用生长快的低矮匍匐型草种;对坡度适宜,有一定土层、立地条件较好的区域采用造林护坡,选用深根性与浅根性相结合的乔灌木混交方式,同时选用适地、速生的树种;在坡面的坡度、坡向和土质复杂的地方,实行乔、灌、草相结合的植物或藤本植物护坡。对于滑坡地段采取滑坡治理工程。在边坡坡脚可能遭受强烈洪水冲刷的陡坡段,坡度介于1.0:1.0~1.0:0.5之间,高度小于3m的坡面采取混凝土护坡。坡度缓于1:1,坡度小于4m,坡面有涌水的坡段采用砌石草皮护坡。边坡陡于1.0:0.5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坡;必要时加锚固定。部分土崖采用格状框条护坡,用浆砌石或预制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构件,上下两层网格呈“品”字形排列,同时在网格内植草。同时在土崖的上部、根部利用截水暗沟做法,引导排水,以防止冲刷土崖。(五)其它相关设计1、景观水系的水质净化与保持采用生态系统方案、局部湿地处理、外循环系统、生物净化系统、曝气处理等综合措施,去除水质富营养化现象。尽可能的降低运营成本,确保水质净化。2、公共服务设施公厕、标识系统、垃圾收集95
站、焚烧炉等公共服务实施。公共服务设施设计:树立殡仪馆高档次、高质量服务形象,创造和谐的环境,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加强殡仪馆与客户的信息沟通,优化殡仪馆发展的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公厕依据其服务范围及人流特点进行合理布置,公厕外观和色彩的设计应与环境协调,并注意美观。公共厕所的平面设计应合理布置卫生洁具和洁具的使用空间,并充分考虑了无障碍通道和无障碍设施的配置。标识系统设计:设计理念人性化,设计内容规范化,设计风格与环境相协调,导览标识种类和功能要系统化。标识系统包括:导览全景图(殡仪馆总平面图),含殡仪馆全景地图、分区文字介绍,服务管理部门电话等;道路导向指示牌,含道路标志牌、公厕指示牌、停车场指示牌提示牌;警示关怀牌,提示注意安全及保护环境等一些温馨提示牌;服务设施名称标识,办公区、出入口、业务区、悼念区、祭奠区、购物区、厕所、电瓶车上下站等一些公共场所的提示标识牌。垃圾桶在场区各个功能分区、道路交叉口、广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按照需求量进行布置,在殡仪馆内部设置垃圾收集点。垃圾桶布置在不阻碍景观的地方,跟周围环境相协调。室外祭奠广场焚烧炉设置按照服务半径合理布置,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一、环境保护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排出的污染物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使之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接收晋中市环保部门的监督,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为:95
(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98)253号令(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四)《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五)《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六)《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七)《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八)《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九)《燃油式火化机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GB13801-2009(十)其他相关规范、标准二、环境影响初步分析本项目在建设期间,各项施工活动、运输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废气、粉尘、废水、噪声、固体废弃物等,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设期产生污染的环节主要是地基打桩平整、配制混凝土及水泥砂浆、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调试等。主要污染物质是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作业粉尘、固体废弃物以及施工机械排放的烟尘和噪声等,其中已施工噪声和粉尘的影响最为突出。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主要是火化炉、焚烧炉产生的废气、锅炉尾气及整理房的废水所带来的影响,祭奠广场、办公场所的生活垃圾,以及空调、水泵等设备使用所产生的污染。主要污染物质是祭奠物品固体废弃物、生活废物和废气、废水、厨房油烟及设备噪声等。三、项目环境保护措施(一)施工期环保措施95
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将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震动、噪声等污染和危害控制在法律、法规及施工管理规定的范围内。1、施工噪声为了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格按照施工噪声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进程,尽量与周边单位和人群和活动交错开。(2)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施工工具,如以液压工具代替气压工具,同时尽可能采用施工噪声低的施工方法。(3)施工机械应尽可能放置于对周围敏感点造成影响最小的地点。(4)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掩蔽物。(5)凝土需要连续浇灌作业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将搅拌机运行时间压到最低限度。除上述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外,施工过程中各种运输车辆的运行,还将会引起敏感点噪声级的增加。因此,应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尽量压缩汽车数量和行车密度,控制汽车鸣笛,并采取时间管制措施。2、施工粉尘施工期间产生的粉尘(扬尘)污染主要取决于施工作业方式、材料的堆放及风力因素,其中受风力因素的影响最大。随着风速的增大,施工扬尘产生的污染程度和超标范围也将随之增强和扩大。因本工程施工期较长,伴随土方的挖掘、装卸和运输等施工活动,其扬尘将给附近的大气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必须采取合理可行的控制措施,尽量减轻其污染程度,缩小其影响范围。其主要对策有:95
(1)对施工现场实行合理化管理,使砂石料统一堆放,水泥应设专门库房堆放,并尽量减少搬运环节,搬运时做到轻举轻放,防止包装破裂。(2)开挖时,对作业面和土堆适当喷水,使其保持一定湿度,以减少扬尘量。而且开挖的泥土和建筑垃圾要及时运走,以防长期堆放表面干燥而起尘或被雨水冲刷。(3)运输车辆应完好,不应装载过满,并尽量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减少沿途抛洒,并及时清扫散落在地面上的泥土和建筑材料,冲洗轮胎,定时洒水压尘,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4)应首选使用商品混凝土,如果必须进行现场搅拌砂浆、混凝土时,应尽重做到不洒、不漏、不剩、不倒;混凝土搅拌应设置在棚内,搅拌时要有喷雾降尘措施。(5)施工现场要设围栏或部分围栏,缩小施工扬尘扩散范围。(6)当风速过大时,应停止施工作业,并对堆存的砂粉等建筑材料采取遮盖措施。(7)对排烟大的施工机械安装消烟装置,以减轻对大气的污染。3、施工污水施工污水水量不大,但如果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当,同样会危害环境。所以,施工期废水不能随意直排。其防治措施主要有:(1)加强施工期管理,针对施工期污水产生过程不连续、废水种类较单一等特点,可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控制污水中污染物的产生量。(2)施工现场因地制宜,建造沉淀池、隔油池等污水临时处理设施,对含油量高的施工机械冲洗水或悬浮物含量高的其他施工废水需经处理后方可排放,砂浆、石灰等废液宜集中处理,干燥后与固体废弃物一起处置。95
(3)水泥、黄砂、石灰类的建筑材料需集中堆放,并采取一定的防雨措施,及时清扫施工运输过程中抛洒的上述建筑材料,以免这些物质随雨水冲刷污染附近水体。4、建筑垃圾施工期间将涉及土地开挖、管道敷设、材料运输、基础工程、房屋建筑等工程,在此期间将有一定数量的废弃建筑材料如砂石、石灰、混凝土、废砖、土石方等。因此对施工现场要及时进行清理,建筑垃圾及时清运,按要求定时运送到指定地点或加以利用,防止其因长期堆放而产生扬尘。(二)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项目在殡仪馆整体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及设备选用时考虑能降低其运营环境影响的方案,投入使用后,也应注重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1、固体废弃物室外祭奠广场的祭奠活动及办公生活区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固体垃圾,尤其是高峰日祭奠时产生的垃圾应进行及时处理。如不及时进行清运处理,则会腐烂变质,传染疾病,从而对周围环境和人员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所以运营期间对生活垃圾要进行分类收集,集中堆放,由后勤部门及时统一运送到垃圾处理站进行合理处置,严禁乱堆乱放,防止产生二次污染。2、噪声本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祭奠时燃放鞭炮、汽车鸣笛、设备振动等。在项目运营期间提倡人们文明祭奠,杜绝鞭炮燃放。汽车噪声执行当地有关机动车辆管理规定,项目建设中采用优化的机动车流组织,并限制车辆在项目区域内鸣笛,最大限度地降低交通噪声。在设备选用方面:火化机选用噪音小、无污染的,同时考虑给火化机、焚烧炉加除尘脱硫设施;95
水泵应采用低转速泵,冷却塔采用低噪声型,所有空调风道采用吸声超级风管振动较大的设备基座及管道均设减振装置。有噪音的设备用房内墙和顶棚均做隔声吸音处理,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噪声。3、污水本项目室内、室外均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殡仪馆的正常运营将带来一定的污水,污水经污水支管收集后,汇入主干管,再通过殡仪馆内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集中排放。雨水通过项目区域内雨水管收集后直接排入总排水系统管道。一般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人污水管;餐饮部门产生的污水及设备运转的冷水及洗涤用水含有一定的油污,需经隔油池初步处理后才能排人污水管。火化车间及整理房污水含有病原体、重金属、消毒剂、有机溶剂、酸、碱以及放射性等;污水处理参照《医院污水排放标准》进行处理。采用“预处理→一级强化处理→消毒”的工艺。通过混凝沉淀(过滤)去除携带病毒、病菌的颗粒物,提高消毒效果并降低消毒剂的用量,从而避免消毒剂用量过大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污水经化粪池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前部设置自动格栅,调节池内设提升水泵。污水经提升后进入混凝沉淀池进行混凝沉淀,沉淀池出水进入接触池进行消毒,接触池出水达标排放。4、废气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是火化机、焚烧炉及食堂厨房产生的。祭奠区通过在固定焚烧区设置焚烧炉,同时在火化机、焚烧炉上加除尘脱硫设施95
;通过其它方式,如采用网上祭奠、电子声光方式等,以降低废气排放,同时种植相应能净化空气的植被。生活区废气处理措施:厨房加工间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保证造作期间按要求运行,排气筒出口朝向应避开易受影响的建筑物,排烟系统应做到密封完好,禁止人为稀释排气筒中污染物浓度。火化车间排放的废气中主要含有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最主要的危害物质是二噁英。火化机尾气处理措施可采用专用设备处理,将污染烟气送入一次燃烧室,由点火温控燃烧机点火燃烧,根据燃烧三T(温度、时间、涡流)原则,在一次燃烧室内充分氧化、热解、燃烧,燃烧后产生的烟气进入二次燃烧室再次经高温焚化,使之燃烧更完全。而后,烟气进入冷热交换器,对其进行冷降温,后由除尘器除尘,由烟囱达标排放至大气中。通过该处理措施使尸体在焚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有味气体得到充分的燃烧、并通过烟气换热器、除尘器和除臭器等烟气后处理,使污染物的排放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基本上达到无公害排放。燃油式火化机的基本组成序号系统名称组成部件主要作用备注1炉体系统主燃室焚烧遗体、火化棺及随葬品再燃室焚烧烟尘与可燃气体砖结构耐火、保温包括保温层外结构钢性骨架支撑、外表装饰等2风油系统燃烧器点火、加热焚化鼓风机供风(氧)引风机排烟、冷切降温油箱储油、供油包括油位指示装置供风管路分风、供风包括风阀、闸门供油管路供油、计量包括油表、过滤器3电控系统供电装置供电、安全控制可配备应急发电机95
电控柜控制各类电动执行元器件显示仪表显示炉温、压力、用电参数4排放系统烟气排放设施烟气净化、冷却、排放包括除尘净化装置骨灰清除装置提起骨灰、清除飞灰包括炉内骨灰处理机5进尸系统进尸车遗体、火化棺及随葬品入炉包括轨道、履带等移动炕面遗体等入炉、焚化、炼灰台车型火化机专用新型火化机一般还设置自动监视系统,用来监视排烟黑度和遗体入炉等情况四、环境影响分析结论及建议本项目属于污染因素简单、污染物种类少、毒性低的无特别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再加强施工期及运营期的管理,严格按照有关标准执行环保措施,基本不会产生环境污染。但项目建设周期长,因此在项目运作期间,仍需请环保部门对本项目做进一步环境影响评价,以便采取更加经济合理的措施,达到对有关污染物治理的标准要求。第七章节能设计一、节能设计依据(一)《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二)《山西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1-2006(三)《山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2-2012(四)《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五)《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六)《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七)《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二、项目能耗情况95
本项目主要能耗种类为电、水、液化气、煤和柴油。年耗电量约134.81万kWh,年耗水量约3.77万m3,年耗燃气量约2413.3kg,年耗煤量约为917.28吨,年耗柴油量约为16吨。(一)拟建项目年耗电量计算1、各建筑年耗电量计算各建筑年耗电量估算表序号工程名称建筑面积/m2负荷密度指标/(W/m2)用电负荷/kW使用系数Kd年耗电量(kWh)1综合服务楼3700602220.62333664悼念楼4200602520.61986775骨灰寄存楼3000401200.4840966守灵楼140060840.81471687整理房1400801120.61177348火化车间140050700.7643869花房30050150.753285010车库300154.50.5657011锅炉房180101.80.9591312水泵房(不含设备)30051.50.365713室外公厕120404.80.5876014其他配套附属建筑5003517.50.61533015合计16800-------905.1-------915507备注:以上用电数量计算包含夏季空调制冷耗电量。2、室外照明室外照明灯具包括高中低三种类型路灯、庭院灯、草坪灯、地灯、水下灯、指向灯等,灯具采用LED节能灯。总用电负荷为:25.0kW。年用电量:25.0KWx6h/dx365dx0.7=38325kWh95
3、景观水系循环用电负荷约:4x5000W=20000W=20kW年用电量:20hWx8h/dx365dx0.80=46720kWh4、供水设施供水设施用电负荷拟为5kW,年用水量38455.34m3,供水年用电量约13085.5kWh。5、建筑外部亮化年用电量:6kWx6h/dx365dx0.60=7884kWh6、殡仪设备火化机的功率按22kW,火化一具遗体按40min计算,年火化遗体数量按2000具/年计算。火化机年耗电量为:2000x22x40/60=29333kWh。焚烧炉功率按18kw计算,焚烧能力按:花圈100个/h,衣物100kg/h,年火化遗体数量按2000具/年计算。焚烧炉年耗电量为:18x2000x10/100+18x2000x2/100=4320kWh。冷冻柜的温控器整机功率4W,冰柜整机功率按400W计算,日平均耗电量8kWh,冷冻遗体数量按100具计算,平均每个冷冻柜可存一体5具,年耗电量为:8x365x100/5=58400kWh。水晶棺为全自动温控、电子温度显示,其中控制部分功率200W,接触器功率为400w,日平均耗电量约14kWh。年火化遗体数量按2000具/年计算,遗体存放时间平均按4天/具计算,水晶棺年耗电量为:14x2000x4=112000kWh。殡仪设备年耗电量为:29333+4320+58400+112000=204053kWh7、不可预见用电按以上总用电量的10%计,(915507+38325+46720+13085.5+95
7884+204053)x10%=122557.458、总年耗电量为:915507+38325+46720+13085.5+7884+204053+122557.45=1348131.95≈134.81万kWh(二)拟建项目年耗水量计算1、生活用水量项目年生活水量估算表序号用水建筑名称用水量标准最高日用水量m3/d日变化系数年用水量(m3)1行政办公区30L/人·班1.81.25525.62职工宿舍150L/人·日3.01.25876.03客房130L/人·次5.21.51265.34食堂25L/人·次7.51.51825.05悼念厅3L/m2·日10.81.52628.06业务区30L/人·日1.81.5438.07守灵房100L/人·日30.01.57300.08火化车间30L/人·班0.151.2543.89整理房30L/人·班0.31.2587.610骨灰寄存楼30L/人·班0.151.2543.811花房15L/m2·日0.451.5109.512车库(地面冲洗)2L/m2·次0.61.5146.013汽车冲洗40/辆·次1.21.5292.014员工生活用水40L/人·班2.41.25700.815锅炉补水天14.41.02628.01618909.42、水景补水本项目中设计水系面积524m2,平均水深0.695
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718mm,年蒸发水量为1718x10-3x524=1546.6m33、绿化用水量本项目设计绿化面积42706m2,绿化用水量标准为2L/m2·d,平均每3天交洒一遍,年绿化用水量为42706m2x2L/m2·dx365d/3=10391793L≈10391.8m3。4、浇洒道路用水量本项目设计道路面积13929m2,浇洒道路用水量标准为2L/m2·d,平均每3天浇洒一遍,年绿化用水量为13929m2x2L/m2·dx365d/3=3389390L=3389.39m3。5、未预见用水量未预见用水量按总用水量的10%计算(18909.4+1546.6+10391.8+3389.39)x10%=3423.719m3。6、总年耗水量为:18909.4+1546.6+10391.8+3389.39+3423.719=37660.909m3≈3.77万m3。(三)拟建项目年耗燃气量计算该项目所需燃气主要是供食堂使用,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食堂年用气量指标为1884~2303MJ/人·年,拟人均用气量为1900MJ/人·年,液化气的热值取1.5MJ/kg;则年人均用气量为:1900/105≈18.1m3/人·年,本项目年需液化气约为18.1kg/人·年x200人/1.5(日变化系数)=2413.3kg。(四)拟建项目年耗煤量计算该项目所需煤主要是供锅炉使用,本项目所用锅炉为1.5吨,采暖时间按6个月。吨蒸汽耗煤量按140kg计算,年耗煤量为:140x1.5x24x182=917280kg=917.28吨。95
(五)拟建项目年耗油量计算该项目所需燃油主要是供火化机使用,燃料为-10~0#轻柴油,平均火化耗油5~12kg/具。年火化遗体数量按2000具/年计算,年耗油量约为16000kg。三、节能措施(一)总体规划节能措施1、选址选址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水质、地形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状况来确定。在建筑设计中,既要使建筑在其使用过程中保持适宜的微气候环境,为建筑节能创造条件,同时又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2、外部环境设计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通过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来改善既有的微气候环境。主要措施:在建筑周围、广场周边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布置树木、植被,既能有效地遮挡风沙、净化空气,还能遮阳、降噪;塑造人工自然环境,如在建筑附近设置水面,利用水来平衡环境温度、降风沙及收集雨水等。3、平面布局与体型设计 合理的布局规划和建筑体型设计能有效地适应恶劣的微气候环境,包括对建筑整体体量、建筑体型及建筑形体组合、建筑日照及朝向等方面。引入自然通风对节能非常重要,在规划布局上,95
可以通过建筑的向阳面和背阴面形成不同的气压,即使在无自然风时也能形成通风,在建筑体型设计上形成风洞,使自然风在其中回旋,得到良好的通风效果,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日照及朝向选择的原则是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能利用自然通风并尽量减少太阳辐射。综合权衡社会历史文化、地形、道路、环境等条件的影响,选择适合这一地区气候环境的最佳朝向。 (二)建筑单体节能措施建筑设计选用合适的建筑体型系数,单面采光房间增大采光面,屋面、外墙表面尽量采用浅色处理。楼梯间采用可开启式外窗,加强楼地面、分户墙的保温隔热处理。选择合适的窗地比,采光尽可能充分利用自然光,合理组织通风设计。建筑尽量东南向布置,尽量做到自然采光通风。园区建筑之间间距较大,符合当地日照标准要求。采用地面绿化,护坡绿化等立体绿化系统,提高绿地率和绿化率,可起到遮阳、降温、导风的作用,减小地面对建筑物的反射辐射,降低区域的夏季环境温度,减轻区域的热岛现象。同时加强屋顶遮阳板系统,防止太阳直射辐射所带来的热岛效应,降低空调能耗。建筑各部位的节能构造设计,在满足其作为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功能的同时,通过对各部位(屋面、楼板、墙体、门窗等)的造型、结构、材料等方面加以进一步设计,充分利用建筑外部气候环境条件,达到节能和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的效果。本项目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节能措施:1、墙体:围护结构尽量采用浅色外表面,可以反射夏季太阳辐射热,减少外墙面吸收热量。控制建筑物体形系数,不采用过多凸凹面;适当增加外墙保温隔热效能(外墙保温效果更佳),提高热阻;增加空调热惰性有利于建筑热稳定性;高效保温隔热材料设于主体结构外侧,可减缓热量进入墙体;墙内设置空气间层或通风间层也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95
2、门窗:适当控制窗墙比,安排好门窗相对位置及开启方式,组织穿堂风通过;设置可调节的活动遮阳,如窗帘、百页、热反射帘或自动卷帘等,既能在夏季减少太阳辐射热,又便于冬季日照。特别对西向、南向窗户更加重视。外窗选用传热系数低,气密性好的塑钢窗。3、屋面:屋面是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节能措施为:加强屋面保温措施;根据需要,设置保温隔热屋面,如:架空隔热屋面、蓄水屋面、种植屋面等;增加隔热层,部分建筑设架空通风层,在空气通风层内贴热反射材料;采用斜坡屋顶,利用阁楼通风散热等。屋面采用挤塑板保温隔热材料,屋面防水材料及外墙涂料等建筑材料均考虑采用无污染环保型材料。4、围护结构细部设计:热桥部位应采取可靠的保温与“断桥”措施;外墙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如阳台、雨罩、靠外墙阳台栏板、空调室外机搁板、附壁柱、凸窗、装饰线等均应采取隔断热桥和保温措施;窗口外侧四周墙面,应进行保温处理;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填堵;门、窗框四周与抹灰层之间的缝隙,宜采用保温材料和嵌缝密封膏密封,避免不同材料界面开裂,影响门、窗的热工性能;采用全玻璃幕墙时,隔墙、楼板或梁与幕墙之间的间隙,应填充保温材料。 5、合理的建筑空间设计:合理的空间设计是在充分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分隔(平面分隔和竖向分隔),以改善室内保温、通风、采光等微气候条件,达到节能目的。 6、材料:本项目使用保温隔热、隔声、隔火性能好,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使用寿命长的节能型窗,提高门窗的气密性。尽量使用保温隔热、隔声性能好的黏土多孔砖,减轻墙体自重,并有利于抗震。7、采用节能型设备:节水系统选用变频泵和平衡阀,采用国家推荐的节水器具,公厕等采用感应式出水阀装置及节水型设备。大力推广使用节水型器具,不断提高用水效益。水95
龙头:不使用螺旋升降式铸铁水嘴。根据用水场合的不同,可选用延时自动关闭(延时自闭)式、水力式、光电感应式和电容感应式等类型水龙头。淋浴器具:冷、热水混合器具(水温调节器),电磁式淋浴节水装置,节水喷头等。(三)景观节能措施1、节电措施:在总容量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各分区的利用情况,配置合理的供电设备,以便根据负荷情况调整运行,减少空耗,使设备尽量在负荷高效区运行。电力系统在设计、布置时力求减少线损,合理选择负荷中心,节约电能。室外灯具采用节能型光源照明,选用高性能低能耗产品,如LED灯具、太阳能灯具等。2、节水处理:保障项目区绿化、景观用水,改善项目用水分配,提高景观用水水质和效率。景观用水应设置循环系统,并应结合中水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以保证水质,提高用水效率。提倡营造少灌或免灌绿化群落。绿化用水应利用雨水或生活污水回用作为绿化用水,以利于节水及利用自然渗透补充地下水。合理规划和建设项目水环境,提供安全、有效的供水、污水处理、日用系统,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建立完善的给水系统,保证供水水质符合卫生要求,水量稳定,水压可靠;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雨水经处理后回用作生活杂用水等各种用途时,水质应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标准,以保障回用水的安全和适用。同时根据不同用途及分区设置适当数量的水表以节约用水和进行平衡测试。加强对给水管网的管理,及时排除管网泄漏现象。(四)其它节能措施1、节能设备的应用:本项目采用节能型设备,包括水泵、电机、制冷机等选用国家推荐的节能产品,以减少能耗。95
(1)根据国家、地方的节能规范要求及建筑热工性能系数计算确定空调冷热负荷。(2)冷水机组、水泵、空调机组及风机均采用低噪声的优质产品。(3)设备用房(冷冻机房、空调机房等)作防声处理,以达到环保要求。(4)冷水机组、水泵、空调机组等设备底座均设隔振垫,设备按管均采用柔性联接。(5)新风机、空调器的出风口均设有消声器。2、管理系统: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设备运行、场区管理、项目运营等进行优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同时加强综合管理措施。可考虑设置建筑自动化系统,对内部功能及环境进行反应和调节,有效地、智能化地控制能耗及能源转化效率。本项目将按照节能标准进行下一阶段的设计,从建筑热工、给排水、电力、和暖通空调等设计方面提出节能措施,使该项目成为节能型项目,对项目的公共形象产生积极的影响,降低运营成本。第八章劳动安全与卫生防护一、设计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五)《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六)《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七)《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95
二、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在项目建设及投入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危险因素及有害因素。危险因素主要有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电气伤害、火灾爆炸危险等,有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危害、噪声危害、废气危害等。(一)危险因素分析1、机械伤害机械伤害主要有挤压,碰撞、撞击,接触(包括夹断、剪切、割伤和擦伤、卡住或缠住)等。在建筑施工安装及设备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不当或意外故障可能导致对机械安装使用人员的伤害。2、高处坠落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因设备安装在不同平面上,有不同形式的操作平台、地沟、升降口、坑洞及护坎,如果没有防护措施或防护措施有缺陷,工人随时都有坠落摔伤的危险。在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若高空防护设施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将可能引发高处坠落伤害。3、电气伤害电气事故可分为触电事故、静电危害事故和电气系统故障危害事故等几种。触电事故又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情况,若强电源出现意外,可能引发人员电击或电伤。静电伤害—建筑设备系统管路可能存在着静电伤害。电气系统故障危害主要表现有:线路、开关、熔断器、插座插头、照明器具、电器等均可能成为引起火灾的火源;原本不带电的物体,因电气系统发生故障而异常带电,可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如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由于内部绝缘不良而带电等造成触电事故。4、火灾危险95
所建办公区的餐厅燃气使用不当或发生意外,可造成燃气外泄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高热将引起爆炸。项目正常运营过程中,各类设施和家具等均属于易燃物质,若遇明火可能引发火灾危险;园区内植被较多,特别是冬天若遇明火可能引发火灾危险。(二)有害因素分析1、粉尘危害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将产生施工粉尘(扬尘),若浓度高于容许浓度,施工人员将直接遭受粉尘的危害。2、噪声危害在施工及项目运营期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噪声污染,如打桩,混凝土浇筑,汽车发动机工作及鸣笛、泵机、空调机组等设备工作等。噪声能引起人听觉功能敏感度下降甚至造成耳聋,或引起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等疾病,噪声还会影响信息交流,促使误操作发生率上升。3、废气危害在施工及项目运营期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废气污染,如汽车尾气。当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污染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对人类和环境带来危害。三、采取的安全措施(一)施工期劳动安全根据项目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1、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其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95
2、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企业上级管理部门批准后实施,并报市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备案。3、施工现场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电气产品、安全设施、架设机具,以及机械设备等,必须符合规定的安全技术指标,达到安全性能要求。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应当对其进行检查,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二)运营期劳动安全项目运营过程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项目实施后符合职业安全要求,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1、建筑物防雷、爆炸、火灾危险、环境防护及其它危险、有害因素的防护工作,要通过工程设计、相关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来保障。2、本项目劳动安全设计必须达到相关要求,相关设备设施需经当地劳动安全部门验收合格后才可投入使用。运营过程中,相关人员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各种器械。并对有关人员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3、为解决机动车在项目区域内高速行驶的安全隐患,拟计划在内部各条主要道路上的主要路段安装限速缓冲带和交通警示、交通告示牌等。第九章项目建设进度计划与招标一、项目建设进度计划95
(一)建设工期根据本项目特点及相关部门要求,本项目计划于2016年10月完成项目的建设工作,2016年11月投入使用,开始运营。其中项目主要包括:殡仪馆主次入口大门、入口景观区、行政办公区、业务楼、接待中心、悼念楼、火化车间、整理房、守灵房、骨灰寄存楼、室外道路、景观等。(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本项目位于晋中市榆次区长凝镇南沙沟村,外部给排水、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项目开工建设前,除了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外还需完成下列几项工作:1、项目前期工作,包括勘察设计、项目建议书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审批工作;2、工程设计工作,包括项目初步方案、深化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等。3、施工招投标工作,包括报建、招标、投标等。(三)项目实施进度表项目实施进度表单位:季度序号内容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1234123412341项目前期准备2工程勘察设计3土建工程施工4设备采购5安装工程6室内外装修95
7室外工程8竣工并交付使用二、招标方案(一)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2、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3、4、5、9号令3、其它国家有关招投标的法律、法规,山西省、晋中市有关招标、投标的规章、规定。(二)招标范围及组织方式本项目为关系社会公共利益的公用事业项目,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主要设备、材料采购供应、工程总承包单位以及招标形式的选择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国家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实行招投标的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根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5号令规定,本项目承建单位不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能力,招标人不能自行办理招标事宜。因此,本工程建设项目拟采用委托招标的招标组织方式,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择优选取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主要设备、材料供应、工程总承包单位。以达到节约建设资金,保证建设质量和建设时间的目的。本建设项目为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及公众安全,招标方式拟采用公开招标。本项目有关招标基本情况参见下表。项目招标基本情况汇总表招标范围招标组织形式招标方式备注95
不采用招标方式全部招标部分招标自行招标委托招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勘察√√√设计√√√建筑工程√√√安装工程√√√监理√√√设备材料√√√该方案为初步确定的供参考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依据国家及省、市有关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第十章组织机构与项目管理一、组织机构(一)项目建设机构1、领导机构为确保晋中烈士陵园、殡仪馆及公墓综合工程项目顺利实施,成立晋中烈士陵园、殡仪馆及公墓综合工程建设项目指挥部,由市政府副市长担任总指挥,市民政局局长担任常务副总指挥,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民政局副局长、市公投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榆次区副区长担任副总指挥,市直各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综合协调组、项目实施组、资金保障组、土地协调组。同时成立晋中烈士陵园工程项目领导小组,由市民政局局长担任组长,市民政局副局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市民政局优抚科科长、市殡葬管理所所长、市民政局事务科副主任科员组成。95
综合工程建设项目指挥部晋中市殡仪馆建设领导小组项目部项目建设施工项目规划设计筹划项目信息管理中心运营中心行政中心园管中心后勤保障项目资金运营中心2、工作程序殡仪馆建设工程属于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有政府主导,民政部门主管,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运作。同时和烈士陵园项目、公墓项目统一规划,同步建设。综合工程建设项目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综合协调组、项目实施组、资金保障组、土地协调组。工程项目指挥部负责综合工程项目的领导和协调,重大事项由市政府副市长总指挥召集指挥部成员及有关人员共同商定。日常工作由常务副总指挥、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各副总指挥及综合协调组、项目实施组、资金保障组、土地协调组有关人员具体落实。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工程项目的日常事务,向市政府和工程指挥部汇报重大工作事项,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95
综合协调组负责协调国土、财政、交通、建设、环保、电力等部门,解决工程项目建设中出现的有关问题。项目实施组负责办理综合工程的立项、报批手续,提出功能需求及建设标准,具体组织实施工程项目建设。资金保障组负责协调有关部门落实项目资金,确保工程项目所需资金按时足额到位;组织工程设计招标及代建。土地协调组负责协调榆次区有关乡、镇、村和国土资源部门,进行土地测绘、用地报批,办理土地划拨和出让的有关手续;搞好土地征用补偿等方面的工作;保障工程顺利实施。(二)项目运营机构项目运营组织主要指对晋中市殡仪馆进行有效管理的组织机构。根据其职能需求确定运营管理机构由火化部、行政管理部、冷藏部、业务部、后勤保障部共5个部门组成。项目各部门具有各自的分工和职能,根据殡仪馆实际运营情况进行相应的配套管理。行政管理部后勤保障部火化部告别管理科门遗体处理科馆长冷藏部业务部骨灰寄存科门殡葬服务中心二、劳动定员95
本项目劳动定员根据殡仪馆建设规模及运营需求来初步测算所需人员。本项目除原单位人员外,根据需要可从社会上公开招聘部分人员,通过考核择优录取,并一律实行劳动合同制。员工上岗前统一培训。该公司有关员工的辞退、报酬、福利、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等事项,依照国家有关法律通过订立合同加以规定。1、殡仪馆迁建项目建设指挥部计划定员20人,详见下表。殡仪馆项目建设指挥机构定员序号部门人数序号部门人数1迁建领导小组负责人26信息中心12成员47运营中心23工程项目部48行政中心24规划设计策划部19后勤中心15资金中心210圆管中心12、殡仪馆劳动定员根据其运营需求来测算所需人员,初步定员60人。一级直属机构(主要固定岗位):5人,主要包括:馆长、书记、副馆长。二级机构:55人,含殡仪馆内办公、后勤、车队、礼仪、寄存、业务等。合计:60人三、项目管理(一)项目建设管理本项目的建设管理的内容相应的包括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合同管理及协调各方关系等。在项目建设期间各项工作由晋中市民政局具体负责实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实施招投标制度、监理制度、工程合同管理制度等。1、工程建设监理制度9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在本项目的进行过程中,实施建设监理制度,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全过程监理,包括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的监理。审核核总监理工程师编制的项目监理的指导性文件,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的可具体实施和操作的业务文件。2、质量控制首先制定保证质量的各种措施,对承接项目任务的单位进行资质审查,对涉及质量的材料进行验收和控制,对设备进行预检控制,对有关方案进行审查。其次,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对工序交接、隐蔽工程检查、设计的变更审核、质量事故的处理、质量和技术鉴证等进行控制,对出现违反质量规定的事件、容易形成质量隐患的做法采取措施予以制止。最后建立实施质量日记、质量汇报会等制度以了解和掌握质量动态,及时处理质量问题。3、进度控制首先编制或审核项目实施总进度计划,审核项目阶段性进度计划,制定或审核材料供应采购计划,寻找出进度控制点,确定完成日期。其次建立反映工程进展情况的日记,进行工程进度检查对比,对有关进度及时计量并进行鉴证,召开现场进度协调会等。最后当实施进度的计划发生差异时必须及时制定对策。制定保证不突破总工期的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等。4、投资控制首先,进行风险预测,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熟悉项目设计图纸与设计要求,分析项目构成因素,事前分析费用最容易突破的环节,从而明确投资控制的重点。95
其次,定期检查和对照费用支付情况,对项目费用超支和节约情况做出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完善信息制度。最后,审核信息制度,掌握国家调价范围和幅度。5、安全控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等国家、省、市有关法规,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6、合同管理本项目合同主要包括勘察设计合同、施工合同以及与建设工程相关的其它合同。其它合同包括买卖合同、担保合同、委托合同、承揽合同等。合同管理由合同的主要条款、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合同的违约责任等部分组成。按照本项目的规模和工期、项目的复杂程度、项目的单项工程的明确程度等,选择合同的具体类型、使用条款等。7、协调项目的开发过程需要处理与计划、土地、规划、建设、交通、消防、环保、水、电、通信、燃气、人防等有关部门的协调问题。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章制度,积极主动地和各级职能部门配合,争取各部门的帮助,以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8、竣工验收在接到施工单位的交工报告后,及时组织初验。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由本公司以及计划、规划、建设、交通、消防、环保等其它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组成的验收委员会,签发竣工验收报告。(二)项目运营管理本项目由晋中市民政局具体进行运营管理。95
1、战略管理战略管理就是指殡葬企业为了谋求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在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对殡仪馆的主要目标、经营方向、重大经营方针、策略和实施步骤所做出的长远的、系统的、全局的谋划。(1)环境分析运用环境扫描的方法,对殡仪馆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详细和全面的分析。为殡仪馆制定趋利避险的正确战略打好基础。(2)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战略目标的制定必须是有时间限制的、明确的、尽可能量化的、综合的和可行的。战略目标是一个立足长远发展的目标,要结合殡仪馆自身特点,分若干阶段逐步实施,循序渐进。2、经营决策(1)建立一个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坚强有力的以馆长为核心的殡仪馆领导班子。殡葬单位必须注重班子建设,增强领导班子或经营管理班子的创造力和活力,充分发挥每个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带动殡仪馆的整体发展。(2)注重制度化建设,从内部管理制度入手。要根据殡仪馆开展的业务情况,因地制宜地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规范、完善工作。要从具体服务环节的操作规程、服务标准、岗位职责、奖惩制度等各方面建构管理制度体系。特别是要健全重大投资、建设、购置项目方面的招标、投标制度,实行阳光作业;坚持深化“事务公开”制度和殡葬行业作风建设制度。95
(3)注重服务程序设计和服务流程的把握,增强殡仪服务环节的科学性、人性化。一定要区分尸体运送通道和人员进出通道,尽量避免人尸交叉现象;要根据殡仪馆的建筑布局特征,切实解决殡仪馆内的各业务功能的分区管理,使业务办公区域、殡仪服务区域、休息生活区域、吊唁治丧区域适当分离。结合当地殡葬习惯和群众治丧要求,因地制宜地规划服务流程,从尸体接运进馆到停放(冷藏)、殡殓(防腐整容)再到告别、悼念、火化、安葬,从有利于精简环节、保护治丧人群、文明办丧的角度进行科学规划,并将详细、明确的流程示意图标注在显眼的位置或容易看见的区域,使殡仪服务更具人性化,提高殡仪服务功能的整体质量。(4)注重服务质量和服务标准,提高规范化服务水平要注意吸收其他服务行业的服务礼仪、标准,结合殡葬服务的特点和民政部关于殡仪服务规范的要求,制订具有当地特色、细化、可操作的服务标准,如对殡仪接待人员的接待用语、举止、仪容仪貌作出统一规定,并明确禁止如“欢迎再来”、“再见”等服务忌语;要明确规定处理尸体的质量要求、火化尸体的操作程序和骨灰质量标准,杜绝尸体混烧、混进和骨灰碳黑、硬块的现象或不按照殡葬法规规定的程序办理的问题。(5)更新殡葬设备,提高殡仪服务的科技含量。95
原殡仪馆条件较差,硬件设施落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不利于职工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很多殡仪馆的火化冷藏设备要积极改造和更新,尽可能地引进一些环保效果好、整体质量佳的火化冷藏设备,改善殡仪服务环境;要不断提高防腐整容技术,改进或引入先进的防腐整容器械、药品和理论;要结合实际不断淘汰车况不好的殡仪车,购置较高档次的车辆,积极推广车载冷藏设备。及时引入微机管理,安装殡仪服务系统软件,提高服务质量。(6)注重人才培养和储备,树立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竞争的观念。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这已经成为时下的共识。从殡葬行业自身的发展现状看,殡葬系统专门人才十分缺乏。如果不大量引入社会有识之士,包括服务、经营、管理、策划、营销等各方面的人才,不加强对行业内自身人才的培养、储备,殡仪馆将无法应对今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已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人才是殡葬行业的第一资源”。可见,越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竞争越激烈,人才的重要性越突出。3、其它管理项目运营管理除了以上几项管理外还应做好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建设管理、档案与信息管理等。财务管理是为了使企业的财富最大化,包括资金筹措、固定资产及流动资产管理、成本核算、收入确认等。质量管理包括资源管理、服务质量等。总之,殡葬事业单位作为民政部门,乃至政府对外的一个形象窗口,关系到千加万户,应科学管理,本着“节约土地、保护生态环境、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我市的殡葬事业推进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一)投资估算编制依据1、《山西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2、《晋中市工程造价管理信息》3、国家、山西省关于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的有关规定95
4、本项目拟建的建设内容及工程量(二)投资估算编制根据晋中市殡仪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意向,依据晋中市近期工程造价水平及有关工程费用的取费标准估算。本估算包括规划红线内的主体工程、配套设施项目的工程费用。其中包括:土建工程、给排水及消防工程、采暖及通风空调工程、电气工程、弱电工程、通信工程、燃气工程等,以及室外工程(含道路、广场、停车场、围墙、绿化、管网是等)的投资。本项目估算总投资11704.12万元,其中土建及安装工程投资3866.60万元,室内外装修总投资2323.00万元,园林绿化、市政工程、环境工程总投资2623.63万元,殡仪用品、设备购置费500.0万元,其它费用(勘察设计费、监理费、审查费等)1377.06万元。晋中市殡仪馆投资估算汇总表序号名称金额(万元)备注一建安工程费用9313.23(一)建筑土建及安装工程3866.60(二)室内外装修工程2323.00(三)室外工程2623.63(四)主要殡仪设备500.0二其它费用1377.06三预备费1013.83合计11704.12大写:壹亿壹仟柒佰零肆万壹千贰佰元整说明:详细估算另见附表95
二、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资11704.12万元,拟由晋中市财政拨款。第十二章效益分析一、财务评价殡仪馆不同于纯靠国家拨款的事业单位,它可以通过有偿服务获得一定的经营收入,促进殡葬事业的发展。对于经营效益好的殡仪馆,每年还可以通过有偿服务的收入,反哺于国家,为民政事业做出贡献。(一)评价依据该项目按照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改投资[2006]1325号《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进行评价。(二)基础数据及说明1、计算期项目建设期为3年,运营期取15年,则项目计算期为18年。2、计算规模根据本报告第四章统计分析可知,项目服务区现状(2012年)火化量每年约1008具,随着城镇化的建设、人口规模的增加、老龄化社会的加剧、殡葬执法力度的加强,18年之后,年火化遗体数量可稳定在2000具/年。目前殡仪馆的火化费用为400元/具,随着社会的发展,殡仪馆殡仪服务的完善,治丧服务需求的提升,平均每具遗体殡仪服务收费标准按3500元(包含基本服务费、选择性服务收入)。3、主要原(辅)材料及燃料(动力)消耗费用本项目主要能耗种类为电、水、液化气、煤和柴油。(1)用电量:134.81万kWhx0.5元/kWh=67.405万元;95
(2)年耗水量:3.77万m3,自备水井,水费不计入成本;(3)年耗燃气量:2413.3kgx7元/kg=16893.1元;(4)年耗煤量:917.28tx1000元/t=91.728万元;(5)年耗柴油量:16tx8000元/t=12.8万元。(6)员工工资:员工基本工资由财政支付,不计入成本。(7)折旧及摊销:折旧按年限平均法进行计算,残值率取5%。项目总投资11704.12万元,其中土建、设备安装及装修工程6189.6万元,折旧年限取35年,主要设备费用500万元,设备折旧年限取15年,其它固定资产2623.63万元;无形资产(土地使用费等)按50年平均摊销,不计残值。(8)修理费用:年修理费用按固定资产原值的1%估算。(9)各项税费:营业税,税率取5%,城乡维护建设税取营业税的7%,教育费附加取营业税的3%,企业所得税率取25%。(10)其它费用:依据各年开展活动的不同,变化较大,未计入运行管理费;今后可根据实际需要上报解决。4、总成本费用估算该项目年均总成本费用为662.88万元,包括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其他费用等。其中年均固定成本(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员工福利等)489.26万元,可变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计件工费等)173.62万元。年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工资及福利、修理费、其他费用)为266.75万元。5.服务收入估算项目计算期为18年,根据计算规模,该项目年均服务收入为700万元。95
6.盈利能力分析根据以上计算可知,本项目年均服务收入为700万元,年均总成本费用为662.88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为38.50万元;仅凭项目本身服务收入难以实现行业最低期望收益率,必须由地方政府补贴才能保证项目正常运营。7.财务评价结论该项目建成后年均实现服务收入700万元,无法维持项目的正常运营。因此,必须由地方政府每年补贴,才能保证项目正常运营。二、社会效益分析殡仪馆自身的建设能够带动服务业、建筑业、林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促进间接产业链的相关行业发展。可安置部分待岗人员,同时带动间接就业机会若干个,带动周边的农业、林业、加工业的发展。能够实现统一安葬、集中管理、规范私埋乱葬行为,既节约土地资源,又对生态环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能够改善自然环境,保持水土,增加植被,减少污染,既美化了环境,又提供了人文纪念场所,也能够满足中国传统孝道的传承。集中管理,有助于林业防火,避免火灾隐患。三、生态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将把原来的荒漠生态改造为新的绿地,起到防沙固土,保护草皮植被,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作用,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殡仪馆的绿化体系形成的绿色屏障,可增加土壤水分,减少由于风沙等严重自然灾害引起的损失。95
殡仪馆绿化工程中经过以“洗盐、改土、培肥"为中心的开发过程,对地下水的合理利用及喷灌量的严格控制,提高了土壤肥力,防止土地盐碱化,保护了地下水源,建造了一个性的生态系统,为项目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殡仪馆的建设,维护和保持了当地自然林木植被的生长,改善了项目区的自然生态,也美化和提高了项目区质量。因此,项目生态效益显著,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持及改善。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一、结论随着晋中市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社会老龄化不断提高、殡改政策的进一步落实,迁建晋中市殡仪馆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同时通过对晋中市殡仪馆现状调查分析看,建设晋中市殡仪馆势在必行。项目在施工期及运营期,加强管理,严格采取有关污染物治理措施及安全卫生措施可以达到环境保护及安全的要求。项目建成后,绿化率可达40%以上,通过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本项目建设所需资金11704.12万元,全部由财政拨款。综合分析该项目达到了技术和环保要求,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二、建议(一)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单位应加强与当地有关部门的联系,包括规划、园林、旅游、交通、消防、人防、供水、排水、供电、供气、环保、地震等部门,多方征求相关职能单位对本项目建设的建议和意见,确保项目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程序办事,从而保证整个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95
(二)重视规划设计环节,重视设计单位的方案和建议,按规划和策划思路推进,多快好省。(三)建议遵循方案设计,在施工过程中,不改变或少改变设计意图、风格等,不偏离规划方向,发挥设计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指导、顾问作用,确保项目建设到位。9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40万m3a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兰州市有机高效农产品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金世兴源农贸市场商住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赛尔生态产业园区冬枣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金属资源再生加工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三废利用节能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
- 金银花种植与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40万吨硫铁矿制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三合塑料再生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40万只肉食鸡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泾阳县云阳镇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50MWp农光互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锂离子电池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经济开发区“双创”孵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连云港地区社区门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50吨太阳能单晶硅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三清山旅游商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经济开发区道路及园区配套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