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50 KB
  • 24页

地膜覆盖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及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地膜覆盖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及示范申请单位名称: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推荐单位名称:填报日期:江西省科学技术厅制一、研究目的、意义和必要性1、包括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知识产权现状、市场需求分析。2、本项目在产业链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说明项目产业化前景以及对相关技术与产品及其产业的带动作用等24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知识产权现状、市场需求分析1.项目提出的背景地膜覆盖,通常是指用透明或黑色PE薄膜,也有绿、银色薄膜,用于地面覆盖,以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防止害虫侵袭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等,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因此地膜覆盖栽培具有增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在连续降雨的情况下还有降低湿度的功能,从而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早开花结果,增加产量、减少劳动力成本。地膜覆盖技术目前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普及和应用,广泛用于粮、棉、油、菜、瓜果、烟、糖、药、麻、茶、林等40多种农作物上,使作物普遍增产30%-50%,增值40%-60%,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用于茶叶生产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茶叶科技工作者采用地膜覆盖技术用于茶苗繁育和幼龄茶园的管理,但是在当时,一方面幼龄茶园实生苗比例比较大,地膜覆盖技术用于幼龄茶园的优势得不到完全发挥,再加上当时农村劳力的富余,地膜覆盖这种省力化栽培技术推广动力不足,使这一技术在茶叶栽培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24 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研究的成熟,以及茶叶生产形势的转变,地膜覆盖在茶叶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现。第一,地膜覆盖技术用于幼龄茶园的管理,可以大大节省茶园管理成本和提高茶苗成活率,这一技术的推广可以大大提高我省乃到全国的茶园良种化的程度,对名优茶的生产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第二,地膜覆盖技术用于成龄茶园的管理,不仅可以促进茶树萌发,提早春茶上市时间,而且合理利用地膜覆盖技术还具有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效果,经济效益明显。第三,地膜覆盖技术用于茶树良种繁育,不仅可以大大节省苗期管理用工,而且具有壮苗,提高出圃率等优点。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我们提出地膜覆盖技术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及示范课题。2.必要性(1)江西发展茶产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省是产茶大省、茶园遍及全省每个县(市),总面积达70余万亩,全省年产商品茶2000万公斤,产值约5亿元。茶叶还是我省出口创汇较大的农产品,2005年外贸出口620余万公斤,创汇近1600多万美元。茶叶已成为江西丘陵山区广大茶农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县乡财政的支柱。江西是农业大省,工业的欠发达同时也为江西茶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为海拔350米以上的山区。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面环湖临江,五大山脉纵横交错,形成以赣江为主流的抚、信、饶、修五大水系,分别从南、东、西三面汇入鄱阳湖注入长江。全省森林覆盖率60%以上,名列全国第二,属亚热带滋润季风区,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有效土层60厘米内的有机质含量大于1.5%,给茶叶生产带来了得天独厚的适宜环境。另外,我省有着丰富的植茶土地资源,境内60%以上为山地丘陵,目前我省共有茶园80余万亩,仍然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陈宗懋院士在参加江西绿博会高峰论坛时提出:“在目前茶叶产大于销的形势下,江西仍应该适度发展植茶面积。”(2)发展江西茶产业需要全面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4 江西省委省政府特别重视茶产业的发展,为进一步加快江西茶产业的发展,重振赣茶雄风,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江西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的文件,加强对茶产业的组织领导和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的扶持机制。近几年来,由于各种有利条件和因素的聚合,大力推进了我省茶产业的发展。然而,由于科技落后,茶园良种化程度低,栽培技术体系不完善,科技含量低,导致茶产业单位面积产量低、综合效益差等突出问题一直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主要表现在:茶树良种化程度低,导致茶园单产低,茶叶品质上不去,一方面,目前我国共有国家级省级茶树良种二百多个,另一方面,良种利用率不高,目前我国茶园良种化程度不到40%,大量的茶树良种通过鉴定后被束之高阁,成果得不到有效转化,究其原因,茶园品种改良,没有较好的技术支撑,导致良种推广投资时间长,风险大,茶农进行品种改良的积极性不高。丰产栽培技术体系不完善。近几年,虽建立了一些茶叶高产示范园,推广了一些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但整体上,新品种栽培和低产茶园分改造多处于生产经验阶段,从茶园低改,水肥管理,到茶园土壤肥力调控,均未达到茶园标准化栽培要求。综合效率和效益不高。以茶园水分管理为例,目前我省大部分茶园为山地丘陵,无法满足茶园灌溉要求,被茶农们形象地称之为“雨养茶业”,如果利用现在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水肥调控是目前茶树栽培技术栽培的重要内容之一。地膜覆盖技术应用于成龄茶园中,不仅可以促进茶叶早发、多发,提高产量和品质,而且因其具有良好的保水、保温性能,在我省目前茶园条件下有着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3)省力化、设施化茶叶栽培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加快我省茶树良种化进程。24 品种是茶叶生产的基础,优良适宜的茶树良种有着良好的增产提质效果。目前我国茶叶科技工作者及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茶树新品种的选育及茶园优良品种改良。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方面,茶树新品种选育可以说是硕果累累,至03为止,我国共有国家级茶树良种96个,其中地方品种30个,育成品种66个;省级茶树良种110多个,其中育成品种87个。但是另一方面,我国茶园良种化程度与其它产茶国相比,相差甚远。目前,肯尼亚的无性系良种普及率为100%,日本为78.3%,斯里兰卡为55%,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为30%,在我国目前只有22%左右。品种繁多却在生产中得不到很好的利用,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造成:1、无性系良种茶园幼龄期管理成本较大,一般来说,新垦茶园在管理正常的情况下,三年才能投产,五至六年才能进入盛产期,在幼龄茶园的前三年,用于茶园防冻、防旱、除草、防病虫害等方面投入较大。2鉴于茶园土壤多为山地丘陵,水肥管理难度大,茶苗成活率低,无形中增加了茶园品种改良的风险。3、无性系茶树良种的推广,从茶苗繁育到移栽再到比较漫长的苗期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在目前大量农村劳力向城市转移的今天,用工难也是制约目前茶树良种推广的重要因素。而地膜覆盖技术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推广,因其具有良好的保水、保温、防冻性能,在大大节省幼龄茶园管理成本、减少用工的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茶园苗期的成活率。解决目前在茶园品种改良方面的关键共性问题,从而大大加快茶树良种化进程。(4)地膜覆盖技术在茶树繁育、幼龄茶园的管理、低产茶园改造、成龄茶园生产中有着重要的推广价值。24 地膜覆盖技术作为一项省力化、设施栽培技术,因其作用效果明显,使用简单,在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地膜覆盖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基本上涵盖了茶树栽培各个阶段的技术要点,从茶苗繁育到幼龄茶园的管理再到低产茶园改造以及成龄茶园的栽培管理中,地膜覆盖技术都可以发挥其良好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推广价值。在茶苗繁育阶段,地膜覆盖能有效提高地温,促使插穗发根,减少茶苗越冬冻害的发生,在苗期管理的后阶段,地膜覆盖技术应用,能有效防止苗圃地草、病、虫害的发生,总之,地膜覆盖技术在茶苗繁育中的应用,不仅能省时、省工、省力,而且能达到壮苗,提高出圃率的效果。在幼龄茶园管理阶段,如前所述,同样具有,保水增湿、防冻、草、病、虫害等,能有效提高幼龄茶园的成活率,促进茶苗的生长发育。在低产茶园改造及成龄茶园管理中,能促进春茶早发,并具有明显的增产提质效果。3.国内外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1)地膜覆盖技术起源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70年代初,中国部分地区曾利用废旧普通农膜对蔬菜、棉花等作物进行小面积栽培试验,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经济、技术原因未能得到推广。1978年农牧渔业部通过对外科技交流,从日本引进一整套的地膜覆盖技术,包括作业方法、专用地膜和覆盖机械。经过几年的消化吸收,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人力和物质条件,并与中国传统农业耕作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体系。目前,地膜覆盖栽培在80多种作物上均获得成功,有实用价值与经济效益的覆盖栽培作物亦有40多种。地膜覆盖栽培已成功应用于蔬菜、草霉、烟草等作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地膜覆盖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通过对覆盖效应及其对作物生育的影响,以及作物生理生化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24 覆盖栽培环境相对稳定效应”的理论,并总结出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覆盖栽培技术的经验。1979年试制成功地面覆盖专用膜,接着又试制成功了多种有色地膜、反光膜、除草膜、光降解膜、耐老化长寿膜、切口膜等新产品。1983年又研制了低压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浅型低密度聚乙烯超薄地膜。1980年试制成功了地膜覆盖机,1984年已经可以生产不同动力牵引的各种覆盖机共60多种型号,1984年成立了中国地膜覆盖栽培研究会。1985年,中国地膜覆盖面积达1.80×1010平方米,跃居世界第一位。(3)地膜覆盖技术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地膜覆盖技术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最早用于幼龄茶园的管理,1981年,骆耀平等对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幼龄茶园进行周年处理,取得较好的效果。江昌俊等利用茶园覆盖技术用于茶树冬季防冻,实验表明,地膜覆盖具有良好的增温防冻效果,同时能促使茶叶早发4天左右,明显优于稻草覆盖。赵和涛对地膜覆盖用于茶树栽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技术具有明显的促使茶叶早发,能提前5-7天上市,并且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比对照增产17.8%;地膜覆盖技术在茶园低改方面,也取得显著效果,改造后茶树当年萌发比对照长18cm,翌年春茶单产达57.1kg,比对照增产57.3%,亩增加纯收入82.72。地膜覆盖在茶树栽培中,具有较明显的效果,但是因为茶叶是多年生作物,地膜覆盖如果在茶园中周年应用,夏季如何有效控制土壤温度的上升,在目前研究尚显薄弱。这也将是本项目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4.知识产权现状24 地膜覆盖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农艺管理措施之一,在40多种作物栽培中已广泛应用。本项目涉及技术不存在侵权使用的问题,本项目系统研究地膜覆盖在茶树栽培中的应用及配套技术,项目通过鉴定后,单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5.市场需求分析。24 地膜覆盖技术在茶树栽培中的应用研究起步较早,但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主要原因在于:1、茶树是多年生作物,在茶树栽培管理中,在在一劳永逸的做法,尤其是在茶叶栽培效益不好的情况下,许多地方甚至出现抛荒试的管理,广种薄收,根本谈不上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推广。2、地膜覆盖技术在茶园的周年利用,在冬季具有明显的增温效果,在夏季保水效果也较明显,但在夏季因普通地膜覆盖导致地温升高,影响茶树的生长,这一问题不解决,省力化效果就大打折扣,也影响了该技术在茶树栽培中的应用推广。3、良好的增产提质效果并没有完全转化为经济效益也限制了该项技术在茶叶的应用推广。上世纪八十年代,地膜覆盖技术在茶树栽培中应用,需要能促使茶叶早发,但因当时主导的是大宗茶的生产,这一效果也没有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因为当然的茶叶市场滞销,出现卖茶难,茶园增产的经济效益也就不能完全发挥出来。4当时农村劳力的富余也无形中阻碍了这一省力化技术的应用推广。但是,在目前茶叶生产出现新形势下,地膜覆盖技术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这主要是因为:1、名优茶热的兴起,带来了良好的产业效益,为这一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动力。在目前的形势下,春茶提前上市经济效益显著,而且名优茶的生产对茶树品种改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这一技术有了更好的应用空间。2、地膜覆盖技术在茶树栽培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防病、虫、草害的发生,从而大大减少了农药、除草剂的用量,顺应了当前对产品食用安全的潮流。3、在目前农村大量劳力向城市转移的形势下,省力化栽培的优势也必将进一步突显。综上所述,地膜覆盖技术在茶叶栽培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二)本项目在产业链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说明项目产业化前景以及对相关技术与产品及其产业的带动作用等1.在产业链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地膜覆盖技术作为茶叶省力化、设施栽培的重要内容,在茶产业链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茶树良种推广的成本,简化幼龄茶园的管理,提高茶苗的成活率。该技术的推广可以大大加快我省茶树良种化进程。地膜覆盖技术在成龄茶园的应用推广,具有明显的增产、提质效果,可以大大提高茶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省力化栽培新技术的应用,为茶叶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提供了基础。通过对省力化、设施栽培新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茶园管理的用工投入,简化了农艺管理过程,为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提供了可能,这对彻底改变目前茶产业行业中散、乱、弱、小的状况有着重要意义。2.产业化前景以及对相关技术与产品及其产业的带动作用24 本项目成果转化对我省茶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1、大大简化幼龄茶园的管理,使新品种推广成本大幅下降,可以大大加快我省乃到我国茶树良种化进程。2、本项目技术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而且可以促进茶树春季早萌发,提早上市,因此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3、本项目技术的应用,能有效降低茶园除草剂、农药的用量,大大提高产品卫生质量水平以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对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基地。二、研究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可取得的成果和能形成的知识产权情况(一)总体目标摸清地膜覆盖技术在茶苗繁育、幼龄茶园、茶园低改、成龄茶园应用技术参数,重点解决地膜覆盖技术在夏季因土壤增温所带来的对茶树生长的影响,总结一套地膜覆盖技术在茶树栽培管理应用技术体系,并进行示范推广,建立200亩示范基地。(二)可取得的成果和能形成的知识产权情况本项目将总结一套地膜覆盖技术在茶树栽培管理应用技术体系,撰写项目实施过程相关论文及项目验收材料,成果为项目承担单位科研人员研究获得,其知识产权属承担单位,为自主知识产权,归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所有。24 三、主要研究开发内容必须清晰地叙述研究开发的具体内容及其要点本项目研究内容包括:1.地膜覆盖技术在茶苗繁育中应用研究地膜覆盖技术与常规扦插对比研究,摸清在不同地膜种类覆盖条件下,不同季节、的土壤肥力土壤水份、土壤温度等变化规律,并根据以上结果,摸索总结出适宜的肥培管理农艺措施。掌握在地膜覆盖条件下的茶苗生长状况、经济效益情况,为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2.地膜覆盖技术在幼龄茶园管理的应用研究通过对其它地面覆盖技术和无覆盖条件下的对比试验,摸清地膜覆盖条件下,土壤保湿、冬季防冻增温、防病、虫、草害的作用机制及效果。掌握地膜覆盖条件下,对茶树幼苗生长、发育情况的影响,重点研究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地膜覆盖对茶树地上、地下部分生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配套农艺措施,消除地膜覆盖在夏季高温条件下的不利因素,做到周年覆盖。3.地膜覆盖技术在茶园低改方面应用研究,主要探索地膜覆盖技术在低产茶园进行台刈改造中的应用研究目前在江西大部分产茶区,在进行低产茶园台刈改造的时期选在春茶后期,四月低至五月初,这样避免了春茶的大量减产,但是在这一时间台刈改造,容易出现“夹秋旱”影响茶树的生产,本项目拟在秋旱前利用地膜覆盖技术进行抗旱保水处理,通过调查土壤保水、保湿效果,以及茶树生长生育状况,探索地膜覆盖技术在低产茶园改造上的应用技术参数及配套技术措施。使低改茶园实现早产、增产的效果。24 4.地膜覆盖技术在投产成龄茶园管理的应用效果研究通过对比试验,摸清地膜覆盖技术对成龄投产茶园防冻、旱、病、虫、草的效果,掌握其土壤肥力变化规律,制定最佳农艺管理技术参数。5.总结出一整套地膜覆盖技术在茶树栽培管理中的应用技术体系,并进行示范应用,建立面积约1000亩的技术示范基地。四、项目创新点及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主要技术特点、创新点,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等1.主要技术特点(1)将地膜覆盖技术贯穿应用于茶树繁育栽培全过程,包括茶苗繁育、幼龄茶园的管理、低产茶园的台刈改造、成龄投产茶园的生产管理全过程。(2)结合茶树多年生生理特性,改变地膜覆盖在夏季高温时期的不利因素,采用其它农艺措施相结合,使地膜覆盖技术在茶树栽培中周年使用,真正实现省力化栽培。(3)地膜周年覆盖技术的应用,使部分主发害虫在以蛹越冬时,难以进入树底部土壤,配以行间冬挖管理,能在害虫越冬时有效杀灭害虫,减少翌年虫害的发生。2.创新点(1)结合江西产茶区气候环境特点,因地制宜的进行地膜覆盖技术应用研究,并将这一技术应用于茶树栽培的全过程,形成特色省力、设施栽培技术体系。24 (2)地膜周年覆盖,做到覆盖全年不揭膜,一方面节省用工,可有效降低地膜在茶园的残留,有效防止茶园污染的发生。3.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1)地膜覆盖技术在夏季高温期在茶园的应用。地膜覆盖具有明显的提高土壤温度、提高茶树(苗)防、抗冻能力,但在夏季高温时期则会影响茶树正常生长,本项目需在摸清地膜覆盖在夏季对土壤温度影响的规律,并配以适宜的农艺管理措施,如膜面覆盖细土、盖草、适时收缩覆盖面积等措施。(2)幼龄茶园覆膜时机和覆膜方式以及地膜种类的选择。在覆膜时机的选择上,通过栽前覆膜和栽后两边覆膜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对茶苗生长情况调查,优化农艺管理措施。覆膜方式上,通过蛙沟覆膜和穴坑覆膜两种方式对比,根据不同立地条件选择最佳覆膜方式。在地膜种类的选择上,通过对不同种类地膜对增温、保水效果的不同,结合茶区气候特点,优化选择最佳地膜种类。(3)地膜覆盖下的茶园土肥管理农艺措施的配套技术茶园进行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的效果,因此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增殖,加速腐殖质转化成无机盐的速度加快,有利作物吸收。据测定,覆盖地膜后速效性氮可增加30-50%,钾增加10-20%,磷增加20-30%。地膜覆盖后可减少养分的淋溶、流失、挥发,可提高养分的利用率。因此,地膜覆盖条件下肥培管理时重点研究有机肥和追肥的合理应用技术。五、研究方法和工艺技术路线尽可能清楚地叙述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术路线,包括技术原理、实验方法、工艺路线、技术性能指标以及可行性分析等24 (一)研究方法1.茶园土壤水、肥、气、热状况的调查分析,通过对不同季节、不同管理时期、不同立地条件的不同地膜覆盖状态下,对土壤的水、肥、气、热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确定最佳农艺参数。2.通过田间对比试验,分析总结出茶园地膜覆盖技术体系通过对地膜覆盖技术对茶叶增产、提质、早发、降低成本、节省用工等方面的对比研究,确定不同栽培时期的覆膜技术管理重点。总结出一套成熟的茶园地膜覆盖技术体系。3.示范应用茶苗繁育将地膜覆盖技术应用于茶树栽培管理全过程,并进行示范推广防冻、保湿、防草(二)技术路线地膜覆盖成龄茶园管理总结地膜覆盖技术应用体系增产、提质、促早发农艺管理配套幼龄茶树管理低产茶园的改造24 (三)技术性能指标1.建立一套地膜覆盖技术在茶树栽培中应用的技术体系;2.建立项目示范基地200亩。3.项目实施过程撰写技术手册一份,发表论文2-3篇。4.项目完成后通过省级鉴定。(四)技术可行性分析1.地膜覆盖技术是一项操作简单的省力化作物栽培技术,目前已在四十多种作物中得到广泛应用,地膜覆盖技术在茶树栽培中的应用也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进行过一些零星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地膜覆盖技术的优点基本上涵盖了茶树栽培全过程的农艺管理要点,是一项非常适合在茶树栽培管理中应用推广的技术。3、茶树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如果配套技术合理,地膜覆盖技术在茶树栽培中应用比其它一年生作物更方便简单,更具可操作性。六、总经费预算、资金筹措方式及来源包括项目总投资概算、新增资金筹措及来源、资金使用计划等(一)总投资概算经估算,项目计划总投资30万元,需新增投资30万元(见表1),主要用于土壤、鲜叶和产品样品采集及相关设施的购置、相关资料的收集、关键技术引进、试验研究和技术应用等。(二)新增资金筹措及来源项目总投资30万元,其中申请省科技三项费18万元,申请单位自筹12万元。24 表1新增资金筹措及来源渠道单位:万元投资内容金额资金来源调查取样及协调3.0申请资助资金样品分析费用3.0申请资助资金4.0申请单位自筹调查及相关设施的购置3.0申请资助资金关键技术试验及材料5.0申请资助资金1.0申请单位自筹试验调查及试验影响生产补助5.0申请单位自筹技术示范应用2.0申请单位自筹调研、资料、验收及其它4.0申请资助资金合计30.0(三)资金使用计划申请科技三项费资金使用计划见表2。表2项目申请资金使用计划及用途单位:万元项目名称金额用途调查取样及协调3.0用于试验零工开支样品分析费用3.0样品处理及土壤样品检测费调查及相关设施的购置3.0取样、制样及样品处理设施的购置关键技术试验材料5.0用于购买关键技术试验所需农资及试验调查所需设施和材料调研、资料、验收及其它4.0用于技术资料收集、项目资料印刷、材料编写及验收费用等合计18.0七、项目进度安排包括实施年限、每半年的进度安排等24 1.实施年限安排本项目实施期为2年,即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2.进度安排第一阶段: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1)项目总体实施方案制订,项目分工安排。(2)地膜覆盖技术在成龄茶园以及低产茶园台刈改造的应用研究阶段目标:获得地膜覆盖技术在成龄茶园和低产茶园台刈改造中应用效果的阶段性数据,主要包括茶园土壤肥力、水份的变化规律、春茶增产、促早发效果等第一手数据资料。第二阶段:2011年8月至2011年12月(1)地膜覆盖技术在茶苗繁育和幼龄茶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2)地膜覆盖技术在成龄茶园以及低产茶园台刈改造的应用研究阶段目标:获得地膜覆盖技术在夏季茶园中应用的土壤温度变化规律,研究获得夏季土壤温度调节配套技术。并对地膜覆盖技术在成龄茶园以及茶园低改中的应用技术进行初步集成。第三阶段: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1)继续调查地膜覆盖技术在茶树繁育及幼龄茶园中的应用效果。(2)汇总项目资料,编写项目总结和验收材料。(3)项目验收。阶段目标:项目通过验收。八、成果应用、产业化前景和市场需求24 应用领域及需求量、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国内外市场需求及竞争能力、已有和有待开发的市场情况等(一)成果应用领域及需求量茶叶生产主要包括茶树栽培和茶叶加工两大部分,一工一农,其中,茶树栽培部分,是基础,是茶叶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成果应用于茶树栽培部分,有着良好的推广价值,市场前景良好。主要是因为:1、名优茶热的兴起,带来了良好的产业效益,为这一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动力。在目前的形势下,春茶提前上市经济效益显著,而且名优茶的生产对茶树品种改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这一技术有了更好的应用空间。2、地膜覆盖技术在茶树栽培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防病、虫、草害的发生,从而大大减少了农药、除草剂的用量,顺应了当前对产品食用安全的潮流。3、在目前农村大量劳力向城市转移的形势下,省力化栽培的优势也必将进一步突显。(二)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本项目成果转化对我省茶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1、大大简化幼龄茶园的管理,使新品种推广成本大幅下降,可以大大加快我省乃到我国茶树良种化进程。2、本项目技术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而且可以促进茶树春季早萌发,提早上市,因此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3、本项目技术的应用,能有效降低茶园除草剂、农药的用量,大大提高产品卫生质量水平以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对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基地。九、预期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包括产品成本分析、产品单位售价与盈利预测、项目投资评价、经济效益指标以及社会效益进行综合分析。24 (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项目实施的经济效益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节省茶园用工。据测算,在幼龄茶园管理中,通过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每亩年可节省用工10个,节省人工投入400元。在成龄投入茶园管理中,每亩年可节省用工5个,节省人工投入200元。2、提质、增产和促进早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著。在成龄投入茶园中,通过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可使春茶提前5-7天上市,这不仅使茶叶售价提高,而且能使茶叶企业抓着时机,抢占市场;另外,通过对新技术的应用,可使茶叶增产17.8%。3、通过对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茶园除草剂和农药的喷施次数,一方面节省了开支,另一方面因茶叶产品卫生质量的提高也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2.生态效益地膜覆盖技术具有明显的除草、防病虫害效果,因此该项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减少茶园中除草剂、农药的用量,直接减少茶叶生产过程中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另外,该项技术的应用,能有效保持茶园中水土流失,尤其是在我省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的茶园中应用,效果更加显著。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开展有着良好的生态效益。3.社会效益24 本项目技术的应用,解决了目前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关键性制约瓶颈,因此对产业的发展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并且该项技术主要针对茶树栽培环节,主要是受益人群为茶产业中最弱势的茶农,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增加了广大山区茶农收益。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优质、性价比高、食用安全的产品,满足现代人们追求健康和优质的消费需求。社会效益明显。十、研究工作基础及条件包括现有技术和工作基础、已具备的实施条件、国内外的专利情况、研究队伍和产学研情况、是否取得前期成果,国家和市财政资金前期资助情况及其与本项目之间的关系等十一、项目的关联行动包括相关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合作等落实情况,与其它相关国家或省科技计划(工作)、项目的衔接和分工24 无十二、项目的组织管理及相关保障措施1、组建项目实施管理机构为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在所领导的重视、支持和所属茶叶试验场的参与配合下,组建项目领导小组,项目第一责任人为组长,对项目实施进度、质量负全责。为使项目参与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亦为便于管理,根据各个子项目的需要,再设专业开发小组;如技术开发集成应用小组,加工设施优化改造小组等,参与项目建设中各个子项目的具体组织、规划、实施工作。2、科学制定实施方案,严格实行目标管理项目实施方案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操作性强﹑责任到人。对项目建设各个过程,各个环节坚持按计划认真执行。实行月、季、年终对照检查,项目第一责任人经常性的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项目管理人员﹑具体实施人员,根据各自的职能和工作目标,逐项进行考核,对尽职尽责者给予表扬和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者进行批评和处罚。3、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强化项目资金管理24 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各项财经法规制度,严格按程序办事。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根据工程进度制定项目资金使用计划,坚持使用前审批,使用后检查验收,确保项目资金的安全可靠和合理使用,确保项目实施进度和质量,使项目的投资效益能得到充分发挥。十三、承担单位简介及合作方式包括承担单位的实力、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以及合作的具体形式等十四、项目负责人及主要成员简介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学位、技术职称与职务以及与本项目相关的主要工作业绩、获奖、入选国家和省级人才计划情况等24 十五、风险分析包括技术、人员、市场、政策和项目承担单位等方面1.市场风险茶叶是世界性的饮料,也是世界公认的健康产品,其质量安全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随着国内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国内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也越来越关注,人们对质量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健康和安全是广大消费者对食品类产品最强烈的要求。本项目实施使茶园实现了高产、高效,使茶叶产品质量得到了提高,质量安全得到了保障。同时也节约了资源的使用,降低了因肥料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风险,符合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而优质、性价比好、安全、健康的茶产品是现代人追求的目标。因此,本项目研究是茶产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茶叶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需要,而项目实施后所形成的产品是广大消费者的需要,项目开发市场风险较小,产品市场前景广阔。2.人才风险24 本项目团队技术人员稳定,均为所内在编技术人员和职工,高级职称6人,硕士1人,中级职称4人,并建有实验室。在这些人员中,有从事茶树栽培技术、有机产品生产技术、植保等各方面的技术人才,人才配备齐全,技术力量较强。项目组成员近几年参与并已完成省级和国家级科研项目多项,完全具备完成本项目各项工作的能力。3.政策和管理风险实践证明,茶产业是广大丘陵山区农民致富的好途径,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茶产业高度关注,制定了许多相关扶持政策,对茶产业也注入了相当的资金资助,说明项目的实施符合政府相关政策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多年来每年都承担了国家和省市级项目多项,有多年管理项目的经验,项目资金的使用均采用专款专用,未发生过资金使用不当的行为和现象,本项目资金下达后,也将实施专款专用,所有项目资金均用于项目研究。十六、其它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