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50 KB
  • 18页

浙江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特色项目报告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浙江大学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致力人才培养,矢志科技创新,服务社会进步,引领文化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求是创新”的大学精神,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整合培养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一、“求是创新”的大学精神19世纪末,屡遭外敌欺凌的中国人积极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各地先后创办了一些以学习西方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式学堂。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堂之一。杭州知府、书院首任总办林启等人明确提出,“居今日而图治,以培养人才为第一义。居今日而育才,以讲求实学为第一义”,寄托了对形成实事求是学风、培养经世致用人才的强烈希冀。在此后110年间的各个不同时期,学校的领导者和广大师生不断诠释、丰富、发展、实践着“求是”的理念。1936年至1949年,著名气象地理学家、教育家竺可桢担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他把自求是书院起形成的优良校风进一步发扬光大,确立了“求是”校训,并带头践行,大力倡导,开创了浙江大学办学历史上一个辉煌时期。抗战期间,竺可桢率领浙大师生辗转西迁5000余里,跨越南方七省,在贵州遵义、湄潭办学达7年之久。师生们克服重重困难,追求真理,培育人才,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浙大西迁是抗战期间中国高等教育在艰难困苦中奋争崛起的一个缩影。她不仅在沿途地区播撒了现代科学文化的种子,也为中华民族保存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18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历任领导和广大师生在继承发扬“求是精神”的基础上,特别注重挖掘其深刻内涵,提炼其时代特征。1979年4月,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著名科学家钱三强在全校师生员工大会上明确提出:“除了求是精神外,还应加上‘创新’两字。要养成创新的习惯,适应不断发展的需要。”1988年,著名流体传动与控制专家路甬祥担任浙江大学校长,进一步强调“求是系治学之本,创新乃科技之源”,并主持校务会议,决定以“求是创新”为新时期浙江大学校训,对校训作了“实事求是、严谨踏实、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全面解释。1998年,同根同源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新浙江大学弘扬“求是创新”精神,向着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目标前进。回顾浙江大学百余年办学史,作为共同的价值追求,“求是创新”精神体现在各个不同时期师生员工的办学实践和人格风范中,构成了包括核心价值观、治学理念、为学风范、做人准则和社会形象等在内的完整体系。“求是创新”精神因此成为贯穿浙江大学110年办学史的最鲜明特色。由国学大师马一浮作词、著名音乐家应尚能作曲的《浙江大学校歌》生动地表达了“求是创新”精神的深刻内涵。1.“启尔求真”见附录《浙江大学校歌歌词及白话译文》,下同。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是浙大精神的根基。求是书院时期,师生中就已经形成“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学风。竺可桢担任校长后,进一步要求师生“不盲从,不附和,一切以理智为依归;只问是非,不计利害”,推动形成了浙大人“以真理为依归”18 的优良传统。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浙大人都坚持把探求真理、坚持真理作为崇高的追求。上世纪40年代初,学校西迁办学期间,师生们在破庙茅屋中,坚持钻研学术,探求科学真理。竺可桢、陈建功、苏步青、王淦昌、卢鹤绂、谈家桢、贝时璋、罗宗洛、谭其骧、李政道等一大批杰出的老师和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求是、求真的信念。1949年8月,马寅初担任杭州解放后浙江大学第一任校长。虽然他在浙大任职还不到两年,但是他那种坚持真理、刚正不阿的优秀品质对我校的校风产生了深远影响。几十年来,社会上每每评价浙大的毕业生,常常称赞他们基础理论扎实,干事踏实,这与他们在校期间接受“求是”学风熏陶是分不开的。2.“开物前民”的创新精神。改革创新、不断超越是浙大精神的内核。在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浙江大学始终作为一座科学文化重镇屹立于世。新中国成立后,浙江大学更是在科技创新上勇攀高峰,挺立潮头。科学研究日新月异,成果层出不穷,在国家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58年,电机系教师研制成功60KW双水内冷发电机,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1966年光仪系、机械系教师研制了我国第一台250万幅/秒高速摄影机。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原四校共有64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原浙江大学获奖项41个,是当时获奖数量较多的几所大学之一。四校合并以来,浙江大学的科学研究更是蓬勃发展。最近几年,学校的科研规模、获得国家“三大奖”数量、发表高水平论文数、获得授权专利数等重要办学指标始终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求是精神还体现在浙江大学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上。上世纪80年代,浙大率先在全国高校进行了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了“系管教学、二级学科建所”的体制创新,积极探索研究型大学办学新路子。90年代末,又实施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四校合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被教育部领导称为“改革的先锋、发展的典范,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面旗帜”。18 3.“无吝于宗”的合作精神。团结协作、众志成城是浙大精神的重要品格。抗战西迁期间,老一辈浙大人不拘泥于一宗一派,精诚团结,密切合作,形成了一支富有创造力和战斗力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完成了举世瞩目的“文军长征”,在艰难困苦中实现了学校的历史性跨越。随后几十年间,这种合作精神一直伴随着浙大办学的各个历史时期,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团队不断脱颖而出。如由国学大师夏承焘、姜亮夫先生打下基础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学术团队,几十年来人才辈出,在词学、楚辞学、汉语言文学等方面形成了一大批杰出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以岑可法院士为核心的热能工程研究所,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二十多年来,带出了一支在国内外学术舞台上大显身手的创新队伍,在清洁能源等领域取得了开拓性的研究成就,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以林瑞光教授为代表的科研团队承担“神舟号”飞船关键部件研制工作,他们十几年如一日,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取得成功,受到了上级的嘉奖。4.“海纳江河”的开放精神。面向世界、开放发展是浙大精神的活力源泉。早在1898年,求是书院就派学生赴日本留学,是我国最早大批量选送高才生出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学校之一。抗战期间,即使学校迁至贵州遵义、湄潭的偏僻乡间,浙大师生们还保持与国际学术界的密切联系。王淦昌、贝时璋、谈家桢、苏步青等一批科学家都在国外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上世纪4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立之时,王承绪老师等就参加了其中的工作。新浙大组建后,学校进一步把开放办学作为发展战略,树立“天下来同”18 的宽广胸襟,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到目前为止,我校已与境外13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其中60多所大学开展了学生交流计划。近三年累计选送本科生2100多人次到境外大学交流学习。招收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留学生已达1700余人。开放精神还体现在浙江大学坚持“高水平、强辐射”,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工作中。迄今,我校已与浙江及其他省市的30多个市、县(区)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国内外众多大型企业、研发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2006年10月,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在浙大召开全国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充分肯定了我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做的工作。5.“树我邦国”的爱国精神。爱国、报国是浙大精神的灵魂。“五四”运动期间,求是书院学生积极响应,联合其他学校的进步学生创办了《浙江新潮》刊物,宣传改造旧中国的科学真理,产生了重大影响。“一二·九”运动期间,以施尔宜等为代表的浙大学生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声援活动。抗日战争期间,浙江大学把培养“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的人才作为学校办学目标。师生们“读书不忘救国”,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物。在迎接新中国诞生的日子里,浙大师生开展了气势磅礴的爱国民主斗争,涌现了费巩、于子三等一批杰出代表。浙大地下党组织积极开展工作,学校被誉为“东南民主堡垒”。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大学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国家重大目标和需要,大力加强教学科研工作,培养了数十万优秀人才,创造了大量的科技成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浙江大学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求是创新精神代代传承,发扬光大,结出了累累硕果。以培养人才为例,110年间,学校培养了近50万名毕业生,造就了许许多多的杰出人才。校友中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160余人,其中在浙大就学者有90余人。我国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工作者邵飘萍,新文化运动先驱夏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胡乔木,18 “敦煌守护神”常书鸿,“两弹一星”元勋赵九章、吕敏、程开甲,著名科学家谷超豪、王元、钱人元、施雅风、潘家铮、陈述彭等,都是出自浙大并为国家科技、文化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佼佼者。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浙大培养的毕业生中,各类精英层出不穷。他们当中,有路甬祥、潘云鹤、叶培健、黄达人等一批科教战线上的领军人物;有陈左宁、丁仲礼、麻生明等一批年轻的院士;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育林、海军新型导弹护卫舰舰长刘志刚等一批国防战线上的骨干;有中国一汽总经理竺延风、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和段永平、史玉柱等一批著名企业家;有美国总统奖获得者朱承、来颖诚、郦伟甫、沈建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林芳华等一批海外学界精英;有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吕新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主席章新胜等一批在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的杰出人才;有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旭烽、2002年“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王选等一批文化名人。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作为具有百余年悠久历史的高等学府,长期以来,浙江大学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合并前的各个学校还是合并后的新浙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办学实际,均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和积极的成效。其中,起源于原浙大、在新浙大组建后得到进一步发展、其经验推广到全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二十多年来我校本科教学最为突出的特色之一。1.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实践历程第一阶段:因材施教。1984年,在广泛调研、综合分析国内著名大学18 和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优秀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浙江大学在全国率先创办了以培养工科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改试点班——“混合班”。其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厚实、思路开阔、有创新能力的工科“开发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强化基础、淡化专业,坚持高起点、快进度,拓宽基础知识,实行滚动竞争。实行第一、二学年不分专业,第三、四学年学生自选专业,建立导师制,开展个性化培养。1994年,学校将“混合班”培养模式进一步推广,成立了覆盖面更广的“工程教育高级班”。第二阶段: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1995年,学校开展全校性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总结“混合班”十年办学的经验,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即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并重,能在国际大环境中具有竞争力的专业人才。进一步加强主辅修制,促进课程体系模块化,实施“宽、专、交”培养模式,即拓宽基础、实施专业培养、进行学科交叉。1996年,学校在“混合班”基础上建立了“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选择不同专业二、三年级的优秀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实施交叉复合培养,采用团队合作、案例教学、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方式,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三阶段:发展推广。四校合并后,学校将“混合班”办学模式进一步推广扩大,于2000年成立了本科生荣誉学院——竺可桢学院,设立了工科混合班、理科实验班、文科实验班、金融实验班、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公共管理强化班等多种类型的特殊培养模式,进一步推进个性化培养。2005年又增设数学英才班和“4+4”医学实验班。在从“混合班”到竺可桢学院的办学实践中,浙大探索并总结推广了一套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模式。18 2.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措施建立“重基础、宽口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竺可桢学院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上,突出英语、计算机和人文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在大类基础和专业基础的培养上,设立了文、理、工三大类平台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一系列专业基础模块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宽厚的基础上有广阔的专业自主性选择空间。实施个性化培养。学生在完成前期“宽基础”学习即将进入后期“专、交”培养环节时,学生和专业学院教师通过双向选择确认导师。学生参加导师建议的学术研究活动,导师根据学生的特点、特长、兴趣和志向,指导学生制订专业课程培养方案,实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倡导研究性学习。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科研训练计划,在实践中培养研究能力;通过专业导师制,促进学生与教授及研究人员之间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同时,以学术传统和创新文化影响、熏陶学生,激发学生探究未知的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研究习惯。营造竞争合作的成长环境。竺可桢学院非常注重非智力因素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影响,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滚动制”培养,在大一年级每学期结束后进行分流和择优递补。通过这一管理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汲取知识。同时,指导建立了“多学科交流组”、“灵韵艺术团”等多个学生社团,积极建构合作发展平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此外,学院还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活动,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18 3.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经验与时俱进,创新培养理念。浙江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深化的过程。在对培养理念的认识上,经历了以专业为本(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以知识为本(强调宽基础、学科交叉)、以人为本(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等几个不断递进的演变阶段,探索形成了“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持之以恒,创新培养模式。二十多年来,从单一工科混合班到培养多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竺可桢学院,浙江大学主动把握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脉搏,以锐意改革的精神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逐步构建了前期强化基础、复合交叉,后期导师指导、自主学习的,以宽基础、交叉性、研究型、个性化为特征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系统推进,创新培养体制。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培养理念、课程设计、教学管理、成长环境、发展平台、考核评价、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二十多年来,我校坚持以系统的观念和方法,扎实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创新,形成了一系列比较有效的管理制度。竺可桢学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改革实践,对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作为教学改革的“试验田”、追求卓越的平台、特殊培养的基地,新浙大组建九年来在本科教学改革上出台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大多数是在竺可桢学院实践探索基础上形成的。竺可桢学院办学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同行的好评,吸引了许多兄弟高校前来学习交流。2005年,以竺可桢学院办学为主要内容的“浙江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二十年的探索与实践”,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8 三、整合培养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四校合并后,浙江大学成为拥有理、工、农、医、文、史、哲、经、管、法、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充分发挥学科门类全、科研实力雄厚和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优势,努力形成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自身特色,是浙江大学孜孜以求的目标。学校深入分析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资源优势和有利条件,总结推广竺可桢学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措施和经验,逐步形成了本科教育“整合培养”这一新特色。所谓“整合培养”,就是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的优势,整合学科、科研、课程、环境、管理等方面资源,大力推进学分制,构建“宽、专、交”结合,“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1.通过学科专业的整合,优化本科教学基础平台调整专业结构。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加强本科专业建设,是我校本科教学改革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近几年来,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为导向,依托重点学科、国家基地、博士点和硕士点,加大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注重学科专业的内涵发展。增设了电子商务、生物信息学、软件工程、物流管理、数字媒体技术等新兴的综合交叉型专业。利用高新技术整合改造传统专业,设立了应用生物科学、生物系统工程、信息资源管理、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能源与环境工程、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与通讯工程等宽口径专业。优化了专业结构,形成了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和新兴学科专业并举、基础性学科专业和应用性学科专业共进的良好发展格局,为建设一批品牌特色专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实施大类培养。18 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交叉、知识会聚的趋势,学校不断改进、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在拓宽专业口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按大类培养的目标。2002年,将108个本科专业分为文科Ⅰ、Ⅱ、Ⅲ三类,理科Ⅰ、Ⅱ、Ⅲ三类,工科Ⅰ、Ⅱ、Ⅲ、Ⅳ四类和艺术类、设计类等12个大类;2006年又进一步将12个大类整合为文科、理科、工科、文理科、理工科、艺术与设计等6个大类。此外,积极试行“英语+X”、“信息+X”、“X+管理”等特殊培养方案,不断扩大和完善辅修、双专业/双学位等培养模式,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优化课程设置。大力推进本科阶段前期通识教育、后期宽口径专业教育和交叉学习。先后5次修订各专业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逐步建立通识课程、大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在完善课程体系基础上,通过有目标、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的系统建设,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努力形成了一批具有浙江大学特色的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新浙大组建以来,学校累计设立本科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94项、本科重点课程建设项目137项、通识课程建设项目51项、多媒体课件建设项目三期共321项,评选出优质课程207门;同时,开设新生研讨课81门、学科导论课115门,有力地推进了研究性课程教学。2003年以来,共有《数学建模》、《有机化学》等25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毛泽东思想概论》等69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通过教学与科研的整合,提升本科教学水平坚持研究性教学。学校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科研力量强、科研活动密集等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引导和组织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一是把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结合起来。18 据近三年统计,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结合教师科研项目或生产实际的占75%以上,部分学院达到90%以上。二是大力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学校每年拨出专项经费,以立项的方式支持本科生开展科研工作,并为每个项目组配备指导教师,使学生尽快接触学科前沿,提高创新能力。该计划内容涉及理、工、农、医、人文、经管等各领域,每年立项规模稳定在2000余项,参加学生5000余人次。三是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近几年来,我校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设计、结构设计、程序设计、机器人、挑战杯等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竞赛活动,规模不断扩大,连年取得优异成绩。如1996-2004年历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浙江大学共获得一等奖23项、最高奖INFORMANS奖2项。我校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连年获得“优胜杯”。2006年,我校学生还获得“TopCoder软件开发挑战赛”和“Google中国编程挑战赛”冠军、“欧莱雅工业设计大赛”全球亚军,以及德国红点设计概念奖和iF材料概念设计奖等国际顶级设计奖。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学校通过政策引导、加大投入等多种途径,积极构建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实验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学生“自我学习、自由探索、自主实验、自行管理”为特点的,分层次、多模块、开放式的本科实验教学体系。近五年来,累计投入2.48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教学实验室建设。为引导高水平教师参与本科实验教学,学校制定了实验教学系列人事政策,设立了实验教学“校聘关键岗”,并确立了实验室研究项目和设备研制项目,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探索,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目前,学校共有化学、生物、力学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另有电工电子、机械等2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正在公示之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此外,还拥有11个省级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开放科研实验室。18 学校充分利用国家和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理、工、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资源,为本科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科研训练等提供支持。如国家光仪工程中心在近两年内,共承担了129位学生的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在该中心推动下,信息工程(光电)专业本科生在毕业设计上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不少学生在《中国激光》、《光电工程》、《光子学报》等国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论文。3.通过内外资源的整合,拓展本科教学空间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在建好校内100多个实践基地的同时,积极开拓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建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95个、实习单位602个。如与上海宝钢、镇海炼化、巨化集团、舜宇集团、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合作建立了校级实践教学基地,在杭州、湖州等地重点建立了高科技农业示范教学基地,每年吸引大批学生前往学习、考察,既发挥了重要的教学作用,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在第二课堂管理方面,于2002年设置“第二课堂学分”,规定本科生必须修满一定数量的第二课堂学分方可达到毕业要求。为此,学校研发了“浙江大学大学生素质拓展网”,进行第二课堂学分认证,为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提供指导。学校已连续18年被中宣部、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组织奖”等荣誉称号。努力推动海外交流。为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学校创造各种国际交流机会。近年来,我校与美、英、法、德、日、俄罗斯以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130多所国际著名大学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还加入了由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等30多所国际名校组成的“环太平洋研究大学联盟”(APRU),建立了多个国际化引智创新平台——18 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国际数学科学研究中心、国际电磁学院浙大分院、求是高等研究院、国际创新研究院等,为开展本科生国际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学校每年选派大批本科生到海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等学习、交流,2006-2007学年参加海外交流的学生达898人次。学校实施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海外实习生计划”等项目已成为知名品牌。2006年,我校“文琴艺术团”出访美国,在联合国总部和耶鲁大学等名校成功演出,赢得了各界的关注与好评,充分展示了中国学子的良好形象,扩大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发挥校友育人作用。近几年来,我校许多校友捐资支持母校。学校积极引导校友的支持向教育教学倾斜,使大部分捐款都用于建设教学大楼、实验室和设立本科生奖学金、助学金等方面。如2006年9月,段永平校友联合网易总裁丁磊以募集捐赠的形式向学校捐赠了4000万美元,成为浙江大学有史以来获得的数额最大的一笔捐款。2005年5月,由部分校友、社会人士发起和捐资成立了“浚生贫困学生助学基金”,当年就拿出近40万元资助了百余名大学生和研究生。此外,一大批杰出校友还回校为本科生举行讲座,为营造学校浓郁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育人环境做出了贡献。4.通过管理环节的整合,保障本科教学质量全面推进学分制。从2000年起,学校试行新模式学分制,实施主修专业与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双学位贯通培养方式;推行学分绩点制,实施弹性学制和重修制;实施大类招生和宽口径大类培养制度。调整优化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构建宽口径的基础课程平台。学校设立学生注册、选课中心,实行网上统一注册、选课,以及按学分收费等制度。自2002年开始,学校全面实施学分制,积极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要求本科生导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合理选择课程。为推进课程改革,扩大学生学习选择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18 从2004年开始试行“四学期”制,实施循环开课和平行开课,改进课程安排,满足学生学业上的要求。加强对本科培养的指导和管理。2003年,我校成立了“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与服务等工作进行总体规划、组织、实施、协调和督促检查。2006年,为了进一步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校对原有按校区建立的教学督导体系进行了调整,建立了新的本科教学督导委员会,由校党委分管副书记任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在职教师代表、退休教师代表及学生会代表参加。该委员会成立后,大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组织进行专项教学检查,广泛开展学生满意率调查等,极大地推动了优良校风建设。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激励力度。学校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和人事考核政策,把教师承担本科教学情况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岗位聘任、工作考核等紧密结合起来,引导、推动高水平教师承担本科教学。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名师的扶持培养工作,鼓励教师通过编写教材等途径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运用于本科教学。近年来,我校共有25项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工程图学特色平台的探索实践与教学基地辐射”等2项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有57项教学成果获浙江省教学成果奖,5位教师获国家教学名师奖,23位教师获浙江省教学名师奖。5.通过德育要素的整合,形成本科教育合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学校认真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努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体系。投入100万专项经费,实施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五个一”工程;深入开展“三育人标兵”评选活动,推进教书育人工作;通过学校领导与学生、机关支部与学生支部、学生党员与困难学生结对等“六结对”形式,实施18 “结对帮扶”工程,让广大教职员工切实担负起育人职责。学校重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个重要环节,通过学长辅导、领航人生讲座、新生奖学计划、职业生涯规划和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等活动,实施“新生特别教育计划”,引导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隆重举行毕业典礼,由校长亲自给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与每位毕业生合影留念。同时,学校不断推动新形势下学生工作途径和方法的创新,涌现了诸如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建立新型班级基金、教授与本科生“一带一”等一系列学生工作创新成果。2005年,我校获得浙江省学生工作创新奖,2007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整合校内资源,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并构建三个“一盘棋”的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在构建工作主体上突出“一盘棋”——充分发挥各职能部处、各学院以及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和思政教育等领域专业力量的作用,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完善内容体系上突出“一盘棋”——开展多层次的教育活动,建立便捷、稳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网络,实施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在优化工作环境上突出“一盘棋”——积极协调校内外资源,建立学生申诉表达机制,共同做好心理健康排查、干预、治疗等工作。全校常年设立6个心理咨询点,4个心理门诊,每年接待学生2000余人次。我校被评为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单位、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开设人文讲座,建立校史馆,广泛开展“知校、爱校、荣校、兴校”18 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国家、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荣誉感。积极建设景观文化,为学生提供一流的校园环境及软硬件条件,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建造一批历史文化名人或杰出校长的雕像及院士长廊,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大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发展健康有益的社团组织,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推行体育教学俱乐部制、体育课选修制,实施体育个性化教学,以“飘渺毅行”飘渺毅行:浙大学生通过校园BBS发起的一项集体远足活动。其主题是热爱自然、保护环境,锻炼毅力,增强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一年举行两次。最近一次毅行,参加人数多达8000余人。为代表的校园群体运动蓬勃开展。质量是生命,特色是灵魂。浙江大学将进一步坚持长期形成的办学特色,继续大力弘扬“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加大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进一步总结并深入推进“整合培养”,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先进水平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18 附录:浙江大学校歌歌词及白话译文大不自多,海纳江河。大海浩瀚而不自满,所以能容纳千江万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各种学问广阔无际,延伸到整个宇宙天地。形上谓道兮,形下谓器。超越形体的称为道,有具体形貌的称为器。礼主别异兮,乐主和同。礼制区别人们差异,音乐使民众和谐相处。知其不二兮,尔听斯聪。明白它们的统一关系,就会更加聪慧明智。国有成均,在浙之滨。有一所国立大学,在中国东南的浙水之滨。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它以求是为宗旨,其实就是启迪大家求真。习坎示教,始见经纶。学校教育循序渐进,方能培育出治国才俊。无曰己是,无曰遂真。莫言已把握事物本质,更莫言已穷尽真理。靡革匪因,靡故匪新。没有变革不需因袭,没有旧事物不需更新。何以新之?开物前民。怎样改革创新?探究事物,做大众的先导。嗟尔髦士,尚其有闻。诸位年轻的英才,应当明了这些重要道理。念哉典学,思睿观通。要专注于学业,力求思想深刻、识解通明。有文有质,有农有工。我们有人文、科学、农业、技术多种学科。兼总条贯,知至知终。要融会贯通,掌握知识的源流和实践运用。成章乃达,若金之在熔。日后成才成功,犹如真金经过熔炉的冶炼。尚亨于野,无吝于宗。要胸襟宽广,不偏守门户之见、宗派之私。树我邦国,天下来同。努力振兴祖国,使世界各国人民和谐共处。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