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 MB
- 119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综合说明1.1主体工程概况、方案设计深度及设计水平年1.1.1主体工程概况****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距广州、珠海200公里。全市总面积4054.7平方公里,*。****是珠三角与***的交通中枢,交通便利。贯穿境内105公里的三茂铁路通达汕头、深圳、广西、云南、重庆;距离阳江港60公里;*已融入珠三角2小时经济圈。该项目位于****产业转移工业园陶瓷片区内,项目包括:挖、填土方工程和用地挡土墙工程;道路工程;与道路同时建设的给水工程;雨水管工程和雨水箱涵工程;排污工程;涵洞工程;道路交通设施工程和工业园电力主线路工程。其中所建道路全长7215m,分为AD、BC、EG、FH四段,AD段长4474米,BC段长1711米,EG段长544米,FH段长486米,具体位置详见项目位置示意图。工业园的给水、排水、排污、箱涵、涵洞、交通设施和电力供电主线路工程均与道路同时进行建设。项目挖方总量85.97万m3(含主体工程区表土60万m3及施工生产区表土0.39万m3),填方总量71.21万m3,永久弃渣14.76万m3;工程建设总占用土地200hm2,扰动面积200hm2,项目建设占用土地中永久占地109.04hm2,临时占地9.96hm2。该项目总投资为27342万元,项目所需资金拟釆用BT方式进行筹集。该项目计划于2015年08月动工建设,2016年06月竣工,施工期11个月。1.1.2前期工作情况***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恒正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于2014年6月完成《****产业转移工业园陶瓷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依据我国水土保持法及国务院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要求,****经济和信息化局于
2015年5月委托****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承担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任务。接到任务后,我室即派相关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勘察,对项目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并收集了相关的水土保持资料,于2015年6月编制完成了《****产业转移工业园陶瓷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1.1.3设计深度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中“其编制内容及深度与项目主体工程所处的阶段相适应”的规定,由于主体设计为可研阶段,因此本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深度为可研深度。1.1.4设计水平年本项目为建设类项目,拟计划于2015年08月动工建设,2016年06月完工,施工期11个月,因此本方案设计水平年为工程完工后的第一年,即2017年。1.2项目所在地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及防治标准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文件《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知》(粤水农[2000]23号),项目所在的****属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参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相关规定,采用二级防治标准并根据降雨量及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修正。修正后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为: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87%,拦渣率95%,土壤流失控制比1.0,林草植被恢复率97%,林草覆盖率22%。1.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经过对主体工程选址、土石方平衡、临时堆土场布置、主体工程设计等的分析,主体工程的选址、临时堆土场和施工生产区的布置等基本符合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满足水土保持要求,项目建设可行。主体工程设计中对项目区内的后期植物防护、绿化等措施,有效防止降雨及其径流对地表的冲刷,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既保证建设项目的正常运行,又改善环境景观。
现阶段主体工程设计中,未对施工期间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的部位采取适当的临时防护措施,未对临时堆土场区及施工生产区设计水土保持措施。因此,本方案需补充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主体工程区临时防护措施、临时堆土场区、施工生产区等的防护措施。1.4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210.25hm²,其中项目建设区面积为200hm²,直接影响区面积为10.25hm²。1.5水土流失预测结果经预测,本项目建设扰动原地貌面积为200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28.79hm2,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19485.79t,新增水土流失量15943.02t,水土流失重点时段为施工期,重点区段为主体工程区。1.6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及主要工程量根据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各工程单元、地形单元上水土流失的特点、危害程度以及水土流失防治的目标,在对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和完善部分防治措施,以主体道路路基填挖边坡、临时堆土场、施工生产区等为重点治理单元,合理、全面、系统的规划,提出一些新增的水土保持措施,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以工程、植物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具体如下表1.6-1。
表1.6-1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表防治分区措施分类主要水土保持措施或建议备注主体工程区工程措施表土剥离施工前表土剥离,后期用于道路绿化覆土主体已列路基排水路基两侧排水边沟路基边坡防护铺草皮护坡植物措施路基边坡防护挖、填边坡满铺草皮防护绿化工程道路景观绿化植乔木、灌木、草临时措施临时沉淀路基排水沟临时沉沙池方案补充临时覆盖挖填边坡雨季临时覆盖临时堆土场区工程措施后期表土运走后土地整治方案补充植物措施直播种草绿化临时措施草包袋土临时拦挡、彩条布临时覆盖施工生产区工程措施表土剥离、覆土、土地整治植物措施直播种草绿化临时措施场地周边开挖临时排水沟、沉沙池、施工中雨季临时彩条布覆盖本项目主要水土保持措施及工程量如下:⑴主体工程已有措施:表土剥离60万m3,覆土60万m3,土质临时排水边沟3500m;边坡防护铺草皮3261m2,绿化美化种植小叶榕890株,七彩朱槿1076株,种植沿阶草3688m2。⑵方案补充措施:表土剥离3900m3,覆土3900m3,土地整治9.96hm2,直播百喜草2.16hm2;边坡防护铺草皮2950m2,绿化美化种植小叶榕1670株,七彩朱槿1060株,种植沿阶草678m2。草包袋土临时挡墙600m,临时截排水沟3600m,临时沉沙池32座,临时覆盖铺彩条布11300m2。1.7水土保持监测本项目监测时段从施工准备期(2015年08月)开始,至设计水平年(2017年)结束。共布设3个监测点位,分别位于主体工程区南段起点路基左侧填方边坡1处,临时堆土场区1处及施工生产区1处
,采用地面定位观测和调查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测。监测频次为雨季前后各监测1次,雨季期间每1个月监测一次,每一次暴雨以上强降雨过后加测1次。正在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等至少每10天监测记录1次,扰动地表面积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拦挡效果等至少每1个月监测记录1次。1.8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1.本项目水土保持总投资为515.81万元,其中主体已有水土保持投资238.63万元,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投资277.18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资97.41万元,植物措施投资37.58万元,施工临时工程投资22.85万元,独立费用112.29万元(其中水土保持监测费12.5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28.79万元),基本预备费8.07万元。2.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将有效地控制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项目区综合防治各项目标值均达标,详见下表1.8-1。表1.8-1水土流失防治指标实现情况表防治指标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目标值95871.0959722达到值99.8999.651.099.0710026.39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将大大减轻项目建设对项目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并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1.9结论及建议本项目的建设将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但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能够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土石方挖填平衡和对废弃土石方的综合利用;方案报批后,要及早安排水土保持施工设计,各项水土保持措施要按进度计划及时落实到位,在雨季或暴雨前后要加大对重点防治区域和防治措施的巡视、检查和监测力度。1.10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见表1.10-1。
表1.10-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项目名称****产业转移工业园陶瓷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流域管理机构***涉及省区广东省涉及地市或个数****涉及县、镇***项目规模小型总投资(万元)27342土建投资(万元)动工时间2015.8完工时间2016.6设计水平年2017项目组成建设区域面积(hm2)挖方量(万m3)填方量(万m3)弃渣(万m3)主体工程区190.0485.2671.2114.05临时堆土场区9施工生产区0.960.710.71合计20085.9771.2114.76国家或省级重点防治区类型省级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地貌类型低山丘陵区土壤类型水稻土和赤红壤为主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亚热带季雨林植被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500防治责任范围面积(hm2)210.25土壤容许流失[t/(km2·a)]500项目建设区(hm2)200扰动地表面积(hm2)200直接影响区(hm2)10.25损坏水保设施面积(hm2)28.79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t)19485.79新增水土流失量(t)15943.02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区域主体工程区防治目标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87土壤流失控制比1拦渣率(%)95林草植被恢复率(%)97林草覆盖率(%)22防治措施分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主体工程区种植小叶榕1670株,七彩朱槿1060株,种植沿阶草678m2。临时沉沙池30座,临时排水沟3500m,临时彩条布覆盖6000m2。临时堆土场土地整治9.0hm2直播种草1.2hm2草包袋土挡墙500m,临时彩条布覆盖3800m2。施工生产区表土剥离3900m3,覆土3900m3,土地整治0.96hm2直播种草0.96hm2临时排水沟100m,沉沙池2座,草包袋土挡墙100m,临时彩条布覆盖1500m2。投资(万元)97.4137.5821.83水土保持总投资(万元)总投资515.81万元,其中主体已有投资238.63万元,方案新增投资277.18万元独立费用(万元)112.29水土保持监理费(万元)20监测费(万元)12.5补偿费(万元)28.79方案编制单位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及电话法定代表人及电话地址地址邮编邮编联系人及电话联系人及电话
传真传真电子信箱电子信箱
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2.1编制的目的和意义2.1.1编制目的****产业转移工业园陶瓷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属新建项目,在建设过程及运行初期不可避免会产生水土流失,如果不对此加以规划、治理,将会对周边环境以及其自身的运营造成不利影响。编制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几方面:(1)贯彻法律法规要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精神以及“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为落实“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进行治理”提供实施依据。(2)防治新增水土流失,积极治理原有水土流失。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开发建设项目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应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防治措施,使新增的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区内原有的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工程安全得到保障,泄入下游河道的泥沙显著减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故编制本方案,在防治由于工程建设造成新增水土流失同时,应积极治理原有水土流失,使项目区水土流失强度尽量控制在允许水土流失强度之内。(3)为主体工程设计提出水土保持要求和建议。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主体工程设计,补充和完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提出相关水土保持要求和建议,为工程的顺利投产提供保障。(4)为水土保持执法检查提供依据。确定建设单位依法应承担的水土流失防治义务,明确其应当承担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责任,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执法检查提供科学依据。46
(5)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依据。结合现场调查和工程特点,对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进行预测,并根据其水土流失特点分区防治,制定针对性强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典型措施设计,提出工程量,并明确水土保持措施进度安排和施工条件,为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依据。(6)为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提供依据。水土保持工程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并投产使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可为****产业转移工业园陶瓷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改建工程将来顺利通过水土保持措施竣工验收提供必要的技术文件。2.1.2编制意义由于工程建设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项目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其中新增水土流失影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以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的精神,必须正确处理开发建设项目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通过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可以有效的作好以下工作:(1)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将水土保持措施纳入工程建设的总体安排计划中,便于实现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及时、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措施的功能,有效预防和减轻工程建设引发的水土流失,促进工程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2)有效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本方案的编制及水土保持措施的有效实施,可最大限度恢复项目建设区遭破坏的植被,控制因工程建设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使防治区域水土保持状况满足当地政府水土保持规划的目标。对保障工程安全运行,有效利用当地有限的水土资源,减轻工程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破坏程度有着积极的意义。(3)改善区域环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本方案的编制及水土保持措施的有效实施,在控制因工程建设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的同时,减轻项目区原有的水土流失,使项目区水土流失达到允许范围,改善区域环境,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46
2.2编制依据2.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09年8月27日修正);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04年8月28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2011年1月8日修正);6.《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2号,2013年3月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主席令第77号,2003年9月);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6月10日);10.《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7年9月22日)。2.2.2部委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1995年5月30日水利部令第5号发布,根据2005年7月8日《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修改);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2号[2002]);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2002年10月14日水利部令第16号公布,根据2005年7月8日《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修改);4.《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水利部第28号令[2007])。5.《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利部,水保[2009]187号);46
2.2.3规范性文件1.关于加强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搞好水土保持的通知(国家土地管理局、水利部[1989]国土规字第88号);2.《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务院[1993]第5号文);3.水利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水保[1994]513号);4.《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发[2000]38号);5.水利部司局函《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的通知》(保监[2001]15号);6.《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89号);7.水利部《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的通知》(水保[2004]332号);8.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修订建设工程监理与咨询服务收费标准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发改办价格[2005]632号);9.《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管理暂行办法》(2003年5月27日水利部水土保持[2003]202号发布,根据2005年7月8日水利部令第25号修改);10.水利部《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水保监[2007]184号);11.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的通知》(水保监[2008]8号);12.水利部《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保[2009]187号);13.广东省人民政府文件《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知》(粤水农[2000]23号);14.46
“关于发布2007年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的通知”中“水土流失防治费和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纳入收费项目”(财政部、国家计委财综〔2008〕10号,2008年3月25日);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14]8号);16.关于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试行)的通知(发改价格[2014]886号);2.2.4技术规范与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543-2008);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2008);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2008);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7.《防洪标准》(GB50201-1994);8.《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9.《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336-2006);10.《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GB/T22490-2008);11.《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12.《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13.《水土保持监测设施通用技术条件》(SL342-2006);14.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计价格[2002]10号);15.水利部《关于颁发〈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水总[2003]67号);16.《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2005);1746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价格[2007]670号);18.《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19.《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20.《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2.2.5相关资料1.《****产业转移工业园陶瓷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产业转移工业园陶瓷片区(****南山工业园***片区)总体规划》;3.****经济和信息局《水土保持编制委托书》(见附件1)。2.3指导思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实施条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及有关的技术规范的要求,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为“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针对各个防治区的水土流失特点综合布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临时措施,尽可能减少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及植被的扰动,有效防治因工程建设所产生的水土流失,把工程建设与水土流失治理、改善工程区域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提出的防治水土流失对策和措施,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且便于施工和监督检查。2.4编制原则本方案编制要符合国家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总体要求,遵循以下几个编制原则:1.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及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项目的地理位置、工程布局和施工特点,以及项目区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并结合现场实地踏勘,科学合理界定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2.46
坚持重点监督与全面治理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设计中通过对水土流失防治区域的划分,遵循重点监督和全面治理相结合、防治与监督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合理布置各项防治措施,建立选型正确、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效果显著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达到控制和防治新增水土流失的目的。3.坚持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原则。在方案编制过程中合理安排实施进度,预防保护优先,先挡后弃的原则,避免因施工进度不同,导致水土保持措施和主体工程脱节。4.坚持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相结合的原则。水土保持措施既要满足水土保持的功能要求,也要满足工程的安全要求。5.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原则,坚持水土保持与环境绿化美化相结合;植被恢复,改善生态环境,达到治理开发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6.坚持科学、有效、经济的原则,使水土保持方案在技术上可靠,措施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水土保持措施的设计与施工,应在不影响水土保持效能的前提下,尽量就地取材、尽量减少资金的投入,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能。7.坚持“水土保持方案是项目建设设计的组成部分并为项目服务”的原则。在设计中根据主体工程的设计原则,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水土流失对策和具体措施,并使水土保持措施的设计深度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深度相适应。2.5方案设计深度及设计水平年2.5.1方案设计深度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关于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的规定:对尚处于立项阶段且未动工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方案的设计深度应达到可研深度;对已动工未完工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补报方案时编制深度应达到初步设计深度。本项目主体设计现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为可行性研究深度。2.5.2方案设计水平年46
根据项目建设特点,该项目为建设类项目,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规定,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水平年为主体工程完工投产之后的当年或后一年。考虑到本方案设计的措施实施后,发挥效益的时间,确定设计水平年为2017年。根据项目建设特点,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规定,水土保持方案服务年限不得超过10年。2.6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参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规定,采用二级防治标准,并根据降雨量、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修正。修正后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为: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87%,拦渣率95%,土壤流失控制比1.0,林草植被恢复率97%,林草覆盖率22%。46
3项目概况3.1项目基本情况工程项目名称:****产业转移工业园陶瓷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详见图3.1-1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建设单位:****经济和信息化局法人代表:该项目位于****产业转移工业园陶瓷片区内,项目包括:挖、填土方工程和用地挡土墙工程;给水工程;雨水管工程和雨水箱涵工程;排污工程;涵洞工程;道路交通设施工程和工业园电力主线路工程。具体建设内容见表3.1-1。表3.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挡土墙工程1南北向,高4米m1190M7.5水泥砂浆砌MU30毛石2南北向,高5米m1300M7.5水泥砂浆砌MU30毛石3东西向,高2.5米m880M7.5水泥砂浆砌MU30毛石二土方工程2.1挖土方m3290万2.2填方m3256万三给水工程1DN300给水钢管m20862DN400给水钢管m63943DN600给水钢管m11914DN800给水钢管m5569四雨水管及箱涵工程46
1DN800钢筋混凝土雨水管m4182DN1000钢筋混凝土雨水管m59943DN1200钢筋混凝土雨水管m3974DN1500钢筋混凝土雨水管m5605B*H=1.6*1.5钢筋砼雨水箱涵m5426B*H=2.5*1.5钢筋砼雨水箱涵m7357B*H=3*2钢筋砼雨水箱涵m7158B*H=4*2钢筋砼雨水箱涵m22119B*H=6*3石砌雨水明渠m1633五排污水工程1DN400钢筋混凝土污水管m4262DN500钢筋混凝土污水管m20683DN600钢筋混凝土污水管m45884DN800钢筋混凝土污水管m26305DN1000钢筋混凝土污水管m2116DN1000污水钢管m500六跨铁路涵洞个2七道路交通设施项1八电力供电主线路工程m7400(10KV双回路)九投资概算万元273421工程费用万元22854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8453预备费万元2643十项目建设期月18图3.1-1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3.2项目组成及工程建设方案3.2.1项目组成该项目由挖、填土方工程和用地挡土墙工程;给水工程;雨水管工程和雨水箱涵工程;排污工程;涵洞工程;道路交通设施工程和工业园电力主线路工程六46
部分组成。因道路工程已单独编制了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故在本次方案编制过程中不再陈述道路工程的建设方案以及水土保持防治措施。3.2.2工程建设方案3.2.2.1挖填土及挡土墙工程挖填土的基本原则是尽量使挖方与填方基本平衡,減少土方外运,保证项目的需要。3.2.2.1.1挖土工程一、施工准备1、施工资料准备土方开挖受天气、地质条件、及原有建筑物的影响,开挖前应做好以下工作: ①施工图纸的审阅、分析,及施工方案的拟定,②当地的水文、气象条件的了解, ③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的了解,④施工范围内的建筑物及管线埋设情况,⑤绘制土方开挖的平面图和横断面图。2、施工场地准备⑴勘查现场,测量放样,完成各种标记利用布设的临时控制点,放样定出开挖边线和开挖深度等。在开挖边线放样时,应在设计边线外增加30~50cm,并作上明显的标记。基坑底部开挖尺寸,除建筑物轮廓要求外,还应考虑排水设施和安装模板等要求。⑵清表施工前,需对施工场地清除地面及地上障碍物。凡工程范围内的表层杂草、块石、杂物、腐殖土、树根等均应清除干净,平整压实,清理厚度不得小于0.3m,清除出来的废渣不得随地弃置,采用自卸汽车外运至弃料场。46
⑶清除地下障碍物土方开挖前,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⑷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要保护测量基准桩,保证土方开挖标高位置与尺寸准确无误。3、施工条件准备⑴选择土方机械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的类别与厚度、总工程量和工期综合考虑,以能发挥施工机械的效率来确定,编好施工方案。⑵备好施工用电、用水、道路及其他设施施工场地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和施工用电设施;接好用水及排水临时管道;开通车辆进出的道路,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⑶安排足额的施工人员。二、土方开挖1、开挖要求⑴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⑵开挖有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开挖面以下0.5m,然后才能开挖。⑶合理规划运行路线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应根据作业区域工程的大小、机械性能、运距和地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⑷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2、挖土工艺工艺流程: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平均下挖→修边和清底。⑴机械挖土 46
开挖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本工程采用挖掘机配合堆土机进行开挖,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边坡的状态。开挖基坑,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能准确地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出。暂留土层挖土机用反铲挖土时,为50cm左右为宜。⑵人工修挖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修帮和清底时在距底设计标高50cm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撅,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最后清除槽底土方。⑶雨季、冬季施工①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季进行,否则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②雨期施工在开挖土方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同时应在坑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经常对边坡、支撑、土堤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③土方开挖不宜在冬期施工,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其施工方法应按冬施方案进行。④采用防止冻结法开挖土方时,可在冻结以前,用保温材料覆盖或将表层土翻耕耙松,其翻耕深度应根据当地气温条件确定。一般不小于30cm。开挖基坑时,必须防止基础下基土受冻。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适当厚度的松土。或用其他保温材料覆盖。如遇开挖土方引起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地基和基础暴露时,应采取防冻措施,以防产生冻结破坏。3、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⑴按图纸要求仔细放样,土方开挖后的坡度要符合设计要求规定,避免因边坡过陡而造成塌陷,为保证边坡质量,反铲要紧靠坡线开挖,以确保边坡平整度,并尽量避免欠挖及超挖的出现。46
⑵开挖并完成清理后,应及时恢复桩号、坐标、高程等,并做出醒目的标志。⑶雨天应在开挖边坡顶设置截水沟,开挖区内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及时做好排水工作,以防基坑积水。⑷开挖过程中,应始终保持设计边坡线逐层开挖,避免开挖工程中因临时边坡过陡造成塌方,同时加强边坡稳定性观察。开挖边坡顶严禁堆置重物,避免塌方。3.2.2.1.2填土工程一、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⑴填土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进行组织施工。⑵根据分层回填厚度测放出回填标高控制线,以控制回填土的标高或厚度。⑶确定土方机械、车辆的行走路线,并事先检查,必要时对经过的道路、桥梁进行加固加宽处理。⑷编制机械回填土施工方案,依据工程特点和填方土料种类通过试验确定含水量、虚铺厚度、压实遍数等参数,并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2、材料要求⑴填料应优先选用坡地挖出的土,不得含有机杂质。其粒径不大于50mm,其最大料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使用振动碾时为3/4,含水率应符合规定要求。⑵碎石类土、砂土和爆破石渣,可用做表层以下的填料;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用做各层填料;碎块草皮和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仅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做填料,但在软土或沼泽地区,经过处理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后,可用于填方中的次要部位。3、作业条件土方填压前应验收基底标高;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滞水流入填方区,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46
填方和压实前,对基底标高、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施工前,应做好水平高程标志的设置。大面积场地上每隔10m左右应钉水平控制桩。二、施工工艺⑴工艺流程基底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分层碾压→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⑵操作工艺基底清理:填土前要清除基底垃圾、树根等杂物,抽除坑穴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检验土质:检验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各种土料的含水率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率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等措施;如含水率偏低,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分层铺摊填土:在压实过程中,土的密度也是表层大,而随深度加深逐渐减小,超过一定深度后,虽经反复碾压,土的密度仍与未压实前一样。各种压实机械的压实影响深度与土的性质、含水量有关。所以填方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压实的密实要求和压实要求和压实机械性能确定。碾压时,轮(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漏夯。填土压实方法:填土的压实方法一般有碾压法、夯实法、振动压实法等几种。本工程将采用以碾压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的施工工艺。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应控制行驶速度,碾压机械开行速度不宜过快,否则影响压实效果。长宽比较大时,填土应分段进行,在地质起伏之处,应做好接槎,修筑1:2阶梯形边坡,每步台阶高可取500mm,宽1000mm。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做成大于1:1.5的斜坡,碾迹重叠0.50m~1.0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接缝部位不应在基础、墙角、柱墩等重要部位。46
填方高于基底表面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填土后,如设计不要求边坡修整,宜将填方边缘宽填0.50m;如设计要求边坡整平拍实,宽可填为0.2m。在机械施工碾压不到的填土,应配合人工推土,用蛙式打夯机打夯密实。回填土每层压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土的最大干密度,达到要求后再铺上一层土。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应进行拉线找平,凡高于规定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规定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压实排水要求:①填土区如有地下水或滞水时,应四周设置排水沟的集水井,将水位降低。②已填好的土如遭水浸,应把稀泥铲除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③填土区应保持一定横坡,或中间稍高,两边稍低,以利排水。当天填土,应在当天压实。季节性施工:雨期施工的工作面不宜太大,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重要或特殊的土方工程,应尽量在雨期前完成,也可安排在雨期之后进行。三、质量标准⑴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抽除坑穴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如在耕植土或松土上填方,应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⑵对填方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⑶填方施工过程中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确定。⑷填土方工程应分层填土压实。3.2.2.1.3挡土墙工程方案1、测量放样:用全站仪放出挡土墙边线,划出开挖范围,钉好桩位,在施工场地附近布置控制桩。2、清理基坑及基底处理:根据测量放样的基坑施工范围和设计深度进行开挖。墙基应置于可靠的岩层上,且基础埋入基岩强风化层1~2m,如基底于设计不符,报请监理工程师变更施工方案。46
3、模板安装A、模板制作:钢模板宜采用标准化的组合模板。组合钢模板的拼装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标准。各种螺栓连接应符合有关标准。钢模板及其配件应按标准的加工图加工,成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B、模板安装:模板与钢筋安装工作应配合进行,防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装。安装侧模板时,应防止模板移位和变形。基础侧模可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浇筑在混凝土中的拉杆,应按拉杆拔出或不拔出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小型结构物,可使用金属线代替拉杆。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若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4、混凝土生产及运输A、混凝土搅拌:拌制混凝土配料时,各种衡器应保持准确。对骨料的含水率应经常进行检测,雨季施工时,应增加测定次数,据此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混凝土拌和物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运至现场不得有离析泌水现象。混凝土采用罐车进行混凝土的运输,使浇筑工作不间断。并使混凝土运输到浇筑地点时仍保持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因运距较远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应在罐车内再次搅拌1~2分钟后,再进行混凝土施工。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混凝土进行施工。46
B、混凝土的浇筑:凝土浇筑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及施工要求后方可浇筑。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用海棉条或双面胶填塞严密,模板内应涂刷脱模剂(不得使用废机油等油料)。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不能漏振和过振。混凝土浇筑应按一定的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30㎝。砼施工一层后,人工进行片石摆放,按规范要求摆放完成后,再进行下一层砼施工。砼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在串筒的不同高度设多向挡板)。在串筒出料筒下面,砼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和弯矩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裸露面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待初凝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当裸露面面积较大或气候不良时,应加毛毡进行防护,但在开始养生前,覆盖物不得接触混凝土面。片石掺加前应清除表面的杂物、泥土等。片石掺入量一般不超过总圬工体积的25%,施工控制在20%,掺入时不可乱投乱放,石块应分布均匀,净距不小于100mm,距结构侧面和顶面的净距不小于150mm,石块不得接触预埋件,不可直接接触基底、模板。3.2.2.2排水工程1、雨水管道雨水采用重力流形式输送。根据路网布置,把道路两侧地块分成不同的汇水区域,各个区域收集的雨水就近排入雨水管道。本项目需在机动道下敷设雨水管道,雨水管道管径DN8000~DN1500,雨水管管材采用钢筋混凝土承插口(Ⅱ级)管,管道基础采用C15砼基础;并建设B×H=1.6×1.5钢筋砼雨水箱涵、B×H=2.5×1.5钢筋砼雨水箱涵、B×H=3×2钢筋砼雨水箱涵、B×H=4×2钢筋砼雨水箱涵、B×H=6×3石砌雨水明渠。2、污水管道污水采用重力流形式输送。本项目需在人行道下敷设污水管道,污水管道管径DN400~DN1000,污水管管材采用钢筋混凝土承插口(Ⅱ级)管,管道基础采用C15砼基础;并铺设DN1000污水钢管。3、雨、污水管道的施工方法⑴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46
⑵主要施工方法①测量放线A、组织测量技术人员按规划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测,复核无误后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对工程进行点面相结合的测量控制。B、进行施工放样测量,定出管道中线及井位置并定出水准基准点作为整个工程的控制点。每次测量均要闭合,严格控制闭合误差。C、井面标高应平路面。②沟槽开挖A、沟槽开挖前应要求各有关管线部门提供地下管线情况,并结合人工开挖勘察,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当发现管线位置后应做好清晰的标志以保护好地下管线。46
B、施工时在人行道边设置临时排水沟,以保证排水通畅,以保证开挖基坑不被雨水浸泡而造成基坑的质量问题。在基坑开挖时须在沟槽外两侧筑小土堤截水,以防地表水倒灌入施工沟槽内。沟槽内两侧设排水沟和集水井,用碎石填充,当地下水丰富或遇雨天时用抽水机抽水,以保证基坑不被水浸泡。C、本工程的沟槽深度为2~4m,对土质良好地段采用1:0.67放坡开挖。开挖时用挖掘机进行,人工配合。沟槽开挖土方调至填方区填土或用自卸式汽车外运弃土。为保证槽底土壤不被扰动、破坏或超挖,用机械挖土至设计标高20~30cm后改用人工挖土和平整。开挖要保证连续作业,分段开挖,每段10m~20m,以防止土方塌方出现安全事故。③基础施工A、排水管道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0Kpa。B、测量中心轴线,标高,并放出基础边线。在沟底设置水平小木桩,桩顶标高为管道平基混凝土面的标高。C、管道垫层为砂碎石,厚10cm,施工时应按设计平整压实。D、按照测出的基础边线安装平基侧模板,模板内外打撑钉牢,并在模板内侧弹线用以控制混凝土浇筑高度。E、平基浇筑砼时应严格按水平控制桩取面,振捣密实。浇筑时注意在管中线至两侧各20cm左右取平,其余可留粗糙面以便和管座混凝土接合。浇筑管基砼时应预留后浇段。F、基础砼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平基面须符合高程及纵坡设计要求,井位基础砼符合设计井底高程。④管道安装A、下管前,要清理管坑内杂物,砼平基要清洗干净,然后在平基上弹放管道中线,复核平基面标高。B、采用吊车下管,下管时应将管道排好,然后对线校正,严格控制中线和标高,对中方法采用中心线法和边线法。在安装时应备有厚度为(承口外径-管外径)/2的砼垫块将管身垫高,然后在承口下部铺上接口砂浆套入插口,再对线校正,垫稳管身。46
C、雨水管采用管底平接。D、管道稳定后应再复核一次流水位高程,符合设计标高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E、管道安装时,表面必须顺直,接口平顺,符合设计流水位高程。管底不得倒流水,缝宽应均匀,管道内不得有泥土、砖石、砂浆、木块等杂物。管材不得有裂缝、破损。⑤接口、管带A、雨水管道采用1:2.5水泥砂浆抹带,钢丝网搭接。当管径D≥800mm时,用1:2.5水泥砂浆在管内沟缝。管道抹带前应将管口周围清理干净并凿毛,充分湿润。抹接完成后必须以湿润麻袋覆盖保养,并定期淋水,保养时间不少于3天。B、接口应平直,环形间隙应均匀,灰口应整齐、密实、饱满,不得有裂缝。抹带接应表面平整、密实,不得有间断和裂缝、空鼓等。管道接口要凿毛并清洗干净,符合设计要求。⑥集水井、检查井的砌筑A、砌筑各种井前必须将基础面先洗涮干净,并定出中心点,划上砌筑位置及标出砌筑高度,便于操作人员掌握。B、砌筑检查圆井应挂线校核井内径及圆度,收口段高度应事先确定,可按规定每皮砖缩入2cm,即每圈缩入4cm计算,砌一皮砖必须检查一次,看有无偏差。圆井井身及其收口段,必须避免上下层砖对缝。C、雨水检查井内壁用1:2水泥砂浆批荡2cm,雨水井当管径D≥600时设流槽,当管径D<600时不设流槽,但在井底浇灌15#砼,厚度与管壁相同。D、井底、井面的标高要准确,井身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圆井应挂中心线校核井内径及圆度,砖砌井壁必须灰缝饱满、平整,抹灰应平顺密实,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现象。砌砖砂浆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⑦回填A、管道安装完毕并经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回填工作。B、在回填中需拆除固壁支撑时应采取先下后上的办法拆除。46
C、管坑两侧回填石屑至管顶上30cm,回填时两则同时进行,以防管道位移,并用水冲实,管顶30cm以上回填土并分层夯实,密实度必须达到路基设计要求。D、回填时,槽内应无积水,沟槽回填为原挖土土方,余土外运至5公里处的弃土点。不得回填淤泥、腐植土及有机物质。回填土不得夹有大块砖石,大块土必须敲碎至10cm以下方可用于回填。E、沟槽回填顺序,应按沟槽排水方向由高向低进行,虚铺层厚30cm。F、管道的上表面到路面的覆土厚度不应少于70cm。4、钢筋混凝土箱涵工程⑴钢筋砼箱涵施工工艺①模板工程模板安装应保证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且容易拆除。捣砼时派木工守模,组装时应清洗干净且刷好脱模剂。拆模时顶板应保证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侧模拆除时应保证棱角不被坏为准。C20砼垫层完成后,必须进行测量放线,弹出渠道的中心线,然后进行模板制安,模板分二次安装,先对箱涵底板侧模进行安装,底板砼完成后再安装箱涵侧墙及顶板模板。a侧模安装:侧模主要由侧板、主档、横档、斜撑、水平撑组成。侧板用18mm夹板,按结构尺寸制成定型模板。立档用50×100方木,间距为300~400。横档用φ48×3.5的钢管两根组成一排,间距500~800。斜撑、水平支撑用φ48×3.5可调钢管顶或50×100的木枋。模板安装时,在边线一侧先立模板,临时用支撑撑住,用线锤校正模板的垂直度,然后用斜撑和水平支撑固定,待钢筋安装检查验收完以后,按同样方法安装另一侧模板。为了保证墙体厚度,在两侧模板之间用钢筋或止水螺栓两端焊定位筋撑住模板(长度等于墙厚),再用φ12~14的螺栓固定,螺栓应纵横交错,间距为500-800。其中特别注意在模板上下口各15cm处留一排水平螺栓,控制上下侧墙吻合部位的正确性,吊模可在侧墙钢筋骨架上焊支撑钢筋。固定防水侧墙模板必须采用止水螺栓,在螺栓的两端,即模板内侧混凝土侧墙的外侧,加高“T”46
型木垫,待拆模后取出木垫则剪力墙便出现螺栓孔位置的凹眼,再用同标号聚合物砂浆补平,有利于进一步保证螺栓位置不渗水。b顶模安装:顶模采用18mm木夹板,50×100木枋作背楞,间距350,支撑系统拟采用钢管搭设满堂架,立杆纵横间距450mm,水平杆分别在底、顶部设置,应在箱涵横截面设置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角为45°~60°,纵向间距为五个排距。搭设时应随搭随设置纵横方向水平加固杆和剪刀撑。可调托座、可调底座应根据支模高度配置,调整模板高度宜采用可调托座,不宜采用可调底座。钢管立杆底应加置垫板支承在底板砼上。②钢筋工程下料前应按设计规范要求列出下料表,编号制作堆放,绑扎时应保证搭接、锚固长度、加密位置、规格、数量要正确,并用预制砼垫块控制好保护层,捣砼时派专人负责,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完好。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接长方法:板筋同一截面接头率为25%,墙筋同一截面接头率为50%。底、顶板纵向钢筋尽可能利用钢筋的自然长度通长布置,侧墙钢筋一次配到顶,双层钢筋应设Φ12@500×500S型支撑钢筋,梅花型布置。钢筋网节点均用铁丝绑扎,每隔一定距离采用Φ20斜撑点焊固定,防止钢筋网水平移动。侧壁钢筋按设计拉筋控制双排钢筋网距离。③混凝土工程本工程砼采用预拌砼,由砼厂供应商送至现场,箱涵主体砼分二次浇筑成型,第一次浇筑底板砼,第二次浇筑侧板及顶板砼,施工缝设置在侧板肋角以上200mm处,施工缝应设置橡胶止水带。a泵送砼的质量控制46
预先将施工部位、砼等级,当次浇筑量、坍落度、开盘时间等通知厂家做砼配合比设计和作有关准备。派人专职测试商品砼的坍落度,每2-4小时测一次,每台班不少于两次,并且做好坍落度记录,当坍落度实测值比规定值大于2cm以上时应停止泵送砼的施工,调整配合比后,再进行施工;严格按当次砼的浇筑部位、浇筑量、时间、天气、气温等派人专职做混凝土施工纪录,并按规定留置砼试块。b砼的输送砼的输送采用搅拌运输车直接运至施工点,再由砼泵输送到浇捣部位。砼自由坍落高度不大于2m,从出槽到浇筑时间,不能超过砼厂家所提供的初凝时间。c砼浇筑底板砼浇筑时应连续作业,按箱涵宽度由纵向低处向高处匀速前进,保证砼的连续施工。底板砼的浇筑斜向分层连续进行,不能产生施工缝。底板砼浇筑后,表面用木抹子搓平,随即覆盖湿麻袋进行保湿养护。侧墙砼浇筑时应控制浇筑速度分层浇筑,上一层砼应在下一层砼稍为沉实后再下料,防止侧墙砼由吊模下端跑浆。振捣应特别注意,防止肋角处漏振。分层下料厚度控制在500以内,呈斜面分层向前推进,墙体要求一次浇筑完成,平面不再留垂直施工缝和水平施工缝。侧墙浇至顶板标高则同顶板一起浇捣,顶板施工方法同底板类同。d砼的振捣方法:砼浇捣除底板采用平板式振动器外,其它结构均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每一振点的振动延续时间,应使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浇砼时如遇预留孔洞,应从两侧振动棒逐渐向洞底灌砼,直到上部泛浆,再继续浇灌上部砼,避免孔洞底部出现蜂窝、麻面、狗洞。e砼的找平板面砼浇灌前,在墙模板处弹出标高控制线,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后,用刮尺刮平,并使用水准仪跟班复测整平,然后用木抹子抹平,再用铁抹子提浆抹光,保证砼表面的平整。f混凝土养护为了保证砼在龄期内达到设计强度,防止产生收缩裂缝,必须认真洒水养护,经常保持砼表面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施工时选择晴天突击施工,施工过程应测量观察基坑边坡的位移和稳定,发现异常现象,同时上报。④变形缝施工方法46
变形缝采用橡胶止水带L×B×R×Φ=300×15×30×20,缝内填充沥青麻丝,面嵌沥青胶或油膏。橡胶止水带安装必须安排熟练技工负责、专人负责确保胶止水带安装质量。安装完成后要由技术负责人或质检员检查,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砼浇筑施工,以确保每段接头处不渗水、漏水。⑤沟槽土方回填施工方法a沟槽回填在箱涵砼达设计强度70%以上才能进行,施工必须根据设计开挖断面分层填筑压实,根据现场土质条件及设计要求,箱涵两侧回填土压实度必须达90%以上;箱涵顶至现状地面1.5m以下不小于93%;现状地面以下0~1.5m不小于95%。因此应控制好回填土质和含水率,采用优质粘土或石粉渣分层夯填,才能达到设计密实度要求,夯填由坑底至顶板平,以上部位采用原开挖出来的土方松填。b沟槽回填组织:按分段实施,当日填筑当日完成压实,做到随填随压。c回填土料:回填土时,应先利用就地开挖的原土并清除渗入的有机杂质和过大的颗粒。回填的含水率应严格控制,防止形成橡皮土,如果回填土太湿,应换填级配砂石或石粉渣。如土质过干,应洒水湿润再夯实,回填土的最佳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e回填厚度和压实: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每层虚铺厚度,如用打夯机时,应根据机械性能大小确定一般虚铺约≤0.25米,夯实达至0.17米。分层夯实应一夯压半夯,其回填土的压实度大于83%,从而确保检查井壁的稳固性。d回填土的顺序:当基槽高低不平时,应先从低处填土夯实,填至与高处同一水平后,再分层夯实,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两段回填的结合部位处应填夯成阶梯斜形斜坡状,且分层交接处应错开,重复夯实。f施工期间应保证及时排水,以防基坑被水浸泡。另外,基坑开挖的地下水也采用明排处理。3.2.2.3给水工程1、给水管道设置⑴根据规划要求,在人行道下埋设给水管道。46
⑵给水管面覆土不小于0.8米。⑶给水管采用钢管。2、施工工艺钢管安装工艺流程:⑴施工流程挖槽→砂垫层铺设→下管→对口焊接→焊缝检查→管件安装→试压→固定口外防腐→土方回填→管道内防腐→冲洗消毒→勾头。⑵沟槽开挖①沟槽开挖前工作开槽前要认真调查了解地上地下障碍物,以便开槽时采取妥善加固保护措施,根据业主方提供的现况地下管线图和我公司的现场调查,统计出现况地下管线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②沟槽开挖形式根据设计图中设计管道的规格及埋置深度以及规范要求来确定沟槽开挖的形式。a槽帮坡度的确定:槽深h<3.0米时,槽帮坡度i为1:0.33;b槽底工作面的确定:管道一侧工作面宽度情况详见下表:管道结构外径D1管道一侧的工作面b1金属管道D1>500500c沟槽断面形式(见下图) 46
沟槽开挖断面③开挖方法a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槽底预留20cm由人工清底。开挖过程中严禁超挖,以防扰动地基。对于有地下障碍物(现况管缆)的地段由人工开挖,严禁破坏。b沟槽开挖尽量按先深后浅顺序进行,以利排水。c挖槽土方处置,按现场暂存、场外暂存、外弃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开槽土方凡适宜回填的土选择妥善位置进行堆放,但不得覆盖测量等标注,均暂存于现场用于沟槽回填。回填土施工前制定合理土方调配计划,作好土方平衡少土方外运及现场土方调运。d开槽后及时约请各有关人员验槽,槽底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如遇槽底土基不符合设计要求,及时与设计、监理单位及地勘部门联系,共同研究基底处理措施,方可进行下道工序。⑶主要施工方法①测量放线②沟槽开挖③铺设砂垫层将砂子找平后用平板振动夯夯实,砂垫层的平整度、高程、厚度、宽度、压实度须符合设计要求,验收合格后方可下管。④管道安装及焊接46
a下管采用16~30T汽吊进行,用高强尼龙带缠绕管身,慢慢下入基槽。管下不得垫方木、石子。以防止损坏管身防腐层,管道必须放置在管沟中心。b吊车由专人指挥,起吊速度均匀,回转平整,下落低速轻放,不得忽快忽慢、突然制动。c.管道焊接Ⅰ、参加管道焊接的焊工,必须经过考试合格,并取得劳动局颁发的焊工合格证,并报送监理单位。Ⅱ、钢管定位接口采用龙门架,人工配合。为保证焊接质量,应对焊口内100mm范围内的油漆、污垢、铁锈、毛刺等清扫干净,检查管口不得有夹层、裂纹等缺陷。有风天气焊接时工作坑周围应用瓦楞铁设置防风棚,四级以上风力时停止焊接。Ⅲ、钢管对口前必须首先修口,使钢管端面坡口角度、钝边、圆度等,均符合对口接头尺寸要求d.对口时应使内壁齐平,可采用长400mm的直尺在接口内壁周围顺序找平,错口的允许偏差为0.2倍壁厚且不大于2mm。Ⅳ、焊条使用前的12小时对焊条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150度~200度),现场使用时,使用保温筒装焊条,保证焊条干燥。管道接口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条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管径小于800mm时采用三层焊接;当管径大于800mm时采用外三内二共五层焊接,每道焊口由两个焊工同时施焊。Ⅵ、点焊时焊条应与焊接时采用的焊条性能相同。钢管的纵向焊缝端部不得进行点焊,点焊的厚度应与第一层焊接厚度相同,底部必须焊透。点焊间距50~60mm,点焊焊点5点。焊接第一层前应对点焊点进行检查,如发现裂纹应铲除重焊。Ⅶ、焊缝表面的咬边深度δ≤0.5mm,连续长度≤100mm,焊缝两侧咬边总长不得超过该焊缝长度的10%,且不得有裂纹、气孔、弧坑和夹渣等缺陷,并不得有熔渣、飞溅物。管道接口采用多层焊接,第一层焊接必须均匀焊接,并不得焊穿;在焊接以后各层时,将前一层的熔渣全部清理干净。每层焊缝厚度一般为焊条直径的0.8~1.2倍。各层引弧点和熄弧点均错开。Ⅷ、管道闭口施工时,夏季在夜间管内温度20℃+3℃46
下进行,冬季在中午温度较高的时候,且管内温度在10℃+3℃下进行。Ⅸ、钢管对接纵向焊缝位于中心垂直线上半圆45º左右,相邻管段连接处两管纵向焊接间距不小于管外经30º弧长。管道中心偏差为10‰,高程偏差为+20mm。Ⅹ、管道每个接口焊完后,需在来气方向距离焊口100mm处,用钢印打上焊工代号;管道焊缝要有排管图,并标明探伤位置、编号以及焊工代号。每一管段施工完毕后,管端应安置堵板,防止污物进入管内。⑷井室砌筑①砖砌前,将砖砌部位清理干净,洒水湿润。对凿毛处理的部位刷素水泥浆。②不同形式的井室,墙体尺寸控制及排砖方法均不同,具体方法如下:a井室为矩形时,在墙体的转角处立皮树杆,以控制墙体垂直度和高度。砌筑前先盘角,然后挂线砌墙。采用满丁慢条砌筑方法,砖墙转角处,每皮砖需加七分头砖。b井室为圆形时,以圆心为控制中心挂线,随砌随检查井室尺寸。采用丁砖砌法,两面排砖,外侧大灰缝用“二分枣”砌筑。砌完一层后,再铺浆砌筑上一层砖,上下两层砖间竖向缝错开。③砖砌采用“三一”法砌筑,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若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超过500mm。④砖砌体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90%,竖向灰缝采用挤浆或加浆法,使其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⑤砌筑时,要上下错缝,相互搭接,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控制在8—12mm。⑥井室中踏步随井室墙体砌筑随安装,位置准确,随时用尺测量其间距,在砌砖时用砂浆埋设牢固,不得事后凿洞补装,砂浆未凝固前不得踩踏。⑦钢筋混凝土盖板安装采用汽车吊吊装就位,安装前用设计要求进行座浆。⑧勾缝a勾缝前检查墙体灰缝深度,有无瞎缝。清除墙面杂物,洒水湿润。b勾缝要求深浅一致,交接处平整,一般比墙面深3—4mm。46
c勾完一段清扫一段,灰缝不得有舌头灰、毛刺。⑸沟槽回填①水压试验前,除接口处管道回填至管顶50cm以上②管道两侧回填高差不超过20cm。③回填分层进行。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cm用木夯夯实,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20cm;管顶以上50cm至地面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每层虚铺厚度20-25cm;应做到夯夯相连,一夯压半夯。④分段回填时,相邻两段接茬呈阶梯形。⑤回填土不得有石块、房渣土等不能夯实的土质,防腐层周围用细土回填,检查井周围采用石灰土回填。⑥回填压实度标准:胸腔部分≥95%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85%其余部位≥90%路面以下部分符合道路专业要求(见下图)沟槽回填⑹水压试验①进行水压实验应统一指挥,明确分工,对后背、支墩、接口、排气阀等都应规定专人负责检查,并明确规定发现问题时的联络信号。②46
管道接口完成后,用短管甲、短管乙及盲板将试压管段两端及三通处封闭,试压管段除接口外填土至管顶以上50cm并夯实。做好后背及闸门、三通等管件加固。由低点进水,高点排气,注满水后浸泡24小时后,在试验压力下10min降压不大于0.05Mpa时,为合格。③水压实验应逐步升压,.每次升压以0.2Mpa为宜,每次升压以后,稳压检查没有问题时再继续升压。④冬季进行水压时应采取防冻措施。可将管道回填土适当加高,用多层草帘将暴露的接口包严;对串水及试压临时管线缠包保温,不用水时及时放空。⑤水压实验时,后背、支撑、管端等附近不得站人,检查应在停止升压时进行。⑺冲洗、消毒①管道冲洗前应制定冲洗方案,管道冲洗时流量不应小于设计流量或不小于1.5m/s的流速。冲洗时应连续进行,当排出口的水色透明度与入口处目测一致时即为合格。②冲洗时间应安排在用水量较小、水压偏高的夜间进行。选好排放地点,确保排水线路畅通,排水管截面不得小于被冲洗管的1/2。⑻勾头①勾头前与管理单位联系,取得配合,确定勾头位置,施工安排,需要停水接管必须事先商定准确时间并严格执行。②挖工作坑、集水坑,做好支撑、防护栏杆,并配备优质水泵抽水。③勾头时,旧管中存水流入集水坑,随即排除。在新装闸门与旧管之间的各种管件必须经过消毒方可安装。⑼质量标准①检查井允许偏差表46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1井室尺寸长、宽、直径+202井筒直径+203井口高程+20+204路面与道路一致5踏步安装水平及垂直间距、外露长±10②管道安装允许偏差见下表项目允许偏差检测频率工序槽底高程(mm)1510m一点开槽砂垫层高程(mm)510m两点砂垫层对口高程(mm)+510m两点管道安装对口中线位移(mm)+205m一点管道安装稳压5min压力降(Mpa)0.1每口一次水压试验覆土半年后竖向变位(mm)——每口两次检测覆土15天竖像变位(mm)——每口两次检测轴线位置3010m一点管道安装高程+20⑽施工过程中的保护措施①开工前和实施过程中,施工负责人应认真向班组长和每一位操作工人进行管线技术交底,明确责任。②应设置工地专人负责管线保护工作,要经常检查保护措施的可靠性,发现现场条件变化,措施失效时应及时采取补救办法,要敦促操作人员包括民工遵守操作规程,制止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章工作。③开挖沟槽,无论人工开挖可机械挖掘(在地下管线边线两侧2m范围内严禁用机械挖掘),均需分层进行。每层挖掘深度线控制在20cm-30cm,一旦遇到异常情况,必须仔细而缓慢挖掘,进行探索性开挖,把情况弄清楚后或采取措施后再继续开挖。④施工时遇到露出的管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吊托、拉攀、墩砌等固定措施,并与有关单位取得联系,配合施工,以求施工安全可靠。⑤46
在进行高空作业(如吊管),运输作业或机械在操作的回转半径内,对各种建筑物,高压电线及各种架空电线、管道应采取切实的安全保护措施,确保操作安全。⑥施工中发现管线现状与交底或图纸内容、样洞资料不符或出现直接危及管线安全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通知管线单位到场研究,商议补救措施,在未做出统一结论前,施工人员和操作人员不得过早擅自处理。⑦施工结束或沟槽复土前,应请管线单位认可签认。⑧一旦发现管线损坏事故,必须在24h内报告主管部门和业主,不得隐瞒,并按“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3.2.2.4交通工程拟建的路线以交通功能为主,必须具有完善的交通工程设施,以及确保正常的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沿线设施包括交通安全设施,交通监控设施,交通通讯设施,交通管理设施,交通服务设施。由于本项目为非封闭式道路,各主要道路交叉口应设置红绿灯。交通监控设施、交通通讯设施、交通管理设施、交通服务设施、交通服务设施、红绿灯一次性性投入较大,本项目不包括以上所述设施费用。各种标志均建议为反光标志。沿线设置警告、禁令、指示、指路等交通标志,各种标志均采用反光材料。3.2.2.5照明工程本项目供电主线路为10KV线路,由最近的高压变电站双回路供电。高压变电站与园区的距离7400m,供电线路的线径选用截面为120mm2的10KV供电导线。杆塔的档距根据线路当地的气象条件、杆塔使用条件、导线排列型式和地形特点确定,在考虑安全经济的原则前提下,该线路杆塔的档距选择60m。3.2.2.6绿化工程****气候冬短夏长,高温多雨,行道树不可避免的要承担遮荫作用。道路与各分栋建筑交接部以疏林草坡为主,用稀植和点植的方式形成一种开阔的空间。根据位置环境、自然景观、功能及形式与结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构图和配植方式,各标准段的绿化合理规划,适宜布置,以体现人、车与自然相结合,使绿化和道路及周围环境联为一体,为****46
城区绿化增彩添色,力求绿化布置与地方民族风俗相结合。3.3施工组织及施工工艺3.3.1施工组织1.施工管理为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加快工程进度,控制和确保工程质量,本项目由业主组织进行工程招投标和实行施工管理,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负责筹划和协调工作,作好征地、交通组织等前期工作,为工程的顺利开工做保证。业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确保工程质量,控制工期和造价,提高投资效益和施工管理水平。通过公开、公平、公正招标、投标制度选择技术力量雄厚、施工设备完全、守信用、经验丰富的专业施工队伍和监理队伍。2.主要施工方案⑴协调与土地、水电、通讯等部门的关系,尽快签订供水、供电合同。⑵土石方运输和路基填筑均应采用机械化施工。⑶施工运输道路可利用周边已有道路。⑷施工生产用地尽量在道路红线范围内设置,或在路线附近临时征用。3.3.2施工工艺道路施工时序为路基施工、排水管线施工、路面及附属工程等施工。1.路基施工工艺路基施工应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的有关规定。路基土石方施工包括路基填筑和路堑开挖,不稳定土的处理以及清理场地,施工中的排水等工作。路基施工主要流程及注意事项如下:施工流程:路基填筑施工流程:施工前机械清表→基底处理(排水、填前压实等)→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夯实→路基整修。46
路堑开挖施工流程:施工前清表→土石方机械开挖→土石方调用→确定路堑土石方界线→修整边坡→挡、护排工程施工→基床换填→路基面整修。注意事项:①为保证路基边缘压实度,要求路基填方宽度每侧超填不小于30cm。②施工应注意各种排水沟渠的连接过渡,前后接顺,并与原有沟渠结合,防止冲毁农田及影响路基边坡,使之形成一个完整协调能充分发挥其功能的系统。施工中要加强现场排水,开挖后各道工序要紧密衔接,连续施工,确保路基和已填筑的路基不被水浸泡。2.排水管线施工排水管道和路基施工时序关系:当路基有软基处理时,一定先进行软基处理,然后进行路基和管道施工;若排水管道在路基顶面以下不深,则先进行路基填筑,后反挖进行管道和雨水井施工。本项目排水管线采用开槽施工,管沟槽要求落在地基承载力原土或路基换填土层上。敷设在回填土区的排水管沟槽应按道路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压实。在开挖管沟槽施工时,如挖至设计标高为杂填土时,必须清杂填土至原土后回填砂砾石至设计标高后再做管基。管道施工完毕后,回填天然砂砾石至管顶以上50cm,其余用三合土或按照路基要求回填并分层夯实。基槽开挖铺设管道前做好临时排水工作,可在基槽底部隔段设置挡水埂以降低流速,避免积水过多、流速过高时冲刷基槽底部而形成侵蚀沟;在出水口处依地形开挖临时沉沙池,以淤积泥沙。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土方应及时转移、清运,避免因长时间过多堆置而形成新的水土流失源。3.表土剥离及临时堆土施工工艺为达到路基施工要求,同时为更合理地利用表土资源,在道路施工前,对主体工程占地范围内及施工生产区地表进行表层腐殖土的剥离。即在人工清理完地面草木及石砾等杂物后,采用以装载机为主、人工为辅的施工形式,对地表以下10~50cm深度范围内腐殖土进行挖除,并去除较大的残根、石块,外运或就地集中堆放,后期用于道路或临时用地绿化恢复工程。经统计,主体工程区挖表土60万m346
,施工生产区挖表土0.39万m3。表土堆放需采用临时挡墙进行拦挡,堆渣坡面放缓边坡,挡墙用草包袋填入普通土或表土,按一定宽度和高度码砌而成,力求稳定。堆土时,从挡墙处开始向后依次堆积,同时进行必要的压实处理。表土堆放结束后,土体表面采用彩条布临时铺盖。3.3.3施工用水用电用水可通过市政管网直接供水,用电可通过市政供电网直接供电,电力充足。3.3.4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工程所用块石、片石、碎石主要从****购买,材料充足,运输方便;砂、砂砾、水泥、钢材、原木等可从****区购买,材料数量和质量能满足工程要求。运输基本上利用已有道路,运输条件较好。3.4工程占地该项目总体规划1万亩,首期规划5000亩(333.34hm2),其中首期开发为3000亩(200hm2)。本项目首期开发建设占用土地面积200hm2,扰动面积200hm2,项目建设占用土地面积中永久占地190.04hm2,临时占地9.96hm2,详见表3.4-1。1.主体工程占地道路主体工程占地190.04hm2,占用类型以荒草地、旱地、裸地、林地、为主。2.临时堆土场占地本项目拟在主体工程区线路中间设置1处临时堆土场,用于主体工程区剥离表土堆放,占地类型为荒草地、旱地、裸地,占地面积9.0hm2。3.施工生产区占地由于生产施工需要拟在主体工程区路基左侧旁设置1处施工生产区,用于拌和、堆料等,占地类型为荒草地、旱地,占地面积0.96hm2。表3.4-1工程占地一览表46
区域占地性质占地类型及数量(hm2)林地旱地荒草地裸地交通用地合计主体工程区永久8.2363.3390.5622.255.67190.04临时堆土场临时22.273.691.049施工生产区临时0.680.120.160.96合计200备注:表中所列临时堆土场为主体工程剥离表土临时堆放用地。3.5土石方平衡本项目土石方数量包括主体工程填挖产生的土、石方以及施工生产区后期整治产生的弃渣等。经计算,挖方总量85.97万m3(含主体工程区表土60万m3及施工生产区表土0.39万m3),填方总量71.21万m3,永久弃渣14.76万m3。本项目弃渣运至政府指定的排放点排放。1.主体工程土石方数量及平衡本项目主体工程区总挖方85.97万m3,其中表土60万m3,普通土7.51万m3,淤泥/膨胀土8.77万m3,杂填土/拆迁建筑渣8.98万m3,填方71.21万m3,永久弃渣14.05万m3,临时堆土60万m3为主体工程区后期绿化覆土,堆放于临时堆土场。2.施工生产区土石方平衡施工生产区在扰动前剥离表土0.39万m3,杂填土/拆迁建筑渣0.32万m3,临时堆放于施工生产区场内空地,施工结束后,对其地表0.10m~0.30m的硬化面层或建筑废料进行清除。经估算,施工结束时清理场地产生水泥砼等建筑弃渣0.71万m3。3.弃渣处理及建议鉴于****建筑弃方现无集中堆放场地或无城市建筑弃渣消纳场,弃渣一般处理方式为就近堆放于路线附近的洼地填平处理。本方案提出如下建议:1、弃渣排放点应符合当地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具体排放时应严格按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要求进行排放;2、建筑垃圾排放应缴纳相关的防治费用,本方案按5.1元/m346
计算相关费用,并纳入本项目工程投资;3、排放地点排放后应配合建筑垃圾处理部门做好弃渣的防护工作,按照要求及时的进行绿化恢复等措施。本项目土石方数量及平衡见表3.5-1,土石方流向见图3.5-1。46
表3.5-1本项目土石方数量及平衡表单位:万m3项目挖方填方调入调出借方弃方表土普通土淤泥/膨胀土杂填土/建筑渣总量土方数量来源数量去向数量来源永久弃渣临时堆土数量去向数量去向主体工程区路基工程602.612.7665.3756.61其他项目开挖或者外购8.76政府指定建筑垃圾排放点60临时堆土场(备注:施工生产区表土堆于施工生产区场内空地)不良地质处理8.774.6213.398.624.77排水工程4.91.66.55.980.52小计607.518.778.9885.2671.2114.0560施工生产区0.390.320.710.710.39合计60.397.518.779.385.9771.2114.7660.39备注:①表中土石方均为自然方;②挖方+调入+借方=填方+调出+废弃。填方71.21挖方85.97永久弃渣14.76临时堆土60.393364政府指定的排放点排放14.76临时堆土场60.39(施工生产区表土堆于场内空地)8.7660路基工程13.39不良地质回填8.62排水工程6.54.77不良地质处理13.39路基工程56.610.52排水工程5.98施工生产区0.710.710.39单位:万m3图3.5-1土石方流向框46
3.6拆迁安置项目业主对拆迁安置及专项设施改建以经济方式补偿,由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进行拆迁安置及专项设施改建,拆迁安置及专项设施改建的实施单位负责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避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拆迁及专项设施改建项目不纳入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3.7工程投资该项目总投资为27342万元,项目所需资金拟釆用BT方式进行筹集。3.8施工安排本项目由****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实施,计划2015年08月开工建设,2016年06月完成建设,施工期11个月。工程进度安排见表3.8-1。表3.8-1工程进度安排表序号时间(月份)建设内容2015年2016年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1施工准备2路基工程3排水及管线工程4路面工程5照明、绿化、交通工程75
4项目区概况4.1自然概况4.1.1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距广州、珠海200公里。****是珠三角与粤西的交通中枢,交通便利。已融入珠三角2小时经济圈。本项目用地主要为丘陵山地、耕地,地势较为平坦,现时被征收后,已抛荒,杂草横生,低洼处有蓄水。4.1.2地质构造项目用地沿线场地内未见断层破碎通过,地质构造稳定;在进行道路建设时,对特殊性岩土层(淤泥)进行有效处治之后,该用地地质作为道路工程路基建筑场地是适宜的。4.1.3地震根据广东省地震烈度区划,本地区属于7度设防区,地震烈度按VⅡ度设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取0.1g。4.1.4土壤项目区地质岩体主要由花岗岩、砂页岩、砂岩、片岩和石灰岩等组成,其分布走向与河流方向基本一致。花岗岩和砂页岩发育的土壤为砂质壤土,砂粒较粗,保水性差,表土棕褐色,深层棕黄色;砂岩、片岩和石灰岩发育成的土壤多为壤土或质土,结构细密,土粒较细,有一定保水性,往往偏粘,表土呈灰褐色、褐色、黄褐色不等,深层为棕黄色、棕红色壤土。项目区地形从高至低,土壤质地由砂土至粘土。4.1.5河流水文***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发源于****山脉75
。流域总面积6091平方公里,河长199公里。平均实测河川年径流量为82.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86.5亿立方米。源头地区为岩溶地貌,旅游资源丰富,中下游为农业产区。水利资源丰富,建有多处水库、电站及引水工程。洪涝灾害较为频繁。项目区的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冲积及残积土层的上次滞水,上次滞水靠大气降水或地表水横向补给,受降雨量影响较大,含水量较小,局部低洼地方含水量较大,岩石风化层带中裂隙水含水量较小。地下水埋深为0.00~0.7m,为上层滞水,其变化幅度较大。根据区内有水文调查资料显示,地下水含水量较小,水质一般对混凝土没有侵蚀性。4.1.6气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陆性气候明显,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2.3℃,历史最高气温38.4℃,历史最低气温-1.8℃;平均日照1748.2小时,光照时间长,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季长,年平均暴雨日数13天,与阳江市同属广东省三大暴雨中心之一,年平均降水量2392.3毫米,主要雨季是4-9月;季风活动明显,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偏南风居多,主导风向是东北风;冬春易旱,夏季易涝;平均雷暴日数92天,属雷暴高发区。4.1.7植被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季雨林植被。主要森林植被有:马尾松、湿地松、桉树、及各种天然阔叶树和各种竹林。经济树种有玉桂、龙眼、荔枝、柑橙等。部分宽阔沟谷、地势平坦之处以农作物为主,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豆类、红薯、花生、木薯和蔬菜等作物。根据调查,本项目沿线主要植被为桉树、杂草及农作物等。4.1.8交通运输****产业转移工业园陶瓷片区临边是***线一级公路,往南走是***镇,往北走是****区,交通运输十分便捷。75
4.2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现状4.2.1社会经济概况****工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工业有采矿、冶炼、制糖、电力、化工、建材、森工、食品等行业,主要产品有食糖、酒、铜、铁矿产品,磷肥、水泥、木材等。马水一带工业基础较差,农业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甘蔗、木薯、茶叶、水果等,畜牧业以养猪为主,目前正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根据****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统计年鉴》显示,2013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303.0.9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5%、20.3%和14.9%。人均生产总值35300元,增长14.6%。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13万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02.7%。 全年农业总产值105.19亿元,同比增长2.2%。全年完成造林、更新和低改面积2132公顷。森林资源保持林木总生长量大于消耗量的良性循环。全市森林覆盖率65.5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9.3亿元,同比增长18.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2.6亿元,同比增长21.1%,其中,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52.8亿元,增长37.4%。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19.5亿元,同比增长51.1%。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17.0亿元,同比增长25.6%。其中,城镇投资83.2亿元,增长23.4%;农村投资33.9亿元,增长31.3%;房地产开发投资10.3亿元,增长26.9%。4.2.2土地利用现状***镇土地总面积34242.48hm2,其中:农用地31238.48hm2,建设用地1939.41hm2,其他土地1064.59hm2农用地包括耕地4907.61hm2,园地2825.47hm2,林地面积22465.96hm2,其他农用地1039.44hm2);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建设用地1684.68hm2,交通水利用地238.48hm2,其他建设用地16.25hm2,城镇工矿用地376.62hm2,农村居民点用地1308.06hm2;其他土地包括水域525.15hm2;自然保留地539.44hm2。75
4.3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4.3.1****水土流失现状根据广东身人民政府文件《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知》(粤水农[2000]23号),项目所在的****属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全国土壤侵蚀类型Ⅱ级区划的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容许流失量为500t/(km2·a)。****土地总面积4054.7km2,水土流失面积417.10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0.3%。水土流失以轻度和中度为主。按全国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属水力侵蚀为主的南方丘陵红壤区,在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公告中,****属重点监督区。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以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引起的水力侵蚀为主,主要形式为面蚀,在部分丘陵区有沟蚀发生,工程所在地水土流失现状见表4.3-1。表4.3-1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表单位:km2县(市、区)自然侵蚀人为侵蚀水土流失总面积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小计生产建设用地火烧迹地坡耕地小计****225.356.9210.541.840.02294.636.5854.3861.51122.47417.1本次调查与2006年****水土流失普查成果对比情况年份侵蚀类型/强度2006年2012年对比增(+)减(-)面蚀沟蚀崩岗溶蚀滑坡小计小计轻度53.970.000.0011.030.0065.00225.30160.3中度32.960.000.009.330.0042.2956.9214.63强度19.250.000.000.000.0019.2510.54-8.71极强度0.000.040.000.000.000.041.841.8剧烈0.000.000.000.000.000.000.020.02自然侵蚀小计106.180.040.0020.360.00126.58294.63168.0575
开发区0.000.7411.161.250.0013.152.71-10.44采矿0.000.000.000.090.000.091.681.59采石取土0.000.000.000.000.000.002.202.2修路0.000.000.000.000.000.000.000水利电力工程0.000.000.000.000.000.000.000火烧迹地0.8930.1714.360.000.0045.4254.388.96陡坡开荒2.626.274.660.070.0013.620-13.62坡耕地14.4574.7565.959.190.00164.3461.51-102.83人为侵蚀小计17.96111.9396.1310.600.00236.62122.47-114.15合计82.96154.22115.3810.640.00363.20417.1053.90图4.3-1****水土流失面积变化趋势图根据《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图》,工程所在地属广东省“三区”划分中的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该地区水土流失类型以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引起的水力侵蚀为主,其表现形式以溅蚀为主。75
图4.3-2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图本次水土流失调查****水土流失面积合计为417.10km2,较2006年普查面积363.20km2,增加了53.90km2,其中,自然侵蚀面积增加了168.05km2,人为侵蚀面积减少了114.15km2,水土流失比例为10.3%,流失程度较轻。项目区土壤侵蚀强度以无明显、轻、中度为主。经分析项目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在500t/km2·a左右,属轻度侵蚀区。对比2012年遥感普查结果与2006年遥感概查结果,项目区的水土流失总面积虽然所增加,但主要是轻度侵蚀面积有较大的减少,而中度侵蚀以上面积却有所增加,说明人为活动所造成的水土流失还在继续增加,部分地区边治理边破坏,甚至破坏大于治理的情况依然存在。4.3.2项目区水土保持工作现状****近年来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具体表现在:75
一是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加强管理,封山育林,防止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二是在治理中以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为重点,结合植树造林,形成效益最佳的防治体系;三是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以治理促进开发,以开发确保治理,在治理过程中使水土资源得以充分利用,项目分期完成前力争效益有所体现,为参加治理单位和个人带来经济效益,从而形成滚动开发,提高治理单位水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巩固水土保持工作的成果;四是通过治理开发,改变流域社会经济结构,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启动治理区域良性的经济、生态、社会运行,营造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良好影响。本项目为新建项目,现场暂未动工,因此现项目区水土保持现状较好。4.3.3水土流失敏感区分析本项目区内没有大的地表水体,也不涉及水利设施等。根据项目用地特点,项目规划开采区地势相对较高,开采周边均为林地,植被覆盖了较高,应注意项目开采对周边林地的影响。主体工程利用天然的地形天坑,对矿区汇水进行沉淀过滤,项目区排水中所含的泥沙也在沿途逐渐沉淀,减少挖土对下游周边的影响。项目区周边水土流失敏感区域有周边林草地、下游沟道等。项目均为林地,土石方挖填量较大,造成地面裸露,水土流失可能随降雨径流进入周边林草地,影响林木生长。挖填土过程中产生高陡边坡,如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坡面产生的水土流失可能造成坡面坍塌,对项目区正常生产构成威胁。项目区开挖量较大,建设过程中排水泥沙含量较高,直接排放将对下游沟道造成污染。产生的碎渣易随降雨径流进入下游沟道造成污染。4.3.4同类工程水土保持经验通过调查同类已建成并投入运营项目,总结出类似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治理原则上要遵循以几点,并从技术上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①充分考虑项目区降雨的季节性变化,合理安排施工期,大面积的破土应尽量避开雨季,这样不仅可减少水土流失量,还可大幅度节省防护资金。②合理安排施工单元,减少施工面的裸露时间,尽量避免施工场地的大面积裸露。③优化工程挖方和填方,以减少土石方开挖量。④做好从施工到工程完工的全方位、全过程水土保持工作。75
⑤设置专人专项资金,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实施。常见相应措施有:1.边坡防护及道路景观绿化同类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于因地形开挖或堆砌产生的边坡在防护中遵循“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结合,在保证边坡稳定的情况下积极采用植物措施”的防治原则。对于填方边坡一般采用1:1~1:1.75坡率,坡面根据实际情况相应地采取混凝土预制块骨架内植草或满铺马尼拉草皮护坡等措施。对于挖方边坡采用1:0.5~1:1的坡率,并采取护面墙或护脚墙,同时在坡顶修筑浆砌石截排水沟,排除坡面上游降雨径流,保证边坡稳定。道路沿线根据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对沿线人行道及中央分隔带采用树池种植乔灌,并片植绿地进行绿化美化,提高了沿线的植被覆盖率,改善了行车环境。2.施工期间其他临时防护在施工期间,积极采用临时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将施工所引起的水土流失降低到最小限度。例如将堆料(土)或施工作业面开挖的暂存土石方堆放在不容易受到地面径流冲刷的地方,并采取草包袋土挡墙拦挡或在雨季临时覆盖防护;施工临时用地区修建临时排水沟及沉沙池,以疏导积水;雨季施工遇大雨以上的降雨过程,对尚未碾压的路基填方边坡进行坡面径流疏导或临时覆盖。调查的同类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按二级防治标准进行设计,实施后基本上达到防治目标的要求。因此,本方案的水土流失治理可以借鉴其经验。75
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1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本项目位于****,项目区地形起伏不大,水文、地形地质属简单类型,本项目不存在可能造成重大水土流失的危险区。本项目无比选方案,项目建设符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约束性规定。主体工程施工建设采用的施工工艺成熟、规范,在施工组织和管理方面经验丰富,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有利。本项目的建设仅对项目区的土壤和自然植被造成扰动和不利影响,通过采取道路硬化、绿化防护等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可有效预防、治理建设期间新增水土流失。通过以上分析,从水土保持角度考虑,本项目无限制工程建设的制约因素,项目建设可行。5.2主体工程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的分析与评价主体工程建设永久占地200hm2,占地类型以荒草地、旱地、裸地、宅基地、交通用地、林地为主。对项目涉及到的占地,遵循“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还复,或按照政策规定进行征地补偿。经分析,主体工程占地符合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相关规定,不存在制约性因素。5.3主体工程土石方平衡及临时堆土场及施工生产区占地分析与评价5.3.1主体工程土石方平衡的分析与评价经计算,挖方总量85.97万m3(含主体工程区表土60万m3及施工生产区表土0.39万m3),填方总量71.21万m3,永久弃渣14.76万m3。弃渣运至政府指定的排放点的排放或用于填平周边洼地。75
在主体工程设计中,各施工单元之间土石方进行合理调运回填,提高土石方利用率,减少水土流失,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施工前首先将清基工程剥离的表土集中堆放,并用于施工后期绿化覆土,解决了工程绿化土源问题。本项目淤泥、建筑渣等不能利用的弃渣统一运往政府指定地点排放并缴纳相关的防治费用,符合水土保持要求。5.3.2临时堆土场布置的评价本项目临时堆土场的布设遵循“集中、就近、易于防护”的原则。为了不影响主体工程施工,临时堆土场就近布设在主体工程区用地红线外,既不影响主体工程施工,又方便施工运输,其堆土主要用于后期道路边坡和景观绿化覆土,占地类型为荒草地,本方案认为临时堆土点选址较为合理,符合水土保持要求。5.3.3施工生产区布置的评价本项目施工生产区布置在主体工程区红线旁,交通运输方便,占地类型为裸地,场地较平整,场地简单整治后即可使用,没有较大开挖及回填情况,本方案认为施工生产区选址较为合理,符合水土保持要求。5.3.4取土、弃渣处理的评价本项目以填方为主,充分利用相关项目土石资源,减少山体扰动,有利于水土保持。弃渣主要是淤泥、建筑渣,本项目弃渣统一运至政府指定的排放点的排放或就近用于洼地填平。由于现阶段主体工程无弃渣场选址,下阶段若设弃渣场应遵循的选址规定:1.不得影响周边公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等的安全;2.不得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设置弃渣场;3.禁止在对重要基础设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行洪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区域布设弃渣场;4.不宜布设在流量较大的沟道,否侧应进行防洪论证;5.在山丘区宜选择荒沟、凹地。5.4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4.1水土保持工程界定原则75
水土保持工程的界定应根据以下原则:以防治水土流失为主要目标的防护工程,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以主体工程设计功能为主、同时兼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不纳入水土流失防治体系,仅对其进行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4.2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与评价5.4.2.1表土剥离主体工程施工前对其地表进行表层腐殖土的全面剥离,后期用作绿化覆土。这样合理地利用了资源,避免肥沃土壤流失。经统计,主体工程区共计剥离表土60万m3。5.4.2.2路基及边坡防护一般路堑边坡坡度为1∶0.25(岩石)~1∶1,一般路堤边坡坡度为1∶1.5。路基防护工程是防止路基损坏、保证路基稳定、改善环境景观、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设施。本工程的挖方、填方边坡均采坡种植草皮防护。本项目主体设计中边坡绿化面积共3.3hm2。通过对路基边坡设置满铺草皮护坡措施,保证了边坡的稳定与安全,防治水土流失。边坡植物防护增强了边坡稳定性,同时增加了植被覆盖,避免了地表的直接裸露,可以有效地防治边坡表土被雨水侵蚀,减少水土流失,保证了工程的安全运营。5.4.2.3排水工程主体设计在道路填方段两旁设路基排水边沟,主体设计已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尽量保持地面泾流的自然畅通状态。主体设计在道路填方坡脚外设置底宽0.5m,高0.5m,边坡比1:1的梯形土质排水沟,排水沟全长3500m。主体工程为保护路基设计了较为完善的路基排水设施,及时排除路基坡底的地表水,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对路基土体的冲刷和浸泡,使路基土体不出现滑塌,防止水土流失,同时保证了行车的安全。5.4.2.4景观绿化工程绿化带采用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地被植物相结合的高、低相配置方式。结合两侧环境、造型美观、养护方便、造价低等特点。全线绿化种植乔木为75
小叶榕,间距为5m,共种植890株;灌木为七彩朱槿,间距为2m,共种植1076株,树下种植沿阶草进行绿化,共种植沿阶草3688m3。绿化工程不仅增加项目区的林草覆盖率,美化项目区的景观,同时植物根系的固持作用和树冠、草皮的拦挡、截留作用,都可减弱雨水对挖填方边坡和地面的冲刷,起到涵养径流,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5.4.2.5主体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工程量统计根据水土保持工程界定原则,本项目主体工程设计中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的措施有表土剥离、路基边坡绿化、排水工程、景观绿化工程等。这些措施均纳入本方案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其投资纳入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经统计,主体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投资总额为238.63万元,其中工程措施154.31万元,植物措施84.32万元。5.5工程建设与生产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本区域水土流失主要受降雨、地形、岩性、植被、土壤及人为活动六因子影响。其中降雨及其产生的径流是水土流失的直接动力,土壤则为侵蚀的对象,岩性、地形、植被和人为活动直接影响水土流失的程度。拟建项目由于工程施工对项目建设区内的地表植被进行铲除或掩埋,破坏了地表土壤的保护层,同时在开挖处或填方处又改变了原地面的坡度与坡长等,形成了暂时的不稳定坡面。这些人为的工程行为与不易改变的气候因素、土壤因素等共同影响建设期项目区内的水土流失。各区域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又有一定差异,水土流失形式亦有所不同,见表5.5-1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矩阵分析表。由此可见,各区域防治的重点和措施也应有所差异,同时这种影响将随着边坡防护、地表硬化及绿化工程的实施逐步得到控制。75
表5.5-1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矩阵分析表水土流失分区项目主体工程区 临时堆土场区施工生产区填方区挖方区其他裸露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地貌⊕⊕⊙⊙⊕降水⊕⊕⊕⊕⊕土壤〇★〇★〇★〇★〇★植被〇★〇★〇★⊙⊙人为因素⊕★⊕★⊕★⊕★⊕★水土流失形式溅蚀⊕+⊕+⊕+⊙+⊙+面蚀⊕+⊕+⊕+⊕+⊕+沟蚀⊕+⊕+⊙-⊕+⊕+防治措施排水工程√√√×√土地整治×××√√植物措施√√√√√临时措施√√√√√注:⊕:表示涉及该工程或项目,且影响较大;⊙:表示涉及该工程或项目,但影响不大;★:表示与水土保持密切相关的重要内容;〇:表示土壤或植被损毁殆尽;+:表示侵蚀较强;-:表示侵蚀轻微;√:表示采取该项措施;×:表示不采取该项措施。由上表可见,各工程分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形式及特点不尽相同。1.填方区:施工过程中,土石方填筑形成了一定坡度和坡面,易形成面蚀和沟蚀,侵蚀强度随着填方高度的增加而加强。虽然施工过程中对填方采取分层压实,但对于裸露的填方边坡,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在降雨及其径流的冲刷下易产生面蚀,遇暴雨还会发生严重的沟蚀甚至发生坡面崩塌,从而导致水土流失增加。2.挖方区:施工初期不仅新的开挖地面会直接裸露,同时还增加了挖方边坡坡面,而在这些坡面上所有的植被全被铲除,在短时间内即为裸露边坡,在边坡不稳时会受降雨的影响而产生崩塌。若不加大力度恢复植被或对其进行工程防护措施,如挡土墙、护面墙、砌石护坡,裸露的坡面无疑也会增加当地的水土流失。3.临时堆土场区临时堆土场将原有植被和土地占压、碾压,外来土石方形成堆垫地貌,客土较为松散,短时间内难以达到自然土体的特性指标,而区域内造成水土流失的外营力非常强烈,沟蚀尤为严重。75
4.施工生产区施工生产区由于施工生产扰动地表,无植被覆盖,产生裸露地表,土体受到扰动,在雨季松散的土壤受到水力、重力的作用将产生一定的水土流失。5.6评价结论性意见、要求与建议5.6.1评价结论性意见工可报告推荐的公路选线方案根据项目区域内原有公路实际情况,从工程造价、技术要求、拆迁占地、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保护自然景观等方面进行了比较,主体推荐方案即考虑了工程造价,也考虑了拆迁占地,减少挖填方量及形成高挖填边坡的可能性,有利于减少工程新增的水土流失。在工可报告编制中,对工程水土保持、环境影响和节能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关的分析评价,主体工程推荐方案无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项目的整体规划充分考虑原有公路的影响,进行了土石方综合平衡考虑,在施工场地内尽量的利用现有老路资源,较好的利用了开挖的土石方,有效地减少了土石方开挖工程量;项目工可报告施工组织设计中对特殊路基采取了换土、砼挂网等防护加固措施,对路基、路面等已考虑了挡土墙、边坡防护、排水沟、种植树种草皮等工程防护和绿化措施,这些措施在工程完工后能有效的减少影响区的水土流失。同时提出路基和桥梁施工尽量避开冬雨季和汛期,加强临时排水措施,能较好避开雨水冲刷可能造成裸露坡面水土流失及施工中废土、废渣流失。综上所述,本方案同意工可报告提出的主体工程有关水土保持方面的论述,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能满足水土保持要求。5.6.2对水土保持的要求与建议本项目水土流失策源地主要有路基的开挖、填筑,以及临时堆土、堆渣。水土流失的防治应遵循防治水土流失与绿化美化环境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实行全面防治。为进一步搞好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在下一阶段建议:一、是设计单位在下一阶段对线路的控制标高作进一步论证,对公路建设中的部分高填深挖段进行桥隧比较,尽量减少水土资源的破坏;75
二、是对公路的施工组织设计进一步优化,加大对土石方调运的运距,综合分析挖填方的施工时段、土石料组成、回填利用率等因素,尽量先拦后弃。三、是施工单位要注重最开挖表土的水土保护,充分利用于取土场和弃渣场的复耕,减少土石方开挖,有效防止保护水土流失。四、是对建设单位应对项目大中桥涵进行相关防洪、排水评价,尽量减少工程建设对水土的流失的影响。75
6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6.1防治责任范围确定的依据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规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是指项目建设单位依法应承担水土流失防治义务的区域,由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组成。项目建设区包括永久征地、临时占地以及其他属于建设单位管辖范围的土地,经分析论证确定的施工过程中必然扰动和埋压的范围应列入项目建设区;直接影响区是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对项目建设区以外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区域。6.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和参照有关防治责任范围界定的规定,在参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结合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确定该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210.25hm2,其中项目建设区200hm2,直接影响区10.25hm2。6.2.1项目建设区经过对主体工程相关资料的分析及现场调查,确定本项目建设区面积200hm2,包括主体工程区、临时堆土场区和施工生产区3个分区。6.2.2直接影响区直接影响区是指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对项目建设区以外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区域,道路施工对直接影响区的影响是暂时的,破坏不是很严重,主体工程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后,可逐渐自行恢复,故不对该区进行具体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只在施工期作巡查监测。根据直接影响区界定原则,结合现场调查,估算得直接影响区面积为10.25hm2,具体见表6.2-1。75
表6.2-1直接影响区面积统计表序号影响区面积(hm2)备注1主体工程区10.25填方边坡坡脚外缘3~4m范围内2临时堆土场区临时堆土场周边3m范围内3施工生产区占地周边2m范围内合计10.256.2.3防治责任人按照开发建设项目相关规定,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单位为****经济和信息化局,因此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人为****经济和信息化局。6.3水土流失防治分区6.3.1分区目的为方便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和防治,分析各个单元之间存在的差异,更合理地布置水土保持措施,并进行分区典型设计,统计工程量。6.3.2分区原则本方案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遵循下列原则:(1)差异性原则:各防治分区之间的自然条件、造成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水土流失的特点要具有显著的差异;(2)相似性原则:各防治分区内造成的水土流失主导因子、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局或方向应相近或相似;(3)整体性原则:各防治分区要覆盖整个防治责任范围,并考虑各分区相对集中和完整性。6.3.3分区依据根据野外调查结果,在确定的防治责任范围内,依据主体工程布局、施工扰动特点、建设时序、地貌特征、自然属性、水土流失影响等进行分区。75
6.3.4分区方法根据项目建设情况,分区方法主要采取实地调查勘测、资料收集个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区。6.3.5分区结果按上述原则,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为主体工程防治区、临时堆土场防治区、施工生产防治区等3个区,各防治分区的面积及防治重点见表6.3-1。表6.3-1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序号防治分区面积(hm2)防治的重点1主体工程区190.04路基填挖裸露面及边坡2临时堆土场区9堆土形成的土体边坡及后期恢复3施工生产区0.96施工过程中扰动的地表合计20075
7水土流失预测7.1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和预测时段7.1.1预测范围按照工程施工特点,本项目预测范围为主体工程区、临时堆土场区和施工生产区三个区。7.1.2预测时段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50433-2008),本项目属建设类项目,其预测时段为建设期(包括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土石方开挖、搬运、填筑、弃置等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较大,因此施工期是本次预测的重点。由于本项目计划于2015年08月动工,2016年06月完工,施工期11个月,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各分区的预测时段根据具体施工时段确定,具体见表7.1-1。表7.1-1各分区水土流失预测时段表水土流失区预测时段(2015年08月~2016年6月)施工期(含施工准备期)(2015年08月~2016年6月)自然恢复期(2016年7月-2017年6月)主体工程区填方区(2015年08月~2016年5月)折合0.71年按1.0年计挖方区(2015年08月~2016年5月折合0.71年按1.0年计路面及其他裸露地(2015年08月~2016年5月折合0.71年按1.0年计临时堆土场区(2015年08月~2016年6月)折合0.86年按1.0年计施工生产区(2015年08月~2016年6月)折合0.86年按1.0年计7.2预测内容和方法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结合本项目的建设特点,本方案水土流失预测范围为主体工程区、临时堆土场区和75
施工生产区等区域。预测内容包括施工扰动原地貌及植被面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工程取土弃渣量、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及其危害等。预测采用类比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见表7.2-1。表7.2-1预测内容和方法对应表序号预测内容预测方法1扰动原地貌和植被面积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进行统计,并进行图纸量算和现场复核。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3取土及弃渣量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统计。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类比分析法和定量计算。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若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情况下,定性分析水土流失对本项目、社会、经济、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危害。6预测结果分析在上述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水保方案的防治重点、重点防治时段、水土流失防治建议等。7.3水土流失预测成果7.3.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及植被面积根据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实地查勘,结合征占地使用范围,对项目建设期开挖扰动地表和占压土地面积进行统计。本项目将扰动原地貌面积总计200hm2,详见表7.3-1。表7.3-1扰动原地貌面积统计表扰动分区占地类型及数量(hm2)林地旱地荒草地裸地交通用地合计主体工程区8.2363.3390.5622.255.67190.04临时堆土场22.273.691.049施工生产区0.680.120.160.96合计2007.3.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水土保持设施是指具有防治水土流失功能的一切设施的总称。包括工程设施、水土保持植物和原地形地貌。通过实地调查及查阅该项目的有关技术资料,本项目施工期损坏水土保持设施主要是林地、荒草地等,经统计,本项目将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28.79hm2。具体情况见表7.3-2。75
表7.3-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行政区扰动分区地貌占地类型及数量(hm2)林地荒草地合计****马水镇主体工程区原始地貌8.2320.5628.79临时堆土场原始地貌原始地貌合计28.797.3.3弃土(渣)量预测根据本项目的土石方平衡情况可知,该工程建设所产生的永久弃渣为14.76万m3,主要成分为淤泥、建筑渣等,具体情况见第三章表3.5-1。7.3.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预测本项目施工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总计200hm2;自然恢复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103.21hm2,详见表7.3-3。表7.3-3水土流失面积预测表单位:hm2序号分区施工期自然恢复期1主体工程区填方区65.3388.02挖方区60.14其他裸露地64.57小计190.0488.022临时堆土场区911.673施工生产区0.963.52合计200103.21注:①挖方、填方区面积为垂直投影面积。②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面积为各分区植物措施面积。7.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7.4.1预测方法根据项目施工对地表的扰动情况,其水土流失量预测拟采用以下经验公式,公式中有关参数的确定依据类比广西区内其他在建或已建同类工程的情况,结合75
本项目自身的特点及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确定。土壤流失量可按下式计算:W=新增土壤流失量可按下式计算:△W=△Mik=式中:W——扰动地表土壤流失量,t;△W——扰动地表新增土壤流失量,t;i——预测单元(1,2,3,……n)k——预测时段,k=1、2、3,指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Fi——第i个预测单元的面积,km2;Mik——扰动后不同预测单元不同时段的土壤侵蚀模数,t/(km2·a);△Mik——不同单元各时段新增土壤侵蚀模数,t/(km2·a);Mi0——扰动前不同预测单元土壤侵蚀模数,t/(km2·a);Tik——预测时段(扰动时段),a;注:当各区土壤侵蚀强度恢复到土壤侵蚀允容许值及以下时,不再计算。7.4.2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1.背景值的确定依据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选定的调查路线,在收集本项目所在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水土流失状况、气象水文资料及邻近地区类似工程的水土流失调查监测等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外业调查工作。根据线路的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及植被等情况,结合沿线土壤侵蚀现状进行综合评判,确定本项目主体工程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采用1500t/(km2.a),临时堆土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采用800t/(km2.a),施工生产区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采用1000t/(km2.a)。75
2.再塑地貌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再塑地貌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采用类比分析法。(1)类比工程的选择根据对已建或在建的同类型工程或类似工程的的气候、土壤、植被、地形地貌、水土保持状况、主要水土流失类型与本项目比较。本项目选用韶关市大宝山矿工程作为类比工程。通过比较分析确定其可比性,详情见表7.4-1。表7.4-1类比工程与本项目特征对比表类比项目类比工程本项目工程名称广东省大宝山矿开发工程****产业转移园陶瓷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地理位置广东省东北部****气象条件多年平均降水量2083mm,平均气温16.8℃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项目区年平均气温22.3℃,年平均降雨量2392mm,大部分集中在4~10月。土壤砂质壤土、砂质粘土为主,矿区内以红壤、山地黄壤为主水稻土和耕型砖红性红壤(赤红壤)为主地形地貌山地、丘陵为主丘陵地貌水土保持情况属重点预防保护区,工程区为微度侵蚀,水土保持状况良好。属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工程区为微度侵蚀,水土保持状况良好。主要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以水力侵蚀为主与类比工程比较基本相同,可以类比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韶关市大宝山矿工程与本项目在气候、土壤、植被、地形地貌、水土保持状况等方面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可作为本项目的类比工程。(2)扰动地貌土壤侵蚀模数的采用值扰动地貌土壤侵蚀模数是在本项目水土流失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所选类比工程各样方水土流失量调查观测结果,分项类比确定本项目各施工区的土壤侵蚀模数值。75
在已经发生侵蚀的地方,通过布设样方区,测定样方区内侵蚀沟的数量和大小来确定其侵蚀量。在样方区内从坡上到坡脚,布设若干实测断面,量测每一断面细沟的深度和宽度,计算细沟侵蚀总体积,然后乘以当地土壤的容重(t/m3),即为样方区内的总沟蚀量。在较为典型的沟槽上做好标记,以便于下次的测量工作。降雨过程中样方区内的土壤侵蚀除了沟蚀外,还兼有面蚀,其数量虽小,但也不容忽略。因此在统计沟蚀量的同时,也要兼顾面蚀量的量测,并计入侵蚀总量。通过计算每次侵蚀总量的差值来推求对应降雨过程中产生的土壤流失量。最终通过多次量测推算出整个雨季的土壤流失量,进而求出单位面积上全年的土壤侵蚀模数值。该方法的难点是确定侵蚀历时和排除外部的干扰。②样方区边界条件表7.4-2样方区边界条件样方区及大小路基填方边坡临时堆土场边坡拌和堆料场5×45×104×6坡面情况坡长:7;坡率:1.5无植被覆盖坡长:7;坡率:1.75无植被覆盖地势较为平坦③调查值(实测值)及修正通过对所选观测点施工期土壤侵蚀现状的调查,整理并推算出样方区挖方、渣场边坡、临时堆土场、拌和堆料场等的土壤侵蚀模数,考虑到本项目与类比工程在气候、土壤、植被、地形地貌、水土保持状相似,故本项目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在类比工程的调查值的基础上作相应调整,如表7.4-3。表7.4-3各分区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表单位:t/(km2.a)比较分区类比工程本项目韶关市大宝山矿工程工程调查值****产业转移园陶瓷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确定值主体工程区挖方区对主体工程区挖方边坡的调查结果11640挖方边坡的形式类似,挖方坡度小,依照地形调整,修正系数0.9210709填方区对主体工程区填方边坡的调查结果16510填方边坡的形式相似,填方坡度小,依照地形调整,修正系数0.8914694其他裸露地对主体工程区路面及其他裸露地的调查结果9363路面及其他裸露地的形式相似,依地形、高差调整,修正系数0.918520施工生产区对拌和堆料场等临时占地的调查结果6384地形、扰动形式相似,依地形因素调整,修正系数0.73466075
临时堆土场区对临时堆土场地的调查结果25536临时堆土的侵蚀类型与堆放地相似,依地形因素调整,修正系数0.87222163.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自然恢复期因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实施,项目建设区土壤侵蚀状况已得到较大的改善,但由于林草植被未完全恢复,故还未达到预期的目标值。本项目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取值在500~1800t/(km2.a)。7.4.3水土流失量预测据预测,该工程建设将产生水土流失总量19485.79t,新增水土流失量15943.02t。水土流失总量中,施工期水土流失总量为16905.54t,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总量为2580.25t。水土流失量预测见表7.4-4。表7.4-4水土流失量预测表预测单元预测时段侵蚀模数t/(km2.a)侵蚀面积(km2)侵蚀时间(a)背景流失量(t)预测流失总量(t)新增流失量(t)背景值扰动后主体工程区施工区挖方区1500107090.65330.71695.784967.294271.51填方区1500146940.60140.71640.56274.35633.8其他裸露地150085200.64570.71687.713905.963218.25小计2023.9915147.5513123.56自然恢复期150025000.88021.001320.32200.5880.2合计3344.2917348.0514003.76临时堆土场区施工期800222160.090.8661.921719.521657.6自然恢复期80025000.11671.0093.36291.75198.39小计155.282011.271855.99施工生产区施工期100046600.00960.868.25638.4730.214自然恢复期100025000.03521.0035.28852.8小计43.456126.4783.014合计3542.7719485.7915943.02注:施工期水土流失面积为各区扰动面积,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面积为各分区植物措施面积。75
7.5水土流失危害分析与评价由上述可知,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扰动和破坏了原地貌,加剧了建设区水土流失,工程建设施工期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面积为200hm2,经预测,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4943.02t。水土流失危害往往具有潜在性,若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将对工程自身及项目区周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危及项目安全运行,主要危害表现在:⑴加剧水土流失,增加附近河道淤积,影响河道行洪。工程施工,开挖土石方,扰动了原土层和岩层,增加了裸地的面积,为溅蚀、面蚀、浅沟侵蚀、切蚀和冲沟侵蚀创造了条件。若施工中弃渣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在降雨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弃渣将被冲入附近水域,加剧水体的含沙量,造成淤积,影响洪水宣泄。⑵土层变薄,土壤退化。土地损坏后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有机质流失,土壤结构遭到一定损坏,土壤的氮、磷、钾有机养分以及无机盐含量下降,土壤中动物、微生物及他们的衍生物数量降低,从而使土地条件改变,给以后的植被恢复和土地整治增加难度。⑶对周边农田影响。项目区产生的水土流失会进入周边农田,泥沙沉积下来,形成“沙压农田”;另一种方式是泥沙中细小的部分会随水流以“黄泥水”的形式进入农田,对农田产生进一步的影响。⑷影响城市景观本项目为市政道路工程,主体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会影响周边环境及景观。为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影响投资开发环境。7.6预测结论及指导性意见7.6.1预测结果本项目建设总占地面积200hm2,扰动原地貌面积为200hm2,施工期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面积200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28.79hm2;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19485.79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5943.02t。75
7.6.2预测结果综合分析从前面的预测可以看出,该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具有以下特点:1.在项目建设期间,水土流失量急剧增加,水土流失总量19485.79t,其中新增流失量15943.02t,水土流失形成快,流失集中,强度大,危害较大。2.工程建设期间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主体工程区。其中主体工程区水土流失量为17348.05t,占总流失量的89%;临时堆土场区水土流失总量为2011.27t,占总流失量10.32%,施工生产区水土流失总量为126.47t,占总流失量0.68%。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为主体工程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时段为施工期。3.由预测可知,施工生产区如在施工期不采取场地拦挡措施,亦将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在施工前就要做好工程防护措施,后期及时恢复植被。7.6.3水土流失防治的指导意见1.防治重点时段及部位通过以上预测与分析,施工期为本项目水土流失重点防治时段;主体工程挖填方区为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2.防治措施意见①各分区应采取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的措施来防治水土流失。②根据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施工期水土流失强度较大,但持续时间较短,应采取临时工程措施并加强施工管理控制其水土流失;生产运行期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强度大,应根据主体工程的设计,合理安排、布设水土保持措施进行防治。③本项目建设所产生的水土流失主要在生产运行期,但施工阶段往往是水土保持工程防治措施和植物措施尚未实施或正在实施阶段,因此为防治施工阶段的水土流失,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临时措施,使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以保护项目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并根据项目区的特点和当地植物的立地条件,合理确定绿化树种和草坪。75
3.对水土保持监测的意见①根据预测结果,工程施工期的新增水土流失强度较大,水土保持监测点位应加强监测频率。②根据预测结果,在自然恢复期应对各施工场地占地等区域的植被生长情况进行监测。虽然项目建设存在着损坏原地貌、损坏植被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不利因素,但通过制定科学的水土保持方案,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对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积极有效的防治,是可以减少工程建设所引起的水土流失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75
8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8.1防治目标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因地制宜地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全面控制工程建设期及运行过程中所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和恢复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植被与其它水土保持设施,结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开展综合治理,使项目区内原有的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达到地面侵蚀量显著减少,主体工程安全得到保障、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根据水利部[2006]第2号文“水利部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文件《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知》(粤水农[2000]23号),项目区所在****为依法划定的广东省省级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50433-2008)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等级标准》(GB50434-2008)的相关规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等级执行二级标准。结合工程建设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土壤及水土流失特点,制定水土保持防治工作目标为:通过布设有针对性的工程、植物和临时防护措施,使工程建设过程中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原有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减少因新增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恢复和保护工程建设区及周边地区的水土保持设施,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实现企业生产、区域经济和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方案在水土流失防治二级标准基础上,由于当地当年降雨量>800mm,因此,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三项指标的绝对值在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根据现状土壤侵蚀强度对土壤流失控制比进行修正等,依次确定的防治目标详见表8.1-1。98
表8.1-1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基础值拟定防治指标标准规定按降雨量修正按土壤侵蚀强度修正采用标准施工期试运行期施工期试运行期扰动土地整治率(%)*95*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85+2*87土壤流失控制比0.50.7+0.30.81.0拦渣率(%)90959095林草植被恢复率(%)*95+2*97林草覆盖率(%)*20+2*22注:“*”表示指标值应根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措施实施进度,通过动态监测获得,并作为竣工验收的依据之一。8.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8.2.1指导思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以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1994〕513号)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第5号令,2005年7月8日修订)及“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和有关的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工程建设特点及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状况,提出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指导思想如下:(1)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在论证主体工程设计合理性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方案。(2)全面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服务于建设和正常生产为基本出发点,解决好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防止建设新增水土流失并保障安全运行,促进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98
(3)针对该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和重点流失区域,结合工程区水土流失现状,遵循防治结合、因害设防、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坚持全局观点,采用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建设及其它环保措施相结合的方法,使水土保持措施与工程安全及环境保护紧密协调、互为稗益。8.2.1指导原则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要求,结合主体工程设计与施工组织规划,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结合工程实际和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防治结合、全面布局、科学配置。2.减少对原地表和植被的破坏,合理布设弃土(石、渣)场,弃土(石、渣)应分类集中堆放。3.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设置临时性防护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人为扰动及产生的废弃土(石、渣)。4.注重吸收当地水土保持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5.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注重与周边景观相协调。6.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合理配置、统筹兼顾,形成综合防护体系。7.工程措施要尽量选用当地材料,做到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8.植物措施要尽量选用适合当地的品种,并考虑绿化美化效果。9.防治措施布设要与主体工程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形成整体。8.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8.3.1防治措施体系根据不同防治分区水土流失特点和各自地形地貌、地质、土质等特点进行防治,提出具体对策和措施。以水土流失预测分区为基础,划分为主体工程区、临时堆土场区、施工生产区三个分区,并将外购材料采购区、拆迁拆迁安置区纳入防治体系,提出水土流失防治要求。在临时堆土场区建立防护拦挡工程,使施工出现的弃渣、开挖面产生的水土流失在“点”上集中拦蓄:施工中形成的新生面(如路基、路堑边坡等)采取截水(洪)沟、护坡和修筑挡渣墙(坎),保护边坡和坡脚稳定,同时使水土流失在“线”上有效控制,减少地表径流冲刷,使泥、土、石“难出沟、不下河、不入库”98
;同时对施工迹地进行土地整治——即进行土地的平整、改造、修复、种植水保林草或复耕,形成“面”的防治。通过点、线、面防治措施有机结合、相互作用,形成立体的综合防治体系,达到保护地表,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实现水土流失由被动控制到综合开发治理的转变。****产业转移工业园陶瓷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改建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见图8.3-1。图8.3-1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框图8.3.1防治措施总体布局总的防治指导原则为: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有机结合,多树种、多草种,点、线、面上水土流失防治相辅,充分发挥工程措施控制性和时效性,保证在短时期内遏制或减少水土流失,再利用土地整治和林草措施涵水保土,实现水上流失彻底防治。本项目的水上流失防治主要为项目建设区,其中公路主体工程建设区的水土流失将最严重,为重点防治区域。在分区布设防护措施时,既要注重各自分区的水土流失特点以及相应的防冶措施、防治重点和要求,又要注重各防治分区的关联性、连续性、整体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进度安排按照“三同时”98
制度进行。,按照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建设工期、工艺流程,坚持积极稳妥、留有余地、水土保持措施布设应尽快发挥效益的原则,以全面的观点来进行,做到先全局,后局部,先重点,后一般,不重不漏,轻重缓急,区别对待。先工程措施再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安排在非主汛期,大的土方工程避开汛期。植物措施以春季、秋季为主。施工建设过程中,按“先拦后弃”的原则,先期安排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8.4分区防治措施8.4.1主体工程区根据第五章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主体工程区工程措施主要是表土剥离,边坡、路基排水等措施,另外植物措施为边坡草皮绿化、市政道路景观绿化措施等。由于各项工程措施设计标准均按照相应工程的设计规程规范,设计成果均能满足水土保持要求,只要在施工中能完全落实,就能起到保障工程安全和防治水土流失、美化环境的需要。该部分设计内容、工程量、投资已计入主体工程中。但主体工程防治区还有部分内容有待补充完善,本方案将对边坡采取临时防护措施,以便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危害。8.4.1.1主体工程建设区本项目填筑前,要对原有的淤泥、膨胀土、杂填土等进行清除,另外,在埋设城市雨水排放工程和城市污水排放系统时,挖土规模和深度较大,其间产生临时边坡的面积较大,为避免雨季降雨对开挖产生的临时边坡造成冲刷,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危害,必须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填方较大边坡表面临时覆盖可重复利用的彩条布,以防止暴雨冲刷;临时排水沟采用断面尺寸为0.9m×0.3m×0.3m(上口宽×底宽×深)的土质梯形沟,单位工程量为开挖土方0.20m3/m;渠底夯实后不加衬砌,施工简单且易于后期回填;共开挖排水沟3500m,共开挖土方为700m3;每隔100m增加临时土质沉沙池一座,临时沉沙池的尺寸为4.0m×2.5m×1.0m(长×宽×深),池壁夯实,单位工程量为开挖土方4.7m3/座,共开挖临时沉沙池30座,开挖土方141m3。填方较大区域边坡表面临时覆盖可重复利用的彩条布,以防止暴雨冲刷。经统计,施工期间该区临时覆盖彩条布6000m2。8.4.1.2工程量统计主体工程区补充的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见表8.4-1。98
表8.4-1主体工程区补充的水土保持措施及工程量表临时排水临时覆盖沉沙池(座)开挖土方(m3)覆盖彩条布(m2)301416000临时排水沟(m)开挖土方(m3)35007008.4.2施工生产区施工生产区布置在道路路基征地外左侧旁,占地类型为裸地,地形较平整,占地面积为0.96hm2。开工前进行表土剥离,共剥离表土3900m3,堆放于施工生产区场内空地,临时堆土最大堆高5.0m,拟在其坡脚利用草包袋装土临时拦挡围护。草包袋土挡墙为梯形断面,高1.5m,上底宽0.8m,下底宽1.5m,临时挡土墙单位工程量为草包袋土1.725m3/m。经估算,临时挡墙长100m,草包袋土填筑(拆除)172.5m3。施工期防护措施以临时措施为主,后期对施工场地进行场地平整,清理建筑垃圾、废料及硬化表层等,并覆种植土及绿化,后期场地平整面积0.96hm2,绿化采用撒播百喜草草籽,撒播密度为35kg/hm2。1.临时排水及沉淀在施工生产场地使用前,沿周边(如拌和堆料场、预制场)开挖排水沟,将雨水及其生产用水全部顺畅地引入周边已有的排水通道,排水设计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路线所在区域10年一遇最大1h降雨强度为94.3mm,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洪峰流量:a.洪峰流量计算:采用公式:Qs=0.278KiF式中Qs——洪峰流量,m3/s;K——径流系数,K=0.6;i——10年一遇最大1h降雨强度,为94.3mm/h;F——集水面积,0.003km2。经计算10年一遇洪峰流量:Qs=0.047m3/s。98
b、水力学计算:为便于施工和集排地表径流,排水沟断面设计为梯形断面,底宽0.3m×深0.3m,内坡比1:1,渠道比降为i=1.0%。结构形式为土质,故糙率n=0.023。排水沟过水能力计算如表8.4-2。按公式Q过=AC进行计算式中:A——过水断面面积;C——谢才系数C=;R——水力半径R=;n——糙率,取n=0.023;X——湿周;i——渠道纵坡,i=1.0%。表8.4-2施工生产区排水沟水力计算表汇水面积(hm2)计算洪峰流量(m3/s)排水沟过水断面水力要素设计过流能力(m3/s)AXRC0.300.047底宽0.30m×深0.30m梯形,内坡比1:10.181.150.1631.920.227经计算得,施工生产区排水沟过流能力Q过>Qs,已安全超高12cm,满足设计要求。排水沟采用断面尺寸为0.9m×0.3m×0.3m(上口宽×底宽×深)的土质梯形沟,单位工程量为开挖土方0.20m3/m;渠底夯实后不加衬砌,施工简单且易于后期回填;共开挖排水沟100m,共开挖土方为20m3;沿排水沟每50m设置临时土质沉沙池一座,共设置临时沉沙池2座,沉沙池的尺寸为2.0m×2.0m×1.0m(长×宽×深),单位工程量为开挖土方2.3m3/座,共开挖土方为4.6m3。2.临时覆盖施工生产区拌和堆料场主要堆积砂石料。汛期遇暴雨时,拌和堆料场中松散的砂石遇暴雨极易被水流冲刷,导致水土流失。本方案拟采用彩条布对砂石料表面进行临时覆盖,经估算,需铺设彩条布1500m2。施工生产区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见表8.4-3。98
表8.4-3施工生产区水土保持措施及工程量表工程措施临时措施表土剥离(m3)覆种植土(m3)土地整治(hm2)排水沟长度(m)开挖土方(m3)沉沙池(座)开挖土方(m3)临时挡墙(m)草包袋土填筑(m3)草包袋土拆除(m3)覆盖彩条布(m2)390039000.961002024.6100172.5172.515008.4.3临时堆土场区临时堆土场区是主体工程区剥离表土临时堆放场地,主体工程区剥离表土60.39万m3,现将主体工程区20%的剥离表土堆放于此处,余下的表土运至政府规定的渣场堆放。该临时堆场布置在主体工程区路基左侧外用地红线旁,占地类型为荒草地,占地面积9.0hm2,施工期防护措施以临时措施为主,施工结束后进行场地平整及撒播百喜草草籽进行绿化,撒播密度为50kg/hm2。1.临时覆盖在堆土表面覆盖彩条布,以防止暴雨冲刷造成表土流失。经统计,施工期间需覆盖彩条布3800m2。2.临时拦挡临时堆土最大堆高5.0m,分两层填筑,拟在其坡脚利用草包袋装土临时拦挡围护,防止边坡土体四处滚落。草包袋土挡墙为梯形断面,高1.5m,上底宽0.8m,下底宽1.5m,临时挡土墙单位工程量为草包袋土1.725m3/m。经估算,临时挡墙长500m,草包袋土填筑(拆除)862.5m3。在码砌前应先处理地表杂物,基础整平夯实并插打抗滑木桩。本工程堆土场堆土高度在3-5.0m之间,边坡按1:1.75放坡,堆土后形成的边坡较低缓,土体自身可达到自然稳定状态。根据其他工程施工经验,该形式的的临时挡墙可以满足拦挡要求,拦挡稳定且便于后期拆除。临时堆土场区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见表8.4-4。表8.4-4临时堆土场区水土保持措施及工程量表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土地整治(hm2)直播种草(hm2)临时拦挡(m)草包袋土填筑(m3)草包袋土拆除(m3)覆盖彩条布(m2)91.2500862.5862.5380098
8.5水土保持工程量汇总⑴主体工程已有措施:表土剥离60万m3,覆土60万m3,土质临时排水边沟3500m;边坡防护铺草皮3261m2,绿化美化种植小叶榕890株,七彩朱槿1076株,种植沿阶草3688m2。⑵方案补充措施:表土剥离3900m3,覆土3900m3,土地整治9.96hm2,直播百喜草2.16hm2;边坡防护铺草皮2950m2,绿化美化种植小叶榕1670株,七彩朱槿1060株,种植沿阶草678m2。草包袋土临时挡墙600m,临时截排水沟3600m,临时沉沙池32座,临时覆盖铺彩条布11300m2。详见表8.5-1。表8.5-1水土保持新增工程量汇总表序号项目组成单位防治分区合计主体工程区临时堆土场施工生产区第一部分工程措施 一清表工程 表土剥离m339003900二排水工程 排水沟m 土方开挖m3三土地整治工程 覆土m339003900 土地整治hm23.670.969.96第二部分植物措施 一植物防护工程 1铺马尼拉草皮m229502950二道路景观绿化工程 1种植乔木小叶榕株167016702种植七彩朱槿株106010603种植沿阶草m2678678三植物恢复工程 1直播种草hm21.20.962.16第三部分临时措施 一临时拦挡工程 1临时挡土墙m500100600 草包袋土填筑m3862.5172.51035 草包袋土拆除m3862.5172.51035二临时排水工程 98
1截排水沟m35001003600 开挖土方m3700207202沉沙池座30232 开挖土方m31144.6118.6三临时覆盖工程 1彩条布覆盖m2600038001500113008.6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防护措施,按照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此部分施工组织设计指水土保持方案新增的水土保持措施部分。本方案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是针对主体工程设计中,对可能产生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不足的补充,本着“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原则,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均纳入主体工程投资,形成水土保持专章,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及项目监理制,补充的水土流失防治工程与主体工程一起招标,签订施工合同,按照设计文件及施工合同要求完成防治工程。8.6.1施工条件8.6.1.1施工场内外交通(1)对外交通对外交通主要利用工程附近的现有道路,可满足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对外交通运输要求。(2)施工道路水土保持工程施工道路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可满足施工要求。8.6.1.2施工场地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在整个项目区征地范围内,其工程量相对主体工程较小,为避免施工设施重复建设,减少扰动面积,充分利用各区施工场地。8.6.1.3施工材料水土保持措施施工用水、用电及所需的外来建筑材料,包括水泥、砂石料、汽油、柴油等物质供应与主体工程供应方式相同;植物措施苗木来源于****98
附近的苗圃。8.6.2施工方法、工艺8.6.2.1工程措施(1)表土剥离集中堆放施工前,对主体工程区可剥离表土区域、施工生产区进行表土剥离,主体工程区剥离的表土堆放于临时堆土场,施工生产区剥离的表土堆放于施工生产区内空地,不另外征地。剥离表土分层堆放,边坡不大于1:2。(2)覆土施工造林种草之前用推土机或人工进行覆土平整,覆土土源来自施工前各区剥离表土,采用自卸汽车或手推车运输土料。8.6.2.2植物措施植物措施实施主要涉及选苗、苗木运输、苗木栽植等几个环节。(1)选苗绿化苗木选苗按以下标准:①根系发达而完整,主根短直,接近根径一定范围内有较多的侧根和须根;②苗干粗壮通直(藤本植物除外),有一定的适合高度,不徒长;③主侧枝分布均匀,能构成完美树冠;④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2)苗木运输苗木采用汽车运输,裸根苗为防车板磨损苗木,车厢内先垫上草袋等物。乔木苗装车根系向前,树梢向后,顺序安放。同时,为防止运输期间苗木失水,同时也避免碰伤,将苗木用绳子捆住,苗木根部用浸水草袋包裹。(3)苗木栽植和种草绿化为保持苗木的水分平衡,栽植前应对苗木进行适当处理,进行修根、浸水、蘸泥浆等措施处理。98
苗木栽植采用穴坑整地,人工挖土,穴坑挖好后,栽植苗木采用2人一组,先填3~5cm表土于穴底,堆成小丘状,放入苗木,看根幅于穴的大小和深浅是否适合,如不合适则进行适当修理。栽植时,一人扶正苗木,一人先填入松散湿润的表土层,填土约达穴深一半时,轻提苗,使根呈自然向下舒展,然后踩实(粘土不可重踩),继续填满穴后,再踩实一次,最后盖上一层土与地面持平,乔木使填土与原根径痕相平或高3~5cm,灌木则与原根径痕相平。穴面结合降雨和苗木需水条件进行修整,一般整修成下凹状,利于满足苗木的水分要求。移栽苗木定植后必须浇足三次水,第一次要及时浇透定根水,渗入土层约30cm,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与根系紧密结合,以利根系的恢复和生长;第二次浇水应在定根水后的2~3天进行;再隔约10天左右浇第三次水,并灌足灌透,以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灌水。灌溉水以自来水、塘水为宜。直播种草采用人工撒播,并覆薄层表土。铺草皮采用满铺,地表清理,铺草皮后拍紧,浇水清理。(4)后期抚育管理为保证苗木成活,栽植后应适当修剪、定时浇水、防治病虫害及防止人为损坏,对于不成活的苗木应进行补植。8.6.2.3临时措施临时工程措施主要为临时拦挡、临时排水及临时覆盖等。临时拦挡措施主要为临时堆放表土的装土草袋防护,用草袋装土堆筑成挡墙形式。临时堆土场的挡土墙土源采用临时堆放的表土。临时挡墙在堆土前修筑完成。施工后期,临时堆土和装表土草袋拆除的土料全部用于绿化覆土。临时排水工程措施主要为在主体工程区、临时堆土场施工前场地外围开挖土质排水沟和沉砂池。临时覆盖采用人工铺设、搭接方法施工。8.7水土保持施工进度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规定,本项目98
水土保持实施进度要与主体工程施工进度相适应,既保证重点又考虑点面结合;优先考虑生态效益特别是保水保土效益,合理安排措施实施进度。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与相应主体工程实施同步进行,并同时验收。根据本项目水土保持工程的规模、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主体工程施工的总进度等,提出本方案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安排及年度工程量计划。主体工程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其它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在道路建设施工期内全部完成。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见表8.7-1。表8.7-1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表项目区时间(月)工程措施2015年2016年89101112123456主体工程区施工准备路基、路面工程表土剥离排水工程路基防护绿化工程临时堆土场彩条布覆盖临时拦挡土地整治直播种草施工生产区剥离表土排水工程拦挡工程覆土工程土地整治直播种草备注:主体工程施工进度水土保持措施进度98
9水土保持监测9.1监测目的及意义9.1.1监测的目的根据《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保[2009]187号)的有关规定,水土保持监测的主要目的是:(1)协助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加强水土保持设计和施工管理,优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协调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建设进度;(2)及时、准确掌握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状况和防治效果,提出水土保持改进措施,减少人为水土流失;(3)及时发现重大水土流失危害隐患,提出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建议;(4)提供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技术依据和公众监督基础信息,促进项目区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及时恢复;(5)水土保持监测的结果是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9.1.2监测意义根据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在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同时,应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对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进行监测,监测经费列入水土保持投资中。及时的监测对确保工程采用的水土保持措施功能的正常发挥、保障主体工程顺利施工、顺利验收、安全运行、保持当地水土资源环境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本项目特点,建设单位应在工程前期准备阶段就逐步落实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委托具有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甲级或乙级监测资质的单位编制《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项目正式开工前即按该实施方案进行监测工作,为主体工程水土保持专项验收积累资料和实测数据。9.2监测范围本项目98
监测范围为该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根据水土流失预测,项目建设区水土保持监测重点区域为主体工程土石方施工区;直接影响区为项目建设可能造成影响的区域,本方案仅作巡查监测。9.3监测时段根据本项目建设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安排,将整个监测时段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至设计水平年结束,即2015年08月~2017年12月,各分项工程依据各自的监测内容和要求确定。9.4监测区域(段)、监测点位9.4.1监测区域根据水土流失预测,本项目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主体工程区,临时堆土场及施工生产区,因此水土保持监测重点区域为主体工程区、临时堆土场及施工生产区。9.4.2监测点位9.4.2.1布设原则(1)每个监测点应根据各施工区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大小来布设,同时都要有代表性,对所在水土流失类型区和监测重点要有代表意义,原地貌和扰动地貌应具有一定的可比性;(2)各种试验场地应适当集中,不同监测项目应尽量结合;(3)尽量避免人为活动的干扰;(4)交通方便,便于监测管理;(5)简易土壤侵蚀观测场应避免周边来水对观测场的影响;(6)监测点分为长期性监测点和临时性临测点两类,本项目为建设类项目,在施工期和试运行期布设临时性监测点。9.4.2.2监测点位布设拟在项目建设区内设置固定水土保持监测点位3个,主体工程区挖方边坡1个,临时堆土场1个,施工生产区1个。98
9.4-1监测点特性表编号监测点位置或桩号备注1路基挖方边坡南段起点路基左侧填方边坡2临时堆土场区临时堆土区位置占地类型为荒草的,最大堆高5.0m3施工生产区施工生产区位置占地类型为裸露地9.5监测内容、方法及监测频次9.5.1监测内容1)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监测主要包括项目所在地区降雨、径流、含沙量、地形地貌、地面组成物质及结构、植被类型及覆盖率、水土保持数量及质量。其中降雨情况的监测主要包括项目区最大24h降雨量、最大1h降雨量等。2)水土流失现状、类型监测对项目区各施工区水土流失现状、类型进行监测。3)扰动地表面积、毁损水土保持设施数量的监测对该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扰动地表面积、毁损水土保持设施数量进行监测。4)土石方量、水土流失量的监测重点监测各施工单元土石方开挖和回填数量以及产生的水土流失状况,包括不同时期土壤侵蚀模数和水土流失量的对比分析。5)水土保持措施数量及质量监测对本方案的水土保持措施数量和质量进行监测。重点监测植物措施成活率、保存率和覆盖率等。6)水土保持措施的挡渣保土效果监测对本方案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土地整治措施等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监测。9.5.2监测方法98
水土保持监测方法按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进行,根据工程施工特征,本项目监测方法主要采用调查监测法、地面观测法及现场巡查。9.5.2.1调查监测调查监测是指定期采取项目区调查的方式,通过现场实地勘测,结合项目布置图、照相机、全站仪等测量工具按行政区或标段测定不同地表扰动类型的面积;对破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进行调查和核实。填表记录每个扰动类型区的基本特征(特别是堆土和开挖面坡长、坡度、岩土类型)及水土保持措施(拦挡工程、护坡工程等)实施情况。掌握新建水土保持设施的质量和使用情况,调查水土保持设施的保土效益、拦渣效益,扰动土地的再利用、生态效益等。下面针对调查监测中的面积监测和植被监测方法作具体介绍:1.面积监测面积监测可采用全站仪进行。先记录调查点名称、工程名称、扰动类型和监测数据编号等。在所设控制点架设全站仪后(确保与其他参照点通视),沿所测区域边界选择特征点依次立棱镜,在全站仪微电脑上即可记录所测区域的形状(边界坐标),然后将所测结果展入计算机CAD程序中,即可查询面积(现大部分全站仪都具备面积量算程序,可现场测出面积)。对弃土弃渣量测量,把堆积物近似看成多面体,通过测一些特征点的坐标,再通过软件模拟原地面形态,即求出堆积物体积。2.植被监测(1)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造林一年后测定其成活率与保存率。不分林种、林型,在规定的抽样范围内,取样方30m×30m,检查造林株数、成活株数与保存株数。采取成活株数除以造林株数,算得成活率(%);保存株数除以造林株数算得保存率(%)。(2)种草出苗情况选取2m×2m样方的草地,用目测的方法清点出每平方米面积上其出苗株数。(3)树木与草类的生长情况98
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作为标准地,标准地的面积为投影面积,要求乔木林20m×20m、灌木林5m×5m、草地2m×2m。分别取标准地进行观测并计算林地郁闭度、草地盖度和类型区林草的植被覆盖度(纳入计算的林地或草地面积,其林地的郁闭度或草地的盖度都应大于20%)。计算公式为:D=fd/feC=f/F式中:D——林地的郁闭度(或草地的盖度);C——林(或草)植被覆盖度(%);fe——样方面积(m2);fd——样方内树冠(草冠)垂直投影面积(m2);f——林地(或草地)面积(hm2);F——类型区总面积(hm2)。9.5.2.2地面观测对不同地表扰动类型侵蚀强度的监测,采用地面定位观测方法量测坡面的坡度、坡长、地面组成物质、容重等,并观测记录每次降水过程中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常用的监测方法如简易坡面量测法、简易径流小区法等。1.简易坡面量测法降雨过程结束后,已开挖或填筑的边坡上往往会留下许多细沟、浅沟、切沟、冲沟或槽沟,应及时进行沟蚀量的调查。在已经发生侵蚀的地方,通过选定样方,测定样方内侵蚀沟的数量和大小来确定侵蚀量。样方大小取5~10m宽的坡面,量测出沟的平均横断面面积(m2),然后乘以沟长(m)和土壤容重(t/m3),即为某条沟的沟蚀量(t)。各条沟的沟蚀量之和即为调查区的总沟蚀量。坡面侵蚀沟量测法通过调查实际出现的水土流失情况推算侵蚀强度。重点是确定侵蚀历时和排除外部干扰。必须及时了解工程进展和施工状况,通过照相、录像等方式记录、确认水土流失的实际发生过程。2.简易径流小区法用木板、铁皮、混凝土或其它隔湿材料围成矩形小区(一般规格10m×5m),在较低的一端安装收集槽和测量设备,以确定每次降雨的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径流小区设置依据监测点实际地形,通过简单布置形成简易径流场,测定径流、泥沙。简易径流场分固定式和临时式两种。98
9.5.2.3其它监测方法在实际监测中,始终坚持以地面定位观测监测和调查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监测,突出重点,除了对选取的监测点定时监测外,还要对项目区内其它的填挖边坡、施工生产区、施工临时用地区和直接影响区采取随机、不定期现场巡查的方法,能较为全面准确地掌握该工程各个阶段、各个扰动分区内的水土流失及防治状况。9.5.3监测规划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体规划情况见表9.5-1。表9.5-1水土保持监测规划一览表序号监测区域监测内容及监测方法监测频次1主体工程区①采用调查监测法监测地形地貌变化情况、扰动或占压地表植被面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②采用调查监测法监测工程挖方、调运、弃方数量;③采用简易坡面量测法监测水土流失量;④采用调查监测法监测水土保持措施防护状况及运行效果,种草成活率、覆盖度、生长情况等。频次:施工准备期各区监测1次;施工期雨季前后各区各监测1个次;雨季期间每个月各区至少监测1次,每1次暴雨以上强降雨过程后加测1次。(注:正在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等至少每10天监测记录1次;扰动地表面积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拦挡效果等至少每1个月监测记录1次。)时段:监测时段从施工准备期至设计水平年结束为止。2临时堆土场①采用调查监测法监测临时堆土场地形地貌变化情况、堆土高度、坡长、占地;②采用调查监测法监测临时措施实施情况及效益,确定拦渣率等。③采用简易坡面量测法定点监测水土流失量。3施工生产区①采用调查监测法监测地形地貌变化情况、扰动地表及植被面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②采用调查监测法监测临时措施实施情况及效益。③采用简易径流小区法定点监测水土流失量。注:1.由于项目区降雨主要集中在4~10月,故在4~10月进行常规监测频次见上表,1月~3月,11月~12月不做定点监测仅进行巡视调查;2.暴雨过程是指在某一次降雨过程中出现1h内的雨量为≥16mm或24h内的雨量为≥50mm的降雨。98
9.6监测工作量9.6.1监测设施(1)简易坡面量测法2处:主体工程南段起点左侧挖方边坡1处及北段中间填方路基左侧临时堆土场区1处。(2)简易径流小区1处:主体工程区征地旁施工生产区1处。9.6.2设备耗材监测设施、设备及消耗性材料见表9.6-1。表9.6-1监测设施设备一览表分类监测设施和设备单位数量一设施1简易坡面观测场个22简易径流小区个1二消耗性材料1采样工具(铁铲、水桶、量筒等)批12皮尺把43钢卷尺把44测绳、剪刀等批1三设备11台秤、烘箱台12坡度仪台23全站仪套14摄象设备台25笔记本电脑台19.6.3监测人员配置根据施工特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人员按1名工程师1名技术员一组配置。9.7水土保持监测成果要求9.7.1资料整理98
在每次水土保持监测时,必须做好原始记录(包括观测或调查时间、人员、地点、基本数据及存在的问题等),并有观测或调查人员、记录人员及校核、审查签字,做到手续完备,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1)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提交以下成果:①考证资料,包括监测站、监测场、监测点和调查监测的基本情况,以及监测设备、监测仪器和监测方法的说明。②各种经校核、复核的原始监测资料成果,以及相关的分析图表、文字说明和影像资料。③各项调查、观测和汇总数据。④水土保持监测报告内容包括监测情况、时间、地点、监测项目和方法、监测成果、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水土保持防治工作建议等。监测报告中应包括6项防治目标的计算表格。(2)监测数据分析分析监测数据,编制水土保持监测报告,并报送业主、当地水土保持主管部门和工程建设单位。(3)提交成果监测单位应定期向业主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监测成果,包括监测设计及实施计划、监测年度报告、监测总报告。开展委托监测的生产建设项目,项目开工(含施工准备期)前应向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工程建设期间,应于每季度的第一个月内报送上季度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季度报告表》,同时提供大型或重要位置弃土(渣)场的照片等影像资料;因降雨、大风或人为原因发生严重水土流失及危害事件的,应及时进行监测,并于事件发生后1周内向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有关情况。水土保持监测任务完成后,应于3个月内报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9.7.2资料报送(1)按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执行,监测单位要严格执行本方案制定的监测方案进行监测。(2)98
为使监测结果准确可靠,能够真正为项目工程建设和控制区域水土流失服务,要求每次监测前对监测仪器进行校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对监测结果要及时统计分析,对比,做出简要评价,及时报送业主和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以便对工程建设和运行进行监督,并在工程竣工后提交监测报告。监测时若发现重大问题应及时通报业主,另外每次监测结束后,监测单位应对监测成果进行整理分析,最终总的监测报告应报送业主、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监测结果应能满足水土保持六项防治指标。9.8水土保持监测机构本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请业主另行委托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机构承担,具体实施以双方签定的合同为依据。9.9水土保持监测制度⑴为使监测结果准确可靠,能够真正为项目工程建设和控制区域水土流失服务,要求每次监测前对监测仪器、设备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⑵对每次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作出简要分析与评价;对于出现的紧急情况应及时通知业主和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以便及时采取补救,防治水土流失。⑶每年按监测项目对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监测成果应报业主与上一级监测网统一管理。9.10监测工作保障措施⑴组织领导措施由业主委托有资质的水土保持监测站承担,地方水行政管理部门对监测工作进行协调和监督。⑵技术保证措施根据水利部12号令,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应由持有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资格证书单位承担,从事水土保持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应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并取得水利部颁发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岗位证书,持证上岗。98
⑶监督管理措施监测站的监测技术和质量应接受上级监测中心站的质量控制和考核,同时要通过水利部门的计量认证及考核。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和成果实行报送制度。水土保持监测单位及技术人员应把本项目的监测数据及其整编成果按规定每年定期向当地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报告。(4)资金保证措施水土保持监测费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要求,应由工程业主支付。该费用应专款专用,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98
10水土保持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10.1编制原则、依据及方法10.1.1编制原则⑴水土保持工程作为主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费用估算的编制依据、价格水平年、费用计取等与主体工程一致,不能满足要求部分,选用水利行业标准;⑵主要材料价格、工程单价与主体工程一致;⑶植物措施单价依据当地市场价格水平确定,尽量与主体工程保持一致;⑷补充的水土保持方案措施为主体工程的组成部分,其投资的价格水平年与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估算的价格水平年一致;⑸编制格式要求执行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规定。10.1.2编制依据(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机械台时费概(估)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4)《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5)《广东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试行〉》;(6)设计的工程量和调查的造林种草的苗木种子价格;(7)《广东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和使用管理暂行规定》;10.1.3编制方法10.1.3.1基础价格1、人工预算单价根据水土保持(概)估算编制规定计列,人工单价为62元/工时。2、主要材料预算单价119
主要材料基础单价和主体工程概算材料预算价格确定,参照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发布的“广东工程造价信息”及综合实地调查所得到当地市场价,次要材料价格参考当地市场价。3、植物价格:调查地方市场价。10.1.3.2工程单价费率1.其它直接费工程措施的费率1.5%;植物措施的费率为1%(以直接费为基础)。2.现场经费工程措施的费率5%;植物措施的费率为4%(以直接费为基础)。3.间接费工程措施的费率4%;植物措施的费率为3%(以直接工程费为基础)。4.企业利润工程措施的费率7%;植物措施的费率为5%(以直接工程费和间接费之和为基础计算)。5.税金工程措施的费率与主体工程一致;植物措施的费率为3.28%(以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三项之和为基础计算)。6.扩大系数根据投资估算编制规定,本项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单价均扩大10%。10.1.3.3水土保持工程估算编制1.工程措施投资估算工程措施投资估算按设计工程量乘以工程单价进行编制。2.植物措施投资估算植物措施由苗木、草、种子等材料费、种植费和抚育管护费组成。植物措施材料费由苗木、草、种子等的预算价格乘以设计数量进行编制。栽(种)植费由工程单价乘以设计数量后即得。抚育管护费指栽植初期浇水、施肥、除草、剪枝、看护等费用。种草籽按种植费的5%计算,栽草、栽树按栽植费的10%计算。119
3.施工临时工程投资估算⑴施工临时防护工程按临时防护措施的工程量乘以工程单价编制。⑵其他临时工程按第一部分工程措施和第二部分植物措施费用之和的2%计算。4.独立费用⑴建设管理费按一至三部分之和的2%计算;与主体工程的建设管理费合并使用,满足水土保持评估和验收工作的需要。⑵水土保持监理费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建设部办公厅《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办价格[2007]670号)规定,水土保持监理费按工程师8~10万元/(人·年)计算。本项目按工程师2人配置,水土保持监理费按20万元计。⑶科研勘测设计费①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以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保监[2005]22)为参考,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②勘测设计费科研费不计列;勘测设计费按国家计委、建设部价格[2002]10号文《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计算。⑷水土保持监测费依照监测内容,按监测设施、设备及消耗性材料及人工费计列水土保持监测费,共计12.5万元。①监测设施、设备及消耗性材料费用水土保持监测设施土建费0.75万元、消耗性材料0.10万元、监测设备折旧费1.61万元,共计2.46万元。详见下表10.1-1。表10.1-1监测设施、设备及消耗性材料费用一览表119
分类 监测设施和设备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元)监测损耗计费方式一设施 7500 1简易坡面观测场个221004200 2简易径流小区个133003300 二消耗性材料 1034 1采样工具(铁铲、水桶、量筒等)批1500500易损品,全计2皮尺把4351403钢卷尺把411444测绳、剪刀等批1350350三设备 16053 1台秤台1900270按30%折旧2烘箱台11450218按15%折旧3坡度仪台231001240按20%折旧4全站仪套16700010050按15%折旧5摄象设备台254002700按25%折旧6笔记本电脑台163001575按25%折旧 合计 24587 ②监测人工费根据本项目监测规划,拟设工程师1人、技术员1人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考虑到水土保持监测的实际工作量以及监测人员可以同时开展别的项目的监测工作并结合开发建设项目监测费服务收费标准,本水土保持监测人工费按10.0万元计。⑸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根据广东省水利厅《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规定》(粤水水保〔2010〕126号),并结合项目实际,调查同类项目评估报告编制费用,按20万元计列。10.1.3.4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14]8号)等规定,并结合关于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试行)的通知发改价格[2014]886号文件,因广东省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尚未发布,故参照原粤府[1995]95号文“(一)从事房地产开发、开办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开发区等经营性建设项目,按实际破坏植被面积每平方米缴纳0.5~1.5元”。本项目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28.79hm2,按破坏植被面积每平方米1.0元计得水土保持补偿费28.79万元。119
10.1.3.5基本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按一至四部分投资合计的3%,不计价差预备费。10.2水土保持投资本项目水土保持总投资为515.81万元,其中主体已有水土保持投资238.63万元,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投资277.18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资97.41万元,植物措施投资37.58万元,施工临时工程投资22.85万元,独立费用112.29万元(其中水土保持监测费12.5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28.79万元),基本预备费8.07万元。详见表10.2-1~表10.2-3。表10.2-1水土保持投资总估算表单位:万元119
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安工程费植物措施费独立费用方案新增投资主体已有投资投资合计一第一部分工程措施97.4197.41154.31251.72二第二部分植物措施37.5837.5884.32121.9三第三部分临时防护措施21.8321.8321.831其他临时工程2.022.022.02四独立项目费112.29112.29112.291建设单位管理费5.55.55.52工程建设监理费20.20.20.3科研勘测设计费24.24.24.4水土保持监测费12.512.512.55第三方强制性检测费用1.51.51.56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20.20.20.7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28.7928.7928.79一至四部分合计269.11269.11238.63507.74基本预备费8.078.078.07总投资277.18238.63515.81表10.2-2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分部工程估算表119
序号2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计(元)一第一部分工程措施974059.5新增工程措施974059.51、临时堆土区90000.1土地整治hm29.10000.90000.2、施工生产区131299.51剥离表土m33900.31.2121699.52土地整治hm20.9610000.9600.3、弃渣处理752760.1弃渣处理防治费m3147600.5.1752760.二第二部分植物措施375830.56植物措施375830.561、施工生产区5355.281草籽kg35.80.62821.2直播种草撒播不覆土hm20.962275.292184.283抚育管理%5.70.350.2、临时堆土场区7110.351草籽kg50.80.64030.2直播种草撒播不覆土hm21.22275.292730.353抚育管理%5.70.350.3、主体工程363364.931草皮铺种护坡草皮铺种铺草皮满铺m22950.19.5457645.952种植乔木小叶榕株1670.153.13255725.433种植七彩朱槿株1060.33.9635997.64草皮铺种园林草皮铺种铺草皮满铺m2678.20.6413995.95三第三部分临时防护措施218300.27临时措施198051.921、主体工程区53740.311临时排水土方开挖m3814.29.1623740.31序号2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计(元)119
2铺彩布条m26000.5.30000.2、临时堆土场区119078.461草袋包填筑及拆除m3堰体方862.5116.03100078.462铺彩布条m23800.5.19000.3、施工生产区25233.151临时排水土方开挖m324.629.16717.462铺彩布条m2900.5.4500.3草袋包填筑及拆除m3堰体方172.5116.0320015.69五、其他临时工程元1349890.060.0120248.35合计元1568190.33表10.2-3水土保持措施分年度投资表单位:万元编号工程或费用名称投资合计2015年2016年2017年 第一部分工程措施251.72251.72一主体工程区154.31154.31二临时堆土场区99三施工生产区13.1213.12四弃渣防治费75.2775.27 第二部分植物措施121.9121.9一主体工程区120.66120.66二施工生产区0.530.53三临时堆土场区0.710.71 第三部分施工临时工程21.8310.910.93一临时措施19.819.99.91二其他临时工程2.02110.2 第四部分独立费用112.2973.5435.153.6一建设管理费5.51.653.85二工程建设监理费20137三科研勘测设计费2424119
四水土保持监测费12.54.64.33.6五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2020六第三方强制性检测费用1.51.5 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28.7928.79 基本预备费8.074.074∑总投资515.87340.23171.983.610.2.2投资估算见正文后附表。10.3防治效果预测10.3.1基础效益本方案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预计因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将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改善,具体体现在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和林草覆盖率六项指标上,详见表10.3-1。表10.3-1水土流失防治指标实现情况表序号防治指标各区防治目标主体工程区达到值临时堆土场达到值施工生产区达到值综合效益达到值1扰动土地整治率(%)9599.8810010099.89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8799.5910010099.653土壤流失控制比1.01.01.01.01.04拦渣率(%)95--99.1298.4299.075林草植被恢复率(%)971001001001006林草覆盖率(%)2223.0010010026.3910.3.2防治效果1.扰动土地整治率本方案服务期末,项目区扰动地表面积为200hm2,施工期结束后,本方案要求119
各分区扰动地表均需进行全面覆土绿化,因此到服务期末,主体工程区、临时堆土场区、施工生产区等区域均将得到综合治理,扰动土地整治率可达99.89%。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水土流失总治理度为水保措施防治面积与造成水土流失面积的比值。本方案针对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不同区域布设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各防治分区等均得到综合治理,工程水土流失总治理度为99.65%。3.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植被恢复率为植物措施面积与可绿化面积的比值,至本方案服务期末,林草植被恢复率100%。4.林草覆盖率林草覆盖率为林草总面积与防治责任范围面积的比值,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林草覆盖率仅计算工程扰动范围内,至方案服务期末,林草覆盖率26.39%。5.土壤流失控制比本项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完全发挥效益后,项目区的平均土壤侵蚀强度将减至500t/(km²·a)(扣除硬化部分),项目区土壤侵蚀模数容许值为500t/(km²·a),即得:土壤流失控制比=容许土壤流失量/治理后的平均土壤流失强度=500/500=1.06.拦渣率实际达标值的计算拦渣率为实际拦渣量与总弃渣量的比值,方案相关措施实施后,渣体得到有效拦挡,拦渣率达到99.07%。10.4水土保持损益分析10.4.1占用土地资源损益分析本项目方案服务期内实际占地以灌木林地、草地为主占地面积共计72.42hm2。工程建设未占用基本农田,项目所占用的土地多为生产能力较低的土地,项目区建设反而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项目对周边耕地影响也不大,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表土剥离、土地整治等防护措施,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维护土壤结构,土地生产力将得到保护。119
10.4.2水资源损益分析项目区不属于重要水源区,项目区范围内无较大村庄及重要企事业用水单位,同时也无基本农田,耕地资源多为旱地。同时项目区降雨量充沛,对正常生活生活用水及生态水不会造成大的影响。10.4.3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可使项目绿化区域的植被得到恢复,植被的根系对土壤起到加筋、锚固、支撑的作用,能有效地加固边坡的稳定性;植被的茎叶还能有效的截留降雨,抑制地表径流,削弱溅蚀,减少水土流失,从而减少进入排水沟道的泥沙量。另外,植被的增加对改善沿线小气候条件有一定作用,方案的实施还将促进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10.4.4对水土保持功能影响分析项目区内无国家或省级专项水土流失治理成果,但项目建设占用了一定量的草地、林地等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施,但主体工程开展有效的拦挡、排水、硬化、园林绿化等措施,有效地防治项目建设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同时本方案根据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防治要求,完善了相关水土保持措施设计,通过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可有效控制项目区水土流失。本方案服务期内,工程建设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共计28.79hm2,基本为灌木林和草地。项目区水土保持功能将得到较好的保护和恢复,工程基建期及运行期间如不采取防护措施,将产生水土流失总量为19485.7t,但是通过实施各类防护措施,土壤侵蚀模数控制在500t/km2·a以下,项目区土壤侵蚀程度将比工程建设前减轻。10.4.5水土保持投资损益分析本工程基建期新增水土保持总投资277.18万元。大部分水土保持投资均用于具体的防治措施。本项目预测水土流失总量为19485.7t,可以达到治理要求。可以看出,项目的建设和生产运行所带来的损失远远小于项目建成使用后取得的利益,所以该项目的建设运营是可行的。综上所述,本项目水土保持投资占投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面积投入大,可以满足治理要求。119
10.4.6社会效益随着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工程弃渣的有效治理,开挖面实施工程和植物防护,建设区大部分植被得以恢复,水土流失总量显著减少,一方面控制工程区地表植被的退化,改善项目范围内的自然景观;另一方面对弃渣实行有效的控制,避免了大量弃渣的流失,将施工对建设区环境的影响最小化。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加强了项目区生态建设,改善区域自然环境,对项目区的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119
11方案实施保证措施11.1组织领导与管理为保证该方案的实施,建设单位应明确水土保持管理机构及其职责,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管理的规章制度等,建立水土保持工程档案,工程开工时应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11.2后续设计设计单位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做好水土保持工程各阶段的设计工作,使水土保持设计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实施后效益明显。水土保持方案批复后,将方案制定的防治措施内容和投资纳入主体工程方案设计文件,并单独成章。11.3水土保持工程招标、投标建设单位应将水土保持工程纳入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将施工过程中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落实到施工单位。合同段划分要考虑合理调配土石方,减少取、弃土(石)方数量和临时占地数量。明确承包商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施工单位要按照合同认真完成施工任务,依照施工图施工,保证工程质量,接受监理部门的监督,不合格的工程要返工。外购砂石料应依据“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在签订的外购材料合同中,必须明确其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同时料场的开采必须持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水土保持方案。11.4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119
根据国家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的要求,健全行政领导负责制,建立“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保证体系。全面贯彻《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89号)、《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水利部水建管[2003]79号)等文件精神,建设单位应委托具有水土保持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并签订书面监理合同,合同中应包括监理单位对水土保持工程质量、投资、进度进行全面控制的条款,监理单位应依据合同,公正、独立、自主地开展监理工作,维护项目法人或项目责任主体和承建单位的合法权益。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监理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承担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工作的监理人员必须持有水土保持监理岗位证书。监理单位应组织监理人员编制水土保持工程监理规划,依据工程建设进度,按单项措施编制监理细则,按规定向项目法人或项目责任主体提交监理月报和专题报告并作为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依据。监理过程中应建立施工过程中临时措施影像等档案资料,监理业务完成后,提交水土保持设施施工监理报告,移交档案资料。11.5水土保持监测工程的水土保持监测是验证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及其所产生的效益的直接手段。依据《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本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应由具有一定资质及相关经验的单位按方案中的监测要求依据规范编制监测实施方案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监测单位应对每次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做出分析评价,及时报送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相应的监测管理机构,同时做好监测预报。全部监测工作结束后,对监测结果做综合分析与评价,编制监测成果报告,报送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相应的监测管理机构,作为监督检查的依据之一。同时,在水土保持专项验收前应编制水土保持监测专项报告。11.6施工管理施工管理应满足以下要求:1.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应封闭施工,遮盖运输。2.施工期应控制和管理车辆机械的运行范围,防止扩大对地表的扰动。3.应设立保护地表及植被的警示牌,施工过程应保护表土与植被。4.应有施工及生活用火安全措施,防止火灾烧毁地表植被。5.应对泄洪防洪设施进行经常性检查维护,保证其防洪效果和通畅。119
6.建成的水土保持工程应有明确的管理维护要求。11.7检查与验收建设单位和水土保持工程承包方应自觉接受水土保持预防监督部门的执法检查,接受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检查。项目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要定期或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方案顺利实施。根据相关规定,主体工程投入运行前必须首先验收水土保持设施。水土保持设施经验收合格后,主体工程方可正式投入营运。验收内容、程序等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进行。本方案的水土保持设施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验收。验收单位会同建设单位依据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设计文件的内容和工程量,对水土保持设施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建设单位需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并委托具有具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乙级及以上资质单位编制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报告。水土保持工程验收后,应由项目法人负责对永久占地区的水土保持设施进行后续管护与维修;临时占地区内的水土保持设施应由项目法人移交土地权属单位或个人继续管理维护。11.8资金来源及使用管理建设单位在建设期实施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所需要的资金均应列入主体工程投资设计概算中,与主体工程建设资金同时调拨使用,并做到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单位应积极开展工作,落实资金,保证方案实施。建设单位要做好资金使用管理,专项专用,保证建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保障水土保持工作顺利进行。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将水土保持概算调整情况、分年度投资安排、资金到位情况和经费支出情况写出总结。119
12结论及建议12.1结论12.1.1影响预测因工程建设规模较大,建设扰动地面范围较大,破坏地表严重。如不采取有效的防护,工程建设及临时堆土、堆渣、建筑材料堆存导致的水土流失所产生的大量泥沙将淤积邻近区域的水塘、堰坝和农田,降低水库、塘坝的调蓄能力和河道行洪能力,加剧项目所在区域的洪涝和干旱灾害,威胁到项目的安全运行,甚至威胁到周边区域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1、本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经计算,项目防治责任范围面积总计210.25hm2,其中项目建设区面积为200hm2,直接影响区范围10.25hm2。本项目施工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面积为200hm2,破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28.79hm2。2、施工时挖方边坡、填方边坡如果开挖、护砌不当,将产生面蚀、沟蚀甚至崩塌、产生水土流失;项目挖方总量85.97万m3(含主体工程区表土60万m3及施工生产区表土0.39万m3),填方总量71.21万m3,永久弃渣14.76万m3。3、项目建设区临时堆土量较大,施工过程中不加防护会产生严重水土流失;4、据预测分析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19485.79t,新增水土流失量15943.02t。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大部分区域土壤侵蚀强度达到中度和强度流失。按预测分区,主体工程区是本方案的重点防治区域。12.1.2项目评价本项目是****119
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的实施,使区域对外交通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能大大提升沿线区域的经济活动力,从而迅速带动当地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充分开发当地资源,吸引外资,发展外资、合资企业,将更有利的促进经济的繁荣。但项目建设过程中如不采取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将使区内水土流失加剧,恶化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危及项目本身及下游地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但只要防治及时、措施恰当,完全可将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减轻至最低程度,减轻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主体工程完工后能有效地防治建设区的水土流失,但是由于防治措施的滞后性,施工期裸露地面雨水冲刷流失及施工中的废土、废渣流失不可避免,工程建设中,应结合主体工程建设先行修建排水沟、沉沙池等,并尽快布设水土保持措施,加强施工管理,使施工期的水土流失在点、线、面上得以控制,尽可能防止“先破坏,后治理”现象的发生。本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对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区域进行了全面的防治规划,排洪、拦渣工程、表土临时堆置区的临时防护、植被恢复等措施实施能有效地防治区域的水土流失,恢复土地生产力,本方案按照“预防为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综合防治”的方针,能够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12.1.3防治措施本方案在主体工程规划设计已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基础上,针对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了水土保持防治工程规划设计,这些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实施将能有效防治项目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这些水土保持措施建成后可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和水土流失量,将产生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水土流失预测成果及分区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规划设计,本项目新增水土保持措施的主要工程量:⑴主体工程已有措施:表土剥离60万m3,覆土60万m3,土质临时排水边沟3500m;边坡防护铺草皮3261m2,绿化美化种植小叶榕890株,七彩朱槿1076株,种植沿阶草3688m2。⑵方案补充措施:表土剥离3900m3,覆土3900m3,土地整治9.96hm2,直播百喜草2.16hm2;边坡防护铺草皮2950m2,绿化美化种植小叶榕1670株,七彩朱槿1060株,种植沿阶草678m2。草包袋土临时挡墙600m,临时截排水沟3600m,临时沉沙池32座,临时覆盖铺彩条布11300m2。12.1.4投资估算本项目水土保持总投资为515.81万元,其中主体已有水土保持投资238.63万元,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投资277.18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资97.41万元,植物措施投资119
37.58万元,施工临时工程投资22.85万元,独立费用112.29万元(其中水土保持监测费12.5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28.79万元),基本预备费8.07万元。12.1.5防治目标本方案报告充分考虑了可能引起项目区发生水土流失的各种因素,其水土保持措施按规划设计完成后,能有效防治人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业主应加强管理,确保投入,在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土保持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按照“三同时”制度实施水土保持方案。通过对项目建设区域的综合治理,各项防治目标可达到:1、扰动土地整治率:95%;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87%;3、土壤流失控制比:1.0;4、拦渣率:95%;5、林草植被恢复率:97%;6、林草覆盖率:22%;综上所述,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本项目不存在制约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问题。只要按本方案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实施,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本项目建设过程新增的水土流失量,还能大大降低项目区原地表水土流失量,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因此,从水土保持的角度看,只要认真做好相应的水土保持工作,项目建设不会对当地产生大的水土流失影响,是可行的。12.2建议12.2.1对下阶段设计的建议(1) 对水土保持方案批复后,将方案制定的防治措施内容和投资纳入主体工程方案设计文件,并单独成章。(2) 在下阶段设计中如该项目出现重大变更,应重新根据变更后的工程情况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变更方案应在规定的时限内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119
12.2.2对施工组织及管理的建议(1) 为将水土保持落实到实处,必须将水土保持措施纳入主体工程招投标文件,一起招标。标书中要有水土保持要求,并列入招标合同。标书中还应明确承包商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和具体要求。(2) 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先拦后弃,合理安排好场地平整等前期工作,尽可能做到同步进行。避免在雨季进行土石方开挖,应尽量缩短挖填边坡、场平等裸露时间,开挖时间不宜过长。对暂时不能修防护设施的边坡应采用铺彩条布等临时防护措施。雨季施工时,特别注意材料的堆积,要及时覆盖避免裸露,在施工后要及时清理残余的废料。12.2.3对水土保持工程监理的建议监理单位应提高建设人员和项目主管审批人员的环境意识,监理人员应把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纳入,在工程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中把项目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纳入合同相应条款。监理人员对水土保持的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理服务,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并对施工过程进行服务的技术指导。水土保持竣工验收时提交水土保持专项监理报告及临时措施的影像资料。12.2.4对水土保持监测的建议监测单位应按方案中的监测要求编制监测计划并实施,在监测时间内若发现重大问题要及时通报业主,监测成果定期向建设单位及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若达不到目标则提出指导性意见;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时应负责编制并提交监测专项报告。119
13附件及附图13.1附件附件1:****经济和信息局《水土保持编制委托书》;附件2:投资估算表。13.2附图附图1:道路地理位置图;附图2:道路平面总图;附图3:项目区水系图;附图4:工程平面布置图附图5:防治责任范围、监测点布置图;附图6:防治措施总体布置图;附图7:绿化总体布置图;附图8:沉砂池典型设计图1;附图9:沉砂池典型设计图2;附图10:排水沟典型设计图、临时挡墙断面图;附图11:临时堆土防护大样图及施工围墙大样图;119
附件1水土保持编制委托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以及水利部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开发建设项目必须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原则,特委托****承担《****产业转移工业园陶瓷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的设计工作。望尽快组织人员开展工作,按照合同规定时间完成报告书的编制。****2015年月日1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车辆管理中心建设项目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 2006年8月水利部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情况表
- 风景区 、森林公园 水土保持方案
- 关于水土保持方案章节设置和有关内容变化的说明()
- 万寿菊叶黄素浸膏及配套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 浞河水土保持方案
- 丽江市古城区劳马古文通铜矿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___设计报告书.doc
-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流程图
- 都江堰外国语学校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 平龙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大学毕设论文.doc
- 电厂2&#215;600mw空冷机组工程水土保持方案(部审)学位论文.doc
- 生物质能电厂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点探讨
- 福鼎玄武岩矿山水土保持方案
- 灵璧星和湾住宅小区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方案本科学位论文.doc
- 膨润土加工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监测单位
-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要点230
- 水库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