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7.50 KB
  • 19页

满堂_脚手架_施工方案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目录一、工程概况2二、使用材料2四、脚手架的计算2五、搭设技术措施3六、满堂脚手架计算书319 一、工程概况1.1莘县路小学周边区域旧城改造工程,由青岛市南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位于莘县路、广州路、南村路围合区域。本工程规划建筑物为4栋22~23层单体住宅楼,其中1#、3#为23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为67.280m,剪力墙结构;2#、4#楼为22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为64.480m,剪力墙结构。沿街商业网点地上2层,建筑高度为8.250m,其中负一层地下室人防部分面积为8111m2,层高为4.2m。19 二、使用材料1、钢管宜采用力学性能适中的Q235A(3号)钢,其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炭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钢的规定。2、钢管选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3、铸件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宜有缩松、砂眼、浇冒口残余披缝,毛刺、氧化皮等清除干净。4、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5、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6、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7、钢管弯曲、压扁、有裂纹或严重锈蚀;扣件有脆裂、变形、滑扣应报废和禁止使用。8、外架钢管采用金黄色,栏杆采用红白相间色,扣件刷暗红色防锈漆。四、脚手架的计算主楼的楼层内施工采用满堂式脚手架,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1米,立杆的横距1米,立杆的步距1.50米。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托梁材料选用40*80mm的木方,在计算过程中,由于板厚、跨度不统一,为了安全起见,计算时各种参数均采用最大值。19 五、搭设技术措施搭设技术措施:1、室内满堂脚手架搭设必须严格符合相关规定要求。2、满堂脚手架的纵、横距不应大于1.5米。3、满堂脚手架应设登高设施,保证操作人员上下安全。4、操作层应设竹笆,不得留有空洞,必须留空洞着,必须设安全防护。5、满堂脚手架的步距,应控制在1.8米以内,必须高于1.8米,应有保护措施。6、满堂脚手架的稳固,应采用斜杆(剪刀撑)保护。7、满堂脚手架严禁采用钢、竹混搭。六、满堂脚手架计算书一、搭设方案(一)基本搭设参数模板支架高H为2.8m,立杆步距h(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取1.5m,立杆纵距la取1m,横距lb取1m。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自由长度a取0.1m。整个支架的简图如下所示。19 模板底部的方木,截面宽40mm,高80mm,布设间距0.3m。(二)材料及荷载取值说明本支撑架使用Φ48×3.5钢管,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mm,钢管上严禁打孔;采用的扣件,应经试验,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模板支架承受的荷载包括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以及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等。二、板模板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验算荷载首先作用在板底模板上,按照"底模→底模方木/钢管→横向水平钢管→可调托座→立杆→基础"的传力顺序,分别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其中,取与底模方木平行的方向为纵向。(一)板底模板的强度和刚度验算19 模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如图所示:(1)荷载计算,按单位宽度折算为线荷载。此时,模板的截面抵抗矩为:w=1000×182/6=5.40×104mm3;模板自重标准值:x1=0.3×1=0.3kN/m;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x2=0.15×24×1=3.6kN/m;板中钢筋自重标准值:x3=0.15×1.1×1=0.165kN/m;施工人员及设备活荷载标准值:x4=1×1=1kN/m;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x5=2×1=2kN/m。以上1、2、3项为恒载,取分项系数1.35,4、5项为活载,取分项系数1.4,则底模的荷载设计值为:g1=(x1+x2+x3)×1.35=(0.3+3.6+0.165)×1.35=5.488kN/m;q1=(x4+x5)×1.4=(1+2)×1.4=4.2kN/m;对荷载分布进行最不利布置,最大弯矩取跨中弯矩和支座弯矩的较大值。19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简图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1max=0.08g1lc2+0.1q1lc2=0.08×5.488×0.32+0.1×4.2×0.32=0.077kN·m支座最大弯矩计算简图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2max=-0.1g1lc2-0.117q1lc2=-0.1×5.488×0.32-0.117×4.2×0.32=-0.094kN·m;经比较可知,荷载按照图2进行组合,产生的支座弯矩最大。Mmax=0.094kN·m;(2)底模抗弯强度验算取Max(M1max,M2max)进行底模抗弯验算,即σ=0.094×106/(5.40×104)=1.734N/mm2底模面板的受弯强度计算值σ=1.734N/mm219 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fm=15N/mm2,满足要求。(3)底模抗剪强度计算。荷载对模板产生的剪力为Q=0.6g1lc+0.617q1lc=0.6×5.488×0.3+0.617×4.2×0.3=1.765kN;按照下面的公式对底模进行抗剪强度验算:τ=3×1765.215/(2×1000×18)=0.147N/mm2;所以,底模的抗剪强度τ=0.147N/mm2小于抗剪强度设计值fv=1.4N/mm2满足要求。(4)底模挠度验算模板弹性模量E=6000N/mm2;模板惯性矩I=1000×183/12=4.86×105mm4;根据JGJ130-2001,刚度验算时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取荷载标准值计算,不乘分项系数,因此,底模的总的变形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ν=0.159mm;底模面板的挠度计算值ν=0.159mm小于挠度设计值[v]=Min(300/150,10)mm,满足要求。(二)底模方木的强度和刚度验算按三跨连续梁计算19 (1)荷载计算模板自重标准值:x1=0.3×0.3=0.09kN/m;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x2=0.15×24×0.3=1.08kN/m;板中钢筋自重标准值:x3=0.15×1.1×0.3=0.05kN/m;施工人员及设备活荷载标准值:x4=1×0.3=0.3kN/m;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x5=2×0.3=0.6kN/m;以上1、2、3项为恒载,取分项系数1.35,4、5项为活载,取分项系数1.4,则底模的荷载设计值为:g2=(x1+x2+x3)×1.35=(0.09+1.08+0.05)×1.35=1.646kN/m;q2=(x4+x5)×1.4=(0.3+0.6)×1.4=1.26kN/m;支座最大弯矩计算简图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max=-0.1×g2×la2-0.117×q2×la2=-0.1×1.646×12-0.117×1.26×12=-0.312kN·m;(2)方木抗弯强度验算方木截面抵抗矩W=bh2/6=40×802/6=4.267×104mm3;σ=0.312×106/(4.267×104)=7.314N/mm2;19 底模方木的受弯强度计算值σ=7.314N/mm2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fm=13N/mm2,满足要求。(3)底模方木抗剪强度计算荷载对方木产生的剪力为Q=0.6g2la+0.617q2la=0.6×1.646×1+0.617×1.26×1=1.765kN;按照下面的公式对底模方木进行抗剪强度验算:τ=0.827N/mm2;所以,底模方木的抗剪强度τ=0.827N/mm2小于抗剪强度设计值fv=1.3N/mm2满足要求。(4)底模方木挠度验算方木弹性模量E=9000N/mm2;方木惯性矩I=40×803/12=1.707×106mm4;根据JGJ130-2001,刚度验算时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取荷载标准值计算,不乘分项系数,因此,方木的总的变形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ν=0.521×(x1+x2+x3)×la4/(100×E×I)+0.192×(x4+x5)×la4/(100×E×I)=0.526mm;底模方木的挠度计算值ν=0.526mm小于挠度设计值[v]=Min(1000/150,10)mm,满足要求。(三)托梁材料计算19 根据JGJ130-2001,板底托梁按二跨连续梁验算,承受本身自重及上部方木小楞传来的双重荷载,如图所示。(1)荷载计算材料自重:0.0384kN/m;(材料自重,近似取钢管的自重,此时,偏于保守)方木所传集中荷载:取(二)中方木内力计算的中间支座反力值,即p=1.1g2la+1.2q2la=1.1×1.646×1+1.2×1.26×1=3.323kN;按叠加原理简化计算,钢管的内力和挠度为上述两荷载分别作用之和。(2)强度与刚度验算托梁计算简图、内力图、变形图如下:托梁采用:木方:40×80mm;W=42.667×103mm3;I=170.667×104mm4;19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19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中间支座的最大支座力Rmax=12.127kN;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1.122×106/42.667×103=26.307N/mm2;钢管的最大挠度νmax=4.692mm;支撑钢管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m=205N/mm2;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26.307N/mm2小于钢管抗弯强度设计值fm=205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4.692小于最大允许挠度[v]=min(1000/150,10)mm,满足要求!(四)立杆稳定性验算19 立杆计算简图1、不组合风荷载时,立杆稳定性计算(1)立杆荷载。根据《规程》,支架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N应按下式计算:N=1.35∑NGK+1.4∑NQK其中NGK为模板及支架自重,显然,最底部立杆所受的轴压力最大。将其分成模板(通过顶托)传来的荷载和下部钢管自重两部分,分别计算后相加而得。模板所传荷载就是顶部可调托座传力,根据3.1.4节,此值为F1=12.127kN。除此之外,根据《规程》条文说明4.2.1条,支架自重按模板支架高度乘以0.15kN/m取值。故支架自重部分荷载可取为F2=0.15×2.8=0.42kN;立杆受压荷载总设计值为:Nut=F1+F2×1.35=12.127+0.42×1.35=12.694kN;其中1.35为下部钢管自重荷载的分项系数,F1因为已经是设计值,不再乘分项系数。(2)立杆稳定性验算。按下式验算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根据长细比λ按《规程》附录C采用;A--立杆的截面面积,取4.89×102mm2;KH--高度调整系数,建筑物层高超过4m时,按《规程》19 5.3.4采用;计算长度l0按下式计算的结果取大值:l0=h+2a=1.5+2×0.1=1.7m;l0=kμh=1.167×1.539×1.5=2.694m;式中:h-支架立杆的步距,取1.5m;a--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取0.1m;μ--模板支架等效计算长度系数,参照《规程》附表D-1,取1.539;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规程》附表D-2取值为1.167;故l0取2.694m;λ=l0/i=2.694×103/15.8=171;查《规程》附录C得φ=0.243;KH=1;σ=1.05×N/(φAKH)=1.05×12.694×103/(0.243×4.89×102×1)=112.168N/mm2;立杆的受压强度计算值σ=112.168N/mm2小于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2、组合风荷载时,立杆稳定性计算(1)立杆荷载。根据《规程》,支架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Nut取不组合风荷载时立杆受压荷载总设计值计算。由前面的计算可知:Nut=12.694kN;19 风荷载标准值按下式计算:Wk=0.7μzμsWo=0.7×0.74×0.273×0.45=0.064kN/m2;其中w0--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w0=0.45kN/m2;μ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μz=0.74;μs--风荷载体型系数:取值为0.273;Mw=0.85×1.4×Mwk=0.85×1.4×Wk×la×h2/10=0.85×1.4×0.064×1×1.52/10=0.017kN·m;(2)立杆稳定性验算σ=1.05×N/(φAKH)+Mw/W=1.05×12.694×103/(0.243×4.89×102×1)+0.017×106/(5.08×103)=115.515N/mm2;立杆的受压强度计算值σ=115.515N/mm2小于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五)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p≤fg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g=fgk×kc=120×1=120kPa;其中,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gk=120kPa;19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1;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p=1.05N/A=1.05×12.694/0.25=53.31kPa;其中,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N=13.35kN;基础底面面积:A=0.25m2。p=53.31kPa≤fg=120kPa。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六)拆模时间计算参考《建筑施工安全手册》(杜荣军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社出版),各楼层层高、楼面设计荷载、楼板板厚均按相同计。1、支架所受各类荷载的取值:附加在每根立杆上的楼盖自重荷载为:N板i=1.35×0.15×1×1×(24+1.1)=5.083kN;模板自重为:N模i=1.35×0.3×1×1=0.405kN;支架自重为:N支gi=1.35×0.15×2.8=0.567kN;混凝土浇筑施工荷载为:N浇i=1.4×(1+2)×1×1=4.2kN;楼盖总的设计荷载为:NQ=1.4×2.5×1×1+5.083=8.583kN;2、浇筑层的荷载计算(设当前浇筑层为第i层):浇筑层荷载强度达到0.000/14.300×100%=0%设计强度,N支i=N板i+N模i+N支gi+N浇i=5.083+0.405+0.567+4.2=10.255kN;3、下一层立杆的荷载计算:下一层荷载强度达到10.000/14.300×100%=69.93%设计强度,N支i-1=N支i+N模i+N支gi+αN板i=10.255+0.405+0.567+1×5.083=19 16.31kN;其中,α为楼盖荷载计入比例,α=1。4、下二层立杆的荷载计算:下二层荷载强度达到15.000/14.300×100%=104.895%设计强度,N支i-2=N支i-1+N支gi+αN板i-NQ=16.31+0.567+0.15×5.083-8.583=9.077kN;其中,α为楼盖荷载计入比例,α=0.15。0.4N支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