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8.00 KB
  • 37页

网络优化会战工程参数优化工作技术标准

  • 3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国联通GSM网络优化会战工程参数优化工作技术标准中国联通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二¡¡八年十二月 目录1.前言-1-2.无线参数的优化要求-1-2.1无线参数设置的准确性要求-1-2.1.1同站同邻频小区-1-2.1.2邻小区同频-1-2.1.3邻区数据一致性-1-2.1.4小区LAC归属错误-1-2.2无线参数优化中重点关注的参数类型-2-2.2.1小区选择参数-2-2.2.2小区重选参数-5-2.2.3切换参数-6-2.2.4功率控制参数-8-2.3无线参数的分场景优化-9-2.3.1参数分场景优化的原理-9-2.3.2参数优化的场景分类-9-2.3.3分场景参数优化的基本原则-10-2.4分场景的参数优化案例-11-2.5密集城区-12-2.5.1最坏小区数量较少,但整体掉话率比较高-12-2.5.2切换成功率较低、由于切换带来的掉话也较多-13-2.6一般城区-13-2.6.1网络在城郊接合部分的掉话率较高-13-2.6.2配置绑定BCCH的小区容易出现寻呼溢出的现象-14-2.7郊区或农村-15-2.7.1用户脱网与隐性关机现象-15-2.7.2农村基站之间切换成功率低-16-3.室内覆盖系统的参数优化-16-3.1避免室内覆盖和室外宏基站信号干扰-16-3.2避免终端在室内覆盖和室外宏站信号间的频繁切换-17-4.GPRS网络优化配置-17-4.1GPRS网络优化配置原则-17--33- 4.2GPRS优化配置建议-17-5.天馈系统的优化要求-19-5.1天馈线优化常见参数-19-5.1.1天线性能参数-19-5.1.2天线优化参数-21-5.2发现天馈问题的辅助判断依据-23-5.2.1掉话、指配失败率高-23-5.2.2干扰严重-23-5.2.3弱覆盖-23-5.2.4扇区话务不均衡-23-5.2.5天馈线安装不当-24-5.2.6天线被建筑物阻挡-24-5.2.7天线选型不合理-24-5.2.8天馈线进水-25-5.2.9天线损坏-26-5.2.10天线位置或方向偏移-26-5.3天线的安装方式的选择-26-5.3.1天线的支撑、安装方式-26-5.3.2各种天线支撑方式所受的制约条件-27-5.3.3施工难度、建设周期分析-27-5.4天线安装方式的要求-28-5.4.1全向天线-28-5.4.2定向天线-29-5.4.3天线的隔离要求-29-5.5馈线安装方式和要求-31-5.6跳线的安装方式和要求-32-5.7天馈系统的防雷接地安装要求-32-6.参考标准-33--33- 1.前言无线参数优化调整是指对正在运行的系统,根据实际无线信道特性、话务量特性和信令流量承载情况,通过调整网络中局部或全局的无线参数来提高通信质量,改善网络平均的服务性能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的过程。实际上,无线参数调整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利用已有的无线资源,通过业务量分担的方式使全网的业务量和信令流量尽可能均匀,以达到提高网络平均服务水平的目标。参数的设置与无线电覆盖、干扰、切换成功率等都有密切关系。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大量的无线参数是基于小区或局部区域设置的,而区域间的参数通常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在作参数调整时必须考虑到区域的参数调整对其他区域尤其是相邻区域的影响,否则参数的调整会发生很强的负面影响。此外,当网络中局部区域出现问题时,首先需确定是否由于设备故障造成,只有在确定网络中的问题确实是由于业务原因引起时,才能进行无线参数的调整。为加强对参数优化工作的指导与管理,总部运维部特编制本技术标准,作为分公司在进行全面参数优化工作时的技术参考。另外,天馈系统的整改工作对下半年网络优化工作的效果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总部虽然已经组织过全国大规模的天馈整改工作,但从实际检查的情况来看,现网仍然存在大量的天馈系统整改不彻底的情况,针对这种问题,总部将天馈系统整改规范纳在本技术标准中,要求各分公司在下半年网优会战的同时,对现网存在的天馈系统问题进行彻底的整改。同时,要求各分公司提高重视程度,严格按照总部规定的各项进度管理要求掌控本阶段的各项工作进度。-33- 1.无线参数的优化要求1.1无线参数设置的准确性要求各小区的邻区参数及小区基本属性类参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网络的整体运行质量,在本次无线参数优化工作中,各分公司必须首先做好各类基础无线参数的准确性核查工作。同时,无线参数设置的准确性检查将纳入总部在本次优化工程会战的验收考核以及09年对日常网络优化工作的考核中。重点做好以下四类无线参数准确性的核查工作:1.1.1同站同邻频小区分公司在进行频率规划、翻频以及参数优化阶段,都要关注对同一站址不同小区间存在同频或邻频的问题进行排查,避免现网因同站同邻频小区导致的严重干扰,影响用户接入或导致切换失败等问题的出现。1.1.2邻小区同频分公司在关注同站同邻频问题的同时,也要关注邻小区同频的问题,避免现网邻频小区同频导致的干扰,影响用户接入或导致切换失败等问题的出现。1.1.3邻区数据一致性由于08年追加工程中,新建基站数量较大,原有基站邻区关系参数调整较为频繁。各分公司必须结合工程建设情况,及时更新基站的邻区参数,确保存在邻区关系的小区之间数据设置保持一致,同时,及时清除多余的邻区关系。避免由于邻区参数设置不一致导致的切换失败,甚至由于无法实现切换而导致掉话等问题。1.1.4小区LAC归属错误-33- 由于08年追加工程中,新建基站数量较大,必然会存在LAC区的重新划分问题。因此,必须合理规划LAC区域的划分,保证各小区归属的LAC区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尽量减少由于工程上勘查的基站地理位置和实际地理位置不一致造成的小区LAC归属错误,否则将在这类小区的覆盖区域内出现大量不必要的跨区切换,产生大量的跨区切换信令,甚至引起切换掉话。1.1无线参数优化中重点关注的参数类型根据此次优化工程会战的工作目标,下半年网络优化工程会战参数优化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与双频网小区选择、小区重选、切换、话务均衡、室内外覆盖相互切换区域功率控制、切换门限等参数的优化。1.1.1小区选择参数手机开机后会与网络进行联系,选择一个合适的小区,从中提取控制信道的参数和其它系统消息,完成小区选择过程。在GSM规范中,规定了小区选择的依据参数即路径损耗准则,与允许的最低接入电平(Rxlev_access_min)有关。其中: :为手机实际接收到的电平:为手机接入系统时所需的最小接入电平:为手机接入系统时可使用的最大发射功率:为手机所具有的最大输出功率手机所选择的小区的C1必须大于0,同时还要判断该小区是否被禁止接入、小区的优先级等因素。在满足C1标准的前提下,手机将选择优先级高的小区。在GSM900与DCS1800共存的情况下,为了使双频手机能够尽可能接入DCS1800系统,可以通过设置小区的CBQ(CELL_BAR_QUALIFY)和CBA(CELL_BAR_ACCESS)值,来控制小区选择的优先级。在DCS1800连续覆盖的情况下,设置DCS1800小区的优先级为“正常”,GSM900为“低”-33- ,即手机接入DCS1800网络的优先级要高于GSM900网络,同时为了确保手机接入的DCS1800网络质量较好,在设置DCS1800网络的RXLEV_ACCESS_MIN参数时应区别对待,该值在市区一般设置在-95dbm,而GSM900网络的值通常为-100dbm。1.1.1.1控制信道最大功率电平(MS_TXPWR_MAX_CCH)定义移动台与BTS的通信过程中,其发射功率是受网络控制的。网络通过功率命令(PowerCommand)对移动台进行功率设置,该命令在慢速随路控制信道(SACCH)上传送,(SACCH有两个头字节,一个是功率控制字节,另一个是时间提前量)。移动台必须从下行的SACCH中提取功率控制头,并以其规定的发射功率作为输出功率,若移动台的功率等级无法输出该功率值,则以能输出的最相近的发射功率输出。由于SACCH是随路信令,它必须与其它信道如SDCCH、TCH等组合使用。因此网络对移动台的功率控制实际上是在移动台接收SACCH以后才开始。移动台在收到SACCH前使用的功率(即在发送RACH时使用的功率)则由控制信道最大功率电平(MS_TXPWR_MAX_CCH)决定。设置及影响控制信道最大功率电平是关系移动台接入成功率和邻信道干扰的重要参数,可以由网络操作员设定。该参数设置过大(指移动台输出的功率)时,在基站附近的移动台会对本小区造成较大的邻信道干扰,影响小区中其它移动台的接入和通信质量;反之,若该参数设置过小(指移动台输出的功率)则使在小区边缘的移动台接入成功率降低。控制信道功率电平的设置原则为:在确保小区边缘处移动台有一定的接入成功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移动台的接入电平。显然,小区覆盖面积越大,要求移动台输出的功率电平越大。该参数一般的设置建议为5(对应GSM900移动台)和2(对应GSM1800移动台)。在实际应用中,设定该参数后,可以通过实验方式,即在小区边缘做拨打试验,在不同的参数设置下测试移动台的接入成功率和接入时间以决定提高或降低该参数的数值。-33- 1.1.1.1允许接入的最小接收电平(RXLEV_ACCESS_MIN)定义为了避免移动台在接收信号电平很低的情况下接入系统(接入后的通信质量往往无法保证正常的通信过程),而无法提供用户满意的通信质量且无谓地浪费网络的无线资源,在GSM系统中规定,移动台需接入网络时,其接收电平必须大于一个门限电平,即:移动台允许接入的最小接收电平(RXLEV_ACCESS_MIN或简称RXAM)。设置及影响RXLEV_ACCESS_MIN通常建议的数值应近似于移动台的接收灵敏度。由于RXLEV_ACCESS_MIN还影响到小区选择参数C1,因此灵活地设置该参数对网络业务量的平衡和网络的优化至关重要。对于某些业务量过载的小区,可以适当提高小区的RXLEV_ACCESS_MIN,从而使该小区的C1和C2值变小,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随之缩小。但RXLEV_ACCESS_MIN的值不可取得过大,否则会在小区交界处人为造成“盲区”。1.1.1.2小区禁止限制(CellBarQualify,CBQ)定义对于小区重叠覆盖的地区,根据每个小区容量大小、业务量大小及各小区的功能差异,一般都希望移动台在小区选择中优先选择某些小区,即设定小区的优先级,这一功能可以通过设置参数“小区禁止限制”(CBQ)来实现。设置及影响在通常情况下,所有的小区应设置优先级为“正常”,即CBQ=0。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微蜂窝应用、双频组网等,运营者可能希望移动台优先进入某种类型的小区,此时网络操作员可以将这类小区的优先级设为“正常”,而将其它小区的优先级设为“低”。移动台在小区选择过程中,只有当优先级为“正常”的合适小区不存在时(所谓合适是指各种参数符合小区选择的条件,即C1>0且小区没有被禁止接入等),才会选择优先级较低的小区。-33- 1.1.1小区重选参数在空闲模式时,手机停留在所选的小区中,当手机从当前小区转移到另一个小区,就需要进行小区重选。对双频手机而言,由无线信道质量引起的小区重选以参数C2作为标准,C2是基于参数C1及经验值而形成的。作为标准,C2是基于参数C1及经验值而形成的。当,;当,对非服务小区,当,;,对服务小区,其中:用于设置经验值修正重选参数,是临时偏移,在规定的时间内起作用,是计数器。手机重选C2值大的小区,根据C2算法,通过设置CRO、TO、PT等参数调整C2值,使DCS1800的C2值大于GSM900,使DCS1800小区信号强度在低于GSM900一定值的情况下,通过参数设置使双频手机重新选择到DCS1800小区。在双频网边界区,为了更好的让手机从GSM900网络进入DCS1800网络,可以对边界DCS1800小区做些调整,属于同位置区的DCS1800小区TO设置为1,PT设置为0,而不属于同位置区的DCS1800小区则将小区重选滞后参数设置为8-10dB。而在全覆盖双频网络内,DCS1800的CRO需要看各个城市的无线环境而定,总体来说要比前期的设置稍低,通常在6-10左右,考虑话务均衡时,可适当减小该值。1.1.1.1小区重选滞后(CellSelectionHysteresis)定义-33- 移动台进行小区重选时,若原小区和目标小区属不同的位置区,则移动台在小区重选后必须启动一次位置更新过程。由于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通常在相邻小区的交界处测量得到的两个小区的C2值会有较大的波动,从而使移动台频繁地进行小区重选。尽管移动台两次小区重选的间隔时间不会小于15秒,但对位置更新而言15秒的时间是极其短暂的。它不但使网络的信令流量大大增加、无线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并且由于移动台在位置更新的过程中无法响应寻呼,因而使系统的接通率降低。为了减小这一问题的影响,GSM规范设立了一个参数,称为小区重选滞后。要求邻区(位置区与本区不同)信号电平必须比本区信号电平大,且其差值必须大于小区重选滞后规定的值,移动台才启动小区重选。设置及影响选择合适的小区重选滞后电平对网络优化有重要的意义。小区重选滞后通常建议设置为100或101(即重选滞后电平为8dB或10dB)。在下列情况下建议作适当的调整:l当某地区的业务量很大,经常出现信令流量过载现象,建议将该地区中属于不同LAC的相邻小区的小区重选滞后参数增大。l若属于不同位置区的相邻小区其重叠覆盖范围较大时,建议增大小区重选滞后参数。l若属于不同LAC的相邻小区在邻接处的覆盖较差,即出现覆盖的“缝隙”时,或这种邻接处地理位置处于高速公路等慢速移动物体较少的地区,建议将小区重选滞后参数设置在2~6dB之间。1.1.1切换参数通常在通话过程中,当有更合适的小区出现时,手机会切换到该小区,以保持良好的通话质量。切换是可以控制的,我们可以利用切换来调整双频网间的话务流向。在双频网中确保两网间的切换流程和利用切换使得手机尽可能的驻留在一个网内进行通信,尤其是驻留在DCS1800网络上是一个重点。由于厂家设备不同其切换算法也有差异,因此切换优化应紧密结合设备的实现机制来进行,但总的思路基本上是一致的。-33- 双频网络多采用分层小区结构,基于该类结构的切换算法,在处理方式上考虑了小区优先级、失败惩罚、乒乓效应的消除、小区内连续切换的防止、速度敏感性、流量控制等问题。在双频分层网络中让DCS1800系统具有比GSM900系统更高的优先级,使手机更容易切换到DCS1800系统,通话也尽可能将手机保持在DCS1800小区,实现负荷分担。这些参数主要有:小区所在层的设置、小区优先级的设置、层间切换容限、层间切换迟滞和门限等参数,还有一些其他参数,比如多频段指示等。层间切换容限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每个城市无线网络环境不同,双频网的传播衰耗也不一样,这个门限通常也是一个经验值,在尽可能的保持总体切换次数不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调整切换门限使得手机尽可能的驻留在DCS1800网络。就某省会城市为例,层间切换门限如下:源小区目标小区切换容限值GSM900宏蜂窝DCS1800宏蜂窝-4DCS1800宏蜂窝GSM900宏蜂窝12另外双频网络切换还需要考虑到速度原因,DCS1800网络一般采用蜂窝结构,其紧密程度较GSM900网络更加紧凑,因此对移动台的速度较为敏感。在市区一些快速路段当移动台在连接状态下的速度达到一定门限后,通常时速达到100公里后,就应强制其切换进入GSM900小区,从而减少切换次数,提高通信质量。1.1.1.1多频段指示(Multiband_Reporting)1.1.1.2定义在单频段的GSM系统中,移动台向网络报告邻区测量结果时,只需报告一个频段内信号最强的6个邻区的内容。当多频段共同组网时,运营者通常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希望移动台在越区切换时,优先进入某一个频段。因此希望移动台在报告测量结果时不仅根据信号的强弱,还需根据信号的频段。参数“多频段指示(Multiband_reporting)”即用于通知移动台需报告多个频段的邻区内容。-33- 1.1.1.1设置及影响多频段指示(Multiband_reporting)的取值范围是0~3。在多频段应用的环境下,它的取值与各个频段中的业务量有关。一般在设置时可以参考下列原则:·各频段的业务量基本相同,运营者对频段无选择性时,应设置多频段指示为“00”。·各频段的业务量明显不同,运营者希望移动台能优先进入某一频段,应设置多频段指示为“11”。·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时,可设置多频段指示为“01”或“10”。1.1.2功率控制参数在双频网络中,由于不同频率的传播特性不相同,移动台和基站的功率控制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设置功率控制参数上也要区别对待。在GSM网络中,功率控制是有限的,且都是开环功率控制,功率控制的主要参数有功率调整的步长、功率控制的速度等。功率控制的步长两个网络的设置可以都一致,即采用快升慢降的方式,当需要增加功率时步长设置最大即很快达到要求,当需要降低功率时步长设置最小。移动通信存在瑞利衰落,也称为快衰落,根据理论推导,衰落最快时为每秒2v/λ(v为移动速度,λ为信号波长),DCS1800网络的衰落速度比GSM900快了近2倍,也就是说DCS1800信号的变化幅度和速度都要比GSM900大,反映在手机上则是信号变化较快,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跟上这个变化,采用较快的功率控制,尽量避免在信号较差的通过增加功率保持通话的连续性和语音质量的清晰度。根据其变化快的特点,在功率判决机制上应该与GSM900有所区别,在同一个无线环境下,现网在功率控制的判决速度上已经调整到最大,那就从功率控制的上下门限来调整,具体如下:小区类别上行上限下行上限上行下限上行下限-33- GSM900小区-78dbm-73dbm-90dbm-85dbmDCS1800小区-75dbm-70dbm-85dbm-80dbm1.1无线参数的分场景优化1.1.1参数分场景优化的原理为保证无线参数的优化经验能够得到更好地推广,参数优化应该按照不同的场景,如:根据城区性质的不同、基站的密集程度的不同、无线信号传播模型的不同、双频网络的分布不同、扇区覆盖用户群的不同等诸多因素而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优化。Ø根据基站密集程度和传播模型,一般可以分为密集城区、一般城区和郊区农村三类场景。Ø根据双频网络的分布不同,一般可以分为1800连续覆盖区域、1800边缘区域以及单900区域。Ø按照扇区覆盖用户群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主干路覆盖扇区、居民区覆盖扇区以及普通覆盖扇区。以上场景分类体现了网络优化参数优化从整体到个体逐步深入细致的过程,在具体网络优化过程中进行参数优化方案设计时可以先从整体入手,将场景区分为密集城区、一般城区和郊区农村三大类型,然后再根据双频网的分布、扇区覆盖上的特性进行更为细致深入的研究和调整。1.1.2参数优化的场景分类无线网络的通信质量和性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无缝的覆盖,满足用户够随时随地通信的需求。2.良好通信质量,包括呼叫接通性、呼叫保持性、可移动性以及话音质量等方面的内容。3.无线网络的设备的可用性。-33- 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类问题以及对应的参数调整来解决:序号问题主要影响参数1覆盖1)载波功率等级2)塔顶放大器功率衰减因子3)MS最大发射功率控制等级4)MS最小接收信号等级5)RACH最小接入电平6)切换门限2干扰1)同、邻频干扰2)切换门限3)切换统计时长/持续时间4)邻区关系3掉话1)无线链路失效计时器2)SACCH复帧数3)接入类控制参数4)定时器T3101、T3107、T3103、T3109设置5)T200系列定时器4切换1)切换门限2)邻区关系3)切换磁滞4)定时器,T3105、T3103、T3124、NY15拥塞(SDCCH和TCH拥塞)1)双频网参数如CRO、CBA、CBQ、小区重选滞后等相关定时器2)双频网切换参数3)接入控制参数无线参数的调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某个参数的调整可能使网络某些性能好转的同时另外一些性能变差,比如:载波功率增加可能使基站覆盖面积增大的同时对周围的邻小区带来更多干扰。因此,参数调整必须考虑到对其他性能指标的影响。1.1.1分场景参数优化的基本原则1.1.1.1密集城区参数优化原则均衡900/1800两网负荷,以1800M网络作为话音业务主力承载网络;适当提高用户接入门限,尽量保证用户的接收信号质量;-33- 在1800M连续覆盖区域内,尽量减少从1800M到900M的切换;严格功率控制,减少过覆盖与弱覆盖小区;降低呼叫接续时延,提高用户感受;1.1.1.1一般城区参数优化原则从900/1800M双频网覆盖区域进入单900M覆盖区时,合理配置BCCH与AGCH参数,避免寻呼溢出;1.1.1.2郊区或农村参数优化原则适当降低用户接入门限,最大限度地保障用户能够接入网络;适当降低电平切换门限,保证农村基站分布稀疏情况下的切换成功率。1.1.1.3室内覆盖及室内外切换区参数优化原则用户处于室内覆盖区域中时,在室内信号电平及质量与室外穿透信号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户驻留在室内载频上。用户的呼叫也应尽量在室内载频上发起,并尽量在室内载频上完成通话,尽量避免在室内外的载频间切换。1.2分场景的参数优化案例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如密集城区、一般城区等等,相同的网络恶化现象其造成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案也会有所不同。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将无线参数整改方案定义成以下案例模板:整改场景:密集城区、一般城区、郊区或者农村,具体描述定义特征。-33- 1.1密集城区1.1.1最坏小区数量较少,但整体掉话率比较高1.1.1.1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网络中坏小区的数量较少,说明掉话率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无线环境比较差所造成。具体分析应该首先从影响网络掉话率的相关参数着手。1.1.1.2可能原因一可能原因描述:掉话相关计数器参数设置不当涉及参数:无线链路超时计数器、T200参数、T3107整改方法:适当提升无线链路超时计数器、T200、T31071.1.1.3可能原因二可能原因描述:功率控制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网内干扰较多。表现在统计项上为网络平均覆盖水平较高而平均质量水平较差。涉及参数:功率控制电平、质量门限整改方法:按照电平的统计项分布设置合理的控制控制电平、质量门限。1.1.1.4可能原因三可能原因描述:切换次数过多,切换过程中造成的掉话较多涉及参数:功率余量切换门限、切换决策时长、紧急切换触发门限整改方法:适当控制各种切换(特别是电平、质量相关的紧急切换)的门限;苛刻相邻小区进入切换候选小区的条件。1.1.1.5可能原因四可能原因描述:接入类控制参数设置门限过低涉及参数:最小接入电平、随机接入最小电平-33- 整改方法:适当提高这些接入门限能够降低呼叫产生掉话的风险。但是抬高这些接入门限会影响寻呼成功率进而对无线系统接通率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具体实施的时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1.1.1切换成功率较低、由于切换带来的掉话也较多1.1.1.1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1.1.1.2可能原因一可能原因描述:切换原因分布不正常,由于电平、质量原因触发的切换较多涉及参数:电平、质量切换门限、切换决策窗口整改方法:抬高电平、质量切换的门限,增加电平、质量切换决策时间长。案例:网络中电平切换门限设置参数调整前后的切换成功率统计结果解决方案:调整如下参数Parameter优化前优化后下行电平切换门限1612上行电平切换门限1410最小接收电平1218结果:参数调整使得紧急切换比例减少好小区切换比例明显增加,从而能够提高切换的成功率。1.1.1.3可能原因二可能原因描述:切入失败较多,造成切入掉话涉及参数:T3105,NY1(最大重复次数)整改方法:适当增加T3105和NY1值的设置,以提升切入成功的概率。1.2一般城区1.2.1网络在城郊接合部分的掉话率较高-33- 一般城区处在密集城区和农村的交界处,基站密度也不够高,为了考虑到覆盖需要,无线规划一般给设计天线倾角都较小;另外一方面,由于与密集城区交接,一般城区的频率很容易受到来自密集城区的干扰。1.1.1.1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可能原因描述:密集城区的频率容易对城郊接合的区域基站产生干扰。由于频率资源有限,这个问题很难从频率上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涉及参数:载波发射功率整改方法:有必要适当控制密集城区边缘基站方向角冲外的扇区的发射功率或者调整天线参数以降低这些小区在城郊接合区域的干扰。1.1.2配置绑定BCCH的小区容易出现寻呼溢出的现象1.1.2.1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1.1.2.2可能原因一可能原因描述:一般城区LAC区域比较大,在一个LAC下容易小区配置的CCCH信道会因为话务容量的差异而不同。高配置小区采用独立BCCH配置而低话务小区采用绑定BCCH配置。在LAC区域比较大的情况下,配置了绑定BCCH小区的出现寻呼溢出。涉及参数:BCCH配置参数整改方法:对于LAC区比较大的城区,忙时寻呼次数如果超过10万次,建议所有小区配置为独立的BCCH。1.1.2.3可能原因二可能原因描述:AGCH保留块参数设置不一致,导致某些小区出现CCCH信道不足而寻呼溢出。涉及参数:AGCH保留块参数。整改方法:对于LAC区域比较大的情况下,AGCH保留块数不易超过2。-33- 1.1郊区或农村1.1.1用户脱网与隐性关机现象在农村由于覆盖情况不良、经常有超出服务区而被隐性关机的情况。除去基站密度、硬件故障等物理因素外,这些情况主要是受接入电平参数的限制。适当降低接入电平的要求可以改善寻呼响应的成功率但是会从一定的程度上增加掉话和指派失败的风险。1.1.1.1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在郊区或农村对于小区覆盖相关的接入参数应该尽量保持在比较低的电平。1.1.1.2可能原因一可能原因描述:接入参数设置比较高,用户容易脱网涉及参数:最小接入电平、RACH最小接入电平。整改方法:适当降低最小接入电平、RACH最小接入电平的要求。例如分别设置为-105dBm和-110dBm,建议RACH为-105dBm。1.1.1.3可能原因二可能原因描述:由于工程错误原因,农村的基站载波功率进行了衰减。涉及参数:载波功率衰减整改方法:去除载波功率衰减-33- 1.1.1农村基站之间切换成功率低1.1.1.1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1.1.1.2可能原因一可能原因描述:由于电平不足导致的切换较多。涉及参数:电平切换门限整改方法:降低电平切换的门限,使得电平紧急切换发生的概率降低。例如下行设置为-100dBm,上行设置为-106dBm。1.1.1.3可能原因二可能原因描述:候选小区的切入门限较高。涉及参数:切入电平门限RXLEVMIN整改方法:适当降低切入电平门限要求。例如设置为-98dBm。2.室内覆盖系统的参数优化为更好地通过室内覆盖系统作为室外宏基站覆盖的补充,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在进行室内覆盖系统的参数优化时,应尽量通过参数的设置避免室内覆盖和室外宏基站间信号的干扰,同时也要避免室内覆盖和室外宏基站间的频繁切换问题。2.1避免室内覆盖和室外宏基站信号干扰由于GSM1800的频率高,馈线损耗和墙壁穿透损耗大,所以如果采用GSM1800系统需要采用比GSM900更多的放大器和天线,成本比较高。由于联通GSM频率只有6MHz,很难分出单独的频段作为室内覆盖的专用频率,目前联通室内覆盖大多采用GSM1800专用室内覆盖频率组,以避免室内、外同、邻频干扰。-33- 1.1避免终端在室内覆盖和室外宏站信号间的频繁切换成本的原因使得室内覆盖系统只能在用户密集的楼宇、商场等重要建筑内建设,大多数普通楼房还需室外宏站信号兼顾室内覆盖,因此在有室内覆盖的建筑物的浅深处有可能室内、室外信号都足够强,这时就可能造成大量的“乒乓切换”,用户在室内、室外信号间频繁切换,造成掉话。1.GSM1800留出一定的频率做为室内覆盖专用频率,调整使室内覆盖信号功率强于室外宏站在室内的信号,尽量留室内用户使用室内覆盖信号。2.室外宏站和室内微蜂窝网络分层设置,室内微蜂窝层有较高优先级,使得室内用户尽量留在室内微蜂窝覆盖区内。涉及参数调整:l功率控制参数l切换参数(小区优先级设定CBQ、CBA,C1、C2等)2.GPRS网络优化配置2.1GPRS网络优化配置原则中国联通GPRS网络优化配置应遵循如下原则:1.话音和数据业务均衡考虑,话音优先,共同发展2.充分利用现有GSM网络资源3.保证GSM无线网络质量,满足GPRS业务需求2.2GPRS优化配置建议GPRS的CS-1、CS-2、CS-3、CS-4四种编码方式每时隙分别对应9.05kbps、13.4kbps、15.6kbps、21.4kbps的接入速率,网络可以采用哪种编码方式和GSM网络的C/I有关,高的接入速率编码方式(CS-3、CS-4)需要较高的C/I值。-33- 目前中国联通的GSM900网络由于只有29个频点,主要用于话音业务的全覆盖。为了提升网络容量,TCH采用3×3、1×3甚至1×1(跳频)等密集频率复用方式,因此,TCH的C/I值一般差于BCCH的C/I,为了得到较好的GPRS服务质量,一般建议将PDCH配置在BCCH载频上。PDCH也可以配置在满足C/I要求的TCH载频上,根据相应的C/I值调整采用的编码方式(CS-1,4)。在有GSM1800覆盖的区域,由于GSM1800频率充裕(10-15MHz甚至更多),一般采用较为宽松的频率复用方式,C/I值高,系统容量大,则GPRS信道应优先配置在GSM1800网上。GPRS网络的PDCH信道配置数量建议如下:一、重点保障小区(如大学城、机场、营业厅、政府机关所在地、联通办公楼、重要星级宾馆、旅游景点等区域)均需设置静态信道。配置在2TRX以下(含2TRX)的小区设置1个PDCH静态信道,3个动态信道;3TRX以上小区可考虑设置2个PDCH静态信道,4个动态信道。二、GPRS业务需求明确的小区(如市区、交通干线沿线、县城城区等区域)如只有GSM900或GSM1800网络的基站,则至少设置1个PDCH静态信道,3个动态信道;如同时有GSM900和GSM1800双频网络的基站,则在话务负荷较轻的网络上要设置1个PDCH静态信道,3个或多个动态信道;在另一个网络上设置1个PDCH静态信道,2个动态信道。三、GPRS业务需求不明确的小区(如农村、山区等区域)可考虑设置2~3个动态信道,待需求明确后再考虑设置静态信道。配置静态PDCH,必然会占用GSM话音信道。必须考虑GPRS信道容量与GSM话音信道容量的综合平衡,避免话音业务信道拥塞。必要时进行GSM无线网络扩容。-33- 1.天馈系统的优化要求1.1天馈线优化常见参数1.1.1天线性能参数1.1.1.1天馈线驻波比和回波损耗天馈线匹配的优劣一般用四个参数来衡量即反射系数,行波系数,驻波比和回波损耗,四个参数之间有固定的数值关系,使用哪一个纯出于习惯。在我们日常维护中,用的较多的是驻波比和回波损耗。驻波比是行波系数的倒数,其值在1到无穷大之间。驻波比为1,表示完全匹配;驻波比为无穷大表示全反射,完全失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要求驻波比小于1.5,但实际应用中VSWR应小于1.2。过大的天馈线驻波比会减小基站的覆盖并造成系统内干扰加大,影响基站的服务性能。回波损耗是反射系数绝对值的倒数,以分贝值表示。回波损耗的值在0dB的到无穷大之间,回波损耗越大表示匹配越差,回波损耗越大表示匹配越好。0表示全反射,无穷大表示完全匹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要求回波损耗大于14dB。1.1.1.2天线的极化方式天线的极化是指天线辐射时形成的电场强度方向。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采用垂直单极化和±45°双极化两种方式。±45°双极化方式远场衰减略大,利于控制覆盖距离,节省天线数量,同时易于保证分集接收效果,适合在城区使用。垂直单极化天线覆盖距离远,适合在郊区使用。1.1.1.3天线的增益-33- 天线增益是用来衡量天线朝一个特定方向收发信号的能力,它是选择基站天线最重要的参数之一。一般来说,增益的提高主要依靠减小垂直面向辐射的波瓣宽度,而在水平面上保持原来的辐射性能。天线增益对移动通信系统的运行质量极为重要,决定了蜂窝边缘的信号电平。增加增益就可以在确定方向上增大网络的覆盖范围,或者在确定范围内增大增益余量。任何蜂窝系统都是一个双向过程,增加天线的增益能同时减少双向系统增益预算余量。1.1.1.1天线的波瓣宽度波瓣宽度是指天线的辐射图中低于峰值3dB处所成夹角的宽度(天线的辐射图是度量天线各个方向收发信号能力的一个指标,通常以图形方式表示为功率强度与夹角的关系)。天线的波瓣宽度主要涉及两个方面:水平波瓣宽度和垂直平面波瓣宽度。天线垂直的波瓣宽度一般与该天线所对应方向上的覆盖半径有关。因此,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对天线俯仰角的调节,可以达到改善小区覆盖质量的目的。垂直平面的半功率角越小,偏离主波束方向时信号衰减越快,也越容易通过调整天线倾角准确控制覆盖范围。天线水平的波束宽度指水平方向的半功率夹角,角度越大,在扇区交界处的覆盖越好,但当提高天线倾角时,也越容易发生波束畸变,形成越区覆盖。角度越小,在扇区交界处覆盖越差,提高天线倾角可以改善扇区交界处的覆盖,而且相对而言,不容易产生对其他小区的越区覆盖。(在城区,基站由于站距小,天线倾角大,应当采用水平平面的半功率角小的天线,郊区选用水平平面的半功率角大的天线。)1.1.1.2天线的前后比天线的前后比表明了天线对后瓣抑制的好坏。选用前后比低的天线,天线的后瓣有可能产生越区覆盖,导致切换关系混乱,产生掉话。一般在25-30dB之间,应优先选用前后比为30的天线。1.1.1.3天线的赋形特性天线的方向性图体现天线综合性能,不但以上参数头均可以读图得到,而且可以用于评估天线特殊性能。如上旁瓣抑制、零点填充等功能均要参考天线的方向性图。-33- 1.1.1.1天线的输入阻抗天线的输入阻抗是天线馈电端输入电压与输入电流的比值。天线与馈线的连接,最佳情形是天线输入阻抗是纯电阻且等于馈线的特性阻抗,一般移动通信天线的输入阻抗为50Ω。1.1.2天线优化参数1.1.2.1天线挂高天线挂高指天线架设距离地面的高度。天线所发直射波所能达到的最远距离直接与收发信天线的挂高有关,故天线挂高是优化网络覆盖水平的一个重要参数。增加天线挂高可以有效提高基站信号的覆盖范围,但同时对周围其它基站用户的干扰增加;反之减小天线挂高可有效缩小基站信号的覆盖范围,并同时降低对周围其它基站用户的干扰降低。因此,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基站周围传播环境、站距、话务分布等具体情况设置合理的天线挂高,以控制基站的合理覆盖范围,一方面确保本基站覆盖质量和话务吸收,另一方面又不对周围基站造成较大的干扰。天线高度是影响无线网络质量的关键指标,GSM建网初期,用户数量较少,用户对覆盖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因此,当时基站数量较少,天线高度一般较高,主要是为了满足广覆盖。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用户对容量和覆盖深度的要求的提高,基站数量大大增加,一般采用小区分裂的方式增加基站,很多早期的高站由于搬迁成本高、站址选址困难等原因而保留下来,形成“大伞”型的高站,覆盖范围过大并且对周围基站造成干扰,这种情况虽然可以通过调整天线下倾角方式来改善,但要彻底解决问题必须下降天线挂高,不解决天线高度不合理的问题,参数优化很难达到网络质量要求。并且将来WCDMA共用这些高站站址,也将会对网络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建议在本次追加投资和网优会战中,尽可能的降低这些高站的天线挂高到合理的高度,一般建议改为与周围的宏基站相当的高度。1.1.2.2天线方向-33- 天线方向指天线的主波瓣指向与磁北方向的顺时针夹角。天线方向是控制天线覆盖方位和范围的关键参数。一方面,准确的方位角能保证基站的实际覆盖与所预期的相同,保证整个网络的运行质量;另一方面,依据话务量或网络存在的具体情况对方位角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更好地优化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因此,一般来说天线方向应指向为本扇区目标覆盖区域的中心或者话务最集中的地方。实际工作中还应控制好同一基站不同扇区天线指向的夹角,一般来说这个夹角不应小于天线的半功率角的1.2倍,以避免扇区间的覆盖重叠区过大,造成扇区间的干扰。1.1.1.1天线下倾角天线下倾角指天线主波瓣中心线与水平面在垂直方向上的夹角。天线俯仰角也是网络优化调制的一个重要参数,调制天线下倾角可以有效控制天线波束的覆盖范围。天线下倾角越小,覆盖越远,天线波瓣图的畸变越小;天线下倾角越大,天线覆盖越近,天线波瓣图的畸变越大。选择合适的下倾角,可以使天线波束有效辐射最强的部分集中在目标覆盖区域内,加强目标覆盖区的信号强度;同时减小边界辐射强度,降低对其它小区的干扰。一般天线下倾角不应大于10度,极端情况也不能大于15度,在天线下倾角在10-15之间时应考虑更换机械下倾天线为电子下倾天线,以保证天线方向图不产生严重畸变,或者降低天线挂高。1.1.1.2天线架设位置天线架设位置指天线架设时的选址。天线架设位置的选取是否合理也是网络规划和优化的重点。合理的天线架设位置选取可以保证天线躲避障碍物的阻挡和其它强信号的干扰,使天线信号有效地辐射到目标区域,并且网络优化调整灵活;反之,不合理的天线架设位置选取,会导致天线信号无法有效辐射到目标区域或受到其它强信号的干扰,严重的情况下这种问题无法通过调整其它优化参数解决,只能重新选址架设。1.2发现天馈问题的辅助判断依据-33- 为了帮助分公司在巡检过程中有效、准确地定位问题,总部根据网络中因天馈原因造成的各类现象归类,作为判断天馈系统问题的辅助手段。1.1.1掉话、指配失败率高有些基站性能指标较差,掉话率较高或分配失败率较高,在对主设备BTS进行多次检查调整后仍无明显改善,这时就需要对天馈线进行认真检查。首先检查天馈线接头是否紧固,扇区之间有没有错接,馈线损耗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从耦合器出去至天线的驻波比较大的话,就容易导致掉话现象。这是因为从耦合器(COMBINER)出来的信号,经天馈线连接至天线时,驻波比VSWR较大,导致BTS收发信性能下降,使该小区内的手机接收到的信号品质变差,最终产生掉话现象。1.1.2干扰严重如果基站天线的方位角及俯仰角设置不合理,会导致覆盖范围的不合理,从而产生同频干扰、邻频干扰。这类问题的解决主要是对天线的方位角、俯仰角进行适当的调整,但是在天线调整过程中,既要防止天线俯仰角过大造成边缘的盲区、旁瓣增益的增加,又要防止因过小造成越区覆盖干扰的出现,以及方位调整中的相邻小区的频繁切换等。1.1.3弱覆盖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发现一些区域有覆盖交叠和覆盖盲区的现象,可以通过适当调整天线的方位角与俯仰角,使得无线网络覆盖更加合理,从而达到改善通信环境的目的。1.1.4扇区话务不均衡-33- 调整基站天线高度、天线方位角、天线俯仰角来改变基站的覆盖范围,从而达到话务均衡的目的。高话务量的基站,可以适当降低天线高度,增加俯仰角,减少其覆盖范围,降低话务量。低话务量的基站,可适当增加天线高度,减小俯仰角,增大其覆盖范围,增加话务量,总体上达到网络话务均衡的目的。也可通过调整天线方位角解决某一扇区的话务量过高问题,从而达到均衡各扇区间的话务量的目的。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慎重进行天线方位角的调整,因为这样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系统内干扰。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当地紧急会议或大型公众活动等,导致某些小区话务量特别集中,这时我们可临时对天线的方位角进行调整,以达到均衡话务,优化网络的目的。1.1.1天馈线安装不当天馈线在安装过程中,由于安装人员疏忽,造成天馈线短路和馈线接头有灰尘、污垢,以及天馈线接头密封处老化断裂等。这些造成的天馈线故障,往往比较难于查找,特别是由于密封处断裂造成的活动障碍更难查找。有些天馈线安装完毕后虽测试指标达到要求,但由于馈线尾巴线绑扎不牢,久经风吹雨打,造成封密处断裂,致使基站出现故障。另外,有些天线由于业主原因不能安装在合理的位置,导致优化调整无法进行或达不到覆盖效果。全向天线特别要注意垂直度,否则会造成明显覆盖变形。1.1.2天线被建筑物阻挡这里的天线被阻挡主要指被周边后建设的楼宇或广告牌阻挡,对于这类问题,主要是通过提升天线高度、搬迁天线位置等手段进行处理。1.1.3天线选型不合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60米以上建筑物楼顶采用无内置机械天线、施工难度大的楼顶采用单极化天线、城市密集地区选用单极化天线或全向天线,这些天线选型的不合理,会造成小区边缘弱覆盖、小区间干扰等问题。对于天线的选择,我们应根据网络的覆盖、话务量、干扰和网络服务质量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天线。-33- 在高话务密度区的呼损较高,干扰较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机械天线下倾角度过大,天线方向图严重变形。要解决高话务区的容量不足,必须缩短站距,加大天线下倾角度,但是使用机械天线,下倾角度大于7°时,天线方向图就开始变形,超过12°时,天线方向图严重变形,因此建议在高话务密度区采用电调天线替换机械天线。在郊区话务量不高、基站不密集地区和只要求覆盖的地区,可以使用传统的机械天线。在城区高话务密度区,由于双极化天线可以保证+45°和-45°两副天线之间的隔离度满足互调对天线间隔离度的要求(≥30dB),空间间隔仅需20-30cm,安装方便;同时可以节省单个定向基站的天线数量,使基站站址的选定更加容易,节省基建投资,建议使用。在郊区,由于单极化天线增益相对较大,电波传播远,可以使用加强覆盖。1.1.1天馈线进水馈线进水造成馈线系统出现驻波比告警,基站经常退出服务,影响该地区的覆盖。用户投诉比较严重,不仅影响移动业务收入,而且影响移动部门的声誉。天馈线进水问题的出现,既有人为的因素,也有自然的因素。自然的因素是由于馈线本身进水。由于馈线长期在水中浸泡,造成馈线外皮老化,雨水渗透到馈线内。天馈线安装好以后,又没有按照要求进行驻波比测试,以致晴天时天馈线没有驻波比告警,阴天或下雨时,天馈线系统即有驻波比告警,造成基站当机。人为造成天馈线进水的情况就更多,主要包括馈线接地处没有密封好、安装时划伤馈线、馈线和软跳线接头没有密封好等。解决办法:基站安装后要进行驻波比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必要时进行更换,并严格按操作要求用防水或自粘防水胶把接头处密封好。另外,应在雨季过后,开展大规模的天馈线是否进水受潮的检查工作,还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定期(可以每年)更换一次天线与馈线之间的连接头防水胶带。1.1.2天线损坏这种问题主要出现主要由于以下几种:发射机功率超过天线额定功率,使天线过载或烧毁;天线遭受外物撞击,改变了天线原有结构和性能参数;-33- 发现此类问题主要通过检查天线驻波比等主要电气参数是否异常来确定。处理第一种情况可以更换额定功率大的天线解决,第二种情况可以更换备用天线,损坏天线送回厂家维修解决。1.1.1天线位置或方向偏移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刮大风或者其它外力作用导致天线位置或波束指向偏离,天线立杆或支架偏位等。 解决方法:重新调整天线位置和指向,修复支架,重新紧固。定期(可以每半年)检查一次天线紧固情况,查看天线部件有无损坏,在大风季节、雨季过后,应开展大规模的天线故障排查工作。1.2天线的安装方式的选择1.2.1天线的支撑、安装方式为提升移动通信天线的高度,可以采取多种支撑方式。目前较为普遍的是:天线抱杆、楼顶铁塔、楼顶支撑杆、楼顶增高架、地面铁塔、地面通信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多种美化方案。如果移动机房所在建筑楼面高度稍高于周围建筑物的平均高度,而且近距离没有大的阻挡,在楼顶建天线抱杆是不错的选择。天线抱杆一般高4-8米,通常可以挂1-3付天线,用70-100mm的镀锌钢管制成,顶端设长500mm的小避雷针,抱杆与外墙固定或加斜支撑与天面固定。楼顶铁塔、楼顶支撑杆和楼顶增高架适用于移动机房所在楼面高度和周围建筑高度相比没有优势的情况,建楼顶铁塔和支撑杆对所在楼房的结构强度要求比较高。楼顶铁塔一般高15-20米,四塔脚成矩形固定在楼顶的钢筋混凝土反梁上,在楼房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做到2个平台,每个平台上可以设置多根天线横担,在天线隔离度允许的情况下,每根横担可以上下挂2根短天线或者1根长天线,这样每个楼顶塔可以容纳数量较多的天线。楼顶支撑杆相对楼顶铁塔重量较轻,对楼房结构影响较小,一般高15米,可以作1-2个平台,每个平台设3根横担,上层平台横担可以上下挂2根短天线,下层平台只能挂1根短天线,两层平台最多可以挂9根天线。楼顶增高架高10-20米-33- ,三脚或四脚固定在楼顶上,一般可以挂6-9根天线。地面铁塔和地面通信杆适用于需覆盖面积较大或者选楼房站点困难的区域,建设前需要作专门的地质勘测,地质勘测的内容包括:场地地基岩土层的岩性与分布特征、各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承载力特征值、场地地下水情况、场地的稳定性,勘探部门提供基础设计计算参数、《砂(粉)土液化判别成果表》、《工程地质剖面图》、《钻空柱状图》、《水质分析成果表》和《土工试验成果报告表》,根据地质勘测的数据来确定建设方案。地面铁塔和地面通信杆一般高40-60米,也有个别的超过60米,可以容纳数量较多的天线。1.1.1各种天线支撑方式所受的制约条件天线抱杆高度有限。往往建成之后,附近又有新建成高大的建筑物或者楼面上广告牌阻挡了无线信号的传播。另一方面,同一楼面上的天线抱杆往往不是同一时期建设的,类型和天线型号差别较大,甚至有些楼面上有多家移动运营商的无线收发设备,不容易统一协调,美观效果差。楼顶铁塔、楼顶支撑杆和楼顶增高架对楼顶的结构要求较高,有些租赁机房的业主对天面的承重问题存在疑虑,更有一些地区的业主认为楼顶建“庞然大物”对风水不利。另外,楼顶支撑杆所能容纳的天线数目有限,不利于后期扩容,天线维护不是很方便,沿海地区还要注意台风的影响。建设地面通信杆和地面铁塔需要进行地质勘探,施工过程中要调用较大规模的机械设备,某些地区征地非常困难,且天线维护不方便。1.1.2施工难度、建设周期分析天线抱杆施工相对简单,周期短;楼顶铁塔、楼顶支撑杆和楼顶增高架需要在楼面作基础,施工周期较长,不同工序次序进行,需要不同工种协调工作,施工动作较大,容易受到周围敏感居民的干扰和阻挠;地面铁塔和地面通信杆施工难度更大,所需周期更长,对周边居民的噪声干扰更大。-33- 目前,美化天线的建设正在推广当中,对天线抱杆的美化方式主要有:集束型、仿烟囱、仿排气孔、仿水塔等几种形式,根据目前国内几家主流厂家的报价,多在4-9万元区间(不含天线)。而对铁塔、通信杆的美化因工艺区别,其投资差别较大,但明显的是,对通信杆和铁塔的美化相对于天线抱杆要工艺复杂,投资也明显高。支撑方式天线抱杆楼面铁塔楼面支撑杆楼面增高架地面通信杆地面铁塔建设周期短较长较长较长长长建设复杂度不复杂较复杂较复杂较复杂复杂复杂基础条件要求不高对楼面结构要求高对楼面结构要求较高对楼面结构要求较高对地质条件要求高对地质条件要求较高天线提升高度4-8米10-20米10-20米10-20米30-60米30-60米可安装天线数量不一定多少较少多多馈线长度较短较长较长较长长长居民敏感度较敏感敏感较敏感较敏感较敏感敏感后期维护方便较方便较方便较方便不方便不方便投资低较高较低较高高高1.1天线安装方式的要求1.1.1全向天线2.1.1铁塔顶平台安装全向天线时,天线水平间距必须大于4m。2.1.2天线安装于铁塔塔身平台上时,天线与塔身的水平距离应大于3m。2.1.3同平台全向天线与其它天线的间距应大于2.5m。2.1.4天线的固定底座上平面应与天支的顶端平行。(允许误差±5cm)2.1.5全向天线安装时必须保证天线垂直。(允许误差±0.5°)1.1.2定向天线2.2.1-33- 同一扇区两个单极化天线在水平方向上间距应大于空间分集距离。相邻的两个扇区之间两天线的水平间距应大于0.5m。2.2.2天线安装完成后,必须保证天线在主瓣辐射面方向上,前方范围10m距离内无任何金属障碍物。2.2.3天线安装时,天支顶端应高出天线上安装支架顶部20cm。天支底端应比天线长出20cm,以保证天线的牢固。2.2.4微波天线与GSM天线安装于同一平台上时,微波天线朝向应处于GSM同一小区两天线之间。2.2.5天线安装在楼顶围墙上时,天线底部必须高出围墙顶部最高部分,应大于50cm。2.2.6安装楼顶桅杆基站时,天线与楼面的夹角应大于45o。2.2.7直放站中的施主天线和重发天线的水平间距≥30m,垂直间距≥15m2.2.8天线方位角必须和设计要求相符合。(允许误差±5°)2.2.9同一扇区两个单极化天线的方位角必须一致,(允许误差在±5°)2.2.10天线俯仰角必须和设计要求相符合。(允许误差±0.5°)1.1.1天线的隔离要求1.1.1.1GSM系统共站的天线a.同扇区天线:GSM900系统水平隔离度3.5米以上;DCS1800系统水平隔离度1.5米以上b.不同扇区的天线:GSM900系统水平隔离度2.5米以上;DCS1800系统水平隔离度2米以上c.GSM900与DCS1800天线的水平隔离度2.5米以上。d.GSM1800与WCDMA天线的垂直隔离度应在0.3米以上。1.1.1.2GSM与CDMA系统共站的天线隔离根据国家无线电委员会的频谱安排,在800MHzCDMA频段附近,共存在三种移动通信系统,即:-33- (1)中国移动的GSM9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中国联通的GSM9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3)中国联通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分析表明,按干扰影响程度排序,CDMA对中国移动GSM900的干扰较为突出,CDMA对中国联通GSM900的影响较小。针对上述干扰可能,工程实施时须采取相应措施以满足CDMA发射端同其他系统接收端的隔离度要求:(1)在CDMA发射端加装带阻滤波器;(2)合理利用空间隔离;(3)合理利用地形地物阻挡;(4)调整天线方向(尽量避免两系统天线近距离面对面安装)。根据信部无[2002]65号文的要求,CDMA系统基站的杂散发射限值及CDMA系统与GSM系统共站时的技术要求规定如下:(1)CDMA系统基站发射机和直放机在带外各频段的杂散发射限值指标须满足核准限值要求,详见下表。800MHzCDMA系统基站带外杂散发射核准限值表1.11.1频率范围测试带宽极限值检波方式9kHz~150kHz1kHz-36dBm峰值150kHz~30MHz10kHz-36dBm峰值30MHz~1GHz100kHz-36dBm峰值1GHz~12.75GHz1MHz-36dBm峰值806MHz~821MHz100kHz-67dBm有效值885MHz~915MHz100kHz-67dBm有效值930MHz~960MHz100kHz-47dBm峰值1.7GHz~1.92GHz100kHz-47dBm峰值3.4GHz~3.53GHz100kHz-47dBm峰值发射工作频带两边各加上1MHz过渡带内的噪声电平100kHz-22dBm有效值(2)两系统基站天线之间的水平距离≥50米时,CDMA系统基站的带外杂散发射限值须满足核准限值的指标要求,不需要加装滤波器。(3)当两系统基站天线之间的水平距离>10米且≤50米-33- 时,中国联通的CDMA系统基站除满足核准限值的技术指标外,还须加装滤波器后方能进行实效发射,两系统天线之间水平距离在20-50m时,需加装滤波器值不小于10dB,两系统天线之间水平距离在10-20m时,需加装滤波器值不小于15dB。对于共站的情况,应尽可能采用垂直隔离的方法,各基站应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加大隔离距离,以避免不必要的干扰。1.1馈线安装方式和要求1.馈线的量裁布放,按照节约的原则,先量后裁。馈线的允许余量为3%。2.制作馈线接头时,馈线的内芯不得留有任何遗留物。3.接头必须紧固无松动、无划伤、无露铜、无变型。4.布放馈线时,应横平竖直,严禁相互交叉,必须做到顺序一致。两端表识明确,并两端对应。表识应粘贴与两端接头向内约20CM处。5.馈线必须用馈线卡子固定,垂直方向馈线卡子间距≤1.5m,水平方向馈线卡子间距≤1m。如无法用馈线卡子固定时,用扎带将馈线之间相互绑扎。6.馈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以下要求线径二次弯曲的半径一次性弯曲的半径7/8”360mm120mm1/2”普通210mm70mm1/2”超柔120mm40mm8.馈线在布放、拐弯时,弯曲度应圆滑、无硬弯。并避免接触到尖锐物体,防止划伤进水,造成故障。9.馈线进线窗外必须有防水弯,防止雨水沿馈线进入机房。防水弯最低处与馈线入口的高度差应大于15cm,防水弯的切角应大于等于60度。10.馈线、信号线必须与(220V以上)的电源线有20cm以上的间距。11.天线、馈线等器件、线缆必须标识明确,一一对应。12.室外必须用黑扎带,室内必须用白扎带,绑扎时应整齐美观、工艺良好。13.馈线夹是用于固定馈线于走线梯上,使馈线走线整齐美观。对于不同线径的馈线,馈线夹的固定间距如下表:-33- 1/2"馈线7/8"馈线15/8"馈线馈线水平走线时:1.0米1.5米2.0米馈线垂直走线时:0.8米1.0米1.5米1.1跳线的安装方式和要求1.1/2″跳线的单次弯曲半径应≥20cm;多次弯曲半径应≥30cm。2.跳线与天线、馈线的接头应连接可靠,密封良好。3.跳线应用扎带绑扎牢固,松紧适宜,严禁打硬折、死弯,以免损伤跳线。4.应避免跳线与尖锐物体直接接触。5.跳线与天线的连接处应留有适当的余量,以便日后维护。6.跳线与馈线的接头处应固定牢靠,防止晃动。1.2天馈系统的防雷接地安装要求1.铁塔的两道防雷地线(40mm×4mm以上的镀锌扁铁),应直接由避雷针从铁塔两对角接至防雷地网。2.主馈线必须有至少两道以上防雷接地线。3当天线安装在铁塔上时,要求在馈线在下塔拐弯前1.5米处接地。如果由此接地点到馈线入机房的长度大于20米时,在馈线进机房前再接一次地。4当机房上没有铁塔,天线是固定在支撑杆时,要求馈线在由楼面拐弯下机房前接地。如果从天线安装处到馈线拐弯下楼面处的长度大于20米时,中间要增加一次接地。5室外馈线要求在距天线支撑杆1.5米处接地,当馈线长度大于20米时再增加接地一次。6.制作主馈线防雷接地线必须顺着雷电泻流的方向单独直接接地,防雷接地线禁止回弯、打死折。7.主馈线地线制作好以后必须用胶泥、胶带的缠绕密封。8.密封包长度应超过密封处两端约5CM左右。在密封包的两端应用扎带扎紧,防止开胶渗水。-33- 9.防雷接地点应该接触可靠、接地良好,并涂覆防绣油(漆)。10各小区馈线的接地点要分开,不能多个小区馈线在同一点接地,且每一接地点最多只能连接三条接地线(这样可使接地点有良好的固定)。接地点要求接触良好,不得有松动现象,并作防氧化处理。11.基站的接地电阻值应小于5Ω,对于年雷暴日小于20天的地区,接地电阻值可小于10Ω。12.避雷针要求电气性能良好,接地良好。避雷针要有足够的高度,能保护铁塔上或杆上的所有天线,即所有室外设施都应在避雷针的45度保护角之内。13为了减少馈线的接地线的电感,要求接地线的弯曲角度大于90度,曲率半径大于130毫米。14.应与基站组成联合地网,按均压、等电位的原理,将工作地、保护地、防雷地组成一个联合接地网。基站内各类接地线应从联合接地网上分别引入。15.避雷器的VSWR应小于1.1的行业标准。16.室内避雷器安装时,避雷器要与跳线、馈线接口、阻抗匹配。17.避雷器安装的方向不能弄反,如果机房有避雷器安装架时,必须要把避雷器固定在安装架上。18.安装霹雷器地线时必须布放整齐,无浪涌,用白扎带沿室内走线架向馈线窗外方向走,尾端必须接在室外主地排上,室外防雷主地排安装位置必须底于室内避雷器的位置或高度。1.参考标准GSM参数体系之一:标准定义参数(V4.0)GSM参数体系之二:标准功能参数(V4.0)GSM参数体系之三:GPRS参数(V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