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00 KB
- 5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筋小麦生产的栽培技术要点。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淮南地区中筋小麦生产。2籽粒产量、品质及群体指标2.1产量及产量结构产量400~500kg/亩,产量结构为每亩穗数30~32万、每穗38~40粒、千粒重40~42g。2.2品质指标容重≥770g/L,水分≤12.5%,不完善粒≤6.0%,粗蛋白质含量12%~14%,湿面筋含量≥26%,沉降值40±2mL,降落数值200~300s,面团稳定时间3.0~7.0min。2.3群体指标基本苗12~14万/亩,冬前茎蘖数35~45万/亩,最高茎蘖数60~70万/亩。3品种选用江苏淮南推广应用的中筋小麦品种主要有扬麦16、扬麦11、扬麦12、扬麦14、宁麦11、宁麦14、扬辐麦3号、扬辐麦4号、扬麦18、扬麦19、镇麦6号等春性品种。4栽培技术要点4.1播前准备4.1.1种子准备播前要晒种并精选种子;小麦种子常携带有病菌,要注意应用药肥包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以备准确计算播种量。4.1.2开沟4.1.2.1外沟外三沟在前作收获前人工清理开挖,沟系配套,逐级加深,隔水沟深100cm以上,导渗沟深120cm以上,排水沟深150cm以上。确保灌得进、排得出、降得下,排水通畅,雨止田干。4.1.2.2内沟内三沟于播种后进行机械开沟或人工开挖,每3~4m
开挖一条竖沟,沟深20~30cm。距田两端横埂2~3m,各挖一条横沟,沟深30~40cm,田块长超过100m的应加挖腰沟,沟深30~40cm,内外沟配套相通。4.2播种4.2.1播种期10月26日~11月10日为宜(其中苏中地区10月26日~11月5日为宜、苏南地区10月30日~11月10日为宜)。播种量基本苗宜12万~14万/亩,具体用量按以下公式计算:播种量(kg/亩)=基本苗数(万)每公斤种子粒数×发芽率(%)×出苗率(%)迟播小麦每迟播1天,增加0.5万基本苗,但即使采用独秆栽培技术,基本苗也不应超过22~24万/亩。4.2.3播种方式板茬少免耕机条播,一次性完成旋耕、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行距25cm,播深2~3cm;秸秆还田,先用反旋灭茬机灭茬,再用条播机播种;撒播,将种子均匀撒播田面后,浅旋盖种。播种质量要求是:播深适宜、深浅一致、出苗均匀、苗量合理。4.3施肥技术8.3.1肥料用量4.3.1.1氮肥每亩施纯氮16~18kg4.3.1.2磷肥每亩施P20510~12kg4.3.1.3钾肥每亩施K2O10~12kg4.3.1.4氮磷钾比例N:P2O5:K2O=1:0.6:0.6施用的化肥质量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4.3.2运筹比例氮肥中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5∶1∶2∶2,即基肥占50%;壮蘖肥占10%左右;拔节肥占20%左右,孕穗肥占20%左右;磷、钾肥基肥和追肥施用比例为5:5,追肥在5~7叶期施用。4.3.3运筹方法4.3.3.1基肥重视有机肥施用,每亩宜施有机肥1000kg,或者秸杆全量还田,尿素5~
8kg,45%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均为15%)25~35kg。4.3.3.2壮蘖肥(平衡肥)越冬始期(12月25日左右)宜施尿素3~4kg/亩,捉黄塘促平衡。4.3.3.3拔节肥在小麦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叶龄余数2.5时,宜施45%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均为15%)20~25kg/亩。4.3.3.4孕穗肥在小麦叶龄余数为0.8~1.2叶时,施尿素7~8kg/亩。4.4防倒与防冻4.4.1防倒建立合适群体,群体较大田块于拔节初期(2月底或3月初)可用矮苗壮60g/亩或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70g/亩进行叶面喷雾,均匀喷雾,不可重喷。4.4.1冻害4.4.1.1冻害预防适期播种、培育壮苗,每亩用种量用矮苗壮10~15g对水1.5kg拌种等措施防止冻害发生。4.4.1.2冻害补救发生冻害后,根据冻害发生的严重度增施恢复肥。小麦拔节前受冻,一般不施用恢复肥,但拔节后发生冻害应及时补施恢复肥,减轻冻害损失。恢复肥追施数量应根据小麦冻害严重度确定,一般施用尿素8~10kg/亩。4.5灌排4.5.1灌水拔节后,出现持续干旱时应及时灌跑马水。4.5.2排水冬春注意清沟理墒,保持沟系畅通无阻,并用清沟土做好壅根培土和镇压工作,达到排水顺畅,达到雨止田干,出苗至返青期地下水位控制在0.8m以下,返青后地下位控制在1m以下。4.6病虫草害防治4.6.1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实施“
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4.6.2农业防治精选种子,汰除病粒,使用经高温腐熟的有机肥料,轮作换茬,清理田园等,推广精量播种,提高群体质量,推广平衡施肥技术。4.6.3生物防治应用生物类及其衍生物防治病虫害。4.6.4物理防治应用灯光、色板、性诱激素、网具等诱(捕)杀害虫。4.6.5药剂防治根据田间病虫草发生特点,选准对口药剂,适时适量防治。并注意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理或具有负交互抗性的药剂,克服和推迟病虫害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主要防治对象: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蚜虫和粘虫。具体施用药剂及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4.7收获小麦腊熟末期及时收割,收获后需及时晒干扬净,籽粒含水量要求低于12.5%,贮藏于通风干燥处。附录A推荐农药品种农药类别农药名称剂型防治对象(功能)施用方法(g/次.亩或ml/次.亩)安全使用(间隔)期除草剂异丙隆25%可湿性粉剂杂草250g~300g喷雾播后苗前或杂草1~2叶骠马6.9%浓乳剂杂草50ml~60ml喷雾杂草2叶~3叶使它隆20%乳油杂草30ml~40ml喷雾杂草3叶~4叶巨星75%悬浮剂杂草1g喷雾杂草2叶~3叶杀菌剂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赤霉病75g~100g喷雾收获前30天(抽穗扬花期)粉锈灵(三唑酮)15%可湿性粉剂赤霉病白粉病20g~30g喷雾收获前20天井冈霉素5%水剂(可溶性粉剂)纹枯病300ml~400ml喷雾收获前14天(3月上旬)立克秀5%可湿性粉剂纹枯病每1kg种子用药剂1.5g~2.0g加少量水,充分混匀拌种种子处理杀虫剂氧化乐果40%乳油蚜虫100ml~125ml喷雾收获前15天蚍虫啉10%可湿性粉剂蚜虫30g~50g喷雾收获前14天
生长调节剂多效唑15%可湿性粉剂防冻抗倒每1kg种子用药剂1.0g加少量水,充分混匀拌种种子处理(编写人:郭文善,王龙俊,朱新开,束林华,李春燕,蒋小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