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5.00 KB
- 61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目录目录第1章总论11.1项目提要11.2结论与建议41.3编制依据5第2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62.1项目由来6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第3章市场或需求预测103.1国际、国内市场103.2本地市场103.3项目产品市场预测113.4市场风险预测与对策12第4章项目承担单位情况144.1承担单位基本情况144.2主要业务范围和业务能力144.3人员及其构成154.4现有基础条件164.5资产与财务状况174.6技术依托单位情况17第5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185.1建设规模18
目录5.2产品方案18第6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196.1项目选址原则、依据与要求196.2项目建设总用地规模及地点196.3建设条件分析20第7章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257.1工艺技术方案257.2设备选型32第8章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358.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358.2项目建设目标358.3项目建设总体规划布局378.4建设内容37第9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429.1环境保护429.2安全生产42第10章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4410.1项目实施组织管理4410.2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4610.3项目实施进度48第11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49
目录11.1投资估算4911.2资金来源5011.3资金使用计划50第12章效益分析5112.1经济效益5112.2社会效益5112.3生态效益52第13章招标方案5313.1项目招标管理5313.2招标依据5313.3招标范围5313.4招标组织形式54第14章结论和建议5614.1综合评价5614.2结论5614.3存在问题与建议57附表附表1:项目基本情况一览表附表2:项目主要建设条件一览表附表3: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一览表附表4: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一览表附表5:项目总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表附表6:项目单项工程综合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表
目录附表7:项目仪器设备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表附表8:项目效益评价一览表附图附图1:xx省xx县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xx省xx县标准粮田建设项目现状图附图3:xx省xx县标准粮田建设项目规划图附图4:xx省xx县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典型田区设计图附件附件1:申报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附件2:地方配套资金承诺证明附件3:申报单位上年度负债表附件4:灌溉用水技术平衡评估报告附件5:相关证书附件6:xx省农业厅、财政厅批复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附件7:实施管理制度
第1章总论第1章总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xx省xx县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标准粮田建设项目1.1.2主管单位xx省农业厅1.1.3建设单位xx省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1.4项目由来农业部《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2004-2010年)》。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2006年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国债项目投资重点领域和申报要求的通知》(农计发[2006]6号)。1.1.5建设地点本项目标准粮田建设地点分北区和南区,北区位于xx县南流乡、大陈镇的四个村,其中南流乡3个村,大陈镇1个村。南区位于张段固镇的两个村。1.1.6建设规模本项目建设规模为15000亩。1.1.7工艺技术方案
第1章总论通过配套完善粮田基础设施、培育基础地力、加强质量监控及其配套集成技术普及和应用,使项目区耕地达到高产、稳产粮田标准。主要设备为:墒情监测设备、地力监测化验仪器。1.1.1主要建设内容土地平整畦化1万亩;铺设防渗管道6.34万米,修建3米宽砂石路1.62万米;推广深耕1万亩、深松0.5万亩、平衡施肥1.5万亩、有机肥施用1万亩;购置墒情监测设备及土壤地力监测化验仪器40台(套)。1.1.2投资规模项目建设总投资450.00万元,其中田间工程384.6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85.47%,;仪器设备投资27.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6.00%;工程建设其它费用20.58万元,占总投资额的4.57%,包括可研性报告编制费4万元,工程设计费10万元,施工监理费2万元,招标投资2万元,建设单位管理费2.58万元;基本预备费17.82万元,占总投资额的3.96%。1.1.3资金来源项目建设总投资450.00万元,其中需中央投资300万元,省市地方配套150万元,中央投资、地方配套比例为1∶0.5。1.1.4建设期限2008年7月—12月申报立项,完成初步设计和招投标。2009年1月—2010年11月完成田间工程及仪器采购。2010年12月项目试运行,竣工验收。
第1章总论1.1.1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与实施前三年水平比较,亩增小麦30公斤,总增小麦45万公斤;亩增玉米70公斤,总增玉米105万公斤,共增粮食150万公斤,增加经济效益217.5万元;亩节水30立方米,共节水45万立方米,亩节省肥料、人工、电等开支30元,共节支45万元。以上共计年增经济效益262.5万元。1.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备注1建设规模亩150002建设目标2.1 耕地地力提高等级0.62.2 农田水分生产率提高%15.72.3肥料利用率提高%103产品方案3.1新增小麦万公斤453.2新增玉米万公斤1054建设内容 4.1 田间工程4.1.1 土地平整畦化万亩14.1.2新建防渗管道万米6.34PVC管4.1.3修建机耕路万米1.62砂石路4.2仪器设备台套40
第1章总论5总投资万元450.005.1田间工程万元384.605.2仪器设备万元8.8.005.2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万元20.585.3基本预备费万元17.826资金来源6.1 中央投资万元3006.2 地方配套万元1506.3基层自筹万元7建设期限年2 1.2结论与建议1.1.1综合评价该项目符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政策要求,符合国家行业发展政策、产业政策及布局规划、建设规划的要求,符合农业部《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投资方向的要求,符合该市及周边地区经济现状和发展要求,在xx县组织实施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十分必要。该项目有中央和省、市建设新农村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地方政府和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项目承担单位有承担该项目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及基础条件,项目区位于国家粮食主产区,水土光热资源条件优越,农业生态条件良好,有一定的农田基础设施、农业机械及农业技术服务条件,在xx县组织实施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可行。1.1.2结论
第1章总论3该项目是农业部和国家发改委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而制定的一项国家产业发展项目,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政策要求,符合行业政策、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建设规划和国家投资要求。xx县项目建设的基础有保证,能够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实施,技术先进、成熟、可靠。项目建成后,经济效益可观,所产生的社会、生态效益明显,建议项目早日实施。1.1.1问题与建议加强管理,保证质量,专款专用;加强监督,确保实施;地方配套及时足额到位。1.3编制依据1)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2)农业部《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2004—2010年);3)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2006年国债项目投资重点领域和申报要求;4)《xx省xx县十一五发展规划》;5)《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
第2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第1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1.1项目由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众多,粮食安全问题至关重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的农业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2005年在胡锦涛总书记“两个趋向”论断的指导下,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各地为适应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大搞结构调整,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是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受挫,投入减少,粮食生产能力下降,导致总量不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面临严峻挑战。自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下发了四个“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发展的政策措施。在2006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第7条中,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列为一项重要内容;温家宝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把粮食问题作为新农村建设第三项问题加以论述,农业部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提出了“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和“实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等“九大行动”,这不仅能有效的激发粮食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国家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2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xx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也是我国粮食主产省之一。xx县地处xx省中南部,太行山山前平原,辖11个乡镇、213个行政村,总人口48.3万,其中农业人口44.5万,国土面积5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3万亩。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是传统的粮食生产大县,以生产小麦、玉米等粮食为主,属粮食主产区范围中强筋麦优势产区。近几年,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产量逐年上升。2007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6.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74.8万亩,平均播种亩产468公斤,总产35万吨,人均占有粮食787公斤,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是,仍存在着种粮效益相对偏低,重产出轻投入,农机装备不足,农田基本建设、土地整理标准不高,节水灌溉措施推广不快,水资源浪费严重,地力、墒情监测水平低,平衡施肥面积小,土壤养分失衡,农作物防灾、抗灾能力下降等问题。建设高产、稳产标准粮田,对提高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促进全县发展现代农业,推动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1符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政策和环境要求我国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央多次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今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去年,重点向粮食主产省倾斜。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决定,2009年xx省标准粮田项目总投资规模6500万。“xx省xx县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标准粮田建设项目”符合国民经济、
第2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社会发展宏观政策和环境要求。1.1.1符合国家行业发展政策、产业政策及布局规划、建设规划的要求依据农业部《农产品优质区域布局规划》,xx县被列为黄淮海优质专用小麦和玉米生产区。依据《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该项目被规划为优势农产品标准化建设项目;对照《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xx省被列入13个粮食主产省区启动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xx县为粮食主产区,中强筋麦优势产区,农业发展方向以中强筋麦等优质粮食为主。该项目建设对加强xx县及周边地区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支持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农民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1.2符合国家或行业投资方向要求xx作为种粮大县,基础条件好,服务能力强,耕地增产潜力大,项目区均为基本农田,农田水利设施完善,农机基础较好,耕地地力中上等,具备实施本项目的基础条件。项目承担单位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独立法人事业单位,根据《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申报指南》标准粮田建设项目投资安排原则,申报“xx省xx县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标准粮田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投资方向要求。1.1.3符合本县经济现状和发展要求xx县位于xx省中南部,地处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地带,属石家庄市管辖,辖11个乡镇213个行政村,总人口48.3万,其中农业人口44.5万,全县国土面积5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3万亩,是一个
第2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传统的粮食生产大县。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有了长足发展,先后被国家确定为商品粮基地县、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大型小麦生产基地、优质专用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和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县。按照《xx省xx县十一五发展规划》,农业发展首先要抓好粮食生产,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项目建设符合xx县农业发展需求。xx县自然条件优越,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土壤以轻壤质土为主,质地适中,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1.86%,速效氮103mg/kg,速效磷29.8mg/kg,速效钾93mg/kg;光热资源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571小时,日照百分率59%,全年零上活动积温4510℃,年平均气温12.1℃,无霜期188天;年平均降水量459mm,雨热同期,适合多种作物生长,可满足作物一年两熟。xx县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844257千瓦,亩均动力1.6千瓦,各种农机具31874台(件),耕、种收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共有农用机井10571眼,全部为电潜井,地下水灌溉面积100%。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73.8亿元,财政收入2.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27元,具有较强配套能力,县情适合项目建设。第1章
第3章市场或需求预测第1章市场或需求预测1.1国际、国内市场近几年,由于世界主要产粮国粮食产量大幅下降,粮食供求持续偏紧,导致粮食库存减少。到目前,世界粮食库存量已下降到不足年消费量的23%,达到近20年来的最低点,粮食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扭转。在国内,由于种植结构调整等诸多因素影响,粮食面积尤其是高产作物面积锐减,造成粮食产量下降。2000—2003年,我国粮食连续4年产量不足,2003年降至“低谷”,2004年以后,略有回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畜禽、水产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对饲料的消费量连年攀升,造成粮食需求增大,预计到2010、2020、2030年,全国粮食需求量将分别达到5亿吨、5.8亿吨和7.2亿吨,因此在粮食供应与需求之间就形成了巨大缺口,我国每年粮食需求缺口都在0.25—0.35亿吨之间,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我国粮食需求缺口将达到2亿吨。3.2本地市场xx县是产粮大县,国家“九五”首批商品粮基地县,常年粮食播种面积75万亩左右,总产35万吨以上,粮食商品率达40%以上,尤其是近几年,该县大量引进以8901、石新733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面积保持在25-30万亩,生产的专用小麦以优良的品质占领了各类市场,
第3章市场或需求预测倍受众多客商和大中型面粉加工企业青睐,争相抢购,价格比普通小麦高出10%左右。玉米种植以粮饲兼用玉米为主,种植面积29.5万亩,总产14.5万吨。随着种养结构的调整,xx县蛋鸡产业发展较快,全县鸡存栏达1200万只,加之在辖区内建有多家饲料加工企业,年消耗饲用玉米30余万吨,但仍不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粮饲兼用玉米的市场潜力巨大。受农资价格上涨,粮食生产效益下降等因素影响,近两年全县粮食生产呈徘徊状态,这与粮食需求缺口较大形成很大反差,xx县粮食供求形势极不乐观。3.3项目产品市场预测全国常年种植小麦4亿亩,总产9960多万吨。近几年,随着小麦良种良法的不断推广,小麦产量取得很大突破,但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特别是我国优质专用小麦供求矛盾较为突出,过去主要依靠进口。加入WTO后,小麦进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小麦的品种、质量难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据估算,全国优质专用小麦年需求量为2110万吨,其中加工面包的强筋小麦360万吨。目前,特别是中强筋小麦因品种资源和生产管理技术限制,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市场缺口较大。根据目前国际国内粮食供求趋势和本县粮食供求现状,按照“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在xx县建设1.5万亩高标准粮田,以优、新品种、先进科技和高产量、高效益来辐射带动全县粮食生产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改进全县生产现状,为国家提供越来越多的优质商品粮,而且可以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粮食
第3章市场或需求预测生产,进而有效扭转粮食供需紧张的局面。优质强筋面(以8901为例),粗蛋白含量15.7%,比普通品种高3%;面团稳定时间27分钟,而普通小麦只有3分钟;出粉率为78%,比美国DNS和加麦一号高出4个百分点,具有很好的食用品质和加工品质,农业性状好,既优质又高产。xx县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大、产品质量优,倍受大型面粉加工企业青睐,在国内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xx县是“九五”首批国家商品粮基地县,有种植粮食的传统和习惯,发展粮食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xx县生产的粮食及其产品在国内享有盛誉,优质小麦远销京津及东北三省,玉米和饲料产品在国内各地占有广阔市场;加之国际国内粮食市场相当一段时期内处于短缺局面,为粮食生产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其市场前景是十分广阔的。3.4市场风险预测与对策发展粮食生产的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风、雹、病、虫等自然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二是市场需求带来的产品适销对路问题,这些都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得以化解:1)建立粮食预测预警系统。健全信息传输体系,提前发布粮食产销信息,向农民提供准确的市场供求信息,引导农民发展适销对路的粮食品种。2)加强农业灾情预测预报。及时预测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
第3章市场或需求预测3)推行保险机制。建立健全保险制度和保险体系,克服由于农业生产反映能力差、缓冲力强、转弯不灵活而带来的不必要损失。4)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用公司加农户的形式,积极引导农民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引导和带动农户的生产和经营。5)强化科技推广力度。进一步健全体系、创新机制、搞好农技推广,提高粮食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6)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投入机制、增加农业投入、改善补贴办法,提高粮食品质、开拓粮食市场。第1章
第4章项目承担单位情况第1章项目承担单位情况4.1承担单位基本情况项目承担单位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是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单位性质为全额事业单位。下设土肥站、技术站、植保站、经作站。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法人代表刘志良,男,45岁,中共党员,推广研究员。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xx县农业局下属单位。4.2主要业务范围和业务能力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主要业务包括:①研究提出辖区内种植业及各主体作物技术推广规划及主推技术建议。②负责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试验、示范。③准确把握当前、当地农业生产动态,为领导决策和农民生产服务。④搞好农业公共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农民公共培训教育及农业有关统计工作。⑤负责农作物病虫草害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⑥组织对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的监测和强制性检验。
第4章项目承担单位情况⑦承担法律、法规或受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授权的农业行政执法和行政管理。近年来,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献身农业、服务农民”为宗旨,承担了大量试验、示范、推广任务,取得显著成绩,多次受到上级业务部门的表彰和奖励,2002—2007年连续六年被市农业局评为土肥工作先进单位,由于业绩突出,2006年承担了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7年承担了国家标准粮田建设项目。4.3人员及其构成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现有人员37人,其中技术人员32人,推广研究员4人,高级农艺师15人,农艺师6人,助理农艺师及技术员7人。专职从事土壤肥料工作的土肥站,有8名技术人员组成,其中推广研究员1人,高级农艺师3人,农艺师2人,助理农艺师2人。项目第一承担人刘志良,现任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1963年出生,1985年毕业于xx农业大学农学系土壤肥料专业,推广研究员。毕业至今一直从事土壤肥料技术推广工作,主持、参与完成了多项科技项目,1992年主持完成的《xx县夏玉米综合高产技术推广》项目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奖。97年参加完成的《太行山麓400万亩小麦高产综合技术推广》项目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一等奖。2000年主持完成的《小麦、玉米综合配套技术示范县》项目获xx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连续三届被县委组织部选拔为县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第4章项目承担单位情况项目承担人孙苏卿,1984年毕业于xx农大邯郸分校。毕业后一直在xx县土肥站工作,1993年至今任土肥站站长。2003年聘任为推广研究员。参加工作以来,获各类科技成果奖10余次。其中农业部丰收计划成果一等奖一次,三等奖两次,先后被评为“市农业劳动模范”、“县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项目承担人仝增儒,90年毕业于xx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农学系,现任土肥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多次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上级有关部门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和农业“丰收计划”项目,先后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一次,“xx省农业厅丰收奖一等奖”两次。4.4现有基础条件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位于县城贸易街17号,单位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其中土肥化验室200余平方米,土样室40平方米,药品室20平方米,天平室15平方米,配有完备的土壤肥料化验检测仪器设备,能够独立承担土壤肥料大量、中量、微量元素的化验检测任务。表4-1化验室主要仪器设备表序号名称台数量1联想电脑1台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台3火焰光度计1台4紫外分光光度计1台5分析天平2台6恒温干燥箱2台7全温振荡机1台8纯水机1台9电阻炉2台10冰箱1台11自动定氮仪1台
第4章项目承担单位情况12离心机1台13酸度计1台合计16台技术储备情况:近年来,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先后承担和实施了国家和省市下达的测土配方施肥、沃土工程、平衡施肥、冬小麦综合节水等一批试验示范项目,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了小麦、玉米两大主体粮食作物的高产施肥技术体系和综合节水技术体系,为今后的粮食生产储备了技术。项目储备情况:承担单位已储了“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三节技术”和“粮饲兼用型玉米示范基地建设”两个项目。成果储备情况:承担单位通过实施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对全县4000个土壤样本进行化验检测,初步摸清了近年来全县土壤的变化情况,为今后调整施肥方案储备了成果。4.5资产与财务状况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系全额事业单位,单位经费及职工工资由县财政拔付,全年拔入工资80万元,拔入办公经费6万元,办公经费主要用于日常办公及必要的推广开支。经费拔入与支出基本持平,无盈余。农技中心固定资产原值192.45万元,其中房屋类固定资产原值150.45万元;仪器设备类固定资产原值42.00万元。4.6技术依托单位情况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省、市土肥部门的指导下,具备独立承担实施项目的能力。
第5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第1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5.1建设规模5.1.1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根据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农计发[2006]6号文件附件“2006年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国债项目投资重点领域和申报要求”,结合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现有设施和仪器设备现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在已有基础填平补齐的原则,实事求是地确定建设规模。5.1.2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粮田1.5万亩,包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地力建设和仪器设备采购三个方面内容。土地平整畦化1万亩,铺设地下防渗管道6.34万米,修建3米宽砂石机耕路1.62万米;推广深耕1万亩、深松0.5万亩,秸秆还田1.5万亩,平衡施肥1.5万亩,有机肥施用1万亩;购置墒情监测设备与土壤地力监测化验仪器19台(套)。5.2产品方案拟建项目区生产小麦、玉米,实行一年两熟制,年生产中强筋冬小麦1.5万亩,亩产达到500公斤,总产达到750万公斤;粮饲兼用夏玉米1.5万亩,亩产达到550公斤,总产达到825万公斤。
第6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第1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6.1项目选址原则、依据与要求6.1.1项目选址原则①符合国家、省、市、县粮食产业发展规划;②有利于发挥当地农业生产比较优势,增加农民收入;③有利于解决当地粮食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促进粮食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④当地政府重视,领导班子坚强有力,能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⑤项目区相对集中,能够形成大规模、有影响的粮食生产示范区;⑥交通、通信便利,基础条件较好。6.1.2项目选址依据及要求根据《2006年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国债项目投资重点领域和申报要求》标准粮田建设项目的要求,拟选项目区土地必须是国家基本保护农田,并保持30年不被转为非农用地;水源和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完善;耕地地力为中等偏上水平;现有粮田生产能力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农机基础较好;农民对种粮有较高的认识、生产积极性高、科技意识浓。项目区单个工程规模不小于1000亩,在此基础上集中连片。6.2项目建设总用地规模及地点项目建设总用地规模15000亩,来源农户,权属归农户所有。建设地点分北区和南区,北区位于xx县东北部,阳曲线两侧,涉及2乡(镇)4村:大陈镇的西郎村1个村,南流乡的大中郎村、小中郎村、
第6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呈现村。南区位于xx县南部,涉及张段固的齐洽村、西验村两个村。项目建设用地已由项目建设单位—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项目区所在地的乡镇村场签定了项目建设协议书,明确了有关责权利。6.3建设条件分析6.3.1建设地点现状分析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共涉及大陈镇、南流乡、张段固镇3个乡镇6个村,共有人口27673人,其中劳动力6699人,总耕地15376亩,其中项目区1.5万亩粮田自然条件优越,平均日照总时数2571小时,日照百分率59%,零摄氏度以上活动积温4510℃,无霜期188天。农机总动力4.27万千瓦,亩均1.7千瓦。项目区内土地均为基本农田,农业土壤以轻壤质土为主,质地适中,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物理性状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1.87%,碱解氮104mg/kg,速效磷31mg/kg,速效钾96mg/kg,属中上等水平。项目区现共有机井308眼,全部为电潜井;输电线路25千米,农田动力变压器18台。详见表6-1。农田灌溉全部为地下淡水,水质PH值介于6.5—8.5之间,矿化物≤800mg/L,硫酸盐≤250mg/L,氯化物≤250mg/L,水质较好。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04至2007年平均单产小麦470公斤、玉米480公斤,产量水平较高。由标准粮田现状分析:机井及电力设施齐备,防护林网有一定基础;机耕路通行能力欠佳,需维修改建;地力能保证中产,但距高产、
第6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稳产尚有差距,产量中等偏上,产量不稳;节水灌溉设施缺口较大,节水能力差,需进一步建设。表6-1xx县标准粮田项目区现状一览表乡(镇)村庄人口耕地面积(亩)项目区面积(亩)机井(眼)南流乡大中郎村21893047300061小东郎村16332732260055呈现村18941983180040大陈镇西郎村17392458245849张段固镇齐洽村26612820280656西验村21812336233647合计2767315376150003086.3.2建设地点主要资源、基础设施条件供需平衡分析1)土地资源标准粮田用地均为基本保护农田,30年不会转为非农占地。2)地力据土壤化验结果,项目区平均养分含量为碱解氮104mg/kg,速效钾96mg/kg,速效磷31mg/kg。以目前耕层20cm计,亩土壤可提供纯氮15.6kg,有效磷4.65kg,有效钾14.4公斤。以小麦为例,每生产百斤小麦需纯氮3公斤,有效磷1.0公斤,有效钾2公斤(有效钾供应充足此处不再分析)。按目前农民施肥习惯,小麦生育期施磷酸二铵25公斤,尿素25公斤,按氮素当季利用率35%,磷素当季利用率20%计,可提供纯氮5.6公斤,有效磷2.3公斤,土壤和施肥共计可提供纯氮21.2公斤,有效磷6.95公斤,按目标产量500公斤计算,氮、磷供应量超过需要量,导致土壤养分不平衡,化肥利用率低,浪费严
第6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重,甚至导致环境污染。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减少化肥投入量,做到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可提高化肥利用率,促进土壤养分平衡,提高地力,从而提高总产量,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3)基础设施项目区平均50亩一眼电潜井,完全能够满足需求,但节水措施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机耕路少,不能满足大型农机作业,需修建。4)配套设施项目区现有农田动力变压器18台,负荷900千伏安,输电线路25千米,电力设施齐备,供电充足,能满足生产所需。5)水资源项目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降水量459mm,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地下水补充,现有机井308眼。浅层地下水埋深25米,动水位33米;深层地下水一般在200-350米之间,动水位210-360米,地下水水质良好。项目区面积1.5万亩,地下水可开采总量310万立方米。项目区地势平坦,排灌流畅,土质为壤质,含水厚度在30—40米,主要含水层顶板浅层埋深40-50米以下,深层埋深180米以下。机井深一般100米,出水量35立方米/小时。项目实施前由于灌水技术和制度落后,田间配套工程不完善,小麦、玉米生育期亩年需灌水210立方米,项目区1.5万亩共需315万立方米,平水年基本能维持平衡,枯水年份则略有缺陷。项目实施后,亩节水可达30立方米,项目区内需水量可降为270万立方米,尚有40万立
第6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方米开采潜力,能完全满足区内小麦、玉米生育期所需水分,不会由于地下水开发而导致本区或邻区产生水质变化、水源枯竭、地面沉降等系列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问题。6.3.3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1)资源有优势xx县自然条件好,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全年零上活动积温4510℃,无霜期188天,可满足作物一年两熟。土壤条件好,土质为轻壤质土,土层深厚,质地适中,地势平坦,适合多种作物生长,为我国优质中强筋麦优势产区。2)农业技术力量雄厚,推广服务体系完善项目承担单位xx县农业推广中心技术力量雄厚,有承担同类项目的经验。项目所在乡镇均建有农技推广区域站,并完成了“三定”工作,每个项目村都有村级农技服务组织--科技进村服务站。3)政府领导重视为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县政府成立以县长为组长,主管农业副县长为副组长,农业、财政、发展与改革局、水务局、建设局、审计局等有关部门及项目所在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项目的领导、协调及监督检查,同时县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及相关乡镇通力合作,确保项目实施。4)基础条件好xx县是传统的农业县,粮食产量高,农民有种植粮食的传统和经验;农田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基本完备;尤其项目区农民有着强烈的
第6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建设欲望和较高的参与积极性。所有这些都为xx县标准粮田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6.3.4拟建项目与当地环境的互适性分析项目建设使土地平整畦化,减少地面径流,减少水土流失;节水灌溉减少地下水开采,保护地下水资源;平衡施肥、秸秆还田,提高地力,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污染,对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项目建设中无“三废”产生,对优化本地生态环境有促进作用。项目区内及周边无污染性工矿企业,空气、土壤及地下水质良好,利于粮食质量提高,对项目建设有促进作用。
第7章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第1章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7.1工艺技术方案7.1.1工艺技术选择的原则和依据以建立标准粮田为基础,以生产优质粮食为目的,实现“一优”(粮食品种优质化)、“二改”(改变农民的生产意识、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三提高”(提高抗拒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土壤的保、供水肥能力,提高粮食产量),达到生物、工程、农艺、农机、高新技术的有机结合,提高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7.1.2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根据标准粮田项目建设要求,在1.5万亩标准粮田项目区中,实施标准粮田改良技术、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土壤地力墒情监测技术、颗粒掺混肥料(BB肥)生产技术;采取深耕深松、平衡施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措施和平整土地、方格布局、完善田间节灌排水设施、修建机耕路等田间工程措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田基本设施条件,达到粮田“田成方、地平整、土肥沃、渗漏少,水畅流、路相通”,实现每亩增产粮食100公斤的建设目标,所选择采用的主要工艺和农艺技术方案如下:7.1.2.1标准粮田建设技术本项目区的农田现有产量水平和土壤肥力属中等偏上水平。在土壤肥力方面,主要存在缺素失衡问题;在农田设施方面,主要存在田
第7章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间节水设施较差,机耕路少不便大型农机通行,耕地平整畦化度低,不便灌溉及农机操作等障碍因素。因此,本项目区农田改良技术上,主要采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增施有机肥技术、深耕深松技术等农艺技术改良,提高土壤肥力;采用平整土地、方格布局、完善田间节灌设施、修建机耕路等田间工程技术措施,完善农田基础设施。该技术主要来源于xx省土肥站,符合本项目建设实施所选工艺(或农艺)技术方案的原则。xx省土肥总站自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针对全省不同类型农田状况,以建设标准粮田为目标,通过大量的试验示范与推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体系完善,并取得了相关的科技成果。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肥站多年来在省土肥站指导下,也进行了较多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掌握了该项技术。1)标准粮田耕地采用深耕、深松技术,耕作深度35cm左右,每三年轮换一次。耕地平整按小平大不平的原则,即在同一个工程单元内,应保证耕地的平整,地面平整度应不超过0.25m/km,在不同工程单元间可有一定阶差。平整土地采用挖高填低,客土填低,土地平整满足1日大雨条件下不产生径流。2)土地平整畦化对不规则布局、不便农机通行与操作、不便节灌水的农田重新规划布局,达到畦化的要求。一个畦格单元面积不大于30m2。3)管道设施节水
第7章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每50亩工程单元内田间节灌设施节灌保证率应达到85%以上,减少农作物灌水渗漏。项目区每眼井灌溉负担50亩耕地,完全能够满足需求。为科学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在项目区推行地下节水管道。地下节水管道采用低压聚丙管配套,按xx县田块布局,每亩需铺设6.5米节水管道。全项目区需铺设9.75万米节水管道。节水管道地下为塑料管,地上为钢柱头,干管直径110mm,流量35m3/h。灌溉时地上配置可移动小白垄防渗垄沟,保证在作物需水的关键期每10天以内完成一次灌溉。地下防渗管道使用年限要求达到20年以上。4)机耕路现有田间机耕路22.9千米,其中6.7千米基础条件较好,宽3米左右,基本能保证耕作机械畅通,但仍有16.2千米机耕道路路面宽窄不一,高低不平,雨后泥泞,严重影响农业机械的田间作业,需重新建设。拟改造机耕道路16.2千米,路面宽3米,面积4.86万平方米,砂石路面,使用年限可达10年以上。7.1.2.2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能力、肥料效应和农业生产要求,在施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制订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肥料的施用方案,按配方科学施肥。平衡施肥技术主要包括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五个技术要点。测土,在小麦、玉米播种前以200亩为一个取样单位,对土壤元素(氮、磷、钾)、有机质等项指标测试分析;配方,综合分析处理信息数据,确定所需养分合理施用量和配方,提出合理施肥建议,开
第7章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展技术宣传与培训;配肥,实行技物结合,按所确定配方,生产配制专用肥;供肥,开展农化服务,将优质专用肥(BB肥)及时供应到农民手中;施肥,通过技术培训和田间示范指导农民按施肥建议施肥。推广应用该技术,促进土壤养分平衡,提高土壤肥力0.5-1个等级,肥料利用率提高5-10%,农作物增产10-15%,且品质明显改善,亩增收一般40-80元。详见图7-1。田间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土样采集配肥配方施肥供肥测土应用信息反馈田间调查测土施肥通知单图7-1平衡施肥技术工艺方案图相关技术说明:田间调查要选择典型地块,对土壤墒情、温度、风力等相关数据进行准确观测与记载;化验分析准确度误差小于1%;配肥供肥时间小于一周;应用信息反馈及时7.1.2.3土壤地力、墒情监测技术利用现代仪器定期对土壤水分、土壤养分和田间小气候进行检测,收集记载数据并进行分析,以便掌握标准粮田中的各种情况,在项目区内,每200亩建立一个地力和墒情、旱情监测点,共建75个监测点,
第7章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把土壤地力和墒情、旱情评价体系和土壤墒情、旱情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健全起来;通过科学施肥试验、示范,指导大田生产。通过常年定点和非定点采样观测、调查,及时掌握耕地土壤肥力、墒情、环境质量和耕地利用与管理现状及动态变化状况等信息,常年进行监测,结合耕地土壤监测,进行肥料质量监测和农户利用与管理耕地情况调查,全面掌握土、肥、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现状及变化等信息;并充分应用计算机和网络高新技术、信息采集与处理先进设备和GIS数据平台,建立县、乡、村土肥水信息数据库,指导农业决策和合理利用与管理土、肥、水资源。7.1.2.4颗粒掺混肥料(BB肥)生产技术颗粒掺混肥料(BB肥)生产,按适宜的肥料养分配方,采用掺混工艺生产复混合型肥料。该技术相比物理混合造粒和喷浆造粒工艺生产复混合型肥料更加简便易行,且不受生产工艺限制,可任意配制所需配方的复混合型肥料,原料市场易购。采用该技术及采用该技术所生产的肥料,是推广应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中物化技术,实行技物结合的最佳选择(xx县已有配肥厂,不需再建)。相关技术说明:生产BB肥所用原料:进口二铵、尿素、进口硫酸钾,并配用所需微量元素。所配BB肥的含量误差不大于1个百分点,每百斤的计量误差在1个百分点左右。BB肥厂的生产量要能及时满足项目区的需要。7.1.2.5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技术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可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的供保水、肥能
第7章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力。利用作物秸秆和杂草配合使用生物菌腐熟沤制有机肥;利用草木灰和牲畜粪便积造农家肥。各种有机肥亩使用量达到3立方以上。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在小麦成熟后,利用小麦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然后带茬播种玉米,脱粒后的麦秸完全运田外,再覆盖在玉米田或用生物菌剂沤制有机肥,每亩用量200公斤以上。在玉米成熟后,留秆收穗,然后利用玉米秸秆粉碎机在田间直接进行粉碎,然后再进行耕作还田,每亩可回田玉米秸秆400公斤以上。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使土壤的肥力状况达到中等偏上和高等肥力水平。以上技术均来源于xx省土肥站的相关技术和成果。7.1.3工艺(农艺)技术流程7.1.3.1地力监测农艺流程地力监测农艺流程见图7-2。应用信息反馈配肥供肥化验分析土样采集田间调查田间实验示范图7-2地力监测农艺流程见图7.1.3.2BB肥生产工艺流程BB肥配肥生产工艺流程见图7-3。
第7章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图7-3BB肥配肥工艺流程图7.1.3.3项目区所选工艺(农艺)技术都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成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平衡施肥技术是通过对土壤氮、磷、钾、有机质等主要养分的测定,再根据不同作物及不同产量的要求,确定的施肥量进行施肥,以减少因盲目施肥造成的肥料浪费,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5—10个百分点,是科学施肥的最好体现;土地平整畦化后,可以减少自然降水的地面径流,是蓄水保墒的重要措施,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土壤的深松深耕能提高土壤的通透性,是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的有效措施,在多年的实践中已被肯定;深耕深松一次每亩耕地的蓄水能力达到10方以上;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能改变土壤的物理性状,是提高土壤肥力和提高土壤供、保水肥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玉米——小麦一年两熟的秸秆还田,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02个百分点;铺设防渗管道,配置小白龙,可减少渗漏,提高水的利用率15%以上。7.1.3.4灌溉技术方案的可靠性、科学性xx县属半干旱地区,年降水459毫米,水资源总量不足。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小麦生长期为少雨季节,全生育期灌溉亩
第7章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需地下水140立方米;玉米生长季节为多雨季节,灌溉相对较少,一般亩需70立方米。在项目区内实施平整畦化土地、深耕深松、秸秆还田、田间灌溉管道输水等农艺措施,最大限度地蓄水保墒,减少地面径流,利用自然降水,同时田间灌溉又减少了自然渗漏。项目区综合农艺措施的实施,每亩可减少地下水的开采30立方米以上,可以确保地下水供需平衡,具有很好的可靠性与科学性。7.2设备选型7.2.1设备选型的原则与依据根据项目类别、工艺技术要求、建设标准,在原有仪器设备基础上,依据“填平、补齐”原则,选择三证齐全、质量达到国标的正规厂家购置仪器设备。设备选型依据:依据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农计发[2006]6号文件规定的总投资及设备投资规模,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在充分考察论证可供选择的仪器设备、供应商资质条件和信誉的基础上,确定仪器设备供应商以及供应种类。7.2.2田间灌溉节水设备配置1)项目区无田间灌溉节水设备2)新增仪器设备新增地下防渗管道9.75万米。7.2.3地力、墒情设备配置7.2.3.1现有地力、墒情检验监测设备我县有比较完备的土壤化验设备。现有地力、墒情检验监测仪器
第7章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设备详见表。表7-4现有地力、墒情检验监测主要仪器设备表序号名称台数量1联想电脑1台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台3火焰光度计1台4紫外分光光度计1台5分析天平2台6恒温干燥箱2台7全温振荡机1台8纯水机1台9电阴炉2台10冰箱1台11自动定氮仪1台12离心机1台13酸度计1台合计16台7.2.3.2新增地力、墒情检验监测仪器设备根据项目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添置部分急需土肥监测仪器设备19台(套)。详见下表表7-5新增地力墒情检验监测仪器设备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用途1图像数据采集系统台1图像数据采集2GPS定位仪台5卫星定位3干燥箱台24电子分析天平(千分之一)台2
第7章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5土壤化验药品柜套56台式电脑台27玻璃器皿(三角瓶等)套18全自动定氮仪台1
第8章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第9章第7章第1章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根据农业部对标准粮田建设项目的总体要求,结合xx县农业现状及发展规划,确定本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8.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8.1.1指导思想在现有已经具备一定农田基础设施条件的基础上,按项目规定的粮田标准,进一步完善配套田间工程设施,实施地力建设,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同时,通过项目建设,建立起粮食主产区的耕地地力、墒情监测体系,长期监控粮田质量,为农业技术、对策研究和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8.1.2建设原则项目规划设计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建设内容与农业技术配置相结合;项目建设与农业机械化装备推进项目相结合;地力建设与长期监测管理相结合。8.2项目建设目标8.2.1总体目标通过配套完善粮田基础设施,培育基础地力,加强质量监控及其配套集成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项目区耕地达到高产、稳产粮田标准。8.2.2产量目标1.5万亩标准粮田种植优质冬小麦1.5万亩,平均亩产500公斤,总产达到750万公斤,较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亩增30公斤,总增小麦
第8章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第9章第7章45万公斤;种植夏玉米1.5万亩,平均亩产550公斤,总产量825万公斤,较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亩产增加70公斤,总增玉米105万公斤,年亩增产粮食100公斤,总增粮食150万公斤。8.2.3地力目标项目实施后,1.5万亩标准粮田深耕深松达35cm以上,耕作层厚度达25cm,地力提高0.6个等级,达到高肥力水平,农田水分生产效益提高15.7%,水分生产率达到1.55kg/mm亩,全部采用平衡施肥技术,专用肥施用面积达85%,肥料利用率提高12个百分点。8.2.4质量目标小麦:优质专用麦达100%,良种普及率达100%,标准化程度达95%以上;玉米:粮饲兼用玉米品种普及率100%,标准化程度90%以上。8.2.5管理目标项目建设期由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履行各项管理职责。聘请专业人员,严格工程监理,实行目标责任制,确保项目建设一次验收合格。项目运行期间,要围绕创建“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技术”的质量目标,不断完善各项检验制度和工作程序,全面推行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8.2.6社会及生态效益目标项目建设可充分激发项目区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和耕地技术承载能力,提高农作物抗灾减灾能力,使耕地中等旱灾年份粮食减产风险在8%以下;提高肥水利用率,减轻化肥污染,保护地
第8章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第9章第7章下水资源,维护农业生态平衡。8.3项目建设总体规划布局采用平整土地、方格布局、完善田间灌排设施、整修机耕路等工程措施,提高农田基本设施条件,达到粮田“田成方、地平整、土肥沃、水畅流、路相通、树成行”。项目建设总体规划布局如下:标准粮田总规模1.5万亩,涉及大陈镇、张段固镇、南流乡。其中大陈镇涉及1个村,南流乡涉及3个村,张段固镇涉及两个村。8.4建设内容根据项目建设总体规划和工艺技术要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合理安排建设内容。包括田间工程、新增仪器设备购置和地力建设。项目区共需机井配套防渗管道9.75万米,每50米设一个出水口,采用PVC管,埋深75cm,宽50cm,配减压排气设备及附件,可以使防渗管道控制项目区全部粮田。土地平整畦化1万亩,占项目区面积的三分之二。改造机耕路1.62万米,确保项目区农机运行畅通。购置仪器设备40台(套)。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1.5万亩,占项目区的100%。有机肥施用1万亩,占项目区的三分之二。深松0.5万亩,占项目区的三分之一,深耕1万亩,占项目区的三分之二。平衡施肥面积1.5万亩,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00%。
第8章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第9章第7章8.4.1田间工程8.4.1.1农田基础设施建设1)土地平整畦化xx县属水资源总量不足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限制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应充分利用自然降雨,提高水利用率,尽量减少对地下水的超采,缓解灌溉水资源压力。平整畦化土地是减少地面径流,充分利用自然降雨,提高地面灌水技术和灌水质量、缩短灌水时间、提高劳动效率和节水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应大搞土地平整畦化,达到1日大雨无径流标准。根据项目规划要求和项目区实地状况,确定平整畦化土地任务为1万亩。需投入资金30万元。2)地下防渗管道农业是用水大户,也是节水大户,水的供需矛盾突出,节水是关键。防渗管道输水具有节水效果明显、输水迅速、节约电能、节省耕地等特点,既有利于抢季节,又减轻灌溉水资源压力,与土渠相比,水的利用率可提高到0.9以上,节电20-30%,省地5%。目前项目区虽有部分输水管道,但数量少节水能力不高,水资源浪费现象仍很严重。为促进节水事业发展,根据项目规划要求和实际现状,尚需铺设地下防渗管道9.75万米,需PVC管9.75万米及附件,管道埋深75厘米,宽50厘米,每隔50米安装一个出水口,需投资228.24万元。表8-1地下防渗管道安装情况表项目数量单位单价(元)投资(万元)土方36908M35.018.5
第8章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第9章第7章PVC管(1)97500米25243.8设备及附件69安装费19.6合计228.243)机耕路为推进农机装备,加速机械化进程,方便农机作业,促进农业发展步伐,必须建设配套的机耕路。目前项目区机耕路质量差,不利于大型农机作业,需在已有田间路基础上进行维修改建。根据项目规划,结合本地实际状况,需修建机耕路1.62万米,采用砂石路面,路宽3米,两边配排水沟,其上口宽1.0米,深0.5米,路面中心高出方田0.3米,形成弧形,做到晴雨天均能通车。正常使用和维护条件下使用年限10年以上。按每平方米造价26元计算,修建机耕路需投资126.36万元。详见表8-1。表8-2xx县标准粮田项目建设任务分解表乡镇场村庄项目区面积(亩)机耕路(米)铺设地下防渗管道(米)深耕(亩)深松(亩)土地平整畦化(亩)平衡施肥(亩)秸秆还田(亩)有机肥施用(亩)大陈镇西郎村245816398191639245824581639南流乡大中郎3000200010002000300030002000小东郎260017348671734260026001734呈现180012006001200160016001200张段固镇齐洽280618709351870280628061870西验村233615577791557233623361557合计15000100005000100001500015000100008.4.1.2地力建设1)深耕深松
第8章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第9章第7章深耕深松可打破犁底层,增加耕层厚度,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土壤蓄水能力,促进农作物根系下扎,提高抗旱能力,促进节水增产。目前,由于项目区大型农机作业量不足,多年来,耕深一直在20厘米左右,耕层浅,不利于耕地生产潜能的发挥。根据标准粮田建设标准,结合当地实际,应大力推广农田深耕、深松技术,每三年深松一次,耕深35厘米以上,耕作层厚度25厘米。根据项目建设规划和实际现状,确定项目深耕面积1万亩,深松面积0.5万亩。所需机械由农机装备推进项目提供。此项需投入资金52.5万元,由基层自筹解决。2)平衡施肥平衡施肥即按照土壤地力检测结果,根据农作物产量需求,合理配比营养元素,通过配肥站加工成专用肥,用于大田生产。既能根据作物所需均衡提供营养元素,促进作物高产,又能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省肥料开支。据试验,肥料利用率可提高10%,同时也减少了因盲目施肥造成化肥污染和地力养分失衡,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培肥地力。按项目要求,平衡施肥面积确定为1.5万亩,达到项目区总面积的100%。需投入资金15万元,由基层自筹解决。3)秸秆还田秸秆还田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具有明显作用。大搞农作物秸秆还田,主要是机械化秸秆还田,所需机械由农机状备推进项目提供。项目区秸秆还田1.5万亩,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00%,需投入资金52.5万元,由基层自筹解决。4)有机肥施用
第8章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第9章第7章有机肥施用主要为农家肥和堆沤肥,它能较好地改善土壤结构,活化土壤,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及营养元素含量,提高土壤综合地力。项目区大力推广增施有机肥,面积1万亩,亩施量3方以上,占项目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二。需投入资金30万元,由基层自筹解决。。8.4.2仪器设备我县现已有配肥厂,不需再建。本项目主要是购置地力、墒情检验监测仪器设备。为加强项目区土壤墒情监测,及时掌握地力与墒情状况,指导配制专用肥(BB肥)和农业生产,根据本县实际情况,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需添置必要的地力、墒情检验监测仪器设备19台(套)。共需资金8.8万元。详见表8-3。表8-3实验监测设备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单价(万元)投资(万元)型号/功能1图像、数据采集系统台1222GPS定位仪台50.213干燥箱台20.514台式电脑台20.51联想5电子分析天平台20.511/10006土壤化验药品柜套50.50.57全自动定氮仪台11.31.3测全氮8玻璃器皿(三角瓶、容量瓶等)套111合计台(套)198.8
第9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第9章第7章第1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299.1环境保护9.1.1环境现状本项目安排在大陈镇、里城道乡及县原种场。土地、水体、植被、土壤环境良好。项目区耕地1.5万亩,项目区及其周围没有污染源,空气清新,地下水质较好。植被多为旱生型或半湿性草本植物,常见的有蒺藜、狗尾草、马齿苋等,主要分布在道路两旁和菜田。由于普及了灭草技术,大田耕地基本上无杂草。因此,项目区不存在污染、草荒等危害农作物的问题。项目区土壤属轻壤质土,土体内外排水良好,疏松多孔,通气性强,土层深厚,肥力中等偏上,是培育高产、稳产粮田的理想土壤。9.1.2主要污染物及其治理项目建设过程中,对有少量废水排出的化验室,配套修建沉淀池,净化废水,确保无污染物排出。除此之外,其它建设工程均无“三废”产生。因此整个项目建设和运行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节水灌溉设施的使用和专用肥、有机肥的投入,对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既防止了对地下水超采,遏制了地下水位下降,也有效地调节了土壤的温、湿度和田间小气候,抑制了病、虫、草害的发生和蔓延,降低了农药用量,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9.2安全生产本项目为标准粮田建设项目,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农田基础设
第9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第9章第7章施建设,地力建设和地力墒情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在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无重大安全隐患,在项目实施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坚持“建章立制、预防为主”的原则,为安全生产奠定基础。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人员培训,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农机具,尽量避免农业机械作业对人员的伤害。2)尽量使用生物农药,严禁使用高效、高残留农药,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粮食的无害化生产。
第1章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10.1项目实施组织管理10.1.1项目组织管理模式在对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上,抽调力量,成立专门机构,分工负责,对项目实施各个阶段制定相应方案,对主要建设工程和仪器设备的购买实行招标制和监理制,确保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10.1.2项目实施组织管理机构与职能分工1)成立决策机构成立标准粮田建设项目组织管理领导小组,由县长苑彦刚同志任组长,主管农业副县长陈玉汝同志任副组长,吸收农业局、财政局、发展改革局、水务局、建设局、审计局和大陈镇、里城道乡、县原种场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搞好项目建设的组织协调、总结调度、督查验收工作。下设标准粮田项目建设办公室,由农业局局长张银聚同志兼任主任,办公地点设在农业局。2)确定实施机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全面承担标准粮田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按项目管理内容抽调骨干力量组成综合组、工程组和财务组三个项目实施管理小组。综合组负责综合管理、组织实施;工程组负责项目工程的具体实施;财务组负责设立项目专账,对项目进行统筹管理和监督实施。项目实施组织管理机构框图见图10-1。
县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决策机构改革审计局发展改革局财政局水务局农业局建设局大陈镇南流乡张段固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实施机构综合组财务组工程组图10-1标准粮田项目实施组织管理机构框图10.1.3项目实施各阶段管理方案项目申报阶段,可行性报告和初步设计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工程施工单位的确定按照国家和农业部有关规定公开招标,工程监理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单位;项目建设资金设立专账,专款专用,足额到位,并委托审计事务所审计;项目竣工后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验收。项目建设完成后,形成的机耕路、田间排灌设施由所涉及村管理使用,各村本着“谁受益、谁筹资管理”的原则采取切实措施,确保排灌设施完好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
10.2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项目建成后,实行县乡村三级管理,成立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确保项目建成后正常运行。10.2.1管理机构、职能、人员定编及管理制度项目建成后,成立以政府县长为组长,主管农业副县长为副组长,吸收农业局及3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标准粮田运行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农业局局长担任,办公地点设在农业局。在该小组的领导下,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主管单位,依托乡镇农技站和科技进村服务站,在标准粮田区组成网络式管理机构。管理机构定编32人,其中管理人员7人,技术人员25人。标准粮田运行管理机构框图见图10-2。对管理机构人员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把标准粮田工程的各项工作分解并具体落实到人。将每个人的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主要依据。标准粮田运行管理领导小组农业局大陈镇南流乡张段固镇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乡镇农技站科技进村服务站图10-2粮田运行管理机构框图
10.2.2运行管理机制方案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分三个方面:1)对1.5万亩标准粮田的管理。在标准粮田运行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项目区所在乡镇农技站和科技进村服务站技术员做好对标准粮田的技术指导工作。一是在监测场内搞好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BB肥、深耕深松技术的试验、示范;二是搞好技术宣传推广,在按照农时搞好常规技术巡回咨询服务的基础上,每年举办由标准粮田区村主任和种粮大户参加的地力建设大型培训观摩会两次;根据各村实际情况,举办中、小型培训班35期左右,直接培训农民1万人次;三是划分责任区,搞好农业技术全程服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承包人员、面积、地块和指标,并与技术人员签订责任状。2)对地力墒情监测设备的管理。农业局明确4名技术人员,专门负责做好信息采集处理等地力墒情监测工作。3)对农田基础设施(机耕路、排灌设施等)的管理。由村委会负责,派专人管理,农业局和所在乡镇加强监管。10.2.3运行经费的解决方案标准粮田及其配套工程年运行费用约15万元,其中标准粮田管理费3.5万元,地力墒情监测管理费用3万元,农田基础设施修理费8.5万元。其解决方案如下:按照“谁受益、谁管理”
的原则,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项目所在乡镇、村三方共同承担。具体分配方案为:标准粮田管理由乡镇承担,费用由乡财政支付;农田基础设施管护、修理由项目建设村自行解决;地力墒情监测管理费用,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当年农技推广经费中列支。10.3项目实施进度2008年7月—12月申报立项,完成初步设计和招投标。2009年1月—2010年11月完成田间工程及仪器采购。2010年12月月项目试运行,竣工验收。表10-1实施进度计划表
第11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第9章第7章第1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11.1投资估算11.1.1估算依据该项目投资包括田间工程、仪器设备、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和预备费。依据农业部对《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进行投资估算。编制依据如下:1)各专业设计提供的有关单项工程量,包括基础设施、设备及安装工程;2)当地目前同类型工程的参考价格;3)近期建筑材料及设备的市场价格;4)有关费率选取参照农业项目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规定;5)2006年《xx省建筑安装工程定额》和《国家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6)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全国节水农业技术标准与投资估算指标手册》11.1.2投资估算内容项目建设总投资450.00万元,其中田间工程384.6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85.47%;新增仪器设备投资27万元,占总投资额的6.00%;工程建设其它费用20.58万元,占总投资额的4.57%,包括可研报告编制费4万元,工程设计费10万元,施工监理费2万元,招标费2万元,建设单位管理费2.58万元;基本预备费17.82
第11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第9章第7章万元,占总投资额的3.96%。表11-1资金使用分配计划表建设内容资金使用分配计划资金来源(万元)合计第一年第二年国家投资地方配套基层自筹第一年第二年第一年第二年第一年第二年一、田间工程384.6192.3192.3136.50136.5055.855.81、农田基础设施建设384.6192.3192.3136.50136.5055.855.8防渗管道228.24114.12114.12114.12114.12机耕路126.3663.1863.1822.3822.3840.840.8土地平整畦化3015151515二、仪器设备272727三、工程建设其它费用20.5820.5820.58四、预备费17.8217.8217.82合计450230.70219.30136.5163.594.255.811.2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450万元,申请中央投资300万元,地方配套150万元,中央投资、地方配套比例为1∶0.5。11.3资金使用计划第一年总投资230.70万元,其中使用中央投资资金136.5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94.20万元。第二年总投资219.30万元,其中使用中央投资163.50万元,地方配套55.80万元。资金使用分配计划见表11-1。
第12章效益分析第9章第7章第1章效益分析3812.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新增固定资产411.60万元(包括农田基础设施384.6万元,仪器设备27万元)。1.5万亩标准粮田全部种植中强筋小麦,平均单产达到500公斤,总产达到750万公斤,较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单产增加30公斤,总增小麦45万公斤;种植粮饲兼用玉米1.5万亩,平均单产达550公斤,总产量825万公斤,较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单产增加70公斤,总增玉米105万公斤,总增粮食150万公斤,按平均粮食价格1.45元/公斤计,共增经济效益217.5万元。通过推广平整畦化土地、管道输水、秸秆还田、平衡施肥等技术,亩节水30立方米,节省化肥、电、人工等开支30元,1.5万亩标准粮田年共节水45万立方米,节省开支45万元。以上共计年增经济效益262.5万元。12.2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建设,可极大地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技术操作水平,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推广,提高农作物防灾、抗灾能力,使耕地中等旱灾年份粮食减产风险在8%以下,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可带动运输、加工及养殖等相关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国家安定有重要意义。项目建设直接受益农民17134人,人均年增收节支123元以上。
第12章效益分析第9章第7章12.3生态效益40项目建设可大辐度提高水利用率,减少农田灌溉用水量,节约保护地下水资源;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防止水土流失,农田水分生产效益提高15.7%,水分生产率达到1.55公斤/mm亩;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加活土层,提高地力,改善耕地质量,耕地地力提高0.6个等级,达到高肥力水平;平衡施肥确保养分均衡供应,化肥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减少化肥投入,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减少化肥污染,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13章招标方案第9章第7章第1章招标方案13.1项目招标管理为维护建设工程市场秩序,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以及xx省农业厅的有关规定,本项目所有建设内容将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进行招标。编制招标文件,并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招标、评标,做到公平合理。项目建设严格执行三制(即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切实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管体制,确保工程质量和按期完工。13.2招标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2、《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3、《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4、《xx省工程建设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5、《xx省招标投标条例》。13.3招标范围1)田间工程(1)土地平整畦化工程10000亩,投资30万元;(2)新建防渗管道灌溉工程6.34万米,投资228.24万元;(3)机耕路修建工程1.62万米,投资126.36万元;
第13章招标方案第9章第7章本项目共有3项田间工程进行施工招标,共投资384.6万元。(2)仪器设备地力、墒情检验监测设备共40台(套),投资27万元。本项目共有40台(套)仪器设备进行采购招标,共投资27万元;13.4招标组织形式1)本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组建项目招标管理机构。2)本项目新建防渗管道灌溉工程属于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采取委托招标的招标组织形式,拟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进行招投标。3)本项目机耕路修建工程和土地平整畦化工程,属于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项目,且项目建设单位具有有关该项目招投标的能力,拟采取自行招标的招标组织形式进行招投标,原则上委托当地农户建设。4)本项目仪器设备的采购招标采取政府采购的形式进行。13.5招标方式1)本项目新建防渗管道灌溉工程和属于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根据国家农业部规定,拟按规定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招投标。2)本项目机耕路修建工程和土地平整畦化工程属于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项目,拟按规定采用邀请招标方式进行招投标。3)本项目仪器设备配置属于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
第13章招标方案第9章第7章0万元人民币以下项目,根据国家农业部规定,拟采取政府采购的方式进行招投标。13.6招标程序本项目的招标程序拟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有关招标程序的规定进行。1)有明确的招标范围、招标组织形式和招标方式,并在项目立项审批时经农业部批准。 2)采用委托招标并选择有代理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 3)编写招标文件。 4)发布招标公告或招标邀请书,进行资格审查,发放或出售招标文件,组织投标人现场踏勘。 5)接受投标文件。 6)制订具体评标方法或细则。 7)成立评标委员会。 8)组织开标、评标。 9)确定中标人。 10)向项目审批部门提交招标投标的书面总结报告。 11)发中标通知书,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投标人。12)签订合同。本项目招标将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规定的程序执行,包括组建招标办事机构、编制招标文件、委托招标代理单位、成立评标委员会、组织开标和评标、发放中标通知书、进行合同谈判和签订合同等。每一步骤均按规定向有关部门申报和批准。
第1章结论和建议14.1综合评价该项目符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政策要求,符合国家行业发展政策、产业政策及布局规划、建设规划的要求,符合农业部《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投资方向的要求,符合xx县及周边地区经济现状和发展要求,具有十分的必要性。该项目有中央和省、市建设新农村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地方政府和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项目承担单位有承担该项目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及基础条件,项目区位于国家粮食主产区,水土光热资源条件优越,农业生态条件良好,有一定的农田基础设施、农业机械及农业技术服务条件,具有充分的可行性。14.2结论该项目是农业部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而制定的一项国家产业发展项目。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政策要求,符合行业政策、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建设规划和国家投资要求。xx县项目建设的基础有保证,能够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实施,技术成熟、可靠。项目建成后,经济效益可观,所产生的社会、生态效益明显,建议该项目早日实施。
14.3存在问题与建议1)加强管理、保证质量。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按照项目设计方案组织实施,认真做好各环节监督、检查,避免出现“重投资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重短期轻长期”问题。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杜绝挤占、挪用、营私舞弊等违法、违纪行为。加强项目档案管理,以备检查验收。2)加强监督、确保实施。农业计划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和技术服务部门定期对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认真总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为使项目顺利实施,地方配套资金应及时足额到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现行铁路工程标准
- 云南建设工程标准和造价
- 河北省石家庄至磁县(冀豫界)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标准化施工手册
- 2017年松阳水利工程标准化创建标识牌
- 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技术标准和要求(合同技术条款)(2009年版))
- 北京菜篮子工程标准化生产基地等级划分与评定汇总表
- 峨汉高速2-6分部临建工程标准化打印版
- 防水工程标准做法
- 试油气井筒工程标准规范
- 2016光伏电站工程标准化监理作业手册
- 重庆市建设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评标原则和程序
- 河南省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解读)
- 工程标准:be石材饰面
- 通信工程标准化(修改)实作试题
- 【广东省建设工程标准施工合同(2009)】103页
- 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标准施工招投标工作指南(2018)版
- 10.分包工程标准化招标文件_有线电视工程
-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第四章合同条款及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