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46 KB
  • 17页

如何提高我市农村公路养护质量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如何提高我市农村公路养护质量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是沟通农村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载体。近年来,特别是实施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XX-XX年全市通乡油路和通达工程以及都安大化两县大石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以来,我市农村公路得到飞速发展,农村公路改造工程使我市农村交通面貌发生历史性深刻变化,群众称赞“路通车通民心通,‘三个代表’在交通”,农村公路工程切切实实成了广大人民群众称道的“民心工程”。但是,公路“三分建,七分养”,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管理,将是下一步工作的主题。公路验收通车后,农村公路的养护机制、资金的筹措、路权路产的维护、如何开展日常养护等等问题,都亟待公路管理部门去探索和解决。为此,笔者通过对我市实际情况的了解并结合实际,对目前建成的农村公路在养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我市农村公路养护水平,谈谈个人的浅见: 一、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基本情况   至XX年底,我市农村公路在养总里程为4272公里。其中主干道条公里,县道条公里,乡道条公里;二级公路公里,三级公路公里,四级公路公里。通过几年的建设,我市农村公路飞速发展,不仅大大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而且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但是,如何巩固这来之不易成果?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是下一步工作的主题。如果辛辛苦苦修建起来的农村公路几年就坏了,那民心工程就变了质。但是,由于受资金限制,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目前处于无人养护、无人管理、水毁工程得不到及时修复状态,导致了只建不管,重建轻养,公路损坏严重,逐步形成了新的“行路难”局面。 二、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滞后的问题十分突出:管理养护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养护资金缺少稳定渠道、投入不足、养护质量不高等问题直接影响农村公路正常使用、行车安全和长远发展。 农村公路的现状   先天不足,存在“五低”。一是养护水平低。由于各县公路管养措施不健全,管养机制建设滞后,致使大多数农村公路要么修而不养,要么养也应付,重建轻养,忽略了农村公路养护的重要性,从而造成了农村公路“有人建,无人养”的局面,结果“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一旦公路产生了病害就会迅速发展起来,缩短了公路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公路的使用价值,这样的事例在农村公路中可谓是“屡见不鲜”了。二是路面等级低,路面状况差。全市除通乡公路为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外,大部分农村公路为砂石路面,加上多年的水毁冲刷,大多已无路面。三是通行能力低。许多农村公路晴通雨阻,有的晴天也只能勉强通行,加之路权不明,沿路农户随意侵占公路用地、取土、采石、堆物,致使修通的公路又无法通行。四是路网层次低。农村公路在建设中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加之农民大局意识不强,村与村之间路难通路难连现象普遍存在,出现了许多“断头路”、“绕道路”,影响路网的完整性,制约着农村公路整体功能的发挥。五是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差。受到建设资金投入等条件的限制,作为“通达”工程建成的农村公路普遍性地存在技术等级偏低、抗灾能力薄弱的缺陷。如我市近几年完成的“通达”路都是标准很低的准四级公路,特别是山岭重丘区的农村公路,因没有更多的资金来完善边坡、挡墙等公路配套设施,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极易发生塌方、挡墙倒塌等险情,给公路安全和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短缺   养护资金匮乏是农村公路养护的一大难题,虽然“十一五”期间国家拨付了大量养护资金,但由于农村公路量大面广,还存在大量的资金缺口;加上我市又是“老、少、偏、山、穷”地区,财政困难,农民收入低,只能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如果再筹集资金用于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就显得力不从心。 七大难题阻碍农村公路的养护发展   一是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管理难。根据公路管理部门现有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工程技术力量和养护管理力量,目前只能基本满足主要干线公路,而无力再来兼顾农村公路的管理工作,因为农村公路点多、面广、线长,过于分散,而且进去后往往是条“死胡同”,需原路返回,增加了巡查和管理的里程和难度。同时,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延伸,侵占、损坏公路的行为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以现有的工程技术人员、路政管理人员的配置和数量,根本不可能对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管理。   二是政策配套难。农村公路基本上依靠民力修建养护,没有统一的实施管理办法,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中央又取消了“两工”,完全靠自愿,没有刚性的措施,实施起来弹性很大。   三是思想统一难。占绝大多数的农民想修好养好公路,但由于农民居住分散,不能满足均衡享受,在公路修建和养护中难以形成一致性。   四是资金筹集难。上级补助资金有限,农民筹资难度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根本没有保障。   五是劳动力组织难。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青壮年劳动力外出逐年递增,力量分散,难以做到“谁享受,谁出力”。   六是技术标准难。农村公路养护既缺乏统一指挥,又难以组织专业队伍,大多是以户分散养护,只管完成任务,不管质量,草草了事,很难达到技术标准。   七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难。农村公路养护既无标准,也无目标任务,怎么管,谁来管?无章可循,导致了可养可不养,长期无人管理的局面。 农村公路建设与管护脱位。   根据《公路法》规定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养护管理体系,明确了管理养护主体。然而一部分基层干部认为农村公路管护是交通主管部门的事,与已无关。一部分基层干部重建轻养,认为修路是抓发展,办实事,树政绩,而养护公路难度大,政绩又不明显,又没有纳入目标考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得过且过。 农村公路路政管理难   一是群众思想意识差。近几年来,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加快,在公路交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公路建到哪里,房屋和集市贸易就跟到那里,那里的经济就得到振兴,但同时也给路政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是沿线群众思想意识不到位,随意侵占公路及公路用地修建临时性或永久性的建筑物、构筑物,在公路上和公路用地红线范围内乱摆摊设点、乱堆乱放、乱挖乱填,以及蚕食路基,损坏公路设施,对公路绿化乱砍滥伐等现象非常严重,这给路政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是路政宣传不到位,群众意识差。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其路况质量及通行条件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随着“十一五”国家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扶持力度,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快速推进,农村公路里程持续增长。然而,农村公路沿线的群众对爱路护路的意识还很淡薄,在公路上超限运输、挖沟引水、堆积杂物、违章建筑、乱竖电杆、乱砍路树、摆摊设点等现象时有发生,加上经费不足等原因,路政宣传力度不够,群众思想素质低,没有得到提高,也给路政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三是经费不足、装备落后,给路政管理工作带来难题。农村公路具有线长、面广、点多、管理分散等特点,路政管理工作的主要场所是在公路上,管理的内容是保护路产、维护路权,管理的对象是与公路相关的组织和个人。因此,就路政管理工作的性质来说,必须配备一定的装备和必要的活动经费,这是搞好路政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和物质保障。目前,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经费严重不足,装备落后现象普遍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路政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贫困地区用于路政管理的经费,更是非常微薄,没有专项资金,有的地方也没有专用车辆,要到各条线路巡查,只能是借用其他部门的车辆,这给路政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现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存在很大的弊端   从总体上看,当前公路管理体制中的主要弊端是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缺乏活力和竞争机制。公路管理体制深层次的矛盾,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日益暴露,具体表现在:目前,我国的公路管理机构,既代表政府担负着公路管理的行政职能,同时又承担着公路养护、施工、设计等生产任务,是政、事、企合一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的弊端是生产按计划安排,经费按人头划拨,大锅饭、高投入、低产出现象十分严重,干部、职工的竞争意识、忧患意识比较淡薄。特别是各级公路管理机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各种厂、站、库和设计、施工、养护等生产性单位,都依附于各级公路管理机构,长期依靠吃养路费过日子。这不仅影响了公路的管理,也影响了生产单位的积极性。   1、人浮于事,效益低下。近年来,各地由于重复设置机构,扩充人员,特别是由于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工资福利基本有保障,加之大锅饭的体制,使公路系统的人员急剧增加。且有工不出或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比较普遍,生产效率低下.再加上农村公路项目分散,不受重视,因此,长期处于无养护状态,服务质量低下。   2、公路养护部门即道班形同虚设。农村道路处于一种无人管养状态,造成了农村公路的提前破坏,严重影响了道路的正常使用及当地农民修路的积极性,给农民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损失。   3、缺乏专业的养护技术队伍及高效率的机械养护设施。基层养护部门没有相应的高素质的养护技术人员,道班工人仅仅了解砂石路面的养护,对于沥青类、水泥类路面的常见病害不能处治,甚至连养护材料也不具备。这种情况与现有农村公路养护的需求极不相称。近年来,农村公路的路面等级在逐步提高,油路、水泥路越来越多,急需与之相匹配的养护技术人才及设施。 三、提高农村公路管护水平的措施   为了使农民奔向小康社会的农村公路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针对农村公路的现状:技术标准低、养护水平低、通行能力低、养护资金短缺、配套政策难、劳动力组织难、养护管理难等问题,笔者结合基层工作实际,浅谈一下问题解决的方法。 加强领导,努力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的实效性   要使农村公路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是关键。各级党政要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领导班子,纳入重点工作议事日程和目标管理,常抓不懈;交通主管部门要组建农村公路养护专业队伍,负责做好农村公路养护计划,加强对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指导。交通主管部门为具体业务指导和执法管理部门。在领导和指导农村公路养护时要做到“四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搞好农村公路养护是致富奔小康的必由之路,养护公路人人有责,农民是农村公路养护的主人;让基层干部充分认识到搞好农村公路养护就是为人民办实事的具体表现,上下齐心协力才能掀起农村公路养护的高潮。二是工作力度到位。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确定目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三是措施到位。做到年初有计划、有部署,定期检查督促,年终有量化考核。四是奖惩到位。把农村公路养护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目标考核,作为重点工作目标,严格进行量化考核。 创新机制,努力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的可行性   要破解农村公路养护难题,提升养护水平,XX档次,就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转变工作作风,扑下身子抓落实;就要敢于吃苦,敢于碰硬,敢于冒风险,努力创新观念、机制和工作方法。   一是要充分依靠民力,坚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农村公路养护,农民是主体,如何组织好广大农民,拧成一股绳,形成共识是搞好农村公路养护的关键。因此,要尽快研究制定农村公路养护的“一事一议”实施办法,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运作有序。   二是多方筹资,广辟筹资途径,解决“无米之炊”这一突出矛盾。交通主管部门要广辟路径,努力争取上级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支持;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向社会募集资金;各县财政应适当注入补助资金,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监督资金落实到位。 配套政策,理顺关系,明确责任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必须根据《公路法》规定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县境公路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的原则,形成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养护管理体系,来保障农村公路的各项养护管理工作得以正常开展。   其一是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让农民成为农村公路管护的主体。长期以来,农村公路的发展一直是交通主管部门负主要责任,而农民常抱着“等、靠、要”的思想观念。随着“通达”、“通畅”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对农村公路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出资出力,成了建设主力军。农民是农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将农民摆到农村公路建、养、管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实行民路民建、民养、民管、民享,有益于农村公路养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其二是建议在乡镇设置一名专职的交通协管员,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规划和建、养、管工作。因农村公路点多、面广、线长、管理难。农村公路建成通车后,无人养护、无人管理,导致建而不管、修而不养、公路损坏严重,形成了新的行路难问题,在乡镇设置交通协管员,就是要求他们对辖区内农村公路的规划、路政、养护管理掌握第一手资料,严格控制公路两侧建筑红线及五杆埋设,避免公路街道化,组织、协调、指导群众把农村公路养护好、管理好。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衔接县与乡、乡与村的联系,协助县级交通部门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其三是县级公路管理机构应做好行业管理工作,充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护人,着重做好养护质量的考核工作,做好交通协管员、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及协调管理工作,做好养护资金专款专用的审核工作。 拓宽渠道,筹集资金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养护资金保障是关键。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村公路建成通车后的养护资金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由固定的、充足的资金投入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显然是不现实的,虽然上级公路主管部门正在研究对策,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出台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意见》指出,达到四级及以上技术标准、并且有路面并纳入乡村公路统计里程的农村公路将每年每公里500元的标准补助,这500元也仅是补助经费,不能满足日常支出。因此,要解决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问题,必须拓宽筹资渠道,扩大融资方式。如可采用县级财政安排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联村单位筹一点、各类企业帮一点、沿线群众挤一点的灵活多样的方式筹措资金在乡镇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设立专用账户,做到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然后根据各线的养护质量考核成绩按期计量支付。 推进养护体制改革,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当前全国范围内的公路养护体制正在不断改革和深化,从总体来看,就是要打破原来的那种“小而散”的道班养护格局,重新进行人员和机械的优化组合,合并组建比较大的养护工区或养护工程公司,扩大管理范围,提高机械化养护水平。交通部已经出台了《公路养护市场准入暂行规定》和《公路养护工程施工招投标管理暂行规定》,从而规范和细化了公路养护方面的原来不甚明确的一些东西。从农村公路的具体现状来看,与国、省干线公路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农村公路与国、省干线公路相比里程长、分布广、路况差,并且这些农村公路纵横交错,形成了国、省干线公路的补充和连接,因此国省道的那种由固定道班工人进行的公路小修保养工作模式就不能适应农村公路。其次,由于国省道的交通量较大,所以一旦出现了病害,病害的数量和损坏程度都比农村公路严重,而农村公路由于交通量的原因,出现病害以后只要不任其发展、加剧,能够做到勤修勤补,加强养护,往往就能达到甚至超过公路设计寿命。再次,农村公路由于在整个公路网络中所处的层次原因,决定了其建设标准只能以三级路和四级路为主,因此无论是从路基路面宽度还是结构层厚度等技术标准方面都与国省道有着很大不同,有的农村公路只能是采取日常养护、季节性养护和突击性养护相结合的办法,也可结合当地实际,通过竞争方式承包给沿线村民,对于等级较低、自然条件特殊等难以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养护作业的村道,也可采取聘用、委托个人分段承包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养护。   从目前的形式看,公路养护体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可是怎么改,向哪改?暂时大家都没有一套比较成熟和成功的方法,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在这个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我们要不断的去总结和探索,最终目的是要达到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养护制度和模式来。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还必须完善相应的责任机制。公路管理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标准,要有与之配套的奖励机制,乡镇交通协管员要定期对各线的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并按奖励机制予以兑现,使得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措施到位。 组建队伍,确保畅通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还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养护职工队伍。公路养护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所以它要求养护队伍要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农村公路又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管理难的特点,在养护作业上又是“单兵作战”,因此,在选择养护队伍时要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能独挡一面的养护能手。为了提高养护工的养护作业操作技能,提高养护质量,公路管理部门应对养护农民工进行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处理公路各类病害的技术技能,通过日常的全面养护,来逐步提高农村公路的抗灾能力。同时要发挥乡镇交通协管员路政管理职能,协助县公路路政大队维护路产路权,为农村公路养护保驾护航,确保农村公路安全畅通。 加强养护人员培训,解决养护技术难题   目前,在建和已建成的农村公路都是以沥青路或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主,路面等级不断提高。因此,必须要有一支懂得修理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病害的养护队伍。路面的养护起点高、要求高,这对于养护职工是一个新的课题,必须要认真学习养护新技术,不断提高养护技能。交通主管部门应分批对农村公路养护人员进行逐一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要以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其预防、修理方法等知识为主。总之,随着公路等级的提高,养护人员的养护技能也要随之提高,决不能停留在过去的养护水平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公路新建水泥路面、沥青路面总里程数越来越多,所以对养护人员的培训要早准备,分批进行。这样,农村公路就能有一支专业化养护队伍,管养工作就能跟上。 加强路政管理,依法治路   一是加强公路路政宣传,提高群众的爱路护路意识。加强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全民的依法治路意识,充分认识《公路法》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和维护《公路法》,为路政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增强文明服务意识。   三是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执法力度。路政管理人员要经常上路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制止,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防微杜渐,消除隐患。 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三农”问题也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问题,农业、农村的发展状况及农民收入增加的幅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公路交通工作尤其是农村公路工作更是和“三农”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密不可分。从这个方面讲,农村公路工作是“深入实践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公路通,百业兴”,没有一个良好的公路交通运输体系,广大农村地区的全面小康是不可能实现的。农村公路工作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大力推进建设“服务型交通”,为人员和物资的流通服务,是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没有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解决不了“三农”问题,谈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每一位交通工作者都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工作就是要为广大农民朋友服好务,为全体人民群众服好务,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好务,这才是我们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只有牢固树立了“服务”意识,我们才能将农村公路建设好、养护好、管理好,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剂,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赋予了农村公路建设新的历史使命。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管理,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新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需大家的共同努力,笔者认为只要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引起重视,同心协力,切实履行职责,落实好有关措施,做到建养并重、有路必养,就一定能更好地巩固农村公路的建设成果,推动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走上良好的轨道,促进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发挥农村公路应有的作用。交通部门要适应新变化,继续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切实做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落实新要求,完成新任务,开创新阶段,丰富新内涵,使广大农民切身感受到农村公路建设带来的实惠,切实感受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的新变化。   总之,只有修好路,并成形网络;只有管好路,并建立长效机制;只有护好路,并保证公路长期畅通,才能真正使公路发挥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