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0 KB
- 7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实例研究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摘要:本文作者对公路沥青路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激光纹理评价路面施工离析及质量控制水平等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关键词:实例分析;公路路面;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工程案例某公路全长65km,昼夜交通较大,重载车多,又处在高温、多雨的地区,显然对于沥青路面的抗高温稳定性和抗水损害性能将是严峻的考验。该公路主线以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主,其路面结构为:主线路基段4cmAK-16A(上面层)+6cmAC-25I(下面层)+1cm(下封层)+4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桥面铺装部分没有中面层,下、上面层与路基段相同。而沿线的石场调查显示,石料基本是花岗岩,限于工期和造价的制约,材料设计只能采用花岗岩,这无疑为设计高性能的沥青混合料增加相当大的难度。沥青面层工程量大,工期紧是该工程的突出问题。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甚至实现优质工程,制定一套沥青路面施工的组织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十分必要。2施工质量控制7
通过对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离析的控制和研究,提出了沥青路面离析主要应从集料离析、沥青混合料级配离析以及温度离析3个方面进行控制。2.1石料质量控制鉴于目前我国石料生产的整体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落后,不可能要求规格料生产能达到很高的水平,而原材料的质量又直接影响着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公路沥青路面原材料质量十分关键。公路石料采用沿线的花岗岩类石料,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不足,如与沥青的粘附性差、强度不高、磨光值偏低,组分不稳定(密度变化)等,显然,加强对石场和料场原材料技术指标的质量跟踪控制十分必要。施工中在加强对施工单位原材料自检以及监理单位抽检的基础上,同时开展了技术服务单位平行检验与质量稳定性评价试验,如及时进行石场或料场各规格料的表观密度、筛分、针片状、软石含量等指标的检验。粗集料每500m3进行常规检验,细集料每200m3抽检,将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均值及标准差的比较,跟踪石料的质量状况,如筛分颗粒组成级配变化反映了振动筛网的磨损程度,密度的变异显示了开采岩层的变化,棱角度的变大说明反击颇槌需要更换等因素。通过上述技术把关,发现施工中个别石场石料不同程度存在针片状超标、风化石含量过大、含有密度异常黑色碎石等问题,并及时进行了处理,避免了质量事故的发,大大提高了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力度。7
2.2配合比设计验证与优化解决沥青混合料级配离析应首先从目标配合比设计开始。增加粗集料比例,可提高混合料抗高温性能,但也增加了施工离析的风险;反;,细集料比例变大,虽施工均匀性较好,但抗高温性能损失较大。本文着重开展了以下方面的重要工作:按规范设计同时兼顾某省省交通厅文件要求;兼顾高温稳定性和密水性,采用SUPERPAVE技术优化规范配合比设计的部分体积指标。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要求体现在2个方面:针对江西省某地区特点,即交通量大,重载车比例高,提出了上面层重交沥青混合料应不小1200次/mm,以及针对高温多雨的特点,提出了下面层沥青混合料设计空隙率为3%~4%,抗滑表层为4%~5%。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的现场指导与专题研讨等。众所周知,AC类沥青混凝土为密实悬浮型结构,其粗集料未能形成良好的嵌挤分布,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如美国的SUPERPAVE技术和我国的按体积设计混合料CAVF法),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受级配的粗集料嵌挤状态的影响相当显著。为此,设计规范沥青混合料的同时适当考虑已有研究成果,提高所设计的规范沥青混凝土粗集料间的嵌挤程度,针对不同的原材料,通过大量试验确定级配曲线的走势和关键点的通过率引入体积法设计沥青混合料思想,严格控制7
VMA、VFA、VV等积指标,如下面层“S”曲线的曲率反向位置最适宜2.3~9.5mm间,对于AC类沥青混合料4.75mm通过率,AC-25I控制为37%±2%,2.36mm筛档的分计筛余控制在10%以内,对于VMA指标,AC-25I大于13%。这些技术措施既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抗高温稳定性,也减少大颗粒多所造成的级配离析。2.3施工过程中的离析分析与控制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存在级配离析和温度离析2种主要情况。2.3.1控制级配离析应解决沥青混合料拌和、储存及运输离析以及现场摊铺离析等,无论那一种情况,一般施工后都会表现为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差,出现混合料级配异常。由于我国原材料的质量稳定性较差,目前沥青拌和机主要采用间歇式,冷料仓进料就有可能产生离析,如原材料堆放造成的“上细下粗”致使冷料阶在段性变异;冷料仓进料无挡板会发生混料;冷料仓出料口为矩形时,满料仓位对传送皮带的产生较大阻力,进料方向的仓内易形成死区;斗门开度大小影响着皮带转速,若没有反馈信号系统,造成进料波动;细料含水量过高时,供料易产生聚堆的情况,等等。施工中采取将冷料仓进料口架设了挡板防止串料,出料口改矩形为梯形等措施。7
2.3.2生产配合比一旦确定后,各热料仓供料应保持稳定,影响混合料离析的主要是振动筛的效率,计量系统和产量(效率)。振动筛的效率与筛孔、振动频率和倾角有关,针对不同集料调整合理的筛孔将使各热料仓供料均衡,减少等料溢料;合理的振动频率和倾角将使集料颗粒实现充分分离,特别是,热料烘干不充分不仅影响与沥青的裹附,也将使筛分不彻底;集料系统十分关键,如果其他的环节没问题,唯独计量不准,混合料级配难免不变异。为此,在施工配合比调试阶段,应进行了大量试验,确定筛孔尺寸,试验振动频率和筛网倾角与时间的关系,进而确定合理的生产效率,同时加强烘干鼓料温的监测,以保证热料仓的筛分质量。锥形贮料罐存料高度不够,向多内抛料时落差过大造成大颗粒滚向边角,局部区域粗细料聚集。向运料车装料时同样存在向料车抛料的问题。显然,确保贮料罐内具有一定的贮料高度可以有效减少抛料离析,同时要求料车在装料过程中保持“两进两退”的动态受料过程。7
沥青混合料摊铺离析是施工中最直观的离析现象,也使控制沥青混合料离析的最关键环节,其表现为施工后路面呈带状或局部块状区域性差异,其实质为该位置矿料级配以不同于生产配合比,或为粗集料颗粒聚集,表面粗糙,或为细颗粒集中,表面光滑。纠其原因,料车装料离析和摊铺机频繁收斗是区域离析的主要原因,布料器支撑设置过多位置不合理、非匀速(时快时停)布料、叶片未充分延伸到摊铺机外边缘等因素,都会产生路面带状离析,此外,试验表明谈铺宽度超过8m后,摊铺边缘离析明显加大。为此,施工中有针对的制定了防范措施,如3车料才可以收斗,且应保证收斗时存料不少于满料的1/3,分料器摊铺中匀速旋转,支撑点左右各一个,且叶片末端距摊铺边缘不能超过一个螺距,同时必须采取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3结束语目前,我国公路沥青路面建设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早期损坏,如车辙、坑槽、开裂等,究其原因不外乎设计、材料、施工等存在问题。调查研究及大量工程实践显示,基于疲劳理论的设计规范和设计方法并非主要原因,施工质量控制被普遍认为是主因之一。通过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能够减少或避免原材料不稳定、沥青混合料施工不均匀等施工质量问题。本文以某公路为案例,以控制沥青混合料的离析为目的,针对整个施工过程开展研究,主要包括集料生产、运输、堆放等环节的集料离析,沥青拌合楼生产、储存、装料、摊铺机收斗、布料器分料等工艺环节存在的混合料级配离析,混合料运输距离过长、未采取保温措施、机械故障、气温较低等原因导致的温度离析。显然,仅仅认识到离析问题所在及采取了防止离析的相关技术措施仍然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效的检验手段7
,监控施工质量效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反馈信息和调整相应的施工工艺,施工中尝试了无损检测方法激光纹理仪。参考文献:[1]卜华中.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探讨[J].河南科技.2011,(09).[2]胡启青.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缺陷处理技术探讨[J].路基工程.2010,(06).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和质量控制
-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对策探究
- 浅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存在质量问题和解决措施
- 浅谈沥青路面施工中离析原因和处理措施
- fml(盐化物)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注意要点探究
- 关于某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和探析
- 关于沥青路面施工和影响路面平整度几点思索
- 如何控制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混合料离析现象
-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问题
- 探析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措施
- 新形势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问题探析
- 有关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析
- 浅谈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论文
- 沥青路面施工接缝关键处理技术探究
- 沥青路面施工试验检测技术应用探析
- 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探析
- 沥青路面施工中平整度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