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 KB
  • 9页

浅议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控制问题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浅议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控制问题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沥青路面施工中严格按规范要求,对集料的选配,材料的加热、拌和及摊铺碾压等工序进行有效控制的方法,以保障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关键词:路基施工基层施工沥青混合料拌合摊铺摊铺速度碾压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随着我国公路等级的提高,沥青路面已成为高等级道路路面中占主要地位的路面结构。沥青路面由于使用了粘结力较强的沥青材料,使矿料之间的粘结力大大加强,从而提高了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使路面的使用质量和耐久性都得到提高。沥青路面有利于修补和分期修建、开放交通快等优点。沥青路面所体现的优点都是以施工质量有保障为前提的,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各施工质量指标。1.路基、基层施工质量控制1.1路基施工的要求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它与路面共同承担汽车荷载的作用。路面是用硬质材料铺筑于路基顶面的层状结构。路面靠路基来支承。没有稳固的路基就没有稳固的路面。1.1.1路基要有尽可能高的强度9 路基强度的高低不仅对整个路面的厚度有很大影响,而且直接影响到路面结构层材料的选择,软弱土基还可能直接导致路面变形和破坏。1.1.2路基要有尽可能高的稳定性为了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首先要尽可能减少或阻止自由水进入路基。其次是分层填筑路堤,按重型压实标准加强路基压实,特别是增加路基上部的压实度,是提高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既经济又有效的措施。1.2基层施工的要求1.2.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适宜的刚度基层是沥青路面的承重层,在预期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不会产生超过允许的残余变形,更不允许产生剪切破坏(粒料基层)和弯拉破坏(半刚性基层)。特别是在重交通道路上,只有具有足够强度的材料才能作为基层作用。在沥青面层下,应优先选用强度高、承载能力大的半刚性基层,以适应较薄的沥青面层,或适当减薄沥青面层。在重交通道路、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上,基层材料还应该有高的抗疲劳破坏的能力。1.2.2具有良好的稳定性9 沥青面层,特别是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和路拌沥青碎石路面,在使用初期透水性一般较大。雨季表面水有可能透过沥青面层进入基层或底基层。表面水也有可能从两侧路肩或路面与路肩的结合处渗入路面结构层中。如沥青面层上产生了裂缝,表面水将经裂缝渗入路面结构层中;而水分要从路面结构层和土基中蒸发出来却比渗透进去困难得多。进入路面结构层的水能使细料含量较多,且塑性指数较大的基层材料强度大大降低,因此,必须采用水稳定性良好的材料作为沥青路面基层。在潮湿多雨地区以及在土基湿度可能受地下水影响的地段,尤须重视。在寒冷地区及季冻地区基层还应具有一定的抗冻性和较好的抗低温开裂的性能。1.2.3表面必须平整、密实、拱度与面层一致薄沥青面层的平整度、拱度取决于基层的平整度和拱度。用沥青面层来调整基层的平整度和拱度是不经济、不合理的。因此,保持基层的平整度、拱度是保持薄沥青面层的厚度均匀一致以及面层表面的平整度的拱度的先决条件。1.2.4与面层结合良好基层与面层结合良好,可减少面层底部的拉应力和拉应变,以防止薄沥青面层发生滑动推移等破坏。为使面层与基层结合良好,可采取设置联结层或浇洒粘层油等措施。1.2.5有较小的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变形,以减少反射裂缝。1.3路基施工质量控制9 ⑴填筑路堤时应首先进行原地面处理,认真清除地表植被、杂物、积水、淤泥和表土,处理坑塘,并对基底进行认真压实和处理,严格施工技术标准,保证达到规范要求和满足设计要求。⑵不得采用设计或规范规定的不适用土料作为路基填料(如高液限粉土、淤泥等)。⑶采用不同土层填筑路堤时,不得混填,必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排水良好。⑷施工临时排水系统应与设计排水系统结合,勿使路基附近积水,避免冲刷边坡。⑸软土地基遵照设计规定,严格按《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规范》,认真进行技术处理,防止路基下沉。1.4基层施工质量控制1.4.1基层顶面纵断高程的控制基层顶面高程误差直接影响面层的厚度。基层顶面高程要控制准确,把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必须在初压后测量高程,并及时处理不合格点。1.4.2基层的压实基层的碾压必须及时,压实度符合规范要求,并注意洒水养生及交通管制。2.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应包括:材料的选配、机械的配套,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摊铺与碾压,接缝处理及开放交通等方面的要求。2.1材料的选配9 2.1.1沥青材料:可采用粘稠石油沥青或软煤沥青为结合料,其稠度要根据气候、混合料类型、交通性质、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选定。2.1.2碎石或砾石(粗集料)应选用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性,并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方正有棱角)的粗集料。其压碎值小于25%。2.1.3细集料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5mm的天然矿,人工矿和石屑。细集料应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级配。2.1.4矿粉要求干燥、洁净、无团粒并有一定的级配,其中粒径小于0.074mm的成份宜不小于70%。2.1.5混合粒配合比设计我国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F80-2004)规定,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稳定度法,确定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2.2混合料的拌和混合料拌和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材料的加热温度、拌和温度及拌和时间几方面。2.2.1沥青材料的加热9 对沥青的加热温度,在实际运行中要针对不同的施工场合,使用沥青的不同,结合实验按实际指标进行控制。另外,在使用沥青材料加热中应注意其老化问题。2.2.2集料的加热温度集料的加热温度应高于沥青加热温度10~20℃,这样有利于沥青的拌和均匀。2.2.3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应满足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料全部裹覆沥青混合料,并经试拌确定。拌和的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块)或严重的粗细集料分离现象。只有将集料及矿料、砂拌和均匀以后,才能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性。在机械配套时,尽可能加大拌和的配套能力,使混合料充分拌和,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质量。3.混合料的摊铺摊铺机的摊铺是影响道路平整度的首要环节。应着重控制摊铺速度、摊铺温度、与自卸汽车配合问题。3.1摊铺速度的控制摊铺速度的变化,会导致熨平板受力平衡的破坏,引起熨平板上下浮动,路面平整度也随之降低;另外频繁地停机,开机会使熨平板下沉、爬升,使路面形成台阶。沥青混合料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断地摊铺,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速度控制在3~4m/min。摊铺应严格控制停顿次数(停顿次数越少越好)。9 3.2与自卸汽车配合问题摊铺机与自卸汽车配合直接影响路面的平整度。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自卸汽车在等候卸料,自卸汽车连续供料困难,会导致停机待料,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另外,自卸汽车卸料时,在离摊铺机前端30cm左右时停车,严禁自卸汽车倒车撞击摊铺机,使路面形成台阶。沥青混合料运至摊铺地点后应检查拌和质量,温度达不到140℃或已经结成团块,已遭雨淋湿的混合料不得铺筑在道路上。3.3严格控制摊铺温度严格控制摊铺混合料温度,因为在料温度较高摊铺易使料相互移动,提高了摊铺平整度。在实际施工中,对摊铺料温控制在140℃以上。每次起步前,熨平板预热,温度不低于80℃,起步后,若摊铺层无明显拉毛现象,即可关闭加热开关。人工找平工人不宜站在热沥青砼面上操作,不得扬锹远甩,人工摊铺狭窄部分应和锹摊铺,使用工具应加热使用。3.4压实的控制9 碾压机械的合理利用是路面压实度提高的根本保证,碾压方式也是保证路面平整度的一个重要环节。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压路机应以缓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碾压方向不得突然改变,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复压紧接在初压后进行,当复压终了时,应无明显的轮迹。终压温度不低于70℃,压路机碾压长度应与摊铺速度平衡为原则选定,并保持大体稳定。在摊铺机连续摊铺的过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并冷却的路段上转向、调头或停车等候。在当天碾压的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合料表面上,不得停放任何车辆、任何机械、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4.接缝处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要尽量减少横向和纵向裂缝,即最少接缝原则。半幅施工时采用热接缝时应将已铺完的沥青砼混合料10~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以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最后作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不能热接缝时采用切工切齐,将缝边缘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5~10cm,摊铺后用人工将摊铺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铲走。碾压时先在已压实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10~15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面10~15cm,充分将接缝压实紧密。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cm以上,表层的纵缝应顺直。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米以上。5.开放交通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时,方可开放交通。9 6.结束语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施工中要控制好沥青路面的质量,必须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科学有效地进行施工组织管理,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采用科学的试验检测手段,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道工序,沥青路面的质量才能有足够的保证。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