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28 MB
  • 482页

京张铁路施工组织方案

  • 48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目录(一)施工组织设计文字部分5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51.1工程概况51.2项目建设总体目标111.3工程特点121.4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分析及对策131.5施工工区划分及队伍配置191.6项目管理机构设置、部门职责划分及管理制度201.7大型临时工程布局方案311.8大型临时工程实施方案341.9施工总体布局及施工平面布置351.10交通疏解351.11工程测量、试验检测规划401.12本工程执行的施工规范、技术标准412总体施工方案,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各主要专业工程施工方案,过渡工程及接口工程方案,各主要专业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472.1总体施工方案472.2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552.3各主要专业工程施工方案1332.4过渡工程及接口工程方案1892.5各主要专业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1923施工进度安排及各专业工程施工组织衔接安排2763.1标段总工期、主要节点工期2763.2主要工效指标和技术要素分析2763.3专业工程工期安排2803.4工程进度网络计划图2803.5工程进度横道图2803.6工期计划关键线路2813.7各专业工程施工组织衔接2814“架子队”及劳动力组织、配置计划285 4.1架子队管理组织机构2854.2劳动组织及劳动力配置计划2874.3劳动力分季度计划图2894.4架子队管理制度2904.5架子队实施方案及现场管理2965物资供应计划及物流组织安排2985.1物资供应计划2985.2物流组织安排及措施3006施工机械及测试设备组织及配置计划3036.1施工机械及测试设备组织及配置原则3036.2施工机械组织及配置计划3036.3施工测试设备组织及配置计划3037工程用款、临时用地与施工用电计划3047.1工程用款计划3047.2临时用地计划3047.3施工用电计划3058标准化管理3078.1标准化管理要求3078.2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3098.3标准化管理制度3228.4标准化管理实施步骤3278.5标准化管理推进总体规划3289质量保证系统及措施3299.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3329.2质量保证体系3339.3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机制3339.4质量管理制度3389.5试验检测机构及监测制度3409.6质量保证措施3449.7各专业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469.8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358 9.9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3609.10夏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3639.11已完工程的保护措施36510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36710.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36710.2安全保证体系36810.3安全管理制度36810.4各重点专业工程安全保证措施36910.5高空作业安全保证措施37210.6防火安全保证措施37410.7防盗安全保证措施37910.8用电安全保证措施38110.9防洪安全保证措施38410.10营业线施工安全保证措施38510.11深基坑施工安全保障措施38710.12高大模板施工安全保障措施38810.13脚手架施工安全保证措施38910.14跨越(上跨下穿施工)安全措施39210.15机械作业安全措施39510.16安全风险管理及预防措施39810.17其他特殊要求的安全措施40911工期保证措施41211.1工期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41211.2工期控制方法41211.3工期保证的管理措施41311.4工期风险管理措施41611.5各专项工程工期控制措施41712投资控制措施42012.1组织措施42012.2制度措施42012.3管理措施420 12.4经济措施42112.5合同措施42112.6技术措施42112.7合同用款估算42213施工环保、水土保护目标及措施42313.1施工环保、水保目标42313.2环保、水保管理机构及管理体系42313.3环保、水保管理制度42413.4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42513.5临时用地复垦方案43214.1文明施工43314.2特殊地区文明施工措施43514.3文物保护目标及措施43615.1职业健康安全目标43815.2职业健康安全组织机构43815.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43815.4职业健康安全保护措施43916.1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体系44116.2征地拆迁计划与措施44516.3创优规划及保证措施45316.4创新措施45416.5缺陷责任期内的维护方案45516.6与建设、监理、设计、公务人员及其它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455(二)施工组织设计附图、附表458表6-1本工程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图459表6-2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461表6-3拟配备本工程的测量、试验仪器设备表463表6-4施工进度计划469表6-4-1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470表6-4-2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471表6-5劳动力配置计划表472 表6-6施工总平面布置图473表6-7施工占地计划474表6-8外部电力需求计划表475表6-9合同用款估算表476表6-10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477表6-11质量管理人员配备表478表6-12质量保证体系图479表6-13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480表6-14安全管理人员配备表481表6-15安全保证体系框图482表6-16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表483表6-17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484表6-17-1DK14+090~DK14+450明挖区段土建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484表6-17-2DK18+200~DK19+420明挖区段土建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485表6-17-32#竖井土建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486表6-17-4盾构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487表6-17-5钢筋混凝土管片预制厂平面布置图488 (一)施工组织设计文字部分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1工程概况1.1.1工程范围新建北京至张家口铁路JZSG-1标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标段起止里程DK12+413~DK22+900,正线全长10.487Km。线路自DK12+413北京北站向北引出,以框架中桥上跨学院南路,在DK14+090处设清华园隧道,下穿北三环、地铁10号线、知春路、北四环、成府路、双清路等,隧道自DK19+420出地面,利用现有京包线形成双线路基段至本标段终点DK22+900。图1.1.1-1北京至张家口铁路JZSG-1标平面图主要施工任务包括路基工程、桥涵工程、隧道工程(清华园隧道盾构段、明挖段)、轨道段(无砟道床及既有线改造)、大临过渡工程。1.1.2施工范围JZSG-1标段包括改移道路、砍伐、挖根、临时用地、路基工程、路桥工程、隧道工程、轨道工程、大临及过渡工程、安全生产、配合辅助工程、站后工程预留的电缆槽、接触网基础、路基声屏障基础、综合接地、电缆过轨管等有关接口工程等。1.1.3主要工程数量表1.1.2-1主要工程数量表项目类型工程名称单位数量征地及拆迁改移道路公里2.88临时用地亩365.01路基工程区间路基土方立方米161248石方立方米32223填改良土立方米31615级配碎石立方米28111站场土石方土方立方米8119石方立方米2278 级配碎石立方米2208附属工程混凝土混凝土圬工方6522钢筋混凝土圬工方4838.1绿色防护播草籽平方米3586栽植灌木株18.97绿色防护(环保)栽植乔木株386栽植灌木株107290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布平方米4985土工格栅平方米16284pvc毛细防排水板平方米33771地基处理垫层立方米13032旋喷桩(桩径0.6m)米43061重型碾压平方米50539钢筋砼桩板结构圬工方919取弃土(石)场处理浆砌石圬工方756混凝土圬工方1701路基声屏障平方米21296线路防护栅栏单侧公里11.78路基护轮轨单轨公里2.16路基地段电缆槽公里8.54路基地段接触网支柱基础个208桥涵工程中桥框架式桥顶平米/座775.4/1连续钢构桥顶平米/座62.2/1改建框架式桥顶平米/座1305/1小桥框架式桥顶平米/座786.57/1改建框架式桥座1涵洞横延米/座547.88/1隧道及明洞明挖施工段明挖施工延长米1520围护结构圬工方35426.43主体结构圬工方62497.6盾构施工段盾构隧道延长米3766.5盾构井盾构井座3围护结构圬工方5698.36主体结构圬工方15888.01盾构机施工掘进延长米3766.5土石方运输立方米464170.29管片预制、安装延长米3766.5盾构机台2泥水系统延长米3766.5轨道工程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道床铺轨公里12.08道床过渡段米100改建线路公里9.8通信、信号及信息正线公里10.49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汽车运输便道公里7.9盾构机拼装场处2材料厂处1钢筋混凝土管片预制场处1 泥浆池处21.1.4设计线路的主要技术标准⑴铁路等级:客运专线;⑵正线数目:双线;⑶设计速度:120km/h;⑷最小曲线半径:一般1200m,困难地段:700m;⑸最大坡度:20‰,困难地段不大于30‰;⑹线间距:4.0m;(7)牵引种类:电力;(8)列车类型:动车组;(9)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10)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11)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1.1.5自然条件1.1.5.1地形地貌本标段位于华北平原背部边缘。沿线分布既有道路、地铁、桥梁及建(构)筑物等。标段地形地貌照片见下图1.1.5-1。 图1.1.5-1本标段地形地貌照片1.1.5.2工程地质平原区地形平坦,建筑物密集。表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以杂填土为主。其下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主要为粉质粘土,粉土,中砂,下部为粗圆砾土、卵石土。粉质粘土(σ0=120~150KPa,Ⅱ级普通土),粉土(σ0=150~180KPa,Ⅱ级普通土),细砂、中砂(σ0=150~250KPa,Ⅰ级松土),粗圆砾(σ0=300~600KPa,Ⅲ级硬土-Ⅳ级软石),卵石土(σ0=500~600KPa,Ⅳ级软石);其中DK19+850~DK21+100分布有淤泥质粉质粘土,灰黑色,软塑,埋深2.7~8.5m,厚度1.5-2.5m,σ0=80KPa。1.1.5.3不良地质现象、特殊性岩土⑴不良地质:本标段范围内不良地质不发育。⑵特殊岩土:特殊岩土主要为人工填土层及软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力学性质差异较大,稳定性差。1.1.5.4水文地质⑴地表水沿线分布河流为万泉河、清河,均常年地表有水。线路在里程DK20+701.158附近与万泉河相交,在里程DK21+122.98附近与清河相交。⑵地下水区域内赋存两层地下水,地下水较为丰富。上层滞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农田灌溉及侧向径流补给,以蒸发、侧向径流、向下越流补给的方式排泄;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上层滞水的垂直渗透补给,以向下越流方式排泄;层间水主要接受侧向径流及越流补给,以侧向径流、人工抽取地下水方式排泄。历史最高水位高程接近自然地表;近3~5年潜水最高水位高程约为25.00m。地下水水质对普通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⑶沿线河流 铁路沿线河流主要有护城河、万泉河、清河、水量受季节影响较大。平原区的河流一般水流缓慢。地表水水质对普通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1.1.5.5地震动参数根据1:400万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沿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段落划分见表1.1.5-1表1.1.5-1沿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段落划分表里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基本烈度KK12+413~DK22+9000.20g8度1.1.5.6气象特征线路主体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际变化大,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繁,随着城市发展,气候变化明显,导致城市气象灾害加剧。表1.1.5-2沿线气象台(站)主要气象要素表城市项目北京市(1995~2015年)累年极端最高气温(℃)41.9累年极端最低气温(℃)-17.0历年年平均气温(℃)13.1历年最冷月平均气温(℃)-2.9历年平均相对湿度(%)55.6历年平均降水量(mm)471.2历年平均蒸发量(mm)1679.5历年平均风速(m/s)2.5历年最大风速(m/s)及风向13.9NW土壤最大冻结深度(m)0.8历年大风日数11.5累年雷暴日数27.3累年雾日数16.3历年最大积雪深度(cm)17表1.1.5-3沿线土壤最大冻结深度段落划分里程最大(标准)冻结深度(m)DK12+413~DK22+9000.8m表1.1.5-4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及最大冻土深度表站名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年-月-日)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年-月-日)最大冻土深度(CM)出现(年-月-日)起讫年代朝阳41.61961-6-10-21.21966-2-23481968-2-241959~20151.1.6交通运输条件⑴铁路 本段工程位于原京包线,靠近北京枢纽与京哈、京广、京沪、京九、京承等多条线路连接,既有铁路可作为厂发料、直发料的主要铁路运输线路。⑵公路施工现场附近主要公路主要有京新高速公路、北京枢纽地段国道。与施工现场相通的城市道路主要有:1#竖井与明光西路相邻,北侧为北三环、南侧为学院南路;2#竖井北邻北四环;3#竖井紧邻双清路和清华东路,向南与北四环相接。上述城市道路日间交通繁忙、间歇性存在拥堵现象,且7:00~22:00时段限行运输型车辆,可利用夜间进行进出场运输。1.1.7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利用的情况1.1.7.1施工用水本段工程沿线有自来水管网覆盖,施工用水考虑接引城市自来水。1.1.7.2生活、施工用电沿线供电系统发达,附近10kv电力线纵横交织,电力资源较充裕,均可“T”接,可保证施工用电。用电考虑合理利用地方资源,同时自备发电机设备做应急预案。1.1.7.3燃料施工所需油燃料由地方石油公司供应。1.1.8建筑材料来源、运输方式⑴砂料砂料从河北省采购,采用汽车运输远运方案。⑵石料石料西北来自张家口、东面来自承德和三河、南来自石家庄,采用汽车运输远运方案。⑶钢材钢材由北京、唐山采购,采用汽车运输。⑷水泥水泥由唐山、张家口、大同采购,采用汽车运输。1.2项目建设总体目标1.2.1质量目标工程施工质量符合国家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含原铁道部)相关标准、规定和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铁路实车最高检测速度达到设计速度的110%,开通速度达到设计速度目标值,在合理使用和正常使用条件下,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寿命内正常运营要求;竣工文件做到真实可靠,齐全整洁,实现一次交接合格。 严格执行中国铁路总公司、北京铁路局下发的有关质量管理办法等管理性文件要求,严格执行京张城际铁路有限公司下发的有关安全、质量管理办法及有关细则等管理性文件要求;施工单位在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对工程质量负责,监理人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1.2.2施工安全目标杜绝一般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杜绝因建设引起的铁路交通一般B类及以上责任事故和旅客列车一般C类及以上责任事故;遏制因建设引起的铁路交通一般C、D类责任事故;减少因建设施工引起的铁路交通安全突出问题;杜绝重大及以上火灾事故。1.2.3工期目标施工总工期46个月,开工日期2016年3月1日,竣工日期2019年12月31日。节点工期详见3.1.2节点工期。1.2.4环保、水保目标强化生态保护措施,做好生态和景观保护;严格控制振动影响,做好文物保护;加强水环境保护,搞好废水的处理和排放;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控制扬尘。达到:环境污染控制有效,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工程绿化完善美观,文保、节能、节材和水保措施落实到位,努力建成一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客专铁路,满足国家环保、文保、水保及有关部委批复要求。1.2.5文明施工目标现场布局合理,环境整洁,物流有序,标识醒目;工地和道路无飞尘、无泥泞、无坑洼;材料堆码整齐、机械设备摆放整齐、生产生活区规划整齐;生产办公区整洁、生活居住区清洁、伙房餐厅清洁、厕所排污区清洁;水管不漏水、电线不漏电、房屋不漏雨、车辆不漏油、通风管道不漏风。创建文明工地。1.3工程特点1.3.1工程复杂、规模大、接口界面多、工期紧张、施工要求高本标段承建新京张铁路长度10487m:包括路基段(含U形槽)工程、明挖隧道区间、盾构隧道、桥梁工程、轨道工程,其中利用既有京包线单线长度为3000m,桥梁改造2座、新建1座、拆除新建1座,新建双线段长度7487m(包含清华园隧道),工程复杂、规模大、接口界面多。清华园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全长5330m,其中盾构段长3766.5m、明挖段长1419m,含3个盾构井。扣除施工准备和后期配合,实际工期仅27个月,工期紧张,为本标段控制工程,对施工要求高。1.3.2征地拆迁工程量大、协调难度大本标段线路主要在北京城区五环 以内,所经地区为人口密集区域,征地拆迁较为复杂。同时各种电力设施、地下管线、通信线路密布,建筑拆迁、三电迁改政策性强、协调量大,拆迁重点工程多,征地价格高、临时用地困难。工程土地节约、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工程绿化和交通疏解的要求高。1.3.3清华园隧道地质复杂、环境风险高、施工难度大清华园隧道长距离穿越卵石土地层,地质条件异常复杂,该地段对刀盘刀具磨损大,不利于盾构连续掘进施工。清华园隧道在学院南路北侧入地,并行城铁13号线,依次下穿北三环路(上穿规划地铁12号线)、知春路、地铁10号线、北四环路、成府路、双清路、上穿地铁15号线后出地面。下穿道路车流量大,管线复杂,运行地铁线路承担着巨大的客流输送任务,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地表不均匀沉降,确保施工安全。1.3.4工程地处中心城区,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要求高本标段线路自北京北站至清河站,均在北京主城区内,沿线商业区分布较多,人员密集,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要求极高,施工中需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环境破坏、不排放污水、废气,不扬尘,保护周边环境,处处体现环保意识,树立良好形象。1.4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分析及对策根据工程特点和总体施工组织进度安排,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确定清华园隧道工程为本标段控制性工程。明挖区间、盾构隧道工程为本标段的重难点工程。1.4.1控制性工程及重难点工程分析1.4.1.1清华园隧道盾构段⑴盾构下穿、侧穿建(构)筑物清华园盾构隧道长距离与城铁13号线区间并行,并穿越沿线4座车站,隧道结构距离13号线距离较近(9.6~26.6m)。隧道穿越地铁10号线知春路站换乘通道及区间结构,距离结构最小净距约5.5m;隧道施工过程中如何确保既有线运营及乘客人身安全,是本工程的难点,也是施工控制的重点。盾构隧道下穿北三环路、知春路及北四环路框架桥,穿越多处供水管线、污水管线、热力管沟及高压煤气管,盾构隧道距离管线较近,局部距离在2m左右;盾构隧道掘进过程中如何确保道路结构及管线安全,是本工程盾构施工控制的难点。盾构隧道穿越周边多座敏感建筑物,分别穿越北三环路、知春路、北四环路、成府路,下穿运营地铁10号线、地铁15号线等,建筑物部分较为老旧,地面风险源及管线极多,穿越过程中如何保证敏感建筑安全,是盾构掘进控制的重点。 表1.4.1-1盾构下穿重要建(构)筑物及管线一览表里程区段下穿建(构)筑物名称隧顶覆土厚度(m)隧道距离建(构)筑物最小净距拱顶地层情况DK14+716~DK14+900(盾构段)北三环路及沿路敷设的热力、煤气、雨污水、电力等管线10.5~14.04距离2.8×5.6m热力管沟最小净距2.08m杂素填土、粉质粘土、粉细砂DK15+792~DK15+900(盾构段)下穿知春路框架涵、地铁十号线知春路站换乘通道、10号线暗挖区间夯管工作室及知春路站西侧风道27.68~28.32距离暗挖夯管工作室结构最小净距5.42m,距离换乘通道底板最小净距13.23m杂素填土、粉质粘土、粉土、卵石土DK16+895~DK17+020(盾构段)下穿北四环路框架涵及部分管线17.517~18.04距离框架涵底板最小净距约8.4m;距离¢1550污水管最小净距7.11m;距离¢1550中压天然气管净距13.75m杂素填土、粉质粘土、粉土线路沿线侧穿地铁13号线区间及大钟寺站、知春路站、五道口站、清华东站/距离既有线桩基最小水平净距8.36m杂素填土、粉质粘土、粉土DK17+660~DK17+720(盾构段)下穿成府路及部分管线13~16拱顶距离成府路14.14m;距离2000×2000电力管沟净距4.02m;距离68×46有线电视管沟净距8.64m。杂素填土、粉土、粉质粘土DK14+840(盾构段)邻近北京市政泵站14.04~16.52外皮距离泵站集水井水平净距10.20m,竖向净距4.99m杂素填土、粉土、粉质粘土DK18+050(盾构段)邻近四建医院9.05~10.04外皮距离四建医院竖向净距9.55m,水平净距10m杂素填土、粉土、粉质粘土⑵长距离卵石地层掘进清华园隧道地质主要为卵石土地层,其中全断面卵石地层达1800m、卵石和粉土复合地层1200m。卵石土地层对刀具的磨损非常严重、且自稳能力较差,掘进时需采用合理的掘进参数、优质的循环泥浆,同时做好刀具检修工作。根据国内经验平均掘进约100~150m即需要更换一批刀具。⑶盾构始发和到达盾构井3#进洞端埋深约为6.8m,覆土埋深不足0.6倍洞径,属超浅埋地段,隧道穿越拱顶地层以杂填土土、粉土、粉质粘土为主,洞身及基底地层以粉质粘土为主;2#盾构井2a进洞端埋深约22m,拱顶地层一粘土、粉土、细砂、粉质粘土为主,洞身及基底地层主要以卵石土为主,该地层渗透系数较大,地下水丰富,地层承载能力差。盾构井1#出洞端埋深约4 m,属于超浅埋接收。隧道穿越拱顶地层以杂填土土、粉土、粉质粘土为主,其中1#盾构井端头洞身及基底地层以粉砂、粉质粘土为主,中间夹杂少许卵石土;2#盾构井2b出洞端埋深约20m,拱顶地层一粘土、粉土、细砂、粉质粘土为主,洞身及基底地层主要以粉质粘土、卵石土为主,该地层渗透系数较大,地下水丰富,地层承载能力差。1.4.1.2清华园隧道明挖段明挖控制工程、重难点工程分析表见表1.4.1-2。表1.4.1-2控制工程、重难点工程分析表序号工程名称工程概况重难点概况1明挖区间工程明挖区间共2段,每段均由明洞段隧道和工作竖井组成,起止里程分别为:DK14+090~DK14+289和DK18+200~DK19+420,总长1419m。明挖区间围护结构为钻孔灌注桩+高压旋喷桩,采用局部钢筋混凝土支撑+钢支撑支护体系;竖井内部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合风亭布置,明洞段包括现浇框架结构和拱形结构。明挖区间平行地铁13号线,上跨地铁15号线。重难点:明挖区间近距离平行地铁13号线、上跨地铁15号线施工,因此对基坑变形及基坑周边沉降控制要求较高,是工程控制的重点和难点。2竖井开挖工程本工程设有3个竖井,1#竖井深20m、3#竖井深22.6m,2#竖井深31~37m。1#、3#竖井采用钻孔灌注桩+旋喷桩围护结构,钢支撑支护体系;2#竖井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钢支撑支护体系。重难点:竖井深度大,地层稳定性差,容易失稳变形,并造成周边沉降,是工程控制的重点。3结构防水工程本工程主体结构防水等级为一级,采用自粘式EVA防水板+无纺布;施工缝防水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变形缝防水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胶条+填缝材料。重难点:主体结构接缝较多,发生渗漏水后对主体结构钢筋造成较大腐蚀,且影响隧道内车辆运营安全,是工程控制的重点。1.4.2控制性工程及重难点工程应对措施1.4.2.1清华园隧道盾构段⑴盾构下穿、侧穿建(构)筑物充分考虑盾构隧道施工对建构筑物及管线的影响,在穿越前采取具体措施如下:①基础资料搜集根据穿越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及管线的调查、评估报告以及专项设计文件等基础资料,并据此对周边环境进行详细调查,搜集详细的基础资料,对建(构)筑物和其他环境风险有系统的认识,做好穿越前期准备。②模拟掘进盾构通过前选择类似地质及埋深地层区段模拟施工,通过模拟段监测数据不断调整优化掘进参数,选择沉降数据满足建构筑物及管线安全要求对应的掘进参数。③掘进控制严格控制主要掘进参数,包括掘进速度、总推力、排泥量等;减小压力波动,采用均匀快速推进;盾构下穿影响区域加强洞内同补注浆、二次深孔注浆施工管理,确保管片背后浆液饱满密实;加强泥浆管理和出土量监控、防止超挖和欠挖。 ④盾构隧道在五道口城铁站邻近城铁13号线施工加固措施:对靠近京张线侧两排桥桩进行袖阀管注浆加固,加固范围见图1.4.2-1。图1.4.2-1五道口地铁站桥桩注浆平面示意图为将盾构隧道施工对建构筑物及管线的影响减到最小,可采取如下施工控制措施:①立刻与产权单位建立联系,确定下穿建构筑物及管线的沉降控制要求和标准。按照其要求和专项设计图纸编写详细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该方案实施。②选择穿越建构筑物合适的时机,下穿地铁、城铁线路等尽量安排在夜间停运期间快速穿越。③加强监控量测,在施工中进行实时、连续监测,及时掌握结构的变形情况,并据此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④严格控制主要掘进参数,按照“高粘优浆、合理低压、精细控制、平稳推进、快速拼装、禁止停机、一次通过”的原则,严格掘进过程管理控制,严控泥水压力和注浆压力,防止压力大的波动,平稳、快速通过地面建构筑物地段。过程中注意适当降低刀盘转速,减小对周围土体的扰动。⑤加强同步注浆,同步注浆浆液采用水泥砂浆,根据施工速度调整浆液凝结时间,严格控制浆液配比,确保其和易性和流动性。同步注浆采用注浆量和注浆压力的双控制,既要保证浆液充填率,也要避免注浆压力过高产生劈裂。⑥加强泥浆质量控制,保证泥浆指标,每环加入高浓度优质新浆,对劣化的泥浆指标进行调节或部分置换,具体实施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形成致密泥膜(如图1.4.2-2所示)封闭掌子面,给掌子面提供足够的支撑压力。 图1.4.2-2掌子面形成致密泥膜图⑦盾构姿态控制:进入影响范围内盾构保持平稳推进,减少纠偏,减少对正面土体的扰动。平面位置控制在±30mm之内;掘进速度控制在20mm/min左右,防止因掘进速度过快对正面土体产生较大冲击。⑧加强监控量测,严格控制沉降。通过地表监测、建构筑物监测提供的监测数据及时调整和控制盾构穿越过程中的施工参数,使盾构施工对地面的影响降到最低。⑵长距离卵石地层掘进①施工前综合地质水文等情况对盾构机设备进行合理选型,选择适合本标段地层的刀盘设计(刀盘面板型式、刀具型式、刀具布置等),盾构机设计满足常压换刀条件且常压可更换刀具能够实现对掌子面的全覆盖,同时在土仓出渣口位置配置破碎机对大块卵石进行破碎。②掘进期间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对大直径卵石、漂石进行探测,初步判断大直径卵石存在的可能性。③根据地勘资料及超前地质探测情况制定详细可行的换刀方案及应急预案、大卵石、漂石处理方案及预案,并通过专家评审,换刀前对换刀作业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④盾构在卵石地层中掘进做好刀具检测检查工作,保证刀盘刀具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并及时调整掘进参数。掘进中适当减小刀盘转速增加推力,严控泥水压力和注浆压力,防止压力大的波动,并控制好泥浆性能和泥水仓压力,保证泥膜能有效维护掌子面稳定,减小刀盘刀具磨损。⑤盾构在砂卵石层掘进中加强信息化施工管理,加强监控量测,在施工中进行实时、连续监测,及时掌握地表沉降情况,并及时将监测情况反馈给技术人员,及时调整优化掘进参数。⑥加强同步注浆,同步注浆浆液采用水泥砂浆,根据施工速度调整浆液凝结时间,严格控制浆液配比,确保其和易性和流动性。同步注浆采用注浆量和注浆压力的双控制,既要保证浆液充填率,也要避免注浆压力过高产生劈裂。 ⑶盾构始发和到达盾构施工进出洞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突水、涌砂等事故,另外盾构掘进方向的控制也至关重要。施工中主要采取以下施工及管理措施确保质量和安全:①结合端头地质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盾构始发、到达施工专项方案及应急预案,并组织专家评审。②由于1#、3#盾构井始发端头、接收端头埋深较浅,为保证盾构始发安全,在盾构施工前,始发浅埋段地表堆载回填土,堆载厚度要求:满足始发段覆土埋深达到10m。③通过严格的施工控制以及检验制度确保始发端头、接收端头加固效果满足要求。④严格按照设计施工洞门密封相关内容,包括压板、橡胶帘布、固定钢板等;确保密封效果满足要求。⑤确保始发托架、接收托架、反力架和负环的安装精度和稳定性满足要求,确保盾构机始发姿态(接收姿态)和隧道设计轴线相符。⑥做好测量工作。在出洞段掘进前,要对隧道基线进行测量,确认盾构机的位置,把握好洞口段的线形。在盾构机到达前200m即加强盾构机姿态和隧道线形的测量,及时纠正偏差,确保盾构机顺利地进洞。1.4.2.2清华园隧道明挖段⑴明挖区间邻近地铁13号线①施工前对明挖区间地质情况以及与地铁13号线的位置关系情况进行复核,并对可能的加固方案进行研究。②同产权单位的沟通与配合,施工前对地铁13号线进行检测、评估,确定变形控制标准。③根据调查研究结果,以及设计单位专项方案,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会同甲方、设计、产权单位邀请专家对施工风险、施工方案进行论证。④制定可靠的应急预案和有针对性的应急措施,准备充足的应急物资。⑤根据设计图纸对地铁13号线桩基、路基采取必要的加固和隔离措施,以减少基坑开挖对结构的扰动;加固完成后检测加固效果,确保满足安全要求。⑥加固完成后,提前布置监测点,做好初始记录,在施工期间做好实时监测以指导施工。⑵深基坑开挖支护①方案编制合理科学;专家评审论证,确保方案针对性强,可实施性强。②严格施工工艺管控,提高围护、支护结构施工质量,严格降水施工工艺,确保降水效果;对于基底位于透水地层的,要特别做好基坑封底。 ③严格按方案实施开挖施工,做好分层分段控制,及时架设支撑,有效控制变形。④加强施工监测,及时指导支撑架设、调整。⑤制定完备的应急预案,做好应急物资储备。⑶结构防水①做到围护结构不渗不漏。施工过程中将对围护结构垂直度、桩径/厚度、深度、桩间旋地连墙接头质量、钢筋笼质量、混凝土密实度、主筋保护层厚度等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围护结构密实不渗水。②基坑开挖后如发现围护结构表面有渗漏,拟采用在围护结构外侧打设注浆孔,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填充围护结构内部的缝隙及疏松处,止水后继续开挖。③防水施工过程中严格依据方案施工,施工过程中,采用防护网、防护箱等措施加强防护,防止损坏。④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加强振捣,杜绝蜂窝麻面,保证砼的密实性,严防出现砼墙面渗水的可能性。⑤防水施工重难点部位尤其是施工缝、变形缝、预留孔洞,穿墙管等部位严加监控,严格按照图纸及设计要求施工。1.5施工工区划分及队伍配置基于本标段工程特点,考虑不同结构物的特点、施工工期以及平衡投资等因素,便于施工管理、均衡生产及施工的全面展开,将本标段划分为2个分部和9个作业队。依据本标段单元划分以及单元内工程项目所包含的不同类别的工程,继续分解为不同的施工工区,施工单元按照隧道、路基、桥涵、轨下结构、迁改、附属工程等类别分别进行分解,然后进行施工队伍配备,施工任务分解做到工程量大致均衡。工区划分及队伍配置详见表1.5-1。表1.5-1工区划分及队伍配置表工区划分里程划分工程范围架子队名称人数土建盾构工区DK12+413~DK14+450DK14+090~DK14+290段明挖区间及2#竖井(DK16+318~DK16+459),包括:1#竖井、2#竖井、明洞段隧道的围护结构、土方开挖、基坑支护、竖井及明洞主体结构、轨下结构等。明挖架子1队240DK12+413〜DK14+090段路基桥涵施工,包括:路基土石方、加固防护、支挡结构、桥涵、轨下结构施工等。路桥架子1队160DK14+090~DK14+290段明挖区间及2#竖井(DK16+318~DK16+459)的迁改、临建、降水、水沟电缆槽、防护及其他附属工程。综合架子1队160DK14+450~DK18+200DK14+290~DK16+459段盾构隧道,包括:1#盾构组织调试、盾构始发与接收、盾构拆解与撤场、盾构掘进、盾构维护保养、监控量测施工、管片预制件运输与安装、盾构架子1队180 泥浆制备与分离、渣土外运等。DK16+459~DK18+200段盾构隧道,包括:2#盾构组织调试、盾构始发与接收、盾构拆解与撤场、盾构掘进、盾构维护保养、监控量测施工、管片预制件运输与安装、泥浆制备与分离、渣土外运等。盾构架子2队180DK18+200~DK22+900DK18+200~DK19+420段明挖区间,包括:3#竖井、明洞段隧道的围护结构、土方开挖、基坑支护、竖井及明洞主体结构、轨下结构等。明挖架子2队420DK19+420〜DK22+900段路基桥涵施工,包括:路基土石方、加固防护、支挡结构、桥涵、轨下结构施工等。路桥架子2队240DK18+200~DK22+900段的迁改、临建、降水、水沟电缆槽、防护及其他附属工程。综合架子2队200管片预制工区本工程盾构隧道钢筋混凝土管片及其他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预制、存储、运输。预制架子1队280合计9个架子队20601.6项目管理机构设置、部门职责划分及管理制度1.6.1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及组织框图为了加强本标段工程项目管理、全面履行合同、控制建设投资,确保工程建设工期、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实现建设目标,针对本工程的意义和特点,根据工程需要和合同文件要求,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情况,将择优选调富有类似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隧道、明挖隧道、路基施工、桥涵施工、轨道铺设等施工经验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高标准地负责本标段所有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工作。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拟采用项目经理部(局级,简称项目部,下同)、工区、作业队三级管理模式进行本项目管理。项目部设项目经理、常务副经理、大直径盾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顾问组、总工程师、副经理(2人)、安全总监、党工委书记等领导层;设置工程管理部(含精密测量队)、安全质量部、合同成本部、物资保障部、交通环保部、财务部、征拆协调部、机电设备部、综合管理部及中心试验室等十个职能部门;项目部下设二个项目工区,项目工区设工区经理、总工程师、副经理,设置工程管理部(含精密测量队)、安全质量部、合同成本部、物资保障部、交通环保部、财务部、征拆协调部、机电设备部、综合管理部及中心试验室等十个职能部门;下设专业化架子队。另外,项目经理部将成立由公司内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组、大直径盾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本项目的施工技术进行咨询和指导。本项目施工管理组织机构见“(二)施工组织设计图表部分表6-1拟为承包本工程设立的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图”。 1.6.2项目管理机构部门职责划分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及架子队职责划分分别见下表1.6.2-1、1.6.2-2。表1.6.2-1项目经理部人员和部门职责划分表部门和人员职责项目经理部⑴项目经理部负责本标段全过程施工组织、指导、协调与监控,对发包人负全责;⑵建立、实施与保持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体系;⑶全面履行施工合同,确保按期、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标段内工程任务与缺陷修复工作。项目经理全面主持整个项目的经营管理工作,代表项目经理对项目的内部事物进行全面的管理,实现项目经营管理目标和发展目标。项目常务副经理根据项目经理授权,主持项目部日常工作:⑴全面负责本项目的施工组织指挥和管理,对工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工期负总责,向员工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⑵组织实施综合管理方针,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制定和实施;⑶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⑷组织策划、建立、实施和保持项目部综合管理体系,确保综合管理体系的符合性、适宜性和实施的有效性;⑸批准发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⑹批准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和管理目标;(7)提供管理体系运行所必要的资源配备;(8)确保综合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及时进行内部沟通。大直径盾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⑴联合国内外知名盾构厂家,对本工程盾构选型、设计关键环节进行技术研发;⑵对本工程重难点地段的关键施工技术进行实验攻关;⑶指导本项目科技创新与开发⑷施工过程中对关键技术环节全程技术把关;⑸对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审核。专家顾问组⑴协助项目经理实施项目综合管理方针和目标;⑵对本标段施工技术、计量测试和工程质量等进行技术咨询;⑶指导科技创新与开发;⑷参与审核施工组织设计,解决施工中重大技术难题;⑸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工作,审核处理方案。总工程师⑴贯彻实施综合管理方针和目标;⑵对本标段施工技术、计划合同和工程质量负技术责任,对管理体系文件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⑶贯彻技术规范、施工规范、质量标准,跟踪有关科技信息,推进科技创新与开发;⑷审批施工组织设计,解决施工中重大技术难题;⑸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工作,审批处理方案;⑹负责安全规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制定与实施。党工委书记⑴负责组织学习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⑵负责召集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大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认真传达贯彻上级的决议、指示、研究安排党支部工作,将党支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提交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大会讨论决定;⑶了解掌握党员、员工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经常性地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⑷经常与支部委员和同级行政负责人保持密切联系,交流情况,相互配合,支持他们的工作,协调单位内部党、政、工、团的关系,加强团结,充分发挥支部委员的集体领导作用;⑸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围绕施工生产开展生产突击、生产大干等活动,为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本项目施工任务提供可靠保障;⑹负责工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宣传和管理工作。项目副经理⑴贯彻实施综合管理方针和目标;⑵协助项目经理抓好现场管理,对管理体系文件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⑶组织协调施工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实现的相关因素;⑷有效组织施工生产,确保实现项目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实现优质服务。质量负责人⑴在项目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工作;⑵对本标段施工技术、计量测试和工程质量等单方面负责,对管理体系文件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⑶组织贯彻技术规范、施工规范、质量标准,跟踪有关科技信息,推进科技创新与开发;⑷参与审核施工组织设计,解决施工中重大技术难题;⑸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工作,审核处理方案。安全总监⑴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工作;⑵负责本标段工程的施工安全、监察、检查、指导等职责,对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⑶组织贯彻安全技术规范、安全施工规范;⑷参与审核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审核安全技术方案;⑸参加工程安全质量事故的处理工作,审核处理方案。工程管理部⑴负责《施工过程控制程序》制定、修改和实施;⑵ 负责本标段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控制,制定施工技术管理办法及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及调度工作;⑶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作业指导书并组织实施;⑷负责本标段施工技术调查、图纸审核、现场核对、技术交底、变更设计、技术创新、施工资料、技术总结、竣工文件编制等工作,解决施工技术疑难问题;⑸负责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四新”成果和工法进行研究、引进、吸收、推广和应用;⑹制定科研课题项目,并进行实施、开发和技术指导。(7)对精密测量队进行日常管理及考核。安全质量部⑴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组织编制质量管理办法、质量内控标准、纠正和预防措施、创优规划;⑵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组织编制安全管理办法、纠正和预防措施;⑶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现场质量的监督检查和质量的检查评比与考核;⑷组织编制项目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体系文件并实施;⑸指导项目部各部门架子队开展贯标工作,编制内部审核计划,组织实施内部审核;⑹收集施工过程中的不合格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保证综合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7)负责职工质量教育培训,进行技术交底,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8)负责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进行安全技术交底;(9)遵守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制定职业健康安全和环保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杜绝部门火灾及人身伤亡事故。合同成本部⑴负责《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的制定、修改和实施;⑵负责施工计划制定、实施管理,按期上报各种报表,做好计划保障、调整工作;⑶负责工程对外合同的保管,完善内部合同管理;⑷负责工程验工计价工作;⑸参与合同评审,组织开展成本预算、计划、核算、分析、控制、考核。物资保障部⑴负责《物资采购管理程序》的制定、修改和实施;⑵负责物资采购和物资管理及制定本标段工程项目的物资管理办法,检查指导和考核架子队的物资采购和管理工作;⑶负责本工程项目全部施工机械设备的采购及管理工作;⑷制定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参与设备的安装、检验、验证、标识及记录。交通环保部⑴贯彻国家、地方、发包人关于环境保护法律、规定和要求,组织开展职工环保教育;⑵负责项目部环保工作,组织对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实施情况监督检查。⑶加强环保教育,宣传有关环保政策、法律、法规。⑷强化职工环保意识,现场挂环保标语牌;⑸全面指导、监控环境保护工作;⑹经常与建设方委托的环境监控部门联系,按受其监控。(7)负责解决本标段范围内的围挡布设、周边构筑物保护及交通影响的相关问题。(8)对噪音和振动、地下水污染、工作面温度与防尘等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对民扰和扰民问题进行协调。财务部⑴配合工程验工计价工作;⑵负责财务管理、成本核算;⑶参与合同评审,组织开展成本预算、计划、核算、分析、控制、考核;⑷为综合管理体系提高财务保证。征拆协调部⑴本标段内的铁路永久征地配合和施工临时用地租用工作;⑵负责开展土地征地拆迁的宣传发动教育和前期准备工作;⑶负责土地征收政策调查研究,熟悉掌握有关法律法规,配合地方征地部门做好地方老百姓的工作;⑷负责制定铁路用地征地拆迁工作方案和有关细则,并做好土地征地拆迁工作所涉相关文件资料档案和台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⑸协助地方土地部门负责土地丈量、政策宣传和处理工作,及时掌握补偿资金发放情况以及相关特殊问题的处理情况。机电设备部⑴盾构机及泥水设备、运输设备等附属设备的采购、管理等工作。⑵制定盾构及附属设备的维修保养计划,并负责维修保养计划的实施,做好维修保养记录。⑶负责编制盾构组装调试、拆解退场方案,并负责盾构组装调试及拆解退场的实施。⑷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合理配备、协调施工机械,加强机械管理及维修,使其始终处于良好状态。综合管理部⑴负责《文件控制程序》等三个程序的制定、修改、实施;⑵负责项目日常生活管理,文件管理,保密资料管理;⑶外来人员的接待及对外协调工作;⑷与地方公安部门做好路地联防。中心试验室⑴负责《监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的制定、修改和实施;⑵负责对进场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质量,按现行有效规程进行取样检验,把好工程材料质量检验关,参加工地砂、石料场的选择与质量复验;⑶负责选定混凝土、砂浆配合比,填发施工配料单,经项目总工签认后,交付施工,负责混凝土、砂浆等检查试件的制作、养护,并按规定日期检定;⑷负责工程试验原始资料的整理、保管;⑸负责本项目测试仪器、设备的购置、使用、管理、维护和定期检定工作。 精密测量队⑴负责本标段的控制测量;⑵对施工队的施工放样,进行指导和复测;⑶对完工项目负责贯通测量;⑷负责测量仪器的维护保养和校核;⑸负责测量计算资料的复核、整理和归档。表1.6.2-2项目工区职责表部门和人员职责项目工区经理⑴全面负责本分部的施工组织指挥和管理,对工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工期负总责,向员工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⑵组织实施综合管理方针,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制定和实施;⑶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⑷组织策划、建立、实施和保持项目部综合管理体系,确保综合管理体系的符合性、适宜性和实施的有效性;⑸批准发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⑹批准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和管理目标;(7)提供管理体系运行所必要的资源配备;(8)确保综合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及时进行内部沟通。项目工区总工程师⑴贯彻实施综合管理方针和目标;⑵对本分部施工技术、计划合同和工程质量负技术责任,对管理体系文件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⑶贯彻技术规范、施工规范、质量标准,跟踪有关科技信息,推进科技创新与开发;⑷审批施工组织设计,解决施工中重大技术难题;⑸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工作,审批处理方案;⑹负责安全规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制定与实施。项目工区副经理⑴贯彻实施综合管理方针和目标;⑵协助分部经理抓好现场管理,对管理体系文件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⑶组织协调施工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实现的相关因素;⑷有效组织施工生产,确保实现项目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实现优质服务。项目工区工程管理部⑴负责《施工过程控制程序》制定、修改和实施;⑵负责本分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控制,制定施工技术管理办法及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及调度工作;⑶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作业指导书并组织实施;⑷负责本分部施工技术调查、图纸审核、现场核对、技术交底、变更设计、技术创新、施工资料、技术总结、竣工文件编制等工作,解决施工技术疑难问题;⑸负责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四新”成果和工法进行研究、引进、吸收、推广和应用;⑹制定科研课题项目,并进行实施、开发和技术指导。(7)对精密测量队进行日常管理及考核。项目工区安全质量部⑴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组织编制质量管理办法、质量内控标准、纠正和预防措施、创优规划;⑵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组织编制安全管理办法、纠正和预防措施;⑶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现场质量的监督检查和质量的检查评比与考核;⑷组织编制本分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体系文件并实施;⑸指导本分部各部门架子队开展贯标工作,编制内部审核计划,组织实施内部审核;⑹收集施工过程中的不合格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保证综合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7)负责职工质量教育培训,进行技术交底,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8)负责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进行安全技术交底;(9)遵守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制定职业健康安全和环保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杜绝部门火灾及人身伤亡事故。项目工区合同成本部⑴负责《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的制定、修改和实施;⑵负责本分部施工计划制定、实施管理,按期上报各种报表,做好计划保障、调整工作;⑶负责工程对外合同的保管,完善内部合同管理;⑷负责工程验工计价工作;⑸参与合同评审,组织开展成本预算、计划、核算、分析、控制、考核。项目工区物资保障部⑴负责《物资采购管理程序》的制定、修改和实施;⑵负责物资采购和物资管理及制定本标段工程项目的物资管理办法,检查指导和考核架子队的物资采购和管理工作;⑶负责本分部施工机械设备的采购及管理工作;⑷制定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参与设备的安装、检验、验证、标识及记录。项目工区交通环保部⑴贯彻国家、地方、发包人关于环境保护法律、规定和要求,组织开展职工环保教育;⑵负责本分部环保工作,组织对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实施情况监督检查。⑶加强环保教育,宣传有关环保政策、法律、法规。⑷强化职工环保意识,现场挂环保标语牌;⑸全面指导、监控环境保护工作;⑹经常与建设方委托的环境监控部门联系,按受其监控。(7)负责解决本分部 范围内的围挡布设、周边构筑物保护及交通影响的相关问题。(8)对噪音和振动、地下水污染、工作面温度与防尘等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对民扰和扰民问题进行协调。项目工区财务部⑴配合本分部工程验工计价工作;⑵负责财务管理、成本核算;⑶参与合同评审,组织开展成本预算、计划、核算、分析、控制、考核;⑷为综合管理体系提高财务保证。项目工区征拆协调部⑴本分部工程内的铁路永久征地配合和施工临时用地租用工作;⑵负责开展土地征地拆迁的宣传发动教育和前期准备工作;⑶负责土地征收政策调查研究,熟悉掌握有关法律法规,配合地方征地部门做好地方老百姓的工作;⑷负责制定铁路用地征地拆迁工作方案和有关细则,并做好土地征地拆迁工作所涉相关文件资料档案和台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⑸协助地方土地部门负责土地丈量、政策宣传和处理工作,及时掌握补偿资金发放情况以及相关特殊问题的处理情况。项目工区机电设备部⑴负责本分部盾构机及泥水设备、运输设备等附属设备的采购、管理等工作。⑵制定盾构及附属设备的维修保养计划,并负责维修保养计划的实施,做好维修保养记录。⑶负责编制盾构组装调试、拆解退场方案,并负责盾构组装调试及拆解退场的实施。⑷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合理配备、协调施工机械,加强机械管理及维修,使其始终处于良好状态。项目工区综合管理部⑴负责《文件控制程序》等三个程序的制定、修改、实施;⑵负责本分部日常生活管理,文件管理,保密资料管理;⑶外来人员的接待及对外协调工作;⑷与地方公安部门做好路地联防。项目工区中心试验室⑴负责《监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的制定、修改和实施;⑵负责对进场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质量,按现行有效规程进行取样检验,把好工程材料质量检验关,参加工地砂、石料场的选择与质量复验;⑶负责选定混凝土、砂浆配合比,填发施工配料单,经分部总工签认后,交付施工,负责混凝土、砂浆等检查试件的制作、养护,并按规定日期检定;⑷负责工程试验原始资料的整理、保管;⑸负责本分部测试仪器、设备的购置、使用、管理、维护和定期检定工作。项目工区精密测量队⑴负责本分部的控制测量;⑵对施工队的施工放样,进行指导和复测;⑶对完工工程负责贯通测量;⑷负责测量仪器的维护保养和校核;⑸负责测量计算资料的复核、整理和归档。表1.6.2-3架子队职责表名称管理职责架子队⑴按规范及施工标准组织施工,保证进度及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组织(隐蔽)工程自验及报验。⑵加强施工队工作人员思想政治、业务知识学习及安全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技术水平。⑶严格按照施工工期进行施工,守时守信,维护公司对外声誉。协调现场有关施工单位的施工和其它阻工问题。⑷参与技术交底,认真核对施工图纸,如发现图纸与现场不符要立即以书面形式向现场监控人员及甲方反馈。积极配合监控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检查,每项单项工程结束后必须报现场监控人员检查合格后发可进行下一项工程。⑸作好施工人员的考勤及施工工作记录,填写施工日志,组织好施工过程的各种原始记录及统计工作,保证各种原始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⑹严格按图纸、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对不执行操作规范而造成的质量事故负责。(7)工程中使用的材料、机具必须是合格产品,并提供相关的合格证、试验报告。(8)施工中、施工后必须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做到材料、极具堆码整齐、文明施工,满足环保要求。在合同实施期间,我单位在驻地建立中心试验室,工区建立工地试验室。中心试验室负责定期按要求由计量部门对试验设备标定,由相关质量监督站对相关资质认证。项目部据地工程需要提供试验室用房并配备试验仪器、设备等。 工地试验室承担各项与工程质量过程控制有关的检测、试验。1.6.3项目管理制度1.6.3.1综合管理制度⑴办公秩序①工作时间内不无故离岗、串岗,不得闲聊、大声喧哗,确保办公环境的安静有序。②职员间的工作交流应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或通过内线电话联系。③在每天的工作时间开始前和工作时间结束后做好个人工作区内的卫生保洁工作,保持物品整齐,桌面清洁、整齐。④发现办公设备损坏或发生故障时,立即报修,以便及时解决问题。⑤人员外出《外出单》或用车《派车单》需由直接主管审批。⑵综合管理部规章制度①项目部文件由综合管理部拟稿,文件形成后,由经理签发。②业务文件由有关部门拟稿,分管副经理或总工程师审核、签发。③属于保密文件的,核稿人应该注“秘密”字样,并确定报送范围,保密文件按保密规定,由专人印制、报送。④已签发的文件由核稿人登记,并按不同类别编号后,按文印规定处理项目部文件由办公室负责报送。送件人应把文件内容、报送日期、部门、接件人等事项登记清楚,并报告报送结果;经签发的文件原稿送办公室存档。⑤外来的文件由综合管理部负责签收,并于接件当日填写阅办单,按领导批示的要求送达有关部门,办好文件阅办。⑥文印人员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打字、传真、复印任务,不得积压延误,工作任务繁忙时,应加班完成,办理中如遇不清楚的地方,应及时与有关人员校对清楚。⑶考勤制度①工作人员必须自觉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工作时间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外出办理业务前,须经本部门负责人同意;②有关节假日期间值班由办公室统一安排,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交通环保部、物资保障部、机电设备部、计划合约部、财务部、综合管理部等部室值班由各部门自行安排,报分管领导批准后执行。⑷印章管理制度①印章由专人负责管理。②凡需使用印章者,一律凭领导批件登记用印。③凡经领导批准使用印章,印章管理人员对使用人员、事由、批准人、经办人等 都要进行登记,以便备查。④印章管理人员未经领导批准,不准私自用印。1.6.3.2工程管理制度⑴技术工作责任制度项目经理部建立健全技术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项目部总工程师全面负责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日常管理统一由工程管理部负责。制定明确的工作职责,明确分工,必须有明确责任,责任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的制度。各级工作职责必须上墙,每位技术干部要熟知自己的职责,能说得出,做得到,认真履行。⑵设计文件审核制度设计文件审核在工程开工前进行,未经审核的设计文件不得用于施工。设计文件审核由项目部总工程师主持,并建立施工图纸审核责任制。对设计单位分批提供的设计文件,要及时审核、清理建档、登记造册,并有专人管理。在审核中发现的问题,汇总后与监理、设计、咨询与业主单位联系解决。⑶技术交底制度在施工前,项目部对所属施工队进行可实施性的技术交底,详细讲解工程对象的设计情况、建筑和结构、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以便参与施工的人员详细了解工程,心中有数,掌握工程的重点和关键,防止指导和操作错误。⑷工程技术档案制度建立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各种资料、文件的移交、报送和下发实行签字制度,并注明收发时间、文件名称、资料内容等。资料员对资料的借阅要建立台帐,以便及时索回存档。⑸施工组织设计管理施工组织设计要按编制→审核→评审→修改和完善→批准→实施(必要时进行调整和修订)的程序进行。⑹开工报告申请制度为规范工程开工的各项工作,在工程开工前要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和施工图的核对优化工作,检查合格后填报开工报告申请开工,并经相关单位审批后方可开工。无开工报告或未经批复的工程严禁开工。(7)施工总结管理管理制度建立施工总结制度,总结施工经验,提高施工管理水平。(8)测量复核制度“双人双机”复核制,“双人”指内业数据计算、外业放样操作由2人独立进行,结果互作校核,“双机”指外业放样操作由2台仪器独立进行,结果互作校核。 1.6.3.3安质、环保管理制度⑴建立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的管理组织机构和制度,由项目经理、各部门负责人、架子队人员等组成。⑵贯彻执行国家、国家铁路局和企业颁发的各项技术规范规程、质量、安全、环保管理制度,督促检查施工队伍的施工质量、安全、环保情况,负责本项目的工程质量、安全、环保检查工作。⑶进行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知识教育,提高工人的操作技术水平和安全、环保意识,在施工到关键性的部位时,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结合工程实际,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要有可行的安全、环保防范措施,对作业人员要时时强调安全、环保,使安全、环保生产真正落到实处。⑷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管理必须按施工规范要求抓落实,保证每道工序和施工质量符合验收标准。坚持做到每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自检自查,把好质量关,不符合要求的不处理好决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尊重客观事实,准确反映质量情况,坚持以检测数据为认定质量的依据,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协助各专业工程师做好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制订、技术交底等工作。认真指导施工员和专业施工队伍的施工作业。⑸负责检查、督促、落实质量、安全、环保工作,使质量、安全、环保生产常抓不懈,对工程全过程按技术规范做好质量及安全、环保检查、评定工作。⑹发生事故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及时处理。对违反工程质量和安全、环保管理制度的人,将按不同程度给予批评处理和罚款教育,并追究其责任。对发生事故的当事人和责任人,将按上级有关规定程序追究其责任并做出处理。(7)建立健全工程技术及安全、环保资料档案制度,整理好工程技术及安全、环保资料,认真按照工程竣工验收资料要求,要根据工程进行的进度及时做好施工安全、环保记录,自检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记录。1.6.3.4合同成本管理制度⑴经济管理规定劳、材、机采用招标制;工序劳务采用单价承包制;计价拨款进行集体决策制;成本分析采用定期制;合同管理采用奖励制。⑵验工计价制度 验工计价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必须经过现场实地丈量验收;验工计价由计划合同部承办,由技术、安质、物资设备、财务、施工队技术核算人员等部门参加,进行综合性验工计价;验工计价的批复必须经业务部门计算后,由项目主管、总工程师、施工队队长、技术、物资保障部门会签后方能生效,并以此作为财务部门拨款的依据;对施工队的验工计价,严格按照协议的承包范围和实际施工的工程量进行计价。⑶合同管理制度项目责任承包均实行合同管理,项目部与施工队签订管理合同,同时施工队与劳务作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加强合同管理,严格履行合同;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各工序逐项分析、测算、调研;做好合同的保密工作,分期分项逐步做好合同登记工作,进行归档建档。⑷经济活动分析制度为加强对工程项目的考评工作,成立由项目部主管任组长,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交通环保部、物资保障部、机电设备部、计划合约部、财务部、综合管理部为小组成员的项目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项目控制管理和考评工作,办公室设在计划合同部。1.6.3.5财务管理制度⑴现金管理制度①现金借款需由经手人填写借款借据,经项目经理及财务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支取。②使用现金必须严格遵守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不得超出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现金使用范围。外出采购或进行经营活动需要大额款项时,应通过银行转账结算;推行银行代发工资业务,以减少现制交用量。③严格执行库存限额制度。库存现金限额根据日常业务开支量和库存现金保管件、安全、环保措施向银行申报,由银行核定。⑵银行存款管理制度①开设银行账户必须由单位出纳或指定的会计人员亲自到银行柜台办理。严禁委托他人代办,严禁将款项存入未办理开户手续的银行账户。②加强对银行结算票据的管理,按规定取得和使用票据。③必须实行印鉴与票据分管制度,严禁将全套印鉴和票据交由同一人保管。④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必须经常进行清理核对;对于在途货币资金,财务部门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应当及时检查其在途时间是否正常。⑶支票管理制度①使用支票需由经手人填写“支票借款申请单”,经部门主管、项目经理及财务负责人审批后到财务办理支票领用手续。②签发现金支票必须将支票内容填写齐全。转存的支票各项内容也必须填写齐全。严禁将空白支票交于他人作信用抵押。⑷成本费用管理制度 ①制定有关成本费用的管理办法,汇总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检查和考核成本费用预算的执行情况,参与制定各种定额。②组织成本核算工作,实施成本费用的日常控制,进行成本费用预测和分析。⑸内控制度①预付款的管理制度:预付款必须依合同付款,并在合同约定的时间清算完毕②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制度,明确规定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单位和职工个人在固定资产保管、使用、核算和管理方面的职责。1.6.3.6物资、保障管理制度⑴物资采购制度材料采购实行分级管理,将物资种类分为重要物资、主要物资、辅助物资三类。按照工程项目所需材料清单及工程进度编制材料需求计划,按照批准的物资材料计划和文件,按质量准确采购项目所需的工程材料、工程设备。材料采购选用的供货单位必须是正规合格厂家。⑵物品库管理制度管理员对采购回的物品要按质按量进行验收;对于发票与实务不符或损坏的物品不予验收;进仓库的物品一律按物品的名称、型号等集中按固定的位置堆放,不能挤压的物品要用层架放平;建立物品登记卡片,固定在物品前方的显眼处;对库存物资要认真看管、勤于检查、防虫蛀、防鼠咬、防霉烂变质,将物资的损耗率降到最低限度;管理员要经常对自己所管各类物资进行抽查、检查实物与卡片或记账是否相符,若不相符者要及时查对。⑶材料库管理制度管理员按照《材料清单》所列材料名称、数量进行验收入库;在入库单上详细填写入库材料的名称、数量、入库时间、经手人等信息;所有入库材料在保证其质量合格的基础上实测数量,根据不同材料物件的特性,进行验收;对大宗材料、高档材料、特殊材料等要及时索要“三证”(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出厂检测报告);使用部门领用维修材料必须使用部门负责人签字,财务审核批准。⑷工作移交制度物资交接双方和监督交接人员在盘点表、盘点报告和交接表上签字;经盘点如发现帐物不符,应如实报告盘盈盘亏数量和原因并追究交接者的责任;交接双方对仓库的具体工作流程要进行沟通,使业务活动更快地进入正常轨道。⑸贵重物品采购、保管及领用制度 采购贵重物品必须打报告,经经理审批方可购买;供货商可以提供的物品,要尽量选择供货商供应,减少资金的流动,和保证物品的质量;采购大宗贵重商品时,要有两人以上共同购买。贵重物品一律要专门登记、编号、造册,落实保管责任人;必须具备专储设备;定期对贵重物品进行质检,掌握商品的保质期;库房要保证通风干燥,物品要摆放整齐,确保物品完好无损。贵重物品的领用必须是领班或领班以上人员,领料单必须经经理签字确认,物资部保管员根据经理审批的请领单发货。1.6.3.7中心试验室管理制度⑴试验室是进行试验检测分析、保存试验仪器用具和出具试验资料的重要场所。非本试验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禁止将与试验无关物品带入试验室,禁止随地吐痰、吸烟、饮食。保持清洁、整齐,按指定位置安放试验器具。⑵试验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才能在指定岗位上进行试验工作。试验人员要依照标准、操作规程、合同要求等进行试验检测工作,工作要精益求精,数据要真实可靠,对试验数据负责。⑶试验仪器设备均应有操作规程和检验校准时间、记录人及保管人,建立仪器设备台帐和档案。正常使用的仪器应定期检查,均应建立检查记录和设备台帐。试验设备有故障或过期未标定不得投入检测工作。不合格无法使用的设备,申请报废要履行报废审批程序。⑷试验人员要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会保养、会使用、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性故障。试验室试验操作完毕后,必须切断电源、水源,以保证试验室安全、环保。⑸试验原始记录应做到详细、整洁,并用钢笔或黑色签字笔填写及签名。为保证试验结论准确,数据真实。试验人员必须排除各种干挠,做到实事求是。⑹试验室的环境、温度条件符合检测工作的要求。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如实准确填写在试验记录中。试验级配单、交接班记录、各种原材料台账和试验报告一并归档保存。读取数据与记录数据必须按有关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与步骤进行。(7)检测报告是判定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主要依据,要履行审核手续,签字齐全后对外发出。发出后必须留一份存档备查。试验检测报告须经主任签字,加盖公章后方可有效。1.6.3.8征地拆迁管理制度⑴调查制度①调查人员组成:征地拆迁现场实物调查必须由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或其委托代理人、被征地承包经营人、被征地所在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征地拆迁办工作人员、项目用地单位代表五个方面的人员组成。 ②调查要求:a、实事求是和公平公正;b、公开测量,做到不重不漏;c、表格填写清晰,杜绝随意涂改,全名签字留存;d、现场绘制调查记录表上被征地拆迁房屋示意草图、填写尺寸数据,现场拍摄地物形状图片编号备查。③资料保存要求:调查登记资料必须一式三份,在现场调查人签字确认后,及时移交项目部专人签收管理。⑵宣传制度按国土资源部《征用土地公告办法》相关规定,配合相关征地管理部门做好征地拆迁现场的宣传工作,主要内容包括:①征地批准机关、批准文号、批准时间和批准用途;②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位置、地类和面积;③征地补偿标准和人员安置途径;④办理征地补偿登记的期限、地点等。⑶监督检查制度接受业主单位征地相关部门对项目部调查、宣传工作的监督检查,配合征地办负责人对调查人员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予以通报。⑷责任承诺制度①保证依法配合征地拆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教育、督促项目部人员遵守各项制度和规定,按要求做好宣传。②保证不采取暴力、威胁或其它非法手段违规开展征地拆迁行为。③保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征地拆迁中的调查、宣传工作。④保证按时、按要求、按质量完成交办工作任务。1.7大型临时工程布局方案1.7.1临时工程设置原则⑴认真贯彻国家土地政策,尽量少占用土地,充分考虑永临结合。合理布局盾构、明挖、路基、桥涵等施工场地,泥水处理厂、废浆处理厂、管片预制场、材料加工及存放厂用地,弃土、施工便道等场地以及临水临电。⑵管片厂、泥水厂、材料加工存放场等场地设置不得占用后续生产生活用地位置,以免影响后此类工程施工。⑶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设备、既有市政道路条件,并考虑方便运营,减少对运营的干扰。大型临时工程设计方案应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⑷满足建设项目总工期的要求,与施工组织设计统筹考虑。⑸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物保护、节约能源和用地,并与北京市建设总体规划和现有城市布局相协调。同时加强地勘和考察工作,将大型临时工程设置在地理 条件较好的地段。⑹要优化大临设施布局,在保证满足工程进度需要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其规模、标准和投资。(7)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在场地布置方面,在满足工艺流程设计合理的条件下,遵循生产区和生活区既相互分开,又有机联系的原则进行布局。生产区做到按工艺流程分区划块,结构紧凑、占地面积较少;同时又便于流水作业生产,实现现代化生产管理。(8)铁路大型临时工程设计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1.7.2盾构施工场地设置本标段共设盾构施工场地两处,分别为2#竖井盾构机始发施工场地、3#竖井盾构机始发施工场地,施工平面布置图见附图6-17-4。场地布置满足盾构施工需求,场地内包含管片存放场、泥水厂、拌合站、龙门吊及管道加工存放场以及临时施工道路等。根据施工需要,每处泥水处理厂需占地不小于3000m2,因3#竖井场地狭小,3#竖井处泥水处理厂设置在双清路北侧明挖段处,管路沿原京包线走行,过双清路道口时在铁路设施拆除时不影响施工的范围内预埋3根(1根备用)DN450钢管,且两端留好接口。2#竖井处设置在场地大里程盾构段内。3#竖井盾构推进时产生的废浆通过DN250管道输送至2#竖井弃浆池,管线沿原京包线走行,过成府路市政道口时在铁路设施拆除时预埋3根(1根备用)DN250钢管,且两端留好接口。经过计算当泥浆外排时管道压力最大为0.3MPa,采用10mm璧后管道完全可以保证安全;泥浆经过沉淀压滤设备处理后外运至位于昌平区流村镇的弃土场。泥水处理厂及废浆处理厂采用混凝土结构,深3.5米。为满足盾构施工及盾构机吊装时的大型机械、设备安全运行,盾构井附近采用30cm厚C30双层钢筋混凝土施作场地硬化,其余盾构施工场地采用30cm厚C25钢筋混凝土铺设硬化,场地硬化至围挡周边。硬化路面表面平顺,设置1%排水坡,控制好标高,做到场内排水畅通,无积水现象。并根据场地所处地段,在场内设置沉淀池,场内施工及生活污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在施工围挡内侧设排水沟,按一定的间距要求设置集水井和排水泵,以满足施工排水及雨季排洪的需要。1.7.3管片预制场⑴预制场的设置规模本标段结合本公司房山桥梁厂设管片预制场一处,管片预制1901环(含负环16环),总占地面积约150亩。管片预制场平面布置图详见附表6-17-5。⑵管片临时存放场 管片预制完成后,使用前由预制场采用车辆运输至2#、3#盾构施工场地存放,数量以满足盾构掘进施工为宜,每块管片下方垫10×10cm方木,便于吊运。(3)管片混凝土搅拌站管片预制厂设置混凝土搅拌站一处,用于供应预制管片混凝土。1.7.4汽车运输便道规划便道应根据运量、地形条件,参照现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四级公路标准设计,其中,新建便道的桥涵设计车辆荷载宜按汽-20级确定。便道满足施工期的施工车辆的行车速度、密度、载重量等要求,有路面磨耗层。①贯通主干道利用原京包铁路路基范围用地,京包铁路断线后拆除原京包铁路钢轨、路基,改建为主干道;此主干道连通本标段所有施工场地:向南接入北京北站站场,中部连通1#、2#、3#竖井作业场区,向北延伸至标段尾部,形成标段内物资调配、车辆进出五环、渣土中转外运的专用快速通道。贯通主干道采用汽车运输,形成双车道,泥结碎石路面,路面宽5.5m,路基宽6.5m。贯通主干道与各施工场区设有进出连接通道。②场内施工便道各施工作业场区设有场内施工便道,便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场内便道与市政公路相接处不少于20米范围内的路面应与相接的公路一致。场区便道兼做施工作业用地,考虑到场区内重型机械行走、起重吊装站位等需要,其地基处理要能够满足运输荷载要求。1.7.5取弃土场设置本标段区间路基利用土石方优先利用明挖区间弃碴、弃土。移挖作填取、弃土场设置见表1.7.5-1、表1.7.5-2。表1.7.5-1取土场设置表序号取土场名称位置取土量(万方)1昌平区流村镇高崖口村昌平站西北20~22km19.5表1.7.5-2弃土场设置表序号取土场名称位置弃方量(万方)1昌平区流村镇白羊城村昌平站西北22~24km121.51.7.6钢材加工厂规划结合北京市内工程周边人口众多、施工场地占地面积限制、工程车辆分时段限行等特殊性,本标段拟在1#竖井(含小里程明挖和路基)、2#竖井、3#竖井(含大里程明挖和路基)施工场地内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设置钢材加工厂,进行结构物钢筋、型钢等的批量生产。钢材加工厂采用工厂式生产流程,封闭式集中加工,集中管理,统一配送。钢材加工厂均采用混凝土地面、轻钢龙骨 结构,彩钢瓦屋顶,四周做好独立完整的排水系统。钢筋加工场设原材堆放区、原材切割下料区、钢筋焊接加工区、半成品成品堆放区等不同功能区,每个场区占地面积按1500m2计。1.7.7施工用电规划⑴设置原则①大型临时工程的电力工程应根据工程特点建设,保证供电安全,以经济适用为原则。②应根据用电容量及地方电源情况合理选择供电电压,应优先就近采用公用电网电源;为保证施工连续顺利开展,可采用柴油发电机组等其他备用电源。③大型临时工程的电力工程应尽量与永久工程的电力工程结合,节约投资和资源。④永临结合的铁路大型临时电力工程应按永久工程标准设计。⑵设置方案清华园隧道用电工程量较大,本标段2台盾构机同时施工,每个盾构机及配套设施按照13000Kw考虑,拟采用10kv电缆(YJV22-10-3*300)给隧道供电,从北京电力公司变电站(邻近DK15+950)引专线至2#、3#盾构竖井;同时修建2处临时箱变,向两端明挖段、路基段供电。⑶工程数量本标段共新建电力线路14.5Km。1.7.8施工用水规划本段工程沿线有自来水管网覆盖,施工用水考虑接引城市自来水。本标段共新建给水干线管路2.1Km。1.7.9施工临时通讯规划本标段从北京市接入通讯网络,自行建立电台和无线对讲系统;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采用拨号、宽带接入等方式实现信息交换。在项目经理部、各作业队分别安装电话,保证相互之间和与发包人、监理、设计及其它相关单位的联系和信息畅通,现场管理人员通过手机对讲机进行联络,保证施工生产指挥调度通畅及时。1.7.10运输规划⑴渣土外运本标段渣土采用汽车外运。汽车为自卸卡车,车辆满足北京市环保要求,车辆出现场前经洗车槽冲洗干净,做到不遗撒。⑵泥浆外运本标段泥浆外运主要指盾构泥浆。泥浆通过管道输送至清华园火车站 内的泥浆临时中转场内,泥浆管道布置于原京包铁路范围内。⑶物料进场本标段物料进场入口主要为2#、3#竖井。2#竖井物料进场以北四环辅路为主通道;3#竖井物料进场以清华东路为主通道。1.8大型临时工程实施方案本标段进场令下达后,迅速组织人员和机械设备全面展开临时工程施工,突击完成影响重要工点施工的临时工程,为主体工程施工创造条件,确保不影响施工进度。实施内容如下:混凝土构件预制场、泥水处理厂。生产和生活设施、电力、通风、供水等设施满足施工高峰期需求,一次建设成型,符合环保要求,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施工便道修筑至各主要工点及钢材加工场等,满足重型车辆与工程机械通行要求,晴雨畅通。取土场、弃土场设在设计指定位置,按环保要求高标准做好相应防护。对于临时用电,积极与地方供电部门联系,委托拉电、接电、供电。临时施工用水采用北京市自来水系统取水。建立钢结构加工厂、周转材料厂等生产设施。信息管理和网络监控系统要体现高科技的优势,完全满足内外信息沟通传输和工程施工监控管理的需要。1.9施工总体布局及施工平面布置1.9.1施工总体布局原则经济性原则:充分利用工程所在区域现有道路,以节约土地,尽量减少临时工程的投入。实用性原则:现场布置规划设计尽量靠近施工工点,实用方便,不重复建设,确保各项设施的高效使用。方便管理原则:便于施工管理,便于劳动力、机具设备和材料等调配,有利于减少施工干扰,有利于文明工地建设。安全性原则:场地布置将符合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防火、防洪等法律、法规和要求,将方便安全措施的有效实行,有利于安全救助。环保性原则:根据现场调查获得的当地有关施工环境资料,结合当地环保部门要求,有利于环保和水土保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1.9.2施工总平面布置内容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图主要包含以下内容:⑴施工线路位置及走向;⑵项目经理部和施工队伍布置及大体里程位置;⑶主要桥梁、隧道的位置;⑷沿途主要道路;⑸其他大型临时设施等。1.9.3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体平面布置、临时设施布置图见“(二)施工组织设计图表部分表6-6施工总平面布置图”。1.10交通疏解1.10.1交通组织原则⑴结合现有周边路网情况,提出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最大限度减轻对现状道路交通的影响,确保沿线及区域内居民的出行交通基本畅通,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和如期竣工。⑵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的目标为:“创造各工种之间协调、有序推进,确保施工期间道路交通基本稳定和基本畅通。”⑶交通组织的基本思路为:优化施工工艺和施工工序,道路设施配套与交通管理措施并举,保持施工期间各方向交通不断行。尽量减轻工程施工对周边路网造成的交通压力。⑷施工期间交通组织采取“局部半封闭施工的组织方案,分段实施,灵活调整封闭时间,一旦具备条件立即放开交通”的措施进行组织。⑸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发挥路网分流功能,分解工程范围内的部分交通;⑹加强周边区域的交通管理,通过交通管理和控制措施,提高现有道路网的通行能力。1.10.2交通疏解实施方案1.10.2.1交通导改前期交通分流措施本标段施工可能会对周边道路增加一定分流压力。交通导改前需在周边路口及周边道路显著处悬挂该段施工标示牌,并增加交通导流指示牌,减少施工路段车流量;同时交通导改前期在周边主要路口增派交通协管人员或者调整部分交叉口信号相位,确保分流道路的畅通,减缓周边交通压力。 1.10.2.2交通导改期间承包商配合措施交通导改实施过程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⑴第一阶段:首先确保交通导改后路面平顺,并提前做好漆画标线工作,将隔离墩摆放整齐、顺直,并确保路宽达到方案要求。⑵第二阶段:交通改移过程中,周边各主要路口增设交通协管员,负责疏散、引导过往车辆,并及时将导改后道路与现行交通隔离墩进行顺接。⑶第三阶段:车辆导流后,快速封闭施工围挡,并在围挡上增加警示标志。1.10.2.3交通导改、车流改道后承包商配合措施⑴为减少工地出入车辆对道路交通的影响,我公司在每个进出门口悬挂警示牌、安装警铃设备和警示灯,并在每门口派1个专职交通协管人员(配反光背心),负责车辆进出场的指挥,并在上下班高峰时间配合交警及协管员指挥好施工影响路段的交通。⑵库存一定数量的锥形筒和分隔栏,以用于夜晚部分时段对部分路段的临时占用。⑶在施工围挡上做好照明灯具,以有利于夜间或恶劣天气下的施工影响路段的照明。⑷制作一批标识牌,悬挂于各影响路口、路段,以引导行人及车辆通行,将施工带来的交通影响减小到最低。1.10.3交通标志⑴交通标志设置原则本次标志只有本道路范围内的标志架设位置及其尺寸,周围道路应相应设置施工绕行标志,其设置由交通部门现场决定设置位置及形式。⑵标志板图案布置指路标志汉字高度均为30cm,版面采用中英文对照。指路标志汉字高宽比1:0.8,字体为国家标准矢量汉字高度的1/2,英文用大写字母。版面尺寸按不同版面内容确定,尽量达到统一;⑶道路标志采用铝合金板,板材的抗拉强度不小于289.3MPa,屈服点不小于241.2MPa,延伸率不小于4%~10%;采用牌号为2024、T4状态的硬铝合金板。滑动槽采用LF2-M型铝型槽;标志板支撑件均为钢结构,设悬臂式标志板2块。⑷标志基础标志基础采用C20钢筋混凝土基础,浇筑混凝土可一次性进行,必须保证基础法兰盘安装的水平度及垂直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法兰盘表面擦拭干净,不得有混凝土或其他异物,基础法兰盘以上的螺栓部分涂上黄油后包扎好,防止碰坏丝扣。1.10.4交通标线 ⑴交通标线设置原则标线、导向肩头的布置应确保车流分道行驶,起导流作用,保证昼夜的视线导向良好车道分界清晰,线型清楚、轮廓分明。根据标志线的布设原则,本段全线布设的标线类型由车道分界线,导向车道线、人行横道线以及导向箭头等。⑵边线材料的选择标线材料选用常温型反光涂料。1.10.5交通疏解协管为了施工和交通的安全,尽量减小对交通的影响,遇有节假日或车流高峰时段,我们将在经过围挡的交通路口处以及施工围挡影响的交通路口位置设置专职交通协管员,每处一天2~4人协助交警部门负责对车辆和行人交通进行指挥。1.10.6交通疏解保证措施⑴在工地周边路口设置醒目标志,提醒准备进入经过施工区域的车辆减速慢行。⑵设专职交通协管人员以便及时与交警部门联系。⑶施工期间由交警部门安排纠察进行交通疏导、管理,承包人安排专人进行协调配合。⑷保证路面的整洁、确保不扬尘。⑸按国家标准挂设标志、标牌。⑹交叉路口的维护设置圆顺。(7)通行车道不堆放材料、不停放施工车辆。1.10.7交通安全保证措施工程施工期间,严格执行市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定,另外,在围挡、运输施工中,严格执行以下交通安全措施:⑴临时导改道路修筑完成达到通行条件后,封闭原有交通,进行导改,确保交改过程中的车辆通行。⑵围挡施工避开交通高峰期,施工地点两侧设专人疏导行人和车辆。⑶围挡施工完成后,在行人和车辆经过地点设置醒目标牌作路标;在围挡通道口设置铁质隔离栏杆,上涂红白相间颜色,提醒行人按指定路线行驶;在围挡顶部安装警示灯,并在交通线路上布设限速等标志标牌;夜间要有足够的照明路灯,并在来车方向5m以外设置红色警示灯。⑷交通导改期间,设专人负责道路交通的指挥,确保交通安全。⑸所有施工材料存放在围挡内,并按规定码放整齐,保证现场文明整洁。⑹ 大型机械进场之前要详细调查途经障碍物情况,严格按指定路线行走,施工期间要注意施工机具和周围建筑(构筑)物的关系,必要时调整施工方案。(7)交通疏导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加强行人的疏导工作,确保行人的交通导向及安全。(8)围挡拆除时,清理至场清地净,彻底恢复路面。1.10.8交通疏解管理施工围挡期间交通顺畅与否主要依赖行车是否有序,管理是否到位。因此,为解决施工期间运输道路的交通问题,我公司成立了专门交通疏解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制订安全、科学合理的交通疏解方案和应急措施,建立交通疏解管理制度,实行专人负责和奖励制度,明确改造重点和每日的工作要点,并派管理人员到交警队进行交通规则和疏导技巧培训。本标段交通管理体系如图1.10.8-1。图1.10.8-1交通管理体系图1.10.9交通疏解注意事项⑴各施工区段及各路口设置明显的交通标志,指导车辆分流。在各要道、施工进场路口等重要路段配备交通疏解员,交通员分班全班全天侯指挥交通。⑵疏解员上班时按要求穿反光马甲,佩带袖章,装备指挥旗和对讲机,按交通批示牌和疏解方案指挥车辆行驶。密切与交警部门联系,当严重塞车或突发事件塞车时,及时请交警到现场指挥。并按应急方案进行分流。根据工程分段布置情况,施工场地合理安排进、出车道,做到各行其道;工程车严格按指示和交通指挥员指挥行驶,礼让其它车辆。干道上禁止白天占道装卸施工材料。⑶交通疏解小组每天由组长根据项目技术负责人的进度安排布置交通组织方案,副组长负责各自管理范围内交通组织落实、管理、巡查。发现有阻碍交通的障碍物或道路损坏时,及时进行清理、维修。处理不了的问题,及时反馈到项目经理部,并与交警部门沟通。⑷散体物 料运输严禁按市政府相关文件规定对物料进行覆盖,严禁物料散落污染路面,影响交通。在工程沿路各主要交通路口牌专人穿反光衣疏导交通,做好施工围蔽,确保沿路车辆正常行驶,并白天派出专人维护路面和喷水除尘。施工范围以路栏与车道分隔,并设置醒目显眼的锥形交通标志、施工区标志;箭头导向标志;夜间自动发光警示标志等;各路口两端设置标志并派专人疏导交通,各工地及项目部入口处同时派专人指挥运输材料车辆的出入。⑸在本工程开工前,我公司将配合建设单位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宣传施工安排时间,提醒沿线市民的注意,以减少施工期间的滋扰,减轻施工的压力。⑹施工期间与交警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取得交警部门的支持,保证行车顺畅。(7)材料运输车辆运到工地后马上进入施工场内,不准占用机动车道,保证行车不堵塞。(8)施工期间设专人负责清扫溅落在机动车道上的砼、砂、石泥土等施工材料,保证机动车道的整洁,确保行车安全。(9)施工期间场地入口处设置专人穿反光衣、戴安全帽,配备通信器材,协助交警维护交通。(10)为保证施工期间交通顺畅,与施工无关人员禁止进入施工现场。1.10.10场地围挡及交通疏解保证措施⑴施工围挡注意与周边居民协调,尽量减小对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的干扰。围挡施做后周边为居民提供必要的便道方便居民出入、通行。⑵围挡施工完成后,在行人和车辆经过地点设置醒目标牌作路标;在围挡通道口设置铁质隔离栏杆,上涂黄黑相间颜色,提醒周边居民注意安全。⑶所有施工材料存放在围挡内,并按规定码放整齐,保证现场文明整洁。⑷大型机械进场之前要详细调查途经障碍物情况,严格按指定路线行走,施工期间要注意施工机具和周围建筑(构筑)物的关系,必要时调整施工方案。⑸围挡拆除时,清理至场清地净,彻底恢复路面。⑹保证场区内和施工便道的整洁、确保不扬尘。1.11工程测量、试验检测规划1.11.1测量工作规划1.11.1.1测量机构及人员设置项目部负责测量的部门为工程管理部,下设测量队,设测量队长1人,主管项目部的测量工作;设测量工程师5人,测量技工8~15人;各施工工区设测量班,配备测量工程师1人,技术员1人,测量技工4~8人,并根据工程量情况增加测量技工,负责施工测量工作。1.11.1.2控制测量 项目经理部会同设计院进行现场定测中线桩、导线控制桩和水准基点桩的交接工作,并办理相关手续。开工前,项目经理部专职测量工程师组织测量人员,对各中线桩、导线控制桩和水准基点桩使用GPS仪、全站仪、精密水准仪进行复核测量,经复测确认无误后作为施工测量控制点,然后依据以上控制点,对全标段布设精密闭合导线控制全标段。对隧道、路基、桥梁依据标段导线控制点分别布设独立精密控制网进行控制。依据《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和本标段的整体控测导线,对于重点隧道等测量控制采用全站仪布设独立的精密多边形闭合导线进行控制。重点隧道控制网上的所有控制点均设在通视良好、地基稳固处,并在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检测复核。1.11.1.3施工测量施工放样测量以控制测量的成果为依据进行,它包括隧道工程、桥梁工程、路基工程的中线和高程的放样、开挖断面的标示以及开挖后断面尺寸的检测等内容。平面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放样,高程采用水准测量方法。1.11.2试验工作规划1.11.2.1试验机构及人员设置项目部设置中心试验室,并在各工区设工地试验室,分别负责标段范围内的隧道、路基、桥涵等工程的质量检测和试验。试验人员配备根据施工需要配足配齐,开展各项施工项目检测工作。中心试验室设试验负责人1人,检测工程师4人,技术员4人,试验员6人。1.11.2.2工程试验内容工程质量、工程原材料检验按照国家现行规范、标准规定进行,主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材料、工程质量的检试验、检测;项目包括钢筋、水泥、细骨料、粗骨料、混凝土、砂浆、路基填料、路基填筑等。检测、试验频率依托现行标准进行。试验室开展的各项检测项目在资质证书规定的范围之内。资质范围外不能检测的试验项目将积极配合业主交由有资质的质量监测部门进行检测、试验检验。检测人员经过培训考核取得证书,做到持证上岗。测试项目严格按标准中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1.11.2.3工作制度⑴原材料检测制度:施工前提前对各种砂石、水泥、钢材等进行检测,确保原材料合格。各种混凝土配合比在使用前进行选配。⑵跟踪检测制度:施工中安排试验人员跟班作业,及时取样,跟踪检测,重要施工工序由试验人员全程跟踪检测。⑶检测记录报告制度:所有检测项目及检测结果均按要求进行记录、汇总,并及时向有关人员报告。1.12本工程执行的施工规范、技术标准 1.12.1技术规范⑴本项目执行的标准规范见下表:表1.12-1本项目执行的技术标准、施工规范表序号标准规范名称标准号施行日期发布文号1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GB/T50226-200720071201建设部公告第665号2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200620060601建设部公告第418号3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1-200620060601建设部公告第419号4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2009版)GB50111-200620090617建设部公告第329号5铁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216-9419950501建标[1994]570号6铁路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50262-9719971001建技[1997]74号7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GBJ12-8719880801计标[1987]2415号8铁路工程制图标准TB/T10058-9819980701铁建设函[1998]15号9铁路工程制图图形符号标准TB/T10059-9819980701铁建设函[1998]15号10铁路光伏发电系统技术规范TB/T10112-200520050425铁建设[2005]66号11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规程TB/T10403-200420050105铁建设[2005]2号12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20050425铁建设[2005]66号13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20050614铁建设[2005]108号14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2-200520050614铁建设[2005]108号15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20050614铁建设[2005]108号16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200520050614铁建设[2005]108号17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20050614铁建设[2005]108号18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20050425铁建设[2005]67号19铁路机务设备设计规范TB10004-200820081206铁建设[2008]242号20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20101220铁建设[2010]255号21铁路运输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200520050425铁建设[2005]66号22铁路信号设计规范TB10007-200620060410铁建设[2006]48号23铁路电力设计规范TB10008-200720070303铁建设[2007]37号24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200520050425铁建设[2005]66号25铁路给水排水设计规范TB10010-200820081206铁建设[2008]243号26铁路房屋建筑设计标准TB10011-201220120319铁建设[2012]51号27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20070831铁建设[2007]169号28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范TB10013-201020100803铁建设[2010]137号29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10014-201220120601铁建设[2012]80号30铁路工程节能设计规范TB10016-200620070303铁建设[2007]38号31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TB10017-9919990901铁建设函[1999]157号32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18-200320030601铁建设函[2003]99号33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疏散工程设计规范TB10020-201220120727铁建设[2012]167号34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20060625铁建设[2006]118号 35铁路光(电)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TB10026-200020000801铁建设函[2000]172号36铁路客车车辆设备设计规范TB10029-200920090701铁建设[2009]122号37铁路货车车辆设备设计规范TB10031-200920090701铁建设[2009]121号38铁路无人值守机房环境远程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TB10034-200520050425铁建设[2005]66号39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620060625铁建设[2006]116号40铁路时分数字程控电话交换工程设计规范TB10036-200020000801铁建设函[2000]172号41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38-201220120409铁建设[2012]72号42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10038-201220120409铁建设[2012]72号43铁路备用柴油发电站设计规范TB10039-9319931001铁建设函[1993]346号44铁路工程地质遥感技术规程TB10041-200320030601铁建设函[2003]99号45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TB10049-200420040401铁建设函[2004]121号46铁路工程摄影测量规范TB10050-201020100801铁建设[2010]106号47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TB10054-201020100801铁建设[2010]107号48铁路房屋暖通空调设计标准TB10056-9819990101铁建设函[1998]253号49铁路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设计规范TB10057-201020100210铁建设[2010]25号50铁路数字微波通信工程设计规范TB10060-9919990601铁建设函[1999]69号51铁路工程劳动安全卫生设计规范TB10061-9819990101铁建设函[1998]253号52铁路驼峰及调车场设计规范TB10062-9919990901铁建设函[1999]157号53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200720071229铁建设函[2007]1369号54铁路站场道路和排水设计规范TB10066-200020010401铁建设函[2000]445号55铁路站场客货运设备设计规范TB10067-200020010401铁建设函[2000]445号56铁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规范TB10068-201020100911铁建设函[2010]160号57铁路驼峰信号设计规范TB10069-200020010401铁建设函[2000]445号58铁路信号站内联锁设计规范TB10071-200020010401铁建设函[2000]445号59铁路通信电源设计规范TB10072-200020010401铁建设函[2000]445号60铁路通信用户接入网设计规范TB10073-200020010401铁建设函[2000]445号61铁路旅客车站客运信息系统设计规范TB10074-200720080315铁建设函[2008]44号62铁路电力牵引供电隧道内接触网设计规范TB10075-200020010401铁建设函[2000]445号63铁路枢纽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76-200020010401铁建设函[2000]445号64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20011201铁建设[2001]90号65铁路工业站、港湾站设计规范TB10078-200120011201铁建设[2001]90号66铁路生产污水处理设计规范TB10079-200220020701铁建设[2002]24号67铁路电力牵引变电所所用电系统设计规范TB10080-200220020701铁建设[2002]24号68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10082-200520050425铁建设[2005]66号69铁路旅客车站无障碍设计规范TB10083-200520050701铁建设[2005]105号70铁路天然建筑材料工程地质勘察规程TB10084-200720070809铁建设[2007]155号 71铁路图像通信设计规范TB10085-200920090914铁建设[2009]165号72铁路数字调度通信系统及专用无线通信系统设计规范TB10086-200920090914铁建设[2009]164号73铁路数据通信网设计规范TB10087-201020100104铁建设[2010]3号74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20091201铁建设[2009]195号75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020101121铁建设[2010]224号76铁路工程岩土化学分析规程TB10103-200820090107铁建设[2009]6号77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TB10104-200320030601铁建设函[2003]99号78改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5-200920091201铁建设[2009]197号79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20100803铁建设[2010]126号80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TB10108-201120111201铁建设[2011]163号81铁路隧道辅助坑道技术规范TB10109-9519940401铁建设函[1995]95号82铁路混凝土梁支架法现浇施工技术规程TB10110-201120120101铁建设[2011]156号83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自耦变压器方式技术规范TB10111-9419941201铁建设函[1994]469号84铁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TB10115-9819980701铁建设函[1998]15号85铁路供电调度系统设计规范TB10117-200820080606铁建设[2008]86号86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设计规范TB10118-200620060625铁建设[2006]117号87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20020701铁建设[2002]24号88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20070718铁建设[2007]138号89铁路路堑边坡光面(预裂)爆破技术规程TB10122-200820080709铁建设[2008]120号90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200920090601铁建设函[2009]96号91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20080701铁建设[2008]85号92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20040401铁建设[2004]121号93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20090924铁建设[2009]181号94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20090924铁建设[2009]181号95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20090924铁建设[2009]181号96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20090924铁建设[2009]181号97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5-200920090924铁建设[2009]181号98铁路通信、信号、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6-200920090924铁建设[2009]181号99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10402-200720070701铁建设[2007]136号100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20040101铁建设[2003]127号10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20040101铁建设[2003]127号10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20040101铁建设[2003]127号10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20040101铁建设[2003]127号104铁路运输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8-200320040101铁建设[2003]127号105铁路信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9-200320040101铁建设[2003]127号 106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0-200320040101铁建设[2003]127号107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1-200320040101铁建设[2003]127号108铁路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2-201120110503铁建设[2011]52号109铁路站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3-200320040101铁建设[2003]127号1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20101208铁建设[2010]240号111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19940401铁建设函[1994]76号112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20040401铁建设函[2004]121号113铁路旅客车站服务信息系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7-201120110723铁建设[2011]90号114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TB10441-200820081030铁建[2008]198号115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TB10442-200920090821铁建设[2009]151号116铁路建设项目资料管理规程TB10443-201020100104铁建设[2010]4号117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TB10501-9819990101铁建设函[1998]253号118铁路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文件编制办法TB10504-200720071001铁建设[2007]152号119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20091201铁建设[2009]196号120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20091201铁建设[2009]209号121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20101208铁建设[2010]240号122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20101208铁建设[2010]240号12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20101208铁建设[2010]240号124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20101208铁建设[2010]240号125高速铁路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5-201020101208铁建设[2010]240号126高速铁路信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6-201020101208铁建设[2010]240号127高速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7-201020101208铁建设[2010]240号128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8-201020101208铁建设[2010]240号129铁路钢桥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规定TBJ214-9219920901铁建设函[1992]276号130铁路结合梁设计规定TBJ24-8919900501铁建[1989]161号131客货共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10208-200820080321经规标准[2008]30号132客货共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1-200820081020经规标准[2008]176号133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20081020经规标准[2008]176号134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20081020经规标准[2008]176号13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20081020经规标准[2008]176号136铁路通信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5—200920090105经规标准[2009]2号 137客货共线铁路信号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6-200720071122经规标准[2007]158号138铁路电力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7-200720071130经规标准[2007]164号139铁路给水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209-200920090413经规标准[2009]73号140铁路后张法混凝土梁预制场建设技术指南TZ321-200920090627经规标准[2009]138号141铁路桥梁钻孔桩施工技术指南TZ322-201020100331经规标准[2010]42号⑵铁路工程建设除执行上述国家、铁路总公司有关标准和原铁道部有关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工程实施所引用的标准或规范如有修改或新颁,按国家、行业和铁路总公司有关规定执行。1.12.2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南参考国家、原铁道部及中国铁路总公司现行版本执行。1.12.3其他要求严格执行业主的相关规定。⑴执行国家相关部门、北京市、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及合同的相关要求。⑵铁路工程建设除执行上述国家有关标准和原铁道部有关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总体施工方案,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各主要专业工程施工方案,过渡工程及接口工程方案,各主要专业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2.1总体施工方案2.1.1总体施工组织原则⑴坚持“推行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的原则。⑵运用平行、交叉、流水等科学手段组织施工;工期安排遵循“技术领先、合理可行、留有余地”的原则。⑶本着先进性与适用性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加强工序控制,确保优质、安全、快速、高效建设本项目,并以先进可靠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控制投资,降低成本。⑷坚持“试验先行、样板引路”的原则,通过样板管理,确定施工工艺和技术参数,明确安全、质量标准,指导全面施工。⑸以“地质是基础、盾构机是关键、人员是根本”的原则,选择合适的盾构机和后配套设备,投入有丰富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经验的专业架子队,进行科学管理、维护、保养,让其发挥最大的生产效率。⑹严格执行铁路总公司及北京市有关法律法规要求,遵循“重视环境、保护环境”的原则,做到不扰民,不污染环境。(7)选择优良的施工队伍、投入精干的管理人员,特别是有丰富大直径泥水盾构管理技术人员,通过科学严格的管理,按期、优质、高效建成本项目,服务社会。2.1.2施工准备方案⑴设计文件组织有关人员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充分了解设计标准、技术条件和要求,并对工程以及专业结合部分进行核对。依据设计文件和主要工程特点,开展施工调查和各项前期准备工作。⑵征地拆迁根据全线总体施工进度安排,全线征地、拆迁工作应同时全面铺开。由于拆迁工作政策性强、牵扯面广、难度大,要争取地方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征地拆迁以保证2#、3#竖井及明挖区间按时开工为首要工作,其次是影响线下工程的拆迁。拆迁工作要突出顺序、统一、一次到位的原则,杜绝二次拆迁、重复拆迁。为顺利施工创造有利的局面。⑶技术准备① 全面熟悉设计标准、技术条件及要求,施工图到位后对施工图进行咨询、审核、优化,符合要求后方可用于施工;②进行交接桩及桩点复测工作。交接桩包括设计技术交底和现场桩位点交,交接桩按有关规定办理书面交接手续。桩点复测应做好复测记录,并根据复测成果形成复测报告,将复测成果报建设单位;③组织施工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和建设要求,结合施工调查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调查主要内容有:施工范围内的水文、地质、气象情况。沿线地形、地貌、水系及工程附近居民、建筑物、交通、水、电与通信设施分布情况。核对土石类别、填料组别的分布,调查施工环境和取、弃土场位置,收集现场的资料。当地材料和半成品的品种、质量、价格和供应能力。当地生活供应、医疗、卫生、防疫和民俗。各类大临工程设施的位置及设置条件。④按试验及检测要求设置工地试验室,试验室必须认证合格,检测仪器设备满足质量检测项目的要求,提前开展原材料复查和实试验;对各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检验,评定其质量标准和使用条件。按照混凝土耐久性要求,选定商品混凝土供应方。⑤做好人员的培训及技术交底工作。对相关施工管理、作业人员进行集中的岗前技术培训工作,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做好内部各层面的技术交底工作,并做书面记录。⑥进行“四通一平”及生产生活设施的修建。⑦结合项目特点,进一步制定适宜本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及具体措施。⑧办理用地手续和征地拆迁、环水保有关手续。⑨编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实施方案。⑷物资设备准备①依据设计文件、工程承包合同,结合物资管理规定,分别确定甲供、甲控及自购物资的品种、规格、数量及相应质量技术标准;②根据施工进度安排,确定主要物资的使用时间和进场批量,编制主要物资总需求计划和分期供应计划;③组织开展采购前市场调查,分析当地资源分布和供求态势,做好采购前准备和市场信息收集工作;对钢材、水泥、粉煤灰、混凝土外加剂、砂石料等材料要取样送检,确保主要材料质量合格。 ④结合主要物资供求状况、交通运输条件等因素,做好重点物资储备、仓储计划和临时工程的建设工作。⑤做好大型施工设备采购及常规设备、机具的进场准备,做好预制场所需模板、模具的设计及订购生产。⑸盾构设备选型盾构机选型是盾构隧道工程成功的关键,盾构机选型主要从安全性、可靠性、适用性、先进性、经济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所选择的机型要能尽量减少辅助施工并能确保开挖面稳定和适应本标段盾构工程的地质条件。我公司进场后将发挥在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领域的技术优势,协助业主选择最适合本工程需要的盾构设备。⑹临时工程临时供电、供水线路和临时便道要尽快建设,因临电、用水线路和便道工程涉及方面广,及早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签订临时用地和其他各项协议,确保工程建设能尽快开工。大临设施设置时进行经济技术比选,永临结合,尽量缩减大临设施数量和规模。尽量布置在既有公路附近,有利于机械设备、工程材料运输,减少工程干扰;尽量就近利用工程所在地既有资源和通讯联络条件。场地布置便于施工管理,便于劳力、机具设备调配,有利于减少施工干扰,有利于文明工地建设。泥水处理设施、管片预制场、盾构组装场地、临时材料厂、钢筋加工场、钢结构综合加工场等设施尽量集中设置。其它临时工程和临时辅助设施的建设应在保证正式工程合理工期的前提下,按工程要求逐一按期完成。2.1.3施工工期控制方案本标段总工期46个月,计划开工时间2016年03月1日,计划竣工日期2019年12月31日。“三电迁改”、场地征迁等施工准备计划8个月完成;2#竖井和3#竖井及DK18+200~DK18+350明挖段工程计划9个月完成;1#竖井及小里程明挖段、大里程剩余明挖区间及盾构隧道工程计划17个月完成;现浇无砟道床工程计划2个月完成;铺轨、四电、验收及克缺、联调联试等计划10个月完成;共计46个月。为确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建立精干高效的现场指挥机构。成立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常务副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有关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从组织上、制度上、防范措施上、实施过程中保证总工期的实现。 2.1.4施工资源投入方案2.1.4.1劳动力组织准备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加强内部劳动力结构的调整,选派专业化施工队伍进场施工;根据本标段施工工区划分、各主要工程结构物的规模及线路主要结构物分布情况,拟配置隧道(明挖、盾构)、路桥、管片、轨道等专业架子队及综合架子队参与本项目的施工。本标段共投入架子队9个,劳动力2060人。对进场工人进行技能培训考核,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交底,确保施工队伍的有效投入,建立健全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形成“交底-施工-验收”的组织监控体系;加强各专业工种的穿插流水,使施工队伍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2.1.4.2机械设备准备清华园隧道盾构段是本工程控制工程,盾构机选型是本工程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所在。我标段进场后积极配合业主开展选型工作,发挥自身在盾构施工领域的管理和技术优势,选择两台完全适合本工程地质需要、高效率的盾构设备。并根据盾构选型结果选择适应盾构机需求的泥水等配套设施,确保盾构隧道施工安全、高效。清华园隧道拟投入主要设备有:盾构机、泥水分离设备、旋挖钻机、旋喷台车、挖掘机、自卸卡车、起重吊装设备、混凝土施工设备等;路基工程拟投入主要设备有:挖掘机、装载机、自卸卡车、碾压设备、检测设备等大型土石方机械设备;桥梁工程拟投入主要设备有:钢筋及模架起重吊装设备、混凝土施工设备、轨道投入及轨枕运输设备等。2.1.4.3施工材料准备本标段所需商品混凝土尽早安排联系厂家供应;盾构施工用电量大,施工用电应尽快报批;施工用水从邻近市政用水管网引入。除甲供材料外,我单位将对所有主要材料招标采购,择优选定供货厂家,签订供货合同。根据物资管理办法,所有进场材料均由试验室取样试验合格,把好进货和验收质量关,收货时对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验收,确保工程材料质量。2.1.5施工技术方案⑴明挖工程施工方案本标段明挖工程包含2段明挖区间(含1#、3#竖井和明洞段隧道)和2#竖井,先施工2#竖井、3#竖井及后配套段,提供盾构始发条件;之后施工剩余明挖区间及1#竖井。明挖结构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后先施工围护结构,之后立即开始开挖支护作业,开挖至基底后施做现浇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最后完成覆土回填。围护结构及开挖支护作业采用机械化施工,保证关键线路工期;现浇主体结构流水作业,根据 结构性状及特点,选用合理的作业安排和合适的机具,保证作业连续。⑵盾构工程本标段2#~1#竖井、3#~2#竖井盾构隧道采用两台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盾构机分别从2#(2-a始发端)、3#竖井整体始发,从1#、2#(2-b接收端)竖井接收。开挖出的碴土通过泥水管道循环至泥水处理场,经泥水处理场渣土分离后进行外运。盾构掘进过程中,管片与地层之间的环形间隙采用水泥砂浆同步注浆回填。掘进完2m(1环)后在盾尾内拼装管片。盾构隧道采用管片错缝拼装,采用斜螺栓连接。管片接缝采用止水条防水。开挖出的碴土通过泥水管道循环至泥水处理场,经泥水处理场渣土分离后进行外运。盾构施工完成后,施做轨下结构。盾构机在2#、3#竖井整体始发,在掘进100环后拆除负环,进入正常掘进阶段。①拟用于本工程的盾构设备形式本工程采用两台Φ12.61m泥水平衡盾构机进行施工,盾构设备根据本工程特殊的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大开口刀盘设计,刀盘配置高效的软土刀具,刀盘中心及正面易堵塞区域及泥水舱排泥吸口设置加强冲刷装置,排泥吸口设置大功率搅拌装置。②盾构隧道掘进根据本工程地质条件,盾构机刀盘采用以刮刀、齿刀为主的全软土刀具布置,采用“小转速、低扭矩、强冲刷”的策略完成掘进。盾构开挖出的渣土由泥浆携带输出至地面,经泥水分离设备筛分及旋流处理后产生干渣及部分废浆,干渣直接装车外运,废浆采取沉淀后外运处理,剩余部分浆液必要时采用滤处理后装车运出。③管片模具来源及管片生产由于盾构隧道直径大,管片分块多(每环分9块),管片要求质量和进度高。根据我单位的施工经验,确定采用4套管片模具,模具均由具有相关资质的企业生产。管片生产由我单位自行完成,生产工艺详见图2.1.6-6。采用人工操作钢筋弯曲机、弯弧机、切断机、调直机和焊接机等加工钢筋笼,轨道平板车桥式起重机运输、起吊钢筋笼入模,人工安装管片预埋件,混凝土拌和站拌制砼,轨行式平板车配合桥吊运输、起吊砼储料斗下放砼入模,管片模具自带的附着式振捣器振捣砼,人工抹面,模具内采用蒸养方式,达到设定强度后,人工配合桥式起重机起吊管片脱模,然后由环片翻转机、轨道平板车配合走行式门式吊机将管片放入水池养护7天,水养后由门式吊机、环片翻转机配合轮式叉车将管片放于堆放场,自然养护28天后即可使用。④物料运输a.垂直运输由于盾构施工阶段大部分时间内明挖结构不具备条件,盾构施工中使用的管片、口字件、泥浆管、风水管及其他物品采用45t门式吊机吊放至井下。 模板调校钢筋笼加工混凝土浇筑管片蒸养管片脱模管片入池水养图2.1.6-6管片生产流程图b.洞内水平运输根据我单位在南京纬七路公路过江隧道的施工经验,洞内水平运输采用无轨运输方式。管片采用特制双头车运输(如图9.2.1),每辆车运输2环管片,每循环需要4辆双头车完成管片输任务;口字件及泥浆管、风水管采用特制平板车运输(如图9.2.2),每车可运输2件口字件及相应耗材;砂浆采用特制双头车运输12m³移动砂浆罐,利用罐底安装的砂浆泵泵送至盾构机上的固定砂浆罐内,每环需两辆双头车完成砂浆运输任务。 图9.2-1特制双头车图9.2-2平板运输车⑤同步注浆管片壁后注浆在盾构掘进的同时进行,采用盾构机自带的3台双活塞注浆泵分6路同步向管片与围岩之间的环形间隙注入水泥砂浆,以保证管片与围岩之间密实,水泥砂浆由洞口砂浆拌和站拌制。根据盾构掘进的地表沉降情况对管片背后环形间隙采用注浆机进行二次补强注浆。⑥刀具检查更换根据本工程地质情况,结合我单位在类似地层施工经验,粉质粘土地层中不需进行刀具更换,在卵石和粉质粘土复合地层中每250m左右进行一次刀具检修,在全断面卵石土地层中每150m进行一次刀具检修。⑦管片拼装盾构机每向前掘进2m,停止掘进采用管片拼装机拼装管片。管片在施工现场的管片临时堆放场内人工涂刷氯丁胶后,粘贴中孔型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垫和管片传力衬垫。管片采用门式吊机运到盾构工作井或预留孔的管片车上,然后由运输车运到盾构机的转运吊机处,经转运吊机及喂片机输送管片拼装机处。⑧盾构隧道衬砌及防水盾构隧道采用管片拼装式衬砌,管片外径12200mm,内径11100mm,管片厚550mm,环宽2000mm,采用双面楔形的通用楔型管片,单环楔形量为44mm,采用9块分块形式。盾构隧道防水采用管片自防水结合管片环纵缝防水,管片采用C50、P12的高强防水钢筋砼,管片接缝采用1道中孔型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垫+1道聚醚聚氨酯遇水膨胀止水条防水,管片外弧面涂刷水泥基防水涂料,管片内部环纵缝凹槽采用双组份聚硫密封胶嵌填。⑨端头地层加固盾构机始发、到达端头地层主要为卵石土、粉土及粉质粘土,端头地层自稳性差,需对端头进行加固。 根据我单位的施工经验、国内外相关工程实例,比较各种加固方案的可靠性、经济性,确定采取高压旋喷桩加固方式,并辅以降水措施。⑩盾构机组装、拆卸盾构始发井具备始发条件后,盾构机进场组装。采用1台400t履带吊配合1台750t履带吊将盾构机主机吊入盾构始发井内组装调试,盾构机后配套拖车采用400t履带吊在明挖段结构内部进行组装、调试。盾构机主机各部分以焊接和高强螺栓连接为主。盾构机组装、调试时人工采用小型机具安装洞门临时密封装置,在盾构机组装、调试完成后,施工反力架、负环管片进行始发试掘进,试掘进200m后,拆除盾构负环管片,进入正常掘进阶段;两台盾构机到达接收工作井前50m为盾构到达掘进段,盾构机在到达段慢速掘进到达,然后在接收工作井由400t履带吊机配合750t门式吊机拆卸吊出。⑶路基工程路基施工根据工程特点和工期目标,合理确定作业面数量。施工准备完成之后尽早开工,对于土石方集中地段,采用机械化施工,以争取工期。土石方数量较少地段,采用人力配合小型机械化施工,因地制宜选择机具。在挖、装、运、卸、夯等各工序间,做到机具配套,连续作业。⑷轨道工程本标段清华园隧道及U形槽路基段设计采用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CRTSⅠ双块式轨枕由JZSG-6标预制,本标段仅进行轨枕安装、道床浇筑。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分多个工作面流水作业;无砟轨道道床浇筑施工采用轨排框架法。⑸桥梁工程桥梁的基础设计为钻孔桩、明挖基础,钻孔桩施工时选择回旋钻机或旋挖钻施工。承台采用明挖施工,大块钢模板一次整体浇筑完成。连续刚构、框架桥采用支架现浇方案,既有桥涵接长施工前先做好营业线安全防护,然后采用常规方法施工。2.1.6施工总平面布置方案施工平面布置方案遵循“经济性、实用性、方便性、安全性、环保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充分利用工程所在区域现有道路,以节约土地,尽量减少临时工程的投入。实用性原则:现场布置规划设计尽量靠近施工工点,实用方便,不重复建设,确保各项设施的高效使用。方便性原则:便于施工管理,便于劳动力、机具设备和材料等调配,有利于减少施工干扰,有利于文明工地建设。安全性原则:场地布置将符合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防火、防洪等法律、法规和要求,将方便安全措施的有效实行,有利于安全救助。 环保性原则:根据北京市有关施工环境资料,结合环保部门要求,有利于环保和水土保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临时工程布置详见1.7章节。2.2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2.2.1清华园隧道(盾构)概况清华园隧道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城铁13号线及既有京包铁路东侧,在学院南路北侧入地,清华园隧道盾构段依次下穿北三环路(上跨规划12号线)、知春路、地铁10号线、北四环路、成府路。2a工作竖井为进口端盾构始发井,中心里程为DK16+318,利用明挖基坑场地条件进行整体始发,该竖井位于北四环南侧。1号竖井为盾构接收井,中心里程为DK14+274.5,位于13号线大钟寺地铁站南侧、与金五星商贸城5号门厅对应。3号工作竖井为出口端盾构始发井,中心里程为DK18+214.5,利用明挖基坑场地条件进行整体始发,该竖井位于双清路南侧、清华同方科技广场西侧。图2.2.1-1衬砌圆环构造示意图清华园隧道(盾构)全长3769m,其中1#~2#盾构隧道长2028m、3#~2#盾构隧道长1741m。隧道外径12.2m、内径11.1m,环宽2m;隧道最大纵坡23.5‰,最小曲线半径995m;隧道管片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混凝土等级为C50,抗渗等级P12,每环管片共9块(6块标准块,2块邻接块,1块封顶块),管片接缝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防水,相邻管片之间采用螺栓连接。2.2.2盾构设备选型建议方案2.2.2.1选型依据和选型原则本工程盾构机选型主要依据本标段图纸文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初步设计 及参考国内外已有盾构工程实例,以确保盾构施工的安全性、可靠性、适用性、先进性、经济性相统一。本标段盾构隧道施工条件:2#竖井~1#竖井盾构隧道隧道长2028m,3#竖井~2#竖井长1741m,各投入一台盾构机;隧道内净空:管片内径Φ11.1m,外径Φ12.2m,管片厚度550mm,环宽2000mm;掘进方向误差:≤80mm;地表沉降允许范围:+10~-30mm;工期计划:最高月进度250m,平均月进度150m。2.2.2.2本工程对盾构机的设计要求2.2.2.2.1基本配置要求泥水平衡盾构机由掘进系统、同步注浆系统、泥水输送系统、集中润滑系统、导向系统、数据采集及分析系统、泥水分离系统等构成;具有泥水压力平衡功能、泥水输送及管路延伸功能、自动控制及故障显示功能、方向控制功能、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功能、管片安装功能、同步注浆功能、泥水分离等基本功能。其基本配置如下:⑴配备含初装刀具的刀盘,具有超挖功能。配备耐磨刀具,尽量减少在中途换刀,具有刀具磨损自动监测功能和在常压下更换刀具的功能。⑵配备双气路的人闸以及材料闸,具有在人闸作业时的空气干燥与净化系统,具备带压作业的功能。⑶配备推进系统,具有纠偏功能,并能分组或单独控制;配备真空吸盘式管片安装系统,包括真空吸盘式管片吊机、管片输送机和真空吸盘式管片安装机,具备管片螺栓安装的便利条件。⑷配备主驱动系统,具有脱困功能,主驱动采用变频电机驱动。⑸配备泥水输送系统、搅拌机、送排泥管延伸系统、送排泥管安装辅助吊机等。送排泥管延伸时泥浆不得泄漏,确保施工环境整洁。(采用间接控制型泥水系统时,需配备相应的高压空气软管卷筒及软管);配备尽量少的送排泥泵,以缩短安装中继泵的辅助施工时间。送排泥泵应能实现在安装位置控制和主控室分别控制。⑹配备污水排放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及相应的水管卷筒和水管。(7)配备单液同步注浆系统,盾尾预留备用注浆管路,注浆管路具备清洗功能,配备双液二次注浆系统。(8)预留超前注浆系统的位置,在盾壳前部圆周上均匀预留超前钻机孔位,管片安装机上预留超前钻机的安装位置及其相应的附件。(9)配备二次通风系统。 (10)配备液压冷却、过滤循环系统,并配备液压油箱加油用的加油滤油泵。(11)配备集中自动润滑系统,包括主轴承齿轮箱的自动润滑、主轴承密封润滑、管片拼装机旋转大齿轮自动润滑以及砂浆罐与喂片机的自动润滑。(12)配备盾尾密封系统。(13)配备自动激光导向系统;配备盾尾间隙自动测量系统及管片选型辅助系统。(14)配备控制系统(含主控室内及地面所有软、硬件),具备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及传输功能,以及故障诊断、显示及报警功能;主控室配备空调系统。(15)设备主控室能显示推进力、推进油缸行程、推进速度、液压系统压力、刀盘转速、刀盘扭矩、泥水仓压力、开挖面压力、泥水系统压力、泥浆密度、送排泥流量、送排泥泵转速、盾尾和主轴承油脂压力、注浆系统压力、各系统的温度、电器系统电压和电流、盾构姿态和位置等相关参数。(16)控制系统具有自动及手动两种控制模式,能控制推进力、推进速度、液压系统压力、刀盘转速、刀盘扭矩、泥水仓压力、泥水系统压力、送排泥流量、送排泥泵转速、盾尾和主轴承油脂压力、注浆系统压力、盾构姿态和位置等相关掘进参数。(17)主控室能显示电动机温度、减速机温度、液压油位和油温、润滑油箱油面高度、环境温度;配备通讯系统。(18)配备供电系统,包括电缆卷筒、高压开关柜、变压器、控制柜、配电柜及照明系统;具有高压漏电、短路、接地等自动控制功能;配备应急发电系统,包括:足够功率的柴油发电机一台,停电时自动启动及控制系统。(19)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应急照明系统、防火监测系统以及控制系统内基于安全考虑而设置的互锁装置;配备后配套设备及拖车系统,在后配套拖车上预留备用空压机的位置。(20)配备碎石机,能够对较大的卵石进行破碎,在出浆口位置设置180*180mm格栅,有效防止堵管。2.2.2.2.2设备质量与性能要求⑴设备适用于本标段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并能处理不可预见的掘进线路上的障碍物。⑵设备具有可靠、灵敏的泥水压力平衡调节能力,保证开挖面的稳定,控制地表隆陷值不超过+10~-30mm。⑶盾构的平均完好率不低于90%,盾构有能力达到日进度10环,平均掘进速度不低于2cm/min,最大掘进速度不低于5cm/min。⑷刀盘驱动采用变频控制水冷式感应电机。每个电机配置有埋置式的用于PLC 故障预测用的热探测器,并能在主控室内显示。并配置扭矩超限自保护装置。⑸刀盘驱动扭矩大于26000kNm,总推力大于140000kN。⑹主轴承和驱动装置的润滑采用浸油式自动循环润滑,油池设计有油位指示,顶部有通气阀,底部有排油阀;在润滑回路上装备磁性沉积杯的滤清器。如有任何故障发生,刀盘能立即停止转动。在润滑回路和油池都有取样阀,能定期进行油质取样分析,以便对润滑系统的故障作出诊断。(7)刀盘主轴承、大齿圈传动付及减速器和主轴承密封使用寿命:使用寿命可靠度不小于99%。(8)管片安装机满足每环拼装时间不大于40min的要求。管片吊机下方空间允许承载二块重叠管片的管片车自由进入和管片吊下。(9)泥水输送系统的输送能力必须与地质条件及盾构的掘进速度相匹配。保证泥浆管路延伸有效长度为10m。(10)同步注浆能力应与推进速度及地质条件相匹配。(11)导向系统的精度为2秒,激光有效工作距离为200m。(12)盾构机正常工作时,保证周围环境温度不高于35℃,主控室内噪音小于70dB。(13)液压设备安装在后配套拖车上,液压油箱装有油位指示器、温度指示器、冷却和过滤回路(滤尘精度5mm)、及带有滤清器(5mm)的通气阀;液压回路上的滤清器配有可视堵塞指示器,如果达到警报起始限度,相应回路会自动停止,且在主控室会有故障显示;液压油压力和流量在主控室内显示;液压回路由热交换器和水回路进行冷却。(14)变压器电压:输入电压10kV(+10%/-15%)、输出电压400V/230V、频率50Hz、三相、保护等级IPC55。(15)电器设备要求防水、防潮、防尘、防震,保护等级不低于IPC55。所有驱动电机和送排泥浆泵电机保护等级不低于IP67。具有电容补偿功能,30kW以上的电机均采用软启动。(16)具有主电路开关接地保护、照明和插座开关接地保护、人身安全保护设施和措施、主机安全保护及连锁功能、电动机过载保护及连锁功能。(17)在后配套拖车上配备满足进餐和休息条件的空调房间,以满足连续作业要求。2.2.2.2.3对粉质黏土及卵石土地层的适应性要求本标段盾构施工所穿越地层主要为粉质黏土、粉土及卵石土。粉质黏土地层粘性大,易堵塞泥水管路,出渣困难;圆砾及卵石土地层透水性强,在盾构施工扰动下易产生流沙。应针对该隧道地层特征,选用适合该隧道地层特征的盾构机型及盾构刀盘。盾构设计应重点考虑以下功能: ⑴具备平衡掌子面水土压力的能力;⑵刀盘、刀具、泥浆管路的高耐磨性;⑶合理的刀盘及刀具设计,恰当的刀盘开口率,合理的开口位置,常压换刀;⑷盾构本体在高水压状态下的防水密封性能;⑸防止流砂的功能;⑹带压进仓的功能;(7)管片壁后同步注浆系统能适应高水压;(8)盾构排泥吸口刀盘中心及面板正面配置冲刷系统,防止堵塞。2.2.2.2.4适应高水压的要求本标段隧道长距离穿越富含地下水的卵石土层,地下水压力高达4.0bar,在高水压地段推进,重点是保证主轴承密封、盾尾密封在高承压状态下的正常工作。⑴主轴承密封主轴承内外密封应具有自动润滑功能、自动密封功能、自动检测密封的工作状况功能、密封磨损后的继续使用功能,建议采用唇形密封(图2.2.2-1)。⑵盾尾密封为了提高盾尾的止水性,盾尾密封采用4道(图2.2.2-2)钢丝刷密封。图2.2.2-1盾构机主轴承唇形密封形式示意图 图2.2.2-2盾尾密封示意图2.2.2.2.5地表沉降控制要求盾构需要穿越不同厚度的地层,在不同位置水压力也不同,盾构应有良好的泥水压力调整功能,以将地表沉降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保证能够顺利安全穿越。为了减小泥水压力的波动,采用气压复合模式间接控制型泥水盾构。同步注浆随着盾构的推进及时充分地充填盾壳外径与管片外径之间的建筑空隙,根据我公司的盾构施工经验,采用单液注浆系统,通过配制合理的浆液,并及时调整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及时填充管片与围岩的间隙控制注浆效果。2.2.2.2.6精确的方向控制要求盾构方向的控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盾构本身能够进行纠偏、转向,二是采用先进的导向技术保证盾构掘进方向的正确。建议采用VMT激光导向系统(图2.2.2-3)图2.2.2-3VMT导向系统示意图VMT导向系统 能够对盾构在掘进中的各种姿态、以及盾构的线路和位置关系进行精确的测量和显示。操作人员可以及时的根据导向系统提供的信息,快速、实时地对盾构的掘进方向及姿态进行调整,保证盾构掘进方向的正确。2.2.2.2.7数据采集与信息化管理的要求配备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通过一台单独的数据采集及分析电脑,通过与控制系统的PLC接口的连接,直接读取控制系统内实时的各项数据,并储存在数据采集及分析电脑内,对保存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和处理,故障报警查询,施工环报表的打印。通过数据采集系统收集到的信息,可以实现对盾构的状态进行实时信息化管理。通过互联网、电话拔号网以及计算机可以将当前的盾构掘进状态数据传送至相关业务部门,为整个工程的信息化管理提供重要信息来源。2.2.2.2.8掘进速度满足工期进度要求盾构的可靠性和掘进速度应能满足工程总工期的需求,盾构的平均完好率不低于90%,盾构有能力达到日进度10环,平均掘进速度不低于2cm/min,最大掘进速度不低于5cm/min,应确保180m/月的平均施工进度要求。2.2.2.2.9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盾构施工时对周围自然环境的保护,盾构施工时使用的辅助材料如油脂、泥浆添加剂等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二是使用的盾构及配套设备无大的噪声、震动等;三是盾构法施工的现场环境管理,隧道内的施工污水通过1台低压排污泵抽到污水箱,再通过污水箱中的高压输送泵泵送到泥浆回路。2.2.2.2.10盾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盾构施工时应能保证人员及设备的安全。盾构的可靠性是工程施工的重要保障,盾构的可靠性表现在以下方面:对地质的适应性,整体设计的可靠性;设备本身的性能、质量、使用寿命等的可靠性;在盾构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应用先进的技术来确保施工安全及人员和设备的安全。2.2.2.2.11高效安全的带压进舱作业的要求为了保证进行刀具检修更换及处理障碍物作业的特殊空间需要,配备双气路的双室人闸,以便在高气压下进入开挖室和隧道掌子面,确保换刀或万一需要处理开挖面障碍物时的施工安全和快速作业。在泥水平衡仓的中隔墙上设置隔板安全门,能保证在常压下进入气压调节仓进行维修破碎机和进行吸泥管的排堵,确保作业的快速和安全。2.2.2.3盾构机主要部件描述2.2.2.3.1刀盘布局 刀盘是针对本标段区间盾构隧道的特殊地质条件而设计的,刀盘表面和开口部位焊接有耐磨层,外圈焊接有耐磨板。通过刀盘旋转,挖出的碴土从刀盘的开口导入土仓。为了维持对掌子面的良好的机械支撑,刀盘的开口率设计大于30%,刀盘开口部分设计为便于流动的楔形结构,开口逐渐变大,利于碴土流动。在刀盘背面的支撑臂和搅拌臂将注入的泥水和开挖碴土在刀盘后面进行充分搅拌,使掘进产生的渣土能够顺利的通过泥浆携带到地面。刀盘通过法兰安装在主轴承的内齿圈上,通过变频电机驱动。刀盘设计为双向旋转,其转速可无级调节。刀盘配置有常压换刀装置,可更换刀具都采用背装式。常压可更换刀具开挖轨迹覆盖整个开挖面,换刀作业在常压换刀作业仓内进行。2.2.2.3.2刀具形式⑴贝壳型先行刀先行刀采用贝壳型,如图2.2.2-4所示,超前刀盘120mm,超前切刀30mm,按刀盘双向转动设计。贝壳型先行刀合金用量多,具备良好的抗冲击性,由于其宽度较窄,在密实的砂层中掘进时,可以对地层进行破碎,使其失去整体性,方便刮刀开挖,对刮刀起保护作用。每把先行刀的切削宽度为80mm,切削宽度较窄,具有更高的切削效率。⑵刮刀刮刀覆盖刀盘正面,用于切削未固结的土层,并把切削土碴刮入土仓中。如图2.2.2-5所示,刮刀采用双层碳钨合金刀刃以提高刮刀的耐磨性,刮刀背部设有双排碳钨合金柱齿。刮刀采用背装式,在刀盘背面/内部实现更换,确保换刀安全。刮刀呈犬牙交错状分布在刀盘主幅臂及辅助幅臂两侧,刮刀宽度220mm,间距195mm,轨迹间搭接25mm。图2.2.2-4贝壳形先行刀图2.2.2-5背装式刮刀⑶边缘铲刀铲刀安装在刀盘的外圈,安装16把,铲刀刀齿正面高出刀盘185mm,边缘位于最大开挖半径上,是确保刀盘开挖直径的最后一道保障;铲刀采用单层碳化钨合金齿和双排碳钨合金柱齿,以确保刀具的高耐磨性,确保在连续掘进2000m后,刀盘仍然有一个正 确的开挖直径。如图2.2.2-6。图2.2.2-6边缘铲刀结构图2.2.2.3.3盾构掘进系统泥水平衡盾构由主机和后配套设备组成,在功能上包括掘进系统、同步注浆系统、泥水输送系统、导向系统、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综合管理系统、集中润滑系统、泥水分离系统等。⑴盾壳盾壳由前盾(切口环)、中盾(支撑环)及盾尾构成。盾壳结构设计可以承受10bar静态和6bar动态的流体压力。盾壳由钢板焊接制成,为了确保盾壳在高水压下不变形,盾壳厚度应不小于100mm。前盾和中盾的各个部分均用螺栓组装。⑵主驱动主驱动包括主轴承、变频电机、减速箱和安装在后配套拖车上的变频控制柜。刀盘的法兰通过螺栓和主轴承的内齿圈联接在一起,主驱动系统通过变频电机驱动主轴承的内齿圈来带动刀盘旋转,主驱动结构如图2.2.2-7所示。图2.2.2-7主驱动结构示意图主轴承有内外两套密封系统,结构类似,如图2.2.2-8所示。建议采用4道唇形密封。主轴承密封系统具有自动润滑、自动密封、自动检测密封的工作状况功能。其中,由于采用了优化的设计,内圈密封不像传统设计一样在开挖仓内直接面对土压力,而是 缩回盾构机内部,与隧道内的空气接触,因此大大提高了内圈密封的安全性。⑶推进系统推进系统提供盾构机向前推进的动力,包括50根(25组)推进油缸和相应的液压泵站。推进油缸的后端顶在管片上以提供盾构前进的反力,推进油缸按照在圆周上的区域分为6组。每组油缸均有单独的压力调整,为使盾构机沿着正确的方向开挖,操作手可以单独调整6组油缸的压力和行程,对盾构机进行纠偏和调向。为了测量盾构的姿态,6组推进油缸装有行程测量检测器和速度传感器,推进速度通过控制按钮在主控室进行调整。管片安装过程中,正在安装管片的对应油缸缩回,其它油缸的撑靴保持压力状态以足够的推力与管片接触,以防止盾构机后退。图2.2.2-8主轴承密封示意图⑷人闸人闸是在泥水仓保压期间,人员出入泥水仓进行维修和检查的通道,出入泥水仓的工具和材料也由此运送。人闸包括主闸和准备闸,由压力门隔开。压缩空气调节装置安装在中盾上,提供两路可呼吸压缩气体供气。⑸管片拼装机管片安装系统主要由管片吊机、管片输送机、管片安装机、升降平台等组成,用来吊运、平移和拼装管片。采用真空吸盘式管片吊机和管片安装机。管片安装机由两个主要部件组成,用以支撑管片抓取装置的固定框架和用以支撑旋转和提升装置的转动体。转动体由液压齿轮马达和小齿轮驱动,在固定于拼装机定子上的环形齿圈上转动。 管片拼装机的所有运动均为液压驱动,采用无线控制。提升和平移运动具有两种速度,最低速度仅用作管片的精确定位。⑹碎石机区间盾构隧道施工时可能会遇到粒径较大的卵石或石块,而排泥泵允许通过的最大粒径为240mm,因此必须对较大的石块进行破碎处理。在泥水仓底部的排泥管前部安装液压驱动的腭式破碎机(如图2.2.2-9),对较大的砾石进行破碎;液压鄂式破碎机由重型油缸驱动破碎腭,破碎器的破碎齿可更换,并且可实现自动润滑。在破碎机的出料口安装有180mm×180mm间隔的隔栅,以确保不会有大直径石块进入排泥管道。为避免堵管,在破碎机的出料口旁边安装2支泥水冲洗管。在泥水平衡仓的隔墙上设置安全闸门,关闭闸门后,可在常压下检修破碎机。图2.2.2-9碎石机示意图(7)动力设备除盾构刀盘和送排泥泵由变频电机驱动外,其它功能的动力主要由液压系统提供,其组成包括推进装置、管片安装机及辅助液压系统。主驱动单独使用变频控制,变频器安装在拖车上。推进装置和管片安装机共用一个泵站安装在拖车内。2.2.2.3.4同步注浆系统盾尾同步注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地面沉降,防止地下水或地层的裂隙水向管片内泄漏,使土压力作用均匀并使管片组成的衬砌环及早稳定,有效地保证隧道的施工质量及防止地面下沉。根据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及本标段隧道地质情况,采用注单液浆系统。后配套拖车上配有砂浆罐和三台注浆泵,在掘进过程中,砂浆罐中的砂浆通过注浆泵从盾尾压入管片的背部缝隙中。注浆泵为双活塞泵,见图2.2.2-10。 图2.2.2-10活塞式注浆泵注浆泵由两个独立的工作装置组成,通过一个比例流量控制阀对注浆活塞的速度及容量进行调整;利用控制手柄,可以将泵从向前切换到向后运动,这一操作是用于排空注浆管路以及维修或更换活塞。注浆泵既可采用人工操纵模式,也可以采用程序自动控制模式。当使用人工操纵模式时,操作者可以单独选择每一个注浆点并且靠电位器控制注浆量。每个注浆点都装有电子显示器和计程器,该系统的行程总数和每环的注浆量都能显示,单个注浆点的注入量和注浆压力信息也可以在主控室看到。自动控制方式即预先设定注浆压力,由控制程序自动调整注浆速度,注浆量通过注浆同步监测系统自动监控,系统的每个注浆点都有两个限定值。当达到最高注浆压力时断开活塞泵,当低于最低压力时再次启开活塞泵。2.2.2.3.5泥水输送系统⑴泥水输送系统概述根据盾构机的切削断面、送泥浓度、掘进速度、排泥浓度计算送排泥流量,流体能输送的砾石的大小,及排出土砂的沉积临界速度以上的流速,来决定排泥管径。本工程施工中,拟选择送排泥泵的流量为不低于2000m3/h;送排泥管选用直径450mm输送管。送排泥泵和送排泥管都具有较强的抗磨损能力。送泥泵P1.1位于地面上,位置固定;主排浆泵站P2.1位于盾构后配套拖车上,随盾构推进而前进;中继排浆泵站P2.2在盾构推进到隧道中部时安装。⑵开挖模式开挖模式的泥水循环回路见图2.2.2-11。根据气垫室里泥浆的高程以及所要求的排碴流量,对伺服泵P1.1和P2.1的转速分别进行调整。调整P1.1泵的转速用以校正泥水平衡仓的液面高程达到所要求的值。调整P2.2泵的转速,用以校正排碴流量达到所要求的排碴量,同时确保沿程的下一个泵的超载压力要大于所要求的净吸压力。 图2.2.2-11开挖模式的泥水循环回路⑶旁通模式旁通模式(如图2.2.2-12)是待机模式,也用于盾构机从一种功能切换到另一种功能。特别是用于安装管片时的情况。此时泥水的流向简单来说就是从泥浆池到泥浆池。图2.2.2-12旁通模式的泥水循环回路⑷隔离模式图2.2.2-13隔离模式的泥水循环回路隔离模式(如图2.2.2-13)使隧道里的泥浆管道系统与地面系统处于完全隔离的状态,设在地面的分离厂和调浆池之间的回路仍保持连通,这种模式常用于泥浆管道延伸时的和泥浆池调整泥浆质量的情况。各排泥泵停止运转,送泥泵P1.1仍保持运行。⑸逆洗模式在逆洗模式(如图2.2.2-14)下,泥水在盾构机上的旁通站处的流向改变,原进浆管变为泥浆流出管,原出浆管变为泥浆流入管。该模式仅用于一些特别的情况,特别是用于清理排碴管道的堵塞。 图2.2.2-14逆洗模式的泥水循环回路⑹停机模式在停机模式(如图2.2.2-15)下,所有送排泥泵都停止运转,P1泵处于待命状态。掌子面压力由压缩空气回路来控制。当气垫室泥浆的液面高程低于预定的低限时,便自动启动P1泵向开挖仓内补充浆液进行校正。图2.2.2-15停机模式的泥水循环回路(7)泥浆管延伸泥浆管延伸系统由两个水平软管、换管单元及一个远程控制柜组成。其中,换管单元用来临时堵住送排泥管,以便延伸固定在隧道里的泥浆管。延伸泥浆管路时,首先将泥浆回路切换到隔离模式,将盾构机上的泥浆管路在换管单元处关闭,然后用水将换管单元上的闭塞器(橡胶活塞)推入与换管单元相连接的隧道内的泥水管路,泥浆被闭塞器推动通过竖井底部的一个排水阀,在那里泥浆较易处理并最容易排出。之后断开换管单元与隧道内管路的连接,将换管单元沿其轨道前移,安装延伸管路,再由泥水压力将闭塞器归位,打开之前关闭的阀门并切换模式到开挖模式。泥浆管延伸系统的原理如表2.2.2-16。 步骤一:盾构到达其延长形成的末端步骤二:断开换管单元与固定泥浆管的连接步骤三:换管单元前移,安装新的管路步骤四:安装新的泥浆管路图2.2.2-16泥浆管延伸系统作业步序图2.2.2.3.6导向系统盾构机采用的VMT自动测量系统是一套经过现场验证了的先进的导向系统,它包括很多优化的重要功能,且不需要繁杂的电缆连接及硬件设施。2.2.2.3.7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具有数据采集处理和故障自动显示功能,可以采集、处理、储存、显示、评估盾构机操作全过程的所有参数。所有测量数据都通过与盾构机自动控制系统(PLC系统)的通用数字传输接口传输到单独的数据记录电脑上进行存储。并通过特别设计的软件将所有必须记录的测量值以图形的形式显示在数据采集系统的监测器上。2.2.2.4盾构机主要技术参数表盾构机主要技术参数表见表2.2.2-1。。表2.2.2-1盾构机主要技术参数表主要构件名称细部构件名称技术参数备注盾体前盾数量1个 中盾数量1个 直径12600mm  盾构类型泥水平衡式盾构机 最大工作压力6.0bar 倾斜的超前钻机管线,包括法兰盘12根盾尾盾尾数量1个接焊式型式固定式 注浆口6+6备用DN50盾尾注脂管3x15DN25密封4排钢丝刷耐压≥7.5bar推进油缸数量25组(双缸) 分组数量6组 推力140743kN@350bar行程2800mm 伸出速度60mm/min所有油缸缩回速度1,600mm/min一组油缸刀盘刀具直径12600mm 旋转方向左/右 刀具见备注 初装刀具包括120把刮刀,102把铲刀,1把超挖刀和16个磨损检测装置中心回转体1个带膨润土冲刷管、2条中心冲刷管、液压管刀盘主驱动主驱动数量1个 型式变频驱动 电机数量13个 最大扭矩24225kNm 脱困扭矩26118kNm 转速0~2.6rpm 功率3250kW13x250kW主轴承外径6000mm 主轴承设计寿命>10,000小时 人闸数量2个 型式双舱式 直径1600mm 工作压力≥6.0bar 人数(容纳)4+2 物料闸1个DN800管片拼装机数量1个 型式中心回转式 抓紧系统真空式  自由度6 旋转角度+/-200°比例控制控制装置无线控制备有线控操作的电缆连接接头泥浆回路排泥回路输出2,000m³/h开挖速度50mm/min进泥回路输入1,800m³/h开挖速度50mm/min碎石机1个鄂式排泥泵P2.11个300TSHG(3Channel)型离心泵或类似冲刷系统1套 冲刷泵1个P0.1供刀盘管线延伸用排水泵1台离心泵型泥浆管延伸器1个伸缩式隧道内排泥水管直径450mm隧道内进泥水管直径450mm进泥泵数量2台14/12GGG(3通道)型离心泵。安装功率750kW每个泵排泥中继泵数量1台300TSHG(3通道)型离心泵。安装功率1100kW每个泵后配套台车台车数量3台车+连接桥车轮在管片上,开式结构喂片机1台后喂片机用于临时存放管片转运吊机1台带真空装置液压动力单元1台包括过滤器和油箱配有声音保护系统注浆系统砂浆注入泵3台双泵KSP-20,3x2x20m³/h压力测量装置6个 双液二次注浆泵1台0-10bar砂浆罐2个带搅拌器容量2x18m³气动系统工业压缩空气机4个7.5barand10bar;1x7.45m³/min+3x12.1m³/min工业压缩空气罐6个6x2m³压缩空气调节装置2个Samson型润滑系统主驱动装置EP2润滑泵1台200kg盾尾油脂泵4台200kgHBW油脂泵1个200kg导向及控制系统导向系统1个VMT管片序列预计算1个 数据采集系统1个供电系统初级电压10kV 次级电压400V/690V 变压器6600kVA  控制电压24V/230V 照明电压230V 阀工作电压24V 频率50Hz PLCS7(西门子) 2.2.2.5盾构机选型结论经分析,上述盾构机参数满足本标段施工需要。2.2.3盾构施工总体方案2.2.3.1盾构施工流程图2.2.3-1盾构区间总体施工流程图本标段盾构区间工程2#井~1#井区间、3#井~2#井区间各采用一台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盾构机分别从2#(2a)井、3#井始发,掘进到1#、2#(2b)井后拆卸、吊出。盾构区间总体施工流程图见图2.2.3-1。2.2.3.2主要施工方法 盾构隧道采用泥水平衡盾构机开挖,开挖出的碴土通过泥水管道循环至泥水处理场,经泥水处理场渣土分离后进行外运。盾构掘进过程中,管片与地层之间的环形间隙采用水泥砂浆同步注浆回填。掘进完2m(1环)后在盾尾内拼装管片。盾构隧道采用管片错缝拼装,采用斜螺栓连接。管片接缝采用弹性密封垫防水。盾构机分别在2#(2a)井、3#井进行始发,在掘进100环后拆除负环,进入正常掘进阶段。正常掘进阶段垂直提升45t龙门吊起吊管片等物资。管片、油脂、砂浆、等水平运输采用汽车运输。洞内通风采用2台SDA125B-4F110型变极调速风机进行压入式供风,Φ1500软风管,并在盾构机最后一节台车上安装接力风机。盾构施工全过程坚持监控量测跟踪,实施信息化施工,以控制地层变形和确保安全。盾构隧道施工完成后进行沉降观测,待合格后完成内部结构、洞门施工和隧道的清理工作。2.2.4盾构进出洞端头加固方案盾构工程的出洞始发与进洞到达施工,在盾构隧道施工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为了在拆除盾构洞门范围内围护结构时保持地层的稳定,防止在盾构出洞始发完全进入地层之前与防止盾构进洞到达完全脱出地层之后其周围流出地下水和泥砂造成端头失稳,需要考虑地层条件、水文条件、隧道埋深及周边环境等因素对盾构进出洞端头进行相应处理。⑴加固方案及加固范围根据我单位在广州、南京、北京等盾构施工工地各类地层中的盾构端头加固的施工经验、国内外类似工程的相关实例和本工程的各端头地质条件、地表环境等实际情况,结合本标段图纸,确定对本工程的盾构进出洞端头地层进行加固,采用Φ600mm@450mm三重管高压旋喷桩加固方案,长度自围护结构外边缘,沿掘进方向为14m,始发端、接收端加固高度均为自地面到洞底以下5米;宽度均为区间隧道轮廓左右各5m范围。端头旋喷桩加固见示意图2.2.4-1、2.2.4-2。⑵加固效果检查加固后的地层应具有良好的自立性和连续性,其28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MPa,渗透系数≤1.0×10-6cm/s。为保证地层加固效果,采取地面抽芯检查加固土强度和进出洞洞门水平探孔检查加固体的连续性和抗渗性。当加固体强度或连续性、抗渗性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取补救措施。 图2.2.4-1盾构机始发井端头旋喷加固示意图图2.2.4-2盾构机到达井端头旋喷加固示意图2.2.5盾构施工准备2.2.5.1始发基座、反力架施工本工程拟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座和反力架。按照设计完成始发基座和反力架的制作与安装,盾构基座安装位置严格按照测量放样的基线,基座上的轨道按实测洞门中心居中放置。反力架、始发基座结构形式如图2.2.5-1所示。始发基座断面如图2.2.5-2所示。 图2.2.5-1始发基座反力架图2.2.5-2始发基座断面示意图2.2.5.2接长导向轨安装在始发基座施工完成后,由于始发基座的基准导轨前端与前方土体之间有距离(即盾构工作井端墙厚度和为方便洞门临时密封装置安装而留的空隙),为保证盾构安全及准确始发,在洞圈内与始发基座导向轨道相应位置安装二根接长导向轨道,安装倾角位置与基准导向轨道一致,并采用膨胀螺栓牢固地固定导轨。2.2.5.3洞门临时密封及橡胶帘布安装盾构在始发过程中,为防止泥水从洞门圈与盾构壳体形成环形的建筑空隙大量窜入盾构工作井内,影响盾构机开挖面泥水建仓、开挖面土体的稳定及盾构内施工,必须在盾构始发前在洞门处设置性能良好的洞门防水装置,如图2.2.5-3所示。2.2.5.4洞门破除在盾构始发之前将洞门端头围护结构进行凿除。为了避免洞门凿除对盾构井结构产生扰动,洞门凿除分两步进行:按设计轮廓线先采用人工手持风镐沿洞周凿除;再采用分块凿除剩余部分。暴露出内、外排钢筋,割去内排钢筋,保留外排钢筋,并在每块混凝土中间凿出一个吊装孔,清理干净落在洞圈底部的混凝土碎块,待盾构推进时再迅速割除,按照先下后上的顺序逐块割断外排钢筋,吊出混凝土。对侵入开挖轮廓线的钢筋要切除干净。图2.2.5-3洞门防水装置图 2.2.6盾构组装调试方案盾体机的组装使用一台750t履带吊和一台400t履带吊,一台45t龙门吊辅助吊装。盾构机的组装场地分成两个区:后配套台车存放区、主机存放区及配件存放区。在盾构机组装前,完成工作井井内始发托架精确定位,为组装做好准备。2.2.6.1盾构机组装流程后配套组装顺序:4#台车→3#台车→2#台车→连接桥→连接喂片机→1#台车→向后拖至指定位置。盾体组装顺序:4#盾体安装→3#、5#盾体→主驱动→管片拼装机→2#、6#盾体→1#盾体安装→刀盘吊装→1#盾体安装→管片拼装机→盾尾。连接主机和后配套。2.2.6.2盾构机组装过程具体组装形式如下:组装顺序如图2.2.6-1所示。⑴将盾体、主驱动、刀盘吊装到工作井。⑵将后配套按顺序吊到井下安装。⑶将台车的框架进行对接,穿上螺栓并拧紧。⑷在井下摆放并固定好枕木,其高度比盾构机后配套台车轮缘的高度稍微高出一定的距离,将台车框架吊起放在枕木上,安装台车的轮对。⑸吊装后配套台车,将盾构机与后配套间所有液压管路、水气管路、泥水管路、电气管路全部连接起来。 图2.2.6-1盾构下井组装位置示意图2.2.6.3盾构组装技术措施⑴盾构组装前必须制定详细的组装方案与计划,同时组织有经验的经过技术培训的人员组成组装班组。⑵组装前应对始发基座进行精确定位。⑶大件组装时应对始发井端头墙进行严密的观测,掌握其变形与受力状态。大件吊装时必须有150t以上的吊车辅助翻转。2.2.6.4组装注意事项⑴组装前必须熟知所组装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及技术要求。⑵组装工作必须本着由后向前、先下后上、先机械后液压、电气的原则。⑶对每一台车或部件进行拆包时必须做好标记。⑷液压管线的连接必须保证清洁,禁止使用棉纱等易脱落线头的物品擦拭。⑸组装过程中严禁踩踏、扳动传感器、仪表、电磁阀等易损部件。⑹组装场内的氧气、乙炔瓶必须定点存放、专人负责。 (7)组装工具必须由专人负责,专用工具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8)对盾构机所有部件的起吊,必须保证安全、平稳、可靠,严禁野蛮操作。2.2.6.5盾构机调试⑴空载调试盾构机组装和连接完毕后,即可进行空载调试,空载调试的目的主要是检查备是否能正常运转。A刀盘功能检测。B液压功能检测。C制动系统。D盾构机泥水回路功能系统。空载调试E压缩空气气泡调节系统。F分隔板闸阀关闭时的调节系统。G人行闸调节系统。H吊车系统。I吊车系统重载实验。JPLC系统。⑵负载调试空载调试证明盾构机具有工作能力后即可进行负载调试。负载调试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各种管线及密封的负载能力;对空载调试不能完成的工作进一步完善,以使盾构机的各个工作系统和辅助系统达到满足正常生产要求的工作状态。通常试掘进时间即为对设备负载调试时间。负载调试时将采取严格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保证工程安全、工程质量和线型精度。①管片运输系统。②管片安装器真空系统。③各类延伸系统。④刀盘旋转系统。2.2.7盾构始发方案2.2.7.1盾构始发流程及总体方案盾构始发流程见图2.2.7-1。与反力架连接的负环采用钢环,其余负环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盾构始发时,管片、管线、砂浆、泥浆管道及电缆线路等材料由预留口位置用45t走行式门式吊机吊入隧道内。在盾构完成试掘进段100环掘进后,拆除盾构工作井内的负环管片、反力架等。 为防止盾构始发时侧翻失稳,在盾构机左右两侧设置防翻支撑,支撑底部与始发基座相连,上部支撑在盾构机上。为防止负环管片失圆,造成盾构始发时管片与洞门圈间隙不均,在防翻支撑上设置纵向工字钢,在工字钢上设置钢楔块支撑管片,防止负环管片失圆。图2.2.7-1始发流程框图2.2.7.2主要施工参数控制⑴切口泥水压力由于盾构始发端头进行了加固,切口水压设定不宜过高。初步设定值为1.0kg/cm³,实际施工时作适当调整。⑵推进速度为确保盾构能正常切削土体加固区,防止排泥管路吸口堵塞、控制推进轴线、保护刀盘,始发时实际推进速度不宜过快,使盾构缓慢稳步前进,在主机全部进入加固区前掘进速度控制在3~5mm/min,在盾构机脱离加固区后可逐步提高掘进速度到30mm/min。始发掘进时,要随时观察刀盘扭力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推进速度。⑶轴线控制始发施工中,由于同步注浆不能及时开通,盾构正面泥水极易后窜,引起盾构“上浮”。为此,盾构始发后应及时采取同步注浆,以防止隧道“上浮”。为了达到有效防止隧道“上浮”的要求,在始发段第一次进行同步注浆后,为确保洞门处的注浆效果,在同步注浆浆液凝固后,及时进行洞门补压浆,补压浆的部位布置在盾构隧道上半部。同时,推进轴线应略低于设计轴线,推进轴线垂直方向确定为-20mm。⑷泥水平衡建立泥水盾构施工前,配制一定比重、粘度、足够量的泥水供盾构循环使用,在盾构始发前,在泥浆池里要制备施工所需的浆液,第一次造浆量为1500m³。盾构在始发洞口时建立泥水平衡,要求洞门有较好止水条件,即防止建立泥水平衡时大量泥水涌入于井内,保证泥水仓的水压平衡与稳定,要求洞门临时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洞门临时密封装置由于受到不均等的洞口建筑空隙的影响,能承受泥水压力较低,在不影响泥水系统正常输送平衡条件下,将泥水仓压力控制在不超过盾构机中部高度的水压,随着推进距离增长,洞门段进行同步注浆和补充注浆后,逐步增加泥水压力,达到正常的泥水平衡控制。⑸盾构始发其它注意事项①在进行始发基座、反力架和负环钢环定位时,要严格控制始发基座、反力架和负环的安装精度,确保盾构始发姿态与设定线路重合。 ②第一环负环砼管片定位时,管片的后端面应与线路中线垂直。负环管片轴线与隧道中线的切线重合。为减小负环管片的失圆影响,负环管片采用错缝拼装方式,且外部设支撑钢楔撑紧。③始发前应在基座轨道上涂抹油脂,减少盾构推进阻力,在盾构机刀盘外圈、外圈刀具和帘布橡胶板上涂抹油脂,避免推进时刀具损坏洞门帘布橡胶板。④在始发阶段,由于围护结构和加固后的地层强度较高,盾壳与地层间基本无摩擦力,盾构始发容易发生刀盘摆动和盾构机扭转。始发掘进时采用低推力、低转速、低速度向前推进,减小盾构机扭转和摆动幅度,加强盾构机姿态检测,必要时刀盘反转纠偏,同时在盾构机上焊接防扭桩防止盾构机始发时扭转,在盾构机推进过程中对即将进入洞口的防扭支座割除打磨,以免损坏帘布密封。⑤盾构在始发台上向前推进时,通过控制推进油缸行程和选择合适的管片拼装位置使盾构机基本沿始发台向前推进,以保证盾构机按预定位置进入加固区。⑥在始发阶段由于设备处于磨合阶段,要注意推力、扭矩的控制,同时也要注意各部位油脂的有效使用。掘进总推力应控制在反力架承受能力以下,同时确保在此推力下刀具切入地层所产生的扭矩小于始发台提供的反扭矩。⑦始发掘进过程中还必须对始发基座、反力架、负环管片和洞门密封等进行全程监视,如有异常及时进行处理,确保始发顺利。2.2.8试掘进施工方案本工程盾构隧道采用泥水平衡盾构掘进,泥水压力的设定是泥水平衡盾构施工的关键,维持和调整压力值又是盾构推进操作中的重要环节,其中包括推力、推进速度和出土量三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盾构施工轴线和地层变形量的控制也比较重要。因此,盾构试掘进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地质条件、覆土厚度、地面情况设定泥水压力,选定泥水性能指标,并根据地表隆陷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泥水压力和性能。在试掘进段的掘进速度要保持相对平稳,并逐步增加到速度30mm/min,按操作规程控制好掘进纠偏量,减少对土体的扰动。在空旷地带选择多组不同的泥水压力和泥水性能指标试掘进,并加强地表隆陷观测,得出泥水压力设定与地表隆陷的关系。同步注浆量和注浆压力要根据推进速度、出碴量适当调整,并通过加强盾构通过后地表隆陷监测确定同步注浆和盾构通过后地表隆陷的关系。试掘进段加强盾构隧道的轴线控制,掌握盾构机纠偏的主要施工参数。2.2.8.1试掘进段的目的⑴用最短的时间对盾构机的操作方法、机械性能进行熟悉,控制好隧道轴线及地面沉降。⑵加强地面沉降的监测,及时获取监测结果,调整施工参数,进行泥水参数的优化。⑶逐步 熟悉掌握盾构掘进、管片拼装的操作工序,并提高管片拼装质量,加快施工进度。⑷加强对盾构施工参数的采集,取得各种数据,并结合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掌握盾构在控制地面沉降、纠正轴线偏差等方面的特性,为此后的江底施工参数设定积累经验。2.2.8.2地面沉降控制⑴每环推进过程中,严格控制切口泥水压,波动范围控制在±0.02kg/cm³以内,使切口正面土体保持稳定状态,以减少对土体扰动程度。⑵采取信息反馈的施工方法沿隧道纵向轴线位置布设沉降观测点(在建筑物、地下管线等控制沉降要求较严的影响区域内布设横断面)。在盾构推进过程中进行跟踪沉降观测,并将所测沉降数据进行分析并及时反馈,为调整下阶段的施工参数提供依据。⑶及时充填盾尾建筑空隙,一般可采用同步注浆及二次补强注浆工艺,对沉降量控制较小的范围可根据监控量测结果作跟踪注浆,补强注浆材料可采用水硬性浆液。⑷当盾构穿越建筑物时,通过监控量测,必要时可结合采用地面注浆加固措施来保护构筑物的稳定。⑸通过对实测数据与施工参数的收集和整理,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泥水平衡盾构施工智能数据库。2.2.9正常段掘进施工方案盾构掘进作业流程见图2.2.8-1。图2.2.8-1盾构掘进作业流程掘进操作控制流程见图2.2.8-2。 图2.2.8-2开挖管理程序图2.2.9.1施工控制标准2.2.9.1.1隧道防水控制标准 防水施工是直接影响隧道设计100年的使用年限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隧道防水施工极为关键。我单位将借鉴国外同类施工案例及历年来从事的城市地铁、市政、水利等盾构工程施工的经验,按有关规范的要求,严格控制防水材料选用及施工工艺,以满足设计与运营的要求。2.2.9.1.2隧道沉降控制标准由于本标段盾构多次穿越构建筑物,因此,严格控制地表的沉降是保证建筑物、管线安全的关键。同时,控制隧道沉降,减小其造成地表沉降,盾构隧道严格按照盾构隧道的有关规范,采取多种措施控制盾构隧道的沉降量,降低由于隧道的沉降造成地表的沉降。在正常推进条件下,沉降值控制范围在+10mm~-30mm,盾构推进引起的地面沉降不能影响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和正常使用。2.2.9.1.3管片拼装控制标准⑴轴线允许偏差:高程偏差±50mm,平面偏差±50mm。⑵管片错台<8mm,管片拼装无贯穿裂缝,无大于0.3mm宽的裂缝及剥落现象。⑶水平直径和垂直直径允许偏差<50mm(近似于直径的5‰)。2.2.9.2掘进管理盾构机在完成前100环的试掘进后,根据始掘进段的施工参数的分析总结,确定正常掘进施工参数选取。为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加强盾构在正常段的掘进管理,主要内容包括:⑴根据地质条件、覆土厚度和试掘进过程中的经验结果进一步优化掘进参数。⑵推进过程中,严格控制好推进方向,将施工测量结果不断地与计算的三维坐标相校核,及时调整。⑶盾构操作人员应根据当班工程师指令设定的参数推进,推进与管片背后注浆同步进行。不断完善施工工艺,控制施工后地表最大变形量在+10~-30mm之内。⑷盾构掘进过程中,坡度不能突变,隧道轴线和折角变化不能超过0.4%。⑸盾构掘进施工全过程须严格受控,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地质变化、隧道埋深、地面荷载、地表沉降、盾构机姿态、刀盘扭矩、千斤顶推力等各种勘察、测量数据信息,正确下达每班掘进指令,并即时跟踪调整。盾构机操作人员须严格执行指令,谨慎操作,对初始出现的小偏差应及时纠正,应尽量避免盾构机走幅度较大的“蛇”形,盾构机一次纠偏量不超过4mm/环,以减少对地层的扰动。⑹做好施工记录:盾构推进压力、盾构掘进速度、盾构刀盘压力、刀盘转速、泥水仓压力、泥浆流量、注脂压力、注浆压力、盾构竖直及水平偏差及盾构机各设备运行状态等。2.2.9.2.1开挖管理 盾构开挖管理程序见图2.2.9-1。图2.2.9-1盾构开挖管理程序2.2.9.2.2掘进参数管理盾构掘进主要控制参数计算方式如下:⑴切口水压设定①理论计算:a、切口水压上限值:P上=P1+P2+P3=γw·h+K0·[(γ-γw)·h+γ·(H-h)]+20P上:切口水压上限值(kPa); P1:地下水压力(kPa);P2:静止土压力(kPa);P3:变动土压力,一般取20kPa;γw:水的容重(kN/m³);h:地下水位以下的隧道埋深(算至隧道中心)(m);K0:静止土压力系数γ:土的溶重(kN/m³);H:隧道埋深(算至隧道中心)(m)。b、切口水压下限值P下=P1+P"2+P3=γw·h+Ka·[(γ-γw)·h+γ·(H-h)]-2·Cu·sqr(Ka)+20P下:切口水压下限值(kPa);P"2:主动土压力(kPa);Ka:主动土压力系数Cu:土的凝聚力(kPa)。②掘进时切口水压确定:盾构机掘进时的切口泥水压力应介于理论计算值上下限之间,并根据地表建构筑物的情况和地质条件适当调整。在逆洗过程中,由于泥水仓或盾构机内的排泥管处于堵塞状态,因此逆洗时应提高排泥流量,但不能降低切口水压。盾构机推进、逆洗和旁路三状态切换时的切口水压偏差值均控制在:-20~+20kPa。⑵掘进速度正常掘进条件下,掘进速度应设定为15~30mm/min;在盾构机特殊地层时,掘进速度应控制在10~20mm/min。盾构掘进速度设定时,注意以下几点:①盾构启动时,盾构司机需检查千斤顶是否顶实,开始推进和结束推进之前速度不宜过快。每环掘进开始时,应逐步提高掘进速度,防止启动速度过大冲击扰动地层。②每环正常掘进过程中,掘进速度值应尽量保持衡定,减少波动,以保证切口水压稳定和送、排泥管的畅通。在调整掘进速度时,应逐步调整,避免速度突变对地层造成冲击扰动和造成切口水压摆动过大。③推进速度的快慢必须满足每环掘进注浆量的要求,保证同步注浆系统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④掘进速度选取时,必须注意与地质条件和地表建筑物条件匹配,避免速度选择不合适对盾构机刀盘、刀具造成非正常损坏和造成隧道周边土体扰动过大。 ⑶掘削量的控制盾构掘进实际掘削量VR可由下式计算得到:VR=(Q1-Q0)×tVR:实际掘削量(kN/Ring)Q1:排泥流量(m³/min);Q0:送泥流量(m³/min);t:掘削时间(min)。当发现掘削量过大时,应立即检查泥水密度、粘度和切口水压。此外,也可以利用探查装置,调查土体坍塌情况,在查明原因后应及时调整有关参数,确保开挖面稳定。⑷泥水指标控制①比重ρ=1.15~1.30g/cm³;②漏斗粘度ν=25~35sec;③析水率XS<5%;④PH值:8-9;⑤API失水量<30CC/30min;⑸同步注浆①注浆压力注浆压力设定为3~5kg/cm³,管片注浆口的实测注浆压力为2~4kg/cm³。②注浆量理论注浆量:V=π/4×(12.62-12.22)×2实际的注浆量为理论建筑空隙的150%~200%,即为23.36~31.15m³。2.2.9.3泥水管理⑴泥水管理流程图见图2.2.9-2。 图2.2.9-2泥浆管理流程⑵泥水指标控制根据不同的土体,泥水管理的要求和方法也不同。根据需要调节比重、粘度等参数,使其成为一种可塑流体,泥水平衡盾构使用泥水的目的也就是用泥水来谋求开挖面稳定,在防止塌方的同时,将切削下来的土体形成泥水并被输送到地面。①比重泥水的比重是一个主要控制指标。掘进中进泥比重不易过高或过低,过高将影响泥水的输送能力,降低掘进速度;过低则不利于开挖面的稳定。泥水比重的范围应在1.15~1.30g/cm³。下限为1.15g/cm³,上限根据施工的特殊要求而定,在砂性土中施工、保护地面建筑物、盾构穿越浅覆层等,必要时选取1.30g/cm³。局部时段根据监测结果甚至可选取1.35g/cm³。通过设置在送排泥管处的差压式密度计和γ射线密度计自动测量循环泥浆比重,泥浆试验中是用泥浆天平测量。②粘度 泥水的粘度是另一个主要控制指标。从土颗粒的悬浮性要求及泥水处理系统的配套来讲,要求泥水的胶凝强度(静切力)适中;从流动性考虑,运动粘度不宜过高。考虑到泥水处理系统的自造浆能力,随着在粘土层中推进环数的增加,泥浆越来越浓,比重也呈直线上升,其相应的漏斗粘度也会表现上升,但并非说明泥浆的质量越来越高。若在砂性土中施工,粘度甚至会下降,因此,泥水粘度的范围应保持在20~35s。此外,考虑到开挖面的泥膜形成特性,要有适当的宾汉姆屈服值。考虑到粘度的调整有一个过程,故在泥浆粘度为22s时(调整槽粘度),即可逐渐增加CMC,添加量的多少视粘度下降的趋势而定。泥浆的粘度可以用粘度自动连续测量装置测定,如图2.2.9-3所示。图2.2.9-3粘性自动连续测量装置③屈服值(YV):YV是流体处于流动状态对保持流动所必须的剪切力的测定值,流动阻抗是由泥水中所含土粒间的牵引力而产生,是维持泥水良好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用与YV有一定相关性的漏斗粘性测定代替。④含砂率:透水系数大的岩土体,泥浆中的砂粒对岩土体孔隙有堵塞作用,故泥膜形成与泥浆中砂的粒径及含量有很大关系。含砂量可用筛分装置测定,也可用砂量仪代测。泥水处理的目的是保留有用的粘土颗粒,去除74μm以上的大部分砂颗粒及45μm以上的部分粉土颗粒。这样可形成适当的固相颗粒级配,有利于开挖面形成泥膜。因此,工作泥浆中的含砂量控制在泥水处理中,同样是一个重要指标。⑤析水量和PH值析水量和PH值是泥水管理中的一项综合指标,它们在更大程度上与泥水的粘度有关,悬浮性好的泥浆就意味着析水量小,反之就大。泥水的析水量须小于5%,PH值须呈碱性,降低含砂量、提高泥浆的粘度、在析浆槽中添加纯碱,是保证析水量合格的主要手段。在砂性、粉砂性土中掘进时,由于工作泥浆不断地被劣化,就需要不断地调整泥水的各项参数,添加粘土、膨润土、CMC ;在粘土、淤泥质粘土中掘进时,由于粘性颗粒不断增加,使排放的泥浆浓度越来越高,采用高速离心机分离细颗粒与添加清水进行稀释则成为主要手段。⑥API失水量该指标是衡量泥浆性能的主要指标,应低于30CC/30min,如不够则添加降失水剂。⑵泥水配比(重量比)见表2.2.9-1。表2.2.9-1膨润土泥浆(1m³)膨润土CMC纯碱水330kg2.2kg11kg870kg上述配比为指导性配比,在施工过程中,现场须配备泥水土工试验室,每一环推进前要测试调整槽内工作泥浆的指标,及时调整(小调整)至满足施工要求为止,并做好记录,持续5环后,就可得出泥水指标的变化趋势,在指导配比的基础上再作大的调整(大调整),因此,泥水监控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检验配比是否合理的标准是开挖面稳定情况、流体输送状态及地面沉降量,这些得到控制后就要注意泥水指标的变化趋势,使之稳定在某一区域内。⑶泥水指标选取原则泥水的各项指标的决定取决于土体的透水系数k。见表2.2.9-2。表2.2.9-2泥水的各项指标选取与土体透水系数关系表土质透水系数(cm/s)含砂量(%)比重(g/cm³)粘度系数sec地下水影响小地下水影响大淤泥质粘土、粘土10-9~10-75~151.025~1.07518~2118~21粘土、粉砂10-7~10-515~251.075~1.12518~2018~22粉砂、砂10-5~10-325~351.125~1.17518~2018~22砂、砾石10-3~10-135~451.175~1.22518~2218~252.2.9.4泥水输送⑴泥水管路盾构进排泥浆都通过管道输送。进泥浆管选用Φ450的钢管,排泥浆管选用Φ450的钢管。⑵输送状态①旁路状态泥水输送系统启动时,先开启Vp阀、启动PH泵,再开启V3、V5阀,最后逐渐开启P1~P4、PS泵。 ②掘进状态系统运转数分钟,且当进、排泥水压力和流量趋于稳定并基本相同后,方可操作运行掘进状态。即在旁路状态下,关闭V3阀,开启V1、V2阀。③逆洗状态如泥水吸口遭堵,可操作逆洗状态,即在旁路状态下关闭V5阀,开启V2、V4阀。逆洗状态必须由旁路状态转入,严禁掘进状态、逆洗状态直接切换。逆洗完成后先切换到旁路再切换到掘进状态。④停止状态停止状态必须由旁路状态转入。泥水输送系统见图2.2.9-4。⑶接力泵设置当盾构掘进到一定距离,泵的输送能力便会达不到正常施工要求,为此必须增设接力泵,以维持正常的泥水输送。根据理论计算,除洞口泥浆调整槽处配置一台进浆泵外,另配置一台进浆接力泵,设置于盾构隧道江底段平坡与上坡的变坡处。排浆泵除盾构机自身配备的一台排浆外,另设置2台,一台设置在盾构始发井内,另一台设置于盾构隧道江底段平坡与下坡的变坡处。图2.2.9-4泥水输送基本程序图2.2.9.5同步注浆及二次补强注浆盾构施工引起的地层损失和盾构隧道周围受扰动或受剪切破坏的重塑土的再固结以及地下水的渗透,是导致地表、建筑物以及管线沉降的重要原因。为了减少和防止沉降,在盾构掘进过程中,要尽快在脱出盾尾的衬砌管片背后同步注入足量的浆液材料充填盾尾环形建筑空隙。 2.2.9.5.1注浆目的管片衬砌背后注浆是盾构施工中的十分重要的工序,其目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⑴及时填充盾尾建筑空隙,支撑管片周围岩体,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降;⑵凝结的浆液将作为盾构施工隧道的第一道防水屏障,增强隧道的防水能力;⑶为管片提供早期的稳定并使管片与周围岩体一体化,有利于盾构掘进方向的控制,并能确保盾构隧道的最终稳定。注浆工艺流程见图2.2.9-5。2.2.9.5.2注浆方式在盾构掘进过程中采取以下两种注浆方式:⑴通过盾尾注浆管在掘进的同时进行注浆的同步注浆;⑵管片脱出盾尾后,通过管片上预留的注浆孔进行补强的二次注浆。图2.2.9-5注浆工艺流程图2.2.9.5.3同步注浆同步注浆采用盾构机自带的3台双活塞注浆泵在盾尾分6路同时注入,及时填充管片与地层间环形空隙、控制地层变形、稳定管片结构、控制盾构掘进方向,加强隧道结构自防水能力,对建筑空隙采用盾尾内置的注浆管进行同步注浆。⑴注浆配比由于盾构隧道穿越粉细砂层很多,且过江段隧道通过砂层和江水直接连通,结合国内大断面泥水盾构施工事例,同步注浆采用水泥砂浆,初步拟定浆液的配比如表2.2.9-3。表2.2.9-3同步注浆材料初步配比表水泥(kg)粉煤灰(kg)膨润土(kg)砂(kg)水(kg)外加剂 120~260381~23160~50779460~470按需要根据试验加入施工过程中,砂浆配比由试验室根据试验结果最终确定。⑵浆液主要性能指标胶凝时间:一般为3~10h,根据地层条件和掘进速度,通过现场试验加入促凝剂及变更配比来调整胶凝时间。对于强透水地层和需要注浆提供较高的早期强度的地段,可通过现场试验进一步调整配比和加入早强剂,进一步缩短胶凝时间,获得早期强度,保证良好的注浆效果。固结体强度:一天不小于0.2MPa(相当于软质岩层无侧限抗压强度),28天不小于2.5MPa(略大于强风化岩天然抗压强度)。浆液结石率:>95%,即固结收缩率<5%。浆液稠度:8~12cm浆液稳定性:倾析率(静置沉淀后上浮水体积与总体积之比)小于5%。⑶注浆模式注浆可根据需要采用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方式,自动控制方式即预先设定注浆压力,由控制程序自动调整注浆速度,当注浆压力达到设定值时,自行停止注浆。手动控制方式则由人工根据掘进情况随时调整注浆流量,以防注浆速度过快,而影响注浆效果。一般不从预留注浆孔注浆,以大大降低从管片渗漏水的可能。⑷注浆设备配制搅拌站:盾构机在洞外施工场地配置自行设计建造的砂浆搅拌站一座,搅拌能力30m³/h。同步注浆系统:配备KSP20液压注浆泵3台,注浆能力3×20m³/h,6个盾尾注入管口及其配套管路,并预留6个盾尾注入管。运输系统:特制的砂浆运输车(带有12m³移动砂浆罐),带有自搅拌功能和砂浆输送泵。随管片运输车一起运输。⑸主要参数①注浆压力同步注浆时要求在地层中的浆液压力大于该点的静止水压及土压力之和,做到尽量填补而不宜劈裂。注浆压力过大,隧道将会被浆液扰动而造成后期地层沉降及隧道本身的沉降,并易造成跑浆;而注浆压力过小,浆液填充速度过慢,填充不充足,会使地表变形增大,本工程同步注浆压力设定为0.3~0.5MPa,并根据监控量测结果作适当调整。②注浆量同步注浆量为建筑间隙的150%~200%,即为23.4~31.2m³/环。 ③注浆时间及速度盾构机向前掘进的同时,进行同步注浆,同步注浆的速度与盾构机推进速度相匹配。④注浆顺序采用6个注浆孔同时压注,在每个注浆孔出口设置压力检测器,以便对各注浆孔的注浆压力和注浆量进行检测与控制,从而实现对管片背后的对称均匀压注。⑹注浆结束标准和注浆效果检查采用双指标标准,即注浆压力达到设计压力或注浆压力未达到设计压力,但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即可停止注入。注浆效果检查主要采用分析法,即根据P-Q-t曲线,结合掘进速度及衬砌、地表与周围建筑物变形量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必要时采用无损探测法进行效果检查。2.2.9.5.4二次补强注浆同步注浆后使管片背后环形空隙得到填充,多数地段的地层变形沉降得到控制。在局部地段,同步浆液凝固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不均匀、浆液的凝固收缩和浆液的稀释流失,为提高背衬注浆层的防水性及密实度,并有效填充管片后的环形间隙,根据检测结果,必要时进行二次补强注浆。施工时采用地表沉降监测信息反馈,结合洞内超声波探测背衬后有无空洞的方法,综合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二次补强注浆。二次补强注浆材料以水泥、粉煤灰和膨润土等材料为主,其配比(重量比)如表2.2.9-4。表2.2.9-4二次注浆配合比(1m³)水泥粉煤灰膨润土细砂水450kg400kg25kg300kg400kg二次补强注浆采用KBY-50/70注浆泵。二次补强注浆注浆管路自制,能够实现快速接卸以及密封不漏浆的功能,并配有止浆阀。二次补强注浆的注浆压力选定0.5~0.6MPa。注浆量根据监测到的空隙和监控量测的结果确定。注浆时主要以注浆压力控制。2.2.9.5.5质量保证措施⑴试验室进行详细的浆液配比试验,选定合适的注浆材料,添加剂及浆液配比,保证所选浆材配比、强度、耐久性等物理力学指标满足设计的工程要求;⑵制定详细的注浆施工设计和工艺流程及注浆质量控制程序,严格按要求实施注浆、检查、记录、分析,及时做出P(注浆压力)—Q(注浆量)—t(时间)曲线,分析注浆效果,反馈指导下次注浆,并及时报告业主和现场工程师;⑶成立专业注浆作业班组,由富有经验的注浆工程师和技术工人负责注浆技术工作;⑷根据洞内管片衬砌变形和地面及周围构筑物变形监测结果,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修正注浆参数和施工方法,发现情况及时解决; ⑸做好注浆设备的维修保养、注浆材料供应,以保证注浆作业顺利连续不中断进行;⑹做好注浆孔的密封,保证其不渗漏水。2.2.9.6盾构掘进方向的控制与调整由于盾构表面与地层间的摩擦阻力不均匀,地层软硬不均、隧道曲线和坡度变化以及操作等因素的影响,盾构推进不可能完全按照设计的隧道轴线前进,而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开挖面上的泥水压力以及刀盘切削地层所引起的阻力不均匀,也会引起一定的偏差,在盾构推进过程中由于不同部位推进千斤顶参数设定的偏差易引起推进方向的偏差。当这种偏差超过一定限界时就会使隧道衬砌侵限、盾尾间隙变小使管片局部受力恶化,并造成地层损失增大而使地表沉降加大。因此,盾构施工中必须采取有效技术措施控制掘进方向,及时有效纠正掘进偏差。2.2.9.6.1盾构掘进方向控制根据我单位在过江盾构隧道、地铁盾构的施工经验,结合本工程线路及地质的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方法控制盾构掘进方向:⑴用VMT隧道自动导向系统和人工测量辅助进行盾构姿态监测该系统配置了导向、自动定位、掘进程序软件和显示器等,能够全天候在盾构机主控室动态显示盾构机当前位置与隧道设计轴线的偏差以及趋势。据此调整控制盾构机掘进方向,使其始终保持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该系统的组成见图2.2.9-6。图2.2.9-6VMT隧道自动导向系统示意图随着盾构推进导向系统后视基准点需要前移,必须通过人工测量来进行精确定位,为保证推进方向的准确可靠性,拟每周进行两次人工测量,以校核自动导向系统的测量数据并复核盾构机的位置、姿态,确保盾构掘进方向的正确。⑵采用分区操作盾构机推进油缸控制盾构掘进方向根据线路条件所做的分段轴线拟合控制计划、导向系统反映的盾构姿态信息,结合隧道地层情况,通过分区操作盾构机的推进油缸来控制掘进方向。 在上坡段掘进时,适当加大盾构机下部油缸的推力;在下坡段掘进时则适当加大上部油缸的推力;在左转弯曲线段掘进时,则适当加大右侧油缸推力;在右转弯曲线掘进时,则适当加大左侧油缸的推力;在直线平坡段掘进时,则应尽量使所有油缸的推力保持一致。在均匀的地质条件时,保持所有油缸推力一致;在软硬不均的地层中掘进时,则应根据不同地层在断面的具体分布情况,遵循硬地层一侧推进油缸的推力适当加大,软地层一侧油缸的推力适当减小的原则来操作。2.2.9.6.2盾构掘进姿态调整与纠偏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地质突变等原因盾构机推进方向可能会偏离设计轴线并达到管理警戒值;在稳定地层中掘进,因地层提供的滚动阻力小,可能会产生盾体滚动偏差;在线路变坡段掘进,有可能产生较大的偏差。因此应及时调整盾构机姿态、纠正偏差。⑴姿态调整参照上述方法分区操作推进油缸来调整盾构机姿态,纠正偏差,将盾构机的方向控制调整到符合要求的范围内。⑵滚动纠偏,当滚动超限时,盾构机会自动报警,此时应采用盾构刀盘反转的方法纠正滚动偏差。允许滚动偏差≤1.5º,当超过1.5º时,盾构机报警,提示操纵者必须切换刀盘旋转方向,进行反转纠偏。⑶竖直方向纠偏控制盾构机方向的主要因素是千斤顶的单侧推力,当盾构机出现下俯时,可加大下侧千斤顶的推力,当盾构机出现上仰时,可加大上侧千斤顶的推力来进行纠偏。⑷水平方向纠偏与竖直方向纠偏的原理一样,左偏时应加大左侧千斤顶的推进压力,右偏时则应加大右侧千斤顶的推进压力。2.2.9.6.3方向控制及纠偏注意事项⑴在切换刀盘转动方向时,应保留适当的时间间隔,推进油缸油压的调整不宜过快、过大,切换速度过快可能造成管片受力状态突变,而使管片损坏。⑵根据掌子面地层情况应及时调整掘进参数,调整掘进方向时应设置警戒值与限制值。达到警戒值时就应该实行纠偏程序。⑶ 蛇行的修正应以长距离慢慢修正为原则,如修正得过急,蛇行反而更加明显。在直线推进的情况下,应选取盾构当前所在位置点与设计线上远方的一点作一直线,然后再以这条线为新的基准进行线形管理。在曲线推进的情况下,应使用使盾构当前所在位置点与远方点的连线同设计曲线相切。⑷正确进行管片选型,确保拼装质量与精度,以使管片端面尽可能与计划的掘进方向垂直。⑸严格控制纠偏力度,防止盾构机发生卡壳现象。⑹盾构始发到达时方向控制极其重要,应按照始发、到达掘进的有关技术要求,做好测量定位工作。2.2.9.7管片堆放及防水材料粘贴2.2.9.7.1管片运输及场内堆放⑴根据盾构隧道的施工进度计算管片日需求量,并组织大型运输车辆将管片从管片厂或管片存放场运入盾构施工现场。管片装车前详细检查拟装运管片的龄期、标识、试验报告,合格后采用10t轮式叉车将管片平稳叉起装到运输车。为保证装车时不对管片边角损坏,在叉车上设置橡胶垫板,叉车叉起和下放时慢举慢放。在运输汽车上放置垫木,并在管片装好后用绷带固定牢固,避免放置和运输管片过程中损坏管片。在装车完成后,详细检查管片资料,填写管片出厂合格证。⑵管片进入施工现场时严格进行检查。主要检查管片龄期、所附试验报告、管片合格证和表面破损裂缝情况,若不合格则退回管片厂处理。⑶管片进场检查合格后,采用45t走行式门式吊机使用尼龙吊带将管片起吊后卸入管片堆放区内。卸管片时轻吊轻放,避免损坏管片边角。⑷管片应按生产日期和进场日期在管片堆放区排列堆放整齐,并搁置在柔性垫条上,垫条厚度要一致,搁置部位上下一致。⑸管片堆放区地坪采用15cm厚C20砼地坪,坚实平整,管片应内弧面向上堆放整齐,堆放高度为三块。2.2.9.7.2管片防水材料粘贴⑴选购专业厂商生产的性能优良的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垫、粘结剂,并对进场的防水材料按国家相关标准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其质量合格后使用。⑵管片防水密封条粘贴:在干净、干燥的管片防水槽内均匀涂刷氯丁粘接剂一遍到两遍,同时在防水橡胶密封垫内面也均匀涂刷氯丁粘接剂一遍,涂刷必须均匀,无遗漏。待粘接剂已初干(用手接触不粘手、不拉丝),制作人员将防水密封条翻入槽内进行粘贴,其程序先两断面后环面中间逐渐向两端延伸,粘贴必须四角平整服贴,不可突起蹋下。然后用木锤轻击使密封条与管片粘贴充分,防止浮贴,以防止管片在下井吊运和拼装时密封条错位失落,造成拼装困难和防水失效。 ⑶管片传力软木衬垫粘贴:在管片的纵向端面和缓冲薄片上均匀涂刷三九氯丁粘接剂,等初干后将软木衬垫准确的粘贴上,用木锤击之使其粘贴平整牢靠。⑷每环管片防水密封条的粘贴应在安装前12~24h内完成。在粘贴防水密封条时同时进行管片衬垫的粘贴。待粘防水密封条与补垫基面无尘、无油、无污、干燥,以保证粘贴质量。⑸对防水密封条表面需涂刷缓膨胀剂,尤其拱底块密封垫表面必须涂刷二道缓膨胀剂。雨天必须做好粘贴好管片的遮盖工作,防止防水密封条失效。⑹管片角部为防水的薄弱环节,角部密封垫应铺设到位,并在管片角部设自粘性加强密封薄片,以加强防水密封效果。(7)管片防水密封条、软木衬垫完成后,将管片翻转,在管片外弧面涂刷水泥基防水涂料。(8)冬季橡胶防水密封条在施工前必须放入烘房备用。(9)对粘贴好防水密封条的管片,在运输和装拼中应避免擦碰、剥离、脱落或损伤。2.2.9.8管片拼装管片拼装是盾构法隧道施工的一个重要工序,是用环、纵向螺栓逐块将高精度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组装而成,整个工序由盾构司机、举重臂操作工和拼装工等三种特殊工种配合完成。2.2.9.8.1管片安装程序管片安装程序见图2.2.9-7。图2.2.9-7管片安装程序框图2.2.9.8.2拼装前的准备⑴管片清理:管片下井拼装前,用灰刀清除管片上的浮灰、浮砂,对管片进行清理。 ⑵防水密封条、传力衬垫、防水涂料检查:管片清理干净后,在地面上按拼装顺序排列堆放,按设计图要求,按规定粘贴传力垫及防水材料,经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并填写《管片防水材料贴付检查表》;⑶将检查合格后已粘贴防水材料的管片及管片接缝的连接件和配件、防水垫圈等,用龙门吊运送到井下,装入管片车,由隧道内运输列车运送至工作面。⑷操作人员应全面检查管片拼装机的动力及液压设备是否正常,拼装机吸盘是否灵活、安全可靠。2.2.9.8.3管片安装方法⑴管片采用通用楔形环管片,安装点位以满足隧道线型为前提,重点考虑管片安装后盾尾间隙要满足下一掘进循环限值,确保有足够的盾尾间隙,以防盾尾直接接触管片。管片安装前根据盾尾间隙、推进油缸行程选择好拟安装管片的点位。⑵盾构掘进到预定长度,且拟安装封顶块位置的推进油缸行程大于2.7m时,盾构机停止掘进,进行管片安装。⑶为保证管片安装精度,管片安装前需对安装区进行清理。⑷管片安装时必须从隧道底部开始,然后依次安装相邻块,最后安装封顶块。每安装一块管片,立即将管片纵环向连接螺栓插入连接,并戴上螺帽用电动扳手紧固。⑸安装时先径向插入2/3,调整位置后缓慢纵向顶推,防止封顶块顶入时搓坏防水密封条。⑹管片块安装到位后,应及时伸出相应位置的推进油缸顶紧管片,其顶推力应大于稳定管片所需力,然后方可移开管片安装机。(7)管片安装完后及时使用整圆器整圆,并在管片环脱离盾尾后要对管片连接螺栓进行二次紧固。(8)安装管片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损坏防水密封条,并应保证管片拼装质量,减少错台,保证其密封止水效果。安装管片后顶出推进油缸,扭紧连接螺栓,保证防水密封条接缝紧密,防止由于相邻两片管片在盾构推进过程中发生错动,防水密封条接缝增大和错动,影响止水效果。2.2.9.8.4管片安装质量保证措施⑴由经验丰富的专业管片安装人员进行管片拼装,拼装过程由工程技术人员根据验收标准进行过程验收,保证拼装质量。⑵严格进场管片的检查,有破损、裂缝的管片不采用。下井吊装管片和运送管片时应注意保护管片和防水密封条,以免损坏。⑶防水密封条及软木衬垫粘贴前,应将管片进行彻底清洁,以确保其粘贴稳定牢固。 ⑷管片安装前应对盾构机管片安装区进行清理,清除如污泥、污水,保证安装区及管片相接面的清洁。⑸严禁非管片安装位置的推进油缸与管片安装位置的推进油缸同时收缩。⑹管片安装时必须运用管片安装的微调装置将待装的管片与已安装管片块的内弧面纵面调整到平顺相接以减小错台。调整时动作要平稳,避免管片碰撞破损。(7)同步注浆压力必须得到有效控制,注浆压力不得超过限值。(8)管片安装质量应以满足设计要求的隧道轴线偏差和有关规范要求的椭圆度及环、纵缝错台标准进行控制。(9)泥水盾构管片拼装作业环境不同于其它类型盾构,泥水系统在施工时易造成工作区域积水现象,及时采用污水泵排除积水,处理好水力机械管路渗漏点,为管片拼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防止因未将拼装作业区内积水排出,影响对管片的准确定位,影像管片成环质量。2.2.9.9盾构油脂压注盾构机尾部与已拼装的管片外部的空隙靠盾尾密封刷和密封刷之间充填的盾尾油脂分隔。在盾尾的钢板中预埋了盾尾密封油脂注入管。盾尾油脂的注入可使盾尾密封刷和密封刷间的油脂与管片外弧面紧密结合,能阻止地下水及同步注浆浆液进入盾构机内部,防止地下水和同步注浆浆液的损失。盾尾油脂采用自动、半自动或手动控制系统操作。2.2.9.10施工运输⑴运输系统合理的运输系统是保证快速施工的前提。盾构在掘进过程中,管线、管片、砂浆运输等需运送到工作面。只有组织快速有效的运输系统,才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⑵渣土运输泥水仓内渣土经泥水运送系统的排泥管道泵出地面,经处理后用自卸汽车运往弃渣场。⑶管片及材料运输①管片:采用重载汽车从预制场运往施工现场。②施工垂直运输:在每条隧道盾构始发井布设一台45t门吊进行垂直运输,管片、施工管材及油脂等小型设备的的吊运等,浆液通过预留口下放。管片及其他施工用料从井上存放场地下吊放在井下运输车辆上。另外设置人梯用于小型辅助材料、机具的临时运送。③洞内水平运输:管片、油脂、轨道、砂浆等临时水平运输采用电瓶机车 牵引平板车。盾构掘进由砂浆运输车和管片运输车运送材料,每次完成一个循环(每个循环掘进一环)。2.2.9.11施工通风根据本工程特点,结合北京市气候条件,每个隧道轴流风机选用SDA125B-4F110型变极调速风机一台,通风管选用4×4增强型软式风管,错齿行拉链连接,便于装卸与维修,风管直径Φ1500mm,风管应采用热复合,拉链连接处应采用内外风帘,以降低漏风率。2.2.9.11.1通风量计算⑴施工通风所需风量:a.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b.最小断面风速;c.内燃机械设备总功率。分别计算,取其中最大值作为参考控制风量。⑵计算参数a.洞内同时工作最多人数按60人/工作面考虑。b.断面最小风速Vmin≥0.15m/s,坑道内V≥0.25m/s。c.洞内每人应供给新鲜风≥3m³/min。d.内燃机械设备作业供风量≥3m³/(min∙Kw)。e.风管平均百米漏风率β≤1.5%,风管摩檫阻力系数λ≤0.00025施工隧洞直径较大,满足降温排尘所需的风量就可满足洞内风速需风量。对于施工人员需风量,一般要求施工人数不会很多,满足降温排尘所需的风量也满足施工人员需风量,因此盾构施工中的需风量:Q总=Q需+Q人式中:Q总一TBM施工中的总需风量,m³/min;Q需—降温排尘风暴,m³/min;Q需一施工人员所需风量,m³/min。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施工人数取到60人计算,所得的Q相对于Q人是很小的,因此计算盾构施工中的总需风量时只考虑Q需即可因此,风机风量的计算宜采用最小断面风速法计算。Q需≧Vmin*S其中:Vmin为最小断面风速取0.15m/s。S为洞内断面面积约:S=π×R2=3.14×(11.1/2)2=96.7m³。Q需=0.15*96.7=14.5m³/s=870m³/min 其中:L为掘进深度,β为百米漏风率,取β=1.5%Q机=(Q需+Q漏)*1.15(风量备用系数)对于2000m隧道而言:Q机=(870+870*1.5%*2000/100)*1.15=1300m³/min2.2.9.11.2风压、风阻计算h机≥h总阻=∑h摩+∑h局+∑h正h总阻:沿途总的通风阻力h摩=9.8*λ*L*P*Q2/A3其中:λ为风筒摩擦阻力系数α=0.00025L为风道长度mP为风道周边长度mA为过流面积m³Q为计算风量m³/s∑h局、∑h正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可忽略不记。因此:L=2000m时,h总阻=9.8*λ*L*P*Q2/A3=9.8*0.00025*2000*3.14*1.7*(1300/60)2/(3.14*(1.5/2)2)3=2228Pa结果(风管直径为1500mm)风筒的全压阻力:+PdP:风筒静压损失(Pa);λ:风筒摩擦阻力系数(本风筒取λ=0.0132);ρ:空气密度(取1.2kg/m³);Qi、Qi+1:每段(100米为一个计算段)进出口风量(m³/s)D:风筒直径(m);L:风筒长度(m);Pd:风筒出口动压根据以上计算得知:节长80米,直径1.5米的柔性正压风筒阻力为5626Pa。2.2.9.11.3通风设备选型根据计算结果,对于单线通风距离为2000m的隧道,每个隧道轴流风机选用SDA125B-4F110型变极调速风机一台,通风管选用4×4 增强型软式风管,错齿行拉链连接,便于装卸与维修,风管直径Φ1500mm,风管应采用热复合,拉链连接处应采用内外风帘,以降低漏风率,SDA125B-4F110风机性能参数见表2.2.9-5。表2.2.9-5SDA125B-4F110隧道施工风机性能参数表型号叶轮直径mm流量m³/min全压Pa转速r/min电机功率kW噪声dB(A)重量kgSDA125B-4F1101250180050001480/1480110+110904120175043001480/980110+508816003600980/148050+1108714303000980/98050+50852.2.9.12隧道内通讯利用在地面安装的48门及在中央控制室设一台32门自动电话总机,进行各工作面之间的联络。在井口、测量转换平台、盾构机工作面、中央控制室处各设一台电话进行通讯联系。洞内运输车辆通过对讲机和中央控制室联系。在中央控制室的中央控制盘中有自动控制通讯传送装置中心台;中央台与运算台车上的传送装置分台,各送、排泥泵控制面板内的传送装置分台用通讯线连接,中央控制盘能实时控制线路上的各泵,阀的工作,实现泥水系统自动平衡运转,通信线沿泥水管络安设。在盾构施工中将安装工业电视系统,工业电视系统由视频线、控制线、摄像头和显示屏组成。通过控制线传送代码来控制摄像头的运转,在中央控制室能通过显示屏看到各工作面的情况。2.2.9.13泥水分离系统随着盾构机的掘进、切削土砂随着泥浆被运送,在隧道外的施工场地内用泥水处理设备将排出的泥浆(污浆)进行分离处理,处理后的泥水,经过沉淀、调整后,再送入调节槽调制后作为新鲜泥水循环使用,分离出的砂、碴石和泥块装入碴车运出。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采用一级泥水分离系统,泥水处理系统工作原理见图2.2.9-7。由排泥管排出的泥浆经过脱水筛过滤后被送到泥浆沉淀槽内,将泥块、碎石进行首次分离,分离出来的泥块、碎石进入振动筛,再次分离后,到输送带并运到集料槽排出,而由沉淀槽与振动筛分离出来的泥浆,进入泥水分离漩流器内,进行循环分离,分离出来的砂土,在进入脱水筛,脱水后,进入输送带运至集料箱排出,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泥浆,进入调整槽重新使用,在调整槽内,并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粘土、cmc、清水进行混合,制成适合地层特征的新泥浆,由送泥泵泵入盾构泥水室内,调整槽内的多余泥浆,被送到剩余泥浆槽内。一级泥水处理的对象是从作业面返回的排出泥水中粒径在74μm 以上的砂、砾、粉砂、粘土块和部分45μm以上的粉粒。图2.2.9-7泥水处理系统工作原理图2.2.9.14排污系统泥水、排污管路随着盾构掘进需要不断地接管向前延伸。进排泥管路在施工中是充满泥水的,在接管时满管的泥水将外溢污染隧道。每100m安装一只闸阀,则接管时100m管路的外溢流量约10m³,影响工作面施工和隧道清洁。为此盾构机特配备自动接管器。在接管时首先关闭管路两端的闸阀,在特殊管处的分管与排污设备连接,打开气阀,将满管的泥水先排至污水箱,等管路接好后,再放回管路内,关闭气阀,打开两端闸阀,完成接管作业。注浆管路清洗下的液体,放入污水箱,同洞内其它施工污水通过污水泵(排污泵泵压高于出浆泵)排至出浆管道,通过出浆管排出隧道。2.2.10泥水处理及碴土弃置方案2.2.10.1泥水处理系统概述泥水盾构是利用泥水的携带碴土能力将盾构开挖下来的碴土通过管道泵送至地面泥浆处理系统进行分离,分离出来的干碴通过汽车或其方式运输至指定场所进行排放;剩余指标合格的泥浆则继续进行循环至盾构机用于下一循环的掘进施工,如泥浆不达标需要弃浆时,则弃浆集中至沉淀池,经沉淀后捞渣外运;必要时部分泥浆进入泥浆压滤系统,压滤后的干碴通过汽运至弃碴场,清水则循环至清水池,确保不污染环境。泥水处理循环系统流程见图2.2.10-1。 图2.2.10-1泥浆循环系统流程图每台盾构机各配备一套泥浆处理系统,泥浆处理系统包含泥水分离系统、制调浆系统和压滤系统三个部分组成。单台泥浆处理场地平面见图2.2.10-2所示。图2.2.10-2单台泥浆处理场地平面布置图2.2.10.2单套泥水分离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本工程配备两套独立的泥浆处理系统,单套泥水处理系统功能单元如表2.2.10-1所示。表2.2.10-1地面泥水处理系统功能单元序号项目数量功率kW备注1ZXSⅡ-2500/20泥水分离设备11230.002ZDJ-2500制浆系统1145.003ZXTJ-2500调浆系统1374.00 5YL-72压滤系统1587.006PLC集中控制系统130.00合计2366.002.2.10.2.1ZXSⅡ-2500/20泥水分离设备⑴ZXSⅡ-2500/20泥水分离设备技术参数如表2.2.10-2所示。表2.2.10-2ZXSⅡ-2500/20泥水分离设备技术参数表主部件名称细目部件名称参数ZXSⅡ-2500/20泥水分离设备技术指标综述设备总重量300t设备单件最大重量15t设备总功率1230kW设备外形尺寸30.80×10.80×8.80m泥水处理能力2500m3/h振动筛振动模式直线振动碴料筛分能力1350-2500t/h碴土含水率≤30%设备噪音≤80dB预筛分器单元设备单元数量3振动电机型号,功率MVE12500/1,2×7kW筛网面积,筛孔尺寸16.29m²,40×(3~6)mm一级除砂处理单元设备单元数量6碴浆泵流量及功率500m3/h,90kW旋流器型号及数量φ500,2个分离粒度74μm二级除泥处理单元设备单元数量6碴浆泵流量及功率450m3/h,90kW旋流器型号及数量DN100,24个分离粒度20μm振动筛分脱水单元设备单元数量6振动电机型号,功率MVE14500,2×8.9kW筛网面积,筛孔尺寸8.8m²,96×(0.30~0.40)mm⑵ZXSⅡ-2500/20泥水分离设备功能说明ZXSⅡ-2500/20泥水分离设备主要由预筛分器单元、一级除砂处理单元、二级除泥处理单元、振动筛分脱水单元、储浆槽冲砂单元等组成,泥浆最大处理量能达到2500m3/h。系统以泥浆处理量为125m3/h的设备为基本单元进行可拆分组合,也可以根据其它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系统拆分或重组,具有较强的工程适用性。泥水分离设备工作原理图如图2.2.10-3所示。 图2.2.10-3泥水分离设备工作原理图泥浆进入一级储浆槽,由一级碴浆泵泵送入一级旋流器组进行除砂旋流分选,旋流器组底流直接落入脱水筛的下层筛脱水后排出,进行一级处理的泥浆进入二级储浆槽由二级碴浆泵从二级储浆槽内泵送入二级旋流器组进行除泥旋流分选,旋流器组底流直接落入脱水筛的上层筛脱水后排出,先后经过两次除砂除泥处理后的泥浆进入调浆泥浆池,经调浆泥浆池调配后泵送回井下,进入盾构环流系统重复使用,经过脱水筛处理后透筛底流浆液由透筛底流料斗的收集后进行生石灰搅拌外排或压滤处理。当泥浆经一级除砂单元净化处理后清除大部分74μm以上的砂质颗粒,满足盾构施工需要时,可通过一级中储箱出口阀门的转换将一级旋流净化后的泥浆直接自流入调浆箱,经调浆箱调配后返回井下。当泥浆经一级除砂单元处理后不足以将泥浆比重及含砂率降至合理范围内时,可通过一级中储箱出口阀门的转换使泥浆进入二级除泥单元,这样可降低泥水设备的运行功率,节约施工成本。二次除泥处理后的泥浆经二级中储箱出浆口由溜槽自流入调浆箱,经调浆箱调配后泵送回井下,进入盾构环流系统重复使用。二级除泥单元采用进口变锥角的小直径旋流器,在低压力进浆条件下具有处理能力大、分离粒度小的特点,成组使用的小直径旋流除泥器可清除泥浆中20μm以上的泥质颗粒。 在一二级储浆槽导碴侧设有专用的反冲支路接口,由储浆槽冲砂单元来完成各储浆槽的扰动防沉淀功能。通过反冲支路,可以扰动一二级储浆槽内沉积的碴料,使一二级储浆槽内不致因长期使用而导致淤积漫浆。储浆槽冲砂单元,配置大流量低扬程冲砂泵,依次进入泥浆处理系统的各储浆槽进行自循环,并启动相应的一级泵或二级泵,形成局部二次小循环净化处理。当回流泥浆性能参数超标或底部沉淀淤积较多时,依托盾构环流系统P1泵出口的管阀切换,充分利用盾构施工间隙期,使调浆泥浆箱的泥浆通过送浆泵的泵送形成二次大循环再净化处理。脱筛底部设有透筛底流料斗,收集透筛底流,让各旋流器底流不再参与泥浆循环,泵送进入压滤处理单元,最大限度降低循环泥浆的固相含量。泥水分离设备外形结构图如图2.2.10-4所示。图2.2.10-4泥水分离设备外形结构图⑶ZXSⅡ-2500/20泥水分离设备的配置特点①整体设计简介该泥水处理系统盾构泥浆的处理能力为2500m3/(h·套)。能对盾构施工中产生的废浆进行预筛分加两级旋流处理,满足盾构掘进泥浆的处理并循环利用的要求、泥浆处理的碴土分离要求。泥水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一级、二级系统间可实现串、并联互换;系统以泥浆处理量为1000m3/h的设备为基本单元。②筛分单元每套预筛器可处理污浆流量1300m3/h,粗砂峰值可达96t/h,为确保粗砂的分离效果,安装了一个下坡角的双层振动筛。振动筛上层安装1830mm×4270mm×6mm不锈钢张拉筛板;后部安装1830m×370mm×3mm不锈钢条缝筛板;下层安装1830mm×4270mm×3mm不锈钢条缝筛板。振动筛将盾构机泥水中的粒径大于3mm的颗粒从筛面筛出,碴土落至碴场堆置,预筛分单元结构示意图如图2.2.10-5所示。 图2.2.10-5预筛分单元结构示意图③脱水筛单元一级旋流器底流先进入脱水筛后形成垫层,二级旋流器底流后进入脱水筛;落碴部装有0.5mm进口筛板,出碴口部分装有0.3mm进口筛板;为确保粗砂的分离效果,我们提供了一个上坡角的可变频双层振动筛。振动筛将一二级旋流器底流脱水后从筛面筛出,碴土落至碴场堆置。④一级旋流器单元经过预筛处理的泥浆进入一级储浆槽,经由两台碴浆泵的输送分别进入6套2×φ500旋流器组进行除砂处理。一级旋流器采用大直径多锥500mm旋流器分离,同时设有底流浓度调节的鱼尾装置及真空调节装置。变锥旋流器分离精度及处理量均比普通旋流器大20%以上,达到相同分离精度和处理量时的能耗降低30%。图2.2.10-6一级旋流器单元和二级旋流器单元结构示意图⑤二级旋流器单元经过一级除砂处理的泥浆进入二级储浆槽,经由两台碴浆泵的输送分别进入二级旋流器组进行除泥处理。二级旋流器采用进口小直径多锥150mm旋流器分离,同时设有底流浓度调节的鱼尾装置及真空调节装置。经试验及工况使用证明,变锥旋流器分离效率高、使用使用寿命长。旋流器末端的鱼尾装置可提供较高的底流浓度,在筛面上形成稳 定的滤床,大大减少透筛部分的泥浆,保证了泥浆的分离精度。变锥旋流器分离精度及处理量均比普通旋流器大20%以上,达到相同分离精度和处理量时的能耗降低30%。2.2.10.5.2ZDJ-2500制浆系统⑴ZDJ-2500制浆系统功能说明为确保盾构掘进时泥浆的携碴功能及掌子面的稳定,泥浆需要达到一定的物理性能,制浆系统负责制备好新浆,以备在需要时调配使用。在盾构机正常掘进阶段时,由于地层差异性较大,盾构机在不同地层掘进时,回井泥浆指标会有所不同,制浆系统的制浆能力能满足盾构机在不同地层段的补浆需求。制浆系统主要包含膨润土制浆和化学泥浆制备两部分。①膨润土制浆膨润土制浆采用剪切泵和搅拌器联合的制浆方式,使膨润土得到快速充分的水化,使浆液达到最好的性能指标。能为高分子聚合物或粘土的迅速水合提供高度的剪切,使聚合物用量减少15%以上,膨润土用量减少30%以上,并且改善了泥饼质量及孔底损失,降低了浆液剪切比速率,提高了凝胶强度。②化学泥浆制备采用一套化学制浆设备来配制CMC浆液,上物料由人工完成,上水控制水量。上完料后,人工开启搅制浆电机开始搅拌制浆,据化学药剂的水溶时间来决定制备时间,此为制备过程;制备完成后保证出浆阀门的开启,打开输送螺杆泵,输浆到回浆池中或储浆池中,当储浆池或回浆池需要化学药剂水解液来调节泥浆指标时,可利用螺杆泵的输送功能,通过泵进、出口阀门的切换来输送化学浆液的位置。2.2.10.5.3ZXTJ-2500调浆系统调浆系统由不同功用的泥浆池、泵组、管阀、自动检测仪器以及相关的控制部分组合而成。其主要功能是对泥水分离设备的泥浆进行分配、循环、沉淀和调整。通过控制室对泥浆的液位、流量、比重和流向予以控制和监控。盾构机开始掘进时,盾构排出的污浆分别经过ZXSⅡ-2500/20泥水分离设备的一级除砂二级除泥处理,污浆中的有害固相颗粒得以清除;净化后的回收泥浆在调浆池内指标达不到要求时,通过启动补浆泵,调浆箱内输送新制泥浆混合后,再经回浆池送浆泵送入井下。当盾构机在掘进时,如果经泥水分离设备处理后的泥浆性能达标,可使净化后的泥浆直接进入调浆池,经回浆池的送浆泵泵回井下。当调浆池内沉淀淤积较多时,可在盾构间隙期间开启送浆泵,关闭回井支路打开二次循环支路,将调浆池的泥浆重新送入泥水分离设备进行二次循环净化处理。可在泥浆需要进行快速调整时在回浆池内对泥浆进行调整,调浆池设有移动搅拌装置,回浆池设有搅拌装置,可有效防止浆液沉淀而沉碴板结,使池内泥浆更为均匀。 2.2.10.5.4ZXYL-72三级压滤系统配置三级压滤系统作为备用,在沉淀池处理能力达不到要求时启用。⑴压滤系统功能盾构机通过粘土地层掘进时,由于泥浆粘度较高、其中的细颗粒较多,旋流器的分离指标会下降。经二级分离设备处理后的泥浆中细微的粘土颗粒逐渐富集,如果不及时予以去除,则引起泥浆的比重和粘度上升,直接影响了泥浆的携碴能力及环流系统的泵送能力进而影响到盾构机的掘进效率。压滤系统的功用就是在粘土层旋流筛分设备不能分离出足够的固相,不能将泥浆比重还原到掘进初期的低值1.05~1.10g/cm3左右时,进行彻底的固液分离,通过分离出足够的低含水率(23~27%以下)干土、回收足够的低固含(50mg/l以下)滤液,将泥浆比重还原到掘进初期的所需值。本系统是针对盾构废弃泥浆处理的设备,将盾构废浆集中处理为可堆积的碴土与滤液。系统在进料、筛分、压滤、排水、卸料过程采用自动控制及监测。由于场地受限制,本系统压滤的主要原料来自于脱水筛透筛底流。拟采用压滤机处理工程产生的剩余泥浆。因此,最为重要的就是控制进泥泥浆的比重,使其在某个地层掘进时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等到整个循环泥浆比重恶化、环流泵超负荷、盾构机扭矩过大推不动的时候,才不得不用清水置换,以避免泥浆循环体系容量超限的浆液溢流而大量弃浆。⑵ZXYL-72压滤系统技术参数表2.2.10-2ZXYL-72压滤系统技术参数表主部件名称细目部件名称性能参数压滤系统技术指标综述设备单元数量1设备型号ZXYL-72设备总功率587kW压滤机单元滤室总容积12.01m3过滤面积600m²设备外型尺寸13.70×2.72×2.40m每小时循环次数1.5次压榨压力≤1.2MPa进料压力≤1.0MPa滤板数量86滤板尺寸2000×2000mm供浆单元设备单元数量1压滤泵的流量,功率200m3/h,3*75kW供气单元设备单元数量1空压机参数9.8m3/min,1.3Mpa助滤剂单元助滤剂的水化Y800搅拌桶2*4kW输送机型号,功率2*4kW其他功能单元滤液泵的流量,功率250m3/h,15kW固定搅拌器功率,数量3组,3×15kW, ⑶泥浆处理步骤泥浆处理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泥浆收集→泥浆改性→压滤(含送浆、建压)→排水→隔膜压榨→吹气脱水→卸料→管路冲洗。从脱水筛透筛底流收集斗送来的浆液进入底流泥浆池,泵送入待压泥浆罐,用悬臂吊将生石灰提至待压泥浆罐上部,在Y800搅拌桶中进行水化处理后进入待压泥浆罐。泥浆泵将待压泥浆罐中的泥浆泵送至压滤机滤板间的密闭腔室,泥浆中的固相颗粒被滤布拦截并逐渐富集形成滤饼,滤液透过滤布流出进入滤液收集池。滤液池内液位达到一定高度时,排水泵开启,将滤液排出,滤液池内液位降低到一定高度时,排水泵停止,剩余滤液将用于管道的冲洗。泵送泥浆过程中滤饼逐渐增厚,压力逐渐升高,泵送泥浆流量逐渐减小。当压力达到设定值、过滤出水量很少时,说明滤饼形成,此时进行一次隔膜压榨,尽可能多的挤压出滤饼中的水分,压滤机松开滤板并卸料。当卸料完成后,泥浆泵随即对进浆管路进行冲洗,准备下一流程。⑷ZXYL-72压滤系统的配置特点多余的泥浆进入压滤单元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碴料含水率≤30%,适合卡车运输;滤液水固含滤≤5g/L,滤液水循环再利用。图2.2.10-7压滤过后的滤饼压滤前泥浆的改良物料性质对压滤速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最主要是通过影响滤饼的孔隙状态来影响过滤过程,或者说物料的粒度及其组成直接影响滤饼空隙率及孔隙的大小,从而影响物料的过滤过程。此外,细物料越多,压滤过程中越容易堵塞滤布,影响压滤速度。因此加入助滤剂改善物料粒度,就可以提高过滤的速度。助滤剂制备系统由2套Y800搅拌桶、助滤剂提升装置组成,完成对制浆机所需助滤剂粉料的制备及输送。待压泥浆罐内设有搅拌器。⑸压滤系统工作过程压滤系统工作流程如图2.2.10-8所示。 一、压紧滤板,形成滤室二、混合后碴料进入滤室三、机械挤压,初步排水四、压缩空气加压,进一步排水五、卸出滤饼六、经处理后滤饼图2.2.10-8压滤系统工作流程①压紧滤板:主液压缸动作,连杆带动移动板,相邻两滤板形成滤室。②压滤:隔膜泵将料浆通过料浆集流管注入滤室,继续对滤室内的料浆施压,进行挤压:主液压缸再次动作,使移动板进一步挤紧滤室,由于滤板四周的橡胶密封条可变形,因此滤室内的滤饼厚度变薄,用机械方式挤压出滤饼中的剩余水分。③隔膜压榨:采用0.80~1.20MPa的高压空气将滤板隔膜鼓起,挤压滤饼,进一步脱水。④卸饼:主液压缸通过连杆作用,将移动板推至远端并打开第一组滤室,然后利用液压缸依次打开剩下的滤室,卸下滤饼(含水率≤25%,固含率≤2g/L)。2.2.10.3碴土弃置盾构掘进过程中,将产生的碴土和泥浆分别存放,碴土直接用碴土车外运;产生的泥浆经过一级沉淀池沉淀后,可利用的泥浆进入回收池,废浆通过管道输送至专门沉淀池沉淀处理,沉淀后渣土捞出处理后弃置,清水经三级沉淀处理后外排。根据施工进度情况,若产生泥浆数量过大,无法及时沉淀,则采用压滤设备进行应急处理。同时在弃置现场采用分格布局、分格弃置,合理调配,做到弃置现场进出有序,分层分步启用,确保全天候24小时弃置。2.2.10.4废弃泥浆处理2.2.10.4.1废弃泥浆成因及方量估算泥水平衡盾构机在施工过程中,随着刀盘切削和前进,开挖面的土体将被 逐层剥落并混入环流泥浆。地层切削下来渣土经过刀盘刀具搅动、泥浆环流的循环、泥浆泵剪切等作用,其地层中的细颗粒会与泥浆混合且基本无法筛分,从而增大泥浆的细颗粒含量,造成泥浆组分变化,比重加大、粘土升高、流动性减弱。盾构施工过程中,由于泥浆泵负荷恒定,排除泥浆最大比重约1.25g/ml,且随着掘进距离的加长,管道对泥浆泵功率的消耗也增大,则排浆比重一般控制在1.2g/ml。在掘进过程中,随着泥浆比重和流动性变化超出泥浆泵工作允许范围时,将无法正常进行泥浆环流,必须对泥浆进行稀释、对多余的劣化泥浆进行废弃处理,因此产生废弃泥浆。同时,在粉细砂层中,部分细砂颗粒粒径较小时,亦会悬浮于泥浆中,从而使泥浆比重升高,但粘度一般不上升。根据目前施工工艺和施工经验,盾构泥浆处理工艺如下:图2.2.10-9泥浆处理工艺流程⑴废弃泥浆总量根据颗分结果以及地质断面地层分布,结合排浆比重控制指标,统计常规泥水分离设备无法筛分的细颗粒,得出废弃泥浆总量为:V=总开挖量×(土层占比×土层细颗粒含量+卵石土层占比×卵石土层细颗粒含量)/泥浆中的细颗粒含量=(12.6×12.6/4)×3.14×3750×(33.04%×73.59%+57.27%×52.87%×33%)/(1.20-1)=866525.0639(m3)≈80万方式中未考虑粉细砂地层细颗粒的影响以及土体进入环流泥浆后的膨化作用影响,从以上计算结果可得,总体废弃泥浆总量约80万方。⑵单日最大弃浆量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单日掘进指标,分别对全断面粉质粘土+粉土地层和卵石土+粉质粘土地层产生的废浆量进行计算得:①全断面粉质粘土+粉土地层位于始发段,单台盾构机单日进度指标为4m/d,则两台盾构机单日废浆量为:V=(12.6×12.6/4)×3.14×4×73.59%/(1.20-1)×2=3668m3②卵石土+粉质粘土复合地层复合地层中卵石土含量约70%、粉质粘土含量约30%,位于盾构机掘进正常段,单台盾构机单日进度指标为20m/d,则两台盾构机单日废浆量为:V=(12.6×12.6/4)×3.14×20×(30%×73.59%+70%×52.87%×33%)/(1.20-1)×2=8546m3由以上计算可知,盾构机在复合地层中正常掘进期间产生废弃泥浆量达到最大,约8500m3。2.2.10.4.2废弃泥浆处理工艺盾构废弃泥浆一般通过自然沉降、化学沉降、固化、压滤、离心分离等工艺进行处理。清华园隧道废弃泥浆中细颗粒含量高、弃浆量大,拟选择沉降+压滤方案。⑴压滤工艺流程旋流筛分设备不能分离出的泥浆中的固相,不能将泥浆比重还原到掘进初期的低值1.05~1.10g/cm3时,通过压滤设备进行彻底的固液分离,通过分离出足够的低含水率(23~27%以下)干土、回收足够的低固含(50mg/l以下)滤液,将泥浆比重还原到掘进初期的所需值。压滤系统主要由压滤机、空压机、泥浆泵、泥浆罐及控制系统组成。为提高压滤效率,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选配助滤剂、絮凝剂等辅助功能单元。泥浆处理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泥浆收集→泥浆改性→压滤(含送浆、建压)→排水→隔膜压榨→吹气脱水→卸料→管路冲洗。泥浆泵将改良后的泥浆送至压滤机滤板间的密闭腔室,泥浆中的固相颗粒被滤布拦截并逐渐富集形成滤饼,滤液透过滤布流出进入滤液收集箱。滤液箱内液位达到一定高度时,排水泵开启,将滤液排出,滤液箱内液位降低到一定高度时,排水泵停止,剩余滤液将用于管道的冲洗。泵送泥浆过程中滤饼逐渐增厚,压力逐渐升高,泵送泥浆流量逐渐减小。当压力达到设定值、过滤出水量很少时,说明滤饼形成,此时进行一次隔膜压榨,尽可能多的挤压出滤饼中的水分,压滤机松开滤板并卸料。当卸料完成后,泥浆泵随即对进浆管路进行冲洗,准备下一流程。 本系统设置了中控室,将系统动力柜与控制柜放置其中,系统具备PLC中控系统和手动、半自动控制,能对进浆、压滤、吹风、卸料等过程进行控制,能够避免外界不良气候条件对电气元件的影响。⑵压滤机工作原理表2.2.10-3压力及工作原理序号步骤原理图1压紧滤板:主液压缸动作,连杆带动移动板,相邻两滤板形成滤室2压滤:隔膜泵将料浆通过料浆集流管注入滤室,继续对滤室内的料浆施压,进行压滤形成固液分离3挤压:主液压缸再次动作,使移动板进一步挤紧滤室,由于滤板四周的橡胶密封条可变形,因此滤室内的滤饼厚度变薄,用机械方式挤压出滤饼中的剩余水分4隔膜压榨:采用0.80~1.20MPa的高压水将滤板隔膜鼓起,挤压滤饼进一步脱水 5卸饼:主液压缸通过连杆作用,将移动板推至远端并打开第一组滤室,然后利用液压缸依次打开剩下的滤室,卸下滤饼(3)压滤效果初步完成压滤的滤饼初步完成压滤的滤饼(近照)压滤后的滤液滤液与废浆对比压滤车间完成晾干的滤饼图2.2.10-10压滤效果图2.2.10.4.3废弃泥浆处理规划 由于压滤车间、废弃泥浆池及弃渣场占地面积大,线路周边无空旷地块可用于废弃泥浆处理,故考虑利用废弃的清华园火车站站场北侧空地,用于建设废弃泥浆处理场地。⑴压滤设备配置考虑到复合地层单日泥浆排放量达到最大的8500m3/d,刀具检修频次为10d/次(复合地层卵石含量相对减少,计划150m~180m检修更换一次)、检修周期为10d/次,则可得出废浆处理效率需达到:Q=9000×10/(10+10)=4250m3/d目前压滤设备处理能力为2000m3/d,故需配置3套(考虑1套备用)压滤设备用于废浆处理,以满足正常掘进需要。⑵废浆存放场规划单套压滤设备尺寸约4.5×27m,建设压滤车间后占地尺寸为5×30m,则3套压滤设备共计占地面积需S=5×30×3=450m2考虑到工效最大化,废浆处理池存储量应满足:刀具检修期间,压滤设备刚好处理完废浆池存储的废浆,即:V=10×4250=42500m3由以上计算可得,废浆处理基本需求为:压滤机3套(占地450m2),废浆池容积42500m3。考虑废浆池占地15000m2,池深3m,池边设环场道路用于打捞、固化处理沉淀的废渣,总施工占地约18000m2。具体废弃泥浆场地布置见附图“表6-17-6”所示。2.2.11盾构施工测量与监测方案2.2.11.1盾构施工测量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通过SLS-T系统进行自动测量,随时监控盾构机所走的线路。及时人工测量管片沉降及偏移,复测SLS-T系统的准确性和指导施工。盾构每掘进一段距离,必须对隧道测量的基点进行复测。⑴地面控制测量和联系(定向)测量地面控制测量和联系(定向)测量同车站部分测量方法。⑵盾构掘进控制测量重要的是要正确控制盾构机的姿态,使其严格按照设计的线路向前掘进。要进行掘进控制必须进行以下项目测量:①测量盾构机位置(盾构机相对于线路的位置);②测量盾构机的姿态(相对于倾斜角,上下偏移和左右偏向盾构机的位置);⑶盾构机导向系统布置图:见图2.2.11-1。 1:全站仪、2:计算机、3:间隙测量、4:推进油缸数据传输5:倾斜与转动双轴倾斜计、6:安装在盾构机上的棱镜、7:系列数据传输8:办公室电脑、9:远程棱镜、10:无线电子连接图2.2.11-1VMT导向系统布置图2.2.11.2施工监测2.2.11.2.1监测内容及要求⑴监测的内容根据本区间隧道周边环境的特点,监控量测所包括内容及监测的频率如表2.2.11-1所示。表2.2.11-11施工监测内容及频率序号量测项目测量仪器测点布置量测频率备注1地表隆陷建筑物、管线精密水准仪始发200m内,每5m一个断面,其余地段,每10m设一断面距掘进面≤2D时,1~2次/d距掘进面>2D且≤5D时,1次/2d距掘进面>5D时,1次/周必测项目2隧道隆陷精密水准仪、钢尺每5~10m设一断面必测项目3衬砌变形水准仪、经纬仪、铟钢尺盾构始发、到达段200m范围内,每5m设一断面;其余地段,每10m设一端面必测项目4土体内部位移水准仪、磁环分层沉降仪、倾斜仪等每30m一个断面,必要时加密选测项目5衬砌环内力压力计和传感器每30~50m一个断面,必要时加密选测项目6土层压应力压力计和传感器每一代表地段设一横断面选测项目(1)测点布置据监控量测目的,考虑盾构隧道地质条件、隧道埋深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点布置,监测点布置如图2.2.11-2、2.2.11-3。 图2.2.11-2主断面量测测点布置图图2.2.11-3洞内常规监测测点布置⑶监测的基本要求①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拟定实施性监测方案,确定监测所用的仪器、监测方法、监测精度、测点布置及观测周期,上报监理审批后实施。②观测工作做到观测及时、数据真实可靠。③设定各项观测项目的预警值,有超过预警值的情况发生应立即上报并采取补救措施。④做好完整的观测记录、形象图表、曲线和观测报告。⑤设计普通地段最大地面沉降值为20mm,隆起值不超过10mm。⑥施工中对环境控制要求:保证周围各类管线、市政道路等的变形错位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周边建筑物、构筑物保证沉降、倾斜、差异沉降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⑷测点布置原则①根据隧道施工建筑变形测量规范及相关规范规定和区间隧道平面情况进行监测布点。②本着准确、及时、有效的原则,对重点防护对象,采取重点监测布点。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加密布点。③突出有效性和敏感性,使所埋设监测点位的变化能敏感的反应出周围环境的变化。④洞内、洞外观测点应尽量布设在同一断面内,以便分析判定。2.2.11.2.2监测的实施⑴地面沉降监测纵向地表测点沿盾构推进轴线设置,测点间距为5~10m 。在地层或周边环境较复杂地段布置横向监测断面。横向地表测点的布置范围应根据预测的沉降槽确定,一般在结构外沿两侧各10m范围内布设。一排横向地表测点不宜少于9个,且应根据近密远疏的原则布置。⑵隧道隆陷监测隧道掘进过程中隧道会因应力变化而产生拱顶下沉的情况。每个断面布置两个点:隧道上浮测点和拱顶沉降测点。⑶土体内部位移监测土体内部位移量测包括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量测:土体垂直位移量测采用水准仪和磁环分层沉降仪直接进行量测;土体水平位移观测,是利用测斜仪沿垂直方向土层直接测量其内部水平位移量。⑷衬砌环内力和变形监测管片内力采用在管片内埋设应变计进行量测,引出电导线用频率接受仪读取数据。管片衬砌变形监测采用收敛计。每30~50m设一断面,必要时加密。每个断面布设横竖两条测线。监测时直接读出收敛计的读数,然后进行比较。⑸土层压应力监测将监测土层压应力的传感器置于需监测的土层,引出电导线用频率接受仪测出土层的压应力。每一代表性地段设一个断面。⑹地面建筑物监测监测布点方法及频率见上表2.2.1-11。2.2.12盾构维保、隐患检查及过程问题处置2.2.12.1维护模式盾构本身具有自诊断系统,可以对温度、压力、电流电压、泥水系统各项参数进行监测,监测的信息可显示在盾构内的操作电脑上。盾构机PDV系统可将盾构机及时性息全部显示出来;设备管理和维护保养采用日常保养、每周保养和强制保养相结合的方式。除了在设备工作中进行“日检”和“周检”保养外,每两周停机8~12小时进行强制性集中维修保养。在强制保养日,由机电工程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全面的保养和维护。机械保养必须贯彻“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格强调以保为主,以保代修,并严格执行保养、清洁、坚固、调整、润滑、防腐“十字作业法”。保养可分为例行保养和定期保养。例行保养在机械每班作业前后及运转中进行。定期保养,除一级保养由操作人员进行外,二、三级保养以保修人员为主,操作人员配合共同进行,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①一级保养:主要在于维护机械完好的技术状况,确保正常运转:主要包括设备的清洁、设备的常规润滑等工作;②二级保养:以检查调整为中心,从外部检查设备的工作情况,进行调整排除故障;③三级保养:对主要部位进行解体检查或用仪器检测,及时消除隐患。维修采取“会诊”模式进行。每次故障时,机械、电气和液压工程师全部到场进行会诊,通过逐项排除的方法确定故障的原因,查明原因后进行修理,修理后相关工程师、总机械师检查确认并签署修理单。2.2.12.2维修保养安全注意事项⑴电气、机械和液压设备上的保养工作,应在专业工程师的指导和监督下,由具有资质、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⑵凡参加设备保养的全体人员,作业前必须熟悉设备工作原理和构造,并注意有关安全注意事项和说明,方能上机作业。⑶保养之前,必须使设备可靠停机、液压机构安全闭锁;遵守技术文件规定的启动和停机程序,非司机人员不得擅自操纵主机。⑷首先把有可能对人产生危险的油、气压力管路和预紧弹簧进行卸压。严禁带压拆卸液压件和管路,尤其不能徒手检查有高压渗漏的地方;踩踏、攀爬高压管路;软管和密封件失效前必须更换;确保所有必须与设备一同移动的液压管路和电缆能够自由的移动。⑸未经专业人员许可和授权,不得擅自在设备上进行任何修改、扩建和修复!压力溢流阀、减压阀、平衡阀、压力继电器和压力传感器等出厂调整后,如需改动需经项目机电部的允许才能进行。⑹未经同意,不能更改PLC可编程控制系统的逻辑程序,要充分意识到这种更改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由此产生不可预见的设备损伤和对人员的伤害!(7)液压系统清洗时,要注意清洁剂不要漏入部件的密封中以免机件腐蚀,不要使用带腐蚀性或带毛(纤维)的擦布;清洗完毕,及时装配或妥善遮盖保护。(8)油泵启动前,确保打开截止阀;所有液压油箱的补油,要通过已明确为此设立的加注口来进行(抽取油样时,也应固定取油口,严格按取样规程取油,以防污染);要根据备件表更换原件过滤器,以符合油液污染度NAS8级的要求。(9)完成保养后,正确安装液压和压缩空气管路,接口不得混淆;及时恢复(或复位)曾经拆除的安全保护装置,并认真复核(如电机盖板、门、保护屏等)。(10) 刀盘检查、更换时,确保刀盘驱动系统与司机室脱开,主机启动钥匙由刀具组负责人掌握;点动控制时,彼此照应,保持良好通讯联系;作业期间,不能进行任何电气或液压系统的工作和试验,不然可能对刀盘控制系统产生影响;确认无危险人员才能进入掌子面。2.2.12.3盾构机施工常见隐患及应对措施盾构机在掘进期间由于不可预见性因素较多所以故障较为繁杂,而且盾构机是一个高度集中控制设备,有非常多的互锁与联动,也许因为一个小小的故障就可能导致盾构机停机,无法掘进。但是有很多故障点为经常发生,如果可以快速准确的判断盾构机故障并维修的话就会赢得很多的时间,提高盾构机的掘进效率。⑴喂片机故障①故障表现:前进后退无动作,可以升降。解决措施:检查前后上下位置传感器,升起或下降需要前后传感器全部满足条件,检查传感器完好及位置即可修复。②故障表现:前进或后退无快速。解决措施:检查喂片机变速传感器完好及位置,调整后即可修复。③故障表现:送完管片后下降了无法后退。解决措施:检查前端管片探测传感器完好,动作几次接触完全后即可修复。④故障表现:推进时跳停为喂片机拖拽油缸。解决措施:检查拖拽油缸收缩到位复位两侧限位开关传感器即可恢复推进。⑵管片拼装机故障①故障表现:大臂无法正常伸缩故障。解决措施:原因为大臂油缸润滑压力不足,需加注EP2油脂压力达到后恢复正常。②故障表现:大臂不动。解决措施:检查大臂伸缩油缸电磁阀接线是否完好,电磁线圈是否烧坏,电磁阀修复后故障修复。③故障表现:真空吸盘无法释放真空。解决措施:故障原因为管片检测传感器接触不良,检查传感器接线及传感器完好后故障解决。⑶推进油缸故障①故障表现:伸缩迟钝或无法伸缩。解决措施:检查电磁线圈,阻值过大反应不灵敏或电磁阀接线脱落,更换电磁线圈故障解决。②故障表现:某组油缸加不上力,一旦推进自动泄压。 解决措施:首先检查液压阀组电磁线圈是否损坏,若线圈温度很低则代表有可能已经坏掉,因为在工作时线圈温度较高。更换后恢复。如线圈正常则需要检查线圈接线是否正常,是否有电。最后检测WEST控制卡其输出压力与流量是否正常,若不正常需更换WEST控制卡。⑷泥浆系统故障①故障表现:刚开始推进进浆阀无故自动关闭,导致泥浆管压力过大漏浆,气压平衡控制系统放气调整。解决措施:在盾体上蓄能器的电磁阀失灵,导致自动关闭。蓄能器功能为在失去电源时或者急停时自动打开泥浆旁通。电磁阀失电泥浆阀关闭。①故障表现:隧道内的排浆泵调停,错误显示为密封水流量低进水为15bar出水为5-7bar。密封水流量计灯常亮,解除时延时10S灯灭。解决措施:放水口放水压力恢复正常。错误消失。②故障表现:泥水泵密封水流量调停。解决措施:检查密封水流量计是否在丝套上脱落,其传感器是安装在塑料丝套外壳上极易脱落,恢复后正常。⑸信息控制系统信号线故障信息控制系统信号线网络是盾构机西门子PLC自动控制系统的专用网络,它连接了盾构机控制室的主机CPU,放大器的子站,各泥浆泵控制柜的子站,主驱动电机变频器以及各个PLC功能模块。由于其距离是从控制室一直到泥水分离设备的进浆泵控制柜,随着隧道的掘进增加。由于信息控制系统信号线线的信号衰减其传输距离一般在800米左右,距离增加就需要增加信号放大器,将信号放大还原。传输时极易受到外界干扰,尤其是雷击。信息控制系统信号线故障最重要是的是预防。其防雷措施为,凡是地面铺设的信息控制系统信号线全部穿金属管,并将金属管完好接地。地面旁通和进浆泵外壳完好接地,所有子站安装电源阀式避雷器。2.2.13盾构接收和拆解2.2.13.1盾构机接收2.2.13.1.1盾构到达施工本标段1#盾构接收端头埋深4m,属于浅覆土接收,需在盾构浅覆土段进行地层加固措施辅助盾构掘进;同时在接收端头设置接收加固区,端头加固采用地面旋喷加固措施。2#(2b)盾构接收端头埋深施工由于盾构接收井深度较大,地下承压水水头较高,为降低施工风险,盾构接收端头加固采用地面旋喷加固+洞门水平注浆的保护措施。2.2.13.1.2地层加固 ⑴1#井浅覆土地层加固在浅覆土段,盾构机掘进泥水压力对上部覆土有支撑作用。当泥水压力过小,上层覆土可能出现坍塌,造成地面沉陷、对交通造成安全隐患;当泥水压力过大,上层覆土可能隆起,泥浆将从底层裂隙中泄露,泥水压力平衡被破坏,最终造成地层沉陷。为保证施工安全,需要对浅覆土段地层进行加固,保证施工安全。⑴DK14+290~DK14+307段17m接收端头加固段,采用∅800高压旋喷桩加固地层,并设置∅1000钻孔桩+35cm厚钢筋混凝土压板。⑵DK14+307~DK14+350段43m,顶部覆土厚度4.0~5.0m,拱部及侧面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地层,并设置∅1000钻孔桩+35cm厚钢筋混凝土压板。(3)DK14+350~DK14+450段100m,顶部覆土厚度5.0~7.0m,侧面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地层,并设置∅1000钻孔桩+35cm厚钢筋混凝土压板。(4)好家居临街商铺采用∅159钢管桩进行防护,纵向间距800mm。覆土<5m加固区布置覆土5~7m加固区布置图2.2.13-1浅覆土段地层加固示⑵接收端头加固在盾构机掘进进入盾构到达段之前需完成到达端头地层加固,其加固方法见“2.2.4盾构进出洞端头加固”。2.2.13.1.3盾构机定位及到达端洞口位置复核测量在盾构推进至盾构到达施工范围时,应对盾构机的位置和盾构隧道的测量控制点进行准确的测量,明确实际隧道中心轴线与隧道设计中心轴线的关系,同时应对盾构接收井的洞门进行复核测量,确定盾构机的贯通姿态及掘进纠偏计划。在考虑盾构机的贯通姿态时须注意两点:一是盾构机贯通时的中心轴线与隧道设计轴线的偏差,二是接收洞门位置的偏差。综合这些因素在隧道设计中心轴线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纠偏要逐步完成。 2.2.13.1.4盾构到达段掘进由于加固土体强度较高,在加固区掘进时速度要放缓至10~15mm/min,泥水压力及时调整并严格控制。在盾构进入加固体掘进后要加强进洞口的观察与沉降监测。总的要求是:低速度、小推力、合理的泥水压力和及时饱满的回填注浆。在最后6环管片环间及管片间采取刚性连接以避免因注浆不饱满带来的错位和变形,连接方式为在管片上种植钢筋,通过焊接钢板将管片紧密相连。盾构机在最后一环掘进时,要低速度、小推力、小扭矩、合理的泥水压力掘进,并在上一环注入的同步注浆凝结后掘进贯通区间隧道,在盾构贯通前应逐步降低压力至切口压力为0。2.2.13.1.5盾构机破除围护结构盾构机掘进到盾构洞门处围护结构时,要低速度、小推力、小扭矩、合理的泥水压力掘进,并在上一环注入的同步注浆凝结后掘进贯通区间隧道。2.2.13.1.6接收基座安装及盾构机步上接收基座盾构机刀盘破开洞门进入工作井后,应在泥水循环进排泥泵流量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的前提下继续向前推进,推进过程中应保证同步注浆均匀充盈,在必要时可以采取通过二次注浆孔注双液浆的方式进行补强。进行管片拼装时油缸伸缩顶推加力应缓慢进行,避免拼装时盾构前移或千斤顶松动。接收基座采用M10砂浆基座,预先对接收井进行砂浆填充,使砂浆表面高度大致在盾构刀盘的1/3处。在刀盘、盾体与盾尾接缝处、盾尾外边缘处各预留出一个通道,方便盾构机拆解作业。待盾构出洞后利用盾构机掘进功能自动切削砂浆基座,使其变为与盾构机100%吻合的承载基座。2.2.13.1.7洞门注浆加固在末环管片完全脱出盾尾后,应对洞门钢环圈与末环管片预埋钢板用钢板焊接严实,以确保工程安全。然后通过预埋钢环上注浆孔对末环管片进行注浆加固。注浆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洞门的情况,一旦发现有漏浆的现象应立即停止注浆并进行封堵处理。确保洞口注浆密实,洞门圈封堵严密。通过二次注浆孔对靠近洞门的十环管片进行注浆填充。待注浆凝固后,根据设计要求施做洞门结构。2.2.13.1.8盾构到达施工注意事项⑴盾构机进入到达段施工时,工作人员应明确盾构机实时里程及刀盘距洞门掌子面的距离,并按确定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⑵盾构到达前应检查确认端头地层情况是否达到加固要求。 ⑶加地表沉降监测的频次,并及时反馈监测结果指导施工。⑷为防止因刀盘反力不足引起管片环缝接触松弛、张开并造成漏水,盾构到达段最后6环管片进行刚性连接,如图2.2.13-1所示。⑸在盾构贯通后安装的几环管片,一定要保证注浆饱满密实,防止引起管片下沉与错台。⑹在盾构到达段施工时,要保证泥水系统正常运行和切削干砂量、土砂量数据的正常,切口水压降为最低限度。2.2.13-2管片刚性连接图(7)密切观察洞门变形和刀盘力矩等参数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推进,采取相应对策。(8)当盾构切口靠近盾构工作井围护壁约2~3米时,在确定洞口土体稳定条件下,可逐渐降低泥水粘度及比重指标,直至用清水替代。(9)当刀盘掘穿盾构工作井围护壁后,应立即停止推进,并用清水置换切口泥仓内的泥浆,同时清洗泥水管路。2.2.13.1.9主要技术要点与措施⑴到达前200m,每50m要进行导线和高程复测,并对贯通点的净空进行测量,确定其位置。⑵在盾构到达段内,结合贯通位置,参照设计线路,每一环都必须按制定的掘进计划进行。⑶到达前6环的注浆材料配合比要进行调整,必要时可通过在盾构尾部壳体上钻孔向盾壳外注入特殊的止水材料,以防涌水、涌泥而引起地层坍塌。2.2.13.2盾构机拆卸2.2.13.2.1拆机的准备 根据施工进度要求,盾构机到达接收井端头,开始实施拆机工作。盾构机拆机前要做好如下准备工作:⑴制定盾构机拆卸技术方案和计划。⑵盾构机进洞前,要将开挖舱内的堆积物全部排出,防止大量渣土流进接收井;图2.2.13-3盾构机拆卸流程图⑶工地现场要有足够的照明,现场安装足够的配电柜,以满足施工需要。在盾构机断电后,为盾构机提供电力供应。⑷在不影响施工的位置安装上下楼梯,现场准备足够的脚手架材料。⑸在吊出井的后部预留牵引卷扬机的基础,位于隧道轴线上,该基础能够承受的拉力不应小于150t。安装2台10t卷扬机。⑹安装盾构机接收基座。(7)准备好必要的吊装和运输设备。(8)作好盾构机拆卸的其他准备工作。2.2.13.2.2盾构机拆卸流程盾构机到达接收井前,在接收井上方架设400t门吊,对盾构机拆解后的部件从井内吊出。图2.2.13-4盾构拆解示意图 2.2.13.2.3盾构机拆卸技术措施⑴盾构拆卸前必须制定详细的拆卸方案与计划,同时组织有经验的经过技术培训的人员组成拆卸班组。⑵吊机工作区应铺设钢板,防止地层不均匀沉陷。⑶大件拆卸时应对竖井端头墙进行严密的观测,掌握其变形与受力状态。⑷大件吊装时必须有100t以上的吊车辅助翻转。⑸拆卸前必须对所有的管线接口进行标识(机、液、电)。⑹所有管线接头必须做好相应密封和保护,特别是液压系统管路、传感器接口等。(7)盾构机主机吊耳的布置必须确保吊装时受力平衡,吊耳的焊接必须由专业技术工人操作,焊接过程中必须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查监督。2.2.13.2.4拆机步骤⑴盾构机推进到拆解位置。⑵切割并拆除盾尾上部。⑶将主机电器、液压系统进行拆卸。⑷拆除盾体上部分块,拆除刀盘。⑸拆除上部左右两侧盾体分块----拆除主驱动----拆除盾尾左右两侧分块----拆除拼装机----拆除井字架----拆除盾体下部左右两侧分块----拆除盾体下部和盾尾下部分块----安装后配套临时轨道支架----将后配套分节拖出隧道至临时轨道支架上----将后配套分节整体调出。⑹将后配套依次顺序拆卸并同时吊装,用汽车运输退场。清理现场,完成盾构机的拆卸工作。2.2.14常压换刀作业方案本标段1#盾构井~2#盾构井隧道长度约1750m为卵石土地层、3#盾构井~2#盾构井隧道长度约1250m为卵石土地层,卵石土地层对刀具的磨损较为严重,盾构施工期间需要进行刀具检查更换。目前,高水压条件下的常压换刀施工工法已在我单位承建的南京长江隧道工程中得到成功运用,并在南京地铁十号线土建工程D-TA03标、扬州市瘦西湖隧道施工项目施工过程中将该工法进一步优化,大幅降低了其施工风险,使之更成熟可靠。本工程使用的盾构机将配置常压换刀装置,以便在卵石土地层安全高效的进行刀具的更换。 图2.2.14-1常压换刀省级工法证书结合本标段地质水文条件、施工环境及我单位的施工经验,盾构机在该地层中每掘进约150m需要检查更换刀具一次。由于部分地段卵石地层含量较高,泥浆漏失较为严重,为保证常压换刀期间的掌子面稳定,需对部分地段土体进行预先加固(加固采用旋喷桩加固施工,旋喷桩加固工艺详见章节2.5.2.3)。当盾构机掘进到预先加固位置后,确定掌子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后,进行常压下刀具检查更换作业。2.2.14.1刀具更换前准备⑴根据刀具更换检查计划编写本次更换检查刀具的技术、安全交底,并交底到现场具体的操作人员,做到内容全面准确、签字齐全。⑵检查更换刀具前做好同步注浆管的封堵并进行1~2小时泥水大循环,以泥浆管进出泥浆参数一致、泥浆站分离设备不出碴为标准,尽可能多地带走土仓内碴土,以防止细小砂砾在换刀时进入刀腔,造成刀具拆卸、安装困难;之后往开挖仓注入高浓度膨润土浆液,以形成稳定的泥膜保证掌子面的稳定。⑶由机长对所有换刀工具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外观存在安全隐患的机具、设备严禁使用并及时送地面维修车间更换。⑷机电领班对气动葫芦导链、吊钩及吊挂葫芦的钢丝绳等机具进行检查,发现磨损及时更换。⑸将刀盘旋转到需要检查刀具所在的主臂垂直于盾构水平轴线。打开刀盘中心体上的人员通过孔进行通风。连接气管、水管、液压管、照明电缆等。根据刀具磨损的一般规律,最外圈的边缘刀具磨损最快。在换刀作业前首先将刀盘旋转到主臂处于最底部的位置,开启中心锥的仓门,连接气管,安装通风机,置换刀盘中心体内部的空气, 降低换刀仓内的温度。2.2.14.2刀具拆卸过程⑴拆除位于刀具基座上的四个水管接头的两个,选择合适的位置安装油缸,如图2.2.14-2所示。图2.2.14-2常压可更齿刀刀座示意图⑵拆掉后部端盖后,安装伸缩油缸,根据图纸,查找常压可更换刀具所需使用的多级油缸。图2.2.14-3常压可更换齿刀安装多级油缸⑶安装刀具更换装置(导向/限位筒)。查找换刀设备表格,刀具对应的导向/限位筒采用黑色的(不同颜色对应不同长度的刀具)。 图2.2.14-4常压可更齿刀安装限位筒⑷连接液压管路,开闭油缸。抽出刀具,关闭闸门。多级液压油缸收缩,直至完全缩回到位,将闸门开闭油缸回缩,关闭闸门。图2.2.14-5常压可更齿刀收缩油缸关闭闸门⑸压力补偿(通过两个球阀注入10bar压力水流,主要作用是冲洗可能塞住刀具的泥沙),压力补偿需要在闸门关闭之前,油缸回缩的过程中一直进行。闸门关闭之后,必须关闭压力补偿。⑹拆卸刀具。拆卸刀具之前,应通过开启压力补偿球阀,检查由于泥浆喷出,以确定闸门完全闭合。若有泥浆喷出,则还需设法将闸门完全闭合。用吊带将刀具固定基座一端拴好,缓缓移动刀具,直至刀头完全脱离固定基座的刀腔。检查刀具有无崩齿及刀具磨损情况,确认是否更换刀具。(7)对于无明显磨损的刀具,可立即装回刀腔内固定。对于有明显磨损的刀具,用游标卡尺测量刀头竖向和横向的磨损程度。根据相应地层和磨损程度确定是否更换刀具,如需更换刀具,则选取同型号新刀头进行更换。  图2.2.14-6常压可更齿刀收缩油缸抽出刀具2.2.14.3刀具安装过程⑴将更换好刀头的刀具,连同限位筒按原位置安装回刀腔上,如图2.2.14-7所示;(固定之前,在刀体上涂抹黄油,方便刀具装回)⑵使用手压油泵伸长闸门开闭油缸,打开闸门;⑶打开压力补偿球阀,不断冲洗前方;⑷多级油缸伸长,将刀具压回刀腔,过程中压力补偿球阀一直开启;⑸到位后,连接刀具固定螺栓;⑹关闭水管球阀,拆除水管,将一根水管连接气动油脂泵,往刀腔内注入油脂,打开另一球阀检验是否有油脂涌出,以验证刀腔是否充满油脂。关闭阀门,在管路端头装上堵头,防止污渍、杂物进入刀腔内。图2.2.14-7刀具装回 2.3各主要专业工程施工方案2.3.1清华园隧道(盾构工程)施工方案盾构工程施工方案详见“2.2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中盾构内容。2.3.2清华园隧道(明挖工程)施工方案2.3.2.1明挖工程概况本标段明挖工程包括3部分,分别为:DK14+090~DK14+289和DK18+200~DK19+420段明挖区间和2#竖井(起止里程DK16+318~DK16+459),其中明挖区间包含1#、2#、3#工作竖井及明洞段、后配套段隧道。1#竖井位于明光西路,13号线大钟寺站南侧,京包线东侧,金五星商贸城西侧。接收竖井主体结构平面净尺寸为18.6m(垂直线路方向)×18m(沿线路方向),围护结构采用Ф1000@1400钻孔灌注桩+Ф800@1400旋喷桩围护结构,桩深为23.1m。竖井支撑体系采用钢管撑(3道钢支撑,采用Ф609钢管)。基坑降水采用降水井管井坑内降水。竖井基坑深19m。分层开挖,主体采用满堂脚手架体系浇筑混凝土。2#竖井分为接收竖井始发竖井(中心里程DK16+329.1),位于清华园火车站南侧。接收竖井主体结构平面净尺寸为18.6m(垂直线路方向)×18m(沿线路方向),始发竖井主体结构平面尺寸为18.6m(垂直线路方向)×22.2m(沿线路方向),后配套段主体结构平面净尺寸为13.6m(垂直线路方向)×100m(沿线路方向)。围护结构采用1.2m厚地下连续墙,深度44~47m;工作井支撑形式为5层钢筋混凝土支撑,后配套段支撑形式为4层钢筋混凝土支撑+2层钢支撑。基坑降水采用降水井管井坑内降水。竖井基坑深35~38m。竖井采用分层开挖,主体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采用满堂脚手架体系浇筑混凝土。3#竖井(中心里程DK18+214.5)位于双清路南侧,同方大厦西侧,竖井结构、降水形式与1#竖井相同。明挖区间位于地铁13号线东侧,基本与13号线平行。区间均采用Ф1000@1400钻孔灌注桩+Ф800@1400旋喷桩围护结构,支撑形式为钢支撑(局部冠梁层为钢筋混凝土支撑),采用分层分段开挖;主体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竖井结构和明洞结构采用满堂脚手架体系浇筑混凝土。 图2.3.2-11#、2#、3#工作竖井结构横断面示意图 框架明洞段横断面示意图拱形明洞段横断面示意图图2.3.2-2明挖区间明洞结构横断面图2.3.2.2明挖区间施工方案2.3.2.2.1总体施工顺序⑴施工步序①完成基坑围护结构钻孔灌注桩施工,并施做基坑内降水井进行疏干;②明挖区间采用分层分段开挖,分别以1#、3#竖井为起点,向明洞段隧道与路基段分界点开挖,分段长度控制在20~25m;③施工开挖充分考虑时空效应,遵循先撑后挖的原则,分层开挖完成立即进行挂网和锚喷混凝土加固,之后必须安装钢支撑并施加预应力,再进行下一层开挖,分层厚度3m;④基坑开挖为流水作业,应组织好土方开挖、土方外运和弃渣、钢支撑架设、桩间支护等作业程序和衔接;⑤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监测,并将监测情况及时反馈相关单位;⑥施做底板/仰拱防水,绑扎钢筋,完成底板/仰拱混凝土浇筑;⑦拆除底层钢支撑,搭设满堂脚手架,施做侧墙防水,绑扎钢筋,完成侧墙混凝土浇筑;⑧ 依次向上逐层拆除钢支撑并及时施做防水、混凝土结构,直至完成结构顶板/拱顶施工;⑨完成顶部防水,拆除剩余支撑,对基坑内进行覆土回填并分层压实。明挖区间施工顺序见表2.3.2-3。表2.3.2-3明挖区间施工顺序图步序示意图主要工艺说明第一步1、测量放样,施做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为Ф1000@1400mm采用泥浆护壁,旋挖钻成孔;2、钻孔灌注桩采取跳孔施做,间隔两孔成桩;3、桩间施做止水高压旋喷桩,旋喷桩布置为Ф800@1400mm;4、钻孔灌注桩施工间隙施做Ф400@6000mm降水井,将水位将至基坑底板下0.5m;5、需进行基坑封底的部位,在开挖前完成基底旋喷加固。第二步1、开挖基坑,遵循先撑后挖的原则,分层分段开挖,分段长度20~25m、层高3m,由1#、3#竖井向路基段开挖;2、基坑开挖采用挖机和长臂挖机配合出土,必要时使用吊车;3、每层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挂网和锚喷混凝土加固,之后架设下一层钢支撑并施加预应力,每层超挖深度<0.5m;4、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以此类推,开挖至基底高程以上0.3m时,改用人工开挖找平。第三步1、清底验槽完毕后,立即浇筑底板垫层,减少底板暴露时间;2、之后施做底板防水,防水层为自粘式防水板+无纺布。 第四步1、施做主体结构,主体结构分流水段进行;2、首先施做底板/仰拱:钢筋绑扎→安装导墙目标→浇筑混凝土→拆除底部支撑;3、之后施做边墙:脚手架搭设→铺贴防水板→钢筋绑扎→合模→混凝土浇筑→拆模养护→施做倒撑,拆除上一层支撑,以此类推;4、最后施做顶板/顶拱:脚手架搭设→钢筋绑扎→合模→混凝土浇筑→养护至设计强度→拆模→拆除倒撑;5、每隔12m设施工缝,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在基坑受力薄弱位置设变形缝,变形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胶条+填缝材料。第五步1、施做边墙至顶板/拱顶外部防水层,使防水板闭合;2、对拱形明洞,填充拱顶和围护结构间空隙;3、覆土回填,并逐层拆除剩余钢支撑,至覆土回填至设计标高;4、拆除挡墙,恢复地面。⑵1#竖井及明挖段施工组织综合考虑1#竖井施工、环境特点及工期要求,对1#竖井及明挖段施工组织安排如下:第一步:完成明光村西路导改、管线改移,进场占地并取得邻近地铁13号线施工许可。第二步:完成1#竖井钻孔灌注桩施工,之后向小里程端明挖方向依次施做钻孔灌注桩。第三步:开挖1#竖井土方,同时施做冠梁,并架设钢支撑;依次向下架设支撑并开挖土方,直至开挖至基底。第四步:明挖段划分流水段依次顺接1#竖井冠梁、架撑及土方开挖, 并向小里程方向延伸,每段长度20~25m。第五步:首先进行1#竖井结构底板施工,之后分流水段向小里程明挖方向顺接;侧墙施工以此类推,均由1#竖井为起点,向小里程方向推进。第六步:回填明挖段顶部土方至设计高程,1#竖井井口暂不封闭,等待盾构机接收拆解后,施做上部结构并封闭井口。⑶3#竖井及明挖段施工流水组织顺序综合考虑3#竖井施工、环境特点及工期要求,对3#竖井及明挖段施工组织安排如下:第一步:完成管线改移,进场占地并取得邻近地铁13号线施工许可。第二步:分两个作业面分别完成DK18+200~DK18+570段钻孔灌注桩(双清路上方暂时不打)和DK18+570~DK19+420段钻孔灌注桩,钻孔桩施工均由小里程方向向大里程方向施做。第三步:由于上跨地铁15号线需要,对3#竖井及明挖段进行分段开挖:①首先开挖DK18+200~DK18+395段(3#竖井及后配套段),该段作为盾构机始发场地,提供盾构机组装及整体始发条件;同时开挖DK18+570~DK19+420段,由于3#井场地过小,无法满足盾构泥水处理厂布置需要,我项目选择利用大里程明挖段上部狭长场地布置泥水厂。大里程明挖段务必于开工后立即开始施工,以便顶部回填后进行泥水厂建设;②空余DK18+395~DK18+570段在第二期完成,其中DK18+395~DK18+495为既有双清路影响段,需待双清路导改完成后方可进行开挖;DK18+495~DK18+570为上跨地铁15号线影响段,待工前检测、安全评估、专项设计明确后,对施工方案进行细化并取得产权单位许可,进行开挖;③3#井及明挖段开挖方法同1#井及明挖段。第四步:3#井及明挖段结构施工同1#井及明挖段。第五步:3#井结构完成后,暂不施做内部结构,作为3#~2#(2b)区间盾构始发井;DK18+350处明挖区间顶板上方预留下料口,作盾构始发期间物料下井使用;其他3#井及明挖段其他位置在结构施工完成后回填至地面。第六步:双清路导改完成、上跨地铁15号线专项设计方案稳定且取得地铁15号线产权单位许可后,实施DK18+395~DK18+570段施工(具体施工方案根据专项设计方案另行编制)。2.3.2.2.2围护结构施工方案⑴围护结构布置 明挖区间围护结构均为Ф1000@1400钻孔灌注桩+Ф800@1400旋喷桩形式,围护结构布置情况见表2.3.2-4、图2.3.2-3所示。表2.3.2-4明挖区间围护结构布置表序号里程围护结构型式(深度)支撑型式基坑深度(m)基坑宽度(m)备注1DK14+090~DK14+271Ф1000@1400钻孔灌注桩(12.8~17.26m)+Ф800@1400旋喷桩2道钢支撑7.8~12.613.2明挖区间明洞段2DK14+271~DK14+289Ф1000@1400钻孔灌注桩(23.1m)+Ф800@1400旋喷桩3道钢支撑1818.61#竖井3DK16+318~DK16+4591.2m厚地下连续墙(44~47m)5道钢筋混凝土支撑+2道倒撑35~3818.62#竖井4DK18+200~DK18+229Ф1000@1400钻孔灌注桩(29.6m)+Ф800@1400旋喷桩1道钢筋混凝土支撑+3道钢支撑+2道倒撑22.619.63#竖井7DK18+229~DK18+297Ф1000@1400钻孔灌注桩(22.51m)+Ф800@1400旋喷桩1道钢筋混凝土支撑+3道钢支撑+1道倒撑16.5112.452明挖区间明洞段5DK18+297~DK19+110Ф1000@1400钻孔灌注桩(17.56~19.9m)+Ф800@1400旋喷桩1道钢筋混凝土支撑+2道钢支撑12.56~14.9126DK19+110~DK19+420Ф1000@1400钻孔灌注桩(14.38~16.07m)+Ф800@1400旋喷桩2道钢支撑9.38~11.0713.2图2.3.2-3明挖围护结构典型断面平面图⑵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①施工准备场地准备:场地平整,清除杂物,挖泥浆池、沉淀池、储水池,准备合格粘土,统筹安排好泥浆的存储和处理。水电准备:根据施工规模及设备配置情况,计算和确定单机作业所需的供电、供水量;水、电源接通综合考虑与地连墙、高压旋喷桩等的协调共用。人员配置:钻孔灌注桩工班由工班长、钢筋工、电焊工、钻机操作工、起重工、混凝土浇筑工等组成,能够熟练完成钻孔灌注桩施工。机械设备配置:根据施工安排,配置足够的旋挖钻机、钢筋调直机、弯筋机、电焊机、泥浆泵、汽车吊、装载机等。②测量放线根据交接桩进行在施工场地内设立加密测量导线网和水准点,施工前进行复核以确保放线的准确性。③护筒埋设准确测设桩位,并在中心桩位周围埋设护桩,依据护筒直径挖至地面以下0.5~1.0m,采用人工配合旋挖钻机埋设,在护筒周围对称的、均匀的回填最佳含水量粘土,分层夯实,水下混凝土灌注完24小时内拔除,就位后再次校核桩中心位置。④钻机就位及钻进钻进前调整钻机水平、垂直仪,使气泡居中,钻头底部导向尖对准桩位中心开始钻进。每钻进3~5回次后应调整一次水平、垂直仪器,使气泡居中,保证有效保证成孔的垂直度小于1/100桩长。旋挖钻机施工过程中必须定期检查钻斗的磨损情况,对于磨损较严重的钻点要及时更换,以确保钻孔孔径。钻进时,缓慢旋转放下钻杆,当进尺在护筒顶以下一定深度,进行孔内注浆,以防止钻进过深影响钻孔质量。在钻进过程中及时向孔内补充泥浆,泥浆面确保距原地面约20厘米左右,以保持孔壁稳定,同时保证文明施工,不致泥浆外溢。泥浆指标要求:粘度18~22S,比重1.05~1.20,含砂率<4%。由于本工程地质情况复杂,对于不同的地层泥浆指标变化大,泥浆指标不易控制,因此在钻进过程中要经常监测各项泥浆指标,及时补充性能指标合格的泥浆,以防止塌孔。 在钻进至砂层时要变档换速,利用液压缩进装置加压,要求轻压慢转,这样能维护孔壁稳定减少钻头的磨损。钻斗在孔内提升过程中泥浆在孔壁和钻斗之间流动,若升降速度过大,则泥浆流动将加大对孔壁的冲刷,容易造成孔壁坍塌,因此需要控制钻斗在空中的提升速度。施工过程中,先施工几根,分析泥浆的护壁情况,最终确定最佳提升速度以指导整个钻孔桩的施工。在钻进过程中,钻斗取出的渣土由装载机转运至场内渣土堆放区,不得污染路面及周边道路环境,待渣土晾干后用自卸车运至场外。⑤成孔验收当钻至离桩底设计标高约2~3米时,技术人员及时验孔,孔深控制以测绳测出的周边四点平均值为准,钻进至设计孔深时,钻斗底部加装挡砂板,捞取残存散落的原状土及砂。终孔后,监测泥浆各项指标,及时下放钢筋笼和导管。⑥制作、安装钢筋骨架钢筋制作时,用卡板成型法控制钢筋笼直径和主筋间距,根据钢筋骨架设计长度的不同,采用整体或分节制作和安装。钢筋骨架用吊车起吊安装,在运输和起吊中,要保证钢筋笼不变形,骨架内设支撑,起吊时采用两点吊法。⑦灌筑水下混凝土在灌筑混凝土前,要对导管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合格后,分段拼接,用吊车吊入孔内拼成整体。钢筋笼就位经检查合格后,立即下导管、安装漏斗、储料斗及隔水栓。导管底部离孔底0.3~0.4m,储料斗的容积要满足首批灌筑下的混凝土埋置导管深度的要求。灌筑混凝土时,随时用测绳检查混凝土面高度和导管埋置深度,严格控制导管埋深,防止导管提漏或埋管过深拔不出而出现断桩。导管埋深要考虑混凝土表面的浮渣厚度,事先用钢管取样盒监测其厚度。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一般控制在2~4m。灌筑混凝土过程中要做好详细记录。⑧截除桩头和桩体检测混凝土灌筑顶面要高出设计桩顶约0.5m,当采用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的要求。⑶围护结构施工注意事项①钻孔灌注桩施工执行相应的施工规程,符合国家标准《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CJ120-2012)。②围护结构施工前,首先做好周围的拆迁、管线迁改和交通疏解工作。地表以下2m范围内严禁采用机械开挖,以保护不明管线。③围护结构施工放线必须根据围护结构平面图及相关的线路图相互核对无误后方可施工。我单位根据自身经验及施工工艺水平,综合考虑测量误差、施工误差、局部凸凹等因素,围护施工时适当外放,满足限界和结构边墙厚度要求。放线后经质检工程师验收后方可施工。 ④钢筋笼在吊起、运输和安装中采取措施,防止变形,并设有钢筋保护层定位装置。⑤钻孔灌注桩须严格控制施工误差,桩位偏差和垂直轴线方向均不超过50mm,且桩身垂直度不大于0.5%;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不超过200mm。成孔后应进行孔深、孔径、垂直度、沉渣深度等测试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⑥钻孔灌注桩钢筋笼主筋可用焊接和机械连接,钢筋笼的焊接接头位置相互错开,且在35D范围内的接头不大于50%。2.3.2.2.3基坑降水方案根据勘探资料,拟建隧道场地内存在一层上层滞水(埋深5.4~7.3m),一层承压水(埋深27.9~22.5m),明挖区间基坑位于上层滞水层。降水井沿基坑中线布置,间距6m,降水井井内降水作业深度低于基底0.5m。降水井选用钢管井,井径Ф400。竖井外设置2眼备用减压井。基坑降水:⑴降水原则:“分层降水、按需控制、动态调整”。⑵本工程采用基坑内降水方案,基坑内降水水位降至基底下0.5m。⑶疏干降水井在基坑开挖前30天进行,以保证有效降低开挖土体中的含水量,确保开挖施工顺利进行。⑷降水、减压结合开挖阶段提前进行。在基坑稳定、土方开挖的前提下,严格控制降水、减压量。⑸井点系统安装完毕后需进行试抽;井点降水工程备双电源。⑹降水过程中,观测降水抽出的地下水含泥量,发现水质浑浊时,分析原因及时处理,并要求其含砂率不大于0.5/10000。(7)底板施工前结合出水量及降水效果封闭部分降水井,内部结构完成、覆土完毕后方可全部封井。降水井井点管拔除后及时将井孔回填封闭。(8)抽降水须在围护结构封闭后实施,同时在开挖过程中发现渗漏应及时封堵。(9)在施工抽降水实施前进行试降。并达到以下目的:①检验降水井布置、井管施工质量及其实施效果,发现问题采取补井、洗井等措施。②取得直观数据,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降水运行方案。③结合监测评估围护结构地连墙的截水效果及地表沉降等环境影响,发现问题及时补救。(10)事先制定应急预案和抢险、备用措施。降水井构造:降水井直径400mm,管外包两层300g/m²土工布。井深范围内降水井管和降水井内壁之间回填Ф3~7mm砾卵石滤料。 地面钻孔前,须探明孔位处确无地下管线后方可钻孔,否则调整井位。排水泵选用潜水泵,选水泵扬程和出水量通过试验确定,满足降水设计要求。每个降水井配一台水泵,雨季施工时准备足够的排水设备。2.3.2.2.4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方案当围护结构施作完毕、管井降水达到设计要求后,实施基坑开挖。基坑土石方开挖遵循“竖向分层、水平分段、对撑平衡开挖、先中间后两侧、抽槽支撑,先支后挖”的施工原则。基坑四周预留三角土护坡,每层开挖高度3m,流水段长度20~25m。⑴施工准备①为了确保工期,围护结构施工期间进行降水井施工、机械设备准备、钢支撑加工等前期准备工作,降水达到要求后立即进行开挖作业。②针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周围环境,编制详细的监控方案,并作好监测点的布设、初始数据的测试及监测仪器的调试工作,监测工作准备就绪。③明挖区间长度大,作业面开阔,出土效率高,应提前做好车辆及行驶路线规划,保证开挖作业顺利实施。以上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基坑开挖。⑵土方开挖①先用挖掘机挖除表土至第一道支撑下50cm,自卸汽车将土方运至临时堆土场,然运往弃土场。②采用25t汽车吊将钢支撑吊装就位,施加预应力使钢支撑支撑在混凝土冠梁上。③第一道钢支撑架设完闭后,由挖掘机继续开挖至第二道钢支撑下方50cm,架设第二层钢支撑并施加预应力。④将挖机开至井下进行开挖作业并将土方堆积至基坑两侧,同时地面增加长臂挖机配合出土,出土从钢支撑之间间隙进行;当开挖深度超过20m时,可临时用吊车吊土。此后,每层开挖至支撑下50cm时,及时进行钢支撑架设和施加预应力⑤开挖至距基底30cm时,由人工开挖找平,基底开挖时不允许欠挖,且超挖量不超过2cm。明挖区间基坑开挖示意图见图2.3.2-4。 图2.3.2-4明挖区间基坑开挖示意图⑶基坑开挖注意事项①基坑开须充分利用“时空效应”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合理划分开挖顺序和每步开挖土体空间尺寸,保证挖土及钢支撑的安装时间≤16h。②基坑开挖必须在围护结构、桩顶圈梁等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③开挖前测放基坑边坡坡线,采用自然放坡、分层分段开挖。④开挖基坑采取“分层开挖、随挖随撑,支撑与挖土配合”,严禁超挖,在地层变形要求较严格时,采取“分层、分区、分块、分段、抽槽开挖、留土护壁,及时支撑,减少无支撑暴露时间”等方式开挖。横向先开挖中间土体,利用两侧的土体作为钢支撑安装平台;待钢支撑安装完成后,再进行两侧土体开挖。⑤当基坑深度在4m以内时,直接利用挖掘机挖土装车,然后外运到指定碴场;当基坑挖4m以下时,长臂挖掘机开挖;基坑深度超过20m时,用吊车出土。⑥基坑内支撑安装紧随土方开挖作业进行,及时按照设计要求预加轴力,并根据监测数据复加轴力或采取加强措施;按照“先撑后挖”的原则,确保支撑安装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钢支撑管段在场外加工,施工时运抵现场拼接。基坑宽度较小,支撑较短,采用地面拼接后整体吊装的方式安装,吊装作业通过25t汽车吊完成。⑦在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接近管线的范围和管线埋深的可能深度范围内,采取人工小心挖掘,以免破损、损坏管线,确保施工期间所有地下管线的安全和正常使用。⑧因基坑内空间受限,作业机械较多,设专人指挥、调度车辆及机械,确保施工安全。⑨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使基坑开挖、支护支撑及结构施工有序衔接,避免因工序平行作业引起窝工、互相干扰等现象,提高施工效率及安全性。基坑开挖顺序见图2.1.5-5。2.3.2.2.5结构防水施工方案 结构防水遵循“以防为主、全封闭防水”的原则。确立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体系,即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施工缝、变形缝等接缝防水为重点,辅以附加防水层加强防水,并应根据水文地质情况、施工方法、结构型式、防水标准和使用要求、技术经济指标综合确定有效、可靠、操作方便的防水方案,做到铁路隧道工程防水万无一失。明挖区间的防水等级满足《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规定的一级防水标准。结构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结构外包防水层采用2mmEVA自粘式防水板。混凝土防水等级不小于P10;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变形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胶条+填缝材料。明挖区间防水示意图见图2.3.2-5。拱形断面防水示意图矩形断面防水示意图图2.3.2-5明挖区间防水断面示意图⑴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一般规定①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均不小于P10,地下水发育地段的防水等级不小于P12。②明挖区间结构钢筋混凝土的裂缝宽度外侧不大于0.2mm,内侧不大于0.2mm。③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垫层强度等级为C20。④钢筋混凝土结构主筋的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竖井结构保护层厚度为20~30mm)。⑵对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要求①浇筑混凝土的基面上不得有明水,否则应进行清理,避免带水作业。②模板平整并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接缝部位严密不漏浆。③固定模板的螺栓不得穿过混凝土结构。 ④混凝土搅拌均匀,入泵塌落度控制在150-180mm,塌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大于20mm,塌落度总损失值小于40mm。⑤混凝土振捣密实,灌注混凝土的自落高度不超过2m,否则采取措施,分层灌筑时,每层厚度不超过400mm。⑥严禁混凝土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加水。⑦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夏季高温季节施工时尽量利用夜间施工,冬季混凝土施工时应采取加热和保温措施。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值不大于20℃。⑧正确的养护是减少混凝土开裂的一个重要因素,顶、底板尽量采用蓄水养护,侧墙采用保水的覆盖层进行养护,保水养护时间10天,混凝土的整个养护时间不小于14天。⑨任何两施工缝之间的混凝土结构不得出现超过设计要求的裂缝。2.3.2.2.6主体结构施工方案⑴主体结构概况明挖区间主体结构包括竖井内部结构(1#、3#竖井内部主体结构相同)和明洞段隧道结构。竖井主体结构为混凝土框架式结构,明洞隧道主体结构分框架式结构和拱形结构两种。框架式结构主要由板、墙、梁等构件组成,拱形结构由仰拱、侧墙、顶拱组成。明挖区间主体结构均采用顺做法,结构混凝土强度C40,抗渗等级一般为P10,钢筋采用明挖段主体结构为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由板、墙等构件组成,其中综合洞室结构设置混凝土隔墙,出口端墙结构设置洞门立柱,上述结构均采用明挖顺作施工。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C40,抗渗等级为P10,钢筋采用HPB300级、HRB400级。⑵结构施工缝、变形缝设置明挖区间根据结构断面变化、地质特点等因素设置变形缝,共15道,里程分别为:DK14+173、DK14+193、DK14+280、DK14+297、DK14+317、DK14+353、DK14+421、DK19+229、DK18+297、DK18+530、DK18+550、DK19+077、DK19+110、DK19+320、DK19+340。施工缝采用“纵向分段”、“上下分层”结合的原则进行划分:纵向沿线路方向每12m设置1到环向施工缝;上下根据浇筑混凝土顺序划分,一般为底板/仰拱+侧墙(+中板)+顶板/顶拱。⑶施工分期及施工方向主体工程结构施工随基坑开挖支护作业平行施工。⑷结构施工方案 明挖区间主体结构为明挖顺做结构,采用模筑现浇方式完成。下面以框架式明洞结构为例,对明挖区间明洞及竖井主体结构施工方案进行说明。①钢筋加工及安装:现场设钢筋加工区,所有结构钢筋现场加工成型,检验合格后吊放至工作面进行安装,钢筋接头主要采用滚轧直螺纹机械连接接头。②模板支撑体系:为保证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及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根据本工程主体结构结构形式、特点、施工工艺和安全稳定性计算,主体结构施工模板采用2440*1220*18mm竹胶板;侧墙模板及顶板背后(下方)采用满堂脚手架+方木背肋支撑,脚手架支架纵距为600mm,横距为600mm,板缝用宽胶带进行密封。③混凝土:结构混凝土采用汽车泵送至工作面,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并做好成品保护。(不便于采用汽车混凝土输送泵的部位,采用拖式混凝土地泵泵送至作业面)。④施工运输:施工期间所须防水材料、钢筋、模板、脚手架等物资转运及钢支撑拆除作业垂直运输主要采用25t汽车吊进行,现场水平运输由人工或小型车辆完成。明挖区间结构施工步序见图2.3.2-6。图2.3.2-6明挖区间结构施工步序示意图主体结构施工注意事项:①硫酸盐化学腐蚀环境下(H2),提高混凝土矿物质掺和料中矿渣掺加比例,混凝土的耐腐蚀性能提前通过实验评定。②明挖区间结构构件体积较大,混凝土应采用低水化热水泥、掺加外加剂、粉煤灰等措施,降低水化热。严格控制混凝土一次浇筑量和分段浇筑长度,防止混凝土收缩开裂。③新老混凝土界面上的浮渣、杂物需清除干净方可合模。 ④受力钢筋连接采用焊接,接头等级为一级。钢筋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且在35d范围内的接头数不大于50%。钢筋焊接接头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CJ18-2003)的规定。通长钢筋的接头位置,应根据梁板的受力方向,正确判定各界面的受力状态,选择在内力较小处。⑤施工缝处受力钢筋需留够规定的钢筋连接长度,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将旧混凝土表面按规范要求凿毛,并用高压水冲洗干净,保持接缝基面湿润。⑥模板支撑的设置充分考虑顶板的结构厚度等因素,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顶板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拆除模架。⑦隧道顶板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应及时铺设防水层、保护层,覆土回填,避免顶板长期受强烈光暴晒。主体结构回填时,采用分层回填并夯实。2.3.2.2.7预埋件及预留孔洞施工方案明挖区间结构预埋件及预留孔洞主要布置于1#、3#竖井内。预埋件包括预埋接驳器、预埋钢板、电力电气等专业预埋管线等,预留孔洞主要为后期建筑专业预留,施工过程中根据各专业设计详图布设各种预埋管线、预埋铁件及预留孔洞,并对其位置进行仔细的复测、复核,避免遗漏且确保定位准确性,而后采取有效措施(焊接、支撑、加固等)将其牢固定位,以防止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变形移位。混凝土浇筑前,对照图纸再次复查,无误后方可开仓。在混凝土浇筑时,随时作好观测,以现有松动或位移现象立即进行加固处理。2.3.2.2.8土方回填及地面恢复方案结构顶板/拱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方可进行回填夯实作业。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分段、对称进行,碾压时每层厚控制在250mm~300mm,回填密实度应达到95%以上。配合管线迁改单位和产权单位先将需进行恢复的管线进行埋设与恢复。先保护埋设的管线。结构顶面以上0.5m回填范围内采用粘土,人工夯填,回填时机械或机具不得碰撞防水保护层,自卸车卸土料先卸到基坑边,再由人工摊铺到混凝土保护层上,用小型打夯机打夯密实。待第二层及以上各层回填施工时,采用机械摊铺,并碾压密实。基坑回填土前,悬吊的刚性管线下应砌筑支墩加固,防止下沉。回填到管线下部平面后按要求恢复管道,再回填土;管线两侧1m范围内的填土采用人工夯填,以保证管线的安全。覆土回填至设计标高后,按业主要求恢复地面。2.3.2.2.9测量方案⑴测量基本原则 明挖区间施工测量周围环境和条件复杂,要求施测精度高,施测工作中坚持如下基本原则:①精心施测和整理成果,工程测量成果必须符合有关测量规程,并满足监理工程师要求。全部测量数据的放样都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②做好明挖区间的施工测量,同时必须与邻近路基段进行贯通联测,做好工程测量的相互衔接。③坚持工程测量点位的复核与换手复测制度,重要桩点做好多重保护措施。未经复核的桩位一律视作无效桩位,施工中不得使用。对复核采用的桩点必须做好定期保护和及时复核。④施工中所采用的仪器必须满足测量的精度要求。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校验、年检,确保其精度满足测量要求。⑤各项测量工作必须符合《技术规范》要求。⑵测量仪器与组织机构为了确保测量成果,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明挖区间测量投入全站仪、J2经纬仪、精密水准仪及其他辅助测量仪器设备,投入仪器规格数量具体见“表6-3”,由项目部测量工程师负责测量工作,下设测量班组,由测量工程师、专业司镜员一名及其他辅助测量人员组成。⑶施工测量方法①接桩与复测a.接桩后及时对设计单位所交的测量桩点进行复测,并将复测成果报告上交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业主;b.若导线网和高程网精度分别能够满足工程测量规范中的技术要求,则对各测量桩点进行标识和保护。c.在各测量桩点复测完成并满足要求后,对施工场地高程进行复测,并将复测成果报告上交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业主。②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a.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测设基准资料和测量标志,组织测量班组对控制网进行复测。对施工区段内地面控制网复测包括二级GPS控制网点,精密导线点,高程控制点等。复测工作完成后,及时整理测量成果,并将复测成果提交监理工程师核查,获批准后,作为施工放样依据。认真研读、审核施工图纸,在基坑四周合理位置布设测量基准点。与精密导线网与GPS网点联测、平差作为施工放样的基准点。b.高程控制测量 明挖区间基坑沿线路布设Ⅱ等水准网,向区段引测Ⅱ等加密水准网。水准点点位设置应稳固安全,能长期保存,便于寻找与监测。c.基坑底水准点引测基坑底水准点的引测,经明挖斜坡通道采用Ⅱ等水准作业直接引测至底板上。d.与相邻标段的搭接测量施工复测时,应向相邻标段至少延伸测量两个平面控制点和一个水准点,确保交界段中线、高程搭接正确。③基坑测量由精密导线网点,测放基坑轴线位置。基坑轴线桩应延长至基坑外并加以固定,经校核无误。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斜视法将平面位置传递到基坑内,并经常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尺寸等复核检查。④钻孔桩定位测量由施工平面控制网测放钻孔排桩轴线并以角点桩位开始进行桩位定位,并从桩心位置向四周引测桩心控制点桩。⑤高程控制测量明挖区间基坑沿线路布设Ⅱ等水准网,向区段引测Ⅱ等加密水准网。水准点点位设置应稳固安全,能长期保存,便于寻找与监测。⑥基坑底水准点引测基坑底水准点的引测,经明挖斜坡通道采用Ⅱ等水准作业直接引测至底板上。⑷测量精度①导线测量的精度与技术指标导线全长10km左右,平均边长为350m,测角中误差≤2.5″,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15mm,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8m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40000。②高程控制精度要求加密水准网在Ⅱ等水准点之间布设成附合或闭合环线,往返较差或闭合差满足要求,(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闭合环线的路线长度,以公里计算)。③洞内外综合贯通误差横向贯通中误差65mm,高程贯通中误差25mm,极限误差为中误差2倍,限差L/5000(L为两洞门之间距离)各项测量最终必须满足总贯通中误差要求。④施工测量精度的保障措施测量工作不允许出现测量误差超出限差的情况,在施工中,必须高度重视测量工作,必须加强施工测量检核。为达到中线和标高的测量误差均在限差内的目的,特制定以下技术措施: a.施工放样前将施工测量方案设计与意见报告监理审批。内容包括施测方法、操作规程、观测仪器设备的配置和测量专业人员的配备等。b.固定专用测量仪器和工具设备,建立专业测量组,专人观测和成果整理。c.建立测量复核制度,按“三级复核制”的原则进行施测。每次施测后,须经测量工程师复核。d.加强对测量所有控制点的保护,防止移动和损坏;一旦发生移动和损坏,应立即报告监理,并与监理协商补救措施。e.用于本工程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应按照规定的日期、方法送到具有检定资格的部门检定和校准,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f.用于测量的图纸资料,测量技术人员必须认真核对,必要时应到现场核对,确认无误无疑后,方可使用。如发现疑问作好记录并及时上报,待得到答复后,才能按图进行测量放样。g.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应在现场用钢笔或铅笔记录在规定格式的外业手簿中。测量技术人员要认真整理内业资料,保证所有测量资料的完整。资料必须一人计算,另外一人复核。抄录资料,亦须认真核对。h.外业前,测量技术人员对内业资料进行检查,所采用的测量方法、测量所用桩点以及测量要达到的目的向测工进行交底,做到人人明白;外业中,中线和高程测量要形成检核条件,满足校核条件要求的测量才能成为合格成果,否则返工重测。i.经常复核明挖区间基坑有变形地方附近的导线点、水准点,随时掌握控制点的变形情况,关注量测信息。在测量工作中,随时发现点位变化,随时进行测量改正。严格遵守各项测量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j.外业后,应检查外业记录的结果是否齐全、清晰、正确,由另一人复核结果无误后,向工区技术主管交底。k.工区所用的导线点、水准点、轴线点(或中线点)要设置在工程施工影响范围之外、坚固稳定、不易受破坏且通视良好的地方。定期对上述各桩点进行监测,测量标志旁要有明显持久的标之记或说明。l.外业前,列出所用的测量仪器和工具,检查是否完好。在运输和使用测量仪器和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如发现仪器有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送检,并对上次测量成果重新作出评定。m.测量过程中,必须消除干扰,需停工的要停工,以保证测量精度。放样时应和施工人员密切配合,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偏差。n. 积极和测量监理工程师进行联系、沟通和配合,满足测量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测量技术要求及意见,并把测量结果和资料及时上报监理,测量监理工程师经过内业资料复核和外业实测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的施工。2.3.2.2.10明挖区间监控量测方案监控量测由项目部成立的监测队伍进行,根据设计或相关规范就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执行。基坑围护结构监控量测断面见图2.3.2-7,基坑监测项目表2.3.2-5。图2.3.2-7基坑围护结构监控量测图表2.3.2-5基坑围护结构监控量测项目表序号观测名称监测仪器测量精度检测范围及测点布置监测频率1地下水位电测水位计、PVC塑料管5.0mm基坑的四角点以及基坑的长短边中点布置测点,或沿基坑长边每20~40m布置一个测点,测点距基坑围护结构距离1.5~2m。基坑开挖深度H≤5m1次/3天;5<H≤10m1次/2天H≤15m,1次/1天;H>15m,2次/1天。开挖完成后1~7天,1次/天;7~15天且底板施工完成后,1次/2天;15~30天,1次/3天;30天后,1次/周;数据稳定后,1次/月。2地表沉降水准仪±0.3mm在基坑四周距坑边1倍基坑深度范围内沿坑边设沉降测点,排距3~8m,点距10~20m。第一排沉降测点距基坑边2m。3周围建(构)筑物沉降水准仪±0.3mm建(构)筑物四角,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桩上,且每边不少于3个点。倾斜水准仪±0.3mm建(构)筑物角点,变形缝或抗震缝两侧的承重桩或墙上。4地下管线沉降水准仪±0.3mm基坑开挖深度1~2倍距离范围,重要管线、管线接头处均应布置检测点,沿管线延伸方向每5~15m布置1个监测点。5围护桩变形测斜仪0.02mm/0.5m沿基坑长边布置监测点,测点间距10~20m,断面在基坑两侧的桩顶设测点,基坑深度变化处宜增加测点,监测深度应不小于围护结构深度。基坑开挖期间不少于1次/天。基坑开挖完成后1~7天内1次/天;7~ 15天且底板施工完成后,1次/2天;15~30天,1次/3天;30天后,1次/周;数据稳定后,1次/月。出现情况异常时,增加监测频率。6支撑轴力应变计0.15%F.s按钢支撑30%设置,该断面位置的全部支持均设测点,测点布置于支撑端部或1/3处。7基坑机器周围环境描述对开挖后工程于水文地质的观察记录;支护裂隙、临建建(构)筑物及地面的变形、裂缝等的观察描述。8围护桩顶位移经纬仪水准仪±2″,±(2mm+2ppm),±0.3mm沿基坑长边设置监测点,测点间距20~40m,断面在基坑两侧的桩顶设测点。⑴监控量测目的为了实施对本工程施工的动态控制及安全管理,必须进行现场监控量测,以掌握土体、地下水、围护结构与支撑体系的工作状态信息。通过对量测数据整理和分析,及时确定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确保工程安全和施工工期。⑵监控量测点布置原则全部基坑监测根据设计设置监测断面,断面位置、监测点位置及数量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及结构特点等情况确定,应满足《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等相关规范、规程的要求本工程信息控制施工需要。⑶监控量测重点围护结构与周围环境的监测主要分为应力监测与变形监测。变形监测仪器主要采用经纬仪、水准仪和测斜仪等,应力监测仪器主要采用应变计、钢筋计、压力传感器和孔隙水压力计等。监测的主要项目有:桩顶位移、钢管撑轴力、桩体内力、水位观测及地面沉降等。⑷监测组织机构为确保基坑及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安全、稳定,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监测信息及时反馈以指导施工。经理部成立专业监测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监测负责人和监测小组组成,从组织上保证监测的顺利进行,使施工完全进入信息化的管理控制中,组织管理机构及相应的职能见下图2.3.2-8。 对方案及监测结果作出决策项目经理对监测方案进行审核,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分析项目总工程师制定监测方案,负责数据处理理监测负责人布置、监测测点、反馈量测信息信息监测小组图2.3.2-8施工监测组织管理机构设置图⑸监测方法及数据处理①沉降监测在沉降监测前先布设闭合环或复合水准线等形式的监测网。起算点高程采用原有的高程系统。高程控制点的标石及标志的埋设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变形测量所规定的要求。观测方法按二等水准测量采用几何水准法或监理认可的其他方法。首次观测时,应适当增加回数,一般取2~3次的数据作为测点的初始读数。沉降观测包括地表沉降、管线沉降、建筑物沉降及桩顶沉降。沉降观测结束后应提交观测点位置图、沉降位移成果表、位移速率、时间、位移量曲线图等变形分析报告。②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明挖区间开挖前,在其周围地层变形影响范围外,便于长期保护的稳定位置,埋设基准点,布设水平位移观测监测网,监测网按两级布设,由控制点组成首级网,由观测点和所连测的控制点组成扩展网,布网时采用独立的坐标系统。平面控制点标石及标志的埋设应符合规范要求。在施工场地条件允许时用视准法,建立视准线比较困难时采用小角度法进行水平位移观测。水平位移测量结束后应提出观测点平面位置图、水平位移成果表、水平位移量曲线图、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综合曲线图等变形分析报告。③支护结构内力监测在基坑支护结构中有代表性的围护桩主受力筋上布设钢筋应力计,监测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应力变化。监测点应布置在计算的最大弯矩和反弯点位置、各土层的分界面、结构变截面或配筋率改变截面位置。监测应力传感器采用振弦式钢筋应力计。安装时根据监测点应力计算值,选择钢筋计的量程,在安装前对钢筋计进行拉和压两种受力状态的标定。将钢筋应力计串联焊接在被测主筋上。 安装时应注意尽可能使钢筋应力计处于不受力状态,特别不应处于受弯状态。将应力计上的导线逐段捆在邻近的钢筋上,引到地面的测试匣中。支护结构混凝土浇筑后,检查应力计的电阻值和绝缘情况,做好引出线和测试匣的保护措施。基坑开挖前或初期支护完成后,对应力计进行2~3次稳定测试,作为监测应力变化的初始值。基坑每开挖其深度的1/5~1/4应测读2~3次,基坑开挖至设计深度时每周测读2~3次,一直测试到最上一层支撑拆除为止。每次应力实测值与初始值之差即为应力变化。④地下水、土压力及变形监测a.地下水位监测为保障基坑开挖施工顺利进行和保护周围地质环境不受影响,需进行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监测一般以基坑为中心分别平行和垂直地下水流布置观测线,沿每条观测线布设不少于2个观测井点。降水开始前所有抽水井、观测井统一联测静止水位,统一编号、量测基准点。采用电子水位仪测量水位距孔口的距离,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出孔口标高,从而确定水位标高,进一步计算水位变化情况。选择典型代表性的一排观测井,从降水开始,观测时间分别采用30min、1h、4h、8h、12h以后每12h观测一次,直至降水工程结束。及时绘制各观测井孔、观测线水位降深随时间(s—t)的变化曲线,绘制基坑涌水量随时间(Q—t)的变化曲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建议、指导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b.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监测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的监测是分别埋设土压力盒和孔隙水压计进行测试的方法,压力盒和水压计在安装埋设前,根据压力变化幅度确定压力计的量程,并进行稳定性和防水密封性检验及压力和温度标定等工作。埋设后经过多次测量确定压力初期值。土压力盒采用幕布法进行安装,在欲观测围护桩的钢筋笼上布置一幅土工织布帷幕,土压力盒安装在帷幕上,随钢筋笼放入围护桩内。采用钻孔埋设法进行孔隙水压计的安装,压力计安装和埋设应在水中进行,滤水石不得与空气接触,一旦接触,必须将空气排干净后方可进行。在基坑开挖前,观测压力传感器的安装受力状态,检验传感器的稳定性。隔2~3d观测一次,每次观测3~5次稳定读数,当一周前后压力数值基本稳定后,该数值作为基坑开挖前土体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的初始值。开挖过程中,根据土方开挖及内支撑的施工阶段确定观测周期。每次观测应有3~5次稳定读数,当压力值有显著变化时应立即复测。现场观测应持续至地下室施工至原有地面标高。c.土体变形监测 土体变形采用测斜管监测,测斜管安装在地下围护桩的钢筋笼上,随钢筋笼浇筑在混凝土中。安装和埋设时,检查测斜管内的一对导槽,其指向应与欲测位移方向一致。在未确认导槽畅通时,不得放入真实的测头。埋设结束后,量测导槽方位、管口坐标及高程,及时做好孔口保护装置,并做好记录。测试时,联接测头和测读仪,检查密封装置,电池充电量、仪器是否工作正常,将测头放入测斜管内进行测试,测量应从孔底开始,自下而上沿导管全长每隔一定距离测读一次,测段长度为500mm,每个测段测试一次数据后,将测头提转180°插入同一对导槽重复测量,两次读数应数值接近,符号相反。以连续三次测量无明显差异读数的平均值作为初始值。观测间隔根据位移的绝对值或位移增长速率而定。当位移增大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并向监理报告。⑤数据处理及信息反馈程序a.施工监测的数据处理根据现场实测结果,对比实测数值与初始数值,绘制各种时态曲线,运用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根据位移,应力变化趋势推算最终结果,与控制值相比较,确定土体及支护结构的安全稳定性,提出分析意见和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及时反馈,以调整施工参数,并提交成果报告。b.监测成果报告内容观测点布置图;观测方法及精度要求;本次监测的应力、位移及累计值;观测成果汇总表及各种时态曲线图;有关工程进度和荷载变化;根据监测数据等实测情况,计算和预测应力、位移的最终结果以及发展趋势;分析意见以及修正措施;经量测变更设计和改变施工方法地段的信息反馈记录;观测、计算和校核责任人等。c.监测信息反馈程序监测信息反馈程序见图2.3.2-9。 资料调研监测设计测点量测数据处理、报送监理及设计位地层、支护结构安全稳定性判别监控量测监控量测监控量测信息反馈指导施工信息反馈指导施工结束图2.3.2-9监测信息反馈程序图2.3.2.32#竖井施工方案2.3.2.3.1总体施工顺序⑴取得地铁13号线产权单位许可,与清华园火车站产权单位确定路内设施拆除协议,实现进场、设施拆除、管线改移。⑵完成基坑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施工,地连墙施做由2a工作井向2b工作井方向顺延,地连墙施工同时施做基坑内降水井进行疏干。⑶明挖区间采用分层、分段开挖,分层高度根据支撑位置设置、分段长度控制在20~25m。⑷施工开挖充分考虑时空效应,遵循先撑后挖的原则,从上向下依次完成冠梁层、各腰梁层、以及钢筋混凝土支撑施工;支撑涨强后开挖下一层土方。⑸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监测,并将监测情况及时反馈相关单位。⑹2a工作井完成后,施做底板防水,绑扎钢筋,完成底板混凝土浇筑;后配套段及2b工作井依次开挖完成后,由小里程端向大里程段施做主体结构。(7)侧墙段施工依次由2a工作井向2b工作井方向顺延。其中后配套段为完成后进行顶部混凝土包封。(8)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拆除脚手架体系,2a、2b工作井分别用于盾构机始发及接收,后配套段回填土方至设计高程。(9)盾构机始发、接收完成后,施做2a、2b工作井结构,并封闭井口。2#竖井施工顺序见图2.3.2-10。 2.3.2.3.2围护结构施工方案⑴围护结构设置2#竖井中心里程为DK16+450,基坑开挖深度35m,外轮廓尺寸为21×20.4m,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地连墙厚度1.2m,深度45.8m,穿越地层从上到下为杂填土、细砂、粉质粘土、粉砂、卵石土。地连墙为C30钢筋混凝土结构,接头部位采用锁口管。地连墙底部设墙趾注浆管,地连墙全部施工完成后进行注浆加固。2#竖井围护结构平面图见图2.3.2-11。图2.3.2-112#竖井围护结构平面图⑵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①施工准备施工道路及场地硬化:场地内沿地墙边设置10m宽临时施工道路,道路按现场具体情况设置,可利用原有路面,其他部位路面先用压路机压实天然地基,布置双向双层Ф14@250mm钢筋网片,浇筑25cm厚C25混凝土。 图2.3.2-102#竖井盾构接收、始发端施工步序图 钢筋笼加工制作场地:在围挡内临时道路外侧合理布置原材堆放场,钢筋半成品加工场及钢筋笼制作场地,钢筋笼加工平台长度及宽度满足各阶段地下连续墙钢筋笼最大长度。钢筋笼制作平台做法是:在施工好混凝土基面上铺设12号槽钢,布设定位钢筋。泥浆循环系统:泥浆系统由泥浆搅拌箱、清水池、制浆池、储浆池、废浆池、泥浆分离系统和泥浆材料仓库组成。泥浆的回收管路、输送管路、泥浆分离处理系统组成了泥浆运输系统。泥浆总储量为挖掘一个单元槽段土方量的2倍左右,即600m³。泥浆循环系统见图2.3.2-12。图2.3.2-12泥浆循环系统示意图②测量放样根据交接桩进行在施工场地内设立加密测量导线网和水准点,施工前进行复核以确保放线的准确性。③导墙施工导墙采用“Г”形结构钢筋混凝土导墙,为了确保导墙的稳定性,导墙施工以底部深入未经扰动的原状土30cm和在回填夯实的加固土体上制作牢固的导墙素砼底部基础为原则。导墙浇筑完成、拆模后,立即与其内侧每隔1~3m加临时支撑;保证施工时地面稳定。沿围护结构每间隔2.5m设置一道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撑和一道圆木支撑,支撑布置应避开地下墙接头处,且留出在接头处回填袋装碎石的空间。④泥浆生产与循环本工程地下连续墙泥浆材料选用新型的复合钠基膨润土(由钠基膨润土和高分子量聚合物、添加剂组成),加入适量纯碱将水的PH值调到8~9,以达到最佳配浆效果。 清孔泥浆和浇灌混凝土过程中回收泥浆必须通过泥浆分离系统进行分离后再经过调浆后方可继续使使用,为确保泥浆分离效果,本工程采用旋流分离器+振动筛组合的泥浆分离系统;经过多次重复使用,粘度和比重已经超标却又难以分离净化使其降低粘度和比重的超标泥浆泵送至废弃泥浆池暂时储存,经处理处用罐车外弃;同时,泥浆池内补充新鲜泥浆,保证泥浆循环正常运行。⑤成槽施工同一直线段上各幅地下连续墙应跳槽施工。根据地质情况,采用GB46液压成槽机,膨润土泥浆护壁。该成槽机带自动测斜仪和纠偏装置,成槽速度快,成槽精度高,每套机具平均12小时成槽一段。按槽段划分,分幅跳槽施工,标准段成槽“三抓法”开挖成槽,即每幅连续墙施工时,先抓两侧土体,后抓中心土体,如此反复开挖直至设计槽底标高为止。转角段按“先短边后长边”的原则开挖成型。成槽时,泥浆应随着出土量补入,以保证泥浆液面在规定的高度,在抓斗掘进时,不宜补入泥浆。成槽机掘进速度应控制在15m/h左右,成槽时不宜快速掘进,以防槽段失稳。成槽至标高后,应先进行铲壁后一次扫孔,扫孔时抓斗每次移开50cm左右,确保槽底沉渣厚度不大于10cm,误差控制在规范要求内。扫孔结束后,用泵吸反循环法进行清孔。清底置换结束后,对孔底泥浆及槽深进行检测,如果测试指标及槽深达不到要求,必须再次进行清底置换,直至符合要求为止。如发现泥浆突然变稀、翻泡、大量流失或地面有下陷现象时,不准盲目掘进,待研究后再行施工。考虑到深层槽段有可能发生土体缩颈现象,可在抓斗的翼缘上焊烧超挖刀头,使成槽的厚度增加1cm左右。待成槽达到设计深度后,再沿槽长方向套挖几斗,把因抓斗成槽的垂直度各不相同而形成的凹凸面修理平整,保证槽段横向有良好的直线性。最后用测锤实测槽段左中右三个位置的槽底深度,三个位置的平均深度即为该槽段的深度;用超声波测壁仪器在槽段内左右两个位置上分别扫描成槽壁面,扫描记录中壁面最大凸出量或凹进量(以导墙面为扫描基准面)与槽段深度之比即为壁面垂直度,两个位置的平均值即为槽段壁面平均垂直度,槽段垂直度X/L<3‰满足设计要求(其中X为基坑开挖深度内壁面最大凹凸量,L为地下连续墙深度)。⑥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钢筋笼采用工厂化加工,平台上整体直螺纹套筒连接的施工方法,根据实测导墙标高来确定钢筋笼吊筋的长度,以保证结构和施工所需要的预埋件、插筋、保护铁块位置。 钢筋笼经验收合格后,用320t+150t履带吊机十八点起吊,空中翻转,一次整体入槽,转角处异型槽段钢筋笼也采取一次加工成型,整体吊装入槽定位安装。⑦导管布置和水下混凝土浇注地下连续墙采用场拌混凝土,具有一般水下混凝土浇注的施工特点,坍落度控制在180~220mm。灌注混凝土采用内径为φ250的快速接头钢导管,节长为2m,最下一节长度为4m。导管下口距孔底300~500mm,不宜过大或过小。标准槽段设置二根导管(异型槽段每边一根导管),导管间距小于3m,导管距槽段端头不宜大于1.5m,槽内混凝土面应均衡上升,两导管处的混凝土表面高差不大于0.3m,终浇混凝土面高程应高于设计要求0.5m。混凝土施工见图2.3.2-13。混凝土导管安装混凝土浇筑图2.3.2-13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浇筑示意图连续墙浇注必须在钢筋笼吊装完毕后4h内进行。随着混凝土面的上升,要适时提升和拆卸导管,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面以下一般保持在2~6m,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面。设专人每30min测量一次导管埋深及管外混凝土面高度,每2小时测量一次导管内混凝土面高度。混凝土应连续灌注不得中断,间歇时间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30min。⑧墙趾注浆根据设计要求如需预埋注浆管,每幅地下连续墙均需埋设两根注浆管,注浆管采用直径为φ48mm(外径)、壁厚4mm的Q235钢管,插入槽底以下50cm。插入槽底部分制成花杆形式,该部分用封箱带包住。注浆管和钢筋笼桁架焊接在一起,注浆管处于钢筋笼的厚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墙趾注浆加固范围见图2.3.2-14。 图2.3.2-14地连墙墙趾注浆加固范围示意图注浆压力控制在0.3~0.4Mpa;单根注浆量根据实验确定;注浆材料为4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注浆前先进行试注浆。此时密切关注并记录注浆压力和注浆量,检查是否冒浆、墙顶标高有无变化,以此作为正常注浆时的调整依据。试注浆完成后,根据记录分析和调整注浆参数,开始正常注浆。当以下条件满足其一时刻停止注浆:注浆压力达到0.4MPa并稳定2min,或墙顶标高上升达10mm,或墙顶附近发现冒浆。⑶围护结构施工注意事项①地下连续墙施工执行相应的施工规程,符合国家标准《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CJ120-2012)、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②围护结构施工前,首先做好周围的拆迁、管线迁改和交通疏解工作。地表以下2m范围内严禁采用机械开挖,以保护不明管线。③地连墙施工放线必须根据围护结构平面图及相关的线路图相互核对无误后方可施工。我单位根据自身经验及施工工艺水平,综合考虑测量误差、施工误差、局部凸凹等因素,围护施工时适当外放,满足限界和结构边墙厚度要求。放线后经质检工程师验收后方可施工。④钢筋笼在吊起、运输和安装中采取固定措施,防止变形,并设有钢筋保护层定位装置。 ⑤连续墙定位偏差+30mm,-0mm,垂直度小于3‰,平整度小于30mm,墙底沉渣厚度小于100mm。⑥为确保地下连续墙主筋净保护层厚度及钢筋笼垂直度,在钢筋笼上与土体接触的两侧主筋上焊接钢制垫块;钢筋笼吊装时,为保证整体刚度,需增加加强措施,根据情况增补。⑦连续墙采用超声波透射法监测墙身质量,检验幅段数量不少于总幅段数的20%。地下连续墙钢筋采用整幅吊装。⑧基坑开挖中配备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现场指挥,切实保护好墙身与支撑系统不受碰撞,并配一定人员挖土。基坑开挖中做好基坑排水工作,雨季配备足够的抽水设备。2.3.2.3.3基坑降水和基坑封底⑴基坑降水2#竖井范围内地层含水情况与1#竖井相同,降水方案参见“2.3.2.2.3章节”。⑵基坑封底2#竖井基底位于透水性强的③卵石土地层中,为保证基坑开挖安全、避免基底涌水和隆起,对2#竖井基底进行旋喷加固,旋喷桩按照Ф600@400mm布置。旋喷桩施工方案见“2.3.2.2.2章节”。2.3.2.3.4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方案当围护结构施作完毕、管井降水达到设计要求、基坑封底完毕后,实施基坑开挖。基坑土石方开挖遵循“竖向分层、水平分段、先支后挖”的施工原则。⑴施工准备①为了确保工期,围护结构完成后进行降水等前期准备工作、汽车吊等机械检修保养、钢支撑加工完成后进行开挖作业。②监测准备针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周围环境,编制详细的监控方案,并作好监测点的布设、初始数据的测试及监测仪器的调试工作,监测工作准备就绪。以上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基坑开挖。⑵土方开挖①先用挖掘机挖除第一道支撑下5cm以上的土方,自卸汽车将土方运至临时堆土场,然运往弃土场。②施做冠梁及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采用挖掘机开挖至第二层钢筋混凝土支撑下方0.2m处。③凿除第二层钢筋混凝土腰梁对应位置混凝土,将腰梁主筋与地连墙主筋焊接牢固。 ④在第二层钢筋混凝土支撑下方浇筑M10砂浆垫层,表面铺设镀锡薄膜作为底模,绑扎钢筋,钢筋与焊在地连墙钢筋上的腰梁主筋相连接。⑤安装支撑模板,浇筑混凝土并养护至设计强度的85%,开始下一层土方开挖。下一层土方开挖过程中,及时清除上层支撑底部的砂浆底模。⑥以此类推,逐层开挖,当开挖深度超过20m时,改用吊车与井下挖机配合出土;开挖至基底以上0.3m处时,改由人工清底。2#竖井基底经过旋喷加固封底,强度较大,可用风镐等设备辅助清理。基底不允许欠挖,且超挖量不超过2cm。竖井基坑开挖示意图见图2.3.2-15。图2.3.2-15竖井基坑开挖示意图2.3.2.3.5竖井结构防水施工方案结构防水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以及“防水与结构设计并重和统一考虑”的原则。确立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体系,即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施工缝、变形缝等接缝防水为重点,辅以附加防水层加强防水,并应根据水文地质情况、施工方法、结构型式、防水标准和使用要求、技术经济指标综合确定有效、可靠、操作方便的防水方案,做到铁路隧道工程防水万无一失。竖井的防水等级满足《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规定的一级防水标准。结构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竖井结构外包防水层采用2mm自粘式EVA防水板+无纺布(密度不小于400g/㎡)。混凝土防水等级不小于P12。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可斜式止水带;变形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胶条+填缝材料。2#竖井防水断面示意图见图2.3.2-16。⑴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一般规定 ①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均不小于P12。②2#竖井结构钢筋混凝土的裂缝宽度外侧不大于0.2mm,内侧不大于0.2mm。③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垫层强度等级为C20。图2.3.2-162#竖井防水断面示意图④钢筋混凝土结构主筋的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为:迎土侧45mm,非迎土侧35mm。⑵对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要求①浇筑混凝土的基面上不得有明水,否则应进行清理,避免带水作业。②模板平整并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接缝部位严密不漏浆。③固定模板的螺栓不得穿过混凝土结构。④混凝土搅拌均匀,入泵塌落度控制在150-180mm,塌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大于20mm,塌落度总损失值小于40mm。⑤混凝土振捣密实,灌注混凝土的自落高度不超过2m,否则采取措施,分层灌筑时,每层厚度不超过400mm。⑥严禁混凝土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加水。⑦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夏季高温季节施工时尽量利用夜间施工,冬季混凝土施工时应采取加热和保温措施。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值不大于20℃。⑧正确的养护是减少混凝土开裂的一个重要因素,顶、底板尽量采用蓄水养护,侧墙采用保水的覆盖层进行养护,保水养护时间10天,混凝土的整个养护时间不小于14天。⑨任何两施工缝之间的混凝土结构不得出现超过设计要求的裂缝。 2.3.2.3.6主体结构施工方案2#竖井主体结构施工内容包括竖井衬砌结构模板的架设与支撑、钢筋制安与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2#竖井结构施工竖向分层:底板+5层侧墙+顶板。每层施工缝设置于支护结构混凝土腰梁下1.5~2m的位置。施工时,首先完成负二层底板和侧墙结构(含底部两道环梁)、中板环梁、负一层侧墙、顶板环梁,拆除倒撑提供盾构组装始发、接收拆除作业空间。待盾构区间施工完毕、轨下结构施工完成后封闭井口,完成结构施工。2#竖井结构断面及主体结构施工顺序见图2.3.2-10。⑴具体施工方案如下2#竖井主体结构为明挖顺做结构,采用模筑现浇方式完成。下面以对2#竖井主体结构施工方案进行说明:①钢筋加工及安装:现场设钢筋加工厂,所有结构钢筋现场加工成型,检验合格后吊放至工作面进行安装,钢筋接头主要采用滚轧直螺纹机械连接接头。②模板支撑体系:为保证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及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根据本工程主体结构结构形式、特点、施工工艺和安全稳定性计算,主体结构施工模板采用2440*1220*18mm竹胶板;侧墙模板、梁模板及顶板背后(下方)采用满堂脚手架+方木背肋支撑,脚手架支架纵距为600mm,横距为600mm,板缝用宽胶带进行密封。③混凝土:结构混凝土采用汽车泵送至工作面,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并做好成品保护。④施工运输:施工期间所须防水材料、钢筋、模板、脚手架等物资转运等垂直运输主要采用25t汽车吊进行,现场水平运输由人工或小型车辆完成,井下脚手架顶部每层搭设走道板平台以供井下物料存放和运输。⑵主体结构施工注意事项①硫酸盐化学腐蚀环境下(H2),提高混凝土矿物质掺和料中矿渣掺加比例,混凝土的耐腐蚀性能提前通过实验评定。②竖井结构构件体积较大,混凝土应采用低水化热水泥、掺加外加剂、粉煤灰等措施,降低水化热。严格控制混凝土一次浇筑量和分段浇筑长度,防止混凝土收缩开裂。③新老混凝土界面上的浮渣、杂物需清除干净方可合模。④受力钢筋连接采用焊接,接头等级为一级。钢筋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且在35d范围内的接头数不大于50%。钢筋焊接接头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CJ18-2003)的规定。通长钢筋的接头位置,应根据梁板的受力方向,正确判定各界面的受力状态,选择在内力较小处。 ⑤施工缝处受力钢筋需留够规定的钢筋连接长度,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将旧混凝土表面按规范要求凿毛,并用高压水冲洗干净,保持接缝基面湿润。⑥模板支撑的设置充分考虑顶板的结构厚度等因素,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顶板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拆除模架。⑦竖井顶板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应及时铺设防水层、保护层,覆土回填,避免顶板长期受强烈光暴晒。2.3.2.3.7预埋件及预留孔洞施工方案2#竖井后期建设为风井及疏散通道,预埋件包括结构施工时的预埋接驳器、预埋钢板、和后期建筑施工需要的电力电气等专业预埋管线等,施工过程中根据各专业设计详图布设各种预埋管线、预埋铁件及预留孔洞,并对其位置进行仔细的复测、复核,避免遗漏且确保定位准确性,而后采取有效措施(焊接、支撑、加固等)将其牢固定位,以防止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变形移位。混凝土浇筑前,对照图纸再次复查,无误后方可开仓。在混凝土浇筑时,随时作好观测,以现有松动或位移现象立即进行加固处理。2.3.2.3.8竖井测量方案⑴测量基本原则2#竖井施工测量周围环境和条件复杂,要求施测精度高,施测工作中坚持如下基本原则:①精心施测和整理成果,工程测量成果必须符合有关测量规程,并满足监理工程师要求。全部测量数据的放样都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②做好2#竖井的施工测量,同时必须与邻近1#、3#竖井进行贯通联测,做好工程测量的相互衔接。③坚持工程测量点位的复核与换手复测制度,重要桩点做好多重保护措施。未经复核的桩位一律视作无效桩位,施工中不得使用。对复核采用的桩点必须做好定期保护和及时复核。④施工中所采用的仪器必须满足测量的精度要求。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校验、年检,确保其精度满足测量要求。⑤各项测量工作必须符合《技术规范》要求。⑵测量仪器与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测量成果,根据现场实际情况,2#竖井测量投入全站仪、J2经纬仪、精密水准仪及其他辅助测量仪器设备,投入仪器规格数量具体见“表6-3”,由项目部测量工程师负责测量工作,下设测量班组,由测量工程师、专业司镜员一名及其他辅助测量人员组成。⑶施工测量方法①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根据测量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设基准资料和测量标志,组织测量班组对控制网进行复测。对本标段地面控制网复测包括二级GPS控制网点,精密导线点,高程控制点等。复测工作完成后,及时整理测量成果,并将复测成果提交监理工程师核查,获批准后,作为施工放样依据。认真研读、审核施工图纸,在竖井四周合理位置布设测量基准点。与精密导线网与GPS网点联测、平差作为施工放样的基准点。②基坑测量由精密导线网点,测放基坑轴线位置。基坑轴线桩应延长至基坑外并加以固定,经校核无误。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斜视法将平面位置传递到基坑内,并经常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尺寸等复核检查。③地连墙定位测量由施工平面控制网测放地连墙槽段轴线并以角点位置开始进行槽段定位。④高程控制测量2#竖井基坑沿线路布设Ⅱ等水准网,向区段引测Ⅱ等加密水准网。水准点点位设置应稳固安全,能长期保存,便于寻找与监测。⑤基坑底水准点引测基坑底水准点的引测,经竖井侧壁楼梯通道采用Ⅱ等水准作业直接引测至底板上。⑷测量精度①总贯通中误差要求横向贯通中误差50mm,坚向25mm,极限误差为中误差2倍,纵向贯通中误差L/10000,限差L/5000(L为两洞门之间距离)各项测量最终必须满足总贯通中误差要求。②精密导线精度要求导线全长4km左右,平均边长为350m,测角中误差≤2.5″,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15mm,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8m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40000。③高程控制精度要求加密水准网在Ⅱ等水准点之间布设成附合或闭合环线,往返较差或闭合差满足要求,(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闭合环线的路线长度,以公里计算)。④施工测量精度的保障措施 测量工作不允许出现测量误差超出限差的情况,在施工中,必须高度重视测量工作,必须加强施工测量检核。为达到中线和标高的测量误差均在限差内的目的,特制定以下技术措施:a.施工放样前将施工测量方案设计与意见报告监理审批。内容包括施测方法、操作规程、观测仪器设备的配置和测量专业人员的配备等。b.固定专用测量仪器和工具设备,建立专业测量组,专人观测和成果整理。c.建立测量复核制度,按“三级复核制”的原则进行施测。每次施测后,须经测量工程师复核。d.加强对测量所有控制点的保护,防止移动和损坏;一旦发生移动和损坏,应立即报告监理,并与监理协商补救措施。e.用于本工程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应按照规定的日期、方法送到具有检定资格的部门检定和校准,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f.用于测量的图纸资料,测量技术人员必须认真核对,必要时应到现场核对,确认无误无疑后,方可使用。如发现疑问作好记录并及时上报,待得到答复后,才能按图进行测量放样。g.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应在现场用钢笔或铅笔记录在规定格式的外业手簿中。测量技术人员要认真整理内业资料,保证所有测量资料的完整。资料必须一人计算,另外一人复核。抄录资料,亦须认真核对。h.外业前,测量技术人员对内业资料进行检查,所采用的测量方法、测量所用桩点以及测量要达到的目的向测工进行交底,做到人人明白;外业中,中线和高程测量要形成检核条件,满足校核条件要求的测量才能成为合格成果,否则返工重测。i.经常复核竖井有变形地方附近的导线点、水准点,随时掌握控制点的变形情况,关注量测信息。在测量工作中,随时发现点位变化,随时进行测量改正。严格遵守各项测量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j.外业后,应检查外业记录的结果是否齐全、清晰、正确,由另一人复核结果无误后,向工区技术主管交底。k.工程所用的导线点、水准点、轴线点(或中线点)要设置在工程施工影响范围之外、坚固稳定、不易受破坏且通视良好的地方。定期对上述各桩点进行监测,测量标志旁要有明显持久的标之记或说明。l. 外业前,列出所用的测量仪器和工具,检查是否完好。在运输和使用测量仪器和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如发现仪器有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送检,并对上次测量成果重新作出评定。m.测量过程中,必须消除干扰,需停工的要停工,以保证测量精度。放样时应和施工人员密切配合,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偏差。n.积极和测量监理工程师进行联系、沟通和配合,满足测量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测量技术要求及意见,并把测量结果和资料及时上报监理,测量监理工程师经过内业资料复核和外业实测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的施工。2.3.2.3.9竖井监控量测方案监控量测由项目部成立的监测队伍进行,根据设计或相关规范就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执行。基坑围护结构监控量测断面见图2.3.2-17,基坑监测项目表2.3.2-6。图2.3.2-172#竖井基坑围护结构监控量测剖面图表2.3.2-62#竖井基坑监测项目表序号检测项目监测仪器监测范围及测点布置检测频率1地层及基坑支护情况观察对开挖后工程于水文地质的观察记录;支护裂隙、邻近建(构)筑物及地面的变形、裂缝等的观察描述全过程,1次/天,情况异常时,加密检测频率2地面沉降水准仪设于竖井外地面,用于观测竖井开挖及施工过程中的地面沉降基坑 开挖期间不少于1次/天。基坑开挖完成后1~7天内1次/天;7~15天且底板施工完成后,1次/2天;15~30天,1次/3天;30天后,1次/周;数据稳定后,1次/月。3井口圈梁顶水平位移经纬仪设于井口圈梁顶,观测地下连续墙顶水平位移,以判断围护结构稳定性4井口圈梁顶竖向位移水准仪设于井口圈梁顶,观测地下连续墙墙顶竖向位移,以判断围护结构稳定性5连续墙墙身水平位移Ф70测斜管采用Ф70测斜管埋设于地连墙结构内,观测连续墙结构的水平变形(深层弯曲),监测竖井开挖过程中连续墙墙体的稳定性6支撑轴力轴力计在横撑(斜撑)上安装钢筋应力计,监测竖井开挖及施工过程中横撑(斜撑)应力变化7竖井井壁支护净空收敛沿竖向每3m~5m布设一个监测断面,每个监测断面在竖井结构的长、短边中部布设监测点8地下水位Ф86水位观测孔于不同地质区段内及连续墙外侧1.5m范围内设Ф86水位观测孔,观测竖井内外地下水变化⑴监控量测目的为了实施对本工程施工的动态控制及安全管理,必须进行现场监控量测,以掌握土体、地下水、围护结构与支撑体系的工作状态信息。通过对量测数据整理和分析,及时确定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确保工程安全和施工工期。⑵监控量测点布置原则2#竖井基坑监测根据设计设置监测断面,断面位置、监测点位置及数量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及结构特点等情况确定,应满足《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等相关规范、规程的要求本工程信息控制施工需要。⑶监控量测重点围护结构与周围环境的监测主要分为应力监测与变形监测。变形监测仪器主要采用经纬仪、水准仪和测斜仪等,应力监测仪器主要采用轴力计等。监测的主要项目有:地下连续墙顶位移、钢管撑轴力、竖井井壁支护净空收敛、水位观测及地面沉降等。⑷监测组织机构为确保2#竖井及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安全、稳定,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监测信息及时反馈以指导施工。经理部成立专业监测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监测负责人和监测小组组成,从组织上保证监测的顺利进行,使施工完全进入信息化的管理控制中,组织管理机构及相应的职能见“2.3.2.2.10章节图2.3.2-8”。⑸监测方法及数据处理①沉降监测 在沉降监测前先布设闭合环或复合水准线等形式的监测网。起算点高程采用原有的高程系统。高程控制点的标石及标志的埋设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变形测量所规定的要求。观测方法按二等水准测量采用几何水准法或监理认可的其他方法。首次观测时,应适当增加回数,一般取2~3次的数据作为测点的初始读数。沉降观测包括地表沉降、管线沉降、建筑物沉降及桩顶沉降。沉降观测结束后应提交观测点位置图、沉降位移成果表、位移速率、时间、位移量曲线图等变形分析报告。②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2#竖井开挖前,在其周围地层变形影响范围外,便于长期保护的稳定位置,埋设基准点,布设水平位移观测监测网,监测网按两级布设,由控制点组成首级网,由观测点和所连测的控制点组成扩展网,布网时采用独立的坐标系统。平面控制点标石及标志的埋设应符合规范要求。在施工场地条件允许时用视准法,建立视准线比较困难时采用小角度法进行水平位移观测。水平位移测量结束后应提出观测点平面位置图、水平位移成果表、水平位移量曲线图、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综合曲线图等变形分析报告。③地下水、土压力及变形监测a.地下水位监测为保障竖井开挖施工顺利进行和保护周围地质环境不受影响,需进行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监测以基坑为中心分别平行和垂直地下水流布置观测线,沿每条观测线布设不少于2个观测井点。降水开始前所有抽水井、观测井统一联测静止水位,统一编号、量测基准点。采用电子水位仪测量水位距孔口的距离,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出孔口标高,从而确定水位标高,进一步计算水位变化情况。选择典型代表性的一排观测井,从降水开始,观测时间分别采用30min、1h、4h、8h、12h以后每12h观测一次,直至降水工程结束。及时绘制各观测井孔、观测线水位降深随时间(s—t)的变化曲线,绘制基坑涌水量随时间(Q—t)的变化曲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建议、指导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b.地下连续墙墙身位移地连墙墙身位移采用测斜管监测,测斜管安装在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上,随钢筋笼浇筑在混凝土中。安装和埋设时,检查测斜管内的一对导槽,其指向应与欲测位移方向一致。在未确认导槽畅通时,不得放入真实的测头。埋设结束后,量测导槽方位、管口坐标及高程,及时做好孔口保护装置,并做好记录。测试时,联接测头和测读仪,检查密封装置,电池充电量、仪器是否工作正常,将测头放入测斜管内进行测试,测量应从孔底开始,自下而上沿导管全长每隔一定距离测读一次,测段长度为500mm,每个测段测试一次数据后,将测头提转180°插入同一对导槽重复测量,两次读数应数值接近,符号相反。以连续三次测量无明显差异读数的平均值作为初始值。观测间隔根据位移的绝对值或位移增长速率而定。当位移增大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并向监理报告。⑤数据处理及信息反馈程序a.施工监测的数据处理 根据现场实测结果,对比实测数值与初始数值,绘制各种时态曲线,运用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根据位移、应力变化趋势推算最终结果,与控制值相比较,确定土体及支护结构的安全稳定性,提出分析意见和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及时反馈,以调整施工参数,并提交成果报告。b.监测成果报告内容观测点布置图;观测方法及精度要求;本次监测的应力、位移及累计值;观测成果汇总表及各种时态曲线图;有关工程进度和荷载变化;根据监测数据等实测情况,计算和预测应力、位移的最终结果以及发展趋势;分析意见以及修正措施;经量测变更设计和改变施工方法地段的信息反馈记录;观测、计算和校核责任人等。c.监测信息反馈程序监测信息反馈程序见“2.3.2.2.10章节图2.3.2-9”。2.3.3路基工程施工方案2.3.3.1路基工程概况本标段路基全长5157m(DK12+413~DK14+090,DK19+420~DK22+900),一般路基段长4396.85m(DK12+413~DK13+709.85,DK19+800~DK22+900),U型槽段长760.15m(DK13+709.85~DK14+090,DK19+420~DK19+800)。本标段路基工程主要包括区间路基土石方、站场土石方及路基附属工程。主要施工内容为:路基地基加固处理、路基土石方填筑、基床填筑、路基防护及排水。同时包括标段内综合接地、接触网立柱基础(含预埋件)、声屏障立柱基础、电缆沟槽(含分支电缆沟槽)、过轨管道、防护栅栏,沉降和变形观测,取土场、弃土场的防护、绿化等。本标段路基主要工程量:区间土方:161248立方米,石方:32223立方米,填改良土:31615立方米,级配碎石28111立方米;站场土方:8119立方米,石方:2278立方米,级配碎石2208立方米。路基加固处理与边坡防护形式:垫层、振动碾压、堆载预压、重型碾压、旋喷桩、扶壁墙、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板、挡土墙、U型槽、土工合成材料、播草籽、栽植乔灌木等工程。2.3.3.2路基施工方案2.3.3.2.1路基施工安排原则及顺序⑴施工安排原则①开工后,优先安排桥台、涵洞基础和地基加固工程的施工,为路基本体填筑创造条件和争取时间。过渡段地基加固工程宜在桥涵基础施工前完成。同区段内桥涵工程宜在路基工程完工前0.5~1.5个月完成。②优先安排铺轨起点段路基工程 ;挖方路段优先开工;邻近隧道段路基,优先安排施工。③过渡段在构筑物完成后立即进行,留足沉降期。过渡段施工条件不成熟时,预留台阶,待条件成熟时再施工。④站场土石方施工在完成征地拆迁后,认真测算站场土石方调配,土石方填筑平行作业。在雨季,根据路基填料情况安排施工,非渗水土、软质岩石路堤填筑不安排施工。重点地段防护工程随工程进展及时施工,确保结构稳定。⑤建立路基工程施工地质核查、试验检测、路基沉降监测、路堑高边坡变形监测的信息系统,实施“监测—分析—调整”的信息化和动态化管理。⑥路基排水与基地处理同步进行,按永临结合的方式,确保施工排水通畅。⑦不同的填料、不同改良措施均应先选择长度不小于100m代表性地段进行工艺性试验,通过试验获取相应的改良参数及填筑工艺参数,进而研究填料性质、施工工艺、检测方法等的合理性,并报监理和公司评估确认后方准进行路基大面积施工。⑧天沟、吊沟、路堤坡脚侧沟等排水设施超前施工,尽早配套完善,尤其天沟要先施工,尽早排除施工厂区的地表水,方便施工。路基排水沟与相应段路基一同考虑施工。在设有脚墙或排除地下水设施地段,先作好脚墙和排水设施。⑵施工顺序路基工程:施工准备→清表和地基处理→路堤挡土墙施工→基床下路基和基床底层填筑→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路基相关工程(声屏障基础、接触网立柱基础、电缆槽等)施工→整理验收。路基施工需根据工程特点和工期目标,合理确定作业面数量,采用大型机械化配套设备并辅以小型配套机具,分段平行流水组织。2.3.3.2.2路基土石方调配⑴土方调配原则①路基土方调配贯彻节省用地,少占良田和有条件时改地造田的原则。当移挖作填的填料性质不符合要求时,另选择符合规定的土源作为路基填料。②路基填方地段,填料符合要求时可就近取土,否则应远运土解决。③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基床底层采用A、B组土,基床以下路堤采用A、B组土或C组土、渗水土,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堤采用A、B组土或C组土。⑵调配说明本标段路基土方调配,统筹规划取弃土场位置,集中取弃土,合理利用土源和节约用地。取弃土场的设置,进场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2.3.3.2.3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⑴不需要深层处理路基①地基基床表层清除松散土层0.3m~0.5m,换填砾石类填料,整平场地,碾压密实。②一般地路堤地段,清除表层种植土厚度0.5m,换填碎石或渗水性填料。③对地表分布有人工填土、建筑弃土、软土及松软土地段,厚度不小于3m,挖除换填与路基本体一样填料。④路基填筑在稳定斜坡为1:5~1:2.5时,路堤基底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对地面横坡陡于1:2.5的稳定地段,改善基底条件或设支挡结构,做好排水及防渗加固措施。⑤针对不需深层处理的路堤基底,开挖至换填底面时,采用重型压实机具进行旋喷桩、冲击压实或振动碾压处理。⑵地基处理段落本标段针对需深层处理的路基采用旋喷桩、钢筋混凝土板桩、重型碾压、堆载预压等进行加固处理。⑶各类地基加固处理方法,施工前在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并进行检测以确定施工参数,检测合格后方可大面积施工。2.3.3.2.4路堤填筑方案⑴基床以下路堤①开工前对路基工程的地质情况进行核查,高度小于基床厚度的低路堤,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处理。路基填筑施工前应对地基和原地面处理结果进行验收,其质量必须达到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②填筑前,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均具代表性的地段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不同压实机械、不同填料施工含水率的控制范围、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试验长度不宜小于100m,填料应根据相关规范要求严格选用,并符合设计要求。③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应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路堤应沿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分层填筑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压实能力、填料种类和要求的压实质量,通过现场工艺试验确定。④不同性质的填料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用含细粒成分较多的粗粒土填料填筑路堤时,必须严格控制含水率在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允许含水率范围内。⑤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进行碾压,各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⑵基床底层 ①基床底层填筑前应根据所选的机械及计划使用的填料种类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试验段长度不宜小于100m。需检查核对填料的实际使用情况,当实际使用填料发生变化时,应另取样进行土工试验确定。②基床底层填料应符合相关规范、设计文件要求并满足。③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方法填筑施工。按横断面全宽水平分层填筑压实。⑶基床表层①施工前应做好级配碎石的备料工作。在大面积填筑前,应根据初选的摊铺、碾压机械及填料,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填料级配、施工含水率、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机械配套方案、施工组织。试验段长度不应小于100m;基床表层填筑前应检查基床底层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②基床表层的填筑按“四区段、六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分层填筑,每层的最大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大于30cm,最小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5cm。③级配碎石的摊铺可采用摊铺机或平地机进行,每层的摊铺厚度应根据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严格控制。碾压时,应采用“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方式,最后静压收光。直线地段应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曲线地段,应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⑷过渡段①过渡段主要包括路桥过渡段、路涵过渡段等,过渡段路基采用级配碎石(掺3%或5%水泥)填筑。②优先安排软土地基地段过渡段路堤的填筑施工。过渡段地基加固工程在桥涵基础施工前完成。过渡段的桥台、涵洞等建筑物的基坑以混凝土回填或以碎石分层填筑,并用小型振动设备碾压。③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应按“四区段、六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分层填筑压实,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在台后2m范围内,应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具体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通过工艺实验确定。④过渡段级配碎石与其相连的路堤及锥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积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均匀压实。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⑤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必须对称进行。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过渡段路堤两侧防护砌体的施工应在地基和路堤变形稳定后进行。过渡段沉降观测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并符合相关规定。 2.3.3.2.5路堑基坑开挖方案⑴做好管线拆迁与改移及交通疏解工作,尽量选择在枯水季节施工,基坑开挖前应整平场地,做好地表截、排水及防渗工作。遇雨搭设临时雨棚,地面上加筑适当高度的围埂,以防止雨水流入基坑内,保持基坑干燥。施工前必须做好降排水工作,将地下水降至基坑底以下0.5m。基坑开挖后,及时施工临时支护,放置坍塌,回填必须密实。⑵基坑开挖时应分层、分段对称平衡开挖,及时做好基坑防护和观测工作。基坑四周需预留三角土护坡,每层挖土厚度不应超过2m,开挖至距坑底300mm时由人工开挖、找平并对基坑底进行及时封闭。⑶在机械挖土过程中,配有有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担当现场指挥,并配以一定的人工挖土。⑷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做好基坑外和基坑内的排水工作,如在雨季施工,必须准备足够的抽水设备,并做好基坑外的排水截水工作。⑸基坑顶外侧严禁堆放弃土等荷载,重载车辆不得靠近行走、停放。基坑侧面地面超载的限制为20Pa。基坑两侧10m范围内不得存土。⑹基坑施工前对基坑实施现场监测。开挖前编制应急预案,当出现险情时,可采取坡顶卸载、坑底坡脚堆砂袋等。(7)换填土厚度较大时,换填土分层压实检测合格后,及时分层回填密实两侧土体至碎石垫层面,做好基坑积水的处理,再施工上部结构,避免换填土体坍塌。(8)主体结构边墙及底板连续浇筑,少留施工缝。2.3.3.2.6U型槽施工方案U型封闭式结构混凝土分两次浇筑成型,第一次浇筑U型结构底板及300mm的矮边墙,第二次浇筑剩余部的边墙。全包防水层施工根据混凝土浇筑也分两次施工,即第一次底板防水,第二次边墙防水施工。U型槽基坑放坡开挖,坡率1:1.0,采用土钉墙防护,基坑开挖线以外采用双排咬合水泥搅拌桩止水,基坑内设集水坑,明排抽水。U槽内路肩两侧设矩形排水沟,基床表层为C30素混凝土,表面做成4%排水坡,排向两边侧沟。U型槽主体结构外侧铺设LECB防水卷材,施工缝采用钢边橡胶止水带,变形缝采用可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外贴式橡胶止水带。U型槽地段设置雨棚,雨棚柱脚与U型封闭结构边墙连接处设置立柱,U型槽施工时提前预埋雨棚构件。 2.3.3.2.7路基附属及相关工程施工方案路基附属结构随路基主体施工同步推进。路基混凝土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修筑于路基上的电缆槽、接触网支柱基础、预埋管线、综合接地极等施工应与路基工程统一协调;电缆槽、接触网支柱基础开挖采用专用机械设备。路基满足工后沉降指标要求后,施工通信、信号电缆槽和线间集水井。基床表层完成地段,施工接触网支柱基础。确保不得因进行接触网支柱、电缆槽基础、综合接地、预埋管线等设施修建以及运架梁过程而损坏和危及路基的安全与稳固。路基加固防护和支挡结构工程、路基其它防排水工程与相关工程、路基附属结构物随路基主体施工同步推进。路基混凝土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供应,浆砌工程砂浆采用机械拌和,路基附属混凝土预制件按照工厂化的要求集中生产,附属结构钢筋在预制厂集中加工制作,土工格栅、复合土工膜、变形监测元器件等从大型生产厂统一采购。2.3.3.2.8路基稳定与沉降监测方案路基稳定与沉降监测按设计要求进行。路基填筑施工完成后应保证半年以上的沉降观测和调整期,分析评估是否满足轨道结构铺设标准。观测桩必须置于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地基内,并定期进行复核校正。观测装置的埋深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埋设稳定。施工中保护好观测基桩及观测装置;在填土过程中,应根据观测成果整理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分析路基沉降及侧向位移的趋势,用以指导现场施工。边桩及沉降观测桩在施工期间每一填筑层应进行一次观测,在沉降量突变的情况下,每天应观测2~3次。当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时,每3d应观测一次。路基填筑至设计高程后,应按设计在路肩设观测桩,与边桩和沉降桩同步进行观测。⑴依据施工的二等水准点和加密水准点建立沉降变形监测网。控制测量的基点确保稳定同时定期进行复核,对于测量监测的数据,测量过程严格按照“五定”原则:①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测线路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②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③观测人员要稳定;④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固定;⑤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⑵按照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的监测频率及时对观测元器件进行监测,并及时反馈数据进行分析及数据归档,禁止后补监测数据。⑶沉降观测资料应齐全、详实、规范,符合设计要求,并及时整理、汇总分析,做为工后沉降评估的依据。⑷竣工验交时,沉降观测设施和观测资料应与工程同时移交给接收单位。2.3.3.2.9路基相关接口工程施工方案⑴纵向贯通电缆与基床表层同步实施,开槽埋设。 ⑵四电横向过轨管和横向排水管位于基床表层以下时,与路堤填筑同时进行,即填筑略高于管线标高后,拉槽埋设过轨管,再填筑路堤;横向过轨管位于基床表层内时,表层施工结束后,反拉槽埋设过轨管。⑶通讯、信号电缆槽在基床表层完成后及时展开;安装同时务必确保电缆槽底部的防水层质量。⑷接触网支柱基础、声屏障立柱基础等在基床表层施工后采用机械干钻方式成孔,并及时埋设钢筋和浇筑砼,做好支柱基础。2.3.3.3路基主要技术措施2.3.3.3.1核查地质情况,准确评价路基地质条件路堤施工前,在进行地基处理和路基填筑前,根据施工图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进行现场复核,根据线路路基的不同地质情况,选用轻型动力触探、重型动力触探、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四种原位测试方法的一种进行现场勘测,并结合室内土工试验进行地基条件评价;在路堑开挖至路基面标高时,根据施工图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现场复核,对地质不符的地段,根据开挖揭示的地质情况判断是否可能存在松软土、软土,对疑为不良地质段根据不同地质情况采用轻型动力触探、重型动力触探、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四种原位测试方法的一种进行现场勘测,确定地基处理措施。2.3.3.3.2保证达到填料标准技术措施⑴按规范检测原材料将路基填料作为结构材料使用,对路基所用填料按规范进行检测,判定填料组别。⑵填料生产技术措施本段路基填料来自取土场或外购质量优良且含水量合适、级配稳定的路基填料。采用填料生产场检验为主,填筑摊铺过程中再抽样复验的方式,严格控制填料质量。2.3.3.3.3保证达到压实标准技术措施⑴选用重型振动压路机为路基填筑的压实机械,过渡段填筑压实配合小型振动压路机和冲击夯,在进行大面积填筑前,选取有代表性的地段和部位,对不同性质填料分别进行填筑工艺试验,试验填料碾压含水量、摊铺厚度、碾压机械、碾压遍数等施工工艺参数,经检验地基系数K30、孔隙率n(或压实系数K)、EVd、EV2满足设计要求后,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再进行大面积路基填筑。⑵路基填筑施工严格按工艺试验确定参数施工,严格过程监控和质量检验、记录。⑶筑时路基两侧各加宽50cm,保证边坡压实质量。⑷过渡段施工前,做好纵向和横向排水,避免水从结合部渗入路基造成病害。2.3.3.3.4加强路基沉降观测措施 路基沉降观测主要是测定每一层填料填筑过程中的地基沉降及整体水平位移和路基成型后的地基沉降及路堤本身的沉降值;根据观测的数据绘制时间和沉降曲线,根据计算预测其最终沉降值,确定工后沉降及不均匀沉降满足设计要求。路基沉降观测主要有以下内容:地表变化、边桩位移观测、地面沉降观测、路肩沉降观测。沉降观测采用二等水准测量,观测精度不低于1mm。⑴路堤填筑期间和完工后均进行沉降观测。在填筑施工期间,填土速率根据观测情况确定,如地基稳定情况良好可以酌情加快,反之减缓填土速率,当边桩横向位移每天大于5mm,地面沉降超过10mm时,停止填土,路基变化恢复正常情况时,继续进行填筑;路堤填筑完成后,对路基沉降进行系统的观测与分析评估,观测断面沿线路方向按设计要求设置。基床底层施工完成,路基进入沉降稳定期,根据路面沉降观测,推算剩余沉降量,分析评估沉降稳定。⑵沉降设备施工期间的保护措施:施工前进行专题技术教育,培训对象是参加施工的管理、技术、安质、专业人员、施工人员等,培训内容是关于沉降板和观测桩的工作原理,配备专人负责保护沉降板和观测桩;沉降板钢管周围套PVC管,保证沉降板自由沉降;埋有沉降观测装置的周边不能碾压的部位,采用小型机具进行夯实。2.3.3.3.5保证达到工后沉降及不均匀沉降标准技术措施⑴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技术措施①地基采用换填等加固并经重型压路机碾压,严格规范化施工。②使用良好的填料,各种填料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填料的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③提高路基填筑压实质量,提高路基填筑压实质量,按规范检测路基压实质量。④沉降后的路基评估,根据施工期间的质量控制资料,审查路基填料种类、路基本体和基床底层的检测控制指标、A组填料表层的检测控制指标,对路基压实质量的离散性进行分析。对时间—沉降曲线进行分析,推断工后沉降是否满足要求,通过路基评估判断本标段路基是否满足铺砟条件。⑵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技术措施①控制纵向填层厚度均匀除过渡段外每一结构层次碾压使用同等压实能量机械,按相同工艺参数施工,控制碾压质量的离散性。②控制填料质量的离散性 填料严格按建筑材料看待,对填料材质、工程特性、适用性进行必要的试验工作后作出专门的评价,施工期间加强填料的检测、检验,控制填料质量的离散性。2.3.3.3.6邻近既有线路基施工安全防护措施本标段路基工程大部分为邻近营业线(京包线)施工,根据路基工期计划,进场后需进行地基加固、帮填施工等,需切实做好营业线施工安全防护。邻近既有线路基施工时做到人员、机具确保不侵限,制定专项安全防护方案以策安全。施工前,根据设计方案和邻近既有线施工有关规定,编写安全施工方案报建设和既有线设备产权、运营管理单位审批后方可开工,专项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准备、施工组织、工装配备、场地布置、监测方案、施工时机、对运营线运输组织的要求、安全防控措施及应急预案等内容。营业线路基帮填筑采用台阶后天筑,小桥涵改建接长前先打入钢板柱、钢轨柱或采用挖孔桩等对原有路基做好防护。变形监测指导意见应加强对既有轨道、路基、房建等构筑物变形的监测,做到动态管理,信息化施工。2.3.4桥梁工程施工方案2.3.4.1桥梁工程概况⑴工程概况本标段桥梁设计概况见表2.3.4-1。表2.3.4-1桥梁设计概况一览表序号桥梁名称中心里程孔跨式样全长(m)备注1学院南路中桥DK13+681.1504(6.5+12.3+12.3+6.5)m框架桥48.17四线桥2万泉河中桥DK20+701.1582(16+24+16)m刚构桥71.6拆除重建3小桥DK12+795.000框架桥/利用4小桥DK20+366.270框架桥/利用2.3.4.2桥梁工程施工方案2.3.4.2.1万泉河中桥⑴桩基础施工:本标段万泉河中桥采用钻孔桩基础,钻孔桩根据地质情况,采用旋挖钻或回旋钻钻孔,一般位于浅水中的桩基础和桥墩在枯水期施工,根据施工水位和当地土层厚度。根据地质情况,钻孔桩视土层厚度情况考虑是否采用钢护筒跟进,以确保不漏浆、不塌孔。⑵承台施工:桩基础施工完毕、待桩身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开挖桩顶承台基坑、处理桩头(凿除桩头松散混凝土,开挖并截除桩头),桩基检测后进行承台施工。 承台施工必须封底或浇注混凝土底层;一般承台依据埋置深度、覆盖层特性采用放坡开挖或配以井点降水、带挡直壁开挖;承台按大体积混凝土工艺浇注。⑶支架及现浇连续刚构桥施工方案桥梁梁部支架根据地形条件采取碗扣式满堂脚手架,模板采用竹胶模板。万泉河中桥(刚构桥)基础处理采用钻孔桩及承台施工;基坑采用集水井降水、水泵抽水排水。2.3.4.2.2学院南路框架中桥学院南路框架中桥位于学院南路与既有京包铁路交汇处。根据与北京市地方多次讨论,初步确定学院南路框架中桥结合交通导改需要,采用分幅施工。⑴交通导改、管线迁改:学院南路交通导改及管线迁改由北京市公联公司牵头完成。首先将南侧道路改移到现状道路北侧,施做南侧学院南路及框架中桥。⑵土方开挖:首先完成道路中部隔离桩施工。隔离桩与公联公司施做的两侧引道隔离桩相连接。土方开挖采用明挖法,每层开挖深度与公联公司开挖引道深度相等,以保证基坑稳定性。⑶结构施工: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土方开挖到底后,对基底进行夯实处理,之后施做垫层、底板。随后搭设脚手架,施做侧墙及顶板。⑷二次交通导改:由北京市公联公司将引道、框架桥路面连通,恢复半幅道路的交通;同时将原北半幅学院南路导改到新建学院南路南侧,施做北侧框架中桥。⑸土方开挖、结构施工与南半幅框架桥施工方法相同。在框架桥结构施工前,中间的隔离桩凿除,使框架桥主体结构相连。2.3.4.2.3桥面系施工方案桥梁现浇后,满足二期恒载上桥时,现场进行桥面及桥梁接口附属工程施工。桥梁桥面系施工包括桥面防护墙、遮板、电缆槽、防水层、保护层、通信信号电缆过轨预留孔、接触网支柱基础及下锚拉线基础、桥梁伸缩缝、人行道栏杆及声屏障、桥梁综合接地装置等。防护墙钢筋、电缆槽竖墙钢筋、保护层钢筋网等采用集中预制,现场胎架绑扎;桥面系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制,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分层分段进行浇筑。桥面系安装用的遮板、电缆槽、电缆槽盖板、人行道栏杆的砼预制构件采用预制场集中预制,现场安装的方法施工。2.3.4.3桥涵施工技术措施本标段桥梁工程难度高,技术含量大。主要关键技术措施叙述如下。2.3.4.3.1钻孔桩施工技术措施⑴保证成孔工艺的技术措施 孔位必须准确,孔间距误差符合规范、设计要求,孔位确定,应经监理工程师认可。钻机定位后,要求钻机稳固、水平、天车轮前缘、立轴中心线必须在同一条铅直线上,并经监理工程师和现场质检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开钻。开孔时,应轻压慢转,保证桩孔垂直水平面。如发现孔已斜,应从孔口开始纠正,把好开孔关。⑵保证钢筋笼制安质量措施钢筋材料不得露天堆放,应分门别类,挂好标识牌。制作前进行材检,操作人员挂牌上岗。钢筋应调直后下料,下料时,切口断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挠曲。钢筋制作时应进行除锈整直处理,整直后的主筋中心线与直线的偏差不大于长度的1%,并不得有局部弯曲。主筋间距必须准确,保证对接顺利。主筋接头应互相错开,保证同一截面内接头数目不大于主筋总数的50%。安放钢筋时,应避免碰撞护壁,采用慢起、慢落、逐步下放的方法,不得强行下插。⑶保证浇筑混凝土质量的技术措施拌制的混凝土符合高性能混凝土要求,其坍落度在180~220mm,能保证和易性,不易离析。在灌筑过程中,应随时用测锤测定混凝土灌筑高度,以控制灌筑质量。测量混凝土面深度时,每个测定位置的测点要超过3处以上,并取最深值。2.3.4.3.2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措施本标段万泉河中桥承台基础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需做到加强控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因水化热使温度升高易导致混凝土裂缝,为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采取加冰降低拌和水温(夏季施工时)等综合技术方案,具体措施如下:⑴夏季施工时,为降低拌和后的混凝土的温度,在埋设冷却管的同时,往混凝土拌和用水中加入冰块,降低水温,以此达到降低混凝土水化热的目的。⑵在进行混凝土配比试验时,选择水化热低的水泥,改善集料级配,降低水灰比,选择优质外加剂并尽量减少水泥用量。⑶合理分层,连续浇灌,控制混凝土的灌筑速度,尽量减小新老混凝土的温差,避免水化热的高度积聚。2.3.4.3.3支架现浇施工措施⑴重视支架基底的处理支架搭设前进行地质条件的检测和检算,并按施工规范规定进行基底处理,以满足支架地基设计承载力要求。 混凝土灌筑前对支架进行带荷预压,以消除支架及地基的非弹性变形,测出支架的弹性变形值作为施工预留拱度的依据。预压、卸载时分阶段进行沉降值观测,根据支架弹性变形数值,调整梁底标高。⑵现浇梁混凝土浇筑技术措施框架顶板混凝土采用快速、稳定、连续、可靠的浇灌方式在全顶板范围内水平分层连续灌筑成型。灌筑时间最长不宜超过6h。当梁的平面面积较大时,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层的方法连续浇筑。其工艺斜度视混凝土坍落度而定,当坍落度大于12cm时,工艺斜度宜不大于5°。水平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先后两层混凝土的间隔时间不超过1/2初凝时间。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机取样制作混凝土强度、弹模及耐久性试件,试件制作数量应符合相关规定。在支架上浇筑框架顶板时,混凝土浇筑应加速,最初的浇筑层在浇筑完成时,仍应具有随支架沉降而变形的可塑性。2.3.5轨道工程施工方案2.3.5.1轨道工程概况本标段轨道工程主要为清华园隧道内及U型槽路基地段CRTS-I型双块式轨枕铺设、轨枕精调、无砟轨道道床浇筑,CRTS-I型双块式轨枕由JZSG-6标段预制,本标段仅进行隧道内、路基U型槽地段轨枕铺设、道床浇筑。2.3.5.2轨道工程技术方案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系统由钢筋混凝土现浇砼道床板(C40)、双块式轨枕、扣件、60kg/钢轨组成,轨枕在JZSG-6标轨枕预制场集中预制,本标段安排3个轨道架子队多个作业面进行轨枕安装、道床浇筑的方案。⑴无碴轨道浇筑总体施工顺序轨枕采用专用吊具吊装,无砟轨道采用轨排架法模筑现浇施工。无砟轨道总体施工流程:施工准备→线下评估→弹性支撑块的运输及临时存放→整体道床施工→混凝土养护→质量检查等。整体道床施工的基本工序为:清洗基底→设置中线控制桩和可调标桩→安设道床钢筋网→吊装轨排→支承块悬挂→轨排组装→调试、联结、精调→安设伸缩缝沥青板→道床混凝土灌注(抹面成型)养生→拆除轨排→进入下个工作循环。⑵轨道精调方案无砟轨道的精调分为静态精调和动态精调。轨道静态精调首先要对CPⅢ控制网经过复测,然后进行数据采集和轨道精调。动态调整是在联调联试期间根据轨道动态检测情况对轨道局部缺陷进行修复,对部分区段几何尺寸进行微调,对轨道状态和精度进一步完善、提高的过程,使轨道达到高速行车的舒适度要求。 ⑶无砟轨道施工装备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道床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见表2.3.5-1。表2.3.5-1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道床主要施工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2汽车吊QY50台850t7框架式轨排米300路隧8散枕机台19散枕平台套110汽车随车吊台111调节螺杆套100轨排架顶杆套20012精调小车台113龙门吊16t/17m台216t2.3.5.3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措施2.3.5.3.1轨道板混凝土底座及限位凹槽施工技术保证措施⑴混凝土底座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处理,保证梁面无浮碴、碎片、油渍积水等。梁面预埋套筒、连接钢筋材质及连接满足设计要求。钢筋安装前,应对桥面拉毛进行检查,不合格的进行凿毛处理,并清洗干净。⑵轨道底座按布置要求设置断缝,底座平面位置准确,轨道板铺设不得覆盖底座伸缩缝。底座及凹槽内表面平整,底座顶标高准确。⑶底座板模板采用可调式钢模板,模板定位准确、安装牢固,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偏位,确保施工质量。拆模时应加强成品保护,防止磕碰损伤。⑷底座混凝土施工应按单元分段,一次连续浇筑完成,不得中断。2.3.5.3.2轨道板中间隔离层及弹性垫层施工技术保证措施⑴确保底座凹槽混凝土完整,底座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施工隔离层和弹性垫层。⑵中间隔离层铺设之前混凝土底座及限位凹槽表面必须清理干净,隔离层应铺贴平整,无破损,边缘无翘起、空鼓、褶皱、脱层或封口不严,轨道板范围内土工布不得搭接或缝接。⑶弹性垫层与土工布接茬处用胶带密封,弹性垫层与底座表面齐平,安装平整、密贴,无气鼓、褶皱、封口不严等缺陷。⑷隔离层铺设时,较自密实混凝土层四周边缘宽出5cm。隔离层铺设速度与轨道板铺设速度相适,铺设后避免长时间日晒、雨淋,铺设至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时间不超过15天。2.3.5.3.3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主要技术措施 路基段完成线下施工后,进行支承层施工。桥梁梁部施工完成后,进行桥梁上无砟轨道底座混凝土浇筑。路基段支承层采取滑模摊铺机或人工摊铺,连续长度在200m以上路基地段支承层采取滑模摊铺机摊铺,其余零散段落采用人工铺筑施工。桥台后的路基根据设置过渡段原则,看是否需要设置端梁。如设计有端梁,则在施工完支承层后反开挖施工端梁,设置抗滑移销钉。将轨枕和钢筋加工件堆放在线间,测量放样出轨枕边线,再将底层钢筋摆放在支承层上,利用散枕机散枕并调整间距后安装工具轨,形成轨排。把轨排粗调后安装螺杆调节器,绑扎钢筋、安装绝缘卡,安装模板后用精调小车进行轨排精调定位,检验合格后浇筑道床板混凝土,抹平表面后用养护帐篷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气候条件决定。道床板强度达到要求后拆除工具轨和螺杆调节器并清理倒运至下一循环。隧道段隧道填充层、电缆槽、中心水沟、盖板运输及预安装完成后,首先进行隧道填充层清洗,植入抗剪锚钉,绑扎道床钢筋,安装模板、散布轨枕、组装轨排,浇筑道床混凝土。道床板混凝土按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和控制,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运输车运送至现场。桥梁段混凝土施工采用两种浇筑方案,一种由混凝土浇筑机输送入模,随机附带的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另一种用泵车在桥下便道直接向桥面的模板内泵送,配振捣棒振捣密实。为确保道床板施工精度和设计线性,测量方面,首先建立符合规范要求的CPⅢ网。其次,轨排经过粗调后采用精调小车多次检测调整施工方法,利用专业的测量配套专软件控制,对混凝土浇筑前轨排的标高、中线偏位等各项参数动态监测和控制,并对浇筑后的道床板进行各项数据检测分析,验证测量及施工误差值,看是否达到规范要求。2.3.6交通导改方案本标段交通导改主要包括明光村西路交通导改和双清路交通导改。2.3.6.1明光村西路交通导改1#盾构接收井、小里程明挖段及U型槽施工需占用明光西路及部分金五星停车场,需对临时占用的明光西路部分进行导改。导改路延1#盾构接收井、小里程明挖段及U型槽施工场地东侧围挡南北向布置,导改路宽10m。施工与导改路最窄处位于小里程U型槽处,小里程U型槽段对应明光村西路现状路宽约12.4m~13.6m,其中U型槽结构及围护桩侵入该道路1.6m,剩余10.8~12m;在不引起征拆,满足预留市政道路10m宽度情况下,U型槽结构边线与围挡边线仅有0.8~2m的作业空间。道路长度120m。 U型槽处围挡采用临时围挡,利用夜晚车辆较少的时间段(10~次日6点)进行临时占道施工。2.3.6.2双清路交通导改双清路位于大里程明挖段,明挖段为明挖施工工艺。首先将双清路以北明挖段进行施工,施工完毕后恢复地面后,清华东路向西延伸至荷清路将双清路导行,再施工双清路下方部分明挖段。双清路导改线路为延清华东路向西下穿城铁13号线高架至荷清路。导改路横跨城铁13号线33、34号桥墩,改移后道路主路在33、34号桥墩之间,为双向四车道道路。由北向南依次为2m人行道、3m非机动车道、1m安全隔离带、34号桥墩。34号桥墩往北至33号桥墩之间依次为1m安全隔离带、3m向东行驶车道、3.3m向东行驶车道、3.3m向西行驶车道、3m向西行驶车道、3m非机动车道、0.5m安全隔离带、33号桥墩。33号桥墩南侧为0.5m安全隔离带+2m人行道。新建导改路在道路东西入口处设置限高架限制大车通行。导改路验收通车后,将现有双清路断路。详见平面图2.3.6-1、导改断面图2.3.6-2。 图2.3.6-1交通导改平面图图2.3.6-2双清路导改横断面图2.4过渡工程及接口工程方案2.4.1过渡工程方案本标段为无铁路过渡过程,主要为地方道路、公路过渡工程。既有道路、公路地段过渡方案如下。线跨越城市道路公路及不同等级的公路、便道多,对线路与地方交通相互交叉的地段,一般设桥梁跨越、改移地方道路等措施解决。对于本标段重点桥梁,学院南路中桥框架施工时,根据设计首先封闭1-2孔之间道路,既有道路改道,按3-4孔之间城市道路组织双向行车,行车限界满足城市道路设计标准,同时,在导改处设交通标志、红蓝爆闪灯、减速标志等,确保既有道路行车安全,1-2孔框架现浇完成后,行车导改制1-2孔间城市道路,再进行3-4孔之间框架桥现浇。最后待全桥现浇施工完成后恢复既有道路通车。单孔框架桥(涵)采取临时封闭,行人、车辆分流的措施施工;多孔框架桥(涵),由于人行道部分与车行道部分框架分别设置,故先施工人行道部分框架桥(涵),再施工车行道部分框架,施工人行道部分时,将非机动车转入与机动车并行;施工车行道部分时,人行道部分已正常使用,并将部分小车从人行道分流,车行道部分分体施工,保留至少一个供小车道使用,所有大车分流其他立交系统通行。施工单位按施工过渡方案协议及现行规范组织施工,尽量减少对地方交通的影响程度;积极主动与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公路产权单位协调,主动配合公路交通部门进行合理可行的交通组织,及时协调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干扰施工的日常问题。2.4.2接口工程方案 本项目专业接口多,建设工序复杂。路基、桥梁、隧道、轨道等专业的接口多,在工期、工程量等因素影响下,需要各专业通力合作,强调施工计划的严肃性,保证各专业各工序按施组有序推进。接口施工及配合事项见下表。2.4.2.1站前专业接口⑴桥涵与路基地基处理同步完成,满足路基过渡段填筑工期要求;⑵无砟道床施工前,一般路基的沉降观测和调整期可按不小于6个月考虑;⑶无砟道床施工前,隧道主体完工后变形观测期可按不小于3个月考虑;站前专业关系接口见表2.4.2-1。表2.4.2-1站前专业关系接口表接口项目工程名称接口条件地基处理地基加固桥涵地基与路基地基处理同步进行无砟道床路基、隧道精测量已经建立,路基沉降期不小于6个月,隧道沉降期3个月2.4.2.2站前站后工程接口站前站后工程接口关系见表2.4.2-2。表2.4.2-2站前站后工程接口关系表接口项目专业工程接口项目技术条件及进场条件要求备注征地拆迁征地拆迁影响工程施工的迁改及征地项目应一并完成,包括站房、中继站、通信基站、直放站、铁塔用地、箱式机房用地、牵引变电所亭、电力配电所、箱变等工程在内。防止二次征地  室外电缆敷设(通信、信号、信息、电力、电力牵引供电)路基1.桥、隧、路基地段,同一区间的电缆槽及衔接部分的过渡槽道应同步贯通,盖板同步到位;2.室外桥、隧、路基地段,经过手孔、水沟、边坡到设备房电缆井的电缆槽、管道应贯通,并在路基、护坡形成前完成;3.电线按规定规格、位置预埋,路基填挖、桥梁架设、隧道二衬及水沟电缆槽施工结束;4桥、隧及区间和车站的接合部要考虑光缆过渡路径要考虑光缆弯曲半径。含站台电缆槽桥梁1.箱梁电缆引下的锯齿孔,箱梁和桥墩上,预留的电缆槽用爬架滑道齐全,易于查找;2.桥梁电缆上桥预留电缆桥架和过轨管线按设计要求施工完毕,预埋、留件经站后监理和施工单位确认。 隧道隧道口处电力电缆槽与通信信号电缆槽必须隔开。 房建1.中继站、基站、直放站电缆井预留的引入口必须与电力电缆引入口分开,电缆井排水良好;2.车站站台电缆槽及至机械室电缆间的引入槽道(或防护钢管)应同步形成3.边坡到设备房电缆井的电缆槽、管道应贯通,并在路基、护坡形成前完成。 过轨管线(通信、信号、电力)路基/桥梁/隧道1.路基填挖施工结束,站后专业预埋过轨管线按站后专业需求施工完毕,并经站前站后的监理和施工单位共同签字验收;2.室外过轨管道及手孔(井)在路基形成前完成,并预留钢丝保持管道畅通3.桥梁电缆上桥预留电缆桥架和过轨管线按设计要求施工完毕,预埋、留件经站后监理和施工单位确认。 综合接地路基1.接地端子与电缆槽同步形成;  (通信、信号、信息、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声屏障)2.室外桥面、路基、隧道地段通信、信号设备用综合接地端子,预留在电缆槽壁上,并有明显标识;3.中继站基础、接地网综合接地端子,应预留在基础侧壁上;4.基站、直放站接地网综合接地端子;5.路基填挖施工结束,站后专业预埋过轨管线按站后专业需求施工完毕,并经站前站后的监理和施工单位共同签字验收;6.桥梁电缆上桥预留电缆桥架和过轨管线按设计要求施工完毕,预埋、留件经站后监理和施工单位确认;桥梁同上。 隧道同上。 房建接地端子与房建同步形成,网格地线与基础同步建成。 接触网支柱通信漏缆辅助杆基础(通信、电力牵引供电)路基1.接触网基础、通信辅助杆基础按设计位置、规格与路基施工同步完成,并按照设计要求全部验收完毕;2.应提供路基地段予埋沟槽管线施工资料和交桩,并合理安排路基和接触网交叉施工;3.施工应制定占轨计划并报建设单位或运营部门协调后确认。 桥梁同上。 预留锚栓、滑道(通信、信号、电力牵引供电)桥梁1.预留锚栓、滑道按设计位置、规格与路基施工同步完成,按照设计要求全部验收完毕;2.箱梁电缆引下的锯齿孔,箱梁和桥墩上,预留的电缆槽用爬架滑道齐全,易于查找。 隧道预留C形滑道按设计位置、规格与隧道衬砌施工同步完成。 隧道内通信用房(通信)隧道隧道内通信基站、直放站用房已按设计要求预留沟槽、防盗门已安装、内饰完工。通信铁塔征地征地已完成、标高已确定箱盒安装(信号)路基1.路基地段箱盒安装条件:路基或桥面平面高度已确定;2.桥隧地段箱盒安装条件:桥梁防护墙或隧道电缆槽施工完毕;3.调谐区设备及标志牌测量安装条件:线路里程标已确定,接触网杆已安装;4.防护墙、电缆槽达到规定强度; 桥梁同上。 隧道同上。 室内设备安装(通信、信号、信息、电力、电力牵引供电)房建1.室内设备安装前,设备用房的门、窗、吊顶、静电地板、防雷地线等附属工程完成。2.沟槽管线预留规格、位置准确。3.设备基础浇注完成,混凝土强度达到标准;4.具备施工电源和试验电源;5.站台(含雨棚)工程完成。 轨旁设备安装(信号)轨道1.轨旁设备安装条件:线路铺设完毕,轨面标高达到标准,大机养护结束,钢轨已经锁定完成;2.应答器安装条件:轨枕板平整,钢轨铺设完毕,里程标、标高正确;3.机械绝缘(含侵限绝缘)安装完毕;4.绝缘扣件不得造成轨道电路短路;5.相关轨道线路联通;6.需要过渡的双动道岔、侵限等,必须有过渡设计;7.试验条件:电源稳定,设备到位。 声屏障路基桥梁1.桥梁遮板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完毕,并经业主组织站前施工单位、站前监理和站后监理、施工单位确认;  2.路基填筑结束,支柱及框架已按设计要求完成,并经业主组织站前施工单位、站前监理和站后监理、施工单位确认。供电(通信、信号、电力牵引供电、房屋)电力外电网供电正常(含隧道内通信设备供电),两路电源齐全、稳定; 房屋1.进场前征地拆迁完成,进场道路基本具备,临电具备接驳点;2.如果场坪填方应达到设计要求;3.牵引变电所、AT所、开闭所、分区亭等房屋门窗安装完毕、内墙面、吊顶粉刷完成,地面应为毛地面,具备基础槽钢安装条件,防静电架空地板应考虑设备支架安装预留;4.变配电所房屋门窗安装和墙面粉刷完毕,地面为毛地面,具备基础槽钢安装条件;室外道路已成型,具备设备运输条件;与车站合建的变配电所,应预留设备运输通道;土建工程范围内的电缆吊架、电缆管具备电缆敷设条件;5.室外场地平整、道路已成型,提供的进所道路应满足大型设备运输要求。 客服系统房建站房、站台(含雨棚)等主体工程完成。 接触网施工(电力牵引供电)路基桥梁隧道1.接触网预留基础、拉线基础在站后进场施工前,应按照设计要求全部验收完毕,并确保正确,应提供路基地段予埋沟槽管线施工资料和交桩,并合理安排路基和接触网交叉施工;2.成段铺轨工程完成,具备开行架线车占轨施工作业条件,接触网精调前应完成轨道精调;共柱雨棚完成施工;3.在铺轨基地应预留接触网作业车停放轨道和杆塔停放场所;车站站线应随同正线同期铺轨,并满足施工车辆临时驻车要求;4.整区间至少提供一条供接触网施工占用轨道。2.5各主要专业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2.5.1盾构隧道施工方法及工艺2.5.1.1管片拼装施工方法及工艺盾构管片横断面示意图见图2.5.1-1。图2.5.1-1盾构管片横断面示意图 ⑴管片安装施工工艺管片拼装是盾构法隧道施工的一个重要工序,是用环、纵向螺栓逐块将高精度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组装而成,整个工序由盾构司机、拼装机操作手和拼装工等三种特殊工种配合完成。工艺图见图2.5.1-2。2m图2.5.1-2管片拼装工序图⑵管片安装工艺方法①管片采用通用楔形环管片,安装点位以满足隧道线型为前提,重点考虑管片安装后盾尾间隙要满足下一掘进循环限值,确保有足够的盾尾间隙,以防盾尾直接接触管片。管片安装前根据盾尾间隙、推进油缸行程选择好拟安装管片的点位。②盾构掘进到预定长度,且拟安装封顶块位置的推进油缸行程大于2.5m时,盾构机停止掘进,进行管片安装。③为保证管片安装精度,管片安装前需对安装区进行清理。④管片安装时必须从隧道底部开始,然后依次安装相邻块,最后安装封顶块。每安装一块管片,立即将管片纵环向连接螺栓插入连接,并戴上螺帽用电动扳手紧固。⑤安装时先径向插入2/3,调整位置后缓慢纵向顶推,防止封顶块顶入时搓坏防水密封条。⑥管片块安装到位后,应及时伸出相应位置的推进油缸顶紧管片,其顶推力应大于稳定管片所需力,然后方可移开管片安装机。⑦管片安装完后,并在管片环脱离盾尾后要对管片连接螺栓进行二次紧固。 ⑧安装管片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损坏防水密封条,并应保证管片拼装质量,减少错台,保证其密封止水效果。安装管片后顶出推进油缸,扭紧连接螺栓,保证防水密封条接缝紧密,防止由于相邻两片管片在盾构推进过程中发生错动,防水密封条接缝增大和错动,影响止水效果。⑶管片拼装控制标准为保证装配式结构良好的受力性能,提供符合计算假定的结构工作条件,衬砌拼装和盾构掘进施工必须达到下列精度:①环拼装的允许误差:相邻环的环面间隙≤2.0mm;纵缝相邻块块间间隙为2±02mm(其中2mm为传力衬垫),衬砌对应的环向螺栓孔不同轴度小于1mm。②进时轴线误差≤80mm。③衬砌拼装成环的水平、竖向直径偏差≤2‰D(外直径)。⑷管片安装质量保证措施①由经验丰富的专业管片安装人员进行管片拼装,拼装过程由工程技术人员根据验收标准进行过程验收,保证拼装质量。②严格进场管片的检查,有破损、裂缝的管片不采用。下井吊装管片和运送管片时应注意保护管片和防水密封条,以免损坏。③防水密封条及软木衬垫粘贴前,应将管片进行彻底清洁,以确保其粘贴稳定牢固。④管片安装前应对盾构机管片安装区进行清理,清除如污泥、污水,保证安装区及管片相接面的清洁。⑤严禁非管片安装位置的推进油缸与管片安装位置的推进油缸同时收缩。⑥管片安装时必须运用管片安装的微调装置将待装的管片与已安装管片块的内弧面纵面调整到平顺相接以减小错台。调整时动作要平稳,避免管片碰撞破损。⑦同步注浆压力必须得到有效控制,注浆压力不得超过限值。⑧管片安装质量应以满足设计要求的隧道轴线偏差和有关规范要求的椭圆度及环、纵缝错台标准进行控制。⑨泥水盾构管片拼装作业环境不同于其它类型盾构,泥水系统在施工时易造成工作区域积水现象,及时采用污水泵排除积水,处理好水力机械管路渗漏点,为管片拼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防止因未将拼装作业区内积水排出,影响对管片的准确定位,影像管片成环质量。2.5.1.2同步注浆及二次补强注浆施工方法及工艺⑴注浆目的管片衬砌背后注浆是盾构施工中的十分重要的工序,其目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及时填充盾尾建筑空隙,支撑管片周围岩体,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降;②凝结的浆液将作为盾构施工隧道的第一道防水屏障,增强隧道的防水能力; ③为管片提供早期的稳定并使管片与周围岩体一体化,有利于盾构掘进方向的控制,并能确保盾构隧道的最终稳定。⑵注浆工艺在盾构掘进过程中采取以下两种注浆方式:①通过盾尾注浆管在掘进的同时进行注浆的同步注浆;②管片脱出盾尾后,通过管片上预留的注浆孔进行补强的二次注浆。A.同步注浆工艺方法同步注浆采用盾构机自带的3台双活塞注浆泵在盾尾分6路同时注入,及时填充管片与地层间环形空隙、控制地层变形、稳定管片结构、控制盾构掘进方向,加强隧道结构自防水能力,对建筑空隙采用盾尾内置的注浆管进行同步注浆。a.浆液配比盾构隧道穿越地质以粉质粘土、粉土及卵石土为主,结合国内大断面泥水盾构施工事例,同步注浆采用水泥砂浆。b.浆液主要性能指标胶凝时间:一般为3~10h,根据地层条件和掘进速度,通过现场试验加入促凝剂及变更配比来调整胶凝时间。对于强透水地层和需要注浆提供较高的早期强度的地段,可通过现场试验进一步调整配比和加入早强剂,进一步缩短胶凝时间,获得早期强度,保证良好的注浆效果。固结体强度:一天不小于0.2MPa(相当于软质岩层无侧限抗压强度),28天不小于2.5MPa(略大于强风化岩天然抗压强度)。浆液结石率:>95%,即固结收缩率<5%。浆液稠度:8~12cm浆液稳定性:倾析率(静置沉淀后上浮水体积与总体积之比)小于5%。B.注浆模式注浆可根据需要采用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方式,自动控制方式即预先设定注浆压力,由控制程序自动调整注浆速度,当注浆压力达到设定值时,自行停止注浆。手动控制方式则由人工根据掘进情况随时调整注浆流量,以防注浆速度过快,而影响注浆效果。一般不从预留注浆孔注浆,以大大降低从管片渗漏水的可能。a.注浆设备配制搅拌站:盾构机在洞外施工场地配置自行设计建造的砂浆搅拌站两座,每座搅拌能力30m3/h。同步注浆系统:配备KSP20液压注浆泵3台,注浆能力3×20m3/h,6 个盾尾注入管口及其配套管路,并预留6个盾尾注入管。运输系统:特制的砂浆运输车(带有12m3移动砂浆罐),带有自搅拌功能和砂浆输送泵。随管片运输车一起运输。b.主要参数C.注浆压力同步注浆时要求在地层中的浆液压力大于该点的静止水压及土压力之和,做到尽量填补而不宜劈裂。注浆压力过大,隧道将会被浆液扰动而造成后期地层沉降及隧道本身的沉降,并易造成跑浆;而注浆压力过小,浆液填充速度过慢,填充不充足,会使地表变形增大,本工程同步注浆压力设定为0.3~0.5MPa,并根据监控量测结果作适当调整。D.注浆量同步注浆量为建筑间隙的150%~200%,即为23.4~31.2m³/环。E.注浆时间及速度盾构机向前掘进的同时,进行同步注浆,同步注浆的速度与盾构机推进速度相匹配。F.注浆顺序采用6个注浆孔同时压注,在每个注浆孔出口设置压力监测器,以便对各注浆孔的注浆压力和注浆量进行监测与控制,从而实现对管片背后的对称均匀压注。G.注浆结束标准和注浆效果检查采用双指标标准,即注浆压力达到设计压力或注浆压力未达到设计压力,但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即可停止注入。注浆效果检查主要采用分析法,即根据P-Q-t曲线,结合掘进速度及衬砌、地表与周围建筑物变形量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必要时采用无损探测法进行效果检查。H.由于盾构隧道洞身地层穿越粉细砂层和土层较多,粉细砂层渗透系数大,透水性强,为适应盾构通过该段地层时的需要,盾构机同步注浆系统具备注双液浆的功能。⑶二次注浆工艺方法同步注浆后使管片背后环形空隙得到填充,多数地段的地层变形沉降得到控制。在局部地段,同步浆液凝固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不均匀、浆液的凝固收缩和浆液的稀释流失,为提高背衬注浆层的防水性及密实度,并有效填充管片后的环形间隙,根据监测结果,必要时进行二次补强注浆。施工时采用地表沉降监测信息反馈,结合洞内超声波探测背衬后有无空洞的方法,综合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二次补强注浆。二次补强注浆材料以水泥、水玻璃等材料为主。二次补强注浆采用KBY-50/70注浆泵。二次补强注浆注浆管路自制,能够实现快速接卸以及密封不漏浆的功能,并配有止浆阀。二次补强注浆的注浆压力选定0.5~0.6MPa 。注浆量根据监测到的空隙和监控量测的结果确定。注浆时主要以注浆压力控制。⑷质量保证措施A.进行详细的浆液配比试验,选定合适的注浆材料,添加剂及浆液配比,保证所选浆材配比、强度、耐久性等物理力学指标满足设计的工程要求;B.制定详细的注浆施工设计和工艺流程及注浆质量控制程序,严格按要求实施注浆、检查、记录、分析,及时做出P(注浆压力)—Q(注浆量)—t(时间)曲线,分析注浆效果,反馈指导下次注浆,并及时报告业主和现场工程师;C.成立专业注浆作业班组,由富有经验的注浆工程师和技术工人负责注浆技术工作;D.根据洞内管片衬砌变形和地面及周围构筑物变形监测结果,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修正注浆参数和施工方法,发现情况及时解决;E.做好注浆设备的维修保养、注浆材料供应,以保证注浆作业顺利连续不中断进行;F.做好注浆孔的密封,保证其不渗漏水。2.5.1.3端头加固高压旋喷桩施工方法及工艺盾构始发、接收端头加固采用φ600@450高压旋喷桩加固,加固区渗透系数不大于10-6cm/s。加固体28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易小于1.0MPa。高压旋喷桩采用三重管旋喷桩工艺流程,见施工工艺流程图2.5.1-3。施工技术要点:⑴喷射孔与高压注浆泵的距离不宜大于50m,钻孔施工位置偏差不得大于50mm。⑵喷射时,钻杆的旋转和提升必须连续不中断,为保证旋喷桩均匀,必须按要求控制好下沉提升速度。因故停喷后复喷须将钻具提升或下沉0.5m方能注浆、防止断桩。⑶当提高浆液水灰比,延长搭接处旋喷桩体初凝时间,减少钻杆偏位。⑷高压喷射注浆完毕,应迅速拔出喷射管。为防止浆液凝固收缩影响桩顶高程,必要时可采用原孔位冒浆回灌或两次注浆措施。 图2.5.1-3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图2.5.1.4盾构隧道防水施工方法及工艺⑴管片结构自防水A.管片采用耐久性好的C50高性能防水混凝土,其混凝土抗渗等级≥P12.B.管片裂缝宽度应不大于0.2mm;迎水面受力主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5mm。C.管片拼装前不允许出现肉眼可见裂缝。D.管片在生产、运送、拼装过程中出现的大麻点、大缺角应用聚合物快凝水泥修补完好。E.管片使用期间的手孔、定位孔涂刷水泥基结晶渗透型刚性防水材料。⑵隧道管片衬砌接缝防水管片拼装缝的防水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接缝设计水压按0.9MPa考虑。①密封垫防水A.弹性橡胶密封垫的形式作为接缝防水重要防线的弹性橡胶密封垫采用:EPDM(三元乙丙)为主辅以遇水膨胀橡胶的复合密封垫,中间与下部开有多个孔槽。密封垫应具有合理构造形式、良好回弹性、遇水膨胀性、耐久性、耐水性的材料。接缝弹性橡胶密封垫在环缝张开6mm、纵缝张开6mm(其中包括密封垫沟槽制作误差、拼装误差、后期接缝变化)时,要求能长期抗0.9MPa的水压。 B.弹性橡胶密封垫的要求施工阶段:盾构管片安装机侧向挤压力为110KN/m;张开量为3mm,错开量为10mm的情况下,止水压力为12MPa的水压。使用阶段:耐久性要求:使用寿命100年;设计要求按6各工况来考虑,即错开量为0mm,张开量为0或6mm;错开量为15mm,张开量为0或6mm,止水压力为0.9MPa的水压。特殊阶段:在地震工况下,设计要求张开量反复在6.3~7.9mm、错开量反复在16.2~17.3mm,止水压力为0.6MPa的水压。C.安装工艺a.弹性橡胶密封垫用粘结剂,弹性橡胶密封垫与混凝土管片间用单组份氯丁-酚醛胶结剂粘结。涂刷前应均匀,密封垫沟槽应满涂。b.粘结剂涂刷后,晾置一段时间(一般10~15min,随气温、湿度而异),待手指接触不粘时,再将加工好的框型橡胶圈套入密封垫沟槽内。c.密封垫(框形橡胶圈)在粘帖后,管片四个角部不得出现耸肩、塌肩现象,整个密封垫表面应在同一平面上,严禁歪斜、扭曲。②嵌缝防水整环嵌缝,采用高模量聚氨酯密封胶嵌填。③节点防水A.螺栓孔防水:螺栓孔设置密封圈,其材质为遇水膨胀橡胶。B.管片角部加强防水:管片角部采用未硫化的丁基橡胶薄板加强角部防水。C.注浆孔防水: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圈,加强注浆孔与管片混凝土间密封防水。回填注浆孔设置逆止阀,应能承受高水压,其材质为遇水膨胀橡胶。⑶管片外防水①管片壁后注浆采用同步注浆技术及时充填管片与围岩之间的建筑空隙,以达到防水及控制地层沉降的效果。注浆量为计算体积的150%~200%倍,现场可根据注浆效果调整注浆量。②根据管片裂缝、接缝渗漏水的情况,或根据周边环境的安全风险,利用注浆孔进行二次探孔加强注浆。⑷隧道与竖井的接头防水加强隧道管片与竖井的接头防水,包括采用帘布橡胶圈防止漏泥,辅以井圈注浆止水的临时接头防水,及钢筋混凝土永久接头防水,它与井壁、管片接缝间预设全段面出浆的注浆管与单组聚氨酯密封胶等多道柔性防水材料。 2.5.1.5盾构刀具检查及更换2.5.1.5.1刀具失效原因分析刀具的磨损与地质条件、刀具材质及其在刀盘上的安装位置相关,并且随着掘进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布置在刀盘周边的刀具由于线速度大,切削路线长,因而磨损快、易折断、寿命短。盾构刀具损坏的主要形式有刀具的磨耗和脱落。2.5.1.5.2刀具磨损计算及分析刀具磨损计算公式如下:式中:S—刀具磨损量(mm)L—掘进距离(km)K—刀具综合磨损系数D—刀具挖掘外径(m)N—刀盘转速(r/min)V—推进速度(mm/min)磨损系数与刀盘切削的土体性质有关,粉质黏土磨损系数取0.0015mm/km,卵石土取0.007mm/km,根据实际情况,刀盘平均转速取1r/min,推进平均速度30mm/min。本工程盾构隧道穿越地层为粉质黏土、粉土及卵石土层。根据本工程的相关数据代入公式,得知淤泥质粉质粘土地层磨损值S<5mm,磨损在正常的范围内。故盾构在粉质粘土层中掘进不需要换刀。但本工程两段盾构区间地层中共存在3000m的卵石土层会对刀盘刀具产生较大的磨损,须考虑进行刀具检查更换作业。2.5.1.5.3刀具检查更换原则根据工程地质情况及刀具配置,借鉴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及验算,在掘进过程中,下列等特殊情况下进行刀具检查更换:⑴盾构机在粘土层掘进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推力、扭矩及掘进速度异常的状况,此时应分析掘进参数异常的原因,及时做出是否增加临时开仓检查作业。⑵盾构机在卵石土掘进过程中装有刀具磨损报警检测装置。若报警装置报警则临时开仓对相应掘削轨迹线上的可更换刀具进行开仓检查。⑶当泥水处理设备有异物出现时,也应认真分析并决定是否开仓检查。2.5.1.5.4常压下刀具检查更换流程开仓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同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要求执行。刀具检查更换流程如图2.5.1-4。 图2.5.1-4刀具检查更换流程2.5.1.5.5常压下刀具检查更换安全及环保要求盾构开仓作业安全风险大,且开仓过程中引起的地表沉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从人员、机械设备、材料、措施等各方面严格控制,以保证开仓作业及周围环境安全。人员: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所有参与开仓作业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使每个作业人员均清楚自己所负责的岗位以及操作方法、应急措施;机械设备:在盾构机开仓前,必须对盾构机各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保压系统,以保证开仓过程顺利进行;材料:除准备进仓作业的材料之外,必须按照应急预案内容准备充足的应急物资;措施:进仓作业方案须经过严密论证,确实起到指导现场施工的作用;应急预案具有针对性,且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明白应急措施,同时在开仓之前组织应急演练,以对应急预案进行补充、完善。2.5.1.5.6带压进舱作业工艺流程带压进舱作业流程如表2.5.1-5。表2.5.1-5带压作业工艺流程 流程备注初始情况下,P1〉P0定义:P0大气压力,P1切口压力初始状态下,只有开挖仓和气垫仓处于压力状态下。如果加压和减压的所有条件都具备,就可以开始带压作业了。主仓加压P1〉P2、P0定义:给人闸主仓加压,使其与气垫仓压力平衡;压力平衡后进入工作舱P1〉P0进入一个额外的工作人员-副仓加压P1〉P2〉P0额外加压人员进入主舱的通道P1>P02.5.1.5.7带压进舱作业注意事项⑴作业人员需持有相关压力下的高压作业执照。除去必要的带压作业培训外,对所有带压作业人员进行一次涉及安全、工作流程等方面的培训。⑵ 确定进仓时间之后,及时在此之前对开挖舱进行泥浆置换,第一步采用比重为1.1~1.15,粘度为20~23S的稀泥浆进行6个小时的大循环浆液置换,使浆液在地层中形成较厚的泥膜渗透带,然后泥浆场调浆进行第二步操作;⑶第二步采用比重为1.15~1.2,粘度为25~30S的泥浆再进行6个小时的大循环浆液置换,使浆液在开挖面表面进一步形成较厚的致密泥皮,静止2小时后观察液面稳定情况;⑷第三步当气泡仓液位完全稳定后,进行开挖仓气体置换密封实验。气体置换过程和恢复工作舱液面过程是关键的风险控制点,降压或升压的过程中,严格控制降升速度,液面变化的速度控制在2cm/min之内,切口压力波动控制在设定值的正负0.1bar之内;⑸第四步当气体置换完毕并停止泥浆循环之后,为了确保在长时间进仓作业过程中开挖仓内泥浆质量的稳定,必须采用粘度不小于100S,比重不小于1.2的高浓度高质量泥浆直接用同步注浆泵向开挖仓进行补注。确保掌子面稳定,同时在高压操作过程中,也可利用盾构机上的超前钻孔对气体条件下暴露干裂的开挖面泥皮进行喷浆修补,确保工作仓压缩空气不泄漏,保持压力稳定。2.5.2明挖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2.5.2.1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及工艺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5.2-1。⑴施工方法及措施①测量放线根据交接桩进行在施工场地内设立加密测量导线网和水准点,施工前进行复核以确保放线的准确性。②护筒埋设准确测设桩位,并在中心桩位周围埋设护桩,依据护筒直径挖至地面以下0.5~1.0m,采用人工配合旋挖钻机埋设,在护筒周围对称的、均匀的回填最佳含水量粘土,分层夯实,水下混凝土灌注完24小时内拔除,就位后再次校核桩中心位置。③钻机就位及钻进钻进前调整钻机水平、垂直仪,使气泡居中,钻头底部导向尖对准桩位中心开始钻进。每钻进3~5回次后应调整一次水平、垂直仪器,使气泡居中,保证有效保证成孔的垂直度小于1/100桩长。旋挖钻机施工过程中必须定期检查钻斗的磨损情况,对于磨损较严重的钻点要及时更换,以确保钻孔孔径。钻进时,缓慢旋转放下钻杆,当进尺在护筒顶以下一定深度,进行孔内注浆,以防止钻进过深影响钻孔质量。在钻进过程中及时向孔内补充泥浆,泥浆面确保距原地面约 20厘米左右,以保持孔壁稳定,同时保证文明施工,不致泥浆外溢。泥浆指标要求:粘度18~22S,比重1.05~1.20,含砂率<4%。由于本工程地质情况复杂,对于不同的地层泥浆指标变化大,泥浆指标不易控制,因此在钻进过程中要经常监测各项泥浆指标,及时补充性能指标合格的泥浆,以防止塌孔。在钻进至砂层时要变档换速,利用液压缩进装置加压,要求轻压慢转,这样能维护孔壁稳定减少钻头的磨损。钻斗在孔内提升过程中泥浆在孔壁和钻斗之间流动,若升降速度过大,则泥浆流动将加大对孔壁的冲刷,容易造成孔壁坍塌,因此需要控制钻斗在空中的提升速度。施工过程中,先施工几根,分析泥浆的护壁情况,最终确定最佳提升速度以指导整个钻孔桩的施工。在钻进过程中,钻斗取出的渣土由装载机转运至场内渣土堆放区,不得污染路面及周边道路环境,待渣土晾干后用自卸车运至场外。④成孔验收当钻至离桩底设计标高约2~3米时,技术人员及时验孔,孔深控制以测绳测出的周边四点平均值为准,钻进至设计孔深时,钻斗底部加装挡砂板,捞取残存散落的原状土及砂。终孔后,监测泥浆各项指标,及时下放钢筋笼和导管。⑤制作、安装钢筋骨架钢筋制作时,用卡板成型法控制钢筋笼直径和主筋间距,根据钢筋骨架设计长度的不同,采用整体或分节制作和安装。钢筋骨架用吊车起吊安装,在运输和起吊中,要保证钢筋笼不变形,骨架内设支撑,起吊时采用两点吊法。⑥灌筑水下混凝土在灌筑混凝土前,要对导管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合格后,分段拼接,用吊车吊入孔内拼成整体。钢筋笼就位经检查合格后,立即下导管、安装漏斗、储料斗及隔水栓。导管底部离孔底0.3~0.4m,储料斗的容积要满足首批灌筑下的混凝土埋置导管深度的要求。灌筑混凝土时,随时用测绳检查混凝土面高度和导管埋置深度,严格控制导管埋深,防止导管提漏或埋管过深拔不出而出现断桩。导管埋深要考虑混凝土表面的浮渣厚度,事先用钢管取样盒监测其厚度。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一般控制在2~4m。灌筑混凝土过程中要做好详细记录。⑦截除桩头和桩体检测当采用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时。然后按要求对桩体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 图2.5.2-1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⑵钻孔灌注桩施工各工序控制要点钻孔灌注桩施工各工序控制要点及标准如表2.5.2-1所示。表2.5.2-1钻孔灌注桩施工各工序控制要点及标准一览表序号项目主要控制要点1钢筋笼制安胎膜制作胎膜应用钢板制作,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胎膜半径、钢筋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下料产品质保书、出厂合格证、复试报告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笼制作长度允许偏差:±50mm。半成品堆放按牌分类堆放,堆放高度不宜大于2m。直螺纹连接材料质量证明单、出厂合格证、复试报告均合格,钢筋端头丝扣长度应以拧紧后露出不多于两丝扣为宜,套筒两端拧入连接套的长度应相等,差值不大于一个丝扣。搭接焊焊接端钢筋应预弯,并应使两钢筋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焊缝厚度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0.3倍,焊缝宽度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0.8倍,焊缝长度单面为10d,双面为5d。定位措施应固定于钢筋笼外径主筋上,间距不宜大于2m,同一截面不宜少于三个。 点焊当两根钢筋直径不同时,较小钢筋直径小于或等于10mm时,大、小钢筋直径之比不宜大于3;较小钢筋直径为12~16mm时,直径之比不宜大于2,焊点的压入深度应为较小钢筋直径的18%~25%。声测管固定声测管上、下段声测管应连接可靠,良好密封性,应保持垂直状态。且应均匀固定于钢筋笼内径处。吊点焊接上、下钢筋节笼主筋连接部位应对正,且上、下节笼应保持垂直状态。2泥浆制备泥浆池泥浆池的容积宜为单个桩孔容积的1.2~1.5倍,宜设在地势较低处。且不应设在新回填的土层上,底部宜浇筑混凝土底板,池壁用砖块砌筑,池深宜为1~1.5m。泥浆拌制采用原土造浆,对不适用原土造浆的土层应使用人工造浆。试验检测新配制泥浆:粘度20~25S,比重1.05~1.1,含砂率0%。管理布设定置钢筋夹,将多根泥浆管道成束排列,将外露的软管换成硬管,或采取切割施工便道搁置管道。3钻机就位及钻孔测量定位单排桩或群桩中的边桩允许偏差:±10mm,群桩允许偏差:±20mm。护筒安置护筒采用钢板卷制,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内径宜比设计桩径大100mm,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不应大于20mm,倾斜度,埋深度、要求,粘土分层对称封填密实,护筒上口应开设溢浆口。钻机就位检查水平度,磨盘中心、钻杆中心、桩位中心三点一线。泥浆检测泥浆比重:粘度18~22S,比重1.05~1.20,含砂率〈4%。孔深检查用测绳检查孔深允许偏差(0,+300)mm。探测器检查用测斜仪或超声波测井仪检查成孔垂直度,允许偏差<1/100桩长。4钢筋笼吊装吊点布设钢筋笼按吊装条件确定分段加工长度,并设置钢筋保护层定位装置和焊接吊装耳环。吊车就位检查吊钩、索具、钢丝绳等机具是否完好,确认一起正常后方可开始吊装工作。起吊正式吊装前应进行试吊,试吊过程应检查全部机具、地锚受力情况,确认正常后方可开始正式吊装。场内运输运输时不应使钢筋笼发生变形、弯曲现象。入孔钢筋笼应吊直扶稳,对准孔位缓慢下沉,不得摇晃碰撞孔壁和强行入孔分段吊装时,下段吊入孔内后,其上端应留1m左右固定在孔口处,上下段钢筋笼的主筋对正连接合格后继续下沉。固定钢筋笼居中,安装导管及灌注砼时不发生摇晃或上、下浮。二次清底沉渣厚度≤100mm、泥浆比重:1.10~1.25g/cm3、粘度:18~22s、含砂率:<4%。5混凝土浇筑导管试拼导管内径应一致,其误差应小于±2mm,内壁须光滑无阻,组拼后须用球塞、检查锤作通过试验,以球塞、检查锤顺利通过为合格。导管泌水试验导管在做泌水试验过程不应有泌水现象。浇注架就位浇筑架位置正确,垂直平稳,与导管连接可靠。导管就位导管应全部安装入孔,位置应居中,导管底口距孔底以能放出隔水塞和混凝土为宜,约300mm~500m。 料斗安置与导管连接可靠,容量满足混凝土初灌量要求。隔水球混凝土灌注前在导管内邻近泥浆面位置用铁丝吊挂隔水栓。混凝土检测砼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应为180mm~220mm。试块制作同一配合比每班不得少于一组,泥浆护壁成孔的灌注桩每5根不得少于一组。浇注高度测量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导管应始终埋在混凝土深度用保持2~3m,并随提随拆除,混凝土灌注达到规定标高时,经测定符合要求后方可停止灌注。泥浆回收对粘性土泥浆比重小于1.25g/cm3、砂性土泥浆比重小于1.35g/cm3的泥浆宜可回收利用。其大于均视为废浆,不宜进行回收利用。清洗导管导管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清楚管壁内外及节头处粘附的混凝土残浆。导管堆放混凝土灌注结束后导管应立即清洗干净整齐堆放好。堆放高度不宜大于2m。6桩头破除工人防护操作人员佩戴安全带、带防尘口罩、手套。空压机定置空压机放置位置合理,有序排列,管线成束、有序挂设。钢筋调直钢筋外露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少于70cm,且钢筋应往外掰开呈漏斗状,掰弯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大于30°。桩头清理桩头嵌入圈梁、支撑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设计要求时应满足:50mm(承压性)、100mm~200mm(抗拔性)。7桩基检测桩基检测受检桩混凝土龄期达到28d或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达到设计强度的桩其完整性及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2.5.2.2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及工艺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5.2-2。 图2.5.2-2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⑴施工方法及措施①测量放线根据交接桩进行在施工场地内设立加密测量导线网和水准点,施工前进行复核以确保放线的准确性。②导墙施工导墙采用“Г”形结构钢筋混凝土导墙, 为了确保导墙的稳定性,导墙施工以底部深入未经扰动的原状土30cm和在回填夯实的加固土体上制作牢固的导墙素砼底部基础为原则。根据测量放样在导墙位置首先开挖,清除导墙施工障碍,直至原状土,然后浇灌素砼垫层和进行钢筋混凝土的导墙施工。导墙浇筑完成、拆模后,立即与其内侧每隔1~3m加临时支撑;保证施工时地面稳定。沿围护结构每间隔2.5m设置一道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撑和一道圆木支撑,支撑布置应避开地下墙接头处,且留出在接头处回填袋装碎石的空间。③泥浆生产与循环2#竖井地连墙深度达47.05m,需穿越素填土、粉质粘土、粉土、粉砂及卵石土等各类地层,成槽施工时间长,在槽孔长时间暴露中容易引起沉渣增厚和槽段失稳等问题,因此在泥浆指标控制上要适当提高泥浆的粘度和比重,以增加泥浆护壁能力和悬浮沉渣能力,降低沉渣厚度,并保证槽壁稳定,避免径缩现象。本工程地下连续墙泥浆材料选用新型的复合钠基膨润土(由钠基膨润土和高分子量聚合物、添加剂组成),加入适量纯碱将水的PH值调到8~9,以达到最佳配浆效果。清孔泥浆和浇灌混凝土过程中回收泥浆必须通过泥浆分离系统进行分离后再经过调浆后方可继续使使用,为确保泥浆分离效果,本工程采用旋流分离器+振动筛组合的泥浆分离系统;经过多次重复使用,粘度和比重已经超标却又难以分离净化使其降低粘度和比重的超标泥浆泵送至废弃泥浆池暂时储存,经处理处用罐车外弃;同时,泥浆池内补充新鲜泥浆,保证泥浆循环正常运行。④成槽施工同一直线段上各幅地下连续墙应跳槽施工。根据地质情况,采用GB46液压成槽机,膨润土泥浆护壁。该成槽机带自动测斜仪和纠偏装置,成槽速度快,成槽精度高,每套机具平均12小时成槽一段。按槽段划分,分幅跳槽施工,标准段成槽“三抓法”开挖成槽,即每幅连续墙施工时,先抓两侧土体,后抓中心土体,如此反复开挖直至设计槽底标高为止。转角段按“先短边后长边”的原则开挖成型。成槽时,泥浆应随着出土量补入,以保证泥浆液面在规定的高度,在抓斗掘进时,不宜补入泥浆。成槽机掘进速度应控制在15m/h左右,成槽时不宜快速掘进,以防槽段失稳。成槽至标高后,应先进行铲壁后一次扫孔,扫孔时抓斗每次移开50cm左右,确保槽底沉渣厚度不大于10cm,误差控制在规范要求内。扫孔结束后,用泵吸反循环法进行清孔。清底置换结束后,对孔底泥浆及槽深进行检测,如果测试指标及槽深达不到要求,必须再次进行清底置换,直至符合要求为止。如发现泥浆突然变稀、翻泡、大量流失或地面有下陷现象时,不准盲目掘进,待研究后再行施工。 考虑到深层槽段有可能发生土体缩颈现象,可在抓斗的翼缘上焊烧超挖刀头,使成槽的厚度增加1cm左右。待成槽达到设计深度后,再沿槽长方向套挖几斗,把因抓斗成槽的垂直度各不相同而形成的凹凸面修理平整,保证槽段横向有良好的直线性。最后用测锤实测槽段左中右三个位置的槽底深度,三个位置的平均深度即为该槽段的深度;用超声波测壁仪器在槽段内左右两个位置上分别扫描成槽壁面,扫描记录中壁面最大凸出量或凹进量(以导墙面为扫描基准面)与槽段深度之比即为壁面垂直度,两个位置的平均值即为槽段壁面平均垂直度,槽段垂直度X/L<3‰满足设计要求(其中X为基坑开挖深度内壁面最大凹凸量,L为地下连续墙深度)。⑤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钢筋笼采用工厂化加工,平台上整体直螺纹套筒连接的施工方法,根据实测导墙标高来确定钢筋笼吊筋的长度,以保证结构和施工所需要的预埋件、插筋、保护铁块位置。钢筋笼经验收合格后,用320t+150t履带吊机十八点起吊,空中翻转,一次整体入槽,转角处异型槽段钢筋笼也采取一次加工成型,整体吊装入槽定位安装。⑥导管布置和水下混凝土浇注地下连续墙采用场拌混凝土,具有一般水下混凝土浇注的施工特点,坍落度控制在180~220mm,扩散度宜为340~380mm,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370kg,粗骨料最大粒径<30mm,含砂率≥45%,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满足设计要求的抗压强度等级、抗渗性能及弹性模量等指标,水灰比≤0.6。灌注混凝土采用内径为φ250的快速接头钢导管,节长为2m,最下一节长度为4m。导管下口距孔底300~500mm,不宜过大或过小。标准槽段设置二根导管(异型槽段每边一根导管),导管间距小于3m,导管距槽段端头不宜大于1.5m,槽内混凝土面应均衡上升,两导管处的混凝土表面高差不大于0.3m,终浇混凝土面高程应高于设计要求0.5m。连续墙浇注必须在钢筋笼吊装完毕后4个小时内进行。随着混凝土面的上升,要适时提升和拆卸导管,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面以下一般保持在2~6m,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面。设专人每30min测量一次导管埋深及管外混凝土面高度,每2小时测量一次导管内混凝土面高度。混凝土应连续灌注不得中断,间歇时间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30min。⑵地下连续墙施工各工序控制要点地下连续墙施工各工序控制要点及标准如表2.5.2-2所示。表2.5.2-2地下连续墙施工各工序控制要点及标准序号项目主要控制要点 1导墙制作测量放线导墙测量放样根据图纸要求的地下连续墙位置及尺寸关系,用全站仪放出地连墙中心线,在开挖接近设计底面高程15cm,及时用水准仪抄平,打上水平桩,以作为挖槽时控制深度的依据。土方开挖导墙沟槽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土方开挖前,即将开挖的导墙的定位控制线(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报检手续。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钢筋绑扎导墙钢筋绑扎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对松散地基土进行人工夯实,保证导墙的稳定性。熟悉图纸,确定钢筋穿插就位顺序,核对钢筋的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钢筋的接头位置,同一断面接头百分率不大于50%。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4倍的钢筋锚固长度,接口错开长度不小于1.3倍的搭接长度。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如采用一面顺扣应交错变换方向,也可采用八字扣,但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模板安装导墙模板导墙采用组合钢模板或者竹胶板作模板,Φ50钢管脚手架支撑,每间隔一定距离2层硬木支撑,模板的安装需满足垂直度、平整度、导墙间净宽、导墙偏移轴线情况严格控制,支架的安装要稳固、可靠,保证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发生跑模现象。混凝土浇筑导墙混凝土采用C20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120~140mm,混凝土用砼搅拌车运至浇筑现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1.5KW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振捣,两边对称浇注、严防走模。2泥浆制备泥浆池及泥浆管路布设泥浆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要设有标识牌。泥浆管路采用钢制泥浆管路,沿导墙敷设。膨润土堆放膨润土在材料棚内存放,堆放整齐,准备充足,底部垫起。泥浆拌制及粘度检测泥浆拌制均匀,配料比例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泥浆粘度检测:采用粘度计定期对循环泥浆进行粘度检测,控制循环泥浆粘度在20~25s。3钢筋笼制作安装钢筋笼胎模钢筋笼胎模平台采用12#槽钢焊接,平台底层采用素混凝土铺平,平台比场地中硬地坪高出100mm,用水准仪校平,钢筋笼平台放样用经纬全站仪,以保证钢筋笼平台四个角均为直角。在平台上根据设计的钢筋间距、各类主筋的长度、位置画出控制标记,以保证钢筋笼的加工精度。钢筋下料、加工、堆放地连墙的钢筋笼加工制作控制:钢筋进场、下料、加工、焊接、拼装等一系列的施工工序控制关键点。钢筋原材料进场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必要的质保资料和相关复试检测报告。钢筋下料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配料尺寸进行不定时定期抽查。主筋下料时充分考虑到对焊时烧化留量。下料长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且堆放在指定地点,保持施工场地整洁。为了保证钢筋笼在拼装时的整体质量、垂直度、强度,要求严格执行拼装方案,在L型槽段中尤为注意。半成品堆放有序、整齐,下部垫起,及时覆盖,要有明显的标识牌并标明使用部位及加工负责人。闪光对焊采用闪光对焊时应考虑足够的预留量,对焊时注意两根轴线的一致,掌握好预热、加压的时间,确保闪光对焊的焊接质量。成品要求:轴心偏差小于0.1d且不得大于2mm。搭接焊 搭接焊时,焊缝表面应平整,不得有凹陷或焊瘤,接头区域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咬边深度小于0.5mm,表面不得有气孔、加渣等缺陷,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值不得大于0.1d。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满足单面焊≥10d、双面焊≥5d。另:同一断面上的钢筋接头数量不大于50%,钢筋接头应错开35d以上。钢筋交叉位置点焊时,应控制好电焊机的电流、点焊的时间等,确保焊点牢固不脱落。吊点焊接位置要根据施工前验算后给出的明确部位合理布设,并保证焊接质量,确保钢筋笼吊运安全。与工字钢焊接与型钢连接保证焊接面积,焊缝应饱满,强度满足要求。钢筋笼与工字型钢连接通过分布筋与工字钢翼缘双面焊接连接,焊缝长度100mm。直螺纹连接采用专业剥肋滚丝机对端部剥肋、滚丝前,应先将钢筋端部切平,再对钢筋端部剥肋、滚丝,最后用连接套筒对接钢筋。螺纹丝扣饱满,不得有螺纹大径低于螺纹中径的不完整丝扣。螺纹大径大于螺纹中径而小于标准大径的有缺陷丝扣,累计长度不得超过两个螺纹周长,确保丝头和连接套的连接可靠。定位垫块定位垫块高70mm,深度方向间距3~5m,每层设2~3块。保护层尺寸、高度、固定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4成槽泥浆的补充控制泥浆面要始终保持在保持泥浆液面距离导墙面0.5m左右,并高于地下水位1m以上。成槽后,在灌混凝土之前,要有专人对槽口定期观察,主要观察有无漏浆产生,尤其在晚上施工的时候,防止因漏浆造成塌孔。临时弃土坑的设置施工现场应设置临时渣土池,作为开挖的土方在运出施工场地前临时放置点。成槽机的就位成槽机距导墙2.5m时停机就位,底部铺设钢板,增大受力面场内运输槽段开挖土方及时运出施工场地,施工地场内车辆应保持低速慢行,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和现场干净整洁。连续墙刷壁及垂直度超声波检测刷壁是地下墙接缝防水质量的关键工序,施工中对该工序质量严格控制。槽段挖至设计标高后,用刷壁器清刷先行幅接头面上的沉碴或泥皮,上下刷壁的次数应不少于10次,直到刷壁器的毛刷面上无泥为止,确保接头面的新老砼接合紧密。成槽结束后对槽壁垂直度进行超声波检测,成槽垂直度<3‰。5钢筋笼吊放入槽钢筋笼吊点布设、起吊和场内运输吊点焊接位置要根据施工方案中经验算后给出的明确部位合理布设,并保证焊接质量,确保钢筋笼吊运安全。起吊时先试吊,待稳定后再平稳吊起。起吊时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到岗。场内运输规范作业,专职司索指挥、保证人员及设备安全。钢筋笼入槽、锁口管就位及固定钢筋笼入槽时要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主吊机完全控制钢筋笼后,指挥吊机沿预定路线将钢筋笼缓缓平移至对应槽段上方,应准备好2根槽钢焊接件,以备后续作业中支撑钢筋笼时用。待钢筋笼被吊至槽段上方时,协助人员(需4名)应上前扶正钢筋笼,然后由现场技术人员对钢筋笼下放进行准确定位,并将控制线告知协助人员。之后,指挥主吊机缓缓将钢筋笼下放入槽。当钢筋笼下放至规定标高时暂停,协助人员迅速将2根槽钢焊接件插入该分布筋下面,待钢筋笼平衡后,方可松开钢丝绳。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遇有两段钢筋笼连接时,应采取机械连接并确保钢筋的位置正确和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锁口管应紧贴槽端对准位置垂直、缓慢沉放不得碰撞槽壁和强行入槽。锁口管底部插入槽底以下50cm以防止绕流。锁口管后侧回填泥袋,以防止倾斜。6导管应采用Ф250的多节钢管,使用前进行了试拼。管节连接应严密、牢固,试拼后应做水密性试验。混凝土浇筑前先将浇筑架安装到位。导管安装保证紧固,不漏水、不松动。料斗安放稳定可靠、利于操作。浇筑混凝土前按要求放置隔水球。 混凝土浇筑导管试拼、密水试验、浇筑就位、导管就位、料斗及隔水球的安置混凝土浇筑控制、坍落度检测及试块制作地下连续墙水下混凝土浇注采用导管法施工,导管直径为250mm,导管采用丝扣连接,丝扣之间用橡胶密封圈密封。现场要具备坍落度筒、捣棒、抹刀以及测定坍落度的配套工具及底板等测量器具。具体操作办法如下:1、拌合物的总需用量30L(不小于25L),测定高强度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以mm计。2、测定拌合物的扩展度取两个垂直方向的平均值,以mm计,并记录坍落度筒提起到扩展稳定的高度。3、用倒置的坍落度筒测定筒内拌合物自由下落的排空高度。每50m³混凝土制作抗压强度试件一组,每5个槽段制作抗渗压力试件一组。每组试块应在同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并认真做好试块的管理工作,从试模选择、试块取样、成型、编号以至养护等,要指定专人负责,以提高试块的代表性,正确的反映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强度。浇筑高度要随时量测,导管随混凝土灌注逐步提升,其埋入混凝土深度应为2~6m,相邻两导管内混凝土高差不应大于0.5m。锁口管在混凝土灌注2~3h后进行第一次起拔,以后每30min提升一次,每次50~100mm,直至终凝后全部拔出。2.5.2.3旋喷桩施工方法及工艺明挖区间围护结构、2#竖井基坑封底采用高压旋喷桩作业。旋喷桩采用三重管高压旋喷桩,旋喷桩强度≥1.0Mpa,渗透系数1.0-7cm/s。工艺流程,见施工工艺流程图2.5.2-3。引孔钻机就位钻进成孔换浆清渣清孔回灌钻机移位至新孔位移钻开孔检查启动空压机送风启动高压泵送水试喷检查插入高喷管浆液配制泵送高喷作业观察高喷参数孔内保持满浆测放桩位图2.5.2-3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⑴施工方法及措施 ①测量放样旋喷加固施工前,测量人员应根据测量基准点对桩轴线、孔位、孔口高程进行测量放样,将各轴线的基准点投影到安全可靠且便于观察的位置,先放出两端桩位,中间拉线尺量定桩位,同一截面所有桩孔深度相同,并对桩位按轴线进行统一编号。②钻孔孔位测量放样后,采用钻机钻孔。a.钻孔就位前,将场地修理平整,钻机就位后安装稳固在设计的孔位上,用水平尺进行校正。然后调整钻机的立轴和天车,使它们与孔位中心三点成一线,保证孔位偏差≤5cm,钻孔垂直度≤0.5%桩长。b.开孔时,轻压慢转,钻进过程中随时用水平尺校正钻孔倾斜,发现偏斜及时进行纠偏。c.在钻进过程中,为防止出现垮孔现象,采取泥浆护壁或跟管钻进的施工工艺,以确保旋喷灌浆时的喷杆顺利到达钻孔底部。d.钻进时要进行详细的现场原始记录以及不同地层钻速变化和孔内的变异情况。e.各单孔钻孔完毕后,机组操作人员先对钻具钻杆进行测量自检,然后报请现场施工员及监理进行复检,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停钻终孔。③水泥浆搅拌伴浆材料采用P.O.42.5水泥,水泥浆液的水灰比采用1:1,搅拌水泥浆所用的水,必须符合〈混凝土拌和用水〉(JGJ63-89)的规定。制浆采用高速搅拌机搅拌,首先按规定的水灰比向搅拌桶中投放水和水泥,经过充分搅拌后,用比重计测量水泥浆液的比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禁止使用配制后时间超过4h的浆液。④高压旋喷注浆a.台车就位。台车移位到达钻孔的大概位置后,调整旋喷台车的转盘和天车,使喷杆能自然垂直通过转盘中央与钻孔孔口对齐。b.下入喷具。地面调试好后,将喷嘴加以保护(先用透明胶包扎浆气水嘴,再用现场废弃的水泥包装袋包裹喷头),防止喷具在下入孔内过程中泥砂进入喷嘴。c.高压旋喷注浆。喷具到达孔底后,尽快调整好压力,使之迅速达到正常施工所需的压力。开始时,保持喷杆停留在孔底不断的旋转,当孔口冒出水泥浆液时,再按照施工技术参数开始提升喷具。d.当喷头达到设计桩顶高程时,停止灌浆作业。⑤封孔确认旋喷桩的桩顶高程达到设计标高后,采用水泥浆回填旋喷桩以上的空洞。 ⑵施工技术要点①喷射孔与高压注浆泵的距离不宜大于50m,钻孔施工位置偏差不得大于50mm。②喷射时,钻杆的旋转和提升必须连续不中断,为保证旋喷桩均匀,必须按要求控制好下沉提升速度。因故停喷后复喷须将钻具提升或下沉0.5m方能注浆、防止断桩。③适当提高浆液水灰比,延长搭接处旋喷桩体初凝时间,减少钻杆偏位。④高压喷射注浆完毕,应迅速拔出喷射管。为防止浆液凝固收缩影响桩顶高程,必要时可采用原孔位冒浆回灌或两次注浆措施。2.5.2.4喷射混凝土施工方法及工艺本标段的喷射混凝土施工采用湿喷作业。喷射混凝土采用早强混凝土,保证24h内能达到10MPa。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湿喷混凝土工艺流程见下图2.5.2-4。合格原材料选择图2.2.2-12待机模式泥水循环回路配合比设计上料计量喷射质量检查图2.2.2-13隔离模式的泥水循环回路湿喷机拌和砼运输砼岩面清理液体速凝剂砂、石水泥、水结束复喷补强不合格喷射头岩面高压风机具设备调试管路连接掺加纤维图2.5.2-4喷射混凝土工艺流程图⑴施工方法及措施① 喷射机械安装好后,先注水、通风、清除管道内杂物,同时用高压风吹扫岩面,清除岩面尘埃。②喷射料采用强制搅拌机拌制,原料需经过程后装入料斗;拌料应在挂网即将完成前开始,拌制好的喷射料必须在2h内使用。③喷射混凝土采用人工上料,保证连续上料,严格按配合比配料,严格控制水灰比及坍落度,保证料流运送顺畅。④操作顺序:喷射时先开液态速凝剂泵,再开风,后送料,以凝结效果好、回弹量小、表面湿润光泽为准。⑵施工技术要点①原材料的要求水泥:采用P.O.42.5水泥,使用前做强度复查试验,其性能符合现行的水泥标准。细骨料:采用硬质、洁净的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大于2.5,使用时含水率控制在5%~7%。粗骨料: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粒径不大于10mm,级配良好。不得使用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的石料。水:采用不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有害杂质的水。速凝剂:使用前与水泥做相容性试验及水泥凝结效果试验,其初凝时间不得大于5min,终凝时间不得大于10min。掺量根据初凝、终凝试验确定,一般为水泥用量的5%左右。②喷射混凝土技术要求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喷射混凝土作业在满足《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规范》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技术措施:a.搅拌混和料采用容量不小于400L的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间不小于2分钟。原材料的称量误差为:水泥、速凝剂±2%,砂石±3%;拌和好的混和料运输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混和料应随拌随用;混和料在运输、存放过程中,严防雨淋、滴水及大块石等杂物混入,装入喷射机前过筛。b.混凝土喷射机具360°灵活转动的机械手,接近喷锚面,回弹小,输送连续、均匀,技术性能满足喷射混凝土作业要求;c.喷射混凝土作业前,清洗受喷面并检查断面尺寸,保证尺寸符合设计要求。d.喷射混凝土在基坑开挖面暴露后立即进行,作业符合下列要求:喷射混凝土作业分段分片进行;喷射作业自下而上。e.喷射混凝土分层进行,一次喷射 厚度6cm~9cm,后喷一层应在先喷一层凝固后进行,若在先喷层终凝后或间隔一小时后喷射,受喷面用水清洗干净;f.严格控制喷嘴与喷锚面的距离和角度。喷嘴与喷锚面应垂直,喷嘴与岩面距离控制在0.6-1.2m范围以内。g.喷射时自下而上,料束呈螺旋旋转轨迹运动,一圈压半圈,纵向按蛇形喷射,每次蛇形喷射长度为3-4m。h.正常情况采用湿喷工艺,混凝土的回弹量不大于7%。回弹料不得重复利用。i.喷射混凝土在终凝2小时后开始洒水养护,洒水次数以能保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为度;养护时间不少于7昼夜,当气温低于5℃不得喷水养护。j.喷射混凝土表面应密实、平整,无裂缝、脱落、漏喷、空鼓、渗漏水等现象。表面不平整度允许偏差为±2cm。2.5.2.5降水施工方法及工艺⑴设备组织本工程成孔利用8QZJ-130型钻机,采用正循环自然造浆,泥浆护壁回转钻进成孔,钻头选用带保径圈的三翼钻头。根据施工顺序、设计工程量及现场用水、用电量等因素综合考虑,本工程计划进1~3套钻机。⑵施工工艺流程准备工作→钻机进场→定位安装→开孔→下护口管→钻进→终孔后冲孔换浆→下井管→稀释泥浆→填砂→止水封孔→洗井→下泵试抽。⑶施工准备①准备材料、落实人员,施工场地“三通一平”,钻机进场。②测放井位:根据降水井平面布置图测放井位,井位测放完毕后应做好标记,方便后面施工。如果布设的井点存在地面障碍物,应当设法清除障碍物,以利于钻井的进行。若地面障碍物不易清除或受其他施工条件的影响,无法在原布设井位进行施工时,应与技术员及时沟通并采取其他措施,必要的时候可对井位作适当调整。③挖井眼、埋设护口管:埋设护口管时,护口管底口应插入原状土层中,管外应用粘性土或草辫子封严,防止施工时管外返浆,护口管上部应高出地面0.10m~0.30m。④安装钻机:安装钻机时,为了保证孔的垂直度,机台应安装稳固水平,大钩对准孔中心,大钩、转盘与孔的中心三点成一线,严把开孔关,钻头与钻杆连接处带两根钻铤,并且,弯曲的钻杆不得下入孔内。⑤挖泥浆池:泥浆池的大小按泥浆池计划共用的打井数量和排渣量综合确定。一般每2~3口井共用一个泥浆池,必要时可采用泥浆箱。 ⑷钻孔成井施工成孔时采用正循环回转钻进泥浆护壁的成孔工艺。①钻进成孔:因地层含水层颗粒较细,钻进过程中,泥浆比重宜控制在1.10~1.15g/cm3,尽量采用地层自然造浆。②清孔换浆:钻孔到设计深度后,要清孔换浆,把泥浆调整到1.05g/cm3左右。③下井管:对于钢管井,宜采用悬吊下管法,井管底部焊接钢板封堵牢靠,井管与井管之间焊接牢固,确保焊缝均匀、无砂眼;对于无砂混凝土管井,采用托盘钢丝绳下管法下井管,井管与井管之间接口用宽300mm的土工布封口并用铁丝捆扎,以保证井管接口封闭,防止滤料从接口进入井内。井管外用4~5cm宽的毛竹片和铁丝捆扎连接。为保证井管不靠井壁及一定厚度的滤料,在滤管段上下部各加一组扶正器4块,保证环状填砂间隙厚度大于150mm。④投滤料、封口:井管下好后,立即按设计要求回填滤料,滤料沿井壁四周均匀填入,并随填随测滤料层的顶面高度。⑤洗井试抽:滤料回填后,应该在8h内用潜水泵洗井,直至井水洗清达到规范要求为止。洗井时若出现井水中含有滤料,应停止洗井,检查原因,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报废掉,并按封井要求进行封井。2.5.2.6基坑开挖施工方法及工艺基坑开挖与支撑安装遵循“时空效应”的原理,在开挖过程中掌握好“分层、分步、对称、平衡、限时”五要点,遵循“纵向分段、竖向分层、横向分块、先撑后挖、快速封底”的施工原则。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2.5.2-5。 图2.5.2-5基坑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2.5.2.6.1基坑开挖前准备工作⑴落实现场施工用电和用水接口。⑵按设计要求加工、购置(租赁)钢支撑,备足钢支撑,备好出土、运输和弃土条件,确保连续开挖。⑶对基坑周边30m范围内的建筑物进行调查,并对基坑、周围建筑物、地面及地下管线预先做好监测点的布设、初始数据的测试和监测仪器的调试工作、监测工作准备就绪。⑷配备足够的开挖、支护及运输机械设备,做好机械的监测、维修保养等工作,确保机械正常作业。⑸施工期间需加强地表沉降监测,控制地表沉降范围。⑹做好施工前井点降水施工,确保基坑开挖在无水条件下开挖。(7)施工前做好应急预案,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准备好地面排水及基坑内抽排水系统。2.5.2.6.2基坑开挖施工方法及工艺 隧道基坑开挖原则为“纵向分段、竖向分层、横向分块,先撑后挖、及时封闭”。土方开挖时备足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保证在规范要求时间内完成每一层土方开挖,达到“快撑快挖、随挖随护”的效果,减少基坑暴露变形时间。图2.5.2-6基坑土方开挖示意图⑴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质量及施工进度,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明挖区间受征地及地形地貌限制,为确保施工进度,在纵向(线路方向)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多个作业区段同时施工;竖井开挖时根据地质情况及支撑竖向布置情况在竖向分层开挖;根据隧道开挖宽度、地质情况及支撑平面布置情况在横向采用分块开挖。⑵为保证隧道出渣效率,明挖区间中间形成马道,采用纵向分层甩挖+垂直开挖相结合的施工工艺。⑶基坑上方设置走道板临时道路,走道板便道纵向搭设长度约20m,便道随着开挖面移动,道板间采用锁扣连接。⑷开挖至钢支撑以下50cm;横向先挖中间,后挖两侧,中间超前两侧土体4m;利用两侧土体为平台架设钢管支撑,钢管支撑架设完后,挖掉两侧土体,完成一开挖支护循环。⑸分层甩土、架设钢支撑采用后退式分层甩土开挖。每层开挖高度3m、开挖长度20m左右,每层开挖至钢支撑以下0.5m。利用两侧土体为平台架设临时钢管支撑,钢管支撑架设完后,挖掉两侧土体,每层完成一开挖支护循环。2.5.2.7钢支撑施工工艺及方法明挖区间及2#竖井基坑支护结构除部分区段第一道支撑为钢筋混凝土支撑外,均为钢支撑。第一道钢支撑顶撑在冠梁上,其余均顶撑在型钢围檩上。基坑转角及变截面处支撑为斜撑,其余均设为对撑。为施工方便,要求钢管在满足间距要求下避开主体结构中柱,同时为保证斜撑受力,在斜撑对应处的钢围檩上设置三角形剪力块,确保受力面与斜撑正交。2.5.2.7.1钢支撑及活络头加工⑴钢支撑加工 钢支撑由螺旋钢管厂加工,按设计要求材质及参数进行加工,汽车运输至现场。在现场制作水平作业平台,将两根需对接的钢管吊上水平作业平台,与法兰盘满焊。⑵活络头加工活络头通常采用型钢焊接而成,形式多样,根据采用的样式尺寸进行下料切割,然后焊接。采用的焊接材料和焊接设备条件符合国家标准,性能优良。清渣、气刨、焊条保温等装置齐全有效。焊条干燥,焊机电压正常,地线压紧牢固接触可靠、电缆及焊钳无破损。2.5.2.7.2支撑架设工艺方法钢支撑进场前全面检查验收,特别加强钢管长度、壁厚和钢管接头焊缝质量检查。钢支撑安装时位置由专人负责放样。⑴钢支撑架设施工工艺流程支撑编号→对号运到现场→焊接法兰盘→焊三角形钢板托架→钢围檩就位→钢支撑就位校正→施加预应力→紧固钢楔→拆除液压千斤顶→钢支撑与围檩连接。⑵钢支撑架设安装钢支撑前首先在围护结构上安装固定钢围檩的三角支撑架,然后安装围檩和钢管支撑的托盘,并在托盘上放钢管支撑的十字线。在钢围檩与围护结构之间灌注C20细石混凝土并捣实,使围护结构受力均匀,并且在细石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后,才允许施加钢支撑的预应力。钢支撑安装紧跟基坑开挖进度,随挖随撑,钢管分节由吊车下放至基坑内,就地拼装,由汽车吊起吊就位。安装钢管时控制好轴线位置,防止钢管安装不到位。每根管撑均在一端设置活络头千斤顶支座和承力牛腿,安装就位后,用吊车吊住钢管支撑中部,抵抗因钢管支撑自重生产的挠度,然后用工程千斤顶和液压泵对支撑施加预应力,然后在预留的管端与围檩间的间隙处加钢楔楔紧,最后放松并移走千斤顶。2.5.2.7.3钢支撑体系安装的施工要点⑴基坑竖向分层开挖,并遵循先支撑、后开挖的原则,支撑安装与土方施工紧密结合,在土方挖到设计标高的区段内,及时安装并施加预应力,使其及时发挥支撑作用;⑵钢管横撑根据设计长度分节,同时配备部分长度不同的短节钢管,以适应基坑断面的变化。管节间用法兰、高强螺栓栓接,同时每根横撑两端分别配活动端和固定端;⑶钢管对称确保两端同步,与钢围檩正交,斜撑要确保剪力块角度与斜置角度一致,钢管横撑安装后及时施加预应力;⑷组合千斤顶预加力做到对称同步,并分级加载,为确保对称加载,可通过同一个液压泵站外接T形阀门,分别接至组合千斤顶;⑸ 所有支撑连接处,均垫紧贴密,直接承压钢板要铣平,螺栓连接时做到紧固,防止钢管支撑偏心受压。专人检查钢管支撑楔子,一有松动,及时进行重新加荷打楔子;⑹钢管支撑、钢围檩为钢构件,要确保焊缝质量。端头斜撑处钢围檩及支撑头,严格按设计尺寸和角度加工焊接、安装,保证支撑为轴心受力。2.5.2.7.4支撑保护措施基坑开挖过程中要防止挖土机械及起吊作业碰撞支撑体系。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若钢管横撑轴力过大,出现横撑挠曲变形接近允许值时,采取增加临时竖向支撑等措施,防止横撑挠曲变形过大,保证钢支撑受力稳定,确保基坑安全。2.5.2.7.5支撑拆除技术措施支撑体系拆除过程其实就是支撑的“倒换”过程,即把由钢管横撑所承受的侧土压力转至永久支护结构或其它临时支护结构。⑴钢支撑的拆除施工工艺支撑起吊收紧→施加预应力→拆去钢楔→卸下千斤顶→吊出支撑。钢支撑拆除自下而上分段拆除。在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80%设计强度后,才可拆除。拆除时避免瞬间应力释放过大而导致结构局部变形、开裂,可以采用分步卸载钢支撑预应力的办法。当钢支撑下的结构施做到钢支撑处,并且此时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便可拆卸钢支撑。在钢支撑拆卸前先在各钢管与钢管的接点处架设一托架,起固定钢管作用,然后将预加力端的钢楔卸去,此时松去各钢管连接处的螺栓,螺栓卸下之后,用将钢管吊到地上。钢管与钢围檩(预埋件)的固定端,可由氧焊法,将焊接处割断而卸掉。钢围檩也是用氧焊法将之各个部件分割出去。⑵支撑体系的拆除要点:①拆除时分级释放轴力,避免瞬间预加应力释放过大而导致结构局部变形、开裂,同时对连续墙的墙顶位移、桩心侧压力进行监测。②利用主体结构换撑时,主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值。2.5.2.8防水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明挖区间及竖井结构外包防水层采用自粘式EVA防水板+无纺布。明挖区间混凝土防水等级不小于P10,2#竖井混凝土防水等级不小于P12。2.5.2.8.1基面施工要求及处理方法需要铺设防水的基层应具备下列条件:⑴基层面应坚实具有一定的强度,保证钢钉能牢固的钉在基层面上,应对垫层及侧墙表面灰渣进行清扫。⑵基层面不允许漏水,地面积水要及时排除。⑶ 基层面必须洁净、平整、坚实,无凸起的石子、钢筋头等尖锐物。平整度应符合D/L≤1/10。⑷所有阴阳角不为采用1:2.5水泥砂浆倒角,阴角可做成5cm×5cm的倒角,阳角可采用水泥砂浆圆顺处理,R≥30cm。2.5.2.8.2铺设缓冲层⑴铺设防水板前应先铺设缓冲层,缓冲层材料采用单位重量400g/㎡的无纺布;用水泥钉或膨胀螺栓和防水板相配套的圆垫片将缓冲层固定在基面上,固定点之间呈正梅花形布设,侧墙固定间距为0.8~1m,底板固定间距为1.5~2m;底板与侧墙连接部位的固定间距应适当加密至0.5m。在基面凹处应加设圆垫片,避免凹处防水板吊空;钉子不得超出圆垫片平面,以免刺穿防水层。⑵缓冲层之间采用搭接法进行连接,搭接宽度不小于5cm,搭接缝部位可采用点粘法进行焊接,缓冲层铺设时应尽量与基面密贴,不得拉的过紧或起大包,以免影响防水板的铺设。2.5.2.8.3防水板铺挂施工工艺⑴底板采用预铺反粘法施工,即首先铺好防水层,将防水层中非粘贴面靠近底板垫层一侧铺设,防水层中粘贴面与结构外表面(现浇混凝土侧)密贴。采取纵向铺设,避免阴角处出现搭接面,从而影响防水效果。铺设长度一般应超出混凝土湿接缝及预留钢筋顶端500mm。相邻两幅卷材搭接宽度为100mm,施工单位应提前与厂家联系卷材长度,施工时尽量减少T字型接头并避免十字接头,以保证防水的效果。防水板固定时不得拉的过紧或出现大的鼓包,铺设好的防水板应与基面凹凸起伏一致,保持自然、平整、服帖。如果铺设完毕后,防水材料幅宽中间出现大的鼓包,应重新铺设或采取机械固定法如中间钉钢钉,钢钉采用橡胶垫片,垫片大小5cm*5cm,固定完毕后,在钢钉垫片外用双面自粘EVA防水层补强,大小为15cm*15cm,如发现补强防水层周边有开口现象,则再次压紧或用聚氨酯密封胶密封。底板防水层铺设完毕,在绑钢筋前,撕掉卷材隔离膜,及时施做50mm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⑵边墙采用预铺反粘法施工,采取横(环)向铺设,铺设长度一般应超出混凝土接缝及预留钢筋顶端500mm。自粘式EVA防水板自粘面面向边墙混凝土结构迎水面。侧墙防水层采用机械固定法固定于围护墙基层表面,在自粘式EVA防水板上端30cm处间隔40cm、距竖向侧边50cm处每隔50cm用水泥钉加垫片将塑料热熔垫片固定于围护墙上,将自粘式EVA防水板与固定好的塑料热熔垫片用热风枪焊合固定。 防水材料固定时不得拉的过紧或出现大的鼓包,铺设好的防水板应与基面凹凸起伏一致,保持自然、平整、服帖。如果铺设完毕后,防水材料幅宽中间出现大的鼓包,应重新铺设或采取机械固定法如中间钉钢钉,钢钉采用橡胶垫片,垫片大小5cm*5cm,固定完毕后,在钢钉垫片外用双面自粘EVA防水层补强,大小为15cm*15cm,如发现补强防水层周边有开口现象,则再次压紧或用聚氨酯密封胶密封。绑扎或焊接钢筋时应对侧墙防水层采取临时保护(石棉网等)措施确保防水层不受破坏。⑶顶板或拱顶采用反粘法施工,即首先浇灌混凝土,然后铺设防水层,防水层中粘贴面与结构外表面(现浇混凝土侧)密贴。平直顶板采取纵向铺设,避免阴角处出现搭接面,从而影响防水效果。拱形断面采取环向铺设,防水材料铺设时不得拉的过紧或出现大的鼓包,铺设好的防水板应与基面凹凸起伏一致,保持自然、平整、服帖。相邻两幅卷材搭接宽度为100mm,施工单位应提前与厂家联系卷材长度,施工时尽量减少T字型接头并避免十字接头,以保证防水的效果。2.5.2.8.4特殊部位防水板铺挂施工工艺⑴施工缝部位防水做法主体结构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进行加强防水处理,具体施工要求如下:①按施工顺序,明挖区间(含2#竖井)垂直于线路方向每12m设一道竖向环向施工缝;明挖区间设水平纵向施工缝,2#竖井设水平环向施工缝,水平施工缝界面距结构顶板下表面、中板、底板上表面和中板上下表面一般不小于300mm。顶、底板不得设置纵向施工缝。②止水带在结构钢筋上固定的间距不得大于400mm,固定应牢固、可靠,不得出现扭曲、变形等现象。③底板和顶板施工缝部位的止水带应采用盆式安装方法,保证振捣时出现的气泡能够顺利排出,使止水带附近的混凝土与止水带之间咬合密实不透水。④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应进行充分振捣,保证施工缝部位的混凝土充分密实。振捣时严禁振捣棒触及止水带。⑤止水带仅允许现场的对接接头,其他型式的接头(十字、T字)均要求提供预制接头,接头部位抗拉强度不得低于母材强度的80%。止水带在工地进行接头处理时,应严格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的止水带对接作法进行操作。⑥浇筑施工缝部位混凝土前,需对施工缝表面进行凿毛处理,此时应确保不得对止水带造成破坏。然后将施工缝表面清理干净并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厚度为 1mm,每平米不少于1.5Kg,涂刷时间及工艺等应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行,以达到预期防水效果。⑵变形缝部位防水作法变形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胶条+填缝材料,接头部位抗拉强度不得低于母材强度的80%。其他施工要求参见施工缝。⑶其它未详尽之处应按«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铁路隧道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21号)等有关的规范、规程执行。2.5.2.8.5接头处理要求防水板侧边预留焊缝式接缝:自粘式EVA防水板铺设时预留搭接量15cm,搭接后用爬焊机将两幅防水板焊合,随后在搭接处铺设45cm宽的双面自粘胶条,如下图2.5.2-7。图2.5.2-7接头处理大样图2.5.2.8.6材料保管要求⑴对已进场的防水材料,要及时存放在安全的位置,以免被通行车辆或搬运钢筋及尖锐材料时撞坏防水板。⑵防水材料在现场搬运过程中要轻抬轻放,严禁用抛掷、滚动方法搬运。⑶临时堆放时要稳妥、可靠,防止其滚落受撞击损坏防水板。⑷防水材料存放时,不得暴晒在阳光下,以免自粘材料在阳光暴晒下发生老化。2.5.2.8.7破损的修补防水板的铺设和二村混凝土的施工交叉作业时难免出现破损,若发生防水板破损,应做好标记,并及时修补。防水层破损部位应采用双面自粘EVA材料进行修补,补丁满粘在破损部位,补丁四周距破损边缘的最小距离不小于10cm,不得有翘边空鼓部位。2.5.2.8.8阴、阳角处补强处理及防水板封口节点阴阳角在底部交角处防水层,要做补强层。在顶角处先做一遍补强,必须满粘,起补强作用,防止漏水。2.5.2.8.9附加防水层的保护 ⑴底板采用C20素混凝土垫层,顶板采用M10砂浆保护层,局部侧墙采用砖砌体。⑵防水层铺设完毕后,在绑扎钢筋时,设一名专职检查员跟班检查。⑶底板水层铺设完毕后应及时做保护层。⑷所有防水层预留接口处均应用1.0mm钢板或木板等材料包裹或覆盖,以免在绑扎钢筋和浇注混凝土时将防水板破损。⑸预留钢筋端头应做塑料帽保护。⑹浇筑混凝土时,振捣棒不得接触防水板。2.5.2.9钢筋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本工程所用钢筋采用HRB400级和HPB300级普通钢筋。现场设钢筋加工场,所有钢筋加工在现场进行。⑴原材料进场①钢筋原材料进场。进场的钢筋原材料,全部具备出厂合格证。钢筋进场按批检查验收,每验收批由同牌号,同炉罐号,同加工方法,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②钢筋堆放。在现场钢筋堆放场地布置处,用混凝土浇成宽200mm,高300mm的长条墩,钢筋分规格放在条墩上。对钢筋规格、产地、检验状态等进行标识,并设专人管理。⑵钢筋加工先按设计施工图和规范要求编制钢筋加工单,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核,按复核后的钢筋加工料单制作。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加工后,按照使用部位将加工后的钢筋挂上材料加工标识牌,分类堆放整齐,以便于使用和管理。⑶钢筋绑扎①准备工作。核对半成品钢筋的规格、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相符,准备好绑扎用的20#~22#火烧丝、钢筋钩等绑扎工具和材料,并按各部位保护层的厚度准备好水泥砂浆垫块。②底板钢筋绑扎。隧道底板钢筋绑扎时需垫Φ20钢筋马凳,梅花型设置,间距1m,以保证钢筋网的位置。马凳绑扎在底板下层钢筋上,不得放在底板防水保护层上,以免破坏底板防水。底板钢筋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接头,在同一位置的钢筋搭接面积不超过该位置钢筋总面积的50%,底板上层钢筋在支座处连接,底板下层钢筋在跨中处连接。③墙插筋。先由放线员按图纸放出墙体结构位置线及控制线。由于现浇结构层高较高,其墙钢筋每层均设置接头,且接头位置应按照规范要求错开。④墙钢筋绑扎。墙竖向钢筋放在内侧,水平钢筋放在外侧,上下及两端二排钢筋交叉点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 ⑤顶板钢筋绑扎。顶板钢筋交叉点采用22#火烧丝扎牢,板钢筋绑扎时,配置的钢筋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扎的钢筋网无变形,松脱现象。上层钢筋网片垫以足够的马凳,间距1m,梅花形布置,以保证上层钢筋网位置的准确,钢筋网片绑扎前先弹线,以保证钢筋顺直,间距均匀。⑷钢筋连接①钢筋连接方法钢筋加工时,连接钢筋以直螺纹连接为主;Φ20以下采用搭接或焊接,Ф20以上钢筋用直螺纹连接;直螺纹连接套,材质为II级钢筋用30~45号。先用直螺纹套丝机将钢筋的连接端头加工成直螺纹,然后通过直螺纹连接套,用力矩扳手按规定的力矩值把钢筋和连接套拧紧在一起。②连接质量控制直螺纹连接钢筋接头强度达到钢材强度值,钢筋套丝质量符合要求,逐个用通止规检查。钢筋接焊接头、直螺纹接头按规范要求分批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所有接头分批抽取试件进行力学试验,经检验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⑸成品钢筋的保护浇筑混凝土时,在其上铺设临时通道。用Φ25钢筋焊制支架,间距为1000mm,上面铺设5cm厚木板;或采用脚手管及木板支搭。浇注混凝土时,设专人看护,发现钢筋位置出现位移时,及时调整。混凝土浇筑时,临时通道随浇筑随拆除。2.5.2.10模板、支架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⑴侧墙与顶板/拱顶模板①直立侧墙和顶板采用碗扣式脚手架做满堂支架,复合竹胶板做底模,厚度18mm。弧形侧墙和拱顶采用定型钢模板,工厂加工,弧形拱墙部位模板拱架用专门加工制作的弧形H型钢,把各片H型钢环向、纵向连成整体后测量组重新复核隧道中线及标高后,开始由下到上依次拼装1500mm*300mm钢性小模板,隔离剂均选用钢模板专用漆。②对支护结构的接缝及墙面渗漏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③侧墙内模及支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防止局部发生“跑模”或变形。④挡头模板根据施工缝、变形缝所采用的止水材料进行设置,并注意稳固、可靠、不变形、不漏浆。⑤立内模之前,对防水层、钢筋及预埋件工程进行检查,合格后进行隐蔽工程验收,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⑵预留洞口及施工缝模板①洞口面板采用 18mm厚木胶板制作,按设计尺寸加工定型木箱,背楞采取间距200mm的100×80mm方木,为防止漏浆,预留洞面板与楼板接缝处放置密封条,密封条内层平楼板模板内侧。预留洞口模板侧面严格控制缺棱现象,支模前侧面粘贴好密封条,支撑采用Φ48钢管十字撑。②因大部分孔洞周围布置矩形次梁,梁顶同板顶标高,次梁模板及支撑体系与板相同配置,洞口模板与梁及板的节点处连接牢固。③施工缝处堵头模采用50mm方木条锯齿加工,齿距按设计受力主筋间距制作,木条背后采用间距300mm的Φ20钢筋与结构主筋焊接加固支撑,木条固定保施工缝平直,与止水带连接紧密避免漏浆。2.5.2.11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本标段明挖工程各结构均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浇筑。每次开仓前,检查混凝土开盘资料,抽检每车混凝土的塌落度,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和路途运输时间以保证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易产生裂缝,在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温度及配合比,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振捣密实,养护及时。混凝土配比及原材料、外加剂选择适当,现场施工加强保温保湿养护,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⑴施工准备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泵输送,塌落度控制在120~160mm。对商品混凝土质量将在预拌现场进行监督控制,每次浇筑混凝土之前,提前通知预拌现场,备好足够的原料,对砂、石、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等按规定进行原材料检验。对运输车辆从搅拌站到现场的时间进行测定,测定后确定所需车辆的数量。⑵混凝土运输和检测①混凝土运输。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罐车运输,装料前把罐内积水排清,运输途中,罐体以1-3r/min速度进行搅拌,防止离析,罐车到达施工现场卸料前,使拌筒以8-12r/min转1-2min,然后再进行反转卸料。②混凝土进场验收。罐车在卸料前不得出现离析和初凝现象。现场取样时,以罐车卸料1/4后至3/4前的混凝土为代表,取样、制作试件、养护均由供需双方共同签证认可。在搅拌站,混凝土搅拌完毕抽检其塌落度,每工作班随机取样不少于二次(每班第一盘除外),其检验结果作为搅拌站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依据。混凝土运送到施工现场后,在浇筑前,抽检混凝土塌落度,每100m³混凝土或每工作班随机取样不少于二次,不足100m³混凝土按100m³取。施工现场的检验结果作为混凝土质量的评定依据。混凝土塌落度值允许偏差为设计配合比值±20mm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与评定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条件,混凝土采用普通评定方法。其每批试件组数不少于10组;具体验收批的划分、取样方法及取样频率根据混凝土用量大小专门确定,每100m³试件不少于两组。搅拌站按规定抽取的混凝土试样制作试件后,预应力混凝土、喷射混凝土、蒸汽养护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标准条件养护试件的试验龄期为28d、其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标准条件养护试件的试验龄期为56d,其强度作为硬化后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依据。连续浇筑混凝土量为500m³以下时,留两组抗渗试块,每增加250-500m³增留两组。如使用的原材料、配合比或施工方法有变化时,均另行留置试块。试块在浇筑地点制作,其中一组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另一组与现场相同条件下养护。混凝土强度分批进行验收,每个验收项目按标准确定,同一验收批的混凝土强度,以同批内全部标准试件的强度代表值来评定。在制作标养试件的同时,尚制作适量的同条件养护强度检验的试件,以作为质量控制过程中施工工艺和配合比调整的依据。⑶混凝土泵送因明挖工程流水作业、且结构混凝土浇筑方量较大,根据施工需要,现场拟配备2台汽车泵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泵送混凝土前,先把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达到湿润和清洁管道的目的。然后向料斗内加入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润滑管道后即可开始泵送混凝土;开始泵送时,泵送速度放慢,油压变化在允许值范围内,待泵送顺利时,才用正常速度进行泵送。混凝土泵送连续作业,当混凝土供不及时,需降低泵送速度,泵送暂时中断时,搅拌不停止;泵送完毕清理管道时,采用空气压缩机推动清洗球,然后立即清洗混凝土泵和管道。⑷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底板混凝土采用分段浇筑的方式进行,竖井结构底板一次浇筑,明洞段隧道底板根据施工缝划分为12m/段。底板混凝土浇筑后,由于需要大致7天时间待底板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才能拆除底板以上的第一道钢围檩及支撑。在这段时间内可以首先施工侧墙防水以及侧墙钢筋和模板工程。①混凝土浇筑。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浇混凝土时采用加串筒的办法进行施工。浇筑混凝土时分段分层进行,插入式振动器的分层厚度最大不超过400mm,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尽量缩短,并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板混凝土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推进,分层浇筑成阶梯形。②混凝土振捣。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无遗漏,做到均匀振实,每点振动 20~30秒,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降、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砂浆为准。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插入振捣器避免碰撞钢筋,更不得放在钢筋上,振捣机头开始转动以后方可插入混凝土中,振完后,徐徐提出,不能过快或停转后再拔出来,振捣靠近模板时,插入式振捣器机头与模板保持5~10cm距离。变形缝处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振捣不碰到中埋式止水带及其固定件,以保证止水带位置的准确。混凝土振捣均由专业振捣手负责,并防止漏振,班前对振捣区域进行责任承包,施工员给振捣手讲解注意事项,相对分条块浇筑时,振捣人员在分界处振捣过界线不小于50cm。⑸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12小时以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养护期不少于14d。冬季养护采用保温或加热养护,其他季节按常规采用人工洒水养护方法。板结构混凝土终凝前要对顶面混凝土压实、收浆、抹光,终凝后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顶扳混凝土强度不达到设计强度前严禁堆放设备、材料等。养护期结束后立即施做顶板防水层和防水保护层,混凝土保护层亦要进行养护。⑹预埋件及预留孔洞预留孔洞、预埋件主要设备安装、电力电气、建筑装饰装修等使用,预留孔洞、预埋件位置精度控制技术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①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定位会审与土建结构图相关的设备安装、电力电气、建筑装饰、装修图纸,全面了解各类预留孔洞和预埋件位置、数量、规格及其功能,绘制详细的预埋件、预留孔的布置图纸,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错漏。根据设计尺寸进行测量放线并在基础垫层或模板上用明显标记准确放样。②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安装固定预留孔洞、预埋件要根据施工放样精确固定在模板上,并采用钢筋固定,确保安放预留孔洞及预埋件的模具不发生位移及变形,同时,对预留孔洞模具自身的变形也要有效地控制。③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在混凝土施工中的保护混凝土浇筑顺序的合理性是确保其位置准确的重要环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禁止震捣器直接碰撞预留孔洞模具和各类预埋件,但必须确保预留孔及预埋件周围的混凝土的密实度。拆模后应立即对预留孔洞及预埋件位置进行复测,确保其位置准确。对已成型的孔洞应进行覆盖或围蔽,防止人、物坠落。2.5.2.12基坑回填施工方法及工艺 在结构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并完成外防水施工后开始回填,保证顶板防水层在回填过程中不受损害。回填顺序与结构施工顺序相同;回填土取土要符合设计要求。基坑回填前,排除坑内积水,清除建筑垃圾;回填材料宜用稳定性好、透水性好的素土分层回填,不得有垃圾、腐殖物等杂质;填土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填土密实度应满足不小于0.95。2.5.3路基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2.5.3.1地基加固处理施工方法及工艺本标段地基处理方法主要采用换填、旋喷桩、重型碾压、钢筋混凝土桩板、扶壁墙、土工格栅等措施处理。2.5.3.1.1原地表种植土清除换填施工方法及工艺原地面清表后,经地基承载力试验,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部分,挖除原有松软土后,需填砂卵石或碎石。基底换填工艺流程图见图2.5.3-1,施工方法如下:图2.5.3-1基底换填工艺流程图将场地内的凹坑及沟渠等推平,整理出适合机械填筑的作业面;采用自卸汽车运输换填砂卵石垫层,填筑时,要根据铺填厚度的需要控制好料堆的距离;采用推土机或平地机配以人工铺料整平;使用振动压路机先静压一边,而后再振动碾压,碾压顺序为先周边后中间,直到压实合格。2.5.3.1.2旋喷桩施工方法及工艺旋喷桩施工方法见“章节2.5.2.3旋喷桩施工方法及工艺”。2.5.3.1.3重型碾压施工方法及工艺施工前应做好平整地表、清除障碍物、排水等工作,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进行冲击碾压施工工艺性试验,确定最佳的施工工艺。冲击遍数一般为20~40遍。当土的天然含水量低于10%时,宜增湿至接近最优含水量;当土的天然含水量大于塑限含水量3%以上时,宜采用晾干或其他措施适当降低其含水量。冲击碾压最后5遍的沉降量不应大于1cm,碾压面下1m深度范围的压实度不低于90%,基底K30不小于80MPa,检测方法和频次符合相关要求。2.5.3.1.4钢筋混凝土桩板施工方法及工艺⑴工艺流程 钢筋混凝土桩板施工见图2.5.3-2。图2.5.3-2钢筋混凝土桩板施工图⑵施工方案①地表处理:桩基施工前按设计对地表采用强夯或冲击碾压进行处理。②路基填筑:地表处理后完成路基填筑。土体须达到如下压实指标:K30≥110Mpa/m、压实系数K≥0.95基本承载力不小于200kPa。③铺设灰土垫层:按设计要求铺设0.4m厚的灰土垫层。④钻孔桩施工:钢筋混凝土钻孔桩严禁采用水钻,采用人工挖孔或旋挖钻施工。施工前,先作试桩(每段试桩不少于2根),复核地质资料以及检验设备配置、施工工艺是否适宜,确定钻孔桩施工工艺参数。钻孔时,起落钻头速度要均匀,不得过猛或骤然变速,以免碰撞孔壁。桩身混凝土应连续灌注,不得中途停顿。⑤托梁施工:钻孔桩施工完,凿除桩头经无损检测合格后,绑扎托梁钢筋立模浇筑托梁混凝土。⑥浇筑砼垫层:托梁施工完后在灰土垫层顶面浇筑10cm厚的C25混凝土垫层。⑦浇筑钢筋砼承载板:在混凝土垫层上绑扎承载板钢筋,立模浇筑混凝土,并按设计设置沉降缝。混凝土应连续灌注,灌注承载板时预埋与轨道基础板连接的连接钢筋。2.5.3.1.5土工格栅施工方法及工艺本标段对需进行处理的松软路堤垫层顶面或高填方的路堤边坡,铺设双向土工格栅。土工格栅铺设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5.3-3。图2.5.3-3土工格栅铺设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要点:⑴土工格栅在平整的下承层上全断面铺设。铺设时,土工织物拉直平顺,紧贴下承层。采用插针等措施固定土工格栅于填土表面;⑵土工格栅的铺设将强度高的方向置于垂直于路堤轴线方向;⑶搭接法连接时,搭接长度为40cm;⑷ 土工格栅摊铺以后及时填筑填料,以避免其受到阳光过长时间的直接暴晒。填料分层摊铺,分层碾压。2.5.3.2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方法及工艺区间路基基床以下路堤采用A、B组土或C组土、渗水土填筑,压实标准按满足设计标准要求执行。路基填筑施工前先进行地表处理及地基加固处理。土质地基地段,路基填筑前均进行地基应力条件分析。路基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方法填筑施工。先进行填筑压实试验,满足压实要求的各项工艺参数,再推广到大面积施工。2.5.3.2.1路基填筑施工工艺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2.5.3-4。图2.5.3-4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2.5.3.2.2填土路基施工方法⑴施工准备①测量放样,恢复中线并放出边线;搞好地质调查和土质试验;做好路基防排水措施;组织人员和机械上场;确定施工顺序及土方调配方案。②清表开工前必须对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提供的路基范围内各类现有障碍物和设施的位置及场地清理情况,进行现场核对和补充调查,并将结果通知监理工程师核查。在复核设计及路基放样无误后,根据现场地面实际条件及土质情况按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场地清理。场地清理根据填筑施工的需要,分期分批进行,原则上是全面清表、分段弃方。场地清理包括清除路基范围内的树根、草皮等植物根系,将路基填筑基底范围内30cm厚种植土及非适用性土清理挖除,直至地基土满足要求为止。对不符合路基填料要求的土体,挖除后外运至指定的弃土场。 ⑵施工方法①路堤填筑采取横断面全宽、纵向分段进行分层填筑。为保证路基的压实度,松铺厚度按试验段路基填土厚度的90%来控制。施工时在路肩位置竖立标尺杆,以控制摊铺厚度,每层填筑按松铺厚度一次到位,根据车厢容积和松铺厚度计算卸土间距,由专人指挥卸车。如地面有坡度,从低处开始进行分层填筑分层填筑。高填方路堤优先开工,及早完成,留足其充分的沉降时间,但必须严格控制填土速率。当高填方路堤采用挡墙支护时,墙背回填待墙体砂浆或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或符合设计规定后进行。②路基填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同一作业区用不同填料填筑时,各种填料要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的全宽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填,以避免路基左右侧沉降不均。若采用不同填料填筑时,尽量减少不同填料层数,每种填料厚度不得少于50cm。每一填筑层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的平整度和路拱,以保证雨天路基填筑面不积水。路拱在第一层全断面填筑时设置完毕,第二层开始则均厚填筑。③为了确保边坡压实与路堤全断面一致,边坡两侧要各超填0.4~0.5m,待路基防护施工前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刷坡。每层路基填筑压实完毕均测量放出边线,洒上石灰线,以控制上层填土,确保路基侧面边坡的坡率。④摊铺整平:填筑段在卸土的同时,采用平地机整平,注意每层按要求设置路拱。推土机完成一个区段的推平后,采用平地机进行平整,平地机行驶路线从两侧纵向行驶,逐步向路基中心刮平,同时用人工配合填平凹坑,以保证压实质量。⑤洒水或晾晒:路堤填筑时,随时检测填料含水量。对于细粒土、粘砂土,碾压前控制填料含水量不超过试验段填筑试验中求得的最佳含水量的±2%。当含水量较低时,在土场加水闷料,以保证填料的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当含水量超过规定值时,在路堤填料上用铧犁、旋耕犁翻晒,并适当减小填层松铺厚度,降低填料的含水量,使填料含水量始终控制在施工允许含水量的范围内,以保证最佳压实效果。在必要条件下,可用生石灰对土体进行改良来降低含水量,从而加快填筑速度。⑥碾压夯实根据分层施工图和不同的填料情况,选择合适的碾压机械,填土压实作业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压路机激振力30~60t。碾压顺序由两边向中间进退式碾压,曲线地段先内侧后外侧,横向接头重叠0.5m以上或三分之一轮宽左右,前后相邻两区段重叠1m以上。 根据填料种类、填土厚度和密实度标准,按试验段取得的数据控制压实遍数。先静压2遍,后振动压,一般情况下的振动压实遍数:路床表层6~8遍,路床底层5~6遍,路基本体4~5遍。对边坡附近的压实,先利用推土机对路肩进行初步压实,压到路肩不发生滑坡,然后再利用压路机碾压。压路机外轮缘距离超填路基的边线保持30cm左右,以保证压路机的安全。对压路机不宜碾压的地方,采用小型打夯机具夯实。⑦检测签证试验人员在取样或测试前要保证填料是否符合要求,碾压区段是否压实均匀,填筑层厚是否超过规定厚度。路基填土压实的质量检验随分层填筑碾压施工分层检测。在填料质量、填筑厚度、填层面纵横方向平整均匀度等符合规定标准的基础上,采用灌砂法和K30荷载板进行细粒土压实系数和地基系数的测定,粗粒土和碎石类土采用K30荷载板和核子密度仪进行地基系数和孔隙率的检测,达到规范及设计标准后方进行下一层的填筑。⑧路基整修路堤按设计标高填筑完成后,进行修整和测量。恢复中线,每20m设一桩,进行水平标高测量,计算修整高度,施放路肩边桩,修筑路拱,并用平碾压路机碾压一遍,使路基面光洁无浮土,横向排水坡符合要求。对于细粒土边坡,依据路肩边线桩,用人工按设计坡率挂线刷去超填部分,进行整修拍实。整修后的边坡达到转折处棱线明显,直线处平直,变化处圆顺,做到坡面平顺没有凹凸,压实密度合格。整修包括路基面的排水横坡、平整度、边坡等整修内容,路基整修严格按照设计结构尺寸进行,达到技术标准要求。边坡修整放出路基边线桩,按设计规范要求,对于加宽部分人工挂线刷去超填部分,修整折点,修整后达到转折处棱线明显,直线平直,曲线圆顺。2.5.3.2.3填石路基施工方法本标段部分路基填筑采用填石路基,路基填石填料采用外购远运,用石质填筑路堤时,先做填筑试验段施工,其压实度由现场试验确定,并报经监理工程师检验批准。不得采用倾填法施工,以防止土石分离,并分层进行填筑。分层填筑时,松铺厚度宜为400mm或经试验确定。填料中保证土石充分混和,填料级配良好,不符合要求的采用人工或机械翻拌。填石路堤石料满足规范要求的强度和尺寸。 为了确保边坡压实与路堤全断面一致,要严格按边坡码砌的位置和坡度施工。每层路基填筑压实完毕均测量放出边线,以控制上层填石,确保边坡码砌的坡率。摊铺整平:填石段在卸石的同时,采用推土机整平,推土机完成一个区段的推平后,采用人工进行平整、排紧,石块大面朝下,摆放平稳,用小石块找平。碾压夯实:根据分层施工和不同的填料情况,选择合适的碾压机械,填筑压实作业采用冲击式压路机碾压。碾压顺序由两边向中间进退式碾压,曲线地段先内侧后外侧,横向接头重叠0.5m以上或三分之一轮宽左右,前后相邻两区段重叠1m以上。整修包括路基面排水横坡、平整度、边坡等整修内容,路基整修严格按照设计结构尺寸进行,达到技术标准要求。填石路堤的路基整修主要采用压路机配合人工整修。2.5.3.2.4路基帮宽填筑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本标段既有线部分路基地段受既有线改建引起路基宽度不足,需要进行加宽处理。帮宽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2.1.5-5。图2.1.5-5帮宽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⑴加宽路基宽度在0.5m以下时采用高度不大于1.0m的浆砌片石补角墙。①清理出场地,夯实平台保证补角墙的稳固。②按测量资料打桩挂线。③片石选用优质石材,砌筑时要安放稳定,同既有路基面应用锺击将石块嵌入既有路基边坡,保证接触面的稳固。 ④遵照砌石规范,表面平整、稳定。⑵填土帮宽时先沿既有线路堤坡面挖成宽度不小于1.0m的台阶。帮宽路堤的填料选用与既有路堤相同的或较既有线路堤渗水性强的填料。①对于路基帮宽土的压实尽量采用机械施工,推土机摊铺,振动压路机碾压。②对于帮宽宽度较小,无法使用大型的压路机压实地段,采用小型机具施工。采用蛙式打夯机,填筑厚度控制在20cm以内,严格控制含水量,顺序夯实8~10遍至合格的密实度。2.5.3.3路基基床填筑施工方法及工艺无砟轨道路基基床底层厚2.3m,采用AB组土或改良土填筑,施工前,根据使用的机械及计划使用的填料,进行压实工艺试验。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方法填筑施工。第一层采用后退法填筑。基床按横断面全宽水平分层填筑压实。分层填筑直至设计标高。无砟轨道路基基床表层厚0.4m,采用级配碎石,级配碎石采用外购,运至工地分层配以摊铺机摊铺、重型压路机分层碾压。基床表层按“四区段、六流程”机械化施工。填筑施工前,按室内试验确定的原始填料配合比,选择代表性区段进行填筑压实施工工艺试验,确定压实施工工艺参数。2.5.3.3.1基床底层填筑施工方法及工艺本标段基床底层填筑采用A、B组土或改良土填筑。路基基床底层填筑施工方法如下:施工填料采用外购,由汽车运输至摊铺地点,用平地机将拌和均匀的混合料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平和整形;用压路机在已整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和整形。在混合料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及时进行碾压。碾压时将30~50米作为一个碾压段,各种压路机碾压顺序和遍数由专人指挥。基床底层填筑工艺流程图见图2.5.3-6。 图2.5.3-6基床底层填筑工艺流程图碾压从低处向高处进行,先用轮胎压路机稳压1~2遍,然后用钢轮振动压路机由慢到快,先弱振、后强振,在全路段上进行碾压,经检测符合要求后,最后用轮胎压路机再压光1~2遍。2.5.3.3.2路基基床表层填筑施工方法及工艺按照设计基床表层填筑级配碎石,按路基横断面全幅拉开距离分层填筑。为保证基床表层施工质量,每一填筑区段不少于200m,并严格按“四区段、六流程”施工工艺组织施工。在进行大面积填筑前,根据生产的填料和选用的摊铺压实机械,进行填筑工艺试验,确定填料施工配合比、施工控制含水量、摊铺厚度、压路机行走速率和碾压(夯实)遍数等关键的施工工艺参数。⑴施工工艺基床表层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5.3-7。图2.5.3-7基床表层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⑵施工方法基床表层按照设计厚度分层摊铺,填料采用外购,汽车运输,摊铺机摊铺,震动压路机碾压,土工布覆盖保水养生的方法。①施工准备 材料粒径级配及品质应符合设计有关规定。石料质量经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后方准采用。拌和前还要检查各种材料的含水量,以便施工控制。在监理工程师监督下,试验室根据现场的材料取样进行配合比的选定。配合比选定后,申报监理工程师及业主,经批复后进行试验段施工。基床底层须平整、密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无松散及软弱地点。对每一断面都要进行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床表层的施工。施工前,如底层表面干燥,可撒少量水湿润。在底层上恢复路线中桩,根据底层的施工宽度每10~20m放出边桩,在距边桩0.5m外设指示桩,其上用红漆标出松铺线及压实厚度线。测量人员在路基边部每10~15m打钢钎,挂钢丝绳作为导向线引导摊铺机进行整平摊铺。所有参与施工的机械都进行试运行,有问题的及时处理或更换,使所有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拌和站根据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进行调试,并进行试拌取样试验,调试合格后锁定配合比(含水量根据现场情况掌握)。在拌和站调试合格,机械状态良好,全部就位后,在监理工程师指定的位置和长度内,根据施工所采用的方法和机械设备修筑试验路段。检验施工工艺、机械配备是否合理、施工组织情况以及测定松铺系数、机械的最佳组合、作业段长度及达到要求的压实度所需的碾压遍数等,并根据施工情况,总结试验段施工经验,由此提出规范的施工方法和可靠的技术参数以指导大面积施工。②级配碎石来源本标段级配碎石,全部采用外购。③级配碎石运输拌和好的级配碎石应尽快运往现场进行摊铺。爆晒天气运输车必须加蓬布覆盖,以防级配碎石含水量的降低。④级配碎石摊铺摊铺前,底层要清扫干净并洒水润湿。自卸车卸料时靠近摊铺机料斗前约30cm处关闭动力,然后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自卸车均匀卸料前进。为保证摊铺机的连续摊铺,摊铺机前要有5~7辆满载汽车时再开始摊铺。在摊铺过程中,控制摊铺机摊铺速度,走行速度根据级配碎石供应情况采用适当的速度摊铺,避免停机待料情况,使摊铺过程连续进行。摊铺时设专人跟在摊铺机后面负责消除集料离析现象,铲除局部集料窝,并用新拌级配碎石填补。运输车辆要保证拌和站不间断拌和的需要,以此来加快施工进度和满足摊铺机连续摊铺的要求。⑤碾压 整型完毕后,立即采用大吨位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原则为:先静后振,先慢后快。碾压顺序为:先采用压路机静压一遍,然后弱振碾压一遍,而后强振碾压,直至碾压到合适的压实度时为止。碾压合格后,再跑1~2遍,消除轮迹。碾压过程中,压路机必须保持匀速碾压,严禁突然启动或紧急刹车,避免对级配碎石产生推移。⑥接缝处理横缝采用平接缝。施工时全部碾压,待第二天施工时在接头处用三米直尺检测平整度,将平整度不合格的地方刨齐,然后再进行新料施工。整型及碾压时,派专人在接头处处理,保证接头的平整及顺接。⑶检测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基床填筑采用密实度和地基系数两种指标控制,特殊地段控制工后沉降,最佳密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方法获取。地基系数采用K30荷载板检测,压实度采用核子密度仪检测,灌砂法作为最终检测,检测频率严格按照规定执行。⑷质量控制与要求①对生产的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混合料除在混合料生产过程中按规定进行取样检验外,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级配碎石混合料还按每工班不少于一次的频次检验颗粒级配和含水量。当发现运至路基填筑现场的混合料级配或含水量有明显变化时,及时抽样复查,并将检测信息反馈给填料生产场,以对配料比例作相应调整,使生产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符合要求。②在每一层的填筑过程中,确认级配碎石混合料颗粒级配、含水量、铺筑厚度、填层表面平整符合设计及施工工艺参数后,再按工艺试验确定的碾压速率和遍数进行碾压夯实。③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填筑,材质、粒径等性能等指标满足要求。2.5.3.3.3路基基床表层底土工膜铺设施工方法及工艺⑴土工膜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5.3-8。 图2.5.3-8土工膜施工工艺框图⑵土工膜施工要点①施工准备a.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对施工场地进行测量和放样。b.对原地面进行平整、碾压,无植物根系和浮土,原地面平整、夯压符合设计要求,并结合永久性排水设施做好路基两侧地面排水,处理完毕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c.当填筑高度达到设计铺设毛细排水板的高程时,在检验合格的填层面上进行测量放线,按设计要求定出铺设复合土工膜的位置。d.铺设前对每批产品的性能经国家授权的有资质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测,检测频率不少于3组,合格后方可铺设。施工质量符合种国家行业标准《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②施工方法a.在测定的范围内进行铺设。铺设毛细排水板前先按要求铺好砂垫层于路基上,铺设宽度按设计要求设置。b.铺设时不容许有褶皱,尽量拉紧。铺实后用U型铁钉或竹钉加以固定。c.铺设毛细排水板时,砂垫层表面平整,不得有坚硬凸出物,铺好后及时填砂覆盖,避免受阳光长时间的直接暴晒。 d.毛细排水板铺设时,横向搭接和纵向搭接长度满足设计要求。e.毛细排水板铺开后,及时填筑填料,待上覆土后采用轻型碾压机械压实,只有当上覆土填层厚度大于0.6m后,方能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2.5.3.4U型槽施工方法及工艺⑴钢筋混凝土U型槽施工工艺:U型槽基底整平及基底处理垫层施工→U型槽底板绑扎钢筋→U型槽底板支模板→U型槽底板浇筑砼→U型槽边墙帮扎钢筋→U型槽边墙支模→U型槽边墙浇筑砼→U型槽防水及附属施工。⑵钢筋混凝土U型槽施工方法:①基坑开挖对于需要的部位,采用机械开挖,自卸汽车运输。为防止超挖,机械开挖至接近设计坑底标高,预留30cm厚土层,至垫层施工前用人工开挖,以避免扰动原状土。基坑挖好后,对基坑进行抄平、修整。开挖时如有小部分超挖,可用3:7灰土或砾石回填夯实至地基土基本相同的密实度。土方开挖后,基坑底设排水沟和集水井,将坑底的积水及时排出坑外。坑底土体因泡水软化的情况,必须挖除后分层夯实回填。②垫层施工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立即进行基底验槽。基坑满足要求后进行碎石垫层施工,碎石垫层必须根据预先埋设的标高控制桩控制高度,碎石垫层厚度及压实度要满足设计要求。碎石垫层施工完毕后分段浇筑垫层混凝土,砼泵送入模,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主体结构施工节段端头处加长2m。垫层的标高和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垫层施工时分两层施工,底层砼达到强度后进行底板防水层施工,防水施工完毕后再施工上层同标号细石砼作为保护层,防止在后续工序施工中破坏防水层。③钢筋工程所选用配置的钢筋的级别、种类、根数、直径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采用现场加工制作,主筋采用对焊或搭接焊焊接。钢筋焊接使用的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焊接时,焊接处不得有水锈、油渍等;焊接后焊接处不得有缺口、裂纹及较大的金属焊瘤。对钢筋端部的扭曲、弯折予以矫正或切除;采用闪光接触对焊时,接头处不得有裂缝,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对钢筋不得有明显的烧伤。成型安装:钢筋安装采取在钢筋和模板之间设置足够数量的预制砼垫块,以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钢筋运输到现场之前和运到现场后,应注意防止钢筋碰撞出现硬伤,造成受力值变小,抬运钢筋骨架时,应注意不使钢筋有变形情况,运送钢筋安装时要轻起轻落,不得猛摔或翻滚。 ④模板工程U型槽段模板系统采取组合钢模板+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外侧脚手架支撑在围护结构上。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或者大块木模板,保证有足够刚度和强度的基础上减少模板拼缝,提高混凝土抗渗性能。在结构内外架设钢管架辅以斜撑和剪刀撑加强模板体系的稳定性,不采用穿墙对拉螺杆,以免破坏墙体整体性能和防水抗渗性能。⑤止水带在底板和侧墙变形缝处设置橡胶止水带,内衬结构设中埋式钢边可注浆止水带。变形缝内设沥青浸制木板、聚乙烯泡沫条、单组份聚氨酯嵌缝膏。变形缝橡胶止水带下部砼采用斜插捣固棒捣密实,应特别注意变形缝处橡胶止水带处下部砼一定要振捣密实,以防变形缝处的渗漏水。这是止水带发挥止水作用的关键,应确实做好。振捣时严禁捣棒触及止水带。底板变形缝部位的止水带应采用盆式安装法,保证振捣时产生的气泡能够顺利排出,使止水带部位的砼与止水带之间咬合密实不透水。灌注完的砼表面平顺、不跑模、不漏浆、挡头板平顺、光滑牢固。橡胶止水带安装平顺、直立、定位准确牢固、防止灌注砼挤偏位、变位,止水带用配套专用夹具固定在结构钢筋上的间距不得大于400mm,固定应牢固、可靠,不得出现扭曲、变形等现象。⑥防水混凝土施工及养护U型槽边墙和底板均采用防水砼作为结构自防水,它是依靠砼本身的密实度达到自防水的目的。它不但在工程结构中承担防水作用,而且还起着承重和围护作用,使结构防水和承重为一体。因此它是防水之本,施作时必须严格按有关规定实施。砼浇筑采用砼输送泵车进行,控制砼自由倾落高度,防止发生离析,如高度过大时,采用串筒、溜槽或振动管下落。振捣10~30s,不得漏振,但也不能过振,砼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插入式振捣器移动距离不大于作用半径的一倍,且插入下层砼深度在5cm以上,振捣时注意不得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和止水带等。砼浇筑完成后,砼的表面适时再用木抹子抹平搓毛两遍以上,并进行二次抹面,以防产生收缩裂缝,终凝前用铁抹子三次压光成型。砼浇筑完毕终凝后及时养护,并在12h以内用塑料膜或麻袋覆盖或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尤其注意侧墙砼的养护。 ⑦防水卷材铺设施工施工流程:基层清理→涂刷基层处理剂→节点加强处理→确定铺贴卷材基准线→铺设防水卷材→节点密封→工作面移交。施工方法如下:基层清理干净后,用防水卷材配套基层处理剂涂刷于基层上,晾放至指触不粘(不粘脚)。节点部位按规范或设计要求进行防水加强处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安排好铺贴顺序及方向,宜在基层上弹线,以便第一幅卷材定位准确。将卷材粘结面对准基准线平铺在基面上,从一端将隔离纸从背面揭起,两人拉住揭下的隔离纸均匀用力向后(或由上而下)拉,慢慢将整幅长的隔离纸全部拉出,同时将揭掉隔离纸的部分粘贴在基层上。在拉铺卷材时,应随时注意与基准线对齐,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出现偏差难以纠正。卷材粘贴时,不得用力拉伸。卷材粘贴后,随即用胶辊(或刮板)用力向前、向外侧滚(赶)压,排出空气,使之牢固粘贴在基层上;搭接铺贴下一幅卷材时,将位于下层的卷材搭接部位的透明隔离膜揭起,将上层卷材平服粘贴在下层卷材上,卷材搭接宽度不小于60mm。相对薄弱的部位(即卷材收头部位、卷材剪裁较多的异形部位等)应采用专用密封膏密封。2.5.3.5路基支挡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2.5.3.5.1扶壁墙施工方法及工艺⑴灌注桩施工工艺:施工准备→基坑开挖→钢筋制作绑扎→挡土墙基础混凝土浇筑→墙身混凝土浇筑→泄水孔的预埋安装及沉降缝施工⑵施工方法①基坑开挖待多搅桩达到设计强度后,用全站仪根据设计尺寸放出挡墙轮廓尺寸(包括开挖放坡尺寸),使用挖掘机根据测量桩位进行扶壁式挡土墙基坑开挖。为保证机械不破坏多搅桩,待机械开挖至较设计标高高0.2m后,人工挖至设计基础底标高。根据设计要求回填0.5m厚碎石垫层,分层填筑并夯实。然后浇筑一层0.1m厚混凝土垫层,作为钢筋绑扎工作面。②钢筋制作与绑扎钢筋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制作,运送至挡墙施工现场绑扎,点焊安装。 钢筋绑扎前在混凝土垫层面使用墨线弹出挡墙轮廓线,然后根据设计钢筋保护层厚度对钢筋进行固定、绑扎、安装,固定的钢筋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要求摆放准确,才能确保后面绑扎及安装的钢筋位置准确。钢筋需注意焊缝、搭接的长度、位置及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重要部位绑扎无法达到要求的牢固程度时点焊固定,必要时用万能杆件支扶。(安装固定完成后拆除杆件)③挡墙基础混凝土浇筑根据测量放样的基础轮廓线,支立基础模板,保证模板的位置准确及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前必须保证配比符合设计强度要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杯槽位置更应加强加细振捣,以防露筋和出现蜂窝麻面。④挡墙墙身混凝土浇筑挡墙墙身与基础的结合面,应按施工缝处理,即先进行凿毛,将松散部分的混凝土及浮浆凿除,并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绑扎墙身钢筋并立墙身模板。应墙身钢筋较高,可采用一次绑扎到位或绑扎到一半,到二次立墙身模板前绑扎剩余墙身钢筋。若一次绑扎到位时,必须保证钢筋的固定,以防钢筋倾倒出现事故。墙身模板采用1.2m*2.4m的竹胶板,80*60mm的方木做背肋,Ø12的钢筋做拉杆。根据本设计挡土墙的高度,墙身分两次浇筑,第一次为4m高,剩余为第二次立模。浇筑混凝土时采用串筒输送混凝土入模,避免混凝土离析。混凝浇灌从低处开始分层均匀进行,分层厚度一般为0.3m,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棒移动距离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模板保持5-10cm距离,切勿漏振或过振。⑤挡土墙泄水孔的预埋安装及沉降缝的施工根据设计要求,挡土墙在地面以上,沿墙高和墙长方向设置泄水孔,采用50mmPVC管,并用透水土工布包裹PVC管进口,按上下左右间隔1~2m交错布置。混凝土浇筑前需将泄水孔根据要求预埋,并固定。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时刻注意预埋泄水孔是否偏位,及时调整。各节挡土墙间以及与旅客地道相连处,设伸缩缝、缝宽0.03m,缝内填塞沥青木板。土浇灌从低处开始分层均匀进行,分层厚度一般为0.3m,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棒移动距离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模板保持5-10cm距离,切勿漏振或过振。2.5.3.5.2挡土墙施工方法及工艺施工前,首先作好上方的截、排水及防渗设施。挡墙采用由下向上分段浇筑,一般按沉降缝为界分段开挖,及时浇筑墙身,片石采用坚硬、不易风化的片石;采用立模分层浇筑混凝土,混凝土集中拌和,混凝土罐车运送,泵送入模。 施工要点:①挡土墙基础施工时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及设计要求,采用分段跳槽开挖,跳槽开挖长度一般10~20m。②基坑开挖至设计高程后,立即进行基底承载力检查,如承载力不足,及时反馈给监理、设计单位。③当基础为倾斜基底时,严格按设计准确挖凿,禁止用填补方法筑成斜面,以利于墙身稳定。挡墙基坑用浆砌片石满砌或用粘性土夯填封闭。④混凝土挡墙按设计几何尺寸绑扎钢筋、支立模板,并用脚手架加固模板和搭设施工作业平台;经检查模板几何尺寸及加固措施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注。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和,混凝土罐车运送,泵送入模,分层浇注。⑤在挡墙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洒水养生,炎热季节覆盖塑料薄膜,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5.3-9。图2.5.3-9混凝土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图2.5.3.5.3浆砌片石护坡施工方法及工艺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5.3-10。 图2.5.3-10浆砌片石护坡施工工艺流程图硬石基坑中的基础,紧靠坑壁砌筑,并插浆塞满间隙,使与地层结为一体。砌筑时两面立杆挂线或样板拴线,顺直整齐,逐层收坡。砌体分层坐浆砌筑,砌筑上层时,不扰动下层。工作段的分段位置宜在伸缩缝和沉降缝之处,各段水平缝一致;相邻段的高差不宜超过1.2m。沉降缝、伸缩缝、防水层、泄水孔,需符合图纸规定或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设置。2.5.3.6.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法及工艺过渡段主要包括路桥过渡段、路涵过渡段等。过渡段施工根据施工图纸制定施工工艺和过程控制措施做出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和相应的质量检查、监督管理制度,并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确定完善的施工工艺及处理措施。过渡段靠近桥台、涵洞等建筑物的部位分层填筑,采用小型振动压实机具碾压。过渡段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基分别采用推土机推料、平地机配合人工进行整平,基床表层采用摊铺机摊铺。碾压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配合小型压路机和冲击夯进行压实。采用小型机械的情况下填料虚铺厚度不超过20cm,压实遍数根据试验确定。横向结构物两侧过渡段,对称均匀分层同步填筑施工;桥台后、横向结构物后、横向结构物顶部以及刚性过渡段两侧路基一定范围内不能用大型机械施工的部位,均采用小型设备配合人工进行施工。⑴堤与桥台过渡段填筑方法及工艺路桥过渡段填筑必须待桥台混凝土或砌体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地基加固工程验收合格后方能施工。桥台基础应以混凝土回填或以碎石分层填筑并用小型平板振动机压实。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连的路堤同时施工,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时,压实范围保持距构造物边缘 2m,以利结构物稳定安全。大型压路机压实不到位的地方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靠近桥台的部位采用平行于桥台背壁面碾压密实,每层检测合格后进行下一层施工。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时,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大于20cm。桥路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图见2.5.3-11。图2.5.3-11桥路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图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填筑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5.3-12。图2.5.3-12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图主要施工方法: 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过渡段与相邻路基同步分层填筑碾压。施工方法同路堤与桥台过渡段填筑。横向结构物顶部填土高度超过1m后,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以保证结构物不被破坏。当构筑物轴线与线路中线斜交时,首先填筑斜交部分,然后再按照设计要求设置过渡段,使过渡段与路堤填料间接触面与线路走向垂直。斜交部分与过渡段同步填筑碾压施工,靠近斜交涵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平行于斜交涵背壁面碾压。2.5.3.7路基附属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2.5.3.7.1植被防护施工方法及工艺⑴播草籽播草籽用于路堤边坡和路堑边坡上,施工工序如下:①草籽选用适合当地土质和气候条件的根系发达、茎干低矮、枝叶茂盛、耐贫瘠、耐干旱、能自播自生、产生种子、生长能力强的多年生草种。②喷播草籽前,必须进行边坡验收,合格后才可喷播草籽,草籽预先浸泡,浸泡时间经试验确定,采用液压喷播的方法。③播种草籽后,经常喷雾洒水养生,现场观察出芽情况,调整喷雾洒水力度,达到加快早期草籽生长速度,确保成活率不低于90%。⑵栽植灌木截水骨架施工完成,在春秋季适当季节,避免在暴雨季节、大风和高温条件下,按设计要求在骨架之间的坡面上种植灌木。2.5.3.7.2电缆槽、接触网基础、声屏障等施工方法及工艺路基及路肩上的附属构筑物(包括电缆槽、接触网、声屏障、电缆过轨管、防灾安全监控等设备)的施工方法、施工时期事先与有关单位商定,其设置不致损坏和危及路基土工结构物的安全。较大规模的土工作业,与土工结构物同时施工,较小规模的土工作业,在土工结构物竣工或者接近竣工时,再开挖、设置和埋设。电缆槽、声屏障待路基成形后整体切割或采用钻孔桩施工,但必须作好防渗漏封闭措施,路基刚性过渡段在施工过程中,预留电缆槽、声屏障基础的位置,以免破坏刚性过渡段。⑴电缆槽施工 设置于路基两侧的电缆槽待路基基床表层施工完毕后,采用专门开槽机切割电缆槽位基床表层填料,再安装预制电缆槽。施工中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确保不损坏、危及路基的稳固与安全。电缆槽基础底部采用人工整平,小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电缆槽底部铺设中粗砂并采用小型压实机械压实后,再安装电缆槽,电缆槽预留孔内出水口选用干净碎石填充。电缆槽与路基接触面间的缝隙按设计采取防水材料填塞处理。⑵接触网基础施工设有悬(扶)臂墙地段预埋接触网柱基础,并根据设计要求于接触网杆位置预留豁口,墙体浇筑伸缩缝应避开接触网柱位置。⑶屏障施工方法及工艺声屏障设置于U型槽结构边墙顶或悬(扶)臂挡墙顶。结构边墙施工同时,在顶部设置声屏障预埋钢板,钢板通过地脚螺栓锚入墙体,待结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且沉降稳定后,由附属作业队负责施工。质量控制与要求:①声屏障基础应按设计要求位置、形状尺寸、深度进行施工,基坑施工时不得破坏已完成工程结构;不得因其施工而损坏、危及路基的稳固与安全,如有破坏,应用混凝土补齐。②声屏障基础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③声屏障基础距线路中心位置、截面尺寸、埋置位置按照要求控制。2.5.3.7.3路基排水工程路基排水采用水沟汇集到路基原有的汇水、排水管涵处;如需排入市政排水管网的,提前与相关部门沟通,做到路基排水畅通。排水沟施工应满足:⑴沟基稳定,严禁将排水沟挖筑在未处理的虚碴或弃土上。⑵沟型整齐,曲线圆滑,沟底要平顺,沟内无浮土杂物,排水通畅。排水沟与桥涵及线路排水系统相衔接,防止地表水漫流。⑶浆砌片石水沟,要求砌体厚度、泄水孔位置、间距、伸缩缝位置等满足设计,砂浆饱满,砌筑方法正确,采用平缝压槽勾缝。砂浆采用拌和机按批准的配合比拌制,采用挤浆法、分层、分段砌筑。⑷先选择表面较平且尺寸较大的定位石进行砌筑,再砌筑腹石,满足规范规定的尺寸要求,并且大面向下,砂浆饱满不得留有孔隙,面层间的错缝不小于八厘米,严禁出现通缝、瞎缝。2.5.3.7.4路基沉降监测为满足轨道对路基土工构筑物变形控制要求,有效控制工后沉降、提高工程质量,联合体项目经理部成立松软、软土路基动态观测组,负责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沉降、侧向位移的动态观测,并根据观测结果以指导施工,确保达到设计对路基的质量要求。 变形监测应分四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路基填筑施工期间的监测,主要监测路基填土施工期间地基沉降以及路堤坡脚边桩位移;第二阶段:路基施工完成后,自然沉降期及放置期的变形监测,该阶段应对路基面沉降、路基填筑部分沉降进行系统的监测,直到工后沉降评估满足轨道铺设要求;第三阶段:铺设轨道施工期的监测;第四阶段:铺设轨道后及试运营期的监测。⑴技术要求①观测断面设置情况:根据设计要求,设计要求的地段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在松、软土填筑路堤施工过程中,在两侧坡脚外2m处设位移观测桩,沿线路走向的间距20~50m;根据沉降观测控制填土速率、记录填筑期及置放期沉降量。路堤填筑完成后,在路基中心及两侧路肩设沉降观测桩,沿线路走向间距20~50m。各种路段监测断面根据设计埋设必要的监测桩、沉降板、单点沉降计、串联式分层沉降计、边桩、柔性位移计、静力水准仪。②边桩材料:采用不易开裂的原木(Φ0.1m),长度1m。③沉降板的组成使用方法:由沉降板、底座、测杆(φ16mm圆钢筋)和保护套管(φ50mmPVC塑料管)组成。随着填土增高,测杆和套管亦相应提高,每节长不宜超过100cm。接高后测杆顶面略高于套管上口,测杆顶用顶帽封住管口,避免填料落入管内而影响测下沉自由度,顶帽高出碾压而高度不大于50cm。⑵观测要求①用于观测位移及沉降的基桩,必须置于不受填土荷载影响的稳定地基内,基桩及位移观测桩在观测期间必须采用有效措施加以保护。②观测频率:路基填筑期间每天观测一次,若沉降量突变,每天观测2~3次。当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时,前两天每天观测一次,以后每3d天至少观测一次。施工完成后,前15天内每三天观测一次,第15~30天每星期观测一次,第30~90天每15天观测一次,以后每个月观测一次。③观测控制标准:边桩水平位移小于5mm/天,竖向位移小于10mm/天,路基中心沉降板沉降量小于10mm/天。填筑过程中加强观测,若监测结果超出此限,立即停工填筑,待观测恢复到限界以下再进行填筑。④测量精度按二等几何水准测量。沉降观测采用S1、S3型水准仪,并定期核正基点高程。观测边桩位移,当采用视准线法观测时,观测仪器宜采用光电测距仪,当采用单三角前方交会法测量时,观测仪器宜采用J1、J2经伟仪。2.5.3.7.5路基工后沉降数据整理及分析 路基工后沉降评估方法采用曲线回归法。⑴监测数据整理:沉降观测数据及边坡变形数据及时、定期整理、汇总分析,并进行相关的分析,并提供给相关单位作为工后沉降评估和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依据。⑵路基沉降观测分析:观测数据要定期整理,并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分析土体的侧向位移值及其发展趋势,判断地基的稳定性。2.5.4桥梁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2.5.4.1钻孔桩基础施工方法及工艺本标段钻孔桩施工中根据地质条件选择旋挖钻等机型施工。桩基采取导管法灌筑水下混凝土工艺,施工工艺流程见“章节2.5.2.1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及工艺”。2.5.4.2承台施工方法及工艺2.5.4.2.1承台施工工艺承台采用挖掘机开挖,承台施工工艺见图2.5.4-1。2.5.4.2.2承台施工方法①基坑开挖: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并加强坑内的排水。挖掘时注意抽水和不要碰到支挡结构,挖至距承台底设计标高约30cm厚的最后一层土时,人工挖除修整,以保证土结构不受破坏。如施工时发现基坑在地下水面以下时,一般采用木板桩支撑,边开挖,边设撑,边排水。②基坑排水:采用集水井排水,在基坑内承台范围外低处挖集水井,并在周围挖边沟,使其低于基坑底面30cm~40cm。集水井井壁要加以支护,井底铺一层碎石,抽水时需有专人负责汇水井的清理工作。③凿桩头:确定承台底标高,凿除桩顶多余的混凝土,将主筋调直,按设计要求绑成喇叭口,凿桩头完成后,即进行桩基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④基底处理及测量定位:在基底夯入l0cm厚的碎石层,然后浇筑C15混凝土作为底模,完毕后,组织测量人员对基坑进行放样,确定承台长、宽、中心线,挂线连出承台边缘位置。⑤绑扎钢筋、立模板:钢筋在钢筋棚加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图纸现场绑扎。采用钢模板,钢模板使用前要除锈、刷油,检查模板有否变形。为加快模板组装速度,拟用吊车吊装模板,人工配合立模。 图2.5.4-1承台施工工艺流程图⑥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混凝土,用混凝土输送泵灌混凝土。为确保施工质量,采用斜向水平推进法施工。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2m,保持水平分层,且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一般陆地承台基坑开挖及模板见图2.5.4-2。邻近既有道路、铁路处等特殊地段采用带挡围护直壁开挖,带挡围护基坑见图2.5.4-3。图2.5.4-2一般承台基坑防护及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2.5.4-3基坑带挡开挖防护结构示意图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承台顶面进行修整。抹平定浆后,再一次收浆压光(墩柱处应拉毛),表面用草袋覆盖,洒水养生,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模,并回填压实。2.5.4.3现浇框架桥施工方法及工艺框架桥施工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和实际情况,采取满堂支架或贝雷片墩梁式支架。⑴现浇框架(刚构)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流程如图2.5.4-4所示。框架桥采用就地浇筑,模板采用大块钢模,钢筋加工和安装由钢筋班统一进行。混凝土分两次浇注,第一次浇注边墙,第二次浇注顶板,混凝土浇注采用泵送混凝土。⑵支架现浇框架桥施工方法①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当挖至高于基地0.3m~0.4m时,用人工继续开挖并修整成型。②地基处理:依设计要求加固处理,检测合格后进行下一部施工。③基础施工:基础混凝土施工前将基坑底部浮土清理干净,立模灌注混凝土。混凝土浇筑终凝后,采用草帘或麻袋覆盖并浇水养护。气温低于5℃时不浇水养护。④顶板支架:利用WDJ型碗扣支撑架,其组合方式60(框长)×60(框宽)×120cm(框高)的框架单元。 表2.5.4-4现浇框架桥施工工艺图⑤铺顶板底模:底模采用组合钢模板上铺塑胶板,组合模板得保证了底模的钢度,塑胶板面积大且表面平滑,且施工时不需涂刷脱模剂,能有效地保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⑥钢筋加工及绑扎:钢筋在加工场统一加工,吊装到底模上进行绑扎和进一步焊接,整个钢筋骨架要确保稳固,防止受外力而产生变形。⑦混凝土浇筑框架箱身采用就地浇筑,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到底板与边墙相交处以上30cm处,第二次浇筑边墙和顶板。顶板纵向浇筑顺序由跨中开始向墩台浇筑,横向应先外侧向梁中浇筑。混凝土分两次浇筑,施工时采用水平分层连续浇筑。混凝土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配合比(包括掺加的外加剂),在混凝土拌和站统一拌制,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泵车浇筑。在浇筑过程中,质检工程师务必做到全过程旁站,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对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振捣方式实行统一指挥和检查,严防漏振,过振现象,避免振捣捧振动钢筋、预埋件和模板。 顶板混凝土表面都要进行拉毛处理,做到表面平整、粗糙,以利于与铺装层结合。每批浇筑混凝土时均要做常规立方体试件,并做标养和随梁养护两种。⑧养生、拆模、落架:浇筑完毕,要按有关要求做及时覆盖洒水养生。达到设计或规范规定的强度后,拆除模板与支架。2.5.4.4接长框架桥施工方法及工艺桥梁现浇或架设后,满足二期恒载上桥时,现场进行桥面及桥梁接口附属工程施工。桥梁桥面系施工包括桥面防护墙、电缆槽、防水层、保护层、通信信号电缆过轨预留孔、接触网支柱基础及下锚拉线基础、桥梁伸缩缝、人行道栏杆及声屏障、桥梁综合接地装置等。防护墙钢筋、电缆槽竖墙钢筋、保护层钢筋网等采用集中预制;桥面系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制,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分层分段进行浇筑。桥面铺装施工工艺见图2.5.4-5。图2.5.4-5桥面铺装施工工艺流程图框架桥桥面系安装用的人行道栏杆、人行道盖板的混凝土预制构件采用预制场集中预制,现场安装的方法施工。桥面防护墙(包括遮板)、电缆槽竖墙施工方法:防护墙和遮板同时浇筑为一整体,每2m设10mm厚断缝,用油毛毡填塞。在遮板顶部,按设计要求预埋螺栓。防护墙(包括遮板)要与梁体预埋钢筋紧密结合好,并在防护墙上预留电缆槽竖墙预埋钢筋和与保护层连接的预埋钢筋。 竖墙起分隔电缆、信号、通信电缆沟和支承电缆槽盖板的作用,竖墙按每2m一段设置单元,在有接触网支柱等基础时适当调整竖墙长度。施工时保持竖墙顶面的高度一致,以保证电缆槽盖板受力均匀。防护墙、竖墙定位:按照设计图纸,由每孔梁两端的梁体中心线确定现浇实体内外侧位置,弹上墨线,精度控制在±1mm/m以内,做为支模的依据。钢筋加工和绑扎:钢筋按图纸尺寸进行下料和弯制。钢筋骨架绑扎牢固,将钢筋安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在钢筋交叉点用18~22号镀锌铁线八字形拧紧,梅花型布置绑扎点。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保护层垫块,垫块的强度不低于梁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其厚度符合图纸要求。施工前准备:现浇处施工前要清除表面杂物,进行凿毛处理,再用水冲洗干净。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支立模型。防护墙、竖墙模型安装:采用拼装滑移式模板。在模型一段的定位线上支设经纬仪,后视模型另一端的定位线,调节模型拉杆和顶杆,使模型保持在±2mm偏差内,保证模型的顺直和垂直度。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通过搅拌站拌和,机动车运输,汽车吊配合浇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为:分层分段,两端同时施工,用插入式振捣棒以间隔200mm进行振捣,遵循快插慢拨的操作方法。浇筑到顶面标高处,将混凝土抹平,然后用水准仪复核混凝土的标高,复核完毕后进行二次压面。防护墙、电缆槽上部钢筋采用胎架绑扎现场安装,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分层分段进行浇筑。护墙施工时在其内侧根部按要求预留保护层钢筋网连接筋;防护墙每隔2m设置10mm断缝,施工完后用油毛毡填塞。2.5.5轨道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2.5.5.1CTR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方法及工艺2.5.5.1.1道床板部件的铺设施工方法及工艺2.5.5.1.1.1道床板施工准备⑴轨枕、钢筋进场为确保施工时的材料供应,避免物流通道交叉使用,通过计算在段内桥梁、路基、隧道工点现场标记轨枕堆放位置,提前将双线用量的轨枕运卸到线间。桥梁受工序制约,轨枕需等保护层施工后才能堆上桥面,路基上可在级配碎石填筑完成后直接堆入线间(确保不影响支承层施工),隧道内可在隧道填充层完成后,堆到线间。钢筋构件在钢筋棚加工完成后可与轨枕同时进场,钢筋为避免丢失,暂时按单线用量考虑。 轨枕的现场堆放,一次性将双线的轨枕堆放在线路中间,轨枕垛按相应位置卸车堆放,每垛3层,(为保证测量通视,桥梁、路基段轨枕均3层堆码,以保证高度不得超过1.0m),沿纵向隔0.5m堆放二线用轨枕垛,形成两线大轨枕垛,大垛间距9.75m。⑵底座表面清理、施工放线①底座高程复测,对误差超标范围进行必要的处理;②清除道床板范围内下部结构表面的浮渣、灰尘及杂物;③路基每隔13m测设并标记一个线路中线控制点,中线用明显颜色标记,以此为参照放样出轨枕两侧边缘线并用彩笔标出,为散枕机散枕提供参考;④桥梁上测设出每片梁单元缝中线点,以此标出中间层土工布、轨枕边缘线。⑤以中线为基准弹出道床板的纵向模板内侧边线和横向模板固定钢条位置;⑥路基上每隔20根轨枕标定一次轨枕里程控制点的具体位置,避免累计误差。底座准备主要运用设备为:风力灭火机、洒水车、水准仪、全站仪、冲击钻、墨线盒、垃圾清理工具及运输小车。2.5.5.1.1.2钢筋摆放⑴路基上纵向钢筋单根长9m,为便于绑扎,提前将下层11根钢筋中的7根摆放在已完成清扫的支承层上。摆放时,相邻钢筋间错开不小于1m,接头处钢筋搭接大于0.7m。其余纵、横向钢筋堆放于两线中间,等待使用。⑵桥梁段由于存在抗剪凸台,无法将所有底层、中层钢筋预先摆放到位,因此将抗剪凸台间的纵向底层钢筋摆放到位后,将其余钢筋摆放在桥梁防撞桥侧。桥上道床板钢筋构件种类多,为防止绑扎时出现用错现象,摆放时按区域作好标记。2.5.5.1.1.3散布轨枕⑴工作过程①利用散枕装置沿着轨道铺设轨枕。②每工班开始前检查散枕装置的间距尺寸,达到使用要求。③在铺枕过程中避免轨枕混凝土破损或钢筋变形,受损轨枕予以更换。④散枕装置从轨枕垛一次抓取一组5根轨枕、旋转、调整,比照标记将轨枕均匀散布到设计位置。控制相邻两组轨排的间距,以减少轨枕调整工作量。⑤在桥梁地段间隔抗剪凸台左、右两侧,各预置1块不低于抗剪凸台设计高度(约15×15cm)的纵向方木,垫木支撑在扣件下方保证双块式轨枕两端均匀受力,桁架钢筋不弯曲变形。⑥每散布4组轨枕,与现场标示的里程控制点核对一次,控制散布轨枕的累计纵向误差,做出相应的调整。梁缝处也要校核枕间距。2.5.5.1.1.4工具轨、模板、螺杆调节器运输 用公铁两用随车吊配合物流运输车,在不影响混凝土的供给及浇筑前提下,将工具轨、模板、罗杆调节器收集、装运、卸放道指定的位置。⑴设备与工装:公铁两用随车吊、专用吊具、物流运输车、集装框。⑵储运:工具轨和纵向、横向模板由公铁两用随车吊利用混凝土浇筑间隔,从后方倒运至前方,工具轨摆放两线间的空地上,模板存放于轨道两侧,模板与工具轨的运输方式相同。物流平车在目前一线施工时,只能用于一线轨道内运输。2.5.4.1.1.5工具轨铺设、轨排组装工艺及方法⑴工作流程见图2.5.5-1。图2.5.5-1工具轨铺设及轨排组装工艺流程框图⑵检查轨枕质量及位置检查已完成散布的轨枕,看是否有在施工中被磕碰坏的,如有则进行更换。轨枕的间距进行再次检测调整,确保轨枕铺设线型平顺,间距在规范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轨枕塑料垫板上的灰尘、混凝土渣等用抹布清理干净,以免引起钢轨底部不平及高程偏差。⑶检查工具轨①工具轨平直性,如出现明显弯曲变形,需通过校正后使用。②具轨上有无未清理的混凝土,包括钢轨底部。⑷铺设工具轨①利用公铁两用随车吊通过专用吊具将工具轨吊放到轨枕上,吊放时注意保护轨枕扣件及轨枕混凝土不受损坏。②两根钢轨的端部接缝基本对齐。③通过调整轨缝间距,确保前一根工具轨末端不在轨缝处轨枕上方(保证粗调机能逐个轨排进行调整),两工具轨之间轨缝最大30cm,最小1.5cm。⑸组装轨排检查轨枕与工具轨的垂直度以及扣件是否发生塑性变形,如满足要求后将扣件松开后定位,如不满足要求则进行调整。按照Vossloh 300-1型扣件使用说明,当扭紧力矩达到250N•m时达到最终安装位置,在施工中,路基段扣件螺栓扭矩控制在200N•m左右,桥梁段扣件螺栓扭矩约为140N•m。按规定扭矩拧紧对应扣件螺栓后,使钢轨与垫板贴合,弹条中部弯管与轨距突出部分接触。一套扣件系统的两个螺栓必须同时使用双头内燃机扭矩扳手拧紧,安装后轨距满足±1mm的误差范围。2.5.5.1.1.6安装螺杆调节器钢轨托盘螺杆调节器主要作用是将粗调后的轨排支撑起来,并使轨排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进行标高、中线的调整。托盘则是螺杆调节器相对钢轨的支撑平台,紧紧将钢轨抓托住。⑴工作内容在组装后的轨排上,将螺杆调节器钢轨托盘平装到轨底,螺杆放置在边上等待使用,在每个轨排端的第一根轨枕后需要配一对螺杆调节器。一般的直线段内,每隔3根轨枕两侧对称各设一个螺杆调节器,超高段隔2根轨枕设一对。⑵储运螺杆调节器托盘用完后要及时涂油,螺杆有损伤时及时套丝修复、使用集装框分别装运不同型号的托盘和螺杆。2.5.5.1.2轨排粗调、钢筋绑扎、模板安装与精调施工方法及工艺2.5.5.1.2.1轨排粗调、安装调节器螺杆⑴粗调机就位安装好工具轨和螺杆调节器托轨板后,粗调机沿工具轨自行驶入,各粗调单元均匀分布在工具轨上。⑵准备粗调放下两侧辅助支撑边轮,支撑在底部结构物顶面上。放下夹轨器,夹紧钢轨。⑶确定全站仪坐标全站仪测量时采用自由设站法,测量测站附近6个CPⅢ基准控制点棱镜,通过配套软件,自动平差计算,确定全站仪的x,y,h坐标。改变全站仪测站,需要重新确定新测站坐标时,必须至少观测后方3个交叉控制点。为了加快粗调速度,压缩测量仪器定位时间,每套粗调机配备两台莱卡1201全站仪。⑷测量、传输数据①依次遥控打开每个粗调单元顶部的棱镜,全站仪自动搜索、测量、计算得出的轨道的x,y,h数据。②计算调整量、轨道调整③计算出每个调节单元与设计位置的偏差(调整数据)。进行水平、垂直、超高位置的调节。调整按先中间两台、后端部两台的顺序进行。 ⑸确认测量结果重复测量,确认轨排定位,必要时再次进行调整。⑹安装螺杆完成轨道粗调后,安装调节器螺杆:利用压条和垫块按照调节器配置方案,将托盘对称的安装在两侧的工具轨排底部,用六角扳手紧固压条和垫块,使钢轨固定在托盘上,并将滑动板移动至底板的中间位置。根据超高的不同选择螺杆调节器托盘的倾斜插孔(用于调节与底座面的角度,确保垂直大地,受力良好),安装波纹管或其他隔离套(试验段采用塑料薄膜隔离套),旋入螺杆。采用电动扳手拧紧调节螺杆或徒手拧至螺杆接触地面,再使用扭矩扳手旋转180°消除空隙,使螺杆底部略有受力。在桥梁超高地段,需根据超高量选用不同高度的螺杆,低侧采用短螺杆,高侧长螺杆,螺杆长度分别有:550mm、660mm、730mm、800mm四种型号。在路基段上,无论超高与否,均使用550mm长短螺杆。2.5.5.1.2.2钢筋绑扎、接地焊接道床板在纵向划分成不大于100m的接地单元,每一单元与贯通地线单点“T”型连接一次。路基、桥梁段纵向接地钢筋均采用道床板内上层纵向结构钢筋(道床板钢筋网中间1根,两侧各1根)。接地端子均设置在道床板外侧,与接触网基础上的接地连接。路基中3根接地钢筋在不大于100m的接地单元内用横向结构钢筋连接,桥梁段每个道床板单元内采用一根上层结构钢筋作为横向接地连接钢筋。具体钢筋绑扎及接地焊接工艺步骤如下:⑴钢筋绑扎首先按照设计图纸架设底层钢筋,同时在纵横向钢筋交叉处,纵向钢筋与轨枕珩架下层钢筋交叉处以及纵向钢筋搭接处设置绝缘卡,并用尼龙自锁带将钢筋绑扎牢固;然后架设上层纵横向钢筋,穿入横向钢筋,对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及轨枕桁架上层钢筋交叉处以及上层纵向钢筋搭接范围的搭接点按设计要求设置绝缘卡,用尼龙自锁带绑扎。绑扎过程中不得扰动粗调过的轨排。路基上,纵向钢筋的搭接不得小于70cm,采用三个绝缘卡固定。⑵接地焊接每一单元内部纵向接地钢筋焊接长度不小于 200mm,横向接地钢筋连接纵向接地钢筋时采用L型焊接,并焊缝长度和焊接质量同上要求。接地端子由厂家直接焊接成330mm的成品,安装时端子位置要正确。为防止接地端子污染,焊接后在端子孔内塞上纱布并用胶带封闭。在路基较短,没有设置接触网基础的情况下,路基段接地端子设置在靠近桥台处,通过接地钢缆与桥台处的接地端子连接,并入桥梁接地系统,但并入后形成的接地单元同样要求满足不大于100m的要求。⑶钢筋绝缘及接地检测道床板架设完成后,进行绝缘和接地性能测试,确保符合要求。按设计要求对纵横向钢筋进行绝缘处理,并检查绝缘效果。检测采用电阻检测仪。非接地钢筋中,任意两根钢筋的电阻值不小于2兆欧。2.5.5.1.2.3安装横向、纵向模板桥梁段每个单元均在两头设置横向模板,路基段则不设置。横向模板由中模板、两侧模板、固定钢条共三部分组成。标准纵向模板每节12m长,共有450mm、650mm高两种形式,以适合普通段和超高段施工。在本试验段中,650mm模板用于53号圆曲线及缓和曲线范围内的桥梁超高侧,其余地段使用450mm高模板。⑴模板准备①模板表面平整无凹凸、无弯折、无污物;②复核桥梁单元内基座条位置正确,基座条与下部结构连接牢固;③模剂涂刷完成;⑵安装横向模板在安装横向模板的位置必须准确放样、划线标注。横向模板由3块拼接组成,可使用物流平车运输,人工安装。先安装中间部件,最后安装两边部件。使固定钢条嵌入模板底面凹槽,相邻模板间部分销接、拼接严密,顶部设钢盖板。为防止路基支承层混凝土切缝被混凝土浆液封闭失效,在切缝处设置40cm宽的防水板。258⑶纵向模板安装①测量放样后,用墨斗弹出两侧纵向模板内边线,在模板锚栓孔位置处用冲击钻提前打设模板加固锚栓孔,在孔内放入膨胀螺丝套管;②在纵向模板底部的钢槽内安置一根通长胶皮管,接头处放置两根,以防止施工时混凝土跑浆;③将存放在线路中部的一组纵向模板吊装至安装机储存架上;④按照标示的模板边线位置,吊运模板就位,将模板上的加固孔用锚栓固定,上部采用拉筋加固,对于底座局部不平整的地方,用楔块垫平,保持底面支撑牢固、水平。⑤纵向模板间采用螺栓固定,模板两侧端布设置双面胶条,避免漏浆; ⑥模板安装机沿轨道线路依次行走至下一对模板安装位置,安装完循环段内所有模板。⑷储运计算模板使用数量,使用公铁随车吊运输车和胶轮物流小车将纵向、横向模板利用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从后方倒运至前方,放置于轨道两侧或模板安装机内的储物架上。2.5.5.1.2.4轨排精调轨排精调的精调小车,通过全站仪与小车顶端的棱镜,将轨排高程、中线偏位等数据显示在小车顶部的电脑上,再用调整螺杆调节器的方法,反复测调,最终使轨排线形满足设计要求。工作流程见图2.5.5-2。图2.5.5-2精调工艺流程图⑴轨枕编号为便于每根轨枕对应各项数据的收集和归档,精调工作进行前首先对轨枕进行编号。号码三位由阿拉伯数字构成,每隔5根轨枕以5的倍数从0编到300,即000,005,010……300;以此作为一个精调数据单元,同法重复000~300进行下一单元编号。编号采用红色油漆喷于轨枕线路右侧轨枕上。⑵确定全站仪坐标。全站仪采用自由设站法定位,通过观测附近8个CPⅢ点上的棱镜,自动平差、计算确定位置。改变测站位置,必须至少交叉观测后方利用过的4个控制点。每工作面配备2台莱卡2003全站仪。⑶测量轨道数据。精调小车停于螺杆调节器对应位置后,全站仪测量轨道精测小车顶端棱镜,小车自动测量轨距、超高。⑷反馈信息。接收观测数据,通过配套软件,计算轨道平面位置、水平、超高、轨距等数据,将误差值迅速反馈到精测小车的电脑显示屏幕上,指导轨道调整。 ⑸调整中线。采用双头调节扳手,调整轨道中线。⑹调整轨道高程。用普通六角螺帽扳手,旋转竖向螺杆,调整轨道水平、超高。高度只能往上调整,不能下调。(7)精调好轨道后,尽快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前,如果轨道放置时间过长,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或受到外部条件影响,必须重新检查或调整。(8)该项工序所用设备及器具为轨道精调小车、全站仪、双头调节扳手、六角扳手。2.5.5.1.3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施工方法及工艺2.5.5.1.3.1混凝土浇注精调完成后,开始浇筑道床板混凝土,其工作流程见图2.5.5-3。具体施工方法如下:⑴准备工作。清理杂物,喷水湿润浇筑机螺旋输送槽、储料斗及轨道下部结构、轨枕表面。用防护罩覆盖轨枕、扣件。检查轨枕有无损伤,螺杆调节器螺杆是否出现悬空,隔离套是否装好。⑵检查和确认轨排复测结果。浇筑混凝土前,如果轨道放置时间过长(超过12h),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或受到外部条件影响,必须重新检查或调整。⑶输送。利用浇筑机螺旋输送装置,将运到现场的混凝土由侧向送入储料斗。⑷浇筑。储料斗内置螺旋布料装置,通过调整储料斗左右倾斜角度,控制布料及四个出料槽流量,前面漏斗处的4个插入式捣固器将混凝土捣固密实,尾部有4个辅助振捣器用于人工局部补捣模板边等部位。⑸移位。每次行走1个轨枕间距。⑹收尾。利用简易平板小车,人工抹面,清刷钢轨、轨枕和扣件。(7)施工缝的处理。如出现机械故障等原因浇筑过程终断,根据设计要求,在最后的两根轨枕中间设置施工缝。施工缝的设置采用金属网,以使施工缝表面粗糙,确保新老混凝土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力。接缝处的横向钢筋位置挪向浇筑混凝土侧。如终断时间超过72小时(或时间不到72小时,但温度变化较大),另外增设4排共16根销钉和U型钢筋加强。(8)本工序主要设备为混凝土浇注机、混凝土输送车、工具运送小车、简易平板小车。 图2.5.5-3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工作流程图2.5.5.1.3.2混凝土养护⑴工作内容①混凝土养护采用专用养护帐篷,养护帐篷靠浇筑机牵引。终凝前喷涂养护液(试验段施工视温度条件决定或喷雾养护)或喷雾养护,终凝后帐篷保湿保温养护;②松调节器螺杆。在混凝土初凝(浇筑混凝土约1小时)后,逆时针旋转调节器螺杆,拧松1/4圈,约1mm;③松扣件。在混凝土浇筑约2~4小时,拧松全部扣件,释放钢轨应力;④横向模板。在混凝土浇筑约2~4小时,松开横向模板和施工缝模板。⑵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①混凝土浇筑后,避免与流动水相接触,并在12h内覆盖和洒水养护,洒水次数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禁止洒水养护,可在混凝土表面喷涂养护液养护,并采取适当保温措施。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掺用缓凝剂等的混凝土养护期按规定适当延长。②道床板混凝土初凝前后采取喷雾保湿养护措施。③认真落实养护措施,以保证95%的裂缝宽度≤0.5mm。轨道验交时,混凝土板中裂缝宽度≤0.5mm时,可不处理;否则,进行封闭处理。④进行松扣件、模板操作时注意不要扰动轨排,避免混凝土受到损伤。⑤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前,禁止在道床板上行车及碰撞轨枕。2.5.5.1.4器具回收倒运及道床板整修施工方法及工艺2.5.5.1.4.1拆除纵、横向模板 ⑴工作内容①当道床混凝土抗压强度≥5MPa(约在浇筑混凝土24小时)后,开始拆除纵、横向模板。②拆、洗模板。利用模板拆洗机先拆纵向模板,再拆横向模板,依次推进,逐块拆除、清洗、涂油,将各型模板、楔块形钢垫块、固定钢条等分类集中,小件储存在周转筐中,放置于两线间待转运。③利用模板拆洗机拆除纵向模板后,用1台小型轨道平板运输吊车拆除、收集横向模板。纵、横向模板由起重运输车利用混凝土浇筑间隔,从后方倒运至前方。⑵工序使用设备模板拆洗机、材料存储筐、小型轨道平板运输车。⑶储运①该机械上可存放纵向模板8对,并放在存放框架内,便于放满之后装卸运输模板;②拆下来的横向模板放在收集筐中;③在浇筑混凝土间隙,利用起重运输车,将纵、横向模板从后方倒运至前方。⑷注意事项①拆除过程中严禁磕碰模板,防止模板变形;②模板表面清洁及涂油检查;③模板必须成对存放;④检查模板零部件是否收集齐全;⑤有拆下的模板及附件,集中成组存放于两线路中部。2.5.5.1.4.2拆除螺杆调节器⑴工作内容①终凝后,拆除全部调节器螺杆。②约24小时后,将调节器钢轨托盘与工具轨分离,逐一清洗、涂油保养后,集中储存在集装筐中,放置于两线路中间。⑵设备螺栓扳手、集装筐、小型轨道平板运输车。⑶注意事项①必须逆时针旋转调节器螺杆,放松螺杆时禁止顺时针旋转螺杆。②拆卸出的螺杆和调节器钢轨托盘逐一清洗、涂油保养集中装入集装筐。③轻拿轻放,严禁乱扔,及时修复损伤的螺杆。 2.5.5.1.4.3拆工具轨⑴工作内容①解开全部工具轨扣件,清洗扣件、涂油;②起重运输车吊装收集工具轨;③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拆除扣件。⑵设备及工具起重运输车、集装筐、螺栓扳手。⑶储运在浇筑混凝土间隙,利用起重运输车将工具轨等材料从后方倒运至前方。⑷注意事项①工具轨拆出后,立即检查钢轨的平直度,清除轨底及轨面上附着混凝土或其他污染物;②工具轨时使用专用吊具,防止工具轨变形。2.5.5.1.4.4填塞螺杆孔、修整混凝土⑴工作内容将螺杆调节器螺栓的遗留孔用砂浆封堵。⑵设备砂浆搅拌机、轨道小车。⑶注意事项①充填必须密实;②污染道床板表面。2.5.5.2轨道精调施工工艺及方法2.5.5.2.1轨排组装和运输⑴吊装:将待用轨枕使用龙门吊吊放在轨排组装平台上,每次起吊每垛的1层(4根轨枕),吊装时需低速起吊、运行。⑵匀枕:按照组装平台上轨枕块的定位线人工匀枕,轨枕间距误差控制在5mm内,并对轨枕表面进行清理。⑶检查调整轨枕位置,并弹线将一侧的螺栓孔布成一条线,偏差小于1mm。⑷吊装轨道排架,人工配合龙门吊,将轨道排架扣件螺栓孔位置与轨枕上螺栓孔位置对齐,平稳、缓慢地将排架放置于轨枕上。⑸复查轨枕位置并上紧扣件。 ⑹对轨排螺栓安装质量及轨枕间距进行检查,合格后龙门吊吊起组装好的轨排至预定地点进行定位铺设。2.5.5.2.2轨排就位⑴布设轨排。铺装龙门吊从分枕组装平台上吊起轨排运至铺设地点,按中线和高程定位,误差控制在要求范围内。相邻轨排间使用夹板联结,每接头安装4套螺栓,初步拧紧,轨缝留6~10mm。每组轨排按准确里程调整轨排端头位置。⑵安装轨向锁定器。靠近电缆槽一侧轨向锁定器一端支撑在防护墙底部,另一端支撑在轨排托梁的支腿上;靠近线路中线侧:在距离轨排拖梁支腿外侧50cm处钻孔预埋长20cm的φ16圆钢,做为轨向锁定器的支撑。2.5.5.2.3轨排粗调粗调顺序:对某两个特定轨排架而言,粗调顺序为:1→4→5→8→2→3→6→7→1→2→3→4→5→6→7→8。步骤1:中线调整。配备全站仪和测量手簿,采用自由设站法定位,设站时应至少观测附近4对CPⅢ点,测量轨排框架拖梁上的中心基准器,轨排两侧各安排4人同时对轨向锁定器进行调整。如中心基准器偏离轨道中线左侧,则采用46mm开口扳手松动右侧轨向锁定器(逆时针旋转),同时采用46mm开口扳手拧紧左侧轨向锁定器(顺时针旋转)使轨排向右移动至设计轨道中线位置后拧紧右侧轨向锁定器。步骤2:高程调整。使用精密电子水准仪测量每榀轨排对应拖梁处钢轨的标高(每榀8个点),与设计轨面标高对照计算高程差。当实测轨面标高低于设计轨面标高时,应采用36mm开口扳手顺时针旋转竖向螺杆使轨排上升至设计轨面标高;当实测轨面标高高于设计轨面标高时,应松开轨向锁定器,同时采用36mm开口扳手逆时针旋转竖向螺杆使轨排下降至设计轨面标高。步骤3:粗调完成后,相邻两排架间用夹板联结,接头螺栓按1-3-4-2顺序采用活动扳手拧紧。2.5.5.2.4轨排精调步骤1:全站仪设站。采用全站仪观测4对连续的CPⅢ点,自动平差、计算确定设站位置,如偏差大于0.7mm时,应删除1对精度最低的CPⅢ点后重新设站。改变测站位置后,必须至少交叉观测后方利用过的6个控制点,并复测至少已完成精调的一组轨排,如偏差大于2mm时,应重新设站。步骤 2:测量轨道数据。轨道状态测量仪放置于轨道上,安装棱镜。使用全站仪测量轨道状态测量仪棱镜。小车自动测量轨距、超高、水平位置,接收观测数据,通过配套软件,计算轨道平面位置、水平、超高、轨距等数据,将误差值迅速反馈到轨道状态测量仪的电脑显示屏幕上,指导轨道调整。步骤3:调整中线。采用46mm开口扳手调节左右轨向锁定器,调整轨道中线,一次调整2组,左右各配2人同时作业。在调整过程中,全站仪一直测量轨道状态测量仪棱镜,接收观测数据,通过配套软件,将误差值迅速反馈到轨道状态测量仪的电脑显示屏幕上,直到误差值满足要求后调整结束;中线调整到位后,在仪器监控下拧紧松扣一侧,在此过程中,不得扰动已调整好的中线;步骤4:调整高程。粗调后顶面标高略低于设计顶面标高0~-2mm。用36mm开口扳手,旋转竖向螺杆,调整轨道水平、超高(旋松超高调整器,调整轨排倾角,使轨排框架至设计标高,旋紧两侧竖向螺杆,使竖向螺杆与地面垂直)。调整后人工检查螺杆与混凝土是否密贴,保证螺杆底部不悬空。调整螺柱时要缓慢进行,旋转120°为高程变化1mm。2.5.5.3无砟轨道CPIII网布设施工方法及工艺测量工作是无砟轨道施工的核心技术,其测量工作方法不同于一般线下工程测量。无砟轨道测量基础网为CPⅢ平面控制网,采用后方交会方法施测,其测量布网形式如图2.5.5-4。图2.5.5-4CPⅢ平面控制网布网形式图2.5.5.3.1CPⅢ点号编制原则CPⅢ点号按公里数递增进行编号。为便于测设与无轨砟道测量施工配套并便于输入操作的方法,即所有位于线路左侧的点,使用01,03,05….等单号,位于线路右侧的点,使用02,04,…等双号,如××304,00表示DK×××+…,3表示CPⅢ,04表示CPⅢ点序号。2.5.5.3.2CPⅢ平面控制网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⑴仪器精度要求全站仪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全站仪的基本精确度条件为:角度测量精确度:±1″;距离测量精确度:±2mm+2ppm。 全站仪带目标自动搜索及照准(ATR)功能的全站仪,每台仪器配12个棱镜。试验段使用两台全站仪,其角度测量精确度:±0.5″;距离测量精确度:±1mm+1ppm。⑵CPⅢ控制点测量方法及与上一级控制网的关系自由测站的测量,从每个自由测站,将以2x3对CPⅢ点为测量目标,每次测量保证每个点被重复测量3次,并进行不少于两个测回观测。如图2.5.5-5。测站(自由站点)CPIII标记点向CPIII点进行的测量(方向、角度和距离)图2.5.5-5CPⅢ控制点测量方法及其与上级控制点关系图为保证每次测量时同一个点使用同一个棱镜,对测量需要的12个棱镜进行1~12编号,并对每个CPⅢ点使用的棱镜号和连接器进行记录。在自由站上测量CPⅢ的同时,将靠近线路的CPI点及全部CPII点进行联测,纳入网中,CPI/CPII点至少在两个自由站上进行联测,有可能时联测3次,联测长度控制在150米之内。当受观测条件限制,只能有一个自由站点和CPI/CPII通视时,设置辅助点,如图2.5.5-6。⑶测量中点位横向允许偏差不大于±5mm。⑷面测量根据测量需要分段测量,其测量范围内的CPI及CPII点联测。图2.5.5-6辅助点设置示意图 ⑸CPIII控制点的定位精度要求,见表2.5.4-2。表2.5.5-1CPIII控制点的定位精度表(mm)控制点可重复性测量精度相对点位精度CPIII后方交会测量512.5.5.3.3CPⅢ控制网平面数据处理CPⅢ网的平面数据处理采用专业软件进行处理,处理结果不能满足所要求的精度指标时,进行返工测量。2.5.5.3.4CPⅢ控制网高程测量方法CPⅢ控制点水准测量按精密水准测量的要求施测,并进行严密平差,平差计算按有关精密水准测量的规定执行。每一测段至少与3个二等水准点进行联测,形成检核。联测时,往测时以轨道一侧的CPⅢ水准点为主线贯通水准测量,另一侧的CPⅢ水准点在进行贯通水准测量摆站时就近观测。返测时以另一侧的CPⅢ水准点为主线贯通水准测量,对侧的水准点在摆站时就近联测。往返测量示意如图2.5.5-7,。往测水准路线图返测水准路线图·二等水准点后视·仪器摆站点前视CPⅢ水准点联测线图2.5.5-7往返测量示意图2.5.5.3.5CPⅢ控制网高程测量方法隧道里一般布置在电缆槽顶面以上30—50cm的边墙内衬上。全站仪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全站仪的基本精确度条件为:角度测量精确度:±1″;距离测量精确度:±2mm+2ppm。全站仪带目标自动搜索及照准(ATR)功能的全站仪,每台仪器配12个棱镜。试验段使用两台全站仪,其角度测量精确度:±0.5″;距离测量精确度:±1mm+1ppm。⑵CPⅢ控制点测量方法及与上一级控制网的关系自由测站的测量,从每个自由测站,将以2x3对CPⅢ点为测量目标,每次测量保证每个点被重复测量3次,并进行不少于两个测回观测。如图2.5.5-5。 测站(自由站点)CPIII标记点向CPIII点进行的测量(方向、角度和距离)图2.5.5-5CPⅢ控制点测量方法及其与上级控制点关系图为保证每次测量时同一个点使用同一个棱镜,对测量需要的12个棱镜进行1~12编号,并对每个CPⅢ点使用的棱镜号和连接器进行记录。在自由站上测量CPⅢ的同时,将靠近线路的CPI点及全部CPII点进行联测,纳入网中,CPI/CPII点至少在两个自由站上进行联测,有可能时联测3次,联测长度控制在150米之内。当受观测条件限制,只能有一个自由站点和CPI/CPII通视时,设置辅助点,如图2.5.5-6。⑶测量中点位横向允许偏差不大于±5mm。⑷面测量根据测量需要分段测量,其测量范围内的CPI及CPII点联测。图2.5.5-6辅助点设置示意图⑸CPIII控制点的定位精度要求,见表2.5.4-2。表2.5.5-1CPIII控制点的定位精度表(mm)控制点可重复性测量精度相对点位精度CPIII后方交会测量51 2.5.5.3.3CPⅢ控制网平面数据处理CPⅢ网的平面数据处理采用专业软件进行处理,处理结果不能满足所要求的精度指标时,进行返工测量。2.5.5.3.4CPⅢ控制网高程测量方法CPⅢ控制点水准测量按精密水准测量的要求施测,并进行严密平差,平差计算按有关精密水准测量的规定执行。每一测段至少与3个二等水准点进行联测,形成检核。联测时,往测时以轨道一侧的CPⅢ水准点为主线贯通水准测量,另一侧的CPⅢ水准点在进行贯通水准测量摆站时就近观测。返测时以另一侧的CPⅢ水准点为主线贯通水准测量,对侧的水准点在摆站时就近联测。往返测量示意如图2.5.5-7,。往测水准路线图返测水准路线图·二等水准点后视·仪器摆站点前视CPⅢ水准点联测线图2.5.5-7往返测量示意图2.5.5.3.5CPⅢ控制网高程测量方法隧道里一般布置在电缆槽顶面以上30—50cm的边墙内衬上。 3施工进度安排及各专业工程施工组织衔接安排3.1标段总工期、主要节点工期3.1.1总工期计划工期46个月,计划开工日期2016年03月1日,计划竣工日期2019年12月31日。3.1.2节点工期本标段主要工程项目工期,根据主要工程量、作业面、进度指标,经过认真计算和经验修正,最后形成节点工期,作为本标段工期控制依据。节点工期安排见表3.1.1-1。表3.1.1-1标段工期总体计划安排表工程项目名称计划开始时间计划完成时间工期/d工程开始2016.03.012016.03.010场地征拆、管线改移、树木伐移2016.03.012016.08.10163办公生活区建设、大小临建设2016.08.112016.10.1970永久占地征拆、京包断线2016.10.202016.10.29102#竖井施工2016.10.312017.07.192623#竖井及明挖区间施工2016.10.312017.06.142271#竖井及明挖区间施工2017.06.262018.06.263662#竖井盾构机组装调试2017.06.262017.09.23902#~1#竖井区间盾构施工2017.09.242018.11.104132#~1#竖井区间轨下结构施工2019.01.102019.03.10603#竖井盾构机组装调试2017.06.262017.09.23903#~2#竖井区间盾构施工2017.09.242018.09.083503#~2#竖井区间轨下结构施工2018.11.082019.01.0660铺轨(配合)2019.03.112019.03.155四电(配合)2019.03.162019.12.30290工程竣工2019.12.312019.12.3103.2主要工效指标和技术要素分析3.2.1主要工效指标分析3.2.1.1明挖工程主要工效指标分析⑴地下连续墙2号竖井基坑围护结构采用1.2m厚地下连续墙,墙深47 m,穿越地层以杂-素填土、粉土、粉质粘土及卵石土层。地下连续墙采用宝峨BG60型重型液压抓斗成槽,以6m宽标准槽段为例,连续墙成槽时间见表3.2.1-1所示。表3.2.1-1地下连续墙施工作业时间分析表(6m宽标准幅槽段)作业名称测量放线成槽(45m)清槽下钢筋笼灌混凝土合计作业时间0.5h12h2h3.5h6h24h导墙作业可与其他作业平行进行,作业时间不计入槽段作业时间;根据现场场地条件及工程量,2#竖井采用GB46液压抓斗施工,安排成槽与灌注混凝土平行作业,幅宽6m的标准幅槽段作业时间为16h;考虑地质条件差异、天气等影响,按18h计;异型幅及其它宽度的标准幅槽段作业时间以此为标准,适当增减。⑵钻孔灌注桩出口明挖段均采用钻孔桩作为围护结构,采用Φ1000@1400钻孔灌注桩。围护桩桩深12.8~29.6m,穿越地层杂-素填土、粉土、粉质粘土及卵石土层为主。围护桩采用旋挖钻施工,泥浆护壁成孔。围护桩单桩作业时间见表3.2.1-2。表3.2.1-2Φ1000围护桩单桩施工作业时间分析表作业名称测量放线成桩(20m)清槽下钢筋笼灌混凝土合计作业时间0.5h3h0.5h0.5h1.5h6h安排下钢筋笼、灌注混凝土与成桩作业平行开展,则围护桩成桩时间按照4小时考虑。⑶土方开挖及支撑架设竖井及明挖区间基坑均采用明挖顺做施工,开挖面积较大。6m深度以内土方采用大型挖掘机开挖;6m深度以下土方采用小型挖掘机开挖,配合长臂挖机出土;基底部分采用人工开挖。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明挖段土方作业按单工作面1000m³/天的平均出土量考虑;钢支撑架设随基坑开挖紧随进行。⑷明挖主体结构明挖区间均采用单层单跨框架/拱形结构,主体结构分底板、侧墙、顶板三次浇筑完成,底板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换撑作业;竖井为多层框架结构。结合伸缩缝及沉降缝设置,明挖区间12m作为一个流水段安排施工,竖井结构分层施工。则单流水段作业进度指标如表3.2.1-3所示。表3.2.1-3主体结构防水和结构浇筑作业循环时间分析(一个流水段)施工顺序工序名称循环时间分析(天)合计时间(天)1基底处理、底板防水板2.5合计9底板钢筋绑扎4立模、底板浇筑1.5养护拆模12换撑3合计33支撑拆除1合计11 ⑴侧墙防水1⑵脚手架搭设2侧墙(环框梁)钢筋绑扎3立模、浇筑砼2拆模养护2顶板支撑拆除1合计8天脚手架搭设、底模3顶板钢筋绑扎3浇筑砼1明挖区间考虑流水作业,底板作业循环按7天考虑,侧墙按8天考虑,顶板施工按7天考虑(由于顶板养护时间较长,暂不考虑养护拆模及防水工期)。3.2.1.2盾构工程主要进度指标分析⑴盾构始发、到达段掘进进度指标平均2环/天,即4m/d。考虑始发段长度200m,接收段100m。⑵盾构正常段进度指标分析盾构正常段每环掘进工作时间安排(按掘进距离1800m考虑)详见表3.2.1-4。表3.2.1-4复合地层一般段盾构作业时间分析表序号工作内容作业时间时间进度(min)备注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1掘进准备52掘进作业10020mm/min3管片拼装准备34管片拼装作业725物资运输60合计180min则:正常掘进段的日平均进度为:22×60÷180×0.75×0.7=3.85环/天,取3.5环/天,即7m/d。其中0.75为机械综合完好率,0.7(受泥水处理影响,效率较低)为时间综合利用率。考虑到下穿建构筑物影响,盾构隧道综合平均月进尺按照150m/月计算。⑶管片预制作业时间安排表3.2.1-5管片预制作业时间分析表(单环)序号项目名称所需时间(分钟)备注1钢筋下料提前制备2钢筋笼焊接提前制备3模具清理8分钟其他管片模具可同步进行4模具组合4分钟其他管片模具可同步进行5模具精度检查5分逐模顺序检查 6钢筋笼安放6分钟逐模顺序安放7预埋件安装20分钟逐模顺序安装8混凝土浇注15分/块2至3块同步浇注9外弧面收光90分钟/块含静放时间10养护10小时蒸汽养护11脱模10分钟/块其他管片同步进行合计16小时管片生产按照每套模具一个工作日完成1.5环管片施工计算。3.2.1.3路基工程主要进度指标分析路基施工主要包括路基填筑、过渡段、地基处理、路基防护、支挡结构及相关工程部分,路基工程可与小桥、涵洞同时开工。表3.2.1-6路基工程进度指标分析表工程名称分项工程施工进度指标路基工程基床表层2.5~3.0万方/(月·段)基床底层2.7~3.2万方/(月·段)基床以下路基3~3.6万方/(月·段)地基加固旋喷桩4000~5000m/月3.2.1.4桥梁工程主要进度指标分析⑴本标段桥梁结构简单,主要为框架桥,基坑开挖及地基处理按30~60天计,主体浇筑按60~90天计。⑵万泉河中桥采用钻孔桩基础,钻孔桩工效见“章节3.2.1.1”。承台工效指标见表3.2.1-7。表3.2.1-7承台分项作业进度指标表序号工作内容时间序号工作内容时间1施工准备3天5安装模板及浇筑混凝土3天2基坑开挖及防护2天63凿除桩头及基底处理、检测7天74绑扎钢筋5天8合计一般陆地承台20天/个3.2.1.5无砟轨道工程主要进度指标分析无砟整体道床施工按100~120单线米/d计。3.2.2控制性工程及施工敏感点站前工程以铺轨为控制主线,对控制性工程和工期敏感点的工期运用决策树分析法进行分析,依据工效指标、技术要素及平行施工单元,对控制点的工期进行确定。经分析,本标段控制性工程为2#、3#竖井及明挖区间 及盾构隧道施工,其中盾构隧道为工期敏感点。3.3专业工程工期安排3.3.1施工进度安排原则满足合同文件总工期的要求,安排时考虑各种对工期的不利因素,留有余地,使工期有效可控。实际工期将根据铁总及建设单位审定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随时调整,确保按建设单位的要求完成本标段施工任务。以技术资料、工程量清单提供的工程数量和本标段计划投入的资源(装备、劳动力、材料、资金等)为依据,以合同文件要求的工期为前提,运用网络计划技术,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各分项工程施工进度。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挖掘机械设备潜力,突出专业化生产。以组织均衡法施工为基本方法,抓住有利季节,减少雨季和冬季影响,采取平行、流水、均衡的作业方法,积极谋划,超前运作。围绕建设单位的总工期要求,前道工序及时为后序工作创造作业面,保证各分项工程施工作业安排与施工进度计划相协调。3.3.2施工进度安排进度计划安排见表3.1.1-1所示,进度计划均符合合同文件要求。3.4工程进度网络计划图利用项目管理软件,明确项目进度管理里程碑,根据总工期、节点工期计算紧前工作、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开始时间、最迟完成时间、时差等参数,计算工作总时差、自由时差,明确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用节点、编号(方框)表示工作,箭线表示工作逻辑关系,绘制本项目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工程进度网络计划图见“(二)施工组织设计图表部分表6-4-1”。3.5工程进度横道图用横轴方向表示时间,纵轴方向表示工程编号、名称等,图表内以线条、数字、文字代号等来表示计划(实际)所需时间,计划(实际)开工或完工时间,根据本项目总工期、节点工期,计算关键线路,绘制施工进度横道图、网络图。工程进度横道图见“(二)施工组织设计图表部分表6-4-1”,工程进度网络图见“(二)施工组织设计图表部分表6-4-2”。3.6工期计划关键线路本标段计划开工日期2016年3月1日,计划竣工日期2019年12月31日,根据总体施工计划安排和分析,本标段的施工关键线路为: 工程开始→临时占地征迁(京包铁路东侧)→办公生活区建设、人工挖探→临时占地范围内大临建设→永久占地征拆、京包断线(拆轨、清道渣)、路内设施拆改、既有地铁线手续办理→2#竖井围护结构施工→2#竖井基坑开挖支护→2#竖井主体结构施工→2#井~1#井区间盾构机始发、掘进、到达→轨下结构施工→道床、轨枕施工→铺轨→四电、联调联试→静态验收及克缺→试运营→竣工。3.7各专业工程施工组织衔接3.7.1总体施工顺序3.7.1.1总体施工原则⑴坚持“总体布局、全面开工,分段突击、快速推进,均衡生产、确保重点”的原则。⑵运用平行、交叉、流水等科学手段组织施工;工期安排遵循“技术领先、合理可行、留有余地”的原则。⑶本着先进性与适用性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加强工序控制,确保优质、安全、快速、高效建成该工程;并以先进可靠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控制投资,降低成本。⑷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科研先行”的原则,以“可靠、精良”为要求,配置与选择施工设备、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关键特殊工序遵循先试验、后实施,做到安全可靠。⑸遵循“重视环境、保护环境”的原则,做到不扰民,不污染环境。⑹选择优良的施工队伍、投入精干的管理人员,通过科学严格的管理,按期、优质、高效建成京张铁路,服务社会。(7)总体施工按照:施工准备→明挖区间及竖井→盾构隧道掘进→轨下结构施工→铺轨,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平行流水、均衡生产。(8)应充分考虑明挖区间、隧道、路基、桥涵等结构的沉降变形稳定时间。(9)综合考虑各专业间的接口,统筹安排,紧密衔接。3.7.1.2主要分部工程安排原则⑴主要工程安排要“突出重点、紧前安排、尽量平衡、关死后门”。⑵以清华园隧道完成时间为控制节点,按工序和工艺要求倒排,确定各分部工程的最迟开始时间及最迟完成时间,对各主要工序间隔时间应按最短时间测算并控制。⑶根据确定的考核时段(年、季或月),按施工组织和工艺流程分解并确定清华园隧道工程的分步节点工期计划。其中:①2#、3#竖井 :分竖井围护结构、竖井开挖支护、竖井结构施工3个节点安排完成时间。②明挖区间:分基坑围护结构、基坑开挖支护、明洞隧道主体结构3个节点安排完成时间。③盾构隧道:分盾构机组装调试、隧道掘进作业、盾构机拆解转场、轨下结构施工4个节点安排完成时间。盾构施工进度按单台盾构机5m/天;轨下道床及轨枕结构施工进度按每个作业面500m/月。3.7.2明挖工程施工组织衔接⑴首先实施围护结构施工,包括围护桩(2#竖井为地连墙)和旋喷桩。⑵与围护结构同步进行降水井施工,围护结构施做期间完成基坑降水,提供基坑开挖条件。⑶钢支撑、钢围檩加工、运输与围护结构施工同步进行,提供基坑支护物资储备。钢筋混凝土支撑则直接在作业面现浇完成。⑷基坑边便道、排水沟施工与冠梁施工同步进行,做好基坑开挖出土于开挖支护流水段划分和同步作业规划。⑸优先施工2#竖井、3#竖井,由竖井向路基段进行开挖支护作业,尽早提供盾构施工条件。⑹结构防水与钢筋混凝土作业均采用流水作业。(7)根据明挖工程特点和工期要求,配比2个明挖架子队和1个综合架子队,分两个作业面开展施工,采用大型机械化配套设备和小型配套机具,分段平行流水组织。3.7.3盾构工程施工组织衔接⑴盾构隧道拟采用两台Φ12.61m泥水平衡盾构机完成掘进任务。盾构机在2#、3#竖井及部分明挖区间施工完毕后下井组装、始发,施工完成后先后从1#竖井和2b竖井吊出。计划用3个月完成整机组装调试,2#~1#竖井掘进工期13个月、3#~2#竖井掘进工期11.5个月,盾构机拆解吊出用时2个月。⑵开工后根据盾构隧道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预制管片生产,我标段在房山桥梁厂建设管片预制场一处,进行管片、预制中箱涵的生产、存储,盾构掘进前根据施工安排提前运送至施工现场存放。管片于2017年1月开始试生产,盾构达到接收前2018年3月完成全部管片生产任务。⑶在盾构井施工的同时,平行开展泥水厂的土建建设,两套针对本工程设计的全封闭泥水处理设备于2#、3#竖井结构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并安装,随盾构机安装进行同步调试,每台盾构机配置一套泥水处理设备;每套泥水处理设备处理能力达到2500m³/h。 ⑷盾构组装及始发所需的基座、反力架、车架行走机构等结构在竖井结构施工完成后实施。⑸盾构组装:每台盾构机组装选用1台750t履带吊、1台45t龙门吊和1台400t履带吊完成。主机使用750t履带吊在2#、3#工作井口组装,后配套台车使用400t履带吊和45t龙门吊在后配套台车段组装。各系统安装完成后即同步进行单系统调试,全部安装完毕后进行整机调试。⑹盾构隧道正常施工阶段主要临时设施均设置在2#、3#竖井施工场地围挡范围内。竖井井口设置龙门吊吊运管片、油脂、轨道、泥浆管及其他耗材;竖井侧面设置砂浆拌合站、加工场、冷却水池等设施。图3.7.3-1盾构施工场地平面布置示意图3.7.4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衔接⑴优先开工有软基处理的区段,确保路基预留有足够的沉降期。⑵桥涵工程优先施工,为路基填筑提供作业面。⑶明挖U型槽段安排在与明挖区间结构同期开展施工,由深向浅放坡开挖,并分段施工U型槽结构,结构施工完毕达到设计强度后回填。⑷边坡防护路基优先开工,保证路基填筑时间,并为施工便道和填方路段提供尽可能利用的填料。⑸路基排水与基底处理同步进行,尽可能采取永临结合的方式,确保路基施工排水通畅。⑹ 路堤坡脚侧沟等排水设施超前施工,尽早配套完善,尽早排除施工场区的地表水,方便施工。路基排水沟与相应段路基一同考虑施工。在设有脚墙或排除地下水设施地段,先作好脚墙、排水设施。(7)路基施工根据工程特点和工期要求,配备2个路基架子队、1个综合施工队,合理确定作业面数量,采用大型机械化配套设备并辅以小型配套机具,分段平行流水组织。3.7.5桥涵工程施工组织衔接⑴既有线桥梁接长改建首先做好线路防护,保证营业线安全。⑵涵洞工程优先施工,不得影响路基过渡段填筑。⑶框架桥、刚构桥尽早完成,不得影响路基过渡段填筑。3.7.6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衔接本标段轨道工程共设置2个架子队进行施工。⑴明挖区间轨下结构在完成明挖区间结构后开始施做,盾构施工完成后开始施做盾构始发段轨下结构。⑵2#~1#竖井区间、3#~2#竖井区间在盾构机到达后开始施工轨下结构。⑶路基段轨下结构在路基、桥涵工程沉降变形评估合格后展开。3.7.7其他工程施工组织衔接在确保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及时安排施工。3.7.8各专业工序间的组织衔接站前各专业均要围绕铺轨来进行安排。⑴明挖区间与盾构隧道的衔接与配合明挖区间与竖井同时开工,结构施工时在隧道反向预留120m,为盾构机组装调试提供场地条件。⑵明挖区间与路基衔接与配合明挖区间与路基U形槽结构连接,在明挖区间开挖完成后,紧接着开挖施工路基段。 4“架子队”及劳动力组织、配置计划架子队是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的基层施工作业队伍,是以施工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为施工作业管理与监控层,以劳务企业的劳务人员和与施工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其他社会劳动者(统称劳务作业人员)为主要作业人员的工程队。按照(铁建设[2008]51号)《关于积极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本标段路基、隧道、轨道等工程或结构等部位的施工均采用架子队管理模式。4.1架子队管理组织机构4.1.1项目架子队构成⑴架子队按照“管理有效,监控有力,运作高效”的原则组建。⑵按照发包人的要求组建和管理“架子队”,设置劳务管理机构和人员,培训使用劳务作业人员,全面实现架子队用工管理模式,接受发包人的监督与考核。⑶“架子队”是在项目经理部之下、直接管理工班的施工作业层。按照发包人要求以本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为施工作业管理、监控人员,以内部职工、劳务企业的劳务人员或与施工企业签订合同的其他社会劳动者为作业人员,组建“架子队”。⑷依法用工劳务用工为劳务公司提供的,与劳务公司签订劳务用工协议;劳务用工为零散用工的,与零散劳务人员签订以一定工作任务为内容的劳动合同。⑸架子队劳务配备中,我方自有劳力和外雇劳力配置的比例为1:3~1:4,架子队组成以我方管理人员和劳力为主,其余劳务人员由劳务公司派遣人员组成我方整建制架子队参加项目施工。⑹架子队主要组成人员由我单位具有相应的作业技能的正式职工担任,并经过岗位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领工员、工班长安排具有相应的组织能力和丰富的施工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其人员数量满足本工程施工现场生产管理、各施工环节和过程不间断监督的需要。(7)根据站前工程结构物分布、数量、工期要求及工区、单元设置等情况,本标段设置12个架子队。(8)架子队设置专职队长、技术负责人,配置技术、质量、安全、试验、材料、领工员、工班长等架子队主要组成人员,并明确每个岗位职责。以上架子队管理人员均由我单位正式职工担任。(9)架子队现场所需的基本施工机具及机械设备由施工方提供,过程中负责材料供应及现场调配。项目架子队构成见图4.1.1-1。 队长技术负责人技术员质量员安全员试验员材料员领工员工班长各工班综合管理室计划统计室物资设备室安全质量室财务室图4.1.1-1项目架子队构成框图4.1.2架子队管理模式施工现场所有劳务作业人员纳入架子队统一集中管理,由架子队按照施工组织安排统筹劳务作业任务。班组作业人员在领工员和工班长的带领下进行作业,确保每个工序和作业面有领工员、技术员、安全员跟班作业。制定完善架子队管理制度,严格架子队绩效考核,强化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培训,切实管好用好架子队。架子队实行技术交底制度,技术负责人就工程作业工序和环节向领工员、工班长进行书面技术交底,书面技术交底资料要归类存档备查。领工员、工班长在实施作业前对班组作业人员进行工作和安全交底。架子队主要组成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保持稳定和完整,根据本标段铁路施工组织安排及工程进度,适时调整作业班组用工数量。架子队主要组成人员与投标承诺发生变化的,按照“只能加强,不准削弱”的原则,由项目经理部向建设单位(或其委派的建设指挥部)报告,履行审批手续。4.1.3架子队人员配备我单位接受劳务企业劳务人员时,与劳务企业签订劳务协议,检查验证劳务企业与劳务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未签劳动合同的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劳务作业活动。建立劳务作业人员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由项目部组织进行岗前专业培训,培训合格后可上岗,培训情况在教育培训档案中记录。从事技术工种的,必须具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从事特殊工种的,必须具有特种作业证书。 项目部按照有关规定及标准为劳务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生产环境、生活设施、居住条件、作业条件、机械设备和安全防护用具,严禁歧视劳务作业人员。项目部建立劳务作业人员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在开户银行设立劳务作业人员工资基金专户。我单位根据生产经营实际情况,设置劳务管理机构,配备与劳务用工规模相适应的管理人员,优选劳务队伍,加强劳务用工管理。项目部配备专职劳务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劳务管理制度,对劳务作业人员登记造册,记录其身份证号、职业资格证书号、劳动合同编号以及业绩和信用等情况,基本情况及时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备案。我单位积极配合建设、监理单位对架子队工作情况的检查,按有关规定将核查信息报送上级主管部门。架子队管理主要检查项目表见表4.1.2-1。表4.1.2-1架子队管理主要检查项目表序号项目要求检查情况备注1管理机构设置专门机构(或人员)对架子队劳务用工进行管理。2管理办法根据项目制定有针对性的架子队用工管理办法并严格实施。3劳动合同与架子队劳务人员是否签订劳务合同。4架子队组成配备岗位齐全、有资质的企业正式人员担任架子队骨干。5劳务人员登记台帐对架子队劳务人员的身份证号、职业资格证书号、劳动合同编号以及业绩和信用等情况进行登记6架子队内部交底制度建立全面的施工任务、计划、技术、安全等制度并严格落实。4.2劳动组织及劳动力配置计划4.2.1劳动力素质构成及特点本标段参建队伍将抽调思想好、身体健康、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人员组成,人员素质构成比例为技工占70%。管理层人员精干高效、年富力强,在以往类似工程施工中工作优异,多次受到建设单位的表彰;技术人员均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深厚的技术功底,接受能力强,工作作风严谨,廉洁负责;施工人员均从事过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素质较高。进场人员先进行安全生产、质量意识、施工规范、操作规程、验收标准、治安消防、法律法规、文明施工、安全维护、环境保护等教育和铁路知识专题培训。根据需要配备的特种作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4.2.2劳动力配置计划劳动力配备(含管理人员)见表4.2.2-1。 表4.2.2-1劳动力人员配备一览表序号单位管理服务人员数量(人)作业人员数量(人)小计(人)队伍数量(个)上场人员累计(人)1项目经理部90902明挖架子队1248049224923盾构架子队824024822484轨道架子队1551052525255路桥架子队829029822986综合架子队1539040534057管片架子队61501561156总计1222144.2.3施工队伍调遣方案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及主要技术人员在签订合同后3天内进场,进行现场调查,确定临时工程的施工方案,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4.2.4施工过程劳动组织本项目工程量大,工程专业多,各专业施工互相穿插,需要紧密配合。为此,在进行施工队伍配备时,为保证施工顺利展开,配备了盾构隧道、轨道等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以便有效组织和协调施工。在组织施工队伍时,考虑工程的特点,重点抽调曾经参加过同类铁路工程大型轨道及不良路基处理施工的人员,并配备技术能力强且在铁路工程施工方面有丰富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吸收长期与我单位合作、信誉较好的劳务单位,成立架子队。进场后,利用1个月时间,对主要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并考核发证。同时加强过程控制,在开工、工序转换前,对参加施工的劳务人员在现场集结,进行专业对口培训,开展试验项目,编制培训教材,对施工人员进行理论及实际操作培训,经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根据本工程数量以及施工工期安排,拟投入各专业架子队共计12个,根据需要配备的特种作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随着工程按计划进展和完工,劳动力采用动态管理,及时进场和退场,以减少成本支出和管理难度。4.2.5劳动力培训⑴施工规范及技术培训确保本标段的全部工程达到国家、原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和铁路验收有关规定的要求。组织施工人员集中学习标准规范,路基、 对盾构隧道、明挖隧道、路桥的新工艺、新方法悉心掌握。⑵安全技术培训依照《铁路工程施工安全规程》、《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高空作业分级标准》的要求,结合本标段的情况,认真掌握。高空作业、机械操作、特种车辆驾驶均加强学习。将其主要的条目内容编成小册子,人手一本。进驻项目之前,进行相关医疗卫生知识的培训,让职工了解疾病、传染病防控的基本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预防措施。医务人员重点掌握当地自然条件下医疗、预防、保健手段,以更好的服务施工一线。防止火灾和煤气中毒,学习预防火灾,预防煤气中毒,对煤气中毒人员及时解救。⑶环境保护知识培训工程施工时采取环保措施,消除施工污染,加强对所在的地区水体的保护,因此针对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培训内容如下:学习《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水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及有关的地方法规制度,增强保护环境的习惯。施工车辆在施工便道内行驶,不得碾压便道以外的植被。取弃土按照设计文件和指定的取弃土场进行,不乱挖乱填。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车辆维修的油污经处理后排放。⑷劳动技能培训的考核巩固检验培训学习的成果,根据反馈的信息,了解培训学习的效果,以便及时改进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对学习人员的考核,可采取笔答、口试、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培训后统一考试。考试不合格者,继续学习,直至合格。⑸劳动力培训计划对进场施工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分批分次进行培训,每次培训时间不低于15天。4.3劳动力分季度计划图根据本标段工程数量、工期总体安排及当地的季节变化,本工程我单位拟投入管理、服务和生产作业人员预计施工最高峰达1546人,劳动力动态计划见图4.3-1。劳动力不足时将临时抽调当地部分劳动力参加非技术性作业。 图4.3-1劳动力分季度计划图分阶段投入劳动力上场计划见“(二)施工组织设计图表部分6-5劳动力计划表”。4.4架子队管理制度架子队制定各项管理制度,涵盖架子队生活、生产、劳务管理等,用于架子队标准化作业管理、标准化作业实施,在作业层实现“六位一体”标准化建管目标。架子队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如下。4.4.1全员培训、关键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我集团公司规定,对架子队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必须进行全员质量教育培训,未经培训或考试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对技术指南、工艺工序标准、验评标准的培训,发包方有专门规定,按照发包方要求严格执行。对四新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的培训,结合技术交底、工艺试验和施工过程进行。全员日常质量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专业技术、操作技能和有关业务知识教育。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系统(法律法规、管理制度、事故案例、施工技术指南、质量验评标准)安全管理的教育,使其在安全、质量管理中负起全面责任。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教育(事故案例、宣传警示栏等),加强技术、技能教育(安全操作规程、技能培训、技术交底等),提高技术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特别是对作业队长、作业人员的教育要实行同等标准,纳入规范管理。4.4.2特种作业持证上岗管理制度⑴ 危爆物品化学品保管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严禁非正式工担任危爆及化学品保管人员。⑵电工及电气焊工须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无证者不得从事电工、电气焊工作业。⑶吊车等特种设备操作工,须有关部门培训合格持证方能上岗操作。作业时必须遵守相关机械作业操作规程。⑷锅炉工及压力容器操作工须有关部门培训后方能上岗作业,并遵守其安全操作规程,严防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的发生。⑸架子工除须持证上岗要求外,还必须经体检合格,适合进行高空作业方能上岗。⑹场内机械车辆司机,必须经专业管理部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7)其他未涉及工种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执行。4.4.3工程开工报告申请制度⑴新建的工程项目或工程项目中的分项工程,在正式开工或复工前办理开工报告审批手续,严禁擅自开工。开工报告的申报、审批按建设单位《工程开工报告审批办法》执行。开工报告没有审批不得开工。⑵工程开工必备条件:①设计文件能满足施工需要(有关图纸基本齐备),相关规范、标准、定型图等满足施工需要,设计交底已进行,疑问已澄清;②施工复测结束,施工桩撅完备,施工测量准确无误并报监理签认;③物资、设备、劳力能满足施工需要;④试验准备工作就绪,原材料复试检验、配合比试验结果已经监理批准;⑤施工用水、用电及有关临时工程能满足需要;⑥管理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已经审批,施工方法、工艺(或作业书)已经确定并经过监理批准;并已向作业人员交底;⑦征地拆迁能满足施工需要;⑧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措施、环境保护措施满足要求;⑨相关的许可证、协议等已办妥。4.4.4工程质量检查制度⑴专项检查:根据工程特点和季节特点,遵照预防为主的方针,台风季节组织施工、防台、防火的专项检查。暑期、雨季组织防暑降温、防洪防汛专项检查。以及开工前复工后的专项检查。检查组由领导带队、有关部门参加、并形成检查记录、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⑵ 日常检查:按照质量控制关键点,项目分部、作业队分级进行检查。工班执行每日按三检制(自检、互检、交接检),作业队执行周检制,项目分部执行月检制。⑶突击检查:突击检查由项目分部领导根据工程情况安排,有关部门落实。⑷各种检查必须要有检查记录。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视情况采取立即整改、限期整改、开具检查通知书、罚款、停工整修直至撤换有关负责人、撤换队伍等的处治措施,以保证各项工作的真正落实。⑸检查发现的问题必须响应。书面指出的问题书面回复,有关人员签字。重要问题分级进行复查。⑹对监理、业主书面发出的整改通知书,项目分部整改并负责回复,并同时抄报项目部工程部、安质部。(7)对业主、质量监督站以文件发出的整改要求,项目分部负责整改,向项目部书面回复整改情况。(8)检查记录、整改回复、通知书等由项目部工程部、安质部分别存档。4.4.5安全质量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架子队安全员每月5日填报上月工程安全、质量事故统计报表,上报项目部安质部。工程发生安全、质量事故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好事故现场。架子队长或副队长必须立即用电话、电传报告项目部、所属公司。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的项目分部必须在三天内向建设单位提出书面报告,同时抄报项目部工程部、安质部及项目部领导。报告内容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发生的简要经过、损失情况,发生原因的初步分析,采取的应急措施,处理方案及恢复计划。工程安全、质量事故处理严格按照责任追究制度,本着“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对责任单位、责任人进行处罚。安全、质量事故处理有关资料由项目部、项目分部工程部、安质部建档,妥善保管。4.4.6质量问题分析制度⑴工程开工前,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召开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物资保障部、机电设备部、计划合约部等部门参加的会议,分析研究工程质量通病和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确定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制定具有针对性、可操作的作业书或技术交底。⑵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由项目经理组织,总工程师主持召开会议。参与施工的架子队的生产负责人、技术、安全、质量负责人。现场生产、技术负责人介绍质量问题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设备等过程细节,对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自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讨论研究,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根据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措施。 ⑶出席质量分析会人员签名表由安质部保留。质量问题分析会记录由项目部安质部、工程部存档。纠正措施由安质部编制,项目总工审批。严重质量问题处治方案由项目部工程部提出,项目部总工程师审批,经过设计、监理等认可。⑷对于类似质量问题重复发生或质量问题的性质较严重时,总工程师可组织召开扩大分析会,架子队技术、生产负责人列席会议。⑸发生质量事故,按照集团公司《安全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处理,有关文件安质部、工程部备案。⑹由项目经理组织对纠正措施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对质量问题责任人的处理按照项目部工程质量管理办法执行。(7)项目部工程部、安质部分别建立质量问题台帐。人员签名簿、事故处理记录和纠正措施、纠正措施落实情况、对责任人的责任追究等有关资料存档备案。(8)安质部对发生质量问题的质量点列入重点巡视项目,检查落实情况,跟踪验证整改是否到位,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整改措施,并及时向项目总工程师报告。4.4.7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为全面实现质量目标,必须严格质量管理,杜绝质量事故发生。对发生的质量问题,质量事故必须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责任追究。对发生质量问题、质量事故的责任单位、责任人的处理,按集团公司《安全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员工有限经济赔偿办法》执行。处理结果除报集团公司、公司审批备案外,同时报送项目部安质部存档。并强调以下规定:⑴项目部细化、明晰质量责任制,认真执行质量内控体系的一系列规定。建立完善质量记录台帐,并具有可追溯性。⑵按照集团公司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专职质量安全检查人员有权对违章作业、违章指挥下发整改通知书,有权对拒不整改、整改不彻底的问题下发罚款通知书、建议停工整顿、撤换队伍和有关责任人。⑶项目部安质部完善各种质量管理台帐,以利于发生质量问题、质量事故对责任人的分析界定,把质量终身制落实到人。未建立质量过程控制责任制的,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督促完善。4.4.8内部技术交底制度为了为规范项目各部门行为,使管理层与作业层能有序的衔接和有效的运作,结合本项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规章制度。⑴项目各部门交底制度工作责任划分 ①工程部负责对架子队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交底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②安质部负责对架子队施工过程中报验程序交底。③合同部负责对架子队施工过程中分批的施工计划任务交底。④试验室负责对架子队施工过程中原材料送验以及施工中检验的交底。⑤物资部负责对架子队物资领取、签认程序进行交底。⑥财务部负责对架子队的结算程序进行交底。⑦交底均以书面形式一式两份,架子队一份,各部门留存一份。⑵交底内容①工程部施工技术交底及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包括:施工中每道施工工序均应进行的施工技术交底及相应的施工技术安全技术交底。施工技术交底中应有该工序如何进行操作,操作的标准及相应的要求;该工序的工程数量是多少。②安质部的报验程序交底是让架子队明确施工中如何进行施工报验,规范施工操作程序。③合同部施工计划分为年度施工计划、季度施工计划、月度施工计划。针对架子施工队交底的是月度施工计划。施工计划交底的内容包括:上月施工计划完成情况及简要说明,本月所要施工的部位及相应的工程数量,施工完成的结束时间;完成本月施工任务所采取的措施;完成施工任务的奖罚措施。④试验室根据施工计划内容,结合规范及设计图纸对工程各部位提出的试验项目进行月度试验检验交底。试验检验交底的内容:检验项目中架子队做的工作,什么时间做,做到什么程度。⑤物资部对架子队进行场后进行物资领取、签认进行交底。交底内容:物资领取委托人的确定,领取的程序及相关的要求。⑥财务部在架子队进场后对其进行结算程序的交底。交底的内容:依据合同进行结算的时间,结算要求的程序及相关的资料,结算委托人的确定。4.4.9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物资的采购、验收、发放必须按照集团公司《项目物资管理细则》和建设单位规定办理,确保进场材料的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工程部主管负责,根据设计文件、施工生产计划和物资消耗定额提出主要物资数量表,主要物资数量表应包括物资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及时限要求,项目部总工程师对物资数量表进行审核后,报项目部工程部、物设部审查备案。 物资负责人对主要材料供应商进行调查,并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生产规模、供货能力、价格水平、售后服务、企业信誉、产品环保性能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并将调查情况向项目副经理进行详细汇报,最终确定合格供方,按照贯标要求保留相关记录。物资负责人负责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检查验收,检查原材料的生产合格证、检验试验单是否齐全、有效,并报项目部中心试验室进行检验。试验室根据进场材料的数量按照有关规范规程进行原材料性能指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如有不合格,由物资人员通知供货方,办理退货。物资、设备部门要建立物资收发存台账,记录物资的流向,如工点、部位、规格、数量、作业班组等内容。施工班组领料时,必须到物资部门填写用料单,同时抄报财务部门,用料单须有施工班组经办人员的签字。4.4.10安全生产检查制度项目部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规定定期检查日期和参加检查的人员。项目经理每月、作业队长每周、领工员每天组织有关人员对工地进行一次检查,由安全员填写安全检查台帐。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安全隐患,由安全员下达安全监察通知书,并监督检查整改情况。建立登记、整改、消项制度。定人、定措施、定经费、定完成日期,在隐患没有消除前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果有危及人身安全的险情立刻停止施工,处理合格后方可施工。各班组在作业前后、交接工序时对自身的环境和工作程序要进行安全检查,并互相监督。对专业性很强的安全技术问题,由项目总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作业人员、有关管理人员共同研究制定专项方案,并督促进行整改。根据季节性变化对施工安全可能造成的影响,制定针对季节特点的施工方案并检查措施的落实情况。安全检查与完善和修订安全管理制度要结合起来。把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各级管理者的经济利益挂钩,严明奖惩,保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制度真正落实。施工中,各项经济承包要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和包括奖罚办法在内的保证措施。根据年终对施工安全的考核,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年终奖罚兑现。4.4.11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验收制度隐蔽工程在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前,项目总工组织质检工程师、项目负责人、技术主管、专职质检员先进行严格的自检。自检合格后,按规定格式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证及附件,与隐蔽前24小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到现场检查确认。检查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代表签认后方可继续施工。 对检查不合格或检查证及附件与实际不符时,必须在规定时限内改正达标并经重新检查签证,并将有关情况向工程部长、安质部长报告。与设计资料差异较大的隐蔽工程,通知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代表参加检查、签证,并将有关情况向项目部总工程师、工程部长、安质部长书面报告。对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代表的随时抽查和重点检查,提供必要的检查条件。4.4.12成品、半成品保护制度重视成品、半成品的保护。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尽量减少工序的交叉作业。上下工序之间要做好交接工作,并做好记录,下道工序的施工必须尽量保护好上道工序的成品,如可能造成影响时,应征得管理人员的同意。对避免不了的破坏和污染,须按要求和标准进行恢复,对于贪图方便,肆意蛮干,给上道工序成品造成的损失,由下道工序操作者及管理人员负责整改及赔偿。4.5架子队实施方案及现场管理4.5.1架子队的组建架子队按照“管理有效,监控有力,运作高效”的原则组建。我公司成立项目经理部后将按照本工程需求,确定架子队的配置数量及结构,组建专业化架子队。4.5.2架子队的管理体制架子队组建方案由项目部报公司审批同意后,由我公司出具机构令和人事令,并授权项目部进行管理和考核。各项目部以文件的形式划分每个架子队的具体施工任务,要有组织机构图(包括组织架构,九大员照片,工班情况等)。架子队应实现技术交底制度,技术负责人就工程作业工序和环节向领工员、工班长进行书面交底,书面交底资料要分类归档。领工员、工班长应在实施作业前对班组作业人员进行工作和安全交底。架子队主要组成人员在施工过程应保持稳定和完整,应根据施工组织安排及工程进度,适当调整作业班组用工数量。4.5.3架子队的人员配置项目部将根据工程需要组建架子队,按“1152”的模式进行架子队主要管理人员配备,按“9521”模式加强架子队管理。“9”即架子队必须配备队长、技术主管、安全员、质量员、技术员、材料员、试验员、领工员、工班长;“5”即制定5项基本管理制度:劳务培训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考核管理制度;“2”即严明2项纪律:严格执行正式员工跟班作业纪律和工资直接发放到劳务人员纪律;“1”即明确1个目标:施工进度计划目标。 架子队人员必须按照“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培训、同管理”的原则对劳务工进行管理。4.5.4架子队现场管理计划4.5.4.1架子队内部骨干人员的配置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核心是内部骨干人员带外部劳务,我公司将通过鼓励技术员等到架子队锻炼、培养使用或吸纳优秀劳务人员等途径,解决架子队骨干人员不足的问题。4.5.4.2架子队劳务人员的来源劳务用工将以劳务公司提供为主,以零散劳务人员为辅。我公司将主动与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方政府协商建立劳务基础,成立劳务公司,并使劳务基地按照“定点培养、定向输送、学用结合、合作共赢”的原则向我公司输送合格的劳务人员,解决劳务人员的来源问题。4.5.4.3强化架子队依法用工我公司将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与劳务公司依法签订劳务用工协议;应依法与零散劳务人员签订以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务合同。4.5.4.4架子队组织形式架子队应以混合型和劳务型为主。其中,技术含量高的作业,应组建混合型架子队;劳动密集型作业,应组建劳务性架子队。4.5.4.5架子队日常管理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架子队管理,将架子队纳入项目的日常管理,制定完善架子队管理制度,严格架子队绩效考核,切实管理好用好架子队。4.5.4.6架子队人员规模架子队将按专业组建,规模适度,组织架子队人数。根据需要,确需扩大规模的,按相应比例增加架子队内部员工数量,但架子队人员规模不会过大,严禁将工区直接作为架子队。4.5.4.7提高劳务人员素质一是把好入口关,架子队应选用劳务企业派遣的岗前培训合格的劳务人员。二是加强培训考核,我公司将在施工前对劳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加强过程培训,进行现场作业操作考试和质量安全要点考试,切实提高劳务人员素质。 5物资供应计划及物流组织安排5.1物资供应计划新建北京至张家口铁路物资的采购、供应和质量管理依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中国铁路总公司物资管理办法>的通知》(铁总物资(2014)332号)、《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中国铁路总公司物资采购管理办法>的通知》(铁总物资(2015)63号)、《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铁路建设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办法>的通知》(铁总物资(2015)116号)以及京张城际铁路有限公司物资设备管理相关办法和规定进行,通过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供应过程管理。5.1.1甲供物资采购供应与管理⑴物资采购供应遵循“源头把关、过程控制、精细管理”的原则,通过建立完善的物资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物资设备质量;对物资设备生产(供应)商实行合同管理和信用评价管理,确保供应及时;通过招投标等竞争手段,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达到采购供应成本最低的目标。⑵对全线物资设备的采购供应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专业服务,统筹供应”原则。本工程材料设备分为甲供和自购两类:一类为甲方供应的物资设备(以下简称:甲供物资设备),分为建设单位招标采购和总公司采购或总公司组织建设单位联合采购;一类为自购物资设备,是指用于工程的除甲供物资设备外的其他由施工单位采购的物资设备(以下简称:自购物资设备)。物资设备采购分类依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政策性调整而调整。甲供物资设备目录按《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发布铁路建设项目甲供物资目录的通知》(铁总物资[2015]117号)文件规定执行。物资设备分类管理的范围:甲供物资设备:桥梁防水层材料、隧道防水板、止水带、钢轨、接触线导线及承力索、电力变电设备、牵引变电设备、电缆、接触网设备器材、信号设备、通信设备等。5.1.2自购物资采购供应与管理⑴除甲供物资设备外,本项目建设所需的其他物资(钢材、水泥、砼添加剂等)、地材(砂石料)均属施工单位自行购买的物资(简称:自购料)。⑵自购料的采购、供应和管理,由施工单位依据其企业相关的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办法,以及结合本项目施工管理特点、施工图设计,编制相应物资采购、保障供应方案,分批次组织采购供应。⑶对于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的自购物资设备(简称:重点自购物资设备)的采购管理参照《关于印发<铁路建设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办法> 的通知》(铁总物资[2015]116号)和原铁道部工管中心《关于加强铁路建设项目自购物资管理工作的通知》(工管物资电[2013]49号)文件要求,接受建设单位对招标、供应、仓储、使用等环节履行检查、监督和考核,并满足检查和考核要求。⑷建设单位主要是对施工单位自购物资设备的采购、供应及现场物资管理等工作进行指导检查,重点审核管理:自购物资年度采购计划、对潜在供应商的资格条件设定、拟采购的物资设备技术条件(规格)和标准等先置条件是否符合国家、行业和铁路总公司的有关规定,是否满足本项目的设计、质量、工期和安全方面的条件及要求。⑸对于联采物资,及时提报总需求及年度需求计划,由建设单位组织招标采购,施工单位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并符合相关规定。施工单位按工程进度计划,向建设单位报送季度(分月)需求计划。⑹由建设单位督促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及时组织自购物资进场验收、仓储等工作。同时,对特殊(精密)设备器材的采购、保管与收发工作加强督促检查。5.1.3外来材料采用的运输方案外来料及结构件的来源与供应方案⑴三大材采用公路运输及铁路运输,充分利用现有京包铁路线的沿线各站或铁路货场。⑵管片及轨枕采用在预制场预制,汽车运至施工现场。5.1.4当地建筑材料运输方案⑴砂运输方案工程用线路所经地区北京境内砂源较少,河北境内砂主要分布在万泉县,除张家口地区采用由汽车从砂场直接运至工地外,其余地段均采用公路铁路联运方式由汽车从砂场运至张家口南,火车运至沿线各材料厂,再由汽车运至工地,以下为具体采砂的料点:万全县双兴砂石二厂、万全县万全镇西湾村金砺砂业有限公司及万全县万全镇宏昌建筑(张家口)砂石厂。⑵碎石、片石运输方案本线沿线当地料较为丰富,石料主要以石灰岩、白云岩为主,部分为玄武岩。除北京市需远运解决,其余地段均可以就近解决。料源点主要位于新保安镇、存瑞镇、东花园镇及沙岭子镇。本标段所需石料由东花园镇兴康采石场供应,用汽车运输至工地。⑶道砟:本线道砟由河北省怀来县银峰采石场、张家口市下花园铁鑫路料加工场、河北省宣化县辉绿石材厂供应,基本采用汽车运输方式。⑷砖、石灰:线路所经各市县均有砖厂,砖、石灰可就近供应,采用汽车运输到工地。5.1.5物资设备应急及保障方案 ⑴本标段位于北京市区,地形平缓,波状起伏,线路经过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夏季炎热多雨湿度大;秋季天气晴爽、旱涝不均;冬季干燥,雨雪稀少,物质运输做到防洪、防雷、防滑。⑵为保障施工减少运输安全事故,根据工点的气象条件、道路(桥梁)通行条件、施工用料计划等制定具体的物资运输、仓储和配送计划及相应的工作预案,以减少恶劣气象条件下的物资储备和运输的经济与时间损失,保证工程进展顺利。⑶计划每个物资材料场(点)按照在保证正常施工物资消耗的前提下,主要物资储备不少于半个月用料量的储存周转能力建场(点)。⑷由业主建立相应的物资供应信息确报制度,接受业主及时检查、干预、协调,做好物质设备保障储备。本标段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见“(二)施工组织设计图表部分表6-16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表”。5.2物流组织安排及措施5.2.1物流组织安排本标段主要物资、设备、原材料等物流组织安排采用的运输方案有汽运、火车运输等方式。5.2.2物流组织措施5.2.2.1物流组织管理机构项目物流管理由项目经理部组织,物资设备部联合工程管理部、财务部、成本合同部等成立物流组织管理机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副经理、物资设备部部长任副组长,主要组员包括工程管理部部长、成本合同部部长、财务部部长等。5.2.2.2物流组织管理目标确保本标段项目施工组织的物流畅通,现场施工原材料供应满足施工要求,施工材料和物资供应满足业主施工工期要求。5.2.2.3物流管理措施5.2.2.3.1采购阶段管理项目部制定物流采购管理办法,由项目经理组织召开生产会议,由工程管理部根据施工现场的需求编制材料计划,物资部编制物资月度需求计划和物资采购计划。项目部根据材料进场计划或材料供货周期要求提前一个月提出招标材料信息表,此信息表包括不限于材料名称、规格、数量、品牌、供货时间、付款方式等各项信息。招标材料信息表经项目经理部签字后报送至集团公司审批。 ⑴甲供材料的管理甲供材料供货商做好《供方调查表》及《供方评价审批表》并形成《合格供方名册》。开工初,项目工程管理部负责将整个工程项目所需的甲供材料的数量、规格以专用表格的形式报物资部。架子队每月将经过工程部审核的下月的甲供材料需用计划报物资部,物资部将计划汇总后于每月以传真的形式分别报业主物资部及供货商,在不超出各架子队每个月的总计划的前提下,向供货商发出批次材料需用计划,架子队准备好存放材料的场地。甲供材料进场后,由项目部物资部人员和架子队物资人员共同验收,抽样检验并等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⑵项目自购材料的管理物资采购前将采购材料的数量、规格、型号等做好备案,货到后由项目部物资部人员和架子队物资人员共同验收,并以《进场材料通知单》的形式报项目物资部。⑶高性能混凝土用地材的供应与管理为确保高性能砼质量,提高砼耐久性,按照“有利于保证质量、有利于控制价格、有利于保障供应”的管理目标,遵照“母材合格、工艺先进、价格合理、运输便捷、规模生产”的原则,择优选择地材生产(供应)商,并以意向书的形式锁定资源、限制价格,以此建立全线地材主流供应渠道。与对口的生产(供应)商在意向书框架下签订采购供应合同,组织供应。5.2.2.3.2储存阶段管理物资储存阶段制定合理的储备定额、分类管理和责任划分。现场物资摆放做到整齐有序,各种材料分类存放、界限分明、标识明确。物资标识要按规定填写,设立在醒目的位置,尤其注意随着材料的使用,标识要随时进行更正改写。5.2.2.3.3消耗阶段管理在物资材料的消耗阶段,做到材料的消耗与绩效考核有机结合。物资材料消耗阶段制定科学的考核、奖惩激励机制,使有关人员对职责内的设备进行及时的保养维护。进行材料消耗考核,杜绝浪费、促使职工参与管理、提升职工责任感,下属班组分期、分级考核物资材料消耗,提高员工管理积极性。5.2.2.4保证材料供应的措施项目经理部成立物资设备部,专职从事材料和机械配件的调查、采购、管理、发放及监控工作。按采购计划制定书面的招标采购定货单,招标选择供应商,预定交货地点和日期。 物资供应坚持早准备、早上场、早施工。开工前,认真搞好施工调查,积极和发包人沟通,确定施工材料供应商,并备足施工需用的材料,避免因材料供应不及时而造成的停工待料。材料采购计划具有超前性,按发包人和监理批复的满足进度要求的交货计划提前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并经工程技术人员确认,防止材料采购的种类、型号出现错误或采购的时间不对,避免出现采购不及时或库存时间过长等现象。5.2.2.5材料供应的应急预案充分考虑季节、雨季影响,提前做好物资的储备工作,保证物资的供应,不影响施工进度。提前做好节假日期间的材料采购,做好充足的准备,材料库存量能满足节假日施工的正常需要。加强对材料供应商了解,确定它们在节假日期间的业务管理制度,在节假日期间随时保持联系,做好应急准备工作,确保在特殊情况下仍能保证材料的正常供应。 6施工机械及测试设备组织及配置计划6.1施工机械及测试设备组织及配置原则本工程按机械化作业、工场(厂)化生产的原则组织施工。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备要重点选择能够适应本项目施工要求的专项设备,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能力和质量要求。6.1.1设备配备与工程规模相适应的原则施工设备的配备要体现目前路基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制架梁工程、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和迁改工程中先进的机械设备,配备高效率、低污染的施工设备,并且满足工期要求。6.1.2设备配备与施工方案相适应的原则以施工方案和工期安排为前提成套配备机械设备,形成路基、桥梁、隧道、制架梁、无砟轨道等多条机械化作业线,满足本项目施工的需要。6.1.3设备配备与施工管理相适应的原则本项目机械设备配备要充分体现本投标人的管理水平,确保施工机械的相互匹配和效率的充分发挥。6.2施工机械组织及配置计划根据现场施工顺序,合理安排机械进场,保证各工序的开展。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见“(二)施工组织设计图表部分《6-2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6.3施工测试设备组织及配置计划为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工程检测的需要,在现场组建测量队和中心试验室。负责原材料、混凝土和砂浆试件等样品的采集和试验,混凝土、砂浆配合比的设计和施工控制。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检测仪器设备见“(二)施工组织设计图表部分《6-3拟配备本工程的测量、试验仪器设备表》”。 7工程用款、临时用地与施工用电计划7.1工程用款计划工程用款计划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编制,确保用款与进度协调一致,避免缺款影响施工进度或提前拨款而造成的资金供应不平衡。7.1.1资金管理为了保证本标段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管好建设资金,确保工程资金专款专用。资金管理的内容:为完成本标段施工工程内容在当地开设工程款结算户;将流动资金及业主所拨付资金专项用于本标段工程建设。⑴项目经理部成立以后,尽快在当地开设工程款结算户。⑵确保本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不发生挪用、转移资金的现象;保证不通过权益转让、抵押、担保承担债务等任何其他方式使用基本结算户的资金。⑶办理材料、设备等采购业务(包括使用同城转帐支票)时,出示购货合同、协议和发票;在办理总额超过50万元以上的采购业务时,将合同、协议和发票复印件送当地银行备案。⑷购买应急材料、设备时可先办理支付手续,但事后必须补备有关资料。⑸向上级单位缴纳管理费、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租赁摊销费、职工保险、养老及医疗统筹保险基金、工会经费等款项时,附上级单位出具的转帐通知等有关资料,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7.1.2资金流动计划施工中将根据初步的形象进度计划,编制资金使用流动计划。由财务部依据资金计划监督和管理资金的使用,确保建设资金专款专用,使各项施工管理得以正常进行。7.1.3工程用款计划结合工程动员预付款及保留金的扣留及归还等专用合同条款规定,考虑了提交验工计价报表后至收到付款规定的时间间隔等因素,合同用款估算详见“(二)施工组织设计附表部分表6-9”。7.2临时用地计划7.2.1临时工程设置原则我单位将以满足工程建设需要为前提,以节约土地、节约投资、减少土地复垦、有利于施工组织为原则,充分考虑永临结合,尽量利用本线铁路永久性用地、地方政府规划建设用地等设置大临设施。7.2.2临时工程设置方案本标段现场需规划的临时设施,主要包括:管片预制厂1处、中心试验室1处、 材料厂1处、汽车运输便道8Km、电力线路14.5Km、给水干线管路2.1Km,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所示。各临时工程的详细设置情况见“1.7临时工程规划”。需占用业主规划用地的向业主提出用地申请,经批准后进入现场。需临时占用业主未规划用地的向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用地申请,经批准办理相关手续后进入现场进行施工。本标段临时用地规划详见“(二)施工组织设计附表部分表6-7临时工程占地计划表”。7.2.3临时工程用地注意事项临时占地区域内,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施工现场采取硬化排水、环境绿化相关措施。对现场采取降尘、防尘措施,建立生产、生活垃圾集料池、沉淀池。设立专职环保工程师,采取专人管理,专用车辆输送。所有废水、废物排入指定允许地点。临时用地区域内,设置全封闭施工围挡,避免干扰邻近区域。临时用地结束后,妥善存放和处置设备和剩余材料,进行场内临时设施的清理,并运走所有设备、材料、残物、垃圾等;对临时工程中的地面嵌入物采取挖移处理工作,满足复耕要求后,向当地有关部门进行移交。7.3施工用电计划7.3.1外部电力需求计划就近“T”接10KV电源一路、专线一路共两路供电,地方10KV电网能够满足施工用电需要,采用分散供电。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盾构隧道、明挖区间、路基工程等重点用电工点,采用分段架设临时贯通线及就近“T”接相结合的方案,并考虑自发电为备用电源。变压器安装平面位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采用三级配电系统,输出端设总控制箱,各施工作业面设分控制箱,配电柜、供电线路布设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所有施工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施工现场供电线路采用埋设电缆和部分架空电缆,埋设电缆均外套PVC塑料管或钢管保护。各项配电装置及输电线路保证安全、干燥,不乱接电源,并设专人管理并经常检查、维修和保养。施工用电情况详见“(二)施工组织设计附表部分表6-8外部电力需求计划表”。临时用电注意事项:①用电线路尽量埋设于地下,上面加盖混凝土板并设标志带;不能埋设的部分外套钢管,以防止施工及其它原因破坏。 ②用电线路干线在场地平整完毕,场地硬化及临设施工前铺设,在各用电位置设置接口,设立独立闸箱。7.3.2自发电能力说明为了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我方配备一定数量的发电机,具备一定的自发电能力,原则上在每个工作面均配备一台应急发电机,发电机的功率根据各工点用电量的不同选择设备。重点配备工点有:盾构隧道、明挖区间、路基工程等。发电机配备的数量及功率详见“表6-2,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8标准化管理8.1标准化管理要求按照有关标准化管理的规定,我方将在完善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的基础上,狠抓现场管理标准化和过程控制标准化,纵深推进标准化建设,以建成标准化施工项目部、标准化自控型架子队、标准化样板工地、标准化监理项目部、标准化现场为管理目标,以管理制度标准化为基础,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制订作业指导书,明确作业标准,强化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创建标准化工地,实现标准化作业。8.1.1总体要求⑴执行国家、北京市及铁道行业现行规定;执行发包人的《验工计价管理办法》、《计划统计管理办法》、《工程创优管理办法》、《征地拆迁管理办法》、《开工报告审批管理办法》、《变更设计管理办法》、《竣工文件编制管理办法》、《调度管理办法》、《工程测量管理办法》、《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水土保持管理办法》、《形象进度考核管理办法》、《环保、水保、文保管理办法》等在项目安全、质量、技术、进度、环保、水保、物资设备、计划、财务、征地拆迁及综合管理方面的规定。⑵执行发包人建立的项目管理制度(包括标准化管理手册)、文件要求及各项指令。⑶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并满足通过互联网与委托人、监理人等相关单位的信息管理系统相连互通的要求,其中:承包人信息管理系统的编码、资料、计划进度、验工计价、安全管理、质量控制、物资设备管理、工程调度以及其他项目管理所需的信息数据必须符合相关文件和“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并能够与“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直接传输、交换和处理。⑷严格按照国家、原铁道部、北京市、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行政主管部门有关铁路建设管理办法严格现场行为管理,并遵守发包人制订的各项规定。承包人如违反相关规定则视为违约,并同意按发包人制订的考核办法进行考核。⑸严格按铁路总公司《关于深化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铁总建设﹝2013﹞193号)文要求推行标准化管理,并严格按照京张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执行。⑹按照铁路总公司相关实施细则对隧道、明挖基坑、路基、桥涵、无砟轨道等工程开展首件评估,具体按照京张铁路有限公司相关文件执行。8.1.2管理制度标准化的要求 从安全质量管理、人员设施管理、技术管理、文明施工等方面对标准化工地管理制度建设明确要求,构建结构清晰、职责明确、内容稳定的标准化工地管理制度,体现实施有规范、操作有程序、过程有控制的标准化工地管理理念,实现安全、卫生、环保、文明的标准化工地建设目的。8.1.3人员配备标准化的要求人员素质决定了铁路建设的水平和效率,是实现现场管理标准化的根本。现场人员的配置面向施工项目现场,满足施工现场的计划与调度、技术与质量、成本与核算、劳务与物资、安全与文明施工的需要,同时应结合新形势、新标准、新技术、新要求,定期对全体参建人员进行培训教育,确保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建设任务。8.1.4现场管理标准化的要求标准化工地现场管理应以“科学规划、规范整齐、环保达标、整体和谐”为原则,制定生产设施、生活设施、生产过程、环境保护等方面标准及操作规程,并以标准和规程为抓手,全面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8.1.5过程控制标准化的要求过程控制管理是将标准化的管理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按照有关管理要求,形成施工项目过程管理标准,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这个标准进行管理,以达到建设管理过程得到有效规范和控制的目的。8.1.6四化要求⑴机械化本项目全面采用机械化施工,施工机械化按专业配套配置管理:隧道工程:盾构隧道掘进及衬砌、管片预制、泥浆配制与处理、基坑围护工程、地基加固施工、土石方工程、主体结构工程等;路基、桥涵工程:地基处理、基坑围护、路基填筑工程等;轨道工程:无砟道床施工、精测网CPⅢ测设等。各专业工程机械化施工按工作面配备整套机械设备,按专业界定机械化设备配备标准,严格按投标承诺配置机械和设备,以高标准机械化程度提高工效。⑵工厂化全面落实“施工生产能工厂化的则工厂化,工厂能大则大,社会工厂能利用则利用”的原则,对各专业工程规划工厂化实施内容。对钢构件加工、管片预制场等全部实行工厂化制作。⑶专业化实行盾构隧道、明挖区间、路基、轨道等工程的专业化施工与标准化管理,按不同种类工程组建专业化架子队施工。在项目建设管理中,积极推进专业化、小型化架子队建设。对盾构隧道、明挖区间、路基、轨道等工程,按专业化组织施工。分专业划分施工单元按工作面管理组建专业化、小型化架子队。 ⑷信息化全面推进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借鉴全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的经验,建立一个以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信息平台,覆盖项目管理参建各方的信息系统,实现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包括协同办公、项目管理、视频会议、施工安全监测、建设运营一体化平台等。项目部根据建设的实际情况,本着急用先上的原则,采取成熟一个、安排一个的方式,分期、分批投入运用。第一步,实施办公管理和资料管理系统,实现电子邮件、公文流转和资料归档管理,提高办公效率,按照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的要求理顺指挥部工作流程。同时,实施项目规划管理、岗位管理和编码结构管理系统,通过实施这三个系统,全面定义项目管理基础信息,为实现科学化管理提供基础保证。第二步,实施质量、验工计价、进度、调度、资料管理和WEB浏览器查询等子系统。根据项目的成熟性,首批可同时实施这六个子系统。当首批子系统完全实施成功后,可实现:①施工质量量化控制管理;②工程验收管理;③工程进度有序调度管理;④设计、变更设计的图纸和资料共享管理;⑤承包商人、材、机的管理。第三步,实施合同、成本、安全、施工监理管理等多个子系统。本期项目实施以后,以达到实现:①合同文本管理;②招投标管理;③合同的概算,项目的成本跟踪分析比较;④工程安全控制管理;⑤对施工工作的考核管理。第四步建立全覆盖的调度指挥系统,实施安全生产信息即时采集、实时监控、远程管理子系统。我方承诺,将严格按照国家、原铁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北京市及京张铁路公司相关规定的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进行施工。8.2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按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关于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铁建设[2009]154号)要求,本项目在建设期间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我方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公司提交标准化管理规划和标准化管理制度,包含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计财管理、综合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按经公司审查同意的标准化管理规划,组建标准化项目管理机构,编制作业指导书和作业标准,严格按标准组织施工作业,推进标准化工地建设,实现现场管理标准化。8.2.1制度管理标准化 首先制定制度管理目标,标准化工地建设,以安全为第一要义,以质量控制为根本,从安全的标准化管理抓起,从质量控制标准化着手,从管理制度上落实实现标准化管理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安全质量管理、人员设施管理、技术管理、文明施工等方面我方将构建结构清晰、职责明确、内容稳定的标准化工地管理制度,体现实施有规范、操作有程序、过程有控制的标准化工地管理理念,实现安全、卫生、环保、文明的标准化工地建设目的。8.2.2人员配备标准化人员素质决定了铁路建设的水平和效率,是实现现场管理标准化的根本。现场人员的配置做到面向施工项目现场,满足施工现场的计划与调度、技术与质量、成本与核算、劳务与物资、安全与文明施工的需要,同时应结合新形势、新标准、新技术、新要求,定期对全体参建人员进行培训教育,确保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建设任务。按照施工项目现场的需要配备,工程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设立管理人员、专业部门。⑴综合管理部:负责《文件控制程序》等三个程序的制定、修改、实施;负责项目日常生活管理,文件管理,保密资料管理;外来人员的接待及对外协调工作;与地方公安部门做好路地联防。⑵工程管理部:负责《施工过程控制程序》制定、修改和实施;负责本标段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控制,制定施工技术管理办法及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及调度工作;(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作业指导书并组织实施;负责本标段施工技术调查、图纸审核、现场核对、技术交底、变更设计、技术创新、施工资料、技术总结、竣工文件编制等工作,解决施工技术疑难问题;负责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四新”成果和工法进行研究、引进、吸收、推广和应用;制定科研课题项目,并进行实施、开发和技术指导;对精密测量队进行日常管理及考核。⑶安全质量部: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组织编制质量管理办法、质量内控标准、纠正和预防措施、创优规划;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组织编制安全管理办法、纠正和预防措施;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现场质量的监督检查和质量的检查评比与考核;组织编制项目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体系文件并实施;指导项目部各部门架子队开展贯标工作,编制内部审核计划,组织实施内部审核;收集施工过程中的不合格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保证综合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负责职工质量教育培训,进行技术交底,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负责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遵守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制定职业健康安全和环保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杜绝部门火灾及人身伤亡事故。⑷交通环保部:贯 彻国家、地方、发包人关于环境保护法律、规定和要求,组织开展职工环保教育;负责项目部环保工作,组织对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加强环保教育,宣传有关环保政策、法律、法规。强化职工环保意识,现场挂环保标语牌;全面指导、监控环境保护工作;经常与建设方委托的环境监控部门联系,按受其监控。负责解决本标段范围内的围挡布设、周边构筑物保护及交通影响的相关问题。对噪音和振动、地下水污染、工作面温度与防尘等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对民扰和扰民问题进行协调。⑸合同成本部:负责《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的制定、修改和实施;负责施工计划制定、实施管理,按期上报各种报表,做好计划保障、调整工作;负责工程对外合同的保管,完善内部合同管理;负责工程验工计价工作;参与合同评审,组织开展成本预算、计划、核算、分析、控制、考核。⑹物资保障部:负责《物资采购管理程序》的制定、修改和实施;负责物资采购和物资管理及制定本标段工程项目的物资管理办法,检查指导和考核架子队的物资采购和管理工作;负责本工程项目全部施工机械设备的采购及管理工作;制定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参与设备的安装、检验、验证、标识及记录。(7)机电设备部:盾构机及泥水设备、运输设备等附属设备的采购、管理等工作。制定盾构及附属设备的维修保养计划,并负责维修保养计划的实施,做好维修保养记录。负责编制盾构组装调试、拆解退场方案,并负责盾构组装调试及拆解退场的实施。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合理配备、协调施工机械,加强机械管理及维修,使其始终处于良好状态。(8)财务部:配合工程验工计价工作;负责财务管理、成本核算;参与合同评审,组织开展成本预算、计划、核算、分析、控制、考核;为综合管理体系提高财务保证。(9)中心试验室:负责《监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的制定、修改和实施;负责对进场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质量,按现行有效规程进行取样检验,把好工程材料质量检验关,参加工地砂、石料场的选择与质量复验;负责选定混凝土、砂浆配合比,填发施工配料单,经项目总工签认后,交付施工,负责混凝土、砂浆等检查试件的制作、养护,并按规定日期检定;负责工程试验原始资料的整理、保管;负责本项目测试仪器、设备的购置、使用、管理、维护和定期检定工作。(10)征拆协调部:本标段内的铁路永久征地配合和施工临时用地租用工作;负责开展土地征地拆迁的宣传发动教育和前期准备工作;负责土地征收政策调查研究,熟悉掌握有关法律法规,配合地方征地部门做好地方老百姓的工作;负责制定铁路用地征地拆迁工作方案和有关细则,并做好土地征地拆迁工作所涉相关文件资料档案和台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协助地方土地部门负责土地丈量、政策宣传和处理工作,及时掌握补偿资金发放情况以及相关特殊问题的处理情况。 (11)精密测量队:负责本标段的控制测量;对施工队的施工放样,进行指导和复测;对完工项目负责贯通测量;负责测量仪器的维护保养和校核;负责测量计算资料的复核、整理和归档。8.2.3现场管理标准化标准化工地现场管理应以“科学规划、规范整齐、环保达标、整体和谐”为原则,制定生产设施、生活设施、生产过程、环境保护等方面标准及操作规程,并以标准和规程为抓手,全面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标准化工地现场管理以生活设施、施工便道、现场标牌、施工场地、材料堆放、生产和生活用房、保健急救以及人员风貌标准化为主线,做到生产和生活用房分开建筑,场地合理布置和统一规划,现场标识标牌整齐清晰,设备、机具和材料固定存放,施工现场工完料清和垃圾杂物集中堆放处理,施工废水有序合规排放,全面创建现场管理标准化,全面达标标准。现场管理标准化要求详见表8.2.3-1,表8.2.3-2。表8.2.3-1现场施工标准化(现场部分)序号落实措施具体内容1整体规划布置1、生产、办公、生活区划分明显,布局合理、环境整洁;2、项目部驻地、施工现场等集中生活生产区域四周连续设置不低于2m砖砌围墙(外侧粉刷为灰色,上有灰瓦压顶,下有勒脚装饰线);出入口设牢固、开启方便的大门和设门卫值班,进入现场佩带工作卡,大门及出入口保持整洁、美观;停车场地设蓝底白字“XX车停车位”标牌(0.6m×0.6m);项目部驻地租用当地民房的,其围墙及院内布置也参照上述标准执行;3、在靠近项目部驻地、重点工点公路处,主要工点出入口搭建彩门,拐弯道口设蓝底白字指向标牌;4、现场彩旗统一印“中铁十四局集团”;每隔10米一旗,旗插直顺;印红底黄字和团徽的“青年突击队”和印红底黄字和党徽的“党员示范工程”旗插工地醒目处;5、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统一着装,管理人员佩带胸卡,现场施工人员佩带安全作业卡;6、现场挂安全警示牌;7、在主要道路附近根据具体情况挂宣传横幅;一般为红底白字,若为环保内容为淡黄底红字;8、重点工程施工场地应根据现场地形布局,并精心规划、按图放样,要求整洁、美观、有气势。9、施工总平面布置内容主要有:线路、标段或管段起讫里程及任务划分段落、大临工程(土方调配、取弃渣场、基地、便道)生产生活区、主要城镇规划及交通情况等。2办公1、办公区选址合理,布局美观,一般要方正、对称;采用拼装式活动房 区屋的,搭建不宜超过两层;办公区满足安全、卫生、通风、绿化等要求,屋顶采用“人字式”双面排水,统一涂成蓝色;砖混结构墙体下部设0.5m高墙裙,地面设散水,排水坡不小于3%;周围有排水沟,排水畅通,不积水;2、公共区域设宣传栏、读报栏、消防平面图,也可充分利用办公区房屋墙壁;3、办公区地面须硬化,有条件的可以设置国旗、体育活动场所,院内适当种植花草;适当设置宣传图片标语;4、办公区单独设置卫生所,配备急救药箱1只,备有常用药品和急救器材,配备急救医务人员1名;5、办公区每栋房配备4KG干粉灭火器1只,挂于墙上1.5米高处;6、会议室挂工程概况图、组织机构图(行政组织机构图包括行政工作指导思想、工作目标,项目领导及各科室负责人、各施工队及负责人;党群机构图包括党群工作指导思想、工作目标,项目党工团负责人及委员,项目各种领导小组)、质量、安全、环保管理机构图,施工形象进度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安全、质量、环保保护体系图、集团三标一体化方针,质量目标、环境目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三标体系职能分配表,以上各图表在同一墙面的高度需统一,大小根据会议室总体布置确定,同时均须有中国铁建标志;7、主要领导、各部、科室的安全职责,各科室挂科室职责、各科室负责人职责、三标方针、目标牌,以上各牌尺寸均为0.8m×0.55m;8、各类职责各单位制定后报项目经理部审核后制作上墙。3生活区1、生活区选址合理,布局美观,一般要方正、对称,标准同办公区;2、宿舍统一设置床铺和储物柜,照明良好,室内整洁;无私拉乱接线情况,有保暖、消暑措施;3、生活区设食堂和茶水棚,食堂灶前灶后、仓储间、生熟食间分开,通风良好、卫生整洁;4、食堂有卫生许可证,炊事员定期体检,持健康证上岗;职工就餐原则上采用快餐式桌椅,另设招待餐厅;5、生活区设活动室,男、女简易淋浴室和厕所(厕所天棚、墙面刷白,高1.5m墙裙、便槽贴面砖,地面用水泥砂浆或地砖,宜采用水冲式,并实行专人管理保持卫生);6、有卫生责任区域牌(0.6m×0.6m),设卫生保洁员;7、设置垃圾桶(垃圾池),按可回收无害垃圾、不可回收无害垃圾、有害垃圾分类存放,及时清理;8、宿舍区每栋房设4KG干粉灭火器1只,挂于便道旁1.5米高处,消防责任牌、“安全用电、注意防火”、“严禁乱倒乱扔垃圾,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警示牌(0.6m×0.6m)挂于醒目位置;9、生活污水设沉淀池(大小自定)集中排放。4施工道路1、进入施工现场,路边设“进入施工现场,请减速慢行”标牌(0.6m×0.6m)和5公里限速牌,道路危险段有“危险地段,注意安全”(0.6m×0.6m))警示标志并设置防护措施;高填深挖地段作好防护工作;2、干线靠近各主要工点,引入线以直达用料地点为原则;避免与铁路线、公路交叉,尽量不占用线路;直线地段做成2%横坡,曲线地段根据曲线半径设计外侧超高,道路的两侧设置排水沟,一般沟深和底宽不小于0.8~1.0m。便道经过水沟地段,要埋置钢筋混凝土圆管或设置过水路面;3、路面标准:⑴路面净宽单车道为3.5m;⑵ 与环路、高速相接的50m采用15cm厚C15混凝土硬化过渡,其它地段采用碎砖、炉渣、矿渣、石灰改良土、山皮土碾压路面,地质软弱地段基地处理采用片石挤淤或换填,保证基础稳固;道路路面应高出自然地面0.2~0.3m;道路两侧坡脚处要挂线整理直顺,必要时采用浆砌水沟或防护,坡脚附近严禁积水、取土、破坏植被或乱扔垃圾,保持道路直顺、干净、美观;⑶便桥结构按照实际情况专门设计,桥面高度不低于上年最高洪水位。桥面设1.1m高栏杆扶手;4、施工道路及时消除泥泞,工地扬尘较大时,应进行洒水。5材料库1.材料堆放设置专用场地(C15混凝土硬化)、专用库房,专人看管,台帐齐全;2.库房原则采用砖砌围墙(外侧粉刷,上有压顶装饰线,下有勒脚装饰线);3.收发料管理制度、材料管理员职责牌(0.8m×0.55m)悬挂库区醒目位置;4、设4KG干粉灭火器2个,灭火沙2方,铁锹2把,铁桶2只;5、材料分门别类,悬挂标识牌(0.5m×0.4m),标明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批号、标号、厂家、出厂日期、检验状态;6、临时存放物资、各类成品、半成品分类堆放有序,悬挂标识牌(0.5m×0.4m);7、应急物资区挂“应急材料”牌(0.6m×0.6m)和标识牌(0.5m×0.4m);8、各种材料进场有合格证、化验单;9、材料库周围有排水沟且畅通;各类砂石料设置隔墙;材料堆放具体要求:⑴材料堆放应尽量靠近使用地点。⑵预制构件堆放力求直接装卸就位。⑶砂石尽可能布置在搅拌站附近。⑷水泥原则上采用罐装水泥,水泥库房要铺设防水、防潮层。按品种、标号堆垛,且底层离开地面20cm、堆高不超过1.5—2m、离墙保持20—30cm空隙,并做到先进先用。⑸模板、脚手架等周转材料,选择靠近施工地方放置。⑹钢筋根据进场、加工和使用的先后顺序,按型号、直径、用途分门别类垫方木摆放,用防雨布苫盖。(7)各种材料堆放要做到一头齐,一条线,砂石成堆,砖成方。6盾构管片预制场1、预制场选址、钢筋存放、加工厂、管片生产车间、管片养护与存放厂布局合理,地面全部硬化,砖砌围墙封闭,设置出入口、大门及车辆冲洗设备;2、管片钢筋加工、预制均采用机械化完成,工厂化生产;3、管片养护采用水养或蒸汽养护(冬季),根据相关环保规定,采用燃气锅炉;4、站内设置废水沉淀池(尺寸根据现场场地条件和清洗需要定),根据地形情况设置排水系统;5、作业人员戴好防护用品和安全作业卡,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7路基施工现场1、施工现场设置工程概况牌、施工平面布置图、形象进度牌、责任划分牌、安全标准及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施工现场组织机构图、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措施牌、应急预案简要流程图各一块(高度一致,大小与现场协调为准);2、取土场、弃土场、机械运行道路规划合理,挂区域标识牌(0.6m×0.6m),危险场所和部位在醒目位置挂安全警示牌;3、现场施工人员人人佩带安全帽现场和安全作业卡;,确保有专职安全员1名,佩戴红底黄字安全员袖标巡视;安全员明白安全措施和职责,每天安全检查并有记录;8隧道施工1、施工现场有“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XX隧道”红底黄字横幅(宽幅1米); 现场2、施工现场设工程概况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形象进度图、隧道施工现场组织机构图、责任划分牌、施工用电管理制度、高空作业管理制度、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标准及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措施牌、应急预案简要流程图各一块(高度一致,大小与现场协调为准);3、现场施工人员人人佩带安全帽和安全作业卡,施工现场出入口挂“进入施工现场,请戴好安全帽”;4、施工场地布局合理,施工便道硬化、确保晴雨畅通,场地两侧设排水沟,保证场地不积水。5、工点保证有专职安全员1名,佩戴红底黄字安全员袖标巡视;安全员明白安全措施和职责,每天安全检查并有记录;6、钢材加工场地硬化,搭设钢筋棚,钢材按规格分类堆码整齐,挂设产品标识牌、半成品标识牌(0.5m×0.4m);7、高空作业戴安全帽,系安全绳(带),穿胶鞋,挂安全网。人员不得乘坐龙门架吊斗上下;8、对龙门架、提升塔架、地垅、钢丝绳要每天进行检查,并有记录;9、工程、照明用电专人管理,配电箱安装漏电保护器,安装门锁,有雨棚或封闭措施,挂“有电,危险”(0.4m×0.4m)警告标志;10、危险场所和部位在醒目位置挂安全警示牌。11、对起重机有检算,架梁方案反复论证,履行审批手续,确保安全性。9钢筋及结构加工厂1、材料分储存区、加工区、成品区布置,标识醒目;场地用混凝土硬化;各类钢材、成品、半成品分类堆放整齐,满足防雨防潮条件,用标识牌(0.5m×0.4m)标识清楚;2、顶棚采用轻钢结构搭设,可根据需要设专门围栏防护和门,各设备均设置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牌(0.8m×0.55m)、“加工重地,闲人免进”、“安全操作、小心触电”牌(0.6m×0.6m)各一块;3、所有棚外电气设备、配电箱、开关箱加锁,有防雨措施,挂“有电危险,注意安全”牌(0.4m×0.4m);4、各种气瓶有标准色标或明显标志,存放气瓶间距大于5m,距明火大于10m,,不得暴晒;设“危险作业,请勿靠近”警示牌(0.6m×0.6m),各类气瓶装有防震圈和安全防护帽;5、棚边设4KG干粉灭火器2个,灭火沙2方,铁锹2把,铁桶2只;6、切割机操作间有隔音墙,操作人员戴耳塞;电焊机、平刨、圆盘锯、手持电动工具、钢筋机械等经安全部门验收合格后使用,有验收记录;7、作业人员戴好防护用品和安全作业卡,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10施工设备1、设备挂安全操作规程牌、设备标示牌和司机职责牌(0.8m×0.55m),有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和设备管理台帐;2、特种机具、设备经劳动安全部门检查合格后使用,手续完整,档案齐备;3、设备操作人员经过培训,由专业部门考试合格持证上岗;4、专人维修养护设备,保证设备工作状态良好;5、有维修保养计划,有维修保养记录;用电机械有可靠接地、漏电保护器。11供电站1、站址基础稳固,靠近施工负荷中心,周围用2.5m高铁丝网或围墙围起;2、门口设置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牌(0.8m×0.55m)、“配电重地,闲人免进”警告牌(0.6m×0.4m);3、变压器站用2.5m高铁丝网或围墙围起,变压器边挂“高压危险”警告牌(0.6m×0.6m); 4、站内设4KG干粉灭火器2个,灭火沙2方,铁锹2把,铁桶2只,设置避雷针一个;5、配电室内有绝缘垫、鞋、手套,配4KG干粉灭火器2个。7、作业人员戴好防护用品和安全作业卡,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12试验室1、选址合理,大门口挂标牌;2、墙上挂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试验人员职责、试验流程图、三标方针、目标牌;3、试验间配备4KG干粉灭火器2个,灭火沙1方,铁锹2把,铁桶2只,环境卫生满足试验要求;4、试验人员佩胸卡作业,持证上岗,规范操作,记录清晰;5、仪器设备挂标识牌(0.15m×0.1m),标明名称、规格、型号、状态;6、仪器设备按时自检送检,专人维护保养,有记录可查;7、试验室切割作业时,有防噪音、防尘措施;8、试验废弃原材料回收或存放符合环保要求。“安全操作、小心触电”牌(0.6m×0.6m)各一块。13检查现场布置1、驻地、现场插彩旗,工地入口处挂迎接检查横幅标语,道路、场地洒水除尘、打扫干净;标语、横幅不宜太多和太杂;2、现场人员全部统一穿工作服装,佩带胸卡,精神面貌良好;3、拌和站和材料库场地无料渣和积水;4、所有车辆停放整齐,材料标识、警示标牌摆放端正、整洁;5、主要施工道路、土方施工地段或行车密集时段设置各类行车警示标志并设专人穿交通服装指挥车辆。14备注1、警示牌、标识牌、材料标识牌均为白底红字,交通、电力、消防、化学品等行业警示标志用行业标志。其他标牌除特殊要求外一般采用蓝底白字;2、同一位置布置的标牌高度要统一,大小与现场环境协调;3、工程概况牌:工程名称、施工里程、主要工程量、开竣工时间、建设、设计、监理、咨询、施工、监督单位等;责任划分牌:工程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环保负责人,各重要工序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环保负责人。表8.2.3-2现场施工标准化(管理部分)序号落实措施具体内容1安全生产责任制⑴有管理层、技术层、操作层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装订成册;⑵各级人员职责装订成册;⑶有各级人员安全包保责任状;⑷安全包保责任状中明确安全生产指标、保证措施、双方责任及奖惩办法。2安全目标管理⑴有安全管理目标,包括伤亡事故指标,安全达标和文明施工目标以及采取安全措施;⑵安全管理目标通过包保责任状逐级分解;⑶安全目标责任考核规定,每月考核,记录在册。3安全⑴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设置专门安全管理机构; 组织机构⑵配备足够专职安全员,主管领导和安全员在岗率和持证上岗率100%;⑶安全信息传达反馈畅通,有沟通记录。4安全管理制度⑴安全管理制度健全,装订成册;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检查、事故处理报告、消防、交通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奖罚、特种作业管理、安全用电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标志使用、机械设备管理、安全保卫、“事故易发点”施工安全方案报批、职业病预防、女职工劳动保护制度等;⑵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齐全,装订成册。5安全培训教育⑴坚持“三级”和“三工”教育,有教育记录;三级教育:项目部级、架子级、班组级教育。三工教育:工前、工中、工后教育。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规、知识、技能等教育;⑵特种作业人员经专门培训考核,100%持证上岗;⑶安全管理人员经安全培训考核,100%持证上岗;⑷施工人员岗前安全教育率100%;⑸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有节前、季节性、案例、专题安全教育,有记录;⑹“四新”技术应用前进行安全操作和技术培训,有记录;(7)各项安全培训教育记录填写认真,有追溯性。6劳务管理⑴制定《外部劳务管理办法》,并认真执行;⑵与劳务队签订安全协议;⑶对劳务人员培训有记录;⑷劳务队有施工或劳务资质、营业执照、安全认证齐全。7安全活动⑴有班组班前安全活动制度;⑵每周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分析安全状况,有会议记录;⑶组织职工参加安全生产月、劳动竞赛活动,有活动记录;⑷坚持开展班前三上岗(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教育)和班后下岗检查,每月开展安全讲评活动,有活动记录。8安全检查⑴管理、技术人员有执行集团“事故易发点”检查法,有检查记录;⑵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预控、监控记录;⑶安全员每天坚持检查,有检查记录;每周会同监理检查一次,有检查记录和安全小结;⑷对查出问题定人、定时、定措施进行整改,及时上报整改结果,并有上级复查记录;⑸日常安全检查、考核结果有通报,奖惩落实有记录。9安全技术经费⑴每年制定安全措施和经费计划;⑵安全措施及经费计划落实有台帐记录;⑶劳动安全防护用品有购买、验收、发放、更换、报废等记录。10特种作业人员⑴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和中小型机械操作工花名册,档案齐全规范;⑵特种作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数量满足工程需要;⑶操作证应按规定年限复审,不超期使用。11安全交底⑴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与下达施工任务同时进行;⑵有设备、用电、运输、测试、加工等专门安全交底;⑶安全交底交接双方签字手续完备。 12应急预案⑴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有应急预案;⑵对应急人员培训应急预案,使其明确职责,掌握应急措施;⑶应急预案进行演练;有演练记录。应急预案包括:①应急指挥及有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和义务;②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可能发生的地点、原因、性质和后果;③应急所需的人员、设施设备、物资、经费及要求;④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发生后的应急措施;⑤应急指挥机构人员名单、办公地点与联系方式;平面布置图;应急器材、设施统计表;与当地安监、环保、公安、消防、医疗、防疫部门联络人及联络方式等。13施工组织设计⑴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有安全技术措施;⑵专业性较强、危险性大项目,编制专项的安全施工组织设计;⑶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安全施组设计有针对性,能有效地指导施工;⑷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有审批手续;⑸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有更改方案的,经原审批人员同意并形成书面方案。14工伤事故报告⑴施工人员全部参加工伤保险;⑵建立工伤事故档案;⑶每月认真填报事故报表(无伤亡事故的需填写说明),按时上报;⑷发生伤亡事故按规定报告,并认真按“四不放过”原则调查处理。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调查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不明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15安全管理台帐⑴安全责任书(各级安全包保责任状),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⑵安全生产机构设置的文件;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⑷上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制订和下发的制度性文件、通知、通报等;⑸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学习、活动资料;⑹安全生产检查、整改资料;(7)安全会议记录;(8)花名册:全员花名册,特种作业人员花名册,职工体检花名册;(9)新工人“三级”教育资料;(10)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管理资料;(11)安全技术交底资料;(12)事故应急预案、事故记录和报告资料,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材料;(13)安全设施和劳保用品购买、发放登记台帐;(14)各级、各部门和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考核记录;(15)安全生产月度报表。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台帐按集团《程序文件》中《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程序》、《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控制程序》要求建立,其他台帐“事故易发点双十台帐”建立。8.2.4过程控制标准化过程控制是实现作业工地标准化的最根本依据。创建过程控制目标,明确各级责任,重视检查落实,抓住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条主线,从组织机构、创建规划、基本配置、专业施工控制等方面实现作业工地标准化。 组织机构和职责阐述项目管理和施工单位标准化工地管理小组人员组成和职责;创建规划从编制、初审、复审三方面阐述标准化工地创建的流程;基本配置从人员、机械、检验检测设备、原材料、试验室、搅拌站、场容场貌等方面阐述创建标准化工地的基本要素;专业施工控制从明挖、隧道、路基、桥涵、轨道等专业方面阐述创建标准化工地的基本要求。以发包人项目建设管理目标制定各项建管目标,制定标准化管理准则。建立过程控制管理目标流程,成立标准化工地管理小组。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标准化工地管理小组,分管安全质量项目副经理负责具体实施。明确职责,项目管理机构过程控制标准化管理小组职责如下。⑴建立健全标准化工地保证体系和管理办法。⑵组织制订标准化工地创建规划,报项目管理机构审批后具体实施。⑶建立标准化工地检查、考核办法,对不合格标准化工地进行责任追究。⑷定期组织标准化工地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⑸对项目管理机构查出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根据以上职责展开标准化管理过程控制,直至实现标准化管理目标。表8.2.4-1过程控制标准化内容表控制体系1质量控制体系4投资控制体系2安全控制体系5环境保护控制体系3工期控制体系6技术创新管理体系管理流程1建设前期工作流程11验工计价管理流程2征地拆迁管理流程12变更设计管理流程3环境保护管理流程13投资控制管理流程4水土保持管理流程14财务管理流程5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流程15技术管理流程6招标投标管理流程16质量管理流程7合同管理流程17安全管理流程8开工报告审批流程18监理管理流程9甲供物资管理流程19三电迁改管理流程10自购物资管理流程20接口管理流程8.2.5四化保障管理8.2.5.1建设管理标准化 全面响应实施标准化管理。按《关于深化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铁总建设[2013]193号)文要求,在项目建设期间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以工程安全质量管理为核心,以机械化、工厂(场)化、专业化、信息化等现代管理手段为支撑,以管理制度标准化为基础,全面落实人员配备、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标准化,形成铁路建设管理标准化为主导、参建方各负其责、协同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体系,确保建设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控制、环水保、科技创新等管理目标的全面实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单位按照体系文件及推进计划全面实施标准化管理。将标准化管理纳入信用评价管理及激励约束考核。8.2.5.2“四化”管理坚持“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落实“六位一体”的要求,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落实“四化”保障,实施“架子队”模式。⑴工厂(场)化①本项目钢筋(钢构件)加工全部采用工厂集中加工,统一配送、标准存放的方式。委托专业厂家生产的钢构(配)件除外。②本标段集中管理钢筋(钢构件)预制件加工,设立1个钢筋(钢构件)加工厂。③本标段钢筋(钢构件)预制件工厂的建厂方案需经公司(或指挥部)审查确认后方可实施。④厂房建设基本要求a.厂房建设规模满足施工高峰期成品供应需求。厂房实现原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半成品区无露天作业。b.厂房按功能清晰合理分区。原则上应设置原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半)成品区、废品区、易燃易爆品存放区。c.厂房地面和厂区道路混凝土硬化,排水系统通畅。d.厂房应满足当地极端气象条件(大雪、大风等)的结构安全要求。⑵机械化本项目全面采用机械化施工,施工机械化按专业配套配置管理:隧道工程:盾构隧道掘进及衬砌、管片预制、泥浆配制与处理、基坑围护工程、地基加固施工、土石方工程、主体结构工程等;路基、桥涵工程:地基处理、基坑围护、路基填筑、路堑开挖工程等;轨道工程:无砟道床施工、精测网CPⅢ测设等。各专业工程机械化施工按工作面配备整套机械设备,按专业界定机械化设备配备标准,严格按投标承诺配置机械和设备,以高标准机械化程度提高工效。 ⑶专业化实行盾构隧道、明挖区间、路基、轨道等工程的专业化施工与标准化管理,按不同种类工程组建专业化架子队施工。在项目建设管理中,积极推进专业化、小型化架子队建设。对盾构隧道、明挖区间、路基、轨道等工程,按专业化组织施工。分专业划分施工单元按工作面管理组建专业化、小型化架子队。⑷信息化全面推进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借鉴全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的经验,建立一个以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信息平台,覆盖项目管理参建各方的信息系统,实现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包括协同办公、项目管理、视频会议、施工安全监测、建设运营一体化平台等。项目部根据建设的实际情况,本着急用先上的原则,采取成熟一个、安排一个的方式,分期、分批投入运用。第一步,实施办公管理和资料管理系统,实现电子邮件、公文流转和资料归档管理,提高办公效率,按照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的要求理顺指挥部工作流程。同时,实施项目规划管理、岗位管理和编码结构管理系统,通过实施这三个系统,全面定义项目管理基础信息,为实现科学化管理提供基础保证。第二步,实施质量、验工计价、进度、调度、资料管理和WEB浏览器查询等子系统。根据项目的成熟性,首批可同时实施这六个子系统。当首批子系统完全实施成功后,可实现:①施工质量量化控制管理;②工程验收管理;③工程进度有序调度管理;④设计、变更设计的图纸和资料共享管理;⑤承包商人、材、机的管理。第三步,实施合同、成本、安全、施工监理管理等多个子系统。本期项目实施以后,以达到实现:①合同文本管理;②招投标管理;③合同的概算,项目的成本跟踪分析比较;④工程安全控制管理;⑤对施工工作的考核管理。第四步建立全覆盖的调度指挥系统,实施安全生产信息即时采集、实时监控、远程管理子系统。我方承诺,将严格按照国家、原铁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北京市及京张铁路公司相关规定的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进行施工。8.3标准化管理制度8.3.1质量管理项目施工中的关键岗位主要指从事测量、质检、试验、安全、材料等工作的施工和管理人员以及特种作业人员,由安质部和工程部负责培训计划的制定和落实。 根据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管理的要求和项目工程特点和质量要求,关键岗位的施工人员应经过必要的教育、培训,并具有相关技能和施工经验,确保本项目人员素质能够满足岗位需要。实施样板工程引路制度,优质样板工程的评选应充分体现其示范性和时效性,参评的工程应达到一定规模,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保、内业资料等方面成绩特出,每半年申报一次。建立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及存储管理制度,物资管理部门要建立各种工程用物资台帐,收集好各种质量合格证明资料、原材料检验报告和使用记录,在原材料确定供货单位前,应首先对供应商现场考察,从源头上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对于甲供材料:进入仓库后,由中心试验室进行材料的取样监测(外观检验: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材料是否锈蚀,用游标卡尺量内、外径;质量检验:对照验收标准和设计规定的项目进行监测),分清待验和已验材料,对待验材料的有关凭证进行认真核对。经检验合格后方准进入施工工地,如遇特殊情况未经检验就直接进入施工工地的材料,要明确标明待验材料,由项目部进行外观及质量检验,把好质量关,并经中心试验室检验合格后,填写准用通知单方准使用,对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坚决清出施工现场。订购的原材料、构配件运至工地后,项目部组织验收,验收时按照设计有关技术标准和铁路验标各项指标进行,首先对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检查,然后对数量和外观质量两个方面进行检验,并由物资保障部向现场监理工程师进行报验,填报进场材料报验单,中心试验室按批量进行抽样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反馈到物资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实体。对于试验室无检验设备的特种物质,要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验单位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实施质量检查、申报、签认制度,工程质量检查是确保作业过程和工程实体质量最有效和直接的控制程序,安全质量部负责全标段的质量管理工作,工程质量的检查主要包括施工前对进场原材料的检查控制、施工过程控制(或单工序完成后对工程实体的检查)、质量记录。贯彻隐蔽工程检查制度,工程在隐蔽前必须进行质量检查,未经检查签证不得隐蔽作业,工程检查手续应及时办理,不得后补。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验收是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实行隐蔽工程旁站值班制度,防止和杜绝质量通病、质量缺陷、质量隐患及事故发生,确保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和一次达标。其责任部门为工程管理部,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指导下做好这项工作,具体对隐蔽过程及关键部位验收组织实施、抽查。落实成品保护制度,对于已竣工或主体结构已完工的,在施工或竣工交付过程中,严格执行已完工程成品保护措施。 坚持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8.3.2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项目经理、常务副经理、项目总工、生产副经理、安全总监、盾构副经理、各部门、架子队安全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制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地方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规和制度。组织安全生产,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依据工程合同,合理组织生产,确定本项目安全管理目标,合理配置人力、物资、设备、资金等生产要素,组织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文明施工,正确处理安全与进度,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组织制定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制度,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发生安全事故时,按照事故应急预案,组织事故抢险救护,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分析事故原因,组织制定和落实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如实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项目经理和副经理签订安全包保责任状;副经理和各部门负责人签订安全包保责任状,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在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对作业人员进行正确施工程序的讲解。安全技术交底必须明确安全技术要求和安全措施。项目部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应由项目部安全质量部或由负责分部、分项工程的技术负责人编写并向架子队交底,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进行编写。就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安全技术要求,作出详细说明,交底要分不同工种和不同对象进行,内容要有针对性,明确告知安全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并采用书面形式,双方签字确认。架子队级交底:作业班组长应严格按安全交底内容,对全体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再交底。如未向全体作业人员讲解,作业班组有权拒绝任务,并提出意见。贯彻安全检查制度,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要求,及时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确保施工安全,减少种类事故的发生,坚持安全文明施工,提高项目部的经济效益,确保项目部安全目标的实现,特制定安全检查制度。通过安全生产检查,可以发现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制定纠正措施,确保生产的安全。安全检查方法:定期安全检查、专项安全生产检查、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安全生产检查、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报批制,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危险性较大的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应当在施工前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重难点隧道、高空作业、防火、用电等管理、防洪等,须编制安全专项方案。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安全质量部组织开展自上而下的三级安全教育并根据人员已有证件及工程进展情况,组织开展各类人员培训取证工种。培训对象主要是项目部主要领导、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新从业人员、调整岗位或离岗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实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施工现场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是年满18岁,身体健康,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须经专门培训和考核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从事相应作业。盾构机操作人员、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电气焊(割)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等特殊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在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建立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为了加强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安全生产资金的有效投入,以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工伤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行业身体健康,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要求,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订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安全保障资金包括:安全技术措施、设施费用、劳动防护用品费用、职业安全健康卫生费用、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费用、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应急救援预案物资费用、安全先进奖励费用项目等。实行危险化学易爆品管理制、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危险化学易爆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从事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易爆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易爆品活动的人员,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为保护作业人员合法权益、转移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的保险费不得向职工摊派。8.3.3工期进度管理建立工期控制组织机构,明确相关责任,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建立工期管理体系,为实现对建设工期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控制,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要求,建立工期分级控制体系。将工程等级按工程规模及工程特点分为三个等级。控制工程,工程规模大,技术难度突出,对全线施工进度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项目。 重点工程,工程规模较大,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对全线施工进度起重要控制作用的项目。一般工程,除控制、重点工程以外的其它工程。实行分级管理落实,控制工程管理小组由项目经理负责主管。重点工程管理小组由项目部部门负责人负责,小组成员由有关专业工程师人员组成。一般工程管理小组由专业工程师负责,小组成员由架子队工程师组成。实行工期控制计划,编制年计划、季度计划、月计划,配备详尽具体的施工任务书,年、季、月、周、日施工进度计划逐级落实,做好进度记录及掌握施工实际进度情况,把握施工进度态势。由专人负责进度计划的实施,专人监督,灵活掌握、调整,实现工期进度动态管理。8.3.4投资效益充分认识工程的复杂性,提高认识。尽可能的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充分分析各种因素的变化对工程成本的影响程度,统筹好成本、质量和工期的关系,将成本控制在责任预算范围内。建立责任体系,加强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组织领导,成立项目部成本控制、投资效益工作领导小组。项目经理领导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对项目的成本控制、投资效益管理全面负责。成本控制、投资效益控制措施如下:管理施工组织,优化组织方案,充分考虑资金投入时间价值,充分及时分析投入产出,使其具有实际操作性、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成本预算,确保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各项成本和收益目标。盾构隧道、明挖区间、路基、桥涵、轨道等主体工程严格执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临时工程尽量采用与正式工程进行永临结合的设计方案,以减少土地占用,降低工程投入。执行投标保证金、质量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代扣税金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全面成本管理责任体系,明确业务分工和职责关系,把管理目标分解到各项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中,做好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及考核。人、财、物的有效组合和使用过程中狠下功夫,严格过程控制,加强成本管理。对项目管理机构的设立和人员、机械设备的配备,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机构要精简直接,人员精干高效,设备充分有效利用。对材料消耗、配件的更换及施工工序控制,都要按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进行,避免或减少不可预见因素对施工的干扰,有效控制成本,提高效益。 推广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减少投入,降低成本。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按规定接受审计和外部检查。8.3.5环境保护建立环保目标,成立环保组织机构,以项目经理为环保领导小组组长展开工作。施工计划中安排环境保护的具体工作,包括方案、措施、设施、工艺、设计、培训、检测、检查等项目,计算环境保护工作量并作出经费预算。做好施工现场开工前的环保准备工作,对开工前必须完成的环保工作列出明细表,明确要求。在开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在生活营地设置污水处理系统,保证工地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施工过程的有效性,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水质达标。将环境保护方案纳入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单位审批后执行。主要内容包括: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现场工程标牌的设计;临时建筑物、构筑物、硬化场地、道路等单体设计;现场污水处理及排放设计;粉尘控制措施;现场为生及安全保卫措施;现场消防设施;保健急救措施;集体食物中毒、发生传染性疾病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分管环保工作的项目部主管领导负责审批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因素。识别环境因素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及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识别环境因素考虑以下类型:对大气的污染、对水体的污染、对土壤的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物、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评价环境因素时考虑对环境影响的规模、范围、发生频率、社会关注程度、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及资源消耗等。环保工程实施三同时原则,同步设计,同步施工,与工程同步建成投入使用。8.3.6技术创新管理成立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领导小组组长,总工程师任副组长,项目副经理及各部门负责人任组员。领导小组全权负责本项目科技开发与技术创新工作。总工程师总负责本项目的科技创新工作,工程管理部具体负责组织有关人员,搞好技术攻关,突破重难点项目,落实本项目的科技发展计划。各架子队在项目部领导下积极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研究。科技创新项目所需物资、仪器、设备等,纳入本单位的物资、器材计划,优先安排。科技创新工作内容如下:①课题立项、科技创新计划的实施与检查;②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情况的检查由项目部工程部组织实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③科技创新项目完成后,项目部写出结题报告上报上级单位,并撰写科技创新项目研究报告或施工技术总结,以做好项目鉴定或评审及科技奖励申报工作;④科技开发项目按计划、合同完成后,根据科技创新项目的技术水平,由项目部提出申请鉴定或评审; ⑤科技成果实行分级鉴定或评审,按项目的重要性和涉及面大小共分为三级:即省部级鉴定、总公司级评审、集团公司本级评审;⑥科技成果经鉴定、评审或在施工生产中取得显著技术经济效益,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由项目部提出申请,报上级单位按规定审批权限和评定等级予以评审和奖励。8.4标准化管理实施步骤⑴制定制度。开工后半个月内由项目经理组织各部门制定相应的标准化管理制度及要求,再利用半个月的时间交流、补充、完善各项标准化管理制度和办法,做到图文并茂,尽量用图表形式,直观地表达管理标准化的程序、内容和要求。⑵组织学习。利用施工准备期,由项目经理部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项目部制定的各项标准化管理制度和办法,并相互交流学习心得。⑶检查验收。在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标准化作业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工程管理部牵头,各部门配合共同推进,每个季度平推检查,每个年度末验收。⑷奖惩措施。每个年度末由项目经理组织各部门进行标准化作业考核,评出标准化管理推进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给予荣誉称号和现金奖励;对未完成项目经理部制定的标准化管理目标的单位,追究相关单位领导责任,并通报批评。8.5标准化管理推进总体规划为了满足项目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将保证按照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工期进度管理、投资效益、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管理等方面切实推行项目标准化管理进程,做到制度、人员、现场和过程控制的标准化,并加强对项目标准化建设的动态调控,保证项目标准化建设稳步、有序的推进。 9质量保证系统及措施为实现本标段的质量目标,我部按照GB/T19002-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坚持以“履行质量责任和承诺,让顾客放心,提供优良产品和服务,使用户满意,树立良好信誉和形象,求行业领先。”为指导,要求全体人员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我部一直以来都秉承着以上承诺,在过去承建的大直径泥水盾构隧道工程中取得多个优质工程的奖项,大致如下:⑴“南京长江隧道”工程荣获2012~2013年度中国建设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⑵“南京长江隧道”工程荣获两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⑶“南京长江隧道”工程荣获2014~2015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⑷“扬州市瘦西湖隧道”工程荣获2015年度扬州市琼花杯优质工程奖;⑸“南京地铁十号线土建工程D10-TA03标(中间风井、中间风井~江心洲站区间)”工程荣获2014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⑹“南京地铁十号线土建工程D10-TA03标(中间风井、中间风井~江心洲站区间)”工程荣获2014年度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7)“南京地铁十号线土建工程D10-TA03标(中间风井、中间风井~江心洲站区间)”工程荣获2013年度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各个奖项如图9-1至图9-7所示。图9-1鲁班奖 图9-2两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图9-3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奖杯 图9-4扬州市“琼花杯”优质工程奖图9-5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图9-6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图9-7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9.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9.1.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依据项目建设管理总目标及标准化管理要求,本项目质量管理设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长,项目副经理、各部门负责人具体为质量管理实施、监控负责人,各分部、架子队为质量管理实施方的组织机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详见附表6-10。9.1.2主要管理人员配备 施工现场按施工人员的1~3%配置专职质量管理人员,项目部设专职质检工程师,施工队设专职质检员,班组设兼职质检员,全员参与管理。质量管理人员数量配备详见后附表6-11。9.1.3质量管理工作的原则⑴接受政府质量监督,建设单位在开工前办理质量监督手续。⑵按照铁路总公司规定认真组织施工图审核。未经审核、批准、加盖施工图审核专用章的施工图,不得用于现场施工。⑶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图现场核对,未经现场核对的工程不得开工。⑷组织参建单位审查主体工程的施工工艺设计、工序质量控制设计,加强施工单位自检和监理的旁站及平行检验。⑸过程检验和专项检验相结合,根据铁路总公司规定组织专业检测机构对基础桩质量进行检验,采用专用仪器对工程进行成品检验。⑹建设单位对参建单位的质量工作实施监督、检查、考核。9.2质量保证体系项目经理部以贯彻ISO9001-2008标准进行质量管理,对施工质量实行全过程控制,并对工程施工质量负全责,建立本项目建设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以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为目标,以强化责任和管理、施工过程控制为手段,建立包含工程计划、质量、安全、环保、综合协调、物质设备采购,再到工程试验、项目施工保证等内容的质量保证系统,把质量管理各阶段、各环节的质量职能严密组织起来,形成既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又能互相协调、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详见表6-12质量保证体系图。9.3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机制对质量体系运行机制从符合性、适宜性、有效性三方面内容进行评价。项目经理根据与建设单位签订的承包合同和国家法律法规要求,通过策划,明确资源配置和各级组织、人员的职责,保证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保持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确保集团公司管理方针和项目综合管理目标的实现。9.3.1质量体系的符合性评价运行机制所需要的程序文件与质量体系标准是否符合。主要包括本铁路项目制定的程序文件是否覆盖了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所需的所有因素,程序文件包括机制的运行程序是否满足所采用的质量体系标准要求。9.3.2质量体系的适宜性 质量体系是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程序,过程和资源,作为项目经理部,将严格按照标准所规定,用统一的方式建立高效职能的质量管理运行组织机构,确保质量体系符合本项目特点,组织机构的建立确保质量体系能够有效运行。⑴组织落实以项目经理为项目管理者代表,作为公司的派出人员,代表最高管理者负责本项目技术和质量方面的相关事宜和处理有关技术和服务质量问题,按规定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体系。建立贯标领导小组,负责确保贯彻工作的推行和落实,有效地实施质量体系文件,使项目推行贯标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体系的质量职能分配需求,项目经理部综合管理部、合同部、财务部、工程管理部、安质环保部、物资设备部等各部门负责具体落实,各职能部门、各路基、桥涵等施工架子队,通过规范化管理贯穿质量体系全过程。⑵质量体系制定并推行质量手册,作为本项目全体员工的质量行为标准。根据ISO9001质量标准的具体规定,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的程序文件,可操作性较强的程序文件,作为质量手册支持性文件,施工过程中对每件事物都形成文字记录以保证过程的可溯性。⑶过程控制施工过程充分严格控制,按照程序文件的要求和项目对各部门的资源配备规定,使运行质量体系适应质量目标。9.3.3质量体系的有效性通过宣讲、培训、贯标、总结等动态管理过程,确保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具体管理措施为:⑴督促广大管理人员和职工对标准化质量管理进行再认识,对项目体系文件进行再学习、再培训,并从思想、组织、行为上引起高度重视。⑵注重各个基础环节,加强以班组为单位的基础管理,对职工进行一定范围的管理知识培训。按照体系的要求,切实将责任分解到每一个人。⑶进一步抓好垂直贯标,各职能部门按照要素分配的职责,对主控程序的培训、检查、整改等自始至终负责到底,运用“PDCA”(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循环的原理不断改进实施效果,为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掌握相关单位体系运行状况,针对存在问题,及时协商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认真贯彻实施。 ⑷定期总结、汇集各方面信息,对质量体系的总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定性定量分析,及时检验体系运行的得失,总结先进经验,发现存在问题,为下一步对质量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做好准备。9.3.4岗位质量管理职责为保证质量保证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实现工程质量目标,建立以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为领导层,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建立质量责任制,以试验室试验结果为依据,积极开展创优活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和QC活动,保证工程质量创优目标实现。主要人员及各部门的质量管理职责详见表9.3.4-1。表9.3.4-1各岗位主要质量管理职责表序号职务或部门职责1项目经理⑴组织、领导项目经理部的一切质量工作,对本工程的所有生产质量活动全权负责,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者;⑵主持质量管理小组工作,全面负责本工程的质量工作的策划,对本工程的最终产品负终身责任;⑶建立质量管理机构,组织制定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制》、制定奖罚制度,完善质量管理机制;⑷组织施工中所需资源的配置和管理,正确处理进度、质量、安全和效益之间的关系,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⑸主持质量工作会议,针对施工存在或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受控。并确定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个周一定为质量活动日;⑹贯彻执行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本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7)主持管理评审工作,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对改进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做出决策。2项目副经理⑴协助项目经理的工作,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机制;⑵对进场建筑材料质量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负主要领导责任;⑶参与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管理,对分管范围内施工本工程的质量目标负全责,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⑷对工期实施有效控制。针对施工生产中机构设置、资源配置等主要问题向项目经理提出建议,以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满足合同和顾客要求;⑸为保证产品质量,有权决定施工机械设备的调整和劳动力组合;⑹参加管理评审,报告分管部门质量体系运行效果,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7)对工程质量负主要领导责任。 3总工程师⑴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规范、标准和上级部门有关规定;⑵对项目经理负责,领导本工程的技术和计量工作,对工程的技术管理和技术保障负直接责任;对重大的技术、质量问题做出决策,保证分管范围内质量体系有效运行;⑶组织编制并审查本工程的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并落实实施。对施工过程中出现或需要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召开技术研讨会,攻克技术难关;⑷负责技术文件的控制管理,组织内部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以及完工资料的整理、汇编和移交工作;⑸参加管理评审,报告分管部门质量体系运行效果,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4安质环保部⑴按照我公司的相关程序严格执行质量控制工作,按规定进行检验、测量和试验,确保不合格的工序在纠正前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⑵参与进场材料的检验和试验;⑶对经手的检验、测量、试验报告结果和数据负直接责任;⑷负责质量管理检查、质量体系管理、完工资料整理等工作;⑸按照GB/T19001:2000标准要求,负责分管质量要素程序的编制、修改、实施、检查、监督、指导及管理工作;⑹负责制订和完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制定安全工作计划;(7)负责施工作业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安全检查,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文明施工进行监督,深入现场纠“三违”,对事故隐患督促整改;(8)负责调查处理各类安全事故;(9)负责项目经理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考核,对施工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工作;(10)负责编制安全报表及安全工作报告。5质量工程师⑴负责本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对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技术保障负直接责任;⑵实施本工程经批准的《质量计划》,主管本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⑶编制并审查本工程的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并进行监督。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有权行使一票否决权;⑷质量文件的控制管理,负责内部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以及完工资料的整理、汇编和移交工作;⑸参加管理评审,对质量改进和完善质量体系提出建议;⑹主持特大、重大质量事故的分析,主持制定纠正措施。6工程管理部⑴执行GB/T19001:2000标准,参与本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检查指导质量体系运行情况;⑵负责编制施工《质量计划》和分管程序的编制、修改、实施及检查、指导、监督和管理工作;⑶对本部门设计和编制的图纸、技术措施(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的符合性(符合规范要求、符合实际施工条件)及其质量负直接责任。进行图纸会审、作业指导书编制和技术交底,包括技术、质量、安全等措施与要求的交底。 7物资设备部⑴物资设备部是确保质量的第一关,对进场原材料确保符合质量要求和满足施工进度的需要,并负直接责任;⑵按规范要求和相关规定对进场原材料进行检验,并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搬运、标识、贮存和保管。同时做好进场原材料的质保书、产品说明书等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⑶负责工地的仓库管理工作,并对仓库管理工作质量负责;⑷负责制定本部门的工作手册,负责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责任制及有关设备安全措施,组织机械操作人员岗前安全培训和考核;⑸负责对设备到达现场的接收、检验、运输、仓储、保养等管理;⑹负责进场设备的验证,并保存设备合格证和配件或附件;(7)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设备供方进行评审和选择;(8)建立健全主要机械设备技术档案,设备履历表。8成本合同部⑴按照GB/T19001:2000标准要求,负责分管质量要素程序的编制、修改、实施、检查、监督、指导及管理工作;⑵负责制定本工程的经营方针、目标、发展规划及经营管理制度;⑶负责编制本工程投资计划的审核工作;⑷负责组织本工程年度经营指标测算、分解及对内部经营合同进行考核;⑸负责本工程统计核算,编制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项目经理部的季(月)报表,检查、指导基层统计工作。9财务部⑴按照GB/T19001:2000标准要求,负责实施质量成本控制;⑵建立本工程资本纽带,按投资资本运营,对工程设备资产保值增值进行监督;⑶编制本工程资金收支计划,拟定资金使用方案,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运行;⑷负责拟定本工程财务管理办法、成本费用控制办法、机关费用控制办法,并组织实施;⑸负责编制对内、对外的各种财务报表;⑹负责本工程与建设单位的各月的财务结算工作。10测量队⑴对其提供资料的可靠性负责;⑵负责建立工地测量控制网,所有测量器具均满足工程所需的精度要求,并在检测有效期内使用;⑶建立测量设备档案和测量资料档案;⑷对其所负责进行测量的各项资料和数据的可靠性负直接责任。11试验室⑴对项目工地的试验、检测和计量工作向项目经理部负责;⑵负责项目工地计量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对试验检验设备进行定期校验和率定;参加项目工地有关的质量分析和研究。12架子队⑴各架子队长为本队质量第一负责人,对其相应的工作内容的施工过程负全部质量管理责任;⑵架子队设立专职质量检查员,负责本队的施工质量检查;⑶架子队按照相应规范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并对其施工的质量负直接责任;⑷架子队将其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划分到作业班组,对班组进行有效的控制。13质检员⑴负责本队施工的各项质量检查。⑵定期向上一级质检部门汇报工作。⑶协助施工负责人落实各项保障质量的规章制度,消灭施工中的质量隐患。14施工班组⑴施工班组是施工过程中工序质量控制直接者。⑵班组长为本班组质量管理第一负责人,对所施工的工程质量负全责。⑶班组设立兼职的质量检查员,负责本班组施工的质量检查工作。15施工人员⑴施工人员在上岗前需进行培训并取得合格证。⑵掌握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工作内容,并对自己施工的工作质量负责。⑶接受质量奖罚。 9.4质量管理制度9.4.1质量计划审批制度项目开工前,由项目经理部根据现有的质量管理文件、程序和管理规章制度,结合工程项目特点编制实施性质量管理方案,对技术复杂、施工危险性大的施工项目,编制专项质量保证措施。质量计划经项目总工审核后,由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批执行。9.4.2施工图现场核查制度人员进场后,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各专业工程师对图纸进行分级会审,根据施工设计图进一步现场核查,尤其对线路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补勘,确保不因地质资料不准而造成对质量的影响。9.4.3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根据建设单位审批通过的施工方案编制各工序技术交底,同时对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进行设计意图交底、施工方案交底、施工工艺交底、质量标准交底、安全标准交底、创优措施交底。9.4.4原材料检验制度严把原材料进场质量关。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在合格供应商(厂家)范围内进行招标,重要材料和半成品实行驻厂(场)监造。加强地材质量检验,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工地;对各种机械、设备按照采购合同文件的要求,严格进行验证,确保其技术状态良好,运转正常。9.4.5质量检验制度加强质量的过程控制力度。严格执行工程质量“三检”制度(自检、互检、交接检)。真实填写检查记录,及时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上道工序必须为下道工序服务,即提供可靠的质量保证;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班、队、项目经理部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会同监理工程师一起复检,检查结果填入验收表格,由双方签字,最终签发隐蔽工程检查证。9.4.6工艺审查和试验测量制度⑴加强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案审查。对主体工程的施工工艺设计、施工质量控制方案加强审查,对关键或重要工程的质量技术保证措施进行咨询。积极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以一流的工艺水平保证一流的工序质量。严格按照创优规划和措施要求,加强现场技术指导和工序质量预控。⑵过程检验和专项检验相结合。按规定项目和频次进行原材料和工程质量的检测试验。中心试验室除配备常规的土工、混凝土、砂浆、钢材、水泥等试验仪器设备外,同时配备用于桩基、隧道工程、轨道工程的检验设备。 9.4.7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质量责任追究制,从项目经理部到工程施工队实行领导责任终身制。质量目标层层分解,终身责任,一级包一级,一级保一级,从严格技术把关入手,抓好全过程的质量管理。9.4.8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建立质量事故申报制度,质量事故处理严格按铁路总公司及建设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质量事故处理严格按规定及要求执行,对事故责任人实行追责制。9.4.9质量奖惩制度建立质量经济管理制度,实行奖惩管理,奖优罚劣,对施工队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实施质量保证金管理,细化奖惩方法,落实到架子队、班组及个人,用经济手段促进质量管理。9.4.10质量保证措施审批制度在开工前,应将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批,关键或重要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中涉及理论计算的,应报咨询单位进行检算审核。9.4.11工程质量报告制度工程质量报表按时向建设单位报送。发生质量事故后,按规定及时逐级上报,开展调查和处理,并妥善保管有关资料。9.4.12质量保证资料定期归档制度为保证质量资料及时、真实反应施工过程的质量情况,杜绝人为更改,工程质量资料实行定期集中封存保管制度,要把基层每月上报的工程资料全部集中封存保管,每月10日前完成上月资料归档,并做好移交目录签认工。9.5试验检测机构及监测制度9.5.1检测机构项目部成立中心试验室,由项目总工程师主管,中心试验室设主任一名,试验员6名。各试验负责人职责如下:⑴项目总工程师职责对中心实验室的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⑵中心实验室主任职责①负责项目试验方面的全部工作。②全面负责项目试验室的技术、质量、安全,组织完成施工所要求的各项检测和管理工作,接受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③负责组织试验相关要素及程序文件在本项目试验室的实施;负责制定项目试验室的试验检测计划,协调与各业务部门的关系,对不能试验的项目负责委托试验。④主持本项目试验室《质量管理手册》制定、批准、补充和修改,并检查执行情况。⑤参加工程质量检查及事故分析会议。⑥提出节约原材料及提高工程质量的意见;提出项目试验室仪器设备的购置、更新、改造及修理报废计划。⑦负责编制项目试验室仪器设备周检计划、并组织实施。填写保存校准、维修记录和仪器标识;负责标准计量器具的使用与保养,做好周期检定及档案管理。⑧参加检测工作,了解并解决检测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批准签发试验报告,确保检验报告数据的准确、可靠。⑨定期检查混凝土、砂浆的试件强度、水泥使用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统计分析结果及报表。⑩考核项目试验人员的工作、学习情况,及时准确向上级主管部门反馈本室的工作信息和存在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负责对标准化建设业务范围的工作进行实施、检查和指导。⑶试验员职责①负责试验备案工作,负责索要试验室资质证明文件交资料员,参与试验合同签定。②协助技术员编制并落实试验方案,在试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向技术负责人进行汇报并按要求解决。③对于进场的原材料,使用前必须及时按有关规定取样、封样和送检。④随工程进度,按有关规定进行施工试验。⑤对所取样的代表性、真实性负责,保证取样符合要求。⑥认真填写试验委托单,确保委托单中的填写内容与施工实际相符,对委托单的有效性负责。⑦领取试验报告,及时将试验结果反馈给技术负责人审定,并将试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资料传递到资料员、库管员等相关人员。⑧建立材料试验台帐及施工试验台帐。⑨对试验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不得使用未经检定的试验设备和器具。⑩按要求对标养室进行管理,并负责日常维护。9.5.2监测制度9.5.2.1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⑴ 试验室编制购置计划,提出购置清单,购置仪器设备时要注意性能的先进性和质量可靠性,以及量程、精度是否满足测试要求等;对于精密、贵重设备应检查厂家的ISO证书和仪器设备的出厂计量检定证书或测试报告;严格按购置清单名称,规格型号,产地,数量验收。⑵仪器设备做到专人保管,建立仪器设备的管理台帐及档案,写明设备名称、规格型号、产地、数量、性能状况、检定情况、购买时间、量程、精度等内容。⑶主要、常用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上墙,并配备“仪器设备使用、维修记录簿”,使用或维修保养后,认真填写。⑷做好试验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和自检自校,确保仪器设备工作状态良好,精度满足检测要求,保管好相关记录等资料。⑸属于送检仪器设备,编制检定计划,按周期送检,取得检定合格证书后才能使用,严禁不检或超过检定周期使用。⑹属于自校设备,应编制自校计划,应按《铁路系统仪器设备自校规程》自校。(7)各种仪器设备须在试验室内放置整齐,并按要求分别粘贴合格(绿色)、准用(黄色)、停用(红色)标志。(8)试验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设备和人身安全,使用完毕应进行断电和必要的常规保养,保持仪器设备的清洁,保持工作间的整洁。9.5.2.2样品管理制度⑴取样人员或外来委托人员将样品送至试验室时均应填写试验委托单,样品管理员在接受样品时,应查看样品状态,如样品的外观、包装、规格、型号等级等,并清点样品,认真检查样品及其附件资料的完整性,检查样品的性质和状态是否适宜于所检项目,确认无误后按规定编号做好标识。⑵实验员接收样品时,应按照试验检测标准规定对样品封样状态、取样数量、规格型号等检查验收,不符合要求的不准用于试验,同时要求取样人补充或重新取样。⑶试验前需要进行加工的样品应严格按标准方法进行加工和制样。搬运试样时防止破坏和损毁,以免影响试验结果。⑷样品室的环境及设施应符合样品的存放条件,如温度、湿度、防水、防盗要求等。⑸以检验过的样品,检测人员应在样品标识卡或其包装袋上写上“已检”字样和检测时间。⑹留取样品按规定要求经技术负责人或试验室主任同意后处理;破坏性检测项目一般不保留试验后样品,若检验样品有规定或有其它特殊要求时例外。非破坏性检测项目留存样品在该项目检测报告发出七天后,无异常时可以处理。水泥、外掺料等试样经过试验检验后均需留样保存,保存期一般不少于一个月。 9.5.2.3试验检测记录管理制度⑴试验人员在进行试验过程中,认真做好相关实验记录,做到数据真实、准确,不得随意涂改或过后补填。⑵原始记录按要求的格式和内容填写,按统一的编号规则编号,记录填写内容完整齐全、字迹清晰,书写一律用碳素钢笔或签字笔,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或红色笔。⑶原始记录不得随意涂改,如有记错时,应对错误数据划“=”道横线,将正确的数据填写在上方,并加盖更改人印章,更改印章每张记录不应超过两处;原始记录空白地方应划上斜杠以示资料完整,原始记录的有效数字应严格按规程修约与保留。⑷记录使用主要仪器的型号、编号、量程等,对有温、湿度要求的检测项目应记录测试过程的温度、湿度。⑸对原始记录注明试验检测时所采用的标准号,必须有试验、计算、复核人签署姓名,不得漏签或代签。⑹原始记录必须复核,复核的主要内容有:①采用的检测标准和评定标准是否正确,选用仪器精度或量程是否正确,选用仪器精度或量程是否恰当;②记录数据是否正确,计算数据是否正确,保留有效位数和数字修约是否符合规范;③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是否正确、规范;④用语是否准确、规范;⑤填写项目及签名、日期是否完整。(7)原始记录完成后及时出具试验报告并交资料员归档管理,不得影响试验检测的时效性。(8)试验过程中如遇到停电、仪器设备发生故障,要及时报告试验室负责人,检修后重新试验,并在记录中注明。(9)试验记录及时编号归档并建立台账;记录查阅须经主管负责人同意并登记。9.5.2.4报告审核签发管理制度⑴试验检测报告是工程质量评定的主要依据,也是工程竣工验收必备资料,试验检测报告要准确、清晰、明确、客观。⑵报告按规定表格填写,并统一编号。⑶评定依据要充分,结论做到文字简练,准确明晰;对于没有涉及的项目空白处要用斜线划掉,打印好的各类试验报告不得进行人工涂改。⑷报告要严格履行签字手续,试验、复核、技术负责人分别签字,严禁一人代签。报告须加盖试验检测专用章、计量认证章方能生效。 ⑸特种材料及工程实体检测报告,应加封面和必要的说明,并加盖骑缝章。⑹报告及时提交,除对试验周期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一般项目各级试验室应于接受委托后的48小时内,出具报告。(7)建立报告发放登记台帐,写明报告名称、发放份数、发放人、领取人、领取日期,发放人、领取人要签字确认。(8)报告归档按要求分类别编目录保存,并标识清楚;资料查阅应经主管负责人同意并登记。9.5.2.5试验检测环境管理制度⑴试验室环境干净整齐,仪器设备摆放合理。⑵保持试验室采光、通风透气条件符合要求。⑶安装试验检测必备的温度计、湿度计;将温度、湿度控制在规范要求以内。⑷试件制作的尺寸、各种材料的惨量、温度、湿度要符合规范要求。⑸样品储存要符合要求:混凝土试件、减水剂、速凝剂等存放于湿度相对较大的地方;粉煤灰、水泥、骨料存放于通风好空气较干燥处。⑹试验设备使用完后立即进行清洗及保养。(7)对于试验中产生的化学液体废弃物,按规定倒入玻璃容量瓶统一保管,统一进行处理。(8)在处理废弃物时,应做好处理记录。9.5.2.6档案资料管理制度⑴资料员负责标准,规范,规程,各类文件,资料管理;按要求分类编目保存,每个资料盒应有卷内目录,并标识清楚。⑵在试验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记录,试验检测报告签字后由试验人员交资料员整理归档。⑶设定专人定期备份电子记录,除备份在计算机硬盘之外还应定期备份在光盘或移动硬盘中,并分类登记,标识清楚,妥善存放防止丢失或损坏。⑷对失效和作废的文件,由资料员按原发放的范围和场所及时收回并填写《文件收发登记表》防止误用。⑸试验室资料外借或查阅须经试验室主任批准后资料管理员处办理查阅手续。⑹上级下发的各种管理文件应由试验室主任批阅,签署意见后具体实施。(7)对试验检测原始记录,报告及用户提供的产品技术文件和图纸保密,重要数据资料,文件设专柜保存。9.6质量保证措施 9.6.1组织措施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确保本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从组织上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成立以第一责任人为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接受业主方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工程质量和创优规划进行检查评比和指导。9.6.2管理措施根据国家、铁路总公司、京张城际铁路有限公司有关法律、法规、暂行条例及文件等建立各种适合本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方职责,以确保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落实质量监督制度。工程施工合同签订后,由公司向铁路总公司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申请办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主动接受政府监督。加强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案审查。对主体工程的施工工艺设计、施工质量控制方案加强审查,对关键或重要工程的质量技术保证措施进行咨询。积极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以一流的工艺水平保证一流的工序质量。编制高性能混凝土、信息化管理、路基工程、桥梁桩基施工、简支箱梁预制架设、隧道施工、无砟轨道施工、工程质量无损检测等实施细则,指导施工现场作业。严把原材料进场质量关。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在合格供应商(厂家)范围内进行招标,重要材料和半成品实行驻场(厂)监造。加强地材质量检验,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工地。加强质量的过程控制力度。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工程质量“三检”制度(自检、互检、交接检),真实填写检查记录,及时报检;监理单位严格过程质量监理,强化关键工序旁站监理,及时进行现场检查验收,杜绝不合格工程进入下道工序;各单位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均要做到有措施、有整改、有记录、有验证,保证每个问题的提出均得到闭合消项。现场指挥部、监理单位每月组织一次定期质量检查,公司每季度进行一次全线质量大检查。过程检验和专项检验相结合。强化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工地试验室建设,试验室数量、仪器和人员配备要满足现场施工常规检测需要。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须按规定项目和频次进行原材料和工程质量的检测试验,见证试验的项目必须由监理工程师在场监督下进行。全线桥梁基桩、路基地基处理工程的无损检测,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坚持样板引路。每项工程正式施工前,通过样板工程施工试验,总结技术参数和工艺标准,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统一标准、统一工艺、推广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施工质量。 严格质量检查验收。强化每道工序的质量检查验收,不合格的不准转入下道工序;对路基地基处理、桥梁桩基施工、隧道主体结构施工等关键工序实行专业检测制度,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对路基、桥梁、隧道沉降变形进行统一评价,合格后方可进行轨道结构施工。9.6.3技术措施各专业工程施工应严格执行本项目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等规范、标准,并满足设计文件要求。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保证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和工期目标的实现。加强施工图审核和现场核对优化。施工图经公司组织审核合格并盖章后,方可发放用于施工。同时,严格进行施工图现场核对优化,未经核对的工程不得开工。9.6.4经济措施加强建设资金管理,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及铁路总公司的相关制度办法,依法、合理、有效地使用建设资金。严禁拆借、滞留、挪用建设资金。制定奖罚措施,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评比,根据评比结果进行奖惩。实施考核激励制度。按照铁路总公司有关规定组织开展“三项治理”、“质量信誉评价”和“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对咨询、监理、设计和施工单位进行不定期检查和定期考核,规范参建各方管理行为,兑现激励奖罚。9.7各专业工程质量保证措施9.7.1路基工程质量保证措施⑴地质核查在进场后,应根据设计资料和现场实际情况,做好地质核查工作。沿线公路与工程安全的地带等困难复杂地段进行地质核查,并将核查结果及时反馈给监理和设计单位。设计单位及时完成补勘工作,全面负责全线工程地质勘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针对现场存在的问题,及时制订处理方案和措施。⑵地基处理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合理配置机械,科学合理的设计施工工艺,严控关键工序。根据设计监测要求及时观测各观测点,若日变形(沉降和位移)陡增,就必须增加测次,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减缓填土速率。地基处理施工质量检查采用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检、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评估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质量把关。⑶试验段施工 路基工程在路基正式填筑前,进行土石方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参数、设备选型并编写工艺实施细则做为路基填筑的控制标准。施工中,严格按试验中总结的施工工艺流程组织施工,同时在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路基工程质量。⑷路基填筑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基土石方应分层填筑,按照“三阶段(准备、施工、验收)、四区段(填土、平整、碾压、检测)、八流程(施工准备、施工放线、基底处理、填土、整平、碾压、检验、边坡整形)”进行施工。基床表层全面展开施工前,必须先选择200m长度左右的试验段,对虚铺厚度、碾压遍数、施工含水量、检测工艺等项目进行现场试验,取得成功经验后再全面展开。施工碾压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1%范围内时,最易达到压实标准。由于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含水量会损失,因而场拌时含水量应提高2%左右。基床表层全部利用机械施工。拌和好至碾压之间不宜过长,防止水分蒸发压不实。基床表层施工要分层填筑,分层碾压。路基填筑采用大功率压实设备,严格控制填料的松铺厚度和含水量、施工过程中的密实度检测,及时反馈检测结果,调整施工参数,保证填筑一段,合格一段,确保路基质量。路基填筑质量的检测试验配备先进、快速的检测仪器设备,加强现场检测。建立先进、可靠、精确、完整、有效的质量控制与检测体系,保证所采用的各种技术参数正确、工程措施及适用范围等全过程受控。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和部颁有关验标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路基检测主要指标有:压实系数K(或孔隙率n)、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静态变形模量Ev2、颗粒粒径、含灰率。压实系数K检测方法:环刀法、灌砂法、核子湿度密度仪法。孔隙率n检测方法:灌砂法、水袋法。强度检测方法:K30平板载荷试验、Evd路基动态变形模量试验、Ev2路基静态变形模量试验。颗粒粒径检测方法:筛分法。质量检测签证:每层和各工序施工完成后进行自检、复检、合格后报验监理工程师抽检的三级质量检测系统,严格按照验标要求的试验方法、试验点数、检验频次,逐层分段、分部进行试验检测。凡检验不合格者,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监测断面的设置和监测测试项目、测量频度及精度要求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要求办理。 路基施工至设计标高后,先持续监测不少于6个月的时间,根据监测数据,绘制“时间—填土高—沉降量”曲线,按实测沉降推算法或沉降的反演分析法,分析并推算总沉降量、工后沉降值以及后期沉降速率,并初步分析推测最终沉降完成时间,为确定铺轨时间提供科学的依据。⑸路基附属及相关工程质量控制路基内及路肩上各附属构筑物多,相关部分路基质量控制要细化到施工工序及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应确保不得因各种设施的施工而损坏和危及路基工程的稳固和安全。浆砌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路基工程中采用片石和砂浆砌筑的支挡或防护工程均应加强过程控制,保证工程质量:片石材质和强度符合设计,砂浆拌和采用机制搅拌;采用分层坐浆砌筑法,砂浆饱满,禁止“灌浆砌筑法”;反滤层要随砌体一起填筑,做到边砌边填,禁止“事后灌注”;推行勾凹缝工艺,采用专用勾缝器进行施作,保证勾缝密实、平顺美观;采用标尺进行沉降缝宽度、垂直度控制,保证缝宽一致、上下垂直,填塞材料符合设计,木板或麻絮等填塞材料应先进行沥青浸泡,再进行填塞或预埋;采用PVC管或木制圆棒进行泄水孔孔径控制,做到里高外低、里外通直、排水畅通。⑹路基防排水路基施工过程中排水设施应尽早施工,及时形成施工防排水系统,避免水害的影响是路基质量控制的关键。施工时,做好路基排水系统与桥涵、车站排水系统衔接配合,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保证水流畅通,防止在施工期间因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侵入而造成路基松软和坡面坍塌。9.7.2桥涵工程质量保证措施⑴基础施工:采用先进钻孔设备和工艺,首先进行桩基施工工艺试验;严格钻孔过程控制,保证成孔质量;强化混凝土灌注过程监控,保证灌注质量;落实侵蚀地段混凝土抗侵蚀措施,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达到设计要求;对桩基进行无损检测,评价桩基完整性;做好桩基综合接地埋设工作,确保接地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做好承台钢筋布置和接茬钢筋埋设工作,保证承台混凝土与桩基和墩身连接牢固。⑵墩台施工:控制好模板刚度、平顺度、拼缝大小;按规范工艺进行混凝土灌注,落实侵蚀地段混凝土防侵蚀措施;做好墩身综合接地埋设工作,确保接地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准确控制墩帽预留锚栓孔位置和深度,杜绝“二次修凿”现象;做好墩身混凝土降温防裂措施,完善墩身养护工艺,保证养护时间,减少表面裂纹。⑶高性能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如下:①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加强砂、石等原材料检验,严格控制原材料进场质量。 ②规范拌合站建设和管理:建立自动计量拌合站,设备配置、场地布置和工艺流程应满足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所需的用量和质量控制要求。对料场地面进行硬化,做到排水畅通,搭设牢固可靠的防护厂棚,做好材料的防雨、防尘、防晒。拌合站需设置质量管理部门,配置合格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拌和站搅拌机操作人员、试验员、材料员和其它特殊工种,必须经岗位知识培训合格且持证上岗。对高性能混凝土生产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监理单位是混凝土拌和站生产过程的监理主体,应派监理人员进行专门监控。③从拌和站原材料储存、搅拌工艺控制、搅拌设备防护、混凝土运输、现场灌注时机等方面采取控制温度措施,保证混凝土在冬季和炎热季节的施工质量。⑷现浇梁施工:挂篮施工及支架搭设前要进行工况检算,确保挂篮及支架安全。挂篮施工前要复测中线及高程,支架搭好后,需要对支架按设计要求荷载的倍数进行预压,立模时设置预拱度。预应力按初张拉和终张拉进行,初张拉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进行,张拉完后方可拆内模和侧模,终张拉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且龄期不少于10天后进行。预应力值以油压表读数为主,预应力筋伸长值进行校核。终张完成后方可移动或拆除支架。大跨度混凝土连续梁施工:做好桥梁施工期间的监控与监测,确保桥面线型符合设计要求;每节段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张拉预应力时除满足张拉所要求的混凝土强度外,且必须保证梁体混凝土龄期大于5天,减少后期混凝土收缩徐变;预应力管道注浆要严格按工艺施工,防止管道内出现空洞。⑸桥面系施工①高度重视和充分认识到桥面系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切实杜绝“重主体,轻附属”的思想,从组织机构、技术手段、人员培训、资金投入等方面,保证桥面系工程质量创优。②桥面系施工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超前策划、精心设计,分解目标,确定标准。制定详细、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重点控制预制件的结构尺寸和颜色标准一致。全桥必须进行测量放线,各个安装工序必须有验收标准和检验手段,操作人员施工前要进行认真培训,熟知施工操作工艺和标准,确保工程质量。③按设计和技术条件要求进行施工工艺设计,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施工,源头把关,过程控制,通过工序的质量来保证总体质量。各道工序要验收,预制构件要一次成型,严格出场检验制度,加强挡砟墙、竖墙、防水层和保护层的现场浇筑和养护,加强预制构件的成品保护,桥面系位置准确,结构尺寸控制要严。④混凝土质量内实外美,色泽一致,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⑤认真做好中线、水平控制,全桥直线段平直,曲线段圆顺,过渡自然。 ⑥精心策划,精心施工。从桥面系模板的设计加工、构件的预制养护、防水层和保护层的施工、挡砟墙和竖墙的浇筑、遮板和栏杆的安装,到成品保护,各道工序均要制定具体的施工措施。⑦桥面系工程的施工,要求达到“四线、一面、一光洁”的效果。四线:防护墙顶面、棱角一条线;遮板顶面、棱角、下缘一条线;栏杆一条线;盖板界线一条线。一面:电缆槽盖板铺设后顶面和遮板上口一个平面。一光洁:混凝土外观整洁,大面平整,颜色一致,棱角分明,无漏浆砂面,无硬伤掉角,无污染、无脱皮开裂。⑧切实解决好接口界面处的差异,保证标准一致。做好桥台和梁部、箱型梁和其它连续梁型、线下墩台和线上桥梁、桥梁主体和四电作业、桥梁施工和轨道施工的衔接。⑹涵洞工程①涵洞开工前,测量放样涵洞的长度、轴线、基坑所有尺寸,控制好基础标高,确保上下游排灌系统的连接圆顺、稳固、流水顺畅。②钢筋混凝土基础浇筑完成后,对顶面进行修整。抹平收浆后,再一次收浆压光,表面用塑料布进行覆盖,洒水养生,时间不少于7d。③钢筋在钢筋棚加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图纸现场绑扎,严禁漏绑。④涵洞混凝土采用现场浇筑,统一进行钢筋制作和绑扎,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保证混凝土外露面光洁美观。⑤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拌和站统一集中生产供应。⑥沉降缝保证做到上下垂直、左右对称、缝宽一致,并按照设计进行标准填塞。⑦防水层施工保证铺装面平整、干净、干燥、无凹凸不平。9.7.3隧道施工工程质量保证措施9.7.3.1隧道工程明挖结构工程质量保证措施⑴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对明挖基坑段的相关监控量测,发生异常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监控量测时,观测点的初始值量测要求必须在施工前应完成。⑵本工程平面定位以线路设计轴线为准,放线时按围护结构平面图进行量测定位,并考虑围护结构施工偏差而引起的外放尺寸。⑶基坑开挖要充分应用"时空效应"理论,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⑷隧道进口洞门的施工应与路堑段协调衔接好。⑸要注意对砂层、土层的施工降水,避免产生流砂、潜蚀现象,防止周围地面产生塌陷。 ⑹施工期间要布置相应的水文观测点,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7)在开挖前应提前一个月抽降地下水,将基坑内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0.5~1.0m。同时要严格控制地下水的排降规模及速度,并采取措施预防排水井内潜蚀、淤井或渗透变形。(8)明挖基坑施工时如发生涌水、涌砂应及时封堵,必要时回填土体稳定险情,以便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9)基坑开挖需根据土体时空效应确定各工况、各分块开挖深度,并及时采取内支撑方案。(10)基坑开挖到底后,要加强基底处理措施,避免施工引起基底土扰动、软化等现象。开挖近设计标高时应预留一定厚度的保护层,避免扰动基底土,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及时铺设垫层。(11)明挖基坑施工时要妥善处理开挖出的弃土,禁止在基坑顶部堆放弃土及其他附加荷载。(12)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施工缝、变形缝止水带、止水条安装的质量检查,杜绝因止水带、止水条施工质量导致衬砌出现渗、漏水现象。(13)加强对预埋件位置的核对、检查,避免遗漏或预埋件超出允许偏差。(14)施工隧道仰拱混凝土前应将隧底虚渣、杂物、积水清理干净,对超挖部分采用同级混凝土回填。(15)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特别是防水层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二衬混凝土施工等。9.7.3.2盾构隧道工程质量保证措施⑴盾构掘进质量控制措施掘进前明确设计线路的各项参数并通过测量判断出盾构机的当前位置,根据掘进前的各项监测成果,确定下次掘进的各项参数;在确认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根据指令开始掘进;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规操作;严格按主管工程师的指令进行参数选择和操作,遇有突发事故,立即停止掘进并迅速向值班工程师报告;掘进过程中,值班工程师全程监视盾构机的掘进,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发出指令。掘进速度较快时或对盾构机方向有疑问时,要加大人工测量的频数,对自动测量结果和人工测量结果要经常进行比较,以确认其准确性。⑵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质量控制要素及措施 在开工前制定详细的注浆施工设计、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程序及作业指导书,并进行详细的浆材配比试验,选定合适的注浆材料及浆液配比;严格按要求实施注浆、检查、记录、分析,及时做出P(注浆压力)—Q(注浆量)—t(时间)曲线,分析注浆速度与掘进速度的关系,评价注浆效果,反馈指导下次注浆。成立专业注浆作业组,由富有经验的工程师负责现场注浆技术和管理工作;根据洞内管片衬砌变形和地面及周围建筑物变形监测结果,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修正注浆参数和施工工艺,发现情况及时解决。⑶管片安装质量控制要素及措施安装前由专人检查止水条的位置、种类,止水条与管片连接,管片质量,管片标志,管片类型是否符合要求;管片运输中要轻吊轻放,避免碰撞;安装管片时要缓慢、均匀,对好位置后才可上螺栓;插入螺栓困难时,要分析原因,仔细调整位置,切忌大幅移动,强行插入,避免安装过程中损坏止水条。我部在管片安装质量控制中从人员、技术、设备等各方面严格把关,保证管片拼装质量,确保盾构成型隧道不渗不漏。如图9.7.3-1、图9.7.3-2分别为我单位承建的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和南京地铁十号线过江隧道工程完成管片拼装后的成型隧道,完全做到不渗不漏。图9.7.3-1南京长江隧道成型隧道图9.7.3-2南京地铁十号线过江隧道成型隧道9.7.3.3管片生产质量保证措施9.7.3.3.1原材料质量控制⑴原材料进厂验收控制①所采购原材料必须是经业主、监理认可的材料,不得随意更改。②所有原材料进厂必须要有质量合格证及试验检测报告。③加强进厂的检验,要求收料员对进厂的材料首先进行目测,尤其是砂石和钢筋,控制砂石的含水量、细度、含泥量、级配以及钢筋的外表质量,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厂。⑵原材料的质量指标控制①水泥的试验检测本项目使用散装水泥,按同厂家、同编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出厂日期每500t检验一次,当不足500t时,也需检验一次。检验项目包括烧失量、氧化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碱含量、比表面积、氯离子含量、 熟料C3A含量。随机地从不少于3个车罐中各采取等量水泥,经混拌均匀后,再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水泥作为检验试样。检验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②粉煤灰的试验检测本项目使用散装粉煤灰,按同厂家、同编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120t检验一次,不足120t也需检验一次。检验项目包括细度、烧失量、含水率、需水量比、三氧化硫含量、碱含量、氯离子含量、氧化钙含量。从不同部位取15份试样,每份不得少于1kg,再按四分法缩取试样。检验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③细骨料的试验检测本项目使用天然河砂,按连续供应同厂家、同规格的细骨料400m3(或600t)检验一次,不足400m3(或600t)时也需检验一次。检验项目包括筛分、吸水率、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石粉含量、有机物含量、压碎指标、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氯离子含量、碱活性。每一验收批取样一组,一组为22kg。从料堆选取均匀分布的8处抽取大致相等的砂组成一组,然后按缩分法进行试验。检验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④粗骨料的试验检测本项目使用人工碎石,按连续供应同厂家、同规格的粗骨料400m3(或600t)产品检验一次,不足400m3(或600t)也需检验一次。检验项目包括颗粒级配、岩石抗压强度、吸水率、紧密空隙率、压碎指标、坚固性、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氯离子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有机物含量(卵石)、碱活性。每一验收批取样一组,一组为40kg(最大粒径≤20mm)或80kg(最大粒径≤40mm)。从料堆顶部、中部和底部均匀分布的15处抽取大致相等的砂组成一组,然后按缩分法进行试验。检验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⑤外加剂的试验检测本项目使用PCA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按同厂家、同编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50t检验一次,不足50t也需检验一次。检验项目包括水泥净浆流动度、硫酸钠含量、氯离子含量、总碱量、减水率、坍落度保留值、常压泌水率比、压力泌水率比、含气量、抗压强度比、对钢筋的锈蚀作用、相对耐久性指标、收缩率比。外加剂到厂后应立即取代表性样品进行检验,进货与工程试配时一致方可入库使用。检验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⑥钢筋的试验检测按同一厂别、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同一进厂时间的钢筋构成进行抽样检测 。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低碳钢热轧圆盘条每批数量不得大于60t。每批取试件一组。9.7.3.3.2混凝土抗压强度及耐久性能的控制⑴抗压强度检测①在生产车间对混凝土进行取样,制作脱模强度试件,与管片进行同条件养护,在管片脱模前进行试压,当试压达到管片脱模强度要求时方可进行管片脱模,以保证管片脱模不受损坏。②在生产车间对混凝土进行取样,按100m3的频次制作1天、3天、7天、28天及56天强度试件,用以判断混凝土的强度增长情况及确定混凝土的龄期强度是否合格。⑵混凝土耐久性试验检测①抗渗试件检测在生产车间,对混凝土按5000m3抽样制作抗渗试件,养护满28天后,按《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进行抗渗试验,并出具试验报告。②电通量检测在生产车间,对混凝土按20000m3抽样制作电通量试件,养护满56天后,按《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进行电通量试验,并出具试验报告。③管片抗渗试验管片正式生产阶段,检漏测试按每天生产的管片至少应随机抽出一块的频率进行,且每生产50环应抽查1块做检漏测试。试验时将管片平稳地放在检漏架上,检查并确定密封橡胶垫与管片外弧面紧贴。再在内弧面上沿纵向放上三条橡皮条,中间一条,边沿各一条。然后在内弧面上压上紧固横杆,螺母从中间向两侧分步收紧。确定螺母收紧后打开排气阀,通过进水阀进水。当两端排气阀有水排出时,关闭排气阀和进水阀,再将进水阀接上手动加压泵,然后打开进水阀开始加压。加压按0.2Mpa递增,每增加0.2Mpa时停留一段时间,并检查管片是否有漏点。加压至0.8Mpa时稳压5小时,检查管片渗水线高度,如不超过5cm即为合格。9.7.3.3.3管片尺寸精度控制⑴钢模尺寸检查①钢模验收检测钢模发货前及进厂后分别按钢模的加工合同进行宽度、弧弦长、对角线,环面角度等精度控制指标进行验收检测。并进行第一次三环拼装检测。②钢模例行与定期检测 钢模在使用过程中,每班需进行例行检查,主要检查钢模的组合情况,以免模具组合不到位影响管片尺寸精度。在每套模具生产200次时需进行定期检测,由专职质检员用内径千分尺按照规定的方法检查钢模的内净宽度尺寸及其它项目,并记录于钢模周期检查表中。⑵管片三环拼装检测三环拼装频次:管片试正式生产进行一次三环试拼装,在正式生产阶段生产每50环做一次管片三环水平拼装,合格后上调至每100环需做一次三环水平拼装,再次检验合格后,每200环做一次三环水平拼装。9.7.4轨道工程质量保证措施9.7.4.1精密测量质量保证措施根据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2007年4月30日《关于加强铁路客运专线精密控制测量工作的通知》以及《高速铁路测量规范》(铁建设〔2009〕196号)要求,结合京张高铁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按照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原则,建立京张高铁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具体内容为:⑴坐标框架基站网(CP0)布设及测量;⑵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布设及测量;⑶线路控制网(CPⅡ)布设及测量;⑷基桩控制网(CPⅢ)布设及测量;⑸水准基点高程控制网布设及测量;⑹利用新建成的精密测量控制网对原勘测设计测量控制网联系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CPⅠ、CPⅡ控制网施工复测、CPⅢ基桩网的测设、无砟轨道基准点由具有一级测量资质的测量单位进行测设;施工测量与同级或高级的控制点联测闭合。测量单位制定施工测量方案,确保测量质量。CP0、CPⅠ、CPⅡ平面及高程控制网测量由勘测设计单位完成后,对施工单位进行现场交桩,施工单位应进行复测。CPⅢ基桩网由施工单位根据施工控制需要施测。9.7.4.2CRTSI型板无砟道床质量保证措施⑴铺设轨道板的调整,以测设CPⅢ控制网为准,采用三维精调抓调整轨道板的纵横向坐标及标高。⑵在铺设好的土工布上,用布板软件及仪器打出轨道板四角点,用墨线弹出轨道板四周边线,根据此定位线安装自密实混凝土钢筋网片及轨道板粗铺,降低粗铺误差。⑶测量基准轨面和底座面之间的高差,核对轨道板标高,必要时予以修正,避免由于不同工区联络和测量不一致时,衔接部位出现错台现象。⑷以 CPⅢ网为准,把轨道板调整到所规定的正确位置上,使轨道中心线与轨道板中心线一致,把轨道板顶面调整到规定的标高上,使前后两侧的挡台中心线与轨道板中心线一致,以及在曲线区间调整至所规定的超高。⑸轨道板上下、左右方向的调整,是依靠操纵轨道板侧面精调抓使其定位,严禁用撬棍直接挤压。⑹自密实混凝土入模前,应检测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坍落扩展度、T500、含气量和泌水率等性能指标。(7)夏期天气炎热灌注自密实混凝土时,入模前模板和板腔温度不得超过40℃,采取覆盖黑色遮阳网覆盖模板及灌注工装,避免阳光直射。自密实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对罐车采取包裹帆布的措施,防止局部混凝土升温过高。自密实混凝土从搅拌开始至灌注结束持续时间不超过2小时。灌前自密实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能应该在如下范围:坍落扩展度小于等于680mm,扩展时间T500在3-5秒,无泌水,含气量在3%-6%。(8)在炎热季节灌注自密实混凝土时,采用黑色遮阳网覆盖模板及灌注工装,避免阳光直射,保证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板腔温度不得超过40℃。在低温条件下(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或当地时间6时、14时及21时室外气温的平均值)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灌注自密实混凝土时,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并应采取适当的保温防冻措施,保证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之前不得受冻。在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的环境下灌注自密实混凝土时,应采取适当的挡风措施,防止混凝土失水过快。(9)单块轨道板混凝土的灌注应连续进行,一次灌注成型,并在灌注过程中禁止对精调后的轨道板产生扰动,确保混凝土与轨道板的灌注质量。(10)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完成,终凝后方可拆除压紧装置和防侧移装置,轨道板上不得添加其他荷载。自密实混凝土带模养护时间不少于3天,当混凝土强度到达10MPa以上,且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轨道板四周模板,拆模后,及时喷涂养护剂,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9.7.4.3双块式无砟道床质量保证措施无砟道床施工前,对隧道工程的沉降变形进行评估,合格后方可进行轨道工程施工。⑴双块式轨枕进场检验双块式轨枕是无砟轨道道床关键性构件,质检部门会同监理工程师按技术条件要求对支承块的表面质量及预埋件尺寸、装配质量进行抽样或逐块检查,做好质量状态标识,不合格产品严禁投入使用。⑵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控制整体道床为 C40钢筋混凝土,为保证混凝土满足强度要求,加强混凝土所需钢筋、砂、碎石、水泥等材料质量抽检。同时,精心选定合理配合比,确定适合施工现场的坍落度(每班测定坍落度不少于2次),以免道床混凝土凝固中出现较大的干缩,影响道床精度。⑶轨排精调质量控制轨排一次组装长度不小于100m,以减少分段误差积累,提高中线、高程控制质量。轨排精调必须遵照规定程序,精调后对轨面系统几何状态按规定项目和要求标准进行复测,并填写复测记录,进行确认,以保证精调质量。⑷道床混凝土运输及灌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进行搅拌,防止混凝土离析、泌水。运输过程中不得随意加水。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加强捣固,尤其是支承块底部和四周。捣固器插点要均匀、连续,避免漏捣或接触轨排。⑸整体道床施工状态监控在道床灌注过程中,对轨面系统的几何状态必须进行全过程监控,随时进行检查复核,并且做好复核检查记录,确保中线、水平及结构尺寸正确。⑹过程监控实行技术人员、专职质检人员和管理人员跟班作业,动态化管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优化施工组织方案,随时处理和纠正技术、质量问题,使施工各工序处于受控状态。(7)机械保障加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使各种机具处于完好状态,并记录和收集各种机具的使用情况及参数,确保施工中机械正常运转。9.7.4.4无缝线路质量保证措施⑴锁定轨温控制单元轨节实际锁定轨温要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左右股单元轨节锁定轨温之差不大于5℃,前后单元轨节锁定轨温之差不大于5℃,同段无缝线路各单元轨节实际最高与最低锁定轨温相差不超过10℃。⑵无缝线路位移检测在无缝线路试运营前,应对无缝线路中单元轨的位移进行定期观测分析,这也是衡量应力放散是否均匀、无缝线路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必须满足任何一个位移观测桩位移量不得超过20mm、位移观测桩处换算200m范围内的相对位移量均不大于10mm的技术要求。⑶其他质量控制措施 钢轨应力放散与线路锁定前,一定按照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对道床横向阻力、枕下道床刚度、轨道几何尺寸等项目进行检测,确认线路达到初期稳定状态后方可进行锁定施工。钢轨扣件卸除顶起在滚筒上,滚筒放置的位置要基本一致,钢轨顶起高度均为5cm左右,顶起的钢轨在平面、纵面内均要基本平顺,不可高高低低、左右弯曲等。轨温计要用数显式轨温计,防止读数出错,使用前要校核,现场施工要采用5个以上的轨温计,按等距分段测量轨温,再求其平均值作为此时的钢轨轨温。钢轨内部应力为零,落轨上扣件锁定要迅速,时间控制在10min以内。9.7.5沉降及变形监测质量保证措施建立路基、桥涵、隧道结构统一的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管理体系。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工作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设计、施工和咨询监理单位各负其责。确保沉降及变形观测数据有效。从路基、过渡段、桥涵、隧道等结构物开始施工起,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要求,及时做好观测元器件埋设和系统观测工作,规范观测资料管理。及时组织开展阶段评估。根据沉降变形观测工作的进展,及时组织评估单位对沿线各段工程的沉降变形进行分析和工后沉降评估,及早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路基、桥涵、隧道结构物沉降变形经评估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工程施工。9.8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自室外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低于5℃的时间起,至次年最后一阶段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低于5℃的期间应按冬季施工规定执行。⑴施工组织进行冬季施工的工程项目,在入冬前组织专人编制冬季施工方案。编制的原则是:确保工程质量;经济合理,使增加的费用为最少;所需的热源和材料有可靠的来源,并尽量减少能源消耗;确实能缩短工期。冬季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内容:施工程序;施工方法;现场布置;设备、材料、能源、工具的供应计划;安全防火措施;测温制度和质量检查制度等。方案确定后,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向队组进行交底。进入冬季施工前,对测温保温人员专门组织技术业务培训,学习本工作范围内的有关知识,明确职责,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与当地气象台站保持联系,及时接收天气预报,防止寒流突然袭击。安排专人测量施工期间的室外气温、暖棚内气温、砂浆、混凝土的温度,同时作好记录。⑵现场准备根据实物工程量提前组织有关机具、保温材料进场。对各种用于保温、加热的设备、材料要检查其安全可靠性。工地的临时供水管道做好保温防冻工作。 督促混凝土搅拌站做好冬季施工混凝土、砂浆及掺外加剂的试配试验工作。⑶安全与防火冬季施工时,要采取防滑措施。生活及施工道路、架子、坡道经常清理积水。大雪后必须将架子上的积雪清扫干净,并进行检查,如有松动下沉现象,务必及时处理。施工时如接触汽源、热水,要防止烫伤。现场火源,要加强管理。使用天然气、煤气时,要防止爆炸。电源开关,控制箱等设施要统一布置,加锁保护,防止乱拉电线,设专人负责管理,防止漏电触电。冬季施工中,凡高空作业应系安全带,穿胶底鞋,防止滑落及高空坠落。施工现场水源及消火栓应设标记。⑷路基施工在冬季来临前,编制详细的路基冬季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准备有关物资、机具,安排好供暖和防寒保护。昼夜平均气温在5℃以下且连续3天时,按低温施工处理。路堤填筑不得使用掺有冻土的填料填筑。低温施工的路堤,其基底应在冻结前处理,清除冰雪、疏干积水,坑洼处用与基底同类的土填筑压实。处理好的基底应随即掩盖以防冻结。低温施工宜选用级配良好的渗水土作填料。如确有困难,不得不使用非渗水土时,其含水量宜低于塑限,并采取加大压实功能施工措施。随挖、随运、随填、随压实,并严格按冬季施工组织措施及技术要求进行,达不到要求时,应暂停施工。已铺土层未压实前,不得中断施工。确保挖、运、填的周期时间小于土的冻结时间。对取土场和路堤的外露土层用松土或草袋覆盖。分层填筑铺筑土厚度应按一般规定减薄20~25%,并不得铺成斜层。施工中遇大雪或其它原因不得不中途停工时,应整平填层及边坡面并掩盖,继续施工前,将表面冰雪清除。低温施工的路基顶面及边坡修整必须在解冻后进行。冬季路基填方施工,重点防止冻土块填入,做到随挖随填及时压实,并严格按冬季施工组织措施及技术要求进行,达不到要求时,应暂停施工。进行工程量较大的路堤施工时,先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集中力量,合理分段进行,不宜全面铺开。 ⑸桥涵施工做好防寒物资的供应和储备。对于冬季施工所需材料,如:粗、细骨料、钢筋、混凝土速凝剂、保温取暖设备、防寒材料、劳保防寒用品等,必须及早储备和供应。钻孔施工时,开钻后应连续作业,各工序间应紧密连接,减小工序间的间隔时间以免孔内泥浆冻结。制备泥浆的储浆池、沉淀池须搭设防寒棚,保证泥浆不冻结。泥浆循环使用聚乙烯保温管。冬季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应采取加热原材料或掺防冻剂的方法进行,混凝土灌注温度不得低于5℃,当混凝土桩身位于冻土层内时,混凝土浇筑后顶部应覆盖保温,保证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标号的50%之前不得受冻。冬期严禁在负温下对焊接钢筋,应在暖棚内进行,自然冷却,设防风挡雪设施。钢筋堆放及绑扎应覆盖帆布,防止落雪导致生锈。⑹钢筋焊接工程雪天不得在现场施焊,必须焊接时采取有效遮蔽措施,室外风力超过4级,焊接时采取挡风措施;焊后未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温度低于-20℃时,不得进行施焊。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型式、焊接位置和施焊环境,选择适宜的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每批钢筋焊接前,必须进行同条件下的焊接试验。焊接接头分批按规范进行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每300个同类接头为一批,外观检查每批抽查10%的接头,力学性能试验切取6个试件(3个进行拉伸试验,3个进行弯曲试验)。(7)机械设备的冬季施工要求冬季施工使用的各种机械应全面检查,更换各种润滑系统用油及燃料,对有问题的机械设备及时修理,不得带故障运转。机械在使用前应首先检查传动系统,无冻结情况后方可启动,非专职机电人员严禁动用机械设备。(8)冬季施工技术管理冬季施工前,应针对实际编写详细的冬施工方案,并依方案配备人员、机械、购置材料、工具等。在冬施前,各单位应对测温工作、计量工作、现场安排统一部署,落实到人,建立起冬施的领导班子,确保冬施措施落到实处。在冬季施工中,测温工作极其重要,不仅是提供温度数据对施工起参考作用,而且也是对冬施工程质量的鉴定方法,所以在施工中必须定时坚持做好下列测量工作:日大气最高最低温度;混凝土、砂浆搅拌前水、砂的加热温度; 混凝土及砂浆的出机、入模或铺砌等阶段温度。9.9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⑴施工组织进入雨季,应提前做好雨季施工中所需各种材料、设备的储备工作。各工程架子队要根据各自所承建工程项目的特点,编制有针对性的雨季施工措施,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施工期间,施工调度要及时掌握气象情况,遇有恶劣天气,及时通知项目施工现场负责人员,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重大吊装,高空作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等更要事先了解天气预报,确保作业安全和保证混凝土质量。现场道路必须平整、坚实,两侧设置排水设施,纵向坡度不得小于0.3%,主要路面铺设矿渣、砂砾等防滑材料,重要运输路线必须保证循环畅通。对不适宜雨季施工的工程要提前或暂不安排,土方工程、基础工程、地下构筑物工程等雨季不能间断施工的,要调集人力组织快速施工,尽量缩短雨季施工时间。根据“晴外、雨内”的原则,雨天尽量缩短室外作业时间,加强劳动力调配,组织合理的工序穿插,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减少防雨措施的资金消耗,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现场临时用电线路要保证绝缘性良好、架空设置,电源开关箱要有防雨防漏电设施,施工用水管线要进入地下,不得有渗露现象,阀门应有保护措施。配电箱、电缆线接头、箱、电焊机等必须有防雨措施,防止水浸受潮造成漏电或设备事故。所有机械的操作运转,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雨季施工期间应加强教育和监督检查。工作人员要注意防滑、防触电,加强自我保护,确保安全生产。各单项工程施工现场要组织防汛小组,遇有汛情及时、有组织地进行防汛。⑵土方与基础工程雨季进行土方与基础工程时,妥善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技术质量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土方开挖前备好水泵。雨季施工,人工或机械挖土时,严格按规定放坡,坡度应比平常施工时适当放缓,多备塑料布覆盖,必要时采取边坡喷混凝土保护。地基验槽时,基坑及边坡一起检验,基坑上口3m范围内不得有堆放物和弃土,基坑(槽)挖完后及时组织施工混凝土垫层,基坑周围设排水沟和集水井,随时保护排水畅通。施工道路距基坑口不小于5m。坑内施工随时注意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裂缝和塌方及时组织撤离,采取加固措施并确认后,方可继续施工。 基坑开挖时,应沿基坑边做小土堤,并在基坑四周设集水坑或排水沟,防止地面水灌入基坑。受水浸基坑打垫层前应将稀泥除净方可进行施工。回填时基坑集水要及时排掉,回填土要分层夯实,干容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中,取土、运土、铺填、压实等各道工序应连续进行,雨前应及时压完己填土层,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排除雨水。混凝土基础施工时考虑随时准备遮盖挡雨和排出积水,防止雨水浸泡、冲刷、影响质量。桩基施工前,除整平场地外,还需碾压密实,四周做好排水沟,防止下雨时造成地表松软,致使打桩机械倾斜影响桩垂直度。重型土石方机械、运输机械要防止场地下面有暗沟、暗洞造成施工机械沉陷。⑶模板工程各施工现场模板堆放下设垫木,上部采取防雨措施,周围不得有积水。模板支撑处地基应坚实或加好垫板,雨后及时检查支撑是否牢固。拆模后,模板要及时修理并涂刷隔离剂。⑷钢筋工程钢筋应堆放在垫木或石子隔离层上,周围不得有积水,防止钢筋污染锈蚀。锈蚀严重的钢筋使用前要进行除锈,并试验确定是否降级处理。雨天施工时,加工钢筋在钢筋棚内进行,正在进行施工的钢筋骨架或已绑扎完准备浇注混凝土的,须用棚布、雨布加以覆盖,并把中间垫高,以利排水,防止雨水腐蚀钢筋。做好施工场地排水工作,确保沟槽正常排水能力。排水机具和设备要齐全,同时计划好机械的存放和材料的堆放位置。雨天施工时,电力线要可靠接地,防止雷击造成危险。⑸混凝土工程制订必要的防雨、防洪措施,备足水泥、砂、碎石等主要材料,为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以达到连续施工,不间断生产。雨天施工时,增加检测次数。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始终注意坍落度,如与原定的不符,立即纠正。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清除模板内的积水。混凝土浇筑前不得在中雨以上进行,遇雨停工时应采取防雨措施。待继续浇灌前应清除表面松散的石子,施工缝应按规定要求进行处理。混凝土初凝前,应采取防雨措施,用塑料薄膜保护。浇灌混凝土时,如突然遇雨,要做好临时施工缝,方可收工。雨后继续施工时,先对接合部位进行技术处理后,再进行浇筑。如遇暴雨或大雨则停止混凝土施工。雨后进行混凝土施工时,要测定砂、石含水量并据此调整水灰比,保证混凝土质量。 ⑹砌筑工程水泥要堆放在地势较高的地点,必须有防雨防潮措施,其他材料也应有防雨、防潮措施。遇中、大雨时应停止施工,砌筑表面应采取防雨措施。(7)路基施工保证措施做好雨天施工的各项施工准备,编制施工项目的施工组织计划,提交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软土路基等避开雨天施工。若填筑路堤时,挖、运、填、压连续进行,每层填土表面构成4%的横坡并在雨前和收工前将铺填的松土碾压密实;雨前筑好挡水梗,疏通排水边沟,做好路基防护。雨天路基施工采用短区段、快循环,土方填筑路堤时要特别注意填料含水量的控制,如填料过湿,则要将其晾晒后再用,保证填料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填筑。雨天过后路基表面须经晾干处理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填筑路堤要做到填料随挖、随运、随铺、随整平和压实。路堤边坡随时保持平整,不留凹坑,收工前必须将当天铺筑的松土碾压完毕。备足雨天施工的工程用料。准备充足的防洪材料、机具和必要的遮雨设施。(8)隧道施工保证措施隧道施工前,先做好地面排水设施,截水沟几何尺寸要满足排水要求,同时距开挖边坡线不小于5m。在隧道开挖时,洞内设排水沟、集水坑,备足抽排水设备;反坡开挖防止雨水倒灌。加强边仰坡支护工作,防止边仰坡滑坍。机械设备、物资材料要做好防雨措施。9.10夏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⑴夏季施工安排成立夏季施工领导小组,由项目部领导任小组组长,制定高温施工管理办法,落实到各部室、架子队。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充分利用低温时段,特别是清晨和傍晚时段展开施工。采取防暑降温措施,保证人身安全、机械正常运转。⑵夏季施工要作好施工区域的防暑降温工作,由专人收集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施工尽量避开每天温度最高的中午时段,在不扰民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夜间施工时段,并做好防护工作。⑶路基工程施工要做好路基填料的防爆晒工作,增加填料含水量的检测频次,缩短施工区段,填筑完成后及时遮盖养护,必要时喷雾养护。 ⑷钢结构施工做好防晒降温,并增加测温频次,根据测温结果确定合理的焊接、拼装时间,减小温度应力对结构施工的不利影响。⑸夏季材料管理水泥、矿粉等掺和料全部采用散装材料,用密封铁质储料罐分别存放,水泥和煤灰罐搭设凉棚或安设喷水设施。外加剂应避光存储,用彩条布覆盖,压浆用水泥、膨胀剂材料分开存放,并注意防潮。设置专门材料库存放钢筋、粗、细骨料,并采取防晒措施。⑹混凝土夏季生产管理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严格混凝土拌合温度控制,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必要时采取骨料洒水、拌合水加冰屑降温。与混凝土接触的各种工具、机具、设备和材料使用前要进行适当的遮盖、湿润冷却,不要直接受到阳光曝晒。混凝土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要适应混凝土的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混凝土输送车要浇水降温,避免混凝土内的水分高温蒸发;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现象;运输至现场的混凝土要进行塌落度检测,塌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在浇筑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不得擅自加水调整。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泵管表面进行包裹并经常性洒水,采用砂浆或润滑剂润滑泵管,减少混凝土塌落度损失和堵管现象;严格控制模板温度和混凝土与邻近介质的温差,必要时对模板采取覆盖措施或洒水降温措施,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超过30℃、模板温度不超过40℃;浇筑混凝土时按断面水平分层均匀进行,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cm,加强振捣,避免混凝土水化热集中散发,导致内部或表面发生裂纹,确保混凝土密实;预应力混凝土浇筑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最长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尽量减少混凝土暴露时间,混凝土浇筑完毕用塑料薄膜紧密覆盖或毛毡覆盖浇水,防止水分蒸发。预应力混凝土管道压浆尽量安排在气温相对较低的清晨或夜晚进行,压浆时水泥浆在拌浆机中的温度不宜超过25℃,并采取降温措施;连续梁合龙段施工应选择一天中温度最低的时间进行,宜采用高于梁体混凝土一个等级的无收缩混凝土。加强混凝土养护工作管理,梁体混凝土表面要进行二次收浆抹面,在混凝土初凝后立即用毛毡覆盖并洒水养护,养护不少于 14天;墩台身表面覆盖薄膜,墩顶设置环向水管,保持墩台身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出现裂纹;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设置散热通气孔,设置冷却循环水管降温,养护时间不宜小于7天;温度较高、气候干燥时结构物均要洒水保湿养护,养护用水与拌合用水相同,养护水温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洒水次数应以混凝土表面湿润状态为度,一般白天1~2小时一次,晚上4小时一次;对结构物进行养护的同时,应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同条件养护,使试件与混凝土强度同步增长。加强混凝土的温度量测与监控,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宜超过65℃,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宜大于20℃(墩台、梁体混凝土不宜大于15℃),定期量测混凝土芯部温度、表面温度、环境温度等,掌握温度曲线变化规律,为施工提供基本数据,避免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纹。加强施工工艺控制,钢筋保护层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严格各项质量检查制度,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9.11已完工程的保护措施9.11.1组织措施项目经理部成立已完工程保护检查小组,在文明施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直接开展工作。基层班组设已完工程保护员,负责已完工程保护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果断处理。定期对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已完工程保护教育,提高职工自觉保护已完工程的质量意识。配备专职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施工队伍、人员对已完工程进行巡守和防护,并做好巡视记录,直到正式竣工验交为止。9.11.2经济措施经常对已完工程保护工作进行检查,发现被撞、损坏、污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处理,对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和经济处罚。制定已完工程保护奖惩办法,用经济手段提高作业人员对已完工程保护意识,促进文明施工水平。9.11.3管理措施⑴已完路基工程保护措施路基填筑过程及完成后,应及时做好路基排水工程,防止雨水冲毁路基。路堤防护工程,大雨过后安排专人进行检查,对出现问题及时修复处理。使防排水系统畅通,确保路基完好无损。路基基床采用土工布加固处理地段和设备安装后,设专人看守,防止土工布、玻璃、仪表、电器被盗或人为损坏。路基沉降变形系统进行专项保护,配置部分保护箱、防护网等设施,确保不变形、不破坏。巡逻小组每周对已完工程和设备进行巡视和检查,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⑵已完桥梁、涵洞工程保护措施在施工中项目部要成立沿线巡逻小组,每周对已完工程和设备进行巡视和检查,加强与监理、业主的联系与沟通,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采取定人定岗的办法对已完工桥墩、箱梁、涵洞工程及其他已完工程的保护,防止他人在桥梁墩台、箱梁和涵洞等工程上涂抹粘帖,防止撞击破坏工程。⑶已完隧道工程保护措施工程完工后,由各主要项目施工人员组成工程防护组,并指派负责人,负责工程完工至交验阶段的维护。积极配合业主和监理工程师随时对工程进行的检查,并接受和立即实施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检查后所发的指令,达到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满意。做好对设备器材的保护工作,制定设备保护措施。实行专人防护,对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在设备旁设立反光警示标志。洞口值班人员对每位进出洞人员进行身份认证并作好记录,严禁外来人员进洞。⑷已完轨道工程保护措施施工中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完成模板、支架拆除后,螺栓孔要及时用盖子封闭,防止杂物进入,影响扣件安装。其他后续施工时,要防止碰撞轨枕及道床板。轨道工程施工前应指定专人进行交通管制,防止车辆影响已施工的底座及其他工程。工程完工后,依据线路长度分段成立工程防护小组,指定小组负责人,每天依据小组管段长度组织进行巡查,重点检查配件缺损情况、轨道板完好情况等,做好对设备器材的保护工作,制定设备保护措施。实行专人防护,对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⑸已完混凝土工程保护措施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安排专人现场值班,严禁干扰或破坏支架、模板稳定性。现浇梁体施工时,要防止管件、器具等划伤或砸伤墩台身;0#块施工时采取可靠措施防止混凝土污染墩台身表面。梁体未张拉前应注意对锚垫板进行保护,张拉未注浆时非工作人员严禁触探锚具等,防止发生意外。加强对梁体上、墩顶预埋设备的防锈、防腐蚀处理。⑹已完钢筋、模板工程保护措施钢筋验收合格进库后,要分类堆码整齐,标识清楚,防雨防潮,防止钢筋锈蚀。现场绑扎的钢筋或钢筋笼,经验收合格后,及时浇筑混凝土,未验收或者不能及时施工混凝土的钢筋成品,要及时进行防雨和防潮,防止钢筋变形和锈蚀。钢模板进场前,要进行现场试拼装,拼装合格进场后,及时进行除锈和涂油处理,堆码整齐。施工完一个墩台后,及时清除模板上的混凝土等杂物,整修涂油,堆码整齐。 10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10.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10.1.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⑴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副经理、安全总监、总工、安全管理工程师和各业务部门主管组成。安全生产实行项目部→施工工区→施工队(架子)→工班四级管理。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详见后附表6-13。⑵安全管理人员配备项目经理部设1名安全总监分管安全管理工作,项目部设安全质量部,编制8人,专门负责施工中的安检工作。每施工工区设2名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人员配备表见后附表6-14。10.1.2管理职责⑴项目经理安全管理职责项目经理对承包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结合项目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要求,严格履行安全考核指标和安全生产奖惩办法;认真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管理的各项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技术审批制度、施工安全交底制度和设施、设备交接验收使用制度;领导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对存在问题落实解决;发生事故保护好现场,及时总结,接受教训。⑵安全总监及总工安全管理职责安全总监及总工协助项目经理进行项目安全管理,布置安全措施,落实安全处理方案和奖惩措施。项目经理不在位时,安全总监代行其安全管理职责。总工从工程技术上对安全管理进行把关,提出主导性意见,并组织技术质量部门对相关的重大安全专项方案进行攻关。⑶安质环保部部长管理职责认真传达贯彻落实上级及项目经理有关安全工作的决定、文件指示、会议精神,定期具体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定期具体组织安全检查,组织召开安全例会,分析并向工地领导小组报告安全生产形势,具体组织开展安全劳动竞赛活动,大力推广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措施,落实到人,并进行限期整改后的复查,组织开展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建设活动,建立各项安全管理台帐。发生事故保护好现场,写事故报告。负责组织编写事故救援预案、事故调查、抢险预案。⑷安全工程师职责 认真学习并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项目和重点工程、专项工程的安全预防措施,负责对施工过程的安全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并有安全检查和教育的记录。编写安全事故救援预案、事故调查、抢险预案。及时解决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安全、质量工作,及时提出防范措施。安全工程师必须持证上岗、选派有安全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⑸专职安全员职责对所管辖工区的施工安全负直接责任。对施工队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对辖区的施工队的施工安全进行检测并有记录,负责监督施工队及班组的安全状况,对违反安全操作规定的行为进行制止,并向安全管理工程师及项目部报告。参加编写安全事故救援预案、事故调查、抢险预案。及时提出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防范措施。负责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对检查不合格的工序有权勒令停工,报告安全工程师及项目经理部并提出处理意见和整改措施。⑹兼职安全员职责对所在工班安全负责。具体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对施工的工序进行安全检查并有记录,及时报告专职安全员及工班长有关的施工安全隐患。对施工人员违反安全规定的进行制止并报告专职安全员,提出处罚意见。10.2安全保证体系根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的规定,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组长,是安全生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标段安全生产负有全面责任。安全总监为副组长,职能部门和施工队负责人为组员。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工地安全生产现场管理,配备专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配备专职安全工程师,组织日常检查。施工现场按施工人员的1~3%配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项目部设专职安检工程师,施工队设专职安全员,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全员参与管理。安全保证体系图详见后附表6-15。10.3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结合本项目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如下。⑴安全生产管理实施细则。⑵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管理办法。⑶重大危险源辨识管理办法。⑷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审查及安全技术交底制度。⑸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⑹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7)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制度。(8)作业安全须知书面告知制度。(9)起重机械、自升式脚手架、挂篮等检验检测制度。(10)安全生产检查考核制度、隐患问题排查整改回复制度。(11)生产安全报告制度。(12)安全生产例会制度。10.4各重点专业工程安全保证措施10.4.1安全生产管理重点分析⑴安全生产管理重点内容盾构、明挖、路基及轨下结构施工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内容。安全管理工作要狠抓落实,同时不能放松和忽视其它事故易发点的监控,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⑵安全生产管理重点工点①盾构工程:管片预制与运输、盾构机组装调试、盾构始发与到达、盾构机操作及易损件更换、材料构配件等地面和地下运输等。②明挖工程:竖井及明挖区间围护结构施工、基坑开挖、支撑架设与拆除、防水施工、主体结构施工。③路基工程:路基填筑、U型槽结构等施工。④轨下结构工程:底座板施工、轨道板施工。10.4.2盾构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⑴加强培训,落实责任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建设符合工程实际的安全生产文化;提高安全生产认识,认真做好技术培训工作,包括盾构机姿态控制技术、泥水加压平衡控制技术、同步注浆技术、管片拼装技术培训等。提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生产知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做好隧道涌水、交通事故、地面塌陷或隆起、地面冒浆、地表或周边建筑物沉陷或倾斜等各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器材、设备,应急救援预案按规定报监理单位批准并报建设单位核实,并进行了预演。组织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安全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将监控量测及控制测量等作为主要控制点。⑵强化组织,规范现场 严格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强化安全管理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把安全生产、危险源识别、评价与控制、应急救援预案等作为主要内容。对穿越重要建(构)筑物地段编制专项方案。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共同组织编制,经监理审核及专家评审论证后实施,并由施工员、专职安全员进行现场监督。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现行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对隧道的各分项工程进行逐级交底工作。施工中,严格工序管理,规范作业流程,加强对进入隧道人员的管理,建立出入隧道登记制度。对纳入合同的安全生产费用,必须保证足额投入,绝不允许挪作他用。⑶超前预报,实时监测对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地质现象,结合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和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超前地质预报方案,明确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预报的内容、预报频次、实施计划,配备符合信息判断、数据采集与处理、预报成果报告编制等技术要求的先进仪器和能够胜任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技术人员。同时,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纳入工序管理,严格按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实施。超前地质预报显示地质条件异常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将监控量测纳入施工工序,制定详细的监控量测方案。配备监控量测专业人员,并根据地质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建立最大日变形量和累计变形量的风险预警机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布点量测,确保监控量测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对量测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支护参数。并及时反馈量测数据和分析结果,设计验证后及时根据量测数据调整设计参数,随时调整开挖轮廓、支护参数,根据量测数据指导施工生产。⑷严细程序,稳妥进洞盾构进洞前,组织设计单位、技术专家组、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相关人员参加,详细调查洞口地质、地形特点,并查看地质资料,做到心中有数。⑸严格工序,均衡推进盾构工程施工科学组织、严格工序、均衡推进。做好工序衔接及质量控制,确保盾构隧道沉降、变形受控,保证盾构掘进安全顺利进行。10.4.3明挖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明挖工程施工安全措施主要包括竖井及明挖区间基坑开挖、主体结构施工安全措施。10.4.3.1基坑开挖施工安全保证措施⑴对临时便道做好养护维修,保持路况良好。与公路交叉处,做好施工预告、设立限速标志;运输繁忙地段,设立专人指挥交通;对司机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车辆交通事故。 ⑵土石方施工中,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确定合适的机械车辆走行路线,并设立明显标志,防止相互干扰碰撞,机械填筑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制订作业程序和运行路线,确保协调施工,安全生产。⑶非机械操作人员不得爬乘挖掘机、装载机、翻斗车等土方施工机械,机械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安全规范,按程序操作,文明驾驶,礼貌行车。严禁机械带病运转,超负荷作业,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工作视线不清时不得作业。⑷基坑开挖时,经常注意坡面的稳定,每天开工、收工前对坡面、坡顶附近进行检查。基坑开挖应自上而下分层进行,严禁掏底开挖。开挖工作与装、运作业相互错开,严禁上下重叠作业,路堑弃土下方如有运输道路,应采取防护措施,及时清理弃土,并设专人指挥交通。10.4.3.2主体结构施工安全控制要点⑴结构施工必须搭设好脚手架和作业平台,模板就位后,应立即用方木、顶托等固定其位置,以防倾倒砸人。⑵用混凝土泵车浇筑混凝土,应设专人指挥。⑶脚手架搭设时应安设爬梯或步道,供作业人员上下。⑷凿除混凝土浮浆,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佩带防护用品,严禁风枪对准人。⑸拆除模板时划定禁行区,严禁人员从下方通过。10.4.4路基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⑴对临时便道做好养护维修,保持路况良好。与公路交叉处,做好施工预告、设立限速标志;运输繁忙地段,设立专人指挥交通;对司机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车辆交通事故。⑵土石方施工中,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确定合适的机械车辆走行路线,并设立明显标志,防止相互干扰碰撞,机械填筑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制订作业程序和运行路线,确保协调施工,安全生产。⑶非机械操作人员不得爬乘挖掘机、装载机、翻斗车等土方施工机械,机械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安全规范,按程序操作,文明驾驶,礼貌行车。严禁机械带病运转,超负荷作业,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工作视线不清时不得作业。⑷路堑开挖时,经常注意坡面的稳定,每天开工、收工前对坡面、坡顶附近进行检查,发现有裂缝和坍方的迹象时,立即处理。路堑开挖应自上而下分层进行,严禁掏底开挖。开挖工作与装、运作业相互错开,严禁上下重叠作业,路堑弃土下方如有运输道路,应采取防护措施,及时清理弃土,并设专人指挥交通。⑸进行边坡防护作业时,搭设牢固的作业平台,防止作业人员高处滚落。 10.4.5轨下结构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⑴钢筋断料、配料、弯料等工作应在地面进行,不准在高空操作。⑵搬运钢筋要注意附近有无障碍物、架空电线和其他历史电器设备,防止钢筋在回转时碰撞线路而发生触电事故。⑶钢筋除锈时,要带好口罩、风镜、手套等防护用品,切断钢筋时,要注意不要被机具等弄伤。⑷采用机械进行除锈、调直、断料和弯曲等加工时,机械传动装置要设防护罩,并由专人使用和保管。电机等设备要妥善进行保护接地或接零。⑸钢筋头应及时清理,成品堆放要整齐,工作台要稳,钢筋工作棚照明灯必须加网罩。⑹钢筋用汽车运送到现场,运输车辆在便道行驶速度不得超过20km/h。(7)起重作业时必须确定吊装区域,并设警戒标志,必要时派人监护。(8)用门机、料斗浇捣混凝土时,起重指挥、扶斗人员与门机驾驶员应密切配合,当门机放下料斗时,操作人员应主动避让,应随时注意料斗碰头,并应站立稳当,防止料斗碰人坠落。(9)使用振动机前应检查电源电压,必须经过漏电保护,电源线不得有接头,机械运转是否正常,振动机移动是不能硬拉电线,更不能在钢筋和其它锐利物上拖拉,防止割破拉断电线而造成触电伤亡事故。(10)混凝土泵车就位后,泵车应显示停车灯,以免发生碰撞。(11)伸展布料杆应按顺序进行,布料杆升离支架后方可回转,严禁用布料杆起吊或拖拉物件。(12)泵送混凝土应连续作业。当因供料中断被迫暂停时,停机时间不得超过30min。暂停时间内应每隔5~10min(冬季3~5min)作2~3个冲程反泵—正泵运动,再次投料泵送前应先将料搅拌。当停泵时间超限时,应排空管道。10.5高空作业安全保证措施高处作业指符合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3608—83规定的“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针对本项目施工时,高处作业指临边、洞口、攀登、悬空、操作平台及交叉等项作业。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料具,必须列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⑴单位工程施工负责人应对工程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⑵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 ⑶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⑷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⑸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⑹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应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传递物件禁止抛掷。(7)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均应及时清除。对进行高处作业的结构物,事先设置避雷设施。遇有六级以下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恶劣天气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8)因作业必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9)防护棚搭设与拆除时,应设警戒区,并应派专人监护。严禁上下同时拆除。(10)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主要受力杆件,力学计算按一般结构力学公式,强度及挠度计算按现行有关规范进行,但钢受弯构件的强度计算不考虑塑性影响,构造上应符合现行的相应规范的要求。(11)高处吊装、起重作业安全措施①吊车钢丝绳在卷筒上排列整齐,尾部卡牢,工作中至少保留三圈以上;②吊车操作起吊物件,必须有专人指挥;③起吊物件应拉溜绳,速度要均匀,禁止突然制动和变换方向,平移应高出障碍物0.5m以上,下落应低速轻放,防止倾倒;④起吊时起重臂下不得有人停留或行走,起重臂、物件必须与架空电线保持安全距离;高空作业安全措施;⑤物件起吊时,禁止在物件上站人工或进行操作,降须操作时,应放下垫好并将吊臂、吊钩及回转的制动器刹住,司机及指挥人员不得离开岗位;⑥起吊在满荷或接近满荷时,严禁降落臂杆或同时进行两个动作;起吊重物严禁自由落体,重物下落应用手刹或脚刹控制缓慢下降; ⑦吊装前验算吊车支立位置下部基础承载力是否足够,尤其对于盾构机较重部件吊装吊拆时,注意观察下部基础及吊装机械情况,发现隐患及时采取相应措施;⑧作业前应将地面处理平坦,放好支脚,调平机架,支脚未完全伸出时,禁止作业;⑨工作完毕起腿、回转臂不得同时进行,行驶时,应将臂杆放在支架上,吊钩挂在保险杠的挂钩上,并拉紧钢丝绳。(12)高空作业安全管理措施①搭设脚手架使用的材料必须牢固耐用,绑扎结实。立杆和横杆大小、间隔根据材料和施工规定。脚手板之间不能有超过3cm的空隙,并注意采取防滑措施。②用于垂直运输的提升架,必须经专业部门检测合格,并由专人进行搭设,按规定设置缆风绳,塔架地脚螺栓、缆风绳地锚要牢固。③运送人员和物件的各种升降设备应有可靠的安全装置,严禁人员乘坐运送物件的吊篮。④高空作业必须设置安全网,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架子工必须身挂保险绳。⑤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要定期或随时体检,发现有不宜登高的病症(如高血压、心血管病等),不得从事高空作业。10.6防火安全保证措施⑴建立、实行逐级防火责任制,确定相应的领导人员负责工地的消防安全工作。各施工部门应该将消防工作纳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管理计划,使防火与生产密切结合,以保证有效地贯彻防火措施。⑵普遍建立义务消防组织,在工地消防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防火与灭火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和成员的具体条件加以适当分工,建立必要的会议、汇报、防火检查、学习训练等制度,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离城市消防队较远、规模较大的工地,建立专职消防队。⑶发动群众和依靠职工做好消防工作,经常向职工有计划地进行防火教育,使其自觉地遵守防火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必要时应该运用现金奖励、辩论、整改的办法,发动职工揭发和堵塞火险漏洞,确保工地防火安全。新招收的职工必须经过防火教育后,才能进行工作。⑷发动职工根据生产操作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防火制度公约及必要的安全操作规程。⑸逐级定期进行防火检查,发现的火险问题,及时研究解决。⑹施工现场划分出用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场,仓库区、易燃废品临时集中站和生活福利区等区域,并加强危险作业区域的巡查工作,对于监控力度相对较弱的区域,作业人员容易滋生侥幸心理,要安排人员对隧道内进行重点巡视。(7)防火检查制度 为了健全项目的安全防火工作,保护好国家财产和人身安全,保证工程的正常施工进度,制定以下制度:防火领导小组成员,除每日做防火检查外,在每周项目部组织的大检查中,及时发现隐患,要及时消除,将火苗消灭于萌芽状态。防火检查内容,除公司制定的防火检查外,结合本工地的实际情况,应对木模堆放点、厨房间、木工间等地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及时做好整改复查。决不放过一点一星火种,对造成火灾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不同处理,还给一定的经济处罚。检查人员除教育外,必要时要加以严肃的处理。(8)动火作业审批制度为加强对施工现场动火作业的管理,制订如下作业审批制度:①一级动火禁火区域内;盾构油脂、油罐、油箱、油槽车和储存过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容器以及连接在一起的辅助设备;各种受压设备;危险性较大的登高焊、割作业;比较严密的室内、容器内,地下室等场所动火作业均属一级动火。一级动火申请应在一周前提出,批准最长期限为一天,期满应重新办证,否则视无证动火。一级动火作业由所在单位主管防火工作的负责人填写,动火申请(动火证),并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报上一级主管及所在地区消防部门审查,经批准后方可动火。②二级动火在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非禁火区域内进行临时焊割等动火作业;小型油箱等容器;登高焊、割等动火作业均属二级动火。二级动火申请人应在三天前提出,批准最长期限为三天,期满应重新办证,否则视无证动火。二级动火作业由所在工地负责人填写动火证,并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报公司安全监督部审批,经批准后方可动火。③三级动火在非固定的,无明显危险因素的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均属三级动火。三级动火申请人应在二天前提出,批准最长期限为七天,期满应重新办证,否则视无证动火。三级动火作业由所在班组填写动火证,经主管施工员审核批准,签发动火证后方可动火。④动火升级制度 元旦、春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节假日期间,原则上不安排动火作业,确因施工需要而必须动火的,应事先申请,在原动火级别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等级办理审批手续,并报公司安全监督部备案。在重大社会活动、事件期间动火作业,按上级规定时间实施动火升级,审批手续参照节日审批制度。(9)建立各专项防火制度及措施如下:①木工棚(间)防火安全制度木工棚(间)严禁吸烟,严禁动用明火。照明灯具应符合防火安全要求,不准乱拉乱接电线。操作人员停止作业离开前必须将木屑、刨花清理干净,并切断电源。按规定配置相应种类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挂放在醒目的地方,并定期检查保养,保持完好有效。②氧气、乙炔仓库防火安全制度仓库内严禁吸烟,严禁存放其它危险物品和杂物。仓库周围严禁动用明火。禁止堆放阻碍物,保持道路畅通。不准戴有油污的手套动用氧气、乙炔瓶,搬运时不得混放、敲击、碰撞、抛卸、滚滑。氧气、乙炔瓶必须分开存放,气瓶必须挂有明显的“空”、“满”标志。氧气仓库必须落实有效的通风、隔热措施,门锁必须使用三保险锁。配置相应种类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挂放在醒目的地方,定期检查保养,保持完好有效。③材料仓库防火安全制度仓库周围未经许可,严禁动用明火。严禁堆放物品。仓库内严禁吸烟及使用电加热器具。仓库内照明灯具应符合防火安全要求,严禁乱拉乱接电线。互相作用或灭火方法相抵触的物资不得混放。仓库工作人员下班时应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切断电源,关窗锁门,确认无隐患后,方可离开。按规定配置相应种类和数量的灭火器材,挂放在醒目地方,定期检查保养,保持完好有效。④油漆仓库防火安全制度仓库内严禁吸烟,挂有醒目的禁烟标志。 仓库周围未经许可,严禁动用明火,严禁堆物,保持道理畅通。不同性质的油漆应分类堆放,不得混放。严禁储存其他易燃易爆物品。仓库内照明灯具必须符合防爆、防火安全要求,严禁乱拉乱接电线。仓库工作人员离开时应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切断电源,关窗锁门,确认无隐患后,方可离开。按规定配置相应种类和数量的灭火器材,挂放在醒目地方,定期检查保养,保持完好有效。⑤配(变)电间防火安全规定配(变)电间周围严禁堆物,保持道路畅通。严禁吸烟,挂有醒目的禁烟标志。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按规定配置相应种类和数量的灭火器材,挂放在醒目地方,定期检查保养,保持完好有效。⑥消防水泵管理规定及消房蓄水池管理指定专人负责检查、维修、保养工作。每周进行一次检查、试机、定期维修保养,确保运转正常。消防水泵电源与施工用电分开,单独架设专用线路和配电箱,并标明消防专用。冬季应有防冻保暖措施。严禁玩弄和损坏消防水泵。消防蓄水池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做好记录,确保蓄水池有足够的水量。水池必须有牢固的盖板等封闭隔离设施,并设置醒目的标志。严禁擅自拆除封闭隔离设施,严禁向消防蓄水池抛扔杂物、垃圾。⑦电焊机防火安全制度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正确穿戴劳防用品,戴好防护眼镜。电焊机必须搭棚,保持周围道路畅通,搭棚材料不得使用易燃材料。电焊机电缆线必须穿管埋设。张挂防火挡板,阻止火星四溅,并设置灭火器材。作业完毕离开时必须检查并清理现场,熄灭残余火种,切断电源。⑧木工圆锯防火安全制度木工圆锯使用时必须搭棚或进木工棚,不得露天使用。严禁吸烟,挂有醒目的禁烟标志。严禁在易燃、松散,不易清理木屑的材料或地方上使用。 停止作业离开时必须将木屑清理干净,并切断电源。严禁使用无安全隔离措施的大功率灯泡照明。按规定配置相应种类和数量的灭火器材。⑨集体宿舍治安、防火安全制度住宿人员必须自觉遵守集体宿舍治安,防火安全制度。亲友探访需住宿,须凭有效证件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办理住宿手续后,方可住宿。严禁男女混居一室。保持室内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吵闹,影响他人休息。住宿人员应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钱财和贵重物品,人离宿舍时必须关闭电源,关窗锁门。严禁偷盗、打架、酗酒闹事和以任何形式进行输赢的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宿舍使用低压电照明,严禁乱拉乱接电源、插座,严禁使用大功率灯泡照明、取暖、烘烤衣物。严禁使用电炉、煤油炉、电加热器具和液化煤气。严禁躺卧在床上吸烟,不准乱扔烟蒂。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严禁损坏门窗、门锁等公用物品,严禁玩弄、损坏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⑩厨房防火安全制度使用油炉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做到人离关机。油炉运行过程中严禁加油和调换油管。必须经常检查油炉及辅助设备的运行情况,严禁带病运行。油炉用油必须单独存放,并落实防火安全措施。起油锅炸食品时,人不能离开,以防油温过高起火。电源闸刀严禁安装在锅灶上方,以防水汽造成短路发生火灾。定期检查电气线路安全情况,防止用电量超载引起火灾。下班离开前必须关闭油路开关,切断电源。按规定配置相应种类和数量的灭火器材,挂放在醒目地方,定期检查保养,保持完好有效。(10)现场消防安全措施①现场的生产、生活区均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网点,消防器材配专人管理,组成15~20人的义务消防队,所有施工人员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②做到施工现场的生活、生产设施布置符合消防要求。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的消防安全距离符合国家或公安部门的规定,室内不堆放易燃品;严禁在木工加工场、料库、油库等处吸烟;现场的易燃杂物,随时清除,严禁在有火种的场所或其近旁堆放等,使消防措施落到实处。10.7防盗安全保证措施10.7.1防盗管理措施⑴对所有参建职工、合同工和劳务工加强管理,强化法制教育,提高防盗安全意识和警惕性。⑵通过增加监控设施加大施工现场防盗监控力度,做到“防止盗窃,预防第一”,防患于未然,确保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施工秩序。⑶通过分包单位与保安队伍联合组成巡逻小队的方式加大施工现场的巡检力度,定人定岗,定期巡视,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材料被盗。⑷加强施工现场物资、材料、设备管理,做到工完场清,架设导线和附加导线后要及时向项目部主管防盗部门报告。⑸加大施工现场剩余管件、电缆的回收管理,任何人员禁止私自收藏和倒卖,防止因管件、电缆出现刑事案件的发生,如发现任何人员有上述情况必将移送公安机关,并对相关单位进行处理。⑹施工现场巡视时如有情况要立即向队领导反映,如实报告现场的情况,以备日后侦破调查。(7)民工驻地的防盗工作要落实到责任人,民工驻地的材料要专人管理,如发生被盗或丢失要给予当事人经济处罚。(8)各部门要严肃规章制度,驻地的个人物品要个人保管妥善,做到预防到位,措施到位,确保贵重物品、设备、材料、资金安全万无一失。(9)驻地要勤看、勤查、勤问、勤盯,关键部位要置于控制中,群防群治,确保驻地的安全。(10)驻地要加强门卫管理,设专人巡视,防止个人物品、材料、器材等被盗。发现案情时,应及时汇报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依靠法律惩治打击犯罪行为。(11)遇有节假日时,均要对防盗事宜进行检查、布置、安排,做好防盗工作的连续性。10.7.2现场防盗管理规定⑴防盗工作日常管理规定①各单位的安全防盗工作,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群防群治的安全防范责任制 ②在现场易发生盗窃案件的部位,装设监控器、金属探测器等安全防范设备.③积极配合人事部做好员工的思想品德考察工作,以保证员工队伍的纯洁。如发现有不适合的人员,则按有关规定进行调换或辞退④安保人员要加强日常巡查工作,发现可疑的人和事时及时进行报告⑵现场财物失窃处理办法①第一时间报告总包单位安全部、电话。②不可移动现场摆设、触摸任何物件等,须保护现场并用摄像机拍摄现场,及时封锁现场,不准任何人进入。③观察有无形迹可疑人员出入,记录被窃物品价值、盗窃时间等等。④执法人员到现场后,须协助其工作,为执法人员提供资料影印副本,以做好内部调查。⑤对所涉及的各部门人员进行调查并录取口供,同时对重点部位和个人进行严密调查。⑶各部门在防盗工作上必须遵守以下规定①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员工法制教育,加强员工的法制意识。②定期或者经常组织检查安全防盗工作,对发现的隐患或者漏洞及时整改。③健全干部值班制度,管理好各自物品,发现有现场丢失物料及时报告总包安全部。⑷仓库防盗规定①仓库管理人员应执行各类物资、材料的入库、领用、借用、归还、清退、交换、核对制度,做到月清月结,帐、物相符,定期检查,发现差错,应及时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报主管部门。②物资仓库必须具备安全条件,具有防护设施并健全值班制度,仓库管理人员不得擅离职守,不得请人代岗,有事外出或下班离库要关锁好门窗,切断电源。③仓库防盗设施要严密牢固,如有损坏,要及时修缮。⑸材料堆场防盗①原材料、材料的加工、储运过程中,应当有专人管理并明确其责任,做到定期盘点,账、物相符。②体积小、价值高的零配件要每天清点。③物料盘点发现缺少时,如怀疑缺少原因为被盗,应及时向总包安全部,总包安全部到现场分析、判断和排查。10.7.3奖惩措施10.7.3.1奖励 对认真执行规定,安全防盗工作成绩显著,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或者个人,公司可以分别给予通报表彰、嘉奖立功、物质奖励:⑴主动发现隐患,及时果断处置,避免盗窃案件发生。⑵积极反映情况,提供线索,协助公安保卫部门破案,有突出贡献的。⑶为保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财产,与进行盗窃的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10.7.3.2惩罚⑴对违反规定,存在不安全隐患的单位,经指出不改的,可以给予警告,并责令其限期整改⑵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给予警告或者五十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给予二百元以下罚款①防盗责任制流于形式,不检查、不落实的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具体负责的保卫人员。②不负责任,擅离职守,无视安全防盗工作的责任人员。③发生盗窃案件隐匿不报的责任人员。④因玩忽职守发生盗窃案件,造成财产损失的,对有关责任人员,除依照本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可以给予行政处分,并可以酌情责令其赔偿全部或者部分财产损失10.8用电安全保证措施10.8.1临时用电的档案管理⑴单独编制施工现场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的审批手续。⑵技术交底资料:包括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向安装,维修临时用电工程的电工和各总设备的用电人员分别进行的交底的文字内容,交底内容必须有针对性和完整性,并有交底双方的签名及日期。⑶安全验收和检查资料:包括临时用电工程的验收表,电器设备的调试,测试和检验资料。⑷电工维修记录:应注明日期,部位,维修内容,技术措施,处理结果。10.8.2临时用电的人员管理⑴现场电工必须经过培训,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现场电工的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安装,维修和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现场电工完成。⑵ 对各类用电人员的要求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设备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检查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停用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负责保护所用的开关箱,负载线和保护零线,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搬迁或移动电器设备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做妥善处理后进行。10.8.3接地与接零⑴接地工作接地:在电力系统中,因运行需要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因漏电保护需要,将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和机械设备的金属构件接地,称为保护接地。重复接地: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为了保证接地的作业和效果,除在中性点处直接接地外,在中性线上的一处或多处再作接地,称为重复接地。防雷接地:防雷装置的接地称为防雷接地。作防雷接地的电气设备,必须同时作重复接地。⑵接零工作接零:电气设备因运行需要而与工作零线连接,称为工作连接。保护接零: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和机械设备的金属构架与保护零线,称为保护接零。⑶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一供电系统时,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作保护接地。10.8.4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三级配电:指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及开关箱。两级保护:指分配电箱和开关箱均必须经漏电保护开关保护。第一级漏电保护:设置在总配电箱内各回路开关电器的末级,对总配电箱的对应回路出线,分配电箱及分配电箱的回路出线形成总保护,其漏电动作电流在30MA~100MA之间,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第二级漏电保护:设置在开关箱内回路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对用电设备及开关箱对应回路出线,与第一级漏电保护配合,形成分级选择性保护,其漏电作业电流不大于30MA,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10.8.5电器装置⑴漏电保护器作用:当人员触电时尚未达到受伤害的电流和时间及跳闸断电。设备线路漏电故障发生时,人虽未触及即先跳闸,避免设备长期存在带电隐患,以便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可以防止因漏电而引起的火灾或损坏设备等事故。⑵ 熔断器熔断器主要用作电路的短路保护,可作业电源隔离开关使用,熔断器选择的主要内容是:熔断器的形式,熔体的额定电流,熔体动作选择性配合,确定熔断器额定电压的额定电流的等级。10.8.6变配电装置⑴配电箱一般不小于9㎡,开关柜前空间单列不小于1.5M,双列不小于2M,开关柜后维修通道不小于0.8M。⑵配电箱内导线尽量用绝缘导线,如用裸露材料,必须严格按规范采取防护措施。⑶地坪上应铺设绝缘脚垫,配备绝缘用具和用品。⑷作到“五防一通”即防火,防雨,防雪,防汛,防小动物,通风良好。⑸开关柜下设专用的接零和接地端子排,以便检查和维修。⑹门向外开,上锁。金属门要做接地和接零的保护。(7)各开关统一编号,标明使用方位或较大设备,有停电标志牌,并严格执行工作制度。(8)室内照明应从总开关上端引出,防止拉闸灭灯。(9)灭火器用干粉等绝缘灭火器,不得用清水泡沫导电灭火器,灭火器挂于门外便于使用,不要放在配电间内。10.8.7施工用电的安全措施⑴电缆的接头不许埋设和架空,必须接入接线盒并附在墙上。接线盒内应能防水、防尘,防机械损伤并应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⑵所使用的配电箱必须是符合JGJ59-99规范要求的铁壳标准电箱。配电箱电气装置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⑶开关箱的电源线长度不得大于30m,并与其控制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⑷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必须编号,箱内电气完好匹配。⑸接地:工作接地的电阻值不得大于4。保护零线每一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并由电工每月监测一次,做好原始记录。⑹保护零线必须选择不小于10mm2的绝缘铜线,统一标志为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不准使用绿/黄双色线作负荷线。(7)所有电机、电器、照明器具、手持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应做保护接零。(8)所有的电机、电器照明器具、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线应装置二级漏电闸保护器。(9)室外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室内灯具不得低于2.4m。地下室固定照明要全面布置,照明电压不得大于36V,并必须采用保护接零。 (10)施工现场严禁使用花线、塑料胶质线作拖线箱的电源线,严禁使用木制的拖线箱、板及民用塑壳拖线板。(11)现场照明:照明电线绝缘良好,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脚手架上。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有效接地。室外照明灯具距地面不低于3m,室内距地面不低于2.4m。(12)配电箱、开关箱:使用BD型标准熔断器,电箱内开关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正确,设置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进行分级匹配。配电箱设总熔丝、分开关,动力和照明分别设置。金属外壳电箱作接地或接零保护。开关箱与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保险。同一移动开关箱严禁有380V和220V两种电压等级。(13)架空线: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水泥杆、木杆)上,严禁架设在脚手架上,架空线装设横担和绝缘子。架空线离地4m以上,离机动车道6m以上。(14)接地接零:接地采用角钢、圆钢或钢管,其截面不小于48mm2,一组二根,接地间距不小于2.5m,接地符合规定。电杆转角杆、终端杆及总箱、分配电箱必须有重复接地。(15)配电线路:电缆使用五芯线,严禁使用四芯电缆外加一根线替代五芯电缆;电缆按照要求架设或埋设。(16)用电管理:施工现场用电必须编写专项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经审批后实施;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必须持证上岗,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并认真填写检查记录。10.9防洪安全保证措施⑴工程开工前,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编制实施性的防洪抢险计划,提交审查批准后实施。⑵针对本工程实际情况,汛期施工要立足于“防”字,坚持“防重于抢”的方针,要在汛期来临之前,对防洪组织机构、动员教育、措施落实、抢险预案进行全面检查,把防洪所需的资金、设备、物资、人员重点作出安排并予以保证。检查中发现问题或隐患,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⑶与当地气象水文部门取得联系,设置气象联络站,及时获得气象预报,掌握汛情,以便合理地安排和指导施工。组建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防汛抢险领导小组,制定防洪防汛制度,设专人值班,全面组织灾情预防和抗洪抢险工作。在抗洪抢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施工队选择技术状态良好的机械设备、车辆担负抗洪抢险任务。⑷正确处理好生产与抗洪抢险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积极完成生产任务,紧急情况下,听从调动,奔赴抢险,完成抢险任务。联络通信工具要保持畅通,同时配置必要的抢险物资和人员,做好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工作。做好施工防范及各种临时防排设施,保持排水沟渠的畅通。 ⑸详细调查并掌握洪水资料,检查易发生水害地段的施工安全,做好施工中的临时防护措施。对影响施工的运输道路,要及时进行改善、整修和加固;对常用的主要材料、工具要在雨季之前备足,并增建必要的防雨防洪措施;对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材料库、活动房屋及机械设备等应设在洪水位以上。⑹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的排水系统进行布设,明挖基坑边缘设置挡水墙。适时维修、加固施工现场的排水系统,保证排水设施性能良好、排水畅通。(7)雨季施工基坑时,基坑中每个开挖面设1~2个集水坑,配备足够的抽水设备。盾构施工阶段在竖井内设置2台100m3/h应急排水泵,并在隧道内根据历年降雨量及可能发生的雨水倒灌情况设置确保盾构区间施工安全的应急排水泵及排水管路。(8)施工弃土(碴)要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以免影响泄洪。10.10营业线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本标段存在营业线施工。施工中需切实做好既有线安全防护、确保行车安全。⑴严格执行原铁道部《关于印发<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铁办[2012]280号)及相关规定,确保营业线施工安全。⑵严格执行京铁师〔2012〕755号,北京铁路局关于公布《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要求组织施工。⑶涉及邻近既有线施工,按规定编制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并按相关程序报审,与相关单位鉴定安全配合协议,提报施工计划。⑷要严格按批准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需要封锁线路或慢行的施工的项目,必须按路局规定申请封锁或慢行计划,在批准的计划内进行施工,必须经设备管理单位施工配合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开通放行列车。⑸施工负责人在接到允许施工命令后,必须确认施工的起止时间,并根据施工地点所在位置设置可靠防护后,方可指示开工,并应保证在施工命令规定的时间内撤离施工区段;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听到防护员发出的预报信号后,应做撤离准备,当施工负责人发出停工命令时,应立即撤除妨碍行车的一切障碍物;封锁施工结束,施工负责人应确认线路及设备已具备正常运行条件后,撤除防护信号并及时办理消点,待列车通行正常后,施工人员方可全部撤离。⑹雨季要确保既有线排洪系统排泄功能,并结合项目实际制定周密的防洪措施和预抢方案,并遵照铁路局有统一部署执行。(7)既有线施工的重点工程及技术复杂、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等施工作业项目,严禁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企业;劳务人员不得担任既有线施工安全防护员等工种;施工单位所使用的非本企业施工队伍确保行车安全负全部责任。 (8)建立健全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完善营业线管理办法,健全制度,明确标准,落实责任,配足人员,履行施工单位主体责任。(9)营业线施工项目必须编制并逐级报审实施性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杜绝无方案和不按方案实施的“黑施工”。(10)认真执行公司闭合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对各级检查及监理例会提出的要求及时整改闭合。(11)做好培训工作。施工负责人、安全质量管理人员、防护员、安全员及带班人员等,必须具备营业线施工的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并经铁路局有关部门培训合格,持证上岗。(12)对营业线施工工点,确定由施工项目部、局指挥部、监理单位三级责任人现场盯控管理,只要现场有作业,盯控人就必须到现场盯控,各施工、监理单位及公司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职,加强营业线安全管理。(13)按照铁路局相关文件规定需纳入计划管理的施工要全部纳入计划管理,坚决杜绝无调度命令施工和超范围施工。(14)所有涉及铁路营业线安全的施工均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方案并逐级上报审批。需经铁路局审批的还要经铁路局及相关处室、站段审核会签后方可组织实施。严格执行经审查通过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做好安全防护,卡控安全关键点,落实安全责任,严禁无计划施工和超范围施工。(15)施工方案经路局审核通过后,施工单位应与设备管理单位和行车组织单位按施工项目分别签订施工安全协议。(16)项目经理、副经理,安全、技术、质量等主要负责人必须经铁路总公司(或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培训,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担任上述工作。“四员一长”必须经过铁路局及相关部门的安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劳务工没有正式职工带领严禁单独上道作业。(17)做好防侵限工作。一是设置安全警戒标志,设置警戒线;二是大型设备作业要做到“一机一人”防护,不作业时撤离到安全区域;三是使用吊装设备时应垂直于营业线摆放,旋转半径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侵入铁路限界;四是列车通过施工地点时,必须停止机械施工作业;五是要将沿线的杂物清理干净或采取防风措施,防止被大风吹落到既有线接触网等设备上危及既有设备的安全;六是堆放的机具、材料要稳固,并设专人看护,防止侵入铁路限界;七是不得越线和跨越栅栏,未经铁路局同意,不得拆卸栅栏。(18) 做好防挖断工作。一是要先探明既有地下线缆、管道的位置、走向、埋深等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二是在既有设备管理单位人员的监护下施工;三是动土作业时,必须采取人工开挖方式,不得使用机械设备开挖。10.11深基坑施工安全保障措施本标段1#~3#竖井及明挖区间采用明挖法施工,为深基坑开挖。⑴施工前充分了解现场及周边的地质和水文状况;了解现场及周边地下建(构)筑物的位置、结构形式、深度等。同时还掌握基坑周边的排水情况、地面堆载、过往车辆的动载和静载。综合考虑基坑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和水文状况、土层结构、开挖深度、基坑形状以及排水方法、施工作业设备安全等级、工期要求、技术经济效果等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⑵深基坑开挖的安全施工方案,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环境保护要求、场地条件、基坑平面尺寸、开挖深度、支护结构形式、施工方法等因素,临水基坑还应考虑最高水位等因素。⑶基坑开挖必须遵循先设计后施工的原则;基坑开挖与支撑安装遵循“时空效应”的原理,在开挖过程中掌握好“分层、分步、对称、平衡、限时”五要点,遵循“纵向分段、竖向分层、横向分块、先撑后挖、快速封底”的施工原则。⑷土石方开挖应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基坑开挖前,支护结构、基坑封底及土体加固、降水等应达到设计和施工要求。⑸施工道路布置、材料堆放、挖土顺序、挖土方法等应减少对周边环境、基坑围护及支护结构等的不利影响。⑹挖土机械、运输车辆等直接进入基坑进行施工作业时,中间形成马道,采用纵向分层甩挖+垂直开挖相结合的施工工艺。单一竖井采用分层垂直开挖。(7)基坑开挖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①基坑周边、放坡平台的施工荷载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控制;如无特殊要求,基坑开挖的土方不应在邻近建筑及基坑周边影响范围内堆放,应及时外运;②基坑开挖应采用竖向分层开挖或台阶式分层分段开挖的方式;分层厚度不超过3m;③机械挖土时,基底300mm范围内的土方应采用人工修底的方法挖除,严禁欠挖。基坑开挖至坑底标高应及时进行垫层施工;④机械挖土应避免对围护结构、支护结构产生不利影响挖土机械不得直接在围护结构顶部行走;挖土机械严禁碰撞围护结构、钢支撑、降水井管、监测点等,其周边300mm范围内的土方应采用人工挖除;⑤基坑开挖应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开挖前应采取有效的降水与排水措施,确保地下水低于基底0.5m以上,严禁有水挖土作业;⑥ 基坑周边必须安装防护栏杆。防护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2m;防护栏杆应安装牢固,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基坑内设置供施工人员上下的专用梯道。(8)基坑开挖应采用信息化施工和动态控制方法,应根据基坑支护体系和周边环境的监测数据,适时调整基坑开挖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9)基坑开挖的安全施工应符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和《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的相关要求。(10)临边防护栏搭设要求:防护栏杆应有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面高度为1.2m,下杆离地面高度为0.6m。基坑四周固定时,可采用杆管并打入地面50~70cm深或固定在冠梁预埋件上。钢管离边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0cm。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cm的挡脚板。10.12高大模板施工安全保障措施1#~3#竖井井身结构施工为高大模板工程。模板采用1220×2440×18mm竹胶板,支撑为满堂脚手架+方木背肋。模板在地面进行预拼装后,分块吊入井下进行组合。模板支架用方木连接。⑴模板安装的要求①模板安装必须按模板的施工设计进行,严禁任意变动。②安装和拆除模板时,周围应设安全网或搭设脚手架和加设防护栏。③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要时需设置临时固定设施,严防倾覆。④模板的支撑竖向和水平剪刀撑等均应按方案布置,一般水平剪刀撑的竖向间距不超过6m,竖向剪刀撑沿脚手架外侧满布。⑵预拼装组合模板吊装注意事项①模板在吊装前应按要求的吊点位置,先进行试吊,确认无误后,方可正式吊运安装。②使用吊装机械安装模板时,必须在模板就位并连接牢靠后,方可脱钩。并严格遵守吊装机械使用安全有关规定。安装模板时,不得将主体结构钢筋代替临时支撑。⑶模板拆除的要求①拆除时应严格遵守各类模板拆除作业的安全要求。②拆模板,应经试验人员试压同条件养护试块,确认混凝土已达到拆模强度时,方可拆除。③预拼装大模板的拆除,应由专人指挥和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标出作业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操作人员应配挂好安全带,拆下的模板应立即吊出放到模板存放区,不得一次吊多块组合模板;单张模板需要集中吊出时,应并多点捆牢, 方可起吊。④工作前,应检查所使用的吊具具是否牢靠。扳手、羊角锤等小型机具物料必须用小桶吊运或人工携带。⑤拆除模板时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正拆除的模板下。⑥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支撑等固定牢靠,严防突然掉落伤人。⑦已拆除的模板、方木、支撑等应及时运走或妥善堆放,严禁操作人员因扶空、踏空坠落。⑷模板安装注意事项①预拼装模扳吊装时,应采用卸扣(卡环)和模板连接,严禁用钢筋钩代替,以避免模板翻转时脱钩造成事故,待模板立稳后并拉好支撑,方可摘除吊钩。②模板支撑应按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⑸模板安装安全要求①模扳支撑不得使用腐朽、扭裂、劈裂的材料。顶撑要垂直、底部平整坚实并加垫木。方木要钉牢、并用横顺拉杆和剪刀撑拉结牢固。②安装模板应按顺序进行,当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③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要有专人看模检查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要及时加固和修理防止塌模伤人。④在现场安装模板时所用工具应装入工具袋内,防止高处作业时工具伤人。⑤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传送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绑扎牢固后升降,不得乱扔。⑹模板拆除安全要求①拆除模板时不得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钢管等。拆下的模板、钢管应及时运送到制定地点集中堆放。②模板的叠放运送时垫木必须上下对齐绑扎牢固,上面严禁坐人。③模板放置时下面不得压有电线和气焊管线。10.13脚手架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0.13.1碗扣式脚手架搭设⑴脚手架搭设前,要先编制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使用荷载,确定脚手架平面、立面布置,列出构件用量表,制订构件供应和周转计划等。⑵所有构件,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⑶立杆基础施工应满足要求,清除组架范围内的杂物,平整场地,做好排水处理。⑷接头搭设: ①接头是立杆同横杆、斜杆的连接装置,应确保接头锁紧。搭设时,先将上碗扣搁置在限位销上,将横杆、斜杆等接头插人下碗扣,使接头弧面与立杆密贴,待全部接头插入后,将上碗扣套下,并用榔头顺时针沿切线敲击上碗扣凸头,直至上碗扣被限位销卡紧不再转动为止。②如发现上碗扣扣不紧,或限位销不能进入上碗扣螺旋面,应检查立杆与横杆是否垂直,相邻的两个碗扣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即横杆水平度是否符合要求);下碗扣与立杆的同轴度是否符合要求;下碗扣的水平面同立杆轴线的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横杆接头与横杆是否变形;横杆接头的弧面中心线同横杆轴线是否垂直;下碗扣内有无砂浆等杂物充填等;如是装配原因,则因调整后锁紧;如是杆件本身原因,则应拆除,并送去整修。⑸杆件搭设顺序:①在已处理好的地基或基垫上按设计位置安放立杆垫座或可调座,使同一层立杆接头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以便装横杆。搭设顺序是:立杆底座→立杆→横杆→斜杆→接头锁紧→脚手板→上层立杆→立杆连接销→横杆。②脚手架搭设以3~4人为一小组为宜,其中1~2人递料,另外两人共同配合搭设,每人负责一端。搭设时,要求至多二层向同一方向,或中间向两边推进,不得从两边向中间合拢搭设,否则中间杆件会因两俱0架子刚度太大而难以安装。10.13.2检验、验收和使用管理⑴碗扣式脚手架构件主要是焊接而成,故检验的关键是焊接质量,要求焊缝饱满,没有咬肉、夹碴、裂纹等缺陷。⑵钢管应无裂缝、凹陷、锈蚀。⑶立杆最大弯曲变形矢高不超过L/500,横杆斜杆变形矢高不超过L/250。⑷可调构件,螺纹部分完好,无滑丝现象,无严重锈蚀,焊缝无脱开现象。⑸脚手板、斜脚手板及梯子等构件,挂钩及面板应无裂纹,无明显变形,焊接牢固。⑹在下列阶段应对脚手架进行检查:①每搭设lOm高度。②达到设计高度。③遇有6级及以上大风和大雨、大雪之后。④停工超过一个月恢复使用前。(7)检验主要内容:①基础是否有不均匀沉陷。②立杆垫座与基础面是否接触良好,有无松动或脱离情况。 ③检验全部节点的上碗扣是否锁紧。④连墙撑、斜杆及安全网等构件的设置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⑤荷载是否超过规定。(8)主要技术要求:①地基基础表面要坚实平整,垫板放置牢靠,排水通畅。②不允许立杆有浮地松动现象。③整架垂直度应小于L/500,但最大不超过100mm。④对于直线布置的脚手架,其纵向直线度应小于L/200。⑤横杆的水平度,即横杆两端的高度偏差应小于L/400。⑥所有碗扣接头必须锁紧。(9)使用管理:①脚手架的施工和使用应设专人负责,并设安全监督检查人员,确保脚手架的搭设和使用符合设计和有关规定要求。②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脚手架进行检查,严禁乱堆乱放,应及时清理各层堆积的杂物。(10)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要求⑴当脚手架使用完成后,制订拆除方案。拆除前应对脚手架作一次全面检查,清除所有多余物件,并设立拆除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⑵拆除顺序自上而下逐层拆除,不容许上、下两层同时拆除。⑶拆除的构件应用吊具吊下,或人工递下,严禁抛掷。⑷拆除的构件应及时分类堆放,以便运输、保管。横杆。10.13.3碗扣脚手架搭设注意事项⑴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及间距搭设脚手架,现场不得随意调整横杆、立杆、布距间的间距;⑵碗扣式模板脚手架体系底层纵向、横向水平杆作为扫地杆时,距离地面高度小于等于350mm。⑶碗扣式脚手架搭设过程中立杆底部需设置可调底座或者固定底座,底座下需用垫板垫实。⑷立杆上端包括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得大于0.7m,碗扣式脚手架可调底座和可调托撑丝杆与调节螺母啮合长度不得小于6扣,插入立杆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⑸ 工程如果存在脚手架搭设过程出现高低不平的现场,现场可利用立杆0.6m节点进行调整。⑹本工程当模板脚手架高度大于4.8m时,顶端和底部必须设置水平剪刀撑,中间水平剪刀撑设置间距应小于等于4.8m。(7)本工程立杆间距小于1.5m时,模板支撑架四周从底到顶应设置连续的竖向剪刀撑;中间纵、横向由底端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其间距小于等于4.8m;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应在45°~60°之间,斜杆应每步与立杆连接。10.14跨越(上跨下穿施工)安全措施10.14.1风险特点上跨主要为跨越城市道路、桥梁。下穿主要为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桥梁。上跨施工主要考虑下部安全通行。盾构下穿主要为北三环路及沿路敷设的热力、煤气、雨污水、电力等管线,下穿知春路框架涵、地铁十号线知春路站换乘通道、10号线暗挖区间夯管工作室及知春路站西侧风道,下穿北四环路框架涵及部分管线,下穿成府路及部分管线。下穿既有道路、建(构)筑物过程中,盾构施工的影响较大,由于地面存在动荷载,不利于隧道内掘进施工的参数控制,为避免该类事故的发生,首先应对既有道路、建筑物进行超前加固,并加强地面和洞内监测,根据检测数据对掘进参数进行动态调整。10.14.2预防措施上跨时要做好下部道路临时封闭或者交通改移,保证既有线路的通行,做好施工场地的封闭措施,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下穿盾构施工⑴做好穿越前的准备工作,通过先期模拟段或相邻段确定合理的掘进参数,施工前应仔细检查盾构机刀具等,保证连续作业,避免在穿越期间更换刀具;⑵严格控制推进速度,采用中低速均衡匀速施工,确保土体将推进所产生的应力充分释放,避免由于推进应力过大或过于集中而对既有道路结构造成破环;⑶增加合适的添加剂,有效防止仓前土体在刀盘中心胶黏;⑷增加盾尾油脂用量,增加土体改良投入,提高掌子面土体的塑流性,降低施工时刀盘扭矩;⑸严格控制盾构姿态,减少不必要的纠偏,尽量减小对土体的扰动;⑹及时进行同步注浆及二次补充注浆,合理控制注浆量及注浆压力,并根据收敛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注浆量,为控制注浆压力,在注浆管路中安装安全阀,以免注浆压力过高或过低; (7)合理设定正面平衡压力及其它施工参数,理论分析结合监测数据及时优化、调整掘进施工参数;(8)施工期间加强监控量测(既有道路、地面沉降、管线等),如果出现裂缝要及时在既有道路和隧道顶部之间填充砂浆;(9)盾构施工过程中,应结合环境风险源中已产生的实际反应,对后续施工造成的影响作出评估及分析,必要时调整施工措施;(10)盾构通过后,根据环境风险源的监测结果及其实际反应进行工后评估,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环境风险源的正常使用;(11)建立评估及预警机制,一旦超过预警值,采取相应应急预案。10.14.3上跨下穿施工中建筑物变形处理预案10.14.3.1明挖段建筑物变形处理预案基坑施工必然对周围地层造成扰动,进而影响到周围的建筑物,严重时可能会危及到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基坑施工前应对拟定施工方案进行变形预测,并通过与控制标准的对比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做出预测。⑴建筑物变形预案①项目部值班领导接到险情报告后,立即到事发现场勘察,查明险情,必要时立即有秩序疏散人群,防止出现伤亡现象。②在疏散人群的同时向各级管理部门通告,对抢修所需的资源进行估算。③立即组织抢险小组根据应急预案对受损建筑物采取支顶、注浆等加固措施。⑵过程恢复①注浆加固地层过程恢复首先要注浆密实加固土体,注浆材料经注浆管进入地层,一段时间后在地层中变成固结体。固结体在地层中存在四种方式:渗透、挤密,填充和劈裂。注浆材料进入地层到固结体强度增长,地层性能随之变化。地层密实性提高,刚度和强度增大,起到减少地层扰动的作用。注浆加固效果评价关键在于注浆是否均匀,宏观表现在地层变形的均匀性,地层变形的均匀性越好,地层注浆的破坏作用越小,同时能够产生较大加固效果。②过程中的注浆抬升密实加固土体后可实现对建筑物的抬升。在对建筑物的抬升时应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保证建筑物整体均匀抬升,不得在抬升过程中出现过大的应力集中,造成结构的破坏;掌握好控制的标准,保持各种指标恢复的协调性,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在注浆过程中,作好建筑物和隧道结构的精确监测,严格根据监测信息指导注浆和调整施工参数,要特别注意严防因注浆过量而发生超量抬升,从而产生不可弥补的后果。⑶后期恢复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既有建筑物的监测,对建筑物结构的裂缝进行跟踪观察,密切注意裂缝的发展情况。施工完成后,经权威部门评估裂缝对建筑物结构耐久性和强度的影响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10.14.3.2盾构段建筑物变形处理预案⑴风险特点①盾构近距离穿越或者下穿建(构)筑物,引起建(构)筑物倾斜变形。②建(构)筑物变形过大引起的严重后果主要有建(构)筑物倾斜、建(构)筑物开裂,建(构)筑物倒塌,威胁建(构)筑物内人员财产的安全。⑵预防措施①施工前,先对建(构)筑物结构型式、基础型式进行调查,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②严格控制盾构施工参数,避免对地层扰动过大。③采取合适的地层改良措施,改善土体的流塑性、保持进出土顺畅并有效控制出土量。④确定与开挖地层相适应的同步注浆配比、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并及时进行二次补浆。⑤注浆均匀、压力适中,根据推进速度的快慢调整注浆量,做到注浆量与推进速度相适应。⑥采取措施提高浆液和拌浆的质量,保证浆液的和易性、流塑性、初凝强度等。⑦保证盾尾钢丝刷密封功能正常。⑧根据建筑物及周边地面状况,适当布置地面预注浆设施,及时进行地面跟踪注浆。⑨加强施工监测,切实做到盾构施工信息化管理。⑶应急措施①对建(构)筑物的变形情况加强监控,并迅速将监测数据上报技术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②根据现场监控的建(构)筑物变形数据,在分析工程地质资料、水文地质资料和相关设计、施工和设备资料的基础上,由技术负责人召开简短的技术会议确定采取的应急措施(如地面跟踪注浆、二次补浆等)。 ③根据地面和建(构)筑物监测情况,及时调整盾构施工参数,如控制推进速度、土仓压力、同步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出土量、刀盘扭矩和总推力等。④根据建(构)筑物及周边地面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注浆量、注浆部位、对于沉降大的部位及时进行二次补浆。⑤损坏的盾尾刷及时更换,或在盾尾内垫棉絮或海绵,对盾尾进行堵漏。⑥布置地面注浆管,及时进行地面跟踪注浆。⑦必要时从管片上进行壁后二次注浆。⑧加强监测频率和提高监测要求。10.14.4应急救援设备、物资配备水泥、砂子、石子、膨润土、警戒带、回转灯、钢板、相关工程机械(如吊车、铲车等)、钻孔设备、隧道与地面的通讯设备等。10.15机械作业安全措施⑴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各种专用机械必须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由使用者专门负责。⑵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经过培训并考试取得操作合格证,对机械操作人员建立档案,专人管理。⑶机械作业前须进行详细检查和能力鉴定,严禁机械设备带病作业,超荷载作业。⑷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⑸专项机械设备安全措施①盾构机盾构机内工作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行业上岗证书,同时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并熟悉设备上的所有安全保障设施。盾构机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在特殊环境工作的人员需配备防护装备。盾构机施工人员应熟悉盾构机上的所有警示灯、报警器所表示的盾构设备的状态及可能发生的危险的含义。应熟悉设备内的联络系统,并经常检查以保证这些通讯设备正常使用。应经常检查防火系统配备的完整性及功能可靠性,应定期检查火灾报警系统,避免火灾隐患,防止火灾发生。应经常检查在盾构机上安装的相关气体检测装置。 盾构机施工过程中发生紧急故障或事故的状态下应立即按下紧急停止按钮,以防止或阻止事故的继续发生。盾构机上所有表示安全和危险的标识必须完整,并容易识别,盾构机内严禁吸烟。②成槽机严禁司机酒后操作,严禁超劳,严禁在患病和精神失常时驾驶和操作机械。操作人员工作时必须精神集中,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作业前,应对机械进行详细的检查,用后应保养和修理。禁止用手触摸传动部件及回转部件,以防造成伤人事故。机械设备的操作司机必须持上岗证,严格按机械操作规程操作。③挖掘机操作过程中进铲不宜过深,提斗不宜过猛。一次挖土高度一般不能高于4米。向汽车上卸土应待车子停稳后进行,禁止铲斗从汽车驾驶室上越过,并且装土时铲斗应尽量放低,禁止从高处向车内装土。铲土回转半径内遇有推土机工作时,应停止工作。行驶时臂杆应与履带平行,要制动回转机构,铲斗离地1米高左右,上下坡时,坡度不能超过20°。装运挖掘机时,严禁在跳板上无故停车,上下后应刹住制动器,放好臂杆和铲斗。连接电动挖掘机电源电缆时,必须取出开关轴上的保险。④运输翻斗车启动前应将离合器或将变速杆放在安全档位,确认机械周围无人和障碍物时方可作业。行驶中不得上下机械和传递物体;严禁在陡坡上转弯、倒车和停车,下坡不准空挡滑行。停车以及在坡道上熄火时,必须刹车。钢丝绳禁止打结使用,如有扭曲、变形、断丝等应及时更换。⑤起重吊装设备各种起重机应装设表明机械性能指示器,并根据需要安设卷扬限制器、荷载控制器、连锁开关等装置。轨道式起重机应安置行走限制器及轨钳。钢丝绳在卷筒上必须排列整齐、尾部卡牢,工作中最少保留三圈以上。操作中要听从指挥人员的信号,信号不明或可以引起事故时,应暂停操作。起吊时起重臂下不得有人停留和行走,起重臂、物件必须与架空电线保持安全距离。起吊物体应拉溜绳,速度要均匀,禁止突然制动和变换方向,平移应高过障碍物0.5米以上,下落应低速轻放,防止倾倒。 物体起吊时,禁止在物体上站人或加工;必须加工时,应放下垫好并将吊臂、吊钩及回转的制动器刹住,司机及指挥人员不得离开岗位。起吊在满负荷或接近满负荷时,严禁降落臂杆或同时进行两个动作。起吊重物严禁自由下落,重物下落应用于手刹或脚刹控制缓慢下降。严禁斜吊和吊拔埋在地下或凝结在地面、设备上的物件。起重机停止作业时,应将起吊物体放下,刹住制动器,操作杆放在空挡,开关门上锁。⑥推土机不得使用推土机推石灰、烟灰等粉尘物料和用作碾碎石块的工作。运行中变速应停机进行,若齿轮啮合不顺时,不得强行结合齿轮。推土机上下坡应用低档行驶,上坡不得换挡,下坡不得超过10度。如必须在赶坡上推土时应先进行挖填,使机身保持平衡方可作业。在上坡途中,如发动机熄火,应立即放下铲刀,踏下并锁住制动踏板,切断主离合器,方可重新启动。⑦装载机作业前检查各部管路的密封性、制动器的可靠性,检视各仪表指示是否正常,轮胎气压是否符合规定。装料时,铲斗应从正面铲料,严禁单边受力,卸料时铲斗翻转,斗臂应低速缓慢动作。作业时,发动机水温不得超过90度,变矩器油温不得超过110摄氏度。由于起重作业温度超过允许值时应停车冷却。不得将铲斗提升到最高位置运输物料,运载物料时,应保持动臂夏铰店离地400mm以保证稳定行驶。铲斗装在距离以10米以内效率最高,应避免超越10米作运输机使用。无论铲装或挖掘,都要避免铲斗偏载,不得在收斗而举臂时就前进,铲斗装满后应举臂到距离地面约500mm在后退,转向、卸料。当铲装阻力较大,出现轮胎打滑时应立即停止铲装,若阻力过大以造成发动机熄火时,重新启动后应作与铲装作业相反的作业,以排除过载。作业后应将铲斗平放在地面上,各操纵杆必须放在空挡位置。⑧搅拌机移动式搅拌机的停放位置必须选择平整结实的场地,周围应有良好的排水沟渠。 搅拌机就位后,放下支腿将机架顶起,使轮胎离地,在作业时期较长的地区使用时,应用垫木将机器夹起,卸下轮胎和牵引杆,并将机器调平。件筒运转正常后,进行料斗提升试验,观察离合器、制动器是否灵活可靠。物料提升时,严禁任何人在料斗下停留或通过,如必须在料斗下检修时,应将料斗提升后用铁链锁住。搅拌过程中不宜停车,如因故必须停车,在再次启动前应卸除荷载,不得带载启动。⑨钢筋切断机使用应检查刀片安装是否正确牢固,加足润滑油检查电气设备有无异常,拧紧松动的连接零件,经空车试运转正常后,方能投入使用。切断投料时,应在冲切刀片退固定刀片时进行,钢筋尽量放在刀刃中部,并垂直于切断刀口。断料时,必须将被切钢筋握紧,以防钢筋未摆动或弹出伤人。在切断短料时,不得用手送料,应用钳子夹住操作。机器运转时,不得运行任何修理、校正或取下防护罩,不得触及运转部位,严禁将手放在刀片切断位置,铁屑、铁沫不得用手摸和嘴吹,一切清洁扫除应在停机后进行。严禁切断规定范围的材料,烧红的钢筋及超过刀刃硬度的材料。⑩钢筋弯曲机在挡铁插座上安装的挡铁轴,应由套轴,以便在歪曲钢筋时,消除和挡铁轴的摩擦。弯曲钢筋时,应将钢筋档架上挡板贴紧钢筋,以保证弯曲质量。挡铁轴的直径和强度不能小于被弯钢筋的直径和强度,不直的钢筋,禁止在弯曲机上弯曲,作业时要注意钢筋的放入位置、长度和旋转方向,防止差错。机械运转中不允许更换弯曲附件,任何检修工作必须停机后进行。⑪压路机严禁在坚硬的地面上起振。上下坡时都不得使用高速档,事先换好低速档后上下坡。在急转弯时严禁用高速,包括铰接式震动、压路机在小转弯绕圈碾压时。压路机禁止在坡道上停止,必须停车时应将制动器制动住,并契紧滚轮。10.16安全风险管理及预防措施10.16.1安全风险管理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定安全风险管理实施细则、制度;组织对项目工程进行安全风险的危险源辨识、评估,划分风险等级;组织编制、审查、验算安全风险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应急措施方案;组织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风险知识的教育培训;建立动态安全风险管理台账,信息管理和现场检查、监控及督导考核等工作。项目部下属的各部门或单位同时设立组织,明确职责,从而建立起健全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重点为安全风险源识别和安全风险预防及应急准备措施。10.16.1.1安全风险源识别一般风险源:火灾及爆炸;高空施工坠物;有害气体泄漏;急性作业中毒;防洪渡汛等不可抗力自然灾害;机械事故;暴雨、雷电等自然灾害;食物中毒;突发传染病。特殊风险源:明挖深基坑、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路基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更换盾构刀具、盾构进出洞、盾构下穿重要建构筑物等。10.16.1.2安全风险预防及应急准备⑴预防及应急机构项目部成立预防及应急组织机构,制定详细的安全风险预防措施、配备充足的应急资源,做好充分应急救援预案准备。⑵安全预防内容有针对性的根据安全风险源,制定以下风险源的预防措施,包括火灾及爆炸;高空施工坠物;有害气体泄漏;急性作业中毒;防洪渡汛等不可抗力自然灾害;机械事故;暴雨、雷电等自然灾害;食物中毒;突发传染病等。⑶应急救援预案内容①明确应急期间的应急指挥及有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和义务。②事故或紧急情况可能发生的地点、原因、性质和后果。③应急所需的人员、设施设备、物资、经费及要求。④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措施(包括报告途径;信息交流协作的方式、抢救、补救和人员疏散的办法;重要文件资料及设备物资的保护、控制扩大、蔓延的措施)。⑤报警系统、预警标志、应急照明和动力、逃生工具、安全避难所、消防设备、应急设备、通讯设备等的检查与维护。⑥附件:应急指挥机构、相关人员名单、办公地点与联系方式;平面布置图;应急器材、设施统计表;与当地安监、环保、公安、消防、医疗、防疫部门的联络人及联络方式。10.16.2安全风险预防措施针对各种风险源,制定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如下。10.16.2.1火灾及爆炸预防措施火灾可能由液化石油气、锅炉爆炸等各种危险因素。主要预防措施为:⑴保证容器完好不漏 容器的制造应严格按照压力容器的制造工艺进行,消除焊接等质量上的缺陷,容器配置的温度计、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装置必须齐全好用。容器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由于腐蚀等原因造成器壁变薄、耐压强度降低。因此,容器要定期进行监测、维修、进行耐压试验,确保容器的耐压强度。⑵防止容器受外力破坏对于装载液化石油气车的运输、停放应严加管理,防止由于交通事故、碰撞等外力,使其产生裂缝、开口,防止泄漏的气体达到爆炸浓度,遇火源发生化学爆炸,或因火焰加热贮罐,发生蒸气爆炸。要充分研究发生交通事故时预防贮罐破坏的措施。⑶严格安全操作加强安全教育,对上岗职工进行严格的防火防爆操作训练,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错误操作造成泄漏和液化石油气体的过量罐装而造成容器内压异常上升。⑷及时有效堵漏为了能及时监测到液化石油气非正常超量泄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进行泄漏处置,应在易泄漏处设置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当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时,切断气源,堵住漏点,是消除其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和防止火灾蔓延的重要步骤。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堵漏,如关闭阀门,带压堵漏,注水等。无论火灾是否已发生,都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将泄漏点控制住。⑸采取隔热防护措施防火间距可降低燃烧区的热辐射能对邻近罐、设备的影响,避免邻近的储罐或设施受到烘烤,导致灾害扩大。储罐之间、分组布置的储罐组与组之间、储罐或罐区与建(构)筑物,堆场、道路等设施的安全距离均应符合规范所规定的要求。⑹控制点火源熄灭一切火种。将电气设备保持原来状态,不要开或关,及时切断该区域的总电源。对已泄漏,但还没有着火的情况,堵漏时不得使用非防爆电器,禁止发火的金属物品之间撞击和碰擦,并在事故现场四周设立警戒区,警戒区内不得有任何火源存在,严禁将任何火源带入警戒区。(7)及时扑灭初期火灾及时扑灭初期火灾,对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火灾报警器要灵敏可靠,固定灭火设施和消防器材完备,尽早发现火情,及时分析判断燃烧位置,威胁范围,及时确定处置内容、扑救方法将火灾控制或扑灭于初期。10.16.2.2高空坠物预防措施⑴ 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配备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劳动防护用品。⑵按脚手架施工方案搭设,外侧采用合符要求的安全网,并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各检查验收人员签字确认。⑶临边、洞口设置防护栏杆和安全警示标识。⑷加强预防误踩意识①防止因踩空而坠落。②防止因踩滑而坠落。③防止因踩穿而坠落。⑸防止用力失控坠落⑹加强自我保护意识①退步注意身后环境。②高处作业无可靠保护设施时必须拴安全带。③高处作业穿防滑鞋。(7)防脚手板上引发坠落伤害①防止脚手板单位面积超重。②不规范的脚手搭设引发坠落伤害。(8)防止拆除工程中引发坠落①防止踩在腐蚀面上进行拆除作业。②不违反拆除程序施工。10.16.2.3触电预防措施安全用电技术措施、保护接地、保护接零、设漏电保护器。注意对特殊场所使用的安全电压照明。电器设备的设置应符合要求并应做好防护。电器设备的操作维修人员必须符合要求。建立电工岗位责任制及技术交底制度、电器维修制度、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操作工人严格执行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应的技术措施。10.16.2.4急性作业中毒、食物中毒预防措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毒物接触的机会非常多,中毒情况有时在所难免,应了解掌握一定的中毒的常识,一旦遇到中毒事件发生,有助于尽早做出判断,及时采取措施。急性中毒包括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在施工过程生活中可能见到食物中毒,往往情况紧急,如果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做好初步的救护措施,中毒病人可脱险。 毒物可以由许多途径进入人体。口腔进食或饮入有毒物质,可引起食物中毒;轻生者服药过量引起药物中毒;吸入施工场地所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可引起毒气中毒;皮肤接触毒物可引起吸收中毒。各种急性中毒预防措施如下。⑴急性中毒①加强防毒宣传。可因事、因地制宜地进行防毒宣传,如在初冬宣传预防煤气中毒。②加强毒物管理。对工业毒物制定防毒措施,注意废气、废水、废渣的治理,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杀虫农药和灭鼠药要加强保管,以免误食。园田喷洒农药,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容器加专用醒目的标记,喷洒时穿防护衣服。进入空气中含高浓度毒物的场所,应加强个人防护,佩戴双层口罩或使用防毒面具。③预防化学性食物中毒,应禁止食用毒蘑菇、河豚等有毒食品,变质食物未经处理不要食用。某些特殊的食物经特殊加工后方可食用,人人应具备这方面的常识。④防止误服毒物或用药过量。杀虫剂、消毒药水、外用药水要与口服药水、饮料严格分开,不要用口服药瓶、饮料瓶装剧毒药水,而不加标记,以免误服。⑵食物中毒预防为主,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吃腐败变质食品,不吃病禽病畜肉;剩饭菜尤其是肉类、乳制品应彻底加热,煮透后食用,一般加热5~10分钟以上。不食过期的罐头食品,不自制面酱。冰箱内储存熟食时间不可过长,不可取出即食,注意加热消毒。冰箱应定期清洁,清除已变质的食品,以免污染新近放入的食品。⑶作业中毒①作业场所装置通风设施。②佩戴适当的个人呼吸防护具。③含有机溶剂的容器应加盖。④监测作业环境有机溶剂的浓度。⑤材料储放在通风良好的场所。⑥人员实施教育训练。⑦容器上标示危害及防范措施等警示。⑧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施工场所。⑨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与其他工作场所隔离。⑩人员定期健康检查。⑪作业前检查通风设施、防护具、救援设备堪用情形。⑫现场标示有机溶剂作业注意事项。 ⑬提供员工物质安全数据表。10.16.2.5防止物体打击预防措施⑴加强教育,特别是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提高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操作技能。⑵正确使用“三宝”。⑶合理组织交叉作业,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⑷安全通道口设置防护棚或网。⑸严禁向下抛物。⑹凡可能落物伤人的区域均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并设警示牌。10.16.2.6机械事故预防措施⑴现场机械设备必须有保护接地,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规定。⑵各种机械设备传动部位必须有防护罩。⑶混凝土搅拌机在运转中,严禁将手和头伸入料斗查看进料情况或将工具伸入拌筒。清理料斗坑,挂好保险绳。⑷使用切割机、车床、砂轮机必须戴护目镜。⑸使用套丝机、车床等,严禁戴手套,机械在运转中不得进行维修、保养。⑹操作起重机械、提升机、搅拌机、砂浆机必须经专业安全培训,持证上岗。(7)机械周围废料随时清理,保持脚下干净。10.16.2.7明挖深基坑风险预防措施⑴编制合理的方案及风险预案,并请专家审核;⑵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及时支护基坑;⑶加强监测;⑷具体施工措施见施工方案相关内容。10.16.2.8盾构机换刀停机风险预防措施⑴编制合理的方案及风险预案,并请专家审核。⑵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刀具的检查更换作业,检查更换过程中严格遵守高压换刀作业流程。⑶盾构机配备双路供气及压力调节系统,确保作业人员安全。⑷采用优质泥浆,在掌子面形成有效泥膜保护。⑸盾构机配有人员仓及保压装置,以满足人员带压进仓需要。10.16.2.9盾构进出洞风险预防措施⑴编制合理的方案及风险预案,并请专家审核; ⑵通过严格的施工控制以及检验制度确保端头加固的质量满足要求;⑶始发、接收施工前,在洞门前按设计要求完成土体加固;⑷确保始发托架、反力架和负环的安装精度和稳定性满足要求,确保盾构机始发姿态和隧道设计线相符。10.16.2.10盾构下穿重要建构筑物风险预防措施⑴编制合理的方案及风险预案,并请专家审核;⑵采取在盾构推进时合理调整泥水压力、千斤顶推力、注浆压力等参数,尽量减小对周围土体的扰动,控制周围地层变形,减小对地面结构物的影响;⑶加强监测并反馈指导施工;⑷做好同步注浆、二次注浆,通过后及时对隧道拱顶地层进行加固处理。10.16.2.11地质预测预报准确性风险预防措施⑴工程施工前,通过补充地质钻孔和双频回声测深仪,进一步查清隧道的地质条件和覆土厚度,为盾构机选型、盾构掘进参数的选取及制定相应的辅助措施提供第一手准确资料。⑵盾构机本身具有超前地质钻机及超声波等超前地质探测装置,在施工中进一步对工作面前方地层进行探明,以便早发现、早处理。⑶盾构机选型时应充分考虑地质勘测资料不准确性的影响,各功能参数选择要留有余地。10.16.2.12开挖面失稳风险预防措施⑴正确地计算选择合理的泥水压力,开挖面由膨润土悬浮液稳定,水压力可以精细调节。膨润土悬浮液由空气控制,随时补偿正面压力的变化。⑵卵石土地质条件时,要及时补充新鲜泥浆。事前检验泥浆物理性质,包括流变试验,渗透试验,成泥膜的检验。测定固体颗粒的密度,泥浆密度,屈服应力,塑性粘滞度,颗粒大小分布。泥浆可渗入砂性土层一定的深度,在很短时间内形成一层泥膜。这种泥膜有助于提高土层的自立能力,从而使泥水舱土压力泥浆对整个开挖面发挥有效的支护作用。对透水性小的粘性土可用原状土造浆,并使泥浆压力同开挖面土层始终动态平衡。⑶控制推进速度和泥渣排土量及新鲜泥浆补给量。⑷地表沉降与信息反馈。地表沉降是反映盾构正面稳定的一个方面,跟踪测量因盾构掘进而引起的地表沉降情况。一般每天需对盾构前10~20m、盾构后30~50m轴线区域内的各沉降点进行监测。开挖面不稳定而产生的地表沉降往往发生在盾构切口前方,这时应检查泥水质量及切口水压。 ⑸开挖面水压信号检查。在检查开挖面水压时,注意检查开挖面水压信号传感器。10.16.2.13盾尾密封失效风险预防措施⑴盾构机设四排密封刷,有紧急止水装置,集钢弹簧、钢丝刷、不锈钢金属网于一体,在钢弹簧板和钢丝刷上涂氟树脂防锈剂。⑵采用自动或手动装置经常向密封刷注油脂。⑶避免同步注浆浆液对钢丝刷的损害。⑷具备气压保护下更换维修盾尾密封系统。⑸管片应居中拼装,以防盾构与管片之间建筑空隙一边过分增大、一边过分减少,从而可能降低盾尾密封效果。⑹严格按地下工程防水施工验收规范标准要求施工。(7)针对漏水、渗水、漏泥浆部位集中压注盾尾油脂。(8)配制初凝时间较短的双液浆进行壁后注浆,压浆位在盾尾后5~10环。(9)发生漏水、渗水、漏泥浆部位进行注浆堵漏达到允许标准,防止由此引起不均匀沉降。10.16.2.14较大的地层损失及不均匀沉降风险预防措施⑴参数采集:在盾构机试掘进段,通过信息化施工积累盾构机掘进参数,使盾构机正常掘进时掘进参数达到最优化,并通过信息反馈对盾构泥水仓压力进行适时调整。⑵加强盾构推进过程中切口水压、推进速度、推力及扭距等主要技术参数的控制,防止波动过大。⑶加强盾构设备的保养与维修,避免盾构发生故障。⑷严格盾构纠偏量等姿态控制,使盾构均衡匀速施工,减少泥水压力波动对地层的影响。⑸通过施工过程地层变形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对盾构掘进对地层的影响进行预测,并指导施工及监控量测控制。⑹通过同步注浆及时充填盾尾建筑空隙,严格同步注浆量、注浆压力和注浆质量的控制,减少施工过程土体变形;(7)根据地表的变形情况和监测结果及时通过管片预留注浆孔进行二次注浆;(8)做好盾尾油脂的压注,确保盾尾密封效果;(9)制定监控量测方案,施工中加强对周围道路、管线和邻近建筑物的监测,并及时信息反馈,据此调整和优化施工技术参数,做到信息化施工。(10)事先在需要保护的关键建构筑物四周布置跟踪注浆监测孔,盾构穿越时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必要时通过注浆孔进行跟踪注浆。 10.16.2.15开挖面有障碍物的风险预防措施⑴对开挖面前方20m实行超声波障碍物探测,及时查出大石块等障碍物;附设从密封舱隔板中向工作面延伸的钻机,对障碍物破除。⑵设气压进出闸门,局部气压下进入密封舱排障,对刀盘维修。⑶设置石块破碎机,将块石破碎到粒径10mm以下,以便泥浆泵排出。渣土分离排放系统满足泥水处理及环保要求。10.16.2.16隧道上浮风险预防措施⑴施工期间严格控制隧道轴线,使盾构正确沿着设计轴线推进,每环均匀纠偏,减少对土体的扰动。⑵提高同步注浆质量,要求浆液有较短的初凝时间,使其遇泥水后不产生劣化,并要求浆液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能均匀地布满隧道一周,及时充填建筑空隙。⑶在同步注浆的基础上,结合聚氨脂注浆在隧道周围形成环箍,每隔10~20m打一道环箍,使隧道纵向形成间断的止水隔离带,以减缓、制约隧道上浮,从而控制隧道变形。⑷加强隧道纵向变形的监测,并根据监测的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注浆纠正。如调整注浆部位及注浆量,配制快凝及提高早期强度的浆液。⑸当发现隧道上浮量较大,且波及范围较远时应立即采取对已建隧道进行补压浆措施,以割断泥水继续流失路径。补压浆要求均匀,压浆后浆液成环状。一般补压浆可采用双液浆与聚氨酯相结合的注浆方法,注浆范围5~10环。⑹为了正确观测隧道纵向变形,正确地判断隧道是否稳定,采用连通管进行纵向变形监测。10.16.3安全应急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在开工前对事故风险因素分析和评估,找出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分别制定各危险源的具体监测和预防措施、监测方法和程序。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投入,强化预防措施处理,组织专业化救援队伍,加强应急演练,一旦发生事故,迅速响应,启动应急预案。10.16.3.1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内容⑴现场的建筑物、构造物、临建(包括围墙)以及毗邻建筑物失稳倒塌;⑵深基坑和支护结构坍塌、坑壁坡顶开裂、基础桩壁坍塌;⑶大面积脚手架失稳倒塌;⑷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倒塌;⑸起重吊装等机械安全控制设备失灵或损坏、作业中突然停电、设备倾覆等; ⑹水、燃气、电力、通讯等地下管线设施损坏;(7)电气设备故障、严重漏电;(8)洪灾、强降雨、大风等自然灾害;(9)火灾、爆炸;(10)急性中毒、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中暑、机械伤害等各类安全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害;(11)其它生产安全事故和紧急情况。10.16.3.2预警机制⑴火灾扑救程序:扑救初起火灾要分析确定起火物品的性质(可燃气体、液体、固体、电器、金属)→分析是否有发生爆炸的危险→确定灭火办法和器具(需要时报警)→灭火扑救和疏散救援→守护邻近建筑→设法隔离火情无法控制时配合专业消防部门进行扑救。⑵爆炸救援程序:判断现场是否有发生二次爆炸的危险→分析确定爆炸物品的性质→确定灭火办法和器具(需要时报警)→灭火扑救和疏散救援→守护邻近建筑→设法隔离火情→无法控制时配合专业消防部门进行扑救。⑶溺水救援程序:确定落水地点→分析目前溺水人员位置→组织拦截打捞营救→必要时向当地政府部门请求救援。⑷高空救援程序:分析危险→确定营救方法(拉网、铺垫、架梯、等高救援)→实施营救→必要时向当地政府部门请求救援。⑸建筑构筑物、设备、临时设施等倒塌、倾覆救援程序:分析确定现场是否有再次倒塌、倾倒等危险→对危险设施、建筑物要进行支撑和加固→分析和确定受伤害人员和重要物资设备的位置或范围→如为机电设备事故,要立即制动和切断电源一进行挖掘、拆除等活动→抢救伤员和财物→在人员被挤、压、卡、夹住无法脱开情况下,采取进行切割、抬起重物等救援措施→如有可能,立即将伤者从事故现场转移至安全区域,防止伤者受到二次伤害。⑹深基坑和支护结构坍塌、坑壁坡顶开裂、基础桩壁坍塌:如为积水原因,要疏通截排水系统,进行截引抽排;如为上部或边部荷载原因,要立即进行卸载,对开裂、滑动土体进行清除,抢险救援,进行喷锚或支撑加固,清除坍塌土体。(7)起重吊装等机械安全控制设备失灵或损坏、作业中突然停电:操作人员要立即停止施工操作,保持镇定、服从抢险指挥,进行抢修救援,必要时启动备用电源,恢复供电。 (8)水、燃气、电力、通讯等管线设施损坏:出现管线损坏时,要立即停止施工,报市政、电力、通讯部门和产权单位进行抢修;当上水管或雨污水管损坏出现渗漏时,立即对上水管切断上源阀门、雨污水管做好引流;当燃气管线损坏、出现泄露时,立即进行疏散救援和警戒,停止机械、电、火作业、杜绝一切可能产生的火源;当电力管线设施断裂损坏时,迅速切断电源,进行触电急救;当通讯线路设施断裂损坏时,进行现场保护,立即报告。(9)电气设备故障、严重漏电救援程序:停止→切有关带电施工操作运转→立即切断电源→进行触电急救和抢修→经电工测试合格后恢复施工运转。(10)防汛:专人负责收听天气气象预报,及时预警,将机械车辆、可移动物资设备、人员等撤离到高处等安全地带,对不能移动的机械车辆、物资设备、房屋、临时设施进行固定、保护和加固,进行防雨淋、防雷、防坍塌、防触电、防雨水倒灌等现场防护和排水工作,坚持巡查看守制度,设置安全警戒标志,进行抢险救援,必要时向当地政府发出救援信息。(11)大风:专人负责收听天气气象预报,及时预警,对不能移动的机械车辆、物资设备、房屋、临时设施进行固定、保护和加固,对现场进行清理防护,进行抢险救援,必要时向当地政府发出救援信息。10.16.3.3应急预案启动程序根据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应急响应程序要求,按过程分为:接事故报告、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六个过程。⑴事故情况与响应级别确定接到事故报告后,按程序,对施工情况分析做出判断,初步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如果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响应关闭。⑵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后,按所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通知指挥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通知调配救援资源(包括应急队伍和物资、设备等)、成立现场指挥部,向邻近单位和群众发出警报,疏散人员,撤离危险物品,妥善保护文件资料和重要的设施设备,隔离或切断其他危险源的扩散途径,及时进行现场扑救、伤员转移、急救等。如不能控制事故时,应立即向协助单位求援,以避免事故的蔓延扩大。10.16.3.4突发事故应急措施⑴机械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发现险情的人员立即向机械队队长报告;并在需要时,切断电源;机械队队长召集抢险小组进入应急状态,由施工队队员上报项目部调度,由项目经理组织技术人员对险情制定抢修方案;各小组按职责实施方案。⑵食物中毒应急救援措施 ①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②由项目副经理立即召集抢救小组,进入应急状态。③由卫生所长判明中毒性质,初步采取相应排毒救治措施。④经工地医生诊断后如果需要将患者送医院救治,联络组与医院取得联系。⑤由项目副经理组织安排使用适宜的运输设备(含医院救护车)尽快将患者送至医院。⑥由项目副经理组织对现场进行必要的可行的保护。⑶突发传染病应急救援措施①发现疫情后,项目副经理等人立即封锁现场,及时报告项目经理和所在地区卫生防疫站。②项目经理召集救护组进入应急状态。③由卫生所长组织调查发病原因,查明发病人数。④项目经理部由项目副经理负责控制传染源,对病人采取隔离措施,并派专人管理,及时通知就近医院救治。⑤切断传播途径,工地医生对病人接触过的物品,要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操作时要戴一次性口罩和手套,避免接触传染。⑥保护易感染人群,发生传染病爆发流行时,生活区要采取封闭措施,禁止人员随便流动,防止疾病蔓延。⑷不可抗力自然灾害应急措施由项目经理下达发出警报令,进行抢险救灾状态,抢险队及全体人员投入抢险工作;在项目经理的统一指挥下,由项目副经理及时、有序地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由安全质量部部长负责重要物资撤离危险区;由施工队长负责危险区隔离,标出警示;根据分析判断的结果,项目经理组织技术人员定出抢险的方案,调动必要的机具、设备、材料等资源;各抢险组长根据抢险方案,将具体任务下达给各小组成员,各小组成员按要求完成;由调度负责接收媒体或气象部门有关事态后续发展的预测报告,密切跟踪灾害变化,以采取相应的措施。10.17其他特殊要求的安全措施10.17.1邻近、穿越既有道路安全施工措施⑴施工前与道路管理部门联系,施工方案报相关主管部门批准,施工时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确保公路运营安全。⑵对既有公路支护方案中的支挡结构的受力进行检算,必要时还需要进行周围土体的变形检算。检算必须考虑既有公路的荷载的影响。 ⑶桥涵基坑开挖时,观测路基坡面稳定情况。当发现沿坑顶面出现裂纹、坑壁松塌或遇涌水、涌砂时,立即停止施工,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⑷做好施工前的调查工作,调查数据按照附表的要求填写。开挖横断面图应能够反映既有公路路基或铁路路基与桥梁承台、基坑的位置距离和高程的关系,标注清楚完整。⑸靠近既有公路一侧基坑回填填料必须专项设计,按照公路路堤的压实标准夯实。⑹桥梁承台开挖采用间隔开挖,不得连续进行。施工前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土方开挖后应连续作业,一般在7天内完成承台混凝土浇筑并及时回填。(7)施工前做好既有公路地下相关电缆管线调查工作,提前挖横向探沟,探明地下电缆管线,并做好迁移和保护工作。(8)雨季时派专人在危险地段值班,重点加强对邻近公路施工等施工的安全巡视,并派专人对施工区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排水系统排水通畅。10.17.2邻近跨越地铁安全措施本标段侧穿地铁13号线区间及大钟寺站、知春路站、五道口站、清华东站,施工与既有线路距离较近。各种施工、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各种作业人员配带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和劳保用品。严禁操作人员违章作业,管理人员违章指挥。由项目部成立的监测队进行施工期间的沉降及位移观测,施工过程中加强与地铁专业监测单位的信息沟通,确保施工安全及地铁正常运营安全。施工现场设置专职安全员,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对于既有地铁结构进行监测点加密布置,每天进行测量与数据的分析。施工材料的存放、保管远离地铁线路一侧,并应符合防火安全要求。既有线路与现施工线路之间存在回填土层,如果对土体扰动较大进行注浆的加固,注浆加固要进行实时检测。在施工中存在检测数据较大或者出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施工,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方案。10.17.3高压线地区施工安全措施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件》等法规规程。⑴电力线路下及保护区(电力线路保护区:导线边线外侧延伸,110kV为10米、220kV为15米、500kV为20米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区域)内不得堆放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物品,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⑵在建设施工的全过程中,施工单位对本区域内所涉及的电力设施保护区施工负有管理、监督和协调的责任,电力局技术人员有权对在电力线路下施工安全进行监督。 ⑶在高压电力线路附近施工,必须遵守安全事项及操作规范,保持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大型施工机械(特别是吊机、打桩机、混凝土高臂泵车、挖掘机等)一般不得进入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作业。如必须进入,应征得电力局技术人员同意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可进入施工。作业时必须设专人监护,严格控制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净空距离(即两点间的最小直线距离)110kV为5米、220kV为6米、500kV为8.5米。⑷由于夜间无法看清施工机械的安全高度,保护区内夜间严禁施工,如有特殊情况及时与电力局技术人员联系。⑸施工方应确定专门人员切实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视监督,如发现有危及电力线路安全运行的施工作业,应立即制止并勒令整改。⑹不得在杆塔周围10米范围内进行取土、钻探、开挖、堆土等活动。(7)如遇到电力设施保护和安全施工方面的问题,施工单位应及时电话联系电力局派技术人员现场监督、指导。(8)在高压线路保护区内施工必须事先经供电企业审批同意,按照电力专业人员要求,做好防止触电的各项安全措施并在电力专业人员的严格监护下,方可开始施工。(9)在施工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挖掘机的抓兜、混凝土泵送车、吊车的长臂等高大机械、器具必须与110千伏线路保持至少5米以上安全距离、220千伏线路保持至少6米以上安全距离、500千伏线路保持至少8.5米以上安全距离。请注意:高压线路全是裸导线,并非一定要碰到才会触电,当吊臂小于上述安全距离时,高压电就会击穿空气,造成短路,引发触电事故。(10)为防止塔吊长臂触及高压线路,在确定塔吊位置时,塔吊的长臂端头必须与高压线保持15米以上安全距离。在塔吊不用时,必须做好制动措施,固定好塔吊长臂。井字架、打桩机等高大机械做好防倾倒的加固措施。 11工期保证措施11.1工期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11.1.1工期管理组织机构为确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建立精干高效的现场指挥机构。成立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副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有关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从组织上、制度上、防范措施上、实施过程中保证总工期的实现。11.1.2工期保证体系工期保证体系框图详见图11.1.2-1所示。11.2工期控制方法11.2.1关键线路网络监控法采用工程计划管理软件,根据总体网络计划,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施工中,保证各项工程活动按计划进行,滞后项目及时予以纠正,在各个阶段结束(月末、季末、一个工程阶段结束)后,对比分析和评定项目进度状况,特别是关键线路上的工程进度。对下期工作做出安排,建立新的网络计划,指导施工。11.2.2形象进度监控法在总体网络进度控制下,对比前期拟定的形象进度监控工程进度,根据工程进度的不断变化,重新调整形象进度计划。11.2.3单项进度指标监控法根据形象进度拟定出单项进度指标,确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根据不断变化的施工情况,合理调整资源配备,不断优化施工进度,确保单项指标的顺利实现。⑴实行工期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计划、检查、考核与奖惩制度;定期召开项目管理会议,协调现场工序接口,加强施工调度工作,及时解决问题。⑵加强过程控制,及时解决问题,避免搁置延误。对重难点项目采取垂直管理、横向强制协调的手段,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决策速度和工作效率。⑶加强对各类物资管理的计划、采购、组织、供应,并在资金和物资管理人员上进行充分保障。⑷充分运用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和网络监控系统的先进技术,及时、全面地掌握项目进展信息,并及时制定措施予以解决,以节点工期保总体工期。⑸阵地前移,将大型器材生产加工、结构件加工等工作在现场建场落实。 充分做好人员、设备、材料、资金的保障工作,确保施工生产顺利开展提前组织技术攻关和技术咨询,对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选型配置要提前摸底、提前研究、提前培训、提前落实。编制完善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岗前进行技术培训,施工做到心中有数现场科学组织,加强计划统计管理和过程控制积极推广先进技术、成果,提高施工效率采用先进的施工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施工安全;签订安全协议,协调配合施工,确保施工安全合理安排施工,减少扰民,取得支持,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开展劳动竞赛,掀起施工高潮实现工期目标工期保证体系施工准备保证施工组织保证社会周边关系保证实行网络计划管理、优化施工组织抓紧施工准备工作,做到“三快”,即进场快、安家快、开工快施工前开展详细的环境调查,施工手续完备技术装备保证安全质量保证施工准备充分施工组织严密社会周边关系和谐技术装备先进安全质量平稳高标准做好施工图的审核工作图11.1.2-1工期保证体系框图11.3工期保证的管理措施11.3.1以施工准备的充分性保证工期⑴抓好施工准备,做到进场快、安家快、开工快签订合同 后,快速组织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和物资材料进场,按工作内容和计划进度配齐各项生产要素,保证“三快”,即进场快、安家快、开工快,抓住有利施工季节,实现施工进度的良好开端。提前进行现场调查,充分细致的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积极配合建设及有关单位办理征地拆迁手续,做好征地拆迁工作。高标准修建临时工程设施,重点抓住通路、通电、通水及生产和生活房屋建设,缩短施工准备时间,迅速掀起施工生产高潮。⑵充分做好人员、设备、材料、资金的保障工作①建立健全保证工期的组织机构,选调综合素质高,作业能力强,有突出业绩的各专业队伍进场施工。②根据施工需要,配备性能优良、数量充足的机械设备,严格执行设备管理制度和维修保养制度,责任明确到人,实行“三定制度”即定人、定机、定岗,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对于本工程需要的大型设备和新购的设备,立即着手谈判与购买,确定进场时间。③所需材料做到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采购与供应,并做好储备和保管工作,保证施工用料及时到位、材料质量满足工程要求。④为便于业主对资金的监督管理,接受业主有可能指定的开户行,确保建设资金专款专用;项目实施过程中,除合理的上级单位管理费用外,其它工程资金不得从项目经理部挪作它用,并随时接受业主的资金使用及流向情况检查,确保工程资金的正常使用,以保证重点工程按计划顺利进行。11.3.2以技术装备的先进性保证工期超前组织技术攻关和技术咨询,对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选型配置要提前摸底、提前掌握、提前研究、提前培训、提前落实。隧道工程配备盾构机、挖掘机、自卸车、吊车、钢筋加工设备、管片加工设备、泥水分离设备、泥浆生产设备、龙门吊、模板等。路基、桥涵工程施工配置钻机、挖掘机、压路机、自卸汽车、推土机、平地机、路基监测设备等。适时邀请设备专家到施工现场进行设备方案优化、技术服务和课题攻关。11.3.3以施工组织的严密性保证工期⑴编制完善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以保证工程质量及进度为前提,加强施工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根据本工程线路长、专业类型多、工程量大等工程特点,运用网络技术、系统工程原理,精心编制详细、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选择最优施工方案。对围护工程,降水工程等施工方案提前考虑,解决技术难题,确保施工顺利。⑵岗前进行技术培训,施工做到心中有数 施工前,针对各专业工种的特点,结合本项目的有关要求和特点,对全体参建人员进行技术和施工工艺操作培训,学习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方法,确保施工人员熟练掌握国家和铁道工程现行的技术标准,施工工艺、检验检测方法、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施工组织程序和主要机具设备性能,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不断加快施工进度。加强岗位技能培训。⑶现场科学组织,加强计划统计管理和过程控制建立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收集工程测量、工程地质、检测试验、施工进度、资源配置、工序质量等现场各项检测和安全施工方面的信息,综合分析、判定施工运行状态,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施工过程有序、可控。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强化计划管理。施工计划必须重视各专业之间和各工序之间的接口。定期召开项目管理会议,协调单位各方的工作进度,及时解决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使各项工作得以按计划推进。及时分析控制工期的关键线路,合理调剂人力、物力、财力和施工机械,使施工进度紧跟计划。加强调度统计工作,减少各道工序间的衔接时间,避免出现窝工现象。各业务部室协作配合,为现场施工提供有力的经济技术保障。⑷积极推广先进技术、成果,提高施工效率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向“四新”要质量,要进度。⑸开展劳动竞赛,掀起施工高潮施工中适时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发扬“能攻善战、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精神,加强思想教育;采取合理的奖罚措施,振奋职工精神,掀起施工高潮,加快施工进度。⑹实行网络计划管理、优化施工组织建立从项目经理部到各施工队的调度指挥系统,建立动态网络管理,全面及时掌握并迅速、准确处理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问题。编制分阶段和月度网络计划,及时确定阶段工作重点。不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改进提高各工序的施工工艺。11.3.4以安全、质量的平稳性保证工期抓质量、保安全、促进度,确保不出现安全质量事故,稳步推进,保证施工按计划进行。⑴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场地安全、设备安全、交通安全、技术方案的科学可靠性等方面制定严密管理措施,确保施工安全。⑵采用先进的施工管理经验和相关专业技术,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11.3.5加强与社会及周边关系的协调保证工期 为使工程顺利开展,必须取得地方各部门的理解、支持、配合。⑴在协调中要有超前意识;施工前,调查附近地区机关、居民、企业分布状况及作息时间、生活习惯和交通情况;施工时做好安排,减少对交通、居民、机关的干扰,得到他们的支持,确保工程顺利进行。⑵积极主动同当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单位取得联系,共同协商,在开工前办理好申请、审批或签订合同、协议等手续,以免引起有关部门强制停工,造成工期损失。11.3.6应对意外情况的工期保证措施为确保总工期的实现,除做好施工组织安排,工期计划合理排列,加强施工管理外,同时做好应对意外情况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机械设备准备。工期安排依据先紧后松的原则,紧凑合理的安排好分项工程间的工期衔接,施工时间留有余地,施工过程中紧紧抓住关键线路不放,及时做好施工调整,制定新的施工方案,以保证工程进度满足工期要求的实际需要。经常开展施工进度协调会,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施工进展紧张有序,安排科学合理。重点做好防洪抗灾、施工安全等工作,建立健全防洪抗灾、安全生产等领导组织结构,制定好预防措施,责任落实到人。安排状态良好的精良机具设备进场施工。工地备有防洪抗灾,抢险等物资,以备应急使用。做好方案论证,通过可靠的技术措施、技术方案确保工期。做好培训教育,根据季节不同和施工进展情况,定期对员工进行防范意外情况发生的教育和动员。充分做好防范意外情况发生的各种准备,有预防,有人抓,有人管,有力量,从而将意外情况对工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11.4工期风险管理措施施工过程中提高工期风险管理意识,加强工期的风险管理。⑴当出现自然因素突发事件影响工期时(如遇到考古、征地拆迁、变更设计、塌方、洪水、火灾和疫情等),我项目部将积极与建设单位密切联系,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及增加人、财、物、机的投入,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尽量减少因此影响的工期损失。⑵当出现人为突发事件影响工期时(如遇到与地方纠纷、劳务纠纷等),我项目部除了紧紧依靠地方政府的支持以外,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密切路地关系。对因机械设备不足、资金不足影响工期的问题,我单位承诺:集团公司将加大后方机关的支援力度,有能力、有实力保证施工机械设备和资金的正常运作,决不因此影响工期。 ⑶加强技术管理,加大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运用,充分利各施工单位施工中所获得的技术成果。⑷加强信息管理,及时收集、适时反馈施工进度有关资料,及时解决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⑸充分发挥全体职工的积极性,统一管理、协调、组织、指挥,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实现工期目标。⑹全面监控控制性工程及工期敏感性重点工程施工进度,做到心中有数,总体可控。11.5各专项工程工期控制措施11.5.1盾构隧道工程工期保证措施⑴盾构机提供、运输①我单位与国内外一些有丰富经验及优良业绩盾构制造公司有着长期友好的合作,是保证盾构机按期进场的基础。②成立盾构机运输协调小组,负责协调盾构机整个运输工作。⑵盾构机的组装、拆卸在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积累的技术经验基础上,加快组装、调试工作。⑶盾构机掘进盾构隧道阶段工期是本项目工期的关键,而影响盾构隧道工期的主要因素可归结为两大方面:一是与盾构施工相关的众多接口工程的节点工期如始发井施工、始发洞的施工等;二是盾构隧道的掘进施工速度。为保证整个工程的工期,采用如下主要措施:①确保各接口工程的阶段工期临时工程、盾构井结构以及盾构施工的准备工作要安排在盾构机到场之前施工完毕。盾构始发所需的管片和现场临时设施要准备妥善,确保盾构按时始发。始发竖井及相邻明挖段施工按照工期需要配置相应的人力、物资和设备。②保证盾构隧道的施工速度针对盾构隧道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和周边环境条件,制定详细的分段进度计划,以及为实现这些分段计划的具体、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并分解落实。确保各分段进度计划的按期实现。制定周密的盾构通过特殊地段的施工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实行管理人员和工程师现场值班制度,以确保盾构施工安全顺利通过。加强运输组织管理,保证发挥运输的高效率。合理组织、精心安排,切实做好标准化作业,严格管理控制作业工序,缩短循环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做好施工物资采购供应工作,特别是管片、注浆材料和盾构机配件的采购供应,保正施工正常进展。盾构机、门吊、泥水处理设备等主要施工设备在选型、设计时,充分考虑设备型号的通用性,发挥我单位对盾构设备管理的系统作用,保证设备配件供应的及时性。11.5.2明挖隧道工程工期保证措施明挖隧道工程针对本项目工程特点做好工期控制,本标段明挖隧道为围护结构+基坑开挖、隧道主体结构,工程数量大。⑴围护结构①根据本工程围护工程量大,地质中人工填土、粘土、粉质粘土、粉砂为主,合理配备作业人员和相适应的设备,确保资源充足,使人、机、料有效结合;②做好施工准备,把好技术关,合理安排成槽机、三轴搅拌机、搅拌桩机、钻机的施工顺序;③把好施工质量关,避免发生质量事故而影响工期;④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与零配件供应商保持密切联系,尽量减少机械设备故障的影响,确保支护结构的施工进度;⑤强化项目经理部职责,及时协调各方面关系,保证施工场地按期提交。⑵基坑开挖①合理安排基坑的开挖顺序,严格按施组安排顺序进行土方施工,及时做好支撑;②作好止水、地表排水以及开挖后基坑排水,防止基底遇水软化;③投入足够的挖土机械、运输设备及相应人力资源,确保按计划完成施工任务;④安排好挖土顺序,加强与相关单位的联系,密切配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出土通道的顺畅,合理组织外运;⑤掌握天气变化情况,抢晴天、战雨天,确保施工安排总进度的实现。⑶结构与防水①确保工艺成熟、可靠、有效。砼施工采用砼搅拌运输车运输,泵送入模,以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砼施工质量;②合理划分施工段、层、块,尽量采用大块模板,缩短施工工序时间;③做好基坑内防排水措施和地下水疏排工作,避免基坑内积水;④及时掌握天气情况,注意天气变化,提前备好防雨物资,减少雨季对施工影响;⑤作好相关工序的衔接工作,避免工序间相互干扰。11.5.3路基、桥涵工期控制措施针对本项目路基、桥涵工程特点做好工期控制,特殊地基处理需重点控制。 ⑴成立路基工程工期保证领导小组,结合项目安全管理组织结构,制定详细的安全施工措施,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制定工期保证措施。⑵作好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前,作好征地拆迁、施工图纸复核、土源选择及试验工作,作好地基地质核对和检测,作到早开工。⑶根据工程施工条件、自然条件、后续工程工期要求,不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组织安排施工,作到工序衔接合理有序。保证重点工程、控制工程施工进度。保证特殊不良地质地段的路基工程优先实施,投入专业的软土地段处理设备,软土地基加固设备,保证工期。⑷配备足够数量的挖、运、摊、压及试验检测设备设备,缩短单一工序作业时间,加快施工进度,路基过渡段及时填筑,特别是各个隧道间路基工程过渡段的及时填筑,确保路基工程不影响整体项目工期。⑸加强施工质量、安全、环境保护工作,作到施工质量、安全、环境保护与工期的有机结合,针对环境敏感程度高的特点,在路基工程施工期间确保做好环保、水保措施,不因环水保问题影响工期。⑹作好路基工程与相关工程、桥涵、隧道施工接口,保证后序工程施工,保证总工期。 12投资控制措施工程用款计划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编制,确保用款与进度协调一致,避免缺款影响施工进度或提前拨款而造成的资金供应不平衡。12.1组织措施建立健全投资控制组织机构,加强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组织领导,从组织上确保成本控制和投资效益目标的实现。项目部成立成本控制、投资效益工作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总工和副经理副组长,组员财务部部长、成本合同部部长、工程管理部部长等为小组成员的投资、成本管理控制小组,负责项目的成本控制、投资效益管理,指定规划和措施,检查监督措施,处理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投资效益管理的重大问题,并报公司核备。12.2制度措施建立、健全全面投资控制管理责任制度,明确业务分工和职责关系,把管理目标分解到各项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中,做好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不断完善施工成本控制各项机制,为全过程、全方位控制变更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工程用款计划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编制,确保用款与进度协调一致,避免缺款影响施工进度或提前拨款而造成的资金供应不平衡。加强盾构施工的物资消耗管理,制定盾构一二次注浆、盾尾油脂、密封油脂的消耗管理制度。执行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管理规定。12.3管理措施管理施工组织,优化组织方案,充分考虑资金投入时间价值,充分及时分析投入产出,使其具有实际操作性、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成本预算,确保工程和各单位工程的各项成本和收益目标。全体人员工程全过程成本控制观念和积极性,保持成本控制的内在连续性。人、财、物的有效组合和使用全过程中狠下功夫,严格过程控制,加强成本管理。对施工组织机构的设立和人员、机械设备的配备,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机构要精简直接,人员要精干高效,设备要充分有效利用。对材料消耗、配件的更换及施工工序控制,都要按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进行。这样,既可以避免或减少不可预见因素对施工的干扰,也使自身生产经营状况在影响工程成本构成因素中的比例降低,从而有效控制成本,提高效益。过程控制要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 加强物资管理,努力降低建设成本。甲供、甲控物资设备应按使用计划,合理库存。加强对原材料、构配件、成品与半成品的试验、检验工作,避免因材料质量问题造成损失。12.4经济措施为了保证本标段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管好建设资金,确保工程资金专款专用。资金管理的内容:为完成本标段施工工程内容在当地开设工程款结算户;将流动资金及业主所拨付资金专项用于本标段工程建设,管理利用好工程资金是保证工程按质按期完成的重要手段,为管好用活建设资金,施工中将根据初步的形象进度计划,编制资金使用流动计划。由计划财务部依据资金计划监督和管理资金的使用,确保建设资金专款专用,使各项施工管理得以正常进行。盾构隧道施工在关键线路上,施工中确保盾构施工资金准备到位,保证盾构设备正常施工。12.5合同措施加强合同管理是施工成本控制最重要的手段。一是增强合同意识,实行全面的合同管理,凡是涉及双方经济活动的,都要签定合同,并严格按照合同的约定执行。二是合同文本要规范,按统一示范文本必须严格执行。三是严格按照合同约定验工计价。所有计价和支付必须有充分依据,杜绝超估冒验或虚假验工等现象,做到合同与价款相符,资金拨付与验工计价数量相符,不得违规拨付资金。四是加强合同归口管理。必须建立合同签定审查制度和法律咨询制度,对外签定的所有合同必须经专职合同管理人员审核把关,对某些重要合同进行法律咨询;建立合同台帐,及时掌握合同履行的动态,实行合同风险管理。推广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减少投入,降低成本。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按规定接受审计和外部检查。12.6技术措施盾构隧道、明挖隧道、路基、等主体工程严格执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临时工程尽量采用与正式工程进行永临结合的设计方案,以减少土地占用,降低工程投入。优化设备选型,加强设备的管理和优化,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效率。 加强大型设备的选型,特别是盾构机,泥水分离设备适应水文地质等施工要求,确保设备与水文地质相适应。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大型设备的维护管理要求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盾构机的选型要充分考虑对满足工程掘进施工长度和线形的要求,同时满足盾构掘进能力与后续设备、始发场地等施工设备相匹配。12.7合同用款估算结合工程动员预付款及保留金的扣留及归还等专用合同条款规定,考虑了提交验工计价报表后至收到付款规定的时间间隔等因素,各季度合同用款估算详见附表6-9。 13施工环保、水土保护目标及措施13.1施工环保、水保目标强化生态保护措施,做好生态和景观保护;严格控制振动影响,做好文物保护;加强水环境保护,搞好废水的处理和排放;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控制扬尘。达到:环境污染控制有效,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工程绿化完善美观,文保、节能、节材和水保措施落实到位,努力建成一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客专铁路,满足国家环保、文保、水保及有关部委批复要求。13.2环保、水保管理机构及管理体系13.2.1环保、水保管理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环保、水土保持领导小组,做好施工期间的环保、水保工作,安质环保部为日常的管理机构。环保、水保组织机构见图13.2.1-1。环保、水保组织机构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副经理副组长:安质环保部部长施工(架子)队长(兼环保监督员)生活营区环保监督员拌和站环保监督员环保工程师各施工作业点环保监督员流动巡查环保监督员领导层管理层执行层图13.2.1-1环保、水保组织机构图13.2.2环保、水保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环保、水保体系,制定全面而系统的环境与生态保护、水土保持的管理办法和措施,符合国家、铁路总公司及地方政府有关环保、水保的标准,坚持施工过程中对环保工作的持续监督检查。项目经理部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实施性的环境保护措施,从思想、宣传、组织、制度、措施、经济等方面入手,形成严密的控制格局,确实保证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使施工现场环境与生态保护、水土保持工作满足国家和各级环保部门的标准。减少和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创造适宜的劳动和生活环境,保护自然生态和人身健康。环保、水保管理体系框图详见图13.2.2-1。普及教育环保、水保管理体系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检查保证技术措施、方案保证专业教育特殊工种教育法制法规教育强化环保意识增强预防能力安质环保部(设专人负责)队环保领导小组专职检查员项目部每季一次检查队每月一次检查工班每周一次检查班组每天检查项目部不定期抽查环保部门日常监督班组长兼职检查员开展环境保护月对环境有污染的逐一落实解决现场布局合理,方案科学按相关部门法规规定办事针对特殊工种制定强有力防范措施用科学、合理技术措施、方案来保证环保目标的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项目部环保领导小组施工工区环保工程师 图13.2.2-1环保、水保管理体系框图13.3环保、水保管理制度建立“三级”检查落实制度,领导层抓全面,管理层抓重点,实施层抓具体落实。内部建立“包保责任制”,运用行政和经济手段,加强环保工作的落实。完善环保管理工作制度,明确各参建方责任,分级管理,层层落实。⑴实施环保监理制度,由环保监理对全线施工期的环保工作进行全面监控,定期检查沿线重点环境敏感点,出具报告,提出整改意见,跟踪检查落实;⑵ 坚持环保措施审查制度,对沿线重点临时工程、环境敏感点的施工环保措施实施备案;⑶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项目部定期进行环保专项检查,将环保检查结果纳入对责任人的年度考评范围。13.4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规定,主动接受国家和项目所在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建设期间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工作的监督、指导,监督、检查、落实各项措施。本工程项目的环保、水保工作将根据设计文件要求、专家组评估意见、国家环保总局的审查批复意见进行实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13.4.1施工环保措施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保护和改善作业现场的环境,控制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振动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规定施工区域内的植被、树木等尽量维持原状。需砍除树木和其它经济作物时,事先应征得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部门、所有者同意,严禁超范围砍伐。严格按设计规定的征地范围和数量丈量用地,严禁超范围占用土地和水面。临时生产生活设施、施工便道的设置,必须按照先设计规划申请同意后的方案实施,依据环保的相关要求做好环境的保护工作。施工中弃土、排污等按设计文件与当地环保部门签订的有关协议和要求进行处理。对有害物质(如燃料、废料、垃圾等),按规定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防止对动、植物造成损害。在运输细粉状和易飞扬物料时用蓬布覆盖严密,并装量适中,不得超限运输。对散装材料采用密闭运输、存放。运转时有粉尘发生的施工场地,如水泥混凝土拌和站(场)、灰土拌和场等均必须有防尘设备等措施。施工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做好有关边界线、标示牌的设置,限制人员、机械的活动范围,严禁有关人员随意铲除植物等。施工噪声主要包括施工现场、机械作业时和车辆运输时产生的噪声。为减少噪声影响,机械设备选型配套时优先考虑低噪声设备,尽可能采取液压设备和摩擦设备代替振动式设备,并采取消声、隔音、安装防震底座等措施。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确保施工噪声达到环境保护标准要求。合理布置施工和生活区域。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车辆少鸣笛、不急刹、不带故障运行,减少噪声。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设备,使用清洁能源,在设备选型时选择低污染设备,并安装空气污染控制系统。防止严重漏油,禁止机械在运转中和维修时产生的含油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含油污水进行隔油处理后再行排放。 施工物料堆放严格管理,防止在雨季或暴雨将物料随雨水径流排入地表及附近水域造成污染。施工及生活废水的排放遵循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的原则,各种施工废油、废液集中储积,集中处理,严禁乱流乱淌,防止污染水源、破坏环境。13.4.1.1全面运行ISO14000环境保护体系⑴在本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我们将全面运行ISO14000环境保护体系标准,建立环境保护相关管理体系,制定目标和指标,确定各职能、各层次的职责,并把目标分解到各职能、各层次。⑵识别与本项目有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原铁道部、中铁铁路总公司、北京市及行业法律法规,并贯彻执行。⑶开工前识别所有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形成文件,制订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案。13.4.1.2环保管理⑴管理目标全面贯彻落实有关标准、规范和文件。高标准、严要求的开展建设工程现场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我们将重点控制扬尘污染、有害气体排放、水污染控制、噪声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控制、光污染控制、城市生态、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等,使工地成为整洁、文明、安全的场所。⑵组织机构项目部成立环境保护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组长,安全副经理、项目副经理和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各部门和施工队负责人为组员。⑶组织职责①经常检查环保器材,以保证环境保护的可靠性。②经常检查现场的环保措施的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③定期对职工进行环保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⑷监督检查制度①环境保护小组对水泥及易飞扬材料的储存、发放、使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②环境保护小组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③环境保护小组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监督检查。④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对工人进行说服教育;情节严重者处以罚款。并且要求各项负责人对自己所辖范围内的问题进行整改。13.4.1.3扬尘污染控制⑴施工现场防尘治理措施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措施见表13.4.1-1所示。表13.4.1-1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措施表 序号控制措施具体内容相关图示1主要道路及场地硬化⑴施工现场主要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土层夯实后,面层材料采用钢筋混凝土;⑵材料存放区、大模板存放区等场地必须平整夯实,面层材料可用混凝土硬化;⑶现场排水畅通,保证施工现场无积水;⑷施工现场道路及进出口周边道路不得有泥土和建筑垃圾。场地硬化2洒水降尘⑴平整场地、土方开挖、土方回填、清运建筑垃圾等作业时,应当边施工边适当洒水,防止产生扬尘污染;⑵为防止施工扬尘,施工现场每天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进行清扫洒水(雨雪天及地表结冰的天气除外);在土方施工、干燥天气、风力四级以上的天气条件下,适当增加洒水次数;⑶施工现场设置易产生扬尘的施工机械时,必须配备降尘防尘装置。洒水降尘3材料、土方覆盖⑴非施工作业面的裸露地面、长期存放或超过一天以上的临时存放的土堆采用防尘网进行覆盖,或采取绿化、固化措施;⑵水泥、灰土、砂石等易产生扬尘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或进行覆盖,使用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扬尘;⑶对于停止施工的施工工地,对其裸露土地采取覆盖或者临时绿化等有效防尘措施;⑷对于土方工程,开挖完毕的裸露地面及时固化或覆盖;渣土覆盖4车辆清洗⑴施工现场施工车辆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备,对车辆槽帮、车轮等易携带泥沙部位进行清洗,不得带土上路;⑵洗车池旁必须设置沉淀池,处理后的污水应排入市政污水管道。⑶施工现场使用有资质的运输单位和符合要求的运输车辆承担现场土方、泥浆、建筑垃圾等的运输任务,采取措施防止车辆运输遗撒。洗车槽 5其它情况⑴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对于自然放坡的边坡工程可酌情进行覆盖;⑵土方施工作业面(钻孔、打桩、土方开挖、土方回填等)可暂不覆盖,采取适度洒水等降尘措施,当天施工完毕后应按要求进行覆盖;⑶正在使用或正在装卸的建筑材料或建筑垃圾可暂不覆盖,可酌情采取降尘措施。⑷遇到六级以上大风天气,停止进行土方施工。⑸现场生活区和办公区进行绿化和美化。⑹施工场地进行100%硬化,材料堆放场地保持平整硬实。(7)施工现场建立封闭式垃圾站,垃圾清运采用封闭式车辆。施工绿化施工绿化13.4.1.4有害气体排放控制大气污染来源有:运输、开挖、燃油机械、炉灶等。采取的控制措施:⑴对易产生粉尘、扬尘的作业面和装卸、运输过程,制定操作规程和洒水降尘制度,在旱季和大风天气适当洒水,保持湿度;⑵合理组织施工、优化工地布局,使产生扬尘的作业、运输尽量避开敏感点和敏感时段;⑶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和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烟尘、臭气的物质,熔融沥青等有毒有害物质要使用封闭和带有烟气处理装置的设备;⑷水泥等细颗粒散体物料尽量库内存放,堆土场、散装物料漏天堆放要压实、覆盖;⑸选择合格的渣土运输单位,对车厢进行覆盖,做到运输过程不散落;⑹车辆出场冲洗车轮,减少车轮携土;(7)拆除构筑物时要有防尘遮挡,在旱季适量洒水;(8)使用清洁能源,炉灶符合烟尘排放规定;(9)施工现场要在施工前做好施工道路的规划和设置,施工道路基层要夯实、路面要硬化。(10)钢筋连接减少焊接施工工艺作业,采用套筒连接等机械连接施工工艺,减少焊接作业烟气对空气的污染。13.4.1.5水污染控制 施工期间的水污染来源主要是施工泥浆水、车辆冲洗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雨季地表泾流等。容易污染收纳水体、堵塞城市排水系统、引起水浸道路等。⑴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悬浮物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标准400mg/L;废水排入自然水体,悬浮物执行《污水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150mg/L;⑵根据不同施工地区排水网的走向和过载能力,选择合适的排口位置和排放方式;⑶在工程开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并保证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施工过程的有效性,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水质达标;⑷回填土堆放场、泥浆水产生处设沉淀,沉淀池大小根据排水量和所需沉淀时间确定;⑸在季节环保措施中制定有效的雨季排水措施;钻孔桩等的施工现场配备有效的废浆处理设备;⑹根据施工实际,考虑北京降雨特征,制定雨季、特别是暴雨期,避免废水无组织排放、外溢、堵塞城市下水道等污染事故发生的排水应急响应工作方案,并在需要时实施;(7)施工现场设置专用油漆料库,库房地面做防渗漏处理,储存、使用、保管专人负责,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土壤、水体。图13.4.1-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13.4.1.6噪声污染控制施工期间主要的噪声来源是施工机械等。采取的控制措施为:⑴施工场界噪声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要求进行控制;⑵对于施工工地边界离居民住宅楼100米以内的重点控制夜间时段施工作业的高噪声作业机具设备,原则上应停止使用,必须使用的应采取临时性隔声措施。在本工地特别是距居民较近的施工现场,对主要噪声来源如空压机、铲车、卷扬机、木材切割机械、钢筋加工机械等采用有效的吸声、隔音材料施做封闭隔声或隔声屏,使其对居民的干扰降至规定标准;⑶工地边界离居民住宅楼50米以内的,原则上夜间时段停止施工作业。除因特殊工艺需要夜间连续施工的,按相关规定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申请,并协调当地街道办、居委会,共同做好社区居民安抚工作。 ⑷采取措施,保证在各施工阶段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和工法。对井口龙门架用隔音材料进行半封闭,并且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择低噪声的机具;⑸噪声超标时一定采取措施,并按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对超标造成的危害,要向受此影响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赔偿;⑹确定施工场地合理布局、优化作业方案和运输方案,保证施工安排和场地布局考虑尽量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减小噪声的强度和敏感点噪声干扰的时间;(7)自备发电机将作隔声处理,在有电力供应时不使用自备发电机;(8)模板、脚手架支拆时,应做到轻拿轻放,严禁抛掷;(9)混凝土施工尽可能选用环保型振捣棒,振捣棒使用后及时清理干净;对混凝土振捣人员进行交底,确保其操作时,不振钢筋和模板,做到快插慢拔,减少空转的时间;(10)修理脚手架钢管时,禁止用大锤敲打,其修理工作应在封闭的工棚内进行;电锯操作间采用具有隔音效果的材料进行封闭;(11)坚持对结构施工期间的噪声检测,发现超标及时调整,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12)根据环保噪声标准日夜要求的不同,合理协调安排施工分项的时间,将容易产生噪声污染的分项工程如混凝土施工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避免混凝土搅拌和振捣扰民。13.4.1.7固体废物控制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来源是工程弃土、建筑废料、和生活垃圾,对城市环境卫生造成影响。采取的控制措施:⑴合理调配土方,减少回填土方的堆放时间和堆放量,堆土场周围加护墙和护板;⑵制定泥浆和废渣的处理、处置方案,按照法规要求选择有资质的运输单位,及时清运施工弃土和余泥渣土,建立登记制度,防止中途倾倒事件发生并做到运输途中不撒落;⑶选择对外环境影响小的出土口、运输路线的运输时间;⑷剩余料具、包装及回收、清退。对可再利用的废弃物尽量回收利用。各类垃圾及时清扫、清运,不得随意倾倒,尽量做到每班清扫、每日清运;⑸保证回填土的质量,不得将有毒有害物质和其它工地废料、垃圾用于回填;⑹施工现场内无废弃砂浆和混凝土,运输道路和操作面落地料及时清运,砂浆、混凝土倒运时应采取撒落措施;(7)教育施工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乱丢垃圾、杂物,保持环境的整洁;(8)严禁垃圾乱倒、乱卸或用于回填。施工现场设垃圾站,各类生活垃圾按规定集中收集,由环卫部门及时清理、清运,一般要求每班清扫、每日清运。13.4.2施工水土保持措施 水土保持的原则:重规划、少占地、少开挖,多利用、少弃渣、快恢复,严管理、少流失。遵守国家和各省有关水土保持的规定,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施工中的燃料、油、沥青、污水、废料和垃圾等有害物质对河流、湖泊、池塘和水库的污染。路基的防护工程施工紧跟开挖、填筑工序,边开挖、填筑边防护,缩短施工作业面暴露的时间。不得破坏、占压、干扰河道、水道及既有灌溉、排水系统。必须占压的,应首先征求主管部门同意,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替代措施。防止工程施工中开挖的土石材料对河流、水道、灌渠等排水系统产生淤积或堵塞。弃渣、土场选址依据设计文件规划或与地方有关部门协商,结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并对弃渣场进行。泥水盾构产生的泥浆水产生处设沉淀池,沉淀池的大小根据排水量和所需沉淀时间确定。泥水盾构施工的产生的连续泥浆,通过泥浆处理池处理后的废渣,在场区凉晒后,运至指定弃土场填埋。盾构施工产生的污水,通过渣浆泵排至泥水处理场,经过泥水处理设备处理后循环利用。选用无毒无害的防水材料、密封材料,避免对地下水的影响。施工便道分临时和长久,凡临时使用的施工完成后尽快恢复,施工后当地继续使用的做好挡护工程。13.5临时用地复垦方案13.5.1临时用地复垦管理体系土地复垦管理小组土地复垦责任制土地复垦教育土地复垦检查岗位责任制土地复垦活动土地复垦奖惩各职能部门队级土地复垦监察员各班组土地复垦人员岗位责任制土地复垦活动岗位责任制土地复垦活动奖惩兑现提高土地复垦执行能力提高土地复垦意识与能力确保土地复垦工作的落实实现土地复垦要求土地复垦机构临时用地复垦管理体系见图13.5.1-1。 图13.5.1-1临时用地复垦管理体系图13.5.2复垦方案⑴主体工程施工时,需要先剥离表层熟土,清除树根及杂草根系后再进行主体工程建设。表土剥离厚度一般为0.3m,对于耕地等土质较好的可达到0.5m,剥离的表土集中堆放在路基两侧,采取土袋挡护坡脚的临时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及时把剥离的表层熟土回填至周围的临时用地复垦区内。⑵弃土场土地复垦工程技术措施表土剥离厚度一般为0.3m,对于耕地等土质较好的可达到0.5m,剥离的表土集中堆放在路基两侧,采取土袋挡护坡脚的临时防护措施。由于表土堆放时间较长,土壤结构松散,容易受到风蚀及水蚀侵害。通过在临时堆体周边外坡脚采用装土土袋挡护,其余裸露面采用撒草籽覆盖,防治水土流失。⑶施工便道土地复垦工程技术措施在便道加强施工便道挡护措施,防止土、石渣泄入河流和农田,并对开挖产生的土质边坡及时采取撒草籽等植物防护措施,以防止施工期间产生的水土流失。在施工结束后,对所有新建的施工便道和改建的道路裸露的土质路基边坡采取撒草籽予以防护,对施工便道的复垦采用进行翻松、平整后,进行造地复垦。⑷施工场地土地复垦工程技术措施在施工场地选址时,在满足就近原则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周边的闲置场地或未利用地,减少临时工程的占地。施工场地平整时,应先剥离0.30~0.50m的表层土,暂存在场地周边,并采用集中堆放,土袋装土挡护及撒播草籽等临时措施。施工场地完工后,将暂存的表层熟土重新覆盖,用于复耕或绿化。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临时建筑物,清除建筑垃圾,再对土地进行整治,尽可能复耕、造地,恢复原有土地的使用功能。14文明施工、文物保护措施14.1文明施工14.1.1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做到现场布局合理,施工组织有序,材料堆码整齐,设备停放有序,标识标志醒目,环境整洁干净,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做到“两通三无五必须”,即:施工现场人行道畅通;施工工地沿线单位和居民出入口畅通。施工中无管线高放;施工现场排水畅通无积水;施工工地道路平整无坑塘。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严格分隔,施工现场必须挂牌施工;管理人员必须佩戴胸卡上岗;工地现场施工材料必须堆放整齐;工地生活设施必须文明;工地现场必须开展以创文明工地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文明施工保证体系见图14.1.1-1。加强施工人员文明施工意识,组织学习文明施工条例及有关常识,进行上岗教育,讲职业道德、树行业新风。14.1.2文明工地建设⑴按当地环保的要求精心设计,合理布署施工总平面,充分考虑环保,保护生态与环境。⑵现场的临建房屋必须安全牢固,满足抗风防震要求;⑶施工现场的生产房屋及设施布局合理,整齐化一;临时便道合理规划,尽量减少便道数量,路面平整,两侧排水通畅。⑷开展文明施工,保证现场管理有序,有条不紊。场地布置统一规划,施工区材料堆放整齐,场地平整,道路畅通,排水畅通;施工快速有序,配合精密协调;各种物资材料储放安全并按ISO9001标准标识正确、醒目;场区内管线布置线条整齐化一、卫生、悦目。⑸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严格包保责任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奖罚分明,做到突出重点,分批落实,规范施工,注重实效。坚持施工人员挂牌上岗,现场施工统一着装,统一行动;施工现场设置鲜明的标牌,主要有责任划分牌、工艺流程牌、形象进度牌、质量标准牌、安全警示牌、环保警示牌、成本控制牌等。 项目经理文明施工督查小组文明施工责任制文明施工管理体系文明施工教育文明施工工作检查岗位责任制文明施工活动文明施工奖惩各职能部门各级文明施工监察员各班组文明活动人员义务文明活动队岗位责任制文明施工活动岗位责任制文明施工活动奖惩兑现提高文明施工预控能力提高文明施工意识与能力消除不文明施工图14.1.1-1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图实现文明施工目标14.1.3文明施工措施⑴保护生态,保护环境,把环境保护工作作为文明施工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人皆知,成为自觉的行动。⑵混凝土采取集中自动计量拌和,砂浆采用机械拌和,搅拌运输车运输,杜绝人工拌制。车辆通过住所、村庄时减速慢行。⑶施工生产和生活废水,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不得超标排放,也不得随意排放。⑷施工期间,经常对施工运输道路进行维修保养,确保晴雨无阻,寒暖畅通。对扬尘地段,采用洒水车经常洒水,减少扬尘。便道两侧插旗立杆,防止车辆随意下道乱跑。⑸车辆在运料过程中,对易飞扬的物料用篷布覆盖严密,且装料适中,不得超载;车辆轮胎及车外表用水冲洗干净,保证道路的清洁。⑹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在靠近宿营区,夜间不安排噪音大的机械施工。如施工,须采取加快进度和采用隔音、缓冲垫等措施减少噪音。 (7)认真进行现场调查,避免破坏地下设施。施工中发现文物或重要的矿物时,及时报告并做好现场保护工作。(8)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统一穿着,配戴上岗作业标志。(9)定期或不定期对厨房、餐具、住房、衣物进行消毒,必要时对空气进行紫外线或喷剂消毒。(10)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创造宽松的外部社会环境①服从当地公安部门规定,加强职工管理。积极同当地公安部门联系,签订“共建文明社区,支援铁路建设”的合作协议。②所有施工人员办理暂住证,服从当地管理,严禁三无盲流人员窜入,同时做好防盗工作。③积极主动地取得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④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便民、爱民活动,搞好与驻地政府、群众之间的关系,为工程施工创造有利条件。⑤经常开展以防火、防爆、防盗为中心的安全大检查,堵塞漏洞,发现隐患立即向该工点施工队发出“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并督促解决。⑥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项目部治安消防办公室安排专人负责进行法制、规章制度、消防知识教育,对参加施工人员要进行审查、登记造册、申报临时户口、方可上岗工作。对可疑人员要进行调查了解,做到心中有数,防止流窜犯、逃犯等混入施工队伍。⑦职工外出要实行请销假制度,外出办事一般两人以上同行,禁止无事外出。(11)尊重当地风俗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知道他们的喜怒哀乐,在日常生活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地居民遇到困难时,尽力帮助解决,与他们建立起融洽的感情。(12)加强治安保卫本投标人在项目部内设置内部安保部门,该部门在本投标人项目经理领导下,并积极在建设单位协助下就治安保卫有关事宜与地方主管部门联系、协调,并制定应对突发治安事件的紧急预案。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公共安全事件,本投标人采取立即报当地政府部门同时上报建设单位,并协助当地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平息事态,防止事态扩大,尽量减少财产损失和避免人员伤亡。14.2特殊地区文明施工措施本线路途径城区,文明施工尤为重要,施工期间采用以下施工措施:⑴施工现场根据业主的要求及北京市有关管理的规定设置围蔽设施。⑵施工现场主要出入口都设置大门,大门设置要简朴、规整、密闭,实行封闭施工。 ⑶对施工区内影响工程施工的市政管网和部分重要建筑物应采取保护措施。⑷施工场区的临时便道要进行硬化,其厚度和强度应满足施工和行车需要,在生活区的周围也应进行地面硬化,施工场区的出入口都应设置冲洗槽,确保施工车辆不污染城市道路。⑸施工期间应加强环保意识,保持工地清洁、控制扬尘、杜绝漏洒材料。⑹整个施工期间,应注意保护所有的现有道路、步行道、踏步和在地下的服务设施,确保所有现场周边毗邻的道路、步行道和现场出入口等的干净和整洁,同时保证它们不妨碍周边公共交通、公众生活。14.3文物保护目标及措施14.3.1文物保护目标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精神,与地方文物保护部门签订文物保护实施协议书,确保文物不被损坏或流失。14.3.2文物保护管理机构项目经理部成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负责整个项目的文物保护工作,着重文物保护等方面加强落实。见图14.2.1-1。兼职文物保护检查涉及施工作业活动区域内各施工班组长、具体操作施工人员项目经理部文物保护领导小组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副经理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各施工队长领导组队工班图14.3.2-1文物保护组织机构图14.3.3文物保护措施严格按照国家《文物保护法》和地方政府的文物保护条例、爱护文物、保护文物,防止文物损坏或丢失。⑴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宣传 开工动员中,向施工人员讲明历史文化遗址、文物的重要意义,使每个职工明白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严格执行国家文物管理局有关古迹文物、动植物化石保护法规。⑵地下文物保护施工中如发现化石、钱币、有价值的物品或文物、古建筑遗址以及有地质或考古价值的其他遗物等时,立即停止施工,封闭现场,及时向监理报告所发现的情况并与文物管理单位取得联系,在未查明文物真相前,禁止破坏性施工。必要时请当地公安部门担任现场警戒,严禁私自占有、破坏和非法买卖。在文物单位证实没有保留价值的情况下,方可继续施工。在文物管理部门到达现场处理过程中,积极配合并提供帮助。⑶地表文物保护临时设施不能布置在文保建筑物附近。不能占用文保建筑,有震动危害时要采取减震措施。 15职业健康目标及保障措施15.1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注重职工的职业健康,保证文明施工,保障劳动保护,杜绝职业病发生;加强卫生监控,确保无大的疫情,无传染病流行。15.2职业健康安全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成立劳动卫生保障领导小组,负责整个项目的劳动卫生保障工作,着重从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与卫生保健等方面加强落实。见图15.2-1。专职劳动卫生检查员涉及施工作业活动区域内所有工班兼职劳动卫生保障兼职员项目经理部劳动卫生保障领导组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副经理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各施工队长领导组队工班图15.2-1职业健康安全保障组织机构图15.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项目部成立劳动卫生保障领导小组,负责整个项目的劳动卫生保障工作,着重从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与卫生保健等方面加强落实。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见图15.3-1。 职业健康安全保证体系思想保证提高全员意识施工安全规则教育安全为主预防第一强有力的组织、措施保证组织保证措施保证建立四级安全组织机构建立三级医疗保健机构建立劳动保护防疫机构有力的后勤保障措施安全生产、事事相关、人人有责制度保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可靠的医疗保健措施完善的劳动保护措施通畅灵敏的通信措施各工种安全生产制度月季年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总结评比制度经济保证包保责任制监督检查奖罚分明经济兑现事事讲安全处处有保障目标实现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图15.3-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图15.4职业健康安全保护措施15.4.1劳动保护措施⑴施工人员熟知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实施细则,坚守岗位。⑵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和其它相应工种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⑶对临时便道做好养护维修,对司机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车辆交通事故。⑷高空作业设防护与安全网,施工人员系安全带,戴安全帽,穿防滑鞋,上下交 叉作业时,采取隔离措施。遇有暴雨、降雪或六级以上大风,停止一切高空和起重等作业。大型设备设避雷针。⑸电工、电焊工、混凝土工、钢筋工等施工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且取得相应任职资质,熟练掌握操作要求。⑹起重作业,倍加小心。起吊前认真细致检查吊环、吊钩及钢丝绳是否牢固;钢丝绳无脱丝、刻痕、硬弯,要求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大于8倍;严禁起重设备下站人;专人指挥,司机与指挥人员保持高度警觉,动作协调,按口令、旗语操作。(7)盾构隧道施工中,针对隧道通风专门编制通风方案,配备大风量的轴流风机,满足盾构施工通风要求,保持隧道内空气新鲜。(8)避免在隧道内进行焊接和气割工作,采取地面加工车间加工完成,防止污染隧道内空气。(9)泥水盾构上配置有害气体检测系统,能检测甲醛、沼气、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防止施工人员中毒。(10)盾构机上配置防火和灭火系统并进行安全用火教育,设置逃生通道,防止人员伤害。(11)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内物料运输频繁,制定物料运输方案,设立物料运输调度室和调度员,保证运输安全,防止人员伤害。15.4.2医疗卫生保护措施⑴项目经理部设卫生所并配备专职医生,工地医务室的医务人员数额视工地实际情况而定。能进行现场急救包扎和治疗常见病,编印职工健康手册,定期为施工人员进行体检。⑵与当地防疫站定时检查传染病疫情状况,及时采取措施,将疫情消灭在萌芽之中,杜绝传播。无工地医务室的工点,医务人员每周最少二次到工地巡诊及消毒并设置医药急救箱。⑶根据生活区内人员情况,设置厕所及沐浴室。生活区内水沟应派专人定时清理,确保畅通。厕所设有化粪池和冲洗设备,每天有人清扫。现场及生活区内有充足开水供应,严禁饮用生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在高温下作业,除确保工地现场开水供应外,还应因地制宜增加盐水及降温消暑饮用品。工地调度要合理安排高温季节作业时间和作业项目,采取降温措施,工会组织要按规定发放防暑降温用品,保护员工健康。15.4.3职业病防治措施15.4.3.1作业人员防护措施 ⑴对在有危害健康的气体或者粉尘的场所操作的工人,应提供适用的口罩、防护眼镜和防毒面具等;⑵对在有噪声、强光、热的飞溅火花、碎片、刨削场所操作的工人,分别提供护耳器、防护眼镜、面具和帽盔等;⑶站在有水或液体地面上操作的工人,提供防水靴或防水鞋等;⑷对接触危险化学物品的作业人员配备护目镜、专用工作服、专用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品;⑸对电气操作工人,应提供绝缘靴、绝缘手套等;⑹对经常在露天工作的工人,应提供防晒、防雨的用具。15.4.3.2工作场所防护措施⑴噪声不得超过允许的最高分贝数;⑵加工车间设置饮水和洗手设备;⑶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场所,应备有防毒救护用具;⑷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等危险作业场所应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报警装置、通讯装置、安全标志以及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抢救和安全疏散的设备;对于易燃易爆的材料专门妥善保管,还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所有施工人员都应熟悉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⑸有害作业场所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违规作业;实行有害作业场所定期监督监测,及时发现施工生产中存在的影响施工人员健康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督促尽快落实,防止职业病的发生。16其他应说明的事项16.1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体系16.1.1信息化管理要求根据业主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要求,配备相应的终端硬件设备,纳入发包人统一接口,并接受发包人的统一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通道使用费、软件开发使用费等费用按约定比例分摊;在拟投入本工程人员构成表中设置专人负责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中预留信息系统接入条件,施工组织设计中纳入信息系统相关内容,按照发包人标准化管理的要求承担运用主体责任,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交工程实施、管理过程中的相关资料,作为现场管理重要的基础技术管理手段和支撑;接受监理单位对信息系统的总体协调管理。16.1.2信息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⑴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综合管理部设置管理信息中心,在其他职能部门设立部门及项目兼职信息员,兼职信息员受部门领导和管理信息中心主任双重领导。 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信息化建设实施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副经理任副组长,项目部设专职信息员两名,各项目分部设兼职信息员。信息化工作组织机构、岗位职责及工作机制情况报业主备案。信息员经过业主统一组织的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信息系统实施和使用过程中信息员须不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并接受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考核,提高使用信息系统的业务能力。⑵信息管理设备的配置为保证信息管理的顺利实施,管理信息中心购置市面主流硬件设备,购置建设单位指定或认可的项目收集、整理的管理软件,确保信息流畅。⑶信息化工作的主要工作职责按照业主信息化建设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编制信息化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报业主备案。实施方案的内容应包括网络构架、硬件配置、监控及通道设置的详细布局分析。贯彻实施信息化工作的有关标准、规范和信息化工作管理的规章制度。按照业主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完成系统信息的采集、传输和保管,网络、系统硬件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对本单位及下属部门信息化建设进行业务指导和业务培训。信息化实施小组每月召开信息化工作会议,总结本单位信息化推进情况,并进行自我考评,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将会议纪要上报至信息办。根据本单位信息化实施情况,按规定及时向信息办提出信息化系统使用分析和修改意见,不断完善本项目建设的信息化系统建设。16.1.3项目管理信息构建⑴构建原则以向建设单位提供项目有关信息的数据采集系统为核心建立信息系统。建立项目管理系统、项目管理子系统两层系统。子系统负责现场施工记录、情况的收集、初步整理。项目系统负责汇总、整理,根据建设单位采集、管理系统的要求,按建设单位指定的数据格式向建设单位传送数据和信息,同时进行备份。部分子系统直接和建设单位有关部门接洽,将采集、整理的数据直接传输给建设单位。⑵建立统一的项目信息编码体系根据建设单位的统一指定编码办法建立编码体系,包括项目编码、项目单位组织编码、投资控制编码、进度控制编码、质量控制编码、物资控制编码、设备控制编码、各类档案编制编码。⑶建立项目数据库平台 使用已经成熟使用的项目数据库系统,在建设单位指定软件服务商的指导下,建立与项目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物资控制、设备控制、档案管理等系统的接口,为信息成果的存储、共享、相互调用提供性能稳定的平台。⑷建立项目信息管理功能模块以建设单位的管理系统为核心,建立包含投资管理子系统、进度管理子系统、质量管理子系统、物资管理子系统、设备管理子系统、档案管理子系统。各子系统由各部门在管理信息中心的指导下进行维护、管理、使用。⑸项目网络平台构建基于Web技术的项目网络平台,通过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模式构建项目部管理Intranet并连接到Internet,提高信息处理和传递效率。⑹视频会议系统基于网络平台实现先进的视频会议与多媒体数据交互功能。可以实现本标段项目经理部、各工区、各施工队同时进行会议;可以进行视频会议,实现多方语音、视频、数据会议功能;提供有效、丰富、安全的远程培训手段,满足跨地域各级机构之间高效率召开日常会议、学习培训、技术交流、应急指挥等活动的需要。会议视频循环功能,可以将各会场的视频图像轮流显示。用户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设置主会场、分会场以及其他流动会场。16.1.4信息管理制度⑴基本作业管理制度定岗定责,按照建设单位有关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本项目信息管理实施细则,实行信息管理标准化。实事求是反映工程建设情况,严禁捏造信息,所有上报的信息必须由总工程师审核同意。及时提供工程最新信息,尤其出现突发险情和事故,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报告建设单位、监理。对动态信息及时进行更新,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⑵建立培训制度,提高信息管理水平采取不间断培训计划,积极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管理系统培训,以适应信息知识的发展。并组织对项目部领导进行培训,主要侧重于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认识和现代项目管理的学习,以提高班子对信息管理的认识。对使用人员的培训,主要侧重于组织信息管理制度、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建设单位指定软件公司的系统操作的培训。16.1.5信息管理流程⑴信息的采集 信息采集内容:反映工程现场施工情况的数码照片、数码录像;施工图纸的电子化;工程施工方案图纸;设计变更图纸;电子文档签章;人力、材料、机械设备、资金等资源统计;进度、投资等统计报表;安全质量保证资料;天气气象资料;沉降观测数据分析;其他项目需要信息管理所需要的资料。采集手段和时效:采用绘制、填写、拍摄、扫描等手段,对工程项目信息进行收集,对于静态消息要及时进行上报存储,对于动态消息要及时收集上报,及时更新,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⑵信息的加工整理及传递对各方面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鉴别、选择、核对、合并、排序、更新、计算、汇总,生成不同形式的数据和信息,以提供给建设单位、监理及项目部各类管理人员。使用网络平台传输、共享数据,在项目部内部通过数据库、Intranet(局域网)实现数据的传送和共享;通过Internet与建设单位、监理进行数据和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并使用传真、电话等作为辅助手段。⑶信息存储处理后的项目信息按照统一编码、固定的格式进行存储,一般存储在服务器,使用移动硬盘和光盘(刻录)进行安全备份。16.1.6信息安全管理项目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建立防范非法入侵、安全审计、病毒监测及系统数据灾难恢复等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建立实时监测制度。安全系统的核心技术设备和软件必须通过安全监测。项目部信息化工作的部门遵守国家有关信息安全保密规定,确保本部门提供的上网信息的真实性。直接发布其它部门交换共享的数据,必须经过数据来源部门认可。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对网络运行、安全、保密等负有主要技术责任,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计算机操作规程,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因利用本铁路建设信息网络而造成的纠纷或由此而引发的民事或刑事责任,按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处理。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自觉保守国家、行业和单位秘密。16.1.7信息化视频监控系统设置⑴视频会议系统施工项目管理机构设置视频会议系统终端设备,按发包人确定的标准,统一组织实施,其传输通道统一租用的VPN专用通道。⑵混凝土拌合站信息化系统 混凝土拌合站信息化系统建设,按业主确定的标准,统一组织实施,必须符合《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合站标准化管理意见》及业主相关信息化文件管理要求。⑶试验室信息系统试验室信息化系统建设,按业主确定的标准,统一组织实施,必须符合《铁路工地实验室标准化管理意见》及业主相关信息化文件管理要求。⑷施工防灾监控根据本标段施工环境,对易发生落石、洪水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地段,在本标段内设置专用防灾监控系统,其信息接入本标段的安全监控系统,并接入到业主的建设项目信息系统。⑸沉降变形监测信息化系统按照业主要求将沉降变形监测数据、资料输入发包人数据管理系统、配置相关设备。16.2征地拆迁计划与措施16.2.1征地拆迁计划编制依据⑴2015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新建北京至张家口铁路节能评估报告的审查意见》(发改办环资[2015]2035号)。⑵2015年9月,环境保护部《关于新建北京至张家口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15]195号)。⑶2015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北京至张家口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2015]2135号)。⑷2015年12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北京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新建北京至张家口铁路初步设计的批复》(铁总鉴函[2015]1351号)。16.2.2总体思路项目经理部成立征地拆迁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本着统一思想、职责明确、程序规范的原则,在京张高速铁路有限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积极与京张高铁征地拆迁领导小组及征地拆迁现场包保组进行充分沟通。配合做好现场勘测定界、附着物清点、房屋评估、费用审价、费用清理等工作的相关内容,加强人员培训,加强沟通和协调工作。按照京张铁路实施方案各个阶段的重点工作,明确项目经理部的征地拆迁工作任务,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先易后难”的基本原则,确保关键工程工期节点,制定有效措施,强力推进相关配合工作,满足施工进度需要。争创典型、做好样板,为建设单位全线推广“典型示范”做好最佳实践基地。 成立征地拆迁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预案领导小组,本着主动应对群体性事件、维护稳定大局,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形成统一指挥和快速反应机制。发生群体性事件,要立即向包保组汇报,并妥善处理。16.2.3征地拆迁相关工作范围⑴建设用地拆迁现场操作阶段主要工作:依据施工用地图,确定铁路区间、站场用地、改移工程(含地方道路)用地。⑵临时用地协调工作:按照施工图现场核对,确定取弃土场、预制梁场、轨枕场及铺轨基地用地。新建大小型临时工程设施用地(汽车运输便道、管片预制场、泥水处理厂、废浆处理厂、钢筋加工场、材料厂等)。⑶“三电”和管线迁改的配合工作:110kV及以上电力线路迁改和35kV及以下电力线路、通信、信号、给排水、天然气及油气等管线迁改。16.2.4征地拆迁推进措施⑴成立征地拆迁领导小组,设专职人员(项目书记)负责征地拆迁工作,设置征拆协调部,具体负责征地拆迁的具体事宜;⑵复核建设用地图纸,向建设项目用地所属县(市、区)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建设用地图纸及相关资料,提报用地计划;⑶配合勘测定界单位测设用地界址,负责开挖界沟、理清管段所属行政辖区分界里程,确认权属人。同一区域及不同施工单位要相互配合,同时完成;⑷与县(市、区)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现场复核确认用地范围、类别、权属及征地数量;清点丈量用地范围内的建(构)筑物种类,确认数量;负责绘制房屋等平面示意图,计算标注红线内外面积;配合填写清点核量表和办理各方确认签章;⑸提供按施工排水用地图(含变更设计)计算无误后的《铁路用地界桩表》,与行政主管部门共同按行政村级区域认定,办理签章;⑹确认征地拆迁数量完成情况,月末填报完成数量统计表;(7)负责征地拆迁摄影摄像工作,负责收集、整理、刻录征地拆迁有关资料,编制地亩竣工文件并办理移交;(8)详细调查用地范围内涉及的沟、渠、路、管、塘,核对设计处理方案;调查隧道顶部生产生活设施情况,形成原始资料;(9)积极主动协助建设单位做好征地拆迁协调和确权办证工作;(10)参加征地拆迁费用清理工作,并按要求签字盖章。 16.2.5征拆主要工作及节点根据本标段调查结果,主要征拆工作及节点如下表。表16.2.5-1征拆工作内容及节点位置类别序号项目情况说明方案措施产权(主管)单位联系人制约施工项目完成节点时间1#竖井房屋拆迁及征占地1-1好家居单层临街商铺此处占用部分停车场约940㎡。该停车场规划88个车位。占用单层临街商铺总计921㎡。租户19家。需要拆除房屋产权:好家居建材装饰市场有限责任公司。地籍:首都开发控股有限公司。李瑾:18910227787如未完成1#竖井施工场区征拆改移及临时占地,则无法开展施工准备工作:挖探、办公室、宿舍建设、大临布置含(供电布置、供水布置、钢材水泥库房、场地硬化及分区)等,并进一步制约后续围护结构施工、基坑开挖等关键线路施工。2016年8月7日1-2金五星停车场需要占用金五星停车场,约1900㎡。停车场在记186车位。占用临街商铺总计161㎡,租户5家。需要拆除停车场地上物产权为金五星商贸城,地籍为蓟门农工商公司电话62226829北侧盾构井施工影响范围外拆迁部分1-3厕所盾构区间侧上方,平面距离0.3m。72平,海淀环卫中心四队。位于盾构井北侧,对盾构施工影响较大。需要拆除海淀环卫中心687162851-4商铺盾构区间正上方,二层商铺,含一高压箱,87平(位于公厕向北140m,本图未显示)需要拆除蓟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1-5好家居办公室好家居办公室,165平。对盾构施工影响较大。 好家居李瑾园林绿化2-1柳树共有胸径为30-40cm的柳树10棵。位于明光西路东侧路边,在施工围挡范围内,影响明挖段施工。移除海淀区园林局绿化一队 地上物3-1路灯路灯7处。位于围挡范围内,影响场地临建设施建设。拆除路灯管理处 3-2架空线杆架空线杆,分别为4根10kvA高压线、3根1kvA线杆,某编号蓟西开002路12。位于盾构井始发段围挡区域,其中,3根10kvA高压线位于竖井口上方,影响盾构机的吊装。改移海淀区电力局 3-3信号塔电信信号发射塔及线箱一座。位于明挖段区域,影响明挖段施工。拆除产权单位为电信  3-4停车收费岛共有停车收费岛4处,好家居2处、金五星2处。位于施工围挡范围内,影响临时设施建设。拆除好家居、金五星 3-5停车场岗亭好家居、金五星各一处。位于施工围挡范围内,影响临时设施建设,拆除难度一般。拆除好家居、金五星 3-6公交站牌80路公交站牌,此外有123、87路公交车从此处经过(双向)。位于明挖段区域,后期临时围挡施工后,公交车导行困难,需要改移。改移公交集团 3-7班车站牌金五星班车站牌。位于施工围挡范围内,影响临时设施建设。改移金五星 3-8好家居广告牌好家居广告牌3处,长7m,高2.5m。位于施工围挡范围内,影响临时设施建设。拆除好家居 3-9垃圾桶4处,垃圾车1处海淀环卫中心转运站NO.G-599、448等。位于施工围挡范围内,影响临时设施建设。拆除海淀环卫中心转运站62920078管线改移4-1电信井盖围挡范围,共有电信井盖3处,其中电信井为混凝土结构长3米,宽1.5米,深2.5米。井内4*2管,1根光纤。位于施工围挡范围内,影响临时设施建设,其中一处电信井盖位于围护桩位置,需要改移。迁改北信基础马奇135819312954-2架空线10KV线杆4根,1KV线杆3根。其中有10KVA高压线位于竖井井口上方改移或入地海淀区电力局 4-3污水管涵在明光西路西侧有一条污水管涵,深约1米,宽90公分。位于施工围挡范围内,影响临时设施建设。废除市政处 4-4污水管线在金五星商贸城建筑前约5米处,有污水井,里面充满污水,水面距离井盖约50公分。经调查,呈南北走向由北向南汇入市政管线。位于施工围挡范围外,对场地临时设施建设影响较小。不处理金五星 4-5雨水明沟金五星停车场东侧边缘有南北走向宽40公分的雨水明沟,由北向南汇入市政雨水管线。位于施工围挡范围内,影响临时设施建设。废除金五星  2#竖井房屋拆迁及征占地1-1清华园火车站需拆除面积1930㎡拆除北京铁路局 2016年11月30日园林绿化2-1桃树98颗,直径5cm左右。移走圆明园绿化一队绿化队胡凤艳:155101886192-2槐树21颗,直径15-20cm.(其中1颗直径30cm。移走园林绿化2-3松树20颗,直径15-20cm。移走圆明园绿化一队2-4柳树1颗,直径80cm。移走2-5小松柏高度25cm,约75㎡。移走地上物3-1天桥清华园站1.2号站台通道。拆除北京铁路局站内:010-518666693-2铁路轨道京包线4条轨道。拆除北京铁路局站内:010-518666693-3路灯清华园站两侧站台共8个拆除北京铁路局站内:010-51866669管线改移4-1通信光缆南北方向布设,理论埋深800mm,未看到检修口,电缆根数1根,接信号塔。改移或废弃重建西直门电务段010-518661754-2电缆南北方向布设,理论埋深800mm,电缆根数1根,接站台两侧路灯。改移或废弃重建西直门电务段010-518661754-3污水井清华园站内排水用改移或废弃重建清华园站010-518666694-4绿化水管车站东侧绿化地内埋深1m,南北走向。 圆明园绿化一队绿化队胡凤艳:1551018861931-1需占清华同方内部停车场面积4080㎡占地清华同方物业 如未 #竖井房屋拆迁及征占地清华同方停车场完成3#竖井施工场区征拆改移及临时占地,则无法开展施工准备工作:挖探、办公室、宿舍建设、大临布置含(供电布置、供水布置、钢材水泥库房、场地硬化及分区)等,并进一步制约后续围护结构施工、基坑开挖等关键线路施工。8月7日2016年1-2海淀区绿化园林需占海淀区绿化队园林面积4970㎡占地海淀区绿化队 1-4地铁13号线需占地铁13号线空地面积1515㎡占地京港地铁 园林绿化2-1椿树共计3棵,胸径分别为16、24、28cm。伐移海淀区绿化1队 2-2小白杨共计75棵,胸径范围在10-14cm。伐移海淀区绿化1队 2-3大白杨共计18棵,胸径范围在40-49cm。伐移海淀区绿化1队 2-4黑杨树共计20棵,胸径范围在35-64cm。伐移海淀区绿化1队 2-5桃树共计21棵,胸径范围在2.5-6.4cm。伐移海淀区绿化1队 2-6柳树共计14棵,胸径范围在8-13cm。伐移海淀区绿化1队 2-7松树共计36棵,胸径范围在10-13cm。伐移海淀区绿化1队 2-8土树共计82棵,胸径范围在8-13cm。伐移海淀区绿化1队 2-9榆树共计2棵,胸径分别为1327cm。伐移海淀区绿化1队 2-10迎春树共计113株。伐移海淀区绿化1队 2-11槐树共计11棵,胸径范围在6-13cm,有一颗为35cm。伐移海淀区绿化1队  2-12大杨树共计2棵,胸径分别为82m、68m。伐移海淀区绿化1队 2-13莲刺共计80株。伐移海淀区绿化1队  地上物3-1自行车车棚1、栏杆规格2m宽,共计22个,总长度66m。2、车棚:横向5个竖向20个。征迁清华同方物业 3-2车棚内古树杨树1棵,胸径2.67m;死树1棵,胸径2.25m。伐移清华同方物业 3-3停车位1、月租:130个(平常停车80辆左右)2、临时:45个,尺寸为2.5*5m。征迁清华同方物业 3-4停车位内部设施1、门脸房2个2、灯杆9根3、监控杆3根4、打卡器4个5、停车场标示牌3个6、升降杆2组7、垃圾桶1个征迁清华同方物业 3-5停车位内树木1、杨树62棵,胸径范围在1.09-2.17m。伐移清华同方物业 3-6集装箱、货车箱1、集装箱规格6*3m,共计3个2、货车箱规格4*2m,共计2个征迁清华同方物业 管线改移1移动通信约40根,东西下穿铁路改移产权单位:中关村信息工程公司2自来水1根∅1400东西下穿铁路改移产权单位:北京市自来水集团3通信约26根,东西下穿铁路改移产权单位:北京通信4天然气2根∅500、∅1700改移产权单位:北京市燃气集团5自来水1根∅1950改移产权单位:北京市自来水集团6通信东西下穿铁路改移产权单位:北京通信7电力5根东西下穿铁路改移产权单位:北京电力8通信2根东西下穿铁路改移产权单位:北京通信 16.3创优规划及保证措施16.3.1创优规划及目标全线整体质量全面达到国家、铁路总公司及京张高速铁路有限公司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一次成优、全面创优,全线综合工程创国家优质工程奖。以满足建设单位全线创优规划为前提,规划本管段的创优目标,项目创优计划详见表16.3.1-1。表16.3.1-1工程项目创优计划表序号项目名称创优目标1全标段满足全线创优规划要求2隧道工程创全线优质样板工程16.3.2创优规划保证措施创优规划保证措施详见表16.3.2-1。表16.3.2-1创优规划保证措施序号落实措施具体内容1成立创优领导小组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创优领导小组,安质环保部具体负责本标段工程的质量管理和创优工作,工程管理部协助工作,各施工队队长和技术主管负责各自管区项目的质量创优工作;从机构、人员和制度方面形成完善、务实、高效的质量内控网络,紧紧围绕创优目标,高起点、高标准,切实抓好创优规划的安排和落实。2加强创优教育教育广大职工处理好“创优与工期、创优与效益、创优与个人收入、创优与企业信誉及发展”的关系,增强全体参建职工的质量意识和创优观念,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开展群众性创优活动。3依靠科技,合理配置资源积极依靠本投标人在人才、技术、设备等各方面的优势,配置具有丰富的高速铁路路基、桥梁、隧道及轨道施工管理经验的人才及精良的施工机械设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4开展标准化作业施工进场后,及时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单项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制订出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工艺标准、质量标准”,施工中严格按照建设单位审查确定的方法、工艺、标准、规程进行,确保操作标准化,保证每一道工序达到高标准、高质量。5加强管理、奖罚分明为确保创优规划目标实现,根据创优档案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推行各级包保责任制,各级签订责任状,并根据创优规划目标的落实情况,实行严格的奖优罚劣制度。对没有达到创优标准的工序或分项工程,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组织工程、安全、质检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作业负责人等研究分析原因,并制定整改和预防措施,以整改本道工序和指导其他项目的相应工序的操作,从细处、从源头保证创优目标的实现。 6细化措施、责任到人根据本标段工程所有项目的特点,分别制定详细的创优目标和措施。建立工程创优档案,将各项目、各分部、各分项工程、各施工工序、各环节等创优标准确定并落实到各具体负责的施工队,明确施工队长、技术负责人、作业工班的责任。7勤检查、细检验根据制定的详细创优目标和工程实际进度,对所有工程项目的施工及时检查;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认真详细检验,关键部位按照比现行规范高一个等级的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建立细致的创优档案,及时记录各项目创优的进度、安全、质量等实际情况,为落实创优规划所确定的创优目标提供必要详细数据,以便及时指导和管理。16.4创新措施16.4.1创新目标和途径创新目标:紧密结合京张高铁工程建设,通过开展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施工技术创新,达到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全面实现工程建设管理目标。组织机构:项目部成立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制定创新目标和实施方案,明确项目各部门创新工作职责,制定考核和奖惩办法。工作方针:根据本单位研发能力,围绕建设单位科技创新目标进行原始创新,利用各种渠道和优势引进对建设项目有实用价值的创新技术与研究成果,通过适应性试验研究或继续研究进行消化、吸收、应用、再创新。16.4.2创新工作主要方面和内容根据京张铁路工程实际,围绕管理创新、施工创新,主要内容为施工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新型材料应用;质量、安全控制方法;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能源节约等。16.4.2.1管理创新针对安全、质量、工期三个方面,探索BIM在建设工程实施阶段的应用。在施工阶段,采用三维可视化的施工技术交底,实现技术交底的直观、易懂、不出差错;虚拟施工,实现工程项目全过程三维虚拟施工演示;三维形象进度管理,实现三维可视化的计划与实际进度的对比,并进行工期预警;施工信息,实现施工过程中重要施工信息的填报和管理功能;快速自动算量,实现工程量、材料、人工、机械设备的实时计算;问题提交与解答,实现问题的快速提交、快速解答、快速反馈、问题回溯等管理功能;安全风险管理,为安全风险培训、消减风险、控制风险提供指导和形象的参考。16.4.2.2施工创新 我单位在隧道施工采用混凝土喷浆机械手作业、混凝土湿喷技术、隧道施工采用网片焊接机作业、桩基钢筋笼自动化焊接技术应用、轨道板冬期铺设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创新。16.5缺陷责任期内的维护方案⑴工程完工成立不少于100人的工程维护组,以项目总工程师为组长,主管工程师为常务副组长,质量保修期内对工程的维护工作。⑵质量保修期内,维护组要定期对所建工程进行全面、仔细地组织检查,遇地震、暴雨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后要随时组织检查,对出现的工程缺陷要登记清楚,分析缘由,及时向建设单位上报缺陷数量、缺陷范围、缺陷责任及原因等,并立即组织维修。⑶质量保修期内工程的维护,要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进行,必要时采取可行的防护措施,确实需要中断运行时必须在建设单位同意下才可进行。⑷各项缺陷修复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并取得工程师和建设单位代表认可。⑸缺陷责任期内,本投标人成立的维护组必须保证管段排水畅通、沟、渠内没有淤积物和阻塞物。16.6与建设、监理、设计、公务人员及其它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16.6.1与建设单位的配合与协调加强与业主的联系,密切配合,理解、贯彻业主意图,满足合同要求。⑴进场后尽快与建设单位取得联系,展开施工前期准备。⑵根据合同要求,配合搞好建设单位安排的各项任务。⑶对业主提出的要求和指令负责解决落实并做好记录,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业主。⑷对需要建设单位协助解决的问题以书面形式提出,确保工程正常运行。⑸对工程接口界面,服从业主的统一协调并认真执行接口工作的有关指令。16.6.2与监理单位的配合与协调⑴尽快与监理取得联系,尽早将施工计划方案报监理部门,争取早日批复,尽快开工。⑵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统一指挥,以大局为重,在监理工程师的统一协调和指挥下,实现与相邻承包商的密切配合,确保顺利完成工程项目的施工。16.3.3与设计单位的配合与协调加强同设计单位的配合,对于理解设计意图、严格执行设计文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⑴根据工程进展,邀请设计单位到现场指导工作;制定重大方案,邀请设计单位予以指导或审定;对于监控量测信息,及时与设计沟通,便于及时调整设计,保证工程安全、质量。 ⑵进场后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设计文件,充分领会设计意图,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参加技术交底会,确保设计意图在施工中顺利贯彻。⑶与设计单位加强联系,积极协助设计单位做好施工中的信息反馈工作。⑷当现场施工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变更申请,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16.6.4与其它施工单位的配合与协调⑴服从大局,确保关键工期:在组织施工时,面向整体,服从大局,听从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协调指挥和有关指令。搞好接口界面的工作,确保“关键工期”的实现。⑵明确施工接口的职责、权限:根据设计文件和现场的调查资料,充分考虑施工接口部位及其内容,制定预防措施。在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统一协调下,明确各承包商的职责权限。⑶加强施工组织与管理,确保自身工程施工质量,为其它专业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⑷由副经理成立协调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协调,确保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指令的有效实施。⑸项目部设专人负责施工接口协调工作,服从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统一协调和有关指令。16.6.5与北京市有关部门的配合与协调⑴本工程施工场区围挡及施工作业会对周边交通造成一定影响,按照城市交通规则制订施工交通疏解方案,并报有关部门审批,取得交管部门同意后共同进行交通疏解。⑵本标段施工范围内存在多条市政管线,施工前与当地市政部门取得联系,共同调查、商讨管线改移事宜,并做好绿地、景观及林木的调查和保护工作。⑶与北京市当地银行、税务部门、民政部门、公安部门联系,尽快办理信贷、税务和人员暂住证、临时户口等事宜,为项目部施工队尽早进场施工做好准备。16.6.6与当地市民协调措施⑴了解北京市当地居民分布情况,风俗民情等,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和规章制度。⑵教育广大职工尊重市民的生活习惯、风俗、惯例,在施工过程中搞好与周围居民的团结,减少扰民,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以便工程顺利进行。⑶采用搭设厂棚、设隔音板等措施,施工及生活污水先处理再排放,以尽量减少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干扰,一旦产生影响,要及时和周围居民沟通,并尽可能采取措施解决。⑷发扬“干一方工程,交一方朋友,树一座丰碑”的优良传统。⑸ 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创建和谐文明的氛围,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文明施工教育,展示企业团结向上的精神,拼搏努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施工组织设计附图、附表表6-1拟为承包本工程设立的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图表6-2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表6-3拟配备本工程的测量、试验仪器设备表表6-4施工进度计划表6-4-1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表6-4-2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表6-5劳动力配置计划表表6-6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表6-7临时工程占地计划表表6-8外部电力需求计划表表6-9合同用款估算表表6-10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表6-11质量管理人员配备表表6-12质量保证体系图表6-13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表6-14安全管理人员配备表表6-15安全保证体系图表6-16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表表6-17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表6-17-1DK14+090~DK14+450明挖区段土建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表6-17-2DK18+200~DK19+420明挖区段土建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表6-17-32#竖井土建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表6-17-4盾构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表6-17-5钢筋混凝土管片预制厂平面布置图 表6-1本工程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图说明:1、为适应本工程施工的需要,确保本标段建设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工程进度,我单位将积极贯彻执行铁总第51号文《关于积极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本标段主要工程采用架子队管理模式,采用项目经理部、项目分部模式管理。2、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名,常务副经理1名,总工程师1名,副经理2名,质量负责人1名,安全总监1名,党工委书记1名,并设立10个职能部门;项目部下设2个项目分部,项目分部设4个工区、9个架子队。 表6-2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标段:JZSG-1标段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国别产地制造年份额定功率(kw)生产能力用于施工部位备注专用设备1液压成槽机GB602德国2014隧道自有2旋挖钻机SR200C14湖南2014隧道自有3泥水平衡盾构机φ=12.6m2隧道新购4泥水分离设备22500m3隧道新购5泥浆生产设备2河北2013隧道自有6213kw港口牵引车213kw8北京2013隧道自有7砂浆拌和站UJZ-2002太原2014隧道自有8750t履带吊400T2长沙2013400T隧道自有隧道工程1自卸汽车≥15t24山东2014隧道自有2挖掘机≥0.8m3PC300-624山东20141.3m³隧道自有3汽车吊机≥16tQY25K-26徐州201425t隧道自有4装载机≥3m3L50GN2徐州20133m³隧道自有5混凝土输送泵≥60m3/hSYM5161THB-10028C-8GW3长沙201468m³/h隧道自有6砼输送车≥60m3/hHDT525010山东20149m3路桥隧自有7砼喷射机械TK7008辽宁20147m³/h隧道自有8门吊≥10tMGHZ203郑州201520t隧道自有94L-20/8电动空压机4L-203济南2011隧道自有10V-9/7内燃空压机V-9/72浙江2014隧道自有11二次衬砌台车≥12m电动自行3福建201312m隧道自有12800KVA变压器S11-M-800KVA6山东2014800KVA隧道自有13200Kw发电机FF300GFT8江苏2014300kw隧道自有14洒水车≥8000LJZQ5150GSS2山东20159550L隧道自有15门式吊机45T45T2长沙201345T隧道自有16汽车吊150t2山东2014150T隧道自有17履带吊320T1湖南2014隧道自有18履带吊150T1湖南2014隧道自有路基工程1推土机(≥162kw)T220A8山东2014162路基自有2挖掘机(≥1.5m³)SY365H-98长沙20151.5m3路基自有3装载机(≥3m³)ZL50GN4徐州20143m3路基自有4自卸车(≥15t)斯太尔30济南201415t路基自有5振动压路机(≥20t)3YJ258北京201425t路基自有6平地机(≥132kw)132kw3江苏2013132kw路基自有7长螺旋钻机(Ф≥500mm)CFC255湖南2014400kN路基自有8洒水车(≥80001)10m34山东2014路基自有 桥涵工程1旋挖钻机Ф≥1.0mmYTR150D6河南2014150kN•m桥涵自有2砼输送泵≥60m³/hHBT60SEA-18162武汉201461m³/h桥涵自有3汽车吊机≥25tQY502山东201350t桥涵自有4发电机组≥300kw300GF292沈阳2014300kW桥涵自有5对焊机UN-5012江苏201450桥涵自有轨道工程1轨检小车安博格GRP1004河南2014轨道自有2振动梁SZP-4006杭州2014无砟道床自有3框架式轨排44沈阳2014无砟道床自有4随车吊2山东2013无砟道床自有5螺杆调节器LT90440山东2014无砟道床自有6汽车吊25t2湖南2013无砟道床自有7三向调节设备8广东2013无砟道床自有8龙门吊16t2山东201317m跨无砟道床自有其他设备1钢筋加工设备加工14济南2014钢筋工程自有2管片模板8北京2016管片新购3插入式振捣器HX.19-0180杭州2015管片自有4钢筋切断机GQ40A10杭州2014管片自有5钢筋弯曲机GW4010杭州2013管片自有6钢筋调直机TQ4-1410沈阳2014管片自有 表6-3拟配备本工程的测量、试验仪器设备表标段:JZSG-1标段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国别产地制造年份已使用台时数用途备注中心试验室1.万能材料试验机1000kN1浙江2013500检测良好2.钢绞线试验机1000kN1威海2014500检测良好3.万能材料试验机300kN1浙江2013500检测良好4.冷弯冲头Ф6-125mm1套济南2015500检测良好5.洛氏硬度计HR1501莱州2013500检测良好6.水泥恒应力压折一体机300kN1绍兴2014500检测良好7.电液式压力试验机2000kN1浙江2013500检测良好8.单卧轴搅拌机60升1上虞2015800混凝土良好9.砼贯入阻力仪HG-801上虞2013500混凝土良好10.混凝土电通量仪DTL-A1北京2013500混凝土良好11.混凝土回弹仪ZC3-A4乐陵2014500混凝土良好12.混凝土养护室控温控湿仪BSY-601上海20131000混凝土良好13.混凝土压力泌水仪YS-21上虞2015500混凝土良好14.混凝土振动台1平米1上虞2013500混凝土良好15.坍落度筒(带捣棒)加厚2mm4上虞2014500混凝土良好16.全自动切割机SCQ-11上虞2013500混凝土良好17.双端面磨平机SCM-2001上虞2015500混凝土良好18.混凝土抗渗仪HP-4.01上虞2013500混凝土良好19.混凝土弹性模量仪1上虞2013500混凝土良好20.混凝土收缩膨胀仪卧式1上虞2014500混凝土良好21.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机KDR-V91北京2013500混凝土良好22.数显含气量测定仪7L1日本2015500混凝土良好23.砼氯离子扩散系数测定仪CABR-RCM1北京2013500混凝土良好24.立式钻芯机HZ-2001铜陵2014500混凝土良好25.劈裂夹具1河北2013500混凝土良好26.混凝土限制膨胀率试模9济南2015500混凝土良好27.混凝土抗压试模1503216浙江2013500混凝土良好28.混凝土抗压试模100350浙江2013500混凝土良好29.混凝土抗渗试模175×185×1509组浙江2014500混凝土良好30.水泥干缩试模25×25×2806浙江2013500混凝土良好31.混凝土抗冻试模100×100×40018浙江2015500混凝土良好32.混凝土干缩试模100×100×5159浙江2013500混凝土良好33.混凝土弹性模量试模150×150×30010块浙江2014500混凝土良好34.钢筋锈蚀试模30×30×956浙江2013500混凝土良好35.砼抗裂试模305×425×10018无锡2015500混凝土良好36.砂浆保水性试验设备2济南2013500砂浆良好37.压浆剂毛细泌水率仪1济南2013500砂浆良好38.压浆剂压力泌水率仪ZST-31济南2014500砂浆良好39.压浆剂充盈度管1济南2013500砂浆良好40.砂浆稠度仪SC-1451上虞2015500砂浆良好41.砂浆搅拌机UJZ-151上虞2013500砂浆良好 1.砂浆分度层仪1501上虞2014500砂浆良好2.砂浆试模70.7320无锡2013500砂浆良好3.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1沧州2015500砂浆良好4.水泥胶砂流动度仪NLD-31无锡2013500水泥良好5.水泥电动抗折机300N1沈阳2013500水泥良好6.水泥胶砂搅拌机JJ-51无锡2014500水泥良好7.水泥净浆搅拌机NJ-1601无锡2013500水泥良好8.水泥胶砂振实台ZT-961无锡2015500水泥良好9.水泥沸煮箱FZ-31A1无锡2013500水泥良好10.水泥凝结时间测定仪2上海2014500水泥良好11.水泥自动养护水箱HBY-641上海2013500水泥良好12.水泥标准养护箱HBY-40B1上海2015500水泥良好13.水泥砂浆稠度漏斗HR-LD131济南2013500水泥良好14.水泥浆泌水膨胀率仪1济南2013500水泥良好15.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FBT-91北京2014500水泥良好16.水泥细度负压筛FSY-1501上虞2013500水泥良好17.雷氏测定仪1沧州2015500水泥良好18.水泥标准用水量加水器150ml4济南2013500水泥良好19.抗硫酸盐试模10×10×6018无锡2014500水泥良好20.水泥胶砂试模40×40×16020无锡2013500水泥良好21.水泥纵向限制器40×40×15810沧州2015500水泥良好22.游离钙测定装置1北京2013500化学良好23.酸度计PHS-3C1上海2013500化学良好24.直读式火焰光度计FP6401上海2014500化学良好25.氯离子分析仪CL-51北京2013500化学良好26.箱式电阻炉4~131龙口2015500化学良好27.可见分光光度计7230G1上海2013500化学良好28.砂芯过滤装置1河北2014500化学良好29.蒸馏器1000ml2河北2013500化学良好30.可调式电砂浴DK-31河北2015500土工良好31.土壤筛Φ3001河北2013500土工良好32.相对对密度仪/1河北2013500土工良好33.振动台法最大干密度试验仪/1河北2014500土工良好34.灌砂筒Φ1505河北2013500土工良好35.灌砂筒Φ2005河北2015500土工良好36.级配碎石筛Φ3001上虞2013500土工良好37.土壤密度计TM1上海2014500土工良好38.电动无侧限压力仪1上海2013500土工良好39.电动脱模器DL1北京2015500土工良好40.光电式液塑限测定仪SDY-11上虞2013500土工良好41.多功能电动击实仪JZ-2D1北京2013500土工良好42.杠杆压力仪HM-11上虞2014500土工良好43.表面振动压实仪BZYS-42121沭阳2013500土工良好44.虹吸筒/1河北2015500土工良好45.无侧限试模(钢)φ5013无锡2013500土工良好46.无侧限试模(钢)φ10013无锡2014500土工良好 1.无侧限试模(钢)φ15013无锡2013500土工良好2.震击式标准振筛机ZBSX-92A1上虞2015500集料良好3.碱骨料试验箱JKS1北京2013500集料良好4.针片状规准仪1浙江2013500集料良好5.石子筛Ф300mm2上虞2014500集料良好6.砂石筛Ф300mm2上虞2013500集料良好7.压碎值测定仪2上虞2015500集料良好8.容量筒1-50L1套上虞2013500集料良好9.容量筒10L20L30L1套上虞2014500集料良好10.放大镜和不锈钢云母针10×1上虞2013500集料良好11.坚固性试验网篮2石子4砂子1套上虞2015500集料良好12.增实因子测定仪1上虞2013500集料良好13.一级道砟筛1上虞2013500道砟良好14.道砟针片状试验室10孔1上虞2014500道砟良好15.道砟压碎值1上虞2013500道砟良好16.电热鼓风干燥箱101A-34上虞2015500检测良好17.电子天平15Kg;1g2福州2013500检测良好18.电子秤100kg;10g1福州2014500检测良好19.静水天平5000g/0.1g1福州2013500检测良好20.电子天平2000/0.01g2福州2015500检测良好21.电子天平30kg;0.1g2福州2013500检测良好22.电子天平6Kg,0,01g1福州2013500检测良好23.电子天平500g;0.1g1福州2014500检测良好24.分析天平200g;0.1mg1上海2013500检测良好25.温湿度计272A6上海2015500检测良好26.便携式电子测温计AR3501上海2013500检测良好27.电子秒表2上海2014500检测良好28.百分表0-104威海2013500检测良好29.百分表0-504威海2015500检测良好30.精密压力表0-60Mpa4上海2013500检测良好31.电动调速搅拌机JJ-11江苏2013500检测良好32.万能角度尺320度1威海2014500检测良好33.数显卡尺200mm;0.022成都2013500检测良好34.数显卡尺300mm;0.021成都2015500检测良好35.数显卡尺500mm;0.021桂林2013500检测良好36.深度游标卡尺300mm;0.021成都2014500检测良好37.高度游标卡尺500mm;0.021成都2013500检测良好38.刀口尺75mm;0级1成都2015500检测良好39.刀口尺125mm;0级1成都2013500检测良好40.刀口形直角尺63mm×40mm1成都2013500检测良好41.刀口形直角尺160×100mm1成都2014500检测良好42.塞尺0.002-1.001上海2013500检测良好43.钢直尺500mm2青岛2015500检测良好44.钢直尺1000mm1青岛2013500检测良好45.钢卷尺5m1青岛2014500检测良好46.温度计15上海2013500检测良好 1.泥浆三件套1上海2015500现场检测良好2.轻型触探仪N102河北2013500现场检测良好3.重型触探仪63.52河北2013500现场检测良好4.K30承载试验仪2河北2014500现场检测良好5.读数显微镜2上海2013500现场检测良好6.锚杆拉力计30t2北京2015500现场检测良好7.3m直尺1北京2013500现场检测良好8.钢筋锈蚀测定仪PS-61北京2014500现场检测良好9.基桩动测仪RS-1616K1武汉2013500现场检测良好10.跨孔超声检测仪RS-ST06D1武汉2015500现场检测良好11.钢筋位置测定仪ZBL-R6301北京2013500现场检测良好12.EVD1德国2013500现场检测良好13.拉力机WDW-501上海2014500检测良好14.哑铃裁刀6×115mm2江都2013500防水材料良好15.哑铃裁刀10×120mm1江都2015500防水材料良好16.哑铃裁刀4×75mm1江都2013500防水材料良好17.哑铃裁刀4×50mm1江都2014500防水材料良好18.直角撕裂裁刀90°1江都2013500防水材料良好19.裤形裁刀1江都2015500防水材料良好20.新月形裁刀1江都2013500防水材料良好21.哑铃裁刀2×35mm1江都2013500防水材料良好22.圆形试样裁刀Φ291江都2014500防水材料良好23.高压不透水仪JT3-061沧州2013500防水材料良好24.低温弯折仪QSY-071沧州2015500防水材料良好25.热老化箱4011上海2013500防水材料良好26.饱和容器Ф300mm1河北2014500防水材料良好27.密度计1.2~1.3g/cm32冀州2013500防水材料良好28.密度计1.3~1.4g/cm32冀州2015500防水材料良好29.密度计1.4~1.5g/cm32冀州2013500防水材料良好30.干燥箱101-1A1上虞2013500防水材料良好31.电子天平AR223CN1上海2013500防水材料良好32.邵尔硬度计A型1温州2013500防水材料良好33.橡胶永久压缩试验仪JG-40201江都2013500防水材料良好34.测厚仪0-10mm1江都2013500合成材料良好35.臭氧老化试验箱GP/CY0101无锡2014500防水材料良好36.土工刺破试验附件1温州2013500合成材料良好37.土工顶破试验附件1温州2015500合成材料良好38.土工布撕破夹具1温州2013500合成材料良好39.土工布厚度仪YT0601温州2014500合成材料良好40.橡胶低温脆性试验机JG-40681江都2013500防水材料良好41.冲片机CP-251江都2014500合成材料良好42.双头磨片机JG-41011江都2013500合成材料良好43.低温试验箱TH-60-150-WA1北京2015500防水材料良好44.加热伸缩装置QSX-151天津2013500防水材料良好45.氙灯耐气候试验箱GP/XD0101无锡2014500防水材料良好46.土工布透水性测定仪YT0201温州2013500合成材料良好 1.玻璃器皿1批上海2015500化学良好2.化学试剂1批中国2013500化学良好工区试验室(3个)3.万能材料试验机1000kN2浙江2013500检测良好4.万能材料试验机300kN2浙江2014500检测良好5.冷弯冲头Ф6-125mm2济南2013500检测良好6.水泥恒应力压折一体机300kN2绍兴2015500检测良好7.电液式压力试验机2000kN2浙江2013500检测良好8.单卧轴搅拌机60升2上虞2014800混凝土良好9.砼贯入阻力仪HG-802上虞2013500混凝土良好10.混凝土回弹仪ZC3-A8乐陵2015500混凝土良好11.混凝土养护室控温控湿仪BSY-602上海20131000混凝土良好12.混凝土压力泌水仪YS-22上虞2013500混凝土良好13.混凝土振动台1平米2上虞2014500混凝土良好14.坍落度筒(带捣棒)加厚2mm8上虞2013500混凝土良好15.数显含气量测定仪7L2日本2015500混凝土良好16.立式钻芯机HZ-2002铜陵2013500混凝土良好17.劈裂夹具2沧州2014500混凝土良好18.混凝土抗压试模1503216浙江2013500混凝土良好19.混凝土抗压试模1003100浙江2015500混凝土良好20.混凝土抗渗试模175×185×15018组浙江2013500混凝土良好21.砂浆稠度仪SC-1452上虞2013500砂浆良好22.砂浆搅拌机UJZ-152上虞2014500砂浆良好23.砂浆分度层仪1502上虞2013500砂浆良好24.砂浆试模70.7340无锡2015500砂浆良好25.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2沧州2013500砂浆良好26.温度计30上海2014500检测良好27.泥浆三件套2上海2013500现场检测良好28.轻型触探仪N104河北2015500现场检测良好29.重型触探仪63.54河北2013500现场检测良好30.K30承载试验仪4河北2014500现场检测良好31.读数显微镜4上海2013500现场检测良好32.锚杆拉力计30t4北京2015500现场检测良好33.3m直尺2北京2013500现场检测良好34.EVD2德国2014500现场检测良好35.全站仪GTS6日本20111500测量良好36.精密水准仪DNA0320南京2013600测量良好37.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FBT-92北京2015500水泥良好38.水泥细度负压筛FSY-1502上虞2013500水泥良好39.雷氏测定仪2沧州2013500水泥良好40.水泥标准用水量加水器150ml8沧州2014500水泥良好41.水泥胶砂试模40×40×16040无锡2013500水泥良好42.可调式电砂浴DK-32河北2015500土工良好43.土壤筛Φ3002河北2013500土工良好44.相对对密度仪/2河北2014500土工良好45.灌砂筒Φ15010河北2013500土工良好 1.灌砂筒Φ20010河北2015500土工良好2.级配碎石筛Φ3002上虞2013500土工良好3.土壤密度计TM2上海2013500土工良好4.电动无侧限压力仪2上海2014500土工良好5.电动脱模器DL2北京2013500土工良好6.光电式液塑限测定仪SDY-12上虞2015500土工良好7.多功能电动击实仪JZ-2D2北京2013500土工良好8.震击式标准振筛机ZBSX-92A2上虞2014500集料良好9.针片状规准仪2浙江2013500集料良好10.石子筛Ф300mm4上虞2015500集料良好11.砂石筛Ф300mm4上虞2013500集料良好12.压碎值测定仪4上虞2013500集料良好13.容量筒1-50L2套上虞2014500集料良好14.容量筒10L20L30L2套上虞2013500集料良好15.放大镜和不锈钢云母针10×2上虞2015500集料良好16.坚固性试验网篮2石子4砂子2套上虞2013500集料良好17.一级道砟筛2上虞2014500道砟良好18.道砟针片状试验室10孔2上虞2013500道砟良好19.道砟压碎值2上虞2015500道砟良好20.电热鼓风干燥箱101A-38上虞2013500检测良好21.电子天平15Kg;1g4福州2013500检测良好22.电子秤100kg;10g4福州2014500检测良好23.静水天平5000g/0.1g4福州2013500检测良好24.便携式电子测温计AR3502上海2013500检测良好25.电子秒表4上海2013500检测良好26.百分表0-108威海2014500检测良好27.百分表0-508威海2013500检测良好28.精密压力表0-60Mpa8上海2015500检测良好29.数显卡尺200mm;0.024成都2013500检测良好30.数显卡尺300mm;0.022成都2014500检测良好31.数显卡尺500mm;0.022桂林2013500检测良好32.对讲机GP3188120山东2013650测量良好33.水准仪DS340北京2014800测量良好34.经纬仪北光J612北京2014500测量良好35.经纬仪北光J224北京2013800测量良好36.GPS测量设备AVO2美国2012500测量良好 表6-4施工进度计划1.单元工程划分基于本标段工程特点,考虑不同结构物的专业性、施工工期以及平衡投资等因素,便于施工管理、均衡生产及施工的全面展开,将本标段划分为2个分部、4个工区。具体见“章节1.5中表1.5-1工区划分及队伍配置表”。2.施工顺序安排根据工程概况及盾构隧道、明挖区间、暗挖隧道、路基、轨道等规模及分布情况,系统规划,统筹安排。本标段工程以盾构隧道工程、轨道工程为控制工期的主线,以“试验先行”为原则,以严格控制“工后沉降和变形”为关键点,以重点隧道施工为重难点进行总体施工顺序安排。①统筹规划、均衡生产在施工组织管理中,根据管段结构物的分布及规模总体安排,以使各管区内均衡生产。同时,综合考虑,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②重点先行、分段展开具备条件后,各工区内有重点地同步实施,尤其是控制性工程要确保先期开工,以保证按期保质建成。③突出重点、有序推进根据施工计划进行节点工期控制,对轨道、隧道、各专业接口结合等重难点环节预先规划,做到有实施预案、有执行计划,使工程施工推进。总之,总体施工顺序要合理安排、科学组织,对配置的队伍、机械、材料等统筹调度,尽量做到工区间平行有序、工区内流水作业。3.关键工期控制工程清华园隧道是本项目工期控制的关键,优先安排施工。4.施工进度计划图详见下表,表6-4-1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表6-4-2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图。 表6-4-1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表6-4-2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表6-5劳动力配置计划表标段:JZSG-1标段单位:人时间工种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管理人员30505050909090909060505030303030钢筋工000030030018080300000000架子工0000240240240240300000000模板工0000180180180180200000000混凝工000060606060150000000电焊工66664040404044444444电工6666666664444444开挖工0002402402401202000000000起重工0000888866666222降水工00060603030884444444轨道工00000000005105105105000普工3005006002001401401401408080808060604040掘进工00000026026026026012000000机修工44441040404040404044444机械司机4444121212121212121010101010砼预制06016016016000000000000合计35063083073015461386140611846014708306726301689898 表6-6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表6-7施工占地计划标段:JZSG-1标表6-7-1临时占地计划表土地的计划用途及类别所需面积(㎡)大致位置或里程范围所需时间其中利用发包人已征用土地(㎡)待租用(㎡)开始日期结束日期一、施工便道44000沿线2016-03-012019-12-314400044000二、项目部生活用地2000DK18+2002016-03-012019-12-312000试验室300DK18+2002016-03-012019-12-31300三、管片预制厂生活用地500房山桥梁厂2016-03-012019-12-31500生产用地99000房山桥梁厂2016-03-012019-12-3199000四、盾构施工场地1、1#~2#区间生活用地1500DK14+4502016-03-012019-12-311500生产用地12000DK14+4502016-03-012019-12-31120002、3#~2#区间生活用地1500DK18+2002016-03-012019-12-311500生产用地12000DK18+2002016-03-012019-12-3112000五、明挖段施工场地63200DK14+090~DK14+450;DK18+200~DK19+4202016-03-012019-12-3163200六、路基段施工场地93600DK12+413~DK14+090;DK19+420~DK22+9002016-03-012019-12-3193600七、材料厂100002016-03-012019-12-3110000八、弃浆弃渣中转场40000清河动车所三角地2017-08-012018-11-304000040000九、混凝土搅拌站13300清河动车所三角地2016-05-012018-11-301330013300合计392900392900表6-7-2永久占地计划表土地的计划用途及类别所需面积(㎡)大致位置或里程范围一、路基占地原京包铁路路基范围DK12+413~DK14+090DK19+420~DK22+900二、1#竖井占地775DK14+419~DK14+450三、2#竖井占地420DK16+440~DK16+460四、3#竖井占地775DK18+200~DK18+231 表6-8外部电力需求计划表标段:JZSG-1标用途及类别需求电量地区或里程所需时间永临结合意见(KVA)起始日期结束日期一、项目部、实验室及生活区630DK18+2002016-03-012019-12-31二、管片预制厂630房山桥梁厂2016-03-012019-12-31三、盾构施工场区1、2#~1#区间盾构机6500DK14+4502016-03-012019-12-31泥水输送3000DK14+4502016-03-012019-12-31泥水分离1800DK14+4502016-03-012019-12-31配套设备800DK14+4502016-03-012019-12-31其他630DK14+4502016-03-012019-12-312、3#~2#区间盾构机6500DK18+2002016-03-012019-12-31泥水输送3000DK18+2002016-03-012019-12-31泥水分离1800DK18+2002016-03-012019-12-31配套设备800DK18+2002016-03-012019-12-31其他630DK18+2002016-03-012019-12-31四、明挖段施工场地1260DK14+090~DK14+450;DK18+200~DK19+4202016-03-012019-12-31五、路基段施工场地1260DK12+413~DK14+090;DK19+420~DK22+9002016-03-012019-12-31以上合计29240 表6-9合同用款估算表标段:JZSG-1标单位:人民币千元开工后时间(月)投标人估计分期累计金额百分率(%)金额百分率(%)0—394058.466594058.4665.004—6112870.1606206928.62611.007—9112870.1606319798.78517.0010—12188116.93310507915.71827.0013—15131681.8537639597.57134.0016—18188116.93310827714.50344.0019—21188116.933101015831.43654.0022—24178711.0869.51194542.52263.5025—27169305.23991363847.76172.5028—30150493.54681514341.30780.5031—33112870.16061627211.46786.5034—3675246.77341702458.24090.5037—3937623.38721740081.62792.5040—4218811.69311758893.32093.5043—4518811.69311777705.01394.50469405.8470.51787110.86095.00质量保修期94058.46651881169.326100.00小计1881169.326100.0注:1、该表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2、估计用款金额以基本费率计算,不考虑价格调整等费用,考虑了动员预付款及质量保证金的扣留及归还、提交验工计价报表后至收到付款规定的时间间隔。 表6-10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标段:JZSG-1标 表6-11质量管理人员配备表序号项目部/架子队质量管理人员配备数量(人)总工程师/技术副队长质量工程师专职质检员1项目经理部1482盾构架子1队1383盾构架子2队1384预制预制架子队1385明挖架子1队1366明挖架子2队1367路桥架子1队1368路桥架子2队1369综合架子1队13610综合架子2队136合计103168标段:JZSG-1标 表6-12质量保证体系图标段:JZSG-1标 表6-13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标段:JZSG-1标 表6-14安全管理人员配备表标段:JZSG-1标序号项目部/架子队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数量(人)安全总监/安全负责人安全工程师安全质检员1项目经理部1442盾构架子1队1243盾构架子2队1244管片预制架子队1245明挖架子1队1246明挖架子2队1247路桥架子1队1248路桥架子2队1249综合架子1队12410综合架子2队124合计102240 表6-15安全保证体系框图标段:JZSG-1标安全保证体系技术保证组织保证制度保证经济保证安全技术措施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奖罚制度安全质量部安全检查和奖罚制度安全施工方案审批制度安全规则教育区段安全生产小组实现安全目标工班安全检查员经济兑现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制定针对性安全预案安全岗位责任制度队安全生产小组 表6-16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表标段:JZSG-1标材料名称水泥碎石砂粉煤灰钢材单位万t万m³万m³万t万t材料总需要量25.1651.1925.964.826.172016年2季度0.5241.0660.5410.0960.1253季度0.5241.2020.6210.1010.1294季度2.8466.0233.3240.5790.72220171季度2.9516.6053.130.5760.7312季度2.9425.9723.0290.5880.7253季度2.8995.9723.0290.5620.7194季度2.9355.9723.0290.5620.71920181季度2.1844.3222.1630.4220.5142季度2.0974.2652.1630.4020.5023季度1.8233.6881.930.3540.4374季度1.7473.6151.7450.3390.42820191季度1.6883.5541.7970.3350.4192季度000003季度000004季度00000 表6-17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表6-17-1DK14+090~DK14+450明挖区段土建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 表6-17-2DK18+200~DK19+420明挖区段土建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 表6-17-32#竖井土建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 表6-17-4、5盾构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 表6-17-6钢筋混凝土管片预制厂平面布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