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4.00 KB
  • 38页

国外(t梁+空心板+箱梁)桥梁施工组织设计

  • 3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援马里巴马科xxx桥项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批准:审核:编制:中国x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援马里巴马科xxx桥项目施工技术组2009年5-8-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1.1编制依据及原则1.1.1编制依据(1)援马里巴马科xxx桥项目招投标文件、施工图纸、参考资料、标前会答疑以及考察报告。(2)国家强制性标准及现行的有关行业标准、规范;(3)国家、地方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等;(4)我公司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工艺和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5)现场踏勘调查资料。1.1.2编制原则(1)安全第一的原则施工组织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特别是人工挖孔桩、现浇桥梁墩柱、挂篮悬臂施工连续梁、T梁及空心板预应力张拉等施工安全。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2)优质高效的原则加强领导,优化管理,优质高效。采用先进、成熟的施工技术,科学地制定施工方案和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措施,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中强化标准管理,控制成本,降低工程造价。(3)方案优化的原则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对灌注桩基础施工、挂篮悬臂连续梁施工、桥梁预制等关键工序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选,在技术可靠的前提下,择优选用最佳方案。(4)确保工期的原则根据合同文件对本合同段工期的要求,编制科学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采用信息化技术,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业主要求。同时力争在2010年9月22日前大桥上游半幅贯通,为马里国庆50周年庆典献礼,故大桥先施工上游幅。(5)科学配置的原则-8-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本合同段工程量的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中科学配置,安排有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流动资金的周转使用,并做到专款专用。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材、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6)合理布局的原则从节省临时占地、减少植被破坏、搞好环保、防止水土流失、认真实施文明施工等多角度出发,合理安排生产及生活场地、临建布局、施工便道布置等,尽量减少施工占地。1.2工程概况1.2.1概述拟建马里巴马科xxx桥位于马里首都巴马科市东部城区,索图巴漫水桥东侧,桥梁跨越尼日尔河,连接城市南北两岸,通过大桥连接线与尼日尔南北两岸的塞古公路与库里科罗公路连接,拟建桥位距离上游一桥(烈士桥)约6公里,距离二桥(罗伊法赫德桥)约7公里,距离上游约3公里处建有水坝。巴马科三桥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桩号为K2+294.181,路线全长约2294.181m,其中大桥长度为1626.5m。桥梁起点桩号为K0+339.5,终点桩号为K1+966.0,全桥布置为(3×30+24m)预应力混凝土T梁+(31×2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32+58+32m)预应力混凝土箱粱+(7×19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32+58+32m)预应力混凝土箱粱+(8×2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32+58+32m)预应力混凝土箱粱+(7×19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3×30m)预应力混凝土T梁。大桥南北两岸各设置一处互通立交,互通立交均采用半苜蓿叶形城市互通立交形式。北岸互通立交区间为K0+000~K0+339.5,包括主线长度339.5m,A匝道长度270.53m,B匝道长度330.143m,被交路长度116.446m,被交路西段加铺路面长度175.829m,互通立交中共设置涵洞6道。南岸互通立交区间为K1+966~K2+294.181,包括主线长度328.181m,A匝道长度242.007m,B匝道长度238.941m,被交路长度428.659m,互通立交中共设置涵洞5道。1.2.2工程特点(1)本项目地处尼日尔河中部平原,地形平坦,海拔高度320米左右。桥位位于首都巴马科,交通运输方便,但本桥跨越尼日尔河,桥梁下部构造大部分处于河床范围内,河道为常年流水及季节性河水上涨,因此在施工中需要设置临时过渡方案(埋设圆管过水涵或搭设临时便桥)-8-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2)桥梁结构形式交错变换,施工期间受气候、环境(气温、雨水、劳力、材料)影响大,给施工带来较大难度。(3)项目所在地巴马科气候炎热,年平均气温28℃,绝对最高气温达43.7℃。(4)年均降水量1000毫米,6~9月为雨季。桥位大部分处于尼日尔河床地带,雨水季节河水上涨对桥梁下构施工造成极大影响。沿线地下水不发育。大桥及引线附近地层主要为砂岩和夹砂砾石的亚粘土。其中桥址处的冲蚀洼地(河床)内,岩层出露,岩性为弱风化~微风化砂岩,灰黑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具水平层理,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发育有张开的节里、裂隙。河床处冲蚀作用明显。河床两岸引线,地表覆盖褐灰色~灰褐色夹砂及砾石的亚粘土,厚3~5米。1.2.3线路主要技术标准主线路基宽度为24m,行车道宽度为2×2×3.5m,其主要技术标准如表1-1所示。表1-1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主要技术指标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2设计速度Km/h603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米6004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米10005最大纵坡%56停车视距米707凸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米18008凹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米15009通航要求不通航10地震烈度<Ⅵ度,不控制设计11百年一遇洪水位米317.512桥梁设计荷载城市-A级1.2.4主要工程量本合同段工程范围为路基、桥涵、相关配套工程。各分项工程主要工程内容如下:1、基础:(1)桩基础:桩径φ1.2m共8根;φ1.5m共24跟;φ1.8m共14根。-8-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2)扩大基础:共117个(3)横系梁:共19个2、下部构造:(1)承台:共2个(2)墩身、台身:共136个(3)盖梁:共128个3、上部结构(1)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共70片。其中:30m跨6孔60片;24m跨1孔10片。空心板:共954片。其中:20m跨39孔702片;19m跨14孔252片。(2)箱梁连续刚构:三段32m+58m+32m(分左右幅共计6处)4、桥面系及附属结构桥面铺装混凝土约63750m2,护拦10200m。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工程项目单位工程数量备注一钢筋工程1I级钢筋t531.8 2II级钢筋t6748.6 3钢绞线t1127.2 4钢材t4.86 5型钢t8.1 二混凝土工程1C20混凝土m3296.5 2C25片片石混凝土m3735.5 3C30预制m3354.7 4C30现浇m317123.1 5C50现浇m36700.9 6C50预制m313768.4 7C50悬浇m35399.4 -8-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第二章总体施工布置及规划2.1总平面布置的依据及原则2.1.1布置依据(1)根据发包人发售的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现场踏勘所了解到的情况。(2)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的有关规程、规范。(3)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及布置条件,充分利用发包人提供的场内、外交通、场地、原材料供应等施工条件。2.1.2布置原则(1)遵循因地制宜、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易于管理、安全、经济并利于环境保护的总原则,进行施工总平面布置。(2)合理布置施工道路,确保土石方开挖、填筑、砂石骨料及混凝土等物料运输畅通,并缩短运距。(3)充分考虑本工程项目间及与其它标段间的关系。(4)施工场地布置,要充分考虑汛期排水及环保要求。2.2施工总平面布置2.2.1总平面图布置由于本工程线路较长,桥梁工程量较大,梁板结构形式多样及现场气象、地理条件等特点,为满足施工要求,保证在计划合同工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本工程拟将路基及桥梁分为南、北两个施工区,分南岸路基施工队、北岸路基施工队、南岸桥梁施工队、北岸桥梁施工队、南岸预制场、北岸预制场、南岸混凝土拌合站、北岸混凝土拌和站、南岸施工营地及北岸施工营地等,具体的施工总体布置情况详见附图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图》。2.2.2施工道路布置由于尼日尔河河床宽度较宽,且主桥均为跨有常流水的河谷,其河流湍急,深度约20m左右。虽然Sotuba漫水桥距离xxx-8-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桥桥址上游30~200米,道路宽度为4~5米,但由于该桥修筑历史较久,道路承载能力极低,只能通行小汽车,并受雨季影响,雨季桥梁及道路淹没在水中,车辆不能通行。巴马科第二大桥位于本桥梁上游7公里,桥梁长度为770米,道路宽度为24米。如果大量材料通过二桥进行运输转运,仅能达到河床边位置的施工部位,且运输距离较远。因此,拟在北岸修建施工便道从V7道路至K1+100,南岸修建施工便道从大桥南桥头至K1+160,施工便道总长度为1500米,其中需设置1-20米钢筋混凝土施工便桥3座,1-30米贝雷桁架桥2座。施工便道宽度6.5米,施工便桥宽度4.5米。施工便道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图2.1施工便道结构图2.2.3主要生产临时设施布置根据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生产临时设施主要包括:砼拌和站、水泥稳定碎石拌和站、沥青砼拌和站、预制场、钢筋加工厂、机械修理厂等。(1)砼拌和站本工程主要为桥梁工程,其砼工程量较大,根据施工强度要求,分别在南北岸设置砼拌合站1座。北岸拌和楼布置在互通匝道内,南岸拌和楼布置在南岸电站下游侧,每座砼拌和站配置1000搅拌机1座,均采用电子自动计量系统,经标定后投入使用。拌和站内混凝土砂石料场采用20cm厚的C20混凝土硬化,隔仓采用浆砌片石砌筑,分类存放砂石料。混凝土搅拌站具体位置详见附图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图》。(2)预制场本工程共需设置2个预制场,分别设在北岸主线路基K0+000~K0+339.5和南岸主线路基K1+966~K2+294处,单个预制场占地面积约为8000m2。具体预制场布置图见附图三《预制场布置示意图》南岸预制场:预制场内设置2套500型搅拌机、50t龙门吊2台、-8-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钢筋加工厂1个、预制T梁底座4个,预制空心板底座18个及砂石骨料堆场,该预制场主要负责南岸跨线桥T梁30片和南岸引桥空心板396片。北岸预制场:预制场内设置2套500型搅拌机、50t龙门吊2台、钢筋加工厂1个、预制T梁底座4个,预制空心板底座24个及砂石骨料堆场,该预制场主要负责北岸跨线桥T梁40片和北岸引桥空心板558片。(3)其他本工程钢筋堆场及钢筋加工厂布置在北岸B匝道外,生活营地旁,部分钢筋加工可在预制场内设置的钢筋加工厂内加工。木材加工厂及机械维修厂布置在北岸B匝道内。具体布置图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所示。2.2.4办公生活临时设施布置根据工程施工需要及人员配置,计划在南北两岸各设置一个生活办公营地,主要以北岸生活办公营地为主,北岸营地包括会议室、办公室、住宿、仓库、试验室、篮球场及其他后勤设施,其占地面积约为5500m2;南岸营地主要以住宿为主,设置临时办公室及其他后勤设施,其占地面积约1100m2。其南北岸办公营地布置图见附图四《生活办公营地布置图》。2.2.5施工供电根据施工配置,南北岸用电负荷分别为420KVA及460KVA。依据我公司与马里政府签订的施工合同,施工电源由马方接入我方指定的施工现场。现马方已给接入四个施工电源至施工现场,其中北岸一个,南岸三个。因大桥施工用电线路较长,为避免电压损耗过大影响设备工作,由变压器架设四条架空回路,分别向生活办公营地、预制场、拌和站、大桥及沿线施工部位供电,各条线路使用聚氯乙烯绝缘铅锌线、低压针式绝缘子、水泥或钢结构电线杆架设,各用电部位装设分配电箱,配电箱按实际需要安装断路器开关,照明用电应装带漏电保护功能的断路器,大桥施工照明以卤钨灯为主,预制场及拌合楼照明使用自镇溜水银灯。为保证临时停电对施工的影响,本工程配置了150KW柴油发电机2台在南北岸预制场、50KW柴油发电机2台及30KW发电机1台,供桥梁下构施工移动供电,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2.2.6施工供水生活办公场所用水可接入当地自来水,前方生产用水可利用水泵从河谷中抽水,其施工条件较为方便,对于水源确实无法覆盖的范围,本工程配置有60-8-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00L洒水车1台,可做供水需要。2.2.7施工供风施工供风主要靠移动式空压机,本工程配置1.8m3/min移动式空压机12台,2台12m3空压机,能同时满足14个以上工作面同时开挖,其供风量完全满足工程开挖施工需要。2.2.7施工通讯施工技术组办公室通讯主要以宽带网络及传真为主,其余场队及施工人员以对讲机和手机为主。办公网络设置不小于512M的宽带网络2条,以便于对外的沟通顺畅。-8-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方案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安排3.1总体目标本工程开工日期为2009年5月8日,竣工交验及对外移交日期2012年1月31日,总工期36个月。具体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见附图五《施工总进度计划》所示。其中阶段性工期如下:施工准备:2009.3.12~2009.5.7;路基及附属工程:2009.5.1~2011.5.4;涵洞工程:2009.5.1~2009.10.31;桥梁上游通车:2009.5.22~2010.9.22桥梁下部结构工程:2009.5.22~2010.5.24;桥梁上部结构工程:2009.5.31~2011.6.1;桥面附属工程:2011.3.31~2011.6.22;交通安全及设施工程:2011.10.10~2011.12.31;竣工交验及对外移交:2011.11.1~2012.1.31。3.2施工进度计划安排依据及原则3.2.1施工进度计划安排依据(1)援马里巴马科xxx桥项目招投标文件、施工图纸、参考资料、标前会答疑以及考察报告。(2)国家强制性标准及现行的有关行业标准、规范;(3)本标段施工特点及重、难点分析,工程量大小,工程环境及各种不利条件对施工进度的影响程度,特大桥施工条件等。(4)本标施工道路条件、现场施工条件、材料供应条件等。(5)拟投入的人力资源、机械设备数量等状况及我部以往施工水平。3.2.2施工进度安排原则(1)满足招标文件总工期和分阶段工期要求,并适度提前,留有余地,使工期有效可控。(2)以技术资料、工程量清单提供的工程数量和本标段计划投放的资源为依据,运用网络计划技术,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各项工程施工进度,使施工作业安排与施工进度相协调。-37-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方案(3)优化资源配置,挖掘设备潜力,充分发挥企业综合优势。(4)科学划分施工单元,组织施工,采取平行、流水、平衡的作业方法,超前谋划,积极运作,确保按期完工。3.3主要进度指标的确定及进度计划编制说明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工程开工时间为2008年12月31日,完工时间为2011年12月31日,考虑到前期马方征地拆迁,监理、设计人员进场,设备进场等因素,暂定工程开工时间为2009年5月8日。3.3.1路基工程(1)路基土石方由于本工程预制量较大,所占有施工用地较大,为减小临时用地量,可考虑预制场建设在南北岸主线路基上,因此,进场后,在设备机械满足施工要求后,立即进行主线路基的填筑,其施工时间段为2009年5月1日至2009年8月29日,工期92天,北岸先开工,南岸等营地建成后开工。匝道路基的施工则考虑在2009年雨季之后才开始施工,其开工时间暂定为2009年10月7日。路基土石方施工考虑南北岸各一个施工队伍,配置两套土石方设备。(2)涵洞工程本工程共设计有涵洞11道,其中北岸6道,南岸5道,且全部涵洞均布置在匝道中,完全不影响主线路基的施工,因此,涵洞的施工考虑南北岸各配置一个施工队伍,其涵洞的施工强度按1道/月考虑。3.3.2主桥工程(1)主桥基础主桥基础工程主要包括23个扩大基础、2根φ1.8m桩基和1道系梁(59#墩左幅)。施工强度考虑9天施工完成一个基础开挖(共计26个),共计需要26*9=234天,考虑配置4组施工人员同时施工,即59天可完成施工任务,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扩大基础锚杆及扩大基础浇筑一般在10天可完成,因此配置4个施工作业队平行施工,4套主桥扩大基础平面钢模板可在60天完成基础浇筑。主桥基础工程开工时间为2009年5月30日,完工时间为2009年8月1日,共计63天。(2)主墩墩身主桥主墩下部结构仅为墩身,没有盖梁,主桥主墩墩身包括12道墩柱(主桥墩身-37-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方案575*220*H,R=110cm)。主桥墩身最大高度为1583.4cm,最小高度为1074.6cm;因此,计算墩身时,均按16m考虑配置资源。单根主桥墩身考虑按2仓浇筑完成,单仓浇筑高度按8m计算,共需浇筑仓次为12*2=24仓,考虑单仓施工强度按10天进行控制,那么主桥主墩身共需施工时间为:24*10=240天,结合挂篮施工为2个连续同时施工,因此墩柱也考虑配置2套墩柱模板,则施工时间为240/2=120天,考虑雨季影响3个月(南岸电站尾水渠处连续梁不受洪水影响),其开工时间为2009年6月18日,完工时间为2009年11月25日,共计161天。(3)主桥过渡墩墩身及盖梁主桥过渡墩下部结构包括12道墩身(575*200*H,R=100cm)和12到盖梁。主、引桥过渡墩身最大高度为1533.4cm,最小高度为1099.6cm。因此,计算墩身时,均按16m考虑配置资源。单根主桥过渡墩墩身考虑按2仓浇筑完成,单仓浇筑高度按8m计算,共需浇筑仓次为12*2=24仓,由于主桥过渡墩柱断面结构尺寸较大,考虑单仓施工强度按10天进行控制,那么主桥过渡墩共需施工时间为:24*10=240天;结合挂篮施工为2个连续同时施工,因此墩柱也考虑配置2套墩柱模板,则施工时间为240/2=120天。主桥过渡墩盖梁共计12道,施工强度按20天1道,则盖梁施工时间为240天。考虑配置两套盖梁模板模板,则施工时间为120天。由于主桥连续梁施工工期较长,主桥过渡墩施工不占直线工期,考虑雨季影响,所需时间为256天,则开工时间为2009年5月30日,完工时间为2010年2月9日,能满足施工要求。(4)主桥现浇连续梁主桥现浇连续梁为箱梁结构,采用挂篮浇筑,除0#块外,共计分为1~8#块、边块合拢段和中跨合拢段。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相邻段混凝土在任何情况下浇筑龄期不得大于15天,要求每个梁段的周期施工不小于10天,混凝土受力龄期不小于7天。实际施工时,由于0#、1#块及边块合拢段均采用支架浇筑,因此,单处连续梁实际需采用挂篮浇筑的混凝土块为2~8#块,根据以往施工强度经验,0#、1#块施工时间按120天考虑,2~8#块每块施工时间按15天考虑,且考虑挂篮预压占一个节段工作时间,那么单处连续梁总施工时间为9*15+20=155天,12处连续梁共计需155*12=1860工日-37-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方案可完成施工任务。在资源配置时考虑两处连续梁同时施工的资源即可满足工程进度要求,故考虑配置挂篮8个、0#及1#块排架支撑系统8套,过渡墩处支撑系统4套,因此施工时间为(1860+120)÷4=495天。施工时,先考虑施工完成左半幅,为右幅的混凝土浇筑提供施工面。由于连续施工工期较长,此为关键线路。为确保本桥上游半幅2010年9月22日贯通,连续梁先施工上游幅。电站尾水处连续梁不受雨季影响,其余考虑在09年雨季之后进行施工,施工期间需跨过2010年雨季,计算雨季影响3个月,因此主桥现浇连续梁开工时间为2009年11月4日,上游连续梁合拢时间为2010年8月16日。下游连续梁合拢时间为2011年4月23日。3.3.3北跨线桥工程(1)基础工程北跨线桥基础工程包括:φ1.2m桩基8根、φ1.8m桩基12根、2个扩大基础和6个系梁。桩基、扩大基础及系梁均按12天/道进行考虑,则桩基施工时间为:12*12=144天,扩大基础(包括系梁)施工时间为:8*12=96天,配置二个桩基施工队和一个扩大基础(包括系梁)施工队,且配置一套扩大基础模板。为保证上游单幅先贯通,跨线桥也需分段施工,先施工上游面。则施工时间为2009年6月8日至2009年11月5日,北岸上游跨线桥扩大基础完成时间2009年8月18日(2)下部结构北跨线桥下部结构工程包括:墩身8道、肋板4块、盖梁和台帽共计10道。墩柱模板考虑与南跨线桥共用一套模板,单根墩身考虑按1仓浇筑完成,共需浇筑仓次为8仓,单根墩柱按15天的工期进行控制,共需施工时间为:8*15=120天。盖梁和台帽按15天1道考虑施工强度,则10道盖梁施工时间为10*15=150天;北跨线桥下部结构施工时间为:150+15=165天,则开工时间为2009年6月27日,完工时间为2010年1月24日。其中上游北跨线桥下构完成时间为2010年1月14日3.3.4南岸跨线桥工程(1)基础工程南跨线桥基础工程量包括:6个扩大基础和1个U型重力式桥台基础。-37-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方案考虑扩大基础施工强度为9天/道,1个U型重力式桥台基础需要20天才能施工完成,基础工程的施工时间安排为2009年6月20日至2009年11月5日,可满足施工要求。需配置一个扩大基础施工队和一套扩大基础钢模板(模板配置时,应按U型桥台基础模板进行配置)。(2)下部结构南跨线桥下部工程包括:U型桥台1处、墩身6道、盖梁和台帽共计8道。跨线桥墩身最大高度为1006.1cm,最小高度为301cm;因此,计算墩身时,均按10m考虑配置资源。单根墩身考虑按2仓浇筑完成,共需浇筑仓次为6*2=12仓,单仓混凝土施工强度按7天的工期进行控制,共需施工时间为:12*10=120天。1个U型桥台按10天的浇筑强度控制。盖梁和台帽按20天1道考虑施工强度,则8道盖梁施工时间为8*15=120天;因此,考虑雨季影响30天,南跨线桥下部结构施工时间为:120+14+30=164天,由于南岸跨线桥与北岸跨线桥墩柱结构型式一样,因此考虑利用北跨线桥墩柱模板,则开工时间为2009年6月27日,完工时间为2010年5月24日,其中南北岸跨线桥盖梁在2010年3月28日完成,满足上游先架梁的施工要求。3.3.5引桥工程(1)基础工程引桥基础工程包括:φ1.5m桩基24根、86个扩大基础、12个系梁。施工强度考虑9天施工完成一个扩大基础,则共计需要(86+12)*9=882天可完成施工任务,考虑9个扩大基础施工组平行施工,则98天可完成施工任务,模板配置需按照9个扩大基础同时施工进行配置。桩基施工考虑12天完成一根桩基,则共计需要24*12=288天可完成施工任务,考虑2个桩基施工组平行施工,则144+9+12=165天可完成施工任务。由于跨过雨季,考虑雨季影响,基础施工时间段考虑为2009.5.22~2009.12.29。其中上游基础砼完成时间为09年11月4日。(2)下部结构引桥下部结构工程包括:墩身98道、盖梁98道。引桥墩身最大高度为1727.6cm,最小高度为754.6cm;因此,计算墩身时,均按16m考虑配置资源。-37-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方案单根墩身考虑按2仓浇筑完成,共需浇筑仓次为98*2=196仓,单仓混凝土浇筑时间按10天进行控制,共需施工时间为:196*10=1960天。考虑9个施工队伍,配置9套定型钢模板,则施工时间为1960/9=218天。盖梁施工强度按20天1道考虑,则98道盖梁施工时间为98*30=2940天;考虑9个施工队伍,配置9套定型钢模板,则施工时间为2940/9=245天。因此,考虑雨季影响30天,引桥下部结构施工时间为:245+14+30=327天,开工时间为2009年6月10日,考虑雨季施工影响,完工时间为2010年6月1日。其中上游引桥下部结构完成时间为2010年3月14日。3.3.6梁板预制工程(1)T梁预制本工程T梁预制工程量为70片,考虑预制强度按1天1片,则70片所需预制时间为:70天,故预制计划开工时间为2009年9月29日,计划完工时间为2009年12月2日,配置1套T梁中模板和1套T量边模可满足工程进度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本工程有10片T梁为渐变长度的,其长度由27m渐变到21m,T梁模板加工时,应考虑好模板的长度调节。(2)空心板本工程20m空心板共计702片,19m空心板共计252片,考虑预制强度为4片/天,则954片空心板共需预制时间为:954/4=239天,可满足施工进度要求,故预制计划开工时间为2009年11月3日,计划完工时间为2010年6月30日,满足梁板架设施工要求。因此配置4套空心板中梁模板和2套空心板边梁模板,为保证施工强度,另外单独多配置4套芯模。3.3.7梁板架设梁板架设考虑配置1台100T架桥机,采取先南后北的方式架设。(1)T梁架设本工程T梁架设工程量为70片,南岸30片,北岸40片,施工强度考虑5片/天,且考虑梁板预制后,需28天的龄期方可进行架设。开工时间暂定为2010年3月10日,计划完工时间为2010年3月16日。(2)空心板架设本工程空心板梁架设工程量为954片,施工强度考虑9片/天,则共计需要954/9=106-37-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方案天,开工时间暂定为2010年5月24日,上游计划完工时间为2010年7月15日。全部空心板架设计划2011年3月26日完成。3.3.8桥面结构及附属工程本工程共有69跨(双幅),单幅总体铺装,铺装时间为30天。为保证上游幅桥面通知,先铺装上游幅铺,上游幅铺装计划开工时间为2010年8月18日,完工时间为2010年9月16日,以确保2010年9月22日单幅贯通。桥面附属结构及下游桥面铺装时间为2011年3月31日至2011年8月10日。沥青混凝土施工时间为2011年8月23日至2011年9月21日。工完场清、验收及工程移交时间为2012年1月31日。-37-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方案第四章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4.1总体施工方案概述4.1.1路基工程我标段内的土石方填挖工程数量不能平衡,其中有43690m3的借方需用当地取土场粒料来进行路基填筑。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先后顺序,主要根据构造物的地理位置决定,首先施工桥梁的两端处,有利于为桥梁提供梁板预制条件,确保路基整体段面形成和与其他分项工程协调施工。防护和排水工程采取“边施工、边防护”的形式,紧跟路基工程的进度进行平行作业,可缩短防护工程工期且利于环境保护,确保工程总体计划工期的提前完成。路堤填筑施工前,按规定做好填料试验及试验段施工工作。通过填料试验确定填料的类型及来源;通过试验段施工确定填料的最佳含水量、松铺厚度、碾压速度、碾压遍数及机械的最佳组合方式等,用以指导全标段路堤的填筑施工。路堤填筑遵循“纵向分段、水平分层、由低到高、逐层施工”的原则;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挖装填料、自卸汽车运料布料、推土机摊铺、平地机精平、压路机碾压的施工方法。填料摊铺时,每侧较设计加宽0.3m,并同设计部分同等碾压,以保证刷坡后,路堤边缘压实度符合要求。路堤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坡面防护施工。有路基加宽地段施工前应做好路基施工方案、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并将施工方案报相关单位批准以后,再付诸实施。路基防护加固工程紧随路基土石方工程,做到随挖随填随防护。防护工程浆砌片石结构采用挤浆法施工,砂浆采用机械拌和。4.1.2路面工程本工程的主要施工作业以底基层、基层、沥青砼面层施工作为控制工序,其他附属工程可穿插进行。施工安排原则:先主体,后附属;先基层,后中分带、路肩,最后沥青层面。考虑到主线段被预制梁场占用,先施工匝道段后施工主线段。4.1.3桥涵工程桥梁工程首先施工桥梁墩台基础、下构、预制构件,随后开始桥梁上构及附属工程施工。涵洞工程基础尽提早安排施工,为施工便道拉通创造条件。-37-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方案施工用电采用从当地引来的电力,施工用水可利用水泵从河谷中抽水,其施工条件较为方便,对于水源确实无法覆盖的范围,本工程配置有6000L洒水车1台,可做供水需要。桥涵施工所需混凝土全部由南北两岸混凝土搅拌站统一供应,砼搅拌运输车运送到施工现场。本标段桥梁基础有两种形式,分别是明挖扩大基础、桩基承台形式。明挖扩大基础施工采取机械明挖、必要时采用松动爆破的方法;桩基础主要采用人工挖孔。孔口设安全平台、砼护壁;钢筋笼一次加工成型,吊车吊装;砼由搅拌站集中拌制,砼搅拌运输车运输,采用导管入料灌注砼。明挖基础施工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自卸车运输;在开挖基坑边沿做好安全防护,并配备安全防护人员随时监控。承台及明挖基础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工施工为辅,基坑石方采用弱爆破开挖,内燃空压机供风、凿岩机钻孔、非电毫秒雷管起爆。承台及明挖基础组合钢模、人工绑扎钢筋、搅拌站拌制砼、搅拌运输车运输砼、吊车吊送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薄膜覆盖、洒水养护。墩身采用井字架搭设工作平台、吊车垂直提升模板及钢筋,墩身采用定型钢模进行墩身砼模筑施工,钢筋在加工棚内集中加工,汽车运至现场后人工绑扎,砼施工及养护方法同前。桥台身采用大块钢模辅以木模进行台身砼模筑施工,钢筋在加工棚内集中加工,运至现场后人工绑扎,砼施工及养护方法同前。T梁和空心板在南北两岸制场内集中预制,24米T梁和30米T梁、19米空心板和20米空心板,分别采用用定型模板,在厂家加工成半成品运到现场后进行拼装;钢筋在加工棚内集中加工,运至现场后人工绑扎;混凝土由南北两岸预制场拌和站提供,混凝土由轨道小车运输。具体架设程序见本章4.7节。T梁架设由架梁施工队完成。本标段T梁采用2台DF50-160Ⅲ型架桥机由两岸端向中间进行梁板架设。架桥机在桥两岸端路基上拼装完,每孔梁架设后,首先将梁横隔板及翼板钢筋满焊联接,确保梁板稳定然后再前移架桥机继续架梁。架梁施工前准备充分的劳力及设备紧随架梁进行桥面板接缝及后续施工,并制定完善的措施,确保架梁施工安全高效的完成。涵洞工程根据施工环境尽早安排施工,为主线施工便道及匝道-37-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方案路基填筑创造条件。施工混凝土由桥梁的搅拌站提供,钢筋在加工场加工好之后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帮扎;施工用电使用附近电源或采用自发电;施工用水来源主要是取附近水源或洒水车运送水源。4.2路基工程的施工方法4.2.1路堤填筑施工“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框图”见下图。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框图恢复定线(全站仪)校对水准点基底处理运土自卸车卸土推土机摊平自行式平地机整型平地机精平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进行下一层填筑监理批准检测密实度检测密实度控制分层厚度土样检验控制边缘预留宽度4.2.1.1施工准备组织技术人员搞好线路复测。根据施工需要增设高程控制点和平面控制点、加密中心桩、放样出路基坡脚线。对取土场进行进一步复查,对路基填料进行取样试验。设置排水系统:根据设计图纸尺寸放出路基的坡脚、边沟位置,并结合施工实际情况,修建需要的临时排水工程。-37-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方案4.2.1.2土方填筑施工施工坚持“三线四度”,三线即:中线、两侧边线;四度即:厚度、密实度、拱度、平整度。施工期间在三线上每隔20m插一小红旗,明确中线、边线的控制点。控制路基分层厚度以确保每层层底的密实度;控制密实度以确保路基的压实质量;控制拱度以确保雨水及时排出;控制平整度以确保路基碾压均匀及在下雨时路基上不积水。在路基中心线每50m处设一处固定桩,随填筑增高。在固定桩上标出每层的厚度及标高。分层填筑:按横断面全宽水平分层填筑压实。分层的厚度根据试验路段确定的数据控制,路堤每20m设一组标高点,填筑松铺厚度一般为30cm左右,地形起伏时由低处分层填筑,边坡两侧各加宽50cm,以方便机械压实作业,保证完工后路堤边缘的压实质量。自卸车卸土时,根据车容量计算堆土间距,以便平整时控制层厚均匀。摊铺整平:填土区段完成一层填筑后,先用推土机初平,再用平地机终平,控制层面平整、均匀。摊铺时层面做成向两侧倾斜4%的横向排水坡,以利雨天路基面排水。洒水、晾晒:路堤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2%之间。当含水量超出最佳含水量的+2%时,采用取土坑内挖沟拉槽降低水位和在路基上摊铺、松土晾晒相结合的办法,降低填料的含水量。当含水量低于3%时,洒水润湿,洒水可采用取土坑内提前洒水闷湿和路基上洒水搅拌相结合的方法。机械碾压:碾压时,先用小吨位光轮压路机对松铺土表面进行预压,然后再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作业施工按先压路基边缘,后压路基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碾压的操作规程进行碾压。碾压施工中,压路机往返行驶的轮迹必须重叠一部分。压实作业做到无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4.2.1.3检验签证路基每层填筑压实后,及时进行检测,每层填土检测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才能进行上层路基填筑。试验人员在取样或测试前先检查填料是否符合要求,碾压区段是否压实均匀,填筑层厚是否超过规定厚度。细粒土压实检测采用灌砂法,且定期标定;粗粒土、碎石土的压实质量采用K30承载板试验法进行检验。对于细粒土压实质量除进行压实度检测外,同时进行K30值试验。4.2.1.4整形及边坡整修-37-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方案路堤填筑达到设计标高后,先恢复中线,每20m设置一桩,进行水准测量,施放路肩边桩,按设计要求修筑路拱,并进行压实。路面整形必须保证基床表层质量,做好路拱、路肩整修压实。边坡整修须按设计坡率刷除超填部分,尽力避免超刷并及时整修夯拍。表面需补填时,如补填厚度小于10cm,将压实层翻挖10cm以上,再补填同类土重新整平压实。路堤边坡缺土帮坡时,须挖出台阶,分层夯实。4.2.2路堑开挖施工方法路堑挖方施工工艺见《路堑挖方施工工艺流程框图》。路堑挖方施工工艺流程框图场地清理测量放线路基断面测量编制实施性土石方调配方案修建临时截、排水设施石方确定编制控制爆破方案报当地机关审批搭设防护排架(如有)土方机械开挖控制爆破土石方调运(利用或弃方)边坡修整防护工程施工路基面修整-37-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方案一般短而浅路堑横向全宽一次开挖到位;短而深的路堑采用横向全宽分层开挖;长度较长、深度较大时,采用纵向分段、分层开挖方式,做到移挖作填,满足土石方调配要求。路堑开挖自上而下逐级逐层进行,具体方法视具体土石类别确定:土方开挖机械化作业;软岩、强风化岩用大功率机械直接开挖;硬岩开挖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每开挖一级及时进行防护和加固,施工全程做好排水工作。4.2.2.1施工准备对全线土石按开挖方法进行分类,制定土石方调配方案,合理布置施工机械设备,并对路堑边线、中线进行测设。挖除地表植物及腐植土,施工截水沟并作好临时排水设施。4.2.2.2开挖方法一般短而浅路堑横向全宽一次开挖到位;短而深的路堑采用横向全宽分层开挖;长度较长、深度较大时,采用纵向分段、分层开挖方式,做到移挖作填,满足土石方调配要求。路堑开挖自上而下逐级逐层进行,严禁掏底施工,具体方法视具体土石类别确定:土方开挖机械化作业;软岩、强风化岩用大功率机械直接开挖;硬岩开挖采用光面爆破技术,边坡平顺稳定,无明显凹凸,无险石、无危石、浮土、碴堆、杂物,个别坑穴、凹槽嵌补平整。每开挖一级及时进行防护和加固,避免长期暴露,造成坡面坍塌。施工全程做好排水工作。开挖前做好堑顶截、排水沟;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地下水渗流,及时引排,并确保排水畅通、杜绝淤积,防止边坡受雨水冲刷和降雨下渗而失稳。开挖弃废方按指定点堆放,并进行坡面防护及顶面植草绿化。施工时将开挖的弱风化或微风化岩石与强风化岩石、适合种植草皮和其它用途的表土分开堆放,以充分利用石料作为防护圬工材料及表层填土绿化。4.2.2.3土方开挖土方开挖自上而下分层进行,采用边开挖边防护的施工方法,边坡不稳定地段采取间隔分段的施工方法。土方地段的挖方路基施工标高,要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其值由试验确定。在路基挖填交界处(包括横纵向),挖方路基采取部分超挖回填处理措施,超挖部分深度要大于30cm。-37-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方案4.2.3过渡段施工方法4.2.3.1过渡段路基填筑过渡段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框图填筑至设计标高施工准备地基处理与路基底层同步分层填筑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碾压不合格检查厚度合格不合格检测压实质量合格测量下层填土中线、边线记录签证桥台施工退场配比试验填料检验合格不合格拌合运输-37-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方案过渡段施工与其相邻路堤同时施工。过渡段填筑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填料,推土机平地机摊铺整平,压路机碾压施工,构筑物2米范围内用小型机械施工。桥台基坑和过渡段基底处理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施工;桥台砼或圬工砌体水泥砂浆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过渡段填筑施工。4.2.3.2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施工路堤与土质路堑连接时,先沿原地面挖成1:1.5的坡面,再在1:1.5的坡面上设置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0m,开挖部分采用与路堤相同填料进行填筑。分层松铺厚度不能大于30cm,大型机械设备不能运行的部位,人工整平,小型振动碾压机碾压。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地面坡度陡于1∶1时,在路堤一侧设置过渡段,将连接部位路堑开挖成小台阶后,在路堤一侧采用级配碎石料填筑;路堤与路堑连接处地面坡度缓于1∶1的自然坡,将路堑一侧开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4.2.3.3路基与桥台、涵洞过渡段施工路桥过渡段:桥台基坑和过渡段基底处理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施工;桥台砼或圬工砌体水泥砂浆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过渡段填筑施工。过渡段与桥台锥坡防护砌体,待路堤稳定后再施工。路堤与涵洞过渡段施工:涵路用小型振动冲击夯压实。过渡段施工方法如下:施工准备:过渡段施工前,按设计做好纵向和横向排水,避免水从结合部渗入路基造成病害,台后基坑按设计采用回填材料及时回填。桥台基坑回填和过渡段基底经隐蔽工程检查合格后方可填筑施工。清理基坑及压实:基坑偏小时按要求尺寸进行整理,整理后用压路机进行基底压实,桥台后2米范围内的压实采用质量为500~700Kg的小型手推式振动夯压实。经检查压实合格后,方可继续填筑。-37-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方案摊铺及压实:过渡段填料与相接路堤同时摊铺碾压,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按试验后的施工参数进行控制,在结构物附近使用大型机械碾压有困难时,可用小型机械充分压实,但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大于20cm,并摊铺均匀,整平后采用500~700Kg的手推式振动夯压实至没有明显碾压痕迹。大型机械碾压与小型机械碾压结合部必须使用大型机械重新碾压。对于边角部位,采用电动夯加强夯实,确保填筑段压实质量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4.2.4浆砌片石防护施工方法基坑采用机械进行开挖,人工配合修整。基础埋置深度在可靠岩层上,地基软弱时采取加固措施。砌体采用挤浆法分层、分段砌筑。砌筑时自下而上进行,灰缝饱满密实,外露面整齐平顺,泄水孔范围内设置反滤层,以防止淤塞。分段位置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砌石圬工外露面的片石凿面,勾凹缝。4.3路面工程施工4.3.1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4.3.1.1施工方案本合同段部分路段设有20㎝厚的级配碎石底基层,拌和方式采用集中场拌、自卸汽车运输、摊铺机半幅全断面一次铺筑的方案。4.3.1.2原材料的技术要求(1)水:不含有机质,凡人畜饮用水并经检验合格均可使用。(2)碎石碎石的最大粒径为35.5mm,轧石场轧制的材料应按不同粒径分类堆放,以利施工时掺配方便,采用的套筛应与规定要求一致。底基层用级配碎石备料按粒径13.2~35.5mm、粒径4.75~13.2mm、粒径4.75mm以下三种规格筛分加工出料。底基层碎石压碎值不大于30%,针片状含量不大于20%,塑性指数小于6。混合料颗粒组成应符合表4.3-1的规定。表4.3-1级配设计范围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率(%)液限(%)塑指35.531.519.09.54.752.360.60.075级配碎石10090~10073~8846~6929~5417~378~200~7<28<64.3.1.3混合料组成设计:-37-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方案(1)级配碎石底基层混合料的设计步骤取工地实际使用的集料,分别进行筛分,按颗粒组成进行计算,确定各种集料的组成比例。要求组成混合料的级配应符合上表规定,且4.75mm、0.075mm的通过量应接近级配范围的中值。按不同的加水(3%~7%)做混合料的击实试验,绘制标准击实曲线,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按照压实度96%计算试件应有的干密度,按照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到的干密度分三层击实试件。进行CBR加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绘制荷载压强——贯入量关系曲线,分别计算贯入量为2.5mm和5mm时的CBR值,要求大于100%。取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配合比作为级配碎石的生产配合比,用重型击实法求得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整理汇总后,报请监理组,审查后,铺筑试验段,试验段总结合格后,报送监理组,审批后以指导以后的生产施工。4.3.1.4试验段施工正式施工前,需进行试铺。试铺段选择在验收合格的路床上进行,其长度为500m左右,每一种方式试验100~200m。级配碎石混合料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法施工,由两台摊铺机梯队摊铺作业,应避免纵向接缝。试铺路段的拌和、摊铺、碾压各道工序按现行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进行。铺筑试验段决定的主要内容如下:(1)验证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调试拌和机,分别称出拌缸中不同规格的碎石和水的重量,测量其中计量的准确性。调整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均匀性。检查混合料含水量、集料级配。(2)确定混合料的松铺系数-37-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方案利用高程测量数据进行碾压前后对比计算。松铺系数随材料、配合比和含水量的变化及摊铺振动压实的变化而变化,通常松铺系数为1.3~1.35。(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混合料拌和方式及拌和设施生产工艺;混合料的摊铺方法和所用机具;压实机具的选择和组合、确定碾压顺序、速度和遍数;运输车辆的合理数量及运输方法;拌合、运输、摊铺碾压的协调和配合;4.3.1.5施工方法级配碎石底基层铺筑采用集中拌合,大型运输车辆运输,摊铺机梯队摊铺作业,20cm厚一次性铺筑,采用基准钢丝进行标高、纵坡、平整度及横坡度控制。(1)下承层准备检查下承层的标高、平整度、宽度、横坡度等指标。清理下承层表面浮土、贴薄层和杂物,使其表面清洁,然后用18吨以上压路机碾压3~4遍检验是否有软弹现象,如有应换填彻底处理。表面洒适量的水,使下承层湿润,便于连接。(2)测量放样及设置有关标志根据确定的施工路段,放出该段的施工边线;打基准杆,直线段每10m1根,曲线段适当加密;架设基准杆钢丝用紧线钳拉紧,调整好正确标高及平面位置;自检合格后报验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测,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下道工序。设置警告、警示标志,禁止非施工车辆、人员进入工地现场。(3)拌和采用连续式粒料拌和设备集中拌和。开始拌和前,拌和场的备料须满足3~5天的摊铺用料。每天开始拌和前,检查场内各种集料的含水量,调整当天的加水量和材料配比。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有设备,原集料发生变化时,重新调试设备。每天开始拌和时,及时取样检查级配、含水量是否符合给定的配比。正式生产时-37-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方案,每间隔2小时抽查级配、含水量是否符合配比。根据温度高低、早晚与中午情况、水分蒸发情况、现场碾压干湿反馈情况适当调整含水量。拌和机出料不允许采取自由跌落式的落地成堆、装载机装料运输的方法。配备带活门漏斗的料仓,由漏斗出料直接装车运输,装车时车辆应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避免混合料离析。抽检原材料各项技术指标。做好防雨及安全生产工作。(4)运输混合料的运输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至现场。运输车辆在每天开工前,要检验其完好情况,装料前应将车厢清洗干净。装车时各车的数量应大致相等,运输车辆覆盖蓬布,避免减少水分损失,如运输车辆中途出现故障,必须立即以最短时间排除,当有困难时,车内混合料不能运至工地用于施工,必须运回拌和站予以废弃。等待卸料的车辆停靠应规则有序,并设专人指挥运输车卸料,防止撞击摊铺机。(5)摊铺级配碎石底基层混合料摊铺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一前一后应保证速度一致、摊铺厚度一致、松铺系数一致、路拱坡度一致、摊铺平整度一致、振动频率一致等,两机摊铺接缝平整。摊铺前应将路床适当洒水湿润。摊铺机就位后,按试验路段提供的松铺系数调整好松铺厚度。摊铺前应检查摊铺机各部分运转情况,而且每天坚持重复此项工作。调整好传感器臂与导向控制线的关系;严格控制底基层厚度和高程,保证路拱横坡度满足设计要求。供料能力、运输能力与摊铺速度应相匹配,保持3台以上的运料车等待卸料。运输车辆在摊铺机正前方20-30㎝停车,挂空档。摊铺机推动卸料车边前进边卸料,卸料速度应和摊铺速度相协调。摊铺机的螺旋面料器应有三分之二埋入混合料中。摊铺机应保持连续、匀速、不间断地摊铺,摊铺速度为1-2m/min。在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应该铲除局部粗集料“窝”-37-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方案,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6)混合料的碾压碾压程序、速度、遍数按下列规程进行:摊铺机后面,紧跟3台钢轮振动压路机和1台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组合,一次碾压长度一般为50~80m。碾压段落必须层次分明,设置明显的分界标志。摊铺50m左右即可开始碾压,作为一个碾压段。为保证级配碎石底基层边缘强度,应有一定的超宽。碾压程序为;先轻后重、由边向中、由低向高、先慢后快。碾压时先后两次两轮重迭1/2轮宽。碾压应遵循生产试验路段确定的程序与工艺。注意稳压要充分,振压不起浪花、不推移。压实时,可以先稳定(遍数适中,压实度达到90%)→开始重振动碾压→再轻振动碾压→最后胶轮稳压收面,压至无轮迹为止。碾压过程中,可用核子密度仪初查压实度,不合格时,重复再压(注意检测压实时间)。碾压完成后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压路机倒车换挡要轻且平顺,不要拉动成型层,在第一遍初压稳压时,倒车后尽量原路返回,换挡位置应在已压好的段落上,在未碾压的一头换挡倒车位置错开,要成齿状,出现个别拥包时,应专配工人进行铲平处理。压路机停车要错开,而且离开3m远,最好停在已碾压好的路段上,以免破坏结构层。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碎石层表面不受破坏。用3台钢轮压路机由边向中碾压,其速度为1.5-2.0km/h,各碾压1遍。复压1台钢轮压路机由边向中碾压1遍,碾压速度1.8-2.2km/h。最后用1台重型轮胎压路机进行终压,速度为1.8-2.2km,重迭1/2轮宽,碾压2~3遍,并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碾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压路机不能漏压、过压,不能调头。禁止其它车辆驶入。试验人员在现场检测混合料含水量、均匀度、压实度;测量人员在压实过程中跟踪检测标高和平整度。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及时处理。(7)报验每工作日施工完毕后,按照检测规范的要求进行检测,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便于下一道工序正常进行。-37-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方案4.3.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本合同段主线路面采用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叙述如下。4.3.2.1施工方案本标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拌和方式上采用集中场拌、自卸汽车运输、摊铺机每层半幅铺筑的方案,其流程见附件。4.3.2.2原材料的技术要求(1)水:不含有机质,凡人畜饮用水并经检验合格均可使用。(2)碎石:碎石的最大粒径为31.5mm,轧石场轧制的材料应按不同粒径分类堆放,以利施工时掺配方便,采用的套筛应与规定要求一致。基层用级配碎石备料按粒径13.2~31.5mm、粒径4.75~13.2mm、粒径4.75mm以下三种规格筛分加工出料。(3)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碎石压碎值应不大于30%,针片状含量应不大于20%,塑性指数小于6。混合料颗粒组成应符表4.3-2规定。表4.3-2级配碎石设计范围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率(%)液限(%)塑指31.519.09.54.752.360.60.075水泥稳定碎石10068~8638~5822~3216~288~150~3<28<6(3)水泥本标段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用于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施工,水泥初凝时间3小时以上、终凝时间不小于6个小时。水泥进场入罐时,要了解其出炉天数。刚出炉的水泥,要停放七天能使用;夏季高温作业时,散装水泥入罐温度不能高于50℃,高于这个温度,若必须使用时,应采用降温措施,冬季施工,水泥进入拌缸温度不低于10℃。4.3.2.3混合料组成设计:(1)原材料的检验1碎石级配、压碎值、针片状等测定。2水泥安定性、强度等技术指标测定。(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设计步骤-37-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方案取工地实际使用的集料,分别进行筛分,按颗粒组成进行计算,确定各种集料的组成比例。要求组成混合料的级配应符合上表规定,且4.75mm、0.075mm的通过量应接近级配范围的中值。取工地使用的水泥,按不同水泥剂量分组试验。一般采用水泥剂量按4.0%、4.5%、5.0%三种比例进行试验(水泥:集料=4∶100、4.5∶100、5∶100)。对于不同水泥剂量,按不同的加水量(3%~7%)做混合料的击实试验,绘制标准击实曲线,确定三种水泥剂量混合料对应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为减少基层裂缝,必须做到三个限制:a、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基础上限制水泥用量;b、在减少含泥量的同时,限制细集料、粉料用量;c、根据施工时气候条件限制含水量。具体要求水泥剂量不得超过6.0%、集料级配中0.075mm以下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含水量不宜超过最佳含水量的1%。根据确定的最佳含水量,拌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按要求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98%)制备混合料试件,试件用塑料薄膜包覆,在25±2℃温度下保湿养生6天,浸水1天后取出,然后做无侧限抗压强度。水泥稳定碎石7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的强度,强度要求达到3~4MPa。取符合强度要求的最佳配合比作为水泥稳定碎石的生产配合比,用重型击实法求得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整理汇总后,报请监理组,审查后,铺筑试验段,试验段总结合格后,报送监理组,审批后,以指导以后的生产施工。4.3.2.4试验段施工正式施工前,需进行试铺。试铺段选择在经验收合格的路段上进行,其长度为500m左右,每一种方式试验100~200m。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由两台摊铺机梯队摊铺作业,应避免纵向接缝。试铺路段的拌和、摊铺、碾压各道工序按现行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进行。铺筑试验段决定的主要内容如下:(1)验证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37-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方案调试拌和机,分别称出拌缸中不同规格的碎石、水泥、水的重量,测量其中计量的准确性。调整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均匀性。检查混合料含水量、集料级配、水泥剂量、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2)确定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利用高程测量数据进行碾压前后对比计算。松铺系数随材料、配合比和含水量的变化及摊铺振动压实的变化而变化,通常松铺系数为1.3~1.35。4.3.2.5施工方法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铺筑采用集中拌合,摊铺机梯队摊铺作业,采用基准钢丝进行标高、纵坡、平整度及横坡度控制。(1)下承层准备检查下承层的标高、平整度、宽度、横坡度等指标。清理下承层表面的浮尘和碎石,使其表面清洁。修补处理下承层的缺陷。适量洒水,使下承层湿润。(2)测量放样及设置有关标志。根据确定好的施工路段,放出半幅的边线;打基准杆,直线段每10m1根,曲线段适当加密,按照每5m1根;架设基准杆钢丝用紧线钳拉紧,调整好正确标高及平面位置;标高和平面位置自检、自查合格,申请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可实施下道工序。在施工路段前后100米设置警告、警示标志,禁止非施工车辆、人员进入工地现场。(3)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拌和采用连续式稳定粒料拌和设备集中拌和。开始拌和前,拌和场的备料需满足3~5天的摊铺用料。-37-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方案正式生产前按照试验段取得的数据调试拌和设备使其满足生产配合比的要求。每天开始拌合前,应检查场所使用的各种矿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配合比;外加水与天然含水量的总和要比最佳含水量略高;实际施工的水泥剂量可以大于混合料组成设计时确定的水泥剂量约0.5%,但是,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和现场抽检的实际水泥剂量应小于5.5%。同时,在充分估计施工富余强度时要从缩小施工偏差入手,不能以提高水泥用量的方式提高路面基层强度。每天开始搅拌之后,出料时要取样检查是否符合设计的配合比,进行正式生产之后,每1~2小时检查一次拌和情况,抽检其配比、含水量是否变化。高温作业时,早晚与中午的含水量要有区别。要按温度变化及时调整。拌和机出料采取自由跌落式的落地成堆、装载机装料运输的方法。一定要配备带活门漏斗的料仓,由漏斗出料直接装车运输,装车时车辆应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避免混合料离析。抽检原材料各项技术指标。做好防雨及安全生产工作。(4)运输混合料的运输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至现场。运输车辆在每天开工前,要检验其完好情况,装料前应将车厢清洗干净。运输车辆数量一定要满足拌和出料与摊铺需要,并略有富余。装车时每车的数量应大致相等,为了减少水分损失和保护环境,车上的混合料需要覆盖,并尽快将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如运输车辆中途出现故障,必须立即以最短时间排除,当有困难时,车内混合料不能在初凝时间内运到工地,或碾压完成最终时间超过2h时,必须予以废弃。等待卸料的车辆停靠应规则有序,并设专人指挥运输车卸料,防止撞击摊铺机。(5)水稳基层混合料的摊铺基层混合料摊铺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一前一后应保证速度一致、摊铺厚度一致、松铺系数一致、路拱坡度一致、摊铺平整度一致、振动频率一致等,两机摊铺接缝平整。-37-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方案摊铺前将下基层的下承层适当洒水湿润,摊铺上基层时,在下承层上喷洒一层水泥浆。摊铺机就位后,按试验路段确定的松铺系数调整好松铺厚度,检查摊铺机各部分状况处于最佳状态,调整好传感器臂与导向控制线的关系;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保证路拱横坡度满足设计要求。供料能力、运输能力与摊铺速度相匹配,保持摊铺机前有3台以上的运料车在等待卸料。运输车辆在摊铺机正前方20-30㎝处停车,挂空档,由摊铺机推动卸料车边前进边卸料,卸料速度和摊铺速度相协调,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需有三分之二埋入混合料中,但也不能太低,不能使松铺高度低于设计面。摊铺机应保持连续、匀速、不间断地摊铺,摊铺速度为1-2m/min,摊铺机后面设有专人消除细集料离析现象、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6)碾压碾压程序、速度、遍数由试验段提供,按下列规程进行:摊铺机后面,紧跟3台钢轮振动压路机和1台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组合,一次碾压长度一般为50~80m。碾压段落必须层次分明,设置明显的分界标志。摊铺50m左右即可开始碾压,作为一个碾压段。为保证水泥碎石基层边缘强度,应有一定的超宽。碾压程序为;先轻后重、由边向中、由低向高、先慢后快。碾压时先后两次两轮重迭1/2轮宽。碾压应遵循生产试验路段确定的程序与工艺。注意稳压要充分,振压不起浪花、不推移。压实时,可以先稳定(遍数适中,压实度达到90%)→开始重振动碾压→再轻振动碾压→最后胶轮稳压收面,压至无轮迹为止。碾压过程中,可用核子密度仪初查压实度,不合格时,重复再压(注意检测压实时间)。碾压完成后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压路机倒车换挡要轻且平顺,不要拉动成型层,在第一遍初压稳压时,倒车后尽量原路返回,换挡位置应在已压好的段落上,在未碾压的一头换挡倒车位置错开,要成齿状,出现个别拥包时,应专配工人进行铲平处理。压路机停车要错开,而且离开3m远,最好停在已碾压好的路段上,以免破坏结构层。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碎石层表面不受破坏。先用3台钢轮压路机由边向中碾压,其速度为1.5-2.0km/h,各碾压1遍。复压用1台钢轮压路机进行碾压1遍,碾压速度1.8-2.2km/h。最后用1台重型轮胎压路机进行终压,速度为1.8-2.2km,重迭1/2-37-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方案轮宽,碾压2~3遍。碾压宜在水泥终凝前及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并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碾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碾压须在水泥终凝前及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并达到要求的压实度。碾压过程中压路机不能漏压、过压和调头。试验人员在现场检测混合料含水量、均匀度、压实度;测量人员在压实过程中跟踪检测标高和平整度。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及时处理。在施工过程中严禁非施工车辆进入施工路段。(7)横缝处理水泥稳定类混合料摊铺时,必须连续作业不中断,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h,则设横缝;每天收工之后,第二天开工的接头断面设置横缝;每当通过桥涵,特别是明涵、明通,在其两边需要设置横缝,基层的横缝最好与桥头搭板尾端吻合。横缝设置要与路面车道中心线垂直,其设置方法:A、人工将含水量合适的混合料末端整理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应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同,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B、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或碎石回填约3米长,其高度应略高出方木。将混合料碾压密实。C、在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砂砾或碎石和方木撤除,并将作业面顶面清扫干净。摊铺机返回到已压实层的末端,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D、如摊铺中断超过2h,而又未按上述方法处理横向接缝,则应将摊铺机附近及其下面未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与路中心线垂直并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8)养生及交通管制水泥稳定碎石每一段碾压完成后立即开始养生。养生方法:铺筑完毕后用洒水车喷雾洒水,然后覆盖薄膜养生,基层薄膜养生期至少7天,冬季施工的养生期要适当延长。-37-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方案薄膜养生7天后可以撤除薄膜。上基层撤除薄膜后应及时锯缝、清除浮浆、洒透层油、铺筑稀浆封层,如不能及时洒透层油,还需坚持洒水养生。下基层撤除薄膜后及时施工上基层,否则还需坚持洒水养生。为控制交通,维持施工车辆通行,在施工安排上要合理的调配,路幅只能半边施工,半边通车,工序上两边不能冲突,不要造成机械频繁调动。(9)锯缝与裂缝处理为了防止半刚性基层的不规则横向开裂,在上基层7天养生期结束后,在其表面预锯缝。锯缝深度以板厚的1/3为宜,约为6~7cm;锯缝宽度以一个锯片宽度为宜,约5mm;锯缝间距一般为15m左右,视季节和集料强度和混合料强度而定,夏季施工的间距短一些,冬季施工的间距长一些,强度高的间距短一些,强度低的间距长一些。锯完之后用高压风机清缝,然后灌满乳化沥青。对于基层纵缝裂缝,应调查产生的原因,有可能是路床、混合料配比、两台摊铺机接缝、施工工艺等发生了变化,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上基层在预锯缝后又出现的裂缝,对于间距小于5米的连续段落应返工,对于间距大于5米的段落,先将裂缝扩缝,然后清理干净,灌满沥青。对于预锯缝和处理的裂缝应在边缘做上标记,施工下面层前铺玻璃纤维格栅,预防裂缝继续反射,玻璃纤维隔栅技术质量需满足表4.3-3要求。表4.3-3玻璃纤维格栅技术要求项目单位指标经向和纬向抗拉强度KN/m≥60伸长率%<3含胶量%20~40耐稳性℃-100~280弹性模量Pa76网格尺寸㎜×㎜12×12单位面积重量g/㎡450(10)报验经自检合格后,检测数据整理汇总,上报监理工程师检验、签认,以便下一道工序的顺利进行。4.3.2.6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表4.3-4、表4.3-5和表4.3-6-37-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方案要求的频率进行质量控制,对于异常的段落,应加大检测频率。试验段检测频率是正常检测的1.5~2倍,便于更好的收集技术指标。在施工控制过程每天必须按照要求填报施工、监理日报表。表4.3-4原材料试验项目及频率试验项目材料目的频率含水量集料确定原始含水量每天使用前测2个样品。颗粒分析集料检验合成级配备料期,每种材料每天试验1次。液限、塑性细集料测塑性指数备料期,每种材料每天试验1次。相对密度集料计算固体体积率每种集料使用前测1次压碎值集料评定抗压碎能力在备料期间,每天试验1次针片状集料评价集料形状在备料期间,每天试验1次水泥试验水泥确定水泥质量按批抽样检测。表4.3-5混合料质量检查项目及频率项目频度质量标准级配每2000m21次在规定范围内水泥剂量每2000m21次,至少6个样品,并与实际水泥用量校核不小于设计值-0.5%含水量每2000m21次,异常时随时试验在规范规定范围内拌和均匀性随时观察无灰条、灰团,色泽均匀,无离析现象压实度每2000m2检查6次以上上、下基层98%抗压强度每2000m2留6个标准养生试件3~4Mpa注:对于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一般情况下龄期7~10天时(冬季施工的龄期适当延长),应钻孔取芯检验其完整性,如果取不出完整芯样,则延长龄期后再次取芯,如仍取不出完整芯样,则应分析原因,划出界限返工处理。半幅每100米取一个芯样。表4.3-6外观质量管理控制标准层次检查项目质量标准检查方法和频度基层平整度8mm3m直尺,每200m检查2处×10尺纵断高程+5mm,-10mm每200m四个断面。每断面3~5个点厚度平均值-8mm钻芯取样:每200m每车道1个点单个值-15mm宽度符合设计要求每200m测4处横坡度±0.3%每200米4个断面4.3.3透层、封层和粘层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在施工沥青面层前,需要在上基层上洒布透层油,滲透深度为5㎜;然后在施工厚度为5㎜的稀浆封层;在沥青层间必须喷洒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洒布量为0.3~0.6㎏/㎡。4.3.3.1原材料的选择、试验及验收-37- 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施工方案(1)透层、封层和粘层均采用优质的沥青和乳化沥青。(2)矿料为石灰岩,坚硬、粗糙、耐磨、洁净,其中用通过4.75mm筛的合成矿料的砂当量不低于5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