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50 KB
  • 4页

科院实验辅楼工程量清单与招标控制价编制【文献综述】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工程管理科院实验辅楼工程量清单与招标控制价编制1、文献引用概述国家从2008年12月1日起实施。《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招标控制价是此规范中新增加的专业术语。招标控制价是招标人根据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计价依据和办法,按设计施工图纸计算的,对招标工程限定的最高工程造价。它的编制是工程招投标实践过程的产物,是为解决标底招标和无标底招标的问题而产生的。本文先将说明清单计价下招标控制价的意义及产生的必要性,然后介绍招标控制价的优点和编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谈谈如何确保招标控制价的正确性和推行。2、招标控制价产生的意义和必要性最初我国各地对中标价基本上都采取不得高于标底3%,不得低于3%、5%等限制性措施评标定价,这有可能一开始就把一个低成本的优秀企业淘汰出局,而中标者可能只是管理水平一般、产品成本居中的企业,达不到择优中标的目的。当采用无标底最低价中标的招标方式时,则容易出现几种情况:(1)几个投标人恶意围标、串标,各投标人哄抬价格,导致中标价超出业主的概算价格,给招标人带来投资失控的隐患;(2)低价中标后承包商偷工减料,不顾工程质量,以次充好,以此来降低工程成本,或先低价中标,后高额索赔;(3)市场体制下,低于成本价竞争的问题依然存在,它将直接导致“恶意低标”。有的工程项目因其规模和条件很吸引人,个别投标人为追求业绩最大化,往往饮鸩止渴、低价掠标,他们在签订施工合同后却履行不了合同承诺,让业主骑虎难下、进退两难,直接影响了工程质量和工期目标。一些大型工程项目和装饰工程的招标尤其如此。以上几种情况的结果往往是导致合同签订、执行过程一波三折;或是造成工程流标,需重新进行招标,给业主带来较大风险。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建筑业市场的日臻成熟和广大建筑业主、承包商观念的逐步更新,工程招投标活动,不仅是对工程造价人员和投标人水平和技巧的考验,也是对投标企业整体综合素质和综合实力的考验。工程招投标活动,不仅是业主选择一个信誉良好的施工企业的过程,同时也是寻求一个各方均能接受的工程“合理价格”的过程。新形势下,招标人为防止招标响应人在投标时报价过高,导致投资失控而设立招标控制价,让高于招标控制价的投标为无效投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这使得一些蓄意采用围标、串标等非法手段预谋中标的投标人失去了“市场”,从而可有效遏制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3、招标控制价的优点及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招标控制价具有如下优点:(1)可有效控制投资,防止恶性哄抬报价带来的投资风险;(2)提高了透明度,避免了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违法活动的产生;(3)可使各投标人自主报价、公平竞争,符合市场规律,投标人自主报价,不受标底的左右;(4)既设置了控制上限又尽量地减少了业主对评标基准价的影响。控制高报价。在招投标活动中,有些工程由于其工程项目的特殊性投标的人比较少,投标报价即使是最低价也使招标人无法接受(超出初设批复的工程造价)。所以设定一个招标控制价表明招标人态度,并在投标前3天通知投标人,投标人应考虑招标控制价并结合本企业情况、市场情况决定是否报价、如何报价。控制低报价。招投标活动中有些投标报价低于预算标底,招标控制价起到一个衡量成本的标准作用。在合理最低标中标的招标过程中,有些投标人不计后果,抢占市场、抢项目,其报价远远低于招标控制价,这时招标控制价就起到一个衡量成本价的标准作用,以便对比分析废除低于成本价的投标报价,维护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但是招标控制价在编制中叶存有不足,比如,有的招标控制价无编制说明.别人不知道该控制价的编制依据,无法知道该控制价是否准确和合理。有的虽有编制说明,但编制说明不完善、不具体,如控制价编制所采用的是哪种计价定额、取费标准、主要材料的价格来源、计算措施费用所依据的施工方案等都不明确。有的只写材料价格采用了造价信息。但未说明用的是哪一期造价信息,也不注明哪些是信息价,哪些是自己调查的市场价,他人无法了解控制价的组成情况.负责控制价评审的人员也需要重新调查、核实才能确认。所以在编制招标控制价时,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编制,编制说明要尽量详细和全面。4、招标控制价的推行招标控制价是一个有优势的新生事物.推行中自然也难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要做好招标控制价的推行工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招标控制价的科学合理性,不能过高或过低。招标控制价在招标文件中公开.也为投标人围标、串标创造了便利条件。如控制价过高.只要投标人相互串通,协定一家中标或轮番“坐庄”,投标人都能拿到较高的利润:如招标控制价设置太低,使投标人无利可图很容易出现无人投标而招标失败,或者是低价中标后偷工减料,提供“豆腐渣”工程。完善施工图设计,杜绝“三边工程”。近几年,由于全国项目开发比较集中,各设计院人力又得不到及时补充,造成了设计院任务比较饱和,建设单位又往往急于施工,从而造成了设计比较仓促,设计图纸存在着各种缺陷,变更签证频繁,最终使招标控制价屡屡突破,严重制约招标控制价的应用与推广。因此,设计阶段应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和国家批准的建设标准,达到《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要求,积极推广应用“可靠性设计方法”、“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等现代设计方法。 合理确定评审时间,建立评审工程师责任制。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一个几千万甚至几亿的工程,要求评审人员在几天最多十几天完成评审工作,这种时间安排缺乏科学依据,没有给工程师留下充分的复核时间,很容易形成工程清标或结算时出现评审重大偏差的后患。因此,对招标控制价的评审时间,必须合理确定,不应以招标时间确定评审时间.评审时间可以参照财政部、建设部的规定来合理确定。并且应建立评审工程师专家库,加强管理,建立评审责任制度。大力提高评审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投资评审监督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建设高素质评审队伍是有效履行监督职责的保障。评审工程师技术性很强,应能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独立完成建设方案、设计方案的经济比较工作,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补充定额和造价指数等的编制与管理工作,应能进行合同价结算和竣工决算的管理,以及对造价变动规律和趋势应具有分析和预测能力,并且能熟练运用微机。这就要求评审人员的选拔起点就比较高,必须德才兼备,廉洁自律,并且能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提高评审队伍的综合能力,使其成为懂技术、懂经济、懂管理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总之,招标控制价成为公开的最高限价,它的实施避免了投标人串标、哄抬标价,尽管在实施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但相信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在国家有关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招标控制价对推进和完善招标投标机制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招投标过程做出巨大贡献。参考文献[1]徐聆溪.工程量清单计价下招标控制价的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0,(3):136.[2]卢宝燕.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学习与思路[J].科技信息,2009,8(20):304[3]张玉霞.浅谈推行招标控制价的几点认识[J].科技信息,2010,(1):251.[4]杨艳红.浅谈招标控制价[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10,(1):55—56.[5]费小龙.如何合理设置招标控制价[J].江苏建材,2009,(1):66—67.[6]邹静波,李晓岩.谈谈招标控制价[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9):29—30.[7]应惠清.土木工程施工[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汪亚峰.建筑工程计价[M].浙江:浙江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2007.[9]GB50500-2008,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10]浙江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03版)[S].[11]浙江省建筑工程施工取费定额(2003版)[S].[12]浙江省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引[S].[13]李冬梅,徐亚雄.招标控制价的设立及分析[J].黄石理工学院院报,2010,(1):35—37.[14]杨荣政.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控制价编制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工程造价管理,2010,(1):32—35. [15]汲长全,刘佩美.浅谈新清单计价规范招标控制价招标的先进性[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09,(6):18—19.[16]唐颖.关于工程建设项目设立招标控制价的思考[J].广西城镇建设,2009,(5):123—125.[17]齐宝库,郭亮亮.对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标控制价的深析[J].工程造价管理,2009,(6):31—33.[18]向徽.工程量清单对施工企业的影响[J].科技资讯,2008,(13):165-167.[19]赵红星.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4:1-3.[20]LiYong.Ontenderingandbiddingsystemdevelopmentunderquantitypricingmodel[J].ShanXiArchitecture,2009,(35):271-272.[21]Christodoulou.S..Bidmark-upselectionusingartificialneuralnetworksandanentropymetric[J].Engineering,ConstructionandArchitecturalManagement,2010,17(4):424-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