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6 MB
  • 65页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 6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竹、木散装模板施工工艺标准1.1总则l.l.l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建(构)筑物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1.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安全、防火、劳动、环境保护等现行有关标准和规程。1.2术语1.2.l散装模板以竹、木为主要材料,在结构部位现配现支的非定型化模板。1.2.2面板与新浇筑混凝土直接接触的承力板。1.2.3背楞增强模板刚度的梁。1.3施工准备1.3.1技术准备(1)根据工程的特点、计划、合同工期及现场环境,对各分部混凝土模板进行设计,确定竹、木胶合板模板制作的几何形状,尺寸要求,龙骨的规格、间距,选用支撑系统。依据施工图绘制模板设计图(包括模板平面布置图、剖面图、组装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加工图等),编写操作工艺要求及说明。(2)模板备料:按照模板设计图或明细及说明进行材料准备。(3)根据模板设计要求和工艺标准,向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1。3.2材料要求(1)竹、木模板的面板及龙骨:其规格、种类按表1·3·2参考选用。部位名称规格(ram)备注面板防水木胶合板防水竹胶合板素胶合板12、15、18宜做防水处理龙骨木方木梁500×100、100×100背楞型钢、钢管等计算确定(2)面板及龙骨材料质量必须符合其设计要求。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3)支架系统:木支架或各种定型桁架、支柱、托具、卡具、螺栓、钢门式架、碗扣架、钢管、扣件等。(4)脱模剂:水质隔离剂。l。3.3主要机具设备木工电锯、木工电刨、手电钻、铁木榔头、活动(套口)扳子、水平尺、钢卷尺、托线板、轻便爬梯、脚手板、撬杠等。1。3。4作业条件(1)在会审图纸后,根据工程的特点、计划合同工期及现场环境等完成各分部、分项混凝土结构模板设计及模板配料工作。 (2)模板涂刷脱模剂,并分规格堆放。(3)根据图纸要求,放好轴线和模板边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4)墙、柱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及预埋件已安装,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完隐蔽验收手续。1.4施工工艺1.4.1基础模板制作安装(1)阶梯形独立基础:根据图纸尺寸制作每一阶梯模板,支模顺序由下至上逐层向上安装,先安装底层阶梯模板,用斜撑和水平撑钉牢撑稳;核对模板墨线及标高,配合绑扎钢筋及垫块,再进行上一阶模板安装,重新核对墨线各部位尺寸,并把斜撑、水平支撑以及拉杆加以钉紧、撑牢,最后检查拉杆是否稳固,校核基础模板几何尺寸及轴线位置。(2)杯形独立基础:与阶梯形独立基础相似,不同的是增加一个中心杯芯模,杯口上大下小斜度按工程设计要求制作,芯模安装前应钉成整体,轿杠钉于两侧,中心杯芯模完成后要全面校核中心轴线和标高。(3)杯形基础应防止中心线不准、杯口模板位移、混凝土浇筑时芯模浮起、拆模时芯模拆不出的现象。(4)预防措施:1)中心线位置及标高要准确,支上段模板时采用抬轿杠,可使位置准确,托木的作用是将轿杠与下段混凝土面隔开少许,便于混凝土面拍平。2)杯芯模板要刨光直拼,芯模外表面涂隔离剂,底部再钻几个小孔,以便排气,减少浮力。3)脚手板不得搁置在模板上。4)浇筑混凝土时,在芯模四周要对称均匀下料及振捣密实。5)拆除杯芯模板,一般在初凝前后即可用锤轻打,拨棍拨动,,(5)条形基础模板:侧板和端头板制成后,应先在基槽底弹出中心线、基础边线,再把侧板和端头板对准边线和中心线,用水平仪抄测校正侧板顶面水平,经检测无误后,用斜撑、水平撑及拉撑钉牢。(6)条形基础要防止沿基础通长方向模板上口不直,宽度不够,下口陷入混凝土内;拆模时上段混凝土缺损,底部钉模不牢的现象。(7)预防措施:1)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模时垂直度要准确。2)模板上口应钉木带,以控制带形基础上口宽度,并通长拉线,保证上口平直。3)隔一定间距,将上段模板下口支承在钢筋支架上。4)支撑直接在土坑边时,下面应垫以木板,以扩大其承力面,两块模板长向接头处应加拼条,使板面平整,连接牢固。1.4.2柱模板(1)按图纸尺寸制作柱侧模板后,按放线位置钉好压脚板再安装柱模板,两垂直向加斜拉顶撑,校正垂直度及柱顶对角线。(2)安装柱箍:柱箍应根据柱模尺寸、侧压力的大小等因素进行设计选择(有木箍、钢箍、钢木箍等)。柱箍问距、柱箍材料及对拉螺栓直径应通过计算确定。(3)防止胀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的现象。(4)预防措施:1)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钉牢固。 2)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3)四周斜撑要牢固。1.4.3梁模板安装(1)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钉柱头模板。(2)梁底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底板跨度≥4m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1/1000~3/1000。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3)梁下支柱支承在基土面上时,应对基土平整夯实,满足承载力要求,并加木垫板或混凝土垫板等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会发生支撑下沉。。(4)支撑楼层高度在4.5m以下时,应设二道水平拉杆和剪刀撑,若楼层高度在4.5m以上时要另行作施工方案。(5)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来确定。(6)当梁高超过750mm时,梁侧模板宜加穿梁螺栓加固。(7)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涨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的现象。(8)预防措施:1)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2)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侧钉固。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3)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内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1.4.4剪力墙模板安装(1)按位置线安装门洞模板,下预埋件或木砖。(2)把一面模板按位置线就位,然后安装拉杆或斜撑,安装塑料套管和穿墙螺栓,穿墙螺栓规格和间距在模板设计时应明确规定。(3)清扫墙内杂物,再安另一侧模板,调整斜撑(拉杆)使模板垂直后,拧紧穿墙螺栓。(4)模板安装完毕后,检查一遍扣件、螺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5)墙模板宜将木方作竖肋,双根声48×3.5钢管或双根槽钢作水平背楞。(6)墙模板立缝、角缝宜设于木方和胶合板所形成的企口位置,以防漏浆和错台。墙模板的水平缝背面应加木方拼接。(7)墙模板的吊钩,设于模板上部,吊钩铁件的连接螺栓应将面板和竖肋木方连接在一起。(8)防止墙体混凝土厚薄不一致,墙体上口过大,混凝土墙体表面粘连,角模与大模板缝隙过大跑浆,角模人墙过深,门窗洞口变形。‘(9)预防措施:1)墙身放线应准确,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模板就位调整应认真,穿墙螺栓要全部穿齐、拧紧。2)支模时上口卡具按设计要求尺寸卡紧。3)模板清理干净,隔离剂涂刷均匀,拆模不能过早。4)模板拼装时缝隙过大,连接固定措施不牢固,应加强检查,及时处理。5)改进角模支模方法。6)门窗洞口模板的组装及固定要牢固,必须认真进行洞口模板设计,能够保证尺寸,便于装拆。1.4.5楼面模板安装 (1)根据模板的排列图架设支柱和龙骨。支柱与龙骨的间距,应根据楼板混凝土重量与施工荷载的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一般支柱为800~1200mm,大龙骨间距为600~1200mm,小龙骨间距为400~600mm。支柱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2)底层地面应夯实,并铺垫脚板。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各层支柱间的水平拉杆和剪刀撑要认真加强。(3)通线调节支柱的高度,将大龙骨找平,架设小龙骨。(4)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楼板模板压在梁侧模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5)楼面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6)板模板:防止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的现象。(7)预防措施:1)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2)支顶要符合规定的保证项目要求。3)板模按规定起拱。1.4.6模板拆除的一般要点(1)拆除模板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模板设计的规定进行。若设计无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2)模板工程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统一由一个作业班组进行作业。其好处是,支模就考虑拆模的方便和安全,拆模时,人员熟知情况,易找拆模关键点位,对拆模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都有利。(3)模板的拆除对结构混凝土表面、强度要求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4.3模板拆除的规定。1.5质量标准1.5.1主控项目(1)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承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2)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受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3)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与混凝土接槎处。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1.5.2一般项目(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2)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表1.5.2—1的规定。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允许偏差表1·5·2。1项目允许偏差(mm,)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3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3插筋中心线位置5外露长度十10.0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2外露长度+10.O预留洞中心线位置lO尺寸+10.O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问;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lO%,且均不少于3面。检验方法:钢尺检查。(4)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1.5.2—2的规定。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表1.5.2.2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轴线位置5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高±5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截面内部尺寸基础±10钢尺检查挂、墙、梁+4.一5钢尺检查层高垂直度不大于5m6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大于5m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检查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问抽查10%,且不少于3问;对大空问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 10%,且均不少于3面。检验方法:钢尺检查。1.6成品保护(1)坚持模板每次使用后清理板面,涂刷脱模剂。(2)按楼板部位对应层层安装,减少损耗。(3)材料应按编号分类堆放整齐。1.7安全环保措施(1)支模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就位的支顶、模板联结稳固,不得空架浮搁。拆模间歇时应将松开的部件和模板运走,防止坠下伤人。(2)拆模时应搭设脚手板。(3)拆楼层外边模板时,应有防高空坠落及防止模板向外倒跌的措施。(4)拆模后模板或木方上的钉子,应及时拔除或敲平,防止钉子扎脚。2定型组合模板施工工艺标准2.1总则2.1.1适用范围(1)本工艺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及剪力墙结构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筑物。(2)定型组合模板包括定型组合大钢模板、钢框胶合板模板、小钢模。(3)定型组合大钢模板适用于墙、柱结构,可以单独拼装使用,也可与大钢模板组合使用。(4)钢框胶合板模板适用于墙、柱、梁结构,可以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5)小钢模适用于基础结构或表面质量要求不严格的结构,不适用于高层混凝土结构。2.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组合钢模板技术规程》(GB50214—2001)。2.2术语2.2.1定型组合模板:以几种定型尺寸的模板,可以组拼成柱、梁、板、墙的大型模板,整体吊装就位;也可以采用散装散拆方法施工的模板。2.2.2面板:与新浇筑混凝土直接接触的承力板。2.2.3肋:支撑面板的龙骨。2.2.4背楞:增强模板刚度的梁。2.2.5对拉螺栓:连接模板承受新浇混凝土产生侧压力的专用螺栓。2.3施工准备2.3.1技术准备(1)详细阅读工程图纸,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编制模板施工方案,确定模板类别、配置数量、流水段划分以及特殊部位的处理措施等。(2)确保模板、支架及其辅助配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必要时对模板及其支撑体系进行力学计算。2。3.2材料要求 (1)定型组合大钢模板定型组合大钢模板的主要部件有组合钢模板(面板、边框、横竖肋)、模板背楞、支撑架、浇筑混凝iT.作平台、穿墙螺栓和柱箍等。1)定型组合大钢模板面板采用6mm热轧原平板,边框采用80mm宽、6~8mm厚的扁钢或钢板,横竖肋采用6~8mm扁钢,模板总厚度为86mm。2)模板背楞采用8号或10号槽钢,支撑架采用钢管或槽钢焊接而成,操作平台可采用钢管焊接并搭设木板构成,穿墙螺栓采用T16×6~20×6的螺栓,长度根据结构具体尺寸而定,柱箍采用双8号或10号槽钢。3)模板面板的配板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采用横向或竖向排列,也可以采用横、竖向混合排列。4)模板与模板之间采用M16的螺栓连接。5)以定型组合大模板拼装而成的大模板必须安装2个吊钩,吊钩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工级热轧钢筋制作。6)组装后的模板应配置支撑架和操作平台,以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体系的稳定性。(2)钢框胶合板模板钢框胶合板模板是以热轧异型型钢为边框,以胶合板(竹胶合板或木胶合板)为面板,并用沉头螺丝或拉铆钉连接面板与横竖肋的一种模板体系。1)边框厚度为95mm,面板采用15mm的胶合板,面板与边框相接处缝隙涂密封胶。2)模板之间用螺栓连接,同时配以专用的模板夹具,以加强模板间连接的紧密性。3)采用双10号槽钢做水平背楞,以确保板面的平整度。4)模板背面配专用支撑架和操作平台。(3)小钢模小钢模由面板和横竖肋组成,面板厚度为2.3mm或2。5mm。模板之间采用U形卡和L形插销进行横纵方向的拼接,采用碟形扣件、对拉螺栓等对模板进行加固,ф48×3.5钢管作为支架。2。3.3主要机具设备锤子、活动扳手、撬棍、电钻、水平尺、靠尺、线坠、爬梯、吊车等。2。3。4作业条件(1)确定所建工程的施工流水段划分。(2)根据工程的结构形式、特点和现场施工条件,合理确定模板施工的流水段划分,以减少模板投入,增加周转次数,均衡各工序工程(钢筋、模板、混凝土)的作业量。(3)确定模板的配板原则并绘制模板平面施工总图,在总图中标志出各种构件的位置、型号、数量等,明确模板的流水方向、位置以及特殊部位的处理措施,以减少模板种类和数量。(4)确定模板配板的平面布置及支撑布置,根据工程的结构形式设计模板支撑的布置,标志出支撑系统的间距、数量;模板排列组合尺寸;组装模板与其他模板的关系等。(5)在对模板配板的平面布置及支撑布置的设计基础上,对其强度、刚度、稳定性进行验算,合格后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包括:模板平面布置配板图、分块图、组装图、节点大样图及非定型拼接件加工图。(6)轴线、模板线放线,引测水平标高到预留插筋或其他过渡引测点,并办好预检手续。(7)模板底部宜铺垫海绵条堵缝。外墙、外柱的外边根部,根据标高设置模板承垫木方和海绵条,以保证标高准确和不漏浆。(8)设置模板定位基准,即在墙、柱主筋上距地面50~80mm, 根据模板线按保护层厚度焊接水平支杆,防止模板水平位移。(9)钢筋绑扎完毕,预埋水电管线、预埋件等,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办理预检手续。2.4施工工艺流程2.4.1定型组合大钢模板施工工艺(1)墙体组合大钢模板施工工艺流程放线检查调整钢筋安装内墙模板同层模板周转吊装安装穿墙螺栓安装墙体模板支座吊装外墙模板紧固穿墙螺栓模板垂直度校正浇筑混凝土拆内外墙模板拆外墙模板支座混凝土养护(2)柱子大钢模板施工工艺流程放线吊装柱模板柱模垂直度校正同层模板周转吊装安装柱箍垂直度校正浇筑混凝土拆柱模板混凝土养护2.4.2钢框胶合板模板施工工艺流程 (1)墙模板安装工艺流程安装前检查→安装门窗洞口模板→一侧模板吊装就位→安装斜撑→安装穿墙螺栓→吊装另一侧模板→安装穿墙螺栓及斜撑→调整模板平直→紧固穿墙螺栓→固定斜撑→与相邻模板连接。(2)柱模板安装工艺流程1)组拼柱模板安装工艺流程:搭设安装架子→吊装组拼柱模→检查对角线、垂直度和位置→安装柱箍→安装有梁口的柱模板→模板安装质量检查→柱模固定。2)整体预组拼柱模安装工艺吊装整体柱模并检查组拼后的质量→吊装就位→安装斜撑→全面质量检查→柱模固定。(3)梁模板安装工艺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搭设梁模支架→预组拼模板检查→安装梁底模板→梁底起拱→绑扎钢筋→安装梁侧模板→安装测向支撑或对拉螺栓→检查梁口、符合模板尺寸→与相邻模板连接。(4)楼板模板安装工艺搭设支架→安装纵横木楞→调整楼板的下皮标高→铺设模板→检查模板的上皮标高、平整度等。2.4.3小钢模施工工艺流程(1)柱模板施工工艺流程弹柱位置线→抹找平层→安装小钢模→安装柱箍→安装拉杆斜撑或对拉螺栓→柱模固定。(2)墙体模板安装工艺流程弹墙体位置线→安装洞口模板→安装墙体模板→安装对拉螺栓→安装斜撑→墙体模板固定。2.5施工工艺要点2.5.1定型组合大钢模板施工工艺要点(1)墙体组合大钢模板的安装1)在下层墙体混凝土强度不低于7.5MPa时,开始安装上层模板,利用下一层外墙螺栓孔日艮安装挂架;2)在内墙模板的外端头安装活动堵头模板,可用木方或铁板根据墙厚制作,模板要严密,防止浇筑时混凝土漏浆;3)先安装外墙内侧模板,按照楼板上的位置线将大模板就位找正,然后安装门窗洞口模板;4)合模前将钢筋、水电等预埋件进行隐检;5)安装外墙外侧模板,模板安装在挂架上,紧固穿墙螺栓,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模板上下连接处严密,牢固可靠,防止出现错台和漏浆现象。(2)墙体组合大钢模板的拆除1)在常温下,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够保证结构不变形,棱角完整时方可拆除;冬季施工时要按照设计要求和冬施方案确定拆模时问;2)模板拆除时首先拆下穿墙螺栓,再松开地脚螺栓,使模板向后倾斜与墙体脱开。如果模板与混凝土墙面吸附或粘结不能离开时,可用撬棍撬动模板下口,不得在墙上口撬模板或用大锤砸模板,应保证拆模时不晃动混凝土墙体,尤其是在拆门窗洞口模板时不得用大锤砸模板; 3)模板拆除后,应清扫模板平台上的杂物,检查模板是否有钩挂兜绊的地方,然后将模板吊出;4)大模板吊至存放地点,必须一次放稳,按设计计算确定的自稳角要求存放,及时进行板面清理,涂刷隔离剂,防止粘连灰浆;5)大模板应定时进行检查和维修,保证使用质量。(3)柱子组合大钢模板的安装1)柱子位置弹线要准确,柱子模板的下口用砂浆找平,保证模板下口的平直;2)柱箍要有足够的刚度,防止在浇筑过程中模板变形;柱箍的间距布置合理,一般为600或900mm;3)斜撑安装牢固,防止在浇筑过程中柱身整体发生变形。4)柱角安装牢固、严密,防止漏浆。(4)柱子模板的拆除:先拆除斜撑,然后拆柱箍,用撬棍拆离每面柱模,然后用塔吊吊离,使用后的模板及时清理,按规格进行码放。2.5.2钢框胶合板模板施工工艺要点(1)墙体模板的安装1)检查墙模安装位置的定位基准面墙线及墙模板的编号,符合图纸要求后,安装门窗洞口模板及预埋件等;2)将一侧预拼装墙模板按位置线吊装就位,安装斜撑或使用其他工具型斜撑调整至模板与地面成75。,使其稳定座落于基准面上:3)安装穿墙螺栓或对拉螺栓和套管,使螺栓杆端向上,套管套于螺杆上,清扫墙体内的杂物;4)用上面同样的方法吊装另一侧模板,使穿墙螺栓穿过模板并在螺栓杆端戴上扣件和螺母,然后调整两块模板的位置和垂直度,与此同时调整斜撑角度,合格后,固定斜撑,紧固全部穿墙螺栓的螺母;模板安装完毕后,全面检查扣件、螺栓、斜撑是否紧固稳定,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2)墙体模板的拆除1)单块就位组拼墙模先拆除墙两边的接缝窄条模板,再拆除背楞和穿墙螺栓,然后逐次向墙中心方向逐块拆除。2)整体预组拼模板拆除时,先拆除穿墙螺栓,调节斜撑支腿丝杠,使地脚离开地面,再拆除组拼大模板端部接缝处的窄条模板,然后敲击大模板上部,使之脱离墙体,用撬棍撬组拼大模板底边肋,使之全部脱离墙体,用塔吊吊运拆离后的模板。(3)柱模板安装工艺要点1)组拼柱模的安装:将柱子的四面模板就位组拼好,每面带一阴角模或连接角模,用U形卡正反交替连接;使柱模四面按给定柱截面线就位,并使之垂直,对角线相等;用定型柱箍固定,锲块到位,销铁插牢;对模板的轴线位移、垂直偏差、对角线、扭向等全面校正,并安装定型斜撑或将一般拉杆和斜撑固定在预先埋在楼板中的钢筋环上;检查柱模板的安装质量,最后进行群体柱子水平拉杆的固定。2)整体吊装柱模的安装:吊装前,先检查整体预组拼的柱模板上下口的截面尺寸、对角线偏差,连接件、卡件、柱箍的数量及紧固程度。检查柱筋是否防碍柱模套装,用铅丝将柱顶筋预先内向绑拢,以利柱模从顶部套入;当整体柱模安装于基准面上时,用四根斜撑与柱顶四角连 接,另一端锚于地面,校正其中心线、柱边线、柱模桶体扭向及垂直度后,固定支撑;当柱高超过6m时,不宜采用单根支撑,宜采用多根支撑连成构架。(4)柱模的拆除分散拆除柱模时应自上而下、分层拆除。拆除第一层时;用木锤或带橡皮垫的锤向外侧轻击模板上口,使之松动,脱离柱混凝土。依次拆下一层模板时,要轻击模板边肋,不可用撬棍从柱角撬离。拆除的模板及配件用绳子绑扎放到地下。分片拆除柱模时,要从上口向外侧轻击和轻撬连接角模,使之松动,要适当加设临时支撑,以防止整片柱模整片倾倒伤人。(5)梁板模板安装工艺要点1)在柱子混凝土上弹出梁的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2)安装梁模支架时,若首层为土壤地面,应平整夯实,并有排水措施。铺设通长脚手板,楼地面上的支架立杆宜加可调支座,楼层间的上下支座应在同一平面位置。梁的支架立杆一般采用双排,间距600~900mm为宜;板的支架立杆间距900~1200mm。支柱上的纵肋采用lOOmm×lOOmm,横肋采用50ram×lOOmm木方。支柱中间加横杆或斜杆连接成整体;3)在支柱上调整预留梁底模板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拉线安装梁底模板并找直;4)在底板上绑扎钢筋,经检验合格后,清除杂物,安装梁侧模板。用梁卡具或安装上下锁口楞及外竖楞,附以斜撑,其间距一般宜为600mm,当梁高超过600mm时,需要加腰肋,并用对拉螺栓加固,侧模上口要拉线找直,用定型夹子固定;5)复核检查梁模尺寸,与相邻梁柱模板连接固定,安装楼板模板时,在梁侧模及墙模上连接阴角模,与楼板模板连接固定,逐步向楼板跨中铺设模板;6)钢框胶合板模板的相邻两块模板之间用螺栓或钢销连接,对不够整模数的模板和窄条缝采用拼缝模板或木方嵌补,保证拼缝严密;7)模板铺设完毕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仪检查平整度与楼板底标高,同时进行校正。(6)梁板模板的拆除1)先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以便施工;然后拆除梁与楼板模板的连接角模及梁侧模,以使相邻模板断连;2)下调支柱顶托架螺杆后,先拆钩头螺栓,再拆下U形卡,然后用钢钎轻轻撬动模板,拆下第一块,然后逐块拆除。不得用钢棍或铁锤猛击乱撬,严禁将拆下的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3)对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拆除时,应从跨中开始下调支柱托架。然后向两端逐根下调,先拆钩头螺栓,再拆下U形卡,然后用钢钎轻轻撬动模板,拆下第一块,然后逐块拆除。不得用钢棍或铁锤猛击乱撬,严禁将拆下的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4)拆除梁底模支柱时,应从跨中向两端作业。2。5.3小钢模安装工艺要点(1)柱模板的安装1)按设计标高抹好水泥砂浆找平层,按位置线做好定位墩台,以保证柱轴线与标高的准确,在柱四边离地50~80mm处的主筋上焊接支杆,从四面顶住模板,防止位移;2)安装柱模板:通排柱,先安装两端柱,经校正、固定后拉通线校正中间的各柱。模板按柱子的大小,预拼成一面一片或两面一片,就位后用铅丝与主筋绑扎临时固定,用U形卡将两测模板连接卡紧,安装完两面后再安装另外两面模板;3)安装柱箍:柱箍可用角钢或钢管等制作,柱箍应根据柱模尺寸、侧压力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柱箍尺寸间距;4)安装柱模的拉杆或斜撑:柱模每边设2根立杆,固定于事先预埋在楼板内的钢筋环上,拉杆或斜撑与地面宜为45。,预埋的钢筋环与柱距离宜为3/4柱高;5)将柱模内清理干净,封闭清扫口,办理柱模预检。 (2)柱子模板的拆除先拆掉柱斜拉杆或斜撑,卸掉柱箍,再把连接每片柱模的U形卡拆掉,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3)墙体模板的安装1)按位置线安装门窗洞口模板,安装预埋件;2)将预先拼装好的一面模板按位置线就位,然后安装拉杆或斜撑,安装套管和穿墙螺栓,穿墙螺栓的规格和间距在模板设计时应明确规定;3)清扫墙内杂物,安装另一侧模板,调整拉杆或斜撑,使模板垂直后,拧紧穿墙螺栓;4)模板安装完毕后,检查一遍扣件、螺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办完预检手续。(4)墙体模板拆除先拆除穿墙螺栓等附件,再拆除斜拉杆或斜撑,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即可把模板运走。2.6质量标准2。6。l主控项目(1)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承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必须有防水措施;对冻胀土,必须有防冻融措施。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2)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受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3)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与混凝土接茬处。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2.6.2一般项目(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注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防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2)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相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压1/1000~3/1000。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表2.6.2一l的规定。 允许偏差表表2.6.2-1项目允许偏差(mm)项目允许偏差(mm)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3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2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3外露长度十10.0插筋中心线位置5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0外露长度+lO.0尺寸+10.0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检验方法:钢尺检查。(4)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2.6.2—2的规定。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表表2.6.2—2项目允许偏差(Hm)检验方法轴线位置5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高±5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截面内部尺寸基础一10.+5钢尺检查柱、墙、梁+2.一5钢尺检查层高垂直度不大于5m6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大于5m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检查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册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表2.6.2—2。2.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模板的施工质量,在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2.7.1梁、板模板易产生的问题梁、板底不平、下挠,梁侧模不平直,梁上下口涨模。预防措施:梁、板底模板的龙骨、支柱的截面尺寸及间距应通过设计计算决定,使模板的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施工过程中应认真执行设计要求,防止混凝土浇注时模板变形。模板支柱应立在垫有通长木板的坚实地面上,防止支柱下沉,使梁、板产生下挠。梁、板模板应按设计或规范要求起拱。2.7.2柱子模板易产生的问题(1)涨模、断面尺寸不准确预防措施:根据柱高和断面尺寸设计柱箍自身的截面尺寸和间距以及大断面 柱子所使用的穿墙螺栓等,以保证柱模的强度、刚度足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施工过程中应按设计要求作业。(2)柱身扭向预防措施:支模前先校正主筋,使其首先不扭向。安装斜撑(或拉筋)吊线找垂直时,相邻两片柱模从上端每面吊两点,使线坠到地面,线坠所示的两点到柱位置线的距离相等,即柱模不扭向。(3)轴线位移、一排柱不在同一直线上预防措施:成排的柱子,支模前要在地面上弹出柱轴线及轴边通线,然后分别弹出每柱的另一方向轴线,再确定柱的另两条边线。支模时,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垂直与位置无误后,柱模顶拉通线,再支中间各柱模。柱距不大时,通排支设水平拉杆及剪刀撑,柱距较大时,每柱四面设立支撑,保证每柱垂直和位置正确。2.7.3墙体模板易产生的问题(1)墙体厚度不一、平整度差预防措施:模板设计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龙骨的尺寸和间距、穿墙螺栓间距、墙体的支撑方法等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实施。(2)墙体烂根,模板接缝处跑浆预防措施:模板根部用砂浆找平塞严,模板间连接牢固可靠。(3)门窗洞口混凝土变形预防措施:将门窗洞口模板与墙体模板或墙体钢筋连接牢固,加强门窗洞口内的支撑。2.8成品保护(1)保持大模板本身的整洁及配套设备零件的齐全,吊运时防止碰撞墙体,堆放合理,保持板面不变形。(2)大模板吊运就位时要平稳、准确,不得碰撞楼板及其他已施工完毕的部位,不得兜挂钢筋。用撬棍调整大模板时,要注意保护模板下面的砂浆找平层。(3)预组拼的模板要有存放场地,场地要平整夯实。模板平放要用木方垫架;立放时要搭设分类模板架,模板落地处要垫木方,保证模板不扭曲、不变形。不得乱堆乱放或在组拼的模板上堆放分散模板和配件。(4)工作面已安装完毕的墙、柱模板,不准在吊运模板时碰撞,不准在预组拼模板就位前作为临时倚靠,防止模板变形或产生垂直偏差。工作面已完成的平面模板不得作为临时堆料和作业平台,以保证支架的稳定,防止平面模板标高和平整度产生偏差。(5)拆除模板时要按程序进行,禁止用大锤敲击,防止混凝土墙面及门窗洞口等出现裂纹。(6)模板与墙面粘结时,禁止用塔吊吊拉模板,防止将墙面拉裂。(7)冬期施工时,大模板背面的保温措施应保持完好。(8)冬期施工防止混凝土受冻,当混凝土达到规范规定的拆模强度后方可拆模,否则会影响混凝土质量。2.9安全环保措施(1)支模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遇途中停歇,应将就位的支顶、模板联结稳固,不得空架浮搁。拆模间歇时应将松开的部件和模板运走,防止坠下伤人。(2)模板支设、拆除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步骤进行,全面检查支撑系统的稳定性。(3)拆楼层外边模板时,应有防高空坠落及防止模板向外倒跌的措施。(4)模板所用的脱模剂在施工现场不得乱扔,以防止影响环境质量。(5)模板放置时应满足自稳角要求,两块大模板应采取板面相对的存放方法。 (6)施工楼层上不得长时间存放模板,当模板临时在施工楼层存放时,必须有可靠的防倾倒措施,禁止沿外墙周边存放在外挂架上。(7)模板起吊前,应检查吊装用绳索、卡具及每块模板上的吊钩是否完整有效,并应拆除一切临时支撑,检查无误后方可起吊。(8)在模板拆装区域周围,应设置围栏,并挂明显的标志牌,禁止非作业人员人内。(9)拆模起吊前,应检查对拉螺栓是否拆净,在确无遗漏并保证模板与墙体完全脱离后方准起吊。(10)模板安装就位后,要采取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施工楼层上的漏电箱必须设漏电保护装置,防止漏电伤人。(11)模板拆除后,在清扫和涂刷隔离剂时,模板要临时固定好,板面相对停放之间,应留出50~60cm宽的人行通道,模板上方要用拉杆固定。3大模板施工工艺标准3.1总则3.1.1适用范围适用于多层和100m以下高层建筑及一般构造物竖向结构采用全钢、钢木或钢竹大模板工艺施工的现浇混凝土工程。3.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冷轧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8—87):《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3.2术语3.2.1大模板’相对于小型模板的大型模板的统称。3.2.2面板与新浇筑混凝土直接接触的承力板。3.2.3全钢大模板面板采用钢板同钢骨架焊接而成的大模板。3.2.4钢木大模板以防水木胶合板为面板,同钢骨架连接而成的大模板。3.2.5钢竹大模板以防水竹胶合板为面板,同钢骨架连接而成的大模板。3.2.6肋支撑面板的龙骨。3.2.7背楞增强模板刚度的横梁。3.2.8对拉螺栓连接模板承受新浇混凝土产生侧压力的专用螺栓。3.2.9自稳角大模板停放时,靠自重作用抵抗风荷载保持自身稳定所倾斜的角度。3.3施工准备3.3.1技术准备根据工程对混凝土表面质量要求和模板的周转使用次数,选择合理的模板类型;进行配板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1)根据工程结构具体情况,按照经济、均衡、合理的原则划分施工流水段;(2)模板在各流水段的通用性; (3)单块模板配置的对称性;(4)单块大模板的吊装重量必须满足现场起重设备要求。配板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1)绘制配板平面布置图;(2)绘制大模板配板设计图、拼装节点图和构、配件的加工详图;(3)绘制节点和特殊部位支模图;(4)编制大模板构、配件明细表;(5)编写施工说明书。配板设计方法应符合以下规定:(1)大模板的尺寸必须符合300mm建筑模数;(2)经计算确定大模板配板设计长度后,应优先选用同规格定型整体标准大模板或组拼大模板;(3)配板设计中不符合模数的尺寸,宜优先选用组拼调节模板的设计方法,尽量减少角模的规格,力求角模定型化;(4)组拼式大模板背楞的布置与排板的方向垂直;(5)当配板设计高度较大采用齐缝排板接高设计方法时,应在拼缝处进行刚度补偿;(6)大模板吊环位置设计必须安全可靠,吊环位置的确定应保证大模板起吊时的平衡,宜设置在模板长度的0.2~0.25L处;(7)外墙、电梯井、楼梯段等位置配板设汁高度时应考虑同下层搭接尺寸。3.3.2材料准备(1)大模板的组成大模板由面板、钢骨架、角模、斜撑、操作平台挑架、对拉螺栓等配件组成。详见图3.3.2大模板组成示意图。(2)主要材料规格主要材料规格表表3.3.2大模板类型面板竖肋背楞斜撑挑架对拉螺栓全钢大模板一6mm钢板[8[10[8、ф40ф48×3.5M30,T20×6钢木大模板15~18胶合板80×40×2.5[10[8、ф40ф48×3.5M30T20×6钢竹大模板12~15胶合板80×40×2.5[10[8、ф40ф48×3.5M30,T20×6(3)大模板的构造要求1)大模板的外形尺寸、孔眼尺寸应符合300mm建筑模数,做到定型化、通用化;2)大模板的结构应简单、重量轻、坚固耐用、便于加工,面板能满足现浇混凝土成型和表面质量要求;3)大模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4)在正常维护、加强管理的情况下,能多次重复使用;5)大模板的支撑系统应用调整装置满足施工和安全要求; 图3.3.2大模板组成示意图6)操作平台可根据施工需要设置,与大模板的连接安全可靠、装拆方便;、7)钢吊环与大模板的连接必须安全可靠,合理确定吊环位置;8)大模板应配有承受混凝土侧压力、控制墙体厚度的对拉螺栓及其连接件。大模板上的对拉螺栓孔眼应左右对称设置,以满足通用性要求;9)电梯井筒模必须配套设置专用平台以确保施工安全;10)大模板背面应设置工具箱,满足对拉螺栓、连接件及工具的放置。(4)大模板的产品质量大模板的产品质量应符合《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范》制作要求和制作允许偏差。3.3.3机具设备(1)塔吊:按最远点大模板起重量选型;(2)混凝土输送泵:按混凝土浇灌速度选型;(3)布料机:按布料半径选型。3.3.4作业条件(1)大模板施工前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2)大模板安装前必须先抄平和定位放线,以保证工程结构各部分形状、尺寸和预留、预埋位置正确;(3)在满足工期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建筑物的工程量、平面尺寸、机械设备条件等组织实施有节奏的均衡流水作业;(4)合模前应检查验收施工层的钢筋质量,做好隐检记录;(5)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对大模板的安装情况及安全措施进行检查,并办理检查记录;(6)浇筑混凝土时应设专人对大模板的使用情况进行观察,发生意外情况及时处理。3.4材料和质量要点3.4.1材料的关键要求(1)大模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大模板所配的对拉螺栓及其配件应能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并控制墙体厚度。 (2)全钢大模板的面板宜选用原平板;钢木或钢竹大模板的面板必须选用双面覆膜的防水胶合板,其割口及孔洞必须作密封处理。(3)大模板的钢骨架及面板材质均为Q235。(4)吊环材料不得冷弯。3.4.2技术关键要求(1)大模板制作、安装前必须绘制配板平面图及周转流水调配图。(2)大模板的外型尺寸和孔洞尺寸宜符合建筑模数,做到定型化、通用化。在正常维护、加强管理的情况下,能多次重复使用。(3)大模板的结构应简单、重量轻,坚固耐用、便于加工。大模板之间、大模板与角模、斜撑、挑架及其他配件的连接、拆装方便可靠。3.4.3质量关键要求(1)严格控制大模板的加工质量,使外型尺寸、平整度、平直度和孔洞尺寸符合允许偏差要求。(2)大模板安装前应做好定位放线工作,安装时对号入座,安装后保证整体的稳定性,确保施工中不变形、不错位、不涨模。(3)大模板就位前应认真清理模板,涂刷隔离剂。(4)大模板脱模时不得撬动或锤砸,以保护成品。3.4.4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1)大模板上的吊钩加工时应严格检查,安装使用时也要经常检查。吊运大模板必须采用卡环吊钩。(2)当风力超过5级时,应停止大模板吊运作业。(3)大模板停放时必须满足自稳角的要求,两块大模板板面相向放置。施工临时停放时必须有可靠的防倾倒保安全的措施。3.4.5环境关键要求(1)大模板的堆放场地必须坚实平整,不得堆放在松土、凉土或凹凸不平的场地上。(2)大模板堆放应注意码放整齐,拆除无固定支架的大模板时,应设置固定可靠的堆放架。(3)大模板板面清理出的碎渣、污垢及时清运出施工现场,保持现场清洁文明。3.5施工工艺3.5.1大模板施工工艺流程大模板预拼装→定位放线→安装模板的定位装置→安装门窗洞口模板→安装大模板→调整模板、紧固对拉螺栓→验收→分层对称浇筑混凝土→拆模→清理3.5.2大模板的施工工艺(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大模板安装前应进行技术交底;2)模板进场后,应依据模板设计要求清点数量,核对型号,清理表面;3)组拼式大模板在生产厂或现场预拼装,用醒目字体对模板编号,安装时对号入座;4)大模板应进行样板间试安装,经验证模板几何尺寸、接缝处理、零部件准确无误后方可正式安装;5)大模板安装前必须放出模板内侧线及外侧控制线作为安装基准;6)合模前必须将内部处理干净,必要时在模板底部可留置清扫口;.7)合模前必须通过隐蔽工程验收; 8)模板就位前应涂刷隔离剂,刷好隔离剂的模板遇雨淋后必须补刷;使用的隔离剂不得影响结构工程及装修工程质质量。(2)大模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大模板安装应符合模板设计要求;2)模板安装时按模板编号遵循先内侧、后外侧的原则安装就位;3)大模板安装时根部和顶部要有固定措施;4)模板支撑必须牢固、稳定,支撑点应设在坚固可靠处,不得与脚手架拉结;5)混凝土浇筑前应在模板上作出浇筑高度标记;6)模板安装就位后,对缝隙处应采取有效的堵缝措施;7)大模板冬期施工应按照《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的规定执行。3.6大模板安装质量标准3.6.1主控项目(1)大模板安装必须保证轴线和截面尺寸准确,垂直度和平整度符合规定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量测。(2)大模板安装后应保证整体的稳定性,确保施工中模板不变形、不错位、不涨模。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3.6.2一般项目(1)模板的拼缝要平整,堵缝措施要整齐牢固,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应清理干净,隔离剂涂刷均匀。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2)大模板安装和预埋件、预留孔洞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3.6.2的规定。大模板安装和预埋件、预留孔洞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表3.6.2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轴线位置5用尺量检查截面内部尺寸±2用尺量检查层高垂直全高≤5m3用2m托线板检查全高>5m5相邻模板板面高低差2用直尺和尺量检查平直度5上口通长拉直线用尺量检查,下口按模板就位线为基准检查平整度32mm靠尺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3拉线和尺量检查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10拉线和尺量检查外露位置+100尺量检查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0拉线和尺量检查截面内部尺寸+100尺量检查 电梯井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250拉线和尺量检查井筒全高垂直度H/1000且≤30吊线和尺量检查3.7成品保护3.7.1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进行。3.7.2在任何情况下,操作人员不得站在墙顶采用晃动、撬动模板或用大锤砸模板的方法拆除模板,以保护成品。3.7.3拆除模板时应先拆除模板之间的对拉螺栓及连接件,松动斜撑调节丝杠,使模板后倾与墙体脱开,在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起吊大模板。3.7.4当混凝土已达到拆除强度而不能及时拆模时,为防止混凝土粘模,可在未拆模之前先将对拉螺栓松开。3.7.5混凝土结构拆模后应及时采取养护措施。冬期施工阶段除混凝土结构采取防冻措施外,大模板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3.7.6大模板及配件拆除后,应及时清理干净,对变形及损坏的部位及时进行维修,对斜撑丝杠、对拉螺栓丝扣应抹油保护。3.8安全环保措施3.8.1大模板施工应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相关安全和环保措施。3.8.2模板起吊要平稳,不得偏斜和大幅度摆动,操作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可靠处,严禁人员随同大模板一同起吊。3.8.3吊运大模板必须采用卡环吊钩,当风力超过5级时应停止吊运作业。3.8.4拆除模板时,在模板与墙体脱离后,经检查确认无误方可起吊大模板。3.8.5拆除无固定支架的大模板时,应对模板采取临时固定措施。3.8.6模板现场堆放区应在起重机的有效工作范围之内,堆放场地必须坚实平整,不得堆放在松土、冻土或凹凸不平的场地上。3.8.7大模板停放时,必须满足自稳角的要求,对自稳角不足的模板,必须另外拉结固定;没有支撑架的大模板应存放在专用的插放支架上,叠层平放时,叠放高度不应超过2m(10层),底部及层间应加垫木,且上下对齐。3.8.8模板在地面临时周转停放时,两块大模板应板面相向放置,中间留置操作间距;当长时间停放时,应将模板连接成整体;3.8.9大模板不得长时间停放在施工楼层上,当大模板在施工楼层上临时周转停放时,必须有可靠的防倾倒保证安全的措施;3.8.10大模板运输根据模板的长度、重量选用的车辆;大模板在运输车辆上的支点、伸出的长度及绑扎方法均应保证其不发生变形,不损伤涂层;3.8.11运输模板附件时,应注意码放整齐,避免相互发生碰撞;保证模板附件的重要连接部位不受破坏,确保产品质量,小型模板附件应装箱、装袋或捆扎运输。4高层建筑滑升模板施工工艺标准4.1总则4.1.1适用范围(1)适用于采用滑升模板工艺施工的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包括:墙板结构、简体结构、框架结构。(2)不适用于高耸构造物及其他非房屋建筑。 4.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GBJ113—87);《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65—89);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安全、防火、劳动保护等现行有关标准规程和质量标准。4.2术语4.2.1滑动模板施工以液压千斤顶为提升机具,带动模板沿着混凝土表面滑动而成型的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法,简称滑模施工。4.2.2提升架是滑模装置的主要受力构件,用以固定千斤顶、围圈和保持模板的几何形状,并直接承受模板、围圈和操作平台的全部垂直荷载和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4.2.3支承杆穿心式千斤顶运动的轨道,承受滑模全部施工荷载,其承载能力、直径、材质均应与千斤顶相适应。4.2.4滑动模板高层建筑采用模板与围圈合一的定型大模板,模板连接成箱形模体,用以保证结构截面尺寸几何形状。4.2.5空滑滑模时模板内只存有少量混凝土或无}昆凝土状态称为空滑。4.2.6纠偏模板滑升过程中产生的偏差,除采取的防偏措施能消除一部分外,可通过自身调节装置或外力作用进行纠正的做法。4.3施工准备4.3.1技术准备(1)滑模施工应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及滑模工艺的要求提出对工程设计的局部修改意见,确定不宜滑模施工部位的处理方法以及划分滑模作业的区段等。.(2)滑模施工必须根据工程结构的特点及现场的施工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施工总平面布置(含操作平台平面布置);2)滑模施工技术设计;3)施工程序和施工进度安排;4)施工安全技术质量保证体系及其检查措施;5)现场施工管理机构、劳动组织及人员培训;6)材料、半成品、预埋件、机具和设备供应计划等;7)特殊部位滑模施工措施;8)季节性滑模施工措施。(3)施工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施工总平面布置应满足施工工艺要求,减少施工用地和缩短地面水平运输距离;2)在所施工建筑物的周围应设立危险警戒区,警戒线至建筑物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其高度的l/10,且不应小于lore,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3)临时建筑物及材料堆放场地等均应设在警戒区以外,当需要在警戒区内堆放材料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经过警戒区的人行道或运输通道均应搭设安全防护棚; 4)材料堆放场地应靠近垂直运输机械,堆放数量应满足施工速度的需要;5)根据现场施工条件确定混凝土供应方式,当设置自备搅拌站时宜靠近施工工程,混凝土的供应量必须满足连续浇灌的需要;6)供水、供电应满足滑模连续施工的要求。施工工期较长,且有断电可能时,应有双路供电或配自备电源。操作平台的供水系统,当水压不够时,应设加压水泵;7)应设置测量施II程垂直度和标高的观测站。(4)滑模装置的组成应包括下列系统:1)模板系统包括模板、围圈、提升架及截面和倾斜度调节装置等。2)操作平台系统包括操作平台、料台、吊脚手架、滑升垂直运输设施的支承结构等。3)液压提升系统包括液压控制台、油路、调平控制器、千斤顶、支承杆。4)施工精度控制系统包括千斤顶同步、建筑物轴线和垂直度等的观测与控制设施等。5)水电配套系统包括动力、照明、信号、广播、通讯、电视监控以及水泵、管路设施等。6)滑模装置剖面示意图详见图(5)滑模装置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1)绘制滑模初滑结构平面图及中间结构变化平面图。2)确定模板、围圈、提升架及操作平台的布置,进行各类序构件名称备注l提升架2限位卡3千斤顶4针型阀5支架6台梁7台梁连接板8声8油管9工具式支撑杆10插板ll外模板12支腿13内模板14围柃15边框卡铁16伸缩调节丝杠17槽钢夹板18下围柃仅用于有桁架处19支架连接管20纠偏装置2l安全网满挂、兜底22外挑架23外挑平台50nlrn厚木板24吊杆连接管25吊杆 26吊平台50mm轴厚木板27活动平台边框钢管及18mm厚竹胶板28桁架斜杆、立杆、对拉螺栓29钢管水平桁架30围圈卡铁图4.3.1滑模装置剖面示意图部件和节点设计,提出规格和数量。3)确定液压千斤顶、油路及液压控制台的布置,提出规格和数量。4)确定施工精度控制措施,提出设备仪器的规格和数量。5)进行特殊部位处理及特殊设施(包括与滑模装置相关的垂直和水平运输装置等)布置和设计。6)绘制滑模装置的组装图,提出材料、设备、构件一览表。(6)滑模装置设计荷载包括下列各项,并按附录4-1取值:1)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自重;2)操作平台的施工荷载,包括操作平台上的机械设备及特殊设施等的自重、操作平台上施工人员、工具和堆放材料等;3)混凝土卸料时对操作平台的冲击力,以及向模板内倾倒混凝土时对模板的冲击力;4)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5)模板滑动时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摩阻力;6)对于高层建筑应考虑风荷载。(7)液压提升系统的布置应使千斤顶受力均衡,所需千斤顶和支承杆的数量可按下式确定:Dmi。=N/P(4.3.1)式中N——总垂直荷载(kN);P——单个千斤顶或支承杆的允许承载力(kN);支承杆的允许承载力应按附录4-2确定;千斤顶的允许承载力为千斤顶额定提升能力的1/2,两者取其较小者。4.3.2材料要求(1)模板:应具有通用性、耐磨性、拼缝紧密、装拆方便和足够的刚度。并符合下列规定:1)平模板宜采用模板和围圈合一的组合大钢模板。模板高度:内墙模板900n~,外墙模板1200n硼,标准模板宽度900~2400n珈。2)异型模板、弧形模板、调节模板等应根据结构截面形状和施工要求设计制作。3)模板材料规格,见表4.3.2-1。模板材料规格表4.3.2-l部位材料名称规格备注面板钢板4mm—6mm厚边框钢板或扁钢6×80或8×80水平加强肋槽钢[8同提升架连接竖肋扁钢或钢板4×60或6×604)模板制作必须板面平整、无卷边、翘曲、孔洞、毛刺等,阴阳角模的单面倾斜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提升架宜设计成适用于多种结构施工的类型。对于结构的特殊部位,可设计专用的提升架。提升架设计时,应按实际的垂直和水平荷载验算,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其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提升架可采用单横梁“Ⅱ”形架、双横梁的“开”形架或单立柱的“r”形架,横梁与立柱必须刚性连接,两者的轴线应在同一平面内,在使用荷载作用下,立柱下端的侧向变形应不大于2mm。2)模板上口至提升架横梁底部的净高度,对于声25支承杆宜为400~500mm,对于乒48×3.5支承杆宜为500~900mm。3)提升架立柱上应设有调整内外模板间距和倾斜度的可调支腿。4)当采用工具式支承杆设在结构体外时,提升架横梁相应加长,支承杆中心线距模板距离应大于50mm。(3)围圈将提升架连成整体,并同操作平台桁架相连。围圈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围圈截面尺寸应根据计算确定,上、下围圈的间距一般为450~750mm,上围圈距模板上口的距离不宜大于250mm。2)当提升架间距大于2.5m或操作平台的承重骨架直接支承在围圈上时,围圈宜设计成桁架式。3)围圈在转角处应设计成刚性节点。4)固定式围圈接头应用等刚度型钢连接,连接螺栓每边不得少于2个。(4)操作平台应按所施工工程的结构类型和受力确定,其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操作平台由桁架、三角架及铺板等主要构件组成,与提升架或围圈应连成整体。2)外挑平台的外挑宽度不宜大于900mm,并应在其外侧设安全防护栏杆。3)吊脚手板时,钢吊架宜采用声48×3.5钢管,吊杆下端的连接螺栓必须采用双螺帽。吊脚手架的双侧必须设安全防护栏杆,并应满挂安全网。(5)支承杆的直径、规格应与所使用的千斤顶相适应,对支承杆的加工、接长、加固应作专项设计,确保支承体系的稳定。当采用钢管做支承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承杆宜为ф48×3.5焊接钢管,管径允许偏差为一O.2~O.5mm。2)采用焊接方法接长钢管支承杆时,钢管上端平头,下端倒角2×45度,接头处进入千斤顶前,先点焊三点以上并磨平焊点,通过千斤顶后进行围焊,接头处加焊衬管,衬管长度应大于200mm。3)采用工具式支承杆时,钢管两端分别焊接螺母和螺栓,螺纹宜为M35,螺纹长度不宜小于40mm,螺栓和螺母应与钢管同心。4)工具式支承杆必须调直,其平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0。5)工具式支承杆长度宜为3m,第一次安装时可配合采用6m、4.5m、1.5m长的支承杆,使接头错开。当建筑物每层净高小于3m时,支承杆长度应小于净高尺寸。6)当支承杆设置在结构体外时,一般采用工具式支承杆,支承杆的制备数量应能满足5~6个楼层高度的需要。必须在支承杆穿过楼板的位置用扣件卡紧,使支承杆的荷载通过传力钢板、传力槽钢传递到各层楼板上。(6)滑模装置各种构件的制作应符合有关的钢结构制作规定,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3.2—2的规定。滑模装置构件制作允许偏差表4.3.2-2名称内容允许偏差(ITIITI)钢模板高度宽度表面平整度侧面平直度±l一0.7~0±1±l 连接孔位置±0.5围圈长度弯曲长度≤3m>3m连接孔位置一)±2±4±0.5提升架高度宽度围圈支托位置连接孔位置±3±3±2±O.5支承杆弯曲直径拳48×3.5圆度公差对接焊缝凸出母材小于(1/1000)L一0.2~{_0.5—0.25~+0.25<+0.25注:L为支承杆加工长度。4.3.3主要机具(表4.3.3)主要机具名称及规格数量表表4.3.3机具设备名称规格数量塔吊按臂杆长度、起重高度、垂直运输量选型。1~2台混凝土输送泵按浇灌速度、滑升速度计算确定,滑升速度宜为140~200mm/h混凝土罐车按浇灌速度及往返时间确定台次/h混凝土布料机按回转半径选型外用电梯按建筑高度、垂直运输量选型,l~2台续表机具设备名称规格数量千斤顶按4.3.1公式计算确定液压控制台其流量按千斤顶数量、排油量及一次给油时间确定激光经纬仪l~2台激光扫描仪l台4.3.4作业条件(1)按总平面布置的临时设施、道路、场地达到滑模安装、施工要求。(2)进行滑模安装、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安全交底、人员培训工作,组织各类人员循序进场。(3)作业层楼地面抄平,模板、提升架安装底标高进行必要的水泥砂浆抹灰找平。(4)投放结构轴线、截面边线、模板定位线、提升架中心线、门窗洞口线等。(5)绑扎900ram模板高度范围的钢筋。(6)搭设必要的脚手架。(7)组织滑模装置构件、安装紧固件、配套材料、机具进场验收。 (8)供水供电应满足滑模连续施工的要求。(9)混凝土的搅拌、运输、垂直运输和布料设备应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灌和滑升的要求。4.4材料和质量要点4.4.1材料的关键要求(1)模板能满足沿着结构混凝土表面滑动而成型现浇混凝土的要求。(2)模板和滑模装置依靠千斤顶,能满足不断向上同步整体滑升。(3)千斤顶的工作荷载必须小于额定起重能力的二分之一。(4)支承杆具有足够的支承能力,不得失稳。(5)模板和滑模装置所采用的钢材,其材质为Q235。4.4.2技术关键要求(1)模板在运动状态下,连续浇筑混凝土,使成型的结构体符合设计要求。(2)脱模的混凝土应具有一定强度,不致塌陷。其强度能正常地继续增长。不仅能承受结构自重,且能稳固支承杆。(3)滑模装置设计必须满足滑模施工特点的操作要求。(4)滑模施工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4.4.3质量关键要求(1)滑模装置的制作、安装质量必须符合允许偏差的要求。(2)滑模施工时,混凝土必须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浇筑人模的混凝土不能与模板粘结,混凝土脱模强度必须满足O.2~0.4MPa要求,以保证模板顺利的提升(3)在模板运行中,必须保证钢筋绑扎、预留洞口,水电管等其他工序紧密配合,同步施工,且保证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4)滑模施工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必须有条不紊地做好各项管理工作。(5)坚持“防偏为主,纠偏为辅”的方针,当出现偏差,首先要找出并消除偏差因素,并进行合理的纠偏。4.4.4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经常检查滑模装置的各项安全设施,特别是安全网、栏杆、挑架、吊架、脚手板及安全关键部位的紧固螺栓等。检查施工的各种洞口防护,检查电器、机械设备、照明等安全用电的措施。4.4.5环境关键要求混凝土施工时,采用低噪声环保型振捣器,降低城市噪声污染。4.5施工工艺4.5.1滑模装置安装工艺流程安装模板↓安装提升架→支腿连接模板↓↓安装围圈调节截面及锥度↓操作平台↓外挑平台↓液压系统安装→排油排气 ↓↓水电系统安装插入支承杆↓测量观测安装↓防护安全网↓吊脚手架安装4.5.2滑模施工工艺流程,内模高度范围钢筋→滑模装置安装←电气立管安装↓↓随升绑扎钢筋→混凝土浇筑→门窗洞侧模↓初滑升↓纠偏→中间滑升↓过梁以上混凝土←门窗过梁底模↓空滑到上层楼面↓水平结构支模↓水平结构钢筋←电气埋管↓水平结构混凝土4.5.3滑模装置安装(1)安装模板,宜由内向外扩展,逐问组装,逐间定位。(2)安装提升架,所有提升架的标高应满足操作平台水平度的要求。(3)安装提升架活动支腿并同模板连接,调节模板截面尺寸和单面倾斜度,模板应上口小,下口大,单面倾斜度宜为模板高度的O.1%~O.3%。(4)安装内外围圈及围圈节点连接件。(5)安装操作平台的桁架、支承和平台铺板。(6)安装外操作平台的挑架、铺板和安全栏杆等。(7)安装液压提升系统及水、电、通讯、信号、精度控制和观测装置,并分别进行编号、检查和试验。(8)在液压系统排油、排气试验合格后,插入支承杆。(9)安装内外吊脚手架及安全网:当在地面或楼面上组装滑模装置时,应待模板滑至适当高度后,再安装内外吊脚手架,挂安全网。4.5.4钢筋绑扎(1)横向钢筋的长度一般不宜大于7m,当要求加长时,应适当增加操作平台宽度。(2)竖向钢筋的直径小于或等于12nⅡn时,其长度不宜大于8m。 (3)钢筋绑扎时,应保证钢筋位置准确,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一浇筑层混凝土浇注完后,在混凝土表面以上至少应有一道绑扎好的横向钢筋。2)竖向钢筋绑扎后,其上端应用限位支架等临时固定。3)双层钢筋的墙,其立筋应成对并立排列,钢筋网片间应有拉结筋或用焊接钢筋骨架定位。4)门窗等洞口上下两侧横向钢筋端头应绑扎平直、整齐、有足够钢筋保护层,下口钢筋宜与竖钢筋焊接。5)钢筋弯钩均应背向模板面。6)必须有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措施。7)当滑模施工结构有预应力钢筋时,对预应力筋的留孑L位置应有相应的成型固定措施。8)墙体顶部的钢筋如挂有砂浆,在滑升前应及时清除掉。4.5.5混凝土浇筑(1)用于滑模施工的混凝土,应事先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工作,其性能除满足设计规定的强度、抗渗性、耐久性以及施工季节等要求外,尚应满足下列规定:1)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增长速度,必须满足模板滑升速度的要求。2)混凝土坍落度宜符合表4.5.5的规定。混凝土坍落度表表4.5.5坍落度(nln,)结构类型非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墙板、梁、柱50~70100~160配筋密集的结构60~90120~180配筋特密结构90~120140~2003)在混凝土中掺人的外加剂或掺合料,其品种和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4)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可用至C60),尚应满足流动性、包裹性、可泵送性和可滑性等要求。并应使人模后的混凝土凝结速度与模板滑升速度相适应。(2)混凝土的浇筑应满足下列规定:1)必须分层均匀对称交圈浇筑,每一浇筑层的混凝土表面应在一个水平面上,并应有计划均匀的更换浇筑方向。2)模板高度范围内的混凝土浇筑厚度不应大于300mm,正常滑升时混凝土的浇筑高度不应大于200mm。3)各层混凝土浇筑的间隔时间不得大于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当间隔时间超过规定,接茬处应按施工缝的要求处理。4)在气温高的季节,宜先浇筑内墙,后浇筑阳光直射的外墙;先浇筑墙角、墙垛及门窗洞口两侧,后浇筑直墙;先浇筑较厚的墙,后浇筑较薄的墙。5)预留孔洞、门窗口、烟道口、变形缝及通风管道等两侧的混凝土应对称均衡浇筑。(3)混凝土的振捣应符合下列要求:1)振捣混凝土时振捣器不得直接触及支承杆、钢筋或模板。2)振捣器插入前一层混凝土内深度不应超过50ram。(4)混凝土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出模后应及时进行修整,必须及时进行养护。2)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除冬施外,养护时间不少于7d。3)养护方法宜选用连续喷雾养护或喷涂养护液。4.5.6液压滑升 (1)初滑时模板内浇筑的混凝土至500~700ram高度后,第一层混凝土强度达到O.2MPa,应进行1~2个千斤顶行程的提升,并对滑模装置和混凝土凝结状态进行检查,确定正常后,方可转为正常滑升。(2)正常滑升过程中,两次提升的时间间隔不宜超过O.5h。(3)提升过程中,应使所有的千斤顶充分的进油、排油。提升过程中,如出现油压增至正常滑升工作压力值的1.2倍,尚不能使全部千斤顶升起时,应停止提升操作,立即检查原因,及时进行处理。(4)在正常滑升过程中,操作平台应保持基本水平。每滑升200~400mm,应对各千斤顶进行一次调平(如采用限位调平卡等),特殊结构或特殊部位应按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应要求实施。各千斤顶的相对高差不得大于40ram。相邻两个提升架上千斤顶升差不得超过20mm。(5)在滑升过程中,应检查和记录结构垂直度、水平度、扭转及结构截面尺寸等偏差数据,及时进行纠偏、纠扭工作。在纠正结构垂直度偏差时,应徐缓进行,避免出现硬弯。(6)在滑升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操作平台结构,支承杆的工作状态及混凝土的凝结状态,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7)因施工需要或其他原因不能连续滑升时,应有准备采取下列停滑措施。1)混凝土应浇筑至同一标高。2)模板每隔一定时间提升1~2个千斤顶行程,直至模板与混凝土不再粘结为止。对滑空部位的支承杆,应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3)继续施工时,应对模板与液压系统进行检查。4.5.7水平结构施工(1)滑模工程水平结构的施工,宜采取在竖向结构完成到一定高度后,采取逐层空滑支模施工现浇楼板。(2)按整体结构设计的横向结构,当采用后期施工时,应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稳定和满足设计要求。(3)墙板结构采用逐层空滑现浇楼板工艺施工时应满足下列规定:1)当墙板模板空滑时,其外周模板与墙体接触部分的高度不得小于200ram。2)楼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支设楼板的模板时,不应损害下层楼板混凝土。3)楼板模板支柱的拆除时间,除应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外,还应保证楼板的结构强度满足承受上部施工荷载的要求。4.6质量标准4.6.1主控项目(1)模板及滑模装置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液压滑升系统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起重能力。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查看设计文件。(2)模板安装必须形成上口小下口大的锥形,其单面倾斜度符合允许偏差要求。模板截面调节、倾斜度调节有灵活可靠的装置。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4.6.2一般项目(1)滑模装置安装允许偏差(表4.6.2-1)滑模装置组装的允许偏差表4.6.2-l内容允许偏差(mm)模板结构轴线与相应结构轴线位置3 围囤位置偏差水平方向3垂直方向3提升架的垂直偏差平面内3平面外2安放千斤顶的提升架横梁相对标高偏差5考虑倾斜度后模板尺寸偏差上口一l下口十2千斤顶位置安装的偏差提升架平面内5提升架平面外5圈模直径、方模边长的偏差一2~+3相邻两块模板平面平整偏差1.5支承杆垂直偏差2/1000(2)滑模施工工程混凝土结构允许偏差(表4.6.2—2)滑模施工工程混凝土结构的允许偏差表4.6.2—2项目允许偏差(mm)轴线间的相对位移5标高每层高层±5多层±10全高±30垂直度每层层高≤5m5层高>5m层高的O.1%全高高度<10m10高度≥10m高度的0.1%,不得>30墙、柱、梁截面尺寸偏差+8.一5表面平整(2m靠尺检查)抹灰8不抹灰4门窗洞口及预留洞口位置偏差15预埋件位置偏差204.7成品保护(1)模板提升后,应对脱出模板下口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检查。(2)情况正常时,混凝土表面有25~30mm宽水平方向水印。(3)若有表面拉裂、坍塌等缺陷时,应及时研究处理并作表面修整。(4)若表面有流淌、穿裙子等现象时,应及时采取调整模板锥度等措施。(5)混凝土出模后,必须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方法宜选用喷雾养护或喷涂养护液。冬期养护宜选用塑料薄膜保湿和阻燃棉毡保温。4.8安全措施(1)严格执行国家、地方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和本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和文件。(2)进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3)建筑物外墙边线外6m范围内划为危险区,危险区内不得站人或通行。必须的通道和必要作业点要搭设保护棚。(4)滑模装置的安全关键部位:安全网、栏杆和滑模装置中的挑架、吊脚手架、跳板、螺栓等必须逐件检查,做好检查记录。(5)防护栏杆的安全网必须采用符合安全要求标准的密目安全网,安全网的架设和绑扎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建筑物四周设水平安全网,网宽6m,分设在首层及其上每隔四层建筑物的四周。吊脚手架的安全网应包围在吊脚手跳板下,外挑平台栏杆上设立网,高度2m以上。(6)洞口防护1)楼板洞口:利用楼板钢筋保护。2)电梯洞口:在电梯门口搭设钢管护栏。3)电梯口:随建筑物上升,紧接着用钢管搭临时栏杆。4)操作平台洞口:可搭设临时栏杆或挂设安全网。(7)为了确保千斤顶正常工作,应有计划地更换千斤顶,确保正常工作。要更换千斤顶时,不得同时更换相邻的两个,以防止千斤顶超载。千斤顶更换应在滑模停歇期间进行。(8)滑模装置的电路、设备均应接零接地,手持电动工具设漏电保护器,平台下照明采用36V低压照明,动力电源的配电箱按规定配置。主干线采用钢管穿线,跨越线路采用流体管穿线,平台上不允许乱拉电线。(9)滑模平台上设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施工用水管可代用作消防用水管使用。操作平台上严禁吸烟。(10)现场上有明显的防火标志和安全标语牌。(11)各类机械操作人员应按机械操作技术规程操作、检查和维修,确保机械安全,吊装索具应按规定经常进行检查,防止吊物伤人,任何机械均不允许非机械操作人员操作。(12)滑模装置拆除要严格按拆除方法和拆除顺序进行。在割除支承杆前,提升架必须加临时支护,防止倾倒伤人,支承杆割除后,及时在台上拔除,防止吊运过程中掉下伤人。(13)滑模平台上的物料不得集中堆放,一次吊运钢筋数量不得超过平台上的允许承载能力,并应分布均匀。(14)拆除的木料、钢管等要捆牢固,防止落体伤人,严禁任何物体从上往下扔。(15)要保护好电线,防止轧断,确保台上临时照明和动力线的安全。拆除电气系统时,必须切断电源。(16)为防止扰民,振动器宜采用低噪声新型振动棒。附录4—1装置设计荷载标准值1.操作平台上的施工荷载标准值施工人员、工具和备用材料:设计平台铺板和檩条时2.5kN/m2设计平台桁架时2.OkN/m2设计围圈及提升架时1.5KN/m2计算支承杆数量时1.5KN/m2平台上临时集中存放材料,放置手推车、吊罐、液压操作台、电、气焊设备、随升井架等特殊设备时,应按实际重量计算设计荷载。脚手架的设计荷载(包括自重和有效荷载)按实际重量计算,且不得低于1.8kN/m2。2.振捣混凝土的侧压力标准值 H。——料斗内混凝土上表面至料斗口的最大高度(m);^——卸料时料斗口至平台卸料点的最大高度(m);A——卸料口的面积(m2);B——卸料口下方可能堆存的最大混凝土量(m3)。6.随升起重设备刹车制动力标准值随升起重设备刹车制动立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W=[(Va/g)十1]Q=KdQ式中W——刹车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N);V。——刹车时的制动减速度(m/s2);g——重力加速度(9.8m/s2);Q--料罐总重(N);Kd——动荷载系数。式中Va值与安全卡的制动灵敏度有关,其数值应根据经验确定,为防止因刹车过急而对平台产生过大的荷载,值一般可取g值的1~2倍,值在2~3之间取用。如果Kd值过大,则对平台不利,取值过小,则在离地面较近时,容易发生事故。7.风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规定采用,模板及其支架的抗倾倒系数不应小于1.15。8.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4。附录4—2支承杆允许承载能力确定方法1.当采用ф25圆钢支承杆,模板处于正常滑升状态时,即从模板上口以下,最多只有一个浇筑高度尚未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支承杆的允许承载力按下式计算。P0=a40EJ/[K(L0+95)2]式中P0——ф25支承杆的允许承载力(kN);a——工作条件系数,取O.7~1.O,视施工操作水平、滑模平台结构情况确定。一般整体式刚性平台取O.7,分割式平台取0.8,采用工具式支承杆取1.O;E——支承杆弹性模量(kN/cm2);J——支承杆截面惯性矩(cm4);K——安全系数,取值应不小于2.0;L0——支承杆脱空长度,从混凝土上表面至千斤顶卡头距离(cm)。2.当采用ф48×3.5钢管作支承杆时,支承杆的允许承载力,按下式计算:.P0=a.f.Ψ.An 式中p0——ф48×3.5钢管支承杆的允许承载力;f——支承杆钢材强度设计值,取20kN/cm2;An——支承杆的截面积为4.89era2;α——工作条件系数,取O.7;Ψ——轴心受压杆件的稳定系数,计算出杆的长细比A值,查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附表得到5c)。A=(肚1)/r式中μ——长度系数,对ф48×3.5钢管支承杆,μ=O.75;r——回转半径,对ф48×3.5钢管支承杆,r=1.58cm;L1——支承杆计算长度(cm)。当支承杆在结构体内时,L1取千斤顶下卡头到浇筑混凝土表面的距离。当支承杆在结构体外时,L1取千斤顶下卡头到模板下口第一个横向支承扣件节点的距离。5高层建筑爬升模板施工工艺标准5.1总则5.1.1适用范围(1)适用于采用液压爬升模板工艺施工的全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核心筒、钢结构核心筒、高耸构筑物等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2)不适用于以手动葫芦、电动葫芦、液压油缸等为提升机具的爬模工程。5.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及相关质量标准;《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GBJ113—87);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安全、防火、劳动保护等现行有关标准和规程。5.2术语’5.2.1爬升模板依附在建筑结构上,随着结构施工而逐层上升的一种模板。当结构工程混凝土达到拆摸强度而脱模后,模板不落地,依靠千斤顶和支承杆将模板和爬模装置整体向上爬升一层,反复循环施工。5.2.2千斤顶爬模施工的提升机具。当爬模千斤顶额定承载力为60kN、90kN时,采用ф48×3.5钢管支承杆,额定承载力120kN时,采用声ф76×6钢管支承杆。5.3施工准备5.3.1技术准备(1)编制爬模施工方案,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爬模装置设计;2)爬模安装程序及方法:3)爬模施工程序及进度安排;4)爬模施工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及具体措施;5)施工管理及劳动组织;6)材料、构件、机具设备供应计划; 7)特殊部位的施工措施:8)季节性施工措施。(2)爬模装置的组成应包括下列系统:1)模板系统由组合模板或大模板、调节缝板、角模、钢{楞、对拉螺栓、铸钢螺母、铸钢垫片及脱模装置等组成。2)液压提升系统由提升架立柱、横梁、斜撑、活动支腿滑道夹板、围圈、千斤顶、液压控制台、油管、阀门、接头等成。3)操作平台系统由上下操作平台、吊平台、外架立柱、挑梁、斜撑、栏杆、安全网等组成。(3)爬模装置剖面图详见图5.3.1。(4)爬模装置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1)绘制模板、对拉螺栓、背楞平面布置图,做到模板的!墙螺栓孔互相对应,模板和背楞分段合理;2)绘制提升架、千斤顶布置图、油路布置图;3)绘制爬模装置组装图,进行各类部件及节点设计,提』规格、数量;图5.3.1爬模装置剖面图4)进行特殊部位的节点设计及处理措施;5)按本书“4高层建筑滑升模板施工工艺标准”附录4-2计算钢管支承杆的承载力,并提出支承杆的加固措施。爬模装置设计荷载中无模板与混凝土的摩阻力,其余荷载及其取值均按滑模施工工艺标准。5.3.2材料要求(1)模板根据模板周转使用次数、混凝土侧压力和混凝土表面做法要求,合理选择模板品种。模板应具有模数化、通用化、拼缝紧密、装拆方便的特点和足够的刚度,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模板应选用组合大钢模板、组合钢木模板或大模板。栲板高度:内墙模板按标准层层高确定,外墙及电梯井模板下部加长300mm。‘ 2)在进行角模与调节缝设计时,应考虑到平模板脱模后退的要求。3)异形模板、弧形模板、调节模板、角模等应根据结构肴面形状和施工要求设计制作。4)模板上必须配有脱模器和穿墙螺栓孔。5)模板主要材料见表5.3.2。模板主要材料表表5.3.2模板品种模板部位组合大钢模板组合钢木模板全钢大模板面板4~6mm钢板15mm胶合板4~6mm钢板边框4~6mm厚60~80mm宽钢板特制95mm边框料6~8rnm厚钢板加强肋3~4mm钢板弯折轻型槽钢5~6mm厚钢板竖肋80×40×2.5钢管[8槽钢背楞[12Q轻型槽钢[12Q轻型槽钢[10槽钢6)模板的制作必须板面平整,钢模板必须无翘曲,无卷边,无毛刺,木模板必须符合防水要求,不起层、不脱皮。模板的加工质量符合所选模板品种的制作质量标准。(2)背楞将模板连成整体,并使模板同提升架连接,背楞应符合下列要求:1)背楞长度符合模数化要求,具有通用性、互换性和足够的刚度。2)背楞材料宜采用[10槽形钢。槽钢相背组合而成,腹板间距宜为40~50mm。3)背楞孔设在槽钢翼缘上,双面双排等距布置,以满足模板和提升架通用连接。(3)提升架提升架应能满足液压爬模施工的特点,具有足够的刚度,并符合下列规定:1)提升架立柱能带动模板后退400~500mm,用于清理和涂刷脱模剂。2)当立柱固定时,活动支腿能带动模板脱开混凝土50~80mm,满足提升的空隙要求。3)立柱带动模板后退时,上下操作平台及吊架保持不动。4)当结构混凝土中有钢结构时,提升架宜设计成“开”形架,横梁能开闭,同钢结构垂直相交。5)提升架的高度应包括模板高度、操作层高度,当为“开”形架时,应包括上下横梁间距等。6)根据工程特点和需要,横梁可通长连成整体,以提高爬模装置的整体性。(4)千斤顶和支承杆千斤顶和支承杆的规格应根据计算确定,并符合下列规定:1)支承杆设在结构体内或结构体外,可选用60kN滚楔式或滚珠式千斤顶。2)支承杆设在结构混凝土顶部或设在结构体外,可选用200kN松卡式千斤顶。3)当选用60kN千斤顶时,支承杆采用Q235,声48×3.5钢管。4)当选用200kN千斤顶时,支承杆选用Q235,庐76×6钢管。5.3.3主要机具(表5.3.3)主要机具表表5.3.3项次名称规格数量1千斤顶60kN(20kN)按工作荷载计算确定项次名称规格数量 2液压控制台排油量72L/rain1台3布料机R=25m(2lm,17m)l台4混凝土输送泵1~2台5塔吊l~2台6外用电梯1~2台7激光经纬仪1台8激光扫描仪1台9低噪声环保型振捣器若干台5.3.4作业条件(1)起始层楼地面抄平,在模板、提升架安装底标高抄平。(2)投放结构轴线、截面边线、模板定位线、提升架中心线、门窗洞口线等。(3)绑扎一个楼层的墙体钢筋,安装门窗洞口模板,预留洞盒子及水电预埋管线。(4)组织模板、构件配套材料进场、验收、清理、模板涂刷脱模剂。(5)垂直运输机械安装、就位。(6)进行爬模安装,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安全交底,人员培训,劳动组织等工作。5.4材料和质量要点5.4.1材料的关键要求(1)模板必须满足结构工程周转使用要求;(2)模板和提升架立柱具有脱模、后退的功能;(3)千斤顶的工作负荷必须小于额定起重能力的二分之一;(4)支承杆具有足够的支承能力,不得失稳;(5)模板及爬升装置所采用的钢材,其材质为Q235。5.4.2技术关键要求(1)爬模施工程序必须按:合模→浇筑混凝土→脱模→爬升,循环进行。(2)爬模装置设计必须满足施工程序的操作要求。(3)爬模施工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有具体的确保爬模质量、安全的技术措施、季节性施工措施。5.4.3质量关键要求(1)爬升模板装置的制作安装质量必须符合允许偏差要求。(2)爬模工程混凝土施工必须分层浇筑、分层振捣。(3)当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及时拆除对拉螺栓,模板脱开后退,爬升时必须清除一切障碍。(4)坚持防偏为主的方针,确保支承杆的垂直度和稳定性,当爬模装置出现偏差,及时消除产生偏差的因素,并进行合理的纠偏。5.4.4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经常检查爬模装置的各项安全设施,特别是安全网、栏杆、挑架、吊架:脚手板及安全关键部位的紧固螺栓等。检查施工的各种洞口防护,检查电器、机械设备、照明等安全用电的措施。5.4.5环境关键要求‘混凝土施工时,采用低噪声环保型振捣器,降低城市噪声污染。5.5施工工艺5.5.1爬模装置安装工艺流程 模板组拼→背楞组拼→模板安装→对位螺栓→提升架→安装围圈→外架→操作平台→护栏安全网→爬模装置验收→液压系统安装→排油排气→插入支承杆5.5.2爬模施工工艺流程绑扎第一层墙体钢筋→安装洞口模板→预埋管线→爬模装置组装→浇筑墙体混凝土→脱模→爬升→水平结构施工→合模,紧固螺栓→继续上层墙体施工随升绑扎钢筋→安装门洞模板→预埋管线5.5.3施工工艺要点(1)爬模装置安装1)安装模板:先按组装图将平模板、带有脱模器的打孔模板和钢背楞组拼成块,整体吊装,按支模工艺做法,支一段模板即用穿墙螺栓紧固一段。平模支完后,支阴阳角模,阴角模与平模之间设调节缝板。2)安装提升架:先在地面组装,待模板支完后,用塔吊吊起提升架,插人已支的模板背面,提升架活动支腿同模板背楞连接,并用可调丝杠调节模板截面尺寸和垂直度。3)安装围圈:围圈由上下弦槽钢、斜撑、立撑等组成装配式桁架,安装在提升架外侧,将提升架连成整体。围圈在对接和角接部位的连接件进行现场焊接。4)安装外架柱梁:在提升架立柱外侧安装外挑梁及外架立柱,形成挑平台和吊平台,外挑梁在滑道夹板中留一定间隙,使提升架立柱有活动余地。在外墙及电梯井角壁底部的外挑两靠墙一端安装滑轮,作为纠偏措施用。(2)安装操作平台1)铺平台板;2)外架立柱外侧全高设吊平台护栏;3)外架立柱上端,设上操作平台护栏,高2m;4)平台及吊平台护栏下端均设踢脚板;5)从平台护栏上端到吊平台护栏下端,满挂安全网,并折转包住吊平台,以确保施工安全。’(3)安装液压系统1)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每榀提升架上安装1~2台千斤顶。必要时在千斤顶底部与提升架横梁之间安装升降调节器。千斤顶上部必须设限位器,并在支承杆上设限位卡。每个千斤顶安装一只针形阀。2)主油管宜安装成环形油路,采用ф19主油管,每个环形油路设有若干ф16分油管和分油器,从分油器到千斤顶的油管为声8,每个分油器接通5~8个千斤顶。3)液压控制台安装在中部电梯井筒内。4)在进行液压系统排油排气和加压试验后,插入支承杆。结构体内埋人支承杆用短钢筋同墙立筋加固焊接,每600mm一道。结构体外工具式支承杆用脚手架钢管和扣件连接加固。5)安装激光靶,进行平台偏差控制观测。采用激光安平仪控制平台水平度。(4)钢筋绑扎 1)第一层墙体钢筋必须在爬模装置安装前绑扎;2)从第二层开始,钢筋随升随绑。(5)安装门窗洞口模板,预埋水电管线、埋件1)第一层在爬模装置安装前埋设;2)第二层开始,随升随埋设。(6)混凝土浇筑1)必须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个浇筑层高度不超过300mm.一层交圈完再继续上层浇筑。严禁从爬模的一端浇筑满后向另一端斜向浇筑。2)混凝土浇筑宜采用布料机。(7)脱模1)当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受损坏后,方可开始脱模,一般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进行。2)脱模前先取出对拉螺栓,松开调节缝板同大模板之间的连接螺栓。3)大模板采取分段整体进行脱模,首先用脱模器伸缩丝杆顶住混凝土脱模,让后用活动支腿伸缩丝杆使模板后退,脱开混凝土50~80mm。4)角模脱模后同大模板相连,一起爬升。(8)水平结构施工1)模板下口爬升到达上层楼面标高后,支楼板底模板或铺设压型钢板,绑扎楼板钢筋,浇筑楼板混凝土。2)当采取连续爬模,滞后进行楼板施工方法时,应得到结构设计单位的认可,并经计算确定滞后施工层数。(9)合模紧固模板爬升到位后,用活动支腿丝杠推送到位进行合模。穿入对拉螺栓紧固,爬模继续循序轮回施工。(10)防偏纠偏1)严格控制支承杆标高、限位卡底部标高、千斤顶顶面标高,要使他们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到同步爬升。每隔500mm调平一次。2)操作平台上的荷载包括设备、材料及人流应保持均匀分布。3)保持支承杆的清洁,确保千斤顶正常工作,定期对千斤顶进行强制更换保养。4)在模板爬升过程中及时进行支承杆加固工作。5)纠偏前应进行认真分析偏移或旋转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纠偏过程中,要注意观测平台激光靶的偏差变化情况,纠偏应徐缓进行,不能矫枉过正。6)在偏差反方向提升架立柱下部用调节丝杆将滑轮顶紧墙面。7)必要时采用3/1B钢丝绳和5t手动葫芦,向偏差反方向拉紧。5.6质量标准5.6.1主控项目(1)模板及其爬模装置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液压提升系统必须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起重能力。(2)检查数量:全数检查。(3)检验方法:查看设计文件。(4)模板截面调节、后退脱模和垂直度调整有灵活可靠的装置。(5)检查数量:全数检查。(6)检验方法:观察。 5.6.2一般项目:(1)爬模装置组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6.2—1的规定。爬模装置组装允许偏差表5.6.2‘l内容允许偏差(n一)检查方法模板结构轴线与相应结构轴线位置3吊线及尺量检查组拼成大模板的边长偏差一2~+3钢尺组拼成大模板的对角线偏差5钢尺模板平整度32m靠尺及塞尺检查模板垂直度3吊线和尺量检查水平方向3拉线和尺量检查背楞位置偏差垂直方向3拉线和尺量检查提升架垂直偏平面内3吊线和尺量检查差平面外3吊线和尺量检查提升架横梁相对标高差5水平仪检查千斤顶位置安提升架平面内5吊线和尺量检查装偏提升架片面外5吊线和尺量检查支承杆垂直偏差32m靠尺检查检查方法:首次核查后全数检查,使用中应定期核查,并根据具体情况不定期核查。(2)爬升模板安装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模板安装后应保证整体的稳定性,确保施工中模板不变形、不错位、不涨模。2)模板的拼缝要平整,堵缝措施要整齐牢固,不得漏浆。3)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隔离剂涂刷均匀。4)提升架、外挂架安装牢固,提升架立柱与外挑梁之间留有间隙。5)提升架立柱滑轮、活动支腿丝杠、纠偏滑轮等部位转动灵活。‘6)检查数量:全数检查。7)检验方法:观察。(3)爬模施工工程混凝土结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6.2—2的规定。爬模施工工程混凝土结构允许偏表5.6.2—2项目允许偏差(mm)项目允许偏差(mm)墙体轴线偏差5平整度5垂直度层高≤5m5标高层高±10>5m8全高±30全高H/1000≤305.7成品保护5.7.1爬升模板必须做到层层清理、层层涂刷隔离剂。每隔5~8层进行一次大清理,即将模板后退500mm左右彻底清理一次,并对模板及相关部件进行检查、校正、紧固和修理。5.7.2高度重视支承杆的垂直度和加固工作,确保支承杆的稳定和清洁,保证千斤顶的正常工作。 5.7.3爬升过程中应注意清除爬升障碍,在确认对拉螺栓全部拆除、模板及爬模装置上部无障碍时方可提升。5.7.4脱模前必须了解混凝土的强度情况,在确保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才能脱模。5.7.5混凝土脱模后及时进行养护。冬期施工应有专项保护混凝土的措施。5.8安全环保措施5.8.1爬模施工为高处作业,必须按照JGJ80—9l《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5.8.2每项爬模工程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要制订具体的安全、防火措施。5.8.3设专职安全、防火员跟班负责安全防火工作,广泛宣传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进行安全教育、安全交底,提高全员的安全防火意识。5.8.4经常检查爬模装置的各项安全设施,特别是安全网、栏杆、挑架、吊架、脚手板、安全关键部位的紧固螺栓等。检查施工的各种洞口防护,检查电器、设备、照明安全用电的各项措施。5.8.5各类机械操作人员应认真执行机械安全操作技术规程,应规定对机械、吊装索具等进行检查、维修,确保机械安全。5.8.6平台上设置灭火机,安装施工用水管代替消防水管,平台上严禁吸烟。5.8.7混凝土施工时,应采用低噪声环保型振捣器,以降低城市噪声污染。6高耸构筑物滑升模板施工工艺标准6.1总则6.1.1适用范围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烟囱筒体(连续变直径、连续变截面中空竖向钢筋混凝土构筑物),钢筋混凝土水塔支承筒体、钢筋混凝土筒仓(不变直径及基本几何尺寸、变或不变截面中空竖向钢筋混凝土构筑物)。6.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GBJ113—87);《滑模液压提升机》(JJ80~91);《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7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65—89);《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J135—90);《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混凝土外加剂》(GB/T8076—97);《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以及水泥、外加剂、掺和料等相关材料的有关规定。6.2术语6.2.1滑升模板装置主要由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和液压提升系统三部分组成的一套装置。6.2.2模板系统 主要包括模板、围檩、收分变径装置等,是用来成型结构混凝土的一套装置。’6.2.3操作平台系统主要包括操作平台、上辅助平台和内、外吊架等,供运输混凝土、堆放材料、工具、设备和施工人员进行滑升模板施工的操作场所。6.2.4液压提升系统主要包括支承杆、千斤顶和提升架、油路、液压提升操纵装置等,是滑升的动力。6.2.5滑升模板施工是指在建筑物或构筑物底部,按照建筑物或构筑物平面,沿简体、墙、柱、等构件周边,一次装设一米多高的模板和操作平台等相关系统,浇筑一定高度的混凝土,利用提升设备将模板不断向上提升,随之在模板内不断分层浇筑混凝土和绑扎钢筋,逐步完成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结构混凝土浇筑工作。6.2.6滑模支承杆用以承受滑升模板重量和全部施工荷载(含滑升模板与现浇混凝土的摩阻力)的支承圆钢或钢管,又是千斤顶向上滑升的轨道。6.2.7滑模围檩是指用于固定模板位置,保证模板所构成的几何形状不变,承受由模板传来的水平力和垂直力,有时还要承受操作平台的荷载,将模板和提升架连接起来构成滑模模板系统。6.2术语6.2.1滑升模板装置主要由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和液压提升系统三部分组成的一套装置。6.2.2模板系统主要包括模板、围檩、收分变径装置等,是用来成型结构混凝土的一套装置。6.2.3操作平台系统主要包括操作平台、上辅助平台和内、外吊架等,供运输混凝土、堆放材料、工具、设备和施工人员进行滑升模板施工的操作场所。6.2.4液压提升系统主要包括支承杆、千斤顶和提升架、油路、液压提升操纵装置等,是滑升的动力。6.2.5滑升模板施工是指在建筑物或构筑物底部,按照建筑物或构筑物平面,沿简体、墙、柱、等构件周边,一次装设一米多高的模板和操作平台等相关系统,浇筑一定高度的混凝土,利用提升设备将模板不断向上提升,随之在模板内不断分层浇筑混凝土和绑扎钢筋,逐步完成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结构混凝土浇筑工作。6.2.6滑模支承杆用以承受滑升模板重量和全部施工荷载(含滑升模板与现浇混凝土的摩阻力)的支承圆钢或钢管,又是千斤顶向上滑升的轨道。6.2.7滑模围檩是指用于固定模板位置,保证模板所构成的几何形状不变,承受由模板传来的水平力和垂直力,有时还要承受操作平台的荷载,将模板和提升架连接起来构成滑模模板系统。6.2.8收分变径装置用以调整内外模板间距和倾斜度的装置,由固定围檩、活动围檩及固定围檩调整装置和活动围檩调整装置组成,通过该装置与收分模板、固定模板共同工作来实现收分变径工作。6.2.9滑模模板使混凝土按照结构的形状尺寸准确成型,并承受新浇混凝土的侧压力、冲击力等的模型板块。6.2.10钢筋混凝土烟囱简体在这里主要指连续变直径、连续变截面中空竖向钢筋混凝土构筑物。6.2.1l钢筋混凝土水塔支承简体、钢筋混凝土筒仓 在这里主要指不变直径及基本几何尺寸、突变或不变截面中空竖向钢筋混凝土构筑物。6.3基本规定6·3·1构筑物的立面应简洁,避免有碍模板滑动的局部突出结构。6·3·2平面面积较大的构筑物宜分区进行滑模施工。当区段分界与变形缝不一致时,应对分界处作设计处理。6·3·3施工单位应与设计单位共同商定横向结构的施工程序以及施工过程中保持结构稳定的技术措施。6.3.4结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1)圆形变截面筒壁结构的筒壁厚度不应小于160mm:(2)混凝土或轻骨料混凝土墙板厚度不应小于180mm。6·3·5对采用滑模施工的结构,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1)普通混凝土不应低于C13:(2)轻骨料混凝土不应低于C8:(3)同一标高内的构件宜采用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6·3·6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从钢筋的外边缘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连续变截面筒壁不应小于30ram。6.3.7沿模板滑动方向,结构的截面尺寸应减少变化。可采取变换混凝土强度等级或配筋量来满足结构承载力的要求。6.3.8结构配筋应满足下列要求:(1)各种长度、形状的钢筋,应能在提升架横梁以下的净空内绑扎;(2)交汇于节点处的各种钢筋应详细排列;(3)宜利用结构受力钢筋作支承杆、对兼作支承杆的受力钢筋,其设计强度宜降低10%~25%,接头的焊接质量应与钢筋等强;(4)与横向结构连接的连接筋应采用I级钢筋,直径不宜大于8mm,外露部分不应先设弯钩,当连接筋直径大于10mm时,应采取专门措施。6.3.9宜采用胀锚螺栓、锚钉等代替预埋件。必须用预埋件时,预埋件应易于安装、固定,且不得凸出混凝土表面。6.3.10各种管线宜集中布置。预埋件或预留孔洞的位置,宜沿垂直或水平集中排列。6.3.1l对二次施工的构件,其预留孔洞的宽度,应比构件的截面每边增大30mm。6.3.12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滑模工程施工应有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并经审查批准。6.3.13滑模工程的检查与验收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GBJ113--87)等规范要求进行。使工程质量达到要求,保证合格。6.4施工准备6.4.1技术准备(1)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及现行有关规范、规程等要求,设计选配以下各相关系统。1)模板(固定模板、抽拔模板、收分模板)、围檩(桁架式围檩)、围檩调整装置等模板系统; 2)提升架、千斤顶、千斤顶扁担梁、支承杆、千斤顶限位卡、千斤顶油路、液压控制台等液压提升系统;3)中鼓筒、辐射梁、平台桁架、平台钢圈、吊架等操作平台系统;井字架、吊笼、天滑轮组、地滑轮组、安全限位装置、吊笼导索、吊笼控制台、吊笼卷扬机、摇头把杆及卷扬机(或选配垂直运输塔吊及外用电梯)等垂直运输系统;4)混凝土搅拌台(站)、混凝土输送、混凝土布料等混凝土搅拌供应系统;5)激光地下室、垂直监测控制点、扭转监测控制点、标高控制点及传递、选配仪器等测量监测系统;6)垂直运输、液压提升、报警信号灯、施工照明、钢筋和构件焊接、安全限位、指挥通讯、电器设备、电线电缆等电力输送控制系统;7)地面安全防护棚(总机房、人员通行通道、材料车辆地面通道、钢丝绳通道、激光地下室、地面混凝土集料区等)、平台安全栏杆、安全网等安全防护系统;8)避雷针、导线、避雷接地系统;9)台上吊笼控制、台上指挥、台下机房、搅拌、吊笼控制、摇头把杆起吊区、台下指挥等指挥通讯系统。要点:对于连续变直径、连续变截面中空竖向钢筋混凝土构筑物(一般指烟囱工程)需绘制滑模装置组装高度相关的结构平面图、顶部结构平面图及滑模装置高空改装处相关的结构平面图。对于矩形和方形、突变或不变墙体截面的构筑物(一般指水塔、筒仓或其他构筑物工程)需绘制各层结构平面的投影图。对于变直径、渐变截面的中空竖向钢筋混凝土构筑物(一般指烟囱工程)的滑模模板的设计,须根据使用地区、季节、滑施速度、混凝土出模强度确定内、外模板的高度,一般内模高度宜控制在1.35m左右,外模高度宜控制在1.5m左右,且模板板面宜使用2~3mm的冷轧钢板,板肋宜使用L40×4或L45×4,固定模板宽400~500mm,抽拔模板宽lOOmm,收分模板宽250ram左右。对于矩形、方形和圆形,不变或突变截面的构筑物(一般指水塔、筒仓或其他构筑物工程)的滑模模板设计,须根据使用地区、季节、滑施速度、墙(筒)体厚度、楼板厚度等确定其内外模板高度,一般内模板高度为900n-~,外模板高度为1200~1500n-~。宜首先选用标准工具式组合钢模板,宽度视具体情况而定。模板围檩对于变直径、渐变截面的中空竖向钢筋混凝土构筑物(一般指烟囱工程)而言,由于收分、收径的需要需设计成由固定围檩、活动围檩两种围檩组合而成的组合围檩,其刚度应足以抵抗混凝土浇注产生的模板侧压力及提升产生的摩阻力,一般选用L75×8。对于固定直径、固定截面的中空竖向钢筋混凝土构筑物(一般指水塔、筒仓或其他构筑物工程)而言,由于不在滑施过程中收分、收径,故围檩宜采用刚度好的交圈封闭型桁架式围檩,模板直接挂装于围檩桁架的上、下弦上,围檩桁架平面外的刚度则可视具体情况在桁架围檩上、下弦上设一水平布置、宽度300mm左右的钢构桁架,用以抵抗模板侧压力。对于渐变直径和截面的中空竖向钢筋混凝土构筑物(一般指烟囱工程)而言,提升架刚度应确保,因由于收径收分的需要,随滑施高度的上升,其围檩和提升架的相对位置均随之变化,抵抗模板侧压力的刚度依靠围檩难以保证,主要靠提升架提供刚度来保证其围檩的正确位置,从而有效地抵抗模壳内混凝土的侧压力。对于固定直径、固定截面的中空竖向钢筋混凝土构筑物(一般指水塔、筒仓或其他构筑物工程)来说,由于滑施中不收分、收径,其提升架、围檩在平面位置上相对固定,其抵抗模壳内混凝土的侧压力可部分在围檩上分担,这样事半功倍效果更好。 对于渐变直径、渐变截面中空竖向钢筋混凝土构筑物(一般指烟囱工程)而言,平台设计宜采用中鼓筒、辐射梁带腹杆、下弦杆的空间钢构桁架,这样便于利用中鼓筒布置垂直运输系统且利于收径。对于固定直径、固定截面的中空竖向钢筋混凝土构筑物(一般指水塔、筒仓或其他构筑物工程)来说,平台设计宜采用井字形空间钢构架,这样平台刚度较好,一般这类结构多不很高,利于配置高塔做垂直运输用。对于固定直径、固定截面的中空竖向钢筋混凝土构筑物(一般指水塔、筒仓或其他构筑物工程)来说,支承杆可采用声48×3·5mm钢管或ф25mm的Q235圆钢以及ф28mm的螺纹钢制作。ф25mm的支承杆允许脱空长度见表6.4.1一1。Ф25支承杆允许脱空长度表6.4.1—1支承杆荷载P(kN)10121520允许脱空长度L(cm)15213411594注:允许脱空长度L,系指千斤顶下卡头至混凝土上表面的允许距离,它等于千斤顶下卡头至模板上口距离加模板的一次提升高度。对于渐变直径、渐变截面中空竖向钢筋混凝土构筑物(一般指烟囱工程)而言,支承杆宜采用声25mm的Q235圆钢制作。支承杆及千斤顶数量、规格应由设计计算确定,在拐角、交叉等特殊部位应适当缩小支承杆(千斤顶)的布置间距。千斤顶油路布置应力争每个千斤顶到液压控制台的油路长度基本一致,且每条油路供油的千斤顶数量基本相等,以利于千斤顶同步提升。液压控制台的选型及数量配置,应综合考虑千斤顶数量、油路长度、给回油时间、油箱容量(必要时自加副油箱)、液压控制台公称流量等因素,以便获得理想的提升速度。液压控制台基本参数见表6.4.1-2液压控制台基本参数表表6.4.1—2项目单位基本参数HYS-36HY-56HY-72公称流量L/min365672额定工作压力MPa8配套千斤顶数量只60180250控制方式HYHYHY外形尺寸mm850x640x1090950x750x1200llOOxl000x1200整机重量kg280400620注:1.配套千斤顶数量是额定起重量为3t滚珠式千斤顶的基本数量,如配备其他型号千斤顶,其数量可酌情增减。2.控制方式:}Ⅳ一具有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功能。整个平台及相关系统设计均应进行结构计算,须满足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的要求。(2)根据以上设计图纸及选配要求提出各种构件、机具设备、电气设备的加工计划、需用计划和材料计划等。(3)编制相关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含平台组装、滑模施工、爬梯和信号平台安装、筒首和烟道口及牛腿等特殊部位的处理、纠偏纠扭、平台拆除等),选送适用的材料、委托实验室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含相关曲线参数、满足施工工艺要求)。要点: 根据当地天气、气温、工程结构、工期、质量要求、施工条件等具体情况结合滑模施工工艺特点编制出施工技术方案,并合理配置机具设备及管理、劳务人员等资源。充分做到“技术上先进、组织上严密、管理上严格”,以其充分发挥出滑模施工工艺的优势,确保工程施工的连续性和工程质量。(4)委托加工制作有关系统及相关组件,并按相关验评标准进行验收,必要时进行试装配。要点:液压千斤顶使用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验:1)耐油压12MPa以上,每次持压5min,重复三次,各密封处无渗漏;2)卡头锁固牢靠,放松灵活;3)在1.2倍额定荷载作用下,卡头锁固时的回降量,滚珠式不大于5mm,卡块式不大于3mm;4)同一批组装的千斤顶,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其行程应接近一致,用行程调整帽调整后,形成差不得大于2mm,超标的不得使用;5)各安全限位器均须进行试验,确保工作稳定、安全可靠;6)各卷扬机均须进行荷载试验并调校,确保工作稳定、安全可靠、动作同步(指吊笼卷扬机)、速度一致(指吊笼卷扬机)。6.4.2材料要求(1)水泥水泥的品种、强度等级、厂名及牌号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应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2)砂宜用中砂、粗砂,其粒径及产地应符合配合比的要求。砂中含泥量≤3%,泥块含量≤1%,并试验合格后使用。(3)石子石子的粒径、级配及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其针片状颗粒含量应≤15%,含泥量应≤1%,泥块含量应≤0.5%,并试验合格后使用。(4)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5)模板可采用钢材、木材或钢木混合制成,也可采用胶合板等材料制成。钢模板所用钢板厚度应不小于2mm。也可采用通用性强的定型钢模板。模板高度宜采用900~1200mm,对筒壁结构可采用1200~1600mm,宽度宜采用150~500mm。模板应具有通用性、装拆方便和足够的刚度,且四角方正、板面平整、无卷边、翘曲、孔洞及毛刺等。(6)隔离剂采用甲基硅树脂、水性脱模剂。(7)围檩应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一般可采用L70~80,[8~12或I10制作。上围檩距模板上口距离不宜大于250mm。(8)支承杆应采用合格的圆钢(ф25)或螺纹钢(ф28)及钢管(ф48×3.5)制作,支承杆长度宜为3~5m,支承杆直径应与千斤顶的要求相适应。支承杆应调直除锈。(9)千斤顶同步控制装置 可采用限位卡挡、激光控制仪、水杯自动控制装置等。(10)垂直度观测设备可采用激光铅直仪、自动安平激光铅直仪、经纬仪和线锤等,其精度不低于1/10000。(11)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做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时,还需要做化学成分检验。使用前应清除锈及油污。6.4.3主要施工机具(表6.4.3)主要施工机具表表6.4.3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塔吊T125台1~2一般用于水塔、筒仓2搅拌站50m3/h座l供应量视需要而定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3混凝土搅拌车台2~84滑模操作平台套l含相关系统5外用电梯双笼部2一般用于水塔、筒仓6插入式振动器台20~407液压控制柜36型56型72型台l~2根据设计选用型及规格8千斤顶9t/6t/3t个若干根据设计选用型及数量9针型阀个若干根据设计选用10高压油管无缝钢管/橡胶管条若干根据设计选用型及规格ll油管接头三通/五通/七通个若干根据设计选用型及规格12激光(铅直)经纬仪台113激光安平仪台114对讲机部4~1015灭火器部5016手拉(搬)葫芦2t、5t个3017钢筋机具套218高压水泵台119主卷扬机5t台420快速卷扬机h台l~32l单门开口滑车l、2、5、8t个1622双门滑车2t个4续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23手拉(搬)葫芦1、2、5t个2024气割工具套l 25电焊工具套126导向支架个427值班车辆128100kw备用发电机台1滑模施工现场备用注:表中规格型号、数量只作参考,具体规格型号、数量等需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确定。6.4.4相关的管理制度及管理办法和(安装、施工、拆除等)人员的组织及岗位培训(1)建立健全各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含平台组装阶段、滑模施工阶段、平台拆除阶段等)及职责范围。(2)建立健全各工种的岗位责任制及职责范围。(3)建立完善各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所有人员均应进行培训且应进行逐级交底,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滑模施工劳动力组织表6.4.4一l工种人数工作地点职责范围总指挥1整个施工现场负责全面的管理、协调工作,对施工总负责施工队长1整个施工现场负责跟班组织施工管理工作、协助总指挥工作等工长2平台上、下各一人负责跟班组织施工,协调各工种交叉作业等续表工种人数工作地点职责范围技术员1平台上、下现场负责跟班解决施工中技术问题、编写技术措施等安全员1平台上、下现场负责跟班检查安全设施、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及安全教育工作,对安全生产负责,负责跟班检查防火措施的执行情况,防火措施的可靠性及防火教育工作,对防火工作负责质量检查员1平台上、下现场负责跟班检查工程质量,组织各工种交接检及质量保证措施的执行情况,对工程质量负责木工若干平台上负责组模、门窗洞、埋件的预留预埋,标高限位,接支承杆,支,拆模,纠偏、纠扭等钢筋工若干平台上负责加工及绑扎钢筋,同时配合钢筋吊运及布料混凝土若干平台上负责混凝土布料及施工,对混凝土质量负责,负责混凝土施工完后平台清理等测量工2平台上、下现场负责垂直、扭转监测、高程传递等,并及时做好记录液压操作工2平台上1人操作,1人维修负责液压系统的操作控制及保养维修电工2平台上、下现场负责现场动力、照明、通讯等电器系统的维修保养混凝土试验工1现场、实验室负责混凝土试块、水泥等材质试验工作 抹灰工若干内、外吊架上负责脱模后混凝土表面抹压及养护塔吊司机、摇头把杆司机2塔吊、平台上负责塔吊、摇头把杆操作工种人数工作地点职责范围塔吊指挥2平台上、下负责指挥塔吊、摇头把杆垂直运输机械工若干平台上、下机械维修保养架子工若干平台上、下负责随升马道、中心井架的搭设,支承杆加固、缆风、安全网的拉挂,配合垂直运输电气、,焊工若干平台上、下负责埋件、钢筋的点焊与焊接,其他现场焊接搅拌台司机2搅拌台负责搅拌台操作,供应混凝土上料工若干搅拌台负责混凝土的上料工作及吊斗扶正材料员l材料仓库负责现场材料供应及管理杂工若干平台下负责混凝土及支承杆、钢筋、埋件、门窗的捆绑、吊运及现场清理等总计注1.此表为一班滑模施工配备人员,未计后勤、行政等人员。2.此表只作滑模施工时参考,具体人员组织需根据工程规模、机械配备情况、施工进度等确定平台拆除劳动力组织表6.4.4—2岗位人数岗位职责现场总指挥1全面负责指挥拆除作业施上上长2履行工长职责、协助总指挥工作作业班长2履行班长职责带班作业高空指挥员l负责高空作业指挥高空安全员l负责高空安全检查和监督高空通信员l负责高空通讯设备、与地面保持联系工具材料管理员l负责工具、材料管理、清点、配置电、气焊工若干电焊、气焊作业续表岗位人数岗位职责高空起重工若干负责高空起重作业地面指挥员l负责地面作业指挥 地面安全员1.负责地面安全检查和监督地面安全执勤若干负责禁区范围的安全监护机房(控制台)监护2负责机房安全及操作监督主卷扬机司机2负责操作主卷扬机机修值班若干负责机械维护保养1t卷扬机司机l负责操作1t卷扬机地面吊笼司机2负责操作吊笼升降工程资料员l负责施工资料收集整理电工值班若干负责电器设备安装、维护及拆除安全总值日l负责工地的全面安全工作地面作业人员若干负责地面作业值班医生l负责医疗及工地救护配合人员若干负责地面解体及运输工作注:此劳动力组织仅供参考。6.4.5作业条件(1)施工现场已达到路通、水通、电通、通讯通、场地平整的条件,且至少有构筑物高度10%(或构筑物边缘不小于10m)的安全范围及机具设备等的安装场地,以确保正常地组织安全施工。(2)准备滑模施工工程的基础(或预定高度)已施工完,具备滑模施工操作平台等组装的条件。(3)已具有本工程滑模施工用混凝土配合比和混凝土初、终凝时间参数,及混凝土强度增长曲线(混凝土贯人阻力值曲线)等参数。(4)滑模施工相关配套系统均能按时进场安装并交付使用。(5)滑模施工所需材料、成品、半成品等均能按质、按量、按时进场。(6)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均已岗位培训完毕、组织落实到位。(7)各相关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等均已建立健全。(8)所有相关条件均应能保证滑模施工的连续进行。6.5材料和质量要点6.5.1材料的关键要求(1)所有材料均应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并能按质、按量、按时保证供应满足滑模施工需要。(2)做滑模模板面的钢板须采用符合有关冷轧钢板标准的合格板材。(3)混凝土外加剂须符合外加剂的有关规定,并通过试验无误后方可投入使用。(4)所有进场材料均应进行严格验收并按规定进行复验、标识。6.5.2技术的关键要求(1)滑模施工应确保其施工的连续性及合理的滑模施工速度。(2)滑模平台系统及模板系统、提升系统须有足够的刚度且应避免发生荷载及应力集中的现象。立足“预防为主、纠正为辅"的原则,通过技术手段确保工程质量。(3)混凝土浇筑应遵循“先内后外、先难后易、先厚后薄、均匀布料、分层交圈”的原则、且宜对称变换浇筑起始点,这样便于保证出模混凝土强度的一致性。 (4)采用激光经纬仪配合经纬仪、水平仪监测操作平台的垂直偏差、扭转和平台高差,从而适时有效地进行纠偏、纠扭作业。6.5.3质量关键要求(1)自制钢滑模模板板面材料须采用符合有关冷轧钢板标准的冷轧钢板。(2)平台系统、特别是模板系统组装时须严格控制模板坡(锥)度、确保其最大限度地按O.2%~O.3%准确安装就位。(3)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且振捣密实。(4)滑模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容许有拉裂现象。(5)滑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垂直偏差和扭转偏差应严格按规范、验评标准要求控制。(6)滑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水或养生液)应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执行,确保其有效性。(7)滑模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水平结构接合部的处理应严格按设计、规范、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执行,确保其结构整体性。6.5.4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1)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工程结构和施工特点以及施工环境、气候等条件编制滑模施工,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2)滑模施工中必须配备健康、安全专职检查员。(3)凡参加工程施工人员,都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培训合格者方可上岗。各施工人员定期体检。(4)在施工的建(构)筑物周围,必须划出施工危险警戒区。当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5)操作平台及吊脚手架上的铺板,必须严密平整、防滑,固定可靠,并不得随意挪动。(6)滑模施工的动力及照明用电应设有备用电源或备用发电机。现场夜间施工应保证足够照明,照明用电应用安全电压。(7)滑模施工操作平台上应设有防雷装置,并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要求。(8)操作平台上应设置足够的适用的灭火设施、设备及消防水源。(9)施工现场有害气体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的规定。处于有害气体环境下的施工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否则不准施工。(10)在有害环境下作业的人员须作好个人防护工作、戴好防护用具。(11)滑模装置拆除,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拆除的内容、方法、程序、安全措施及指挥人员的职责等,并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12)整个施工过程,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施工作业必须遵守各项操作规程,符合相应的规范、标准的规定及要求,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施工。6.5.5环境关键要求(1)滑模施工中,应该做好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工作,依照ISO14000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做好这项工作。(2)结合施工特点、环境影响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到各方面达标、合格。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噪声排放达标:白天<70dB,夜间<55dB;2)现场扬尘排放达标:现场施工扬尘排放达到当地环保机构的粉尘排放标准要求;3)运输遗撒达标:确保运输过程无遗撒;4)生活、生产污水排放达标:生活、生产污水中的COD达标;5)施工现场夜间无光污染:施工现场夜间照明不影响周围社区;6)固体废弃物实现分类管理,提高回收利用率; 7)节约纸张木材消耗,保护森林资源。(3)现场施工过程中,应按照国家现行的各种环境标准规定执行,尽量避免对环境的污染、破坏。(4)施工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环境保护小组,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逐级落实责任,将组织、落实、检查、验收一体化、规范化、制度化。6.6施工工艺6.6.1工艺流程(1)平台模板及相关系统组装工艺流程确定平面模板安装高度、中心线及辐射梁高度(一般用于烟囱滑模工程)和井字梁位置一搭设平面模板系统安装支承定位架一吊安中鼓筒、平台钢圈、辐射梁(一般用于烟囱滑模工程)或井字梁(或平面桁架)并校准位置一安装提升架、固定围檩调整装置、活动围檩调整装置(一般用于烟囱滑模工程)并校准位置一固定模板、模板活动围檩(一般用于烟囱滑模工程)并校准位置一拼装辐射梁下弦杆及腹杆(一般用于烟囱滑模)或井字梁、平面桁架并完善空间平面桁架一安装模板围檩并校准位置后安装固定于平面桁架上一绑扎简体钢筋、安放预埋件及预留孔洞模板一安装千斤顶扁担梁、千斤顶及支承杆并校准位置一配合安装液压系统油路及电气系统线路等一安装模板并校准位置一安装钢筋保护层垫铁及竖向钢筋定位架一铺设平台板、安装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一安装井字架及垂直运输系统(一般用于烟囱滑模工程)和避雷系统一安装二层平台、安全栏杆、安全网、监测靶标等一各系统调试一试滑一全面检查验收。(2)滑模施工工艺流程待相关系统及平台验收无误且各准备工作完成后,分层交圈浇筑初滑混凝土至滑模板高度三分之二一待混凝土强度达到初凝时进行2~3个行程(约50~75mm)的试提升一全面检查各系统无误后且配合拆除组装支承脚手架(同时检查出模混凝土强度)一根据混凝土出模强度调整其相关系统至最佳滑模状态进人正常滑模施工一继续浇筑混凝土至模板上口约50mm处(同时配合绑扎钢筋、接长支承杆、安放预埋件及预留孔洞模等工作)一适度放松导索(一般用于烟囱滑模工程)、打开激光经纬仪监测一提升10~12个行程(约250~300mm)收分、收径(一般用于烟囱滑模工程)等一收紧导索(一般用于烟囱滑模工程)、关闭激光经纬仪一全程配合爬梯安装一浇筑混凝土至模板上口约50mm处(同时配合绑扎钢筋、接长支承杆、安放预埋件及预留孑L洞模、出模混凝土表面抹压、爬梯安装等工作)一适度放松导索(一般用于烟囱滑模工程)、打开激光经纬仪监测一提升10~12个行程(约250~300mm)收分、收径(一般用于烟囱滑模工程)等一收紧导索(一般用于烟囱滑模工程)、关闭激光经纬仪一浇筑混凝土且周而复始地循环至内牛腿底(配合做牛腿滑施)或信号平台(配合信号平台安装)直至结顶(配合筒首施工)。(3)爬梯安装工艺流程根据工程设计准确可靠地埋设预埋件一预埋件出模后及时找出且清理干净一用摇头把杆将爬梯段吊上操作平台备用一(具有可安装一节爬梯高度时)将爬梯部位对应的平台板暂时移开一将爬梯部位对应的吊架板拆除让开爬梯位置一人工用麻绳将一节爬梯段从平台缺口中下放至预定设计位置一施工人员在下吊架内安装爬梯段的上撑腿及螺栓(螺栓不可拧紧)、临时挂牢爬梯段一恢复平台板一施工人员从爬梯内下到爬梯段下端安装该部位的连接件及螺栓(吊架内人员配合调位)并拧紧一拧紧爬梯段上端螺栓一以此类推至爬梯安装完毕。(4)信号平台安装工艺流程 根据工程设计准确可靠地埋设预埋件一安装三角架用下部预埋件出模后及时找出且清理干净一在吊架内安装信号平台三角架下部螺栓(螺栓别拧紧)一安装三角架用上部预埋件出模后及时找出且清理干净一在吊架内安装信号平台三角架上部螺栓(将三角架绕下部螺栓旋转至预定位置即可)并拧紧一在吊架内拧紧三角架下部螺栓一在吊架内安装信号平台铺板同时配合拆除吊架铺板及吊架内侧吊杆螺栓使其自然下吊在外侧吊杆下部一在信号平台铺板上安装信号平台栏板一在信号平台上安装信号灯一待吊架随平台提升过信号平台栏板后,在信号平台内恢复吊架及铺板和安全网一信号平台安装完毕。(5)滑模施工纠偏、纠扭工艺流程纠偏、纠扭工作在滑模施工中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当中心偏差达20mm以上(含20mm)时且有明显发展趋势即可进行纠偏作业。目前纠偏的方法很多,但使用效果好的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一:平台倾斜法将激光接收靶上激光点所背离的方向(即工程垂直偏差发展方向)的千斤顶限位卡按递增状态适度调高一加固支承杆一在密切观察监测下滑模施工(注意纠偏效果及发展趋势)一当纠偏效果明显且有明显稳定回复中心趋势时可适度调小操作平台高差一当中心偏差回复到小于20mm时可酌情逐步调平操作平台(注意防止纠偏过度)一利用惯性纠正剩余偏差一一次纠偏作业完毕。方法二:模板坡(锥)度法滑模平台正常提升至预定位置(必要时可适度加大提升高度)一加固支承杆一将激光接收靶上激光点所背离(含所向)的方向(即工程垂直偏差发展方向)的筒体两侧的内、外模板通过围檩调整装置适度调整模板坡度(向拟纠正的方向)一同时浇筑模壳内简体混凝土一在密切观察监测下提升进行滑模施工(注意纠偏效果及发展趋势)一当纠偏效果明显且有明显稳定回复中心趋势时、注意适度调回模板坡度(防止纠偏过度)一当中心偏差回复到小于20mm时可完全调回模板坡度(防止纠偏过度)一利用惯性纠正剩余偏差一一次纠偏作业完毕。当平台扭转偏差达50mm以上有明显发展趋势时即可进行纠扭作业。目前纠扭的方法很多,但使用效果好的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一:滑刀导向法用手拉(搬)葫芦调整带有滑刀的固定模板使其滑刀对应指向扭转发展方向一在密切观察监测下进行滑模施工(注意纠扭效果及发展趋势)一当纠扭效果明显且有明显稳定回复原位趋势时、注意适度调回固定模板(防止纠扭过度)一当扭转偏差回复到小于50mm以内时可完全调回固定模板(防止纠扭过度)一利用惯性纠正剩余偏差一一次纠扭作业完毕。方法二:千斤顶倾斜法在部分千斤顶底座下与千斤顶扁担梁之间(在扭转发展方向一侧)加一垫铁(3~6mm左右)一加固支承杆一在密切观察监测下进行滑模施工(注意纠扭效果及发展趋势)一当纠扭效果明显且有明显稳定回复原位趋势时、注意适度调小垫铁(防止纠扭过度)一当扭转偏差回复到小于50mm以内时可完全取消垫铁(防止纠扭过度)一利用惯性纠正剩余偏差一一次纠扭作业完毕。(6)平台拆除工艺流程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准确可靠地埋设措施预埋件一按拆除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组织好各相关系统的准备工作及培训工作一撤出所有内、外平台、安全网、吊架中的材料、机具、垃圾等一拆除内外吊架安全网一将每根辐射梁下表面至筒首混凝土上表面之间用木方撑垫捆绑牢固一拆除液压提升系统的支承杆、千斤顶、油路管线、液压控制台等一烟囱筒首至中鼓筒下部装挂拟定拆除用的手拉(搬)葫芦(一般用于烟囱滑模工程 )一拆除内外吊架及铺板一拆除外模板、围檩和外钢圈一拆除内模板及内围檩和内外操作平台铺板一收紧烟囱筒首至中鼓筒下部拟定拆除用的手拉(搬)葫芦(一般用于烟囱滑模工程)并使其均匀受力一拆除平台钢圈等一对称拆除拟定散拆的辐射梁及下桁架(一般用于烟囱滑模工程)一将中鼓筒、井字架、吊笼(一般用于烟囱滑模工程)捆绑固定在一起一用1t卷扬机下放导索(一般用于烟囱滑模工程)一松开中鼓筒和拟定整体下放的辐射梁(一般用于烟囱滑模工程)的铰接副螺栓(留一主螺栓)一用手拉(搬)葫芦下放中鼓筒及辐射梁(同时呈伞状收起辐射梁并与中鼓筒、井字架、吊笼捆绑在一起)至预定位置一调整、穿装下放主绳(一般用于烟囱滑模工程)一收紧下放主绳使之受力一卸除手拉(搬)葫芦及手拉(搬)葫芦钢丝绳并捆绑在中鼓筒和辐射梁上一卷扬机主绳将中鼓筒和辐射梁等整体下放至地面一解体运至指定地点一将卷扬机主绳用麻绳和滑车下放至地面一最后人带滑车从爬梯下至地面。6.6.2操作及要点(1)平台模板及相关系统组装操作要点1)确定平台模板安装高度,须考虑模板下口至少包住原基础混凝土简体50mm以上,平台中鼓筒及下弦杆距地面净距离不少于200mm,以便安装操作。2)对于烟囱基础来说,如一般只做至±0.OOm,则难于满足滑模模板组装的要求,可考虑如下两种方法解决:——原烟囱基础施工时直接浇筑至+1.OOm左右。——滑升模板组装完后,用木夹板下接至预定位置(此为固定模板,不参与滑升)。3)确定辐射梁位置时须考虑烟道口位置及爬梯、信号平台等预埋件安放及其外露附件便于安装操作的问题,以及烟道口边柱钢筋的避让措施及如何保证质量的问题。4)确定井字梁及桁架梁位置时,须考虑平台到顶结合顶部梁板结构施工以及拆除来统筹考虑。5)搭设平台模板系统安装支承定位脚手架时,须考虑避让平台钢圈、辐射梁、井字梁、平台桁架等组件至少200mm,以便安装操作,同时满足平台起拱要求。6)安装提升架、固定围檩调整装置、活动围檩调整装置、固定模板及活动围檩系统须直接按工程结构要求做出模板坡(锥)度,一般应控制在0.2%~0.3%模板高度范围内。7)有防扭滑刀的固定模板须周圈对称地均匀布置。8)拼装辐射梁下弦杆及腹杆,注意掌握控制各斜拉杆(有花篮螺杆的)的拉力并注意控制好其对平台起拱的影响。9)井字梁、平台桁架需现场拼装的部分,需保证拼装焊缝满足设计要求,且拼装焊缝施焊顺序宜按周圈均匀对称地进行,必要时编制焊接工艺流程,以便最大限度地消除结构由焊接变形及所产生的内应力对平台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10)焊装围檩前须校准围檩位置及坡度,且须保证平台空间桁架结构拼焊完成检查无误后再行焊装模板围檩,以确保模板围檩安装位置的准确性(容许上围檩与模板问加找坡扁铁)。11)对于非辐射梁式滑模平台,其提升架、围檩、平台结构端点(支座部分)需进行认真的结构计算。12)模板安装须校准坡(锥)度,且在整个平台各处模板均应严格控制安装坡(锥)度。对于不变直径、截面一滑到顶的混凝土结构,坡(锥)度宜控制在0.2%~0.3%左右。13)整个滑模平台等各系统均应进行严格的结构计算,满足其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要求。(2)滑模施工操作要点1)如滑模使用的平台结构及相关系统未曾经过施工工程检验确认是安全的,则需进行平台试压检验,确认安全后方可投人使用。2)每班前需进行全面交底、检查,每班需做详细的施工记录、且进行详细的交接班并做好记录。3)每次提升前需确认导索已适度放开、垂直运输系统已停止工作、支承杆已加固且足够长、各监护人员已到位、混凝土浇筑已到位且无提升障碍等,方可实施提升操作。 4)每次提升须有专人监测混凝土出模强度,混凝土出模强度宜控制在0.2~0.4Ⅷa(相当于混凝土0.35~1.05kN/cm2贯人阻力值)。经验上一般用手指按压出模的混凝土有轻微的指印且不粘手,并在提升过程中能听到“沙沙”声,如此可说明出模混凝土强度较适宜,已具备滑升条件。5)每次提升须有专人监护(测)检查平台系统应与结构物无钩挂,千斤顶、液压系统工作情况正常,并随时监测平台垂直偏差及平台扭转且适时地进行纠正。6)需随时注意天气、气温情况和混凝土出模强度以便适时调整混凝土浇筑高度(一般宜控制在250~300mm高)、滑施速度。7)一般1h左右提升一次,相当于10~12个千斤顶行程(约250~300mm高),若间隔时间过长宜增加一次中间提升、或半小时提升一个千斤顶行程,以防混凝土与模板粘结。8)混凝土浇筑需遵循“先内后外、先难后易、先厚后薄、均匀布料、分层交圈”的原则、且宜对称变换浇筑起始点,这样便于保证出模混凝土强度的一致性。9)混凝土筒壁(墙体)到顶(楼板底、顶盖底、牛腿底等)空滑时,需提高滑升速度,宜在2h(具体时间需根据当地、当时气温条件、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而定)左右提升到位,以防顶部混凝土拉裂或带起来,同时密切关注支承杆工作状态、加强支承杆加固。10)正常滑施过程中需随时注意调平滑模操作平台,可在支承杆上安装提升限位器调平操作平台。11)在实施纠偏、纠扭时,其操作平台高差不得大于操作平台直径或操作平台边长的1%。12)滑施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整个操作平台结构的受力情况和变形,特别在实施纠偏、纠扭时,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找出原因立即采取相应措施。13)出模混凝土应及时进行抹压处理,适时涂刷养生液(严格按产品说明执行)或洒水养护。养生液须成膜。14)收分(变截面)、收径(变直径)须对称且同时地进行,以防由此产生偏、扭。15)由于变径的需要,在拆除桁架靠外端的节间时,须对称且间隔交替地进行,防止平台构件因应力集中而失稳。16)提升时应充分保证千斤顶的给油和回油时间,发现有漏油现象应及时处理,并随时检查油箱存量,油量不足应及时补充。(3)爬梯安装操作要点1)在平台设计布置辐射梁时应将其爬梯位置置于相邻两根辐射梁之间,这样便于在吊架内配合、安装爬梯。2)爬梯预埋件位置须准确无误并对应于爬梯段尺寸埋设。3)爬梯安装须紧跟滑模施工进行,空档够一段即马上安装一段,以利安全操作。(4)信号平台安装操作要点1)信号平台安装预埋件在埋设前须仔细检查核对安装部位的直径、标高、周长。2)必要时按实际周长、直径,微调水平间距后埋设预埋件(注意与爬梯的配合)。3)信号平台三角架下部螺栓安装用预埋件出模后即快速找出、清理、安装三角架下部螺栓(螺栓别拧紧、均在吊架内进行)。4)信号平台三角架上部螺栓安装用预埋件出模后即快速找出、清理、安装三角架上部螺栓、然后调校拧紧上、下螺栓(均在吊架内进行)。5)配合信号平台铺板的安装拆除吊架铺板和内侧吊杆(只拆除内侧吊杆碍事的一个螺栓,其他相关螺栓放松),使内侧吊杆悬挂于外侧吊杆下部(安全网亦如此)。6)信号平台安装期间,滑模施工可放慢速度配合信号平台安装,确保信号平台安装在吊架内进行。 (5)纠偏、纠扭操作要点1)每次拿到偏差监测数据后,须进行认真分析,查找主要原因,排除致偏原因,对症施治才能收到良好效果。2)每次纠偏、纠扭作业前须对支承杆进行适度加固,纠偏、纠扭作业中须密切观察监测操作平台及提升系统等各部分受力情况和纠正效果。3)纠偏、纠扭作业中要特别注意纠正效果和发展趋势,合理利用纠正惯性,纠正剩余偏差,防止纠正过度。4)在纠偏作业中只有当平台倾斜法效果不佳时,方可采用模板坡(锥)度法。5)在纠扭作业中首选千斤顶倾斜法,当效果不佳时,方采用滑刀导向法,必要时可两种方法并用。6)在夏季滑模施工时,构筑物的向阳面和背阴面温差较大,由温度所产生的筒体膨胀因此而有所偏差,造成简体变形(温差越大、构筑物长细比越大、该现象越明显),从而导致构筑物上端偏离原中心,待进入夜间简体两面温差消除后,构筑物上端又回到原中心,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时应以凌晨测量数据为准。(6)平台拆除操作要点1)按平台拆除施工组织设计(拆除方案)要求在滑模施工阶段准确埋设各措施预埋件。2)安装一台1t快速卷扬机并再对所有卷扬机进行刹车试验、地锚荷载试验、主卷扬机启动和制动时间及同步差测定。3)全面检查维护保养垂直运输系统、电器控制系统、通讯系统等,应能确保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地工作。4)全面检查测定拟采用的索具、手拉(搬)葫芦、滑车等,应确保性能稳定、安全可靠。5)平台拆除作业须待筒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6)平台拆除作业前需用木方将每根辐射梁牢固地支垫在筒首混凝土上,捆绑固定确认可靠受力后,方可拆除支承杆、千斤顶等液压提升系统组件。7)所有拆除下放构件均应捆绑牢固、随拆随下放,不得在平台上堆积已拆除的构件。8)在拆除拟定散拆的辐射梁前,须将拟定下放用的手拉(搬)葫芦及索具按施工组织设计(拆除方案)要求牢固地捆绑在中鼓筒上,并使其均匀受力。9)拆除拟定散拆的辐射梁时,须对称且间隔交替地进行并随时检查其下放用的手拉(搬)葫芦及索具的受力情况。10)散拆工作完成且平台整体拆除人员上齐后,将吊笼用钢丝绳与中鼓筒牢固捆绑在一起。11)平台整体下放主卷扬机需同步下放,下放前须做好同步调校工作。12)平台整体下放的每一步须事先进行结构计算、编制详细的拆除方案。6.7质量标准6.7.1主控项目(1)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对滑升过程中,被油污染的钢筋和混凝土,应及时处理干净。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2)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3)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4)滑模施工中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增长速度,必须满足模板滑升速度的要求。检查数量:定期或施工方法改变时,检查。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贯入阻力强度试验或同条件养生试件强度试验。(5)滑模施工混凝土的结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过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6)滑模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如,应做出相应的处理,并经监理单位认可,且重新检查验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量测,检查技术处理方案。6.7.2一般项目(1)滑模装置各种构件的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7.2一l的规定。构件制作的允许偏差表6.7.2一1名称内容允许偏差(mm)钢模板表面平整度长度宽度侧面平直度连接孔位置l2—220.5围檩长度弯曲长度长度≤3m>3m连接孔位置一5240.5提升架高度宽度’围圈支托位置连接孔位置3320.5支承杆弯曲直径丝扣接头中心小于(2/1000)L—O.50.25注:1.检查方法:钢尺、靠尺、塞尺检查。2.构件表面,除支承杆及接触混凝土的模板表面外,均应刷防锈涂料。(2)滑模装置组装的偏差,应满足表6.7.2—2的规定。滑模装叠组装的允许偏差表6·7·2-2内容允许偏差(ITIITI)模板结构轴线与相应结构轴线位置3围圈位置偏差水平方向3垂直方向3 提升架的垂直偏差平面内3平面外2安放千斤顶的提升架横梁相对标高偏差考虑倾斜度后模板尺寸的偏差上口一l下口+2千斤顶安装位置的偏差提升架平面内5提升架平面外5圆模直径、方模边长的偏差5相邻两块模板平面平整偏差2注:检查方法:尺量检查。(3)混凝土的坍落度应符合表6.7.2—3规定。混凝土浇灌时的坍落度表6·7·2—3结构种类混凝土坍落度(cnl)墙板、梁、柱普通混凝土4~6泵送混凝土满足泵送要求即可配筋密列的结构(筒壁结构及细柱)普通混凝土5~8泵送混凝土满足泵送要求即可配筋特密结构普通混凝土8~10泵送混凝土满足泵送要求即可注:检查方法:尺量、坍落度筒等。(4)滑模施工512程结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7.2—4规定,对于烟囱等构筑物的32程验收,尚应符合《烟囱512程施512及验收规范》(GBJ78)的规定。滑模施工工程结构的允许偏差表6.7.2—4项目允许偏差(m)轴线间的相对位移5圆形筒壁结构直径偏差该截面筒壁直径的1%并不得超过±40标高每层±10全高±30垂直度每层层高小于或等于5m5层高大于5m层高的O.1%全高高度小于10m10高度大于或等于10m高度的0.1%,并不得大于30墙、柱、梁、壁、截面尺寸偏差+10—5表面平整抹灰8不抹灰5门窗洞口及预留洞口的位置偏差15预埋件位置偏差20注:检查方法:钢尺、靠尺和垂尺检查;水准仪、经纬仪测量检查。 (5)对高耸结构垂直度的测量,应以当地时间6:00~9:00间的测量结果为准(阴、雨天气除外)。6.8成品保护6.8.1保持模板表面的清洁、平整、光滑及配套设备零件的齐全。6.8.2冬期施工时,应注意初浇混凝土的保温,防护,适当放慢滑升速度;使混凝土受冻前达到临界强度。6.8.3滑模装置的拆除,宜采用整体拆除,在地面解体。拆除的部件及操作平台的一切物品,均不得从高空抛下。6.8.4模板的滑升应待新浇混凝土层全部凝固后开始,以防混凝土结构出现坍塌情况。6.8.5结构钢筋绑完后,不准踩踏、碰撞、破坏,如有损坏或涂污现象,应及时修整、处理。6.8.6绑扎钢筋、浇注混凝土时,禁止碰动预埋件及洞口模板。6.8.7安装电线管、暖卫管或其他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移动钢筋。6.8.8模板内面涂隔离剂时不要污染钢筋。6.8.9混凝土浇筑、振捣及完工后,要保持露出钢筋位置的正确。6.8.10模板应防止重物冲击,以防模板变形、损坏。6.9安全环保措施6.9.1滑模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工程结构和施工特点以及施工环境、气候等条件编制滑模施工安全环保技术措施,作为滑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部分,报上级安全和技术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6.9.2滑模工程施工负责人必须对管辖范围内的安全环保全面负责,组织编制滑模工程的安全环保措施,进行安全环保交底及处理施工中的安全环保问题。6.9.3对参加滑模工程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本工程滑模施工特点、熟悉规范的有关条文和本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环保规定,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工作。主要施工人员应相对固定。6.9.4滑模施工中应经常与当地气象台、站取得联系,遇到雷雨、六级和六级以上大风时,必须停止施工。停工前做好停滑措施,操作平台上人员撤离前,应对设备、机具、零散材料、可移动的铺板等进行整理、固定并作好防护,全部人员撤离后立即切断通向操作平台的供电电源。6.9.5在施工的构筑物周围必须划出施工危险警戒区。警戒线至构筑物(外边线)的距离不应小于施工对象高度的1/10,且不小于10m。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6.9.6危险警戒区内的构筑物人口、地面通道及机械操作场所,应搭设高度不低于3.5m的安全防护棚。滑模工程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时,上、下工作面间,应搭设隔离防护棚。各种牵拉钢丝绳、滑轮装置、管道、电缆及设备等均应采取防护措施。6.9.7制作滑模操作平台及相关系统的材料应有合格证,其品种、规格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材料的代用,必须经主管设计人员同意。6.9.8滑模施工中所使用的垂直运输设备,应根据滑模施工特点、构筑物的形状、地形及周围环境等条件,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选择。6.9.9滑模施工的动力及照明用电应设有备用电源或备用发电机。如没有备用电源或备用发电机时,应考虑停电时的安全和人员上、下的措施。6.9.10滑模施工中的防雷装置,应符合《建筑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 6.9.11操作平台上应设置足够和适用的灭水器以及其他消防设施;操作平台上不应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使用过的油布、棉纱等应及时回收,妥善保管,统一处理。6.9.12滑模操作平台处于有害气体影响范围之内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下列两种防护措施中的一种:(1)设置相应有害气体的报警装置或检测系统以及防毒用具。如有害气体浓度超过卫生标准时,应戴防毒口(面)罩。(2)由甲、乙双方协商,必要时停止施工、或采取相互错开班次及改道排放等有效措施。6.9.13工程开始滑升前,应由设计、技术、质量、安全、机械等对各系统进行全面的质量、安全、可靠性、稳定性检查验收,符合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1)对于未曾使用过的操作平台,须进行荷载试验,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套用原设计已使用过的平台,须视其工程具体情况决定,要否进行平台荷载试验。(2)平台验收需对其液压提升系统进行试运转,检查其液压提升系统的工作性能受力后的稳定性及变形,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及施工需要。(3)平台验收须对整个平台结构进行检测,特别是试运转提升后平台等的变形,须满足设计要求及施工需要。(4)平台验收须对整个垂直运输系统进行试运转,检测结构的稳定性能及变形、电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各部位限位装置的工作可靠性及稳定性。(5)平台验收前须对整个系统结构的紧固件和焊缝进行全面检查,并提出自检资料交平台验收小组进行复查。自检时要求用油漆逐个进行“已检”标识消项,防止漏检。确保每个紧固件紧固良好,焊缝符合设计要求。(6)平台验收须对整个防雷接地系统、漏电保护接地系统、安全防护系统、通讯指挥、照明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稳定可靠、安全有效。(7)在检查验收全部完成后,试运转正常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及施工要求后,方可办理验收投入使用。(8)各项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完善有效,并已完成全体员工上岗前的岗位责任制、技术、质量、安全操作规程等的教育培训工作,且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6.9.14每班前需进行全面、针对性强的技术、质量、安全、操作要点等交底。6.9.15任何机械操作人员定要精力集中、坚守岗位,精心操作。6.9.16滑模装置拆除前必须组织拆除专业队,指定专人负责统一指挥。6.9.17滑模装置拆除前应检查各支承点埋设件牢固情况,以及作业人员上下走道是否安全可靠。当拆除工作利用施工结构作为支承点时,对结构混凝土强度的要求应经结构验算确定,且不低于15MPa。6.9.18拆除作业必须在白天进行,宜采用分段、整体拆除,在地面解体。拆除的部件及操作平台上的一切物品,均不得从高空抛下。6.10质量记录6.10.1除按验收规范及验评标准做好各项检查记录外。还应根据工程特点、配合相关管理制度自行设计一套直观适用的表格,用于施工记录。如表6.10.1。烟囱滑模施工班组自检记录表6.10.1年月日班标高m至m 续表注:1.大圈中填中心点位置及平台扭转。2.小圈内填辐射梁编号。3.要求字迹工整、数值准确。4.代号说明:R=实测半径误差,Б=实测壁厚误差,P=实测保护层厚,i=平台相对高差。6.11附加说明(1)本工艺标准只叙述了高耸构筑物的有关要求及要点,其滑模施工与水平结构的配合施工方面已有很多的成熟做法供查阅参考。(2)本工艺标准只侧重叙述了滑模施工方面须考虑到的主要问题及要点,具体的配置及要求须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来确定。(3)滑模施工的质量控制及纠正应立足“预防为主、纠正为辅’’的原则,所以在滑模系统等相关系统的安装中特别强调安装质量,尤其是在模板坡(锥)度方面、结构的刚度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4)滑模施工工艺目前在有关工程中使用较多,技术亦较成熟,在与水平结构施工的配合方面也很成熟,但滑模施工工艺本身对施工的连续性、施工组织、施工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机具设备的配置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各个方面都能保证匹配合理、配置到位方能显示出滑模施工在速度、质量等方面的优越性。7密肋楼板模壳施工工艺标准7.1总则7.1.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由薄板及单向或双向密肋梁组成的现浇混凝土密肋楼板模壳的安装与拆除施工。7.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7.2施工准备7.2.1技术准备’(1)选定模壳根据结构工程设计要求及模板周转使用次数,确定模壳品种及规格。模壳肋部较高时,宜采用玻璃钢模壳,使用气动拆模工艺。常用模壳有塑料模壳和玻璃钢模壳,见图7.2.1-1和图7.2.1-2。图7.2.1-l塑料模壳图7.2.1-2玻璃钢模壳模壳按构造分为两类:1)M型模壳:为方形模壳,适用于双向密肋楼板;2)T型模壳:为长形模壳,适用于单向密肋楼板。(2)配模设计根据密肋楼板设计尺寸和模壳施512512艺绘制配模平面图、剖面图等。(3)编制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并经审批:1)明确模板上施工荷载,并不得超过规定且堆料均匀;在现浇结构中还应满足下层楼板的承载能力;2)现浇混凝土模板的支撑系统有设计计算,支撑系统符合设计要求;3)支撑模板的立柱材料符合要求;底部加垫板;按规定设置纵横向支撑;立柱间距符合规定;4)明确拆模要求,模板拆除依据混凝土同条件强度报告;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方可拆除;5)劳动组织:合理划分流水段,采用小流水段施工。每一个流水段安排若干作业班组进行模壳的安装与拆除作业。7.2.2材料要求(1)塑料模壳塑料模壳是以改性聚丙烯塑料采用模压注塑工艺加工而成。1)特点:自重轻(如1.2m×1.2m塑料模壳单个重约21~30kg);耐老化,价格较便宜,但其刚度、抗冲击性能不如玻璃钢模壳,需采用型钢加固;人工拆模难度较大,模壳易损坏。2)品种规格:塑料模壳由于受注塑机容量的限制,一般加工成1/4模壳,再用螺栓将4片组装成整体。模壳常用的规格(rfllTl):肋距:900×900、1200×1200、1500×1500、1200×900;肋高:300、350、400、500。3)质量要求: 表面要光滑平整,不得有气泡、空鼓;由4片拼装的模壳,其拼缝应横平竖直;模壳的底边与顶部应平整,不得翘曲变形。4)力学性能,见表7.2.2—1。塑料模壳的力学性能表7.2.2一l序号项目性能指标(N/mm2)l拉伸强度402抗压强度463弯曲强度38.74弯曲弹性模量1.8~1035)加工规格尺寸的允许偏差见表7.2.2—2。规格尺寸的允许偏差表7.2.:2-2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1外形尺寸一22外表面平整度23垂直变形一44侧向变形一25底边高度尺寸一2(2)玻璃钢模壳玻璃钢模壳是以方格中碱玻璃丝布作为增强材料,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作粘结材料,经手糊阴模成型。1)特点:自重轻(如1.2mmx1.2m玻璃钢模壳单个自重27~28Kg);刚度、强度、韧性比塑料模壳好,周转次数可达80~100次,不需用型钢加固;可采用气动拆模,速度快,效果好。2)品种规格:模壳常用的规格(mm):肋距:900×900、1200×1200、1500×1500、1200×900;肋高:300、350、400、500。3)质量要求:表面光滑平整,不得有气泡、空鼓、裂纹、分层、皱纹、纤维外露及掉角等现象;气动拆模用的气嘴要固定牢,且气孔要畅通;模壳4个底边的底部应平整,中发生翘曲变形;四周密实,不得有漏气现象,不得凹凸不平,以防止在使用模壳内部应平整光滑,不得有飞刺。4)力学性能,见表7.2.2-3。玻璃钢模壳的力学性能表7.2.2-3序号项目性能指标(N/ram2)1拉伸强度1.68×1002拉伸强度模量1.19×1003冲剪9.96×104弯曲模量1.74×1005弯曲弹性模量1.02×100 5)加工规格尺寸的允许偏差同表7.2.2-2。(3)支撑采取“先拆模壳、后拆支柱”的早拆体系,以加快模壳的周转。1)钢支柱支撑系统钢支柱、钢龙骨支撑系统由钢支柱、钢龙骨、角钢等组成。图7.2.2一l为其中一种模壳钢支柱支撑系统。可调式标准钢支柱:承载力15~20kN。在支柱顶板上增设柱头扎座,用以固定钢龙骨。钢支柱常用规格尺寸见下表7.2.2-4。图7.2.2—1钢支柱、钢龙骨支撑系统1一钢支柱;2—柱头板;3—口75×150钢龙骨;4一角钢;5一销钉;6一插捎片;7—模壳钢支柱规格表7.2.2-4项次项目CH-65CH-75CH-901最小使用长度(mm)1812221227122最大使用长度(mm)3062346239623调节范围1250125012504螺旋调节范围170170170容许荷重最小长度时2020205(kN)最大长度时1515126质量(kg)12.413.214.8钢龙骨:为150mm×75mm矩形钢梁,用3mm钢板压制而成。沿龙骨纵向每隔400mm设置一段声20mm钢管,作为销钉孔。角钢L50×5,沿龙骨通常设置。销钉≯18mm。2)钢支柱、桁架梁支撑系统由可调式钢支柱、柱头板及桁架梁等组成。图7.2.2-2为一种早拆柱头;柱头板:用螺栓固定在支柱顶板上的拆装模板装置,由方钢支柱、支撑板、托座板及铸钢支持楔等组成。桁架梁:轻型钢结构,其顶部凸缘宽100mm,两侧翼缘为模壳的支座。梁的两端通过伸出的舌头挂在快拆柱头 图7.2.2-2早拆柱头1一钢支柱;2一柱头板;3一钢桁架梁板上。采用这种支撑系统,脱模后密肋楼板小肋底部平整光滑。钢支柱、桁架梁支撑系统中钢支柱目前常用碗扣式钢管架,同时铺以底座和可调支托架早拆头,使模壳早拆支撑系统更具有工具化、标准化的特点。3)门式架支撑系统采用定型组合门式架,将其组成整体式架子,顶部有顶托,底部用底托。顶托上放置lOOmm×lOOmm方木作主梁,主梁上放70mm×lOOmm方木作次梁,间距与密肋的间距相同,次梁两侧钉L50×5的角钢,作模壳的支托。这种支撑系统同样可以采取先拆除模壳,后拆肋底支撑的方法。7.2.3主要机具钢卷尺、水平尺、扳手、锤子、撬杠等。玻璃钢模壳采用气动拆模时使用的机具还有:气泵(工作压力不小于O.7MPa)、耐压胶管(声9.5mm氧气管)汽枪、橡皮锤等。7.2.4作业条件(1)在会审图纸后,根据楼板进行排板,并画好安装示意图;(2)模板涂刷脱模剂并分规格堆放;(3)施工前在墙或柱上弹控制模板标高的水平线,在混凝土楼地面上弹模板钢支顶的位置线;(4)模板体系的各种材料应齐备;(5)支拆模板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7.3施工工艺7.3.1工艺流程(1)支模在楼地面上放出钢支柱轴线一立支柱一框架梁支模一在梁侧模板上分出模壳位置线一支主龙骨(或柱头板)一安装水平拉杆一安装角钢(或桁架梁)一排放模壳一模壳接缝铺油毡条一刷脱模剂。(2)拆模拆除销钉及角钢(或敲击柱头板支持楔,使桁架梁下落)一拆除模壳一拆除龙骨(或拆除桁架梁)一拆除水平拉杆一拆支柱。7.3.2操作工艺(1)支撑系统安装1)钢支柱的基底应平整坚固,柱底垫通长垫木,楔子楔紧,并用钉子固定;2)支柱的平面布置应设在模壳的四角点支撑上,对于大规格的模壳,主龙骨支柱可适当加密; 3)按照设计标高调整支柱高度。支柱高度超过3.5m时,每隔2m设置纵横水平拉杆一道;当采用碗扣架时应每隔1.2m设置水平拉杆一道,以增加支柱稳定性并可作为操作架子;4)用螺栓将龙骨托座(或柱头板)安装在支柱顶板上。5)龙骨放置在托座上,找平调直后安装L50×5角钢(或将桁架梁两端之舌头挂于柱头板上)。安装龙骨或桁架梁时应拉通线控制,以保证间距准确;6)模壳的施工荷载宜控制在25~30N/mmz;(2)模壳安装1)模壳排列原则:在一个柱网内,由中间向两边排列。边肋不能使用模壳时,用木模板嵌补;2)安装主龙骨时要拉通线,间距要准确,做到横平竖直。根据已分好的模壳线,将模壳依次排放在主龙骨两侧角钢上(或桁架梁的翼缘上);3)相邻模壳之间接缝处铺以油毡条或胶带将缝隙粘贴封严,防止漏浆。采用气动拆模时,气嘴应先封闭,用约50mm见方的胶布粘贴(作为预检项目检查),浇筑混凝土时应设专人看管;4)模壳安装好以后应再涂刷一遍脱模剂。(3)模壳拆除1)一般规定:口.对于支柱跨度间距≤2m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可拆除模壳;支柱跨度>2M、≤8m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可拆除模壳和主龙骨;>8m时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拆除支柱。b.拆模时先敲下销钉,拆除角钢(或敲击柱头板的支持楔,拆下桁架梁);c.用撬杠轻轻撬动,拆下模壳,传运至楼地面,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再运至堆放地点放好。然后拆除支柱及拉杆;d.拆除前经拆模申请批准。2)气动拆模工艺:玻璃钢模壳采用气动拆模工艺时,其施工操作要点:a.将耐压胶管安装在气泵上,胶管的另一端安上气枪;b.气枪嘴对准模壳进气孔,开动气泵(空气压力O.4~O.6MPa),压缩空气进人模壳与混凝土的接触面,促使模壳脱开;c.取下模壳,运至楼地面。如果模壳边与龙骨接触处有少许漏浆,用撬杠轻轻撬动即可取下模壳。(4)密肋楼板施工注意事项1)钢筋绑扎应按图纸设计要求及钢筋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双向密肋楼板的钢筋应由设计明确纵向和横向底筋的上下位置,以免因底筋互相编织而无法施工;2)混凝土根据设计要求配制,骨料选用粒径为0.5~2cm的石子和中砂,并根据季节温差选用不同类型的减水剂。3)混凝土浇捣应垂直于主龙骨方向进行;密肋部位采用声30mm或庐50mm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板用平板振捣器,以保证混凝土质量;4)密肋楼板板面较薄,一般为50~lOOmm,因此要防止混凝土水分过早蒸发,早期宜采用塑料薄膜等覆盖的养护方法,防止裂缝的产生。7.4质量标准7.4.1主控项目(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具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