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00 KB
  • 9页

现浇混凝土基础施工工艺标准(公路工程,城市桥梁)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现浇混凝土基础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路及城市桥梁工程中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承台或扩大基础)的施工。2施工准备2.1材料2.1.1钢筋:钢筋出厂时,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检验报告单。品种、级别、规格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时,应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复试,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等的规定。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分析或其它专项检验。2.1.2电焊条:电焊条应有产品合格证,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钢焊条》GB5117的规定。选用的焊条型号应与母材强度相适应。2.1.3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或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对强度、安定性及其它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取样复试。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复试,并按复试结果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2.1.4砂:应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争,粒径小于5mm的河砂,也可用山砂或用硬质岩石加工的机制砂。2.1.5石子:应采用坚硬的碎石或卵石。2.1.6外加剂:外加剂应标明品种、生产厂家和牌号。出厂时应有产品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及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有害物含量检测报告应由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部门出具,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1.7掺合料:掺合料应标明品种、等级及生产厂家。出厂时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和法定检测单位提供的质量检测报告,进场后应取样复试合格。混合料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2.1.8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它水源时,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2.2机具设备 2.2.1脚手架φ48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或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钢管扣件、脚手板、可调底托等。2.2.2钢筋加工机具:钢筋弯曲机、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电焊机、砂轮切割机等。2.2.3模板施工机具:电锯、电刨、手电钻、模板、方木或型钢、可调顶托等。2.2.4混凝土施工机具: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输送泵、行走式起重机、混凝土振捣器等。2.2.5其它机具设备:空压机、发电机、水车、水泵等。2.2.6工具:气焊割枪、扳手、铁錾、铁锹、铁抹、木抹、斧子、钉锤、缆风绳、对拉螺杆及PVC管、钉子、8#铁丝、钢丝刷等。2.3作业条件2.3.1桩基经验收合格。2.3.2垫层混凝土验收合格。2.3.3作业面已临时通水通电,道路畅通,场地平整,满足施工要求。2.3.4所需机具已进场,机械设备状况良好。2.4技术准备2.4.1认真审核设计图纸,编制分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模板设计并经审批。2.4.2已进行钢筋的取样试验、钢筋翻样及配料单编制工作。2.4.3组织有关方面对模板进行进场验收。2.4.4进行混凝土各种原材料的取样试验工作,设计混凝土配合比。2.4.5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向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4.6必须对基础中线及各部位尺寸进行复核。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3.2操作方法3.2.1测量放线:基础施工前应按图纸测量定线,垫层平面位置、高程。放线时依据基准控制桩放出基础中心点或纵横轴线及高程控制点,并用墨线弹出基础结构线、平面位置控制线。测放的各种桩都应放出护桩、标注编号,涂上各色油漆,醒目、牢固,经复核无误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2.2搭设脚手架3.2.2.1脚手架安装前应对地基进行处理,地基应平整坚实,排水顺畅。3.2.2.2脚手架应搭设在基础四周环形闭合,采用双排立柱,以增加稳定性。3.2.2.3脚手架除应满足使用功能外,还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3.2.钢筋加工及绑扎3.2.3.1钢筋加工应符合一般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基本要求,严格按设计和配料单进行。3.2.3.2当垫层C15砼强度达到70%后,即可进行承台钢筋绑扎施工。钢筋在钢筋场地加工成半成品,运至现场绑扎。为保证设计钢筋能正确放置和混凝土浇筑质量,各层钢筋网片做到上下层网格对齐,层间距正确。承台钢筋分层分次绑扎、安装到位,钢筋保护层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进行混凝土浇注。3.2.3.3基础(承台或扩大基础)施工时,应根据墩柱、台身高度预留插筋。若墩、台身不高,基础施工时可将墩、台身钢筋按全高一次预埋到位;若墩、台身太高,钢筋可分段施工,预埋钢筋长度宜高出基础顶面1.5m左右,按50%截面错开配置,错开长度应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一般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连接时宜采用帮条焊或直螺纹连接技术。预埋位置应准确,满足钢筋保护层要求。3.2.3.4所有钢筋交叉点均应进行绑扎,绑丝扣应朝向混凝土内侧。3.2.3.5钢筋骨架在不同高度处绑扎适量的垫块,以保持钢筋在模板中的准确位置和保护层厚度。保护层垫块应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宜使用塑料垫块。使用混凝土预制垫块时,必须严格控制其配合比,保证垫块强度,垫块设置宜按照梅花形均匀布置,相邻垫块距离以750mm左右为宜。3.2.4模板加工及安装3.2.4.1视基础情况,可使用竹胶模板、钢模和钢木混合模板。3.2.4.2采用定型钢模板时,钢模板应由专业生产厂家设计及生产,拼缝以企口为宜。3.2.4.3定型模板安装前应进行试拼装,合格后安装。安装宜现场整体拼装后用汽车吊就位。3.2.4.4采用竹胶、木质模板时,应按结构尺寸和形状进行模板设计,设计时应考虑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模板受力后不变形,不位移,成型基础的尺寸准确。基础圆弧或拐角处,应设计制作异形模板。3.2.4.5竹胶、木质模板的拼装与就位 (1)竹胶、木质模板以压缩多层板及竹编胶合板为宜,视情况可选用单面或双面覆膜模板,覆膜一侧面向混凝土一侧,次龙骨应选用方木,竖直设置,主龙骨可选用方木及型钢,水平设置,间距均应通过计算确定。(2)竹胶、木质模板拼装应在现场进行,场地应平整。要求模板表面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尺寸偏差符合设计要求。模板接缝处采用双面胶带,保证模板接缝密实。要求设拉杆时,须用电钻在模板相应位置打眼。3.2.4.6墩台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拼缝应严密不漏浆,表面平整不错台。模板的变形应符合模板计算规定及验收标准对平整度控制要求。3.2.4.7混凝土浇筑时应设专人维护模板和支架,如有变形、移位或沉陷,应立即校正并加固。预埋件、保护层等,发现问题时,应及时采取措施纠正。3.2.5混凝土浇筑3.2.5.1浇筑时按要求依据理论配合比试配出施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由试验室依据试验确定,测试人员现场测定含水率。砂、石料、水泥及外加剂等严格按理论配合比要求的质量控制,不合格的材料坚决剔除出场。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运输车运输,罐车直接送至工作面。3.2.5.2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并按规定留取试件。3.2.5.3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彻底清理干净,并办理隐、预检手续。3.2.5.4大截面基础结构,混凝土宜采用水平分层连续浇筑或倾斜分层连续浇筑,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完上层混凝土。水平分层连续浇筑上下层前后距离应保持1.5m以上。倾斜分层坡度不宜过陡,浇筑面与水平夹角不得大于25°。3.2.5.5混凝土应在整截面内水平分层,连续浇筑,每层厚度不宜大于O.3m。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间歇时间超过规定则应按施工缝处理。3.2.5.11浇筑混凝土一般应采用振捣器振实。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必须振捣密实,直至混凝土表面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平坦、泛浆为止。3.2.6混凝土养生3.2.6.1 砼养护,顶面采取塑料布+草袋(或毛毡、棉被)覆盖的方式进行保水,并洒水湿润养生至少14天以上,洒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为度,气温低于5℃时不得洒水。然后对接柱部分进行凿毛处理。3.2.6.2侧模强度达到2.5Mpa时及时拆除模板、支架,并回填基坑养护。3.3季节性施工3.3.1雨期施工3.3.1.1雨期施工中,脚手架地基须坚实平整、排水顺畅。3.3.1.2模板涂刷脱模剂后,要采取措施避免脱模剂受雨水冲刷而流失。3.3.1.3及时准确地了解天气预报信息,避免雨中进行混凝土浇筑。3.3.1.4施工场地,疏通临时排水设施,保证晴雨畅通。设置防雨棚,避免材料及电器设备雨淋受潮。3.3.1.5雨中混凝土连续浇筑时,施工场地、拌和场安装遮雨棚,保证混凝土不受雨淋。监控钢筋的锈蚀和模板或支架的变形、下沉。3.3.2冬期施工3.3.2.1应根据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及养护的各环节进行热工计算,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3.3.2.2混凝土的搅拌宜在保温棚内进行,对集料、水泥、水、掺合料及外加剂等应进行保温存放。3.3.2.3视气温情况可考虑水、集料的加热,但首先应考虑水的加热,若水加热仍不满足施工要求时,应进行集料加热。水和集料的加热温度应通过计算确定,但不得超过有关标准的规定。投料时水泥不得与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触。3.3.2.4混凝土运输时间尽可能缩短,运输混凝土的容器应采取保温措施。3.3.2.5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保证混凝土成型开始养护时的温度,用蓄热法时不得低于10℃。3.3.2.6根据气温情况和技术经济比较可以选择使用蓄热法、综合蓄热法及暖棚法进行混凝土养护。3.3.2.7在确保混凝土达到临界强度且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温差小于15℃,方可撤除保温及拆除模板。4检验标准现浇混凝土基础施工涉及的模板与支架、钢筋、混凝土质量检验应符合规范CJJ2-2008第5.4、6.5、7.13条规定,且应符合下列规定:4.1现浇混凝土基础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1的规定。 4.1.1现浇混凝土基础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断面尺寸长、宽±20每座基础4用钢尺量,长宽各2点顶面高程±104用水准仪测量基础厚度+1004用钢尺量,长宽各2点轴线偏位154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各2点4.2混凝土表面应无孔洞、露筋、蜂窝、麻面。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5成品保护5.1.1钢模板安装前均匀涂抹脱模剂,涂好后立即进行安装,防止污染,不得在模板就位后涂刷脱模剂,以免污染钢筋。5.1.2现浇基础拆模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进行,在拆除模板时注意轻拿轻放,不得强力拆除,以免损坏结构棱角或清水混凝土面。5.1.3在进行基坑回填时,结构易损部位要用木板包裹,以免夯实机械运行过程中将其损坏。回填时宜对称回填对称夯实,距离结构O.5~O.8m范围内宜采用人工夯实。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1混凝土浇筑前要用高强度等级砂浆将底口封严,以防出现烂根现象。6.1.2为防止出现露筋现象,要按要求的位置或数量安装保护层垫块。当使用混凝土垫块时,要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在施工中宜使用塑料垫块。6.1.3为保证结构表面质量,要保证脱模剂涂刷均匀并避免脱模剂流失,以免混凝土硬化收缩出现粘模现象;混凝土浇筑时振捣适宜,以防产生孔洞及麻面。6.1.4保证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以确保混凝土不出现冷缝。6.1.5基础混凝土浇筑脚手架,不得与模板支架联结,应自成体系。防止模板出现位移。7质量记录7.1.1钢筋(原材、焊接)试验报告、钢筋出厂检测报告等。7.1.2电焊条合格证。 7.1.3水泥、砂子、石子、掺合料、外加剂等材料试验报告,水质化验报告,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的产品合格证或出厂检测报告。7.1.4混凝土配合比申请单及报告单、混凝土开盘鉴定、商品混凝土合格证。7.1.5隐蔽工程检查记录。7.1.6混凝土浇筑记录。7.1.7混凝土冬期施工测温记录。7.1.8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抗冻融试验报告。7.1.9质量验收记录。8安全、环保措施8.1安全操作要求8.1.1基坑施工现场可根据环境状况修筑人行土坡道供施工人员使用,人行土坡道土体应稳定、坚实,宜设阶梯,表层宜硬化处理,无障碍物;宽度不小于1m,纵坡不宜陡于1:3;两侧应设边坡,沟槽(基坑)侧无条件设边坡时,应根据现场情况设防护栏杆;施工中应采取防扬尘措施,并经常维护,保持完好。8.1.2采用斜道(马道)时,脚手架必须置于坚固的地基上,斜道宽度不得小于1m,纵坡不得陡于1:3,支搭必须牢固。人员上下梯子时,必须面向梯子,双手扶梯;梯子上有人时,他人不宜上梯。8.1.3使用起重机吊装材料、构件,现场作业应符合起重机吊装作业的有关要求。8.1.4各种机械设备均要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认真检查落实情况.8.1.5机动车严禁无证驾驶。非机动机械需持操作证操作机械。8.1.6施工现场电线接头应牢固,并用绝缘胶带包扎。保险丝按用电负荷量装设。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的检修必须断电后由电工配合进行,他人不得任意操作。8.1.7混凝土罐车停稳后要拉上制动闸。要用三角木或石块抵住车轮,夜间要有专人指挥。8.1.8混凝土的浇注与振捣8.1.8.1混凝土振捣作业时必须戴绝缘手套。8.1.8.2浇注作业必须设专人指挥,分工明确。8.1.8.3向模板内灌注混凝土时,作业人员应协调配合,灌注人员应听从振捣人员的指挥;浇注混凝土作业时,模板仓内照明用电必须使用12V低压。8.1.8 .5混凝土振捣器使用前必须经过电工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开关箱内必须装置漏电保护器,插座插头应完好无损,电源线不得破皮漏电;操作者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8.1.8.6泵送混凝土时,宜设2名以上人员牵引布料杆。泵送管接口、安全阀、管架等必须安装牢固,输送前应试送,检修时必须卸压。8.1.8.7人员在狭小模板内振捣混凝土,应轮换作业,并设人监护。8.1.8.8混凝土入模时,卸料位置下方严禁有人。8.1.8.9基础混凝土中填放块石时,填放数量不得超过混凝土体积的25%。块石应分层均匀码放,不得无序抛掷。8.1.9混凝土养护8.1.9.1使用软水管浇水养护时,应将水管接头连接牢固,移动水管不得猛拽,不得倒行拉移胶管。8.1.9.2汽养护、操作和冬施测温人员,不得在混凝土养护坑(池)边沿站立或行走,应注意脚下孔洞与磕绊物等。加热用的蒸汽管应架高或使用保温材料包裹。8.1.9.3使用电热毯养护应设警示牌、围栏,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养护区域。严禁折叠使用电热毯,不得在电热毯上压重物,不得用金属丝捆绑电热毯。8.1.9.4覆盖物养护材料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理并存放到指定地点,码放整齐。8.2环保措施8.2.1施工垃圾及污水的清理排放处理8.2.1.1在施工现场设立垃圾分拣站,施工垃圾及时清理到分拣站后统一运往处理站处理。8.2.1.2进行现场搅拌作业的,必须在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清洗处设置排水沟、沉淀池,废水经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道。8.2.1.3其它污水也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内,必须经沉淀后方可排入。8.2.2施工噪声的控制8.2.2.1要杜绝人为敲打、叫嚷、野蛮装卸噪声等现象,最大限度减少噪声扰民。8.2.2.2电锯、电刨、搅拌机、空压机、发电机等强噪声机械必须安装在工作棚内,工作棚四周必须严密围挡。8.2.2.3对所用机械设备进行检修,防止带故障作业、噪声增大。8.2.3施工扬尘的控制8.2.3.1对施工场地内的临时道路要按要求硬化或铺以炉渣、砂石,并经常洒水压尘。8.2.3.2对离开工地的车辆要加强检查清洗,避免将泥土带上社会道路,并定时对附近的社会道路进行洒水压尘。8.2.3.3 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8.2.3.4运输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和建筑垃圾时,必须封闭、包扎、覆盖,不得沿途泄漏遗撒,卸车时采取降尘措施。8.2.3.5运输车辆不得超量运载。运载工程土方最高点不得超过槽帮上沿500mm,边缘低于车辆槽帮上沿1OOmm,装载建筑渣土或其它散装材料不得超过槽帮上沿。8.2.4对剩余混凝土不得随意倾倒,尽量利用硬化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