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50 KB
  • 16页

支架法预应力砼盖梁施工工艺标准(桥梁下部结构)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支架法预应力砼盖梁施工工艺标准1、总 则1.1适用范围1.1.1 本施工工艺标准一般适用于桥梁下部预应力砼现浇盖梁结构工程的施工。1.1.2 预应力砼盖梁施工的支架形式,主要有满堂支架式、落地钢管支架式、抱箍挑架式和预埋牛腿托架式等。1.1.3 对于在河岸上一般离地面不高的现浇盖梁,如土质条件较好,做适当压实处理并经采取措施后,可采用落地式支架。1.1.4 满堂支架现浇盖梁适用于陆上盖梁且地基承载力较高或盖梁正投影处为承台、墩柱高度小于15m以下的情况。1.1.5 当墩柱高度大于15m和位于水上或软土地基的盖梁,不宜采用满堂支架进行现浇盖梁施工。对于已搭设基础水上操作平台的盖梁,可利用操作平台直接搭设满堂支架,但必须验算操作平台的稳定性和沉降量,慎重使用。1.1.6 对于在桩基与墩柱间设计有水平系梁的墩柱,当盖梁较系梁的高度较小时,在水上及地质条件较差环境下可利用系梁作为受力底座,但系梁强度必须经过设计,必要时加大系梁截面或加配钢筋。1.1.7 支架法施工盖梁采用满堂脚手架或其他支架作为支撑系统,在支架上安装纵、横梁(型钢或方木),铺设底模、绑扎钢筋,然后安装侧模、浇筑盖梁混凝土。1.2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1.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1.2.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F80/1-2004)。1.2.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2、术 语施工缝——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次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形成的接缝。支架——用于支承模板或其他施工荷载的临时结构。施工荷载——施工阶段施加在结构或构件上的临时荷载,包括施工机具、模板和其他材料、人群、风力、拱桥单向推力等。 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3.1.1熟悉和分析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资料,编制满堂支架现浇盖梁单项施工方案,向班组进行书面的一级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3.1.2选择合适的支架和模板类型。推荐的支架类型有钢管支架、门式支架、碗扣支架等;模板类型有钢模、型模框架胶合板等。3.1.3支架设计和模板制作。根据施工图纸对支架模板进行认真设计,包括支架和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以及支架布置形式。3.1.4施工放样:测定盖梁中心轴线、高程水准点。测量放样完毕后,办理监理工程师复核、签认手续。3.1.5柱顶处理:凿除松散的混凝土颗粒,做好柱顶锚固筋喇叭口。3.1.6地基处理:做好排水系统,清楚场地上的杂物并整平压实,必要时对原地表进行掺灰处理、换填道渣。地基处理加固后垫枕木或钢板桩。3.1.7进行满堂支架现浇盖梁施工前,应对支架进行堆载预压;堆载重量为盖梁自重的1.0~1.1倍,通过预压取得支架及地基非弹性沉降高度h1、弹性压缩沉降高度h2,则底模安装时顶面高程比设计值高∆h=h2的高度。其余支架即可根据此∆h预留。3.1.8全面现浇盖梁前,进行盖梁工艺性试验施工,总结施工经验。盖梁工艺性试验施工的目的是检验选择的施工工艺是否符合相关质量、安全要求,必须时进行修正。3.1.9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操作、安全二级交底,确保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和人身安全。3.2材料准备3.2.1原材料:水泥、石子、砂、钢筋等由材料员和试验员按规定进行检验,确保其原材料质量符合相应标准。3.2.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验:按混凝土设计强度要求,分别做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满足下部结构浇筑混凝土的要求。3.2.3 施工辅助材料列出主要施工辅助材料名称即可如:支架、模板、型钢、枕木或方木等满足施工组织设计对材质及力学性能的要求。3.3机具准备3.3.1场地处理设备:挖掘机、压路机、装载机等。3.3.2材料运输设备:小型车辆、随车吊、撬棍、导链(手拉葫芦)等。 3.3.3起重设备:吊车等。3.3.4安全设备:爬梯、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3.3.5混凝土浇筑设备:混凝土拌和站(机)、振捣棒、地泵(或汽车泵)混凝土运输车等。3.3.6钢筋加工、安装设备:钢筋成套加工设备、电焊机等。 3.3.7钢束张拉设备:千斤顶、油泵、转运车辆。3.4作业条件3.4.1施工前场地应完成三通一平,施工便道畅通;临时电力线路、安全设施准备就绪。3.4.2施工作业人员要求操作工人:应由工长或现场技术人员对盖梁施工操作相关的工人进行培训、技术和安全交底。做到熟练掌握支架搭设、模板安装、钢筋加工安装、投料、搅拌、运输、浇筑、振捣等技术,要有应对安全紧急救援措施。施工操作人员要相对稳定。3.5劳动力组织盖梁分项工程进场后,施工作业班组根据项目部编制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具体实施方案,再进一步对工序进行微调和细化工作,编制进度计划。进度计划根据劳动力均衡组织原则编制,并在开工前按照方案和进度计划配备好各工种人员,坚持持证上岗。3.5.1 劳动力组织的原则。盖梁施工作业班组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进度计划确定的主要工程数量和工期要求配备操作人员,其单个作业面劳动力基本配备如下:    支架法盖梁施工基本劳动力配备表     (表3.5.3)工种人数工作地点主要分工施工队长1整个施工现场作业范围施工资源调度及组织协调。工序班组长3分工工序施工现场工序范围的施工组织及工序间协调。共分为支架搭拆、钢筋及张拉班、模板及混凝土三个工序班。测量工2施工现场盖梁施工位置定位,放样,复测。支架班8施工现场支架搭拆操作工人6人,随车吊操作1人,材料保卫1人。钢筋及  钢束班14施工现场钢筋制作下料4人,钢筋安装4人,钢束下料、穿索、张拉、压浆4人,运输车操作1人,材料机具保卫1人。模板及混凝土班6施工现场模板表面处理、安装拆除4人,吊车操作1人,材料机具保卫1人。电工1整个施工现场现场动力、照明等电器系统的维修保护。总计35注:此表为一个作业班施工配备人员,未计后勤、行政等人员。 4、工艺设计与控制要求4.1技术要求4.1.1支架应稳定、牢固,其地基应有足够的承载力。支架位于水中时,其基础宜采用桩基。4.1.2满布支架的地基表面平整,并应有防排水措施;满布支架位于坡地上时,宜将地基的坡面挖成台阶;在软弱地基上设置满布支架时,应采取措施对地基进行处理,使其承载力满足施工要求。4.1.3盖梁各支点的基础应设在可靠的地基上,当地基沉降过大或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宜设置桩基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4.1.4盖梁现浇支架的预压应根据支架的类型和结构形式、地基的沉降量和承载能力,以及荷载大小等因素确定。4.1.5盖梁跨越需要维持正常通行的道路时,对其现浇支架应采取防碰撞的安全措施,并应设置必要的交通导流标志,保证施工安全和交通安全。4.1.6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对支架的变形、位移、节点和卸架设备的压缩及支架地基的沉降进行监测,如发现超过允许值得变形、变位,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4.1.7支架两侧方向需设排水沟.地基应设置大于2%的横坡以利于排水,地基表面浇筑10cm厚C25砼硬化层。4.1.8支架预压时按荷载总重的0→60%→100%→120%→100%→60%→0进行加载及卸载,并测得各级荷载下的测点的变形值。4.1.9预拱度计算公式为f=地基弹性变形+支架弹性变形+梁体挠度预拱度,最大值设在盖梁的跨中位置,并按抛物线形式进行分配。4.1.10模板加工、配合比设计到施工控制各个环节来保证浇筑后的混凝土色泽自然光洁、线条平顺优美4.1.11出现波纹管与钢筋位置发生干扰时,可依据“钢筋让波纹管,波纹管依靠钢筋”的原则进行处理。4.1.12盖梁的强度达到设计图规定设计强度时,且养护时间不少于5天之后,方可进行预应力钢束张拉。 4.1.13张拉顺序在设计图纸中明确提供时,必须严格按设计图施工。无明确时应遵从先底后顶,先中间后两边原则张拉顺序。4.1.14张拉完成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之后,采用水泥砂浆对工作锚进行封锚,待封锚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管道压浆。4.2材料机具的质量要求材料直来那个要求,主要为支架、钢绞线、砼参考红色文字4.2.1用于支撑的支架钢管及剪力销的规格、材质、性能及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检验鉴定证书和产品标志。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4.2.2模板在设计制造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确保盖梁各部位结构尺寸正确及预埋件的位置准确,且具有能够多次反复使用不至产生影响梁体外形的刚度。4.2.3在钢筋进场后,要求提供附有生产厂家对该批钢筋生产的合格证书,标示批号和出厂检验的有关力学性能试验资料。进场的每一批钢筋,均按JTJ055-83《公路工程金属试验规程》进行取样试验,试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于本工程。4.2.4结合盖梁现浇施工特点,砼配合比除满足设计强度、抗冲击、耐磨的条件外,还必须考虑施工环境、施工工艺,泵送砼的和易性、可泵性的要求。4.2.5钢绞线分批检验,每批抽检钢铰线重量不大于60t,任取3盘抽检,并从每盘所选的试样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力学性能试验。试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则该盘报废。并再从该批未检验的钢铰线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铰线不合格。4.2.6张拉机具使用时的校验期限应视千斤顶工作情况而定,一般使用超过6个月或300次,以及在千斤顶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应重新校验。4.2材料质量要求4.2.1洞门建筑材料应满足结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同时满足抗冻、抗渗和抗侵蚀的需要。4.2.2隧道洞门建筑材料的强度应不低于表1.4.2.2的要求。4.2.3片石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40,块石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60,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20,有裂缝和易风化的石材不应采用。 4.2.4片石混凝土内片石掺用量不得超过体积的30%。4.2.5洞门其它相关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与后面章节相同。见表1.4.2.2:洞门建筑材料强度要求表1.4.2.2材料种类工程部位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片石混凝土砌体端墙C20C25C20M10水泥砂浆砌片石、块石镶面或混凝土预制块镶面顶帽C20C25—M10水泥砂浆砌粗料石翼墙和洞口挡土墙C20C25C15M7.5水泥砂浆砌片石(严寒地区用M10水泥砂浆)侧沟、截水沟、护坡等C15——M5水泥砂浆砌片石(严寒地区用M7.5号水泥砂浆)4.3 职业健康安全要求4.3.1施工前做好施工安全交底,施工过程中,安全员应随时检查安全情况。4.3.2机械操作工必须持证上岗,专人专岗,严格遵守各专用设备使用规定和操作规程,且不得疲劳操作。4.3.3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具。4.3.5挖掘机装车作业时,铲斗应尽量放低,并不得砸撞车辆,严禁车厢内有人。严禁铲斗从汽车驾驶室顶上越过。4.3.6严禁在机械运行范围内停留,机械行走前应检查周围情况,确认无障碍后鸣笛操作。4.3.7焊接、切割作业职业健康安全要求①从事焊接、切割作业的人员必须持有效的资格证件,并取得相应焊接、切割的有效操作证;②所有焊接、切割设备均应由项目部检定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③专业施工员根据施工图纸确定相应部件的焊接工艺、切割工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组织实施。焊接、切割作业人员负责按规程规范、作业指导书、安全方案实施;④严禁在储存或加工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周围10m范围内进行焊接和切割作业;⑤ 在交叉作业时,进行焊接、切割作业必须设置设有防止静电、爆炸和金属飞溅引起火灾的隔离措施,并应采取防止灼伤措施。4.3.8高处作业职业健康安全要求a、高处作业的施工人员按照岗位培训的要求进行上岗前培训(或技术交底)和身体检查,经过理论考试或实际操作考核并取得上级主管机关颁发的操作证后方能上岗操作。b、建立《高处作业人员登记表》,作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①年满18周岁以上;②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③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证件;④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它条件。4.4环境要求4.4.1施工前应制订环境保护方案,尽量保护好生态环境,处理好废水、废渣、废气以及降低噪声污染。4.4.2 保证三通一平,达到施工所需条件。4.4.3 封闭施工,现场做到三区分离,即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分离。4.4.4 工程废弃物、垃圾集中处理,场地及时清理做到不扬尘。4.4.5 尽量减少临时施工用地及施工范围之外的植被破坏,减少水土流失。4.4.6 控制噪声,减少对施工人员的影响及对外居民的干扰。 5施工工艺5.1工艺流程地基处理搭设支架安装盖梁底模支架预压钢筋、波纹管安装浇筑混凝土砼养护侧模及端模拆除钢筋、波纹管加工制作砼试块模板加工张拉预应力筋管道压浆封端、养生检验张拉设备测定砼试块强度拆除底模及支架制作净浆试块测定试块强度穿束及锚具、千斤顶安装砼拌制、运输‘ 5.1工艺流程5.1.1洞口边仰坡开挖工艺流程5.1.2洞门墙施工工艺流程5.2操作工艺5.2.1地基处理分层回填承台或系梁施工开挖的基坑并压实。清理场地上的杂物和腐殖土,对地基进行整平并压实。必要时对原地表进行掺灰处理、换填道渣。做好排水措施。5.2.2搭设支架地基处理加固后垫枕木或钢垫板,按施工方案要求和支架位置搭设支架和安装纵、横梁。5.2.3测量放样依据设计资料,复核导线控制网和高程基准点。确定盖梁轴线和盖梁底面高程。经监理工程师核查、批准后进行后续工序施工。5.2.4墩柱顶处理墩柱顶进行凿毛处理,清除柱顶的混凝土浮浆和松散颗粒,做好柱顶锚固钢筋喇叭口,并标出钢筋安装就位位置。5.2.5安装底模盖梁模板宜采用钢模,模板的强度和刚度需满足规范要求,挠度不得超过模板跨度的1/400,面板变形不超过1.5mm。底模安装前,在支架主横梁顶部铺设木楔或砂筒,并配合落模系统调整盖梁底模高程。底模与墩柱结合处粘贴5mm海绵条封闭,并用水泥净浆堵缝找平,模板安装前必须打磨干净,并使用符合要求的脱模剂,涂抹均匀,以利于拆模。完成准备工作后,采用吊车将底模吊放于支撑面并根据测量放样调整底模定位,保证底模的轴线和高程符合设计要求。5.2.6钢筋绑扎安装 盖梁钢筋宜在钢筋加工棚中统一加工成半成品,用汽车运到工地现场安装。盖梁钢筋宜采用双面手工电弧焊连接,焊缝长度和焊缝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弯起钢筋的弯起位置准确,符合规范要求,支座垫石的钢筋最后安装。钢筋安装前应在已测量定位的底模上标出安装线,以保证钢筋的位置准确和砼的保护层的厚度。为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钢筋外按设计厚度绑扎砼垫块。为加快施工进度,当条件允许时,可在钢筋加工场地或现场绑扎好钢筋骨架并完成预应力管道预埋,然后由吊车整体吊装。钢筋骨架整体吊装前,应在柱顶上定出其就位的位置。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采用多点吊装方法,防止盖梁钢筋骨架在吊装时变形。钢筋骨架必须准确就位,确保盖梁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5.2.7预应力管道安装预应力筋的安装位置严格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在普通钢筋骨架完成绑扎后现场安装,钢筋焊接时保护波纹管不受破坏。预应力管道宜采用曲线段50cm、直线段100cm的频率设置定位筋予以定位,同时管道就位后焊接U型钢筋进行固定以保证在混凝土浇筑期间不产生位移。预应力管道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当设计无要求时,宜采用金属波纹管,管道采用比主管大一个直径级别的同类接头接长,接头长度为被连接管道内径的5~7倍,并采用胶布缠牢,防止水泥浆的渗入,连接时接头处应不产生角度变化及在混凝土浇筑期间不发生管道的转动或移位。管道安装完毕后,将其端部盖好,防止水或其他杂物进入。预应力管道应在安装完成后进行全面检查,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将管道上的开口或损坏之处修复,并检查力筋能否在管道内自由滑动。5.2.7安装侧模和端模钢筋与预应力管道安装就位后,可吊运拼装盖梁侧模及端模,侧模采用吊车配合人工安装,模板接缝位置宜采用橡胶胶条粘贴封闭,并采用对拉杆使模板固定就位。拉杆应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拉杆宜采用PVC管或其他有效措施与混凝土隔离,拉杆和模内支撑应设置在同一平面,通过内外支撑和缆绳对模板进行调整、对中、加固,使其稳固。锚垫板与盖梁端模同时进行安装,安装前应检查锚垫板的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使锚固垫板与孔道严格对中,与孔道端部垂直,锚下螺旋筋及加强钢筋严格按设计要求安装,喇叭口与波纹管连接平顺、密封,安装完成后对锚垫板上的压浆孔妥善封堵,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漏浆堵孔。5.2.8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按工地试验室提供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配制。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罐车或小车运输,混凝土泵车泵送或吊车吊装入模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中断时,其间断时间应不大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重塑时间。 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并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振捣器与侧模应保持5~10cm距离。振捣过程中应避免振捣器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不得用振捣器运送混凝土,并严禁漏振和过振。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即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混凝土浇筑时要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是否松动变形,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浇筑混凝土时,要派测量人员随时观测模板、支架的变形情况,及时消除施工隐患。盖梁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高程。混凝土浇筑后,在其初凝前应准确预埋好各种预埋件、准确预留出支座螺栓孔。盖梁浇筑时,支座垫石混凝土宜同时完成。5.2.9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初凝前及时进行二次收浆,防止盖梁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初凝后立即洒水养护,并覆盖保水材料。侧模拆除前,顶面用浸水土工布覆盖养护,养护期间应保持侧面及端部的湿润状态,养生时间不少于7d,每天洒水次数可根据空气的湿度、温度等情况确定,以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为度。5.2.10拆除侧模、端部模板在盖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能拆除盖梁侧模板及端部模板。5.2.11预应力筋穿索、张拉、压浆、封锚①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根据设计图纸通过计算确定,计算考虑孔道曲线长、锚夹具长度、千斤顶长度及外露工作长度等因素。预应力筋的切割采用砂轮锯切割,预应力筋编束时,梳理顺直,绑扎牢固,防止相互缠绞,束成后,统一编号、挂牌,按类堆放整齐,以备使用。②盖梁混凝土完成浇筑并拆除端部模板后,可进行穿束施工,当钢束长度较大时,可采用小型卷扬机带引索或穿束机穿入,钢束长度较小时,采用人工穿索施工。③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和龄期要求(以盖梁同条件养生的试件为准)时,方可进行张拉。设计未规定时,按施工规范要求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80%,弹性模量不低于混凝土28d弹性模量的80%。预应力筋张拉采用双控,即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误差不得超过规范要求的±6%或设计要求,否则应停止张拉,分析原因,在查明原因加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时的理论伸长值为∆L=PL/AyEg, P为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由于预应力筋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再开始张拉和量测伸长值,实际伸长值为两部分组成,一是初应力部分的推算伸长值,二是初应力至张拉控制应力间的实测伸长量。张拉程序按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一般为0→初应力→σcon持荷2min→锚固。张拉过程中的断丝、滑丝不得超过施工规范的要求,如超过应更换钢束或采取满足规范要求的补救措施。张拉顺序按图纸要求进行,无明确规定时按分段、分批、对称的原则进行张拉。张拉完成后在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时,严禁用电弧切割,强调用砂轮机切割。④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应尽快进行孔道压浆,压浆所用净浆的强度、稠度、水灰比、泌水率、膨胀剂量,按设计或施工技术规范及试验标准要求控制。一般宜采用专用压浆液或专用压浆剂配制的浆液进行压浆。一般应采用性能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低碱硅酸盐或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性能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压浆前将管道用高压水冲洗,清理管道,检查管道是否畅通。压浆使用活塞式压浆泵缓慢均匀进行,压浆的压力宜为0.5~0.7MPa,当孔道较长或输浆管较长时,压力可大些,最大压力不宜超过1.0Mpa。有条件时,应优先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压浆方向由低处向高处进行,待出浆孔流出稠浆后,将出浆孔捆住,每个孔道压浆到最大压力后,宜保持压力2min,拔出进浆管。压浆完成后,应将锚具周围冲洗干净并凿毛,设置钢筋网,浇筑封锚混凝土。5.2.12底模、支架拆除底模在盖梁完成预应力筋的张拉和压浆后方可对盖梁底模和支架进行拆除,模板的拆除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并自上而下进行。6质量标准6.1 基本要求:①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加剂及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②不得出现露筋和空洞现象。③钢筋、机械连接器、焊条等的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④受力钢筋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搭接长度、焊接和机械接头质量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⑤钢筋安装时,必须保证设计要求的钢筋根数。受力钢筋应平直,表面不得有裂纹及其他损伤。⑥预应力筋的各项技术性能必须满足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⑦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接头面积不超过预应筋总面积的25%,接头质量应满足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⑧千斤顶、油表、钢尺等器具应经检验校正。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符合设计要求,按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⑨孔道压浆的水泥浆性能和强度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压浆时排气、排水孔应有水泥原浆溢出后方可封闭。6.2 外观要求:①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棱角线平直。②表面不得有蜂窝、麻面,若有,必须进行修整。③盖梁出现非受力裂缝宽度超过设计规定或设计未规定时超过0.15mm必须进行处理。④钢筋表面无铁锈及焊渣,设计有多层钢筋网时,要有足够的钢筋支撑,保证骨架的施工刚度。⑤预应力筋表面应保持清洁,不应有明显的锈迹。6.3 实测项目及允许偏差:①盖梁成品实测项目            盖梁实测项目           表6.3.1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混凝土强度(Mpa)在合格标准内按附录D检查2断面尺寸(mm)±20尺量:检查3个断面3轴线偏位(mm)10全站仪或经纬仪:纵横各测量2点4顶面高程(mm)±10水准仪5支座垫石预留位置(mm)10尺量:每个②钢筋安装实测项目           钢筋安装实测项目           表6.3.2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受力钢筋间距(mm)两排以上排距±5尺量: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2同排梁、板±103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mm)10尺量: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4钢筋骨架尺寸(mm)长±10尺量:按骨架总数30%抽查5宽、高或直径±56弯起钢筋位置(mm)±20尺量:每骨架抽查30%7保护层厚度(mm)±5尺量: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③预应力筋张拉(后张法)实测项目            后张法实测项目           表6.3.3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管道坐标(mm)梁长方向±30尺量:抽查30%,每根查10个点梁高方向±102管道间距(mm)同排10尺量:抽查30%,每根查5个点上下层103张拉应力值符合设计要求查油压表读数:全部4张拉伸长率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6%尺量:全部5断丝滑丝数钢束每束1根,且每断面不超过钢丝总数的1%目测:每根(束)钢筋不允许7成品保护7.1施工过程中妥善保护好盖梁轴线桩、水准点。7.2保护好已成型的钢筋骨架,不松动、不扭曲、不污染。7.3 混凝土初凝之前严禁人或机械在盖梁混凝土上行走。7.4现浇混凝土前,对模板进行保护,防止污染模板和杂物落入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进行冲洗、清除杂物。7.5 混凝土养护及时,养护期不得少于7d。保护好已浇筑盖梁的外观,养生时不得采用污水,养生覆盖材料不宜采用麻袋、稻草等,宜用无纺布湿润养生。8安全、环保措施8.1安全措施8.1.1配备专职安全员,用于施工现场的安全帽必须符合质量标准,进入现场的每一个人都应佩戴安全帽,并要严格按照规定佩戴。8.1.2在2m以上高度作业时,必须安装防护设施,如果条件不允许,必须使用安全带,或者安全防护网。8.1.3 应正确选择、安装、使用和维护电气系统和设备,系统维护良好,应有专职人员负责定期检查。8.1.4施工现场使用的各种电缆线要定期检查,接头必须绑扎牢固,确保不透水、不漏电。8.1.5脚手架应保证搭设基础的牢固和足够宽的安全平台供人行走,与固定结构连接可靠,并配有护栏和行走挡板,以保证上下平台安全。8.1.6高空工作区域脚手架应禁放工具和材料,为了防止物体坠落,应有挡板和足够小的防护网眼。8.1.7吊装作业必须有详尽的方案,吊机安装完成后要经过验收,吊钩必须有保险装置,扒杆使用前要经过试吊,钢丝绳磨耗、断丝不得超标,吊点位置必须精确,起吊员必须经过培训,持有上岗证。8.1.8在5级风速和恶劣天气的情况下,应避免高空作业。在有风的情况下搬运构件时应特别注意。8.1.9危险区域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8.2环保措施8.2.1施工现场应制定洒水防尘措施,指定专人负责及时清运废渣土。8.2.2对出入县乡及以上级公路的运输车辆要进行清洗,以保证道路清洁。并加盖帆布,防止撒落,如有发生及时派人清扫干净。8.2.3按设计要求堆放砂、石料要等施工材料。运送混凝土及砂、石料要设置挡板,做到不丢不撒。8.2.4施工中废油、废水、废渣按指定地点排放,以避免污染空气和水源。不任意损坏农田和水利建设及交通设施。8.2.5各种施工机械按指定的停车场地整齐停放。8.2.6注意做好职工生活卫生,美化生活环境。9质量记录9.1原材料(水泥、砂、石、钢筋、外掺剂)进场试验检测报告。9.2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9.3水泥混凝土(砂浆、净浆)施工检查记录表。9.4 施工放样报验单。9.5 平面位置检查记录表。9.6 施工放线测量记录表。9.7 水准测量记录表。9.8 盖梁混凝土浇筑记录。9.9 现浇混凝土模板安装检查记录表。9.10 盖梁钢筋安装检查记录表。  9.11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现场原始记录表。 9.12 预应力管道检查记录表。 9.13 预应力孔道压浆记录表。9.14 预应力筋后张法质量检验报告单。 9.15 预应力筋后张法质量评定表。9.16盖梁质量检验评定表(含支座垫石、挡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