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0 MB
  • 8页

预应力竹节桩工程监理技术交底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项目工程预应力竹节桩工程监理技术交底一、桩基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报送以下资料,经监理部审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桩基正式施工。 1.预应力竹节桩施工方案。 2.竹节桩供应厂资质、竹节桩施工分包单位资质。 3.承包单位组织管理,质量、技术管理,质量保证体系及管理人员名单、资格证、上岗证等。 4.特种作业人员名单及其资格证、上岗证。 5.竹节桩施工机械(需与桩承载相当)、测量仪器、仪表的合格证及相关资料。 6.测量坐标、标高、角度、距离等定位放线测量资料,并经内业、现场复核检查合格。  二、竹节桩施工中监理控制要点  1.每批竹节桩运抵现场必须提供以下下列资料:原材料质量试验报告;钢筋试验报告;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机械连接竹节桩出厂时附产品合格证。2.机械连接竹节桩外观质量及尺寸允许偏差、抗弯试验和检验规则等均按《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的规定:7.3.3在同品种、同规格、同型号的出厂检验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10根进行外观质量和尺寸允许偏差检验,10根中随机抽取二根进行抗弯性能检验。抗弯试验完成后,在二根中抽取一根,于竹节桩中部同一断面的三处不同部位测量保护层厚度。若所抽二根全部符合5.6.2条和5.6.3条规定,则判抗弯性能合格;若有一根不符合5.6.2条和5.6.3条规定,应从同批产品中抽取加倍数量进行复验,复验结果若仍有一根不合格,则判抗弯性能不合格;若所抽二根全部不符合5.6.2条和5.6.3条规定,则判抗弯性能为不合格,且不得复检。机械连接竹节桩外观质量序号项目外观质量要求1粘皮和麻面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面积≯桩总外表面的0.5%;每处粘皮和麻面的深度≯5mm,且应修补2桩身合缝漏浆漏浆深度≯5mm,每处漏浆长度≯200mm,累计长度≯桩长度的8%,或对称漏浆的搭接长度≯100mm,且应修补3局部磕损局部磕损≯5mm,每处面积≯1600平方毫米 4内外表面露筋不允许5表面裂缝不得出现环向和纵向裂缝,但龟裂、水纹和内壁浮浆层中的收缩裂纹不在此限6桩端面平整度竹节桩端面砼和预应力钢筋镦头不得高出端板平面7断筋、脱头不允许8内表面砼塌落不允许3.其它材料要求:机械连接竹节桩应根据钢棒的规格安装对应型号的插杆、卡片,插杆和卡片的材料宣采用35CrMnSiA钢,其质量应符合《合金结构钢》GB/T3077的规定。接桩所采用密封材料环氧树脂及固化剂应分别符合《双酚-A型环氧树脂》GB13657及《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GB/T3186的规定。4.施工中要妥善保护好坐标、高程控制网,应定期检查,若发现问题,要及时检查,保证控制网点位置正确性。 5.、运输与堆放1).机械连接竹节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才能出厂。2).机槭连接竹节桩的吊装宣采用两支点法或两头勾吊法,吊钩与桩身水平夹角不得小于45。。采用两支点法时,两吊点距离两桩端不宣大于0.2IL(L为桩段长度)。采用两头勾吊法时应进行吊装验算。装卸时应轻起轻放,严禁抛掷、碰撞、滚落。3).机械连接竹节桩在运输过程中应满足两支点法的位置要求(支点距离桩端不宜大于0.21L),并垫以楔木防止滑动,严禁层与层之间的垫木与桩端的距离不等而造成错位。4).机械连接竹节桩的堆放场地应压实平整,有排水措施。堆放按两支点法进行,最下层支点宜在垫木上,且支点应在同一水平面。堆放层数应根据竹节桩强度、地面承载力、垫木及堆垛稳定性等综合分析确定,并不宜超过6层。6.沉桩1).机械连接竹节桩施工分锤击法和静压法两种,本工程采用静压法。2).沉桩时必须固定端大螺帽朝上,张拉端小螺帽朝下,不得混淆,3).沉桩时桩身应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首节沉桩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3%。应在距桩机不受影响范围内,成90。方向设置经纬仪各一台校准,且宜采用带摄像机的经纬仪,摄像内容作为桩身长度和质量验收资料存档。出现偏差时不得强行扳桩纠偏,以防桩身开裂。禁止采用将上下节桩轴线形成夹角的方法调整上节桩的垂直度。4).每根桩应一次连续打(压)到底,接桩、送桩应连续进行,尽量减小中间停歇时 间。当桩顶标高低于自然地面时,施工至最后一截桩露出自然地面约lOOOnun时应复核桩顶定位偏差并记录。5).沉桩时,出现贯入度反常、桩身倾斜、位移、桩身或桩顶破损等异常情况时,应停止沉桩,待查明原因并进行必要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6).严禁桩机桩帽定位采用内三角导向装置。锤击或静压沉桩时桩帽或送桩器与机械连接竹节桩周围的间隙应为5-lOmm。7).需要送桩时应采用送桩器,严禁采用机械连接竹节桩代替送桩器。送桩器的弯曲刚度应满足相应的要求。8).应控制打桩速率和日打桩量,24小时内休止时间不应小于8h。9).吊桩时严禁桩身碰撞桩机,避免因此带来的桩身损伤。7.接桩1).接桩时,其入土部分机械连接竹节桩的桩头高出地面0.8-1.2m,桩吊到位时方可安装插杆,严禁到位前安装。2).桩拼接时,严禁用撬杠扳动插杆进行对正连接孔,如发现插杆已被扳动应更换插杆。3).安装插杆后应用专用把手拧紧,并用专用卡板检查插杆的安装高度,保证安装尺寸在允许误差内。4).上、下节桩拼接成整桩时,采用上螺下顶接桩卡扣连接,接头卡扣连接强度应不小于机械连接竹节桩桩身强度,连接插件套详见2013浙G23第27页-34页。安装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第一步:检查桩两端制作的尺寸偏差及连接卡扣件,无损后方可起吊施工;第二步:卸下上、下节桩两端的保护装置后,清理接头残物:第三步:将插杆安装在上节桩张拉端的小螺帽上,在下节桩的固定端大螺帽里安装弹簧、垫片、卡片及中间螺帽,并用专用检测工具检测中间螺帽端面与插杆平台距端面高度。第四步:在下节桩端面安放足够的密封材料(由环氧树脂、T31环氧树脂固化剂按照1:0.2的比例组成),操作时间在2min以内,初凝时间不超过6h,终凝时间不超过12h。第五步:在专人指挥下,将插杆与中间套的轴线移到同一条直线上,缓缓插入,严禁碰撞。插接后,密封材料宜溢出接口,接口应无缝隙。5).拼接后的上节桩压入地下3m后方可拆卸起吊钢绳。6).因施工因素造成临时停滞后,所有密封材料应该在拌制后4h内使用完毕。7.施工的桩位、打桩方向应符合批准的施工方案。 1)先打试桩提供压力参数会同设计确认后沉桩工艺。2)打入桩施工前,按设计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试桩,以确定打入桩施工的各项原始参数。3)开始沉桩时采用较低落距,在两个方向观察其垂直度,当入土达到一定深度确认方向无问题后再正式打入。4)沉桩顺序采取由中央抽四周顺序施工,管桩施工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及技术措施,严禁由四周向中心或中间插入桩,避免造成送桩困难。如做适量应力释放孔,桩位较密处间隔跳打,控制每天沉桩数等,为减小挤土效应,可在局部桩密集范围引孔施工,预钻孔随钻随打。8.其他1).机械连接竹节桩一般不宜截桩,如遇特殊情况确要截桩时,应采用有效措施以确保截桩后机械连接竹节桩的质量。截桩时,严禁采用大锤横向敲击截桩或强行扳拉截桩。钢棒保护层厚度范围内的混凝土宜用小电动锤凿除,严禁锯齿碰到钢棒。2).机械连接竹节桩工程的基坑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1)严禁边沉桩边开挖基坑;(2)自然放坡的基坑宣在打桩结束后开挖,有围护结构的基坑应在桩基完成后施工围护结构。(3)饱和黏性土、粉土地区的基坑开挖宣采用在沉桩全部完成15d后进行;(4)挖土应分层均匀进行,且桩周土体高差不宜大于Im,开挖的土方不得堆积在基础周围,应及时外运;(5)应洼意挖土机械和运土车辆在基坑中对桩的挤推而影响桩的质量,必要时应对基坑边的运输车道及挖掘机运作车道进行地基处理,以避免基坑边行车对已施工桩基造成影响。(6)软土地区中机械连接竹节桩旋工后的基坑开挖,应考虑坑边堆载、基坑开挖顺序、土方坡道、基坑内临时边坡斜率、挖土机具等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机械连接竹节桩发生位移、倾斜、桩身开裂等现象。(7)机械开挖时,应小心操作,不得碰及桩身,挖到离桩顶标高0.4m以上,宜改用人工挖除桩顶余土,以防桩身受损。9.施工单位应做好压桩施工记录表及相关报验资料,第二天报送前一天的压桩资料,保证资料收集整理的及时性。  三、桩基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1.建立健全的工程项目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对于所有进场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安全 文明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并核对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 2.施工现场已按相关要求搭设围墙,做到全封闭施工; 3.编制临时用电方案并按照方案及《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布置; 4.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制定对桩孔洞口的各类防护措施;(开工后,对施工完的每个桩孔洞口都必须及时按防护要求进行封堵及设防,各方应及时验收确认);5.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制定对桩孔洞口的各类防护措施;(开工后,对施工完的每个桩孔洞口都必须及时按防护要求进行封堵及设防,各方应及时验收确认); 6.对以下建设工程周边环境设施进行踏勘确认,该桩基施工不会对周边环境设施产生影响(如有可能产生影响,必须提供详细的防范措施,并已经相关部门确认通过); 1)煤气管线工程2)广播通信电缆3)军用电线电缆4)供水管线 5)排水管线 6)电力电缆7)架空线路 8)供热管线 9)建筑物、构筑物、道路 10)其他设施    7.桩机安装完成后,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主要检查各部件在空载时运转是否自如,有无异常响声,有无振动破坏现象,配重铁块是否锁紧,并检查用电没备是否安装了漏电保护开关,电缆是否有乱搭、乱接及拖地现象等。    8.压桩作业时,非工作人员须离桩机20m以外:施工人员应配齐各就各位,不得随意串岗或进行与作业无关事情;起吊重物时需有专人指挥,且起重臂下严禁站人。  9.起重机其中范围不得超过起重性能规定的指标。起吊管桩时,索具应吊在管桩0.3L(L为管桩长)以上位置,但离桩端必须大于1m;起重机吊桩进入夹持机构后,在压桩开始之前,起吊钢丝绳必须放松,压桩时则随沉桩速度不断放松,使吊钩始终处于不受力状态,最后通过司索工人工脱钩,这样既可以避免拉断钢丝绳或拉弯起重机吊臂,又可避免因强行摆臂脱钩或过长的管桩倾斜造成管桩折断,从而发生断桩从高处倒下的意外事故。  10.施工完毕的桩头上面要加盖,以防行人或杂物等掉入。 四、静压竹节桩施工质量通病防治 1.在沉桩过程中如果压力值突然下降、沉降量突然增大或桩身污染倾斜、跑位,可能是断桩。对于配置封口型桩尖的管桩,可通过吊线垂丈量桩长或吊低压照明灯直接观察来判断是否断桩。沉桩过程中如有断桩、桩身混凝土出现裂缝、地面隆起、邻桩上浮或压桩至设计桩长但仍未达到收桩的终压值要求,或终压值满足收桩要求但桩长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时,应与设计、地质等有关单位人员联系,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后方可继续压桩。压桩时如遇地下障碍物,可根据其深度分别采用除障、引孔、避让等措施解决. 2.压桩过程中应采用水准仪定点、定入、定仪器,对已完成的桩点标高及时测量,待压桩全面完成后,再行复测,如两次测量差大于20mm,表明浮桩较严重,必须复压。  3.压桩时应合理配制桩长,尽量使同一承台桩接头位置相互错开,并避免接桩时桩尖处于砾砂层内。 3.沉桩过程中应认真观察压力表读数,做好原始数据记录。应记录所压桩号、节数,每节配桩长度,每节桩压力表的读数和稳压时贯人度、终压值等,以判断桩的质量和承载力,防止错压、漏压现象发生。  4.收桩是整个压桩过程的关键,应严格按照工艺试桩确定的收桩标准要求进行。一般情况下,桩长应达到设计图纸要求,终压值略高于2倍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然后利用2倍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进行3~5次复压,每次持荷时间 1min~2 min,其最后两次沉降量总和应小于设计要求或小于5mm。   五、桩基静载、动载试验、开挖后桩基复核 1.静载、动测试验单位应向监理机构提供单位资质及相关资料。 静载试验和动测工作须在管桩复压完毕15d后进行;组织设计院、质监站、甲方及施工方,确认静载试验以及动测的数量和桩号;桩基施工完毕,应对桩基进行桩身质量检验。承载力检测的桩数不应小于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对总数不小于30%的桩进行动测试验,对单柱单桩基础,应逐根进行检测,对独立承台桩,每承台检测桩数不得少于50%,且不少于2根。2.动测、静载试验设备、仪器仪表应有合格证明并报送监理部。 3.动测试验时应通知监理见证,静载试验达最终压力值时应通知监理见证。 4.动测、静载试验报告应报监理部一份备案。 5.基坑开挖后应对桩位、标高复测一次,超过设计及规范偏差由施工单位出联系单由设计单位解决。复测时,应通知监理到现场见证,测量结果报监理一份备案。 六、桩基验收 1.资料整理以符合规范和档案馆要求为准,及时提交的沉桩记录、隐蔽工程记录、桩位平面布置图等,经监理验收后方可离场。 2.施工单位提出桩基竣工验收报告。 3.监理单位按工程实际质量作出质量评估报告。交底单位:被交底单位: 交底人:被交底人:日期:日期:公司监理部2014年3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