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 MB
  • 156页

《桩基工程总复习》PPT课件

  • 15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桩基工程总复习1 第1章绪论本章主要内容如下:1、桩基的定义;2、桩基的作用;3、桩基的设计思想。2 1.1桩基的定义桩是深入土层的柱型构件,其作用是将上部结构的荷载通过桩身穿过较弱地层或水传递到深部较坚硬的、压缩性小的土层或岩层中,从而减少上部建(构)筑物的沉降,确保建筑物的长久安全。桩基通常是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承台与承台之间一般用连梁相互连接。若桩身全部埋入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一般的建筑物桩基础都采用低承台桩;当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面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桥梁工程一般为高承台桩。若只用一根桩来承受和传递上部结构荷载,这样的桩基础称为单桩基础;由2根或2根以上基桩来共同承受和传递上部结构荷载,所组成的桩基础为群桩基础。3 1.2桩的作用桩的作用主要是传递力,它可以传递竖向抗压力、竖向抗拔力和水平力。其目的就是通过桩的作用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土层中,从而确保建(构)筑物的长期安全使用。桩基通过作用于桩端的端承力和桩侧土层向上的摩阻力来支承上部抗压轴向荷载的能力,称之为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桩基通过作用于桩侧土层向下的摩阻力来支承上部抗拔轴向荷载的能力,称之为桩的竖向抗拔承载力。桩基通过桩侧土层的侧向阻力来支承横向水平荷载,称之为桩的抗水平力。4 第2章 桩基勘察本章主要内容如下:1、桩基工程勘察的目的;2、岩土工程勘察的等级划分;3、勘探点平面和深度的设置原则;4、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及内容;5 2.2桩基勘察目的桩基勘察在按常规要求弄清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同时,要着重注意解决以下主要问题:1.查明场地各层岩土的类型、深度、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2.合理选择桩端持力层并画出持力层等高线变化图桩端持力层指地层剖面中能对桩起主要支承作用的土(岩)层。无论何类桩型,都有合理选择桩端持力层的问题,即便是摩擦桩,亦有将桩端选择在桩侧阻力相对较大的地层上的问题。桩端持力层应根据地质条件,上部结构荷载特点和施工工艺并依据安全性、经济性来综合确定。6 3.查明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地下水对桩基影响以及对混凝土的侵蚀性4.查明不良地质条件(如滑坡、崩塌、泥石流及液化等)和防治措施5.正确提供单位面积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特征值6.正确估计沉桩可能性7.提出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和桩型选择的建议7 2.3岩土工程勘察分级2.3.1岩土工程勘察分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划分是根据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及地基复杂程度三个方面确定的,因此首先来看一下这三个方面的等级划分。8 9 10 2.4勘探点平面和深度设置原则11 12 13 第3章抗压桩受力性状本章主要内容如下:1.单桩竖向抗压静荷载试验;2.桩侧阻力、桩端阻力的影响因素;3.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4.群桩受力机理及群桩效应;群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桩基承载力的时间效应(本科);5.桩基负摩阻力发生条件及影响因素及桩端后压浆的机理(本科)。14 3.2单桩竖向抗压静荷载试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就是采用接近于竖向抗压桩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15 3.2.1静载试验加载装置试验加载宜采用油压千斤顶分级加载。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并联同步工作,采用的千斤顶型号、规格应相同,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与桩轴线重合。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条件选择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静压桩架反力装置和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四种型式。16 3.3桩土体系的荷载传递3.3.1荷载传递机理在静载试验时,我们可以看到:1.桩侧摩阻力是自上而下逐渐发挥的,而且不同深度土层的桩侧摩阻力是异步发挥的。2.当桩土相对位移大于各种土性的极限位移后,桩土之间要产生滑移,滑移后其抗剪强度将由峰值强度跌落为残余强度,亦即滑移部分的桩侧土产生软化。3.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是异步发挥的。只有当桩身轴力传递到桩端并对桩端土产生压缩时才会产生桩端阻力,而且一般情况下(当桩端土较坚硬时),桩端阻力随着桩端位移的增大而增大。4.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是指静载试验时单桩桩顶所能稳定承受的最大试验荷载。17 3.4桩侧阻力3.4.1桩侧极限摩阻力的定义及确定方法1.桩侧极限摩阻力的定义桩基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身混凝土产生压缩,桩侧土抵抗向下位移而在桩土界面产生向上的摩擦阻力称为桩侧摩阻力,我们定义为正摩阻力。桩侧极限摩阻力是指桩土界面全部桩侧土体发挥到极限所对应的摩阻力。由于桩侧土摩阻力是自上而下逐渐发挥的,因此桩侧极限摩阻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下部土层的摩阻力发挥。上述定义也意味着桩侧极限摩阻力实质上是全部桩侧土所能稳定承受的最大摩阻力(峰值阻力)。18 19 3.5桩端阻力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8群桩受力性状及群桩效应37 38 39 40 3.9群桩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如前所述,端承型群桩的承台、桩、土相互作用小到可忽略不计,因而其极限承载力可取各单桩极限承载力之和。摩擦型群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需考虑承台、桩、土相互作用特点,根据群桩的破坏模式建立起相应的计算模式,这样才能使计算结果符合实际。群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按其计算模式和计算用参数大体分为以下几种方法:1)以单桩极限承载力为参数的承台效应系数法(《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2)以土强度为参数的极限平衡理论计算法;3)以桩侧阻力、端阻力为参数的经验计算法。41 3.9.1群桩的破坏模式群桩的极限承载力是根据群桩破坏模式来确定其计算模式的。破坏模式的判定失当,往往引起计算结果出入很大。分析群桩的破坏模式应涉及到两个方面,即群桩侧阻的破坏和端阻的破坏。1.群桩侧阻的破坏传统的破坏模式划分方法是将群桩的破坏划分为:桩土整体破坏和非整体破坏。整体破坏是指桩、土形成整体,如同实体基础那样承载和变形,桩侧阻力的破坏面发生于桩群外围(如图3-102a)。非整体破坏是指各桩的桩、土间产生相对位移,各桩的侧阻力剪切破坏发生于各桩桩周土体中或桩土界面(硬土)如图3-102b。这种破坏模式的分析实际上仅是桩侧阻力破坏模式的划分。42 43 44 45 46 3.9.3以土强度为参数的极限平衡理论法前面提及群桩侧阻力的破坏分为桩、土整体破坏和非整体破坏(各桩单桩破坏);群桩端阻力的破坏,可能呈整体剪切、局部剪切、刺入剪切(冲剪)三种破坏模式。下面根据侧阻、端阻的破坏模式分述群桩极限承载力的极限平衡理论计算法。47 48 49 3.11桩基负摩阻力3.11.1负摩阻力定义在正常情况下,桩顶施加向下的力使桩身产生向下的压缩位移,桩侧表面的土体则对桩身表面产生与桩身位移方向相反即向上的摩阻力,我们称之为正摩阻力。但由于桩周土欠固结等原因导致桩侧土体自己下沉且土体沉降量大于桩的沉降时,桩侧土体将对桩产生与桩位移方向一致即向下的摩阻力称为负摩阻力(negativesideresistance)。负摩阻力将对桩产生一个下曳荷载,相当于在桩顶荷载之外,又附加一个分布于桩侧表面的荷载。负摩阻力作用的结果是使桩身轴力不在桩顶最大,而是在中性点处最大,如图3-112。50 51 3.11.2负摩阻力发生条件负摩擦力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1.位于桩周的欠固结软黏土或新近填土在其自重作用下产生新的固结;2.桩侧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冻土层或砂土,冻土融化后或砂土液化后发生下沉时也会对桩产生负摩擦力;3.由于抽取地下水或深基坑开挖降水等原因引起地下水位全面降低,致使土的有效应力增加,产生大面积的地面沉降;4.桩侧表面土层因大面积地面堆载引起沉降带来的负摩阻力;5.周边打桩后挤土作用或灵敏度较高的饱水黏性土,受打桩等施工扰动(振动、挤压、推移)影响使原来房屋桩侧土结构被破坏,随后这部分桩间土的固结引起土相对于桩体的下沉;6.一些地区的吹填土,在打桩后出现固结现象,带来的负摩阻力;7.长期交通荷载引起的沉降。桩基负摩阻力影响的主要后果是增加桩内轴向荷载,从而使桩轴向压缩量增加,并且在摩擦桩情况下也可能引起桩的沉降有较大的增加。群桩承台情况下,填土沉降可使承台底部和土之间形成脱空的间隙,这样就把承台的全部重量及其上荷载转移到桩身上,并可改变承台内的弯矩和其他应力状况。52 53 3.11.9消减桩负摩阻力的措施根据对桩负摩阻力的分析结果,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减小负摩阻力的不利作用:1.承台底的欠固结土层处理(disposalofunderconsolidatesoillayerundercap)对于欠固结土层厚度不大可以考虑人工挖除并替换好土以减少土体本身的沉降。对于欠固结土层厚度较大时或无法挖除时,可以对欠固结土层(如新填土地基)采用强夯挤淤、土层注浆等措施,使承台底土在打桩前或打桩后快速固结,以消除负摩阻力。2.在桩基设计时,考虑桩负摩阻力后,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要折减降低,并注意单桩轴力的最大点不再在桩顶,而是在中性点位置。所以,桩身混凝土强度和配筋要增大,并验算中性点位置强度。3.考虑负摩阻力后,承台底部地基的承载力不能考虑,而且贴地的低承台由于地基土的本身沉降有可能转变成高承台。4.套管保护桩法(methodofpileprotectionwithsleeve)即在中性点以上桩段的外面罩上一段尺寸较桩身大的套管,使这段桩身不致受到土的负摩阻力作用。该法能显著降低下拉荷载,但会增加施工工作量。54 5.桩身表面涂层法(methodofcoatonthesurfaceofpileshaft)即在中性点以上的桩侧表面涂上涂料,一般用特种的沥青。当土与桩发生相对位移出现负摩阻力时,涂层便会产生剪应变而降低作用于桩表面的负摩阻力,这是目前被认为降低负摩阻力最有效的方法。6.预钻孔法(pre-drillmethod)此法既适用于打入桩又适用于钻孔灌注桩。对于不适于采用涂层法的地质条件,可先在桩位处钻进成孔,再插入预制桩,在计算中性点以下的桩段宜用桩锤打入以确保桩的承载力,中性点以上的钻孔孔腔与插入的预制桩之间灌入膨润土泥浆,用以减少桩负摩阻力。7.考虑负摩阻力后,要在设计时考虑增强桩基础的整体刚度,以避免不均匀沉降。因为由于欠固结填土、堆载等引起的桩负摩阻力不但增加了下拉荷载,而且可能使房屋基础梁与地基土脱开,从而引起过大沉降或不均匀沉降,所以设计时应事先考虑。55 第5章抗拔桩受力性状本章主要内容如下:单桩竖向抗拔静荷载试验的内容;抗拔桩的受力机理;抗拔桩与抗压桩的异同分析。56 5.2单桩竖向抗拔静荷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就是采用接近于竖向抗拔桩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因为大型地下工程抗浮作用的荷载是随着地下水位慢慢升高而逐渐增大的,所以抗拔静载试验也采用分级加载。试验时抗拔荷载逐级作用于桩顶,桩顶上拔量慢慢增大,最终可得到单根试桩荷载—上拔量曲线(U—δ曲线)。57 5.3抗拔桩的受力机理5.3.1抗拔桩的受力机理1.桩侧摩阻力是自上而下逐渐发挥的,而且不同深度土层的桩侧摩阻力是异步发挥的。2.当桩土相对位移大于土体的极限位移后,桩土之间要产生滑移,滑移后其抗剪强度将由峰值强度跌落为残余强度,亦即滑移部分的桩侧土抗拔摩阻力产生软化。3.抗拔桩是纯摩擦桩,即只考虑摩阻力作用。但桩自重对抗拔力有影响。4.单桩抗拔破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整根桩桩土界面滑移破坏而被拔出,另一种是桩身混凝土(特别是上部混凝土)由于拉应力过大被拉断破坏。5.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是指抗拔静载试验时单桩桩顶所能稳定承受的最大抗拔试验荷载。抗拔桩包括等截面抗拔桩和扩底抗拔桩,它们有着不同的受力特性和受力机理,下面将分别具体阐述。58 5.3.2等截面抗拔桩1.等截面抗拔桩的破坏形态抗拔桩的破坏形态与许多因素有关。对于等截面抗拔桩,破坏形态可以分为三个基本类型:1)沿桩—土侧壁界面剪破,如图5-7a所示,这种破坏形态在工程实际中比较常见。2)与桩长等高的倒锥台剪破,如图5-7b所示,软岩中的粗短灌注桩可能出现完整通长的倒锥体破坏,倒锥体的斜侧面也可呈现为曲面。3)复合剪切面剪破:即下部沿桩—土侧壁面剪破,上部为倒锥台剪破,如图5-7c所示;或者为在桩底与桩身相切,沿一定曲面的破坏,如图5-7d所示。复合剪切面常在硬黏土中的钻孔灌注桩中出现,而且往往桩的侧面不平滑,凹凸不平,黏土与桩黏结得很好。当倒锥体土重不足以破坏该界面上桩—土的黏着力时即可形成这种滑面。59 5.3.3扩底抗拔桩扩底抗拔桩最大的优点是可以用增加不多的材料来获取显著增加桩基抗拔承载力的效果。随着扩孔技术的不断发展,扩底桩的应用愈来愈广泛,设计理论也随之发展。1.扩底抗拔桩的破坏形态1)基本破坏模式扩底桩破坏形态与等截面桩不同,其扩大头的上移使地基土内产生各种形状的复合剪切破坏面。这种基础的地基破坏形态相当复杂,并随施工方法、基础埋深以及各层土的特性而变,基本的破坏形式如图5-10所示。60 5.4抗拔桩与抗压桩的异同5.4.1抗拔桩与抗压桩受力性状差异性抗拔桩与抗压桩受力性状的差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抗拔桩和抗压桩在小荷载情况下,U~δ曲线和Q-S曲线均表现为缓变型,即沉降随荷载的增加变化不大。不过在接近极限荷载时,抗压桩曲线变化明显;而抗拔桩仍变化缓慢,确定其极限承载力,应考虑抗拔桩的δ~lgt曲线和U~δ曲线,并结合桩顶上拔量进行分析。2.在荷载较小时,抗拔桩和抗压桩的轴力变化均集中在桩身的上部,同时,轴力沿深度的变化也十分相似。但随着荷载的增加,抗压桩端部轴力逐渐变大,在极限荷载条件下,抗压桩常表现为端承摩擦桩;而抗拔桩桩身下部轴力的变化明显大于抗压桩,端部轴力为零,表现为纯摩擦桩。61 3.抗拔桩和抗压桩的侧阻的发挥均为异步的过程,即侧阻都是从上到下逐渐发挥的,还有,上部土层侧阻容易达到极限值,下部则较难发挥完全。不同在于,抗压桩上部侧阻普遍比下部土层小(出现软弱土层除外),而抗拔桩桩身中部侧阻大,两端侧阻小;同时,抗压桩端部侧阻随相对位移的增大,增加很快,而抗拔桩端部侧阻在达到一定值后,只出现很小的增幅。而且根据抗压抗拔试验资料统计,同一场地同规格的抗拔桩的极限侧阻为抗压桩极限侧阻的0.8~0.85倍。4.抗拔桩与抗压桩的配筋不同。抗拔桩桩身轴力主要是靠桩内配置的钢筋承担,裂缝宽度起控制作用,因而配筋量比较大,桩自身的变形占总的上拔量的份额较小。而抗压桩轴力主要靠桩的混凝土承担,桩身压缩量较大。5.抗拔桩桩身自重起到阻力作用,抗压桩桩身自重起到压力作用。62 63 第7章桩基础设计本章主要内容如下:地基基础的设计总原则;桩基础的设计思想与基本要求;桩基的设计内容;按变形控制的桩基设计方法(本科);桩型的选择与优化;桩的平面布置方法;桩持力层、桩长与桩径的选择方法;桩基与承台的设计与计算;桩基础抗震设计(本科);64 7.2地基基础的设计总原则地基基础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桩基础是深基础的主要形式之一,桩基础设计必须要服从地基基础设计的总原则。7.2.1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要求地基基础设计包括三方面内容,即重要建筑物必须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变形要求和稳定性要求。地基承载力计算是每项工程都必须进行的基本设计内容。稳定性验算并不要求所有工程都需要进行。只有两种情况才需要验算建筑物的稳定性,一种是经常受水平荷载的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另一种是建造在斜坡上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根据地基复杂程度、建筑物规模和功能特征以及由于地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将地基基础设计分为三个设计等级,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按表7-1选用。65 66 根据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长期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程度,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2.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设计;3.表7-2所列范围内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可不作变形验算,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仍应作变形验算: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2)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3)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4)相邻建筑距离过近,可能发生倾斜时;5)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4.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挡土墙等,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尚应验算其稳定性;5.基坑工程应进行稳定性验算;6.当地下水埋藏较浅,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存在上浮问题时,尚应进行抗浮验算。67 68 7.2.2地基基础设计的荷载规定地基基础设计的荷载是上部结构设计的结果,必须和上部结构设计的荷载组合与取值一致。但由于地基基础设计与上部结构设计在概念与设计方法上都有差异,在设计原则上也不统一,造成了地基基础设计荷载规定中的某些方面与上部结构设计中的习惯不完全一致,为了进行地基基础设计,在荷载计算时,必须进行3套(标准组合、基本组合和准永久组合)荷载传递的计算。荷载传递计算的结果各适用于不同的计算项目。69 70 71 72 73 7.2.3地基变形计算1.基本规定建筑物的地基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地基变形允许值。而且表7-4是最大允许变形量。实际设计时要控制远小于最大允许变形量。地基变形特征可分为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1)沉降量为基础中心的沉降。主要用于计算独立柱基和地基变形较均匀的排架结构柱基的沉降量,也可用于预估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的地基变形量,以预留建筑物有关部分的净空。2)沉降差指两相邻独立基础沉降量的差值。主要用于计算框架结构相邻柱基的地基变形差异。3)倾斜是指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主要用于计算大块式基础上的烟囱、水塔等高耸结构物及受偏心荷载作用或不均匀地基影响的基础整体倾斜。74 75 76 77 78 2.地基变形的计算地基变形计算是由土的压缩性决定的,计算的常用方法是分层总和法,主要计算参数为土层的压缩模量和压缩层厚度及上部荷载,见本书第4章。影响土体压缩性因素很多。土在外荷载作用下产生变形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a.土颗粒在受力后发生错动或土颗粒的集合体之间发生滑动;b.土颗粒或颗粒集合体被压碎;c.土颗粒之间孔隙中的自由水和空气被挤出;d.土颗粒的薄膜水或结合水(束缚水)产生移动或被挤出,封闭的孔隙气体被压缩;e.土颗粒产生弹性变形。其中a、c、d项产生的变形是主要的,它是由于土体中的孔隙体积减小而形成的。可以通过对土体受力后其孔隙比的变化来表征土的压缩性。孔隙中水的挤出和土颗粒的移动都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才能完成,这就是土的压缩(地基沉降)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全稳定的主要原因。设计时要详细研究地质报告提供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对压缩模量的取值和变形计算深度要仔细核定。79 7.3桩基础的设计思想、原则与内容7.3.1桩基础的设计思想与基本要求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当浅基础不能满足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时就要采用深基础。桩基是常用的深基础。桩基的用途和类型有很多,对任一用途或类型的桩基,设计时都必须满足三方面要求:其一是桩基必须是长期安全适用的;其二是桩基设计必须是合理且经济的;其三是桩基设计必须考虑施工上的方便快速。此三方面要求同等重要,相互制约。因此,桩基设计的指导思想(Designconceptsofpilefoundation)可以概括为在确保长久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桩土体系力学性能,做到既经济合理,又施工方便、快速、环保。要求设计施工人员依据规范又不僵硬地使用规范,从桩基工程的基本原理出发,考虑上部结构荷载、地质条件、施工技术、经济条件来正确地设计施工桩基础,目的是保证建(构)筑物的长久运行安全。80 桩基设计的安全性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桩基与地基土相互之间的作用是稳定的且变形满足设计要求;二是桩基自身的结构强度满足要求。前者要求桩基在设计荷载作用下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同时保证桩基不产生过量的变形和不均匀变形,后者要求桩基结构内力必须在桩身材料强度容许范围以内。为保证建筑物的长久安全性,桩基础必须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规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取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一半,即安全系数为2,以满足长期荷载和不可预见荷载对桩基础的长久安全要求。桩基设计的合理性要求桩的持力层、桩型、桩的几何尺寸及自身参数和桩的布置尽可能地发挥桩基承载能力。按受力确定桩身材料强度等级和配筋率,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既满足构造要求,又不过量配置材料;设计结果施工可行;设计结果符合建(构)筑物的使用功能。桩基设计的经济性要求是指桩基设计中要通过运用先进技术和手段,充分把握桩基特性,通过多方案的比较,寻求最佳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桩基的性能,力求使设计的桩基造价最低,又能确保长久安全。81 82 83 7.3.4规范对桩基设计计算、验算内容的要求1.建筑桩基安全等级根据桩基损坏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的严重性,桩基设计时应根据表7-6选定适当的安全等级。2.桩基的极限状态桩基的极限状态分为下列两类:承载力极限状态:对应于桩基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整体失稳或发生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桩基达到建筑物正常使用所规定的变形限值或达到耐久性要求的某项限值。84 3.桩基设计时需进行的承载能力计算所有桩基均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主要包括:1)桩基的竖向承载力计算(抗压和抗拔),当主要承受水平荷载时应进行水平承载力计算;2)对桩身及承台承载力进行计算;3)当桩端平面以下有软弱下卧层时,应验算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4)对位于坡地、岸边的桩基应验算整体稳定性;5)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需进行抗震验算的桩基,应作桩基的抗震承载力验算;6)承载力计算时,应采用荷载作用效应的基本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荷载及抗震作用应采用设计值。85 4.建筑桩基的变形验算建筑桩基应验算变形如下:1)桩端持力层为软弱土的一、二级建筑桩基以及桩端持力层为黏性土,粉土或存在软弱下卧层的一级建筑桩基,应验算沉降;并宜考虑上部机构与基础的共同作用;2)受水平荷载较大或对水平变位要求严格的一级建筑桩基应验算水平变形;3)沉降计算时应采用荷载的长期效应组合,荷载应采用标准值;水平变形、抗裂、裂缝宽度计算时,根据使用要求和裂缝控制等级应分别采用荷载作用效应的短期效应组合或短期效应组合考虑长期荷载的影响。建于黏性土、粉土上的一级建筑桩基及软土地区的一、二级建筑桩基,在其施工过程及建成后使用期间,必须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直至沉降稳定。86 7.5桩型的选择与优化桩型与工艺选择应根据建筑结构类型、荷载性质、桩的使用功能、穿越土层、桩端持力层土类、地下水位、施工设备、施工环境、施工队伍水平和经验以及制桩材料供应条件等,选择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桩型和成桩工艺。不过,严格地说,对于某一个工程,并非只有某一种桩可以选用,从不同的角度或要求来看,可能同时有两三种桩型各有利弊,而综合效果也差不多,因此,设计时应当遵循一定的选择原则来考虑桩型的选用。87 7.5.1桩型选择应考虑的因素桩基桩型的选择一般应考虑下列因素:1.桩基础的长久安全性安全性(safety)是指所选的桩型要考虑必须保证建筑物长久安全,不能只考虑满足短期的安全,如有软弱下卧层时,短桩基础必须验算下卧层的变形,如经验算长期变形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那么必须将短桩基础变为长桩基础(桩端穿过软弱下卧层到下部坚硬的持力层)。2.建筑物类型、上部结构特点、荷载大小、对变形要求等选择桩型必须考虑所设计建筑物类型(typesofbuilding)、上部结构特点(characterofupperstructure)、荷载大小(magnitudeofloading)、对变形要求(requirementofdeformation)等因素,例如若桩的承载力较小,以致桩的数量过多,间距过密,则将会引起“桩的饱和”,此时便应考虑改用大承载力的大直径桩等桩型。对于路堤、码头等承受循环或冲击荷载的构(筑)物,可考虑采用钢桩,因钢桩具有良好的吸收能量的特性。对于承受风力或地震作用较大的高层建筑等情况,则需采用具有承受水平力和弯矩能力较强的桩型。通常大荷载的高层建筑一般采用人工挖孔桩、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大口径预应力管桩;小高层建筑采用小直径钻孔桩和预应力管桩;多层建筑采用沉管灌注桩和小口径预应力管桩。88 3.地质条件地质条件(geologicalconditions)是桩型选择要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桩型的选择要求所选定桩型在该地质条件下是安全的,能符合桩基设计对于桩承载力和沉降的要求。符合这样的要求的桩型可能不只是一种,这就要加上其它条件的限制。桩基设计中的地质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如一般对于基岩或密实卵砾石层埋藏不深的情况,通常首先考虑端承桩,并选用大直径、高强度的嵌岩桩,并由桩身材料强度控制桩承载力;而当基岩埋藏很深时,则只能考虑摩擦型桩或摩擦端承桩,但为了避免上部建筑物产生过大的沉降,应使桩端支承于具有足够厚度的性能良好的持力层。4.桩土体系的力学性能进行桩型的选择时,要考虑不同桩型的桩土体系的力学性能(mechanicalpropertiesofpile-soilsystem)的发挥特点,即找出不同桩型、不同桩长、不同桩径桩在本地质条件下侧阻端阻的最佳发挥性能的桩。如对于大直径超长灌注桩,应考虑其侧摩阻力软化对桩基础承载力的影响。89 5.施工条件任何一种桩型施工都必须运用专门的施工机械设备和依靠特定的工艺才能实现。因此,在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所选桩型是否能利用现有设备与技术达到预定的目标,以及现场环境是否允许该施工工艺顺利实施,都必须在选型中一一考虑。鉴于建筑物的重要性,通常首选当地比较常用的、施工与设计经验都比较成熟的桩型,如钻孔桩、预应力管桩、沉管灌注桩。另外,桩基施工可能对周围建(构)筑物及地下设施造成扰动或危害,如打桩引起的震动、挤土等。挤土桩施工将会引起地面隆起和侧移,尤其是在密实的细粒砂质粉土和黏性土的场地,从而影响邻近建筑物和先前已打设的桩,此时采用置换桩将可减轻此类影响。如由于某些特殊原因而必须采用挤土桩时,那么必须采取预钻孔取土等相应的措施防止土体隆起和侧移。又如当采用钻孔桩时,必须对施工所产生的泥浆废液或污水妥善处理,以免污染环境。90 6.经济条件桩型的最后选定还要看技术经济综合分析,即考虑包括桩的荷载试验在内总造价和整个工程的综合经济效益及施工方便性。为此,应对所选桩型和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加以论证,并同时顾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还要考虑工期问题,延误工期是要罚款的,时间就是金钱。所以,对于桩型选择来讲,承包商的经济条件(economicconditions)及工期要求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7.环境条件环境条件(environmentconditions)对桩型选择也有一定的影响和约束,现场环境是否允许所选桩型的施工工艺顺利实施,桩基施工是否会对邻近建筑物导致不良环境效应以及这些效应是否为有关法规所容许,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慎重考虑。91 7.6桩的平面布置7.6.1影响桩基平面布置的因素1.地质条件在满足荷载条件和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桩的布置也要适当考虑地质条件的制约。例如,在黏土地基中布桩,一般需要采用比较大的桩距,以减小地表土的隆起;当桩端持力层为倾斜的基岩或土层中含有漂石时,桩距也应取大值。如果采用预先挖孔或钻孔的办法,桩距可减小。在松砂和砂质淤泥层中,小桩距反而因能挤密桩周土,致使对具有负摩擦力的桩基产生有利的作用,故宜将桩距予以适当减小。2.桩型条件考虑桩距问题,主要是尽量避免地基土中应力重叠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过大沉降或剪切破坏),但过分加大桩距,将导致由于承台加大加厚而带来的造价提高,对水下基础而言,还会带来许多不利于施工的技术问题。众所周知,不同桩型对应力重叠不利影响是不同的,例如端承型群桩由于通过桩侧摩阻力传递到土层中的应力很小,因此桩群中各桩的相互影响较小,应力重叠只发生于持力层的深部,因而可以考虑较小的桩距。92 3.施工条件在有些情况下,施工条件也会对桩的布置有影响,例如,当采用地下室逆作法施工时,要求桩的布置必须为一柱一桩,此时桩的中心距已为柱距所限定。又如,地下埋设物(地下管道、电缆等)的情况与桩的布置亦有关,当地下埋设物确实影响桩基施工而又不可能拆除时,布桩时必须考虑或在施工时将设计桩位移位。4.功能条件桩的使用功能对桩的布置很有影响,桩的布置要使得预期的桩基功能能够充分地发挥。例如,作为深基坑开挖支护结构的围护桩,其布置形式与桩距与一般的桩基础的布置明显不同。围护桩为了发挥防渗和支挡的双重作用,一般采用小桩距和纵向排列的桩墙形式。5.几何条件桩的布置还应满足最小间距的要求。桩的最小间距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桩的直径和桩的长度。6.其它方面的考虑桩的布置问题是空间性的,除了考虑桩距外,还要考虑群桩的排列型式、桩的结构型式、埋设深度以及持力层的确定等。除此以外,设计中采用的设计理论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布桩的最终结果。93 94 2.基桩排列时,桩群反力的合力点与荷载重心宜重合,并使桩基受水平力和力矩较大方向有较大的刚度。3.对于桩箱基础,宜将桩布置于墙下;对于带梁(肋)桩筏基础,宜将桩布置于梁(肋)下;对于大直径桩宜采用一柱一桩。4.同一结构单元宜避免采用不同类型的桩。同一基础相邻桩的桩底标高差,对于非嵌岩端承型桩,不宜超过相邻桩的中心距。对于摩擦型桩,在相同土层中不宜超过桩长的l/10;5.一般应选择较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于黏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砂土不宜小于1.5d;碎石类土,不宜小于1d。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端到软下卧层顶板的距离不宜小于4d,并应进行下卧层变形验算。当硬持力层较厚且施工条件许可时,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宜达到桩端阻力的临界深度。95 96 97 98 99 100 7.7桩基持力层的选择持力层是指地层剖面中某一能对桩起主要支承作用的岩土层。桩端持力层一般要有一定的强度与厚度,能使上部结构的荷载通过桩传递到该硬持力层上且变形量小。所以持力层的选择与上部结构的荷载密切相关。一般对荷载较小的如6层建筑,持力层只要选用地层剖面中浅层持力层且满足沉降要求就可以。对于荷载较大的如18层建筑,持力层要选在地层剖面中较深部的较硬持力层以满足承载力要求,同时桩持力层下无软下卧层以满足变形要求。对于荷载很大的如30层高层建筑,桩端持力层要选在地层剖面中深部的坚硬持力层如中风化基岩(或厚度大的卵砾层实行桩底注浆)以满足变形要求。总之,选择桩端持力层要满足承载力和沉降要求(安全性),其次要考虑经济性、合理性、施工方便等因素。原则上在相同的经济性时尽可能不用纯摩擦桩型(即无持力层),而选择摩擦端承型、端承摩擦型或纯端承桩。101 持力层的选定是桩基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持力层的选用决定于上部结构的荷载要求、场地内各硬土层的深度分布、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性质、拟选的桩型及施工方式、桩基尺寸及桩身强度等。持力层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桩的承载力、沉降量、桩基工程造价和施工难易程度。一般地说,对于持力层的选定,可以提供下列一些应当遵循的原则:1.必须根据上部结构荷载要求和沉降要求来选择桩端持力层。不同高度的建筑物应选择不同的持力层,桩长桩径也不同。2.在经济性相同的条件下,尽可能选择坚硬的持力层作为桩端持力层以减少桩基础沉降量。3.同一建筑物原则上宜选用同一持力层。4.软土中的桩基宜选择中低压缩层作为桩基的持力层。对于上部有液化的地层,桩基一般应穿过液化土层。对于黄土湿陷性地层,桩端应穿过湿陷性土层而支承在低压缩性的黏性土、粉土、中密和密实砂土及碎石类土层中。对于季节性冻土和膨胀土地基中的桩基,桩端应进入冻深线或膨胀土的大气影响急剧层以下深度4倍桩径以上,且最小深度应大于1.5m。5.桩端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应能保证满足设计要求的单桩竖向承载力。如果地基中有软弱土层,原则上桩端应穿过软弱下卧层到下部较坚硬的地层作持力层。对于小荷载多层建筑桩端平面距离软弱下卧层顶面应不小于临界厚度以满足变形要求。6.对于地下地层为倾斜地层时,桩端持力层的选择不但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而且要满足稳定性要求,此时桩端入持力层深度应满足规范要求以防止桩端滑移。102 7.对于基础作用在桩持力层上的荷载(总荷载中的桩端分担部分),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安全度并且不会产生过大沉降量和不均匀沉降。在验算群桩基础的桩基持力层的承载力时,应考虑等代墩基的应力扩散角。8.在选择桩端持力层时,要考虑所选桩基的施工可行性和方便性。9.在选择桩端持力层时,要考虑打桩对桩端持力层的扰动影响。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对持力层进行注浆加固。10.在选择桩端持力层时要考虑打桩对周边建筑物管线等环境的影响。11.在根据地质资料桩端持力层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对不同桩长持力层进行单桩静载试验对比的办法来最终确定合理的桩基持力层。持力层的好坏密切关系建筑物的稳定与安全,并影响基础工程的造价,因此应对上述各项原则充分考虑后合理的确定,详细了解区内各剖面的地质情况,提供持力层等高线图。103 7.8桩长与桩径的选择7.8.1桩长的选择对桩长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各种有关的因素。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在桩基设计中,只能照顾和控制主要的影响因素,力求做到既满足使用要求、又能最有效地利用和发挥地基土和桩身的承载能力,既符合成桩技术的现实水平,又能满足工期要求和降低桩基造价。在确定桩长时对各有关因素的考虑,大致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荷载条件上部结构传递给桩基的荷载大小是控制单桩设计承载力因而也是控制桩长的主要因素。在给定的地质条件下,确定选用桩型和桩径后,桩长也就初步确定,因为一定的桩长才能提供足够的桩侧摩阻力和端阻力,以满足设计对单桩承载力的要求。一般直接根据规范方法确定,需要强调的是在欠固结的松散填土中,负摩擦力会引起下曳荷载,因而负摩擦力也是确定桩长的主要因素。2.地质条件主要是良好持力层的埋深与地层层次排列的影响。在桩型确定以后,根据土层的竖向分布特征,大体可以选定桩端持力层,从而初步确定桩长。但地层层次的排列情况也是决定桩长的重要因素,在现实的施工技术条件下,桩的最大可能的打入深度或埋设深度以及沉降量都与地层层次的排列有密切关系。例如,对于地基浅处有砂砾层而深处有硬黏土层的情况,要权衡的是采用设置桩端于砂砾层的短桩有利,还是采用抵达硬黏土层中的长桩有利?又如,在地基为深厚(厚度为60m左右)饱和软黏土且底层为砂层的情况下,当采用天然地基及软土加固方案均不可行时,只有采用超长桩方案,将高层建筑的荷载传递至软土下的砂层。104 3.地基土的特性桩长也受到地基土特性的影响。1)可液化土(liquefiedsoil):饱和松砂受振动作用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土的有效应力骤减甚至全无,抗剪强度便突然减小或变为零,这时土中的桩便失去土的支持而破坏。规范指出,采用打桩处理时,桩长应穿过可液化砂层,并有足够长度伸入稳定土层。2)湿陷性黄土(collapsibleloess):湿陷性黄土受水浸湿时其强度指标会因而降低,桩的承载能力随之削弱,其削弱程度与桩长有关,大于10m的长桩,强度下降可达40%,小于6m的短桩可达50%。黄土湿陷还对桩产生负摩擦力,这个力产生在湿陷性黄土层的整个厚度内(即中性点出现在湿陷性与非湿陷性黄土层的交界面上)。负摩擦力的出现增大了桩所承受的荷载,故在计算桩的承载力和沉降时,都应计及桩所承受的负摩擦力。在湿陷性黄土中,桩应穿过湿陷性土层而进入非湿陷性的土层中,故湿陷性黄土的桩长必须大于湿陷性土层厚度。3)膨胀土(expansivesoil):膨胀土活动层的土遇水膨胀,桩便会因而受到上拔力的作用,这对桩的结构整体性和对基础的变形都有影响,在桩的设计中,埋入活动层中那一部分桩长的承载力,不予考虑;插入活动层以下那一部分的桩长应具有足够的抗拔力,桩的结构抗力足以抵抗上拔力的作用。105 4.桩—土相互作用条件桩长的选择要使桩—土相互作用(pile-soilinteraction)发挥最佳的承载效果。从桩基设计的总体来考虑,在地基土的条件允许时,采用较长的桩、较少的桩数、较大的桩距和较大的单桩设计荷载,通常是比较经济的。比较明显的例子是当设计中考虑要多发挥承台分担荷载的作用而利用“疏桩基础理论”进行设计时,按照“长桩疏布、宽基浅埋”的原则,就应该采用较大的桩长。又如,对于摩擦桩,不宜采用短粗的大直径桩,而应采用细长桩,以获得较大的比表面尺寸和节省材料。106 107 7.8.2桩径的确定一方面桩径越大相对单桩承载力就越高,另一方面桩径越大混凝土用量就越多,所以存在一个合理桩径的问题。桩径与桩长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本书第7.6.1节中确定桩长时要考虑的一些因素也同样适用于桩径。设计时还应该注意到如下的一些规定和原则:1.桩径的确定要考虑平面布桩和规范对桩间距的要求。如规范规定钻孔桩的最小桩间距为3d,若选定桩径d为1000mm,那么最小桩间距就为3000mm,此时要考虑上部荷载按3000mm的最小桩间距能否布得下全部桩。2.一般情况下,同一建筑物的桩基应该选用同种桩型和同一持力层,但可以根据上部结构对桩荷载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桩径。3.桩径的选择应考虑长径比的要求,同时按照不出现压屈失稳条件来核验所采用的桩长径比,特别是对高承台桩的自由段较长或桩周土为可液化土或特别软弱土层的情况下更应重视。108 109 7.9承台中桩基的承载力计算与平面布置桩基设计应满足安全、合理和经济的要求。对桩和承台来说,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对承台下的地基来说,要有足够的承载力和不产生过量的变形。在充分掌握必要的设计资料后,承台中桩基的设计与计算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选择桩的类型和几何尺寸,初拟承台底面标高;2.确定基桩承载力特征值;3.确定桩的数量及其平面布置;4.桩基承载力验算,必要时验算桩基沉降;5.桩身结构设计;6.承台设计与计算;7.绘制桩基施工图。桩的类型、截面尺寸和桩长,持力层选择等应根据建(构)筑物的结构类型、楼层数量、荷载情况、场地地质和环境条件、当地使用桩基经验、施工能力和造价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确定的原则本章前面几节已经进行了详细介绍。在确定桩的类型和几何尺寸后,应初步确定承台底面标高,以明确有效桩长,便于计算桩基承载力。一般情况下,主要从地下空间使用要求、结构要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地基冻融条件和方便施工等方面来选择合适的承台埋深。110 7.9.1基桩竖向承载力的计算桩基竖向承载力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是桩本身的材料强度;其二是地基土对桩的支承抗力。设计时二者必须兼顾,即设计时分别计算二者的设计值后取其中的小值作为设计依据。111 112 113 114 115 7.9.2桩数的确定及承载力、沉降验算建(构)筑物的桩基通常是由多根桩(群桩)组成,在桩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后,由建(构)筑物设计荷载确定基桩根数,并合理确定桩的间距和基桩的平面布置,是桩基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低承台桩基,在桩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以后,可按桩基承台的荷载设计值和复合基桩或基桩的承载力设计值来确定桩的根数。116 117 118 119 7.10承台的结构设计与计算承台的常用形式有:柱下独立承台、墙下或柱下条形承台、十字交叉条形承台、筏形承台、箱形承台和环形承台等。承台设计计算包括受弯、受冲切、受剪和局部受压等,具体计算可参考相应规范,并应符合构造要求。120 121 122 2.箱形承台和筏形承台箱形承台和筏形承台的弯矩可按下列规定计算:1)箱形承台和筏形承台的弯矩宜考虑地基土层性质、基桩分布、承台和上部结构形式和刚度,按地基一桩—承台—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原理分析计算;2)对于箱形承台,当桩端持力层为基岩、密实的碎石类土、砂土,且较均匀时,当上部结构为剪力墙或当上部结构为框筒、框剪结构且按变刚度调平原则布桩时,箱形承台顶、底板可仅考虑局部弯矩作用进行计算;3)对于筏形承台,当桩端持力层坚硬均匀、上部结构刚度较好,且柱荷载及柱间距的变化不超过20%时,或当上部结构为框筒、框剪结构且按变刚度调平原则布桩时,可仅考虑局部弯矩作用按倒楼盖梁法进行计算。3.柱下条形承台梁柱下条形承台梁的弯矩可按下列规定计算:1)一般可按弹性地基梁(地基计算模型应根据地基土层特性选取)进行分析计算;2)当桩端持力层较硬且桩柱轴线不重合时,可视桩为不动铰支座,按连续梁计算。4.墙下条形承台梁砌体墙下条形承台梁,可按倒置弹性地基梁计算弯矩和剪力,对于承台上的砌体墙,尚应验算桩顶以上部分砌体的局部承压强度。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7.11桩基础抗震设计7.11.1地震的破坏方式地震破坏方式有共振破坏、驻波破坏、相位差动破坏、地震液化和地震带来的地质灾害五种。137 138 139 140 7.11.3液化地基的判别在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的粉砂和粉土在地震作用下,土颗粒之间有变密的趋势,但因孔隙水来不及排出,使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形成如液体一样,这种现象就称为土的液化。表现的形式近于流砂,产生的原因在于振动。液化是否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比较复杂,不确定性较大,因此判别只能是一种估计,预测土层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是否发生液化的总趋势。对于一般工程项目,砂土或粉土液化判别及危害程度估计可按“两步判别”的步骤进行。即分初判和细判(标准贯入试验判别)。141 142 143 144 第8章桩基工程施工本章主要介绍了桩基施工前的调查与准备、各种类型桩的施工方法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桩端后注浆技术、桩基工程事故的处理对策,同时对桩基工程预算以及桩基工程现场监理内容也作了阐述。145 8.2桩基施工前的调查与准备桩基工程施工前的调查与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桩基施工前的调查、编制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桩基础施工准备。8.2.1桩基施工前的调查桩基施工前的调查(investigationbeforepileconstruction)内容主要包括现场踏勘、施工场地和周围状况、桩基设计情况及有关监督单位和法规上的限制等。1.现场踏勘桩基的现场踏勘(dependingonthescene),就是结合地质报告对拟打桩的现场场地的地质情况和地下水情况及周边环境条件进行现场实地调查,了解打桩可行性和建立初步方案。146 2.施工场地及周围状况调查1)施工场地的状况(statusofconstructionsite)a.施工场地表面状态和地上堆积物及地面标高的变化情况;b.地下建筑物、管道、树木及地上障碍物等;c.地基的稳定程度。2)施工场地周围建筑物的状况(statusofthebuildingsaroundtheconstructionsite)a.周围建筑物的结构、构造和层数;b.周围建筑物的地下部分深度和基础型式及地基沉降;c.周围建筑物施工状况,包括开挖深度、开挖规模、基坑挡土方法及基坑开挖时排降水方法等;d.周围建筑物的用途及附属设备等。3)公共设施及周围道路状况(statusofpublicfacilitiesandthesurroundingroads)a.地下管线(自来水管、下水管、煤气管等)的位置、埋深、管径、使用年限等情况;b.周围道路的级别、宽度、交通情况等。147 3.桩基设计情况1)桩基型式;2)桩位平面布置图;3)桩顶设计标高与现有地面标高的关系;4)桩基尺寸;5)桩与承台连接,桩的配筋,强度等级以及承台构造等;6)桩的试打、试成孔以及桩的载荷试验资料。4.有关监督单位及法规上的限制1)场地红线范围及建筑物灰线定位情况;2)道路占用或使用许可证;3)人行道的防护措施;4)地下管道的暂时维护措施;5)架空线路的暂时维护措施等。148 8.2.2编制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桩基础工程在施工前,应根据工程规模的大小、复杂程度和施工技术的特点,编制整个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其包括的内容与要求如下:1.机械施工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桩基础形式、工程规模、工期、动力与机械供应以及现场情况等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桩基施工设备。2.设备、材料供应计划制定设备、配件、工具(包括质量检查工具)、桩体(对于预制桩、钢管桩和埋入桩等)、灌注桩所需材料(钢筋、水泥、砂石料以及外加剂等或商品混凝土)的供应计划和保障措施。149 3.成桩方式与进度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桩基础,根据进度要求(progressrequirement),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对于预制桩要考虑桩的预制、起吊方案、运输方式、堆放方法、沉桩方式、打桩顺序和接桩方法等;对于就地灌注桩要考虑成孔、钢筋笼的放置、混凝土的灌注、泥浆制备、使用和排放(对于泥浆护壁灌注桩成孔的情况)、孔底沉渣清理等。4.作业和劳动力计划制定劳动力计划(laborplan)及相应的管理方式。5.桩的试打或试成孔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前未进行桩的试沉(对于打入桩、压入桩)或试成孔(对于灌注桩),则此项工作应在桩基正式施工前进行,各方都参加并形成试打桩会议纪要作为施工依据。150 6.桩的载荷试验如无试桩资料,设计单位要求试桩时,有相应资质的试桩单位应制定试桩计划。7.制定各种技术措施制定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劳动保护、防火、防止环境污染(振动、噪声、泥浆排放等)和适应季节性(冬季、雨季)施工的技术措施以及文物保护措施。8.编制施工平面图在图上标明桩位、编号、数量、施工顺序;水电线路、道路和临时设施的位置;当桩基施工需制备泥浆时,应标明泥浆制备设施及其循环系统的位置;材料及桩(对于预制桩)的堆放位置。151 8.2.3桩基础施工准备1.清除施工场地内障碍物桩基础施工前,应清除妨碍施工的地上、地下障碍物,如电杆、架空线、地下构筑物、树木、埋设管道等,这对保证顺利进行桩基础施工十分重要。2.施工场地平整处理1)现场预制桩场地的处理为了保证在施工现场预制桩的质量,防止桩身发生弯曲变形,应对预制混凝土桩的制作场地进行必要的夯实和平整处理。2)沉桩场地的平整处理施工设备进场前应做好场地的平整工作,对松软场地应进行夯实处理。若施工场地的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桩机作业时的要求,应在表面铺以碎石,并予以整平,以提高地基表面承载力,保证桩架作业时正直,不发生不均匀沉降。雨季施工时,必须采取排水措施。152 3.放线定位(linelocation)1)放基线(baselinelocation)桩基轴线,不仅是桩基础施工,而且是整个上部结构施工所应遵照的,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轴线的施放,应以国家级三角网控制点引入,并应多次复合测量。桩基轴线的定位点,应设置在不受桩基础施工影响处。2)设置水准基点(setbenchmarks)每根桩入土后,均应按照设计要求做标高记录。为了控制桩基施工的标高,应在施工地区附近设置水准基点,一般要求不少于2个,为防止损坏,应设置在不受桩基施工影响处。3)施放桩位(pilelocation)根据设计图纸中的桩位图,按沉桩顺序将桩逐一编号,根据桩号所对应的轴线,按尺寸要求施放桩位,并设置样桩,以供桩机就位后定位。4.打桩前的准备工作针对不同的设计桩型,选择相对应的打桩机各就各位。同时对钻孔桩施工配备好泥浆池、泥浆泵等设备。153 8.15桩基工程预决算桩基工程属于基本建设内容中的单位工程(土建工程)中的分部工程(打桩工程)。桩基工程预算是根据桩基工程施工图,按照地区性工程预算定额和间接费用取费标准编制出的桩基工程费用文件,它是决定工程造价,实行招标和签订承包合同的重要基础,它是施工单位内部实行经济承包、核算的依据。154 155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