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 KB
  • 9页

浅议地基处理和桩基施工技术趋势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浅议地基处理和桩基施工技术趋势  摘要:本文就地基处理概述、桩基础概念、地基处理技术、桩基础的施工技术以及地基处理与桩基施工技术的新趋势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地基处理桩基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先进科学成果的应用为建筑工程施工工艺的改进提出了方向,地基与桩基础作为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忽视的重点,已经在现代社会的建设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给社会带来了越来越明显的经济效果。一、地基处理概述9 地基处理是施工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我国幅员辽阔,从东部滨海平原到西部的戈壁高原,从北部的林海到南部的水域丘陵,因此,不同区位其地基土分布各有差异,这就造成地基土的负荷能力、压缩能力、以及透水性都是不同的,而随着我国经济条件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经济发展迅速,施工建筑不仅仅分布于地基条件较好的区位,对不良地基进行处理,进行工程建设也已经十分普遍。因此,建筑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地基处理可以有效改良建筑地基承载能力,减弱地基土的压缩能力,实现建筑地基土的稳定性,避免地基下沉等不良特性,这就要求不断提升我国地基处理技术,从而进行地基土改建,满足建设施工要求,推动我国建筑经济的不断发展。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有:换土垫层地基处理技术、预压地基处理技术、强夯地基处理技术、振冲地基处理技术、桩基础地基处理技术。桩基础概念桩基础是由基桩与连结于桩顶的承台共同构成的一种深基础,在现代高层、超高层建筑,以及重要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地基浅层土质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下,采用传统的浅基础难于满足建筑物对于基础部分的强度、稳定性与变形等方面的要求,为了有效提高施工作业的质量,往往需要采用桩基础技术,其具有承载能力较强、地层沉降量较小等特点,是土建施工中常用的地基加固技术措施之一。三、地基处理技术1、注浆9 注浆施工技术是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项目采取的主要地基处理技术,按照其所灌注原料不同可以概括性的分为两种:一种是水泥注浆地基处理技术,一种是硅化注浆地基处理技术。从字面来看,水泥注浆处理技术,所使用的原材料是经过科学配比调制后的水泥,过程是将水泥注入到现有地基的土层中。通过渗入、填充、挤密的手段来增加现有岩石土颗粒之间的紧密性,同时通过填充来排除空隙部位的水分和气体。经过注浆后,材料会硬化,现有的地基土体会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这样的地基处理会使施工的地基抗渗性和稳定性更高。与水泥注浆不同的是硅化注浆处理技术是将原料注入现有地基土体的底部,使用的主要原料是以硅酸钠为主剂的混合溶液。经过注浆材料凝固后形成的结石体,能够满足施工地基要求的强度和防渗透能力。2、换填在房屋建筑工程过程中,对地基的土质有较高的要求,如果遇到土质较软,就需要采取换填地基处理技术来进行施工。这种技术处理主要是把较软的土体挖除一部分,再将其他符合要求的土体换填,目前的换填处理技术主要也是根据换填材料的不同来进行分类的。一般情况下,会将一些具有较高强度和压缩性较好的土体进行换填,包括一些灰土、矿渣、卵石等,而这些材料必须不含腐蚀性。在原作业面上换填好的土体,形成比较稳固的地基,能够实现好的持力层,保证房屋工程建筑结构的稳固,保证施工的的安全和质量过关。3、旋喷注浆桩9 旋喷注浆是一种施工工艺较为简便、技术设备需求量小的地基处理技术,而其防水、堵水和加固功能却相对比较强。在实际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这种方法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卓有成效,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使用。由于简便的施工过程,基本无需专门设备,仅需采购少了的设备即可配套,从而也降低了施工的费用。在具体的操作中,值得注意的是作业的深度问题,首先要考虑施工的土体情况与一些具体的要求,然后确定最佳作业深度。在进行下钻、开孔后,将配有专用喷嘴的注浆管置入地基土体的内部或插入钻孔底部进行灌注。灌注的方法采取快速提升,缓慢的旋转的方式,在高压喷射流中破坏原有土体,使其碎块与浆液混合形成桩体,以此提高地基的强度与防渗能力。四、桩基础的施工技术1、灌注桩的施工技术灌注桩,是直接在桩位上开成孔位,在孔内安放钢筋灌注混凝土而形成的。由于灌注桩不受地形约束,在施工中,无振动,噪声小,不需要进行接桩等操作,一般适合在建筑物较密集的地区使用。灌注桩在施工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养护,在混凝土完全凝固后,方可承载负荷。同时,由于灌注前,要进行地面开孔作业,会导致大量渣土、泥浆的排出,其施工技术要求较高,操作要求较严格。9 灌注桩施工时,要进行场地清理,而后测量放线定位,确定桩位,待桩机就位后,进行钻孔取土作业,在钻孔中,要保持钻杆的垂直度,同时要避免钻杆幌动过度,导致孔径过大。钻孔达到深度要求后,要及时清理孔低的障碍物,通过钻孔品质验收后,开始吊放钢筋,待钢筋吊防完成后,开始对孔内浇筑混凝土。由于桩基孔位影响桩基质量,同时又增加了虚土,在打孔时,要保持钻孔的垂直和控制钻杆的摆动范围,在操作过程中,要及时清理孔口的渣土,以免造成回填。同时,施工中如果遇到地下水增多或者发现其他不能确定成分,要立即停止施工,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灌注桩施工中,钢筋的制作尤为重要。在选择钢筋骨架时,要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挑选。在钢筋骨架放入开孔时,要保持垂直,缓慢放下,避免出现偏心的情况。如果出现偏心情况,在钢筋骨架周围,混凝土保护层会厚度不均匀,容易出现漏筋情况,对于后期的施工,会埋下安全隐患。在钢筋制作时,要符合图纸设计要求,主筋净距应该大于混凝土粗骨料粒径的3倍以上。加强箍筋要设在箍筋外侧,在主筋位置不设立弯钩。在开孔时,如果采用人工挖掘,在深度达到1米左右时,要在孔周围浇筑混凝土防护圈,混凝土防护圈要保持上下圈之间用插筋进行连接。先挖到需要深度后,在进行扩孔作业。在挖孔护壁内,要安装钢筋笼,并浇灌混凝土。如果建筑土层的潜层土质不能满足建筑物的承载力,在挖孔时,要尽量深挖,以选择坚实地基或者岩层作为承载点。9 在进行灌注时,可选用内径为200mm-300mm的导管,垂直将导管放入孔内。在灌注中,混凝土浇筑要连续进行,以保证混凝土凝固的整体性。如果在施工中,出现混凝土运输故障等问题,影响混凝土正常浇筑时,要保证前后浇筑混凝土时间短于混凝土凝固时间。对同一桩,要保持原材料一致,配合比一致,水泥标号、等级一致。2、预制桩施工技术这种桩主要是以圆形或者方形为主,截面直径一般在25至55厘米之间,桩的长度—般可达6至25米,对于预制桩主要采用焊接法或者硫磺胶泥锚接法进行接桩。静压入桩施工时,应先选择好单向行进作为入桩线路,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出现地基土上溢而导致地表抬升的情况,还可以避免因土的相互挤压而使得一些桩身发生倾斜,压桩操作中应注意保护桩身不被破坏的现象,压桩机的液压人桩存有所需的垂直行程位移,要把下压速度控制在lm/min左右,以保证各层土体的抗剪能力得以体现。开启油泵使其向上位移,再抱桩稳固的压入,进行周期性作业。下节桩顶的预留孔对准上节桩下部伸出的钢筋,用溶化的热硫磺胶泥人工灌浇,直至热硫磺胶泥溢满整个桩顶表面。再慢慢地插入上节桩,保正上、下桩端接触面510mm的间距,在15—2min的悬粘后,然后进行压桩的继续性工作,直到符合设计的标准。  五、地基处理与桩基施工技术的新趋势1、粉喷桩的大面积应用9 粉喷桩是近年来我国在学习与引进国外高压喷射珠江装的基础上创新而来的一种新的桩型而该桩不仅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桩型,而且连带着还研发了其他相关的工机器具和设备。粉喷桩主要具有以下几项优点:该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固地基,并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最重要的是,现在我国都倡导环保施工,该喷桩无污染无噪声,且使用起来也较为简单,容易被广大施工人员所掌握。夯实水泥土桩地基的开拓应用夯实水泥土桩地基是我国在夯实灰土挤密桩基础上船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符合地基。该桩基主要是利用水泥的胶凝作用,使得桩体具有一定的强度新以及整体性。夯实水泥土桩地基的优点主要有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地基的承载力80%以上,且成桩一般都是采用较为简单的灰土桩施工的工艺,取得其材料的来源比较广,且因为材料简单,因此在地基处理的费用上也是比较低的,一般是适用于新填土或是湿陷性黄土。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的大量应用土工合成材料地基主要是合成材料,经过合成后,其主要是形成了一种弹性的复合土体,而该种土体可以提高低级的承载力3倍以上,在一定情况下减少低级的沉降以及增强地基的稳定。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的主要优点是因为其是合成的,9 所以在质地上就变得十分的柔软,不会给地基或是其他建筑物再次造成伤害。其弹性、耐腐蚀性以及耐久性和抗侵蚀性都因为其合成的原因,截取的都是合成材料的优点,在这些方面上,效果都是比较好的,而且因为土工合成材料是合成的,因此其可以节省大量的砂石与其他材料。该地基一般适用于软弱的地基,防止地面的路基出现翻浆或是下沉的状态。􀀁结束语:综上所述,地基和桩基施工的施工技术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进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科技的不断进步,在地基与桩基的处理技术上,还是会有着更大的发展前景。􀀁参考文献:[1]林良进.地基处理选择与桩基选型研究田1.厦门大学2009(15).[2]李平.当议建筑工程岩溶地基处理技术川.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5(22):21一22.[3]李逊,张敏,李峰.浅谈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科技信息,2011(20).[4]朱治国.地基处理技术综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0):139-241.[5]刘金砺.我国建筑基础工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述评[J].建筑技术,2011(7):466-468.9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