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8.00 KB
  • 39页

凤台县城污水管网完善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 3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凤台县城污水管网完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盖章):凤台县滨湖新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凤台县城污水管网完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凤台县滨湖新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凤利路超重检测站院内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 232100建设地点淮南市凤台县凤凰湖新区立项审批部门凤台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凤发改[2011]141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N8110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占地面积(平方米)1290(泵站1.93亩)绿化面积380㎡总投资(万元)3180.51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12.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5%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5年2月项目建设背景随着凤台县县城和凤凰湖新区的发展及规模的扩大,污水排放总量逐年增加,又由于凤台县城总体规划调整,老城区用地性质部分发生改变,原来配套管网收水范围内污水总量下降,且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暂时不具备实施条件,收集的合流雨水量较大,雨季和旱季污水量相差较大,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和进水浓度均未达到设计值。为实现保护凤台县水环境和改善投资环境的目标,提高城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扩大收水范围,将污水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本着管网先行的原则,根据凤台县城总体规划调整情况,结合污水现状,急需随着城市道路建设同步敷设污水管网。-3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1998)第25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有关规定,凤台县滨湖新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委托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同时根据项目的工程特征和项目建设区域的环境状况,对工程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和筛选,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建设地点该项目位于安徽省凤台县凤凰湖新区。2.工程概况(1)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凤台县城污水管网,重力流d400~d1000mm污水管道长约21.47km,污水提升泵站一座,近期流量为1351/s,远期规模流量为2701/s。具体工程量见下表。表1凤台县城污水管网完善总工程量表管径(mm)管长(m)管材d4009710PE管d5003160PE管d600350钢筋混凝土管d8003200钢筋混凝土管d10001750钢筋混凝土管总计21470/(2)服务范围凤凰湖新区总用地范围为24平方公里,扣除水域面积4km2,建设用地面积约20km2,服务总人口约18万人。本工程服务范围为西南片,用地面积约13.78km2,服务总人口约13.2万人,预测污水量2.07万m3/d。凤凰湖西区收水范围约5.94平方公里,预测污水量1.11万m3/-38- d。凤凰湖南区收水范围约5.14平方公里,预测污水量0.96万m3/d。凤凰湖东区收水范围约5.00平方公里,预测污水量0.93万m3/d。(3)提升泵站凤凰湖西区污水干管沿新一路布置至十里沟处设中途提升泵站,根据区域地形特点,泵站设置在十里沟西岸,占地面积1.93亩,经压力输送至南区污水干管,南区污水干管仍沿新一路布置至胶州路。3.项目主要设备表2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机械格栅台1/2起吊装置套2/3电动葫芦台2型号CDI3-18D4潜水排污泵台3二用一备4.职工人数管道养护工作量较大,拟配备管网养护人员8人,其中管理人员2人。5.建设费用本工程总投资3180.51万元,其中:第一部分工程费用2591万元,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及其他费用270.58万元,基本预备费用311.9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7万元。6.环境敏感点根据工程特点及工程区域环境状况,本次评价内容包括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其中,重点评价内容为施工期的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和声环境影响评价。7.项目总体规划符合性凤台县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县城市政工程设施规划对城区排水系统做了明确的规划:(1)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38- (2)生活污水和可以与生活污水混合的生产污水通过污水管道输送到污水厂,经处理达到污水排放标准后,排入架河,不能与生活污水混合的生产污水,由各厂单独设置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3)雨水系统排放采取就地分散排入水体的原则。由此可见,拟进行城区污水管网项目符合凤台县总体规划的要求。8.产业政策的符合性该项目属于城市基础设施改造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鼓励类项目中的第二十二条“城市基础设施”中的第9条“城镇供排水管网工程”,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生政策。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无原有污染情况。-38-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本项目位于淮南市凤台县。1、地质、地貌凤台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偏北,淮河中游,北纬32°33′-33°、东经116°21′-116°56′。东临淮南市区,北依蒙城县,西接颍上县,南隔淮河与寿县相望。县域呈东南、西北斜形,南北长50千米,东西宽约42千米,总面积1000平方千米。凤台县县域地貌平缓,受河流的沉积影响,地势从西北逐渐向东南倾斜,海拔在19.40m至40.0m之间。淮河以北地面平阔,沿淮河和西淝河两岸,由于历次汛期涨水而沉积泥沙,形成0.5~2km的“河漫滩涂”(即低洼湾地)。淮河南岸与江淮丘陵衔接,局部为石灰岩残丘,山脊自东向西,系剥蚀构造的低山丘类型为主。凤台县城地面平均海拔高程为22m,城区高差在7m左右。2、气候、气象凤台县地处淮河中游,是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夏冬长,春秋短,光照充足,受季风影响明显。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季节分配不均,酿成局部洪涝干旱。无霜期较长,4至9月份南风和西南风较多。1)温度根据近五年气象资料记载,全县年平均温度15.1℃。1月份最冷,月平均温度1.1℃;7月份最热,月平均温度为28℃。2)日照境内年平均日照总时数2323.1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52%。6月至8月平均日照时数为729.9小时,占全年的31.4%;9月至10月平均日照时数为391.1小时,占全年的16.8%;11月至2月平均日照时数为629.6小时,占全年的27.1%;3月至5月平均日照时数为对572.5-38- 小时,占全年的24.6%。平均每月日照为193.6小时,可以满足农作物对日照的需求。3)蒸发境内一般年份6至7月份的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其他各月的蒸发量超过降水量。4)降水境内年平均降水量为905.2毫米。降水量最多的年份是1968年,降水量1242.2毫米;降水量最大的月为1954年7月,降水量为679.3毫米。年际变化在1242.2至514.4毫米之间,差值为727.8毫米。年降水量小于600毫米为旱年,大于1000毫米为涝年。5)霜期境内常年平均初霜期在11月4日。最早的初霜期是1962年10月15日,最晚初霜期是1963年11月26日。平均终霜期在4月1日,最早终霜期是1961年2月26日。最迟终霜期是1962年4月18日。年平均有霜期为149.5天,年平均无霜期215.5天。最长霜期为177天,最短霜期为104天。最长无霜期为261天,最短无霜期为188天。6)风县境季风气候明显。冬季多东北风,春季多偏东风,夏季多西南风,自9月份起,多偏北风。全年最多风向为偏东风,风力一般2至3级。平均风速为3.4米/秒,极端最大风速超过25米/秒,曾出现在1972年7月。3、水文水系凤台县地处淮河中游,是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夏冬长,春秋短,光照充足,受季风影响明显。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季节分配不均,酿成局部洪涝干旱。无霜期较长,4至9月份东南风和西南风较多。凤台境内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其中:河流主要有淮河、永幸新河、西淝河、茨淮新河、港河、架河、黑河、泥河;湖泊主要有焦岗湖、姬沟湖、花家湖、城北湖。(1)淮河:淮河凤台段全长32.6km,最高水位(1954年)25.38m,-38- 最大流量12780m3/s,最小流量10.6m3/s,可利用水资源1.5亿m3;(2)架河:架河为淮河二级支流,本项目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位于架河入淮河口1km左右。架河全长29.5km,凤台境内长27km,流域面积188km2,上游河宽10~20m,下游河宽400m,戴家湖是架河的旁侧湖泊;(3)西淝河:淮河一级支流,凤台境内长41.2km,流域面积1700km2,平均河宽250m,历史最高水位:闸上24.36m(1972年),闸下25.2m(1991年),最大流量1360m3/s;西淝河下游称花家湖,焦岗湖是西淝河的旁侧湖泊;(4)茨淮新河:是一条人工开凿的河流,其北侧蒙城县与怀远县境内的茨河围天然河流;流经凤台境内长27.5km,境内河宽225~375m;(5)永幸河:为人工开凿的季节性河流,流经凤台境内长46.91km,平均宽度20m,水深3m左右。4、植被、生物多样性凤台县的植被属于落叶阔叶林带,长期以来由于人工开发利用等因素,一些早期的古老原始植被已很难见到。目前所见到的多为人工植被,大部分以落叶阔叶树种为主。县境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湿润地区,有利于植物生长,但经长期不合理砍伐,到建国初期,境内只有少数小块次森林和零星古老的单株树木生长,覆盖率为7.99%。解放后,大兴植树造林,以针叶树和落叶阔叮树为主落叶滋长叶树种有山槐、刺槐、谷种杨树、苦楝、白榆、泡桐等50余种。针叶树主要有马尾松、黑松、火炬松、池淋、侧柏、千头松等20余种。常见的风景观赏树种有雪松、龙柏、广玉兰、白玉兰、黄杨、桂花等10种。经济林有14科、16属,主要有银杏、桃、李、桑、枣、荆条、紫穗槐等60余种。河湖滩地以芦苇群落为主,分布在沿河两岸、湖泊低洼地。水生植被常见的有金色藻、黑藻及菱、藕、芡实、浮萍、紫萍等浮水植物。-38-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初步核算,2010年凤台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2044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05458万元,增长3.9%;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197508万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17483万元,增长9.8%。全县人均生产总值27698元,增长9.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4:67.5:20.1变化为11.9:69.6:18.5,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1%、73.7%、21.3%。其中,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62.8%。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23331万元,比上年增加了84655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42%,比上年提高了0.4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保持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066608万元,增长12.7%。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62.8%,拉动经济增长6.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626879万元,增长14.3%;集体工业完成增加值34852万元,增长49.2%;股份制工业完成增加值370706万元,增长6.8%。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944234万元,增长9.3%。工业品产销率为94.2%。主要产品产量:原煤3081.9万吨,下降1.4%;水泥177831吨,下降27.0%;软饮料3827吨,增长240.2%;面粉354331吨,增长35.2%;大米171593吨,增长50.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23214万元,增长48.9%;利润总额49258万元,下降18.8%;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00.2%,比上年下降了11.7个百分点。金融保持稳健运行。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61205万元,比年初增加151432万元,增长18.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19392万元,比年初增加76883万元,增长14.2%;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49240万元,比年初增加88121万元,增长24.4%。-38- 科技创新有新突破。2010年我县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工作,研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51项,转化运用科技成果26项,申报科技项目50项,专利申请122项。2010年科技经费投入2991万元,比2009年的2045万元,净增946万元,增长46.3%,资金的有效使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县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毕业升学率100%;初中毕业升学率46.01%;高中毕业升学率56.0%。全县有普通中学35所,小学181所。在校学生数99186人,其中普通中学41548人,小学48300人。专任教师5291人,其中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108人,小学专任教师2830人。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拥有医院卫生院22个,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036张,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数113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8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扎实推进。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高达99.99%,荣获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县称号。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发展,进一步推进了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不断提高。2010年出生儿童建证率为100%,各种疫苗报告接种率在90%以上。全年医疗卫生支出20277万元,较上年增长26.5%。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为73万-38- 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3513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1.4%;农业人口491296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8.6%;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84225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3.5%。男性人口330395人,女性人口294414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52.9%、47.1%。出生人口10381人,出生率16.6‰;死亡人口5298人,死亡率8.4‰;人口自然增长率8.2‰。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县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18277万元,增长10.0%;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6695元,增长1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55元,增长16.7%;农村恩格尔系数44.95%,比上年下降2.9个百分点;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9.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7.1平方米。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全县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0190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5053人,比上年增长19.7%;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9998人,增长3.5%。共有31087人享受城乡低保;有489255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功争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国试点,有256536人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居民生活得到了保障。-38- 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建设项目所在地位于淮南市凤台县滨湖新区。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经凤台县环境监测站监测,监测结果如下: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2012年3月26日~2012年4月1日,凤台县环境监测站分别对NOx、TSP、PM10和SO24个监测点连续采样监测7天,项目所在区域空气环境监测结果如下:表3区域大气污染物浓度值单位:mg/m3测点日期PM10TSPSO2NOx陈圩村2012-3-260.1120.300.0350.0272012-3-270.1420.290.0270.0292012-3-280.1400.290.0250.0242012-3-290.1380.280.0290.0222012-3-300.1440.270.0300.019-38- 2012-3-310.1410.290.0300.0212012-4-10.1310.290.0260.021三里沟2012-3-260.1180.280.0330.0192012-3-270.1190.290.0350.0492012-3-280.1470.290.0290.0222012-3-290.1440.280.0270.0182012-3-300.1160.290.0250.0212012-3-310.1110.280.0260.0222012-4-10.1190.290.0270.019老城区2012-3-260.1280.300.0330.0222012-3-270.1520.310.0280.0382012-3-280.1550.310.0270.0212012-3-290.1570.310.0260.0252012-3-300.2510.320.0270.0202012-3-310.2680.300.0230.0162012-4-10.2980.300.0280.019上表说明,评价区域内SO2、NO2、PM10、TSP均未出现超标现象,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2000年修改单)。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区附近地表水体为架河,2012年3月27日与2012年3月28日凤台县环境监测站对架河上游200m与下游500m、下游1km3个断面进行了水质现状监测,水质监测结果见下表:表4架河水质监测结果表单位:mg/L(pH除外)水体名称监测断面监测时间pHCODCr(mg/L)氨氮(mg/L)架河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200m2012-3-277.7526.60.1612012-3-287.8029.50.290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500m2012-3-277.7431.10.4162012-3-287.8726.70.056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1km2012-3-277.8528.90.3162012-3-287.8630.80.264结果表明:架河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Ⅳ类标准。由上表可知,架河三个断面水体水质均能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标准。-38- 3、噪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的有关区域划分规定,本项目所在地区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93)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93)4a类标准(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凤台县环境监测站于2012年3月28日~29日对项目区域环境噪声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本项目区域环境噪声不超标,整体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4a类标准要求。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水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建成后,其尾水排放能改善架河的水质,保证生活、工农业供水安全。2.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保护目标是本项目施工期环评区内的大气环境质量达到该区的大气环境功能标准。运行期提升泵站的恶臭不影响周围居民区。减轻对本项目附近大气环境敏感点的影响。3.声环境保护目标保护目标是确保该建设项目在施工期间和建成后其周围居民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减轻对评价区内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4.环境卫生保护目标-38- 施工期和营运期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处置,不产生二次污染。5.确保本项目施工期水土流失降低至最低,减小管网施工开挖对现有植被的破坏,本项目完成后绿化率高于现有水平。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大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表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污染物名称环境质量标准(mg/m3)采用标准取值时间浓度限值SO2年均值0.0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二级标准日均值0.151小时平均0.50NO2年均值0.08日均值0.121小时平均0.24PM10年均值0.10日均值0.15-38- 2、地表水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表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pH除外)项目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pH6~9COD≤40BOD5≤10NH3-N≤2.03、噪声评价范围内敏感点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交通干道一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表8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单位:Leq:dB(A)采用标准适用区域标准限值昼间夜间2类居住、商业混杂60504a类城市主干道7055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项目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氨氮参照执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表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限值单位:mg/L(pH除外)项目标准值标准来源pH6-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CODCr≤500BOD5≤300SS≤400动植物油≤100NH3-N≤25《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废水经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最终排入架河。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38- 表1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mg/L,pH值除外)类别pHCODBOD5SS氨氮动植物油浓度限值6-96020208(15)3标准来源《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2、废气项目废气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的排放标准》(GB14554-1993)二级标准。表11恶臭污染物的排放标准污染物名称单位最高允许排放浓度NH3mg/m31.5H2Smg/m30.06硫醇类mg/m30.007胺类mg/m30.083、噪声:项目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相关标准。表12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限值等效声级Leq[dB(A)]昼间夜间7055项目营运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表1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2类60504、固废一般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第Ⅰ-38- 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总量控制指标拟建项目为非生产性建设项目,没有有组织废气和废水污染物外排,无须申请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一、施工期管道安装管基处理沿管道开挖沟槽管道闭水试验土方回填部分植被施工准备顶管验收二、营运期污水污水处理厂处理管网收集-38- 达标排放排入架河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1、废气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来源主要是:⑴施工过程中地面的开挖、堆放和运输土方,以及运输、堆放和使用黄砂、水泥等建材产生的扬尘。⑵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燃油排放的尾气。2、废水工程施工中排放的废水属于无组织排放的形式,主要有两类,一是为开挖基础时排出的泥浆水,以及冲洗机械和车辆产生的泥浆水,一般水量较小,没有排水途径,基本就地消耗;另一类是现场施工人员排放的少量生活污水,多数就地消耗,基本没有排放。3、固体废弃物施工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弃土、废弃的碎砖、石块、冲洗残渣、生活垃圾以及各类建材的包装箱、袋等。4、噪声本项目施工期噪声类型主要是地面工程施工机械运行时产生的设备噪声与场地内及周围道路上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污水管网的改造建设工程地点比较分散,且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是无规律的,所以噪声影响面比较广。二、营运期-38- 凤台县凤凰湖新区污水收集管网工程建成后,将提高凤台县的污水收集能力,极大改善架河水环境质量,然而在污水提升泵站运行期间也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一些不良影响,例如:恶臭、机械噪声、污泥等。主要污染为恶臭、噪声、固体废弃物等。1.废水本项目建成后有职工为8人,按人均用水0.3m3/d,一年365天计算,生活用水为876吨/年,排污系数按0.85计算,则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744.6吨/年,其中的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NH3-N等。职工的生活污水由本项目的管网收集后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架河。本项目管网建成后,管网每天能收集污水3万吨/天,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NH3-N等,污染物的浓度分别为250mg/L、120mg/L、150mg/L、25mg/L。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对水污染物削减量较大,因此本工程对改善架河的水质有重要作用。2.废气(恶臭)本项目近期设中途提升泵站1座。由于污水提升泵站的处理设施一般情况下为敞口式,在污水提升泵站运营过程中,势必会有一定量的恶臭气体排入大气中,影响环境。臭成份为NH3、H2S、硫醇类、甲基硫和胺类等物质。3.噪声在污水提升泵站运营期间,产生噪声的设备主要有提升泵站内的电机,其噪声源强为80~90dB(A)。4.固体废物本项目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为污水提升泵站格栅间栅渣和本项目职工所排放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分别约为1m3/d和4kg/d。-38-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污水提升泵恶臭(NH3、H2S)微量微量水污职工生活污水COD250mg/l,0.186t/a250mg/l,0.186t/a-38- 染物BOD5120mg/l,0.089t/a120mg/l,0.089t/aSS150mg/l,0.112t/a150mg/l,0.112t/aNH3-N25mg/l,0.018t/a25mg/l,0.018t/a固体废物格栅间栅渣365m3/a采取与城市垃圾混合卫生填埋的方式处置职工生活垃圾1.46t/a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噪声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污水提升泵内的电机的运行噪声,声源强度一般在80~90dB(A)。通过在减噪隔振措施做到区域噪声达标排放。其它主要生态影响由于本项目施工线路长,污水管线沟槽开挖会影响沿线一些树木,草地等,对原有生态系统有一定影响,施工覆土结束后,原来的树木和草地采用植草恢复,对原有生态影响不大。本建设项目近期建有一个泵站,占地面积1290m2,位于新一路南十里沟西岸。污水提升泵站建成后,绿化用地在35%以上,原生态及土地利用功能将发生改变,区域景观环境将明显改善。污水提升泵站工程占用地会影响建设地周围的植被,但影响范围小,生态损失与污水处理的生态环境效益比较是可以接受的。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水环境影响及污染控制措施(1)地表水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施工现场工人生活区排放的生活污水,施工活动中排放的各类生产废水等等。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是COD、BOD5、SS、NH3-N等。参考相似工程按照施工人数30人计,预计每天产生-38- 污水约9.6t/d,COD排放量约2.88kg/d。生产废水包括清洗车辆、机械设备等废水,主要污染物是悬浮物、石油类等。由于本项目涉及范围较广,相对而言各工作面废水产生量较小,且以自然蒸发为主,不会排入地表水系。因此,根据上述分析施工期的污水对环境的影响很小,不会影响到地表水环境。(2)地下水本项目施工废水不可避免存在“跑、冒、滴、漏”现象,少量废水下渗,由于施工废水污染轻,主要为SS和石油类,在下渗过程中,经过土壤的吸收和分解不会对区域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3)水土流失通常,污水管网工程施工期间开挖大量土方,破坏地表植被,在雨季可造成水土流失。本工程施工范围较小,水土流失量有限,一般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但是如果管理不当,可能使泥沙流入河道,增加河道的悬浮物。因此,在施工场地土方要合理堆置,尽量避免流入河道和睡到,减少水土流失的影响。2.大气环境影响及污染控制措施项目施工期主要大气污染物为水泥和砂石料等建材装卸、堆放及土方开挖、堆放过程产生的粉尘,运输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排放的尾气及撒落在路上的泥土,主要污染因子为粉尘、CO、NO2等,影响范围主要是施工现场附近以及运输线路附近环境。根据有关资料,在施工现场,近地面的粉尘浓度一般为1.5~30mg/m3,超过GB3095-1996二级标准中日均值0.3mg/m3的5~100倍;物料运输车辆在一般行车道路两侧近距离内产生的扬尘浓度可达8~10mg/m3,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要求,道路扬尘影响范围一般在道路两侧50m以内。-38- 施工期的空气污染是短时的,待施工完成后污染随之消失,大气环境质量即可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可以采取对作业面和土堆适当喷水,使其保持一定湿度,减少扬尘量;控制车辆行驶速度,同时车辆装载不能过满,尽量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减少沿途抛洒,定时洒水压尘;风速过大时,停止施工作业,并对堆存的材料采取遮盖措施等方式减少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3.噪声环境影响及污染控制措施来源: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主要包括:推土机105dB(A)、打桩机115dB(A)(瞬间)、挖土机100dB(A)、吊车95dB(A)、运载车100dB(A)、混凝土搅拌机85dB(A)、压路机100dB(A)。由于噪声源处于城区内,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措施: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分时段施工,避开周围环境对噪声敏感的时间,在工地周围设立临时声障;噪声大的施工应尽量在白天进行,尽量缩短施工时间等措施,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后,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1)弃土来源:施工期间由于路面开挖、场地清理等原因将产生许多弃土,这些弃土会造成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满地泥泞的状况,严重影响交通运输和附近居民和过路行人的呼吸健康,也影响市容和景观。根据建设方提供资料,并结合现场调查及类比分析,该项目主要工程土石方平衡情况及土石料的来源及去向详见表14。表14项目建设主要工程土石方平衡一览表施工项目挖方量(m3)填方量(m3)土石方平衡情况(m3)污水管网1800012000挖方>填方,需弃土6000m3合计1800012000土石方平衡本项目施工总挖方量1.8万m3,总填方量1.2万m3,挖方量大于填方量,需外运土石方0.6万m3-38- 。本项目不设永久弃渣场,但考虑各工程施工进度,挖方在转运过程中需要临时堆放,在各地块的施工现场选择平缓地带设临时弃渣场,占地面积均约300m2。为了减少弃土运输车辆噪声及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一般由城管部门规定弃土的运输的时间、路线以及弃渣场。本项目弃土应按照无为县相关部门的规定进行外运。措施:注意对施工现场进行及时清扫和洒水防止扬尘;弃土及时外运,并全部外卖用于新建企业场地平整或垫路,车辆运输弃土时,应为车辆配备篷布,防止运输过程中的风吹扬尘。同时由于管线施工中土石方的挖掘和堆场扬尘随施工路段不同而异,影响局部环境,属短期影响,其影响随施工结束而消失。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2)固废施工期固废主要是少量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其中生活垃圾定点存放,集中收集清运处置,不外排。建筑垃圾主要为施工弃渣,经收集后可作为回填土方,不外排。综上所述,施工期产生的固废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5.交通工程建设时,道路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埋管经过的道路有些被横穿,有些沿路开挖,使车辆被阻,同时,由于堆土,建筑材料的占地,道路变的狭窄,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路滑,使交通变的拥挤和混乱,这种影响将随着工程的结束而消失。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管线沟槽开挖宽度为4~6.5米,施工占地范围两侧各10米,在进行管道施工时管道挖掘以及机械、车辆的碾压,将会使占地范围内的植被遭到破坏。为了将对植被影响降至最低,应采用如下措施。(1)管道施工时尽量减少占地范围,最好不超过地管沟槽两侧10米,共20-38- 米的范围。管沟开挖时,表土与底土分开,而后也应分别回填。施工完成后,应尽快恢复地貌。根据实际占地情况,也应将绿化面积达35%左右。(2)当管线建设完毕后,迅速恢复当地的植被,是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建成后恢复植被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减少由于刮风引起的浮土扬尘,同时还可以使景观环境有较大的改善,在镇区道路下建设管线后,也应立即恢复植被。原在路边没有植被的也应规划补种,这对于城镇景观的改善有较大的作用,故植被恢复的作用是很大的。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对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为污水提升泵的臭气影响。对于污水提升泵站所排放的恶臭,经类比同规模的污水提升泵站,本项目恶臭产生量约为0.26t/a,产生量较小。本项目建议在污水池上方安装锥形集气罩并接排风管,用离心风机将污水池内的臭气收集后通过活性炭吸附然后排放。该项目使用的活性碳吸附系统对废气的吸附效率可达95%以上,因此本项目废气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后排放量为0.013t/a,排放量甚微。另外,部分未收集的废气通过泵房安装的排风扇排出,排放量很小。根据对类似污水提升泵站臭气的影响范围调查,臭气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步消减,基本在距泵房边界50m外的居民基本闻不到泵站散发的臭气,因此污水提升泵站设置至少应距周围居民50m远,并尽量设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在围墙及泵房之间种植一些乔灌混合绿化带,既可美化环境,又可以吸收臭气。经以上措施后大气环境可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454-1993)中的二级标准。2.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建成后有职工为8人,按人均用水0.3m3/d,一年365天计算,生活用水为876吨/年,排污系数按0.85计算,则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744.6吨/年,其中的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NH3-38- -N等。职工的生活污水由本项目的管网收集后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架河。本项目管网建成后,管网每天能收集污水3万吨/天,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NH3-N等,污染物的浓度分别为250mg/L、120mg/L、150mg/L、25mg/L。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对水污染物削减量较大,因此本工程对改善架河的水质有重要作用。3.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提升泵站内电机等机器设备产生噪声在80-90dB(A)之间。对于噪声污染必须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1)在围墙及泵房之间种植20m以上的乔灌混合绿化带,既有吸收臭气的作用,又能隔声。预计隔声量可达5~10dB。(2)为保证泵站厂界噪声达标,必须在设备运行时关闭门窗,并保证门窗的隔声性能,建议安装隔声门窗。(3)在水泵安装时,应采取减噪隔振措施,具体方法是水泵加隔声罩,水泵基座固定。经以上措施可使噪声控制在昼间60dB(A),夜间50dB(A)以内,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的要求,使本项目的噪声对周围影响较小。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为污水提升泵站格栅间栅渣和职工所排放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分别约为1m3/d和4kg/d,栅渣采取与城市垃圾混合卫生填埋的方式处置,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38- 城市污水管网工程即是城市公用设施,又是环境保护设施,本项目实施后,将避免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污水通过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大大减少了排入河流的污染物,有助于改善地表水环境,进而改善地表水及其附近的生态环境。6.环保投资概算:该项目总投资3180.5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12.5万元,占总投资比例为3.5%。表15环保投资一览表项目环保项目名称投资(万元)废气处理排气扇、活性炭吸附系统、集气罩4.8噪声防治隔声门窗、隔声罩、减震垫等5.2固废处置垃圾桶0.5绿化植树种草102合计112.57.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一览表(见表14)表16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一览表项目主要环保措施治理效果废水职工的生活污水由本项目的管网收集后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三级标准,氨氮参照执行(CJ343-2010)《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废气在污水池上方安装锥形集气罩并接排风管,用离心风机将污水池内的臭气收集后通过活性炭吸附然后排放;部分未收集的废气通过泵房安装的排风扇排出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454-1993)中的二级标准。固废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栅渣经收集后送垃圾处置场卫生填埋妥善处理不外排噪声隔声、减振措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38-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38- 大气污染物污水提升泵恶臭气体在污水池上方安装锥形集气罩并接排风管,用离心风机将污水池内的臭气收集后通过活性炭吸附然后排放;部分未收集的废气通过泵房安装的排风扇排出达到(GB144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水污染物职工生活废水CODBOD5SSNH3-N由本项目的管网收集后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架河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三级标准,氨氮参照执行(CJ343-2010)《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固体废物职工生活生活垃圾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对项目周围环境影响很小格栅栅渣采取与城市垃圾混合卫生填埋的方式处置噪声拟建项目选用低噪声、低震动的污水泵,且污水泵设在地下,在采取相应的降噪、隔声措施后,厂界噪声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区标准要求。其他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树木和草坪不仅对粉尘有吸附作用,而且对噪声也有一定的吸收和阻尼作用,在管网沿线和提升泵站内空地和站界附近种植树木花草,既可美化环境,又可吸尘降噪,一举多得。因此建议本建设项目应对管网沿线和提升泵站内外的绿化和植被建设作专题设计,多植被、营建防护林带,搞好本项目环境的绿化工作。-38- 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项目符合现行国家产业政策该项目属于城市基础设施改造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鼓励类项目中的第二十二条“城市基础设施”中的第9条“城镇供排水管网工程”,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故本项目符合现行国家产业政策。2.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大气环境质量较好;项目区环境噪声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交通干线噪声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声环境质量较好。地表水架河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3.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拟建项目属新建项目,环境影响主要在施工期间,具体包括工地废水、施工噪声、施工造成的弃土和扬尘,对交通和对植被的破坏,其影响和防治措施:(1)水环境影响及污染控制措施a.地表水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施工现场工人生活区排放的生活污水,施工活动中排放的各类生产废水等等。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是COD、BOD5、SS、氨氮等。参考相似工程按照施工人数30人计,预计每天产生污水约9.6t/d,COD排放量约2.88kg/d。生产废水包括清洗车辆、机械设备等废水,主要污染物是悬浮物、石油类等。由于本项目涉及范围较广,相对而言各工作面废水产生量较小,且以自然蒸发为主,不会排入地表水系。因此,根据上述分析施工期的污水对环境的影响很小,不会影响到地表水环境。-38- b.地下水本项目施工废水不可避免存在“跑、冒、滴、漏”现象,少量废水下渗,由于施工废水污染轻,主要为SS和石油类,在下渗过程中,经过土壤的吸收和分解不会对区域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c.水土流失通常,污水管网工程施工期间开挖大量土方,破坏地表植被,在雨季可造成水土流失。本工程施工范围较小,水土流失量有限,一般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但是如果管理不当,可能使泥沙流入河道,增加河道的悬浮物。因此,在施工场地土方要合理堆置,尽量避免流入河道和睡到,减少水土流失的影响。(2)大气环境影响及污染控制措施项目施工期主要大气污染物为水泥和砂石料等建材装卸、堆放及土方开挖、堆放过程产生的粉尘,运输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排放的尾气及撒落在路上的泥土,主要污染因子为粉尘、CO、NO2等,影响范围主要是施工现场附近以及运输线路附近环境。施工期的空气污染是短时的,待施工完成后污染随之消失,大气环境质量即可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可以采取对作业面和土堆适当喷水,使其保持一定湿度,减少扬尘量;控制车辆行驶速度,同时车辆装载不能过满,尽量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减少沿途抛洒,定时洒水压尘;风速过大时,停止施工作业,并对堆存的材料采取遮盖措施等方式减少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3)噪声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分时段施工,避开周围环境对噪声敏感的时间,在工地周围设立临时声障;噪声大的施工应尽量在白天进行,尽量缩短施工时间等措施,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后,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4)弃土-38- 注意对施工现场进行及时清扫和洒水防止扬尘;弃土及时外运,并全部外卖用于新建企业场地平整或垫路,车辆运输弃土时,应为车辆配备篷布,防止运输过程中的风吹扬尘。同时由于管线施工中土石方的挖掘和堆场扬尘随施工路段不同而异,影响局部环境,属短期影响,其影响随施工结束而消失。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5)固废施工期固废主要是少量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其中生活垃圾定点存放,集中收集清运处置,不外排。建筑垃圾主要为施工弃渣,经收集后可作为回填土方,不外排。综上所述,施工期产生的固废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6)交通工程建设时,道路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埋管经过的道路有些被横穿,有些沿路开挖,使车辆被阻,同时,由于堆土,建筑材料的占地,道路变的狭窄,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路滑,使交通变的拥挤和混乱,这种影响将随着工程的结束而消失。(7)对生态的影响分析管道施工时尽量减少占地范围,最好不超过地管沟槽两侧10米,共20米的范围。管沟开挖时,表土与底土分开,而后也应分别回填。施工完成后,应尽快恢复地貌。根据实际占地情况,也应将绿化面积达35%左右。当管线建设完毕后,迅速恢复当地的植被,是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建成后恢复植被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减少由于刮风引起的浮土扬尘,同时还可以使景观环境有较大的改善,在镇区道路下建设管线后,也应立即恢复植被。原在路边没有植被的也应规划补种,这对于城镇景观的改善有较大的作用,故植被恢复的作用是很大的。4.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对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为污水提升泵的臭气影响。-38- 对于污水提升泵站所排放的恶臭,由于恶臭污染物浓度低,废气量比较小,本项目建议在污水池上方安装锥形集气罩并接排风管,用离心风机将污水池内的臭气收集后通过活性炭吸附然后排放。该项目使用的活性碳吸附系统对废气的吸附效率可达95%以上,因此本项目废气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后排放量甚微。另外,部分未收集的废气通过泵房安装的排风扇排出。根据对类似污水提升泵站臭气的影响范围调查,臭气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步消减,基本在距泵房边界50m外的居民基本闻不到泵站散发的臭气,因此污水提升泵站设置至少应距周围居民50m远,并尽量设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在围墙及泵房之间种植20m以上的乔灌混合绿化带,既可美化环境,又可以吸收臭气。经以上措施后大气环境可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454-1993)中的二级标准。(2)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建成后有职工为8人,按人均用水0.3m3/d,一年365天计算,生活用水为876吨/年,排污系数按0.85计算,则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744.6吨/年,其中的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NH3-N等。职工的生活污水由本项目的管网收集后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架河。本项目管网建成后,管网每天能收集污水3万吨/天,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NH3-N等,污染物的浓度分别为250mg/L、120mg/L、150mg/L、25mg/L。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对水污染物削减量较大,因此本工程对改善架河的水质有重要作用。(3)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提升泵站内电机等机器设备产生噪声在80-90dB(A)之间。对于噪声污染必须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在围墙及泵房之间种植20m以上的乔灌混合绿化带,既有吸收臭气的作用,又能隔声。预计隔声量可达5~10dB;为保证泵站厂界噪声达标,必须在设备运行时关闭门窗,并保证门窗的隔声性能,建议安装隔声门窗;在水泵安装时,应采取减噪隔振措施,具体方法是水泵加隔声罩,水泵基座固定。经以上措施可使噪声控制在昼间60dB(A),夜间50dB(A)以内,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的要求,使本项目的噪声对周围影响较小。-38- (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为污水提升泵站格栅间栅渣和职工所排放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分别约为1m3/d和4kg/d,栅渣采取与城市垃圾混合卫生填埋的方式处置,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城市污水管网工程即是城市公用设施,又是环境保护设施,本项目实施后,将避免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污水通过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大大减少了排入河流的污染物,有助于改善地表水环境,进而改善地表水及其附近的生态环境。5.环评综合结论综上所述,凤台县凤凰湖新区污水管网工程的建设是必要的,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符合地区相关规划,社会、经济效益明显。本项目按要求建设有关环保设施后,基本符合环境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区域环境质量功能的要求。在各项环保措施到位、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不会对区域环境质量造成明显影响。因此,只要项目在建设中认真落实“三同时”,建成运行后又能切实加强环保管理,做好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工作,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凤台县凤凰湖新区污水管网工程是可行的。二、建议1.严格落实各项污染治理措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2.对管线的铺设在施工前应做好规划,应与其他公用事业需要铺设的管线相协调,一次铺设到位,避免对道路进行反复刨掘给交通和市容带来不利影响,在施工期间应注意对各种已有的如:电力、电信、热力管线的保护,避免因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3.施工尽可能避开交通高峰期。4.管网敷设尽量考虑与城市其他公用设施相协调,如煤气管网、电力电缆等。5.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对施工周围环境质量进行严格监督。-38- 6.做好施工中土石方和弃土的处理,及时将建筑垃圾运往垃圾场,减少弃土和扬尘对交通和附近居民的影响。预审意见:-38- 公章经办人:年月日下一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审批意见:-38- 公章经办人:年月日注释-38- 一、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附件1项目委托书附件2其他与环评有关的行政管理文件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周边关系图附图3项目平面布置图二、如果本报告表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应选下列1—2项进行专项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2、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3、生态影响专项评价4、声影响专项评价5、土壤影响专项评价6、固体废弃物影响专项评价以上专项评价未包括的可另列专项,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