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5.00 KB
- 47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黑龙江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单位黑龙江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管理站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哈尔滨市道外区东直路150号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哈尔滨市道外区巨源镇立项审批部 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扩建 行业类别及代码类别:其它环境治理代码:占地面积(平方米)3280000绿化面积(平方米)160782总投资(万 元)1688.13环保投资(万 元)287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 例17%评价经费(万 元)预期投产日期2015年12月47
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建设必要性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湿地具有其它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加强湿地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不仅是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维护湿地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状况的需要,更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因此,保护了湿地,就保护了人类自己。我国政府对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十分重视,2001年年初,中央2号文件提出在生态建设中要大力加强湿地保护。国家领导人也就湿地保护相继做出重要指示。国家林业局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在综合考虑我国湿地面临的一系列生态问题的基础上,编制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2-2030年)》。这一系列迎合国情,构建和谐自然环境的举措都为白渔泡湿地保护与恢复带来不可多得的契机。黑龙江白渔泡湿地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巨源镇白渔屯北部500米处,距哈尔滨市中心30千米,园区呈狭长形,南北最长3800米,东西最宽1400米,面积为328公顷。近年来,由于白渔泡的不合理开发,导致水量减少,水质下降,但随着污水处理设备的引进,使该区水质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沼泽普遍缺水,动植物种类和数量面临减少的威胁。过度的人为破坏使得白渔泡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森林中栖息的野生动物急剧减少,亟待加以保护。白渔泡湿地的不利变化引起了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有关主管部门就白渔泡湿地资源保护与恢复多次建议和提案。因此,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黑龙江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决定实施“黑龙江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项目。47
通过各种保护和恢复措施,扩大现在湿地面积,改善湿地生态环境,逐步恢复白渔泡湿地原有的生态环境质量和景观特征,扭转自然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下降的局面,实现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黑龙江白渔泡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实施后,不仅使黑龙江白渔泡湿地保护能力和科研宣教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还将在恢复湿地植被和原始景观风貌起到重要的作用。将会从根本上减少各种不利因素的威胁,有效维持和恢复白渔泡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连续性,从而使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维护白渔泡湿地的生态平衡,同时也将有力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从环境保护角度评价本工程的可行性。受黑龙江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管理站委托,我单位承担黑龙江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二、项目名称、性质项目名称:黑龙江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单位:黑龙江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管理站建设性质:扩建三、项目概况及规模1.建设地点及周边环境状况黑龙江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位于黑龙江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内。黑龙江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巨源镇白渔屯小白渔泡(巨源镇白渔屯北部500米处),处于道外区松花江南岸的湿地,呈狭长分布,东靠蜚克图河,与宾县糖坊镇一河之隔,南与永源镇接壤,西与民主乡毗邻,北至松花江南岸与呼兰区腰堡乡隔江相望。47
东、西、南、北侧为白渔屯耕地及鱼塘,园区呈狭长形。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哈尔滨白渔泡湿地公园规划图见附图2,白渔泡湿地公园现状范围及本项目工程布置图见附图3,白渔泡湿地公园规划范围及本项目在公园中位置图见附图4,白渔泡湿地公园现状照片见附图5。湿地公园为道外区松花江南岸的湿地,呈狭长分布。湿地公园位于道外区东北38公里处,东靠蜚克图河与宾县糖坊镇一河之隔,南与永源镇接壤,西与民主乡临城子村至刘生屯通乡道路毗邻,北至松花江南岸与呼兰区腰堡乡隔江相望。南北长3.8千米,东西宽1.4千米,总面积328公顷。2.项目建设工程内容本项目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主要内容为:湿地保护工程:湿地管理点2处,面积160平方米;维护各类巡护道路6千米;巡护码头2处,巡逻艇1艘;湿地恢复工程:湿地恢复总面积为68684平方米,挖出垃圾18832立方米,挖出淤泥120967.10立方米。宣教工程建设:宣教馆建设面积200平方米,宣教馆内摆放标本、沙盘及出版物等。科研及监测工程:湿地监控及监测工程中包括:配备相应监测设备。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并开展职工技术培训。2.1湿地保护工程管理点:为了加强对该湿地的保护,建设管理点2处,每处80平方米,采用砖混结构。巡护道路:在每处管理点两侧各建设1.5千米的巡护道路,共需新建巡护道路6千米。道路以人或巡护摩托车能通行即可,道路路基宽2.0米,铺筑10cm碎石土路基,路基填土均为沿线两侧取土。本巡护道路按摩托车道修建,最大纵坡不宜大于12%,平曲线半径不宜小于8米。本巡护道路路基宽1.5米,路基填土均为沿线取土,采用碎石土路面,并按要求压实。47
巡护码头:由于白渔泡公园90%以上为沼泽湿地,当发生对破坏分子对湿地的进行破坏的行为时,及时制止,需建码头2处,其中1处新建,1处改造,改建的码头与2006年建成,先需维修并扩大。码头采用基础基石,沙浆敷面。新建码头平面设计考虑到湿地公园实际地形情况,采用一种码头平面布置形式:沿岸的直线形台阶漂流码头(详见码头平面图)。新建码头及护岸设计参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要求进行计算,并考虑保护区实际经验数字确定的;码头根据地形,采用了如下结构形式:码头结构由下至上依次为:土基础夯(压)实,10厘米中粗砂或天然砂砾垫层,C30水泥混凝土台阶。基础采用M7.5浆砌片石,保证冲刷深度和冻深要求或嵌人基岩内。2.1恢复工程2.1.1湿地恢复:清除三号、五号、七号、八号、九号鱼池的淤泥,清除十号、十一号建筑垃圾堆放点垃圾内的建筑垃圾及淤泥,并进行推沟平渠引泡、河水进入鱼池来营造湿地68684平方米,在湿地内补植芦苇15公顷。挖出底泥120967.10立方米,填埋至公园北侧杨树林附近低洼地区域。原堆放在垃圾堆的建筑垃圾18832立方米,清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置。湿地恢复总面积为68684平方米,挖出垃圾18832立方米,挖出淤泥120967.10立方米。其中三号鱼池湿地恢复面积为8329平方米,平均挖除淤泥深2.11米;五号鱼池湿地恢复面积为4766平方米,平均挖除淤泥深2.09米;七号鱼池湿地恢复面积为11798平方米,平均挖除淤泥深1.83米;八号鱼池湿地恢复面积为14268平方米,平均挖除淤泥深1.83米;九号鱼池湿地恢复面积为10691平方米,平均挖除淤泥深1.97米;原有建筑垃圾堆2块,分别为十号区域总面积为8734平方米和十一号区域总面积为10098平方米,其上面平均高度1米的建筑47
垃圾场,其下面平均深度1.31米被污染的淤泥需要清除。项目1-9号为鱼塘,10、11号为建筑垃圾堆,本次工程对3、5、7、8、9号鱼池的淤泥和10、11号建筑垃圾及淤泥堆进行清淤,1、2、4、6号鱼池本次不进行清淤,仍保持鱼池不变。2.2.2芦苇恢复:由于湿地内有草鱼,草鱼以芦苇区的芦苇为食,使湿地内的芦苇不断减少,需对湿地内的芦苇进行补植,经实地勘测,需补植芦苇面积累计为15公顷。2.3科普宣传教育工程白渔泡湿地公园以旅游为主,游人较多,为了宣传该区的政策、法规、湿地保护的意义等,建设湿地宣教馆一处,建设面积200平方米,设在湿地公园餐厅的二层。馆内布置标本、沙盘、投影设备等。室外布设电子查询系统,系统内安装有关湿地的知识、法律法规等,供游人查询。通过跟建设单位核实,本项目不制作标本,标本委托东北林业大学制作。2.4监控工程湿地视频监控及传输设备:视频监控系统由前端数据采集系统、传输系统、监控管理中心组成。系统拟在湿地公园主要干道路口及公园中央垂钓区域共设置10处监控探头。前端数据采集系统采用红外夜视摄像机,传输方式采用光纤传输,监控中心设置在管理处客房楼顶层机房。1)建设目的47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视频监控在社会各界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从湿地公园本身来说,需要不断与现代科学技术接轨,为了更有效地对湿地重点保护区加以保护,防止外人非法进入湿地公园对湿地重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需要在湿地重点保护区外围建设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不仅能够防止湿地公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同时也能有效帮助对湿地进行科研监测。安装远距离全天候成像设备,实时监控湿地公园各入口及公园与居民区接壤处环境状态,以先进的监控技术和设备进行科研监测,提升湿地公园环境保护能力和科研能力,为湿地公园周边环境安全、公园环境监测提供重要视频资料。根据实际监控需求,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建立覆盖公园主要干道及路口的监控网络,配备相应的图像监控设备和软件,将园区内外车辆人员状况实时传送到监控中心,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控。2)建设布局湿地公园长南北3.8千米,东西宽1.4千米,总面积328公顷,经过实地勘测,公园主要道口3个,主干道与便道路口3处,公园中央垂钓区需设置2处监控,科研监测需设置2处监控,为了达到监控的目的,项目布设在主干路口、中央垂钓区及与乡镇居民区接壤处共设置10个监控点(其中科研监控2个)。项目组成一览表见表1。表1项目组成一览表类别工程内容单位数量备注占地工程占地hm2328主体工程湿地保护工程管理点m2160管理点2处,每处建筑面积80m2,配备巡护车辆1台,巡逻艇1艘巡护道路km6每处管理点两侧建设1.5km道路,道路路基宽2.0米巡护码头处2在湿地周围建设2处巡护码头,1处新建,1处改造恢复工程湿地恢复m268684采用推沟平渠,引泡、河水进入鱼池或其他地区来营造湿地,湿地恢复总面积为68684平方米,挖出垃圾18832立方米,挖出淤泥120967.10立方米植被恢复(芦苇恢复)hm215补植芦苇宣教馆20047
科普宣传教育工程建设宣教馆1处,关内布置标本、沙盘、电子查询系统、音像设备、投影设备等,宣教馆设在公园餐厅的二层湿地监测工程湿地射频监控及传输设备套1视频监控系统一套,10处架空探头,监控中心设置在管理处客房楼顶层机房依托工程锅炉房座1建筑面积350m2,0.7MW燃煤热水锅炉,燃料型煤,烟囱高度25m(原有)污水处理站座1日处理能力80t/d,采用SW-B-I系列污水成套处理设备,污水处理后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要求,处理后排入松花江(原有)照明原有环保工程施工期废水防治施工生活污水排入挖泥船内卫生厕所,岸边设置移动旱厕,加强管理工作,不得随意排放生活污水施工期噪声防治机械设备定期维护施工期固废防治建筑垃圾送至垃圾填埋场,清理出的淤泥用于填埋湿地公园北侧杨树林附近的低洼区域公用工程供水工程公园目前采用深水井供水,铺设地下给水管网,可以供给宣教馆用水,其余个管理点采用公园中心集中送水方式保证用水或采用15米深手压井给水排水工程采取雨污分流方式,生活排水均排入污水处理场,大气降水采用自然排放方式,雨水沿道路边沟汇集到雨排口;本次工程宣教馆生活污水排入污水处理站,管理点生活污水排入室外水冲厕所,最后进入污水处理站3.项目主要工程量项目主要工程量见表2。表2项目主要工程量序号项目名称 单位数量 备注 保护工程建设工程量1管理点建设m21602巡护道路km63巡护码头处21湿地恢复工程三号鱼池湿地恢复m28329清淤17574.19m3,除淤泥深2.11米五号鱼池湿地恢复m24766清淤9960.94m3,除淤泥深2.09米47
七号鱼池湿地恢复m211798清淤21590.34m3,除淤泥深1.83米八号鱼池湿地恢复m214268清淤26110.44m3,除淤泥深1.83米九号鱼池湿地恢复m210691清淤21061.27m3,除淤泥深1.97米原有建筑垃圾堆湿地恢复m218832清除建筑垃圾及淤泥43501.92m3,除地上建筑垃圾高1米,除淤泥深1.31米合计m268684挖出建筑垃圾18832m3,挖出淤泥120967.10m32植被恢复芦苇恢复hm215科普宣传教育工程1湿地宣教馆平方米2004.项目能力建设本项目为了提高自身力量,进行一系列能力建设。为宣传该区的政策、法规、湿地保护的意义等,建设湿地宣教馆一处,在公园餐厅的二楼。项目能力建设所需主要设备见表3和表4。表3科普宣传教育工程设备表序号项目名称规格型号 单位数量 备注 1湿地宣教工程2设施设备1)标本制作套2002)音像设备套23)标本展柜组104)标本展示架个105)沙盘个16)投影设备套17)电子查询系统套2表4湿地监测工程设备表序号项目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湿地视频监控及传输设备(1)红外夜视摄像机台10(2)硬盘录像机台2(3)云台、防护罩台10(4)高清监视器台247
(5)土建、设备支架套10(6)光缆终端盒及连接器材套10(7)光纤收发器台10(8)光缆及敷设百米125(9)电缆及敷设百米125(10)机柜个2(11)拼接式大屏幕系统套1(12)液晶电视套2(13)视频监控服务器台1(14)画面处理器台1(15)矩阵系统套1(16)电源系统套1(17)监控中心装修改造项1四、公用工程1.给水工程项目用水采用湿地公园现有深水井水源,铺设地下给水管网,引入宣教馆;其余管理点采用手压井取水或有湿地沟公园中心集中送水方式保证用水。2.排水工程根据本项目的用水性质,区内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⑴生活污水项目所排废水主要是职工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宣教馆和管理站工作人员,宣教馆工作人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排入湿地公园污水处理站;管理站工作人员生活污水排入附近水冲厕所,后进入污水处理站。湿地公园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80t/d,采用SW-B-I系列污水成套处理设备,污水处理后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要求,处理后排入松花江。⑵雨水大气降水采用自然排放方式,场区雨水沿道路边沟汇集到雨排口。47
3.供电采用白渔泡湿地公园现有电源,现有容量能够满足要求。4.采暖及项目用热本项目宣教馆采暖用热采用白渔泡湿地公园原有锅炉,其他管理点采用电采暖方式。湿地公园现有锅炉房建筑面积350m2,锅炉为0.7MW燃煤热水锅炉1台,燃料为型煤,设置干湿两级除尘,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Ⅱ时段)要求。烟囱高度25米,现供暖面积5600m2,年耗煤量300吨。因宣教馆位于公园餐厅二层,其采暖面积已经包含在原有公园采暖面积中,故不新增燃煤量。湿地公园原有食堂,灶头数为6个,厨房安装排烟罩,设油烟净化装置(去除率≥85%),排气筒高度15m,净化后油烟浓度低于《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规定的2.0mg/m3的标准要求。四、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项目工作天数300天,一班制。白渔泡湿地公园工作人员共70人,本项目建成后,不新增工作人员,由湿地公园工作人员兼任。项目所需工作人员7人,其中宣教馆3人,管理站4人。6.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的鼓励类“一、农林业36、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工程”项目,符合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7.项目相关条例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符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50号)、《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11~2015年)》、《哈尔滨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2010年)及《黑龙江白渔泡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06~2015年)》等相关文件及规划的要求。47
8.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该项目总实施进度为24个月,建设期为14个月,于2014年8月份开工建设,到2015年9月全部竣工,2015年12月投入运营。9.项目投资及环保投资黑龙江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所需资金:1688.13万元。资金来源:申请国家投资和企业自筹解决。其中:申请国家投资675.25万元,占投资40%。企业自筹1012.88万元,占投资的60%。项目环保投资251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14.87%,环保投资估算情况见表5。表5 环保投资估算项目内容资金(万元)施工期废水移动旱厕1.0施工期扬尘苫布遮盖、围挡防尘等10施工期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设置消声器,声屏障10生态恢复芦苇补植225种植灌木、喷洒草种36环境管理施工、建设单位环保业务培训、宣传,垃圾箱、环保标语牌、水体相关提醒牌5合计28747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黑龙江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原名:哈尔滨白鱼泡湿地公园)于2007年4月完成《哈尔滨白鱼泡湿地公园》环境影响报告表,获得省环保厅批复,文号为【2007】28号。该公园规划面积102万m2,环评主要内容:主要建设办公楼、宾馆、餐厅、别墅、温室、木刻别墅及锅炉房、污水处理站,总建筑面积7980m2。项目现有职工70人,目前已建设完成的工程内容:办公楼、宾馆、餐厅、水上餐厅、别墅、锅炉房、污水处理站、水冲厕所,另外新增并已建设完成的有网球场。改造水系,打井12眼,修筑堤坝、修筑排水干渠、修筑野生荷花池围堰、植树。收复已被破坏的湿地,进行芦苇的复种,清除淤泥,改变湿地生态状况。2011年该公园被评为12家首批国家湿地公园,名称为黑龙江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该公园近些年通过收购周边鱼塘及废弃土地,进行湿地恢复,目前该公园面积已增加到328万㎡。本项目为黑龙江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的一部分,已经被人为开发和改变了湿地的用途。根据湿地公园将水域连片的规划设计,现将湿地周边部分废弃鱼塘的淤泥和废弃的建筑垃圾堆清运走,待清淤工程结束后引入河水,通过这些人工辅助自然恢复的措施,恢复水域和湿地面积,逐步恢复原有的生境面貌。(注:废弃的建筑垃圾为周边区域居民倾倒及偷卸、乱卸造成的,为自发形成。2006年以前,白渔泡湿地不断遭到破坏,其中周边有些企业单位,搞建设产生的建筑垃圾无处处理,正好白渔泡无人看管,就将建筑垃圾倾倒泡里,因为有人倾到后,周边农村盖新房,拆旧房产生的垃圾也倾倒此地,年头多了,建筑垃圾使湿地遭到破坏,在恢复中需清除这些建筑垃圾。)现有项目排污情况如下:一、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47
1.锅炉废气项目现有建锅炉房一座,0.7MW燃煤热水型煤锅炉1台,烟囱高度25m,年耗煤量300t,产生烟尘1.07t/a、SO20.43t/a、NOX0.882t/a,烟尘的排放浓度为78.4mg/m3、SO2排放浓度为467mg/m3,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Ⅱ时段标准要求。2.厨房废气湿地公园原有食堂,灶头数为6个,厨房安装排烟罩,设油烟净化装置(去除率≥85%),排气筒高度15m,净化后油烟浓度低于《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规定的2.0mg/m3的标准要求。二、废水排放情况根据规划内容,在规划末(2015年)游人量为10万人次,平均日游人550人,最高峰日游休数按平均日游人数的2倍计算,则最高日游人量为1100人,餐位300位,日周转1.5率次,宾馆床位185张。项目最大日用水量为91m3/日,生活污水排放系数去0.8,排水量为26645t/a。项目建有一座污水处理站,采用SW-B-I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处理规模为80m3/d。餐饮废水经隔油池汇同生活污水经防渗化粪池后,至污水处理站,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最后排入松花江。COD排放量为2.66t/a、排放浓度≤100mg/l,氨氮排放量为0.40t/a、排放浓度≤15mg/l,处理后的污水浓度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要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污水处理成套设备47
该污水处理站2013年通过验收,出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要求,处理后的排水最终进入松花江。三、噪声排放情况现有项目为生态旅游景点,以游客为主,无高噪声源存在,主要噪声源为锅炉引风机,噪声值在70-85dB(A),引风机设置单独隔音间并加装减震垫等。项目厂界四周噪声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的要求。四、固体废物排放情况现有项目固废主要为煤渣、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生活垃圾、餐饮废物及废油脂。煤渣产生量126t/a,用于铺路或制砖;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10t/a,送至垃圾处理厂填埋;生活垃圾5230t/a,统一收集,交由市政部门集中处理;餐饮产生的废物,其产生量为350t/a,按照《哈尔滨市餐饮和食品加工业废物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规定》(哈环发[2004]5号)文件要求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另外,从隔油池部分产生的废油脂,其产生量约为3t/a,依照《哈尔滨市餐饮业环境污染防治办法》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固体废除处置率为100%。47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一、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巨源镇白渔屯小白渔泡(巨源镇白渔屯北部500米处),道外区地处哈尔滨市区中东部,是历史悠久的老城区,地域广阔,位置适中,是全市八区十县(市)的区位中心,与呼兰、松北两个行政区隔江相望,与道里、南岗、香坊、阿城四个行政区接壤。二、地形地貌该区地壳比较稳定,属于少震区,在全国地震烈度区划上属于低烈度区,为地震不设防城市。历史上在周围地区有较强地震发生时也只是受到波及。其地表形态中的河漫滩、河流阶地和波状起伏台地占大部分面积。河漫滩地势平坦低洼,易受洪水淹没。其组成物质为现代河漫滩冲积层,其岩性变化复杂,含有软弱的、含淤泥质的粘性土和松散的粉砂。地基容许承载力小,由于地下水埋藏浅,还可给工程带来其它困难,如基坑渗水、流沙、地基不均匀沉陷和地基位移等。河流阶地和波状起伏台地地势较高,地面较平坦或仅有波状起伏。地表组成物质为黄土和黄土状土,土质紧实,孔隙小,结构均一,层厚,湿陷性不明显,压缩性小,地基容许承载力较大,适于修建大型建筑物。地下水埋藏深,不易发生由于地下水所产生的各种工程问题。黑龙江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松嫩沉降带东部隆起区的边缘。地层包括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其中新生界第四系松散沉积物遍布全区,约占总面积的98%,地层多被其覆盖。湿地公园地貌类型属内陆河川平原,河岸滩涂湿地及低平地,主要有沼泽地、低平地、平缓坡地、岗丘及洼地。平均海拔高度为117米。中部为湖泡,平均水深1.5~2.0米。47
三、气候特征哈尔滨市道外区地处哈尔滨市中北部,整个冬季处于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之下,夏季受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春秋两季为季风交替,其类型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从当年11月至次年3月,最冷在每年1月份,平均气温为零下20.3℃,最低为零下38℃。整个冬季降水很少,一般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左右,气候严寒干燥。每年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22.8℃,最高气温可达36℃以上,一般22℃以上气温40天左右。夏季降水日多,降水量大,一般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5%左右,以阵雨为多,年内雨日一般在40天。每年4月份,气温开始升高,气旋活动频繁,使气温变化无常,升降温幅度较大,气温在10—22℃之间持续可达60天。此时期风大,多西南风,有时可达8级。降水量不多,一般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2%左右。每年9月下旬起,冷空气开始入侵,气温下降,10月份平均气温可降至5℃左右。霜冻出现早,9月下旬就可以发生初霜。此时期降水量减少,约占全年降水量的18%左右。全年无霜期为135天,有霜期为221天。日均气温低于零下的日数占全年的45%,低于零下10℃的日数120—210天,低于零下20℃的日数66天,低于零下30℃的日数一般是六、七天。四、水文条件湿地公园水体平缓而宽阔。地表多被芦苇及大面积的沼泽覆盖,蓄水能力极强。降水径流迟缓,地表水保存及储积时间长,水资源储存能力极强。地下水交替条件好,水化学类型单一,矿化度普遍低。大部分含水层上覆土层的碳酸盐及钙、钠离子含量较高,经大气降水下渗淋滤作用,致使地下水普遍成为重碳酸钙、钠型水。47
社会环境简况一、区划及人口道外区是哈市城区东大门,辖团结镇、永源镇、巨源镇和民主乡三镇一乡,其中团结镇和永源镇分别是全国和全省百强乡镇,共39个村217个自然屯,农村人口12.6万人,农村幅员面积578平方公里,公路网总里程为722.199公里。二、社会经济2012年,道外区科技事业发展步伐加快。至2012年末,全区共有民营科技企业109户,实施科技攻关计划3项,市技术创新项目2项,国家级星火计划1项,市级星火计划4项,从市财政争取科技发展基金90万元。教育事业全面发展。至2012年末,全区共有普通中学34所,在校学生24469人。其中,职业高中3所,在校生3808人;小学65所,在校生2256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初中毕业生合格率100%。2012年考入重点高中1897人,升学率100%,高考录取1953人,录取率达到92%。三、文化教育47
文化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积极开展体育惠民工作,至2012年末,全区共安装全民健身路径工程9套,新农村示范点1个,篮球园区2个,乒乓球园区1个,羽毛球园区1个,棋牌类园区1个,体育示范区2个,全年共安装健身器材180余件。积极开展“上冰雪”活动,至2012年末,全区共浇冰场13块,中心冰场1块,冰道3条,组织开展了冰尜、冰球、冰上保龄球、雪地足球、冰壶等特色冰上比赛活动。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组织举办“第九套广播体操推广培训”、全民健身“百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太极拳展示大会、全民健身展示周道外区专场健身展示大会、全民健身社区大讲堂道外区专场及参与省市举办“万人快乐舞步大赛”、“科学健身嘉年华”等活动150余项次。体育工作成果显著。至年末,全区参加市级各类比赛获得金牌195块、奖牌511.5块。荣获国家级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黑龙江省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先进集体、哈尔滨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哈尔滨市万人快乐舞步大赛优秀组织奖。社区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全年举办“正月十五秧歌展演”、“冰雪韵关东情”文化大集、“送文化下乡”、“第三十一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道外区系列活动、“第三届民俗文化节”、“道外区喜迎十八大胜利召开书画展”等各类文化活动200余场次。加强图书馆公共服务职能,全年接待读者7500余人。道外区2012年文化工作荣获市第三十一届哈夏音乐会优秀组织奖、市第七届好歌大家唱优秀组织奖、市第三届社区艺术节优秀组织奖。四、卫生医疗卫生事业长足发展。至2012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55个,床位5682张,其中,医院34个,个体诊所123个,工厂卫生所11个,农村卫生所61个。全区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889人,其中,医生1757人,护师、护士2787人。全区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5个,卫生技术人员363人;妇幼卫生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19人。农村卫生院4个,床位100张,卫生技术人员59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至2012年末,全区有乡级敬老院1家,得到国家集体供养孤老弱残23人。五、其它工作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至2012年末,道外区以工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污染源治理为重点。在大气减排项目上,落实了华夏水泥厂2座立式窑炉淘汰落后产能项目,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11.7吨,氮氧化物12.15吨。47
居民区污染治理工作进一步强化。至年末,继续落实了3年拆并计划,启动禧龙陶瓷大市场、陶瓷小区、三马地区拆炉并网。现已拆除锅炉44台,每年减少燃煤量5500吨,可确保完成并网任务;推进燃煤锅炉使用型煤锅炉和洁净煤技术产品,对司炉人员进行集中环保培训,包括160家小洗浴锅炉在内,使用型煤的单位200多家,年用量近20000吨。环保、工商、文化、公安、综合执法等部门联合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和噪声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治理居民区内加工修理、餐饮等噪声、油烟、异味污染源700余个。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团结镇红利村大型种养殖基地、白鱼泡湿地8万亩农田退水污染治理工程等大项目取得显著进展。建成团结镇红光村和巨源镇小山子村2个省级生态村,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农村乡镇建成区(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超过5.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46%。47
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一、环境空气项目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巨源镇白渔屯小白渔泡(巨源镇白渔屯北部500米处)。哈尔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出版的《哈尔滨市环境质量概要》(2012年)中该区域监测结果见表6,所采用的标准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的年均值二级标准。表6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统计表单位:mg/m3监测时段SO2NO2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0.0350.0520.093二级标准0.060.040.07由上表可以看出,该区域NO2、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未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二级标准要求。二、地表水根据哈尔滨市环保局《2012年哈尔滨市环境质量概要》可知,按年均值评价,2012年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水质总体状况为优。松花江朱顺屯、阿什河口下、呼兰河口下、大顶子山、摆渡镇和牡丹江口上监测断面水质均符合III类标准,均达到水体功能区规划目标。2012年阿什河水质总体状况为轻度污染,但其入江口内断面水质为重度污染。在6个监测断面中,Ⅲ类断面比例为50%,Ⅳ类为33.3%,劣Ⅴ类为16.7%。按年均值评价,双河十二组、西泉眼水库出口、马鞍山水文站断面符合Ⅲ类水质,阿城镇下和伏尔加桥断面符合Ⅳ类水质,阿什河口内断面劣于Ⅴ类水质。阿城镇下和伏尔加桥断面达到水体功能区规划目标,其他断面均未达到水体功能区规划目标。阿什河主要污染物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其年均值分别为1.72mg/L、6.3647
mg/L、20.3mg/L,分别超Ⅲ类标准0.7倍、0.1倍、0.02倍。三、声环境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声源构成为:生活噪声占54.6%、交通噪声占16.7%、工业噪声占2.3%、施工噪声占1.4%、其它占25%。根据哈尔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出版的《哈尔滨市环境质量概要》(2012年)可知,道外区区域环境噪声为56.4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四、固体废物经调查,该区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居民日常产生的生活垃圾。其中生活垃圾袋装化收集后,由市政部门运至垃圾处理场进行卫生填埋处理。固体废物处置率可达100%。五、地下水项目所在区域地表组成物质为黄土和黄土状土,土质紧实,孔隙小,结构均一,层厚,湿陷性不明显,压缩性小,地基容许承载力较大,适于修建大型建筑物。地下水埋藏深,不易发生由于地下水所产生的各种工程问题。项目区域地下水交替条件好,水化学类型单一,矿化度普遍低。大部分含水层上覆土层的碳酸盐及钙、钠离子含量较高,经大气降水下渗淋滤作用,致使地下水普遍成为重碳酸钙、钠型水。六、生态环境现状白渔泡湿地面积328公顷,由湖泡、沼泽、草甸、灌丛和森林一起构成复杂多样的生境类型,为众多的野生动植物生存繁衍提供了理想的场所。1.土壤条件47
黑龙江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内土壤类型较为复杂,主要土地类型有草甸土、黑土、沼泽土、泥炭土等。草甸土包括砂底草甸土、粘底草甸土、砂底泛滥草甸土、砂底粘底碳酸盐草甸土、苏打盐化草甸土、苏打碱化草甸土等土属。主要分布于封闭式凹地内。黑土包括粘底黑土、砂底黑土、埋藏型黑土、粘底草甸黑土等土属。黑土层厚,基础肥力高,理性状好,但质地疏松,易受风蚀、水蚀和春旱。黑土主要分布于岗阜状-微倾斜平原及阶地平原上。沼泽土包括河谷草甸沼泽土和河岸泥炭沼泽土,土属简单。其表层具有团粒结构,潜在肥力极高,杂草茂盛。沼泽土主要分布于地势低洼、有季节性积水、长期过湿的地带。2.植被资源黑龙江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区系属长白植物区系,由于受其它区系成分的影响和渗透,形成了多区系成分种重叠混杂的现象,从而丰富了本区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并具有独特性。目前湿地公园内没有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长白植物区系成分在本区所占比重较大,其次为华北植物区系成分和大兴安岭植物区系成分,蒙古植物区系成分所占比重相对较少。湿地公园主要为平原区河流冲积地貌类型。地势低洼平坦,坡度变化小。松花江沿岸由于江水泛滥和冲击,形成许多江汊及泡沼。加之这里的大陆性气候,夏季环境湿热,适于世界分布成分物种生存。本区分布的维管束植物46科180属259种,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2种,种子植物44科178属257种(详见专题五)。常见植物有灯心草属(Juncus)、浮萍属(Lemna)、藨草属(Scirpus)、莎草属(Cyperus)、早熟禾属(Poa)、芦苇属(Phragmites)、眼子菜属(Potamogeton)、香蒲属(Typha)、马唐属(Digitaria)、车前属(Plantago)、龙胆属(Gentiana)、千屈菜属(Lythrum)、堇菜属(Viola)、苋属(Amaranthus)、酸模属(Rumex)、蓼属(Polygonum)等。7.野生动物资源47
黑龙江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境内,为道外区江堤南部的天然芦苇湿地地带。目前湿地公园内没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湿地公园内地貌类型属内陆河川平原,河岸滩涂湿地及低平地,湿地公园植被主要为芦苇和香蒲,作物为水稻,为水禽的觅食、栖息和繁衍提供良好的栖息条件。春夏季节有成群结队的野鸭及其他各类水鸟在此栖息,常见近千只野鸭腾空而起,颇为壮观,鸟类品种包括野鸭、灰鹤、鸳鸯等水禽18种;该区渔类资源较为丰富,包括:鲫鱼、鲤鱼、泥鳅、花鲢、草鱼、麦穗鱼、柳根鱼、嘎牙子等14种,可提供水鸟的食物来源。本区有脊椎动物6纲30目59科158种,其中圆口纲1目1科2种,鱼纲5目10科48种,两栖纲1目3科5种,爬行纲2目2科3种,鸟纲16目35科84种,哺乳纲5目8科16种。但从物种数量看,该湿地公园内主要以鱼类和鸟类居多,鱼类以鲤形目种类及数量占优势。数量最多且经济价值较大的种类有鲤、鲫、泥鳅、塘鳢等。葛氏鲈塘鳢、鲫、蛇鮈数量较多。鲤、花鳅、鲶等属常见种。而其它各类数量较少。共记录有鸟类84多种,经济价值较大的有近50余种,主要为水禽,如灰雁、绿头鸭、绿翅鸭、白眉鸭、凤头鸊鷉、凤头潜鸭等数量较多。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可以加以合理利用。本区兽类较贫乏,水獭等已经绝迹。本区的优势种仅为危害农作物的鼠类。47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项目位于黑龙江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巨源镇白渔屯小白渔泡(巨源镇白渔屯北部500米处),处于道外区松花江南岸的湿地,呈狭长分布,东靠蜚克图河,与宾县糖坊镇一河之隔,南与永源镇接壤,西与民主乡毗邻,北至松花江南岸与呼兰区腰堡乡隔江相望。东。项目东。、西、南、北侧为白渔屯耕地及鱼塘。该区域无名胜古迹、重要的政治文化设施和水源地等。为了保护周围环境,控制施工期的噪声、扬尘、固体废物和废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和排污情况,确定本项目200米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敏感保护目标与本项目位置关系图见附图6。表7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名称方位距离(m)备注环境功能环境空气声环境白渔泡老年医疗护理院项目东侧23700张床位《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地表水环境松花江《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地下水环境湿地公园深水井湿地公园内《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生态环境白渔泡湿地公园保护所在区域生态环境注:项目边界北侧有西朝鲜屯,距离边界距离为130m,经调查西朝鲜屯已经废弃,故不作为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白渔泡老年医疗护理院与填埋场距离约为115米,与清淤鱼池最近距离为1.1公里。47
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体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污染物排放标准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标准值4.《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3096-2008)2类总量控制指标47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本工程为湿地清淤工程,部分清淤在冬季进行,另一部分在夏季进行,工程采取先将鱼池水抽干,再进行挖掘的施工方法。生活垃圾淤泥汽车尾气、噪声扬尘、恶臭扬尘、噪声挖掘机配合清淤堆放送至湿地公园低洼处填埋汽车加盖运输扬尘项目工艺流程图巡护道路建设:项目外运碎石料,利用推土机等施工机械设备修建巡护道路,将产生。项目管理点建设:外运建筑材料进行土建,土石方等阶段将产生噪声、扬尘。主要污染工序本工程主要的污染环节为施工期,因此本项目分析的重点为施工期。一、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施工期的主要污染工序产生在湿地恢复工程的清淤工艺和湿地保护工程的管理点、巡护码头和巡护道路建设方面,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区域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废气本项目产生的环境空气污染物主要是工程开挖、填埋、管理点、巡护道路建设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淤泥产生的恶臭气体及施工机械及运输过程产生的汽车尾气。2、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入附近水冲厕所或移动旱厕,定期清掏外运47
,施工人员共计40人,施工期生活污水日排放量为3.2t/d;清洗施工机械产生的废水等。3、噪声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噪声主要为挖掘机等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等产生的噪声,噪声可达85~100dB(A)。4、固废本项目施工期间将产生一定量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湿地清淤过程产生的淤泥和建筑垃圾及工程弃渣。(1)生活垃圾本项目施工人员共40人,生活垃圾按每0.5kg/d计算,则项目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8.4t,生活垃圾统一由环卫部门收集处理。(2)废弃建筑垃圾本项目主要清理该区域的建筑垃圾及其下淤泥,清除垃圾量为18832m3。建筑垃圾运送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3)淤泥本项目清理出的淤泥,淤泥量约为120967.10m3。淤泥运送至湿地公园北侧杨树林附近低洼区域,作为湿地公园场地平整用料。(4)工程弃渣施工产生少量工程弃渣,运送至垃圾填埋场。5、生态影响随着工程的实施,施工机械、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均将影响施工区现有生态环境。施工期间施工沿线的噪声以及人类活动会对这些陆生野生动物产生一定的惊吓,施工期内该区域的动物数量将呈略微下降趋势。二、运营期主要污染工序项目运营期宣教馆采暖使用原有公园锅炉,47
其它管理点采用电采暖方式,故项目不产生废气;项目不新增工作人员,故不进行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和固体废物分析;项目不新增高噪声设备,故不进行噪声环境影响分析。47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及预计排放情况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处理后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浓度排放量浓度排放量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施工期建筑垃圾堆清除的建筑垃圾18832m3运送至指定建筑垃圾填埋场施工期工程弃渣工程弃渣少量噪声————————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本项目湿地公园内没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分布区,但施工过程中,将对湿地内和底泥中的水生生物的生物量及栖息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清淤工程完成后,将为区域内陆生、水生动物提供新的生境;植被恢复工程将恢复芦苇面积15hm2,将有助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有利于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另外,工程结束后,对填埋的低洼地及附近裸露的土地应加强绿化,种植低矮灌木,喷洒草种,绿化面积共10782m2,以恢复区域生态环境。47
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一、环境空气影响分析根据项目建设特点分析,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物主要是工程开挖、回填、管理点、巡护道路建设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淤泥产生的恶臭气体及施工机械及运输过程产生的汽车尾气。⑴施工机械产生的废气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是挖掘、填埋、建设道路等工程挖掘机、推土机等以及管理点、巡护码头和巡护道路建设使用的施工机械产生的废气,这部分废气排放量很小,对空气环境影响不大。施工机械选择清洁油料,并加强对其的管理,定期对施工机械进行保养维护,避免出现不正常运转。(2)扬尘施工扬尘最大产生时间将出现在土方开挖、回填阶段以及堆放阶段,由于土方开挖阶段清除的淤泥及建筑垃圾、回填阶段裸露浮土较多,产生量较大。要求建设工地采用封闭式施工方法,施工场地四周设置围挡,将施工场地与周围环境分隔,同时若遇干燥、大风季节要及时洒水,避免产生扬尘。清挖处的淤泥暂时堆放在鱼塘附近,淤泥表面风干后会引起扬尘,因此要注意及时洒水,并对泥堆进行压实处理,减少二次扬尘。特别是敏感保护目标白渔泡老年医疗护理院,其与清淤区域距离约为1.1公里,与填埋区域最近距离约为115米,且位于填埋区域的下风向,回填阶段产生的扬尘对白渔泡老年医疗护理院将有一定影响,因此要求做好回填阶段的防护措施,填埋区域四周设置围挡,以降低扬尘对老年护理院的影响。在淤泥运输时,应对运输车辆加盖蓬布,密闭运输,严防沿途道路遗散,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或限速行驶,以减少产尘量;并做到施工现场及47
运输道路泥土及时清理,减少二次扬尘。运输机械产生的路面扬尘:主要来源为:①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轮胎尘;②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车体和货物附着的尘土;③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尾气排放的气溶胶;④原料装卸、堆放时随风飘扬的尘土。经类比调查可知,未铺设沥青或水泥路面时,道路扬尘粒径情况为:①扬尘粒径<5μm的,约占8%;②扬尘粒径在5-30μm之间的,约占24%;③扬尘粒径>30μm的,约占68%。由于路面粉尘及车体、货物附着的粉尘粒径相对较小,故而运输车辆往返及施工机械工作时,均容易产生扬尘,特别是路面扬尘。施工现场应结合设计中的永久道路布置施工道路,施工车辆出入现场采取冲洗轮胎等措施,防止车辆带泥沙产生扬尘影响。由于施工期短,在采取一定的措施后,施工期扬尘污染不会带来明显影响。(3)淤泥恶臭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为8月至第二年的9月,清淤工程在冬季进行,施工时淤泥冻结,臭味产生量较小。清除的淤泥及时装车运送至填埋场进行回填,清淤的鱼池及填埋场附近空气中的H2S、NH3等浓度将增高,对施工区周围有一定的影响。经类比调查,清淤及淤泥产生的恶臭气体对区域100米范围内的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清淤鱼池与白渔泡老年医疗护理院最近距离为1.1公里,因此清淤施工时对白渔泡老年医疗护理院无影响。项目淤泥填埋场与白渔泡老年医疗护理院最近距离约为115米,恶臭对白渔泡老年医疗护理院有一定影响,在春季淤泥解冻期,及时对淤泥填埋场进行覆土绿化,在采取以上措施后,恶臭对其产生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由于施工期短,其影响将随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臭气浓度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厂界二级标准要求,本项目恶臭气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47
经上述措施控制后,本项目对区域环境空气影响较小,随着施工期结束,对环境空气影响也将随之消失。二、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生活污水项项目施工人员共计40人,施工期生活污水日排放量为3.2t/d,这部分人员生活污水就近排入湿地公园设置的水冲厕所或工地设置的移动旱厕,定期清掏外运。(2)施工废水施工废水主要来自施工机械设备的清洗废水,通过建设沉淀池,对施工废水循环利用;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在雨季开挖土方。三、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涉及到的地下水污染源是填埋场淤泥在春季解冻期解冻的泥水。由于下渗泥水来自于湿地内,在正常情况下,无污水下渗,对周围地下水影响较小。四、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所用机械设备种类较少,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挖掘机、推土机等,其在作业期间所产生的噪声值在85-100dB(A)之间。施工噪声源可视为点声源。根据点声源噪声衰减模式,可估算出施工期间距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预测模式如下:Lp=Lpo-20lg(r/r0)-ΔL式中:Lp—距声源r(m)处声压级,dB(A);Lpo—距声源r0(m)处的声压级,dB(A);r—距声源的距离,m;r0—距声源1m;ΔL—各种衰减量(除发散衰减外),dB(A)。室外噪声源ΔL取47
零。各类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外的噪声值(未与现状值叠加)预测结果见表8。表8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预测值单位:dB(A)机械类型噪声预测值5m10m20m30m32m40m50m100m178m挖掘机86807470.57068.066.06055推土机81756965.56563.061.05550排水泵71655955.554.953.051.04540根据上表的预测结果,各阶段施工机械所产生的噪声在32m处约为54.9-70dB(A),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昼间标准要求,在178m处约为40-55dB(A)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夜间标准要求(昼间70dB(A),夜间55dB(A))。由此可见,施工噪声对施工场地附近178m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根据调查了解,项目施工场地200m范围内有敏感保护目标白渔泡老年医疗护理院(其与填埋场最近距离约为115米,与清淤鱼池最近距离1.1公里),因此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特别是夜间禁止施工,减少对老年护理院的影响。施工期会对湿地内的野生动物造成影响,因此合理安排高噪声机械使用时间,以减轻噪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由于施工期噪声影响是短期的暂时的,一旦施工活动结束,施工噪声影响也就随之结束,故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五、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施工期固体废物包括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淤泥、建筑垃圾及工程弃渣。本项目施工人员共40人,生活垃圾按每0.5kg/d计算,则项目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8.4t,生活垃圾统一由环卫部门收集处理。项目挖出垃圾18832立方米,挖出淤泥120967.10立方米,淤泥用于填埋湿地公园北侧杨树林附近低洼区域,建筑垃圾送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施工期固体废47
物对环境影响较小。施工产生的工程弃渣及时清理,运送至垃圾填埋场,堆放场加盖篷布并修建临时围挡。在采取上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的基础上,本项目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较小。六、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湿地公园内没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分布区,但项目的建设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1)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施工机械噪声的影响。各种施工噪声将干扰动物原有的栖息环境,使动物无法在施工场址范围内觅食、筑巢和繁殖,会在短期内减少施工场址附近的动物数量,但预计动物都将产生规避反应,远离这一地区。从对当地居民的询问调查来看,区域内没有大型野生动物及重点保护动植物,动物主要是野鼠、水鸟等小型动物。因此,项目的建设只是在小范围内暂时改变了部分动物的栖息环境,不会引起物种消失和生物的多样性的减少。因此,施工期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很小。(2)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根据调查了解,目前水中植物主要为芦苇,动物有少量鱼类,施工期不可避免的使部分芦苇草丛遭到破坏,从而引起区域生物系统发生改变,但由于项目为清淤工程,其清理淤泥工程是势在必行的。尽量减少对水生植物的破坏,同时施工期结束后,加强区域环境治理工作,对区域进行生态恢复。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不可避免的对动物生存环境的改变,但对整体的影响不大。因此,本项目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七、清淤工程对白鱼泡老年医疗护理院的影响分析清淤在冬季进行,施工时淤泥冻结,臭味产生量较小,清淤鱼池距白47
渔泡老年医疗护理院最近距离为1.1公里,距离较远,所以清淤施工时对白渔泡老年医疗护理院无影响。淤泥填埋场距白渔泡老年医疗护理院最近距离约为115米,位于老年护理院的上风向,淤泥解冻时恶臭对白渔泡老年医疗护理院有一定影响,本工程在淤泥填埋场周围设置围挡,并在春季淤泥解冻期,及时对淤泥填埋厂进行覆土绿化,采取以上措施后对老年医疗护理院产生影响很小。综上所述,在落实采取环评提出措施的前提下,清淤工程及填埋地点可接受。47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宣教馆采暖用热采用白渔泡湿地公园原有锅炉,其他管理点采用电采暖方式。因宣教馆位于公园餐厅二层,其采暖面积已经包含在原有公园采暖面积中,故不新增燃煤量。另外,职工在湿地公园原有食堂就餐。因此本项目不进行空气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建成前后,不新增工作人员,无新增生活污水排放和生活垃圾,因此本项目不进行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和固体废物分析。项目运营期,没有新增高噪声设备,因此不进行噪声环境影响分析。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主要在湿地退化和受到破坏严重的区域,有条件的开展湿地恢复,采取封山育林、引水入泡、种植地方优势种来改善珍稀动植物栖息环境、缓解对湿地的压力,从而增加湿地面积,为农业产粮区松嫩平原架起屏障。项目施工结束后,对湿地进行植被恢复即芦苇恢复。由于湿地内有草鱼,草鱼以芦苇区的芦苇为食,使湿地内的芦苇不断减少,需对湿地内的芦苇进行补植,经实地勘测,需补植芦苇面积累计为15hm2。通过芦苇恢复,有效维持和恢复白渔泡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连续性,从而使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维护白渔泡湿地的生态平衡。同时,对填埋地进行绿化,种植低矮灌木,喷洒草种,绿化面积10782m2,最大程度地减轻水土流失的程度和范围,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促进白渔泡湿地、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47
污染防治措施一、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一)废气施工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清淤工程土方开挖、回填、堆放阶段产生的扬尘,清淤底泥产生的恶臭气体及施工机械及运输过程产生的废气。主要采取的防护措施如下:①封闭施工,施工场地设立围挡进行有效蔽挡,将施工场地与周围环境分隔。②在淤泥运输时,应对运输车辆加盖蓬布,密闭运输,严防沿途道路遗散,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或限速行驶,以减少产尘量。③施工现场及运输通道散落的淤泥及时清理,以减少二次扬尘;④施工车辆进出现场采取冲洗轮胎等措施,防治车辆带泥产生扬尘。⑤清淤工程部分在冬季进行,另一部分在夏季进行,清除的淤泥产生的恶臭气体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冬季进行的清淤工程,可以减小恶臭气体对周围的影响。⑥运输车辆安装尾气净化器;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聊选用符合标准的油料,并定期进行维修保养,保持正常工况运行,可减少施工废气对环境的影响。⑦在风力5级以上的天气,工程施工单位应当暂时停止挖掘。⑧填埋场与白渔泡老年医疗护理院最近距离约为115米,位于老年护理院的上风向,因此要求做好回填阶段的防护措施。工程采取封闭式施工方式,在淤泥填埋场四周设置围挡,可降低扬尘对老年医院的影响。⑨清除的淤泥放置于填埋场,为避免恶臭对白渔泡老年医疗护理院的影响,要求在春季淤泥解冻期,及时对填埋场进行覆土绿化47
,喷洒草种或种植灌木,以降低恶臭对老年医疗护理院的影响。(二)水环境施工过程的废水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和排泥废水。生活污水在废水排放量不大,但如果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当,同样会危害环境,因此施工期废水不应任意、直接排放。这部分人员生活污水就近排入湿地公园设置的水冲厕所或工地设置的移动旱厕,定期清掏外运。施工废水通过建设沉淀池,对施工废水进行循环利用;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在雨季开挖土方。(三)施工期噪声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都会产生噪声,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干扰居民的生活和休息。施工机械是主要的噪声源,在施工期内,以单点源或多点源流动方式在施工区移动,污染源强度取决于施工方式、施工机械的种类及交通运输量等,施工噪声主要是发生在垃圾及污泥的挖掘及清运等过程中,主要噪声源为挖掘机、推土机、卡车等,噪声级约在85-100dB(A)左右。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噪声的环境的影响。①施工期禁止夜间(22时至次日6时)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必须夜间施工的应于夜间施工日3日前,到当地区环保分局办理夜间施工登记确认。②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制定施工计划,应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此外,使用高噪声设备的施工阶段应尽量安排在白天,减少夜间的施工量。③合理布置施工现场47
应尽量避免在施工现场的同一地点安排大量的高噪声设备,噪声局部声级过高。④降低设备声级A、尽量选择低噪声设备;挖土、运土设备如挖土机、推土机等,可通过排气管消音器和隔离发动机振动部件的方法降低噪声;B、对动力机械设备定期进行维修和养护,避免因松动部件振动或消声器损坏而加大设备工作时的声级;C、闲置不用的设备应立即关闭,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应减速,并较少鸣笛。⑤减少人为噪声应遵守作业规定,减少碰撞噪音;尽量减少用哨子、喇叭等指挥作业,减少人为噪声。⑥尽量减少运输车辆夜间的运输量,运输车辆在进入施工区附近区域后,要适当降低车速,避免或杜绝鸣笛。项目噪声设备在采取以上措施后,能够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昼间标准要求。(四)固体废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清淤污泥、清除的建筑垃圾及工程弃渣。生活垃圾统一收集,集中运送到城市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施工产生的工程弃渣及时清理,堆放场加盖篷布并修建临时围挡;清除的建筑垃圾运送至建筑垃圾填埋场;清淤污泥用于填埋湿地公园北侧杨树林附近低洼区域,工程完工后,要进行覆土压实,并进行绿化。(五)施工期生态环境①项目从设计到施工应合理设计,施工期的清淤污泥应妥善堆存,不得随意堆放。②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施工机械噪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47
③清淤工程结束后,进行植被恢复即芦苇恢复。由于湿地内有草鱼,草鱼以芦苇区的芦苇为食,使湿地内的芦苇不断减少,需对湿地内的芦苇进行补植,经实地勘测,需补植芦苇面积累计为15hm2。通过芦苇恢复,有效维持和恢复白渔泡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连续性,从而使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维护白渔泡湿地的生态平衡。④施工结束后,对填埋地加强绿化,种植低矮灌木,喷洒草种,绿化面积10782m2,最大程度地减轻水土流失的程度和范围,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⑤教育施工人员爱护湿地,文明施工,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扰动,保护施工场地周围的生态环境。(六)人群健康保护措施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一次身体检查、注射疫苗,杜绝传染病患者进入施工队伍。在施工区配备常用的药品,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如遇紧急发病,及时送往附近医院救治。加强饮用水源管理;加强生活区厨房管理,食品原料要新鲜卫生,采购食品用的车辆、容器要清洁卫生,做到生熟分开、防尘、防蝇、防雨、防晒。对施工人员开展卫生知识培训;做好季节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注意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做好“四害”防治工作,行之有效地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七)环境管理(1)环境管理47
为确保各项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贯彻以及环保措施的落实,有效的处理各种环境突发事件,在工程管理机构设置环境管理人员1名,具体负责环境保护及环境管理工作。环境管理任务:协调解决工程建设及运行过程中的有关环境纠纷等问题;监督施工期和运行期各项环保措施的执行情况;编制并负责执行工程的环境管理计划;以各种形式宣传环境保护法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2)环境监理工程施工期设立环境监理人员1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施工合同中的环保条款,通过日常巡视,下发指令性文件等方式,监督、审查和评估施工期环境保护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指正施工单位的违反环境保护政策行为,及时将监理情况反馈给工程监理和工程建设管理部门。防止各种突发污染事故发生。47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施工期建筑垃圾填埋场清除的建筑垃圾18832m3运送至指定建筑垃圾填埋场施工期工程弃渣工程弃渣少量噪声————————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项目清淤后补植芦苇15公顷,通过封育、植物补植以及清除淤泥和垃圾等人工辅助自然恢复,恢复水域和湿地面积,有效的改善湿地生态环境。同时,对填埋地应加强绿化,种植低矮灌木,喷洒草种,绿化面积10782m2,最大程度地减轻水土流失的程度和范围,将使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47
结论与建议结论一、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的鼓励类“一、农林业36、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工程”项目,符合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二、项目相关条例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符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50号)、《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11~2015年)》、《哈尔滨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2010年)及《黑龙江白渔泡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06~2015年)》等相关文件及规划的要求。三、现状结论㈠现状评价结论⒈环境空气现状结论项目所在区域主要环境空气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SO2、NO2。根据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常年监测资料分析可知,该区域NO2、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未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二级标准要求。⒉地表水环境现状结论根据哈尔滨市环保局《2012年哈尔滨市环境质量概要》可知,按年均值评价,2012年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水质总体状况为优。松花江朱顺屯、阿什河口下、呼兰河口下、大顶子山、摆渡镇和牡丹江口上监测断面水质均符合III类标准,均达到水体功能区规划目标。⒊声环境现状结论根据哈尔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出版的《哈尔滨市环境质量概要》(2012年)可知,道外区区域环境噪声为56.4dB(A),47
现状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㈠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空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物主要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淤泥产生的恶臭气体及施工机械及运输过程产生的汽车尾气。项目在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后,可降低施工期对空气环境的影响,并且随着施工期结束,对环境空气影响也将随之消失。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后,施工期废水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较小。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地下水污染源是填埋场淤泥在春季解冻期解冻的泥水。由于下渗泥水来自于湿地内,在正常情况下,无污水下渗,对周围地下水影响较小。4.声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施工噪声对施工场地附近178m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项目填埋场与白渔泡老年医疗护理院最近距离约为115米,因此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特别是夜间禁止施工,减少对老年护理院的影响。施工期会对湿地内的野生动物造成影响,因此合理安排高噪声机械使用时间,以减轻噪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由于施工期噪声影响是短期的暂时的,一旦施工活动结束,施工噪声影响也就随之结束,故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5.固体废物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统一由环卫部门收集处理,淤泥用于填埋湿地公园47
北侧杨树林附近低洼区域,建筑垃圾送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较小。在采取上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的基础上,本项目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较小。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对野生动物及水生生物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对整体的影响不大。本项目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7.清淤工程对白鱼泡老年医疗护理院的影响分析清淤在冬季进行,施工时淤泥冻结,臭味产生量较小,清淤鱼池距白渔泡老年医疗护理院最近距离为1.1公里,距离较远,所以清淤施工时对白渔泡老年医疗护理院无影响。淤泥填埋场距白渔泡老年医疗护理院最近距离约为115米,位于老年护理院的上风向,淤泥解冻时恶臭对白渔泡老年医疗护理院有一定影响,本工程在淤泥填埋场周围设置围挡,并在春季淤泥解冻期,及时对淤泥填埋厂进行覆土绿化,采取以上措施后对老年医疗护理院产生影响很小。综上所述,在落实采取环评提出措施的前提下,清淤工程及填埋地点可接受。㈡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湿地公园内没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分布区,但项目的建设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清淤工程完工后,选择湿地退化严重区域补植芦苇,补植面积累计为15公顷。通过芦苇恢复,有效维持和恢复白渔泡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连续性,从而使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维护白渔泡湿地的生态平衡。施工结束后对填埋场及附近裸露的土地,应加强绿化,种植低矮灌木,喷洒草种,绿化面积10782m2,最大程度地减轻水土流失的程度和范围,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47
建议1.严格按照《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和《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2010修订)中的要求,对黑龙江白鱼泡国家湿地公园进行管理。2.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和现场监督,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设计施工,以减少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3.认真落实施工期各项污染防治措施,严格监督,确保将施工期污染减少至最轻。4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泥河机砖厂年产6000万匹煤矸石砖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实木门生产基地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年产800吨塑料制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常青宝家滩LNG加气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大屯镇养老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
- 低压电力电缆、架空绞线、架空绝缘电缆、塑料绝缘控制电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儿童用品公司年产20万辆童车生产搬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高精度数控磨床及高速数控机床用新型工具系统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豪享来餐饮公司金城分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黄土场高标准模式化奶牛园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园区塑料厂废旧塑料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职工食堂改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众生餐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重庆火锅猪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尊柜家具有限公司家具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2011年3月全环环境基金城市群生态交通示范项目-长沙黎托交通枢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尽职报告
- 加油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简本
- 金沙湖湖绿轴下沉式广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