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4.00 KB
- 78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稿)项目名称:华能派墨管理营地建设单位(盖章):华能派墨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编制日期:2015年1月环境保护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稿)项目名称:华能派墨管理营地建设单位(盖章):华能派墨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编制日期:2015年1月环境保护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目录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12工程区范围内不涉及需要保护的文物及古迹。21环境质量状况22评价适用标准27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9环境影响分析51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63结论与建议64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华能派墨管理营地建设单位华能派墨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法人代表李超毅联系人秦沛源通讯地址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米林县派镇华能派墨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联系电话18189941212传真--邮政编码859000建设地点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米林县派镇立项审批部门米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米发改投资备案表(2014)007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E4700房屋建筑业G5990其他仓储业占地面积(m2)总面积80024绿化面积(m2)8971.1总投资(万元)5159.93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2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42%评价经费(万元)预期开工日期项目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位于我国西藏边境南线,交通十分不便,对外信息闭塞,目前进入墨脱县境内唯一的对外公路扎墨公路需经波密绕行,该段路在雨季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通行条件极差,经常中断通行。为有效改善米林至墨脱交通现状,解决墨脱县及公路沿线村民出行困难问题,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13年12月9日在西藏林芝地区行署召开了派墨农村公路建设相关事宜专题研究会议,确定了派墨农村公路建设的相关要求,派墨农村公路的建设正式启动。72
随着西藏派墨农村公路墨脱段建设工作的逐步开展,由于西藏地区地处高海拔地区,施工条件艰苦,交通条件极差,为能保证派墨公路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需要建设相应的工程建设指挥部营地,以满足项目管理人员、科研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的日常科研、办公需要,同时还要为大量的科研试验提供必要的场所,为工程机械和施工材料提供较大的储存、堆放空间。基于上述理由,综合考虑派墨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需要在林芝地区米林县派镇建设一个派墨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管理营地。根据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的U类“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中的第13类“仓储”和第16类“办公用房,故对本项目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对此,华能派墨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委托我单位负责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开展了详细的现场踏勘、资料收集等工作,在对有关环境现状的影响分析后,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工程概况项目名称:华能派墨管理营地建设地点: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米林县派镇,见附图一建设单位:华能派墨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建设性质:新建工程投资:总投资为5159.93万元。三、工程任务及规模华能派墨管理营地用地总面积为80024m2,分一期和二期建设。其中一期用地面积为42188.7m2,二期工程用地面积为37835.3m2。华能派墨管理营地的使用性质主要以工业、设计、科研为主,主要目的是为派墨农村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服务的。一期工程总用地面积为42188.7m2,其中用于工业仓储场地及库房的工业仓储区用地面积为25060.7m2;用于办公及临时生活用房的临时办公生活区用地面积为17128m2。华能派墨管理营地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为7487.4m2,其中办公楼建筑面积1352.4m2(今后作为监理、设计办公用),食堂建筑面积429.52m2,临时周转宿舍楼建筑面积3068.78m2,配电房建筑面积186.4m2(2个配电房),TBM配件中心库房建筑面积1340.7m2,土建实验室建筑面积1110.0m272
;室外附属工程包含挡土墙、道路广场、土石方工程、室外给排水工程、室外电气工程、蓄水池、化粪池和污水处理系统以及绿化工程等工程。另外,一期用地还预留了今后主办公楼的建设用地。华能派墨管理营地二期工程规划用地面积为37835.3m2。二期工程规划建设内容主要是工程试验所需的各种相应的工程实验室及科研用房和临时周转生活用房。其中工程试验用房主要包含机电实验室、科研档案中心、科研试验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用房;临时周转生活用房主要包含二期周转宿舍楼和专家楼等。本次环评主要对华能派墨管理营地一期工程进行评价。华能派墨管理营地一期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1。表1本次一期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工程名称经济指标备注单位工程量1工程总占地面积m2800241.1一期工程占地面积m242188.71.2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m27487.41.3一期工程建筑基底占地总面积m24874.312办公楼2.1基底占地面积m2651.402.2建筑面积m21352.40框架结构,三层,局部两层3食堂3.1基底占地面积m2429.523.2建筑面积m2429.52框架结构,一层41#周转宿舍楼3.1基底占地面积m2400.93.2建筑面积m21202.70框架结构,三层52#宿周转舍楼3.1基底占地面积m2355.33.2建筑面积m21065.90框架结构,三层63#宿周转舍楼6.1基底占地面积m2400.096.2建筑面积m2800.18框架结构,二层7配电房2个配电房7.1基底占地面积m2186.401#配电房m2126.4072
2#配电房m260.07.2建筑面积m2186.401#配电房m2126.40框架结构,一层2#配电房m260.0框架结构,一层8TBM配件中心库房8.1基底占地面积m21340.7建筑面积m21340.7钢结构,一层9土建实验室9.1基底占地面积m21110.0建筑面积m21110.0钢结构,一层10室外附属工程10.1挡土墙m3250010.2道路、广场m25393含30个停车位10.3土石方工程m34882010.4室外给排水工程项110.5室外电气工程项110.6贮水池个110.7化粪池个510.8污水处理系统套110.9绿化工程m28971.1四、工程功能分区1、功能分区根据华能派墨管理营地的类型和主要功能,该营地主要功能分区有:工业仓储场地及库房区、临时办公生活区、科研技术区。(1)工业仓储场地及库房区:位于一期用地场地中央及西侧位置,正中间为预留办公用地(现为临时工业仓储场地),场地西北侧为一栋TBM配件中心库房和一栋土建实验室,均为钢结构,另外还有一处TBM主机堆放场。(2)临时办公生活区:位于场地东北侧,包括一期办公楼(今后用于设计、监理办公用房)、三栋临时周转宿舍楼、一栋食堂和一个中央主景观休闲区,兼具住宿、接待、餐饮和休闲的功能。(3)科研技术区:位于场地西南侧,主要包含机电实验室、科研档案中心、科研试验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用房以及二期周转宿舍楼和专家楼等。72
2、建筑布局本次建设内容主要为一期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建筑物功能布局如下:(1)办公楼总建筑面积1352.4m2,框架结构。一层建筑面积502.6m2,层高3.6m,主要包括门厅、档案室、TBM技术服务人员及TBM厂家办公室、地质超前勘探办公室、设代办公室、掘进部、车队办公室、指挥部仓库、机房、卫生间等;二层建筑面积502.6m2,层高3.6m,主要包括大小会议室、财务、安防部、工程计划部、卫生间等;三层建筑面积347.2m2,层高3.6m,主要包括小会议室、办公室、卫生间等。建筑水平交通通过外廊联系,垂直交通通过两部楼梯联系,防火分区和疏散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2)食堂建筑面积429.52m2,一层框架结构,层高4.2m,主要包括厨房、餐厅、大小包间、职工超市、卫生间等。(3)1、2、3#宿舍楼1#宿舍总建筑面积1202.7m2,层高3m,共三层,每层建筑面积为400.9m2,全部设置为二人标间,各房间配卫生间和独立阳台,水平交通通过外廊联系,垂直交通通过两部楼梯联系,防火分区和疏散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2#宿舍总建筑面积1065.9m2,层高3m,共三层,每层建筑面积为355.3㎡,全部设置为单人标间,各房间配卫生间和独立阳台,水平交通通过外廊联系,垂直交通通过两部楼梯联系,防火分区和疏散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3#宿舍总建筑面积800.18m2,层高3m,共两层,每层建筑面积为400.09m2,全部设置为二人标间,各房间配卫生间和独立阳台,水平交通通过外廊联系,垂直交通通过两部楼梯联系,防火分区和疏散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4)配电房建筑面积126.4m2,一层框架结构,层高4.5m。(5)TBM配件中心库房建筑面积1340.7m2,钢结构,层高6.6m,为一个整体仓储空间,防火疏散满足规范的要求。TBM配件中心库房主要存放TBM隧道掘进机的配件,包括盾体、刀盘、管片拼装机、推进油缸、基本模块、控制块、高压过滤器、润滑系统配件、水系统配件、空气系统配件、电气部件、后配套系统配件等,不存放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等。72
(6)土建实验室建筑面积1110m2,钢结构,层高4.2m,主要设置各类型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主要进行工程力学实验、物理性实验和工程质量实验,不进行化学实验和生物实验。五、工程占地通过对派墨农村公路项目建设相关因素的分析以及各相关单位各类人员的测算,华能派墨管理营地建设规模为一期总建设用地面积80024m2(120亩),根据工程建设进度和建设计划的实际需要,分一期和二期建设。其中一期用地面积为42188.7m2,二期工程用地面积为34644.7m2。工程占地补偿费用为80000元/亩,共需征地补偿费用为960万元。六、施工组织设计1、营地选址工程最终选择位于米林县派镇吞百村境内的低缓山坡作为华能派墨管理营地的建设场地。拟建场地地势整体西南高东北低,且场地内存在2级陡坎,陡坎高1~3.5m,地表植被较多,勘探点孔口高程介于2947.42~2965.08m,最大高差17.66m,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微地貌单元属山前缓坡。该地块临近岗派公路,距离大峡谷景区大门接待中心约3km。既可以让指挥部营地自成一块独立场所,也可与大峡谷景区接待中心相互呼应,同时还可以就近共享供水、供电等基础条件。2、施工条件(1)地质条件地块距离山脚较远,形状较规则,为四边形,地势平坦,地表主要为耕地和菜地。地块北邻文天二级公路,西侧为水泥厂住宿区,南侧为水泥厂厂区,东侧为村子,无不良地质条件。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根据临近场地土实测等效剪切波速值及对场地等效剪切波速估算,本场地Vse约为198m/s,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m,故建筑的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特征周期为0.45s。场地属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2)交通条件72
本工程场址紧邻岗派公路,交通十分便利。(3)水、电供应及施工通讯条件施工供水:本项目可从临近的常年山泉溪流中引水,山泉水流量约0.15m3/s,通过修建小型沉砂池、过滤池处理后,输水至项目用地边的100m3高位蓄水池,能够满足项目建设及运营需要。施工供电:距离本工程场址500米外有电网,供电质量好,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建设及运营需要。施工通信:施工通讯主要包括施工期对外通信和施工现场内部通信两部分。工程区内移动电话网络已覆盖,对外对内均依托当地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2、施工布置①料场与弃渣场本项目所需砂砾石料从派镇附近的商业料场购买,运距较短;其它所需建筑材料均可直接从林芝、拉萨或成都购买。米林县以及林芝地区当地现有建筑施工队伍的技术力量完全能够承担本项目的建设。地基开挖产生的弃土用于厂区绿化与平整,故无永久弃渣,不设弃渣场。②施工道路本工程场址紧邻岗派公路,施工道路利用已有的道路,不新建施工道路。③施工生产办公区施工生产生活区主要由砼拌和站、砂石堆料场、临时仓库及临时房屋等组成。为了方便施工人员的生活、生产管理,施工场地采用集中布置的方式,施工工区内集中布置施工管理及生活福利区,仓库等设施。施工完毕应及时清理退还。砂石堆料场设置在营地内北侧中部规划二期工程主办公楼占地区域,处于下风向,减少污染。距离大门较近,方便运输,占地面积500m2。砼拌和站:工程混凝土高峰浇筑强度为100m3/d,混凝土浇筑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搅拌机拌和。搅拌机布置在营地内营地内北侧中部规划二期工程主办公楼处,砂石堆料场附近,占地面积150m2。施工仓库:施工仓库包括施工材料和生产物质等仓库,建筑面积为200m2,占地面积为200m2。设置在营地内北侧中部规划二期工程主办公楼处,减少新增占地。72
临时生活区:生活设施的建筑规模是根据施工进度安排的施工期高峰平均人数,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88-89)及国家有关规定,并考虑建设工程的具体情况,按人均建筑面积综合指标4m2/人计算确定。其建筑面积为400m2,占地面积为400m2。临时房屋设置在营地内营地内北侧中部规划二期工程主办公楼,不另外新增占地。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备冲洗水沉淀后用于场地降尘,生活污水经旱厕处理后用于营地周围绿化施肥;同时设置垃圾箱,定期收集和处理所有生活区的垃圾。3、施工进度工程施工分为四个阶段:即工程筹建期,工程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工程完建期。施工总工期不包括筹建期。工程筹建期工作:主要由建设单位承担工程的招投标工作,选择施工单位,工程征地,对外交通、供电、通讯等,为施工单位进场施工创造条件。工程准备期工作:完成场地平整、临时房屋修建等施工必需的临时措施,施工期为1个月。主体工程施工期:主体工程施工期是主体工程开始至工程开始发挥效益的工期。主要由施工单位完成永久建筑工程。主体工程施工期为7个月。工程完建期:自工程开始发挥效益至工程竣工的工期,完成工程扫尾工作,共计1个月。4、主要材料用量及动力消耗见下表本项目施工期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情况见表2。表2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一览表名称耗材(单位)来源主(辅)料钢筋157t外购水泥224t木材340m3砂砾石料8936m3块石料5953m3水量用水量25.2m3/d市政供水用电耗电量/市政供电,柴油发电机备用72
5、主要机械表主要设备包括施工机械见下表3。表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1挖掘机台32自卸汽车台54装载机台15风钻台36砼拌和机台47砂浆拌和机台28铲土车台49起重机台410压路机台3七、运营期物资与人员装备运营期营地一期工作人员约150人,工作时间300d。运营期TBM配件中心库房存放TBM配件约543件(套)。八、项目组成及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工程的主要组成及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见表4。表4项目组成及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一览表工程分类工程名称建设规模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施工期营运期主体工程办公楼1栋,建筑基底面积651.4m2,建筑面积1352.4m2,框架结构,建筑高度13.25m,共三层,局部两层,层高3.6m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废水水土流失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生活废水矿样存储1#周转宿舍楼1栋,建筑基底面积400.9m2,建筑面积1202.7m2,框架结构,建筑高度10.35m,共三层,层高3.0m2#周转宿舍楼1栋,建筑基底面积355.3m2,建筑面积1065.9m2,框架结构,建筑高度10.35m,共三层,层高3.0m3#周转宿舍楼1栋,建筑基底面积400.09m2,建筑面积800.18m2,框架结构,建筑高度6.9m,共两层,层高3.0mTBM配件中心库房1栋,一层,建筑面积1340.7m2,钢结构,火灾危险性类别为戊类,层高6.6m辅助工程食堂1座,建筑基底面积429.52m2,建筑面积429.52m2,框架结构,建筑高度6.05m,共一层,层高4.2m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废水饮食油烟生活垃圾生活污水72
水土流失建筑垃圾餐饮垃圾噪声发电机废气危废配电房2个,其中一个建筑基底面积126.4m2,建筑面积126.4m2,框架结构,建筑高度6.35m,共一层,内部设置有备用发电机,发电机功率为80kw;另一个建筑面积60m2,框架结构,层高4.5m土建实验室一层,建筑面积1110m2,钢结构,层高4.2m公用工程给排水室外给排水一项,100m3蓄水池一个----供电室外电气一项,引自市政电网;断电时,利用柴油发电机进行发电,发电机功率80kw----照明院内配套照明设施1套----挡土墙2500m3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废水水土流失建筑垃圾--道路广场5393㎡--绿化8791㎡--环保工程水防治措施化粪池5个,单个容积363施工噪声施工废水废水污水处理系统1套施工噪声施工废水废水食堂隔油池1个,长*宽*高为2m*1m*1m--含油废水发电机房隔油池1个,长*宽*高为1m*1m*1m--含油废水固废防治餐饮垃圾回收桶1个----生活垃圾箱6个----大气防治油烟净化机2台----声防治风机隔音罩2台----发电机房隔声、减震措施1套----72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建设性质属新建项目,根据现场踏勘,工程所在区域附近无重大工业污染源。项目已进行场地基本平整,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为:项目场地基本平整时,破坏了地表植被和林地,破坏面积约80024m2;场地平整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扬尘影响。72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米林县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林芝地区西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念青唐古拉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东南部与墨脱县相连,西部与朗县相接,北部与林芝县、西北部与工布江达县毗邻,南部与隆子县相连。总面积为9506.72km2,其中耕地面积4.4万亩,森林面积480万亩。总人口2.3万,辖3镇5乡(其中一个民族乡),100个村民委员会。派镇属米林县管辖,地处雅鲁藏布江峡谷入口处,海拔3000m。派镇也是墨脱县的转运站,是墨脱县与外界主要出入口,它是进入大峡谷和墨脱前难得的物质补给和游憩地。这里也是南迦巴瓦峰最好的观赏点。派镇北临雅鲁藏布江,岗派公路沿江横穿而过,水陆交通便利。河畔村庄绿树掩映,远处可以观赏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的壮丽雪山风景。夏季时出入墨脱的商人、旅游者从四边八方会聚于此,热闹异常,已成为人流、物流、商贸、民俗、娱乐于一体的极具特色的重要集镇。拟建项目位于林芝地区米林县派镇,地理位置图见附图一。二、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米林县派镇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景区内,距离雅鲁藏布江河岸约400.0m,交通便利。拟建场地地势整体西南高东北低,且场地内存在2级陡坎,陡坎高1~3.5m,地表植被较多,勘探点孔口高程介于2947.42~2965.08m,最大高差17.66m,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微地貌单元属山前缓坡。三、区域地质1、地质构造据区域地质资料,米林县位于西藏东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念青唐古拉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该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多宽谷。据《西藏地貌分区图》,米林县属藏东极大起伏、大起伏的高山河谷区的派镇-直白极大起伏、大起伏高山极高山亚区。其总体地貌为高山峡谷地貌。根据其物质组成及形态特征可划分为山地和山间河谷两大地貌单元。72
其中山间河谷区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沿线,按地貌形态可划分为河床、河漫滩和河谷一、二级阶地。其地形沿雅江基本为宽谷地貌,谷宽一般为3~10km,长约为200km,其间雅江相对高差78m,平均纵坡降为0.38‰,河谷两侧不对称分布有多级阶底,谷底与山前结合部位分布冲洪积扇形地。2、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区基岩和覆盖层广泛分布,地下水主要有:松散覆盖层孔隙潜水、基岩风化网状裂隙水。3、地震根据2000年8月国家计量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的划分,项目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3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属Ⅷ度抗震设防分区。四、河流水系米林县境内,地表水系发育,以冈底斯山脉分水岭为界,可分为北部尼洋河流域和南部雅鲁藏布江流域;以喜马拉雅山脉分水岭为界,区内水系均属雅鲁藏布江流域。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尼洋河属印度洋水系,水系主要呈树枝状,流向总体由西向东流。上述形成的次级支流及小支流,均属高山、山地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此外,高原上明镜般的冰川湖泊星罗棋布,县境内湖泊面积达0.4km2以上就有35个。其中以帮八清错布为首,最大面积约1.9km2;最小为岗巴错西、蹦达岗东等湖,面积约为0.4km2。五、气候气象西藏林芝地区派镇,位于雅鲁藏布江干流大渡卡河段,距上游雅鲁藏布江干流右岸的米林气象站(海拔高程约2950m)约76km。考虑米林气象站与派镇地理位置接近、气象成因类似,派镇的气象要素特征值可参照米林气象站气象要素特征值。该站有1981年至今的实测降水、气温、蒸发、湿度等资料。根统计,米林气象站多年平均气温8.6℃,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为29.7℃、-15.8℃;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702.1mm,历年一日最大降水量81.8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1%;历年最大风速为18.6m/s,相应风向N;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239.6mm。六、资源条件72
(1)土地资源林芝地区米林县全县总面积为94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4万亩,森林面积480万亩。(2)生物资源米林藏语意为“药洲”之意。气候的多样性造就了米林丰富的自然资源,全县有2000多种高等植物。境内野生药材种类繁多,主要有虫草、红景天、当归、雪莲、秦艽、雪山一枝蒿等。以及松茸、厥菜等多种菌类、蕨类植物。是世界呈现生物多样性最典型的区域之一,堪称生物基因库。米林县面积为94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万亩,森林面积480万亩。全县有林地4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8.11,林木总蓄积量9150万立方米。主要林木品种有冷杉、云杉、高山松、华山松、落叶松、杨桦、高山栎、青冈和巨柏等,是西藏自治区最大的原始林区之一。野生植物主要有虫草、贝母、当参、红景天、天麻、三七、雪莲花等。米林县野生动物有豹、野耗牛、香捧、水獭等。(3)矿产资源米林县矿产资源主要有石膏、石灰石、铬、铁、砂金、水晶石和电气石等。(4)水能资源米林境内河流众多,雅鲁藏布江从西向东横贯全境,境内河段长250公里。全县有5条较大的支流,河流总长1077公里,水利资源和淡水渔业资源丰富。(5)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众多的山川河流,复杂的地形地貌,构成了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米林境内群山环抱,森林茂密,青山黛绿,雪山绵延;奔腾的江河,纵横交错,一泻千里,沿江怪石险滩引人入胜;陡峭险峻的高山峡谷,秀美独特。这里有被称为人类最后一处秘境的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有美丽神话传说终年云遮雾绕难以征服的世界十五高峰南迦巴瓦峰,有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汇合后形成的倒流景观,有祛病养身的格嘎天然温泉,有保护完好的南伊扎贡沟原始森林和植被。还有著名的扎西绕登、羌纳寺两大宗教文化景观,当地“工布节”、“萨嘎达瓦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民族舞蹈、民族服饰、民族饮食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6)民俗人文72
米林县民族包含藏族、汉族、珞巴族、门巴族等民族。珞巴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为了保护珞巴族的民俗文化,西藏自治区在珞巴人聚居地建立了珞巴民族乡,对当地的语言、建筑、服饰等进行保护。中国境内生活着2900多名珞巴人,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珞渝地区及附近的察隅、墨脱、米林等县。珞巴族内部部落众多,主要有“博嘎尔”、“宁波”、“邦波”、“德根”、“阿迪”、“塔金”等。“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实际情况和本民族意愿,正式定名为珞巴族。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各地方言差异较大,少数人通晓藏语和藏文。珞巴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长期保留着刻木结绳记数记事的原始方法。七、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概况1、自然保护区背景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4年,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墨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扩建更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山地森林垂直景观及珍稀动植物。2、地理位置与范围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南隅,其南以高尤拉与丹巴江北部分水岭为界,北抵纳雍嘎簸雪山、迫龙藏布江与哽日嘎布山脉主脊;西自东喜马拉雅山脉主脊线,白努弄巴和则巴弄巴西侧分水岭,东达哽日嘎布主峰。全区面积9168km²。居民约1.49万,行政隶属于西藏自治区林芝行署的墨脱县和米林县的派乡、林芝县的东久乡、迫龙乡、波密县的易贡乡、古乡和扎木镇所辖。3、保护对象①山地生物多样性资源;②世界第一大峡谷自然景观;③青藏高原最主要水汽通道环境。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它是三项保护内容的核心。在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中,应特别侧重于对该地区特有的热带低山半常绿季风雨林和亚热带中山常绿、半常绿阔叶林进行保护。4、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划①核心区72
大峡谷保护区核心区共有6个,它们是:南迦巴瓦——加拉白垒核心区;德阳沟核心区;布穷湖核心区;达木核心区;岗乡核心区和加玉核心区,其总面积为3200km2,占大峡谷保护区总面积的33%。这些核心是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储源地,是拯救和保护珍稀濒危物种、探索生物多样性资源利用方式的保护与研究基地,同时也是大峡谷及毗邻地区,甚至我国与世界生态质量判别的“本底”地区,是全球环境变化监测的自然参照地区。a、布穷湖核心区:本核心区南和东以恩姆拉河与西工河分水岭为界,北至西工河;西抵西工河与尼勒河和得儿贡河分水岭——尼隆浦,北东至背崩至墨脱的马行道路段左侧紧邻布穷湖核心区),全区总面积204km²。本核心区位于保护区最南段的雅鲁藏布江东南侧山地,也就是米什米山地的西北坡。其独特之处在于山坡比较平缓,在核心区西北部低地汇积了一个面积2-3ha的湖泊——布穷湖,其海拔高度1400m左右。该湖水深60-80m,没有出口,湖水湛蓝,周边长满了茂密的森林。核心区东南部是平缓的山坡,四处长满了高大的亚热带常绿、半常绿阔叶林,林下植物种类繁多,尤其是各种药用植物种类多、数量大。为此,墨脱县曾把该地区划作布穷药材保护区。b、南迦巴瓦——加拉白垒核心区:本核心区南以白母西日河与央朗藏布分水岭为界,北至东久河和拉月曲;西以则巴弄巴西侧山脊、白努弄巴东北山脊,南迦巴瓦峰西北山脊和西南山脊,东抵迫龙藏布和雅鲁藏布江西岸山坡。其总面积1745km²,为大峡谷保护区面积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核心区。本核心区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核心部位,其中部耸立着保护区最高的山峰,亦是东喜马拉雅山脉第一峰——南迦巴瓦峰(7787m),中北部屹立着保护区第二高峰——加拉白垒峰(7257m),雅鲁藏布江从二峰中间切过,形成深4817m险陡无比的世界第一大峡谷的核心峡谷段。本核心区最主要的保护内容就是要保护世界第一的峡谷奇观。同时也保护东喜马拉雅山地最高峰南迦巴瓦峰东南和西北两坡完整的山地生态系统。核心区内因山势陡峻、河深流急人烟罕见,所以生态系统保存良好,保存有许多珍稀物种。其如羚牛、赤斑羚、长尾叶猴、熊猴、黑熊等,并有较大的种群。72
c、德阳沟核心区:本核心区南西以泸公河西南侧分水岭为界,北东至比西日与多雄曲的分水岭;东北起东喜马拉雅主脊线,西南抵朗司令、嘎龙拉和比西热一线,全区面积718km²,为大峡谷保护区第二大核心区。德阳沟核心区处于保护区内雅鲁藏布江最南段河谷的西北坡,在此河谷最低处海拔高度不足600m,而到西北部的东喜马拉雅山脉主脊海拔升至5000-6000m。该坡面正处在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的迎风坡,所以,为保护区降水最丰富的地区,在核心区内分布着比西日、丹戈春河、白马西日和泸公河等四条河,其山坡与谷地长满茂密的原始森林,是保护区内森林植被发育最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特别是本保护区最为珍稀的热带半常绿季风雨林和亚热带常绿、半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该核心区。为此它们应成为本核心区最重要的保护对象。此外,由于该核心区山高谷深,森林郁密,很少有人进入,生态环境保存良好,野生动物十分丰富,特别是在冬季,这里广阔的常绿、半常绿阔叶林与铁杉林是本区最重要的保护动物——羚牛的越冬地。本核心区原属墨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德阳沟羚牛保护区。d、达木核心区:本核心区南以金珠藏布北岸谷坡2500m等高线成为界,北至哽日嘎布山脉主脊线;西自嘎弄曲,东达美依弄巴与提琴曲分水岭。全区面积约448km²,为保护区第三大核心区。本核心区以哽日嘎布山脉主脉向西和西南及南方向延伸的4条支脉为骨架,以山脉之间夹持的嘎弄巴的5条大小支流和金珠藏布的3条支流。核心区内森林密布,水源丰沛,野生动物种类多、数量大,再加之该地区鲜有居民活动,因此成为大峡谷保护区孟加拉虎出没最频繁的地区,近几年屡有孟加拉虎伤及牲畜及进入村庄的报道。据调查,在这一地区孟加拉虎的数量达10余只,孟加拉虎为大峡谷保护区最珍贵的保护动物,在我国仅见于该保护区。为此特别设立达木核心区加以保护。e、岗乡核心区:本核心区原为1980年西藏自治区建立的自治区级波密岗乡自然保护区。其位于哽日嘎布山脉北坡,南自哽日嘎布山脉主脊线,北抵迫龙藏布,西起错卡弄巴,东达大瑞弄巴,总面积55km²。72
该核心区是大峡谷保护区东喜马拉雅——哽日嘎布山脉北翼半湿润气候区亚高山生态系统的典范代表。森林主要建群树种为林芝云杉和急尖长苞冷杉,森林发育良好,其生长量为世界同类森林之最。该核心区是我国亚高山阴暗针叶林的宝库。f、加玉核心区:本核心区南以雅鲁藏布江北岸2000m等高线为界,北至哽日嘎布山脉主脊;西自各打弄巴,东抵曲玛弄。全区面积30km²。本核心区原为林芝县排龙门巴民族乡扎西村居民自建的羚牛保护点。②缓冲区a、南迦巴瓦缓冲区:本缓冲区位于南迦巴瓦——加拉白垒核心区南侧,其北部为核心区的南部边界,西南为多雄河与白母西日分水岭,东南为满玛拉。面积243km²。本缓冲区基本包括白母西日流域的大部地区,其南部分布着德兴乡的易贡白、巴登则、那儿冬、荷扎等一些村庄,由于该谷地森林茂密,野生生物资源丰富,本缓冲区可以有效地保护好南迦巴瓦——加拉白垒核心区。b、达木缓冲区:本缓冲区位于达木核心区的西南与南侧。面积115km²。达木核心主要为保护孟加拉虎而设置。对于该物种的保护一则是其栖息地环境的保护,另外十分重要的是对老虎的主要猎食动物要严加保护,在核心区外缘,也就是金珠藏布与嘎弄曲沿岸地带划出部分区域作为达木缓冲区。c、加玉缓冲区:本缓冲区位于加玉核心区南侧,面积约12km2。加玉核心区为保护珍稀动物羚牛所设,而羚牛具有迁徒的习性,一般冬季下到较低海拔,夏季又迁到高山灌丛草甸地带。③实验区:实验区总面积5598km²,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3%。其主要的目的是力图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尽量减少对当地与周边自然资源的消耗,有效地保护区内各主要保护对象。与此同时使保护区内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快提高,地方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峡谷保护区的实验区分为旅游发展亚区和科学实验亚区两大部分。a、旅游发展亚区:本亚区主要由“大峡谷谷口生态旅游区”、“雅鲁藏布大拐弯生态旅游区”、“多雄曲峡谷生态旅游区”、“波墨公路生态旅游区”、“大峡谷中段河谷生态旅游区”和“易贡湖生态旅游区”等6个生态旅游区组成。总面积4806km²。72
b、科学实验亚区:本亚区主要分布在保护区南部地区,面积792km²。这些区域地处边防线附近,虽然过去曾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但近几十年因地处边防,居民活动受到限制,所以正处在恢复状态中,为开展定期观察、客观掌握自然森林系统破坏后逐步恢复的天然演替过程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将这一区域划为科学实验亚区,作为深入进行天然森林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珍稀动物种群恢复研究的基地。5、本工程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的关系依据《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0~2010年),本工程全部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大峡谷保护区)实验区,距离南侧最近的德阳沟核心区边界直线距离约为11km。工程与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关系见附图三。72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一、行政区划及人口米林县全县辖3个镇、5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米林镇、卧龙镇、派镇、丹娘乡、南伊珞巴族乡、羌纳乡、里龙乡、扎西绕登乡。其中项目所在地派镇辖多雄村、达林村、大渡卡村、格嘎村、加拉村、麦朗村、派村、雪嘎村、索松村。米林县全县户籍总人口18509人。项目所在地派镇共有514户2159人,包含藏族、汉族、珞巴族、门巴族等民族。二、社会经济结构米林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的半农半牧县。耕地4.6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青稞、玉米、油菜等。草场面积15万公顷,有林地46万公顷。米林县经济属农林区。粮食作物主要有春小麦、冬小麦、青探、豌豆等。主要饲养耗牛、黄牛、骗牛、马、驴、骡、山羊、绵羊、猪等。主要林木种类有冷杉、云杉、高山松、华山松、杨椰、高山栋、巨相等。木材,总蓄积量4000万立方米,年平均采伐量6万立方米。米林县经济属农林区。现有电站、木材加工、粮食加工等一批基础工业,其余为民族手工业。截止2012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8.42亿元,同比增长16.2%;财政收入实现4343万元,同比增长17.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47元,同比增长15.8%,其中:现金收入达到6895元,同比增长19.8%。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7亿元,同比增长47.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5亿元,同比增长15.1%。三、交通米林县公路通车里程达490公里,境内有一条省道林邛公路,主要公路干线有林邛线、岗扎线、岗派线三条。全县行政通车率达86%,乡(镇)通车率达100%。国家投资亿元修建的林芝米林机场距米林县城12公里,72公里机场路从林芝修至米林县城,并向南伊沟延伸2公里。林芝米林机场于2003年10月开工建设,由国家发改委和民航总局共同投资7.8亿元,系西藏自治区重点工程之一,设计年运送旅客量12万人次,定位为支线旅游机场,林芝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级,跑道长度3公里,宽(含道肩)6072
米,最大起降机型为波音757,停机坪可同时停放两架该型飞机。四、文物保护工程区范围内不涉及需要保护的文物及古迹。72
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工程区范围内地表水主要为雅鲁藏布江,为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雅鲁藏布江水环境质量良好。本次采用林芝地区环境监测站对派镇(监测断面为大峡谷景区大门上游500m处,采样时间2013年4月18日,监测报告时间2013年4月)的监测作为本项目地表水监测的参考,其监测情况如下:表5地表水监测情况一览表单位mg/L断面监测项目派镇地表水I类标准限值达标情况pH8.666-9达标溶解氧7.0≧7.5超标总磷0.04≦0.02超标氨氮0.029≦0.15达标COD0.65≦15达标由上表可以看出,由上表可以看出,派镇大峡谷段pH、氨氮、COD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类标准,溶解氧和总磷不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类标准,原因为本底值超标。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项目采用林芝地区环境监测站对米林县派镇监测数据作为本项目环境状况的参考,根据林芝地区环保局《米林县生态村区域环境质量监测报告》(派镇采样时间2013年10月9日)派镇环境质量现状见下表:表6环境空气监测情况单位(mg/m3)地名监测点位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TSP)派镇大峡谷旅游景区大门0.011L0.0310.05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级标准值0.150.120.12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注:数据后带L表示未检出,加黑数据代表超标数值:总悬浮颗粒物监测结果为日平均值,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监测结果为1小时平均值。从上表可以看出,本项目路段大气中TSP72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含量极低,环境空气满足并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一级标准。四、声环境质量现状工程区内无工业噪声污染源,工程区内声环境处于自然状态,声环境质量良好,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五、生态环境质量现状1、区域生态功能区划根据《西藏自治区生态功能区划综合报告》,本工程属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II1-3),见附图四。(1)地理位置该区处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沿江两侧高山峡谷区的林芝、墨脱和米林三县接合带,具体位置包括林芝县的东久乡、排龙乡,墨脱县的甘登、加拉莎、劳辛、达木、格当、墨脱、背崩以及米林县派乡等,总面积8497.68km2。(2)自然条件及主要生态系统类型雅鲁藏布江下游大峡谷为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最大水汽通道,水汽输送达500g·cm-1·s-1~1000g·cm-1·s-1,在大拐弯顶端北面出现达4000mm的年降水量,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mm左右。该区南部河谷区≥10℃积温达5500~6500℃,大于10℃日数150~240天。这种特殊的水热条件造就了大峡谷地区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了世界上最齐全的垂直自然带,拥有从热带雨林到高山冰雪复杂而丰富的动植物区系与种类,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和生物物种多样性为世人所惊叹。该区内从低到高的主要植被生态系统类型有: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山地暗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高山稀疏植被。每一种植被类型都拥有其独特的物种组成和景观外貌,由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类型形成的生物多样性具有“自然博物馆”之称。海拔1800~2200m为常绿阔叶林,林内湿度极大,板根和附生植物发育,主要常绿树种有薄片青冈、墨脱青冈、西藏石栎,伴生党青冈、通麦栎等,在阳坡有乔松林分布;海拔2200~2800m为针阔叶混交林,云南铁杉林有较大面积,其林下有落叶槭树。海拔2800~4000m为亚高山针叶林,主要树种有苍山冷杉、墨脱冷杉,林中伴有喜马拉雅冷杉、怒江冷杉,海拔4000m以上为高山灌丛草甸及流石滩稀疏植物。河谷带局部地区有农田生态系统。(3)主要生态环境问题72
该区濒危珍稀物种多,具有生境敏感性高的特点;而且山地灾害敏感性也很高,具有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自然环境条件。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活动强烈,地表起伏大,山体坡度陡峻,加之降水丰富和冰川发育,这些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山洪等山地灾害的发生奠定了有利的条件,在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山地资源和各种工程建设容易引发山地灾害。所以山地灾害成为该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4)主要生态功能及保护与开发对策生态功能定位:生物多样性保护,其次为生态旅游适度发展。当前须加大该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力度,同时,加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力度,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对已确定的自然保护区以及东久河中上游原始林、帕隆藏布下游两岸原始生态系统和大拐弯处划定为重点保护的禁伐区,实行严格管护政策。对坡度较小,土层较厚、水热条件较好、经济价值较高的成熟林和过熟林划出一定的区域作为一般生态保护区,在一般生态保护区内可开展一些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开发利用,并要求以不破坏原始生态系统功能为原则;对于河谷地带的平地在稳定和改善耕地质量基础上,加强河岸、公路两旁以及滩地人工林建设,可在林缘和具有独特自然景观的地区发展以观赏自然风光为主的生态旅游业。2、项目区生态环境现状项目所在区域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同时处于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工程区内主要生态系统类型为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工程占地类型为林地。本区生态现状基本良好,受地形高差影响,区内植被垂直分布作用明显,但总体上物种组成较为单一,异质化程度不高,区域生态体系的抵抗力不强,稳定性较差。此外,受地理、气候条件限制,区内自然生态体系组成也较为简单,组分生长缓慢,自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弱。7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一、外环境关系工程位于林芝地区米林县派镇境内,处于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工程区东侧约350m为雅鲁藏布江,北侧约1250m为吞白村,北侧及西北侧约45m为农田,西侧约200m为山泉溪流,工程区周围为林地。本工程的外环境关系及环境对象见附图二。二、污染控制目标1、根据拟建工程性质,满足“清洁生产、总量控制、达标排放”的污染控制方针,工程建成后满足当地环境质量要求。2、控制和减轻因工程施工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工程所在区域内的生态环境。3、控制因工程实施,对工程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带来的影响,主要控制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4、控制施工期噪声、扬尘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三、环境保护目标本次水环境保护目标为工程的建设和运营不使山泉溪流、雅鲁藏布江水体功能下降,保护山泉溪流、雅鲁藏布江该段内的水生生物及植被等不受施工而改变;大气和声学环境保护目标为确保施工期各污染达标排放,各种污染物的处理途径应满足环境管理要求;确保不因工程建设而改变工程所在地的环境质量功能。大气和噪声污染物随施工结束而消失。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确保不因工程实施对生态环境造成显著的影响。工程建设和运行造成区域内植被、地表结构和土壤的破坏而造成水土流失,以保护工程范围内极其周边区域的植被和土壤;尽快恢复因工程建设带来的植被、地表结构和土壤的破坏,防止加重工程区的水土流失,不因施工不当造成新的不良地质和生态破坏及生物种群减少。根据现场踏勘,项目评价范围没有文物古迹和寺庙等敏感点。项目区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工程区附近的吞白村居民点、雅鲁藏布江及工程周边区域的农田和植被等。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7。1、水环境保护目标:山泉溪流、雅鲁藏布江2、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附近农田、工程区及其周围的植被,72
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3、空气、声环境保护目标:工程附近的吞白村等。表7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敏感点方位直线距离说明保护级别大气、声环境吞白村N1250m约56户432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一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水环境雅鲁藏布江E450mI类水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Ⅰ类水域标准山泉溪流W200m流量约0.15m3/s,用水来源生态环境生态系统E、S、W、N/土壤、植被等不改变原有的生态环境水土流失E、S、W、N/开挖工作面、工程渣料场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项目占地区域及其周围/占地区域属于旅游发展亚区,距离德阳沟核心区约11km农田WN、N45m吞白村农田,主要种植青稞72
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 一、大气环境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一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8。表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览表单位:mg/m3评价标准级别污染物取值时段SO2NO2TSP一级年平均值0.020.040.08日平均值0.050.080.121小时平均0.150.12/二、地表水环境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1类水域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9。表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单位:mg/L(PH无量纲)污染物水域类别PH(无量纲)CODcrDOTPNH3-NI类6-9≤15≥7≤0.02≤0.15三、声学环境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0。表10声环境质量标准类别昼间夜间1类≤55dB≤45B四、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评价以不减少区域内濒危珍稀动植物和不破坏当地生态系统完整性为标准。五、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执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中的二级标准。72
污染物排放标准一、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一级标准,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20mg/m3,周界外无组织排放浓度1.0mg/m3。新建工程设有食堂,灶头数4个,其产生的油烟应执行国家《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的中型标准,排放浓度2.0mg/m3,净化效率≧75%。二、施工噪声噪声执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相关标准,昼间≦70dB(A),夜间≦50dB(A)。运营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标准,昼间≦55dB(A),夜间≦45dB(A)。三、施工废水及生活污水施工废水与生活污水执行禁排。四、固体废弃物一般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危险废物的收集、运输、处置等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中相应标准。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总量控制指标无。72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国务院批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的有关规定,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属于“允许类”因此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的产业政策。二、工程建设必要性分析1、项目建设是派墨农村公路工程建设的必要保障由于派墨公路项目建设地处西藏高寒地区,交通运输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工作条件相对恶劣,对公路工程施工极为不利,相比内地而言公路施工的实施进度会慢很多,施工工期也较为漫长,项目建成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还有大量的道路、边坡维护管理工作。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指挥管理基地,那将会对公路施工的组织、管理以及材料、人员的调配造成极大影响,从而将会影响整个项目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影响整个公路建设工程的施工工期。华能派墨管理营地的建设将是派墨农村公路工程建设的必要保障。2、项目建设是派墨农村公路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的需要为保证派墨农村公路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需要保证足够的现场组织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监理人员等相关人员的工作和生活设施。同时由于项目所在地受交通运输条件限制,必须在大规模施工工作开展前,储存大量的施工材料以便能及时满足持续施工需要。这就需要建设一个能够满足相关人员办公、住宿,以及能够储存堆放较大量施工材料、施工机械的仓库和堆放场地。因此,建设华能派墨管理营地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华能派墨管理营地建设也是派墨农村公路工程建设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3、项目建设是解决驻现场相关工程人员办公、临时周转住宿问题的需要72
随着雅下水电规划加深研究工作的需求,派镇附近急需有现场的科研设计、工业仓储、人员办公及临时住宿的场所,才能满足下一步相关工作的开展需要。目前华能派墨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已进驻现场并开展相应工作,现有管理人员已达40余人,明年还将有120余人进驻。由于没有自己的营地,现只能临时租住派镇的雅谷饭店作为办公及生活场所,但随着相关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临时租住场所已不能满足现场相关工作的需要。随着TBM国内外专家、科研设计、试验单位以及现场设代、监理等单位陆续进驻,同时有工程建设的现场工业设备仓储等实际需求,指挥部急需在工区附近选址修建现场管理营地,以解决指挥部管理及技术人员工作需要,并规范管理外籍专家,同时满足开展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的规划、科研、设计工作需要。4、项目建设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及城镇化进程的宏观需要华能派墨管理营地的建设,将极大推进派墨农村公路的建设,促使派墨公路建设工程在良性的组织管理下有序地进行施工,通过有效的组织调配各种资源,提高施工效率,使公路施工的工期得以缩短。派墨农村公路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墨脱县交通现状,解决米林派镇至解放大桥沿线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打通连接墨脱县的交通环线,可以有效避免现阶段进墨脱需经波密的绕行,同时也降低了扎墨公路经常中断带来的困扰,大大改善当地交通条件,改变墨脱交通孤岛的现状。随着交通状况的改进,可以较多的增加区域内人员的交流以及贸易往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对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并促进边防稳固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2018年墨脱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交通基础。5、项目建设是提高保护区保护能力的间接动力72
华能派墨管理营地项目拟建地点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派镇内。在派镇至松林口区域内,自然保护区实验区中的自然村目前没有公路相通,由于山高林密,社区居民生产生活出行非常困难;由于自然保护区经费有限,该区域森林防火经费及巡护设施投入不足,没有建设相应的防火抢险救灾通道及日常管理巡护通道,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严重滞后,威胁到了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安全;派墨农村公路修通后,不仅解决当地居民出行困难、对外信息闭塞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作为森林防火抢险救灾通道,为尽快到达抢险救灾作业面创造条件,解决了由于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投入不足的问题;另外其还可以兼顾作为保护区的巡护通道,从而有效保护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今后交通改善后,雅鲁藏布大峡谷生态旅游的规模将逐步增加,派墨农村公路还可成为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通道,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增强了保护区的保护能力。华能派墨管理营地建设实施,保障派墨农村公路的建设得以快速、高效进行,通过派墨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的统一组织管理,可以避免派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的盲目和无序建设而导致保护区资源的破坏。因此,从有利于对保护区保护的角度来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三、施工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1、道路工程选择位于米林县派镇吞百村境内的低缓山坡作为华能派墨管理营地建设用地,该用地临近现已存在的岗派公路。对外交通主要利用已有的岗派公路和省道、县道、乡道等,不修建施工便道。场内交通运输主要包括混凝土骨料、水泥等材料的运输、土石方开挖及外来货物进场运输等,以上各种材料均采用小型汽车运输。2、施工生产生活区设置合理性分析施工生产生活区主要由砼拌和站、砂石堆料场、临时仓库及临时房屋等组成。为了方便施工人员的生活、生产管理,施工场地采用集中布置的方式,施工工区内集中布置施工管理及生活福利区,仓库等设施。施工完毕应及时清理退还。砂石堆料场设置在营地内北侧中部规划二期工程主办公楼占地区域,处于下风向,减少污染。距离大门较近,方便运输,占地面积500m2。砼拌和站:工程混凝土高峰浇筑强度为100m3/d,混凝土浇筑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搅拌机拌和。搅拌机布置在营地内营地内北侧中部规划二期工程主办公楼处,砂石堆料场附近,占地面积150m2。施工仓库:施工仓库包括施工材料和生产物质等仓库,建筑面积为200m2,占地面积为200m2。设置在营地内北侧中部规划二期工程主办公楼处,减少新增占地。临时生活区:生活设施的建筑规模是根据施工进度安排的施工期高峰平均人数,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88-89)及国家有关规定,并考虑建设工程的具体情况,按人均建筑面积综合指标4m2/人计算确定。其建筑面积为400m2,占地面积为400m2。临时房屋设置在营地内营地内北侧中部规划二期工程主办公楼,不另外新增占地。72
工程施工生产生活区南侧为办公生活区,北侧为土建实验室、TBM配件中心库房,距离建筑物施工区域较近,减少了工程建筑材料的运输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场内运输产生的运输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生产生活区虽然不可避免地占用了一部分林地,但施工生产生活区位于工程征地范围内,不新增占地,减少了工程新增临时占地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林地的生态破坏;同时施工完成后对工程占地区域进行绿化生态恢复,栽种适宜当地生长的树木,一期工程绿化面积8791.1m2,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程施工生产生活区占用林地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施工生产生活区产生的污水和生活垃圾以及扬尘均能得到有效地处理,设备冲洗水沉淀后用于场地降尘,生活污水经旱厕处理后用于营地周围绿化施肥;同时设置垃圾箱,定期收集和处理所有生活区的垃圾;建筑材料堆场采取一定的遮盖措施,同时进行洒水降尘;采取以上措施后,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在其可承受范围内。综上所述,工程施工生产生活区位于营地内北侧中部规划二期工程主办公楼处,虽占地类型为林地,但不新增占地,且工程完工后进行生态绿化恢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施工生产生活区产生的污水和生活垃圾以及扬尘采取妥善地环保处理措施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同时,施工生产生活区设置位置较为合理,布局较为紧凑,减少了工程建筑材料的运输时间以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范围和程度;因此,从环保角度分析,工程施工生产生活区设置较为合理。表11施工生产生活区各类临时占地一览表序号项目占地类型占地面积(m2)备注1砼拌合站林地150新建2砂石堆料场林地500新建3临时仓库林地200新建4临时房屋林地400新建合计1250四、工程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华能派墨管理营地用地总面积为80024m2,分一期和二期建设。其中一期用地面积为42188.7m2,二期工程用地面积为37835.3m2。本项目占地面积,南北较窄,东西狭长的不规则长方形,按照不同建筑的使用功能,分区设置。主入口设置在场地北侧中间位置,场地西北角为场地的次入口,主要为货运物资出入的功能。一期工程主要为工业仓储场地及库房的工业仓储区和临时生活用房的办公生活区。72
一期工程用地的场地中间靠近主入口部分为办公区,含一处办公楼预留场地(现作为临时工业仓储场地)和一栋三层办公楼,交通便捷,便于对内办公和对外的业务交流。场地东侧为营地临时生活区,含一栋一层的食堂和三栋宿舍楼,中间围合成一处主题景观休闲场地,通过在营地内较高的东侧设计一个山石瀑布跌水景观,让跌落的水冲向下面的水车并带动其转动,这也就好比水力发电机组的原理。落水流经的曲折溪流景观,好似水电站发电所需的河流,流水经溪流汇入主入口水景墙。场地西侧为工业、科研仓储区,包含一栋TBM配件中心库房和一栋土建实验室,均采用钢结构,另外还有一处TBM主机堆放场。整个营地内部交通规划采用“人车分流”的模式。建筑外围的环形主干道为车行交通,内部与主干道连接的铺装道路为人行交通。外部车行环线保证交通、货物运输和消防,内部道路以人行道为主,作为内部人行交通联系之用,同时可作为内部自然环境景观的组成元素。建筑外围的环形主干道为消防通道。当发生紧急事件的时候,能满足消防车的通行需要。二期工程规划用地在整个营地的南侧部分,规划用地面积为37811.3m2。二期工程规划建设内容主要是工程科研及试验所需的各种相应的工程实验室及科研用房和临时周转生活用房。其中工程试验用房主要包含机电实验室、科研档案中心、科研试验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用房;临时周转生活用房主要包含二期周转宿舍楼和专家楼等。食堂位于一期办公楼的东侧、1#宿舍楼的东北侧、2#宿舍楼的北侧、3#宿舍楼的西北侧,一期办公楼、1#宿舍楼、2#宿舍楼、3#宿舍楼围绕在食堂的周围,方便了营地内工作人员的饮食,布局较为紧凑,食堂产生的油烟等污染物经油烟净化器(处理效率80%以上)处理后对一期办公楼、1#宿舍楼、2#宿舍楼、3#宿舍楼的影响较小。发电机房建在场区的东南侧1#配电房内,距离3#宿舍楼较近,约20m,宿舍楼位于1#配电房的西北侧,发电机房仅在停电、断电时才启用,产生的噪声、燃油废气等污染物经隔声、消声等污染防治措施处理后对3#宿舍楼的影响较小;发电机房靠近办公生活区,方便了断电后发电机发电量的输送,减少了发电量的损耗。72
TBM配件中心库房、土建实验室和TBM主机堆放场位于工程区的西侧,距离办公生活区较远,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程装卸和运输TBM配件和主机时产生的噪声等对办公生活区的影响。根据总平面图规划设计,场区的绿化面积8791.1m2,主要布置于办公生活区,绿化率约为11%,有利于改善环境,吸收尾气及降尘等;综上所述,本工程总平面布置基本合理,在运营期应加强发电机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绿化措施。五、土石方平衡工程总挖方量约为48820m3,其中表土剥离2879m3,开挖土石方45941m3;项目需要的填方约为48820m3;调配利用方4775m3,其中2879m3剥离表土全部用于工程绿化用土,其余1879m3土石方全部用于道路、广场及场地平整;无弃方产生,无需修建弃渣场。详细土石方平衡见表12。表12土石方平衡一览表(单位:m3)项目名称挖方填方调入调出弃方备注土石方表土剥离办公楼12901631030260+163多余土方调出利用于道路广场及场地平整;主要为剥离表土用于绿化用土食堂515107412103+1071#宿舍楼794100635159+1002#宿舍楼70489563141+893#宿舍楼624100499125+1001#配电房1523212230+322#配电房72155814+15多余土方主要用于道路广场等基础填筑及场地平整TBM配件中心库房16093351287322+335土建实验室13322781066266+278道路、广场3236134843141078调入方来自建筑物多余开挖土石方绿化工程527581542879调入方来自表土剥离挡土墙1250312774476+312多余土方主要用于道路广场及场地平整场地平整290882990681872
调入方来自建筑物多余开挖土石方总计45941+2879488201896+28791896+2879六、施工期与运营期水量平衡分析1、施工期工程施工期用水主要为施工期生产用水,降尘用水和施工人员生活用水。施工生产用水主要为砼拌合用水、砂砾石料筛分用水、设备清洗用水。经类比同类工程,砼拌合用水总量约6.0m3/d,为工艺用水,主要被工艺消耗,剩余部分通过蒸发形式排放,不直接以液态水形式向环境排放。工程施工期间需清洗设备少,主要为混凝土搅拌机等,清洗用水按3.0m3/d计,主要污染物为SS、石油类,经隔油沉淀后2.4m3/d回用于降尘,剩余0.6m3/d自然蒸发。故施工期生产用水量约为9.0m3/d。运输道路、料场等人工洒水降尘用水约2.0m3/d。工程施工高峰期施工人员按60人计,人均用水量按0.08m3/d计,施工期高峰期生活用水量4.8m3/d,施工期生活用水排污系数按0.8计,生活废水约3.84m3/d,排入旱厕收集,收集后用于浇灌场区周围树木。工程用水从临近的常年山泉溪流中引水,总用水量为15.8m3/d。工程施工、期用水平衡见图1:4.8消耗6.0砼拌和、养护用水1.2蒸发3.00.6蒸发沉淀池沉淀设备清理用水2.02.4回用于降尘4.4蒸发降尘用水0.96损耗旱厕收集后,用于浇灌场区周围树木4.83.84生活用水上水15.8图1施工期总用、排水量平衡图单位m3/d2、运营期72
运营期用水为营地约150名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运营后生活用水量按150L/d,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为22.5m3/d,生活用水排污系数按0.8计,生活废水约18.0m3/d,由于项目运营后生活污水排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处理后回用于厂区内部绿化。运营期绿化用水为2L/m2·d,工程绿化面积为8971.1m2,需水量为18.0m3/d,生活污水处理后回用于绿化水量为18.0m3/d。运营期地面浇洒用水为0.5L/m2·d,工程道路及广场硬化面积为5393m2,需水量约为2.70m3/d。工程用水从临近的常年山泉溪流中引水,引水至高位水池后再利用于生活、绿化等用水,总用水量为25.2m3/d。2.7蒸发2.7道路广场浇洒用水4.5损耗22.5污水处理系统生活用水18.0回用于绿化18.0蒸发、消耗、吸收绿化用水上水25.2图2运营期水量平衡图单位m3/d72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本工程建成后属办公、生活、储运等多功能区,无生产项目。在项目建设期为一般土建工程施工,工程的主要影响源及污染物排放情况见图3。噪声、废气生活污水、废气废气、扬尘噪声、废气、扬尘运营装饰工程土建工程场地清理废渣、废水固废、噪声固废、景观、废水固废、废水图3工程工艺主要影响源及污染物排放情况框图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1、大气污染工序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施工扬尘,次要有施工车辆、挖土机等排放的微量SO2、NO2、CO、烃类等污染物,具体产生工序如下:①工程建设中所需砂砾石料筛选等工序产生的扬尘和机械废气;②土石方作业、场区平整及压实等工序产生的扬尘和车辆废气;③钢筋、水泥、砂砾石料等外购材料的装卸、运输和堆放等工序产生的扬尘和车辆废气;2、水环境污染工序工程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废水、降尘用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的污染影响,具体影响工序如下:①混凝土搅拌等工序产生的施工废水;②混凝土浇注体的养护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废水;③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冲洗等工序产生的废水;④施工场地及施工道路等区域的降尘用水;⑤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经类比同类工程,砼拌合用水总量约6.0m372
/d,为工艺用水,主要被工艺消耗,剩余部分通过蒸发形式排放,不直接以液态水形式向环境排放;工程施工期间设备清洗用水3.0m3/d,主要污染物为SS,经沉淀池沉淀后2.4m3/d回用于降尘,剩余0.6m3/d自然蒸发。运输道路、料场等人工洒水降尘用水约2.0m3/d。施工期生活污水主要包括粪便污水、清洁洗涤用水。施工期间生活污水排放量按以下公式进行折算: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t/d—生活区人数—每人每天生活污水量定额,L/d—污水排放系数,一般为0.6-0.9,取0.8本工程施工高峰期施工人员按60人计,施工期10个月。参照《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中西藏地区人均生活用水量75~125L/d,考虑到施工地区为县城地区,人均用水量按80L/d计,则施工期高峰生活用水量为4.8m3/d,施工期生活用水排污系数按0.8计,施工期每日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3.84m3/d。3、固体废弃物污染工序工程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工程弃渣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工程总挖方量约为48820m3,其中表土剥离2879m3,开挖土石方45941m3;项目需要的填方约为48820m3;调配利用方4775m3,其中2879m3剥离表土全部用于工程绿化用土,其余1879m3土石方全部用于道路、广场及场地平整;无弃方产生,无需修建弃渣场。参照其他同类型建筑物产生的废弃材料,按每100m2产生建筑垃圾0.5t计算,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7487.4m2,则总的建筑垃圾量约为37.44t,产生的建筑垃圾运往米林县环卫局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理点处理。工程施工人数按60人计,施工期10个月,产生的生活垃圾量按人均每天0.5kg/d计,产生量约为30kg/d,总产量约为9.0t,用垃圾桶统一收集后,定期运往米林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4、噪声污染工序72
噪声污染主要集中在施工期,施工阶段的噪声主要来自施工开挖、砂石料筛选、混凝土拌和机以及运输车辆等产生的不同声级噪声,具体污染工序如下:①工程建设中所需块石料的筛选等工序产生的噪声;②钢筋、水泥、砂砾石等外购材料的装卸和运输等工序产生的噪声;③基础工程的开挖、回填、平整及压实等工序产生的噪声;④工程建设中的钢筋等材料的切割等工序产生的噪声。一、运营期主要污染工序1、大气污染物本项目运营后大气污染物主要为食堂油烟及车辆进出产生的汽车尾气。(1)食堂油烟食堂在食物烹饪、加工过程中挥发的油脂、有机质热分解或裂解,会产生油烟气。经类比调查,食用油消耗系数按10kg/100人.d(三餐),则本项目建设后食用油消耗量为15 kg/d(按员工150人,按300d/年计),年耗油约为4.5t/a。根据不同的烧炸工况,油烟气中烟气浓度及挥发量均有所不同,烹饪过程中的挥发损失约2.83%,即本项目日产生油烟量为424.5g/d,年产生油烟量为127.4kg/a。按食堂工作5小时计,该项目所排油烟的量为84.9g/h,油烟排放浓度为8.49mg/m3(按风量10000m3/h计)。该项目油烟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所示。表13项目餐饮油烟废气产生及排放情况人数用油指标(kg/100人·d)耗油量(t/a)油烟产生量(kg/a)油烟产生浓度(mg/m3)150104.5127.48.49(2)尾气本项目营地内停车位约30个,汽车在进、出停车场时均为怠速行驶和启动状态,在这种状态时,车辆将有大量尾气排放。根据对其他同类型车库的类比调查和有关资料,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汽车尾气中所含的CO、NOX及HC。(3)发电机废气工程运行期间,在停电和断电期间,需要使用柴油发电机,柴油发电机燃料为柴油,将产生一定的燃油废气,废气中主要含铅化物、CO、SO2等,为无组织排放。2、废水72
废水主要来自于职工产生的生活污水,总排水量为18.0t/d,5400t/a。营地工作人员约150人,生活用水量按150L/d,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为22.5t/d,6750t/a,按照80%排放,则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8.0t/d,5400t/a。3、固废项目建成运行后,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生活垃圾、餐饮垃圾及包装固废。生活垃圾按每人0.5kg/d,产生量为75kg/d,22.5t/a;TBMP配件中心库房在经营过程中将产生少量的包装袋及废弃配件等固废,产生量约0.5t。4、噪声运营期噪声源主要为车辆行驶产生的噪声,噪声级70dB(A)。食堂油烟净化器风机噪声值约为65~75dB之间。发电机噪声级为90dB(A)。72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材料筛选及土石方工程扬尘因气候条件、施工方式、施工机械及施工工序不同而不同,其产生和排放量有限施工机械机械废气少量随设备性能而异运输车辆交通扬尘及尾气少量密闭运输并洒水降尘可减缓运营期食堂油烟8.49mg/m3127.4kgt/a1.7mg/m325.5kg/a汽车汽车尾气少量少量发电机发电机尾气少量少量水污染物施工期清洗废水SS、石油类800mg/L、少量经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于洒水降尘生活污水污水量SSCODcr、BOD5氨氮3.84m3/d150mg/L350mg/L180mg/L35mg/L3.84m3/d150mg/L350mg/L180mg/L35mg/L运营期生活污水污水量SSCODcr、BOD5氨氮18.0m3/d200mg/L400mg/L200mg/L35mg/L经隔油池、化粪池等处理后回用于场区内部绿化固体废物施工期施工人员生产生活生活垃圾30kg/d统一收集后,运往米林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材料加工等建筑垃圾37.44t统一收集后,运往米林县环卫局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理点处理工作人员生活垃圾10kg/d统一收集后,运往米林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72
运营期TBM配件中心库房包装固废及废弃配件0.5t统一收集后,交废品回收公司处理噪声施工期施工机械运输车辆施工作业噪声、车辆行驶噪声随施工期的结束而结束影响运营期车辆、设备噪声65~90dB(A)昼间≤55dB(A)夜间≤45dB(A)主要生态影响一、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基开挖等土建施工势必造成场地原有地表、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施工结束后,随着厂区内加大对绿化的投入,原有生态将会得到加强。因此会对局部生态环境起到改善作用。工程建设期间主要生态影响表现为占用土地、破坏环境、扰动地表、改变原有地貌以及由此引起的局部水土流失影响。1、工程占地影响工程占地主要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性占地,其中永久占地主要为主体工程建筑占地。临时性占地主要为施工生产生活区、堆料场等占地,项目区占地类型主要为企业用地。临时性占地均位于工程征地范围内,不新增占地。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范围界定为场区总面积80024m2。工程占地一览表如表14。表14工程占地一览表单位:m2序号工程内容占地面积占地类型植被覆盖度生态环境影响程度永久占地一一期工程42188.7林地≧40%较小1办公楼651.4林地≧40%2食堂429.52林地≧40%较小31#宿舍楼400.9林地≧40%较小42#宿舍楼355.3林地≧40%较小53#宿舍楼400.09林地≧40%较小61#配电房126.4林地≧40%较小72#配电房60林地≧40%较小8TBM配件中心库房1340.7林地≧40%较小72
9土建实验室1110林地≧40%较小10道路、广场5393林地≧40%较小11绿化工程8791.1林地≧40%较小12一期工程预留用地24240.4林地≧40%较小二二期预留工程用地37835.3林地≧40%较小小计80024林地≧40%较小临时占地较小18砼拌合站150企业用地≧40%较小19砂石堆料场500企业用地≧40%较小20临时仓库200企业用地≧40%较小21临时房屋400企业用地≧40%较小小计1250企业用地≧40%较小工程总占地面积为80024m2,其中本次一期工程占地面积42188.7m2,二期工程预留用地37835.3m2,临时占地面积为1250m2。占地类型均为林地,地表植被覆盖度≧40%。这些工程的施工对土壤结构有一定的破坏,将形成斑块状扩散,影响景观。2、植被破坏影响简要分析施工期对生态影响主要是施工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在工程征地范围内,占地类型为林地,地表植被覆盖度≧40%,工程永久和临时占地会使项目区域的植被受到占压、破坏,施工活动将使植被生境遭到破坏,生物个体失去生长环境。本工程破坏植被面积约80024m2,施工完成后,工程区将进行大面积绿化美化,绿化面积8791.1m2,绿地率将达到11.0%。因此,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和绿化设施的完善,将提高区域生态环境,减缓工程施工带来的植被破坏影响。建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总平面布置,加大绿化面积;同时,保留厂界四周的树木作为绿化树木。采取以上措施后,工程带来的植被破坏影响将降低到最低水平。3、景观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施工期对景观的影响主要是运输车辆在运输材料时,特别是运输沙子、石灰等材料,如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材料的掉落容易对街道的整洁造成影响,因此在运输时材料表面洒水、加盖篷布;运输车辆离开施工场地时,轮胎容易携带泥土,在离开前应清洗轮胎。72
施工区域可能出现渣土、垃圾、扬尘的现象,但施工场地四周设置围墙,并位于场地内,不会对城市景观产生不协调的现象。4、水土流失影响工程施工期的水土流失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过程中土石方开挖、堆渣堆料等对边坡稳定的影响,工程施工将破坏局部地区土层的稳定性,尤其在暴雨较集中的时段施工,容易形成小范围的水土流失。同时,工程的开挖、弃土占地,会对水土保持现状造成一定的破坏,弃土若堆放处置不当,也可能加剧水土流失。因此,为不增加工程所在区域的新的水土流失,需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本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新增的水土流失量采用类比工程法和经验公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预测。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量采用以下公式预测:式中——扰动地表新增水土流失量,t;——预测单元,1,2,3,……,n-1,n;——第i个预测单元的面积(扰动面积),km2;——扰动后不同预测单元不同时段的土壤侵蚀模数,(t/km2·a);——扰动前不同预测单元土壤侵蚀模数,(t/km2·a);——预测时段,(扰动时段),a。根据对工程区建设沿线水土保持状况的分析和实施调查,经研究分析,工程区域地表侵蚀模数约1500t/km2·a,施工期的地表侵蚀模数为约10000t/km2·a。恢复期地表侵蚀模数约4000t/km2·a。工程建设周期为1年,一期工程占地面积为0.042km2。经计算,工程施工将引起水土流失量约420t,新增流失量为357t;恢复期引起水土流失量168t,新增105t。因此,项目所产生的水土流失较小,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大的影响,并且经过场地平整清理、硬化以及绿化等措施后,对控制区域水土流失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5、工程建设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影响分析72
本工程位于保护区的实验区,工程建设活动引起的水土流失、扬尘、施工噪声等可能会对大峡谷自然保护区产生一些影响。(1)施工期对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影响分析I、对森林资源的影响分析拟建设施需占用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的林地,将使保护区林地面积减少约8.0hm2,全部为国家重点特用林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9168km2)的比例为0.00087%。拟建设施占用保护区实验区林地,需采伐占地区域的林木,使保护区天然林资源蓄积减少。经实地调查,参照米林县每公顷立木蓄积量为198.9m3,工程共需采伐活立木蓄积约1591.2m3,鉴于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巨大、植被多为原始针叶林、单位林地蓄积远高于内地,采伐林木蓄积占保护区林木总蓄积的比例微乎其微。从以上比较可见,拟建设施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影响都是非常小的。II、对野生植物资源的影响分析华能派墨管理营地建设,需要清除保护区实验区范围内约8.0hm2森林植被。虽然范围内植被覆盖率相对较高,但植被群落结构简单,主要为山地针阔叶混交林,生物多样性指数较低,且无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这些植被类型和种类在当地的山地地貌中普遍分布。因此,项目设施建设对区域植物多样性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在修建设施区域内,因森林植被的采伐和清除,将造成以林木为主体的植物生物量的减少。同时,区域环境中森林数量和野生植物资源较施工前相对减少,局部区域植被的空间分布会有所改变,但因修建设施范围较小,施工期较短,除修建设施区野生植物遭到彻底破坏外,周边植被基本不会受到影响。III、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72
修建设施对动物资源的影响主要为施工噪音和施工人员活动干扰等因素以及部分区域植被的破坏等,这些变化将对这一范围陆生动物的活动区域、迁移途径、栖息区域、觅食范围造成一定影响。但由于拟建设施区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主要是鸟类、小型兽类和爬行类动物。各种鸟类的活动范围大,飞翔能力强,修建设施对其干扰不大;小型兽类、爬行类动物的生境会因设施建设而发生较大改变,迫使它们向周边区域转移,但由于大多数两栖爬行动物和小型兽类属于夜行性动物,主要在夜间活动,因此,除了白天施工时的直接影响外,夜间可随着环境的变迁而改变自己的活动范围或寻找适合自己生存的新环境。同时,由于施工范围小,修建设施对野生动物影响的范围不大,且影响时间较短,对动物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对当地动物种群结构不会产生明显改变。并且这种影响只是暂时的,施工结束后影响就可消失,它们仍可以回到原来的栖息地。(2)对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拟建设施区域植被主要为山地针阔叶混交林,且由于地处保护区边缘,人为活动频繁,尽管区域森林覆盖率较高,但植物种类组成单一,结构也较为简单,生物多样性指数较低,生态系统的稳定度也不高,与缓冲区和核心区原始性很强的高原高寒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其森林结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度都相差甚远,其保护价值也相对较小。因此,修建设施对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非常小。I、对局部森林生态系统将产生轻微影响修建设施占用林地,原有植被遭到破坏,会使实验区局部森林的生态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工程施工破坏地表,裸露的地面被雨水冲刷后将造成水土流失,进而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局部区域的立地条件。不仅使区域自然体系的生产能力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也使生物组分自身的异质性构成发生改变,使动植物资源受到影响。但这些影响仅限于保护区实验区边缘局部范围,影响面积很小,相对于保护区较大面积的高原山地植被来说,这种影响极其轻微。II、不会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方向拟建设施对占用林地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全面和彻底的,因修建设施,使林地面积、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下降,可能加速局部区域群落的演替。但由于占地面积仅为保护区总面积的0.00087%,设施建设对保护区自然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极其有限,不会影响保护区生态系统的演替方向。同时,在项目建成后,将使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活动得到进一步规范,境内频繁无序的人为干扰将得到有效控制,对保护区森林植被的自然生长和演替将发挥积极作用,更有利于区域高原山地森林的恢复和发展。72
III、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与效益不会受到明显影响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效益主要体现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环境和保护周围其它生态系统等方面。设施建设开挖山体使表土剥离,土层裸露,会造成局部范围阶段性的水土流失;施工过程产生的尘埃,吸附在植物叶表面,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和吸收大气有害气体的能力,从而影响大气质量,但对降雨量、气温变化和空气湿度、雾日等气候因子的影响很小。同时,由于修建设施占用林地面积小,对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以及对环境的保护作用均不会有明显的影响,并且通过拟建设施区域的绿化和异地森林植被恢复,将极大的降低和弥补因项目建设对区域生态功能所造成的不利影响。(3)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影响分析I、对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影响分析根据调查,在拟建设施范围内未发现有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分布,同时,通过加强对建设单位和施工人员的管理和宣传教育等措施,最大限度的防治因设施建设对周边区域森林植被的破坏。因此,项目设施建设对保护区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类和数量不会产生影响。II、对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拟建设施区人为活动比较频繁,野生动物资源相对较少。根据调查、走访和查阅资料,拟建设施区域没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出没。受施工噪音和施工人员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在临近设施建设区周边区域内活动的部分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由于设施建设区域小,施工期短,影响范围小,且可随施工的结束而消除,因此,项目设施建设对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影响不大。(4)对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I、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拟建设施范围内的植被类型主要为山地针阔叶混交林72
,且为中幼龄林,植物多样性指数相对较低,这些植被类型和种类在保护区及周边的中低山区普遍分布。而且这些植被类型的植物组成种类都是周边地区普遍分布的物种,其分布较为广泛,种群数量也非常多。因此,修建设施不会造成任何植物种群在当地的消失,对保护区植物多样性不会产生大的影响。II、对野生动物多样性的影响拟建设施区地处林芝地区米林县派镇,且有公路从一旁通过,人为活动较为频繁,因此,拟建设施区域内野生动物资源相对较少,且主要为小型兽类、爬行类和鸟类,没有发现大型野生动物活动,各种鸟类的活动范围大,飞翔能力强,而且数量较少,设施建设建对其干扰不大。在施工区周边活动的小型兽类、爬行类小动物,由于受到施工噪声和人为频繁活动的惊吓,将远离原来的栖息地,但当工程完成后,它们仍可以回到原来的栖息地。其影响只是暂时的,施工结束后影响即可消失。因此,修建设施对保护区野生动物多样性的影响非常小,既未影响重要野生动物的迁徙通道,也没有破坏重要野生动物的生境,更不会造成任何野生动物物种的消失。相反,在项目设施建成后,区域内的旅游活动将得到进一步规范,保护区内频繁无序的人为干扰将得到有效控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将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将更有利于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二、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对植被的影响本工程建设完成后,营地内进行绿化,绿化面积8791.1m2,绿化率达到11.0%。在施工后期和运营期伊始,场区内原生态植被逐渐被人工种植的植被替代,使场区生态环境稳定性和完整性得到提高;运营期,随着场区绿化植被开始发挥其生态效益后,工程区生态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对控制工程区内的水土流失有较好的积极作用。2、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本工程所在区域不涉及珍稀保护动物的集中分布区,不涉及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迁徙路径等。工程区营生产生活等人为干扰可能对工程区周边野生动物的取食、迁徙、繁衍有一定影响。但工程所在区域周边存在大面积的类似生态环境,不会对野生动物的取食、迁徙、繁衍造成破坏性影响,野生动物将在工程区周围其他区域进行取食、迁徙、繁衍等活动。3、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72
工程建设和运营对区域生态体系的影响主要由部分土地利用情况和植被分布情况的变化造成的。由于工程区在施工期将工程区内的原生态植被全部破坏,在施工后期进行人种植植被对工程区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在运营期基本能够恢复到原有生态系统生产力水平,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较为有限,对区域内各类拼块构成和优势度不产生明显影响,各类环境资源拼块的模地地位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因此,本项目运营期对区域生态体系的完整性没有显著影响,在采取植被恢复、水土流失防治等生态保护措施后,生态影响可得到有效减免,景观生态体系的稳定仍维持现状。4、景观影响本项目建设会在建设期造成一定量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损失,但由于本项目建成后绿地率为11.0%,可形成良好的植被覆盖和较好的植物群落,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一定的补偿和恢复。建设项目实施后,原有景观类型大部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营地为主的人工景观类型。项目建设区域由一个多景观类型变成较为单一的人造拼块类型。在此类型中,虽然提高了景观的连通程度,但是降低了自然和半自然景观的面积,增加了景观类型的单调性。由于建设项目对原有土地利用功能进行较大的变动,原有的人工--半人工、自然—半自然景观类型,为人工景观所代替,且建设前主要由少量的林地和大量的草地等组成,景观的舒适性和美感较差,项目建成后,景观的相融性和舒适性得到较大提高,同时由于人工巧妙布置,极大地增强了景观的美感。建设单位经过合理规划,可以降低建设对项目区域原有景观的不利影响,进而形成更为和谐、美观的景观区域。5、营运期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72
本工程营运期主要活动为营地人员生活,由于本项目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营地人员生活影响范围也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在营地人员生活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生活垃圾如果皮、塑料袋、饮料瓶等,以及生活污水等,这部分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如不进行妥善处理,会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景观、水体水质等造成影响;同时,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范围内,存在大量的林木资源,如果营地人员在生活过程中,不注意防火,乱扔烟头,造成火灾隐患的话,有可能会产生火灾,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林木资源造成破坏等。72
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施工期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局部的,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将影响降至最低,施工结束后,其影响基本可消除。一、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减缓措施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施工场地中拌和站扬尘、堆场扬尘、施工机械废气和运输车辆尾气是施工期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因施工区废气有一定的扩散条件,大气环境自净能力较强,短时间对区域环境空气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造成污染性影响。根据国内外的有关研究资料,施工作业区扬尘的起尘量与挖土机在工作时的起尘量与挖坑深度、挖土机抓斗与地面的相对高度、风速、土壤的颗粒度、土壤含水量等因素有关。对于砂石堆料场而言,起尘量还与堆放方式、起动风速及堆场有无防护措施等有关。在不同的风速和稳定度下,挖土的扬尘对环境的浓度贡献较大,特别是近距离的TSP浓度超过参考标准几倍,个别情况下可以达到10倍。但随着距离的增加,浓度贡献衰减很快,至300m左右基本上满足参考标准。在土壤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其浓度贡献大的区域一般在施工现场100m以内。据资料显示,施工工地的扬尘60%以上是汽车运输材料引起的道路扬尘。道路扬尘量的大小与车速、车型、车流量、风速、道路表面积尘量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在自然风作用下,道路扬尘影响范围在100m以内;在大风天气,影响距离可达200m远。项目200米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目标,距离最近的敏感目标吞白村约1250m。由以上分析可见,施工扬尘主要影响下风向近距离范围的区域,对吞白村基本无影响。2、减缓措施(1)运料道路、堆场的扬尘可用洒水和清扫措施予以抑止。如果只洒水可使扬尘量减少70~80%,如清扫后洒水,抑止效率能达到90%以上。有关实验表明,在施工场地每天洒水抑尘作业4~5次,其扬尘造成的TSP污染距离可缩小到20~50m范围。(2)水泥和细纱运输采用遮盖运输,避免运输期间的跑、漏现象。对施工道路定期养护、维修、清扫,保证路面清洁、运行状态良好。72
(3)对施工机械、车辆定期检修,注意机械车辆保养,使之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尽量使用轻质燃油,并避免燃油的泄漏。(4)对松散的场地及时夯实,临时性用地使用完毕后应尽早将裸露土地进行迹地恢复,避免起尘。(5)避免大风时段的砂石料筛分、砼拌和等高扬尘工序的施工作业,减小对周围居民点影响。在高产尘区的施工人员需加强个人防护,施工作业时需戴防尘口罩等。(6)工程在场区进出口处设置过水设施,过水设施主要为设置一浅水池,水池中铺设草垫,车辆进出时必须经过过水设施,防止车辆轮胎带入带出泥土,减少扬尘的产生。二、水环境影响分析及减缓措施施工期废水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①施工人员排放生活污水;②施工废水;③施工机械机修以及工作时油污跑、冒、滴、漏产生的含油污水。1、施工人员排放生活污水:本工程施工高峰期施工人员按60人计,施工期10个月。人均用水量按80L/d计,则施工期高峰生活用水量为4.8m3/d,施工期生活用水排污系数按0.8计,施工期每日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3.84m3/d,总排放量1.15t。表15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因子CODCrBOD5SSNH3-N污染物浓度(mg/L)35018015035污染物排放量(t/施工期)0.40.20.170.04减缓措施:施工期生活污水修建临时防渗旱厕收集,并做到及时清运,用于浇灌场区周边的植被,不外排,不会对当地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造成影响。2、施工废水工程施工期将产生施工废水,施工废水产生于混凝土拌和、施工机械清洗、砂石料筛分等工序。工程规模小,需清洗设备少,清洗用水按3m3/d计,经类比调查分析,生产废水呈碱性,基本不含有毒成分,但悬浮物含量较高,最高可达3800mg/L。SS对水环境影响时间短、范围小,随施工结束慢慢消失。减缓措施:72
建设单位应指定位置冲洗机械设备,并设置沉淀池,简易沉淀池的尺寸约1.5m(长)×1.0m(宽)×0.7m(深),其上清液可用于施工场地的洒水降尘,剩余部分自然蒸发。3、含油污水含油污水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的修理、维护过程及作业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其成分主要是润滑油、柴油、汽油等石油类物质,其产生量约0.3kg/d。石油类物质在自然条件下特别是在青藏高原原始、高寒的气候条件下降解极其缓慢,一旦进入水体则漂浮于水面,阻碍气水界面的物质交换,使水体溶解氧得不到补给,给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造成威胁;若其直接散排于地表,则会堵塞土壤空隙,影响土壤表面的传质过程,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由于本工程的施工机械较少,大多数施工为人为作业,故含油废水对水环境的影响不突出。减缓措施:施工机械产生的含油污水应禁止散排,本次环评要求在施工营地内设置简易隔油下渗装置处理含油污水,经简单隔油沉降处理后,尽量循环利用或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三、施工噪声影响分析及减缓措施1、施工噪声影响分析①主要施工机械噪声源强施工期主要噪声为各类施工机械的设备噪声,各主要噪声源源强见表22所示,几种噪声源的噪声级范围是75~90dB(A)。本项目夜间不施工。表16工程施工机械噪声源强设备距声源5m强度[Leq:dB(A)]建筑机械挖掘机80-90起重机75-90装载机80-86搅拌机85-95压路机75-86运输车辆自卸重型汽车84-89轻型汽车79-85②预测模式72
1、各种噪声的衰减及屏障效应a距离衰减噪声在传播过程中由于离开声源而产生的声能量的几何扩散的衰减;一般点声源计算公式为(差别自由空间):AD-20式中:——指向性因数b逾量衰减除距离衰减外,其它各种因素引起声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均称为逾量衰减,包括:由于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由地面吸收引起的衰减;由屏蔽物引起的衰减;温度梯度、风速梯度引起的衰减;由于植物、树木等引起的衰减;地面及障碍物反射造成的衰减。2、噪声预测模型=式中:——某独立声源在评价点的声压级,dB(A);——某声源的的声功率级,dB(A);Q——指向性因数;——某声源至评价点的距离,m;、——屏障及空气吸收衰减值;、——地面吸收气候引起的衰减值;——某一评价点出的声压级,dB(A);——第个声源至评价点处的声压级,dB(A);——声源总个数。72
3、预测模型参数选取Q:一般取2,本次噪声模拟过程不予考虑;、:取+=2dB(A);、:本预测未予考虑;:本预测中取20dB(A);:本预测中取0.15;LP:为几个声源在受声点的噪声叠加,dB;②③噪声影响预测根据上述预测模式计算各种噪声源强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级。按照《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有关规定,排放限值为昼间70dB(A),夜间55dB(A),可计算出各施工机械的噪声达标距离,见表17所示。表17主要阶段施工机械噪声预测结果单位:dB(A)声源名称距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10m20m30m40m60m80m100m150m200m300m挖掘机75.069.065.563.059.456.955.051.549.045.5装载机75.069.065.563.059.456.955.051.549.045.5振捣器75.069.065.563.059.456.955.051.549.045.5运输车辆67.559.055.553.049.446.945.041.539.035.5④噪声影响分析从表17可见,在单个施工设备作业情况下,施工噪声昼间在场界20m处可达到相应标准限值。考虑到同一阶段施工各种机械的同时运行,施工现场噪声在施工场界50m处即可达到规定的限值,即昼间70dB(A),工程1km范围内无声环境敏感点,距离最近的吞白村约1.25km,因此,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较小。且施工期影响是短期的、暂时的,一旦施工活动结束,施工噪声也随之结束。为减轻对敏感目标的影响,需要加强噪声防治措施如下:减缓措施:(1)降低设备声级:施工单位应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设备与施工方式进行地基施工与结构施工;经常对施工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因设备性能减退而使噪声增强的现象发生。72
(2)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施工,以减缓局部累积声级过高风险;各高噪声机械置于地块较中间位置作业,离场界的距离应大于计算的衰减防治缓冲距离。(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制订施工计划时间,应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施工单位应征求、听取周围群众的意见,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扰民现象及时予以通报,并接受公众监督,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如确因工艺要求必须连续施工时,应取得相关部门证明并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取得批准后方可夜间连续施工。(4)施工车辆管理:加强施工车辆管理,运输车辆尽量采用较低声级的喇叭,并在环境敏感点限制车辆鸣笛。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场界噪声可以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有关规定,排放限值为昼间70dB(A),夜间55dB(A),故施工期产生的噪声可被周围环境接受。四、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及减缓措施1、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工程开挖的弃方、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如果固体废弃物随意弃置,不加管理,将对区内景观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工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必须严格管理,尽可能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工程总挖方量约为48820m3,其中表土剥离2879m3,开挖土石方45941m3;项目需要的填方约为48820m3;调配利用方4775m3,其中2879m3剥离表土全部用于工程绿化用土,其余1879m3土石方全部用于道路、广场及场地平整;无弃方产生,无需修建弃渣场。参照其他同类型建筑物产生的废弃材料,按每100m2产生建筑垃圾0.5t计算,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7487.4m2,则总的建筑垃圾量约为37.44t,产生的建筑垃圾运往米林县环卫局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理点处理。工程施工人数按60人计,施工期10个月,产生的生活垃圾量按人均每天0.5kg/d计,产生量约为30kg/d,总产量约为9.0t,生活垃圾以有机质成分为主,如果不妥善处理,将会破坏周围的自然景观。72
2、减缓措施(1)土石方不得随意堆放,及时回填土石方或清运至场区内用于场地平整。(2)施工生产生活区中的临时堆料场应做好临时堆土拦挡、苫盖、排水设施和在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场地平整清理,减轻水土流失,减缓土石方料对环境的影响。(3)建筑弃渣主要为废弃钢筋、水泥袋,收集后售废品收购站,不可回收利用的运至米林县环卫局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理点处理。(4)施工期间产生的生活垃圾,用垃圾桶统一收集后,定期运往米林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五、社会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为营地建设项目,占地类型均为林地,不会对居民生产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工程施工对吞白村等敏感点的影响主要是交通堵塞影响,施工高峰期建筑材料的运输将会造成一定的交通堵塞,从而影响吞白村居民的正常出行。但是,只要合理安排运输时间,派专人进行交通疏导,工程带来的交通堵塞影响将降低到最低水平,且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这些影响也将随之结束。六、施工期对地下水影响分析施工期基坑开挖及降排水等施工活动可能对工程区域地下水造成影响。本项目基础挖深约在1.5-1.8m左右,地下水位埋深在5m以下,因此,工程基坑开挖一般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另外,施工期内如果生活污水或者施工废水处理不当,排入基坑,可能造成地下水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项目施工时必须规范作业,将影响降至最低。七、原有主要环境问题和“以新带老”的环保措施1、原有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建设性质属新建项目,根据现场踏勘,工程所在区域附近无重大工业污染源。项目已进行场地基本平整,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为:项目场地基本平整时,破坏了地表植被和林地,破坏面积约80024m2;场地平整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扬尘影响。2、“以新带老”的环保措施72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占地范围周边的地表植被和林地保护;在一期工程施工后期对营地内进行8971.1m2绿化建设,进行一定的生态恢复;同时,建议建设单位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加强营地内的绿化建设,增大营地内的绿化面积。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场地内扬尘的治理,进行洒水降尘和过水措施,减少扬尘对环境的影响。72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一、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1、影响分析营运期废水主要来自于营地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为22.5t/d,6750t/a,按照80%排放,则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8.0t/d,5400t/a。项目生活废水污染物产生状况见下表18。表18项目生活废水污染物产生状况主要污染物废水量(t/a)产生浓度(mg/L)产生量(t/a)CODCr54004002.16BOD52001.08SS2001.08氨氮400.22动植物油800.43生活污水若不经处理而直接排入地面水域,往往会造成水体的污染。2、减缓措施运营期生活污水中的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其余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化粪池处理,经化粪池处理后回用于场区绿化。二、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分析本项目运营后大气污染物主要为食堂油烟及车辆进出产生的汽车尾气。1、食堂油烟影响分析本次建设项目中设有食堂,食堂规模属中型,食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油烟若不经合理处置,会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一定影响,需要积极采取相应治理措施。本项目日产生油烟量为424.5g/d,年产生油烟量为127.4kg/a,按食堂工作5小时计,该项目所排油烟的量为84.9g/h,油烟排放浓度为8.49mg/m3(按风量10000m3/h计)。项目运营期,应对食堂按《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要求进行治理,采用清洁燃料天然气,并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去除率>80%),年排放油烟量为25.5kg/a。按食堂工作5小时计,该项目所排油烟的量为17.0g/h,油烟排放浓度为1.70mg/m3(按风量10000m3/h计),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标准,基本不会对本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空气质量造成显著污染影响。72
2、汽车尾气汽车尾气主要源自出入基地的机动车辆产生的尾气,主要污染物有NOX、CO、THC、TSP等,属无组织排放。由于车辆间断性进出厂区,加之地面大气流动性较强,扩散能力较好,汽车启动、行驶时排放的尾气会很快扩散,基本不会聚集,因此,汽车行驶时排放的尾气对周边的环境影响较小。3、柴油发电机废气工程运行期间,在停电和断电期间,需要使用柴油发电机,柴油发电机燃料为柴油,将产生一定的燃油废气,废气中主要含铅化物、CO、SO2等,为无组织排放。柴油发电机使用时间较短,废气产生量较少,经排气筒排入大气环境中,经大气环境的自净作用后,废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4、减缓措施(1)采用清洁能源,并安装油烟净化器(去除率>80%)进行处理。(2)加强场区绿化工程建设,尤其是院内彩砖停车场附近的绿化建设。(3)使用清洁燃料,同时发电机发电时产生的柴油废气通过排气筒排入大气环境中,排气筒排放高度高出发电机房3m,排放高度约7.5m。三、固废影响分析1、影响分析项目建成运行后,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生活垃圾、餐饮垃圾、包装固废等。生活垃圾按每人0.5kg/d,产生量为75kg/d,22.5t/a;TBM配件中心库房在经营过程中将产生少量的包装袋及废弃配件等固废,产生量约0.5t。工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生活垃圾、餐饮垃圾进行妥善堆存、清运和处置,禁止随意弃置,确保区域环境质量不受到污染影响,以维护营地良好的卫生形象。2、减缓措施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定期清运至米林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TBM配件中心库房产生的包装袋及废弃配件等固废,收集后定期送废品回收公司处理。因此项目建成后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全部得以合理处理,产生的固体废物可以被周围环境接受。四、声环境的影响分析运营期噪声源主要为车辆行驶产生的噪声、食堂风机产生的噪声72
、发电机噪声。(1)预测源强运营期噪声源主要为车辆行驶产生的噪声,噪声级70dB(A)。食堂油烟净化器风机噪声值约为65~75dB之间,发电机噪声级为90dB(A)。(2)预测模式预测选用噪声叠加模式和点声源随距离衰减模式,首先采用噪声叠加模式计算多个噪声源在某一点的合成噪声值,然后利用点声源随距离衰减模式计算距离r米处的噪声值,然后根据预测贡献值和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噪声叠加模式:式中:L总—多个噪声源在某点的叠加声压级,dB(A);Li—第i个声源在某点的声压级,dB(A);n—噪声源的个数。点声源随距离衰减模式:式中:Lr—距声源r米处声压级,dB(A);Lr0—距声源r0米处声压级,dB(A);r—参考位置距声源的距离,m;r0—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3)预测结果分析及评价叠加后的噪声源按90dB(A)计算,叠加后的噪声源经墙体等阻隔后的噪声源为75dB(A),预测结果见表19。表19噪声预测结果表单位:dB(A)经墙体阻隔后的叠加噪声源强距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1m10m20m32m40m60m80m100m150m200m300m75755549.045.043.039.436.935.031.529.025.5由表19可以看出,72
经墙体阻隔后的叠加噪声源昼间在距四周厂界10m处,夜间在距四周厂界32m处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1类标准要求,昼间和夜间均能达标。由于项目夜间设备、车辆几乎不运营,故夜间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柴油发电机房距离东侧厂界约8m,仅在使用柴油发电机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工程东侧厂界噪声超标。工程区周围1000m内无居民点,距离最近的吞白村约1250m,工程运营期产生的噪声对其基本无影响。2、减缓措施本项目产噪设备在生产工艺允许的情况下应选用低噪声型号,风机安装隔音罩,风机进出口与风管采用软连接,风口应安装消声器;发电机安装减振垫和消声器,布设于独立发电机房内等;同时再加强区域绿化,进出基地的车辆禁止鸣笛,严格控制运行速度等措施,对区域声环境影响轻微,可以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1类标准要求。 五、TBM配件中心库房对外环境的影响TBM配件中心库房主要存放TBM隧道掘进机的配件共541件,包括盾体、刀盘、管片拼装机、推进油缸、基本模块、控制块、高压过滤器、润滑系统配件、水系统配件、空气系统配件、电气部件、后配套系统配件等,不存放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物品等。TBM配件中心库房在运营期不存放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物品等,存放的物资与物资之间无化学反应产生,对周围外环境的影响较小。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排放源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72
类型(编号)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期土石方工程施工扬尘避免大风时段施工、洒水降尘作业、避免敞开式运输 不会对区域环境空气产生污染影响,且影响短暂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燃油废气交通扬尘及尾气选用状况良好的动力机械和运输车辆,使用优质燃料,施工道路上洒水降尘运营期食堂油烟采用清洁燃料,并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去除率>80%)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标准车辆汽车尾气通过区域绿化、洒水等措施减少车辆行驶扬尘的排放对区域大气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较小发电机发电机尾气使用清洁柴油,柴油废气通过排气筒排放,排气筒高出建筑物3m对区域大气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较小水污染物施工期清洗废水废水量、SS、石油类等经简易沉淀池处理后用于洒水降尘基本不会对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施工人员生活污水SS、CODcr、BOD5排入防渗旱厕,清掏达标排放运营期食堂废水与生活污水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场区绿化固体废物施工期土石方工程土石方用于绿化与场地平整保持工程区场区整洁,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施工建筑垃圾及时清理施工人员工地生活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市政统一处理运营期工作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市政统一处理处理率100%库房废弃样品集中收集,交废品公司回收处理率100%噪声施工期施工机械运输车辆施工作业噪声、车辆行驶噪声加强设备的维护,合理安排设备位置,夜间不施工对声环境的影响较小72
运营期运输车辆噪声进出应急中心的车辆禁止鸣笛,严格控制运行速度等措施对声环境的影响较小设备噪声风机安装隔音罩,风机进出口与风管采用软连接;发电机安装减震垫,布置于独立机房内对声环境的影响较小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华能派墨管理营地项目业主单位为华能派墨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被占用林地单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且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业主、被占地单位以及林业、国土等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密切协作,明确职责,强化管理。严格按有关程序和规定进行征地的审核审批工作,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监管力度,防止“未批先占”、“少批多占”、“乱采滥猎野生动植物”、“肆意践踏森林植被”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发生。一、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一般生态保护措施(1)严格控制施工期的施工活动范围在工程征地范围内,未随意扩大;(2)施工期间未向工程占地范围外的巴松措和林地中倾倒废物;(3)施工期间未在工程占地范围外的有林地范围内动火煮饭或焚烧废物;(4)妥善处理工程施工期产生的土石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无垃圾、尘土飞扬和土石方随意凌乱堆置以及垃圾遍地狼藉等影响景观环境的现象出现;(5)施工期对开挖的土石方等进行遮盖,防止渣土在大风天气流失;减少在暴雨天气进行土石方施工,并对土石方等进行一定的挡护,减少其水土流失;施工单位应服从项目筹建委员会和当地政府的管理,遵守有关环保规定。2、保护森林生态环境措施I、林地保护措施(1)林业主管部门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及其他保护林地的有关政策法规,严格执行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制度,坚决打击乱占滥用林地行为。(2)设计部门进行工程施工设计时应根据地形、地貌特征,科学合理规划用地,尽可能少占用林地。72
(3)用地单位进行工程建设需要使用的林地,必须依法办理征占用林地手续,并按规定标准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支付林地补偿费、林木补偿费。认真落实森林植被恢复方案,及时进行异地植树造林,尽快恢复森林植被。(4)林业主管部门应随时对林地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防止用地单位或者施工单位擅自扩大林地使用面积,造成林地资源流失。II、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1)森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完善、结构最复杂、生物量最大的生物库和基因库,保护物种多样性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因此,项目建设应尽量减少对森林植被的破坏,并切实加强对区域内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的保护。(2)做好施工人员爱护林木花草、保护野生动物意识教育,大力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做到不乱砍滥伐林木,不随意践踏建设区以外的森林植被,不乱捕滥猎野生动物。(3)对在建设中新发现的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珍稀植物采取就近移植措施。(4)用地单位及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如发现有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动物,不得实施伤害行为,应让其自行离开。施工中如发现有受伤的野生动物,应及时通知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由相应林业主管部门依法处置,用地单位不能擅自进行处理。(5)保护区管理局要进一步加强对项目区周边区域森林及林地的管理力度。特别是在项目施工期间,应增加护林和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人员,以确保该区域野生动植物的安全。III、林地水土流失防治措施(1)在项目施工中,对陡峻坡面应采取科学的护坡设计和处理措施,以防止雨水冲刷造成山体滑坡或泥石流。(2)合理安排施工季节,尽量避免在暴雨季节大规模施工,施工过程中及时恢复表土和地表植被,做好废弃土石方处理方案和综合利用工作。IV、森林植被恢复的保障措施(1)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定期督促、检查森林植被恢复费的到位和使用情况,确保异地造林规划的顺利实施。(2)植被恢复费要做到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3)做好异地造林作业设计,并严格按作业设计进行施工。72
(4)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对造林质量进行全过程监管,加强质量管理,确保“造一片,活一片,绿一片”。3、其它保护措施(1)施工单位应对运输砂石及水泥粉状材料的车辆加盖蓬布以防止材料撒落飞扬。工地应配备洒水车,在干旱季节定时对易起尘土的场所和路面洒水,以减少植物叶面粘附灰尘,保护建设区周边的林木。(2)在施工过程中,对外来木材、板厢等木制品进行检疫,一旦发现有危险的检疫对象,应将所有木制品集中处理或烧毁,杜绝外来病虫害的入侵。二、营运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运营期时,严格处理好生活垃圾,在营地内设置垃圾桶进行垃圾的收集,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清运至米林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严禁垃圾随意在工程区内倾倒,严禁向工程区外林地和农田内倾倒各种废弃物。(2)加强营地内工作人员的环保宣传教育,严禁工作人员在营地外保护区林地内进行野炊、乱扔烟头等产生火灾隐患的行为,严禁在营地外保护区内砍伐树木、挖沙采石等。(3)营地应进行园林绿化,园林绿化既要体现整体性、统一性,又要突出不同场馆的特色和变化。植物种植以乔木为主,扩大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种植比例,同时考虑特定区域功能要求和环境条件,讲求配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以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和景观作用。选用与米林县气候条件相适应的乡土树种作为绿化树种。环境保护组织管理措施1、施工组织72
由业主委托具有招标代理机构,采用招投标的方法向国内招标,实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邀请信得过、靠得住的企业参加招标,在优中选优、强中选强,选择有实力和经验、设备优良的施工队伍进场施工。招标书和施工合同中要有明确的环保条款,施工单位应承诺执行和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提出的环保措施,节约用水用电。建设指挥部还应聘请有资质、有实力重视环保的咨询公司进行施工监理,把好技术关。2、环境管理(1)由于工程区生态环境脆弱,本工程实施过程中应贯彻“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的环保对策。严格界定和控制工程施工、生活活动影响范围,严格控制在施工作业带范围,加强施工组织管理,规范操作,尽量减小施工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和视觉景观的影响。(2)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严格落实环评报告表和审批意见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严格控制工程活动范围,规范施工行为,并检查“三同时”的落实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工程区域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完整性。(3)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应进入旱厕收集,垃圾应入桶集中收集后处理。(4)大雨天不施工,开挖场地与渣、料堆放场地,必须采取防雨水冲刷和防扬尘的临时覆盖措施;晴天时进行必要的洒水和清扫渣土,有效防止扬尘影响和景观影响。(5)认真组织施工安排,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噪声影响大的工程施工应安在白天进行,尽量减少夜间施工强度,高噪声机械运行应尽量避开同一时间使用。(6)建筑材料运输应避开高峰期,减轻现有道路的拥挤程度,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3、环保投资本工程总投资5159.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概算为125万元,约占总投资的2.42%。环保投资一览表见下表20。表20环保投资一览表序号工程和费用名称运营费(万元/a)食堂废水隔油池12.072
水环境保护措施运营期生活污水厕所及化粪池等25.0大气环境保护措施食堂油烟净化器(处理效率80%以上)和抽排风系统2.5噪声保护措施风机隔音罩、发电机减震垫、消声器和独立机房1.5固废防治措施废包装材料和废TBM配件,收集后送废品回收公司处理1.5生活垃圾收集后,定期送至米林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22.5生态加强营地内绿化50.0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监督10.0总计125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项目概况72
华能派墨管理营地位于林芝地区米林县派镇境内,用地总面积为80024m2,分一期和二期建设。其中一期用地面积为42188.7m2,二期工程用地面积为37835.3m2。华能派墨管理营地的使用性质主要以工业、设计、科研为主,主要目的是为派墨农村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服务的。一期工程总用地面积为42188.7m2,其中用于工业仓储场地及库房的工业仓储区用地面积为25060.7m2;用于办公及临时生活用房的临时办公生活区用地面积为17128m2。华能派墨管理营地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为7487.4m2,其中办公楼建筑面积1352.4m2(今后作为监理、设计办公用),食堂建筑面积429.52m2,临时周转宿舍楼建筑面积3068.78m2,配电房建筑面积186.4m2(2个配电房),TBM配件中心库房建筑面积1340.7m2,土建实验室建筑面积1110.0m2;室外附属工程包含挡土墙、道路广场、土石方工程、室外给排水工程、室外电气工程、蓄水池、化粪池和污水处理系统以及绿化工程等工程。另外,一期用地还预留了今后主办公楼的建设用地。工程总投资5159.93万元,环保投资125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2.42%。2、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国务院批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的有关规定,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属于“允许类”因此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的产业政策。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一级标准要求。(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区雅鲁藏布江水体清澈,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类标准要求。(3)声环境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区域环境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72
(4)生态环境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区域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同时处于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工程区内主要生态系统类型为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工程占地类型为林地。本区生态现状基本良好,受地形高差影响,区内植被垂直分布作用明显,但总体上物种组成较为单一,异质化程度不高,区域生态体系的抵抗力不强,稳定性较差。此外,受地理、气候条件限制,区内自然生态体系组成也较为简单,组分生长缓慢,自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弱。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4.1施工期环境影响及措施结论施工人员60人,施工期间的环境污染因素主要为废水、扬尘、固废、噪声及建筑装饰材料等。(1)项目施工期废水包括员工废水和建筑施工废水,建筑施工废水经场地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回用;员工废水排入旱厕,经旱厕收集后用于浇灌场区周围林地,对水环境影响较小。(2)建设施工期间,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机械和运输设备尾气、扬尘等。减缓措施为:定期对地面洒水、设置过水设施等以减少粉尘飞扬现象,运输车辆限速行驶,堆料场加盖篷布,加强对各机械的保养维修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降至最低。(3)施工固废集中收集,有用建筑材料进行资源回收利用,不可回收部分清运至米林县环卫局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理点处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定期运送至米林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较小。(4)施工机械噪声较高,昼间噪声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情况出现在距声源50m范围内,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应采取相应的缓减措施。(5)工程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为对林地的占用和对地表林地的破坏以及水土流失等影响,改变了占地的土地利用性质、破坏了地表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等影响,但工程破坏林地面积占自然保护区面积的百分比很小,对自然保护区的局部森林生态系统影响轻微,不会改变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方向,对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影响轻微。72
4.2运行期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1)水环境: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食堂废水经隔油沉淀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同进入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回用于场区绿化。(2)大气环境:本次建设项目中食堂规模属中型,食堂采用清洁燃料天然气,并安装油烟净化器(净化效率>80%),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标准,基本不会对本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空气质量造成显著污染影响。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有NOX、CO、THC、TSP等,属无组织排放。由于车辆间断性进出厂区,加之地面大气流动性较强,扩散能力较好,汽车启动、行驶时排放的尾气会很快扩散,基本不会聚集,因此,汽车行驶时排放的尾气对周边的环境影响较小。工程运行期间,在停电和断电期间,需要使用柴油发电机,柴油发电机燃料为柴油,将产生一定的燃油废气,废气中主要含铅化物、CO、SO2等,为无组织排放。柴油发电机使用时间较短,废气产生量较少,经排气筒排入大气环境中,经大气环境的自净作用后,废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3)固废影响分析:项目建成运行后,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和废弃包装袋及废弃TBM配件。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运送至米林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废弃包装袋及废弃TBM配件统一收集后,送废品回收公司处理;因此项目建成后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全部得以合理处理,产生的固体废物可以被周围环境接受。(4)声环境的影响分析:本项目产噪设备在生产工艺允许的情况下应选用低噪声型号,风机安装隔音罩,风机进出口与风管采用软连接,风口应安装消声器,发电机加装减震垫和独立机房等。加强区域绿化,进出应急中心的车辆禁止鸣笛,严格控制运行速度等措施,对区域声环境影响轻微,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5、总量控制由本次环评根据污染物总量控制原则,拟建工程运营期总量控制指标为0,不设置总量控制指标。6、评价结论72
本工程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采取的“三废”及噪声治理措施经济技术可行,措施有效,在项目建设时及运营后,对产生污染的固废、粉尘、污水、噪声进行针对性治理,并控制在相应的排放标准之内。工程实施后满足当地环保质量要求。评价认为,在确保各项污染治理措施“三同时”和外排污染物达标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二、建议1、工程建设期间应做到标准化管理,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2、保证足够的环保资金,实施本报告建议的各项治污和生态保护措施;3、加强用水管理,提高节水意识,提倡经济用水,减少浪费水资源;4、协调好地方关系,解决当地就业问题,造福一方百姓。建议在施工期选用当地民工。5、加强营地内的绿化建设工作。7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长沙慧蓝达感光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40吨晒图纸专用粘合剂(vba树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焉耆县集中供热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西安市明城墙区域旅游功能区自行车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50
- 食品有限公司1100万只年活禽宰杀冷藏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江苏华电昆山东部燃机热电联产项目(2400mw级)环境影响报告书
- 某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00万m2陶瓷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沅水高等级航道建设方案环境影响报告书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 纺织助剂环境影响报告书
- 尤尼维讯(张家港)化学有限公司扩建年产1625吨ucattm-j聚乙烯催化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某奶牛养殖有限公司新建奶牛养殖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3页)
- 湖北某染料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分散染料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织染坯布和针织内衣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
- 辽宁调兵山煤矸石2×300mw电厂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炭素制品环式焙烧炉节能技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江西天宇化工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年2,4-二氯苯氧乙酸(2,4-d)系列产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杭州飞虹光缆通信有限公司年产3500吨新型交联电缆料环境影响报告书
- 昆明市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