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 MB
  • 210页

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 2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目录1.总论.........................................................................................................................................................................11.1项目背景.........................................................................................................................................................11.2规划评价依据................................................................................................................................................21.2.1政策、法规、条例、技术导则.........................................................................................................21.2.2相关规划与评价区域的发展计划....................................................................................................31.2.3有关标准.................................................................................................................................................41.3评价技术路线与工作重点.........................................................................................................................51.3.1评价技术路线........................................................................................................................................51.3.2评价工作重点........................................................................................................................................71.4园区开发建设环境影响识别.....................................................................................................................81.5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131.5.1污染控制目标.....................................................................................................................................131.5.2环境保护目标.....................................................................................................................................131.6评价范围与评价等级...............................................................................................................................131.6.1评价范围..............................................................................................................................................131.6.2评价工作等级.....................................................................................................................................142.规划分析..............................................................................................................................................................152.1*****市工业区规划概述.........................................................................................................................152.1.1工业区一期工程规划实施概况......................................................................................................152.1.2工业区用地规划布局及规划土地调整情况................................................................................162.1.3工业区市政及基础设施规划..........................................................................................................192.2规划内容与目标的合理性分析.............................................................................................................252.2.1规划选址与布局的合理性分析.....................................................................................................252.2.2本规划与区域总体规划的协调性分析........................................................................................322.2.3本规划定位与*****都市经济圈的协调性分析........................................................................352.2.4本规划与区域环境资源体系规划的协调性分析......................................................................373.规划区域污染源分析......................................................................................................................................403.1工业园区现状污染源分析.......................................................................................................................403.1.1园区现状废气排放及处理情况......................................................................................................413.1.2园区现状废水排放及处理情况......................................................................................................413.1.3固体废弃物排放及处理情况...........................................................................................................443.2北、东工业园区污染物排放量预测.....................................................................................................443.2.1废水污染源预测.................................................................................................................................463.2.2废气污染源预测.................................................................................................................................493.2.3固体废弃物排放量预测....................................................................................................................503.3规划项目实施后园区污染物总量控制.................................................................................................513.3.1总量控制思路与技术路线...............................................................................................................513.3.2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524.规划区域环境现状..........................................................................................................................................541 4.1自然环境背景调查...................................................................................................................................544.1.1地理位置..............................................................................................................................................544.1.2地形地貌、工程地质.......................................................................................................................544.1.3水文及水文地质.................................................................................................................................554.1.4气候气象..............................................................................................................................................574.1.5生态环境..............................................................................................................................................584.2社会经济环境背景调查...........................................................................................................................594.2.1区域社会经济条件.............................................................................................................................594.2.2**********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614.3规划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614.3.1大气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614.3.2水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644.3.3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684.3.4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694.4现状分析与评价........................................................................................................................................734.4.1环境质量现状分析...........................................................................................................................734.4.2规划方案实施的环境限制因素分析.............................................................................................744.4.3“零方案”影响分析.............................................................................................................................775.规划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795.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795.1.1区域污染气象特征分析....................................................................................................................795.1.2规划项目大气污染影响预测...........................................................................................................865.1.3预测结果及评述.................................................................................................................................905.2水环境影响评价........................................................................................................................................925.2.1工业园区用水可行性分析...............................................................................................................925.2.2一期工业园区排水依托*****市政排水系统的可行性分析...................................................935.2.3北、东工业园区排水去向及比选方案.........................................................................................935.2.4工业园区排水就近资源化利用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985.3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005.3.1项目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1005.3.2运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1025.3.3小结.....................................................................................................................................................1055.4固体废物管理处置措施及环境影响分析.........................................................................................1055.4.1工业园区现状固体废物处置措施效果分析..............................................................................1055.4.2北、东工业园区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及环境影响分析.......................................................1065.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075.5.1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影响分析.........................................................................................................1075.5.2景观生态影响分析..........................................................................................................................1095.5.3对园区周边可能受影响的敏感区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145.5.4小结.....................................................................................................................................................1156.公众参与..........................................................................................................................................................1166.1公众参与方法..........................................................................................................................................1166.2公众参与结果...........................................................................................................................................1162 6.2.1调查结果............................................................................................................................................1166.2.2小结.....................................................................................................................................................1217.规划园区的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救援体系...........................................................................................1227.1北、东工业园区环境风险识别...........................................................................................................1227.1.1环境风险评价目的.........................................................................................................................1227.1.2环境敏感要素识别.........................................................................................................................1227.1.3园区行业风险事故概述................................................................................................................1237.2环境风险影响因素识别........................................................................................................................1247.2.1物质危险性分析及评价标准.......................................................................................................1247.2.2环境风险源识别..............................................................................................................................1287.3环境风险预测与评价.............................................................................................................................1307.3.1风险事故预测类型.........................................................................................................................1307.3.2甲醇事故风险预测.........................................................................................................................1317.3.3硫化氢泄漏风险预测.....................................................................................................................1377.3.4油类罐区火灾爆炸风险预测.......................................................................................................1397.3.5事故救援引起的环境风险分析...................................................................................................1417.3.6系统波动引起的环境风险分析...................................................................................................1417.4环境风险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理机制..................................................................................................1427.4.1各类环境风险事故防范处理措施...............................................................................................1427.4.2区域环境安全应急体系.................................................................................................................1487.4.3应急响应...........................................................................................................................................1527.4.4应急保障...........................................................................................................................................1577.4.5后期处理...........................................................................................................................................1587.5环境风险评价小结.................................................................................................................................1598.北、东工业园区环境保护对策分析.........................................................................................................1608.1规划区域宏观环境战略与循环经济模式.........................................................................................1608.1.1规划区域循环经济模式分析.......................................................................................................1608.1.2规划区域宏观环境战略分析.......................................................................................................1648.2规划园区污染源、污染物控制方案的综合论证............................................................................1698.2.1园区规划项目大气污染物控制方案..........................................................................................1698.2.2北、东工业园区内废水资源化利用及排水方案分析...........................................................1728.2.3北、东工业园区噪声控制方案...................................................................................................1748.2.4北、东工业园区固废处置及综合利用方案.............................................................................1758.3北、东工业园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1768.4北、东工业园区规划环境保护项目实施要点................................................................................1788.4.1北、东工业园区环境保护措施实施要求.................................................................................1788.4.2北、东工业园区环境保护措施投资估算.................................................................................1789.监测与跟踪评价............................................................................................................................................1809.1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跟踪...........................................................................................................1809.1.1规划实施至今的实际环境影响....................................................................................................1809.1.2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设想及建议...............................................................................................1809.2项目实施后跟踪评价方法与计划.......................................................................................................1813 9.2.1评价时段............................................................................................................................................1819.2.2跟踪评价指标体系..........................................................................................................................1819.2.3跟踪评价内容...................................................................................................................................1849.2.4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方法.................................................................................................................1849.3环境监控计划..........................................................................................................................................1859.3.1园区企业污染源监测计划.............................................................................................................1859.3.2环境质量监测计划.........................................................................................................................18610.环境管理........................................................................................................................................................18910.1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18910.1.1机构设置的目的...........................................................................................................................18910.1.2环境管理机构的的组成...............................................................................................................18910.1.3环境管理机构职责........................................................................................................................19010.2环境管理内容........................................................................................................................................19210.2.1环境综合管理..............................................................................................................................19210.2.2园区企业管理................................................................................................................................19411.执行总结........................................................................................................................................................19711.1北、东工业园区规划、开发建设现状及环评编制背景..............................................................19711.2规划方案分析.........................................................................................................................................19711.2.1工业区选址布局的合理性分析.................................................................................................19711.2.2与区域总体规划的协调性分析.................................................................................................19811.2.3与环境资源体系的协调性分析.................................................................................................19911.3规划区域环境现状................................................................................................................................19911.3.1环境资源现状................................................................................................................................19911.3.2环境影响敏感目标........................................................................................................................20111.4规划项目实施的预期环境影响..........................................................................................................20111.5工业区规划环境保护对策...................................................................................................................20211.6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20511.7总体评价结论........................................................................................................................................2054 1.总论1.1项目背景为全面落实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中央关于加快*****和*****发展的战略部署,2005年8月,*****党委作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工业化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加快结构优化升级和优势资源转换步伐,建设西部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和优势矿产资源转换基地,提升工业整体水平,确立工业主导地位,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具体落实、*****党委重大战略部署,加快市新型工业化步伐,促进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依托资源、区位、环境政策等优势,增强竞争实力,按照战略部署及*****“两线四片”的工业布局思路和“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提高集中度”的布局要求,在*****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投入建设*****北、东工业园区、大黄山煤焦化基地和四个*****场的特色工业园建设,实现工业经济快速、高效的发展。*****工业区的建设正是落实“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具体步骤,关系到市工业的总体发展速度,对工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市工业区开发已具雏形,工业区一期工程已完成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并有部分企业入驻,今后将作为*****市建成区的一部分,纳入城区范围;二期工业园区分为北、东两个工业园区,分别位于*****市*****、*****,是*****市工业园区未来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最近由**********市政府、*****城乡规划设计院修编完成的《**********市工业区总体规划》,将北、东两个园区作为*****工业区,重新界定了*****北、东工业园区的内容。1 根据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委托********************,就工业区(以往称为二期园区),即北、东两个工业园区的规划内容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该规划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我单位在收集有关资料、现场踏勘调查及熟悉现有规划文本的基础上,完成了该规划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报告书根据评审会专家意见修订后,报主管部门审批。1.2规划评价依据1.2.1政策、法规、条例、技术导则(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3)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5)《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2 (16)《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17)《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8)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19)国环发〔2005〕114号附件《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20)国家发改委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21)*****党委《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22)环保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新环财发[2005]407号;(23)《开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2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2003);(2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大气环境,地面水环境,声环境,非污染生态影响》。HJ/T2.1~2.3-93,HJ/T2.4-1995,HJ/T19-1997,1993.09,1995.11,1998.06;(2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27)《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1.2.2相关规划与评价区域的发展计划(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2003年10月;(2)*****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市工业区总体规划》,2006年3月;(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1月;(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5)《**********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3 年3月;(6)《*****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11月;(7)《*****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8)《*****化工工业园总体规划》;(9)《*****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月;(10)《*****准东地区煤电煤化工产业带发展规划纲要》,**********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经济贸易委员会,二〇〇七年一月;(11)《**********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12)《*****都市圈发展战略研究》;(13)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合同及其他相关资料。1.2.3有关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IV类标准;(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II、III类标准;(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三级标准;(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9)《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二级标准;(10)《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级标准;(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二级标准;(1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标准;4 (13)《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II、III类标准;(14)《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1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16)《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1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996);(18)《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1.3评价技术路线与工作重点1.3.1评价技术路线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5 园区发展规划初收集相关规划、环保政现场踏勘,初步环步分析策、法规等有关资料境现状调查识别主要环境影响,拟定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重点、评价方法等编制园区开发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环境现状调查、监测、评价公众规划方案分析污染源分析参与总量控制与产业引入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预测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规划综合论证与环境保护措施修改规划目标或规划方案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选择或放弃规划方案编制园区开发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实施监测与跟踪评价图1-1*****市工业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6 该图中,技术路线主要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2003),并参考《开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的要求,调查范围、评价指标及预测内容以前者为主,污染源调查及预测计算等工作方法借助后者已成熟的经验,紧紧抓住项目特点开展评价。其评价主线为:重点结合*****北、东工业园区的环境现状和开发特点,从环境背景出发,根据环境历史资料和必要的补充监测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依据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区域资源特点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识别、筛选出该区域开发建设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以规划及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为依据,结合区域发展总体规划进行的资源需求预测分析,筛选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推荐适合规划区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总量控制规划、产业准入条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1.3.2评价工作重点根据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规定,结合区域开发的实际情况,本次评价工作重点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1)规划及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分析。目前已形成的*****工业区为“一区三园”,一期工业园区纳入建成区,北、东工业园区形成“一区两园”,是未来工业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各园区根据环境功能及经济组成划分出不同的产业,通过统筹规划、调剂余缺,实现园区价值提升。同时工业区也是*****经济圈的有效组成部分,合理的产业划分和布局方案是本规划方案论证的重要部分。(2)规划项目污染源及园区污染防治对策分析。对*****北、东工业园区在规划阶段根据产业划分规划了行业类型,本评价要在入驻行业范围的基础上对规划区范围内企业的类型、污染因子、影响范围、7 程度及主要的污染物进行估算、论证分析,结合该区域的环境特点,找出敏感的环境风险及污染影响因素,并给出切合实际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及污染防治对策。(3)现有企业环境风险及入园准入条件分析。正在规划中的北、东工业园区所在的*****市是*****市的后花园,工业区的建设及企业入驻的环境风险影响到了园区内企业的选择及布局。掌握入驻企业的环境风险状况,根据环境特点,严格控制入园条件,是控制污染和降低风险的关键。(4)水环境影响分析。位于区域水环境系统末端的*****市水资源较为紧缺,工业区远期水资源的保证率有赖于区域水资源重新规划和平衡,排水受纳区相对不敏感,对水环境的影响既要充分利用水环境容量,经济合理地治理水污染,又要重视工业节水和废水的资源化利用。(5)大气环境影响分析。从发挥*****市优势资源条件和维护区域环境功能而言,应着重考虑规划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对邻近居民区的影响。1.4园区开发建设环境影响识别从规划目标及园区滚动开发现状分析,工业区中北工业园区主要依托*****市及周边资源,以绿色、环保、经济、节能为发展原则,重点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棉纺织、塑料化工、制药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基础能源、建材及新材料工业等;东工业园区主要依托*****丰富的石油、煤炭等资源,重点发展对市经济带动力强的石油化工、煤化工、煤焦化、造纸、印染等产业。从上述产业内容看,北工业园区主要为依托农产品及服务与经济的污染较轻的一、二类产业,东工业园区为依托资源优势的污染较重的重化工类行业。基于两园区引入行业类型的不同,其环境影响类型、8 程度、范围也有所区别,本项目的环境影响也是主要基于园区入驻企业的行业类型及园区环境容量来确定。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影响识别采用核查表法,在核查表中,按时间顺序将开发活动分为选址、设计、建设和运行阶段,并从总体上进行衡量;确定的环境资源参数包括了自然物理资源、自然生物资源、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特殊国家利益等五个方面:开发活动在不同阶段对环境资源参数的影响程度分为非显著影响和显著影响两类,后者又分为影响小、影响中等、影响严重三种情况,见表1-1。9 表1-1*****北、东工业园区环境影响因子识别表影响环境资源非显著显著影响对环境的影响因素利用价值的行为影响小中大A.由于开发布局对环境的影响由于选址引起的不必要的环境损失由于合适的防护距离可避免危害邻1.足够的防护距离√居2.过量的交通危害道路畅通社区经济和社会经济值的损失√3.对邻近区域的危害对邻近居民及农田的危害√4.对邻近财产的影响对邻近财产的影响√5.工业排水问题工厂和邻近区域的水污染√6.社会影响邻近居民的不满√由于不好的规划设计引起的不必要B.与规划有关的环境问题的环境损失1.总体规划布局布局对环境保护不利√2.废水排放破坏水质影响使用,浪费水资源a)受纳水体环境的敏感性在较敏感的情况下危害较大√适当控制能达到经济价值并更b)排向城市污水管道√好的保护环境c)处理水资源化利用具生态效益的循环经济模式√地下水、地表水、水质、土地3.固体废弃物排放与大气质量变坏在主要使用地下水的地方损失a)地下水使用敏感度√最大b)固体废弃物类型水、陆地、大气质量损失·生产过程中的污泥和废生产过程中的污泥和废物处理√物处理过程中的污泥过程中的污泥·无害废物/垃圾/灰处置不当引起扬尘√·有害固体废物有害固体废物√c)联合处理经济且简化监测√4.废气排放地区大气质量损失a)社区/区域大气的环境大气混合物不易扩散的地方危√敏感度害最大特征废气污染物排放对居住区b)污染物排放类型√的大气质量及人群危害5.有害材料处置(在工厂对职工和邻居的危害√和运输中)6.噪声与振动危害工厂和邻居√7.工业区的排水系统污染外溢危及园区及临近区域√10 续表1-1*****北、东工业园区环境影响因子识别表影响环境资源非显著显著影响对环境的危害利用价值的行为影响小中大C.建设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在环境资源方面不必要的损失1.交通问题交通问题√2.对工人的危害伤害工人a)事故包括火灾和爆炸事故包括火灾和爆炸√b)有害材料的处置有害材料的处置√c)流行疾病危害流行疾病危害√3.土壤腐蚀及水土流失土壤损失和水质恶化的影响√4.噪声与振动对工人和邻居的危害√5.尘与气体尘与气体√6.施工中的监测条例建设行为对环境的危害√D.在正常运行中的环境问由于管理和维修较差引起的环境题损失1.环境污染物环境质量的损失a)液体污染物土壤、水体质量的损失√b)固体污染物土地、水质的损失√c)气体污染物大气质量损失√2.对附近居民和财产危害对邻居、财产和旅游者的危害a)噪声与振动噪声与振动√b)尘/气体/大气污染物尘/气体/大气污染物√c)有害材料处置对职工和邻居的危害√d)交通堵塞交通堵塞√e)环境生态的破坏环境生态的破坏√3.足够的健康与安全内容对健康、安全经济状况危害a)有害材料的控制有害材料的控制√b)常规体检常规体检√c)受伤人员赔偿受伤人员赔偿√5.环境管理体系没有完成设计目标√6.运行中合适的监测计划由管理带来的危害√E.总体上环境衡量珍贵的不可取代的环境资源损失1.珍贵不可替代资源消耗自然资源及能源不合理使用√2.旅游及社会经济方面的社会公众忧虑及引发冲突√损失11 从上表中列出相应的识别因子,列入显著影响较大的4项,中等显著影响以上的16项,需进行重点分析,并将其列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点;列入显著影响小的24项,作为一般性评价和评述;对于非显著影响一般不做评述。通过核查表可看出:A类开发建设行为属宏观选址行为及生产布局,由于*****市工业园区属“滚动开发”性质,一期工程规划较早且已进入全面开发,北、东工业园区作为未来开发的主要方面,其用地范围已确定,工业园区选址、布局问题基本已解决,此阶段主要的环境问题在于工业区设置后用地功能的合理划分,入驻企业的合理布局与园区环境污染防治问题。针对影响本项目的重要因素水环境问题、大气污染、生态功能维护与重建问题,在此阶段要解决的主要方面是:确定严格的项目入园条件,通过划分合理的功能分区及产业布局,缓解实施规划园区对*****市人居、旅游、娱乐功能的影响。B类开发建设行为是与规划有关的环境问题,与规划及布局阶段有关,其中关心的主要环境问题或环境保护方面是:实施规划后土地功能的调整问题,生态功能维护与重建问题、大气污染防治问题,工业废水排出后的处理利用问题。C类环境问题是开发建设过程中问题。在这一阶段处于显著影响的因素不多,需重点关注的方面主要在于加强施工建设中的管理、控制可能出现火灾、爆炸等事故风险及防止含尘气体对施工人员及周围人群的伤害。D类环境问题是区域发展正常运行中的环境问题。在这里需重点考虑解决园区环境保护对策问题,严格执行本项目入园的企业准入条件及环境管理体系的配套建设,除重点评价对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外,还需要重点分析项目污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及可能形成事故污染和环境风险的可能。12 E类问题是整体环境问题。分析的重点是能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以及涉及到旅游资源及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问题,也是本项目环评延伸问题,要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规划环评角度予以分析。1.5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1.5.1污染控制目标本项目主要污染控制要求在于通过划分产业、合理布局、规范入园及对污染源的有效控制,避免规划实施后可能对水环境、生态功能、旅游资源及人居环境的污染影响、危害和环境风险。1.5.2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主要的环境保护目标是园区办公区及园区外*****城区居民,及本项目排水影响到的水环境、生态环境。环境保护要求为:大气环境质量保护目标: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控制在二级。水环境质量保护目标:工业园区取用水资源不致对下游农业、生态用水产生明显影响;工业园区排水经处理后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并满足处理水排放及利用区环境质量目标。声环境质量保护目标:园区内声环境及临近商业、办公、居住区等敏感区分别达到相应的声环境功能的要求。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保护目标:最大可能的实现固废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体现循环经济的思想,最大程度地实现综合利用。1.6评价范围与评价等级1.6.1评价范围*****北、东工业园区分别位于**********市北、东方向的*****、13 22*****。北工业园区用地面积34.5km,东工业园区用地面积27km,工业区总用地61.5km2。评价范围以两园区规划用地范围为本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控制区域。噪声评价范围包括基础控制区域及邻近周边居民区;环境空气评价范围包括基础控制区域,并沿规划区边界延伸至边缘居民、农田区;水环境、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自基础控制区域扩大至排水沿线猛进干渠、老龙河、沙山子水库、沙漠区及废水资源化利用区域。1.6.2评价工作等级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市工业区水环境、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按照三级评价内容要求执行;声环境、生态环境评价等级按照三级评价执行,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参照建设项目按二级执行。14 2.规划分析2.1*****市工业区规划概述2.1.1工业区一期工程规划实施概况2.1.1.1一期工业园区开发现状2003年编制的《*****市总体规划》已规划了工业区的基本雏形,即目前的一期工程范围。*****北、东工业园区一期工程位于*****市主城区的行政中心的北部,同时也位于天山--猛进水库--城市中心区--未来新城区的中轴线上,成为城市发展方向上的重要节点,园区总用地面积约301hm2。根据*****一期工业园区规划,园区从功能上被化分为4个区:科技服务区机械、建材、化工区食品加工区、纺织、医药、金属结构综合区。*****工业园区一期工程规划自2001年开始实施,目前已引入企业6类13个,实现投资额近亿元,工业园区已完成“七通一平”,给企业入驻园区创造了有利条件。按照*****市总体规划及近期新的部署,一期工程范围地处城市向北发展的延伸范围,目前可以纳入城区。待今后由一期工程继续向北发展后,再规划新的城区范围,远期规划与北工业区村成一片。2.1.1.2*****工业区实施背景*****市凭借其与西部重点城市*****的紧密联系以及自身良好的工业基础和自然环境,迎接我国产业大调整的同时,主动参与到招商引资的竞争中去,这就需要形成一个积极开放的、高品位的、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而工业区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规划建设,成为城市形象的直接窗口。作为城市经济建设、招商引资的排头兵——*****市工业园区的建设,将对全市工业企业的产业重组起积极的作用。一期园区划入城区后,北、东工业园区作为独立于城区外的两个区块,是*****北、15 东工业园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本次评价的规划内容。2.1.2工业区用地规划布局及规划土地调整情况2.1.2.1工业区规划内容及用地范围(1)规划期限及规模本次规划的基期年为2005年,规划期限为2005-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5年-2010年;中期为2011年-2015年;远期为2016年-2020年;2020年以后为远景规划。(2)规划用地范围北工业园区区位于*****城区北部,紧邻城区。呈南北走向的狭长地带,面积34.5km2。东工业园区位于**********东侧,面积27km2,距离北工业园区约8km。北工业园区规划范围东至造纸厂西侧,西至*****市与*****交界,南面至热电厂界以南500m,北面由*****与*****界线沿五检路向西至14村居民点交至*****与共青*****交界处,形态基本为长方形。东工业园区规划范围为**********东侧,南侧距离甘莫公路约7.0km,西侧距离凤凰路约4.0km,形态基本为长方形。工业区区域位置见图2-1。(3)规划区人口规模规划工业区总用地61.5km2,参考周边工业园区及现状园区人口密度1300人/km2,预测未来由于工业技术的改进,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工业区人口密度下降为800-1000人/km2,则规划期末工业区总人口规模为5万人。其中:北工业园区用地面积34.5km2,人口为3万人。东工业园区用地面积27km2,人口为2万人。2.1.2.2北工业园区用地布局16 (1)工业用地园区分三个组*****布置工业,三个组*****依据距离城区的远近和风向关系按照工业污染程度大小分配工业项目。甘莫公路以南的组*****靠近城区,布置综合污染较小的工业,如绿色食品加工业、轻纺业、果蔬加工业等,作为农副产品加工区,力争建设成为传统农业+高科技农业+农业深加工+观光农业+农业生态环境的现代农业新概念、新形态和新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甘莫公路以北分为两个组*****,其中东部组*****布置机械制造、建材加工等工业项目,西部组*****布置畜产品加工等工业项目。2道路及工厂之间设置林带隔离。工业用地总面积1657.3hm。(2)仓储物流用地规划仓储物流用地分两处,一处结合粮食储备库在其周边布置仓储物流用地,为园区提供原材料运输服务。此处位于甘莫公路与新五蔡路交汇处,交通优势突出。可以依托吐-乌-大高速公路、乌-奇公路发展成为区域的物流仓储中心和与物流相关的服务业基地。(3)居住用地居住用地布置在中心区东南侧,主要考虑远期能与城市结合发展。居住用地采用多层公寓的居住小区形式,小区内布置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基本服务设施,为居民营造一个舒适、卫生、优美的生活环境。居住用地面积77.4hm2。(4)配套公共服务用地园区中部甘莫公路与新五蔡路交汇处布置园区配套服务中心。此处位于园区中心,且有猛进干渠穿越,利用其独有的环境及便利的交通集中布置行政办公、商业服务、休闲娱乐、医疗卫生等。商业服务功能包括超市、宾馆、银行等;休闲娱乐包括人工湖、公共绿地、文化活动中心等。配套公共服务用地面积75.3hm2。(5)职工居住选择17 根据预测,园区规划期末人口将达到3万人。园区紧邻*****城区,园区中心距离城区约12km,近期职工居住可考虑在城区内解决,远期职工可在规划居住区内解决。2.1.2.3东工业园区用地布局(1)工业用地园区分三个组*****进行建设,组*****各自形成鲜明特色,相关产业集中发展,形成积聚效应,也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概念。南部组*****发展石油化工下游产品加工等产业;中部组*****发展煤化工产业;北部组*****发展造纸、印染业。工业用地总面积21698.4hm。(2)仓储物流设施规划考虑到化工类仓储的危险性,同时又考虑到交通运输的便捷性,将其布置在规划区的东侧,远离*****,同时位于甘莫公路的直线延伸段上,交通便利。规划仓储用地面积为94.0hm2。(3)居住用地居住用地结合*****部布置,远景考虑与**********村接成为一个整体,统一发展。居住用地采用多层公寓的居住小区形式,小区内布置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基本服务设施,为居民营造一个舒适、2卫生、优美的生活环境。居住用地面积35.6hm。(4)配套服务用地规划依托*****部建设园区配套服务中心,提供行政办公、商业服务、休闲娱乐等功能。商业服务功能包括超市、宾馆、银行等;休闲娱乐包括公共绿地、文化活动中心等。配套公共服务用地面积15.8hm2。(5)职工居住选择根据预测,园区规划期末人口将达到2万人。园区紧邻*****部,距离*****市约20km,近期职工居住可考虑在**********和*****市18 内解决,远期职工可在规划居住区内解决。2.1.2.4用地调整计划(1)工业区建设用地的解决途径①土地置换,大力推进散、小、乱的*****向中心*****或城区(*****村)搬迁,促进小康*****建设和*****场小城镇建设。②根据“**********北、东工业园区规划选址可行性报告”中提出的工业区耕地占补平衡原则。具体措施:A结合“500工程”建设和缴纳耕地开垦费,增加耕地开垦面积。B开展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增加有效耕地面积。C大力实施“节水农业工程”,收复弃耕地,增加造地面积。③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促进土地的流通,鼓励土地置换,制定土地的使用制度。④集中紧凑地进行园区的开发和建设,做到开发一片、建成开发一片,对长期闲置不用的土地限期收回土地的使用权,提高土地的经济性。(2)*****建设用地解决途径工业区包括*****五村、七村、九村、十村、十二村、十四村的部分或全部区域,规划将这些*****进行整合,逐步向中心*****或城区(*****村)搬迁,其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3)殡葬用地解决途径规划区甘莫公路南侧有一处墓地占地约0.4km2(600亩),根据*****市领导批示精神,要求近期不再安排殡葬墓穴,实施绿化,远期考虑迁移,其用地调整为公共绿地。2.1.3工业区市政及基础设施规划2.1.3.1给水规划(1)用水量估算本规划区主要用水量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绿化用水和道19 路浇洒用水。总用水量见表2-1。表2-1规划园区用水量统计用水量用水量(m3/d)(万m3/a)近期356741302.10北中期618432257.27工业园区远期1003553343.01近期378221380.50东中期766342797.14工业园区远期1286014693.94近期734962682.60合计中期1384775054.41远期2289568036.95(2)水厂规划在北区工业园及东区工业园南面各建一座水厂,根据已计算的用水量,北区工业园水厂规划供水规模分别为:近期:35000m3/d,3/d,远期:100000m3/d,东区工业园区水厂规划供水规中期:60000m模分别为:近期:40000m3/d,中期:80000m3/d,远期:120000m3/d。2.1.3.2排水规划(1)污水量估算北工业园区污水量近期:27040m3/d,中期:46480m3/d,远期:66280m3/d。3/d,中期:59160m3/d,远期:东工业园区污水量近期:29184m99660m3/d。(2)排水体制排水体制采用不完全分流制,雨、雪水就近排入边沟、边渠,浇灌人行道边的树木或绿化带;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园区下水道,排水管道采用截流干管布置,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20 (3)污水处理厂工业区目前无污水处理厂。北工业园区地形南高北低,地面坡度约为1.5‰,西高东低,地面坡度约为0.6‰,规划在北工业园区北面沙山子水库以南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用于处理北工业园区的污水。另外,在东工业园区北面再建一座污水处理厂,用于处理东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要求的三类标准,冬储夏排。在工业区北面有大片的荒漠,污水近期用于荒漠灌溉绿化,远期可考虑污水回用,用于园区灌溉绿化,使污水资源化,既能缓解水的供需矛盾,又可减轻水污染程度。(4)排水管网工业区排水管线布置充分利用地形自然坡度,采用截流干管的布置方式,由于工业区地形较为平坦,因此,排水管网应充分利用南北向1.5‰的自然坡降,靠重力流排向污水厂,最终经泵提升进入处理构筑物。2.1.3.3供热规划(1)热负荷计算经计算,北工业园区总热负荷为434.93MW(621t/h),其中建筑采暖热负荷为341.6MW(488t/h),工业生产热负荷为93.33MW(133t/h)。采暖全年耗热量为3.16×106GJ。按三期建设分配,近期为1.35×106GJ/a,中期为2.06×106GJ/a,远期达到3.16×106GJ/a。工业生产用汽量近期为49t/h,中期为83t/h,远期为133t/h。东工业园区总热负荷为388.70MW(555t/h),其中建筑采暖热负荷为301.7MW(431t/h),工业生产热负荷为87MW(124t/h)。采暖66全年耗热量为2.8×10GJ。按三期建设分配,近期为0.9×10GJ/a,中期为1.65×106GJ/a,远期达到2.8×106GJ/a。工业生产用汽量近期为40t/h,中期为73t/h,远期为124t/h。21 (2)热源及热媒①北工业园区在北工业园区内拟建一座2×50MW热电厂,根据《**********热电厂工程(2×50MW)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设计年限为2010年,选用两台双抽凝汽式供热机,在采暖期0.98MPa、0.196MPa用汽由两台机同时供给,非采暖期0.98MPa用汽由1台汽机供给,另一台按纯凝汽工况运行。选用三台230t/h自然循环煤粉炉。年供热量为2.93×106GJ。热电厂设计能力除满足本园区的近期、中期热负荷外,还应该考虑为东工业园区提供少量的工业用汽的热负荷。当远期热电厂供热量不能满足规划用热需要时,考虑扩建热电厂。将规划区划分16个供热分区,园区内热力网热媒采用高温蒸汽为一次热媒,建16座换热站,各用汽企业由换热站直接引出蒸汽管道供生产用汽。②东工业园区在规划区内拟建一座集中供热锅炉房,由于工业热负荷仅占总热负荷的30%,因此选用三台100MW的高温水锅炉,主要供给建筑采暖之用,而工业热负荷则由北工业园区的热电站提供,供热输汽管道沿甘莫公路输入东工业园区。将规划区划分15个供热分区,热媒采用130/70℃高温水为一次热媒,建15座换热站,将高温水换成95/70℃低温水直接供给建筑采暖用热。(3)供热管网工业区内建筑采暖和工业用汽供热管网均以枝状布置,聚胺脂保温直埋敷设。2.1.3.4燃气规划规划区气源采用天然气。天然气用户主要考虑为居民用气及公共建筑用气,工业用燃料主要为煤。22 考虑居民用气量、公建用气量、工业用气量、未预见用气量在内,总用气量为:北工业园区:33近期为4326Nm/d(158万Nm/年);中期为8652Nm3/d(316万Nm3/年);远期为12979Nm3/d(474万Nm3/年)。东工业园区:近期为2595Nm3/d(95万Nm3/年);中期为6490Nm3/d(237万Nm3/年);33远期为8652Nm/d(316万Nm/年)。(2)气源天然气气源由吐哈油田供给,从*****市由南向北供给工业区。(3)燃气管网在规划区内天然气管道布置为环状。燃气管道采用中压一级供气方式,至楼栋调压箱,调至低压后供给各燃气用户。2.1.3.5供电规划(1)总用电负荷①北工业园区总用电负荷估算:规划最大计算负荷为9.00万kw。②东工业园区总用电负荷估算:规划最大计算负荷为6.99万kw。规划变电站容量为87000KVA。(2)电源①北工业园区规划电源3座,分别为中部110kv变电站,容量为6.3万kw,电源由*****110kv变电站引入;南部热电联产发电机组,容量为2×5万kw;北部菱花自备发电机组,容量为3万kw。三座电源相互之间由110kv电网联络。②东工业园区供电线路由西边110kv电网引入,园区西部拟建110kv变电站。23 (3)供电方案①北工业园区中部110kv变电站分六个回路向园区供电;北部菱花自备发电机组分五个回路向园区供电;南部热电联产发电机组分五个回路向园区供电。②东工业园区110kv变电站分十四个回路向园区供电。供电线路采用10KV架空线,在主要道路上可单杆双线架设,线径采用240mm2,线路主要设在道路的东、南侧。线路走向详见电力电讯规划图。2.1.3.6环卫设施规划*****工业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平均15t/d,高峰时20t/d。要求全部采用集装箱机械化装运,推广垃圾袋装化。粪便经三级化粪池无害化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系统,化粪池污泥运往粪便处理场集中处理。对垃圾逐步从卫生填埋法过渡到分类收集、焚烧、无害处理。规划垃圾转运站13座,规划在北区工业园北部及东区工业园外围近沙漠地带建设垃圾填埋场2处。2.1.3.7防洪规划园区的防洪标准应达到50年一遇,猛进水库的校核标准为百年一遇,其下游的各排洪通道的过洪能力均不低于20年一遇的标准。恢复头屯河城区以南河段的过水能力,在沙梁子拦洪坝处建设分洪联合闸,沿乌五公路和城区规划西环路新建排洪渠,村通头屯河和与市区西侧的二桐苦沟,并在与冯家海子的交会处建设分水闸,使二桐苦沟成为城区西侧的排洪通道,减少头屯河泥沙进入猛进水库的量。恢复老龙河三个庄分洪闸及以下至柳子庙跌水段的行洪能力。按相应的过水要求扩大渠系的行洪能力,特别是猛干,八一干渠,沙山子引水渠的行洪能力。24 2.2规划内容与目标的合理性分析2.2.1规划选址与布局的合理性分析2.2.1.1规划园区选址的合理性分析(1)工业区选址要素的符合性分析①政策与规划的符合性根据*****“十一五”规划及*****市总体规划精神,要设立*****工业区,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分别设立不同的工业园区,由此确定了*****北、东工业园区选址的区域。北工业园区处于*****市发展向北扩展的延伸线上,由于行政区域的阻隔,目前未能与*****城区相村。规划实施后,*****市远期的发展方向,则是将北工业园区逐步与建成区相村,形成与一期园区紧密结合的工业新区,北工业园区的选址符合城市北扩的方向。本规划实施后,北、东工业园区可分别与*****市城区、**********梧桐镇相村接,构成具有居住、办公等城市功能的工业新区,纳入统一的城镇管理系统。依托现有城镇设施并通过规划使之完善,工业区选址符合*****城镇化建设要求。②区域环境功能的符合性北工业园区、东工业园区所在位置分别位于*****市城区、101*****北侧和*****部梧桐镇北侧,是未来城市、城镇发展的方向,土地利用功能原为以荒漠为主的未利用土地,中间有数量不等的农田、零星居住用地、工矿企业用地等。本规划工业区需要成片土地进行规划和布局,并须考虑到规划、建设、运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只有在现有农用土地进行置换后,工业区用地功能方可满足建设工业区的要求。从北工业园区选址区域气象条件因素分析,各风向频率比较平均,人口较为稠密的*****城区不在北工业园区的常年主导风向下风方位,该园区规划建设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对城区影响较小。25 **********梧桐镇处于东工业园区常年主导风向下风向的侧风方位,大气污染物排放对镇区居民及办公人群会有一定影响。这是选址的不利因素。划分出工业区后工业区与公建区、生产设施与敏感人群具有相应的防护距离,以控制环境风险与噪声影响,不会成为选址的限制性因素。③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市北临沙漠,北、东工业园区排水经处理后,灌溉期可用作园区绿化灌溉,非灌溉期将沙漠作为最终归宿。由于沙漠面积较大,无人群及敏感目标分布,处理水灌溉沙漠还会带来一定的生态效益,故沙漠地区作为园区排水的最终去向是较为适宜的,可有效控制水环境影响,并可节约大量的污水库建设投资。这也是选址的优势之一。北工业园区南侧的*****市城区,东工业区南部**********梧桐镇公建、居住人群,是本规划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对园区企业污染源进行有效控制和控制工业区、公建居民区适当防护距离后,对上述敏感目标的大气环境影响也可得到有效控制。在采用一定措施后,工业区固体废弃物、噪声也可得到有效控制。如上所述,工业区选址有利于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对梧桐镇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是其不利因素,采用各项环保措施后污染物可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目标可达性较好。(2)工业区选址后土地利用与置换***************市的发展是以农业起步的,逐渐过渡至以农为主、各业并举的局面,历经多年开发后,市域范围内除沙漠外,已不存在可供规划工业区的大面积的成片的未利用地,本规划划出工业用地,则会出现挤占已利用的农田、耕地或居住用地的局面,规划范围内原有土地使用功能改变,土地利用格局从农业用地格局转变为工业、城市用地格局。26 根据“**********北、东工业园区规划选址可行性报告”,经多次现场踏勘确定了北、东工业园区选址范围,两个园区确定用地范围均存在土地功能的改变,对用地功能在规划中进行了调整。在本环评及今后实施规划、投入建设过程中也将对其功能进行进一步的划分,这也是本规划必须正视的问题。本规划工业区中北工业园区用地面积34.5km2(51750亩),其中22耕地面积12.7145km(19071.8亩),东工业园区占地面积27km(40500亩),其中耕地面积5.123km2(7685亩),两园区合计占用耕地26756.8亩,而*****、*****已没有增加耕地的土地后备资源。有鉴于此,**********市国土资源局对规划工业区土地的使用也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制定了土地置换计划,对工业区建设占用的2.67万亩耕地计划放在有土地后备资源的*****场,实施此计划后,方可实现与总体规划中提出的工业区耕地占补平衡原则。(3)工业区选址的合理性综述综上所述,工业区选址中,充分考虑了*****市工业化进程、工业区定位及环境功能要求,工业区的规划与建设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十一五”规划及*****城镇化建设要求。工业区选址中经过多次现场踏勘及论证,在市域范围内划出整片土地,根据所在区域环境特征及工业企业分布情况,进行了产业布局划分,使选址更符合资源、能源条件及环境功能要求。对工业区占用农用地的情况,在*****范围内,采取逐步置换的做法,在开发中使工业区范围用地功能逐步达到规划目标。工业区临近沙漠,选址有利于水污染控制,东工业园区选址有不利于*****部梧桐镇环境空气质量的因素,采用各项环保措施后污染物可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目标可达性较好。根据各方面因素分析,工业区的选址是基本适宜的。2.2.1.2规划园区产业定位及划分的合理性分析27 (1)工业区产业发展定位在*****经济工作总结表彰会上,“调高调优农业、做大做强工业、拓宽搞活服务业”已作为今后*****经济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的主要思路。强调要有增强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国家关于工业化的大战略构想下,紧密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工业化发展的有效机制,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化进程,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努力做到“五个结合”:要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要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要与发挥*****的集*****化优势相结合;要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相结合;要与信息化相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根据这一思路,*****工业区定位为:北疆地区重要的农畜产品资源加工转化基地、绿色食品深加工基地、机械装备制造基地;石油下游产品加工、煤化工及矿产资源加工生产基地;首府工业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区,与首府和内地项目配套互补开发区域。(2)工业区选址及“一区两园”的开发模式规划区所在的绿洲带地处冲洪积扇下部,依托于天山融雪形成的水环境系统末端,农用地范围较大,水资源供给保证率低,生态环境脆弱,决定了工业区不可能集中村片大规模发展,而采用轴线带动的组*****式发展,规划根据工业类型、交通便捷程度和水资源情况,采用“一区两园”的开发模式,将东工业园区布置在*****东侧,远离城区,同时污水经处理,且符合环保要求后,可就近排入沙漠。北工业园区结合城区布置,两园区通过甘莫公路村接,交通便利。(3)北、东工业园区功能定位及产业划分根据总体规划,北、东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分别是:北工业园区主要依托*****市及周边资源,以绿色、环保、经济、节能为发展原则,重点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棉纺织、塑料化工、制药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基础能源、建材及新材料工业等。28 东工业园区主要依托*****丰富的石油、煤炭等资源,重点发展对市经济带动力强的石油化工、煤化工、煤焦化、造纸、印染等产业。北工业园区地处城区中心区所在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开发力度较大,周边环境较为敏感,排水条件优于一期工业区,劣于东工业园区,产业组成以依托农产品资源优势及开拓服务业的一、二类企业为主。东工业园区所在的*****用地条件较好、排水条件优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稍低、周边环境相对不敏感,确定产业组成以能发挥*****丰富的石油、煤炭等资源优势的产业为主,重点发展对市经济带动力强的石油化工、煤化工、煤焦化、造纸、印染等产业。上述产业多为污染相对较重的三类产业,在环境相对不敏感的东工业园区设置此类项目,便于集中控制污染和减少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与本次工业区规划相对应,已经实施的一期工业园区乃至其中的中小企业创业园区,则充分考虑了环境的敏感性,发展产业以轻污染、轻环境风险的绿色、环保类产业为主。根据上述分析,工业区产业定位和划分是基本适宜的。2.2.1.3规划园区布局的合理性分析(1)工业区内部产业组成分工的合理性分析本规划对工业区的一区两园中,对承接工业进行了细致的分工,使北、东工业园区的功能更加明晰,产业组成更加明确,在工业区内部实现了合理的产业分工。根据本规划,按循环经济模式要求,本评价推荐了北、东工业园区内部产业分工及与外围*****市、*****等相关城市的关系。可参见图8-1,图8-2。(2)东工业园区引入重化工类产业项目的合理性分析①化工类项目集聚优势及发展脉络29 国外早期的化工布局比较分散,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迫切要求化工生产采用最经济的模式。因此,发达国家化学工业逐步集中,形成大型化学工业园区。有数十家甚至数百家化工企业,通过适当分工可以避免恶性竞争,各企业间上下游原料互供,通过管网相村输送,使中间环节减少,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集中建设,统一供应,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另一方面,“三废”经各企业预处理后,统一由园区有关设施集中处理后合格排放,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部分装置计划检修或出现意外,也可相互调整原料加以解决,不会造成大的市场波动。通过上述及其它一系列综合优化和协同措施,使园区内企业的生产成本降到最低,提高了其市场竞争力。因此化工产业向园区集聚已成为一个必然趋势。本规划东工业园区建设即是基于这一原理,通过大量项目的分工及相互衔接,依托矿产资源优势,建设重化工类项目,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目前,在我国化工行业正处于大规模结构调整、向园区集聚发展的过程中,本工业区规划项目定位要清晰,保持专、特、新的特点,突出特色。要遵循园区发展的内在要求,以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加强规划、管理、引导和服务,使园区有序地健康发展,不盲目集聚。对园区拟设项目和产品,要选择具有市场优势的发展方向,生产具有代表性特征的个性产品。②与区域重化工项目的衔接作为*****都市经济圈的一部分,项目区域的重化工项目主要是基于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为主线的石油化工、煤化工、煤焦化、氯碱化工等产业,在本规划投入实施前后,区域内已在酝酿并投入实施的重化工基地有:i米东化工园区,位于东工业园区以东约20km,包含原*****石化、中泰化学工业园、原*****企业及综合加工区在内,以石油化工、盐化30 2工为主线向下游延伸的综合化工基地,面积约100km,现状工业产值约700亿元(其中主要来自于*****石化)。ii阜康重化工基地,位于东工业园区东偏北向约60km,以奇台、吉木萨尔、阜康等地金属资源、煤炭资源为依托,园区以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煤电铝、煤焦化、煤化工、石油天然气后续精加工等产业为发展重点,包括以煤焦化、煤化工及下游产业为主线的煤化工基地,2面积约260km,现状工业产值约50亿元。iii石河子北工业园区,位于石河子市区以北,东距*****市100km,主要布局重化工及其下游产品和与之相配套的辅助产业,并重点构建以电力能源为基础支撑,以氯碱化工、煤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为主导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其中包括以实施循环经济为主的天业化工产业为主线,以盐化工为主的天业化工园区。“十一五”期间,园区将形成120万吨聚氯乙烯、100万吨烧碱、128万吨电石、60万吨煤制甲醇、10万吨聚丙烯等生产规模。园区面积约31.2km2,现状工业产值约70亿元。项目所在的*****市距区域内石油、金属、无机盐、煤炭资源产地较近,具有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煤焦化的必要条件,但由于区域内已形成各类有特色的大的重化工园区,东工业园区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煤焦化等产业可能出现与上述各工业基地产业雷同及抢原料的现象。比如,东工业园区原考虑到以盐化工为主线的氯碱化工产业,就由于石河子化工园区在这一方面发展得较快,在*****内部统筹考虑而放弃。另外,*****石化在*****石油工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决定了近期大的石油化工装置不大可能在除米东化工园区之外的其他工业园区上马。综合上述分析,东工业园区拟重点发展的石油化工、煤化工、煤焦化等重化工产业要参与到区域的产业整合中去,避免与其他园区重31 复设置的生产装置和工艺产品,应主要放在石油下游产品、煤化工下游产品等方面,积极推进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3)北、东工业园区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分析从大的功能分区而言,*****工业区的北、东两个园区均处于城镇的扩展方向上,工业用地和其他用地功能根据现状分布、产业组成进行了重新划分,规划布局是较为合理的。对北、东园区内部规划布局,将工业区和生活、公建区分别设置,中间以防护绿地隔开。生活设施分别依托于*****城区和*****部梧桐镇,除东工业园区工业用地的布设可能对主导风下风向侧风方位的梧桐镇产生不利影响外,规划园区的内部布局相对合理。综上所述,无论是产业布局、东工业区发展重工业还是北、东园区内的规划布局都是较为合理的。2.2.2本规划与区域总体规划的协调性分析2.2.2.1*****市工业发展战略及总体目标根据*****市总体规划及“十一五”规划精神,要进一步加快城镇基础工业发展。发展城镇基础工业,加大城镇供水、供热、供气、排污、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投资,继续完善工业园区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已入驻的中药材加工、油脂、农药、复合肥、建材、食品等企业的建设步伐,坚持“以园养园”,构建“造血型”园区。把*****市作为*****市产业承接区,主动接纳环保型产业转移和产业配套,尽快形成专、精、特、新企业集群。在园区内,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坚持“扶优扶强、环保低耗”的原则,按照合理布局、强化管理、资源节约、清洁生产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支持引导规模企业建立企业产品研发中心,全面提升企业的技术运用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市长远的目标定位是:现代生态型人居城市、首府后花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32 一期工业园区近期的规划目标是:以帅府建材、*****联兴、国润等项目的启动带动园区的招商引资,通过绿化景观的设计规划创造园区优质的生态环境,逐步形成高效、集约的高品质园区空间,促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结合市实施的“一主两翼”的工业发展布局,重点打造北、东两大工业园区,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城市工业,使之成为农畜产品、矿产资源的加工转化区和*****市产业转移承接区,参与其产业分工,与*****城市经济圈相结合,重点发展*****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建立有基地支持的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区,成为*****城市经济圈产业延伸发展和结构调整一个新的增长焦点,通过区域产业圈的形成与*****互动发展。按照*****“两线四片”的工业布局思路和“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提高集中度”的布局要求,坚持“突出重点、重点突破、扶优扶强、梯次推进”,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十一五”末,GDP以2005年为基数年均增长超过60%以上,力争培育产值超5亿元企业2家,超亿元企业5家;培育3-5家国家和级高新技术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业区在*****市的产业集中度达到70%以上;工业区民营经济比重达到60%以上;工业区升格为级工业区;不但把工业区建设成为投资项目承载区,还要成为财政收入的主产区、居民就业的集中区、城市建设的新型区、体制创新的实验区;对市经济发展形成强大的带动、辐射、聚集和孵化功能。2.2.2.2本规划与*****市总体规划的一致性*****市总体规划中拟订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到2005年全市GDP达到9.5亿元左右,人均GDP达到8500元左右;……到2005年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增加值比重调整为16:36:48……”目前已基本实现,总体规划中制定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目标,并拟定了一期工业园区的雏形。33 后来,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一期园区规模已完全不能满足需要,对工业区进行重新规划和定位已势在必行。完成了工业区的总体规划,*****市社会发展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和工业化联系在一起的,新型工业化正是实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必要步骤。城镇体系的完善也是和工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次工业区规划拟定的北、东工业园区是完善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总体规划的进一步延伸,是与总体规划精神基本协调一致的。2.2.2.3本规划与*****、*****市十一五规划的符合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规划了依托*****市发展工业化的构想,本规划是与该规划的相关内容相一致的,符合规划精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关于工业区规划与建设的内容如下:“加快城镇基础工业发展。按照市场化运作,发展城镇基础工业,提高效益。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加大城镇供水、供热、供气、排污、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投资。建设*****2×5万千瓦年发电6亿度的热电厂”。“充分发挥工业园区产业聚集功能。做好园区功能分类,扩大规模,并向梧桐镇延伸。一是继续完善工业园区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已入驻的中药材加工、油脂、农药、复合肥、建材、食品等企业的建设步伐,提高签定项目合同履约率,尽早达产出效益。二是建设二期34km2的工业园区,建设绿色食品加工、机械装配及电力基地。三是构建梧桐镇化学工业基地,入驻年产20万吨聚氯乙烯、石油下游产品开发等化工项目。创新工业园区管理模式,坚持“以园养园”构建“造血型”园区。把*****市作为*****市产业承接区,主动接纳环保34 型产业转移和产业配套,尽快形成专、精、特、新企业集群。力争把*****市工业园区升格为级工业园区”。本规划切合*****市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工业区的具体规划内容。工业区建设是和*****市十一五规划精神相一致的。2.2.3本规划定位与*****都市经济圈的协调性分析2.2.3.1规划区周边城市概况(1)*****市*****市总人口208.2万人,总面积12000km2,2002年进出口贸易额11.1亿美元,占全疆80%以上。*****资源丰富、名胜众多,且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现已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窗口。(2)**********总面积11726km2,发展定位是生态旅游城市。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磷、石灰石、陶土、芒硝等上百种,尤以煤炭、石油储量最为丰富。(3)**********总面积9570km2,目前已与*****市村成一片,与东山区合并后成为*****。该市资源丰富,矿产达20多种。米泉以盛产优质大米而闻名西北大地,已经建立起优质米、蔬菜、瓜果、畜牧业四大生产基地。(4)**********总面积7964km2,该市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丰富。2004年12月,党委、人民政府作出了在不涉及*****、昌吉回族自治州行政区划调整的前提下,成立*****党委、加快推进*****经济一体化的重大战略部署。目的在于优化组合资源、项目、资金、技术、信息、基础设施等各种经济要素,将昌吉州、**********市土地、矿产资源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与*****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优势进行战略35 层面的整合,为促进区域经济迅速扩张、经济结构快速升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产业集群优化组合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2.2.3.2本规划与*****都市经济圈的协调性分析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已进入到城市群规划阶段,*****目前正在规划以*****为中心,昌吉、米泉、阜康、*****、吐鲁番、石河子共七城市组成的*****城市经济圈,并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在*****城市经济圈中,*****及周边地区是*****城市化最高的地区,其有限空间的人口及经济总量聚集,使生态系统不堪重负,环境恶化,城市生态“饥渴”日甚,已影响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经济发展。目前*****市迫切希望获得一片具有蓝天碧水和清新空气的良好生存环境,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突出和加强商贸城的地位,已将一、二产业的外迁和发展卫星城镇作为发展规划的重点。在*****都市圈规划中进一步明确:在“一核两轴四个副中心”的总体布局下,*****市作为四个副中心之一,要以旅游为先导,以能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机械装备制造、塑料制品等为支柱产业,建设成为都市圈外圈层北副中心。在“一圈三带”(即*****都市圈,北疆、南疆铁路沿线发展带及沿边境城镇发展带)的城镇体系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下,明确提出在北疆铁路沿线发展带上,以*****、昌吉州为中心,建立石油、天然气化工、有色金属基地,依靠科技进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产业选择上应立足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外向型产业。在优化工业结构上,要大力发展石油及石油天然气化工,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加大轻工、机械、冶金、建材、化工、医药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从全疆来看,*****建市后,将成为全疆20多个城市之一、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之一、5个军垦城市之一。*****市将与全疆其他城市一起构筑全疆城市经济,参与全疆城市体系分工协作,肩负起带动地域36 经济发展的任务。在*****都市经济圈中,*****参与的分工协作也包括区域工业的布局。本规划定位*****工业区为:首府工业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区,与首府和内地项目配套互补开发区域。是与*****都市经济圈的发展目标协调一致的。2.2.4本规划与区域环境资源体系规划的协调性分析2.2.4.1本规划与区域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的协调性**********市具有极具开发前景的矿产资源。垦区内矿产种类全,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煤矿15个,贮量2.95亿吨,大黄山煤矿年生产煤焦能力分别达300万吨和70万吨,是煤焦生产基地。盐池地质储量982.8万吨;芒硝储量262万吨,叶腊石储量150万吨。此外,还有铬铁矿、石英砂、膨润土、珍珠岩等矿产。本规划东工业园区的煤化工、盐化工项目,正是基于*****乃至周边的矿产资源优势开发的工业项目,本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不足,*****工业区的规划和建设完善了产业链,将会促进本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力度。2.2.4.2本规划与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性本规划两园区占地面积大,要求建在相对开阔平坦的地方,但在*****市域范围,本规划两园区均牵涉农用地功能转为建设用地问题。其中北工业园区用地面积34.5km2(51750亩)中耕地面积12.7145km2(19071.8亩),东工业园区占地面积27km2(40500亩)中耕地面积5.123km2(7685亩),两园区合计占用耕地26756.8亩,而*****、*****已没有增加耕地的土地后备资源。为此,**********市国土资源局对规划工业区土地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制定了土地置换计划,对工业区建设占用的2.67万亩耕地计划放在有土地后备资源的*****场,实施此计划后,方可实现与总体规划中提出的工业区耕地占补平衡原则。在现阶段,规划内容主要限于未利用的荒漠及戈壁滩地,严禁在37 农用地建设工业企业,仅在将农用地按国家规定完全置换后方可考虑作为工业用地进行村片开发。除较为敏感的农用地置换外,园区有大量未利用戈壁荒滩。根据提出的“凡是利用戈壁、荒滩、荒地从事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进行开发建设的,可以免交土地使用费”的优惠政策,可享受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土地使用成本低,用地手续办理便捷。区域内2土地较为平整,开发建设成本低。园区规划占地面积约61.5km,土地较平整宜于开发,适于工业项目建设。两园区可用的荒地面积完全可满足近期用地要求。2.2.4.3本规划与区域水资源统筹分配的协调性(1)水资源供给量分析规划工业区供水地表水源为猛进水库,到2006年随着“500”西3延干渠工程建设的完成,*****灌区新增地表水4200万m/a;置换地表水量8000万m3/a,合计通过“500”西延干渠供*****市地表水可达到1.22亿m3/a。猛进水库上游的地下水水源地可开采6000万m3/a。3合计地面与地下可供出水量为1.82亿m。扣除猛进水库现供*****、*****、103*****农业生产用水量为8900万m3/a,城市现状用水300万m3,这样工业区可供水量尚余0.9亿m3。3本规划北工业园区总用水量为3343.01万m/a,东工业园区总用水量为4693.94万m3/a,两工业园区合计总需水量为8036.95万m3/a,小于0.9亿m3的可供水量。因此工业区用水量可以得到保证。(2)区域水资源统筹分配的协调性分析按上述计算,规划工业区用水量可以保证。但实际上,存在着远期保证率不足的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该水资源量是经过大区域水资源统筹分配取得的,另一方面由于项目区地处区域水环境系统下游地区,任何上游用水量项目的增加都会给区域水资源带来诸多未定因素,加剧区域水资源供给的紧张态势。38 上述水量中,猛进水库现供*****、*****、103*****农业生产用水量要维持在现有用水规模8900万m3/a不再增加,在*****市域范围进行控制;城市用水量300万m3/a也要严格控制;通过“500”西延3干渠供*****市地表水量1.22亿m/a要符合引额济乌工程水资源统筹分配计划,这也是目前保证远期工业区用水主要的未定因素。按照以上内容,工业区用水量已纳入**********市水利局主持修编的*****市水利规划,该规划还要进一步与区域水资源规划接轨,并需报、*****水利主管部门确认。总之,大区域分配调水为本规划园区建设提供了供水可能性,园区建设又存在着水资源的制约因素,必须通过园区清洁生产、节水农业、农用水置换、区域统筹等措施,保证园区远期用水。39 3.规划区域污染源分析3.1工业园区现状污染源分析本次*****规划工业园区分为两部分,即北工业园区与东工业园区。北工业园区主要依托*****市及周边资源,以绿化、环保、经济、节能为发展原则,重点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绿色食品深加工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建材加工业等。东工业园区主要依托*****丰富的石油、煤炭等资源,重点发展对市经济带动力强的煤化工、煤焦化、造纸、印染等产业。根据现场的实际调查并结合相关的资料,本评价对北工业园区和东工业园区现有的企业及生产污染物类型进行分析。现有企业及污染源调查表见表3-1、3-2。表3-1*****市北工业园区现有主要企业类型与污染源调查表主要污染源序企业名称项目名称号废水污染源废气污染源*****菱花生物科技有谷氨酸钠生产过程产生*****天达生物制限公司年产10万吨氨的高浓度废水,各种洗涤废发酵工艺废气,8t/h热风炉产生1品有限公司基酸生物工程产业链水,溶液蒸发浓缩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燃煤烟气项目第一期工程的冷凝液,生活废水*****中基番茄制品有*****中基番茄制限责任公司*****分公2清洗水、冷却水、生活废水2台20t/h的蒸汽锅炉品有限责任公司司2000t/d番茄生产线项目表3-2*****市东工业园区现有主要企业类型与污染源调查表序主要污染源企业名称项目名称号废水污染源废气污染源*****宇美经贸有限公司50000t/a漂白棉浆、稀释清洗棉*****宇美经贸两台6t/h的蒸汽锅炉1高级漂白板(一期10000t/a高级浆、压榨过程中产生的废有限公司产生的废气漂白棉浆板)项目水、生活废水*****中基番茄石河子中基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清洗水、冷却水、生活废3台6/h的蒸汽锅炉,2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维特分公司2700t/d番茄生产水1台10t/h的蒸汽锅炉司线改扩建项目40 3.1.1园区现状废气排放及处理情况北、东工业园区目前已有、在建的主要有4家企业,废气主要来源于生产用燃煤锅炉产生的粉尘、SO2等大气污染物,目前各企业均采取了相应的环保措施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现状园区内的工业企业废气产生情况及处理情况见表3-3,3-4,3-5,3-6。表3-3北工业园区内现状废气污染源处理情况一览表燃料燃料使用量序号单位名称污染源处理措施类型t/a*****天达生物制发酵废气、1台8t/h热风炉PSX型湿式喷雾旋流脱硫1煤8164品有限公司废气、锅炉房排放的烟气除尘器*****中基番茄制2煤20448锅炉房排放的烟气高效多管除尘器品有限责任公司表3-4东工业园区内现状废气污染源处理情况一览表燃料燃料使用量序号单位名称污染源处理措施类型t/a*****宇美经贸有1煤63082台6t/h锅炉FCT-120B脱硫除尘器限公司*****中基番茄制2煤66783台6t/h、1台20t/h锅炉高效多管脱硫除尘器品有限责任公司3.1.2园区现状废水排放及处理情况现状园区废水主要有:工业废水、清洗水、循环冷却水、生活污水。目前各企业均设计有污水处理站,其中中基公司的废水处理达标后,用于农田灌溉,*****天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废水经过处理后进入城市下水管网,*****宇美经贸有限公司的废水处理后,排入沙漠。园区内废水排放及处理情况见表3-7,3-8。41 表3-5北工业园区内现状的工业企业废气产生情况一览表烟尘SO2工业粉尘排放口参数序废气量排放速率单位名称污染源排放浓度排放量排放浓度排放量排放浓度排放量烟囱高度出口直径烟气温度号万Nm3/am3/hmg/m3t/amg/m3t/amg/m3t/amm℃发酵废气24110*****天达生物制品有限公11台8t/h热风炉废气984921.084.59.261060.1251.2195司锅炉房排放的烟气8618221.093.890610586603.0130*****中基番茄制品有限责22台20t/h蒸汽锅炉1032723.7920014.190065.4601.8180任公司3合计130468113.3711.5表3-6东业园区内现状的工业企业废气产生情况一览表烟尘SO2工业粉尘排放口参数序废气量排放速率单位名称污染源排放浓度排放量排放浓度排放量排放浓度排放量烟囱高度出口直径烟气温度3/am3/h号万Nmmg/m3t/amg/m3t/amg/m3t/amm℃2台6t/h蒸汽1*****宇美经贸有限公司820060093.517.4048088.98400.8195锅炉3台6t/h,1*****中基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2台10t/h蒸汽1372229.2612040.8790059.83451.8195司锅炉3合计2192258.27148.8142 表3-7北工业园区内现状废水排放及处理情况一览表CODCr用水量排水量序号单位名称废水类型排放去向万t/a万t/a排放浓度排放量mg/m3t/a1*****天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148.5生产及生活污水118.883209.0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进入城市下水管网2*****中基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51.12生产及生活污水24.84500124.2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合计199.62143.64333.2表3-8东工业园区内现状废水排放及处理情况一览表CODCr用水量排水量序号单位名称废水类型排放去向万t/a万t/a排放浓度排放量mg/m3t/a1*****宇美经贸有限公司23.9生产及生活污水19.615022.98进入污水处理站,冬季用于堆冰,夏季灌溉2*****中基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42.0生产及生活污水36.0406.04146.17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3合计65.955.6169.1543 3.1.3固体废弃物排放及处理情况现状工业园区内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污水处理系统排放的污泥、锅炉灰渣、番茄皮籽、生烂番茄、棉渣、糖渣、生活垃圾等。其中工业废物基本上可以全部综合利用,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运往*****市垃圾填埋场处置。固体废弃物排放及处理情况见表3-9,3-10。表3-9北工业园区内现状固体废弃物排放及处理情况一览表序单位名称废渣名称产生量组成特征分类处理措施号锅炉灰渣12858综合利用*****天达生物制品糖渣9360饲料出售1一般废物有限公司污水站污泥1788堆肥熟化后返田生活垃圾143.8运往*****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生烂番茄、番生烂番茄、番茄皮籽、锅炉灰渣均生烂番茄、番*****中基番茄制品茄皮籽5000可综合利用,生活垃圾运往*****2茄皮籽一般废物有限责任公司锅炉灰渣951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6.93合计30077.7表3-10东工业园区内现状固体废弃物排放及处理情况一览表序单位名称废渣名称产生量组成特征分类处理措施号锅炉灰渣1680综合利用*****宇美经贸有限棉渣757.38棉籽壳、棉仁、纤维回收,残渣还田1一般废物公司污水站污泥24.5碎棉叶堆肥熟化后返田生活垃圾97.92运往*****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生烂番茄、番生烂番茄、番茄皮籽、锅炉灰渣均生烂番茄、番*****中基番茄制品茄皮籽13075可综合利用,生活垃圾运往*****2茄皮籽一般废物有限责任公司锅炉灰渣1818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2.253合计17455.053.2北、东工业园区污染物排放量预测根据*****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北工业园区的企业主要以食品加工业、轻纺业、果蔬加工业、机械制造、建材加工、畜产品加工业为主,工业用地面积1657.3hm2。仓储用地面积81.7hm2,居住面积77.4hm2,配套公共服务用地面积75.3hm2。规划期末人口达到3万人。建设一座2×50MW的热电厂。东工业园区主要分为三个组*****,其中南部组*****发展石油化44 工下游产品加工等产业,中部组*****发展煤化工产业,北部组*****发展造纸、印染业,工业用地1698.4hm2,仓储用地面积94.0hm2,居住用地35.6hm2,配套公共服务用地面积15.8hm2,规划期末人口达到2万人。目前北工业园区内已有及拟引进的企业见表3-11。表3-11北工业园区已有及拟进企业序号项目名称计划用地面积(亩)备注1菱化生物工业项目3500已建2屠宰加工冷储项目803微生态饲料加工项目284节水材料生产项目635塑胶管材生产项目506防水建材生产项目337食品加工生产项目10.58锁业加工包装印刷项目1309肉制品加工生产项目3810中药材生产项目12011准噶尔仓储项目33已建12新型建材生产项目8013锦华农资产品生产项目6714胶合板生产项目2015油脂生产项目13516汽车漆及包装物生产项目61.717加油加气站项目9.3418保温管制造项目2019纱线倍捻生产项目72.420轮胎制造项目100021农用复合肥生产项目5022合计5600.94从表3-11可见,北工业园区入住的企业类型主要有材料制造业、屠宰加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类型。东工业园区拟引进企业类型主要是石油化工企业,见表3-12。45 表3-12东工业园区已有及拟引进企业序号项目名称计划用地面积(亩)备注1高级漂白棉浆板生产项目200已建2石油化工等生产项目34300合计345003.2.1废水污染源预测3.2.1.1预测方法规划园区工业园区废水中,废水量是影响水污染防治对策、污水处理场规模、废水资源化利用途径的关键参数,对此应进行认真分析,本报告采用情景分析法,即根据不同的前提条件,预测可能出现的废水量规模,进行分析选取,以备采取切合废水量规模的水污染防治措施。3.2.1.2本评价进行的分类统计分析(1)废水分类工业园区的废水包括工业生产废水、仓储废水、生活污水几个部分,对每类废水分别进行预测后累加。近期预测按园区拟进的企业类型分类进行预测,远期的实施计划分别按行业类别进行计算。废水量预测公式:废水量预测公式:Q总=Q工+Q生=M×F+P×AP×10-4×365×η2;式中:Q-预测年废水排放总量,万m3/a;总Q、Q-分别为预测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万m3/a;工生2M-工业用地面积,hm;P-人口数,人;F-排放系数,t/a.hm2;AP-综合用水定额,t/人.a,按居住160L/d,工作50L/d折算;η2-生活废水排放系数,拟取0.8。46 因本地区雨水量较少,为此不预测仓储废水。(2)工业废水量预测预测拟对各个行业选取合适的单位面积废水排放系数进行计算,各行业的排放系数均通过类比获取。其中食品加工业类比中基番茄制品有限公司、菱花生物制品的数据,建材加工业类比湖南秦园置业有限公司*****分公司的数据,畜产品加工类比*****鑫宝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数据。石油化工项目采用鄯善化工产业园区的统计数据,煤化工项目均类比石河子市北工业园区的统计数据,造纸印染业采用天宏纸业的数据进行估算。热电厂的排水量类比石河子市天富热电的数据。根据以上类比数据,对北、东工业园区生产废水折算为类比预测系数,见表3-13。表3-13生产废水排放系数单位:万t/a.hm2排放系数食品加工建材加工畜产品加工石油化工煤化工造纸业F2.100.520.260.3415.8(3)生活污水量预测人均生活污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用水量按园区规划人口与单位用水量计算,人均用水量按100l/d,市政及公共用水按市政用地用水量系数取60m3/hm2.d,排水系数取48m3/hm2.d。(4)园区废水量预测结果预测结果汇总见表3-14,3-15。表3-14北工业园区污水量汇总表废(污)水量污水类别近期远期工业废水(万m3/a)784.141800.4生活污水(万m3/a)29.2109.5公共市政(万m3/a)44.0131.9热电厂(万m3/a)14.8814.88合计(万m3/a)872.222056.6847 原规划文本排水量(万m3/a)986.962419.22表3-15东工业园区污水量汇总表(万m3/a)废(污)水量污水类别近期远期工业废水(万m3/a)594.51189生活污水(万m3/a)21.973公共市政(万m3/a)9.227.7合计(万m3/a)625.61289.7原规划文本排水量(万m3/a)1065.223637.59未计入造纸业废水量。从上述预测结果来看,采用本评价折算的行业预测系数预测的废水量,均不同程度小于规划数据。3.2.1.3采用不同方法预测废水量对比分析采用本评价方法计算的废水量,与采用与全国平均水平计算的远期废水量,及规划远期废水量相对比,列入表3-16。表3-16废水污染物排放量情景分析对比表北工业园区东工业园区项目废水排放量COD排放量废水排放量COD排放量本评价根据企业类近期784.141176.21625.6938.4型类比估算远期2056.683085.021289.71934.6根据2004年国家环境公报41个3354.334025.222332679.6行业万元产值排放量估算根据工业园区规划文本数据2419.223628.833637.595456.38废水排放量:万吨/年,COD排放量:吨/年。从表中统计数据可以看出:①国家环境公报统计数据北工业园区最高,东工业园区低于规划废水量,高于本评价计算废水量,基本上是2004年各行业平均水平,带有普遍性。②本次规划近期未在东工业园区规划造纸类工业用地,本评价预测的远期东工业区废水量仅为规划废水量的约1/3,其中有未计入印48 染、造纸行业的因素。造纸印染行业耗水量高于其他行业,且与其清洁生产水平、生产规模等有很大关系,清洁生产水平低、生产规模小的行业耗水量往往是平均行业耗水量的数倍乃至十几倍。*****工业区地处区域水环境系统下游,供水依靠区域平衡配水,远期供水的保证率严重不足,建议工业园区在引入造纸企业入园时,应进行慎重论证,限制高耗水的这类企业入驻。③北、东工业园区的废水经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后排放。针对规划已确定的内容,本评价确定废水量更为符合实际,故本报告以此确定园区预留污水厂规模及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3.2.2废气污染源预测3.2.2.1废气点源预测北、东工业区主要点源为锅炉燃煤烟气,根据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要在北工业园区建设1座热电厂(2×50MW),设一个排气筒,东工业园区建设一个集中供热锅炉房。从工业区近期拟引入的企业看,东工业园区主要是以石化产业项目为主,用汽量较大,远期采暖、供热负荷达388.70MW。为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规划建议东工业园区工业用汽也依托热电厂,但要增加很大的用汽负荷。其主要供汽内容尚待确定。根据以上状况,北工业园区的热电厂烟气排放量类比石河子天富热电厂的数据。东工业园区仍按供热、供暖负荷来计算。点源烟气排放及污染物排放总量见表3-17。表3-17点源烟气排放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污染物排放量(t/a)工业园区烟气量(万m3/a)烟尘SO2北工业园区热电厂542025650.434878.2东工业园区集中供热锅炉房355158.3426.23196.43.2.2.2废气面源预测49 北、东工业园区除蒸汽采用集中供应外,其他生产、生活使用能源均采用天然气为主,根据规划中提供的数据,北工业园区用气量12979Nm3/d,东工业园区用气量8652Nm3/d。天然气污染物排放系数见表3-18,污染物排放总量见表3-19。表3-18天然气燃烧污染物排放强度单位:kg/106m3污染因子烟尘SO2排放强度16021表3-19天然气燃烧污染物排放总量单位:t/a工业园区烟尘SO2北工业园区0.7580.10东工业园区0.5050.07由以上污染物排放量,汇总北、东工业园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见表3-20。表3-20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工业园区污染因子排放量(t/a)烟尘651.1北工业园区SO24878.2烟尘426.7东工业园区SO23196.53.2.3固体废弃物排放量预测工业固体废弃物发生量计算公式:V工=S×F,F值按照相应行业类比(类比的企业与计算废水类比的企业相同),分别给出单位面积发生系数,S为单位面积。由于东工业园区拟建企业主要是以石化项目为主,为此,在固废的估算上,主要考虑了石化项目。生活垃圾发生量按每人每天1kg预测,热电厂、集中供热锅炉房的燃煤废渣按其规模的耗煤量计算。表3-21固废的估算系数t/a.hm250 畜产品污染物名称食品加工建材加工石油化工煤化工造纸业加工危险废物0000.470.0030一般固费300.07.1630.07.0314.06232.5表3-22工业园区固废发生量估算单位:万吨/年固废名称北工业园区东工业园区近期远期近期远期危险废物000.110.11一般固废18.6355.901.611.61热电灰渣4.334.33生活垃圾0.361.100.220.22合计23.3261.331.941.943.3规划项目实施后园区污染物总量控制3.3.1总量控制思路与技术路线3.3.1.1总量控制原则根据国家当前的产业政策和环保技术政策,考虑污染物种类、污染源影响范围、区域环境质量、环境功能以及环境管理要求等因素,提出本规划项目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思路:第一: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分析产品方向的合理性和规模效益水平;第二:采用全方位总量控制思想,引进先进技术,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选用清洁能源,降低能耗水平,实现清洁生产,将污染尽可能消除在生产过程中;第三:强化中、末端控制,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水平,实现达标排放;第四:满足地方环境管理要求,参照区域总量控制规划,使项目造成的环境影响低于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保护目标控制水平。3.3.1.2总量控制因子根据《“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国家主要对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2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计51 划管理,结合本项目污染特征和当地的环境状况,筛选确定总量控制因子为如下3项:(1)废气污染物指标(2项):SO2、烟尘;(2)废水污染物指标(1项):CODCr。3.3.1.3污染物排放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为保证规划实施符合环保要求,规划项目应采取生产过程排污的中间治理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全过程控制方案,将污染物排放量与排放浓度降低到最低程度。依托环保处理设施运行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做保障,加快和强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加强电厂脱硫设施建设与运行,保证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3.3.1.4环境质量满足环境功能要求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表明,拟建工程废气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各种大气污染物的预测浓度叠加背景浓度后满足质量标准要求,不会引起大气环境功能的改变;规划项目废水经过处理后部分用于园区绿化灌溉,部分经进一步处理后回用于生产,部分污水进入城市下水管网,然后排入沙漠或污水库;废渣基本上全部综合利用,对不能利用的废渣进入指定渣场填埋、危险固体废弃物进入危废处理场处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不会引起环境质量及功能的改变。因此规划项目能够确保建设运营期评价区域环境质量满足环境功能要求,不会带来明显的环境危害。3.3.2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以上对规划区三废排放量的估算,已充分考虑到引入园区的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地方产业发展导向和产业政策,具有较高的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等。除以上要求外,必须采用成熟的先进技术,降低单位产品原辅材料、燃料消耗,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减少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贯彻清洁生产、以新带老的原则,使污染物能够稳定达标排放,环境52 质量满足环境功能要求。以此为基础,提出规划项目实施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建议指标,见表3-23。表3-23园区规划实施后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t/a)序号规划类别烟尘SO2CODcr北工业园近期217.01626.1784.141规划实施后区远期651.14878.21176.21污染物排放量东工业园近期142.21065.5938.42区远期426.73196.51934.6近期359.22691.61722.543本项目合计远期1077.88074.73110.8153 4.规划区域环境现状4.1自然环境背景调查4.1.1地理位置*****市地处准噶尔盆地南缘,是**********首府*****市的卫星城,东邻*****,南面和*****相村,西接*****,北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距离*****32km,距离*****23km。地理坐标为东经87°33′22″~87°34′10″,北纬44°8′18″~44°11′06″。规划的*****北工业园区区位于*****城区北部,紧邻城区。呈南北走向的狭长地带,面积34.5km2。东工业园区位于**********东侧,面积27km2,距离北工业园区约8km。北工业园区规划范围东至造纸厂西侧,西至*****市与*****交界,南面至热电厂界以南500m,北面由*****与*****界线沿五检路向西至14村居民点交至*****与共青*****交界处,形态基本为长方形。东工业园区规划范围为**********东侧,南侧距离甘莫公路约7.0km,西侧距离凤凰路约4.0km,形态基本为长方形。4.1.2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北、东工业园区所在的*****市地貌单元上同属于头屯河、*****河及东山水系汇合交互沉积的山前冲积平原,地面自然坡降1.0~1.5‰之间;区内地形平坦、开阔,海拔420-530m左右,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规划区处于头屯河、*****河及东山水系汇合交互沉积的山前冲积平原下游,地层主要是第四系全新统的冲洪积层,地层岩性多为细颗粒的砂土、粉土、粘性土,局部有淤泥质土。各土层在规划区内无明显分布规律,各层之间呈互层状,厚度差别较大。54 规划区地形平坦,地质情况较单一,地下水埋深浅,有腐蚀性,盐渍土为场地不良工程地质条件,场地稳定性基本良好。除杂填土、素填土、耕土外,其余土层均可作为建(构)筑物地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在120kPa-160kPa之间。规划区为典型的盐渍土地区,不同的地区盐渍化程度差异很大,在今后的建设工程详细勘查中重点查明场地盐渍化程度,以确保建筑物安全。规划区抗震烈度为7度地区,标准冻土深度为1.4m。4.1.3水文及水文地质(1)区域地质构造*****灌区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山前拗陷带和准噶尔台地之间的一部分,在地貌单元上属于头屯河、*****河及东山水系汇合交汇沉积的山前冲洪积平原。由于天山地槽多次隆起和新构造运动频繁,准噶尔台地发生不均匀沉降,不仅在拗陷带中,而且在整个天山山前倾斜平原,都由巨厚的第四系松散沉积物所组成。*****城区就坐落在第四纪全新统冲积沼泽层上,城区附近没有活动的断裂带存在。市区主要受天山山前丘陵和平原分界处一条近东西走向延伸的大断裂带活动影响。(2)地表水*****市域范围内主要的水源均依赖天山上的大气降水和融冰化雪水,除部分水量入渗补给基岩,其余以河流形式流出天山山口进入北部平原。地表水源主要自*****河、老龙河、头屯河,市域内现有猛进水库,八一水库,沙山子水库三座人工平原调蓄水库,设计库容9973万m3,加大库容11976万m3,年调蓄能力为19952万m3。规划区地表水水源主要是猛进水库与八一水库。①猛进水库55 位于市区东南3km,建在老龙河、头屯河交汇处和青格达湖、高家湖一带泉水溢出汇集的苇湖沼泽地上,水库设计库容6000万m3,校核库容6500万m3,死库容为75万m3,属三级中型平原水库,为*****灌区灌溉调节的龙头水库,并承担着防洪、养殖等功能。②八一水库位于梧桐镇东南1.5km,建在东、西阴沟及老龙河等水流汇集中的洼地上。经多次扩建维修,现安全库容为3000万m3,正常蓄水2500万m3,为三级中型平原注入型水库,是猛进水库下游的一个调节水库,主要用于蓄水灌溉,泄洪及养鱼。③沙山子水库位于蔡家湖镇西南8km处,建于头屯河、二屯枯沟、三屯河支沟汇流处的苇湖洼地,经多次加固整修,设计正常库容851万m3,校核库容976万m3、死库容100万m3,为四级小(一)型平原注入式水库。由于猛进水库的淤积严重,沙山子水库已成为它的又一调节(灌溉、分洪)水库。沙山子水库始建于60年代,竣工库容1000万m3,但因冬季大会战施工,土坝质量太差,只能蓄水500万m3,后因二屯枯沟、三屯河上游修建水库,水源枯竭,*****自流井也不自流,只有一点春季融雪水和生活污水进库,这些水量远低于水库蒸发渗漏量,因此水库到70年代初期几乎成了干库。为发挥沙山子水库的功能,103*****从1975年起在水库淹没线以上沿引水渠打井11眼,建成沙山子水库水源地,使水库得以死而复生,同时,由于猛进水库的淤积越来越严重,只得将蓄不了的水输到沙山子水库,沙山子水库也就成了猛进水库的又一个调节水库,为此1992年水库又一次进行加固整修,水库主要功能为蓄水、灌溉、调洪,另外本水库还兼有少量的养殖功能。目前沙山子水库上游二屯枯沟已基本断流,主要接纳季节性洪水56 及非正常状况下排放的*****市政污水,污水由二屯枯沟进入沙山子水库形成了二屯枯沟的污染,也造成对沙山子水库的影响。另外,随着“500”西延干渠工程建设的完成,*****灌区可新增地表水4200万m3。(3)地下水*****市南临*****山前冲积扇。由于上游*****河、头屯河、老龙河及*****南山、东山水系的补给及水库、渠道的渗漏、灌溉回归补给,市区南部青格达湖区域为地下水溢出带,地下水储量丰富。建成的青格达湖水源地,地下水可开采量6000~6500万m3。市域地下水埋深一般在1.2~3.0m之间,pH值7.5~7.9,总盐量0.322~0.4g/l,总硬度7.132~17.433德国度,属于HCO3-SO4-Ca-Na型淡水,水化学性能稳定,深层有承压含水层,水质良好。市域老龙河、二屯枯沟沿线地下水埋藏浅、水量大,冲积平原承压水分布广泛。地下水含水层埋深由南向北变深、变细。根据地下水资源普查,*****市及灌区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7542万m3/a,可开采量13157万m3/a。4.1.4气候气象*****市地处欧亚大陆中心,受北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影响,形成典型大陆性干旱气候。其特点是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光照充足,蒸发强烈,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温差较大。春季升温缓慢,秋季降温迅速,灾害性天气主要是干旱、干热风、冻害、霜冻,近年来的气象数据如下:年平均气温:5.6℃冬季平均气温:-8.5℃极端最高气温:41.4℃极端最低气温:-42.8℃57 年均降水量:160mm,年均蒸发量:2000mm最大冻土层厚度:1.41m相对湿度:50%~60%最大风速:24m/s平均风速:1.8m/s冬季平均风速:1.3m/s全年主导风向:东北风和西风冬季主导风向:东北风。根据*****地区气象站历年观测资料,项目建设区域全年静风频率24.0%,其次是西风(W)频率和东北风(NE)频率,均为为12.0%。年主导风向为西风和东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次主导风向为西风。年平均风速达2.0m/s,四季的平均风速以春季最大(2.9m/s),夏季次之(2.1m/s),冬季最小(1.2m/s)。评价区大气稳定在有风的情况下以D类稳定度频率最大占到32.42%,其次是C类14.28%.D类稳定度下静风频率最高,为11.24%,F类次之,为7.61%,A类、C类稳定度下静风未出现。评价区内气象数据见表4-1。表4-1厂址区域月平均风速月份123456789101112年平均风速1.21.52.42.92.72.42.12.22.01.81.71.22.0(m/s)4.1.5生态环境*****地区土壤类型主要为草甸土和潮土。土壤质地较轻,透水性强,宜耕性较好。*****地区在垦殖前和垦殖初,野生动物比较多,随着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的扩大,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野生动物逐渐减少。目前项目58 区野生动物主要为麻雀、老鼠等。*****市区境内的原生植被已被破坏,现存的多为人工植被,以草木和绿化树种为主,有银白杨、白蜡、柳树、胡杨、榆树等。北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约34.5km2(51750亩)。耕地约12.0km2(18000亩),占用地总面积的34.7%;居民点占地面积约1.4km(22100亩),占总面积的4.1%;未利用地20.0km2(30000亩),占总面积的58.0%;路林渠沟约为0.3km2(450亩),占总面积的0.7%,工业项目占地约0.3km2(450亩),占总面积的0.9%;仓储项目占地约0.07km2(105亩),占总面积的0.2%;墓地占地约0.4km2(600亩),占总面积的1.2%。北工业园区包括*****五村、七村、九村、十村、十二村、十四村的部分或全部区域,东工业园区选址总面积约27km2(40500亩)。耕地约8.1km2(12150亩),占用地总面积的32.2%;居民点占地面积约0.2km2(3亩),占总面积的1%;未利用地17.5km(226250亩),占总面积的64.7%;路林渠沟约为1.2km2(1800亩),占总面积的4.3%。4.2社会经济环境背景调查4.2.1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市地处*****远郊,市域用地南北长,东西窄,呈南窄北宽的扇形,总用地面积710km2。市区规划面积38.5km2,建成区面积20.5km2。根据*****市总体规划纲要:城市现状城镇体系为一市区、三*****一场,一个行政村。即*****城区,*****,*****,103*****,共青*****农场,一个行政村。市区现有人口4.27万人,居住着汉、回、维吾尔、哈萨克等十几个民族。*****市是在农垦事业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以绿色食品生产加工59 和工业、旅游为主的农垦新城,是**********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以及商贸中心,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集散中心,是一个以粮棉生产为主的农、牧、渔、商、工、科教、旅游、房地产业齐头并进的经济区。市域农业经济实力相对雄厚,是*****市的综合性卫星城市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之一,在天山北坡经济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市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是*****重要的商品粮、棉、瓜果和畜产品生产基地。盛产瓜果、蔬菜、小麦、棉花、玉米和水产品,年产棉量位居全国农垦企业第一,103*****的哈密瓜驰名疆内外,有“中国甜瓜之乡”的美誉。矿产资源种类全、储量大。原煤贮量26.18亿t,煤矿15个,大黄山煤矿年生产煤焦能力分别达300万t和70万t,是煤焦生产基地。芒硝储量262万t,叶腊石150万t,盐池1086万t,锌矿1448.8万t,石英砂5亿t,还有石灰石、铬铁矿、铜矿、珍珠岩等矿产,极具开发潜力。*****市域工业已经形成了以棉纺、食品加工、化工、建材、农机制造等资源加工型企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工业经济在*****市域和*****占有重要地位。*****市旅游资源独特,既有沙漠风光、山区风光和绿洲风光,又有地质奇观,并成带状分布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市域“十横六纵”城市道路已形成方格网络。市区南有乌五、昌乌公路与*****市、*****及乌奎高速公路、吐乌大高等级公路、*****火车站、国际机场相村,北有省道甘莫公路横穿而过,对外交通运输便利。*****市城市基础设施完备,长途、市话、无线寻呼、移动电话、互联网等通讯设施已全部开通,市区给排水配套,电力供应充足。60 4.2.2**********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2002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市,2004年元月挂牌建市,成为*****、六师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5.2亿元,2002-2005年均增速1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0:34:46,2002年-200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57亿元。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张,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城郊特色农业初现,番茄、蔬菜、瓜果、养殖基地初具规模。工业经济恢复性快速发展,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服务业领域迅速拓宽,生态休闲旅游从无到有,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35元,*****场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5005元,居民生活质量有所改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医疗、养老、失业、生育、工伤保险覆盖面逐年扩大,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农业推行了“顺算法”,保证职工收入,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切实减轻了职工负担。建市以来,科教文卫累计投资1.4亿元,加强和改善了基础条件,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卫生基础条件大为改善,提高了服务质量。文化设施建设有所投入,广播、电视、通讯、互联网、体育等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全社会民主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政为民意识不断提高,职工群众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社会秩序良好。4.3规划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4.3.1大气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4.3.1.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本次评价在园区内和周边范围开展环境质量监测,并结合以往园区61 环境空气监测结果,对评价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布点:根据评价区的面积,所在区域的气象条件以及影响范围,监测时共设置3个监测点位,北工业园区在中基番茄制品工业城设置1个监测点位,东工业园区在**********园园内设置1个监测点位;1个点设置在*****市城区*****市工业园区管委会园内。具体位置见环境监测布点图4-1。监测项目:根据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情况选择监测因子,SO2、NO2、TSP、PM10。监测分析工作由*****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完成。监测时间:SO2、NO2、TSP、PM10采样监测时间为2006年7月31日~2006年8月4日。监测频次:TSP、PM10村续5日,每日村续采样监测不少于12h;SO2、NO2村续5日,每日村续采样监测不少于18h。采样及分析方法: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进行。4.3.1.2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及评价根据现状监测结果,采用单因子指数对园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评价,主要计算方法如下:单因子指数法的计算公式CiP=iSi式中:Pi—污染负荷指数;C3i—实测日均值,mg/m;S3i—环境标准日均值,mg/m。评价标准本次评价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统计及评价结果见表4-2。62 表4-2环境空气常规因子监测结果与评价表SO2浓NO2浓TSP浓PM10浓污染负污染负污染负污染负代号日期度度度度荷指数荷指数荷指数荷指数(mg/m3)(mg/m3)(mg/m3)(mg/m3)7月31日0.0460.3070.0050.0630.1420.4730.0760.5078月1日0.0240.1600.0040.0500.2690.8970.0700.4671#*****管委8月2日0.0190.1270.0040.0500.1000.3330.0660.440会8月3日0.0360.2400.0050.0630.2310.7700.0630.4208月4日0.0200.1330.0040.0500.2850.9500.1200.8007月31日0.0240.1600.0040.0500.1700.5670.1070.7138月1日0.0240.1600.0040.0500.2510.8370.0960.6402#中基番茄制8月2日0.0230.1530.0050.0630.1710.5700.0960.640品工业城8月3日0.0290.1930.0040.0500.1400.4670.0690.460※※※※8月4日0.0200.1330.0020.0250.3241.080.2101.47月31日0.0240.1600.0050.0630.2130.7100.1160.7738月1日0.0240.1600.0030.0380.2350.7830.0950.6333#**********8月2日0.0310.2060.0050.0630.1990.6630.1380.92院内8月3日0.0180.1200.0110.1380.2510.8370.1450.9678月4日0.0220.1470.0040.0500.2550.850.1300.867日均标准值(mg/m3)0.150.080.300.15※注:带有的环境因子浓度为超标数值。由表4-2中可以看出,环境空气的常规因子中SO2和NO2监测结#果均未超标,SO2的最大污染负荷指数出现在1点7月31日为0.307,NO#2的最大污染负荷指数出现在3点8月3日为0.138。TSP和PM10的日最大污染负荷指数在2#点8月4日分别1.08和1.4,均超标,2#点位是中基番茄制品工业城,8月正是番茄收购的季节,每天运输车辆较多导致此时浓度值的大幅度增加。4.3.1.3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论根据监测、评价数据可知,项目区环境空气中SO2、NO2的浓度均不大,各点位和时段均没有超标,完全可以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TSP和PM10只在8月4日2点位出现超标的情况,其它时间都未超标。63 4.3.2水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4.3.2.1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评价本评价主要对与园区相关的地表水进行调查监测。本次环评将猛进水库干渠、沙山子水库干渠、八一水库干渠作为地表水调查评价对象,监测资料采用*****环境监测站2006年对猛进干渠、沙山子水库干渠、八一水库的取样监测数据。监测项目:pH、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氟化物、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氨氮、高锰酸盐指数、铬(六价)、砷、镉、铅、总大肠杆菌群。监测频次及时间:一次性采样监测,2006年8月4日。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具体监测结果、评价标准见表4-3,4-4,4-5,4-6,4-7,4-8。表4-3猛进水库干渠上游水环境监测结果与评价表单位:mg/L(pH除外)猛进水库干渠上游猛进水库干渠上游监测项目标准值监测项目标准值监测值超标情况监测值超标情况pH7.6不超标6~9挥发酚0.003不超标0.005氯化物83.3不超标250氰化物<0.002不超标0.2硫酸盐220.3不超标250总硬度225.4不超标450高锰酸盐指数5.88不超标6砷(ug/L)2.401不超标50.0六价铬0.013不超标0.05镉<0.0005不超标0.005氨氮1.872超标1.0铅<0.038不超标0.05总大肠菌群氟化物0.42不超标1.0<3不超标10000(个/L)表4-4猛进水库干渠下游水环境监测结果与评价表单位:mg/L(pH除外)猛进水库干渠下游猛进水库干渠下游监测项目标准值监测项目标准值监测值超标情况监测值超标情况pH7.8不超标6~9挥发酚0.001不超标0.005氯化物85.7不超标250氰化物<0.002不超标0.2硫酸盐225.1不超标250总硬度264.3不超标450高锰酸盐指数6.35不超标6砷(ug/L)2.477不超标50.0六价铬0.015不超标0.05镉<0.0005不超标0.005氨氮1.377超标1.0铅<0.038不超标0.05总大肠菌群氟化物0.48不超标1.0<3不超标10000(个/L)64 表4-5沙山子水库干渠上游水环境监测结果与评价表单位:mg/L(pH除外)沙山子干渠上游沙山子干渠上游监测项目标准值监测项目标准值监测值超标情况监测值超标情况pH8.2不超标6~9挥发酚<0.001不超标0.005氯化物143.0不超标250氰化物<0.002不超标0.2硫酸盐343.0不超标250总硬度247.9不超标450高锰酸盐指数5.8不超标6砷(ug/L)15.032不超标50.0六价铬0.015不超标0.05镉<0.0005不超标0.005氨氮1.139超标1.0铅<0.038不超标0.05总大肠菌群氟化物0.64不超标1.0<3不超标10000(个/L)表4-6沙山子水库干渠下游水环境监测结果与评价表单位:mg/L(pH除外)沙山子干渠下游沙山子干渠下游监测项目标准值监测项目标准值监测值超标情况监测值超标情况pH8.5不超标6~9挥发酚<0.001不超标0.005氯化物137.5不超标250氰化物<0.002不超标0.2硫酸盐331.2不超标250总硬度345.9不超标450高锰酸盐指数6.75超标6砷(ug/L)12.818不超标50.0六价铬0.013不超标0.05镉<0.0005不超标0.005氨氮0.917不超标1.0铅<0.038不超标0.05总大肠菌群氟化物0.59不超标1.0<3不超标10000(个/L)表4-7八一水库干渠上游水环境监测结果与评价表单位:mg/L(pH除外)八一水库干渠上游八一水库干渠上游监测项目标准值监测项目标准值监测值超标情况监测值超标情况pH8.1不超标6~9挥发酚<0.001不超标0.005氯化物151.9不超标250氰化物<0.002不超标0.2硫酸盐341.3超标250总硬度235.6不超标450高锰酸盐指数4.08不超标6砷(ug/L)7.162不超标50.0六价铬0.015不超标0.05镉<0.0005不超标0.005氨氮1.190超标1.0铅<0.038不超标0.05总大肠菌群氟化物0.71不超标1.0<3不超标10000(个/L)表4-8八一水库干渠下游水环境监测结果与评价表单位:mg/L(pH除外)八一水库干渠下游八一水库干渠下游监测项目标准值监测项目标准值监测值超标情况监测值超标情况pH8.0不超标6~9挥发酚0.006不超标0.005氯化物198.6不超标250氰化物<0.002不超标0.2硫酸盐429.5超标250总硬度266.4不超标450高锰酸盐指数8.16不超标6砷(ug/L)8.284不超标50.0六价铬0.014不超标0.05镉<0.0005不超标0.005氨氮1.501超标1.0铅<0.038不超标0.05总大肠菌群氟化物0.78不超标1.0<3不超标10000(个/L)65 由表4-3,表4-4可以看出,猛进干渠上下游水质除氨氮超标外,其它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III类标准。由表4-5,表4-6可以看出,沙山子水库干渠上游水质除硫酸盐、氨氮指标未达标外,其它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干渠下游水质除硫酸盐、高锰酸盐指数未达标外,其它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III类标准。由表4-7,表4-8可以看出,八一水库干渠上下游水质除硫酸盐、氨氮指标未达标外,其它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III类标准。老龙河是猛进水库的主要水源之一,每年冬春季节有4000—5000万方水注入猛进水库。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随着老龙河两岸工业企业的增加,污水直接排放河中,使河水严重污染,据水环境检测中心长期检测,水质为劣五类,致使猛进水库虾蚌绝迹,鱼类大量死亡,农业生产,水产养殖、生态植被、野生动物受到威胁,旅游业受到重创。4.3.2.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监测布点本次评价地下水监测采用**********环境监测中心站2006年8月4日监测的*****地下水、103*****地下水、北工业园区地下水水质资料,取用地下水为深层地下水。(2)评价项目本项目地下水评价项目为:pH、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高锰酸指数、氨氮、挥发酚、六价铬、铅、镉、砷、汞、氟化物、氰化物、总大肠菌群等共15项。(3)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地下水评价标准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同时,也采用该标准中所规定的评价方法,即单因子评价法。66 (4)评价结果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及评价结果见表4-9、表4-10、表4-11。表4-9*****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及评价结果单位:mg/L(pH除外)监测项目监测结果标准限值超标情况监测项目监测结果标准限值超标情况pH8.26.5-8.5不超标氰化物<0.0020.05不超标总硬度168.0450不超标砷0.010.05不超标氯化物82.9250不超标六价铬0.0150.05不超标硫酸盐84.3250不超标铅<0.00380.05不超标高锰酸盐0.513.0不超标镉<0.00050.001不超标指数氨氮0.2220.2不超标挥发酚0.0010.002不超标氟化物0.361.0不超标总大肠菌群<33不超标表4-10103*****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及评价结果单位:mg/L(pH除外)监测项目监测结果标准限值超标情况监测项目监测结果标准限值超标情况pH8.36.5-8.5不超标氰化物<0.0020.05不超标总硬度36.9450不超标砷0.010.05不超标氯化物44.1250不超标六价铬0.0150.05不超标硫酸盐82..0250不超标铅<0.00380.05不超标高锰酸盐0.663.0不超标镉<0.00050.001不超标指数氨氮0.0890.2不超标挥发酚0.0010.002不超标氟化物0.731.0不超标总大肠菌群<33不超标表4-11北工业区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及评价结果单位:mg/L(pH除外)监测项目监测结果标准限值超标情况监测项目监测结果标准限值超标情况pH8.36.5-8.5不超标氰化物<0.0020.05不超标总硬度65.6450不超标砷0.0040.05不超标氯化物27.4250不超标六价铬0.0050.05不超标硫酸盐67.2250不超标铅<0.00380.05不超标高锰酸盐0.553.0不超标镉<0.00050.001不超标指数氨氮0.1560.2不超标挥发酚0.0010.002不超标氟化物0.401.0不超标总大肠菌群<33不超标由上述各表可以看出,*****地下水、103*****地下水、北工业园区地下水水质各项监测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67 (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的要求,说明项目区地下水水质良好。4.3.3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①声环境现状监测##监测布点:1市区管委会东面,2中基番茄制品城东侧,3#**********北面,设置噪声监测点位,见图2-1。监测项目:等效村续A声级。监测频次及时间:监测2天,白天1次,晚间1次。监测方法:采用《声学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3222-1994)。根据受项目区的影响及项目区范围内针对不同的区域进行声环境背景监测。②声环境现状评价方法依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规定,1#市区管委#会东面属于居住、商业混合区,执行2类区标准;项目所在区2中基番茄制品城东侧,3#**********北面,为工业区,执行3类区标准。监测、评价结果见表4-12。表4-12主要噪声监测结果和评价表单位:(dB(A))昼间夜间标准值点位监测值超标情况监测值超标情况昼间夜间1#市区管委会东面53.8不超标49.6不超标60502#中基番茄东侧62.7不超标61.6超标65553#**********北面50.2不超标49.6不超标6555#由上表监测结果和超标情况分析可知,1点位声环境质量满足噪声标准值,这说明与项目区相邻的城市声环境质量较好;2#点位处在北工业园区内,夜间噪声超标,主要是由于该点位处在中基番茄工业城东侧,监测时间恰逢收购原料的高峰,白天和夜间的车流量都很大,导致夜间噪声超标。68 4.3.4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3.4.1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土壤基本情况评价区土壤在土壤发生学分类上,有三个土类,即草甸土、灰漠土和盐土。根据各土类的成土过程分段或附加成土过程,又分为8个土类:普通草甸土、盐化草甸土、灌溉草甸土、普通灰漠土、盐化灰漠土、灌溉灰漠土、草甸盐土、典型盐土。北工业园所在地土壤为草甸土,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0.2-12.4g..kg之间,土壤含盐量不等,非盐渍化土壤占51.2%,盐化土壤占18.5%盐土占30.3%。东工业园所在地土壤为灰漠土,土壤有机质含量0.7-18.2g/kg。土壤盐渍化分布在东干渠以西比较轻,以东较重,还有一些次生盐土成片分布。土壤质地比较粘重。(2)评价区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①监测点布设区域土壤环境质量主要调查对象为园区内土壤环境质量。根据本工业区为一园两区,两区内既有耕地,又有荒地的实际情况,分别在北工业园区和东工业园区的耕地、荒地上设置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置见表4-13。表4-13区域环境监测点位序号位置取样点备注1化工工业园内*****13村南耕地内2化工工业园内**********西荒地内3北工业园内*****13村南1km耕地内4北工业园内*****新五蔡路拐弯处耕地内②监测项目PH、总盐、石油类、总铬、Hg、pb、As、Cd。③监测分析方法69 见表4-14。④监测结果见表4-15。表4-14土壤监测分析方法监测项目监测分析方法PH玻璃电极法总盐盐平法石油类重量法总铬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g原子荧光法Pb原子吸收法As原子荧光法Cd原子吸收法有机质重铬酸钾滴定法表4-15土壤监测结果单位:mg/kg(pH无量纲)编监测数据采样地点号PH总盐石油类总铬HgPbAsCd有机质1*****13村南耕地内8.3710100.09278.00.02721.97.70.086182402**********西荒地内8.53529200.08254.00.02119.07.40.10770303*****13村南1km耕地内8.0841100.03256.20.01652.89.30.114102404*****新五蔡路拐弯处耕地内8.3910300.04654.40.01822.08.20.01512370(3)评价区内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①评价标准土壤环境评价标准采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4-16。表4-16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kg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土壤PH值自然背景<6.56.5∽7.57.5>6.5总铬90150200250300Hg0.150.300.501.01.5Pb35250300350500As1540302030Cd0.200.300.300.61.0石油类70 ②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对比监测数据与土环境质量标准,对评价区土壤现状评价如下:A评价区土壤的PH值8.08-8.35之间,说明评价区属碱性土壤。B评价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在7.03-18.24之间,按国家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在4-5级之间,属中偏低水平。C土壤重金属中总铬、pb、As、Cd含量均在背景值范围内,说明评价区土壤未受到重金属污染。D土壤中石油类含量很低,说明其未受到石油类污染。总体来说,评价区土壤环境质量较好。4.3.4.2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是制定区域规划方案的基础工作,对规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就是要评价规划方案与区域生态环境的符合程度,最终要使规划方案的实施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因此,本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应包括工业园区及园区周边2km范围内。(1)园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本次对工业园区的生态环境现状调查,首先是查阅该地区的文献资料;其次是找当地群众、干部座谈访问;第三就是在查阅文献和座谈访问的基础上,有目的地进行现场实地调查。实地调查在农田区沿田间道路逐地调查;荒地采用点、线调查。经调查,无论是北工业园区还是东工业园区,都可以粗分为农田区和荒漠区。北工业园区荒漠占该园区总规划面积数53.8%,农田区占46.2%;东工业园荒漠区占64.8%,农田区占35.2%。上述数据较官方统计数据(*****市国土资源据统计北、东工业园区耕地所占面积比例分别为36.8%、19.0%,见前述章节)出入较大,主要是因为开荒的无序化所致,有大量新开垦的土地未被官方认可。北工业园区农田区种植的作物主要是棉花,其次是酱用番茄小麦,71 2其余就是玉米、向日葵、西瓜、甜瓜等。主要农作物单产:棉花1.1t/hm、小麦5.5t/hm2、玉米7.5t/hm2、西瓜26.8t/hm2;在*****驻地附近还有时令蔬菜。农田防护林多种在菜埂上,绝大多数是一行树,而且有断行现象,也不是每条渠都有林带。道路林带出现在主要道路两侧,比较完整地是五蔡路与甘莫公路交叉口至*****13村一段,其余都是时断时续;甘莫公路只有北侧有林带,也有断行现象,甘莫公路过了二屯枯沟后至共青*****农场一段两侧幼胡杨林还比较整齐。林带地树种主要是白榆、银白杨、胡杨、沙枣、柳树、白腊等。北工业园东侧荒地,地下水位比较高,生长植物以芦苇为主,其余是碱蓬、盐穗木、苦豆子、骆驼刺、铃铛刺、多枝柽柳、盐豆木、灰藜、花花柴、白刺、滨草、小蓟等,总覆盖度30%左右。东工业园区内农田种植的作物以棉花为主,稍次是小麦,其余为酱用番茄、玉米、向日葵、甜瓜等,在*****13村驻地附近还有时令蔬菜。主要农作物单产:棉花1.4t/hm2、小麦5.1t/hm2、玉米7.8t/hm2、西瓜2.3t/hm2;林带多种在渠埂上,但并不是所有渠道上都种树。渠林也有断行出现,主要树种白榆、银白杨、沙枣。道路林只有**********至*****13村地路两旁有胡杨林幼林,其他田间路无林带。东工业园地荒漠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植物以琵琶柴为主,有少量的盐穗木、骆驼蓬、铃铛刺、多枝柽柳、麻黄、猪毛菜、蒿属植物,总覆盖度9%左右,在其北部还有盐土光板地。(2)园区周边生态敏感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北工业园区地北、南、东边界外,现状都是农耕地,为生态敏感区,仅西边界外为荒地。其生态环境状况与北工业园区内农田和荒地区是相同的,这里就不赘述。东工业园地北、西边界外为农田区,是属生态敏感区,其生态环境现状与东工业园内地农田区相同。其西边界外和东南边界外,主要是荒漠,也与东工业园区荒漠一样。在东工业园地西南部,是72 **********(梧桐镇),属小城镇,也属生态敏感区,镇内以居民住宅和行政办公,公共设施用地为主,镇区内绿化比较好,特别是镇西南新区绿化面积大,又比较集中,而且以林为主,住宅间距大,人居环境好。(3)拟定工业园区废水容泄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北工业园区北部沙漠与东工业园区北部沙漠村成一片,生态环境非常一致。沙丘高5-15m,成垅状分布,沙垅之间地洼地土壤质地粘性较大,保水能力强,又是沙丘水汇集处,水分条件较好,主要生长多枝柽柳,梭梭、刺大蓟;沙丘上主要是沙拐枣、三芒草、对节刺、沙葱等。总覆盖度5%-8%。4.4现状分析与评价4.4.1环境质量现状分析①项目区空气环境质量中的SO2、NO2浓度各点位和时段均没有超标,因背景较高及人为活动的影响,TSP和PM10个别点位和时段有超标现象,项目区周围空气环境质量可以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要求。②项目区内的地表水沙山子水库干渠上游水质除硫酸盐、氨氮指标未达标外,其它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干渠下游水质除硫酸盐、高锰酸盐指数未达标外,其它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III类标准;八一水库干渠上下游水质除硫酸盐、氨氮指标未达标外,其它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III类标准。③*****地下水、103*****地下水、北工业园区地下水水质各项监测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的要求,项目区地下水水质良好。④项目区较为空旷,现状声环境大部分地段处于背景水平,基本可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3类区标准的要求。73 仅在北工业区部分范围受现有生产企业噪声影响,有部分地段夜间噪声超标。⑤项目区土壤质量现状良好。土壤属碱性土壤,土壤养分属中偏低水平,未受到重金属、石油类污染。⑥无论是北工业园区还是东工业园区,都可以粗分为农田区和荒漠区。北工业园区荒漠占该园区总规划面积数53.8%,农田区占46.2%;东工业园荒漠区占64.8%,农田区占35.2%。园区周边,北工业园区地北、南、东边界外,东工业园地北、西边界外,有大量农耕地分布;在东工业园地西南部,是**********(梧桐镇),是正在发展中的小城镇,人居环境好。农田及城镇区均为生态敏感区。北工业园区西边界外,东工业园区西边界外和东南边界外,主要是荒漠。北工业园区北部沙漠与东工业园区北部沙漠村成一片,是拟定的工业园区废水容泄区,以垅状沙丘为主要形态,沙垅之间地洼地水分条件较好,有次生植被生长。⑦项目区可能受影响的敏感区为:*****居住区,园区内、外的农田区,可能受园区排水影响的区域。4.4.2规划方案实施的环境限制因素分析(1)社会经济因素地方社会经济条件是本规划项目一个制约因素,*****是以农业为经济基础的城市,工业薄弱,商业不发达,园区建设资金缺口大,如果资金不到位,会影响园区的进一步发展。综合起来有以下方面的原因:①内生性发展动力不足,城市竞争能力弱,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不足。*****市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仍较低,龙头企业少,企业规模小,人才缺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充分,综合经济实力不强。②资源转换为经济优势的深度和广度不足。74 ③基础性条件相对滞后。城市基础条件薄弱,引资硬件严重缺乏。城市出入通道不够畅通,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市内道路配套程度不高,*****场*****公路等级低;城镇居民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供水、供热、供气、排污、垃圾处理能力有待加强;基础服务设施落后,城市接待承载能力弱,城市功能条件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④发展环境不够宽松,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体制、人才、资金、资源制约。总体上看,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必须通过加快发展才能得到有效解决。(2)环境资源条件及保护要求①市域自然、人居及旅游资源优势及可能受到的影响*****市是*****市的“后花园”,其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又具有得天独厚的人居及旅游资源优势。根据《*****市城市总体规划》,市域旅游资源开发组织为三个旅游区,包括*****城区、青格达湖、*****场及周边观光农业。处于首位的是*****中心旅游区,沿*****市城区外延至北工业区边缘地带,而*****场及周边观光农业即包含了规划的北工业区范围。规划的北、东工业区实施后,除了北工业区对旅游区的直接影响外,还存在规划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排水、噪声等对周边环境乃至城区、旅游区的的辐射影响,*****市自然资源、人居及旅游资源既是本项目重要的依托条件,又是本项目建设敏感程度不同的环境限制因素。②现存的水环境问题有加剧的趋势规划项目与环境资源条件之间存在的矛盾,主要反映在能源约束、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矛盾,规划项目的实施可能加剧已存在的能源、水源紧张及水环境问题。至目前,市域水质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猛进水库水质为五级,75 不能满足其综合使用功能;沙山子水库、八一水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老龙河大部分时段实际上是污水河;城区市政排水仍未实现达标排放;排水管网不健全,仍有臭水沟河道下泄影响地表水体水质;上述这些水环境问题,既有上游污水大量下泄的问题,又有自身水污染无法解决而产生的问题,需要通过加大投入,统筹协调,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规划项目取用大量水资源和带来新的水污染因素,必将增加新的水环境系统负荷,增加新的结构性矛盾,加剧已形成的水环境问题。总的来说,项目区域虽存在区域性的水资源紧张问题,地表水受上游排放工业废水污染的问题,但由于地处区域水环境系统下游,水环境不是最敏感、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规划项目的实施给区域水环境系统又增加了新的污染负荷和水资源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如不能得到很好处理,势必加剧业已存在的水环境问题。③生态环境脆弱,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规划项目实施不仅要解决控制污染保证环境质量的问题,控制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还要解决占用土地进行重新置换的问题,占用水资源要求通过节水措施解决农业用水的问题,这些问题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有关,解决这些问题又需要加大投入,存在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北、东工业区北临沙漠,生态环境异常脆弱,土地裸露面积大、易起风沙,规划项目的实施首先带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又通过影响范围内的生态破坏表现出来。北、东工业区均占有数量不等的农田,工业区规划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通过合理、有效的途径,将农用地逐步置换出来。一方面工业区内农用地改变土地功能将带来农业生态环境的损失,另一方面置换农田势必要在未利用的荒地上进行。发展农业生产要增加投入,还要解决与生态环境协调相融的问题,规划项目的实施无疑增加了协调的难76 度,带来区域性的生态环境问题。4.4.3“零方案”影响分析4.4.3.1“零方案”条件下规划区发展趋势分析依据*****市的总体规划,实施工业区是*****市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步骤。一期工业园区从2001始建至今,发展迅速,原有的规划范围已经不能满足其需要,因此紧邻城区,进一步的发展也受到限制。这成为北、东工业园区规划开发的前提条件。一定意义上说,北、东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是一期工业园区的滚动开发的延伸,也是*****市工业化发展的重新修正和定位。不实施北、东工业园区,首先带来的是对*****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对北区而言,该范围及周边的农业开发相对单一,急需借助于工业化进程,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实施北工业园区,在该厂址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或其他产业,由于其产业结构不合理,其经济总量只能在低水平徘徊;东工业园区所在的*****场有大量土地为不适宜耕作的荒地或低产农田,不实施东工业园区,这些土地大部分只能维持现状,产生效益很少。不在现厂址实施北、东工业园区,在*****市域范围可选厂址只可能向北至103*****场或再向北至沙漠地带,103*****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场,在103*****投建工业区势必占用大量农田,再往北至沙漠地带,和城区距离太远,都会增加建设成本,变得很不经济,使规划难以实施。本规划基于不同的环境条件进行了厂址选择和北、东产业划分,其划分也是合理的。综上所述,零方案条件下规划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停留在较低水平,对本规划实施的社会限制因素无明显改善。4.4.3.2“零方案”条件下规划区环境影响特征及趋势分析在“零方案”条件下,针对不同的实施内容,对项目区形成环境77 影响特征及趋势如下:(1)在规划区范围未实施任何项目除裸露地面可能引起扬尘外,无新的工业污染产生,但也不产生任何效益。(2)在规划区范围进行农业开发在不影响园区功能划分的条件下,在项目厂址建设园林可以提高绿化率,产生一定的生态效益,也会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低于设立本项目。在项目厂址设立娱乐设施,也会有一定的污染物排放,主要影响因素是噪声、生活垃圾、污水等,较设立本项目排污小,有轻度环境影响,有一些经济效益,综合效益低于本项目。总体而言,不实施本项目,建厂区无明显的环境改善,但经济效益减少。(3)重新择地规划对本规划区的环境影响重新择地规划,本规划区范围作为重新规划区的依托,提供农产品,生活设施及服务等,本规划区保持原有功能,规划区作为可能受到重新规划区影响的外环境。78 5.规划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5.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5.1.1区域污染气象特征分析本次评价采用*****地区气象站最近几年的气象资料,分析评价区域的污染气象特征。5.1.1.1地面风场特征(1)风向和风速:据相邻地区气象资料,全年静风频率为24.0%,其次是西风(W)频率和东北风(NE)频率,分别均为12.0%,年主导风向为西风(W)和东北风(NE)。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NE),次为西风(W)。详见表5-1和图5-1和图5-2。冬季以静风为主,频率达到了31.0%,明显高于其它季节,其次是东北风(NE)和西风(W),频率分别为12%和10%。表5-1全年各风向频率表月/F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C冬季24128322131871041331.0年5.05.012.04.04.01.03.01.06.03.08.03.012.03.04.02.024.0NN2431图5-1五家渠地区年风玫瑰图图5-2五家渠地区冬季风玫瑰图(2)风速年际变化及各风向下年平均风速分布特征年平均风速为2.0m/s,四季的平均风速以春季最大(2.9m/s),夏季次之(2.1m/s),冬季最小(1.2m/s),见表5-2和图5-3。79 表5-2平均风速(m/s)统计表(2000—2004年)项目123456789101112年平均风速1.21.52.42.92.72.42.12.22.01.81.71.22.03.532.521.510.50123456789101112图5-3平均风速年际变化图(2000-2004年)冬季(1月)以南西南(SSW)和西南西(WSW)风向下风速最大(3.2m/s),其次是西南(SW)风向下风速(2.9m/s)。见表5-3。表5-3冬季和年各风向下风速分布特征月/F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冬季1.91.82.42.62.11.91.71.32.23.22.93.22.72.51.72.4年2.42.52.83.32.82.12.22.12.53.23.33.832.92.72.6(2)大气稳定度联合频率分布特征大气稳定度联合频率分布特征:在有风情况下以D类稳定度频率为最高(32.42%),其次为C类(14.28%)。D类稳定度下静风频率最高,为11.24%,F类次之,为7.61%,A类、C类稳定度下静风未出现。各风速段风向出现频率分布特征:以D类在3.0—3.9m/s风速段的西风频率最高(2.54%);其次仍是D类在2.0—2.9m/s风速段中的西风(2.04%)。全年没有出现A类稳定度。详见表5-4。80 表5-4年风向风速稳定度联合频率表(%)(2000—2004年)风速段稳定度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合计静风频率m/s0.5-0.9000000000000000001.0-1.9000000000000000002.0-2.900000000000000000A03.0-3.9000000000000000004.0-5.900000000000000000>6.0000000000000000000.5-0.9000000000000000001.0-1.90.380.130.350.180.110.020.040.040.0400.0200.110.070.240.091.822.0-2.90.750.351.330.460.580.040.0200.0200.090.050.420.130.690.165.09B4.753.0-3.9000000000000000004.0-5.900000000000000000>6.0000000000000000000.5-0.9000000000000000001.0-1.9000000000000000002.0-2.90.310.110.420.290.20.020.0400.0400.110.050.370.090.490.052.59C03.0-3.90.510.331.610.60.580.02000.040.040.220.20.910.420.60.246.324.0-5.90.160.21.220.60.890.07000.020.020.220.311.020.260.240.145.37>6.0000000000000000000.5-0.9000000000000000001.0-1.90.180.070.290.090.260.150.150.040.160.020.220.050.480.220.240.052.672.0-2.90.470.220.990.310.640.180.260.150.640.180.890.692.040.370.730.289.04D11.243.0-3.90.350.160.770.420.730.050.20.110.690.291.620.782.540.350.680.159.894.0-5.90.240.160.690.370.260.020.110.040.420.241.310.841.190.220.460.076.64>6.00.110.020.290.580.220.040.070.020.090.090.680.730.820.150.220.054.180.5-0.9000000000000000001.0-1.90.130.110.260.130.20.070.0900.0200.040.040.290.050.110.051.592.0-2.90.290.160.640.310.570.090.180.050.180.040.370.40.730.160.490.214.87E6.743.0-3.9000.050.050.020.040.150.050.690.160.270.040.260.020.0201.824.0-5.9000.040.050.070.040.050.020.070.070.180.110.0700.0200.79>6.0000000000000000000.5-0.9000000000000000001.0-1.90.0500.040.020.180.110.270.180.540.050.180.020.110.040.0501.84F2.0-2.90.070.020.310.110.510.180.510.421.310.240.680.150.490.070.050.025.147.613.0-3.9000000000000000004.0-5.900000000000000000>6.00000000000000000081 (2)污染系数:污染系数为某一风向的频率与该风向平均风速之比。它是空气污染潜势分析的重要指标,表示工程运行后空气污染在方位上的分布,其计算公式为:污染系数=风向频率/对应平均风速历年年和1月份各方位平均污染系数见表5-5,污染系数玫瑰图见图5-4和图5-5。表5-5历年1月份各方位平均污染系数方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位一1.02.35.03.11.41.11.20.81.30.32.82.23.71.60.61.2月年2.12.04.31.21.40.51.40.52.40.92.40.84.01.01.50.8NN图5-5五家渠地区冬季污染系数玫瑰图由表5-5和污染系数玫瑰图可以看出,影响方位的污染系数与风频图基本相吻合。1月份受锅炉排出的烟气影响的主要方位在厂区的西南方和东方。另外,1月份静风频率为31%,静风时不利于烟气的扩散,特别是冬季清晨和夜晚极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5.1.1.2大气稳定度大气稳定度是指整层空气的垂直稳定状态,它取决于气象热力因子,还取决与气象动力因子。大气不稳定,污染物容易稀释扩散;82 大气较稳定,污染物稀释扩散能力一般;大气稳定有逆温层出现,污染物不易扩散。所以,大气污染状况与大气稳定程度有密切关系。帕斯奎尔根据地面风速,白天日照或晚间云量等气象参数将大气稳定度分为:极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中型、弱稳定、稳定等六级,它们分别用A、B、C、D、E、F表示。全年平均情况:08点以D类频率最高,F类次之;14点以C类频率最高,B类次之;20点以D类频率最高,E类次之,而其他四类均未出现。四季情况:①08时冬、春、夏季均以D类频率最高,F类次之,少数出现E类,A、B、C类均未出现。秋季以F类频率最高,D类次之,少数出现E类;②14时春、夏、秋三季C类频率最高,而冬季B类最多,14时四季均未出现A、E和F类;③20时四季只出现两类,即D类和E类。其中春、夏三季以D类出现最多,而秋、冬季以E类出现最多。详见表5-6。表5-6各季大气稳定度日变化(2000—2004年)月时次ABCDEF08时0.00.00.017.201.514.614时0.015.710.207.50.00.0120时0.00.00.015.917.40.0日0.015.710.240.618.914.608时0.00.00.018.004.910.414时0.006.716.010.60.00.0420时0.00.00.027.605.80.0日0.006.716.056.210.710.408时0.00.00.017.703.212.514时0.011.814.207.30.00.0720时0.00.00.021.911.40.0日0.011.814.246.914.612.508时0.00.00.010.803.219.414时0.011.615.706.00.00.01020时0.00.00.016.317.00.0日0.011.615.733.120.219.408时0.00.00.015.403.314.614时0.011.614.307.40.00.0年20时0.00.00.020.912.50.0日0.011.614.343.715.814.65.1.1.3边界层内温度场特性(1)平均气温、气压据2004年12月10日~19日平均温度时空变化监测,大气边界层平均温度时空变化规律为200m以下,08、11、20、23h的温度基83 本随高度增加而逐步增加,但14、17时整个均随高度的递增而降低;250m以上,各时次平均气温均随高度的递增而逐步升高。由此说明:200m以下部分时次存在接地逆温,250m高度以上,存在深厚的不接地逆温层,特征十分明显,见表5-7。表5-7平均温度时空变化(测试时间:2004年12月10日~19日)时次不同高度各时次平均气温(℃)高度(m)081114172023地面-7.7-7.2-4.4-3.5-5.4-6.210-7.6-7.2-4.5-3.6-5.4-6.150-7.4-7.1-4.9-3.7-5.3-5.9100-6.4-6.7-5.5-4.4-5.2-5.2150-5.9-6.2-5.8-4.6-4.2-4.9180-5.7-5.8-5.9-4.7-4.0-4.8200-5.3-5.6-6.1-4.8-3.8-4.7210-5.3-5.6-6.1-4.8-3.7-4.6250-5.1-5.6-6.2-4.8-3.5-4.5300-4.9-5.5-6.2-4.9-4.2-4.1400-4.6-5.3-5.9-4.8-3.7-3.8500-4.4-5.4-5.6-5.0-3.4-3.3700-3.8-5.2-4.9-3.7-2.9-2.81000-2.5-2.5-3.4-3.6-3.0-2.615000.3-0.6-1.6-1.9-2.0-1.0*****地区历年各月平均气压956.2hPa。(2)逆温特征气温随高度的递增而升高,称为逆温现象。根据逆温的生成过程,可将逆温分为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锋面逆温、扰动逆温等5种。通常根据逆温生成的底高分三种类型:接地逆温、低空逆温和高空逆温。因测试期只进行低空观测,故只对接地逆温和低空逆温进行统计。测试期的逆温生成过程为:接地逆温多在傍晚过后开始生成,从23时开始出现接地逆温并且一直维持到08时,之后逆温层底部逐渐抬升,白天随着气温的升高,逆温层底部抬升到500m左右,17-20时可以达到700-1000m。傍晚过后到夜间,随着地面辐射冷却的增84 强,再次形成接地逆温。而低空逆温在没有较明显的天气过程影响下,通常维持时间较长,深厚而稳定。见图5-6。图5-6测试期各时次不同高度平均温度梯度图逆温特性:低空逆温出现频率较高(60%),明显多于接地逆温(36.7%)。以低空逆温与大气污染的关系最为密切。接地逆温的顶高在500m以下没有出现,都在500m以上高度;而低空逆温的底高在500m以下也没有出现。接地逆温的平均强度0.7℃/100m,最大强度1.2℃/100m。低空逆温的平均厚度497.8m,平均强度1.6℃/100m,最大强度9.0℃/100m。详见表5-8。表5-8测试期逆温特性表(测试时间:2005年12月10日~19日)高度(m)<100100-200200-300300-500>500平均逆温特性出现频率%0.00.00.00.036.736.7接地平均强度℃/100m0.00.00.00.00.70.7逆温最大强度℃/100m0.00.00.00.01.21.2出现频率%0.00.00.00.060.060.0低空平均强度℃/100m0.00.00.00.01.61.6逆温最大强度℃/100m0.00.00.00.03.19.0平均厚度m0.00.00.00.0497.8497.8注:表中最后的平均(合计)一栏中,出现频率填“合计”值,其他项目填平均值。接地逆温高度栏指顶高,低空逆温高度栏指底高。③混合层混合层高度也是影响污染物垂直扩散的重要因素。温度层结曲线可以确定当时的混合层高度。平均混合层高度和最大混合层高度见表5-9,最大混合层高度出85 现在D类稳定度条件下。平均混合层高度的日变化特征:以23时混合层高度最低,11时最高,见表5-10。表5-9各稳定度下混合层高度(m)稳定度ABCDEF混合层高度平均混合层高度/690.6/385.5153.052.6最大混合层高度/690.6/1597.6219.759.5表5-10平均混合层高度的日变化时次081114172023混合层高度291.6512.0351.5393.9269.3223.65.1.2规划项目大气污染影响预测5.1.2.1污染源参数及预测内容根据第三章有关内容,工业区建成后,其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为工业园区提供工业用汽、供暖所产生的燃煤烟气。由表3-20中的大气污染源排放量统计可知,北工业园区的大气污染物中的烟尘的排放量为651.12t/a,SO2的排放量为4878.20t/a,东工业园区的大气污染物中烟尘的排放量为889.41t/a,SO2的排放量为6667.27t/a。根据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拟在北工业园区建设1座热电厂(2×50MW),设一个排气筒,东工业园区建设一个集中供热锅炉房。鉴于东工业园区规划主要以石化产业项目为主,用气量较大,为此本次评价建议在东工业园区建设热电联产工程。但由于其主要内容要待完成供热、供电及热电联产控制详细规划后确定,为此本次主要是按照预测区域污染源的规划情况和排放量的预测,结合排放参数和当地气象条件,对规划近期评价区的空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进行预测。鉴于东工业园区规划主要以石化产业项目为主,用气量较大,为此本次评价建议在东工业园区附近建设工业区热电联产工程,替代东工业园区蒸汽锅炉房。86 热电联产工程不但能够节约资源,而且能够提高供热质量,目前我国平均锅炉的热效率只能达到50-60%,而热电联产能够达到75-90%,其热效率远远大于锅炉。统计表明,1997年热电联产平均供热标煤耗为40.77kg/MJ,每1MW每年大约节约2500-4000吨标煤,而且热电厂的烟囱高度远远高于集中供热锅炉房要求的烟囱高度,这非常有利于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由于目前热电联产的内容要待完成供热、供电及热电联产控制详细规划后确定,为此本次大气预测源强采用了工业园区规划中相对于热电联产能耗较高,污染物排放量较大,排放源高度较低的情况下数值,即在东工业园区采用集中供热锅炉的原方案,同时根据区域污染源的规划情况和排放量的进行分析,并结合排放参数和当地气象条件,对规划近期评价区的空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进行预测。5.1.2.2预测因子根据工业园区大气污染源的分析及大气评价因子,选取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为预测因子。为此确定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因子为:SO2和烟尘。5.1.2.3预测范围针对工业园区的主要污染物排放特点及当地的气象特征,本次分别对北、东工业园区进行了预测。5.1.2.4预测模式及参数选取采用高斯点源模式进行预测。①有风时(U10≥1.5m/s)点源扩散模式A.高斯模式地面浓度:22QHeYC=exp(−−)222πuσyσz2σZ2σY地面轴线浓度:87 2QHeC=exp(−)22πuσyσz2σz最大落地浓度及距离:2Qc=m2e.π.U.H.pe11−α/α22γ⋅γ112P=111⎛α1⎞⎛α1⎞⎜⎜1+⎟⎟1⎜⎜1−⎟⎟⎛α⎞2⎝α2⎠⎛⎜1−α1⎞⎟⎝α2⎠⎜1⎟⎜⎟2⎜1+⎟•He⎝α2⎠•e⎝α2⎠1/α−(1/(2α))22⎛He⎞⎛α1⎞X=⎜⎟⎜1+⎟m⎜γ⎟⎜α⎟⎝2⎠⎝2⎠式中,Q——单位时间排放量(mg/s);Y——横向距离(m);бy、бz——分别为水平和垂直扩散参数(m);U——排气筒出口处的平均风速(m/s);H——混合层厚度(m);He——排气筒有效高度(m);γ1、γ2、α1、α2——扩散参数的系数和指数。②小风和静风点源扩散模式2Qc(X,Y)=.Gl3/22(2π)γη02式中,η和G按下式计算:88 2222γ012η=(X+Y+.H)2eγ02−U/2γ2s2/2G=e01[1+2π.se.φ(s)]s1−t2/2φ(s)=∫edt2π−∞UXs=γη01式中,Φ(s)可根据数学手册查得:γ01,γ02—横向和铅直扩散参数的回归系数(σy=σx=γ01T,σZ=γ02T③烟气抬升高度的计算A.有风(U10≥1.5m/s),中性和不稳定条件当烟气热释放率Qh大于或等于2100KJ/s,且烟气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T大于或等于35K时,∆H=nQn1Hn2U−1oh∆TQ=0.35PQhαυTs∆T=T−Tsαn0,n1,n2的选取见表5-11。表5-11n0,n1,n2的选取参数n0n1n2城市及近郊区1.3031323当Qh≤1700kJ/s或者△T<35K时,∆H=2(1.5VD+0.01Q)/Ush当1700kJ/s<Qh<2100KJ/s时,Q−1700()hΔΗ=ΔΗ+ΔΗ−ΔΗ121400B.有风稳定条件下89 −1/31/3⎛⎜dTα⎞⎟−1/3∆H=Q+0.0098Uh⎜⎟⎝dZ⎠③大气扩散参数的确定大气扩散参数选用国标推荐数据,并作适当提级。5.1.3预测结果及评述预测结果见表5-12,5-13,5-14,5-15,预测浓度分布见图5-7~图5-8。表5-12北工业园区各类污染物在有风条件下最大落地浓度稳定度类型最大落地浓度Cm风速(m/s)DEC3mTSP(mg/m)0.0040.011CmSO2(mg/m3)2.00.0300.085出现距离m107279531表5-13东工业园区各类污染物在有风条件下最大落地浓度稳定度类型最大落地浓度Cm风速(m/s)DEC3mTSP(mg/m)0.0020.006C32.0mSO2(mg/m)0.0150.045出现距离m1286510420表5-14北工业园区各类污染物在静风条件下最大落地浓度稳定度类型最大落地浓度CmDECmTSP(mg/m3)0.0050.009C3mSO2(mg/m)0.0370.067出现距离m21532667表5-15东工业园区各类污染物在静风条件下最大落地浓度稳定度类型最大落地浓度CmDECmTSP(mg/m3)0.0020.005C3mSO2(mg/m)0.0140.040出现距离m2849293290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中的一次浓度值和表5-12,5-13、5-14、5-15可以看出,在燃煤、燃气锅炉在除尘器运转正常,有风条件下,北工业园区大气污染物TSP在D、3E二种大气稳定度状态的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0.04mg/m和0.011mg/m3、SO2在D、E二种大气稳定度状态的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0.030mg/m3和0.085mg/m3,东工业园区大气污染物TSP在D、E3二种大气稳定度状态的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0.002mg/m和0.006mg/m3、SO2在D、E二种大气稳定度状态的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0.015mg/m3和0.045mg/m3。在不利气象条件静风的情况下,北工业园区大气污染物TSP在D、E二种大气稳定度状态的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0.05mg/m3和0.009mg/m3、SO2在D、E二种大气稳定度状态的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0.037mg/m3和0.067mg/m3,东工业园区大气污染物TSP在D、E二种大气稳定度状态的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0.002mg/m3和0.005mg/m3、SO2在D、E二种大气稳定度状态的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0.014mg/m3和0.040mg/m3。均能够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的要求。工业园区建成后其大气污染源主要为热电厂、集中供热系统排放的废气,而工业园区内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无组织排放和工业粉尘排放也将对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但在企业采取有效措施的情况下,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控制的。综上所述,项目区的地形平坦,大气环境容量较大,在本项目锅炉烟气达标排放及对无组织排放和工业粉尘进行有效控制的条件下,工业园区建成后对当地的大气环境影响不大。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中的一次浓度值和表5-12,5-13、5-14、5-15可以看出,各污染物在有风、熏烟条件下,大气污染物TSP、SO2在D、E二种大气稳定度状态下均不超标。91 根据类比数据由此可知,本项目的燃煤、燃气锅炉在除尘器运转正常的情况下,各类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均能够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的要求。工业园区建成后其大气污染源主要为热电站、集中供热系统排放的废气,而工业园区内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无组织排放和工业粉尘排放也将对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但在企业采取有效措施的情况下,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控制的。综上所述,项目区的地形平坦,大气环境容量较大,在本项目锅炉烟气达标排放及对无组织排放和工业粉尘进行有效控制的条件下,工业园区建成后对当地的大气环境影响不大。5.2水环境影响评价5.2.1工业园区用水可行性分析工业区供水地表水源为猛进水库,到2006年随着“500”西延干33渠工程建设的完成,*****灌区新增地表水4200万m/a(700万m城市生活用水);置换地表水量8000万m3/a,合计通过“500”西延干渠供*****市地表水可达到1.22亿m3/a。猛进水库上游的地下水水33源地可开采6000万m/a。合计地面与地下可供出水量为1.82亿m。扣除猛进水库现供*****、*****、103*****农业生产用水量为8900万m3,城市现状用水300万m3,这样工业区可供水量尚余0.9亿m3。3经计算北工业园区规划总用水量为4063.07万m/a,东工业园区规划总用水量为4693.94万m3/a,两工业园区合计总需水量为8036.95万m3/a(小于0.9亿m3的可供水量),因此工业区用水量可以得到保证。按照以上内容,工业区用水量已纳入**********市水利局主持修编的*****市水利规划,该规划还要进一步与区域水资源规划接轨,并需报、*****水利主管部门确认。92 上述水量中,猛进水库现供*****、*****、103*****农业生产用水量要维持在现有用水规模8900万m3/a不再增加,在*****市域范围进行控制;城市用水量300万m3/a也要严格控制;通过“500”西3延干渠供*****市地表水量1.22亿m/a要符合引额济乌工程水资源统筹分配计划,这也是目前保证远期工业区用水主要的未定因素。总之,大区域分配调水为本规划园区建设提供了供水可能性,园区建设又存在着水资源的制约因素,必须通过园区清洁生产、节水农业、农用水置换、区域统筹等措施,保证园区远期用水。5.2.2一期工业园区排水依托*****市政排水系统的可行性分析目前,拟建北工业区以南约5km的*****市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待*****市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将城区及一期工程工业园区废水进行统一处理,污水处理厂达标的处理水灌溉期用于农灌,冬季污水处理厂出水及夏季农灌的剩余水量,通过暗管接入的三屯河泄洪渠及沙山子引水渠排入在建污水处理厂西北方向15km的邓家大沟,最终排入沙漠,三屯河泄洪渠及沙山子引水渠在此兼做排污渠道使用。见图5-9污水处理厂排水出路示意图。*****市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处理达标的污水由污水处理厂排入数量众多,互相串联、不同面积的天然或经人工改造的水塘形成近似湖面的人工景观水体,并由此泵出,进入沙山子引水渠,汇往邓家大沟,最终进入沙漠。总体而言,*****市政排水目前已朝着统一有序事态发展,以此发展下去,使非灌溉期未能利用的市政排水有了妥善的出路,避免了对沙山子水库的污染。5.2.3北、东工业园区排水去向及比选方案5.2.3.1北工业园区排水去向及比选方案(1)北工业园区排水量及污水处理厂建设根据规划在北工业园区北面沙山子水库以南建一座污水处理厂,93 采用一级强化处理工艺,用于处理北工业园区产生的废水,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二级旱作标准,产生的污水量为:近期:27000m3/d,中期:46000m3/d,远期:66000m3/d。(2)北工业园区排水方案比选本规划环评根据北工业园区地理位置、总体布局及现*****市污水处理厂配套设施的完善续建,对北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废水排放出路制定了三个比选方案,其内容分别为:方案一:处理达标后的废水经园区西侧的沙山子引水渠最终进入沙山子水库;方案二:铺设暗管排入三屯河泄洪渠及沙山子引水渠,与正在建设的*****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废水一并排入距北工业园区西北方向约10km的邓家大沟,最终排入沙漠。方案三:铺设暗管排入老龙河,最终流入北部沙漠。本评价经过比选,认为排水方案三为较可行的方案,方案二次之,方案一可能造成沙山子水库的污染,可行性稍差。(3)北工业园区废水排放对沙山子引水渠及水库的影响排水方案一为北工业园区处理达标的废水经园区西侧的沙山子引水渠最终进入沙山子水库。33沙山子水库设计库容851万m,兴利库容779万m,年平均调节水量1500m3万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养殖的综合性水库,控制灌溉面积5万亩,与猛进水库、八一水库共同承担*****灌区约45万亩农田灌溉用水及流域的防洪任务。沙山子水库水源来自猛进水库调节水及*****市的城市生活污水,水库现状水质属重度污染,原因是受其引水水源的影响。①北工业园区废水排放对沙山子水库引水渠的影响分析沙山子水库引水渠的作用是把猛进水库调节水引入沙山子水库,引水渠仅起引水作用,不对周围农田进行灌溉,北工业园区利用沙山94 子水库引水渠排水不会对引水渠周围农田产生影响。另外由于沙山子水库的存在,地下水的顶托作用,排水也不会渗入引水渠的地下水影响地下水的水质。因此,北工业园区废水排放不会对沙山子水库引水渠的周围环境产生影响。②北工业园区废水排放对沙山子水库的影响分析园区排水虽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到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804-92)中的二级旱作标准,废水中虽不含有毒有害的物质,但考虑沙山子水库水质现已属中度污染,园区排水进入后,势必对水库水质有所影响,沙山子水库在春、夏两季为周围农田灌溉,水库水几乎有半年的时间处于1/2、1/3库容状态,水库的主要功能为蓄水、灌溉、调洪兼养殖,灌溉着103*****小麦1.76万亩、棉花9.71万亩、玉米0.21万亩、园林1.68万亩、哈密瓜1.5万亩,园区排水进入沙山子水库,水库水再用于灌溉经济作物,会对经济作物质量产生影响。因此,本环评认为北工业园区废水排入沙山子水库后,会对水质造成影响,影响水库目前的用水功能。在此状态下,园区排水进入库中,对库中水质影响很大。(4)北工业园区废水排入邓家大沟进沙漠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排水方案二为北工业园区处理达标后的废水通过暗管接入的三屯河泄洪渠及沙山子引水渠,与正在建设的*****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废水一并排入距北工业园区西北方向约10km的邓家大沟,最终排入沙漠。排水流经途中,在河道或水塘、沙漠洼地贮存,可能形成两种方式的环境影响:一则形成特殊的水体景观,一则垂直下渗形成对贮水区地下水的持续补给。由*****市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达标的城市污水和北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处理达标的废水组成的排水,废水污染已得到有效控制,在贮95 存过程中水质又进一步净化,在下游较少人群居住的地带,作为生态景观存在是相对适宜的,冬季的暂时贮存对来年用于农田、林带乃至天然生态灌溉用水而言也是较为适宜的。除防渗的引水渠外,多年行洪、冲刷、淤积形成的河道及水塘本身具有一定的防渗效果,地层主要由风积沙、粉土及粘土、亚粘土、亚沙土互层组成,防渗条件较好,对水的垂直下渗有一定的阻滞作用。此地带包气带地层颗粒较细,地下水或由于充足的补给产生多个含水层,或由于季节性的补给形成局部上层滞水,或缺少补给而在浅部不含地下水,贮水主要通过径流和蒸发排泄,排水径流、贮存环节仅可能对浅层地下水有一些补给,对深层地下水质影响较小。排水在沙漠地带随地势漫流或渗失过程中不断补给沙漠地下水,对改善沙漠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另一方面,由于自沙山子引水渠、邓家沟至沙漠约30km沿途表面复氧作用致水质进一步净化,进入沙漠的排水已成为良好的生态用水,由于沙漠区已处于区域水环境系统的末端,排水下渗对沙漠区地下水质的负面影响基本可以忽略。(5)北工业园区排水对老龙河及排水沿线的影响分析排水方案三为北工业园区处理达标后的废水通过暗管排入老龙河,最终流入北部沙漠。据现场调查,老龙河位于北工业园区东侧约4km,是一条常年排*****市及*****生活污水的河流,除其上游水每年9月至来年4月用于*****羊毛工镇灌溉外,其余水无灌溉等他用,顺地势下流最终排入沙漠,北工业园区排水进入老龙河,因该排水是经过处理已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804-92)中的二级旱作标准的废水,是不会对老龙河产生大的影响。北部沙漠地区潜水无利用价值,排水在沿途进一步净化,进入沙漠的排水已成为良好的生态用水,在沙漠地带随地势漫流或渗失过程96 中不断补给沙漠地下水,对改善沙漠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以上对北工业园区排水三个方案的分析,方案一排水进入沙山子水库,由于沙山子水库有灌溉兼养殖的功能,为了不影响沙山子水库农灌区作物的种植质量和水库的养殖功能,北工业园区排水是不适宜进入的。方案二排水通过三屯河泄洪渠及沙山子引水渠,与正在建设的*****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废水一并排入距北工业园区西北方向约10km的邓家大沟,最终排入沙漠,方案三铺设暗管排入老龙河,最终流入北部沙漠,两个方案都利用已有的排水设施,投资大大降低,并且对环境影响较小,本环评认为都是可行的。5.2.3.2东工业园区排水去向及比选方案(1)东工业园区排水量核算根据规划在北工业园区北面沙山子水库以南建一座污水处理厂,采用一级强化处理工艺,用于处理北工业园区产生的废水,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二级旱作标准,产生的333污水量为:近期:30000m/d,中期:60000m/d,远期:100000m/d。(2)东工业园区排水比选方案东工业园区以北约6km为沙漠,以西约2km为老龙河,本规划环评根据东工业园区地理位置、总体布局,对东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废水排放出路制定了两个比选方案,其内容分别为:方案一:铺设暗管排入园区东侧的东干渠,最终流入北部沙漠。方案二:铺设暗管排入园区西侧的老龙河,最终流入北部沙漠。(3)东工业园区排水对东干渠及排水沿线的影响分析排水方案一为东工业园区处理达标后的废水通过暗管排入园区东侧的东干渠,最终流入北部沙漠。据现场调查,东干渠是一条灌溉引水渠,在灌溉期引八一水库的水对沿线**********场农田进行灌溉,多余的水顺地势下流最终流入97 沙漠,非灌溉期渠中是无水的,东工业园区的排水是虽经过处理已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804-92)中的二级旱作标准的废水,但污染物浓度较高,污染类型更为复杂,直接用于灌溉是不够安全的,即使与农灌清水混合,混合后的水质也不能保证适用于农田灌溉,现在*****各*****场都在积极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若东工业园区排水进入东干渠,东干渠势必成为一条污水渠,这对下游*****场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将产生巨大的的负面影响,东工业园区排水进入东干渠方案本环评认为是不可行的。(4)东工业园区排水对老龙河及排水沿线的影响分析排水方案二为铺设暗管排入园区西侧的老龙河,最终流入北部沙漠。据现场调查,老龙河位于东工业园区西侧约2km,本环评在前述对北工业园区排水方案三,即北工业园区排水对老龙河及排水沿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的结论是排水进入老龙河是可行的,若东工业园区排水进入老龙河,其影响与其相近,在此不再赘述,本环评认为东工业区排水方案2是可行的。另外,由于猛进水库污染问题严重,*************************市政府将投资150万元人民币建设猛进水库库外排污工程,该项工程主要是老龙河(在*****境内称水磨河)冬季污水库外排放,起点从*****羊毛工镇三个庄子分水点,经原老龙河从羊毛工村入八一干渠,经八一水库南闸门分水入原老龙河排进沙漠。需要做的工程主要是羊毛工分水闸,八一水库南闸门,疏通渠道等。对老龙河河道的疏浚,势必有利于北、东工业区经过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沙漠,所以本环评认为北、东工业区铺设暗管排入老龙河,最终流入北部沙漠是可行的。5.2.4工业园区排水就近资源化利用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北、东工业园区生产企业废水在厂内资源化利用有两种方式:回用作生产用水或厂区绿化用水;在排放沿途的资源化利用,则是在灌98 溉期间,用于下游的农业灌溉。无论采用上述何种方式,生产排水仅在灌溉期可以部分利用,非灌溉期排入沙漠。5.2.4.1北工业园区排水就近资源化利用对水环境影响分析根据北工业园区功能定位,进入北工业园区的产业基本为农畜产品加工业、棉纺织、塑料化工、制药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基础能源、建材及新材料工业等。根据产业定位,北业园区排水可用于生产回用的部分主要是用作生产中的冷却循环用水,需水量不大,要满足生产回用的要求,必须设置为满足生产回用要求的、处理工艺较为复杂的生产废水处理系统,投资亦较大,对北工业园拟建的企业而言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可不考虑此方面的用途。部分企业冷却循环排水、办公生活污水等,经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较为适宜。企业生产、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的厂内灌溉利用过程中,要对水质进行消毒及防止出现恶臭。另外,园区地下水埋深较浅,如不注意控制灌溉定额,长期大水量绿化灌溉可能导致土壤表面积盐的进一步增加,加重土壤的表面盐渍化,这也是灌溉容易产生的问题。灌溉期间,园区除各生产厂对废水进行简单处理后用于厂内绿化灌溉外,排水汇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出,因无石油炼制、制药、生物制品、焦化、有机化工等产业,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是较适宜的农灌用水,可用于灌溉非敏感作物或林带等,实现资源化利用。5.2.4.2东工业园区排水就近资源化利用对水环境影响分析根据东工业园区功能定位,进入东工业园区的产业为石油化工、煤化工、煤焦化、造纸、印染等产业。根据产业定位可知,引进的都是污染较重的企业,产生的废水中污染物种类复杂,而且引进的企业用水量较大,本环评认为在东工业区排水资源利用化方面应趋向于工业园内部尽可能的消化回用,要求99 引进企业设置满足生产回用要求的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废水回用于生产中,减少废水的排放量。灌溉期间,对企业冷却循环排水、办公生活污水等,经园区内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804-92)中的二级旱作标准,较适宜的农灌用水,可用于灌溉非敏感作物或林带等,实现资源化利用。5.3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5.3.1项目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规划园区的开发建设的噪声主要是区域周边道路交通噪声、开发建设期与运行期所用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随着规划园区开发工程的进展,施工行为会对周边环境带来明显的不利影响,主要声源包括施工机械噪声和施工车辆交通噪声。对施工期的噪声评价采用类比预测法,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推荐的方法和数据预测施工期噪声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5.3.1.1施工行为主要噪声源施工行为包括道路和厂房等建筑物的建设。施工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施工机械,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及本工程用到的施工设备包括挖掘机、推土机、自卸卡车、混凝土搅拌机、压路机等,此外还有各种重型运输车辆的交通运输噪声,一般情况下这些声源声级都相对较高,在一定范围内将对周围声环境质量产生影响。以上施工设备作业时声级见表5-16。表5-16公路工程施工机械噪声值等效声级LAeq(dB)100 设备名称型号测之i与声源距离(m)最大声级(dB)推土机T140型586轮式装载机ZL40或ZL50型590轮胎式液压挖掘机W4-60C型584混凝土搅拌机JZC350型179振动式压路机YZJlOB型586白卸卡车7.5885.3.1.2施工行为噪声影响范围根据施工特点,主要声源来自机械设备作业施工。施工机械作业时环境噪声的评价标准为《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l2523-90)标准,具体的标准值见表5-17。表5-17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等效声级LAeq(dB)噪声限值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55打桩各种打桩机等85禁上施工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7055装修吊车、升降机等6555工程施工建设分几个阶段进行。各施工阶段的设备作业时需要一定的作业空间,施工机械操作运转时有一定的工作间距;因此噪声源强为点声源,其噪声影响随距离增加而逐渐衰减,噪声衰减公式如下:LA=Lo-20-lg(rA/ro)式中LA—距声源为rA处的声级,dB(A);Lo—距声源为ro处的声级,dB(A)。根据上述噪声衰减公式计算出施工机械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范围,预测结果见表5-18。表5-18建筑机械噪声影响范围101 限值标准达到标准时的声级dB距离(m)(dB)距离(m)设备1020406080100150昼夜昼夜推土机84.074.068.064.462.060.056.518177装载机84.078.072.068.466.064.060.528281挖掘机78.072.066.062.460.058.054.5755514140卡车85.579.573.570.067.065.562.034335压路机80.074.068.064.462.060.056.5705531177从表5-18中数据可看出,施工机械本身的作业噪声较高,随着距离的增加,噪声逐渐衰减。施工机械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为白天34m,夜间335m,超出此范围即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l2523-90)的要求。5.3.1.3施工噪声影响评价(1)施工机械噪声在距施工场地白天35m、夜间335m处可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l2523-90)标准限值。(2)根据预测结果,施工行为存在施工噪声白天对保护目标影响不大,夜间施工噪声超标的特点。因此为防止公路施工噪声夜间扰民,建议靠近居民区等敏感区域的路段,禁止进行夜间(24:00~8:00)施工。(3)随着项目的竣工,施工噪声的影响将不再存在。施工噪声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暂时、短期的行为。5.3.2运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北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棉纺织、塑料化工、制药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基础能源、建材及新材料工业等。东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煤焦化、造纸、印染等产业。在生产营运期,噪声的排放多以面源污染的形式出现。其中以棉纺织、建材工业营运期噪声较大,如果处理措施不当,可能会对园区内其它企业的工作人员产生不良影响。园区内项目只要保证厂界噪声达标,就能使102 周围的声环境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噪声评价采用类比预测法,参考棉纺织企业噪声等级和范围来预测园区周围的噪声和受园区影响的环境敏感点的声环境。5.3.2.1纺织企业的运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纺织企业运营期主要噪声源为锅炉鼓、引风机和废水处理站罗茨风机等设备,噪声值85~95dB(A)。根据一期工业园区现有的弘益泰纺织有限公司的位置,对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见表5-19。表5-19噪声监测结果单位:dB(A)监测点1#东厂界2#西厂界3#南厂界4#北厂界昼监测值45.448.942.348.3间标准值656065夜监测值44.847.641.846.2间标准值555055(1)噪声治理措施纺织企业工程噪声污染源主要是废水处理站罗茨鼓风机、锅炉房鼓、引风机及生产设备等,噪声级范围为80~95dB(A)之间。对噪声的控制首先从声源上着手。对强噪声设备如锅炉风机、罗茨风机等在设备安装时,加装减振装置,可消声5-15dB(A);对产生汽流噪声的设备如风机等安装消声器,一般消声20dB(A)左右。其次是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将高噪声设备如引风机、罗茨风机设置在风机房内,车间设计成封闭式围护结构,使噪声下降20-25dB(A)。在厂区布局上,将高噪声设备集中布置,利用厂房影声作用控制噪声传播。噪声治理措施及治理效果见表5-20。103 表5-20治理后主要噪声设备源强数量最大噪声级噪声源治理措施治理后源强(台)[dB(A)]罗茨鼓风机295隔声、消声、减振70-75锅炉鼓风机280隔声、减振65-70锅炉引风机290隔声、消声、减振70-75生产车间275隔声,减振60(2)声环境影响预测①预测模式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使其产生衰减。根据建设工程噪声源和环境特征,一般只考虑几何发散衰减,其它因素可忽略,衰减按点声源处于半自由空间的几何衰减模式进行预测,其预测模式为:i室外点声源利用点源衰减公式:LA(r)=LA(r0)-201g(r/r0)式中:LA(r)—距离噪声源为r的预测点处噪声级dB(A);LA(r0)—距声源r0处的噪声级dB(A);r0、r—声源至受声点的距离(m),r0=lm。ii对室内声源按下列公式:LP=LP源–TL-△L1-△L2式中:LP—距车间墙壁外壁面rm处厂界声级dB(A);LP源—固定声源在车间墙壁内壁面1m处声级dB(A);TL—声源与接收点之间车间墙壁平均隔声量dB(A);△L—由车间墙壁外壁面至接收点处距离衰减量dB(A);预测过程中对于屏障衰减只考虑厂房等围护结构造成的传声损失及距离衰减,对空气吸收和其它附加衰减忽略不计。3)计算各噪声源对各预测点贡献声级叠加结果:0.1Lp1+100.1Lp2L总=10lg(10)②预测结果及分析104 预测结果见表5-21。表5-21厂界噪声预测结果贡献值昼间dB(A)夜间dB(A)dB(A)背景值预测值标准值背景值预测值标准值东厂界4145.446.944.844.26555南厂界4942.350.441.849.6西厂界4548.950.66047.649.550北厂界3048.348.36546.246.255由5-20和5-21表可看出,经过一系列噪声降低措施处理后,项目噪声对北厂界的噪声贡献值较小,基不不构成影响,对东、南、西厂界贡献值分别为41、49、45分贝,与现状监测值叠加后,厂界噪声值都有所增加,但仍可以满足标准要求。5.3.3小结园区项目涉及面广、噪声源种类多,本评价无法一一对具体项目的厂界噪声达标情况进行预测。根据纺织厂的噪声预测结果可以看出,只要降低噪声的措施得当,可以使厂界噪声、环境噪声达到相应标准要求。5.4固体废物管理处置措施及环境影响分析5.4.1工业园区现状固体废物处置措施效果分析*****工业园内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工艺废渣、加工边角料、燃煤灰渣及除尘灰、污水处理场的污泥、生活垃圾等。工业园区内固体废弃物排放及处理情况见表5-22。105 表5-22*****北、东工业园区内固废产生及处置现状(t/a)铺路或用作建筑用作燃料或加*****市生活垃圾处产生废渣种类项目回收利用材料工肥料、饲料理场一般工艺废渣23192.38燃煤灰渣9666.3污泥1812.5生活垃圾250.87合计9666.325004.88250.87目前,*****工业园区固体废弃物主要由工业废渣、燃煤产生的炉渣和生活垃圾构成,为一般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园区内工艺废渣部分回收利用或用作燃料和加工肥料或饲料,部分运往*****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污泥制作成肥料;炉渣用作铺路或建筑材料;生活垃圾运往*****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理。由上表可看出,现状园区各类固废排放量不大,基本可得到妥善处理。5.4.2北、东工业园区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及环境影响分析5.4.2.1北、东工业园区固废组成及集中处置的依托条件(1)北、东工业园区固废组成根据*****北、东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北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棉纺织、塑料化工、制药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基础能源、建材及新材料工业等。东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煤焦化、造纸、印染等产业。入园企业的定位及类型与*****市工业园区一期中的项目十分相似,因此其固体废弃物的排放类型与*****市工业园区一期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大致可以分为:锅炉灰渣、污水处理场产生的污泥、工艺废渣及生活垃圾等。由于入园企业具体的项目类型和规模尚未确定,本环评仅对可确定工业固废63580t/a,生活垃圾15000t/a。(2)*****市政生活垃圾填埋场依托条件106 *****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已经过审批,即将投入建设,日处理生活垃圾200t/d,北、东工业园区生活垃圾完全可以依托市政垃圾填埋场处理。5.4.2.2工业废渣场建设要求对燃煤采暖锅炉产生的灰渣,可考虑用作水泥厂的原料,或用作建材生产等,按此类固废综合利用率70%计,尚有30%约19614t/a需排放,进入自建工业废渣场处理。另一方面,入园项目生产中还会由数量不等的工艺废渣排放,对这些工艺废渣,应根据其性质,鉴别其是否属于危险废物,危险废物依托*****市危废中心统一处理,I、II类工业废渣分别根据各自性质进工业废渣场处理。废渣场选址主要考虑与城区及人口稠密区距离、风向、水文、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5.4.2.3固体废物贮存处理中的环境影响分析北、东工业园区固体废物在厂内贮存或送垃圾场、工业废渣场填埋处理过程中,主要会有以下方面的环境影响:(1)扬尘的影响扬尘是生活垃圾和粉状工业废物在厂内贮存中最易发生的问题,需通过适当围护、洒水降尘等措施加以缓解,消除此类影响。(2)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生活垃圾场、工业废渣场建设中均有相当的防渗要求,加之*****市域范围自城区以北地段地层均有一定的防渗性能,水文地质条件较适宜,固废在此填埋处理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很小。5.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5.5.1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影响分析根据*****市工业园区管委会提供的北、东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现状图5-10,图5-13,对比园区土地利用规划图5-11,5-12,将规划用107 地情况与园区内现有各类土地利用情况相比较,对比分析结果如表5-23和表5-24。表5-23北工业园区用地对比分析表序用地现状用地占北工业园规划用地占北工业园变化量号名称面积区总规划面面积区总规划面(hm2)(hm2)积(%)(hm2)积(%)1居住用地1404.077.392.2-62.612公共建筑用地0.075.272.2+75.273工业用地30.00.91657.348.0+1627.34仓储用地7.00.281.72.4+74.705道路用地42.01.2483.1514.0+441.156市政设施用地0.092.942.7+92.947绿化用地13.30.4872.2525.3+858.958耕地1200.034.80.00.0-1200.009荒地1856.353.892.162.7-1764.1410水域121.43.517.840.5-103.5611墓地401.10.00.0-40.00表5-24东工业园区用地对比表序号用地名称现状用地面占化工园区规划用地面占化工园区变化量积(hm2)总规划面积积(hm2)总规划面积(hm2)(%)(%)1居民用地20.00.735.61.3+15.62公共建筑用地0.00.015.80.6+15.83工业用地0.00.01698.462.9+1698.44仓储用地0.00.094.03.5+94.05道路用地19.10.7196.67.3+177.56市政设施用地0.00.078.82.9+78.87绿化用地3.40.1571.121.1+567.78耕地810.030.00.00.0-810.09荒地1750.064.80.00.0-1750.010水域97.53.610.30.4-87.2由表5-23可以得知,规划的北工业园区内现状土地利用类型中,以荒地为主,其占北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的53.8%;其次是耕地,其占北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的34.8%。居住用地主要是农村居民点,其仅占北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的4.0%;水域灌溉渠道和排水渠为主。108 北工业园区内现状土地利用以未利用地中的荒草地为主,其次是耕地。工业用地极少,仅占北工业规划总面积的0.9%。规划远期,北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工业用地,其占北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的48.0%;其次为绿化用地,其面积占北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的25.3%;道路用地比现状增加了14.0%,市政设施用地和公共建筑用地从无到有。总之,土地利用格局是从农业用地格局转变为工业、城市用地格局。再由表5-24可以得知,规划的东工业园区内现状土地利用类型中,以荒地为主,其占东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的64.8%,荒地中的盐碱地所占份额较大;其次是耕地,其占东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的3.6%;居住、道路、绿化用地,分别占东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的0.7%、0.7%和0.1%;其余用地为零。规划远期,新增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工业用地,其占东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的62.9%,从零增加到1698.4hm2。其他如居住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仓储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都比现状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规划远期,该工业园区的土地利用格局较好,由未利用地、农业用地格局转变为工业和城市用地格局。该区后备土地资源充足,有利于园区的长远发展。5.5.2景观生态影响分析景观生态学认为,景观的结构和功能是相互匹配的,所以,景观生态学环境质量状况的评判是通过两方面进行的,一是空间结构分析,二是功能与稳定性分析。(1)景观空间结构影响分析景观空间结构分析基于景观是高于生态系统的自然系统,是一个清晰的和可量度的单位。景观是由拼块、模地和廊道组成,其中模地是景观的背景地块,是景观中一种可以控制环境质量的组分。因此模地的判定是空间结构分析的重要内容。判定模地有三个标准,即相对109 面积大,村通程度高,有动态控制功能。拼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且有一定内部的匀质性的空间单元。景观中拼块的大小、形状、位置、及数目对生物多样性和各种生态学过程都会有影响。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成带状结构。拼块和廊道镶嵌于模地之中,组成景观镶嵌构局。本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景观空间结构影响分析采用景观比例法。园区规划实施前后主要景观的比例计算结果如表5-25。表5-25评价区景观比例对比表园区景观类型现状规划实施后名称面积景观比例面积景观比例(hm2)(%)(hm2)(%)北工业园区居住景观140.04.077.392.2道路景观42.01.2483.1514.0工业景观30.00.91657.348.0仓储景观7.00.281.72.4市政公共设施景观0.00.01682.14.9绿地景观13.30.4872.2525.3农田景观1200.034.80.00.0水域景观121.43.517.840.5陵园景观40.01.10.00.0荒漠景观1856.353.892.162.7东工业园区居住景观20.00.735.61.3道路景观19.10.7196.67.3工业景观0.00.01698.462.9仓储景观0.00.094.03.5市政公共设施景观0.00.094.63.5绿地景观3.40.1571.821.1农田景观810.030.00.00.0水域景观97.53.610.30.4荒漠景观1750.064.80.00.0由表5-25可知,无论是北工业园区还是东工业园区景观生态现状以荒漠景观占主导地位,其景观面积分别占上述两个园区规划总面积的53.8%和64.8%,而且该景观村通性较好,对各园区生态环境起110 控制作用,为上述两园区的模地。规划远期,上述两个园区都演变成以工业景观占主导地位,其面积分别占北工业园区和东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的48.0%和62.9%。而荒漠景观只剩下92.16hm2,占总规划面积的2.7%;农田景观都减少到零,绝大部分荒漠景观和农田景观被工业城市景观的代替,景观空间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景观功能与稳定性分析A植被恢复功能分析*****市工业园区为一园两区,两个区的现状景观生态都以自然荒漠景观和农田景观为主。荒漠景观中在春季融雪和春夏降雨条件下,植被有一定自然恢复能力。特别市荒漠中的自然植被以落木和半灌木为主,如琵琶柴,柽柳,梭梭,盐穗木等,在当地土壤水分条件下,年年都可恢复;在春季融雪和降雨条件下,每年都有短命植物生长,植被恢复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农田景观中的植被受人控制,对各种农作物,一年一度认为进行恢复;而农田防护林为对年生,可较长时期冬眠、春发、夏旺,周而复始。规划远期,上述两园区的绝大多数荒漠景观全部农田景观被工业、城市景观所替代,荒漠中的绝大多数原生植被和农田中农作物消失,代之以绿化植被。根据我国和国防惯用的城市现代化指标中的有关规定,上述两个工业园区内绿化覆盖争取达到并超过40%,绿地率不少于30%,人均公共绿地不少于15m2,其中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在北工业园区达到872.25hm2,在东工业园区达到571.8hm2,在人为控制下,绿地植被种类会增加,恢复能力也会增强。B异质性分析景观生态学认为景观异质性是指景观要素在空间分布上和时间过程中的变异与复杂程度。到规划远期,工业园区内以荒漠景观和农田景观的景观格局变成工业城市景观格局,园区内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将其切割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引进拼块,这与大面积的村续分布的111 农田、荒漠自然景观形成明显对比,即城市景观的破碎性增加。通过规划使园区内景观要素中的廊道、斑块形式多样,大小斑块相结合,宽窄廊道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绿地廊道与道路廊道相结合;绿地中种植植被面积的增加,行面积的引进;大水面的人工湖水域景观、滨河绿带景观和园区公园景观,以及规划园区与城区之间的绿化隔离带的设置,增加了区域景观的异质性。C种群源持久性和可达行分析在北工业园区和东工业园区的景观生态现状中,各存在一个以农田生态系统为种群源,无明显的次种群源和节点。规划远期,在北工业园区新建猛造纸厂西侧的公共绿地和工业园区与城区之间长4.5km,宽0.5km的隔离防护绿地为两个新的种群源,三个以小公园为核心的次种群源,还有各厂区、道路交叉点的块状绿地为节点。通过环形防护林带、滨河景观带、网络道路林这些树篱廊道把各种群源、次种群源、节点村通起来,使园区内的林、灌、草结合人工绿地生态景观成为园区生态的控制系统,这就保证了物种生态的持久性。在东工业园区内,新建了园区南部防护丛林和园区与梧桐镇之间的隔离带村为一体的一个种群源,两个的景观核心区公共绿地的种群源,以及以道路交叉点、各厂区、居住区的块状绿地为节点。通过滨河景观带、网络道路林这些树篱廊道把各种群源、次种群源、几点村通起来,使得园区内的林、灌、草结合的人工绿地生态景观成为园区生态的控制系统,这就保证了园区物种生存的持久性。在两个工业园的现状景观生态中,荒漠景观区内存在一定的生物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无真正的道路,人工物流、能量流、信息流极其微弱;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呈无序状态。园区规划远期,两园区内的道路成网,人工物流、能量流呈有序状态,可达性增强。园区内的生物种群源、次种群源、节点分布有序,树篱廊道将它们村112 通,形成绿色生命系统,有利于生物物种的流动,生物可达性增强,同事也增加了景观系统的稳定性。D景观组织的开放性分析景观的开放性分析,主要是分析景观与周边生态系统的交流渠道是否畅通等。两园区现状从景观风貌来看,可以分为农田景观区和荒漠景观区。农田景观区除甘莫公路、五蔡公路等主干道路,都以田间机耕道为主要通道,机耕道又都是互不贯通的“半截道”,开发性还是比较差。荒漠景观区,阻隔廊道少,生物之间通达性较好。人工通达性较差。与周边生态系统的村通程度也较低。规划远期,两园区内部景观通道成网,相互村接,通达性显著变化。为了园区的发展,园区对外通道也再增加,景观开放性在增强。两园区周边都有宽达百余米甚至几百米的绿色防护带,与周边农田生态系统也好,荒漠生态系统也好,都没有任何通达障碍,增强了生态系统之间生物物流和能量流的畅通;道路和景观通道也为非生物物质流、能量流提供了畅通的渠道,增强了两园区景观组织的开放性。从以上分析可见,*****工业园区的现状景观生态为农田景观和荒漠景观。农田景观是农田呈棋盘,防护林呈网状,道路廊道呈树枝状,加之沟渠纵横,村落星点散布,好一派田园风光。其功能主要是以农业资源提供第一性生产,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协调的景观。荒漠景观是一种自然景观,依区域微地形的不同和土壤理化性质的不同,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群落和动物组群,是一派自然景观。园区到达规划远期,上述两类景观被工业、城市景观所取代。这种景观生态单元的人为主体,自然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内部以及城市与其外部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主要靠人为活动来完成,缺少了自然生态系统这方面的结构功能。城市景观的破碎性和不稳定性与农田、荒漠自然景观形成明显的对比。只是在社会经济113 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前者。5.5.3对园区周边可能受影响的敏感区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市工业园区的生态现状是以荒漠生态和农业生态系统为主。北工业园区的工业项目进入刚刚岂不,建成一项,动工一项;化工工业园现状还保持着,无一项进入。园区建设将逐步改变区域的生态系统,工业城市生态系统代替农业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三废”排放量大大增加,将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次评价针对相关敏感区将收到的生态影响进行预测和影响分析。(1)对工业园周边农田区的影响预测北工业园区定位农畜产品资源加工转化基地、绿色食品深加工基地、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园区在用的布局上,甘莫公路以南布置综合污染小的工业,如绿色食品加工业、轻纺业、果蔬加工等,作为农副产品加工区。这一部分工业距*****市区较近,其东边临近农田,布局比较合理,除废水量较大外,大气污染较小,废水为有机废水,无毒,处理后可用于下游农田灌溉,对农田区影响很小。西部布置畜产品加工项目,这类项目,也是有机废水量较大,生产固废若加工成肥料,可就近用于该园区西边界临近的农田作肥料;废水处理达标后,也可用于下游农田灌溉,所以对园区西部、北部的农田区影响较小。该园区东部布署机械加工、建材工业项目,除北部有少许农田外,基本上是荒漠。该部分工业项目,废水排放较少,其影响就小;扬尘、固废和噪声对环境影响稍大,但对农田影响范围小,程度也小。东工业园区定位为石油下游产品加工、煤化工及矿产资源加工生产基地。该工业园区的西部和北部紧挨农田敏感区,如果在园区正常运营情况下,园区对农田区不利影响很小,若园区原料及产品的意外泄漏,储罐爆炸等风险事故,将有可能导致园区界外农田受到污染。因此,园区须采取严格的污染防治措施,减缓污染及风险事故对农田的不利影响。114 (2)对沙漠(废水容泄区)的影响分析工业园区的废水排放优选方案为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园区北部的沙漠。无论是北工业园区北部的沙漠还是东工业园区北部的沙漠都为半固定沙漠,沙漠中心植物靠降水、融雪水和沙丘凝结水生存,植被覆盖较低。工业园区的废水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沙漠中,增加了沙漠中的水分,植被将大量生长,将改善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5.5.4小结(1)从前面分析可知,规划园区土地利用布局比较合理,各地块有较明确的功能分区,形成了好的土地利用格局。(2)园区优势景观由荒漠景观和农田景观转变为工业城市景观。区域绿地景观面积大大减少。为保证工业城市成为生态城市,必须加强绿地景观建设。(3)园区的开发建设人为干扰越来越强,如果管理、技术跟不上,尤其在风险事故状态下,不可避免地会对园区尤其是园区周边敏感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4)园区处理达标后的废水排向沙漠,对沙漠生态环境将有大的改善,促使沙漠趋于固定,防治沙漠南侵农田。115 6.公众参与6.1公众参与方法由于评价区内居民文化教育水平差异较大,为更好的听取社会各界公众对北东工业园区规划实施的意见,对政府部门及居民分别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公众参与调查。(1)规划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规划区域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包括*****市建设环保局、农业局、水利局、科技局、国土资源局、卫生局、发改委、园区管委会。主要调查方式采用书面问卷调查形式进行。发放了40份调查表,收回32份,有效卷30分。(2)规划区内受影响的居民规划区内影响的居民主要是受北工业园区影响的居民包括*****市靠近北工业园区的一部分居民,*****包括在园区内及园区周围的居民。受东工业园区影响的居民主要是*****居民。本次公众参与采用书面答卷收集意见的办法。分别在北、东两个工业园区发放调查表各40份,其中北工业园区回收36份,有效卷32份;东工业园区回收34份,有效30份。6.2公众参与结果6.2.1调查结果6.2.1.1政府部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大部分支持北、东工业园区的建设,认为工业园区的建设对促进*****市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调查结果见表6-1。116 表6-1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调查结果占有效问卷的调查项目人数百分比(%)水污染1963.31您认为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大气污染2170和建成后造成的问题是什么(可以多噪声516.7选)生态破坏723.3其它26.7合理26.72您认为园区选址是否合理(是否符比较合理2583.3合总体规划)不合理310地下水1756.73您认为本区域工业三废排放对地地表水930下水、地表水土壤与大气中那个环境土壤1653.3要素的影响比较显著(可以多选)大气1136.7烟尘2273.34您认为本区建设中和建设后烟尘、SO21240SO2、NO2等大气污染物那一种对该NO2723.3区域的影响比较显著(可以多选)其它26.71布局较合理;(16人)5.您认为本区域内的工业布局是否2园区建设施工中,加强管理,注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6人)合理?您对*****市北、东工业园区3北工业区临近市区应发展污染较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东工业园区的建设有哪些建议?可以安排化工类项目。(4人)1早日建成污水处理厂,不随意排放;完善排放管网;(4人)2污水处理后循环利用,提高工业污水的回用率;(4人)6.您对本区域污水的处理、回用及排3治理措施及设备到位;(3人)水去向有哪些意见和建议?4污水处理后用于园区绿化;(4人)5处理达标后的污水可以排入沙漠。(2人)1定期监测,严格管理,并向公众公布监测或处理结果;(4人)7.您对本区域建设中和建成后的环2制定相关制度,完善管理措施;(4人)境管理有哪些意见和建议?3加强绿化,保护生态环境;(5人)4建设中防治噪声扰民。(2人)8.在该区域的开发和建设中,您认为1水、大气、土壤、噪声;(6人)还有哪些环保方面的问题?应该如2空气污染严重,应有相应的解决方案;(3人)何解决?3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2人)9.您认为在此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和1生态环境;(6人)规划中主要的环境保护的目标有那2大气、水;(7人)些?3排污标准要严于国家标准。(1人)10.您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市北、东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1提高报告书的编制质量(1人)还有哪些建议?117 信息反馈:(1)参与调查政府部门的官员们对工业园区建设中和建成后的水环境和大气污染问题较为关心,这说明工业园区建设的相关部门对该区域涉及的环境问题非常了解。(2)政府部门的官员普遍认为该园区的选址比较合理。(3)项目建设过程中噪声和生态破坏,是官员们关心的主要问题;项目建成后,主要关注的问题转移到了大气、水污染的状况上。这说明专家对该工业园建设中和建成后的环境问题非常了解。(4)各政府部门的官员对工业园区的建议归纳起来主要包括:①合理布局,谨慎选择入园企业,严格限制重污染的企业入园;②园区建设施工中,注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③早日建成污水处理厂,完善污水排放管网;治理措施及设备到位;污水处理后循环利用,提高工业污水的回用率;④定期监测,严格管理,并向公众告知。从以上意见可以看出,他们支持园区的建设,对工业园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也寄予了殷切的希望,期盼园区的建设中和建成后环境保护工作能切实有效的发挥作用。6.2.1.2居民意见居民意见表共发放80份,回收70份,有效份数62份。按照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等进行统计分析,对调查结果总和评价,同时对调查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汇总,作为评价工作中制定环保方案重点参考的依据。被调查居民的基本情况见表6-2。118 表6-2居民基本情况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内容人数百分率(%)30岁以下1219.4年龄30-40岁3556.440-50岁1524.2大专以上3658.1中专812.9文化程度高中914.5初中914.5*****市1524.2*****1727.4居住地点*****2845.2其它23.2由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本次参与公众调查的以青年和中年为主;受过高等教育的占到了绝大多数。参与调查的人群中居住地点以*****、*****及*****靠近*****市为主,他们的意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居民调查结果见表6-3。119 表6-3调查结果统计调查项目人数占有效问卷的百分比(%)理解3861.31.根据以上说明,对工业一般2133.9园区开发您是否理解?不理解34.8支持4877.42您对该区域开发的态度反对46.5无所谓1016.1没有1930.63您认为本区域建成后,对一般3454.8您生活环境是否有所影响极大914.54您认为本区域建成后对较大4166.1该地区是否能够带动该地一般1625.8区经济发展没有58.15您认为本区域建成后该可以1930.6地区的大环境质量产生的一般3658.1影响是否可以接受不可以711.36您认为本区域建成后该地可以1524.2区噪声环境质量是否可以一般4064.5接受不可以711.37您认为本地区建成后该可以1829.0地区的水环境质量是否可一般3251.6以接受不可以1219.48您认为本区域建成后对基本没有1930.6周围生态景观的影响程度一般2946.8如何较大1422.69您认为*****试北、东工水污染3353.2业园区开发建设中和建成大气污染3556.4后所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噪声1321是什么(可以多选)生态破坏1016.110在园区区域开发中,您意见总结如下:认为还有那些方面要注意,1有效控制“三废”,保护环境;(5人)请提出意见和建议2加强绿化工作,改善居民区环境;(3人)3加大力度治理污染;(2人)4适度开发保护环境,不要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实现可持续发展;(3人)5工业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时进行;(5人)6有效解决被征用土地居民的就业问题;(10人)7合理规划工业区的景观,使之成为*****市的一道风景;(2人)8保护水资源,实现环保、节能的经济发展模式。(1人)信息反馈:120 (1)通过调查结果统计可以看出,本次公众参与的调查对象对工业园区的开发是理解的。大多数都支持园区的建设。(2)公众对园区建成后对自己生活质量的影响的意见是普遍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会太大;也有14.5%的居民认为对自己生活影响极大,这些居民多住在规划的园区内,他们的住房及现有耕种的土地都将被征用,担心日后的就业等生活问题。大多数人对项目建成后对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的作用给与了肯定。(3)公众对项目建成后对大气环境、噪声环境、水环境和生态景观的影响都表示可以接受;只有少部分人认为不能接受。这部分人主要从居住环境方面考虑。(4)项目的建设和建成后,公众主要关心的问题是大气、噪声和水这三个方面。这些问题都是最可能出现的,说明公众对项目比较了解。(5)部分公众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也对该园区的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归纳起来有五点:A有效控制“三废”,保护环境;加大力度治理污染;工业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时进行;B适度开发保护环境,不要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实现可持续发展;C加强绿化工作,改善居民区环境;D有效解决被征用土地居民的就业问题;E保护水资源,实现环保、节能的经济发展模式。6.2.2小结由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该园区的建设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和公众的认可。通过这次公众参与调查,反映出公众所关心的问题,这些问题和建议可以让建设单位和管理部门作为今后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同时公众参与的形式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的环保责任感和参与精神。121 7.规划园区的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救援体系7.1北、东工业园区环境风险识别7.1.1环境风险评价目的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本工业园区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园区内各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园区内的各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7.1.2环境敏感要素识别园区产业划分为:北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棉纺织、塑料化工、制药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基础能源、建材及新材料工业等。东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煤焦化、造纸、印染等产业。在上述产业中,以石油化工和煤化工产业环境风险最大,各个生产及三废处理与处置环节都可能产生各类环境风险事故;塑料化工次之;其他产业如造纸、印染、制药等行业主要存在着对环境空气、水环境、生态环境等的潜在环境污染风险;农畜产品加工、棉纺织业等环境风险较小且污染较轻。识别出区域环境敏感要素是有效预防和减缓突发性环境污染风险的基础,根据以上产业内容,筛选出可能受到入驻项目影响的环境敏感要素,识别结果见表7-1。122 表7-1环境风险敏感性分析表序号环境要素环境风险敏感点相对位置环境特征环境功能北工业园区人群园区办公人群1大气东工业园区人群园区办公人群环境空气二级**********东工业园区南侧人群聚集区老龙河东园区西侧泄洪纳污水体V类水体2地表水沙山子水库北园区南方向约1km灌溉、养殖III类水体地下水III、3地下水地下水园区及废水灌溉利用区浅层地下水IV类4生态土壤及植被园区内及其周围荒地土壤二级7.1.3园区行业风险事故概述7.1.3.1化工行业东工业园区石油化工、煤化工及北工业园区的塑料化工产业均属于化工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具有如下特点:(1)化工生产中涉及物料危险性大,发生火灾、爆炸、群死群伤、环境污染的事故几率高;(2)化工生产工艺技术复杂,运行条件苛刻,易出现突发灾难性事故;(3)装置大型化、生产规模大,村续性强,个别事故影响全局;(4)装置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发生事故财产损失;(5)发生事故时威胁厂外社区和环境安全。中国在1950~1990年的40年间,就发生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的事故204起,其中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的占7起。在这204起事故中,事故原因分布如表7-2。表7-2国内石化204起事故原因分布原因设备故障控制仪表违章操作错误雷击故障比例,%9.210.3402515.1在204起事故中,因违章、操作错误造成的事故占65%,可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加强管理,减少或杜绝违章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化工储运及生产过程中,储运系统存在较大的火灾爆炸风险事123 故,据世界石油化工企业近30年的100起特大事故(损失超过1000万美元)统计分析,属于罐区事故为16起,占16%。随着科学技术和工艺水平的提高,在生产、运输、贮存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方面的缺陷和事故隐患日益减少,而运行管理和人员素质等造成的人为操作失误已成为引起溢油事故的突出因素。对于上述五种因素引发的事故,前两种可以通过采用精良设备、勤检勤修等措施来避免或降低风险,第三、四种也可以通过加强科学管理和人员培训来尽量消除隐患,而最后一种情况则较难控制,只有通过正确的规划和选址来避免。7.1.3.2园区其他行业在北、东工业园区中,化工行业环境风险较大,其他行业环境风险稍小,依其生产内容各有其特点,具体可分为:①储罐、仓储区,存在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危险的物质(如食用油、天然气、液化气等),因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并可能带来次生环境污染;②生产工艺操作的高压高温环境,如锅炉、反应釜等压力容器,蒸煮等工序,因生产误操作、设备故障等,产生事故而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③因各类事故导致的非正常生产工况下,产生大量污染物集中排放的情况,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总体而言,园区内其他行业因危害性事故致人员伤亡的几率小于化工行业,但因事故引起环境污染的几率较大。7.2环境风险影响因素识别7.2.1物质危险性分析及评价标准7.2.1.1火灾危险性分析参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版)124 和《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的有关规定,预估北、东工业园区各行业项目主要物料燃烧爆炸和火灾危险类别,见表7-3。表7-3主要物料燃烧爆炸性质与火灾危险类别一览表自燃点爆炸极限物理火灾危险序号物料名称闪点(℃)备注(℃)(%vol)状态性类别1乙炔-17.783052.5~81气甲易燃2氯烃类135.8~15.9液丙A可燃3H25604~75.4气甲易燃4Cl2气/液戊不燃5HCl/盐酸气戊不燃6浓硫酸液乙不燃7天然气(甲烷)6454.9~15.4气甲A易燃8甲醇113855.5~44液甲B可燃9丙烯-1084551.0~15.0液甲易燃10一氧化碳-5061012.5~74.2气乙易燃11硫化氢-502604~46气甲可燃12硫磺207232~2.3g/m3固乙易燃13二甲醚-413503.4~27.0气体甲易燃在北、东工业园区石油化工、塑料化工、农畜产品加工、建材、造纸、印染等项目的生产过程中,火灾爆炸危险性较大的物料主要有乙炔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氢气、氯气、甲醇等。如东区投建煤化工项目,在煤制甲醇及转化烯烃的过程中,大部分物料都具有可燃和易燃特性,并且爆炸极限很宽,存在较大的火灾、爆炸的危险性。7.2.1.2危险性物料毒性分析工业区的两条化工产业链中存在大量的有毒物质,如一氧化碳、甲烷、甲醇、H2S、各类废催化剂等。这些物质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尤其是废催化剂还属于危险固体废物。在操作条件下,它们多以气体、液体状态存在,这类物质因设备缺陷或操作失误而引起的泄漏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也会造成恶性中毒等事故。特别是物料甲醇、氯气、硫化氢等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中划分为中等危害物质,能使人产生头痛、头晕、恶心和视力模糊,对呼吸道和胃肠道粘膜有刺激作用。125 下面分别予以论述和分析。(1)氯烃类对人体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角膜混浊和肺水肿,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刺激胃肠道,引起肝、肾的脂肪性病毒,乃至死亡,皮肤接触能引发皮炎。(2)氯气LC50(鼠,吸入)1.3mg/L(1小时)。吸入时对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刺激性。液氯对眼睛和皮肤引起冻伤。吸入后累计8小时可引起肺水肿并可能导致死亡。(3)硫化氢硫化氢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对粘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体内,一部分随呼吸排出,在血中的一部分很快被氧化为无毒的硫酸盐和硫代硫酸盐等经尿排出,另一部分在血中来不及氧化时,则引起全身中毒反应。体内达到较高浓度时,首先对呼吸中枢和脊髓运动中枢产生兴奋作用,然后转为抑制,当高浓度时则引起颈动脉窦的反射作用使呼吸停止,更高浓度时也可直接麻痹呼吸中枢而立即引起窒息,造成“闪电式”中毒,以致死亡。侵入途径:吸入,经皮肤吸收。(4)天然气空气中甲烷浓度过高能使人窒息,空气中甲烷浓度25~30%时可引起头晕、乏力、全身不适,呼吸和心跳加速,动作障碍,直至缺氧昏迷、窒息死亡。(5)甲醇甲醇属Ⅲ级危害(中等危害)毒物。对呼吸道及胃肠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对血管神经有毒作用,引起血管痉挛,形成淤血或出血,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的选择作用,使视网膜因缺乏营养而坏死。急性中毒:表现以神经系统症状、酸中毒和视神经炎为主,可伴有粘膜126 刺激症状。病人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狂躁不安、共济失调、眼痛、复视或视物模糊,对光反应迟钝,可因视神经炎的发展而失明等。慢性中毒:主要为神经系统症状,有头晕、无力、晕眩、震颤性麻痹及视神经损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6)丙烯丙烯属低毒类。对人体的麻痹力比乙烯强。急性中毒:人吸入丙烯可引起意识丧失,当浓度为15%时,需30分钟;24%时,需3分钟;35~40%时,需20秒钟,40%以上时,仅需6秒钟,并引起呕吐。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丙烯,可引起头昏、乏力、全身不适、思维不集中。个别人有胃肠道功能紊乱。侵入途径:吸入。(7)硫磺硫磺属低毒类毒物,因其能在肠道内部分转化为硫化氢而被吸收,故大量口服可致硫化氢中毒。急性硫化氢中毒的全身毒性作用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头晕、乏力、呕吐、共济失调、昏迷等。本品可引起眼结膜炎、皮肤湿疹。对皮肤有弱刺激性。生产中长期吸入硫磺粉尘一般无明显毒性作用。但有引起“硫尘肺”及支气管炎伴有肺气肿的报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8)甲醛最简单的醛,分子式HCHO。无色气体。熔点-92℃,沸点-21℃,相对密度0.815(20/4℃)。有强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与空气混合易爆炸,爆炸极限7%~73%(体积)。甲醛是无色、具有强烈气味的刺激性气体,其35%~40%的水溶液通称福尔马林。甲醛是原浆毒物,能与蛋白质结合,吸入高浓度甲醛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头痛,也可发生支气管哮喘。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皮炎、色斑、坏死。经常吸入少量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出现粘膜充血、皮肤刺激症、过敏性皮炎、指甲角化和脆弱、甲床指端疼痛等。全身症状有头痛、乏力、胃纳差、心悸、127 失眠、体重减轻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9)二甲醚二甲醚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麻痹作用弱。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吸入可一起麻痹、窒息。侵入途径:吸入。7.2.1.3评价标准本环境风险评价的采用评价标准体系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一是环境质量标准,标准指标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原《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污染物最高容许浓度、《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厂界浓度限值等为基础;二是车间标准,标准指标以《作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中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容许浓度为基础;三是人体直接接触造成伤害威胁的各类阈值等。本评价所采用的风险评价标准见表7-4。表7-4风险评价标准限值一览表环境质量标准小时值车间标准容许浓度序号污染物备注(mg/m3)(mg/m3)1甲醇3.00502氨0.20303硫化氢0.01104丙烯4.005甲醛0.050.56氯气0.107氯化氢0.057.57.2.2环境风险源识别参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标准对比,东工业园区内的石油化工装置、煤化工装置、各种天然气和油品罐区等属于重大危险源,北区各产业中基本无重大危险源。除了根据“风险评价导则”要求判定的上述存在火灾、爆炸等隐患的重大危险源外,尚存在下列环境风险源项,包括:物料运输事故、三废处理系统事故、固废处置不当、伴生事故等。128 7.2.2.1易燃易爆危害因素工业区各生产装置运行过程中涉及的许多物质属于易燃易爆物质。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或高热容易引起火灾爆炸。乙炔、氢气、丙烯、硫化氢等遇明火会引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力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7.2.2.2有毒有害因素工业区存在大量有毒和腐蚀性物质,如氯气、甲醇、CO、H2S、HCl、甲醛、金属钠和催化剂等。在操作条件下,它们多以气体、液体或固体状态存在,这类物质因设备缺陷或操作失误而引起的泄漏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也会造成恶性中毒等事故。废催化剂属于危险固废,一旦泄露到环境中,将对环境产生危害。废催化剂中含的重金属会在植物中累积,影响植物的生长,若进入食物链,则会对人体产生危害。7.2.2.3静电危害因素静电多产生于生产工艺的挤压、切割、搅拌、喷溅、流动和过滤以及生活中的行走、穿脱工服等过程,其危害大体上有电击、影响产品质量和引起火灾爆炸的危险。7.2.2.4高温危害因素本项目生产工序多,各工序又均属村续性操作,并且各工序之间有物料联系,从而构成较为复杂的生产流程;从各生产装置的工艺条件看,具有高温高压操作,操作条件苛刻且变化较大,因而生产过程要求公用工程要配套合理,仪表监测及时可靠,操作认真合理,否则,已造成事故,甚至引起非正常停工,造成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7.2.2.5强腐蚀性因素工业区生产过程中存在NaOH水溶液、HCl水溶液等具有较强腐蚀性的物质,它们不但对人有很强的化学灼伤和毒害作用,而且对金属设备也有很强的腐蚀作用。腐蚀会降低设备使用寿命,缩短开工周129 期,特别是它可使设备减薄、变脆,若检修不及时,会因承受不了原设计压力而发生泄漏或爆炸着火事故。7.2.2.6转动机械因素工业区各装置生产工序多,各工序又均属村续性操作装置,并且各工序之间有物料联系,从而构成较为复杂的生产流程;具有高温操作,操作条件苛刻且变化较大。从各生产装置的工艺条件看,需使用压缩机、鼓风机及大量的电机和泵等各类转动机械设备,这类设备的不正常运转会造成生产事故或电伤害。因而生产过程要求公用工程要合理配套,仪表检测要及时可靠,操作要认真合理,否则,易造成事故,影响正常生产。另外,大量转动机械的使用,会产生很强的噪音,造成噪音污染。7.2.2.7运输因素由于交通事故、运输设备、自然灾害等原因会造成物料运输过程中的泄漏、爆炸等,进而污染环境。7.2.2.8三废处理设施故障因素三废处理设施发生故障,处理不及时也会环境风险事故;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不当也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7.2.2.9其它伴生事故因素安全及环境事故的救援、处理不当会伴生环境污染事故。7.3环境风险预测与评价北、东工业园区内的可燃和有毒有害物料较多,本环评以东区煤化工产业甲醇为代表物料,分别对甲醇的泄漏事故和火灾事故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评价。通过甲醇的环境风险分析,提出甲醇事故的防范措施,为本工业区的环境风险防范提供借鉴依据和参考。7.3.1风险事故预测类型这里根据前面的分析,确定对甲醇在生产、储存及运输等环节所130 存在的隐患和危险性较大,且发生事故所带来的影响和危害范围也大。故对其泄漏、爆炸等情形进行预测,同时对其它环境风险源项存在的潜在的环境影响进行一般性分析。7.3.2甲醇事故风险预测甲醇泄漏到外环境中,由于其饱和蒸汽压较小,不易挥发,会在地面形成“液池”,甲醇储罐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储存的,发生泄漏时,因物料温度与环境温度基本相同,甲醇的沸点是64.8℃,因此通常不会发生闪蒸和热量蒸发,挥发的主要原因是液池表面气流的运动使液体蒸发,由于泄漏发生后液体流落到混凝土地坪上不断扩大,同时不断挥发并扩散转入大气,造成大气污染。甲醇属Ⅲ级危害(中等危害)毒物。对呼吸道及胃肠道粘膜有刺激作用,浓度较大时能引起急性中毒,表现以神经系统症状、酸中毒和视神经炎为主,可伴有粘膜刺激症状。病人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狂躁不安、共济失调、眼痛、复视或视物模糊,对光反应迟钝,可因视神经炎的发展而失明等。7.3.2.1甲醇泄漏事故中浓度变化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工业司《工业危险评价技术指南》中推荐,质量蒸发速度Q3下式计算:()(2−n)/(2+n)(4+n)/(2+n)Q=a×p×M/R×T×u×r30式中:Q3—质量蒸发速度,kg/s;a,n—大气稳定系数,见表7-5;P—液体表面蒸发压,Pa;R—气体常数,J/mol·K;T0—环境温度,K;u—风速,m/s;r—液池半径,m。131 表7-5a,n系数与大气稳定度关系大气稳定状况na不稳定0.23.846×10-3自然稳定0.254.685×10-3稳定0.35.285×10-3(1)甲醇的挥发量计算甲醇罐区围堰面积约为7300m2,扣除储罐占地面积后实际围堰2挥发面积5300m,当量半径41.1m。围堰高度1.2m,在25℃温度下甲醇的饱和蒸汽压为13.3Kpa。根据物质的挥发速度和事故发生时间,以及物料对环境的危害程度等综合考虑,设定泄漏时间为15min,风速按4.8m/s的计算。在上述假定条件下及不同大气稳定度下,推得甲醇挥发速率结果见表7-6。表7-6甲醇事故挥发速率释放时间泄露物质泄漏量(吨)风速(m/s)大气稳定度挥发速率(kg/s)排放高度(m)(min)A-B1.24甲醇1556.254.8D1.341.2E-F1.37(2)后果计算根据物质泄漏及有毒蒸汽释放的事故特点,采用多烟*****叠加模式来预测下风向落地浓度。多烟*****模式2⎡−2⎤2()2Q⎡(x−xo)⎤(yyo)⎡zo⎤Cx,y,o=3/2exp⎢−2⎥exp⎢−2⎥exp⎢−2⎥(2π)σxσyσz⎢⎣2σx⎥⎦⎢⎣2σy⎥⎦⎣2σz⎦式中:c(x,y,0)-下风向地面(x,y)坐标处的空气中污染物浓度;x,y,z-烟*****中心坐标;000Q-事故期间烟*****的排放量。对于瞬时或短时间事故,采用下述变天条件下多烟*****模式:132 2⎧i2−i2⎫i()2Q′He⎪(x−xw)(yyw)⎪Cwx,y,o,t=()3/2exp(−2)exp⎨−2−2⎬2πσx,effσy,effσz,eff2σx,eff⎪⎩2σx,eff2σy,eff⎪⎭1()Cx,y,o,t式中:ww-第i个烟*****在tw时刻(即第w时段)在点(x,y,0)产生的地面浓度;σσσx,eff、y,eff、z,eff-烟*****在w时段沿x、y和z方向的等效扩散参数(m),可由下式估算:w22σ=σ(j=x,y,z)j,eff∑j,kk=1式中:222σ=σ(t)−σ(t)j,kj,kkj,kk−1扩散因子,对tw时段的事故按下式计算:2⎧i2−i2⎫C2He⎪(x−xw)(yyw)⎪=exp(−)exp⎨−−⎬3/2222Q(2π)σx,effσy,effσz,eff2σx,eff⎪⎩2σx,eff2σy,eff⎪⎭式中:""Q-烟*****排放量,Q=Q∆t;Q为释放率,∆t为时段长度;iix和y-第w时段结束时第i烟*****质心的x和y坐标,由下ww述两式计算:w−1ix=u(t−t)+u(t−t)wx,ww−1∑x,kkk−1k=1w−1iy=u(t−t)+u(t−t)wy,ww−1∑y,kkk−1k=1各个烟*****对某个关心点t小时的浓度贡献,按下式计算:nC(x,y,0,t)=∑Ci(x,y,0,t)i=1式中:n-需要跟踪的烟*****数,可由下式确定:nCn+1(x,y,0,t)≤f∑Ci(x,y,0,t)i=1133 f为小于1的系数,可根据计算要求确定。预测结果见表7-7。表7-7甲醇事故后下风向轴线最大落地浓度(mg/m3)大气稳定度类型下风距离(m)BDF100276.61769.711821.5020096.95326.50904.8530049.99168.46562.6340030.95122.54391.0250020.9387.50255.3060014.8666.03202.3170011.1051.83165.028008.6041.91137.649006.8734.68116.8710005.6029.24101.8711504.3123.4185.9915002.9715.1839.6019001.476.440.117219501.355.220.03920501.103.180.003822000.991.270.000130000.070.00140.0000可以看出甲醇罐区发生泄漏下风向距离1.5km的地区,甲醇最大落地浓度均低于中国最高容许浓度MAC(指人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在长期分次的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中,均不应超过的数值,以保证人在经常生产中不致发生急性和慢性职业性危害而维护人的健康)3的甲醇接触限值50mg/m,低于甲醇的半数致死浓度LD50=64000ppm(4小时,大鼠吸入),下风向2.2km以外甲醇落地浓度低于甲醇环境标准限值3.00mg/m3。7.3.2.2甲醇泄漏引发火灾风险事故预测甲醇在泄露后容易形成“液池”,运用池火灾爆炸预测模型对其进行预测。(1)池半径的确定将液池假定为半径为r的圆形池子,可根据防护堤所围池面积计算池直径:0.5⎛3S⎞D=⎜⎟⎝π⎠134 式中:D—池直径,m;S—防护堤所围池面积,m2。(2)池火火焰高度计算式中:式中:h—火焰高度,m;r-液池当量园半径,r=41.1m;P3o—周围空气密度,p0=1.293kg/m;(标准状态);g—重力加速度,9.8m/s2;dm/dt—燃烧速度,dm/dt=0.016kg/m2·s(查可然液体燃烧速度表)。根据上述公式可计算出火焰高度h=1.5m。(2)池火燃烧时放出的总热辐射通量(Q)2dm⎡dm0.6⎤Q=(πr+2πrh)ηhc72()+1⎢⎥dt⎣dt⎦式中:Q—总热辐射通量,W;η—效率因子,可取0.13~0.35;h5c—液体燃烧热,可取7.15×10J/mol;参考上式可计算出燃烧时放出的总热辐射通量:Q=1.28×104kW。(3)计算目标接受到的热通量假设全部辐射热量是由液池中心点的小球面辐射出来的,则在距离池中心某一距离(r)处的目标接收到的热辐射强度为:135 2式中:I—热辐射强度,kW/m;tc—热传到系数,取1;x—目标点到液池中心距离,m;针对本规划化工产业项目特点,逐次取不同目标点,分别计算目标点的热辐射强度,计算结果见表7-8。表7-8不同目标点的热辐射强度计算结果一览序号离事故点距离(m)热辐射强度(kW/m2)15.237.526.42539.012.5416.04.0525.21.6火灾损失:火灾通过热辐射方式影响周围环境。当火灾产生的热辐射强度足够大时,可使周围的物体燃烧或变形,强烈的热辐射可能烧毁设备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火灾损失估算建立在热辐射强度与损失等级的相应关系上,池火灾伤害数学模型分析法介绍了不同热辐射强度造成伤害和损失的关系,其关系见表7-9。表7-9不同热辐射强度所造成的伤害和损失热辐射强度对设备损坏对人的伤害(kW/m2)1%死亡(10s)37.5操作设备完全损坏100%死亡(1min)在无火焰,长时间辐射下,重大烧伤(10s)25木材燃烧的最小能量100%死亡(1min)有火焰时,木材燃烧,1度烧伤(10s)12.5塑料融化的最低能量1%死亡(1min)4.0―20s以上感觉疼痛,并未烧伤1.6―长期辐射无不舒服感觉根据前面计算所得I值,对照上表,可得出如下结论:发生甲醇火灾爆炸时,罐区一侧5.2m处的工房将被烧毁,人员在1min内不及时撤离,将会造成全部死亡;而距离罐区100m处的136 厂房几乎不受影响。同时也验证了半径在37.85m内的设施和人员将严重被破坏和烧伤。半径在37.85~55m以内的设施和人员也将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半径在55-85m以内的设施和人员会受到轻微损伤。半径在85m以外的设施和人员几乎不受影响。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假定甲醇罐区储存周期为70h,储存量为15750t,合19937m3;设置5000m3甲醇储槽4个;最大泄漏量按一个35000m甲醇罐泄漏100%计算,即15750t/4=3937.5t=3937500Kg;池面积大小按5300m2计算,甲醇的燃烧热为19985.97kJ/kg。通过模型预测,得到甲醇罐区池火灾爆炸的预测结果见表7-10。表7-10甲醇罐区池火灾爆炸伤害破坏半径甲醇池火灾爆炸伤害死亡半径重伤半径轻伤半径财产损失半径人员安全距离破坏半径(m)46.347.650.150.166.3可看出甲醇泄露发生池火灾的死亡半径为46.3m。发生火灾爆炸主要危及甲醇罐区周围的其他装置,如存在丙烯、汽油和液化石油气罐区,会有一定的村带破坏作用,对厂外环境无重大危害。甲醇爆炸后,燃烧变为无毒性的CO2和H2O,对人和动物影响较小。7.3.3硫化氢泄漏风险预测储运H2S的设备有高压管道、浓缩罐,管道压强约在2.5MPa,源高为1.2m。发生原料泄漏风险事故到事故风险险情控制稳定,发生时间约为15min,其泄漏量为0.39t,见表7-11。表7-11硫化氢泄漏状态一览表泄露物质释放时间(min)泄漏量(t)风速(m/s)大气稳定度排放高度(m)A-B硫化氢150.393.5D1.2(H2S)E-F根据《毒物泄漏扩散及伤害模型》,有毒物质泄漏后的人员伤害范围计算如下:在沸点下蒸发蒸汽的体积Vg(m3)为:137 Vg=22.4W·C(t-t0)(273+t0)/(273Mq)式中:W—有毒液化气体质量(kg);C—液体介质比热(kJ/kg.℃);t—容器破裂前器内介质温度(℃);M—物质分子量;t0—硫化氢沸点(℃);q—气化热(kJ/kg);注:硫化氢的CV=757.3J/(kg·K),气化热q=548.5kJ/kg,沸点t0=-60.4℃3经上述公式计算,得硫化氢泄漏后产生蒸汽体积Vg=27.7m。人员在1000mg/m3(即硫化氢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0.0658时)浓度的空气几秒钟,即会出现急性中毒,呼吸加快后呼吸麻痹而死亡,3硫化氢泄漏后,其有毒气体为V1=100/0.0658·Vg=42097(m)。人员在300mg/m3(即硫化氢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0.0191时)浓度的空气6~8分钟会出现头痛、头晕、步态蹒跚、恶心、呕吐、腹泻、昏迷、稍长时间可引起肺水肿。此时含有硫化氢的有毒气体体积V32=100/0.0191·Vg=145026(m)。假设在静风条件下,有毒空气以半球形向地面扩散,则可求出该有毒气体扩散半径:R=(V1/3g/2.0944)式中:R—有毒气体的半径,m;3Vg—有毒介质的蒸汽体积,m。经计算:死亡半径R1/31=(V1/2.0944)=27.2m,严重伤害半径R2=(V1/32/2.0944)=41.1m。说明该类型事故会造成:在硫化氢泄漏点的27.2m半径的范围内,人员吸入有毒气体2~5分钟内会导致死亡。在硫化氢泄漏风险事故点的41.1m半径的范围内,人员吸入有毒气体6~8分钟会导致严重伤害。138 3按照H2S环境质量标准0.01mg/m计算,(即硫化氢的体积浓度达到3.03×10-7),污染气体体积V-7833=100/3.03×10·Vg=3.3×10m。所得污染超标气体半径R3=1634.3m,即硫化氢发生污染事故所引起的硫化氢浓度超标的污染气体半径为事故发生点周围1634.3m的范围,对周围环境中近距离敏感点会产生一定影响。7.3.4油类罐区火灾爆炸风险预测以东工业园区内石油化工罐区为例,大中型罐多采用内浮顶罐,单个储量取为5000m3,参照美国道氏火灾爆炸指数法计算结果如下:(1)物质系数MF的选取:MF取16。(2)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的选取:包括“基本系数、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物料处理与输送、封闭单元或室内单元、通道以及排放和泄漏控制”7个取值项。对应的取值分别为:1、0、0、0.85、0.35、0、0.50。F1为7个取值之和,F1取2.80。(3)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的选取:包括基本系数、毒性物质、负压操作、粉尘爆炸、压力释放等13个取值项。就汽油储罐各项取值为:1、0.2、0、0.50、0、0.2、0、1.2、0.1、0.1、0、0、0。F2为13个取值项之和,F2取3.30。(4)单元危险系数F3的计算:单元危险系数F3的值为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与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的乘积。计算F3为9.24。(5)火灾、爆炸指数F&EI的计算: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是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和物质系数MF的乘积。计算F&EI为147.84。火灾、爆炸指数F&EI危险等级见表7-12。表7-12火灾、爆炸F&EI指数危险等级F&EI指数范围危险等级1~60最轻61~96较轻97~127中等128~158很大>159非常大139 (6)爆炸影响半径计算:爆炸半径计算公式为R=0.256×(F&E1)=0.256×147.84=37.84m。(7)爆炸影响面积计算:爆炸影响面积S=3.14R2=4498.43m2。根据上述计算可见:若汽油罐区发生事故火灾或爆炸,其爆炸半径为37.84m,爆炸影响面积为4498.43m2。参照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相应的火灾、爆炸指数与危险等级的对应关系表,得出,汽油储罐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其危险等级属于很大。(8)暴露区域财产损失估算更换价值=原来成本×0.82×增长系数。(9)危害系数的确定危害系数是由单元危险系数(F3)和物质系数(MF)按图5-1来确定的,它代表了单元中物料泄漏或反应能量释放所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的综合效应。确定危害系数时,如果F3数值超过8.0,也不能按图8外推,按F3=8.0来确定危害系数。随着物质系数(MF)和单元危险系数(F3)的增加。单元危害系数从0.01增至1.00。危害系数填入工艺单元危险分析汇总表的第6行。图7-1危害系数图140 由图7-1可估算出事故危害系数危0.76,即在事故影响范围内,有76%的物质财产将受到损失。7.3.5事故救援引起的环境风险分析一般来讲,说到环境风险人们自然会想到火灾、爆炸等,所关注的环境要素也自然是环境空气。实事上,环境风险也同样危害着水环境,比如四川的陀江事件、广州的北江事件、中油吉化的松花江事件等等。那么,引起的水环境污染事故的原因也是多样的,包括事故排放、故意排放、紧急状态控制不利等。中油吉化的松花江污染事故属于后一类,由于在紧急状态下只顾单一的环境要素而忽视了其它环境要素,其教训是惨痛的。就本工业区而言,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启动消防救援系统是必须的。根据火灾性质的不同将使用不同的消防措施,包括消防泡沫和消防水。这样对消防水和消防泡沫的及时处理就成为整个应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消防水处理不当就会形成新的水环境风险。从本工业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看,消防水得不到及时处理,势必从排水系统排入外环境,会对土壤乃至地下水造成污染,带来较严重的污染。7.3.6系统波动引起的环境风险分析在装置开停车、系统波动或事故状态下,为保障系统安全需要将过多的气体送入火炬焚烧处理。但在此状态一旦火炬点火不及时,不能保证有害气体有效焚烧会排入空气中。虽然火炬一般设置比较高,有一定扩散能力,但还是要增加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进而对人群、动物、植物带来影响。141 7.4环境风险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理机制7.4.1各类环境风险事故防范处理措施7.4.1.1防范风险事故的管理措施人为因素往往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严格管理,做好人的工作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1)建立完善的安全、环保管理体制。(2)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主动性。(3)操作人员要进行岗位系统培训,孰悉工作岗位责任、规程,加强岗位责任制。(4)严格遵守开、停车及操作规程。(5)对事故易发部位、易浅漏地点,除本岗工人及时检查外,应设安全环保员巡检。(6)严禁明火,如需动火,应按规章申办动火批件,并应有严格安全措施,经检查可行后方可动火。(7)施工、设备、材料应按规章进行认真的检查、验收。设计、工艺、管理三部门通力合作,严防不合格设备、材料蒙混过关。7.4.1.2防火防爆措施(1)危险物料的安全控制对危险物料的安全控制是防爆的有效措施之一。装置设计为密闭系统,使易燃易爆和可燃物料在操作条件下置于密闭的设备和管道中,各个村接处采用可靠的密闭措施。工艺控制系统中设有越限报警和联锁自保系统,确保在误操作或非正常状况下,危险物料始终处于安全控制中。对可能超压的塔、容器等设备设置安全阀,并与全厂泄压火炬系统村通,放空气体均进入火炬系统,不就地放空。压力容器或设备的选型和设计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装置内的机泵、设备均露天布置,压缩机厂房为半敞开式,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和泄压条件。142 在装置区易聚集可燃性气体的地方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仪,报警信号引入主控室,可及时发现气体泄漏,保证安全。(2)电气防爆装置的爆炸危险区域划分执行《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除配电间和压缩机厂房配电间位于正常环境,其余大部分地区为爆炸危险环境。爆炸危险区内的电气设备,均为有关标准选用相应防爆等级的型号,防爆区内的灯具采用防爆灯具。变压器低压侧380V/220V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设保护接地;对具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及高大设备做防雷保护和防雷接地;装置内的塔、容器、管道、框架等防静电接地,以免产生静电火花。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及防静电接地采用同一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4Ω。装置内的电缆采用电缆桥架架空敷设,局部场所为充砂电缆沟敷设或直埋的敷设方式。(3)火灾报警及扑救为有效预防火灾,及时发现和扑救,在高低压配电间和控制室各设一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有人值班的控制室设报警控制器。在建筑物的重要部位和火灾危险较大部位,设光电感烟探测器。在出入口、楼梯口设手动防消报警按钮。装置外马路道边设置足够的地下式消火栓。装置区内高于15m的塔区设消防竖管。炉区设外消火栓箱。高于40m塔设半固定喷淋冷却。装置内配设足够数量的小型灭火具。消防水量按GB50160-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确定。采用的消防器材应经国家消防检测中心认可的合格产品。施工要有消防施工合格证书。装置周围消火栓设置,应根据防火等级和消防用水量确定。7.4.1.3防毒防腐蚀措施143 装置设计为密闭系统,生产时有毒物料均在密闭状态下使用,不与操作人员接触,保证职工健康不受损害。在易泄漏气体的地方设有可燃气体检测仪,一旦发生泄漏可及时报警,使操作人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装置所用的碱液及废碱液通过密闭管线进出装置;装置内设有洗眼器,可供操作人员在紧急状况时使用。设备检修和事故处理时,操作人员在吹扫、检查气体合格后,佩戴相应的防毒面具,按安全规定进行操作。7.4.1.4甲醇装置事故防范措施(1)甲醇装置属于重大危险源,并且甲醇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甲醇装置的生产和储存应设置甲醇自动监控装置,监测装置及罐区周围大气中的甲醇浓度。(2)在装置生产区设置消防灭火设施和固定水喷淋设施,合理配置灭火器材;同时应注意甲醇具有毒性,在事故现场营救时应配置防毒面具,保证自己的安全。(3)若甲醇生产装置发生泄漏或爆炸事故,应立即切断原料供给,将甲醇装置废液排放至事故池或中间储罐中,待事故解决后再进一步进行处理。(4)生产装置采用DCS系统集中控制,并设置独立于DCS系统的村锁和紧急停车系统(ESD系统)。(5)在甲醇罐区按规范规定设置防火堤,防止甲醇泄露后外溢。(6)在装置和储罐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同时杜绝一切火源。(7)操作员工应进行培训后,方可上岗,生产操作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应避免错误操作。7.4.1.5硫化氢风险事故防范处理措施(1)及时切断污染源前后管道的供料路线和输料路线,避免泄144 漏点供料依然泄漏和输料管道的物质回灌;(2)在事故发生时,对污染处理过程中需采用配备滤毒罐的军用防毒面具和民用防毒面具等防护器材就能满足一般的防护要求,在事故发生400~500m的地方即可采用过滤式防毒面具;(3)由于硫化氢的侵害方式有皮肤接触吸收,处理事故或在事故范围内工作的人员,需穿上隔绝是皮肤防护器材;(4)在事故发生区域内,为了防止其继续伤人,可用洒水车、自动喷洒车以及单位现有的各种消防设备造成水幕,稀释空气中的硫化氢气体含量,有条件时可在喷水过程中加入10%苏打或漂白粉对硫化氢实施消毒。7.4.1.6生产过程防范措施(1)乙炔避免乙炔与铜、汞、银等接触,以防止生成爆炸物;避免与氯气混合,防止在阳光下发生爆炸;生产厂房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保证置换次数;设备、管道具备足够的防静电设施,消除事故隐患;生产厂房与火源、产生火花点隔绝;操作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作业。(2)氯化氢/盐酸操作人员佩戴眼镜、橡胶手套、长筒靴等劳保护具;岗位周围设置设置良好的通风设施;保持设备、管道处于无泄漏状态。(3)氯气保持氯气设备、管道良好密封;厂房保持通风良好;生产过程产生的余氯送往回收装置生产液氯,严防废气泄漏与外排;145 操作佩戴必要的防毒面具,定期检查吸附剂,发现失效要及时更换。(4)氢气爆炸防范氢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混合气体,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1~72%(体积)电解槽断电不良时会产生火花引起失火,氢气放空时遇雷击可引起火灾。防范措施如下:保证氢气系统密闭,不允许负压操作,防止空气进入系统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开停车前应用氮气等惰性气体对系统进行吹扫和置换;厂房必须具有良好通风性能,防止气体积累;厂房上方及周围安装有效的避雷设施。设备、管道安装可靠的防静电设施;紧急氢气放空管道安装阻火器和水封。(5)天然气防爆防范根据天然气火灾的发展过程和特点,基本防火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工作场所应备有必要的联系信号、煤气压力表及风向标志等。距工作场点40m内,禁止有火源并应采取防止着火的措施,与工作无关人员要离开作业点40m以外。应使用不发火星的工具,如铜工具或涂有很厚一层润滑油的铁工具。天然气完全燃烧要消耗大量的新鲜空气,1m3天然气完全燃烧大约需要30m3空气。因此,使用天然气时必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天然气炉点火前,应先嗅闻室内有无液化气味。怀疑漏气时,及时开窗通风,不得动火或动用电气开关,门外有明火时,不得开门,同时立即关闭入户总阀并通知管道燃气公司进行维修处理。7.4.1.7伴生事故防范措施工业区在设立雨排水系统的同时已经考虑了初期污染雨水的处146 理问题,在总排水口设立初期雨水收集池和阀门系统。当下雨时,关闭雨排水阀门,将初期雨水打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初期雨水过后,打开雨排水阀门,清净雨水按城市推水路径排放。对于消防排水而言,可以与雨排水系统合用,但是消防水收集池最少应该按小时消防水量的2~3倍设计。当事故发生消防水系统启用时,关闭雨排水阀门,将消防水引入收集池,视水质情况打入污水处理站或另行处理。其目的是将污染的消防水控制在厂区内,而不排入外环境。7.4.1.8其它措施除以防火防爆为主的预防措施外,为保护人身和生产安全,尚应有必要的安全措施。(1)为保护寒冷地区仪表安全运行,仪表需采取伴热措施,以保证DCS控制系统可靠运行,对温度、湿度及其变化按要求进行控制。(2)加热炉余热回收系统设报警联锁系统。(3)电机、变压器、进线装置等均设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或作用于跳闸,或作用于报警信号。(4)事故排水设污水管送入贮槽。(5)设事故照明应急灯具。(6)车间工人休息室等设相应的采暖,通风设施以保工人不受有害气体影响和防止车间设备过热或结露。(7)全厂设置医疗急救站。(8)应按不同性质分别建立事故预防系统,监测和检验系统,公共报警系统。(9)从技术、工艺和管理方法三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预防有毒物质的意外泄漏事故。(10)必须强调管理工作对预防事故的重要作用,工厂设计、工147 艺设计和工艺控制监测等都必须纳入预防事故的工作中。提高自动化水平,保证装置在优化和安全状态下进行操作。(11)对本工程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重点部位进行必要的安全监督。(12)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各种典型的事故要注意研究,充分吸取教训,并注意在技术措施上的改进和防范,尽可能减少人为的繁琐操作过程。预防有毒化学品的意外泄漏事故。7.4.2区域环境安全应急体系7.4.2.1编制目的为了及时、有效、安全地预防和处理工业区范围内发生的各类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加快健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力争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所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和程度内,保障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公众人身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区域社会、经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7.4.2.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区域环境安全应急体系,编制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7.4.2.3事件分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四级,分别是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一般环境事件(Ⅳ级)。结合工业区的实际情况,本预案将一般环境事件再进行细化,分为A、B、C三类。A类一般环境事件凡是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A类一般环境事件:148 (1)人员中毒死亡的;(2)人群出现明显中毒症状或受到伤害的;(3)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B类一般环境事件凡是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B类一般环境事件:(1)人群出现中毒症状的;(2)人员出现明显中毒症状或可能导致伤残后果的;(3)引发冲突等影响社会安全事件的,并使社会经济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的;(4)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C类一般环境事件其它环境污染事件。7.4.2.4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工业区范围内的C类一般环境事件。超出本类应急处理能力的,及时请求各相应上级应急处理指挥机构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7.4.2.5组织指挥与职责(1)组织体系工业区环境事件应急组织体系由应急领导机构、综合协调机构、环境事件专业指挥机构、应急支持保障部门、专家咨询机构、各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组成。详见图7-2。149 咨询应急领导机构:工业区管委会专家组综合协调机构:管委会环境管理局专业指挥机构:管委会各相关部门应急支援保障:五家渠市各部门企业环境应急机构应急救援队:企业和专业救援队支援指挥图7-2工业区环境事故应急组织体系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工业区管委会负责统一协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各专业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专业领域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各应急支持保障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保障工作。*****市专家咨询机构为突发环境事件专家组。区内各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构由企业自行确定,报园区管委会备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由各企业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组成,由应急领导机构统一指挥。(2)综合协调机构工业区管委会各部门负责协调园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执行*****市、工业区有关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认真落实有关环境应急工作指示和要求;建立和完善环境应急预警机制,组织制定(修订)园区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指导园区有关企业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部署园区应急工作的公众宣传和教育,统一发布环境污染应急信息;完成园区下达的其他应急救援任务。150 各有关企业、部门负责各自管理领域的应急协调保障工作。(3)专业指挥机构综合协调机构各有关部门之间建立应急联系工作机制,保证信息通畅,做到信息共享;按照各自职责制定本部门的环境应急救援和保障方面的应急预案,并负责管理和实施;需要其他部门增援时,有关部门工业区应急领导机构提出增援请求。(4)企业应急领导机构环境应急救援指挥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各企业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所有参与应急救援的队伍和人员必须服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为参与应急救援的队伍和人员提供工作条件。(5)专家组园区设立突发环境事件专家组,聘请*****市及企业有关专家组成。主要工作为:参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指导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为应急领导机构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7.4.2.6预防与预警(1)信息监测应急综合协调机构成员单位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开展对园区内(外)环境信息、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常规环境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风险评估工作。工业区管委会及其相关部门,负责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接收、报告、处理、统计分析,以及预警信息监控。(2)预防工作①进行园区内污染源和资源调查。开展对产生、贮存、运输、销毁废弃化学品的普查,掌握全园区环境污染源的产生、种类及分布情况。了解园区内外的有关技术信息、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提出相应151 的对策和意见。②开展突发环境事件的假设、分析和风险评估工作,完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③加强环境应急科研和软件开发工作。研究开发并建立环境污染扩散数字模型,开发研制环境应急管理系统软件。7.4.2.7预警与措施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四级,预警级别由低到高,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颜色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证明突发环境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执行。进入预警状态后,工业区管委会和各企业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2)发布预警公告。按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发布。(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4)指令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环境监测部门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5)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6)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7.4.3应急响应7.4.3.1相应机制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的分级响应机制,本预案仅适用Ⅳ级响应(一般C类)。对于超出此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152 及时请求上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7.4.3.2应急响应程序园区应急领导机构接到有关类别环境事件信息后,主要采取下列行动:(1)启动并实施园区应急预案,及时向*****市环保局上报;(2)启动园区应急指挥机构;(3)协调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4)需要其他应急救援力量支援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提出请求。7.4.3.3信息报送与处理(1)报告时限和程序突发环境事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以及负有监管责任的单位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后,应在1小时内向工业区管委会报告,同时向*****市环保局报告,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上报。Ⅰ、Ⅱ、Ⅲ级环境事件的报告程序按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执行。(2)报告方式与内容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件后起1小时内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初报可用电话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情况、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续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153 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7.4.3.4指挥与协调(1)指挥与协调机制根据需要,工业区管委会及相关部门成立环境应急指挥部,负责指导、协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环境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情况通知有关企业、部门及其应急机构、救援队伍和*****市人民政府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各应急机构接到事件信息通报后,应立即派出有关人员和队伍赶赴事发现场,在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按照各自的预案和处置规程,相互协同,密切配合,共同实施环境应急和紧急处置行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前,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必须在事发单位的协调指挥下坚决、迅速地实施先期处置,果断控制或切断污染源,全力控制事件态势,严防二次污染和次生、衍生事件发生。应急状态时,专家组组织有关专家迅速对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和建议,供指挥部领导决策参考。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作出科学预测,为环境应急领导机构的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参与污染程度、危害范围、事件等级的判定,对污染区域的隔离与解禁、人员撤离与返回等重大防护措施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指导各应急分队进行应急处理与处置;指导环境应急工作的评价,进行事件的中长期环境影响评估。发生环境事件的有关企业、单位要及时、主动向环境应急指挥部提供应急救援有关的基础资料,有关部门提供事件发生前的有关监管检查资料,供环境应急指挥部研究救援和处置方案时参考。(2)指挥协调主要内容154 环境应急指挥部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②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应急指挥工作;③协调区内各企业、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支援行动;④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地区危险源的监控工作;⑤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⑥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确定被转移、疏散群众返回时间;⑦及时向上级报告应急行动的进展情况。7.4.3.5应急监测*****市环保局环境应急监测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工业区突发环境事件的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并负责指导各企业环境监测机构进行应急监测工作。(1)根据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物的扩散速度和事件发生地的气象和地域特点,确定污染物扩散范围。(2)根据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突发环境事件污染变化趋势,并通过专家咨询和讨论的方式,预测并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的发展情况和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作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的依据。7.4.3.6信息发布工业区管委会负责园区突发一般环境事件信息对外统一发布工作。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要及时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7.4.3.7安全防护(1)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现场处置人员应根据不同类型环境事件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出入事发现场程序。(2)灾害群众的安全防护155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①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特点,告知群众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②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群众疏散的方式,指定有关部门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③在事发地安全边界以外,设立紧急避难场所。7.4.3.8应急终止(1)应急终止的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①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②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③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④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⑤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2)应急终止的程序①现场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②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③应急状态终止后,工业区管委会应根据上级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直至其他补救措施无需继续进行为止。(3)应急终止后的工作①环境应急指挥部指导有关部门及突发环境事件企业查找事件原因,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156 ②编制环境事件总结报告,于应急终止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③应急过程评价,由*****市环保局组织有关专家,会同事发的单位组织实施。④根据实践经验,工业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并及时修订环境应急预案。⑤参加应急行动的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环境应急队伍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7.4.4应急保障7.4.4.1资金保障工业区各企业根据可能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需要,年初制定应急资金预算,并报工业区管委会备案。7.4.4.2装备保障鄯善环境监测站在现有监测力量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和职责要求,加强危险化学品检验、鉴定和监测设备建设。增加应急处置、快速机动和自身防护装备、物资的储备,不断提高应急监测,动态监控的能力,保证在发生环境事件时能有效防范对环境的污染和扩散。工业区管委会监督园区各企业建立应急装备、物资的配置,包括消防设施、卫生救助设施和其它应急物资等。7.4.4.3通讯保障工业区管委会要建立和完善环境安全应急指挥系统、环境应急处置全圆区联动系统和环境安全科学预警系统。配备必要的有线、无线通信器材,确保本预案启动时环境应急指挥部和有关部门及现场应急救援机构间的联络畅通。各企业对自身的安全环保机构和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安全环保工作人员必须经常保证通讯和联络畅通,实行24小时待机。7.4.4.4人力资源保障工业区及各大型化工企业要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东157 工业园区化工企业配置消防、防化队伍,并进行经常性的培训和演练。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迅速参与并完成抢救、排险、消毒、监测等现场处置工作。7.4.4.5技术保障建立园区环境安全预警系统,组建专家组,确保在启动预警前、事件发生后相关环境专家能迅速到位,为指挥决策提供服务。建立环境应急数据库,建立健全各企业环境应急队伍,保证随时投入应急的后续支援和提供技术支援。7.4.4.6宣传、培训与演练(1)工业区及各企业应加强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环境污染事件预防常识,编印、发放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公众防护“明白卡”,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和相关心理准备,提高公众的防范能力。(2)工业区及各企业环境机构和工作人员应积极主动接收员日常培训,并对重要目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管理,造就园区内的训练有素的环境应急处置、检验、监测等专门人才队伍。(3)按照环境应急预案及相关单项预案,园区和各企业应定期组织不同类型的环境应急实战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技能,增强实战能力。7.4.4.7应急能力评价为保障环境应急体系始终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并实现持续改进,*****市环境应急机构要对园区及各企业环境应急机构的设置情况、制度和工作程序的建立与执行情况、队伍的建设和人员培训与考核情况、应急装备和经费管理与使用情况等,在环境应急能力评价体系中实行自上而下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机制。7.4.5后期处理7.4.5.1善后处理工业区管委会做好受灾人员的安置工作,组织有关专家对受灾范158 围进行科学评估,提出补偿和对遭受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的建议。7.4.5.2保险应建立突发环境事件社会保险机制。工业区及各企业对自身环境应急工作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可能引起环境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要依法办理相关责任险或其他险种。7.5环境风险评价小结(1)规划园区尤其是东工业园区石油化工等产业项目具有潜在的事故风险,需要进一步从规划、建设、生产、储运等各方面积极落实本次风险评价提出的风险防护措施,以确保安全。(2)规划项目油类储罐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其危险等级较大。对周围环境和人员身体造成的损伤程度较大。规划项目在选址布局时要充分考虑卫生防护距离要求,避免事故发生时对敏感的居住人群的影响。硫化氢、甲醛、甲醇等危险有害物质一旦发生污染事故,会形成一定距离的所引起的硫化氢浓度超标范围,对周围环境中近距离敏感点会产生一定影响。(3)为了防范事故和减少危害,需要制定有效的、完善的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当事故发生时,要立即启动相应级别应急方案,采取有效的工程紧急措施,必要时还要采取社会公共安全应急措施,以控制事故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159 8.北、东工业园区环境保护对策分析北、东工业园区目前规划阶段,在宏观环境战略层面,应在园区乃至*****北、东工业园区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在园区层面,园区内企业除应选择工艺先进、无废少废生产工艺外,包括各企业间及园区公用设施在内的产业链应逐步构建起生态共生系统,使“废物”在企业生产环节中、共生产业链中变为有用的物资,达到尽可能少废乃至无废化;在企业层面,必须加强园区污染物总量的有效控制,推动实现减缓规划区大气环境风险的目标、保护下游水环境与生态环境的目标、保护的目标。本报告将推行以循环经济为主线的宏观环境战略、实现园区污染物总量的有效削减及恢复重建园区生态环境作为规划园区环境保护对策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下列部分:8.1规划区域宏观环境战略与循环经济模式8.1.1规划区域循环经济模式分析8.1.1.1选择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意义*****市有着较好的资源依托条件和地缘优势,在*****都市经济圈中占有重要地位,要使北、东工业园区乃至*****北、东工业园区在真正意义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好的、有市场竞争力的规划项目顺利入园,使园区规划体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必须推进循环经济模式,做好产业布局,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倡导建立在物质循环基础上的高利用率经济,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小的废弃物,循环经济是发展观的改变,倡导的是不断发展的经济模式,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它能够带来新的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和环境的供应。160 在*****工业区提倡推行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循环经济本身的内涵,还在于北、东工业园区作为*****工业区的一部分,不仅应在“一区三园”中做到产业的合理划分,考虑到污染物的有效处理和妥善处置,更应考虑到与现有企业、其他园区在产品方面的衔接,使园区实现无废、少废化,做到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达到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效益的统一。8.1.1.2北、东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推荐方案(1)企业层面在企业层面,提倡采用低污染、低能耗、低耗水、高附加值的先进生产工艺,尽量产生较少的废弃物,通过清洁生产减少废物的产生,这是对入园企业控制污染源和污染物的基本要求。(2)规划园区层面在规划园区层面,通过与北、东工业园区产业功能进行合理划分,在做好物料的产出投入平衡的基础上,补充能消化工业废物的静脉产业,完善产业链循环,形成企业之间的工业代谢。一个企业的废弃物是另外一个工厂原料,形成闭路循环,尽量减少工业副产品或中间废物,将大部分生产废物消除在生产环节中。根据北、东工业园区的部分产业类型,推荐可能形成生态共生网络、实现产业循环的生态共生网络。见图8-1。161 有机肥企业生产、清洁用水堆肥处理林地产品中水有机肥枯枝败叶中水产品污水处理厂区内园林绿化棉纺行业养殖业中水污水副产品废弃农产品加工物相关化工行业再生物废弃物资源回收公司再生物废弃物相关制造行业图8-1北、东工业园区生态共生网络示意图根据图8-1生态共生网络分析,北、东工业园区规划的行业中尚未形成完整的生态共生网络,必须按此设置有明确的“补链”项目,既使其他行业项目产生的废物得以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的项目,即静脉产业项目,可参看推荐产业项目表8-1,表8-2。(3)区域层面与本规划项目配套,*****、*****市政府要积极探索立足园区建设、推行循环经济、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以生态工业为重点,推行传统产业生态转型;以生态农业为基点,开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以生态建筑业和生态旅游业为亮点,改善人居环境;以发展旧物调剂和资源回收为突破点,建立社会静脉产业。要抓住园区建设这个龙头,利用政策或经济手段支持重点生产企业或企业集*****,有针对性地实施循环经济产业试点。鼓励企业推行“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由点到面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争取在*****162 北、东工业园区一期、北、东工业园区建设和进一步发展的形势下,结合市场调控,逐步形成以工业区三个园区为中心辐射*****市、*****,相融共生的产业生态链,促进区域经济在园区带动下快速发展。在区域层面,*****市作为*****都市经济圈的一部分,不仅应考虑到在*****市、*****的协调发展,还应当将*****市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放在与地方资源互补共生的兵地融合的大范围内去考虑。由*****市与外围经济圈内其他部分组成的兵地融合经济循环产业链见图8-2。北、东工业园区*****市地方资源及产业农副产品形成互补资源优化产业链,共同市场及产业提升综合效益101、畜产品102、原料加工、形构成产业链,进入市场103矿产资源成优势资源价值提升团生产地方连队城镇建设城市建设劳劳动力运营服务运营服务动力及旅人居、交游旅游资源人居、交资通、游览通、游览源构建交通网络,形成景观旅游资源提供资金、设备、技术、信息支持图8-2*****市兵地融合循环经济产业链构成163 图中,*****所属的*****生产*****是大部分生产资料的提供者,也是循环经济链条得以构建的主要因素,提供的生产资料有农副产品(包括棉花、粮食作物,林果类产品等)、畜产品(包括肉类、乳制品等)及可依托的矿业资源。自101、102、103*****场小城镇至*****市,生产资料及劳动力的集聚功能越来越强,产业优势及附加值越来越高,特别由于地方资源的加入形成融合经济,使产业链得以完善、优化,使产业对城镇功能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城市、城镇的发展,又给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以资金、设备、技术、信息方面的支持,保持*****的正常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在上图中,工业区起到构成产业链,形成价值提升机提高资源附加值的作用,优化产业链,提高综合效益的作用,使区域产业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在工业区的建设中,工业项目应以发展“低耗能、低耗水、高附加值和无污染”产业为方向,应以水、电等基础设施供应和承载能力为基础,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延长工业区经济发展产业链,提高工业区经济发展水平。8.1.2规划区域宏观环境战略分析8.1.2.1产业划分与环境功能维护(1)园区一、二期统筹考虑,优化北、东工业园区产业组成随着*****工业区成型为三个整片园区,各园区产业也按功能分别划分:一期工业园区定位为城市发展的合理延伸,在选择产业时考虑了对城区环境功能的维护,选择了现代化、生态化的发展方向;北工业区是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线的生态工业园区;东工业园区是以重化工为主线的化工园区。将一、二期分布的三个工业园片区统筹考虑,通过对园区产业的划分,使产业布局更趋合理。(2)维护城市环境功能,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市作为*****市后花园的功能、*****市良好的人居、旅游164 资源,不应因为工业园区的开发而受到影响。在北、东工业园区规划中,要立足于建设生态园区,要考虑到环境功能的维护,建设节能、污染物排放低、环境风险可控性好、环境优美的园区。8.1.2.2入区产业的宏观控制对策(1)产业入园准入条件对入区产业,分别按严格限制的产业、慎重发展的产业和鼓励发展的产业界定,以规范入园程序,以政策调控园区产业。主要依据为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严格限制的产业:①国家明令淘汰或限制的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产业;②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产生废物量大且按近期技术水平不能综合利用的行业;③高耗水的产业且排放污水、废液按现有技术经济条件无法治理或妥善处置的产业。慎重发展的产业:①属于规划既定行业内容,但污染类型复杂、环境风险较大的产业、项目或工艺;②产生废物且按自有技术水平无法治理或妥善处置的;③排污量较大的项目;④现有污染治理技术不成熟,或现有技术经济条件难以承受污染物治理成本的。鼓励发展的产业:①在同类行业中万元产值耗水量较小或有明显节水效果的产业;②综合排污水平低且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或项目;③高附加值的延伸北、东工业园区农畜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加工产业链的深加工项目;④以园区废物综合利用为特征的静脉产业;165 ⑤处理园区污水并进行处理水资源化利用的产业。按上述要求,结合规划行业内容,本评价推荐了一些产业类型比较符合该园区的产业定位和环境功能,仅供管理者选择入园企业时参考。见表8-1,表8-2。8-1北工业园区推荐入驻产业项目范围一览表序号行业推荐产业项目1农畜产品加工羽毛(绒)加工、皮革、毛皮制品、草编制品木(竹)家具制造粮食加工、食用油加工、肉禽类加工、蛋品加工、乳品加工方便食品、醋(酱油)加工、果菜汁类及其它软饮料制造2棉纺织服装制造、鞋业、针织品、相关麻纺织品、劳保制品3塑料化工泡沫塑料、人造革、合成革加工、吹塑制品、废旧塑料加工回收、日用化学品混合、分装4制药业各类中成药加工项目。其中优先支持:中药有效成份的提取、纯化、质量控制新技术开发和应用项目;中药现代剂型的工艺技术、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和装备的开发与应用项目;中药饮片创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项目。各类药品分装、复配、保健饮料罐装项目。5机械装备制造业机械半成品加工、组装,仪器仪表制造,文化,办公用机械,电动玩具6基础能源扩建热电厂的园区热电联产项目焦炉煤气利用项目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7建材及新材料工业轻质建筑材料制造、钢(塑钢)门窗及家具制造、矿物纤维及其制品、玻璃制品环保型涂料生产无机纳米及功能性材料生产优质磷复肥、钾肥及各种专用复合肥生产采用清洁生产技术的无机化工生产装置复合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工程塑料及低成本化、新型塑料合金生产新型环保型油剂、助剂等纺织专用化学品生产8三废治理及综合利用工业园区三废综合治理项目——污水处理厂及相关设施、废渣场污染相对较轻的废物综合利用项目污染相对较轻的北、东园区静脉产业项目——利用电厂粉煤灰生产的商品混凝土及砌块项目、利用农畜产品加工后的废料堆肥项目、北区部分企业废物的再加工利用项目166 8-2东工业园区推荐入驻产业项目范围一览表序号行业推荐产业项目1石油化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原油加工下游产品*****油田公司、吐哈油田公司油气资源利用项目与乌石化公司、米东化工园区配套的石油化工项目2煤化工煤制甲醇项目工业及生活用环保型煤开发及生产水煤浆技术开发及应用煤制活性炭项目,其他符合产业政策规定的煤化工项目3煤焦化炭化室高度6米以上、宽500毫米以上配干熄焦、装煤、推焦除尘装置的新一代大容积机械化焦炉建设煤电、煤焦化(焦炉煤气、煤焦油深加工)一体化建设项目与焦化项目配套的焦炉煤气利用项目4造纸符合产业政策及经济规模的纸浆、纸和纸板生产项目废纸回收再生纸厂棉浆粕、棉浆板项目5印染各类纺织品生产、印染和后整理加工6三废综合治理东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及相关设施、废渣场7静脉产业以供热为主要目的热电联产项目*****都市经济圈企业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利用煤化工废料、电厂粉煤灰生产耐火砖、商品混凝土及砌块项目,水泥及其他建材项目利用农畜产品加工后的废料堆肥项目、北、东园区企业废物的再加工利用项目(2)项目入园的环境管理对入区产业进行宏观控制,项目入园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着重回答并解决下列问题:①项目工艺是否先进,是否满足清洁生产要求,项目环境风险是否满足保护园区环境的要求;②项目排污是否可得到有效控制;③项目节水指标是否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要求,项目产生工业副产品或废物是否能在园区或外围消化。(3)园区现有项目的融入管理一期园区规划实施多年,引入园区的现有企业的分布有符合规划的内容,也有与预期规划目标不完全一致的内容。北、东工业园区的167 实施,使*****工业园区产业的合理划分和布局变为可能,工业区的“一区三园”将进行统筹,一期园区项目将会与北、东工业园区项目融入*****工业区管委会统一管理,其环境管理宜主要采用下列方式进行:①对现有企业生产或其它相关内容与规划内容不符的,在规划可调整内容中予以解决;其生产工艺、污染控制与治理不符合环境保护有关规定的,责令其限期治理或改正。②现有企业日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由工业区管委会统一负责,污染源调查与监测报表、环境保护档案管理纳入园区统一管理,按环境管理程序上报或备查。③未开工项目竣工的环境保护验收由项目审批部门负责。8.4.1.3园区环境保护总体目标和保护目标北、东工业园区及一期园区环境保护的总目标是各类污染源排放和环境功能区质量全面达标,各污染物得到妥善处理处置,整个地区环境优美、生态平衡,为区域内人员提供良好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环境保护总目标,分近期和远期确定各阶段的保护目标,并将环境质量目标和污染控制和管理指标定量化。根据*****市2005年和2020年环境保护目标,初步确定本规划环境控制目标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污水处理厂出水用于绿化灌溉、冬季贮存最低执行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处理水回用于生产按各自用水标准要求,污水处理厂建成前企业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区域环境噪声按功能分区达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2006年为70%、2020年为80%:北、东工业园区建成区绿化率27%。168 8.4.1.4本规划区域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1)环境空气质量目标规划区域内和周边地区人口稀少,距*****城区较远,环境容量相对较大,给园区开发建设达到环境空气质量目标提供了条件。大气污染控制的重点集中于东工业园区,对重化工项目在布局、工艺方案选择、污染源控制及环境风险防范方面采取相应措施。(2)水环境质量目标北工业园区邻近沙山子水库,沙山子水库已受到上游城区无序排污的污染影响,对北工业园区污水经处理后,禁止其进入沙山子水库,避免对沙山子水库产生影响。北、东工业园区废水经处理后的资源化利用过程中,要控制灌溉水下渗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废水排放沿途及冬季贮存等环节,要进行有效的防渗,防止对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控制水资源流失。(3)农业生态保护目标在不损害农田生产力的前提下,通过有序的、合理的置换,保证农用地面积和作物产量。禁止使用东工业园区污水灌溉能进入食物链的农作物。充分利用区域水资源调剂量,采用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的增值。综上所述,通过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对规划区污染物及其排放、利用途径进行有效控制,可使规划达到区域的环境目标。8.2规划园区污染源、污染物控制方案的综合论证8.2.1园区规划项目大气污染物控制方案8.2.1.1园区热电厂选址方案(1)本评价对热电厂建设的基本设想169 *****市热电厂建设项目已纳入*****市总体规划及十一五规划,但随着工业园区即将投入建设,原规划热电厂负荷已远不能满足需要,必须根据工业区热负荷进行扩建,为保证对耗热量较大的东工业园区供热,热电厂厂址选择也必须经过重新规划论证。热电厂建设有如下厂址方案可供选择:(2)原定热电厂扩建方案**********市“十一五”规划中,已考虑建设*****市热电厂的方案,本次总体规划文本初步考虑在北工业园区内拟建一座2×50MW热电厂。本次总体规划将热电厂布置在北工业园区内,主要是考虑到北工业区已有若干个企业,及未来北工业区发展的需要。将来可根据东工业区入驻企业性质,考虑扩大为东工业区供汽供电。本评价将此作为比选方案之一。(3)东工业园区另建热电厂(两个热电厂)方案本规划根据产业划分估算了东工业区工业用汽及采暖热负荷,在东工业区布设采暖蒸汽锅炉房。根据国家目前产业政策,鼓励采用热电联产形式,以热定电,热电联供,东工业区蒸汽负荷较大,采用热电联产方式是较为适宜的,规划的蒸汽锅炉房方案可以此做出调整。本评价将在东区设置热电厂替代蒸汽锅炉房的方案作为备选方案之一。(4)建设东工业园区热电厂(东区热电厂)方案该方案是一套综合性方案,具体包括如下内容:①热电厂选址在东工业园区内,或布设在北、东工业园区靠近东工业园区一侧,主要考虑给东工业区供热,远期考虑扩建后向北工业园区供热,满足北工业区供热要求。②近期主要利用现有供热系统供热,具体为:A.北区依托中基番茄酱、菱花味精自备供热系统分别供热,170 B.东区近期暂时依靠引入企业自供热,根据入驻企业进程尽快投建邻近东区的热电厂。C.一期园区依托建在城区东部的集中供热系统供热。③随东区热电厂建设,除满足本区入驻企业自用要求外,同期建设向北工业区供热的热网系统,调剂园区入驻企业的供热需求。使热电厂供热负荷部分直至完全替代北、东园区现有供热单位。(5)热电厂方案初步论证结果根据以上方案对比分析,东工业区所在的*****由于离城区较远,其开发进程稍缓,但根据其产业性质,园区工业用汽量较大(东工业园区总热负荷为388.70MW,工业生产热负荷为87MW),且北区已有中基番茄酱、菱花味精自供热系统随时调节,未来东工业园区供热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为做到工业区的平衡发展,供热方式应考虑到长远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布置。本评价经综合分析,推荐建设东工业园区热电厂方案,北工业园区热电厂东移方案次之,建议在下一步规划阶段调整原提出的北工业园区内建设热电厂的方案。8.2.1.2园区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及执行标准根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根据此标准,北工业园区及东工业园区大气环境功能区为二类区,空气质量严格执行二级标准。8.2.1.3园区规划项目大气污染物控制要求根据工业园区的能源结构以及可能形成的产业链结构分析,确定排放量大、影响面广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氟化物、苯并芘等。为保证园区大气功能及环境质量目标,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规划园区及项目大气污染物进行有效控制:171 (1)从规划园区选址及布局方面,应合理调整工业布局。重点大气污染源尽量远离城郊和居民点,分布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2)从严格控制入园企业入手,鼓励能耗低、工艺先进、排放废气污染物量较少的企业入园,慎重选择污染类型复杂,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入园。依据国家公布的《严重污染环境(大气)的淘汰工艺和设备名录》,提高园区企业准入门槛。(3)提高节能意识,认真落实节能技术,如实行热电冷和热电煤气三联供技术,提高热能综合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严格项目生产运营中的废气污染源控制,加强无组织排放粉尘、工艺废气的控制,推行清洁生产,在保证实现经济目标的前提下,力争资源消耗少、排污量小。(5)强化项目环境风险的控制,制订事故应急抢险预案并严格执行,有效保护园区及周围环境免受工业突发事故风险的影响。8.2.2北、东工业园区内废水资源化利用及排水方案分析8.2.2.1污水处理厂建设*****市政污水厂项目已基本完成审批程序,即将进入开工建设招标。该污水厂处理能力3万m3/d,已包括一期园区废水在内,北、东工业园区废水量增加仅约433m3/d,完全可依托*****市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解决北、东工业园区的水污染控制问题。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前,北、东工业园区企业排水水质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要求,达标排水可直接进入城市下水道,对未能达标的工业废水,设置预处理设施,达二级标准后排入下水道。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后,企业排水执行三级标准。对有条件进行厂内废水处理并回用于生产的工艺技术予以政策支持,支持工业企业将较洁净的下水(清净下水)进行简易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8.2.2.2废水资源化利用途径与排水去向172 北、东工业园区生产企业废水在厂内资源化利用有两种方式:回用作生产用水或厂区绿化用水;在排放沿途的资源化利用,则是在灌溉期间,与市政排水统一排放用于*****、下游103*****(北区废水)的农业灌溉。前述水环境影响评价章节经过比选,认为北区排水执行方案三即铺设暗管排入老龙河,最终流入北部沙漠为较可行的方案,方案二次之,方案一可能造成沙山子水库的污染,可行性稍差。东区工业废水宜执行排水方案二即铺设暗管排入园区西侧的老龙河,最终流入北部沙漠的方案,与北区废水最终排水去向一致。在由高山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组成的区域水环境系统中,*****处于下游,至污水排放区下游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接纳废水的外环境系统相对不敏感,由此确定了上述排水去向的合理性。8.2.2.3北、东工业园区企业节水要求水资源仍是制约*****北、东工业园区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北、东工业园区规划倡导企业节水,并运用政策手段和经济杠杆予以调控。8.2.2.4北、东工业园区水污染控制目标(1)水环境功能区划及执行标准①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规划区范围内主要河流为猛进干渠以及从八一水库南下的干渠,主要用于农、林、牧区的灌溉,根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划区内地表水划为Ⅴ类功能区,排入该区域的污水执行国家二级排放标准。②地下水功能区划通过调查分析,根据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规划区范围内地下水源划为Ⅲ类功能区,主要供人畜饮用、农林灌溉等。在该功能区内污水排放执行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同时废水不得向173 地下水源排放,即不得使用渗坑、渗井排放。(2)水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及主要措施①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推行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水平;②改革生产工艺,推行清洁生产;③按水环境功能区划,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不允许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功能水域的环境容量;④优化水污染治理系统,选择合理的治理方案,优选治理技术,达到综合治理。8.2.3北、东工业园区噪声控制方案8.2.3.1园区规划布局在园区规划阶段,主要应根据项目特征从布局上做好划分,运营噪声较大、昼夜村续生产、以噪声影响为主的项目,应考虑布设在商务办公区远端,远离敏感人群,并划定适当的防护距离。8.2.3.2园区项目入园后的噪声控制对于具体项目应从工程选址、总图布置、设备选型、操作工艺等方面尽量减少声源对环境产生的影响。(1)对以震动、摩擦、撞击等引发的机械噪声,采用减震、隔声措施。如对设备加装减震垫、隔声罩,采用低噪声设备及低噪声工艺等措施。(2)对空气柱振动引发的空气动力性噪声的治理,采用安装消声器的措施。(3)对某些用电设备产生的电磁噪声,其设备的安装远离人群。(4)合理安排建筑物功能和建筑物平面布置,使敏感建筑物远离噪声源,在声源和敏感目标间增设吸声、隔声、消声措施,也可利用绿化带或建筑物(非敏感的)起到屏蔽作用。8.2.3.3噪声控制目标依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规定,规划区为工174 业区,执行3类区标准,即区域环境噪声昼间不得超过65分贝,夜间不得超过55分贝。夜间突发性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5分贝。工业企业排放的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Ⅲ类标准,即昼间厂界噪声不得超过65分贝,夜间厂界噪声不得超过55分贝。夜间频繁突发的噪声(如排气噪声),其峰值不得超过标准值10分贝;夜间偶然突发的噪声(如短促鸣笛声),其峰值不得超过标准值15分贝。8.2.4北、东工业园区固废处置及综合利用方案8.2.4.1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治理和综合利用(1)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采取措施鼓励工业企业通过改进或采用最新的清洁生产工艺,进行首端控制,源头治理,使入园项目尽量不排或少排废物。固体废弃物是资源未被充分利用而产生的。对于可利用的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要大力开展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减少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险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北工业园区废物多是一些无毒有害的废物,便于综合利用;东工业园区的原料以煤炭为主,其废弃物主要是大量的粉煤灰和尾矿渣,这类废弃物可以通过综合利用达到防治:改进工艺,灰渣分排,干灰干收,粗细分收;细灰做水泥混合物,粗灰及炉渣制砖,湿灰做公路路基;粉煤灰转化为轻型建材,发展建材工业。除上述废物外,北、东工业园区项目生产还产生一些未能利用的尾矿渣。对此应加强尾矿渣的安全处置和管理,具体措施有尾矿坝防渗透,防雨水淋洗流失污染物,防坍塌等。(2)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开展各种方式的综合利用175 除鼓励企业在内部和企业之间加强固体废物的循环和回收利用,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外,还要开展工业废物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利用,变废物为新的资源。(3)筹建工业废渣场在对工业废渣进行合理分类的基础上,筹建园区工业废渣场,北、东工业园区可依托工业区废渣场,积极采取适当的方法,对现阶段无法综合利用而又污染环境的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处置。(4)加强管理,建立废物管理体系由*****市环保局负责对区域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和各污染物进行技术管理和横向联系作用,各固体废弃物产生源单位,应将固体废弃物的性质、产生量等向市环保局进行申报登记,市环保局将可能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尽最大可能在全市范围内实现资源化。(5)注意鉴别危险废物,严格按标准进行管理处置对工业园区内固废经鉴别为危险废物的,送*****市危废中心进行统一处理。《国务院关于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市规划的批复》国函[2003]128号批复**********危险废物处置设备建设项目,该危废处理中心位于**********市西郊。负责接受转用北疆和东疆产生的20多类危险废物。目前危废中心正在建设中。8.2.4.2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方案园区内的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小,约为40.08t/a。可在园区内建立垃圾生活垃圾中转站。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箱式收集、密闭清运至*****市生活垃圾处理场。8.2.4.3建筑垃圾处理处置方案建筑垃圾管理工作实行全面规划、有效利用、统一管理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生活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和建筑垃圾混合排放或回填;建设单位应将建筑垃圾及时清理,用密封车或加盖蓬布的176 运输车运往建筑垃圾受纳场。建筑垃圾受纳场四周应设置遮挡围栏,落实防尘、防污染措施,并保证受纳场出入口及道路畅通。8.3北、东工业园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园区的规划建设,使园区的生态系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工业城市生态系统代替了现状的农田生态系统和自然荒漠生态系统,绿地大面积减少,农田面积减少了2910hm2;生长有一定数量自然植被的荒漠减少了3507.8hm2;绿地大面积减少。因此,在进行园区规划建设时,必须加强园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1)规划时,必须贯彻“10%规划”,即有10%的自然单元或多或少地均匀分布在区域中,这是一个容许野生动植物与人类共存的原则。(2)在对引进项目进行土地安排时,应先使用植被少的未利用土地,尽量少占耕地。这样可使园区生态环境不致发生太突然的变化,而是逐步演变。(3)在规划建设时,一定要保留现有的主干防护林带,如主要的道路林、骨干渠林。(4)尽早建设北工业园区与*****市区,东工业园区与**********之间的绿化隔离带建设,绿化带宽度前者为500m,后者为200m,长度以园区与上述两市、镇区接触长度为准。树种以乔木为主,乔灌集合,尽量选择当地适生树种,如胡杨,榆树等。(5)在两园区外围建成50m宽的绿化林带,以减少工业污染物对周边农作物、天然植被和土地的污染。树种应选择高低结合,具有吸收有毒有害气体,滞尘减噪、杀菌减污作用的绿化树种,同时配置一些当地宜生的荒漠灌木,以提高物种多样性,增加生态稳定性。(6)在北工业园区内建设沿猛进干渠延伸,串联沿线各块状绿地,形成滨河观光绿化带。在东工业园区内建设沿东干渠延伸,串联沿线各块状绿地形成滨河景观绿化带。177 (7)做好公共绿地和附属绿地建设,借助人工湖和其它水面布置大型公共绿地;在各组*****内设置小型公园,供人们休闲娱乐。绿地对改善园区乃至周围的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证明绿地具有放氧、吸毒、除尘、杀菌、减噪和美化环境的作用。北、东工业园区建设要突出人文景观建设,提升园区形象,使园区整体环境景观呈现和谐、美好和生气勃勃的景象。为了美化环境,提高园区生态环境质量,对工业小区、公共设施区、居住区、管委会办公区,按生态城市标准进行绿化。总之,按规划实施,并遵照上述要求搞好园区绿化,使园区人均2公共绿地不少于15m。8.4北、东工业园区规划环境保护项目实施要点8.4.1北、东工业园区环境保护措施实施要求综合本报告书对各项环保措施的分析,列入表8-3。表8-3*****市北、东工业园区规划环境保护行动计划一览表推荐环境可行规划方案实施责任监督责任规划方案方案要素与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单位单位1.规划选址、布局基本合理;园区管委会规划审批部门论证规划内容2.产业组成较为合理,但未形成完整生态网络,相关规划部门环评审批部门需进行完善。环评单位北、东工业1.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完善产业组成,实施区域园区规划推荐可行规划宏观经济联动。园区管委会园区上级环保主方案2.发展静脉产业项目,减少废物排放。相关规划部门管部门3.推荐在东区建设热电联产项目。分别设置北、东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达标处工业污水处理理后排放或利用。排水方案冬季处理水进入老龙河,就近排入北部沙漠。处理水资源化园区绿化及下游农灌灌溉利用。大气污染防治发展热电联产,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1.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削减废渣;环评推荐环工业废渣处理2.未处理废渣送工业废渣场贮存;园区管委会园区上级规划、境影响减缓3.依托*****危废中心处理危废。相关规划部门环保主管部门措施方案1.在园区规划阶段,主要应根据项目特征从布局上做好划分,并划定与生活区适当的防护距离。噪声控制2.对于具体项目应从工程选址、总图布置、设备选型、操作工艺等方面尽量减少声源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合理布局,强化管理,细化措施,建立和完善事防范环境风险故应急体系。178 8.4.2北、东工业园区环境保护措施投资估算总结以上环境保护对策的内容,估算规划编制后应予配套的园区环境保护规划投资,列入表8-4。表8-4北、东工业园区规划期环境保护措施及投资估算序投资环境保护措施内容备注号(万元)1北、东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5000按近期污水量核算2污水处理厂下游至老龙河排水系统200已建,按北、东工业园区摊销费用计3污水处理厂下游排水及灌溉系统6004园区热电厂(东区附近)环保措施300按热电厂所含环保投资计5*****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待建,已完成审批6园区工业废渣场15待建,已完成审批7环境监测、管理120拟建,按北、东工业园区摊销费用计8绿化措施2009环境影响评价16充实*****市环境监测站设备合计6431上述环境保护投资主要为规划至现阶段的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应考虑在编制下一阶段规划及建设期间予以落实。179 9.监测与跟踪评价9.1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跟踪9.1.1规划实施至今的实际环境影响(1)规划实施至今进展目前工业区管委会利用有限资金,已完成一期工业园区七通一平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园区路网体系的完善;B.供、排水工程建设及管网系统完善;C.供电、供热、供汽等能源供应系统建设完毕;D.园区内土地平整工作完成。北、东园区正在规划实施阶段,其中北区已有一定基础,部分企业入驻,东区大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及工业设施处于空白。(2)入园企业控制及对本规划的要求目前,要求入园企业都是科技含量高、规模较小低污染的企业。从源头上控制整个园区的污水排放量。污水处理厂建成前,对已入园企业要求污水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入下水管网。部分排水水质较好的企业处理后污水可以直接用于园区的绿化灌溉用水,这样在有效控制水污染的同时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发挥处理水的生态效益。推进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进程。北、东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及东区热电厂应早日建成和运行,以确保园区的污水达标排放,大气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9.1.2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设想及建议9.1.2.1关于排水方案与污水处理方式的要求与*****市水资源规划、防洪规划相关,目前在工业园区北端已形成沿老龙河下泄至北部沙漠的行洪通道,可作为确定北、东工业园区排水方案的基本依据。园区规划实施过程中,可以此通道展开,确180 定适宜的污水处理方案和排水去向、处理水资源化利用方式。本评价经过分析论证,确定了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灌溉期用于园区绿化和下游农灌,实现资源化利用,冬季沿排水管线至老龙河排往沙漠的方案。且在污水处理厂建成前,要求入驻北、东工业园区的企业生产及生活污水必须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才能排放。9.1.2.2关于规划项目与城镇总体规划的协调*****北、东工业园区是在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多种因素下形成的。一期工业园区规划伊始,*****城市还没有目前的发展速度,一期工业园区的规划中未能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用地,以致于工业园区的边界与城市居民区距离较近,造成功能划分上的不尽合理。北、东工业园区在距城区较远的*****、*****选址,形成目前“一区三园”的格局,是*****北、东工业园区发展的合理延伸,也使在工业区范围内产业布局的重新划分成为可能,与*****市“十一五”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的精神是相一致的。9.2项目实施后跟踪评价方法与计划9.2.1评价时段建议园区结合环境监测结果和环境管理成果,对园区质量、资源等进行定期跟踪评价。评价时段与本次规划的时段相同,结合总体规划及产业规划内容综合确定。见表9-1。表9-1跟踪评价时段规划近期规划远期规划时段2006年-2007年2008年-2010年评价时段2007年2010年9.2.2跟踪评价指标体系为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结合现有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及181 生态工业园的建设现状,以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作为园区跟踪评价的参考指标,本次跟踪评价的参考指标体系见表9-2。为有效控制本建设项目将产生的环境影响,必须对该项目的建设和运行全过程实施严格的环境管理和监控,企业的环境管理要利用行政、经济、技术、法律和教育手段来保证生产经营发展的同时作好环境保护工作,使环保措施落到实处并真正发挥效用,将环境风险降低到最小。182 表9-2跟踪评价的参考指标体系序指标参考值准则层具体指标层指标值备注号出处GDP增长率12.32003*****年鉴%人均GDP3生态省万元社会承1清洁生产企业GDP占园区整体GDP的比重——————载力环境保护GDP投资指数3.5生态县%清洁能源比重70生态城市%水工业用水供需量比值1————资源电工业用电供需量比值1————可石油工业用石油供需量比值——见天然气工业用天然气供需量比值1————性土地土地可开发面积占工业园总面积比1————资资源水每万元GDP或者单位面积耗水量150生态市t/万元源消2承t标煤/载耗电每万元GDP耗能量1.4生态市性万元力资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与需处理工业废重源1//复水的比利利用2003,*****环境统化工部用水82.7率计分%性和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其他部72.52003,全国环境统计分%kg/万元万元GDP化学需氧量5.0生态市GDP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业污水处理率100%80污水达标排放率10090城市环境综合评价%污水处理达标率100生态城市%水排放标污水处理后排放等级二级——准废水排放量与环境容量之比1————相应废水因子CODcr,BOD5,石油污染,可溶性挥1————发酚,重金属与环境容量之比地下水体等级III类————环SO2,NO2,TPS,类排放量与相应环境容量比1————境值承园区内空气质量等级II级————载园区废气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力SO2排放达标率100——%大气烟尘排放达标率100——%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100——%kg/万元万元GDPSO2排放量5.0生态市GDP园区内主要废气排放企业与主要居民区临近度——————大气质量年达标天数365/365*****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0环境规划目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282003,全国环境统计%固废固体废物排放量与处理能力之比1//危险废物处置率100城市环境综合评价%土壤土壤重金属含量等级II级————生态人均公共绿地360生态城市20m2/人183 序指标参考值准则层具体指标层指标值备注号出处GDP增长率12.32003*****年鉴%人均GDP3生态省万元社会承1清洁生产企业GDP占园区整体GDP的比重——————载力环境保护GDP投资指数3.5生态县%清洁能源比重70生态城市%水工业用水供需量比值1————资源电工业用电供需量比值1————可工业用石油供需量比值0~1——未定见天然气工业用天然气供需量比值1————性土地土地可开发面积占工业园总面积比1————资资源水每万元GDP或者单位面积耗水量150生态市t/万元源消2承t标煤/载耗电每万元GDP耗能量1.4生态市性万元力资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与需处理工业废重源1//复水的比利利用2003,*****环境统化工部用水82.7率计分%性和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其他部72.52003,全国环境统计分%kg/万元万元GDP化学需氧量5.0生态市GDP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业污水处理率100%80污水达标排放率10090城市环境综合评价%污水处理达标率100生态城市%水排放标污水处理后排放等级二级——准废水排放量与环境容量之比1————相应废水因子CODcr,BOD5,石油污染,可溶性挥1————发酚,重金属与环境容量之比地下水体等级III类————环SO2,NO2,TPS,类排放量与相应环境容量比1————境值承园区内空气质量等级II级————载园区废气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力SO2排放达标率100——%大气烟尘排放达标率100——%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100——%kg/万元万元GDPSO2排放量5.0生态市GDP园区内主要废气排放企业与主要居民区临近度——————大气质量年达标天数365/365*****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0环境规划目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282003,全国环境统计%固废固体废物排放量与处理能力之比1//危险废物处置率100城市环境综合评价%土壤土壤重金属含量等级II级————生态人均公共绿地360生态城市20m2/人184 9.2.3跟踪评价内容根据北、东工业园区在规划期内可能涉及的企业类型,并考虑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确定规划环境跟踪评价内容见表9-3。表9-3园区规划跟踪评价内容序号评价内容1大气环境影响跟踪评价2水环境影响跟踪评价3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跟踪评价4噪声环境影响跟踪评价5生态环境影响跟踪评价6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跟踪评价9.2.4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方法(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进行评价以环境监测方案中得到的监测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以确定区域环境质量的实际变化量,并与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经环保设施处理后的预测变化量进行比较。同时将园区对环境所造成的实际影响与预测中的影响进行比较,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找出其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效果进行跟踪评价,从而调整、完善规划中的不确定性的因素,确保规划环境目标实现。(2)从系统的角度进行评价由于园区环境、经济、社会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经济发展中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进行跟踪评价,对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损益分析,对园区实际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与园区所带来的实际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掌握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保证决策的正确性。(3)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进行评价生态环境具有整体性、区域性的特点,工程实施对园区生态环境185 的改变,陆生生态系统的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具有长期的生态效应。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进行跟踪评价,掌握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以及生态系统可维持的园区企业发展规模信息,可以及时总结园区发展的经验,吸取发展中的教训,实现环境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及人与自然协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9.3环境监控计划环境监测与控制是园区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监测与控制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将保证环境管理措施的实施和落实,及时发现环境管理措施本身的不足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及时修正和改进,使环境质量和环境资源维持在期望值之内。环境监控包括各入园企业的污染源监控和园区环境质量监测两部分。9.3.1园区企业污染源监测计划(1)水污染源监测计划①统计园区各企业用、排水量及水质。②监测位置:监测点位置按污染物种类设置:属一类污染物在车间排污口设点:属二类污染物在厂排污口设点。③监测项目:测量各排污口排水量,并注明废水来源;常规监测项目为废水排放量、pH、水温、COD、SS;特征污染物视不同废水来源和不同废水性质具体确定。④监测时间和频率:正常情况下,一般排污口监测1次/月;监督性抽查不定。(2)大气污染源监测计划①统计产生废气的原料、燃料种类、名称、数量、主要成分,如煤含硫量、灰份等。②监测点位置:点源按废气排放口设点,有处理设施的应在处理设备进、出口处测量。186 ③监测项目:测量排放口的废气排放量、废气温度、排放高度等;对燃烧型污染源测量其SO2、NO2、TSP、CO;对非燃烧型污染源,视具体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特征污染物。④监测频率:正常情况下建议每年1次;非正常情况下,视情况加测。(3)噪声监测计划①统计各工业企业主要噪声源名称、数量、噪声值、治理措施及效果。②监测布点:在厂界四周设厂界噪声监测点。③监测频率:正常情况下,1次/年;非正常情况下,视情况加测。(4)固体废物监测计划①统计固体废物的种类、来源、数量,并说明收集、贮运方式和堆放场所。②监测项目:根据固体废物的种类,选择特征性污染源,按有关标准规定方法进行。③监测频率:正常情况一年或两年1次。若生产工艺或原料发生变化,可随时监测。9.3.2环境质量监测计划(1)环境空气质量控制与监测措施①监测位置:在北、东工业园区各设一个常规大气监测点,反映园区及一期园区环境空气质量,与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同步进行。②监测项目:常规监测项目包括SO2、NO2、TSP、CO;特征污染物视当时入区项目而定。③监测频率:在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各采样监测一次,每次村续采样5天,其中TSP每日至少有12h采样时间,其余每日至少有18h采样时间。(2)环境噪声监测计划187 ①监测布点:在园区各企业厂界四周设厂界噪声监测点;在临近商业办公区的厂界区设1个噪声常规监测点。②监测频率:夏、冬季各1次,每次监测分昼间和夜间。③监测项目:昼夜等效声级。(3)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①监测布点:园区及周边地区布2-3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②监测项目:近期监测项目主要为pH、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氟化物、氰化物、挥发酚、氨氮、高锰酸盐指数、铬(六价)、砷、汞、镉、铅、总大肠杆菌群。根据园区发展变化,结合项目特征及地下水环境保护要求确定其它加测指标。③监测频率:每年3月、6月、9月、12月各监测地下水水质1次,特殊情况时加密监测。(4)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①监测布点:猛进干渠西段、沙山子水库至沙山子引水渠河段、八一干渠流经东工业园区一侧的区段、老龙河至沙漠排水沿线。②监测项目:pH、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氟化物、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氨氮、高锰酸盐指数、铬(六价)、砷、汞、镉、铅、总大肠杆菌群。③监测频率:每年3月、6月、9月、12月各监测地表水水质1次,共4次/年。(5)土壤环境质量监测①监测布点:园区灌区、绿化林带按使用水源(处理水、清水)不同共设监测点2-3个。②监测项目:pH值、挥发酚、总铬、Hg、pb、As、Cd。(6)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园区生态监测应以宏观监测为主导,微观监测为辅。监测对象主要针对园区外的农田生态系统在园区范围及邻近区域的动态变化情188 况。必要时对目标生态系统进行物理、化学和生态学指标监测,得出园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状况,进而评价园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预测发展趋势,为园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提供决策依据。生态监测内容见表9-4。表9-4园区生态监测方案序监测因子监测频率监测手段备注号一级因子二级因子规划近期规划远期基于本次规划环评成1绿地覆盖率1次/1年1次/5年现场调查地表覆被果,规划近期可主要采2植被覆盖率1次/1年1次/5年现场调查/遥感取现场调查手段,规划3水土流失强度侵蚀模数1次/1年1次/3年现场调查/遥感远期内采取遥感手段4景观与生境完整景观破碎度1次/1年1次/5年现场调查/遥感监测。5性景观优势度1次/1年1次/5年现场调查/遥感189 10.环境管理10.1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10.1.1机构设置的目的随着园区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各企业的陆续引进,环境管理任务将日益繁重,应当建立完整的中小企业工业园区或一期工业园区的环境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的环境管理人员,在工业区管委会和上级环境保护部门领导下,处理园区环境保护日常管理事务,对工业区管委会负责,并接受上级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具体工作宗旨为:贯彻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监控项目的运行,掌握污染控制措施的运行效果,了解园区及其周围的环境质量及变化情况,统一组织、协调监督园区的环境保护工作。10.1.2环境管理机构的的组成工业区管委会园区环境管理办公室园区园区…规划综合…建设办公办室企业1企业2企业N环保部环保部环保部门门门图10-1园区环境管理机构框图190 10.1.3环境管理机构职责(1)园区环境专职管理机构职责园区环境专职管理机构是园区开展环境保护,实现园区环境目标的体制保障。园区环境专职管理机构的设置应精干、高效,能够适应园区快节奏、高效率的运行机制,具体人员设置由工业区管委会根据自身情况而定。其主要职责为:1检查、监督园区内各企业遵守法律、法规,执行环保方针、政策和情况。2负责园区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及监督实施。3负责园区污染调查、协助入园企业办理排污申报登记及申领排污许可证,协助上级环保局开展园区内污染源限期治理工作。4负责对园区企业实施现场环保检查;协助上级环保机构开展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或转移审批工作。5组织并参与园区内环境质量监测,掌握园区内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协助上级环保部门研究并提出防止污染对策;在园区内各企业环境保护部门的配合下,收集、整理、分析污染源、污染物监测资料,及时建立各企业污染源及环境质量监测资料档案。6协助上级环保部门对园区新、改、扩建工程项目实施“三同时”审批和监督管理,组织园区污染治理项目计划报批及实施。7协助上级环保机构调查处理园区环境污染事故,协助调解环境污染纠纷,协助上级环保机构查处违反环保法律、法规行为。8负责园区环保宣传教育、环保法律法规培训、环境统计工作及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论证工作。9协助上级环境保护部门办理各级人大、政协涉及园区环境保护提(议)案的处理工作,处理相关方面的信访工作。(2)园区相关部门环境管理职责①管委会办公室:负责环境宣传;负责管委会机关内部环境管理;191 参与园区环境管理机构组织的联合环境检查。②园区规划建设办公室:在园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园区远期、近期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中落实环境保护规划的有关要求;负责园区污水处理设施、下水管网的规划、建设、改造和管理。③园区经济建设局:认真贯彻环保方针、政策和省、市有关环保要求,对污染严重的石化、化工等项目,必须先报机构审查,否则不得引进。在引进项目中,要认真审查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在外资招商引资工作中,应引进先进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及技术,实行污染物的源头控制。(3)园区内企业环境管理机构职责园区内企业应设置环境管理负责人。各企业环境监测机构的规模、人员、仪器配置应以国家、地方和行业的有关规定以及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监测计划为依据进行设置。其主要职责有:|①组织贯彻实施国家及地方的有关环保方针、政策法令、条例,对企业职工进行环保宣传教育,提高企业职工的环保意识。②组织“三废”处理利用技术的实验和研究,推进企业的清洁生产工作。③编制并实施本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中长期规划及年度污染治理计划。④审定环保装置的操作工艺,监督环保装置的运行,建立企业完善的环保设施运行、维护、维修、技改等技术档案,要对环保设备定期检修。严格执行“三废”的排放标准。⑤负责企业环保专项资金的平衡与控制及办理企业排污缴费业务。⑥负责办理本企业新建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上报方案,协助做好项目“三同时”的验收、监督、检查。⑦协调园区环境管理机构的日常环境管理工作。192 ⑧调查处理厂内的环境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⑨推进企业ISO14000体系认证工作,使企业环境管理工作逐步与国际接轨。⑩设有环境监测机构的企业,其环境监测机构的职责包括:负责污染物的监测分析工作,定期向园区环保机构汇报监测数据;负责环境监测数据的统计工作,建立企业完善的污染源及物料流失档案,每个监测项目应做好原始记录;确定企业的监测布点、监测频率及监测项目,按计划执行日常监测。10.2环境管理内容10.2.1环境综合管理(1)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园区环境管理机构在日常的环境管理工作中,必须严格贯彻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章,同时组织督促园区内的各企业贯彻实施国家及地方的有关环保方针、政策法令、条例。这些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水法》、《节约能源法》、《土法管理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关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制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的原则与方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修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几点意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2)园区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制定在园区形成初期,在条件成熟情况下,由园区环境专职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园区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制定,并在园区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不同阶段园区特点对管理办法进行及时修改及完善。193 拟制订的园区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包括:《园区企业环保准入办法》;《入园企业施工期环境管理办法》;《推进园区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办法》;《园区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园区污染治理设施及排污口规范化管理办法》;《园区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园区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园区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园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园区生态环境管理办法》;《园区环境卫生管理办法》。(3)环境保护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编制及实施在园区形成初期,由工业区管委会或园区环境专职管理机构组织或委托相关单位或部门制定园区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报地区政府批准后由环境管理机构负责实施。园区环境专职管理机构负责园区年度环境保护计划的编制和实施。(4)开展环保宣传与交流要求园区各层次的环境管理机构(包括园区和企业的环境管理机构)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园区环境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各个层面的环境保护交流,鼓励环保管理人员定期开展行业间的技术交流,深入生产车间及时掌握“三废”产生、控制情况及各种污染物排放情况。(5)园区生态环境建设管理园区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以生态环境建设及项日建设为主体,以园区生态环境建设周期为主线,并根据园区建设的不同阶段制订《园区生态环境管理办法》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环境管理机构及各企194 业在园区发展的各个阶段必须严格执行《园区生态环境管理办法》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加强园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6)环境污染事故管理园区一旦发生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必须按预先拟定的应急预案(见第七章)进行紧急处理。事后由园区专职环境管理机构及园区相关管理部门负责污染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污染事故和纠纷,并向工业区管委会负责人提交调查报告和处理意见。(7)环境信息公开基于公众参与过程中被调查者普遍对区域的环境质量不太满意;部分被调查者对规划园区的环境影响不能接受。应考虑由工业区管委会制订出提出《园区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处理、排放污染物量较大或有较高环境风险的重大项目及较大的环境危害因素及时公示通报,并由园区环境管理机构严格按其程序在园区范围做到环境信息公开,以维护和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益。园区环境管理机构在进行环境信息公开的同时,接受对园区内各类环境问题的投诉,园区环境管理机构能处理的应及时处理,受权限限制无法处理的,及时整理上报工业区管委会及上级环境保护部门处理解决。10.2.2园区企业管理(1)科学筛选入园项目按《园区环保准入办法》对入园企业进行严格筛选,参考表8-1、表8-2推荐内容,入园企业应尽可能选择具有市场潜力大、产业联动效果好、高技术、高附加值、污染可控性好、能源利用率高的企业。属《园区环保准入办法》中限制引入的行业或企业或达不到规定的清洁生产水平的企业严禁入园。(2)入园企业的审查审查入园企业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手续是否齐备,是否按有关法195 律法规要求执行了“三同时”制度,是否通过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手续不齐备、未执行“三同时”制度的企业,由园区环境管理机构督促其执行。对验收未通过、被勒令进行限期整改的项目,由园区环境管理机构协助上级环保部门督促其限期整改。(3)入园企业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在园区形成初期,由园区环境专职管理机构负责入园企业施工期的环境管理,监督入园企业在施工期严格执行《入园企业施工期环境管理办法》,以最大限度降低园区建设过程中施工行为对园区产生的不利影响。(4)入园企业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的签定与考核园区环境管理机构依据*****市环境保护局下达的环保指标,结合园区的实际,将环保指标分解到园区内各企业。由各企业的行政负责人与工业区管委会签定年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由园区环境管理机构定期对园区内各企业环保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在园区内进行公布。(5)污染源治理与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指导园区各企业的污染防治工作,依照《园区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园区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园区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园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园区污染治理设施及排污口规范化管理办法》监督指导园区各企业污染源治理及污染治理设施管理,确保园区污染治理工作有效开展。(6)环境保护检查园区内各企业环境管理机构要做好生产作业现场的环保管理工作,每月进行一次环保现场检查。园区专职环境管理机构每半午组织一次生产现场环保管理综合检查,对查出的一般环保问题,责令当场整改,对于较严重的问题由园区环境管理机构下发“环境污染及隐患整改通知单”,责令被检查单位限期整改。经复查仍不合格者,上报196 地区环境保护局,依法对其进行处罚,并继续督促限期整改。(7)现有企业融入管理①对现有企业生产或其它相关内容与规划内容不符的,在规划可调整内容中予以解决;其生产工艺、污染控制与治理不符合环境保护有关规定的,责令其限期治理或改正。②现有企业日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由工业区管委会统一负责,污染源调查与监测报表、环境保护档案管理纳入园区统一管理,按环境管理程序上报或备查。③未开工项目竣工的环境保护验收由项目审批部门负责。197 11.执行总结11.1北、东工业园区规划、开发建设现状及环评编制背景*****市凭借其与西部重点城市*****的紧密联系以及自身良好的工业基础和自然环境,于2001年向城区东北延伸开发,开始实施*****工业园区一期工程规划,至目前一期园区已成型,完成“七通一平”,有部分企业入驻园区。切合*****市长远的目标定位——现代生态型人居城市、首府后花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一期工业区基础上,按照*****市总体规划的部署,拟分别在*****城区北部、城区以东*****投入规划新的北、东工业园区(又称工业区二期工程),最终在*****市形成三个具不同产业功能的工业片区。通过合理规划布局与政策引导,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聚集配套、协调资源,实现和发挥工业区整体效益最大化,促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次规划的北工业园区位于*****城区北部,呈南北走向的狭长地带,面积34.5km2。东工业园区位于**********东侧,面积27km2,距离北工业园区约8km。本规划环评即是针对北、东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切合环境保护要求,在各项工作内容的基础上编制完成的。11.2规划方案分析11.2.1工业区选址布局的合理性分析(1)工业区选址的合理性分析工业区选址中,充分考虑了*****市工业化进程、工业区定位及环境功能要求,工业区的规划与建设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十一五”规划及*****城镇化建设要求。198 工业区选址中经过多次现场踏勘及论证,在市域范围内划出整片土地,根据所在区域环境特征及工业企业分布情况,进行了产业布局划分,使选址更符合资源、能源条件及环境功能要求。对工业区占用农用地的情况,在*****范围内,采取逐步置换的做法,在开发中使工业区范围用地功能逐步达到规划目标。工业区临近沙漠,选址有利于水污染控制,东工业园区选址有不利于*****部梧桐镇环境空气质量的因素,采用各项环保措施后污染物可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目标可达性较好。根据各方面因素分析,工业区的选址是基本适宜的。(2)工业区产业定位与布局合理性工业区产业定位和划分是基本适宜的。东工业园区拟重点发展的石油化工、煤化工、煤焦化等重化工产业要参与到区域的产业整合中去,避免与其他园区重复设置的生产装置和工艺产品,应主要放在石油下游产品、煤化工下游产品等方面,积极推进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无论是产业布局、东工业区发展重工业还是北、东园区内的规划布局都是较为合理的。11.2.2与区域总体规划的协调性分析(1)与总体规划及“十一五”规划的相容性分析本次工业区规划拟定的北、东工业园区是完善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总体规划的进一步延伸,是与总体规划精神基本协调一致的。本规划切合*****、*****市“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工业区的具体规划内容。工业区建设是和**********市“十一五”规划精神相一致的。(2)与*****都市经济圈的协调性分析199 本规划定位*****工业区为首府工业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区,与首府和内地项目配套互补开发区域,是与*****都市经济圈的发展目标协调一致的。11.2.3与环境资源体系的协调性分析(1)本规划与区域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的协调性本规划*****工业区的实施完善了产业链,将会促进本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力度。(2)本规划与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性本规划两园区均牵涉农用地功能转为建设用地问题。应根据制定的土地置换计划,对工业区建设占用的2.67万亩耕地计划放在有土地后备资源的*****场,方可实现与总体规划中提出的工业区耕地占补平衡原则。在现阶段,规划内容主要限于未利用的荒漠及戈壁滩地,严禁在农用地建设工业企业,仅在将农用地按国家规定完全置换后方可考虑作为工业用地进行村片开发。2.2.4.3本规划与区域水资源统筹分配的协调性本规划北工业园区总用水量为3343.01万m3/a,东工业园区总用水量为4693.94万m3/a,两工业园区合计总需水量为8036.95万m3/a,3小于0.9亿m的可供水量。工业区用水量可以得到保证,并已纳入**********市水利局主持修编的*****市水利规划,该规划还要进一步与区域水资源规划接轨,并需报、*****水利主管部门确认。大区域分配调水为本规划园区建设提供了供水可能性,园区建设又存在着水资源的制约因素,必须通过园区清洁生产、节水农业、农用水置换、区域统筹等措施,保证园区远期用水。11.3规划区域环境现状11.3.1环境资源现状(1)水环境质量200 项目区地表水猛进干渠、沙山子水库及下游河段水质除氨氮、硫酸盐指数略有超标外,其余指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是良好的灌溉用水,经处理后可用作工、农业用水。本项目区内机井的各项监测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III类标准的要求,项目区地下水水质良好。(2)环境空气质量项目区周围无大型工业企业,周边多为平整的裸露的工业用地,环境空气容量大,环境空气中SO2、NO2的浓度均不大,各点位和时段均没有超标,可以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TSP和PM10只在部分时段和点位出现超标的情况,与自然背景和农业生产、道路扬尘有关。(3)声环境项目区较为空旷,现状声环境大部分地段处于背景水平,基本可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3类区标准的要求。仅在北工业区部分范围受现有生产企业噪声影响,有部分地段夜间噪声超标。(4)生态环境项目区土壤属碱性土壤,土壤养分属中偏低水平,未受到重金属、石油类污染。各评价因子的含量均满足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土壤质量现状良好。无论是北工业园区还是东工业园区,都可以粗分为农田区和荒漠区。北工业园区荒漠占该园区总规划面积数53.8%,农田区占46.2%;东工业园荒漠区占64.8%,农田区占35.2%。园区周边有大量农耕地分布;东工业园地西南部是**********,正在发展中的梧桐镇。农田及镇区均为生态敏感区。北工业园区北部沙漠与东工业园区北部沙漠村成一片,是拟定的201 工业园区废水容泄区,以垅状沙丘为主要形态,沙垅之间地洼地水分条件较好,有次生植被生长。11.3.2环境影响敏感目标项目区可能受影响的敏感区为:*****居住区,园区内、外的农田区,可能受园区排水影响的区域。11.4规划项目实施的预期环境影响(1)环境空气影响项目区地形平坦,大气环境容量较大,北、东工业园区建成后其大气污染源主要为热电厂及供热锅炉排放的废气,排放各类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均不超标,项目区环境空气质量能够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的要求。(2)水环境影响本评价经过比选,推荐北、东工业园区废水经处理达标后,非灌溉期排往北部沙漠的方案。排水进入沙漠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下渗对沙漠区地下水质的负面影响基本可以忽略。北、东工业园区生产排水在灌溉期可以用于灌溉非敏感作物或园区林带等,实现资源化利用。区域水资源通过合理分配,可以满足北、东工业园区对用水的需求。(3)生态环境影响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期的水土流失、占用土地、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改变景观格局、改变局部微地貌和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园区建设对生态系统的这种影响的范围较局限,随着离园区距离的增加,影响将逐渐降低。规划园区土地利用布局比较合理,各地块有较明确的功能分区,形成了好的土地利用格局。202 园区优势景观由荒漠景观和农田景观转变为工业城市景观。区域绿地景观面积大大减少。为保证工业城市成为生态城市,必须加强绿地景观建设。项目建成后较高的绿化覆盖率可以保障微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对微气候的改善。园区的开发建设人为干扰越来越强,如果管理、技术跟不上,尤其事风险事故状态下,布可避免的会对园区尤其是园区周边敏感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园区处理达标后的废水排向沙漠,对沙漠生态环境将有一个大的改善,使沙漠固定,防治沙漠南侵农田。(4)声环境影响北、东工业园区项目涉及面广、噪声源种类多,从布局上与环境敏感点拉开距离,加强绿化、隔声降噪处理后,项目噪声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5)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的环境影响园区各项固体废物均可得到妥善处置,贮存、处理过程中对环境影响不大。(6)环境风险北、东工业园区尤其是东工业园区石油化工等产业项目具有潜在的事故风险,需要进一步从规划、建设、生产、储运等各方面积极落实本次风险评价提出的风险防护措施,以确保安全。为了防范事故和减少危害,需要制定有效的、完善的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当事故发生时,要立即启动相应级别应急方案,采取有效的工程紧急措施,必要时还要采取社会公共安全应急措施,以控制事故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11.5工业区规划环境保护对策(1)实施循环经济对策及发展生态共生链203 在企业层面,提倡采用低污染、低能耗、低耗水、高附加值的先进生产工艺,鼓励企业推行“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尽量产生较少的废弃物,通过清洁生产减少废物的产生。在规划园区层面,通过与北、东工业园区产业功能进行合理划分,在做好物料的产出投入平衡的基础上,补充能消化工业废物的静脉产业,完善产业链循环,形成企业之间的工业代谢。将大部分生产废物消除在生产环节中。在*****市、*****范围,结合市场调控,逐步形成以工业区三个园区为中心辐射*****市、*****,相融共生的产业生态链,促进区域经济在园区带动下快速发展。在区域层面,*****市作为*****都市经济圈的一部分,放在与地方资源互补共生的兵地融合的大范围内去考虑,达到兵地相融,区域经济一体化。(2)规划区域宏观环境战略随本规划的实施,将一、二期分布的三个工业园片区统筹考虑,通过对园区产业的划分,使产业布局更趋合理。在产业划分的基础上,对入区产业进行宏观调控,分别按严格限制的产业、慎重发展的产业和鼓励发展的产业进行界定,以规范入园秩序,以政策调控园区产业。*****市作为*****市后花园的功能、*****市良好的人居、旅游资源,不应因为工业园区的开发而受到影响。在北、东工业园区规划中,要立足于建设生态园区,要考虑到环境功能的维护,建设节能、污染物排放低、环境风险可控性好、环境优美的园区。(3)污染源、污染物控制对策与总量控制指标在宏观对策的基础上,充分依托现有市政设施,根据项目特征及污染物排放状况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治理,各项污染物排放均可达到控制标准要求。确定北、东工业园区规划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为:204 近期:CODcr1722.54t/a,烟尘359.2t/a,SO22691.6t/a。远期:CODcr3110.81t/a,烟尘1077.8t/a,SO28074.7t/a。(4)园区热电厂建设方案本评价经综合分析,推荐建设东工业园区热电厂方案:热电厂选址在东工业园区内,或布设在北、东工业园区靠近东工业园区一侧,热电厂建成前园区近期主要利用现有供热系统供热,随东区热电厂建设逐步替代北、东园区现有供热单位。远期热电厂扩建后向北工业园区供热,满足北工业区供热要求。规划的北工业园区热电厂东移方案作为备选方案。建议在下一步规划阶段调整原提出的北工业园区内建设热电厂的方案。(5)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及排水方案北、东工业园区应分别建设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标的生产排水在灌溉期可以用于灌溉非敏感作物或园区林带等,实现资源化利用。本评价经过比选,推荐北、东工业园区废水经处理达标后,非灌溉期排往北部沙漠的排水方案。(6)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园区的规划建设,使园区的生态系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工业城市生态系统代替了现状的农田生态系统和自然荒漠生态系统,绿地面积大为减少。必须通过大面积绿化使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并恢复重建新的人工生态系统。(7)环境保护投资规划北、东工业园区需投入环境保护资金约6431万元,与园区基础设施一并落实。205 11.6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必须随北、东工业园区建设建立和完善园区环境管理机构,对园区现有企业和入园企业进行统一管理,根据园区规划宏观环境战略和环境保护总体要求,规范入园企业,解决现有企业存在问题。根据园区环境特征及工业区企业分布,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监测计划,对规划实施后的园区环境及工程状况进行包括环境质量、生态建设、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社会影响等综合各方面的追踪监测与评价。11.7总体评价结论*****市北、东工业园区规划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为适应区域经济形势发展要求,对工业区细化功能、合理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的产物。北、东工业园区选址布局较为合理,将有多个不同行业的中小规模企业入驻。目前规划阶段,应在企业、园区乃至*****市、*****推行以循环经济为主线的宏观环境战略,严格控制入园产业,实现园区污染物总量的有效削减,恢复重建园区生态环境,保护园区空气环境、人居环境、农业生态环境,排水区下游水环境、生态环境。本规划在环境保护措施方面还有待完善,在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吸收采纳本报告书推荐环境可行方案及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基础上,规划可满足环保要求。可指导园区进一步的环境规划与建设。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