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1 MB
  • 112页

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分析——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

  • 1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C‘、≯,《 L★~§,k机l’ff。y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ABSTRACTEachcity’Sformanddevelopmentiscloselyrelatedwithitswatersystemonitssite.Thecitywatersystemisthesouloftheurbanlandscapeandthecartierofitshistoricalculture,anditisalsotheplacewherethecity。Sflavorandspiritlies.Theareaoftheurbanwaterfrontistheearliestplacetobringupitspeopleinitsearlyformingperiod,itistheeconomicandculturalcenterofcityinitsprosperousperiodandoneofthesparkingregionofthecity.Thelinear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oftheareaoftheurbanwaterfrontisalwayshotpointsinrecentyears,variouslocalitiespaymoreandmoreattentiontotheirwaterlandscaperesources.Butinthedesignoperationofthelinearlandscape,thereisalotofmistakes.Thisthesisthroughresearchingofthetheoriesandpracticesofdomesticandinternationaltypicalwaterfrontlinearlandscapedesign,combiningtheprogramofspaceplanningandlandscapedesignofeasternbankofYongriverinNingbo,utilizingtheoriesofcitydesign,landscapeplanning,motivationtobehaviorandlandscapeecologyprinciple,givesaclearanalysistospaceformandtheessentialfactorsofwaterfrontlinearlandscape.Basingonalltheseresearches,thethesiscarriesoutanewdesignmethodsystemofwaterfrontlinearlandscapeandputsforwardasetofeffectivetheoreticalmethod.Finally,thethesispointsoutduringtheplanningdesignofwaterfrontarea"slinearlandscape,ontheonehand,oneshouldemphasizetheassuranceofthewholenessandvarietiesofspace,strengthentheidentificationoflinearlandscapeandtheaccessibilityofwaterfrontarea,createtheharmoniousofthecity’Shorizonlineandthesuccessionofopenspace;Ontheotherhand,whenlandscapeisdesigned,oneshouldfullyfollowtheidealofpeople—firstvalues,atthesametime,astheecologyandmunicipalcharacteristicbestrengthened,wewillcreatethelinearlandscapeofwaterfrontareawiththeharmoniousofhumanityandnaturaldeveloped.KeyWords:Linearlandscape;Urbanwaterfront;Spaceplanning;LandscapedesignⅡ 。、-、0.瞄。 L小Y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一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目录摘要⋯⋯⋯⋯⋯⋯⋯⋯⋯⋯⋯⋯⋯⋯⋯⋯⋯⋯⋯⋯⋯⋯⋯⋯⋯⋯⋯⋯⋯⋯⋯⋯⋯IABSTRACT⋯⋯⋯⋯⋯⋯⋯⋯⋯⋯⋯⋯⋯⋯⋯⋯⋯⋯⋯⋯⋯⋯⋯⋯⋯⋯⋯⋯⋯⋯⋯⋯⋯.II1绪论⋯⋯⋯⋯⋯⋯⋯⋯⋯⋯⋯⋯⋯⋯⋯⋯⋯⋯⋯⋯⋯⋯⋯⋯⋯⋯⋯⋯⋯⋯⋯⋯⋯⋯⋯⋯.1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l1.1.1选题的背景⋯⋯⋯⋯⋯⋯⋯⋯⋯⋯⋯⋯⋯⋯⋯⋯⋯⋯⋯⋯⋯⋯⋯⋯.11.1.2选题的意义⋯⋯⋯⋯⋯⋯⋯⋯⋯⋯⋯⋯⋯⋯⋯⋯⋯⋯⋯⋯⋯⋯⋯⋯.31.2国内外研究现状⋯⋯⋯⋯⋯⋯⋯⋯⋯⋯⋯⋯⋯⋯⋯⋯⋯⋯⋯⋯⋯⋯⋯⋯⋯31.2.1国外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31.2.2国内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61-3研究的内容和方法⋯⋯⋯⋯⋯⋯⋯⋯⋯⋯⋯⋯⋯⋯⋯⋯⋯⋯⋯⋯⋯⋯⋯⋯81.3.1研究内容⋯⋯⋯⋯⋯⋯⋯⋯⋯⋯⋯⋯⋯⋯⋯⋯⋯⋯⋯⋯⋯⋯⋯⋯⋯.81.3.2研究方法⋯⋯⋯⋯⋯⋯⋯⋯⋯⋯⋯⋯⋯⋯⋯⋯⋯⋯⋯⋯⋯⋯⋯⋯⋯.81.3.3研究技术路线⋯⋯⋯⋯⋯⋯⋯⋯⋯⋯⋯⋯⋯⋯⋯⋯⋯⋯⋯⋯⋯⋯⋯102相关基础研究⋯⋯⋯⋯⋯⋯⋯⋯⋯⋯⋯⋯⋯⋯⋯⋯⋯⋯⋯⋯⋯⋯⋯112.1线形空间⋯⋯⋯⋯⋯⋯⋯⋯⋯⋯⋯⋯⋯⋯⋯⋯⋯⋯⋯⋯⋯⋯⋯⋯⋯⋯⋯.1l2.1.1线的概念⋯⋯⋯⋯⋯⋯⋯⋯⋯⋯⋯⋯⋯⋯⋯⋯⋯⋯⋯⋯⋯⋯⋯⋯⋯1l2.1.2空间的源起⋯⋯⋯⋯⋯⋯⋯⋯⋯⋯⋯⋯⋯⋯⋯⋯⋯⋯⋯⋯⋯⋯⋯⋯112.1.3线形空间的概念⋯⋯⋯⋯⋯⋯⋯⋯⋯⋯⋯⋯⋯⋯⋯⋯⋯⋯⋯⋯⋯⋯132.1.4线形空间的分类⋯⋯⋯⋯⋯⋯⋯⋯⋯⋯⋯⋯⋯⋯⋯⋯⋯⋯⋯⋯⋯⋯142.2线形景观⋯⋯⋯⋯⋯⋯⋯⋯⋯⋯⋯⋯⋯⋯⋯⋯⋯⋯⋯⋯⋯⋯⋯⋯⋯⋯⋯.152.2.1景观的概念⋯⋯⋯⋯⋯⋯⋯⋯⋯⋯⋯⋯⋯⋯⋯⋯⋯⋯⋯⋯⋯⋯⋯⋯15.2.2.2线形景观的概念⋯⋯⋯⋯⋯⋯⋯⋯⋯⋯⋯⋯⋯⋯⋯⋯⋯⋯⋯⋯⋯⋯162.2.3线形景观的分类⋯⋯⋯⋯⋯⋯⋯⋯⋯⋯⋯⋯⋯⋯⋯⋯⋯⋯⋯⋯⋯⋯172.3滨水区线形景观⋯⋯⋯⋯⋯⋯⋯⋯⋯⋯⋯⋯⋯⋯⋯⋯⋯⋯⋯⋯⋯⋯⋯⋯.172.3.1滨水区线形景观的概念与特点⋯⋯⋯⋯⋯⋯⋯⋯⋯⋯⋯⋯⋯⋯⋯⋯172.3.2滨水区线形景观构成要素⋯⋯⋯⋯⋯⋯⋯⋯⋯⋯⋯⋯⋯⋯⋯⋯⋯⋯202.3.3滨水区线形景观的类型⋯⋯⋯⋯⋯⋯⋯⋯⋯⋯⋯⋯⋯⋯⋯⋯⋯⋯⋯212.3.5滨水区线形景观综合价值⋯⋯⋯⋯⋯⋯⋯⋯~..⋯⋯⋯⋯⋯⋯⋯⋯⋯.252.3.6滨水区线形景观评价标准⋯⋯⋯⋯⋯⋯⋯⋯⋯⋯⋯⋯⋯⋯⋯⋯⋯⋯272.4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282.4.1关注城市形态与城市景观的理论⋯⋯⋯⋯⋯⋯⋯⋯⋯⋯⋯⋯⋯⋯⋯28l \J鼍_V0;酗 k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一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2.4.2关注场所与意义的理论⋯⋯⋯⋯⋯⋯⋯⋯⋯⋯⋯⋯⋯⋯⋯⋯⋯⋯~292.4.3关注生态学原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292.4.4关注环境与行为动机的理论⋯⋯⋯⋯⋯⋯⋯⋯⋯⋯⋯⋯⋯⋯⋯⋯..293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空间规划设计研究⋯⋯⋯⋯⋯⋯⋯⋯⋯⋯⋯⋯3l3.1滨水区线形景观空间规划设计的原则⋯⋯⋯⋯⋯⋯⋯⋯⋯⋯⋯⋯⋯⋯⋯..3l3.1.1空间结构的整体性原则⋯⋯⋯⋯⋯⋯⋯⋯⋯⋯⋯⋯⋯⋯⋯⋯⋯⋯⋯3l{3.1.2空间功能的多样性原则⋯⋯⋯⋯⋯⋯⋯⋯⋯⋯⋯⋯⋯⋯⋯⋯⋯⋯⋯3lt.3.1.3空间形象的识别性原则⋯⋯⋯⋯⋯⋯⋯⋯⋯⋯⋯⋯⋯⋯⋯⋯⋯⋯⋯313.1.4滨水空间的可达性原则⋯⋯⋯⋯⋯⋯⋯⋯⋯⋯⋯⋯⋯⋯⋯⋯⋯⋯⋯3l3.2视线走廊的规划设计⋯⋯⋯⋯⋯⋯⋯⋯⋯⋯⋯⋯⋯⋯⋯⋯⋯⋯⋯⋯⋯⋯.323.2.1观景点的选择⋯⋯⋯⋯⋯⋯⋯⋯⋯⋯⋯⋯⋯⋯⋯⋯⋯⋯⋯⋯⋯⋯⋯323.2.2视线走廊的设置⋯⋯⋯⋯⋯⋯⋯⋯⋯⋯⋯⋯⋯⋯⋯⋯⋯⋯⋯⋯⋯⋯333.3滨水天际线的规划设计⋯⋯⋯⋯⋯⋯⋯⋯⋯⋯⋯⋯⋯⋯⋯⋯⋯⋯⋯⋯⋯.343.3.1天际线的观赏方式⋯⋯⋯⋯⋯⋯⋯⋯⋯⋯⋯⋯⋯⋯⋯⋯⋯⋯⋯⋯⋯35噶.3.3.2天际线的美学特征⋯⋯⋯⋯⋯⋯⋯⋯⋯⋯⋯⋯⋯⋯⋯⋯⋯⋯⋯⋯⋯35-一3.3-3天际线的形成因素⋯⋯⋯⋯⋯⋯⋯⋯⋯⋯⋯⋯⋯⋯⋯⋯⋯⋯⋯⋯⋯383.3.4滨水天际线的组织⋯⋯⋯⋯⋯⋯⋯⋯⋯⋯⋯⋯⋯⋯⋯⋯⋯⋯⋯⋯⋯433.4滨水道路系统的规划设计⋯⋯⋯⋯⋯⋯⋯⋯⋯⋯⋯⋯⋯⋯⋯⋯⋯⋯⋯⋯.463.4.1滨水区整体性的路网结构⋯⋯⋯⋯⋯⋯⋯⋯⋯⋯⋯⋯⋯⋯⋯⋯⋯..463.4.2滨水线形景观内部连续的步行系统设计⋯⋯⋯⋯⋯⋯⋯⋯⋯⋯⋯⋯484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设计研究⋯⋯⋯⋯⋯⋯⋯⋯⋯⋯⋯⋯⋯⋯⋯⋯494.1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设计原则⋯⋯⋯⋯⋯⋯⋯⋯⋯⋯⋯⋯⋯⋯⋯⋯⋯⋯49I4.1.1以人为本,创造丰富的滨水景观⋯⋯⋯⋯⋯⋯⋯⋯⋯⋯⋯⋯⋯⋯⋯49j4.1.2延续文脉,突出地域特色⋯⋯⋯⋯⋯⋯⋯⋯⋯⋯⋯⋯⋯⋯⋯⋯⋯⋯494.1.3生态优先,注重生物多样性⋯⋯⋯⋯⋯⋯⋯⋯⋯⋯⋯⋯⋯⋯⋯⋯⋯494.2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蓝带要素设计⋯⋯⋯⋯⋯⋯⋯⋯⋯⋯⋯⋯⋯⋯⋯⋯.504.2.1平面形态⋯⋯⋯⋯⋯⋯⋯⋯⋯⋯⋯⋯⋯⋯⋯⋯⋯⋯⋯⋯⋯⋯⋯⋯⋯504.2.2断面形式⋯⋯⋯⋯⋯⋯⋯⋯⋯⋯⋯⋯⋯⋯⋯⋯⋯⋯⋯⋯⋯⋯⋯⋯⋯5l4.2.3生态驳岸处理⋯⋯⋯⋯⋯⋯⋯⋯⋯⋯⋯⋯⋯⋯⋯⋯⋯⋯⋯⋯⋯⋯⋯524.3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灰带要素设计⋯⋯⋯⋯⋯⋯⋯⋯⋯⋯⋯⋯⋯⋯⋯⋯.544.3-1桥梁与桥头⋯⋯⋯⋯⋯⋯⋯⋯⋯⋯⋯⋯⋯⋯⋯⋯⋯⋯⋯⋯⋯⋯⋯⋯544.3.2码头⋯⋯⋯⋯⋯⋯⋯⋯⋯⋯⋯⋯⋯⋯⋯⋯⋯⋯⋯⋯⋯⋯⋯⋯⋯⋯⋯⋯⋯⋯⋯⋯⋯⋯⋯55【4.3.3滨水建筑⋯⋯⋯⋯⋯⋯⋯⋯⋯⋯⋯⋯⋯⋯⋯⋯⋯⋯⋯⋯⋯⋯⋯⋯⋯56Ⅱ ●C,I~静 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一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4.3.4休闲小广场⋯⋯⋯⋯⋯⋯⋯⋯⋯⋯⋯⋯⋯⋯⋯⋯⋯⋯⋯⋯⋯⋯⋯⋯564.3.5滨水休闲步道⋯⋯⋯⋯⋯⋯⋯⋯⋯⋯⋯⋯⋯⋯⋯⋯⋯⋯⋯⋯⋯⋯⋯594.3.6环境设施与小品⋯⋯⋯⋯⋯⋯⋯⋯⋯⋯⋯⋯⋯⋯⋯⋯⋯⋯⋯⋯⋯⋯6l4.4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绿带要素设计⋯⋯⋯⋯⋯⋯⋯⋯⋯⋯⋯⋯⋯⋯⋯⋯.66’4.4.1设计原则⋯⋯⋯⋯⋯⋯⋯⋯⋯⋯⋯⋯⋯⋯⋯⋯⋯⋯⋯⋯⋯⋯⋯⋯⋯664.4.2水边的植物种植设计⋯⋯⋯⋯⋯⋯⋯⋯⋯⋯⋯⋯⋯⋯⋯⋯⋯⋯⋯⋯674.4.3水生植物种植设计⋯⋯⋯⋯⋯⋯⋯⋯⋯⋯⋯⋯⋯⋯⋯⋯⋯⋯⋯⋯⋯694.5城市滨水区特殊景观设计⋯⋯⋯⋯⋯⋯⋯⋯⋯⋯⋯⋯⋯⋯⋯⋯⋯⋯⋯⋯.714.5.1倒影⋯⋯⋯⋯⋯⋯⋯⋯⋯⋯⋯⋯⋯⋯⋯⋯⋯⋯⋯⋯⋯⋯⋯⋯⋯⋯⋯⋯⋯⋯⋯⋯⋯⋯⋯..7l4.5.2夜景⋯⋯⋯⋯⋯⋯⋯⋯...⋯⋯⋯⋯⋯⋯⋯⋯⋯⋯⋯⋯⋯⋯⋯⋯⋯⋯⋯⋯⋯⋯⋯⋯⋯⋯.725案例研究⋯⋯⋯⋯⋯⋯⋯⋯⋯⋯⋯⋯⋯⋯⋯⋯⋯⋯⋯⋯⋯⋯⋯⋯⋯755.1宁波市甬江东岸线形空间规划设计探讨⋯⋯⋯⋯⋯⋯⋯⋯⋯⋯⋯⋯⋯⋯..755.1.1项目背景⋯⋯⋯⋯⋯⋯⋯⋯⋯⋯⋯⋯⋯⋯⋯⋯⋯⋯⋯⋯⋯⋯⋯⋯⋯755.1.2规划依据⋯⋯⋯⋯⋯⋯⋯⋯⋯⋯⋯⋯⋯⋯⋯⋯⋯⋯⋯⋯⋯⋯⋯⋯⋯785.1.3规划设计的主要任务⋯⋯⋯⋯⋯⋯⋯⋯⋯⋯⋯⋯⋯⋯⋯⋯⋯⋯⋯⋯785.1.4规划的基本思路⋯⋯⋯⋯⋯⋯⋯⋯⋯⋯⋯⋯⋯⋯⋯⋯⋯⋯⋯⋯⋯⋯795.1.5整体空间布局⋯⋯⋯⋯⋯⋯⋯⋯⋯⋯⋯⋯⋯⋯⋯⋯⋯⋯⋯⋯⋯⋯⋯795.1.6主要空间要素规划⋯⋯⋯⋯⋯⋯⋯⋯⋯⋯⋯⋯⋯⋯⋯⋯⋯⋯⋯⋯⋯805.2宁波市甬江东岸线形景观设计探讨⋯⋯⋯⋯⋯⋯⋯⋯⋯⋯⋯⋯⋯⋯⋯⋯.855.2.1规划场地现状分析⋯⋯⋯⋯⋯⋯⋯⋯⋯⋯⋯⋯⋯⋯⋯⋯⋯⋯⋯⋯⋯865.2.2规划设计的原则⋯⋯⋯⋯⋯⋯⋯⋯⋯⋯⋯⋯⋯⋯⋯⋯⋯⋯⋯⋯⋯⋯885.2.3规划设计的主题与构思⋯⋯⋯⋯⋯⋯⋯⋯⋯⋯⋯⋯⋯⋯⋯⋯⋯⋯⋯885.2.4总体规划设计⋯⋯⋯⋯⋯⋯⋯⋯⋯⋯⋯⋯⋯⋯⋯⋯⋯⋯⋯⋯⋯⋯⋯895.2.5主要景观设计⋯⋯⋯⋯⋯⋯⋯⋯⋯⋯⋯⋯⋯⋯⋯⋯⋯⋯⋯⋯⋯⋯⋯926结论与展望⋯⋯⋯⋯⋯⋯⋯⋯⋯⋯⋯⋯⋯⋯⋯⋯⋯⋯⋯⋯⋯⋯⋯⋯976.1结论⋯⋯⋯⋯⋯⋯⋯⋯⋯⋯⋯⋯⋯⋯⋯⋯⋯⋯⋯⋯⋯⋯⋯⋯⋯⋯⋯⋯⋯⋯⋯⋯⋯⋯⋯⋯⋯⋯⋯976.2创新点⋯⋯⋯⋯⋯⋯⋯⋯⋯⋯⋯⋯⋯⋯⋯⋯⋯⋯⋯⋯⋯⋯⋯⋯⋯⋯⋯⋯.976.3展望⋯⋯⋯⋯⋯⋯⋯⋯⋯⋯⋯⋯⋯⋯⋯⋯⋯⋯⋯⋯⋯⋯⋯⋯⋯⋯⋯⋯⋯⋯⋯⋯⋯⋯⋯⋯⋯⋯⋯98参考文献⋯⋯⋯⋯⋯⋯⋯⋯⋯⋯⋯⋯⋯⋯⋯⋯⋯⋯⋯⋯⋯⋯⋯⋯⋯⋯99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105致谢⋯⋯⋯⋯⋯⋯⋯⋯⋯⋯⋯⋯⋯⋯⋯⋯⋯⋯⋯⋯⋯⋯⋯⋯⋯⋯⋯⋯⋯⋯⋯⋯⋯⋯⋯..106。nl ‘d、,●,和 k弩■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1绪论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1.1选题的背景水孕育了生命,也孕育了城市文明。水与城市的亲密关系,在江南许多被称为“水乡”的城市中都有非常精彩的表述(见图1.1)。许多城市都有河流从城中或城边穿过,成为城市中一道自然的风景线。这些依水系网络发展起来的城市,以水为运行脉络,城市生活也依水系而展开【l】。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形成时期最早的聚居点、城市繁荣期的经济与文化中心、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不仅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图1.1宁波市三江口滨水核心区夜景Fig.1-1NightsceneofthecoreareaofwaterfrontinSanjiangkOUofNingbocity图片来源:朋友提供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作为一种线形空间是城市中重要的景观视线观赏线,它可以提供连续的、以平视透视效果为主的、高潮迭起而富有变化的视觉景观效果。结合节点分布,可以创造出有特色、给人印象深刻的城市景观[21。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是一个“水乡”城市形象的窗口,是外地游客对城市了解的一条重要通道,是一个“水乡”城市的骨架和走廊,肩负着担任城市特色文化内涵的重要媒介,对城市形象特征的形成和环境功能的体现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各地对滨水景观资源越来越重视,营造和谐自然的城市滨水景观,也逐渐成为各地政府的共识,这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在城市滨水景观的具体规划设计操作中,却存在着不少认识上的误区。有的地方为了追求绿化美化效果,在城市滨水之处营造几百米宽的绿带,并且以保护自然的名义禁止人们随意进入;也有的地方为了树立大气开放的形象,在滨水区域修建宽阔的海滨大道或滨河大道等等,这些做法,其实都是有悖于滨水景观和谐原则的【3】。综观滨水景观现状,我国滨水景观建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4"5】: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1)滨水景观空间缺乏城市整体性从很多己建成或在建的项目中,可以明显看出我国滨水景观的开发建设,缺乏整体控制,相对独立的地块控规缺少从整体规划布局和城市设计出发的安排和控制,只考虑所属地块内的建筑形式和功能组合,忽略了对于用地范围以外的城市脉络以及相邻地块的开发情况,破坏了城市空间的完整与连续。同时,很多的滨水景观规划与设计一般只是限于对水体本身和滨水两岸很小范围内的环境处理,主要侧重于滨水景观改造与环境治理,并没有真正考虑与原有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原有绿地系统相联系,没能更深入地把它与原有的生态景观一起系统的考虑,而独立于原有的城市形态、当地的生态景观之外。(2)滨水景观开敞空间不连续滨水景观开敝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构成元素。由于整体性的缺乏,滨水景观空间与城市其他公共开敞空间缺乏合理、富有生机的衔接和过渡,独立地在城市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彼此割裂,不能形成完整的城市开敞空间体系;用地功能单一,缺乏各种功能空间的综合性组织和利用,无法满足社会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求。(3)滨水景观缺乏与传统的延续性目前滨水区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忽视地方特色,单纯追求所谓现代化,结果是手法单一,面貌千篇一律,将现代化和民族文化、地方文化对立起来,而忽视了当地特色的体现,缺少了空间的可识别性;另一方面,忽视地域的历史背景,对原有的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如建筑物、历史遗迹等一律拆除而非修复,破坏和损毁了大量有价值的历史资料,更多的是对现存的古建筑或景点不加考虑,任意在其附近大规模、大体量的开发,不能融合地区特征,严重破坏了原有的滨水特色和轮廓,人为地割裂城市的空间形态。(4)滨水景观生态单一化目前多数城市在整治河道景观时,仅侧重于它的某些功利价值,如防洪、水运、灌溉等,景观设计多采取传统的工程措施,即拓宽河道,裁弯取直,石砌护坡,高筑河堤等。的确这些方法能够立竿见影,使河道景观看上去显得很“整洁”、“干净”、“漂亮”,但是却忽略了许多缓慢的或不易察觉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典型的“U”字型硬质河道,完全改变了一个动态的自然景观系统,扼杀了河道两岸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河道景观这个城市中最具丰富生态价值的环境失去了活力,成为钢筋混凝土的渠道。(5)滨水景观设计缺少人性化2《、i、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目前我国的滨水景观开发类型多属于绿地型,现在有的做法是完全把水边做成绿地,有的地方为了追求绿化美化效果,在城市滨水之处营造几百米宽的绿带,并且以保护自然的名义禁止人们随意进入;认为生态、绿色就是好,实际上这样的滨水空间做成后,反而没人去,最大一个因素就是没有把滨水的设施放进去,没有考虑人的活动交往需求,滨水景观缺少活力和亲切感。那么应如何创造一种多功能的、人文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滨水线形景观呢?本研究课题正是在此背景之下,试图通过分析国内外滨水景观现状,对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总结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包括的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为以后的规划和设计工作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1.1.2选题的意义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中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其规划涉及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全方位的内容,要求设计人员以综合的视角进行多目标的规划设计。合理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能充分利用城市滨水地区各种景观资源,保证滨水环境的进化和持续发展,延续城市历史,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成为促进城市建设发展的新的契机。同时,滨水地区是形成城市景观特色最重要的地段,以其景观环境、情趣上的优势为人们所向往,它不仅可提高城市的景观美学质量,而且可充实和完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为城市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的滨水空间。另外,城市中的水体以其活跃性和穿透力而成为景观组织中最富有生气的元素,它集中体现了城市深厚的文化积蕴和丰富的物质文明。在人类活动的作用下,它不仅是单纯的物质景观,更是城市中的文化景观。成功的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在城市的空间整合、景观塑造、提高城市整体质量等方面具有深刻的意义,有利于强化人们心中的地域感,塑造出美丽的城市形象;并以此带动整个城市持续健康的发展,因此,对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二战以后,西方国家普遍经历了大规模旧城改造的“城市更新”运动,其理论也经历了不断改进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从一开始以形体规划为特征的大规模改造的“现代主义”思路逐渐向多元化、多目标的适宜人居环境的建设。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人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和城市生态的进一步得到重视,西方国家的城市更新重点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逐步转为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更新,其理论基本延续了城市更新的脉络,只是更加针对滨水城市的特性,关注城市生态和城市新经济的塑造,着力于滨水开发对城市复兴的推动。尽管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城市滨水地区的设计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起步较早,但大规模的城市滨水地区开发并在理论上得到足够的重视还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事情。这一阶段,西方国家掀起了城市复兴的高潮,滨水地区开发日益受到重视,与之相关的城市设计也成为国际学术界瞩目的焦点。国际学术界围绕滨水问题建立多个专门的研究中心,举行了数次主题国际会议,基本体现了滨水地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发展的脉络【6J。(1)《横滨滨水区MM21,86》1986.11.11.12,横滨(WaterfrontYokohuma86MM21)横滨MM21项目(MinatoMirai21)是东京都市圈内,围绕东京湾规划的三大滨水开发区之一(临海副都心、幕张新都心、横滨MM21)。在开发建设中,结合滨水地区的空间特征,以“水”与“绿”为中心做文章,这是由于河流孕育着城市的生命,蕴藏着城市的历史,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因此在滨水地区的发展过程中,引进了展示、博览、娱乐、休憩等大型项目,强化文化、信息、商业、教育、居住等功能。在开发建设中,出现从“量的扩大”向“质的充实”转移的情况。开发活动必须提升包含美学、地方性、人性以及历史传统在内的文化品位。横滨MM21开发区对原有的工业厂房、船坞码头进行了充分的再开发与利用,形成了富有个性的城市景观。1986年在横滨举行的这次会议的意义首先在于提出2l世纪滨水区开发战略理念:水与绿结合,建筑与环境结合,历史与未来结合,在战略实施中要将经济开发,历史文化和城市设计结合起来。日本横滨城市滨河地区的主要设计理念体现在1989年制定的《鹤见川河流管理基本规划》中,该规划提出“以河流作为横滨城市发展的坐标轴线,挖掘河流的自然性、空间性、生活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的理念。并且提出了4大设计方针【9】:①滨水空间与街道空间实行一体化设计,把握城市与河流之间的关系,在河流配置功能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整治;②重视生态系统、流域资源网络化,形成横滨城市的自然基础;③通过恢复水循环,减轻河流的负担,以河流为中心打造防灾救助基地;④促进市民在滨水空间的活动,创造新的水文化。规划中将滨河地区划分为大、中、小3级据点(见表1.1)。实行人车分离,将河边道路尽量改造成为具体休闲散布功能的步行道,连接各类据点,形成步行系统4、i‘一 k!Y飞◆-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表l—l河流管理基本规划中的滨河据点范围Tab1-1TheScopeofWaterfrontwithinBasicProgrammingofRiverManages类型组成要素大据点车站、大型公共设施、大规模绿地等对城市起重要作用的空间中据点河流的交汇处、道路的交点、地区性设施所在地等对城市起一定作用的空间小据点道路之间的节点、桥梁、小型休息处等资料来源:参见参考文献【9】表1.2横滨滨河空间设计主要成果与要点Tab1-2TheMainResultandImportantPointsofYokohamaWaterfrontSpaceDesigns名称位置建设前的环境特点设计要点鹤见地区滨横滨最大河鹤见川上游为农业用地和田园风桥梁、船库改造为景观标志水副中心流——鹤见川景为主,中下游的建筑密度逐渐物,河岸两边道路改造为步的下游增大,为防洪修建了钢筋混凝土行道,建设亲水公园,增加大堤,景观面貌较差绿化大罔川河道横滨西端大罔川为横滨第二大河,河边城结合大堤形态建设落差式市化现象严重,缺少开敞空间步行道帷子川亲水与港口相连帷子川为典型的城市内河,周围亲水绿道连接车站,大雨时绿道接的帷子川建筑密度可以储存水量,具有防洪和中游亲水功能。岸边采取自然式驳岸,追求生态体验横滨新车站鹤见川的支横滨第二中心区,建筑密度和人游水地、体育场、广场、湿滨水区流鸟山川边口逐年增加地植物园一体化设计和泉川亲水横滨西南端具有原始的、连续的自然景观具有防洪功能的亲水广场,广场和泉川边设计着眼于自然生态保护和恢复,强调野趣三泽亲水绿东端神奈川I原先河水经常泛滥,给周边居民周边绿地网络化,形态多样道区反町川造成不便。后来河道被遗弃,河的步行道和人车共用道路道周围有大片绿地共存。吸取地下水循环使用补给水源资料来源:参见参考文献【9l5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网络。确保与河流相联接的开敞空间,公共与公益设施尽量配置在沿河地带,通过设计导则引导形成优美的河流景观。同时,为了唤起人们对滨河空间的关心,积极举办相关的活动。经过近20年的设计实践与建设,横滨滨河空间取得了大量的设计成果(见表1.2)。这都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2)《国际水都会议》(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Aquapolls)1989年由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发起成立国际“滨水城市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Center“Citiesonwater"’)。并于1990年7月,在日本大阪举行了首次“国际水都会议”。这次大会主要强调了城市和水的关系,邀请了世界33个城市的首脑与会,阐述了各自对“城市·水”的认识,体现了政府重视滨水开发的重要意义。会后宣布的《大阪宣言》阐明了水都宗旨:提出政府与专家结合在国际交流中研究决策的重要性,强调水的利用与保护,强调水是城市空间中心要素,水与绿结合是环境景观的基础。1993年12月,第二届该会议在中国上海举办,22个国家的27个城市参加了此会,会议就滨水地区开发中的绿化与生态问题、创建21世纪水都城市的规划及港口开发和水的利用与治理等问题做了深入的讨论。上海市还重点讨论了当时为国际瞩目的浦东新区开发的进展,会议一致通过了《上海宣言》【71。第三届大会在希腊的比雷埃夫斯召开。2003年3月大阪召开“第四届国际水都会议”。同时还召开了第三届世界水论坛会议,议题涉及全球性缺水问题的对策、欧洲及其他地区的跨国境河流的管理问题、以及最近受到瞩目的水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还将讨论如何对丰富的水资源进行治理、管理和有效利用等的问题。(3)滨水研究中心“滨水地区研究中心”(WaterfrontCenter)位于美国华盛顿,成立于1982年,其理论刊物是WaterfrontWorld。主要研究员AnnBreen和DickRigby在滨水区设计方面建立了自己的理论,尤其是在滨水区再开发方面。1994年出版了《滨水地区——城市收还自己的边界》,1996年出版了《新滨水地区——一个全世界范围的城市成功的故事》,书中总结了相似的成功经验,同时又强调一条:别人的成功是当时当地政治、经济、地理等条件的结果:学习这些成功经验的同时,应该是借鉴其原理和思路,而不是搬抄其外形和风格。他们还指出,盲目照抄别人的形式和风格往往正是失败之源18J。1.2.2国内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对滨水景观的研究多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6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一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1)滨水区开发利用与城市空间城市滨水区是既是城市居民基本的活动空间,又是表现城市形象的重要节点,也是外来旅游者开展观光活动的场所【101。国内关于滨水空间和城市空间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靠山傍水”的城市选址建设,城市发展的早期,河流成为城镇防守的天然屏障,逐渐地沿河、湖、海的村镇聚落发展成为大城市【111。尽管这些城市不断扩展和更新,但始终保持着临水、亲水分布的特色。2l世纪前的滨水区开发侧重于滨水环境和景观形象的建设,主要是通过改善滨水区环境、交通条件等,推进产业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121。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滨水区开发开始着重考虑经济层面和城市发展问题,主要以实现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塑造城市形象、发展城市经济、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为目的【l31。随着人们对滨水区认识的不断深化,许多研究开始从旅游和游憩的角度关注滨水区的开发,认为滨水区游憩空间开发的关键在于通过游憩空间的合理设置将游憩者和城市滨水区相连接,并满足游憩者的需要【14,l"。(2)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的规划设计国内关于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的规划设计研究较为丰富,诸多学者分别从用地配置、空间布局等总体层面对此进行探讨。有人针对城市滨水空间用地的存在问题,提出滨水空间的更新设计应强调岸线的共享性、立体化设计和多功能利用的用地模式【蛤17】。也有人从区域空间结构、用地结构、道路交通、实体景观、开敞空间等方面研究城市滨水空间的形态整合,并指出,文化、空间、生态和载体是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四要素f18_19】。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方法历来都是学者们探讨的焦点。有人提出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模式,介绍了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的“基准线”法则,即水系景观轴、沿岸线视觉走廊和交通廊轴线以及垂直岸线向外辐射角度视觉走廊和交通轴,可作为滨水区规划组织空间秩序的基本骨架[20-21】。更有学者通过对中日两国滨水景观设计中公众参与的程度、亲水空间处理的手法、保护生态环境的设计理念,自然景观的巧妙利用以及民族文化心理等多方面的分析比较,探讨了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瞰21。(3)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理念主要集中在整体性原则、生态优先原则、文脉原则、亲水原则、延续性原则等方面,提出了滨水区特色景观的塑造必须以滨水区的空间环境为依托,以景观设计为手段,并以滨水区景观为最终的表达形式‘19,16,23。27】。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方面,对城市堤岸设计的探讨最为丰富,认为堤岸景观设计时要注意安全性、生态性、系统化、社会化、个性化和亲水性等【2引。张谊从保护生态和满7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足人的视觉、心理需求出发,对自然原型、自然型以及台阶式人工自然驳岸等生态驳岸的设计进行深入探讨【29】。刘滨谊教授则认为应从生态、河流动力学、景观及游憩等几个角度对护岸建设中的生态环境提升、结构安全稳定、视觉景观美化和亲水可游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13们,俞孔坚也提出了水位多变情况下的亲水护岸,主要从生态和大众行为心理角度出发设计。另外,也有不少学者从滨水建筑【31,32】、桥梁【331、天际线【341、滨水绿带[35,361等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另有诸多学者借鉴上述规划设计理论,应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手段,致力于具体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实践,形成诸多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典范,都对滨水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37讲J。1.3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3.1研究内容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文章的绪论部分,介绍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等。第二部分主要对相关基础进行研究,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辨析,本文涉及到的概念包括线、线形空间、景观、线形景观、滨水区和滨水区线形景观:然后针对滨水区线形景观相关设计基础展开研究,包括构成要素、类型、综合价值和评价标准等;最后总结归纳了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第三部分是对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空间规划设计进行研究,首先提出滨水区线形景观空间规划设计的原则;然后针对不同的空间环境要素进行规划设计研究,包括视线走廊、滨水城市天际线和道路系统的规划设计,主要讨论了滨水城市天际线的规划设计。第四部分是对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设计进行研究,首先提出滨水区线形景观设计原则;然后分别对滨水线形景观不同的构成要素进行规划设计,包括蓝带要素、灰带要素、绿带要素以及倒影、夜景两种特殊的景观,主要讨论了灰带要素的规划设计。第五部分结合宁波市甬江东岸空间规划设计和宁波市甬江东岸滨江景观设计实例,说明了上述规划设计方法的可行性。1.3.2研究方法本论文是在广泛收集文献资料和实践调查资料后再进行整理、分析、论述成文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的。采取基础性理论研究与典型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基础性理论研究主要是文献研究与理论整理以及理论分析、演绎、归纳和综合;典型实证研究指有目的的选取有代表性的线形景观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根据本课题的特点,具体研究方法将遵循以下4点:(1)文献研究通过阅读文献,学习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前人提供的理论进行整理,梳理相关方面成果的脉络;不但可以开阔研究的视野,亦为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论文的立论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在文献中了解收集实例,可作为分析的凭证。(2)系统思维的方法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是一个复杂多元的体系,与社会、文化、经济、环境都有密切的联系。论文综合运用了景观生态学、环境行为学、现代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理论等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的支撑。(3)实地调查研究结合地缘优势,对宁波市滨水景观现状的调研是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实地调研是了解收集实例的直观有效的方式,通过进行实地调研,取得大量第一手资料,为理论的分析研究提供较为可靠的现实依据;实际情况与理论的差别通过调查研究得到掌握和分析。(4)个别案例实证研究从具体的规划设计实例中,以归纳总结的方法提炼论文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并为理论提供现实依据,验证理论结果的应用价值和操作方式,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的实践方法,为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指导性建议。9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1.3.3研究技术路线图1-2研究技术路线图Fig.1—2Flowchartofresearch10—1lIl一..1l。.I、,,r-lliI.’_一1●●一●●●●i●●J—l开始J研究的荷疑、意义,圜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内存、方法iI一一⋯1棚天基础研究r⋯一一l毒0ll线彤窀闯Il线形娥观l滨水线妊繁观l一一一一⋯一一一P⋯一⋯一一一一⋯1滨承线形聚零妇『妇j规划设计研究卜⋯l毒lII视线走霹}l城求天酝线ll道路系统l王滨水线彤繁观设计研究‘l毒善l篮带接索灰带婴索绿带婴裘l特殊襞观|l⋯⋯一一F⋯⋯一。⋯一1案例研究I-一一一l‘l。j’波市溺汪尔岸l‘:’波市两汪尔撑I空朗规划没诗l滨江浆jll}没计I⋯一⋯一呻一⋯⋯一结论’j艘澎lri__-Lr●●-_一,!●●L广i●Lf卜糨荚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实践分轿.。广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2相关基础研究2.1线形空间2.1.1线的概念宇宙间有形的事物和种类不计其数,虽形态复杂,但都是以点、线、面、体四种基本形组合而成的【451。其中线是点移动之轨迹,点与点之间的联结,面的交界、交叉及边沿都能看到或暗示着线。点、线、面其实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简·雅各布斯就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写道,“路在宏观上是线,微观上都是很宽的面№】。”在几何学里,线无粗细;但在造型活动中.,线具有粗细宽窄和长度。长度是线的主要特征,只是点移动量的值远远大于点,即可称其为线;太短或过分增加线的宽度,线就可能会变成点或面。线的移动、线的集合,可以成为面;线的疏密排列具有进深感或立体感。线根据其方向的走向可分为直线、曲线;根据其性质还可分为具有节奏韵律的线和杂乱无序的线等等【471。在空间中,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是组织空间秩序的基本骨架,是联系相对孤立景观元素之间的线性结构。它是一个灵活动态的概念,既可以是一个实体如道路、水系、或超大尺度的城市结构物,亦可以是一个虚体如轴线、系列空间的连节键或是某种特殊仪式中的时空组织秩序。它或者强调某种功能,利用地域形成的结节性和均质性组织运动的方向流;或是在功能上或象征意义上形成有组织的轴线;或是使线状自然地形的基地有效秩序化;或是使零散的建筑群体形成实在的或意向性的边缘、或完整的空间界面。它是景观构成中的一条命脉线,是统领景观生态的和谐体,借此串联一系列空间景观【21,4引。2.1.2空间的源起史前人类对空间的认识并非从空间的直接体验中抽象出来的,而是针对对象和场所的具体定位的一种空间直观。谈到空间,设计师们最喜欢引用老子《道德经》中的“埏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一段话来说明空问的本质在于其可用性,即空间的功能作用。一片空地,无参照尺度,就不成为空间,但是,一旦添加了空间实体进行围合便形成了空间,容纳是空间的基本属性(见图2.1a)。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一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a}空间的产生:有与无b》构成空间的三要素图2.1空间的产生与构成要素Fig.2—1Thecreationandthemainfactorsofthespace图片来源:王晓俊编著.风景园林设计增订本【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地”、“顶”、“墙”是构成空间的三大要素,地是空间的起点、基础;墙因地而立,或划分空间、或围合空间;顶是为了遮挡而设。地与顶是空间的上下水平界面、墙是空间的垂直界面【49】。与建筑室内空间相比,外部空间中顶的作用要小些,墙和地的作用要大些,因为墙是垂直的,并且常常是视线容易到达的地方(见图2.1b)。城市空间,从广义上说是指由城市内部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绿地等组合而成的所有空间,包括室内与室外、地上和地下相结合的整体。但是,从狭义上说,城市空间是指由各种界面所围合的、为居民户外生活服务的各种公共空间,它们是构成城市生活的重要场所【50】。城市空间的物质构成要素包括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广场、绿地以及水面等,其中有些如建筑物是实体性存在的,即围合性空间;而有些如道路、广场等则是空间性存在的,则属于占领性空间。领域性是美国奥斯卡·纽12jV-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曼首先提出的有关城市空间的一个概念,还特别在居住环境中提出了一个由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半公共性空间及公共性空间构成的空间体系的设想【5卜561。城市公共空间是属于公共价值领域的城市空间,主要是城市人工开放空间,或者说人工占主导地位的城市开放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构成之一。对城市公共空间采用点、线、面三种空间形态来分类,有利于对公共空间的现状布局分析,是一种有效的公共空间组织的布局方法【57】。(1)点状城市公共空间一般是指空间实体面积相对较小,形状为团块或类似块体的公共空间,例如分散于城市各地的街头绿地、小游园,布局分散面积较小的小型广场,还包括居住区内建筑的外部空间。(2)线形城市公共空间的突出特征是呈线形,例如城市的道路系统、河流水系以及呈条带状分布的绿带、城市天际轮廓线等。(3)面状城市公共空间一般是指城市中的分布较大的块状体,包括山林绿地、综合性公园、大型广场等空间领域。2.1.3线形空间的概念.线形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种具体形式,是与点、面相对而言的,从宏观上来讲是指由线界定的空间,即具有线状性质的空间;从微观上来讲是指带状或面状的长条形空间。有人认为“线性公共空间是沿线性展开并形成城市景观序列的开敞空间,是与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遗址、遗迹、公园等相联系的人工走廊或沿河滨、溪谷等形成的自然走廊。线性公共空间从认知、生态和形态的角度,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城市游线,第二类为城市滨河绿带,第三类为城市中轴线。【58】”也有学者认为线形空间涉及的范畴,可以是一段街区,一条单一的城市交通干线,可以是都市开发片区里与自然要素相结合的城市线性结构系统,或者以通道为主体的线状开发片区,它甚至还可以是城市中呈片断的,但被某种序列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心理线性”,通过人们的线性移动而加以完成159。。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见图2.2):即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其中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是具有主导性的,其它环境构成要素都沿着道路展开布局并与它相联系,是城市综合体中最常见、最可能的运动线形网络,是城市整体赖以组织的最有效的手段唧l。上述这种“道路”的范围其实很广,它可以是机动车道、街道、步行道、公路、铁路、运河等。另外边界作为两个区域的界线,是连续过程中的线形中断,是除道路以外的线形要素,这些边界元素虽然不像道路那般重要,但对许多人来说它在空间组织特征中具有重1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一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图2.2城市空间的基本形态Fig.2-2Basicformsofthecityspace图片来源:夏祖华,黄伟康编著.城市空间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要作用,尤其是它能够把一些不同的区域连接起来,比如一个城市在水边或是城墙边的天际轮廓线,这些都属于城市线形空间的范畴【601。总之,城市的线形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序列展开的轴线,是人们观察感知城市的主要视角,记载着城市历史,是城市精神与文化的主要外在表现;是连接和展示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外部空间,是组织旅游线路系统、观赏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通道。同时,线形空间连续的景观、延伸的界面还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了必需的休闲、娱乐、交流的公共空间,是城市市民公共活动空间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2.1.4线形空间的分类线形空间从空间形态和环境认知角度进行分类,一般包括视线走廊、城市天际线和道路三种161石31(见表2一1):视线走廊即视廊,它在一个线形空间范围内保证视线的通达,使人与自然或人文的景观保持良好的视觉联系,它是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展现城市空间景观的重要途径。天际轮廓线作为城市“边沿”的空间形态展示出来,常常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是城市空间体系研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对于一个城市特征的表现,城市天际轮廓线占有重要地位。而在城14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市中,道路将城市中的不同部分通过交通连结起来,道路是城市形象的主要观赏地,是一种最基本的线形空间。表2-1城市线形空间类型Tab2·1TheTypesofCivicLinearSpace类型目的控制内容视线走廊维持某种具有自然和历史纪念意选定具有地域代表性的视觉对象;义的物体对人的视觉通道和心理确保视觉廊道通畅;影响;限定廊道内建筑物的高度;加强地域认同感改建或者撤去阻碍视觉观赏的建筑物城市天际线加强城市环境的整体审美感觉;维持天际线的整体性和节奏性;提升城市外部形象的视觉冲击力建筑群的布局与高度控制;和美感;建筑式样的控制;保留历史文化价值色彩、表面材料的控制;标志性建筑的设置道路系统保持通行时人的舒适感道路宽度与道路绿化;两侧建筑物外壁面的形态和色彩控制;两侧建筑物的距离和高度控制资料来源:参见参考文献【9】2.2线形景观2.2.1景观的概念景观是客观物质环境的构成要素,是环境资源,又是人类主体对环境的反应,具有主客观双重性。与景观相对应的英语为“landscape”,15世纪荷兰首先出现该词语,指绘画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此后,“landscape”被定义为风景画,18世纪开始,欧洲风景画的发展进入高潮,风景画的兴起标志着人类对风景审美意识的自觉,体现出人们对自然风景的向往。可以说,具有审美感的风景是景观的原始含义,也是最常用的含义[91。随着历史的演变和文明的发展,以及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今天的“景观”的概念不在局限于美学的景色,它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景观的概念也早已趋向于多样化。在每个学科或领域中,“景观”一词所代表的含义有所不同。表2.2是对景观概念及主要特征的概要总结f9,64川】。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表2-2不同学科景观的概念Tab2-2TheConceptofLandscapeintheDifferentCourse相关领域或学科景观概念主要特征风景美学具有审美感的风景风景、审美地理学将景观看作区域概念,景观是动态过区域、地表程,地理圈内具有特定性质的一种事、空、时系统景观生态学将景观看作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结构(斑块、廊道和基质)、生态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和系统、动态过程空间单元知觉心理学景观是通过以视觉为重的知觉过程对景观对象、人类主体、基于人的环境进行的认知,包含了对景观的视经历和心理形成的经验,另外还知觉过程和行动媒介过程受到视点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以上分析了景观在各个学说中的不同定义和内涵,总的来说,景观可以理解为“景”和“观”的统一体,强调景观的两个方面:客体论和主体论,客体论概念来源于风景美学、地理学和生态学,是景的具体体现;主体论来源于环境心理学,是观赏者对景物的主观感觉。景观主体论概念往往成为景观规划设计和研究的方法基础以及景观法规体制建立的参照物;景观客体论概念包含的要素是主体论认知的景观对象,也是我们规划设计的对象,大致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两大类。2.2.2线形景观的概念城市的线形景观是相对于线形空间而言的,是一种特殊的城市景观,作为客体系统不仅仅是城市的通道,它应被看作是具备线性关系、结合了自然要素、有着流通以及景观产生机制的城市综合系统。其最终的确立一定具备下列因素:人的活动、供人移动的通道、与通道相关的构成元素(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线形景观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城市有形的形体环境和城市社会生活中各种美好视觉事件所共同组成的的视觉总体,以及城市中活动受行为心理和精神活动规律的引导所形成的令人获得积极正面感受的精神环境。可以说城市线形景观是城市美学在城市时空中的体现,也是人们创造高质量城市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综上所述,线形景观可以是沿道路、江河水系等展开并形成的城市景观序列,包含城市中的滨水绿带、林荫大道及两侧建有步行系统的休闲性城市道路和商业步16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一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行街等。线形景观也可以是城市中呈片断的,但被某种序列关系联系在一起的1心理线性”,包含城市中的景观轴线和城市天际线等。线形景观还可以是生态廊道,即以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恢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目的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通道。2.2.3线形景观的分类按照线形景观在城市空间中的作用和功能,可以将线形景观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见表2.3)【711。表2.3城市线形景观类型Tab2-3TheTypesofUrbanLinearLandscape类型功能活动类型景观形态组成要素道机动车交通、景观线形空间、围合性弱、视域宽广,道路及沿路两侧绿路道路动态景观特征显著化、建筑等景步行街购物、娱乐、休闲、线形空间、围合性强、视域有限,建筑、人行道、绿化、观道通行、交通等人工景观因素变化丰富多彩环境小品等滨水景观娱乐、休闲、通行、线形空间、围合性弱、视域宽广,水体、堤岸、绿化、旅游等兼具人工因素与自然因素人行道、建筑等天际线景观风景观赏线形空间、视域宽广建筑物、构筑物、自然地形地貌等轴线景观风景观赏线形空间、视域宽广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广场、自然风景等生态廊道环境保护带状空间、围合性弱、视域宽广森林、湿地、水域、山地、动植物资料来源:根据刘滨谊编著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自己整理2.3滨水区线形景观2.3.1滨水区线形景观的概念与特点2.3.1.1滨水区线形景观的概念(1)滨水区的概念城市滨水区(Urbanwaterfrom)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比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临近水体的部分。"【181总的说来是指城市建设用17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地范围内陆域和水域相联接的部分的一定区域的总称,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的开敞空间。和城市其他地域相比,它有着巨大的空间领域的优势,对解决城市空间匮乏,增加城市空间容量,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对规划者来说,其规划的滨水区这个场所,是指可以让城市居民意识到水的存在的那个区域。这点相当重要,也就是说,滨水区规划设计的成败与重点在于是否可以最大限度的将水的景观、生态功能向城市的腹地辐射【9引。(2)滨水区线形景观的概念滨水区的空间类型根据水体的走向、形状、尺度的不同,滨水空间可以分为线形空间和面状空间两大类;而线形空间又可细分为线状空间和带状空间两种。线状空间的特点是狭长、封闭,有明显的内聚性和方向性;线状空间多建构于窄小的河道上,由建筑群或绿化带形成连续的、较封闭的侧界面,建筑形式同一并富有特色,两岸各式各样,因地制宜的步道、平台、阶地和跨于水上的小桥,整体上给人一种亲切、平稳、流畅的感觉;小型河道贯穿城市往往形成线状狭长空间。带状空间的特点是水面较宽阔,连接两岸建筑、绿化等构成的侧界面空间限定作用较弱,空间较开敞;堤岸兼有防洪、道路和景观的多重功能;岸线是城市的风景线和游步道。较大的河流经过城市,沿河流轴向往往形成带状空间,如上海黄浦江两岸空间。面状空间的特点是水面宽阔尺度较大、形状不规则、侧面对空间的限定作用微弱,空间十分开敞。面状空间中水面背景作用十分突出,城市中的面状滨水空间一般是指滨湖或滨海区域,如杭州西湖。通过综合分析以上这些相关概念的要点,本文认为“滨水区线形景观”这一概念应具备以下要点:第一,它是一个景观的概念,具有景观的特征和内涵;第二,它是一种特殊的空间景观类型,在空间类型上呈现出线形,具有线形空间的特性;第三,它是一种特殊的区域景观,是“线形景观”和“滨水区”这个复杂体联系在一起的产物,是陆域和水域相联接的部分的一定区域,是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叠合。这就意味着它受城市滨水区多种因素的制约,要承载城市活动,执行城市功能,体现城市形象,有效的改善和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第四,它是相对于线形空间而言的,是一个公共场所,它既是物质层面上的载体,又是与人类活动联系的载体,还是城市各种功能要素之间关系的载1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体,具有多重的目标和功能。第五,它还是动态发展变化的,在历史发展中,因城市功能的发展,市民生活’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综上所述,本文所要研究的滨水区线形景观是指有较大的河流经过城市,城市发展沿河流轴向往往形成线形空间布局的,空间较开敞的,堤岸兼有防洪、道路和景观等多重功能的线形区域。它既是陆地的边缘,又是水体的边缘,包括一定的水域空间和与水体相邻近的城市陆地空间,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的开敞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中重要的线形景观,是城市意向中最重要的景观标志之一。由于担负城市的复杂活动和多种功能,它是城市生态和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包含与生态、文化、美学及其他各种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使用方式相一致的目标;而且,它还是动态发展变化的。2.3.1.2滨水区线形景观的特点(1)视觉连续性空间的连续线性分布是滨水区线形景观最重要的空间特色之一,在滨河的城市中,这种特点尤为突出,使其成为城市中难得的连续步行带。线性特征符合水域空间的自然特征,表达了一种方向性,具有运动、延伸、增长的意味。水滨的栏杆、花坛边沿、一条条长椅、地面铺装图案、成排的行道树等等都在视觉上形成一系列线的形象,它的线状形态决定其空间景观的动态趋向,具有强烈的方向性与延伸性。这些线无限延伸,也使空间向远处无限拓展,似乎在指引人们可以沿线的方向无限运动下去。(2)景观序列性滨水区线形景观从微观上来说是属于长线形的带状或面状景观,是由一系列节点景观单元构成的空间景观序列,能使人获得步移景异、景观连续多变的感受,体现了人在其中移动的特性,强调一种动态的观景方式。良好的景观序列必然具有流动性、场所性和节奏感。流动性是一种强化了的连续性,它包含有两个含义:物质形态的连续与时间感知的连续,连续性的关键在于人的生活动线的连续,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形式联系。场所性体现景观空间能满足人的行为的需要,使其在容纳多样化的城市生活同时,构成连续而变化的序列景象,从而完成都市移动文化的信息积淀,加强人对景观序列的理解和印象。节奏感反映了景观序列构成的不同区段特征和组合关系,如看风景片立体电影,一景一景地不断向后移去,成为一种动态的连续构图。19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3)多样性多样性特点包括用地的多样性与生态的多样性。用地多样性即指滨水区线形景观用地功能的多样性、空间功能的多样化和使用对象的广泛性;滨水景观可以提供具备多样性且能互相配合的土地使用组合,保证滨水区线形景观的活力;另一方面,多样化的空间安排也保证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多样化的生活方式要求滨水空间可以同时容纳多种功能要求,在保证环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有限的滨水区内有多样化的自然环境、开敞空间和各种功能设施为公众提供多种体验和选择性。生态多样性即指滨水景观绿色廊道能维持生物多样性、为野生动植物的迁移提供保障,有利于物种的空间运动和本来孤立的斑块内物种的生存和延续。河边植被对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分水地域、净化水质、消除噪声和污染控制有明显的效果,并有利于其生境类型的多样化,是维持和建立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地”。(4)地域特性滨水地区通常是一个城市发展最早的地区,悠久的历史在这里凝聚了城市最主要的文化元素,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城市滨水空间,如北京的护城河、杭州的京杭大运河、上海的外滩、青岛的海滨都是极具地域特色的城市滨水空间。有着独特的城市空问形态和城市结构,以水为文化基础,产生了许多特殊的民风民情,滨水区大量的古建筑、历史遗迹、风景名胜等增强了城市的魅力,它折射出的正是城市文化、历史内涵、市民精神、社会审美与意识形态等,使城市滨水区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2.3.2滨水区线形景观构成要素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既是陆地的边缘,又是水体的边缘,包括一定的水域空间和与水体相邻近的城市陆地空间,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的开敞空间。该景观空间系统的要素种类繁多,千姿百态,并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复合化的趋势。如果从要素的属性角度,可以简略地将其划分为蓝带要素(bluewayselement)、灰带要素(graywayselement)和绿带要素(greenwayselement)---大类型【4】,它们一起构成了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的优越环境(见图2.3)。(1)蓝带要素蓝带要素指的是城市中的水体以及河流的护岸。在滨水景观和城市设计中不能破坏原有水体对气候的调节渠道,应扩大水体对微气候的影响范围,如在城市的滨水景观空间开辟生态走廊引导凉爽、潮湿、新鲜的空气进入城市内陆区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一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2)灰带要素灰带要素指的是滨水景观中的人工景观要素,包括有标志作用的桥、城市天际线;起节点作用的广场、游园、码头;还有道路、标识系统,休闲设施、公共艺术品等。人工景观设施升华了自然河流的魅力,不光要满足观赏要求,还应当具备符合大众心理爱好的亲水功能。(3)绿带要素绿带要素指的是城市中具有自然形态或由自然元素经人工组织而成的具有生命力的绿化景观要素。“水”和“绿”是城市中象征自然的要素。“河水”和“植绿”演义出浓烈的一体感,形成更为河流化、象征亲水性的景观。同河流成为统一体的绿色植物是重要的景物,作为线形绿化带构成了城市公园的绿地系统。图2.3滨水区线形景观构成要素Fig.2.3Themainfactorsoflinearlandscapeofwaterfrontarea图片来源:参见参考文献u副2.3.3滨水区线形景观的类型2.3.3.1景的欣赏(1)城市景点和城市观景点【98】城市景点包括城市自然的及人工的、历史已形成的与未来可创造的能表征城市特色的和形象美好的环境。城市观景点是能观赏城市有特征景观的地点,即有意义的视点。它必须是城市公众能够到达的地点。某观景点可欣赏的城市景观价值越高,公众到达该点的频率越高则其等级也越高【9引。观景的基本要求是观景点与景观之间良好的通透性,以及景观是否在观景者良好的视域和视距范围内。因此滨水区建筑应有足够的间距以保证与水面的通透,清除位于观景视域内的障碍物。并且在静态2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景观中设立主视景观点,注重动态观景的变化过程中主视点布置的节奏、韵律及相互关系。(2)静态观赏与动态观赏【109】景的观赏可有动静之分,动态观赏就是游,静态观赏主要是息,游而无息使人筋疲力尽,息而不游又失去游览意义,在实际情况中,往往是动静结合。静态观赏是指游人在某些景点停息,对四周景物进行细致观赏;或者是在某观景平台停留,欣赏对面景观。例如上海在南浦大桥桥头、东方明珠电视塔等城市制高点及滨水区的最高点设有观景台供游人眺望城市和水面景色。滨水公园伸入水面的亭台楼阁以及水滨视野辽阔的建筑物等也都可作为静态的观赏点。而动态观赏,是指视点与景物产生相对位移,如看风景片立体电影,一景一景地不断向后移去,“步移景异”成为一种动态的连续构图。动态观赏是滨水区线形景观欣赏的重要方式,可采用步行或乘车、乘船等,不同赏景方式观景效果不同,乘车的速度快,视野较窄,以至选择性较少,多注意景观的体量、轮廓和天际线,沿途重点景物应有适当视距,并注意景物的连续性、节奏性和整体性;乘船视野较开阔,视线的选择较自由,效果较乘车为好;步行则是观赏着近距离体验线形景观空间的常用方式。(3)俯视、仰视、平视的观赏【109】根据视景点高低不同,可分平视、仰视、俯视。居高临下,景色全收,这是俯视。有些景物位于高处,或体量巨大,为获得全貌只能抬头,这是仰视。在平坦空地或河湖之滨,进行观景,景物深远,多为平视。俯视、仰视、平视的观赏对游人的感受各不相同。平视、俯视、仰视的观赏,有时不能截然分开,如登高楼、峻岭,先自下而上,一步一步攀登,抬头观看是一组一组仰视景物,登上最高处,向四周平望而俯视,然后一步一步向下,眼前又是一组一组俯视景观,故各种视觉的风景安排,应统一考虑,使四面八方高低上下都有很好的风景观赏,又要着重安排最佳观景点,让人停息体验。2.3.3.2视线分析视线分析是景观规划设计中处理景物和空间关系的有力方法,在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中尤为重要。(1)视域M91人眼的视域为一不规则的圆锥形。双眼形成的复合视域称为中心眼视域,其范围向上为700,向下为800,左右各为600,超出此范围时,色彩、形状的辨认力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将下降。头部不转动的情况下能看清景物的垂直视角为260-300,水平视角约为450,凝视时的视角为lo。当站在一物体大小的3500倍视距处观看该物体时就难以看清楚了【491。(2)最佳视角与视距【49】为了获得较清晰的景物形象和相对完整的静态构图,应尽量使视角与视距处于最佳位置(见图2.4)。通常垂直视角为260.300、水平视角为450时观景较佳,是较佳的观景视角,维持这种视角的视距称为较佳视距。若假设景物高度为H,宽度为W,人的视高为h,则最佳视距与景物高度或宽度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巩=(日一办)c增等≈3.7(H一功巩=iWc留譬≈1.2形其中卜垂直视角。卜水平视角;Dlr垂直视角下的视距:Dw.一水平视角下的视距。由于景物垂直方向的完整性对构图影响较大,若DH和Dw不同时,应在保证DH的前提下适当调整以满足Dw。最佳视域可用来控制和分4一竺!上图2.4最佳视角和视距与景物的关系Fig.2—4Therelationofbestangleofviewanddistancewiththescenerv图片来源:参见参考文献【49】析空间的大小与尺度、确定景物的高度和选择观景点的位置。2.3.3.3滨水区线形景观的类型对滨水景观的欣赏方式,根据视线方向和河流流向的组合,可先分为两种形式构图。当流水方向和视线方向垂直,即从堤防上向对岸眺望时,称为“对岸景”;当流水方向和视线方向平行,即从桥上或水面向河流眺望时,称为“纵观景”。此外,我们也经常从远处或高处眺望滨水景观,称为·‘眺望景’,[6,73】。这三种典型的滨水景观构图特点如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1)对岸景对岸景又称垂直景观,即从堤岸等处与河流流向近乎垂直的方向眺望对岸方向所见的景观,也就是从此岸向彼岸眺望看到的景观,欣赏此种类型的景观时要特别注重对岸景观的创造,具有可识别的对岸景是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的最大特点。对岸景由近至远依次包括河面、堤防、护岸、沿岸成排的树木、城市建筑物群立面等横向景观。在规模较大、河面较宽的城市,对岸景还应包括城市天际轮廓线。有些城市对岸景还有横卧的山体作为城市远景。除了静止的景物,景的内容来考虑(见图2.5)。图2.5美国圣地亚哥Fig.2-5ThecityofAmerican图片来源:http://www.usatour.com.ca散步的人和行驶中的船只、汽车都可以作为对岸不同规模的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会因河面的宽窄及对岸景物的尺度产生远近感。宽阔的河面有利于展现对岸景观的全貌,尤其是建筑物和标志物需要有一定的距离和视野来突出其特点。但是过宽的河面会使对岸景模糊,因为难以识别造成距离感,与其他景物混同于一体,无法突出重点,因此,在对岸景的选择时应考虑景观对象的尺度与河面宽度是否相适应。(2)纵观景纵观景即平行景观,当视线方向与城市河流流向平行或者同一方向,比如从桥上或者船上向河流流向流眺望时看到的景观图2-6美国布法罗Fig.2—6ThecityofAmerican图片来源:http://www.usatour.com.ca(见图2.6)。在纵观景中,如果城市河流流向有弯曲的话,实际看到的则是具有透视效果的景观。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十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纵观景可表现曲折水流的动感,并可一览整个河流两岸滨水空间的全貌。分别是河流、两岸的建筑物和滨水休闲步道,以及它们的在河流中的倒影,连绵不断地构成具有景深的城市景观。纵观景是最能给与观赏者以鲜活体验的景观形式。在行驶在城市河流的船上欣赏两岸景色是纵观景的内容之一,如果身处夜景之中,两岸适宜的照明设计更是使河流绵绵纵深的景色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3)鸟瞰景鸟瞰景,从远处或高处眺望河流看到的景观。采用鸟瞰景可以非常有效的了解城市河流与城市布局和自然地貌关系。规模较大的城市难以一目了然的看到河流来自何方,流向何处。鸟瞰景所创造出的深远感和规模感,使人们更清楚地意识到主导河流在城市中的魅力,存在的深远感和规模感(见图2.7)。图2.7美国波士顿Fig.2—7ThecityofAmerican图片来源:http://www.usatour.com.ca这三种景观是从视线和流向的角度变化进行的组合,它们并不是孤立不变的,而是可以互相切换的。比如当游船在城市河流中行驶时,看到的景观就是对岸景和纵观景的不断切换,给予人们的感受就是一幅全景的画面,才能给人们以河流的完整印象。因此,塑造城市河流景观必须要考虑三种景观形式的组合和切换。2.3.5滨水区线形景观综合价值城市中的水体象征着文明与灵性。它的波光,渲染着城市的生机与艺术的魅力;它的风韵、气势、清音,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引起人们无限的联想;它较之任何一种自然物,都更能深刻地显现人类历史文化的内涵和外延【271。城市不仅起源于滨水区,它的未来的发展也直接受到水的制约。人们除了维持生命需水之外,还有观水、近水、亲水以及傍水而居的天性【261。可以说,滨水区对于城市的生态、景观、文化及娱乐等方面皆有积极作用。(1)生态价值她是一条生态廊道,是水和各种营养物质的流动通道,是各种乡土物种的栖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地,在现代景观生态学意义上,河流廊道具有维护大地景观系统连续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意义。不仅承载着水体循环、水土保持、贮水调洪、水质涵养、维护大气成份稳定的运作功能;而且能调节温湿度、净化空气、吸尘减噪、改善城市小气候,有效调节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加自然环境容重,促使城市持续健康地发展。并且滨水区是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交接处,具有两栖性的特点,受到两种生态系统的共同影响呈现出生态的多样性,因此,万物竞生、物种繁多、食物链复杂,与城市整体生态系统息息相关【271。(2)使用价值滨水区是城市生命的所在,而且为城市提供了灌溉、运输、排涝之利,并能作为游泳、钓鱼、赛艇、滑水、溜冰等水上活动的场地。此外,水道用于人和物的活动也能减缓公路的拥挤,成为城市运输系统的重要方面。更主要的是水体的水质水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生产、生活和未来的发展。所以滨水区的开发利用,水系的流经路线和水质水量对于城市设计是决策关键,也是城市更新与发展的制约因素口71。(3)景观价值城市中的水体以其活跃性和穿透力而成为景观组织中最富有生气的元素。滨水区的景观构成具有多视角、多重性以及多层次的特点:①人工景物向水面展开;②水面景色(包括倒影)向岸边展开;③岸边呈现出线状的视觉通廊;④滨水区往往形成城市的中心及城市的其他区域通往滨水区的视觉通廊。这些天然的地形、地貌在水体的声、光、影、色的作用下,与城市灿烂的历史文化精粹相结合,形成了动人的空间景观。并且在人类活动的作用下,滨水区不仅是单纯的物质景观,更是城市中的文化景观。许多著名城市的滨水地区经过大力改造,已经成为旅游胜地,如伦敦泰晤士河两岸、巴黎塞纳河两岸、日本横滨MM21滨海带等。(4)文化价值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自然条件构成了城市文化基本的底色。她是一条遗产廊道,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常常与城市河流密不可分,故事与古迹往往沿河道发生和留存。人们除了维持生命需要水之外,还有观水、近水、亲水、傍水而居的天性。对水的亲和与关注,使水与社会文化意识结下了不解之缘,孔子所言的“智者乐水”则道尽了对水的理解,可以说“水是中国人智慧的催化剂,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源头,是中国人一切文明的原动力。”因此,滨水区不仅作为物质资料的功利对象,而且作为文化灵魂的载体存在于城市之中,它集中体现了城市深厚的文化积蕴和丰富的物质文唰27J。(5)经济价值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由于滨水区具有以上四大功能,滨水区土地价格更高,经济价值随之产生。在滨水景观的设计中,我们的目标之一就是如何加强滨水地区的经济活力并满足其作为公众活动的城市开放空间的社会职能,要实现滨水地区多元化的城市职能,许多城市的滨水地区正是需要复兴的地区之一,对滨水地区的复兴应发掘该地区的发展潜力,大量吸引公众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合作和投资。首先振兴滨水地区的经济环境,并由此带动整个地区的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给滨水地区注入新的活力【741。2.3.6滨水区线形景观评价标准整个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的环境品质是指与公共空间、公共设施、绿化小品以及人的活动所综合形成的整体环境景观的质量,借鉴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可以得出一套评价体系【1,4】。(1)易接近性和人性化:相当于“清晰、便利”的到达及“出路和方位”的易于辩识与控制。要求滨水景观提供便捷的通达水域的交通走廊和视线走廊,达到滨水景观的“全面可及”,让车行交通与步行空间的有机联系,既利于交通又满足交往。设计安全而友善的滨水边缘,使人能接近水而不是可望而不可及。要求公共设施设计体现对人的行为活动的支持,从心理感受和实用设计两方面考虑安全性。(2)连续性:强调各种实体组织的和谐一致,并传承历史文脉:同时考虑加入行为要素后“场所”的和谐度。强调滨水区线形景观开发从城市景观角度出发,建立完整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和城市绿地系统;要求城市空间的延续渗透,与城市绿地开放空间网络化,与传统的城市肌理协调化,从而保持滨水区线形景观与城市整体结构的联结。(3)景观效应:强调视景美学方面,把城市空间的界面以视觉美学秩序组织,并参考行为与审美规律的主体作用。(4)可识别性: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指出“城市的可识别性,指的是一些能被识别的城市部分以及它们所形成的结合紧密的图形”。可识别性要求城市具有清晰易辨的结构,强化滨水区线形景观的意象,有助于形成与众不同的独特城市形象,增强滨水城市的可识别性,关注城市空间的个性特色,以及对文化内涵的尊重与解读。(5)多样性:多样性标准包括用地多样性与生态多样性。用地多样性即指滨水区线形景观用地功能的多样性、空间功能的多样化和使用对象的广泛性;滨水景观应提供具备多样性且能互相配合的土地使用组合,保证滨水区线形景观的活力:另一方面,多样化的空间安排也保证多样化的生活方式。生态多样性即指滨水景观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绿色廊道能维持生物多样性、为野生动植物的迁移提供保障,有利于物种的空间运动和本来孤立的斑块内物种的生存和延续。河边植被对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分水地域、净化水质、消除噪声和污染控制有明显的效果,并有利于其生境类型的多样化,是维持和建立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地”。2.4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景观的发展变化具有复杂的动因,不仅受到当地社会风俗习惯、地理气候的影响,还受到当地经济、政治、外来文化的影响。景观的建设包括人工环境建设和自然环境建设,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思想与实践集中在城市空间与景观两大方面【751。不同国家、地区,在不同时期,理论的侧重点不尽相同,要做全面系统的整理相当困难,下面就对此进行分类整理。2.4.1关注城市形态与城市景观的理论城市形态与城市景观方面的理论主要是关于人对城市环境构成要素的认知模式与形态的系统分析和运用。这构成了空间环境的第一印象,是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以及环境景观设计关注的重要的空间形式,突出表现在城市形象与城市景观方面。对城市形态与景观的关注必然以人的视觉特征为基础,重点内容是阐释空间形态的视觉协调规律,其结论主要是描述物质空间形状[52,60,76-81】。凯文·林奇在1960年发表的代表作《城市意象》,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分析城市形态的创造性方法。林奇首先探讨了什么是环境意向,所谓意象性就是指具形物体使每个特定观察者产生高概率的强烈心理形象的性能,亦可称为可识别性。人们之所以能识别城市中的路径,找到需要去的目的地,就是因为记住了城市的某些特定的形象,在设计中应力求保持其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它不但使居民产生“归属感”,而且它常常是使地区保持历史文脉延续性的重要物质保证。林奇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他认为如何设计一个良好的城市形态首先应从整体形象性要求对各个要素进行精心设计;其次要体现出形态的特性,包括图形.背景的清晰性,形式的简明性、连续性、统治性,结合的明确性、方向性,视野、运动知觉、时间序列等;第三是要有整体感,要把形象要素组织成一个整体,使它们有序地为人所感知,各个局部只有在一个整体的脉络中才能使人更容易理解【821。城市景观理论偏重于实体在视觉方面的物质形态,即城市环境中的地形、地貌、建(构)筑物、绿化和环境设施与小品等组成的各种物质形态在尺度、比例、色彩、2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肌理、质感、图案、风格、特色等方面的表现,它们遵循形式美的法则。2.4.2关注场所与意义的理论关注城市空间场所与意义的理论强调使用者对空间的感受和空间对于使用者的意义。场所理论是把对人的需求、文化、社会和自然等的研究加入到对城市空间的研究的理论。场所具有的重要特征包括:场所的占有性,即人对空间的占有;场所的非空间性,即场所中的人的活动与事件,以及这些活动与事件和特定环境的内在关联性,如历史因素、政治因素、风俗习惯等:场所的随机性,既不同的人或事件对场所的占有,从而使同一地点的空间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意义。总之,场所的意义是指场所的空间组织、形态元素和材质特征等综合传递和反映社会、文化等思想和价值观念,并在人与场所的特定关系互动中加以体现和认知。不同的社会、文化,不同的社会团体(年龄、性格、民族、宗教差异等),不同的人的认知(主要通过场所的分类、命名、认知地图、印象、记忆和识别)对场所意义均有不同的理解‘83罐71。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深入挖掘和把握各地方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与使用者对空间的占有及使用要求,从使用者的立场出发,方能创造令人满意的场所感。2.4.3关注生态学原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生态学原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主要从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发思考城市发展的合理性。借用“生态学”概念与理论,强调自然环境要素对于城市的功能与意义。认为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并强调人类作为城市中的有机体与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的关系。这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解决当今普遍存在的城市特色危机同样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早在1870年,美国风景建筑师奥姆斯特德(FrederickLawOlmsted)在《公园与城市扩建》(PublicParksandEnlargementofTowns)一书中就提出了“绿肺”概念,他认为城市要有足够的呼吸空间,要为后人考虑,城市要不断的更新和为全体居民服务。苏格兰生物学家盖迪斯通过对城市进行生态学的研究,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强调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的基本框架。麦克哈格更是在《设计结合自然》中要求把生态学用在城市设计上【88母11。滨水区线形景观因其在空间形态上呈线状布局,以及独特的绿带和蓝带廊道功能,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进行景观规划与设计时要把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设计的准则。2.4.4关注环境与行为动机的理论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既要注重功能、形式、设计的个性和风格、技术和工程,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时也不能忽视使用者的需要、价值观以及行为习惯。“人类只有通过认知环境,才能从环境中获得指导行为的方法。”【92】行为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对一定刺激的反应,刺激既可以来自行为者本身的动机、需要或倾向,也可能来自行为者之外的环境,或者这两方面的结合。动机形成于需要,人类的需要较复杂。莫雷、马斯洛、爱里克松、佛罗姆和莱顿等都想找出产生行为的内在动机或需要的类型。其中以马斯洛的需要锥和莱顿的基本情感尺度较著名。从行为的角度看,大多数情绪理论家认为心理情感反应会导致相应的行为。关注人的环境认知与行为动机其实也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的核心思想【80,93】。一个民主的、现代化的社会和城市,应该创造多样化、人性化的公共开敞空间,使空间为公众所使用和享受。这就要求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必须遵循以人为核心的原则,重视研究人们的行为规律和需求爱好,创造高质量、多功能、富有特色的空间环境,使人获得亲切、有趣、舒适、自由、愉悦、安全的体验和感受。通过提高公共场所的环境质量,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从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融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3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空间规划设计研究3.1滨水区线形景观空间规划设计的原则3.1.1空间结构的整体性原则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空间规划设计要从城市设计的整体出发,强调空间结构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建立完整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和城市绿地系统。在空间布局和形式组合上要重视与相邻地块的完整性与连续性,形成一个连续的绿色开放空间系统。在交通系统组织上,要把握交通的系统性原则,把市区的活动引向水边,以开敝的绿化系统、便捷的公交系统和步行系统把市区和滨水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个连续的视线走廊。在城市的图底关系上,要注意保持原有城市肌理的延续。滨水区内虽然会因为各地块的属性不同而导致使用性质的不同,但是各地块之间的风格应该统一,在整体效果上具有和谐感[94,95】。’3.1.2空间功能的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包括用地的多样性原则与生态的多样性原则。用地多样性即指滨水区线形景观用地功能的多样性、空间功能的多样化和使用对象的广泛性;滨水景观要提供具备多样性且能互相配合的土地使用组合,保证滨水区线形景观的活力;另一方面,多样化的空间安排也保证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多样化的生活方式要求滨水空间可以同时容纳多种功能要求,在保证环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有限的滨水区内有多样化的自然环境、开敞空间和各种功能设施为公众提供多种体验和选择。3.1.3空间形象的识别性原则识别性就是指环境具有个性特征,易于识别,并形成场所【961。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指出;“城市的可识别性,指的是一些能被识别的城市部分以及它们所形成的结合紧密的图形”。可识别性要求滨水线形空间具有清晰易辨的结构,强化滨水的意象,有助于形成与众不同的独特城市形象,增强滨水城市的可识别性。滨水线形景观的可识别性个性特色主要体现为和谐的城市天际轮廓线和连续的绿色开放空间序列;同时沿河而设置的标志性建(构)筑物也能增强空间形象的可识别性。3.1.4滨水空间的可达性原则可达性是指交通方便,既可望又可及。滨水区往往是一个城市景色最优美,最3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能反映出城市特色的地区,在规划时应确保滨水区景观空间的可达性,提供便捷的通达水域的交通走廊和视线走廊,达到滨水景观的“全面可及”。同时要设计安全而人性化的亲水空间,使人能接近水而不是可望而不可及。例如波士顿的滨水区空间就表现为极大的系统性和可达性,在宽阔的开敞地带上,两边建设林荫大道,中间设置线状城市公园和必要的零售商业建筑,这一线形开敞空间通过许多点状空间与水域空间相连,并在大的港湾区扩展为海滨公园。水域的晴朗海风,空气和景观通过这一个个视廊渗透到城市中心地带。3.2视线走廊的规划设计城市内重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往往是形成城市空间特征和文化内涵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在滨水城市中又往往沿滨水线形空间而存在。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的任务不仅是创造和完善城市景观,还应该充分发挥这些优美景观所体现的积极作用,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城市的美丽风光。这除了提高景观设施的可达性、系统性之外,还应该保证景观的通透性,即形成一个视线走廊。视线走廊即视廊,它的作用就是规定一个空间范围以保证视线的通达,使人与景观保持良好的视觉联系,避免优美的景观受到遮挡【971。它是滨水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的一个基本内容,是展现城市空间景观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观赏点的选择和视线走廊的设置两个部分的内容。3.2.1观景点的选择美好的景观往往有其最佳观景场所和观赏角度,城市制高点常因超出一般建筑物高度,具有广阔的视野而成为观景点,人们以“鸟瞰”的方式欣赏城市的总体景观。但并不是所有制高点都能成为观景点,也不是只有制高点才能成为观景点。实际上观景点的选择需要注意很多因素:首先视线必须畅通,能够提供优美的风景,从而引导人们发现城市最亮丽的一面;其次应该保证观景场所的可达性和舒适性。除此之外有一点必须引起我们高度注意,那就是对某些原有著名观景点的保护。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高层建筑层出不穷,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控制,那么这些观景场所也就失去了原有的价值,逐渐被人们所淡漠了。因此这就需要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相关人员对该地段进行仔细的景观视线分析,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无法从各处看到重要景观的情况下,保证从最佳角度能不遮挡人们的视线就更加重要。这就要沿视线一定范围内限制建筑的体量和高度,留出视线走廊。如美国IEl金山就多次制定了建筑高度、容积率、建筑面宽及平面对角线的最大尺寸的控制性规3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定,清楚的划出了从双峰项上(旧金山的观景点)俯瞰旧金山全景的建筑高度控制线,使城市中心区建筑群与海湾大桥构成有机、完整的轮廓线,避免了城市重要标志之一的海湾大桥的视线走廊被破坏【931(见图3.1)。图3.1美国旧金山建筑高度控制线Fig.3—1TheheightcontrollineofconstructsinAmericanSanFrancisco图片来源:夏祖华,黄伟康编著.城市空间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88.3.2.2视线走廊的设置视线走廊的设置较为灵活。它可以针对不同景观选择不同的视觉类型,除了平视之外,还可以是俯视或是仰视。另外视线走廊亦实亦虚,一方面它可以和街道等线形空间结合形成对景;另一方面,视线走廊作为视线的通廊,它只是保证人们在观景点能够顺畅地看见被观赏的景物,而实际并不存在,因此又是一条虚的线形空间。不仅如此视线走廊还是城市空间体系中,各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相互呼应的重要途径,在加强人们对城市总体感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在大多数滨水城市,尤其是沿河流方向呈轴线发展的城市,交通网络和城市发展轴线都是沿河流而形成的,合理地设置视线走廊,就可以使人们通过一些标志性的参照物,对这一地段形成较为明确的认知。3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3.3滨水天际线的规划设计滨水城市在宽阔的水面或对岸能看到城市滨水天际轮廓线,充分展示城市的整体形象。滨水城市的轮廓线由多组建筑群体与自然山体绿化高低错落的顶部轮廓叠合而成,其形成往往要经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并且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是城市生命的体现(见图3.2)。天际轮廓线作为城市“边沿”的空间形态展示出来,常常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是城市空间体系l窖75J岫国凛池-图3.217.20世纪来纽约天际线的动态变化Fig.3-2ThedynamicchangeoftheskylineofNewYorkin17-20centuries图片来源:WayneAttoe著,朱斌译.天际线美学【J】.国外城市规划,1987:03.研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对于一个城市特征的表现,城市天际轮廓线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能反映出城市的总体形象,给人一种完整的形象概念,也能显示出城市建筑的特征,同时也是展现~个城市的地域文化历史沿革的标记。例如北京市中间低周围高的城市天际轮廓线,市中心完整地保留着历史文物的精华,它是以平面展开的庞大的故宫建筑群,鲜明地显示出历史文化名城的景观特色(见图3-3a);而天津的城市天际轮廓线,反映了城市集中主义的思想,高层建筑多集中于市中心区附近,轮廓线则形成中间高周边低的冠形构图(见图3-3b):上海的城市天际轮廓线,随着浦东开发区的建设,在黄浦江两岸形成高低错落、起伏多变的建筑轮廓,其主轮廓线为多中心突起形象(见图3-3e);而桂林城市天际轮廓线,因为漓江风光和喀斯特地貌为代表的山水景观,形成“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景在城中,城在景中,使桂林城市构成独具魅力特色的自由式城市天际轮廓线(见图3-3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图3.3北京、天津、上海和桂林城市天际线Fig.3—3ThecityskylineofPeking,Tianjin,ShanghaiandGuilin图片来源:张承安编著.城市设计美学【M】.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3.3.1天际线的观赏方式bCd城市天际线作为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你登高,它就向远;当你举步前进,它就会不断的向前伸展。没有终极,只有不断地变幻。尽管它是着眼于整体的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天际线是一座城市整体叠加的结果,随着现代都市的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界限已经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正常视野,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观看到城市特色的一隅,它的天际线就成为城市风貌代表。对天际线的欣赏通常有以下几种观赏方式【l∞】:一是城市通道,如进入城市的高速公路、江河航道、空中航线等,它强调的是一种动态观赏方式;二是城市制高点,如高层建筑、观景点等高点地带,它强调的是一种静态的俯视观赏;三是城市的开阔地带,如城市广场、大型公园绿地或滨水区域等,它强调的是一种静态的平视观赏。同时,随着观看条件不同,城市天际线也会呈现不同的特色,这包括观看点(见图3.4)、视距、视角、视高以及照明、气候条件和空气质量等等。3.3.2天际线的美学特征城市的天际线不仅指高耸的单栋建筑与天地的关系,建筑群形成的密度和地标节奏;也指建筑群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城市天际线的眺望也不只是从城外、从远方、也从城内。因此天际线可以说是各种城市实体元素外部空间天地相连的美学,一条35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成功的天际线是由无数变量产生的,它不是一条简单的线形,不仅具有各种线形所具备的属性;而且一条美丽的天际线蕴含着许多内在的、外在的规律和美学内容。图3-4从不同视角观看纽约自由女神雕塑Fig.3·4FromthedifferentangleofviewtoseetheStatueofLibertyofNewYork图片来源:http://images.google.cn(1)节奏与韵律有规律的再现称为节奏,天际线的节奏有规则和不规则两种,规则的节奏是由相同或相关的间隔和实体重复出现产生的;不规则的节奏则是通过重复不同的、多样的符号产生的。而韵律则是节奏的深化,是有规律但又自由地抑扬起伏变化,从而产生富于感情色彩的律动感。典型的天际线韵律美主要指轮廓线的节奏性表现,它既不是有些学者所言的“高.低.高.低”或“实.空.实.空”的简单变化,也不是有些学者所言的“越高越有特色”;而应该是“实空图3—5美国纽约富有节奏与韵律感的城市天际线Fig.3-5ThecityhorizonlineoffullofrhythmandthemetrefeelinginAmericanNewYork图片来源:http://www.usatour.eom.ca有理”、“高低有序”,再加上城市个性的显示。“实”是指建筑物等各种实体元素,“虚”是指实体元素间的空隙。“实”有高低宽窄的变化,“虚”有广狭长短的区分。“实“‘虚”以及二者组合的有序变化赋予城市天际线以韵律和节奏的变化,成为生动的乐章,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见图3.5)。(2)对比与和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对比与和谐是艺术构图的重要手段之一,城市天际线创造中应用对比,会使天际线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能吸引和凝聚人们的注意力,将零散的部分集结成一个整体。通过对比可以起两种作用:一是加强已有的形体,二是给本来不分明的视域一个引人注目的焦点。现代城市中高层建筑常起到这种作用,给城市天际线增添了优美的富有刺激性的惊叹号。同时城市天图3-6美国匹兹堡不同形式屋顶对比产生的天际线Fig.3—6ThedifferentformroofofAmericanPittsburghcontraststheoutputhorizonline图片来源:http://www.usatour.com.cn际线创造适用和谐原理,以求统一和突显主题。和谐是城市天际线的灵魂,没有和谐就是破坏。天际线的和谐是整体意义上的,是有清晰感觉的,当然也是整体思考、创造的结果。任何整体都不应是各要素的机械相加,而是需要他们之间相互辅助,彼此联系,达到融会贯通、内(3)比例与尺度在城市天际线景观中,比例一般是指构成城市天际线的各实体元素的各部分相对尺寸,狭义的说指整体或局部的长、宽、高尺寸间的关系,广义的看还包含实体与空间之间,虚与实之间,封闭与开敞之间,凹凸之间,高低之间,明暗之间,刚柔图3-7美国华盛顿标志物形成的比例与尺度之间的关系。尺度是指城市F‘g·3-7Thec。mpinarAismoneraincdanthweasdihminen舀s。ionnsofthema凼ng天际线整体或局部给人感觉图片来源:http://www.usatour.com.cn上的印象与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的对比。一组杂乱无章、松散破碎的天际线37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一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是无论如何也唤不起人们的美感反应的,只有具有和谐的比例与尺度特征的天际线,才可能令人们产生美的认同感。创造城市天际线景观的真谛所在就是要使建筑所处的自然空间前后参差,虚实相映,高低结合,尺度得当,同原有的规划、建筑、环境协调统一(见图3.7)。3.3.3天际线的形成因素一个城市的天际轮廓线的形成和变化往往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99】:一是城市所处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山脉、峡谷、河流等,它决定了一个城市的整体格局;二是城市的建设规划控制,包括建筑风格、高度和形式以及高层建筑的布局,它决定了建筑群体在天空中构成的线条曲线;三是城市的动态作用过程,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日益增多的高层、超高层建筑,使城市在平面扩展的同时,在高度上也迅速生长,城市的天际轮廓线在一夜之间就会改变。一般来说,天际线和制高点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并非完全依据美学原则,而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在自然、历史、经济等条件综合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我们在设计中就需要在众多的偶然因素中找出对天际线的形成具有必然影响的因素,诸如自然地形,用地功能、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等,按照城市空间体系的总体构思设计天际线,并利用上述因素的相关指标,控制预期天际线的逐步实现’和有序发展。天际线的设计还应该适当考虑原有的城市文脉,或平坦缓和,或急剧起伏,或旧区平缓新区高耸等【971。3.3.3.1自然地理特征城市所处的山水环境特征决定了一个城市的整体格局,对城市天际线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远山往往形成天际线的远景层次,近山上则可点缀一些造型优美的园林风景建筑,如宝塔、高阁等,使城市的天际线更加丰富。如拉萨的布达拉宫将最主图3-8布达拉宫Fig.3-8TheTibetPotalaPalace011themountain图片来源:http://tibet.I划q.corn要的建筑布置在山顶,充分发挥了山势的作用,具有雄伟壮丽的艺术效果(见图3-8)。另外,山体还是俯瞰城市天际线天然的观看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水是城市主导性景观元素之一,对美化城市、创造城市特色、提高城市景观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天际线而言,城市中的水体提供了天然的不受遮挡的前景,沿水体周边都具备成为天际线观看点的潜质,因此设计中应注意对水体的保护,注重水面与城市面貌的结合,严格控制滨水建筑的尺度、体量、高度、密度、色彩等,使之不影响滨水景观和遮挡后面建筑观水的视线,并沿水滨留出一定的绿地、广场,满足市民临水公共活动,从而成为有活力的观看点。.优美的城市天际线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在设计中我们一定要注意避免那种大填大挖、破坏自然景观与生态的作法,而应结合城市的用地选择,在充分利用地形的基础上加以适当改造,使城市的人工美与自然美有机结合起来【1011。3.3.3.2建设规划控制滨水建筑的群体空间因水体的介入而呈现自然与人工交融的优美空间形态,适应人对自然的亲和需求及建筑群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不少城市的滨水建筑群体布局往往存在如下问题:沿滨水道路两侧建房,建筑紧逼水面,缺乏绿化带,挤压滨水开放空间;追求开发效益在临水面建高层,在水滨形成一垛高层建筑的“墙”,优美的滨水重要景观视线受到阻挡,也隔断了水与城市街道的有机联系;建筑群体风格、色彩混乱,亲切的滨水立面尺度被破坏;滨水改建地块零星开发,相互割裂,形不成系统的滨水公共空间【102】,因此要加强对滨水建筑建设规划控制。(1)建筑布局滨水建筑布局要保证城市公众主要观景点(如广场、水滨、步行道等)和景点(标志性建筑、山峰、水中岛屿等)之间的视线不被遮挡,保护和优化滨水城市天际轮廓线特征,注重城市肌理的延续,保持城市文脉的继承,追求建筑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①滨水建筑群体布局方式滨水建筑群体布局大体可分作三种类型,即分散型、线型和集聚型。滨水建筑群体沿岸线展开的线型布局形式最为普遍,这是由于水与地的边界本身具有“线”的形态特征所决定的。线型布局要注意不同功能建筑的组合和穿插,形成相互交替的功能区,建筑形态交替变化,形成丰富的滨水建筑景观。在一些重要滨水节点,滨水建筑组群常围绕中心开放空间布置,形成集聚型的组群形态,以其特殊的环境特征意义而具有标志性,形成某一地域甚至城市的标志,形成具有强烈领域感、归属感的建筑群体,如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建筑群(见图3.9)。城市滨水区在具体设计中采用多种布局方式的组合,建筑布局应结合水体、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水开放空间以及滨水区地形地貌而取得丰富多彩的城市滨水景观。水面广阔,视距拉开,滨水建筑群以整体的形象展示在人们面前,这就要求建筑群体统一和谐,建筑形体、色彩、屋顶等形态与水体取得呼应、协调。对于滨水建筑群布局进行整体构思并进行控制,这一点相对其他地段而言尤为重要,要避免零星的开发建设的做法。滨水建筑群也往往形成倒影,丰富了滨水景观,在规划设计中要对倒影进行分析。②滨水建筑后退兰线距离和建筑界面控制兰线是规划的水陆用地的分界线,控制滨水建筑后退兰线距离如同图3-9上海外滩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Fig.3-9ThefinancialcentersofLujiaozuiinShanghai图片来源:http://bbs.pcpop.com控制街道建筑后退红线同样重要。建筑后退兰线距离为建筑线距水岸的最小距离,与水体尺度、滨水地形地貌有密切关系,应满足滨水开敝空间、绿化、滨水活动组织的用地要求,与滨水开放空间控制、滨水绿化带控制相统一,与建筑高度控制相协调,以达到舒适协调的空间尺度关系。建筑后退兰线一般应大于建筑高度。而对于不同尺度的水体,要规定不同的最小后退宽度。滨水建筑界面要与空间序列的组织相统一。滨水建筑界面要针对高层布局分别确定高层建筑界面线,多层建筑界面线及底层的控制界面。滨水建筑界面控制总体上应表现连续感,但在重要的视廊应断开,应防止形成一排封闭感很强的墙,一般认为建筑临水面宽不应大于70%。结合巧妙的滨水手法和空间的穿插变化和细部处理而取得良好的空间景观效果是滨水建筑界面控制的主要目的【102】。③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控制为保证滨水景观的通透性和层次性,以及滨水环境自然风的组织,滨水区的建筑群体布局不宜过于密集。一般认为,滨水建筑密度25%.35%之间为宜,以采用“前疏后密、疏密有致”的做法较为相宜,当然在城市中心区可以高一些。同样滨水容积率的控制也要比一般地段低一些,一昧追求容积率只能损坏滨水自然环境的优势。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控制与建筑高度、水体的尺度相关,并与建筑邻水面宽度、建筑间距统一考虑。为保持良好的开敞景观,应鼓励开发商参与滨水城市开放空间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滨水区线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市甬江东岸为例建设,采用容积率奖励和转移的方法,可以将开放商损失的容积率给以相应的补偿或转移到其他地区进行开发【1021。(2)滨水建筑形态与风格建筑形态及风格也是影响滨水区景观的一个重要因素。滨水区作为一个较为开敞的空间,沿岸建筑即是对这一空间进行限定的界面。当观者在较远的距离观看时,城市轮廓线通常成为最外层的公共轮廓线,是剪影式的,缺乏层次的;而当视距达到一定范围内,建筑轮廓的层次性便显得极为重要;再近一些的视点往往使观者对建筑物的细部甚至广告、标识和环境小品都能一览无余,城市两岸的景观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轮廓线。具体到单体建筑的设计上,要与周围建筑有所统一,其风格的协调主要体现在对历史、现实的尊重和协调。对于滨水建筑形态控制,除建筑向水开敝、通透、跌落,造型优美多姿又不失简洁自然,色彩淡雅清新等控制要求之外,并应着重对滨水建筑高度和屋顶等要素进行控制。①建筑高度控制建筑高度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形成良好的空间尺度和优美的天际线。使建筑高度从邻水处向陆域方面逐渐增大,保留足够的开口,使通向水面的视线不受阻隔,营造丰富的景观层次。滨水建筑高度控制要以水体尺度、景观视廊分析、天际线组织和标志性建筑布局注:Dl=H,al=45。,能看清细部;D2=2H,Q2:27。,能看清整体;D3=3H,Q3=18。,能看清整体与背景关系;图3一10滨水建筑高度控制示意图Fig.3-10Thesketchmapoftheheightcomtrolofwaterfront图片来源:参见参考文献【102】为依据。对于临水建筑,通过高度控制要引导建筑向水体跌落,形成向上收分的建筑形体。为了体现滨水空间的开敞性,根据视觉与观赏效果心理感受关系,一般认为高度控制应保证H/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