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50 KB
  • 10页

东莞市凤岗镇黄洞广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  东莞市凤岗镇黄洞广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从人性化为切入点,对设计项目的周边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小城镇综合广场的设计方法,借鉴国内外成功的设计案例,对广场进行合理的定位。尊重场地,展现环境肌理。强调人作为环境的主体,注重使用者在环境中的各行为习惯和潜在意识,并有预见性的提出一种新的设程序。遵循生态性,系统性,完整性,多样性及尺度尺度匹配等原则,营造一个具有活力、具有艺术气息的公共空间,并能体现当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内涵的人性化开放空间。并通过规划设计,改变该镇生活的景观面貌,重竖景观形象,提高该政府的个性和品位;为招商引资和吸引更多的游客提供客观条件,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市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  关键词:广场设计园林设计人性化自然生态  1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场及休闲绿地是大众群体集聚、交流、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规划的重要环节,广场设计综合了多个学科的理论,如城市规划、园林设计、土木工程、给排水、植物学、生态学、社会心理学等。基于以上特点,本项目结合国内外广场的发展过程,熟悉广场的类型划分和小城镇综合性广场性质的定位,从宏观上把握住小城镇综合性广场设计思路和方法,处理好广场景观与总体环境、主体建筑物(村政办公楼)、道路和人们活动等的关系,营造一个具有活力、公共性、艺术性体现当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内涵的人性化开放空间。  2概况  2.1区位环境分析  本项目位于凤岗镇位于东莞市的东南部,与深圳市接壤,距东莞市区50多公里。交通便利,环境优越,气候适宜,常年气温在25-28°C;经济状况良好,有着较深厚的人文历史,是广东著名侨乡和抵御外侵的抗战基地。  2.2基地状况  本项目位于东莞市凤岗镇,南至东深河东至玉泉路北至黄洞路。项目占地面积13351平方米,绿地面积约6650平方米。用地性质是凤岗村政府,周边地形无明显高差变化,地下无成片大块岩石层。整个规划区域成三角形地块,北边的为居民区,东边为兴贤学校,南边位东深河,西边位工厂区。因此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村政居民,办公人员和观光游客。  3设计原则   从当地文化和自然环境出发,从人的角度为切入点,强调人的使用感受,注重人与自然、景观的情感交流。在宏观上做好规划把控,参照建设部等四部委2004年2月份对城市给类广场的用地面积做出明确规定:“小城镇和镇不得超过1公顷,中等城市不得超过2公顷,大城市不得超过3公顷,人口规模在2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不得超过5公顷”[1]。充分考虑自然尺度和建筑尺度相结合,设计一个自然、舒适、富有时代感和文化气息的景观环境。  3.2.1地域性  尊重场地,保留原有的肌理,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经济状况,注重村政广场的文化内涵并将其融入到设计中去。生活中有很多专业的园林景观设计缺乏希腊所谓的“地方特色”,即场地的一种特有精神。设计师需要发现并且揭示这种精神的特征,而明确场地如何使用,并巧妙地使它融入有目的的使用和特定的设计形式中,以便体现这种精神,增强地方特色[2]。  3.2.2以人为本  “技术至上”的设计理念曾在景观设计上风靡一时,这种物质化的城市形态、结构和景观空间容易忽视人的生活和情感需求,忘记城市广场始终是城市人民广场。这终究都会遭到人们的摒弃时代淘汰的。因此,关注人在环境景观中的行为心理,了解人们的群聚性,不同文化、年龄、爱好、性格的人有不同的休闲游览方式[3]。在设计、布局、规模、设施及审美均应以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为衡量标准,做到舒适性和趣味性,让村政工作人员在办公之余身心得到放松,让人们感受到当贫瘠的土地变绿时,美是随处可见的。   3.2.3可持续发展  合理规划广场规模的大小,控制好硬质景观和软质比例关系,提高绿地率,改善乡镇的环境质量,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效应。同时结合本项目的区位环境:西南边有大量的工厂。这就要求在设计过程中更多的考虑到多种绿化空间。在树种选择方面,除了运用乡土树种外,并且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对吸收和抗拒工厂排出的废弃物或有毒气体的一些树种。  4设计理念  本设计着眼现代设计构想,尊重人性、重视自然、再现自然和创造自然。用生态理念贯穿设计,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引导设计。通过混合式的园林布局形式,以流畅优美的几何线形,强化空间的层次和扩展感;体现村政办公气氛,塑造良好的村政形象;注重人在环境中的本能反应和心理感应,使人们在城市空间中获得自由、轻松、亲切感和活动的安全感。在植物配置上也运用各种手法,创造出幽郎、藏露、动静、虚实、开合收放以及色彩对比等效果,由此产生不同的意境[5]。  5总体规划   本项目为村政委前的广场绿化设计,它有别于城市大广场。由于广场周围建筑的缺失,场地过于宽大,使场地不再具有围合感,广场的尺度和建筑的高度、体量没有形成和谐的比例关系,因此场地具有广场的特性,同时也具有小公园的特性[6]。在设计手法上,不能单一将场地作为单纯的广场去设计,既要体现村镇形象、又要展现环境肌理。该项目主要服务于附近村民的集会,休息,游玩,以及村委办公人员的休息,观赏。根据以上设计依据里提到的,小城镇和镇的广场面积不超过1公顷。因此必须合理规划广场规模的大小,不能一味的追求规模宏大气派,不但不能提高广场的经济效应,还会给人们造成空旷、冷清、荒芜,甚至恐惧感。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尊重场地精神,突出场地的水平特点,注重地域特色、历史人文环境与现代造园手法相结合,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活动和休闲的需要。我相信肌理——场地的自然和文化背景才是设计真正的源泉。  5.1空间分析  从整体规划思路出发,“一轴”——“两线”——“三面”:本设计对场地采取“一轴”——“两线”——“三面”的方式进行处理。一轴:入口与中心广场、村政办公楼之间有明显的中轴线。“两线”:分别是休闲区的游览路线和亲水部分的水线。“三面”:整个规划用地有三大块组成广场部分、休闲部分、和水景部分。根据人们的心理需要,通过园林建筑、地形、水体、植物等营造出开敞、半开敞、私密空间。在景点布置上做到动静结合,步移景异。同时以景观轴线连接各景观节点把不同空间环境以点、线、面的形式有机统一起来。结合功能要求和视觉效果,把“三面”细分为以下四个分区:  5.1.1中心广场区   在中心广场区布置的景观元素主要有:水景、雕塑、景观柱、林荫树阵。喷水雕塑在造型上采用不锈钢塑成的如展翅欲飞的雄鹰。从钢管细空里喷出的水花,犹如雄鹰腾云驾雾感觉,象征着凤岗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雕塑和村政办公楼前竖着10根粗壮的景观柱,上面雕刻着凤岗当地人们的文化和习俗。林荫树阵除了具有景观效果外,功能上设置了休息树池,给在中心广场活动的人提供一个休息、交流的场所。各个造景元素协调统一、相辅相成保证主体建筑和园林小品的结合,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垂直效果。  5.1.2亲水区  “水者,地气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也”。水是纯洁、智慧、神圣富有灵气的象征,具有可塑性。静态的水给人以宁静、轻松的享受;动态的水给人以欢快、激昂的感觉。潺潺流溢,引起人们的共鸣。根据水的这种特性设计喷泉,跌水、喷水景墙等,把人工水景过渡到自然水景。层层跌落的流水不但具有视觉的导向性,而且具有更强的韵律感。当人们身临其中时,无论在水中汀步里、木栈道上还是在亲水平台里,都能感受到来自柔软水体传来的韧性和灵气[7]。   5.1.3休闲区  休闲活动区包括开阔的疏林草地和幼儿园两个地方。疏林草地主要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开放式的自然绿地,让人们可以涉足于内嬉戏玩闹,同时又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5.1.4健身、活动区  该区域是附近居民参与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它具有参与性,是生活多样化的体现。因此设有篮球场、阳光活动草坪,在草坪中适当设置一些供人们玩乐的简单设施。  5.2交通设计  本项目道路系统分为三级营建,一级为消防路,二级为主要景观路,三级为园路,通过三级不同道路的有机联结,组成完整、系统的路X,并能把各个景观节点结合起来。  在广场内的交通组织设计上,突破呆板的车行道和广场分割方式,采用车行道与广场结合,在平面上用不同铺装材质进行空间的界定,在立面上用腾空的景观柱进行界定,似断非断的虚隔方式,形成随意轻松的内部交通组织,而又不会干扰到人们在广场中的观赏、游玩等活动,达到人车分流最好的效果。  5.3植物设计   5.3.1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  熟悉当地树种的观赏特性和生长习性,以保护、改善当地环境为前提,运用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相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层种植。  5.3.2生态学原理  充分了解植物的生态学特性,选择以环境和生态相适应的树种,模拟自然,接近自然、再现自然,营造一种“城市丛林”的生态景观效果。针对周边大量工厂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树种,如具有吸附灰尘,吸收有毒气体、或能分泌出一些消灭病菌功能的一些树种。有利于净化空气,增加负离子,改善村镇小气候。如针对我国华南地区,棕榈、构树、广玉兰等书中具有较强的抗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有毒气体的特性。同时抗以二氧化硫为主的有毒气体的植物还有扁桃、盆架子、红背桂、小叶驳骨丹、芒果、细叶榕等;抗以氯气为主的树种有:樟叶槭、盆架子、人心果、木麻黄,鹰爪、小叶驳骨丹、细叶榕等;抗以氟化氢为主的树种有:桑、银华、蓝桉[8]。  5.3.3美学的原理   完美的植物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以植物的形貌、色彩、质感及组合等营造出高低错落,疏密结合、层次多样、色彩丰富、季相分明的植物景观效果。并通过植物的线条和构图,形成优美的林冠线和林缘线,体现个体及群体美,从而创造出更好的视觉效果。  5.3.4植物多样性原理  植物多样性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影响着生态美和自然完整性。在我们设计的过程中以地带性植被作为植物景观的主角,让野生植物、野草、野灌木形成自然绿化,这种地带性植物多样性和异质性的设计将带来动物景观的多样性,从达到景观生态的平衡[9]。  5.4照明设计  “夜生活”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五彩的灯光、绚丽的夜景丰富了居民的夜间活动,因此照明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明暗搭配、高中低结合营造出宜人的氛围,为村镇居民创造出新的交往场所空间。  6结语   一个成功的城市广场可以带动广场周边的旅游、生态、商业、交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创造可观的经济效应,并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利于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1]。同样,对于小城镇的综合性广场的设计来,可以改变村政形象,体现当地的文化水平,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当然由于小城镇人们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对于景观的营造手法不能过于抽象化,这样有助于人们对景观设计的理解。同时人们在景观保护方面的意识会相对薄弱,这时心理学知识的运用将在设计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设计者是预见者,是在了解大众的行为心理的基础上,通过物质形式和空间形式的有机结合,有意识的去引导、暗示使用者的合理行为。这也是本次设计的难点。但我坚信:城市的发展永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注重“此时此地”,充分考虑人的需要,采用适当的手段,就可以设计出高质量的广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