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0 MB
- 79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安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基于徽州古村落景观智慧的美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ContemporaryBeautifulRural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StudiesBasedonLandscapeWisdomofHuizhouAncientVillages研指究生:师:吴晓导教许克福教授张云彬教授农学硕士合作指导教师:申请学位门类级别:专研所业究在名方学称:向:院:风景园林学风景园林设计林学与园林学院答辩委员会主席:2015年6月
摘要当代美好乡村建设是安徽省为响应中央新型城镇化号召,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举措。当前,美好乡村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效益提升上已取得可观成果,但迅猛的城市化势头,已经对广大农村的人居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出现了乡土景观的混乱,地域文化的消失,生态环境的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并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本文通过对徽州古村落景观内涵深入浅出的研究,分析与总结,最终提炼出徽州古村落景观关于依山傍水、和谐共生的村落选址,尺度宜人、人文关怀的公共空间,诗意情怀、地域风范的建筑风貌,师法自然、和而不同的农业景观,典雅脱俗、匠心独运的私家庭院五方面的景观智慧。笔者通过实地调查与调查问卷的形式,分析大量数据,总结出安徽省美好乡村景观建设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结合徽州古村落的景观智慧,归纳总结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当代安徽省美好乡村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层面的系统性整治策略,包括:乡村选址策略、景观空间营造策略、建筑风貌整治策略、农业景观重塑策略、院落景观提升策略。本文结合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梅山镇小南京的美好乡村综合示范区的总体规划的实例,通过理论总结、和多方实践基础上,对小南京村美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出了系统性方案。主要从该村乡村选址、景观空间、建筑风貌、农业景观、院落景观五方面进行大胆实践,得出了一些关于美好乡村建设的有益结论,并希望为今后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一个参考。关键词:徽州,古村落,景观智慧,美好乡村,景观规划I
AbstractBeautifulcontemporaryruralconstructioninAnhuiProvinceisamajorinitiativetopromote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development,sothatfarmersequalparticipationintheprocessofmodernization,sharedmodernachievements.Beautifulruralconstruction,inanoverallimprovementinrurallivingconditionsmadesignificantachievements.Butspurturbanizationinmanyvillagesonthevastland,onwhichtheydependheritageMuraienvironmentisalsoexperiencingunprecedentedimpactandchallenges,therehasbeenconfusionlandscapepattern,ecologicalbalancedisorders,thespiritualhomeofthedisappearanceofotherissues.Thesephenomenaareveryworthyofourreflectionandattention.ThroughthestudyofHuizhouAncientVillagelandscapeconnotationinsimpleterms,toextracttheHuizhouAncientVillageLandscapeonyard,harmonyofvillagesiting,scaleandpleasant,humanecareofpublicspace,poeticfeeling,regionalstylearchitecturalstyle,divisionActnatural,andthedifferentagriculturallandscapes,elegantandrefined,imaginativeprivatecourtyardlandscapewisdominfiveaspects.Throughfieldsurveyandquestionnaireforms,andanalyzelargeamountsofdata,summeduptheissueofuniversalitybeautifulrurallandscapeconstructioninAnhuipresence,combinedwiththewisdomofAncientVillageslandscape,summarizedundertheBackgroundofbeautifulnewurbanizationofrural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systemicpolicy:Rurallocationstrategy,landscapespaceandcreateastrategy,buildingstylerenovationpolicy,agriculturallandscaperemodelingstrategy,courtyardlandscapepromotionstrategies.Inthispaper,thesmalltownofMeiJinzhaiCountyNanjingbeautifulcountrysideLu"anCity,AnhuiProvincecomprehensivedemonstrationareaoverallplanninginstances,throughtheoreticalsummary,caseanalysisandmulti-practicesurveyofcontemporarybeautifulrural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foramoresystematicstudy.Mainlyfromthebeautifulrural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rurallocation,landscapespace,architecturalstyle,agriculturallandscape,landscapecourtyardfiveaspectsareexplored,wedrawsomeusefulconclusions,andhopetoprovideareferenceforfuturestudyoftheRuralLandscapePlanning.Keywords:Huizhou,AncientVillage,LandscapeWisdom,BeautifulCountrysideII
目录1文献综述...................................................11.1基本概念............................................................11.1.1村落、古村落和徽州古村落的概念概述................................11.1.2古村落的景观智慧..................................................21.2美好乡村景观建设相关概念的界定......................................21.2.1美好乡村、美丽乡村的相关概念......................................21.2.2乡村景观内涵的相关概念............................................31.3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31.3.1景观生态学........................................................31.3.2大众行为心理学....................................................41.3.3景观美学原理......................................................41.4国内外研究进展......................................................41.4.1国内理论研究......................................................41.4.2国外理论研究......................................................52引言.......................................................72.1研究背景............................................................72.1.1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需求............................................72.1.2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需求............................................72.1.3城乡统筹建设的需求................................................72.2研究目的和意义......................................................72.2.1研究目的..........................................................82.2.2研究意义..........................................................82.3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82.3.1研究方法..........................................................82.3.2技术路线..........................................................93徽州古村落景观智慧研究....................................103.1徽州古村落景观形成的影响因素.......................................103.1.1自然地理条件.....................................................103.1.2社会文化特征.....................................................103.2徽州古村落景观研究初探.............................................113.2.1徽州古村落村落选址...............................................11III
3.2.2徽州古村落公共空间...............................................123.2.3徽州古村落建筑风貌...............................................143.2.4徽州古村落农业景观...............................................143.2.5徽州古村落庭院景观...............................................163.3徽州古村落景观智慧的提炼...........................................163.3.1依山傍水、和谐共生的村落选址.....................................163.3.2尺度宜人、人文关怀的公共空间.....................................163.3.3诗意情怀、地域风范的建筑风貌.....................................173.3.4师法自然、和而不同的农业景观.....................................183.3.5典雅脱俗、匠心独运的私家庭院.....................................184安徽美好乡村建设现状与问题研究............................204.1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现状.............................................204.2安徽省美好乡村景观建设标准.........................................204.2.1村容整治.........................................................204.2.2绿化美化.........................................................204.3安徽省乡村景观建设问卷调查.........................................214.3.1调查实施.........................................................214.3.2问卷调查分析.....................................................224.3.3综合结果分析.....................................................344.4安徽省乡村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404.4.1自然地貌的忽视...................................................404.3.2公共空间的缺失...................................................404.3.3建筑风貌的混同...................................................414.3.4农业景观的消亡...................................................414.3.5院落景观的凋敝...................................................425基于徽州古村落景观智慧的当代美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445.1安徽省美好乡村景观建设目标.........................................445.2基于依山傍水、和谐共生的乡村选址策略...............................445.3基于尺度宜人、人文关怀的景观空间营造策略...........................445.3.1村庄入口空间营造.................................................445.3.2街道空间营造.....................................................465.3.3滨水空间营造.....................................................475.4基于诗意情怀、地域风范的建筑风貌整治策略...........................485.4.1建筑风格整治.....................................................48IV
5.4.2建筑色彩整治.....................................................485.4.3建筑细部整治.....................................................485.5基于师法自然、和而不同的农业景观重塑策略...........................495.5.1农业景观规模重塑.................................................495.5.2农业景观生态重塑.................................................505.5.3作物种植结构重塑.................................................505.6基于典雅脱俗、匠心独运的院落景观提升策略...........................515.6.1院落基本环境提升.................................................515.6.2院落空间布局提升.................................................515.6.3院落植物配置提升.................................................526实践应用研究——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梅山镇小南京美好乡村综合示范区总体规划..............................................536.1村落概述...........................................................536.1.1村庄区位.........................................................536.1.2景观现状资源.....................................................536.1.3绿地系统规划.....................................................556.2村落选址...........................................................566.3景观公共空间整治...................................................576.3.1村庄入口空间整治.................................................576.3.2街道空间整治.....................................................586.3.3滨水空间整治.....................................................596.4建筑风貌整治.......................................................616.4.1整治策略.........................................................616.4.2建筑风格整治.....................................................626.4.3建筑色彩整治.....................................................626.5农业景观整治.......................................................636.5.1现状分析.........................................................636.5.2存在问题.........................................................636.5.3整治策略.........................................................646.5.4农业景观整治.....................................................646.6庭院景观整治.......................................................646.6.1整治策略.........................................................646.6.2庭院景观整治.....................................................657结论与讨论................................................66V
参考文献....................................................67致谢........................................................69作者简介....................................................70在读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70VI
1文献综述目前中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化红利阶段,完成乡村中国向城市中国的大的战略转型,村镇中的道路趋于城市道路体系,社区规划效仿着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与大城市的整体无异,这样下去只能是城市与农村总体呈现千篇一律的景观形态,没有任何特色可言。然而一旦形成这样的风气,再重回乡村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渺茫。过去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者总是将眼光置于城市中的区域规划与住区商圈的景观设计,把这类层面的研究作为研究的大方向与重点,而极少关注乡村规划与乡村建设,尤其是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而研究村镇社区景观规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借鉴城镇居住区景观规划的研究成果。另外,在我国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的大历史背景下,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不同的人表达了不同的态度。随粗放模式高速发展下的城镇化形式所带来的对资源和环境的过分耗损和污染,一些极端恶劣的气候、资源匮乏的现象频频出现,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居住问题作为关乎我国城市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的根本性问题,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规划界和景观界人士的关注。然而,无论是城市的居住环境,还是农村的居住环境;无论是居住空间本身,还是我们身在的基本现状,都决定了我国城乡建设问题的复杂性。生活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状态,城市生活环境应注意的问题,因此,对村庄体系和生活环境也应同样重视。那么,对于村镇体系的居住环境也应该受到同样的重视。所以,伴随着村镇自身发展和农村人对生活质量的提升的条件下,聚居环境成为影响村镇人们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已经超越“有无”的问题,转变为关注“三宜”(“宜居”、“宜业”、“宜游”)的问题。建设安徽省美好乡村,应从打造一个个“三宜”的社区开始。那么,探寻美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思路与方法,对推动宜居村镇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1.1基本概念1.1.1村落、古村落和徽州古村落的概念概述“村落”这一词语,最早是来源于《史记·五帝本纪》中描述的关于“一年所居成聚,二年则成邑,三年则成都。”它的注释中就指出“聚”就是最早村落的意思。由于社会的发展,当时大多数人开始了狩猎作为生活的主要方式,农林牧副渔已经成为一种安逸的生活方式,因为农业已成为较为稳定的生产,造成1
其他农业为主的村庄小镇演进成村庄的雏形,而因此产生了分化。“古村落”是指那些曾经存在与历史环境的村庄,距今有五六百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社会,如今古村落的形式布局已发生重大改变,其建筑风貌,历史沿革,景观结构不断得到了现代人的重视与推崇。徽州古村落位于安徽省南部,位于黄山脚下,新安江畔,古徽州辖徽州、歙县、绩溪、休宁、祁门、婺源(现属江西省)六县。明清时期徽州府,基本上在一府六县的范围。“徽州古村落”的居民以早期当地山越土著分散居住为主,自东晋、唐,南宋三个时期,逐步形成古村落雏形。1.1.2古村落的景观智慧“景观智慧”一词的最早的提出来自于西安建筑科学大学祁嘉华教授的13届研究生李冉的论文中,名为《古村落的景观智慧对当代园林城市建设的启示——以西安市为例》,认为古村落中的景观智慧是中华民族在传统村落的选址营建、聚落规划和建筑形式、院落布局等景观营造方面的经验结晶,充分反应出前人在村落景观层面的聪明智慧。大体上,它包括基址环境的选择、空间结构的规划、建筑的立面风格、院落的功能布局等方面。正是有了这些智慧,使得中国传统古村落经久不衰,历久弥新,达到了举世公认的水平。本文主要从古村落选址,公共空间,建筑风貌,农业景观,庭院景观五个角度来对徽州古村落景观智慧进行分析。1.2美好乡村景观建设相关概念的界定关于美好乡村景观概念的定义,学术上一直没有统一、完备、明确的界定,本文试图从美好乡村与美丽乡村的概念对比和基于各学科的理论交叉探讨当前美好乡村景观的概念。1.2.1美好乡村、美丽乡村的相关概念专家学者们对美好乡村、美丽乡村的“美好”、“美丽”认为主要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指的是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其二指的是具有鲜明特色、凸显文化和时代品质的和谐现象;具体的美主要体现在村庄的空间布局、村落的整体环境、村民的生活水平、乡村的风俗文化四个方面。本文所探讨的美好乡村景观指的是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中的景观建设。二零一二年九月,安徽省省委及人民政府发表了《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标志这安徽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但非农业强省在乡村建设方面拉开序幕,为中国乡村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径——“安徽模式”,将具有历史性2
的意义。文章中明确的指出了建设安徽省美好乡村,其规划建设的总目标与重中之重是建设——生态宜居的村庄美、兴业富民的生活美、文明和谐的乡风美。而实现美好乡村建设目标的途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利用地形,结合地域性特色,保持原有的乡村风光,体现本土乡村气息;(2)应注重绿地设计以及水系统生态性的提升,积极开展河道清淤,重视乡村人居环境的提升;(3)注重[1]营造体现村庄特色与标志性风貌的乡村景观。1.2.2乡村景观内涵的相关概念(1)乡村景观的定义乡村景观是指位于乡村广大区域范围内,在经济、社会、人文、美学、生态等多方面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景观形式。从乡村景观的结构来说,乡村景观包括农业生产的生产性景观和丰富的土地利用景观以及田园风光的独特的文化景观,通过各种形式自然景观构成了许多空间分布密度。在功能方面,农业景观和城市景观在物质和能量循环截然不同,乡村景观穿过农田和自然景观,从而实[2]现与自然的循环与交织。本节关于乡村景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解:从地理区域来看,乡村景观[3]一般是指超越城市地理区域而独立存在的一种景观形式;从构成形式上来说,[4]乡村景观是各地农村聚落景观,农业景观和经济景观的复合景观形式;从形态特征上来看,乡村景观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结合,是一种可以加以利用的景观资源,其特点是比较低的人为干扰,景观特质高的自然特征,以及自然环境的[5]主导地位。(2)美好乡村景观的概念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美好乡村景观与传统乡村景观不同的是,除了生态景观的格局外,美好乡村景观使得农业生产景观成为融为一体的空间形态,而在历史和文化形式层面,农村地区基本聚落形态更强调景观的组成和乡村聚落形态的空[6]间。美好乡村景观从内涵上表现为,鲜明的展示乡村环境的品质与风格和美好乡村的文化魅力以及高度集成的复杂山水自然环境以及大跨度的历史内涵。1.3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1.3.1景观生态学一九三九年德国的地理学家特洛尔提出了景观生态学这一概念,它作为一门风靡一时的新兴的交叉学科,主体是基于景观层面的生态学和地理学理论。它是将景观学和生态学作为研究课题的一门学科,包括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3
值流在地球表面的传输和共享,通过生物和非生物互动和转化,而形成的生态系统原则、结构和功能,以及使用互动机制的景观和景观系统的动态变化之间的方[7]法来研究景观美学的格局,优化学科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乡村景观。美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将合理利用景观生态学,建设以实现人与自然,健康和谐的关系,以解决农村生态功能以及乡村景观的生态循环,提升乡村景观人居环境,为人们创造高效、健康、优美、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乡村人居环境。1.3.2大众行为心理学大众行为指的是大众社会中根据形式发生的集体行为,是许多个体反应的总[8]和。大众行为心理学是社会学、心理学和需求理论的综合体,包括人的层次结构,从分析人类视觉信息的角度探索人对环境的渴望和行为,此方面研究可以通过获知乡村居民的心里诉求而更好的研究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美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必须以大众行为心理学作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取决于大众村民的认可度,是否尊重大[9]众交往与人文关怀,是否反映使用者潜在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意识。从而根据使用者的行为习惯、心理感受研究人们在行为活动中人的需求及习惯,进而总结出适合“美好乡村”景观设计的方法与模式。1.3.3景观美学原理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审美学科。审美活动是对世界的人类[10]形象去体验生活作为活动的对象,是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而景观美学作为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包括景观设计学、地境学、心理学、民俗学等相关学科。景观美学的研究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性上升到实践的过程,因此将景观美学原理应用到规划设计乡村景观设计上,这正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11]再将理性思维付诸实施的过程。1.4国内外研究进展1.4.1国内理论研究我国研究乡村景观起步较晚,直到1989年第一次生态学谈论会后,乡村景[12]观才逐渐成为生态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关于乡村景观研究的文章和论著较多,但对于乡村景观价值体系以及乡村景观控制的研究涉及的较少。本文在国内乡村景观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关于乡村景观价值体系构建以及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控制的研究。(1)关于乡村景观概念和分类的研究4
目前国内关于乡村景观概念和分类的研究大多根据不同的学科背景,然后提出与本学科相适应的乡村景观概念,关于乡村景观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却很少涉[13]及,这是乡村景观概念研究的一大误区。要想清晰的认识乡村景观,必须首先了解乡村景观的特性以及构成要素,然后根据这些特性和要素来对乡村景观作出[14]相应的描述,这样的定义则对乡村景观概念的研究更有实际意义。(2)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乡村景观规划是根据自然景观适宜性,功能性和生态特色和理性,文化财产和继承的社会景观的经济面貌作为先决条件合理规划15]。目前国内关于乡村规划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规划设计原则以及方法[16]的研究上,也有以介绍日本、欧美等乡村规划设计实例和设计方法的文章。但关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控制的研究较少,本文第五章从景观控制的理论入手结合实际案例,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景观控制提出指导意见,同时依据乡村景观简[17]直体系提出乡村规划设计控制的一般策略。1.4.2国外理论研究提起国外的乡村景观,北海道的乡村景观、欧洲的乡村景观等就会出现在脑海之中。国外的乡村景观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不同的地区也形成了不同的乡村景观风格和格局,这些景观风格和格局不仅对区位条件产生影响,同时也是对当[18]地乡村文化的传承。当前不同国家对于乡村景观理论重视程度各不相同,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角度和深度也参差不齐。下文将从乡村景观变迁,乡村景观保护等方面进行阐述当今国外乡村景观的研究现状。(1)乡村景观变迁的研究关于乡村景观变化的研究,一直是国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该研究主要利用各种卫星照片以及航拍照片,结合土地利用的状况对现有大尺度的乡村景观的格局[19]或是乡村景观变化做出相应的研究。除了以上关于乡村景观变化的研究之外,近些年来关于乡村景观变迁史以及乡村景观基因图谱等方面研究日益成为一种研究热点[20]。(2)乡村景观保护的研究随着乡村景观在世界各地都蓬勃发展,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绿色乡村的[21]口号,尽可能的降低对于乡村景观的破坏。因此关于乡村景观保护的研究也日益成为国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关于乡村景观保护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传统乡村景观文化的保护以及乡村景观机理的保护[22]。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最大的不同就是乡村景观的生态学效益,即乡村景观的[23]生态性,包括控制城市扩张,保护乡村土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乡村景观文5
化保护是将文化作为景观的内核,景观是文化的传承载体。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24]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3)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国外乡村景观的规划来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尤其是在欧洲一些国家通过几十年的研究,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对整个世界乡村景观的研究起到[25]了极大的推动及促进作用。北美洲以及亚洲的一些发达国家也在近几十年关于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增多。6
2引言2.1研究背景2.1.1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需求乡村景观一般是指在乡村的区域范围内,体现该区域的经济、人文、社会、自然等多方面的综合体,其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景观类型,它的发展过程是人类生产和自然生态过程交互影响,不断演化的,最终形成了乡村景观的丰富内涵。在中国,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目的在于促进城乡建设的发展,使农村面貌整体提升[26]。目前,我国在乡村景观规划和设计方面尚未有一个统一的理论,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和设计上理论没有形成,新型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以及城乡规划设计学科的兴起,从而促使乡村景观理论研究不断提升,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不断完善乡村景观理论体系建设将受到各方越来越多的关注。2.1.2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需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城镇化的发展对乡村人居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乡村的社会、经济、产业等结构正处在快速的转变与发展阶段,不断地由传统形式向现代形式转化。同时,乡村景观规划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和不断增长的物质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发展需求转变的新要求。安徽省的“美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乡村民居住宅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乡村人居环境意识、村庄环境质量以及乡村景观规划都在不断提高与完善[27]。这不仅为当代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同时也为目前如火如荼的美好乡村景观建设创造了极好的机遇。2.1.3城乡统筹建设的需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带动着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建设“美好乡村”,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城乡一体化成为当务之急的建设需求。中共十八大“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统筹”战略中提出:安徽“美好乡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以推进新农村建设,城乡二元结构,农村逐步改变为城市,促进农业,城市和乡村的互动和长效机制的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市乡村的统筹发展。所以,注重农村景观规划与设计,提供农村景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28]使城市和农村发展达到和谐统一。2.2研究目的和意义7
2.2.1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形式,探讨性的提出基于徽州古村落景观智慧的当代美好乡村景观建设的设计方法。2.2.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文章力图抽取徽州古村落智慧性的景观构成,解决当代安徽省美好乡村景观建设中出现的若干问题。美好乡村景观建设是统筹城乡景观、实现城乡风貌差异化发展的坚强保障。城市景观强调聚集与高效,而乡村景观强调乡土与自然。城乡风貌各有特色,保持了城市风格的差异化发展,这是对文化多样性和历史遗产的尊重。美好乡村的景观建设不是复制城市景观,而是突出区域的乡村特色,保持乡土风貌,体现当地文化,注重农业产业发展,从而确保城乡景观风貌的差异化发展。(2)实践意义本文探讨了基于徽州古村落景观智慧的美好乡村景观设计理论,试图转变现有美好乡村景观设计中文化艺术审美宽泛有余、较少关注美好乡村文化景观内涵的设计观念,以便切实有效地引导今后的美好乡村景观设计。2.3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2.3.1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徽州传统古村落景观的研究,提取出相关景观智慧元素,为当代美好乡村景观建设提供借鉴。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①地考察方法作者在皖南地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考察,通过观察、记录和问答的形式深入了解当地村落第一手资料。积极与当地村民沟通交流,收集多方面的资料。②文献查阅方法由于个人缺乏相关方面知识和经验,为更好地了解徽州情况,对使用不同的信息和文献图书馆网络资源领域的工作,对专家学者在不同学科的理论进行借鉴。③学科交叉方法本文在写作的涉及方面非常广泛,需要了解徽州地区的区位地理、民俗文化、景观风貌、历史沿革等多层面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借鉴城市规划学、景观设计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论证,以此为美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出针对性的策略。8
2.3.2技术路线图2-1:技术路线图Fig2-1:TechnologyRoadmap9
3徽州古村落景观智慧研究3.1徽州古村落景观形成的影响因素3.1.1自然地理条件古村落的整体景观通常情况下是由古村落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对于徽州,这一点特别突出。我们分析下徽州古村落的环境会得出两点:一、总体的景观格局在以古村落为背景时,会影响整体的环境景观;(2)具体的环境会影响古村落的位置和外在。(1)总体山水格局徽州总体山水格局是典型的皖南山区特点,由中部的黄山山脉及其南北两坡的支脉夹合由中山发源的河流水系,以及黄山山脉南侧的大盆谷地组成。它的范围内都是群山峻岭,总的趋势是由东北向西南方向,海拔大约在八百到一千米之间。徽州水域流向是由石台县开始,通过黄山市,然后经过太平湖一直流到青弋江水域,还有分支流过屯溪最终流向新安江里。徽州古村落的位置及每个村落的特点,呈现出一种类似现象。(2)具体山水环境徽州的气候比较温和,多云雾、少日照,全年日照时数低于2000h;水资源很充足,降水也比较丰富甚至容易发生旱涝灾害。徽州的水受到地貌的影响,所以流入地表的水流量也不竟相同,这样的话会导致以它为中心的区域都会不一样。因此大多会在水量充沛但不会太多的地方扎根。徽州环境适宜,因此文化在此繁衍。3.1.2社会文化特征根据对徽州的整体分析,我们会得出四个方面:一是经济对于古村落布局的影响;二是社会制度对于古村落规划的影响;三是风水对于古村落的影响;四是传统思想对于古村落规划的影响。(1)徽商经济徽商经济的传播为徽州村落的发展带来了新鲜的文化血液,同时也为村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凭借徽商在当地的影响力,逐渐会影响身边的价值观。通过各种行为对巩固宗族的关系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对教育起到了一定发展;对文化的繁荣有一点作用;对室内规划方面的影响。(2)宗族制度10
徽州宗法制度是古村落一种长期的孕育的,整合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管理功能的集合,它的内容复杂而深远的,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广泛意识形态。(3)程朱理学程朱理学是宋代形成的一类理学学派,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是一种新儒家学派的分支。程朱理学影响广泛,包括审美、意识形态等,从而追求的是一种与自然额融合的特点。徽州古村落有一大特点就是“水口园林”,它是古村落与外界的一种[29]柔性边界。(4)风水文化风水文化是华夏文明经历五千年的文化沉淀而形成的一种玄术,具有丰富的理论和深奥晦涩的精髓,主要反应人对“福禄寿”的心里渴望,而形成的一整套方法论,具体表现在村落选址方面多讲究“风与水”,古称堪舆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传统古村落将风水理论作为村落选址与演替的最高宗旨[30]。古村落中很多的规划、布局及设计都是风水文化的产物。3.2徽州古村落景观研究初探3.2.1徽州古村落村落选址徽州古村落的选址尊崇传统风水堪虞理论,仔细观察自然和利用自然,形成“天时、地利、人和”为一体的“天人合一”般理论。村庄一般依山傍水,民居更面临街,粉墙黛瓦,鳞次栉比,散落在山脚下或丛林之间,量身定制的深绿色和黑色和白色,形成了独特的风格[31]。而大量的文化建筑,如学校,祠堂亭,堂,佛塔和庭院,整个环境充满文化氛围。人若站在外面看村,只见白墙灰瓦,错落有致村落藏于深山碧水之中,景观意境格外深远。(图3-1)。图3-1:聚落选址理想模式Fig.3-1:TheIdealModeoftheSiteofVillages(资料来自: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11
3.2.2徽州古村落公共空间(1)节点性空间①广场空间徽州广场空间主要体现在徽州祠堂前广场以及徽州村口广场。徽州祠堂在徽州古村落享有崇高的地位,祠堂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巅峰与崇拜。今年来,徽州祠堂极高的历史地位与深远文化价值,得到了各类学者、专家的高度重视。观徽州祠堂广场主要用于前来祭祀集会的人群集散,空间尺度较为开放。村口空间作为徽州古村落进入的第一道门,非常注重风水。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在村口孤植一棵古树,来往行人穿行于此,在树下休息停留(图3-2)。图3-2:南屏叶氏宗祠—序秩堂前广场与宏村村口广场Fig.3-2:NanpingleavesAncestral-InfrontrankorderHongcunvillagesquareandplaza②水口空间水口是江南村落的门户,也是村落入口的必达空间,在这里各类水口景观元素相互组织与映衬,形成最为丰富的乡土景观风貌,包括山体、水口林、景亭、入口溪流等形成经典的水口空间。徽州水口,位于村口入口位置上,孤植百年老树,背景有重峦叠嶂的山峦,更有景观亭榭,溪水怀抱,颇具生机。(图3-3)。图3-3:徽州唐模与宏村入口空间Fig.3-3:Huizhouwateroutletspace12
(2)线性空间①街巷空间徽州古村落四通八达又小巧精致的街巷空间为整个古村落增添了浓墨淡彩的一笔。复杂的道路系统构成古村落的骨架,街巷空间相对精致得以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较小的尺度感增加村民社会交往的机会,街巷空间引导性极强,村民通过街巷到达村落的民居,祠堂等设施。(图3-4)街巷铺地多为青砖和条石,取材于附近山丘,充分体现徽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文品质。图3-4:徽州南屏与呈坎的街巷空间Fig.3-4:Huizhouancientvillagestreetspace③滨水空间徽州古村落最具代表性的滨水空间是徽州唐模水街,其长度约600米,从北至南,一水贯穿,小溪途径一座石桥,极富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归属感。水街建筑几乎都是沿着唐模溪水蔓延展开,周边住宅、祠堂、店铺、油坊等遍布于两侧,街巷延水一边设有美人靠,造型典雅,极富古韵,游人倚在美人靠上可观赏溪水及对岸美景(图3-5)。图3-5:徽州唐模水街滨水空间Fig.3-5:Tangmowaterstreetwaterfrontspace13
3.2.3徽州古村落建筑风貌一种建筑风格的产生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期间会受当地人文、经济、技术、历史、生活和当地特有的地理、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1)徽州古村落建筑的外部形态徽州古村落建筑外部形态简约而雅致,总体建筑外墙由粉墙、青砖、黛瓦组成,整体层次丰富多变。马头墙、屋脊等的飞檐翘角形成统一而又富有变化的建筑外立面。建筑材料多采用当地乡土土石与木材(图3-6)。这就是一种万物自然和谐发展的成就和谐。图3-6:黟县宏村徽派建筑外部形态Fig.3-6:Huizhouarchitectureexternalform(2)徽州古村落建筑的文化审美徽州古村落建筑的总体文化审美是符合儒家文化的“中和之美”也即中庸的理想境界。古人常说,最终所追求的境界是天人合一,何谓天人合一,就是人与万物的和谐发展。这种“中和”的建筑文化审美决定徽州古村落街巷选址模式、建筑内部空间定位。徽州村落是雅致与智慧的集中体现。从自然属性上来看,古村落秉承“枕山面水、随形就势”;从宏观布局上来看,凸显“中正规律、错落有致”;从微观设计上则是强调“外简内繁、淡雅有韵”。3.2.4徽州古村落农业景观徽州古村落农业景观是指,具有深厚历史遗存与历史价值的徽州古村落中,人在农业生产和加工方面的具有观赏价值、历史价值、经济价值的人文景观的集合。农业肯定会受到地理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就体现在这里,通过不同的方法,改变以往的生产方式,也会导致不一样的农业景观。徽州古村落农业景观按照地形特征和视觉效果差异,可将村落生产性景观分14
为7类,如下表。表3-1:徽州古村落农业景观类型Fig.3-1:Huizhouancientvillagesagriculturallandscape类型地貌地势缓坡产出物意象图低山疏林景观低山落叶乔木、常绿乔木高丘密林景观丘陵陡坡落叶乔木、常绿乔木坡地茶园景观山麓稻田景观丘陵沟谷缓坡缓坡茶叶、灌木球水稻梯田油菜景观平原花海景观丘陵平原缓坡平坦油菜向日葵,雏菊等15
洼地水塘景观洼地、河塘低洼荷花、莲花等3.2.5徽州古村落庭院景观徽州古村落庭院景观,以小见大,动中有静,充满诗意。其庭院景观元素布置,追求精致、凝练、优雅,空间层次非常丰富,适合点缀花卉、盆景,花园走廊蜿蜒曲折,空间渗透性极强。无论是大的私家庭院“檀干园”,还是被誉为水上公园“德义堂”,或是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西递“西园”。徽州庭院景观丰富的层次渗透与造园者高超的的营造手法,体现出主人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天人合一的生活态度(图3-7)。图3-7:黟县西递村庭院布局Fig.3-7:Huizhouancientvillagescourtyardlandscape3.3徽州古村落景观智慧的提炼3.3.1依山傍水、和谐共生的村落选址古村落的选址大多选择在背山临水近田的山水格局中,一方面靠近水源上游,可取得清洁稳定的生产生活用水,同时靠近可耕种土地,为村民提供生存繁衍必须的粮食,背山的形态为古村落营建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保护了古村落的安全。徽州古村落强调依山傍水、和谐共生的村落选址,其自然山水环境表现出高度的自然和谐性,同时皖南独特的山水风貌也为深处腹地的古村落带来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观意境。徽州古村落这种独特的选址方式造就了他富有变化而又协调一致的韵律美,构建了远山、中林、近水的总体山水环境景观格局。3.3.2尺度宜人、人文关怀的公共空间16
(1)空间尺度的适宜性徽州古村落人居环境空间按私密性分类可分为,室内的私密性空间到里弄的半公共空间,再到街道广场等公共空间,表现的极为多变。在规模上适当的空间规模和人性化的设计公共空间,包括院子里,邻里街道和广场,在充分尊重人类行走的限制,鼓励行人和人留在户外。。这种公共空间的处充分体现出徽州古村落空间处置手法的尺度宜人和人文关怀的原则。通过较私密的尺度把握,来增进有着地缘、血缘关系的村民的社会交往活动,从尺度上来看,当街巷的宽度小于3米时,极易形成面对面的亲切交往感受;街巷宽度在5-8米时,方便行人之间的交往寒暄,过往行人也易形成社交感受;街巷宽度10-12m时,街道过往的行人难以形成交往感受;当街巷宽度为25-30m的机动车道时,行人己失去了社交功能的可能性。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传统村落的街巷空间尺度为社交提供了必要的和宜人的场所。小尺度的街巷里弄互相穿插,构成古村落的社交公共空间,生活交往只有步行时才发生。徽州民居建筑布局相对密集的道路空间尺度一般小于3米,人文关怀的规模,提高户与户之间的附近,以便为居民密切接触创造更多的社交机会。这些尺度较小的社区街巷空间是人们自由交往的天地[36]。街道是居民们的“公共客厅”,平日的生活中居民们喜欢在街道里晾晒、乘凉、下棋、聊天。人们在闲暇是尤其喜爱在街巷交叉的节点空间停留。街巷也是传递信息的物质场所,男女老少喜欢在相遇时,互相寒暄,增加见闻。适度的尺度让公共交往空间更加富有生机,为乡村居民公共交往提供理想空间。(2)空间层次的丰富性徽州古村落人居环境空间意象极为丰富。由于徽州古村落街巷尺度相对较小,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展现空间的丰富性,为求得空间意向的丰富,多竭力地以各种方式来增加空间的深度感,藏与露、虚与实、蜿蜒曲折以及利用空间的渗透来丰富层次变化而极大加强景的深远感。所以在古村落人居环境中会看到虽然空间院落极小,确使人又深邃曲折和不可穷尽之感3.3.3诗意情怀、地域风范的建筑风貌(1)徽州建筑形式的几何美平面形式:徽州古村落民居的平面形式基本为矩形形式,布局上多是中轴线对称的形式完成多个大小不一的矩形平面的拼接与组合,并以此为基础演绎出纵横两方向的建筑群,纵横两方向几乎都是平行的,横平竖直,整齐统一形成平面形式的几何之美立面形式:徽州古民居多为两层,立面形式极尽方正至所能,整体感觉庄重17
而气势非凡,加之造型感极强的马头墙,将原有的严肃带来几分灵动。同时,墙头青瓦、滴水、屋脊等细部曲线,使得整体立面形式自由其却又有节制,活泼而又不轻桃,节奏明快,韵律极强。综上所述,徽州古村落建筑形式,不论从平面形式还是立面形式来看,都是多种几何形体的组合,极尽几何之美感。(2)徽州建筑色彩的素雅美色彩是感性层面最直接,最强烈的设计语言。徽州古村落景观色彩自成一家,素雅而别致,没有过多追寻自然的本色,而是基于徽州特有的山水色彩演绎出一整套极具代表性的色系,黑、白、灰三色与绿水青山相互映衬,以及黑白灰色调的素雅与别致,使得以徽州山水风貌极为和谐,相得益彰。徽州古村落建筑色彩最直观的就是粉墙,黛瓦。因为徽派建筑的取材多为就地取材,选用当地的石材与木材,颜色清新而自然,复刻自然原色而又较自然色彩更为丰富。徽州古村落建筑的整体色调效果趋于是黑白之间,形成极具变化统一的建筑韵律感。黑白两色演绎出无穷的色相变化,极尽黑白至所能,俨然一幅技艺高超的水墨画,徽州古村落色彩用“以素为绚”,“以少胜多”的色彩艺术[37]来展现地域风貌。3.3.4师法自然、和而不同的农业景观徽州古村落产生于生产力较为落后的封建时代,聚族而居、精耕细作,古村落更为注重尊重自然的农业生产方式,并形成自成一家的徽派农业景观。其具体表现在徽州古村落的农业景观师法自然,却又和而不同。此外,徽州古村落农业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大到古村落漫山遍野的林海,中到围绕古村落随处可见的耕地,小到农户庭院的菜地,都属于农业景观范畴。徽州古村落生产景观基本都围绕耕地展开,其形式取决于大地肌理、斑块大小、种植种类,生产工具,灌概等因素。蜿蜒的梯田机理,绿油油的稻田,金灿灿的油菜花,群山脚下安宁的古村庄,形成了一幅极具震撼力的农业景观画卷。这些徽州典型特色的农业景观,是乡土景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3.3.5典雅脱俗、匠心独运的私家庭院古村落极为讲究人工院落与自然的天人合一,在村落院落中极力模仿自然、再现自然。故在徽州古村落庭院建造中也理所当然体现了这种观念这是对天时、地利、人和的追求。主要表现在,徽州古村落私家庭院景观中大量引入自然之物,包括假山、水体、植物、园林建筑等一系列园林要素,并不断加以融合和提炼,形成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景观感受。人们在院落中感觉身处自然之中,感悟18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同时多种绿化形式处理,平面、立面、垂直绿化等方式极大提高了庭院的绿化覆盖率,增强了庭院的自然生态性。同时,木雕、砖雕、石雕、窗棂等多种形式充分凸显私家庭院的美学艺术,感受徽州私家庭院独特的典雅与脱俗。19
4安徽美好乡村建设现状与问题研究4.1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现状安徽省作为一个重要的农业大省,也是中国的土地改革的发源地,在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方面极具优势,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安徽省农业生产力不断提升,并提高传统农业快速现代农业转型的水平为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2014年,安徽省城市化率为49.2%,全国城市化率55%,比去年同期增加1.3个百分点。安徽省目前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化发展正如火如荼的展开,但城市与农村地区的发展仍然显著的差异,还存在村庄系统不稳定、基础设施不足,可持续发展较弱等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城乡建设缺乏规划指导,目的不够明确等问题。因此,根据美好乡村建设中建设模式的不同,将乡村分为4种模式:(1)改造提升类型(2)引导调整类型(3)旧村整治类型(4)特色保护类型。核心任务是:按照改造扩建型、旧村整治型、特色保护型和引导调整型四类,明确中[38]心村建设方式,分别采取相应的规划对策,避免大拆大建,指导村庄建设规划。4.2安徽省美好乡村景观建设标准4.2.1村容整治(1)明确重点清楚河边、入口、池塘等处建筑生活垃圾,整治广告牌,杆和电线,规定散养家禽范围。(2)柴草堆应该堆放在房屋后面或绿化遮拦处,不影响观看视线。(3)村民们修建房屋后剩余的砖块、石子、黄沙、木板、水泥管等建筑材料有序摆放。(4)选择固定地点设置广告宣传,大小相宜,颜色协调。可在村庄的合适位置设立乡村文化宣传墙,装饰与提升村庄环境。4.2.2绿化美化(1)充分发挥乡村的生态自然优势,充分利用滨水、路旁、房前室后等位置,种植乡土树种,提高乡村的绿量。(2)维持生态多样性,绿化树种防止单一,应该乔木与灌木搭配、落叶与常绿树种搭配。20
(3)充分利用各类空间并且见缝插绿,构成生态良好、景观优美的乡村。(4)禁止胡乱砍伐,对古树名木采取保护措施。(5)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6)绿化品种乡土、适生,构成四季有青、季相清晰、乡土纯天然的绿化景观。4.3安徽省乡村景观建设问卷调查一个好的景观设计的评价标准之一是对“以人为本”这一铁律的理解程度[39]。美好乡村的服务对象是广大村民,设计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所以本次调研是基于大众对美好乡村的满意度进行展开。由于村民每天生活在村中,对村庄人居环境最了解,所以了解村民的需求和意见非常重要。调查问卷的问题设置结合文献调查分析的结果,以安徽美好乡村建设的共性问题设置问题,分别就人们对美好乡村了解程度以及乡村选址、规划布局、公共空间、水系整治、建筑风貌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调查。共设置22道封闭型问题及3道开放型问题。调查问卷见附录。4.3.1调查实施调查采取乡村随机入户的方式,同时对受访村民面对面深度调研,并与调查员为安徽农业大学2012级风景园林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本次调查选取了安徽省肥西县柿树岗乡、金寨县怀里村、休宁县五城村、临泉县迎仙乡。作为调研样本村。正式调查于2015年03月01日开始至03月15日结束。按照每个点125份问卷的标准,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除去填写不完整及明显填写不认真的问卷共52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448份,调查问卷有效率89.6%(图4-1)。图4-1:调查问卷样本Fig.4-1Thequestionnairesample21
4.3.2问卷调查分析(1)样本容量及其概况分析问卷投放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用excel数据分析对448个统计样本进行描述性,结果如表,从最终统计结果来看,样本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及居住地等变量符合预期设想。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对安徽美好乡村景观建设有较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提出现阶段美好乡村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由于研究并不考虑年龄、文化层次对美好村建设的影响,因此只是对数据做定性分析与简单的定量分析(表4-1)。表4-1:调查问卷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Table4-1:thedescriptivestatisticsanalysisresultsofquestionnaire类型年龄选项样本数/人178比例/%4230岁以下30~401984440~5037750岁以上男307性别25758女18642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上初中及以下2976714633①年龄方面(%)6048485042444439384030203530岁及以下30-40岁40-50岁50岁及以上910988610077柿树岗乡怀里村五城村迎仙乡22
图4-2:调查者年龄统计分析结果Fig.4-2:Statisticalanalysisoftheresultsofthesurveywereage年龄方面,样本整体中30岁及以下以及30-40岁人群为本次调研的主体,研究通过该年龄段的人群的意见与反馈,了解目前美好乡村建设的现状及相关问题。②性别方面(%)7059586050403020100555347454241男性女性柿树岗乡怀里村五城村迎仙乡图4-3:调查者性别统计分析结果Fig.4-3:Statisticalanalysisoftheresultsofthesurveyweregender性别方面,样本中男性人数略高于女性人数,样本整体男性与女性比例接近1:1。③文化水平层面(%)7062615860555040小学及以下初中3230302930高中及以上201212101080柿树岗乡怀里村五城村迎仙乡23
图4-4:调查者文化水平统计分析结果Fig.4-4:Investigatorsculturallevelofthestatisticalanalysis文化方面,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占到了整体中的半数,一方面原因推断可能是,接受更好教育的村民对当代美好乡村建设更为重视与关心,参与度更高。此结果可能使预期结果更为客观体现实际。④村民了解美好乡村建设情况(%)60495040302010047433735了解31272727比较了解不太了解没听说2215129874柿树岗乡怀里村五城村迎仙乡图4-5:村民了解美好乡村建设情况统计分析结果Fig.4-5:Thevillagersunderstandthesituationbetterstatisticalanalysisofruralconstruction对于村民了解美好乡村建设的情况,约40%以上村民对美好乡村建设比较了解,30%左右村民认为了解美好乡村建设,仅少数村民没听说美好乡村建设,整体数据情况满足对美好乡村进行调研的可能性。⑤乡村建设中环境景观的提升重要性(%)24
60504030201004947433735了解31272727比较了解不太了解没听说2215129874柿树岗乡怀里村五城村迎仙乡图4-6:美好乡村建设中环境景观的提升重要性情况统计分析结果Fig.4-6:Beautifulruralconstructiontoenhancetheimportanceofthecaseinthestatisticalanalysisoftheresultsofenvironmentallandscape对于美好乡村建设中环境景观的提升重要性,大多数村民认为环境景观的提升重要或者非常重要,仅极少数村民认为环境景观提升在美好乡村建设中不重要或者可有可无。⑥美好乡村中乡村景观必要有别于城市景观(%)5045454035302520151053737353531292727非常必要必要2323不必要不关心151311930柿树岗乡怀里村五城村迎仙乡图4-7:美好乡村中乡村景观必要有别于城市景观情况统计分析结果Fig.4-7:Beautifulcountrysiderurallandscapeisdifferentfromtheurbanlandscapenecessarystatistical25
analysisoftheresults对于美好乡村中乡村景观是否有必要有别与城市景观,调查结果并不统一,其中,肥西县柿树岗乡多数村民认为乡村景观有必要有别于城市景观,金寨县怀里村多数村民认为乡村景观不一定需要有别于城市景观,休宁县五城村与临泉县迎仙乡部分村民认为美好乡村中乡村景观有有别于城市景观的需要,部分认为则认同相反的观点。(2)封闭型问题调查结果分析①肥西县柿树岗乡满意度调查肥西县柿树岗乡封闭型问题中,不满意较高的6项为:乡村选址与整体山水地貌环境融合,乡村建筑风貌的统一度(色彩、细部等),乡村的农业生产景观肌理,乡村的农业景观种植结构(立体种植等形式),住宅院落环境的干净整洁,住宅院落绿化的植物配置(图4-8)。乡村选址与整体山水地貌环境融合满意度乡村建筑风貌的统一度(色彩、细部等)满意度不关心非常满满意不关心非常满满意3%9%3%9%意4%意5%不满意51%不满意53%乡村的农业生产景观肌理满意度乡村的农业景观种植结构(立体种植等形式)满意度不关心5%非常满意满意10%不关心8%非常满意满意9%3%3%一般29%一般33%不满意47%住宅院落环境的干净整洁满意度住宅院落绿化的植物配置满意度不关心8%非常满意满意9%不关心7%非常满满意13%意4%7%一般26%不满意42%一般31%26
图4-8:肥西县柿树岗乡调查问卷不满意项Fig.4-8:FeixiShishugangdissatisfieditemquestionnaire表4-2:肥西县柿树岗乡满意度变量统计分析结果Table4-2:FeixiShishugangSatisfactionmultivariatestatisticalanalysis变量赋值平均数中位数乡村整体景观环境5=非常满意4=满意3=一般2=不满意1=不关心3.753乡村垃圾清理、保持清洁情况乡村防护林、绿化隔离带的建设乡村选址与整体山水地貌环境融合乡村道路绿化的配置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3.984.252.604.212.783.783.292.702.86432323222乡村各级道路的宽窄尺度乡村村口广场的绿化配置村口广场的空间尺度乡村公共活动交往场所的数量乡村公共场所景观设施(木栈道、坐凳、护栏、同上警示标志)的配置乡村水塘、河道的水质清洁乡村滨水空间的绿化配置乡村滨水驳岸的处理手法乡村建筑的立面风格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4.052.663.902.872.602.532.322.523.242.614.154.26334222433244乡村建筑风貌的统一度(色彩、细部等)乡村的农业生产景观肌理乡村的农业景观种植结构(立体种植等形式)住宅院落环境的干净整洁住宅院落的空间布局住宅院落绿化的植物配置住宅宅旁绿地的景观环境乡村中古树名木的保护②金寨县怀里村满意度调查金寨县怀里村封闭型问题中,不满意较高的6项为:乡村公共活动交往场所的数量,乡村公共场所景观设施(木栈道、坐凳等)的配置,乡村的农业生产景27
观肌理,住宅院落环境的干净整洁,住宅院落环境的干净整洁,住宅院落绿化的植物配置(图4-9)。乡村公共活动交往场所的数量满意度乡村公共场所景观设施(木栈道、坐凳等)的配置满意度不关心非常满意不关心非常满意6%4%5%11%满意17%满意12%不满意41%不满意43%一般一般31%30%乡村的农业生产景观肌理满意度住宅院落环境的干净整洁满意度不关心非常满意不关心非常满意8%8%6%9%满意10%满意13%不满意40%不满意45%一般34%一般27%住宅院落环境的干净整洁满意度住宅院落绿化的植物配置满意度不关心非常满意不关心非常满意6%9%2%7%满意15%满意13%不满意43%不满意45%一般27%一般33%图4-9:金寨县怀里村调查问卷不满意项Fig.4-9:JinzhaiHuailidissatisfieditemquestionnaire28
表4-3:金寨县怀里村满意度变量统计分析结果Table4-3:JinzhaiHuailiSatisfactionmultivariatestatisticalanalysis变量赋值平均数中位数乡村整体景观环境5=非常满意4=满意3=一般2=不满意1=不关心3.293乡村垃圾清理、保持清洁情况乡村防护林、绿化隔离带的建设乡村选址与整体山水地貌环境融合乡村道路绿化的配置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3.374.892.994.442.873.783.072.702.83432323222乡村各级道路的宽窄尺度乡村村口广场的绿化配置村口广场的空间尺度乡村公共活动交往场所的数量乡村公共场所景观设施(木栈道、坐凳、护栏、同上警示标志)的配置乡村水塘、河道的水质清洁乡村滨水空间的绿化配置乡村滨水驳岸的处理手法乡村建筑的立面风格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3.922.963.552.962.722.702.972.743.792.824.434.29334222433244乡村建筑风貌的统一度(色彩、细部等)乡村的农业生产景观肌理乡村的农业景观种植结构(立体种植等形式)住宅院落环境的干净整洁住宅院落的空间布局住宅院落绿化的植物配置住宅宅旁绿地的景观环境乡村中古树名木的保护③休宁县五城村满意度统调查休宁县五城村封闭型问题中,不满意较高的6项为:乡村选址与整体山水地貌环境融合,乡村各级道路的宽窄尺度,乡村公共活动交往场所的数量,村建筑风貌的统一度(色彩、细部等),乡村的农业景观种植结构(立体种植等形式),住宅院落绿化的植物配置(图4-10)。29
乡村选址与整体山水地貌环境融合满意度乡村各级道路的宽窄尺度满意度不关心8%非常满意3%不关心8%非常满意满意3%7%满意9%一般20%一般19%不满意61%不满意62%乡村公共活动交往场所的数量满意度乡村建筑风貌的统一度(色彩、细部等)满意度不关心8%非常满意6%不关心非常满意满意11%4%5%满意13%一般28%不满意46%一般27%不满意52%乡村的农业景观种植结构(立体种植等形式)满意度住宅院落绿化的植物配置满意度不关心8%非常满意4%不关心5%非常满意6%满意9%满意13%一般23%一般24%不满意52%不满意56%图4-10:休宁县五城村调查问卷不满意项Fig.4-10:XiuningWuchengdissatisfieditemquestionnaire30
表4-4:休宁县五城村满意度变量统计分析结果Table4-4:XiuningWuchengSatisfactionmultivariatestatisticalanalysis变量赋值平均数中位数乡村整体景观环境5=非常满意4=满意3=一般2=不满意1=不关心3.883乡村垃圾清理、保持清洁情况乡村防护林、绿化隔离带的建设乡村选址与整体山水地貌环境融合乡村道路绿化的配置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3.064.452.384.152.383.693.302.612.64432323222乡村各级道路的宽窄尺度乡村村口广场的绿化配置村口广场的空间尺度乡村公共活动交往场所的数量乡村公共场所景观设施(木栈道、坐凳、护栏、同上警示标志)的配置乡村水塘、河道的水质清洁乡村滨水空间的绿化配置乡村滨水驳岸的处理手法乡村建筑的立面风格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3.872.764.212.852.632.862.452.733.192.633.804.37334222433244乡村建筑风貌的统一度(色彩、细部等)乡村的农业生产景观肌理乡村的农业景观种植结构(立体种植等形式)住宅院落环境的干净整洁住宅院落的空间布局住宅院落绿化的植物配置住宅宅旁绿地的景观环境乡村中古树名木的保护④临泉县迎仙乡满意度调查临泉县迎仙乡封闭型问题中,不满意较高的6项为:乡村选址与整体山水地貌环境融合,乡村各级道路的宽窄尺度,乡村滨水空间的绿化配置,乡村建筑的立面风格,住宅院落绿化的植物配置,住宅院落绿化的植物配置满意度(图4-11)。31
乡村选址与整体山水地貌环境融合满意度乡村各级道路的宽窄尺度满意度不关心5%非常满意不关心2%非常满意3%满意9%7%满意11%一般27%一般23%不满意54%不满意59%乡村滨水空间的绿化配置满意度乡村建筑的立面风格满意度不关心7%非常满意4%不关心7%非常满意11%满意8%满意15%一般26%不满意36%不满意55%一般31%住宅院落绿化的植物配置满意度住宅院落绿化的植物配置满意度不关心非常满意满意9%不关心非常满意满意3%4%3%4%10%一般28%一般31%不满意53%不满意55%图4-11:临泉县迎仙乡调查问卷不满意项Fig.4-11:LinquanYingxiandissatisfieditemquestionnaire32
表4-5:临泉县迎仙乡满意度变量统计分析结果Table4-5:LinquanYingxianSatisfactionmultivariatestatisticalanalysis变量赋值平均数中位数乡村整体景观环境5=非常满意4=满意3=一般2=不满意1=不关心3.213乡村垃圾清理、保持清洁情况乡村防护林、绿化隔离带的建设乡村选址与整体山水地貌环境融合乡村道路绿化的配置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3.293.182.603.782.523.373.092.642.66432323222乡村各级道路的宽窄尺度乡村村口广场的绿化配置村口广场的空间尺度乡村公共活动交往场所的数量乡村公共场所景观设施(木栈道、坐凳、护栏、同上警示标志)的配置乡村水塘、河道的水质清洁乡村滨水空间的绿化配置乡村滨水驳岸的处理手法乡村建筑的立面风格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3.272.473.902.532.702.582.732.773.372.493.103.08334222433244乡村建筑风貌的统一度(色彩、细部等)乡村的农业生产景观肌理乡村的农业景观种植结构(立体种植等形式)住宅院落环境的干净整洁住宅院落的空间布局住宅院落绿化的植物配置住宅宅旁绿地的景观环境乡村中古树名木的保护(3)开放型问题调查结果分析田园、自然生态、淳朴、小桥流水等四个词是形容理想美好乡村景观出现频率最高的。问题要求被调查者结合生活,用四个词形容理想中的美好乡村。安徽最美乡村答案较凌乱,排在前六的依次为黄山市黟县宏村、桐城市青草镇里仁村,黄山市绩溪县龙川村,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村,阜阳市颍上县八里河镇村,安庆市岳西县水畈村。分析可见,最美乡村或以自然环境让人流连忘返,33
或因历史人文使人记忆犹新。因此要构建特征明显的乡村景观,必须从自然景观、人文历史上加以挖掘,才能形成特色。被调查者提供的最美乡村信息,对后期的实地考察提供了场地上的选择。调查者普遍对安徽美好乡村建设持乐观态度,对美好乡村未来发展有着较高的期望值,这就要求规划设计者必须从村民的需求出发,规划设计符合美好乡村标准的优秀景观作品。4.3.3综合结果分析综合分析以上四个乡村的调查结果,普遍存在11个满意度低的问题,即:乡村选址与整体山水地貌环境融合,乡村各级道路的宽窄尺度,乡村公共活动交往场所的数量,乡村公共场所景观设施(木栈道、坐凳、护栏、警示标志)的配置,乡村滨水空间的绿化配置,乡村建筑的立面风格,乡村建筑风貌的统一度(色彩、细部等),乡村的农业生产景观肌理,乡村的农业景观种植结构(立体种植等形式),住宅院落环境的干净整洁,住宅院落绿化的植物配置。(1)乡村选址与整体山水地貌环境融合706160535350403020100非常满意满意363030一般23不满意不关心19131511998766533柿树岗乡怀里村五城村迎仙乡图4-12:乡村选址与整体山水地貌环境融合满意度变量统计分析结果Fig.4-12:LocationandoverallrurallandscapeGeomorphologyintegrationSatisfactionmultivariatestatisticalanalysis(2)乡村各级道路的宽窄尺度34
7060504030201006359非常满意满意39383231一般2721不满意不关心17139997765332柿树岗乡怀里村五城村迎仙乡图4-13:乡村各级道路的宽窄尺度满意度变量统计分析结果Fig.4-13:WidthdimensionatalllevelsofruralroadsSatisfactionmultivariatestatisticalanalysis(3)公共活动交往场所的数量60525045434340非常满意满意3231302830一般不满意不关心201001713111187655544柿树岗乡怀里村五城村迎仙乡图4-14:公共活动交往场所的数量满意度变量统计分析结果Fig.4-14:ThenumberofpubliceventsintercourseplacesSatisfactionmultivariatestatisticalanalysis(4)乡村公共场所景观设施(木栈道、坐凳、护栏、警示标志)的配置35
6050403020100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不关心柿树岗乡怀里村五城村迎仙乡图4-15:乡村公共场所景观设施配置满意度变量统计分析结果Fig.4-15:ThenumberofpubliceventsintercourseplacesSatisfactionmultivariatestatisticalanalysis(5)乡村滨水空间绿化配置6050403020100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不关心柿树岗乡怀里村五城村迎仙乡图4-16:乡村滨水空间绿化配置满意度变量统计分析结果Fig.4-16:Ruralwaterfrontgreenspaceconfiguration(6)乡村建筑的立面风格36
45403530252015105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不关心0柿树岗乡怀里村五城村迎仙乡图4-17:乡村建筑的立面风格满意度变量统计分析结果Fig.4-17:StylecountryhousefacadeSatisfactionmultivariatestatisticalanalysis(7)乡村建筑风貌的统一度(色彩、细部等)6050403020100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不关心柿树岗乡怀里村五城村迎仙乡图4-18:乡村建筑风貌的统一度满意度变量统计分析结果Fig.4-18:UnifiedarchitecturalstyleofthevillageSatisfactionmultivariatestatisticalanalysis(8)乡村的农业生产景观肌理37
6050403020100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不关心柿树岗乡怀里村五城村迎仙乡图4-19:乡村的农业生产景观肌理满意度变量统计分析结果Fig.4-19:RurallandscapetextureofagriculturalproductionSatisfactionmultivariatestatisticalanalysis(9)乡村的农业景观种植结构(立体种植等形式)6050403020100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不关心柿树岗乡怀里村五城村迎仙乡图4-20:乡村的农业景观种植结构满意度变量统计分析结果Fig.4-20:RuralagriculturallandscapeplantingstructureSatisfactionmultivariatestatisticalanalysis(10)住宅院落环境的干净整洁38
6050403020100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不关心柿树岗乡怀里村五城村迎仙乡4-21:住宅院落环境的干净整洁满意度变量统计分析结果Fig.4-21:ResidentialcourtyardenvironmentcleanandtidySatisfactionmultivariatestatisticalanalysis(11)住宅院落绿化的植物配置6050403020100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不关心柿树岗乡怀里村五城村迎仙乡图4-22:住宅院落绿化的植物配置满意度变量统计分析结果Fig.4-22:ResidentialcourtyardgreeningplantconfigurationSatisfactionmultivariatestatisticalanalysis39
4.4安徽省乡村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上文问卷调查相关结果,总结归纳后发现,美好乡村景观建设中主要存在5大问题:4.4.1自然地貌的忽视美丽乡村规划的目标是突出重点,节约利用土地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近自然景观的选址,占领或破坏耕地少持有为原则。自然地形遭受严重破坏,既破坏了周边的自然环境,又对生态环境方面构成了安全隐患,导致极端自然灾害接踵发生,极大程度伤害了村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图4-23)。图4-23:由于村落选址忽略自然地貌造成的灾害Fig.4-23:Sincethevillagesitedisastercausedbyignoringthenaturallandscape(资料来源:网络)4.3.2公共空间的缺失我国城镇化仍将保持高速发展,大拆迁时代仍将继续。在美好乡村的人居环境和住宅建设中,人均居住面积,乡村住区的物质条件得到了明显提高,然而居住环境的公共空间严重不足,社会人文质量差强人意。(图4-24)居民觉得缺乏社区,邻里和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社交能力下降的危机邻里冷漠,孤独的居民和缺乏人性,缺乏生机和活力社区的感觉,人们没有安全感等等。邻居联系危机导致缺乏关心和支持居民之间的相互信任,定居点的居民缺乏归属感,这是非常有害于儿童的成长和老人。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归结于在居住区规划时,忽略了住户对居住区社交环境的需求,因此在居住区中应该增加公共空间的数量,为邻里间交往创造和谐环境,作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关键。40
图4-24:乡村公共空间的缺失及尺度失衡造成的人际关系淡漠Fig.4-24:Absenceandscaleruralpublicspacecausedbyanimbalanceofinterpersonalindifference4.3.3建筑风貌的混同安徽乡村建筑在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呆板、雷同、乱建、安全、浪费、缺乏管理等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擅自建设民居建筑,缺乏科学的指导,从而大多数农村建筑建筑品味降低,使得这些建筑丑陋甚至低俗。由于习惯和经济等因素,村民大多是模仿自己的设计和建设中的城市,大多是工匠的做法,并根据自己的想法,有很多新的住房已成为成功的平屋顶,外涂装,花栏杆,宽大的窗户在西式海洋,失去了原有的乡村特色和传统特色(图4-25)。这不仅不合理,也不好看。一些乱七八糟的土洋杂交,不伦不类的风格,导致一些传统建筑特色的符号和形式逐渐丧失,破坏当地的建筑历史和文化遗产,由于前期误导,甚至村民“砖+水泥+白色瓷砖瓷砖”作为一种新模式建设的建筑物。农村建设缺乏特色,超过现代的迁移和要素积累的简单组合的表现。图4-25:乡村建筑风貌的混杂Fig.4-25:Rusticarchitecturalstylemixed4.3.4农业景观的消亡当前,安徽省农业景观呈现出破碎的状态,因为建筑和各类道路系统的过度和无序发展,造成完整的原始农田生态系统的碎片化,人工介入严重损害流程干预和物质的良性循环,农田生态危机出现了(图4-26)。同时,由于各种人为因素,原有的自然生态和农村农业景观不断消亡,呈现出或贫瘠或混合农业景观的破坏的问题。田园景观正逐渐消逝。从农业的生产方式上看,当前,安徽农村正在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规模农业逐渐过渡阶段[40]。农业发展也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景观格局出现集约与粗放、大规模与小规模结合的状态。
图4-26:乡村的农业景观肌理逐渐消亡Fig.4-26:Agriculturallandscapetexturegraduallydisappearing(资料来源:网络)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一直是“效率和生产力(高效率)”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农业生产,更优秀的农业生产原有的部分逐渐被遗弃而大量使用机械化农业和农药和化肥,这样的自然生态和人类活动交织过程中,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和减少自然环境和农业景观的非点源污染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较低的传统农业景观和自然景观对生物多样性,农业景观美学和环境效益严重受损[41]。此外,在耕地掠夺式经营实践,不仅支持支持的管理,优质的耕地资源的数量正在逐年下滑;使用农药,化肥,造成土壤结构,肥力下降的恶化;盲目开荒以及过度放牧,植被破坏,土地沙漠化继续;土地不合理的灌溉次生盐渍化。资料显示,在中国现有的耕地中,“土壤肥力较高、基本无障碍因素的,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27%;生产力水平和中等、有些障碍因素的,占耕地总面积的38%左右;生产条件很差,障碍因素多,土壤肥力低下的,占耕地总面积的35%左右。[42]这些都对农业景观和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4.3.5院落景观的凋敝徽州民居建筑院落空间,引入自然风光以便接近大自然,不仅功能上的相似和差异空间分隔作为建筑照明和通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且还内置环境流连诗意。但当代村落,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高速推进,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农村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和乡村布局结构出现“空心化”直接导致农村建筑院落环境景观的衰败与凋敝,院落环境景观出现了严重的“脏、乱、差”现象。安徽乡村建设中农村住宅都是自发建设,布局杂乱无章,房屋层数低,占地面积大,造成院落空间大而不当,缺乏美感。由于农村住宅院落存在极大的盲目性,严重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持,再者互相攀比,因而导致农村院落空间普遍存在大而空的弊端,此现象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尤其严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a、功能不齐全、空间混杂;b、院落空间变化小、缺少生活情趣;c、设施不全、给生活带来不便;d、大量的建筑垃圾和生产工具乱堆乱放(图4-27)。42
图4-27:乡村的院落景观日益凋敝的景象Fig.4-27:Courtyardincreasinglydepressedrurallandscapescene:43
5基于徽州古村落景观智慧的当代美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5.1安徽省美好乡村景观建设目标安徽省美好乡村的景观建设已经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包括乡村人居环境的提升、村民公共活动空间的扩展、地域文化景观的再造等。乡村景观环境整治提升是在乡村生态环境改善的基础上,以典型村落作为辐射带动,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优质美好乡村景观村落,并提出了美好乡村景观建设要符合“宜居、宜业、宜游”三宜要求。5.2基于依山傍水、和谐共生的乡村选址策略美好乡村的村落选址,应吸取徽州古村落的选址精髓,传承光大徽州古村落景观环境哲学的“和谐共生”和“师法自然”观,依托自然山水,形成既尊重传统文化又与现代规划学科相一致的理想化的选址布局。美好乡村的村落选址应时刻注重环境的存在,把尊重自然作为规划的思想,同时坚持适度开发原则,始终注重与环境、气候协调与适应。乡村聚落选址是对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美好乡村的规划选址应充分考虑当地特色的地形地貌以及传统的风水选址模式,以及综合评估景观环境、交通区位、历史文脉、生活便捷等多方面因素。通过整合分析,最终确定以安全性与便捷性为准则。所以从安全性方面考虑时,初期村落布局选址应当避开自然灾害影响的多发地段,其中包括洪涝、台风、泥石流、地震等。从便捷性方面考虑,乡村村落的选址应尽量协调好村民住区与农业生产间的矛盾,将村落地址选在耕作的半径之内,利用自然的地势地貌,尽可能避免大挖大建,同时选址应尽量选在水源充足,通风向阳的地方。5.3基于尺度宜人、人文关怀的景观空间营造策略5.3.1村庄入口空间营造随着城乡生活水平差距的不断缩小,乡村居民对身边的人居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为村民提供相对宽松的公共空间环境,方便村民举行公共活动或娱乐休闲,例如二人转、太极拳等等。同时,乡村的入口广场的营造可以突出当地地域风情、历史文脉等,这将是乡村对外传递本土精神的的窗口。为达到以上的目标,美好乡村的入口广场营造,应遵循以下要求:(1)空间规划布局合理44
第一,应充分考虑入口广场的规模,不可一味照抄照搬城市广场设计,将本该自然、乡土的入口广场空间做大做空,奢华而无地域内涵。同时广场尺度应充分考虑村民的社交尺度,做到私密、半私密、公共空间的穿插与组合。由于是广大村民参与到乡村广场的活动中来,他们大多存在血缘地缘关系,因而他们之间的交往尺度应较城市公共空间小一些,设计中应更加侧重与私密与半私密空间的,营造人文关怀的村口小空间。此外,由于城市化推进,乡村出现“空心化”现象,出现农村内出现青壮年离开村庄,留守老人、妇女和小孩居多,在设计中要多根据他们的需求进行针对性设计,尤其是对整体色彩把握、材料的选择、设计风格的运用等方面要慎重考虑。(2)体现地方人文特色乡村入口广场作为彰显地方人文特色的重要表现节点,可集中体现村落的地域文化、历史沿革、自然风貌等,故其设计手法多种多样,常包括抽象、发散、和夸张等手法来表现村庄的特色,是乡村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如图5-1所示的浙江金华兰溪诸葛八卦村的八卦阴阳鱼圆形广场,以此作为乡村整体景观环境的点睛之作,水与土的相融合展现出太极符号的巨像,表现的极其形象生动。图5-1:浙江金华兰溪诸葛八卦村的八卦阴阳鱼圆形广场Fig.5-1:JinhuaLanxiZhugeBaguaVillageGossipYinandYangFishCircularPlaza(资料来源:网络)(3)广场绿化广场绿化应充分体现乡村的自然与乡土之美,多采取当地乡土树种,注重植物配置,乔灌丛多种植材的混合,形成丰富的植物层次,同时,尽量少采用城市广泛种植的彩叶树,而以乡土的树种颜色作为设计重点。可在村口适宜出设置树阵广场,树下布置石桌石凳,村民可在此休息停留(图5-2)。最后,提高广场绿化覆盖率,在村口形成生态特色的景观广场绿化,提升乡村知名度。45
图5-2:肥西县柿树岗村形式多样的村口广场绿化Fig.5-2:Variousformsofgreenvillagesquare5.3.2街道空间营造乡村街道空间不仅具有物质价值,同时也直接体现了村落的精神价值。由于不同的历史遗产、文化、地区的民族环境特点,村落习俗,价值观和思维的文[43]化体现应尤其注重在整个景观的街道的表现。(1)自然景观街道的形式形态取决于当地的地形地貌,如山地、丘陵、水乡等多种多样的地形特征,这决定了街道形态或蜿蜒盘旋,或急转直下等。设计者只有充分尊重当地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有针对性设计的街道形态才是最具地域特色的街巷。街巷自然景观另一个显著方面就是,植物绿化。良好的植物配置会丰富街巷的层次,使得街巷空间得以庇护。乔木一般形态较为高达且枝繁叶茂,最能够形成丰富多变的天际线,乔木宽大的树冠中枝与叶相互交叉,形成“透漏虚实”的斑驳影像,也增加观赏绿化的趣味性;灌木高度多与人身材相符,人们更加接近,多样的形态与高大乔木相互映衬,形成丰富的组团绿化;花卉因其在花形、花色、花香等方面的特点,是绿化设计的点睛之笔;绿地是景观设计的基底,是形成和谐、动人景观最重要的背景材料;地被植物与草坪间的随机组合,为景[44]观环境充满了无限生机和活力。在乡村的街道景观建设中,可沿街种植当地的经济作物,同时在道路两侧设置精致的农田,使得街巷更具乡土性(图5-3)。46
图5-3:含山县林头镇乡村街道空间的植物配置Fig.5-3:Thevillagestreetsspaceofplantconfiguration(2)人工景观乡村的路面设计应充分满足其功能性,同时体现乡村的乡土气息。不可照抄城市中车水马龙的道路形态,而应在满足交通运输的基础上,配合沿途景观小品,景观绿化凸显传统文化。例如作为主要道路的县道,外形上更加笔直,再经过周边山川、绿地。农田背景的映衬,给人一种广阔乡村公路的感觉;而作为乡间小路,选材上应多采用当地的条石、碎石、沙粒,尺度把握在适宜范围,形成乡村特有的私密性空间。农村的宣传广告除在村口宣传栏集中展现外,更多采用墙面宣传画的形式,形成乡村景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图5-4)这种宣传画朴实无华,极具亲和力和乡土气息,容易形成村民的归属感。但绘制中应注意艺术审美和精神的表达,不可将宣传画庸俗化,口号化。图5-4:桐城市孔城镇乡村街道空间构筑物、路面、广告的配置Fig.5-4:VillageStreetSpaceStructure,Road,AdvertisingConfiguration5.3.3滨水空间营造5.3.3.1亲水性设计亲水性是人的天性。乡村居民对于水更有特殊的感情,很多村落都延水而建或内部有丰富的水塘,村民在闲暇之时来此休闲放松。针对目前乡村亲水性出现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尽量采用自然生态的驳岸设计,少用混凝土驳岸,另外,草坪放坡应符合设计要求,丰水季水面最低点不得低于驳岸最低点50cm,使得村民能更方便接近水面,但在其适合的地方要布置围栏和警示装置。5.4.3.2生态性设计在乡村滨水空间景观设计过程中,如何做到在提升滨水绿化环境,同时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美好乡村滨水空间生态性设计应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提出滨水空间斑块,基质,廊道具体设计手法,具体上是乔灌草多种植物群落的配合,以此完善或修复乡村滨水空间的生态景观系统。47
5.4基于诗意情怀、地域风范的建筑风貌整治策略5.4.1建筑风格整治对于安徽省美好乡村建筑风格整治应针对安徽各地区因地制宜的进行分类,充分体现当地地域建筑风格。在建筑风格方面,皖北建筑风格秉承中原建筑风格,皖南地区仍以经典徽派建筑风格为营造基底,同时加以新徽派处理手法,皖西、皖中地区可有徽派风格进行一定的演替而形成具有当地风格的建筑形式。5.4.2建筑色彩整治乡村建筑整体风貌要与当地自然风貌、历史传统相符合。其体量、色彩、风格是建筑单体的主要构成要素。而屋面、墙体做法、材质、装饰等细节影响非常微弱,主要展现为建筑群体体量、轮廓走势与环境背景的关系是否协调;在中观、微观尺度下,民居的样式、细部对环境的影响则起到主要作用。因此,在整体层面,应考虑村落的整体色彩关系,建筑要做"配角”,在色彩上服从山水环境的整体要求,选用地方材质与淡雅色彩,体现地方特色,并与自然山水相协调。传统村落建筑的色彩与材质主要根据民族喜好和所处的地域特征而定。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在人力财力的限制下,当地村民往往就地取材,传统建筑材料以砖、石、木材、夯土为主,而建筑色彩多遵循建筑材料的原始色彩。在安徽省,村落传统建筑色彩简单朴实、清淡朴素,以黑白灰为主色。也有一些房屋墙体穷土而成,由此墙的颜色随土质变化,有黄色和浅紫色。具体方法为:为对村落的现状色彩、材质进行提取,结合自然山水环境的整体要求以及地方建筑特点解析,确定主体色调、主要选材。在此基础上,以相互协调为原则,辅以辅助颜色、材质,形成“整体协调、局部丰富”的效果,改变单一的视觉体验。5.4.3建筑细部整治对于建筑细部整治,应摒弃目前细部做法的混搭、繁琐与不协调情况,应采取更加普遍性的民俗、简洁、协调的细部做法,(表5-1)。48
表5-1:建筑细部整治策略Tab.5-1:Architecturaldetailsregulationstrategyinterpersonalindifference(资料来源:自绘)推荐做法不宜做法民俗混搭简洁协调繁琐不协调5.5基于师法自然、和而不同的农业景观重塑策略5.5.1农业景观规模重塑机械化是对乡村景观造成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各种大型农用机具的广泛使用以及农田管理的强化,农田规模无休止的被扩大。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每个田块尺寸适度扩大对其主体的机理结构不会产生影响。例如在台湾土地整合的过程中,把土地规模从1公顷扩展到3公顷的面积。因此,我国农用土地要充分考虑单位土地的面积,避免农田规模无休止的扩大对农业景观的影响。所以农业景观规模的重塑,并非必须依靠大型的农业器械,应在满足土地功能的前提下使用中型机器使得土地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保持农田斑块的基本生态属性。49
图5-5:乡村农业景观的规模增长与机械化Fig.5-5:TheScaleofRuralAgriculturalLandscapeGrowthandMechanization(资料来源:网络)5.5.2农业景观生态重塑农业景观生态的重塑需要通过增加林地面积,增加湿地面积等,这意味着需要退耕还林,完成生态修复。目前,景观规划手法通常采用“见缝插针”和“立体提升”等方式,来对农业景观生态进行重塑,如种植绿篱、密植田间地畦,这保证了在农田面积基本保证的情况下,提升了其生态性;同时,在土地整理和农业管理的过程中,仍然有空间可以用来增加景观的自然生态面积。因此,农田应充分考虑到其景观生态性,可通过生态环境补贴等方法,增加可利用绿地面积,以一种新的土地管理方式来实习生态重塑。5.5.3作物种植结构重塑从农业景观美学而言,粮油、茶树等较矮小的作物能给人更加开敞的视觉感受。我国已开展的农业作物种植调整,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农业景观。例如,花田斑块景观是以多种花色和传统农业作物相互穿插而成形成的独特农业景观;以粮油作物为基底,辅以斑块状的花卉、灌木、乔木,道旁绿地和林带景观;以多种高大果木作为骨干树种形成的疏林草地景观等。图5-6:乡村农业景观的立体化种植结构Fig.5-6:Three-dimensionalPlantingStructureofRuralAgriculturalLandscape(资料来源:网络)50
5.6基于典雅脱俗、匠心独运的院落景观提升策略5.6.1院落基本环境提升目前很多乡村民居的院落由于农户各种乱建乱搭,乱放乱堆等问题,导致院落基本环境出现脏乱差的情况。严重影响乡村的村容和村民的身体健康。院落基本环境亟待提升,具体做到以下两方面:(1)治理乱搭乱建彻底清理拆除民居院落附近乱搭乱建的(构)住屋及其他设施,并将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及时运输清理,不得将建筑垃圾堆放在院落内部,同时应该做好院落内生活、生产用水的排放,保证院落环境持续的干燥与洁净。(2)整治乱堆乱放具体包括柴草堆、生产工具、建筑材料的整治。就村民用于生活用火的柴草堆等,应该把柴草堆放置到房屋背街面、庭院内、树林后等区域,并摆放整齐。不应乱堆乱放在院落内部,影响卫生。对于农家日程的生产劳动工具,包括农具、农用车应在生产地点集中的停放,不得将此类物品杂乱无章的堆砌在院落内。用于修建民居的建筑材料,不可以占有村庄现有道路、活动场地和景观河道,并对其进行适当遮挡。剩余建筑材料应及时清理,合理利用。图5-7:乡村中干净整洁的院落环境Fig.5-7:TheYardofaCleanandTidyEnvironmentinRural5.6.2院落空间布局提升因此,需要新的适合时代发展的院落空间布局理念,来指导安徽乡村建筑的院落空间布局。具体理念如下:①院落空间布局要能够体现地域文化和历史沿革,包括当地哲学理论、建筑艺术造型、建筑文化内涵,内部建筑空间处理等因素。②对于园林的色彩,应更多采用乡村素颜的色调进行设计,同时加入少许亮色,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青色和灰色两种中式传统风格极具代表性,同时也在现代中式院落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51
③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除了钢材,混凝土的使用,为实现对传统院落风格的传承可以更多使用木材、竹材、青砖等。5.6.3院落植物配置提升(1)木本植物配置策略木本植物大致可分为果树和木本花卉等两种。在美好乡村庭院植物配置应先满足其经济价值,之后再考虑观赏价值,同时,植材的选择应选用当地特色乡土树种,代表地方地域文化与精神寄托。此外,植物的选择上,应选用较为矮小,根系较强不易损坏建筑基础的的植被,并期修剪枝叶。图5-8:江浙地区乡村庭院景观的植物配置Fig.5-8:AnhuiRuralCourtyardLandscapePlantingModel(资料来源:网络)(2)草本植物配置策略美好乡村院落草本植物配置主要还是以种植蔬菜瓜果为主,更多的体现农业生产的功能,而对花草的选择相对较少。随着乡村的不断发展,村民的审美诉求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更多村民注重生活情调,更加侧重庭院的美观与舒适,多种色彩、季相花卉配置,形成四季有花的庭院景观。笔者经研究发现,安徽省美好乡村庭院宜种植物表如下表5-2:安徽美好乡村庭院宜种植物Tab.5-2:AnhuiRuralCourtyardSuitableforPlanting①②③花木类蔬菜类花卉类月季、牡丹、茶花、丁香、杜鹃花、玉兰类、梅、紫薇、桂花菠菜,豌豆,青菜,丝瓜,番茄,黄瓜,辣椒,空心菜,蘑菇玫瑰、迎春花、菊花、腊梅、牡丹、芍药、石榴、常春藤、爬墙虎、葡萄、紫藤、凌霄52
6实践应用研究——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梅山镇小南京美好乡村综合示范区总体规划6.1村落概述梅山镇小南京村位于六安是金寨县的北部,共有40多个居民组,1450多户,总人口约5500人。其中耕地面积约4000亩(其中旱地约600亩,水田约3400亩),山场面积约为2500亩,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全村收入主要来源蚕桑、鱼网加工,销售收入达300万元。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花生、油菜等。6.1.1村庄区位小南京村位于金寨县“心脏”位置,毗邻梅山镇(金寨县的城关镇),大别山北麓,与河南省接壤。其境内山清水秀,景观资源极为丰富,生态性良好,交通区位优势突出(图6-1)。图6-1:金寨县梅山镇小南京区位示意图Fig.6-1:JinzhaiXiaonanjinglocation6.1.2景观现状资源小南京村村域范围内有王家大山、乌石巴、遇驾岭、齐头山、燕窝尖五大主峰,有长江河、史河等水系。小南京村山体逶迤,海拔平均在300米左右,清水碧浪,内部水网较完善,有良好的天然条件,水资源丰富,规划应利用天然的优势条件,对整体水系进行疏浚和改造,做出合理安排及定位。以改造为主,开发为辅,结合游线对水网岸53
线进行开发和利用,在满足灌溉功能的条件下,塑造良好的水网岸线景观。其中耕地面积约4000亩(其中旱地约600亩,水田约3400亩),山场面积约为2500亩,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其中旱地和水田分别呈规模性、集聚性分布。旱地多已充分利用发展为设施农业、科技农业,部分旱地因过度开发而沙化。水田基本维系其原始状态。由于退耕还林,规划区内林地呈递增状态(图6-2)。图6-2:金寨县梅山镇小南京整体风貌格局示意图Fig.6-2:JinzhaiXiaonanjingTheoveralllandscapepatternsketch通过对小南京村村域及村庄景观资源现状的分析,提炼出特色的山、水、田、林、村的景观模式,提出详细的保护措施与方法,并使规划更具可实施性(表6-1)。表6-1:金寨县梅山镇小南京景观资源分析Tab.6-1:JinzhaiXiaonanjingLandscaperesourcesanalysis现状特征景观特色保护措施与方法山水山植被处于毛竹和瓜山,笔墨清爽,竹,挥毫苍劲。秀1.山体植被纯化;2.打造生态、地域特色的山地景观。水体两侧的垃圾较水阔云动,镜清影秀,鱼游浅底,1.清理水岸垃圾,营造多样性亲水空片为主的过渡期。山劲竹,野趣横生,气韵生动。多,亲水性差,没有水鸟翔集,山水相映入画来。滨水游览系统。间;2.建设与小南京村山水特色相符的乡村生态景观。54
田林村以茶园为主,处在“半茶垄交织成极致方格的大地肌理。桑半茶”的转型期。1.规划“万亩茶园”;2.深入挖掘六安瓜片文化底蕴,营造“茶文化”景观氛围。以园竹和杨树林为园竹幽闭,杨林舒朗,风过簌簌,1.营建趣味林下空间;主,景观杂乱无章。树荫清凉。2.按照保护生态兼观赏相,整理林地景观环境。景观界面混乱,识别村庄点缀在泼墨的山水和纤尘不染1.注重红石、毛竹等地方材料运用;性较差。的天空之间,建筑白色平和,精致2.营造“一村一品”的村庄景观。木堆竹篱入画。6.1.3绿地系统规划基于示范区景观现状,应遵循以下景观规划的原则:路田水相协调——彰显地域特色,保护生物和景观多样性——生态性原则,结合两河水文化特色——文化性原则。景观边界:示范区可以不能牢固地附着在示范保持区的框架,以一个开放的空间,视觉空间的界限,因此各种景观外设接口连接到自然景观,扩大相呼应,创造一个全面的看法,是否移动或沉思可以看到,视图的美丽景色,行使无限延伸的范围的视觉效果;景观基质:范区的景观基质主要是田园景观、农耕景观以及红色文化景观。每种景观基质是相互镶嵌、相互衔接、协调统一的关系,共同组成了示范区的基本景观基质和内容,成为景观点的载体;景观廊道:生态景观走廊之一的一些环境体验,文化娱乐服务等功能的大型景观界面使用门牌号码建立相互沟通和线性空间的类型。景观节点:各类景观版块(包括设施、场地及建筑等)以生态农事体验为主题,形成丰富多样成系统的景观节点群。同时,将自然生态系统与人文景观系统相结合,运用建筑,水体、田园等景观设施,使生态景观与人文景观紧密结合(图6-3)。55
图6-3:金寨县梅山镇小南京总平面图与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图Fig.6-3:JinzhaiXiaonanjingGreenspacesystemplanningforthestructure6.2村落选址“山-水-山”的传统山水格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和良好的局部小气候,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山环水抱”的自然区位两山之间产生谷底效应,形成一个围合安逸的环境。空间格局创造出经典的大山水格局,村落处于如此大环境中既利于生产有有益于游览。(图6-4)
图6-4:金寨县梅山镇小南京村山水与村落格局Fig.6-4:JinzhaiXiaonanjingLandscapeandvillagelandscape6.3景观公共空间整治公共空间规划利用小南京村村自然景观资源,形成山、水和茶园交相呼应的生态景观格局,公共空间结构可归纳为“两条绿化轴、多条休闲歩带、多个节点”。为更加务实的实施美丽乡村——小南京村的建设,对小南京村具体的环境整治项目作出安排,整治项目包括“一点两线”,“一点”为村庄入口空间整治,“两线”为街道空间整治、滨水空间整治。(1)村庄入口空间整治运用现状评价和公共参与方法,将入口街道改造划分为入口节点改造区、转盘节点改造区和入口街道改造区三大区域,提出景观改造方案。(2)街道空间整治运用与村庄入口空间同样的方法提出街道空间的景观和建筑的改造方案。景观改造方面提出具有本地乡村特色的街道景观设计方案及改造景观实施指导。(3)滨水空间整治通过现状驳岸分析,同时根据周边用地不同的功能和形式,将滨水地区进行分类,对各类型提出相应的整治原则和策略。6.3.1村庄入口空间整治6.3.1.1现状评价小南京村入口街道为南北向布局,两侧建筑沿街道排列密集,整体呈带状分布,街道从桥头至转盘长约160米,是小南京村村很重要的形象展示处,在街道整治改造中尤其重要(图6-5)。图6-5:金寨县梅山镇小南京村入口现状照片Fig.6-5:JinzhaiXiaonanjingEntrystatusphotos6.3.1.2存在问题(1)入口空间局促小南京村村的主要出入口位于桥头南侧边缘,现状建筑紧邻水边,入口缺乏57
缓冲空间,对于打造小南京村村入口形象,现状入口条件不足、空间局促。(2)入口形象较差街道入口处两侧现状为一层居民自建房,以经营修车、洗车为主要功能使用,店面外观简陋,环境较脏。部分店面临街堆放垃圾,对入口形象影响极差。(3)街道交通混乱入口街道机动车道路为双向两车道,宽度约7米,现状街道路面较窄,由于机动车、电动车自由停靠,对有效路面影响较大,经常造成交通堵塞。6.3.1.3整治策略入口规划拆除三栋现状建筑,形成长33.7米,宽48.3米,面积达1043.8平方米的不规则形状的村庄入口节点广场。方案一:休憩性入口节点景观进入村庄的第一感,休闲场地开阔,绿草菁菁,风抚修篁,入口场地茂竹红石,色彩的搭配宜人。让人精神愉悦,放松。方案二:观赏性入口节点景观以具有地方特色的毛竹为整体背景,点缀以景观红石,刻以小南京村的村庄历史,如库区移民历史。入口大桥以毛竹作栏杆,增强地方色彩。(图6-6)方案一:休憩性入口节点平面图方案二:观赏性入口节点平面图图6-6:金寨县梅山镇小南京村入口节点改造方案Fig.6-6:JinzhaiXiaonanjingEntrancetothestreetpartitionmap6.3.2街道空间整治58
6.3.2.1现状评价小南京村村庄沿主要道路成带状生长,村落随山水自然形成,建筑沿街道两侧排布。标准段街道区位于村委会周边,东西长约200米,建筑立面类型丰富,组合形式多样,有独栋、双拼、联排住宅等,具有一定代表作用(图6-7)。沿街北立面现状沿街南立面现状图6-7:金寨县梅山镇小南京村街道现状Fig.6-7JinzhaiXiaonanjingStreetstatus6.3.2.2存在问题建筑方面:建筑样式多样,风格各异;建筑色彩各异,缺乏统一;建筑山墙呆板,单调平淡;建筑玻璃不同,个性太强。景观方面:景观观赏性差,电线凌乱无序,铺地缺乏美感,绿化缺乏层次。6.3.2.3改造原则小南京村街道改造以“景色为先、形式为辅”为原则。重点打造街道公共空间,突出整体形象。以“适地适树”为原则,沿街选用桂花、香樟、玉兰等乡土树种,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构成优美的村庄植物景观。6.3.2.4整治策略自由形式人行道+绿化为主+石屋建筑风格红石与绿草结合,人行道婉转悠闲,适于散步,与古朴的石屋搭配,呈现一派慢时光的乡村生活。平面图B-B’剖面图图6-8金寨县梅山镇小南京村道路整治方案Fig.6-8JinzhaiXiaonanjingRoadrenovationplan6.3.3滨水空间整治59
6.3.3.1现状评价现状驳岸主要分为硬质驳岸和自然驳岸两种,部分水体紧邻山体。河床乱石较多,夏季水量充沛,水质清澈,有水鸟栖息。6.3.3.2存在问题其中,硬质驳岸集中在电厂段和齐云村段,硬质高岸,不具亲水性。自然驳岸集中在小南京村村段,岸边植物杂乱,景观尚待开发。且滨水沿线污染严重;滨河亲水性差,硬质高岸,色彩单调,缺少连贯的景观浏览路线;河流水位随季节波动大。(图6-9)图6-9:小南京村滨水空间现状图片Fig.6-9:XiaonanjingRoadWaterfrontspacesituationpicture6.3.3.3改造原则打造生态、自然、休闲相结合的特色滨水景观。山高水长,竹翠林茂,茶园飘香,徜徉在乡村的滨岸边,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尊重乡村特色,体现生活风情。6.3.3.4整治策略(1)滨水商业段依托度假山庄,做足休闲旅游概念,生态软质驳岸亲近自然,曲线道路步移景异,地被草花生态悠闲,同时,修建竹制游船码头,人们乘竹筏、木船泛舟水上,别有一番情趣。这些强调美感的景观,通过一系列不同的功能系列,增强人的各种活动和身心体验,滨水的亲水平台园区的布局,开放式结构,提供休闲步道的景观空间。(图6-10)图6-10小南京村滨水商业段方案Fig.6-10XiaonanjingWater-frontcommercialsolutions(2)滨水居住段临近生活区域,延续生态驳岸、曲线道路和地被乔木植物组合的前提下,增加不同水位均可亲水、戏水的竹台,同时,增添提供跳舞、下棋、闲聊等空间的60
生活小广场,增加绿地的生活气息。沿着滨水区域的边缘行走感受亲水性,与街上的细微差别和空间的变化制造出愉悦的心情。游览者穿插绿地和水景感受丰富的景观体验。(图6-11)图6-11小南京村滨水居住段方案Fig.6-11XiaonanjingWaterfrontlivingsolution(3)滨水茶园段毗邻万亩茶园,现状硬质直立驳岸予以保留,增添湿生植物,如芦苇等打破岸线的单调性,同时,整理红石河,使枯水期也有较好的景观效果。在万亩茶园的生态影响下,水域附近呈现出宜人的小气候。茶园配置竹林杨树林,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茶园旁的流水淙淙,与河边红石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图6-12)图6-12小南京村滨水茶园段方案Fig.6-12XiaonanjingWater-frontteagardenplan6.4建筑风貌整治6.4.1整治策略(1)整体协调统一建筑风貌整治遵循整体协调统一,村庄建筑以现代风格为主,多元风格并存,注重整体色彩的协调统一,弱化建筑形式的符号特征。建筑改造以安全、适用为先导,因地制宜,依山就势,综合考虑村庄多个组团差异的区域特征;新建建筑与原有建筑协调一致,确保形成村庄整体特色风貌。村庄建筑采用现代风格的设计手法,整体建筑外观简洁、明亮。立面改造采61
用加法原理,保证原有建筑主体结构不变。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和现代材料的应用,给街道增添更多的时代气息。(2)体现村庄特色村庄建筑改造以挖掘地方文化和特征,建设特色美丽乡村为主旨,竭力打造属于小南京村的建筑风格,体现村庄与众不同的地方差异。”六安瓜片源产地、红石毛竹小南京村“,描绘了本次小南京村村庄改造的主题特征。6.4.2建筑风格整治沿街建筑立面风格随着四个阶段的演变,风格应趋向统一。(图6-13)图6-13小南京村建筑风貌整治路径研究Fig.6-13XiaonanjingBuildingrenovatewayresearch6.4.3建筑色彩整治通过对小南京村村不同年代的建筑色彩进行分析发现:其建筑色彩随时间推移,呈现杂乱、盲目的特点,建筑色彩协调统一尤为重要。(图6-14)图6-14:小南京村建筑色彩整治路径研究Fig.6-14:XiaonanjingArchitecturalcolorwayresearch62
6.5农业景观整治6.5.1现状分析茶博园现状景观主要为茶园,其中小南京村段茶园正处于“半桑半茶”的转型期,现状呈现为桑园和茶园相结合的景观风貌。由于各家各户分散经营,齐山段茶园未能形成整体规模,从而出现茶园分布不统一,整体不协调的景观风貌。6.5.2存在问题(1)平原板块①各种经济作物共同种植的杂乱阶段园地里种植桑树,茶树和白杨树,参差不齐。②砍伐、焚烧原有经济作物原有的竹林被砍伐焚烧以便种植经济价值更高的茶树,使得地块斑秃难看。(图6-15)图6-15:小南京村平原板块农业景观现状图片Fig.6-15:XiaonanjingAgriculturallandscapepresentsituationofplainplate(2)山地板块①处于经济作物转型过渡期山腰原有林木被砍伐,种植茶树,疏密不规,山土裸露,失去原有浓郁山林风貌。②砍伐、焚烧原有经济作物烧山之后,新的经济作物又没及时栽种,使得山体裸露,水土流失,土地漆黑斑秃,杂乱不堪。(图6-16)63
图6-16:小南京村山地板块农业景观现状图片Fig.6-16:XiaonanjingAgriculturallandscapepresentsituationofmountainplate6.5.3整治策略(1)大面积茶园形成大地景观茶园形态上纵横相连,延绵不断,鸟瞰浩瀚之美,令人内心阔达。(2)各级不同道路形成的交织流线大尺度的自然景观与人工道路形成的流线纹理,组织得清晰明确。(3)依随地势起伏形成大地肌理巧妙地利用地形起伏,绿茶营造大地肌理,清香天地间,给人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嗅觉满足感。6.5.4农业景观整治“自由之翼”方案,一路弯曲一路茶,保证在九曲茶园中的任何一点,都能看到最美透视角度的茶园,步步有景、步步有别。(图6-17)图6-17:小南京村农业景观整治方案Fig.6-17:XiaonanjingAgriculturallandscapeAgriculturallandscaperenovationplan6.6庭院景观整治6.6.1整治策略64
(1)院落围合以红石墙,竹篱笆围合,彰显小南京村景观特色,搭配杜鹃,月季,香樟,桂花等本土植物,色彩明艳欢快。(2)院落整理院落放置生产工具,木堆,整齐摆放,搭配乡村特色植物,院落成为休闲空间。6.6.2庭院景观整治红石高墙、竹屋檐围合成独立的住宅院落,院外用不同石材和草地镶嵌的手法,营造出当地的特色环境。(图6-18)图6-18:小南京村庭院景观整治方案Fig.6-18:XiaonanjingThecourtyardlandscaperenovationplan65
7结论与讨论本文基于徽州古村落景观智慧,通过调研形式探讨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相关整治策略,旨在以平实的角度,探讨美好乡村建设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调查分析法、实践研究法,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研究。由此,本文有如下成果:1.在众多徽州古村落景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抓住了徽州古村落景观的特色智慧,并提出问当代美好乡村建设的借鉴意义,展开了论文的研究。2.通过对安徽省四个区域典型乡村问卷调查形式,作者对目前安徽省美好乡村景观建设中,村民普遍不满意的项目,加以归纳分析,提出安徽美好乡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3.作者基于徽州古村落景观智慧,提出了安徽省当代美好乡村景观整治的相关策略,旨在解决或部分解决,目前乡村景观建设中存在的较为尖锐的问题,选择安徽省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能给我国其他省份乡村的建设起到借鉴作用。4.结合实践及相关的研究成果,提出现形势下美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重点,并归纳出各个重点设计的共性,提出外在表现与内在表现的手法,实践了理论中的策略。但是,当代乡村景观建设,因为涉及到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单一学科很难支撑,需要所有学科必须共同努力,给予理论支持,比如发展新型农业产业需要结合农业相关知识,美好乡村建设居住区建筑设计需要建筑学理论作指导,最大的发挥美好乡村建设社会意义则需要社会学家、管理学家的加入,本文行文之时,深感知识的欠缺,困于学识能力以及研究能力有限,本文存在如下问题需要继续。探讨:1.把握美好乡村景观规划综合性特征,突出生态与文化,对乡村景观发展的动力机制、保障体系以及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研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建立完善的美好乡村景观评价体系将成为当务之重。2.对美好乡村生产性景观进行还需深入的研究,内在表现手法内容较单薄,形式单一,需要多加的调查、丰富其内容。3.安徽美好乡村建设有着非常多的可学习的经验,对安徽省美好乡村景观的研究还仅处在基础阶段,亟待更为深入的探讨与研究。66
参考文献[1]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2]傅波杰,利顶,马克明,等编著.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王云才.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与乡村可持续发展:[D].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1.[4]谢花林.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3.[5]刘滨谊,王云才.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中国园林,2002.[6]肖笃宁.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7]马铁丁.环境心理学与心理环境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8]代琛莹.新农村背景下的乡村聚落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9]来自网络:http://wiki.mbalib.com/wiki/可持续发展理论.[10]金其铭,董昕,张小林.乡村地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247-283.[11]刘滨谊,陈威.中国乡村景观园林初探[J].城市规划汇刊,2000(6):66-80.[12]王云才.现代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13]谢花林,刘黎明,龚丹.乡村景观美感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及模糊综合评判—以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村为例[J].中国园林,2003,(1):59-61.[14]谢花林,刘黎明等.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林,2003,23(1):93-96.[15]李士太,孟东生.北方平原地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探析[J].山西建筑,2007,33(4):18-19[16]李德芳.浅谈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的规划和开发利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6,29(4):57-58.[17]陈波,志毅.乡村景观规划中的环境管理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1):93-96.[18]葛丹东,赵国裕,张磊.一种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概念规划的构思途径:写意—造景[J].安徽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33(3):351-354.[19]马航.中国传统村落的延续与演变-传统聚落规划的在思考[J].城市规划学报,2006,(1):102-107.[20]刘滨谊,毛巧丽.人类聚居环境剖析-聚居社区元素演化研究[J].新建筑,1999,(2):14-17.[21]汤国安,赵牡丹.基于GIS的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以陕北榆林地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0,20(5):1-4.[22]蔡为民,唐华俊,陈佑启,等.近20年黄河三角洲典型地区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J].资源科学,2004,26(5):89-97.[23]于淼,李建东.基于RS和GIS的桓仁县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5,28(5):50-54.67
[24]UloMander,RobH.GJongman.HumanimpactonrurallandscapesoncentralandnorthernEurope[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2001,(57):197-208.[25]SylvainPaquette.GeraldDomon.TrendsinrurallandscapeandsciodemographicrecompositioninsouthernQuebee(Canada)[J].Landscapeandplanning,2001,(55):215-238.[26]何重义.古村探源——中国聚落文化与环境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社2009:3.[27]赵明星,张玉霞.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研究三则[J].华中建筑,2008,26(8):185-188.[28]胡丽娟.浅谈景观生态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J].科技资讯,2009,(8).[29]王梦.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30]谷康,李淑娟,王志楠,曹静怡.基于生态学、社会性和美学的新农村景观规划[J].规划师,2010,(6):045-50[31]刘凯红,尚改珍,刘晓媛,黄涛.河北新农村民居的有机更新设计实践[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2).[32]朱明,胡希军,熊辉.论我国农村文化景观及其建设[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2).[33]孙祥敏.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J].山东社会科学,2003,(6).[34]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农村生态境,2001,13(1):52~55.[35]FormanRTT.Somegeneralprincipalsoflandscapeecology[J].LandscapeEcology,1996,10(3):133~142.[36]MasaoTsuji.PrincipalandApproachonRuralPlanning,RuralLandUseinAsiaandthePacific[R].Tokyo:APO,1992.118~124.[37]闫艳平,吴斌,张宇清,冶民生.乡村景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防护林科技,2008,(05):105-108.[38]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9]李先军,张丽梅.对景观设计中”以人为本”的反思[J].中国园林.2009(03).[40]左大康.现代地理学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698[41]肖笃宁,高峻.农村景观规划与生态建设[J].农村生态环境.2001,17(4):48-51[42]BunceRGH,RyszkowskiL,PaolettiMG.LandscapeEcologyandAgroecosystems[M].LewisPublishers,1993.[43]肖瑜.小城镇的传统街道空间塑造[J].四川建筑,2006,26(5):10.[44]张莉娟.城市景观构成因素与构图规律明.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2,16(l):39-4168
致谢用白驹过隙形容研究生三年的时光,似乎只是轻描淡写。在安徽农业大学生活七年的我,对于即将要道出的离别和珍重,有些难以出口,所有过往的片段在脑海中浮现,有老师的谆谆教诲,朋友间的促膝长谈,同学间的欢乐时刻,农大的美丽风景,永远烙在我心上。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中,首先我最想感谢的是我的导师许克福教授以及张云彬教授,他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断的创新精神、思维的开拓与敏锐、教育事业的细致与尽心对我以后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感谢他在我的论文写作中一遍又一遍的指导,感谢他教会了我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我们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将永远存续。其次,我要感谢身边的同学,在我们对论文的探讨中,他们激发出我思考的火花。在生活中,他们给我带来了很多欢乐。在学习中,我们并肩前进,一起成长。未来我们的友谊也会像常青树一样,永不枯黄。再次,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对我的包容和理解,以及不求回报的付出。我的不成熟曾经让他们难过和伤心,未来的我会尽最大努力去工作,好好孝敬他们。最后,衷心感谢各位评阅老师和答辩委员,由于我的水平有限,论文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恳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谢谢!69
作者简介吴晓,男,汉族,1989年02月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2008年—2012年就读于安徽农业大学园林专业,2012年6月获得学士学位,同年9月就读本校硕士,师从许克福教授,专业为风景园林学,方向为风景园林设计。在读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1)参与的纵向科研项目安徽含山大渔滩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安徽当涂县昕源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2)参与的横向科研项目1.产业聚集区村镇宜居社区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江淮丘陵区空心村整治关键技术集成示范(3)在读期间获得的专业性奖励获奖情况“艾景奖”第三届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赛铜奖(4)发表论文公共健康与城市园林绿化间的关系初探,城市建设理论研究,1/2,2014(10),94-9570
附录:美好乡村景观建设现状满意度问卷调查(一)个人及美好乡村基本情况调查1.您的性别是:(1)男(2)女;您的年龄是:岁。2.您的受教育程度是:(1)小学(2)初中(3)技校或中专(4)高中(5)大学以上(6)其他3.您是否了解美好乡村建设?(1)了解(2)比较了解(3)不太了解(4)没听说4.您认为美好乡村建设中环境景观的提升是否重要?(1)非常重要(2)重要(3)不重要(4)可有可无5.您认为乡村景观是否必要有别与城市景观?(1)非常必要(2)必要(3)不必要(4)不关心(二)美好乡村景观建设的满意度调查(封闭型问题)1.您对您所在乡村整体景观环境是否满意?(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不关心2.您对您所在乡村垃圾清理、保持清洁情况是否满意?(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不关心3.您对您所在乡村防护林、绿化隔离带的建设是否满意?(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不关心4.您对您所在乡村布局与整体山水地貌环境融合是否满意(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不关心5.您对您所在乡村道路绿化的配置是否满意?(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不关心6.您对您所在乡村各级道路的宽窄尺度是否满意?(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不关心7.您对您所在乡村村口广场的绿化配置是否满意?(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不关心8.您对您所在乡村村口广场的空间尺度是否满意?(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不关心9.您对您所在乡村公共活动交往场所的数量是否满意?(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不关心10.您对您所在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设施(木栈道、坐凳、护栏、警示标志)的配置是否满意?(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不关心11.您对您所在乡村水塘、河道的水质清洁情况是否满意?71
(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不关心12.您对您所在乡村滨水空间的绿化配置是否满意?(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不关心13.您对您所在乡村滨水驳岸的处理手法是否满意?(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不关心14.您对您所在乡村建筑的立面风格是否满意?(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不关心15.您对您所在乡村建筑风貌的统一度(色彩、细部等)是否满意?(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不关心16.您对您所在乡村的农业景观肌理是否满意?(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不关心17.您对您所在乡村的农业景观种植结构(立体种植等形式)是否满意?(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不关心18.您对您家住宅院落环境的干净整洁是否满意?(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不关心19.您对您家住宅院落的空间布局是否满意?(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不关心20.您对您家住宅院落绿化的植物配置是否满意?(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不关心21.您对您家住宅宅旁绿地的景观环境是否满意?(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不关心22.您对您所在乡村中古树名木的保护是否满意?(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不关心(三)美好乡村景观建设的满意度调查(开放型问题)1.请用四个词形容理想中的美好乡村?2.您认为安徽省最美乡村是?哪些方面给你留下深刻印象?3.您对美好乡村景观建设未来发展有何意见?非常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谢谢您的宝贵意见!7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同济大学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课程讲义-旅游资源与旅游规划
- 滨河带状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探索
-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
- 83-《珠海市横琴新区滨水地区及道路系统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任务书
-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复习题
- 景观规划设计 合同范本
- 居住区建筑景观规划设计图集
- 住宅地产环境景观规划设计方案以及施工图
- 崇阳县隽水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1
- 蚌埠龙子湖西岸概念性景观规划设计招标文件
- 宝天曼峡谷漂流aaaa风景区景观规划设计
-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 外部空间设计
- 风景名胜论文:楼观台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开发与景观规划设计
- 湖南浏阳制造产业基地经四路南延、株陵河两厢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招标文件
- 同济大学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课件刘滨谊
- 第二届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大赛暨原创作品展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