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50 KB
- 7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新乡卫河滨水区休闲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初探摘要:本文就如何进行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景观设计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将新乡卫河滨水区作为研究对象,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思考,希望能给后期的建设提供一些帮助。美国著名的设计师查尔斯·摩尔认为:“滨水区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也是城市发展富有挑战性的一个机会,它是人们远离拥挤的压力锅式的城市生活的机会,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呼吸清新空气的机会”。所以,滨水区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划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城市整体设计中起到主导作用,日益受到关注。近几年来,为了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树立城市形象和满足人们休闲游憩的需求,人们开始重新关注城市滨水区的设计与改造。符合城市发展需要,维持生态环境平衡,并且能够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特色和景观,是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的关键所在。一、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内涵及其研究意义1.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的内涵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是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地域,是城市临近水体的部分。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居民最基本的生活空间,也是表现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一般来说,滨水区的范围包括水域空间以及与之相邻的周边部分城市陆地空间,对人有较大吸引力的距离为2km左右,相当于步行25—45min的距离范围[2]。本文所讨论的滨水区休闲空间主要指水域空间周边部分城市陆地空间
。从其功能上来看,休闲空间体现了对人的活动的支持和引导;从其空间上来看,休闲空间是城市空间和水域空间中的过渡空间,是起到链接作用的公共空间,反映出水陆空间的融合渗透。2.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景观设计研究的意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矛盾日见突出,城市滨水地区没有有效的加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环境日趋恶化,更多的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注入,水体长期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理严重的受到污染,然而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生存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逐渐意识到滨水区建设所带来的经济、文化、环境的人文价值,城市空间快速向外拓展,水体环境所体现出的价值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从而城市滨水区成为了城市改造的重点。把河道两岸的护坡建设成园林式的绿化带、休闲广场等,在城市内或近城市的河道上截流或建人工湖等现象大量出现。但在开发治理中出现了简单化、雷同化、等不利于生态的倾向。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始对破坏河流自然环境的行为进行反思,并逐渐将河流进行回归自然的改造。因此,研究城市滨水地区的景观设计相当必要。二、新乡卫河滨水区休闲空间景观设计概况卫河是新乡市母亲河,,系河南省八大河流之一,发源于太行山南麓,合河以下干流长283公里。流经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浚县、滑县、汤阴、内黄、清丰、南乐,河北省魏县、大名,山东省冠县,于徐万仓处与漳河汇流。流域面积15830平方公里,西北部山区,面积6280平方公里,东南部平原,面积9010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淇河、汤河、安阳河等,呈梳齿状分布于干流左岸,源短流急,洪水突发性强。干流弯曲,河槽窄深,是一条蜿蜒型河道。卫河是新乡市城市兴起的摇篮,承载着城市的脉搏和动力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历史上曾具有泄洪、灌溉、供水、航运、景观等功能。
然后,随着新乡城市迅速发展,卫河水质及周边的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程度的污染和破坏,污水横流、臭气弥漫,两岸垃圾遍布,污染日趋严重,环境恶化,影响两岸人民的身体健康;河道狭窄、淤泥严重,影响泄洪,灾害严重,影响新乡市区城市基础建设与城区合理规划。两岸景观功能的缺失,影响着居民的生活、破坏了城市的形象。2009年,新乡市委、市政府察民情、顺民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出了全面启动水系环境建设的决策,卫河改造项目建设作为重点改造项目之一,目标是把卫河流域及两岸环境建设成为具有生态景观价值的优良环境空间,因而实现对卫河流域及周边自然景观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加强完善流域两岸的景观功能完整性,丰富景观功能的多样性,挖掘历史人脉气息,把卫河打造成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生态河,从而带动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重新塑造城市良好形象,并且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三、景观设计建设存在的问题新乡卫河滨水区休闲空间景观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的人居环境。现在的部分改造后的滨水区已成了市民们经常休闲游憩的地方,并且激发了周边地区的房地产开发,同时对城市形象的改变也起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但也出现了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1.植被结构单一,景观结构单调笔者在卫河滨水区处调研发现:卫河滨水区植物群落主要分为垂柳-杂草群、芦苇-杂草群、香蒲-杂草类、杂草类和水生植物等五种群落。虽然卫河滨水区植物类型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人为的过度干预和生境类型较少导致了该区的植被结构相对简单化,且群落长势较差,生物量很低。如:垂柳林-杂草群主要在卫河两侧;香蒲群、芦苇群虽有存在,但分布面积明显较少,且都是零星分布。2.亲水驳岸设计景观单一,活动类型过于单调在卫河河道的建设中,不得不考虑防洪的问题,所以采用的基本上都
是兼亲水、生态与蓄水防洪功能为一体的复式驳岸,设有亲水平台和滩面平台,供游人游览。然而在实际为防洪修建的混凝土护岸,并没有到生态驳岸的效果,这种设计,能使人很容易接触水,但是容易给人一种单调的、人工化的感觉。这种做法虽然能使整个河岸景观看上去简洁、美观,但是却忽略了人在河边的感觉,亲水岸边几乎没有种植植物,不能获得良好的亲水感,没有特色可言。有些节点空间功能单一、目的性过强,能满足游人的聚众、休息,却没有考虑到在周边或利用自身空间适当设置相对私密性的空间以满足特殊人群的使用。例如,某些休憩广场,除了简单地放置座凳外,没有任何空间的划分和引导亲水观水的空间暗示,做法单调。卫河滨水休闲空间里,活动相对来说是比较单调,人们的主要活动是休息、散步、摄影。卫河能真正提供丰富的空间还是比较匮乏的,不足以吸引市民参与其中。所以如何让丰富的活动注入,进而来提高卫河滨水区休闲空间的整体品质,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3.休闲空间景观层次不够丰富卫河两岸被定义为生态长廊。在景观的设计和序列组织中,生态长廊没有根据其所处的不同地段的主题特征和功能来丰富景观环境,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各斑块间的功能连接,也就是沿湖的亲水地带作为衔接整个滨水区的纽带,并没有很贴切的衔接起各个景区,使整个滨水区形成完整的景观,只是一条直直的水泥路连通整个滨水区,一排垂柳作为行道树,路边的绿化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让在亲水平台沿河散步的市民和游人感觉不到景观的变化,缺乏序列空间的转折点和高潮,从而不能取得良好的整体效果。卫河两岸的绿化主要是卫河路两侧的行道树绿化,以新栽的垂柳为主,其他乔木少之又少。
整个滨水区中,大片的草坪、低矮的灌木占的比例比较大,让人的视线没有任何转折,可以直接看到很远的地方,从而降低了空间的层次感和多度性。滨水区中常绿树种不多,从冬季开始,直到第二年的3、4月份,许多光秃秃的树枝毫无景色可观。靠近河岸的乔木栽植太稀疏,即使若干年以后,植物长成达到其观赏效果以后,也很难有绿树遮荫的效果。4.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不够卫河作为新乡城市开发阶段并具备城市内河和河流湿地的滨水区,具备水、绿、亮、润、异,不同于西安市文物遗产的一种新的生态体验,资源更是体现了文化生态和自然资源并重的一个特点:既有浓郁的关中民俗风情,也有鲜明的自然环境。该区域内及相邻区域拥有历史跨度大、不同时期、较高等级的历史遗存、遗迹和遗物,以及丰富的人文活动和事件。由于历史原因,灞河规划区的大多数旅游资源还处于未完全开发或原始状态。区域内许多旅游资源,由于环境变化,历史上人为破坏,自然景观已受到极大影响或不复存在,如“灞柳风雪”、白鹿原上的“白鹿传说”、灞亭的“折柳送别”等。区域内许多文物古迹资源,由于地面赋存实物较少,加之对人文历史内涵挖掘不够,所以规划区域内除少量资源已加以开发利用外,大多还处于未完全开发或原始状态。5.交通不方便
由于灞河目前还是城市近郊河,城市交通较少到达,来这里游玩的人主要是自己骑车或驾私家车,所以如何解决它的可达性成了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灞河滨水休闲空间普遍存在交通不便、可达性差的问题。这就使得作为城市滨水休闲空间为市民提供大量自然休憩空间的功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大部分市民由于交通问题不愿或无法来到河边。该区公共交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现有的普通公交体系结构单一、线网布局不合理;②公交线路分布不均匀;③站点的服务率低、系统服务水平低;④不能满足人们对出行质量的要求。另外,无障碍绿色步行系统极不健全,限制了老年人、残障人员等弱势人群的滨水行为。6.游行路线设计不合理灞河东岸行道路线设计不合理,除一条主路外,其余的小路,都是由游人随意踩踏出来的(图3)。灞河西岸休闲步道与护岸之间也存在问题,使人不能很好的接触到水面,并且上下通道的距离较远,人们大多都选择直接从斜坡上爬上来。铺装设计大多只注重功能性,而忽略了艺术性,影响了整体景观效果。此外施工工艺的粗糙、对施工细节的大意处理、养护管理的不到位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四、对灞河滨水区休闲空间景观设计的思考灞河滨水区滨水区休闲空间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西安的环境质量,树立西安的形象和满足人们休闲游憩的需要,既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又要体现历史文化特色,然而在灞河滨水区休闲空间的建设治理中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没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所以应该从其中总结出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景观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后期的建设提供一些帮助。在以后的开发中,应该遵循
“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使河流、景观、人文有机地结合,河流治理与景观规划相互结合,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利益的共赢。参考文献[1]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2]郭红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J].华中建筑,1998.16(3):75-77.[3]王保国,张雅琴.再水一方话浐灞[N].西安日报,2008.3(00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景观规划设计一席谈——访德国景观建筑师拉兹教授
- 临清古运河文化广场景观规划设计
- 南宁市某片区景观规划设计报告
-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笔记
- 景观规划设计术语
- 浅谈我国田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 浅谈我国田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 滨水广场景观规划设计
- 潞安集团慈林山煤矿景观规划设计
- 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毕业论文
- “池州学院二期”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 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理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 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理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技法
- 基于乡村环境意象的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探讨——以四川成都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为例
- 景观规划设计问答
- 浅析地域性文化特征在城市园林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_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