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2.00 KB
- 11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
目录一、首件工程的选择及目的2二、施工准备2三、施工方法3四、质量控制要点6五、质量保证措施7六、总结及评价88
小型预制构件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一、首件工程的选择及目的根据本项目实际特点,现拟定罗礼项目K64+500-K64+525段左侧边沟盖板预制作为首件工程。每块盖板长度为88cm,宽度为49cm,厚度为14cm,采用C25混凝土预制。计划预制50块作为本项目整个构件预制的首件工程,对以后的盖板预制起着样板引路的作用,施工前周密计划,合理安排,对各种影响因素都必须有详细的考虑,施工过程中应严加控制,施工后及时总结,对施工质量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以指导后续同类工程施工,预防后续施工可能产生的各种质量问题,最终达到首件工程认可制的目的。二、施工准备 1、管理人员配备序号岗位设置人员数量姓名1技术负责人1董亮亮2质检负责人1肖得高3施工负责人1鲍生刚4质检员1曹勇5现场试验员1李继祥6专职安全员1焦国斌2、劳动力配备序号工种人数职责1钢筋工2负责钢筋下料、加工、绑扎2木工2负责模具清洗、安装、拆除8
3混凝土工2负责混凝土浇筑4普工2负责混凝土养生、搬运工作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序号机械名称单位数量1钢筋调直机台12钢筋弯曲机台13钢筋切断机台14定型模板套505振动棒套24、场地准备盖板预制集中由礼分项目预制厂集中预制,利用预制梁板底的台座2个,盖板模板横向布置两个,纵向布置15个。按要求划定钢筋加工制作区、材料存放区、预制构件制作区、养生区和存放区。目前具备批量生产的场地要求。一、施工方法1、施工工艺1.1钢筋绑扎①钢筋下料施工前再次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再次熟悉图纸,明确各代号钢筋的直径、尺寸及数量。下料完成后再次复核各种类钢筋的尺寸;②钢筋在弯曲时,随时控制钢筋的弯曲点位置与图纸设计位置相同,弯曲角度也符合图纸设计要求;③8
绑扎时注意保护层厚度,保证保护层厚度的方法是在钢筋与模板间放置所需厚度的垫块(垫块采用统一采购的高强度砂浆垫块),垫块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并检查钢筋与模板四周的间距,如有保护层不够的钢筋,适当调整钢筋位置,绑扎时将吊环与主筋绑扎牢固,以保证起吊和安装安全。1.2清理模具用磨光机清理模具上铁锈,后在混凝土接触面涂刷脱模剂,脱模剂采用PA-2型专用脱模剂,不得使用废机油,涂刷时应均匀、全面,不留死角。1.3混凝土拌制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制,根据预制块标号设定配合比,混凝土罐车运至小型构件预制场集中预制。料和水的用料。配料允许误差见下表:材料类别允许误差(%)水泥±1砂、石料±2水±11.4混凝土入模混凝土拌制完成后,罐车直接将砼运送至盖板预制区,卸料区采用薄钢板与地面隔离,然后人工用铁锹将砼铲入模内,混凝土添加至模具中时,应一次填足,不得出现断续添加现象,以避免后添加部分混凝土振动时间不足出现气泡。1.5混凝土振捣8
混凝土入模完成后,利用手提振动棒将模具内的砼振动均匀,振动时间为45s,直至砼中的气泡完全散尽,混凝土停止下沉,表面出现平坦、泛浆为止。采用钢模子对砼表面进行平整、收浆。1.6混凝土脱模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积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破坏时方可拆模。一般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侧模。1.7混凝土养生将砼构件移至养生区,利用土工布覆盖进行喷淋养生,养生专人负责,养生天数可根据试块在同等养护条件下的抗压强度来确定。1.8预制件的码放预制件预制件养生期满后,预制件按型号、种类分开码垛,码放场地应平整,排水沟盖板不宜超过5层。为方便运输和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的碰损,在最下层应衬垫木托。码放时每块预制件之间的接触面必须用塑料泡沫隔离,以防磨损或碰损掉角。2、质量检验构件脱模后应对每个构件的外观进行目测,观察表面有无缺陷。凡属表面性缺陷(如蜂窝、麻面、硬伤、掉角、露筋等),均应由总工制定处理方案,生产班组进行缺陷修复。8
小型预制构件内外缺陷的质量要求项次项目质量要求检查方法1露筋副筋外露总长度不超过500mm对构件各个面目测,用尺测量露筋长度2蜂窝累计面积不超过所在构件面的1%,且每处不超过0.01m2。对构件各个面目测,用尺量出尺寸,计算面积3板面麻面、掉皮累计面积不超过所在构件面的5%4硬伤、掉角累计面积不大于50mm×20mm5裂缝纵向裂缝总长不超过l/3对各个面全面目测,发现裂缝时用钢尺量其长度横向裂缝不延伸到侧面一、质量控制要点1、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按照试验室的施工配合比拌制的混凝土。拌制的混凝土要色泽均匀,无离析和泌水现象,和易性好。拌制后及时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等质量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坍落度宜控制在1~3cm之间。在混凝土中按水泥重量的2%~3%掺加亮光剂,可有效增加混凝土表面光泽。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投料,并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搅拌时间,随气候变化随时抽验砂子、碎石的含水率,以及时调整用水量混凝土添加至模具中时,应一次填足,不得出现断续添加现象,以避免后添加部分混凝土振动时间不足出现气泡,振动时间一般情况下应控制在1min内.施工时严格控制振动时间。8
混凝土应在初凝前将底面平整收面。混凝土初凝后应及时覆盖洒水养生,避免出现干缩裂纹。2、钢模的循环使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即可进行拆模。拆模过程中应小心,确保不出现啃边、掉角及磕碰现象。应将清洗干净的模具堆放整齐,防止模板变形。一、质量保证措施1、严格依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验收严格按照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验收。2、工程材料的质量保证工程材料和辅助材料(包括构件、半成品),都是构成建筑工程的实体。保证工程材料按质、按量、按时的供应是提高和保证质量的前提。必须对采购的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材料,建立健全进场前检查验收和取样送检制度,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入现场。(1)水泥、钢材及其它成品半成品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做材质试验,水泥应在有效期内用完。(2)地方材料先调查料源,取样试验,试验合格并经监理认可后方可进料。(3)现场设专人收料,不合格的材料拒收。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不合格的材料应及时清理出现场。3、严格依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8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要求每个工序或工班的施工人员熟悉设计图纸及相应规范要求,由现场技术负责人指导、检查和监督施工。4、建立严格的自检体系确保工程质量,礼分项目部建立了如下自检程序:(1)现场技术员履行岗位职责,做好自检工作,并提交工序自检申请单;(2)由质检员到现场巡视和检查,经检查合格,填写自检反馈单;(3)质检部门不定期抽检。5、监理工程师抽检各工序自检合格后,由监理工程师抽检,抽检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一、总结及评价首件工程完工后,项目部成立小型预制构件质量验收小组,对成品进行验收评定,所有构件外形轮廓清晰,线条直顺,无翘曲现象。其几何尺寸均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试块7天抗压强度均在90%以上,检测结果如下:混凝土小型构件检测结果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混凝土强度(MPa)2523.5,24,25,24.5,24,62断面尺寸>8049cm49.1cm,49.0cm,49.3cm,49.0cm3长度(mm)88cm88.3cm,88.0cm,88.1cm,88.2cm8
通过小型预制构件质量小组验收,其内在质量符合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外观质量也符合质量检验评定准及规范要求。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自检评定,评定结果为合格。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下: 1、有个别预制件拆模后侧边存在少量蜂窝的现象; 2、个别的预制件脱模后色泽不一致。 针对首件工程的问题,项目部做出以下整改措施: 1、预制件的振捣质量,尽量避免再出现有蜂窝的现象;2、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模板内部是否清理干净,且保证脱模剂涂抹均匀。通过首件施工,使全体施工队伍加深了对小型预制构件施工工艺的理解,增强了其质量意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我们提出了改进措施。在后续施工中我们将发扬首件工程中的优点,继续改进或优化工艺方案,杜绝在首件工程的问题再次发生。同时通过对小型预制构件成品的检测,其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9)《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要求,自检评价意见为合格工程,能够指导剩余构件施工。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监理)标志标牌施工总结报告.doc
- 二级公路路面施工总结报告.doc
- 土地整理施工总结报告.doc
- 城区交通设施采购及安装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
- 九环线响岩段改线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
- 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doc
- 辰湖公园水体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
- XH-QH01标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
- 桥梁工程施工总结报告(范本)改改就能用.doc
- 安装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
- 安装工程施工总结报告-项目经理.doc
- 麻武高速十标-施工总结报告10标.pdf
- 标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竣工施工总结报告.pdf
- 高楼倒虹吸单位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x
- 绥江农渠斗渠工程施工总结报告改.doc
- 土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doc
- 土地整理施工总结报告.doc
- 大中修施工总结报告.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