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0.01 KB
  • 67页

杭嘉湖圩区整治技术导则(试行)

  • 6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杭嘉湖圩区整治技术导则(试行)浙江省水利厅二○一一年六月67 浙江省水利厅文件浙水农〔2011〕26号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杭嘉湖圩区整治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杭州市林业水利局、嘉兴市水利局、湖州市水利局,有关县(市、区)水利(水电、水务)局:为科学有序推进杭嘉湖圩区整治,我厅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杭嘉湖圩区整治技术导则(试行)》,并通过了审查。现印发给你们,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本导则由浙江省农村水利总站具体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浙江省水利厅二○一一年六月十六日67 前言为满足我省新一轮杭嘉湖圩区整治的需要,在收集大量相关资料和分析我省杭嘉湖圩区整治特点的基础上,经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和修改,制定了本导则。本导则共8章,主要内容有:总则,工程等级与设计标准,水文水利计算,圩堤,水闸,排水泵站,水系沟通工程,圩区管理工程等。本导则由浙江省水利厅负责管理,由省农村水利总站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或有关资料寄送浙江省农村水利总站(地址:杭州市梅花碑7号,邮编:310009),以便修订时参考。本导则主编单位及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浙江省农村水利总站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主要起草人:江锦红陈琦芳胡东亮贺金仁陈延瑛梁樑康颖方敏郑鱼洪67 目次1总则2工程等级与设计标准3水文水利计算4圩堤5水闸6排水泵站7水系沟通工程8圩区管理本导则用词说明条文说明附录:《杭嘉湖圩区整治工程初步设计编制大纲》67 1总则1.0.1为明确杭嘉湖圩区整治相关标准和相关技术要求,保证设计质量,根据国家和我省有关技术标准制定本导则。1.0.2本导则适用于列入《浙江省杭嘉湖圩区整治规划》(浙水农〔2010〕47号文批准)的圩区整治工程。1.0.3圩区格局(圩区的规模和布局)应与《浙江省杭嘉湖圩区整治规划》一致,不得擅自调整圩区格局,确需调整圩区格局应进行相关论证,经省水利厅核准后调整。主要建筑物应根据圩区内外水系的特点充分论证合理布置,并统筹兼顾各方利益,避免水事纠纷。1.0.4圩区整治的工程设计必须认真执行国家和浙江省相关技术经济政策,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必要的勘测工作,充分利用已有的地形地质资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使建设方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管理。1.0.5圩区整治除应符合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浙江省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67 2工程等级与设计标准2.0.1圩区整治工程等别、规模按单个圩区的整治面积由表2.0.1确定。表2.0.1圩区整治工程的等别工程等别ⅣⅤ工程规模小(1)型小(2)型圩区面积(万亩)3~15<32.0.2圩区整治中的圩堤、水闸、排涝泵站等建筑物的设计洪水标准(对应圩外设计洪水位)和级别按表2.0.2确定。表2.0.2圩区整治建筑物级别和洪水标准建筑物类型分等指标洪水标准(重现期)(a)永久性建筑物级别临时性建筑物级别设计校核主要建筑物次要建筑物圩堤设计洪水标准20/455水闸/2050455排涝泵站单站排涝流量(m3/s)≥20010030013450~2005020023410~50301003452~102050455<22050455注:1)水闸、排涝泵站合建的建筑物应按高的洪水标准、级别确定;2)临时性建筑物的临时挡水标准按工期和主要施工期所处时段按施工规范要求确定。2.0.3排涝标准的设计暴雨重现期为10a,农村集镇和村(包括旱作区)的设计暴雨历时和排除时间为1d(或24h)暴雨从路面积水(作物受淹)起1d排至路面(旱作田面)无积水,水田的设计暴雨历时和排除时间为1d(或24h)暴雨1d排至农作物耐淹水深。2.0.4主要建筑物的稳定安全系数按表2.0.3确定。67 表2.0.3主要建筑物稳定安全系数建筑物名称建筑物级别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抗倾稳定安全系数抗浮稳定安全系数基本组合特殊组合基本组合特殊组合基本组合特殊组合土基岩基土基岩基圩堤土堤41.151.05////防洪墙41.201.051.051.001.451.35//水闸41.201.051.051.0//1.11.05泵站11.351.101.201.05//1.11.0521.301.081.151.03//31.251.10//41.201.051.051.00//注:1.基本组合是指设计运用情况及完建情况,特殊组合是指校核情况、施工情况和检修情况;2.岩基上的抗滑安全系数如采用抗剪断公式计算,其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基本组合为3.0,特殊组合为2.5。2.0.5主要建筑物挡水部位的顶部高程由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加相应的安全超高确定,并取最大值。安全超高包括相应洪水标准对应的风浪爬高、风壅增水高和安全加高,地面沉降区还应包括相应计算时段的预估地面沉降量,按2.0.1式计算。Y=R+e+A+ΔBij(2.0.1)式中:Y——安全超高(m);R——设计波浪爬高(m);e——设计风壅增水高(m),一般可不计;A——安全加高(m),按表2.0.4确定;ΔBij——地面沉降地区相应计算时段的预估地面沉降量(m)。表2.0.4主要建筑物挡水部位顶部的安全加高值建筑物名称圩堤(设计洪水位)水闸泵站土堤砌石堤设计校核设计校核安全加高(m)0.40.30.40.30.60.467 3水文水利计算3.0.1圩外河道的设计洪水位可按《浙江省杭嘉湖圩区整治规划》典型站点设计洪水位成果,与典型站点较远的圩区可采用相邻典型站点插值得到。采用水力学数理方程计算模型计算的洪水位成果应与规划成果比较和合理性分析。3.0.2圩区的设计暴雨可由当地邻近水文(雨量)站历年日(或24h)最大降雨观测资料(一般系列应大于30a)按P—Ⅲ型概率分布曲线进行经验频率适线求出相关统计参数后计算,或按《浙江省短历时暴雨》24h暴雨等值线图计算。计算成果应与《浙江省杭嘉湖圩区整治规划》等相关成果比较和合理性分析。3.0.3圩区向圩外机排的设计排涝模数采用平均排除法计算,其计算公式: (3.0.1)式中:qj——泵站向圩外机排的设计排涝模数(m3/s/km2);P——为历时为T的设计暴雨(mm);A——排水区总面积(km2);h1——为水田滞蓄水深(mm),一般取40~70mm;Aw——为水田面积(km2);h2——河网、沟塘滞蓄水深(mm),一般取400~600mm,特别低洼地区取0~300mm;A2——河网、沟塘水面面积(km2);h3——山地、旱地及非耕地的滞蓄与损失量(mm),一般取(0.2~0.4)P,山地取小值,平地取大值;A3——山地、旱地及非耕地面积(km2);Ew——历时为t的水面蒸发(mm),单位时间的水面蒸发量可取0.167mm/h;A1——河网、沟塘及水田面积(km2);67 ——为历时为T的水田渗漏量(mm),一般取值为5mm/d;T——排涝历时天数(d),取1d;——泵站在一天内的运转时间(h),取18~22h/d。3.0.4利用式3.0.1计算排涝模数时应根据当地实际合理选取有关计算参数,其计算结果应结合当地已建的圩区排涝能力和受灾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平原圩区的排涝模数宜根据圩区性质控制在表3.0.1规定的范围值内,且不宜超过其上限值。表3.0.1平原圩区10年一遇排涝模数推荐范围圩区性质排涝模数耐淹作物区为主0.95~1.10非耐淹作物区为主1.05~1.35农村集镇圩区1.30~1.503.0.5圩区向圩外机排的设计总排水流量由3.0.2式计算。Q=Aqj(3.0.2)式中:Q——圩区向圩外机排的设计总排水流量(m3/s);A——圩区总面积(km2);qj——泵站向圩外机排的设计排涝模数(m3/s/km2)。67 4圩堤(堤防)4.0.1圩堤的堤线应与圩区的规划布局相对应,并与圩外河道的岸线及已建圩堤的堤线一致,路堤结合的应满足道路技术要求。4.0.2圩堤建设不得填堵河道,以保证原有河道的水系沟通及安全过流能力;严禁占用圩外水域,确保圩外原有水面率不降低,以保证圩外的总体行洪调蓄能力。4.0.3圩堤应与水闸(闸站)、排涝站等建筑物布置相衔接,形成封闭的防洪排涝体系。4.0.4圩堤宜选用当地材料填(砌)筑,根据地形、地质、施工、投资、占用土地、拆迁等因素通过综合比较选定堤型,并根据选定的圩堤型式及通航、水土保持、生态、血防等要求确定相应的护坡护岸形式和堤岸绿化措施,圩外河道多年平均最高洪水位以下宜采用砌石、混凝土(块)等耐久性较好的硬化护岸措施,但必须保证其足够的通透性能。4.0.5对于地面沉降区,圩堤预估累计沉降量的计算时段为建成后10~20a。4.0.6地面预估累计沉降量应按当地有代表性的地面沉降观测站的观测资料并结合地下水开采封井情况、回灌措施分析后确定,对于沉降率衰减的地区可按4.0.1式初步估算:ΔBkj=(ak-a0)/(β1+β2(ak-a0))—(aj-a0)/(β1+β2(aj-a0))(4.0.1)式中:ΔBkj——从aj年到ak年之间预估累计沉降量(m);a0——地面沉降区初始观测年份;aj——圩堤建成年份;ak——圩堤建成后的某一年份;β1、β2——由a0年到ai年(要求到设计的前一年)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两个参数(a/m,1/m)。67 4.0.7圩堤堤顶宽度应根据堤型、堤高、施工、交通等因素确定,一般不宜小于3m。土堤的边坡按堤高、筑堤土料的力学性能、所受荷载以满足抗滑、抗渗稳定要求确定,且不得陡于1∶1.5。村镇段拆迁困难时宜采用建防洪墙方案。4.0.8堤顶路面结构按防水土流失、防汛交通、环境、管理等需要采取土质、泥结石、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形式。5水闸(挡水闸)67 5.0.1圩内河道与圩外河道交叉口处应建水闸,圩内的断头河道确需筑堤的应建设涵闸以保证圩内的用水需求。5.0.2水闸应布置在靠近圩内河道的河口、河势顺直、占地拆迁少、施工方便的河段,拆除重建的宜充分利用原有闸址。5.0.3水闸净宽不宜小于原河道或规划拓宽河道宽度的1/3,且不得小于4m。5.0.4水闸主要闸孔尺寸应保证原有的通航要求,如航道整治规划提高航道等级标准的应预留建设位置。5.0.5对于地面沉降区,水闸的预估累计沉降量对应时段为其建成后的20~50a,对于沉降率衰减的地区可按4.0.1式初步估算。水闸的闸顶高程不得低于圩堤顶高程。闸门顶高程应高于挡水位高程0.3m,闸底板高程应比河道的河床规划设计高程高200~300mm。5.0.6水闸的地基处理、结构安全等要求应符合《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0—96)等标准的规定。5排水泵站67 6.0.1排水泵站布局应按“低水低排、高水高排”和“均衡布站、方便管理”的原则,并结合圩区内外河道水系及现有闸站情况经综合比较后确定,应充分利用对现有泵站的更新改造提高排水能力。6.0.2平原区的排水泵站宜采用堤身式布置,泵站与水闸建筑物应相互配套;山区半山区圩(斗)区布置于主要泄洪河道岸边的排水泵站宜采用堤后式布置,并在适宜位置配套建设圩外河道水位降低时的自排设施。6.0.3排水泵站的总装置排水流量应为圩区的设计总排水流量的1.1~1.2倍。各单站的排水流量按其控制的相对排水面积及河道过流能力比较选定,圩区内有特别重要保护对象时应考虑安装备用机组。6.0.4按设计装置排水流量、设计总扬程和水泵选型样本,经综合比较选定水泵型号和相应台数。初选泵型时其设计总扬程按净扬程的120%~140%估计,当选定相应泵型和管路布置方案时,应对水泵工况点进行校核,保证水泵在高效区域运行,否则应重选泵型或调整相关管路布置方案。6.0.5对于地面沉降区,泵站的预估累计沉降量计算时段为其建成后的20~50a,对于沉降率衰减的地区可按4.0.1式初步估算。6.0.6排水泵站宜采用正向进水、正向出水的布置方式。6.0.7采用正向开敞式进水池的排水泵站,宜选平面对称蜗形进水池(ω形进水池)。6.0.8出口采用拍门断流的水泵应选用开启角度大、水头损失小、止水效果好、关闭撞击力小的新型轻质材料拍门或采取其他技术措施增大开启角度、减小撞击力。6.0.967 根据所选水泵型号、最大轴功率、转速选配电机型号及功率,按水泵型号、电动机型号及启动类型、保护要求、控制要求选定水泵控制系统(动力柜)。按电机总功率选定主变压器容量,按水泵台数、运行灵活可靠性、投资节能等要求选定主变压器台数和主接线方式。闸站平时照明、维护等用电宜就近接入其他公用电线路或装配小型专用配电变压设备。6.0.10排水泵站的装置效率在设计工况下不得低于55%。6.0.11排水泵站应满足防汛调度的信息管理需要,配备相应的监控设施。6.0.12排水泵站的地基处理、结构安全等要求应符合《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泵站技术管理规程》(SL255)等标准的规定。7水系沟通工程67 7.0.1当河道的过流能力不能满足排水泵站的最大排水流量时,应考虑采取河道疏浚或拓宽措施以保证排涝要求。7.0.2计算河道过流能力时应考虑河道淤积、水面漂浮物、杂草的影响,留有一定的安全裕度,通常河道的设计过流能力不宜小于排水泵站设计排水流量的2倍。7.0.3山区半山区的圩区不得把下泄山区洪水的河道包围在圩区范围内,山坡汇水宜采用撇洪沟措施直接排至圩外河道,以降低机排规模、工程投资以及节约能源和减少运行经费。8圩区管理工程67 8.0.1圩区建筑物应按有关规定、标准划定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8.0.2圩区的主要建筑物应设立观测设施,地面沉降区应有沉降观测。8.0.3圩区应配备相应的管理机构,其管理房可结合闸站建设布置。小(2)型圩区管理用房控制在200m2以内;小(1)型圩区管理房控制在400m2以内。8.0.4管理机构应根据有关规定配备相应的通讯设施和应急抢险救灾工具等。本规范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导则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67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导则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规定或要求”。67 杭嘉湖圩区整治技术导则条文说明目次1总则67 2工程等级与设计标准3水文水利计算4圩堤5水闸6排水泵站7水系沟通工程8圩区管理1总则1.0.167 杭嘉湖平原位于太湖之南,区内人口密集,生产要素集聚,经济发展较快,为我省主要产粮区,其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是太湖流域诸多河流汇流入海的必经之路,是流域洪涝灾害易发区和防汛重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相继发生了1954年、1963年、1991年和1999年等流域性特大洪水,造成巨大损失。随着“一轮治太”骨干工程的陆续建成,流域的整体防洪能力明显提高,但地势低洼的圩区整治相对滞后,周边水情工情的变化和地面沉降等多因素影响,致使杭嘉湖平原地区的涝水北排受阻、东泄不畅,近年来涝灾频繁发生,成为太湖流域防汛最薄弱环节,影响太湖流域整体防洪调度,加快我省杭嘉湖平原低洼易涝区的圩区整治提高圩区的防洪排涝标准是我省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为了科学有序推进杭嘉湖圩区整治工作,省水利厅于2010年11月1日批准印发了《浙江省杭嘉湖圩区整治规划》,明确了圩区的总体布局和建设任务。为了科学规范推进我省杭嘉湖圩区整治工作,特别是明确有关建设标准,推广先进科学技术和治水理念,制定一部技术导则,作为各地设计的基本依据是非常必要的。1.0.2本条规定适用条件,适用列入省水利厅批准印发的杭嘉湖圩区整治规划中的建设项目,其重点为指导市、县级设计单位的小型圩区整治工程设计工作。1.0.3平原低洼易涝区是一个整体,通过上千年历代人民的探索和建设形成了基本固定的圩区格局,各个圩区既相对独立又有联系,互为影响。杭嘉湖圩区河流众多,形成错综复杂的水系,局部的水情、工情变化势必导致其他水势变化,如我省周边水情的变化导致了我省涝水北排受阻东排不畅。因此圩区的格局要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兼顾,需进行系统性的水利计算和分析论证后统一规划。所以圩区格局不可擅自调整,如确需调整应进行全面的水利计算论证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圩区的总体防洪排涝影响及对其他圩区的影响很小,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并经省水利厅核准后才容许调整。1.0.467 在国家、省技术经济政策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是开展相关设计的基础,这些基本资料包括地形、水文气象、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作物灌溉排水、建筑材料、水利工程现状、自然灾害情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等,所有收集的资料须经有关部门审定或鉴定,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1地形资料通常包括:1)比例尺为1/10000~1/100000的地形图,主要表示圩区位置图;2)比例尺为1/5000的圩区地形图;3)比例尺为1/2000用于堤线布置的带状地形图及相关横断面图;4)比例尺为1/200~1/500用于水闸、泵站等建筑物设计的地形图等;5)地形图应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2水文气象资料包括降水暴雨、蒸发、湿度、气温、风力、日照、霜期等气象资料,以及河流、湖泊、水位、水流、水质等水文资料。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通常包括圩堤沿线和水闸、泵站等重要建筑物的工程勘探资料,以及相关地下水资料和地面沉降资料。4作物灌溉排水资料主要包括作物的耐淹、耐渍能力及排涝、防渍要求。5建筑材料资料包括各种材料的来源、储量、运输方式、运距、单价等。6水利工程现状资料包括已建的圩堤、水闸、泵站等工程设施及运行情况。7自然灾害资料包括历年发生的洪涝灾害范围、面积、成因及损失等。67 8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资料(针对圩区内)包括行政区划(镇、乡、村)、人口(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土地面积、耕地面积(水田、旱地)、作物组成、耕作制度、农业收益、粮食产量、企业数量产值、人均收入等,以及其他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规划资料。1.0.5与圩区建设相关的标准主要有:1.《防洪标准》(GB50201-94)2.《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3.《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5.《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6.《水闸设计规范》(SL252-2001)7.《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8.《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9.《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07)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12.《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2005)13.《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SL253-2000)14.《河道生态建设技术规范》(DB33/1038-2007)1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16.《内河通航标准》(GBJ50139-2004)17.《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JTJ300-2000)18.《水电水利工程启闭机设计规范》(DL/T5167-2002)1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20.《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0-96)21.《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22.《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23.《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行)》(2004年5月)24.《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行)》(2006年7月)25.《浙江省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条例》67 26.《浙江省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编制规定》(2010)27.《浙江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10年)》28.《浙江省水利水电安装工程预算定额(2010年)》29.《浙江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2010年)》30.《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国家发改委(2007)3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参数》(第三版)32.《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33.《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5020-93)34.《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35.《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SL74-95)2工程等级与设计标准2.0.1本条引用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67 94)第6.1.1条有关工程分等中的治涝内容,圩区整治工程主要目的是防洪治涝,以治涝面积划分圩区整治工程等别(规模)是合适的。工程规模不但是制定工程建筑物级别和建设标准的依据,而且是国家制定相关经济政策的依据,地方标准不容许调整,虽然《杭嘉湖圩区整治规划》结合我省圩区面积大小的实际提出了按圩区面积进行大中小分类,但与工程规模(等别)不是同一概念。,《杭嘉湖圩区整治规划》确定整治的667个圩区除大于15万亩的王凝圩区(20.25万亩,秀洲区与嘉善县合建)和德清县的湘溪圩(21.95万亩)外,其余都属小于15万亩的小型工程,其中3~15万亩的小(1)圩区整治工程43个。中等圩区整治工程由甲级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其设计。2.0.2圩区整治中的圩堤、水闸、泵站主要建筑物的级别在相关国家标准中采用不同的分级方法,如堤防按防洪标准确定级别、水闸以过流量确定级别、泵站以排水流量和装机规模确定级别。为综合各方面的需要及我省经济发展现状,农村圩区的防洪标准统一规定为20年一遇标准,因此圩堤建筑物等级确定为4级;平原河网的水闸主要是发生涝灾时关闸起挡水作用,平时闸门打开时,其水流速度较慢,按过闸流量进行分级与圩区挡水闸的使用特点不符,挡水闸实际上是一个可以活动的圩堤,按堤防上的建筑物等级不能低于堤防要求,统一确定为4级。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30~50年一遇;泵站按流量和装机规模两个指标分等,并取其高级别,考虑圩区泵站扬程低、流量大,按流量确定的工程级别高,所以仅按流量进行分级,同时考虑堤防上的建筑物不得低于圩堤建筑物的级别和洪水标准,对5级泵站提高了建筑物级别和防洪标准。2.0.3考虑我省效益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企业发展需要,农村圩区的排涝标准统一用1d(24h)暴雨1d排出的设计标准。圩区规划采用的是24h暴雨,而国家标准一般采用1d暴雨,本导则为了与规划和国家标准衔接,两种表述方法都采用。24h暴雨是1d暴雨的1.13倍,因此用24h暴雨时计算得到的排涝模数要比1d暴雨大。67 对于以农作物为主的圩区建议用1d暴雨,以村镇为主的用24h暴雨。2.0.4本条引用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对主要建筑物稳定安全系数的规定,目的是让设计者便于使用,同时掌握不同建筑物的安全要求,从表中可看出泵站的安全要求比圩堤、水闸要高。2.0.5建筑物的安全超高在不同的规范里有不同的表述,本条按SL252对圩堤、水闸、泵站作统一表述,即波浪加安全加高为安全超高。由于杭嘉湖东部平原普遍存在地面沉降,因此针对杭嘉湖的实际,安全超高包括建成后一定时段的预估沉降量。作为4级堤防的圩堤的安全加高按允许越浪和不允许越浪划分,实际上是针对防潮要求高的海堤,小型水库的安全加高为0.5m,土圩堤结构特点显然是不允许越浪的,按堤防设计规范GB50286S其安全加高为0.6m,比小型水库要求还高,圩堤的重要性一般不及水库的重要性,因此综合平衡后,土圩堤的安全加高取0.4m,这样规定也考虑了杭嘉湖平原最高水位一般由梅雨洪水控制的特点,而梅雨洪水的特点是风小降雨持久。按4.0.1式计算的堤顶超高不包括堤顶仍作为耕地的圩堤,桐乡市许多圩堤顶种植桑树或其他旱作(顶宽一般在6m),这样可节约水工程占用耕地,有好的一面,但对堤防管理也有不利的一面,由于长年累月的耕作导致的水土流失使堤顶超高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同时植物根系腐烂后也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因此堤顶不宜作为耕作用地,即使较宽的堤顶也应保证临河面不小于1m宽的路面堤顶作为非耕作用地,确有困难的其耕作层厚度(30~50cm)不应作为堤顶超高范围。水闸、泵站的安全加高在考虑其相关规范后,规定了水闸、泵站的安全加高,由于水泵的机电设备对防洪防湿要求高,因此泵站的安全加高取0.6m,比GB50265对2级泵站建筑物安全加高的最小规定高。由于杭嘉湖圩区的排涝泵站规模较小,不存在1级泵站建筑物,因此,这样的规定与GB50265中的强制性条文6.1.3没有矛盾。67 3水文水利计算3.0.167 圩外河道的洪水位计算需要杭嘉湖圩区的格局确定后,对圩外水系进行概化,并结合周边的排水条件及太湖骨干排涝工程的排涝能力等边界条件进行统一计算,单个圩区无法进行计算,即使原有的水位观测资料也因为圩区格局的调整、边界条件的变化发生变化,因此相应标准的洪水位统一用规划资料,对规划文本没有介绍的相应标准洪水位,可查太湖流域杭嘉湖综合规划或相关已批准的“治太”骨干工程相关工程资料分析后引用。表3.0.1为《浙江省杭嘉湖圩区整治规划》提供的典型站点相应标准的洪水位。表3.0.1典型站点相应标准的洪水位(m)东部平原长兴平原苕溪流域站点20年一遇洪水位50年一遇洪水位100年一遇洪水位站点20年一遇洪水位站点20年一遇洪水位三里桥3.333.433.44泗安镇7.25余杭8.44南浔2.983.13.12天平桥6.68瓶窑8.08双林3.343.483.5林城6.13德清大桥4.73菱湖3.463.533.56虹星桥5.72洛舍闸4.56新市3.463.623.67横塘渡5.02鲇鱼口闸4.28乌镇3.133.243.27吕山4.88菁山闸4.07塘栖3.553.673.7杨家浦4.65杭长桥3.26崇福3.273.373.43黄土桥5.17递铺8.78平望2.692.812.92长兴5.03安城8.56王江径2.752.92.96杨湾4.9横塘村7.75西塘2.512.572.58下莘桥4.87梅溪7.23嘉善2.532.592.63董家桥4.78霅水桥3.39平湖2.372.462.51新塘4.65白雀塘桥2.49桐乡3.123.273.27嘉兴西2.732.82.86欤城2.612.682.79硖石(洛)2.712.842.863.0.2设计暴雨可按《浙江省短历时暴雨》图集计算得到,但考虑随着降雨观测资料系列的延长,更能反映降雨真实变化趋势67 ,因此也推荐用暴雨观测资料统计方法计算设计暴雨,但不论采用何种方法计算都应与规划成果分析比较,以保证设计暴雨成果的合理性。表3.0.2为《浙江省杭嘉湖圩区整治规划》(征求意见稿)提供的主要站点设计暴雨,可作为合理性分析时的参考。24h设计降雨量是1d降雨的1.13倍。表3.0.2主要站点20年、10年一遇设计暴雨(mm)站名20年一遇设计暴雨10年一遇设计暴雨1d24h1d24h崇德200226157177乌镇170192137155硖石210237163184嘉兴207234163184平湖246278188212嘉善212240165186闸口196221159180湖州196221159180德清227257179202瓶窑204231163184临平202228160181长兴2002261641853.0.3排涝模数计算是圩区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影响排涝泵站的装机规模,需要慎重对待。排涝模数计算方法主要有经验公式法、平均排除法及河网非恒定流法、水量平衡法。经验公式法我省研究较少,相关参数的取值没有经验可循67 ;河网非恒定流法所需资料和计算条件要求较高,县级水利设计单位推广使用存在困难;水量平衡法主要考虑产水与排水和河道水位水量关系曲线,并控制最高洪水位,但对雨型较敏感,不同的雨型可得到不同的计算结果,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河道湖泊水域以外的陆地产水和水田产水如何汇流到河道内缺少一个合理的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只推荐了经验公式法和平均排除法,说明平均排除法是比较成熟的方法,虽然没有考虑水位的变化过程,但反映了不同下垫面(村庄、旱地、水田)的排水要求;平均排除法计算结果一般较水量平衡法要小,从我省多年圩区的受灾情况分析,大多不是因排水能力不足而受灾,主要是倒堤洪水倒灌受灾;平均排除法可避免雨型不同造成的计算结果差异,不同的设计者其计算结果较容易统一;我省规划圩区面积大都在3万亩以下,基本上满足平均排除法的适用条件。综上分析,我省圩区排涝模数统一用平均排除法计算是合适的。在具体的圩区整治设计中,计算公式中的有关参数取值应结合当地的耕地种植作物耐淹要求、镇村分布情况、企业情况综合平衡分析后取值,使排涝模数计算结论基本合理,满足各类保护对象的排涝要求。3.0.4为保证排涝模数的计算结果的合理性,防止计算结果差异太大,本条引用杭嘉湖圩区规划中推荐的排涝模数控制范围,排涝模数控制范围规划引用的是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承担的《浙江省典型低治洼易涝区排涝模数研究》科技项目相关成果,该项目已通过省水利厅组织的验收。3.0.5本条介绍总排水量的计算方法。一般面积越大调蓄能力越大,按产流汇流计算排涝流量应考虑面积因素,但平均排除法是考虑平均水平,所以可以直接按平均排涝模数乘以面积得到。4圩堤(堤防)4.0.167 闭合的圩堤形成一个圩区范围,因此圩堤的堤线与规划圩区的布局是相对应的。在原有的堤防上加固加高,其政策处理简单、工程直接投资较省,因此堤线宜与老堤线一致。道路与圩堤结合既可节约工程占地,又可利用道路的管理加强圩堤的维护,作为公用设施的道路需符合相关道路技术标准,以保证公共安全。4.0.2平原区河网密布,形成防洪排涝系统,保证其水系沟通是保证圩区内河网水体流动的基础,填堵河道可节约工程投资,建设过程也简单,但形成的负作用是长久的,应予以禁止。圩外的水域是保证杭嘉湖平原调蓄水量、防洪排涝安全的基础条件,占用圩外水域,等于降低了圩外总的调蓄能力和泄洪能力,难以保证圩内排出的水及时排到下游出海(湖),在周边滞蓄,形成高水位,减低了圩区的防洪标准。4.0.3本条提出圩区各类建筑物应形成一个闭合圈,从而形成一个防洪整体。圩堤是连接水闸、泵站形成一个整体工程枢纽,因此作出提示性的规定,防止各自为政不能统一实施。4.0.4本条对堤型(包括防洪墙)、护坡形式(包括护岸)提出要求。由于杭嘉湖地区筑土材料大都为粉砂土,长时间水浸泡、雨水冲刷和船行波的冲击都将对土堤造成相应的破损,长时间积累势必导致塌堤甚至溃堤,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护坡措施主要有砌石(混凝土)和草皮护坡,一般常水位或多年平均最高洪水位以下需砌石护坡,多年平均洪水位以上采用草皮护坡。4.0.5本条对地面沉降区,圩堤建成后的预估计算时段。地面沉降与经历的时间相关,时间越长沉降越大,但沉降率在采取封井等措施后会逐渐减低最后趋于稳定,由于圩堤相对于建筑物水闸、泵站较易加高,因此圩堤的预估时段相对要短。4.0.667 本条介绍地面沉降区的初步预估沉降量有关计算方法。对杭嘉湖圩区几个有代表性的沉降量数值分析,很难对沉降量作出一个定值规定,不同的区域沉降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另对有关累计沉降量数值进行回归分析,受资料限制和沉降的阶段不同,导致有的后续预估沉降量较为合理,有的后续预估沉降量偏大,这与封井限制抽取地下水有关,封井早沉降趋于衰减,封井迟沉降继续发展;再者,在全面封井后,预估的沉降量还与圩区建设的年份有关,建设得早,要求预留的沉降量就大;建设得迟,要求预留的沉降量就小。因此,只能通过对现有的观测资料和有关圩区的建设年来初步估计预留地面沉降量(地面沉降观测数据应根据基准点的沉降量进行修正)。由于全面封井的时间不长,限制了用现有观测数据预测将来发生的沉降量的精度,所以只能初步估计,通过计算加分析的方法最后确定预留量,同时为提高计算精度,要求观测数据要统计到设计(报批稿)的前一年,设计完成后未立即实施的,应根据实施年的前一年观测数据进行复核调整。对地面沉降观测数据分析,对沉降率逐年减少的其沉降量与观测年的关系符合双曲线关系。可用下式表示:Bi=B0+(ai-a0)/(β1+β2(ai-a0))式中符号与正文式(3.0.2)相同。对上式变换并令Xi=ai-a0,Yi=(ai-a0)/(Bi-B0),可得基本的线型回归方程:β1+β2Xi=Yi由最小二乘法可求出β1,β2。设有B=[B0,B1,B2……,Bj]的j+1年地面沉降观测资料,则:J=j,K=X1+X2+X3+……+Xj,L=X12+X22+X32+……+Xj2,G=Y1+Y2+Y3+……+Yj,H=X1·Y1+X2·Y2+X3·Y3+……+Xj·Yjβ2=(H/K-G/J)/(L/K-K/J)β1=G/J-β2·K/J作为算例,表4.0.1为嘉兴市历年地面沉降资料分析得到的统计参数及预估沉降量。表4.0.6.1嘉兴市部分地面沉降预估表年份各沉降中心的累计沉降量(mm)海盐武原镇平湖市当湖嘉兴市城区海宁长安镇200085444582851967 20019215278375272002970600842535200310286938605392004109781387054320071161100290154720081042200912041074915β10.013360.010930.06080.08876β20.001320.001640.00280.021932010123011029265512020135812439845572030142112981020559204014601328104556020501485134610625612060150313581067562注:1.观测资料部分摘自《浙江省杭嘉湖圩区整治规划》;2.2010年后的数值为预估值。由表4.0.1可计算相应圩区建设年对应的预估沉降量,表4.0.2为假定2010年建成的圩堤对应的预估地面沉降量ΔB。表4.0.22010年建圩区预估地面沉降量(mm)建筑物海盐武原镇平湖市当湖嘉兴市城区海宁长安镇圩堤191196948闸、泵站2732561411167 以上算例,主要是介绍方法,其结论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设计的依据。由于目前地面沉降观测等系列短,而且许多数据是在封井前的数据,且沉降率是增加的,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往往是预估的数值偏大,因此对地面观测数据要进行必要的分析,要利用沉降率降低后的数据,且首个数据至少为沉降率(年沉降)最大的,如算例中平湖当湖的首个数据就采用2004年的观测数据。对秀洲区王江泾镇、桐乡市屠店镇等沉降资料也作了分析计算,但因大多数据都发生沉降率增加的年份,又缺2008年以后的数据,计算结果偏大,不能作为预估的依据,只有增加观测数据后再作分析。4.0.7本条为堤顶宽、土堤边坡的规定。由于受当地建筑土料的限制,杭嘉湖平原基本上为粉砂土,粘性低,需要相应的断面才能满足其防渗和稳定性要求,另圩堤巡查、抢险也需要满足交通工具通行要求。4.0.8对堤顶路面的结构要求,堤顶作必要的衬砌可以起到保护圩堤的作用。5水闸5.0.1圩内圩外的河道的沟通是保证平原水体流动改善水环境的必要条件,不能因一时的防洪需要而影响一年或多年水环境,因此在圩内河道与圩外河道交叉口外应建设水闸,平时水闸全开,保证水系沟通水体流动,只有发生洪涝灾害时关闸挡水。5.0.267 本条对水闸选址作出规定,水闸选址除要选在河口处外还要综合考虑造价、政策处理、施工方便等因素。如河口段住房多拆迁难度大时,可适当避开。5.0.3本条参考杭嘉湖圩区现有水闸大部分的宽度,主要是避免水闸净宽过少影响水流流动进而影响水环境。过去建设的挡水闸有部分净宽只有3~3.5m,明显感觉太窄,且地基应力较4m净宽的水闸要大,因此,规定了水闸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4m。本条规定的不宜小于河宽的1/3,但从加快圩区内的水循环改善水质角度考虑,只要投资增加不多或投资不是重要的控制因素还是应把水闸净宽放得大一点。5.0.4对有通航要求的水闸应满足通航技术等级要求。5.0.5对闸顶高程的规定,可参照4.0.5的条文说明,水闸由于加高困难,对地面沉降区的预估沉降量的时段要比圩堤长。6排水泵站6.0.1排水泵站布局是圩区整治设计中的一项技术最复杂的工作,想当然地在几个河道口布置相应的泵站而不作必要的论证,往往导致泵站布局、规模和排水要求不配套,影响排水效果和节能要求。泵站布局既要满足整个圩区面上的水排得出又要满足节能要求,“低水低排,高水高排”,“均衡布站、方便管理”67 的原则就是要满足水能排得出又要满足节能要求。按河道水系相对应的排水区域确定对应的排水流量,并按P=∑LiQi最小、泵站工程(包括水系沟通)投资省、运行管理方便等要求确定泵站布局和相对应的各站规模。充分对已有泵站进行更新改造,主要是通过更换机电设备提高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和提高排水能力、效率,但对拆除重建的泵站就没有比较优势。6.0.2本条则所指圩区是环绕圩区外四周的河道为平原蓄水河道,而斗区是指环绕圩区的外河有一侧是承泄山区洪水的,承泄山区洪水的河道水位暴涨暴落,因此防洪堤做得高,如苕溪岸边的圩区称为斗区。我省长兴县、安吉县等地通常把圩区都称为斗区,与本导则存在区别。圩区的泵站与挡水闸合建在一起,相互配套形成挡水排水整体。斗区因堤高,用泵站挡水投资很大,需要建在堤后,同时配套建设自排水闸或箱涵。6.0.3水泵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气蚀原因,间隙增大,机组效率降低,排水流量也相应降低,因此装机的排水流量要比设计排水流量大。特别重要的保护对象主要是指被淹后损失巨大或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的集镇和企业,如重要集镇、重要仓库、企业生产设备、化工厂等。6.0.4本条对水泵选型提出相关要求。圩区的排水扬程低、排水流量大,扬程一般小于3m,因此适合水泵类型为轴流泵和贯流泵。轴流泵在圩区用得最多,各地也有经验,主要是要选用正规的厂家,目前生产泵的企业较多,应选择技术过硬管理严格的厂家。随着泵站技术的发展,潜水贯流泵具有扬程低、排水流量大、效率高、土建省的比较优势,需要在以后的圩区整治中推广。对水泵工况点校核是为了保证选型合理,提高能效。6.0.5对泵房挡水建筑物的高程的规定,可参照4.0.5的条文说明,泵站由于防潮湿要求,通常轴流泵的电机层要比圩堤高。6.0.6正向进水、正向出水可改善进水条件、减小水头损失、提高泵站的装置效率,圩区的泵站建在内河与外河交叉口附近,具备正向进水正向出水的条件,因此应选择用正向进水正向出水。67 6.0.7进水池主要有矩形、多角形、半圆形、圆形、平面对称蜗形、不对称蜗形等,但通过模型试验,尤以平面对称蜗形、不对称蜗形的进水流态最好,不对称蜗形施工放样要求高,所以推荐用平面对称蜗形作为泵站的进水池形式,其中以双圆形的ω曲线具有线型合理流态好的优点,有关双圆形曲线的绘制可参考有关泵站设计书。6.0.8圩区一般泵站的单台规模不大,出水口多采用拍门断流,对于小型水泵拍门断流具有价格低、关水及时等优点,缺点主要是当拍门开启高度不大时,水力损失大,采用轻型制造的新型拍门可克服一些不足。6.0.9对电气设计的有关要求,地方设计单位由于受专业人才配备的限制,往往在电气设计上存在不足,但对小型泵站的水泵制造厂家往往配套提供电动机和动力柜,主要设计任务是电力变压器和主接线方式的选择,设计比较简单,专业配备不足时可委托有关单位设计。由于排水泵站使用次数少,平时办公生活照明用电负荷很小,而主变压器容量大,长时间空载运行能耗大,因此,办公生活用电与主变分开。6.0.10对泵站的装置效率提出要求,国家泵站设计规范,扬程低于3m的其装置效率不宜低于60%,考虑圩区整治以小型泵站为主,达到60%存在一定困难,故规定不得低于55%。7水系沟通工程7.0.1平原河网的河道宽窄深浅不一,因此过流能力也不同,有的因过水断面本身不足,有的因淤积导致过流能力不足,因此,为保证泵站及时排除涝水,对过流能力不足的河道实行清淤疏浚和拓宽河道是必要的。7.0.267 平原河网因河道坡降很小甚至于有的为负坡降,因此,常规的简易计算公式计算过流量误差太大,即使用有关数理方程求解因边界条件的简化影响计算结果。再者,平原河道淤积比较普遍,水生漂浮物也多,这些都将影响正常的过流能力,因此,在计算河道的过流能力是要留足安全裕度,规定2倍是最大程度保证河道的过流能力,不因河道过流不足而影响排涝效果。7.0.3山区下泄的洪水由于集水面积大,如果流到圩区再机排,必然增大排水规模,因此,对山区的洪水应设法直接排入外圩河道,减少机排规模,节约能源。8圩区管理工程8.0.1圩区建筑物圩堤(堤防)、水闸的管理范围、保护范围我省发布的《浙江省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都有规定,泵站的管理范围、保护范围可参照水电站的规定。8.0.2对观测设施的规定,对地面沉降区的沉降观测予以强调。8.0.3对管理设施的规定。考虑与闸站一起布置是因为排水泵站是圩区建筑物的核心,排涝时主要工作人员都在泵站值班,圩堤的巡视人员以泵站为落脚点也易于管理。8.0.467 应急抢险物资、工具在相关防汛物资储备的规定中有明确规定,应严格按规定储备,以保证应急之必需。附录:杭嘉湖圩区整治工程初步设计编制大纲67 目次1综合说明2水文3工程地质4工程任务与规模5工程布置与建筑物6机电及金属结构7消防设计67 8施工组织设计9环境保护设计10节能设计11工程管理12投资概算13经济评价附图1综合说明1.1绪言。介绍圩区的基本情况,兴建缘由、依据和建设任务,介绍设计过程。1.2概述初步设计的主要成果。主要包括:水文、工程地质、工程任务和规模、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机电及金属结构、消防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占地及拆迁处理、环境保护设计、节能设计、工程管理、设计概算、经济评价、结论及建议。附工程特性表。67 附表1-1工程特性表序号及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水文   1.多年平均降水量mm 代表站名称二、工程规模   1.圩区面积km2  2.设计标准   防洪标准(圩堤)P(%)  排涝标准P(%)  3.排涝模数m3/s/km2  4.总排涝流量m3/s 说明新增排涝流量5.特征水位   1)常水位m  2)最高通航水位m  3)最低通航水位m  4)内河水位   内河控制最高水位(P=10%)m  起/停排水位m  最低/停引水位m  5)外河水位   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m P=2% 2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m  P=5%1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m  P=10%5年一遇设计洪水位m  P=20%67 6.圩堤长度   7.新建闸站座8.新建、改建水闸座  9.新建、改建泵站座  三、主要建筑物及设备   1.××闸站   设计排涝流量m3/s  设计引水流量m3/s  水泵安装高程m  水闸孔数/总净宽孔/m  水泵台数台  水泵型号 电动机型号 水闸工作闸门型式 工作闸门启闭机型号  2.××泵站   设计排涝流量m3/s  设计引水流量m3/s  水泵安装高程m  水泵台数台  水泵型号   电动机型号   3.××水闸   水闸孔数/净宽孔/m水闸工作闸门型式   工作闸门启闭机型号   4.圩堤   1)堤防长度   新建堤防km  加高加固堤防km  2)堤顶高程m  3)堤顶宽度m  67 四.施工   1、总工日万工日  2.总工期月  3.施工占地亩  五、工程占地及拆迁处理   1.工程占地   工程征收土地亩  工程征用土地亩  2.拆迁户数户  3.施工临时占地亩  4.工程占地及拆迁处理补偿投资万元  六、经济指标   1.静态总投资万元  1)工程部分万元  2)征地和环境部分万元  2.综合经济指标   经济内部收益率%  经济净现值万元  经济效益费用比   2水文2.1区域水系概况概述流域自然地理概况、流域河流特性,工程周边的水系和水利工程概况。附图2-1流域水系及水文测站位置示意图。2.2气象2.2.1简述流域内或邻近地区气象台站分布与观测情况。2.2.2根据流域内或附近最具代表性的气象站的实测资料,提出工程所在地主要气象要素特征值。2.3水文资料67 简述圩区流域内及附近水文测站分布及测验情况,并列表说明。2.4防洪工程水文分析2.4.1简述暴雨洪水特性、主要洪水成因及历史洪水情况。2.4.2依据典型站水位资料分析各频率的对应的洪水位,按《杭嘉湖圩区整治规划》确定相应标准的设计洪水位,并根据典型站的洪水位分析其合理性。2.5排涝工程水文分析按照导则要求,推求设计暴雨。67 3工程地质3.1概述概述勘察工作经过,进行的勘察工作内容,完成的工作量和主要成果。3.2区域地质条件3.2.1概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3.2.2评价区域构造稳定性。确定工程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3.3工程地质条件3.3.1堤防工程地质条件概述堤防沿线的地形、地貌情况。分段说明堤基土层的组成和结构,评价堤基的抗滑稳定、渗透稳定和抗冲能力,提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和处理措施的意见。3.3.2闸站工程地质条件分别说明各闸、站址的地质分层情况及地基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等;评价各闸、站址地基土体的变形、抗滑、渗透稳定性等特性;提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和地基处理的意见,如采用桩基础,应建议相应的桩基持力层。3.3.3其他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说明其他建筑物地基土层的组成和结构,评价地基的抗滑稳定、渗透稳定和抗冲能力,提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和处理措施的意见。3.4天然建筑材料3.4.1概述本工程所需天然建筑材料的种类、数量、质量要求和来源;3.4.2详查天然建筑材料,说明各料场的分布、储量、质量等情况,以及开采运输条件。3.5结论及建议扼要综述该工程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评价及结论。67 3.6附表1、堤防及各建筑物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值表、各建筑物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表。2、各建筑物地基土层承载力标准值、桩基极限侧阻力、端阻力标准值建议表。67 4工程任务与规模4.1区域概况4.1.1社会经济概述圩区涉及乡镇村的社会经济情况。4.1.2工程研究范围明确该工程的设计范围及保护对象。4.1.3圩区现状及存在问题概述圩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对应《规划》的圩区编号、圩区面积,涉及行政村、企业及人口分布,圩区地势、水系、田面特征高程、水面率等。扼要介绍圩区水利建设现状,说明现状防洪能力和排涝能力;如圩区内外有通航河道,需介绍航道概况;要求附圩区现状水利工程示意图。简述圩区存在问题。4.1.4圩区历史洪涝灾害情况简述该圩区历史洪水发生情况(主要有1954年、1963年、1991年、1999年、2009年)和形成洪涝灾害情况。4.2工程必要性和可行性4.2.1工程建设必要性1)阐明本工程的规划依据以及规划相关成果,说明项目的背景和由来。2)阐述本项目建设的重要性。4.3工程任务及设计标准4.3.1工程任务明确工程建设的任务和指导思想。4.3.2设计标准按照导则要求,分别确定防洪、排涝的设计标准。4.4工程规模4.4.1排涝模数计算按照导则要求,分析计算圩区排涝模数和排涝总流量。67 4.4.2工程规模分析确定圩堤长度(包括新建和加高加固)。分析确定泵站的布局,根据泵站布局,确定各泵站排涝规模。分析确定水闸和沟通河道的布局及规模。4.5调度运行原则根据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要求,结合圩区的工程布局、防洪排涝标准、田面高程、作物耐淹深度以及航运要求,确定水闸、泵站的调度运行原则。67 5工程布置及建筑物5.1工程等级和标准确定工程等别、建筑物级别及相应洪水标准、安全系数。5.2堤线、闸(站)址及主要建筑物型式选择根据地形、地质、施工条件、工期、投资及运行等条件,经综合分析确定堤线、闸(站)址及主要建筑物型式。5.3工程总布置5.3.1根据选定的堤线、闸(站)址及主要建筑物型式,确定整治工程总体布置方案。5.3.2根据堤防工程现状,相关的防洪、交通等要求,确定堤防工程布置。5.3.3根据外围圩堤沿线水闸工程现状,相关的防洪、排水、通航、交通等要求,确定水闸工程布置。5.3.4根据外围圩堤沿线泵站工程现状,相关的排涝、交通等要求,确定泵站工程布置。5.4堤防设计5.4.1堤身设计5.4.1.1断面结构设计选定断面结构型式,确定堤顶高程、堤顶宽度、堤顶路面结构、堤坡坡比及防护型式。5.4.1.2筑堤材料及填筑要求1)确定筑堤材料及相应的含水量、填筑标准(压实度、相对密度)等。2)明确砼防洪墙、护岸等所用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和抗冻等级。5.4.1.3堤坡及渗透稳定加固处理设计根据堤基的地质条件及抗滑、渗透稳定计算分析成果,67 如存在堤坡渗透稳定,不满足规范要求,需采取相应的加固处理设计,交待加固处理的方案和设计内容。5.4.2稳定计算计算堤防相关稳定系数和渗透稳定。5.5水闸设计5.5.1水闸结构设计5.5.1.1结构设计选定水闸的结构型式、消能方式和主要控制高程、结构尺寸。5.5.1.2闸基防渗及加固处理措施说明水闸地基开挖原则,选定防渗及地基加固处理措施、不良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措施。5.5.2稳定计算包括闸室渗透、稳定和基应力计算,上下游翼墙的稳定计算,基础桩基计算等。5.6泵站设计5.6.1泵站结构设计5.6.1.1结构布置1)选定主副泵房的布置、结构型式、控制高程和主要尺寸等。2)选定引渠、前池及进水池、进出水流道、出水管道、出水池、调压设施的布置及结构型式。5.6.1.2地基防渗及加固处理措施说明泵站地基开挖原则,选定防渗及地基加固处理措施、不良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措施。5.6.2稳定计算包括泵房渗透、稳定和基应力计算,上下游翼墙的稳定计算,基础桩基计算等。5.7工程安全监测67 提出工程各主要建筑物堤防、水闸及泵站等的观测设计,包括观测要求、观测设施及其布置、主要观测设备及数据、采集仪器的型号规格和数量,提出各观测设备应设置和投入观测的时间。5.8建筑物项目及工程量1、提出本工程各永久建筑物项目及工程量汇总表。2、堤防工程量必须根据实测断面分段计算。67 6机电及金属结构6.1水力机械选定水泵的型式、单机容量、单机流量、台数、基本参数及安装高程。选定水泵附属设备、辅助机械设备的型式、数量及主要技术要求。6.2电工确定泵(闸)站或水闸与电力系统的连接方式、输电电压等级、出进线回路数、输送容量及电动机启动方式,并进行电机启动压降计算。选定泵(闸)站或水闸的电气主接线方案(同类型泵(闸)站或水闸可采用典型接线方案)。根据电气主接线方案,选定主要电气设备,提出设备的型式、规格、数量及主要技术参数;并进行必要的计算校核。确定泵(闸)站或水闸的控制方式。确定过电压保护及接地方案。确定泵(闸)站(或水闸)主、副厂房的主要电气设备布置。6.3金属结构选定闸门的布置方案、型式、数量和主要尺寸及参数,说明操作运行方式和安装检修条件。选定启闭机布置型式、容量、数量及主要参数。选定拦污栅布置型式、数量及主要参数。67 7消防设计7.1工程情况和消防总体设计方案简述工程概况及其特征,提出消防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及消防总体设计方案。7.2工程消防设计提出生产场所火灾危险性分类及耐火等级,开展主要场所主要机电设备的消防设计和消防给水设计,并进行消防工程概算。7.3附表 主要消防设备表67 8施工组织设计8.1施工条件概述地理位置对外交通(铁路、公路、水运等状况)。概述工程布置特点、施工场地条件、水文、气象等基本情况。说明主要建筑材料的来源,水电等供应条件。8.2天然建筑材料提出工程所需的各类天然建筑材料的数量、来源和运距。8.3施工导流确定导流方式、导流建筑物级别及洪水设计标准。确定导流建筑物的型式、主要尺寸及布置方案,并进行必要的计算。提出导流建筑物工程量。8.4主体工程施工8.4.1堤防施工说明土石方开挖的施工程序、方法、布置及进度,确定挖方的利用、堆渣地点和运输方案,选定施工机械;说明岸坡防护的施工程序、方法、工艺、布置和进度;说明土石方填筑的施工程序、方法、布置及进度。8.4.2闸(站)施工说明土石方开挖、混凝土浇筑和基础处理施工程序、布置、方法和进度;说明基坑开挖方法、排水和保持边坡稳定的措施。8.5施工交通运输选定对外交通方案。选定场内主要交通线路布置。8.6施工总布置说明施工总布置的规划原则。提出土石方平衡利用规划并计算施工临时占地面积。67 8.7施工总进度说明施工总进度安排的原则和依据。拟定施工分期。提出施工准备期进度及施工总进度。8.8施工安全提出保证工程施工安全的保护措施等。8.9附表1)施工总进度表;2)主体及临时工程量汇总表。67 9工程占地及拆迁处理9.1工程占地处理范围简述圩区整治涉及的占地处理范围。工程建设区用地范围应由永久征地范围和临时用地范围构成。9.2拆迁处理说明拆迁处理的实物指标以及安置规划方案。9.3占地补偿和拆迁安置概算确定补偿标准及投资概算。工程建设区征地补偿和搬迁安置概算编制原则、项目划分、项目内容及编制办法执行《浙江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10年)》的规定。征用土地补偿费用包括土地征用期补偿费、青苗及地上附属物补偿费、土地复垦费、耕地恢复期补助费等组成。67 10环境保护设计10.1流域自然和社会环境状况10.1.1自然环境10.1.2社会环境10.2设计依据环境保护设计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施工期水、气、声环境执行标准。10.3环境影响分析分析工程建设主要环境问题。若圩区内有重要取水口,需对圩区按照设计格局建设后的水质情况进行分析,说明其对取水水质的影响。10.3.1对水环境的影响分别阐述对水文情势和水体水质的影响。10.3.2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施工对水质、环境空气的影响,施工噪声的影响及施工区环境卫生等。10.3.3拆迁对环境的影响10.4环境保护设计10.4.1水环境保护措施确定施工期水质保护措施,包括施工期废污水和生活污水处理措施。10.4.2河道水质保护措施10.4.3环境空气保护措施1)开挖粉尘的削减与控制措施2)燃油废气的削减与控制3)交通粉尘削减与控制措施4)其他67 10.5水土保持设计说明工程建设中的弃渣量、弃渣场位置及布置;对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提出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方案,并根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及监测要求计算水土保持投资。10.6环境保护投资概算根据本工程的各项环保措施及环境监测投资概算,计算环保总投资。67 11节能设计11.1编制依据说明11.1.1介绍工程所在地的能源供应和消耗状况。11.1.2明确工程的节能目标和节能评价标准。11.2工程节能设计主要从工程布置和建筑物设计、机电设备选型和金属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介绍工程的节能设计理念和措施。11.3工程能耗分析从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分析能源消耗量。计算万元生产总值所消耗标准煤的数量,与工程节能目标进行比较分析后,评价工程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节能要求。11.4工程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工程节能效果。67 12工程管理12.1管理机构提出圩区管理机构的设置方案,包括机构名称、机构权限、上级归属单位、人员编制等。12.2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确定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12.3管理设施提出工程管理用房等设施建设内容及管理区规划。12.4管理机制及办法提出管理工作制度和办法,明确各类人员的职责。12.5运行费用及来源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估算工程运行管理费并提出费用解决途径建议。67 13投资概算13.1编制说明13.1.1工程概况简述流域或河系、兴建地点,对外交通条件,工程规模,工程效益,工程内容和布置形式,工程类别等级,施工总工期,主体建筑工程量,主要材料用量,资金筹措情况和投资比例等。13.1.2投资主要指标工程总投资和静态总投资,预备费率,建设期融资额度、利率和利息等。13.1.3概算编制原则和依据1)初步设计概算的编制原则及依据;2)人工预算单价,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施工用电、水、风等基础单价的编制依据;3)主要设备价格的编制依据;4)费用计算标准;5)征地和环境部分概算编制的简要说明和依据;6)工程资金筹措方案。13.1.4概算编制中其他应说明的问题13.2工程概算表13.2.1总概算表[分列工程部分概算、征地和环境部分概算],见附表13-1。1、工程部分概算1)建筑工程概算表,见附表13-2;2)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表,见附表13-3;3)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表;4)临时工程概算表;5)独立费用概算表,见附表13-4;2、征地和环境部分概算表67 1)工程建设区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概算;2)水土保持工程概算;3)环境保护工程概算13.2.2概算附表及附件1)建筑工程单价汇总表2)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3)主要材料用量汇总表4)建设征地移民实物成果汇总表5)建筑工程单价计算表;6)安装工程单价计算表;7)独立费用计算书(按独立费用项目分项计算);8)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标准计算书;9)分年度投资表67 附表13-1总概算表单位:万元(或元)编序工程或费用名称建筑安装设备独立合计号号工程费购置费费用1Ⅰ工程部分    2一建筑工程    3二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    4三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    5四施工临时工程    6五独立费用    8 一至五项合计(2+3+4+5+6)    9      10 预备费(11+12)    11 基本预备费    12 价差预备费    13 建设期还贷利息    14 送出工程    16 静态总投资(8+11+14)    17 工程部分总投资(12+13+16)    18       Ⅱ征地和环境部分    19一水库区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投资    20二工程建设区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投资    67 21三水土保持工程    22四环境保护工程    23 一至四项合计    24 预备费(26+27)    25 基本预备费    26 价差预备费    27 建设期还贷利息    28 静态总投资(24+26)    29 征地和环境部分总投资(27+28+29)    31Ⅲ工程总投资合计    32 静态总投资(16+29)    33 工程总投资(17+30)    67 附表13-2建筑工程概算表                  单位:元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临时工程、场地征用的概算表格式同上)附表13-3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表单位:元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设备安装设备安装附表13-4独立费用概算表单位:元编号费用名称计算式合价67 14经济评价14.1概述说明工程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概况以及本工程在该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明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规模、效益和建设计划。说明进行经济评价的依据、方法、社会折现率和价格基准。14.2国民经济评价14.2.1投资及费用计算说明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年度投资、流动资金及年运行管理费用的计算方法和成果。14.2.2效益分析计算1)说明本工程的建成将产生的各类效益。2)说明各类效益计算方法、主要参数,提出工程总体经济效益。3)分析工程的社会效益。14.2.3经济评价1)说明经济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参数(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效益费用比)和计算成果。2)进行敏感性分析计算,分析对一项或多项指标浮动对主要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3)编制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4)编制敏感性分析指标表。14.3综合评价结论提出本工程的国民经济合理性评价结论以及综合评价结论。67 附图1、圩区位置及现状圩区格局示意图2、圩区现状水利工程分布图3、圩区水系及测站分布图4、堤防勘探孔平面布置图5、堤防工程地质纵剖面图、横剖面图6、各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平剖面图7、天然建筑材料分布图8、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平、剖面图9、圩区整治工程总体布置图10、主要建筑物设计图1)防洪堤及河道疏浚、沟通河道典型断面图2)堤防、水闸、泵站平面布置图3)堤防、水闸、泵站剖面图4)水闸、泵站立面图5)防洪墙(护岸)、水闸、泵站地基处理设计图6)管理用房平面布置图、结构图12、水闸电气主接线图13、泵站电气主接线图14、施工导流布置图及导流建筑物结构布置图15、施工总布置图67'